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算化会计的优缺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5:50

电算化会计的优缺点篇1

(一)电算化的会计核算流程现状近些年来,企业在寻求突破,作为企业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可以说是作为企业维持持续经营状况的关键,会计也在寻求改进。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就是一个标志,但是在我国电算化的普及还是很低,而且分布的不平衡,主要是在一些国有企业和大中型企业中,它缓解了会计人员的压力,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但目前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并没有真正地脱离原来手工会计核算模式的束缚,仅仅是把手工的会计核算流程编入了会计软件之中。(二)电算化的会计核算流程分析会计电算化,顾名思义就是把会计工作放入计算机中,由会计人员在计算机上处理整个会计核算的流程。会计人员把原始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对于凭证的制定或者汇总都不需要,由于整个核算流程是单一的处理原则,会计数据的输入直接影响了最后会计报表的结果。整个会计核算流程中的每一环节,都是有着紧密的关系的。(三)电算化会计核算的应用会计核算的结果就是提供会计信息,使管理者能够及时有效地了解其所需要的信息。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在社会经济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信息技术给我们社会生活、经营业务、管理理念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而会计电算化以其高效、自动、方便、准确、及时等优点日益受到广大财务人员的欢迎,都在积极地推行电算化,加强电算化的应用与管理。会计电算化的迅速发展的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多种会计核算软件的出现。

手工会计和电算化会计的会计核算流程的对比分析

(一)手工的会计核算流程图根据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性质及规模大小的差异,手工作业下的账务系统可以采用五种账务处理流程:(1)记账凭证账务处理流程;(2)日记总账账务处理流程;(3)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流程;(4)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流程;(5)多栏式日记账汇总账务处理流程。下面列举其中的一种核算方式,通过图示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会计核算的整个流程:图1记账凭证账务处理流程由图1可以了解到:这种核算流程可以清楚地知道数据的流向,但是它的登账工作量太大。(二)电算化的会计核算流程图电算化会计的核算流程与手工会计并没有太多的区别,它只是运用了手工的会计核算流程的模式,将其添加到计算机中:图2在对手工方式下财务数据处理流程分析的基础上,吸取手工方式下的优点,利用计算机具有的自动计算、记忆和存储等功能和运算速度快、不知疲劳以及计算准确等特点,克服手工方式的不足,设计出电算化的会计核算方式。(三)两者之间会计核算流程对比分析通过分析上面的传统会计核算流程图和电算化会计统计流程图,我们可以发现二者之间的优缺点:1.手工的会计核算的优点:(1)有利于会计信息的保存。手工会计都是以纸质为基础的,对于纸张而言,有利于保存。(2)会计核算的流程能够同时进行。会计核算流程的每一个部分都是分开的、独立的,会计人员不必按照步骤一步一步的去做,可以同时进行几个步骤。(3)能够清晰地反映出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会计核算流程中,凭证的登记及账簿的记载等都是与发生的经济业务活动一一对应的,直到编制会计报表。2.手工会计核算的缺点:(1)会计信息不具有及时性。手工的会计核算流程,每个月都要进行一次结算,而且都是到了月底才结算,这样的循环模式,使的会计核算具有一定的周期性,那么管理者就不能随时了解到会计信息了。(2)账页篇幅较大,不利于会计人员的分工。(3)工作量比较大。(4)会计核算都是人工完成,不能实现资源共享,造成了不必要的人力、时间的浪费。3.电算化下会计核算的优点:(1)在会计电算化下,会计核算流程中,避免了重复抄录、容易出错及传递缓慢等问题,从而可以大大提高会计数据处理的效率和质量。(2)不需要大量的会计人员。(3)在输出报表时有利于试算平衡。(4)还可以避免一些会计人员作假。4.电算化会计核算的缺点:(1)与现行的会计法规相违背。在电算化会计核算的流程中,会有“反审核、反记账、反结账”的功能,这样的做法在计算机中很少留下改过的痕迹。(2)会计信息的保存不具有安全性。因为电算化下会计信息的保存是在计算机上,一般情况下,如果电脑出现问题,那么电脑中所保存的东西也将有所损失。(3)在电算化的会计核算中,由于所有的数据都是在计算机上处理的,那么会计人员可以改变里面的数据使企业获得更高的利益,但是却不易被发现,这就使会计人员容易犯罪。由此可以看出,同手工会计相比,电算化会计更适合现代化企业的发展,但是电算化会计也有着它本身的缺陷,电算化下的会计核算流程也需要改进。会计核算流程应当使需求者能够随时可以了解到会计信息,这样才能使的需求者做出正确的决策,这在网络的形式下才可以实现,因此,会计核算流程的网络化是一种发展趋势。

网络环境下的会计核算流程

(一)网络环境下的会计核算流程在网络环境下,所有工作都是在计算机上自动生成的。网络环境下的会计核算流程如下:由经济业务的发生,在电脑中形成电子账单,会计核算中心的人员就会对这些单子进行审核,并编制凭证,同时电子账单和凭证都会自动地保存到数据库中,然后形成会计报表,同时会对报表上的数据进行分析。整个会计核算流程中都是处在互联网的平台上,并且是对外开放的,决策者或者一般的人员都可以随时从网上了解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二)网络环境下会计核算流程的优缺点分析1.网络环境下的会计核算的优点:(1)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在网络环境下,企业内部,各个机构都是互相协调同时工作的,而会计核算的集中性使的信息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2)降低管理和操作成本。网络化会计是以无纸质化为突出特点,在网络环境下,会计部门能与其他职能部门协调工作同步运作,这样就降低了成本,况且,所有的活动都是通过网络进行的,对于资料的传递也都是电子化,会计人员就没必要与大量的纸质性文件打交道了。(3)能够避免坏账的产生和计算失误导致的不良后果。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在记录会计凭证及登记账簿等过程中,由于计算的繁琐复杂,使的会计工作量加大,容易出现错误,而在网络环境下,会计核算的流程大大简化,避免了这种情况的出现。(4)时效快,网络化办公,集中便捷。在网络的环境下,会计核算流程的过程是在一个集中的区域完成,对于记录凭证、登记账簿及报表的编制输出等都能够及时的完成,而这一系列的过程,都在计算机上完成,信息使用者都是通过网络来随时了解信息的。(5)网络化下的会计核算流程,对于最后的会计报表,也不需要会计人员的分析,在整个流程结束时,对报表的分析也随之自然的产生。2.网络环境下的会计核算的缺点:(1)会计信息的安全性不高。会计工作的整个流程都与外界相连,由于网络的影响,会计信息是可以共享的,会计信息的传递速度加快,传递的零距离化,就使的会计信息容易泄漏出去。(2)网络为企业提供了便利,但也使的许多企业投机取巧。因为所有的经济业务都是在网上交易完成的,我们不可能去实地考察,有时候企业为了提高会计利润,就会制造一些虚假的数据进行核算,也或者本来一些不存在的企业在人为因素下,利用一些虚拟的数据来核算。而会计核算的整个流程中,都是数据的核算,对于外界的侵入、改变或者丢失一部分数据,都会使最后的会计信息不准确。(3)在网络环境的影响下,会计工作缺乏有效性的监管。网络是在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的,对于这方面的法律是少之又少,企业的会计准则及法规也不完善,没有实际的地址,同时对于公司的注册也没有那么明确的要求。在网络的影响下,每个公司的核算都是在同一个舞台上操作的,只要想知道,就可以上网查阅获取相应的信息,但是这样也使的各个公司之间乃至更大范围都无法实施强有力的监管。(4)会计核算的流程都是以电子的形式保存的,但是电子信息的储存不稳定性很高,因会计的网络化是基于网络的基础上的,且是以计算机为载体的,如果会计信息系统或计算机出现问题的话,就会对以电子形式保存的会计信息产生影响。从网络环境下的会计核算流程的优缺点中,我们可以看出,它弥补了会计电算化的会计核算流程的缺点,这样的核算流程能够使我们随时地进入企业之中了解信息,为决策者随时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虽然网络化下的会计核算流程也存在着缺陷,但是也不妨碍会计网络化的发展。因此,会计网络化是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会计核算流程的网络化也是必然的。(三)网络环境下的会计核算流程应用分析网络时代改变了整个社会经济的生产方式和生产结构,打破了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改变了会计赖以存在的环境,由此也动摇了传统会计理论体系。会计核算作为会计理论的一个部分,同时也受到了冲击。在网络环境下,商品的交易方式“无纸化”,电子票据、电子凭证等将取代手工,而且自动完成账务处理。信息使用者可以随时从网上查阅相关知识,做出正确的决策。面对网络所带来的变革,我国在会计的应用上也是少之又少,在出现的电子商务中,会计网络化也是初出茅庐,有很多的问题有待我们去解决。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会计网络化使的会计核算涉及的范围变广,由最初的静态核算形式转变为了动态形式,监督的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四)网络环境下的会计核算流程的发展趋向分析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社会各个领域都在向前发展,而且都在与网络进行融合,各行各业的管理者都在慢慢地把网络运用到其中,而会计也在这改革的浪潮中。在网络环境下,会计核算突破了时空和区域的限制,使的会计核算的范围变大,也使的原有的会计核算流程必须进行重组、改造。网络的发展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会计网络化是会计史上崭新的一页。随着大家对网络知识的认识,网络所能带来的好处也是那样的明显。自从加入wto以后,我国经济将迅速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经济的繁荣发展和市场的全面开放,必将对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进程产生新的推动力,管理和电子商务软件的需求将大大增加。财务、供应管理一体化应用的企业级财务软件将成为财务软件市场的主体。网络对原有的会计理论、会计方法等都会产生巨大的冲击,从而引起会计制度、会计管理的变革。会计网络化将会使的会计向现代化管理冲刺,使的会计实现管理一体化,网络下的会计也成为了智能化、自动化的标志。

电算化会计的优缺点篇2

关键词:档案管理系统;优化与设计;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4-00-01

档案管理是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型机关、单位和公司等的档案数量比较多,如果仅靠人工来管理这些档案会比较的麻烦。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建立档案管理系统,既能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又能很好的提高档案的质量。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传统的纸质档案已经不能满足现在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能够弥补一些纸质档案系统的不足,为经济发展提供便利。与电子信息档案相比,传统的纸质档案存在很多的不便利,例如保存与查阅比较难,纸质档案容易潮湿和被虫蛀,由于时间的问题,纸质档案还容易损坏、模糊等。档案一般数量众多,并且十分复杂,有的还需要保存很长时间,查询纸质的档案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工作效率也不会很高。电子档案可以使档案管理工作系统化、规范化、自动化,从而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

一、纸质档案的优点和缺点

(一)纸质档案的优点。任何形式的档案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纸质档案也不例外,纸质档案也有自己的优点。首先是直观性,在实际工作中要查询纸质档案的时候,只要档案没有被涂改、没有损坏也没有丢失的话,就可以迅速得到想要得到的信息。其次是真实性和安全性,纸质的档案在做成以后,很难被涂改或是修正,因为涂改或是修正后,一般都会留下痕迹,而档案的作用就是作为真实和安全的凭证,很难修改,真实性和安全性也就有了保障。虽然现在电子信息档案用的比较多,但是人们还是普遍认为纸质档案具有很高的可信度。最后是法律效力和凭证效力,在遇到法律问题的时候,电子档案的使用一般都很谨慎,人们也普遍认为纸质档案可以作为司法部门取证所需的凭证,具有法律效力。

(二)纸质档案的缺点。虽然纸质档案有自己的优点,但是缺点也是很明显的。首先是纸质档案的存储空间问题,纸质档案一般都会存放在档案室里边,随着时间的不断推进,需要存储的档案也会越来越多,需要占据更多的空间。档案室一般需要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看管,有的档案还需要定期进行维护,极大地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其次是环境因素等,纸质档案顾名思义是以纸为载体的,纸的保存期限是有限的,并且也极大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例如,潮湿、虫蛀、高温等都会对纸质档案产生影响。同时纸质档案也容易破碎、损坏,字体容易模糊,这些都对纸质档案的作用产生了极大地影响。最后是其他档案的发展,随着电子档案等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电子档案,这对纸质档案形成了较大的冲击,对纸质档案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地制约作用。

作为档案管理系统的一种,电子档案有自己的特点。

二、电子档案的优点和缺点。

(一)电子档案的优点。随着计算机的发展,电子档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电子档案有自己的优点。首先是能够提高效率,计算机能够提升工作效率,在进行存储和查找的时候也能够提升工作人员的速度,查找起来也相对的比较容易,极大的减轻了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其次是大量存储,电子档案存储系统不需要很大的空间也可以将档案储存完整,也不会因为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减少存储寿命。再次是保密性能好,电子档案主要储存在计算机上,如果对系统进行了加密措施,做好了档案的保密措施,没有权限的人是没有办法进入电子档案查询档案的。最后是电子档案的质量比较高。纸质档案一般由人来存储和排列,太多人为因素会导致档案错误的概率增加,而电子档案则没有这方面的问题,电子档案的质量和利用率比纸质档案要高。

(二)电子档案的缺点。虽然电子档案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也有自己的优点,但是电子档案也有一定的缺点。首先是容易被人篡改,电子档案的主要载体是计算机,如果管理人员、黑客或是电脑病毒等对电子档案进行拷贝、篡改,这些修改后的档案一般不会留下痕迹,也不容易被人发现,这样就很容易让人对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和权威性产生质疑。其次是电子档案存在安全隐患,存储电子档案的计算机由于系统漏洞问题,很容易被黑客入侵,导致电子档案被窃取、拷贝和篡改,这样电子档案的保密性就得不到保证,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也会增加。最后是电子档案缺乏管理制度,由于目前对计算机还缺乏比较有效的管理,所以不同地区、不同企业对电子档案的管理系统也有所不同,这样会对电子档案的统一利用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

(一)电子档案数据库的设计。我国实际的工作中,一般使用的数据库是全关系型GiS数据库管理方式,这种模式应用起来相对比较的纯熟,而且它的升级投入过程不需要使用过多的资金。虽然这一模式的读写效率较低,但是比起其优点,还是很值得推广使用的。

(二)电子档案数据的扫描。对档案数据的扫描通过计算机控制相机进行,通过计算机控制能够保证扫描的质量,还可以提升档案扫描的效率。这种扫描可以将JpG图片文件转化为pDF文件,pDF格式的文件占的空间较少,也有利于系统的存储。

(三)电子档案的自动入库。传统的纸质档案需要人工对档案进行分类、入库和封存,在档案的创立阶段需要大量的人员付出大量的工作量。现在的档案管理系统通过扫描,将文件转化格式,自动存入相应的数据库,只要设定好相应的程序,电脑就可以自动完成,减少了大量的工作量。

(四)电子档案的安全性保存。通过对计算机进行保密,电子档案能够被安全的保存,这样能够很好的保证档案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一直以来我们使用的都是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系统,这种方式存储的档案具有很高的法律性和有效性,但是受纸张和环境的影响,纸质档案的保存年限会有所不同,而且比较容易损坏、遗失和模糊。为了提升纸质档案的寿命,使纸质档案能够妥善保存,我们使用电子档案系统,电子档案系统通过优化设计可以保证其真实性和安全性,保密程度也会加大。档案管理系统的合理使用,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准确有效的数据,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罗玉霞.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8).

电算化会计的优缺点篇3

[关键词]小企业;会计电算化;构建;在线租用;记账

本文所指的小企业,是指按照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统计局等部门2003年制定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号)中界定的小企业为标准,包括工业、建筑业、批发、零售等各行各业中的小企业。根据金蝶公司2002年的统计结果,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普及率还不到15%,大部分还采用手工核算的方式。小企业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其会计电算化普及率所占比例则更低。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有以下3点:缺乏专业的信息化知识和经验;缺乏资金;缺乏专业的it人员。为了促进小企业会计电算化普及,进一步发挥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笔者探讨了几种促进小企业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模式,以帮助小企业尽快实现会计电算化。

一、构建会计电算化系统模式

构建会计电算化系统,是指企业购买实施会计电算化所需的各种软、硬件系统,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各项管理制度,组织实施人员培训,自己负责会计电算化系统日常运行、系统维护等工作。该种模式要求企业有较充足的资金,对实施会计电算化有正确认识,能够正确构建合适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有健全的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更重要的是要求企业具备较高水平的会计电算化管理人才,能够解决会计电算化系统日常运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能够进行电算化系统分析,充分利用会计电算化系统帮助企业预测、决策。

(一)优点

1.能够充分满足企业需要

开展会计电算化系统所需的软硬件系统由企业自行决定,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构建合适的计算机硬件结构,如选择单机结构、对等网结构等;选择合适的系统软件(如选择windows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等)和财务软件(如用友、金蝶等软件),以及决定起用哪些子系统。会计电算化系统构建完成后,一次投资长期受益。

2.数据安全可靠

企业构建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只有企业财会人员才能访问,避免了外界人员随意访问计算机,避免了大量的恶意访问、不必要的误删除、误操作以及病毒危害;财务信息保存在自己的计算机硬盘或软盘上,能够避免黑客或其他人员的恶意攻击,电子数据档案的保管更加安全可靠。

(二)缺点

1.资金投入较高

构建会计电算化系统,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即使各方面精打细算,也得需要近10余万元的资金,包括软硬件投入、前期人员培训等相关费用;后期的软硬件系统升级还需要一定的资金,对于小企业而言,可能是一笔不菲的资金投入。

2.对财会人员素质要求较高

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可能是系统漏洞造成的,有些问题则可能是财会人员不正确操作引起的。虽然软、硬件服务商能够提供相关服务,但这些问题如果全部依赖供应商解决,无疑会给企业带来很大麻烦,这就要求企业财会人员能够自行解决大部分疑难问题,这对小企业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

3.要求企业管理制度健全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运行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系统的运行需要靠管理制度来控制和约束,这些制度包括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度、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计算机软硬件和数据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某一方面的制度不健全,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三)适用范围

构建会计电算化系统模式对小企业的综合要求是比较高的,因此该模式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大、业务类型比较复杂、管理制度健全、会计电算化知识储备较多的小企业;而对于规模较小、业务种类较少、财会人员电算化知识

较匮乏的小企业而言,则不适用于该种模式。

二、在线租用财务软件模式

在线租用财务软件模式,也叫asp(applicationserviceprovider,应用服务供应商)模式,是指用户不购买安装复杂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只需一台能够上网的计算机,通过网络租用财务软件,直接在网络上运行软件来完成会计核算以及其他财务管理工作。在这种模式下,软件应用服务商搭建一个网络财务应用平台,这个平台由服务器、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财务软件以及互联网接入设备组成,用户只要上网,调用租用的该站点上的财务软件,就能进行填制凭证、记账等各项财务工作。asp站点实际充当了用户的电算中心,企业相当于该电算中心的一个用户。asp服务商负责系统的安全运行、维护升级等工作,用户只负责使用。据统计,美国asp模式开展得很好,约有60%的企业不同程度地采用了asp模式,在香港地区有6万多个商业网点在采用asp模式。据国际权威公司预测,asp模式在未来几年将保持22%的年增长率。我国大陆asp模式开展较晚,据不完全统计,采用在线租用财务软件模式注册的中小企业有3000多家,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一)优点

1.节约资金投入

在asp模式下,企业不需构建会计电算化系统,只要按月支付租用软件的租金和网络使用费即可,租金视租用的模块而定,如租用财务管理模块,月租金一般在100元左右,进销存模块的租金一般在每月300元左右。至于系统的维护升级等费用,则完全由软件应用服务商负责。该种模式相对于企业构建电算化系统而言,无疑会减少大量的资金投入。

2.降低了财务软件的选购风险

众所周知,开展会计电算化系统,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选购会计电算化软件。就目前的财务软件市场而言,形形色色各种模式、各种类型的财务软件充斥着市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市场的财务软件有300种左右。在这么多的财务软件中,如何选择企业适用的财务软件着实是一个大问题。据调查,一些企业开展了会计电算化后又回复到手工记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选购的财务软件出现了问题。而在asp模式下,财务软件的选购风险则完全由asp服务商承担。

3.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标准

在asp模式下,软、硬件系统的日常运行和维护升级等工作都由asp服务商负责,这样用户就避免了大量的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管理工作,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标准,降低了对财会人员的素质要求。

(二)缺点

1.财务信息的安全性可能较差

在asp模式下,企业财务信息是以电子数据的形式保存在asp服务平台上,由asp服务商统一负责安全保管。虽然每个用户都有自己的登录密码,但密码和其他财务信息一样也是保存在asp服务平台上,对计算机高手或asp服务商而言,这种保密就显得太脆弱了。人们说得最多的就是:“把数据放在别人的计算机里,你们老板睡得着觉吗?”这样就要求用户在选择asp服务商时,一定要慎重,做好前期调查工作,最大限度地了解该服务商的信誉、规模、能力等相关指标,把潜在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

2.网络响应速度可能较慢

在asp模式下,很多用户通过拨号方式访问asp服务平台,过多的用户同时登录系统可能会使服务器响应速度较慢而造成网络阻塞,导致信息处理速度较慢,影响企业的业务处理进度。不过随着网络的发展和宽带接入成本的降低,这个缺点可能会很快克服。

(三)适用范围

总的来讲,任何类型、规模的企业都可以采用asp模式,但通过几种模式的比较,笔者更倾向于规模较小,资金实力较差,业务类型比较单一,会计电算化知识储备较少的小企业采用。

三、记账模式

记账模式,是指小企业自己不进行会计电算化业务处理,而将相关工作交给有记账权限的机构完成,小企业按期支付费用。经济业务发生后,企业将原始凭证交给机构,由机构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上进行业务处理,产生电子数据。机构负责系统的安全运行和维护升级等工作,由机构负责财务信息的备份、档案管理等工作。小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机构的系统上查询财务信息,甚至由机构负责进行财务分析等。

(一)优点

1.节约资金投入

在记账模式下,小企业和机构签订合同,小企业只需根据合同规定支付费用,一般每月300~1000元,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构建费用、维护升级费用,以及系统操作人员的培训费用等一概不需支付,因此资金投入很少。

2.降低企业管理标准

在记账模式下,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运行、维护等工作由商负责,企业在此方面不需制定任何管理制度。另外,企业的纳税申报等工作均由机构负责,如发生延迟纳税而罚款等事项,可由机构承担,小企业可以将精力完全放在业务经营管理上。

3.业务处理规范

机构经过财政部门审批,业务处理能够按照会计制度规定规范进行,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小企业由于财会人员素质较低而产生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有利于企业利用财务信息加强企业管理,进行预测、决策。

(二)缺点

1.财务信息的安全性可能较差

和采用asp模式相似,企业的财务信息存放在机构的会计电算化系统上,信息的安全性可能较差。另外,小企业对电算化业务的处理知识知之甚少,也不便于监督机构的业务处理。

2.信息使用不太灵活

小企业的会计业务处理交由机构完成,机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记账工作,相对于企业自己记账而言,记账周期是比较长的;另外机构有规定的工作时间,工作时间之内查询业务比较方便,但工作时间之外则有些不太方便。

(三)适用范围

记账模式适用于规模很小的商业、服务业企业,抑或规模较小的各种类型初创公司,这类企业业务比较简单,经济技术实力较弱,人员素质不能满足会计电算化需要,短时间内不能改变会计电算化工作现状。

四、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小型企业要实行会计电算化,可以采取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每个小企业可以在充分分析自身特点的基础上,考虑不同模式的优缺点,实现企业的信息化。

主要参考文献

电算化会计的优缺点篇4

关键词:电力系统;调度运行;危险点;控制措施

前言

作为电力生产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电力调度工作的成效直接影响着电网的安全运行,因此,电力工作人员需要做好电网调度运行危险点的分析和研究工作,采取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对危险点进行消除,通过统一的调度指挥,保证电网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1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的危险点

1.1缺乏完善的检测计划

检测计划对于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电力系统调度运行工作中,一个完善的检测计划能够切实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而如果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检测计划缺乏完善性和有效性,则可能会出现误停电的问题,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如果相关部门在受理线路审查工作时,缺乏到位的前期准备,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出现停电区域错误的情况,导致安全措施y以得到有效执行,在增加调度运行工作量的同时,也会加大风险发生的概率。

1.2缺乏可靠的调度操作

在调度运行过程中,如果调度人员对于自身的工作重视不足,或者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没有严格执行相应的安全措施,就可能导致设备的损坏,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巨大影响,进而导致无防备停电次数的增加以及电力系统运行风险的增加,威胁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由于调度失误引发设备损坏后,电力系统事故发生的几率也会有所增大。

1.3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

就目前来看,在电力系统调度运行中,部分调度人员存在着安全意识缺乏的情况,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缺乏定期的培训和教育。当前,电力企业的调度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一些实践经验丰富的调度人员对于继电保护以及安全自动装置的相关知识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知,在调度操作中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导致了电网运行方式的变化以及电网事故的频发。例如,部分调度人员在进行调度运行操作的过程中,对于自动化安全装置的原理和操作不熟练,盲目依赖自身的经验,引发了错误投退问题。另外,也有部分调度人员不仅缺乏安全意识,同时也缺乏责任意识,在工作中完全凭借自身的经验进行调度方法的选择,使得电力系统的调度缺乏程序性和规范性,很容易导致事故范围的扩大[1]。

1.4缺乏准确的定值计算

定值计算的准确性关系着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的实际效果,如果定值计算存在较大的误差,则可能导致停电检修难度的增大。当前,在开展电力调度工作时,许多调度人员并没有关注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及其稳定性,加上缺乏到位的基础工作,使得定值计算结果缺乏准确性。例如,在电力调度运行中,调度人员缺乏对于现场环境的充分了解,同时也没有专业的定值计算整定人员配合,使得定值的计算和整定工作全部由调度人员单独进行,后期也没有经过审核校验,使得许多原本可以避免的错误没有能够及时得到纠正,引发了更加严重的安全问题。

2电力系统调度运行危险点的控制措施

应该认识到,电力系统调度运行中,危险点是客观存在的,如果做好危险点的有效控制,是电力企业和调度人员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这里通过实例分析的方式,对电力系统调度运行中危险点的控制措施进行讨论和阐述。某10kV配电线路作为主城区和周边多个村镇的主要供电线路,其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着用户的用电体验,因此,做好危险点的防范和控制意义重大。经全体操作人员的细致分析和深入研究,从电力系统调度运行中存在的危险点出发,制定了以下几点控制措施,经实践检验,这些措施具有良好的可行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对危险点的防范和控制。

2.1强化安全培训

在电力系统调度运行中,想要做好危险点的有效控制,最为关键的一点,是提高调度人员的安全意识,做好相应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应该认识到,强化调度人员的安全意识,是确保所有工作顺利展开的前提和基础,调度人员的安全意识也是保障电力系统调度运行安全的重要因素。电力企业在开展调度人员安全意识培训的过程中,应该对相关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同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提升调度人员对于安全意识的认知。另外,在开展调度人员安全意识培训的过程中,不能盲目的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更应该关注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将经济责任制度与考核机制有机结合起来,为电力系统调度制度的顺利实施提供良好的保障。

2.2优化管理制度

对调度管理制度进行优化,是电力系统调度运行危险点控制的关键所在,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在进行调度管理制度优化的过程中,应该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制定出一套合理有效的调度工作管理制度,对于不遵守相应规程的行为,应该结合引发的后果,依照制度的有关规定予以相应的处罚。同时,还应该对调度人员的业务水平进行考核评估,对于表现优秀的员工,以后给予适当的奖励。在优化调度管理制度时,需要充分发尊重工作人员的主体作用,对其工作环境进行持续改善,关注调度人员的切身利益,继而激发调度人员对于自身工作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2.3完善风险预测

应该认识到,完善的风险预测机制是开展电力系统调度运行危险点控制的必要前提,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做好事前准备,依照具体的工作内容,做好风险预测,结合风险预测的结果,判断调度运行方案的可操作性,同时对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点进行分析。同时,需要针对负荷预控,做好相应的风险猜测,完善前期的预防准备工作,电力企业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网络优势,对安全监管制度进行持续完善,结合相应的教育培训,增强安全意识,确保调度指令的下达能够具有更强的执行力度。

2.4引入信息技术

一方面,应该运用电子信息智能技术,在调度设备改造时,提升其智能化程度,引入分布式控制系统,逐步实现由不同功能模块管理不同电气设备向多种设备功能一体化的方向转变,以软件来确保功能的实现,提升调度数据采集的效率和效果;另一方面,应该构建电力系统调度信息化管理平台,以信息化技术实现电力系统调度的数据记录和统计,尽可能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的误差。同时,也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电力系统调度任务的设计,结合调度作业的特点,对固定检测运行任务进行安排,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当数据采集完成后,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的计算和分析,避免人为引导引发的数据失真问题[2]。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电力系统调度运行中,存在着许多的危险点,调度人员必须端正态度,对可能出现的危险点进行分析和控制,促进电力系统调度运行水平的持续提高,保障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

参考文献

电算化会计的优缺点篇5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山东淄博255000)

摘要: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为用户持续性地提供高质量电能成为电力人员不懈的追求。通过改变电力系统的无功电能分布,能有效地提高电能质量,维护电网的经济、安全、稳定运行。电力系统无功优化问题过程相当复杂,目前,尚未有一种完善的无功优化算法以供使用。现介绍各种传统优化算法和人工智能算法基本原理,并对它们优缺点、适用范围及改进措施做出了总结,最后展望了无功优化算法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电力系统;无功优化;传统优化算法;人工智能算法

0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电力事业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电能质量对现代工农业的生产以及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电力系统无功优化技术能够合理分布系统无功电能、降低系统的有功损耗、提高传输效率和节约运营成本。因此,对电力系统无功优化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0世纪60年代,法国学者J.Carpentier提出了电力系统最优潮流[1](optimalpowerFlow,简称opF)模型,从此各国开始了无功优化算法的研究。目前,常用的无功优化算法可分为传统的无功优化算法和人工智能优化算法两大类。

1传统的无功优化算法

1.1线性规划法

线性规划法的基本原理是将非线性问题转化成线性问题来解决,其主要过程是将目标函数附近的不等式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用泰勒级数展开,通过逐次逼近的方式来寻找函数的最优解。目前,常用的线性规划算法有灵敏度分析法和内点法。

灵敏度分析法以灵敏度关系为基础,在寻优的过程中需要对雅可比矩阵求逆,计算量大、计算速度慢、效率低。通常通过简化雅克比矩阵的方法来提高计算效率。

从本质上来讲,内点法[2]是牛顿法、对数障碍函数法和拉格朗日函数三者的结合,相对灵敏度分析法而言,其具有迭代次数少、计算效率高等优点,但存在寻优过程严格遵从一个路径、对初始点的要求高等缺点。近些年来,学者们从3个方面对内点法进行了改进:一是在初始点选择方面通过选用原对偶仿射尺度降低系统对初始点选择的要求;二是针对电容器投切问题运用原对偶路径跟踪内点法解决;三是用预测—校正原对偶对数壁垒法动态调整步长和收敛精度。通过这几方面的改进,内点法的精度与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1.2非线性规划法

非线性规划法是最早应用到电力系统无功优化中的算法,可直接求解无功优化问题。其中,简化梯度法、牛顿法和二次规划法是非线性规划法的典型代表。

简化梯度法是国际上第一个成功应用于求解大规模最优潮流计算的算法,它利用控制变量的梯度信息寻找最优解,具有原理简单、占用计算机内存小、计算效率高等优点。但在求解的最后容易出现“锯齿”现象,收敛性差。

牛顿法是一种具有二阶收敛特性的算法,不区别对待控制变量和状态变量,有效解决了内点法存在的缺点,收敛速度较快,积极推动了无功优化算法的实用进程。由于牛顿法充分利用了海森矩阵和雅可比矩阵高度的稀疏性,迭代过程中矩阵会出现“病态”问题。可通过将电网分层,选取每层中最严重的节点进入不等式约束集,以减少迭代次数,提高收敛速度。

二次规划法(Qp)通过将非线性约束转化成线性约束来逐渐逼近最优解。在初始点选取不合适的情况下,会出现函数不收敛的现象。另外,牛顿法对于不等式约束条件和多维问题的处理也存在一定困难。有的学者提出了用序列二次规划法来求解电力系统无功优化问题,假定在迭代的过程中电压相角改变而支路潮流不变,消除了迭代初始点不在可行域之内的缺点。

1.3混合整数规划法

混合整数规划法有效解决了离散变量的精确处理,将电力系统无功优化问题分为整数规划和线性规划两部分,在确定整数变量后,再通过线性规划法处理其余的连续变量。其中应用最广泛的为分支界定法,它通过定界来不断缩小可行域,逐步逼近全局中的最优解。混合整数规划法减少了求解规模,精度高、计算速度快。但随着现代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增加,求解过程中容易出现振荡现象,计算结果易发散。

2人工智能优化算法

经过多年发展,传统的无功优化算法已具有了完整的理论及应用体系,但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多问题,如对初始点要求高、需要精确的数学模型、离散变量的处理等。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和专家将无功优化算法的研究聚焦于人工智能优化算法。人工智能优化算法在处理非线性及离散性问题时,具有较高的收敛特性和较快的计算效率,目前比较成熟的有粒子群算法、遗传算法和人工神经网络。

2.1粒子群算法

粒子群算法[3]是在鸟群觅食行为的启发下由美国学者J.Kennedy和R.C.eberhart提出,其基本思想是:通过预先设定好的适应度函数来随机初始化一群理想粒子,由一个速度变量决定粒子在解空间中运动时的方向和距离。通常粒子将追寻当前的最优粒子,并经逐代搜索后得到最优解,计算效率高、易于实现。但随着系统规模的扩大和迭代次数的增加,算法的多样性逐渐变差,容易陷入局部最优。

目前针对粒子群算法的改进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将粒子赋予不同的初始惯性权重,由惯性权重较小的粒子负责算法的局部强化寻优工作,而权重较大的粒子负责拓展搜索空间;二是通过采取引入变异操作来提高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

2.2遗传算法

遗传算法通过模拟自然中生物的遗传和进化过程而形成,其基本原理是:用字符串即染色体来表示算法中的变量,通过适应度函数对字符串进行评价并做出选择,再经过交叉、变异操作产生新的字符串。新个体继承了父代的优良特性,操作简单、鲁棒性好、全局搜索能力强,非常适用于求解电力系统无功优化问题。

为了提高遗传算法的收敛速度和收敛精度,人们对简单遗传算法做出了改进:一是分别利用整数、实数构成的字符串[4]代替二进制字符串来表示离散变量、连续变量;二是保留部分优秀个体不进行变异操作,而是直接参与下一次的交叉操作;三是用自适应算法来修改惩罚因子、交叉率和变异率;四是每隔一定的迭代次数对重复的染色体进行“灾变”操作,并重新生成相同数量的新染色体;五是与其他算法相结合,使群体中的解不断接近解群体,最终找到全局最优解。

2.3人工神经网络

人工神经网络算法通过模拟人脑来处理事物,其最基本的处理单元是神经元,大量的神经元细胞以特定的机制连成神经网络,通过不断训练寻找算法的最优解。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具有良好的并行处理和非线性处理能力,而且还具有自学习能力。但其自学习过程所需时间长、初始样本训练困难、易陷入局部最优。可通过联合其他算法来解决其缺陷:一是采用共轭梯度法加快学习效率;二是修改雅可比矩阵,将变压器变比引入矩阵中,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目前,人工智能算法或多或少地存在问题,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改进措施来提高优化算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语

随着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现有的优化算法已不能完全满足人们对算法的计算速度和计算精度的要求。我们需要在深入研究现有算法的基础上,取长补短,完善算法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其次,还要致力于新算法的研究和攻坚,从而为电网的安全、经济、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CarpentierJ.Contributional?etudedudispatchingeconomique[J].BulletindelaSocieteFrancaisedeselectriciens,1962,3:431-447.

[2]郝楠.原对偶内点法及分支定界法在无功优化中的应用[D].济南:山东大学,2012.

[3]李丽,牛奔.粒子群优化算法[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9.

[4]赵昆,耿光飞.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配电网无功优化[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1,39(5):57-62.

电算化会计的优缺点篇6

关键词:配电网理论线损等值电阻法潮流算法

0引言

在实际工作中通过线损理论计算,能较准确的了解电网中损耗的组成情况。尤其在对需要增加投资的降损措施几种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以及考察各种降损措施的效果方面,线损理论计算显出重要作用,这就为实际分级、分压、分区、分线管理,线损计划指标的分解提供了可靠依据。此外,通过线损理论计算得出的数值与传统数值比较,还可以发现线损管理中薄弱环节,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降损措施。

1传统的主要的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

1.1等值电阻法

等值电阻法的理论基础是均方根电流法。缺点是:对没有实测负荷记录的配电变压器,各节点负荷率相同,这种计算不完全符合实际负荷情况,假设负荷分布按与配电变压器额定容量成比例;需要假设计算条件,影响计算结果精度;假设各负荷点功率因数、类别系数和电压相同,一般情况下,计算出的电能损耗值偏小,实际系统各个负荷点的功率因数、类别系数和电压都不相同。等值电阻法的优点是:在理论上比较完善,不用收集运行数据,计算出等值电阻数据就可以进行电能损耗计算,仅与结构参数配电变压器额定容量、分段线路电阻有关;在方法上克服了均方根电流法的诸多方面的缺点。

1.2最大电流法

最大电流法也称损失因数法,优点是:计算需要的资料少,易于计算机编程计算,进行电能损耗计算只需测量出代表日最大电流和计算出损失因数等数据。缺点是:损失因数不易计算,计算出的损耗因数不同,不能通用,主要由于不同的负荷曲线、网络结构和负荷特性,此方法常用于计算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是利用均方根电流法与最大电流的等效关系进行计算的。计算精度低,使用此方法时必须根据电网实际情况计算损耗因数。

1.3平均电流法

由均方根电流法派生而来,是利用均方根电流法与平均电流的等效关系进行损耗计算的,平均电流法也称形状系数法。平均电流法的优点是:计算结果较为准确,计算出的电能损耗结果精度较高,用实际中较容易得到并且较为精确的电量作为计算参数,按照代表日平均电流和计算出形状系数等数据计算,易于计算机编程计算,可以进行电能损耗计算。平均电流法的物理概念是:实际负荷在同一时间内所产生的电能损耗几乎等同于线路中流过的平均电流所产生的电能损耗。缺点是:形状系数不易确定,计算误差较大。对没有实测记录的配电变压器,数据不够准确。

1.4均方根电流法

均方根电流法是基本计算方法。均方根电流法的优点是:方法简单,易于计算机编程计算,按照代表日24小时整点负荷电流或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或有功电量、无功电量、电压、配电变压器额定容量、参数等数据计算出均方根电流就可以进行电能损耗计算。均方根电流法的物理概念是:实际负荷在同一时间内所产生的电能损耗差不多等同于线路中流过的均方根电流所产生的电能损耗。缺点是:代表日选取不同会有不同的计算结果,误差较大。

2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研究新进展

降低线损率,可以减少电能传输能耗,线损率是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它综合反映电力网规划设计、生产运行和经营管理水平,研究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提高电力供应能力,增加供电企业经济效益,有很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2.1潮流新算法

文献指出,由于配电网表计不全,运行参数无法全部收集,对于10kV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无法采用潮流方法,或者网络的元件和节点数太多,运行数据和结构参数的收集整理很困难。近年来,大部分学者都处于理论研究和探索阶段,距离实用化还有一段差距,只是在潮流算法方面进行了新的研究,丰富和发展了潮流算法。鉴于当前配电网潮流计算采用恒功率负荷模型不能准确反映网络潮流分布,提出在潮流计算中考虑负荷静态电压特性。针对传统前推回代法在解决该问题时,存在算法效率降低、对负荷静态电压特性呈强敏感性的缺陷,将传统前推回代法中前推功率、回代电压改为前推回代都进行电压迭代,设计了一种新的前推回代法。ieee36节点系统测试表明,所提算法能够准确、快速地求解配电网潮流,且算法效率对负荷静态电压特性变化具有弱敏感性。同时,通过潮流结果分析负荷静态电压特性变化对系统电压的影响。

2.2遗传算法与人工神经网络算法

遗传算法用于神经网络,最主要的是学习神经网络的权重,评价一个学习算法的标准是:简单性、可塑性和有效性,也就是用遗传算法来取代一些传统的学习算法。主要是用遗传算法学习神经网络的权重和学习神经网络的拓朴结构。一般地,简单的算法并不有效,又与算法的可塑性、简单性相冲突,有效的算法则要求算法的专一性、完美性,可塑的算法又不简单。

Rumelhart等人推广误差反向传播(Bp)算法,在目前广泛研究的前馈网络中采用,Bp算法具有简单和可塑的优点,这种方法的收敛速度慢,且常受局部极小点的困扰,是神经网络权值学习的有效方法,它是基于梯度的方法,克服了Bp算法的缺陷,采用Ga则可把神经网络的结构优化和权值学习合并起来。

2.3模糊识别技术应用

即针对传统的确定性数学模型解决不确定问题存在的困难,建立了模糊模式识别的模型,并把此模型应用于吉林丰满水电数字仿真系统的成绩考核系统中,将参数的模糊集与正确等级模糊集进行匹配,降低了系统中不确定因素对考核系统的影响。经实验表明,此模型能正确解决不确定问题。该方法采用理论中的模型识别原理对支路电流的分配进行修正,提高了线损计算的精度,即理论运行状态尽可能接近实际运行状态,使计算结果尽可能准确。但该方法隶属函数的选择较难,在实际应用中较困难,因为它只适用于对电流大小及变压器负荷率的大小进行模型判别时。

2.4基于区间算法

在负荷、并联电容器组和热电联产机组的三相区间模型以及线路和变压器的三相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配电网三相潮流计算的区间算法。传统的点迭代法潮流求得的都是系统的瞬时状态,而区间算法提出了与传统的点迭代潮流算法完全不同的思想,它一方面可以方便地求解给定时间段上系统状态量的变化范围,另一方面可以处理具有不确定性的点信息,从而能更全面真实地反映系统的状态。对33母线和90母线三相平衡系统,292母线三相不平衡系统及阜新市实际10kV配电系统(272、524和730母线)的计算实例表明了算法的快捷性和有效性。给出了形状系数的区间值获取方法,对负荷曲线形状系数的区间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论证,为用户提供了更多信息,需进一步研究。它指出各损耗的区间值,即是基于平均电流法的配电网线损区间算法的计算结果。

3展望

按照传统或现代的等值模型、统计模型进行计算,在现有数据(包括配电网元件参数和运行数据)基础之上,常规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都是缺少实时性和全面性。计算出来的理论线损变得滞后、粗放和失真,主要由于配电网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参数、运行方式、负荷的变化,随着综合信息管理系统(miS)、配电网自动化系统(DmS)和调度自动化系统(SCaDa)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的发展要求,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就是研究与之相结合的在线实时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

4后记

本文编写过程中,我查阅了大量的技术档案和文献,参考了众多有关专家及专业工作者提供的宝贵资料、现场案例、技术经验,同时得到了家人与朋友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收集了很多值得借鉴的典型案例、业务规范和治理措施,在此谨表示衷心感谢。由于专业水平有限,错误和不妥之处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配电网线损计算与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

现-科技信息(学术版)-2008(9).

[2]学位论文农村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研究及软件设计-2008.

电算化会计的优缺点篇7

摘 要:在经济贸易全球化的今天,会计电算化已成为当前会计工作的主要工具,是提高工作效率,运用计算机技术代替手工记帐的基本方式。如何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优势,科学合理的运用会计电算化完成“甩帐”,为会计工作提供优效、高能的工作质量,是当前我们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全球经济贸易的复杂多变,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电子商务日趋活跃,为会计的管理、记帐、结算提出许多新的问题。辨证地了解新形势下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客观地分析会计电算化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不仅对会计电算化工作,而且对整个会计系统,都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

一、新形势下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

(一)新形势下会计电算化特点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进人信息化的基础,是今后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是会计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从总的情况看,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改进,会计电算化的形势和基础比较好,基本完成手工会计记帐向电脑会计记帐的转变。随着新的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应用,会计电算化正从简单的会计核算系统向综合的管理信息系统转变,形成以会计软件为核心,融管理、计划、分析为一体的会计电算化管理信息系统。各级各部门都广泛应用会计软件,实现了从dos平台迅速向windows平台转变;后台数据库正逐渐由xbase数据库向互联网络数据库转变。管理机制符合我国《企事业会计准则》及其配套的行业会计制度。人员素质逐渐提高,操作水平日益熟练,系统的安全性与保密性加强,显示惠州财政系统会计电算化以向优良、稳定、科学的方向发展。

(二)现存的矛盾和问题

经济形势的日益发展,会计电算化必须与适应,才能促进工作的高效率。从会计系统的情况看,各级各部门运用会计电算化的程度不一,主要涉及:

(1)一部分单位没有实行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和管理;已使用的部门、单位大多数只停留在简单的应用阶段,如工资的发放、报表的简单的应用阶段,如工资的发放、报表的简单汇总等;(2)会计电算与手工核算并存,不具备“甩帐”条件;(3)所使用的会计核算软件的规范性、适用性差,不能满足会计核算工作的需要;(4)缺乏既懂会计又能熟练掌握电子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5)会计核算软件的开发进展缓慢。总之,会计电算化培训工作跟不上需要,操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部门管理不够科学,安全,相应的管理措施明显与现实不符,存在漏洞;优质商品化的会计软件少,性能不完善,使用说明书不规范,不详尽;会计软件之间缺乏兼容性,致使重复开发过多,造成资源浪费;会计软件频繁升级,无法保证会计数据处理的相对稳定性;当前会计软件无法满足会计数据保密性的要求;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在会计电算化中未充分应用,商品化软件开发推广与实际应用存在差距。因此,惠州财政系统会计电算化的这些现实说明,高效。务实。安全。稳定的会计电算化系统,任重道远。

二、会计电算化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从实践看,会计电算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一)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还不到位

(1)一些领导对实施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认识到开展会计电算化是时展的必然,是管理现代化的需要。(2)由于传统的手工记账方式长期被人们所接受,加上目前各项管理都是建立在手工记账的基础之上,要改变人们长期形成的习惯方式,有较大难度。(3)部分管理人员认为电算化仅仅是“以机代账”,软件只需一次投入即可,出现了只重视硬件换代,不注意软件升级的情况。从386、486、一直到奔腾4机型换了几次,但财务软件仍停留在“古老”的foxbase开发的dos版上。(4)由于一些财务负责人对电算化知识不掌握,对电算化管理很陌生,只习惯于手工记账的管理。尤其对会计电算化的保密性、安全性存在空白,因而对会计电算化数据可靠性发生质疑,造成不会管,不敢管的混乱局面,严重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推广。

(二)电算化基础管理工作十分薄弱

会计电算化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量,但同时也增加了操作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等责任,带来了许多新的要求,提出了新的问题。实施会计电算化,就需要建立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加以约束,才能充分发挥电算化的优势。目前,会计系统不少单位没有严密的管理制度或有章不循,使得会计电算化不能正常健康运转。加上基础工作薄弱,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电算化管理也就出现一些问题,导致手工与计算机并行时间过长,增加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

(三)缺乏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

由于会计电算化涉及到会计和计算机两种专业知识,在岗的会计人员虽经过计算机等级培训,但与实际要求水平还有较大差距。表现在:

(1)会计人员知识不全面。许多年龄较大的会计人员对会计业务比较熟悉,但对计算机知识了解有限,而年青人则相反。要使得计算机知识和会计工作经验有机结合,还有待时日。(2)计算机培训教材老化。计算机技术发展很快,几年时间,计算速度提高了几十倍。软件操作系统也有质的变化。而现在的教材大多是几年前的,所介绍的知识陈旧,实用性不强,经过这样培训并通过考试的人员实际操作能力差,只是拿个证而已。(3)对会计人员的再培训和定期考核缺乏,没有系统性。

(四)会计软件存在缺陷

会计软件的质量是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物质基础,决定着电算化工作的深人程度,也关系到能否顺利的做好“甩账”工作。但目前财政系统使用的软件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1)安全性与保密性差。许多软件缺乏操作日志记录功能,对操作人、操作时间和操作内容没有具体记录,出现问题不便于追究责任。另外,数据库缺少必要的加密措施,可以很方便的从外部打开修改。还有一些商业软件为了占领市扬,为用户提供修改以前年度账目等功能。这些都为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埋下了隐患,容易产生问题。(2)各核算模块缺乏衔接。总账、固定资产、工资等模块间数据不能顺利地相互传递,以实现自动转账、相关查询等功能,不能做到“无缝连接”,因此也就无法充分发挥计算机在数据处理上的先进性。

三、新形势下会计电算化的对策

(一)进一步完善会计电算化的配套法规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与财务软件功能的不断增加,针对会计电算化工作出现的新问题,对现有的相关法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通过准则类法规对会计电算化进一步约束,使会计电算化工作走上规范化的道路。细化对商品化软件的评审规定,杜绝软件的非法功能。

(二)建立健全一整套电算化模式下的规章制度,形成良好的内控环境

这些内控制度的建立应遵循以下原则:

(1)不兼容权限必须分离原则。即对电算化权限严格控制,系统操作员以外的操作人员只享有操作权限。

(2)相互制约原则。加强对电算化系统数据输人、处理、输出的控制。明确管理员、操作人员、维护人员的职责范围。

(3)安全、保密原则。安全主要是对软硬件,文档的安全检查保障控制。保密主要是对存取权限进行控制,设置多级保密措施。

(4)内部防范原则。主要是针对个别人容易出现的个人垄断现象以及对系统管理人员的监管控制问题进行防范。所有这些都是制定会计电算化规章制度必须加以考虑的问题。

(三)会计软件的开发

由于目前惠州财政系统实施电算化还属初级阶段,会计软件的开发应立足于会计人员素质的现状,尽力开发“傻瓜型”软件,简化操作和去掉不必要的功能。建立起完善的会计软件服务体系,对用户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并针对用户反馈的意见和要求对软件进行修改和完善。

(四)加大对“复合型”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力度

特别是对电算化管理人员的培训培训工作要经常性进行,并结合经验交流,使培训收到实效。只有普及型的速成人才培训,难以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水平。在吸纳高校会计电算化毕业新生的同时,还应选拔具有一定计算机知识的会计业务骨干到高校进修计算机专业。这样新老结合,高中低结合的会计电算化人才队伍就会形成,必将推动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进一步提高。

(五)结合实际,制订完善的实施规划,促进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会计电算化在全省的推广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硬件的购置、软件开发、人员培训、资金筹措及组织管理等许多方面,其中会计电算化人才匮乏是主要制约因素,因此结合实际,制定完善的实施规划,促进会计电算化再上他机台阶。(1)努力把握我省会计电算化的趋势和基本要求。(2)结合会计情况,积极开展会计电算化选点及推广工作。(3)作好软件管理与开发工作。总之,在会计实践中,只有建立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才能实现会计电算化,这不仅可以把广大财会人员从复杂的记帐、算帐、报帐中解脱出来,而且大大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为管理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同时,促进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和工作规范化,促进会计理论和会计技术的不断提高,对于新形势下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高效实施,有着重要的现实性和指导意义。我们只要认清形势,找准现状,敢于改革,会计电算化将有辉煌的成绩。

参考文献:

[1]王储。会计电算化与会计工作[m].北京:财会出版社,2003.

电算化会计的优缺点篇8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智能建筑以快速的步伐发展,计算机技术等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是在现在的智能建筑施工图中,autocad等通用绘图软件的应用仍然处于主要地位,这样的施工图绘制与设计存在很多不足。本文首先介绍了智能建筑施工图中计算机辅助优化设计的应用;然后分析了在智能建筑施工图计算机辅助优化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再次提出了相应的实现程序与策略。

目前,在我国智能建筑施工图绘制和设计过程中,应用的大多还是autocad等通用绘图软件。这样的施工图绘制和设计,不仅没有充分利用计算机所具有高速计算能力的优势,而且这种方法的人工干预量大,导致工作效率很低。虽然计算机辅助优化设计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积极寻求相应的解决策略、促进cad技术与优化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深度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1智能建筑施工图中计算机辅助优化设计的现状

目前,计算机辅助设计在智能建筑施工图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建设工程项目中的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与建筑设计全过程一样,分为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智能化系统设计与建筑设计同步进行时最佳的做法。方案设计后经评审进入初步设计,然后再经评审进入施工图设计,之后再经有关部门的质量审查,进入施工招标投标,由施工单位进行深化设计,这样设计过程才算基本完成。在施工过程中,再对建筑装修和功能调整等进行局部的修改和完善。

目前,由于种种原因,除少数工程项目能保证按照上述步骤进行作业外,大部分工程项目的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图由系统集成商设计。由于系统集成商参与招标时,建筑的设施施工图大部分已经完成,所以,系统集成商只是急于施工,并没有对设计施工图进行仔细研究与确认,因此,计算机辅助优化设计在这一过程也不会得到足够的重视,而且初步设计与评审这个阶段也往往会被忽略。

2智能建筑施工图计算机辅助优化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成套性、完整性欠缺

一般来说,智能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主要包括图纸目录、主要设备及材料、设计施工总说明、平面图、系统图、原理图、弱电机房详图、弱电竖井详图及其他会议室等详图。在深化设计阶段,可能还会需要安装图、线缆图和基础图等图样文件。部分工程项目智能化系统施工图设计文件不能成套,有的是缺少系统图,有的是缺少设计施工说明,有的是缺少主要设备及材料表和各种详图。这不仅对施工过程带来了多种麻烦,也是计算机辅助优化设计在智能建筑施工图中没有得到充分应用的表现。

2.2图面质量不符合设计文件表达清晰的要求

这主要表现在图签栏不完整,甚至不能达到国家标准、缺少会签栏、对建筑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平面图未作处理、没有注意线条的粗细,图形的符号和文字字体以及没有对图幅大小充分重视。这说明传统的设计手段与方法已不能满足工程的需要,而autocad等绘图方法未得到充分的运用,因此,计算机辅助优化设计不能在智能建筑施工图中体现其优越性。图面质量不符合设计文件表达清晰的要求也影响了智能建筑的正常施工。

2.3图纸目录与工程实际不相符

这主要表现在工程名称和项目名称与图纸不一致、图纸名称和图纸不一致、图幅和图纸不一致以及未将设计文件全部列上等方面。这也是计算机辅助优化设计在智能建筑施工图应用中出现的问题,造成施工过程中出现效率低、反复等现象。

2.4主要设备及材料与工程实际不相符

这主要表现在不完整、没有注明设备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数量与图纸有出入、规定中对设备产品型号是否标明的问题存在矛盾等方面。一些单位认为智能建筑已经有了完整的施工设计图,所以会这一部分内容不太注意,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失误。这也说明计算机辅助优化设计并未在智能建筑施工图中得到充分的运用。

2.5设计施工总说明中存在缺陷

这主要表现在涉及范围不明确、实际标准罗列存在问题、分子系统的说明存在混乱以及管线敷设易遗漏采用管子规格和桥架规格等方面。因为设计施工总说明是智能建筑施工的依据,所以,设计施工总说明不完整或存在缺陷,将会对施工过程带来诸多麻烦。

3应采取的策略

面对以上问题,相关部门应采取的措施有以下几点:

3.1因地制宜,采用先进的系统设计方法

由于各地智能建筑的施工也会存在一些地域、气候等方面的差异,因此,选择适合自身需要的系统设计方法、再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进行优化设计是十分有必要的。就结构化布线而言,结构化布线系统一般划分为六个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配线(水平)子系统、干线(垂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全系统所选的电缆线、连接硬件、跳线、遗接线等必须与所选定的类别相一致。

3.2结合网络技术,完善设计

工程中的优化问题,其实质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求目标函数的极值问题,约束条件是根据不同工程对象的技术要求、投资耗用及维护管理的多方面的因素而提出来的。整个结构化布线系统是一个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智能建筑结构化布线系统cad设计中,优化技术的应用之一,比较突出的体现在解决结构化布线系统路由的优化问题上。针对不同的具体研究问题,网络优化的具体算法有许多种,在实际工作中,网络优化常用的算法有:最短路问题、最大流问题、最小费用流问题和匹配问题等类。

3.3采用优化设计的程序实现系统的运行及其目的

结构化布线系统是智能建筑施工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进行优化设计时,要选择功能齐全、运行通畅的程序,以实现系统的运行及其目的。结构化布线系统的路出是一个较复杂的系统,其实用优化设计模型具有递阶(多级)结构的特点,即结构化布线系统规范要求采用开放式星型拓扑结构,且每一个子系统都互相独立,因此,把结构化布线系统分解成几个子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即建筑群布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在线缆走向设计时分别独立进行优优,最后得到整个布线系统的最佳布线路由。结构化布线系统路由优化设计模块化结构为:第一部分,考虑机房、设备间、交接间和弱电竖井优化位置的选择;第二部分,考虑廊道内布线优化设计;第三部分,考虑房间内布线优化设计。

4结语

计算机辅助优化设计在智能建筑施工图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但是随着经济和技术的进步,最终会使其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卢庆新,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图设计主要问题,智能建筑电气技术[j],2005,04(4)

[2]施顺英,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深度的思考,建筑电气[j],2007,26(8)

电算化会计的优缺点篇9

关键词:电能质量;数学统计;特征提取;pSo?SVm

中图分类号:tn911.25+4?34;tm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73X(2017)14?0174?04

abstract:toovercometheshortcomingsoflowrecognitionaccuracycausedbyimproperfeatureselectionandextractioninpowerqualitydisturbancerecognition,anewfeatureextractionandrecognitionmethodisproposedbasedonthesamplepointsofpowerqualitydisturbanceamplitudeofmathematicalstatisticsandpSo?SVm.accordingtotheamplitudedistributiondifferenceover10cyclesofsignals,thenumberofsamplesinamplituderangeofeachsectioniscalculated,andthenusedasfeaturesofdifferentdisturbancesafterpreprocessing.pSo?SVmclassifierisusedforclassificationrecognitionofmultipledisturbancesignals.theproposedmethodissimpleintheprocessoffeatureextractionandefficientincomputation.thesimulationresultsshowthattheproposedmethodiscapableofclassifyingvariousdisturbancesignalsatahighspeed,andhasahigherrecognitionaccuracyandbetteranti?noiseperformanceincomparisonwiththetraditionalmethods.

Keywords:powerquality;mathematicalstatistics;featuresextraction;pSo?SVm

0引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非线性、冲击性以及不平衡负荷在电力系统中投入运行,产生了一系列的电能质量扰动[1]。这些电能质量扰动将会给工业发展、用户体验和经济建设带来巨大的影响。为了解决电能质量扰动问题,首先必须正确地识别出电能质量的扰动类型,从而采用不同的补偿和控制措施来治理电能质量。

迄今为止,研究工作者基于电能质量扰动的研究提出了诸多方法并应用到电能质量扰动的分析中[2?3]。这些方法大都可分为特征提取和分类识别两个步骤。在特征提取方法的选择上有:短时傅里叶变换[4]、小波变换[5]、S变换[6]和希尔伯特?黄变换[7]等。这些方法有着其各自的优点及不足之处:短时傅里叶变换通过加固定不变的窗函数分析电能质量信号,暂时克服了傅里叶变换时局部分析能力差的缺陷,但却存在自适应性差,不易分析突变信号的缺点;小波变换具有多分辨率分析的特点,可以多尺度分析信号,但是在小波基上的选择较为困难;S变换是小波变换和改进的傅里叶变换的结合,也具有多分辨率分析的特点,但在分析信号奇异点上还存在不足,其次S变换的计算量也较为庞大;希尔伯特?黄变换主要采用了经验模态分解法,克服了小波变换中小波基选择困难的缺陷,不受Heisenberg测不准原理的制约,但经验模态分解存在模态混叠问题,当信号组合分量的频率太接近时,常不能得到正确的经验模态分解结果。在分类识别方法上,有决策树[8]、神经网络[9]和支持向量机[4?5]等方法。神经网络作为模式识别中最为重要的算法之一,已有较为庞大的神经网络体系,如:Bp神经网络、RBF网络和pnn神经网络[9]等。这些神经网络的缺陷通常在于网络的训练需要经过多次迭代、收敛速度慢和易陷入局部最优等。支持向量机算法是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分类识别方法,能够在很广的函数集中构造函数,不需要微调,计算简单,在解决小样本、非线性及高维模式识别问题中表现出许多特有的优势。

本文利用数学统计的方法,根据电能质量扰动信号原有波形幅值构造出特征,克服了传统特征提取方法征选择不当造成识别精度不高的缺点。采用pSo?SVm算法,快速计算出SVm核函数参数和惩罚项参数值,以达到准确地识别出各种扰动信号的目的。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识别精度高于以往算法且具有较好的抗噪声性能。

1基于扰动幅值的特征提取算法

1.1电能质量扰动类型

根据ieee标准,常见的电能质量包括电压暂升、电压暂降、电压中断、振荡暂态和谐波[10]。其中电压暂升、电压暂降和电压中断为幅值扰动,暂态振荡和谐波为加性扰动[11]。然而,复杂的电力系统当中,除了单一的电能质量扰动信号,还可能存在多种多样的复合扰动,本文识别的类型除了上述5种单一扰动外,还选取了电压暂降+谐波及电压暂升+谐波两种复合扰动。扰动模型如表1所示。

1.2扰动信号特征提取

传统的特征提取算法大都是得到基于变换后信号的均值、方差、能量和峰值峭度等特征[3]。然而,这些特征往往需要经过再次的筛选才能被用于最后分类识别时的特征。诸多学者提出了一系列的特征选择算法[12]如前向顺序选择法(SFS)、后向顺序选择法(SBS)和斯密特正交法(GSo)。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识别精度,但也增加了算法的复杂程度。根据ieee标准,电能质量扰动信号的模型如表1所示,其波形如图1所示,其中纵轴表示幅值,单位为标幺值(p.u.),横轴取值范围表示10个周波的采样点数。根据扰动信号本身的固有波形,本文提出了基于数学统计分段幅值的采样点数的数学统计算法[13]。电能质量信号的基波频率为,即周期s。电压暂升、电压暂降、电压中断、电压暂升+谐波和电压暂降+谐波的扰动存在时间为。因此,采样10个周波,将足够反映出波形的变化情况。对于标准的电力信号,根据奈奎斯特采样定理,采样频率必须大于2倍的基波频率,为了便于更为精确地观测谐波干扰信号,采样频率一般取3.2kHz,此时10个周波的采样点数为640。根据幅度的变化范围,对[-2,0]区间的幅值取绝对值,最后分别统计[0,2]区间内,每个0.1单位内的采样点数。图2为图1所对应的采样点数目的水平柱形图,其中横坐标代表采样点数,纵坐标代表20份0.1单位的幅值大小。

2扰动信号分类识别

2.1粒子群优化算法

粒子群优化算法是源于鸟类捕食行为的进化算法,最早由Kennedy和eberhart在1995年提出[14]。在寻优过程中,初始化一群粒子,每个粒子代表寻优时的潜在解。其中各粒子的特征包含位置、速度和粒子适应度。粒子在寻优空间以一定速度飞行,根据自身所经历的位置和群体粒子的位置不断更新适应度最优位置,最后求得最优解[15]。粒子迭代更新公式如下:

2.2支持向量机算法

电能质量扰动信号分类是一种多分类问题,面对如此多样的电能质量扰动信号,分类器的选择至关重要。支持向量机通过建立一个分类超平面作为决策曲面,对多种电能质量扰动信号进行分类识别。支持向量机最初由Vapnik提出用于研究线性可分问题[16]。假设有训练集,为训练样本,为样本对应的标签。存在一个分类面将训练样本很好地区分开,当且仅当两类训练集到分类面的最小距离最大[4]。在实际分类中,有的样本为线性不可分的,此时需引入一个非线性映射函数,将样本映射到高维空间,此时得到的超平面为。由于噪声的影响,再引入非负的松弛变量,使得目标函数为:

通过上面分析,训练集和核函数是支持向量机学习算法的关键。核函数的种类有:多项式核函数、高斯径向基核函数、多层感知器核函数和复合核函数等[15]。不同核函数所建立的SVm的性能会有较大的差异。本文采用高斯径向基核函数:

综上所述,训练一个合适的支持向量机的分类面关键是在于寻找到合适的惩罚项和核函数中的可调参数。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将粒子和的寻优位置分别设定在[]和[]之间,可在很短时间内得到准确的值。

3仿真分析

根据表1扰动信号模型,通过matlab产生7类电能质量扰动信号。为了表示方便,如表1所示的顺序,依次标记为C1~C7。采样频率为3.2kHz,共采样10个周波,每周波采样64个点,共计640个点。每类扰动信号共随机生成200个样本,选取每类扰动信号的150个样本作为训练集,剩余的50个样本作为测试集。由于实际现场的电能质量扰动信号受各种环境因素影响,因此加入多种高斯白噪声。

采用本文提出的特征提取算法,首先得到20个分段幅值内的采样点数,再将每一段采样点数归一化,即除以总点数640,最后得到一个20维的特征信号,此为降维过程。在pSo?SVm算法中,粒子的可栉40,迭代次数为30,惩罚项和核函数参数的取值范围均设定为[0.5,512]。首先将7类扰动信号共计1050个训练样本输入到pSo?SVm网络中进行训练,然后输入7类扰动信号共350个测试样本进行分类识别。最后的分类识别结果如表2和表3所示。表2为其中的一次分类识别图,表3的结果为经过4?折交叉法计算后得到的不同噪声下的分类识别结果的平均值。

pSo寻优方法克服了传统SVm分类时人工选择参数造成识别精度不能达到最佳的缺陷,与之后的网格法寻找SVm参数相比更为简捷[15]。实验时所求得的最佳和的值如表4所示。

对比以往不同特征选择的方法如HHt变换[7]、S变换[9]和小波变换[17],及模式识别方法如决策树[7]、pSo?pnn[9]和SVm[17],本了进一步的相关对比试验,比较结果如表5所示。从表5可知,采用本文所提出的数学统计方法提取扰动信号幅值特征并结合pSo?SVm识别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最后的识别精度。

4结论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学统计的电能质量扰动幅值大小采样点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能够快速地得到不同幅值范围的采样点数,并正确地表示常见的7类电能质量扰动信号。该方法克服了传统特征提取方法征选择不当造成最后识别精度不高的缺点。采用pSo?SVm分类器,通过粒子群自动寻优,找到合适的SVm惩罚项参数值和核函数参数值。该方法能够解决传统神经网络作为分类器时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困难。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和与以往电能质量扰动识别方法的分类结果相比,表明该方法对常见的7类电能质量扰动信号的识别率优于以往算法,并具有较好的抗噪声性能。

参考文献

[1]杨璐.电能质量及检测方法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5(6):28?30.

[2]赵凤展,杨仁刚.时频分析方法在电能质量扰动检测与识别中的应用[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6(5):33?37.

[3]方群会,刘强,周林,等.模式分类方法在电能质量扰动信号分类中的应用综述[J].电网技术,2009(1):31?36.

[4]覃思师,刘前进.基于StFt变换和DaGSVms的电能质量扰动识别[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1(1):83?86.

[5]黄南天,徐殿国,刘晓胜.基于S变换与SVm的电能质量复合扰动识别[J].电工技术学报,2011(10):23?30.

[6]徐永海,肖湘宁,杨以涵,等.小波变换在电能质量分析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9(23):55?58.

[7]田振果,傅成华,吴浩,等.基于HHt的电能质量扰动定位与分类[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16):36?42.

[8]陈华丰,张葛祥.基于决策树和支持向量机的电能质量扰动识别[J].电网技术,2013(5):1272?1278.

[9]覃星福,龚仁喜.基于广义S变换与pSo?pnn的电能质量扰动识别[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6(15):10?17.

[10]transmissionandDistributionCommitteeoftheieeepower&energySociety.ieeerecommendedpracticeformonitoringelectricpowerquality:ieeeStd1159?2009[S].newYork:theinstituteofelectricalandelectronicsengineers,2009:1.

[11]张杨,刘志刚.一种基于时频域多特征量的电能质量混合扰动分类新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2(34):83?90.

[12]aBDooSaa,mianaeipK,GHaDiKoLaeimR.CombinedVmD?SVmbasedfeatureselectionmethodforclassificationofpowerqualityevents[J].appliedsoftcomputing,2016,38:637?646.

[13]VaLtieRRa?RoDRiGUeZm,DeJeSUSRomeRo?tRonCoSoR,oSoRnio?RioSRa,etal.Detectionandclassificationofsingleandcombinedpowerqualitydisturbancesusingneuralnetworks[J].ieeetransactionsonindustrialelectronics,2014,61(5):2473?2482.

[14]KenneDYJ,eBeRHaRtR.particleswarmoptimization[C]//proceedingsof1995iee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neuralnetworks.[S.l.]:ieee,1995,4:1942?1948.

[15]杨宁霞,孙,公政,等.一种基于pSo?SVm的电能质量扰动识别与分类的新方法[J].电测与仪表,2014(16):17?20.

电算化会计的优缺点篇10

【关键词】集成电路;设计;乘法器;低功耗算法;实现技术

一、引言

低功耗设计一般可以分成两种:动态和静态技术。静态化技术一般是从系统的构造与工作原理出发,使系统的功耗得到降低,比如选择低功耗的器件;动态化技术主要是使系统运行得到改变来降低功耗,比如按照实际运行情况对器件的工作状态进行调节。

二、定点乘法运算优化

目前,集成电路的设计中,定点乘法运算一般都使用移位相加算法逻辑,具有方便理解、简单和直接的优点,但是缺陷也很明显,运算的效率比较低,需要数量很多的硬件设备,占用的资源也比较多。在普通的移位相加算法内,每位乘数都会出现积,运算量比较大,事实上,如果某位乘数是0,就不需要开展累加性的运算,所以累加器完成次数要和乘数中值是1的位数有明确关系,如果可以降低中值是1的位数,就能够降低需要运算的累加次数。1、BootH算法思想。就是使乘数和某一较大整数相近,然后借助这一整数和被乘数之积,减去对应数值补码和被乘数乘积来计算,能够提升运算的效率。BootH算法被称作补码移位算法,符号位是参与到运算的,运算数都借助补码进行表示。乘数的末位会增加附加位,初值是0。对乘数的最末两位进行观察,00对部分积进行向右移动移位的操作,01则对部分积的被乘数相加然后取其补码,结果向右移动一位,10则对部分积的被乘数相减,取其补码,结果向右移动一位,11则直接额对部分积执行向右移动一位的操作。根据上述算法,对n+1步进行操作,那么第n+1不就不用在位移,最终的结果就是运算的结果。2、定点乘法运算中乘法系数优化的算法。以BootH算法那为基础,还有一种更先进的算法,属于三元数值系统,能够降低硬件结构的复杂性,如果乘数系数是2的整数次幂时,乘法能够借助移位实现,这就使占用的硬件资源得到降低。为了降低系数二进制表示内非零位个数,通常使用带符号的二进制对整数进行表示。这一方法的优点如下:只利用了加法和位移,整个算法过程是以非零位不同的位置为基础,和其他的算法比较起来,更加准确,有限的字长也没有对程度有太大的影响。3、数字滤波器编码的优化。设计芯片时,为了使类型不同的数字滤波器能够尽量降低面积,并加快速度,发展出一些优秀数乘与编码算法。先对信号进行处理时,首先会从模数转换器内输出,然后把信号由高频率载波信号降低到基带信号并解调,要想得到理想的信号需要不同阶段滤波。包括把较高采样率降低到降低采样率,然后借助解调转换至基带的频率,基带信号的频率比采样的频率范围低,因此借助抽取滤波器进一步抽取信号,进而得出有用信号。

三、集成电路设计中乘法器低功耗实现技术

1、编码优化算法实现技术。首先,可以把编码优化算法实现成一个VHDL函数,然后存进库中和乘法器进行分离。接着,对乘法器的木块进行设计和优化,最后算出乘法运算的结果并输出。在模块的内部,对编码优化函数进行调用,将优化乘法器类属参数当做这一函数的输入,输出的结果中,三个变量分别表示三个常数。优化的结果使用常数来表示,原因为在乘法器的综合初期,上述三个常数能够按照优化函数的计算而得出,进行综合之后,乘法器按照这三个常数就能够转化成对应移位加的结构,而且对加法的结果进行计算,这是优化算法的逻辑单元是在库中保存的,不会算进优化之后的乘法器。为了对这一技术优化的效果进行验证,可以将相同射频的模块当做测试的平台,在模块内全部乘法器都被优化乘法器的模块替代后,导入RtL的代码,对功耗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总功耗和逻辑单元都有所下降,面积也有所降低。在对硬件进行测试时,使用编码优化算法对射频模块进行匹配开展测试,结果显示逻辑占用率是4.5%,产生寄存器的总数是13559,存储单元的占用率是4.6%。2、缺省优化算法实现技术研究。根据缺省优化算法模式,用VHDL函数的形式和小数乘法器相分离并存进库中。对优化乘法器的模块进行设计,在进行综合的初期,常数是由优化算法经过计算而得出的,在进行综合之后,乘法器按照常数就能够转化成对应移位加结构,并开展右移缺省操作,计算的结果在小数化处理之后从模块的输出端内输出。经过实验,发现总功耗有所降低,面积也有降低。

结语

综上所述,集成电路设计中乘法器的低功耗算法与实现技术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不断对这一技术进行改进与完善,切实发挥出低功耗算法的作用,进而促进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博.集成电路设计中乘法器的低功耗算法与实现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