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线上与线下教学的区别十篇线上与线下教学的区别十篇

线上与线下教学的区别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5:40

线上与线下教学的区别篇1

一、电工基础

电工基础知识是电力拖动技术课程的基础的,牢固地掌握电工基础知识,为电力拖动课程学习带来方便条件,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易于理解和掌握,难度相对降低,而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如:电工基础知识中的串联、并联、混联知识,电与磁的知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知识,交流电路相关知识,常用电工仪表的正确使用及电工测量知识。学生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和巩固,深入的了解、掌握及应用,为电力拖动内容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

二、常用低压电器

机械设备完成任务不同,工作内容和要求不同,所使用电器的规格、数量、型号、种类有所区别,所以,学生对常用低压电器的分类、种类、用途、特点、性能,主要应用场合,与其他电器的区别,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掌握和认识。

如:低压断路器(自动空气开关)集线路控制和保护功能于一体。当线路正常工作时,它控制该电路的通与断;当电路中发生短路、过载、失压等情况时,它自动跳闸,切断该电路以保护电路和电器设备。它的特点是操作安全,安装使用方便,工作可靠,动作值可调,分断能力强,动作后不需更换元件。

1.低压断路器分类方法

低压断路器分类包括:按结构分、按操作方式分、按极数分、按安装方式分、按其所在电路中的用途分。一般情况按结构分类,低压断路器结构由触头系统、灭弧装置、操作机构、热脱扣器、电磁脱扣器及绝缘外壳等部分组成。

DZ5系列断路器由三对主触头,一对常开辅助触头和一对常闭辅助触头组成。主触头串于主电路中,用来接通和分段主回路的大电流。当电路出现短路、过载故障时,断路器自动跳闸切断工作电路。

2.低压断路器的使用

低压断路器的使用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断路器的热脱扣器用于过载保护。

(2)电磁脱扣器用于短路保护。

(3)欠压脱扣器用于零压和欠压保护。

(4)低压断路器的型号及意义。

(5)低压断路器的选用。

(6)低压电路器的安装与使用。

(7)低压断路器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还有一些常用的继电器,特别是时间继电器,常开、常闭、常开延时闭合、常闭延时断开和一些保护继电器,教师都应该详细介绍和讲解,包括它们动作值的调定等等,学生都要较好掌握。

三、电路知识

学生要掌握电力拖动课程内容,电路图是必不可少的理论知识之一。绘制、识读电路图,是电力拖动学习过程必不可少的环节。在这一内容的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感到困惑、茫然、困难重重。主要是因为电路种类多,越往后学习电路就越复杂,难度也越大,电路越难理解,难以记忆。如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正反转、制动和调速控制线路及原理,位置控制与自动往返控制,顺序控制,异地控制线路及原理等。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给学生讲电路,讲原理,更要讲学习方法。学生要注重简单电路的学习,基础电路知识的积累。教师可以从手动正转控制电路着手,讲解电路的结构原理。该电路较为简单,学生易于绘制、理解和掌握。之后,可以引出点动正转控制电路。与手动正转控制电路比较,该电路添加了手动按钮、接触器、控制电路等内容。电动机的运转不再由低压开关手动直接控制,而由按钮、接触器配合实现自动控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要强调与前面电路的区别和不同之处。重点讲解按钮、接触器、控制电路及主电路中与手动正转控制电路的区别,讲解按钮、接触器的配合和作用。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再进行稍微复杂一点电路的教学。如: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线路教学。它与点动正转控制电路的区别在于:当手离开启动按钮后,电路可以连续正转运行。在电路上的区别是:接触器常开辅助触头与启动按钮并联,增加了自锁部分,同时专设了停车按钮。该电路与点动正转控制电路的区别在于:自锁电路的作用是该电路教学的重点内容,应当反复强调。经过以上电路的教学,学生对电力拖动有了初步的概念,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最终,一些复杂电路的教学,掌握与前面所学电路的区别,可以较为顺利地完成。

四、实际操作

实际操作是电力拖动教学的又一不可替代的环节。实践为理论服务,理论指导实践,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通过实操过程的示范、讲解和训练,使学生进一步熟悉电路的结构、组成,巩固理论知识内容,对电路的工作过程更为清晰,对电路的工作原理的理解更为透彻,对常开、常闭、自锁、互锁、串联、并联、主电路、控制电路、等电位点概念的认识更为清晰。

电路安装注意事项:电器布置合理,其布局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该控制机构是否美观,是否紧凑,更重要的是线路连接的整齐规范程度。合理的电路布局可使布线简捷、成本降低、电路结构紧凑、整齐、便于安装和故障查找。布线安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等电位点的安装。电力拖动尤其是一些较为复杂的电路,支路较多,等电位点概念需要特别加强,若按支路来接线,接线过程很易出错,很易搞混,难度相对增加。学生思路不清楚,接完哪条路,该接哪条路,有时会一塌糊涂。若采用等电位点方法,利用等电位点来接线,在电路整个接线过程中,只认等电位点。同一等电位点的不同接点,按字母、数字编号,依次进行、逐点接线。这样既方便了接线作业和接线程序,又不易出现接线混乱的情况。大大缩短了接线作业过程,其质量保障也大为提高。第二,电路接点处的连接。导线接头部分的长度对线路的质量和美观程度,产生重要影响。导线接头部分太长,电路易产生不安全隐患,易出现触电、短路等不安全因素,且影响电路的美观程度。但若导线接头部分太短,在节点处常易出现接触不良,断路等现象。所以,在做接线工作时,要把握好连接导线部分长度的处理。第三,按钮处接线。按钮处接线较为繁杂,按钮接按钮、按钮接触头、串联连接、并联连接、与接线端子的连接等,较容易引起接线混乱。把等电位点中不同接点按顺序接线(依次连接),注意按钮的常开、常闭,按钮的进线与出线,必须连接接线端子。

五、电气动作试验

接线工作完成之后,线路工作是否正常,是否达到了质量要求,要经过电气动作试验后方可确认。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线路外观检查良好,不允许有其他杂物参与其中(试验线路整洁,不许有废导线及其接头、废触头、螺钉、塑料等存在),工作电路一定要清理干净。第二,试验场地整洁。第三,按电路工作顺序逐项进行试验。

六、排除故障

排除故障是电力拖动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首先学生要熟悉电路的工作程序,熟练操作电气动作试验。按下哪个按钮,哪个指示灯亮,哪个接触器线圈得电,其接触器动作,沟通哪条电路,哪个电器投入工作,线路的控制关系如何,要一清二楚。是电源问题,电路问题,主电路还是控制电路问题,要有一个基本的判断。线圈动作良好,控制电路工作正常,问题出在主电路。若线圈不工作,接触器不动作,则为控制回路故障。加上仪表的测量,排查范围会逐渐缩小,最终可确立故障点的确切位置。

通过以上电力拖动教学过程的训练和内容的学习,学生对电力拖动知识的掌握上了一个新台阶。理论水准大为提高,动手能力大为加强。使得电力拖动教学内容得以深化,教学质量得以提高。

(作者单位:新疆铁路高级技术学校)

上好电力拖动技术课,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培养实际应用能力,是授课教师的责任。笔者根据电力拖动教学的体会和实践,就电力拖动教学质量的深化与提高,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方面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一、电工基础

电工基础知识是电力拖动技术课程的基础的,牢固地掌握电工基础知识,为电力拖动课程学习带来方便条件,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易于理解和掌握,难度相对降低,而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如:电工基础知识中的串联、并联、混联知识,电与磁的知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知识,交流电路相关知识,常用电工仪表的正确使用及电工测量知识。学生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和巩固,深入的了解、掌握及应用,为电力拖动内容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

二、常用低压电器

机械设备完成任务不同,工作内容和要求不同,所使用电器的规格、数量、型号、种类有所区别,所以,学生对常用低压电器的分类、种类、用途、特点、性能,主要应用场合,与其他电器的区别,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掌握和认识。

如:低压断路器(自动空气开关)集线路控制和保护功能于一体。当线路正常工作时,它控制该电路的通与断;当电路中发生短路、过载、失压等情况时,它自动跳闸,切断该电路以保护电路和电器设备。它的特点是操作安全,安装使用方便,工作可靠,动作值可调,分断能力强,动作后不需更换元件。

1.低压断路器分类方法

低压断路器分类包括:按结构分、按操作方式分、按极数分、按安装方式分、按其所在电路中的用途分。一般情况按结构分类,低压断路器结构由触头系统、灭弧装置、操作机构、热脱扣器、电磁脱扣器及绝缘外壳等部分组成。

DZ5系列断路器由三对主触头,一对常开辅助触头和一对常闭辅助触头组成。主触头串于主电路中,用来接通和分段主回路的大电流。当电路出现短路、过载故障时,断路器自动跳闸切断工作电路。

2.低压断路器的使用

低压断路器的使用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断路器的热脱扣器用于过载保护。

(2)电磁脱扣器用于短路保护。

(3)欠压脱扣器用于零压和欠压保护。

(4)低压断路器的型号及意义。

(5)低压断路器的选用。

(6)低压电路器的安装与使用。

(7)低压断路器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还有一些常用的继电器,特别是时间继电器,常开、常闭、常开延时闭合、常闭延时断开和一些保护继电器,教师都应该详细介绍和讲解,包括它们动作值的调定等等,学生都要较好掌握。

三、电路知识

学生要掌握电力拖动课程内容,电路图是必不可少的理论知识之一。绘制、识读电路图,是电力拖动学习过程必不可少的环节。在这一内容的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感到困惑、茫然、困难重重。主要是因为电路种类多,越往后学习电路就越复杂,难度也越大,电路越难理解,难以记忆。如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正反转、制动和调速控制线路及原理,位置控制与自动往返控制,顺序控制,异地控制线路及原理等。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给学生讲电路,讲原理,更要讲学习方法。学生要注重简单电路的学习,基础电路知识的积累。教师可以从手动正转控制电路着手,讲解电路的结构原理。该电路较为简单,学生易于绘制、理解和掌握。之后,可以引出点动正转控制电路。与手动正转控制电路比较,该电路添加了手动按钮、接触器、控制电路等内容。电动机的运转不再由低压开关手动直接控制,而由按钮、接触器配合实现自动控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要强调与前面电路的区别和不同之处。重点讲解按钮、接触器、控制电路及主电路中与手动正转控制电路的区别,讲解按钮、接触器的配合和作用。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再进行稍微复杂一点电路的教学。如: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线路教学。它与点动正转控制电路的区别在于:当手离开启动按钮后,电路可以连续正转运行。在电路上的区别是:接触器常开辅助触头与启动按钮并联,增加了自锁部分,同时专设了停车按钮。该电路与点动正转控制电路的区别在于:自锁电路的作用是该电路教学的重点内容,应当反复强调。经过以上电路的教学,学生对电力拖动有了初步的概念,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最终,一些复杂电路的教学,掌握与前面所学电路的区别,可以较为顺利地完成。

四、实际操作

实际操作是电力拖动教学的又一不可替代的环节。实践为理论服务,理论指导实践,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通过实操过程的示范、讲解和训练,使学生进一步熟悉电路的结构、组成,巩固理论知识内容,对电路的工作过程更为清晰,对电路的工作原理的理解更为透彻,对常开、常闭、自锁、互锁、串联、并联、主电路、控制电路、等电位点概念的认识更为清晰。

电路安装注意事项:电器布置合理,其布局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该控制机构是否美观,是否紧凑,更重要的是线路连接的整齐规范程度。合理的电路布局可使布线简捷、成本降低、电路结构紧凑、整齐、便于安装和故障查找。布线安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等电位点的安装。电力拖动尤其是一些较为复杂的电路,支路较多,等电位点概念需要特别加强,若按支路来接线,接线过程很易出错,很易搞混,难度相对增加。学生思路不清楚,接完哪条路,该接哪条路,有时会一塌糊涂。若采用等电位点方法,利用等电位点来接线,在电路整个接线过程中,只认等电位点。同一等电位点的不同接点,按字母、数字编号,依次进行、逐点接线。这样既方便了接线作业和接线程序,又不易出现接线混乱的情况。大大缩短了接线作业过程,其质量保障也大为提高。第二,电路接点处的连接。导线接头部分的长度对线路的质量和美观程度,产生重要影响。导线接头部分太长,电路易产生不安全隐患,易出现触电、短路等不安全因素,且影响电路的美观程度。但若导线接头部分太短,在节点处常易出现接触不良,断路等现象。所以,在做接线工作时,要把握好连接导线部分长度的处理。第三,按钮处接线。按钮处接线较为繁杂,按钮接按钮、按钮接触头、串联连接、并联连接、与接线端子的连接等,较容易引起接线混乱。把等电位点中不同接点按顺序接线(依次连接),注意按钮的常开、常闭,按钮的进线与出线,必须连接接线端子。

五、电气动作试验

接线工作完成之后,线路工作是否正常,是否达到了质量要求,要经过电气动作试验后方可确认。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线路外观检查良好,不允许有其他杂物参与其中(试验线路整洁,不许有废导线及其接头、废触头、螺钉、塑料等存在),工作电路一定要清理干净。第二,试验场地整洁。第三,按电路工作顺序逐项进行试验。

六、排除故障

排除故障是电力拖动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首先学生要熟悉电路的工作程序,熟练操作电气动作试验。按下哪个按钮,哪个指示灯亮,哪个接触器线圈得电,其接触器动作,沟通哪条电路,哪个电器投入工作,线路的控制关系如何,要一清二楚。是电源问题,电路问题,主电路还是控制电路问题,要有一个基本的判断。线圈动作良好,控制电路工作正常,问题出在主电路。若线圈不工作,接触器不动作,则为控制回路故障。加上仪表的测量,排查范围会逐渐缩小,最终可确立故障点的确切位置。

通过以上电力拖动教学过程的训练和内容的学习,学生对电力拖动知识的掌握上了一个新台阶。理论水准大为提高,动手能力大为加强。使得电力拖动教学内容得以深化,教学质量得以提高。

线上与线下教学的区别篇2

一、教与学的观念更新

教与学的立意已不同,学习者与教授者有了主体与主导的定位差别。数学教学的基本因素是教师与学生,教学内容与教学媒体手段。在这个学与教的双边活动中,其中教师与学生,教与学是其两大矛盾。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学内容是教与学的客体,是学习掌握关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主要信息。教学语言媒体手段则是教与学中的重要工具,为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条件。

教学实例:如三角形内角和的证明中可采用撕角、拼角的方法可以由学生来完成;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折纸法就可以达到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来完成证明;而通过做一边的平行线利用内错角或者是同位角相等则可以让学生和教师间展开真正的合作探究。紧接着教师就可以让小组间再次合作讨论还有没有别的平行线画法可以来证明,教师以疑激趣,学生在组内做主体交流,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二、最近发展区的测定

最近发展区的测定包括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测定与教师自身最近发展区的测定,事实上还包括情感上的最近发展区。教师的最近发展区可以通过选题以多题一解,一题多解的方式测试自己,并留心记住自己的心态变化。教师的学为教师的教提供了最好的演示和实验,而后再根据学生的数学现实调整策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相关的知识点及处理方法的提问便可以迅速定位,有超过一半的同学有问题,则可定位学生情绪在此处将大受影响。此处应该是着重施力的地方。

教师自身最近发展区的测定实例:

方法1.自测法。这是备课常用的方法,通过课本和练习册中的题目逆向解析课标要求,再顺向寻求最优的解决办法。其中自己不知道的解法,讲解起来觉得困难的地方就是最近发展区的边界。最佳的最近发展区对接区域应该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前,教师的最佳发展区应该完全涵盖它并向后延伸。这一节课结束了,在下课时点明下节课的目标并知晓下节课的重难点的解决之道及要害之处。这就是教师的最近发展区延伸的判断标准。

方法2.交流法。请经验丰富的教师共同交流重难点的解决之道,在交流中,双方都会各取所长,各补其短。

三、情境设定的来源方法

数学史料的改造,应用问题的前移,现实材料的引入,还可以在新旧知识的联系和矛盾上找到新的切入点。

四、问题设定方法

1.好的数学问题具有的下列特点,或者这些特点中的部分特点:问题的解答包含着明显的数学概念或技巧;问题能够推广或者扩充到各种情形;问题有多种解法。

问题实例:黄金分割点的定义是什么(黄金分割点定义即黄金分割比求法)?分母有理化如何进行?比例性质在化学方程式学习中有什么应用?与相似比相等的量还有哪些(对应线段的比,对应高之比,对应中线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位似比,比例尺,周长比,面积比的算术平方根)?三角形内角和有几种证法(平行线画法)?多边形内角和证法与三角形内角和证法有何关系,能用后者推导证明前者么?二面角平面角有几种求解方法?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有哪些?

2.选题的问题分层设置,难度由小到大,前后问题之间有因果关系,能够形成问题链。同时可以使用否命题及逆命题设定思维冲突,进而更加清晰地展示思维过程。

分层设置的问题链实例:分式无意义,有意义,值为零时的分子、分母如何变化?分数加法法则中同分母分数加法,异分母分数加法法则是什么?类比猜想同分母分式加法,异分母分式加法的法则?提公因数法和合并同类项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在解析几何中,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判断方法跟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判断有何联系和区别呢?直线和其他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判断呢?中点公式,点在直线上(点的坐标满足直线方程),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对于求解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问题如何操作呢?这种相关点法(也叫代入法),对于其他直线、线段和圆锥曲线的对称问题是否也可以类比解决呢?

3.以“头脑风暴法”在小组内征集问题,挑取典例予以讨论指导。特别注意的是学生进行讨论的时候,教师可以参与讨论,但是不能发表评论,更不能批评。

在搜寻信息时使用,在选取最优方案时使用,在寻找问题突破时使用,多种方案整合时使用。

头脑风暴法问题实例:生活中回形针有多少种用法?勾股定理的证法有哪些?说说大家目前为止自己最得意的一件事,请详述过程和解决方法。在初中数学中讨论解决■+■+■…+■=?这一问题时,最终学生用形象化的思路,类比得到了解法:联想到折报纸,分木棒的解法就可以想到——这是取一半再加上剩下的一半,依次类推,最后结果实际上就是。

4.有争议的地方就是问题设定的地方。比如一个非零数的零次方等于多少?有同学说是0,有同学说是1,到底是多少呢?先用数来探讨一下:2n÷2n=2n-n=20,而我们小学就知道不为零的数自己除以自己还是1,所以规定20=1。

五、多媒体教学手段的选取与应用

线上与线下教学的区别篇3

课标: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课标分析:课标中使用“分析”一词,表明不仅要求知道地球运动有哪些地理意义,还要通过各种探究活动来发现这些意义是如何产生的,它们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以及对人类活动具有哪些重要意义。具体到本节课的内容,不仅要知道地方时、时区、区时、日界线等相关概念,还要找出地方时、区时、日界线设立的原因,以及日常生活中如何使用它们。

二、教材分析

本部分内容涉及到地球的自转,与前面一部分的内容联系紧密,但与后面的教学联系不是很紧密。但作为时差的概念及其应用,在现实生活中却占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时差的概念和区时的计算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本知识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因此在教学中,准备采用问题法来解决。

三、学情分析

在前面已学过了地球自转的基础知识,补充了有关经纬线(度)的内容。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叙述时区的划分

2.能够说出地方时和区时的差别

3.学会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4.能够说出日界线两侧日期变更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1.20,叙述时区的划分、说出地方时和区时的差别、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国际日界线的规定。

2.通过读图,思考题2明确日界线的第二条(日期的自然变更线):0点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知道各国所处的时区,能计算不同国家的时间。

重难点:

1.时区的划分和区时的计算

2.日界线两侧日期的转换以及0点线的计算。

教法:问题解决法

课时:1节

教学设计

导入:由于地球的自转,不同的地方日出时刻不相同,也就意味各个地方的时间有迟早之分,因而会产生时间差――时差。各地的人们在交流时由于时间的不一致而易发生混乱。因而在1884年召开了国际经度会议,对时间的转换有了一个统一的规定。

新课:

1884年经度会议的内容:

生阅读17页的一、二段课文,师让生画出四个内容的记号。

⑴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度。

⑵各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

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补: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

⑷规定了原则上以180度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并把这条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现改称“国际日界线”。

学生读图1.20通过师设计的相关问题理解这四点。

⑴学生读图1.20找出全球24个时区的名称,找出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是多少度?每个时区跨经度15度,那么每个时区拥有哪15个经度?

通过这几个问题,学生可以找出每个时区占有的经度,并得出每个时区中央经线和边界经线的计算规律:

中央经线的度数=时区数×15度

某时区边界经线度数=时区数×15度+/-7.5度

进而可以求出任意经线所在时区:

商+1余数>7.5°

经度÷15度=时区数

(望余取整)商余数

此问题一解决,其他问题就比较简单了。

⑵关于第二点,要明确每个时区只有一个时间,就是共用最中间那条经线的时间,时区共用一个时间,叫区时。

⑶相邻两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相差15度,刚好相差一个小时,相隔两个时区的中央经线刚好相差2个15度,所以相差两个小时,由此把第三点补充一句话: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

⑷关于日界线设计的问题为:假设东十二区为24点,每向西一个时区,时间减去一个小时,到西十二区刚好为这一天的0点。东十二区此时为24点,满24进入新的一天,东十二区此时也可以说是新的一天的0点。东西十二区为同一个时区,共用一个时间,则此时都是0点,但东十二区比西十二区整早了24小时,即早了一天,所以原则上以180度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

通过活动题2,巩固区时的计算;同时设问:中时区24时,可以看出全球此时有两个日期,中时区以东为新一天,以西为旧一天。24时即新一天的0时也是一条日界线。

通过这几个问题就把有关时差的难点弄清楚了。

再通过一个例来巩固日界线知识:

如:材料:有一位名叫吕萨的外国商人,4月10日乘机由太平洋的马绍尔岛飞往檀香山。上机前1小时,在机场附近的花旗银行兑货币,看到一位老太太凭着一张中奖8000美元的采票要求兑现,

遭到银行拒绝。因为按票面规定,中奖领款日期是4月9日,老太太痛惜不已。(马绍尔飞往檀香山仅需1小时)

问题1:若你是吕萨,你如何帮助老太太?

2:解释你的做法。

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是学习了时区的划分,区时的计算,区时与地方时的区别,两条日界线两侧日期的变化规律。

线上与线下教学的区别篇4

关键词:积累总结比较推广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c)-0183-01

课堂教学是中学生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渠道,成功的课堂教学必须做到科学有效,有目的的要与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有机结合起来。不能就教材机械的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技能的传授,教会学生如何的掌握知识、应用知识,从而达到培养能力,开拓思维的目的。

对于数学来说培养解题能力尤为重要。老师必须下好一翻功夫,特别是例习题的讲解,方法要多,思路要广,公式的应用要准确,特别是像我校的底子差、功底浅的学生来说更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更需要方法的指导,但方法的指导不能就方法讲方法,把方法和结论的应用渗透到结论中去,就例子讲方法,这样对能力的培养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近十年的教学实践中,本人总结几点经验及具体做法,请同仁指正。

1勤积累

能力的形成是在熟练的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形成与发展的,要提高解题能力,必须积累足够的知识和技能。

人的大脑如同计算机一样,你输入的越多,功能越多,反馈的东西就越多。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这个道理。在每道习题上所讲的知识、思路方法以及得出的结论,一定要重点突出来,便于理解记忆。为了更好的掌握,在课堂上做好笔记,课下做好针对性练习。每隔一段时间及时复习,这样即达到了再记忆和再理解的目的,又达到了积累知识的目的,只有积累越多,能够解决的问题就越多。切实扎实了学生的基本功,为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2善比较

只有比较才能找出差别和联系,这是认识事物的属性,掌握概念提高能力的开端。它能把一组事物对象本质特点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区分开来。进而撇开非本质的东西,把本质的特征概括起来。有些同学在学习中没有这方面的能力和习惯,根本区分不开相似习题的异同点。这样很难把握解题方向。分析实质是没有区分开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居于这种情况,教师在讲解习题时,一定要把相似的知识点相似的的解法区分开来。虽相似但不相同,只有找出区别和联系,才能真正的理解和把握,教师要通过点拨、引导,让学生自行来完成,例如,在组合中,平均分配和不平均分配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使学生能区分知识点,我给出这样的讲解:有6本书按下列要求有多少种分法?

(1)平均分给三人;

(2)平均分三份;

(3)分甲二本,乙二本,丙二本;

(4)分甲一本,乙二本,丙三本;

(5)分一人一本,一人二本,一人三本;

(6)分一本,二本,三本三份。

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关键是区分属于哪一类问题便迎刃而解。首先考虑到是平均还是不平均?学生很容易会回答出来。其次考虑是有序还是无序问题,这是不容易区分的一个问题,这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区分开顺序问题,这样即总结了四大类型又培养了学生分析比较能力。

3多总结

总结是智慧的源泉,聪明的开始,从心理学角度讲,只有总结成果才能稳步上升。提高解题能力和解题速度,通过例习题的总结,也可使知识条理化、思路系统化、结论实用化。在解题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从而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掌握基本知识思路、方法以及结论。例如,圆锥曲线中有这样一道题F1、F2是椭圆+=1它的两焦点,点p是椭圆上且满足

4常推广

哲学的观点表明:事物的发展由一般到特殊或由特殊到一般这两方面对问题的解决也一样,能得出特殊的形式,同样也有它的一般形式。学生如能在每一道习题都能向特殊到一般形式的推广,那么能得到更多的结论和方法。教师在讲解问题时应逐渐培养这方面的能力。不断拓宽学生的思维,开发了智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自觉能力。例如:再讲解抛物线这节的习题中,有这样一道习题;已知抛物线y2=4x过焦点的弦aB被焦点分成为d1和d2两段,求证d1+d2=d1d2此题可通过抛物线定义及韦达定理可证。下面请同学们想一般形式怎样?当抛物线为y2=2px时,结论又怎样。经过学生的推理论证:是d1+d2=d1d2。同时学生发现d1d2与d1+d2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比例为常数。当抛物线改为椭圆或双曲线时,结论又会怎样呢?引导学生自行推理,如平时多注重这方面的培养,不但能开发学生智力,提高能力,而且增强解题的灵活性,在2000年的一道高考题,过抛物线y=ax2(a>0)的焦点F做一直线交抛物线于p、Q两点,若线段pF与pQ的长分别为p1q求+的值。应用此结论就迎刃而解。

教师在讲解例习题时,如能在这几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拓宽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使他们学会学习,使教学逐渐向素质教育转轨,真正的成为学生的主人,那么教师在教学中一定会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线上与线下教学的区别篇5

2.教材分析

2.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单元是学生在二年级上册认识长度单位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一开始就借助直观,引入了射线和直线的概念,并让学生讨论线段、射线、直线的联系与区别。在此基础上教学角的概念和角的表示符号,为后面的学习作好了铺垫。

2.2编写意图。(1)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从小孔射出的手电筒的光线,引出了什么是射线和直线。并进一步指出“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2)让学生讨论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从知识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巩固对直线和射线的认识。(3)利用射线的概念给角下定义,复习角的各部分名称及角的表示方法和读法。

2.3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区别与联系。掌握角的特征。难点:角的形成。

3.学情分析通过自己的教学,发现本班学生基础不扎实,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较差。书写不规范,待进生面比较大,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在认识直线和射线的基础,理解角的概念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

4.目标预设

知识与技能:(1)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射线和直线的特点;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和联系。(2)进一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含义,会用角的符号表示角。

过程与方法:(1)通过“画一画”、“比一比”等活动,初步感悟: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2)通过小组讨论等学习形式,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感知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和变化的观点。(2)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知道我们生活中离不开数学。

教学重点:掌握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与联系;理解角的含义。

教学难点:角的形成。

教学准备:课件或小黑板、每人一张操作纸。

教学流程:1.复习导入

(1)(首先请同学们看大屏)看到这幅画同学们想到了什么?的确今天的课是与线和角有关的一节课,过去我们对直线和线段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现在老师画出这样的一条线,请问这条表示的是什么线?板书:直线。如果说这条直线长4分米,对吗?为什么?(不对,因为直线没有头,无法量)说得好因为直线没有头无法测量,所以我们就说直线是无限长的,好,谁来描述一下直线有哪些特点?。。。大屏:直、没有端点、无限长、不可度量

(2)如果老师在直线上点上两点并擦去其余部分变成----------这样一条线,请问这条线表示的又是什么呢?(线段)好谁来说说线段有哪些特点?2、大屏:直,两个端点,有限长,可以度量,是直线的一部分。

2.探究新知

(1)刚才我们进一步认识了直线和线段,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这条线,如果把线段的一段无限延长,就看到一条新的线--------大家看看从这条线上发现了什么?(一个端点)所以我们把这种只有一个端点的线叫做射线。板书:射线。

(2)打开书35自由的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谁来说说射线有哪些特点?大屏:直,一个端点,无限长,不可度量

(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射线的例子,比如:手电筒发出得光线,太阳射出来的光线等等。都可以把他们看成是射线,通过以上学习我们比较一下直线,线段和射线它们三者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直。不同点。。。)

(4)训练检测,目标探究。好下面我们进行一组练习:出示~~~~(5)我们已经知道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射线一条射线看!这里有一个点,我从这里引出一条射线,请问从这点能不能再引出一条射线?还可以再引吗?随着学生的回答从这点引出数十条射线,那么请问从一点可以引出多少条射线呢?无数,给自己一个评价(我真棒)

(6)从一点引出的射线中留下两条,请问大家认识这个图形吗?(认识)是什么呢?(角)那么什么叫做角呢?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角的认识”板书:角。放大屏,生活中有各种美丽的建筑,建筑物中有各种形状的的角。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36页,分小组讨论:什么叫角?一个角是由那些部分组成的呢?

(7)放大屏

(8)如果我们自己画一个角,先画什么?再画什么?请看大屏幕,画角时要慢一点,先点一个点。然后再画两条线这样就画了一个角

(9)那么这两条射线我画了这么长还可以再画长一些吗?再长一些行吗?到底能画多长?(无限长)为什么?(射线是无限长的)

(10)这两条射线不管画多长。所组成的图形还是这个角,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画出一个角。并标出名称。展示后小结:

(11)通过画角我们知道了角是由一个点和从这个点引出的两条射线组成的,以后要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就要看它是不是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

(12)好,接下来我们再进行一组练习。指出下图中那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

线上与线下教学的区别篇6

关键词:无线网络;有线网络;校园网络;教育信息化

中国分类号:tp39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1)12-55-03

0引言

计算机网络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教育信息化进程。学校在大力建设有线网络的同时,也目益关注无线网络在校园的应用。有线网络建设、运行和维护的实践表明,由于目前网络是“有线”的,所以在应用中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例如,很多学校只在部分区域接入网络,而无法顾及所有区域,表现在:学校经费紧张的现状导致布置网线的教室、图书馆数量有限;有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物不适合钻孔布线;拥有多个校区的学校在校区间联网成本较高;任何―个网络线路的损坏,都需要逐级排查网络线路情况,线路检查工作量大,维护成本高等。这些传统有线校园网的“网络盲点”问题,与师生员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的新需求之间的矛盾实际上可以通过无线网络技术轻松解决。

校园网已经成为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职员工和学生获取资源和信息的主要途径。目前,越来越多的师生拥有笔记本电脑,在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大型会议室、体育馆、室外广场等场合如何突破网络节点限制、实现多人同时上网的问题在应用中不可避免。无线宽带校园网作为现有有线校同网的补充与延伸,能够有效解决公共区域的上网问题。学校无线宽带校园网将作为校园网的有效补充,提供校园内移动上网、甚至跨校漫游上网服务,满足师生不断增长移动学习、办公的需要,大大促进学校的信息化建设。

无线网络解决方案能有效缓解校园网建设中存在的传统有线网络无法解决的难题,无线网络技术具有无缝三维覆盖、可移动通讯等优点,弥补了有线网络的不足。校园网中采用无线接入,这一切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教学区、宿舍区的学生可通过带无线终端的设备轻松联入校园网络,满足师生在线e-learning、浏览信息、文件传输和多媒体等服务;课后、周末,学生可在草坪、操场等休闲场所随时随地进行网络音乐、视频的点播;图书管理员的工作也会变得井然有序,学生可以使用自己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联入学校图书管理系统,快速查找自己所需的资料、检查所借图书是否已到归还期。这一切让校园生活变得轻松而时尚,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竞争力。

1无线网络的原理和特点

无线局域网(wirelessL0calareanetwork,wLan):主要指使用作用距离长、带宽大及覆盖范围广的射频(RF)技术的无线传输方式,取代旧式的双绞铜线构成局域网络,提供传统有线局域网的所有功能。wLan在无线覆盖的模式下室内传输可达几十米,室外传输可达几百米,在无线桥接的模式下,可连接相距几十公里的两地。wLan大多使用的是2.4或5.8GHz的频率波段,该频段是RF频谱中非许可备保留的波段,使用该频段无需另外申请。

无线网络技术标准称为“wi-Fi”(wirelessFidelity),又称802.11协议。它的优点是传输速度高、有效距离长、兼容性好。流行的笔记本电脑技术――迅驰技术就是基于wi-Fi标准的,使得无线上网成为现实。Leee802.11协议族在协议、传输带宽、传播距离上更具有实用性,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市场认可度和厂商支持。该协议族主要包括802.11b(提供llmbps传输速度)、802.11a(提供54mbps传输速度)、802.11g(提供54mbps传输速度)和802.11n(提供108mbps传输速度)。目前常用的为802.11b和802.11g,可满足校园等的高速无线传输需求。

无线传输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红外线方式,另一种是无线电波方式。

红外线传输方式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无线网技术,它最大优点是不受无线电波的干扰,但传输质量受距离的影响非常大,并且红外线对非透明物体的穿透性也非常差。

无线电波方式是采用扩展频谱方式或窄带调制方式把数据转化成电磁波发送出去,接收端通过协议接收电磁波后再转化成数据信号传送。常用的工作方式是在客户端安装一块无线网卡,无线网卡把数字信号发送到无线交换机,无线交换机再把信号发送到目的客户端的无线网卡上,目的客户端无线网卡接收到电磁波后转化成数据信号,从而实现网络的通讯。

无线网络的应用特点主要有:①信号稳定,速度较快;②虽设备较贵,但无布线成本,安装简单;③物理线路无,客户端数量大,无线可以级联,安装ap,延长通讯距离;④技术成熟,适合文字、小图片的传输。

2校园无线网络设计

校园无线网络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在现有的校园网络和教育网络基础上。应用先进的wiFi无线网络技术.逐步建成覆盖校园所有区域的无线网络。作为现有校园网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延伸,为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提供良好的服务。

2.1校园无线网络设计原则

(1)可管理:对每一位用户和每个无线接入点进行管理。

(2)安全性:充分考虑网络的安全性。系统具有多层次的安全保护措施,以满足用户身份鉴别、访问控制、可稽核性和保密性等要求。

(3)可扩充性:在网络规模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系统应可不断升级和扩充,保证系统可用。

(4)可计费:记录每一个用户的上网信息,以便计费服务器通过时长、流量等方式进行计费。

(5)多种服务:为发展无线宽带应用(如无线语音应用、无线视频会议应用、无线多媒体通信应用等)打下基础。

2.2校园无线网络总体结构

校园无线网络应能与原来的校园有线网络、应用系统以及安全策略有机且无缝的结合在一起,从用户安全认证、用户管理和无线网络管理等方面进行总体整合。校园无线网络中主要涉及如下设备和系统:

(1)ap(accesspoint):无线网络接入设备,无线网终端用户通过该设备接入到网络。

(2)aC(accessControl):无线网络控制器,对同一子网中的所有ap接入用户进行管理。

(3)aS(accessServer):无线网络认证服务器,对校园无线网所有接入用户进行认证鉴权。

通过在校园内热点区域采用蜂窝状信号覆盖方式,以实现无线网络信号的无缝覆盖。各热点区域内ap通过在交换机上划分到全局的独立的VLan中,该VLan在中心不做三层交换以保证用户在未认证之前与校园有线网络之间的隔离。

考虑到无线网络覆盖范围广、用户数多的特点,如果将全无线网络都划到一个VLan内,则会严重影响网络性能,因此建议将全无线网络根据无线网络覆盖的功能区域及用户数划分为几个子网,每个子网分别由一台无线网络控制器(access

Control)对其所辖子网用户进行控制,以实现降低网络广播、用户分流的目的。此外由于学校均存在有线网络计费系统,因此需要在每所学校使用无线网络认证服务器(accessServer)与该校园网用户计费系统进行对接。

2.3室内无线接入网技术方案

无线网络传输是利用电磁波进行网络通讯,因此无线信号的覆盖及质量极为重要。基于ieee802.11b或ieee802.11g协议的wLan只有三个非重叠信道(分别是1、6、11),这就限制了它只能在―个较小范围内应用。例如,一栋楼的同一楼层内最多放置3个ap,并且需要考虑上下相邻两层楼层之间ap的信道间隔问题,此外还要考虑到同一楼层用户数与该楼层面积的问题。例如,某楼层主要是办公室,大多数用户均使用有线网络,使用无线网络用户数最多时只有十几人,一个ap完全可以满足用户上网的要求,但是楼层面积较大且平面不甚规则,在该楼层应用单个ap无法完全覆盖整个楼层,如果仅仅通过增加ap来满足信号覆盖要求又会导致信道重叠产生干扰的问题。

为综合考虑以上这些因素,建议在存在上述情况楼层使用天馈的方式,即通过馈线与外接天线的方式,实现大范围无线信号覆盖。采用天馈的优点在于使用一个ap即可实现复杂楼层的大范围信号覆盖。同时天线属于无源设备,有着故障率低、价格低廉、维护成本低的优点。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例如热点地区的建筑平面结构、用户密集度、施工难度、成本等诸多因素,灵活采用多种无线覆盖方式,以求实现最为科学、合理的覆盖方案。

2.4接入认证和计费系统设计

无线接入认证和计费系统应与校园网目前采用的认证和计费系统完全整合,建立统一的认证和计费中心。目前各校园网采用的接入认证鉴权系统主要有Radius技术和802.1x技术。

接入鉴权和计费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支持Radius、支持用户组策略控制、支持根据Radius属性定义用户组、支持ieee802.1x、支持双重mD5加密、支持热备份和负载均衡、支持Snmpvl/v2c、支持远程管理和系统升级、支持Captivewebportal(H1trp/HtFpS)、支持通过web和CLi的管理方式、支持和外部服务器认证联动的控制、支持防功能、支持单一网关实现用户两次认证和支持接入控制。

2.5无线网络技术和有线网络技术相结合建设校园网络

高校各个建筑群区域距离远,在只有同一个网络出口的情况下,各个网络区域必须接入中心网络,由中心网络负责与internet网的连接。完全采用有线网络建设校园网,势必会造成网络建设布线的困难,而且整个运行维护工作量巨大。为保障校园网的畅通无阻,必须成立一个专业维护部门,维护人员的工作量会比较大。

为解决上述问题,保障网络的速率,应引入无线网络建设技术。把无线网络技术和有线网络技术相结合建设校园网络,既能减轻网络维护部门的工作量,又能保障用户上网不受影响。根据无线网络技术和有线网络技术的特点,再结合校园网的区域环境,应该在各区域之间采用有线网络建设,而速度要求不高的区域采用无线网络建设。

对高校环境需求进行分析,可以明确哪些场所采用有线网,哪些场所采用无线网。如:

(1)办公区:高校日常行政办公场所,需要较高速度接入internet网,以提高工作效率。

(2)教学区:高校教学场所,使用网络比较少,且对速度要求不高。

(3)生活区:学生和教室住宿场所,普通网络速度即可满足要求。

(4)图书馆区:该区域既保障自身图书馆日常资料维护等工作,又要提供与外界知识的交流,需要较决的网络速度。

(5)计算机教学区:负责计算机课程授课的场所,也经常作为学生自学电脑知识的场所,设备移动的频率高。网络速度要求不高。各区域之间网络建设示意图如图1所示。

在这里有三点需要说明,一是每个区域根据具体需求明确本区域是采用无线网络还是有线网络建设;二是有线网络区域建设还是按照原有的方案;三是无线网络区域的建设是网络中心接入无线网络区域的无线交换机,楼层之间采用无线通讯。在一个楼层内,架设多个无线ap点,延长覆盖范围,每个终端设备安装一块无线网卡即可通过无线网络接入网络中心,从而接入internet网。

线上与线下教学的区别篇7

[论文关键词]高校基层组织统战工作民族团结

高校作为统战工作的一个重要领域,长期以来,一直备受西方敌对势力的关注。国内外的敌对势力往往利用民族地区高校信息相对闭塞,少数民族师生比例相对较大等特点,在文化、宗教和民族问题上大做文章。他们广泛利用国际教育、科技、文化等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大肆散布反动观点,诋毁党和国家的形象,利用各种手段进行思想文化的影响和渗透。

一、新时期加强民族地区高校院系党总支统战工作的重要意义

根据《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十三条规定:高校院(系)党委(党总支)作为院(系)的政治核心,它肩负的主要职责是保证监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学校各项决定在本单位的贯彻执行;参与讨论和决定本单位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事项,支持本单位行政负责人在其职权范围内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加强党组织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具体指导党支部工作;领导本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本单位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工作;领导本单位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支持他们开展工作。

从《条例》相关规定不难看出,我国高校院系党总支是我党在高等教育系统实现执政方针的直接实施者,也是直接面对高校师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线力量,同时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院系党总支肩负着贯彻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

民族地区高校和其他高校一样,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创新思想,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是青年知识分子和各类高层次人才最为集中的地方。此外,民族地区高校因其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还肩负着维护地方稳定、民族团结和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千千万万拥护党的领导,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有正确鲜明政治立场,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肩负着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培养更多更好,能够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的各方面高级专门人才及肩负着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培养更多懂民族地方习惯和宗教习俗、熟悉当地自然人文环境的高级少数民族专门人才的重任和更多更好政治立场正确坚定、专业知识技能扎实过硬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当今大学生思想活跃、好奇心强、可塑性高,如果引导好、培养好,必将是我国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强大后备军。

当前,在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研究和探索民族地区高校院系党总支统一战线工作,加强师生民族团结教育,既是对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的具体落实,也是推进民族地区高校院系党总支党建工作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更是民族地区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和保证。

二、当前民族地区高校院系党总支统一战线工作存在的问题

统一战线工作是我们党克敌制胜三大法宝之一,民族地区高校统战工作涉及面广、综合性强,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基础。多年来在众多党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民族地区高校统战工作在多个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近年来,随着我国民主政治和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化,高校统战工作特别是民族地区高校统战工作,遇到了许多新问题,出现了许多新情况。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凸显出当前民族地区部分高校院系党总支在统一战线工作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一)缺乏对党总支统战工作的认识,重视不够

当前高校院系党总支部分党员干部还没有真正理解统战工作在高校改革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少数总支委员会成员甚至个别总支统战委员认为高校统一战线工作是学校统战部门的事,院系党总支不存在统战工作问题。许多高校院系总支委员会成员不重视在本总支师生中开展统战工作,看不到新的历史条件下,统一战线所担负的“争取人心、凝聚力量”这一根本任务的艰巨性。有些高校院系党总支领导统战意识不够强,往往只重视抓党的组织建设、抓党员发展教育,不重视统战工作,对统战工作缺乏一定的主动性。有相当数量的高校院系总支委员会成员,对党总支统战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明确和提高。

(二)忽视在学生群体中开展统一战线工作

当前民族地区高校许多院系总支领导在抓统一战线工作时,由于对新形势下民族地区高校统战工作的内容、任务和对象的了解不够,往往只重视在教职员工中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只重视对教师中民主党派人士、无党派知识分子开展统战工作,不重视、忽视甚至忽略了在广大大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中开展统一战线工作。近年来,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和民族地区高校所处社会环境和自身师生人员组成的特殊性,在学生中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甚至显得比在教职工中开展统一战线工作更为重要和迫切。

(三)统战工作创新不足

当前民族地区高校许多院系总支领导在抓统一战线工作时,往往停留在仅靠过去积累的一些工作经验、工作方法上,而对新形势下民族地区高校统战工作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缺乏足够认识。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现有的一套机制已逐渐难以适应越来越复杂的统一战线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改进总支统一战线的机制和方法,努力探索新形势下民族地区高校统战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逐步建立、健全和完善适应新形势的民族地区高校院系统一战线工作机制。

三、当前民族地区高校院系党总支统战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高校是国内外各种思想交流的桥梁,是我国理论创新的基地,同时也是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坚强阵地之一。民族地区高校更是国内外敌对势力争夺的焦点。他们妄图通过政治、思想、文化甚至生活方面的渗透,达到动摇我国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甚至达到分裂我国的目的。

(一)国内外敌对势力通过宗教与国际合作进行影响与渗透

民族地区高校由于地处少数民族地区,加上校内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所占比重较大,更是国内外敌对势力关注的重点。近年来,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已成为民族分裂分子重点争夺的对象。国内民族分裂分子不仅在民族和宗教问题上大做文章,散布反动观点,进行思想渗透,同时还与国外敌对势力勾结,广泛利用国际的教育、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国际宗教交流与合作的机会,采用合作办学、派人到民族地区高校“留学”或吸引民族地区高校师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师生)到国外留学等形式,进行思想文化的影响和渗透。

(二)敌对势力利用互联网进行宣传渗透

近年来,国际互联网迅猛发展,随着高校校园网络化程度的加深,高校师生几乎人人皆为网民。民族地区高校由于地处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环境经济社会相对落后,信息相对闭塞。国际互联网在信息传播等方面的优势,正逐渐成为民族地区高校师生了解外部世界的重要途径。许多民族地区高校师生甚至把网络作为提高自身文明素养、知识水平以及各方面与外界接轨的唯一途径。

由于网络自身的特点是具有共享性和匿名性、自由性和开放性。加之目前我国在网上要获得信息的高效服务必须求助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数据库,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意识形态以及黄色、不健康的内容从而得以大量输入并处于强势地位。一些境外宗教组织也通过网络在民族地区高校校园中宣传宗教教义,对这些地区高校师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师生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产生了多方面的不良影响,对高校的稳定、改革和发展产生了诸多不利因素。与此同时,由道德危机引发的网络无政府主义也开始泛滥,在这种境域中,网络已不再是人类的数字化乐园,而是异化为社会极端主义的温床。

(三)国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对我国进行攻击和渗透

利用民族问题对我国进行攻击和渗透是西方敌对势力实现对我国“西化”和“分化”的一贯伎俩。例如,美国《中央情报局对付中国的〈十条诫令〉》的第四条写到:“时常制造一些无事之事,让他们的人民公开讨论。这样就在他们的潜意识中种下了分裂的种子。特别要在他们的少数民族里找好机会,分裂他们地区,分裂他们的民族。分裂他们的感情,在他们之间制造新仇旧恨,这是完全不能忽视的策略。”近年来国内一些地区发生的多起有损民族团结大好局面的事件,都不难看到有国外敌对势力从中操纵的影子。

(四)国内民族分裂分子制造并散布虚假信息干扰侵袭青年学生

当前受世界兴起的民族主义的重要影响,国内民族分裂分子时常利用民族地区高校师生信息相对闭塞等特点,利用国内当前发生的一些热点事件大做文章,断章取义制造并散布各种反动虚假信息;大肆攻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诋毁党和国家领导人形象,诋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散布和鼓吹“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西藏独立”等,在民族地区煽动民族对立情绪,制造破坏民族团结的事件;对全社会尤其是民族地区高校青年学生进行干扰侵袭。

(五)各民族学生间缺乏了解导致一些恶性突发事件

民族地区高校虽然本地生源多,少是民族生源多,但仍有相当大一部分生源来自非民族地区。这些学生由于缺乏对少数民族的足够了解,加上受到一些错误宣传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对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有着偏见。他们往往把一些极端个案,看成是民族地区或者是某个少数民族的共有特征或者普遍恶习,因而,往往在日常生活中,在不经意间表露出对少数民族同学的鄙视或者抵触情绪和言行,有时甚至因此而发生较大冲突。近些年来,在民族地区高校发生的突发性事件中,就时常会有因少数民族学生与非少数民族学生之间缺乏相互了解而产生误会,导致小的摩擦,最终导致恶性事件发生的事例。

四、当前民族地区高校院系党总支统战工作重点是加强师生民族团结教育

中央统战部、教育部联合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意见》首次正式明确了高校统战工作的范围,即统战工作的对象不仅包括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知识分子,还包括归国留学人员、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及其眷属、少数民族知识分子、名人遗孀和后裔等。民族地区高校由于地处民族地区,校内少数民族师生多,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源多,受当地人文社会环境影响大。加之受国内分裂势力和国外敌对势力错误宣传等因素影响,民族团结问题在这些高校显得尤为突出。民族地区高校院系党总支作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民族地区高校的一线贯彻执行者和高校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线实施者,必须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院系党总支统一战线工作,把师生民族团结教育作为统战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好抓实。

(一)在师生中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和维护国家统一的教育

民族地区高校院系党总支在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教育学生自觉树立热爱伟大祖国和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观念,要让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自觉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是一代代中华儿女的优良传统和历史主流。祖国统一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重要保证;祖国的繁荣富强是各族人民发展进步的可靠保证和坚强后盾,只有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各族人民才有幸福的今天和更加美好的明天。

(二)重点抓好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教育

要在广大师生中广泛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通过对学生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等,帮助广大学生树立民族平等观念,正确看待各民族享有的各项权利,正确看待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帮助大学生深刻认识到,民族平等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基石,民族团结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重大原则,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繁荣发展是我们党在民族政策上的根本立场,必须毫不动摇地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要通过教育使学生认识到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应我国民族构成及各民族分布特点而采取的长期国策,是被历史和实践证明完全正确、完全成功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少数民族地区繁荣发展的基本保障,必须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要使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认识到有义务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维护国家主权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大团结、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深入开展“三个离不开”思想的教育

线上与线下教学的区别篇8

抛物线抛物线标准方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选修2-1第二章中共包括四部分内容《曲线与方程》《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其中《抛物线》分两课时,本节是第一课时。抛物线和椭圆、双曲线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主要有:从形上,椭圆是封闭的中心对称曲线;双曲线是非封闭中心对称曲线;抛物线是非封闭轴对称曲线;从标准方程的个数上,椭圆、双曲线各有两个,而抛物线有四个。联系主要有:三者都是圆锥曲线;研究方法相同,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定义,利用坐标法推导标准方程。

教材将《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安排在《椭圆》《双曲线》之后,是对圆锥曲线知识的延续与完善,同时又为后续研究《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提供了线索和依据。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三维目标

《新课程标准》要求:“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抛物线模型的过程,掌握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几何图形”。《高考考纲》要求:“了解抛物线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这节课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是:“掌握抛物线的定义,并推导出标准方程,为以后用代数方法解决抛物线问题打下基础,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力工具”。

知识与技能:了解抛物线的定义中定点与定直线的位置关系,抛物线上点满足的条件;掌握抛物线的焦点、准线方程的几何意义;正确区分四种抛物线标准方程特征,并能根据已知条件写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过程与方法:借助于生活实例,直观感知抛物线形状;通过折纸实验和观察几何画板中点的运动轨迹,归纳概括抛物线定义;经历抛物线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学会用坐标法求解抛物线标准方程,提高观察、分析、类比、计算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感受抛物线在刻画现实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体验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即数形结合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

2.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及突破策略

抛物线是圆锥曲线之一。抛物线定义是推导抛物线标准方程及研究几何性质的基础,是本节课其他知识产生的核心,所以应让学生充分讨论理解其含义。

重点:抛物线的定义;根据具体条件求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能根据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求出焦点坐标、准线方程。

突破策略:通过折纸实验、几何画板等教学手段,突出重点“抛物线的定义”;通过逐层递进式的问题设置,突出重点“根据具体条件求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能根据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求出焦点坐标、准线方程”;通过“牛刀小试”和“知识升华”等课堂练习进一步突出重点。

(2)教学难点及突破策略

推导抛物线标准方程时,建立坐标系,将几何问题代数化尤为重要。同时,不同的曲线有不同的建系策略,无法统一定论。抛物线标准方程因建系不同共有四种,初学者很容易混淆。所以,恰当的建系和分清四种方程都具有一定难度。

难点:如何选择适当的坐标系推导抛物线标准方程;正确区分四种抛物线标准方程的特征。

突破策略:借助于小组活动,学生之间相互启发,降低思维难度,有效地突破难点“如何选择适当的坐标系推导抛物线标准方程”;通过让学生观察表格和全班交流等形式,有效突破难点“正确区分四种抛物线标准方程的特征”。

三、教学设计

1.模式介绍

本节本节课主要采用我校校本教学模式:“双互动、四统一”。“双互动、四统一”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和学生恰如其分地扮演好教与学的角色,师生要多维互动,生生要经常互动,人机要适时互动,人与教材要深刻互动。教师要善于创境设疑,导引探究,启发深入,收敛点拨;学生要善于发现问题,积极理顺问题,大胆发散探究,合理作出结论。具体模式为:问题――发散――收敛――综合――创造。

2.教学设计

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一元二次函数y=ax2(a≠0)谈起,借助于生活中的抛物线直观感知抛物线的形状,并点出本节课的研究方向――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设置了三个探究,以“问题――发散――收敛”模式展开。

探究1:学生以学案为基础利用教师提供的卡片纸进行折纸,并借此粗略画出抛物线的简图。结合作图过程,归纳出曲线上的点所满足的几何条件。随之,教师利用几何画板动态演示抛物线的生成过程,完善之前的猜想,归纳出抛物线的定义。

探究2:以开口向右的抛物线为例,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建立直角坐标系推导抛物线方程。之后,全班交流,教师借助于电子白板交互式完成学生的思路演示,并归纳概括标准方程中“标准”的含义。

探究3:类比于开口方向向右的抛物线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推导开口方向向左、向上、向下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及焦点坐标、准线方程,进而将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推广到四种。由于学生在探究2中一定程度上掌握了抛物线标准方程推导方法,所以在此环节学生尝试独立探究,完成表格。这样做,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类比、计算等能力。

抛物线几种标准方程确立后,学生通过观察表格,比较四种抛物线图像、标准方程、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的区别与联系,归纳概括记忆方法:左2次,右一次,一次定焦点,焦点定开口,开口定符号,4倍要记住。

最后,通过“例题剖析”“牛刀小试”和“知识升华”等环节以“综合――创造”的模式展开深化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记忆与理解及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祖忻,朱纯,胡颂华.教学设计――基本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线上与线下教学的区别篇9

关键词:线性代数;解析几何;第一堂课;学习兴趣;杜勒魔方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76-03

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是大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课程是高等院校各专业重要的通识教育课程之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线性代数理论在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和社会经济等领域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因此对于本课程的学习成效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由于课程具有知识点繁多以及抽象性和逻辑性强的特点,很多学生认为这是一门枯燥难学的课程,甚至对其庞大的研究对象——矩阵、向量空间等产生畏惧心理,更谈不上喜欢这门课程。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每门课第一堂课的一个目的是要使学生对课程的概况有个初步的了解,而对于本课程来说,第一堂课尤其重要,这是因为线性代数与学生对数学已有的认识有很大不同。首先是研究对象不再是单一的数,而是矩阵和向量这样的高维数组;其次是所涉及的概念不再是直观具体的,而是基于直观的抽象;再则课程理论的表述与学生所熟悉的方式有很大差别。这些差别可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困难,但是,如果能在第一堂课上处理好上述问题,反而可使学生更加认同这门课并对课程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本文根据多年来在教学实践中的思考,介绍我们第一堂课六个方面的内容:课程的重要性、与中学数学的联系与区别、与“高等数学”的联系与区别、课程的基本思想、主要内容以及学好本课程的关键。

一、课程的重要性

1.众多学科的广泛基础。线性代数是讨论数学中线性关系经典理论的课程。掌握线性代数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可以为解决理工医管科各专业的实际问题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线性代数在经济、管理、运筹学、社会学、人口学、遗传学、生物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高校中许多专业的后继课程都以此为基础。尤其重要的是,很多工程领域的科学问题在离散数值求解时实际上就是一个线性方程组的求解问题。

2.数学思维的训练。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讲授课程的理论,更重要的是向学生传授课程特有的思维方式,给予他们一种熏陶、训练和磨炼,这些素质会使他们受益终生。

二、本课程与中学数学的联系与区别

现行中学和大学数学教育有密切联系,理念上又有很大差别,大学数学基础课教师要在教学中发掘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学习方法的多种联系与区别:大学数学基础课在知识上是中学数学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思想方法上是中学数学的因袭和扩张,观念上是中学数学的深化和发展。换言之,很多大学课堂里貌似困难的新问题都可以在中学数学中找到原型。这些准备工作可大大降低学生学习数学基础课的畏难情绪,为实现学生由中学数学学习到大学数学学习的平稳过渡打下坚实的基础。大学新生要完成两个转变。一是完成学习目的从“应试”向“应用”的转变。当今大学主要培养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已成为共识,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自身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增强自己日后的就业资本和竞争能力。二是完成学习方式从“被动”向“主动”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施教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主体性是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所具有的独立性、自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内在特性,它是学生主体得以确立的内在依据和根本标志。为配合学生的这两个转变,在第一堂课上应该向学生讲清楚本课程的考核方式。我们采用由期末成绩、期中成绩、平时成绩、数学实验、学术小论文等按一定比例构成的综合考核方式。这样的考核更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指导学生合理分配时间。教师要起好引导作用,为学生创造好自学和讨论的环境,并选取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开拓学生思维的题目作为思考题和学术小论文的选题。

三、本课程和“高等数学”的联系与区别

一般来说,大一学生同期学习的数学课程是“代数与几何”与“高等数学”,这两门课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总体而言,代数是数量关系的科学,有序思维占主导,培养计算与逻辑思维能力;几何是空间形式的科学,视觉思维占主导,培养直觉能力和洞察力;分析是数形关系的科学,量变关系占主导,函数为对象、极限为工具,培养周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建模能力。这两者的区别体现在多个方面。“高等数学”主要研究实数及关于实数的函数,侧重于处理单变量的问题,“线性代数”则主要研究向量和矩阵,侧重于处理高维对象的问题。“高等数学”所涉及的数量是连续型的,“线性代数”所涉及的数量是离散型的,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处理离散型关系数学理论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高等数学”中诸如导数、积分等重要概念直接来自几何,其许多理论也可以直接用来刻画几何现象,而线性代数中诸如n维向量及其线性相关性等重要概念只是借助几何为之提供直观,其中大部分都是借助这一直观经过提炼抽象出来的,这就使得线性代数的理论更具抽象性。“高等数学”重数学原理的分析,“代数与几何”则更侧重于建立分析问题的框架。

四、“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

1.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从笛卡尔的解析几何与古典几何作图的三大难题谈起。法国的数学家、哲学家笛卡尔(Descartes)引进了直角坐标系,创立了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解析几何学。直角坐标系的伟大功绩是实现了两个几何与代数之间的一一对应:平面上的每一个点p与一对有序实数(x,y)之间的一一对应;动点的轨迹产生一条曲线与一个含有两个变量的方程之间的一一对应。从此,解析几何揭开了变量数学也即近代数学的新篇章。解析几何的一个成功的例子是解决了古典几何作图的三大难题。几千年以来,许多卓越的数学家都未能解决这三大难题,既不能找到它的解答,又不能证明它的不可行性。然而,解析几何仅通过提出并从代数的角度回答了三个问题就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这些难题,将几何作图的本质归结为求一系列二元一次或二元二次圆方程的根;将几何作图有解的充要条件归结为这些方程组的根一定可以由原方程的系数经过加、减、乘、除及开平方这5种运算表示。经检验三大难题都不满足这个充要条件,从而解析几何用这精彩的三问将困扰数学家几千年的三大难题化解在无形之中,展现了解析几何在解决该问题时的科学发现的过程,呈现了新的思维方式,即将一类问题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察,而不是对每个问题单独进行研究。通过大一新生熟悉的平面解析几何知识来揭示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将使学生认识到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重要作用,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空间解析几何的欲望。

2.线性代数的基本思想——从两个游戏谈起。①从动物连连看谈等价分类。学生喜爱的一些游戏的设计思想与线性代数的思想本质上是吻合的。例如,动物连连看游戏蕴含着等价分类的思想。虽然现在大多连连看游戏都只是将完全一样的动物头像连起来消掉,但只要将游戏规则改为将同一种类动物连起来消掉就是等价分类。从理论上看,线性代数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将矩阵不同的等价关系进行分类,这些等价关系主要是指矩阵间的相抵关系、相似关系和相合关系。这些分类方法的共同特征就是找出相应的不变量和最简形式。这就揭示了线性代数的一个重要思想——化繁为简。②从数独游戏谈向量空间。数独游戏是学生非常喜欢的数学智力游戏。数独游戏又称数字九宫格,即3格宽3格高的正方形,每一格又细分为一个九宫格。在每一个小九宫格中,分别填上数字1至9,让整个大九宫格每一列、每一行的数字都不重复。不妨尝试解析几何带来的新思维方式:将一类问题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察。下面以杜勒魔方为例来阐述其主要思想。杜勒魔方是指一个4×4数字方满足每行、每列、每一对角线、每一个小方块上的数字和相等且是一确定数。作为例子,不难构造如下两个杜勒魔方:

我们不禁要问:杜勒魔方一共有多少个?如何构造所有的杜勒魔方呢?容易看到任意两个杜勒魔方的和仍是一个杜勒魔方;任意一个杜勒魔方的任意数乘还是一个杜勒魔方。因此,如果杜勒魔方的元素允许取任意实数,且将每个杜勒魔方元素首尾相接构成一个16维列向量,那么所有杜勒魔方的集合就构成了一个向量空间。从而,上述两个问题就不难回答了:杜勒魔方有无数多个,只要构造杜勒魔方空间的一组基就可得到所有的杜勒魔方。杜勒魔方的魅力还不仅仅局限于引出向量空间和基的概念,它还可以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引领我们揭示线性代数一个又一个的抽象概念:基于化繁为简的思想,构造由0,1构成的和为1的八个基本杜勒魔方,但它们线性相关,而去掉任何一个就是线性无关的,从而找到了7维杜勒魔方空间的一组基;当增强或者放松杜勒魔方中“和相等”的限制条件时,就可得到向量空间的子空间和扩张。用学生喜爱的游戏来揭示线性代数的基本思想——等价分类和化繁为简,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线性代数的兴趣。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的这一尝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的联系——从勾股定理说起。解析几何为线性代数提供几何直观,许多线性代数的概念和方法都有其几何原形。比如说,勾股定理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几何特征,其实在n维空间中,结论仍然成立,即当n维向量α,β垂直时,有||α±β||2=||α||2+||β||2。在实践中常用的最小二乘法就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线性代数也为解析几何提供代数方法。比如说,平面上的二次曲线和空间中的二次曲面的分类在几何上是比较困难的问题,但是,如果借助于代数上矩阵的特征值和二次型的惯性定理,该问题就可以轻松圆满地获得解决。

五、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的主要内容顾名思义分为线性代数和解析几何两部分,但是不同教材讲授的内容不尽相同,讲授顺序也各有差别,这里仅以教材为例介绍内容。线性代数的核心工具是初等变换,主要任务是求解线性方程组,为此要研究各个方程之间的关系;每一个方程对应一个向量,因此要研究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极大无关组和秩以及向量空间的基和维数;一个向量组构成一个矩阵,又要研究矩阵的各种运算,矩阵中行列数相等的方阵还有一个特殊的行列式运算,因此最先研究的应该是行列式的各种性质和计算。知识点环环相扣,而学习的过程要按照上述从后向前的顺序进行。线性方程组的一个主要应用就是计算方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从而研究方阵的相似对角化问题。空间解析几何包括用代数方法研究三维空间的直线、平面和二次曲面。基于向量的数量积、向量积和混合积,可以得到直线、平面的各种方程,并能研究直线、平面间的夹角、距离等位置关系;基于实对称矩阵的合同关系的等价分类,通过可逆线性变换特别是正交变换将一般二次曲面转化为标准形,从而判别二次曲面的类型。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是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极大无关组;矩阵的秩;向量空间的基和维数;二次曲面的类型判别等。

六、学好本课程的关键

学好本课程的关键是要解决学什么及怎样学的问题。学什么?课程知识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课程带给我们的数学思维方式以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应当力求弄清知识产生的背景和课程内容前后的联系,增强知识的整体感、系统性和连贯性,以免淹没在知识点的海洋之中。怎么学?第一掌握三基,即基本概念(定义、符号)、基本理论(定理、公式)、基本方法(计算、证明);第二做好预习复习,课上体会思路,课下学会总结;第三多看多练多想,深入体会思想方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第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做好教学工作,需要我们在各个环节上认真细致的努力,作为其中一环,第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对整个课程教学有直接的影响。这几年的教学实践让我们越来越感受到努力的成效。现在,常有学生告诉我们这样的话,“原本以为这是一门比较枯燥的课程,但是在第一堂课上的杜勒魔方和连连看的例子彻底颠覆了我们原有的认识,原来看似单调的矩阵里也是一个数字的舞台,在其中向我们展示着数学神奇的魔力,也因此对这门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周兴和,叶惟寅.实践中的好课和好课的实践[J].数学教育学报,2005,14(2):80-82.

[2]陈怀琛,高淑萍,杨威.科学计算能力的培养与线性代数改革[J].高等数学研究,2009,12(3):23-25.

[3]同济大学数学系《线性代数》编写组.线性代数(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5.

[4]朱小红.线性代数教学中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7(2):53-54.

[5]侯维民.从数学方法论看高等代数与中学数学的多种联系[J].数学教育学报,2003,12(3):84-87.

[6]王子和.浅谈学生学习的主体性[n].中国石油大学报,2004-6-1.

[7]陈鼎兴.数学思维与方法——研究式教学(第二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4.

[8]蔡光兴,李逢高.线性代数(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8.

[9]周建华,陈建龙,张小向.几何与代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6.

线上与线下教学的区别篇10

[BFQ]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的教学理念,强调“开展观测、实验等实践活动”,要求按照认知规律,从感性到理性、从形象到抽象、由浅入深的一步步认识和理解,注重有效教学、有效学习。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结构是多元的,每个个体身上都存在着8项智能,各种智能各具特点且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过程并使用不同的符号系统,同时,这些智能具体到每个个体身上则有不同表现。如某一项或几项智能表现相对突出,而其他几项稍差,正是这些不同,使得每个人的学习类型和智能类型各具独特性。带给教学的启示是: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重难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向学生提供多种多样量身定制的有效信息和参加活动的机会,从而保证教学的高效性。

为了让学生轻松准确地理解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除文字材料、图片、视频等各种媒体信息之外,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利用自制教具进行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建立实际的空间物体概念,提高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2活动经纬教学地球仪的制作

目前,公知的教学地球仪上画有很多经纬线,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教学指示功能。但是,这些地球仪上的经纬线是固定画在球面上的细线条,在实际的班级授课过程中,教师任意指示的经纬线往往不能让学生清晰的识记与区分,如果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增加晨昏线、日界线、昼弧、夜弧、球面上最短距离弧线等地球仪上无法直接表现的线条,将让学生更加不能直观的认识,更谈不上对抽象知识的理解了,这样势必会使困难的沟通成为教与学过程中的瓶颈,造成教学效果的低下。

为了克服现有的地球仪不能任意指示或明显有效的直观展现经纬线、晨昏线、日界线、昼弧、夜弧等线条的不足,笔者自制了一种活动经纬地球仪。该地球仪最大的特点是加装了很多能明显区分的彩色线条,这些线条是活动的,能任意取用。

该活动经纬地球仪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传统地球仪的球体外包裹一层刺毛面织物,在该织物上绘制(或印制)世界地图,然后制作长短不一、有一定宽度(约1cm)的魔术贴织带。该织带正反面分别是刺毛面和绒毛面,再染上色,用不同的颜色代表经纬线、晨昏线、昼弧、夜弧等不同线条(如:黄色代表经线、红色代表纬线、绿色代表晨昏线、黑色代表夜弧、白色代表昼弧)。

在使用该自制教具教学时,只需把代表各地理意义的彩色双面魔术贴织带根据指示需要任意往地球仪上粘取就可以了,而且各织带可以上下重叠粘贴。这样,不仅能同时、任意指示经纬线、晨昏线、日界线等线条,而且还能直观方便地区分各线条并展示其相互之间的空间关系,使学生直观地理解地球运动的知识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与思维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实现高效教学。

3活动经纬教学地球仪的实践应用

在活动经纬地球仪中所示线条都用双面魔术贴织带,可根据讲授需要任意粘取,又由于是应用了不同色彩、有一定宽度的彩色条带,能使学生直观地理解晨昏线、昼夜长短等知识规律,更能全方位地向学生展现这些代表一定地理意义线条之间的空间关系。[BFY]

3.1模拟冬至日某时刻各地地方时分布规律

如图1所示,冬至日某时刻,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北极圈1与晨昏线(2和3)相切。经线4为晨昏线中晨线3与赤道相交点对应的经线,对应的时间是当地早上6时;经线5为昼半球的中分线,该经线对应的时间是当地正午12时;经线6为晨昏线中昏线与赤道相交点对应的经线,对应的时间是当地傍晚18时;经线7为夜半球的中分线,对应的时间是当地午夜0时,也代表自然日界线。上述线条分别用彩色双面魔术贴织带粘取于地球仪上,再加上写有“a”、“B”、“C”等字母及“0”、“6”、“12”、“18”等数字的魔术文字贴,这样就清楚地展现出了冬至日某时刻全球各经线对应地方时的分布规律,能够让学生清晰地辨别出各地的地方时与它们的地理位置相关: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地理位置越靠近东边的地方,地方时的值越大。

3.2模拟冬至日各地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如图2所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北极圈1与晨昏线(2和3)相切,北极圈1完全处于夜半球内而出现极夜现象;弧线8为北回归线(235°n)上在该日的昼弧,弧线9为北回归线(235°n)上在该日的夜弧;弧线10为赤道(0°)上在该日的昼弧,弧线11为赤道(0°)上在该日的夜弧;弧线12为南回归线(235°S)上在该日的昼弧,弧线13为南回归线(235°S)上在该日的夜弧。上述线条分别用彩色双面魔术贴织带粘取于地球仪上,这样就清楚地展现出了各纬线上昼弧、夜弧所跨过的经度大小,显著示意出冬至日越往北白昼越短黑夜越长、到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的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同时,结合上述模拟地方时的分布规律,再加上写有“a”、“B”、“C”等字母及“0”、“6”、“12”、“18”等数字的魔术文字贴,能够让学生清晰地辨别出各地日落的地方时与它们的地理位置相关:在北半球,纬度越低,该地日落的地方时数值越接近18时(小于18时),且该地在冬至日的日落达到一年中最早;在南半球,纬度越低,该地日落的地方时数值越接近18时(大于18时),且该地在冬至日的日落达到一年中最迟。

4活动经纬教学地球仪的教学作用及效果

4.1教学作用

活动经纬教学地球仪可根据织带颜色方便地区分各线条所代表的地理意义,又可以根据需要任意粘取以指示经纬线、晨昏线、日界线、昼弧、夜弧、球面上最短距离弧线等线条,把“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的教学内容由抽象变直观,将知识形象化,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使相对枯燥的地球运动学习变得较有趣,不仅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使地理课堂变得开放、活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使学生较为轻松地理解抽象的地球运动相关知识。

通过使用该活动经纬教学地球仪,可以清楚地示意各地理意义线条之间的空间关系,再加上写有“a”、“B”、“C”等字母及“0”、“6”、“12”、“18”等数字的魔术文字贴,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帮助学生落实各地理界线和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从而在大脑中建立虚拟模型,让学生完全理解并正确区分地理分界线及其空间位置的关系。让学生使用“活动经纬教学地球仪”自制教具,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感受到动手操作的乐趣,还能够使学生在操作中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使学生不断摸索研究,从而突破教学难点,最终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地理空间想象能力。

区别传统的地球仪,活动经纬教学地球仪所示线条都用双面魔术贴织带,可根据讲授需要任意粘取、反复演示,提供按授课需要而进行直观可变的可选方案,解决传统教具无法随时可变的问题,能较为方便地为学生量身定做有效教学信息,实施因材施教,实现有效教学。该自制教具有利于学生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也有利于学生对地球运动及其意义相关知识的扎实掌握、深入理解和迁移运用。

4.2实施效果

在实际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对“参与和未参与”使用活动经纬教学地球仪教学活动的学生进行横向评测研究以分析教学实施效果。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和试题考查的形式,进行知识的获取与理解、创新能力的提升等方面的对比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发现,参与使用该自制教具教学活动的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有非常明显的变化:①通过使用教具学生更容易理解地球运动的知识;②获得的知识印象深刻且能保持较长时间;③体会到了攻克学习难点的乐趣,提升了学习地理的信心。通过试题考查也观察到参与使用该自制教具教学活动的学生总体上获得的分值要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