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设施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2:39

公共设施的特点篇1

1.1相关概念

公共环境设施概念。源于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所谓的“环境设施”一词,是英文“StreetFurniture”的中文解释。直译为“街道家具”,简称为“SF”。在我国称之为“环境设施”、“公共设施”、“城市环境设施等”。是指一切在城市空间中除建筑之外相关配套的公共使用设施的统称。主要泛指交通、安全、商业、咨询、休憩和环保等方面的设施或装置,是城市环境和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如候车亭、招牌、售卖亭、路灯、垃圾筒、雕塑等,这都属于公共环境设施的一部分,这些设施在城市中与建筑等其他可见物体,构成了城市或区域空间的环境整体形象,并体现了城市景观特色与城市文化特色。

旅游景区公共设施概念。旅游景区公共设施是指旅游景区管理部门为公共产品和要素的再生产提供一般性公共条件和服务的项目,属于社会公众使用或享用的公共建筑物或设备,包括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服务设施。作为景观公共设施有其自身特点,但设施的公共服务功能属性并没有发生本质变化,甚至有些设施还要强化其服务功能。

1.2公共设施分类

城市一般性公共设施包括:公共管理设施、公共信息设施、公共交通设施、公共卫生设施、公共休息设施、公共照明设施、公共体育设施、公共商业服务设施等。旅游景观区域内的公共设施是在此基础上体现了其服务景区特点的要求和属性。从设计学角度出发,我们可以结合城市公共环境设施分类体系和旅游景区公共设施特点,尝试建立有效可行的旅游景区公共设施分类体系,以此来对旅游景区公共设施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

旅游景区公共设施可以概括为如下系统:景区管理系统、景区交通系统、景区信息系统、景区辅助系统、景区美化系统等。

依据景区公共设施系统可以细化具体的相关设施。管理系统包括有防护设施、市政设施等。交通系统包括有安全交通设施、停候交通设施等。信息系统包括有声音设施、电子视觉设施等。辅助设施包括有休息设施、卫生设施、通信设施、照明设施、娱乐设施、商务设施、无障碍设施等。美化系统包括有景观环境设施、景观装饰设施等。各个系统下的公共设施中又包括诸多小的设施元素,这些小的元素构成了景观区域内整体的公共设施的全貌,也是景观公共设施设计与规划的主体对象和重要基础因素。

2吉林省旅游景区公共设施现状分析

吉林省是我国东北内陆的省份,其公共设施建设与发展状况落后于经济发达地区。我省公共设施建设存在许多问题,无论是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方面还是旅游景区公共设施建设方面都有待加大投入和创新发展。吉林省于1995年8月18日经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吉林省市政公用设施管理条例”,至2004年7月1日进行修正实施,对公用设施分类及建设管理给予法规制度方面的保证。其中主要针对的是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对于旅游景区公共设施建设还没有相应的细化条纹规定和管理办法。但作为公共设施其功能属性是一致的,都是以满足公众需求,服务于民为首要任务。可以说政府部门的重视是景区公共设施建设的有利条件,但从吉林旅游景区公共设施规划与设计实际情况看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第一方面,体现在景区公共设施特色不鲜明,与景区环境不够协调。吉林省在全范围内具有自己独特的旅游资源,拥有国家旅游城市三个,历史文化名城两个,有部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4a景区等旅游景区,并以冰雪、森林、湿地、农业、边境、民俗、史迹、休闲为代表的八大旅游产品,形成了吉林旅游文化和特色。虽然我省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与景观区域,但是却没有完备的公共设施系统与之景观环境相匹配、相适应,这对于我省整体的旅游景区建设和旅游经济发展来说是不协调的。如何利用这些旅游资源来开发景区内的公共设施设计值得深入研究。

第二方面,体现在景区公共设施设计系统性不强,整体形象不突出。景观公共设施从属于大的公用设施范畴,包括:防护设施、市政设施、安全设施、停候服务设施、休息设施、卫生设施、信息设施、通讯设施、商务设施、游乐设施、照明设施、装饰设施、景观设施、无障碍设施等。具体到景区中的候车停、座椅、公共厕所、垃圾箱、路灯、公共布告牌、地图指引牌、景区信息牌、电话亭、服务商业亭等公共设施。长期以来,由于我省旅游景区公共设施建设与设计开发的力度不够,旅游景区公共设施发展跟不上旅游经济发展的节奏。虽然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力度,政策上给予支持与扶持,但是效果甚微不见起色。致使我省旅游景区公共设施的设计研发与制造推进速度缓慢,总体上呈现出景区内公共设施地域特色不鲜明、景区环境设施个性化设计不强,缺少景区整体形象特征,不同景区间设施同质化现象突出,公共设施没有体现出与旅游景区环境的协调性,强调使用的功能性,忽视审美的艺术性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第三方面,体现在景区公共设施设计的服务性能、材料性能及功能性的缺失和地域特征不强。吉林地处北方,其景区公共设施与南方景区公共设施有所不同,不同点主要体现在季节性、材料应用的地域性及功能结构的合理性等方面。基于北方冬季比较长的特点,景区内的公共设施应考虑冬季服务性能,在材料选取方面和设计应用方面都要考虑冬季对其影响作用,特别是在景区各个观景节点上的公共设施的材料应用更要注意。有些景区的公共设施在冬季时基本使用不上,或经过一个冬季,材料就会变形和变质,致使设施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失去公共设施的服务性能,形同虚设,不可观也不可用。

3吉林旅游景区公共设施设计的思考

3.1环境因素的思考

3.1.1景区季节性自然环境

旅游景区季节性特点是各地区旅游观光产品的卖点,正是旅游景区的自然环境特征的不同,决定了各地域公共设施设计方面的不同。北方旅游景区的自然环境有别于南方,漫长的冬季旅游,虽然彰显了吉林旅游特色,但为景区公共设施设计提出了设计难点,同样的景区公共设施,在冬季时,有些设施就会处于闲置状态,如景区座椅,景区外休闲器械等,冬季过后,有些设施表面会被雪水腐蚀,需要修缮,这些环境因素的作用,是吉林景?^公共设施设计面对的课题,需要深入研究。

3.1.2景区各个单元空间环境

吉林旅游资源丰富,景区环境不同、地区不同、范围不同,如何有效利用环境空间特点,如何具体处理好景区中的各个单元空间的公共设施及匹配关系,这些都需要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首先要明确景区空间关系。如哪些是自然空间;哪些是人为再造空间;哪些空间具有开放性特点;哪些空间具有封闭性或半封闭性特点。这些对环境空间的定位思考有助于景区公共设施设计的针对性实施。其次要明确景区单元空间内公共设施的主从关系。如景区单元内设施的系列关系、层次关系。强调设施安排的调理化,秩序化,突出主题,主次分明、合理布局。根据此单元设施功能定位,可以依据游客的运动曲线,组织空间序列布置,及轴线布控设施等,有效体现单元环境空间与公共设施的主从避让关系。

3.1.3景区人造空间区域环境

旅游景区环境是有自然景观环境和人造景观环境构成的。人造环境景区中的环境包括有道路、地面、绿化、水体等方面内容需要考虑。

道路。既要考虑干路与支路的主从关系、运动流线、导向作用,还要考虑临近道路的公共设施的布置安排,特别是景观节点设施的布置。

地面。根据停留驻足和视域范围不同,处理好公共设施使用功能与设施匹配关系。考虑地面铺装的颜色、材质、机理、图案等对公共设施形象的影响。地面的起伏状态对公共设施布局的影响。

绿化。强调植物净化空气、防止污染、调节气温、减少噪音等物理功能之外,要强化公共设施与植物的配置关系。设施布置不能孤立,要考虑使用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考虑避让关系的合理性,如植物绿化不能遮挡设施,阻碍设施的使用或阻碍公众的流动性等。

水体。公共设施设计与水体景观环境的协调性是不可回避的,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景区内的饮水和戏水设施设计都要考虑和谐性。建立在水体旁边的设施也要考虑组合关系、主从关系,增加水体与设施的层次感与情趣。

3.2设计因素的思考

3.2.1遵循景区公共设施设计原则

功能性原则。必须明确使用功能的合理性、应用性、便利性,这是公共设施设计时必须考虑的最基本的原则性问题。景区的公共设施功能性要突出使用的方便,考虑游客的流动特点。

安全性原则。这是公共设施设计的必要条件之一,公共设施在游客使用过程中安全性能是第一位的,特别是景区内的儿童设施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到其材料、结构、工艺及形态等方面的安全性,不能留下任何的安全隐患。

公平性原则,即无障碍原则。公共设施强调的是公众的参与的平等性与使用的公平性,不应受到性别、年龄、文化背景与教育程度等因素的限制或等级对待。“无障碍设计”不单指特殊人群,应为所有公众提供方便的公共设施设计。

系统性原则。对于公共设施设计而言,面对公众使用的设施,其系统性、整体性、开放性、组合性等诸多方面,都需要有系统的规划才能发挥设施使用的有效性和利用率。

审美性原则。作为旅游景区的公共设施,应突出美感效应,并与景区的景致和谐共处,协调统一,达到审美性的要求。

地域性原则。旅游景区公共设施设计,可以视为景区环境设计的延续,其地域景观特点明显,应反映出地域文化特征和所处景区特点。提倡具有个性化、人性化、地域化的公共设施设计,以树立不同风格的公共设施形象品牌效应。

环保性原则。环保性原则适用于任何产品设计,景区的公共设施更应提倡环保。倡导环境保护的“绿色设计”是未来公共设施设计的发展趋势。

3.2.2景区公共设施设计要素思考

景观公共设施设计要素概括有产品要素、环境要素、行为要素、文化要素等,下面就公共设施产品设计要素进行研究探讨,其中包括有产品形态、功能、结构、材料、工艺、色彩等方面的内容。

形态设计。公共设施形态是由设施外观形体和内部构造形体表现出来的综合体貌特征。进行形态设计时,要多方位思考。要考虑功能形态、仿生形态、象征形态、装饰形态等,并结合景区风格特征、地域文化特点来统一进行规划设计,使形态设计符合景区风格要求。

功能设计。功能是指产品所具有的功效作用、使用方式以及被接受的能力。每一种设施都有其自身的功能直接向公众提供便捷服务性功能。旅游景区公共设施功能设计一定要考虑服务游客的便利性,找出与城市公共设施的不同点,拓展景区公共设施的功能性作用。

结构设计。产品结构设计是实现产品功能的重要途径。结构包括有外部形态结构和内部功能结构。结构设计会受到材料特性、工艺流程、使用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景区公共设施结构设计也会遵循结构设计原则,统筹考虑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结构与使用方式的关系、结构与安全性能的关系等方面的因素,使结构设计趋于合理。

材料设计。公共设施产品所应用的材料种类繁多,但考虑到公共设施产品的特点,会受到环境气候的影响,特别是对一些景区户外设施产品材料有更高的要求,如材料的结构性能、防腐性能、抗压性能、安全性能等都要考虑周全。对于严寒景区内公共设施产品材料的应用要考虑材料的耐久性特点、环保性特点,倡导材料的绿色设计。

公共设施的特点篇2

关键词:地域性;公共设施;丽江古城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1地域特征与城市公共设施设计

“地域性”一词从“地域主义”(Regionalism)演化而来。“地域主义”是建筑领域提出的概念,主要探讨从地区性、地域性乃至地缘性来研究建筑的地域性特征。地域性指某一地区由于其气候、自然环境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历史、文化、风俗等原因而形成的特有的、不同于其他地域的特征。[1]

特征是事物所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地方,独有性是其最显著的特征。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一个城市要区别于其它城市靠的就是独特的城市个性。对城市景观的特征表达往往离不开人们对这个城市的认识。凯文・林奇关于城市意象认为:“人对城市的意象的认知是通过五种元素,即路径、边界、区域、结点和标志物。这五种元素构成了人对城市认知的基本框架,同时也是城市特色的载体。”[2]

公共设施是指城市空间中那些为人们出行提供方便的固定设施,它如同城市的家具,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产生。城市公共设施在体量上远比不上城市建筑和景观,但它在形态、材料、色彩上的变化多姿,能生动形象地展示出与众不同的城市个性和地方魅力。

地域文化与公共设施相互影响,地域性是公共设施的重要特性。丽江古城至1997年12月被列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以来,旅游业取得飞速发展,城市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中国最令人向往的十个小城市之首”和“地球上最值得去的100个城市之一”,是国家旅游局向海外主推的旅游目的地。然而,我国城市公共设施开发与设计是伴随着城市化才刚刚兴起的,从设计到管理等各方面和西方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一些城市管理者和设计者往往对隐藏在公共设施中的文化内涵视而不见,片面追求出“新”,其结果是丧失了本土遗留的优秀历史资源。因此,遵从城市的地域文化,从城市设施环境的整体风格定位出发,调整设计的重心,对于改善我们身边的城市设计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丽江古城的地域性特征在公共设施设计中的体现

社会环境的不同是形成地区地域性差异的原因。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发展性。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地域,经过历史的沉淀,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丽江地理位置在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的交汇点上,不同的文化、艺术、宗教相互交融和碰撞,逐渐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以大研镇民族、民居建筑群为依托,融汇了纳西族民俗文化以及其他文化因素的多民族区域文化。

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历史悠久。神奇的东巴文化、古朴的大研古城和圣洁的玉龙雪山被称为丽江三奇。丽江古城的城市布局有别于“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的中原建城模式,巧妙地把经济和战略地位与独特的地势相结合,兼有水乡之容、山城之貌。以三山为屏、河水绕城、家家流水、户户杨柳的规划布局形式,形成了建筑物依山就水、错落有致的独特风貌,加上别样的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风情,造就了丽江古城灵动的城市空间。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大研古城有着地理上的优势,地处滇、川、藏交通要冲,一直是茶马古道上重要的货物中转集散地。丽江历史上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与马帮文化不可分割。

公共设施除了本身为城市提供所需服务,它还是城市独特气质的重要体现者,其外观特征应与环境的整体形象相一致,体现一定的场所意义。设计者必须深入到当地的环境实际中去,从中归纳提炼设计元素,传达最鲜明的城市符号。

2.1街区、建筑风格在公共设施设计中的体现

街区和建筑是反映城市风貌的历史载体,它反映的是城市的过往、历史变迁、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是城市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场所。一个城市的街道空间与建筑形式是自然的、生活化的,是普通市民大众文化的体现,是最能展现地域文化的。李国友认为:“在城市纷繁复杂的构成要素中,建筑环境属于显性的文化要素。”[3]

丽江古城是一个少数民族传统聚居地,居住空间的布局、结构和形态方面受当地的具体条件限制和传统生活习惯影响,并在房屋抗震、遮阳、防雨、通风、装饰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总体看来,当地传统建筑既融和了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又散发出纳西族独特的个性和魅力。建筑本身是社会生活的物化形态,丽江古城民居建筑是“天人合一”的规划设计理念的典型代表,其利用自然、顺应自然的率直、兼容的特质,反映了一个民族一个地域的经济与文化背景、生活习俗和。

丽江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公共设施的设计则应该注重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必须考虑与城市的沿街建筑风格和景观效果的处理,从建筑物的地域风格特征中寻找诸如形态、色彩、文化等隐含的要素并运用到设计之中,表达地域文化内涵和城市的特色风貌。如丽江古城街道上的售货摊点、厕所、垃圾桶、标识牌、公共汽车站等均沿用了古城民居建筑的常见材料、造型形式与装饰风格,再现了丽江古城建筑文化,显示出浓郁的地域乡土特色。

2.2人文景观环境在公共设施设计中的体现

人文景观环境是除自然环境、气候条件之外的另一种概念的环境因素,是人为的、社会的和非自然的,是人们在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满足一些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需要,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了一定历史性、文化性特质而构成的。涉及到与公共设施设计有关的广义的人文因素,包括思想意识、民族性、文化内涵、、风俗人情及多种实物形式等。[4]

丽江古城已有800多年的辉煌历史,时至今日,它已然成为滇西北经济文化中心。古城的街道、广场、牌坊、水系、桥梁以及民居装饰、庭院小品、槛联匾额、碑刻条石,渗透着纳西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体现了地方民族宗教、美学、文学等多方面的文化内涵、意境和神韵,展现了当地历史文化的厚重和丰富内容。东巴文化、白沙壁画等传统文化艺术又为古城增加了深沉的历史感和传统文化色彩,成为城市发展的历程见证。尹思瑾指出:“严格地说,每个地区或城市都有自己发展成长的历史,历史再短的城市或地区也随其诞生、发展历程的延续而有文化和历史的沉淀,都具有有别于其他城市的、成为组成城市人文环境的重要部分。”[5]

重视城市的人文景观环境对于城市公共设施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设计师应能准确把握城市的人文性格,捕捉城市特色符号,使设施本身既符合人们的审美视觉,感觉亲切,又能唤起人们对城市的认同感和主人翁意识。

丽江古城城市文化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城市公共设施的规划设计可以采取“主题配套”的方式进行。以城市环境的组块功能和结构细分为不同的景观主题区域,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结合区域的文化特征和设施功能的差异,在形态、色彩、材质等视觉元素上体现出来。例如在古城主要街道、广场等公共空间,将茶马古道雕塑艺术与纳西民族文化相结合的形式,较好地呈现了丽江五光十色的文化故事。如在特色喷泉、休闲座椅上精致的石雕、木雕艺术再现了丽江纯朴的生活哲学。如在指向标识、灯具的设计上,运用古老的东巴文字作装饰,展示了丽江源远流长的文学艺术。还有随处可见的变化多色的地面铺装,蝙蝠、祥云等图案均表达了丽江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3传统生活方式在公共设施设计中的体现

根据社会学的理论,生活方式是指与一定的生活条件相适应的人们生活活动的典型途径及其特征的总和。[6]李国友认为:“如果说建筑环境是文化的静态要素,那么贯穿在文化空间中的生活方式就该算是活的要素。”[7]

不同的生活方式体现了不同的地域文化,表现为不同的生活习惯。公共设施是为人们城市生活提供服务的,自然受到当地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

丽江古城作为遗产型旅游城市,休闲、慢节奏的生活一直被人津津乐道,吸引了万千在大城市中紧张繁忙的人们。在这里,人们工作和生活的节奏都很慢,缓和。在公共设施设计中,如公共娱乐设施、公共服务性设施在注重使用功能的同时,强调细节上的处理,重视休闲特点的设计,是设施的精神功能的良好体现。。

2.4形态、材质、色彩语言在公共设施设计中的体现

形态主要指事物的造型形状和神态。城市公共设施的外观造型是城市特色文化的良好视觉表达。在丽江城市公共设施的造型设计中,归纳整理的方法是多方面的,自然形态古朴直观,抽象形态美观雅致,均以突出丽江的特色文化为前提。如在丽江的城市街道上,采用玉龙雪山、民居建筑、纳西民族服饰的形象语言作为造型元素的公共设施,对丽江城市空间环境特点、纳西族主题文化的表达起到了较好的视觉效果,有力地提升了丽江古城的品牌形象,如“披星戴月”的符号文化已被越来越多的游人所熟知。

丽江古城地处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区,海拔约2400米,属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阳光充足,紫外线强,有干湿季分明,四季不分明的特点。冬季,气候干燥,风大,最低气温0℃左右;夏季,凉爽,多雨,最高气温26℃左右。气温上,呈年温差小,昼夜温差、室内室外温差大的特点。

城市公共设施的材料选择必须尊重当地自然条件,天然自在的乡土材料最能被人所接受。在丽江古城公共设施设计材料使用上,根据不同类型的设施特点,结合不同材质的风格,在工艺上较好地表现了传统制作手法,对突出城市特色文化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例如目前除了选用木材、石材、砖、瓦等常见材质,还可以根据丽江当地的地域环境特点,采用砌体结构、膜结构方式,合理利用声、光等辅助手段,多方面展示丽江古城的独特文化魅力。

丽江公共设施在色彩设计上,由于材料上多采用木材、石材这些当地天然的乡土材质,色彩上总体偏向温暖、亮丽。为了更好地结合丽江古城环境特点、突出当地特色文化,还可选择色彩柔和的暖绿、暖灰等。一方面,可以降低高明度色彩在丽江上空蓝天白云映衬下所带来的强视觉对比。另一方面,可以弱化城市空间所带来的冷漠感。

3.总结

不同的文化植根于不同的地域之中,地域性体现了自然的、社会的、历史的诸多层面。公共设施是展示城市市政建设水平的重要平台,如果规划设计得当,可以突出城市特殊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市人群的生活观念和价值取向,还能引起普通大众的共鸣,产生地域情结。

参考文献:

[1]谭晓红.城市街道空间地域性研究[D].郑州大学.2004.

[2](美)凯文・林奇.方益萍,何晓军译.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5.

[3][7]李国友,刘大平.叠加、镶嵌、浸润、同化―解读哈尔滨城市文化[J].建筑与文化.2009(Z1).

[4]张凌浩,陈F瑾.环境中的设施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6.

[5]尹思瑾.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6]丁熊,张福昌.浅谈影响城市社区环境设施设计的地域因素[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5,6.

公共设施的特点篇3

关键词:公共座椅;系统性;整体性;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3-0205-01

城市公共座椅作为城市空间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公众接触最为紧密的公共设施,同时也是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的体现。城市公共设施本身即一个系统,公共座椅作为这个系统中的一个要素,在设计上应当讲求系统性、协调性。

一、整体设计原则

城市的公共设施在其造型上尽管各不相同,每个设施的造型及布置都各有其特点,但从总体上来说应当有一定的相近之处。座椅设计过程中除了要考虑其自身的因素之外,还应当注重与其他公共设施(照明设施、标识设施、景观设施等)的协调性和系统性。

系统性的设计原则实质上是一种公共设施的整体性,这种整体性可以通过相似的造型元素,或借助统一的造型手法来表达。这样虽然不同的公共设施功能不同,形式不同,处于的城市空间也不尽相同,但是采用整体设计原则设计的座椅等公共设施,不仅容易使个体的形式上有自己的特点,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提高其识别度和使用的便利性,还可以在各种不同的公共设施(标识,照明及其他的环境设施等)之间做到彼此联系,相互呼应,构成统一的整体。既美化城市环境,也最大限度的满足了其功能性、自明性与识别度,维护了城市空间的一体性。

公共座椅设计时除了应当符合大众公共生活的需要,还应与其他公共设施保持整体上的协调性。无论是小设施,还是大设施,虽然各有特性,但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每个设施的不同个性共同组成了整个城市公共设施的整体特证。“虽然公共设施有大有小,彼此也各有特点,但是在设计上可以借助许多造型元素和手法将它们的个性融入到共性的系统之中来表现统一的特质”。

二、环境相协调原则

公共座椅不是孤立于环境而存在的,它呈现给人的是它和它周围环境相互渗透的印象,因此座椅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其所处的各方面环境因素,应当与它所存在的环境相得益彰。在这里公共座椅与环境的协调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公共座椅与物理环境的整体协调性。公共座椅的设计应考虑到它所放置的外在环境,它既包括自然环境(如自然的山脉,河流,树木),也包括人工环境(如建筑,小品,桥梁道路等城市设施)。公共座椅的设计不单单要满足人们对其使用功能的需求,同时还要巧妙地融入环境,令人赏心悦目。

二是公共座椅与人文环境的整体协调性。每个城市都有独特的传统和文化,它是历史的积淀和人们创造的结品,人文环境协调性要求公共设施要充分体现出城市的这种文化特征,符合当地居民的心理和生活习惯,提炼出富有特色的形态、色彩、文化符号来进行设计,使其与人文环境相协调一致。

三、人性化设计原则

公共座椅作为一种功能的载体,是为人服务的,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人的因素,以人的行为和活动为中心,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公共座椅本身与使用者相比,应当更突出人,而不是以突出自身为宗旨。

城市公共座椅的设计除了要考虑材料、尺寸、人机工程学等问题,还应考虑人就座时的心理活动行为,是要求两人坐,还是三人坐,是可以移动的,还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对人行为要素的研究对公共座椅的设计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交往方式等也在不断的变化,人们在渴望现代物质文明的同时,也渴望着精神文明的滋润,公共座椅的人性化设计不仅给人们带来生活的便捷,而且也满足了人们的社会尊重需求,更让人们在使用中下意识地感受到一种舒适自在,并从体味生活的愉悦中转化为对美的永恒追求。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公共户外座椅的系统化设计分析,旨在提高城市人们户外公共设施的设计品位,使户外公共座椅的系统化的设计理念真正落实到实际设计中去。户外公共座椅的设计,不仅要成就其自身的完整性,而且将成为一种满足人们日益对生活品质追求的具体表现,从而实现人—产品—环境的互动、和谐关系。

在设计概念上要强调整体设计观,这样的户外公共座椅才不至于成为东拼西凑的杂乱无章之物。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应始终围绕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每一个细部的规划设计。使设计有益于人类、有益于环境、谋求“人—物—环境”系统的和谐。于“美”于“用”两个方面都大有增益。这种设计理念,建基于对现实的认识、发展于对未来的思考。

参考文献:

公共设施的特点篇4

【关键词】盐城;公共设施;地域文化;重构研究

中图分类号:tU98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256-02

城市建设离不开城市地域文化特色的传承,特别是城市公共设施设计者,更应该关注城市特定地域内的文化积淀,挖掘城市独特的风俗及文化,让城市建设更具鲜明的地域特色。盐城紧邻黄海,地理文化更具沿海城市的鲜明个性,特别是盐城自古以来以“盐”为业,盐文化历史底蕴丰富。同时,盐城“新四军铁军文化”、“湿地文化”、“淮剧文化”作为盐城的四大名片,在加快城市发展建设中,更应该从文化导向与引领上来促进盐城城市软实力的塑造。城市公共设施建设与设计是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也是一个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的重要内涵所在。盐城立足自身的地域性文化特色,着力从城市公共设施的外观设计、材料选择、文化传承等方面,突出盐城地域文化,将城市公共设施与地域文化融为一体。

一、盐城城市地域文化特色

盐城城市历史悠久,地域文化特色鲜明,特别是在打造文化盐城过程中,要将城市公共设施建设与盐城地域文化传承进行有效融合,推进盐城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总体来看,盐城地域文化资源表现在“白、红、绿”等方面。

(一)盐城的白文化

所谓“白”文化,与盐城自古以来的“盐”文化相照应。盐城因“盐”而兴,作为以“盐”冠名的城市,海盐文化得天独厚,不仅成就丰富的海盐历史遗存,也让盐城成为中国的“盐都”,如遍及各地的海盐历史文化遗迹,以其璀璨的海盐文明,养育盐城百姓,也让盐城百姓从中领略海盐文化的魅力。

(二)盐城的红文化

红色文化与盐城独特的战略地理位置有关,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以南通沪宁、北达齐鲁,为实现新中国的解放做出杰出贡献,在盐城创办“文化村”及其他丰富的红色文化标志性建筑,如新四军纪念馆、新四军与八路军会师纪念碑、抗日烈士纪念塔等,成为盐城红色精神的重要载体。

(三)盐城的绿文化

盐城的绿文化与其地处江淮平原有关,特别是广阔的湿地、河流、湖泊交叉密布,让盐城的湿地生态文化成为其一大特色,如盐城有“东方湿地之都”称号。另外,还有大纵湖、马家荡、九龙口等湖泊,这些原生态湿地环境资源保存较好,更让盐城成为“绿城”。

(四)盐城的淮剧文化

盐城位于古淮水下游,悠久的历史孕育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如说唱、杂耍、歌舞等独具地方特色;施耐庵、宋曹等文学作品在中国古代艺术史上独占头筹;诗词家晏殊,散文家范仲淹、书法家郑板桥等名篇佳作颇丰。盐城也是中国杂技艺术之乡,“十八团”凭借其独特的绝活让传统杂技享誉世界。淮剧作为盐城重要的戏曲艺术,更是民间文化艺术的瑰宝。

二、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对象是物,而物作为公共产品,其服务的对象是人。因此,人在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上,要将人放在第一位,要满足对人的服务要求。同时,作为城市公共设施,其归属于城市中的所有人,并非为某一个人、某一类人服务,而是所有的“大众人”。如公共座椅在设计上要兼顾不同形体人的需求,满足胖瘦、高低、轻重的差异性,还要兼顾不同人群的入座方式,避免对通道带来拥堵。

(二)以服务公共为道原则

作为公共a品,城市公共设施满足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公益性特征。既然是城市共享的公共基础设施,就应该满足向公众提供服务,要能够体现为公共人群提供必需的生活服务。因此在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上,要考虑其公共服务性,要考虑不同人群、不同城市人口的流动性特征,要满足城市公共设施供给与配置效率的均衡性,如对于人群密集度小的场所,公共设施配置量及密度要降低,而对于人群密度大的场所,则应该加大配置密度和数量。另外,针对城市公共设施设计,还要考虑到特殊人群的特殊需求,体现公共设施建设的公平性诉求,如公共汽车、人行道设计要考虑老弱病残人群的需求,对于户外一些公共活动设施,要注重结构设计的稳固性、耐用性,避免尖锐形态带来的创伤或安全隐患,针对一些危险性设施要设置警示标识,降低危害。

(三)注重合理性原则

公共设施的设计在实现供给与效率均衡过程中,要避免过高品质、过高成本的支出,要兼顾城市发展基础与实际,如对于固定性、永久性基础设施,要避免随意拆除。合理性原则是合乎规律,符合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整体规划与发展现状,要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上构建相应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从公共设施数量、质量、层次、成本控制上来提升适用性、有用性。另外,在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上,要融入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综合评估策略,确保未来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四)融入地域性文化原则

城市的发展需要城市文化的累积与延续,而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与建设,要从城市地域性文化资源挖掘中来传承。尊重城市的历史,展现城市的文脉,突出城市的特色,以地域文化来构建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体系。如盐城的海盐文化特色,从挖掘盐城海盐文化遗址,增强盐城海盐文化底蕴上来设计公共设施,留住盐城的建筑历史风貌,表现盐城丰富的传统文化习俗。从城市的山水、建筑样式、空间尺度、色彩等方面,巧妙的渗透地域文化,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的文化品质和内涵。

(五)可持续原则

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与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一脉相承。公共设施作为城市的基础,在美化城市过程中要注重事物内在的联系,特别是人与城市、人与自然环境、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如在城市垃圾桶设计上,要从材料选择、结构设计、生产工艺及设施使用、废弃整个环节融入循环利用理念,突出绿色、环保宗旨,强调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再如路灯设计上,要突出污染少、效能高,以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为主,突显节能意识。

三、盐城公共设施设计中的地域文化渗透与应用

城市公共设施是城市街旁绿地景观设计的重点,在融入地域文化设计中,一方面要突出公共设施的文化载体特性;另一方面赋予公共设施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因此,在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来增强城市形象、增添城市文脉,营造城市宜居、宜人的绿色空间。

(一)盐城公共设施设计融入地域文化的关键点

从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来看,不同城市区域要在延续城市文化脉络上突出文化内涵,打造宜居城市景观环境。对于盐城城市文化的提炼与分析,其特色地域文化具有显著的特征,因此在融入地域文化时要进行综合布局与规划。具体来讲,要在几个关键环节进行合理把握。一是做好整个城市公共设施的总体规划与文化定位。如盐城新区位于城南,在公共设施设计上要与新区规划相统一,要与街道、建筑、绿地、自然环境相衔接,在设计风格上要具备一致性。二是要做好地域性历史文脉的传承与延续。由于不同城市区域在其历史文脉发展上具有独特性,因此在公共设施设计上,要充分挖掘盐城不同地域下的城市历史,要将其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融入到街景设计中,使其融入到城市居民的生活中,把城市地方文化传统与特色人文进行延续。三是要在公共设施设计上突出特色,主题分明。根据盐城地域文化特色,结合不同城市区域打造主题式公共设施设计框架,从传承城市历史文化、展现盐城独特地域特色中塑造城市形象。四是突出人性关怀,特别是在公共设施设计上,要充分考虑人的行为心理及习惯,要贴近人性需求,增强公共设施设计亲和力。如在休憩场地设计上要保持与道路交通的协同性等。

(二)盐城公共设施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

盐城地域文化特色鲜明,海盐文化突显白色主题,革命文化代表红色主题,生态文化突显绿色主题,路网水网文化彰显蓝色主题。因此,在公共设施设计上要有序、合理的融入地域文化主题,实现城市公共设施与地域文化的渗透。在青年路区域,以“煮海水为盐”来突出盐城的“盐”文化,特别是在公共设施设计上,要立足盐城的城市由来,挖掘盐城历史文化,将海盐文化展示给世人,将盐城的文脉进行延续,如在公共设施形状设计上,以蜿蜒方式来比作盐河故道的曲折,以海浪、盐船来布置街景小品,突显海盐文化特色。同时,公共设施设计也可以将城市道路绿地、城市广场绿地进行融合,在大块线性中心景观区域,以海浪盐船为主题,周边以湿地景观、白沙铺底,利用道路街景雕塑来展示海盐文化精神,形成延续性文化整体效果。在建军路区域,以革命历史文化主题为特色,融入新四军纪念馆景观,以再现历史场面,展现红色文化来构思街景,特别是融入浮雕、群雕、雕塑小品等展现新四军历史。在解放路区域,将绿色生态水系作为绿色主题,特别是原生态湿地公园建设,来构建自然水景、湿地植被等生态文化特色,如利用曲线型景观带,设置仙鹤群雕、搭建临水景亭,打造植物自然组团式群落,利用水生植物、湿生植物来打造浓郁的水景和绿色生态景观设施。对于蓝色路网、水网文化的设计,主要结合盐城市内河渠走向,从总体水网、路网布局上,融入植物景观、水岸景观。

四、结语

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将城市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城市历史进行深系,来烘托和展现城市的风格与底蕴。因此,设计者要从城市地域文化的提炼、抽取中,围绕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实际,来融入新的设计理念,拓宽城市地域文化内涵,塑造城市多样的民俗风情,为城市文化与城市建设营造更多靓点。

参考文献:

[1]段金娟.基于地域文化元素的公共设施设计教学方式初探[J].设计艺术研究,2011(4).

[2]蒋继华.盐城城市文化建设的战略思考[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3]李卓,鲍向华.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美术教育研究,2015(2).

公共设施的特点篇5

关键词:南京老城;社区公共设施规划;规划方法;布局方式

abstract:theregulatorydetailedplanningasaplanningandmanagement,planningandimplementationoftheimportantlink,connectedtothecommunitypublicservicefacilitiesplanningandconstructionhasanimportantguidingrole.theoldcityofnanjingregulatorydetailedplanning(2006edition)"implementationsofar,inthecommunitypublicfacilitiesplanningmethodsareaseriesofproblems.inmarch2011,nanjingplanningbureauorganizationwithinthescopeoftheoldcontrolindetail,focusingontherevisionoftheoldresourceintensive,thecharacteristicsoftheobviouscontradictionbetweentheoldandestablishedthecommunitypublicfacilitiesplanning,theplanningmethodcomparedwiththeversioncontrolondetailedmadealotofimprovement.

Keywords:nanjingcity;Communitypublicfacilitiesplanning;planningmethod;layout

中图分类号:F540.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2008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明确了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法定地位。在土地选址、出让、划拨过程中,都必须以批准的控详为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成为规划管理最直接的法定依据。近年来南京老城执行的控详为《南京老城控制性详细规划(2006版)》,其中社区公共设施规划主要参考《南京新建地区公共设施配套标准规划指引》。但规划自实施至今,主要存在很多操作层面的问题。

1《南京老城控制性详细规划(2006版)》存在的问题

1.1规划编制单元与行政管理单元不一致

城市公共设施特别是街道和社区级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主要由各区和街道依据相关部门建设计划来进行。而目前,规划编制单元主要是以城市道路、自然地形等为界线,与社区管理界线没有很好的衔接。这种跨行政边界的居住社区和基层社区两级社区服务体系的存在,导致了各街道政府间权责不清、互相推诿和无法落实等问题,增大了公共设施的实施难度。

2.2各社区采用等量指标配置,未按需配套

老城区由于历史发展原因,人口密度极不均匀,各居住社区、基层社区人口相差很大,需求也随之存在很大差异。2006版鼓楼区老城控详中划分的居住社区中,实际社区人口从1.9万人到6.2万人不等,基层社区实际人口从5千人到1万人不等,却为所有社区以统一的标准进行公共设施配套,忽略了供给与需求的平衡,造成资源的浪费或设施的空缺。

2.3配套缺乏统筹考虑

在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的趋势下,公共配套设施的建设要更加注重规模效益和服务效率,尤其在资源十分紧缺的老城区,其服务对象不能仅限于自身所处的社区,还应尽可能向周边居民提供服务。但是,在老城的控规编制中,公共设施布局往往由于用地条件受限,很难找出理想位置的地块,此时容易出现利用边角地块见缝插针的现象,导致在相邻社区交界处的重复建设或其他区域的设施空缺。

2.4缺乏与上位规划或相关规划的衔接

控规编制中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规划不能只着眼于自身规划方案的制定,还需要统筹考虑相关规划对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规划要求,如市总体规划、区总体规划和各职能部门对某类公共设施的专项规划等的控制引导,以及一些已有的项目审批结果(包括在有效期内的选址、用地、外部条件、规划设计要点、审定方案、建设工程许可)也对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设置起着控制作用。忽略了这些相关规划对配套设施的要求,则会对配套设施的考虑不够全面,容易出现重复建设、漏建、布局不合理或无法实施等问题。

2.5缺乏对土地权属的考虑

老城的另一个特点是用地权属极为复杂,常出现规模不大的用地却被多个产权人所分割,边界也时常参差不齐。在规划中,规划编制人员往往依照用地性质确定地块界线,而忽略了产权界线的约束,既是对土地产权的忽略。06版控详中按照空间层面的规划要求布局公共设施,却缺乏对土地权属、土地征用及实施可行性的考虑,这将导致控规实施阶段的侵权纠纷,造成公共设施的布局与用地的落实难以保证,或者改变规划中布局的位置、缩减设施的规模等问题。

2.6配套设施落地困难

2006版控规由于主要依据《南京新建地区公共配套设施标准规划指引》,参照新区做法,公共设施一般以独立占地的形式进行布局,由于老城用地十分紧张、土地开发成本较高,给作为投资主体的政府带来经济负担太重等原因,造成控详在实施过程中公共配套设施少建、缓建甚至不建等现象。2006版控详实施以来,规划中大量独立占地的社区中心基本未能落实建设。因此,老城公共设施的布局与建设形式应当考虑到老城自身特点进行合理规划。

2新版南京老城控详中社区公共设施规划方法改进

2011年3月,南京市规划局组织老城范围内的控详修编,规划通过详实的现场踏勘,与市、区、街道多级多部门的座谈和讨论,全面了解现状、深入分析问题、充分掌握需求,特别针对老城资源密集、矛盾突出的特点,确立了老城社区公共设施规划。对比2006版南京老城控详,这一次控详修编在社区公共设施规划方法上做了很多改进。

2.1社区组织优化

由于老城现状社区边界的划分更多考虑的是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等因素,一方面造成社区边界相互间犬牙交错,不利于公共资源的合理设置,另一方面存在服务人口数量差异较大等缺陷,不利于社区组织。针对这些问题,规划应当在现有的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基础上提出调整和优化,按照规模适中、服务便利、分配合理的原则,结合未来城市空间组织,对现有社区结构进行合理的规划引导,逐步形成更加清晰、明确、便于管理的居住社区和基层社区二级结构,实现空间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2.2建立适合老城使用的配套标准

2006版控详参考的是《南京新建地区公共设施配套标准规划指引》,该《指引》的出台是为了有效引导南京新区的住区建设,而老城和新区的差异性导致《指引》在老城控详中使用时带来了诸多问题。因此,新版老城控详在编制过程中,通过对各类公共设施主管部门的调研和现行规范、标准的梳理,明确新的发展条件下不同类型、不同级别公共设施的配置要求,参照国内社区配套的成功经验,结合南京老城实际需求,为老城“量身定做”了一套社区公共设施配套标准,确定分级体系、设施分类、配套指标与设施布局。

2.3老城配套实际需求分析

城市的发展,尤其是老城的发展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延续的,由于土地资源紧缺,对于社区公共设施,应当充分挖掘、合理协调现有的设施,充分发挥其服务功能,在此基础上根据市民新增的需求不断完善设施配置。通过现场踏勘、资料整理、走访调查、与相关部门核对数据,从而对现状设施的规模与数量建立较为准确的认知,并根据现状设施的可利用程度判断是否将其保留。同时搜集规划范围内近年来规划项目的审批结果,查找其中是否有公共设施配建的要求,对已确定的设施种类与规模也应做详细的整理归纳。最后根据社区的人口规模和实际需求,依据老城社区公共设施配套标准,计算出社区需要新增的设施规模。

2.4老城可利用土地梳理

老城区属于城市建成区,不像新城区那样可以预留土地用于建设公共设施,因此需要通过改造利用和功能置换等手段为公共设施提供建设用地。需要对现状土地利用潜力进行分析,找出可以更新改造及功能置换的用地,如棚户区、违建区及质量低下的建筑等,整理这些地块的地籍资料、出让情况、项目审批结果以及上位规划或专项规划对其的要求,并与规划管理部门、国土部门密切配合,准确核实土地权属关系与边界划分,再根据用地自身条件及周边环境判断其是否适合建设公共设施。

2.5布局方式的选择

在明确了设施需求与可供给的建设用地之后,应当选取合适的布局方式来进行公共设施的建设。老城区的用地由于自然发展,一般呈现无序的混合状态,功能较为混杂,公共设施由于多年来见缝插针的建设模式,形成了分散式布置的形态。这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从提高设施规模集聚效益和降低建设成本来考虑,显然已经不适应发展的需求。因此在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建方法和布局要求方面,应当针对各类设施的不同特点进行改进。一般有以下几种配建方法:

2.5.1混合集中

“功能混合”是依据各类设施功能的兼容性和关联性,将同类或可相互协作促进的设施布置在一起,有利于增加社区服务的多样性,方便居民在一个地点享受内容齐全且多样化服务,增进不同人群的集聚与交流,保持社区的活力。例如,将社会服务设施、文化体育设施与商业服务设施组合在一起,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气,增加设施的使用率,并且促进消费。“集中布局”是将功能相关的设施集聚在一个地块或一栋建筑内,一方面可节约土地,在老城区用地供应紧张、土地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大大降低建设成本,另一方面有利于产生规模集聚效应,为公共设施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例如将医疗卫生设施和养老设施组合在一起,可以在医疗服务上进行互助与共享。原则上,新建的公共设施都应当采用混合集中的方法配置,可以重新选址建设,也可以在原有设施的基础上通过功能置换的方式补充扩建。

2.5.2适度分散

不同于那些讲求经济效益的公共设施,一些公益性设施和小型便民设施的建设要求并不能过于强调混合集中,而是应当深入社区内部,适度的分散布置,便于居民快速的到达与使用,例如小型文化活动站、幼儿园与便利店等。并且,老城区现状已经自发形成了很多小型的服务设施,有一些运营情况良好,也深受居民喜爱,应当尊重保留这些现有设施的存在,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适当改善服务环境,增加服务功能。

2.5.3独立与复合

公共设施应当依据其不同的项目特点选择独立占地或附建于其他建筑之内。如幼儿园、派出所等功能相对独立,并且需要避免过多干扰的设施,应选择独立建设;对于文化活动中心、商业设施等不严格要求独立占地的项目,尽可能与其他建设项目统一考虑,起到相互促进和节约用地的作用。

3结语

南京老城是南京悠久历史的承载地,也是现代城市功能的集中地,其当前和未来的发展面临着空间资源紧缺与城市公共服务需求不断提升的双重压力。老城控详中的社区公共设施规划应当制定针对性的规划对策,使用科学的规划方法,选择合理的配建模式,以便更好的适应老城新的发展要求,实现高效便捷的城市生活,不断提升老城宜居品质。

参考文献

[1]周岚,叶斌,徐明尧.探索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划新思路――南京城市新建地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指引介绍[J].城市规划,2006

[2]宣莹,陈定荣.城市和谐社区公共设施的规划策略――南京新建地区公共设施配套标准指引[J].城市规划学刊,2006

[3]张春艳,张敏,王培鉴.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探索――以重庆主城区观音桥、龙溪、龙塔社区为例[J].规划师,2010

公共设施的特点篇6

公共环境设施体量虽小,但数量庞大,其功能对市民开展城市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其色彩设计处理得当与否,足以影响城市整体色彩的视觉品质。公共环境设施的色彩应该由两部分组成,即环境色与设施色。公共环境设施处在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环境中,其色彩对于形成和谐统一的环境整体色调十分重要,环境色的采用有利于设施融入城市整体色调关系与城市文化中去,成为城市视觉景观和城市特色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设施色是公共环境设施自身的色彩特征,这部分色彩使其具有可读性、可识别性,进而实现其具有一定的可用性的目的。

公共环境设施的环境色取决于主题鲜明的城市空间环境色调。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早已形成了自身的城市环境“特征色”,例如,以米黄色统和深灰色统为城市色彩基调的巴黎老城区;在“都灵黄”主旋律下城市色彩丰富协调色彩的意大利城市都灵;以承载着历史的暗红色为主调美国波士顿。而亚洲的日本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则以立法的形式对城市色彩进行规划,目前,日本大多数的城市都建立了相对规范的城市色彩应用原则,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色彩风格。随着人们对城市品质要求的逐渐提高,国内一些发展较快的城市也开始寻找具有标志性的城市主色调,并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地印象:北京的“贵族灰”、杭州的“水乡绿”、苏州的黑、白、灰以及哈尔滨的梦幻浅色调等等。城市环境有了明确的主色调,大大小小、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公共环境设施才能够利用环境色的联系在主色调上有序地统一起来,形成各具特色但又具有高度连续性的城市意象,从而被人们清晰地感知、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陶瓷色”———景德镇公共环境设施的色彩来源

如同国内大多数中小型城市一样,景德镇在近些年快速发展中改变了原有的城市面貌,往日和谐的城市环境色彩为潮水般涌现出的各种新建筑群所淹没。传统的环境色彩被打破,新的色彩秩序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建立起来,目前城市环境色彩出现一定程度的无序和混乱。作为一座以“瓷器”享誉世界的古老都市,今日景德镇在城市色彩上没有一套符合自身特色的城市环境色彩系统。法国色彩学家让•菲利普•朗科罗(Jean?philippeLenclos)曾说“色彩取材于本土,是独特文化的保障”,这位“色彩地理学”概念的创始人认为:“一个地区或城市的建筑色彩会因为其在地球上所处的地理位置的不同而大相径庭,这既包括了自然地理条件的因素,也包括了不同种类文化所造成的影响,即: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了一个地区或城市的建筑的色彩。”景德镇这座因瓷而闻名的古都,其独特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风貌孕育、滋养了历史悠久、浑厚绵长的陶瓷文化,景德镇城市主色调的定位也应与陶瓷有着深刻地联系。

从自然地理条件来看,属于山区地貌的景德镇有着四季分明的气候,这里山明水秀的高岭山、风光旖旎的东埠古镇、风景如画的瑶里等自然环境在雾霭晨昏里孕育着陶瓷文化,它们是萃取景德镇主色调的自然色彩资源;就人文地理条件而言,诸多古窑遗址、窑厂、珠山龙珠阁、文化古迹莲花塘、浮梁旧城、城中的古街和老建筑以及与陶瓷相关的轶事传说、民间的风俗习惯等都氤氲着古老的陶瓷文化,它们是萃取景德镇主色调的人文色彩资源;至于那些定格在历史中幽静雅致的青花、明丽隽秀的窑彩、古朴清丽的古彩、色彩绚丽的粉彩等陶瓷装饰色彩则是景德镇主色调的直接取材来源,它们是凝固的景德镇陶瓷文化色彩,如图1所示。将具有代表性的组图进行像素化处理后,提炼出象征景德镇陶瓷文化的自然环境色彩、人文环境色彩、陶瓷材料及其装饰色彩。通过对色彩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以图表色谱的方式组织出地域环境的主色调、辅助色、点缀色以及各色彩之间的数量关系。独特且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色彩就是能够象征景德镇城市特色文化的“陶瓷色”,陶瓷色中的主色调可作为景德镇个性化公共环境设施色彩中环境色的参来照源,辅色调或点缀色则作为不同类别公共环境设施的设施色参照来源。

三、基于视认性的设施色彩构成分析

色彩的视认性是指对底色上的图形色的可辨认程度。色彩的视认性与图形色的大小及其复杂程度,图形色与底色在色相、纯度、明度上的差别,观察视距以及照明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中以前两者对色彩视认性影响最大。在设施的色彩构成中,将环境色作为设施色彩中的主色调(底色),可以取得设施与环境的兼容性,环境色可以是从环境主色调中选取的一种颜色也可以是色群。设施色作为设施色彩的点缀色(图形色),采用与环境色反差比较大的色彩,起提示和点缀作用。根据图底关系的理论,图形面积大时(不超过底色的面积),视认性高;图形面积太小时,其视认性就低。为了兼顾视认性与环境兼容性,大多数情况下,设施色在设施色彩构成中的比例应该≤10%。设施色与环境色在色相、艳度、明度上的差别对设施色彩视认性的影响也很重要。设施色与环境色在色相、艳度、明度上的差别越大,设施色彩视认性越高;反之,差别越小,视认性越低。设施色与环境色的对比效果应该结合公共环境设施的功能考虑。

一般而言,信息类设施,比如交通标识、道路指示牌、电子问讯装置等的视认性要求最高,这类设施的色彩对比在公共环境设施系统中应最为强烈;休息设施、商业服务设施、卫生设施的醒目程度应弱于指示系统;管理类设施如配电箱、排气塔、窖井盖等,其色彩识别性要求较低,可以使用弱对比的色彩关系使其隐藏在道路两旁。但是也不排除有以上秩序之外的特殊用色情况,比如消防栓,它属于识认度要求较低的管理类设施,但国家统一规定其采用红色,为的是一旦发生险情,能够在环境中被迅速识别。除了遵循以上的色彩构成原则外,景德镇的公共环境设施在用色上可以分区的形式制定区域化的公共环境设施色彩色谱,比如位于城市边缘的古窑、三闾庙等风景区域可采用以主色调复合灰色调作为设施色彩中的环境色,建立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景德镇特色的设施色彩;城市中心区的公共环境设施则沿用以主色调暖灰色作为设施色彩中的环境色,以点缀色或辅色调作为该区域设施色彩的设施色,塑造承前启后的景德镇人文风彩;城市内外穿插的一些陶瓷经济文化区单独取用从陶瓷装饰色彩中提炼出的色谱,使陶瓷文化与景德镇城市意象更直观生动地联系在一起。设施的色彩分区为观察者洞察环境的规律和特点增加了一条线索,通过辨识色彩这条捷径,观察者能够清楚地了解环境,辨明方向,有目的的进行活动,从而有助于景德镇成为一个拥有高度可意象环境的城市。

四、总结

公共设施的特点篇7

【关键词】基础设施;经济发展

从中国最近力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筹建,到国际社会普遍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当今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公共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一直是国家制定发展战略以及城市规划都非常重视的问题。公共基础设施不仅能有力促进经济的发展,也深深的影响着人民生活,它是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基础。

公共基础设施是指能增加社会福利、提高生产效率的物质与技术手段,不但包括交通、邮电通信、卫生设施、环境等工程性基础设施,还包括科学教育、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性基础设施,是指向社会提供无形产品或服务的部,它们对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主要起间接的推动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经历了一个快速增长的过程。每个时期国家都有关公共基础设施重大的投资,无论是早期的动辄几百个重点项目的建设还是2008年经济危机时期的四万亿投资,还是去年两万亿投资,都使得公共基础设施得到快速的发展,如此的投资不只是为了基础设设施的发展的而投资,另一层面对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然而公共基础设施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又如何呢?这就需要做好公共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以期望能为相关领域起到点些许的借鉴作用。

一、公共基础设施制约区域经济发展主要原因

(一)公共基础设施供给不足制约区域经济发展。与发达国家相对多样性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渠道相比,我国的单一财政投资和银行贷款严重阻碍了在政策不及时的情况下公共基础设施的发展,致使我国除了一线城市及经济发达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严重受阻,滞后于经济的发展,例如作为山西省会的太原市,公交车破旧,有的道路多年失修,脆弱的排水系统等等都与这个省会城市的名片不相符合,近两年虽有所改善,但还是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而随着人口增加、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有多少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远远落后与经济发展,有待急切的改善,尤其是近年国家战略倾向于东部沿海地区,致使中西部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城市。

公共基础设施供给不足一方面是由于政策本来的规划不到位,不能较全面的覆盖更多地区;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重复建设现象严重,由于之前的公共基础设施不合理的规划,造成许多设施多次拆除及建设,造成资源的浪费。再加之以前的政绩工程,太过注重某一区域的规划建设,而忽略其他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交通与排水系统的建设不足,更是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公共基础设施管理体制落后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由于目前我国公共基础设施主要由政府经营管理,而无过多市场因素的影响,导致其运营效率低下,在经营过程中,缺乏管理创新能力、技术更新周期长、部门繁多造成经营单位缺乏生存忧患意识,而企业多靠垄断谋取更大的利益,再加之相关职能机构臃肿、权责不清、管理混乱、办事互相推诿、管理效能低下,对整个环境造成极大破坏,严重损害国家利益与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计划经济时代,资源浪费问题尤为严重,作为福利部门的基础设施部门,经常“吃、拿、卡、要”进一步助长了垄断气氛,而国外大多市场化的经营以及多渠道的融资模式大大促进了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经济的发展。公共基础设施财政拨款的GDp占比较少、投资主体的单一、政府垄断式的经营等因素导致公共基础设施管理体制的落后,制约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公共基础设施与经济协同发展的建议

(一)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直接促进经济发展,亦是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加大公共基础设施不仅可以助推经济的持续发展,也能带来其他方面的发展机会。而加大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先要因地制宜地长远合理的规划,避免因领导人的换届而造成重复建设的浪费,对基础设施项目要进行严格的论证,无论是可行性研究还是技术经济的论证。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规划布局以及未来的战略,发现公共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邀请专家编制多种相配套的基础设施投资方案,择优实施。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交通设施的建设是重点。要针对地区的特点合理布局,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增加公路、铁路、轨道交通的里程,提高运力。例如天津自由贸易区的申请以及“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机会,天津应加强滨海新区自由贸易园区的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也要重点加强与北京、河北的交通重点对接。加强城市主次干道网的建设,特别重视非机动车道的规划与建设,使道路网与地区的交通量相适应。除此之外,重点建设各地区城市的排水系统,更换设施老旧的排水网管,最好建设雨污分流排水系统,这也是大多城市有待改善的基础设施方面,最后各地要因地制宜加强其他方面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进一步打好本地经济发展的基础,提高人民是生活水平。

(二)细化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往作为投资主体的政府在不断市场化的社会发展趋势下,应转变自己的角色定位,从原来的经投资管理要逐渐放权,做好监督与规划,其余应交由市场完成。鼓励企业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要确定企业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投资主体地位,要采取有针对性的鼓励和保障政策,要明确政府权责,确保依法行政,建立服务型政府。

引入特许经营和增加投融资模式。对此要引入竞争机制,对公共基础设施放宽市场准入,积极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增加投融资模式。这样不仅可以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也可以吸取民间资本和境外资本,而特许经营不仅弥补了政府对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的不足,也及大地推动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质量与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曹萍.城市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12).

公共设施的特点篇8

关键词:公共环境建设项目融资模式aBS融资模式政府贷款

1.我国公共环境建设项目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国内公共环境建设项目如:市政基础设施、农林水利建设、垃圾污水处理、高速公路、电力电信设施建设项目等也与日俱增。这必然要求我国加快公共环境项目建设以适应经济高速发展需要,而资金短缺往往成为加快公共环境项目建设的瓶颈。因此很有必要就我国的公共环境建设项目融资模式进行研究。

公共环境项目建设投资带动了快速的经济增长,也给中国人民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收益,极大地改善了我们的人居环境,然而公共环境建设项目却与一般的建设项目具有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公共环境建设项目投资巨大,回收期长。如公路建设、污水处理厂、电力管网、电信设施等都至少需上千万或上亿的建设资金。资金回收期则长达十几年或几十年。

(2)公共环境建设项目中高速公路、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项目有稳定的投资回报率。在各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利润空间愈来愈小的情况下,基础设施投资回报率的稳定性对投资者有很大吸引力。

(3)公共环境建设项目涉及面极为广泛。一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从立项到完工往往要涉及到研究院、设计院、项目上级单位、政府主管部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承包单位、监理部门、银行、保险、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等。项目建成后公众参与率也极高。

(4)公共环境建设项目开始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公众对公共环境建设项目的要求标准也越来越高。新立项的项目中新技术新工艺的比重越来越高。

(5)公共环境建设项目对政府政策的依赖性很强。如高速公路收费办法、城市排污收费等政策的制定和变更直接影响到项目的可行性。“十五”期间,国家把建设重点投向公共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各省、市也纷纷以兴建公共环境项目来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改善城市的投资环境,为公共环境项目的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6)公共环境建第三章公共环境建设项目的特点及融资渠道设项目巨额资金融通难度较大,需要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7)公共环境建设项目作为一种“社会公共产品”,相对于经济效益而言更重视其社会效益的发挥。

2.我国公共环境建设项目融资的必要性

公共环境建设项目融资方式的功能特点决定了私营机构和公营机构对它都有兴趣。可以说,公共环境建设项目融资不失为政府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和私营机构为大量资本求得长期稳定收益的一个好方法。因此不管是对政府、投资人,还是对项目公司来说,公共环境建设项目融资都是非常必要的,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利用资金

一般情况下,工程项目,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往往严重滞后,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需要政府加以改善,而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需要巨额的资金,但政府都无能力拿出,采用公共环境建设项目融资的多元化方式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政府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满足其基础设施建设庞大的资金需求的矛盾。因而公共环境建设项目融资方式是减轻政府及公共部门承担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资金短缺的有效方式。

2.2风险转移

由于工程项目,尤其是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营运具有长期性和不定性等特点,在项目的整个建设营运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风险,采用公共环境工程项目多元化融资方式后,风险转移给项目承建者和营运者,对于政府来讲,无疑可以避免因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

2.3减轻责任

由于公共环境建设项目融资的全部责任转移到项目发起人或项目承建者,不需要仅仅由政府对有关项目借款、担保、保险负连带责任,这样就大大减少了政府的债务负担,使政府不必为偿还债务而苦恼。因此,公共环境工程项目多元化融资方式是降低政府债务特别是外债责任的一种良好形式。

2.4成本控制

无论在什么国家,在任何时期,国有工程项目完成建设都特别容易超支,工程结算总是需要调整概算,采用公共环境工程项目多元化融资方式通过承包人的投资收益与他们发行的合同的情况相联系,以防超支,有利于承包人通过有效的设计,严格控制预算,保证项目按时、按质完成。

2.5满足要求

采用公共环境工程项目多元化融资方式,可以使本来急需建设而政府目前又无力投资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因其他资金的进入,在政府有能力建设前,提前建成并发挥作用,这就可以提前满足社会和公众的需求。同时,一旦项目进入实施阶段,项目的设计、建设和营运效率都比较高,这就使项目承办者或营运者以更好的服务或更低的价格使社会和公众受益。

3.我国公共环境建设项目的常用融资模式

公共环境建设项目的融资模式,是指客观存在的筹措资金的来源方向与通道的融资模式。我国目前公共环境项目的融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3.1aBS融资模式

assetBackedSecurmeation的英文缩写即为aBS,是一种证券化融资方式,他以项目所属的资产为支撑。它是以项目拥有的资产为基础,以项目资产可以带来预期收益为保证,通过在资本市场发行债券来募集资金的一种项目融资方式。

aBS融资模式的特点主要有:

(1)通过证券市场发行债券筹集资金,是aBS不同于其他项目融资方式的一个显著特点;无论是产品支付、融资租赁、还是Bot融资,都不是通过证券化进行融资的,而证券化融资代表着项目融资的未来发展方向。

(2)负债不反映在原始权益人自身的“资产负债表”上,避免了原始权益人资产质量的限制。

(3)利用成熟的项目融资改组技巧,将项目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包装成高质量的证券投资对象,充分显示了金融创新的优势。

(4)由于证券投资者的还本付息资金来源于项目资产的未来收入,因此,证券投资风险取决于可预测的现金收入,而不是项目原始收益人自身的信用状况,并且不受原始权益人破产等风险的牵连。

(5)由于债券在证券市场上由众多投资者购买,从而使投资风险得到分散。

(6)债券的信用风险得到信用担保,是高档投资级证券并第四章公共环境建设项目的融资方式比较研究且还能在二级证券市场进行转让,变现能力强,投资风险小,因而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易于债券的发行推销。

(7)和Bot等融资方式相比,aBS融资涉及的机构少,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酬金、差价等中间费用,并且使融资费用降到较低水平。

(8)aBS融资债券由于是高档投资级证券,利息率一般较低,但比普通储蓄的投资回报要高。

(9)这种融资方式适于大规模地筹集资金,特别是在国际市场筹集资金更是如此。

虽然在我国aBS融资面临一些诸如法律限制、国外投资者对中国缺乏了解、政策限制、信用评级、税收及人民币汇兑等问题,但总体来说在中国还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1)aBS融资方式摆脱了信用评级的限制。通过信用担保和信用增级计划,使我国的企业和项目进入国际高档投资级证券市场成为可能。

(2)我国大量优质的投资项目,为引进aBS融资方式提供了物质基础,高速度的经济增长使我国经济具有了强大的投资价值和市场潜力。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大量收入稳定、回报率高的投资项目不断涌现,这些优质的投资项目是aBS融资对象的理想选择。

(3)我国已初步具备aBS融资的法津环境。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经济、金融、投资的法律环境正不断得到改善,为开展aBS融资构筑了必要的法律框架。

(4)aBS融资拓宽了现有融资渠道。目前我国利用外资方式基本集中在政府贷款、国外商业银行贷款等传统融资渠道上。而aBS融资是一种主要通过民间的、非政府的途径,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运作的融资方式。

(5)开展aBS融资,将促使我国尽快进入高档次项目融资领域。由于aBS融资方式是在国际高档投资级市场上通过证券化进行的融资,从而使我国有机会直接参与国际高档融资市场,学习国外高档证券市场运作及监管的经验,感受国际金融市场的最新动态。同时,通过资产证券化进行融资,也是项目融资未来的发展方向。开展aBS融资,将极大地拓展我国项目融资与国外资本市场融合的步伐,并促进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3.2政府贷款融资模式

政府贷款是由贷款国用国家预算资金直接与借款国发生的信贷关系。政府贷款多数是政府间的双边援助贷款,少数是多边援助贷款,它是国家资本输出的一种形式。

政府贷款通常由政府有关部门出面洽谈,也有的是政府首脑出国访问时,经双方共同商定,签定贷款协议。许多国家为了扩大本国资本货物出口,增强本国出口商品竞争能力,还采用混合信贷方式,即为援助和用于资助贷款国专项出口的政府贸易信贷相结合的贷款。

3.3产品支付融资模式

产品支付融资是公共环境建设项目融资的早期形式之一。是针对项目贷款的还款方式而言的。借款方在项目投产营运后不以项目产品的销售收入来偿还债务,而是直接以项目产品来还本付息。在工程项目贷款得到偿还前,贷款方拥有工程项目部分或全部产品的所有权。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产品支付只是产权的实质转移而已,而非产品本身的转移。通常,贷款方要求项目公司重新购回属于它们的产品或充当它们的人来销售这些产品。因此,产品支付融资适用于资源贮量已经探明并且项目生产的现金流量能够比较准确地计算出来的工程项目。

3.4远期购买融资模式

远期购买,也称“以设施使用协议为基础的公共环境建设项目融资方式”。国际上,一些公共环境建设项目融资是围绕一个工业设施或服务性设施的使用协议为主体来安排的。这种“设施使用协议”有时也称为“委托加工协议”,是指在某种工业设施或服务性设施的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间达成的一种具有“无论提货与否均需付款”或“无论使用与否均需付款”性质的一种协议。根据该协议,项目设施的使用者在融资期间承诺:定期向设施的提供者支付预先规定的最低数量的项目设施使用费,这个承诺是无条件的,即不管项目设施的使用者是否真正利用了项目设施所提供的服务,支付义务都继续存在。项目设施提供者即项目发起人再将该协议的权益转让给贷款人,由此取得有限追索的融资安排。以设施使用协议为基础的项目融资安排,主要应用在一些带有服务性的项目,如油气管道项目、发电设施、某种专门产品的运输系统及港口、铁路设施望等。

3.5银团贷款融资模式

由于公共环境建设项目往往涉及融资金额较大,所以在很多情况下,银行长期债务融资是通过银团贷款的方式来进行的。

银团贷款通常指由一家或几家银行牵头,若干家银行共同参加,组建责任义务与权利收益共同体,签署共同融资协议,为某一项目提供融资服务的银行业务。

3.6Bot融资模式

Bot是英文Buld-operate-trnasef的缩写,即建设—经营—转让方式,是政府将一个基础设施项目的特许权授予承包商(一般为国际财团)。承包商在特许期内负责项目设计、融资、建设和营运,并回收成本、偿还债务、赚取利润,特许期结束后将项目所有权移交政府部门。通过特许权协议,授予签约方的外商投资企业(包括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承担公共性基础设施(基础产业)项目的融资、建造、经营和维护;在协议规定的特许期限内,项目公司拥有投资建造设施的所有权,允许向设施使用者收取适当的费用,由此回收项目投资、经营和维护成本并获得合理的回报;特许期满后,项目公司将设施无偿地移交给签约方的政府部门。

4.小结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我国面临着需要加快公共环境项目建设以适应经济高速发展的矛盾,而公共环境建设项目融资成为加快我过公共项目环境建设的必要手段,本文就我国公共环境建设项目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我国公共环境建设项目融资的必要性,提出我解决我国公共环境项目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的项目融资几种常用模式,并重点阐述了我国常用的aBS融资模式,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参考文献

公共设施的特点篇9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全民为服务对象、以基层为重点,进一步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措施,保障群众就近便捷享受文化的基本权益,率先建成符合实际、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二、基本原则

(一)科学规划、争创一流。在认真分析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工作任务和具体措施。

(二)制度建设、机制创新。加大力度推进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文化自身发展规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长效机制。

(三)统筹城乡、突出特色。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从满足基层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出发,探索各具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模式。

(四)保证基本、惠及全民。切实保障广大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积极探索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普惠、均等的、方式、方法,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五)加强合作、共建共享。通过多部门协调联动和政策配套,发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作用,调动全社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积极性,共同参与示范区建设。

三、工作目标

按照网络健全、结构合理、发展均衡、运行有效的原则,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引导和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健全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到年底达到市提出的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要求。

(一)公共文化设施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更加优化,布局更加均衡。人均公益性文化设施面积不低于0.2平方米,覆盖城乡的“十五分钟文化圈”更加完善。

(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数量更加充足,质量更有保证,品种更加丰富。全市每年组织各类文化活动不低于1万场次。文化活动品牌更具影响力和辐射带动性,文艺作品在全省乃至全国赛事和展演活动中获奖数量取得新突破。

(三)公共文化科技含量明显提高,数字化更加普及,信息化网络支撑更加有力。市图书馆实现通借通还,推进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实现公共电子阅览室乡镇(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全覆盖。

(四)公共文化组织领导更加有力,部门分工更加明确,社团作用更加重要。以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为核心,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统筹推进共建共享成效显著,公益性文化活动社会化运作迈出新步伐,社会组织和企业兴办公益性文化设施,组织、参与举办公益性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高。

(五)公共文化人才队伍不断充实,水平显著提高,专业构成更加合理。制定胶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发展规划,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培训制度,更好地发挥社会文化人才的作用。

(六)公共文化财政投入持续增加,预算安排更有保障,项目管理更加科学。我市文化事业经费年均增长幅度不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

四、主要任务

按照“巩固强项,提升弱项”的方针,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争取用1年左右的时间,按照《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规划》的要求,基本完成软硬件设施建设。

(一)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

1.推进市级重点公共文化设施项目建设。完成市民文化中心和会展中心标准剧场建设,并投入使用。

2.实施镇(街道办事处)综合文化站建设提升工程。镇(街道办事处)综合文化站不得建设在政府办公场所内。综合文化站全部达到市三级站以上标准,其中街道一级站比例不低于30%,镇一级站比例不低于20%。年新建5处综合文化站,每处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

3.实施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建设提升工程。每个行政村和社区文化活动室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认真落实“从城市住房开发投资中提取1%,用于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要求,新建小区配套建设的公共文化设施不得挪作他用。

4.推进文化广场建设。进一步提升市级中心文化广场的利用水平;基层文化活动广场建设要具备设立临时舞台和相应设备的条件,满足群众娱乐健身和信息宣传要求。每个镇(街道办事处)要设立一处中心文化广场,每个行政村和社区至少拥有一处不低于500平方米的文体广场。

(二)着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性、便利性

1.实施公益文化普及工程。充分发挥市、镇、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的作用,为广大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文化馆每年组织免费为群众演出、举办较大规模文化活动100场以上,建立并实施群众文化辅导员进村(社区)包片辅导制度,每人每年下基层开展辅导活动不低于48天。市图书馆图书藏量要达到服务人口人均1册以上,平均每册藏书年流通率1次以上,人均年增新书在0.04册次以上;人均到馆次数0.5次以上。各镇(街道办事处)综合文化站每年开展演出、展览、培训等文化艺术活动12次以上,各行政村(社区)文化活动室每年开展各类文体活动10次以上。博物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42小时,每年举办讲座、培训、巡展等博物馆文化活动不低于12项。

2.实施公共文化流动服务工程。市图书馆、文化馆要分别配备1辆流动服务车,深入乡村、社区开展图书、演出、展览、培训等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确保图书馆每年下基层服务次数不低于50次,文化馆每年组织流动演出12场以上,流动展览10场以上。

3.实施农家书屋建设提升工程。在前期农家书屋建设的基础上不断充实图书完善设施,实现每个书屋配置实用图书不少于1500册,品种不少于500种,报刊不少于3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并定期更新。

4.推进电影放映公共服务工程。农村在确保全市每个行政村平均每月放映一场数字公益电影的基础上,推动从露天放映向室内放映、从免费放映向低价有偿放映的过渡,选择1个条件较好的镇(街道办事处)建设小型多厅数字影院,开展农村乡镇数字影院建设试点工作。在城区建设设备先进、设施完善的多厅数字影院。设立公众电影宣传专项资金,对档期电影进行宣传推介,使市民及时了解各档期电影的相关信息,培育市民的观影习惯,实现电影票房年均15%以上的增长目标。加强学校电影公共服务工作,确保每个学期为中小学生放映两场爱国主义教育影片。

5.推进惠民演出工程。以“文化惠民村村行”活动为抓手,每年组织专业文艺院团或邀请知名演出团体开展低票价文化惠民演出,满足低收入阶层欣赏高雅艺术和高端艺术精品的需求。组织开展基层群众文艺创作汇演,设立“送文化下乡”专项资金,扶持专业院团进行公益性演出和公益电影下乡活动,全年送文化下乡120场次,送电影10000场次。出台《关于加强我市庄户剧团文艺人才建设的指导意见》,设立庄户剧团扶持专项资金,鼓励庄户剧团进行文艺创作和公益演出。从全市选聘一批专职文化工作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定期面向城乡进行文艺巡回演出。

6.实施文化关爱工程。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文化场馆要面向特殊群体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公益文化活动。文化、教育、老龄、残疾人、共青团、妇联等部门要广泛开展面向特殊群体的专题文化活动,举办“中小学生艺术节”、“残疾人文化艺术节”、“外来务工人员艺术节”等较大规模的节庆活动,满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及外来务工人员等特殊群体的文化需求。

7.实施公共文化场馆绿色通道建设工程。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活动场所要建设和完善标准配置的残疾人无障碍通道。图书馆设立盲人阅读区,配备设备和盲文读物。

(三)培育和打造公共文化服务精品,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品质和水平

1.创作一批精品力作。制定戏剧、音乐、美术、舞蹈等重点文艺作品创作计划。设立“精品剧(节)目创作”专项资金,支持精品文艺创作和排演。

2.培育一批公共文化活动品牌。要做大做强具有导向性、示范性的文化活动品牌,抓好城乡文化的交流和推广,打造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大型公共文化活动,做大做强常年举办的文化活动品牌3-5个。各镇(街道办事处)综合文化站要实现“一特(色)数品(牌)”,村(社区)文化活动室要实现“一村(社区)一品”。

3.拓展一批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文化单位要突破传统办馆模式,适应公共文化需求多元化、多样化发展趋势,把传统单一的服务拓展为综合性的文化服务。图书馆要把“音乐欣赏、展览展示、沙龙演讲、报告讲座、培训辅导”等活动纳入常态服务项目。博物馆要积极开展讲座、培训、巡展等文化活动。文化馆要增加图书阅览、电子阅览服务功能,让参加活动的群众有更多的选择。各镇(街道办事处)和村(社区)要充分利用公共电子阅览室开展各类培训和服务活动。

4.打造一批基层文化建设示范点。要培育打造一批“领导重视、设施完善、活动丰富、队伍健全、成效显著”的基层文化建设示范点,带动基层文化建设上台阶、上水平。

(四)积极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水平

1.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继续加强和完善基层网点建设,把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拓展到每个村和社区。

2.推进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在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办事处)、社区和有条件的村文化活动室建设标准配置的公共电子阅览室,为基层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提供内容健康、服务规范、环境良好的公益性互联网服务,其中市级不低于30台、镇(街道办事处)级不低于20台、村(社区)不低于10台。

3.推进数字资源建设。加强“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建设。建立网上图书馆、网上博物馆、群众文化活动远程指导网络。继续推进图书、艺术、美术、音乐、文博、书画等文化新资源的数字化处理,市图书馆要加强地方特色数字资源库建设,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享。

4.推进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广泛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加快推进市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实现市图书馆与市图书馆和重点社区、村庄的图书室实现通借通还。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1.优化人才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文化队伍结构,确保市级文化单位业务人员占职工总数不低于80%。鼓励文化干部参加各类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认证。

2.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充实乡镇(街道办事处)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文化活动室人员配备,各镇、街道办事处设立独立的综合文化站,并配备1至2名专职文化工作人员;强化行政村和社区文化管理员队伍建设,每个行政村和社区至少配备1名财政补贴的专职文化管理人员。

3.加强基层文化干部的业务培训。每年选出一定比例的基层文化管理人员参加各级各类文化艺术培训。每年举办一次乡镇(街道办事处)文化干部培训班。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综合文化站要每年开展一次村(社区)文化管理员轮训。

4.积极培育和发展文化义工队伍。动员、鼓励各方面人才特别是有文艺专长的人员成为文化义工,充分发挥文化义工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重要作用,积极参与企业文化、乡村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广场文化等公益文化活动,指导农村庄户剧团开展文艺排练和演出,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服务。

(六)加强政策研究和制度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环境

1.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政策研究。研究制定文化设施建设、活动开展、队伍建设、财政投入等有关政策和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鼓励政策,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可持续发展。

2.加强文化市场环境建设。加大文化执法力度,规范文化阵地管理与服务,依法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行规范化管理。

五、实施步骤

(一)组织发动阶段(年1月-2月)。成立胶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召开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动员会议。

(二)全面实施阶段(年3月-年10月)。各镇、街道办事处和有关部门按照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的要求,全面开展工作。实施目标管理,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

(三)整改提高阶段(年10月-年12月)。组织对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进行自查,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进行初验,各镇、街道办事处和有关部门根据领导小组提出的初步整改意见进行整改完善。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工青妇等群众团体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合力。

(二)完善投入机制。继续加大公共文化服务投入,设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经费。以此为契机,重点加强和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长效投入机制,确保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正常运行。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稳定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机制。

公共设施的特点篇10

20世纪70年代开始,规划学、地理学和管理学等领域的学者逐步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相关问题展开了持续的研究,其中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影响因素、配置模式、设施的可达性和配置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是关注的焦点。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影响因素分析是选择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模式、进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配置的前提。FriedlypH(1969)研究了公共投资政策选择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状况的影响,提出收益和成本是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投资配置的重要影响因素[8]。GreenhutmL(1980)等人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影响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因素主要有需求、成本和设施配置福利等[9]。Belererkip(1997)等人对安卡拉城市居民对于公园和文化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现状感知进行研究,发现服务设施的使用群体特征和需求对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有较大影响[10]。JohniCarruthe(rs2003)等人在对城市蔓延与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成本的关系研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美国283个郡县1982~1992年间城市发展对城市公共服务支出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市人口密度、城市化区域范围的空间延伸、行政区域碎片化等因素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有较大影响[11]。空间可达性是度量公共服务资源空间配置合理性的最有效工具之一,198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开始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类型、影响因素以及可达性测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如:BachL(1981)对公共服务设施区位配置模型中的可达性聚合和分散问题进行了探讨[12]。英国mitchelLangford(2008)等学者运用两步移动搜寻分析方法(two-stepfloatingcatchmentareamethod,2SFCa方法),研究基于GiS可达性空间分析的交替性人口分布对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影响的测度模型,并以威尔士南部的卡迪夫地区为实证区域,检验城市里若干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分区密度模型倾向于显示可达性较低的分数,但具体模式取决于地方因素,在某种程度上还取决于模型假设和方法论[13]。Rashedal(2004)在社区正义、分布正义和社会权利的理念框架下,尝试对阻碍孟加拉国首都达卡市城市贫困地区居民获取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处于劣势地位的城市贫困阶层来说,无论是普通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还是服务于个别集团、个别阶层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都受到金融环境、收入、地位等方面的影响[14]。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研究为评判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科学合理与否提供了借鉴,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评价研究提供了有力的衡量标准,随着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逐步进入配置后效益研究阶段,可达性的研究也日益增多。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界开始从不同的研究视角,探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模式与机制。michalosaC(1999)等人于1997年夏天对英属北哥伦比亚乔治王子城的公民信仰、对公共服务的态度和生活质量进行了调查,并运用一种简单的线性模型分析出公众对市、省和联邦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分别为32%、20%、19%,表明自下而上的配置模式优于自上而下的模式[1]。wolpertJ(2001)对纽约市非营利性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模式进行分析,发现即使是纽约市地价最高、可达性最好的地段,也可以为非营利公共服务设施提供配置的空间,但是,由于可达性和办公空间的成本约束,非营利性公共服务设施在选址方面,主要选择位于私人公司和政府机构之间的地段[15]。Keithm(2001)等人对发展中国家除政府以外的机构提供公共服务设施的“非政府、非营利”(nonpRo)机制进行研究,发现非政府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有效供给的经典模式有以下要求:协作、透明的供给记录、有责任心的建设人员、适度的设施规模、专业化的管理和外部监督[16]。Ho-SeopCha(2009)等人对城市交通设施中的公平性问题及其对现代交通设施系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和空间优化模型,设计了一种基于网络点集的面状交叉口模型(pinpS)来配置连续道路网附近的公共交通设施,以确保面域需求目标的完全覆盖[17]。伴随着高度的城市化,西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规划、建设进入稳定发展期,城市公共服务配置研究也随之进入成熟发展阶段,学术界开始探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后续效应即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评价研究。mcallister(1976)提出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中心的设计中,规划师应当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并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建立了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效率与公平的评价指标,如:配置规模与空间区位的选择,他还指出,公平原则在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实践中显得更为重要[18]。njohaJ(1994)等人从居民对于公共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设施满意度的角度,建立了一个基于服务对象满意度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提供机构的服务效率评价模型,对喀麦隆(cameroon)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提供机构的服务效率进行了评价。Ko-wantsou(2005)等人认为实现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公平配置是城市规划师要实现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目标,结合GiS和空间分析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达性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相对公平性的综合评估方法,以建立综合平衡指数,为规划者分析现状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相对公平状况[19]。LiaoChin-Hsien(2009)等人认为一个准确的公共设施服务范围可以改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规划,他们运用GiS网络分析和空间句法来分析道路整合下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对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提出一种基于GiS和空间句法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服务范围勘测评价方法[20]。tomCarlson(2011)等人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创建一个选址模型,用来评价建立在华盛顿皮尔斯郡的一个社区老年人预防设施项目,结果表明,GiS技术可以用来决定确切的行程时间,同时可以促进社区预防设施选择地点的可达性和利用目标人群达到最大化[21]。

国内研究进展

受西方学术思潮和近年来我国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建设实践的影响,国内学者从1990年代末开始关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21世纪以来,随着“服务型”政府、“友好型”城市建设理念的流行,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研究也日益增多,研究的焦点集中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现状、影响因素、规划布局、配置标准以及配置评价等方面。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现状情况进行分析,找出现状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优化配置提供借鉴。学术界主要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分类、空间分布、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在空间分异研究方面,高军波(2011)等人以广州市为例,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进行社会生态学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的社会分异特征显著,不同阶层社会群体居住单元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及可达性存在显著差异,社区地位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及可达性之间呈非完全一致性[22]。应联行(2004)通过对杭州城市社区建设与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现状进行研究,发现杭州城市社区存在社区建设与规划脱节、社区建设与管理脱节、社区配套设施与需求脱节等问题,提出要加强社区规划的编制与实施[23]。李薇(2010)以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为研究对象,结合北京市的案例,通过规划指标对比和现状剖析的方式,分析北京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指标和实际规划建设中,存在规划指标配置相对较低、针对性和前瞻性不足、缺乏公益性和便民性、规划单元与行政单元不对应以及规划、管理、执行部门分割等问题,从明确项目、统筹规划、完善机制等方面提出加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的建议[24]。李曌(2010)通过对西安市中心城区社区内为老龄人口设置的公共服务设施现状情况进行调研,提出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层次、细化项目设置、完善政策法规、推动各种政策法规的立法观念及完善老年人福利政策等城市社区老龄人口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建议[25]。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影响因素分析是进行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合理布局规划的前提,总的来说,目前影响我国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主要因素有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也有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居住区人口规模与结构等经济社会因素。吕勤(2009)根据苏州市流动人口集中居住区(集宿区)建设的不同模式,分别从使用者对设施的满意度和需求度调查以及对相关部门和集宿区管理者的调研入手,发现集宿区公共服务设施具有选择多样化、管理人性化和使用便利化等需求特征,其需求影响因素有人口结构、价值观念、收入水平和文化程度等方面[26]。张帆(2010)在对西安曲江新区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西安曲江新区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新区的功能分区、收入差别、消费结构和信息网络化的兴起等方面[27]。覃文丽(2011)对重庆市大型聚居区公共服务设施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影响重庆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因素主要有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因素等[28]。张少伟(2011)等通过对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演变及组成的分析,总结了影响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指标主要有:城镇规模、居住人口结构、居民生活水平、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规模等方面[29]。蔡靓(2007)通过阐述高科技园区的发展与公共设施配套的关系,提出影响科技园区公共设施配置的要素主要为人群要素、地方要素、发展阶段要素[30]。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是决定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位置、设施配置数量、规模和具体设备配置的过程,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优化布局则是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进行调整的过程,可以促进城市空间结构合理调整、保证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公平合理地配置。规划学界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的理论与方法进行探讨。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理念方面,周志清(2008)提出城郊结合区域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应融入更多经济层面、社会层面的思考,遵循“以人为本”的配置理念,统筹的配置原则、动态的配置过程,促使城郊结合区域公共服务设施良好运营[31]。从集约用地的角度出发,通过整合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结构,可以优化城市公共资源,实现成熟公共服务设施的多样性和层级性[32],巫昊燕(2009)等人从规划导向和规划方法两方面探讨了基于城市分级体系的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整合规划方法及其策略[33]。陈弋(2009)提出确立空间上网络化混合、功能上需求层次演进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理念,强调从开发区不同发展阶段人群的需求层次演进出发,提供网络化、富有弹性、有机增长的公共服务设施空间体系,并以杭州湾经济开发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引导开发区的公共服务体系沿着“公平”和“协调”的方向发展[34]。翟坤(2011)指出关注规划背后的市民精神、人文关怀,实现城市的平等与关爱,营造和谐社会,是滨海新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需强调的重要理念[35]。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方法上,越来越多地注重计算机信息技术、计量数学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运用。伍少坤(2008)等人将基于GeoCa(地理元胞自动机)的城市扩张模型引入到传统的Location-allocation选址模型中,构建一个动态的公共服务设施选址模型框架,探索如何将选址结果建立在动态的、科学的城市形态预测基础上,促使选址结果更具有客观、先见[36]。林康(2009)等人基于所开发的公共产品空间布局决策支持系统,从定量角度深入探讨了不同布局方案所产生的空间效应,以优化公共产品的空间布局[37]。刘萌伟(2010)等人基于pareto多目标遗传算法,构建了pareto多目标遗传算法选址模型[38]。陈旸(2010)提出将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引入到社区体育服务中,利用GiS的空间分析与辅助决策功能进行社区体育服务设施选址和布局优化[39]。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标准和规范规定了不同层级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类别、数量和规模等详细内容,但是不同社会发展水平、不同需求特征的公共服务设施难以用整齐划一的配置准则进行配置,因此,国内学者针对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需求客体的城市、居住区和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进行了广泛探讨。张大维(2006)等人在梳理了各种社区发展规划理念和居住政策导向后,从武汉市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现状和居民对其的需求现状分析入手,参照住建部、北京和上海等地的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设计规范,研究了武汉市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项目、标准和实施单元,提出了具有一般意义的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标准和实施单元建议[40]。王亚钧(2008)等在分析现有有关公共服务设施国家标准规范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市中心城调整优化和北京市旧城保护,促进新城发展的目标,提出了针对不同类别的公共服务设施节地标准[41]。武田艳(2011)等对各个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标准规范的制定思路、设施种类划分、设施规划标准指标调整以及规划标准的演变历程进行详细分析,基于不同社区属性、社区居民的需求变化和需求发展趋势探讨了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标准的设置准则:适用性、动态性和弹性[42]。宋岭(2011)等人通过对居住环境的需求分析,概括出以必要性、自发性和社会性活动为主的活动类型,并结合不同年龄组的居民,有针对性地探讨各自的行为方式和活动特征,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布置原则[43]。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评价研究主要有公共服务设施的价值评估、空间公平评价和设施配置质量评价等方面。韩传峰(2004)等人以城市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系统为例,给出了对城市现存的旧公共服务设施的价值进行评估的计算方法,包括标量评估计算法和向量评估计算法,并指出应用这些计算方法可以对同类型的一大类公共服务设施做出总体价值评估和详细的分类价值评估[44]。陈秀雯(2007)分析了城市居住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发展的特点和居民对居住社区内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同时对国标和国内部分大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建指标项目进行分析研究,构建了以居民生活质量、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如安全性、舒适性等)的居住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性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45]。高军波(2011)等人通过构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综合公平指数模型,借助三维模拟及GiS空间自相关技术,探讨了广州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格局、公平性特征及其形成机制[46]。马慧强(2011)等人构建了我国市级基本公共服务质量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用熵值法对我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除拉萨)进行系统评价,发现我国城市基本公共服务质量总体不高,空间差异明显;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与城市规模存在对应关系且服务质量较高的城市呈“群”状分布[47]。

结论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