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的层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5:35

城市设计的层次篇1

关键字:低碳城市、城市设计方法、系统工程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Globalclimatechangeiscausingconcernaroundtheworld.thelow-carboncitybecomesahottopic.inthearticle,theauthorexaminesthelow-carboncitiesatthedomesticandforeigncountries.andtheauthorsuggestthattheanalysisoflow-carboncityfromthepointofviewofsystemsengineering.thisarticleisgoingtodiscusslow-carbonurbandesignbysystemengineeringmethodsfromtheaspectsofthesystemprogram,thehierarchy,thetargetsystem,andquantitativeandqualitativemethods.

Keywords:

Low-carboncity,urbandesignmethod,systematicengineering

1、研究背景

过去150年左右的气温数据显示,现在的全球温度比工业化前升高了将近1℃[数据引自世界发展报告2010,世界银行.2010.]。气候变化是人类在新世纪面临的最为复杂的挑战之一,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节能减排、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成为拯救全球气候变暖的关键。因此建设低碳城市(Low-carbonCity)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很多国际大都市都提出了建设发展低碳城市的目标。

2、国内外相关研究

“低碳城市”的概念由联合国自然基金会提出,是指城市经济以低碳产业为主导模式、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以低碳型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其目标一方面是通过低碳经济发展和低碳城市建设,保持城市能源的低消耗和Co2的低排放,另一方面是通过发展新能源为主的低碳产业为全球Co2的减排做贡献。

2.1国外研究

英国最早提出“低碳”概念,其战略主要是:制定能源战略减缓气候变暖、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建设低碳社区。丹麦也是低碳城市的先驱国家,萨姆索岛是绿色城市的典范,能源完全自给自足,通过技术措施实现了碳的零排放[资料整理自肖荣波等.欧洲城市低碳发展节能规划与启示[J].现代城市研究,2009,(11).p27-31]。日本也提出所谓的“福田蓝图”,希望在2050年将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的目前的60%-80%。

2.2国内研究

2010年3月19日,中国社科院公布了评估低碳城市的新标准体系,这是迄今为之国内首个最为完善的标准。

根据全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调查,目前提出“低碳城市”建设目标的城市有133个[资料整理自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2010).],并且还在逐年增加。在我国也有许多低碳城市的实践行动,如天津中新生态城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而进行的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探索、地震后北川新县城规划的节能减排与低碳建设、曹妃甸生态城建设实践等[仇保兴.兼顾理想与现实——中国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于实践示范初探[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p23]。

低碳城市设计的一般方法

除了地方政府在政策层面上积极响应和倡导低碳城市,相当一分部城市和地区也已经开展了低碳城市的建设实践活动。根据各地建设模式的不同,低碳城市设计大体可以分为两类:新城建设和旧城改造。新城建设能通过建立比较完整的低碳城市建设指标体系,一般投资比较大。旧城改造主要是针对某一问题对原城市的低碳化改造,主要集中在区域内产业链调整、能源利用,小范围的还涉及到低碳出行、垃圾分类等。根据各地建设模式和建设目标的不同,对各种低碳城市建设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宏观层次、中观层次、微观层次,见表1。

表1低碳城市建设实践

空间尺度建设层次规划层次实现方式实践代表

宏观层次低碳城市城市总规/分区规划空间发展战略、土地利用、产业规划、区域生态保护长株潭城市群建设

重庆森林城市建设

中观层次低碳园区/新区/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居住、交通、市政的低碳指标体系、规划管理措施曹妃甸生态城

天津中新生态城

无锡太湖新城

微观层次具体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指标体系、具体节能措施扬州低碳社区示范项目

4、低碳城市设计的系统工程方法

城市是一个包括自然、社会、经济子系统在内的开放的复杂系统,其问题涉及到社会、经济、环境等各个方面,系统工程方法可以从宏观层次(城市总体规划)研究低碳城市设计的可行性,也能在中观层次指导建立具体的低碳指标体系和管理体系实现低碳城市设计,还可以对具体的低碳项目提供上下层次的关系的宏观指导。

4.1系统程序

低碳城市设计的系统工程方法流程:通过现状调研和目标与问题双重导向的方法找到城市设计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根据当前实际及较长远的发展要求建立目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综合集成的方法提出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各种可行方案;组织相关力量对各方案进行研讨,得到一个可行的准优方案。具体工程程序见简略框图[参考城市总体规划一般流程图曹咏卿,汤放华.城市规划系统工程与信息技术[m].北京:铁道出版社,2005.p30](图1)。

图1系统工程程序框图

4.2层次结构

低碳城市设计具有层次性,包括从宏观的区域体系到微观的建筑单体。层次性衍生出控制与反馈机制,即上层次对下层次有控制、指导功能,下层次对上层次有反馈、校正功能。因此,即使我们承担的设计是某层次的具体设计课题,仍需要从上下层次的关系来寻找问题的根源与解决问题的对策。图2大致表达了设计内容的垂直与水平关系。

图2低碳城市设计内容层次结构图

规划与设计实施管理框的内容与低碳城市建设关系密切,如果不通过行政、法律、经济手段管理建设过程,再好的城市设计方案也不能发挥作用。

4.3目标体系

低碳城市的目标体系(图3)。

图3低碳城市设计的目标体系结构图

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来看,落实低碳城市的总体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

紧凑型、高密度的土地利用

低碳城市首先要鼓励城市土地的紧凑利用,在控制建设用地基础上优化城市内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

复合型城市功能

低碳城市要避免单一化和简单化的功能布局,要提倡居住、办公、商业、服务、休闲等功能的搭配和复合,减少出行,降低交通的碳排放。

公交优先的交通模式

低碳城市不是限制小汽车的发展,而是在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提高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基础上,引导市民多使用公共交通出行而减少私家车的出行里程。

增强碳汇的保育能力

低碳城市在发展内部的同时还要注意对城市近郊区和周边生态系统的保护,包括深林、草地、湿地、滩涂、耕地等。

4.4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与研讨

鉴于低碳城市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低碳城市设计可以应用钱学森创导的处理开放复杂巨系统的方法论,即“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研讨方法”[曹咏卿,汤放华.城市规划系统工程与信息技术[m].北京:铁道出版社,2005.p35]。

3.4.1定性到定量

系统工程方法是追求定量分析的,然而低碳城市系统包含着人类社会系统,社会问题有许多是不能通过构建数学模型进行定量分析的。一般说来,越是宏观的分析与决策,定性分析的成分就越多。定性分析的重要性在于,一些原则性、方向性问题必须先从定性上做出决断。例如:一个街区的改建,是作居住区还是作商业区?是传统建筑风格还是现代建筑风格?这些问题的决断就是定性分析的问题,它们不可能通过模型计算出来。只有定性问题解决后,才有可能进入到定量分析过程,比如在确定为现代的住宅区之后,才能进行建筑密度、容积率、拆迁比等定量分析,然后再进行空间设计。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是交替使用的,定量分析要靠定性分析作指导,定性结论要有定量分析作支持,定量结论要用定性分析作解释。

3.4.2综合集成

低碳城市设计涉及到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建筑工程与设备、交通运输学、经济地理学、生态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个领域的理论与经验,一个总体设计包含多个局部和多个专业的设计内容,故而综合集成显得尤为重要。承担某个具体设计任务的设计师,不管他是城市规划师还是建筑师,或其它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他们都必须从综合集成的角度,综合应用上述多种理论与经验,并与相关人员共同进行方案研讨,联系项目实际对众多因素进行综合权衡和使用,以得到最优化的设计成果。

5、结语

哥本哈根会议虽早已经结束,“低碳城市”、“低碳经济”、“低碳生活”、“低碳交通”、“低碳社会”、“低碳社区”等等词汇越来越多地进入我们的视野。我们既不能为了发展而牺牲环境,也不能为了保护环境而放弃发展,故而发展低碳城市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在还没出现通用的低碳城市设计之前,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从城市本身的系统出发研究低碳城市设计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

参考文献

[1]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2010—发展与气候变化[C].2010年城市规划年会特别报告交流资料,2010.

[2]叶祖达.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J].城市规划,2009,(09).

[3]刘志林,戴亦欣,董长贵,齐晔.低碳城市理念与国际经验[J].城市发展研究,2009,(06).

[4]肖荣波,艾勇军,刘云亚,李晓晖.欧洲城市低碳发展节能规划与启示[J].现代城市研究,2009,(11).

城市设计的层次篇2

【关键词】城市交通;公交线网;分层建模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城市均是依托城市公交系统来规划公共客运方式,而城市公交系统的重要载体便是城市公交线网。所以,城市公交线网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的正常出行及线网的运营效率。但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现有公交线网已不能充分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这就需要积极实现城市公交线网的优化设计,从而提升整体效率。

一、城市公交线网设计思路

(一)公交线路层次划分

本研究详细调查城市公交线路客流特征及居民公交出行需求,认为居民的不同出行目的对公交服务水平有较大影响,因此提出基于蚁群算法的"分层建模,优化成网"优化设计策略,即分城市公交线路为公交主干层、次干层及支线层。其中主干层流量大、站距长,速度快,以公交专用车道及城市主干道为线路分布,服务于中长距离出行乘客。次干层则是辅助主干层,协助主干层运送客流,集散主干层往周围地区输送的客流,服务于中短距离出行乘客。

(二)不同层次公交网络优化模型

针对上述三种不同层次的特点及作用,应分别构建不同规划模型,并制定个性化约束条件。通常情况下,乘客出行便捷与否直接决定这公交线网的合理性,这就需要运用到公交线网优化的基础模型决策变量,其定义涉及任意两点间配对决策包含与否,如下:

1、主干层

根据主干层流量大、站距长,速度快的特点,本研究将确保最大直达客流量作为其优化目标。

其中,代表两节点之间总的直达客流量;L、、、、、att、、分别代表单条线路长度、非直线系数、线路k在两节点之间的断面流量、线路断面客流不均匀系数、公交线网密度、平均换乘次数、路线重复系数、路段复线条数。

2、次干层

根据次干层辅助主干层,集散客流的特点,本研究将确保最少乘客出行换乘次数为优化目标,优化模型则是根据确保最短的乘客总出行时间构建。

其中,t、、、分别代表公交总出行时间(h)、两节点间公交乘客量(人)、两节点公交出行总时间(h)、城市中95%居民出行单程的最大时耗量。

3、支线层

补充公交线网是支线层的关键作用,所以在进行优化过程中必须采取措施把与已规划线路的重复度尽量进行缩减,进而扩大整体线网服务范围,所以本研究将确保最大化的线网覆盖率作为优化目标。

在该公式中,代表整个公交线路的总长度,其单位是km;代表两条相互重叠的公交线路的总长度,其单位是km;代表可用于通行的线路总长度,其单位是km。

按照上述城市公交路线不同层次的不同特点及作用,本研究构建出与之相符的模型,以便促使公交线路网有更为合理的规划和布局,提升整体公交线路的服务水平。

(三)城市公交线网设计方法流程

本研究基于上述公交线网层次的划分,认为较为合理的公交线路设计方法便是在分层基础上进行"分层建模,优化成网"。该设计方法的流程主要是先划分城市交通大、中、小区,预测各区的oD量,根据oD量确定一、二、三级公交枢纽,并确定各公交层次优化目标模型及相关约束条件。然后确定公交主干层的拟设起降点,并利用蚁群算法对主干层进行优化,优化目标为最大直达客流量。在充分确定主干层优化完成后,将原起终点中的主干线起终点进行去除,确定次干层气终站点,对相应参数进行调节,重新利用蚁群算法对次干层进行优化,优化目标是最短出行时间。次干层优化完成后,将已有线路的连接点对进行去除,搜索剩下的起终站点中符合线网覆盖率最大的公交支线。并对路线是否存在剩余、重复现象及所设路网合理与否进行检查,对比现状公交线网,做出适当调整,从而实现对整个城市公交线网的优化。

二、算例分析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研究所阐述的优化方法,探究其在具体实践中的应用,本研究基于C城路网结构来进行算例分析。C城路网中交通区有9个,本研究节省部分中间节点,共选择公交节点35个,确定乘客oD量。

根据本研究提出的优化设计方法对C城的城市公交线网进行层次划分,并根据分层结果结合优化模型及蚁群算法进行整体优化。优化后公交线网密度明显增加,从优化前的0.787增加到优化后的1.063。这就代表着优化完成以后,C城的公交覆盖范围大幅度提升,极大便利了C城居民的日常出行,促使公交线网布局更为合理。结果还显示,优化完成后的公交线网中公交线路重复系数不断下降,说明公交线路在城市道路上的密集程度降低,公交线网布局更为合理。且优化后平均换乘次数大幅降低,确保C城居民出行直达性,便利出行。非直线系数降低,站点覆盖率提升,均便利居民出行,提升城市公交网线整体服务水平和经营效率。

三、结论

综上所述,本研究针对城市公交线网客流特征及居民公交出行需求,提出基于蚁群算法的"分层建模,优化成网"优化设计策略,并通过算例分析进行证实,认为该优化设计策略能全面提升城市公交线网的整体效率,实现城市公交线网的合理规划与布局,极大便利居民出行,提升出行效率。

参考文献:

[1]周媛,邓卫,胡启洲.基于遗传禁忌算法的城市公交线网优化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1,01:42-45.

城市设计的层次篇3

一、南通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的形象认知与层次

(一)南通城市旅游形象定位模式选择

本文根据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出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的相关模式有四种,即文化引领型定位、市场需求型定位、资源吸引型定位、都市魅力型定位。选择何种定位模式是由旅游地的资源、文脉、目标市场等要素所决定的,而“特色是旅游不断创新的生命,个性化是生命力所在”。

因此根据南通目前已经的城市定位的林林总总与市场需求的不同要求,本文在对南通城市旅游进行定位过程中主要采用市场需求型定位模式,适当借鉴文化引领型定位与都市魅力型定位。

(二)南通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的形象认知

如前文所述,城市旅游形象是城市形象的子系统,是一个城市向人们展示其特色、个性的一个窗口。《南通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组曾对来通游客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见图1):游客对南通城市形象的整体认知程度最高的是“文化名人(如张謇等)”,说明游客对南通历史上近代有代表性的文化具有较高的认可度,其次是“江海文化”,认为可代表南通市旅游形象其他要素依次是“旅游节庆”、“旅游商品”、“世界冠军之乡”及“长寿之乡”。

另外南通“坚持‘以水凸显城市的灵性、以山展示城市的秀美、以绿提升城市的品位、以人(张謇)挖掘城市的底蕴’的工作思路,注重环境保护,注重生态建设,注重把当地特色的历史文化融合到城市建设中,通过对历史文化遗产和城市传统风貌的保护,塑造出鲜明的城市特色和独特的城市品位,从而全面提升南通城市形象”,旧城区建筑风格充分体现了“欧风东渐、东西交融”的特点,如濠南路改造与建设过程中努力挖掘张謇的历史文化遗存,并将其有机融为一体,形成了鲜明的近代风貌和主题风格:欧式的铁艺栏杆、候车亭和街灯等;还有长67米、高1.5米的大型浮雕“强国梦痕”演绎了张謇与近代南通的一段难忘的历史;雕塑“张謇与梅兰芳”、“荷兰水利工程师”则反映南通人崇尚文化和欢迎开放的心态。

但总体看来,游客选择各项的比例份额并不突出,反映了南通市的整体旅游形象还不很鲜明。游客对文化性资源的认可度相对较高,反映的城市历史文化的形象地位提升。

因此,城市整体风貌还是体现城市文化和江海型休闲城市的认知,这个整体形象对无论是对观光度假旅游者还是对的商务公务旅游者都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三)南通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的层次

徐君亮(2000)“根据国内外旅游形象设计发展趋势,提出城市旅游形象设计应有3个层次:城市旅游整体形象;城市旅游吸引物的特色形象;旅游企业形象”。史占霞(2005)“通过对澳门旅游客源市场的定位与细分、对澳门目前旅游形象的评价,以及对澳门旅游形象形成的本体要素、从体要素、媒体要素的深入分析,对澳门旅游形象进行分层次定位”,提出“以多元文化特色的多元旅游目的地形象3个层次2个步骤的定位与塑造过程”。

本文结合前人相关研究,根据南通城市旅游资源与区位条件特点,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将南通城市旅游形象定位设计为3个层次,即:总体形象层次、分类形象层次、特殊形象层次,见图2。

具体表现为:

1、总体形象层次(第一层次):打造南通“江海风情游”城市旅游形象,以沿江、沿海大开发为背景,结合“中国近代第一城”的城市形象,积极倡导旅游与城市一体的理念,突出南通的近代文化特色、江海文化和现代旅游功能,引导公众产生新南通、新江海的心理暗示,使南通成为公众心目中集江海文化、江海美食、江海风情、江海娱乐为一体的新南通,将南通打造成地处江海交汇点的焦点。

2、分类形象层次(第二层次):在总体形象层次之下需要一系列分类层次的支撑与完善。“江海福地”突出南通的宗教旅游功能;“休闲港湾”突出南通城市旅游的休闲旅游功能;“养生福地,长寿之乡”突出南通城市旅游的养生功能;“上海后花园”则是从地缘角度出发,定位于依托上海辐射带动城市旅游发展,突出南通小城市的别样风情。

3、特殊形象层次(第三层次):特殊形象层次是建立在某一特定事件、现象或重大活动基础上建立的城市旅游形象定位。如针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南通提出“世博在上海、休闲在南通”这一定位,并适时推出世博旅游线路。

二、南通城市旅游形象定位实施

(一)南通城市旅游形象宣传口号

宣传口号是旅游形象的语言性表述,是“旅游者易于接受、了解旅游地形象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一般来说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的宣传口号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针对城市旅游的地方性特征和客源市场的广泛需求,避免过于空泛;要充分体现历史内涵和时代特征,能概括出城市科学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理念和旅游需求的主流趋势;另外在遣词造句上要做到琅琅上口、易于记忆,可以充分借鉴广告用语,易于传诵。在城市旅游形象定位宣传口号上国内外许多城市都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如:香港,无论是之前的“魅力之都”还是现在的“动感之都”、“购物天堂”,香港旅游发展局的宣传口号都恰如其分地道出了时尚、动感和繁华的香港品牌形象;都江堰的“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已借助央视黄金时间的广告声名鹊起;而借助第十一届全运会广为人知的“好客山东”,听起来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但是这句山东省花费数千万元,经过专家等长达半年调研所精心构思的口号一改以往常利用当地旅游资源去概括本省旅游的常态思维,而是从特定的社会关系来构思,“好客”体现了山东人豪爽厚实的性格,也印证着儒家文化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经典语句,昭示游客“我是主人迎接客人,无论客人来到我们的任何地方,我们都会善待客人,视客人为亲人”的态度;2010年上海世博旅游宣传口号为“中国上海发现更多・体验更多”。据介绍,宣传口号中的“中国上海”,体现了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国家主办的性质和中央对上海服务全国的定位;“发现”和“体验”,表达了中外旅游者可以在世博会“城市”主题下获取的丰富感受;两个“更多”,一方面表示中外旅游者可以在世博会上“发现”和“体验”世界各国的城市,另一方面也表示中外旅游者通过上海可以方便地去“发现”和“体验”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江流域和中国其他地区的城市。

本文在研究前人对南通城市形象和旅游形象的提炼与概括,从旅游者心理需求角度出发,参考传播学有关理论提出南通城市旅游形象的总体宣传口号:南通,江海的味道,口号的内涵:“江海的味道”简练概括南通的地理位置、文化背景及江海美食文化等;每一位游客都有着独特的口味,“味道”一词暗示着南通的“江海”是独特的;同时还寓意着向游客发出前来品味南通、鉴赏南通的邀请。在总体宣传口号下辅以“江海福地,休闲港湾”、“养生福地,长寿之乡”、“上海后花园”、“世博在上海,休闲在南通”等一系列主题口号,构成南通城市旅游形象宣传口号组合。

(二)南通城市旅游形象设计

1、城市旅游形象识别系统

唐礼智(2002),赵慧姝(2005)等借助企业CiS战略理论,从理念识别(mi)、行为识别(Bi)、视觉识别(Vi)3个方面对城市旅游形象设计的构成进行了阐述,并以分别泉州、沈阳为例对两座城市旅游形象进行了定位设计;董亚娟(2004)结合旅游学、旅游地理学、市场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对城市旅游形象设计的一般原理和具体方法进行了探讨,构建了城市旅游形象识别系统(CtiiS)。本文借鉴董亚娟的城市旅游形象识别系统(CtiiS),将该系统中地缘识别系统(GiS)、人文识别系统(HiS)、理念识别系统(miS)、行为识别系统(BiS)、视觉识别系统(ViS)等5个子系统与作者提出的南通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的3个层次相结合,对南通进行旅游形象设计。

“城市旅游形象识别系统是城市有意识、有目的、主动地采取行动,通过导入形象识别系统,将城市旅游的发展理念和精神文化及各种旅游信心运用行为活动、视觉设计等整体识别系统传达给城市内外部公众,以塑造一种与众不同、具有感召力的城市旅游形象,使人们产生深刻认同从而赢得客源,促进城市旅游业的良性发展”。

2、南通城市旅游形象设计

(1)南通城市旅游地缘形象设计

南通地处中国最大的客源地与目的地――长三角旅游圈,南临长江、东滨黄海,是沿海经济带的中枢,上海都市圈核心城市,素有“扬子第一窗口”之称。

(2)南通城市旅游人文形象设计

南通是人文荟萃、名贤辈出之地,范仲淹、王安石、米芾、文天样、马可・波罗等中外历史名人在南通留下了传世之作和趣闻逸事,更难得的是,城市诸多历史文化遗存都与自然风光、生态特色融为一体,交相辉映,构成了独具个性的特色景观。围绕南通近代文化和民俗文化,南通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近代第一城”。

(3)南通城市旅游理念形象设计

城市旅游理念,即依托城市旅游资源、城市旅游功能,提出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城市旅游理念具有统一性和独立性。

通过对市场需求及地方文脉的分析,南通城市旅游理念形象可以从下列几个层面进行设计。

一级理念:一级理念要突出南通城市旅游总体形象,即南通城市旅游形象定位设计层次中的第一层次。与此相对应的宣传口号是南通城市旅游形象总体宣传口号:南通,江海的味道。以简练的“江海的味道”来高度概括南通的地理位置、文化背景及潜在的美食文化等,同时“江海的味道”还寓意着向游客发出前来品味南通、鉴赏南通的邀请。

二级理念:二级理念是南通城市旅游形象的具体执行,是南通城市旅游总体形象的分解与细化,即南通城市旅游形象定位设计层次中的第二层次(分类形象层次)。与此相对应的宣传口号有:“江海福地,休闲港湾”,突出南通城市旅游的休闲旅游功能;“养生福地,长寿之乡”,势必会引起广大老年游客对南通长寿现象、养生之道、生活常态的一探究竟;“上海后花园”,引导人们远离在大都市的现代与繁华,享受江海小城的别致风光。

三级理念:三级理念是南通城市旅游针对一些特殊事件、活动,是特殊形象层次(第三层次)。如早在2010年时,针对上海世博会广阔的市场前景,提出“世博在上海、休闲在南通”定为口号,引导参观世博会的游客在上海参观游览结束后顺道取道南通,远离大城市的喧嚣,享受江海小城的宁静与休闲。

(4)南通城市旅游行为形象设计

对外行为形象:充分利用江苏省沿海大开发这一有利历史契机,加紧开发具有本地浓郁地方特色的拳头旅游产品和重点旅游项目,形成以城市旅游为主体,观光休闲产品与自然景观为补充的旅游产品格局。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旅游公关宣传活动,如江海国际旅游节、江海美食节、港洽会等等。

对内行为形象:政府行为形象。政府行为是城市形象的代表,政府应在政策制定、重点旅游产品开发、营造旅游业良好外部发展环、建立合理竞争模式、规范市场秩序、抑制产业结构失衡等方面充分发挥职能,树立政府行为的良好形象。企业行为形象。城市旅游形象与提供各种服务产品的旅游企业密不可分,旅游企业的形象是城市旅游形象的双韧剑,“企业行为是城市形象活动的指示器。旅游是一种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多种因素的活动,涉及多个部门、多种服务,相应的旅游企业包括交通站点、宾馆饭店、旅行社、商场等各种经济实体。旅游企业形象应设计为:旅游产品品种丰富、特色鲜明、品质优良,接待服务一视同仁、热情服务、真诚关心,内部管理以人为本、管理高效”。因此,做好旅游企业行为形象设计至关重要。公众行为形象。南通是第二批全国文明城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明城市创建的最高境界,没有文明的公众,就没有文明的城市,而公众行为恰恰是城市形象的主体。一般来说,公众是旅游目的地中人数最多的一类人,虽然大部分公众不从事与游客直接接触的工作,但由于分布广泛,接触机会与场合较多,因此公众的生活方式、语言服饰、行为活动等和风景一样成为游客眼中对城市旅游印象的一部分。公众的热情好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某些不适应。其形象应设计为:热情好客、诚信待人、文明礼貌,形成“人人关心旅游、人人参与旅游、人人是形象大使、人人是旅游环境、人人是旅游资源”的社会环境。

(5)南通城市旅游视觉形象设计

城市视觉识别泛指一切可以作为城市旅游形象载体的物品与符号。视觉识别系统是对城市旅游形象的进一步具体化、可视化的传达方式,是最直观、也最容易被感知的形象。

视觉形象设计的原则是体现理念形象和人地协调性。视觉形象是旅游地的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脑的主观反映,具有直观性,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兴趣。城市旅游视觉形象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城市建筑、城市交通、城市旅游标志、城市旅游吉祥物与旅游形象大使、城市绿化与夜景照明等。具体如下:

城市建筑形象:“为了良好的视觉形象,城市需要造型优美独特、内含文化审美价值,能展现城市形象和个性的标志建筑。如北京的天坛、故宫,纽约的自由女神像,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等”。而对于南通来说,则是以“近代第一城”为指导的“欧风东渐、东西交融”,近代建筑风格区别于其他城市,使得南通建筑形象独树一帜。

城市旅游标志:城市旅游标志是视觉形象设计的核心,目前国内许多城市都有鲜明的城市旅游标志,如扬州旅游标识由五亭桥、杨柳、古城墙等构成(见图3),镇江旅游标识以一个写意的“江”字为主体(见图4),这两个城市的旅游形象标识均通过公开征集的形式遴选而来,通过遴选一方面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知名度,另一方面真正发现遴选出能代表城市旅游形象的标识。而目前南通市尚未有明确的旅游形象标识,这对推介南通城市旅游,扩大城市知名度带来很大不利影响。

城市交通形象:城市交通形象主要包括街路形象、广场形象、花园形象、车辆客运形象、旅游导引系统形象等。南通城市旅游交通形象应首先解决主城区交通拥堵,景点可进入较差的问题;其次应规范街道、巷口的命名与标识;另外在交通干线、车站、旅游景点等位置应建立醒目的中英文导示牌。

城市设计的层次篇4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城市规划编制体系规划体系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城市公共空间作为我国城市空间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城市整体水平的重要内容和途径。近年来对其所进行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在设计技术方面已有长足的进步,但是缺乏将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作为一个体系去系统的研究,公共空间体系规划相对于国内现阶段其他类型的规划编制还是一薄弱环节。

我国处于快速城市化与积极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进程中,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到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兴起的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热潮,其促成的动力既有显性的城市发展政策、民间资本的推动,也有城市市民社会崛起、公共生活需求等潜在的社会影响。转型期对我国城市公共空间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而公共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则是实现高品质城市空间的保障。

2、对应于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体系建构

就大尺度(区域总体层面)而言,公共空间可以是绿环、绿带、绿楔、绿色走廊和城市分区之间的开阔缓冲地带;而对小尺度(局部层面)因素来说则表现为市内广场、公共场地与城市空间网络的结合。这种公共空间体系的建立运用,可以使城市群、城市地区乃至小地区表现出有秩序、有效率的延展。

因此,根据体系构成原理,分解讨论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层次,有利于研究的深入及实践工作的开展。公共空间规划体系层次划分对应于相应的空间规模和工作深度,各层次的对象意义不同,涉及学科范围不同。

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体系研究如果按照研究范围来划分,可以分为区域、总体(城市)和局部(片区或节点)研究。研究范围是根据不同的个案和目标要求有所不同,对于城市整体或较大区域范围的城市公共空间研究,着重研究城市整体的空间形态结构,构造城市的景观体系,组织城市的公共活动空间系统等;而对多数针对城市局部地段的城市空间研究而言,更注重多项具体实质要素的研究。

区域、总体层面和局部层面的城市公共空间研究范围划分,也是对应于我国城市现行规划编制体系中的区域、总体规划(含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含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规)的阶段。不同层面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规划体系的具体形成需要依赖规划的控制和引导来完成。(图1)

2.1区域层面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的研究任务与目标

区域层面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是指以城市的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环境为依托的城市公共空间体系,也是一种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空间发展对策。

区域层面的城市公共空间体系是一个需要上升到泛城市的区域范畴来讨论的问题。在区域规划中,把公共空间作为与城市实体空间同等重要的要素来进行构造,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特大城市所面临的诸多困扰。实际上,区域层次的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建设实体共同构成了共轭互生的关系,前者避免或是限制了城市无休止的蔓延,为城市提供良好的环境,后者则提升了前者的生态、文化等内涵,体现了其存在的价值。

区域层面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主要针对市域范围内公共空间的整体结构和分布格局。这一阶段的设计目标在于构筑城市公共空间的总体框架,从总体上把握形成整体有序的城市公共空间体系。在实际操作中,它通常与城市区域及国土规划过程相结合,设计成果多以政策导向和导则取向为主,起到定性的作用,一般不涉及具体明确的空间形态。

对于该层次的城市公共空间注重依托城市道路、广场、绿地、滨水区等公共活动场所,梳理城市公共空间的总体结构。在区域层次,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空间系统的其他要素关系密切,包括总体空间形态,城市景观体系、城市交通体系等,因此,需要对城市物质环境、经济活动和交通系统进行全面分析。

区域层面的城市公共空间属于一种超视域的范畴,是城市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共同作用的产物,会直接影响到城市总体的外在形态和生活环境品质。

2.2总体层面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编制

(一)总体研究层面的任务

总体研究城市公共空间是对应于城市总体规划(包含城市分区规划)阶段,以整个城市或城市分区作为研究对象,任务是配合城市总体规划,在充分调查和收集现状资料的基础上,研究城市的公共空间形态与结构,分析由自然和人文环境组成的城市景观体系、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系统,以及交通系统等其它要素,从而根据城市整体发展格局,提炼城市公共空间的意向和特色。

(二)总体研究层面的资料分析与构思

总体层面的研究应对城市的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城市建设、土地利用、文化遗产等历史与现状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其基础资料内容主要包括城市自然历史背景资料、城市形态和空间结构、城市景观、城市公共活动与重要区域、城市交通体系以及城市土地使用现状等。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现状调研基础资料的分析整理和研究评价,分析构成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形态的特定组成要素和内容,确定各要素和相关系统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潜力,并提出与之对应的保护、发展和创造的对策。具体分为:

1)城市环境与城市公共空间发展对策。总体研究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在充分了解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等人文环境等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制定相应的城市公共空间发展对策。

2)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基于城市形态格局的发展沿革和空间结构的现状分析,研究城市的总体格局、空间结构、主要发展区域(轴线)和重要节点。

3)城市景观。根据城市环境特征和发展格局,研究城市主要景点、景观带和景区的布局及相应的视廊、视域等空间视觉分析;挖掘和提炼有特色和景观意义的城市传统空间(街区、街道、广场)、地方建筑风格、地方色彩等。

4)城市公共活动空间。根据城市功能布局,研究城市公共活动的人群及活动特征、类型及其在城市中的分布;了解依托与城市空间结构的街道、广场、街区等公共活动区域的空间类型和分布。

5)城市交通系统。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研究包括城市地铁、轻轨、立交和地面交通组成的立体交通体系,配合城市公共活动地区布局,研究城市步行系统区域的分布。

6)城市特色分区和重点地区。结合不同地区在功能配置和环境上的特点,明确特色分区和重点地区,为深入进行局部城市设计,确定了定位和定性的研究基础。

7)生态与自然空间网络体系

2.3局部层面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编制

(一)局部研究层面的任务

局部层面的城市公共空间研究是把城市的局部地区和地段(如中心区、商业区、特色地区、商业街、步行街等)作为研究内容,是在城市规划和总体城市设计的指导下,深入研究局部地区公共空间环境的结构、形态和建筑形态、景观和自然人文环境、史迹保护、微观交通与市民步行、活动场所、环境艺术和设施等。

一般对应于详细规划的尺度和阶段,可以从街区和地块两个层面进行研究。

(二)局部研究层面的资料分析与构思

局部城市公共空间的现状基础资料调查应根据区域的类型和特点,突出重点,有所侧重和取舍。基本内容包括土地使用、道路交通、景观与环境及相关资料部分,并以现状图和现状说明方式表达。

局部研究的分析与构思阶段,是对设计研究区域的现状基础资料加以分析,总结存在的问题,分析体形环境及组成要素和内容;也是综合现有信息,提出以形态结构为主的设计构思和创意,综合性的解决环境问题,塑造环境特色的重要过程。重点是提炼和挖掘城市局部地区的环境特色。主要研究:

1)城市局部公共空间的形态结构。包括设计区域的功能分区、主要轴线和重要节点;设计区域建设高度分布、城市轮廓线、城市标志、高度控制点;规划区域内重要地块(街区)等。

2)城市景观。研究城市公园、公共绿地、广场等城市景观要素的布局;分析视点、视域等视线组织分布;确定城市道路、街道等结构性城市景观的设计意向。

3)建筑群形态。从设计区域整体入手,研究建筑体量、沿街退后、高度、界面、色彩等建筑形态的控制和要求。

4)公共空间及活动。确定城市公共空间(广场、公园等)的位置、面积、性质、归属,活动的内容和设施安排;研究城市公共空间与公共交通、步行区域的联系。

5)运动体系。研究区域内道路交通组织及重要道路和街道的断面,确定停车场、公交站点等的分布;组织步行系统,研究主要步行街的形式、断面及与公共交通的联系。

6)环境艺术。研究公共艺术品的位置、性质等;确定街道家具的内容、设置原则和形式指导;明确户外广告物、招牌等的基本要求及夜景照明的设计原则。

7)重要节点。建立重要地块和街区的设计意向及其关于形态结构、景观、建筑形态、公共空间、交通与步行及环境艺术等方面的设计原则。

8)其他。容纳重要城市公共事件与活动、庆典、礼仪的场所;公共空间城市文化结构属性(结构型、外来型、混合兼并);特性公共活动区(主流文化圈、亚文化圈)

2.4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体系层次框架

根据上述分析,建立城市公共空间体系分类规划框架如下(表1)

3、结语

本文通过研究城市公共空间体系的构成要素及结构,探求影响其发展的深层机制,进而提出建设我国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体系的对策框架,作为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的依据和指导。

以《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为依托,将城市公共空间体系分为区域、总体和局部来研究,在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领域建立更为规范、合理、明确的公共空间设计准则。包括区域领域、城市领域、局部地段、特殊管理区、重要公共节点等对应区域、总体和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编制相应层次的公共空间系统规划。从而探讨了公共空间规划体系如何与城市规划体系各层次内容合理对接的问题。该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是本文对适应我国转型期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理论研究的有益尝试,对于规划体系的转型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montrealmasterplan,editedbyexecutiveCommitteeResponsibleforUrbanplanningandarchitecture,2004

[2]CityofChicago,ChicagoparkDistrict&ForestpreserveDistrictofCookCountry.CitySpace―anopenSpaceplanforChicago,1998.

[3]evans.R..publicSpaces,peopleplaces.UrbanDesignQuarterly,no.68,oct.1998.

[4]周进,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规划控制与引导,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0

[5][加]约翰・彭特,美国城市设计指南――西海岸五城市的设计政策与指导(庞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8

[6][丹麦]杨・盖尔(YahnGehl)著,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7]扈万泰,城市设计运行机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8]高源,美国现代城市设计运作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

[9][美]马库斯,C.C.(marcus,ClareCooper)著俞孔坚等译,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10月

城市设计的层次篇5

1城市设计的主要内容及其对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的要求

城市设计简要地说就是为人们设计聚居地的一种艺术,它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设计所关心的是建筑实体的视觉效果;人与场所的连接性;活动空间与舒适环境的创造;整个城市景观改善的进程。城市设计要为建筑物实体及其空间布局,为建筑形式构图及其与周围空间的三维关系,为获得美学与社会质量成就进行视景布置建立整体框架。

1.1城市设计内容的层次性。城市设计的基本内容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

宏观层次:城镇分布与城市形象。城市设计的宏观层次包括在一定区域内的城镇分布;城乡一体化规划与景观设计;城市的格局与形态、功能组团、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分区特色与舒适的环境、城市出入口、土地利用与活动场所等。城市设计的宏观层次内容与城镇体系规划相辅相成,不过城市设计更注重于城市的关键性特征与自然景观的构成;注重城市开发建设对自然景观、文化或社会经济资源的物质的和视觉质量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在对宏观层次的城市设计进行评价时,创造高质量的城市环境和优美的城乡视野成为重要准则。包括对自然山水景观的组织与利用,视觉特征物的适宜性和可视性,整体高度轮廓和体量的协调性,与传统景观的协调性等等。为应用arcGiS对炎陵县的自然地理、人口分布、交通条件等进行综合分析作出的城镇布局。为应用arcGiS对炎陵县重点发展地区的用地空间发展所作的规划。规划在宏观上充分考虑了炎陵县作为人文与生态旅游县的自然环境特色。

中观层次:建筑物与空间。中观层次城市设计内容包括用地布局、建筑设计、交叉口与广场、街道和路网格局、视线走廊、连接度与整体性、体量与高度、地标物、开敞空间和公园、人行道与步行系统的连接等等内容。中观层次城市设计内容与城市总体或分区规划相辅相成,不过城市设计主要关注开发建设对自然景观的物质和视觉质量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人工建造物的适宜性和视角的关系;对光和空气的穿透性影响;与步行道格局的协调性;与城市整体立面轮廓和体量的协调性;与地方传统的协调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等等。图3为应用arcGiS对炎陵县城现状所作的全景鸟瞰。

微观层次:使用者环境。微观层次的城市设计内容包括建筑物的人的尺度、街道陈设、材质颜色和纹理、过渡的处理、广告和标志、街道景观等。微观层次的城市设计与详细规划设计相辅相成。在对微观层次城市设计进行评价时,自然方面主要关注功能上的适宜性。人造方面关注街道结构和功能的适宜性,创造好的步行环境,人的尺度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空间的创造等。图4为某中学新校园的大门,通过三维建模贴图生成。

1.2城市设计对信息技术的要求

从城市设计各层次的内容及评价原则来看,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恰当的空间组织,悦目的视觉效果均是共同的追求。以往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由于受到技术手段的限制,规划师和建筑师主要是通过二维图形加空间想象来构思和评价设计方案,仅在进行建筑单体设计或很小的群体设计中才应用三维效果图,或固定路径的动画来模拟建成后的空间关系和视觉效果。众所周知,传统的效果渲染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占用大量计算机内存。因此多方案的交互式设计和实时动画根本不可能进行。

城市设计计算机视景仿真需要解决几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处理数字高程模型,生成并修改三维地形,进行坡度、坡向、高程、填挖、淹没、视线视域分析。

其二,进行建筑密度、容积率、可达性、缓冲、选址可行性分析,用以评价社会经济与环境效果。以上两项是GiS的典型功能。其三,大面积多单体的快速三维建模,包括建筑物、构筑物、城市家俱、广告牌、树木、车辆、人物等。一般GiS只有二维拉伸功能,称为2.5维,不是真三维。而流行的3Dmax三维建模不胜任大量对象建模与实时浏览任务。其四,实时虚拟。要能快速地重绘画面,包括对场景对象、天光背景、动画路径、视点视角等的改变均能立即作出反应。从理论上说,以上四大问题可以在一个GiS平台或统一的VR系统中得到解决,不过目前这种平台还处在研发之中,但是我们可以借助GiS与VR综合集成来解决问题。

2一种基于GiS与VR的城市设计技术方案

2.1虚拟现实系统集成。无论是GiS还是VR,当前国内外均有多种商业软件可供选用。美国eSRi的arcGiS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不过它的三维建模功能不强,且没有实时虚拟动画的功能。美国multigen-paradigm公司的multigen-Vega是当前虚拟现实的旗舰软件,其强大的三维建模工具Creator和虚拟仿真引擎Vega有机结合能很好地满足虚拟城市实时动画要求,不过它不具备空间分析的功能。其它的GiS与VR软件大体也是如此。所幸的是,我们已经有了一个综合两个方面的优势来解决城市设计技术问题的方案。这就是eSRi公司委托multigen-paradigm公司开发了一个arcGiS扩展模块SiteBiulder,该模块使得arcGiS具备了实时动画功能并且能接受multigen的三维模型。于是我们就有了一个基于GiS与VR的应用于城市设计的虚拟现实系统.

2.2系统应用步骤。该系统的完整的应用包括场景的规划设计、单体的建筑设计、三维建模并贴图、实时虚拟动画几部分内容

2.2.1城市规划设计。无论是新城区的开发还是老城区的改建均要先确定规划设计目标,提出社会、经济、环境方面的要求。根据要求,进行自然条件、建设条件等一系列的基础分析。在分析基础上完成土地利用、道路交通、建筑布局、竖向规划、工程设施等规划设计方案。值得注意的是,以往规划设计仅用CaD进行辅助设计。本系统强调应用arcGiS技术辅助规划设计,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CaD不具备所要求的空间分析功能;其二,只有arcGiS主题及主题中的特征(对象)才能被引入到SiteBiulder中进行实时动画。图5为应用arcGiS制作的湖南城市学院新校区地势图,图6为新校园的一个规划模型。

2.2.2建筑设计。在规划布局的基础上,进行建筑设计方案。各单体设计成果仍以平、立、剖面图为主。为配合下阶段的Creator三维建模和纹理贴图,建筑师绘制的单体立面效果图很有用处。整幅有阴影的彩色立面图可以代替多块片的烦琐贴图,在三维场景中具有相当的立体效果。如有必要,某些单体可设计出多个,供虚拟替代方案优化所用。

2.2.3组织arcGiS主题。在SiteBiulder三维场景中,各虚拟对象是以arcGiS主题来组织并引入的。进入三维场景的主要是三维地形、道路、建筑、树木、铺地和草地。主题中的特征并不要表现对象的具体几何形状,而只要确定各对象的具置。例如用点主题表示建筑布局,每栋建筑物仅需要一个点来表示,每个点代表的建筑物的模型被存放在数据库中,完全相同的建筑物如住宅只须保存一个实例就行了。只要建立起点对象与建筑实例的关联,则不同的建筑物模型都会被引入场景中。

2.2.4创建三维模型。本虚拟系统采用multiGen公司的Creator作为三维场景建模工具,它的open-Flight采用树状层次结构来组织管理场景数据。

城市设计所涉及的场地中的模型包括天空、地面、单体建筑、构造物、树木、街道陈设物、广告牌等等,建模工作量巨大。因此在建立模型之前,应根据场景中每个实体的几何空间位置以及模型内部与模型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虚拟场景中所有单体模型的层次归属,以有利于模型的修改、调用。三维模型并非越细越好。我们要在几何真实与纹理真实之间取得某种协调。适当地划分几何面和准备适当分辨率的图片是建筑虚拟的关键。

2.3.5创建虚拟动画场景。起动arcGiS及其扩展模块SiteBiulder,将模型库中的各模型实例与主题中的各特征建立起联系,各虚拟对象将依各自的空间位置呈现在三维场景中。SiteBiul-der有一套自己的菜单和工具,完成实时动画。

3新建校园虚拟现实应用实例

城市设计的层次篇6

关键词:交融共生;建筑及空间;区位价值;亲和力

汕尾万福黄金海岸住宅小区系由广东万福房地产有限公司综合开发。二六年即开工建设,二九年初建成交付使用,期间多次被邀请参加春秋季房展,评为“十大明星楼盘”“最佳人居小区”和“最佳城市新社区设计”等称号,为汕尾市目前规模最大、配套最完善的高尚住宅小区。

1.基地城市分析

基地位于汕尾市区东南部、品清湖北岸,用地为沿湖滩涂湿地回填而成,北侧为市政府及其他行政机关事业用地,西侧为目前汕尾市主城区,东侧为规划中新建城区以及未来的城市核心区,南侧为汕尾品清湖公园,远景为凤山公园和屿仔岛,有城市主干道香洲路将小区用地一分为二。

小区总用地面积20万平方米,规划容积率2,可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按一次规划,分期建设开发,本次为一期,规划设计建设面积20万平方米。本小区住宅类型多样,由多层及高层住宅、商业及公共建筑组成,一期工程包括三层别墅、六层洋房、三层会所(局部地下室)、二层幼儿园、十一层小高层住宅及十六层a级高层住宅。

2.城市、小区的交融、共生设计

汕尾,一座正在建设中滨海花园式城市,环境极具原生态,气候宜人,如何在为这座城市中增添景色同时并创造出新型的与城市交融、共生的居住小区,就成为建筑师应认真对待和解决的课题。

2.1规划结构――城市肌理与小区的交融

本项目用地因城市道路横穿而过分为a、B区,故在规划设计中强调a\B地块的联系,通过对海景的分析将用地分为海景区和高层区两大部分,并在香洲路沿线设置了多层花园洋房,与引导公建区共同形成小区的首期印象。地块划分与周边规划城市肌理保持一致,形成统一的城市规划意向。高度分布上强调内低外高、南低北高的整体形态,在主要城市界面上形成丰富有序的城市轮廓线。

规划道路系统强调与城市道路接口的对应关系,从而形成便利通顺的循环系统。设计中的道路系统由社区车行道、步行道、以及景观商业街组成,他们与周边的城市主次干道形成完整的交通网络,即改善交通,又便于管理。基地南侧滨海道路为限制车辆通行的风情商业街,引导连接社区自行设计的商业内街相联系,组成滨海人文风情带,提升社区与周边城市的休闲文化氛围。

2.2景观空间――城市空间与小区的共生

景观系统主要针对海景资源展开,围绕海岸线充分开放形成海景资源的向内辐射,同时沿着商业内街形成贯穿整个区域的景观主轴线,并在主轴线上形成一系列的主要景观节点,以这些节点辐射开来在小区内部形成景观核心。主要的住宅景观分为:海景面与小区景观面。也即城市空间景观与小区内空间景观形成相互交映,共生为小区的城市景观和城市的小区景观,共融相生。

同时设计若干景观节点,若气泡状散落于各组团空间和入口空间,城市、小区、组落景观一气呵成。同时以创建完善的步行交通网络为纽带,具体表现为:步行广场、商业街、环湖共享步道、湖滨漫步道、庭院步道等,其中以步行广场结合中心园林,为人们提供共享活动的集中场地;商业街紧临城市干道,方便住户的日常购物需要;环湖共享步道同时又是健身跑步道和自行车道;湖滨漫步道是人们散步的好去处。庭院步道连接各单元入口以入各步行平台,是邻里交往的半公共空间。

以规划结构和景观空间的处理手法,实现了城市与小区的交融、共生,以及与小区内景观空间和各建筑组落间的联结,这一模式是对传统人居与空间以及亲密邻里关系的继承和创新,更是对现代水泥钢筋建筑、城市与小区生硬分割的一种拒绝!城市、小区二者的交融和共生应该是设计的趋势和方向。

3.建筑本体与空间环境的共融相生

3.1空间环境的营造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人口的不断聚集,城市的喧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崇尚和追求自然、回归自然,渴望绿色的趋势日益明显,因而对居住区的自然、绿色的环境和空间渴望将更加直接和强烈,对小区的空间环境的营造在设计中将显得更加突出,不但包括空间的尺度、景致的搭配、绿化的构成和组合,更包括了这些组合所带来的视觉空间感受,实现小区园林化则是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回归自然的表达。因此充分运用传统园林元素,以现代处理表现手法,融入小区的空间环境,以完成小区空间环境的营造。

水是大地的灵魂,本设计以水作为住宅区景观形态的主体。开阔的中心湖面、富于张力的水道、蜿蜒的溪流。结合桥、亭、廊的元素,树木花的组合,使得传统的元素能给居住者一个全新的园林体验场所空间。同时围绕中心水体设计环湖步道,以作健身跑步道和自行车道。同时设滨水活动中心,是邻里交往休闲的集中场所,分别设置在各组团主题园林和中心水面周边。

3.2建筑本体的设计

作为空间环境的主体,建筑,其设计和创意就是成功与否的关系,同时,如何利用区位差异化,实现建筑本体的价值最大化,也是本次设计的思动点,因此,在保证空间景观环境具有充分的均好性的同时,对小区的住宅单体建筑设计依据空间环境的区位价值差异化布置不同类型住宅,确定了在平面户型上以景为重,以大面积玻璃窗,实现室内外的景观交流,同时每户设观景阳台,作为室内外景观的交汇点,使得对诗意般景观的户外景致融入于居户厅室内,户内设计空间区分主次和动静空间,使得主次、动静能有良好的区分。

建筑色彩的使用方面,采用以纯白、明黄和玫瑰红互为主色调,辅以灰色颜色,形成天、湖、白云融为一体的海滨城市界面天际线,整体风格质朴、亲切、又富于张扬。

空间环境的营造,对建筑本体的分析和处理,实现建筑本体和空间环境的共融相生,是创造有序和谐优美的空间景观的基本要求,同时在保证空间环境景观均好性前提下,利用空间景观差异化,实现建筑本体价值最大化,将是设计的一种趋势,精细化的发展具体表现。汕尾万福黄金海岸住宅小区的设计正是本着这一设计理念,努力塑造亲切宜人、尊贵豪雅的人居环境。

4.设计体会及反思

通过本次设计,对居住小区和城市又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首先,城市,是小区的城市,小区,是城市的小区,二者之间的交融和共生应当是居住和谐的具体表现,二者再也不能生硬割裂。其次,小区的空间环境的景观价值化意识应树立,并根据空间环境的景观差异化实现建筑本体价值的最大化而进行不同户型的配置。第三,设计手法应明快、简朴、并应有尊雅的气度,从而以细致、人性化的设计手法,来塑造和谐、有亲和力的新型居住小区,使得建筑师的人文关怀价值能够彰显。

城市设计的层次篇7

城市规划按照不同的专业背景,有不同的定义。从公共政策的角度看,城市规划所制定的城市的目标、规模、发展方向、土地使用及空间布局,其实是对城市公共资源配置而进行的一种部署。城市公共资源中最核心的是空间资源,因而空间问题成为城市规划的核心。城市设计的核心同样在于引导物质空间环境的建设,解决城市空间的问题。城市设计的目标是基于一定的价值评判,通过各种设计方法和管控手段来塑造城市物质空间环境。即使存在蓝图式与全过程式城市设计这两种不同的观点,但也仅在于侧重的方法与手段不同,其目标是一致的。与城市规划相比,城市设计以城市物质空间环境为研究对象,在解决城市整体空间形态及城市内部空间问题上具有深入聚焦的优势。而城市规划的优势在于以城市理论为支撑,通过经济地理研究、区域研究、政策引导等手段对城市进行总体资源配置。因此,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中的一部分内容。这是适合中国国情的观点,也是城市规划界的主流观点。按照现行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在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要加入城市设计的指导原则,使得原本在各个规划层次均要加入的城市设计内容,缩减到仅限于建筑体量、体形与色彩的控制导则,总体层面的城市设计已经几乎淡出法定规划体系。然而,在缺乏公共审美范式的当下,规划目标指向也最多是程序或形式的公平,而非指向理想的城市空间。[3]大部分控制性详细规划所提供的是一种针对土地开发的底线,控规指标所反映的限定也主要体现了空间塑造的“天花板”。而探索什么是美好的城市空间形态,往往需要通过城市设计来引导,或者将城市设计成果纳入控规,体现在控规的引导性导则中。在淡化了城市设计的城市规划中,普遍存在对于空间形态的困惑。因此很多控制性详细规划需要先做城市设计研究,很多城市需要做总体城市设计、总体风貌规划、城市空间特色研究,以及指导实施的街景改造设计和户外广告系统设计等。这些作为非法定规划的城市设计的变体,都是围绕城市空间塑造这一核心内容展开的。从另一个角度看,在规划实践中城市设计这一规划类型被分化为若干其他规划类型或研究,以“空间问题”为导向的城市设计衍生出一系列以“空间塑造”为导向的非法定的规划类型。

二、“蓝图式”城市设计与“全过程式”城市设计

“蓝图式”城市设计所塑造的空间效果体现了较为主观的美学倾向,那么,究竟如何评判蓝图的好坏?中国当前公共审美范式缺位,导致关于美学的评判标准混乱。如果从社会学的角度提出解决路径,就是将个人主观判断通过组织活动转变为一定范围内的群体判断,也正是基于这一角度,当代城市设计追求的目标从“终极蓝图”转向“对终极蓝图共识的达成”,“全过程式”城市设计应运而生。[4]“蓝图式”城市设计倾向于注重空间形态、特色以及设计的美学。这种建构型的设计方法借鉴了欧洲大陆的设计理论,在中国的建设大潮中,尤其是新城建设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然而欧洲文艺复兴后所形成的各时期的美学范式,由于产生语境不同,都难以适用于中国的实践。中国地域广泛、历史悠久、文化多样,要形成统一的美学范式非常困难;地方性的个案探索虽然也有成就,但尚未形成可资参照的范式。因此,“千奇百怪”与“千城一面”在中国同时存在。“全过程式”城市设计是在“公共政策”理论基础上形成,继承了凯文•林奇(KevinLynch)以集体判断评价“城市形态”优劣的观点,在国外已经形成完善的操作方法。城市设计框架(urbandesignframework)作为“全过程式”城市设计最主要的工具,已经被广泛应用。然而,“全过程式”城市设计所依托的是西方国家成熟的公众参与制度,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能够确权,并具有法律保障。而中国现行的自上而下的规划体系,不仅将城市设计淡化,而且严格执行上级对下级的审批制度,因此关注的不是目标共识达成的过程,而是目标层层落实执行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蓝图式”城市设计刚刚引入中国时,对于如何更好地将其纳入既有城市规划体系的思考,引发了很多地方性探索。例如,深圳借鉴英国的“特殊政策分区”和美国的区划法(Zoning),形成了特有的城市设计法定蓝图体系,属于细化导则后的“蓝图式”城市设计,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一种变革方向,但一直没有在全国推广,而“全过程式”城市设计更是多停留于学术研究阶段。

三、“全过程式”城市设计的两种不同视角

1.时间维度上的全过程

国外的“全过程式”城市设计是基于单个开发项目的不同操作阶段的全过程,包括对固定范围的前期的策划、组织,规划设计以及后续的实施,类似于开发商从拿地、报批、策划、设计、宣传、营销的一系列步骤,是以开发商为主导的,以“开发营造”为目标的“全过程式”城市设计(图1)。[5]这种以时间维度推进的全过程需要具备几个条件:第一,建设目标贯彻始终;第二,项目推动的主体全程不变;第三,由城市设计团队主导项目进展。这些条件只有在单个开发项目中才可能具备。而在中国,即使是单个开发项目,为了应对规划体制的层级报批制度,各个操作环节会因为规划编制要求的变化,形成不同的规划目标,设计团队也会根据规划类型的不同刻意将项目分割成若干小项目,还要面对团队成员更迭频繁的现实状况。例如,国内某个大型建设项目,作为单一委托主体的单个开发项目,已具有实施“全过程式”城市设计的条件特征。但是,在完成首轮多家方案征集之后,由于规划目标的调整又进行了第二轮方案征集,同时为了确保成果被纳入法定规划体系,由专业团队分别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并报批,而各阶段的报批成果都是由城市设计成果进行专门的转化而形成,其过程繁复,已然失去了作为“全过程式”城市设计的优势。

2.空间维度上的全过程

“空间”既是城市设计的核心,也是城市规划的核心。空间是具有维度的,建筑空间、城市空间和广域空间除了尺度上的区别,更在空间问题上各有侧重。城市规划体系是建立在不同尺度空间层次上的各类规划的组合,城市设计虽然也有不同尺度的空间层级与类型,但是由于缺乏法定地位而一直从属于规划体系。在现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出台后,城市设计就更局限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空间尺度了。在以总体规划为代表的宏观层面,城市规划结构所反映的基本不在于城市形态,而更多是功能与资源配置,其所谓的点—线—面结构,与城市设计框架中的空间形态要素几乎没有关系。景观体系规划中对空间视觉网络的营造与城市设计框架比较接近,例如景观轴线、景观节点、景观带、风貌分区与城市设计五要素相通,是具有建构性的空间效果的引导。在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代表的中观层面,城市规划结构所反映的城市形态也比较有限。各地城市设计有不同做法,有时以单独的篇幅提出城市设计的空间框架,有时以建筑体量、风格、色彩等的导则被纳入分图则的引导内容,有时将城市设计形态示意的空间效果作为分图则的引导内容。无论是城市设计框架、城市设计导则,还是直观的空间效果示意,都是一种弹性的控制引导,是对控制性详细规划刚性指标要求的“锦上添花”。在以修建性详细规划为代表的微观层面,详细的总图设计以及建筑选型已经比较充分地反映了空间效果,但由于过于细致,往往难以呈现宏观的空间结构和总体意图。城市设计实践按照空间层次一般划分为总体城市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的城市设计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层面的城市设计,虽然空间的尺度、实施引导的方式均有不同,但基本都含括空间结构框架、空间形态布局与空间建设导则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具体到成果中,就是城市设计框架图、总平面图和城市设计导则,也就是“蓝图式”城市设计,它是中国城市设计实践的主流,在过去的30年对城市形态的形成作用巨大。而在中国,城市设计成果从蓝图式向全过程式转变的过程中,基于现有规划体系的不同空间维度的视野更具有发展前景,即从总体规划的宏观维度,层层落实到控规的中观维度,继而落实到修规的微观维度的全过程。以系统论的角度看,城市设计依托于规划体系,可以在各个层次的空间维度上对空间问题进行聚焦式研究,也可以理解为一种与现行规划体制并行的、体现在法定管控程序下的“全过程式”城市设计。这种“管理控制”体系下的“全过程式”城市设计,与国外“开发营造”体系下的“全过程式”城市设计有本质上的不同。对于一个城市或地区,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所做的总体城市设计,会经过城市管理的相关部门及专家共同协商,确立一定的发展目标、基本的空间结构框架和形态,是具有全局观的总体纲领。在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所做的城市设计,往往体现了对于上位规划中空间结构规划的遵循,由于本阶段工作更侧重于为“一书两证”提供开发建设条件,因此发展目标与设计要点更多以建设导则的形式体现。与总体城市设计阶段城市管理相关部门间的协商不同,这一阶段的城市设计体现了政府、开发商与公众共同协商的全过程特征,其成果纳入控规导则的程度在不同项目中有很大差异,有些对空间形态要求不高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仅有对建筑体量、体形、色彩的要求,而具体地块分图则中的城市设计引导更是难以细致到位。在修建性详细规划阶段所做的城市设计,最重要的设计意图体现在总图中,空间结构可能不成系统,只能反映更大结构中的局部,而发展目标等文字性的内容在总图中很难直观反映。空间形态虽然是最容易通过修规落实的,但是从总规、控规到修规各阶段,总图所表达的内容深度各不相同,彼此间相互衔接演进的效果也难以保证。因此,只有通过以空间问题为导向的、聚焦不同空间维度的城市设计研究贯穿始终,才能更有效地将总体规划层面的城市设计中的目标及空间结构信息传递到控规层面的空间形态塑造及导则中,继而再传递到修规层面的空间形态表达。因此,不同空间维度的城市设计,以空间问题为导向,层层聚焦,自上而下地传递空间策略信息,是一种更适合中国规划体制的“全过程式”城市设计(图2)。

四、结语

城市设计的层次篇8

关键词:城市园林;设计;现代艺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

1、城市园林设计概述

园林作为城市标志性要素,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设计时,能够深刻表现整个城市的特色和注重其功能的表现。城市园林设计就是把建筑、美术、雕刻、文化等多个艺术与自然完美融合一体用于园林的建设,主要体现在园林的分部格局、绿化方面、所用材料以及装饰品等方面。目前,城市的园林设计更注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活环境的文化艺术处理等,其关键内容是对空间的规划布局和对整个城市形态的表达,根本目标是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生存质量以及促使环境的可持续发展[1]。

2、现代艺术对城市园林设计产生的影响

作为装点生活的必要元素之一,现代艺术具有渗透力强、发展迅速、内容多、范围广、多种多样的特点,所以在建筑、美术、绘画以及雕塑等方面得到了深入的应用。现代艺术的广泛应用正是人们对生活对艺术高要求的体现,能够满足人们的心理和生理需求。为了更好地设计城市园林,可在其设计中合理融入现代艺术,与多种艺术科学如音乐艺术、舞蹈艺术、绘画艺术等有机结合,满足人们的心理要求,使人们身心愉悦,享受美好生活。其对城市园林设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1艺术观念

现代艺术观念可指导城市园林的设计与布局的规划。作为艺术语言思维基础的一种,现代艺术观念向城市园林设计渗透的时候,要有一个步骤。现代设计理念的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我们常用的有如多角度多视点观察的观念、有关秩序法则建立基础的抽象派的逻辑形式观点等等。园林布局作为一种艺术,需设计者细心的想象思构以及合理地安排层次,运用现代艺术让城市园林更加让人们身心愉悦。例如在有限的空间内怎样合理对亭子、假山、花草、座椅等进行布局,采用什么措施让它们更具层次感与静态美等都是设计者要认真考虑的问题。最后要考虑城市园林的建设地址,有效利用每一寸土地,设计一个充满现代气息的有鲜明个性的现代园林来[2]。

2.2艺术语言

对于艺术语言影响方面,在表现方式和技巧方面上城市园林设计要尽可能地借鉴并加以合理应用。在设计城市园林层次设计方面,要注意应用平面层面和空间层次的方式,让二者统一结合,充分达到现代艺术在园林设计中的艺术成效。

常见的平面层次设计方法有秩序设计法和动态构成设计法两种。以简洁线条构划分层次地表现十分丰富现实内容的设计方法就是秩序层次设计法;为更好地开拓与延伸空间,就可采用以钢琴线、锯齿线等曲线构划的动态构成法。而在规划设计立体空间时,应注意园林整体布局的形象,清除空间内的障碍,亦可在某个网络体系中加入特殊的规划对象,让布局的整体具有逻辑性及无限性。城市园林设计的拔高需要一定的艺术语言,这是设计者进行设计的基础前提,我们在观赏城市园林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艺术语言带来的独特魅力。

3城市园林艺术的设计手法

3.1空间布局的运用

城市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和组团绿地及其它块状带状绿地等。规划绿地空间面积大小不一,所含的内容也多种多样,如花草树木、假山土石、楼阁湖水、景观雕塑小品等等,这些元素的组成分割了整个园林的布局空间。基于这个论述,在城市园林设计时就要考虑到整个园林空间布局是否合理,该如何布置才能达到整个空间规划的良好效果,除此之外,还要照顾到这些元素的具体的空间位置,详细了解城市园林的平面场地与空间结构,对每个细节都了然于心,如配合比例的大小、静态与动态的变化、良好和谐的节奏等等,按照实际的具体情况进行规划设计,以便调节好城市园林空间内部的和谐一致,让整个场地布局合理、美观,最终能够将现代艺术的特殊本质完美地与整个城市园林设计融合在一起,达到很好的设计效果[3]。

图1中山岐江公园(局部)

3.2雕塑的运用

我们在游赏城市园林的时候,看到雕塑作品,就觉得眼前一亮,身心愉悦。作为现代艺术的常用表现形式之一,雕塑艺术在城市园林规划中具有完美的点缀效果,可以有效提升整个园林的设计效果。目前雕塑作品各种各样,具有独特的造型和老少咸宜的艺术特质,在城市园林规划中体现出一种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去除精神烦扰。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应用现代雕塑,既美观又环保,还体现了人文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图2雕塑图片(主题雕塑、现代雕塑、仿真雕塑)

3.3植物绿化的运用

植物绿化艺术,就是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在植物如乔木、灌木、花草复层植物群落结构等得到良好的生长的同时,更要让绿化植物与四周的特性建筑、园林小径、水流山石等园林景观高度协调一致,让绿化植物的形体结构、外观线条、色彩效果等特点尽可能地展现,从而达到城市园林的整体美观,既满足了人们的身心需求,更突出了城市园林设计的独特魅力。在规划城市园林中,对绿化植物进行选择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城市的特性、地理、人文、当地人的生活习性等特征,全方位调查后进行合理采用。如在城市园林的建筑与四周花草说木的高低配合方面,设计时要注重它们的颜色是否搭配,怎样规划才能体现建筑和植物各自的特性与精神[4]。

图3

作为城市园林设计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园林绿化艺术是非常必要的,不容忽略的,其对整个园林的布局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现代艺术与人们普遍的审美意识密不可分,在城市园林设计中更是占有重要的应用地位

4结语

基于以上论述,随着现代艺术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广泛应用,它在城市园林设计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设计方案中提出现代艺术的构想,全方位地提升城市园林设计的整体效果,使人文与自然环境高度和谐统一,在满足现在人们的生活要求和精神审美的需求的同时,为更好地规划现代化的城市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LUanZhi-qiang,FUZe-tian.parkmanagementandplanningFor2008BeijingolympicGames[a].2005年公共管理国际会议论文集[C].2005

[2]王沛永,张新鑫.生态设计的理念与艺术化的表达――美国奥斯汀约翰逊总统夫人野生花卉中心的雨水利用设计研究[a].2012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亚太区会议暨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2

城市设计的层次篇9

关键词: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环境设计;设计理念;设计原则;设计方法 

 

一、空间环境设计理念的演变 

以生态学的观点看待城市、建筑、环境已成为当代高层建筑设计的特点,由于高层建筑相对于低、多层建筑对环境的影响更加明显,高层建筑设计不能够停留在独立的自身完善的概念上,高层建筑的开敞空间、景观、轮廓线、历史、文化资源都是城市的生态元素。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在设计概念上的差异已不十分明显,绿化、树木等自然元素,也不再单纯地被列为外部空间的组成,而被广泛地引入到了建筑的内部空间之中,作为整个城市生态环境组成的高层综合办公建筑的环境设计,整个设计过程应是围绕着环境设计而展开的系统工程,作为城市环境中的一个环节,它的开敞空间、公共空间、街道空间、车、人交通空间、体量、造型及动力供给、信息的收发等都是城市的组成部分,设计要从整体环境出发,同时城市环境条件也为高层建筑提供了相应的限制和资源作为自身完善的系统,内部、外部的空间组成本身又应有明确的架构组织关系,使内、外空间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二、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环境设计的原则 

 

(一)整体性 

整体性是指城市中各种关系的组合,建筑、交通、开放空间、生态系统、文化传承等因素互相交织,是一种整合状态的系统设计。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环境设计整体性原则要求以高层建筑底部空间为中介,建筑空间突破自身的封闭状态,积极介入城市环境系统,变为一种多层次、多要素复合的动态开放系统,其职能要素正突破建筑自身功能体系的范畴而越来越多地接纳原本属于城市的功能,从而使建筑与城市走向一体化。建筑空间中引入城市街道,中庭成为城市交通的集散枢纽,屋面成为城市广场,使建筑空间真正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使建筑与城市相互联结、渗透。 

 

(二)开放性 

开放性原则要求适应现代化开放城市发展的趋势,将建筑的底部空间向社会开放,使其“公共化”,或将室内与半室内空间与城市空间结合,作为城市的公共活动空间供公众享用。这些大小不同、形态丰富、功能多样的公共空间,既是某幢建筑的,也是属于城市的,每幢建筑的底部空间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线,并且与城市道路、人行天桥、街道花园等其它城市空间融为一体,形成连续通畅的城市空间环境,减少了堵塞感,扩大了人们的活动空间和自由度,形成了富有活力与魅力的城市生活场所,并满足了人们对丰富多样性城市公共空间的需要。 

 

(三)步行性 

高层建筑底部公共空间的城市设计应将步行条件设计置于中心地位,机动交通应围绕步行交通考虑,通过集约化的交通组织,形成安全、舒适、宜人、连续的步行空间系统,系统由商店、娱乐场所、宾馆及居住单元构成,其中将充分设置人们能游憩的开放空间,以缓解现代城市空间的拥挤和嘈杂。在这个步行区域中人们更加亲密,公共交往和公共活动较多,从而营造了一个具有情感归属和情感认同的现代城市社区。同时,步行的实现可以减少车辆对能源和土地资源的需要,减少污染。 

 

(四)文化性 

高层建筑可以说是城市中最重要的城市插入体,每个设计都应是对现有城市文脉的尊重、认同与配合,从而使一个城市的秩序逐渐形成和完善,使居民保持对城市的认同感,从而增加城市的宜人性。对于高层建筑底部公共空间城市文化内涵的体现与传承不仅体现在建筑风格上,更体现在对传统街道尺度、居民活动模式与生活习惯的尊重与保持方面。如旧金山的波特曼酒店紧挨着一个保存完好的传统建筑——奥林匹克浪子俱乐部,波特曼采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同时吸收了周围建筑的一些独特的品质:如色彩、材料、肌理、尺度和形式等,最终使酒店与特定场所的历史文脉相协调。 

(五)人本性 

城市的本质就要为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在现代城市中,街道因为汽车的介入成为交通的机器。钢铁和混凝土的发展使超大尺度的建筑物随处可见,因而,现代城市设计开始关注城市和建筑对人的满足,人性化设计就是一种从人的需求着手的设计思想。人的需求在实质环境中,主要表现为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生理需求即通常所说的建筑和城市的使用功能需求。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就是要建筑和城市为人们的居住、生活提供良好物理条件。人的心理需求有:安全、认知、愉悦、多层意义等几个方面。一个好的建筑的城市空间,应该能同时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高层建筑城市空间人性化设计的意义在于:首先,通过空间比例的设计,消解大体量的建筑主体对人心理的负面影响;其次,利用空间质感和色彩的变化,塑造舒适的、吸引人的空间环境;此外,精心设计庭院、屋顶花园等室外景观,并合理布置足够的、舒适和美观的并与整体空间效果匹配的室外设施。只有在每个细节的设计中都认真的考虑到人的需求,才能真正在钢筋混凝土森林般的城市中创造出一个宜人的空间环境。

三、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环境设计方法 

 

(一)路面设计 

路面不仅是高层建筑底部人流最频繁的活动空间,也是人们视觉上接触频率最高的界面,路面不仅能满足路面最基本的使用功能,而且还可以通过特殊的色彩、质感和构形加强路面的可识别性,以划分不同性质的活动空间,对人流进行引导和疏散,给人以方向感和方位感,从而进一步提高底部空间交通的安全性能。路面的视觉效果使人们产生独特的激情感受,满足人们对美感的深层次心理需求,营造温馨宜人的气氛,使高层建筑底部空间更具有人性化和情趣,吸引人们驻足进行各种公共活动,从而使底部空间成为人们喜爱的城市高质量生活空间。路面在设计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铺装和搭配,注意以下要求:(1)通常以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材料为主,不同材料只在暗示空间的变化和提示不同区域的使用性质或创造视觉趣味时采用,并保证在铺装统一中多样;(2)铺地材料的运用应与其他水平界面要素统一协调,在统一中形成对比;(3)当铺地出现高低变化时,交接材料要变化,给人以明确提示。铺地与垂直界面上其他要素交接处最好以材料的变化来形成明确的过渡,较粗质的铺装材料只在特殊情况下使用。大面积使用的不同材料交接处,也应使用变化的材料以表示交接明确,交接材料要略高级一些。 

 

城市设计的层次篇10

关键词:城市广场;人性化;设计

城市广场是城市的生活模式、社会文化内涵、城市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是构成城市空间的重要因子。城市广场并不是单纯的建筑空间,它是具活的灵魂,与其使用者—人之间存在着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城市广场设计集中的体现了人的行为心理和精神品质。因此,城市广场人性化设计便由此而生,它是以人为中心,体现一种人本主义观念,一切以人类精神需要和物质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在遵循此原则的基础上,从人的心理物质需求、行为特征出发,从城市广场设计的空间尺度、空间层次、空间序列三个方面,全新构造一条舒适的、人性的、自然的城市广场空间环境设计道路。

1城市广场人性化设计发展概述

城市广场起源于古代祭祀活动所使用的场地。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的城市广场的建设则出于满足城市功能的需要和人们生活的需求,并产生了具有不同功能的各种类型的城市广场。城市广场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以人为基准的,主要是为人们提供一个生活娱乐场所。因此,人性化是广场空间环境所要实现的主要功能。事实上,很多城市广场在空间环境设计上都缺乏人性化的元素或者是人性化的思考。因此,城市广场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再一次被强调,在当今这个以人为本的世界里,更应该得到重视,它的提倡将在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求的基础上,促进城市发展,带来不竭动力。

随着人本主义思潮的发展,各个城市建筑设计者已经充分意识到了人在城市空间环境中的主体地位。落实到城市广场设计方面,一般情况下,则是强调把人的需求融入到城市规划与设计之中,特别是通过对人们心理需求的研究,可以设计出不同性质、规模、功能的城市环境空间,并以满足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人群的心理需求和慰藉。城市广场在我国的发展曾经出现过一段浮夸时期,只是盲目的追求广场在面积上开阔,在技术上科技,在投资上的巨大,并出现了了攀比之风,而忽视的人性在城市广场设计的重要性,没有真正的利用其价值,造成了城市空间资源的浪费,所以,对城市景观人性化设计的探讨的非常有必要的。

2广场的人性化空间尺度

城市广场空间尺度是城市广场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质量的好环最终决定着整个城市广场空间环境设计,人的行为心理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是空间尺度处理的基本依据。在城市广场设计中,一般情况下可以归纳出三个基本的空间尺度。首先是见方的空间,给人以亲切感和自由感,属于创造空间的尺度;当距离超过之后,给人以无比开阔的感觉,会形成广场尺寸,也就形成了第二个尺度——场所感的尺度;最后一个尺度是领域感的尺度,在超过左右尺寸之后,会创造出深远、宏伟的意境。当然,对于广场人性化设计来说,最重要的尺度莫过于以人为尺度,以欧洲的城市广场为例来说,在城市广场规划设计时很注重人体尺度,广场空间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亲切、舒适,而在我国,由于一些城市广场的尺度巨大,造成了对人的排斥,忽略了以人为主的尺度。

在广场小品布置这个环节更要以人的尺度作为基本参照。有关研究表明:人在直立时可以看见各个方位的事物,视觉范围宽广,而当人只向下或者向上看时,其视觉范围甚至小于左右90°的视觉范围。环境小品正处于人类的视觉心理范围之内,所以要做出合理的处理,如果处理不当,甚至还会影响人的嗅觉、听觉、触觉等的心理感受。还有,广场应该进行合理的活动分区和合理的设施配置,这样才不会产生“广而无场”的感觉,并给人一种心理上的吸引力。即使广场面积很大,如果通过庭院、山石、道路等设施的变换布置,会给人心理上造成丰实、亲切、安定的感觉,吸引人们的到来,赋予城市广场新的生命力。

广场的空间环境并非单纯的尺度间题,它是由广场的活动内容、视觉特性、布局分区、光照条件、容积感与建筑边界条件等因素共同制约的,同时也与相邻空间的相互对比有关。在设计时,应根据广场的不同功能类型,分析广场中人的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活动性质,据此确定合理的空间尺度,有机组合绿化、水体、小品、铺地、色彩、灯光、音乐等多种构成要素。

3广场的人性化空间层次

根据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关于人的需求层次的解释,我们把人对广场的需求也同样归纳为四个层次:一是生理需求,要求广场舒适、方便,给人以亲切感;二是安全需求,要求广场保护“个体领域”,使个人在广场内的行动自由;三是交往需求,要求广场提供与他人交往的场所和空间;四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人们在公共场合希望能引起他人的重视与尊重。

根据上述所分析的四个广场需求层次,针对城市广场环境空间可以划分为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密空间和私密空间,这样的划分可以造就不同层次的私人活动领域,以满足各种性理、物质需求的活动。随着人们对建筑心理需求的提高,现代城市广场环境空间设计呈现出一种功能、层次复合型发展趋势,以便满足更广泛群体更多的功能需求。例如,在广场中留有大片空地的同时,又设置了大量的符合人体尺度的小品,空地空间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能够举娱乐、商业、社交等大型活动的公共场所,而环境小品的加入则可以满足个自我价值的实现及心理需求,并能保持一个独有的个人空间,以防止外界的骚扰。人们在广场活动一般都是一种交往活动,通过人们心理需求同样可以划分为公共性交往活动、社会性交往活动和亲密性交往活动三种类型,根据不同的交往活动同样需要不同尺度、层次的城市环境空间领域。另外,对于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们,在心理和物质需求也是不同的,所以应该根据不同年龄心理需求上的变化来设计不同层次、尺度的广场环境空间,以基本满足所有人群为目的。随着现代环境的不断恶化,空气污染、车辆噪音污染、光污染等环境污染的不断严重,人们对城市广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心理需求方面添加了更多的因素,因此只有根据人性化的空间尺度设计不同程度的封闭或开敞空间领域,才能创造出富有特色、层次丰富的广场空间环境。

4广场的人性化空间序列

广场是城市空间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城市空间的“调节器”。广场与周围建筑的层次关系非常重要,如果能够合理的处理广场空间与周围道路、建筑空间关系,将会更加迎合人们的心理需求,以增添城市广场的实际意义。因此,在广场设计中,应对广场周围的空间做整体考虑,以形成有机的空间序列,从而加强广场的作用与吸引力,并以此衬托与突出广场。

广场的序列空间可划分为前导、发展、高潮、结尾几个部分,人们在这种序列空间中可以感受到空间的变幻、收放、对比、延续、烘托等乐趣。这种序列空间的巧妙组织,不仅使空间环境极富吸引力,也使人的心态随空间的变化而不断受到熏染,达到人景同步效应,同时也能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心理需求。在广场空间序列的设计中,我们应考虑到时间因素。同样一个东西,看一分钟和看一小时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在体量、尺寸很有限的情况下,有意识地增加人们停留的时间,将会产生“大”的感觉。设计师可利用人的这一心理感受引导人们在设计的空间序列中穿行或停留。日本横滨市的横滨大道广场空间整体设计是一个成功的例子,既为市民创造了舒适悦目的城市公共空间,又吸引了众多的大公司迁往横滨市,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广场空间总是与周围其他小空间、道路、庭院相连接的,它们是广场空间的延伸与连续,并连接着其他广场。这些空间与广场空间同样重要,它们互相衬托,共同构成城市的外部空间体系。

5结语

人性化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基本上体现于理论观念,城市广场人性化设计是在提取抽象观念的基础上,有效的进行设计实践的整合,文章只是从三个方面对城市广场空间人性化设计进行阐述,在如果落实到具体设计环节还需融入相关建筑设计知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