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教育学基本原理知识点十篇教育学基本原理知识点十篇

教育学基本原理知识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48:58

教育学基本原理知识点篇1

论文摘要: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承载着帮助和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时代使命。然而,由于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实践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使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之“应然”未能顺当地转换为教育之“实然”。因之,必须从提高教学整体认识、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师职业素养等方面采取有效举措,以期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一、问题的缘起

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承载着帮助和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其理论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时代使命。尽管当前高校进行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和开展的与之相关的各项研究在实际工作中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使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之“应然”未能顺当地转换为教育之“实然”,从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就尚未能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功能。因之,审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现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探讨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效益的有效举措,是摆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实际工作者面前无法绕开的现实课题。

二、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所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的效益,一般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状态与实际结果同其所承载的时代使命及其教育目标之间的重合程度[1]。高校不是一方孤立的净土,教育实践中影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效益最大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对一名清醒的教育工作者来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际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首先,以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当前大部分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师仍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传授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只停留在一般化的范畴、原理的层次,由此形成了填鸭式的满堂灌输的局面,使原本充满生命活力、充满智慧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变成了一堆现成的结论和僵死的教条。单一的以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视学生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难以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遑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内化为追求高尚人生价值的自觉信念。因之,只有改革和创新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应用启发式教学代替简单的一味灌输,才能满足日益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目的和内容的要求,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承载的神圣使命。

其次,知识化的教育理念遮蔽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育人功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仅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砥砺个体全面发展、丰富自身素养的重要精神动力。即是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过程中具有其独特的教育功能,它是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坚定政治方向和提高自身德性水平的重要理论依据和思想指南。然而,囿于知识化教育理念的偏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并没有完全实现其“应然”的教育功能,突出表现是其教育教学的育人功能被遮蔽了。因为这种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化的教育理念固然能够解决学生认知层面的知识传承问题,然而它却无法解决学生将理论知识如何升华为内心信仰并付诸实践的根本问题。本来教书育人是教育的两项基本功能,但我们必须明确:教书是育人的手段,育人是教书的目的,育人是第一位的。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化的教育理念舍本逐末,颠倒了教育两项基本功能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实践中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问题。

再次,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主动参与性不强,创新能力不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存在的知识化教育倾向,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以课堂教学和课堂讲授为唯一形式,缺乏灵活生动的多样性,忽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必然导致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习积极性不高,抑制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并且对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不大,更难以起到帮助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作用。因之,变单一的教师讲授为师生双向交流,变被动式教学为主动式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是发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功能价值、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效益的重要途径。

三、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效益的举措

面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中存在着的严峻现实问题,我们必须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效益的有效举措,以期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首先,提高教学整体认识。成功的实践有赖于科学认识的正确指导。要取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的最大效益,必须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的各方面有足够的认识。其一,必须明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所揭示出的普遍的客观规律的理论表述所形成的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的科学体系[2],它对于帮助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具有重要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意义。为此,高校进行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必须保障其所需的基本的人、财、物等教育资源;其二,必须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两种错误倾向有清醒的认识,即一是如上所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化教学的教育理念,其结果是将原本有血有肉、丰满充实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变成了干瘪的概念、原理的诠释;二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当作一场政治运动来对待,其结果是教学中存在的我说你听、我教你做的表象掩盖了实质问题的解决;其三,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对象要有正确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当代社会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更新一日千里,社会生活的日新月异使当代大学生的逻辑起点和历史高度远胜过上个世纪,其思想理念、思维方式、学习兴趣,对知识的接受方式都具有自身鲜明特点[3],加之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趋于务实,存在着多元化发展倾向。因之,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对象呈现的一系列特点而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之策也是不容忽视的。

其次,创新教学模式。教师讲授不应该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惟一的教学模式,我们应该借鉴其他学科一些比较好的教学方法,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现状,探索出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在方法上,应改变单调乏味的说教为多种方式并举。可以尝试用师生对话、分组讨论和专题讨论的形式。以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为基础进行教学也可以采用。比如,针对由于西方对拉萨“3·14”事件的歪曲报道以及北京奥运火炬在法国传递遭到无理干扰而激起全世界华人正义声讨的事实,我们组织学生进行“爱国更需要激情/理性”的课堂辩论赛,通过辩论,学生既对分子的丑恶行径以及资本主义制度的实质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又对爱国主义的内涵有了更加准确的领悟。实地参观、生活实践调查等都可以用于完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的有效手段。此外,根据教学实践需要,适时向学生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前沿问题,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

再次,丰富教学内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材不可能囊括生活世界中新鲜活泼的所有生动事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生活世界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以丰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内容,增强其时代感、生命感和立体感。教师可以根据国内外形势的重大变化,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把中国发展和世界重大问题充实到教学中,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洋溢着浓厚的时代气息。此外,教师也可以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设置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比如,在学习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人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这一教学内容时,结合医学生的特点,我们发动学生广泛查阅医学人文精神、医学人文素养之于医务人员的重要性,并撰写学习心得,从而使他们明确精湛的医技与高尚的医学人文素养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对医务人员来讲二者是缺一不可的。这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育人功能。

最后,提升教师职业素养。教师是教学实践的主体之一,在教学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因之,教师的理论功底、教学水平、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起直接作用。只有具备一流水平的教师,才能有一流水平的课程[4],因之,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系统中的活跃因素——教师的影响力也不可忽视。教师以自身良好的职业素养熏陶、感染学生可以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效益的最大化。我们认为,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优化知识结构,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内容的深化成为可能。就目前教师的知识结构来看,还难以适应教学要求,其原因不在教师本身,而在于我国长期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存在欠缺和对马克思主义学科从整体上建设不足,过去只是分门别类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5]。由于现在的教材是从整体上对马克思主义的把握,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和研究,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教师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以自身良好的德性和高尚的马克思主义精神境界影响带动学生,激励他们养成高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素养。

参考文献:

[1]时统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效益探析[j].学理论,2010,(8):121.

[2]张云飞.试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科内涵和建设思路[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3):25.

[3]杨红,邱世绪.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改革的思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4):265.

教育学基本原理知识点篇2

原称“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教育学中的基本理论问题,探求教育的一般原理。它为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教育改革提供综合性的研究成果。教育学原理是教育中的基础学科,为其他二级学科提供理论观点和思想方法,为研究各级各类教育提供理论基础。

教育学原理是整个教育学考研的基础,占分比重达到1/3,要想在考研中夺得高分,必须要对教育学有一个整体的理解,那么这个理解来自哪里呢?对教育学原理的整体把握是理解教育学的基础。同时,教育学原理与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科研方法都有相应的联系,涉及到了教育学的各个分支,是认识整个教育学的前提,因此,对教育学原理的把握是整个教育学考研的重中之重。

我们可以把教育学原理整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教育学以及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包括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教育学的发展阶段;教育的概念、教育的本质说、教育的起源说、教育的发展历程等。第二部分,教育对人和社会发展。包括教育与生产力、政治、文化、科学、人口等的相互关系;教育变革的相关影响因素;遗传、环境、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人的个体性对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第三部分,教育目的和教育制度。包括教育目的的概念、主要理论、培养目标;教育制度的概念、我国的学制、现代化教育制度的改革。

第四部分,课程和教学。这一部分是教育学原理的重头戏。主要包括课程的相关定义和类型学说;课程计划、目标以及实施、评价等;还包括教学的相关定义和各种理论流派;教学过程、模式、原则以及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第五部分是德育和师生关系。这一部分包括德育的概念、过程、原则、方法和德育途径和各种德育模式;教师的概念以及劳动特点,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师生关系的特点和师生关系建立等内容。

二、中外教育史

中外教育史是教育学综合统考重头科目之一。针对中外教育史,重在抓线索——考生要特别注意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纵向上,要理清按照时间顺序事件发生的脉络,横向上可以将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进行对比,帮助理解。同时重分析——研究历史的作用往往是为了更好地指导现在,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切不可孤立地学历史,而应注意分析和评价,同时注意积累分析评价的思路及要点。

中外教育史的内容脉络非常清晰,主要有六部分:中国古代教育、中国近代教育、中国现代教育、外国古代教育、外国近代教育、外国现代教育;这些内容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分类角度去把握。比如按照地域可以分为“中国教育史”(前三章)和“外国教育史”(后三章);也可以按照时间分为古代教育(一、四章)、近代教育(二、五章)、现代教育(三、六章);还可以从内容的角度分为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用这两条线索来引领中外教育史的复习。

针对中外教育史,复习方法指导为:

1.从宏观到微观:由于这部分内容属于历史性内容,因此考生一定要理清时间发展的顺序,树立回溯历史的整体感。建议考生在复习时采用讲解或口述的方法。复习的思路:整部分——各章节——各知识点。

2.理清知识的层次:知识的层次既体现了知识在整个教育史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也指明了考生复习时应当倾注的关注程度。所以理清知识的层次很重要。按照学习层次的要求我们将其具体分为识记和理解两大类。复习时各个知识点应当把握到什么层次,做到心中有数。

3.注重比较和联系:由于是教育史,这里需要特别提醒考生:注意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纵向上,要理清按照时间顺序事件发生的脉络,横向上可以将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进行对比,帮助理解。也需要考生在解答习题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发现,找到更多的可比较的“点”。

三、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介于心理学与教育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主要研究学生如何学、教师如何教以及学教之间的相互作用,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并据此创设有效的教学环境,如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活动的安排、师生互动过程的设计与学习过程的管理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主要包括:1、教育心理学概述2、心理发展与教育3、学习及其理论解释4、学习动机5、知识的建构、技能、品德的学习6学习策略理论。其中,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学习的基本原理(包括联结派、认知派、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学习动机理论、学习策略理论、智力理论与创造性的培养和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是重点章节。

对于教育心理学的复习要做到以下三点:一要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实验事实;二要理解和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对教育工作的启示;三要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理论,并能够运用其来说明和解释有关的教育现象,解决有关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

教育心理学算是教育学大综合中较为抽象和难懂的一个部分,在复习时建议大家结合自身的学习经历和一些教学案例来体会和理解各种原理。另外,还有一种方法大家可以采用,即“树形图法”。在复习时,可以选择一本较有代表性的教材(较的是北师大出版的由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通读全书后,理出主要线索。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涉及到哪几大方面的问题?每一个大问题下又涉及到哪些主要内容?每一个内容中关键的知识点是什么等等。依据这些问题,可以画一个树型图,帮助你理解“树干”与“树枝”、“枝叶”等的内在关系。然后,依据这一树型图,再参考其它书目,对这一图式做作一步的充实完善。

四、教育科研方法

教育科研方法具有1、内容繁杂,知识点多,彼此独立的特点;2、注重程序性和操作性;3、应用性,强调与实践问题的联系;4、教材的多样性和观点的差异性的特点。因此学习教育科研方法,需要基本概念有精确把握的基础上,与实际联系起来,通过案例的来学习,同学们可以自己找一些教育研究的例子,亲自分析评价,将概念放到一个具体情景中体会。

教育学基本原理知识点篇3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科学化;定位;积累;

作者:孙其昂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重要的要素、现象、成果,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人辛勤耕耘的智慧结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重要载体。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为对象,可以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进程,由此总结过去、预见未来,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规律,对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和实践也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作为课程,它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中一门核心课程;作为知识体系,它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部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它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整体只是“一个点”,它可能为此而被淹没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整体中而不为人们所注意。然而,见微知著,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基石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设立30余年,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建设的时间更长些。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作为知识积累、专业实践、教学实践,已经形成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和实践经验,有许多值得总结,也需要总结。通过总结反思,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学科、专业、文化提供经验和知识,可以更好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一、两次科学化回顾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科学化是一个历史过程。笔者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材为基本依据,从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材所运用的学术观点、知识形态、逻辑形式进行分类,大体分为3个阶段,称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三次科学化。

第一次科学化,伴随改革开放初期提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时间为1978-1991年。在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观点指导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建设。以编著思想政治工作概论为标志,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思想政治教育概论到思想政治工作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等,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从党的工作到专门工作、从经验总结到理论阐述、从零碎整理到系统阐释的变化,相对于以往,这是思想政治教育质的飞跃。这个阶段有了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的自觉,其成果具有“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历史经验总结和知识形态,有正式出版的教材,也有内部印出的讲义。《思想政治工作概论》(张蔚萍、张俊南,1983)是这个阶段的起步,主要教材有两套,一是国家教委组织编写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系列教材》(1991),二是中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组织编写的《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丛书》(1991)。

第二次科学化,伴随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设立,时间为1992年至今。这个阶段的特点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研究,编写相应的教材,这个阶段不仅有再版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工作概论,出版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系列《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还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专著,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专题研究著作(如以张耀灿等学者编著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邱柏生等著述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新论》、思想政治教育博士论文基础上修补出版的专著)。这个阶段的特点是较第一阶段更加系统化、理论化,有较高质量的学术性。《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是这个阶段的标志性成果。

第三次科学化,应在前两次科学化基础上向前发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科学化达到新水平。理论上讲,这个阶段应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设立30年(2014)作为节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质的突破。不过,至今为止,还未看到具有这个阶段特征的标志性成果。

第一次科学化的特点是总结思想政治工作实践经验,从经验中提炼出实践理性,建立起思想政治工作原理概论体系。这是“创立”意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科学化,理论体系明显具有党性、政策、工作、经验、实际等特征。这个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具有“原创性”,它们本身不仅是一种开拓,万事开头难,而且具有基础意义,为后继工作提供了样本和知识积累。第二次科学化是自觉科学化,明确指向原理化,自觉运用科学研究方式,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理论化特征。在这个阶段,第一次科学化阶段的那种“党的工作”特征明显淡化,借鉴其他学科的痕迹比较明显,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从第一次科学化到第二次科学化的转型。

经过两次科学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有三条线索且有三种结果。第一条线索及其结果是政治工作线索,保持军队政治工作传统,政治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是打胜仗,有战斗力,强烈的政治工作特征。第二条线索及其结果是思想政治工作概论,主要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群思想政治工作,这个科学化过程中断了。第三条线索及其结果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改变了“方向”,从广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学原理进入了狭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工作)学原理,甚至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目标指向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素质,成为育人原理。

总体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科学化是从工作原则到教育原则,再到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过程。从现状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科学化从框架到范畴,从层次到视野,至今未能超越“传统”,缺乏形而上加工,缺乏除了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以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性概念,至今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学独有的范畴,对哲学社会科学缺乏充足的知识贡献。对此,余仰涛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学要成为科学理论,就应当具有科学理论的要素、特性。然而,从思想政治工作学的现状来看,这些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1]15表现为科学理论特征不明显,科学理论的要素尚未完全生成,思想政治工作学还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1]15-19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知识单元构成,总体上看比较宏观、粗放,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做细致、精准的阐释,缺乏语言准确、论证细致、逻辑严密的加工,各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命题之间体系化、论证及阐释的严密性都不足。知识所反映的社会现实还比较单一,不能满足多样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需要。第三次科学化要做的突破,需要以强大的哲学思维改造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重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知识框架”,力争建构理想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第三次科学化,应是学术、知识、逻辑、专业等意义的科学化,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学知识体系的原理体系。第三次科学化还没有开始,但已经出现内在的冲动,体现为学者们的自觉意识,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及其成果为对象进行反思,提出了种种设想。

二、第三次科学化定位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科学化,实现从第二次科学化向第三次科学化转型,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建设,具有知识生命意义。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科学化发展,有诸多基础问题需要探讨和厘清。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还须进一步定位。对此,沈壮海提出了编写“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六条原则,即以宏观视野、原理定位、时代特色、中国属性、教学逻辑、创新思维的有机统一为贯穿教材编撰全过程的基本原则,[2]具有总体指导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三次科学化定位涉及诸多方面。总体而言,要做总体设计和战略规划,这也是顶层设计,是后继操作或实施的框架。这里有三个问题需要明确定位。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功能定位。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功能,就其知识论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属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实践的基础知识,它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其他知识的源头。现阶段常常对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等都发生争议,追索其源头,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即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还没有对这些基本问题说清楚。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的符号,它是社会领域中能不能站立起来的常识基础和科学基础。若将这一命题转换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之间的关系,那么可以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及有效性的原理基础。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务活动、管理活动、领导活动和社会活动,以及文化传承和国际交流中,实际工作者之所以感到为难,缺乏说服力,从知识(原理)的基础而言,源头就在这里,就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能不能给予科学性(即思想政治教育学性)的支援。相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工具,是一项工作或一种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及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并不生产马克思主义知识,主要生产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知识,是以传播、应用马克思主义为主要职责。经常探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部二级之间的关系,分清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其他二级学科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部的定位,与此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要为所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政治宣传及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形态定位。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用于或服务于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其目标是传递内容,让人接受、内化、外化这些内容,达到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自成体系,它既有内容,又有形式,构成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这里的内容,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内容;这里的形式,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形式;有什么样的内容,应有什么样的形式,二者是统一的,内容和形式构成知识共同体。内容与形式不可分离。由此指明,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内容,并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其他五个二级学科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提供形式,而其他五个二级学科是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要提供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服务的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既要在总体上提供所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及宣传、教化的原理,又要分学科提供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即各个二级学科内容的形式。在这个意义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具有“普遍职责”。现阶段存在着内容与形式分离的现象,似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仅仅“自顾自”,这与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形态定位有关。或者说,这与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形态定位还不清晰有关。这是编写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前提。明确这方面定位后,才可以合理筹划和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写作。

三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目标定位。这可以概括为三个“像”。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要“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样子。这是指专业性,它代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应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知识的专业特征,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的标志。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不是一个独立的专业,这个专业能不能站立起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能不能为人们和社会提供专业化知识,以此为重要体现。这也是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困境。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设置与思想政治教育改进加强相关,而改进加强要依靠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去做,这样,就当时的设想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能不能为人才培养、队伍建设提供原理,应成为评价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科学化的首要指标。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要“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样子。如果还没有或暂时无法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标准,可以参照其他学科的“原理”进行比照,编写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那样的原理。现阶段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总体上属于粗线条的原则,是在原则尺度上稍有展开,变成了“原理”。实质而言,还难以说它们是“原理”。再次,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要“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知识”的样子。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源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思想政治工作概论源于党建理论,后来加进(或者说借鉴)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知识,前者是“理论”化形态,后者是“外来知识”形态,缺乏融入内部,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知识化。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存在着“去传统”、概念冲突、观点武断等现象,科学性、学理性不足。“去传统”指的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元素越来越少。概念冲突指的是针对同一客体,用了不同概念,发生冲突,没有厘清。例如,教育者、教育对象与主体、客体之间。观点武断指的是缺乏说理和逻辑导入,用提要求的方式“阐述”“原理”。这种表述,使阅读、听讲者容易发生内心的抵触,更无法吸引、感化读者。

第三次科学化,就是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定位“新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三、第三次科学化思路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科学化,即启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三次科学化,既任重道远又时不我待,须大力推进。在变化和充满风险的社会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实践,迫切需要新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需要运用社会、历史、系统的思维,将回到起点与面向未来相结合,立足专业与立足社会相结合,利用已有成果与开拓创新结合,对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体系(框架)等内涵、外延等最基本的问题,进行再认识、再研讨、再定义、再抽象,争取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突破。启动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三次科学化,应做到五个“坚持”。

(一)坚持科学性

科学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第一属性。科学性是全面的科学性,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知识、生产方式、评价方式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是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反映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思想政治教育普遍形式、思想政治教育永恒要素。任何阶级特性的知识,知识形态是科学的,而取舍什么及反映的内容和服务对象是阶级的。科学性或知识性体现知识规律,体现知识力量,体现知识资本意义,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有力量的科学性规定。例如,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性内容应以科学形式或科学知识形式反映出来,这是“原理”知识的共同特性。

(二)坚持独特性

独特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专有特征。在现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来自其他学科的知识、范畴、概念、原理成为主导,淹没了思想政治教育学自身知识元素,这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性的重要原因。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从起步及其发展过程中,借鉴其他学科是必要的。然而,如果没有自己的独特知识概念及其体系,就无法表明这是一门专有或专业化的知识门类。借鉴不是搬运,更不是简单地加入,而是融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三次科学化要认真面对这一问题,明确并强化这方面的问题意识,找到科学方法论和处理技术,在清理、梳理、整理基础上实现内化,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性。

(三)坚持逻辑性

逻辑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科学化的技术特征。或者说,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发展水平的标志,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发展成熟程度的体现。首要的是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定位,要区分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概论的不同,合理定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现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材或专著,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到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虽然表达方式发生了变化,但大体上仍然反映了第一次科学化时的原初框架,即现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从体系上考察,还无法称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更无法称为“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基本上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需要重构总体逻辑框架。在此基础上,运用形式逻辑原理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已有成果进行逻辑加工,从总结上梳理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体系,融合从其他学科借鉴来的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有用的元素,剔除芜杂元素,清理逻辑关系,达到科学清晰,阐释充分有理。这方面的任务是繁重的,又是迫切的。要想做好这项工作,相关工作人员首先要补足大学语文、哲学素养、形式逻辑等技术性知识,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逻辑建设提供支撑。这种基础之中的基础,更加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四)坚持积累性

积累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发展规律。恩格斯指出,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尽管有种种表面的偶然性,尽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3]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认识和发展,是不断变化的过程,又是积累的过程,也是扬弃提升的过程。这里所说的积累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发展规律,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认识和科学化是一个过程,要重视积累,防止以“新”换“旧”,造成断裂。

(五)坚持实践性

教育学基本原理知识点篇4

关键词: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652.3

作者简介:陈国华(1964―),女,汉,山东济南人,郑州师范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论。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资助(立项编号:2016-JSJYYB-137)

本文研究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体系建设,旨在应对教师教育正在发生的深入的、整体性的变革。

一、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历史回顾

(一)清末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初建

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癸卯学制,旨在提供优越的师范学校教育,造就和培养中小学教师。清末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体现了中国式的西方化办学宗旨,它特别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和人格培养,认为师范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素质,使学生循礼奉法,养心养德。虽然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许多都是效仿外国,尤其是日本,但第一次建立起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有其历史意义。

(二)民国时期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完善

民国初期,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有了进一步进展,教师专业化的特点更为明显。学科专业课程不仅有要求学生必学的必修课,而且还有少数选修课。教育课程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史、学校健康、教育法等。民国时期虽然国民政府教育部做了一些工作,但许多措施没有真正实现。

(三)建国后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调整

建国后我国开始模仿苏联教师教育课程体系,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学计划由四部分组成,即政治理论课、教育课程、专业课程和教学实践。加强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但课程结构单一,缺乏灵活性,政治课、教育课程比例较高,教学实习时间较少。

(四)新时期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

改革开放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是趋向现代化,倾向多样性和选择性。许多高等师范院校加大选修课,实行学分制,试行双学位制。根据基础教育发展的要求,调整了教学计划,减少学科专业课程,精简教学内容,控制教学时数,增加教学实践时间,改革陈腐的传统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从百年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变化来看,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从模仿外国到独立自主,其中重要的经验之一就是教师教育课程只注重学术课程是不够的,必须努力把本土特色和课程开发结合起来。

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一)促进教师专业素养养成的重要保障

一是教师的专业精神。教师的专业精神包括教育理念、专业态度和师德。具体而言,教师应树立敬业精神和责任感;树立服务意识,为社会和个人发展提供精神和知识服务,不断改善和提高工作质量,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质,追求教师价值的最高实现,促进教师自身个性品质的和谐发展;树立教师职业道德,形成对全体学生负责、尊重每位学生的个别性和差异性。教师的专业精神是教师献身于教育工作的精神动力。

二是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师应熟悉所授学科课程的知识及其结构,了解学科教学方法及其适用条件,了解学科教育发展史和当前发展动向;教师还应具有整合知识,即除了系统的某一学科知识之外,注重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具备跨学科知识,并能够以问题解决为中心进行整合的知识;教师还应熟悉教育教学研究的基本过程与基本方法,掌握教育研究的基本规范;教师还要掌握一定的中小学课程知识,即学科知识是如何体现在中小学课程中的知识。

三是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师的专i能力是教师组织教育活动,对学生施加有目的的影响并顺利成功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教师能够根据学科课程标准选择教育内容、开发课程资源、进行教学设计、编写教案,理解所教学科的特点;能够依据教学目的合理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具备运用教育技术并将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内容进行整合的基本能力;具有教与学评价的基本技能与能力,能够评价学生,评价其他教师的教育行为;能够对自己的教育决策、行为、能力和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与反思。

(二)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新世纪一项重要的教育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目标、内容、结构、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有了重大改革,撇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去设置教师教育的课程,就会失去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可能培养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落后。新课程改革关注的是积极调整培养目标,选择必要的知识结构,设置综合课程,体现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和选择性;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和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注重学生学习体验的兴趣,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评价中促进学生发展。同时,注重人文知识的发展和多元的教师知识结构的形成。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更广泛的专业知识背景和更强的适应能力,而且要有新的课程观和教学观。因此,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要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三、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中原特色与优势

很多河南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未能注意中原文化、社会、经济特征带来的教育特征,很少考虑当地基础教育的实际需要,地方特色不突出,更未能结合河南地方资源的特点来开发校本课程,以培养学生对地方教育意识的兴趣。课程设置也没有从本院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放弃自身优势,失去了应有的特色。

(二)局限于传统的培养模式

教师教育课程设计过分强调“双基”,追求课程体系的严谨性,课程结构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重学术教育、轻个性发展。这种传统课程体优点是能让学生尽快进入教师的角色,但它忽视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新世纪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有相当大的距离。

(三)各类课程比例不尽科学

一是专业课程比重大。河南有的师范学院课程设置一味地模仿著名师范大学,照搬综合大学学科结构和课程体系,过分强调学科专业课程,学术倾向较强。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成为河南有的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主体,强调学科的系统性,缺乏对知识的延伸,使学生知识结构单一,选修课甚至当成了点缀。

二是教育课程功能弱。长期以来大部分河南师范学院教育课程只有心理学、教育学、教材教法,门类少,比较单一,理论性浓厚,且内容陈旧过时,不能反映现代教育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未能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一些具有较大影响的学科教育课程尚未进入课堂。

三是实践课程比例小。河南许多师范院校教育实习只有6-8周,而且是一次性集中安排,学生的教育实习机会太少。且对学生的实习虽在宏观上有一定指导,但在具体操作上实用价值不大。教育实习和教学实践的比例也太小,不能达到教师教育发展的要求。

四是通识课程缺失。河南师范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中大学英语、体育、计算机、政治等所占比例过大,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课程所占比例小,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且在通识教育课程中,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少,缺乏跨学科综合的课程类。

(四)脱节于中小学基础教育改革

目前在河南师范院校中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中所学的知识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不能很好地衔接,课程设置很少关注基础教育的发展,没有形成很好的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意识。由于对基础教育改革认识不足,导致师范院校课程改革滞后,不适应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四、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体系建设的策略

(一)指导思想

1、课程要体现现代教育理念

教师教育课程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多元化价值取向,确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学生主体能动性的作用,体现新的教学理念。

2、课程要服务中原教育与社会

河南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要渗透为中原基础教育服务的新理念,课程安排要与当地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状况相适应,重视本地社会发展水平,为未来在具体教学中自觉联系实际打基础。

3、课程要适应未来教师素质要求

河南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应适应新时期教师专业素质培养的要求,力求构建合理的课程结构,丰富教师教育课程内涵,面向未来,以保证教师教育课程的先进性和时代性。

(二)培养原则

1、前瞻性原则

在课程设置上应使课程设置体现当代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趋势,贴近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前沿,适应现代教育科学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体现现代教育理念,使课程设置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2、本土性原则

河南教师教育课程更应具有本土特色,考虑河南各地区教育、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发展的水平,不能盲目套用其他课程设置模式。漠视本地传统历史积淀。事实上,办学特色是学校生存发展的活力,而离开地方特色,谈办学特色只能是徒劳的。

3、实践性原则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教师教育的特点,我们在教师教育课程中,要努力按照教师教育的要求,在为教师专业发展奠定坚实的教育理论基础的同时,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育,注重教师技能培训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4、科学性原则

在选择和确立教师教育课程时,应充分考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内在联系,注重各学科课程的相关性、互补性,使学生除了学好学科专业知识外,各方面全面发展。

5、灵活性原则

在注重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整体设计的基础上,不局限于传统的单一的课程设置,拓宽课程的范围,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和创新能力。

(三)培养方向

1、牢固的专业思想

教师教育课程肩负着提高教师职业精神,为国家培养更加专业教师的任务。教师应树立牢固的专业理想,正确的价值观,把自己的知识、才华和爱心奉献给学生、奉献给教育事业。

2、扎实的专业知识

既要掌握相关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主要包括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学科教育知识、教学策略知识等,还要了解当前学科发展趋势,跟踪学科学术动态,了解新观点,掌握新信息,不断更新知识,站在学科的前沿。此外,还要有相关学科的知识,有丰富的知识结构,有良好专业素质,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以适应多学科的渗透性要求。

3、先进的教育理论

要想跟上时代步伐,必须了解现代教育理论,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才能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学生身心发展知识、教与学知识和教育评价知识等,是从事教师职业的重要保障。同时现代教育理论能给中小学教育带来深刻的变革,推动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更新。

4、熟练的教学技能

在掌握扎实的教学理论基础上,通过教育实践,掌握对教学工作灵活运用的基本技能。如包括良好的课堂组织,有效组织和维持学生学习热情,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t,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等方面的技能。在当今信息时代,还要学会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包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来选择、收集、加工各类信息的基本技能。

5、全面的知识素养

教师的知识越渊博,越能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教育课程应注重专业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沟通,形成“大教学观”,加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渗透与融合。教师教育课程要努力体现当代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趋势,接近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前沿,适应现代科学教育发展的需要和基础教育的改革。

6、合理的课程设置

一是调整学科专业课程。应找出学科专业课程中核心和必要的知识,重点强调在中小学教学实践中用得着的,压缩内容,精简实用,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应精选那些对培养优秀教师有重要价值的课程内容。

二是扩充普通教育课程。教育教师课程前两年可以以普通教育课程为主,课程可以涵盖人文、社会、科学、自然、艺术、哲学、艺术、历史、外语、文化、社会、信息管理、计算机、科环境、生命科学、体育、休闲等,给学生提供非常丰富的选择空间,加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渗透,实现对学生科学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从第三年开始进行学科专业教育方向的课程学习。

三是重视专业教育课程。应加强专业教育课程建设,将教育学前沿知识、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最新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特别应及时吸收儿童研究、学习科学、心理科学、信息技术的新成果。将优秀中小学教学案例作为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使学生进入中小学教学岗位时有较高的起点,能较快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且能在专业素质方面有自我反思能力。

四是增强实践课程教学。强化教育实践环节,加强学生职业基本技能训练,加强教育见习,提供更多观摩名师讲课的机会。支持建立一批教师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长期稳定的中小学教育实习基地,到中小学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高校和中小学应选派工作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学生实习指导教师。大力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到农村中小学,积极开展实习支教和置换培训,服务农村教育。还要扩大教育实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教育实践活动,如到中小学调查、访问,在师范学院中开展实验教学、教学竞赛、教师技能大赛,补充、拓展教师教育课程内容。

总之,河南省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体系建设要合理定位,努力突出中原地方特色,强化中原传统和优势,不断增强其活力,使之能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聂志成.教师教育与教师教育课程研究[m].成都: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2]李其龙,陈永明.教师教育课程的国际比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教育学基本原理知识点篇5

钢琴课程是我国高等音乐教育院校的必修课程,钢琴音色优美,音域广泛,自引入我国以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钢琴教学方面的研究也成为现代高等音乐专业教育研究的重点课题。钢琴教学方法是否运用得当,对于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面对现今高等音乐院校钢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在钢琴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和创新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高等音乐教育院校钢琴教学基本原则为基础,探讨素质教育形势下现代高等音乐教育院校钢琴教学及方法的拓展。

关键词:

音乐教育;钢琴教学;方法;原则分析

我国的钢琴演奏技巧水平在不断发展,高等音乐教育院校钢琴教学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如何选择与运用科学的钢琴教学方法,提升学生钢琴演奏水平,是当前需要迫切研究和解决的问题。钢琴本非我国本土乐器,自从西洋引入以来,钢琴以其优美的音色,宽广的音乐,丰富的织体赢得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获得了“乐器之王”的美誉,在音乐艺术领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因此成为高等音乐教育院校音乐专业的必修课程。关于钢琴教学的问题已经有很多教育界的专家和学者对此进行关注和研究,国内外也有很多对钢琴教学问题的文献资料,为钢琴教学提供了详尽而全面的理论指导。但是毕竟相对于中国本土乐器来说,钢琴在我国发展的历史并不算久远,我国高等音乐教育院校在钢琴教学方面的实践经验仍然比较欠缺,学生钢琴学习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普遍存在着基础理论知识的欠缺、演奏能力的不足、听觉不够灵敏等问题。对于钢琴教学来说,教学方法是否运用得当,对于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本文即重点对高等音乐教育院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根据学生自身特点,注重因材施教的课程设置

高等音乐教育院校的钢琴教学中存在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学生自身程度的差异非常严重。有大多数新学生入学前已经接受了较系统地钢琴学习,因此他们的基础、音乐素养较牢靠,还有一部分学生入学前未经过专业的钢琴学习,呈现基础较差,一些基础的技巧方法和专业理论知识极为缺乏。针对这种现状,专业教师就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尊重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学生自身的条件为基础,结合学院的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确定每名学生的学习方向,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明确自己学习方法和学习目的。

二、钢琴教学的基本原则分析

假设教学内容是一把“锁”,那么教学方法就是开启这把锁的“钥匙”,而教学原则就是“钥匙”的导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致力于研究提升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而教学原则就是在此过程中提炼得出的,其来自实践又对实践起着指导作用,同时在实践中得以不断完善。因此本文在研究教学方法之间先对教学钢琴教学原则进行分析,在对教学基本原则深刻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才能在教学方法上做到正确的选择、恰当的运用、科学的创新,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1.技术、审美、思想的统一严谨性原则

在高等音乐教育院校钢琴教学中,对钢琴这一乐器的了解、演奏方法和技巧的掌握、音乐理论及相关知识的学习、以及对钢琴作品的理解和感悟都要求很高的严谨性。任何模糊的甚至错误的知识传授给学生都是一种失职的表现,都是对教学中的不认真。严谨是钢琴教学的根本要求,是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在高等音乐教育院校钢琴教学中,技术、审美、思想三者应该达到严谨的统一,演奏技术是为了音乐审美更好的得以展现,音乐审美又依托于音乐思想的升华,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决定着高等音乐教育院校钢琴教学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在钢琴教学中,加强技巧学习,提高弹奏技术是为了能够使作品弹奏的审美性得到更好的表达,也为了充分体现乐曲作品中蕴含的思想,而钢琴音乐的思想也是音乐的审美价值更加丰富,同时进一步表现出技术训练的成功。因此,高等音乐教育院校钢琴教学应该遵循技术、审美、思想三者统一严谨性的原则,在教学各个环节中贯彻落实,为钢琴教学效果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2.共性和个性的协调性原则

高等音乐教育院校的学生个人素质参差不齐,对音乐艺术的领悟能力也各不相同,钢琴教学是高等音乐教育院校的一部分,自然也要遵守教育学的统一原则和因材施教的基本原理,强调个性和共性的协调统一。在实际钢琴教学中,存在着共性的特点,又保留强烈的个性。正所谓因材施教,就是从学生个性特点出发,有针对性的教学,扬长避短,善于对学生个体优势发现和培养,这对于钢琴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既要遵循共同的特征,又要做到因材施教,达到共性与个性的协调统一,对教学任务统筹安排,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3.理性思维与感性想象相结合的原则

人们常把音乐比作为“流动的建筑”,这也就是说音乐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上的感性想象,并从形象思维逐渐转化到逻辑思维。对于高等音乐教育院校钢琴教学来说,知识、技巧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是提高此两种思维能力的必要途径。感性教育主要通过教师的弹奏传授和讲解来实现,教师优秀的示范弹奏和深刻的讲解往往能够引起学生的崇拜感,继而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更需要感性教育和理性教育的相互结合来共同完成。如在向学生讲授一首经典的钢琴作品时,教师要教授学生对乐曲作品本身的结构、段落、乐句走向、和声织体进行分析和讲解,引导学生了解乐曲作品的风格特点,在进行弹奏技巧方面的传授,让学生逐渐养成构建音乐理论框架的能力。同时,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感性想象力不断启发,不断引导,让学生在进行弹奏的过程中能够学以致用,用声音来把音乐表现出来。理性思维与感性想象的不断结合,随着学生学习的积累,学生逐渐具有了从理性的角度去研究乐曲,去思考弹奏,去不断创新。

4.循序渐进和统筹兼顾相结合的原则

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学生对于钢琴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就能练成的,这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对知识系统的认知和学习,由简入深,从易到难,逐渐建立起钢琴知识构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学生扎实稳固的走好每一步,切忌急功近利,不追求速成,根据学生不同特点,在保证知识点掌握牢固性的前提下,对学生的教学适当进行调整,达到整体提高的效果。同时在钢琴教学中将钢琴知识的渗透贯穿与整个教学过程中。本着循序渐进和统筹兼顾相结合的原则,使钢琴教学工作有序开展。

三、钢琴教学基本方法的分析

1.讲解范奏法

讲解范奏法是钢琴教学中最为常用的方法,是将知识是将知识讲解和范奏进行紧密的结合。教学是通过音乐语言和专业知识理论的讲解,也包括对乐曲相关的任务知识、基本概念以及原理等相关内容的讲解。范奏法是教学进行钢琴的示范演奏,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知,将讲解的内容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高等音乐教育院校的学生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储备,在语音理解能力方面也较强,教师一个语言表达,能够让学生直接收获专业相关的知识和理论。但是对于钢琴教学来说,如果单纯依靠教师的讲授是远远不够的,即使用大量的生动形象的比喻也难以让学生准确的领悟钢琴弹奏的方法和技巧,这样教师通过范奏就可以在实践中将讲解的知识表现处理,效果简单明了,通过视、听觉、感觉思维,让学生对知识更好的理解,更清楚的学习和掌握。讲解范奏在顺序上没有固定的要求,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可根据知识内容和学生的接受程度,采取先讲后奏,也可采用先奏后将,还可以将二者并行,边讲边奏。需要注意的是讲解用词要清晰准确,有条理,突出重点。在进行范奏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具体接受能力通过完整演奏、分段演奏、乐句分析、调整速度等方式让学生能够真正的学习和理解教学内容。

2.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是教育学中最为基本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最为广泛,在钢琴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法也是常用的方法。启发式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事物之间所具有的关联性或者差异性,引入问题让学生主动去思考,进一步达到既增加相关知识性,又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让钢琴教学具有明显的思考想象和互动能力的特点,采用启发教学式方法的重点在于对其教与学的关系进行准确的处理。我国钢琴教学的传统方法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素质教育的推进,启发式教学法逐渐在钢琴教学中所应用。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自我反省,并独立解决问题,最终实现自我提高和完善。

3.个人情境学习法

个人情境学习法主要为总结练习方法。就是在教师的讲解和范奏指导下,学生如何自觉的总结及进行反复的练习,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基本方法。钢琴的学习主要就是多练,在各个学习阶段,多练习都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学习方法。主动学习法是教师向学生布置作业或者任务,学生根据教师要求主动完成作业和任务的行为。个人情境的学习法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主动、独立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去探索,去分析,将知识学透,能够做到学以致用。

4.实践法

实践教学法是钢琴学习的必要途径,指在钢琴教学中通过考试、教学观摩和实践演奏等活动让学生将自己掌握的技能技巧和知识在实际中展示出来,接受外界的评价,并进行自我分析、自我总结,从而找出完善的学习方法。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对于学生,教学实践法对双方都十分有益。对于教师来说,教学实践法可以及时的发现自身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时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对于学生来说,教学实践法能够让自己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锻炼自身的心理素质,对提高专业水平大有裨益。

结语

综上所述,高等音乐教育院校钢琴教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要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就必须打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依托教育改革的新形势,遵循钢琴教学的基本原则,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并科学合理加以运用,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钢琴教学整体水平的提升。同时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本着严谨谦逊的态度,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开拓创新,为我国高等音乐教育院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张鲜华单位:沈阳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顾克.浅析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中钢琴教育的作用[J].大众文艺,2012(24).

[2]杨林岚,黄亚萍.钢琴教育的人文内涵———从素质教育看钢琴学习的重要性[J].大众文艺,2013(22).

教育学基本原理知识点篇6

实施素质教育是针对我国基础教育严重存在“应试教育”的倾向而提出的改革举措,其目的在于真正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同时实现个性发展,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全民族素质。

九年义务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国民最基础的素质教育。小学数学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理应坚持联系教学实际,坚持面向全体,坚持全面发展,坚持学生的主动性、促进个性发展,坚持打好基础、发展智能、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作为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是深化每一个学科改革的必然要求和紧迫任务。

二、明确培养目标,促进全面发展

1.继续切实抓好基础知识教学。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与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并不矛盾,而且,基础的数学知识和基础的数学技能是我国公民应当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因此,必须继续扎实抓好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基本概念、性质、法则、公式、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等基础知识。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加强直观,重视过程;②突出重点,分散难点;③重视对照比较,区分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④重视归类整理,使之序列化、系列化;⑤重视网络化,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⑥注意巩固、运用。

2.重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智力指的是人的认识方面的能力,它是各种认识能力的综合,主要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其中思维力是核心。能力指的是一个人顺利完成各种活动所必需的、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数学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结构。从教材的角度说,小学阶段应着重培养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具有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视发展学生智能,教师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坚持启发式教学,善于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新知识的过程;②重视知识结构,给学生系统的规律性的知识;③坚持有意义的获取知识,使新知识能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表象、符号、概念或命题建立联系;④强调方法,使学生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⑤坚持发展性,使教学目标既符合现有的发展水平,又高于学生原来的发展水平;⑥加强训练,特别要重视基本计算训练、基本数量关系训练、数学思维训练、解题思路训练、数学语言训练等。

3.结合学科特点,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思想品德素质是学生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小学数学教学与其它学科一样,也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适时适度地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师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联系实际向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意义,从而产生正确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的自觉性;②结合教材的德育因素,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产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科学的情感;③结合数学知识、数学方法的教学,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4.重视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培养。兴趣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参与某项活动和渴望探求真理,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意识倾向。学习兴趣与学生的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学习入门的先导,是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特别是小学生,对学习数学是喜欢愉快,还是厌倦畏难,直接影响知识的掌握和智力、能力的发展。教学中,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①以教师愉快、喜悦的情感影响学生;②以教学方法的生动性、启发性吸引学生;③以鼓励、表扬的方式激励学生;④以学生思维的成果刺激学生的认知内驱力;⑤以学习目的教育启发学生的求知需要,以便形成长期的稳定的动力和兴趣。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加强品质修养的起点。儿童的可塑性很大,小学阶段是各种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科学引导,巧妙地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根据数学课的特点,小学阶段主要培养以下习惯:①上课认真,注意力集中;②认真阅读课本;③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探索和思考;④敢于大胆发言,勇于质疑问难;⑤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善于从不同渠道获取知识;⑥与人合作,知识互补;⑦作业整洁,格式规范、计算细心、解答正确、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作业。

三、遵循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1.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和学是辩证统一的。教,不是把现成的数学概念、定律和公式传递给学生,而根据知识的内在结构和学生的学习规律,提供现象和问题,创设思维情境,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探索。学,不是吞咽现成的数学概念、定律和公式,而是根据教师提供的信息,全身心地投入到听课、讨论、问难、解答、实验操作、练习、总结评价等系列学习活动过程中。

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一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有自信、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二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要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乐于参与;四要保证时间,如观察的时间、思考的时间、讨论的时间、操作的时间等,使参与落到实处,不走过场。

2.坚持面向全体,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义务教育是全民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为了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确立基本的学习水平标准,以构成学习目标的第一层次,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顺利通过标准。在此基础上,提出更高层次的学习水平要求,构成第二层次的目标体系,以满足学有潜力的学生深入学习。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热情关怀,要分析产生困难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补差,坚持每个例题、每个小节、每个单元的知识及时补救,及时过关。

3.坚持“适应性”与“发展性”相结合。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一切新的学习都是在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学习是不存在的。因此,教学要研究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研究新旧知识间存在的共同要素,研究新旧知识间存在的共同原理,使新的知识很快能纳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同时,充分估计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挖掘学生的智力潜能,把握学生发展的最大可能性,从而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最大可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4.坚持“过程化”教学原则。“过程化”一指重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二指重视教学活动的思维过程,三指暴露知识的形成过程。

学习数学,记住揭示数学规律的各种结论是必要的,但是不能忽视学生参与探索的过程,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都由学生自己完成;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做的,教师只起引导作用。

学习数学,不能忽视数学活动的思维过程,如定律、公式的论证、推导过程,解题的分析思考过程等。同时还要重视暴露知识的形成过程,如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等。

5.重视教法、指导学法。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选择教法要讲求实效。在一节课中,究竟采用哪些教学方法,要从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有利于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的实际出发。着眼点要放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有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和提高等方面。

改进教法,要重视使用教具、学具,使教学更符合儿童从感性到理性这一认识事物的规律。改进教法,要重视教学手段现代化,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现代化教学媒体,提高教学效率。改进教法,要重视学法的指导,要指导学生掌握好阅读课本的方法、观察的方法、操作的方法和思维的方法。

四、认真钻研教材,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益

1.仔细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课堂教学过程就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的过程。而实现这一过程的前提取决于教师对教学大纲和教材的钻研、理解和把握。教师钻研教材时,要对教学内容从整体上有比较全面、深刻的理解,明确所教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做到前有孕伏,中有突破,后有发展;明确所教知识与相关知识的联系,做到竖成线,横成片。同时还要对每道例题、习题、思考题以及有关文字说明进行认真研究,准确地把握其深度、广度,明确所教知识的重点难点。在此基础上再科学地组织教学。

2.制定全面、恰当、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全面是指教学目标必须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培养学习习惯等方面。教学目标要恰当是指教学目标不能一般化,抽象化。在一节课里,哪些知识需要理解,哪些知识需要简单应用,哪些知识需要综合运用,通过什么手段(或方法)培养学生什么能力,结合什么内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都要明确具体。只有目标明确具体,可操作,才能对教学具有导向、调控作用。

3.合理组织教材内容。教材的知识结构是按照大纲顺序编写成教科书形式呈现出来的。它不是现成的理想的数学知识结构。因此,教学不能只是照本宣科,而应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加工、重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要考虑数学知识的科学性,着眼于知识的承上启下和本节知识的深化、完善,形成较为有序的知识结构,又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把知识结构与思维统一起来,使之有利于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此外,构建课时教学内容时,还要注意深浅适宜、份量恰当、重点突出。

4.合理安排教学环节,恰当分配教学时间。不同的课型,其教学环节不同。如新授课一般包括复习(准备铺垫)、引入新课、学习新知、练习、小结评价等基本环节,练习课一般包括检查复习、提出练习的目的要求、课堂练习、反馈调节、布置作业等环节。教学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环节。

恰当分配教学时间,就新授课而言,复习时间3分左右,引入新课1分左右,新课一般不超过20分,练习15分左右,小结评价1分左右。以上时间分配,其原则是一要保证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有充分的时间动脑、动手、动口,二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课堂练习,基本做到作业当堂完成,一般不留课后作业。

5.优化练习设计,提高练习质量。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练习结构,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技能。因此,教学必须认真设计练习。

设计练习要注意练习的目的性、针对性、层次性、及时性、适量性。

设计新授前的准备题,要注意习题与新知识的联系,它或是新知识的生长点,或与新知识有共同要素,或新知识的学习与它在方法上有共同点等。也就是说,新授前的复习题要做到目的明确、针对性强。

设计新授后的练习题,除了要注意明确的目的性、针对性外,还要特别注意练习的层次性,坚持先易后难,先原型后变式,先基本后综合,先巩固后深化,使练习层次形成一个动态的发展水平。

教育学基本原理知识点篇7

【关键词】物理;科学方法教育;能力培养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发展到今天,已经构筑了严整的理论架构,积累了丰富的实验手段和思想方法.。在物理教学中实施科学方法的教育具有明显的学科优势,也是物理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知识迅速增殖。如今,知识已渗透到了方方面面,并且始终都在不断地变化发展,试图什么都知道已成为不可能的客观现实。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能力比知识更有力量。而能力是系统的知识与科学方法的完美组合。虽然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如研究性学习等)来试图达到。但是,从根本上讲,加强科学方法教育才是最重要的。物理科学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实验法(含控制变量法)、等效法、理想化法等等,其中理想化方法包括理想实验法和理想模型法。物理科学方法教育是指在物理教学中,有目的、有意识、有步骤地渗透和传授物理科学研究方法,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熏陶和训练,逐步地掌握最基本、最主要的物理科学方法,达到促进知识学习、培养能力和提高科学素质的目的。

物理科学方法教育是在物理教学中,有目的、有意识、有步骤地渗透和传授物理科学研究方法,使学生受到物理科学方法的熏陶和训练,逐步掌握最基本、最主要的物理科学方法,达到促进知识学习、培养能力和提高科学素养的目的。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科学方法教育受到了教育研究者及实践的广泛重视。我国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课程目标之一是: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通过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学习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实验,物理模型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但在物理教学实践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也远没有像物理知识教学那样,教学内容具体、教学目标明确。在教学实践中完全依赖于教师的自己的理解去把握科学方法教育的内容和目标,这样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进行科学方法教育一直还处于较盲目和随意的状态。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科学方法教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在对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目前科学方法教育不足,对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目标的设计、物理科学方法教育因素分析、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原则、途径等进行了理论研究,并通过实践案例说明了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实施。

一、高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意义

1、科学方法教育比知识教学更具有长远意义

人类几千年的探索活动,汇集成今天这浩瀚无垠的知识海洋。不仅创造了各门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知识体系,而且形成了科学方法体系,成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和进一步探索科学奥秘的税利武器。显然,人类创造知识的全部,不仅是各门学科的理论和知识体系,还应包括相应的科学方法。在这“知识的全部”中,正如法国科学家笛卡尔所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对教育而言,学生在校所能学到的知识很有限,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社会成员具有较强的独立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术、解决新问题的创新能力。正如赞可夫所说:“无论学校的教学大纲编得多么完善,学生毕业后必然会遇到他们不熟悉的科学上的新发现和新技术。那时候,他们将不得不独立、迅速地弄懂这些东西并掌握它。”要迅速地弄懂这些新知识、新发现,掌握这些新技术,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是很难达到的。所以在物理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具有普遍价值的科学方法。观察、实验、假说、验证等物理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它不仅适用于自然科学的研究,也适用于其他科学技术领域和各种工作领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等基本的科学思维方法,更是普遍应用于人的各种思维活动,科学思维方法可以说是一个人终身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学生在物理教学中受到的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思维方法的教育和培养将终身受益。所以,教给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应是学校教育给予学生的最具生命力的教育成果,也是学生离开学校后学习和工作的有力工具。因此,掌握科学方法比掌握具体的科学知识更具有长远的意义。

2、科学方法教育能使物理教学达到更高的境界

物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有本学科的知识体系,有本学科的研究方法、施教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现行教材是按知识体系编排的,科学方法大多蕴涵在知识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教师挖掘教材中隐含的科学方法教育因素。在教学中有意识地以科学方法为线索组织教材、组织教学过程。对一些重点知识,模拟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切实运用必要的科学方法,让学生在科学方法的导引下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这样的教学,必然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能使学生对知识的获得过程有切身的体验,从而对知识本身有扎实的理解,同时又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和培养。这就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还明白了这一知识是用了那些科学方法来获得的,即能在科学方法层面上理解和体验学习过程。这样,学生经过学习逐步地掌握了科学方法,进而形成自己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当学生掌握了方法取得了独立获取知识的本领时,就得到了开启物理知识宝库的“金钥匙”。这种教法与学法的结合,才能体现叶圣陶先生所倡导的“教是为了不教”的原则,物理教学质量必然会达到更高的境界。

二、科学方法教育的原则。

开展物理科学方法教育需注意以下四条原则:

(一)适时性当教材内容确有进行科学方法渗透的必要才加以渗透,反对脱离教材内容而空谈方法。例如:在原子模型教学中,从实验观察到的现象,经过推测、假设、推理、演绎提出了原子核式模型,用新的理论推翻旧的学说,将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又深入一层。教材将方法和内容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突出了从实验事实出发,通过各种思维方法,建立新的物理学说。

(二)适度性科学方法教育要根据教材的需要、学生的特点来挖掘教材的方法教育因素,制定出切实的渗透目标,不宜过难、过高。另外也要注意学生的特点,有些方法在重点中学可以讲解,但到了普通中学用同样的方法教学可能效果就不好,教师应该考虑各方面因素,适当的调节自己的教学难度,适度的进行方法教育。

(三)隐含性开展物理方法教育的最好方式就是渗透。在进行方法教育时,要做到潜移默化,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接受物理方法的培养和熏陶。在高中电场教学时经常用到类比的方法,把电势差、电势、电势能、电场力做功和重力场中的高度差、高度、重力势能、重力做功进行类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未提及“类比”二字,但学生在学习中不知不觉接受了类比这一物理方法。

(四)融合性知识、方法和能力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开展物理科学方法教育和学习物理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可以结合在一起,促进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得出牛顿第二定律时就要用到控制变量法,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时就要用到隔离法和正交分解法等典型的物理方法。能力的培养是通过学习知识和方法渗透等实践活动来培养的。知识越丰富,方法越多、越巧,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

三、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的途径。

1、在讲清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教学过程中渗透科学方法教育一个物理概念的形成或一个物理规律的建立,必然有与之对应的科学方法的运用和形成。例如在高中物理教材中速度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首先分析、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快慢从而引入速度的概念,进而分析如何定量地表示不同物体运动的快慢,引导学生认识到可用位移和时间的比值即表示,即采用比值法定义速度。在平均速度概念的基础上,运用近似法、微元法建立瞬时速度的概念,用比值法、微元法定义瞬时速度,也可以向学生介绍用气垫导轨或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渗透实验法。由此可见,在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中,伴随着许多科学方法的运用。同样,一个物理规律的建立,如牛顿定律、万有引力定律、气体实验定律等规律的建立,也充分运用了实验方法、分析和归纳、推理方法及数学方法。

2、在说明物理理论的建立过程的教学中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物理学中有许多物理理论:如分子动理论、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光的粒子说和波动说、玻尔理论等。这些理论都是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经过科学思维及数学方法建立起来的。其中科学假设在物理理论建立过程有突出的运用。例如“玻尔理论”的建立,充分体现了科学假设的运用。教师可按以下的程序组织这部分知识的教学:首先指出玻尔根据当时已有的实验和理论,发现用经典电磁学理论不能解释“原子结构稳定”和“原子光谱不连续”的事实,大胆放弃了某些不适用于原子内部的经典电磁论,创造性地把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学说、普朗克量子说和爱因期坦的思想结合起来,融合光量子理论于原子结构理论中,提出了三条科学假设:能量量子化假设、轨道量子化假设和跃迁假设,然后以氢原子为例进行演绎推理,把抽象的假设具体化,再借助电子轨道图和能级图,使抽象的假设形象化。但假设是否正确,还需要实践的检验,最后向学生介绍玻尔的理论一方面被德国物理学家夫兰克和赫兹共同完成的著名实验所证实,同时用玻尔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氢原子光谱,玻尔理论的正确性得到证实。循着理论建立的历史进程“事实和已有理论”“理论假设”“新事实”“修正理论,甚至建立新的假设”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实际上是让学生经历一次用科学方法研究物理问题的模拟活动,学生既能学到了物理知识,更体会到了科学方法在科学理论建立过程的重要作用.

3、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中,对学生开展科学方法教育教师介绍了一些物理方法以后,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实验课是进行物理方法应用训练的最好机会。实验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验教学中,开展科学方法教育大有文章可做。在实验课中让学生进行观察、记录并整理数据,排除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经过分析、运算、归纳、总结,从而得出正确的物理结论,给学生提供亲自运用科学方法探索的机会。

4、在单元小结中进行物理方法的讨论和归类讲完一章新课后,在对该章内容进行小结的同时,也要对该章所用到的物理方法进行讨论和归类。如讲完牛顿运动定律后,对控制变量法、实验法进行分析讨论,对隔离法、整体法进行小结。讲完电场和磁场之后,复习时可以运用类比的方法,把这两者知识联系起来。总结这些物理方法的特点、应用条件,引导学生站在更高的层次去审视这些物理方法,这对启发思维,培养能力帮助极大。

四、高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意义。

(一)科学方法教育比知识教学更具有长远意义正如法国科学家笛卡尔所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所以在物理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具有普遍价值的科学方法。观察、实验、假说、验证等物理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它不仅适用于自然科学的研究,也适用于其他科学技术领域和各种工作领域。学生在物理教学中受到的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和培养将终身受益。

(二)科学方法教育能使物理教学达到更高的境界对于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要切实运用必要的科学方法,让学生在科学方法的导引下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比如对于质点的概念学生很难理解,可以引用例子。一架飞机从温州飞到杭州,由于飞机的大小和形状在与宁波到杭州的航程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在研究的问题中不起作用,所以可以把飞机看作是一个没有大小和形状的点。在物理学上我们把它叫做质点。如此质点这个理想化模型的建立过程,必然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能使学生对知识的获得过程有切身的体验,物理教学质量必然会达到更高的境界。

(三)科学方法教育具有深刻的德育功能,有助于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例如,我们强调观察实验是物理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让学生逐步懂得观察和实验既是物理知识的基本源泉,又是检验物理知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就可以培养学生树立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观点。例如,通过对光的本性的认识过程等教学和有关科学家事迹的介绍,可以告诉学生科学工作需要有实事求是、严格要求的科学态度和独立思考、追求真理的创新精神,所有这些,都说明了科学方法教育具有深刻的德育功能。在物理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科学方法教育,是实现学生增长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

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科学方法的教育,所花的时间不多,但对学生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作用很大,值得我们重视。

【参考文献】

[1]南冲.中学物理教学研究.北京:海潮出版社,1993,9.

教育学基本原理知识点篇8

【关键词】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知识体系模块化教学

高职教育近年来发展迅猛,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高职教育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最根本的问题之一是人才培养的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偏离较大,而导致这一偏差的最直接原因是课程体系构建不尽合理。高职教育知识体系的构建在体系设计、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方面都应遵循有别于学术型高等教育课程的理念、原则和策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尝试打破课程界限,构建新的高职教育知识体系。

一、“打破课程界限,构建高职教育知识体系”的理念

实现最大化的高层次就业,掌握高水平的实践技能,面向社会、面向应用,培养综合素质优良的高级技能人才,是当前高职教育的办学方向,也是我们确立“打破课程界限,构建高职教育知识体系”理念的依据。

1.坚持以专业技能知识为核心

作为以培养实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主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由于其培养人才的目标并不是学术型人才,其课程内容就不应是以学科知识为中心,而是以技能知识为核心。这种应用型的技术人才是面向市场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的人,他们掌握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应用。以技能培养和获取为核心构建出来的课程和教学模式,应该成为现代高等职业学校在设计课程时坚持的原则。

2.树立多门课程培养一种技能的观点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高职课程的重要目标。一种技能的培养需要多门课程中各部分知识的相互支撑,但又不是多门课程知识全部知识的支撑,因而某种实践技能的培养就要分散在多门课程中来培养掌握。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实践技能培养为根本目标的高职教育知识体系构建中,要创造性的打破课程界限,构建一种协调统一的知识体系,通过多门相互支撑课程内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中,在更多更好的实践环境、动手环境中掌握一种过硬的实践技能。

二、高职教育知识体系构建的原则

1.打破常规课程模式,整合课程知识

高技能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综合职业技能,要运用多知识点整合的思想,形成以应用性、技能性为特色的高职教育知识体系。贯彻多知识点整合的思想,要求打破原有课程、学科之间的壁垒和界限,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目标培养的实际需要作为内容取舍的标准,分析相关的知识要素和技能要素,对课程内容做纵向和横向的整合,不求学科体系的完整,强调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必需的基础性和课程内容的综合性。通过综合精简课程门类,避免交叉重复,突出综合知识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整合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课程类型,以适应高职人才培养的特点。此外,要明确核心课程、支持课程、基础课程、特色课程之间的关系,并体现在知识体系中。

2.坚持理论教学“必需、够用”

高职的理论教学特别强调理论要为实践服务,以指导实践,提高技术应用能力为目的,坚持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有利于学生用科学的技术理论指导实践和实践操作。基于此,知识体系应对理论教学进行大胆改革和重组,取消与专业实际技能培养关系不大、理论性过强的课程,对一些与专业相关的课程进行内容的调整与合并,增设反映新技术的技能课程。

3.打破教材体系,编写符合高职教育知识体系的教材

教材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打破课程界限,构建高职知识体系,是一个创新和改革,我们必须在确定了相关的知识体系后,编写出符合实际需求的教材。目前,我们可以从以上所提到的课程整合,知识整合的角度出发,首先完成教学内容的进一步梳理。

4.坚持复合型教师的培养

教学是职业院校的工作中心,教学改革是教学中心的中心,而“双师型”教师、复合型教师则是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的实施中心。我们必须坚持多种渠道培养优秀的复合型教师,以确保我们教学改革的推进。如:选派优秀教师挂职顶岗锻炼;以科技项目为载体锻炼教师;组织社会生产实践;“走出去,请进来”提高教师水平等等。

三、高职职业教育知识体系构建的策略

传统学术型大学的课程设置是遵循以学科为基础的“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课”三段式的逻辑思路设计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重在培养第一线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其课程设置应以职业技能为核心,同时关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这种课程设计可以称之为课程的逆向设计。

所谓的逆向设计是以职业岗位的要求为起点。首先根据行业或职业岗位群的要求(人才市场需要),分析确定人才所应具有的关键职业技能、技术、职业素质,据此设置出所需的核心职业技能课程;再确定核心职业技能课之外的,专业必须的专业技术课;然后根据核心职业技能课、专业技术课的需要,并从高职教育对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质的全面要求出发,设计基础课和特色课程。

四、推行模块化教学改革是构建高职教育知识体系的具体途径之一

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是课程的设置与知识体系的建构问题。基于此种认识,我们采用上述的逆向设计思路,构建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模块化”结构的高职教育知识体系。

1.核心模块

核心模块设置“职业技能课”课程模块,其内容是按照职业群共有的基础技术和基本技能整合而成。这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技能的课程,重在职业基本技能。这一模块的课程强调职训、实训、实验、上机等实用性操作训练,以满足第一线应用技术人才的实际需要。

2.支持模块

支持模块设置“核心技术课”课程模块:这类课程覆盖该专业对应职业岗位群需要的最基本、最主要的知识和技术,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条件学好这些课程,掌握本专业必备的知识和技术,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针对职业所需,可以考虑开设职业考证、职业培训、专业实践等课程,以强化操作能力形成对核心模块的强有力支持。

3.基础模块

基础模块课程主要为大学生提供必备的科学、人文、身心等方面的基础知识,重视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是职业高校区别职业中专的重要标志之一。基础模块的课程设置以“必需、够用”为原则。

4.特色模块

教育学基本原理知识点篇9

一、新形势下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特点分析

随着信息社会知识总量的急剧增长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需求。在这些挑战和需求的作用下,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和特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教学内容由理论性向应用性转变

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在教学上主要偏重于计算机基本原理及基础编程等理论性较强的内容,而在计算机操作及应用方面的内容涉及较少。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以及计算机在各学科领域的深入应用,对于接受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学生而言,其除了需要学习一定的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熟练使用相关应用软件的应用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学生才能真正有效地开发计算机的各项功能,使计算机的优越性深入渗透到学生生活与发展的方方面面。

所以,新时期计算机基础教育主要是一种应用能力的教育,学校需要着重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实际应用能力,而不是仅仅使他们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

2.知识结构由固定性向灵活性转变

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通常遵循着一套相对固定的知识结构体系,对学生进行稳定而统一的教学,而这种教学方式已越来越不能适应教育的多元化要求。首先,接受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学生个体的知识结构千差万别,固定的知识结构无法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协调;其次,接受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学生因为所学专长、发展目标的不同,其对知识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固定的知识结构必然会对学生摄取知识造成一定的消耗甚至障碍;再次,固定的知识结构不容易接受局部的动态变革,而整体变革又存在一定的难度,很容易造成知识因不易更新而阵旧过时的不利状况。

综上所述,计算机基础教育所采用的知识结构体系由相对固定转向全面动态,已是大势所趋。

3.知识层次由分散性向系统性转变

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由于受到硬件设施及软件水平的局限,其知识体系未能体现明显的层次性,结构较为分散,知识的关联也比较差。伴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加之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基础教育内容也逐渐体现出较强的层次性,结构也呈现出相对系统的趋势。另一方面,只有信息技术发展和加速更新知识体系,才能使学生学到能够适应各种变化的思维方法。由此可见,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知识层次从分散性向系统性的转变,是教学进步的必然结果。

4,与其它学科领域的关系由独立性向联合性转变

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由于主要停--留在基础理论领域,与其它学科领域之间还保持着事实上的独立性。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计算机学科与相关学科领域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如今,计算机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合与渗透,已达到了相当程度。针对不同的学科领域,有侧重地开展具有学科联合性质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已成为新时期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一个发展方向。

5.教育目标由学术性向产业性转变

过去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主要侧重于教育的知识性和学术性,教育的重心也主要倾斜于学术研究和学术发现。随着信息产业的开发和知识经济的发展,计算机相关产业已成为全国“科教兴国”方针的一个主要实施领域。计算机相关领域的“知识资本”正面临着大规模向“货币资本”实现转化。在这种形势的影响下,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目标正逐步由“学术性”向“产业性”转变。

二、新形势下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对策研究

针对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上述特点,我们必须及时改革高校计算机学科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大胆创新教育教学技术,才能确保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适应形势的需要,为国家新时期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1.结合需要,适应发展,建立应用型教学内容体系

在新形势下,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内容设置,需要以知识的实际应用为导向,建立应用型教学内容体系。应用型教学内容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应用型基础理论。主要是指针对计算机应用而设立的关于计算机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思想等理论内容。与传统的理论教学不同的是,应用型基础理论的教学,主要目的是为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而不是理论普及或理论研究)奠定基础。(2)计算机基本应用技术。主要是指将计算机能力转化为对人们生活具有影响力的各项基本技术。基本应用技术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资源、将计算机应用到许多实际领域的能力。(3)计算机基本操作技术。主要是指操作计算机及使用应用软件的技术。基本操作技术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计算机典型软件的能力。

应用型教学内容体系的建立将改变过去教学和实践相脱离的局面,比较全面地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和开发等实际能力。

2.因材施教,保持弹性,完善动态型知识结构体系

随着学生素质和知识需求多样化,高校计算机教育需建立一套动态的知识结构体系。这套体系主要是从以下三个角度实现教学内容的动态协调:

首先是针对学生素质的动态协调与适应。高校学生个体在思维能力、文化素质、计算机基础知识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学校可根据学生群体的主要差异性将其划分为若干类型,再针对不同的类型构建相适应的知识结构。其次是针剥。学生知识需求的动态协调与适应。高校学生因专业选择、未来生活及事业目标、爱好及偏向不同,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需求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学校在构建计算机教育知识结构时,可先对学生的需求调查分类,再设计与其需求类别相适应的知识体系。

总之,当前的时代是一个充满变化和创新的时代,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知识结构体系只有保持相当的弹性,不断进行动态调整,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3.点面结合,协调统一,构建有机型知识层次体系

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计算机知识的新旧更替频率相当高。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要适应其变化,就必须注重知识的有机性和整体性。我们可以通过保证知识的整体性和有机性,来保证学生对知识的融汇贯通,以进一步提高其理解能力和再学习能力。建立有机的知

识层次体系,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点:

(1)注意各分支学科的横向有机行。高校在构建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知识层次体系时,必须保证从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到计算机的应用操作等各分支学科的有机统一。使得各分支学科之间相互衔接,既没有知识面重复,又没有知识面盲区。(2)注重各分支学科的纵向协调性。在保证各分支学科横向有机性的基础上,我们还必须注意各分支学科的纵向协调性,即各分支学科的内部知识结构应条理清晰,因果分明。各知识点的内容互相衔接,具有一定的逻辑性。(3)注重知识的灵活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发掘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的深层理解,确保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

上述三点的实现,能够在相当程度上强化学生对计算机学科的全面认识和深入理解,增强学生对计算机的灵活驾驭能力。

4.拓展领域,注重衔接,健全支持型学科渗透体系

当今时代,计算机应用过程中的任何一个问题,都必然涉及到计算机学科以外的知识。我们已无法仅用计算机知识来解决与计算机相关的问题。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要获得更长足的发展,就必须改变计算机的学科观念,建立支持型的学科渗透体系。建立支持型学科渗透体系的基本方法如下:

(1)分析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对主要应用领域所涉及的非计算机学科进行分类,并评价其在计算机应用过程中,与计算机学科的相互渗透程度。(2)建立在计算机应用过程中,与计算机学科紧密相关的非计算机学科的知识结构体系。(3)将上述知识结构体系中与计算机学科对接的知识内容,纳入计算机学科的教育规划中。

建立健全支持型学科渗透体系后,学生在接受计算机基础教育时,一方面能够概括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原理,另一方面能够相对具体地掌握与计算机衔接的相关学科的知识。总之,支持型学科渗透体系的建立,能使学生在更大程度上领悟计算机在相关领域应用的原理,深入地解决计算机应用中的问题和矛盾,从根本上推动计算机应用的发展与进步。

5.激发热情,科学引导,创立开拓型人才培养体系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要实现“三个面向”的要求,就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信息社会的到来及我国对知识经济的提倡,给计算机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给高校计算机教育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即:如何培养具有较强创业能力的新型人才。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高校结合实际,建立开拓型人才培养体系。而这一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需要抓住几个要点:

(1)密切关注计算机相关产业发展动态,合理调节教学内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者应定期搜集计算机相关产业的发展信息,一方面及时向学生传播业界信息,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另一方面要科学地分析创业热点,合理调节教学的侧重点,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2)科学选择教学风格,强化书本知识与实际操作的联系。在教学风格的选择上,高校计算机教育工作者在授课过程中,可紧密联系创业实践,以创业需求为导向,从技术能力角度全面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帮助学生学以致用。

教育学基本原理知识点篇10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分析教材;要点

abstract:analysisoftheteachingistheteacheragoodgraspofknowledgepoints,key,difficultyintheprocessofteaching,playsanimportantroleinmoraleducation,andcultivatestudents'ability,isaprerequisiteforgoodteachersclass.

Keywords:highschoolbiologytextbooks;analysis;keypoints

中图分类号:G40-0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分析教材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其可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入手。从宏出方面分析是在一个较大的教材范围内进行,如对一本教材或一个单元或某一章的教学内容的分析,包含的课时多,分析时着重把握这部分教材与前后教材有什么联系和关系,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安排在该处?要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培养学生的什么能力?渗透哪些品德教育对教材宏观方面的分析,要在较大范围把握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微观方面的分析是指对一个课时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教材范围小,是宏观分析的进一步具体化。本文主要探讨微观分析教材时把握的要点。

1、把握知识点

分析知识点,从三个方面进行,课本中有哪些知识点?从高中生物学课本来看,文字描述内容多,概括的知识点很少,因此要求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和概括,总结出相关的知识点。例如:“Dna的复制”这部分教材可概括为Dna复制的概念、场所、时间、方式、条件和意义。②知识点之间有什么联系,本节课的知识点前后课时的知识点有什么联系。例如“Dna的结构”中的基本单位(Dna复制源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复制的精确性)等有密切联系。Dna的复制与后面教材内容的中心法则、基因突变等有联系。③知识点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层次是什么?是了解或理解或掌握?教学目标陈述应力求明确具体,可以观察和测量,尽量避免用含糊的和不切实际的语言陈述目标。用一些可操作的词来陈述,例如:记住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会计算食物链的条数等。

2、培养能力

能力是指可以用来培养学生能力的知识点,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学生的能力包括记忆力、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其核心是思维力,知识学习和能力发展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知识学习需要一定的能力,而能力的提高又可以促进知识的学习。所以,分析教材时,要仔细分析知识点和能力点之间的关系:①对应关系,什么样的知识点培养什么样的能力,把能力的培养落实到具体的知识点上。例如:讲解物质出入细胞的三种基本方式时,通过观察图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通过比较三种方式的异同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当然,有许多知识点是可以培养多种能力的,各种能力之间本身有密切的联系,不能把各种能力的培养机械地分离开来,要注意各种能力之间的互相联系,综合起来培养。②重点关系,培养学生的能力是一项长期的教学任务,能力是逐渐发展提高起来的。在一堂课里不能什么能力都培养,应当有所侧重,重点培养一两种能力即可。

3、渗透德育

德育是指可用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知识点,思想品德教育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教学中渗透德教育是教学的一项基本原则。传统的德育内容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即“三大主义”。随着教育的发展,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在学科教学中增加多种意识的教育,如环境意识、资源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科技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健康意识、创新意识等“意识”。在分析渗透德育时,要注意两个关系:①显性和隐性关系,显性的德育德内容在教材中比较容易发现,因而利用得比较多。例如:讲授生态平衡时,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和资源意识的教育。讲解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时,要讲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隐性的德育内容较难发现,教材中几乎没有文字出现,要靠教师去发现挖掘,教师本身有较强的教育意识,就会发现一些隐性的德育内容。例如,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讲述生物学家生平事迹时,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提出要向科学家学习的要求。②对应关系,怎样的知识点与相应的德育内容对应,把思想教育和意识培养落实到具体的知识点上。例如,把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落实到我国在探索生命起源问题的重大成就上等。

4、激发兴趣

兴趣是指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一般地说,跟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跟生产实践相联系的知识点,科技新成果、新发现,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学生都是感兴趣的,学生对生物界的奥秘和奇特的现象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这些兴趣点来培养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动力,同时利用兴趣点来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情景中接受知识的学习。兴趣点有的来自课本之外,这就要求教师平时注意信息的收集和积累,扩大自己的视野,为自己生动有趣的讲课做好准备。

5、突出重点

众所周知,重点是教学新课标要求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分析重点时要注意三个方面:①重点有哪些?教学参考书上一般都有说明。②为什么该知识点是重点?要求教师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上进行分析。③如何加强重点的教学?采取哪些具体的方法和措施?一般可用重复法,提问讨论法,练习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