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决策的主要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9:01

科学决策的主要特征篇1

关键字:化学教学;问题解决学习;元分析;问题表征

文章编号:1005–6629(2012)6–0020–04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从认知心理学家的观点来看,问题解决就是认知操作的一个过程。正如安德森所描述的,问题解决是任何指向目标的认知操作程序[1]。纽厄尔与西蒙从问题的特性出发,将问题解决过程划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当前状态、目标状态、从当前状态向目标状态转化所需的一系列操作[2]。由于问题解决过程受许多因素影响,对问题解决的描述和界定也不断丰富。问题解决常被理解为是一种能力、一种教学过程、一个教学目的、一个认知过程、一个创造性活动、一种教学模式、一种教学方式、一种心理活动[3]。

问题解决学习,也称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这种学习方式以问题解决过程为载体,学习者需要学习怎样解决问题,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问题解决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解决“真实”的问题,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4]。从这个意义上讲,化学教学中的问题解决学习应是以化学学科的学习作为问题解决的背景,学生探索问题的学与教的过程。

在我国的理科教育的研究中,从学科学习的角度探索问题解决学习是研究的热点之一。在这些研究中,人们对“问题解决学习”的探索,包括在概念的使用和理解、问题解决学习的研究方法和问题解决学习的理论基础等多方面都存在差异。另外,作为理科新课程的主要目标之一,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亟待探究的议题。本研究试图从当前化学教育领域中问题解决学习的研究现状出发,明确问题解决研究的特征,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以进一步深入探索问题解决学习。

1研究过程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化学教学》期刊中关于问题解决学习的论文为研究对象。利用问题、问题解决等关键词筛选近十年所有论文(2000-2010),获得67篇相关论文。

1.2元分析思路

本研究的元分析进程主要依据认知心理学中对问题解决的一些基本概念,同时兼顾化学教学的学科特征,对论文进行分析和解构。本研究的分析模型由“问题提出和表征”、“问题解决”两个单元组成(见图1)。

图1本研究的元分析模型

在真实的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与教的过程中,对于“问题”意义的辨别是尤为重要的。为了明确化学教学中真实的“问题”,本研究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1)提问者的身份。教师和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由于他们所处的问题情境以及话语方式都存在差异,导致“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不同的意义。(2)问题的表征方式。既考虑学科存在的特性,也考虑不同的问题表征所导致的学生学习状态的变化。问题的有效表征与学生的学习水平[5]、认知方式等都存在着相关。

本研究的分析模型中还包括对“问题解决”模式的确认。要让学生顺利地解决一个问题,就要选择正确的教学策略。同时,不同的心理模型无疑会决定不同的问题解决过程,心理模型往往出现在问题解决过程之前,指导着问题解决的进行。

1.3统计比较

以元分析微观数据为基础,采用excel2003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索化学教学过程中问题解决学习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状况,并思考进一步改进的方向。

2整体分析

对本研究中所收集的全部文献进行整体分析,结果显示有关问题解决学习的文章或内容呈总体上升趋势。特别是在2008年达到峰值,占总量的20.9%(如表1)。这一现象初步表明,随着新课程的推行,作为理科新课程重要目标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得到了更多重视。

表1各年有关问题解决学习的论文篇数

进一步的分析可以发现,2000至2010年间问题解决学习的研究重点在于问题情境创设、问题解决过程、学习过程和教学策略等方面(如图2)。有关问题情境创设的论文占所有论文的比例为14.19%,问题解决和学习过程的论文都占16.63%,教学策略的论文占14.19%。该结果表明本研究模型中各个主要因素或组成部分都是目前问题解决学习研究关注的焦点,特别是问题情境创设的研究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从文献的总体数据分析来看,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化学问题解决学习的教学环节中。尽管对问题本身特性的研究以及学习者问题的认知特性等方面还不是很多,但人们也正将目光转向这些方向。为了进一步了解化学教育领域中这类研究的更深层次的特征,本研究在问题的定义和表征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两个方面进行了更深入、更具体的分析和探索。

3问题的定义和表征分析

在问题解决学习过程中,明确“问题”的构成是其首要任务。在本研究所分析的文献中,对问题的定义和表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提出问题者及其问题的特点。根据认知心理学家的观点,问题解决起始于一个问题的表述或已知的初始状态[6]。在实际的学科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提出问题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问题的起始状态。目前,在理科领域的问题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强调其真实性[4]。为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更能够促成有效的问题解决学习或教学。

然而,传统课堂教学的大班授课制度以及教师的主导地位都限制了学生提问的可能性以及提问的质量。实际上,绝大多数的化学课堂还是以教师提问为主。本研究所选取论文中,有49篇以教师作为问题提出的主导者,有12篇以学生为主导者,有3篇认为应该学生和老师共同讨论,还有2篇未提到提问者。其中,以教师作为问题提出的主导者的研究表明,教师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学生认知水平、激发学生兴趣、配合相应的问题情境,目前大多数研究者都比较重视学生对教师设计问题的重要作用。

第二,问题提出的学科情境对问题表征的影响。在教师问题呈现的过程中,问题所处的情境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这里的问题情境是指问题对应的学科情境。创设问题情境是问题解决学习的必要途径,能让学生感受到问题的存在,并进入解决问题的思考状态[7]。涉及问题情境创设的22篇文献主要从四个方面描述:(1)创设问题情境的作用;(2)问题情境的素材;(3)创设问题情境需要满足的条件;(4)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从各自所占比例(见图3)来看,有关创设问题情境需要满足的条件和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的研究还较少,需要给予更多的重视。

第三,教师提问的话语方式。教师提问的话语方式也会直接影响学生接受和转换信息的有效性,促使学生对问题进行不同层级的表征。教师的提问方式包括话语内容的科学性以及问题呈现方式的合理性。由于教师对于问题解决理论理解的局限性,目前几乎没有研究涉及这个方面。

4解决问题过程

学生对问题进行了有效表征,可谓在问题解决学习过程中有了一个好的开始。接下来,就要面临问题解决学习的主体部分——解决问题。问题解决的过程具有复杂性,步骤的不同直接影响着问题能否顺利解决。在所选论文中,17.39%的论文要求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来解决问题,表明目前教师让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依然以实验为主,体现了化学的学科特征。17.39%的论文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表明知识体系仍然占据重要地位(如表2)。然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学生元认知的控制以及运用合适思维方式的重视程度还较低。

表2问题解决学习过程的各个步骤所占的篇数

在问题解决学习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策略指导着具体过程[8],它的作用主要是指导学生如何顺利地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在所选取论文中研究的教学策略中主要有以下两类:第一类是指出问题解决的主要过程,即提问、解决、反馈。第二类是用具体的化学习题来解释问题解决过程中可以运用的策略,其中类比、分解、逆推、探究、程序、整体、模型、推理信息、反思这十个策略[9]是比较具代表性的。选取的论文普遍比较重视教授学生和新手教师如何解题,多为教师的经验总结。把问题解决学习过程视为解决练习的过程,而不是教学过程。这与真实的问题解决学习中的启发式教学策略还有较大的区别。

此外,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习者的心理模型也决定着问题解决。人的心理机制非常复杂,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都会对其产生影响[3]。所选取的文章中多数强调学习者的内部思维过程,约有44%关于思维的文章认为问题解决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但在理科教学中,学生心理机能的科学性以及外部因素对问题解决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5研究结论反思

基于先前分析,可以总结出当前研究的一些特点:第一,问题解决研究的受重视程度正逐步提高,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问题情境创设、问题解决过程、学习过程和教学策略等方面。第二,问题主要以教师设计为主,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第三,问题解决过程体现化学学科特征,重视知识体系的构建。

当然,这些研究仍然存在一定局限性,需要后续研究突破。具体表现为:

首先,在化学教学中,大多数的研究者对问题以及问题解决的本质和特性没有给予很准确的定义,有关问题解决学习的理论比较缺乏(如表3),有55.22%的论文没有明确的理论基础,依据认知心理学和建构主义理论的论文相对较多。看来,研究者所理解的问题解决学习可能还有所偏差。

表32000-2010各年论文的理论基础

其次,研究方法不够科学,极少有研究用较为可靠的科学方法来进行研究(如表4)。多数文章都运用了所谓的案例法,表现为在实践中发现规律,利用经验解释问题。归纳出的结果仅为经验之谈,科学性不够,缺乏可迁移性。

表42000-2010各年论文的研究方法

最后,关于问题表征、教师的提问话语方式、问题解决心理模式的研究还较少。在结合目前认知领域的研究成果方面还嫌不足,多数停留在教学活动的表面。在问题解决过程、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方面的研究较为经验化和应试化,依靠并强化记忆和算法的教与学模式仍然盛行,高水平思维技能找不到生长的土壤[3],启发式的教学难觅踪影。绝大多数的研究依旧把问题解决的策略简化为做题方式,这与真实的问题解决学相径庭。同时,在自我监控和元认知方面的研究颇为欠缺。

总之,化学学科中问题解决学习研究已不是一个新生事物,但仍然处于萌芽阶段,需要进一步的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吴庆麟.认知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69.

[2]张琳瑜.促进问题解决学习CLes理论研究与实践―以上海世界外国语中学七年级地理课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8.5.

[3]李广洲,任红艳.化学问题解决研究[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8,58,75.

[4]m.p.德里斯科尔著.王小明译.学习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40.

[5]李芳,王祖浩.高中生化学问题表征中信息识别深度差异的研究[J].化学教育,2008(2):13.

[6][英]S.ianRobertson.张奇等译.问题解决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5.

[7]于淑儿,王存宽,沈兆良.试论化学教学中的“问题解决教学法”[J].化学教育,2002(3):11.

科学决策的主要特征篇2

[关键词]经营决策决策价值要素特征学科体系

一、经营决策价值

企业经营决策是指企业为达到特定目标而从各种备择方案中挑选出较为满意的方案作为行动纲领的活动。

决策的价值,早为有识之士所重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就是古代军事学家的名言。就微观经营决策的价值而言,决策的正确与否,往往涉及到企业的成败兴衰。决策正确,意味着选定了能发挥企业优势、获取巨额经济效益的方案,促使企业兴旺发达;决策失误,就会导致企业亏本萎缩;经营决策多变,必然使企业陷于盲目、被动、混乱、多变、失调、浪费的深渊而难以自拔。一个处于完全市场竞争条件下的企业决策者,一定在这方面有着许多酸、甜、苦,辣的亲身感受,国外有些企业的倒闭,往往不是因为企业生产设备落后,亦不是因为职工劳动生产效率低,而是由于某一方面经营决策失误。由于我国企业尤其是落后地区的企业长期处于封闭式的自给、半自给的经济环境之中,加之信息闭塞,企业缺少经营自,因而对科学决策的价值体会不深,但我们深信,随着生产力逐步提高,产品日益丰富,卖方市场逐渐转变为买方市场,生产型管理转为经营型管理,市场调节作用逐步加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决策者领悟到经营决策的价值。

二、科学经营决策的要素特征

决策是经营管理的重点,亦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从无数企业家成功的决策经验中,可以归纳出科学决策的如下四个要素特征:

首先,是否能有利于获得更多的合法经济效益是科学决策的主要标准。在经营决策实践中,常以最大盈利,最低成本,最高效率作为评价准则,但由于被研究的问题不同,量化的方法不同,衍生出各种不同的评价指标:第一,可以采用税后利润来评价。第二,可以采用净现金收益率指标来评价,不能只按收益绝对额的大小来评价。第三,可以采用毛收益指标来评价。第四,可以采用边际收益来评价。第五,可以采用期望效益来评价。必须估计出各种因素变化的概率并计算出其期望效益,期望效益高的产品可以优先安排生产。

其次,经济信息是科学经营决策的基础。一个企业如果能够及时的掌握着丰富而又可靠的信息,诸如知道生产什么产品销路大,怎样生产才能投资少、成本低、利润高,哪些地方能高价推销出产品,什么样的生产结构可以既保持良性生态循环,又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等等,就可以据此做出科学的决策;相反,如果没有足够可靠的有用信息,就会在决策时犹豫不决,即使勉强做出了决策,亦不会使企业得到更多的纯收益。正因为如此,一个能干的企业家总是十分重视信息,设置专门的信息处理机构,切实抓好信息的搜集、加工、传递、存贮、检索,建立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

再次,定量分析是科学决策的重要手段。许多经济现象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数量比例关系,同时许多经济过程都按照一定数量变化规律运行,决策者的任务就是要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量研究,分析经济现象、经济过程、经济规律的数量表现、数量变化、数量联系的规律性。而要顺利完成这些任务,除采用唯物辩证法以外,还得求助数学方法的描述、推理、分析、预测、择优等作用,通过数学描述,把任务的时间、空间特征揭示得更加具体、明确;通过数学推理,使理论的逻辑性更加条理,更具有说服力,使经济现象之间的主与次、目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等逻辑关系得到更加精确的描述。总之,量化可以搞清事物的本质,可以预测事物的结果,可以找出经济效益最优的项目。应该指出,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的,定量分析是定性分析的延伸,没有定量分析,往往使定性分析停留在空泛的议论上,只好使用“大概是”、“想当然”,“可能是”……等一连串模棱两可的言词,很难使别人理解、执行和监控。反过来,定量分析离开了定性分析这个前提,往往容易在一大堆数字中捉迷藏,在数学游戏的迷宫中感到茫茫然,不知所措。

最后,积极创新是科学决策的灵魂。竞争是商品经济的本质特征,竞争的胜败,固然与经济实力有一定关系,但还是主要取决于经营是否有方,决策是否科学。一般来说,竞争策略有下述五个方面:改进款式,以新取胜;提高质量,以优取胜;降低成本,以廉取胜;搞好服务,以周到取胜;信守合同,以信用取胜。这些竞争策略中,中心是要具有积极创新思想。有了积极创新,就可以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扩大销路。现今的市场竞争激烈,消费需求变化快,新设备、新原料、新工艺层出不穷,产品更新换代更快,产品市场寿命周期越来越短,谁能掌握消费者的心理,并能先声夺人,谁就能出奇制胜。陕西省的一些较知名的企业如:临潼的银桥乳业,咸阳秦都的金鸽瓜子,中国第一苹果汁加工企业海升集团,咸阳的红星软香酥等大多都是采用了创新式决策方法,在产品上不断地推陈出新从而牢牢地占据了市场主动权。

3经营决策学科体系

成功的决策实践为决策科学提供了科学的素材,同时决策实践亦需要决策理论为指导,决策能否达到科学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决策者对客观存在的认识和驾驭能力,而这又依赖于决策理论的发展水平。笔者认为科学决策的学科体系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企业与企业组织综述;管理与管理思想概述;管理的原理与手段;企业管理环境分析;企业经营思想与战略目标;企业管理决策。包括决策目标及决策方法的选择,决策的实施、监控与调整,还有决策信息系统的支持等;经营预测;生产要素的管理。包括人、财、物、技术、时间与信息等;生产过程的组织与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创新式的决策;电子计算机在经营决策中的运用。

参考文献:

[1]黄渝祥等:企业管理概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6)

科学决策的主要特征篇3

一、指导思想

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结合学习调研、查找问题,按照边学边改的思路,组织党员干部深入挂钩联系点,围绕“科学发展情系民生”这一主题,开展“五个一”活动,即征求一次群众意见、宣讲一次惠农政策、做一件实事、走访一户困难群众、交一个农民朋友。通过“五个一”活动,听意见、解难题、办实事,实现“进万家门、解万家难、暖万人心”的目标,使群众真切感受到学习实践活动实实在在的成果。

二、主要任务

活动要突出实践特色,坚持走群众路线,集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参与,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好实践,从实践中提高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活动时间从20__年4月22日开始,至5月6日结束。

(一)征求一次群众意见

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设置征求意见箱、开通征求意见电话、召开有关单位及人员参加的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就如何开展好学习实践活动,找准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要深入农村、深入群众,向群众宣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的成效,征求他们对科学发展观的意见建议,了解他们最希望解决的问题,倾听群众呼声。

(二)宣讲一次惠农政策

要以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为抓手,在寓教于乐中宣传惠农政策,调动广大群众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让党的惠农政策“有声音”、“有图像”;要结合农村实际,利用赶集天等人流集中的时机,向群众发放气象科普知识及农村实用技术推广资料等。

(三)为基层做一件实事

要深入基层了解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帮助基层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对策,积极筹措资金、争取项目,加大对基层的帮扶力度,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农业科技、教育等方面要给予大力支持。

(四)走访一户困难群众

要开展结对帮扶困难群众活动,通过深入调研,全面掌握并确定帮扶对象;要实行单位或个人结对帮扶困难群众的制度,每名党员至少走访一户困难农户或一户困难企业职工;走访活动与送温暖活动一并进行,通过走访慰问,让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逐步树立起脱贫致富的信心。

(五)交一个农民朋友

要深入农户家中,真心实意与农民群众交朋友,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存在困难,及时帮助他们理清脱贫致富思路;鼓励农民朋友参加各种技能培训,投入到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来;要将农民群众发展成为调整产业结构的“信息员”,通过他们了解掌握基层的“声音”,为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科学决策的主要特征篇4

(一)中道思维蕴含的决策思想

“中道”在东方文化中有明确记载和论述,有适度、合理、和谐的意思。中道强调考察矛盾的两个极端,倡导凡事要适可而止,努力追求整个系统的协调均衡、机动灵活和统一一致,强调要在坚守中正协同之道时注重权变,亦即要“执经达权”,采用灵活多变但又有延续性的策略,使之实行最新的形式变化。受中道思想的影响,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会以其作为决策的原则和标准。因此,可以在战略决策和方案选择的过程中得到较好体现。技术创新及其管理模式得到高层管理的关注,这正是本文以技术创新管理模式选择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的主要原因。中道思维是东方文化中个人与他人在互动过程中表现最为突出的一种思维方式,它不仅隐含了个人的自我感受,也隐含了他人所给予的外在要求,最重要的是此思维特质还包括了人际互动的情境网络。[1]准确的说,它是在动态复杂的情境中,个体通过挖掘自身和外部需求,综合内外部环境各项因素(如相关利益者的感受等),力求找到措施方法来调和内外部落差,追求协调平衡状态的思维过程。中道思维以“保合太和”作为决策的终极目标,以“权变管理、人为为人、刚柔相济”为决策原则。大陆学者水和台湾学者曾仕强对中道思维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将其引入管理学领域。本文借鉴他们的研究成果,将中道思维定义为企业高层管理者在企业的战略决策过程中,为达到“保合太和”的目标,依据“权变管理、人为为人、刚柔相济”的原则,整合企业所在的外在条件与其内在的各项需求,所采取的适当行为和方案的思维方式。

(二)农业科技型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模式研究

技术能力演化轨迹模式是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该模式从本质上阐明了企业技术能力成长的基本过程。在农业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模式的选择上,不仅受到外部环境及企业内部因素的影响,还受到高层管理者决策思考思维的影响。中道思维的提出,不仅充实了决策理论,也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基于中道思维的技术创新管理决策是一种以技能为基础的决策模式,是基于经验及心理活动规律与认知的结果。在农业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模式的研究上,揭筱纹和徐彬通过对全国各地农业科技企业的研究,结合地域、行业及企业特征,对农业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提出了三个维度:外源协同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成果转化能力,勾勒出了技术创新能力的基本结构。基于技术创新能力的三种组合(弱能力组合、类型能力组合及综合能力组合),结合农业科技企业的特征和运作机制,提出了基础型、类能力组合型、战略规划型三种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如图1所示。弱能力组合对应基础型技术创新管理模式;类型能力组合对应类能力组合型技术创新管理模式;而综合能力组合对应战略规划型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基础型技术创新管理模式:企业内部重点考虑制定相关的制度,以制度为指导,规范完成企业的各项工作,提高工作的效率。企业外部依靠政府的正确引导,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管理服务体系,使中介服务机构参与提供农业科技企业的支撑。该模式的特征为:自主创新能力弱,外源协同能力弱,成果转化能力弱。技术突破型管理模式:本身的技术能力强,需要借助其他的企业来合作开拓市场。该模式的特征为:自主创新能力强,外源协同能力弱,成果转化能力强。市场引导型管理模式:借助外源科研院所和大学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与资源的高效利用。该模式的特征为:自主创新能力弱,外源协同能力强,成果转化能力强。战略规划型技术创新管理模式:产品技术逐步进入成熟化,农业科技企业的产品以相同或相似的资源技术优势逐步进入市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以战略调整、战略的重新定位作为实施管理的主导方向。该模式的特征为:自主创新能力强,外源协同强,成果转化强。

二、中道思维下的决策模式分析

2004年,lisaSayegh,williamp.anthonyandpamelaL,perrwe在《危机下管理决策:情感在知觉决策中的作用》一文中指出,受制于可供决策时间及信息量的多收,决策者在这类资源相对稀少的情况下,更加倾向于依靠个人经验与习惯思维进行思考决断,而不是依靠传统的理性决策。[3]本文借鉴其理论研究成果,提炼了中道思维下的管理决策模型(如图2所示),并对其中的决策过程进行延伸,分析了其决策过程。中道思维通过作用于决策者的经验(包括二手经验和直接经验),改变了其显性知识及认知模式,并影响决策效力和情感记忆能力,进而通过隐性知识作用信息收集与决策过程,情感反馈作用决策过程,显性知识与决策环境一起作用于信息收集的方式影响决策结果的达成。系统科学的决策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四个阶段:

(一)建立决策框架

建立相对系统的决策框架至少具有两方面的意义:有利于全面完整的把握决策方向并管控实施,进而实现既定目标;制订科学的决策框架,对于避免上述弊端也不可或缺。根据西蒙的现代决策理论,人的理性具有有限性,决策团队其认识和能力对于所面对的决策问题也存在一定的有限性。

(二)采集与分析信息

采集、分析与应用新兴的能力是现代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决策能力的重要衡量指标。这一步骤主要包括如下几个环节:选择信息的采集渠道与方式、获取并核实信息、对信息进行预处理、分析与检验信息。信息的充分、准确和实时是进行正确决策的前提与保证。其中信息的采集和分析方法的选择,以及与此相关的专门人才和技术处理系统的匹配与应用是这一步骤的关键要素。

(三)拟定并选择方案

可供选择方案的数量及方案的设计质量往往决定了决策方案的最优化程度。因而如何最大化的获取较多数目且质量较高的方案是高层管理者必须重点思考的问题之一,如充分交流和激发成员的创造性思维,依据某种评估准则从其可行性、可接受性与可靠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筛选。

(四)反馈与改进

一般情况下,高层管理者的决策通常是一次性的。但对方案的实施执行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和验收评估,可以极大地促进决策过程的优化,进而提升决策质量。特别是对于一些较为繁琐复杂的问题,通常要采取渐进式决策方式(“反馈-改进-反馈”的过程),从而形成更加有效和满意的最终方案。[4]

三、中道思维对管理者决策过程的作用机制研究

(一)决策框架

通过对中道思维的决策模型及程序等研究总结,在对现有决策模式和战略决策过程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本文对基于中道思维的战略决策过程和模式进行提炼,提出了中道思维在技术创新管理模式中的选择框架。中道思维下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模式选择框架主要有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是以对决策结果与绩效的影响程度进行划分的。第一个层次是模式的基本决策过程,即图4中的最下一层。这个层次是中道思维决策的基础,象征“地”。第二个层次是高层领导团队,处于中间位置,是模式的核心和关键,对整个决策过程起关键作用。高层领导团队的决策是以第一层次的决策过程为基础,并受到更高层次的制约,象征“人”。第三个层次是保合太和,是中道思维决策的最高原则和最高决策目标,象征“天”。根据中道思想,农业科技企业要实现决策的最高目标“保合太和”,必须充分发挥“人”顶天立地的作用,通过人的不断努力,来确保战略决策过程的顺利进行。“保合太和”是一个理想目标,它的实现需要人的不断努力,一方面,决策者应努力提高自身的决策素质,另一方面应该遵循科学决策程序的基本规律。同时,与图1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模式框架图结合,找到适合自己的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决策过程是一个主观反映客观的动态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阶段都互相影响着,并时常产生反馈。[5]因此,在上述中道思维下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模式选择框架中,决策过程的每一步骤都是相互联系、交错重叠的,在决策的时候,不能将决策的各个步骤截然分开,而且每一步都不可缺少。中道思维下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模式选择框架的决策过程,依旧沿用传统的决策程序,因此其决策过程与传统的战略决策模式没有很大区别。它的创新之处在于将中道思维的管理内涵做为战略决策的原则并以保合太和做为最高决策原则和最高管理目标,将中道思维的管理精髓运用到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模式选择的决策管理之中,即分析问题、制定决策和执行决策三个过程以中道思维的管理内涵为决策原则。归根结底,中道思维下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模式选择框架是从人性角度完善了传统的科学决策程序,将人性因素加入到企业的战略决策之中,因此其决策不单纯是理性和知识性的,也是智慧性和整体性的。

(二)决策程序

虽然众多学者对决策程序都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观点,然而这些不同的观点背后也有相似的地方。中道思维下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模式选择框架保留了传统决策模式的决策流程,吸收其简洁、易于决策主体理解和使用的优点,也肯定了原决策流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因此,中道思维下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模式选择的决策要做到准确、及时、有效,同样必须遵循科学的决策程序。

第一阶段:发现问题,分析归纳。问题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主客观矛盾的外在表现,决策问题是人们能清楚表达的问题。决策者素质的高低、决策思维的内容及其遵循的决策原则直接决定了能否及时准确的发现客观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理解认识、表达梳理。首先表现在对问题的认识上,同样的问题,决策素质高的人会发现,决策素质低的可能不会发现。同样,不同的决策思维方式也会造成对同一问题不同的认知结果。发现、分析、归纳、研究问题,开发出问题的实质,把它变为明确清晰能够表达的决策问题。在决策问题提出以后,还需提炼概括问题的本质,按照决策原则来制定决策目标。

第二阶段:综合研究,拟定方案。首先,评估可行性,即通过对人力、物力、资金、技术水平等因素的评估,全面深入的分析决策目标的约束因素,以此来判定检查目标是否现实、合理并能够实现。其次,评估必要性,亦即依据目标论证和评估有无拟定方案的必要性,明确可供选择的方案数目(两个及两个以上)。在方案能够达成目标的前提下,还需继续考证其是否具有替代条件,技术上是否可行,经济上是否合理,与企业是否相宜,与环境是否协调,是否还具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再次,进行方案设计,对于相对简单的决策,方案设计通过大脑想象或经验判断即可当场做出决策;对于繁琐复杂的决策,则要按照科学的决策程序逐步完成决策。最后,择优改进,亦即要对最优方案中的各项关系进行分析比较,实现方案的内部优化,使该方案在约束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能够取得相对满意的结果,有效达成既定目标。应该说明的是,对基于中道思维的战略决策方案形成,首先,保合太和是需要考虑的核心约束条件;其次,要以保合太和为核心,在企业信息、高层领导团队和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集成优化,以制定符合中道思维要求的战略决策方案。

第三阶段:审校方案,择优执行。中道思维下,决策者对方案的审校和择优就成了关键的步骤。它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要点一,严格检验已有方案是否符合科学和谐的准则,有无客观依据以及依据是否充分合理,筛选剔除不合科学原理和客观实际的方案。要点二,重新审定方案设计时的决策原则,再次检查确认,以免出现源头的错误,并为择优提供依据。要点三,重新审定目标,明确既定目标的可行性、现实性和必要性,并将其纳入方案抉择的考虑要素。要点四,综合考虑各项方案,比较利弊,做出决策决定。如有必要,还要进一步进行方案的小样本试验实证。但是,在考虑社会绩效、人性因素后,决策目标和决策的原则都有了新的变化,方案择优是相当复杂的,仅仅依靠现有的现代决策技术和决策理论是难以实现的,它还依赖于决策者的综合素质,对客观条件和组织条件的准确把握,有时还需要强调决策者的非理性因素。第四阶段:实施反馈,修正决策。当方案一旦被决策,就进入了执行实施阶段。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应及时科学的进行考评管控,并根据最新的信息,及时采取应变措施修正决策,尽可能的预先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果新的问题超出了应变措施的范围,则要进入新一轮决策,或者为重新决策,或者为追踪决策。

科学决策的主要特征篇5

关键词:桥梁施工风险预警风险管理DSS

引言

桥梁作为公路建设工程中重要连接线,在国内基础设施建设中有着重要作用,但是桥梁施工以其高技术、高风险、施工难度大、环境影响大、地质要求高等特点,已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如何才能利用科学的手段减少风险和损失,是我们必须深思的问题。随着我国风险管理、预警管理的不断成熟,以及决策论与方法研究的推进,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满足决策需求,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SupportSystem,DSS)应运而生,DSS是在miS和基于模型的信息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形式化、模型化的、层次较高的信息系统。

1、决策支持系统——DSS

1.1DSS概念。DSS支持全部决策过程,不同的研究领域对决策过程模型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其理论研究及实践开发和很多学科领域的知识有关,涉及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决策科学、行为科学等领域。它不断吸收其他学科的知识并遵循其自身结构与功能特征的发展规律以完善其理论体系。DSS广义是指用来描述任何支持决策过程的人机系统,狭义是指一种特定的技术。

1.2DSS特征及功能。传统DSS基本结构总的来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Sprague两库结构为基础的“三部件”结构,它由数据部件、模型部件和对话部件组成;另一类是Bonczek(1981)提出的基于知识的“三系统”体系结构.它由语言子系统、问题处理子系统和知识子系统组成,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DSS的内部结构和功能模块特征,但理想中的DSS的关键特征和功能包括:1、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问题;2、支持所有层次管理者;3、相互依赖的或连续的决策;4、适用性和柔性;5、易于使用的交互;6、重视效果而非效率;7、人控制机器;8、易于终端用户开发;9、建模和分析;10、数据访问;11、独立的、集成的和基于web的[1]。

2、基于DSS的桥梁施工风险预警管理

2.1预警指标体系建立。

桥梁施工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系统,其系统的复杂性、多样性、全面性是预警管理的特点。首先要确立预警指标,其原则是:①科学性和可操作性②可比性③定性和定量相结合④动态和静态相结合⑤全面性和代表性相结合。结合《公路桥梁和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2],可将桥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预警指标主要分为两个指标体系:(1)客观预警指标体系:包括桥梁建设规模a1、地质条件a2、气候环境条件a3、地形地貌a4、桥位特征a5等指标;(2)主观预警指标体系:包括施工技术安全可靠度B1、施工管理层素质B2、管理规章制度完整性B3、施工人员整体素质B4等指标。

2.2桥梁风险预警管理系统建立

预警管理系统是以警报为导向、以纠正为手段、以免疫和安全性为目的的防错、纠错机制,本质是主体的自组织能力与预控能力,其通过对桥梁施工过程中引起风险变化的因素进行识别、监控、预测、评价、预警,再预防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三大块:数据库、知识库和模型库,如图2.1。主动的风险管理是现在管理理念的提升,与过去传统风险的被动管理相比,风险预警的内涵更为丰富,通过知识的研究、经验的积累,材料的收集,判断各项预警指标是否超过阀值,给决策者以警示,并及时采取措施,将风险造成的损失降至最小,则风险预警是主动地去预测和分析可能出现的风险,对风险建立相应的预案,防范未然。其过程为寻找警源,设置警兆指,分析警兆,监测并预报警度,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风险预警模型。如图2.2

桥梁施工风险预警系统是一个智能化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它的研制与开发应遵循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开发原则,即经过系统分析、系统设计与系统实现阶段。但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又区别于一般的软件系统,它将知识从处理流程独立出来,进行知识获取和知识处理,是基于知识的特殊系统。本系统采用结构化编程技术,将桥梁建设风险预警系统分为多个子系统,使系统既能完成整体的桥梁建设风险预警管理,又能通过各个独立的子系统完成局部预警管理,从而大大提高了系统的适用性和灵活性。

桥梁风险预警集成系统共包含7个子系统:风险辨识子系统、风险估计子系统、风险评价子系统、风险预警子系统、风险决策子系统、库管理系统、用户管理系统。如图2.3

通过运用桥梁施工预警系统中的对应指标的计算模型,以及规定合理的指标阀值,则可以通过系统智能化、程序化的得到相应的风险等级,如下综合评判模型:

R=(a1+a2+…+an)*(B1+B2+…+Bn)(2-1)

其中:an指客观预警指标赋分值,Bn指主观预警指标赋分值,*、+为某种计算准则

3、结束语

对于桥梁建设风险预警研究,主要为定性和定量两种方式:(1)定性研究:风险的复杂性决定有很多风险因素难以准确量化,则可采用专家调查法、管理评分法等定性方法研究,但其主观性较大。(2)定量研究:正是由于定性研究方法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有时不能客观反映主体的实际风险状况,所以专家学者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单变量分析方法、多变量分析方法、模糊数学法、神经网络法等定量研究[4]。如何智能化、程序化解决桥梁建设中的风险问题,还有待更深层研究。

参考文献:

[1]黄孝鹏,周献中等.决策支持系统及其演化发展趋势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12年第4期.

[2]交通部.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2011.5.

科学决策的主要特征篇6

1工程管理的哲学思想基础探究

哲学研究世界本元和普遍规律,探寻自然界和人类之间的关系及发展,哲学的研究不是空泛和抽象的,是以客观世界的科学成果为基础。[3]而工程管理属于具体的科学研究,在科学的探究过程中,工程管理具有自身独特的存在方式和哲学特征。运用哲学的思维解释和思考工程管理中的问题,是对工程活动实践中的人、自然、工程关系等的总体把握和规定,是推进形成工程管理自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哲学主张和思想有很多,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哲学理论,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的科学世界观。[4]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活动中的批判性,立足于“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并着重于处理“环境的改变和人自我改变”的一致性,同时,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在理论和现实的不间断的双向运动中不断丰富、修正、发展和完善自身,是开放、发展和面向未来的。[5]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作为研究和思考工程管理本质问题的哲学基础具有其合理性。首先,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实在性。从古希腊罗马哲学、到近代德国古典哲学,哲学家们都是在精神与物质、人与自然的分离中思考自然的,而马克思主义第一次自觉地立足于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把自然和人看作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动态整体,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被认识的。其次,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实践性。人和人的关系仅仅只是人和自然关系中的一环,人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认识自然和处理两者的关系,物质活动实践赋予人的社会性的基础,为了和自然、社会实现最优效率的物质交换,从人的实践性出发,恰当地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是实现人与自然长期稳定协调发展的基础。对于工程管理而言,工程实践是构建人工存在物的活动,是改造自然的过程,而其中工程管理将人的能动性主动地引入到工程实践中,并立足于处理人、自然与工程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在工程管理中,人作用于工程实践,通过工程管理价值化地构建人、自然与工程的关系,在这一点上,完全契合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实在性和人的实践性。目前,从哲学层面上,对工程管理的权威定义为:工程管理是关于工程活动中人的地位与作用,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科学。[6]因而,将辩证主义哲学作为探寻工程管理哲学内涵的思想基础更为合理,以工程管理实践为终极物质前提,工程管理哲学内涵是一个辩证的上升的多层次的系统,和历史逻辑发展相呼应,具有自己的思想核心以及日益完善和丰富的内涵与特征。

2工程管理中的哲学问题探析

2.1工程管理思维中的哲学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是一个多层次的能动过程,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大脑)运动形式。[7]具体分析和考察工程管理实践中的思维表现和形态,认真深入研究思维的特征和模式是工程管理哲学的重要问题之一。2.1.1工程思维是人们进行工程生产和研究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思维方式。与一般的科学思维不同,工程实践面对的不是唯一客观存在的事实或现象,不是去寻求一个唯一或最优解,工程思维指向的是规划或设计的对象,同现实世界是“创造性”的关系。工程思维是一种以价值为导向,综合运用分析、归纳、演绎、形式逻辑等方法为工具的创造性思维。[8]2.1.2伦理思维是人们对各种工程活动和工程师的职业行为进行伦理审视的思维方式。微观上,伦理思维围绕工程管理者个人的责任和义务,着眼于工程管理者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应承担的道德责任,与职业伦理紧密联系;宏观上,伦理思维重点关注工程整体与社会的关系,运用伦理思维,将工程活动置于广泛的社会背景中,考察其与人、与社会、与环境的相互关联,主要在工程活动中思考和研究工程技术的价值负载及其对社会伦理秩序的影响,工程中的环境伦理问题,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社会公平等问题。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一方面工程价值的内涵越来越丰富,技术进步、分工细化改变了工程活动和工程管理的方式;另一方面,人们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认识开始发生转变,从“征服自然”,转变到了“人和自然和谐相处”。跳出单一的工程思维模式的束缚,从伦理的角度重新审视工程管理,从哲学的角度全新思辨工程管理。科学的工程管理思维模式是以工程哲学思维为核心元素,以工程思维为质料,以工程伦理思维为骨架,融合艺术思维、形象思维,共同作用而形成的新型融合思维模式。

2.2工程管理决策中的哲学问题

工程决策决定工程的成败,具有重要意义。工程决策贯穿工程的始终,在大多数情况下,工程决策所涉及的过程可能是复杂的,重复性的和多层次的。工程决策中的哲学问题归根结底是决策观和决策方法论的问题。2.2.1决策观的问题。工程决策中应秉持科学决策观。一方面,要处理好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矛盾,在工程决策中,决策者的理性、想象力和意志力等都是主观性的表现,也是决策所必须的。[9]而以人为本的宗旨要求在工程决策中正确客观的对待人的主观能动性,避免在工程决策中消极的对待客观困难,抹杀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的机械唯物主义,同时也要避免脱离客观实际的“拍脑袋”的主观唯心主义。另一方面,要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矛盾。工程决策的“以人为本”本质亦要求工程决策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决策的目标需要充分考虑广大人民的利益。因此,工程决策应当坚持民主化的原则,要通过各种途径,动员群众参与决策,使公众在工程决策上有充分的发言权,但也要有必要的集中,公众分散的意见不进行集中,也不能形成科学的决策。2.2.2工程决策方法论的问题。工程决策的方法论是指普遍适用于各种工程决策活动并起指导作用的范畴、原则、理论、手段的总和。工程决策本质应该是理过程,但因为其复杂性导致大量的理当中穿插着非理性因素,非理性因素的增多和无法确定性使得工程决策的难度成倍增加。理性和非理性的方法是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最基础的两类行为方式。同样地,工程决策的方法也可以分为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两种形式。但还有一些决策方法逃脱了逻辑和非逻辑的分类范畴,它是特殊情形下出现的融合型决策方法。

2.3工程管理组织中的哲学问题

工程管理是通过一个有时限性的柔性组织来实施完成的,反映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等基本规律。[10]工程组织中的哲学思考包括对于分工与合作、组织激励和协调等问题的思考。2.3.1工程组织的分工与合作。工程组织包含的诸多复杂异质因素与其内部分工密切相关,工程分工本身又必然意味着工程合作。工程组织的形式日益表现为柔性、民主、网络化的学习型组织形式。2.3.2工程组织中的激励。工程应注重组织运行中的人文因素,贯彻以人为本,提升人的价值,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进行组织整合和机制设计。应根据人的不同方面、不同层面的需求,采取各种激励手段去刺激人们为满足这些需要而努力工作,从而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顺利达到管理目标。2.3.3工程组织的协调。如何处理工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就是工程组织的治理模式问题,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在管理活动中,协调有着重要的作用,协调就是通过建立相互的制度契约、道德契约和心理契约以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进而为组织目标而努力的一个动态博弈过程。2.3.4工程组织中的人———工程共同体,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工程中人的发展、安全和健康,也是工程组织哲学问题的重要内容。必须将公众的健康和安全纳入工程的设计与评价内容当中,并将此作为评判工程是否可行的重要标准。例如,化工厂和造纸厂是否造成空气污染和水污染,因此损害公众的健康;核电站是否存在泄露和辐射的安全隐患;交通工程的安全问题;民用建筑使用材料的环保问题等等。

2.4工程管理创新中的哲学问题

创新是工程发展的灵魂和动力。[11]工程活动不是简单的科学和技术的应用,工程活动是技术要素、管理要素和环境要素的集成、选择和优化。工程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工程技术创新是技术的飞跃,工程管理创新是认识的飞跃。2.4.1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互动。当前条件下,技术创新更容易得到重视和实施,而管理创新则容易被忽视。在工程创新中,不但要重视技术层面的原始性创新,而且要重视经济和社会层面的集成创新,也就是重视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之间的互动作用。[12]管理创新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开展和成果的取得,同时,新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也需要科学的全新的管理手段。2.4.2工程的适度创新。工程创新是工程的手段,不是工程的目的。矛盾是工程创新的主要动力,工程创新要在工程需求的引领下进行。工程创新应坚持适度的原则,过度创新不但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为创新而创新,还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2.4.3工程创新与工程安全。工程创新是对工程要素的重新整合和优化,工程创新存在评价与检验的问题。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往往需要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

2.5工程管理经济中的哲学问题

经济是指对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与节约。工程活动总是在一定的资源限制下进行和完成的,资源不可能是无穷无尽的。而工程经济必须秉持广义的经济概念,运用哲学思维,对工程经济的内部性与外部性以及工程经济的短期和长期的矛盾等问题进行思辨是必要的。2.5.1工程经济的内部性与外部性。目前我国面临很多外部性问题,如矿产资源开发引起的土地破坏、环境污染等,社会机动化引起的噪音、大气污染等。工程经济的内部性和外部性问题主要体现为环境价值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价值的两面性,广义的工程经济概念不仅应包含工程建设主体实际支付成本和获得的效益,也应包含工程实施对社会造成的未实际承担的负面影响和为社会做出的未计入收益的贡献。这两类经济性问题总是并存且常常矛盾的,当出现外部性时,依靠市场是不能解决这种损害的,即所谓市场失灵,通常是要政府干预解决。[13]另一方面,自然环境价值的两面性。工程实施一方面可能改善自然环境,也可能破坏自然环境,如何处理好工程实施过程的环境保护问题需要哲学思考。2.5.2工程经济的短期和长期的矛盾。工程具有典型的寿命周期特征,前期的规划设计不仅影响工程的建造成本,同时决定了运营成本。因此,工程的经济性应该是全寿命周期的经济性,解决好工程的全寿命周期经济也就是处理好短期经济目标与长期经济目标的协调与平衡。

2.6工程管理环境中的哲学问题

工程环境中的哲学问题是工程管理哲学中最具有现实意义的部分之一。工程与自然、社会和人类的关系日益被认识、重视。2.6.1工程与自然的和谐问题。在传统的工程观念中,往往片面强调工程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而对工程活动所可能产生的长期生态效应则估计不足,不重视工程活动对自然的促进、约束和限制作用,于是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工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2.6.2工程与社会的和谐问题。正确认识和把握工程与社会的关系,认真评估工程中的各种社会风险,构建工程与社会人文环境的和谐,是工程环境中的重要哲学问题。例如,有些城市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有不少工程忽视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使一些珍贵历史文化遗产成为城市建设的牺牲品。2.6.3工程与艺术的和谐问题。工程与艺术实质上是工程人文环境中的一部分。例如建筑的高度、风格和造型等与整个区域的环境是否和谐,该工程与城市规划部门的近期和远景规划是否一致,是否破坏了原有环境的美学效果等,这些都应在决策阶段进行细致而周到地论证。工程管理活动中的哲学思考,是对工程活动中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抽象性或批判性描述,这些问题若处理不当,有可能成为工程管理水平提升的瓶颈,甚至成为工程发展的绊脚石。因此,有必要从哲学高度研究工程管理的一般性质和规律,即工程管理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这些内容构成了工程管理哲学的基本范畴,[14]也是工程哲学的延伸和深化,是工程管理理论深化研究的必然趋势。

3工程管理哲学的本质思考

本质是事物的核心、灵魂,否定本质必然导致混淆事物的是与非、好与坏、先进与落后,导致否定真理。[15]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就多次探讨人的本质、社会的本质和事物的本质。列宁在探讨“辩证法的要素”认为“人对事物、现象、过程等等的认识,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地本质的深化的无限过程。”[16]因此,工程管理实践中的哲学问题探析还仅仅只是工程管理哲学的外延思考,而工程管理哲学的核心问题是工程管理本质内涵与特征。

3.1工程管理本质内涵解析

工程管理活动贯穿于工程的集成、建构和运行过程中,本质内涵丰富。工程管理的本质内涵能够回答工程管理的根本要求、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等问题。工程建设是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求,工程管理是以人为主导的管理实践活动,作为管理实践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是工程活动的根本目的,也是工程活动的根本动力,体现了工程管理的“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工程管理是具有多元价值取向的实践活动,实践的复杂性和创造性决定工程管理需要不断突破旧壁垒,进行不断地创新。[17]工程管理中,技术是生产力,管理是生产关系,两者辩证地共存于工程的发展中,通过管理和技术创新的协同发展,在“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下,提升工程管理的多元价值,是工程管理的根本任务。工程管理是人类合理改造自然并保护自然、修复自然的过程,并不是一味地征服自然,工程管理追求具有哲学意蕴的境界,努力契合自然和社会的客观规律运行,达到工程与社会、工程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是工程管理所追求的根本目标。基于工程管理辩证唯物哲学本质内涵的解析,我们可以将工程管理本质内涵浓缩为以下的表述:工程管理活动遵循以人文本、天人合一的宗旨,立足于处理工程活动中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对相关知识、技术、资源等进行选择、整合和集成,通过协同、创新转化为生产力,提升工程的多元价值,构建工程与人、环境的和谐。

3.2工程管理本质特征勾勒

科学决策的主要特征篇7

关键词:微博;政治沟通;政府决策

一、理论综述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互联网进入中国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手机、电脑等各种网络应用工具逐步进入公民的日常生活,从而形成了数量广大的网络群体,网络民意开始活跃起来。作为一种沟通工具和大众媒体为代表的微博的出现,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并受到广大网民的欢迎。微博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我国公民沟通的渠道,公民向政府了解国家政治信息、进行政治诉求、维护自身利益提供了重要渠道和途径,换言之,微博为公民参政议政行使其政治权利,推动民主政治进程,提供了新的渠道;同时也成为政府倾听民意、了解民意和汇聚民意的重要途径。在网络新媒体发展的形势下,以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为载体的传统政治沟通体制,已不能满足政府和公民的政治生活的需要,因此以微博为政治沟通手段于是异军突起,成为政府和公民的交心的新媒介,因此微博政治沟通将作为一种新的沟通体制,对政府决策的制定起到深远影响。随着我国微博应用的进一步成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微博在政治沟通方面的特点,尤其是政府沟通与影响政府决策方面的作用将更突出。因此微博政治沟通这一新体制在中国的兴起,则需要我们根据它的特点对政府决策的影响进行研究。近几年的“两会”,微博已然成为委员们了解民意、察民意的网络新贵,征求广大网民意见,与网民进行互动,并运用微博技术打造一个集民意、汇民智的交流式的网络平台,开创式的打破传统网络沟通方式,为全国各地开展政务微博提供了借鉴经验和示范作用。政府微博的发展,借助微博这个工具和媒介,使政府更能贴近百姓、了解百姓民情,服务社会,为政府的决策提供更为有力的依据。

二、微博政治沟通的概念及其作用

(一)微博政治沟通的概念

微博政治沟通是指政府、民众和社会团体等通过微博客这一特定媒介输送、获得和处理政治信息的行为或过程。一个完整的微博政治沟通过程至少包括沟通主体、沟通渠道和沟通内容三个要素。其中沟通的主体包括了政治信息的发送者和接收者,沟通渠道即微博,沟通内容也即政治信息。①

(二)微博政治沟通的特点及作用

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微博的广泛普及应用,网络所耗的成本降低,微博的政治沟通作用迅速凸显出来。与传统的政治沟通相比,微博政治沟通有着它自身鲜明的特点。从微博政治沟通的主体、沟通过程所处的地位及相互关系来看;微博政治沟通具备个体性和多元性以及自主性与独立性的特征;从沟通媒体自身的特点来看,微博政治沟通具备及时性、互动性和虚拟性等特征;从传递的政治信息来看,微博政治沟通具备廉价性、实效性和传播广泛性等特征。②同时微博的出现实现了政府官员个人或者集体通过与公民进行实时网络互动,构建了双方新的沟通交流平台,起到了强化政府与公民之间政治沟通的重要作用。

1、微博扩大了政治沟通的范围。在日常现实生活中政治沟通受到时间、空间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沟通方式的单一、沟通内容的狭窄、沟通深度不够。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微博这一工具的出现极大拓展了政治沟通的范围。近年来,由于微博的迅猛普及,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同时也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热烈关注,成为当下中国最热门的网络工具。政府部门和官员个人也紧追这一趋势,开通微博,借助互联网这一信息快速交流的平台,网民可以随时随地借助微博这一工具和政府机关及官员进行各类感兴趣话题的探讨和分享;针对社会热点问题,政府可以及时准确地将政策信息传递给公民,表达观点立场,澄清事实真相,避免信息的失真;公民也可以将个人的观点、诉求、意愿等信息直接反馈给政府机关或者官员个人,进行互动交流。由微博这一网络工具形成的政治沟通渠道,摆脱了现实社会中政治官方化和过于刻板的官方话语,政府机关及官员个人变身为网民的身份,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拉近了官民的距离。从而使政治这一触不可及的话题融入公民的生活之中,官民交流的内容也从单一的政治话题扩大到各类日常生活话题的范围中,促进了官方和民间的信任和了解,有利于达到更好的沟通反馈效果,从而及时解决社会中存在的问题。

2、微博打破了传统政治沟通的层级。在传统政治沟通中,信息传递过程中流损大,造成这种信息流损大的原因是,在我国传统政治沟通中,设置的沟通层级过多,都要沿着层级式的过程逐步传递,信息经过的关卡越多,时间越长,自然稳定性和可靠性就会下降,信息的传播效果降低,内容发生流损和失真,且效率很低。但是在网络环境中,微博可以使公民直接得知政府最新的动态,使公民就对自己关心的公共话题及时的表达观点,提出异议,参与讨论,迅速得到反馈。借助网络微博这一平台,公民意愿的传递省去层级式的步骤,直接与政府官员甚至主要负责领导对话,把自己的想法,意见及时准确的传递给政府机关和官员,实现了公民与政府的直接沟通。

3、微博改变了沟通主体地位的现状。在传统的政治沟通过程中,作为沟通参与主体的政府和公民所处地位不平等。政府具有对沟通方式、沟通内容的决定权,处于主动位置;而公民只能对政府的决定进行服从,处于被动位置。然而在目前的网络环境中,通过微博平台,公民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政治问题随时发表看法,还可以对别人的政治见解进行评论。这使得公民获得了与政府平等的发言权,也促进了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与民众在政治问题上的平等交流。虽然精英阶层曾垄断了政治沟通,但随着微博等网络平台的使用,这种垄断正逐步被打破,从而加强了政府与民众的沟通,缓和了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了公民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力,有利于实现公民与政府在政治沟通上的地位平等。

4、微博促进了政治沟通的互动性。政治沟通是一个具有多向性轨迹的互动过程。沟通不是射箭,而是建立为达到某一结果所设计的动态过程。③这就意味着在政治沟通的过程中政府需要寻求受众的支持,更重要的是政府给民众传递信息的机会。政治学者谢岳认为信息的沟通方向存在着多向性的特征,它引用巴纳德的观点提出,作为现代组织的政府,其沟通方向主要有上行、下行、平行和斜向四种。④由于信息传递的官僚层级化,我国的政治沟通单向传递,或上行,或下行,从而使沟通受到局限,造成各种问题的出现。我国传统政治沟通体制,造成沟通主体地位的不平等性,政府处于信息者的主动地位,民众处于信息接受者的被动地位。这时微博的出现而打破这种不平等性,每一个民众同时担当着者和接收者的双重角色,不仅可以信息、表达自我观点,还可以通过发新微博和评论的渠道为他人提供信息,或者通过转发的方式成为信息中转站,以及关注别人的方式获取自己所需的内容,实现了政治沟通的多向性,促进了政府、社会、公民三者之间的多向交叉互动性的实现。

三、微博政治沟通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政治沟通工具和渠道,对我国的政治参与、政府科学民主决策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以其自身不可避免的消极影响都可能会对政府决策造成一定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推动了政府的公共决策的民主化进程。微博的兴起,为广大公民进行政治参与提供了新途径、新方法,公民可以借助网络、手机登信息传播载体来表达自己的政治需求、参与政治生活,通过一系列的互动与政府直接对话和协商,促进了公民的直接政治参与;微博的产生,推动了公众关注的社会问题进入到政策议程,使得具有共同社会认同的个体聚集起来,凝聚成强大的力量来表达自身共同的愿望,从而引起政府官员的重视,达到影响决策的制定和执行的目的,有利于政府民主决策的形成和发展。以“两会”代表利用微博征集提案议案为例,微博征集最早出现于2011年全国人大代表,新疆财经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阿斯哈尔・吐尔逊在2011年11月26日发表过博文征求网民建议:“想听听大家有什么集中关注的方面(问题)需要我带到大会上的;”2011年两会前,全国人大代表、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在微博发起微博征集议案后,越来越多的两会代表委员,开始使用微博晒提案议案,征求网民建议;2012年两会期间,已有300余位代表委员开通微博征求民意。⑤通过微博晒提案议案,可以让群众更直白地了解代表的想法,是人大代表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的一种表现。通过微博征集提案议案,与传统方式相比更及时、更快捷,而且在这个相对虚拟的空间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更直接、更坦诚。微博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渠道,它的低成本性和便利性,降低了政府决策的成本,这些因素都有力地促进了政府民主决策的发展进程。

2.提供了政府科学决策的保障。微博政治沟通,有助于培育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民众,为我国进行有效的政治参与提供了保障。微博这一沟通形式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局面的限制,实现了公民与政府以及工作人员的直接交流与互动,借助网络和移动通信设备,公民可以跨越以往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把许多原先并未发现的热点问题迅速进入政策议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政府决策水平,同时加强民众对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监督,有效减少了政府决策偏差和失误。在信息收集处理方面,微博拓宽了决策意见的参考范围,通过优化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可以适时进行调整。微博提供了一个修改和完善政策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政策制定和执行中的信息偏差问题,有利于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为科学决策提供了有效保障。

(二)消极影响

1.微博政治沟通的无序性给政府决策带来偏差。由于目前微博这种政治沟通形式缺乏一定的秩序和有序的监督,以及它自身的虚拟性等特点,公民摆脱了现实社会的规范,利用虚假的身份不负责任的在网上自由、随意的分享、传播政治信息,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被一些对现实不满的组织和个人在网络上胡编乱造,散步谣言,传播虚假信息,进行政治煽动,诋毁、攻击政府,制造政治混乱,这样就增加了政治参与的不安全性,影响到社会稳定。

2.缺乏一定的制度化和法律化保障,制约着政府的科学决策。随着网络应用的不断发展,一些互联网应用的法律、条例已经落后,特别是在规范微博政治沟通这一方面缺乏有效的制度和法律的保障。因此在微博政治沟通中沟通主体的权利与义务、获取信息的途径和程序等处于一个相对模糊的地带,造成了微博政治沟通的不规范性以及沟通反馈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政府的科学决策。

3.微博政治沟通主体的素养不平衡,对政治决策的制定造成困难。由于我国目前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不平衡,受其影响我国公民的素质参差不齐,有一部分公民在政治沟通过程易受外界影响,做出冲动之事,缺乏理性思考;其次,微博政治沟通的自身特点,在沟通的过程中无序状况时有发生,被一些组织和个人操纵、有意传播虚假信息,混淆人们的意识,歪曲事实真相,使微博政治沟通的无法有序工作,政府决策受到影响,给社会制造不稳定因素。

四、结论

回顾中国公民政治参与发展的历史,我们发现:在传统媒介时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依其主要特征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革命型政治参与”、“动员型政治参与”阶段和“建设型政治参与”、“自主性政治参与”阶段。但是,由于传统媒介传播方式的单向性,民众只能被动地接受对自己有效的信息,其利益诉求往往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回应。这在一定程度上又阻碍了公民参与行为。而微博新媒介的兴起和发展,为公民提供了一个更加开放、便捷的政治参与平台,微博与公民政治参与结合日益密切。尽管我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取代传统的政治沟通模式,但勿庸置疑的是,微博政治沟通的应用确实缓解了我国政治信息不对称的趋势,扩大了群众的政治参与度,促进了政府信息公开的程度,扩大了政治沟通的渠道,重新激活了政府与群众之间的直接联系,增强了政府决策者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这种政治沟通方式正以其独特的影响力在我国的政治和社会生活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我国当前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⑥不可否认的是,微博问政作为信息时代的新产物,它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着很多弊端,因此要谨慎的予以利用,防止这种信息传播方式被一些敌对分子破坏社会稳定、煽动民愤的工具。当然,我们相信,在具备了技术手段、制度保障和心理基础之后,微博问政必定能够促进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为我国的改革大局的稳定提供支持。因此只有更加清醒和理性地认识微博,充分发挥微博的优势,正视其带来的困境,扬长避短,才能让微博对公民政治参与真正起到支撑与促进作用,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使公民借助微博参与民主政治成为一种新的政治沟通途径。(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与法律学院)

注解:

①家辉:中国网络政治沟通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

②梁润冰:网络时代下政治沟通机制的构建[J].当代经济,2010,(4).

③Hattersley,michaele.managementCommunicationprinciplesandpractice[m].newYork:mcGraw-HillCompanies,inc,1996.

④王法硕:公共网络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研究[D].复旦大学,2012(4):108-111.

科学决策的主要特征篇8

【关键词】唯物辩证法;科学决策;理论指导

决策是领导者的基本职责与任务之一。决策失之毫厘,结果谬以千里,严重影响着政策的贯彻落实和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在新形势下,领导与管理活动日趋多样化、复杂化,各级领导者所面临的决策任务亦愈艰巨繁难,这就要求领导者必须掌握现代决策的科学理论和方法。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一种关于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哲学方法,它揭示了世界中最普遍、最深刻、最基础的本质规律。用这种哲学理论指导领导干部科学决策非常有必要且非常有实践意义。

一、普遍联系的观点对科学决策的影响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对世界存在性概括的两个基本特征之一,要求人们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世界和历史,世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切事物都是处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之中,反对以片面或孤立的观点看待问题。

1、联系的普遍性特征指导科学决策需要考量各要素

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及其内部各要素、部分、环节是可以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相互制约。在实际工作中要求必须用普遍联系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反对形而上学孤立、片面的观点。同志写的《论十大关系》一文,是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社会主义建设的典范。邓小平同志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特别强调“各种任务之间又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1]也是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防止片面性。

科学决策就是要求决策者做决定,而这个决定必须是科学有效的。科学决策的过程有五个基本要素。决策者是决策系统的驾驭者和操纵者,决策者的素质、能力、水平如何,直接影响着决策活动的成败。其次确立决策目标,具有方向性,指导行动方案的选择。第三是决策方案的选择,必须明确标准是追求最优最大化效果。影响着决策的正确实施,还取决于决策情势也就是决策环境、决策条件,最后呈现的是决策后果。这五个要素是在决策过程中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缺一不可。如同木桶短板原理一样,哪个因素存在缺陷都会影响着决策的科学性。所以,决策者在决策时,运用联系普遍性原理,多思考决策的各要素,多观察决策的环境,以便做出科学决策。

2、联系的客观性要求科学决策需要调查研究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在实际工作中要求我们,立足于事物固有的联系,不要妄自下决断,“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想当然办事,都是主观臆想的联系代替事物固有联系的表现。

领导干部搞决策定方针,完成党的各项任务落实,必须要以调查研究为基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正确的调查研究,同样没有发言权”,[2]同志这一著名论断,一直都是中国共产党开展工作的座右铭。在调查研究工作中,要求运用联系的理论观点,科学、系统、缜密、全面地观察和认识某一事物,从复杂的联系中掌握事物的总体情况,正确地把握事物内部的规律性。其次还要注意被调查客体的多样性,联系的多维性,保证主体调查研究的全面性。想要坚持做到这一点,就要克服对事物认识的孤立性和片面性,否则就很难认识事物的真貌和全貌。

3、联系的多样性意味着科学决策需要抓住本质

联系的形式是多元化的,不同的联系在事物发展中所处的地位、所起的作用存在异同。其中,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主要决定着事物的基本性质和发展趋势;事物外部的、非本质的、偶然的联系同样会有一些作用,但不起核心主要的作用。要在分析事物或问题时分清哪些是内部联系哪些是外部联系,唯物辩证法中五对基本范畴之一“现象和本质”,事物的最根本性质或事物内部要素的内在联系是本质,所有的外部联系和表象是现象。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透过事物外部的、现象的、偶然的联系发现其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从而揭示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领导干部做决策时,一定要善于区分不同的联系,不能把各种联系等量齐观,否则,就无法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想问题办事情都需要按规律办事,规律是客观的,不按规律办事,事情的成功率几乎为零,这就要求在决策时,找到内在规律、挖掘内在联系,才会事半功倍。

坚持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客观地、全面地、深刻的揭示事物的联系,从而真正把握事物的本质,对决策的科学性和实效性起决定性的基础作用。可见领导干部尤其是处于全面深化改革时期的各级领导干部要用联系的观点、系统的思维来辅助科学决策的实现。

二、矛盾的观点对科学决策的指导

用唯物辩证法分析世界不仅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还有“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这两点来源于事物自身的矛盾,所以说唯物辩证法就是研究事物矛盾的学说,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观点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于领导干部的决策来说,矛盾分析方法当然是领导干部实践中需要掌握的核心方法。

1、矛盾的普遍性揭示制定科学决策的目的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没有什么事物不包含矛盾,没有什么时候不存在矛盾。从空间上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处处有矛盾;从时间上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的有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矛盾不仅存在于事物内部还存在于事物之间。

领导在决策的时候,就是源于出现了问题而制定解决问题的决策,问题实际就是矛盾的外在表现。那么做出决策的过程同时也是在认真的处理矛盾的过程,可见决策的必要性来自于矛盾存在的普遍性。新中国成立之初,党中央根据主次解决了许多矛盾,尤其主要通过三大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新形势下,社会内部及周围存在的诸多矛盾严重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为了更好的达到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富裕,国家更加强盛,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必须时刻为做好解决问题做出决策的准备。

2、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科学决策应具有差异性

矛盾的存在是普遍的,但现实中的矛盾却各不相同,被称为矛盾的特殊性,缘于认识矛盾的特殊性才能区别开事物,这是世界多样性的基础。在承认矛盾的特殊性的前提下,才能进一步的挖掘事物发展的特殊规律,才能认识事物、研究事物、改造事物,所以抓住事物的特殊性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地制宜”。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立足于中国国情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继承和创新。领导干部对于一些重大的战略性决策,需要静下心来找规律,分析矛盾,慎决策,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在决策过程中,分析所要解决问题的特点即矛盾的特殊性,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决策原则。

从时间维度看,矛盾特殊性蕴含于事物发展的每个阶段。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一直主导着事物发展的全过程,除此还有非根本矛盾。虽然根本矛盾在整个事物发展过程中不会消亡,可是非根本矛盾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如果不加注意也会导致决策取得的效果会不尽如人意。这就决定决策者在决策的过程中,制定方案时应是多种备选方案,方案中核心措施可以不变,但不同阶段的方案应有阶段性特征,为防止决策环境突变(恶化或好转),方案应该能有应急处置和即时调整的处理。

3、矛盾的两点论和重点论影响着科学决策的方案选择

从矛盾的内部来看,矛盾双方会分为矛盾的主次要方面,从矛盾体系来看,矛盾会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很明显主要方面或主要矛盾,都是决定着事物发展的重要因素,通常情况下是应该被重视,而次要方面或次要矛盾,同样不能忽视。要解决问题,找到突破口,必须抓住主要矛盾。

在决策的过程中,根据调查研究和专家组的论证,会有很多种有价值的决策备选方案,标准的确定更多取决于选择者,决策者应考虑几个方案中哪一个是最有助于满足当前最强烈的需要。针对的问题不同,选择的标准和依据就不同。尤其是有些决策需当机立断,更应该顾全大局,但也要考虑后续问题的出现,只能抓重点、抓关键、抓主要矛盾,拒绝搞绝对平衡和面面俱到。

研究和解决问题所运用的矛盾分析方法,其方法论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把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原理运用于实际活动中的生动体现。在实际决策工作中,决策程序必须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坚持“入山问樵,入水问渔”,牢牢抓住矛盾的理论观点和方法论,从而促进事物朝更优更佳的方向发展。

领导干部决策时,需要用唯物辩证法去分析这一决策同哪些事物有联系,怎样联系,靠什么发展,如何发展。决策已在客观上对唯物辩证法提出了要求,所以领导者需要用唯物辩证法指导决策的命题是成立的,唯物辩证法对科学决策的理论引导也是深远的。

【注释】

[1]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294.

[2]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791.

【参考文献】

[1]刘炳香.领导力新观点.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

科学决策的主要特征篇9

关键词:数学学习不良比例应用题干预策略启示

数学学习不良是学龄儿童普遍的学习不良类型,美国一些大规模研究发现:约有6%的小学生和初中生被诊断为数学学习不良。数学学习不良领域的传统研究主要集中在儿童的基本算术技能上[1]。与数学学习不良儿童基本算术技能的研究相比而言,对数学学习不良儿童更高水平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的研究较少。研究发现:数学学习不良儿童最大的困难是解决数学应用题[2]。

虽然我国在国际数学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但是对于数学学习不良的研究却显得有些滞后。有道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所以,介绍XinYanping对数学学习不良学生解决比例应用题的两种干预策略无疑是非常必要的[3]。本文首先介绍两种干预策略,然后对两种策略进行比较,探讨对数学应用题干预的启示。

一、两种干预策略

(一)基于图式的教学

1.图式

最早提出图式这个概念的心理学家是巴特莱特(F.C.Bartlett,1932)。他采用有意义的故事、图画和散文作为实验材料做记忆实验,研究发现:回忆得到的信息与实验材料相比,实验材料的结构保存下来了,但那些不重要的部分被忘记了。在记忆研究基础上,巴特莱特提出了图式概念,将图式界定为:“关于过去反应或以往经历的一种主动组织。”[4]

2.比例应用题图式

以比例应用题“一个菜谱使用3只鸡蛋做20个蛋糕,假如你想做80个蛋糕,则需要12个鸡蛋”为例,例示比例应用题图式。比例问题图式(见图1)具有下列特征:(1)比例问题描述两个物体之间的联系;(2)两个物体涉及两对联系,涉及四个量;(3)两对物体之间的数量联系(比率)是不变的[3]。

3.基于图式的教学[3]

基于图式的教学包括四个阶段,前两个阶段为问题图式教学阶段,后两个阶段为问题解决教学阶段。

(1)问题图式教学阶段

步骤1:识别两个事物(一个为主语,另一个为宾语):鸡蛋和蛋糕。在图1上的主语和宾语下面写上它们。

步骤2:识别两个数量关系(共4个量),在图式图中填入数字。表征和匹配强调用对应的量正确安排两个维度(主语和宾语)。即,当第一对描述3个鸡蛋和20个蛋糕之间的联系时,第二对描述12个鸡蛋对80个蛋糕,而不是80个蛋糕对12个鸡蛋。通过等式检查正确与否:3/20=12/80,20×12=3×80,说明两对数量关系正确匹配。

(2)问题解决教学阶段

步骤3:在问题解决教学阶段,呈现具有未知信息的问题。指导学生使用图式图表征问题。与问题图式教学阶段一致,仅有的差异是使用问号“?”代替未知量。转换图式图为等式,并且求出未知量:3/20=?/80,?=(3×80)/20=12。

步骤4:写出完整答案,检查计算的精确性。

(二)一般策略教学[3]

一般策略教学包括问题解决四个步骤:理解;计划;解题;检查。

步骤1:理解。问学生:“你在问题中发现了什么?”“问题给出什么信息?”此外,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问题,列出已知信息。

步骤2:计划。可以使用一些策略解题(画图、画表格,写出数学等式,等等)。“你准备使用什么解题策略?”因为学生通常使用画图策略,教师集中于使用画图表征信息,然后通过数图形来获得解答。

步骤3:解题。展示他们的图形,求出答案。

步骤4:检查。要求学生说明答案是合理的,是否可以用另外的方法解决问题?

例如问题:“假如ann使用5只柠檬制作2夸脱的柠檬水,若想制作8夸脱的柠檬水,需要多少只柠檬?”每只柠檬用一个*表示,每夸脱的柠檬水用@表示,先画出5只柠檬*****,接着对应画出2夸脱的柠檬水@@,然后画出8夸脱的柠檬水,即8个@(每2个画在一起),而每2个@对应5只*,所以,可以画出所有的*,最后,数出*的数目。

二、两种干预策略的比较

(一)问题解决过程

基于图式的教学和一般教学策略都遵循:阅读、表征、解题和检查四个步骤,但是两种教学在步骤2和3有很大差异,一般教学策略更笼统,基于图式教学策略更具体。

(二)策略干预效果

Xin[3]研究了两个问题解决教学方法(基于图式教学和一般策略教学)对22名数学学习不良中学生教学效果。结果表明:基于图式策略在及时和延时后测、迁移测验都优于一般策略组。

三、启示

(一)干预策略应强调应用题的抽象图式表征

比例应用题图式定义为:学生在比例应用题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材料进行概括的基础上形成的、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具有一定框架结构的陈述性知识。如图1,图式表征能够揭示变量(或常量)之间的联系,是一种抽象的表征。而图2是一个半抽象半具体的图形表征,这种表征在数字较小的情况下能够解决问题,但是,解题速度较慢,更大的缺陷是:当问题中的数字很大时,几乎无法用半直观的形式来表示,问题将无法解决。因此,半直观的表征方式不值得推广。

(二)干预策略强调具体问题类型的图式表征

波利亚提出数学问题解决四阶段模型:(1)理解问题。(2)制订计划。(3)执行计划。(4)检查算式和结果。此模型适用于所有数学问题解决。在此基础上,梅耶提出数学应用题解决四阶段模型:(1)问题转换阶段:提取语言学知识和事实知识,用以将应用题中的各句子转化成某种心理表征。(2)问题整合阶段:提取问题类型的图式知识,形成能够反映文本命题之间关系信息的一个整合的心理表征。(3)解答计划阶段:选择一个解答计划。(4)解答执行阶段:执行运算以求得一个数字答案。此模型更适合数学应用题的问题解决,他认为四个阶段中前两个阶段是问题表征阶段,最重要的是整合表征,但是他未指出对某些类型的应用题如何表征。

解决不同类型应用题的策略应该在整合表征方面更具体,应该强调此类型的问题图式。例如,比例问题强调比例问题的图式,加减应用题强调加减应用题的图式,乘除应用题应该强调乘除应用题的图式。所以,在新手阶段,也就是学习的开始阶段,解题策略越具体就越能够促进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曾盼盼,俞国良.数学学习不良的研究及趋势[J].心理科学进展,2002,10(1):48-56.

[2]Diane,p.B.,Brain,R.B.&Donald,D.H.CharacteristicbehaviorsofstudentswithLDwhohaveteacher-identifiedmathweakness.JournalofLearningDisability,1999,33(2):168-177.

[3]Xin,Y.p,Jitendra,a.K,&Buchman,a.D.effectsofmathematicalwordproblem-solvinginstructiononmiddleschoolstudentswithlearningproblems.theJournalofSpecialeducationa,2005,39(3):181-192.

科学决策的主要特征篇10

关键词: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比较分析中图分类号:C931

一般认为,国外和我国管理科学的产生与发展,都经历了三个阶段。国外的三个阶段分别是科学管理、行为科学和管理丛林,而我国管理科学的产生与发展,经历的是初创、重建发展和繁荣三个不同阶段。二者的起止时间和研究的主要内容却有很大差异。时间上,国内研究要比国外晚20-50年;内容上,国内基本上是在学习引进西方的理论和方法。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后,信息技术和知识资本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丰富了管理学科的研究内容,并带来管理方式新的变革,给我国管理科学研究带来了机遇与挑战[1]。随着理论研究自身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许多旧的领域在逐渐淘汰,而许多新的领域已诞生并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样,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及出现时间、热点形成的原因也在不断变化。

1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现状特征

从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代码可以看出国外对管理科学的理解与我国对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理解比较一致。它主要是指通过吸收、改造、转换其它学科如运筹学、数学、经济学、心理学等的研究方法和工具,为管理科学其它两个领域提供合适的基本技术、基本方法和基本手段[3]。

1.1国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现状特征

本文首先通过因子分析[4]和其他有关资料,选定了有代表性的59种国外期刊;然后通过关键词检索的方法统计了1990年-2000年这些期刊被SCi和SSCi收录的全部论文[5]。

从总量来看,国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决策与对策理论、组织理论、运筹与管理;其次是信息技术与管理、管理系统工程、评估技术、复杂性研究和一般管理理论;而管理思想史、管理心理与行为理论、预测技术、数量经济分析方法、工业工程等领域论文数量相对少得多(见图1)。出现上述研究格局是因为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直到70年代,国外管理科学的研究重点在于运用运筹学、系统工程等数量分析方法来提高决策的精确度和管理的效率,这些领域一贯以来都得到人们的重视和资助。而工业工程、预测技术、数量经济分析方法则更多的被从工程角度和经济学角度进行研究;管理思想史、管理心理与行为理论如果得不到新的学科的支持和工具的改造,其研究力量则会逐渐变弱。

从纵向的历史变化规律来看,所有领域的论文数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1990年到1992年,论文数量增长最快,随后就进入一个平均量比较平稳的增长时期。论文数量增长最快的领域有决策与对策理论、组织理论和运筹与管理。而从发展的趋势来看,运筹与管理、信息技术和管理仍将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继续保持上升的态势。

图1 国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论文总量图

1.2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现状特征

在考察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现状特征时,本文综合了四个方面的材料:一是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认定的18种期刊;二是在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针对重要管理学术期刊进行的调查结果;三是2000年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四是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提供的中文核心期刊。根据这些材料,确定了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领域的44种专业性学术期刊。

本文通过关键词检索,对所有这44种期刊在1994年到2000年间被中国期刊网收录的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6]。

从总量来看,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信息技术与管理和管理系统工程,其次是预测技术、评估技术、运筹与管理。管理科学与管理思想史、管理心理与行为理论和复杂性研究则在20篇以下,尚未成为主流(见图2)。出现这种格局的原因是由于信息技术的深远影响和国家的信息化战略已得到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界的重视,并且在企业信息化、决策支持系统和政府信息化等方面已能与实践很好的结合,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系统论的产生在国外已经有一个世纪之久,虽然在国内还是一个比较年轻的研究领域,但在与管理问题相结合方面,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并且持续有大量的研究成果产生;预测技术、评估技术、运筹与管理等传统的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在解决新的企业管理和社会经济问题时,得到了检验和新的发展。

从纵向的历史变化规律来看,每个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而信息技术与管理、管理系统工程、预测技术和评估技术增幅最大。最近三年,管理系统工程、预测技术和组织理论保持持续上升的态势,可以预见它们仍将是未来几年的主要研究领域。此外,大部分领域的论文数量增长都不是很平稳,落差比较大,可能是由于受到诸如政府政策、资助环境的影响太大,这对于一个学科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剔除掉这些影响,我们还发现,1996年和1999年分别是研究论文数量增长的波峰期。由此在没有更长时间序列资料作为实证的情况下,推测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周期大体上是3年。这也提醒我国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资助机构,在制定资助计划时应该最少覆盖3年以上。

2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问题的比较分析

“研究热点”反映着某一个时段内,学术界对于一些特定问题或领域的关注程度。对于理论研究来说,这一关注程度指标同样可以用这一领域内的情况或相关关键词出现的频次来反映。热点问题是随着理论研究的进展和社会实践的需要变迁的。

根据热点问题形成的来源不同,可以把热点问题分为来源于实践的热点和理论发展自身形成的热点;根据热点持续的时间长短,热点问题可以分为持续的研究热点、前一段的研究热点和当前的研究热点;根据热点问题的地域差异,可以把热点问题分为国外的热点问题、国内的热点问题和共同的热点问题。

图2 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论文总量图

2.1国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热点问题

研究热点问题和研究的主流领域有惊人的同一性。通过对国外1990-2000年的研究论文分析,得出其主要研究热点问题如表1。

表1:国外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领域国外研究热点问题

一般管理理论知识管理、团队管理及信息管理的方法论、管理系统的哲学属性

运筹与管理随机多目标问题及算法、生产系统的调度优化、网络冲突分析和资源罪优分析、交互式组和优化、金融/保险市场的定价模型

决策与对策理论多目标决策、不确定性方法、神经网络、多参与主体信息不对称决策问题、风险和微机决策分析

组织理论组织变革与创新、网络组织的组织结构、组织行为、知识经济及经济全球化对传统组织的影响

管理系统工程系统分析方法、模拟技术

评估技术评估指标体系的构造、评估技术在项目投资和人力资源方面的应用

工业工程并行工程、供应链、人因工程

信息技术与管理面向应用的决策支持系统、电子商务、数据挖掘、信息系统开发的全面质量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可扩展数据库模型

复杂性研究混沌理论、量子理论和复杂策略的模仿

2.2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热点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现代管理科学理论逐步渗透到我国的社会实践中来,并在我国的管理实践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引起我国理论界与决策界的高度重视。

通过对我国1994-2000年的重要研究论文和最近3年的《中国管理科学》、《研究与发展管理》、《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中国软科学》的全部论文进行分析,研究热点见表2。

表2:国内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领域国内研究热点问题

一般管理理论人本管理理论、人性假设及管理研究方法论、管理模式的研究、知识管理的初步理论、基于知识的管理激励

运筹与管理动态规划、线性规划、生产系统库存优化理论、多重运输调度算法、各种限制条件下的排队系统

决策与对策理论实际管理问题的决策模型、群体决策(委员会决策)问题研究、决策准则、多目标决策、模糊决策、公共选择的方式及决策规则的选择、可拓学在决策中的应用、事元、物元分析与决策过程、博弈分析

组织理论组织结构、组织变革、基于流程和信息技术的组织再造、虚拟企业的组织管理模式

管理系统工程管理系统分析方法、系统最优控制、网络计划技术、灰色系统与灰色理论、系统效能分析、系统模拟与仿真方法

评估技术评估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方法、灰色关联评价模型、模糊评判、数据包络分析、人工神经网络的应用、风险评估、具体对象的效益与竞争力等指标的评估

预测技术神经网络预测方法、预测模型、灰色预测、模糊预测、数据包络模型、因子分析、灰色预测、遗传算法

数量经济分析方法经济计量模型、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统计方法、投入产出模型、生产要素对经济效益的贡献分析、一般均衡分析

工业工程敏捷制造、eRp、并行工程、生产调度模型、先进制造技术及其评价、质量成本模式研究、制造系统的可靠性研究、供应链管理、先进制造系统的抓钩排序问题

信息技术与管理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模式与安全研究、组织决策支持系统、数据挖掘技术

复杂性研究灰色系统、集对分析、复杂系统的分析方法、社会经济系统的复杂性研究、混沌理论、非线性复杂经济系统

2.3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的比较

通过分别对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的分析,可以发现它们的异同点(见表3)。

可以看出,管理系统工程、信息技术与管理和运筹与管理是国内外共同的主要研究内容。持续的研究热点将集中在这些领域。决策与对策理论、组织理论是国外当前的主要研究内容,可以预见,受国外的影响,国内未来3-5年内在这两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将大量出现。

表3 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主要研究内容的比较

国外的主要研究内容(前5位)我国的主要研究内容(前5位)

决策与对策理论信息技术与管理

组织理论管理系统工程

运筹与管理预测技术

信息技术与管理评估技术

管理系统工程运筹与管理

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的差异比较大,即使是共同的热点问题,研究侧重点也不同。如线性规划,国外的重点是随机多目标优化问题[9],而国内的重点是传统线性规划问题的求解算法和应用;此外,在热点问题的形成来源来看,国外基本上来源于管理实践和其他学科的启示上,而国内则更多的是应用国外理论结合我国国情来解决管理问题(见表4)。

表4 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的比较

类型问题特征说明

国内外共同的热点问题线性规划、优化理论、决策模型组织结构、组织学习、系统分析方法、决策支持系统、并行工程、电子商务[10]、数据挖掘经典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方向,在与实际管理问题相结合的过程中,得到了国内外研究的共同重视。

国外热点问题,国内尚未成为热点问题复杂性研究[11]、供应链与价值链、知识管理、虚拟组织、绩效评估技术、复杂决策问题的博弈分析、风险管理在前沿的研究问题上,国内要落后于国外。

国外非研究热点,国内为研究热点问题管理信息系统、敏捷制造、神经网络预测方法、预测模型、评估指标体系国外前些时候的研究热点,在国内有很强的应用背景,所以成为研究热点。

此外,在其他方面的差异还包括:

(1)知识管理、复杂性研究[12]等国外研究热点,已经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而在我国则引入的时间不长,有可能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13]。

(2)对于管理思想史、管理心理和行为理论、数量经济分析方法等国内外研究成果日益减少的领域,如果不借助其他学科的方法加以改造,将难以继续引起学术理论界的重视。

(3)国内关于一般管理理论、组织理论等一般理论的研究,主要是介绍国外的研究成果。现在,我们已基本了解了国外相关理论的研究状况,所以对这些理论的介绍在国内不会成为热点,但其应用研究在国内还有前景。

(4)在信息技术与管理、决策与对策理论等领域,国内研究与国外研究的差距最小。

3 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问题比较的启示

(1)研究的主流领域越来越多地受到信息技术、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影响。或者说,这些新技术、新的时代特征给管理研究主流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突破。

(2)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有些研究领域要逐渐被淘汰,像管理心理与行为理论;同时也会出现新的研究领域,如复杂性研究和电子商务等。这就要求国内研究主体要跟踪最新研究动向,培养发现研究热点的敏感性。

(3)研究的热点问题大多来自管理实践的需要,即问题导向,注重技术和可操作性。这要求国内研究主体更多地关注管理实践,而不是为研究而研究。

(4)国内的研究热点普遍地落后于国外,但也有自己领先的领域,如工业工程。

(5)国内的资助机构应加强对研究热点问题的资助,因为研究热点与管理实践联系得最紧密,而且也容易在管理实践中产生效益。特别是那些国内外共同的研究热点,其所在领域将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起到示范作用。

(6)国内研究热点的形成,基本上有两个前提:一是国外已经是研究热点,国内研究主体加以介绍和引入,结合国内实际,形成研究热点,如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等;二是国内出于国家政策的需要,由政府大力推动而形成研究热点,如复杂性研究。

(7)从内容的比较可以看出,中国的管理科学基本上处在借鉴应用的阶段,根据中国的管理实践提炼出自成一体的管理理论和技术的研究还不多。

参考文献:

[1] 席酉民.21世纪的管理与管理研究[J].软科学研究,1997,(12).

[2] 管理科学学科代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2000年《项目指南》[D].2000,(4).

[3] 成思危.中国管理科学的学科结构与发展重点选择[J].管理科学学报,2000,(1).

[4] 汪寿阳,金碧辉.SCi、SSCi与管理科学期刊[J].管理科学学报,2000,(12).

[5] webofScience:wos.isiglobalnet.com,wos.isitrial.com[DB/oL].2001.

[6] 中国期刊网:www.cnki.net/[DB/oL].2001.

[7] areniermJ,HourryL,Sweeneymary.Sciencesoftheartificialandknowledgeproduction:thecrucialroleofinterventionresearchinmanagementsciences[J].Designissues,1999,15(2):16-55.

[8] Srinivasana,SundaramD.anobjectrelationalapproachforthedesignofdecisionsupportsystems[J].europeanJournalofoperationalResearch,2000,127(3):594-610.

[9] BruscomJ,StahlS.aninteractivemultiobjectiveprogrammingapproachtocombinatorialdataanalysis[J].psychometrika,2001,66(1):5-24.

[10]金碧辉.国内外管理科学的研究热点问题比较[J].管理科学文摘,2000.

[11]Sharonnovak,StevenDeppinger.Sourcingbydesign:productcomplixityandthesupplychain[J].managementScience,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