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节约资源的方法和措施十篇节约资源的方法和措施十篇

节约资源的方法和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30:52

节约资源的方法和措施篇1

关键词:节约型社会;法律功能;法律保障机制;软法渊源

【正文】

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社会经济课题。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提出,不仅是针对资源的节约使用,更是对现存经济发展模式、社会发展理念的反思与超越。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对资源的消耗总量大增,相应地,资源安全问题、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进一步突显。另一方面,资源浪费过于严重,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过低,严重制约着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鉴于此,构建节约型社会(是对“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简称,下同)是国家在正确认识中国国情的基础上顺应时展潮流的科学决策。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在要求,是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

一、资源节约型社会内涵之辨析

(一)资源节约型社会内涵观点综述

关于如何理解节约型社会的概念与内涵,目前学界还没有统一的认识。

陈东琪(2004)首次提出节约型社会的概念,他认为所谓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交换和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多种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1]叶蔚等(2004)首次提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概念,他们认为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资源节约的观念、主体、制度、体制、机制、体系等,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2]曾智泽(2004)认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内涵,应该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综合采取经济、法律、行政和技术等措施,促使人们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对自然界的态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以一定的资源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3]白雪秋(2004)在关于如何理解节约型社会的具体内涵时,提出从以下四个方面认识:首先,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经济”及经济学理论的题中应有之义。其次,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意味着在社会大生产的各领域各环节环环节约,社会主体个个有责。再次,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有赖于配套互补、协调一致的综合性措施的有效实施。最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的在于,能够有效利用资源,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4]李艳芳(2006)认为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国家通过采取经济、技术、法律等措施,促使政府、一切社会组织(企业)和公民个人尽可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避免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等领域出现资源能源的浪费,从而形成以最少的资源能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保持资源供给与需求相对平衡的社会状态。[5]陈德敏(2008)指出,节约型社会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人类在物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保护自然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环境,循环再利用废弃物资源,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形态。[6]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的在于追求更少的资源消耗、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尽可能实现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内涵

以上是笔者列举的目前学界比较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通过他们对资源节约型社会概念的阐述,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共识:节约型社会是相对于浪费型社会而言的,是在保证人民群众过上舒适的小康生活的前提下,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和浪费。只是在具体表述时,论者对节约型社会的含义的表述有所不同而已。同时,笔者认为诸多论者的表述存在这样一个不足:他们在界定资源节约型社会内涵的时候,并没有对“资源”做出明确的辨别,而是笼统的概念界定概念,这并不利于人们对资源节约型社会本质内涵的认识。此种情况一直到陈德敏教授在论述资源节约型社会内涵的时候,才给予了“资源”一个比较清晰的定义,将其界定为物质资源。总结前人所述,本文认为对资源节约型社会可做如下定义: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一个以支撑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经济、科技、法律、行政和道德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实现经济和社会利益最优化的社会系统。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资源节约型社会首先是一个社会系统,它包括节约观念、资源节约型主体、资源节约型体制、资源节约型体系等多方面内容;2、节约资源主要是指物质资源的节约,核心是自然资源的有效配置、高效和循环利用;3、资源的节约是全领域多方式的,要在资源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通过各种不同措施进行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4、节约资源要实现经济和社会利益最优化,以满足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提高为前提;5、节约资源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资源利用和社会发展的双向可持续性。6、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以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对称,以生态效益优先、资源“以供定产,以产定需”为基本原则的社会。

二、节约型社会建设中法律功能之定位

节约资源的方法和措施篇2

关键词:区域城市;节水决策;探讨

中图分类号:F2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9-0132-02

引言

水乃生命之本、水乃生命之源,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极为关键的资源,必要的物质条件。然而,水资源是有限的,区域水资源就更为有限,且这些年来,由于气候的变化,水资源出现了水量的锐减和水质的下降的不可逆转的现象[1]。但区域城市的发展对水资源的索取是无止境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贯彻落实节约开发利用区域水资源。

一、节水的重要性

节水的重要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能确保用水量等于或低于供水量,二是能减少费用。

1.有助于供给满足需求。必须满足的水需要是多方面的,从常规的为工业和居民供水到环境用水,无论这些需求如何,它们都将随时间而增长,从而对环境造成巨大负担,控制和缩减这些用水量能减轻供水机构负担。用水分为短期用水和长期用水。短期用水可以是星期一早晨7点人们洗漱、准备上班,或许还有花园浇水等等。在部分城市里,此时的最高用量为长期的或平均用水量的3~10倍。但是供水机构的管道和泵站规模都必须满足此时的最大用水量。节水是以减少短期和长期用水量为目标的。

2.有助于减少费用。无论供水机构是水量富裕还是水量贫乏,节水都能节省他们的费用。因为供水给用户总是要花钱的,供给越少,钱就花得越少,当然唯一的例外是供水量的大幅度减少将显著影响从供水得到的收入。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减少水的使用就意味着减少总的运转费用,这就要求我们奎屯市用水决策部门能做出以最低费用满足用户需求的最低费用的水资源规划。然而,现实是大多数供水机构不断扩大,设施变得越来越陈旧。建造、修理和增加这些设施,包括水和废水处理设施需要资金。从而减少用水量能够减少或缓和这些需要的影响,甚至可以大大降低机械设备更新投入的几率和费用,或不用更新机械设备和再投入费用。节水还能够减少化学药品费用,水泵电费和其他一些劳工费等运转和维护费用,从而大大提高经济效益,降低成本。

3.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益。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是无限的,在没有资源的限制开发利用的体制下,人对资源的掠夺是无止境的,且无止境的掠夺过程中,无视于资源的利用效率,也无视于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所造成的副作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而水固然是最为宝贵的自然资源,同时水又是承受生态环境污染的重要载体,也是净化和修复生态环境的重要而关键载体。只有提倡并强制节约用水,方能使人对水资源的掠夺欲望有所收敛,在开发利用使用有限的水资源付出相应代价的同时才会注重使用水资源的效益,已达到降低成本的结果。而只有在区域社会各个方面、各用水单位都意识到这点,并履行这方面的“诺言”才能使区域水资源得到合理优化配置,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保护和节约开发利用。

二、节水步骤与方法

对于整个区域城市来说,节约用水要讲究方式和方法的。对于节约用水首先得讲究实施的程序步骤,也就是明确节水步骤。

1.节水步骤。节水的第一步是确立节水目标。确定节水目标最容易的方法是结合当时的条件估计供水量和用水量的“从上向下法”[2]。在许多情况下,这种分析将指出在一定时期内供水处理、分配中存在的需要改正的弱点。例如确定一个达到多少的节水目标。节水的第二步是确定现在和将来的水的用途。这是很重要的,因为要达到该节水目标,节水工作还需精心地选择节水对象,以获得最大节约效益。这就要了解水的用途和用水方式。

2.城市节水主要针对的三种供/需状况。(1)长期供/需状况。当处在长期供/需情况时,重要的节水设施能为用户接受并主要是通过设施在整体上(而不是行为上)来实现。如果他们不接受的话,他们就不能正确地运用而可能放弃节水措施,这样其效率将极大降低。故要求这些节水设施能被众多用户所接受,这样还可以改变用水者的用水态度。(2)干旱供/需状况。当处于短期供/需状况,如干旱中发生的情况,就不像长期节水那样受到关注。应把更多的关心于公共教育和宣传,加强教育与宣传,使得大多数用户能改变用水态度,从生产、工作和生活等各个方面,方方面面注重改变原先不注重节约用水的方式和方法,而改用非常注重节约用水的方式方法,从而得到极为重要的短期效益。但要取得这短期用水量明显减少的效果关键是提前计划和明确的实施措施。另一个关键是宣传,因为当用户完全明白所处的状况,他们才能同意有效地削减各自的用水量。最后,对使用超过一定水量的用户采用限制和罚款,对浪费水的人提供“反面刺激”。当然,所采用的措施对所有用户必须是公平的。(3)非常时期供/需状况。非常时期节水用于由于多年难遇的干旱或水库崩坝或管道破裂或水源污染而造成的短期供水停止或不足。在这种状况下节水可能必须达到100%。也就是说,从河流和水库及供水设施得不到水,同干旱供水方案一样,非常时期供水计划的关键是在其发生前做好准备。在非常时期,公共教育/信息传播很关键。需要一个有力的通迅系统来加强这种教育。

3.节水方法。个人节水要讲究方式方法,对于一个区域城市来说同样要讲究方式方法,首先要有个节约用水的意识,然后才是会去主动寻找节水的方式方法,具体地可从如下方面入手。从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及居民生活各个方面着手抓好落实好节水政策、方法、技术及措施等方面的工作[3]。具体方法和措施为:采取行政、经济、法律、技术以及宣传等各种措施,实施农业、工业和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全面节水。在农业节水上,要以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为核心,工程措施、管理措施、农艺措施和生物措施并举,探索出节水高效农业的新路子,大力推行喷灌和滴灌农业。对工业节水,一是对高耗水项目一般不予审批上马;二是对现有高耗水、低效益的工业项目要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改进工艺流程,减少耗水量,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同时,压缩大批耗水高的工业企业,大力扶持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物流、旅游、商贸及证券和金融类服务行业。对于居民生活节水,一要加强城市供水管网设施的改造和管理,减少跑冒滴漏;二要加大开发研制和推广新型节水器具;三要充分发挥水价的经济杠杆作用,合理提高城市供水水价,同时实行累进制水价、超定额加价等措施,使节水变成自觉的行动。

在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同时,还要加大水污染的防治力度,逐步实现污水资源化,增加可供水量。大力推广中水回用技术,雨水和雪水利用等技术。归结一句话就是:必须以科学发展观来审视水的问题,从以需定供转变为以供定需,走量水而行、以水定发展之路。因此,要按照区域城市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及时调整奎屯市的产业结构和布局,逐步形成节水型经济结构,实现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总之水资源日益紧缺,故必须从水价方面让人们认识到用水量过大,其实是个经济负担,只有这样使一些人或单位由于用水过多,而所付水费上涨,造成代价过大,然后才自觉主动地做到节约用水,从而整个城市上上下下,各行各业,方方面面自觉主动地节约用水。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与水的和谐,区域水资源才能自然达到合理有效的优化配置,区域社会才能达到可持续稳定的发展。

结论与展望

本文作者针对区域城市水资源匮缺的现实和区域城市发展的必要性,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可持续发展道路,呼吁节约用水,提倡人水和谐,推荐若干节约用水的方式方法和具体措施。这些方法和措施将有利于区域城市推行节约用水,有利于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当然,节约用水的方法与具体措施还进一步有待于众人探索和开拓。

参考文献:

[1]张宗佑,卢耀如.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报告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2]杨书君,高本虎,任晓力.构建中国城市生活节水技术标准体系[J].标准化,2006,(4):7-9.

[3]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科技部.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释义[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DiscussiononRegionCitySavingwaterDecision-making

DenGShao-yun1,2,QiUQing-hua1

(1.YilinormalCollege,Yining835000,China;2.Xi’a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Xi’an710054,China)

节约资源的方法和措施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绿色施工

abstract:thispaperstartingfromthemeaningofgreenconstruction,greenconstructionexistencequestion,proposedthe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andfocusonthegreenconstructionstageofconstructionisdiscussed,soastopromote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constructionindustry,buildingaresource-saving,environment-friendlysocietycontribute.

Keywords:construction;green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7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

前言

绿色施工基于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着眼于微观行业实施控制的方法,所强调的“节约”,是建立在人类自然和社会环境基础上的节约,意在创造一种对人类自然和社会环境影响最小,利于资源高效利用和保护的全新施工体系。绿色施工的提出,其本身并非一项具体技术,而是对整个施工行业提出的一个革命性的变革要求,其影响范围之大,覆盖范围之广是空前的。施工企业会因推进绿色施工增加施工过程的难度,也会因施工措施费增大而使项目成本增加;但在宏观效果上,会因绿色施工推进,逐步显现环境污染减少、短缺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进而为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有效改善做出应有贡献。

“绿色施工”实质是以保持生态环境和节约资源为目标,对工程项目施工采用的技术和管理方案进行优化,并严格实施,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政策,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能源消耗,减低施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提高施工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水平,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与健康。具体地说,就是在保证施工过程安全文明高效优质的条件下,做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使施工过程成为“绿色建筑”的“绿色通道”。

1绿色施工含义

绿色施工的内涵大概包括如下四个方面含义:①是尽可能采用绿色建材和设备;②是节约资源,降低消耗;③是清洁施工过程,控制环境污染;④是基于绿色理念,通过科技和管理进步的方法,对设计产品(即施工图纸)所确定的工程做法、设备和用材提出优化和完善的建议意见,促使施工过程安全文明,质量保证,促使实现建筑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适用性和经济性。

2绿色施工措施

绿色施工措施,着重从:①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节约能源及节约水资源措施;②在保证工程质量及安全的前提下,制定节约材料措施;③按各工程用地及所需人员情况,制定临时用地指标和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等节约用地措施;④环境保护采取措施,降低环境负荷,保护地下资源这四方面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2.1节约能源措施

能源节约主要包括电能节约(施工现场用电、生活区的用电、办公区的用电的节约)、节油控制及大型机械设备优化选型等方面。具体措施如下:

2.1.1电能节约措施

项目用电均采用分路供电,施工、生活用电均设置分路计量装置,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电能损耗。

施工现场用电控制

①项目合理规划现场施工用电线路,合理布置施工区用电设备,尽可能减少大功率设备的安装使用;②尽可能减少夜间施工;③除夜间确需施工的部位确保照明外,其他无关区域均要求关闭电源;④现场电焊机等配备配置空载短路装置,实现降低功耗。

2)生活区的用电控制

①生化区宿舍内均同统一安装节能照明灯;②各栋宿舍楼均采用限流装置、分路供电的技术手段进行控制;③在宿舍醒目处均粘贴人走灯灭等友情提示标语;④生活区宿舍内杜绝自炊或使用电热器。

3)办公区的用电控制

①正常办公期间,电脑、打印机、复印机不用时,均设置在待机状态,下班后全部关机;②办公内饮水机必须处于良好状态,严禁对沸水进行长时间加热;③办公做到人走灯灭,严禁长明灯现象,同时关闭空调和饮水机电源;④办公场所充分利用自然光源,照明均采用节能灯;⑤办公室空调均采用1级节能产品,并严格按节能要求控制室内空调温度的设置。

2.1.2节油措施

土方开挖阶段,项目通过优化栈桥布置,缩短了机械的运输路径。大底板砼浇注过程中,采用废旧钢模自制溜槽进行砼浇注,减少砼机械泵送,主体结构施工阶段,现场合理布置,尽量利用塔吊吊运,尽可能减少汽车吊等用油设备的使用。

2.1.3大型机械的优化选择

现场机械选型在满足施工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选用较小功率的机械设备。

2.2水资源节约措施

水资源分为常规水资源和非传统水资源两种,现场对水资源节约和利用方面均取了有效措施进行控制。

2.2.1水资源节约措施

现场主要通过:①分路供水,严格实施生产、生活分路供水系统,并设置分路计量装置;②统一采用节水型产品;③现场施工车辆均采用高压冲水设备进行清洗;④加强管理,杜绝跑冒滴漏,做到人走水关等相关措施严格控制水资源浪费。

2.2.2非传统水资源利用

现场建立了循环水系统,专门设置循环水池,将降雨水及基本降水阶段的地下水和排水沟排入三级沉淀池的废水存储于循环水池中,既按环保要求严格控制污水排放,又使沉淀水重复利用。施工场地四周均设置统一连贯的排水沟进行排水。另外,基础基坑井点降水阶段,废水量较大,项目集中在沉淀池安装水泵,作为施工养护水、冲洗车辆用水循环使用。主体施工阶段,利用地下室收集雨水和从排水沟排入三级沉淀池的废水作为车辆和道路冲洗及抑制扬尘的用水。

2.3材料节约措施

现场材料节约主要采取以下措施:①充分利用钢筋、砼、模板等余料预制现场零星构件或利用其来加固结构支撑体系;②采用成品化、工具化的临时设施作为现场临时围护结构;③合理优化钢筋接头方式,尽可能采用机械连接及电渣压力焊连接方式;④废旧木方采用木方接长技术,对短、废木方进行接长实现再利用;⑤砼实现80%过磅率,严格控制砼方量;⑥采用商品砂浆或干粉砂浆替代常规自拌砂浆;⑦现场及生活区采用周转式彩钢板活动房作为办公和宿舍,保证重复使用率100%,现场围挡及库房充分利用原有拆迁阶段未拆除的围墙或旧砖。

2.4节地与土地资源利用

积极应用新型建筑材料,做好施工现场用地保护,主要措施如下:

2.4.1积极应用新建筑材料

①杜绝使用粘土砖等粘土制品,保护土地资源不受损失;②通过技术变更,将地下室及裙房内原砖砌隔墙改为使用Zm轻质隔墙板,实现高效快速施工的同时,也达到了创效的目的;③主体二结构外墙砌体均统一采用小型砼空心砌块;④主体二结构内隔墙采用蒸压砂加气砌块。

2.4.2施工用地保护

①现场围墙尽量利用拆迁房的旧墙和老围墙,在此基础上再稍加以美观、经济的装饰后作为工地围墙;②要求地连墙施工方将施工用地临时重车道从常规的地连墙内侧改到地连墙,充分利用其做为临时施工道路;③现场裸土部位利用小区正式绿化所用的部分花草树进行绿化;④利用原有场地拆迁废、旧砖,砌筑仓库、工具房、厕所等临时建设施。

2.5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主要从:“声、光、尘”控制、环境保护、土壤及地下资源保护三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具体措施如下:

2.5.1光、尘”控制:①噪声控制:夜间施工全部均按政府规定办理相关手续,且与周边社区做好沟通,并张贴告示,严禁现场鸣笛、敲打,做到材料轻拿轻放等;②现场使用低噪音的施工机械,空压机等噪声较大的设备设置隔音罩;③砼支撑拆除采用爆破技术,降低噪音的产生。

2.5.2污染控制:①照明光束全部俯射施工作业面,严禁平射设置,禁止工地内灯光直射围墙,碘钨灯等灯具均配设了防眩光罩;②夜间尽量控制减少电焊等产生强光的施工作业,电焊等强光作业时均采用遮光罩进行遮挡。

2.5.3扬尘控制:①现场均实行全封闭施工,结构施工阶段外架设置整齐、清洁的绿色密目安全网,并定期进行冲洗;②施工现场道路和生活区地面全部进行硬化处理,安排专职工人定期对路面进行洒水和清扫;③施工中全部使用商品混泥土,现场使用水泥筒仓也采取防尘措施,筒体表面清洁,避免锈斑和锈蚀现象;④在渣土,垃圾控制方面,做到工程挖土随挖随运,且装载的渣土不超过运输车辆箱体、上下沿口,并保持运输车辆盖板的闭合覆盖。现场设置封闭式垃圾房,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并采取封闭式容器装盛,及时清运。

2.5.4生活区环境保护

①现场和生活区分别设置三级沉淀池和隔油池及化便池,并定期进行清理;②对生化污水和施工废水排放定期进行pH值测试,确保污水排放达到国家标准;③尽可能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④采用商品砼和商品砂浆,现场无自拌砼,砂浆现象,无运输引起的起尘等现象;⑤禁止使用一次性饭盒、塑料袋;⑥基坑降水设计时通过减少降压井数量和降低降压深度,减少了对地下水位的影响,通过监测数据保证未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2.5.5土地及地下资源保护

施工场地全部进行了硬化,空地进行了绿化。施工期间,必须注意对周边环境和管线的保护,达到无破坏地下管线、管道行为。

节约资源的方法和措施篇4

关键词:节约型;园林建设;节地措施

1节地措施的意义

对园林建设来说,科学规划是需要依据的准则。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既是为了迎合园林“节约型”的思想,也是为了达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人口众多是我国的一大特点,也是我国存在的一个问题。由人口众多带来的问题很多,其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土地资源相对稀缺。要使园林建设发挥出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就需要规划园林的面积,做到合理开发。根据要进行开发的土地资源的现状,制定出一套以节约为本的园林建设与绿化的方案,进而迎合城市发展的方向,同时,为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和改善作出贡献。

2节地措施的具体方法

2.1对节约用地进行严格的制度规定

节约用地使得土地资源的短缺问题得到大大的缓解。但是,由于我国的节约用地相关政策不具有时代性,没有随着我国的发展作出相关方面的改进,因此,在制度方面存在一些缺陷。针对园林建设,需要国家根据对其现状的分析,颁布新的合理的政策法规,并对原有的标准进行补充和修订,使其与园林建设的发展相一致,并全面贯彻“节约用地”的理念。

2.2对园林设计进行相应的标准约束,强调设计中“节约”理念的融入

园林的设计工作往往需要设计师根据其特点进行设计,而设计师又容易忽视节约的概念,因此,要制定相应标准对设计工作进行要求,并对设计好的方案进行审核。要根据园林的具体情况进行土地规划和分析,根据建筑物的建设及树木绿化方面的要求,以最佳的土地划分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设计之后要有相关方面的专家针对用地的经济效益方面及资源节约方面进行审核分析,进而,进行方案的优化,使得制定出的园林设计方案能将节约型园林的优势充分发挥。

2.3节地措施的实例

关于节地措施所带来的成效,具体表现为以下2个事例:一是泉城公园的生态栈桥。二是龙岩中山公园的事例。泉城公园的生态栈桥如右图:

泉城公园总长为820m,平均宽度约为2.7m,其主体部分由钢结构组成,该生态栈桥从公园西南角玉绣河广场开始到东南角的生态广场结束,空间格局总体呈现“S”形,从植物园南半部迂回穿过。生态栈桥的建设用于连接泉城公园内南区各景点、设施和水系,并对原有步行系统做以补充和完善,从而扩大园内空间景观的整体布局,达到一种“游客走几步,景色就会有所变幻”的最佳效果,这种方式既节省地面空间,又保留原有绿化面积和园林景观,使城市生态更加完善,更体现对土地资源的节约。

龙岩中山公园是一个通过合理利用空间用以达到节地目的的事例。设计的思想是:在规划中通过依据立体原则、并结合“综合利用”的概念,开发地下空间,合理利用台地和地下设置的人防设施作为停车场,从而建设出一个组合式的建筑以节约建设用地。龙岩中山公园利用了原有的公园厕所靠近解放路及地形高程差,把公园内的厕所、垃圾中转站等进行综合考虑,沿着街道底层依次建设为城市公厕、垃圾中转站,从而节约建设用地,也使得污染点有所减少。

3结语

节约型园林的建设需要经过长久努力,并通过结合现代先进的建设理念和技术,对园林的情况作出合理分析和规划,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相关条例法规对节约型园林进行开发,以此使得我国的园林行业向节约型方向发展得更加迅速。

参考文献

1刘武,陈勇.建设节约型园林应采取的技术措施分析[J].绿色科技,

2014(9)

2任启闯.建设节约型园林应采取的技术措施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

2013(7)

节约资源的方法和措施篇5

【关键词】施工降水;资源化;综合利用;对策

前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城市建筑向地下和高层空间发展,施工降水成为很常见的基础工程施工保障措施;建筑物基础施工周期长,特别是有些面积较大的高层建筑存在沉降后浇带,甚至在主体封顶以前降水工作都在持续进行中,由于法律法规的空白以及管理水平落后,绝大多数降水施工所抽取的地下水都被当做废水直接排放,加剧水资源的浪费,同时造成地下水位失衡进而影响周围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因此,在水资源日益紧张的现状下,实现工程降水的资源化利用已经成为一个很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一.我国建筑基坑降水资源化利用现状与问题

目前,我国建筑基坑降水资源化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节约意识淡薄,水资源价值观缺失;没有水资源重复利用标准规范;2.降水施工单纯考虑基础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很少考虑利用抽排的地下水;3.现场用水管理混乱,缺乏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4.施工降水排水价格偏低,缺乏合理的经济调节机制,5.法律法规相关规定存在空白,缺少强有力的节水约束手段。

我国建筑施工中基坑降水的资源化利用涵盖保护生态环境和创建社会经济效益的双重目的。具体来说,不仅可以缓解水资源需求压力,节约水资源,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够改善和美化城市生态环境,进一步提高社会的承载能力,促进我国建筑业平稳和谐发展。

二.建筑工程降水资源化利用的管理措施

由于建筑基坑降水资源化利用,不同的社会自然环境面对的实际情况差异很大,涉及的领域较广。其主要的管理措施有以下几种:2.1提高节约水资源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的节水认知是当务之急,通过宣传和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双管齐下。树立节约水资源的全民意识2.2采用科学方法施工,为提供技术政策支持,通过制定相关的基坑降水利用技术发展规划和出台相关积极政策,是节水施工的必然途径;2.3规范责任部门监督,由城建主管部门及环境保护部门、市政管理部门等相关单位牵头,制定落实相关监督条例,对基坑降水收集利用实行政府监督,可以通过利用经济杠杆遏制任意抽取排放地下水的行为。2.4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工程降水资源化利用标准,制定相关规定或条例,必要时国家应制定节水施工的法律法规,为工程降水的资源化利用提供有力保障。

三.建筑工程降水资源化利用的利用措施

如同古代大禹治水,工程降水的水资源利用也不能简单一禁了之,堵疏并行,通过一些工程技术手段,对降水施工抽取的地下水进行充分利用:3.1多数工程降水可实行强制性回灌:不仅可以保持工程所在区域的地下水平衡,同时在城市密集建筑物群中,可以保护周边建筑物的耐久性和安全性;3.2补充城市自然水系:有天然水系的城市,可以考虑工程降水进入进入天然水系中,避免破坏当地水资源平衡,3.3补充社区水景:现在很多成片开发的小区基本都设有水景设施,可以通过先施工水景的方式,后期降水时抽取的地下水可注入水景中使用,节约自来水;3.4作为生产用水:针对工业项目,可考虑在后期施工中将工程降水处理后,引入生产用水系统等;3.5用于农业灌溉:城市边缘与农村接壤低区,在灌溉季节可将施工降水用于农业灌溉,或利用农用井做回灌井点;

通过行政手段和工程技术措施,实现工程降水资源化利用的目标。需要整个行业提高认识,实事求是地做好资源保护、充分利用的工作,形成人人节约、保护的水资源利用状况,在人类生存环境日趋恶化,资源日益紧张的大环境下,进而推动全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仇保兴节水以住宅为基点湖南房地产

[2]李军杨秀山彭永臻微生物与水处理工程化学工业出版社

[3]JGJ/t111-98,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S].

节约资源的方法和措施篇6

关键词:央行分支行;节约型机关;创建

中图分类号:F83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09)05-0080-03

一、节约型央行机关的内涵及建设央行节约型机关的意义

(一)节约型央行机关的内涵

央行各分支行作为人民银行的派出机构,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依法履行贯彻国家货币政策、维护辖区金融稳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等中央银行职能,既有别于一般的国家政府机关,也有别于各商业银行。因此,央行分支行建设节约型机关有着自身的内涵及其特点。笔者认为,节约型央行机关是指央行分支行以厉行节约和提高工作效率两者和谐统一为目的,在履行央行职能的同时,以建设央行节约文化为切入点,切实加强节约宣传教育,自觉完善节约制度、机制,规范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公务行为,使机关及全体工作人员自觉养成较高的节约意识和普遍的节约行为习惯,合理使用并充分发挥能源资源的最大效用,成为建设节约文化和发挥节能表率作用的组织发展类型。因此,建设节约型央行机关,跟传统意义上“过苦日子”的节约有着重大的区别,是一种追求能源资源效用最优化前提下的节约,是一种追求行政经费积极合理使用的时尚节约。

(二)建设央行分支行节约型机关的现实意义

建设节约型政府机关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作为国家机关的中央银行应该带头节约资源,既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点任务,又是加强人民银行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1]从实际的情况看,首先,人民银行行政经费由国家财政全额划拨,其厉行节约即表现为财政经费支出的节省,可以达到降低行政运行成本的效果。其次,在会计年度行政经费相对一定的情况下,节约经费支出,就能够集中有限的财政经费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促进行政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再次,央行各分支行带头节约资源能源也是央行开展资源节约工作的题中之义,更是加强央行分支行自身建设的内在要求。在央行分支行深入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活动,对于加强央行分支行机关建设、提高行政效能,节能降耗、降低成本,树立良好央行形象,进一步形成艰苦奋斗、厉行节约的良好风气十分必要,对各商业银行乃至社会各界推进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引导作用。

二、央行分支行节能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央行分支行节能工作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央行分支行积极推进节能工作,明确节能目标,制定节能措施,建立节能机制,加强对耗能设备设施的节能改造,机关节能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各分支行根据总行下发的“人民银行能耗统计软件”汇总机关及各下属单位的能耗使用情况,通过能耗使用情况这个量化指标考核各单位的节能成效,督促各单位贯彻落实节能要求。部分分支行还进一步加强对空调等“能耗大户”的节能改造,成绩斐然,2007年与2005年相比,人民银行系统副省级以上分支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了4.69%。

(二)央行分支行节能工作存在的问题

从央行分支行的现状看,距离建设节约型央行机关目标仍有一定差距,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亟需解决。

1.节约意识较为淡薄。有的分支行的职工存在“花公家钱不心疼,公家的物不用白不用”的观念,存在节能减排工作抓与不抓和自己关系不大的消极思想,节约意识较为淡薄。有的分支行机关在供热、供水、供电、食堂等后勤服务与保障系统等方面重大项、轻细节,在水、电、油等能源管理上属于粗放型管理,不注重勤俭节约,长流水和长明灯现象仍然存在。

2.节约机制不够完善。有些分支行节能制度缺失,激励机制不完善,节能减排措施落实不到位。比如,没有统一的能源消耗标准和节能考核奖惩制度,干部职工缺乏自觉节能的动力和约束力。有的单位节约工作虽有管理制度但没有制定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和实施细则、奖惩措施,缺少对节能先进分子的典型宣传,存在管与不管一个样的问题。

3.节能技术利用较少。央行分支行有些建筑的建造年代较早,建造时几乎没有考虑节能问题,其设计本身也达不到节能要求。出于对年度经费开支的考虑,部分央行分支行缺乏对现有设施设备进行节能改造的热情,或是虽有长期规划却落实不到位,加上个别领导对使用节能技术重视不多,满足于现有状况,能源浪费现象难于杜绝。

三、建设央行分支行创建节约型机关的基本思路

(一)加强宣传引导,积极营造节约氛围

职工节约意识的形成和节约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宣传教育引导的过程,央行分支行应坚持不懈营造重视节约的浓厚氛围。

1.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建设节约型机关的宣传活动。宣传节约能源资源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先进典型,倡导节约文化、节约文明。采取宣传栏、知识竞赛、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加强节能形势和节约能源知识的宣传,积极倡导合理利用资源,抵制铺张浪费陋习。把厉行节约、勤俭办行作为一项专项活动与艰苦奋斗教育、爱岗敬业教育结合起来,让职工真正想、切实做,使建设节约型机关真正收到实效。同时,央行分支行后勤服务中心、工会等部门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教育、引导和规范全行员工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点滴事情做起,自觉养成节约的良好习惯。要认真总结推广节约能源的先进典型事例,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

2.大力普及党和国家关于资源节约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标识。一方面,严格执行《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等法规制度,自觉落实节约能源资源规范和标准;另一方面,不断加强节约能源资源的知识学习,提高节约资源能源的能力和水平。

(二)健全管理机制,加强节约制度建设

建设节约型机关,制度是保障。[2]各央行分支行应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在摸清能耗家底的基础上,抓紧制定有关水、电、财务、后勤、办公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节能配套办法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节水、节电、节油、节约办公用品、节能采购等管理制度和措施。消除影响和制约节能减排工作的制度,把“规范节约、制度先行”作为建设节约型央行分支行的有效保障。

1.建立节约用电、用水制度。一是要建立办公室、会议室节约用电制度。例如规定办公室、会议室夏季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26度,开空调时关闭门窗。二是要建立用水、用电设备的管理制度。对损坏的水表、水阀、水龙头等设备,及时进行维修,避免跑冒滴漏现象。三是建立美化、绿化工作中的节水制度。如在喷水池安装池水循环设备,绿化时增加种植树木的数量适当减少草地的面积,在草地加装滴灌、喷灌龙头,实行滴灌、喷灌,少用浇灌等。[3]

2.建立节能产品采购制度。能耗产品采购是央行分支行节能的入口关,必须从源头上加以控制。一是建立健全节能产品采购制度,加强节能产品采购活动的组织管理,保证节能和绿色采购工作落到实处。二是优先采购列入《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中的产品,严禁采购能源效率低的产品和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和设备。三是在招标文件及办法中明确规定对提供节能产品的企业给予加分或优先考虑授予合同。四是不断扩大节能环保产品采购范围,对空调机、计算机、打印机、显示器、复印机等办公设备和照明产品、用水器具,由同等优先采购改为强制采购高效节能节水环保产品。

3.建立能源资源消耗监测和统计制度。能源资源消耗监测和统计是加强能源资源管理,推进节约能源资源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在全面开展能源资源消耗调查的基础上,建立机关能源资源消费计量和统计制度,开展能源资源消费分户、分类、分项计量工作,并严格按照制度持之以恒,严格执行。

(三)制订节约规划,推进节约措施落实

节约型央行机关的建设是一个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必须坚持长期规划和短期建设相结合,抓紧抓好对短期目标的建设落实,加强对节约工作的领导,并在细化建设目标的基础上,分解落实责任制,切实抓好节约措施的落实。

1.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分支行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高度重视和加强对本单位(含下属机构)节能工作的指导,建立节能管理体系,明确目标和责任,把节能工作摆上突出的重要位置,常抓不懈,确保组织到位、措施到位、指标落实到位,积极推进节约型央行机关建设。

2.制订规划。“事贵于谋”,制订规划是建设节约型央行机关取得成效的前提,必须结合实际,采取分步骤、分阶段、长短相结合、循序渐进的办法,制订和不断完善规划,全面部署统筹安排,使节约型央行机关建设既有长期规划,又有年度建设目标,并逐步推进。

3.分解责任。分清责任是落实节约型央行机关建设措施的重要保证。将建设节约型央行机关的工作规划分解成若干子计划,分解至各级单位、各部门,使其明确任务,各负其责。并与相关责任人签订节约责任书,逐步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通过“后评价”的手段对节能减排工作进行跟踪问效,既要坚持“正激励”,又要防止负面效应。

(四)找准突破口,着力推广新技术

当前,人民银行的能耗构成主要集中在网络机房、中央空调、照明灯具等设备的运行上。因此,需要将工作重点放在加强这些设备的节能改造上,加快对这些设备的改造速度,优化设备的运行方式和管理模式,找准节电这个突破口,以技术手段推进能源节约。

1.加强节能专业技术知识的培训。针对部分央行分支行节能工作中,专业知识和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的问题,宜采取有效措施,根据节能工作的不同对象和内容,组织相关人员全面系统地学习节能技术和节能专业知识,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骨干队伍,做到“送出去、请进来”。有条件的基层行,可选派能力素质好、具有一定节能经验和技术水平的同志送到高等院校学习培训,掌握节能新知识、新技术,并根据本单位情况加以推广应用;或是邀请节能专家对本单位的能耗情况和设施运行情况等进行诊断,科学论证,指导分支行拓宽思路,开阔视野,注重成本,加强节能改造。

2.加大节能改造力度。落实技术节能,实施节能改造既不能搞急功近利、劳民伤财,也不能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应当重在实效。一是深入调查、摸清底数。对能耗技术按办公用电、中央空调用电、网络机房用电等情况逐一进行统计,确保数据的有效、真实和准确。二是充分分析、合理论证。对相关企业提供的节能产品,一方面查证有关依据,走访部分使用该产品的单位,了解产品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对不同设备、不同用户的耗能情况进行记录分析,寻找节能突破口,为节能改造建立效果比对基础数据,进而按照效益最大化原则,大力推广和使用节约能源资源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采用节能型照明、供热、空调设备和系统等,逐步实施节能技术改造。

(五)完善考核评价办法,建立节能考核指标体系

按照目标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到位、奖惩分明、一级抓一级、一级考核一级的要求,坚持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和“科学、客观、真实、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建立健全分支行节能考核评价办法,把央行分支行节约工作纳入综合考核范围,将节能目标和指标完成情况列入各单位(部门)主要责任人年度考核的内容,并据此建立相应的节约型机关的绩效评估制度和奖惩办法,提高节约能源资源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考核内容主要包括节能降耗目标完成情况和节约措施落实情况,设置相应的考核指标,按照节约目标责任考核评价计分办法打分。节能降耗目标完成指标为定量考核指标,包括:人均用水量、人均用电量、人均用气量、人均用油量和人均能耗目标值等指标,根据能耗降低率的高低进行评分,超额完成指标的适当加分。节约措施落实指标为定性考核指标,包括:节约工作组织和领导情况、节约目标分解和落实情况、节能技术应用和推广情况、法律法规执行情况、节能基础工作落实情况等考核指标。总的考核结果根据事前核定的节能降耗目标完成指标和节约措施落实指标的权重计算,并根据得分划分考核等级。■

参考文献:

节约资源的方法和措施篇7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有关节约用水的规定,从四个方面抓好落实。

1、落实建设项目节水“三同时”制度。即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项目,应当制订节水措施方案并配套建设节水设施;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今后新、改、扩建项目,先向水务部门报送节水措施方案,经审查同意后,项目主管部门才批准建设,项目完工后,对节水设施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否则供水企业不予供水。

2、大力推广节水工艺,节水设备和节水器具。新建、改建、扩建的工业项目,项目主管部门在批准建设和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取水许可时,以生产工艺达到省规定的取水定额要求为标准;对新建居民生活用水、机关事业及商业服务业等用水强制推广使用节水型用水器具,凡不符合要求的,不得投入使用。通过多种方式促进现有非节水型器具改造,对现有居民住宅供水计量设施全部实行户表外移改造,所需资金由地方财政,供水企业和用户承担,对新建居民住宅要严格按照“供水计量设施户外设置”的要求进行建设。

3、调整农业结构,建设节水型高效农业。推广抗旱,优质农作物品种,推广工程措施,管理措施,农艺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高效节水农业配套技术,农业用水逐步实行计量管理,总量控制,实行节奖超罚的制度,适时开征农业水资源费,由工程节水向制度节水转变。

4、启动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工作。突出抓好水权分配,定额制定、结构调整、计量监测和制度建设,通过用水制度改革,建立与用水指标控制相适应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大力开展节水型社区和节水型企业创建活动。

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1、严格限制自备井的开采和使用。我市已被省政府划定为深层地下水严重超采区,今后除为解决农村饮水困难确需取水的,不再审批开凿新的自备井,市区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的自备井,要于年底前全部关停;对于公共供水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的自备井,安装监控设施,实行定额限量开采,适时关停。

2、贯彻水资源论证制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重大建设项目的布局,应与当地水资源条件相适应,并进行科学论证。项目取水先期进行水资源论证,论证通过后方能由项目主管部门立项。调整我市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空间布局,切实做到以水定产业,以水定规模,以水定发展,确保用水安全,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可持续发展。

3、做好水资源优化配置。鼓励使用再生水,微咸水,汛期雨水等非传统水资源;优先利用浅层地下水,控制开采深层地下水,综合采取行政和经济手段,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

三、加大污水处理力度,改善水环境

1、根据《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对现有入河排污口进行登记,建立入河排污口管理档案。此后设置入河排污口的,应当在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之前,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合理设置。

2、积极推进城镇居民区、机关事业及商业服务业等再生水设施建设。建筑面积在万平方米以上的居民住宅小区及新建大型文化、教育、宾馆、饭店设施,都必须配套建设再生水利用设施;没有再生水利用设施的在用大型公建工程,也要完善再生水配套设施。

3、足额征收污水处理费。《市污水处理费征收管理办法》已于年月日正式实施。要加大污水处理费征收力度,为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提供资金支持。

4、加快城市排水管网建设,要按照“先排水管网、后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原则,加快城市排水管网建设。在新建设时,必须建设雨水管网和污水管网,推行雨污分流排水体系;对现有,要在城市道路建设的改造的同时,对城市排水管网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和完善,提高污水收水率。

四、深化水价改革,建立科学的水价体系

1、利用价格杠杆促进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逐步提高城市供水价格,不仅包括供水合理成本和利润,还要包括户表改造费用、居住区供水管网改造等费用。年生活用水价格为元/立方米(含污水处理费、水资源费下同)。年每立方米达到元左右。

2、合理确定非传统水源的供水价格。再生水价格以补偿成本和合理收益原则,结合水质、用途等情况,按城市供水价格的一定比例确定。要非传统水源的开发利用进展情况,及时制定合理的供水价格。

3、积极推行“阶梯式水价(含水资源费)”电力、钢铁、石油石纺织,造纸、啤酒、酒精七个高耗水行业,从年起实施“定额用水”和“阶梯式水价(水资源费)。”水价分三级。级差为1:2:10。工业用水的第一级含量,按《省用水定额》确定,第二、三级水量为超出基本水量10(含)和10以上的水量。

五、加强水资源费征管和使用

1、加大水资源费征收力度。征收水资源费是优化配置水资源、促进节约用水的重要措施。全市范围内使用自备井(农村生活和农业用水除外)的单位和个人都应当按规定缴纳水资源费(含南水北调基金)。水资源费(含南水北调基金)主要用于水资源管理、节约、保护工作和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不得挪作他用。

2、加强取水的科学管理工作,全面推动水资源远程监控系统建设、智能水表等科技含量高的计量设施安装工作,所有自备井都要安装计量设施,实现水资源计量,收费和管理科学化、现代化,规范化。

节约资源的方法和措施篇8

一、资源节约型农业含义与现存问题

(一)什么是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经济。要对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经济展开相关的讨论,我们就必须先了解相关名词所代表意思,这样才能更为方便的理解所描写的内容。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经济实际上就是属于资源节约型的农业技术所创造的经济效应,所以在讨论资源节约型技术经济的问题时,实际上就是在讨论资源节约型的农业技术存在的问题。资源节约型的农业技术是发挥在农业资源上的。农业自然资源在自然界相互依存,能够被人们使用,但由于它分布是不均匀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有使用极限的,所以这也是资源节约型农业的提出原因之一。农业经济资源是在农业生产中有影响的经济因素和外加生产力量。资源节约型农业在最近的几年中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它的实质内容就是通过各种有效的措施,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在消耗同等农业资源的情况下,力求创造最大的经济效应和产生最好的社会效益,这样也是为了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它主要追求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方面是节省资源的使用,尽可能的降低农业生产所需的资源和去掉不必要的额外供给。另一个方面是通过技术的提升,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二)技术普及在农业经济中的价值体现。人均资源不足是制约我国农业经济进一步提高的瓶颈,要想解决农业经济的问题,就应当先解决资源不足的问题。而农业技术的应用,特别是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的应用是能产生充足的效果去解决目前我国的一些资源浪费的现象。特别是在我国如今人均耕地逐年减少,部分水资源和耕地受到污染,农副产品等资源浪费的背景下,资源节约型农业必然会成为目前农业发展的转型方向。因此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是否能大规模的普及扩散,影响着资源节约型农业的发展,进而影响到我国农业经济的进一步提升,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是解决资源节约型农业经济的核心举措。因此要解决资源节约型农业经济的问题,关键在于解决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的普及扩散问题。(三)阻碍技术普及的因素。现如今在推动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上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政策制度的制定还不够完善,相关体系和责任划分没有都没有建立或完善。相关的财政投入不足,导致从事相关科研工作的人员专业性较少,资源节约型方面的技术缺少自主产权,大多靠引进或仿造国外技术,在节水灌溉方面更为突出。农业技术在一些方面是应当要适应整个系统的,因此合理的统筹规划才能使个体技术在整体的效益提升中发挥最大的作用。不同的区域环境应当做出适当的条件,例如对于水资源充足的就应当采取节能或节地技术,目前一些农业技术的普及并没有合理的规划调节。在一些教育欠发达地区,环境保护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等理念并没有得到普及,民众只追求经济效益的提升,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自然得不到应用。政府一般处在技术普及的主导地位,但目前相关的负责人员较少,实际作用的技术指导不够,相应的宣传力度不足,由于作为宣传对象的农民大多数文化水平并没有那么高,所以一些宣传方式例如较为死板的书面语言并不能让技术普及受益,致使技术得不到良好的扩散。而另一方面,沟通交流渠道没有构建完善,农业技术出现的问题和创造的效应都没有能够很好的反馈给科研部门,导致技术具有滞后性,无法发挥良好的效果。

二、解决相关问题措施

(一)完善相关制度,保证供给。政府部门应出台制定相关措施,首先应当投入足够的财政资金,保证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的研发保质保量的进行,同时提高在一线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队伍数量和队伍质量,使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得到保证。之后应当保证相关设备设施的生产完善,相关农业技术得到研发,没有相应的设备来实现技术的现实作用,那这个技术就是零的价值。要保证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得到应用,相应的配套设施应当得到良好的研发生产,这样在供给方面做好工作,才能为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打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实现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的推广普及,就少不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设立合适的奖惩制度,在惩罚方面应当加强环保法的实施力度,对于一些对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的破坏性生产行为要及时叫停。在奖赏方面要对使用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或进行相关设备生产工作的个人或团体进行适当的补助措施,有效的激励农民们对于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的使用热情。建立保险措施,发挥农村金融银行的作用,降低农民们使用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的市场风险。建设多种渠道的资金来源,民间工厂可以与科研机构合作,将生产利润的部分反馈到提供技术支持的科研院校中,这样的双赢合作可以进一步使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使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经济得到一个良好的正循环。(三)优化宣传培训机制。要做创新宣传方式和在宣传工作上下足功夫,要针对农民群众这样特定的群体,制定合适的宣传方式,力求能使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等观念能够得到理解并深入人心。应当设立合适的示范基地,安排相关的农业技术人员,保证能对实施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的农民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持,保证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更好地体现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的作用,从而激发农民之间的联动作用,推动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的扩散,实现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三、结语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农业作为解决人们生存问题的产业,在国家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农业经济也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不断的提高农业经济,保证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就应当大力普及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确保当前农业向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

作者:赵坤单位:黑龙江省鹤山农场

参考文献:

节约资源的方法和措施篇9

随着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黄河水资源需求不断增加,水资源贫乏;水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缺水已成为沿黄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笔者就如何增强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科学管理与高效利用,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技术和教育等手段对黄河水资源进行有效的节约、开发、利用、保护和实现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黄河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统一管理,直接影响黄河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目前,黄河系统内,“管”水的部门不止一个,比如黄河取水许可、水量调度、水质管理权分别隶属于不同部门。水政科、防办、供水处从不同角度对黄河水资源进行管理。虽然各口管理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归根到底都是对水资源的管理,各口在管理中工作中难免有所重复,不但增加了工作量,有时也容易在实际工作中造成推诿,甚至扯皮,更主要的是多部门管理,影响了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二)法律保障措施滞后,影响水资源管理

实现水资源统一管理首先必须具有法律保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要求进行水资源管理、利用和保护。一是要明确界定水的权属关系,健全执法机构,强化和完善水权划分,不断加强管理。就目前情况看,做为水资源管理的有关法规、政策的制订和出台上往往要相对滞后并且难度很大,使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缺乏强有力的法律依据,虽然黄河河务部门设置了水政水资源科,负责黄河水资源的执法和保护工作,但在新的形势下,单纯的水政执法已难以确保黄河的水资源保护工作。 

(三)经营管理措施不到位 

自黄委1994年开始在流域管理中全面实施取水许可制度,各单位实现了订单供水,但是做为黄河部门只管放水,很少真正掌握引水的用途、水的利用效率、水量的超指标引水以及用水户的节水措施等。这样的管理方式难以对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保护实施有效的科学管理,也难以使用水户在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方面真正信任和服从黄河水资源管理部门,从而使黄河部门的职责和权威无法真正到位。对黄河水资源缺乏强有力的约束机制和管理手段,难以控制和协调用水户的取水,虽然,在实施中实行了“两水分供”的供水措施,但在取水过程中仍然存在“农水工用”现象,同时也给水资源利用管理增加了难度。 

(四)节水意识淡薄,黄河水资源浪费严重 

一是我国现有的用水机制让人感觉到用水多少与自己的经济利益关系不大;二是水费征收机制不健全,水价又偏低,不能通过经济杠杆来有效的促进水资源的节约;三是缺乏行之有效的节水措施;四是黄河供水部门实施“两水分供”措施难以保障,工农混放现象时有发生。另外,黄河水约有70%用于农业灌溉,但目前大部分灌区由于投资不足,配套很差、工程老化失修等原因,灌水技术落后,有些灌区大水漫灌、串灌现象仍然存在,致使渠系水利用系数不足40%,用水浪费现象严重。近年来,节水灌溉虽得到了世人重视,但因投入资金不足,节水进展仍很缓慢。 

二、强化节水措施,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节水意识 

节水是一项具有广泛社会性和区域性的工作,搞好节水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参与、理解和支持。在社会公众中广泛进行宣传教育,引导群众逐步树立水忧患意识,建立起水是稀缺资源、是商品和节约用水的意识。各级水行政执法部门要加大对公众的水利法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宣传力度,把水利法规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思想灌输到一切教育、宣传、研讨、学习活动中去,进一步加大公众法规宣传力度,让人们真正了解水、认识水、珍惜水,激发大家共同参与对水资源的管理、利用和保护,是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保证。 

(二)合理提高黄河水价,以经济手段促进节约用水 

黄河流域水价严重偏低,导致用户对水的价格不敏感,节水观念淡薄,用水浪费,同时低水价导致人们对水资源短缺缺乏足够认识,对水资源保护也存在不足,以致在浪费水资源的同时,还不断向水中大量排放污染物。合理提高水价有利于鼓励人们节约用水,同时也可以筹集资金,改善供水设施,减少供水环节的渗漏浪费,改善环境,保护水资源等。 

(三)加大基础投资,促使节约用水 

加大引黄灌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对灌区工程进行更新改造,定期对供水渠道进行清淤排障和防渗漏,努力提高灌区工程标准和配套能力。减少水量损失。加强田间工程管理,推广渗灌、滴灌、喷灌及管道灌溉等节水灌溉技术,降低灌溉用水定额,严禁“滴、漏、跑、冒”现象发生。

(四)强化“两水分供”杜绝农水工用

节约资源的方法和措施篇10

关键词:铁路物流基地;节能评估;节能措施

中图分类号:F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8017203

1引言

近年来,资源环境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与先进国家相比,能源利用效率仍有待提高。节能评估作为促进能源资源合理配置的前置和独立的行政许可[1],可为提高项目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提供科学支撑[2],具有重要意义。

2项目概况

既有物流基地由车站和物流园组成,既有耗能设备包括门式起重机、内燃叉车、装载机、内燃调机等。项目改建内容包括延长货物线,新建办公楼、物流客户办公室、站台货位,优化调整各园区作业内容等。新增耗能设备包括正面吊、照明供电设备、暖通空调设备等。

3节能评估内容

该项目节能评估内容包括既有主要耗能设备评估、建设方案节能评估、节能措施评估、能源利用状况测算及能效水平评估、能源消费影响评估等,涉及项目行车组织、线路、电力、房建、暖通空调、机务、机械设备、给排水、通信、信息等方面。其中主要耗能设备评估、节能措施评估为评估要点。

4节能评估要点分析

4.1既有主要耗能设备评估

该项目为既有物流基地改扩建项目,存在利用既有耗能设备情况,主要为既有装卸机械和调机,因此节能评估过程中要对既有耗能设备进行详细梳理,明确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购置时间、单位能耗等详细数据,在此基础上分析既有设备存在的问题,评估利用既有设备的可行性并提出设备更新建议。

4.1.1既有装卸机械评估

该项目中既有装卸机械包括门式起重机、内燃叉车、装载机、抓料机、扒料机等,设备情况见表1。

由表1可知,既有装卸机械设备存在以下问题:一台龙门吊购置于2001年,2台叉车购置于2003年,o备生产时间较早,使用时间较长,建议物流基地及时更新机械设备,提高设备能源利用率;既有叉车为内燃叉车,能源利用率较低,建议采用电瓶叉车替代内燃叉车,节约能源。

4.1.2既有调机评估

该项目利用站内既有nD5内燃机车担当调车任务。根据预测运量,既有调机数量可以满足运输需求,并且利用既有调机提高了设备的使用率,同时,nD5调机为机务段常规配属机车,可充分利用机务段既有维修养护设备,便于管理。国内主要调机内燃机车技术性能对照见表2。

由表2可知,nD5机车装车功率高,牵引电机功率高,单位能耗相对较高;同时nD5机车购于20世纪80年代,使用时间较长,相对于新型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其技术水平相对落后,能效水平较低,建议根据相关政策、行业发展情况以及铁路局、机务段机车配属、运用情况,及时更新,选用符合要求的节能型机车担当调车作业任务。

4.2暖通空调设施节能评估

4.2.1供暖

该项目位于严寒地区,具备集中供暖条件,设计采用集中供暖,热源引自市政管网,采用散热器采暖。集中供暖是一种经济节能、安全环保的供暖方式,评估认为项目热源及供暖方式设计符合《铁路工程节能设计规范》(tB10016-2006)。

4.2.2通风系统

项目尽可能采用自然通风,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卫生要求时,采用机械通风。机械通风一般采用轴流风机,设计文件中未明确风机型号及能效指标,评估建议在下阶段设计中要根据《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761-2009),选用1级能效设备,以利于节约能源。

4.2.3空调系统

项目在分散房屋设置分体舒适性空调,集中办公房屋设置中央空调系统。项目设计文件中未明确空调系统型号和能效等级,评估建议在下阶段设计中根据《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2021.3-2010),选用达到1级能效水平的空调器,以利于节约能源。

4.3供配电系统

供配电系统主要能耗来自于变压器损耗和供电线路损耗。评估过程中应对设计采用的变压器能效等级进行确定,应选择先进的符合1级能效的变压器。新建的变电所应靠近负荷中心设置,根据用电负荷特点,选择相应容量的电力变压器,变电所设置集中无功补偿装置,这些措施均有利于降低变压器损耗。选用适当的电缆类型,合理布设物流基地内暖通、电力、通讯和照明等用电设施供电线路,可以有效降低线路损耗。

4.4节能措施评估

节能措施评估可分为设计采取的节能措施评估和能评阶段采取的节能措施评估两个部分。

4.4.1设计采取的节能措施

设计采取的节能措施应符合《铁路工程节能设计规范》(tB10016-2006)、项目所在地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该项目设计主要采取了以下节能措施。

(1)物流基地布局规划设计中,将相容性较好的功能区进行整合,避免货物运输的迂回和倒流,提高物流基地的整体效率。

(2)车站在满足作业需要的前提下,合理进行总平面布置,保证物流基地内运输与搬运总距离最短,减少机车的走行距离[3]。

(3)合理选择建筑材料,选择良好的建筑朝向、房屋体型,控制不同朝向墙体窗墙比,有效降低建筑物能耗。

(4)合理选择电源、热源和水源。

(5)在满足需求的条件下,充分利用既有设备,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新增用电设备选择节能型产品,降低设备能耗。

4.4.2能评阶段节能措施评估

能评阶段应根据设计文件内容,从节约能源角度提出建设方案调整建议,设备选型建议,逐条分析计算各项节能措施的节能效果,并对节能措施的经济性进行分析。能评阶段提出的节能措施应具体、明确、有实操性[4]。

本次评估结合项目实际情况提出以下节能措施。

(1)建议室内照明光源采用LeD照明技术。

(2)建议选用S15型变压器作为项目变压器,降低变压器损耗。

项目能评阶段节能措施效果见表3。节能措施年节能效益20.614万元,新增投资65万元,投资回收期为3.15年,投资回收期小于6年,满足《中国铁路总公司节约能源管理办法》(铁总计统[2015]186号)的要求,节能措施经济可行。

5结语

在节能评估报告编制过程中,除本文所述主要用能设备节能评估和节能措施评估这两项重要内容外,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能源管理方案评估、能效水平评估以及新增能源消费对项目所在地的能源消费影响分析等内容也是节能评估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5],在编制节能评估报告过程中,应按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指南》要求,紧密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评估重点,并注意报告结构完整和内容全面。

参考文献:

[1]

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国家节能中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指南[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14.

[2]张铁亮,周其文,王敬节.能评估中能效水平分析方法及应用[J].能源与环境,2015(3):81~84.

[3]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路工程节能设计规范:tB10016-2006[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