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45:23

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篇1

1加强和重视眼科基础知识的教学

西医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是大多数中医院校中医专业和中西医结合专业毕业生的通病。与中医院校相比,西医基础理论这一模块是西医院校的优势,因此我们要把西医基础理论课程放到一个与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相同的高度来重视。强调西医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亦不能放弃对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教学。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做到中西医互相取得实效,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中、西医眼科毕竟有区别,中医强调整体,西医强调局部,中医强调辨证,西医强调辨病,而且在眼科学名词方面亦存在着区别,如中医眼科聚星障见于病毒性角膜炎而暴盲又可见于西医的急性视神经炎、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及视网膜中央静脉栓塞。中西医结合教学方法以保持和发扬中医眼科学理论特色为授课基本点,同时吸收西医现代技术理论,更加深化和延伸中医眼科学理论。通过授课,使学生更加深刻理解中医的整体观念与辨证施治,以及中医的望闻问切与西医辨病施治相结合的切合点,从而把西医理论自然地渗透到本学科中,使中、西医按恰当比例兼容结合,相得益彰。

此外,眼科研究的器官形象鲜明,直观性强,视器是个光学器官,通过一些光学仪器可以清楚地看到从角膜、前房、虹膜、晶体、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直至前房角、睫状体等眼球各部,除虹膜背面外,可以一览无遗。大多数眼科疾病有其形态学特点,可以想象,如果视觉器官的基本解剖生理特点都不清楚的话,如何进行眼科病理和临床辨证方面的学习,总而言之,必须从基础着手,只有在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优化眼科教学手段

采用比较式、问导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讲述中医,突出中医特色,又要与西医进行比较,阐明各自的特点,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中、西医学是两大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研究的对象、目的都是人及其疾病,但由于中、西医学是东西方文化孕育的产物,毕竟两者之间存在着差别,中医的主要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强调整体、功能,西医强调结构、局部。中医强调辨证,西医重视诊病;中医注重动态性,同一种病出现不同的证,要用不同的方法治疗,西医强调规范性,凡是诊为同一种病,就要用同一常规治疗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插入临床常见眼科病例,如近视眼、青光眼等,启发学生主动地去分析判断,通过比较式及问导式的教学方式,逐渐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由以西医为基础的思维模式转变为既能接受西医,又能接受中医的双重思维模式,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已成为医学教育的一种主要方式之一。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多媒体教学,使用幻灯、投影、录像等辅助教学,增强直观性效果。在眼科学教学中,许多疾病从理论角度去讲往往使学生越听越乏味,如应用多媒体教学,把眼科学中的各种疾病用图片、动画、影像等各种形式生动、立体、逼真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既可节约大量的板书时间,又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便于理解,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保持精力集中,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我们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基础上制作出一套眼科学多媒体课件,课件内容包括视觉器官的基本解剖生理结构,中医眼科学基础和西医眼科学基本概念,其中插入一些眼科常见病例,如白内障、人工晶体置换术等一些Flash动画,在课堂教学中穿插播放,学生普遍反映良好,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记忆,又使学生对难点问题更易理解。应用多媒体教学,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要求必须掌握中西医两套技能,教学中应注重将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论治相结合,立足于中医理论,重视经典理论和古今医案等经验的运用,借助现代的实验室检查手段,提高中西医结合诊疗水平。在疾病的诊断上多借助现代医学的方法,而在治疗上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段,体现“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中西医结合教育的具体实施者是教师,组建中西医结合教学体系合格的师资队伍,是完成中西医结合教学的前提,教师的素质、能力、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是保证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学改革质量的关键因素,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的教师队伍中,缺乏掌握系统中西医结合知识的教师,而现在真正具有扎实的中西医两套理论的教师并不多。如何建设一支具备中西医结合知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篇2

【摘要】从哲学的角度对中西医结合的主体即中西医理论体系的结合与统一作了浅析,通过哲学理论的分析研究提出了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论,从而论证了中西医结合的可行性与必然性。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中医学;西医学;哲学理论

abstract:themainbodyofcombinationof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wassimplyanalysedinthisarticlefromphilosophicangle,namelycombinationandunificationofChineseandwesternmedicaltheory.thisarticleadvancedthemethodologyofcombinationof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bymeansofresearchonphilosophictheoryandfurtherprovedthefeasibilityandnecessityofcombinationof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

Keywords:combinationof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westernmedicine

“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中西医结合的主体是两种理论体系的结合与统一,从哲学角度讲这种统一是必然的,由科学认识活动的客观规律决定着,即对于同一对象的认识最后要服从和统一于一元化的客观真理。

1基本真理统一于客观真理

理论是科学认识的结晶,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具有客观真理性。对于同一条客观规律,真理性认识只有一种,这就是科学真理的一元性。科学认识的真理性和科学真理的一元性决定着科学理论的一元性,这是学派争鸣最后一定要统一于一元化真理的客观规律。

随着科学的发展,在认识过程还没有最终完成的情况下,不同的人可能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同一规律的不同方面,形成不同的认识,这些认识可能分别包含着真理的颗粒,但都不是关于该规律的完全的真理性认识,随着对该规律认识过程的完成,最终必定会统一于惟一的一种真理性认识,形成一元化的理论。

中医学与西医学的理论差异正是认识不充分、不完备的产物,要么分别研究了人的健康与疾病的不同规律,形成不同的理论;要么分别研究了同一规律的不同侧面,形成了不同的理论。两种不同的理论可以都包含着真理的成分,但都不全是真理或不是全部真理。两种不充分的真理性认识的进一步发展,当达到充分和完备的程度时,也就统一到一种完备的客观真理中。

追求真理是科学研究的原动力,服从真理、统一于真理是建立和发展科学理论的必由之路。中医学与西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在理论上必将服从于真理,统一于真理,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具有客观必然性。认识并遵循这种客观规律性,积极地开展中西医结合研究,促进中西医的基本理论统一于客观真理,这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必由之路[1]。

转贴于

2单项理论统一于一元化真理

中医学与西医学在理论上的统一包括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所谓微观层次是指单项理论的统一。

每一项科学理论都专一地反映着一条特定的客观规律,对同一规律的真理性认识是一元的,在研究过程中形成的不同认识最终都要统一到这种一元化的真理中,这是中医学与西医学单项理论相统一的客观必然性。

中医学与西医学的许多差异是对于同一规律的不同认识,即分别研究和认识了同一规律的不同方面,形成了关于统一规律的不同理论,往往各自包含着真理成分,在生理学、病理学、治疗学等领域的许多差异属于这种情况。

中西医在理论上的统一,首先是单项理论的统一,即对于同一规律的不同认识统一于一元化的真理。其统一的方式应该是以现有的认识为基础,发展新的研究,充实新的认识,在更高的新水平上统一于更完备的真理性认识。有的理论可能中医学和西医学都掌握了相当多的真理成分,但都还不够充分;有的理论可能中医掌握的真理成分多一些,有的理论可能西医学掌握的真理成分多一些,具体情况是多样的,但统一的基本途径是相同的,就是要大力发展新的研究,把对于统一规律的认识提高到充分、完备的程度,真正达到了这一程度,也就逼近了真理,原来的两种理论也就统一于新的一元化理论[2]。

3多项理论统一于一元化体系

中医学与西医学的理论在宏观层次上的统一,是指多项理论统一于一个一元化的理论体系。科学的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全面的反映着该学科的研究对象的所有规律。同一个学科研究对象包含着多条规律,一条规律由一项理论来反映,多条不同的规律由多项不同的理论来反映,有多少条客观规律,就有多少项理论来反映,由多项理论形成该学科的理论体系。

由于一个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一元的,对于该对象的每一条规律的的真理性认识是一元的,所以,一个学科的理论体系必然是一元的。就是说,关于同一研究对象的各种规律的真理性认识统一为一个惟一的理论体系,不可能同时存在两个或多个理论体系,而每一个理论体系都包含了关于该研究对象的各种规律的所有真理性认识[3]。

中医学与西医学的理论差异更多地存在于宏观层次上,即在理论体系上的差异。也就是说,中医学与西医学虽然研究对象是统一的,但各自从不同的层次和方面认识了不同的规律,由此形成了不同的理论和理论体系。中医学和西医学的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又都是不完备的,只是分别反映了不同的规律,两个理论体系间相当大的部分是不重叠的,有些规律中医学认识了而西医学没有认识,有些规律西医学认识了而中医学没有认识,都没有全面的反映人的健康与疾病的所有规律,这种差异是理论体系的差异。

仔医学在朴素的系统论思维的引导下,较多的认识了这种思维方式的视野之内的一些规律,这些规律在还原论的视野之外,所以西医学没有研究、没有认识。例如,阴阳学说、经络学说、藏象学说等等,以此为主体形成的理论体系,真实反映着健康与疾病的一系列基本规律,指导临床治疗。这些理论是中医学特有的,西医学没有相关的理论能够与之直接相统一。

西医学在还原论思维的引导下,较多的认识了这种思维方式的视野之内的一些规律,而这些规律在中医学朴素系统论思维的视野之外,所以中医学没有研究与认识。例如,病理学、生理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等等,这些理论是西医学所特有的,中医学没有相关的理论能够与之直接相统一。

中医学与西医学的理论体系统一,关键是要解决两个理论体系之间的“不重叠”问题,这不可能有两个不完备的理论体系直接“相加”、“合并”来解决。两个理论体系之间的“不重叠”部分,也就是中西医之间的学术“差异带”,只有大力发展在“差异带”上的研究,才能使中西医真正的统一起来[4]。

【参考文献】

[1]祝世纳.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思路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98-99.

[2]季钟朴.中西医结合研究思路与方法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20-123.

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篇3

论文摘要:中医现代化并不等于“中西医结合”,而是要借鉴并超越“中西医结合”;中医现代化必须研究“知识经济”的影响与要求,最主要的是要实现现代高效的中医药教育;发展现代中医药事业必须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适应和遵从现代科技的发展趋势,实行多学科融合,加强学科发展。

“中医现代化”的命题,本身就是一个时代性极强的产物,它同时引导和预示着中医药学的未来。人类即将进人新的世纪,我国正由计划经济体制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类正由“工业经济”、“后工业经济”时代走向“知识经济”时代。在此形势下,进一步分析、认识中医现代化的有关问题,对于如何实现中医现代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中西医结合”对“中医现代化”的历史借鉴

自西学东渐,清末医家倡中西医汇通以来,“中西医结合”己百年有余。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医必须现代化”已渐成共识。对此,国家力倡,官员论证,学者论述。显见,“中医现代化”的提出与确定,本身就蕴含了“中西医结合”并不等于“中医现代化”,“中医现代化”要借鉴并超越“中西医结合”的逻辑关系。中医现代化,就是要运用现代的科技手段与方法,使传统的中医学在保持其合理内核的基础上,通过革新,发展成为现代科技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依据唯物史观,从学科发展的内在联系与过程看,“中西医结合”作为我国近现代医学的一个分支,经过发展演变,已兼容共扬了中医学与西医学的一些长处;还由于西医(现代医学)与现代科技体系同步发展的亲缘共生关系,“中西医结合”客观上已成为传统中医学与现代科技体系之间的连结点,对二者的沟通作了有益的尝试与实践。但是,由于中西医结合至今仍无独立而系统的理论,亦未能对中医学理论构架作出全面的研究与阐释,因而只能在传统中医学与中医现代化(现代中医学)之间,起着过渡探索性的中介作用,对于实现中医现代化具有宝贵而积极的借鉴作用。

发挥并利用中西医结合的成功之处,克服或避免其现存问题,就是中医现代化应从中西医结合中借鉴的东西。第一,中医现代化必须重视同步更新观念、重建理论、革新手段、确保临床,加强人才的素质教育与培养。第二,中医现代化必须坚持中医理论体系的主体性,而不是简单地以现代科技,尤其是现代医学现有的认识和标准为评判标准。第三,中医现代化必须以发展完善中医为目的,以多学科的互补为基础。第四,协同攻关,克服小生产方式。

中西医结合的实践历程,将不同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两种科学结合,互补应用,提高了临床诊疗水平,解释了中医学的一些原理,缩短了中医与现代科技体系之间的距离。中西医结合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医现代化,但其在传统中医学与现代中医学之间的中介与借鉴作用,不可磨灭。

2“知识经济”呼唤现代高效的中医药教育

从科学学与未来学的角度研究“中医现代化”,必须研究“知识经济”对中医药现代化的影响与要求。最主要者,莫过于“知识经济”对中医药教育现代化的要求与影响。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将对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尤其是对历史悠久的“工业社会”的教育模式、教育体制、教育理论产生巨大的影响。在这样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中,教育被赋予了特殊的使命,成为社会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解决产业结构升级对高素质劳动者需求日益增长的矛盾的关键。毫无疑义,我们目前的中医药教育,尤其是高等中医药教育,尽管教学内容仍以传统的中医药学为主,但其教育体制的主体构架及其教学模式等,仍是“工业社会”的产物。因此,必须研究“知识经济”与中医药教育创新、教育改革的关系,探索“知识经济”对高等中医药人员“智能教育”、“终身教育”、“通才教育”、“管理教育”、“素质教育”的影响。

知识经济的第一资源是智力资源,拥有智力资源的是人才,人才来自教育。要实现“中医现代化”,第一资源同样是具有相应能力、能够满足这种需求的“人”。可以说,没有高素质的,既适应当代科学技术进步的需要,又能继承和发扬传统中医药学精髓的人才,“中医现代化”将无法实现,中医药事业无法在知识经济时展、壮大。

“知识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知识必须与社会生产结合,必须进人市场,才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推动力和社会、经济效益。按此要求,高等教育必须是一个高度开放又高度有序的系统,其体制与运行机制、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都必须高度“现代化”。从这个意义上说,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要实现中医药现代化,首先应当是中医药教育,尤其是高等中医药教育的现代化。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要求运用市场机制建设和发展现代中医药事业

在我们探求中医药现代化,并为之努力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来自多个方面。除了中医药学科自身的特殊性及其与现代科技体系的差异等因素之外,资金的短缺、手段的落后、力量的分散、学科的封闭、中医药产业的集约化程度较低等情况,亦是制约其发展进步的原因。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建立并完善的今天,我们应当也必须运用市场机制来建设和发展现代中医药事业。

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理来看,我国的中医药事业客观上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医药卫生事业与产业。她既是一种需要国家计划性投人、社会各方多项投人、全民共享、有一定福利性的工作,亦是一种生产力的再生产过程,具有明显的经济活动属性。

要强调指出的是: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的要求进行分析,现代中医药产业不仅包括了传统意义上的中药生产、加工与营销,还包括了中医医疗卫生工作、中医药科研工作以及中医药教学工作。中医药科研工作的最终目的与结果是出科研成果.这些成果只有进行转化,只有与生产活动结合,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形成具体的生产项目,,成为现代中医药产业的组成部分,才能产生实际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教育具有既是经济基础,又属上层建筑的双重属性。从其传播文化知识,培养劳动者的生产能力看,它属于生产工具,是重要的生产力要素,因而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从其社会功能看,它要按一定国家、一定社会制度的社会需要、要求和道德规范来培养劳动者,它的产品—劳动者具有强烈的社会性和阶级性,因而又具有意识形态的特性,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教育的最终产品是人才,人才和知识只有与市场结合,才能产生效益。因此,只有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理和法则来建立中医药教育产业与市场,中医药人才培养工作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才能得到更充分的体现,亦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医现代化。当然,.从教育的特殊性出发,不能简单化地照搬市场经济的运作手段与方法,而要将其原理与教育规律相结合,创造性地建立和发展中医药教育产业与市场。

建国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中医药事业有了飞速的发展。但是,由于历史的和学科的原因,中医药事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及再生产的实力都不高,尤其是事业发展受资金不足的困扰较为严重。无论是中医药科研、教学单位,还是医疗卫生单位,所用现代科学仪器设备的数量与质量都不高,无形中阻碍了中医药学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发展自身的进程。我们可否考虑,加大中医药学科技成果转化为现时生产力的力度,扩大中医药产业规模,提高中医医疗卫生服务的面及数量与质量,同时增加其社会和经济效益。再将其中的相当部份资金投入该项工作,使之成为再生产的资金。若能如此,中医药产业能形成一个良性发展的再生产体系与过程,则能从根本上解决资金短缺对中医药现代化的制约。

中医药产业的建立与发展,尤其要注意不断扩大再生产与集约化生产经营。形成并保持一定规模的生产经营,运用现代化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来管理和调节其产业活动,是中医药事业现代化的基本保障与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克服传统的小生产方式及其思想带来的消极影响。

4当代科学的发展趋势要求现代中医药学必须与多学科融合、加强学科发展

中医药学要现代化,必须适应和遵从现代科技的发展趋势,即:学科高度分化、高度综合,以综合为主;知识的激增与陈旧率加快;“科学一技术一生产”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信息社会化的速度加快,效用增强。要研究和适应新的“生物一心理一社会一环境”医学模式的需要。要适应和满足我国医学的新发展、社会需求及疾病谱变化的预防、诊治的需要,医学的新发展,如:宏观的社会医学与微观的分子、量子医学并存,相互促进;医学工程学的兴起与临床运用日益扩大;心身医学日趋成熟和重要。社会需求变化,如:传统的临床治疗为主。临床治疗+康复+预防+保健;个人就诊及单位的公费医疗一社区医疗体系+社区医学。新的主要疾病,如:新型传染病的出现及某些老传染病的复发,遗传性疾病、城市病、职业病、心身性疾病的激增。

中医药现代化要适应和满足以上特点与要求,必须继承和坚持传统的中医药学的合理内核,并与多学科结合与融合,加强自身的学科发展。目前,尤其要注意将自身纳人与生命科学同步发展的轨道。

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篇4

回顾中西医结合的历史事实,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中西医结合的实质是什么呢?我一认为,这一实质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利用西医方法来发展中医。运用西医理论、方法是手段,揭示中医理论体系中所蕴涵的丰富内容是目的。这一实质包括以下儿个要点。第一是要保持中医的特色。

一、阴阳五行理论,到运用四诊八纲的辨证施治方法

从医理治则、理法方药的统一,到遣方用药,对一系列按照君臣佐使原则组织起来的方剂的灵活运用,都有与西医理论体系显然不同的特点。如果完全取消了中医这些特点,也就谈不上中医、中西医结合,发展中医也必然全部落空,那实际上是消灭中医。第二是要发展中医理论和实践。也就是说要发扬中医的优势,扬长避短。任何一门科学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时代背采和科学技术发展所提供的整体条件。和时代同步是任何一门科学取得发展的必要条件,中医也不能例外。中医如果把自己孤立起来,完全脱离现代科学的整体系统,它就必然会姜缩,会逐渐丧失存在的根基。所以只有在发展中,在与时代同步前进中,才能保持它的特色。第三是采用什么方法,通过什么道路发展中医。中西医结合概念和它的队伍组成就确定了它的道路和方法,即在中西医之间寻找结合点,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促进中医发展。所以中西医结合既不是以西医代替中医,也不是以中医代替西医,而是通过在中西医之间寻找结合部的办法来发展中医。我们如呆看一看这多年采取的具体描施,可以更明显的看出这一实质。我们培养了一支中西医结合的骨干力量,他们是由西医院校毕业,掌握比较儿实的西医基础理论和临床经验的医师,又经过较长时期培训,系统地掌握了中医理论,然后以中西两法、主要以中医方法从事临床实践活动。他们头脑里贮存着中西医两套知识,构成一种特殊认识主体。这就是现在的一批中西医结合队伍中的骨干力量。在教育制度上,采用了学校成批培养人才的方式,采用了从西方引进的一套堵养人才的规章制度、教学方法及成绩考核办法,建立了一批高等及中等中医院校。在教学内容上即设立传统的中医课,又开设了西医基础课及现代一些自然科学基础课,增加了个体知识建构中,中西医学知识在一个头脑内碰撞和融合的机会,尽管传统的师带徒及自学成才的路子仍然存在,但已不构成中医人才的主要来源。即使最后一种办法,他们由于生活在现代,也不能不受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影响。在研究方法上,除继续深入挖掘中医的宝贵遗产,继续整理中国古代医药文献外,把西医基础理论及实验研究方法引入了中医研究。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了西医化验室及仪器检查,作为观察中医疗效的指标。西医一些研究方法如对照观察,统计学方法,双宣法等也引入了中医研究领域。经过多年研究,我们在中西医之间找到了不少结合点,成为中西医结合进一步发展的有希望的生长点。如在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对中医的一系列鉴本概念的本质作了有意义的探索,如对气、阴阳失调及肾阳虚、’肾阴虚、脾阳盆、肝火旺等藏象的病理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单就气的本质就提出了物质说、功能说、力能说、物质功能说、活细胞说、核酸说、人体场说、信息说、带电粒子说等多种看法。综观这些研究,我们确实找到了两种医学之间的不少吻合点,说明中西医结合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但是,也应看到,它至今仍离中西医全面融合相距甚远,这个现象,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的研究。

二、中西医结合的难点研究

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过程,我们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有两类方法可以很快融入中医体系,一类属于外部条件,如教育制度、教材编写方式、人才涪养程序、学术交流手段、医务活动进行方式等。中医正在培养自己的硕士或博士研究生便是一个例证。另一类属于具体方法,如防治中的中西药并用,中药的剂型改革等。高层次的最一般的治疗原则,如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治病必求于本之类,二者也是可以相通的。但当触及中西医的理论体系时,中西医结合的难点便立即暴峪了出来。他们的概念体系相互间是格格不入的,象挥铁樵所说的,“即如与微生物两说,太觉背道而驰了”。iga、igG等和正气一也是这样。追溯一下历史,中医曾经毫无困难的消化过外来的医学学说,引进了大量国外药物,只要翻一下孙思遍的著作或王蠢的《外台秘要卜,我们就会看到,他们毫无困难的把从印度引入的“四大”学说容纳在自己的体系之内。但在今天,如果用中医体系消化西医体系,或用西医体系消化中医体系都存在着严重的障碍。另一方面,它们也无法互相取代,既不能把中医这粒珍珠视同粪土,加以抛弃,把它看作完全与时代不相容的东西。也不能阻止西医在中国安家落户,扎根生长,化为中国医学不可缺少的骨肉。两种医学在中国土地上竟发争秀,但又有着根本不同的概念体系,谁也吃不掉谁公它们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立于中国和世界的学术之林,这就是中西医结合碰到的难点之所在。这个难点,从理论上加以概括,就叫做在中西医理论体系之间存在着不可通约性。什么叫不可通约性?按照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的说法,就是指在两个理论体系之间,“能将两个理论完全表达出来,并因而可用来在它们之间作出逐点比较的共同语言是没有的”。也就是说,在二者之间“没有共同的量度”,没有一组用来评定它们优劣的中性标准。为了形象地说明这个间题,我们举一个不怎么确切的例子。中国有一个谜语,谜面是“一大一小,一跑一跳,一个吸血,一个吃草”。谜底是骚字。这个谜语如果翻译成英文,让英国人猜,他们即使搜索枯肠,也莫知所云;即使告知谜底,他们仍难领略其中神味。他们必须了解了汉字这种构架,才会恍然大悟。这种具体思维相互之间的一定程度的不可翻译性,正是不可通约性的一种表现形式,不过理论体系之间的不可通约性表现得更完整、更系统、更理论化。两种理论体系之间的转换是一种格式塔转换,人们可以在一个图上看出完全不同的形象来,人们从不同理论框架看世界所得的印象和意义是完全不同的,中西医正是看待人体和疾病的两种不同的理论框架。中西医理论体系的不可通约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概念的不可通约性。中西医概念是在不同文化背景基础上,在不同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造成它们之间的差异。概念都是一种概括,都反映着一定的共性,但中西医概念产生的概括方式却有明显的差异。中医概括的主要方法是比类取象,是象数之学。它主要采取外推和意义联想的方式,仰观俯察,远取近取,一个概念可以象征多方面的事物,如火象阳,象气,象神、象升,象长夏,象南方,理一分殊,以一贯万,使中医概念富于流动性和灵活性。西医慨念多从实验结果概括而来,它和具体的实物具有密切联系,成为对客观事物及其关系进行逻辑运演的我体。中医讲数注重序数,它的层次是等级、地位,作为度量的数则比较模诩,西医更关心对客观现象进行数量分析,对计量重视,往往追求对客观数据的精确量度,如血压值,血钠含量,血糖耐量等。从使用概念的类型上说,中医重相对概念、关系棍念和整体概念,西医重绝对概念、实体溉念和结构分析概念。中医的阴阳,虚实,表里都是相对的关系概念。中医可以讲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水中有火,火中有水,西医也讲事物间的相互渗透和对立统一关系,如细胞间液中的离子可以透入细胞内,但它的渗透都是通过一定的物质结构变化实现的。它讲对立物的拮抗作用都体现为两种具体物质之间的作用,如血栓素a:和前列环素,一个促进血小板聚集,使血小板活性增强,一个则反是。中医也使用实体概念,但它仍是在功能意义上使用这些概念,如血热、血枯、血虚、肝风内动、肝阳上亢之类。在慨念之间的关系上,中医也和西医不同,西医概念反映的是通过具有结构的实体之间的联系,是通过一系列的中介物实现这种联系的,如以Dna为模板,将信息传递给。Rna,再由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西医概念所反映的这种具有特定结构实体之间的联系就构成概念之间联系的内容。中医则不同,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培土生金等都是机体功能过程的一种联系,根本不涉及具有结沟的实体之间的联系。由于上述原因,在中西医概念之间就无法找到一对应的关系,给揭示中医基本概念的实质,.、建立与这瞥溉念相适应的动物模型造成很大的困难。这也是‘.L期中酉汇通派医家唐宗海等人用对号入座的办法,在中西医理论体系之间寻求对应关系遭受失败的原因。

(二)观察的理论负载的不可通约性。观察中渗透着理论,人们在世界中看到什么,不仅取决于外界的刊激,也不仅取决于观察器官的结构和外界刺激在感官上留下的印迹,它还取决于观察者的理论框架,观察者用什么理论去指导观察。概念既是客观对象的反映,又是整理感官材料的工具,它同时起着反映、选择和规范的功能。用不同理论框架去观察同一现象,会看到截然不同的东西。中西医心目中的人体和疾病现象是不同的,两个理论体系若是一种等价变换,那么在它们之间,尽管形式上很不相同,但可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例如在欧氏几何与非欧几何之间就是这样。如采没有这种关系,就难以在它们之间形成这种对应,牛顿力学和爱因斯坦力学的关系就是这样。中西医的理论体系不是一种等价变换,中医的一些核心概念如阴阳、五行、经络、八纲等构成了它的理论硬核,西医则以系统、器官、细胞、大分子在体内的活动作为自已的理论硬核。在致病因素方面,中医的六淫也难和西医的物理、化学、生物诸因子之间找到对应关系。如果中西医不运用各自的理论体系和方法去观察世界,它们就无法辨别这个世界,用它去分辨,就会看到不同的东西,即使非常熟悉两种理论体系内容的人,也难以在它们之间建立起一一对应的桥梁来。中医所谓的五脏六腑,所谓的营卫气血,淮要想把它们与西医的解音概念宜接划等号,那就非碰壁不可。

(三)概念意义的不可通约性。沿着中西医各自理论体系去思考,对同一现象概括而成的概念却蕴藏着完全不同的含义,例如中西医都讲虐疾,中医讲的是份实寒热,外邪、瘁气,虐原虫则排除于祝野之外,更用说用显微镜去寻找原虫,杜绝蚊子叮咬这一传染途经了。中西医都讲糖尿病,西医要查血糖,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胰岛素依赖性与非胰岛素依赖性的分型,却并不去考虑它与三消的关系,消证的阴阳虚实,由于火耗津液还是由于真水不足等。六经、脏腑、三焦、营卫气血等辨证方法对西医是没有意义的范畴,寻找特异性指标的诊断方法,寻找内部脏器器质性病变的确切部位也在传统中医中不占什么位置。即使中西医都讲治病求本,含义也完全不同。这种不可通约性是导致中西医结合难点产生的原因。

(四)判断真伪标准的不可通约性。中医讲辨证,讲辨别疑似;西医讲确诊,讲鉴别诊断,它们使用的标准却很不相同,中医重视关键症状,重视在易被人们忽视的细微之处悟出有决定意义的指征来,它有一套自己辨证的标准,如脉证合参,舍脉从证,舍证从脉,大实有赢状,大盛有虚候,它几乎全凭医师的直觉和洞察,中国古代医案中这种例子是极多的。西医则重在客观体征,寻找仪器检查指标,重视功能性病变与器质性病变的区别,重视疾病的具体部位,对肿瘤则重视区分其为良性或恶性。在治疗原则上,中医主扶正祛邪,无明确的靶器官,西医重病因探寻,有精确的针对性。在药物上,中医的四性五味,君臣佐使的方刘配伍原则对西医来说是无意义的,西医的广谱抗菌素,作用于各个小系统的药物,药物对受体的作用,中医也是不会顾及的。总之,不可通约性构成了中西医结合的难点,又是中西医结合不得不考虑的部分,如果完全抛开它,就等于抛掉了中医的特色。不可通约并不是说不可比较,只是说在它们之间寻找一一对应的关系是根本办不到的。中西医可以比较它们的理论特色,也可以比较它们对某个疾病的疗效,它们是完全可以互相比较的,正是通过这种拼攀,我们才明确了在二者之间存在着不可通酌性。这就告诉我们,不必在二者之间寻找一一对应的关系上再去下功夫,中西医结合或实现中医现代化(这当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应当依据这个特征去探寻自己的路子。

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篇5

自扁鹊为“小儿医”以来的2400余年中,中医儿科学经历了起源、奠基、形成、发展的不同阶段,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自成体系。同时,中医儿科学领域的多项成就,从钱乙的脏腑辨证论治纲领与创立的五脏虚实补泻方剂,以及钱乙的脾胃学术思想,到叶天士《幼科要略》中关于小儿四时病症的诊治而发展成温病学说等等,又为推动整个中医学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就儿科学体系而论,中医儿科学还创立了多项世界记录,如隋唐时期已经有多部儿科学专著问世,已在太医署正规培养5年制少小科专科医生;宋代建立了理论与临床内容完备、水平较高的儿科学体系,刘?p的《幼幼新书》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完备的儿科学巨著;明清时代儿科学术水平快速发展提高;中国人痘接种术的发明及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应用等等。人类在跨入21世纪之际中医儿科学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同时又面临机遇与挑战。

如何面对机遇、面对挑战,如何与时俱进,使中医儿科学术健康发展是摆在每一位中医儿科工作者面前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回顾中医儿科学术发展的历史,面对中医儿科学术发展的现状,进行检讨与反思,很有必要,它将有助于向前探索与发展。

1关于中西医结合

东西方文化存在巨大差异,人们对人体生命科学的不同认识,构成了东西方几乎完全不同的中西医理论体系。也就是说,中西医的理论体系是东西方文化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人体生命科学的不同认识,但都能达到防治疾病,保障人体健康的目的,可谓殊途同归。

自20世纪开始,西医文化的大量进入,给中华土地上的中医文化带来巨大撞击。虽谓“殊途同归”,但毕竟“道不同”、认识不同。古云,“道不同不相为谋”,在医学领域却不能“不相为谋”,如何沟通,互相促进,达到真正的结合,对于人类文明来说应当是大有裨益的。因此,20世纪开始便提出了“中西医汇通”、“中西医结合”的理念。大抵在20世纪前半叶,是以理论认识上的对照“汇通”为主,后半叶则在医疗、教学、科研领域里,“中西医结合”成为一种主要的形式。这种“主要的形式”的实际内容,主要表现在中西医病名的对照;运用西医的认识来解释中医;运用西医西药的理论来研究中药;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临床上中西医双重诊断、双重治疗等。因此在近50年来,虽然“中西医结合”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处于摸索阶段,中西医在理论上、在临床上还没有找到真正的结合点,离中西医结合的理念还相距甚远。

必须指出的是,目前的这种中西医结合的现状与思路,还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机性,应当引起人们的思考。怎样才能找到真正的结合点,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中西医各自的长处,取长补短,达到真正的有机结合,是当今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

1.1关于中西医病名对照中西医病名对照,是中西医汇通的第一步。从历史发展的轨迹来看,自20世纪初即开始了中西医病名的对照汇通。1918年出版的顾鸣盛撰著的《中西合纂幼科大全》,即将中西医儿科病名作了初步的对应,1947年沈伯超著《儿科更新》则几乎主张以西医病名替代中医病名。20世纪下半叶,特别是80年代以后,则几乎达到中西医病名双重诊断。

应当指出,西医在认识疾病上,由于科学的进步,微观的认识比较细致、直观、可取。虽然有许多未知认识,但就已知的得到科学证实的疾病认识,已得到公认。这些认识,基本上揭示了这些疾病的发生变化规律,应当说西医病名的认识更为客观、直观。实际上,中医病名的认识,经过一两千年临床检验而确立的病名,也揭示了中医的认识规律。因此许多病名可以相通、或可相近,比如天花、麻疹、水痘等,就可相通;其他大量的病名,如厌食、腹泻、水肿、肺炎喘嗽等等就可相近。中医病名以证的认识为主,而证的认识包涵的范围较广,比较笼统;西医的病名对某一疾病的认识单一性好,也更为直观。中西医病名对照,应当是一种进步,是中西医沟通的第一步,为进一步的沟通和结合打下基础。但是医学领域有太多的未知数,许多疾病的病名目前还无法对应、无法对照,勉强对照,是不恰当的,不利于医学的发展。如乙脑和暑温,乙脑属于暑温,但不是说乙脑就是暑温,或暑温就是乙脑。应当采取同则同之,不能同的,又不能共的,采取约定俗成的称谓。因此在病名问题上,中西医有许多疾病名称不同,应当求同存异。目前不宜急于求成,强调一律,过早的搞中西医病名对照,事实上还不可能。不能要求大家接受目前还没有认识到的事物,也不能要求大家丢弃已经认识的事物。

1.2关于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目前在儿科领域,甚至整个中医领域,均采取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的形式。应当说,这一形式值得称道,也是中西医结合研究很重要的实践。这一形式,既能展示西医辨病的长处,又能领略中医辨证的优势,应当说这是两长相加,也是中医学术发展在新时期的切入点。

几千年来,中医学是在东方文化的理念指导下,从长期医疗实践中不断总结发展起来的。长期以来,中医是通过中医的病名来确立和认识疾病,20世纪以来由于西医的东进,加上科学技术的发达,西医病名的更加直观、更加客观、更具有单一性的揭示疾病规律的认识,为中医所接受,也是历史的必然。从历史发展来看,西医的进入为中医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撞击,也带来巨大的机遇。

如何使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结合起来,使之更好地发挥长处,为临床医疗服务,是摆在每一位中医工作者面前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也是在当前历史时期,中医学从固有的中医疾病认识,转移至对西医病名疾病的中医辨证论治认识。这是中医学发展的一个跳跃。在这个跳跃中,应当认真地、深入地进行探索,充分地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精华,把中医辨证论治发挥极至,而不要简单化、肤浅化、程式化、固定化。

必须指出,当前的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的“结合”,在中医辨证方面过于简单化、程式化、固定化。一个病名之下,列二三个、三四个、或五六个中医“证型”,就作为大学的教科书,作为临床的规范,作为国家行业的标准,未免过于简单、过于肤浅、过于程式、过于固定。须知中医辨证是动态的、灵活的、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虽然每一疾病有一定规律,但决不是那么简单和固定。中医是辨证论治,从来也没有过“辨证分型”和“分型论治”。“辨证分型”和“分型论治”不能真正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精华。

20世纪50年代,中国中医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成功经验,即是辨病与辨证的一个范例。1955年石家庄发生乙型脑炎流行,运用“清热解毒养阴”治则,采用白虎汤、清温败毒饮为主取得满意疗效。1956年北京地区又复流行乙型脑炎,用白虎汤疗效不佳,后用清暑化湿诸法(即白虎汤加苍术等)而显效。蒲辅周先生为此总结出乙脑治疗八法,这是因为当年北京暑盛挟湿,时值丙申太阴湿土在泉,气候湿热。1958年广州地区又发生乙型脑炎流行,使用上述地区经验疗效均不佳,是因当年燥热伤阴,按运气为戊戌“化火运”,气候燥热,故又在白虎汤基础上加生脉饮(即人参白虎汤加味之意),取得较佳疗效。疗效均达90%以上,并使当时的医疗界震惊。《中国中医药发展五十年》指出[1],“50年代中医药治疗乙型脑炎有两大意义,一是以其卓效在尚无抗病毒药物的条件下,说明辨证论治的价值;二是由于五运六气理论在治疗本病时取得一定疗效,引起人们重新对五运六气的重视和“估价”。这也充分说明中医辨证论治的灵活性、丰富性,以及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动态论的辨证思维,并不是简单的几个“分型”就能代替的。用西医学明确疾病诊断,充分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和特长,摒弃简单化、程式化的“分型”,真正做到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真正发挥中医的疗效。

1.3中西医双重诊断、双重治疗中西医双重诊断、双重治疗,这是近30年来中医医疗上的一大特点,在儿科领域更是明显。临床上双重诊断,有西医病名诊断,又有中医病名及辨证诊断,这应该是件好事,正如上述所论有助于中西医的沟通,有助于中医对西医病名疾病的认识。但是,也同样存在上述内容中谈到的难免出现中西医的勉强对照,中医辨证简单化。目前的现状就是这样,因此,双重诊断存在简单化、肤浅化、程式化、固定化。如何改进、如何提高,正是当今面临应当认真探索加以解决的问题。

双重治疗,在大多情况下弊大于利。顾名思义所谓“双重治疗”,即是既用西药又用中药,这是西药、中药相加,是凑合,是“拼盘”,不是真正的中西医结合。在目前的现状下,所谓中西医结合治疗做得比较好的是,中西医在治疗某一疾病相互取长补短,针对某一病理状态、某一疾病阶段,发挥中西药的特效作用而取长补短,相互配合、相得益彰,以发挥最佳疗效,减少副反应,缩短病程。做得比较好的一个例子是肾病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目前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被认为是特效药物,然而激素的副反应大,肾病综合征的“反跳”与复发率高。然而在激素应用的不同阶段,根据辨证配合中药治疗能减轻激素的副反应,减少“反跳”,预防“复发”,同时还能增强体质,巩固疗效。这种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西药合用,取长补短,有较好的临床治疗优点。

然而中西医双重治疗,中西药合用,很明显妨碍中医的发展,阻碍中医医疗技术的提高。因为西医治疗、西药的应用,靶向性较强,针对性较强,而且化学药物的定性定量准确,疗效确切。上述肾病综合征中西医结合治疗就是激素的疗效确切,但副反应大,易复发,应用中医中药以巩固激素的疗效,并减轻激素的副反应,预防复发。在这个成功的“中西医结合”双重诊断双重治疗的例子中,中医中药也只是辅助的,当然也是很重要的。但更多的临床治疗现实却往往是中西药的合用是凑合,中药只是陪衬,或是点缀。中医治疗也往往不会认真思考、深入探索。尤其是儿科临床,西药针剂的注射往往比口服中药简单快捷,患儿家长都容易接受。既然西药起效了,何必再用中药,何必再去辨证论治,有了西医西药的拐杖,中医中药就必然“骨质疏松”,必然“缺钙”,中医的内涵就荒芜了,中医的特色就发挥不了,中医必然走向衰退。

中医有几千年的历史,有极丰富的科学内涵和医疗经验。即使是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临床上在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的情况下,也不应把中医辨证简单化、肤浅化、程式化、固定化,而是应当充分发挥中医辨证论治思维,发挥中医的独特疗效,或与西医西药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向中西医的有机结合迈进。

2关于中医辨证论治

中医的生命力在临床、在疗效。而中医的临证思维、辨证论治,则是发挥中医疗效的关键,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华所在。

2.1破除“辨证分型”、“分型论治”要提高中医技术水平,提高临证能力,就必须真正提高辨证论治水平。中医学家孟庆云提出中医辨证论治三个阶段(即三个境界)的理论:第一阶段叫做“对号入座”,即初入门的中医,在临证时往往根据教科书的证侯分类、寒热虚实、阴虚阳虚来分证治疗,叫对号入座;第二阶段由辨证的对号入座进入“机圆法治”,这是因为疾病不是一成不变的,疾病在变化,治法也要随之而变化,这是辨证论治的高一层次,也就是中医的辨证论治水平提高了一个境界。对疾病规律的掌握,对疾病治疗的把握,能够“机圆法活”善于变化,疗效自然也会提高;第三阶段是“非法为法”(不以成法为法,不以现法为法)。更加运用自如,掌握疾病治疗的主动权,这是辨证论治的最高境界。应该说这才是中医的精华所在,这种境界才能把中医发挥极至。“上工治未病”,何谓“上工治未病”,一是预防疾病的发生,以预防为主;二是治法先机,在疾病发展的每一过程中都能把握先机,治未病,治病之先。这就是不法为法。中医要立足就必须提高自身的临证水平,必须在辨证论治上下功夫,力求更高第三境界。

在此必须指出,上述第一阶段,实际上就是目前风行的“辨证分型”。中医本来就没有“辨证分型”的说法,这个“辨证分型”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中西医结合的产物,它的思路是把中医的辨证按照西医疾病的分型来处理,结果就成了西医的辨病和中医的证型(即辨证分型)。前面已经讲过,这种分型简单化、肤浅化、程式化、固定化,没有反映中医辨证论治的动态观、整体观,呈现的是西医认识疾病的定势思维,而不是中医辨证论治的辨证思维。中医从来没有“辨证分型”。因此,这个“型”是桎梏中医的枷锁,“辨证分型”与辨证论治不可同日而语。但自觉不自觉的还在讲“辨证分型”,这种分“型”成习惯了,中医就停止发展了,中医的水平也就到此为止了。有一句臭名昭著的话叫做“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成了真理”,“辨证分型”何止讲过一千次、一万次,现在真的似乎“辨证分型”成了中医的术语,多么可怕!若是把“辨证分型”成为国家标准,成为中医规范,那就真正置中医于死地了。因此,现在到了该彻底破除“辨证分型”,还辨证论治本来面目的时候了。

2.2深化中医辨证论治中医辨证论治的研究应当深化,除了传统的望闻问切之外,还应当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将宏观辨证和微观辨证结合起来。所谓宏观辨证是应用传统的望闻问切四诊来辨别病位、病性及其变化,所谓微观辨证主要是指把西医的物理化学检查纳入中医辨证。

近30年来,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西医学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更是日新月异,现代生物化学、免疫学、影像学以及生物电等方面的发展,不仅为疾病的诊断与预后提供了新的资料,也为中医学的辨证提供了新的资料。目前这些研究虽然是初步的,但不少已为临床的辨证论治提供了借鉴,比如脾虚证、肾虚证、血瘀证、热毒证等已初步建立了一些微观辨证的指标。应当指出,这些微观辨证指标还需要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使之更具有特异性。毫无疑问,微观辨证的深入,将是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深化和发展。

3关于科研与教育

科研与教育,是促进事业发展和学术进步的重要途径。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医的科研与教育在规模上应当是史无前例的,但中医科研与教育仍是处在探索的过程中。

3.1“研究中医”与“中医研究”目前中医儿科学领域的科研活动,概括起来大概有两大方面:一方面,主要是选用西医学的一些较为先进的指标来验证或探索中医儿科临床辨证论治;另一方面,是对某些方药制剂治疗疾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上述两方面的科学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每年都有从中央到省市多层次的大量的立题或成果。这些研究统而言之可概括为“研究中医”,即是主要用现代医学来解释中医、研究中医,而不是从中医学术理论的角度进行中医研究。即便是“研究中医”,但这里面仍然有值得深思的深层次的问题,比如,目前虽然希望发现某些客观指标为辨证依据,但是这些指标是否特异性强,是否真正先进,是否真正揭示中医辨证机制的实质,而且就中医辨证论治来讲,又是以“分型”为标准,这种“分型”能否真正反映中医辨证论治的实质,显然,这种“分型”过于简单化、肤浅化、程式化、固定化。如果说,研究的“起点”就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或其本身就不可靠、不可信,那得出的结论又能说明什么。再者,这种科研的思路仅仅在于应用西医学的指标(或者西医学的概念)来认识中医,或者用比较时髦的话是“中医的现代化”。如果说,这就是中医的现代化,那未免过于简单化了,最多也是用现阶段的西医知识认识中医而已,而且认识的中医还不是真正的中医,“分型”不能代表中医。中医的精髓是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理论认识疾病、防治疾病、维护人类健康。而真正需要的科研,需要对中医学、对中医儿科学术发展起推动作用的科学研究,不只是“研究中医”,更要做“中医研究”,是揭示中医学的本质,揭示中医对人体健康疾病的认识,必须从中医自身的规律上去做科学研究。

至于另一方面对中药制剂的研制研究,大多是一病一方一药的研究,而且主要是西医药理药效方面的实验项目。这些也只是应用西医的药效学研究开发中药制剂的项目研究,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医药学研究。

中医药学的科学研究是一个大题目,深奥无比。因为中医学本身就是深奥的科学,人体科学、生命科学是十分深奥的科学,中医学是运用中医的基本理论指导来认识人体,认识生命,维护人类生命健康的学问。因此,中医学的科学研究,必须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借助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来进行。真正进行“中医研究”,而不是“研究中医”。因为“研究中医”最多只是说明中医,解释中医,而要发展中医必须是“中医研究”。

将先进的科学技术移植入中医儿科学,使之转化为中医儿科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按照中医自身的规律研究中医儿科学术理论,提高中医儿科辨证论治水平,是中医儿科学术发展的基本点,离开这个基本点将是舍本逐末。

3.2“种树”与“养花”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基础。中医教育对中医事业的发展、中医学术的进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代医家朱良春指出,“中医之生命在于学术,学术之根源在于临床,临床水平之检测在于疗效,而疗效之关键在于人才”。中医最大的危机是后继乏术、后继乏人。表面看中医队伍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强大,从业人员众多,但真正的中医、中医水平较高的中医仍然太少。这首先与当前的中医教育存在的问题有关。中医教育从广义讲应当包括入门(入行)教育和继续教育。中医的入门(或称入行)教育,主要是在中医院校进行的学历教育,中医教育应当按照中医自身的规律来进行、来管理,但目前中医院校的教育基本上是按照西医学的教育模式,从教学内容到教学管理都存在不少问题。中医教育是培养后继之人,现在培养出来的人越多,却反而越造成后继乏人,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培养出来的中医不相信中医,不懂得中医的内涵,培养的不是真正的中医。因此后继乏人的根本原因是后继乏术。

作者认为目前中医教育至少应加强三个方面:一是强化中医经典的学习,不能把中医经典作为可有可无的选修课,或者断章取义进行选编,或者任意套用时髦的名词进行解释,如果一位中医学士、硕士,甚至博士没有很好读过《伤寒论》,以后是很难成为一名真正的中医的;二是加强中医辨证思维的培养,忽略中医理论思维的培养,反而用西医的思维模式、教育模式来进行中医教育,是根本培养不出真正的中医来的;三是要注重中医临床技能的传授,加强理论与实践的密切联系。加强临床带教,特别要加强师带徒的教育传授模式,因为能够在临床中解决实际问题的中医药实践经验很难在课堂中学到。如果只强调课堂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不会用中医中药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早在20世纪80年代,时任卫生部中医局局长的吕炳奎先生在一封向中央领导递交的信中,指出了中医教育面临的尴尬处境:“在中医药学的教育上,西医化已成为事实,并且中医药学理论被否定,大学里培养出来的学生,已不会用中医的望闻问切方法来诊断疾病了,大多学生毕业后,根本不相信中医,中医药大学的教授对他们的评价是,中医药学的掘墓人。”以师带徒、师徒传承的师承教育是中国中医人才培养的传统模式。中国历史上,传承数代甚至数十代的中医世家也有不少。几千年来,这种模式造就了一大批医术精湛的名医,但现今的中医学历教育、继续教育以及执业资格与职称晋升制度等,在某种程度上导致真正的中医越来越少。应当引起大家的反思。

“种树”与“养花”不同,这本来是十分简单的道理。用种树的方法去养花,或用养花的方法去种树,其结果是显而易见的。中医教育亟待改革。中医儿科在整个中医界又是弱势群体,问题更为复杂,因此,中医儿科学人才的培养更应引起大家重视。

4继承、发扬、创新

主席在1958年就批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继承和发扬是中医学过去、现在和将来发展的永恒的主题。“没有好的继承,发展就是空中楼阁,创新更不能凭空而来”。我们要的是“推陈出新,而决不是弃陈出新,更不是灭陈出新”。我们既不能数典忘祖,又不要墨守成规,更不能急于求成。中医学的强大生命力在于临床、在于实践、在于疗效。现代临床由于环境的变化,更需要发挥中医的特色和优势,以提高疗效。

国务院副总理吴仪[2]曾强调指出,要切实推进中医药的继承与创新。一是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继承与创新是辨证的统一,必须充分遵循中医药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既不排斥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也不能舍弃中医药的科学内涵和学术本质,要统筹兼顾文献整理、科研立项、人才培养、专科建设和中药研发,要抓紧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和规律的规范和管理办法;二是必须坚持以临床实践为核心,要通过临床实践筛选出有利于重大疾病的防治、独特诊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优秀临床人才的成长、具有良好疗效中药的研制等方面的课题,坚持医、产、学、研紧密结合,联合攻关,实现突破;三是必须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要牢牢把握整体观、辨证论治等科学思维,认真挖掘整理、大力推广应用行之有效的独特诊疗技术方法,进一步做强做大防治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和疑难病以及预防保健等方面的优势领域,注重从确有疗效的院内制剂中开发中药新药、注重对名优中成药的二次开发、注重挖掘和传承中药传统炮制技术。

中医儿科学的发展,仍然是继承和发扬的问题。继承,就是要发掘和整理中医儿科学固有的学术理论和临床经验,是使中医儿科学术按照中医自身的规律向前发展的基础,也就是说继承是发扬的基础,在继承中发扬和创新,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创新。更好地为亿万儿童的健康服务。

中医学的发展要强调继承,继承是发扬的基础,没有继承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然而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中医学如何在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历史条件下健康发展,如何将中医药学与现代科学嫁接,如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医,这是当前历史条件下中医学发展的必然。也是摆在每一位中医药学工作者面前,义不容辞的任务。

现代生命科学前沿基因组学研究迅猛发展,对生命本质的揭示,已全面影响整个医学界,中医药学也不例外。为促进中医药与基因组学的沟通,寻求新的研究和发展领域与途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于1999?03?14在北京召开了中医药与基因组学研讨会,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人类基因组中心主任杨焕明教授提出以基因组学作为中医药学现展切入点的观点[3]。

这次会议在以下三大方面取得共识:(1)中医药学与基因组学研究相互渗透的可能性;(2)中医药学可与基因组学结合研究的领域:①中医证候学与相关(易感)基因研究;②中医药治疗作用与抗病基因研究;③中医药治疗作用与基因调控、修饰论;④中医药与蛋白质组学研究;⑤道地药材的基因组研究;⑥基因芯片技术与中医药学;⑦数学和信息分析技术与中医药学;(3)基因组学与中医药学交叉渗透的切入点:①证候发生与演变的基因组学研究;②中药复方作用机制的基因组学研究;③证候基因诊断与证候基因模型。

中医学与基因组学在思维方法上是一致的,相互渗透是可能的。基因组学从整体上研究各个基因之间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与中医整体观相似;基因按功能分为结构基因与调控基因,基因组有“内含子”及“外显子”,“内含子”中又有“增强子”与“抑制子”,“抑癌基因”与“原癌基因”等都相当于一对对阴阳,基因之间也要保持动态平衡,与中医的阴阳学说一致。中医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有“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之规律,基因组之间也存在着这样的规律,搞清同组基因不同功能与不同基因功能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有助于中医科学深层次的内涵研究,对探索中医学理论具有重大意义。

证候是内、外因相互作用导致的病机变化过程,依据多基因致病的关联特性,用基因组学的理论与方法,特别是从基因表达谱或表达产物的差比性分析,研究证候发生的基因表达调控规律、证候表现的基因特性、基因表达调控的变化及其规律,探讨疾病证候、亚健康状态(也有证候表现)与正常生命活动三种状态基因表达的差异性。证候发生的基因组学特征研究,为证候基因诊断、疗效评价指标体系、证候的动物模型复制研究提供新的途径。从基因表达谱或表达产物的差比性分析,研究中药复方作用的基因调控、修饰过程,以期找出复方药物生物化学环境,对受体等靶点的基因表达及基因表达产物影响的生物环境与规律的作用。

“藏象”及“证”的生物基础研究、中药药理及复方作用研究,都需要样品中大量基因序列及表达信息,而基因芯片为中医微观整体研究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工具,中医基于自身特点应抢先利用这一方法,以揭示中医辨证论治的实质和中药的有效成分,通过中医临床试验,并探析中医理论的复杂问题。

如果说过去引入现代科学指标的中西结合,为战术目标,是发展中医之“标”;那么把基因组学融入中医药学,对基础理论的突破性研究,可能才是战略目标,才是发展中医学术之“本”。基因组学有可能是中医学现代化的最佳切入点,中医药学以基因组学为突破口的时机已经成熟,机不可失,中医在引入基因组学后,将带来一次质的飞跃,中医药学将迎来一个以分子层次(主要是基因组学)为主导,全层次(包括整体和群体)发展的新时期。

【参考文献】

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篇6

关键词: 中医学;学术流派;文献研究;学术思想;

abstract: thepopulationagingisbecomingmoreandmoreserious,theincidenceofgeriatricsisrising.anactivepreventionandtreatmentofdiseasesiscausingthewideattentiontothewholesociety.Bythecombinationbetweenthe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wecangetbothoftheirstrengthstopreventthegeriatricsandlearnfromeachother,andmakeabetterwaytocopewiththeworseclinicalenvironment.inthispaper,basedonthecurrentdevelopmentofcombinationofthe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treatmentofgeriatricsinChinaandabroad,acomprehensivereviewisgivenonthecurrentcharacteristicsofgeriatrics,anti-aging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diagnosisandtreatmentmethods,andthecurrentutilizationoftheclinicalofthecombinationbetweenthe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weanalyzetheadvantageandtheinsufficient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dwesternmedicinebyfacingthisgeriatricsdiseasealonefromseveralaspects.weputforwardtheconceptiontothetreatmentofthegeriatricsbythecombinationofthe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andfurtherdescribethefeasibleandthenecessityofthismethod,alsowemakeaconclusionandforwardlookingtothismethod.

Keyword: Geriatrics;Combine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thought;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进展,老年病的发病率逐日增高,积极防治老年病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组织器官机能的衰退,导致一系列病理生理退行性改变,是老年病发生的主要因素。老年病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多数老年人患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发病趋势和流行病学资料表明,我国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有: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白内障和前列腺增生等,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每种疾病的患病率和排序都有所不同。(2)多因素致病是老年病的病因学特点。老年人由于机体老化、免疫功能下降、器官和组织功能衰退,任何一种因素都可能引起老年人发病,多数情况下并不能明确病因,有时甚至难以分清是自然衰老还是独立的疾病。(3)多数老年人发病其症状和体征不典型,这是老年病临床表现的特点。(4)由于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脏器功能降低、免疫力低下、代谢平衡被破坏、认知功能下降和肢体活动障碍等病理生理特点,一体多病十分常见,有的甚至一个脏器就同时存在几种病变。(5)由于老年人抵抗力低下,极易发生感染或多病共存,常常伴有多脏器功能衰竭或是多系统功能障碍。(6)多种老年综合征的表现,老年综合征包括跌倒、痴呆、尿失禁、晕厥、谵妄、帕金森氏病、抑郁症和脆弱综合征等,其中脆弱综合征表现为机体功能低下、易疲劳、性欲减低、情绪躁动、骨质疏松加剧、肌肉强度下降和高度疾病易感性等临床表现。另外,老年人容易出现褥疮、便秘、失眠、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及多重用药和用药副作用。

老年病往往多病共存,起病缓慢,病程缠绵,表现不典型,无症状(亚临床型)多,若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病情变化又非常迅速。

老年患者的这些临床特点无疑对老年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很大困难。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准确把握老年病的诊断和治疗,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老年病有其自身的复杂性,而目前我国现存中医和西医两大医学体系,作为医学,无论是中医学还是西医学,现阶段尽管各自解决了一些问题,但又都没有包治百病的能力。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病势在必行。

根据中医或西医治疗的效果进行疾病分类,则可以把疾病分为四类,即:中医治疗效果好的疾病,如疑难杂症、慢性病、功能失调性疾病等;西医治疗效果好的疾病,如感染源明确的感染性疾病、机制明确的急性疾病、一些外科疾病等;中医西医治疗效果都不好的疾病,如肿瘤、免疫系统疾病等;中医西医治疗效果都好的疾病,如急性黄疸性肝炎、荨麻疹、痔疮等。对于以上分类法产生的四类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更好。这就是中西医结合存在的本质原因或现实依据。

1、中西医结合现状

1.1、辨病和辨证结合

中医辨病和辨证以症状和体征为依据,症状和体征是中医辨病和辨证的基础。中医许多病名以主要症状和主要体征命名,如咳嗽、呕吐、便血、泄泻、黄疸、水肿等。而许多老年患者多病共存,多种症状和体征交织在一起,缺乏典型的症状和体征,面对众多非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辨病显得有些无所适从。中医一个病名可能包括西医多种疾病,西医的一种疾病也可能从属于多个中医病名。许多以症状和体征命名的病名不能反应疾病的内在规律、严重程度和预后,如便血按现代医学诊断程序,首先明确病因,可能由消化道溃疡或肿瘤引起,若是肿瘤,不至于盲目地运用中药治疗而延误手术时机。许多老年病属慢性病,起病隐匿,发展缓慢,无明显症状和体征,往往在体检时通过理化检查被发现,即“有病无症”,因而中医“无病可辨,无证可辨”,易造成漏诊。而现代医学借助先进的仪器设备对许多疾病能够明确诊断,仍有一些疾病患者虽自觉症状明显,但经各种理化检查均无阳性结果,无法做出疾病的诊断,因而治疗无从下手。如西医学中的一些神经官能症,患者大多主诉强烈,但缺乏有诊断价值的阳性理化检查结果,因而治疗带有盲目性。老年病多属慢性病,大多与机体老化有关,许多疾病往往出现在中青年时期,病程较长,一旦发病,易出现多器官受累。因此,对于许多老年病的治疗,机体的整体调理显得非常重要,而这方面恰恰是西医治疗手段所欠缺的。

中西医结合是中西医两种医学的取长补短,互补性结合。西医以辨病为主,重视局部的器质和功能变化,多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在诊断和治疗方面也有许多特长。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点,它强调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因此,将西医的辨病(病)与中医的辨证(证)相结合,建立病证结合模式是中西医结合临床及科研的基本思路。在临床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西医对疾病本质的认识及现代药理研究也越来越多的融入疾病的选方用药中来,指导临床治疗,体现出辨病辨证相结合治疗疾病的重要意义。如心衰患者,感染为主要诱因,由于感染诱发者,最初都是始于外感之邪侵袭,邪之来路即是邪之去路,即使表证不显,也可酌加发散解表的药物,如麻黄、细辛等。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多伴有房颤,易致附壁血栓形成,造成血栓栓塞类疾病,临床应尤其重视活血化瘀类药物应用;冠心病心衰患者如伴有心律失常,如房早、室早、心动过速等,可辨证加入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有降低异位起搏点兴奋性、调节心脏传导功能的药物,如苦参、黄连、常山等,常能取得较好效果。伴高脂血症者,则可在辨证基础上加入药理研究证明有降脂作用的药物如山楂、三七、大黄、何首乌等。附子、枳实、五加皮等药理研究有强心作用,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临床也常有所采用。

中西医结合的病证结合模式可以获得优于单纯中医或西医的临床疗效,这一点在临床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如肿瘤的治疗,在西医辨病诊断明确的基础上,予以手术、化疗、放疗或免疫疗法等确有疗效,但手术、放化疗也给人体带来很大的创伤和反应,而且部分肿瘤患者无手术指征,对放化疗不敏感,放化疗后出现的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抵抗力下降等情况使病人的生存质量下降,因此,完全有必要辅以中医的辨证论治,如食欲不佳,可用保和丸加减治疗;脾虚泄泻者可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等等,这样就可以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提高机体耐受能力和生存质量;慢性肾炎、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的西医诊断可以很明确,西医治疗效果有时不够理想,单纯依靠中医的辨证施治却可以收到满意的疗效,并且应用中医药也可以减轻激素等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巩固疗效,减少复发,所以,在这些疾病中往往会病症结合诊治。

老年病大多与机体老化有关,病程较长,一旦发病,易出现多器官受累。中医辨证论治可以尽显其整体观念之优势,对机体进行整体调理,扶正祛邪,标本兼治。许多老年患者往往多病共存,需接受多种药物治疗,中医可以根据多种疾病在同一患者的症状表现统一辨证施治,即“异病同证,异病同治”,多种治疗寓于一方,简化治疗程度。老年病虽多属慢性病,病程缠绵,但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病情变化又非常迅速,易于传变,产生许多并发症。西医辨病施治,对于并发症的防治是被动的。而中医辨病辨证诊治是从整体出发。综合调理,能有效起到既病防变的效果,对于并发症的防治较为主动。

1.2、功能与结构有机结合

功能和结构有机结合是中西医结合的核心方法,中医多倾向于功能方法,重整体观念;西医多倾向于结构方法,注重局部组织结构的有形改变。中医注重机体整体功能的研究,中医关于生理、病理的阐述主要靠宏观的。望、闻、问、切等手段收集辨证素材,运用中医理论归纳分析对功能变化进行思维理论的描述。而西医则注重解剖、实验,侧重于对人体器官和机体机构的研究。西医关于生理、病理的阐述是具体实在的描述。如把老年人发热解释为人体某器官受到致病细菌或病毒感染所致,治疗方法就是使用抗生素等药物。在医疗实践中找不到细菌或病毒感染证据的发热,也不乏其例,对此,西医在诊断治疗方面也往往有时显得盲然无从。可见西医之缺陷。中医用的是功能方法,西医用的是结构方法。这两种方法从不同的侧面把握住了疾病演变过程。各有侧重,各有精妙所在,但也各有其不足。如果把中医、西医有机的结合起来。从功能到结构、从宏观到微观,全方位研究人体的生理与病理现象,反映其客观规律,则能更好地揭示疾病本质。如中医的“肾”在其脏腑学说中有极重要的地位,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有“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之称,“主骨生髓”之说。而这些理论,现代科学的研究也印证了人体肾脏器官确实与人的生长、发育、衰老有着源头根本的作用。西医发现肾脏分泌的维生素D,先在肝内羟化,后在肾脏进一步变成具有高度活性的物质,与骨骼的生长发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使中医“肾”的功能认识与西医肾脏的结构认识趋于统一。它不仅对中医传统理论概念的本质予以深入有形的分析和揭示,而且也丰富了西医现代科学理论和临床内容,对中西医结合的思路和方法的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因此,功能与结构的的验证互补有机结合是中西医结合的核心方法。

1.3、动态联系和综合的思维模式

中西医有着不同的理论体系和特点,中医学依赖于传统哲学的思维,形成了以整体观念、辨证求因、宏观调节为特点的整体医学体系。中医在辨病论治、辨证论治和对症治疗三种手段中最重视辨证论治。宏观调节是中医治疗的基本手段。现代西医发展的模式是以还原分析方法为主的模式。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带动西医从多学科、多层次向纵深发展,带来西医学日新月异的变化。中西医虽然各有不同特点,但人体生理病理活动有其固有规律,这些规律并不会因为认识手段不同而改变。因此,注定了二者具有相通之处。尽管中医和西医所走的道路不同,但是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中西医之间的相似点越来越被揭示出来。例如,运气学说与气象医学,阴阳学说与机体平衡理论等,都可以从现代科学中找到一些证明。可以认为两种体系在医学观、方法论、诊疗模式等方面认识高度不同,而又殊途同归。又如现在西医提出的“医学一心理一社会模式”与中医的“整体观念、天人合一”等思想有着很大程度的相似性。用科学的辨证综合代替形而上学的部分分析,实现否定之否定,这种从宏观到微观再到宏观的思维方法复归,绝不意味着回到原先的起点,而是认识论新的飞跃,在中西医发展问题上,首先应正确对待中医朴素的辩证法,吸取其思想的内核。另一方面积极鼓励现代医学向纵深和高度分化方向发展,在此基础上实现现代科学方法与整体辩证思维的统一。在相对静止、孤立、简单的基础上建立动态联系和综合的思维模式。

总之,老年病诊断和治疗较中青年患者要复杂得多,困难得多,无论西医还是中医,其最终目的是让患者获得最佳治疗效果。在老年病科临床实践中,坚持中西医辨病辨证相结合,促进中西医诊治方法上的优势互补,避免误诊误治,漏诊漏治。

中西医结合的形成和发展,是从我国既有中医又有西医的实际出发,从人民的医疗保健事业的利益出发,从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是适合我国人口老龄化步伐加快的现状,是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生事物。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中、西医研究的客观对象都是人体的健康和疾病。虽然中、西医学有各自独立的理论体系,但这不等于不能结合在一起。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优秀传统、文化应及时吸收其优势,充实创新发展。临床疗效是一切医学方法的试金石,不管是什么理论体系的医学方法,不管是中医、西医,还是中西医结合,只要疗效好,社会就需要,就值得进一步研究以及发展推广。中西医结合宗旨所在是吸收中西医学各自的优势、特长,取长补短、使其有机结合,为我所用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提高临床疗效。尤其适合我国人口中老年人比例不断加大,对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

2、抗衰老的中西医结合方法

2.1、关于衰老

2.1.1、衰老的定义

衰老是生命过程中的一种生理现象。早期叫做老化,主要表现为组织细胞的退行性变和生理功能的减退。而老年病是一大群组织细胞在退行性改变的基础上,随增龄而发生的疾病。目前的研究表明:我国老年人患病者约1.17亿,占老年人口的70%,其中严重疾病导致生活不能自理者2830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3.8%。平均每人患病7种以上,最高可达25种以上。

2.1.2、衰老的本质

机体的退行性改变是衰老的本质,衰老的退行性改变具有积累性、普遍性、渐进性、内生性、危害性。这是目前公认的衰老的金标准,又叫做丘比特标准。

2.1.3、衰老的机制

目前关于衰老的机制有很多假说和猜想,但是只有自由基学说和染色体端粒缩短假说比较符合实验研究的推测。在衰老发生机制的研究中,自由基学说是目前公认的衰老学说之一。所谓自由基就是指游离存在,带有不成对电子的分子、原子和离子。这些不配对的电子结构具有较高的自由能和极其活泼的化学特性,对生物体组织细胞有极强的杀伤作用。在生理情况下,机体产生的自由基能被体内各种抗氧化酶和抗氧化剂及时清除,故不会对机体造成损害。由于年龄的不断增长,抗氧化酶活性不断下降,机体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也随之下降,致使自由基在体内过多积聚,使细胞膜上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氧化生成毒性更大的过氧化脂质,造成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线粒体和微粒体膨胀破裂,核酸分子的解聚,影响信息传递、转录与复制,最终破坏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产生各种生理紊乱、病理改变,这可能是引起人类衰老的最重要原因。

中医关于衰老的发生机制有五脏虚损说,肾虚学说,阴阳失调说,脾胃虚损说等。

2.2、目前抗衰老的方法

延缓衰老就是控制衰老速度,衰老速度越快,寿命就越短,衰老的速度首先由遗传决定,但是同样的遗传基因也会因人不同而不同,因为衰老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关于判断衰老速度的方法有看外观,如看皮肤的松弛程度等,看衰老速度的综合反映,有人提出健康人的五快,“吃的快,睡的快,便的快,说的快,走的快。”这也说明保持五快,衰老速度就会减慢。延缓衰老的方法包括非药物延缓衰老和药物延缓衰老。

2.2.1、非药物延缓衰老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这是延缓衰老的有效方法,适当运动能延缓衰老是公认的。哈佛大学教授根据大量人群调查发现适量很重要,过少及过量运动都对健康有影响。运动可以增加血流量,增强心功能。近年大量研究证明:自由基尤其是活性氧自由基(RoS)是参与调节细胞凋亡的重要因素之一,体内过量RoS的堆积与细胞死亡率的上升具有密切关系。RoS主要多产于那些具有重要功能、高度活动并有高耗氧量的组织细胞,如脑细胞、神经细胞、心肌细胞以及具有内分泌功能的腺体细胞等,结果可使这些细胞局部的自由基水平远高于其他组织细胞局部,使这些组织细胞凋亡率增高。大量组织细胞凋亡的结果使机体老化,引发某些退行性疾病。如前所述,自由基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而细胞凋亡是影响衰老进程的重要因素。减少自由基产生,提高体内抗氧化酶的活性,减轻自由基对机体细胞的损伤,有延缓衰老的作用;反之则可导致细胞凋亡,促进衰老的进程。长期适宜的运动锻炼不但不会增加体内自由基的生成,而且还可使SoD、Cat等酶的活力增强,提高机体的防御和抗衰老的能力。

2.2.2、药物抗衰老的方法

西药延缓衰老的研究目前延缓衰老的药物研究中抗氧化剂的研究比较多,这类药物的作用是清除体内的有害自由基,增强抗氧化保护系统的作用,比如,维生素a、C、e和其他一些酶类,如抗氧化酶类SoD等,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等。另一类就是微量元素类,这些微量元素是人体代谢所必需的,但是含量又很低。他们常是酶的辅助因子,对核酸激酶等有一定的激活作用。第三类是免疫调节剂,衰老常伴有免疫功能的下降,免疫调节剂能增强免疫功能,从而延缓衰老,如干扰素等。第四类药物是一些保健品,特别是延缓大脑衰老的保健品,这些药物能够促进脑细胞的代谢,扩张脑血管。第五类是抗交联剂,如酒石酸盐等。第六类是核酸制剂,能够帮助细胞的修复,另外就是激素,如生长激素等。俞卓伟等提出联合epa+DHa,心脑疏通及小剂量阿司匹林灵活用于中老年保健及抗衰老设想。这是基于改善微循环、动脉硬化及抗炎可有助于保健及抗衰老的观点。最近几年,国内外将鱼油制剂、心脑疏通、小剂量阿司匹林用于中老年保健及衰老干预取得一些效果。

中医中药在延缓衰老的研究老年人具有一些该年龄阶段特有的体质特点,中医体质学概括老年体质特点为肾精亏虚及气血运行不畅。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可将老年人体质特点简要归纳为虚、痰、瘀、郁几个方面。(1)根据这些病因中医提出调理体质是防治老年病的有效措施。《太平圣惠方·食治论》有“安人之本,必资于食”,“夫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清神爽志,以资血气”的论述,指出了饮食的重要性。可根据老年偏颇体质的不同,服食相应的食物进行调理。虚者勿过滋腻,可食如小米、牛肉等补气食物,芝麻、牛奶等滋阴食物,羊肉、狗肉等温阳食物;痰湿者饮食应清淡,可食如赤小豆、扁豆等具宣肺、健脾、化湿作用的食物;血瘀者可食如山楂、红糖等具活血作用的食物;气郁者可食如刀豆、玫瑰花等具理气解郁作用的食物。(2)中医从精神摄取提出了老人孤僻、易于伤感等,因此对于老人可以通过书法绘画或弈棋聊天、养花种草陶冶情操。(3)针对老年人的体质特点,提出起居清洁、环境安静、空气流通的老人居住环境。(4)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对老年人的运动要求也提出了“运动幅度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久,活动量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而定”的理论。近几年,中医药在治疗老年病方面有了很迅速的发展,张杰等总结了25首自拟方治疗该病的水平,其中补益药、活血化瘀药及安神药用药味次较多,使用频率居前位的药物是石菖蒲、远志、丹参。总结认为对老年性痴呆选用开窍安神、补肾填精、活血药是治病求本的大法,这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有效药物。在针灸方面用膻中、中脘、气海、足三里、血海实施一定的补泻手法益气调血,扶本培元,对于减轻症状和评价指标的改善能起到较好的作用。

3、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病的方法论

3.1、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3.1.1、衷中参西

在近代,西学东渐,西医学以新颖的方式认识疾病,以卓有成效的疗法治疗疟疾等感染性疾病,被广大患者及有识的中医人士所认可和接受,但还是坚持以中医为主,只是借鉴西医,称为“衷中参西”,以张锡纯等为代表。在现代,仍有大批中医人,尤其基层、民间中医,仍然秉承传统中医的理论体系,他们善于发挥中医的长处,追求中医药及针灸等疗效。当然,他们也知道中医药在某些方面的弱点,所以也不完全排斥现代医学,能借助西医的仪器设备,成为中医“望诊的延伸”,也部分接受西医在诊断及治疗方面疗效明显的内容,以提高临床疗效。所以,有人提出“能中不西、先中后西”的观点。

3.1.2、以西医为主体中医为辅助的中西医结合

在现今的中国,西医学无疑已成为主流医学,西医在诊断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尤其近几十年科技发展很快,B超、Ct、核磁共振等的出现,将诊断技术推向很高的水平,西医学在急救、手术、抗感染治疗等方面也优势突出,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使西医学越来越显强大。然而,西医的发展并未解开众多谜团,很多疾病的病因也未得知,一些疾病的治疗效果不尽人意,心脑血管病技术的进步及治疗药物的发现、循证医学的规范,也未能明显降低这些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疾病的复杂性远超过飞船登月,而且,人的复杂性不同于机械,有很多不讲科学的人文的因素,所以,有识的西医人士看到自身的不足,同时认识到中医之长,可辅己之短,尤其在西医诊断不明、一些功能性、免疫性或变性类疾病西药治疗效果不理想时,能采取中医的一些方法。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感染、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类的中成药口服及注射剂的广泛应用,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在西医为主导、为主体的医疗活动中,大部分西医或一些中西医结合的医生采取的只不过是浅层次的结合,甚至把中医药作为了一种安慰剂、一种点缀而已,这实质不能称为中西医结合。

3.1.3、中西医并重

只有真正懂得中医、又了解西医的临床工作者,才会看到中医和西医各自的长处和不足,在医疗实践中自觉地运用中医或西医的方法共同应对疾病,扬长避短,以求最大的疗效和最少的副作用。此种中西医并重的思路为大多数中西医结合人士所奉行。当然,这种情况也会被称为“中西医联合”或“中西医配合”。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避免中医、西医二者单纯的相加,这种简单相加只会增加医疗花费,并不见得疗效提高很多,应该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或中或西,或中加西。

3.1.4、中西医有机结合

中医、西医的理论体系不同,二者自然不会简单结合,但是,研究的对象是共同的,疾病是同一的,只是认识疾病的方式方法不同,二者有结合的基础,必定有相通之处,即使不能整体的融合,也应该在点面上进行有机的结合,在高层次上的中西医结合,形成新的医学模式、新的力量。

3.2、老年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法

由于脏腑功能衰退,老年人疾病增多,而且常常是多种疾病集于一身,如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中风等,即使患单一的疾病如肺炎,老年人也不同于年轻人,肺炎的致病菌不同,病情传变也不一样,如治疗不当,可引发呼吸衰竭或肾衰竭,或出现其他并发症,因此,老年病已形成相对独立了的医疗学科,中西医结合诊治老年病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降低副作用,中西医结合、尤其是中医在诊治老年病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3.2.1、在养生保健方面

中医在养生保健方面具有优势,中医非常讲求顺应自然,修心养性,注重调养,以祛病延年,目前西医在心脑血管病的预防方面强调改良生活方式,与中医的传统相合。如能遵循中医养生理念,发挥导引、自我按摩、食疗等,加以西医的体检、危险因素指标的监测和控制,提高预防保健能力,必将有益于老年人。

3.2.2、扶正祛邪理念

老年人脏腑功能自然衰退,加之疾病的影响,多有虚弱无力的情况,符合中医虚证范畴,如肾虚、脾虚、心阳不足等等,在正虚的基础上,可出现痰浊瘀血等邪实的情况。西医在祛邪方面有优势,如抗感染、利尿、平喘等,而中医在扶正、增强脏腑功能方面优势明显。如补气、健脾、补肾、温阳等方面,已得到历来的公认。尤其脾胃为后天之本的理论,指导临床,疗效稳定。比如,慢性胃炎的治疗,西医可能注重抑酸、杀灭幽门螺杆菌,而中医则可能健脾温中,改善了病人的脾胃功能,幽门螺杆菌也会灭亡并且不易复发;比如,慢性心衰的治疗,中药中的人参、附子、黄芪、麦冬等在改善心脏功能方面很有好处。通过扶正治疗,可以增强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复发,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3.2.3、重视脏腑之间的联系注重自身的调节发挥脏器的代偿功能

中医的五行相生相克、中医对气的功能方面的重视、中医讲求和合而不是对抗,均是高层次的诊治理念。如能以中医的脏腑理论指导西医的诊治,会提高临床疗效。如对肝硬化腹水的治疗,中医重视健脾利水,西医也要注意改善脾胃功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中医强调健脾化痰、补肾纳气、通腑降浊等,西医也要注意化痰、改善食欲、促进胃肠动力、增强免疫功能等。

3.2.4、心脑血管病的诊治

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篇7

关键词:中医现代化;中西医结合;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R-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9)02-0147-01

1中医现代化的含义

中医现代化是中医药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医是重视内因,强调个体差异和辨证论治的医学;是重视整体、循人治病,强调局部与整体相统一、局部与局部相协调的医学;是重视天(自然)人相应、心身合一,融生物、自然、社会、心理的防病治病思想与方法于一体的医学;是完整运用自然疗法,以中药为主体,融针灸、推拿、按摩、导引等综合性疗法于一体的医疗体系[1]。所谓的中医现代化就是以现代科学和技术为工具,以中医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中医学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张伯礼院士的定义,中医现代化按照中医自身的发展规律,满足时展的需求,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使中医学从理论到实践,都产生新的变革与升华,成为具有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

2中医现代化面临的问题

2.1认识方面模糊不清

有人把中医看成是一个古老封闭的体系,不敢变革创新,认为创新就要走样,走样就不是中医。思想僵化,以偏概全,讲特色必言辨证论治,而忽略疾病的特异,讲处方必言君臣佐使,而忽略病有专治,其思维定式和理论框架使新的研究成果难以吸纳。研究思路不清,对如何着眼于中医基础理论自身的发展提高,如何处理好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和保持中医特色的关系等缺乏清晰的研究思路。

2.2缺少对中医基础理论内在固有规律的深入探索

缺少哲学层次的理性提炼,理论内涵出现萎缩,诸如病机学只剩几条筋,病因学不外七情与六淫,有些丰满的论述,未能系统准确而被割裂肢解,或压缩异变。

2.3缺乏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统一规划

一方面投入不足,难以集中力量攻关,另一方面自发分散,出现低水平重复,形成资源浪费。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的基础差、底子薄、经费短缺、设备落后,特别是西部地区,农村、基层医院,处境十分艰难。据统计,我国卫生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支出的2.23%,而在这么少的经费分配中,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仅占8.7%(相当国家财政支出的0.2%),却承担着1/3的农村医疗和1/4城市住院病人的医疗任务。一个中医院的经费仅是综合医院的18%[2]。

3实现中医现代化的对策

3.1加强创新、发展

创新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中医学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优秀遗产,伟大宝库,应该努力发掘,认真继承;另一方面,中医学又是治病救人的应用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一部分。因此,需要不断发展创新,跟上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3.2中药的现代化

中药的现代化问题,也是中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是传统中药饮片的现代化问题,中医处方是针对某个患者开的特定的临时组方,包括古方、经方、时方、验方(偏方)、秘方等等,这是传统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传统中药饮片的质量是临床疗效的基础,发展传统医药首先需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手段,使传统中药饮片现代化。主要从名称的统一、加工炮制的规范化与中药剂型现代化几个方面着手。

3.3加速立法,健全管理体制,加快中医现代化的进程

中医立法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是不言而喻的,中医界热切希望加速立法进程。目前已有16个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颁布了地方的中医法;泰国和澳大利亚有的州也颁布了中医法,而我国的中医法至今尚未出台[3]。2001年全国政协曾组织专题调研,到三省六市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条例》,应该说立法的条件已经成熟,早日颁布执行对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的健康发展将有重大影响。此外,加强中医药管理工作,健全管理体制,理顺关系,规范行业行为,维护中医药及民族医药的合法权益,打击假医、假药,打击伪科学,也是十分重要的[2]。

4中医现代化的实现应走中西医结合道路

中西医结合是中医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无论从理论还是临床实践,中医和西医都各具特色。中医注重整体观和辨证论治,它主要从疾病当前的病因、病位、病性、发生发展过程和转归五个方面来整体分析疾病,因而,在临床上出现了“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这就是因为中医强调的是证,以证来论治,而西医只注重病因、病位,具有片面性,有些疾病只治标而未治本,中医则标本兼治,当然西医在急救等方面具有它的优势,因此,中西医结合要“有的放矢”。中西医结合应在发挥中医优势的基础上取长补短,如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病证结合扩大了治疗范围,丰富了辨证论治在临床中的应用。2003年5月18日,新任卫生部部长高强在中国中医研究院探望“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的临床研究”项目组时发表讲话:“非典”是一个全新的疾病,现在还没有特别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手段,西医与中医都在摸索,希望通过这次工作,摸索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规律,这是对中西医结合极为慎重、清醒的提法。人们的生活方式、生存环境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病因结构、疾病发展规律随之变化,心脑血管病、癌症等慢性病、退行性病、老年病正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的主导疾病,其形成中的社会因素、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七情心理等非常重要,而这些因素正是中医理论非常重视的,如何利用中医之优势,找到更好的治疗、预防手段应是21世纪中西医结合的任务与焦点。综上所述,中医是传统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交相融会而成,具有丰富的内涵:既包含我国古代哲学、文学、美学等人文学科,也吸取了地理学、天文学、气象学、数学等成就,它是人文和自然科学中多学科的融合体,但在现代层次上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相互融合,还需我们这一代人的不懈努力,使中医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罗雄,凌湘力.从“中医研究”与“研究中医”谈中医现代化[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5,27(2):7-8.

[2]李习平,刘薇薇,杨娇.浅析中小医药企业Gmp综合症及应对策略[J].商场现代化,2006(34):152.

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篇8

中西药学结合,共同构成中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结合,将会产主统一、新型的医药学理论体系。仅有中西医学结合,没有中西药学结合,则中西医学的结合是不可能真正达到的;若无中西医学结合,中西药学的结合亦难彻底。这两类结合,互相促进,不断深化,最后达中西医药学结合。中西药学所提供的药物及使用规律,都是为防治人体的疾患,此为二者结合的根本所在。因各自的特殊性或称内在的科学性,决定了结合的基础与核心将是中药学。然至目前形式的中药学,还不能体现互相结合的直接联系,必须在其现代科学化之后。结合的途径,可从中药及中药学现代科学化达到;亦可从西药中药化进而西药学得以中药学化而达到。此重任的实现,不仅需中西医药学工作者的团结协作,还应吸收多学科工作者参加。迄今,对中西药学结合诸多方面,看法非一,为加速中西药学结合,实应加以分析讨论.相关问题,简述如下。

一、中西药学结合的方向应当坚持

中西药、中西药学,是分属于中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各有相应医药学理论体系术语所表述的特定内函、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如中药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等性能表述:功效则用中医药学术语如理气、壮阳、舒肝等表述。不论单独还是配合使用,均要遵从中医药学理论,突出的是与中医药学的机体总状况“证”相对应。尤其配合使用时,各药按君臣佐使关系共同构成一个功效整体——复方与机体的“证”相对应而发挥治疗作用。西药的性能则以其物理、化学性质表述,如酸碱性、溶解度等;功效和使用规律则以现代科学为基础的西医药学术语表述,包括生理指标如血压升高、病理指标如白血球增多、生化指标如转氨酶下降等,单独或配合使用时,对机体的这些专项指标变化的针对性很强。尤配合使用时,各药物间的关联整体性则不如中药复方突出。正是由于以上差别的存在,才需要探讨其结合的问题。中西药学能否结合?这取决于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共同基础。事实上,共同基础是存在的。

第一,从物质基础看,药物来源均有天然产物和人工合成产物;均有单体和混合物。即本质上均由化合物分子所组成,也就是说,药物作用于机体而发挥治疗作用的最小物质单元均是化合物分子(可是单一种类或多种化合物配合起作用)。

第二,从生物活性基础看,药物作用对象都是人体,通过影响机体的主化代谢过程进而影响生理和病理等状况的改变,而呈现治疗作用。基于此,中西药学可用共同的术语或指标来表述药物的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最终会达结合与统一。现实临床用药情况已提出要求,中西药学应当结合与统一。尽管存在这两种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药物和用药规律,然而一个现实早已摆在面前,即中西药同时应用于同一患者身上的客观存在。有些是以两类药组成的成药供给患者;有些则是分别由中医和西医处获得而同用等。那么,如何考察、分析、判断用药的合理性呢?若按不同医药学理论为依据,难能取得一致结论,因为标准不一。而对此种情况,为对患者负责,为提高治疗水平,应当有个统一标准。统一标准的确定,只能是中西医药学结合与统一以后才能做到。

从医学的发展规律看,中西药学的结合与统一,亦属必然。任何医药学的发展,均需吸收其它学科的研究结果。作为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吸收其它学科的研究结果工作,最相接近和应优先吸收的内容,则应是彼此吸收对方之忧而丰富和发展自己学科。这两种医药学的药物学互相吸收的顶点,则是彼此结合与统一,从两种药物学的具体情况分析,并非在各方面均属优缺各半,势必有在结合与统一后的新药物学中,何者为基础与核心的问题,这将在下边论及。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中西药学在吸收彼此优点而丰富和发展过程中,将会达到结合与统一。

二、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是中医药学理论和中药学基本内容

中医药学理论体系是把人体的平衡状况和药物对这种平衡状况的影响,放到整个宇宙中来考虑的,不仅包括自然因素,亦包括社会因素;不仅包括外在因素,更强调内在因素,总之,考虑人体、药物及二者关系时,所涉及的可变因素,其多样性和综合观,是其它医药学理论体系所不能比拟的,故能容纳其它医药学的内容,起码是比其它医药学理论体系容纳中医药学的内容要多,这在中药学药物运用中能充分反映出来。突出表现在中药对人体平衡的影响,并不是简单地针对所见现象或某一病症,而是针对机体的功能系统或称功能部位。如肝心脾肺肾、气血、三焦、六腑等,而这些功能系统或部位又互相关联和影响,故又可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等。正是这种综合考虑而采用相应药物,使得药物的总体针对性更强,不良反应更少,故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后的新药物学,应以中医药学理论为基础,具体内容则以中药学相关内容为核心。此为根据之一。

根据之二,从近代对中药学尤其对中药的研究情况看,站在西医药学理论体系对中药进行了大量的现代科学研究,取得了不少研究结果。如弄清了中药中不少成分的存在及结构;以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表述了中药的不少活性方面;更从中药中吸收不少物质而成为新西药(包括单体如麻黄素、化合物部位如山豆根总生物碱、整个中药乃至复方中药等)。然而这些研究结果由于没能及时纳入中医药学理论体系,而没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就拿从中药中所得到的新西药而言,尽管按西医药学理论能治疗不少西医药概念的疾病。但因没能考虑到中医药学理论和中药学的相关用药规律,却难于完全准确地使用而取得应有的疗效,反而出现了不少不良反应,近年对人参、甘草等中药的不良反应报道,屡见不鲜,即为明证。例如人参,西医药学研究认为其有强壮作用。故用作强壮药。然而并非所有人用后均能起到强壮作用,甚至引起对机体的损害。因为人参从中医药学角度讲,具有大补元气的功效,大补元气与强壮并不能等同。大补元气是针对虚证才有效;而对实证,不仅无效,反倒有害。

总之,把中药纳入西药学,是难于完全容纳的,然而,若将西药按中医药学理论进行研究,使之具备中药的基本内容,也就是说,使西药变成中药,成为中药学中的药物。对这种中药化了的西药,按中医药学理论和中药学相关用药规律使用时,则不仅能使其原来的内容得以保持,更能提高其治疗水平,即治疗功效的针对性更强,不良反应减少。就拿四环素来看,其对急性细菌感染疾患效佳,而这类疾患,从中医药学分析,属实热证,有时夹湿,如急性菌痢。既然具效,则表明其具中药相关内容性味:苦寒;功能:清热解毒燥湿。所以适于实热且夹湿证。此药在西药学中,虽对慢性细菌感染疾患并没规定为禁忌,但疗效不佳却是事实。这从中医药学理论和中药学用药规律较易理解。因为此时的细菌感染疾患往往属虚证,有的又偏寒证,对虚寒证是不宜使用苦寒药的,起码不宜单独使用。使用于慢性细菌感染之疾患,是违背中医药学理论和中药学用药规律,当然不会取得良好功效。可见,把西药纳入中药学,是能够容纳的。

依据之三,对西药学近年发展状况简作分析,就可明了。第一,赖以发展的基础理论知识枯竭,需要新的理论知识。原来是以新的天然产物结构类型和机体生化反应过程的了解作为合成新药的依据,而今这两方面均未达指导药物研究设计的新境地,而中医药学则对西药学讲,却是新的理论知识。第二,研制一种新西药现需资金几千万乃至上亿美元,时间几年乃至十年;筛选样品5千到1万种等,所得新药,疗效却不突出。而从中药研制,则耗费人力物力较少。第三,西药研制正从天然产物。尤其民族药寻求出路,而中药正具备,近些年形成的世界性“中医热”,在很大程度上讲,乃为“中药热”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尤其中药为民族药中的佼佼者。第四,向复方发展。第五,老药新用。如上多方面均表明,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只能以中医药学理论为基础:中药学相关内容为核心。通俗而言,自身难处正多,再担重任,岂不强人所难。

这里有一个问题,应有相宜看法,就是中西药学的科学性对比,即到底哪种药学的科学性更强。为说明此问题,首先要有共同的标准,否则难于衡量。所谓科学性,在现代概念中,一种精密科学必须具备三条:①以正面经验为依据。因为只有正面经验,才能在必要时予以重复和验证,②陈述的单一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精密性。③经验资料的严格、合理的综合即系统化。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成为一门科学。对此三点、若仅符合第①点,只能称之为原始科学;若仅符合第②,③点,则称伪科学了。据此,我们再与中西药学对比,决定其科学性如何。从中药学可见,三条均符合。超级秘书网

总之,从理论上,实践中及未来发展方向上来看,中西药学的结合与统一,应以中医药学理论为基础,中药学相关内容为核心。

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篇9

【关键词】院前急救;护理管理;中西医结合

院前急救是指急、危、重症伤病人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护。包括病人发生伤病现场对医疗救护的呼救、现场救护、途中监护和运送等环节[1]。快速有效的中西医结合院前急救工作,对挽救病人生命,降低伤残率、病死率和减少医疗纠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衡量一个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应急能力、整体水平与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要做好院前中西医结合急救护理工作就必须加强护理管理,它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保证。现将管理方法介绍如下。

1加强急诊科护士院前中西医结合急救的培训

护士应急能力差、操作技术不过硬,不能与医生密切配合进行抢救,如静脉穿刺数次不成功,延误抢救用药最佳时间,直接影响院前抢救质量[2]。我院为提高急诊科护理人员在抢救急、危、重病人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操作技术能力,护理部会不定期组织急诊科护士参加了急救知识理论知识考试,并对院前中西医急救技能进行培训后给予考核。为配合“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建设,护理部在原有基础上,针对中医护理及技术操作比较薄弱的环节上,对急诊科护士进行了普及性学习培训,并制定了学习计划和目标,急诊科护士经培训后基本能够掌握2-3项中医急救护理操作技术。通过院前中西医结合急救护士的培训,提高了急诊科护士的整体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水平。

2强化院前中西医结合急救的服务意识

急救意识是急诊科护士应具各的基本素质意识,急诊科护士应对院前急救病人的病情时刻保持警惕性,对病人抢救要分秒必争。对就诊患者,一般可分为两种:一是急而不危,即发病很急,但不会危及生命;二是危而不显,即症状尽管不明显,但不立即治疗和抢救就会危及生命。护士要在众多的就诊病人中分出轻、重、缓、急及高危病人,让他们得到及时的救治是至关重要的,而这必须以强化的急救意识为前提,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做到正确、及时、有效地挽救生命。护士关心患者,护患之间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有同情心、责任感,站在患者的角度感悟患者渴望满足的各种需求,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力争做到服务于患者开口之前[3]。强化急救意识的关键是必须提高护士的观察能力及思维的严谨性、灵活性和敏捷性护士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要善于从病人的言谈、行为和情绪的微小变化中去发现他们的内心活动,及时帮助病人解决问题。

3加强多科护士协作能力提高整体急救护理水平

院前中西医急救往往需要多科协作才能达到最优抢救效果,这便需要加强多科护士的协作能力,以便提高院前中西医结合急救的整体护理水平,主要做法是,成立护理急救领导小组,护理部主任担任护理总指挥,成员包括各科护士长。明确规定小组成员职责,并详细规定报告内容、报告程序及时限,使护理部能够及时、全面掌握抢救情况,以便在第一时间做出管理决策。成立护理抢救队除急诊在岗的力量外,护理部在不影响各科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在成批伤抢救预案中明确规定参与抢救的各临床科室护理人员后备力量的班次,让急诊中西医结合抢救做到有条不紊。

4加强中西医结合院前急救物品的管理

中西医结合院前急救物品的管理必须做到“三固定,四及时”即:定点放置、定时核对、定数量;用后及时补充、过期及时更换、损坏及时发现、用时及时拿取。做到班班认真交接、检查,护士长每周检查1次,确保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急救护士对急救物品、仪器操作熟练、准确到位,对急救药品熟记其作用、剂量、用法,使病人得到快速、有效的救治。

5加强中西结合护理技术操作

护士能否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是为病人赢得抢救时机的关键[4],加强中西结合护理技术操作有助于丰富单纯西医院前急救护理的手段和方法,如耳穴埋籽对急救患者术后排气的缓解、捏脊对急救患者术后消化不良的作用、刮痧对高热急救患者的降温等。西医护理更是以现代护理技术为发展方向,如重症监护技术、新型材料的应用、器官移植护理技术等都是中医护理无法介入的。中医护理操作与西医护理操作结合运用于院前治疗工作,发挥各自的特点和作用,提高治疗和抢救的效果。如西医有些药物常用以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若结合中医经络学说采用穴位注射、针刺疗法,能使小剂量的药物或不用药物,即能产生显著效果。如急诊发热患者,可曲池穴注射柴胡注射液;急诊腹痛患者,针刺足三里穴;急诊呕吐患者,针刺内关穴。在抢救过程中,在实施西医抢救措施的同时,配合针刺人中、十宣、涌泉等穴位,也会取得较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周秀华.急危重症护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

[2]李明凤.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及防范措施[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7):187.

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篇10

行性恶化难治的临床综合证候群。血液净化疗法和肾移植是治疗该病的重要手段,

但限于条件尚不能普及,因此非透析疗法更具有实际意义。我国学者经过30余年的

不懈努力,采用中西医结合非透析疗法在CRF的治疗和基础研究上取得了令人瞩目

的成就。中西医结合非透析疗法的核心是缓解症状、保护残余肾功能、延缓病程发

展、推迟必须透析和肾移植时间等,大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本文试就

其研究现状作一概述,并略陈管见。

1 临床研究

1.1病因防治 引起CRF的原因较多,必须认真查找原发病,进行有针对性的病

因治疗,防止肾功能的进一步恶化。在原发性肾脏病中,慢性肾炎占居首位,其次

为慢性肾盂肾炎、肾动脉硬化等,在继发性肾脏病中,糖尿病肾病、狼疮肾病较为

常见。中医药在防治原发性肾脏病中确能行之有效地控制其演化成CRF,而在继发

性肾脏病中中西医结合防治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2控制可逆因素 CRF的病程是渐进性发展的,但在某一阶段受到某因素的影

响,可出现肾功能的急剧恶化。因而及时祛除这些可逆性因素,已被公认为是防止

肾功能急剧恶化的重要措施。促使肾功能急剧恶化的因素主要有(1):①累及肾脏

的疾病复发或加重;②水、电解质紊乱;③各种感染;④高血压、心力衰竭;⑤应

激状态;⑥其它各种不利因素。这些可逆性因素采用西医常规措施,常能取得满意

的疗效。中医认为其可逆性因素主要有(2):①外感风热或风寒;②痰热;③水湿

;④湿浊;⑤湿热;⑥瘀血;⑦风动;⑧风燥。中医针对这些邪实证,除常用的辨

证口服汤剂外,还采用如专方、专药、内服、外洗、灌肠、静脉给药等措施(3),

不仅疗效较好,而且还有标本同治之妙。

1.3 饮食加必需氨基酸(eaa)疗法 近年研究表明,低蛋白饮食可减少肾小球

的血液灌流量,使“健存肾单位”的滤过率减低,延缓肾小球的硬化过程,从而保

护了残存的肾功能。为了防止低蛋白饮食带来的负氮平衡及不利因素,目前多主张

采用(1):①低蛋白饮食+eaa疗法;②低蛋白饮食+α-酮酸疗法。饮食疗法历来

被中医所重视,但由于CRF的特殊性,虽有虚证诸象,但其“气化不足”,易生浊

毒。因此,其“虚则补之”而不能呆补、腻补、纯补,必须补而有节,特别是应以

肾的气化功能和邪的兼挟情况为参考,辨证进补(4),这样更能符合CRF之病情。

1.4 辨病与辨证治疗 治疗原发病和纠正可逆因素是治疗CRF的关键。CRF非

透析治疗的基本原理包括(1):①减少尿毒症毒素和代谢废物的蓄积,利用肾外途

径增加尿毒症毒物的排出;②避免或消除CRF急剧恶化的危险因素;③治疗CRF原发

病,控制CRF渐进性发展的各种原因;④针对各系统症状和并发症予以治疗。中医

辨证治疗,主要是针对脾肾气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和阴阳两虚五个

证型辨证选方(2),但由于CRF往往有以脾肾亏虚为本、湿毒内蕴为标的特点,其组

方多以虚实并理、补泻合用、攻补兼施为特点(5);而中医内科肾病专业委员会,

也主张依据脾肾阳气虚、脾肾气阴虚、湿热中阻并浊邪犯肾、脾阳虚弱并浊邪内蕴

、脾肾虚弱并水瘀互结证型特点,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由于CRF是一个病情不断

变化的过程,不可能用某一型某一方治疗贯彻始终来处理如此复杂多变的疾病。病

症结合,标本兼顾,方能灵活地解决正邪、标本、病证之间变动着的矛盾。病证结

合的治疗方法,不仅能有效地缓解临床症状,更有确切延缓CRF进展的作用。

1.5 胃肠及结肠透析 胃肠透析是利用人体自身生物膜—胃肠粘膜清除代谢

废物的原理,但因传统的方法进液量较多而腹泻剧烈,病人无法坚持。随之研究的

化学吸附剂,如阳离子交换树脂、氧化淀粉及活性炭等虽有一定的疗效,但仍有其

局限性。针对传统的胃肠透析治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良,首先是中西医结合方法

解决了进液量过多和腹泻频率的问题。如成药尿毒清及含大黄的复方汤剂等透析药

,其药性缓和,并可控制其入液量和排泄次数,大大提高了临床疗效。结肠透析疗

法又是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一大改进,它是在胃肠透析的基础理论前提下,利用中药

复方大黄制剂进行结肠透析,又进一步推动了胃肠透析疗法在临床的广泛运用,大

大地弥补了中西医各自的不足,使胃肠透析疗法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中西医结合胃

肠及结肠透析疗法,不仅融汇了现代医学的理论,更发挥了中医中药全身性调节与

治疗作用,对于延缓CRF的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2 药物研究

寻求与研制防止CRF进展与恶化的有效药物,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热点之一。

临床研究表明大黄为治疗CRF的有效药物之一,并经多种动物实验证实其有延缓、

阻止CRF病情进展的作用。大黄治疗CRF的机理主要为(6):①对血BUn(尿素氮)的影

响;②对系膜细胞的影响;③对肾代谢的影响;④对血脂的影响;⑤对血液流变的

影响;⑥对免疫功能的影响;⑦对过氧化脂质及其它方面的作用。除大黄对多种C

RF动物模型具有显著疗效外,在动物实验研究中还论证了黄芪、参类、附片、当归

、川芎、地黄、冬虫夏草等药物防治CRF的机理(7),这些药物均是在中医辨证施治

的方中筛选出来的,将这些有效的药物组方应用到临床中则更进一步提高了临床疗

效。

3 方法研究

由于中西医对CRF认识上的差异,既谈中西医结合,就应该是有机地结合。如

南方医院潘氏提出:降尿毒、维护肾功能、延缓CRF的自身进展速度以中药为主,

以西医的饮食疗法、利尿降压、维持水电酸碱平衡、祛除可逆因素等手段为辅的方

法即为中西医结合。这种观点在目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苏州医学院的卢氏则提出

:CRF的中西医微调优化疗法,即建立在功能肾单位理论、超滤过理论、矫枉失衡

理论、小球小管反馈理论以及中医阴阳平衡理论、少火生气、壮火食气理论和CRF

病理生理特征基础上,着重优化观点,取中西医药二者之长而避其短,紧密与病人

(具体)病情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将中西医有机地结合。方法研究的目的还在于

开创中西医结合治疗新途径。如笔者曾撰文探讨尿毒症皮肤透析疗法的思路与方法

,这种机理便是现代医学的自身代偿、皮肤排泄和中医汗法理论融为一体的方法。

南京中医药大学则发展成为肾衰水浴方,利用中药与水浴的双重作用,加速出汗排

毒,利用皮肤半透膜的生物特性,达代偿性治疗的目的,经治后有效率达88.4%,

临床疗效显著。这种中西医结合新思路、新方法的探索,更丰富了临床治疗理论。

4 问题与展望

4.1 如何结合 中医药的长处在于能促进氮质由肠道排泄,从而有效地阻止

废物蓄积,而西医药擅长于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处理肾功能不全的增恶因子

及各种并发症方面发挥作用。目前的中西医结合思路与方法主要有上述特点,并适

用于CRF的早、中期治疗。正是这种方法有效地促进了中西医结合防治CRF的研究进

展。但我们也不难看到,这种结合尚处于最简单的阶段,因中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医

学体系,其结合不仅仅是临床的相加,更应有相适应的中西医结合理论来指导临床

实践,目前这种理论体系尚未形成,特别是如何有机地中西医结合、病症结合,仍

需进一步探索与研究。

4.2 诊疗标准 西医将CRF按照肾小球滤过功能储备的程度分为三个阶段,即

代偿期(肾功能储备减退期)、失代偿期(氮质血症期)及衰竭期(尿毒症终末期);而

中医则按照血肌酐水平分为Ⅰ~Ⅴ级,并依据改善的层次判断临床疗效。但目前尚

缺乏CRF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标准,这种诊疗标准既能体现病情的不同阶段而采取不

同的治疗,又能适合中医辨证论治的需要。虽然全国及国际性的中西医结合肾脏病

学术会议已召开了几届,但尚未引起有关专家学者的重视,故希望有关专业委员会

能引起重视并推行CRF中西医结合诊疗标准,以推动国内中西医结合防治CRF的研究

进展。

4.3 基础研究 探讨CRF进行性恶化的机制,寻找有效方药早期预防、延缓或

阻止CRF病情的进展,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重要课题。近些年来针对肾小球硬化的

研究主要在转化生长因子—β、血管紧张素Ⅱ及饮食蛋白上下功夫,药物如大黄、

冬虫夏草等的研究结果表明,其对CRF的多种病理机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

但尚未开发出一种新型的适合于临床的药物或剂型,这种基础研究与临床脱节的现

象仍是目前的困扰。这种困扰的关键是开发的新方法或药物,既要符合中医理论,

又要符合西医观点,同时又要有较高疗效,而只有中西医结合理论方能解决上述难

点。故此,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如何有机地融汇中西医药双重理论,并达殊途同

归之效,仍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难点。

4.4 宏微观研究 中医认识CRF的思路主要在宏观上,即从天人相关的整体观

察认识CRF的发生发展过程;西医则从微观的细胞、分子等水平认识CRF的病情与发

展,中西医结合工作则是宏微观研究的交汇点。如何把握住中西医二者的协调研究

与创新,仍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4.5 结语 CRF非透析疗法的原则,一是阻止废物的蓄积以缓解尿毒症症状,

二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避免肾功能不全的增恶因子、合并症以防其发展。中

西医结合治疗不仅符合上述原则,充分发挥二者互补的优势,并使诊疗水平不断提

高,使CRF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有了不少的突破。但我们也不难看出,CRF的中西医结

合研究尚有许多空白,仍需广大专家学者不断研究与探索,以形成CRF的中西医结

合防治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 阎祝三.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非透析治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8;18(6):332

2 刘宏伟.慢性肾衰中医辨证分型和疗效判定标准在全国肾衰研讨会通过.中医药

信息,1991;8(2):27

3 俞祖全.慢性肾功能不全诊治近况.中医药信息,1997;14(2):5

4 傅文录.慢性肾衰的饮食宜忌及临床重要性.新中医,1997;29(5):5

5 傅文录.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药治疗近况.国医论坛,1991;6(5):41

6 傅文录.大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浙江中医杂志,1991;29

(9):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