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建筑工程公司盈利模式十篇建筑工程公司盈利模式十篇

建筑工程公司盈利模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5:31

建筑工程公司盈利模式篇1

关键词:业务转型融合发展专业化建筑企业

盈利能力较低,积累较少,缺乏发展能力,是业内人士公认的我国许多建筑企业存在的共同缺陷,这一特点和我国大多数制造类企业有高度的共同性。进入社会发展“新常态”以后,盈利能力低下导致大批企业开始出现亏损现象。建筑企业吸取制造业发展中出现的教训,尽快实施业务模式的转型,是建筑行业面临的重大选择。

一、建筑企业业务转型的必要性

(一)业务转型是提升企业市值的基础

出于资产保值增值的需要,投资者对投资标的的选择更加侧重于标底公司的盈利能力。2010年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的营业收入比中国建筑要高出20%,但目前,中国建筑的市值已经超过了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两家公司的市值之和。背后的原因,是近些年来中国建筑在做好传统业务的同时,战略性参与一级土地开发,大规模投资房地产,并且开始介入大型Bt项目。这些新业务源源不断的注入,更新了中国建筑原有的业务模式,业务模式的成功转型获得了投资者的高度认可从而提高了公司的市值。而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两家公司,虽然也在业务模式转型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但因转型模式不清,转型力度和速度较慢,到目前为止这两家公司的主要业务依然以传统施工为主,盈利能力较弱,自然无法获得投资者的青睐。

(二)转型融合是提高市值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传统建筑业务和新型地产业务相互融合,二者协同操作的方式成为建筑行业内引人瞩目的一种新的业务模式。以a股上市公司中南建设为例,该公司在技术方面并无过人之处,承担的也都是普通业务,营业规模也不突出,专业特点并不明显。与同板块的上海建工相比,中南建设的行业影响力比上海建工相比要相差很多,尤其是经营收入,中南建设的经营收入仅仅是上海建工的的九分之一。但从公司市值来看,中南建设仍然进入了市值大于100亿元的建筑公司行列,且营收规模庞大的上海建工相比,其市值也仅仅相差10亿元,二者之间相差的幅度还不到10%。背后的原因,是中南建设公司更加注重盈利能力的提高,及r实施业务模式的转型。正是凭借传统施工与地产业务的融合发展,中南建工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在证券市场上吸引了更多投资者的关注。

(三)专业化是提高企业市值的关键

目前,a股市场中市值超过100亿的建筑类企业有13家,通过归纳分析可以看出,13家公司中资产规模最小的有3家,分别是亚厦股份、中工国际和金螳螂。从业务领域角度看,亚厦股份和金螳螂俩家公司从事的业务属于专业的装饰业务,而中工国际的前身是一家机械行业设计研究机构,以后转型为一家工程总承办企业。三家企业业务内容虽有一些差别,但就其共同的一点来看,他们都属于专业型企业,从事的都是细分领域的业务内容。可以说,业务领域专业化是这些经营收入并不突出的公司市值的已大幅提高的关键因素。进一步地看,上海建工是这13家市值超百亿的公司中实力和能力最强的公司,属于全能性企业,业务领域横跨建筑产业的全流程,建筑业务涉足到业内的各个专业领域。上海建工不仅业务涉足领域广,而且专业能力也属于每个领域的高端水平。与金螳螂公司相比,金螳螂公司能够承接的业务,上海建工基本都能够承接;但上海建工能够承接的业务,金螳螂公司就不一定能够承接。金螳螂和上海建工相比,其特点在于业务做得更加专业。而正是凭借这一点,金螳螂公司的市值甚至超过了上海建工,尽管其营业收入尚不及上海建工的十分之一。

二、业务转型的方式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如果建筑业仍然沿着以往的路径行进,肯定难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新形势下建筑企业面临着新的挑战,转型发展将使建筑企业迎来新的机遇。

(一)业务模式转型的发展模式

从我国传统的建设模式来看,通常情况下投资、设计、建造和运营四个环节往往处于割裂状况,每一个环节的业务分别由不同行业的公司分别承担。例如,基础设施项目由政府主导的投资公司来做,房地产项目由房地产公司承担,项目设计归专业型设计部门负责,建造业务则归属于是施工企业负责,这种传统的建设模式造就了今天中国多数建设企业能力单一的现实。当前的业务模式转型,意味着这种传统的建设模式将被彻底改变。一是积极开展epC、mepCt业务。实现从传统建设模式向epC、mepCt业务转型,其实质就是推动中国建筑企业从施工总承包向工程总承包转型。需要注意的是,强势介入这些领域,企业必须具备领先的设备能力、强大的技术能力和高超的管理能力。二是主动介入以Bt、Bot、Boot为主的以投资推动为特点的的工程业务。随着市场的需求的变化,这些新型业务模式的需求越来越大,采用新业务模式必将大大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二)专业领域转型的发展模式

生产经营状况不同的企业,在实施转型发展时必须选择不同的、更加适合自身特点的模式。相对来说,如果现有的业务和业务模式存在难以逾越的转型困难,则这类企业继续从事融入新元素、有巨大市场需求的建筑业务,无意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选择这种转型模式,能够很大程度上平衡各个细分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周期。和许多行业一样,建筑行业的兴衰起伏也同国家的宏观经济高度相关。当宏观经济处于上升阶段时,各行业都会出现投资高潮,建筑行业受国民经济整体投资高速增长的拉动,也会出现高速增长。但当经济处于尤其是投资活动处于低潮时,建筑行业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因此,建筑企业如果要摆脱经济周期的影响,实现持续的业务增长,从事的专业领域也需要随着外部态势的改变而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陈君.提升建筑企业战略管理水平的途径[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01).

建筑工程公司盈利模式篇2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现状

建筑工程实行项目管理,是施工企业为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一种经营管理措施,现已成为施工领域的一种普遍做法。建筑企业实行项目管理的模式主要有两种:项目经理经济承包和公司集权式目标管理模式。项目经理经济承包,是指建筑企业与项目经理通过签订经济承包协议,将工程项目交由承包人进行经营管理,承包人向企业缴纳管理费,并实行内部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公司集权式目标管理,则指由公司选派项目经理及管理班子,签订“项目目标管理责任书”,项目经理负责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核算等全面管理,项目由公司统一核算,盈亏由公司负责。

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不同模式利弊分析

项目经理经济承包模式的利是:公司管理层次简单,经营利润稳定,人力资源要求不高。经济承包模式的弊是:项目经理追求较高利润,工程管理创优夺目标实现度较大;项目班子由项目经理独立组建,对公司自身人才培养不利;个别项目经理管理不力,经济承包出现亏损,会带来经济纠纷。

公司集权式目标管理模式的利是:公司控制人事自、采购权,能随时掌控目标实现程度,确保优质品牌工程的如期交付。集权式目标管理模式的弊是:管理机构庞杂、管理职能交叉,项目经理工作能动性差,极易造成施工项目的“前盈后亏”或“明盈暗亏”。

针对上述情况,结合两者优点,可试行“公司直属项目经理部”管理模式,以保证公司对项目进行有效监控,极大地调动经理的工作积极性,使之成为“以项目经理为核心,以施工项目为核算对象,以项目目标管理责任书为依据,以创建优质高效工程为目标,集施工生产和经营核算于一体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

三、“公司直属项目经理部”管理模式

项目部在组建和运行过程中须做到组织机构层次最简、人员配备精干高效、管理对象直接到位,实现“项目授权经营、专业施工保障、企业调控服务、考核真实可靠”的总体管理要求。直属项目经理部的项目经理由公司直接选派,签订“项目目标管理责任书”。项目部在公司授权范围内,对所承接项目的成本核算、财务管理以及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文明施工等方面负全部责任。公司主要着手抓好相应的制度建设,具体为:

1、项目经理的选聘制度:项目经理必须取得“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并采取公开招聘方式选择,选聘过程引入市场机制,严格审查项目经理的资信状况,全面了解项目经理的从业经历、工作业绩、经营管理能力和承担风险的经济实力等,择优选用。

2、《项目目标管理责任书》的签订制度:“项目目标管理责任书”是明确企业与项目经理部之间责权利以及对项目部实施经济考核的主要依据,项目部拥有承建项目的用人自、施工生产指挥权、技术质量管理权、施工进度控制权、建筑材料采购权以及项目成本核算等权力,并有权自主决定完成各项承包指标后剩余利润的分配。

3、授权制度:根据项目大小、项目实施点到公司总部的距离跨度和项目实施的时间跨度以及项目经理的个人素质等因素,明确企业对项目经理的授权范围、授权时间及例外事件的处置方式。对于远离总部的区域性项目部适宜采用事业部制的授权方式进行项目管理。

4、企业内部要素市场的建设制度:“内部人才市场”,公司负责技术管理人员的招聘、培训、考核,适时输送到各需用项目部;“劳务公司”,为规范劳务用工管理,符合政府行业管理有关规定,由指定几家劳务公司分包作业;“内部银行”,各项目部开立专门帐户,对其帐户下的工程款拥有自主使用权,公司可以利用自身资本、管理优势,为项目部疏通渠道,筹措资金;“材料采购中心”,公司由于施工项目多、材料用量大,可以把好材料采购关,建立合格供应商档案,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采购成本。

5、对项目的绩效考核制度:考核的依据是“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定量与定性相结合,重点加强对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成本、效益以及项目资金使用等六个方面的有效监督、检查,及时准确地掌握施工项目的经济动态,并根据绩效考核情况给予重奖重罚。

6、项目审计制度:根据项目大小、施工时间的长短,建立项目期间审计和终结审计相结合的项目审计制度,以保证施工项目的建设资金流和成本核算始终在有效监控之下。

四、实行“直属项目经理部”管理模式应注意项目风险的控制

“公司直属项目经理部”管理模式的推行,有利于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国内一些总承包企业“强化两头、弱化中间”为内容的机构改革是相辅相成的,它对优化企业各项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企业人才的有序流动、充实完善企业项目承包管理模式等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这种管理模式的推行过程中,应注意项目风险的控制:

1、转包风险。为防范项目经理将管理工程私下违法转包或分包,应在《项目目标管理责任书》中明确禁止违法转分包的内容以及违反规定应负的责任。此外,企业应该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加强检查监督,坚决杜绝违法转分包现象的发生,以免给企业带来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

2、施工风险。为确保项目部施工期间质量、安全、进度等方面符合创优目标要求,并避免出现质量安全问题,必须落实相关措施:在《项目目标管理责任书》中明确规定考核目标及奖罚措施;收取项目经理履约担保金,以增强项目经理创优的自觉性;工程部门必须加强对施工现场的过程监督管理,以国家、地方行业主管部门的规范和公司管理标准约束项目部。

3、债务风险。施工企业应严格对外采购合同管理,包括合同的签订、履行、收货、货款支付以及违约责任。应付货款由企业直接从工程款中扣下,并付至材料商帐户,预防债务纠纷。

4、税务风险。(1)使用假发票报账。部分项目经理使用现金购买材料,取得价格优势,然后再通过非法渠道购买的假发票来冲账。(2)成本不匹配。部分项目经理可能会利用社会上发票管理存在的漏洞,采用购买发票的办法来报账“凑成本”,以致成本与预决算不匹配。公司财务部门必须严格把关,并加强成本核算管理,以防范税务风险。

5、交接风险。直属项目经理部作为一次性的组织机构,在所承建的工程项目竣工交付使用后,也要随之解体。因此,在项目部解体时必须做好各项工作的收尾和交接,确保工程预决算准确无误,各种技术资料全面、完善,项目债权债务明确,防止出现“烂尾”现象。

建筑工程公司盈利模式篇3

进一步的调查则显示,蒙草抗旱的主营业务事实上长期被局限在有限的地域和空间内,几乎不存在跨地域扩张的可能,这也是导致其不得不接受“垫资”、“回款慢”等恶劣经营条件的根本原因。

另外,与东方园林(002310)、棕榈园林(002431)、铁汉生态(300197)等园林类上市公司相比,蒙草抗旱有着极大的业务差距,盈利模式、投资价值相去甚远。其行业属性十分模糊,难以简单的归纳到“园林类”公司,但在招股书中公司却将自己与上述园林类公司相提并论,带有明显的“挂羊头卖狗肉”倾向。至发行公告中,公司正式的行业划分则是“其他土木工程建筑业”,发行市盈率远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挂羊头卖狗肉毫无扩张潜力

蒙草抗旱招股书显示,公司超过95%以上的业务集中在内蒙古自治区内。而在内蒙古自治区内,蒙草抗旱的业务更只是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市——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乌海、巴彦淖尔市以及乌兰察布市等地占蒙草抗旱当年业务收入的比重在80%左右。

蒙草抗旱业务地域如此集中,究竟是缺乏扩张资金,抑或是本身就缺乏扩张的潜力和可能?

记者了解到,导致蒙草抗旱业务地域如此集中的原因,正是其主营业务的“特殊性”。尽管蒙草抗旱在招股书中把自己与东方园林、棕榈园林等园林类上市公司相提并论,但公司的业务实际上却与这些园林类公司差别很大。

蒙草抗旱近80%的业务更为专业的表述是“生态修复”,也就是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运用蒙草(内蒙古地区的草本植物)进行节约型生态环境建设,在沙漠地区、道路边坡、盐碱地等区域种植蒙草。剩下的20%业务是在上述内蒙古自治区的三、四线城市的公园和建筑物周边区域进行绿化(也是以种草为主)。

笼统的将蒙草抗旱归入“园林类”看似没有大问题,但公司实际上不仅没有多少园林景观建设,而且也没法分享园林景观建设的巨大市场。

以东方园林为例,东方园林以北京和深圳两地的政府城市景观园林工程和城市房地产开发中的园林建设为主,并在上市后积极扩张,近期在福建和湖北均有项目拓展。由于园林建设与城市扩张、地产项目相接轨,尤其是在房地产业的景气周期内,东方园林的项目都有充足资金保障,财务上体现为良好的现金流,以及较高的毛利率。这与现金流几近断竭的蒙草抗旱有着根本的差别。

同样的,棕榈园林在今年6月份快速切入山东市场,市政园林建设业务扩张步伐也在加快。

从上述分析中不难看出,蒙草抗旱引以为优势的“蒙草”恰也是其短板,在业务上将公司局限在降水稀少、干旱高寒、风沙大,自然条件恶劣的有限地域内。并且,与一般意义上的园林业务相比,蒙草抗旱的开工时段受到秋冬季节的明显影响,土石方工程量也更大,其业务模式的跨地域扩张潜力极低。

被地方政府牵着鼻子走

在上市融资后,蒙草抗旱将得以暂时减缓其资金压力,但却又始终无法摆脱被地方政府“牵着鼻子走”的盈利模式。

客户构成上,蒙草抗旱的业务对象多数为内蒙古自治区内的地方政府机构,其业务开展受到当地财政支出,以及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此前的文章中,我们曾指出蒙草抗旱在招股书中刻意粉饰其客户风险,关于“资金回收保障高”的表述存误导投资者之嫌。因为在财务数据的表现上,蒙草抗旱至2011年末的应收账款净额高达4.52亿元,占总资产比重达到64.38%,且绝大部分都是应收项目工程款。

客户大多数为内蒙古自治区内地方政府机构,同时应收账款又大大超过净资产、达到总资产的近7成,这充分说明蒙草抗旱一直以来的业务就是被地方政府“牵着鼻子走”。这种不得不将业务局限在内蒙有限地域的盈利模式事实上是一种劣势,但在招股书中却被蒙草抗旱描述为“竞争优势”,认为其在内蒙古市场上的优势首先是得益于公司的主力产品:蒙草多属于内蒙古本地植物,适于本地生态环境建设。同时公司高管在本地经营多年,还兼任当地风景园林学会副会长、政协委员等重要职位,具备一定的人脉优势。

成长与估值之惑

蒙草抗旱的成长性如何仍有待市场验证,在招股书中,公司仅提出“仍将主要专注于内蒙古地区的市场开拓,强化公司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以及整体抗风险能力”,但没有人知道在继续强化市场地域集中的风险后,公司如何能“提高抗风险能力”?

蒙草抗旱在发行公告中表示,其发行价格为11.8元/股,对应最近一期财报的摊薄市盈率仅22.69倍。而这一发行价格也被业界部分人士认为“偏低”,理由是诸如东方园林、棕榈园林、铁汉生态的动态市盈率集中在40倍上下。蒙草抗旱则表示,这一定价是“为充分考虑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利益”,因此“市盈率相对可比上市公司二级市场平均静态市盈率水平有一定程度折价”。

但是,盈利模式和扩张潜能与一般意义上的园林类公司相去甚远的蒙草抗旱,其发行市盈率低于这些园林类公司是否真的是“让利投资者”?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市场存在极大的分歧。

建筑工程公司盈利模式篇4

关键词:供应链建筑工程项目优化

1.引言

建筑项目工程管理历年来都受到了学术界各个领域的关注和重视,在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长期以来都不能保持好稳定的高水平盈利力,建筑工程项目的发展劣势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本文将从供应链管理的视角出发,结合国内外学者供应链思想下建筑工程项目的优化管理研究经验,根据当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自身的特征等,构建起基于供应链思想下的建筑工程项目优化管理模式,以便提升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2.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分析

当期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在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建筑工程项目的良性管理对成本的减少、效率的提升等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当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主要表现为规模日益增大、形式日益多样化等,一些超大型的建筑工程项目在市场上涌现出来,投资商和相关业主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期望也与日俱增;其次,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日益专业化,一些大型的公司如柏克德公司、福陆公司等开始对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一站式”的综合服务,包括了建筑项目的环境评价、融资管理、可行性研究以及工程设计、施工等方面的全过程、全方位的专业性管理服务;再次,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相关企业之间逐渐形成强强联合的局势,其综合技术水平也得到了快速的提升,这些成为当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逐步走入世界舞台的可靠保障。

2.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公司的专业性不够

由于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向来采用分业管理的模式,因此一个单独的企业很难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专业到位的管理。仅仅由施工企业、工程项目设计企业以及其他相关企业的强强联合很难对形成一个具备充分专业实力和强硬设计能力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大型公司,这种简单的在短时间内形成的综合性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公司不能提供全面的服务,无法适应当前项目管理市场激烈的竞争局面。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融资能力较差

工程项目市场的发展需要有充分的融资能力为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进展提供资金支持,建筑工程项目在前提的资金投入可以为项目的承包竞标提供可靠条件和必备的优势。但是当前我国大多数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公司的规模普遍偏小,资金融通能力较弱,融资能力的低下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现代化进展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管理模式和人力资源不能适应当前的激烈的竞争需求

我国多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由于受到历史的遗留因素还保留着一些传统的管理体制,管理层过于繁杂、职能交叉不明晰、信息堵塞等,不能适当现代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要求。同时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公司在人力资源上缺乏一定的专业优势,善于项目管理、项目营销和商务运行等方面的综合性项目管理人才十分缺乏,成为阻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走入国际市场的瓶颈之一。

除此之外,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在成本控制方面的管理方式也是十分落后的,长期简单的低成本控制容易导致企业的质量偏低、利润空间狭小等问题的出现,不利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科学管理经营。

3.基于供应链的建筑工程项目优化管理

我国建筑工程项目主要具备了如下特征工程项目的产品规模较大且复杂多样、施工周期长、合作单位多、生产活动的阶段性和流动性强等,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所具备的特征可以将供应链管理的思想融入其中,通过供应链管理对建筑工程项目各个阶段的物流、信息流以及资金流等进行有效的控制等,将建筑控制项目相关管理公司的利益融合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模型,降低建筑工程项目的交易、运作等方面的成本管理,对我国建筑工程项目进行优化管理,以便更好地适应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并解决当前棘手的问题。

3.1通过供应链管理将建筑工程项目内部各个管理单位之间形成一个相互信任、长期稳定的关系,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应该充分意识到技术经济的高速发展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在考虑到长远利益的前提下努力在利益相关者之间构建一种利益共享、长期稳定的伙伴关系,并在这些利益相关者之间构建一个利益协调、运行顺畅的管理模式,形成一个综合性强、专业水准高的建筑工程项目专业企业团队。

3.2将供应链管理思想融入到建筑工程管理中,构建一个开放性和共享性的平台,以更好地识别建筑项目工程管理利益相关者的期望水平并努力实现和平衡利益相关者的期望水平。利用供应链管理将各个利益相关者布局成一个有机整体来进行经营管理,扩大企业的综合运营规模,提升建筑项目管理公司的综合竞争力,以便更好地共同预测、防御和降低风险,在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中实现利益相关者互利共赢。

3.3基于供应链思想构建建筑工程项目优化管理模式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各个利益相关者需要参与到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运营中去,在整个供应链管理中形成一种系统的集成化管理供应链模式,逐步组建成基于供应链思想下的建筑工程项目优化管理模式。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结合当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具体的特征等,将供应链管理思想融入其中,并最终构建起基于供应链的建筑工程项目优化管理模式,以便提升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公司盈利模式篇5

关键词:回归分析;预测成本;确定目标

中图分类号:F234文献标识码:a

按照施工成本支出的数量与建筑业产值变动的内在联系。施工成本可分为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变动费用是指随建筑业产值的增减而相应增减的费用;如直接用于工程中的材料费等。固定费用是指与建筑业产值增减没有直接联系的,在一定时间相对固定的费用;如固定资产折旧费等。

区别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有利于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进行成本预测、规划目标利润、确定经营目标。但想要详细计算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是很难的,因为实际管理工作中,施工费用是按照其经济用途分类为: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施工管理费,由于管理条件等限制,施工管理费中就有很多费用很难区分其为固定费用或变动费用,如水电费,既有施工用电,又有现场照明、用水等;又如工资,每个企业实行考核办法不同,其计算方法又不一样;还有由于价格的变动、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定额的调整等,建筑业产值和变动费用、固定费用的关系也是不断变化的。

这里就某建筑公司连续11年建筑业产值、预算成本、实际成本资料,采取回归分析方法,预测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并确定其经营目标,进行一点探讨。

一、产值与成本存在相关关系

回归分析就是关于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变动关系用数学方程表达之。

在进行回归分析之前先进行一下相关关系分析。相关关系就是某一现象的标志与另外的标志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依存关系,但他们不是确定的和严格依存的,在这种关系中,对于某项标志的每一个数值,可以有另外标志的若干个数值与之相适应,在这些数值之间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但又总是围绕着它们的平均数并遵循一定的规律而变动。相关系数的公式:注:公式详见统计业务知识(5.1)

根据下表-1计算得出的r1=0.9997、r2=+0.9964,表明建筑业产值和预算成本、实际成本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直线正相关。其相关关系不妨用:

y1=b1x+a1(2);y2=b2x+a2(3)

两条直线方程来表示,其中:y1为预算成本、y2为实际成本、b1和b2为两条直线的回归系数(斜率)、a1和a2为两条直线的截距、x为建筑业产值。

表-1某建筑公司2003~2013年产值、成本表

单位:万元

序号年度产值

X预算成本

Y1实际成本

Y2预测预算成本

预测实际成本

12003886837882872918

22004860874919847895

3200510761146114110471088

4200619631894200318691881

5200733503106302731533123

6200841793785375839203864

7200963356053594359175794

8201067006159595962566120

9201166786090582562356100

10201273727008700968786721

11201388748311810382698065

∑4827345263445694526344569

二、预测成本

根据施工费用支出的数量与建筑业产值变动的内在联系,可将施工费用(变动费用、固定费用)和建筑业产值建立成以下函数关系。

即y=bx+a(1),其中:y为施工费用(成本)、x为建筑业产值,b为单位变动费用,a为固定费用。

从建筑业产值和成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其相关关系的分析,可以得出建筑业产值和成本之间的函数关系方程和相关关系方程是等价的,即与方程(2)或(3)中经济意义相同。

b1和b2为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的单位变动费用、a1和a2为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的固定费用、x为建筑业产值、y1和y2为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

将(1)式进行求导,可得方程:

∑y=b∑x+na

∑xy=a∑x+b∑x2即:

a=y-bx注:公式详见统计业务知识(5.8)

根据资料计算得:

预算成本的单位变动费用(斜率)b1=0.93,固定费用(截距)a1=51

其方程式:y1=0.93x+51(7);

实际成本的单位变动费用(斜率)为b2=0.89,固定费用(截距)为a2=125

其方程式:y2=0.89x+125(8)。

根据(7)、(8)方程计算,预测预算成本()、预测实际成本()结果见表-1(注:表内计算中固定费用、变动费斜率采用了更精确的小数值)。

三、确定经营目标

根据(7)和(8)式和盈亏平衡分析方法原理,确定其经营目标。

建筑企业盈亏平衡分析,是计算企业生产规模(产值、产量)达到多少时,企业的预算收入和成本支出才能相等、平衡。通过盈亏平衡分析,可以确定企业工程成本降低额为零时的建筑业产值、以及为实现的利税目标必须完成产值等。

1、确定盈亏平衡点

工程成本降低额即预算成本减实际成本,工程成本降额为零即预算成本减实际成本等于零,其函数意义:y1―y2=0即

(0.93x+51)―(0.89x+125)=0x=1850

也就是说某建设公司在现有条件下,要使工程成本降低额不为负数,那么全年建筑业产值必须达到或大于1850万元。

2、预测利润

如果计划全年完成建筑业产值为10000万元,那么预计工程成本降低额可以达到:

y1―y2=(0.93x+51)―(0.89x+125)=(0.9310000+51)―(0.8910000+125)=326

也就说企业完成10000万元建筑业产值,可以实现成本降低额(利润)326万元。

3、预测生产规模

如果该企业要想全年实现500万元利润,那么预计全年要完成多少建筑业产值:

y1―y2=(0.93x+51)―(0.89x+125)=500x=14350

也就说企业要想实现成本降低额(利润)500万元,就必须完成14350万元建筑业产值。

通过下图可以直观看到:y1和y2两直线交点为盈亏平衡点,i为亏损区域、ii为盈利区域。

总之,运用回归分析方法,预测成本、确定经营目标,比通过会计科目逐项计算要方便。此方法,不仅适用于建筑业,同样适合于工业等行业(如产值、产量和销售成本、销售价格之间的分析),还可以通过计算机建立模型进行快捷地计算。

参考文献:

[1]全国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编委会.统计业务知识第三版中国统计出版社

建筑工程公司盈利模式篇6

【关键词】建筑企业;融资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937(2016)11-0048-05

一、引言

当前国际经济处于下行期,股市持续下滑,金融机构银根收紧,企业的融资难度加大。对于资金需求大的建筑行业,融资更加困难,融资成本和融资难度严重影响其目标利润实现及可持续发展。不论是从自身建设还是从所处的大环境来看,建筑企业的融资问题都非常突出,亟待解决。建筑企业融资能力自我评价和提升是其生存发展的重要控制节点,然而针对建筑企业融资能力评价的研究并没有提出明确的解决方法,也就使得资金供需双方在投资与融资方面找不到目标和努力方向。同等条件下,建设单位更愿意选择融资能力良好、垫资能力强的建筑企业来开展项目建设。为求得资金的安全与收益,资金供给方也更加乐意将资金提供给融资能力强的建筑企业使用,可见融资能力强是建筑企业在资源竞争中制胜的法宝。

二、建筑企业融资机理

融资金额大、融资渠道少、以银行贷款为主是建筑企业的主要融资特征[1-2],但企业融资具有相似的融资过程和融资机理。融资机理是存在于资金融通过程中的各个构成主体之间作用关系协调的一个过程:在资金短缺时,建筑企业作为资金需求方发出资金需求信号并传递给潜在的资金供给方,资金供给方接收资金需求信号之后结合自己的标准对需求方作资格审核,在判别其满足审核条件后,便就融资事项与建筑企业谈判并提出诸如限制资金使用用途、定向偿还、资产配置等要求,最终在谈判要求协商满足之后,资金供给方予以办理融资手续并提供需求资金[3]。其机理如图1所示。

三、建筑企业融资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

融资能力内涵的识别利于融资能力影响因素分析,而影响因素的科学分析是构建建筑企业融资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最终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助力融资实践。

(一)建筑企业融资能力含义

企业融资涉及资金供需两方,从而融资能力含义也存在资金需求方和资金供给方两个角度,且站在资金供给方给出融资能力定义的较多[4-6]。另外,资金融通过程中资金供给方的审核条件和贷款要求的满足是关键[3]。站在资金供给角度结合融资过程和融资机理,在对前人融资能力定义总结的基础之上融资能力可定义为:融资能力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资金供给方考虑到自身资金条件,在对资金需求企业条件审核后,愿意提供资金支持的规模比大小[4-6]。其中,规模比是指资金供给方给予资金额度占资金需求企业希望融入资金总额的比率。企业获得的这一比率越大,表明资金供给方越乐意将资金提供给该企业,则在资金供给者心目中该企业的融资能力越强。

基于融资能力含义,企业融资能力影响因素主要存在于宏观环境和企业自身素质两大方面,竞争优势理论影响下企业自身素质是更大方面[4-7]。资金融通过程中,当银行决定是否贷款给借款企业时会考核企业条件,具体包括基本条件、质量条件和放款条件[3]。其中,基本条件是有关企业资质的硬性条件,质量条件主要考察企业的财务状况质量,而放款条件主要为项目建设必要、资金来源落实等有关借款企业的具体项目条件。另外,银行贷款利率同借款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和公司治理状况有一定的合理相关关系[8]。在企业自身素质方面建筑企业融资能力存在三个主要影响因素:企业财务状况、公司治理状况和建设项目情况[2-8]。不同的建筑企业承接的项目在建设规模、内容、周期等方面存在项目特殊性,不具有横向可比性,且承接项目的收益情况以及难以量化的企业公司治理状况最终都可体现于企业财务状况中。相比之下,企业财务状况具有计算方便、包络性强的优点,选择财务状况作为建筑企业融资能力研究的着眼点满足可行性和科学性要求。

(二)建筑企业融资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传统的融资能力评价主要从公司财务状况层面来设计指标体系,且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股本扩张能力、现金回收能力、成长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主要的第二层次能力指标[4-7]。其中,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资产管理能力是被一致接受的能力评价体系重要的组成指标。与理论相呼应的是,问卷调查(对建筑企业财务工作人员开展问卷调查,发出问卷150份,收回105份,其中有效问卷96份)所反映的结果指标也主要集中在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资产管理能力方面。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原理,结合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后得到在建筑企业融资能力评价目标层下,纳入指标体系准则层的指标有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和成长能力。

更进一步,建筑企业对资金供给方中的银行方面依赖性较强,银行对借款企业的要求较高,某些企业在借款时不得不转向担保公司寻求援助,则银行和担保公司在判断建筑企业融资能力强弱时在侧重点或侧重程度上应当存在不同,拟从银行和担保公司两个角度建立各自融资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准则层下的常用指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通过问卷直接向投资担保公司和银行以及相关专家作问卷调查访问以确认。其中银行方面的专家主要是华夏银行、华侨银行、东亚银行的工作人员和重庆大学财务管理方面的专家学者,共计13人。担保公司方面的专家主要是重庆某担保公司集团及其各个地方分部的信贷部经理,共计15人。最终银行和担保公司在建筑企业融资能力评价指标的选择上保持一致,得到具有层次结构的融资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三)建筑企业融资能力评价模型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将与决策有关的元素分解成不同层次,在分层基础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分析决策方法[9]。本文该方法的定性部分主要用于分析和选择建筑企业融资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二级和三级指标(见表1),定量部分则主要集中体现于建筑企业融资能力评价模型的构建,特别是模型中指标权重的确定。

层次分析法下,采用专家评分法从银行和担保公司两个角度来确定各个指标间的重要性相对大小,即根据专家打分分数来确定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以构造出层次分析法中的判断矩阵。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及各层次权重确定后,即可得到本文层次分析法建立的模型的基本形式:

比较银行和担保公司角度建筑企业融资能力评价模型,不难发现:(1)银行角度评价模型和担保公司评价模型在第三层方案层上的各个指标权重大小虽然存在差异,但同一准则层下的方案层指标权重大小顺序差异较小。(2)第二层准则层上权重大小的绝对顺序是无差异的,即均认为在准则层面,偿债能力是第一重要的方面,以后依次是盈利能力、资产管理能力和成长能力。(3)不同的是,担保公司角度的偿债能力占比更大,这表明担保公司与银行相比是更严重的风险厌恶者,这与实际情形相符。首先从二者规模上看,银行的注册资本金都有严格要求,担保公司则不然,且担保公司注册资本一般低于银行的注册资本,即担保公司的规模不及银行大,其风险承担能力不如银行强。其次,我国银行有其特殊的发展历程,在银行存在巨额呆账、坏账等情况下,出于资本金充足率的硬性规定,政府会伸出援手处理掉其不良资产,银行倒闭的情况是极少见的,可以说最后政府是银行的兜底者。而担保公司则不然,它完全是自负盈亏,面临的风险也就相对较大,从而将偿债能力看得更重。最后,问卷调查中担保公司的经理人也普遍认为担保公司比银行更惧怕风险,是更严重的风险厌恶者,印证了这一结果。

四、建筑企业上市公司融资能力评价

(一)样本企业筛选

样本筛选借用东北证券大智慧(经典版)中行业分类模块功能来完成,筛选标准有:(1)企业性质属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7-2011)中建筑业下的房屋建筑业企业;(2)企业的主营业务为建筑主体施工,且所占比例达到60%及以上。经过筛选得到10个样本企业,其结果见表4。

(二)融资能力评价

利用样本公司披露的2011―2014年财务报告、审计报告和财务报告摘要对样本企业融资能力评价的步骤为:(1)计算样本企业2011―2014年融资能力评价体系中涉及的财务指标,并计算其算术平均数。(2)采用均值和标准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3)计算评价值Z。得到各样本企业在两种角度下的融资能力评价值Z,如表5所示。

(三)评价结果分析

使用方案层指标均值计算评价值Z,得Z=0。而上述得到的评价结果中,中国建筑、宁波建工、空港股份、天健集团、中南建设的评价值Z>0,这样可以认为这些企业的融资能力评价值是在样本企业平均水平之上的,从而融资能力应当是较强的。而那些评价值Z

融资能力评价值Z可以说明企业融资能力水平所处的相对位置,一般也可以说明其融资能力的强弱。需要指出的是,融资能力评价是企业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和成长能力的综合,故决策者也需要结合准则层面的计算值甚至是方案层的指标原始值来加以考核,以便于理解和使用这一评价值并作出合理的投资融资决策。根据融资能力评价模型的计算结果,两种角度下样本企业准则层各能力的计算值结果及其排序情况如表6和表7所示。

五、结论

建筑企业融资能力评价中,银行和担保公司所关注的最主要方面是企业的偿债能力,其次是盈利能力,即关注借款企业或者被担保企业到期能否还款,以及企业借款是否可以盈利。但相比之下担保公司赋予偿债能力的权重较大,即担保公司更加关注偿债能力,是更严重的风险厌恶者。对主要从事房屋建筑主体建设的建筑企业上市公司进行融资能力评价,不论是银行角度还是担保公司角度,其融资能力评价值Z的大小顺序基本相同。评价值Z可以说明企业融资能力水平所处的相对位置,一般也可以说明其融资能力的强弱,可以为资金供需双方提供决策支持。融资能力评价值Z0的建筑企业数量相当,整体来看样本企业的融资能力都不强。融资能力评价值Z具有综合性,为了进一步科学决策,决策者在使用时需将其与准则层各能力的计算值甚至方案层的指标原始值相结合来考虑。

【主要参考文献】

[1]徐威.建筑企业资金困境及其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J].财经界,2012(7):80.

[2]郑宪强.中国建筑企业融资需求、渠道及对策研究[J].建筑经济,2011(5):28-32.

[3]胡奕明,周伟.债权人监督:贷款政策与财务状况――来自上市公司的一项经验研究[J].金融研究,2006(4):49-60.

[4]孙林杰,孙林昭,李志刚.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评价研究[J].企业管理,2007(5):146-150.

[5]吴岩.中小企业融资能力评价研究:层次分析法[J].中外企业家,2013(12):88-94.

[6]许良虎,胡晶晶.基于金融机构视角的融资能力概念辨识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商业时代,2013(24):64-65.

[7]王贵春,甘勤.上市建筑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研究[J].会计之友,2014(28):49-53.

建筑工程公司盈利模式篇7

新国都以金融poS终端软硬件的设计和研发为核心,从事poS终端的生产、销售和租赁,并以此为基础提供银行卡电子支付技术服务。公司本次拟发行不超过160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6350万股,募集资金2,36亿元投向电子支付技术产研基地项目、电子支付终端设备运营项目和运营销售服务网络建设项目。

税收优惠撬动财报业绩

数据显示,2007年至2009年,新国都分别实现毛利润8194万元、6137万元和4387万元,分别占主营业务收入的58.64%、56.88%和67.19%的高水平。而从同期上市的同行业公司来看,广电运通、御银股份、证通电子的毛利率3年平均值仅为49.59%、48.47%和41.39%。如此看来,比同行业利润率高出近10个百分点的新国度无疑是一枝独秀。然而细看公司财务报表,税收优惠则是公司轻装上阵坐享高收益的主要原因。2007年至2009年,公司享受税收优惠金额分别为437万元、673万元和1821万元,占同期利润总额分别为1533%、19.71%和39.19%,2010年上半年也高达29.70%的比例。而除去以上税收优惠金额,新国都的利润率则回归平民化路线。

招股书显示,公司2006和2007年度依据规定享受的执行税率为0.2008年度至2010年度执行税率分别为9%、10%和11%,而其子公司新国度软件2007年和2008年处于亏损,2009年所得税税率为0,在税收优惠的一路特殊照顾下,公司保持了较好的业绩增长。

上游一家独大加速瓦解

随着公司上市步伐的渐近,以及优惠税率的逐年消减,公司也将除去税收优惠的拐杖而自行独立。因而未来行业形势的发展即使机遇存在,同样也险象环生。随着银行业的快速发展,poS终端市场也在我国迅猛发展,尤其是2008年以后,持卡量的增长带动了第三方独立销售组织的兴起,商家对poS终端的需求显而易见。从poS终端的上游poS收单市场看,跑马圈地占领市场已经是当务之急,所谓poS收单是指签约银行或机构向商户提供的本外币资金结算服务。

银联商务是中国银联控股专业化提供银行卡收单业务的公司之一,由于早期poS机在我国发展缓慢,市场竞争较小,银联商务一家独大占有绝对优势。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的加快,单以深圳为例,深圳刷卡消费已经超过1200亿元。产生了每年逾亿元的庞大收单市场,面对丰厚的利润,刷卡市场中银行与银联之争已经风生水起,形成了纷繁杂乱的竞争环境,随后商业银行同银联制订了“自律公约”,从2009年起,深圳银行卡收单市场全面放开,这也就意味着所有银行都可以参与收单市场竞争,与银联商务共同分享收单业务的蛋糕。

再来看新国都2007年至2009年的客户情况,银联商务和广州银联支付是公司主要客户,对以上客户的销售收入分别占公司营业收入的89.96%、76.78%和47.78%,客户集中度较高。而上游客户正面临市场缩水和竞争加剧的风险,2010年公司与国内主要收单机构、也是公司最大的客户银联商务的招标价格较上一年度下降约10%。所以未来客户的采购计划以及客户的市场竞争能力将直接影响到新国都的销售收入水平。

按照公司招股书所说,由于经营历史、业绩规模、综合实力等原因,导致进入poS机行业门槛较高,但是参与竞争的企业,尤其是国内企业依然压力不小。深圳百富是国内最早从事poS终端生产的企业之一,2008年营业收入及利润分别达到4.94亿元和1.12亿元,市场占有率超过30%。2000年在a股上市的福建新大陆的销售收入2008年也已达到3.07亿元,营业利润9544万元。而美国惠尔丰是全球最大的poS终端生产供应商,在我国市场占据较强竞争力。从新国都财务报表看,2008年度,公司营业收入1.07亿元,净利润3100万元,相比较仍然缺乏规模优势。所以在市场内外夹攻下,新国都开辟新市场的条件也依然艰苦。

从以上情况看,无论从税收优惠还是市场竞争的客观环境来分析,新国都想要保持目前高毛利率已经不太可能。而从创业板开板以来企业上市前的“暴利”增长与上市后一路下跌的尴尬境地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对于制造业而言,唯有通过技术创新来推动企业发展才是回归财富增长的正道。

高起步攀登行业制高点

胡立元

一个创新型国家,必然需要一群具有创新型梦想并能付诸实践的创新型企业来支撑。当前,对创新能力的要求覆盖了全部领域,尤其对于拥有近14亿人口的我国来说,关乎民众健康的医药产业发展,不可能由外资企业来把持。我们需要一批能够带领行业走出产品附加值低、低价竞争格局的技术先导型医药企业。在近期过会的青岛华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之所以引起投资者和研究机构的关注,正是因为其走高质量高标准之路,树立了本土大输液企业的标榜。华仁药业是专业生产非pVC输液的企业,在高端非pVC输液领域具有绝对优势。

作为局外人,我们很难想象,看似普通的输液瓶和输液袋带给大输液行业的几经阵痛。1998年起,从更换输液玻璃瓶胶塞,到替换成塑料包装袋,大输液行业一路艰辛坎坷,每一次变革都是一次震动,也是对该领域企业的一次洗牌。但是这种变局并未给华仁药业带来困惑,相反,作为大输液行业的先行者和创新者,他们把变革当作企业发展的机遇。

高跨越起步

1998年起步的华仁药业,从起跑线上就开始了高端之旅。当行业内还在围绕玻璃胶塞问题讨论,塑料包装输液还只占5%的市场容量时,华仁药业就以2.3亿元的大手笔,从德国引进了三条非pVC软袋输液生产线,这在当时是全国最大规模的非pVC生产线,也是世界一流的生产线。

2001年11月,公司通过国家Gmp认证,开始规模化运营,当时生产能力2000万袋,2007年达到了5000万袋。同时,公司自主研发了双管双阀和无菌包装工艺,进一步提高了输液产品的安全性和无菌化程度,成为公司产品核心优势的又一亮点。

2006年,公司自行研发了“非pVC软袋输液加药连接管口盖”,并获得国家专利,该产品与公司非pVC软袋液配套使用,不再依靠进口国外软管和塞子,降低了单袋26%生产成本。

目前华仁药业已成为国内最大的非pVC软袋输液单体企业,年产能过亿袋,并是唯一具备产品覆盖50毫升到3000毫升全部规格非pVC软袋输液、双室袋和无菌包装输液品种的输液生产企业。公司所生产的基础性输液、治疗性输液和营养性输液达25个品种、57个规格,产品销售网络

遍及全国20多个省、直辖市的330多家医院。

医者仁心

医药行业每一次变革之所以举步维艰,因为它涉及无数人的健康和利益。作为行业领军者,不仅体现于技术上的创新,尽管这种创新需要勇气,它小心翼翼地维系着患者的安全,而一旦纰漏,可能终结的不只是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因此医药行业把质量比作企业的生命线,对于华仁药业更是如此。

成立之初,公司就以高标准建造厂房,公司专门聘请了欧洲著名公司,按照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颁布的Gmp标准来建设车间,并实施了“交钥匙”工程,公司主要技术负责人、管理人赴国外接受系统专业技术培训。

2001年起,公司注册了“仁”字商标,“仁”牌产品伴随公司一路成长,公司始终践行着“健康从点滴做起”的信念,以“使命重于泰山”的责任感,精心呵护着华仁的品牌与口碑。成立至今,公司先后被授予“山东省质量管理奖”、“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等多项殊荣,同时部分产品被认定为“总后勤部、卫生部应急储备物资”,并成为国家和军队战略储备药品中软袋输液定点生产企业。

华仁药业以创业者的大勇气,开启了规模化生产高端输液产品的先河,以大家风范的担当与执着,力撑行业领翠大旗。伴随资本化之路的启程,以“融智”与“融资”完美结合的华仁药业,必将为股民出现一个更具发展的辉煌未来。

科技撑起崛起的脊梁

陈爽涛

深圳作为开拓者的沃土,涌现出了华为、中兴、比亚迪、金立、好易通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企业,并引来了爱普生、阿尔卡特、富士康等众多外资企业以深圳为基点,开启拓展中国内地市场的高跨越。深圳发展的三十年,逐渐形成了以新技术、金融和物流为支柱的三大产业。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也正是从深圳起步,以成立起的坚实步履,成为国内精密电子零组件制造产业的翘楚。徘徊十年之久的创业板开启,为长盈精密带来了又一次腾飞的基点。公告显示,长盈精密拟公开发行2150万股股票,发行工作目前已正式展开。

无论从深圳的发展还是创业板的要求,甚至上升到民族产业的进步,唯有创新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长盈精密正是电子产业中创新型企业的典范。尽管长盈精密还不为人们所熟悉,但是他们的产品却渗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公司长期为三星、华为、中兴通讯、联想、海尔、海信等公司提供精密电子零组件。

创新成就七宗“最”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开发、设计、制造、销售手机机构配套件、LeD精密支架、精密模具为主业的部级高科技企业,主要产品有手机系列连接器、屏蔽件、滑轨、转轴、金属外观件;表面贴装式LeD精密支架;电子产品包装材料等。长盟精密能够从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源于公司强大的创新实力。招股书显示,公司拥有110人大型研发团队,专业技工、技师500多人,占员工总数的25%以上,同时公司每年将销售收入的8%用于新产品开发。

对于科技的重视,使公司多年来始终领跑在行业最前沿。2004年长盈精密成为中国本土企业中,率先开发出用于移动通信终端和数码产品的精密型电磁屏蔽件;2008年在中国本土企业中,率先开发出用于移动通信终端和数码产品的复合式电磁屏蔽件。2007年打破国外企业垄断,开发出移动通信终端和数码产品用的微射频连接器;同年在中国本土企业中,率先实现用于移动通信终端和数码产品连接器品种的系列化。2009年在中国本土企业中,率先开发出表面贴装式LeD精密支架和旋转式滑轨,并开始进人批量化生产和销售。公司新产品开发量大幅度增长,2007年、2008和2009年分别开发新产品459款、683款和1092款,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0%以上。目前,公司开发制造的用于手机和数据卡精密型电磁屏蔽件新产品开发量,位居全球第一,市场份额位居中国本土企业第一。

坚实脚步印记辉煌

长盈精密对于技术的探索和钻研,不断得到各方的认可。公司与三星、华为、中兴通讯、联想、海尔、海信、tCL-阿尔卡特、宇龙酷派、比亚迪、天语、国虹、金立和好易通等二十多家国际国内知名高端客户群体,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多次获得客户授予的“合格供应商”、“优秀供应商”、“卓越供应商”、“商业合作伙伴”等荣誉称号。2008年,公司被评为“部级商新技术企业”、“深圳市自主创新行业龙头企业”、“深圳市工业500强企业”:2009年,公司被评为“深圳市自主创新百强中小企业”。公司还成为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直属会员企业。

长盈精密以持续创新为动力,以自主品牌经营为核心,以开拓者的勇气和战略者的高度,引领中国精密电子零组件产业的快速发展。在世界竞争的格局中,正是以长盈精密为代表的企业,带领民族产业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之路,推动了产业的革新与进步,向世界重新定义了“中国制造”。借助创业板的平台和中国新兴市场的崛起,长盈精密必将实现从国内到国际的伟大跨越。

厘米厚度挑战科技主度

陈爽涛

一家门窗幕墙企业,以20余年的坚实步履,荣登中国门窗幕墙创新企业十强第一名的宝座,以行业内的专业与实力,参与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编写及多项国家、地方节能门窗幕墙标准的制定,更以其海内外不可撼动的领先者地位,承建了奥运场馆、世界第一高楼公寓楼迪拜公主塔、重庆喜来登酒店、英国曼彻斯特最高建筑Sarahtower、新加坡及马来西亚大使馆、迫拜帝王大厦、迪拜门塔等多项海内外大型重点工程项目,这就是一家民营企业创造的奇迹。在北京嘉寓门窗幕墙股份有限公司踏上创业板荣耀征程时,正是其背后的每一项典范工程,成就了企业的辉煌今天。

如果说门窗传统的意义仅是起到采光、安全防护功能的话,那科技的进步与技术的创新,则重新定义了门窗的内涵和外延,节能门窗不但更具保温性,同时会根据室内状况自行调节,改善居室环境质量。嘉寓股份从创立之初起,就以科技铸造企业精品,伴随中国建筑节能门窗幕墙行业一道成长。公司是目前中国领先的节能门窗、幕墙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产品定位于大型公共建筑、写字楼、中高档住宅,全面提供节能门窗、幕墙整体解决方案。

科技打造建筑华贵外衣

嘉寓股份创立之初,就注重运用科技创新提升节能产品性能,并先行跨入了科技升级产业梯队。公司借助计算机CaD系统、三维建模、动态模拟与仿真等技术在研发、产品、工程设计的应用,获得了最优化的设计方法,提高了产品设计的精准度和快速反应能力,缩短了产品的设计周期和工程施工时间,降低了产品的制造成本,提升了综合竞争力,并形成了以高档为主、中高档并存的产品模式。嘉寓股份节能门窗品涵盖了内开、内开上悬、折叠推拉、推拉上悬、外平开、外上悬、中悬翻转等多品种、多规格的百种产品系列,极大满足了市场需求。

公司自主研发的“高稳定性、可高效安装的节能门窗系统”和“具有防水、隔热、隔音性能的节能门窗系统”,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自主研发的“嘉寓牌穿条式铝合金节能平开窗”于2005年11月通过了由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主持召开的部级科技成果评估,认为“嘉寓牌穿条式铝合金节能外窗采用了三种热疏导形式,尤其是将对流热疏导形式也运用其中,在业内技术层面上尚属首例”,“产品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小产品登顶大舞台

嘉寓把看似普通的门窗不仅用于奥林匹克水上运动中心、国家体育总局、军事博物馆、北京aBp总部基地等国家标志性建筑,更把中国制造引领到海外市场。一向以高品质、奢华著称的迪拜建筑商也选择了公司产品,“嘉寓”产品先后被用于迪拜公主塔、迪拜门塔、迪拜帝王大厦等著名工程。公司在海外知名度的提升,带来了销售量的持续攀升,截止目前,公司国外销售收入占公司销售收入的16%。

建筑工程公司盈利模式篇8

4季度业绩迎来触底反弹,转型效果初现。公司2015年业绩下滑较大,且净利下降幅度远超营收下降幅度,主要因:(1)宏观建筑行业低景气外因;(2)转型建设工程领域互联网+平台服务商投入较大;(3)员工持股计划带来的9438万管理费用。不过对比2014年以来的分季度财务数据可以发现,15年下半年以来业绩出现向好趋势,且四季度实现营收正增长,归母净利负增长大幅减少。随着建材电商平台、金融贷款、大数据和征信业务的逐渐成熟,公司“专业应用、产业大数据、产业征信和金融”的格局越发清晰。此外,公司收购的芬兰子公司增长稳健,进一步整合并拓展国际市场。

B2B旺材电商2.0,差异化发展良好。公司通过旺材电商获得聚量价格,汇集开发商、建筑商、供应商核心人员认同,并在2015年6月启动采购优化业务,三年战略签约用户超过100家,签约额超过10亿。旺材电商专注做第三方交易平台,不涉及自采业务,提供比价报告,专注服务二三线城市中小地产商,客户粘性强,且国内类似平台电商数量较少。目前公司已完成旺材2.0产品研发和业务设计,为2016年全面启动电商模式奠定基础。

专业应用形成服务产业发展逻辑起点。面向建设工程领域的专业应用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公司产品通过Bim技术打通并覆盖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进而施工业务与项目管理业务的整合为公司带来上下游战略核心数据,实现智慧建造和智慧运维。目前Bim2.0即施工阶段的应用刚刚起步,国内缺乏相关的竞争对手,具有较深的业务壁垒。同时国家政策支持Bim技术,要求到2020年国有投资的大型项目必须应用Bim技术,有利于Bim的推广。

建筑工程公司盈利模式篇9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作为中国最大的建筑地产综合集团,中国建筑直接受益于本轮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行业面向好,同时,又正值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试点时期,公司的发行符合市场的期望,将为资本市场再添优质蓝筹股。

中国建筑是中国最大的建筑房地产综合企业集团、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最大的跨国建筑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住宅工程建造商。依托房屋建筑工程、国际工程承包、房地产开发与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资及设计勘察五大业务板块的有效互动,中国建筑致力于为境内外客户设计并实施各种特大型与大型复杂工程项目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在各个业务领域都取得令人瞩目的优秀业绩。如“中国第一高楼”上海环球金融中心;被誉为2007年世界建筑奇迹的中央电视台新址;以“水立方”为标志性项目的二十个奥运场馆及配套设施;被誉为欧洲第一高楼的俄罗斯联邦大厦;被评为二十世纪十大建筑的香港新机场;建国以来东北地区投资最大的铁路项目哈大高铁;亚洲最大的交通综合枢细――京沪高铁南京南站;荣获中国房地产界最高荣誉“詹天佑大奖优秀住宅小区金奖”的“香蜜湖1号”;结构设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体现现代技术和传统文化完美结合的黄帝陵等。

中国建筑经营业绩多年来在同行业中名列前茅。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中国建筑总资产2,041.6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约153.8亿元。200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2,020.97亿元,其中房屋建筑工程业务收入1606.2亿元,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资业务收入177亿元,房地产开发与投资业务收入188.2亿元。

依托优秀业绩,中国建筑成为我国建筑类仅有的一家连续四年被国务院国资委评为中央企业年度经营业绩考核a级的企业,也是唯一一家首批进入国资委确定主业的中央企业名单中的建筑房地产企业。在7月9日公布的财富500强中中国建筑荣列第292位,提前完成进入世界前三百强的目标。

招股书显示,中国建筑本次a股发行采用网下向询价对象询价配售和网上资金申购发行定价相结合的方式,发行数量不超过120亿股。募集资金主要应用于重大工程承包项目的流动资金、基础设施投资项目、普通住宅类房地产开发项目、购置施工机械设备、钢结构加工基地项目等,同时剩余资金将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中信证券指出,中国建筑与各地政府的良好合作关系及通过工程施工置换低成本土地的优势非一般地产企业可及,而出身工程项目管理的地产项目经理在质量及成本控制方面具独特优势。此外,作为大型建筑企业其施工业务稳定的经营性现金流、良好的融资渠道和较低的融资成本可为公司房地产开发业务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

由于发行价格还未确定,中国建筑总融资规模的确切数值还不得而知,发行价格高低将直接影响此次巨无霸的融资规模,目前多家研究机构都预计此次ipo规模将在400亿元以上,部分机构给出的价格区间则在3.4~4.4元之间。

北京某券商的投行部主管指出:“中国建筑定价或将会成为大盘的一个风向标。首先,定价高低势必影响后市的走向,同时对监管层而言很可能也被视为―个市场信息的重要反馈,当然也是投行市场影响力的一次检阅。”

上海某大型券商研究所的建筑行业分析师则称:“保荐人按照发行120亿股测算的中国建筑2009年epS为0.15元。我们估计z009年epS为0.18元。其市盈率定在30倍以上,价格下限为3.8元。”

而深圳某基金公司的一位行业研究员对中国建筑的估值则趋向保守,他认为pe不应该超过28倍,估值下限约为3.39元。

据接近该ipo保荐人的人士对外透露:由于中国建筑早在2008年6月就已经过会,但一直未拿到证监会的批文,0.15元的2009年epS(每股盈利)是在2008年给出的判断。该人士表示正式的研究报告将对epS有所调整,原因是2009年的经济环境尤其是房地产市场已经触底反弹。“中国建筑的业务可以分为两部分来进行估值,建筑业务和房地产开发均可以参考已上市的行业龙头。”他表示,“而且今年房地产市场回暖趋势明确,公司盈利肯定好于2008年预期。”

上述分析师认为:中国建筑的最大亮点在于房地产开发业务,目前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仅次于万科。不过,一位规模位列前十大的北京某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却对公司的成长性有所担院,他认为:“中国建筑的长期增长可能受到旗下建筑业务的局限。而且无论是建筑业务还是房地产开发,和宏观经济的相关度都很大。”

因此,如果参考上述基金研究员的估算――最低估值3.39元,而按照中国建筑最多发行120亿股计算融资规模约为406.8亿元。

建筑工程公司盈利模式篇10

论文关键词:公司房地产规模经济集权化管理房地产战略

论文摘要:一直以来.公司房地产仅仅被视为是一般建筑,但是往往对公司的发展甚至生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跨国)公司的快速增长和改革的不断深入.公司房地产投资得到了不断的增长。为了有效管理公司的房地产投资组合,公司成立了专i"1部门.组织了专业人员对这些资产进行管理,文中对此作出了分析除了对公司房地产发展历史进行了概述,还为目前正面临着相似增长路径的公司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并提出了建议

1什么是公司房地产

公司房地产(CorporationRealestate.CRe)指的是非房地产公司所拥有的土地和建筑物在当今的市场环境中.很多非房地产公司出于经营.投资或者公司发展的目的而投资于公司房地产在很多情况下.公司房地产已经成为很多公司最大的资产项目自20世纪初.公司房地产相关的活动已不仅仅是企业活动.而开始慢慢在经济管理和学术界有了独立的地位同时.公司的不断增长.以及相应公司房地产开发项目的不断增多和投资组合的不断扩大.引发了对公司房地产进行专业管理的迫切需要

自20世纪80年代初.企业对公司房地产管理的角度有所改变。一方面.企业尽量合理化自身的公司房地产投资组合.外包相关的工程和建筑活动.另一方面.企业对公司建筑的架构和形象越来越重视。大多情况下.部门地位的转变会引发公司房地产角色的转变。曾经许多企业拥有很庞大而集权化的公司房地产管理部门.而如今大部分的公司都将房地产责任和相关活动分散化,只保持数量有限的工作人员,负责企业、区域或国家房地产资源和能力的管理。本文将对公司房地产历史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

2从大规模生产时代至20世纪70年代

早期的公司.企业家拥有企业的所有资源,需要自己雇用人员去实现其企业目标。企业并不需要复杂的组织结构.足以达到控制传统生产线的目的。在工业革命期间.以及20世纪初大规模生产时代起初阶段,大多数公司都对自己的增长前景相当看好.管理的重点都放在如何提高生产机制的效率上。公司成长的优势主要在于大规模的生产,即规模经济。而机械化的生产过程正为公司迅速发展创造了机会。因此,为了扩大生产。许多传统的、家族式企业不得不进行外部融资,以筹集所需资金。

20世纪初在荷兰.大多数企业不是由荷兰政府创建就是由家庭创办.其生产规模和活动内容局限于单一的产品或者市场.并且基本只在本国国内运营。由于企业规模和生产活动范围的局限.企业的组织结构基本是扁平的。集权化的结构,企业的战略基本定位于生存和扩大组织规模。由于环境相对稳定的,对组织的结构没有太大的要求。很显然.功能性的组织架构使很多公司的生产、销售和相关工程有了紧密的联系,企业领导者/创始人能够控制几乎所有的企业活动。为了进一步扩大企业的规模。公司十分重视对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以及相关工程支持。随着组织整体的增长,一些企业活动的功能被独立划分出来,形成了企业的独立部门。

鉴于对公司房地产的需求不断的增长,同时又缺乏一个专业的公司房地产市场.企业不得不自己管理房地产以及其他资源。20世纪3o年代初,已有不少工业企业建立了设备齐全.人员配备完整的房地产部门。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部门涉及很多技术学科,雇用专业的建筑师以及工程师。关于成立专门公司房地产部门.最有名的论点如下:

(1)从技术上和财政上控制所有建筑相关的活动;(2)标准化的建筑设计;(3)保证人力资源的供给:(4)通过公司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创造并维持一个公司的形象

3经济体系的重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公司规模不断增长,商业活动在地域上不断得到蔓延和扩张.导致了越来越多样化的公司房地产投资组合。为了适应企业的地域性扩张.公司开始由传统的功能型组织结构转变为地域型组织结构。与此同时.公司开始将企业总部及其工作人员的职责下放到各个当地组织和分/子公司企业的不断扩张.不但导致了总部对房地产的进一步需求.同时也需要对企业总部以及各职能部门的作用进行再思考。总部存在的重要性.并不是体现在为各工程部门提供技术支持。而是建立内部服务机构,提供各种所需服务以及场所。比较集权化的总部相关部门通过授权当地执行部门作出投资决策.或者决定建筑的设计以及施工方案.但越来越多的业务活动均由当地有关部门自行作出决策。房地产相关事宜往往由相关工程师支持当地公司管理者进行处理。因此,对当地公司的房地产及其管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公司总部的房地产部门的职责越来越多的局限于规则的制订以及投资的审批上.并且这些部门的作用正不断减弱。

直到20世纪60年代.希望扩大自身建筑面积的公司不得不自己动手建造.雇用所需工作人员进行设计与施工过程的管理。同时,随着持续的扩张。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公司房地产,这引发了企业对现行公司房地产战略的重新审视。由于缺乏替代性融资手段。

企业被迫收购物业的所有权。为了取得收购所需要的资金,企业不得不动用股本或者从金融机构借人资金。然而企业的重点在于发展.集中有限的资源应用于其核心经济活动.这就引发了对租赁的需求.并因此促成了专业的公司房地产市场的出现

420世纪80年代至今

直至2o世纪8o年代.房地产部门通过有效管理其房地产项目及投资.不断得益于租金收入的增加和资产的增值.公司房地产对企业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然而自80代后期以来,这一地位完全改变了。20世纪8o年代引发了房地产管理方法的新突破(ebert,1993年)。20世纪80年代后期。房地产资产价格不断上涨.资产价格被市场歪曲反应。最终导致了“日本的泡沫经济”翻。

1991年.日本泡沫经济破灭。房地产价值大幅下跌,同时也影响了美国房地产市场。除了房地产价值被高估以外.房地产市场还面临着供过于求的严峻挑战。结果。由于过剩的供给。在1986年至1993年间,资产贬值最高达到了50%(Louargand和lambert,1996)。公司重组.员工下岗,企业开支计划重新制订。激烈的竞争和改革的潮流迫使企业重整其业务流程。降低经营成本结果导致了数千名员工被裁员.数以千计平方米办公楼和生产车间被处置压缩人力资源成本后.作为企业第二高成本的房地产引起了很高关注。公司房地产价值可高达企业总资产的20%~25%,而花在房地产上的相关费用更是高达总收入的5%~8%(Vea1e.1989)八十年代初无疑是公司房地产投资管理的一个真正的转折点企业战略思维的转变和房地产需求的变化都改变着公司房地产管理的原则。20世纪80年代以来.公司房地产业界一直被企业内部设置所影响国际化不仅开辟了新的机会.也使企业面临着众多困难.如何管理全球性的房地产投资组合是一个新的问题兼并、危机和重组都要求公司不断反思其内务活动。

1980年代至1990年代间.一大批房地产对外转移.无疑给公司房地产转型提供了很好支持越来越大的赢利压力、来自股东和金融市场的压力.以及被收购的危险.都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提出了很高要求.如何最大化股东收益成为十分严峻的挑战增加盈利能力也意味着必须降低成本为了实现保底收益.企业不得不裁减大批管理人员和行政人员.削减库存,增加设备使用率,出售回报率低的资产,再造生产过程。

在所过去的几十年里.公司房地产业界经历了很大的转变房地产市场的专业化、公司设置的过渡和转型.以及相应的职员和支持部门角色和职能的变化.促使企业重新思考如何管理其房地产。

5公司房地产的未来

通过观察众多公司的转型过程.不难发现:非房地产公司已经越来越重视对其房地产投资的管理.纷纷建立内部房地产管理部门(CRem),并制订房地产策略[61。通过公司房地产部门的建立.加强同外部各方的合作.企业加强了对房地产资产的管理此外.对于房地产资产的管理.企业往往从4个不同的角度人手转变对房地产的认识.平衡四个角度之间的关系.为企业获得最大的增值.这同时也影响了房地产管理部门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1980年代至1990年代间.一大批房地产对外转移.无疑给公司房地产转型提供了很好支持越来越大的赢利压力、来自股东和金融市场的压力.以及被收购的危险.都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提出了很高要求.如何最大化股东收益成为十分严峻的挑战增加盈利能力也意味着必须降低成本为了实现保底收益.企业不得不裁减大批管理人员和行政人员.削减库存,增加设备使用率,出售回报率低的资产,再造生产过程。

在所过去的几十年里.公司房地产业界经历了很大的转变房地产市场的专业化、公司设置的过渡和转型.以及相应的职员和支持部门角色和职能的变化.促使企业重新思考如何管理其房地产。

5公司房地产的未来

通过观察众多公司的转型过程.不难发现:非房地产公司已经越来越重视对其房地产投资的管理.纷纷建立内部房地产管理部门(CRem),并制订房地产策略[61。通过公司房地产部门的建立.加强同外部各方的合作.企业加强了对房地产资产的管理此外.对于房地产资产的管理.企业往往从4个不同的角度人手转变对房地产的认识.平衡四个角度之间的关系.为企业获得最大的增值.这同时也影响了房地产管理部门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公司房地产技术支持的主要工作就是协调处理与外部服务提供商的关系.把握内部房地产资源和能力发展的方向企业经营者应该在内部房地产部门和外部服务提供商提供的高质量服务之间作出慎重的选择。公司房地产部门应有计划地利用房地产为企业创造价值.作为核心业务的一个补充而公司房地产技术支持.作为平衡企业整体协同和部门自治的有效武器,应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为企业的高效率运作作出贡献综上所述.总结公司房地产的发展趋势如下:

(1)随着企业地域的不断扩大.产品的不断多样化.地方企业业务活动和总部战略/金融活动逐渐开始分离。(2随着总部和地方企业空间和管理层次上距离的不断增大.当地区域的工作人员和支持部门不断增加。(3)统筹规划房地产活动、实现规模经济是建立房地产部门至关重要的目标.而企业经济活动的规模和范围就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房地产部门建立在企业总部或者是当地子/分公司。(4)企业活动的国际化以及相应的公司房地产的全球化地理分布.需要更加广泛的知识体系和更加专业的技术支持.也同时需要跟更多的外部服务提供商进行合作。(5)集中的公司房地产管理使公司房地产能够更加有效地被利用.也因此为企业增加了盈利能力。(6)一个组织扩张的模式,无论是通过自然发展还是被接管,都会影响到公司房地产管理(CRem)。(7)公司房地产管理(CRem)最初被引用的原因和公司房地产(CRe)部门最初的角色和地位.依旧影响着公司房地产管理(CRem)当前的组织结构和发展策略。(8)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司房地产管理(CRem)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转型期.从中央集权式管理.到地方分散化管理.再到如今的统筹规划式管理(9)随着时间的推移.房地产活动的重点也从建筑转到了使用.再到如今的协调及规划企业资源使用显然.在公司房地产领域.没有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任何一个组织都必须在业务响应能力和规模经济优势中找出一个平衡点有效的公司房地产管理.就是在最大化房地产投资组合收益和最大化房地产对企业核心业务的价值中找到合适的平衡点每个平衡点都是针对组织设置而确定的.都有自身的缺点和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