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2:19

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篇1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应有的社会公正观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有中国特色的公正观

公正问题的存在以社会成员的目标冲突和社会物质资源有限这两点为前提。共产主义是被历史发展预先决定好了的一个社会制度的终点,在这一社会制度内,人际关系没有相互对抗,目标是和谐的;共产主义也没有资源匮乏,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可以“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所以,共产主义是超公正的,这样的社会不需要弥补目标冲突和物质资源有限这两个问题的公正观。

但社会主义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一种合意的公正观,来指导基本权利与义务及利益与负担在公众之间的分配。原因一是初级阶段不完全具备马恩设想的共产主义制度所具有的超公正的条件。二是完善的市场经济中民主、法治和市场的缺陷。民主作为一种社会选择机制,通常以多数原则决定立法和政策,在可能失去法治约束时就会导致多数人对少数人利益的严重侵害,理性弃权也可能使民主政治被利益集团所操纵。三是初级阶段的市场并不完善。市场不完善造成的政策扭曲必然带来权力和财富的不平等,权力和财富的不平等必然带来机会的不平等,而机会的不平等必然导致生产潜力的浪费和资源分配效率的丧失。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正原则

从我国的实践看,建国后以平均主义和“大锅饭”为特征的分配方式并不公正。改革开放至今在发展次序(机会)上所采取的地区差别化政策,和在财富与收入上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做法看似不公正,但结合当时和目前的实际看,具有一定的公正意义。

从道德平等这一人类的核心直觉出发,按照我国特有的制度特征并结合发展水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正观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原则:第一,政治益品的均等分配。政治益品主要包括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和机会。第二,基本经济社会益品的均等分配。基本经济社会益品包括一个人生存所必需的衣、食、住、基本医疗及其他社会保障,以及有利于机会均等且与个人发展能力密切相关的基础教育等益品。第三,其他非基本经济社会益品的比例分配。第四,对包括自然残障者在内的弱势群体的补贴。上述原则中权利与义务和机会的均等(第一原则)是首要的,在此前提下,保障每个人最基本的生存与健康权(第二原则)优于其他非基本益品的分配(第三原则)。

在“其他非基本益品的比例分配”中,比例的分子是分配的各类益品,如财富、收入、服务、义务、责任或其他付出等,比例的分母是分配的依据,如劳动、资本、技术、职务、需要等。例如在按劳分配的原则下,分子为收入,分母即为劳动的数量和质量。

经济社会益品对“自然残障者”的补贴基于以下考虑:人们的健康、精力、理智、智力等自然益品来自于先天,是一种偶然,并非来自人们的选择,自然益品的这种分布是社会的共同资产而不是个人的资产。人们在自然益品上的差异并不是道德上应有的,承认这种差异带给人们不同的财富和地位的合理性,与道德平等的直觉不相容。自然资质的分布仅是一个中性的事实,而社会制度怎么对待和处理它们却表现出是否公正。社会应该给自然益品的不利者特别是其中的自然残障者以必要的补偿,以使他们在选择时与身心健康者居于事实上的平等地位,并使他们尽可能享受到与正常人一样的生活,或尽可能减少他们与正常人生活质量的差距。

经济社会益品对其他“弱势群体”的补贴既基于道德平等的公正考虑,也是社会和谐的要求。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尽可能化解因各种权益分配不公带来的社会矛盾,对弱势群体的补贴对整个社会的和谐有益,并因此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一促进作用不仅有利于弱势群体,也有利于给弱势群体提供补贴的那部分强势群体。

二、公共服务的公正分配原则

(一)公共服务的公正分配原则

公共服务中的公共产品包括基本公共产品和非基本公共产品,其中,基本公共产品由前述社会公正第一原则中的“政治益品”和第二原则中的“基本经济社会益品”中属于公共产品的部分组成,非基本公共产品为前述社会公正第三原则的“其他益品”中属于公共产品的部分组成。

社会公正原则在公共服务中的具体体现即公共服务的分配原则为:第一,基本公共服务(基本公共产品)的均等分配(对应于前述社会公正原则的第一、第二原则);第二,非基本公共服务(非基本公共产品)的比例分配(对应于前述社会公正原则的第三原则);第三,对包括自然残障者在内的弱势群体的补贴(对应于前述社会公正原则的第四原则)。在任何情况下,上述第一原则都优于第二原则,第三原则是对第一、第二原则的补充。

(二)公共服务分配原则的现实合理性

上述公共服务分配原则的公正性来自前述社会公正原则。如果认同前述社会公正四原则,则会认同上述公共服务的三个分配原则。因为从社会公正原则到公共服务的分配原则并没有理论论证,而仅是从社会公正的“益品”到公共服务的“公共产品”这一内涵相容的概念的替换。

公共服务分配原则的现实合理性具体表现在:原则作为一个整体符合人们关于道德平等这一以人为本的直觉。道德平等不仅体现在基本公共服务(包括政治益品和基本经济社会益品中的公共产品)的均等分配这一原则上,还体现在考虑了个人的异质性(包括健康、智力、活力、想象力,以及其他自然天赋)和社会条件的差异,对人们在各类公共服务的平等获得上的影响,提出了“对包括自然残障者在内的弱势群体的补贴”,而比例分配原则既考虑到了人们对自我选择所应承担的责任,同时还考虑到了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较低水平,和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这一实际情况。

三、体现公共服务公正分配原则的投资目标

公共服务领域的投资主要形成公共服务所依托的有形的公共服务设施。按照公共服务公正分配原则,如果同等数量和质量的公共服务设施提供相同数量和质量的公共服务,公共服务设施的投资目标即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人均存量均等配置(对应上述公共服务公正分配原则的第一原则),非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存量的比例均等配置(对应上述公共服务公正分配原则的第二原则),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对包括自然残障者在内的弱势群体的特别考虑(对应上述公共服务公正分配原则的第三原则)。

(一)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存量的人均均等配置

如果相同数量和质量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在不同环境下所发挥的服务功能完全相同的话,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分配要求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投资所形成的设施存量在城乡间、地区间和不同收入人群间达到人均均等。

显然,不同地区自然因素如气候、地形地貌等的不同,和社会因素如技术、管理等的差异,使相同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在不同地区所发挥出的功能并不完全相同,有时差异甚大。要达到基本公共服务事实上的均等,就要以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形式上的非均等为前提。如要使东、西部两个地区的城市对抢险救灾车辆的保障程度相同,东部城市配置6辆,西部城市就需要配置10辆。

(二)非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存量的比例均等配置

非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以市场需求或公共服务接受者的消费能力为主要依据。这部分设施的投资决策或者主要通过公共选择或者主要通过市场选择:部分竞争机制引入比较困难或无法充分竞争的服务设施,如水、电、气、路等设施的供给,原则上由公众依消费需求通过公共选择决定;投资资金以政府财政为主;而市场化运作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主要依据相应法规由非政府投资主体决策,投资资金以非政府投资为主,以向消费者收费维持运营和发展。

(三)公共服务设施对包括自然残障者在内的弱势群体的特别考虑

公共服务设施要对自然残障者进行补偿,就必须打破先天有利者和自然残障者在形式上的均等,通过形式上的不均等实现事实上的均等。如用于智残人群的医疗设施、教育设施,用于肢残人群的医疗设施、康复设施、无障碍设施等,相对先天有利者而言都是形式上的不均等。当然,在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政策制定和实施中,不可能完全做到理论上所要求的事实上的均等,但我们可以结合发展水平尽可能地逼近事实上的均等这一目标。

对因种种原因处于社会不利地位的其他弱势群体如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人口,在公共服务设施如农村公路、水利设施、中小学校舍和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广播电影电视设施等方面的投资,以及为保障城镇弱势人群基本生活和起点平等所必需的投资,都需要政府财政性资金予以特别考虑。

四、促进公共服务设施公正配置的主要措施

通过制定和实施覆盖全体国民的强制性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是打破现存体制、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分配公正的有效办法,也是从资金源头上保证地方政府在非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上量力而行的有力措施,更是贯彻落实人本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水平远低于城镇,且农村特别是西部农村集中了社会弱势人群的大部分,加大农村投入既是社会公正的考虑,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一)制定和实施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

制定和实施覆盖全体国民的强制性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有利于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人均均等目标的实现。国民全覆盖是指基本公共服务配置覆盖到全社会每一个人。基本公共服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现阶段时,作为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维护其自身尊严和维护整个社会基本尊严所必需的前提条件,是公共服务公正原则的要求。标准均等是指全国城乡之间(包括内部)和地区之间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实行相同标准。标准均等源于个体人对人类社会的基本贡献和维护人类社会种属尊严上的同一性,正是这种同一性决定了每一个参与社会合作的成员在道德上所应有的平等地位。

以均等化方式实现社会全体成员在享受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上的人均均等,更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障公民权的需要,是落实宪法规定的尊重和保障人权等公民基本权利的要求。

(二)对非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投资量力而行

按照公共服务分配原则的优先性顺序,政府投资应首先确保基本公共设施的支出。在确保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得到充分有效供给的前提下,政府可通过直接投资、资本金投入、财政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单独或与非政府投资主体合作投资于非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但由于在不同层级政府间的财权事权格局不对等,在公共决定中习惯于通过个人选择或机构选择来代替公共选择,在政府投资管理中缺乏有效的决策责任约束机制,以及考核干部业绩的机制不尽完善,地方政府常常在公众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尚未得到全面有效供给的情况下,热衷于在非公共服务领域和盈利性领域投资,甚至大搞形象工程。

要改变地方政府在非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不顾条件过度投资的问题,必须调整财权事权分配格局,建立公众参与公共决策的机制,优化干部业绩考评机制,同时强化土地资源、金融机构信贷管理。其中,建立公众对公共服务投资决策的参与机制,不仅是有效预防政府在非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领域过度投资的需要,参与公共事务决策本身即是公众的一项最基本的权利,也是政府应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加大对农村地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投资力度

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篇2

一、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现代服务型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责,政府要根据公民的文化需求,依法对公共文化服务领域进行领导、组织和管理,政府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政府通过制定支持公共文化服务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管理办法、建设标准等,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制度保障。政府按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产品的直接投入,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物质保障。政府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所必需的资金,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财政保障。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具有主导作用,并不意味着政府是公共文化服务唯一供给者,靠政府单一供给难以满足多样性、复杂性的公共文化需求。因此,需要充分发挥市场、社会的作用,通过市场机制,激发各类社会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把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公共文化服务活力。要注重发挥市场在配置文化资源、满足文化需求、调节文化服务中的作用,除特殊产品和服务外,无论是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还是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都要大力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运用政府购买服务、服务外包、定向补助、委托经营等多种形式,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加强对文化类行业协会、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社会组织的扶持和管理,形成政府、市场和社会三个主体之间有效合作机制,逐步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格局。

二、硬件与软件的关系

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硬件基础,我省在《实施意见》中提出要达到“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面覆盖”,即到2020年“基本建成以大中城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为骨干,以基层文化设施为重点,以流动文化设施和数字文化阵地建设为补充,实现省、市(地)、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公共文化设施五级网络全面覆盖、互联互通。力争实现全省公共图书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博物馆全覆盖”,为满足民众公共文化服务需求提供硬件支撑。我省在推动硬件建设的同时,更要进一步创新机制,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实现软硬件建设并重。在软件建设方面,一是要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基于群众文化需求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机制、人才培训机制和公共文化绩效评价监督机制;二是针对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由不同部门管理,存在着部门切块、行业隔离、服务效率低的问题,加强对不同部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项目和资源的统筹,实现共建共享,综合利用,融合发展。同时,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硬件建设,切忌出现重基础设施建设而忽视精神价值塑造的现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的物质依托,而公共文化服务的主旨是通过健康文明的公共文化生活,实现精神价值塑造。因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不仅仅是一串数字的硬性积累,更应该体现在精神的张力和品格的彰显,体现在全省人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三、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在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着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是公共文化服务与群众文化需求不能完全对应。究其原因,就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与需求出现错位甚至脱节,没有处理好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如果政府不考虑群众公共文化需求内容、需求规模和需求结构,仅凭主观设想,即使提供文化产品的数量再多、质量再好也难以满足群众的公共文化需求。因此,应建立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机制,充分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在公共文化服务中,不仅不能把群众看作是消极被动的服务对象,还要确立作为公共文化消费者的群众主位意识,真正重视群众的文化需求表达,切实让群众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和公共文化建设中来,赋予群众更多的表达权、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特别是要利用好网络和各种智能数字终端,发挥移动多媒体靶向性、精准化传播优势,利用大数据获得需求信息,更精准地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在具体工作中,要坚持需求导向的原则,通过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目录、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包”、开展菜单式和订单式服务等方式,让群众自主选择,更好享受基本的公共文化消费和服务。同时,政府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时要注重对群众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的引导。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化消费是一种“引导性消费”,具有路径依赖性,文化供给可以引导甚至创造需求和消费。积极健康的文化消费过程,就是人的素质潜移默化的提高过程。政府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要努力做到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与传承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等黑龙江优秀精神有机结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四、标准化与均等化的关系

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是我省《实施意见》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的总体要求。均等化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最终目标,即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普遍均等、惠及全民,保基本,促公平,统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要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必须建立明确的标准体系。所谓标准化,就是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范围、种类、程度、质量等定出标准,把标准上升为政府政策、行业准则,乃至于国家法律,以强有力的刚性约束来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普遍均等。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政府保障的标准化,主要体现各级政府责任和义务的保障标准;二是设施建设的标准化,主要指有关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方面的标准;三是管理和服务的标准化,主要指有关公共文化服务业务管理、服务规范、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标准;四是考核评估的标准化,主要指针对各级政府、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项目、活动等的评价标准。这四个方面基本确定了基本公共文化需求保障的实施者、需要的硬件和软件,以及实施成效的确认,能够从制度上保证公共文化服务的普遍均等、惠及全民。标准化是前提和手段,均等化是方向和目标,通过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来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

五、均等化与差异化的关系

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篇3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松滋;均等化

一、加快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意义

(一)加快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需

要。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和十三五规划的推进,实现城乡统筹,“四化同步”是题中之义,基本公共服务之间的差距是当下城市和农村存在的主要差距,公共文化服务是其中薄弱的一环。加快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保障农民文化权益,让优质的公共文化资源“动”起来,缩小农村与城市地区在文化方面的差距。

(二)加快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维护农民文化权益

的需要。《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规定保障公民享有文化生活权。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应该惠及全体公民。[1]党的十报告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三)加快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

村的需要。公共文化服务是社会主义建设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中共中央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随后在全国推广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的文化建设伴随着这一系列方针政策提上日程,成为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松滋市公共文化服务非均等化发展的现状

(一)文化设施的覆盖面略低。松滋市农村村落大多很分

散,集中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难度较大。由于管理和服务的落后,一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并未发挥其功能而闲置。

(二)农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较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属于高层次消费,农民由于经济水平、文化程度、知识背景的差异,对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不高,一些贫困户、农民工的文化权益得不到相应的保护。

表1松滋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参与度

三、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路径

(一)大力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提供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公共产品和服务本就是政府的职能之一,政府是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3]面临改革深化和全面转型的新时期,政府要一方面加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物质供给,加快松滋市农村地区农家书屋、文化活动中心和运动健身场所的建设,并积极配套相应的文化产品。另一方面,除了物质供给之外,还要加快制度供给的构建。

(二)加快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农民作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者和消费者,其主体作用能否发挥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实现的关键因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提供给广大农民的服务,要从广大农民的实际需求出发。

(三)积极引导市场发挥补充作用。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实现过程中引入市场机制,为农村文化服务注入新的活力。通过市场,将传统文化进行包装,加快本土文化“走出去”,可以提供农民的经济收入。本土的文化市场引入外来优秀的文化,是一种有益的补充。

(四)加快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体制机制建设。改变农村文化建设分属于多个行政主体(部门)的现状,成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推进小组,推进农村文化均等化的推进工作。同时,建立重效果、轻形式的管理与评估评价机制。建立财政保障体系,为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提供强力支撑。

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篇4

【关键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极大地增强了综合国力,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根本的改变。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医疗、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深层次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快速发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供给,就显得尤为重要。

1.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表现

1.1基础教育服务

基础教育作为最基本的教育阶段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和保障,是不可忽视的环节。尽管我国在普及义务教育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城乡义务教育在入学率上的差距已大大缩小,但城乡义务教育经费支出、办学条件和教师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即便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接受同等层次的义务教育,受条件所限,农村的教育质量仍不及城市。以辽宁省为例,农村基础教育在发展水平上与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各级政府在教育经费、师资等方面优先考虑城市,而农村教育资源有限,无法满足需求。二是城乡义务教育环境存在较大差距。从硬件来看,农村学校教学和办公环境、教学仪器、实验设备等都不如城市。三是农村师资力量薄弱,难以满足义务教育的需要。由于农村教师待遇差,生活条件艰苦,一般大学生都不愿意到农村教书,更不用说优秀教师了。师资的短缺致使一个老师往往教授多门课程。农村教师数量的短缺加上教师素质的低下导致农村教学质量远远落后于城市。

1.2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方面,农民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能力远低于城镇居民,政府财政更多的是投入到城市,造成城乡医疗水平差距较大。城市拥有最优质的医疗资源,农村缺医少药的情况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仍较为普遍。以辽宁省为例,在医疗卫生资源方面,约40%的城镇人口就占有近70%的医疗资源,而60%的农村人口却仅占有仅30%的医疗资源。在医务人员业务水平方面,农村医务人员业务水平较低。由于经济和环境等因素,高学历和高水平的医务人员都涌向城市。农村的医务人员在学历和职称水平上都低于城市。在医疗设施方面,城市医院规模大、数量多、设备先进,而农村只有卫生所、医务室,而且数量少,设备陈旧。从每千人口医疗卫生人员服务配备情况来看,差距更为明显,城市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8.26人,农村仅为3.24人,城市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3.27人,农村仅为1.5人,城市每千人拥有注册护士3.53人,农村仅为0.95人

1.3基本社会保障服务

基本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基本社会保障的本质是维护社会公平进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①。一般而言,基本社会保障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等组成。目前,我国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比较健全的,在城市目前已基本形成统一的、覆盖率较高,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社会保障体系。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已大致建成,进入完善发展阶段,城市社会保障范围涵盖就业、再就业、最低生活保障、最低工资、社会保险、优抚救济、救助等多项内容,然而,在农村虽然也有独立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但是和城市相比差异很大,农村仅有五保制度、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优抚救济等,并且保障水平普遍较低。以辽宁省为例,到2011年,辽宁省城市的低保标准为310.6元,农村的低保标准仅为160.52元,前者是后者的1.93倍,从城乡低保覆盖面来看,2010年辽宁省城市享受低保人数为125.95万人,低保覆盖面为5.87%,农村享受低保人数为92.9万人,低保覆盖面为4.4%,农村比城市低1.47个比分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及失地农民、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也远落后于城市。城乡间社会保障水平和质量存在较大的差距,且在不断扩大,城乡间社会保障存在严重的非平衡性和非均等性。

1.4基础设施及公共环境

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②。城乡基础设施的不均等是导致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的主要原因,我国城乡基础设施的不均等是显而易见的,在城市,供水供电设施完善,道路宽阔平坦,交通便利。城市社区基本都有活动中心、健身中心、公园等等。而在农村,供水供电设施不完善。广大农村地区还存在饮水安全问题;农村电网薄弱,特别是在用电高峰期,经常会因电压太低而停电。农村道路狭窄,坑坑洼洼,很多农村道路都没有安装路灯,由于夜间没有路灯照明而导致交通事故的情况经常发生。农村交通不便,大部分农村至今没有通公交或公交线路单一,限制了农民的出行和与外界的联系。财政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也是存在差异的。以辽宁省为例,2010年,辽宁省在城镇的固定资产投资为15106.33亿元,而在农村的固定资产投资只有936.70亿元,城乡之间固定资产投资差距巨大。从公共环境的角度来看,政府在城市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精力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对农村的环境保护却很少关注。农村的环境保护及污染治理主要依靠农民的自发意识,其保护范围、环境污染治理效果可想而知。

2.原因分析

2.1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

城乡二元结构和地区间梯次发展战略叠加所导致的后果是城镇与乡村、东部与西部之间的发展差异巨大,而这种差异不是短期内政策调整所能弥补的,必将是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而业已存在的地区间发展差异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所不能绕过去的“鸿沟”。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城乡长期分割政策影响,我国地方财政提供的公共产品支出存在城乡间严重不均现象。养老保障、基础教育、公共设施与基础设施等隐性公共服务与产品都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差异。

2.2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不匹配

各级政府间由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职责界定不清楚,导致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不匹配,出现了财权上移、事权下放的现象,即在财政收入的分配上,中央占有较大比重,地方政府所占比重相对较小,但是在财政支出上,尤其是那些和民生密切相关领域的支出,地方政府要承担较大的责任。事权长期层层下移,财权又过于集中在上级政府部门,使各级政府部门的事权、财权不对等,从而影响基本公共服务有效而稳定地供给。比如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的支出,主要还是要依靠地方政府的财力支持。虽然中央政府占有较大财政收入比重符合发展趋势,但是如果由地方政府承担过多事权,会使得地方政府承担较大财政压力,影响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2.3社会组织发展缓慢

目前我国仍处在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市民社会发育程度还很不成熟,各种社会组织的发育不健全,社会的治理程度还比较低。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生产和供给中居于绝对主导地位,社会组织不仅处于参与程度十分有限的从属地位,而且难以对政府生产和供给的基本公共服务进行有效的评估、监督和制衡。相对于国外基本公共服务多元参与的格局,我国依然是基本公共服务政府一元主导的格局,而且受路径依赖性的影响,预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形成多元参与生产和供给基本公共服务的格局。另外目前我国社会组织管理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保护是社会组织发展缓慢的另一大原因,也是许多社会组织主动依附政府机构的重要原因。

3.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

3.1完善公共财政的支出结构

科学、合理地转移支付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直接而又容易见效的手段。正因为如此,许多专家认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扩大公共财政覆盖面,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制度安排。③”然而大量的事实表明,地方政府对转移支付的资金未必能做到公平分配。诸如,在经费缺乏背景下,部门间利益竞争导致转移支付的资金没有被公平、合理安排,促使部门间乱用、滥用、挪用资金等现象不断产生;公共服务部门内部未能把资金用于最需要的群体或地区,使真正需要援助的对象没能得到服务,导致严重的不公等。其实,完善公共财政政策不仅要克服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供给不足问题,而且要解决财政供给不均问题。地方对转移支付资金必须公平分配,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供给均等化。为此,增加部门经费开支透明度,提高受服务对象的知情权、参与权,是预防公共财政转移支付分配不均的有效办法。在对公共服务支出进行绩效审计时,应特别考虑公共服务支出的公平性问题。

3.2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质量

长期以来,在城乡二元体制大背景下,我国一直实行城乡二元的公共服务体制,城乡居民公共服务的提供机制不同,公共财政资源配置带有特别明显的工业偏好和城市偏好,城市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基本由公共财政供给,而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主要不是靠公共财政,而是靠农民自己。因此,农村要想得到高质量的基本公共服务,除了政府加大对农村投入外,还应该考虑集中利用农村现有的有限基本公共服务资源。事实上这是可取的,也符合我国农村实际。相对来说,农村地广人稀,且近几年的计划生育使人口数量减少;同时,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设备、设施等利用率低。这种现实,要求政府应该考虑农村现有基本公共服务资源的集中利用。可考虑在公共财政投入数量不变前提下,根据各地具体情况适当合并农村学校、农村卫生院、农村基础设施,集中利用资金、人力资源、设备、设施,以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缩小与城市的差距。从长远来看,除了集中利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外,还可考虑加速城镇化。因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程度高低,与城镇化、工业化的程度高低相关。城镇化、工业化的程度越高,基本公共服务资源被集中利用的程度就越高,基本公共服务就越均等。

3.3健全政府公共服务绩效管理和评估体系

政府的公共服务绩效管理和评估体系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起到“罗盘式”的校正和指引作用。只有健全政府公共服务绩效管理和评估体系,才能使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变化具备足够的制度动力,才能逐步实现公共财政支出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向以基本公共服务为中心转变。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包括政府自身的绩效评估和公众对政府公共服务质量的评议。迄今为止,政府自身的绩效评估相对比较完善,但公众对政府公共服务的评价体系尚未建立健全。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纳入政绩考核体系,建立以基本公共服务为导向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强化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职能,以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以及人民群众满意度来考核各级政府,保证不偏离人民受益、人民满意的原则,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施效果。特别是,要建立以基本公共服务为导向的干部绩效考核制度。包括:一是增加基本公共服务在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中的权重。如围绕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发展状况,可将入学率、社会保障覆盖率、城镇登记失业率、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及城乡居民满意度、幸福感等衡量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范围。二是将群众满意度作为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因素,使广大民众的评价成为影响干部升迁的重要因素。这样也会倒逼政府转变职能,加快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

3.4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

公共服务型政府以提供公共服务为导向,或者说公共服务型政府的主要职责在于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共财政与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共同职能。虽然公共财政的职能与政府职能不尽相同,但是对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任务来说,政府需要通过公共财政手段来实现,而公共财政政策则需要围绕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宗旨来设置。从满足公民的基本权利要求而言,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要求政府能够提供某种制度或机制,使公民在享用基本公共服务时能够实现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结果公平。基于我国城乡有别、区域发展差异较大的国情,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不等于基本公共服务的平均化,均等化实质上体现的是一种公平的思想,因此,公共服务型政府的首要职能是保证公民在享用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上具有公平的机会,即在基本公共服务提供的决策机制、融资机制和监督机制上都要尽可能地消除歧视性动机,保证处于不同境遇的公民均能在自己的可及范围内尽可能公平地享用基本公共服务;其次是公共服务型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与分配上要制定公平的规则,消除社会矛盾,减少不稳定因素;第三是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优势,合理调剂公共财政资源,努力实现全体公民在基本公共服务上的均等化。

注释:

①吴建华,查丽艳.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研究[J].商业研究,2011,(08),157-158.

②baidu词条.基础设施建设[eB/oL].http:///view/277705.htm.

③国际视野中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n].中国经济时报,2009-08-27.

参考文献:

[1]钟振强,宋丹兵.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及其评价指标体系[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08(2).

[2]丁元竹.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标准建设问题[J].甘肃理论学刊,2008(5).

[3]陈昌盛.中国政府公共服务:基本价值取向与综合绩效评估[J].财政研究,2007(6).

[4]金人庆.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J].求是,2006(22).

[5]王谦.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思考[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1).

[6]岳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公共财政制度创新[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篇5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财政改革;文化券

[中图分类号]G24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129(2016)12-0133-11

一、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现状

公共文化服务是我国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城乡公共文化服务非均等化的态势明显,多数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低于城市。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的区域间差异较大。“一主两副”(即武汉市、襄阳市和宜昌市)经济实力雄厚、财政经费充足,文化设施完备且覆盖面广,为当地居民的文化娱乐活动提供了较好的物质保障。以武汉市为例,2014年新排上演剧目19台,专业剧团获国家奖12个;市直公共图书馆藏书530万册,接待读者1025万人次;全市出版报纸7.3亿份,出版杂志900万册;文化产业完成投资57.88亿元,同比增长109.8%。2015年提出3个“1000万”的工作目标:即到2015年底,全市全年观看各类演出观众增加到1000万人次,公共图书馆服务读者增加到1000万人次,各类博物馆接待观众增加到1000万人次。“武汉之夏”“江滩大舞台”等群众文化精品和服务项目,已成为武汉市群众文化活动的靓丽名片;各区的“一区一品”形成了特色文化。武汉市公共文化服务与商业文化产业相得益彰,其服务水准与群众参与度较高并呈上升趋势。

武汉市公共文化服务状况在湖北省及全国虽然仍不具普适性,但从相关指标看却具良好基础,例如从经济方面看,该市2015年GDp在中部地区各大城市中唯一突破了万亿元、且人均GDp居内陆特大城市首位,从而使人均消费支出跻身一线城市水平;从教育情况看,无论是高校还是基础教育水平均居全国前列;从整体财政能力看,武汉市2014年市本级财政收入居内陆副省级城市首位;同时,武汉市的公众参政意识较强、社团活动也丰富多彩。文化与经济、社会相长的优势异常突出。

相比武汉市,湖北省一些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由于资金短缺,文化娱乐设施落后,因而难以满足本地居民的正常需要。一般规律,经济落后必然伴生思想观念、社会管理的落后,因此文化服务必然上不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城乡二元结构”成为湖北省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严重障碍。全省公共服务供给长期以来以城市为主,公共财政对于农村的投入比例一直较低,用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支出比例则更低。由于预期财政收入增幅下滑,这一局面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改变。

例如工业老城黄石市现辖4区1市1县,区是老城区、县是部级贫困县,经济发展水平居全省中游,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自然难有大作为。有鉴于此,黄石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①的过程中也想有所作为:在均等化方面,针对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缺乏等问题,各级政府采取兴建、改造、整合等措施,在2012-2013年间,动工新建市级场馆2个、县级场馆7个,建成社区文体活动中心18个、社区文化活动室107个,新建村文化室674个,新(改)建文化活动广场355个。针对基层文化队伍薄弱问题,该市制订了“十二五”文化人才队伍培训规划和培训制度,建立政府、高校、公共文化机构共同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培训机制,与高校签订文艺人才培训计划,分期分批选送各类业务骨干外出学习培训、学历深造,举办乡镇街道文化站站长等基层业务骨干、村社区业余积极分子培训班近千个;建立起以文化工作者为主体,涵盖村(社区)文化管理员、民间文艺社团成员的文化骨干队伍近万人。针对制度建设滞后问题,黄石市加快研究成果向现行政策的转化,制订并实施了20项制度,初步形成了黄石市公共文化服务的制度体系,因此在文化部组织的评审验收中,获得中部地区第一名。该市还出台推进新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意见,开展文化礼堂进祠堂活动,采取政府资助形式,村民“自愿、自建、自用、自管”,确保从形式到内容,都能够生活化、本土化。

在标准化方面,黄石市完善了公共文化服务量化指标体系,为社会公共服务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一是制定了一系列可量化的公共文化服务指标,目前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等都制定了地方标准,建立了具体的、量化的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体系和承诺标准。二是创新公共文化单位的绩效考核,在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财政投入、服务设施、任务指标、服务质量等方面研究制订了科学、合理的考评标准,将其纳入公共文化单位的年度考核指标。对公共拨款的事业单位实行年报制度,年报一般包括年度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年度经费使用情况、年度综合评估。鼓励和委托社会舆论机构、中介评估机构通过一定的程序和途径,直接或间接、正式和非正式地评估政府公共文化部门的服务绩效。

武汉市、黄石市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值得肯定,但纵观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现状,目前呈现出一些重“硬件”轻“软件”、重“数量”轻“质量”、强调“小服务”忽视“大服务”的问题:

第一,各地在经济建设的竞争中,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落入“文化形象工程”的误区,各级政府以硬件设施建设“基数”为目标,使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走向单纯追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极端。一些人口分布稀疏的贫困县所建的博物馆、图书馆等基础设施体量巨大,内部设计贪大求全,脱离广大群众实际需要,维护成本高昂。

第二,受“文化形象工程”的逻辑驱使,各类公共文化服务单纯追求服务数量、忽视服务质量的极端倾向愈演愈烈。最典型的案例表现为图书馆在强调总藏书量时而忽视藏书本身的大众需求程度,艺术馆在强调开放次数时往往忽视展览内容本身的丰富性,艺术团队在强调文化演出的场次时而极力忽视演出本身的价值性和多样化程度等等。

第三,公共文化服务呈现出关注“小服务”而忽视“大服务”的特征,忽视对公民价值观、人文情怀的引导,公共文化服务重基础设施建设而忽视群众精神世界塑造的态势始终无法得到根本性扭转。

第四,在投入总量既定的情况下,在公共文化服务各分项结构之间,财政投入面临着“结构性失衡”的难题,表现为财政资金投入在不同种类的社会性公共服务之间的失衡。从文化事业费总支出构成情况看,总支出中用于培养公共文化人才,进行人力资源培养的经费严重不足;而公共文化行政损耗却很高,几乎挤占了整个公共文化事业经费。

第五,根据经济地位而划分的各社会阶层,随着经济上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也会相应地呈现出文化上的贫困分化,甚至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进一步表现为一种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马太效应”。

第六,城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不均衡。城市拥有较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城市居民可以享受到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如公园、球场、互联网、电视、博物馆、图书馆、电影院、休闲广场、文艺演出等。而农村却缺乏必要的文化设施。诸如互联网带宽带不足、文化站条件差、运动场距离远等等。由于享受不到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大多数农民的闲暇都用于打麻将、扑克和聊天等私人娱乐(其中部分为行为),严重影响到农村文化环境和农民文化修养的提高,甚至影响到社会稳定和农村基层政权的建设。

第七,从湖北省“以钱养事”①的改革实践来看,很多年积累下来的乡镇事业单位的人财物资源在改革中发生了变化,一些乡镇文化事业单位人心不稳,在岗人员的工作态度不端正,没有长远打算和进取心。

二、影响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因素分析

(一)影响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因素

1.影响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需求因素。需求是影响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因素,需求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广大公众对公共文化服务存在需求,另一方面是广大公众的需求能够充分表达出来。具体来说,影响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需求方面的因素包括收入水平、消费水平、教育水平以及公共需求等表达机制。

(1)收入、消费水平的差距导致了城乡居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差异。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当居民收入处在较低层次时,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较小。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会加速增长,同时会增加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在收入水平较低时,居民对文化服务的需求度不如对教育、医疗、社保的要求迫切。伴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城乡居民对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不均衡现象日益明显。

(2)文化教育层次的差别导致了城乡居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差异。文化教育水平直接关系到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个人的习惯、兴趣、爱好同个人文化素质息息相关,表现在文化需求上,除了外在的购买力和有空闲时间外,还要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审美能力、领悟能力、以及参与文化互动的能力。城乡之间的文化教育层次差距,导致了对公共文化的需求不同,农民对文化服务的消费缺乏热情;同时,由于文化教育水平的差异还导致农民需求表达的能力不强,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的积极性不高,对自身的文化需求不能通过合理的程序表达出来。

(3)农民缺乏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表达机制。当前公共文化服务非均等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足、效率不高,很大程度是由于政府与广大农民信息不对称,农民没有畅通的公共文化需求表达机制,而且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意识也比较薄弱,大多农民并未强烈地意识到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缺乏公共参与的意识。甚至很多农民都认为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的事情,与自己无关。这样导致了政府部门几乎不知道农民需要什么样的公共文化服务。而在城市,市民的公共文化服务参与意识较强,而且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如网络、听证会、社会调查、政务热线等形式向政府表达自己的公共文化需求,需要哪些文化服务,对每种公共文化服务的具体要求是什么,政府相关部门根据居民的需求提供“适销对路”的文化服务,这样市民获得公共文化服务的效用就会大于农民。

2.影响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供给因素。

(1)各级政府财权和事权不对称。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时具有天然的信息优势,可以提供“适销对路”的公共服务。但由于县乡两级财政收入规模小,还要承担地方的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环境保护、公共文化服务和行政管理等责任,导致很多地方政府成为了吃饭财政,很难保障农民所需的公共文化服务。

(2)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总量不足。导致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非均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总量不足。在进行财政开支时,不同项目资金需求量及与国民经济的关系有所不同,因而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差异很大。但总体来说,公共文化服务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不高,不利于我国精神文明的建设,不利于消费的多样化、人民生活品质的提高。

(3)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决策程序缺乏群众基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决策一般不是根据广大公众的需求来做出,而是政府采取自上而下的决策程序,根据政府的偏好,由政府官员根据政绩和利益的需要决定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数量和质量,这样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不一定是广大社会公众所需要的公共文化服务,导致政府的无效供给。一般来说大多政府愿意把有限的公共文化资金投入到见效快、易出政绩的短期文化项目上,很少着力于符合社会长远利益、具有实用价值的公共文化服务,普遍注重文化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而忽视软件建设,如图书馆,倘若不增加适合农民特点的书籍,那么,必然导致资金虽投入,但却难以产生应有效应问题的产生。

而在城市,由于信息渠道比较完备,政府官员能够基本了解城市居民的文化需求,所做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决策结合了广大公众的需求意愿。因此,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对城市居民文化需求满足度高于农村居民。本来用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比较少,如果不能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就会造成公共文化服务无效或低效供给。

(二)影响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的因素

1.公共文化服务标准的制定主体内部化。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共参与,有利于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以公民的文化服务需求为导向,避免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因政府“一厢情愿”而造成的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结构的失衡,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公民的实际文化需求相差甚远的状况,而且可以通过公民的积极参与,增强公民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培养现代公民意识,树立公共文化权利的主人翁意识、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从而激发公民的文化创造力,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公共文化服务标准的执行主体单一化。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并不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唯一生产主体,公民对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单靠政府单一供给主体更是难以满足。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有效良方之一就是打破过去政府“大包大揽”模式,在增加公共财政投入、鼓励社会参与的同时,按照市场取向和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以全新的理念和方式构建多元化公共文化服务生产体系,满足民众多元化与个性化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具体而言,一方面,进一步完善支持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经济政策和引导机制,对社会力量举办的公益文化项目在融资、用地、税费等方面给予优惠,同时,放宽、降低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准入门槛,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公益性文化领域,拓宽支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的途径,努力形成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方式多元化的新格局,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保障机制。另一方面,积极培育包括社会团体、行业组织、社会中介组织、志愿团体等在内的各类社会组织力量,保证文化产品和服务能够有效提供。根据公共文化服务的不同性质,采取政府与私人部门合作方式,确立政府作为服务“购买者”“安排者”与监督者角色,以合同承包、特许经营、委托、补助、出售、放松规制等方式,建构政府与私人部门战略伙伴关系,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市场化与社会化进程,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

三、促进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对策

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方面,均等化不是指绝对的平均化和单纯的等额分配,而是在强调城乡、区域、居民之间对公共文化产品具有均等享有机会的前提下,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实现各地人民享有公共文化的基本权利和公共文化服务总效益的提高;另一方面,均等化并不是抹杀人们的需求偏好,强制性地让人们接受等样等量的公共文化产品,而是在尊重人们自由选择权和需求差异的基础上,满足人们的多样化文化需求。

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是促进均等化的突破口。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标志着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开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方案指出:以标准化和均等化为主攻方向,构建覆盖城乡、实用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只是改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结构的一种手段。要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与效率,一方面要依托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另一方面更需要塑造相应的文化价值体系,这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无论是改革公共需求的表达机制、政府的财政体制、公共服务的决策程序,还是避免标准化远离民众参与的情形出现,其根本解决手段就是市场化即将可营利项目交给市场,非营利项目引入模拟市场;服务好不好,群众说了算。如果不能市场化,不能将监控权、评价权交给群众,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将难于落实。

为将湖北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工作推向全国优秀水平行列,可依据不同地区发展水平分梯队建设不同层次的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试验区,并逐步在全省推广。在各级党委领导下,高屋建瓴地协同文化、财政、发改、教育、科技、工信、新广电、旅游、体育、工商、税务等行政部门和金融机构、国有企业、学术机构召开联席会议,建立开放性的公共文化服务合作开发平台,加快形成有利于文化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加强与国内外的思想交流,实现引资创智、引智创资。

(一)树立以“文化民生”为核心的公民文化权利理念

作为任何社会的公民,都有权平等地享有一切与公民文化权利相关的公共文化服务。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进程,其目的在于践行公民平等的公共文化权利,为文化民生的实现提供平等、自由、无障碍的发展平台,为公民进行体格锻造、精神价值改造提供物质条件和技术基础,为实现公民个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树立以“文化民生”为核心的公民文化权利观,不仅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价值支撑,更是推进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的道德基础和力量之源。农民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主体,是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状况的受益者和最终评判者,因此,一方面应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文化需求的表达机制,使农民可以向基层政府反映自己的公共文化需求;另一方面政府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应广泛征求农民的意见,进行调研,如向广大农民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深入基层走访,开通网络和电话热线等等,既可向广大人民群众调查文化需求,又能加强与群众的沟通,使各级政府提供的文化产品,在数量和质量上符合农民的偏好和农村的实际,减少不合理供给,避免政绩工程,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率。另外,应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制度的建设,充分实行村民自治,在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和村民委员会的基础上建立民主投票的公共文化服务决策机制,由全体农民或农民代表对公共文化服务进行表决,使农村多数人的需求意愿得以体现,从而使政府了解农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信息,优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结构,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效率和农村公共文化需求的满意度。同时,需要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外部监督机制和内部回应制度。可在社会各界包括人大、政协聘请义务监督员,组成文化服务监督委员会,作为常设性的外部监督机构。监督机构的意见作为上级考评的重要依据。还要在服务机构内部建立公众意见反馈机制和责任机制。

(二)优化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财政投入结构

财政投入结构的优化对于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具有导向性作用。首先,在清晰界定各级政府职能,解决政府关系“上下不清”问题前提下,明确各级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投入责任。在处理各级政府财政关系上,一方面要遵循财权与事权相匹配原则,使直接面向社会公众、承担主要服务责任的各基层政府具有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能力;另一方面,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使湖北省的财政资金在城乡和地区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强化欠发达地区政府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财力,使各级财政投入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边远山区倾斜,逐步缩小地区之间公共文化服务的差距。其次,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实现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从以促进经济增长为核心转向以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为重点,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始终坚持以服务民生为投入导向,把公共财政资金更多地投入到公共服务领域,为民生创造公正、平等的发展条件,从而体现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之目标。最后,合理确定并不断优化不同种类公共文化服务之间的财政投入结构,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中“软性”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充实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总体来说,就是要逐步建立“城乡和地区均衡-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共服务均衡-不同种类公共文化服务均衡”三个层次的公共财政投入结构,并从总量上与分量上优化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财政基础。

(三)建构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多元化生产体制

现有的文化设施和公共文化产品及服务还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公共文化消费需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投融资渠道不畅通。因而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投入保障机制,发挥公共财政的作用,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就显得尤为必要。公共文化事业单位的投入,要实行项目预算和绩效管理,确保专项文化项目投入专款专用,并发挥最大效益。需要放宽市场准入,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民间资本投入或捐赠公共文化设施,形成一个社会捐助文化的良性氛围和有效机制。进一步鼓励非公有制资本进入国家许可的公共文化服务领域。

发展一批公共文化服务的非公有制微观主体,优化公共文化服务的微观主体结构,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混合微观主体。大力发展各种非营利性民间文化服务组织,包括各种文化协会、非营利性的社会企业等。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市场运作机制。

培育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社区发展机制。社区不仅是社情民意、社会基层各种矛盾和问题反映比较集中的地方,而且也是被“钢筋水泥”塑造的城市和空心化的农村日益包裹和分割成“原子化”个体的公民渴望过上“守望相助、出入为友”生活的精神家园。正是社区所独有的地域性、归属感、亲和性和互等特征,使得以农村社区、城市社区为载体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具有可触及、易获取、可享用等便利简捷特点,进而为社区居民提供了积极参与公共生活的有效途径,从而为公民的体格锻造、价值重塑提供了坚实的发展载体。

通过提升城市社区既面向辖区居民又面向辖区进城务工人员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培育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社区发展机制,推进城市社区内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共建共享,搭建充满生机活力、开放包容、和谐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平台,塑造具有包容性的制度化生存与发展空间。

成立公共文化发展基金,建立一支准社会志愿队伍。适当运用行政动员的方式,配合各种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措施,可尽快建立一支社会文化服务志愿队伍及数据库,还可以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对申报的项目和策划进行评估,筛选入围的文化项目。竞争性投标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可采取合同外包等方式进行。对入选文化项目进行采购、资助和支持,并通过合同管理来执行和完成项目。委托第三方的专业机构进评估验收,确保政府资助的目标要求。

为鼓励推出优质、创新的公共文化服务,需由文化、财政、教育、科技等行政部门牵头,联合科研院所、民企创建有利于激励发明、创作的孵化平台。武汉高校林立、民间资本活跃,湖北可考虑在这样的智力密集区建立省级公共文化服务创新产品交易平台,由各地政府在这里招标,通过该平台撮合智力与资本融合竞标,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市场化进程。

为促成优质、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持续进步,需由科技、财政、证监、税务等行政部门牵头,对孵化成功的营利性文化项目进行上市辅导;对获批立项的非营利性文化项目进行补贴并建立跟踪评价机制;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通过ppp①等形式进行建设。

为新文化传播、新业态发展提供硬件支撑,需由科技、工信、新广电等行政部门牵头,落实党中央“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②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的部署,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标准化合作组织。

为让传统公共文化服务焕然一新、浴火重生,可由文化、教育、科技等行政部门联合高校、社会团体对有发展前景的文化项目进行深耕细作。例如黄石市的文化祠堂建设就是旧瓶新装的成功典范。黄石市市委、市政府在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办发[2015]号)的过程中,将《意见》规定的市、县、乡镇、村(行政村)四级公共文化建设,延伸到第五级――自然村,把公共文化服务纳入“党务、村务、服务、商务、事务”之中,运行有效,惠及全民,深受最基层的百姓欢迎。祠堂本是基层民众祭祀先祖、缅怀故人、追忆过往、劝戒后嗣、留住乡愁的精神阵地,是百姓常来常往的地方。黄石“两镇一区”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在保留祖堂、祠堂原有的祭祀省亲婚丧等功能的同时,着重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让现代先进文化进入文化礼堂;二是强化了优秀传统文化;三是突出了文体活动功能。文化礼堂建成后,由于拓展了功能,适合群众活动的场所、器材增加了,组织服务更健全了。从目前调查的情况来看,文化礼堂建设一般都设有娱乐室、议事室、学习室、图书室、留守儿童之家、会客室、广播室等功能室,有望成为村民们集阅读、学习、教育、议事、娱乐、庆典等功能于一体的场所。

(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绩效评估科学化、规范化

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责任的落实需要以经济投入作为财力保障,但责任的落实程度以及实施效果则有赖于一整套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的建构。在旧有的GDp导向政绩考核思维主导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各级地方政府的应有重视,且由于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性,公共文化服务在各地表现出良莠不齐的非均等化状态。同时,受政府传统的行政逻辑影响,对公共文化服务仍重“投入”轻“产出”,以“管理逻辑”替代“治理逻辑”,以“行政逻辑”替代“服务逻辑”。因此,把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作为衡量各级政府工作绩效的重要指标,以文化GDp的指标设定来纠正经济GDp的不足,建构科学的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体系,强化各级政府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发展动力,是优化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落实公共文化服务责任、提升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和服务质量的有效举措。

(五)改革财政拨款制度,试验“文化券”制度

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在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中,要正确处理好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与市场化的关系,逐步形成在政府主导下,由各种社会组织诸如文化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社区及企业参与的制度框架,并在协商对话中实现公共文化供给。

可以把政府原来直接投入文化部门的文化经费按照人均单位成本折算以后,以面额固定的有价证券(即文化券)的形式直接发放给居民,居民凭文化券自由选择文化活动项目,不再受区域的限制,文化券可以冲抵全部或部分文化消费,文化部门凭收到的文化券到政府部门兑换文化经费,用于支付文化活动开支。这种准市场化的手段既可以保障居民的文化消费被充分释放和自由选择,还可以促进文化领域的竞争和繁荣。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DB/oL].新华网,2015-01-15.

[2]陈立旭.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与效率[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5,(1).

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篇6

关键词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形势分析政策要求

中图分类号:F320.3文献标识码:a

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是指公共组织在基于公民生活娱乐需要的前提下,在全国统一的标准之中,为公民提供基本的公共体育产品和服务。享受公共体育服务是一项公民的基本体育权利,公民的基本体育素质、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精神状态等都会受到与此相关的影响。目前,由于当前我国的公共体育服务发展机制不健全以及各种国家政策具体化实施情况的局限性等多方面原因,还一直未能达到均等化的目标。公共体育主要呈现区域化、城乡化差异。基于此现状,为了实现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本文就郑州市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结合当下我国整体公共体育的发展现状,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和建议,望对郑州市和其他地区今后公共体育发展方面和推进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尽一点绵薄之力。

河南省属于中原经济发展区,近些年经济发展势头迅猛。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城市,更是以昂扬的姿态走阔步前进,并且伴随着郑州经济的繁荣,其公共体育服务的建设项目逐年增加。

1当前郑州市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现状

1.1公共体育服务总体提供规模不够

体育公共服务的缺乏是制约我市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而且这种状况目前未有根本改观。它的提供水平由两个因素决定的。

首先是经济发展水平。改革开放后我国的财政收入一直在大幅增长,但经济能力的迅速提升并没有缓解人民大众对公共体育服务的迫切需求。相较于此,郑州市由于地处中原地带,经济发展比东部沿海地区发展速度较慢,,自身经济为其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没有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基础,但是,近些年郑州市对其公共体育服务的投入力度却明显增大,且效果明显。

其次是公共体育服务的制度制定滞后。政府转型滞后是导致体育公共服务领域政府的越位和缺位状况的直接原因。郑州市公共体育服务整体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主要表现在体育场地设施的缺乏和体育教育、技能培训的缺乏上。公共体育资源无法满足公众最基本的体育需求,这与我国人口众多,公众对公共体育服务的需求现状形成了较大的矛盾。郑州市现有的社区体育设施以及其所具备开设体育项目种类在与2005年11月1日国家体育总局主编,国家建设部、国土资源部批准实施的《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简称《2005年指标》)19种体育项目对比参照中显示,情况虽然比较乐观,但是大部分的体育设施相对集中于少数较为大众化的体育项目之中。例如溜冰、体育舞蹈、窜等场地设施比较缺乏。体育设施的种类还不够全面,从用地规模上来看,在对郑州市居住社区“室内外体育设施用地”调查显示:人均水平分别约为0.087m2/人和0.06m2/人,即使与《2005年指标》制订的室外控制指标0.3~0.65m2/人和室内控制指标0.1~0.26m2/人的下限相比较,也不到其标准的1/3水平,即使与《1986年指标》(该指标没有区分室外和室内)的居住区控制指标200m2/千人相比较,也仅接近规定的1/2水准,体育设施用地的不足可见一斑。另外,在对本社区内的“体育设施满意程度”调查显示:73%以上的居民对本小区的体育锻炼设施“不太满意”或“不满意”。70%的居民认为“设施种类不足”等等。各项调查显示,虽然开展的社区体育项目比较多,但是其用地面积的确不足。导致社区居民普遍认为体育服务设施不到位,从而制约了社区体育的发展。

相比较而言,郑州市已有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一万多人,三千多个健身站点全部配备了社会体育指导员。并且随后启动全民健身志愿服务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城乡社区的“三进”活动,安排高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场馆教练员和优秀运动员上门免费传授健身技巧,并进行体质监测,开展健身讲座。这都为公共服务的制度制定提供了很好的参考。郑州城区拥有35所大专院校,市区有小学172所,初中58所,高中60所,中等职业学校76所,特殊教育学校5所,在这些学校中,室内外体育教学设施配套完善,但只有10%的学校向社会或者社区居民开放。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公共体育资源的浪费,如果加以合理利用,必定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1.2地域、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基础与发展条件本不同,东部沿海地区原本经济发展水平就较高,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政策更是对东部沿海地区倾斜,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限,人为地加大了东西差距。同时,不同地区的群众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教育水平也明显不同。这些差距从根本上决定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的公民在享受公共体育服务方面上存在巨大差异。城市与农村、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公共体育服务工作发展不够平衡,乡村的体育基础设施落后。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以及不断完善下,这一差距增大的趋势还将持续相当一个时期。这一点其实郑州市也是一样,尽管完善了农村公共体育的配套设施,但依旧存在城乡差异化的现状。农村地区公共体育设施的使用率和软件配套措施的显然跟不上城里的步伐。

1.3社区体育设施分布不均衡且场地、器材管理不善

日前大部分居住区没有配套的体育场地设施,许多居住区在最初的设计规划中,都有体育活动中心等规划内容,却没有同步建设,一旦居民入住后,不是体育规划用地被挪用,就是体育场地建设规划不落实,最终受损失的是居民的体育利益。一方面,体育设施的数量远远不够;另一方面,社区体育设施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逐渐遭到损坏。这些体育器材的损坏与产品质量不过关、使用不当造成过高磨损有关。但社区工作人员对体育器材管理不到位是造成损失的重要原因,社区体育设施分别属于街道(乡镇),居(村)委会、园林等小同部门各自管理,管理人员参差不齐,其中绝大部分是下岗或离退休人员,从而造成体育健身设施的管理与服务工作缺乏统一标准与统一规范,许多小区的体育设施由于无人对其进行维护和保养,破损情况很严重。

2实现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对策

2.1加大公共体育投入

公共体育事业的发展是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我国整体国民身体素质提升和更加健康的基石。围绕着这一点,各地方政府应加大对公共体育事业的关注和投入,积极发挥社会和企业的能动性,调动一切可以用于公共体育事业发展的力量,为公民办更多更好的户内户外运动场所。在建好这些场所的同时,政府的职责并没有结束,关于后期的管理和活动组织工作依然可以在服务型政府的工作中得到体现。很多时候,光靠老百姓自觉参加体育活动还是不够的,政府应该有意识的对其进行体育活动的宣传和引导。对于数量的问题,可以考虑让社会和企业的力量参与进来,也可以将学校的体育设施有序的向公众开放。

2.2体育公共服务在保证数量质量基础上兼顾公平

享受基本均等的公共服务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公共服务均等化应作为经济国家政府的基本施政纲领。公共体育建设的公平性就在于在一个大的地域尺度内,在保证整体数量和质量的前提下,向着偏远的农村和经济不发达的地区进行倾斜。比如,郑州市为了实现体育资源的合理公平配置,专门花费较大精力对全市的公共体育资源做了详细汇总并且形成了公共体育的资源配置图,为确保公共资源和合理配置、形成完善的全民健身网络的形成提供了依据。这一点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一些企业的力量进行,比如某一个企业在一个农村建设一个篮球场,政府可以相应的为这个企业提供一些好的政策,同时企业也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宣传的作用并且提高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总之,公共服务的均衡和公平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质量数量得到保证的情况下兼顾公平,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针。

2.3将公众满意度纳入衡量标准

国家要修正以前将地方经济GDp作为考核主要指标的方法,把民生生活幸福指数也作为一项考核标准,构建一个以公众满意度为主要指标的公共体育服务评价体系,这不仅关乎到民众的参与度,更关系到民众在政府政策感召下的幸福度。在建立过程中,区域性和多元性都要作为参考的因素,以便保证公民参与的公平和公正。近年来,全国各地政府部门也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关于将公民幸福感作为考核政绩指标纳入官员考核制度的具体执行办法正在逐步出台。

参考文献

[1]戴永冠,林伟红.论公共体育服务的概念及内涵[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12,31(4):13-15.

[2]肖林鹏,李宗浩,杨晓晨.公共体育服务概念及其理论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97-101.

[3]陈静霜.我国公共体育服务模式选择与供给主体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6):32-34+65.

[4]罗旭.我国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理论与实证研引[J].体育科学,2008(8).

[5]陈喜珍.我国全民健身工程保障体系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1).

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篇7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有益尝试

中图分类号:D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6)05-0187-02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2015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作出了全面部署。

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加大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力度,创新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内容与方式,覆盖城乡的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建成。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总体水平仍然不高,与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必须创新思路,深化改革,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科学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公共文化服务,必须将服务的标准化和均等化作为重要的发展理念,以增强其活力,从而提高公共文化的惠民效益。笔者作为区文化馆业务干部,结合工作实践对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标准化和均等化方面做些探索。

一、标准化、均等化是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手段与目标

《意见》提出:标准化是实现均等化的有效手段。主要是以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导向,围绕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参加公共文化活动等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供给能力,制定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明确政府保障底线,做到保障基本,统一规范。均等化主要是过程和机会的均等,要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为群众提供基本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群众需求相适应的、公平均等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保障好每一名公民的文化权益,让文化的阳光普照大众。

长期以来,广州市在发展公益性公共文化事业、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十几年来,实行政府搭台、群众唱戏的文化服务模式,惠及面广,参与者众。如以“金穗工程”为代表的社区文化演出活动,累计演出上万场次,超过三千万人次参加了活动。在市、区文化馆的组织下,全市大多数街道每周至少举办1次广场文化活动,每月组织1次以上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目前,全市共建立音乐、舞蹈、戏曲、书画、摄影、民间艺术等群众业余文化团队5000多支、队员约20万人。

“羊城之夏”是广州市具有一定历史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2015年的系列活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为目标,力求通过科学的组织把健康向上、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群众文化活动引向基层社区。该项活动每月确定一个主题、选定一个文化广场组织表演比赛活动,一个主题连续一周,参赛团队以全市群众文艺团队为主。位于海珠区滨江路的“周周乐”舞台是组织全市群众文化广场系列活动的主要基地,每周都有群众文艺演出。天河区文化部门近年打造了“尚天河”周末群众文化广场系列活动,让广大群众就近直接参加并充分享受到精彩丰富的文化生活。由广州市文化馆承办了数届的“秀出社区风采――广州市社区团队才艺大赛”,旨在为全市社区文艺团队搭建一个展示风采、切磋交流的艺术舞台,通过比赛提升社区文艺团队的整体艺术水平,展现新时期市民群众热爱生活、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荔湾粤曲乐社(私伙局)的历史由来已久,自1986年荔湾区举办第一届私伙局大赛开始,后来扩大范围由广州市连续举办了几届。私伙局的活动大部分是由街道或有关单位提供场地、设施,乐社除了自娱自乐外,还参与区、街各项宣传、演出及各类比赛。如今,有着“粤剧、粤曲之乡”之称的西关老城区荔湾区,依然是处处粤乐、夜夜笙歌。

这些活动积极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宣传各项方针政策,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为核心,寓教于乐,活跃群众精神生活,一年四季文化活动不断,成为和谐社会的一大亮点。

二、建立公平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

(一)整合文化资源,构建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在基层群众文化服务均等化模式的建设过程中,要重点考虑公共文化服务的结果均等和机会均等,两者也是相辅相合成的,机会均等是实现结果均等的前提条件,结果均等是实现机会均等的必然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建立公平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文化服务。在不同的地区,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在数量质量和服务功能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为了实现基层群众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和均等化,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政府需要积极加大经济投入,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加强对现有文化资源的改造和整合。

探索建立跨部门、跨系统的文化资源共享机制,实现设施管理使用的均等化。建立文化设施资源统筹利用平台,例如将辖区内文化设施的地点、面积、开放时间、功能等具体信息向全社会公布,广大群众及团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申请使用,由所属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统筹安排,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率。文化馆实行场地免费预约使用机制,各基层文艺团队、企事业单位可提出预约,免费使用文化馆各功能室开展文艺活动,实现文化场馆资源的高度共享,保证基层群众在不离开居住地的前提下,获得高品质的文化服务,不断推进基层群众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和均等化。在这方面,广州市及各区的文化馆都做了有益的探索。如市文化馆面向公众免费开放“大家乐舞台”,主题是“文化馆搭台,老百姓唱戏”,只要在艺术方面有一技之长、有上台表演意愿的市民和群众文化团队都可免费报名参加。自2009年开办至今,已成功举办了30多期,累计有200余群众艺术团队参与了舞台演出,有8000余市民群众参与了活动。各区文化馆也都有面向公众免费开放的文化活动场地。

(二)文化队伍建设

要积极发挥省市文化场馆的优势,对基层群众文化进行科学的指导,借助多种文化活动的机会,了解群众对文化服务的需求,保证文化活动的策划和设计满足群众需求,实现资源共享,促进群文活动的标准化运行。还要实现人才交流和互动,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培训力度,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对文化人才队伍开展科学和规范化的培训,为基层群众打造一支标准的文化骨干队伍,提升文化服务能力。

与协会合作是个好办法,可以不断壮大队伍。例如海珠戏曲学会(现改为协会)是海珠文联属下的一个群众组织,是以戏剧曲艺表演艺术为特色的艺术团队。1982年成立,后因种种原因陷入低谷。1997年由区文化馆牵头,对区戏曲学会重新整理,除了保留区专业艺人参加外,还吸收了区辖内的街、镇私伙局、乐社、团队加入协会,从而达到队伍扩大、资源整合、规范管理、不断提高的目的。经过协会的理事会、主席团积极努力,至目前为止,全区共有90个民间私伙局、乐社,南华西街被评为广东省民族民间“曲艺之乡”。历年来由协会举办承办的大型戏曲演唱活动,都有一定的艺术水准和社会影响,群众戏曲队伍多次代表区参加省、市戏曲大赛,屡获殊荣。

(三)有的放矢开展公共文化培训工作

《意见》提出:推进均等化工作的重点是补齐短板、兜好底线,其中包括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加大城市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帮扶;保障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享有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在这方面,广州市和区的文化馆也有不少行之有效的做法。

1.面向基层。以笔者组织指导的海珠区青少年粤剧粤曲培训基地为例,本着弘扬传统粤剧的办学理念,将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社区,从娃娃抓起,从课本剧着手,通过将诗词典故、三字经、百家姓等编成趣味短剧,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使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增长知识。在硬件设备方面,提供必需的场地、乐器等。在软件方面,聘请专业的乐师和表演教师。在文化培训的过程中,面向基层,体现出高度的均等化,例如粤剧进校园、广东民乐进校园等。笔者将重点工作放在文化馆戏剧曲艺中心团队的创办上,寻访海珠辖区内的粤剧、粤曲、音乐名家,到广州各个民间粤剧社团考察,整合全区的拔尖人才定期为街道、社区、小学编排辅导小戏小品。本着一周一街道粤剧剧社调研辅导的原则,一年里笔者去过18个街道文化站26个曲艺社,调研粤曲粤剧在民间的影响,组织策划“海珠区群众粤剧粤曲调演”七场,参演节目90个,参演人数250人,规模庞大,群众积极性高。在比赛巡演中,互相学习交流,使辖区的群众戏曲活动迈上新台阶。

2.面向弱势群体。对弱势群体实施“文化低保”工程,促进群众接受教育机会均等。在这方面,广州市文化馆走在前面。2004年,为体现政府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市文化馆率先专门为贫困家庭未成年子女免费开办了两个艺术培训点(从化及老城区)。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爱心艺术培训班不断发展壮大,在上级主管部门及各区文化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文化惠民公益服务更加广泛、丰富,2013年该项工作荣获文化部嘉奖。现在爱心培训班有六个基地,分别是:从化鳌头镇中心小学农村少儿艺术培训基地,海珠区北山小学、五凤小学、番禺福涌小学、仁宝活动中心的外来工未成年子女艺术培训基地,南沙大稳小学农村少儿书法培训基地。有数千名少年儿童受到专业艺术的熏陶。现在各区文化馆也都在制定本区文化扶贫的措施。

三、探索文化供给“标准化”模式

基层群众文化的服务核心是要是先均等化,因此在加快基层群众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均等化也成为重要的目标。在均等化体系建设中,必须意识到标准化服务建设的重要意义,它是实现均等化的有效手段。在加快基层群众文化标准化和均等化建设中,要了解广大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找出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最大公约数,完善基本文化服务的责任标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目前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明确硬件的建设标准。公共文化设施必须具备公共阅读、文艺创作和演出娱乐的基本功能。针对市、区、街道、社区各级文化服务设施,必须结合当地群众的真实需求,不断完善多种设施功能,进一步规范建设标准,做到设施达标;明确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需要明确服务的内容和服务质量,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相结合;明确文化服务的保障标准。在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过程中,积极组织文化协调小组,加强标准化和均等化组织引导,加强服务保障措施,积极做好人才保障工作。

目前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公共文化服务需求满足不均衡,文化精品创作较缺乏,在财政保障、机构设置、队伍建设、服务内容等方面仍需加强。还要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反馈机制和公众满意度评价体系,加强对各级文化机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考核,制定系统、量化的考核标准等,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深入落实。

四、结语

基层群众文化是我国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国家文化体系的面貌和发展方向,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和均等化的进程中,要坚持正确导向,坚持政府主导,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载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整合多种文化资源,挖掘本地区特色文化及人才,满足大众尤其是省会城市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篇8

内容摘要:十七大报告指出,缩小区域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之一。本文以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经验为例,在分析该区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基础上,从制度设计角度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制度成因优化路径

相对全国乃至全省其他地区而言,浙江省宁波市的基本公共服务处于一定的领先地位。以义务教育为例,宁波市是全国范围较早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乃至十二年免费教育(包括高中三年)以及率先尝试十五年免费教育(包括幼儿园三年)的地区。宁波市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也是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财政补助标准由年人均71元提高到100元,参合农民370万人,参合率达96.5%。宁波市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建设也颇有成效,2007年,宁波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标志着农村养老保障向全覆盖迈进,今后年满18周岁的宁波农民都可以参保,男50周岁、女40周岁以上的中老年农民成为重点参保对象。

宁波市目前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断推进和延伸,江北是宁波大市范围内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相对优先的区域。本文通过分析宁波市江北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中的经验、问题、成因及对策,旨在挖掘其相应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最后说明沿海发达地区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走在全国前列,关键在于不断增加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宁波市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

(一)社会保障事业日益完善

宁波市江北区在继续扩大被征地养老保障覆盖面,对被征地农民实行城镇职工或被征地农民两种形式养老保障的基础上,2008年对未参加社会性保障的具有江北区农业户籍且年满18周岁以上的人员,重点是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5周岁以上的老年农村居民,实行了农村居民养老保障,并对不同类型的参保人员实施政府补贴。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8年江北区出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办法调整意见》,调高筹资标准,提高参合农民的补偿水平,扩大了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增加了健康体检经费,全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60280人,覆盖率达98.4%。并在2007年下拨了1000万元风险基金,率先在省内建立了首个合作医疗抗风险基金。

(二)教育卫生事业日趋健全

为了更好地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加强了农村中小学的标准化建设,江北区的农村中小学标准化达标比例达到了82%;同时,进一步统筹城乡学前教育协调健康发展。设立人才开发经费600万元用于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实行了特级老师、名老师的农村中小学一年以上的支教工程。全面实施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制度,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管理。

深入实施农村健康工作。一方面实行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化改选,完成了2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化改造;另一方面加强社区卫技人员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并继续实施大学生村医行动计划,江北区村医累计已达44名。

(三)进一步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宁波市江北区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实施了“三个一”财政扶助计划。实施了“三个一”财政扶助计划,即每年用3个100万元保障文化健康持续发展。全区共建成村落(社区)文化宫96个,其中市级文化宫41个。加强了数字电视改造,制定区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移方案,启动数字电视传输平台建设和网络改造,数字电视信号已经覆盖全区。

(四)健全农村社会救助体系

在进一步完善以就业援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等分层救助体系的基础上,江北区还出台规定将全体未就业和未享受社会保障的残疾人均纳入补助范围,并提高了残疾人的救助标准。并从2007年6月起实行了对农村困难老人发放生活补助。同时实施了居家养老服务向农村延伸,目前已在11个村、1个农民安置社区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对持有低保、扶助或残疾救助证,生活缺乏处理能力的60周岁以上独居、空巢困难老人,每月可享受200元标准的居家养老服务。

(五)加强了公共服务的延伸

宁波市江北区实行了整体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统一筹划农村道路交通、供水供电、通讯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覆盖全区域城乡对接的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共享。一是开展农村联网公路建设;二是优化城乡公共交通网络;三是重视改水工作;四是加快农村供电、菜市场等设施建设。五是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参照城市社区,建设农村社区全民服务中心。

宁波市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

浙江省宁波市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庞大的系统工程,受二元体制制约,对其范畴、标准以及各级政府职责的研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趋势和问题。

(一)农民需求不断升级

目前宁波市进一步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是农民群众从基本需求向高层次需求转变。目前,宁波市广大农民群众过上了相对比较宽裕的生活,对农村公共服务的需求也从基本需求逐步向追求生活品质、社会公平等较高层次转变,要求提升现在公共服务的质量、进一步改善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医疗保健、治安管理以及自身发展的愿望比较强烈。二是政府面临着不断增加的公共服务供给压力。地方政府新增财力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有所缓减的现实情况下,再加上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特别是建设用地指标的严格控制,使许多涉及到土地的公共服务项目难以有效实施,制约着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三是多元供给机制研究探索不足。到目前为止,宁波市仍然以政府投入为主,缺少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共产品供给的实质性有效举措,哪些领域应当由市场运作、哪些领域应当由政府投资不明晰,公共产品多元供给机制尚未形成。

(二)村级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压力越来越大

近几年来,村级组织在想方设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根据收入状况,因村制宜为村民提供了大量直接、有效的村级公共服务,但负担沉重。主要表现在:一是村级集体可用收入增长缓慢,而公共事业开支大幅度增加。二是村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日常管理维护成本大幅度上升。三是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社会福利事业逐步完善。

(三)行政管理体制尚未理顺且事权、财权不对称

由于县(市)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尚未理顺,财权上交、事权下移,哪些农村公共服务该由县(市)级政府承担责任,哪些应由乡镇政府提供尚未理清。乡镇政府包揽农村的行政事务,其履行事权所需财力与可用财权不对称。一方面,税费改革取消了“村提留乡统筹”,但乡镇(村)社会公益事业建设资金相对缺少;另一方面,乡镇(村)的公益事业支出大幅度增加,诸如卫生保洁、民防综治、合作医疗等,而转移支付比例低且数额小。

(四)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方面的差距依然明显

受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薄弱,农村现有的公共产品成本,只能是相对城市低层次的温饱水平,与农村居民的愿望相差甚大。一是在投入方向上,重城市轻农村。二是在教育事业上,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尚不均衡。三是农民群众的“三怕”心理,印证了城乡公共服务的差距。“看病贵”,农民群众害怕生病。“学费贵”,供一个子女上大学,每年花费1万元左右,相当于一个农民一年的纯收入。“托老养老难”,害怕自己老了没人照顾,“空巢老人”现象比较普遍。

宁波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的制度成因

从现实情况分析,宁波基本公共服务存在着供给水平仍然偏低、区域分布仍不均衡、配套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追根溯源,这些与治理理念、制度设计以及财政支撑等制度性因素有关。

(一)“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治理理念导致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经济发展为中心及相应的政府投资驱动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固化了政府公共支出结构,限制了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能力,造成了各级政府公共服务提供偏好不足。各级政府为了发展经济这个中心任务,相应的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经济建设领域,从而忽视了自身的公共服务职能。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放权让利制度及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在给予地方更多自灵活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加剧了地方政府支出偏好的偏差程度,政府进行公共投资的意愿加强。1998年至2004年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造成了我国政府投资驱动式的经济发展模式,由于公共服务的缺失和水平不足而导致体制性消费约束,无法摆脱消费难以启动、内需难以扩大的制约。因此,在政府财政支出结构上出现了公共服务提供不足―体制性消费不足―政府投资固化―公共服务提供不足的恶性循环,造成了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局面,而无力实施需求导向型的公共服务提供模式。

(二)城乡二元体制导致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

由于我国在相当长一段时期里受限于经济和社会资源的匮乏,强调效率优先的原则,实施城乡非均衡发展战略,因而拉大了城乡差距、形成了城乡二元的经济社会结构。在此背景下,宁波市各级政府长期以来优先把公共财政、社会资源更多用于城市公共产品的供给,而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投入尚显不足,从而导致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的失衡。尽管宁波市近些年来加快了公共财政支出结构调整步伐,加大了对农村公共产品转移支付力度,但由于形成的历史欠账巨大,再加上难以从根本上消除城乡二元体制,在短期内改变不了城乡公共服务不均等的窘境。

(三)公共财政体制仍不够完善

目前,宁波市公共财政在公共服务均等化中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表现为:城乡二元的财政结构仍未根本消除,公共财政有时未能体现公平性特征,反而产生一种逆向调节效应,进一步扩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财政支出结构仍不完善,教育、医疗、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的供给支出尚显不足;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目标定位不够突出、运行不够科学、总量依然不足等缺陷;财政法治化程度不够高,动态监管力度不足,降低了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和公平化程度。

(四)公共服务参与渠道不够通畅

公共服务的多元供给机制研究探索不足,到目前为止,宁波市仍然以政府投入为主,缺少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共产品供给的实质性有效举措,哪些领域应当由市场运作、哪些领域应当由政府投资不明晰,公共产品多元供给机制尚未形成。

当前,我国社会结构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政府社会管理模式还不能适应这种变迁的要求。长期以来,政府“单中心”治理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社会资源高度集中,公共服务领域的行政垄断、事业单位垄断、国有企业垄断普遍存在,把社会资本、民间资源排除在公共服务领域之外,导致社会组织缺乏生存和发展的土壤,社会中介组织或第三部门还未真正成为政府职能转移的有效载体。

按照公共选择理论,忽视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无疑会极大降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社会团体等民间组织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影响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的覆盖范围、数量和质量。

宁波市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路径

(一)尽快树立以公共服务为主导的执政理念

树立以公共服务为主导的执政理论与党中央的政策相符。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符合和谐社会建设的需求、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推进,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有效途径;在经济发展遇到困难的情况下,更要加大改善民生工作力度,多渠道扩大就业,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教育和医疗服务水平,切实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宁波市把加强政府公共服务建设的重点放在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尤其要注重优先发展教育,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用加强制度建设来确保政府工作重点投入到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上来。重点是加大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投入制度;加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投入制度;坚持和完善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制度;科学、民主的行政决策制度;适合国情的公共财政预算制度;科学有效的社会危机管理制度;政府行政效能监察和绩效评估制度等。公共服务制度的创新还必须与企业制度、金融制度、投资融资体制以及财政税收等其它制度的创新相联系,逐步形成系统、相配套的现代公共服务制度。

(二)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服务绩效考核机制

目前,宁波市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全社会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良好扭转趋势正在加速形成,作为沿海发达地区如何在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走在全国前列、做出表率,关键在于不断增加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建设层次。

强化对各级政府和各部门的公共服务行政问责,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绩效评估,制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做好年度评价工作。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考核。对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年度实施情况,每年进行督查评估,并分别纳入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和省政府一类目标责任制考核。

(三)改革完善公共财政制度

首先,宁波市应建立以公共事业为导向的公共财政支出体系,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使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农村公共服务领域。同时,将过去乡镇预算外资金、自筹资金和统筹资金全部纳入乡镇财政管理,增强乡镇财政能力。其次,要深化宁波市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支撑体系,逐步扩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的稳定资金来源。最后,合理调整和改善宁波市财政支农资金的支出结构,加大在教育、卫生、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

宁波市需要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机制,特别在当前,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应重点向落后地区、农村基层倾斜,提高落后地区、农村基层政府财力,以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鉴于宁波市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单纯依靠纵向转移支付很难缩小不同地区的财力差距。需要结合宁波市新阶段主体功能区建设,建立较为合理的市域各区域的利益补偿机制。

(四)健全市县两级政府分工负责机制

首先,依据公共产品公益性涉及的范围,明确划分政府的事权。受益范围辐射整个市域的公共产品,由市级政府统一提供;受益范围主要是局部的公共产品,由相应层级的地方政府提供;具有利益外溢性的地方性公共产品则由市级政府和各个受益的县级政府共同提供。在此基础上,按照财权与事权相对称的原则,调整市县两级政府之间的财权分配格局。

(五)创新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宁波市应当遵循公共产品供给的基本规律,探索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适度竞争、监管有力”的现代公共服务体制,逐步消除行政垄断和市场垄断,破除现行非营利机构管理的双轨制,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机制,要从根本上改变公共产品城乡二元供给制度,建立城乡统筹的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向农村和城市居民提供均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改变农村公共产品主要由农民自己供给、城市公共产品则由政府负担的不合理现状,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宁波市应加快健全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相关政策,对提供纯公益性公共服务的非营利法人可实行全额的财政补贴,对准公益性的非营利法人可实行部分的财政补贴。同时,着力构建和谐互动的政府与社会合作伙伴关系,逐步改变公共服务供给的垄断局面,推行公开采购制度,以市场机制为杠杆,在私营部门、非营利部门等组织参与竞争中完成公共服务的供给,从而实现促进社会组织壮大与提升预算资源使用效率的“双赢”目标。

参考文献:

1.浙江省发改委课题组,加快浙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2008年6月11日,drri.省略/news_view.asp?nnewsid=435

2.马晓河,方松海.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现状、问题与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05(4)

3.孔祥智,李圣军,马九杰,王明利.农村公共品供给现状及农户支付意愿研究[J].中州学刊,2006.7a(4)

4.李强,罗仁福,刘承芳,张林秀.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最需要什么样的公共服务―农民对农村公共物品投资的意愿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6(10)

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篇9

>>卫生监督机构促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做法穆斯林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探析流动人口计生公共服务均等化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浅谈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和探索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实困境及政策建议鄂渝湘毗邻县(市、区)流动人口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区域合作研讨会在湖北来凤召开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政策环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浅议青州市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刍议新医改形势下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问题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服务均等化的现实困境及政策建议孟州市开展流动人口均等化宣传服务活动关于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的调查思考加大基层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江苏省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实证研究自治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研究推行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性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建设工作提高群众健康保健水平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困境与对策研究江西省六县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施情况解析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2017-02-28.

[3]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n].人民日报,2015-10-30.

[4]“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n].人民日报,2016-10-26.

[5]国务院.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DB/oL].http:∥/zhengce/content/2017-03/01/content_5172013.htm,2017-03-01.

[6]郭静,翁昊艺,周庆誉.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8).

[7]岳经纶,李晓燕.社区视角下的流动人口健康意识与健康服务利用――基于珠三角的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14,(4).

[8]FranBaum.thenewpublicHealth(2nded)[m].London:oxfordUniversitypress,2002.

[9]worldHealthorganization.HealthpromotionGlossary,wHo,Geneva,1998[DB/oL].http:∥www.ohprs.ca/hp101/toolkit/gloss.htm#publichealth,2017-02-13.

[10]曾光,黄建始.公共卫生的定义和宗旨[J].中华医学杂志,2010,(6).

[11]蒲川.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实施策略研究――以重庆市为例[J].软科学,2010,(5).

[12]秦华金.公卫服务均等化重在居民平等获得[J].中国卫生,2012,(10).

[1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DB/oL].http:∥/jrzg/2009-04/06/content_1278721.htm,2009-04-06.

[14]卫生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DB/oL].http:∥/zwgk/2011-05/24/content_1870181.htm,2011-05-24.

[15]流动人口卫生和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工作方案[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4,(1).

[16]陈海波.流动人口将均等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n].光明日报,2014-11-25.

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篇10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

3月1日,《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法律。这部法律奠定了公共服务设施的法律地位,也为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法律保障。

一、充分认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基a性地位

没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就无从开展文化活动,文化建设就会失去支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特点,决定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基础性地位。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大众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基本属性是“公共”性,其所建设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不是面向某一个特定人群的,而是面向广大群众的,是为广大群众提供服务的。尽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地方一些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等受利益的驱动,采取了一些收费措施,但是其公共属性并没有变。《公共服务保障法》要求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原则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这是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公共属性的法律确认。

公共文化设施的政府主导性。近年来虽然一些地方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但每个地方的公共文化设施仍然大多由政府投资,这是政府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没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这个支撑,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就缺失了有效载体。政府主导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也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性质决定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明确规定“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点明了公共文化设施的基本定位。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公益性。一定的文化,离不开一定的载体。我国刚刚实施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明确规定:公共文化设施是“以满足公民的基本文化需求为主要目的”。如果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严重不足,人们的精神生活的满足如果只能到歌厅等娱乐场所去获取,那么人们的精神生活就会过度扭曲,就会严重背离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属性,用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统领文化建设就会成为一句空话。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发挥的作用难以估量。

二、当前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是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当前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分布不均衡。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同时,建设了一大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如嘉兴市各乡村都建立了图书馆、阅览室、文化艺术活动中心、文化礼堂等公益设施。但是客观来说,仍然存在着严重不均衡,大多集中在大、中、小城市,图书馆、博物馆,各种文化中心、艺术中心应有尽有,广大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却严重不足,一些地区的县图书馆不仅资料残缺,而且设备老化,文化设施成了摆设;有的乡镇、村甚至连一个像样的阅览室、图书馆都没有,更谈不上美术馆、体育馆等专业性公共服务设施。

(二)政府投入不够。虽然嘉兴这样的发达地区由于政府投入大而公共文化设施比较健全,但是对大多数地方政府来说,受片面的政绩观影响,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长期得不到重视,地方政府热衷于把时间和主要精力放在抓项目、抓资金上,而忽视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使得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长期处于边缘化位置。由于投入不足,有些乡镇文化站基本陷入空闲状态,村级文化设施更是聊聊无几,没有阅览室,更没有文化活动中心,农民的文化活动大多处在自发状态。

(三)公共文化设施过度功利化。如一些地方的文化宫承包给个体经营,有的青少年宫成为从事家教培训的主要租住对象,甚至有的博物馆、纪念馆等场所也对外实行承包。2011年,就有淮安同志纪念馆的鱼塘被承包给个人的报道,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更为可怕的是,一些主管部门对此听之任之,不制止,不纠正。此种风气不遏制,会严重败坏公共文化服务的声誉,侵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肌体,更会偏离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

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基本对策

根据《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承担着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传承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民文明素质的重任,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不仅是法定要求,也是我国建设经济强国、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一)加强各级政府的主体责任。公共文化投入不足,实质上是重视不重视的问题。应当从根本上解决过去那种“GDp”论英雄的考核机制,按照“新发展理念”要求,把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到对各级政府、各级干部的考核中,纳入到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纳入到每年各级政府的工作报告,经同级人大通过,成为政府的法定义务,成为对同级人民代表的承诺,切实强化各级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中的主体责任,让同志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上提出的“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真正落实到各级政府的头上,完不成任务的板子也打到各级政府的头上。

(二)建立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参与机制。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为目的,那么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上就要让广大人民群众说话,让广大人民群众有表达文化需求和参与决策的相应机制。文化管理部门可以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形成固定的民意搜集机制,让所建设的公共文化设施真正贴近群众需求。同时,建立决策参与机制,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中,要让群众代表参与,在相关的咨询机构中,要有一定数量的群众代表,使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真正能够做到按照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传统增加多元供给。

(三)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我国目前在许多经济领域已经对国内外投资放开了限制。基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特殊性,在坚持政府主导的情况下,应当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并在税收、收费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参考文献:

[1]李阿萌,张京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研究评述及展望[J].规划师,2011,(11).

[2]张慧.改进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