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专业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47:55

新闻传播学专业知识篇1

1现阶段新闻传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新闻传播教学的教学理念滞后

随着媒体融合的发展,国内的新闻行业更需要全能型的新闻人才,这对于高校的新闻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当前的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中,教师的教学理念过于滞后,缺乏创新精神,在教学中不能很好地将新闻传播的专业知识同社会发展相结合,导致专业教学局限于理论教学,缺少实践应用,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新闻人才。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巧,难以全面了解媒介融合新闻传播带来的改变,达不到社会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2]。

1.2新闻传播教学的师资力量匮乏

受媒介融合的影响,当前,高校的新闻传播教师需要具备跨文化、跨专业、熟练掌握媒体技术的能力,才能为学生带来高质量的新闻传播教学,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但是,在当前的高校中,新闻传播专业教师大多数是毕业以后直接就业,对于媒介融合的相关知识了解不多,对于教学又缺乏创新能力,教师的眼界局限于校园,不能以新的视角研究新闻传播的发展[3]。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缺少教学经验,对于新闻传播的实训教学能力较弱,不能为学生带来高质量的教学。可见,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专业师资力量过弱,不利于新闻传播教学的发展。

1.3新闻传播教学的专业设置不合理

在现阶段的高校新闻传播专业中,依旧是以传统的教学观念为主,对于专业课程的设置主要是围绕传统新闻工作者的培养标准,培养出来的人才多数是报刊、杂志记者或者编辑,很难适应当前融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发展的需求。尽管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能够极大地增加学生的理论知识,但是缺少实践性的训练,导致学生不能将理论知识熟练地应用到实践中。单一的专业教学很难适应新时代下媒介融合发展的趋势,更无法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优质新闻人才。

1.4新闻传播教学缺乏实训教学

现阶段,很多高校的新闻传播专业教学模式单一,过于重视学生的理论教学,缺少对学生的实训教学。或者实训教学的模式过于单一,学生只能通过单一的课程实践,缺乏同融媒体的结合,不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实训能力。另外,高校对于实训室的建设不完善,设备更新缓慢,导致新闻传播教学缺少设备,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过少,对于媒介融合与新闻专业结合的操作可能性低。此外,对于新闻传播专业的实训教学缺少制度保障,同社会媒体行业合作过少,没有形成有效的发展机制[4]。

2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传播教学改革对策

2.1优化新闻传播教学的教学理念

在高校新闻传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新教学理念,增强对融媒体的了解和研究,将媒介融合知识引入的专业教学中,重新规划专业课程,设计教学内容,为学生拓展更多的专业知识。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借助融合媒体资源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另外,教师还要借助新媒体技术,创新新闻传播教学手段,将单一的授课方式转变为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增强对媒体融合趋势的了解。

2.2优化新闻传播教学的师资力量

首先,对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师进行师资整合,增强教师对融媒体的了解,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高校要对新闻专业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文化背景的教师进行师资整合,打造一支跨文化、跨专业、掌握媒体技术的专业教学队伍。这样师资整合能够有效地扬长避短,完善教师的知识构成,增强教师的专业素质。其次,对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师进行教学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高校通过定期对教师进行教学培训和技术指导,确保教师及时地接触新理论、新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将专业知识、技术、社会发展趋势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成为优秀的新闻人才[5]。

2.3优化新闻传播教学的专业课程

随着媒介融合的发展,对于新闻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专业课程也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高校就要结合新闻传播专业的具体情况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对专业课程进行整合和改良,尽量消除理论和实践的界限,为教师进行实训教学提供可能。教师在教学中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将专业知识理论融合到实践教学中,为学生夯实专业基础,更好地适应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

2.4优化新闻传播教学的教学内容

随着融媒体的发展趋势加快,很多教育家都意识到了课程教学体制优化的重要性。在高校的新闻传播专业教学中,逐渐为学生设置了与一些新闻专业相关的公共课、选修课、必修课,极大丰富了新闻传播的教学内容。另外,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师还借助新媒体技术在课上为学生拓展教学内容,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中知识和技术的界限,使学生增强对媒介融合的理解,确保学生在开放性、专业性的学习环境中,充分掌握新闻传播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成为优秀的新闻人才。

2.5优化新闻传播教学的实训教学

以往的高校对于新闻传播的实训教学并不重视,导致学生学习的知识理论和实践脱节,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高校要优化新闻传播专业的实训教学。首先,高校要加强对实训室的投入,完善实训室建设,为教师的实训教学提供良好的教学资源和设备,保证实训教学能够顺利进行。其次,高校要强化校内的媒体实训,通过学校的广播电台、校刊、校园网络平台、课堂作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知识实训,使学生掌握新媒体技术,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最后,高校要增强与社会上不同媒介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在校外媒体实习的机会,使学生能够近距离地参与实践操作,锻炼学生的工作能力,使学生深入社会,完全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

3结语

新闻传播学专业知识篇2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传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在中国,新闻传播业正处在重要历史发展时期。一方面是社会转型、社会变革需要新闻传播的正确引导和助推,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舆论传播环境;另一方面,由于新技术的影响,新的传播方式和手段不断涌现,传播媒体在不断进行调整、融合。因此,紧密结合媒介融合发展环境下新闻传播人才需求情况,改革、重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创新路径,成为国内高等院校新闻传播学科的努力方向。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将国家社会的发展、传媒行业的变化以及自身的资源优势相结合,探索出一条以“两重”和“双跨”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

“两重”是既要重视学生坚实基础知识的形成,同时又要注意学生基本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其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同时注重新闻传播学科的基础教学,最终实现从校园走向社会的无缝对接;“双跨”是跨媒体、跨学科,与就业市场需求紧密相关,与新闻传播领域媒介融合的大趋势紧密相连。

“两重”和“双跨”旨在培养的新型人才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的期许:一是具备高度责任感与职业精神,二是拥有较高境界和较宽视野,三是充分适应新型传播方式。

“两重”为新型传播人才搭建了成长的平台,“双跨”则为新型新闻传播人才构筑了发展通道。抓好“两重”才能实现“双跨”,两者实际上相互渗透,互为一体,其中蕴含媒介融合时代新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应着力处理好的三种关系。

一、专业能力与通识教育的关系

作为最早发展世界高等新闻与传播教育的国家,除了在教育理论上提倡“通识教育”,美国的新闻与传播教育实践,在历经多年变迁之后,也逐渐发展出以社会科学为主要基础、以跨学科的传播学为主流的教育模式,学科领域和教学内容由窄渐宽,培养目标由新闻专才而转向传播通才。早在20世纪20年代,威斯康星大学的布莱尔就提出新闻专业通识教育理念及培养模式,并逐渐成为美国各高校培养新闻本科生的主要模式。到20世纪60年代,新闻教育的主流就从传统的培养报纸记者的职业性方向,转向更广阔的空间,重视各学科的融合,重视研究,重视大众传媒的社会、经济、政治、历史和哲学的情境研究[1]。

尽管对专业能力的培养在目前仍然是国内大学教育的主流,但是专业教育带来的种种现实弊端越来越无法回避,专业划分过细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广阔的思考视角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融合无疑已经成为大学教育的发展趋势,通识教育的培养有助于消解因强调专业能力而造成的功利主义弊端,弥补专业教育所缺乏的理论基础,增强专业思考的深度广度。在此意义上,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延展和深化,是专业知识在应用过程中的思想指导。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实施的“两重”、“双跨”人才培养变革,旨在实现学生专业能力和通识教育之间的融会贯通。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大学,新闻学院在制定本科生培养计划时,充分利用了学校人文社会学科比较齐全的优势,通专结合,以通为本,培养学生的大视野、大思维,掌握政治、经济、社会、历史等领域的基本知识。

鉴于此,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一直致力于探索新型、科学、先进的课程体系建设,既发扬传统优势,又不断汲取国内外著名高校新闻传播课程设置的先进经验。从2009年开始,在本科教育阶段特色办学,推出六个专业课程包,让学生能够既打好学科基础知识,又能根据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有发展潜力的专业课程。数学、统计学这些课程都是新闻系本科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在安排课程时采用了强迫教育与自主选择相结合的方式,既保证了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有相对充裕的课时和投入,又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所在,提高了授课效果;对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学院把新闻教育的课堂学习与新闻实际运作有机结合,在本科培养方案中淡化了专业界限,基本思路是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程包+学术应用选修课程包,学科基础课的组成既包括本学院的史论等基础课程,也涵盖学校其他学科的一些课程,如法律、经济、政治、社会等学科的课程,仍然重在打基础,旨在让学生获取较为宽广的知识传授。

跨学科有两层含义,一是侧重学生的专业能力建设,在新闻传播类学科内部跨出各专业的界限,学生不能局限在某一专业领域,眼界打不开,适应能力差,发展潜力低,本科教学必须勇敢地跨出这一步,让学生得到更为广泛的专业教育,这一点在人大新闻学院的教育实践中已经基本实现。二是侧重于学生的通识教育。跨出新闻学科,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使新闻传播学科与其他学科结合、互补,方式主要以辅修和联合培养为主,2011年学院已经启动了与法学院、国际关系学院联合培养的实验班,除此之外学院积极鼓励并安排学生辅修或副修其他学院专业的课程,力争每个本科毕业生都能有除本源之外其他学院专业的学习记录,具有两个专业以上的系统知识。

二、基础理论与实践应用的关系

知识是实践能力的基础,实践能力需要一定的知识结构,对应于相应的知识,但又不完全依赖于知识,实践能力是在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培养、训练和实践活动而形成的技能。同时,实践能力又是知识的表现形式,是知识的执行载体。因此,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分离的紧密关系,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新闻传播学的人才培养更是如此。

关于基础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培养的关系问题,一直是教育改革的热点话题,长期以来的国内教学实践普遍存在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的问题。“两重”“双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两重”就明确指出既要重视学生坚实基础知识的形成,同时又要注意学生基本学习能力的培养,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其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同时注重新闻传播学科的实践应用能力,最终实现从校园走向社会的无缝对接。

通过建设新闻传播学主文献制度,强化基础理论教学。主要包括新闻学、传播学和传媒经济学等学科方向中一些最为经典和标志性的文献,三分之二以上采用英文原版,三分之一以下的则采用中文版。这些中文版书目中,还包括港澳台以及中国大陆的各种经典文本。通过还原书籍的原貌,使得学生对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框架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为了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学术前沿的把握,树立宏观大局意识,新闻学院专门设置了学科前沿课、国情与传播课和学术指导课。

学术前沿课,即请国内外一线的专家学者,进行理论前沿课的教学,主要是业界和管理界以及其他学校的精英,培养学生的前沿洞察力;社会与传播课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社会各重要领域的构造规则、走向和判别标准,洞悉社会上各种事件的原委始末;学术指导课目的是打破学生和教授之间的壁垒,充分利用教师资源用于人才培养。这种课程的设置,不仅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钻研积极性,同时也极大限度地实现了新闻整体资源的配置和共享。

新闻学院还对全院的通用课程进行改造,为所有专业学生开设两门业务性专业课程,即音频视频内容制作和数字传播技术应用,使学生得以学习广播电视新闻传播业务和新媒体传播业务,掌握不同媒介所需技能,从而更好地适应媒介融合发展的需要。

新闻学院选派多名不同媒介专业课程教学的老师参与“跨媒体实验课”教学与指导,尝试对学生应用多种媒介进行新闻传播的训和引导。学生可以在老师指导下自行选择报道主题和报道方式,完成一份包括多种媒介形态的新闻作品。在2012年第三届“接力杯”学生跨媒体作品竞赛中,这些年轻的新闻学子用声音、图像、视频展现了他们对社会的关注,“乡土里的干旱记忆”“失落的山村”“北京黑车司机”等都出现在他们的跨媒体作品中。

同时,学院也努力为学生搭建宽广的平台,在全国建立了十几家传媒实习基地,除了安排学生一个学期的实习时间外,学院还有一个较具规模的现代化的国家实验教学中心,搭建起包括数字媒体、影视、编辑、创意等系列的具有“实战”功能的媒介融合平台,师生均可利用这个平台实践所教所学。

同时将课堂教学与学生媒体建设相结合,探索一种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在学院学生自主创办的《新闻周刊》基础上,创办学生网络电视台、网络电台和网站,形成“接力传媒”集团,吸纳全院本科生阶段性地到学生媒体中进行实习。学院新开设的专业课程“跨媒体传播实验”是对学生的媒体实验进行指导和管理,指派专业教师具体承担教学和指导工作,将每一个学生媒体的业务成果纳入课堂教学的点评指导范围。

三、技术训练与价值教育的关系

在人文社会学科中,没有哪一门学科会像新闻传播变化如此之快、之新。一种新技术、新媒体的产生将导致整个传播方式、内容以至价值取向的改变,将导致一种新的人类文明形态的产生。新闻传播学科永远是年轻的学科,永远是“新”的学科,只要人类文明向前发展,传播的新技术、新媒体就会不断产生。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中的技术训练尤为重要,新闻传播专业人才要朝着“全能型人才”转变。这种理念在人大新闻学院“两重”与“双跨”的教学实践中贯穿始终。要求学生不仅能够写出常规文字稿件,也能够利用移动设备拍摄新闻照片;不仅能够出镜采访,还能够进行视频拍摄剪辑;不仅能够熟练运用传统媒介的新闻传播技术,也能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新闻信息的传播。

而且,人大新闻学院坚持认为,新闻传播教育必须回归人文教育,强调社会责任。而人文教育之所以重要,正是因为它直接触及学生价值观的培育。价值观是区分是非、善恶、美丑和好坏的标准,它能塑造一个人的理想和信念。在目前的大学教育中,最重要的任务、同时也可能是最艰巨的挑战恰恰在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育与建立,大学教育不应该只是纯粹知识的灌输或技术的训练,而应当成为培育并奠定学生价值观的教化场域。包括大学教育在内的各级教育都应以对于学生个人主体性的唤醒为其核心工作,使学生在自我认同的基础上,形成独立人格,激发主体意识,从而更好地实现个人的社会化,在多元的价值观中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在新闻传播教育中,培育学生正确的新闻价值观更是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意义,捍卫新闻工作的神圣性、坚守新闻职业道德是每一个新闻传播专业学生走上新闻工作岗位前的“必修课”。而新闻记者的价值取向与判断直接决定其对新闻事实的分析、判断和取舍,直接影响社会和公众舆论的走向。这种特殊的职业价值赋予新闻传播工作人员必须要承担的厚重的社会责任,他们是“船头的瞭望者”,要洞察时代的变化,守望社会的和谐,更要抨击假丑恶、讴歌真善美,维护公平正义,捍卫社会良知。这些必须担负起的社会责任需要新闻传播从业人员具备专业的新闻知识与技能,比这更重要的则是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理性的价值判断。

“两重”与“双跨”平衡了技术训练与职业素养教育之间的关系,把新闻传播从业人员的职业底线和基本行为准则,比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提倡崇高的职业精神等等,作为基本的价值理念,贯穿于学生的知识积累之中,渗透在课堂教学特别是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学习领会之中,将价值教育与知识技能的学习同步化、一体化,使两者杂糅并进、不可剥离。培养学生形成与时俱进的科学的思维能力,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具有国际眼光、社会眼光,全局眼光、发展眼光。

人大新闻学院的“两重”与“双跨”人才培养模式从社会需求和专业需求两个方面出发,既重视基础知识的夯实又注重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其跨学科、跨媒体的培养目标与人才市场的需求紧密贴合,是对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既大胆又切合实际的一次有益探索,为向新闻传播一线输送全能型人才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

新闻传播学专业知识篇3

在改革开放前,新闻学学科①的头上始终戴着意识形态“紧箍咒”,使得新闻传播学这个本该活跃的学科显得十分沉寂,新闻学科的知识生产都得按照意识形态律令进行计划生产,毫无学科主体性可言,致使这个时期的新闻学领域的知识生产严重萎缩。当然,社会对新闻知识的需求也十分单薄。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很少有机会进入新闻特权的深宅大院。新闻知识作为权力资源,往往不能让一般人染指,新闻知识消费被限制在少数政治、文化精英圈子里。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社会从原来的板结的身份社会向市场社会转型,多元的社会需求渐渐浮出水面,信息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发展和生活休闲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媒体原先单一刻板的宣传功能渐渐得到改变,媒体的监测环境功能、娱乐功能、社会沟通功能以及文化传承功能渐渐发育起来。媒体受众面也迅速扩大,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媒开始成型。在这种背景下,整个社会的新闻需求空前高涨,这就极大地刺激了新闻传播学的知识生产。

新闻传播学知识生产的迅速扩张,与对外开放这一大环境也是分不开的。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打破了闭关锁国的知识围城,西方新闻传播学知识汹涌而入。特别是传播学理论被大面积地引进到中国来,渐渐改变了中国新闻学学科版图。整个社会对于新闻传播知识的需求也被刺激起来,新闻传播知识渐渐为普通大众所接受。社会需求面的迅速扩大,极大刺激了新闻传播知识的生产和消费。

近几年来,新闻传播学著作出版热度持续攀升,成为中国知识界的一个夺目景观。不少出版社对新闻传播类图书的出版兴趣持续增长,一些在出版新闻传播类图书有传统资源的出版社,如复旦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新华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等,多在考虑如何将新闻传播类图书出版做大做强;新起的出版社则是冲劲十足,比如南方日报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等,在新闻传播学著作出版领域表现活跃。还有一大批其他出版社,也纷纷介入新闻传播图书出版,比如中信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等,据说收获也很可观。

“劣币驱逐良币”的隐忧

但是,新闻传播类知识生产的喧闹背后却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隐忧。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目前新闻传播类知识生产的繁荣主要表现为中低端市场的繁荣。新闻传播类图书出版中,最可观的就是教材的生产,而且呈恶性竞争之势。新闻传播院校的专业教材本应是一种高端产品,因为教材的质量影响着所培养的人才素质。有了高质量的教材,再经过高水平教师的诠释和专业性传播,才有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但是从目前情况看,复旦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在教材把关方面相对比较严格,学术质量相对较高。但这些出版社在四面喧嚣的新闻传播类图书大生产运动中,很难抵挡其他出版社大干快上的生产冲动。越来越多的出版社看中新闻传播类教材背后丰厚的利润,纷纷下箸,想从市场的盛宴中分得一杯羹。许多新建立的新闻传播院系为了多出成果、快出成果,也瞄准这个不愁销路的题材,低水平的重复、拼凑,甚至抄袭的教材层出不穷,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即便是上面提及的少数有影响的大学出版社,他们出版的新闻传播教材也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因为出于利益考量,这些出版社在安排教材出版时,市场指标的权重开始加大,在这种情况下,严肃的高端图书的出版显得比较困难。

学术专著的质量一般能够代表新闻传播领域高端产品的水准。近年来,出版了一批高质量的新闻传播学学术专著,在相当程度上提高了新闻传播学在整个学术共同体中的学术声誉,垫高了新闻传播学的专业台阶。但是随着学术虚热的扩散,新闻传播学学术生产的浮躁之风也有日益炽烈之势,真正沉潜下来,十年磨一剑的学术耐心日渐稀少。在日益“数字化”的学术评价机制面前,很多学者选择了“多快好省”,学术生产周期被大幅度压缩,专业著作的质量自然就受到比较大的影响,造成了学术生产的“快餐化”。再者,学术图书出版难是一个现实问题。出版市场对学术著作的需求相对有限,一般出版社对这类图书的积极性往往不高,有些高质量的学术专著,被冷藏在学者的抽屉里或者电脑中,没有机会问世。另外,还有一部分学术专著,由于在内容表述方面与现有体制有种种冲突,还没有机会出版。

问题的成因

新闻传播学的知识生产既与整个社会转型大环境有关,也与新闻传播学领域的小环境直接相关。造成新闻传播学知识生产喧嚣与疲乏的根由何在?我们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知识生产向市场社会转型所致

市场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是一个解放的力量。在市场之手的推动之下,知识生产,特别是深陷意识形态围城的新闻传播学科的知识生产得以摆脱僵化,以前所未有的开放面目出现在知识共同体中。市场刺激了社会结构的多元化,也带来了社会需求和诉求的多元化,刺激了社会对新闻传播类知识的旺盛需求。但另一方面,新闻传播类知识生产在向市场社会转型过程中,往往是被动的,是被市场力量牵着走,缺乏自觉的自主意识,一边倒地扎进了市场的怀抱。就连那些坚守精英立场的大学出版社在强大的市场浪潮面前也渐渐难以自持,纷纷收缩自己的精英地盘,主动或半推半就地走向完全市场导向。

由于市场本身还不成熟,而出版机构在不成熟的市场面前,又缺乏成熟的生产理性,冷落了高智性知识的生产,热衷于对社会需求高的大众化知识的生产,造成不同层次的知识生产比例严重失调,致使新闻传播类知识生产处在知识平均线之下,长此以往,自然不利于知识的上行发展。

2.知识生产的行政割据

中国原先的知识生产体制的行政割据并没有彻底打破,由于行政力量保护,阻碍了优质的知识资源流入需要它的市场。相比之下,那些劣质资源因有行政力量的保护,可以大批量地生产,人为地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3.新闻传播教育超速扩张

新闻教育的刺激了新闻传播类知识的大生产。高等教育从原来的精英教育渐渐转向大众教育,在校大学生规模超速扩张,迅速生产出上千万的知识消费者,极大拉动了知识消费,刺激了知识的生产。新闻传播专业近年发展更是神速,据去年的统计,全国开设新闻传播专业点已多达661个。在读新闻传播专业的大学生有十多万人,超过了现有媒体从业人员的规模。近年新闻传播类教材的激烈竞争都是为了争夺这块巨大的市场蛋糕。由于教材含有巨大的经济利润,几乎所有的出版社都对出版教材持有空前的热情,许多出版社利用行政保护手段,高质量的教材不能进入,而低水平的教材却牢固地占领新闻教育市场。行政保护实际上纵容了低水平的知识生产,大面积的低层次生产只会造成新闻传播类知识的虚假繁荣。

4.知识创造力缺乏后劲

由于历史原因,新闻传播类知识生产存在先天不足的问题。改革开放30年,新闻传播学科绽放了勃勃生机,渐渐发展成为时下最热门的社会学科之一。在新闻传播学知识共同体内,新的理论范式渐渐成形,一大批学术精英活跃在知识生产第一线,几代学者携手合力,对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加之新闻实践的繁荣又有力地拉动了新闻传播学界的创造热情,新闻实践第一线不断地向知识界提出新问题,激发了知识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一时间,新闻传播学界表现出惊人的学科想象力。

但是,这种创造力和想象力存在明显的后劲不足问题。目前,新闻传播学的知识生产正进入瓶颈期。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对快速转轨的社会环境还不适应。现有的知识生产机制还不能适应快速膨胀的社会性知识需求,还没有找到一条通向社会的知识生产的合适通道,造成伪劣知识的泛滥。二是新闻传播学科自身发展逻辑所致,新闻传播学在经过了一段快速发展之后,现在正处在学科知识结构的调整期,在这期间,可能会出现一定周期的疲软,该学科处在大盘整理期,如果调整顺利,可望爆发新的创造力。三是现有的宏观教育体制和知识生产体制不利于创新知识的发育和生产。功利主义的知识生产体制不利于那些创新理论和创新人才的问世。现有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显然对知识创新不利,这会给新闻传播学科的知识生产造成一定的干扰。

结论

解决上述问题的思路,我们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是对现有的知识生产体制进行改革。如果现有功利主义的知识生产体制不改变,很难改变新闻传播学科知识生产格局。需要在大学教育体制和出版体制上双管齐下,从制度改革入手,在根本上解决知识生产的无序状态。

二是打破行政割据的知识生产和流通格局。打破由非学术、非市场因素造成的人为垄断。理顺出版、发行市场中不同主体间的关系。建立统一、公平、有效、竞争的市场规则,并以立法形式规范起来。转变政府职能,规范行政行为。

三是分类管理,促进高端知识的可持续生产。理想的知识生产和流通状态应该是:精英化的知识和大众化的知识各行其道,彼此不会经常打架。现有的问题是:低水平的大众化知识大肆泛滥,而高质量的知识创新则十分不足,结果是两败俱伤。大众化知识的大批量生产只是一种虚假的繁荣,不能真正提升社会的知识素养和相关能力,高端知识则被侵蚀和沙化。目前,急需解决的是高端知识的创造和生产问题。其出路是对高端知识的创造和生产进行必要的保护和激励。这需要政府或者学术机构通过必要的机制,拿出足够的生产资金来激励高端知识的生产。而不能仅仅依靠出版单位的职业伦理软约束来保障高端知识的生产,仅仅依靠出版机构的职业良知很难抵挡惊涛拍岸的商业化浪潮。

四是建立科学、有效、公正的知识评价体系。建立一个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有利于知识共同体对自己的知识生产行为有一个明确的预期,规范行业的知识生产行为。西方的大学出版社已经建立了同行评议制度,我们可以借鉴这套在西方实行多年、富有成效的专业评价机制。

五是新闻传播学知识共同体的学科主体性的确立。新闻传播学学科的知识生产可以排除非知识因素的干扰,在比较宽松的空间内进行知识生产和理论创新。

新闻传播学专业知识篇4

关键词 融媒体新闻学专业教学

“融媒体”时代即媒介融合形态的社会时代。“媒介融合”是国际传媒大整合之下的新作业模式,简单地说,就是把报纸、电视台、电台和互联网站的采编作业有效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传播平台传播给受众。这种新型的作业模式催生的“融合新闻”已逐渐成为国际传媒业的新潮流。以信息海量、双向互动性、共享性、全时性等优势独树一帜的数字媒体为信息传播提供了一个从未有过的综合表现方式,受众群体激增。在这种情况下,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纷纷占据网络高地,发挥网络的多媒体综合性,形成了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形势。

在这样的媒介发展趋势之下,高校的新闻学以及相关的传媒类专业教学应当及时地进行专业研究与教学的调整,以适应不断发展的传媒业对人才的新要求。新闻专业教学较之于传媒业界往往会有一定的滞后性,这就更要求同时作为新闻学研究者和传授者的高校新闻学专业教师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和广博的知识储备,在不断更新的传媒业发展面前处于优势领先的地位。为了更好地提出在“融媒体”时代的新闻学教学新思路,首先要先了解“融媒体”。

一、“融媒体”的特点

1 新闻业务整合中的资源共享

“媒介融合”突破媒体之间的限制,整合所有的媒介,统一规划与协调,资源共享、建立新的新闻采编流程。首先集中力量采集新闻素材,然后再根据各自受众的群体分类将新闻内容加工为文字、音像等形式,制成不同文本风格的新闻产品,提供给不同的媒体平台传播给受众。同样的信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包装成适合不同媒体的产品。

这一特点的完美体现来自媒介整合的先锋――美国媒介综合集团在佛罗里达州坦帕市建立的“坦帕新闻中心(tampa’snewsCenter)”,它是美国新闻界公认的进行媒介融合试验比较成功的典范。2000年,该集团投资4000万美元在坦帕市建造了一座传媒大厦,将属下的《坦帕论坛报》、网站tampaBayonline、电视台wFLa-tV集中起来运行。虽然这几家媒体有各自独立的人员、办公区域和运作机制,但实行资源共享。集团设立“多媒体新闻总编辑”,管理协调三种媒介传播渠道的信息分流工作。大楼内部设有统一的突发新闻指挥台,能在第一时间将突发新闻传递给分布在其四周的三家媒体,并有专人指挥、协调对新闻的采访,力求让三家媒体在采访中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提高新闻信息传播的流畅性和新闻业务的协调性。

2 新闻载体性能数字化

数字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媒体发展至今已经呈现边缘淡化、相互融合的传播形态。传播终端数字化,电信服务商和互联网服务商纷纷介入到传播终端的领域中,与传统媒体融合在一起,推出各种数字终端来作为新闻内容的载体,进入到人们的信息生活中。

有研究者认为,“经历了150年的历史进程,电信业和传媒业通过产业融合的方式,从各自独立的产业状态逐渐发展为大媒体产业。基于产业融合而诞生的大媒体产业是一种具有跨国家、跨专业、跨媒介特点的新型产业生态和产业群。”大媒体产业的形成打造了统一协调的技术基础和网络平台,提高信息传播的数字化竞争力,推进新闻载体性能数字化进程。

3 信息传播方式多样化

“融媒体”时代首先摒弃单一的传播形态,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声音、图片、影像和Flash集于一体,在视觉传达上打造丰富多样、形象生动的信息产品。有研究者认为,“媒介融合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我们可以更多更方便的根据信息内容传播的需要来选择和决定使用什么样的媒介,内容产品的生产进一步与传播的载体分离,载体的使用将完全服务和服从于内容。”

二、新闻学专业教学的改进与创新

“融媒体时代”给我国媒体行业带来的全面改革,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怎样才能实现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学专业教学。目前新闻传播学科在大学本科阶段设定的专业方向,基本上是在网络数字化信息技术全方位进入新闻传播领域之前设定的。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传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界限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比如:以传统报业教学为主,缺乏对新媒体介入后的当前报业新状况的介绍;面对以网络为核心的各种新型传播技术,无力进行这些新技术的教学;过分强调专业细分,把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数字媒体等专业人才进行割裂培养,难以适应当前不断出现的跨媒体集团所需要的复合型的新型新闻人才等等问题。笔者认为,在首先解放思想的大前提下,回归到新闻教学的学科架构、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平台等基本问题在当前的创新结合来进行突破改革,接轨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

1 注重以新闻学为中心的多学科知识的渗透和拓宽

新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系是在中国新闻教育长期发展的历史下形成的,课程设置的核心部分是新闻传播业务和新闻理论的根基。但是。由于长期以往的新闻教学介质形态的分割致使新闻学教学只传授新闻理论、新闻业务的专业知识,新闻类人才培养仍停留在传统媒介技术的需求上,同时新闻学的核心课程未能将快速发展的业界成果和日益深入的学界探索成果及时充实到课程体系之中,致使课程的前沿性和实用性受到程度性的制约。社会进步要求新闻教学应注重以新闻学为中心的各学科知识渗透拓宽。

首先,要在通识教育层面进行调整改革,通识教育应该涉及文化、历史研究、自然科学、伦理学、社会学、文艺学、经济学等等学科类,要打造一个良好的知识体系平台,引领学生以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观去思考、认知社会,培养学生的良好新闻素质。

其次,“融媒体”时代的新兴领域需要大量的具备媒体融合理念与操作技术才能的人才。电信业和传媒业的产业融合,带来的急需媒体融合人才去设计精准定位的产品内容。新课题对高校教学的要求注重传媒学和经济学科的渗透,培养新型的传媒市场经济管理人才、市场观察人才等等。

2 重视多种传媒技术的综合使用能力培养

目前,具有竞争优势的网络媒体需要大量兼具平面媒体、网络和广电等多种技能和经验的复合型人才。而且国内多数媒体集团已经开始了部分融合。如报社纷纷办网站,广电集团办报办刊等。一些有前瞻眼光的媒体集团在品牌融合、管理融合、组织融合和营销融合上寻求突破点。然而,这些从事所谓的媒体融合探索工作的人几乎都是被赶鸭子上架的,因为缺乏相关的专业训练,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很少有记者在报道重大新闻时既能采用文字报道。又能进行网络、视频、广播等多种形式的报道。

高校新闻教学要改变传统的室内上课、毕业前“粗放

式”的实习的学习形式,而是重视多种传媒技术的综合使用能力,为学生创造专业的实习机会,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兼容共举。比如学校可以与主流媒体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媒体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和媒体联手培养学生的实务工作能;学校可以与电视联合建设专业平台,将学生融入可播出的时政性、新闻性电视节目制作的各个环节之中,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高端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流程和核心技术;着手建设具有媒介融合功能的数字化学生媒体实习平台,让学生全面体验新闻实务工作的完整过程;注重打造一个“融合性平台”系统,教学、实验、实习的融合和多种媒体技术平台的融合为培养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专业人才提供教学改革的新平台,实现培养目标――“全能型”复合型传媒人才。

3 强调从传媒制作者的角度培养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

“融媒体”时代产生的融合新闻是各类型专业媒介新闻传播业务的融合,也是普通公民借助网络媒介参与新闻传播的一种“共享式”的新闻实践活动。当媒介组织之外的个人成为新闻传播者的时候,新闻媒体不仅更将“公众化”,而且将越来越多地扮演“公共交流平台”的角色。在这个平台上,公众的观点与信息传播与职业新闻人同样平等传播,信息传播的限制壁垒无体化。信息大爆炸引发的信息信度缺失,使专业的媒介传播系统也陷入了真伪难辨的困局。一系列的问题给每一个参与新闻传播的公民提出了道德要求:遵纪守法、提高媒介素养。公民的媒介素养的重要内容是学会正确使用“公共交流平台”,新闻制作者的媒介素养之一则应是培养社会大众正确使用“公共交流平台”。因此,对于公民的媒介素养的培养是新闻从业者的义务,对于即将走上新闻工作岗位的在校学生来讲,培养社会大众的媒介素养是他们的基本素质之一,这应该是新闻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只有新闻专业学生(未来的新闻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水平高起来了,整个社会的媒介素养才会有更快、更好的提高。

4 加强对新闻学教师的跨媒体、跨学科、跨文化知识建构

现在我国高校的新闻学科教师基本源于新闻相关的本专业系列,大多“术业有专攻”,教纸质平面新闻的专心研究纸质平面,平时也只注意同报业界联系;教广播电视的只围绕广播电视的发展变化层面看传媒,通常也只将注意力放在广播电视行业;教传媒的往往把视角投放在网络传媒系统。这种术业只专攻的研究现象在融媒体时代已经呈现出新闻教学相对滞后与传媒人才需求的窘态。

新闻传播学专业知识篇5

新闻院系的培养目标

新闻传播院系究竟应该培育什么样的传媒人才,学界众说纷纭。国家重点高校的新闻院系和一般高校的新闻院系,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新闻院系,其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是不一样的。在实际教育过程中,目标定位是一回事,而执行的结果又是另外一回事。来自社会、来自业界的反馈信息表明,新闻传播专业大学毕业生、研究生的社会评价并不高。

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其一,新闻传播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大多眼高手低,业务能力较差。实际情况可能正是如此,不少高校的新闻业务课程教学,主要由没有业界经验的学术型老师操刀,而且大多数学校的教学实验设施简陋,不能满足业务技能课程的要求,其专业实践平台也比较低,绝大多数高校新闻院系的专业实习都是就地安排,这一切都严重地影响到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其二,一些学生思想太过活跃,甚至有自由化的倾向。大学是摄取知识,探求真理的地方,思想开放是前提,一切价值都要重新经过理性的审慎判断。大学生需要想象和创新的思维品质,敢于探索,敢持异见,坚持真理,毫不退让。但是学生一旦离开学校进入社会,或进入媒体,其职业身份就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其持论不仅影响到个人,更影响到整个社会。一个过于自由的媒体或新闻工作者,可能会给社会造成困扰。其三,视野较窄,知识结构不合理。不少高校的新闻传播专业,课程开得很专、很深,而一些与新闻传播有关的其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一些与社会生活直接相关的自然科学领域,却很少纳入学生的必修或选修的课程范围。即便是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范围内,专业之间的界限壁垒森严,学新闻的不了解广告,学广告的可能不了解广播电视,学网络的不了解出版。学生知识结构单一,视野狭窄,无法立体透视,更难以触类旁通。其四,对中国国情不了解。学生不了解国情、不了解省情,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面对社会问题、重大事件,往往从西方历史、普世价值中寻求解决的办法,而不是从中国的特殊国情出发。在国际社会日益认同中国模式、中国道路的情况下,我们的学生对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家底不甚了了。其五,责任意识淡漠。现代大学生不同于上个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大学生,最重要的就是政治理想缺乏、责任意识淡漠。上个世纪80年代莘莘学子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肩负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可是现在的大学生,大多丧失了对于政治的激情,虽然也要读书,但更多的是为了自己未来的职业,为了自己的事业成功,至于国家、民族的前途,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很少能够引起他们的关注。

笔者认为,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富有责任感和大局观的优秀传播人才。这里面有三个关键词:责任感、大局观、专业知识与业务技能。

大学生或职业传媒工作者的责任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的责任。温家宝在2004年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组的信中,专门论及了媒体从业者的社会责任。温家宝认为,责任来源于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刻理解,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只有对国家和人民了解得深、爱得深,才会有强烈的责任感。①

大学生或传媒从业者的大局观,体现在对国情的了解、对世界大势的洞悉,以及建立在历史洞察力基础上的理性思维和政治判断。有大局观,才会知所进退,才会有轻重权衡,才会有优先次序,才会有行为底线。一个传媒人、一张报纸,如果没有大局观、大局意识,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就失去审慎,缺乏节制,难免会给国家、社会造成困扰。

专业知识与业务技能,这是新闻传播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标志。新闻传播院系的学生应该具备新闻传播方面的系统知识,能够解析复杂的传播现象,理解并且善于利用传播规律;同时还要具备熟练的媒体业务能力,适应媒体运作全流程各环节的岗位需求。在新闻传播类专业的综合素质中,虽然专业技能不是最重要的,但绝对是不可或缺的。传媒职业之所以能够独立于其他行业,就在于这种专业技能的不可替代性。

总之,责任感、大局观、专业知识与业务技能是传媒工作者综合素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密切相关,不可分离。责任与大局对接,决定了传媒从业者的行进方向;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则直接影响到传媒从业者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的高低。

怎样实现培养目标

怎样才能实现既定的传媒人才培养目标,笔者认为,必须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新闻传播的系统论述,是他们对传播现象与传播规律的全面解读。它是无产阶级新闻传播事业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新闻宣传工作的行动指南。它不仅保证新闻宣传工作的政治方向,而且直接影响到新闻工作者的世界观和思想境界。要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理论修养,必须让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课堂、进教材,通过完整的教学过程,在学生中入脑入心。

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优秀的传媒人才必须有一个合理、完善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取决于课程体系的设计。新闻院系在设计课程体系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是业界对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的需求。这种需求在媒介传播技术发展不同的水平下,在不同的媒介生态环境中,是大不一样的。当前世界传播发展的大趋势是媒体融合,所以新闻传播院系要根据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顺应传媒业界新的人才需求,与时俱进,加大改革力度,在该做加法时做加法,该做减法时做减法,大刀阔斧,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教师是教育之本,教师的水准决定了学生的水准。没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就不可能有一流的学生。教师队伍如果主要来源于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系统地受过本科、硕士、博士阶段教育,这等于是教师品质的重要保证。但即便是重点的一流大学,教师的来源也要尽可能地多元化,来自同一个学校、学院、学科的老师的数量要有控制,出身单一学校、学科的老师比例不能过高。除了来自高校的学术型师资外,还要有来自业界的、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的师资,要确立一个原则,即没有业界经验的老师不能担任传媒业务课程的教学。除此之外,师资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等都要趋于合理。

开门办学,实现与业界的对接。新闻传播教育要开门办学,向业界开放,向社会开放,与业界接轨,与社会接轨,缩短与业界的距离。目前新闻传播教育的一大弊端就是离实际太远,离业界太远。学校不知业界前沿的动态,关起门来自娱自乐,学生毕业出来,才发现学校与业界的天壤之别。新闻教育界必须开通与业界连接的快速通道,一方面可以借助于业界的实践平台,开拓新的教学资源,补充学校资源的不足;另一方面,则可以在服务业界的过程中,提升新闻传播院系的教学与科研实力,进而将此转化为日常的教学资源。

强化第二课堂,增进学生对国情的了解。新闻教育要以第一课堂为主,但是不能忽视第二课堂。通过第二课堂,可以弥补学生知识系统的结构性缺陷,加强对社会的了解,增进对国情的认识,强化学生的职业精神,提高学生适应社会、适应业界规则的能力。

发展新闻教育的四点经验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教育开始于1983年,是进入80年代后中国传媒教育蓬勃发展的第一次浪潮的产物。28年来,华中科技大学从刚创办时的单一本科教育,不仅发展成为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一条龙的全程传媒人才培养体系,而且成为国内新闻传播学术的重镇,其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成就,得到了学界、业界的认可。总结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教育的经验,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让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课堂,自然地融入学生的知识体系。采取切实措施,让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占领思想阵地,成为新闻传播类大学生的思想武器,是中国大学教育的应有之义。在华中科技大学不长的办学历史上,形成了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统。学校有公共基础类课程大平台,其中有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共产党党史、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等课程,这些课程可以视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前置课程;学院有专业基础课,其中新闻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新闻原著导读等,核心内容就是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除此之外,还有新闻业务课程、新闻历史课程,如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评论、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等,其部分内容可能直接联系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某些具体的原理,如采访学课程中的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以及群众路线,写作评论课程中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新闻史课程中的对唯物史观的坚持等,都是传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具体途径。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在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研究领域,已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力量。在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第一批教材建设中,学院就有两名教授参与。2010年,学院又有两名教授入选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建设项目首席专家(中国新闻史、新闻评论)。围绕着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研究,20多年来,学院出版了几本专著,近百篇。

第二,以需求为导向,与时俱进,不断改革教学体系。传媒教育要以传媒业界的需求为导向,业界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院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输送什么样的人才。新闻教育界也要坚持三个面向,即要面向业界、面向社会、面向国际,不能自以为是,自娱自乐。要把握业界演进的脉动,瞄准行业竞争的前沿,了解媒体变化的需求,不断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完善课程体系,更新教材内容,优化教学手段。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水平,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第三,引入传媒精英,构建“双师”队伍。师资队伍结构应该多元化,但应以学术型教师与实务型教师两种基本类型为主体。学术型师资,应该重视学历的完整、全面的学术素养和扎实的理论功底;实务型教师不一定要求具有博士学位,但一定要有丰富的业界经历,他可以不写高深、抽象的学术论文,但一定要是传媒行业的行家里手,在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方面,要有点石成金的能力。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教育开办以来,就一直重视从业界引进高端精英,第一任系主任汪新源就是来自湖北日报,时任湖北日报理论部主任。在世纪之交,学院又从业界引进了赵振宇教授、石长顺教授、何志武教授、孙发友教授,如今他们已是学院教学科研的顶梁柱。两种不同类型的师资应该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使用不同的指标体系,使之在大学生态环境中,彼此理解,和谐共生,共同发展,一起服务于传媒人才的培养。

第四,与业界结盟,建设高水平的实践平台。学生的专业技能养成,首先要依赖于学校的业务课程教学和实验教学设施,但是要提高其专业能力,缩短与业界的距离,必须要到专业的权威媒体去实践。传媒行业是以高新传播技术装备起来的信息产业,传媒的竞争不仅是报道业务的竞争,也是传播技术和传播手段的竞争。所以,绝大多数高校新闻传播院系都重视学生的专业实习及其平台建设,但是由于办学条件的差异,各个学校在这方面投入的资源千差万别。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长期以来一直把实习平台建设作为学院办学的重中之重。笔者作为学院现任院长,曾多次带队到长沙、广州、深圳,拜访当地权威媒体,商谈双方合作;今年还专门到北京走访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光明日报、新浪、搜狐、网易等媒体的高层领导,建设专业实习基地。有高水平的实习平台,学生就可能接近行业的最前沿,其专业能力的养成就可能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

两点具体建议

发展与改善新闻传播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需要来自社会、来自业界的支持。

第一,通过制度化安排,拓展、固化媒体与新闻传播院系的合作关系。目前,国内新闻传播教育界大多与媒体建立了不同层次的合作关系。对新闻传播院系而言,媒体不仅是实习基地,更是就业的主要渠道;不仅是物质资源的主要来源,而且还是专业师资的蓄水池。对媒体而言,新闻院系不仅是后备员工的主要来源地,而且还是员工继续教育的主要师资来源;不仅是人才培养基地,而且是媒介发展的主要智库。媒体与新闻传播院系应该是利益共同体,在产业链上也属于上下游的关系。但是客观地审视目前新闻传播院系与媒体的合作,大多停留在比较低的层次,仅仅是建立实习基地,或者聘请媒体高管为院系的兼职教授(基本上是名义的)。这种合作基本上是单向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双方领导人的友情,没有落实在制度的层面上。一旦人事变更,一切又得从头开始。要提高媒体与新闻院系的合作层次,必须发掘彼此对对方资源的需求。新闻传播院系需要媒体,媒体也需要新闻传播院系。双方的合作不仅限于学校的人才培养,媒体员工的继续教育、媒体委托的专项研究、媒体发展的战略规划等,都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两者互利合作,诚心以待,就可达到双赢的结局。

第二,设立新闻传播教育基金,资助新闻传播院系的教学与科研。新闻传播教育不仅是大学的事业,而且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实际上媒体是新闻传播教育的最大受益者。媒体每年都要从新闻院系吸纳源源不断的新闻从业者,几乎无须付出任何代价。是家长、纳税者的资金投入,维持着新闻传播院系的运作,媒体只是在最后的阶段摘下成熟的果子。这是不合理的。媒体应该主动介入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过程,并且应该提供最低限度的资源支持。笔者认为,可以尝试提取媒体广告收入的一定比例,比如一个百分点,设立新闻传播教育基金,用以支持当地的传播教育事业;或者政府对媒体支持、赞助新闻传播教育事业的行为,可根据媒体赞助的额度在税收方面予以减免,以鼓励媒体继续支持新闻传播教育的行为。

新闻传播学专业知识篇6

互联网让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传播方式、传播内容、媒介形态和媒介所有权等方面进行融合,新闻传播呈现出一种多功能、多样化的局面。我国的互联网之发达和普及,让媒介融合的发展进程加快。并且,媒介融合不仅处于传播媒介的大变革形态下,还与我国整体社会发展和规划息息相关。有学者认为,“三网融合”、文化体制改革以及“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宏大背景,为我国媒介融合提供了重大的理论机理和可行框架。[1]《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部署、推进宣传文化领域改革创新的一项重要任务,是适应媒体格局深刻变化、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举措。[2]从媒介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可观测到,每一次融合的变革中对媒体从业人员的需求各不相同,对媒体从业人员的专业要求从过往单一型人才演变成集采编、音视频制作、媒体策划和管理以及编程、网页制作各项技能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并且,我国媒介融合的顶层设计决定着我国的媒体发展需要复合型媒体从业人员的参与,作为培养媒体从业人员的主要平台——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肩负着培养高专业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

二、高校新闻传播学教育改革创新思路

从新闻传播学的发展现状上看,学科建设从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依然遵循传统媒体的路径,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等是高校主要开设的以从事媒体工作为主的三个二级学科。新闻学教育以报纸为主,开设与报纸相关的理论和实践课程,学生主要掌握报纸的采写编评摄等几大技能。近年来,一些高校顺应时展,开设了网络传播、网络与新媒体等专业,但在课程设置中只增加一两门与网络传播相关的课程,学生从中能吸取的专业知识不多。传播学和新闻学内容区别甚微,大部分学校把传播学放在研究生教育当中。广播电视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目标在于培养广播电视方面的专业人才,主要教授学生广播电视的理论原理、广播电视新闻采写编、广播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等。高校新闻传播学仍处于为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培养专才的阶段。所以,高校新闻传播学应针对媒介融合的特征,把握时代脉络,对学科进行改革,为将来的新型媒介形态输送复合型人才。

(一)新闻传播学课程设置的改革

媒介融合时代的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学生把握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传播特征,在实践当中依据新闻内容融合各种媒体的优势,选择适合新闻内容的传播形式,这一过程实质上具体表现为对业务水平和媒介经营管理水平的训练。就课程设置而言,高校应在学生大学一年级期间学完学科基础理论和历史知识。在接下来的专业课程里,结合各门课程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掌握各种媒体技能和增强经营管理意识。就业务课程设置而言,一是应把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中涉及的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与评论、新闻摄影摄像、音频视频剪辑等专业技能课程结合媒介融合理论课程一同教授。二是应该让互联网应用技术走入新闻传播学课堂,学习图片处理、网页制作和网站维护、基础编程课程等课程。而媒介经营与管理课程,应当树立学生的多种媒体联合经营管理、跨媒体经营管理等的意识,对专业人才的管理和服务,对媒体资源的共享和调配,与其他媒体、其他行业进行联合等。

(二)新闻传播学实践环节的加强

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园媒体资源,整合校报、校园杂志、校园广播电视台、校园网站、校园论坛及微博、微信平台等。首先在校内建立一个新型的新闻传播平台,融合校园新闻内容,为新闻传播学学生提供实践平台,高校可安排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结合课堂进度进入高校媒体中进行实践活动,感知媒介融合下的高校媒体的整体运作模式,使学生在校期间就有基本的媒介融合实践经验,为以后的实习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与当地媒体共建实训基地,为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提供实习与就业平台,同时让学生运用媒介融合理念为当地媒体建立新型高效的传播平台,提升当地媒体的传播效度与信度。

(三)新闻传播学学生专业主义教育的重视

媒介融合立于互联网这一技术支撑之上,互联网的传播属性提供了一个自由宽松的传播环境。尤其是近几年的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的迅速发展,使当前的媒介环境进入一个人人都能做媒体、人人都有话语权的状态。这种状态的最大缺点在于,脱离了传统媒体的把关人模式,传播少了过滤层。普通网民由于没有媒介从业人员的新闻价值观和职业准则,容易造成传播行为示范,互联网上充斥了大量虚假、暴力、色情等有害信息,这种混乱无序的状态偏离了新闻传播规律和道德准绳。因而在媒介融合时代,高校不要一味迷信技术,而忽略了学生专业素养和道德意识的培养。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在大学期间应坚守新闻职业道德和准则,以后的从业过程中应该在混乱无序的媒介环境里树立正确价值观、合理引导舆论。

(四)新闻传播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改革

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首先就要求新闻传播学教师是集各种传播技能于一身的全才。现阶段,我国新闻传播学教师基本是科班出身,知识结构大多停留在传统媒体时期,并且,高校教师重理论轻实践,即便是研究媒介融合或者网络传播的老师也不一定真正掌握了符合这一时期的传播技术。尤其是属于理工科的编程课程,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师基本不能胜任。因此,新的传播形势之下,高校应给予新闻传播学教师进修的机会。一方面,可以让老师以校园媒体为改革试验田,带领学生一同实践;另一方面,高校可安排老师们到媒体进修,实际感受当下媒体环境,结合自身理论研究,让学生真正感知新闻传播学的发展现状。另外,高校可以定期开展媒介融合专题讲座,邀请专业人员到校传授经验,作为一种学科教育的补充形式。

三、结语

新闻传播学专业知识篇7

新闻传播教育所面临的这种局面早已引起了新闻传播教育界人士的高度关注。一些院系和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也作了不少探索,但从整体上看,存在的问题并未得到有效地解决,而且在某些方面还越来越突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新闻传播教育界没有全面深入地研究当今中国新闻传媒发生的巨大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来调整新闻传播教育的结构、理念、目标、方式方法等,是其重要原因。

那么,我国的新闻传媒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它对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呢?

⒈在新闻传媒的功能方面,已由过去单纯的新闻宣传功能向新闻宣传报道和信息服务的复合型功能转变,在注重新闻宣传功能和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强调媒体的经济效益和商业功能。这一转变使媒体在对人才的需求上,由过去单纯需要新闻采编业务人员,转变为大量需要有较高素质和较强能力的媒体经营和管理人员。

⒉在新闻媒介的体制和结构上,由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由政府出资包办新闻媒介的运行而走向市场,报业、广电、期刊等各类媒介集团相应组建。这些媒介集团除极个别由政府进行适当补贴外,均由媒体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因而除了办好以新闻宣传为主的主流媒体之外,大多数媒体集团都创办了走市场的子媒体,如各地普遍兴起的都市类报纸、专业电台和娱乐性、知识性、服务性电视频道,以及大众化或专业化的期刊等。同时,国有资本之外的其他性质的资本也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到传媒业,以满足受众市场需求为重要目的的媒介类型越来越多,新闻宣传之外的其他功能也在新闻传媒上日益彰显,因而对新闻人才的需求也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

⒊在媒体运作机制上,绝大多数新闻媒体形成了采编、经营、管理这三者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格局,并建立了严格的内部考评管理制度和竞争激励淘汰机制。为此,媒体对新闻人才的需求已不是只具有单一知识的人员,而是具备多方面知识和较强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即对所在岗位、所从事的工作之外的相关工作,也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能力,这样才有利于媒体内部良性运行机制的形成。

⒋在媒介形态类型方面,由于以因特网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媒介的崛起,媒介形态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新闻生产制作、新闻传输和新闻接收等,均出现了与传统新闻媒介形态不同的方式、方法、手段、途径。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十九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7年1月,中国互联网网站数已达694200个。未来10年内,网络新闻人才需求将呈上升趋势,总增长量将超过30%。由于因特网是一个高度聚合的媒体,它要求网络新闻传播人才除了具有传统新闻媒体所需要的新闻专业基本素质外,还必须具备文字、视频、音频等网络信息技术以及电脑和网络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同时也对从业人员的外语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面对新闻传媒的急剧变化,新闻传播教育如何才能克服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真正培养出新闻传媒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毫无疑问,必须以新闻传媒发展变化为导向,来确定新闻传播教育的理念和培养目标,以新闻传播的现实状况和实践来统摄新闻传播教育的各个方面。

首先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在宏观上控制新闻传播专业的招生规模,根据我国新闻传媒业的具体情况和发展需求来合理调整和确定招生数量、院校格局、专业设置等,促使新闻传播教育从追求数量扩张向追求质量转化。在这个前提下,新闻教育院系应着重从以下一些方面来进行教改工作。

⒈以新闻传媒现实状况和发展变化为导向,更新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打造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为什么新闻传媒界对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持排斥态度,而宁愿招用其他专业的毕业生?什么样的人才才是目前新闻媒体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回答这些问题实际上就是要明确新闻传播教育的理念和培养目标。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具备其他专业学生不可替代的知识、素质、能力、精神,包括新闻敏感、新闻视角和新闻的专业文化精神和职业道德精神,以及从新闻传播的角度对世界的深刻理解和把握的能力,善于运用新闻传播的手段来服务和改善社会与人的能力。在培养目标上,针对当前新闻传媒不同类型、不同媒介形态、不同结构、不同的体制与运作机制等,采取“分类、分层”培养的原则,来培养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新闻传播人才。前者是“有教无类”,后者是“因需施教”。

⒉以新闻传媒发展现实的人才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新闻传播相关专业的课程,组织编撰与新闻传播现实要求相适应的教材。在新闻传播专业的课程设置上,要在继续加强原有的专业基础课程上(真正做到“厚基础”),根据新闻传媒业发展的需要,开设媒介经营、媒介管理以及新兴媒介(互联网和其他新媒介)方面的课程,改变目前不少院系存在的“因人设课”的现象。还要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开设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

⒊以培养新闻传媒对人才的能力要求为导向,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从主要以教师课堂讲授知识的单向和被动的学习方法,转向以问题与讨论、分析与质疑、案例与实践等主动参与型教学方式方法转变,切实改变注重知识传输、缺乏能力和素质培养的状况。目前绝大多数新闻传播院系和教师都认识到,新闻传播教育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教育,但是教学方式方法并未因为这种共识而得到有效的改变。我们认为,新闻传播的课堂教学应从当前新闻传播中的问题出发,由实际案例入手,通过让学生展开讨论、分析、质疑等教与学两方的双向互动,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这样一些途径,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语言沟通交流能力,以及组织、策划、管理的能力等,构建学生的专业能力、专业理念和专业精神,而不仅仅是记住一些概念或几个观点。

⒋以实践教学为重要教学途径和手段,努力改变新闻传播教学上实践教学环节严重缺失的状况。新闻传播专业的实践教学对学生来说举足轻重,这一点已是共识。但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这一点似乎仅仅是停留在“识”的层面,并没有真正落实到“行”。以学生最基本的实习情况来看,由于一些新闻传播院系与新闻传媒联系不够紧密,一些新闻传播院系基本没有或很少有媒体实习基地,学生实习是各找门路;在大四以前基本上没有安排专门的实习时间,而在最后一个学期的专门实习时间里,不少学生因找工作、考研、考公务员和毕业论文等,导致实习无法真正进行。尽管有些学生可以在校内媒体做一些实践,但毕竟只能是少数,且学校媒体与社会媒体的运作机制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加强与新闻传媒的密切联系,建立稳定的学生实习基地,是新闻传播院系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对于学生的实习应由院系统一组织进行。学生的实习时间应在四年时间里分段作出安排,而且要安排专门的时间保证实习的顺利进行。同时,还可以针对新闻媒介现状、发展、变化中的一些具体情况和案例,组织讨论,进行模拟教学,这也是实践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⒌师资队伍的建设无疑是新闻传播教育最重要的环节。新闻传播教育的现实,要求教师比较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新闻媒介现状、运行规律和发展趋势,对新闻传播教育的特殊性有充分认识。由于不少新闻传播院系是在中文院系的基础上开办的,教师也大多从中文专业改行从事新闻传播教学工作。近年来进入新闻传播院系的教师大多具有硕士博士学位,使新闻传播师资队伍的学历水平得到了提高,对新闻传播教学科研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但是,从世界范围来看,卓有成效的新闻传播教育还需要有丰富新闻传播从业经验的教师。在新闻传播教育比较成功的美国,大学新闻学院里只有17%的教授没有当过记者。据调查表明,在美国大学从事新闻采写和编辑教学的教授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者是最受学生欢迎、最成功的老师①。近年来,我国也有新闻传播院系(如老牌的中国人民大学和新设的清华大学)开始从媒体引进资深人士从事新闻传播教学工作。但由于多种原因,目前新闻院系从媒体来的教师极少,这或许也是当前新闻传播教育脱离媒体实践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新闻传播院系除了拥有一部分能够提高教研理论学术水平的博士等高学历教师外,应从新闻媒体引进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而且具备相当理论素养的教师。同时,对于没有从事过新闻传播实践的教师,还应与新闻媒体合作,让他们到新闻媒体挂职工作一个时期,以便从实践层面更深入地理解新闻传播的现状、发展和规律。此外还可以聘请一些资深新闻传媒人士定期不定期地到新闻院系开设讲座或选修课程。

注释:

新闻传播学专业知识篇8

论文摘要:教育规模的快速发展、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对地方高校新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地方高校的新闻教育改革必须坚持与新闻实践相融合、与信息技术相融合、与国际社会相融合,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新闻人才。

自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快速发展轨道,新闻类专业的发展也十分迅速。1999年,全国60余所高校设有新闻类院(系)及专业,其中专业点超过100个;2002年,新闻传播学的专业点总数达323个;2004年年底,全国开设新闻、传播、公关、广告学院(系)及专业的高校有470余所,学生总数是1999年的7倍多。目前,中国已有近500所高校建立了新闻传播学院或新闻传播系,新闻传播教学点(专业点)近900个,在校学生超过15万人。这种急速升温的现象使中国的新闻教育进入了一个高速度、大规模、多元化发展的时代。面对新闻传播教育的迅猛发展和新闻媒体之间的激烈竞争,尤其是当今新媒体不断涌现、媒介融合渐成趋势的时代背景下,地方院校新闻教育的出路在哪里?地方院校培养的新闻人才怎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笔者认为,地方高校的新闻教育改革应该遵循三个方向性原则,即与新闻实践相融合、与信息技术相融合、与国际社会相融合。

一、与新闻实践相融合

就目前不少地方高校新闻专业毕业生情况来看,学生学习了不少知识,却不知如何将这些知识融合在一起,更不知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而在传媒人才市场上,“有实践经验者,有较强的组织和策划能力者优先考虑”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他们不仅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学历、广博的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因此,地方院校在教学上应改变过分依赖理论教学的传统模式,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理论教学过去一直是新闻专业教学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但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等新技术的发展,传播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新技术的发展带动传播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化,对新闻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要求、素质培养等必须有新的思路,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法。在理论知识教学和专业教育中,知识并不是教育的中心,培养能力比传授知识更重要,而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是离不开实践的。学生只有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才能充分吸收所学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也才能得到切实提高。只有注重能力的培养,才能使学生凭借已经获取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去扩展、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并能有效驾驭和运用知识,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不仅如此,由于新闻学专业实践性强,在改革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改革学生成绩的评定方法。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量化学生的学习过程。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使发展变化的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要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因此,必须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给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评定合适的分数,以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改变那种“只重期未笔试成绩、轻实验成绩”的做法,对实践性强的课程应加大实验成绩的比例,成绩向体现创作能力的实验倾斜。

二、与信息技术相融合

传播科技在传媒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也越来越大,这不但带来了传播心态、传播方式、传播手段的变化,而且带来了传播内容、传播理念、传播机制的变化。在媒介融合中,新媒体冲击下的传统媒体要在媒体格局变化中继续生存和发展,就要借鉴和应用新的媒体技术来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如办网站、办网络视频、办手机视频等。而新媒体也借助传统媒体提高了信息和市场的资源,不断拓展业务、扩大市场、壮大实力,出现了新老媒体相互融合的局面。媒体融合势必成为未来传媒业的主流,因此,培养新一代的“媒体融合”人才便是重中之重。地方院校应该注意和跟踪媒介发展步伐,加强对媒介融合的理论研究,寻找适应这种变化的新策略和新方法。为此,应基于中国传统媒体的发展轨迹,并结合先进的it技术平台,以互动和动态化媒体实践为教学基本思路,使新闻专业的学生在采编及录制新闻的时候,具备突破媒体界限的思维与能力,能同时适应不同媒体的需要。要让学生注意研究新科技、掌握新科技、运用新科技,深入研究新媒体和新技术给传媒业的发展带来的新问题、新变化和新机遇,并善于运用新媒体、新技术。

具体来说,地方高校的新闻教育要高度关注与技术的结合,重点做好以下三项工作。一是建立多功能、跨媒体、可融合的实践教学平台。今天的新闻教育机构的实践平台已经不仅仅是信息采集工具和编辑工具的简单集成,而是具有多元设备、多元功能、多元扩展空间的教学与科研的基础设施。二是建立与社会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的联系通道,了解相关技术动态,把握技术趋势,熟悉技术思维,拓展技术应用。三是选择具有科学技术背景的教师充实师资队伍。由他们形成对提高师资队伍科学技术素质、对课程建设科学技术含量的带动,跳出仅凭高学历选用教师的框框,把真正有实践经验的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当中。

 

三、与国际社会相融合

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传播学院成立于2003年,是一所具有国际特色、面向全国的新型新闻传播学院。该学院秉承“国际本土化,本土国际化”的办学宗旨,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新闻专业人才为目标,创立了独特的模块化的新闻传播课程体系,构建了布局合理的新闻传播学科体系。在该院的教师队伍中,58%的教师具有海外媒体工作背景,54%的教师具有10年以上的业务经验。在教学上,学院强化人文素质和新闻传播实务能力与技能训练,注重国际传播能力培养。该院率先在全国新闻院校本科教育中推行四年不间断的双语系列专业教程。品德高尚、现代传播手段应用熟练、中英语采写编播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是该院毕业生的特色。经过几年的发展,长江新闻传播学院成为国内重要的双语新闻人才的培养基地。

长江新闻传播学院的成功之路特别是它在确定培养目标方面的独到之处值得地方院校新闻教育工作者深思。虽然大多数地方高校不具备长江新闻传播学院得天独厚的办学条件,但只要善于用国际化视野发现自身特色,科学确定培养目标,同样能够独树一帜,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新闻人才。

首先,地方高校应该建设科学的课程体系。课程是锻造人才的“模具”,它关系到人的知识体系的建造。而知识体系对一个人的品质、胸怀、眼界、思维方式和专业能力有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地方高校在新闻专业课程设置上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即通识教育、专门学科基础教育和新闻传播专业教育。通识教育是指构成人类文明基础知识体系和价值认知体系的教育,目的是实现对未来新闻专业人员生命潜能的全面开发和健全的精神品格的塑造。专门学科基础教育是指新闻传播学科之外的一门专业学科相对完整的知识系统的教育,这在今天传媒专业化分工日渐精细的趋势下尤其被重视。新闻传播专业教育是专业工作的思维与方法及专业工作技能的培训教育。从新闻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上看,专门学科基础教育体系的引入和跨媒体工作能力教育体系的建设是地方院校新闻传播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两个重点。因为在媒介分工日益细化的今天,媒体需要的是拥有各种专业知识背景和具有跨媒体工作能力的现代新闻人。其次,强化外语能力。21世纪的新闻传播将随着国际社会相互联系的密切程度的提高和网络技术应用的普及程度的提高,加快其国际化趋势。因此,地方院校培养的新闻专业人才要想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胜出,就必须能够熟练运用至少一门外语,因为这种能力直接关系着新闻工作者的信息采集能力、对国际社会的专业表达能力和与多元文化的专业沟通能力。

总之,地方院校的新闻教育要想使其培养的产品——大学毕业生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在物质上舍得投入,在师资队伍上要不拘一格选人才,在课程体系上要具有国际化的战略眼光,坚持做到与新闻实践、与信息技术、与国际社会相融合。

参考文献:

新闻传播学专业知识篇9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传播教育;变革

中图分类号G21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保惠,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副教授,宁夏银川市750001

随着数字技术的日益精进和广泛运用,web2.0网络传媒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新媒体介入,新旧媒介的融合越来越多,媒介融合被许多学者称为媒介的必然归宿。媒介融合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伊契尔·索勒·普尔提出的。1983年,他在其《自由的科技》一书中提出了“传播形态融合”的概念。他认为数码电子科技的发展是导致传播形态融合的主要原因,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的迈克·麦金教授认为,要从经济和运营的目的、新闻报道方式、社会关系三个方面理解媒介融合的定义。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蔡雯教授认为,媒介融合包含媒介内容融合、传播渠道的融合、媒介终端的融合三个方面内容。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认为媒介融合,是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所依赖的媒介手段逐渐趋同,以信息技术为中心,以卫星、电子技术等为传播途径,不同的信息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整合,各种媒介形态之间相互融合,媒介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显著。

“媒介融合”在当下已经不是新鲜的概念,随着新技术带来的传媒迅猛发展以及传播格局发生的巨变,它既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互动结果,也是信息技术社会人类媒介生存的发展方向。在我国,由于高速发展的传播技术的驱动,媒介融合的趋势在2005年就初露端倪,进a2l世纪,伴随新技术的发展,在全球化媒介融合催逼下,我国大规模的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为了适应未来媒介市场的需要,新闻人才培养与教育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媒介融合改变了传统的新闻理念,呼唤新型新闻人才,这对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挑战。

一、媒介融合对新闻传播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带来对人才的新需求,媒介融合同样对我国新闻传播人才整体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一)具有“全媒体”业务技能的新闻人才

在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单一媒体专业技能的界限亦被打破,具备跨媒体技能的多面手,即从事跨媒体采编的全能记者必然受到媒体界青睐。

媒介融合对新闻专业人才首先提出了技术挑战和需求,即数字技术和新闻专业技术的融合。新闻媒介界限的消融必然引发新闻报道方式的融合,记者不再为某一单一媒体服务,而是同时为集团内的多个媒体,纸媒、电视、网络甚至手机等多种平台信息数据库服务。这就要求记者不能再像过去仅仅是单纯的文字记者或者摄影记者等,而应该是技术全面的“多面手”,具有“全媒体”技术:如虚拟影像合成技术、数字合成技术、3G、web2.0、影视编导、节目策划、摄像技术、灯光技术、非线性编辑、特技制作技术、音视频编辑技术等,在数字传播条件下,全媒体记者要根据表达的需要,充分利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的特点和优势,组合成具有立体感,新颖、活泼、独特的新闻报道形式,可以在多种媒介上,实现资源多载体共享,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当前我国能胜任这种多种多媒体报道工作的全能型新闻人才还极其匮乏,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新闻从业人员或在读的新闻传播专业学生进行跨媒体技能的培训。

(二)具备完善的知识与技能结构

在新媒体迅速发展和多媒体融合的条件下,新闻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已经不只是在于采集与新闻信息,更需要加强整合各种内容产品,提升信息品质和价值,更加重视以聚合和互动为重点的全媒体整合,为受众提供全时段、全方位、全媒体的新闻信息服务。

这种全媒体时代的专业信息分析整合能力,需要具备完善的知识技能与结构的新闻传播人才。新闻传播需要具备新闻传播学、心理学、文学、社会学、美学、数字通讯技术等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说,记者编辑的知识水平与专业技能已经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需要具备策划、数字采编、非线性编辑、音视频形象表达等能力,单一的知识结构已经无法应对新闻生产方式的变化。

(三)具有对多种媒介平台综合管理能力的高级管理人才

这类人才除了具备传统的传媒管理人才的企业经营管理的能力,还需要精通各类媒介的技术与运营模式,知道如何运用这些技术使新闻内容效果最大化、信息价值最大化。面对媒介融合所带来的高度细化小众化市场,站在媒介品牌打造的高度,以整合传播思维能力,全方位挖掘信息和受众价值,通过组合产品、整合媒介使已经分散的受众重新聚合。因此,懂新闻、懂技术而且深谙管理、营销、金融投资等经管知识,是这种人才的必备素质。随着媒介融合进程的深入,中国传媒业越来越需要大量完全意义上的优质传媒职业经理人来为媒体服务,他们是既懂新闻业务又擅长经营管理的人才。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教育的应对

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确立2015年在全国全面实现电信广电及互联网三网融合。三网融合带来了又一轮媒介融合潮流,新闻教育必须直面这种媒介融合背景下所带来的新闻传播教育变革问题。媒介融合在推进媒介人才能力融合的基础上形成新闻传播教育融合,形成科学性、人文性、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统一。

(一)教育理念的更新

信息技术的更新给人类带来的不仅是一种新的传播工具,而且是传播领域内一场深刻的观念革命。媒介融合的趋势凸现新闻教育理念与时俱进的紧迫和重要。因此新闻传播教育的改革不仅仅是对教学课程设置的调整、教学与实习模式的拓新,更关键的还在于“大传播、全媒体”意识的树立和实践。当前新闻传播教育必须明确的是:当代的新闻传播教育不仅仅等同于新闻传播教学,更不能简单为新闻学或新闻业务教学。新闻教育院校应当敏锐的认识到新闻业的变化,及时对自己的教育理念、目标等做出新的调整,“融合”使新闻传播教育转向以创新思维教育、复合技能培训为目标的协作型学习模式。现在的新闻传播教育更需要观念创新、体制创新与并重的教育观念,即融合学院教育、社会教育(实践教育)和自我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观念,这三个方面的融合就是媒介融合时代我们新闻传播教育发展方向与创新途径。当然需要指出的是新闻教育的理念要变,但新闻专业主义的精神教育不变。

(二)课程体系的变革

一是通识教育与新闻传播专业教育并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调查表明,美国大部分新闻学院大约75%的课程属于通识教育。从20世纪60年代,美国新闻教育目标已经从传统的培养新闻记者的职业方向转向重视各个学科的融合,重视媒介人的社会、经济、历史、政治和哲学的背景。在媒介融合时代,相比较于公民记者新闻专业人才存在的价值是,在海量的芜杂的信息中甄别挑选新闻的眼光、发表观点的角度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价值,这要求记者具有人文精神和批判力,而通识教育是培养人文精神与批判力的路径。

我国传统的新闻学教育所采用的课程体系多侧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重视实务,通识教育的选修课程比例十分小,面对新媒体技术迅速发展,媒介融合日益加剧的现实,传统新闻学教育的课程体系已经难以满足媒介融合的变革需求,新的课程体系应立足于多学科综合教育,包括人文学科教育、社会学科教育、自然学科教育等。在基础课的设置上,要真正贯彻厚基础原则,使学生打好各类基础。新闻专业的学生作为未来的新闻人才,理应是文理兼通的全才。只有涵盖上述内容的课程体系,才可满足通识教育和新闻专业教育并重的要求。

二是新闻实务类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媒介融合趋势下,传统新闻实务类课程与之不适应的主要问题是:过分强调专业细分,对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专业的业务技能进行割裂培养,这显然不符合培养全媒体记者的要求。因此,在新闻学科课程设置需要打破传统实务类课程设置的条块分割,学科的组织架构需要适应媒介整合的趋势,整合新闻业务课程,突出“全媒体”技能,使各个专业方向都具有更强的开放性与兼容性,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

新闻实务类课程应逐步地向媒介融合过渡,在媒介融合教育方面,美国很多新闻院校已从研修阶段进入实验阶段。据2003年对美国300所新闻院校的调查,约有50%的院校已经根据媒介融合对课程作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如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从2005年开设了一个媒体整合的新专业。当前我国新闻教育改革中也可尝试开设媒介融合学或融合新闻学专业,将其纳入到新闻传播学的一级学科之下。另外需要创建新的课程,例如关于媒介融合的理论课程,关于融合新闻、数字新闻、手机新闻等实践性为主的课程;其次,需充实一些传统的课程,例如新闻采访课,应加大网络采访、手机采访等新技能的培训;新闻报道课应加强多媒体写作方面的教学内容。新闻专业学生需要精通一门传统新闻技能,比如新闻写作、摄影、编辑等,再选择一些高级的媒介融合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使学生全面掌握各类媒介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适应综合性的传媒集团对人才的需求。

三是整合校园媒体,打造媒介“融合新闻”的实习平台。美国新闻人才的培养基地——密苏里新闻学院一直以自办商业报纸、电台、电视台为荣。在密苏里新闻学院,新闻课堂和报社编辑部、教授办公室整合在一起。“密苏里模式”所倡导的注重实践的教育理念,对我国新闻院校研究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在我国大多数高校主要采用建立实践基地来完成实践环节,但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普遍存在经费紧张、容纳学生有限等诸多困难,这使得学生专业实践质量大打折扣。在此情况下可大力开发利用整合校园媒体,可将课程教学与校园媒体建设相结合,即将校媒作为专业的实践基地。大力建设利用新闻专业实验室资源,打造具有实战功能的媒介融合平台,将校内新闻传播资源整合为可供学生实践的“传媒集团”。目前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院校的学生自办校园媒体类型已经从单一报纸发展到网络电视台、网站、网络电台,初步形成了多媒体实践平台。因此提倡学校整合校园媒体,建立一支专业教师参与、统一管理的采编队伍,实现人力和设备资源共享,为学生搭建“融合新闻”的实践平台,让学生熟悉当下媒体运作流程,学生分批到校园平台进行实践,形成系统和循序渐进的训练,为具备多种传播技能打下基础。

纵观当今全媒体的发展形势,面对全媒体时代的市场需求,我国的新闻教育改革需要创建适应全球化和媒介融合发展的新闻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要我们在师资队伍、实验中心、教材建设等方面加强建设和变革。媒介融合时代呼唤媒介融合性人才,这才是新闻教育适应未来的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付晓燕.媒介融合下的美国新闻业和新闻变革[J]新闻与写作.2009(8)

[2]喻国明.传媒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01

新闻传播学专业知识篇10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教育改革

“媒介融合”(mediaConvergence)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普尔教授1983年在《自由的科技》中提出“传播形态融合”,本意是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这种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地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①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nachison将“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②他强调的“媒介融合”更多是指各个媒介之间的合作和联盟。

国内较早对“媒介融合”进行研究的蔡雯教授认为“内容重整与组织重构是实践‘融合新闻’的必由之路。”③中国传媒大学苏志武教授指出“‘媒体融合型’教育教学的实质就是要突破那种按各媒体种类设置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的传统做法,既着眼于学生的学业,更着眼于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让学生具备更加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创新实践能力,使其适应不同媒体相互渗透、融合发展的需求。”④

就目前现有研究成果来讲,学者们都已经注意到了新闻教育模式改革势在必行,但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教育并没有建立一种较有说服力的模式。媒介环境的改变导致过去的新闻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新闻教育体系需要重新建构。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模式陈旧、课程设置单一

国内新闻教育多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接受,很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程设置往往围绕某一媒体来设置,呈现“单一化”特征。如新闻学专业课程主要围绕平面媒体的采写编评设置,广播电视专业课程则以广播电视为主设置,缺乏交叉性与综合性,忽略课程之间的多维度、多层次联系,造成培养出的学生在知识结构、理论素养及技能操作上过于单一。同时,新闻学专业大多用培养文字编辑的标准培养学生,注重信息内容而非技术手段,强调对工作流程、文字加工规范标准的学习。显而易见,在媒体融合趋势及媒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传统新闻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已远远滞后于传播技术的发展。

(二)教育理念与传播现实差距明显

媒介融合的大趋势对新闻教育理念与传播现实之间的有效整合提出了挑战。未来的新闻传媒需要团队合作,包括新闻策划、采访写作、技术支援等,而当前部分高校的新闻教育理念不明晰,造成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很长时间难以适应媒体环境。结合我国传媒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未来我国新闻教育只有按照宽口径、厚基础、跨媒介、懂技术、精专业、深内涵的要求来建立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新闻传播人才。

(三)专业细分与业务技能割裂

当前,新闻传播教育被各种媒介形式切割,很难达到科学性、人文性、综合性与专业性的统一。如新闻学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广告学专业、出版与编辑专业、传播学专业等把学生框定在狭小的专业研究领域。而其中,传播学专业又被分解成网络传播学、公共关系学、媒介经营与管理等专业方向,割裂了传播学应有的学科体系。媒介融合的核心是信息和资源的整合,新闻教育不能背离传统,更不能为突出精专而过分注重专业细分,从而割裂多种技能的培养。

(四)跨媒体新闻教育相对滞后

就新闻教育而言,国内高校在搭建实战性跨媒体新闻教育平台方面,还相对滞后。目前国内多数新闻学院还没有将媒介融合教育纳入必修教学体系,造成高校新闻教育和人才培养严重滞后于传媒发展和社会需求。跨媒体新闻教育,要改变传统新闻教育体制,让学生从纯粹的理论课堂走出来,走向现实传媒的真实环境。新闻教育改革应建立在媒介发展的基础上,注重涵盖新闻教育的一般规律,夯实学生的多种技能,任何单维度取向都容易造成人才教育的片面化、滞后性。新闻教育体系的构建,应充分体现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目标,明确新闻教育实践内容,并以此为原则组成一个层次分明、分工明确、适应传媒快速发展需求的新闻教学体系。 二、媒介融合对新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媒介融合大潮引发新闻传播教育的变革,对新闻传播课程体系的设置及媒介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优化课程体系

1.改革现有课程

对现有新闻传播课程设置进行调整与改革,是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传播课程体系提出的新要求。各新闻学院可以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上,整合资源,对课程体系进行有机融合,淡化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界限,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在实践中丰富理论内容。同时,打破按学科设置实验室的传统方式,对新闻教育设施进行重新整合,形成融合式课程体系。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对全院通用基础专业课程进行改革,新开设音频视频内容制作、数字传播技术应用两门业务性专业课程,使新闻学专业原来只侧重于印刷媒体的课程体系得到改造,使学生可以学习广播电视新闻传播业务和新媒体传播业务,全面掌握各种类型媒介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适应媒介融合发展的需要。当然,改革现有课程,还可以通过增设辅修专业、增加课题研究等形式来实现。

2.拓展学科内容

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加快,国内一些知名院校纷纷加快优化课程体系的步伐。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于2007年开始在新闻学专业中新增数字新闻传播专业方向;南京金陵学院开设媒体融合专业;四川大学和成都商报联合组建四川大学跨媒体研究所,面向四川大学本科学生开设网络新闻与文化传播公共选修课程。“目前,我国新闻传播学科在大学本科阶段设定的专业方向,基本上是在网络数字化信息技术全方位进入新闻传播领域之前设定的。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传统的专业知识界限和专业技能界限都将被更大程度地突破,因此,学科的组织架构需要适应媒介融合的趋势,以保证各个专业都具有更强的开放性与兼容性。”⑤

3.打造专业特色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的新闻教育专业设置已不能满足当今融合媒体发展的要求。各高校在专业建设中,要打破院系鸿沟,整合力量,形成优势专业体系;加强实践教学,根据自身实力及地域实际,打造专业特色。新闻传播原有专业,如经济新闻专业、法制新闻专业和体育新闻专业可以继续强化特色。传统新闻学专业可以在加强学生全媒体技能培养的基础上,重点突出某一个方面,在新闻评论、企业新闻、民生新闻、政府新闻、民族新闻、英语新闻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中国人民大学从2009年开始,在本科教育阶段特色办学,推出六个专业课程包,让学生能够既打好学科基础知识,又能根据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有发展潜力的专业课程。 (二)有效进行融合新闻技能培训

媒介融合时代,新闻教育内容多而复杂,需要对整个教育教学体系认真勾划,重视学生在校内外媒体的融合新闻技能培训。

1.校内媒体实训

主要是通过平时作业训练、学生自办报纸电台等,让学生就某一方面技能进行全面训练,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学生通过在校内报刊、广播电视、校园新闻网等实战训练,熟悉新闻采编制作流程,为进一步提高专业技能奠定基础。为适应媒介融合趋势,建立数字多媒体播出平台。如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台利用学校网站搭建了“专门的网络电视台,集中了文字、视频、音频(主要是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把校报、校电台、校电视台和网络电视台的新闻和节目等整合起来,使学生真正拥有一个融合新闻的实践平台”。⑥

2.校外媒体实习

主要包括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顶岗实践等环节与校外媒体合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通过与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杂志社、软件公司、音像制作公司等“联姻”,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就业提供多种平台。学生在校外媒体接受真实工作锻炼,可以培养其动手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增强新闻敏感和策划写作能力。此外,学校应鼓励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专业技能竞赛活动,如新闻写作、摄影摄像、网页制作等竞赛。只有让学生“走出去”,才能使学生真正把理论学习和实战训练结合起来。

(三)提升专业综合素养

1.培养新闻专业素质

媒介融合对新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反映在新闻专业素质领域,就是要求新闻传播人员成为新闻采编制播的“多面手”。无论是新闻采编还是音视频制播,都是传统新闻学教育的基本功。但在媒介融合时代,对采编制播等基本新闻传播技能和专业素养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懂新闻,更要有技术、善管理,具有策划整合能力的新闻人才。因此,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对于新闻基本功的教育和培养,需要不断加强。

2.培育新闻思辨能力

新闻教育的目标应注重培养新闻记者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管理能力。“随着新闻来源的和信息渠道的剧增,在多种媒体融合的新闻编辑部中,编辑的主要职能已经不是采集新闻,而是对浩如烟海的新闻和信息进行筛选与重新组合,使这些杂乱的信息呈现出相互联系和深刻意义,并使其转化为知识,新闻从业者也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成为知识的生产与管理者。”⑦

(四)加强与媒介融合教学研究相应的“硬件”建设

媒介融合的趋势也影响了新闻教育的“硬件”设备建设。无论是平面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还是摄影实验室、电视编辑实验室、媒体融合实验室,将专业实践、仿真环节等引入新闻教育教学,为课程体系改革和学生传媒实践开辟道路。

1.设备接入

在媒介融合时代,使用wordpress创建博客网站、使用twitter更新实时信息、使用Facebook上传文章日志、使用Flickr和Youtube分享图片视频、使用Deliciuos收藏保存资料成为媒体从业人员应当掌握的基本常识,而这些手段和方法是过去传统的新闻教育课程中所不具备的,它为新闻教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硬件”设备支持。

2.技术支持

传播技术打破了传统媒介之间的壁垒与边界,多种传播媒介由共存共生走向互相融合。it行业从技术上解决了媒介融合的“硬件”建设问题,具有无限包容性特征和海量信息存储能力的互联网络,千变万化的文字处理技术、视频音频技术、特效技术、动画技术以及存储、搜索、链接、上传、下载等技术的日趋完善,为媒介融合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

3.构建融合型实验室群

打破原来按学科设置实验室的传统布局,对实践教学设施进行重新整合,构建融合型实验室群,形成融合式实践教学模式。2006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借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模式,学生在自主创办《新闻周刊》的基础上,创办网络电视台、网络电台和网站,形成“接力传媒”集团,对学生开设跨媒体传播实验课程;2007年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联合成立国内新闻学院首家融合媒体实验室,培养能在数码化平台上进行新闻业务的新型传媒人才;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等努力改善新闻教育教学设施与实验室设施,先后建立网络教室、电子排版系统、广播电视采编系统等新闻教学实验室,为新闻教学提供了坚实的“硬件”支持。

(五)解决媒介融合师资匮乏难题

1.整合师资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应在现有师资力量整合上下功夫。将拥有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年龄段的新闻传播学科教师整合成突破专业局限、具有跨媒体、跨学科、跨专业的师资队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调整知识结构,形成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精专业务能力、丰富从业经验的师资力量。同时,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限,理论教学中有实践内容,实践教学中有理论支撑。打破专业理论教师与实践指导教师的界限,形成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实践,实践教师参与理论科研的新模式。

2.送出培训

一方面积极鼓励和引导教师参与传媒实践,通过跨媒体的采写编评摄制等技能培训和跨媒体的经营管理,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把最新技术、最新经验及媒介融合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带到课堂上。另一方面选派一些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内外其他高校交流学习,掌握新理论、学习新技术,使之成为新闻传播前沿理论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

3.引进合作

引进媒体资深从业人员直接参与课堂教学。在人才引进上应突破一些条条框框,把社会上具有真才实学的新闻传播教师引进来,或者采用多种合作方式加以聘任。重视聘请兼职教授、资深专家、名记者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技能的从业者、管理者、经营者定期讲座,开设选修课程或创建论坛等方式,传授从业经验、介绍业界最新发展动态,补充扩大课堂信息量,形成业界和学界的良性互动。

由于国内多数高校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教育等方面的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尤其是对于新媒体教育缺乏经验。为了解决师资匮乏问题,可以采取依托学校传统媒体院系的教学资源,将本校优势与名校经验相结合,采取联合办学,增强教育实力,在更高层面上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注释

①孟建:《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J],《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7期。

②andrewnachison。GoodbusinessorgoodjournalismLessonsfromthebleedingedge,apresentationtotheworldeditors’Forum,HongKong,June5,2001

③蔡雯:《媒介融合趋势下如何实现内容重整与报道创新——再论“融合新闻”及其实施策略》[J],《新闻战线》,2007年,第8期。

④苏志武:《媒体融合时代应培养“全媒体记者”》[eB/oL],http://gmw.cn/01gmrb/2009-04/23/content_912637。htm。

⑤高钢:《媒体融合环境下新闻人才的培养》[eB/oL],http://finance.sina.com.cn/hy/20081104/1923546774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