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的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31:03

可再生能源的问题篇1

2007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每年排放二氧化碳最多的国家,并且此后每年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呈递增趋势。近年来,我国通过采用可再生能源技术来减轻二氧化碳排放量、改善环境。相关调查显示,截至2014年,中国清洁能源投资总额在全世界排名第二,其中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所占比重最大。尽管投资力度大,但我国自身发明的可再生能源技术还是远不如发达国家先进,因此进行可再生能源技术转移成为中国发展有实力的可再生能源行业的重要方法。然而,中外的许多专家都担心知识产权会成为清洁能源技术转移给中国的最重要障碍。例如,美国政府认为,中国存在普遍的知识产权盗用现象以及不可靠的知识产权强制实施规定,这是在中国发展清洁能源技术事业、进行技术转移的重要障碍,因为美国每年在中国由于伪造和剽窃带来的商业损失依旧保持着不能接受之高。而来自中国的专家以及政府官员则认为,工业化发达国家过度保护他们的知识产权,这使得对于中国来说,获取他们的技术太过于昂贵,这种高花费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无法承受的。虽然中外专家的认识不同,但他们都表达了对技术转移中知识产权问题的担心。这一问题不仅关乎可再生能源转移方进行技术转移的信心,更关乎到中国进行可再生能源技术转移、发展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前景,因此研究这一问题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二、可再生能源技术转移中的知识产权问题概述

(一)技术和知识产权的关系为了讨论技术和技术转移,首先必须明确技术和技术转移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是如何界定的。传统意义上对“技术”的理解仅仅包括在能源生产过程中涉及的机械装置。笔者认为,对“技术”这一概念不应只是狭义地理解为在能源生产过程中设计的机械装置,还应该包括各种无形的、知识型的资产,例如生产机械装置以及有效使用机械装置所必须的知识等,即和此项技术相关的知识产权。不难看出,可再生能源技术与知识产权的关系密不可分。举例来说,在风力发电过程中,电力公司不但需要像转轮和发电机那样的有形资产,也需要如怎样维护、修理以及改进这些有形资产的知识;不但需要数据收集系统,也需要一种怎样有效解释和分析他们所收集的数据的能力。

(二)投资中的技术转移技术转移是投资的一种基本形式。技术转移通过国际贸易、共同研究、许可、跨国公司的跨国活动等方式有组织地发生在各种各样需求体之间。在进行技术转移之前,投资者会考虑到将它的可再生能源技术转移投入到某一特定市场的预期风险和收益,如果这项技术转移的风险程度在他们可接受的范围内,并有可能取得一个满意的收益,他们才会把资金投入到这项技术转移中。

三、风险因素

(一)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的改革以美国为代表的大多数发达国家认为,知识产权会成为向中国进行可再生能源技术转移的主要障碍,他们认为,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律不健全,这给中国企业进行知识产权“剽窃”提供了很大的制度漏洞,他们甚至认为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实施管理体制大多数是无效的、没有威慑力的。然而,自20世纪以来,为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中国政府先后推动了两次重要的知识产权法律改革。以合同法和专利法为代表的两套改革为中国更有效保护知识产权奠定了基础,相应地降低了再生能源技术转移的法律风险。首先是合同法。20世纪初,为加入wto,中国必须使其国内的知识产权立法达到国际最低标准以便在2001年加入wto时符合tpipS要求下的义务。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实施了一系列重要的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改革,其主要标志是合同法。加入世贸组织前,我国没有一部专门规定可再生能源技术方面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但在1999年,也就是在中国签署tpipS的前两年,我国颁布了《合同法》,其中以专章规定了“技术合同”,并在其下设置了技术转移一节。它通过规定能够被转移的知识产权的形式而减轻了和技术转移相关的风险。例如,它列举了可以通过合同进行技术转移的知识产权类型,并规定这些合同必须以书面形式签订,详细规定了技术转移合同中转让双方的法律义务等。此外还必须提及的是专利法。自2000年开始,我国通过采取如增加研究经费、培养科研人才等一系列措施鼓励创新,创造各种条件为我国的创新人才及事业提供支持,使得知识型的经济行业获得了重要的发展,这其中就包含可再生能源行业。这一时期以专利法的修订为代表的法律改革反映了我国对经济知识型行业重视程度的增加,这进一步减轻了考虑将知识产权转移到中国市场的外国发明创新者的预期风险。专利法反映了我国为发展和保护知识产权而作出的努力,为减少与技术转移相关的风险做出了巨大贡献。首先,2008年专利法在之前确立的立法目的中增加了“提高创新能力”这一规定,表明对知识产权重视程度的增加。其次,将新颖性标准扩充至优先使用或是在外国已有的知识。这一新标准不仅拓宽了外国公司据此提出在中国注册的部分专利有抄袭他们的专利的诉讼渠道,而且要求中国法院在评价专利有效性时应考虑公开的知识或是其已经在中国外优先使用的情况。最后,它还扩大了被认为是非法行为的专利活动范围,即增加了提供销售拥有专利权的产品这一规定,给予中外知识产权提供了更大的保护。

(二)法律实施的可预测性通过上文分析我们看到,自2000年始,中国通过各种形式的立法措施加强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但是仅有完善的立法是远远不够的,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只有从这些法律的实施过程中,才可清晰地看到国外投资者的知识产权在中国面临的风险是否减小了。根据相关专家对我国近年来知识产权诉讼的调查数据,我国的知识产权诉讼机制已经日渐成熟,相关知识产权法律得到了有效实施。这主要表现在三方面。首先,法院判定的损害赔偿金的数额已经变得可预知。虽然我国知识产权诉讼案件中法院判定的损害赔偿金数额普遍较低,但这至少可以使可能涉及知识产权诉讼的公司将知识产权诉讼费用支出纳入到其财务开支中,做好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知识产权诉讼。其次,在中国的知识产权诉讼中,外国公司似乎比中国公司更具有优势,他们往往能够取得理想的诉讼结果。在一项调查中,知识产权纠纷案件中的原告是中国人的案件中,判定的损害赔偿金的平均值等于所主张的平均值的约5%。然而,在原告是外国人的案件中,判定的损害赔偿金的平均值等于所主张的平均值的约33%,比中国原告获得的赔偿金高出28个百分点。最后,近年来,外国公司越来越多地在中国法院提出有关知识产权方面的诉讼,这反映了他们已经把法院视为一种有效的知识产权争端的解决机制。以上这些表现都意味着中国的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的实施卓有成效,外国公司在中国进行知识产权诉讼的可预知性增加,所面临的未知风险在逐步减小。

(三)吸收能力尽管我国已经努力改革和完善相关的知识产权法律,以期为知识产权提供更好的保护,这大大降低了外国公司在向中国转移可再生能源技术中面临的法律风险,但是向中国转移可再生能源技术的风险程度还与我国的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吸收能力”密切相关。所谓吸收能力是指“一个公司辨别新的、外来信息的价值,吸收并将其运用到商业目的的能力”。一般来说,吸收能力越高,向中国转移可再生能源技术的风险就越大;吸收能力越低,则风险越小。就目前我国的可再生能源行业的整体状况而言,大多数的可再生能源公司没有发达的吸收能力,还不能有效地将从外国公司掌握的知识产权技术转换成适销的产品或服务。虽然中国的可再生能源行业规模很大,利用可再生能源创造的经济效益也非常可观,但是中国的可再生能源行业所采用的技术并不如一些发达国家那样先进。这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我国的知识产权创新密度较低,我国公司对发达国家精湛技术的吸收能力普遍薄弱,不能及时有效地将从发达国家相关渠道获取的可再生能源技术转化为适销的产品或服务;另一方面,这些发达国家的每项可再生能源技术并不是孤立的,它们已经形成了发达的可再生能源技术网,各项技术之间相互补充支持,密不可分。可再生能源产品的生产并不像终极消费品那样简单,产品可再生能源的能量来源的生成、传输、配发、销售等各个环节都要求有一个复杂的过程,企业需要掌握一定的商业秘密,消费者更需要学习掌握使用该产品的相关知识。若缺乏自有互补技术的强大支持,仅取得部分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公司不能必然地将此部分技术完全融入到运营中。从反面来看,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薄弱的吸收能力恰恰减轻了技术转移中的知识产权风险。

综上所述,我国在发展可再生能源、保护知识产权方面做出了法律上的诸多努力,这些法律在实践中也能够有效实施,使得知识产权诉讼的结果具有可预测性,大大减轻了可再生能源技术转移中与法律相关的风险。而中国的可再生能源行业普遍薄弱的吸收能力反过来也减轻了中国盗窃和反向制造外国可再生能源知识产权的风险。因此可以说,可再生能源技术转移的风险因素已经在逐步减小了。

四、收益因素

技术投资需要考虑的另一方面是收益因素,可预期的收益越大,表明可投资性越高。

(一)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发展前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与之伴随的是对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强。我国已经逐渐意识到可再生能源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并通过各种政策文件以及立法措施逐渐加大对可再生能源行业的支持力度。首先,“十一五”规划把高水平的能源消耗看作是从2001年到2005年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中出现的一个问题,并要求“实施优惠的财政、税收和投资政策以及强制的市场份额政策,鼓励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和消费,增加可再生能源在主要能源中的比例。“十二五”规划要求增加可再生能源在主要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并且要求“重点发展新一代核能,从太阳能热能和光能热能产生的电力、风力技术和设备,智能电网以及生物能”。其次,国务院的中长期可再生能源发展计划也规定了各种可再生能源资源装备的安装资质。最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也促进了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发展。它授权可再生电力的网络许可并且建立了电价补贴,以确保存在可再生电力的买方,鼓励可再生能源工程的优惠贷款,对可再生能源工程提供税收优惠,设立了研究、开发和展示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基金。这一系列的政策文件以及法律措施都表明我国已经把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到了国家经济战略的高度,对可再生能源行业的支持力度之大也正表明了可再生能源行业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可再生能源行业竞价如前所述,我国的专家学者普遍认为知识产权是可再生能源技术转移的障碍,重要原因是拥有可再生能源技术知识产权的外国公司控制着其技术的价格,以至于此价格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太高而难以支付。而笔者认为,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市场存在着充足的市场竞争,以致于完全垄断价格是不可能的。根据ita报道的数据,在中国,没有一家外国公司垄断任何一类的可再生能源市场。例如,在风能市场,在2008年,“存在着超过80家的风力涡轮机发电机厂商和200个以上的风力开发商”,中国公司占据了超过75%的市场,中国公司也控制着太阳能和水电市场。在那些知识产权价格仍然很高的行业,有学者指出高成本很可能是由于不成熟的技术而不是知识产权溢价造成的。也有学者认为,即使存在着知识产权溢价,中国也已经能够以比别人低的成本来利用某些种类的技术,通过有效利用这些技术,能够促使相关知识产权价格降低。还有学者认为,阻碍可再生能源技术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资金和管理而不是知识产权溢价。总之,笔者认为,今后越来越发达的技术市场将会解决可再生能源产品价格高昂这一问题。

(三)中外企业合作模式从长远来看,外国公司如与中国企业伙伴分享或共同开展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知识产权能够获得更大的收益,因而外国公司不应为保护其知识产权不受侵权而故意不与中国公司交易。对知识产权转移障碍的争论是建立在知识产权完全来源于外国公司或完全转移到中国公司这一假定之上的,但是实际情况更为复杂,即存在着中外企业相互合作的关系。可再生能源行业要求有一个专业的、相互依赖的技术复合体和一个存在价值关系的企业环境,外国公司如果能够与中国伙伴分享或共同开发知识产权就能够创造价值关系,使合作双方都没有侵害知识产权的动机。中国公司可以帮助外国公司达到当地成分要求,促进双方的合作发展,达到共赢。笔者将此种合作关系当做一种收益因素。合作关系不仅能够创造有利可图的商业模型,而且降低了中国企业盗用外国合作伙伴知识产权的可能性。这是因为,在合伙关系中,彼此之间的信任和信赖是合作共赢的关键,中国公司能够认识到盗用合作伙伴的知识产权能够危及这一关系,从而不利于自身的发展,这就降低了知识产权侵权的风险。此外,正如前文讨论的那样,许多中国公司还没有将剽窃的知识产权直接转换为适销产品和服务的吸收能力,他们必须依赖外国合伙方提供补充的技术。因此可以说,中国和外国企业在可再生能源技术方面的合作既能够使外国企业获得高额利润,又可降低其知识产权受侵害的可能性。

可再生能源的问题篇2

关键词:能源利用率;能源结构;环境代价;可再生能源;节能

作者简介:刘吉昀(1992-),男,山东梁山人,华北电力大学电气学院本科生。(北京?102206)

中图分类号:F40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7-0104-01

能源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人类社会高度文明的今天,人们在享受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成果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能源短缺以及过度使用能源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两次石油危机后能源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能源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我国是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能源问题尤为突出。

一、我国高速增长的经济与能源供给的矛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与此同时,能源消耗急剧上升,能源与经济发展在总量与结构上的矛盾日益突出。近20年来国内生产总值翻了两番,但能源消耗也增加了一倍。“十五”期间,我国能源消耗速度超过了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目前我国能源消耗大约占世界能源总消耗的15%左右,已成为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但我国能源资源不足以支撑如此巨大的消耗。我国能源以煤为主,水能资源和煤炭探明储量分别居世界第一、二位,但除以人口总数,二者均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上下,我国是贫油国家,天然气的人均储量也很低。连续无节制地开采使我国的能源储备下降迅速,有资料估计,我国煤炭剩余储量可供开采不足百年,石油仅剩可供开采10几年的储量,天然气仅剩可供开采30几年的储量,我国能源安全问题面临严峻挑战。

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经济,摆脱贫困。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13亿人口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能源的需求还将不可避免的增加,能源短缺将成为困扰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能源问题若得不到很好地解决,将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我国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能源生产消费中的主要问题

1.能源利用率低下

目前,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仅仅有三成,比发达国家落后几十年,我国增长1万美金GDp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倍,日本的14倍,我国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冶金、建材、化工、交通运输、发电等行业是耗能大户,单位产品能耗平均高于同行业国际先进水平两成甚至更多。粗放式发展,无节制地消耗造成我国能源短缺,同时带来了大气、土壤、水资源污染等环境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有相当大的节能空间。

2.能源结构不合理

由于我国煤炭资源相对丰富,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很不合理,煤炭占比过大,以2006年为例,我国能源消费中煤炭占近70%,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和风电共占30%,这种能源消费结构的负作用是能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能源需求的结构与生产结构的矛盾也在不断加大,石油在消费总量中的比重逐年提高,而生产总量受资源的限制始终未能有效地提高,石油产量的增长幅度已连续十几年低于消费需求的增长幅度,进口依赖度越来越大,2011年上半年我国原油需求量的一半以上需要靠从国外进口,这使得我国的能源安全存在很大隐患。我国要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优化结构,大力开发清洁能源,努力提高清洁能源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势在必行。

3.环境代价巨大

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环境问题很大程度上源于能源的过度开采和消耗。我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短期内很难改变,由此导致污染物排放问题也将长期困扰着我们。据统计,全国烟尘排放量的70%、二氧化硫排放量的90%、氮氧化物的67%、二氧化碳的70%都来自于燃煤。我国酸雨区面积居世界首位,我国一半城市上空的空气质量不合格,很多地区的土壤污染、地表水污染严重,生态环境遭破坏。治理这些污染所需要的成本或可抵消这些年发展的成果,而有些环境的破坏甚至是不可逆的。

三、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路径选择

1.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能源和环境问题是当前世界面临的两大挑战,发展低碳、高效的能源是应对挑战的唯一出路。发达国家都在积极推进各项激励政策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降低化石燃料的比重。我国水能可开发装机容量居世界之首,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资源也相当丰富,发展可再生能源不仅可解决能源短缺问题和优化能源结构,还有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但要使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还必须解决好以下问题。

(1)高投入、高成本的问题。可再生能源虽然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显著,但与现有常规能源相比经济效益较低,建设初期投入大,成本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经济瓶颈,只有降低成本才能使之在与常规能源的竞争中取得优势,从而得到快速发展。

(2)我国可再生能源同样存在技术瓶颈,目前生产中的很多核心技术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例如我国的风电设备就主要依赖进口。不掌握核心技术我们发展可再生能源就会受到制约,因此,要组织科研力量突破可再生能源开发中的技术壁垒,实现核心技术国有化,为我国可再生能源畅通无阻地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可再生能源的问题篇3

关键词:环保节能再生能源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相关概念阐述

(一)环保

环境保护是利用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解决各种问题,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一切人类活动的总称。是通过行政、法律、经济、科学技术等多方措施,进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防止环境被污染和破坏、保持和发展生态平衡、扩大有用自然资源的再生产,以保证人类社会的发展。

(二)节能

节能是采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减少从能源生产到消费各环节中的损失和浪费,有效地利用能源。即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可以实行、经济投入产出比合适、满足不超过环境污染限制指标及不影响正常生产与生活水平提高的社会要求的同时,有效地降低能源的损失与浪费。

(三)再生能源

再生能源是包括生物质能源、太阳能、光能、风能、水能、潮汐能、地热能及沼气等可以再生的能源总称。

二、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及环保节能措施

(一)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

目前,我国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不断加剧,并蔓延向农村。森林减少、草原退化、沙漠扩大、水土流失、物种灭绝等生态破坏问题日趋严重。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公众的健康,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严重的大气污染,表现在全国城市大气总悬浮微粒浓度年日均值达320微克/立方米,污染严重的城市超过800微克/立方米,高出世界卫生组织标准近10倍;全国酸雨覆盖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29%。突出的水污染问题,使全国七大水系近一半的监测河段污染严重,86%的城市河段水质超标。一些河段甚至完全丧失了使用价值。各地由于水污染导致的停工、停产及纠纷事件频频发生。全国有2/3的城市居民生活在超标的噪声环境中;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已累积70亿吨,仍以每年六、七吨的速度增加;随意堆放的未处置的危险废物成为环境污染的重大隐患。

盲目发展污染重的企业和不合理资源开发,严重污染和破坏了生态环境,加剧了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一些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甚至陷于人畜无饮水、草木难生长的境地。

(二)环保节能的措施

尽可能减少能源消耗量,增加投入与产出比收益。从开发能源资源、电力、蒸汽、煤气输送及各种成品油、副产煤气等二次能源的配转换或加工,直到用户消费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有具体的节能行动。

1、节能排减

国家在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提出了“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家实施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

在实施中,针对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等原因导致的自然环境破坏、生存环境污染、资源的耗费等严重问题,从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强化技术创新,节约煤、电、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减少大气污染等节能减排工作入手,通过政府带头发挥节能表率作用、以宣传提高全民节约意识、调整控制和优化结构增量、全面实施污染防治重点工程、创新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科技开发和推广、强化节能减排管理、要求高耗能企业采取节能措施、加大监督检查执法力度、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政策等措施,坚持节约、清洁、安全发展,实现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2、水处理

自然生态被破坏和水污染造成的水资源匮乏,严重地威胁着人类和生物的生存。采用物理、化学手段,根据特定用途,通过对水的沉降、过滤、混凝、絮凝、缓蚀、阻垢等水质调理过程,进行污水和饮用水处理,去除水中不需要的或有害生产、生活的物质,使之达到相关要求的水质标准,以用于需要的领域;尝试正向渗透法,进行海水淡化、脱盐的水纯化。这些举措使人类水资源紧张问题得以缓解和解决。

3、日常生活中的节能环保

包括工业生产、日常生活中环保节能理念的渗透,种种环保节能行为,如节约用电、用水、使用节能家电和应用环保节能材料、物质回收再生利用等。

4、以发展环保产业促进环保节能

从2007年开始,环保支出科目被正式纳入国家财政预算,政府对环保工作提出了新思路、新对策,特别是要通过建立市场机制,运用各种投入少、见效快的经济手段,促进清洁生产型和污染源控制型环保产业及循环经济的发展。

我国水污染与大气污染治理设备、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设备、噪音控制设备、放射性与电磁波污染防护设备、环保监测分析仪器、环保药剂等环保设备和产品的生产与经营规模在逐步扩大;废气、废渣、废液(水)等废弃资源的处理再利用,废旧物资回收再生产利用等资源综合利用;为环境保护提供技术、管理与工程设计和施工等环境服务等环保节能产业体系日趋形成,在有效地减轻了我国环境生态压力的同时,也促使我国环保产业走向蓬勃发展。

三、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资源紧张与能源消耗需求大的矛盾问题,严重影响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促进经济持续平稳增长,国家在“十一五”期间将把新能源作为重点产业加以发展,明确提出:“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

(一)我国现有可再生能源资源量

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分布广、可开发利用潜力大,能部分替代煤炭、石油与天然气等能源,满足发电、供气、供热、制取液体燃料等多种用途。1、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占国土面积96%以上,每年地表吸收太阳能相当于17000亿吨标煤能量。

2、全国风能资源总量理论估计为16亿千瓦,现有条件可开发利用量达2.53亿千瓦。

3、可开发水能资源总量约6亿千瓦左右,现有技术可开发量达5亿千瓦以上,年可供电量2.5万亿千瓦时,折合8.6亿吨标煤。

4、现有生物质能资源的农作物秸秆年产出量近7亿吨,可直接用作生活燃料的约2.5亿吨,薪材实际采伐量可达2.3亿吨。畜禽粪便及工业有机废水等资源也极具开发潜力。

5、可开发利用海洋能资源的潮汐能资源约2200万千瓦,波浪能与潮流能的理论资源量分别为1300万千瓦和1400万千瓦。

6、地热可采储量相当于4626亿吨标煤,资源潜力占全球总量的7.9%。目前已探明的高温地热资源潜力为582万千瓦,发电潜力在300~400亿千瓦时/年;中低温地热资源可利用量相当864亿千瓦时/年发电量,总计折合约5000万吨标煤的年产能量。

(二)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面临的问题

1、成本问题

现阶段的生产制造技术滞后、规模小、项目开发不合理、行业恶性竞争等原因致使我国可再生能源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如江苏生物质发电项目的重复建设,造成多家生物质直燃发电厂争夺当地燃料资源,稻草价格由140元/吨攀升到250元/吨,成本大幅增加。

2、技术问题

目前,我国仍处于大多数技术水平低、设备制造能力弱、技术研发能力缺乏、技术与设备生产依赖进口等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初期阶段。且可再生能源资源评价、开发技术标准、产品检测及认证等体系尚需完善,支撑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技术服务体系尚未形成。也急需培养更多的相关技术人才以满足需要。

3、市场问题

受限于再生能源的季节性与不稳定性,可再生能源市场需求不稳定,影响了可再生能源市场稳定、持续健康发展。

4、政策及法律问题

现有的《可再生能源法》过于原则化,执行效果不理想。在具体实施一些鼓励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财政贴息政策、研究开发政策时,由于所制定政策缺少相应机制、发展政策体系不完整、相关政策间缺乏协调性和稳定性,加之各级管理部门协调不利,重复建设造成资金分散,削弱了国家宏观调控力度。

(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对策

1、鼓励可再生能源创新科技

国家将可再生能源的关键技术列入“863”、“973”计划和“十一五”规划,并取得了一些重大技术突破;各级政府扶植和鼓励企业同相关科研院所联合,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促进了我国基于科技创新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

2、以经济手段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

通过给予税收优惠、投资补贴及产出补贴政策,对开发和利用新技术有效降低成本的企业,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直补或贴息贷款补贴。可有效促进再生能源产业规模扩大及生产能力增强,使之尽快发展。

3、建立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体系发展的有效机制

建立政府推动下的可再生能源市场需求与竞争机制及可再生能源产业服务体系,采取政府鼓励与市场引导结合的方式,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化发展。

通过设立可再生能源研究的综合性开发机构,整合现有可再生能源技术资源、完善技术与产业服务体系、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和产业服务水平;通过建立质量认证体系、风险预警机制、优化特许权招标制度等,对可再生能源及相关产业科技进行规范和调控。

4、提高全社会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认识

国家各有关部门及各级地方政府,应将发展可再生能源纳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考核指标;通过加强全社会科普教育,树立生态文明的能源消费新观念;通过授予自愿认购高价格可再生能源的单位及个人绿色能源标识、节能标识及对企业环保评级等方式,提高广大公众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积极性。5、完善、执行可再生能源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

对现有的《可再生能源法》细则逐步完善,适时出台与之相配套的行政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及相应的发展规划,用法律形式确定鼓励可再生能源技术研究和开发利用的政策。如可再生能源技术研究、开发与商业化过程中资金投入与价格优惠、税收减免等方面的规定。

同时以制定各类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技术与产品标准,规范市场运行;以相应的惩罚措施,惩治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保障立法的有效性。

结论:

总之,通过加强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健全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制度、法律、政策体系和社会机制,能有效地促进我国节能环保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邓之湄刘耿.历史坐标看世博[J].瞭望东方周刊.2010(18)

[2]王宇.发展绿色经济:各国各有高招儿[J].世界知识.2009(21)

[3]周权王旭飞.可再生能源调查报告[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学教研版.2009(11)

[4]蔡璐闫笑非.当前我国可再生能源利用情况与问题研究[J].消费导刊·理论版2009(9)

可再生能源的问题篇4

[关键词]自然资源循环型经济节约型经济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提出以后,围绕这个思想产生了一些经济模式,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循环型经济(俗称‘循环经济’)”。循环经济这个提法,其实并不是中国人的创造,而是一个舶来品,其来源出自1990年英国环境经济学家D.w.pearce和R.K.turner所著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经济学》一书,这个概念后来在国际间被大量引用,现在在国内已经广泛流传。其意思是通过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过程来进行经济活动,人们试图通过这种模式的建构,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环境问题。这个模式虽涣鞔?芄悖??罹科鹄慈词且桓龃砦蠊勰睢9赜谡飧鑫侍猓?收咭丫?凇堵劢谠夹途?孟低场芬晃模ā吨泄?嗣翊笱аПā?/Span>2004年第3期)中做过论述,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笔者感到,在社会层面上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存在着相当的误区,因而不能不对一些问题做进一步的说明。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物质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化为生命物质,然后植物被草食动物食用,草食动物又被肉食动物食用,肉食动物之间还有食与被食的关系,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后的躯体被微生物分解,最后回到非生命环境,再被植物利用,这样就形成一个循环。人类的经济实质上也是物质的转化过程,即将资源转化为产品供自己消费,在生产活动中有部分资源成为废弃物,而在消费完结后,产品则基本上成为废弃物。于是便造成两个效应:一是资源消耗,二是环境污染。

在人类利用的资源中,有一部分资源是可以再生的,例如植物、水、空气等,它们通过自然界自身的机制,可以实现自我更新,从而被再度利用,但相当部分资源(主要是矿物资源)是不可能再生的。随着资源消耗速度的加快和环境污染状况的加剧,不仅不可再生资源出现了危机,就是对可再生资源来说,也出现了再生能力下降的问题。于是,人们开始考虑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将废弃物资源化,再度投入生产,从而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这就是“循环经济”的基本依据。

从废弃物资源化这个角度来看,发展循环性生产是应当大力推崇的,然而要建立一种循环型经济,就大有可以商讨之处了。所谓“经济”,在《辞海》中的相关解释有:经济活动,包括产品的生产、

-------------------------------------------

分配、交换或消费等活动;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总称,或指国民经济的各部门。显然,这是一个全局

性的概念,而不是局部生产的概念。因此,“循环经济”的意思,应当是在全部经济活动中实行资源的循环利用。在全部经济活动中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这是一种愿望、一种理想,其出发点是善良的,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从理论上说,模拟方法属于一种类比方法。就本质而言,包括模拟方法在内的各种类型的类比方法,都是一种按照一定逻辑程序进行推理的猜测性方法。在科学发展史和技术发展史上,类比方法的使用曾经导致了不少杰出的发现和发明,特别是向生物界寻求设计思想的功能模拟法,把目的和行为的概念赋予机器,突破了生物与非生物的界限,在技术上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然而,类比推理毕竟是一种或然性推理,这是因为:1)事物之间的同一性和差异性是类比的客观基础,同一性提供了类比的根据,差异性则限制了类比的结果;2)类比推理的逻辑基础是不充分的,相似属性和推出属性之间不一定有必然联系。迄今为止,包括电脑在内的所有仿生模拟案例中,还没有那一件的功能是完全超过了原型的。这里有一个基本原因在于,与生命运动相比,其他运动都还属于较低运动形式。同样道理,人工模拟的物质循环机制与天然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机制相比,无论如何都会有差距。

从实际来看,根据传统分类,自然资源大体上可以分为原材料和能源。原材料方面有以下问题:

第一,一般来说,原材料废弃后可以再生利用,但再生一定要消耗能源,其中不仅有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能源,而且还有运输过程中消耗的能源,就是说,即使原材料再生利用也要付出代价。在有的情况下,单就回收运输而言,所消耗的能量甚至会超过生产原材料所需的能量。例如,污水的净化就要耗费大量能源。又如,废塑料包装的回收,仅运输一项就是耗能颇巨的工作。

第二,在原材料的利用过程中,由于受物质本身特性的限制,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回收再生,其中总有一部分会散落到自然环境中,无法再生利用。例如,磷这种物质既是生命的重要组分,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但磷的回收就十分困难,一般都会随地表径流汇入海洋,然后只有很少部分磷元素能以水产品和鸟粪为载体返回陆地。还有许多非金属原材料,一旦在自然界中散落,就很难再生利用。

第三,即使是能够再生利用的原材料,由于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也不得不降低层次使用。例如,玻璃、塑料、纤维等,再生以后,使用价值就会显著下降。当然,技术水平并不是不可以提高的,但必须付出极大的努力,这里有一个比较效益的问题。一般说来,不到资源十分紧缺的的地步,人们不会在这方面加大投入,而一旦进入这种地步,资源环境问题恐怕也就积重难返了。

第四,有的物质循环利用,可能产生公害。例如,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如果人工食物链设计不当,将动物尸体和粪便作饲料使用,会造成病毒、病菌和重金属元素的二次污染,从而危害农业生产并最终危害人体。据推测,疯牛病的蔓延可能就与牛尸骨作饲料有关。

能源方面,在整个宇宙水平上,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即热力学第一定律)是成立的,然而在地球这个系统内,能量的传递还应当遵循单向传递的定律(即热力学第二定律)。所以,至少在地球生态圈范围内,能量的利用是不可循环的。有人认为,热力学第二定律只是一个经验定律而已,不足以作为否定循环经济的证据。不可否认,不仅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就是已经得到公认的热力学第一定律以及热力学第三定律(绝对零度不能达到的定律),都是经验定律。尽管目前这些定律并未得到严格的证明,但是同样没有找到能够违背它们的例证。对此,我们只能持一种谨慎的态度。

目前人类利用的能源大体可分为:太阳能(包括直接利用的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化石燃料能等)、地球和其他天体相互作用产生的能量(如潮汐能)、地球自身蕴藏的能量(如核能、地热能等)。矿物能源显然是不可再生能源,人们不会怀疑它的不可循环性。还有一部分能源,如直接利用的太阳能以及风能、水能、生物质能、潮汐能、地热能等,人们称之为“可再生能源”,在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它们是否属于可循环利用的能源?实际上,这里所说的“可再生”,是指它们被利用以后,在可见的历史时期内在自然界里不至于耗竭,这种情况与“可循环”有根本区别。地球上所有能源被利用以后,最终都会以热的形式向太空释放,至于释放到太空的能量是否会重新凝聚起来,现代天文学已经找到了一些相关的证据,但这并不等于说在可见的历史时期内就可以循环利用。

一般说来,可再生能源都是相对清洁的能源,但如果无度地开发,也会造成新的环境问题,如风轮机的过大规模安装,会破坏自然景观;在河流上大规模筑坝发电,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损毁;潮汐电站的大规模兴建,会破坏鱼类的繁育场所;地热能的大规模开发,会有硫化物污染等等。特别是当能源的开发变得更容易、能源的供给变得更充裕时,人们就会对其他资源进行更大规模的开发。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原材料会加速消耗之外,另有一些环境要素,如土地、生物多样性等,都有遭到毁灭性破坏的可能。这些要素是经济活动、甚至生理活动的必要条件,它们都应当被视为资源。这些资源是大自然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进化的产物,其量具有绝对性,其质具有唯一性,一旦毁灭,就可能在地球上永远消失,它们的利用很难纳入“循环”。

从根本上说,地球生态系统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都有一个产生、成长、消亡的演化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不可逆过程。随着内外因素的作用,特别是外界输入的负熵不足以抵消系统内正熵的增加时,系统将无可挽回地呈衰落趋势,以至逐渐走向崩溃。应该说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只有持这种观点,我们才可能具有清醒的认识,也就不会毫不吝惜地消耗地球资源。可持续发展问题,从时间上说是代际平等问题,从空间上说是人际平等问题。这绝不仅仅是一个伦理问题,它已经显露为现实的经济问题、甚至转化为政治问题。人们常说:环境问题的解决最终还要依靠科学技术。这句话到最后往往又被归结为依靠技术,这实际上是把复杂问题进行轻率处理的一种思维方式。

实际上,技术是这样一柄双刃剑:往往是它的进步导致了某些问题的解决,同时又带来了新的更大的问题。尽管如此,人们总是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这样一个古老的格言。这个信念的危险在于:当问题严重到运用当时的技术难以解决时,崩溃性的后果是否会出现?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单纯的技术进步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应当认识到,自然界能满足人的正当需要,但不能填满人的欲壑。事实上,人类对自然界的每一个扰动都有相应的代价付出,如果大规模地扰动自然,就必然遭致大规模的报复。我们能做的,只能是把扰动尽量控制在一个容许的范围内。

“循环型经济”的问题在于,这种提法容易使人产生一种错觉,以为只要大力开展资源回收利用,就可以肆无忌惮地消耗资源。而如果社会一旦被这种错觉误导,其后果将难以设想。比较明智的做法是,建立一种节约型经济。它含有生产的集约化即资源的充分利用、再生利用的意义,同时还有适度、明智地消费的意义。它在一定程度上包含着资源循环,但又不完全等同于循环。其实“经济”这个词本身,在汉语和欧洲很多语种中,都含有“节约”的意义。

提倡节约型经济并不等于抑制人的正当需要,重新回到过去的贫困型节俭的老路上去。建立节约型经济,必须研究人的需要层次。人的需要大体可分为基本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三个层次。从基本需要上升到享受需要,主要受生理因素支配,所以是自发产生的。但从享受需要上升到发展需要,则受精神因素支配,因而很难自发产生。我们一方面要承认在一定限度内享受需要的合理性和不可逾越性,要大力采用先进的知识密集型技术,促进资源的充分利用,以满足人的正当物质享受需要。另一方面,又要看到对物质享受超越的必要性,要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引导人们的需要,引导人们追求创造、追求精神满足。这才是真正属于人的行为,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目标。唯其如此,才能摆脱困境,求得全体人民的福祉。

参考文献

1奥德姆ep.生态学基础.孙儒泳,钱国桢,林浩然,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可再生能源的问题篇5

资源是人类可能利用的自然界的物质;环境则是资源的状态;而生态就是自然界中各种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就是资源的持续利用。通过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使用、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动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资源的持续利用观

资源就是人类可能利用的自然界物质。这里有必要做两点说明:首先,按国际惯例,目前讲资源是指自然资源,不包括信息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等。其次,自然界是指客观世界,而资源则是指人可能利用的自然界的部分,因此,资源将随着人对自然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而发生变化。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有亿万种,从可持续发展的利用观来看,可以分为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草原资源、矿产资源、能源、海洋资源、物种资源、气候资源和旅游资源十大类。这里又需要做两点说明,首先,能源与多种资源互融,但按国际惯例列为一种;其次旅游资源则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在分类学上有交叉。同时,从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持来看,对资源又有一个意义重大的分类,就是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对可再生与不可再生资源的分类又有其相对性、可变性与多重性。相对性表现在如煤、铁和石油等矿产在人类经济发展的长周期内(如10个世纪)是不可再生的。可变性表现在生物资源是可以再生的,而生物资源的根源物种资源迄今为止又是不可再生的;然而在未来人类又可能克隆已经灭绝的物种。多重性表现在水资源中的大气水、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是可以再生的,而深层地下水又是不可再生的。上述按类别和性质的分类为人类可持续利用资源提供了认识基础。(见下表)

不可再生可再生

土地资源整体的不可再生性局部的可再生,如围海,围湖造地

海洋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物种等资源其余部分

森林资源森林草原荒漠蜕变,在相当长时间内的不可再生性林木可再生,主要依赖于水资源

草原资源森林草原荒漠蜕变,在相当长时间内的不可再生性可再生,主要依赖于水资源

矿产资源不可再生新材料科学高技术,可能替代材料

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核能水能、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和生物能等

物种资源不可再生随着高技术发展克隆灭绝物种的可能性

气候资源生态、环境变化引起的气候变化的不可逆性可再生

旅游资源自然与人文景观破坏的不可等价恢复性综合高技术可修复

从表中可看出,决定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十大资源,大都具有可再生与不可再生两重性。从可持续利用的角度,我们应以如下观点认识资源。

1、资源的系统性

自然资源千类万种,千变万化,必须把人类已经和可能利用的自然资源看成一个系统,以系统分析的观点来配置资源,才有可能使不同类型的资源互补,才能使资源可持续利用,才能实现资源拥有代际均衡(即当代人必须给下一代留下不少于自己拥有的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

2、资源的辩证现

资源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传统工业经济所依赖的稀缺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而知识经济以智力资源开发的自然资源是无限的。既要对目前稀缺自然资源有足够的忧患意识;又要相信人类通过知识创新利用无限自然资源的光明前景。

3、资源量与质的统一

任何一种资源都是量与质的统一,没有量当然谈不上质,没有质也同样谈不上量,例如超五类水量再大也不是我们目前可用的资源。因此为了持续利用必须实行质与量的统一的管理。

4、资源的层次性

人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在层次上是由浅入深的,从大块到小块,从分块到分子,从分子到原子直至原子核,随着高技术的发展提高资源的利用层次是知识经济利用资源的基本出发点,只有这样才能持续利用。

5、资源总量的动平衡

资源要利用,也要保护;如何实现利用与保护的统一呢?就是保持总量的平衡。一部分耕地被城市占用,应该相应地开垦荒地;一部分耕地被用来开矿,应该抓紧采矿后的复垦。而且,应该使开垦地和复垦地达到被占耕地的质量。

6、资源的开放性

许多资源都是可以在区域之间以至国际之间交流的,如矿产资源和作为木材的森林资源等,因此树立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的观念是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但也有许多资源是难以或不可能交流的,如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对这类资源就要立足自有,倍加珍惜。

二、环境的保护观

环境就是自然资源的状态。更为确切地说,就是人类利用了自然资源以后,自然资源状态改变又反过来作用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并产生影响的状况。目前国际上共识的环境问题主要指环境污染,其污染基本上可分为五大类: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与核污染。污染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把资源以错误的数量,在错误的时间,放到了错误的地方。例如营养物质本来是人类需要的,如果你在污水中排掉,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就把资源变成了污染。因此从可持续发展来看,应有如下的环境观点:

1、发展是硬道理

人类要发展就要利用资源,利用资源就要改变其状态,人类不可能在一开始就以百分之百准确的数量,把所有利用的资源都在百分之百准确的时间放在百分之百准确的地方,因此要发展就要有污染。我在1999年4月中美环境与发展研讨会的后续会议水资源管理研讨会上讲:“没有发展,就没有人类的今天,就没有今天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识。用环境问题来非议发展中国家是没有道理的。问题在于如何在发展中以更高的认识和更大的努力来防止和治理污染。”得到在座美方专家的鼓掌拥护。

2、标本兼治,防重于治,发展生态型产业是根本

从环境污染的产生原因可以清楚地看到,污染问题的根本解决在于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把适量的资源,在准确的时间,放到正确的地点,这一准确度提高的过程就是污染防治过程的主体。从生产来讲应该从产品设计(包括材料选用)开始就考虑到产品生产过程中、产品使用过程和产品废弃时的污染问题的防止和解决,逐步改变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的的传统产业模式,转化为资源循环的高技术生态产业模式。

3、污染的治理水平取决于经济发展程度

由于目前的生产不可能做到完全合理的利用资源,污染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对于已经产生的污染必须防治,然而如何防治必须从实际出发,国际经验和国内情况都表明,只有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0-2000美元时,才能实现真正的污染治理。以最近调查的某地小铁矿为例,铁精粉的价格在1998-1999一年内从280元/吨降至185元/吨,而生产非人工成本达140元/吨,也就是说要在一年之内把已经处于维持简单再生产的人工成本和薄利压缩68%!因此,非但企业自身无力添置环保设备,即使国家提供设备也难以运行,因为运行电费都在必须压缩之列,这样的厂家不能寄予希望于治理,只能根据地区情况和国家投入关停并转调整产业结构。

4、系统分析,统一治污是大势所趋

“谁污染、谁治理”,在防治污染初期起过积极作用,然而科学治污应该是在适当的大系统内做科学分析,合理配置,选择技术,统一治污。统一治污有如下优势:

(1)理顺监督者与监督对象的法律关系,

(2)符合资源的系统规律,一个厂家的废物可能是另一个厂家的资源,可以形成资源循环,

(3)治污系统化可以大大提高治污效率,并大大有利于采用高技术治污。

三、生态的动态平衡观

生态就是自然界中各种自然资源之间的依存关系。生态研究的对象是自然资源系统中的平衡,而这种平衡是动态平衡。生态概念的核心是系统,联合国有关组织从生态学的观点把地球自然界分成岩石圈、土壤圈、水圈、生物圈和大气圈5个子系统,专门建立了人与生物圈的研究课题和机构,把人也纳入了生态系统,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应有如下的生态观点:

1、维护生态平衡

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应该维护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也要求维护生态平衡。实践证明对于现有生态平衡的强扰动,强冲击,大改变,大破坏,只可以带来暂时的经济利益,而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区域、古埃及尼罗河流域和古墨西哥的玛雅文化的衰落或毁灭都极可能是由于经济的过度发展破坏了生态平衡而造成的。

2、生态学及其理论的不完整性

与物理学和化学等传统学科相比,生态学还是一门在本世纪才兴起的,很不完善的学科。生态学的基本理论是生态平衡,然而对于一个地区,其生态平衡究竞在何处?各种自然资源的大致分有应该如何?还都是生态学尚不能解决的问题。因为生态系统属于超复杂巨系统,甚至比市场经济系统更复杂,目前是计算机无解的,然而,我相信随着人类的发展和技术进步,生态系统的计算机解析是可能的。

3、生态系统变化的不可逆性

生态系统的变化是不可逆的,只要变化了,就不可能逆向恢复,这已经被科学理论和人类实践所证明。因此提出“恢复生态平衡”是不正确的,它不可能恢复;而且如前所述,人类并不知道过去和现在的生态平衡点在哪里?你如何恢复。

4.对生态系统定量分析的必要性

然而,以上观点并不是宣扬生态系统不可知论,只是强调人类应该对认知生态系统的现状有自知之明。对于生态平衡的认识应强调其科学性,原始生态平衡并不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国内外城市中都发生砌衬河道或运河是否破坏生态平衡的争论。问题的解决要做定量分析,城市中有百分之几的河道砌衬是不会影响生态平衡的。国外许多人工运河都做了砌衬,因总量很小也不会影响生态平衡。人类的认识和实践同样是可持续发展的、为了进一步认识生态系统,当务之急是生态系统分析的定量化,所有科学家都应为这一努力做贡献。联合国有关系统在这一方面做了巨大的努力,如确定地表水资源折径流探150mm为生态缺水的下限;对于万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区域25-50%为适宜的森林覆盖率等等。当然,这些都是粗线条的经验,不是理论计算值,也不能认为折合径流200毫米就不缺水,因为缺水还取决于蒸发量等多种因素。森林覆盖率也不是越高越好,人类正是由于森林退化,古猿人需要直立行走而产生的;当然,当务之急是森林锐减对生态平衡的破坏。

5.生态动平衡的维护观

显而易见,人类不可能不发展,生态不可能不改变。生态平衡既然不可能恢复,只有树立生态动平衡维护观才是科学的,才能为可持续发展实践服务。所谓生态动平衡的维护观,一是指人类发展要维护现有生态平衡状况,如占了耕地就应另行开垦补充;水资源的利用要考虑供需平衡,保证生态用水等等。二是指对生态平衡的破坏不要过大,不对平衡产生强扰动。大规模改变现有生态状况的工程措施的实施,应经过全面论证,科学选证,周密计划,争取使不利的生态影响减到最小。

四、科技、教育与资源、环境、生态的关系

全面地探讨可持续发展,应该是探讨人、自然和科学技术各自的可持续发展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限于本文题目,由于人的发展是三者中最复杂的,也由于我对人的发展没有深入的研究,在这里只简单地探讨科技、教育与资源、环境、生态的关系。

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证明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它既使人类开发自然资源,发展经济生产,促进了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进步;另一方面西方传统工业经济生产模式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生产目的,掠夺性地耗竭自然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因此人类只有发展主要依靠智力资源投入,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支柱,努力开发富有自然资源替代稀缺资源,变传统工农业生产为生态工农业的知识经济,来改变主要依靠稀缺自然资源的耗竭,以传统工业为第一支柱,用技术来破坏生态平衡、造成高资源消耗和高污染的工业经济,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对于未来,高科技将可能解决目前重大的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其实,能源问题的最终解决也要靠受控热核聚变技术和太阳能技术的产业化,但是有两点要特别注意,一是相关高技术产业化尚未实现之前,而稀缺自然资源即将耗尽之时,世界有可能处于一个多种资源极端匮乏期,给世界的政治、经济以至文化都带来巨大影响,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从战略上高瞻远瞩,防患未然。二是高技术产业尽管其扩大再生产不以稀缺自然资源的消耗等比增加和环境污染等比加剧为条件,但也有在知识产权保护、科学道德和伦理观维护和高技术破坏(如毒、病转基因作物扩散)等不可忽视的问题。

人口是对资源、环境与生态必须考虑的,离开了世界与我国处于人口重压的现实来考虑资源、环境与生态问题是无法得出正确结论,从而也不能制定正确政策的。正是人类活动使许多原始生态不缺水的区域变成了缺水区,而人口的增加又加剧了这种情况。展望21世纪,人、自然与技术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最关键的制约因素,一是人多,而且人的素质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二是水少,而且水的时空分布不均造成供需失衡。解决这两个问题一靠教育,通过教育实现全民素质的提高;二靠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科学的、统一的管理;而这种提高和管理的实现则依靠知识创新,这三者的结合就是今天已见端倪的21世纪知识经济。

然而,通过教育提高全民素质,建立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资源开发观和物质消费观是解决资源、环境与生态问题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没有这种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有多少资源也不够消费,有多高的技术也无法根本地解决问题。

五、水、资源、环境与生态问题

水具有滋生万物的能力,也是人类的生命之源,和土地一起构成地球上十大自然资源的母体资源,水是水生物种和旅游等多种资源的载体,又是土壤、森林和草原等多种资源的保证资源。水资源影响到气候资源。水本身又是能源。国际上有“19世纪争煤,20世纪争石油,21世纪可能争水”和“21世纪国际投资与经济发展,一看人,二看水”的说法,说明水可能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资源制约因素。

同时,水还是少有可能为害的资源,深层地下水还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这些都是水资源不可忽视的特性。从可持续发展观点来看,水资源的核心问题是水的供需平衡。水环境是指江、河、湖、库等水体必须能根据功能区划分对合理排污有自净能力。水生态是指在一定的生态区域内必须保持一定量的空中水、地表水和地下水,而该地区的生态系统必须具有涵养这些水源的能力。

为保证可持续发展,水给人带来的问题有三个,一是洪水威胁;二是水资源供需失衡;三是水生态蜕变(包括水环境污染、湖泊萎缩和湿地干涸等)。

针对上述问题,用水资源持续利用的观念为指导,提出以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科学保护水环境,维护水生态平衡的十项措施。

1、以资源可持续利用为指导思想,用生态系统的观点,补充新指标(例如人口压力系数、生态压力系数等),修订指标体系,对全国水资源进行全面勘察,综合评价,搞好各地区的水平衡分析。以此为基础,做好水资源的规划,经济发展规划,如大西北开发利用规划,应以水资源规划为基础,全面、科学、周密地制定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

2、以流域为水生态系统,制定有关法规,依法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进行统一管理,做到合理开发、科学利用、厉行节约、全面保护。针对洪水威胁、供需失衡和生态蜕变三大水资源问题,与有关部门合理分工,明确责任,形成合力,采用经济的、生态的、技术的、行政的全面措施,把上述三大问题作为有机的整体提出阶段目标逐步解决。

3、洪水是可持续发展中的突变,是非常规情况,洪水威胁和地震、战争一样,是国际公认的国家安全问题,应该由国家按照紧急状态应对为主,包括动员军队。同时也应该考虑采取生态和经济措施,增强流域生态和经济系统应付突变的能力,如加强水土保持,建立切实有效的蓄滞洪区等。

4.水资源供需失衡是资源配置问题,说到底是经济问题。水资源的供应包括空中水、地表水、地下水、污水资源化,有条件的地区还包括区域间调水和海水资源化;水资源的需求包括工农业用水、生活用水、维持水体自净能力的环境用水和维持生态平衡的生态用水。考虑水的供需平衡除了充分利用大气水,合理利用地表水,科学利用地下水外,还必须考虑努力使污水资源化,科技海水淡化和科学调水等开源措施。而需求必须保证环境和生态用水。为保证供需平衡,必须在供需系统内实行配水、取水和测量的监督管理和“谁受益、谁负担,谁受损,谁得到补偿”的原则。

5、水环境污染的根源是传统产业生产中把资源以错误的数量,在错误的时间放到了错误的地方。污染问题的根本是经济和生产问题。因此科学利用资源,建立资源循环的生态产业是治污的根本;在没有条件改变产业结构的情况下,必须对现有污染进行治理;在治污时应该对经济和技术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采取不同的对策,按“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收支两条线,专款专用,尽可能在适当范围内采用高新技术统一治理。

6、水生态蜕变是生态问题。应该本着“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依靠国家宏观调控,在系统分析和科技进步的基础上逐步解决。应该科学分析现状和未来对区域生态平衡进行系统分析,订出科学规划,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维护水生态平衡,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根本。

7、节约用水是水资源的关键问题,节约用水不仅改善供需平衡,还减少污染,其本身也是水源涵养。节水应根据产业技术经济情况建立标准与规定,通过降低单位国民生产总值水资源净使用量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逐步建立节水型产业和节水型社会。节水应本着“谁节约,谁受益;谁浪费,谁受罚”的原则,节约用水单位可以有偿转让节约用水量的水权,缺水单位可以购买水权,国家可以根据缺水单位的节水情况予以补贴。

8、水价是调节用水的经济杠杆。水价应经过系统分析,适时、适地和适量地调整,如城市水价应至少调到国际工资等比价,逐步调到国际价位。制定水价应按资源和经济规律实行优质优价。水价的收入应流向水资源费、供水成本和利润、污水处理回用和节水技术开必等4个方向,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流向比例,鼓励各行各业和各个部门的节水积极性。

可再生能源的问题篇6

上世纪七十年代第一次石油(能源)危机的爆发,产生诸多棘手的能源实际问题,对能源问题的理论研究也高潮迭起,在能源改革和发展与结构优化方面的实践创新也空前高涨。新世纪国际安全框架的转变,国际恐怖主义的膨胀,能源产业戏剧性的变化,技术的进步,全球气候变化,能源市场自由化,能源公司大整合,引起各方的政策争论。国际上星海云布的能源研究相关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效,可供借鉴。

能源综合规划与发展战略

国际上比较全面系统的成果是美国能源政策发展报告――《为美国未来提供可靠的、价格适宜的、环境友好的能源》。

报告论及8个方面的问题:①美国面临的能源挑战;②能源高价对家庭、团体和商业的影响;③保护美国的环境――维护公众健康与环境;④聪明地使用能源――提高能源储备和效率;⑤为了新世纪的能源――增加国内能源供应;⑥自然的动力――增加美国可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的使用;⑦美国能源基础设施――综合的传输发送系统;⑧加强全球联盟――加强国家能源安全和国际合作。

报告提出的国内战略包括:利用先进技术,加强国内石油天然气勘探和开发;继续加强煤炭在电力发展中的作用;加强发展核电的重要性;重视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改善和新建能源基础设施;增加政府战略石油储备。国外战略包括:加强同加拿大、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和墨西哥等产油国的贸易关系;加强同海湾产油国的关系;加强开发里海和俄罗斯的石油资源;关注亚洲特别是中国的石油动向。

石油输出国组织Shahib-eldin,adnan在为国际能源论坛第八届三次会议“能源安全、环境问题与经济增长”所准备的背景论文中总结道,到2020年甚至更远,石油将继续成为能源需求增长特别是交通部门的主要来源;天然气将在发电中扮演增长的角色,且增长率成为所有能源需求之冠;洁净设备的成功应用,期望更加有效的技术能帮助煤炭保持其重要性。然而,对气候改变问题的广泛关注,将抑制化石燃料的增长,涉及像二氧化碳的收集、存储之类的技术措施;核能不太可能扮演全球能源的主角,除非诸如经济竞争性和公众接受力的基本障碍得以克服;挑战环保及可持续约束的更多可再生能源,其成本要求实质性降低,以具备竞争性。此外,虽然燃料电池有众多吸引人的特征,包括高效、低排甚至零泄漏,其诸多材料、制造上的问题,导致商业前景有限。所以,除非意想不到的充分理由使另外的东西出现,未来十年,洁净化石能源将继续支配能源部门及至众多其它部门。

中国在过去20年来制定了若干重大的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和政策。例如在1982年首次将节能定位为解决中国能源和经济发展的长远战略。1986年制定“国家能源技术政策要点”。1995年原能源部的“中国能源战略研究(2000-2050)”,为国家长远规划提供了基础性工作。而1996-2000年的综合能源战略,对诸如经济增长速度的判断、电力是多了还是少了等重大问题争论不休,导致一系列政策和管理上的问题,造成宏观决策不当,增加了能源发展的不确定性和投资风险,最终造成全国严重缺电等不良局面。

在中国高级顾问委员会2002年建议下,美国能源基金会资助,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欧盟(eU)和德国发展技术合作(GtZ)以及国际顾问thomas.Johansson和peterBradford提供专家,支持中国国家能源政策研究。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协调下,有关部委下属的11个研究单位开展中国国家能源政策研究。含有10个子课题的总报告陈述长期能源政策主要问题和战略,其中包括:①能源战略和政策的回顾与评估(1980年-2000年);②2000年-2020年能源需求情景分析;③能源供应的结构调整和优化;④油气资源分析和能源安全;⑤节能和提高能效;⑥能源环保和公众健康;⑦气候变化及对策;⑧能源部门宏观经济分析和市场改革;⑨开发可再生能源;⑩发展清洁煤技术。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2003年11月的高级顾问委员会上介绍国家能源战略和政策研究,并得到顾问委员会评论。收集、整理能源基金会资助的研究单位关于能效和可再生能源的政策建议,第一次提交给中央领导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燃料经济性标准,燃油质量和快速公交系统;②建筑能效标准和地方实施措施。③工业部门的目标和政府指令性激励政策;④新的全国综合能源战略和政策,强调外部成本内部化、能效和可再生能源;⑤设立区域或省级电力监管部门;⑥需求管理和可再生能源,建立公众利益基金和制定强制性市场份额,大量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能源消费预测

挪威经济和商务管理学院RognvaldurHannesson(2002)对20世纪后半部的经济增长和能源使用增长的关系考察研究表明,能源使用增长和GDp增长的关系在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变弱,但是在1986年后,其间关系在富裕国家似乎重新变强。且能源使用的增长趋向于比GDp的增长更慢。然而,贫穷国家的事实与之相反,反映出在国家达到一定富裕程度后GDp能源强度下降。令人迷惑不解的是中国例外。

为什么90年代中国工业部门能源强度下降?美国夏威夷东西方中心的ZhongxiangZhang(2003)对90年代中国工业行业29个部门能源消费的数据调查与解析,结果清楚表明工业部门能源使用的下降是实际能源强度的下降,是80年代能源强度以两位数水平下降的继续。即使降低增长率――这也符合中国GDp增长率可能估计过高的猜想,上述结论仍然成立。

亚洲开发银行BoQ.Lin(2003)运用宏观方法构造一个长期电力需求模型分析影响中国电力需求的主要因素。1978年改革后的变量之间的关系非常稳定而有意义,修正误差模型可以预测短期电力需求。1978年后GDp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8,比改革前低。结果显示,虽然GDp仍然是电力需求的最重要因素,但电力与经济结构优化和能效改进负相关。意味着GDp高增长并非总带来电力高需求。1998年经济增长7.8%,而电力只增长2.8%。

渥太华大学paula.Steenh、中国煤炭研究院LiguangLiu(2003)在paula.Steenh教授的主页,综合分析中国电力系统发展,考虑了经济、环境等因素,多维透视电力增长。预计2010年电力需求2377twh,要求增加149Gw燃煤和26Gw燃气电厂装机。届时Co2、So2排放量分别为1,800和14百万吨(2000年实际分别为1,200和8百万吨),预计更远的2030年分别为3,450和24百万吨。

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到底有何关系,又作何解释?中国社会科学院史丹(2002)研究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能源消费增长速度减缓甚至于下降的根本原因是能源利用效率的改进(从能源弹性系数和能源消费强度反映)。无论是1960年前(1953-1959)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开放时期,还是1978年以来对全世界的开放时期,能源利用效率均值都高于封闭时期(1960-1977)。她认为,能源利用效率与对外开放的关系并非巧合,而是反映了对外开放对提高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的作用。史丹似乎另辟蹊径寻求到了一个创新的解释,在一定程度与以下观点相左:

thomasG.Rawski(2001)通过比较近几十年来亚洲一些国家包括中国过去10年经济增长伴随着能源消费增长的经验后认为,中国自1998年以来经济增长数字是不准确的。1997-2000年GDp增长24.7%,而同期能源消费下降了12.8%。Jonathane.Sinton(2001)则认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的能源统计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出现在小煤矿产量的统计上。

Xiaoluwang和Lianmeng(2001)也认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经济增长速度存在高估的问题,主要原因是经济增长速度成为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重要指标。20世纪80年代货物运输增长和电力消费增长与工业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可是,90年代工业增长速度大大超过电力消费增长速度。他们甚至提出“修正”之道:修正的工业经济增长速度,等于电力消费和货物运输的平均增长速度加上技术进步率。

中国最权威的预测当属国家发改委(原国家计委)。其“十五”计划提出电力需求年均增长4.5%-5%(假定GDp年增长7.5%-8%)。此值比实际保守,有可能缘于起初电力资源过剩的假象。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建立了2000―2020年时间段的中国碳排放目标和中国中长远能源政策选择的情景分析。三个情景都考虑了可持续能源发展的目标,但不同情景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执行力度、能源技术选择不尽相同,能源需求和供应也有所差别。在20年年均GDp增长率7%的经济增长条件下,1998年到2020年期间中国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在0.35到0.55之间,能源需求年均增长2.4%~3.8%(1978~1998年期间实际年均增长4.28%)。到2020年,一次能源需求约22~30亿吨标准煤,比2000年增加70~130%,人均1.5~2.0吨标准煤。电力需求的增长速度更快,2020年达4.2万亿千瓦时,发电装机容量达9亿千瓦。中国政府如进一步强化节能、提高能效和开发可再生能源,中国能源增长翻一番可以保证经济翻两番和其它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碳排放的增长率会比能源消费的增长率更低,从而更趋向能耗低、排放少的优化经济结构。

可再生能源优先发展机制

根据联合国的定义,可再生能源分为传统的可再生能源和新的可再生能源。传统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大水电和用传统技术利用的生物质能;新的可再生能源主要指现代技术利用的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和固体废弃物等。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是21世纪能源发展和结构优化的基本选择,法规和政府政策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核心。机制包括可再生能源配额标准(RpS)、上网法(FeedinLaw)、系统效益收费(SBC)、竞争性招标制度、公众效益基金(pBF)等。

2000年4月,在美国能源基金会(eF)的资助下,中国国家计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开始了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政策可行性研究的课题。阶段性成果概括了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政策的基本特征:其一,法律和法规保障较长时期市场需求;其二,市场竞争机制使可再生能源资源最有效地开发利用;其三,电价差价社会分摊体现环境和社会价值。

国家科技部主持《中国后续能源发展战略研究》结果显示,若采用生态驱动方案(eD方案),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将成为能源需求结构中的主角之一,占30.7%,其供应量可达到1100mtce左右,而发电量将占一半。

威泽咨询公司Ryanwiser、资源解答中心JanHamrin和meredithwingate在2002年6月《中国可再生能源政策选择方案:可再生能源份额标准、购电法以及投标政策的比较》演讲中,提出在评价每种政策成功与否时采用了下列几个分析标准:

(1)成本最低化:最大程度地降低发电成本并最大程度地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内的竞争(也将有助于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

(2)价格最低化:最大程度地降低市场向可再生能源支付的价格。

(3)保持可再生能源的目标:确立并满足可再生能源最终确定的发展目标。

(4)销售由可再生能源设施生产的电力:形成并保持可持续购买可再生能源并建立新的可再生能源设施投资的市场。

(5)资源多样化:政策具有鼓励多种可再生能源开发的能力。

(6)政治上的可行性:政策能获得必要的政治支持。

(7)本地电力工业和制造业的发展:政策要具有促进本地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发展以及培育本地可再生能源制造业的能力,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和就业。

(8)与电力工业和监管体系的兼容性:政策要与增强电力部门竞争兼容。

(9)政策的稳定性:政策要具有培育持续的可再生能源工业以及合理融资渠道的能力。

(10)竞争公平性:政策要具有在市场参与者中公平均匀地分摊可再生能源成本的能力。

(11)整合:政策要具有把可再生能源与电力系统相结合,以及减少可再生能源开发体制的障碍。

(12)简明:政策设计、管理和贯彻实施要简单明了。

没有一种可再生能源政策可以满足上述全部目标。各种形式的可再生能源政策孰优孰劣,要根据上述多种目标对每种政策的优点进行比较。

中国能源研究所、美国能源基金会在《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潜力与挑战》研究中,分析了中国能源面临的诸多挑战,可再生能源产业现状,通向可持续发展能源的途径――政策工具,以及其它国家采纳的可再生能源政策(包括按比例或按定价强制性购买、公开招标和逆拍卖、特殊税费来源、经济激励措施、特殊电价等),提出了中国利用可再生能源建议:发展独立发电厂商和活跃电力批发市场;建立一个强大有力的政府部门,实行统一管理;制定法律,加强立法;输电/相互连网政策;激励政策/支持国内可再生能源产业;调整定价政策;资源再评估,加强研究和开发;可再生能源信用及认证系统;政府采购绿色能源。

我国风力资源远远超过可开发的水电资源量,有可能在21世纪内把风电总量发展到占全国用电量的50%(德国计划到2050年,丹麦规划到2030年达此比例)。但是由于缺乏对投入大、成本高的风能产业的足够政策支持,在电网中风电成本分摊困难使电网不愿购入风电,高成本给有限的消费者带来价格上升,以及其它体制方面的障碍等问题,风电产业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2004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协调广东和江苏两省风电特许权项目的实施,包括:(1)设计对国际和国内风电开发商都具吸引力的招标程序;(2)修订和完善购电协议和特许权协议;(3)招标要求,启动试点项目;(4)授予特许权,同时保证省电力公司履行义务;(5)对试点项目的实施进行案例研究,为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做准备;(6)协助国家发改委制定风电特许权项目的技术指南和管理办法。广东和江苏风电特许权项目实行国际招标,结果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和华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分别中标。这两个风电场前30000利用小时电价分别为0.501元/千瓦时和0.436元/千瓦时。

可再生能源的问题篇7

我国政府一直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采取税收优惠、优惠价格、投资补贴、科研投入和示范项目建设等政策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到2004年底,水电总装机容量已达到1.08亿千瓦,风电装机容量达到76万千瓦,太阳能发电约6.5万千瓦,太阳热水器累计安装面积约6500万平方米,生物质能发电约200万千瓦,沼气年产气量约50亿立方米,燃料乙醇年产量达到约100万吨。目前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约相当于1.3亿吨标准煤,占2004年全国一次能源总消费量的7%。

目前,我国大部分可再生能源技术已经成熟,小水电、风力发电、太阳能热水器和生物质供气和发电技术已经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发展的条件。为了进一步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今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审议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将于2006年1月1日实施。《可再生能源法》的实施将为可再生能源的技术进步、产业发展和市场环境创造更为有利的法律保障和政策环境。

一、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必要性和主要任务

2004年,全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为19.7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比重高达67%。过度依赖煤炭造成资源快速消耗、生态严重破坏、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等问题。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能源需求将持续增长。据初步预测,到2020年,全国一次能源消费量将超过30亿吨标准煤,如果仍延续目前的煤炭比例,煤炭消费量将达到约20亿吨标准煤。不仅环境污染将进一步加剧,而且煤炭开采和运输遇到的困难也越来越大,调整能源结构势在必行。

可再生能源资源潜力大,发展前景好,在未来能源系统中有重要战略地位,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对减少化石能源消耗量,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能源供应安全有重要作用。虽然常规能源在能源系统中占主导地位,但单靠常规能源并不能解决所有能源需求问题。我国目前无电人口达3000万,占人口总数的2.3%,大多数无电人口和许多农村地区生活用能难以采用常规能源解决,而“就地取材”利用可再生能源更为经济可行。同时,可再生能源是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可带动制造业和循环经济的发展,秸秆和沼气等生物质能利用还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因此,为了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资源,不断提高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形势下,今后20年左右的时间内,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一)加快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促进能源结构调整。目前,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需求持续增长,能源生产和供应的压力很大。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贫乏,单纯依靠煤炭难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水电、风电、太阳能利用和生物质能资源潜力大,技术已经成熟或接近成熟,具有大规模开发利用的良好前景。加快发展水电、风电、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可有效增加能源供应,显著降低能源结构中的煤炭比例,可使我国能源供应系统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

(二)解决无电人口的供电问题,改善农村生活用能条件。解决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关系到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无电人口地处偏远地区,常规能源资源缺乏,人口分散,许多地区不适合采用常规方式建设能源基础设施,采用可再生能源技术是解决这些无电人口供电问题的最有效的手段。农村人口众多,生活用能方式落后,影响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就地利用可再生能源资源,特别是将秸秆、禽畜废弃物等生物质转换为清洁的生物质能,可以显著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用能条件,对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和改善农村生活用能条件是近期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任务。

(三)清洁利用有机废弃物,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在农作物生产及粮食加工、林业生产和木材加工、禽畜养殖、工业生产、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过程中,产生大量有机废弃物,如果不进行处理或处理不当,这些废弃物将严重污染环境,对自然生态、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利用可再生能源技术,将这些有机废弃物转换为电力、燃气、成型固体燃料等清洁能源,既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也是充分利用废弃物、变废为宝的重要手段,符合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因此,充分利用各种有机废弃物,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也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四)规模化建设带动可再生能源新技术的产业化发展。目前,除了水电、太阳能热利用、沼气等少数可再生能源技术,大部分可再生能源产业基础仍很薄弱,还不具备直接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因此,现阶段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建立完善的产业体系。在2001年前,在加快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扩大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同时,重点完善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制度和机构能力建设,初步建立适应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的产业基础。从2010到2020期间,要建立起完备的可再生能源产业体系,大幅降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成本,为大规模开发利用打好基础。2020年以后,要使可再生能源技术具有明显的市场竞争力,使可再生能源成为起主导作用的能源。

二、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及重点领域

我们将充分利用小水电、沼气、太阳能热利用和地热能等技术成熟、经济性好的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太阳能发电的商业化和产业化发展,逐步提高优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力争到2010年达到10%左右,到2020年达到15%左右。2020年的规划发展目标为:水电达到3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达到2000万千瓦,风电达到3000万千瓦,太阳能热水器总集热面积达到3亿平方米,沼气年利用量达到240亿立方米,生物质液体燃料达到年替代石油1000万吨。以小水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为主要方式解决约700万偏远地区无电人口基本用电问题。

可再生能源的问题篇8

关键词:新能源;时间与速度;经济

前言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对能源的巨大需求正在对世界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在中国出口增长的同时,高耗能高污染的发展模式也日益成为中国人担忧的对象。

为此,本版近期特推出“可持续发展”系列,共8篇,聚焦新能源及环保主题,希望引起读者的进一步关注。

新能源是相对于长期广泛使用、技术上成熟的常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核能等)而言,已经开发但还不能大规模使用或正在研究试验、尚需进一步开发的能源。

新能源开发空间有待拓展

新能源包括海洋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氢能等等。也就是目前通常说的可再生能源(水电除外)。新能源技术在世界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例如太阳能的光热转换,光电转换,地热直接应用,生物发酵及热分解以制取沼气和气体燃料,潮汐发电技术等等。

中国《可再生能源法》确立了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发展的基本法律制度体系。自2006年1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对可再生能源投资投入和可再生能源制造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它比较完整地规定了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法律制度,有益于解决中国日益突出的能源供需矛盾和环境恶化问题。

除了《可再生能源法》,国家发改委还牵头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措施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例如制定了2010年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颁布了《可再生能源发电有关管理规定》、《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调配暂行办法》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发改委还与财政部等有关部门联合颁布了《促进风电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关于加强生物燃料乙醇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和《关于发展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财税扶持政策的实施意见》。此外,风能和生物质能资源的普查工作也正在进行中。

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再生的能源资源。它清洁且对环境无害或危害很小,其另一特性是分布广泛,适宜就地开发利用。2007年中国风电装机累计已达到605万千瓦,在建420万千瓦,该年的装机比过去20年总和还要多。但相对于中国目前的能源资源和环境问题,业界对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速度仍不满意。可再生能源在中国电力工业中仅占很小的比例。到2006年底,全国水电装机容量1.3亿千瓦,占全国总发电装机容量的21%。对于大型水电是否列为可再生能源,仍有争论。然而,除水电以外的可再生能源所占比重尚不足1%。

可再生能源发展缓慢的原因

可再生能源发展缓慢的原因主要是它相对高的成本和所需的电价。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成本一般比煤电高,生物质能发电为1.5倍,风力发电为1.7倍,光伏发电为11-18倍。可再生能源发展迟缓,与快速增长的火发电装机容量相比微乎其微,因此比例可能进一步减小。以风能为例,中国风能资源相对丰富,据估计可开发利用的风能储量约10亿千瓦,其中,陆地风能资源约2.5亿千瓦,海上7.5亿千瓦。中国推动风能发电近十年了,尽管近期增长较快,然而风电装机容量也只有约605万千瓦。

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焦点集中在降低成本,这是共识。然而,过度关注成本和所需的电价,是中国可再生能源战略的一个误区。表现在,一是过于迫切降低成本而急切要求设备国产化,二是对可再生能源电价控制过紧。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必然有一个大发展,这一点不应当怀疑。但是,开发时间和速度很重要,这应当是可再生能源战略乃至能源战略的一个重点。简单地说,无论利用不利用,风一直在吹,阳光普照。但是,煤越挖越少,大气污染排放越来越多。

大规模地降低可再生能源成本,显然需要设备国产化。但是,设备国产化有一个先引进技术还是先做成市场规模后再国产化的选择。在市场规模很小的情况下,引进技术需要政府行为和干预。除了扭曲市场之外,引进可能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谈判过程。相反,有了市场规模,国产化必然随之而来,且速度很快。以火电30万和60万千瓦机组设备为例,当笔者10年前做30万千瓦和60万千瓦机组的电厂项目时,设备基本进口,政府并没有刻意要求国产化。事实是,几年前30万和60万千瓦设备已基本国产化。大市场吸引了技术,造就了中国30万和60万千瓦发电设备的制造能力。另一个问题是行政控制电价。行政主管部门对于风能项目的电价实行特许权招标,企业则为了获取项目压低竞标电价,以不到0.4元/kwh中标。而根据风电的基本情况测算,除了自然条件特别好的风场,加上特别乐观的假设之外,能够达到商业要求的风电价格都应该超过0.6元/kwh。经验证明,中标企业可能没有想真正地按建设承诺经营这些风电场,而是先拿下项目,慢慢做,或等待政策,或再与政府讨价还价。当然,为装饰门面,亏本建设经营风电的企业,可能有,但不多。

在可再生能源的成本和价格问题上,必须包括环境治理成本以及资源耗尽溢价。环境治理成本很容易理解,资源耗尽溢价则需要解释。涉及对能源矿藏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经济分析中要计算资源利用的经济成本。由于这些资源无法再生,被耗尽时必须用进口或国内替代品来替代,因此资源利用的机会成本包括了资源耗尽后其替代品的成本。耗尽溢价或费用可根据经济价格和年开采量占总储量的比例来确定,该溢价与经济开采成本相加后就得到使用不可再生资源的总经济成本。如果在可再生能源定价时,将目前的可再生能源成本价格,扣去用煤发电的环境治理成本和资源耗尽溢价,可再生能源的价格不会比煤电高。

此外,还应当动态地来看可再生能源成本和价格问题,不应当将目前国家批给可再生能源的价格看成是一成不变。长远的看,不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会上涨。因为,不可再生能源资源价格会因为稀缺和增加环境治理成本而上行,而可再生能源的价格则可能由于技术进步和市场规模带来的迅速国产化而下行。现在认为被批高了的电价,以后可以下调。除非价格当局认定已经批复的价格永远不变,但是这样一来,那能源价格还改革什么?

当然,许多价格上的考虑是出于对提高目前电价水平的担忧。这种担忧是合理的,但至少在现阶段不能成为阻碍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原因。因为,以目前可再生能源占发电

的极小份额(大水电除外)来看,可再生能源电价再高一些并不足以影响整个电价水平。

可再生能源的优点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和接受。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对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举足轻重。在资源紧张的现实条件下,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中国社会的共同选择,也是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中国政府已经从战略高度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可再生能源法》2006年1月1日正式生效以来,虽然不尽人意,但为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了一个法律框架。中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也明确提出,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包含大水电)将占总装机容量的30%以上。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步伐。国家发改委决定在2005-2007年间设立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化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鼓励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供热和地热泵供热。这些政策和规划为可再生能源的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在降低可再生能源成本方面,还有其他一些措施,如通过平摊电价或实行价格补偿等机制,计划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市场竞争力。

推广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关键因素

经验证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相对缓慢,需要特殊政策和努力去推广应用。显然,科技攻关,降低生产成本,是推广可再生能源应用和发展的关键。但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式增长方式造成中国能源后备储量不足,资源过快消耗,从而影响能源安全和长远发展。发展可再生能源势在必行,而且时间和速度都很重要。

“十一五”计划确定了单位GDp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的发展目标。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风电装机容量已经超过了“十一五”末期的500万千瓦规划目标,但是与可开发利用的约10亿千瓦风能储量和每年8000万千瓦火电装机相比,是一个小数字。发展速度是不是能再快一些,政策能不能更优惠些,措施能不能更有力些?比如,采取风电强制入网和收购政策,强制某一电网范围可再生能源的份额,还有其它一些激励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和贷款优惠政策。

目前可再生能源发展还有其它障碍。可再生能源发电规模小而且分散、成本高,会给电网带来一系列运行、负荷匹配、增容和成本增加等问题,实践中存在上网问题。另一方面,可再生能源设备和产品的技术论证、检查及监督,也缺乏有资质认证的专业公司,增加运行风险。因此,可再生能源企业风险较大、盈利较差,较难吸引社会资金的投入。

可再生能源的问题篇9

关键词:新能源;时间与速度;经济

前言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对能源的巨大需求正在对世界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在中国出口增长的同时,高耗能高污染的发展模式也日益成为中国人担忧的对象。

为此,本版近期特推出“可持续发展”系列,共8篇,聚焦新能源及环保主题,希望引起读者的进一步关注。

新能源是相对于长期广泛使用、技术上成熟的常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核能等)而言,已经开发但还不能大规模使用或正在研究试验、尚需进一步开发的能源。

新能源开发空间有待拓展

新能源包括海洋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氢能等等。也就是目前通常说的可再生能源(水电除外)。新能源技术在世界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例如太阳能的光热转换,光电转换,地热直接应用,生物发酵及热分解以制取沼气和气体燃料,潮汐发电技术等等。

中国《可再生能源法》确立了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发展的基本法律制度体系。自2006年1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对可再生能源投资投入和可再生能源制造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它比较完整地规定了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法律制度,有益于解决中国日益突出的能源供需矛盾和环境恶化问题。

除了《可再生能源法》,国家发改委还牵头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措施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例如制定了2010年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颁布了《可再生能源发电有关管理规定》、《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调配暂行办法》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发改委还与财政部等有关部门联合颁布了《促进风电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关于加强生物燃料乙醇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和《关于发展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财税扶持政策的实施意见》。此外,风能和生物质能资源的普查工作也正在进行中。

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再生的能源资源。它清洁且对环境无害或危害很小,其另一特性是分布广泛,适宜就地开发利用。2007年中国风电装机累计已达到605万千瓦,在建420万千瓦,该年的装机比过去20年总和还要多。但相对于中国目前的能源资源和环境问题,业界对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速度仍不满意。可再生能源在中国电力工业中仅占很小的比例。到2006年底,全国水电装机容量1.3亿千瓦,占全国总发电装机容量的21%。对于大型水电是否列为可再生能源,仍有争论。然而,除水电以外的可再生能源所占比重尚不足1%。

可再生能源发展缓慢的原因

可再生能源发展缓慢的原因主要是它相对高的成本和所需的电价。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成本一般比煤电高,生物质能发电为1.5倍,风力发电为1.7倍,光伏发电为11-18倍。可再生能源发展迟缓,与快速增长的火发电装机容量相比微乎其微,因此比例可能进一步减小。以风能为例,中国风能资源相对丰富,据估计可开发利用的风能储量约10亿千瓦,其中,陆地风能资源约2.5亿千瓦,海上7.5亿千瓦。中国推动风能发电近十年了,尽管近期增长较快,然而风电装机容量也只有约605万千瓦。

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焦点集中在降低成本,这是共识。然而,过度关注成本和所需的电价,是中国可再生能源战略的一个误区。表现在,一是过于迫切降低成本而急切要求设备国产化,二是对可再生能源电价控制过紧。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必然有一个大发展,这一点不应当怀疑。但是,开发时间和速度很重要,这应当是可再生能源战略乃至能源战略的一个重点。简单地说,无论利用不利用,风一直在吹,阳光普照。但是,煤越挖越少,大气污染排放越来越多。

大规模地降低可再生能源成本,显然需要设备国产化。但是,设备国产化有一个先引进技术还是先做成市场规模后再国产化的选择。在市场规模很小的情况下,引进技术需要政府行为和干预。除了扭曲市场之外,引进可能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谈判过程。相反,有了市场规模,国产化必然随之而来,且速度很快。以火电30万和60万千瓦机组设备为例,当笔者10年前做30万千瓦和60万千瓦机组的电厂项目时,设备基本进口,政府并没有刻意要求国产化。事实是,几年前30万和60万千瓦设备已基本国产化。大市场吸引了技术,造就了中国30万和60万千瓦发电设备的制造能力。

另一个问题是行政控制电价。行政主管部门对于风能项目的电价实行特许权招标,企业则为了获取项目压低竞标电价,以不到0.4元/kwh中标。而根据风电的基本情况测算,除了自然条件特别好的风场,加上特别乐观的假设之外,能够达到商业要求的风电价格都应该超过0.6元/kwh。经验证明,中标企业可能没有想真正地按建设承诺经营这些风电场,而是先拿下项目,慢慢做,或等待政策,或再与政府讨价还价。当然,为装饰门面,亏本建设经营风电的企业,可能有,但不多。

在可再生能源的成本和价格问题上,必须包括环境治理成本以及资源耗尽溢价。环境治理成本很容易理解,资源耗尽溢价则需要解释。涉及对能源矿藏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经济分析中要计算资源利用的经济成本。由于这些资源无法再生,被耗尽时必须用进口或国内替代品来替代,因此资源利用的机会成本包括了资源耗尽后其替代品的成本。耗尽溢价或费用可根据经济价格和年开采量占总储量的比例来确定,该溢价与经济开采成本相加后就得到使用不可再生资源的总经济成本。如果在可再生能源定价时,将目前的可再生能源成本价格,扣去用煤发电的环境治理成本和资源耗尽溢价,可再生能源的价格不会比煤电高。

此外,还应当动态地来看可再生能源成本和价格问题,不应当将目前国家批给可再生能源的价格看成是一成不变。长远的看,不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会上涨。因为,不可再生能源资源价格会因为稀缺和增加环境治理成本而上行,而可再生能源的价格则可能由于技术进步和市场规模带来的迅速国产化而下行。现在认为被批高了的电价,以后可以下调。除非价格当局认定已经批复的价格永远不变,但是这样一来,那能源价格还改革什么?

当然,许多价格上的考虑是出于对提高目前电价水平的担忧。这种担忧是合理的,但至少在现阶段不能成为阻碍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原因。因为,以目前可再生能源占发电

的极小份额(大水电除外)来看,可再生能源电价再高一些并不足以影响整个电价水平。

可再生能源的优点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和接受。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对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举足轻重。在资源紧张的现实条件下,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中国社会的共同选择,也是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中国政府已经从战略高度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可再生能源法》2006年1月1日正式生效以来,虽然不尽人意,但为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了一个法律框架。中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也明确提出,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包含大水电)将占总装机容量的30%以上。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步伐。国家发改委决定在2005-2007年间设立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化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鼓励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供热和地热泵供热。这些政策和规划为可再生能源的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在降低可再生能源成本方面,还有其他一些措施,如通过平摊电价或实行价格补偿等机制,计划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市场竞争力。

推广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关键因素

经验证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相对缓慢,需要特殊政策和努力去推广应用。显然,科技攻关,降低生产成本,是推广可再生能源应用和发展的关键。但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式增长方式造成中国能源后备储量不足,资源过快消耗,从而影响能源安全和长远发展。发展可再生能源势在必行,而且时间和速度都很重要。

“十一五”计划确定了单位GDp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的发展目标。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风电装机容量已经超过了“十一五”末期的500万千瓦规划目标,但是与可开发利用的约10亿千瓦风能储量和每年8000万千瓦火电装机相比,是一个小数字。发展速度是不是能再快一些,政策能不能更优惠些,措施能不能更有力些?比如,采取风电强制入网和收购政策,强制某一电网范围可再生能源的份额,还有其它一些激励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和贷款优惠政策。

目前可再生能源发展还有其它障碍。可再生能源发电规模小而且分散、成本高,会给电网带来一系列运行、负荷匹配、增容和成本增加等问题,实践中存在上网问题。另一方面,可再生能源设备和产品的技术论证、检查及监督,也缺乏有资质认证的专业公司,增加运行风险。因此,可再生能源企业风险较大、盈利较差,较难吸引社会资金的投入。

可再生能源的问题篇10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法》;能源;问题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244(2014)07-143-1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而能源紧缺的国家。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对于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传统的能源开发利用所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2006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24.6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消费量占69%。这种依赖煤为能源的结构,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需要亟需加快可再生能源的步伐,使我国能源走上清洁、节约、安全的发展的道路,我国能源立法的进程比较缓慢,为了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增加能源供应,促进能源结构的改善,使得能源安全得到有力保障,更好的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国务院于2006年1月1日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以下简称《可再生能源法》),至今已经实施了6年多,实施效果明显,影响深远。

一、细化或补充配套法律制度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和开发利用的特点是不一样的,应当考虑根据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因地制宜的制定不同的法规,现在许多的可再生能源法律只是对可再生能源的措施作出笼统的规定.可再生能源法律体系是应该由多层次、多结构、门类齐全而又结构严谨的可再生能源法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可再生能源立法应当由基本法与专项立法相结合,以全国人大立法和国务院行政法规为主、部门规章为辅、重视地方性立法。因此这就要国务院各部委以及地方政府适时出台配套的行政法规、规章等来细化我国《可再生能源法》中的法律制度。以《可再生能源法》及相关的配套性规定为基础,在合适的时机,进一步制定针对太阳能、生物质能、水电、风能等不同形式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法律,虽然财政部就法律规定了的税收优惠等有关问题研究出台有关办法。但是目前税收政策的行动进展很缓慢。

在可再生能源的立法中,在综合运用各种法律措施的同时,应强调运用行政指导机制来实现立法目标。可以采用行政许可,行政合同,行政奖励措施来实现行政指导。应当明确可再生能源开发的行政许可制度。因为可再生能源属于高风险投资,一些行业具有很高的垄断性。

二、有关部门要大力扶持可再生能源的科技创新,发展特色产业

我国可再生能源的技术研发力量薄弱,缺乏核心技术和技术人才,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实力比较弱,因此要使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持续发展,要大力培养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科研攻关,以科技创新降低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本。有关科研单位要与企业技术力量联合起来,团结合作。政府要引导企业从外延式发展向依靠科技创新的内涵式发展转变。国家各类科技创新发展规划要大力支持产学研合作,开展可再生能源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整合现有的可再生能源技术资源,提高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技术进步与特色产业的发展。政府还应该出台政策拨专款支持具有一定基础的高等院校增设相关的专业,优先安排相关科研课题的申请立项,为培养创新性技术人才和专业骨干创造条件;要积极筹建有关科研机构与实验中心,并建立生产企业、科研机构以及高等院校合作创新的激励机制,促进科研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以及研究成果的转化。

三、落实现有的政策法律保障制度

法律的生命和灵魂在于实践。没有有效的实施,再健全的法律制度也没有任何意义。我国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制定了很多政策和措施,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与此同时,在许多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法律政策措施的可执行性比较差,相关的一些法律制度也没有得到很好地落实,因此要严格执行《可再生能源法》及其配套的法规、规章、技术规范、规划、政策等。政府部门要将依法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列入议事日程,要按照法律的规定和规划要求,明确具体责任,严格落实具体任务,使得各项优惠措施确保到位。

四、完善公众参与制度

现阶段我国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解决我国能源的紧缺。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培养公众的能源节约意识,让公众参与到政策的制定以及能源的监管中,参与仍属于倡导性规范,因此我国应当在立法参与,管理参与和监督参与赋予公众应有的法律地位和权利,将参与机制具体化、制度化,增加可再生能源管理和监督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提供并且公布相关信息,使得公众能更好的了解可再生能源的状况和政府的管理工作情况,实现公众的知情权。建立和完善有关规划编制、项目审批、价格制定等方面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确保社会各方能够及时了解政府决策信息。同时,应建立定期的可再生能源法实施情况评估和报告制度,由省级以上能源综合管理部门定期向同级人大常委会或者政府报告可再生能源法实施情况,并向社会公布

五、完善行政部门实施和监管

我国当前各部门对的《可再生能源法》的监管职能比较分散,职权交叉重叠,多头管理,程序繁琐,缺乏几种有效的管理和规划,在许多领域职责不清,造成管理上的低效率和混乱,从而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因此要建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综合管理和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制度,理顺管理体制,统一协调和监管,由专门的部门来负责,对监管中的重大问题要充分论证,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不断完善综合执法能力与协调机制。

六、发展可再生能源与促进农村经济和西部开发结合起来

目前,许多可再生能源的资源分布在农村和西部地区,如,薯类、甜高粱等非粮农作物和小桐子、黄连木等生物质能原料大都适合荒地、西部地区和山区,风能大部分在中西部和贫困地区等。在保证粮食用地的情况下,发展非粮生物质液体燃料增加农民收入,适度发展粮食加工液体燃料有利于在粮食过剩时,稳定粮价和农民收入。因此,制定可再生能源政策时,要统筹考虑如何提高贫困地区和农民的收入。

参考文献:

[1]谢冶国,胡化凯,张逢.建国以来我国可再生能源政策的发展[J].中国软科学,2005,(9):97-98.

[2]陶建格,薛惠锋.能源约束与中国可再生能源政策的发展[J].中国软科学,2008,(2):69-71.

[3]杨解君.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立法新思维[J].法商研究,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