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新创业的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4:41

关于创新创业的知识篇1

论文摘要: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企业充分吸收与利用外部知识,并与内部知识进行整合形成新知识的过程。文章阐述了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的主要知识活动,并分析了如何对知识获取、知识学习、知识创新进行管理来提升自主创新的效率,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引言

所谓自主创新是指企业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探索产生技术突破,攻破技术难关,形成有价值的研究开发成果,并在此基础上依靠自身的能力推动创新的后续环节,完成技术的商品化,获取商业利润,达到预期目标的创新活动。其含义是主要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完成技术创新全过程,关键技术上的突破由本企业实现。

知识管理是当企业面对日益增长的非连续性的环境变化时,针对组织的适应性、组织的生存和竞争能力等重要方面的一种迎合措施。本质上,它包涵了组织的发展进程,并寻求将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对数据和信息的处理能力以及人的创造能力这两方面进行有机的结合。知识管理通过对企业内外部知识资源的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而提高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知识管理的内容包括知识的获取与加工、知识的积累与储存、知识的交流与共享、知识的应用与创新。知识的获取是知识管理的起点;知识的加工是对收集到的知识进行分类、分析、整理和提炼,形成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有价值的知识;知识的积累可以增加组织的知识存量,通过知识积累形成组织的知识库,便于员工的重复利用;知识的存储是将对企业目前和将来有用的知识存储下来,把过时的知识及时清理;知识的交流和共享是生成新知识的手段和途径,没有交流,知识的效应将会降低、创新也难以产生;知识创新是知识管理的最终目标,创新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

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企业充分吸收与利用外部知识,并与内部知识进行整合形成新知识的过程。因此,企业自主创新的过程也是一个知识创新的过程,知识贯穿于自主创新的始终,知识既是自主技术创新的起点,又是自主技术创新的归宿。因此,在自主创新过程中对知识的收集、组织、运用和创新等进行管理,能够加快知识的流动,提升知识的使用效率,加快知识创新的速度,从而提升自主创新的效率,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一、企业自主创新中的知识活动

自主创新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知识活动:与创新有关的知识获取、知识学习、知识创新。

(一)知识获取

知识获取是通过识别和获取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和知识,对其进行提炼、解释和组织,产生新知识的过程。知识获取是知识管理的一项重要活动,它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meadam(1998)强调指出:知识识别和选择能力强的企业通常更具有创新能力,他们允许新知识融人现有知识体系,并在组织中广泛应用。

企业自主性技术创新要求创新主体能够通过创新活动得到原创性的创新成果。但原创性创新成果的出现,显然不能完全依赖于企业现有的知识资源。企业自主创新的知识来源分为外部和内部两大来源。外部知识主要来源于市场需求、竞争对手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术的发展,内部则来源于企业内部研发部门和其他部门。企业自主性技术创新的实现,要求企业既能够充分整理、组合现有的来自于企业内部的知识资源,又能够对来自于企业外部的前沿知识充分地吸收利用。既企业立足于自身的科技力量,创造性地综合利用所需要的各种来源的知识。面对这些广泛的知识来源,企业必须建立能够有效地识别、筛选、获取和存储知识的机制,才能获得创新所需的相关知识,从而构成自主创新的知识基础。

企业内部知识的获取,主要通过员工之间的交流与学习等方式。而企业外部知识的获取,则通过收集、购买或并购等方式。对于外部的公共知识,企业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来获取。而对于外部企业的专有知识,企业只有通过购买或并购等方式来获取。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虽然属于高风险性的研发活动,但任何一项技术创新都是在已有的技术水平基础之上进行的改进和创新,如果企业自身不具备足够的创新基础知识,而其他企业具备本企业所需要的关键技术知识时,为了节省时间和资源以及早日实现创新的成功,企业应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从外部购进所需技术知识,必要时甚至可以通过并购的方式来获得此技术知识。这样不但可以大大缩短技术创新的周期,而且能够降低技术创新的风险。

显性知识的获取,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企业可以通过文献检索、数据库查询、网络搜寻等方式来获取,而隐性知识的获取则相对较难,因其形成与前因后果有密切关系,获取隐性知识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需要对其产生情境进行仔细的分析和总结,并努力实现其显性化,使其在创新过程中得以充分利用。

由于知识的生命周期是有限的,企业在获取知识时,必须不断地评估知识的有效性,对于已获取的知识,一旦发现过时,需立即将其淘汰,以免使其误导员工的行为,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

(二)知识学习

自主性技术创新要求创新企业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探索产生技术突破,获得原创性的创新成果,原创性的创新成果中必然包含着原创性的知识,而原创性知识需要通过创造性学习来产生,所以,自主性技术创新的学习类型是创造性学习,学习方式包括个人学习和团队学习。自主创新的主要参与者是企业的研发部门。由于每一项自主创新技术往往是多个学科知识交又重构的结果,因此,自主创新团队一般应是一个由多种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构成的跨学科团队,自主创新的知识学习方式以团队学习为主。

1、个人学习。组织是个体的集合,没有个体的学习,就没有组织学习,组织是通过其各个成员进行学习的。在自主创新的初期,研发部门根据研发任务的目标要求,对与创新项目有关的知识进行收集整理,整理后的知识供全体研发人员共享。起初的学习方式主要是个人学习,即研发人员对相关资料进行熟悉和掌握,首先将外部的显性知识转化为研发人员个体的隐性知识。此阶段是知识内化的过程,知识以个人为载体。知识内化十分重要,只有真正内化的知识才能得到正确的应用(polanni,1962)。知识内化使员工充分吸收和理解新知识,在创新中能更好地使用这些知识。

2、团队学习。团队是组织中最佳的学习单位。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现在几乎所有重要决定都是直接或间接通过团队作战,而进一步付诸行动的。在某些层次上,个人学习与组织学习是无关的,即使个人始终都在学习,并不表示组织也在学习。但是,如果是团队学习,团队变成整个组织学习的一个小单位,他们可将所得到的共识化为行动;甚至可将这种团队学习技巧向别的团队推广,进而建立起整个组织一起学习的风气和标准。在自主创新过程中,研发团队必须善于运用“深度汇谈”(dialogue)和讨论。“深度汇谈”是一个团队所有成员,摊出心中的假设,彼此用心聆听,进入真正一起思考的境界,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良性互动。讨论则是提出不同的看法,并加以辩护。

在此过程的学习中,研发人员已在初期个人学习的基础上对相关新知识有了一定的熟悉和掌握,并逐渐对研发任务有了一些了解和想法,开始产生一些零星的、不成熟的创新思想。为了达到共识,找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或办法,研究人员把各自的创新思想提出来,与其他人进行交流和探讨。通过交流和切磋,知识的层面由个人层面上升到组织层面,同时不同主体的知识面也得以扩大。此阶段主要是隐性知识显性化,以及隐性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

团队学习的关键在于成员之间知识的充分交流与共享。员工个体的知识是创新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知识只有为组织共享才能成为组织知识,也才能在自主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这里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共享成员的个体隐性知识。由于隐性知识为少数人所拥有,且这些隐性知识是其优势地位的保证,一旦与人共享将不再占有优势,所以,这些知识的拥有者往往不愿意将此知识与他人共享。企业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并奖励知识共享,阻止并惩罚对知识的隐藏行为。

高效的团队学习应能创造出团体智力高于个人智力之和的效果,这就要求个人和团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具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企业的每一个创新项目都有一个明确的总体目标,每个成员也都有自己的分目标,每个成员都应对自己和团队所要达到的目标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在创新中积极主动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朝着共同目标而努力。

(2)努力提升个人学习力。团队学习力的提升依赖于成员个人学习力的不断提升。为提升个人学习力,团队成员需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相关知识,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团队成员应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结合起来,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达到个人目标的实现。

(3)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创新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必须明白,创新的成功需要的是集体的力量和智慧,而不是单个人的努力。任何一个成员在团队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大家应视彼此为工作伙伴,积极与他人协作配合。团队中各个成员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可以形成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能够促进团队精神和团队凝聚力的形成。

(4)学会系统思考。系统思考是彼得·圣吉五项修炼中的关键技术,系统思考要求人们运用系统的观点看待组织的发展。它要求人们从只看局部到纵观整体;从看事件的表面到洞察其变化背后的结构;从静态的分析到认识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进而寻找一种动态的平衡。系统思考能让人们看到组织中各种事件的相互关系而不只是单一事件,能看见事物渐渐变化的过程而非稍纵即逝的一瞬间,可以使人们敏锐地觉察到系统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微妙“搭配”。系统的学习方法可以培养员工处理业务的能力,特别在当前企业风险增多的情况下,增强察觉风险、预防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作为个人,不要把注意力放在个别事件上,应用整体的、长远的眼光看事件背后的变化,并分析这些变化产生的原因。

(5)鼓励建设性冲突。建设性冲突是指组织成员从组织利益角度出发,对组织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提出意见等。鼓励建设性冲突,能使团队养成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创新、努力进取的风气,形成团结和谐、奋发向上的局面,使团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6)勇于创新,不怕失败。创新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应该对学习和工作充满热情,在工作学习过程中,不要被困难和可能出现的失败所吓倒,要努力尝试,勇于探索,充分发掘自己的潜力和创造力。

(三)知识创新——创造原创性新知识

知识学习是企业自主创新不可缺少的行为,但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创新。原创性新知识的产生才是自主性技术创新的真谛。创新知识的出现有赖于企业把融入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知识加以有效的整合。对于一个企业或个人来讲,知识整合决不是现有知识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知识创新的过程。知识整合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不同来源、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内容的知识进行综合和集成,实施再建构,使单一知识、零散知识、新旧知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经过整合提升形成新的知识体系。新知识体系中知识尽管未必都是全新的,.但却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实现了升华,这种升华了的知识有其内在的原创性,达到了产生原创性新知识的目的。

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时时有大量的新知识涌现,同时也时时需要利用大量的知识。各种知识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不断地循环流动,在流动中为企业捕获并融人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技术创新的成功实现依赖于企业能否获得所需要的知识。在获取相关知识资源后,企业必须对现有知识进行认真分析整理,了解现有知识和创新项目的要求还有多大差距,哪些知识需要通过创新来获得。找到知识缺口后,自主创新团队在充分应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找出现有知识间的新的内在联系。从中找到知识创新的突破口,进而对知识进行创造性地组合。

自主创新知识整合的关键是对团队成员所获知识的有效整合。由于研发团队中每个成员的学科专长、能力特点、工作经历、思维模式都是不同的,在看待同一问题时每个成员的出发点不同,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往往会对同一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和意见。正是因为具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见,才有可能通过交流和沟通得到意想不到的创造性解决方案。为了使团队成员的不同学科专业知识进行有效整合,组织必须强调团队精神,强调以组织的创新目标为最高目标,要求团队成员必须以积极、合作的态度对待创新,明确其他人在创新中的重要性,把创新过程中出现的争议和冲突看作有益的行为。这样,研发人员就可以在友好合作的氛围中,通过彼此观点的相互影响、相互启发、相互碰撞,实现知识的重构和裂变,实现组织的创新目的。

二、知识管理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作用

在自主创新的过程中实施知识管理可以提升自主创新的效率,知识管理对自主创新的支持作用主要通过构建知识库、构建知识地图、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来实现。

(一)构建知识库

建立企业知识库的目的是把对企业发展有用的各种知识收集起来,并进行分类、加工、提炼、汇总、储存,形成企业系统的、不断发展的知识资产,并提供检索手段,供员工进行各种类型的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员工首先要学习知识库的知识,才能丰富他们的知识,提升他们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而员工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学习获得的隐性知识,需要通过知识管理工作来集成,并把它存储于企业的知识库中。知识库的设立使组织知识可以被保存下来,将零散的个人知识变为组织知识,使以后的学习和技术创新活动更易于追踪,学习过程也更易于复制。因此,企业的知识库反映了企业现有的知识和技术能力水平,也反映了企业技术能力进一步发展的潜力。

知识库对分散在组织各处的知识对象进行系统的集中管理,提高了知识对象的利用率,为知识的交流和共享提供方便,并且有利于减少知识资产的流失(应瑛,2001)。

企业知识库的知识不仅包括本企业产生的知识,它还应包括竞争对手的知识、顾客知识以及本企业所在领域及相关领域的最新科技知识。企业知识库主要包括以下知识:

1.企业内部知识。指企业在成长过程中积累的各种知识。一是企业在发展中积累的经验、技术知识、市场知识等。这些知识是企业在发展中积累的宝贵财富,对于组织充分激活现有知识,以及学习新技术和知识等都十分重要。二是企业在技术开发和生产实践中的成功案例。这部分知识的借鉴可以使企业的产品开发和生产等活动少走弯路,减少摸索时间,从而实现组织知识的继承性并提高技术发展的效率。

2.企业外部知识。与本企业所在领域相关的最新的科技方面的知识。企业的技术发展不能采取封闭式学习的方式,必须密切关注同类企业的技术能力发展动态。因此,企业需要不断吸收外部新知识并将其融人组织的技术创新活动之中,才能使企业的技术能力发展与时代同步。

3.客户知识。包括客户对使用中产品存在缺陷的反馈信息、对开发中产品的检测信息、对未来产品的期望等,是客户对于企业产品的切身感受。

自主性技术创新是始于创意而终于市场开发的完整过程,包括创意产生、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和市场开发。其中每一环节都需要从企业知识库中获取足够的知识。完善的知识库为企业的自主创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二)构建知识地图

知识地图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制作的企业知识资源的总目录及各知识款目之间关系的综合体。也就是说,一份知识地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知识资源目录;二是目录内各款目之间的关系。知识地图必须清楚揭示企业内部或外部相关知识资源的类型、特征及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一份完整的知识地图应能提供知识资源的存储地点、所有权人、有效性、及时性主题范围、检索权利及使用渠道等。

知识库主要用来储存知识,而知识地图则主要是用来寻找知识。二者相互配合使得对组织知识的查找、使用变得快速、方便,有利于对组织知识的高效利用。

(三)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为了充分调动员工学习和创新的能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员工及组织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企业必须要在内部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为此,企业的知识管理需要在以下方面提供帮助:

1、制定有效的创新激励制度。设置知识创新相关奖励办法,针对知识创新所创造的企业价值,提供有价的奖赏;及时肯定成员在团队学习中的知识创新表现;采用知识创新“只赏不罚”策略,重赏知识创新成果具高附加价值者,对员工的创新失败采取容忍的态度。如果企业对员工的创新失败处罚过重,就可能导致员工的保守和畏惧不前,使员工失去创新活力。为了达到较好的激励效果,应采取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式。

另外,具有创造力的员工通常都喜欢行动自由、不守常规、喜爱冒险、追求成功等。要使这些具有创新潜力的人才能够留在企业中,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做出贡献,首先要为其在企业内部能够自由从事创新活动提供便利。理想的方法是让其能够在企业的支持或默许下进行他所希望从事的创新活动,即允许员工个人进行自由创新。例如,美国的hp公司就拥有一批喜欢进行个人自由创新活动的员工。这些人常常绕过现有的管理组织机制,进行非正式的、带有灰色行为的创新活动。虽然是自由创新行为,但必须与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一致。在创新管理政策上应该使员工明确:只要是符合企业发展目标的,任何由员工自行发起的创新活动都将被允许,都可以获得企业的资源支持。

这些有形与无形的激励措施的采用,能够不断地对员工的创造性学习产生正强化效果,增强个人的学习动机,使员工愿意通过创造性学习进行知识创新。

2、创造有利于知识交流和共享的空间。知识的交流与共享是知识创新的手段和途径。自主性技术创新是知识高度密集的企业创新行为,对企业中知识的流动和共享有较高的要求。如果在一个企业中知识无法共享,那么这个企业的组织学习效率一定很低。知识的充分共享可以实现知的指数级增长和创新效率的提高。知识的交流与共享需要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良好的组织结构和文化氛围,使员工之间的交流畅通无阻,最大限度地使信息和知识在交流过程中得到融合和升华。

为了员工之间知识的交流和共享,企业可以设立员工交流场所,如采用开放式的办公室,设置舒适的茶水室,方便员工在工作和休息时间进行信息、知识与经验的交流。企业不但要为那些工作互相关联的员工之间创造交流的机会,而且还应该为那些通常不能相互交往的员工提供交流的机会,以促使不可预知的创新行为产生。

企业还可以举办多种形式、多种主题的讲座,也可以让员工轮换岗,为员工提供各种交流机会。

3、打造鼓励知识共享和创新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内部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守的价值观、道德标准、行为规范、经营理念、管理方式、规章制度等方面的总和,企业文化影响员工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为了促进员工积极地获取、共享、利用和创新知识,企业必须营造一种自由、平等、信任、尊重和积极进取的文化环境,形成一种相互尊重和相互合作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企业员工能够畅所欲言,充分表述自己的见解,能有效激发员工的创造能力,使员工将个人的成长与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三、知识管理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

(一)提高知识存量——提升员工及组织创新能力

知识的生产具有很强的自我积累性和路径依赖性,任何新技术知识都是在已有技术知识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较大的现存技术知识量意味着具有较强能力去开发更多的新技术知识。从自主技术创新过程角度考察,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充分利用旧知识产生新知识,并调动企业各方面技术能力将新知识物化为有形产品,组织企业员工进行高效率生产的过程。创新过程的每一环节都需要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来支持。缺乏相关的知识储备,企业就无法创造出相关的新知识。因此,企业应广泛收集、获取、储备相关领域的知识,充实自己的知识存量,并将这些知识为企业员工所共享。

知识管理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广泛获取与创新目标有关的知识资源。通过对相关知识资源的有效获取,使企业的的知识存量得到大大提高,改善了员工及企业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从而提升了员工及组织的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加速知识流动——提升创新速度

二十一世纪是个“快鱼吃慢鱼”的时代,速度无疑是企业创新成功的关键之一。创新人员能否及时得到所需的各种知识,直接影响着自主创新的速度和成败。知识管理通过采用知识库、知识地图、外部信息网络、内部信息网络等一系列的技术手段为员工获取、使用和转移知识创造条件,使创新团队能够方便高效地获得和使用所需知识,从而加速了创新过程中的知识流动,提高了知识的利用效率,加快了创新速度。

(三)促进知识学习——提升创新效率

首先,知识管理转变了员工的学习观念。知识管理强调知识和知识学习的重要性,认为知识是主要的生产力因素,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企业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强弱又取决于企业的学习能力,每个企业必须比竞争对手学习的更快更好,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知识管理要求员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鼓励员工不断学习,把学习贯穿于工作的始终,从而改变了员工的学习观念,提高了员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员工的学习和再教育成为企业的一种日常活动,在学习中不断完善和提升员工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其次,知识管理为自主创新团队的知识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一是为团队提供了丰富的创新知识基础,知识管理把与企业自主创新有关的各种知识收集存储于知识库中,方便团队成员迅速补充知识、更新知识、进行各种类型的学习,即提升了成员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又提升了团队成员的学习效率;二是制定一系列有效的创新激励制度,这些制度大大提高了员工学习和创新的热情和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员工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激励员工为实现创新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三是创造有利于知识交流和共享的空间,促进了员工的知识交流,使员工在交流中乐于贡献自己的知识,从而加速了创新的效率和速度。

知识学习的结果是找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创造出组织所需的新知识,使得员工和组织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都得到提高。

关于创新创业的知识篇2

论文关键词:知识管理 企业档案工作 协同 创新

知识管理给管理的一切要素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档案作为知识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也受到了知识管理波涛的席卷。企业档案具有边际报酬递增的特点,对企业档案知识的挖掘能够很好地服务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创造,企业档案部门应该实现与企业知识管理环境和实践的协同,最大程度的发挥档案知识的边际效益。但目前,现行企业档案工作模式与知识管理的相容性存在问题,企业档案工作在知识管理环境下走向了“瓶颈”,本文将在详细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应对策略。

一、知识管理环境下企业档案工作的“瓶颈”

1.传统企业档案的分类模式不合时宜。国家档案局早在1991年就已颁发《工业企业档案分类试行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将工业企业档案分成十个大类,即党群工作类、行政管理类、经营管理类、生产技术管理类、产品类、科学技术研究类、基本建设类、设备仪器类、会计档案类、干部职工档案类。特大型企业或生产程序特殊的企业,有些档案难以归人上述十大类目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增设一级类目。随着管理环境的变化,今天我们再来审视《规则》的字里行间,会发现新生档案群体在《规则》中无处安放。

知识经济对企业档案工作产生影响的另一个方面在于企业档案成分本身也发生了诸多变化,企业竞争情报、客户档案与知识产权档案等应运而生。竞争胯限是关于竞争环境、竞争对手、竞争态势和竞争策略的信息研究。从本质上看,竞争情报是一种能产生效益的知识,具有很强的目的性、针对性、时效性、决策性及增值性。知识经济时代将竞争隋报为组织机构取得竞争优势方面的强大功能突显出来,也将竞争情报的功用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企业客户档案指标准版式的客户资信调查报告,具体内容包含对供应商、销售商,有竞争或合作关系的企业以及个体客户资料的收集、处理、评价成果等。对客户档案进行知识挖掘是企业维持固定客户群、发展新客户以及扩大市场份额的工具。基于发展的角度,《规则》所规定的企业档案类目在知识经济环境中早已时过境迁、不合时宜,由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而催生的这些新档案群体在《规则》中无处安放。需要在企业档案的一级类目中明确这些企业新生档案的归属。

2.传统企业档案的管理模式难以为继。“八大环节”是传统档案管理模式的象征。文档一体化管理,电子文件的全程管理等理论给“八大环节”模式带来了强有力的冲击。基于实践层面的文档—体化和全程管理,就是要求重新规划并建立企业档案工作的业务流程。

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对于各种知识资源的管理,其核心在于对资源进行整合。成功的知识管理不是把各种知识资源有条不紊的保管好,而是将新的、片段的、孤立的信息补充到原有的固化知识中,实现知识的重新组合,从而扩大知识的整体能量,实现知识资源整体效能的最优。企业档案管理模式必须体现这样的思维,企业档案管理的业务流程需要做新的设计,以弥补“八大环节”缺少渗透和融合的缺陷。新的企业档案业务流程的设计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档案部门在企业知识系统中的定位务必准确。基于实践操作层面来讲,企业知识系统设计与实施主体均非企业档案部门。这正如档案馆承办现行文件开放一样,现行文件开放最终没有颠覆档案馆的本职角色,档案馆是保管国家历史档案的基地。政务信息公开时期,档案馆可以开放现行文件;知识管理时代,档案部门则应该把自己建设成为企业知识系统的重要一环。但是从实际出发,档寒部门绝不可能成为企业知识系统的构建主体。

(2)将档案知识的管理纳入企业整个知识资源管理规划中。企业知识资源包罗万象,档案、图书、情报、资料等都是企业的知识资源。长期以来,各种知识首先确立自己的“生态环境”,然后开始建立相互之间的“生态链”,最终的结果是建立强大的生态系统。知识管理的目标就是建立起强大的生态系统。为更好地发挥各种档案知识资源边际效益递增的优势,最好的解决思路是寻求档案、图书、情报、资料等信息资源的整合。档案业务流程的设计应该以企业整个知识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为行动指南,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则具有对企业全部知识资源的整合机制。

(3)文件全程一体化管理。传统的档案学理论认为:档案从物质实体上看是指从归档到永久保存或最终销毁的文件。传统的“档案运动观”塑造了传统档案工作流程的灵魂以阶段式管理为中心。收集、鉴定、整理、归档、保管等各工作环节相互独立;档案业务工作与档案利用工作缺乏联系;档案部门与单位内其他部门缺乏必要的沟通;档案工作人员观念封闭,缺少企业文化的熏陶。文件全程一体化思想指档案部门对文件从产生到归档这一段时期的管理工作进行前端控制。这既满足了电子文件的管理需要,也便于了解文件的形成背景,更有利于挖掘文件信息中的知识资源。

二、实现企业档案部门与知识管理的协同

1.目标协同。档案部门在参与企业知识管理过程中,分目标应与知识系统的总体目标基本保持一致。目标是行动的指南,目标不相符,最可能导致的结果是实现了局部效益,但总体效益不一定有增加。通过协同机制将企业各个知识子系统的分目标统一起来,在协同环境中建立趋同的价值追求,使得参与知识管理活动的各个部门能够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

2.技术协同。强调各个分散工作环境下的知识系统之间应具有较好的兼容性和通用性。企业各个部门会由于自身实际情况所限而对知识系统的技术标准要求不一,标准上的差异会在部门之间的合作中形成“技术壁垒”。企业知识主管部门首先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在各类系统的转换与协调上,这样才能保证知识存储和利用的一致性。高度兼容的系统不仅能够发挥若干子系统本身的整体功能优势,同时也能够放大系统内聚后的功能创新效应。

3.资源协同。重新整合知识资源,优化知识资源的配置,提高知识的利用效率。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交叉性、集成性和复合性使企业各信息部门必须和谐地联系起来,档案知识必须与其他部门的知识资源整合才能实现其价值。对于很少使用或具有潜在价值的档案知识或图书、情报知识,企业应建立一个整合知识资源的平台,将知识单元或其线索以结构化的方式记录在指定数据库或知识库中,并由专人负责管理,使得知识能在适当的时候发挥应有的效用。

三、企业档案工作与知识管理协同的策略分析

1.利用协同思维,引领企业档案分类模式创新。标准与规则的设定都与一定的社会管理环境密切相连,《工业企业档案分类试行规则》在设定之初,并没有预测到知识管理的到来,更无法预知知识管理给企业档案类别带来的巨大冲击。自《规则》颁布至今,企业管理环境发生了彻底的变化,《规则》并没有新的修订。企业档案分类模式的创新应该被提上议事日程。

基于协同论认为:企业档案的分类应该以档案信息的相关性为标准,分类工作要建立在熟练掌握档案信息的基础上展开。知识管理时代,档案分类适宜采用内容分类法。基于协同论还认为:企业档案部门除了与企业其他信息部门协同外,还应该积极与企业研发、采购、销售、客服等职能部门协同,充分挖掘这些部门的竞争情报、客户档案与知识产权档案。对于企业档案内容分类法,企业档案部门则可以加强其分类操作的标准版式,如设立内容主题词,也可以加强内容关联性系统的研发与构建。

2.企业档案管理系统纵横协同,促进档案业务流程的重组或优化。业务流程重组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强调流程整体化。每个员工应该熟悉和掌握某一流程的所有步骤,改变以职能分工的运行体系、以作业流程为基础的管理模式,强调工作过程的整体陛和统一性。二是依赖信息技术的支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企业原有工作设计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以求企业关键指标,如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获得巨大的成功。现代信息技术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机会和可能。三是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效能。实现业务流程重组,重点解决组织结构扁平化问题,减少管理层次,裁减冗余人员,以期达到灵活、敏捷、应变的效果。优化或重组企业档案业务流程需要把握两个层面的问题,笔者将其归纳为纵向协同与横向协同。

(1)纵向协同:文档一体化。大亚湾核电站总经理评价核电站运行情况时曾说过:“大亚湾核电站所以能长期安全、优质、高效,是因为有三大支柱:一是拥有一流的人才;二是拥有世界上先进的技术设备;三是拥有一个优秀的文件档案管理系统。”他把文档管理列为企业安全、优质、高效的三大支柱之一。档案工作环节和一些具体的操作手段的革新,要在立卷制度上更新,在工作手段上改进,尽量简化档案部门长期推行的一些烦琐、呆板的操作步骤。如从组卷的形式到装订的手段上考虑,怎样做到既不影响日后调档利用,又能尽快完成归档程序,取消一些繁琐的不必要的过程、环节、步骤,尽量缩短立卷归档周期,这样也便于推行部门立卷工作。

关于创新创业的知识篇3

摘要:产业集成创新的核心是知识的集成创新,区域产业长期竞争优势的保持与创新发展植根于对区域知识承载力的培育与提升。首先,明确了区域知识承载力的内涵,提出面向产业集成创新的区域知识承载力分析框架;然后,分析了区域知识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并通过构建解释结构模型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最后,给出培育和提升区域知识承载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区域知识承载力;产业集成创新;影响因素;解释结构模型

一、引言

知识经济的实质是通过知识获得经济竞争力,知识能力是知识经济的内核。区域承载力,尤其是在区域人才资源、智力资本、知识和创新政策等方面的不足和缺失,以及区域知识结构与产业集成创新发展不相适应等问题,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创新发展的关键瓶颈。为此,本文以整合区域创新资源、促进区域产业集成创新发展为目标,在明确区域知识承载力与产业集成创新关联关系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区域知识承载力的影响因素,旨在为政府科学制定区域产业和创新政策提供决策依据和理论参考。

二、文献回顾与分析框架

1.产业集成创新。

创新思想最早是由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随着全球范围内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与创新资源的激烈争夺,本世纪初,集成创新思想开始被广泛应用于管理学领域,技术集成创新、产品集成创新、管理集成创新、企业集成创新和产业集成创新等概念应运而生。产业集成创新概念的提出,是基于各国产业创新发展实践,将集成创新思想在产业层面上的应用和发展。产业集成创新是指创新行为主体利用各种信息技术、管理技术与工具等,通过对相关产业横向、纵向部门之间创新要素和创新内容的优化配置与整合,形成优势互补的有机整体,从而实现相关产业间的协同创新发展。

产业集成创新的核心是知识的集成创新,知识要素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对其有效整合能力决定着产业集成创新能力与创新绩效。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生产、学习和创新成为人类最重要的活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国家的富强、区域经济的发展、企业和个人的成长,无不依赖于对知识的掌握和创造性的开拓与应用。产业集成创新主体包括科技型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中介机构和政府,集成创新要素包括集成创新所需要的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

2.区域知识承载力的内涵。

区域知识承载力表征在一定时期内,区域知识资源总和提供给该区域创新发展的整体支撑能力,是衡量区域产业可持续创新发展的重要标志。目前,国内对于区域知识承载力的概念尚未有明确论述,有关知识要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主要体现在知识能力、区域软实力和区域创新能力等方面。宁烨从基础资源能力、知识机制和知识运作能力三个维度分析了组织知识能力;周晓宏探讨了区域软实力的概念、内容和要素,构建了区域软实力综合评价体系。

国外对区域知识承载力的关注较早,traxler指出知识承载力形成的关键要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建立新的产业关系;Kanter对知识承载力的理论架构和研究方法进行了定性分析,认为城市的知识承载力包括知识创造、集聚、储备、传播、演化和应用;amable指出知识承载力的增强,不仅仅取决于是否拥有知识,还与所处的市场环境有关;Geenhuizen认为知识承载力中各个点之间是彼此相连却又相互矛盾的,政府承担着将知识承载力中不同层面的点联系起来的重要作用。

3.产业集成创新与区域知识承载力的关系。

产业集成创新与区域知识承载力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一方面,在产业集成创新过程中,知识创造单元的知识开发活动是产业集成创的核心,区域知识传播与扩散系统能够为创新主体间知识转移和共享提供载体,区域研发投入和区域知识要素为产业集成创新活动提供原料基础。另一方面,集成创新有助于实现相关技术成果的融合汇聚,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进而在短期内快速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可见通过产业集成创新也有助于增强知识创造单元的知识开发能力,推动区域知识承载力的不断提升。

三、面向产业集成创新的区域知识承载力影响因素识别

1.区域知识创造的影响因素识别。

在产业集成创新中,区域知识创造单元既承担技术创新(知识创造)工作,又是参与区域知识传播及扩散活动的核心主体。区域创造单元主要指区域从事高技术领域产品开发的科技型企业、大学院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其他从事技术/知识研发工作的组织。

(1)区域中科技型企业的集成创新能力。

科技型企业能够以产品为媒介直接与市场相连,而产品的市场价值直接决定了科技成果及产业化的程度和规模,由此确定了科技型企业在知识创造系统中的核心地位。科技型企业的集成创新能力不仅包括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还包括企业的知识沟通能力和技术资源整合能力。强调的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对外部知识资源的筛选、获取、消化吸收和、整合重组和利用的综合能力。

(2)区域中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知识输出能力。

大学院校和科研院所拥有大量的高素质科研人员、先进的研发技术和实验设备,在知识创造系统中扮演着知识源和人才输出的角色。大学和科研机构主要从事科学研究、科研管理创新、参与成果转化等,具体表现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支持、向企业提供转向技术方案和技术支持,以及为区域政府提供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等方面的管理决策咨询等。

(3)区域人力资源。

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往往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作为知识的载体,人力资本流动有助于提高知识、信息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在沟通中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并促进人力资本质的提升,从而为区域产业集成创新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例如,对硅谷的形成和崛起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斯坦福大学,是硅谷高质量科技人才和创业人才的来源地;印度班加罗尔高科技园区周边的大学和技术学院每年为园区输送约1.8万名软件人才,充足的人力资源供给使得班加罗尔能够顺利承接国际产业的转移。

(4)区域知识存量。

知识存量是在特定时间点的知识储备水平,能够反映该地区/组织的知识生产状况和技术创新能力。知识存量对于地区/组织的知识认知能力、吸收能力和外部知识利用能力等都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区域知识存量可以从知识深度和知识广度两方面进行度量,其中知识深度表征该地区的平均技术水平,知识广度反映该地区的知识多样化程度。一般而言,区域知识体系的多样化程度越高,进行跨组织/产业间集成创新的可能性就越高。

关于创新创业的知识篇4

现有关于知识积累与创新、发展的研究,多遵循熊彼特新增长理论的逻辑,即:知识存量积累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并通过创造出新产品、新工艺的方式最终推动经济增长。但大多研究以国家或区域经济(如欧共体)为分析单元的宏观层次分析,并且仍然存在知识积累完全内生性还是半内生性地促进技术创新以及经济增长的争论。相比而言,微观企业层次的关于知识积累与创新、成长间关系实证研究却比较缺乏。相关研究中,知识管理理论倾向于关注知识有效利用的前因,而忽视后果研究;创新理论则更多关注不同类型知识存量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或在“知识贡献于创新与发展”的潜在假设下研究各种影响知识流动的因素对创新绩效的效应,如知识网络结构与关系强弱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而不是关注知识积累本身对创新的影响;而企业能力理论则常以创新绩效表征创新能力探讨存量知识与流量知识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因此,现有研究间相互分离,缺乏对知识积累如何影响企业创新与成长的系统性研究。

本文基于企业不同知识积累机制揭示企业内外知识积累与成长间关系的“黑箱”,为企业微观运营机制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整合知识管理理论、创新理论与企业能力理论,采用实证方法对上述主题进行研究,发现:

1)提高企业知识积累水平,并不能直接促进企业成长,必须通过创新能力的中介作用才能有效促进企业成长,特别是外部所获知识与内部存量知识积累,如果不能内化或转化为企业创新能力,反而不利于企业成长。但提高企业内部知识共享与交流水平,可直接促进创新绩效的提升。

2)企业创新能力分为潜在部分与现实部分,潜在创新能力并不能直接贡献于企业成长,而是通过提供现实创新能力的基础与来源间接促进企业成长;现实创新能力提供企业成长的绩效阈限。

1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关于知识积累与企业成长关系的研究,理论上存在内在化还是外在化的争论。内在化观点认为:知识是一种战略性资产,而战略性资产的获取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企业知识积累是外部知识内在化的过程,因为内在化节约了稀缺的管理资源,为企业扩张与成长提供可能。但也有学者认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并非是由外部获取的战略性资产所提供的,而必须依靠自身专有性资产/知识的历时积累来加以维持。此外,企业新知识产生源于内部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因为内部隐性知识外显化使标准化成为现实,进而使机器替代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成为可能。上述两种观点内涵三种知识积累机制:外部流量知识积累、内部存量知识积累与内部流量知识积累机制。它们在解释知识积累与企业成长间关系中,孰优孰劣,长期以来并未达成一致,其争论焦点是:不同知识积累机制对于企业成长的影响存在怎样的差异?

1.1内部存量知识积累与企业成长

“知识与信息是企业的一种资产,因为知识与信息可以影响企业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在不确定性环境下,企业对未来的把握取决于特定企业的知识积累状况。较高的企业知识存量水平,有利于促进技术商业化,提高新产品开发效率,获得更多的创新数量。而作为企业专有性知识重要内容的组织经验,对于降低生产过程的单位成本、提高企业绩效具有重要作用,并且这种作用大于产业经验的效应。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企业提高知识存量水平,有利于获取更高水平的创新绩效和财务绩效。

但现有关于存量知识与企业绩效间关系的研究并不一致,如有研究显示两者之间并没有显著关系。或者知识本身与企业绩效并不直接关联,而是需要先转化为一定的组织能力再为企业绩效提供帮助。如存量知识通过促进问题与备择的生成、评价与选择能力获得高水平创新绩效。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2:更高的企业知识存量水平,通过促进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而促进企业成长。

1.2企业内部流量知识与企业成长

以企业内部员工之间、部门之间知识共享与交流为表现形式的内部知识流动,是促进企业产品创新的重要手段。内部知识流动提供知识间相互激荡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企业能联系、整合其广泛的完全不同领域的知识,以非预见性、非常规性模式,生成用于重大创新的突破性理念。因此,内部知识共享对创新绩效的提升及竞争优势的获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如提高新产品开发效率。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3:企业提高内部流量知识水平,有利于获得更高水平的创新绩效和财务绩效。

提高企业内部知识流动水平对于企业成长的影响,可能不仅仅体现其对创新绩效、财务绩效的直接效应上,还可能通过促进部门间合作和互相学习,改善问题解决能力进而提高创新绩效。特别是在企业知识基多样性的情况下,内部知识共享与交流通过唤醒“万花筒式思维”,能够进一步整合个体的诀窍,帮助构建更有深度的、更完善的对现有知识的理解,从而提供新的、真正的创新性知识组合的潜力,并促进企业成功创新。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4:更高的企业内部流量知识水平,通过促进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而促进企业成长。

1.3企业外部流量知识积累与企业成长

外部知识获取对于探索性与利用性创新均非常重要,特别是对重大创新十分必要的知识大多在企业外部才能找到。知识开放可加速创新节奏,因为竞争者能够建立其他创新者优势,而不阻碍其他人进程。因此,企业获取外部知识与创新成功成正比,包括成功引入创新、缩短上市时间等。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5:企业提高外部流量知识水平,有利于获得更高水平的创新绩效和财务绩效。

有学者认为,外部知识的获取实际上包括获取与利用两个步骤,知识获取本身对企业绩效并没有直接影响,必须通过企业对所获知识的有效应用才可能对创新结果产生影响。因此,企业外部流量知识必须经过有效的内化过程才能整合到企业知识基中,形成知识积累的增量,并进而促进企业成长。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3)创新能力的四个维度对企业绩效的效应呈现出差异性:创新绩效由创新决策能力所决定;财务绩效由创新实施能力所决定;变异感知与信息诠释能力与企业绩效无直接关系。

综上,创新能力的四个维度子能力并非均衡地对企业绩效做出贡献。相对而言,变异感知与信息诠释能力的作用更加内隐,创新决策能力与实施实现能力的作用则相对外显。为进一步探究创新能力内部关系,依据Zahra和George(2002)的潜在吸收能力与现实吸收能力的划分思路,本研究在四维度创新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二阶因子――潜在创新能力与现实创新能力,前者包括变异感知能力与信息诠释能力,后者包括创新能力与实施实现。

3.2.3基于二阶因子模型的进一步探索

相比一阶因子模型,二阶因子模型更简洁、拟合参数更优。

1)企业的现实创新能力与创新绩效及财务绩效均显著正相关;潜在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绩效、财务绩效均没有显著的直接关系,但通过现实创新能力间接促进企业成长。

2)企业外部知识流动水平高,并不利于提升创新绩效,而必须通过提升企业现实创新能力才能提升企业创新绩效与财务绩效。外部知识流量本身对潜在创新能力没有显著影响。因此,外部知识流动对企业成长的影响路径是:(a)外部知识流动(-)创新绩效;(b)外部知识流动(+)现实创新能力(+)企业成长。这意味着企业所获得的外部知识,必须内化为现实的创新能力才能提升创新绩效,简单地收集或囤积外部知识并不利于创新绩效的提升,这可能一方面是因为企业与外部知识共享是需要成本的,另一方面过多的外部知识交流可能带来信息过载等问题,反而不利于创新绩效的提升。这与麦肯锡公司指出的“不断接触新信息反而抑制创新性”的观点一致。

3)提高企业内部流量知识流动水平,有利于直接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内部流量知识促进企业成长的路径是:通过提升企业潜在创新能力而提升现实创新能力,最终收获更高水平的企业绩效。内部知识流动水平对现实创新能力的效应不显著,但方向是负的。因此,企业内部知识流动提升企业绩效的路径为:(a)内部流量知识(+)创新绩效;(b)内部流量知识(+)潜在创新能力(+)现实创新能力(+)企业成长。因此,提高企业内部员工间知识共享与交流,不仅有利于提升企业创新绩效,而且可以通过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来促进企业成长。

4)企业知识存量水平对创新绩效没有显著的直接效应,但方向是负的;此外,企业知识存量积累水平通过提升潜在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现实创新能力,最后提升创新绩效与财务绩效。存量知识提升企业绩效的路径:存量知识(+)潜在创新能力(+)现实创新能力(+)企业成长。值得注意的是:企业知识存量积累水平对创新绩效的直接效应虽然不显著,但却是负向影响,这意味着知识存量积累本身可能产生核心刚性而不利于创新绩效的提升。同时,知识存量的积累通过转化为创新能力,才能有利于创新绩效水平的提高。因此,企业知识存量积累,提供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基础与潜力,但并不能自动产生企业绩效,而是需要企业创新能力的中介作用最终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

4结论与讨论

4.1结论

1)知识积累需要首先转化为企业创新能力,才能有利于企业的创新与发展。企业存量知识本身并不能带来企业绩效,而必须通过创新能力的完全中介作用才能促进企业成长,表现为创新绩效与创新绩效的提升;外部流量知识必须首先内化为企业创新能力,才能促进企业成长,否则可能产生损害作用,特别体现在对创新绩效的直接负面影响上;创新能力对内部流量知识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具有部分中介作用,表现为:提高内部知识交流水平可以直接提升创新绩效,但必须经过创新的有效实施才能转化为现实的财务绩效。

2)不同知识积累方式对企业成长的作用机理存在差异。内生性知识积累(包括企业存量知识积累与内部流量知识积累)一般首先形成企业潜在创新能力,然后转化为现实创新能力进而促进企业成长,与此同时,提高企业内部知识流量水平,有利于直接提升创新绩效;而外源性知识积累一般是通过提升现实创新能力而促进企业成长的,但如果不能有效内化外部知识,则会损害企业创新绩效。比较内生性知识积累与外源性知识积累对企业成长的作用机理,可以发现:内生性知识积累对于企业成长的影响过程因果关系链更长、更复杂,这为构筑企业竞争优势壁垒提供更好的基础,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企业专有性知识独特的积累路径提供持续竞争优势”的观点。

3)企业创新能力是包括潜在部分与现实部分的综合能力,可分为潜在能力与现实能力。潜在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并无直接效应,而是通过现实创新能力的中介作用贡献于企业绩效。有学者指出:组织能力不仅包括绩效阈限,还包括柔性维度。本研究发现:能力的绩效阈限主要通过现实创新能力体现,而柔性维度更倾向于由潜在创新能力提供。创新能力现实维度提供企业现期发展的基础,而潜在维度为企业发展提供能力冗余或储备。

4.2讨论

4.2.1理论贡献

首先,知识积累本身往往并不能直接提升企业绩效水平,而必须转化为创新能力才能为企业创新与发展服务,否则会损害企业绩效。这一发现厘清了知识积累提升企业绩效的内在机理与路径,突出了创新能力在知识与绩效间的重要作用,丰富了知识管理的后果研究。

第二,区分了不同知识积累机制对企业成长的不同影响,检验了长期以来知识积累与企业成长的内在观与外在观。本文关于“外部流量知识积累通过提升企业现实创新能力的途径促进企业成长”的研究结果,明晰了外部知识获取促进企业成长的内在机理,深化了penrose(1959)关于外部知识内在化是企业成长关键的观点。而关于“提高企业内部知识流动水平能够有效提高创新绩效,不仅具有直接正向效应,而且具有间接正向效应”的研究结果,验证了marshall(1920)所提出的知识积累外在化促进企业成长的观点。本研究结果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Dierickx和Cool(1989)提出的竞争优势来源内在化的观点,而且指出了战略性资产获取仅仅提供获取竞争优势的可能,而不是必然,深化了Barney(1986)所提出的“通过战略性资产市场获取企业竞争优势”的论点所实现的条件。此外,内生性知识积累较外源性知识积累对于企业成长具有更大的贡献,这与一些学者发现的“企业利用不同部门间知识对发明的影响强于企业利用外部知识的影响”一致。

最后,对企业创新能力的现实部分与潜在部分及其分别与企业成长间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Zahra和George(2002)指出,潜在吸收能力与企业长期绩效有关,现实吸收能力与企业短期绩效有关,但他们并没有对此进行检验,也没有探讨两种能力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发现,潜在能力对绩效并不能产生直接影响,而是通过转化为现实能力这一途径来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现实能力是企业绩效的直接前因,会对企业绩效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因此,能力像一座冰山,显现的只是能力整体中的一小部分,深藏水下的那个部分,提供整体能力的支撑与储备。本文不仅验证了能力存在现实与潜在之分,检验了两类能力分别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而且探析了潜在能力与现实能力之间的关系,丰富了创新理论与企业能力理论。

4.2.2管理意义

知识积累是企业创新与发展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作为创新能力的深层次基础,知识积累一方面促进企业现实创新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转化为潜在能力以形成能力储备,从而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战略储备。但在企业实践中,由于知识积累、潜在创新能力的隐性及其与绩效非直接关联的特征,使得许多企业并不重视日常的知识积累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冗余不够,难以有效实现“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扩张或把握“不确定性未来”。因此,企业需要从战略发展的高度审视知识积累,既要关注更易获取直接收益的内部知识交流与共享活动,也要关注对外部知识的集聚与内化,兼顾企业专有性知识的扩散、传承积累,这样才能使企业在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之间获得平衡。

4.2.3局限与未来研究

1)研究发现知识积累促进企业成长的内在机理,但并没有关注这种作用机理实现的条件。

2)研究识别了创新能力由潜在与现实两个部分构成,并验证了两者之间的基本关系,但潜在能力是“如何转化为现实能力,以及在什么条件下实现转化”的问题尚需深入研究。

3)本研究分析中没有区分企业类别,这可能掩盖了不同类型的企业在知识积累提升企业绩效的内在机理中存在的差异。

关于创新创业的知识篇5

abstract:independentinnovationabilityisanimportantapproachforDaqingoilfield''ssustainabledevelopment.implementingknowledgemanagementisthesourceofpowerofDaqingoilfield''sindependentinnovationability.thepaperdemonstratesthesignificanceofknowledgemanagementtoimproveDaqingoilfield’sindependentinnovationability.Finally,countermeasuresofapplyingknowledgemanagementforimprovingDaqingoilfield''sindependentinnovationabilityarepresented.

关键词:知识管理;大庆油田;自主创新

Keywords:knowledgemanagement;Daqingoilfield;independent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3-0100-02

0引言

大庆油田发现于1959年,自1976年原油产量达到5000万吨以上,连续27年保持稳产,至今仍保持年产原油4000万吨以上。大庆油田稳产年限之长居世界大型油田之首,创造了世界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截止2009年9月,累计完成工程规划设计1万8千余项,取得专利106项,荣获国家和省部级发明奖、科学大会将、科技进步奖、优秀设计奖等各种奖项671项,为油田持续稳产、高产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1]。

虽然大庆油田开发创新发展了从二次采油到三次采油,从水驱、聚驱到三元复合驱的一整套技术系列,使大庆油田在高含水期取得了一定效益;但是,2003年,随着大庆油田主力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按照油田开发的客观规律,这就意味着油田进入逐步递减阶段[2],如何更多的油气资源,如何保持油气产量的相对稳定,成为大庆油田必须认真对待的课题。经验表明,大庆油田只有进一步加快自主创新步伐,争取掌握更多核心技术、拥有更多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搞好二次创业,实现油田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百年油田的发展目标。

企业自主创新是一个将知识、技能和物质转化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让顾客满意的产品的过程;是知识的产生、创造和应用的进化过程;是知识高度密集的企业创新行为[3]。可见,企业自主创新和知识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只有两者紧密结合,才能实现知识管理和自主创新的共同价值。大庆油田作为技术密集型企业,加强知识管理是快速、高效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4]。大庆油田通过高效的知识管理,使自主创新人员借助知识管理提供的理论和方法,迅速筛选和获取大量的信息,对自主创新过程中涉及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以规避大庆油田自主创新的风险,以提高大庆油田自主创新的能力。

1知识管理与自主创新的内涵及关系

1.1知识管理与自主创新的内涵知识管理不是另外一种管理时尚,而是一门新兴学科[5]。知识管理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关于知识管理的统一表述,多数学者比较认同的定义为:知识管理就是对一个企业集体的知识与技能的捕获,然后将这些知识与技能分布到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最大产出的任何地方的过程[6]。知识管理包括知识获取、知识共享、知识创新和知识应用四个阶段,各个阶段不断重复,不同情况下顺序有可能不同。

自主创新,是指通过提高科技原始性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能力,因而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进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一种创新活动[7]。其中原始创新是通过完成自主的研发,以获取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集成创新是通过对市场上已有的技术和管理的集成,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和新产业。模仿创新是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积极促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1.2知识管理与自主创新的关系

1.2.1知识管理与原始创新的关系企业处于成熟的发展阶段,拥有丰富的知识资产、专业的研发团队,可进行原始创新。其中知识创新是知识管理的核心环节,也是原始创新的核心环节,即原始创新中应注意最关键的问题是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创新。通过原始创新企业可望获得高额的利润,但承担的风险也很高。

1.2.2知识管理与集成创新的关系相对于原始创新而言,集成创新通常发生于企业的成长期,即企业拥有较丰富的知识资产、较好的技术实力等。在集成创新过程中知识管理的各个环节较为均衡。通过集成创新企业在一定时期具有竞争优势,企业可从中获得较高的利润、承担的风险适中,但集成创新很容易被模仿、复制。

1.2.3知识管理与模仿创新的管理企业处于初创时期,拥有知识资产、经济实力、技术实力有限时,可进行模仿创新。进行模仿创新的关键环节是知识管理中的知识获取和知识应用。模仿创新过程中易操作、风险小,因此,企业获得的利润比较少。

2知识管理对大庆油田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性

2.1知识获取是大庆油田自主创新的基础和源泉任何企业的自主创新都源于新思想、新技术的形成,大庆油田的自主创新过程也不例外。新思想、新技术的形成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突破和创新,已有知识的形成是大量知识的获取和积累。因此,知识获取是大庆油田自主创新的基础和源泉,也是大庆油田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基础和源泉。大庆油田在自主创新过程中应注重知识获取,尽力获取与大庆油田自主创新相关的技术信息。

2.2知识共享是大庆油田自主创新的关键知识共享是指在最佳时机、地点,以最佳方式将最合适的知识传递给企业中最合适的人的过程[8]。系统动力学所研究内在因素相互牵动与“熵”不断的加强,因而加强知识共享、知识碰撞正是自主创新能量的来源和关键。大庆油田可建立行业内交流平台、建立行业内知识库及强化行业内知识培训体系等方式加强大庆油田内部知识共享的效率。

2.3知识创新是大庆油田自主创新的核心知识获取、知识共享的目的都是知识创新。知识创新会产生新技能、新技术、新思想,它是大庆油田自主创新的难点和核心。目前,大庆油田的自主创新主要集中在勘探开发和石油工程技术服务领域。大庆油田增加自主创新内容、拓宽自主创新范围来增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重中之重仍是知识创新。

3知识管理提升大庆油田自主创新能力的策略

3.1完善自主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完善有利于实施知识管理的自主创新人才激励机制。油田发展,人才为本,建立并完善对单位、项目和研发人员三种不同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全面提升大庆油田自主创新能力。对于大庆油田而言,需要知识在整个行业内进行交流和转移,实现组织内和组织间学习。由于行业内既有合作关系也有竞争关系,因此许多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无法有效共享。对于提升大庆油田自主创新能力的显性知识比较容易获取,这些显性知识主要包括市场需求和相关技术;对于隐性知识的获取相对比较困难,通过与客户的交流来观察、判断及联想等创造性发掘一些隐性知识,还有一部分隐性知识需要采取相应的激励机制,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将隐性知识共享给企业。如,设置大庆油田自主创新人才的奖励办法,如自主创新成果得到转化和应用,提供相应的物质奖励;及时肯定员工在企业自主创新中的表现和作用;采用“重赏不罚”策略,对于在自主创新过程中起到作用的员工给予奖赏,对于自主创新过程中失败的员工采取宽容的态度,这样可以使员工保持自主创新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营造知识共享和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内部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守的价值观、道德标准、行为规范、经营理念、管理方式、规章制度等方面的综合,企业文化直接影响员工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能够接纳创新、鼓励创新,为员工创造相互信赖和相互合作的环境氛围,这样的自主创新和知识共享的文化氛围,才可以有效的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庆油田应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更好的应用到油田企业,增强员工知识共享的积极性;大庆油田应创造和谐的文化氛围,使员工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见解,以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使员工将个人的成长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总之,大庆油田应培育具有创新活力的制度文化,加快建设鼓励创新的政策机制及环境,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文化氛围,以推动员工积极实践知识管理,实现大庆油田的自主创新。

3.3建立行业内知识库Danieir.tobin指出知识库一般由以下知识组成:企业基本信息,包括公共关系信息、年度报告、出版物、企业总体介绍等;企业组织结构信息,包括地址、商、分公司、服务中心等信息;产品和服务的信息,包括技术专长、服务特点等;基本流程的信息;关于专利、商标、版权,使用其它企业技术、方法许可证的信息;顾客信息。

建立行业内知识库是知识交流和知识共享的前提和基础。针对大庆油田勘探开发和经营过程中的知识建立知识库,其中也包括自主创新过程中成功或失败案例,通过经验的总结,避免在自主创新过程中犯同样的错误,以提高自主创新的效率。

3.4搭建有助于自主创新的知识管理的交流平台企业自主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搭建基于知识管理的交流平台,有利于知识获取、知识共享、知识创新和知识应用,从而加快知识的流动和提升知识的使用频率,为油田企业的自主创新提供保障。交流平台的设立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有形的”比如油田可以提供交流的场所、座谈的方式、举办讲座,为员工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无形的”指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如设立论坛、博客、e-mail、视频讨论区搭建起员工沟通的平台,更能让员工在沟通交流中互相信任,积极分享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

4结论

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新型管理方式,为油田企业的自主创新奠定了基础。油田创新人员借助知识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获取大量的信息并加以应用、判断和决策,避免自主创新的风险,使大庆油田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提升,也是大庆油田保持竞争优势的根本。

参考文献:

[1]大庆油田开发五十年产能建设工程.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2008,(5):30-34.

[2]王玉普.应用系统决策和集成创新理论推进大庆油田三次采油技术发展[J].管理世界,2007,(1):2-6.

[3]李刚.面向企业自主创新的知识管理模式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9,31(10):25-27.

[4]林向义,张庆普,罗洪云.创新员工接受知识管理系统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0,22(4).9-15.

[5]盛小平,刘泳洁.知识管理不是一种管理时尚而是一门学科——兼论知识管理学科研究进展[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8).

[6]林向义,张庆普,罗洪云.基于Dea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与提升研究[J].运筹与管理,2009,18(4):155-158.

[7]杨彤,朱幼林,王能民.支持中国航空工业自主创新的知识管理战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9):246-249.

关于创新创业的知识篇6

关键词: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知识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8)12-0030-05 收稿日期:2008-09-11

1994年,oivatt和mcDougall在《国际商务研究杂志》上发表了具有开创性意义的论文《towardatheoryofinternationalnewventures》,该论文提及了国际商务活动中一种崭新的现象:在为数众多的国际企业中存在这样一类企业――国际新创企业。尽管上述新的研究成果对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过程的解释深化了我们的认识,并且这些解释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实证数据的支持,但令人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学者在某一个研究视角下把各种新国际化理论的核心观点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清晰的逻辑框架。Uppsala过程模型首开从知识的角度来研究企业国际化过程的先河,将承诺和知识作为企业国际化的重要解释变量,这一点与当今国际商务研究的方向是一致的(JohansonJ,VahlneJe,2006)。而后来的学者们也只是考察了国际化知识的类型和获取方式对企业国际化过程的影响(RichardD.Hadley,2003),还未全面分析知识管理与企业国际化过程之间的相关关系。知识管理作为一个独立于企业国际化理论的研究领域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在知识转化、知识转移、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等基本问题上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因此,本文试图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整合各种新国际化理论的核心观点从而更好地解释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过程及其特征。

一、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过程特征及其维度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中小型企业,“自创立起就试图利用多国资源向多国销售并从中积极寻求明显竞争优势”,oviatt和mcdougall(1994)将这些企业称为国际新创企业。国际新创企业成立伊始就直接从事国际化经营,跨越了国内经营阶段,甚至还可能飞跃了国际化经营的较低级阶段。除此之外,国际新创企业在选择国际目标市场时会更加具有战略性从而跨越心理距离,这一点对那些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利基发展的高科技中小型企业而言更是如此。所以,“国际新创企业”现象对传统企业国际化理论所认为的企业国际化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的观点提出质疑,即企业国际目标市场的选择不一定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选择也不一定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渐进进行。换句话说,企业国际化过程不仅具有渐进性特征,还呈现出激进性特征,大量国际新创企业的涌现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过程具有激进性特征,包括国际化过程的横向激进性和国际化过程的纵向激进性。国际化过程的横向激进性是指在地域维度上,企业并没有严格按照心理距离由近及远的顺序选择国际目标市场,而是从一开始就选择心理距离较远的海外市场。国际化过程的纵向激进性包括三种最基本的情形:(1)在方式维度上,企业没有严格遵照由易到难的顺序来选择国际市场进入方式,而是跨越了企业国际化阶段模型中的某些重要环节。比如,国际新创企业在成立时就没有经历国内经营阶段,而是以控制程度、资源投入程度和风险程度都比较高的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如对外直接投资起步。(2)在职能维度上,企业并没有严格遵循从单一职能到部分职能再到全部职能的顺序将职能活动向国际市场转移,而是从一开始就将某些或全部职能转移到特定的海外市场。例如,国际新创企业成立时,就在特定国际市场投资建厂,由东道国子公司全面负责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工作,使它们能够根据当地的情况作出快速反应并以规模经济实现低成本。(3)在业务维度上,企业在东道国所经营业务的发展也没有严格依照单一业务一相关多元化业务一非相关多元化业务的顺序进行,而可能在东道国直接经营与母国相关或者非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因此,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有四种基本形式,即地域激进性、方式激进性、职能激进性和业务激进性。国际新创企业在心理距离、国际市场进入方式、职能活动以及业务方面的跨度越大,则表示该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越显著。

二、基于知识管理理论的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特征的解释

尽管新兴的企业国际化理论大量涌现,但这并不意味着旧理论如uppsala过程模型的灭亡,因为其理论基础――知识管理理论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在不断发展,从而对该理论模型进行修正以更好地解释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本文认为,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是一个从成立之初就在全球范围内有效和有效率地获取、创造、转化、转移、共享和应用知识从而获得国际竞争优势以实现跨国价值创造的过程,一个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和跨国价值创造就体现在能够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理解并实施这一过程。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过程模式是其所积累和控制的国际化相关知识的函数。本文在知识管理的基础上融合新兴的企业国际化理论,尝试对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作出解释。

首先,知识管理发展与企业国际化扩张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异步性是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表现出激进性特征的根本原因。知识管理发展与企业国际化扩张具有相对独立性,知识管理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而得到发展,由于知识发展决定企业国际化过程行为,当知识的跨越式发展所产生的大量新知识和更强的知识管理能力运用于企业国际化实践时,就可能导致企业国际化过程体现出激进性特征。知识管理发展与企业国际化拓展并不总是同步的。知识管理发展的速度时而超前于企业国际化拓展的速度,时而落后于企业国际化拓展的速度。由于企业不仅可以从自身的国际化行为中获得新的知识并通过完善相关制度提高知识管理能力,而且还可以从外部环境中获得大量国际化知识,因此,当知识管理发展的速度要快于企业国际化拓展的速度时。就可能导致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的出现。

其次,外部环境中大量显性和隐性国际化知识的存在是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呈现出激进性特征的客观原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企业国际化经营经历了一个不断向更高层次演变的过程。这一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比较典型的阶段,即初始发展阶段、高速发展阶段和全球竞争阶段。在初始发展阶段,由于很少或者没有外部知识,所以传统国际化模型特别强调企业自身国际化行为对经验知识的积

累。企业经验知识积累与企业国际化进程螺旋上升,导致企业国际过程呈现出渐进性的特点。高速发展阶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20世纪80年代。在这一阶段,跨国公司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核心组织者和最主要的经济活动的主体,对外直接投资成为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主导方式,这意味着跨国公司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化经营所需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根据相关研究发现,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新创企业恰恰就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些企业没有国内经营的历史而又需要大量国际化知识,因此存在于国际化关系网络中的大量显性和隐性国际化知识使国际新创企业的创立和激进发展成为可能。

最后,企业可控制知识资源的剧增和知识管理能力的大幅度提升是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具有激进性特征的主观原因。在当前动态复杂经济环境下,企业之间的竞争结局不再仅仅取决于企业所实际占有知识资源的多少,而是取决于它可控制运用知识资源的多寡。由于国际新创企业诞生时外部环境中就已经存在大量的国际化知识,企业家通过与其他企业积极发展信任和合作的国际关系网络,使得企业可控制和利用知识的剧增,从而促使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具有激进性特征。知识管理能力具体包括知识获取、创造、转化、转移和应用五个方面的能力。当企业具有较强的知识管理能力时,必定会在全球范围内选择适当的国际化模式以充分利用自身的能力优势来实现价值的跨国创造。可见,知识管理能力,尤其是知识创新能力的迅速提高对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知识类型与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过程特征之间的关系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主要探讨了知识获取的途径和基于组织学习理论的知识类型与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过程特征的关系。目前,关于知识和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特征关系的研究还为数不多,并且研究深度也不够,所以我们认为还有必要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对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过程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本文试图从知识管理过程的角度来整合各种新国际化理论的核心观点从而更好地解释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过程特征,使得我们对企业国际化的本质有越来越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本文按照知识存在主体的层次性,尝试对企业家的个体知识、企业的组织知识和组织间(国际化网络中的)知识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特征的关系进行更深入的理论探讨,并提出一些理论命题,希望能够为日后的实证研究提供参考

(一)个体知识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特征的关系

国际新创企业的一个最大特征是其拥有怀着国际视野、勇于向国际市场进军并具有丰富国际管理经验的企业家。因此,我们认为企业家个体知识,特别是个体隐性知识或者说企业家精神对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过程将产生重大影响。个体隐性知识是指只能“意会”的个人技能、信念和处世态度等(耿新、彭留英,2004)。企业家的个体隐性知识强调的是企业家在多国市场上能够发现、识别和把握住那些能够发展成为一个新兴行业的机会。企业家个体隐性知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认知能力。认知能力指个体接受信息、加工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它体现在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活动之中。企业家的认知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其自身未来国际化知识积累的速度和规模,企业家的知识面(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差异决定其对市场的敏感度和把握市场机会的差异。企业家的敏感度是指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机会。企业家的认知能力越强,越能够嗅到国际市场上存在的商机及其潜在价值的大小,越倾向于选择激进性显著的国际化道路。第二,知识整合能力。企业家的知识就是关于从哪里以及如何获得知识资源的抽象知识,是一种能够看到专门性知识的价值和潜在的机会,并知道如何整合和利用专门性知识来创造财富的能力。知识的拥有是被动的,为了创造跨国价值而进行的知识整合则是前瞻性的。知识整合的方式就是商业模式,它相当于中介结构,从而把知识领域和经济领域连接起来。企业的商业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知识创新是否能产生商业价值及价值空间的大小。当企业家的知识整合能力越强,越能够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知识整合起来并通过恰当商业模式将其很好利用从而实现知识价值的最大化,因此越倾向于走激进性强的国际化道路。第三,国际创业倾向。国际创业倾向是指企业家在国际市场上为顾客创造卓越的价值和实现企业国际化成长而通过建立知识联盟和某种社会嵌入性的途径从国际经营环境中获取知识并不断创新知识的倾向。企业家的国际创业倾向越强,越有可能满足顾客的需求并为其创造更多的让渡价值,越有可能掌握有关复杂多变的国际经营环境的信息并做出正确的决策,越有利于产生新观点及采纳新方法,越有可能从国际关系网络中不断获得足够的有形或无形资源,越有可能以全球性的战略眼光合理配置资源,因此,越倾向于采取激进的国际化行为。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对企业家个体知识的各个维度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特征之间的关系提出如下命题:Hla)企业家的认知能力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正相关:Hlb)企业家的知识整合能力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正相关;Hlc)企业家的国际创业倾向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正相关。

(二)组织知识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特征的关系

企业的组织知识包括组织层次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组织显性知识有两层含义:一是非人格化的组织规章、制度、流程和技术等,二是组织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显性知识;组织隐性知识也有两层含义:一是群体协作能力和组织的心智模式、价值观和共同愿景,二是组织成员共同拥有的隐性知识如难以表述的技能、诀窍、经验等。第一,组织知识愿景。知识愿景定义了企业应该在哪些领域获取、共享和创新什么类型的知识,为企业的知识管理指明了方向。为了使知识管理流程动态、持续、高效地进行,企业需要确定自己的知识愿景,用知识愿景统一、协调组织的知识流程活动。制定明确清晰的企业知识愿景,可以使企业超越现有的产品、部门、组织、市场和地域界限,实现连续创新和破坏性创新,从而推动国际新创企业的跨越式发展。第二。组织知识管理流程。从知识管理流程的构成上看,虽然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各不相同,但基本认同知识管理由知识获取、知识转化、知识应用、知识传递与共享、知识创新等环节构成。知识管理流程的高效性不仅体现在各个环节上,而且还体现各环节之间的协调和配合方面。也就是说,知识管理流程的高效性包括要素高效性和整体高效性。当企业具有较佳的知识管理流程即实现了目标、技术、人员的动态均衡,其倾向于选择激进式的国际化道路。第三,组织国际化知识。eriksson(1997)等学者对企业在关系网络嵌入背景下不同经验知识水平的企业国际化行为的差异进行的研究,创造性地将企业国际化所需的知识划分为国际商业知识、国际制度知识和国际化运作知识。国际商业知

识和国际制度知识主要帮助企业不断发现国际市场中的机会和风险,并帮助企业判别该市场中是否存在战略性获利空间。国际化运作知识是指企业参与国际化经营所必须具备的资源、能力和条件,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条件组织、管理和发展国际化经营活动的知识,包括企业国际化独特技术能力、管理运作知识经验等。这三种知识水平的差异决定了企业国际化行为的差异。

综合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命题:H2a)组织知识愿景的清晰度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正相关;H2b)组织知识管理流程的效率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正相关;H2c)组织国际化知识的占有量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正相关。

(三)组织间(国际化网络)知识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特征的关系

在治理模式选择方面,国际新创企业通常选择网络结构这类比较松散的治理成本较小的治理模式。Deo等(2003)重点考察了知识和网络关系对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在他们看来,企业国际化过程就是通过网络学习的过程。第一,国际化网络中的可控制知识。国际新创企业在国际化网络中的可控制知识存量由网络规模、网络成员企业的知识存量和网络关系强度共同决定。网络规模是指与本企业有联系的国外潜在合作伙伴的数量。网络关系强度是对投入的时间、情感密度、亲密性和相互服务的综合反映。建立较强关系的双方通常着眼于长远利益;而关系较弱的双方则倾向于价值对等的交易关系。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和网络成员企业的知识存量的增加,通过跟网络成员发展信任、合作和互惠的紧密关系,企业可控制知识的存量必然会大增,从而能加快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速度。alexandern等人(1997)研究了社会资本在高技术企业国际成长中的作用,结果发现:企业网络中的社会资本增加了企业的国际化知识和可用资源,有助于企业的跨国成长。第二,国际化网络中的知识转移能力。通过跟国际化网络中的成员企业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实施适当的激励措施、增加互派人员交流的频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共享各自的知识,实现知识在国际化网络中的快速高效转移。提高国际化网络中的知识转移能力和效率的直接目的是使企业获取和占有外部知识资源并为新的知识创新打下基础,最终目的是促进企业的激进性发展。第三,国际化网络中的知识创新能力。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1991)提出的经典知识转化模型SeCi(SeCi是知识转化4个阶段英文名称首字母的大写组合)描述了在一个组织内部单一层次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互相转化从而实现组织知识创新的过程。知识转化和知识创新是过程耦合的,在知识转化的过程中伴随着知识价值的实现和知识的创造,即知识创新。而在国际化网络中,不同组织间存在多层次知识转化,包括组织间的个体层面的知识转化、个体与组织之间的知识转化、组织层面的知识转化,只要每个层次的知识转化都能顺利进行,企业就可以获得和产生许多新知识,这就意味着企业具有较强的知识协同创新能力,从而使企业能够沿着一条异于传统的循序渐进的国际化阶段模式来进行国际化。

以上关于组织间(国际化网络中的)知识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特征之间关系的论述可以归纳为以下命题:H3a)国际化网络中的可控制知识存量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正相关;H3b)国际化网络中的知识转移效率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正相关;H3c)国际化网络中的知识创新能力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正相关。

关于创新创业的知识篇7

根据网络联系是否跨越地域边界可将创新网络分为区域内联系和区域外联系,受Dicken空间尺度划分的影响[9],也有的学者将创新网络细分为全球、区域、国家和地方创新网络,而且不断分化为三个主要研究方向:一是曼彻斯特学派,重点关注全球生产网络,代表学者有JeffreyHenderson、peterDicken、martinHess、neilCoe以及Henrywai-ChungYeung等;二是北欧创新学派,重点关注区域创新系统,代表学者有philipCooke、Kevinmorgan以及petermaskell等;三是全球-地方创新网络(Glocalinnovationnetwork)研究,重点关注全球与地方相结合的创新网络。实际上,从经济地理学思想演变来看,创新网络理论可追溯到杜能农业区位论、韦伯工业区位论和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等基于距离的经济地理学传统理论,这些理论主要关注地方空间尺度,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基于关系的经济地理学思潮开始成为主流,主要关注全球空间尺度,并逐渐向全球-地方(Glocalization)综合空间尺度转变,形成了新经济地理学[10]。因此,本文重点从全球、地方(包括国家和省/市层面)和全球-地方三种视角探讨创新网络与知识流动的关系。

由于构建区域创新网络的最根本原因在于单个企业创新能力的有限性和资源的稀缺性,个体通过在创新网络中可获得知识流动、外溢效应,从而能够获取更多的知识和资源[11]。众所周知,知识与创新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和推动力,创新能力大小可直接决定区域经济发展的成败,而区域创新能力主要由区域内知识流动及区域内主体构成的网络所决定[12]。因此,有必要对不同空间尺度创新网络与知识流动关系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总结,这对于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创新大有裨益,同时也有助于厘清当前研究最新进展、存在不足以及有待研究的新方向,从而促进经济地理学者更好地开展创新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研究。

1知识流动研究的兴起

知识流动的概念最早由teece于1977年提出,他认为技术的国际转移能为企业带来相应的知识积累,oeCD在1997年发表的《国家创新体系》报告中指出知识流动主要指发生在创新主体之间的知识、信息和技术的流动,同时还包括创新人才在不同部门间的流动[13]。由于考察对象的不同,知识流动相关研究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与知识流动相关或相近的概念,如知识溢出[14]、技术扩散[15]、知识扩散[16]、知识可达性[17]、联系[18]。刘燕华等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交流与扩散的空间过程是从地理学视角研究创新系统的重要方向[19];曾刚等基于张江高科技园区的案例研究,主要探讨了技术扩散的过程及影响因子[20];马铭波等则以国内乐器制造业为例,认为行为主体之间的知识流动可形成知识网络,知识通道则是知识流动及知识网络的保证[21];李国平等分析了我國省际创新活动,证明了知识溢出的存在性和空间局限性[22]。

知识流动通常被经济地理学者认为是创新活动的基本形式,且知识流动的实质是促进创新要素的有效组合[23]。同时也有学者将创新看作知识流动的结果,不同知识的流动和学习整合则是创新的关键[24]。知识流动能有效促进创新,这在学界已有共识,但有关不同类型、不同渠道知识对创新影响的差异尚存争议。知识一般包括隐性、可编码化、科学、技术、文化、美学、表述和符号等类型,这些不同类型的知识维持了地方集群内企业的竞争优势,并有助于提升经济竞争力[16],其中隐性知识和可编码化知识在学界应用最为广泛,二者间在表达形式、交流方式、转移难易程度、地理空间范围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25](表1)。Bode以西德1990年规划区为例,对不同经济区域的知识溢出的空间形式进行研究,发现外部知识对区域创新的贡献较低[26];曾刚等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创造新知识的能力欠缺,更加偏重于对外部科技知识的吸收,但仅仅停留在本土企业对国外技术的吸收与模仿上[27];Liu、Buck研究表明本土企业的技术扩散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而跨国企业对本土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28]。

知识流动是发生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中介机构等任意两个或者多个参与主体之间的活动。实际上,作为创新的核心主体,企业创新水平的高低取决于知识存量的多少,创新主体可从区域内部的知识溢出中获益[8],但他们也需要建立区域外部通道获取自身匮乏的知识[18],知识的流动方式一般有创新合作、技术转移和外商直接投资三种[29],而企业主要通过与合作伙伴构建创新网络的形式获取知识,企业的研发人员或发明家、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研发人员在知识流动过程中,直接促进了知识流动[30]。根据知识流动先后关系,可将知识流动分为知识搜寻和知识转移两个阶段,知识存量较高的主体与知识匮乏的主体达成知识转移共识,知识匮乏主体对知识进行消化吸收,经过多次知识传递、吸收、反馈和调整,知识需求双方的知识存量发生改变,从而完成知识在不同主体间的流动[31]。

2全球创新网络与知识流动

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以来,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跨国公司對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大幅提升。一方面,以跨国公司为核心的全球商品链形成和发展极大地强化了跨国联系,国家政府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影响力下降;另一方面,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重塑了全球生产格局,出现了地方性产业集群和生产中心,形成了治理范围较大的诸多超国家集团。Dicken[9]和Coe[32]基于这种日益强化的跨国联系,提出了全球生产网络(Globalproductionnetworks,Gpns)的概念。Yeung、Coe对全球生产网络假说进行了优化,提出全球生产网络2.0版,将最优化成本-能力比、市场需求、金融规则、风险控制等对行为者的影响纳入分析框架,以厘清不同产业、制度、区域对全球生产网络组织与运行的影响[33]。ernst对iCt产业全球转移与技术升级过程进行研究后发现,旗舰企业(Flagshipfirm)在全球范围内搜寻知识资源,与区外的客户、供应商、大学、科研机构等建立了正式、非正式的创新合作网络关系[34];杜德斌等学者对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RD网络进行了分析研究[35];王琛对珠三角地区企业创新活动进行了系统实地调研和分析后发现,企业所有制及其全球合作计划对全球创新网络具有重要影响[36]。

不论是全球生产网络还是全球创新网络,都是一种跨地域边界形成的跨界网络,而跨国网络则是跨界网络中最为重要的形式。跨国网络结构能有效降低知识流动成本,提高知识流动效率[37]。Gupta根据知识流动程度和流动方向,将跨国网络结构划分为全球和地方创新者、知识整合者和执行者四种角色[38](图1)。Kogut、Zander对跨国公司内部和外部的知识流动进行研究,发现知识的可编码化程度越高,知识向外部的转移则较为容易,反之则只能向内部子公司转移[39]。teigland等研究指出企业价值观、个人知识以及岗位轮换等可有效促进跨国公司内部的知识流动[40]。ahuja研究发现直接和间接的关系都对创新有积极的影响,结构洞对于后续创新产出既具有积极也具有消极的影响,但在国际协作关系网络中,不断增长的结构洞对创新有负面的影响[41]。另外,Cowan等研究发现小世界网络对产学研知识的流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42]。张云伟以张江与新竹iC产业为例,对跨界产业集群网络的演化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43]。

综上所述,全球生产网络、全球创新网络较好地论述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与供应商之间基于产业链的知识交流,较好地解释了后发区域企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的原因。然而,全球生产网络忽视了不同空间尺度作用机理的差异,认为跨国公司对创新的贡献远远高于地方中小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

3地方创新网络与知识流动

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关注地方创新网络的理论基础主要来自于马歇尔式产业区、创新环境学派、创新发展空间、集群和国家创新系统理论[44-45]。20世纪80年代,中小企业创新积极性逐渐增强,其在区域创新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大幅上升,意大利艾米利亚-罗马涅区、德国巴登-符腾堡地区活跃的创新活动引起了经济地理学者的关注,Cooke[3]和maskell等[46]率先提出了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作为区域创新系统的有效载体和形式,区域创新网络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受到了经济地理学者的长期跟踪研究,且多从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出发。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会影响知识在主体间的流动和吸收,进而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47]。毋庸置疑,创新网络中创新主体知识联系强度是影响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且这种网络关系可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以Coleman为代表的强关系学者们认为,网络成员间联系紧密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获取知识[48-49],联系较强的网络可加快知识在创新主体间转移,进而提高企业的创新效率[50]。而以Granovetter为代表的弱关系学者则认为,强关系网络可能会造成知识和资源的冗余,带来关系嵌入性的问题,而网络关系中的弱关系(远距离且不频繁的联系)可有助于企业获取新知识和新信息,更加有利于网络创新水平的提高[51-52]。对于这一争论,也有学者指出如果创新网络规模较大,强联系和弱联系都能促使企业从网络中获得创新所需的知识和资源[53]。

随着创新网络研究的深入,网络结构被认为是影响知识转移的关键因素[42,54]。近年来,有关知识流动的网络研究多以知识网络研究为主,Beckmann以科学家为单元对学术性知识流动的经济结构模型作了探讨,并首次提出知识网络的概念,认为知识网络是进行科学知识生产和传播的机构和活动[55]。之后,国内外学者们做了大量的研究,汪涛、曾刚综述了知识网络的研究进展,认为在知识网络的地理空间尺度、非地理距离的定量计算及知识网络的演化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还存在着理论难点和技术瓶颈[56];terwal以德国生物技术知识网络为例进行研究,发现随着时间的演进,生物技术知识网络内地理邻近的重要性不断下降[57];李丹丹等以生物技术的知识溢出为例,在探讨不同时空尺度上知识溢出网络拓扑和空间结构演变特征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空间尺度知识溢出的影响因子[58]。

综上所述,地方創新网络作为区域创新系统的基本形式和载体,近年来得到了学界较多的关注,也较好地解释了开发发达地区地方科技创新资源、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动、促进区域发展的现象和途径,但对创新资源禀赋条件短缺地区的现实重视不够,对地方高校、研究机构、区域政策等对区域创新的贡献有所夸大,忽视了国际知识流动、科技合作,特别是跨国公司对地方创新的推动作用[59]。

4全球-地方创新网络与知识流动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快速发展,创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资本、土地、劳动力等区位要素也逐渐向技术创新要素转变,在这一过程中,经济地理学者强调全球和地方两个空间尺度创新要素互动的重要性,对全球和地方空间尺度的创新网络开展了大量研究[9,60-61]。Hennemann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法评估了中国科学知识生产系统融入全球的情况,研究指出知识网络受到内部和外部动力的共同影响,内部动力为精英高校的主动融合效应,外部动力为全球知识系统的涓滴效应[62];Lorenzen、mudambi以印度孟买电影娱乐产业集群和班加罗尔软件产业集群为例,对于集群网络的研究做出了两个重要贡献,即构建了集群内外部联系理论分析框架及运用了社会网络理论[63]。基于中国不同空间尺度的创新网络研究,学者们也进行了有益探索,如赵建吉、曾刚构建了技术守门员分析框架,以上海张江集成电路产业集群为案例,研究发现技术守门员是集群实现全球地方联结的重要管道,技术守门员便于集群实现更为迅速的技术流动[64];由于产业集群可看作是创新网络的形成基础,集群创新网络是创新网络的扩展,能够有效地解决隐性知识难以转移的问题[65]。Bathelt等认为集群与知识距离之间的通道越多,本地集群内公司受益于本地蜂鸣的质量和价值就越高[66]。

20世纪90年代,Robertson首次引入了全球-地方化(Glocalization)的概念,并指出全球-地方化可能会替代全球化(Globalization)和地方化(localization)的概念[67],目前在经济地理学领域,关于全球-地方创新网络的研究尚不多见,Bathelt在提出本地传言-全球通道模型以来,又对本地创新主体与全球创新主体的知识交流进行了探讨,他认为区域发展受益于本地知识与全球知识的交互作用[9,68];Huggins等将本地网络与全球网络结合,首次提出了可以有效测度的网络资本概念,并建构了本地与全球网络共同作用下的区域发展路径理论分析框架[69];苗长虹基于全球-地方联结视角对河南许昌发制品产业集群的技术学习过程进行了分析[70];司月芳等学者则较为系统地总结了全球-地方联结下创新网络的概念,并对其研究理论渊源、研究进展及未来的研究思路进行了深入剖析,他们指出全球-地方创新网络是指特定产业、技术领域内,分布在世界各地并具有相关关联的创新主体为追求创新而建立的地方和全球网络合作联系的总和[71]。

综上所述,经济地理学者已经意识到不同空间尺度创新网络中知识流动的差异,且关于全球创新网络、地方创新网络的相关研究已较为成熟,在解释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和地方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但是,虽然学者们对创新网络的空间尺度问题进行了广泛探索,但现有研究多集中在理论概念描述,缺乏对不同空间视角下的创新网络主体的结网过程和机理、知识流动机制的探讨。

5结论与展望

本文基于经济地理学视角,对全球、地方、全球-地方等不同空间尺度创新网络与知识流动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研究发现创新网络已成为经济地理学者近来关注的核心领域,同时创新网络也是各创新主体知识转移的重要载体,国内外经济地理学者开展了大量研究,获得了一批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从创新网络研究的全球-地方新趋向来看,现有创新网络与知识流动研究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主要形成了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知识流动能较好地解释创新过程,是近年来创新领域逐渐兴起的研究热点之一。知识流动有助于实现创新,但有关知识流动的研究侧重于知识创新主体之间的流动,缺乏对知识流动的规律性特征进行总结和归纳,未来可以基于较为成熟的技术空间扩散规律进行知识空间扩散规律的研究。另外,知识流动与创新绩效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但纵观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关于知识流动的讨论多是如何提高流动效率进而提高创新绩效,对创新绩效提升的动力机制和空间效应涉及不多。

第二,作为知识流动的载体,近年来关于网络的讨论呈现空前的繁荣,包括知识网络、创新网络等。研究发现经济地理学者们多集中在网络结构及特征,而对于不同阶段的网络演化动力及机制研究尚少,尤其缺乏研究不同网络间行为主体如何通过知识转移来提高网络整体的创新能力。创新合作结网的本质就是获取区域或企业自身难以获取的知识,通过结网创新主体可以在网络内转移知识,并促使创新主体实现创新,可以判定知识流动是创新网络中创新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核心方式。然而,由于知识类型不同,往往会造成知识转移的方式与效果的不同,已有研究多认为知识可分为编码化与隐性知识,并认为缄默知识在本地范围内较易传播,而编码化知识更加有利于非本地范围内传播,对于隐性知识如何在非本地的网络内流动及机制问题尚待进一步探讨。

关于创新创业的知识篇8

关键词:网络能力;外部知识获取;服务创新;交互作用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5-0012-02

一、问题的提出

服务创新是企业对其内外部知识整合的结果[1],企业想要获取和维持竞争优势,不仅需要企业整合内部知识,还需企业不断通过与外部组织间的合作获取知识[2]。企业与外部组织间的关系构成企业的外部网路。企业自身不可能拥有一切创新知识,需要其不断开发与外部组织的合作关系,以增加其获取知识资源的机会,促进企业服务创新活动的成功。因此,网络能力、外部知识获取和服务创新成为企业创新实践关注的焦点之一。

服务创新的提升,需要企业从外部网络中挖掘和获取自身缺少的创新知识,而外部知识获取反映的是企业内部缺少的关键性资源,引导着企业挖掘合作伙伴的速度和方向;服务创新过程是多种知识资源综合作用的结果,需要企业不断提高网络能力,以增加企业与外部组织合作的机会,促进企业有效地获取外部有价值的知识,以提高企业创新的成功率[3]。因此,外部知识获取和网络能力的作用关系影响着企业服务创新。

以往文献,学者们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企业内部和简单的企业间关系和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较少关注复杂关系中服务创新影响[4]。无论是服务业还是制造业,企业都会无意或有意地进行服务创新,以满足市场上顾客的需求。嵌入在复杂网络中的企业,外部知识获取与网络能力是同时存在的。因此,探讨其交互作用对服务创新的影响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由此,本文建立了网络能力、外部知识获取及其交互作用与服务创新之间的关系模型,以揭示网络能力、外部知识获取对企业服务创新的作用机制,以为企业服务创新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进一步丰富创新管理研究。

二、理论背景

网络能力概念是随着企业所处环境的日益网络化提出和发展起来的,包括网络规划、网络管理、关系管理能力[5]。网络规划能力指企业对网络的整体看法,预测网络演化方向和发现网络机会的能力;网络管理能力指判断和识别外部网络机会和资源的能力;关系管理能力指企业管理和协调与外部合作伙伴关系的能力。具备良好网络能力的企业,能够有效地将自身和外部成员的资源作为己用,促进新服务不断涌现。因此,网络能力影响着企业的外部知识获取。

外部知识获取就是企业将自身缺少的资源通过与外部的合作与交流作为己用的过程。创新本身就是企业通过整合内外部知识等资源进行的知识创造,外部知识资源常常是企业创新成败的关键。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市场,企业可以建立有效的社会关系网络,帮助企业实现内部能力与外部知识资源的良性互动,促进新服务开发的成功。因此,外部知识获取影响着企业的服务创新。

为了有效竞争,即使是制造企业也需要为顾客提供完善的服务,而且现代企业实质上均可称为服务企业。服务创新过程是企业内外部知识整合的过程。企业通过与外部成员合作,可以获得企业所需的稀缺知识,为企业积累创新资源,提供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提高顾客满意度,进而提高市场占有率,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和效用。

基于上述分析,网络能力、外部知识获取影响着企业的服务创新,而网络能力和外部知识获取二者的交互作用也会影响企业的服务创新。由此,给出本文概念模型(如下页图1所示)。

三、研究假设

(一)网络能力与外部知识获取

企业通过网络规划能力,分析和评估企业发展目标,识别对企业发展产生关键影响的知识存在主体;帮助企业发现机会,消除某一创新网络所给企业带来的知识陈旧等负面影响。社会网络为企业提供很多的知识获取渠道,但企业获得知识不一定是全面、真实的,需要网络管理能力对其进行判断和识别,以便获取准确信息。关系管理能力帮助企业建立广阔合作范围,以获取不同领域、不同视角的新知识。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H1:网络能力三维度与外部知识获取有正向影响关系。

(二)外部知识获取与服务创新

目前,企业倾向于利用智力求得自身生存和发展,知识获取作为智力劳动的产物,成了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外部知识获取有助于企业准确把握市场信息,并及时做出反应,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3]。在复杂的网络关系中企业有更多的机会获取异质性知识资源,促进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持续创新。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H2:外部知识获取与服务创新有显著的正影响。

(三)网络能力和外部知识获取的交互作用对服务创新的影响

外部知识获取为企业积累创新资源,以满足企业服务创新的需要。当网络规划能力增强时,企业更易识别网络中消极影响的网络,挖掘有价值的网络,使企业更易获得自身缺少的关键性知识资源。综上分析,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H3a:网络规划能力和外部知识获取存在交互作用,并共同促进企业的服务创新。

网络管理能力能够帮助企业判别外部网络中资源的价值,实现企业高速、高效地获取外部知识,努力为顾客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企业网络管理能力越强,越易借助外部网络获取竞争对手的新产品和新服务的信息,开发更具优势的产品和服务。由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H3b:网络管理能力和外部知识获取存在交互作用,并共同促进企业的服务创新。

关系管理倾向于通过与外部成员建立联结,接触更多的外部主体,以通过更多的途径和渠道获取全面真实且较低成本的知识资源,这有助于创新资源的积累。当企业与外部主体间关系越紧密,越有利于企业获取关键性知识资源,有助于企业服务创新。由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H3c:网络管理能力和外部知识获取存在交互作用,并共同促进企业的服务创新。

关于创新创业的知识篇9

[论文摘要]提出区域创新是组织问学习过程,分析了创新主体的内部结构以及组织问知识转移过程。系统研究了区域刨新主体实现多样化、差异化知识聚集进而创造知识的过程。提出了区域创新能力“中心突出、梯次带动、螺旋式上升的”提升模式。

区域创新能力是国家创新能力的基础和组成部分如何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成为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关键。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区域创新。区域创新能力将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目前,中国西部地区处于要素驱动阶段,部分沿海地区处于投资驱动阶段。我国区域经济距离真正的创新驱动还有一段距离。但是,无论处在哪一个阶段,创新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都需要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在这样背景下,研究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区域创新是创新组织间学习

区域创新能力提高依赖于区域知识积累,而知识来自于学习与创造。创新组织借助区域创新网络.通过学习获得知识.通过整合多样化知识而创新。

1学习在区域创新过程居于中心位置。区域创新是企业的R&D、生产、市场商业等部门之间以及知识提供者、金融、培训企业之间合作的集体学习过程.当地知识创造、开发或获取过程是一个集体学习过程主要特征是互动性和积累性。很多创新来源于厂商的交互学习。创新成功的企业,往往能够利用来自多种渠道的信息和创意方面的资源包括内部研发、同顾客以及其他潜在创新用户的联系、同外部企业网的联系、同外部大学、政府实验室的联系等。当代公司几乎没有单独进行创新的客户、供应商和知识生产部门之问的密切交往以及知识交流很可能改善公司的仓新。

2创新是学习的结果.学习是创新的基础。创新取决于新知识的多少而知识来自于学习。区域创新网络是创新组织问学习的平台。一个企业家不能单独创新创新网络是必需的。技术创新是多个组织结成网络、跨组织界面的合作创新过程。知识的生产、扩散和转化过程主要在区域内进行地理因素影响着知识生产、扩散和转化。创新网络推动创新组织互动,这种互动合作与协同打破了组织边界扩展为组织间学习。创新组织以合作为纽带加速了知识的聚集、流动、传播和创造.拓展了创新组织获取知识渠道。

3创新组织间学习特征。组织问学习是指在区域创新网络中创新组织为获取需要的创新资源,采取双边或多边的互动学习行为。组织问学习是区域创新能力提高的关键。创新组织间学习平台是区域创新网络,仓0新网络将企业、研究机构、政府、中介等多种组织联为一体创新资源获取、知识共享是组织间学习的目的。组织间学习是多个组织学习价值观共享的过程,根据组织特征、学习层次、内容等形成多种学习模式。组织间学习是一种双向性的动态的多维度的集体互动学习的过程。创新组织问学习具有社会性、强公共外部性、途径依赖性和动态整合性。

4创新组织问学习过程。网络中创新组织间学习是知识在不同创新组织间转移的过程。该过程大致分为知识搜索、知识共享、知识转移、知识吸收和知识创造五个阶段。(1)知识搜索。创新组织只拥有与自身生产经营活动紧密相关的部分知识,不可能拥有其需要的全部知识,而且需要永远大于拥有.积极搜寻外部技术、对企业技术资源进行重新配置的企业比那些仅专注于内部研发的企业更具有活力、更能在复杂的竞争环境下生存下去。企业可以通过采用许可证、购买契约以及组织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来搜索和获取知识。然而并不是所有创新组织都具有搜索知识的强烈愿望知识搜索的有效性和强度往往取决于创新组织的学习愿望和市场导向。(2)知识共享。知识共享是创新组织问学习的前提如果没有知识共享,创新组织间学习不能实现。知识共享具有双向性。一方面创新组织知识通过共享系统扩散到网络中另一方面网络知识通过共享机制与创新组织共享,使得创新组织的知识库得到丰富.从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创新网络中影响创新组织共享知识程度与是否互惠、信任和声誉等因素有关。如果创新组织确信通过共享知识,自己能够获得有价值知识往往也会向其创新组织提供自己的知识。合作伙伴间相互信任水平影响学习效果。如果创新组织相互信任那么就会共享自己知识。如果创新组织缺乏信任共享知识非常困难。如果提供其他创新组织需要知识能够使自己地位或声誉提高,而这种声誉对创新组织至关重要,那么创新组织就愿意将自己知识与其他组织共享。(3)知识转移。知识转移是指创新组织将外部知识转移到组织内部的过程。知识是创新组织的重要资源。企业转移知识的能力是企业能够生存的重要原因。技术获取方式包括技术许可证、并购、衍生企业、合资、聘请技术人员、购买技术和反求工程等。但是,知识转移涉及到知识的性质、知识授受双方的特点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竞争关系.互补关系,信任程度如何)。其中.关系品质和激励非常重要。(4)知识吸收。在创新组织间学习中,增进创新组织的吸收能力具有特别重要意义。吸收能力是指创新组织对外面新知识的认知、吸收并将知识应用于新产品或商业目的的能力。吸收能力是企业发展的最基础条件。吸收能力是企业从外部技术引进中获得技术能力的重要要素。企业只有具备了吸收能力.才能吸收应用外部研发成果。吸收能力强弱是解释知识转移效果的最重要的因素。由于缺乏吸收能力,往往企业导致缺乏竞争力和学习失败。吸收能力与创新组织的学习投入、知识基础和组织文化等要素有关。(5)知识创造。知识创造是创新组织在区域创新网络知识库中通过知识挖掘、消化、吸收之后.将知识引入经济系统创造出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实现知识创新,从而增加网络知识库的容量。在创新组织间学习过程中,知识搜索、知识共享、知识转移、知识吸收和知识创新过程是一个动态循环过程。创新组织在知识搜索、知识共享、知识转移、知识吸收和知识创新每一环节都需要将知识、信息反馈到区域创新网络知识库,保证了区域创新网络的知识不断扩充和创新组织问学习层次的提升。创新组织间学习推动区域创新能力得到持续的提升。

二、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过程

1基于CaS理论的创新组织。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adap—tiveSystem.CaS)理论认为适应性造就复杂性。所谓适应性.就是指它能够与环境以及其他主体进行交互作用。主体是具有自身目的性与主动性、有活力和适应性的个体。主体在这种持续不断地与环境以及其他主体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不断“学习”或积累经验”,并且根据学到的“经验”改变自身结构和行为方式。这种主动性及主体与环境的和其他主体的相互作用,不断改变着主体自身.同时也改变着环境。整个系统的演化,包括新层次的产生、分化和多样性的出现.新的聚合而成的、更大的主体的出现等.都是在这个基础上派生出来的。

创新组织是适应性主体。在区域创新网络中,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等创新组织是适应性主体它们有各自目的、内部结构和生存能力.并且为了实现目的而积极、主动地与其他创新组织互动,在变化环境中获取创新优势。这些创新组织面对变化环境,适应性能力不同。适应能力强的创新组织能够根据环境变化.迅速改变自己行为模式,不断发展壮大,适应能力弱的创新组织反应迟钝,固守原来的行为惯例,发展缓慢甚至被淘汰。创新组织的复杂性特征。创新组织具有聚集、非线性、流和多样性等特征。

2创新组织的创新。创新组织具有复杂性,在区域创新环境中非线性互动,创造新知识。(1)流存在于创新组织间。创新组织之间流体现为知识流、信息流、技术流等,通过互动学习、合作创新知识、技术在创新网络中频繁流动。如果创新组织互动频繁.知识、信息流速度高,否则,流动缓慢,如果创新组织信任度高关系密切知识、技术流量大,否则流量小。(2)创新组织获取多样性技术。创新组织从创新网络中获取资源、技术。网络联结多样化导致获取外部知识多样性。如果创新组织联结能力强.那它与多种创新组织保持联系,各种各样知识转移到创新组织内部.为多样化知识聚集提供条件。(3)聚集产生创新。创新组织内多样化知识相互作用,包括外部各种各样的知识、内部知识。该过程是非线性作用过程聚集是新知识、新技术产生过程,是多样化技术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发生质变的过程。聚集标志着新技术、新知识诞生,意味着创新组织新知识增加创新能力的提升。

3.创新组织的创新能力提升过程。区域创新环境产生一个随机涨落可能是创新组织发展的一个机遇。如果创新组织处于解决问题和搜索解决方案状态,可能抓住这个机遇。创新组织为了解决问题,需要新知识、新知识。(1)创新组织在内部知识库搜索知识,如果发现能够解决问题的知识,进入实施阶段,搜索结束。如果在知识库中没有寻找的知识.需要到区域创新网络中继续搜索。(2)经过知识接口到创新网络中搜索知识。创新组织在网络中搜索范围取决于网络联结能力。如果创新组织联结能力很强,那么就会通过网络联结进入到其他创新组织的知识库,进行广泛搜索。如果联结能力很弱,创新组织在网络上搜索范围很小。创新组织应该提高联结能力,这取决于创新组织的社会关系网络。(3)选择相关知识库进行查询。选择能力取决于对所要解决问题的正确理解对需要新知识的正确判断,这与知识库有关,即创新组织具有路径依赖型,内部知识影响对新知识分析。选择能力决定着查询效率、查询路径。原有知识可能形成思维定势、路径依赖.

限制解决问题的思路(4)知识共享。合作创新受到区域文化、社会资本影响如果区域文化有益于合作、社会资本鼓励诚信,创新组织彼此信任.双方达成互惠协议合作创新成功率较高。如果区域文化倡导单打独斗机会主义盛行假冒伪劣泛滥,社会不讲诚信社会资本不佳,合作创新成功率较低。在合作创新过程中双方或多方互动学习,共享技术、知识和信息.优势互补,实现双赢。(5)知识转移。如果合作创新成功,创新组织从网络中获取需要的知识并成功转移到内部。(6)知识整合。创新组织将外部获取知识和知识库的内部知识进行整合。知识整合要求知识具有多样性、差异性。新知识的产生取决于创新组织的整合能力.整合能力是新知识产生的关键取决于创新组织的创新资源丰裕程度包括研发实力、知识存量和能力存量等。(7)创新。多样性知识聚集相互作用,产生新技术、新知识。新知识产生后纳入知识库创新组织的知识积累过程是创新组织知识增长的过程,也是创新能力提升过程。三、区域创新能力提升过程

区域创新能力是区域内各种创新组织创新能力的集合。区域创新能力是创新组织创新能力的宏观体现创新组织创新能力是区域创新能力的微观基础。只有众多创新组织的创新能力提升了,整个区域创新能力才能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提升过程分两个阶段:龙头创新组织的创新能力提升阶段以及协调互动机制带动其他创新组织创新能力提升阶段。

1龙头创新组织的创新能力提升。由于区域创新网络中内,创新能力分布不均衡,有些创新组织的创新能力较强有些创新组织的创新能力较弱。由于创新组织的知识存量、仓新能力、所处产业、经历不同.创新组织呈现多样性和差异性。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创新组织的反应各种各样,有些行动迅速,有些反应迟缓。但是,总有一个会抓住机遇率先发展.充当创新能力提升的龙头。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创新组织。但是,能够抓住机遇的逼近是少数善于抓住发展机遇的创新组织应该具备三个条件。首先具备足够的知识储备,能够正确分析环境变化.准确识别机遇。其次,创新组织处于搜索状态,能够及时捕捉机遇的信息。创新组织处于解决问题,寻求方案;l犬态。如果创新组织不在搜索状态即使知识储备很多也不会识别机会再次,仓l新组织与区域内其他创新组织有着广泛联系能够获取其他创新组织的新知识、信息。

2中心突破梯次带动周边。熊彼特指出:“创新不是孤立事件.并且不在时间上均匀分布.而是相反,他们趋于集群.或者说成簇地发生,这仅仅是因为,在成功的创新之后,首先是一些企业接着是大多灵敏企业步其后尘其次.创新甚至不是随即分布于整个经济系统而是倾向于某些部门及其邻近部门”。在龙头创新组织带动下.通过产业链技术经济联系、模仿等方式,带动相关创新组织创新,这些创新组织再带动另外一些相关创新组织创新逐渐向扩散最后导致整个区域仓0新能力提升。

(1)产业链传导。区域内某个创新组织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了创新能力,提高了创新组织生产率.打破原来产业链的生产平衡状态,对该创新组织上游企业、下游企业提出提高生产率、技术创新的要求,对竞争性的同行企业造成技术创新压力。那些适应能力较强、创新能力强的创新组织脱颖而出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自己生产率.重新在更高技术水平上维持生产率平衡。那些反应迟钝不能适应环境变化,将会被淘汰出局.被其他适应者替代。

在企业提高创新能力过程中,那些研发实力较弱的企业通过与大学、研究机构或其他企业合作创新.提高创新能力。该过程对大学、研究机构提出新要求.解决新问题如果大学、研究机构现有知识库不能解决,需要进行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或研究开发探讨如何解决新问题.新问题被解决的过程也是大学、研究所的创新能力提高的过程。可见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是在龙头创新组织带动下通过产业链、技术经济等联系带动其他创新组织提高创新能力提升,进而提升整个区域创新能力。产业链中,许多企业间生产效率需要平衡。如果某工序因技术创新而提高生产率就会打破这种平衡。生产率平衡客观要求相关环节提高生产率,维持生产率平衡.产生技术创新的需求。产业链条会发生连锁反应.直至整个产业链条所有环节生产率全部提高.其中,会产生许多相关创新。例如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就是如此。纺织业由纺布和织纱”两个工序构成。英国1733年应用新技术飞梭,大大提高了织布的速度由此产生了纺纱与织布之间生产效率的不平衡。织布工序的技术创新要求纺纱”工序提高效率,呼唤纺纱技术创新。1738年滚筒式纺纱机发明并在诺萨福坦工厂应用.1765年珍妮机发明与应用,大大提高了纺纱生产率。纺纱机与织布机的技术创新大大提高了纺织业生产效率。

十几年后,177g年纺纱由于“骡机的技术创新,再次提高了纺纱效率,又一次打破纺纱与织布的平衡.纺纱速度领先织布。直至1785年英国卧室自动织机的技术仓0新,重新维持了两者的平衡。可见,纺与织交替出现平衡一不平衡平衡,通过接二连三技术创新,英国纺织业实现了机械化,这个纺织产业创新能力得到提升。(2)示范效应。创新成功的企业在区域内树立了一个榜样,其他企业纷纷向他学习,争相模仿。同一个区域的企业,由于区域文化相同,区域内存在着丰富的社会资本,企业具有地理邻近性,劳动力在企业间转移等这些因素导致创新企业在区域内技术溢出较为容易。其他企业很容易获得技术创新的显性知识,纷纷模仿龙头企业进行创新。于是通过模仿龙头企业带动一批企业技术创新。

3区域创新能力螺旋式上升区域创新能力提升过程是由无数个螺旋上升的子过程构成.每一个子过程遵循“中心突破,梯次带动周边的原则,无数个子过程构成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过程。

关于创新创业的知识篇10

传统高校科技档案管理技术大多使用落后的知识采集、传输和检索的理论和方法,一般通过主题词、关键字、作者等对所需知识进行检索,而对如何实现创新创业知识的识别和标引却非常困难,无法处理高校科技档案所包含的有用知识,使其免于被束之高阁的结局。面临创新创业信息的多样化多源化海量化状况,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检索大量的文献,必须有效地对高校科技档案实施知识管理,才能得到较高质量的知识,实现知识学习与共享,真正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研究高校科技档案,目的是使高校科技档案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中发挥作用,提高创造价值的能力,贯彻知识是一种资产的思想,是创业的源泉,有利于挖掘高校科技档案的内部知识、实现知识的流程化、整合知识、实现记忆等,提高创新创业的绩效。高校科技档案的重要性和其推动创新创业的重要性密切相关,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理解高校科技档案是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是获取资本、资源的手段和工具,不仅是提高高校科技档案管理人员能力的途径,更是提供创新创业者实现战略目标的基础[1]。

基于知识视角的高校科技档案管理是把科技档案所蕴含的创新创业知识融入自身知识体系,将科技档案所蕴含的知识与信息管理、技术管理相结合以指导创新创业和技术战略。由此,不仅可以增加高校的知识储备,增加高校的战略资源,改善知识在高校内的分布,而且可以将创造、发展、交流和应用新的想法转化为创新创业活动。这依赖于软环境而非硬件设施,软环境的建设受到人员素质的约束,硬件设施的建设则具有较大的确定性,所以首先完善高校科技档案管理的硬件设施如数据库工具、搜索引擎、知识地图、虚拟社区等。利用现代大型数据库建模工具建立高校科技档案的数据仓库并提供搜索和分析的能力,利用人工智能和智能搜索技术建立高校科技档案的知识地图,提供知识导航的有效工具以及获取相关知识的便利搜索工具,利用互联网信息交流平台和管理信息系统建立高校科技档案的交流工具,将高校科技档案管理建成一个目标、行为和手段组成的统一体,为创新创业行为提供便利条件[2]。

基于知识视角的高校科技档案管理推动创新创业评价,可以从知识广度、知识深度、知识的特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高校科技档案的知识广度是高校科技档案过程中的创新创业知识构成和配置关系,是档案所包含的创业政策、市场营销、融资财务、科技原理、生产工艺、外观设计、质量管理等知识的范围;高校科技档案的知识深度是指创新创业主体对科技档案相关知识的运用能力,知识深度越深,创新创业含金量越高。知识特质指的是科技档案所包含的特殊知识,所具有的千差万别的创新创业知识,其所获得的经验不同于其他档案材料。

高校科技档案推动创新创业的知识广度不是越宽越好,随着知识广度的增加,寻找新知识的成本随之增加,推动创新创业的效用增量反而减少。

假设分别表示高校科技档案不同类型的知识,高校科技档案推动创新创业知识广度的效用可用下式来表示:

推动创新创业知识广度的成本可用下式来表示:

高校科技档案推动创新创业知识广度的价值则可用下式来表示:

高校科技档案推动创新创业知识广度的价值最大时的条件为:

高校科技档案推动创新创业知识广度的指标体系分为7类,其赋值主要是利用专家的经验数据,得到知识广度的指标值矩阵。①高校科技档案推动创新创业的准备知识p1(创新创业可行性理论知识);②高校科技档案推动创新创业的技术知识p2(有关行业的知识、技术成果知识);③高校科技档案推动创新创业的管理知识p3(通常性的企业管理技能知识);④高校科技档案推动创新创业的智力知识p4(善于把握时机去做出明确决定的知识);⑤高校科技档案推动创新创业的物力知识p5(实现创新创业的条件和要求);⑥高校科技档案推动创新创业的社会网络p6(获知帮助和支持自己创新创业的人);⑦高校科技档案推动创新创业的战略目标p7(实现创新创业的最终指向)。

高校科技档案推动创新创业的知识深度可以用知识的先进程度来表征。因此,其评价指标是动态的,实际上是一种比较深度而不是绝对深度,不同的创新创业类型和方向对知识深度的需求是不同的。知识深度也不是越深越好,知识深度的效用增量在短期内逐渐降低。从长期的角度看,知识深化所带来的潜效用是无法估量的。高校科技档案推动创新创业知识深度可以用以下5个指标来反映:①项目内容具有系统性R1;②项目分析具有独到见解R2;③项目内容具有技术前瞻性R3;④项目技术数据具有科学性R4;⑤项目研究内容具有拓展性R5。

高校科技档案推动创新创业知识特质是特定科技档案的知识优势或劣势,这种优势或劣势随外部环境的变化或竞争消失,不易模仿和学习,必须做好充分的知识储备以迎接机遇和挑战。其指标体系分为①行业特殊知识Q1、②行业生产管理知识Q2、③行业产品市场知识Q3等3类,其赋值主要是利用专家的经验数据,得到知识广度的指标值矩阵。

高校科技档案推动创新创业的知识指标体系可以图1表示。

2基于知识视角的高校科技档案管理推动创新创业的评价方法

高校科技档案是把相似的事物按一定的秩序相互关联、相互制约而构成的整体。基于知识视角的高校科技档案管理推动创新创业的效果不是完全确知,也不是完全不确知。主要表现为部分确知,部分不确知,或者说信息不完全,或者说部分已知另一部分未知,因此我们引入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研究。根据具体灰色系统的行为特征数据,充分利用数量不多的数据和各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建立数学模型。灰色关联分析法主要利用灰色关联度寻求各因素之间的数值关系,主要根据因素之间发展趋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进行判断,适合动态(Dynamic)的历程分析。如果两个因素变化的态势是一致的,则认为两者关联较大;如果两个因素变化的态势不一致,则认为两者关联较小;据此衡量因素之间的关联程度。

我们首先建立包含7个知识广度指标、5个知识深度指标以及3个知识特质指标的高校科技档案推动创新创业效果评价的灰色关联度模型。显然,这15个影响因子利用绝对化处理方式符合数量可比性、因子非负性、数值可接近性的特征,因此高校科技档案与创新创业的灰色关联因子序列集X可用下式表示:

令参考序列为,比较序列为,与在点上的对应数据分别是与。与的比较测度为,其中

,与的距离用来表示,是灰色关联度的分辨系数,主要用来调整比较环境的大小,我们用下式表示与

之间的灰色关联度。

其中,。

高校科技档案与创新创业的灰色关联评价主要依据R=Y×w这个模型,R是被评价的高校创新创业效果综合评价结果向量;w为7个知识广度指标、5个知识深度指标以及3个知识特质指标的权重向量;e为各指标评判矩阵。依次得出7个知识广度指标、5个知识深度指标以及3个知识特质指标中的第i个指标与创新创业效果的关联系数,进行排序。据此,获取高校科技档案的知识广度、知识深度、知识特质、创新创业效果的指标数量,主要委托n个专家打分的形式参与赋值。为第i个高校科技档案的第k个指标的原始评价数值,构造矩阵[3]。

由于知识广度、知识深度、知识特质、创新创业效果等指标间有不同的量纲和数量级,为了保证结果可靠性和比较直接性,对原始指标进行均值化处理,即用均值去除对应指标的每个数据,得到新数据。

,。

设第k个指标的变化区间为,为第k个指标在所有被评价对象中的最小值,为第k个指标在所有被评价对象中的最大值,则可以用下式无量纲化。

,,,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参考数列是,

作为被比较数列,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别求得第i个被评价对象的第k个指标与创新创业效果的关联系数,即:

式中,取。

综合评价结果为:

若关联度最大,说明第i个被评价对象优于其他被评价对象,据此可以排出各被评价对象的优劣次序。

3基于知识视角的高校科技档案管理推动创新创业的实证分析

高校科技档案推动创新创业知识广度的指标体系有7类:高校科技档案推动创新创业的准备知识p1、高校科技档案推动创新创业的技术知识p2、高校科技档案推动创新创业的管理知识p3、高校科技档案推动创新创业的智力知识p4、高校科技档案推动创新创业的物力知识p5、高校科技档案推动创新创业的社会网络p6、高校科技档案推动创新创业的战略目标p7,通过10名专家对某高校科技档案材料的审阅,根据经验对各个指标进行打分,获得的原始数据。据此,高校科技档案推动创新创业知识深度的指标体系有5类:项目内容具有系统性R1、项目分析具有独到见解R2、项目内容具有技术前瞻性R3、项目技术数据具有科学性R4、项目研究内容具有拓展性R5,高校科技档案推动创新创业知识特质的指标体有3类:行业特殊知识Q1、行业生产管理知识Q2、行业产品市场知识Q3类,也是通过10名专家根据经验对各个指标进行打分,获得原始数据,得到X1、X2、X3三个指标赋值矩阵。

分别计算知识广度、知识深度、知识特质与创新创业效果的平均得分,然后计算灰色关联度和权重。通过灰色关联模型,这所高校科技档案推动创新创业效果的关联系数分别为0.32、0.28、0.49。由此可以看出该高校科技档案推动创新创业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除了知识特质表现稍微好一些之外,知识广度和知识深度都表现一般[4]。随后,选择了河南省农业类、工程类、师范类5所高校档案馆提供材料进行评价,发现高校之间有差异,但整体水平差距不大,知识广度和知识深度与创新创业效果的关联性都不大。

针对这些高校的知识广度和知识深度表现不佳,我们分析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即宏观上的高校办学质量低和微观层面上的科技档案管理水平低。截止到2015年的统计数据,全国共有2542所高等学校(不含独立学院),比上一年增加48所,增长率为2.18%。江苏有134所排在第一,河南省高校超过100所,位居全国第七名,但是112所“211”学校中,河南省只有郑州大学1所。河南没有1所“985”高校;从人口比例来看,北京23.3万人就能“拥有”1所高校,河南省平均77.7万人“拥有”1所高校。河南省现有的129所高校中,无名校、少名师、知识“龙头”不明、办学水平低、质量不高;高校年轻副教授、教授拿不到科学基金项目就没有地位,基础研究项目支持主要是为晋升技术职务服务,造成难有前沿的科技成果产生,直接导致高校科技档案含金量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