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46:44

化学研究篇1

英文名称:ChemicalResearch

主管单位:河南大学

主办单位:河南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河南省开封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8-1011

国内刊号:41-1083/o6

邮发代号:36-217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7

期刊收录:

Ca化学文摘(美)(2009)

pж(aJ)文摘杂志(俄)(2009)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化学研究篇2

关键词: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应用意义;有效途径

在高中化学课程教学中应用研究性学习方法,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和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应用研究性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加重视对课程内容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也存在部分不愿意进行研究学习的学生。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引导。

一、鼓励学生主动进行研究性学习

教师要想在高中化学课程中有效地开展研究性学习,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研究性学习对于自身能力的提升有哪些重要的意义。部分学生对于开展研究性学习存在误区。认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浪费时间,不如直接由老师进行讲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引导学生,让学生明白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且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加深学习印象,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并且要通过应用科学的教学手段来鼓励学生进行研究学习,从而促使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课程中有效开展。

二、应用化学实验促进研究性学习

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促进研究性学习开展的有效办法。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化学实验的开展,通过化学实验来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

例如,在学习“原电池”这部分内容时,就可以通过化学实验来帮助学生学习课程内容。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前,准备好相应的电解质以及其他实验器材,在课程中利用对比实验法来验证电流的产生。教师可以在实验开始之前问学生,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否认为利用金属和盐溶液可以制成电池,然后再进行实验,让学生将金属放在水中和盐溶液中,通过观察电流计的不同状态来验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促进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背景下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教师在化学教学中,通过科学地应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并且可以使学生养成自主研究的好习惯。

化学研究篇3

一、文化承创呼唤自能探究教学文化

苏格兰作家桑缪尔•斯迈尔斯(SamuelSmiles)早于1859年就出版著作“Self-Help”(《自助》),强调内在驱动力对人生发展的积极意义。目前我国正向开放型、民主型、知识型的现代工业社会转型,这样的社会转型对传统上“以师为本”的教育文化观念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学校文化的传承也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换句话说,学校文化的传承需要凸显学习者主体的主动性和研究性。文化传承呼唤“以生为本”的自能探究教学文化。

1.信息技术的发展保障了条件由于信息技术的支撑,师生的交互模式变得愈加灵活,双向的反馈愈加及时,这也逐渐渗透到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中去。学生和教师都必须从传统教学定义下的各种条件限制下走出来,用更加自由,更加主动的学习态度对待日新月异的学习内容。“大数据”带来的不仅仅是信息的风暴冲击,如果学习者和教育者缺乏开放的心态和远见的眼光,就难以迎合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和新思路。要做到适应人类社会的深刻变化,学习者和教育者都必须摒弃旧的被动的方式,选择自主能动且具有探索精神的新方法。

2.社会人才观的改变奠定了基础当今的世界竞争其实更多的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各国基本都走了同样的发展路线———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知识型社会转型。经济目标的实现完全取决于各国培养出的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因此,如今的高校正逐渐走出对传统的知识接受型人才的选拔和培养的局限。为了形成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和氛围,高等学校都与时俱进地进行了人才观、价值观和教学观的改革,其中包括高校自主招生。在自主招生报名环节,各高校除了考查学生的高中学习成绩,更针对学生的特长、获奖及参加社会活动等情况。对于数学、物理、计算机等特别需要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的学科,很多高校将直接获得面试的优惠条件赋予在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考生,部分名校甚至直接注明考生需获得省级竞赛一等奖。这样的条件限制,完全说明了社会对创新人才的期望更多在其探索精神、创造力和能动性上。这样的人才观的变革必将扭转以前旧的教育观念,打破以分数为唯一标准的培养模式,把握改革实质,在学校优秀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为社会发展、国家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3.文化承创的重任决定了选择学校文化不仅能反映一所学校的精神内涵,还是保证一所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对于一所学校而言,学校文化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学校文化中的优秀传统能影响学校师生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人格塑造、精神风貌、道德情感等,学校必须建设高品位的学校文化,才能带动教育现代化,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当社会的转型决定了人才输出的新格局,学校文化也必须在优秀传统这一学校发展的主根上延展出新的根系,做好传承与创新的工作。在深入研究本校历史、传统、精神、学风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发掘新的文化内涵,不断融入现代教育理念,不断开拓创新,真正做到学校文化的承创,成为名副其实的“薪火传递者”。

二、文化承创中自能探究教学文化的意义

处于社会转型大背景下的学校教育,也面临着传统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思想相互影响、本土教育理念和外来教育理念彼此融合的转折。学校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消化吸收与时俱进的文化及先进理念,培养出创新性、主动性强的探究型人才,就需要对自能探究教学文化展开切实的研究。其意义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平等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的教育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积极的教育思想,不仅滋养了中国历代优秀学子,也是现代学校文化承创的依托和动力。但必须承认的是,中国的古代教育也有不符合现代社会转型,影响现代教育发展的内容。我国一直以来都提倡“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种教育观念要求学生完全依附老师,不允许学生有忤逆老师的言语与行为。换句话说,为了体现师长的威严,学生完全被剥夺了主动思考和创新运用的权利,被自上而下的教育模式剥夺了平等的“对话权”。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只能培养出缺乏自我主张,缺失创新精神的“应声虫”。知识型社会需要具有自由创新的人才,他们的培养必须建立在平等的对话环境中。学校教育,课堂教学是作为存在主体的师生共同享有的权利。只有给予师生双方在平等基础之上,平行、双向的对话,才有可能实现师生双方在教育中的反思,才能产生对于知识的批判性思维,点燃潜藏于学生内心深处求索的希望之火,积极地投入于学习之中。

2.激发正确的价值取向任何一所学校,都有她自身独特的不可再生的教育资源,即便她建校至今历史不长,即便她创办至今尚未出现杰出人才。九十年的办学历程是我校一笔不可多得的教育财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校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能探究精神,站在时代前列,准确把握时代主流文化方向,激发师生正确的价值取向,育才兴国。运用独特的革命资源激发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是我校在文化承创过程中非常成功的举措。由学生会自发倡导成立陈耀庭烈士研究社,学生们充分发扬自能探究的精神,深入挖掘陈耀庭烈士的生平事迹,召开陈耀庭事迹研讨会,开展学唱陈耀庭歌曲、前往陈耀庭烈士墓祭奠等各种活动,弘扬“仗义执言为真理,浩然正气耀震中”的精神。校园文化正确的价值取向,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3.塑造高尚的人格魅力整个社会在向知识型社会转型,教育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面临功利性的发展趋势。各种各样的数字指标使得学校人才培养拘泥于接受型的一种形式,缺乏以生为本的教育文化。学生或高分低能,或智商情商发展不均衡,或知识满溢而精神残缺,这样的教育令人担忧。只有和谐全面的发展,才能造就学生高尚的人格。在学校文化承创的过程中,自能探究教学能帮助被教育者,使他们能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完善自己的人格,真正从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我校在学校文化承创过程中,开展了数量充足、质量过硬的一系列活动:道德讲堂、主题班会、五月歌会、英语演讲比赛、同质异构课堂等,充分重视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价值。以学生探究精神为核心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充分彰显学生需求的第一性。通过正确引导学生的多元需求,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他们内在的探究精神,使学生在和谐全面的发展中成就自己高尚的人格。

4.开发学校文化的特色要促进学校文化的生长与滋养,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在传承与创新中铸造学校文化特色。一所学校只有坚持一以贯之的办学追求和文化核心,并坚持从理论上和实践中去创新发展、丰富完善,才能真正做到凸显该校的人文特色,使特色真正成为品牌,使内涵融于文化。学校通过研究性学习,开设天文课程基地,建立天文兴趣小组等研究型、创新型的学习小组,将我校三十多年的天文科普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我们还坚持为学习主体创设新型学习环境,改进课程内容实施方式,增强实践认知和学习能力,并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提高学习效能,发掘潜能特长。让学校成为课程教学改革中心、课程设施资源中心、知识见识实践中心、天赋特长体验中心、拔尖人才培养中心、生活技能教育中心。

三、文化承创中自能探究教学文化实施的途径

1.旨在高效、重在创新的各类教学活动教学在信息化的时代更需要匹配社会的节奏和发展,提高单位效能和信息容量。我校开展的同质异构教学活动、标杆课活动、主题教学活动,旨在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使课堂教学成为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学校依托各类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着手以优带教,改变传统教育的接受式、灌注式教育模式,让教师和学生都融入创造性的学习过程。将重点放在如何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如何丰富学生的感情经验、如何开展双向的互动探究活动、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如何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上。这样的教学活动形式,不但注重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而且注重挖掘学生的潜能。这种以探究为主的教学,突出了教师的启发诱导和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主要围绕现行教材,参照学生周围世界及生活实际,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并通过各种活动方式:或个人,或小组,或集体,解难释疑,使学生有机会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导师,要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人,要明确探究的目标,认真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促进探究的开展,形成探究的深度。

2.个性鲜明、丰富多彩的社团教学活动学校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有层次、分类别的社团活动,活动不但具备综合性,也满足部分学生的特殊需求,让所有的学习主体都能切身关联自己的兴趣、水平和能力。而在选择过程中,学生会尝试、思索、慢慢识别并最终稳定下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唤醒隐藏的潜能。对于学生而言,选择既是一种实践行为,也是一个探索性的学习过程。有些学生甚至会发现,在选择之前自以为感兴趣的其实在选择后才知道是对自己的误判。通过选择与尝试,学生能真正了解自己,并在自己真正的需求和兴趣上发挥最大的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很多高中生在被问及自己人生的规划时都会茫然不知所对,可在我校课题研究的人生规划调查中,学生都有清晰的目标。有学生因为在社团活动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兴趣之所在,甚至确定了未来的人生发展方向。这无不与学生在丰富多样的社团中选择与自身情况合适贴切的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3.体现兴趣、种类繁多的研究性学习自能探究教学并不仅拘泥于课堂教学中。在我校的文化传承建设中,研究性学习是发展学生自能探究精神的另一个重要舞台。研究型学习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并解决问题。研究性学习不同于综合课程,它是学生开展以科学研究为主的自主研究活动,以问题为载体,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教育教学活动,它不局限于纯粹的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是让学生通过选题,制订研究计划,请教老师、专家、学者,撰写研究报告等一系列活动,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和获得各种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不但可以知道如何运用学过的知识,还会很自然地在已经学过的知识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而且,为了解决问题,学生还会主动地去学习新的知识。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激发学生的自能和探究精神。

4.设计全面、面向全体的节日文化校园主题文化节日往往最能体现一所学校的文化特色。我校全年安排有体育节、科技节、艺术节、感恩节等多个节日。每一个节日的设计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长需求,而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则又要求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自能探究能力。例如,节日灯设计不仅传达着学校独特的教育内涵,还张扬着深刻的文化追求。节日文化既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契机,也是学校文化承创的重要平台。

四、结束语

化学研究篇4

(一)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科学研究的快速发展首先是因为大学服务社会职能思想的出现。美国在1862年通过了《莫雷尔法案》,以赠地的形式鼓励举办农业学院、培养专门人员,以便更好地为农民提供服务。威斯康星大学(U-niversityofwisconsin)明确表达了把服务社会作为基本职能的办学理念。正是服务社会这种办学理念,促使了人们更为关注教学科研的社会影响作用。到了1951年,斯坦福大学通过出租土地以及转让技术的方式建立了工业园区,形成了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源地。

由于服务社会理念的提出,科研已经不是洪堡创建柏林大学时期所追求的纯粹知识,而是理论性、应用性、技术性兼顾的知识。也正是凭借科学研究成果,现代大学改变了深居“象牙塔”而“与世隔绝”的形象,切实解决社会上的一些工农业生产方面的问题。服务社会功能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科学研究的快速发展。虽然教学工作也属于服务社会的范畴,但是较之于科学研究,其效果不甚明显,而且周期较长。当然,科学研究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甚至是脱离教学工作而“异军突起”,根本原因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具有了强大的功能和社会影响。

在19世纪电气化革命的基础上,20世纪下半叶人类社会又发生了以计算机广泛应用为标志的信息化革命,科学技术的功能日渐强大,其地位也日渐显赫。作为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能够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也正是在“生产力思想”的驱动下,大学科学研究以服务社会为名取得了膨胀式发展。我们不能否定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但是以利益观念为主导势必会忽视其原本价值,产生“科研漂移”现象。

(二)“科研漂移”现象美国高等教育学家伯顿•克拉克提出了“科研漂移”的观点。他认为,“在科学事业不断强化和分化的背景下,一大批高知识专业相继出现,这些专业在其发展进程中,对资金、设备和人员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各领域的专家们为尽快产出预期科研成果,对其所处的科研环境的要求也相继提高。在这一背景下,各类研究活动开始向专门化的科研场所聚集,而与同时进行科学教育、学生科研训练和科学研究的大学疏离开来。这一现象在近代科学发展史中逐步显现,众多近代的科学研究逐渐离开大学的教学场所,而移至专门从事学术科研的科研中心、实验室和研究所。”这种科研活动从大学的教学单位和中心课程框架中分离的现象被称为“科研漂移”。“科研漂移”现象的产生,必然导致大学科学研究对其人才培养职能疏远,甚至是积压教学而产生异化。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研究型大学科研职能的强化证明了政府利益的需求对大学“科研漂移”的强大推动力。一战时研究型大学已开始参与联邦政府科学实验室的研究工作,在研究型大学内出现了专门化的科学研究。在二战期间,美国更是在研究型大学内建立了各种专门的国家实验室,组织全国多学科领域的科学家集聚在国家实验室进行战时军事科研,如雷达、原子弹等先进武器和青霉素等重大医学成果均出自大学实验室。建制化的科学研究极大地满足了当时战争状态下国家对军事科学研究的迫切需要,为战后继续服务于社会需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研究型大学的科研实力,加快了其走向科研体系核心的步伐。但是,伴随着政府科研资助不断提升的过程,是大学科学研究功利主义思想的膨胀,一些大学过分执著于科学研究活动,形成了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国家实验室,而使科学研究脱离了教学过程,使得科学研究对人才培养的支撑日渐微弱。

二、功利性科学研究背离了科学研究与教学相统一原则

在洪堡看来,人的发展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大学实现这一目的的唯一途径是通过研究进行教学,培养学生探究真理的好奇心和方法,使他们在科学研究中完成自我发展。洪堡“由科学而达至修养”的理想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结果:科研确实是在大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但科研并非天然地促进“修养”。随着经验科学的发展,今天“大科学”时代的大学科研已经与“修养”和教育渐行渐远。科研不但越来越不具有教育价值,而且还在不断挤压教学在大学中的生存空间。

(一)科学研究与教学的分化经济是教育发展的基础,它从根本上决定着教育的规模、结构、发展速度等。经济的分配趋向直接影响到教学和科研的地位和教师的取向。由于教学效果的长效性和内隐型,科研成果的高产性和速显性,科研工作更容易测量和评价,往往会出现教师向科研方面倾斜。而且,教师从事教学与科研的时间和精力往往存在冲突,在矛盾中往往倾向于取科研、舍教学。于是科研逐渐从教学的视野中淡出,走出校园,走入市场。这样,教学与科研的联系由于教师工作模式和工作内容的变化而变得松散。同时,由于能带来更多的利益,科研逐渐成为了大学教师努力追求的活动,成为了一种“主义”。在学术资本主义的影响下,大学教师普遍对校园以外的世界和本学科学术的发展更感兴趣,而常常忽视自己校园的教育教学职责。

一些大学组织制度在处理教学与科研关系上也存在偏颇。国内有研究发现,大众化、功利性的大学评价体制和社会价值观对于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性质及其处理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由于存在对“一流”目标的盲目追求,科研成果成为了评价一所大学综合实力的重要度量标准,许多高校都将科研成果作为自身追求的首要目标,将科研成果与教师职称评定和经济利益挂钩起来。而且将这种价值取向体现于教师评价考核机制和教学管理方式之中,体现于职称评定、绩效计算和福利分配之中。这无疑会进一步促进教学与科研的分化。

(二)科学研究与教学的融合社会不仅需要大学作为高深知识创造的中心,更需要大学通过对高深知识的探索培养出具备探索高深知识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因此,无论大学科学研究如何发展,都不能忽视对人才的培养。这就需要正确认识和从事大学科研工作,对于不能为育人服务的科学研究要坚决舍弃,更为关键的是要增强科学研究的教育性,在充分考虑教育价值的基础上再考虑学术价值和经济利益。

化学研究篇5

[关键词]宋代文学宋型文化宋代学术研究方法文化学

[中图分类号]1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8)05-0122-09

新时期以来,宋代文学的研究是从“形象思维”的讨论开始的,因同志赞扬唐诗用形象思维,而宋人一反唐人规律,作诗“味同嚼蜡”,使得在相当一个时期,宋代文学的研究侧重在宋词,以至一体独大。随着真理标准讨论的深入,又得钱钟书《谈艺录》、缪钺《诗词散论》等旧著新行的启发,由于西方理论的传人,方法论的讨论与实践,文史哲互渗的影响,研究者的观念、眼光逐渐发生了变化,无论在宋代文学的个案研究,还是各体研究,以及宋代文学史的研究上,都出现了一批重要的成果,呈现了繁盛的局面。

以中国宋代文学学会成立为标志,宋代文学的研究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十年期(学会成立于2000年,连同其酝酿、准备,已近十年)。学会成立以来,迄今已经召开五届年会,前四届分别由复旦大学(2000)、南京大学(2001)、宁夏大学(2003)、浙江大学与浙江工业大学(2005)举办,第五届由暨南大学主办,五邑大学、惠州学院协办,于2007年底举行。第五届会议参加的代表有170多人,提交论文近150篇,两项都创下新高。笔者作为本届会议的筹备者,在浏览了会议论文、参加讨论之后,颇有感想,拟就此次会议而引发、思考的问题,侧重于宋代文学的文化学研究,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宋代文学文化学研究的实绩

新时期以来,文学的研究与整个社会同步,首先经历了拨乱反正阶段,随着改革开放,解放思想,研究不断深入,范畴逐渐扩展,对方法论也愈来愈重视,以至于一度形成了“方法热”。美学曾甚为流行,接受美学、实验美学、精神分析美学、语义学美学、心理学美学、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现象学美学、表现论美学、形式主义美学、存在主义美学等,以及相关的文艺心理学、文学批评学、文学社会学、文学语言学、文艺民俗学,都让人眼花缭乱。一度很为暄腾的新方法热,使不少研究者也很想弄清符号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协同论、突变论、模糊逻辑、美感全息、模糊集合、耗散结构等究竟为何意、何物?或因受传统影响太大,研究者又缺乏自然科学知识,不懂或浅识外语,在一大堆名词面前畏惧难进,异常惶惑。随着时间推移,新方法热很快过去,许多外来的理论、观念,似乎难以“内化”,于是,古代文学的研究逐渐回到返朴归真的路上来。

程千帆曾说,古代文学的研究要做到文献学与文艺学的结合。20世纪90年代以后,许多研究者就是按照这一路径走的,新方法风光不再,连一度甚为提倡的宏观研究,也渐遭讥评,以之为空疏;属于或近于文艺学研究的,大概只有心理学、民俗学、结构主义、阐释学、传播学、原型说、范型论等,还在继续得到运用。而在文献学一端,胡适当年的“拿出证据来”,又变得理直气壮,虽未明言,实际上大有回到乾嘉之势。不过,与新方法的退潮几乎同时,随着文化热的兴起,对古代文学的研究,在文献学与文艺学相结合的基础上,又有了文化学的加入,且呈现方兴未艾之势。

宋代文学的文化学研究是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才开始的,其研究成果多在90年代后才出现,以笔者的管见所及,可大致按年度概括如下。

1990年后的10年间,宋代文学与文化关系的研究专著主要有5部:钟来因《苏轼与道家道教》(台北),史双元《宋词与佛道思想》,李剑亮《唐宋词与唐宋歌妓制度》,马茂军《北宋儒学与文学》,蔡镇楚《宋词文化学研究》;此外,马积高《宋明理学与文学》,朱刚《唐宋四大家的道论与文学》,许总《宋明理学与中国文学》,罗立刚《宋元之际的哲学与文学》,也部分关涉宋代。

自2000年以来,则显著增多,其中2000-2005年,6年共20部:沈松勤《唐宋词社会文化学研究》,黎活仁《宋代文学与文化研究》(台北),勾承益《晚宋诗歌与社会》,沈家庄《宋词文化与文学新视野》,赵晓岚《姜夔与南宋文化》,李春青《宋学与宋代文学观念》,张海鸥《宋代文化与文学研究》,萧庆伟《北宋新旧党争与文学》,杨庆存《黄庭坚与宋代文化》,冷成金《苏轼的哲学观与文艺观》,许兴宝《文化视野中的宋词意象》,张玉璞《浅斟低唱:宋代词人的文化精神与人生意趣》,蔡镇楚、龙宿莽《唐宋诗词文化解读》,刘焕阳《宋代晁氏家族及其文献研究》,王晓骊《唐宋词与商业文化关系研究》,周楚汉《唐宋家文化文章学》,沈家庄《宋词的文化定位》,黄杰《宋词与民俗》,汤江浩《北宋临川王氏家族及文学考论:以王安石为中心》,刘乃昌《两宋文化与诗词发展论略》;此外,涉及宋诗与文化的还有莫砺锋的论文集《古典诗学的文化观照》。

近两年来,更大为增长。2006年有10部:张剑《宋代家族与文学――以澶州晁氏为中心》,杨万里《宋词与宋代的城市生活》,张金花《宋诗与宋代商业》,王树海《禅魄诗魂:佛禅与唐宋诗风的变迁》,曾枣庄《宋代文学与宋代文化》,蔡燕《唐宋词艺术与文化审视》,林岩《北宋科举考试与文学》,马东瑶《文化视域中的北宋熙丰诗坛》,陈忻《南宋心学学派的文学研究》,钱建状《南宋初期的文化重组与文学新变》。2007年有4部:张培锋《宋代士大夫佛学与文学》,复旦大学思想史研究中心主编《欧阳修与宋代士大夫》,杨柏岭《唐宋词审美文化阐释》,邓莹辉《两宋理学美学与文学研究》。

就论文言,宋代文学的文化研究也呈现逐年发展的趋势。1987-1989年为起始点,3年中仅发6篇,1990-1999年的10年中共22篇,与前面相近。进入新世纪之后,2000年形成了一个小高潮,共9篇,而2001-2002年又见回落,2年中仅6篇,2003-2005年为恢复期,其中2003年7篇,2004年9篇,2005年10篇。近两年为之突飞猛进:2006年29篇,2007年47篇。

以上的论文中,有些是很好的论题,如周本淳的《宋诗与宋代文化》(《淮阴师专学报》1991年3期),张毅的《苏轼朱熹文化人格之比较》(《文学遗产》1995年4期),孙维城的《“晋宋人物”与姜夔其人其词》(《文学遗产》1999年2期),及赵晓岚与之商榷的《也谈“晋宋人物”、“文化人格”及姜夔》(《文学遗产》2000年3期),许总的《论理学文化观念与宋代诗学》(《学术月刊》2000年6期),张玉璞

的《宋代文人“居士”情结的社会文化阐释》(《山东社会科学》2002年3期),董希平的《宋初百年间词之功能的推移――宋代文化建构中的宋词》(《文学评论》2003年5期),杨海明的《论唐宋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以苏轼的“士大夫化”为“切口”》(《江海学刊》2003年5期),林继中的《文化转型与宋代文学》(《长江学术》2006年1期),冯伟的《北宋初期科举文化与西昆体》(《中国韵文学刊》2007年2期),杨子怡的《韩愈刺韩与苏轼寓惠对地方文化影响比较论》(《汕头大学学报》2007年2期),孙昌武的《从佛教文化视角解读古代的士大夫文学――以宋代为中心》(《郑州大学学报》2007年4期),以及笔者的《词的由中唐至宋初之变与文化转换》(《文史哲》2004年4期)等文。

就理论而言,王水照在其主编的《宋代文学通论》中,撰写了该书的绪论《宋型文化与宋代文学》,为宋代文学的文化学研究,解决了不少学理性问题。如从整体上提出了以文化观照文学的新方法,对宋型文化作出了全面而新颖的定义,对宋朝“近代”的性质,文学的淑世精神,对宋学作为新儒学之关注“天人之际”,与文学的重理节情,以及宋代对传统文化的吸收整合,使得文学得以重建辉煌、盛极而变等,都作出了深刻的论述。该书且对宋代文学中的文体、体派、思想、题材体裁以及相关的学术史问题,也有较为全面、新颖的论述。

二、三个重要论题及相关成果

笔者以为,对宋代文化与文学关系的研究,有几个较重要的论题,是近年来得到关注,且取得可喜成果的。

(一)关于政治文化的党争,及其对文学造成的影响

党争从北宋一直延续到南宋,对士人的人生境遇,对文学创作的文化生态,都有很大的影响,与宋代文学的题材、主张、风格等也有关系。

在关于宋代党争与文学的研究中,吴熊和指导的博士生做出了很大成绩,先后有沈松勤的《北宋文人与党争》,萧庆伟的《北宋新旧党争与文学》,及沈松勤的《南宋文人与党争》三著。《北宋文人与党争》涉及的北宋党争与文学的关系问题,有因党争而引起的文人与文化命运的改变,包括兴治文字狱,以文字排击异党,因排斥异党而禁毁文字的与文禁;还有北宋党争与文人的分野问题,包括王安石与新党文人群,苏轼与苏门君子,黄庭坚与江西诗人群;北宋党争与文学创作的互动,包括熙丰的政见之争、元的意气之争、“绍述”的党锢三者与文学创作的互动,涉及创作倾向、风格、文人的惧祸心理、价值取向、心态演变、主题取向。《南宋文人与党争》上编为南宋党争的背景与历程,中编为南宋党争的动力与文化性格,为历史学、政治学的研究,下编则专论南宋党争与文学命运。下编共分三章:文学群体的重组与文学命运的再造,高压政治与谄谀之风,畏祸心理与以理遣情。如果说北宋的党争主要是围绕着变法而展开,那么南宋则转为和战问题,“事实充分表明,以党争为首要环境因子的南宋文学生态,存在着多层面文化活动的结构性互动;在互动中,既有交叉又有渗透,既有排斥又有兼容,从而决定了文学的生成与繁荣,也影响了文学的演变与衰落。”

如徐规所说,沈松勤对北宋新旧党之争的研究,“采取实事求是、不偏不倚的态度,脱出前贤的窠臼。至于党争与文人、文学的关系,世贤虽有所涉及,但沈君则在更广阔的视野上,用力给予较深入的探讨,创获良多。”然而,此书亦有不足,“如在论述党争的成因时,忽视了代表当时南北地域不同利益的士人的政见之争;在总结文士群体的分野时,只注意到了新党以及苏轼与‘苏门弟子’和黄庭坚与‘江西诗人’群,其实朔党、洛党也是因党争分野而形成的重要群体。对党争与文学关系的论析,虽抓住其要害,但如能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评述,当可更臻完善。”至于南宋的党争与文学,沈书抓住了重要的专题,但有些问题还未进入研究视野。

(二)关于制度文化的科举,以及与文学的关系

科举始于隋,盛于唐,变于宋,且显见完善、进步。唐宋因这一制度的区别,也造成了二代主流的、精英文化的不同与发展,且因二者文化精神的差异,也造就出二代文学的区别。

继程千帆之后,傅璇琮的唐代科举与文学研究,打开了新的局面,而近年研究宋代科举考试与文学关系者,有祝尚书的《宋代科举与文学考论》和林岩的《北宋科举考试与文学》二书。祝著是作者多年来研究宋代科举与文学的论文结集,对于宋代科举制度的沿革变迁,科举制度、科举考试与文学发展的关系,其间的利弊得失,都作了文史相兼、考论结合的研究,举凡发解、省试、殿试、诸科、制科、词科、糊名誉录、诗赋经义之争、时文的程式化、科举与理学、科举用书、登第进士的恩例与庆典等,属于宋代科举的重要问题,都有深入的涉及。傅璇琮说,此书“实际上是全面考论宋代科举的专著,并且将两宋科举制度的变化沿革与文学、理学、文化风尚、士人生活,甚至举子用书之刻印、发行等,作广泛而具体的探讨,这种细致的考索与极有新意的拓展,是近二十余年来宋代科举与文学、文化交结研究所未有的。”祝尚书在该书后记中表示,“将继续努力,以期撰成一部更为满意的专著《宋代科举与文学》来。”我们期待着能超越重在制度文化层面、确乎就科举与文学作全面文化考论的专著问世。

(三)关于家族文化与文学的关系

家族文化可追溯到六朝的贵族文化,晋室南渡后,琅邪王氏、陈郡谢氏等家族都在江南地区逐渐形成了政治、文化大族。随着作为家族文化基础的庄园经济被唐代的均田制取代,唐太宗“欲崇重今朝冠冕,……不须论数世之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但唐代仍有门阀之风,直到安史之乱后,门阀才遭到严重破坏。宋代由于宗族制度发达,造成了新型的家族文化,也影响到家族相传的文学传统。

近年来,对家族文学的研究逐渐增多,先是有几部关于六朝、隋唐的家族与文学的研究专著,而宋代的研究则以张剑的《宋代家族与文学――以澶州晁氏为中心》为代表。该书“运用了实证研究与统计分析的方法,……揭示了晁氏家族的‘祖宗家法’,晁氏天分、寿夭、婚姻、迁徙、卒葬对家族的影响以及家族的兴衰状况,又细致地论证晁氏家族文学与文化在宋代家族文学与文化中的典型性、独特性.论证晁氏家族的文学创作成就和所体现出的家法意识,以及其继承性与变异性等问题。在对晁氏家族文学这一个案的微观研究的基础上,又向广度和深度拓展,从总体上把握宋代家族文学的特征,努力探讨宋代家族对宋代文学的影响。”晁氏家族一时成为了研究热门,除前面提到的刘焕阳《宋代晁氏家族及其文献研究》(齐鲁书社2004年版)外,还有何新所的博士论文《宋代昭德晁氏家族研究》(南京大学2004年),和李朝军的博士论文《宋代晁氏家族文学研究》(四川大学2005年)等。

关于家族与文学的研究论著,尚可再举汤江浩的《北宋临川王氏家族及文学考论――以王安石为中心》(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此书与张剑所作,都是博士论文,且不谋而合的是,都有“以……为中心”,前者的中心是澶州晁氏这一群体,后者是临川王氏中的王安石一人。汤著分为上下编,上编是临川王氏家族的溯源、迁徙与兴衰,王氏诸兄弟的生平、仕历与文艺,王安石诸妹、妹婿的生平及与王

安石的文学交往,王安石的子女、从子女及归婿,王安石外家与曾巩的亲缘;下编论王安石诗的历代辨伪、辑佚,考论李璧注荆公诗,叶梦得论荆公诗,刘辰翁评点荆公诗与方回选评荆公诗。此著长于考证,言必有据,表现出良好的学风。

对家族文学的研究,似已成为当前宋代文学研究的潮流,尤其是不少博士论文都以此为题,相信不久后会有众多的成果问世。

三、从进士文化到士大夫文化

由于文史结合研究的方法逐渐被采用,近年来颇能从宋代历史角度对宋代文学作整体观照,因而史观就尤显重要。不少学者都注意到日本内藤湖南关于中国历史的分期说,及其将宋代定义为近代之论,王水照在《宋代文学通论》的绪论中,就藉此而对宋代的近代特点作了精到的阐发论述。笔者以为,若要深化对宋代文学的文化学研究,对宋史观与宋型文化,当结合起来研究,且要有认识上的深化。

台湾傅乐成在1972年发表的《唐型文化与宋型文化》一文,已论及唐宋文化的最大不同,如今,30多年过去了,对宋代文化的认识自不应停留在简单的与唐代比较之上,而应有更为深入的研究。收入其《汉唐史论集》,台湾联经出版公司1977年版。

宋代承接唐五代,其文化特点确实要在与前代的比较中确立,而对照唐宋的主流、精英文化,由进士文化变为士大夫文化,无疑是两代最大的不同。

相对于六朝的贵族文化,唐代因推行科举且尤重进士制,逐渐形成了进士文化。笔者认为,进士文化的主要特点是:其一,由九品中正行察举,改为士子主动参加科举考试,选官的制度文化之变引发了政治之变,导致了具有近代意义的社会逐渐生成;其二,因进士科取士较他科困难,在最为社会重视的同时,又因进士考试行以诗赋取士,遂改变了儒学与文学的传统地位;其三,儒生与文士地位的倒转,造成了文化从制度进而到思想、行为层面的改变,“儒林”传统向“文苑”精神倾斜、转化,使得统治阶级的新成员――进士阶层,形成了一系列被视作“无行”、“轻薄”的特点。

鉴于晚唐五代的政治腐败与进士无行相关,自宋初始,不少有识之士已指出科举取士之蔽,胡瑗、孙复等创办书院教育,以不求功名利禄为尚,努力于塑造士人的道德人格。胡瑗后任国子监直讲,为太学生授业,施行明体达用的教育方针,主张经义与实学并重。孙复批判文章的功利目的,其《答张洞书》矛头直指进士制,以道为教之本,文为道之用。而通过科举走上仕途的人物,也反思唐五代进士的堕落,如柳开、石介都提倡作古文还要行古人之道,要如孔、孟、扬雄、韩愈那样道文统一。宋仁宗即位之初,范仲淹在《奏上时务书》中要求改革政治、“兴复古道”,提出“救斯文之薄”,自己更以天下为己任,践履“古道”复兴。欧阳修以为文不可恃,屡薄尽心于文字者,基于文道合一而极力推重韩愈。

由于宋人之重道,加以科举制较唐代更为完善,较彻底地打破士庶之隔,真正实现了出身寒门亦能上升朝列,遂能变进士文化为士大夫文化。笔者以为,士大夫文化的基本涵义及主要特点如下。

其一,在对进士文化的批判中,努力于儒学传统的重建,并在重道的同时,又极为重德,思想修养追求明道见性,向往“内圣”境界,外现则为操守气节。

重道已如前所言,此处再举提倡笃敬自守、心定道纯之例。欧阳修《答祖择之书》云:道尊然后笃敬,笃敬然后能自守,能自守然后果于用,果于用然后不畏而不迁。

意得则心定,心定则道纯,道纯则充于中者实,中充实则发为文者辉光,施于事者果致。

其“内圣”色彩,并不亚于道学家。范仲淹直言谠论,三次被贬,人以之“三黜而三光”,朱熹赞其“大厉名节,振作士气,故振作士大夫之功为多”。苏轼则高度评价欧阳修:“宋兴七十余年,民不知兵,富而教之。至天圣、景极矣,而斯文终有愧于古。士亦因陋守旧,论卑气弱。自欧阳子出,天下争自濯磨,以通经学古为高,以救时行道为贤,以犯颜纳谏为忠。长育成就,至嘉韦占末,号称多士,欧阳子之功为多。”

其二,虽宋代文化较之唐代而见内倾性,然而士大夫文化却具有显见的“外王”指向。

理学或许更具宋代思想、哲学的代表资格,但主导着宋代政治的士大夫文化,却非理学之侧重内圣,而尤重“外王”的事功。如吕夷简入仕之初即以直言知名。拜相后奏列八事,以期政治清明、国家强盛。范仲淹推行庆历新政,呈《上十事疏》,即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长官、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在此前后,富弼上安边十三策,韩琦先陈七事,再陈救弊八事。这些都足以说明北宋士大夫所造就的政治文化具有显著的“外王”特点。虽然因士大夫的多重人生角色,令所为之文亦有不同之用,属于陈述政见者多非文学作品,然而仍不可避免地留有鲜明的印迹。即如“小道”之词,在常见的艳情、闲情之外,又有宦情与性情的加入,到南宋更有言恢复大计、表报国无门、温婉又悲凉的稼轩之词,及与之相近一派。

其三,政党政治的形成,为士大夫文化所特有,使得党争贯穿有宋一代。

孔子谓“君子群而不党”,《荀子・强国》亦云:“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而由于宋代士大夫热心于政治事务,出于政见不同,自然就形成了朋党。欧阳修作《朋党论》,不讳言结党一事,而以为人主最需要的是明辨君子小人,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应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对于政党政治,柳诒徵论其特点云:

盖宋之政治,士大夫之政治也。政治之纯出于士大夫之手者,惟宋为然。故惟宋无女主、外戚、宗王、强藩之祸。宦寺虽为祸而亦不多,而政党政治之风,亦开于宋。

中国之有政党,殆自宋神宗时之新旧两党始。其后两党反复互争政权,……论史者恒以宋之党祸比于汉、唐,实则其性质大不相同。新旧两党各有政见,皆主于救国,而行其道特以方法不同,主张各异,……其党派分立之始,则固纯洁为国,初无私憾及利禄之见羼杂其间。此则士大夫与士大夫分党派以争政权,实吾国历史上仅有之事也。

柳氏已辨明宋代党争与汉唐党祸之别,对士大夫政治文化的这一特点,应很好体会,而因政党政治所造成的党争,则对宋代文人与文学有极大影响,成为研究宋代文学不能忽略的背景和因素。

四、宋代文化的其他重要论题

士大夫文化可谓宋的“一代之文化”,对宋代文学有很大的影响与制约。此外,在由唐而宋的历史进程中,文化之变尚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一)夷夏观与外来文化

在由唐而北宋、再到南宋历史进程中,与接受或排斥外来文化密切相关的夷夏观,有显著的变化。

早在春秋时代,华夏民族就有“裔不谋夏,夷不乱华”(《春秋左氏传・定公十年》)的观念,显然这是立足于民族自卫的。又因此时的戎狄侵华,遂有“尊王攘夷”的口号。管仲辅助齐桓公完成霸业,不受夷狄侵扰,故孔子赞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孟子以舜为东夷人,文王为西夷人,却先后为圣,显然超越了“尊王攘夷”观,《孟子・滕文公上》进而提出了自己的文化观:“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在西汉的汉武帝全

盛时期,“德泽洋溢,施方外,延及群生”,而到五胡乱华时,又重申“华夷之辨”,江统《徙戎论》提出了徙戎于其旧地的主张,文中所云的“内诸夏而外夷狄”,本出于《公羊传・成公十五年》,而“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则出《左传・成公四年》。(详见《晋书・江统传》)待结束了南北分裂,隋文帝可以宣称:“朕受命于天,抚育四海,望使一切生人皆以仁义相向。”贞观四年,唐朝大破突厥,对如何处置十余万降众,朝臣各有所见。唐太宗独纳中书令温彦博之议,作了妥当安排,更有对中华、夷狄爱之如一之说。

人宋以后,因屡挫于外族,故石介《中国论》重申“内中夏而外夷狄”之理,治《春秋》者颇多,以至成为显学,“华夷之辨”又成宋人的重要论题。以苏轼言,他在嘉六年参加制科考试时写有《王者不治夷狄论》,沿袭《春秋》传统之见,将夷狄的秦、楚与华夏的齐、晋相比,所讨论的华夷间名分依据,在于“仁义”二字。元四年和八年,苏轼向朝廷奏进六篇札子,反对宋神宗的高丽政策。由于其时高丽已被契丹征服近百年,接受了辽的册封,因此建议宋朝应疏远高丽。他还认为,因高丽与辽“阴相计构”,故不宜将涉及山川险要、边防守备的《册府元龟》等书籍出售给高丽使者。与苏轼为敌党的程颐,亦申《春秋》谨华夷之辨的思想,再言“尊王攘夷”说,与苏轼所见并无不同。南宋初,宋高宗推崇左氏《春秋》,目的在于用尊王攘夷说树正统、斥伪齐;而胡安国作《春秋传》,则以此说作为抗金大业的思想基础,其序自云“用夏变夷,大法略具,庶几圣王经世之志,小有补云。”

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都倡尊王攘夷之说,可以认为,由于宋继迫于契丹、党项羌、女真和蒙古民族,因此宋人的夷夏观,实也成为了宋代爱国主义文学的思想基础。

(二)主流文化与多元文化

宋代的精英文化无疑是士大夫文化,是宋的“一代之文化”,也是主流文化,但是,宋代文化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文化的构成格局,较唐代文化更为丰富多彩。

与士大夫文化具有相同或相近地位的是道学文化,它不仅是宋代思想文化的代表,是“一代之学术”,对宋代文学的创作思想也有很大影响。如果说士大夫文化与道学文化是近于平行的精英文化,那么在士大夫文化中也发展出新的次文化、子文化。如在这一文化所造成的政党政治中,士大夫受党争之害,使得自屈、贾以来的贬谪文化有了新的发展,而因宋代在思想文化上的三教合一,也使得贬谪文化与道佛文化相融,苏、黄就是很好的例子。若谓与道佛文化相融的贬谪文化是士大夫文化中的一个新“变种”,那么,在士大夫文化之中,馆阁文化则是非常重要的新“品种”,宋代的右文政策,使得这一文化在宋代的文化建设、历史与文学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士大夫文化是精英文化,具有“庙堂”性质,而由于宋代的近代性质,经济形式、城市建设的发展变化,使得市民阶层迅速壮大,“草根”的市井文化也随之发展,其中的青楼文化就是柳永俗词的催生剂、培养基。推而广之,宋代俗文学的发达,亦与市井文化大有关系。市井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城市经济日益成熟,文化同样重视市场、文学不能无视传播的情况下,士大夫文人也不得不调整其文化策略,梅尧臣、苏轼等人提出的文学创作应“以故为新,以俗为雅”,就应是正视、关注市井文化的结果。南宋在延续士大夫文化的同时,发展出权相政治。在党争以新的形式出现时,伴随着科举文化之变,加以地狭人稠,冗员增多,隐逸文化、江湖文化、幕客文化,以及因中心城市多种“社”、“会”而生成的社会文化,则又提供了不少文化新品种,也分别影响了文学的生态环境、创作条件、内容题材、艺术风格。

(三)地域文化与家族文化

唐宋两代的地域文化都很有特色,而宋代因宗法共同体的建立,家族文化尤为发达,地域与家族相结合,则成为宋代新的文化景观。

我国历来有地域文化之别,上世纪初的一些学术大师如王国维、梁启超、刘师培等,都曾论述南北文化的不同。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指出文化的地域性历史渊源及变化,他引了“山东之人尚婚娅,江左之人尚人物,关中之人尚冠冕,代北之人尚贵戚”之说,又云自东汉末中原丧乱以后学术虽变化,但通经义、励名行以求从政,形成了很好的门第之风,在河北即所谓山东地域尤为显著,并认为牛李党争实以科第分,即:牛党重科举,李党重门第。与唐代相比,宋代地域文化的最大变化就是文化重心逐渐向东南转移,并在北宋后期得以完成。对于宋代地域文化的研究,十年前已有程民生的专书,较之前人的粗略论述,显然极见深入周全。由于地域文化涉及风土民俗、人文素质、、官私教育、印刷出版、公私藏书、交通传播,以及儒学、宗教、学术、文学、艺术等传统的异同,对文学创作有显著的影响,故此结合地域文化研究宋代文学,应是大有可为的。

宋代文化的另一大变化是宗族共同体的建立,不仅强化了伦常秩序,促进了小农经济的稳定,得到了理学家的充分论证、肯定,还为家族文化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宋代的家族文化与六朝的家族贵族文化不同,代表了一种新的文化方向。虽然唐代也有因家族而成的文化传承,但地域性特点似更强于家族文化传统,宋代不然。地域性与家族性结合为一体,形成了许多著名的家族。如:宋初的临安钱氏,惟溶、惟治、惟演昆弟各有所成;寿州吕氏,自吕夷简起,几代一门数相;雍丘韩忆及其子韩绛、韩维、韩缜,吴县范仲淹及其子纯仁、纯礼,京兆蓝田吕氏,仙游蔡氏,南宋的四明史氏,鄱阳洪氏等,亦多显宦;眉山苏氏,巨野晁氏,多文学之传;洛阳程氏兄弟,崇安胡氏及婺源朱氏父子,则为道学名家。若从地域言,仅江西一地,除前说的鄱阳洪氏外,还有临川王氏(王安石、王安礼、王安国),南丰曾氏(曾巩、曾布、曾肇),新淦孔氏(孔文仲、孔平仲、孔武仲)等著名家族,对政治、学术、文学、艺术等产生了很大影响,形成了传统。

五、宋代文学的文化学研究还应关注什么

(一)宋代文学与思想史、哲学史、制度史的关系

前述马积高、许总、朱刚、罗立刚等老、中、青三代学者的著作,已属打通哲学与文学的研究,可惜的是,延续这一方向者,尚不多见。近年来,关于宋代思想、哲学的研究专著渐多,仅作者出身于浙江大学的,就有关长龙的《两宋道学命运的历史考察》,何俊的《南宋儒学建构》,以及刘成国的《荆公新学研究》诸著。关于宋代的制度史,十多年前河南大学出版社的《宋代研究丛书》,就有《宋代官员选任和管理制度》、《宋代监察制度》等著。由于学科的分科细密,在三级制的体系中,目前的研究很难打破“分疆而治”局面,然而,不仅是古代学术具有文史哲一体的特点,当今也积极倡导跨学科的研究,因此,学科间的打通确实非常重要,这也是宋代文学研究的方向所在。

罗宗强创立了文学思想史学科,其弟子张毅有《宋代文学思想史》,是第一部全面论述宋代文学思想史的专著,书中涉及到哲学对文学思想的影响,但由于学科的性质和研究范畴所限,故对于文学观、文学创作与哲学史、思想史相对应或相结合的全面研究,还有拓展的余地。

制度史中的教育与科举,对文学的研究很重要,虽已有祝尚书等人的研究,但是,在具体问题之

外,仍有一些理论问题需关注。如唐宋两代科举的不同,后者的进步,以及宋代科举自身存在的弊病等,都可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此处仅举后者一例,针对唐代进士科只重文才所造成的缺陷,仁宗之时,宋祁等人上奏:“……先策论,则文词者留心于治乱矣;简程式,则闳博者得以驰骋矣;问大义,则执经者不专于记诵矣”,仁宗从之。后又有王安石的改革,但仍然自有其弊端。苏轼《日喻》即对王安石变法后科举取士的变化,发表自己的见解:“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者以经术取士,士求道而不务学。”对这些问题,都可以就其本身或结合文学作深入的研究。

(二)宋代文学与宋代学术、艺术的关系

宋学有广狭之义,狭者专指理学及其所传,广者应指宋代学术之总和。胡瑗于苏湖二州教学之时,立经义、治事二斋,实际上将学问分为理论与致用二科,此即宋初学术之始。其后,理学作为新儒学逐渐确立,王安石创新学,张载创关学,周敦颐创濂学,二程创洛学,洛学的出现标志着新儒学的初步完成。多年来,学界联系新儒学以研究宋代文学,相对成果多些,且较有深度,展望未来,这一研究方向当然还可以持续并深入下去。此外,如易学、尚书学、诗经学、春秋学、诸子学、史学,以及政治学、谋略学、教育学等,也可关注它们与文学的关系。这些学科固然是独立的,但其治学思想,研究的观念、方法等,都不会因学科的独立性而与他科隔绝,尤因宋代士人常兼学者与文人的双重身份,治学对为文会有所影响,或在文学创作中会接受他人、他学的影响,因此,研究宋代文学不应是单纯的、孤立的文学研究。无论从宋代自身的特点而言,还是从当前提倡学科交叉而言,关注文学与宋学的关系,都是宋代文学研究应继续开拓的方向。

宋代的文人,又常是艺术家或艺术理论家,由于文与艺的相通,对于宋代文学的研究,还应注重与绘画、书法、音乐及相关理论的联系。郑午昌将我国绘画的发展定为实用时期、礼教时期、宗教化时期、文学化时期,而宋代绘画则是文学化时期的开始。宋代不仅有众多的文人画家,产生了多种文人画题材,也是文人画理论全面奠基或成熟的时代,苏轼、文同、王诜、李公麟、米芾父子等,更是著名的文人画家。宋代在我国的书法史和书论史上也有重要地位,由唐的抒情、重法.转为尚意而多元。苏、黄、米、蔡是宋代书法的四大家,也是创立宋代书体的代表,南宋的姜夔、宋季人元的赵孟也是很有创新的书法家。而北宋沈括、南宋姜夔,则是真正知乐的音乐家。这些画家、书家和音乐家,又多是著名的文学家,他们的文学理论常与艺术理论综融贯通,由于创作思想并见于文学与艺术,因此,结合艺术实践或理论来研究文学,也是避免孤立、单一、割裂全人所应取的研究方法。

(三)宏观的理论视野与延伸的学术眼光

重视文献是十多年来宋代文学研究的一大特点,也是良好学风的体现,上面提到的三个重要论题及相关成果,都有坚实的文献基础。近年研究宋代文学的博士论文,也多具有扎实的文献功夫,重视材料的搜集,不作无根之论,不发空泛之言。但是,以笔者的阅读体会,或参与博士论文的评阅、答辩,也有一个感觉,即:个案的研究易于走入微观,对具体问题的考辨、描述、论列,可以做到非常周详细致,但在具有这一优点的同时,却也多少可见出宏观视野的不同程度缺位,而这一点又与对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的探讨不足有关。因此,理论的修养与多学科的学习,对于今后的宋代文学研究者来说,是亟待加强的。

化学研究篇6

关键词:生物化学;教学探索;改革

生物化学实验课是与生命学科相关的专业最重要的公共基础实践课,是对生物化学课程的有效补充,通过学习该课程不但能够更好理解生物化学的基本知识、概念和原理等知识点,而且还能够掌握研究生物化学领域的相关实验方法、技能,为学生继续深造和走向社会打下坚实基础。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持续更新课程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基本实验素质,是教学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和任务。为此,我们课程团队在教学方面采取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1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确保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

实行课程负责人制,聘任具有高级职称兼有科研课题的教授、副教授作为课程负责人,同时配备一批教学经验丰富的中青年教师担任主讲教师,进而形成了一支以课程负责人为核心、主讲教师为骨干的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团队。人才培养方面主要采用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方式,从而形成了一支相对稳定,职称、学历、年龄、学缘结构合理,可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

2合理设置课程内容,强化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

教学团队调整教学内容,进一步架构更适于教学对象的内容结构体系,设置基础性实验,实验内容相对简单或经典,易于操作,主要是验证性内容,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最基本的实验动手能力。主要有层析法分离氨基酸、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及活力测定、蛋白质性质及含量测定等方面的实验,涉及到了层析、分光光度法、样品处理及含量测定等一些常规的生物化学实验原理与技术,也涉及到了如离心机、水浴锅、组织捣碎机、分光光度计等仪器的使用。在积极跟踪生物化学研究前沿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科研成果与社会实际需求,开发一些新的配套综合性训练实验,以提高学生的科研综合训练能力。例如:精氨酸激酶表达与纯化、酵母双杂交检验蓝藻蛋白质的相互作用、菠菜叶绿体基质蛋白质组分离、蛋白质印迹等实验都是目前已经开设的综合性训练大实验,一般在每学期16-18周开展。由于这些实验所用设备比较多、实验技能要求比较高,涉及生物化学研究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性实验能力,同时也能初步接触生物化学研究前沿的技术手段和方法。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接触科研的训练机会,积极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特长和兴趣,申请进入我院开放性科研平台,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科研一线工作中,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科研训练,不但培养了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素养,同时有效促进了教师科研工作。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查阅文献,学生可进行校级、院级等级别科研立项,在相关老师指导下开展科学研究,并按期结题。目前,许多学生通过这些措施有效的提高了科研实践能力,为以后进修和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3积极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

随着两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的顺利进行,微课走进高校,逐渐引起各院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课程团队积极探索微课在生物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将实验理论和操作制作成微课,学生就能以网络在线的方式自主学习。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在微课的引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带着疑问,独立设计或选择实验方案,去验证,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1]我们根据我院实际实验条件编制了电子版教材《生物化学实验指导》,将其放在网上供同学们下载使用,并利用相关视频资料、三维动画等多种教学手段,把原来枯燥、模糊的问题变得直观明了,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4强化教学过程控制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采取如下措施强化实验教学过程控制:a.加强和监督学生实验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预习实验过程,做到心中有数;b.实验课时,教师要对关键仪器设备操作要进行示范性操作,并在学生做实验时进行及时指导,确保实验操作技能得到有效提高;c.实验完成后,让学生及时进行讨论总结,在完成实验报告中着重强调实验数据处理和结果与讨论部分,强化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对科学现象的观察和理解能力的培养。通过这些措施有效促进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实验过程中能够积极思考,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实验。

5构建现代课程教学互动平台

我校重视网络课程平台建设,把课程网站建设作为推进教学改革活动重要环节。我们积极借助部级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教学理念,积极建设课程网络平台,充分利用课程qq群及网站进行老师与学生互动。随时搜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和想法,随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这样不但有效的增强了师生的感情,并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6考核制度改革

为了提高学生对生物化学实验的重视,将该课程作为必修课进行考核,为了强化实验过程和技能的重要性,提高平时成绩和实验操作的分值,具体成绩计算比例为:平时成绩主要根据平时上课情况、实验及报告等平时表现进行确定,比例为30%,实验操作考试为30%,实验理论考试为40%。课程建设是一条不断探索和发展之路,我们需要在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控制等多方面进行积极改革和探索。教学内容需要我们紧密结合生物化学科学研究前沿,在确保实验技能培养的基础上,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要不断学习新的手段和方法,充分利用微课、动画等在生物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并且要教学过程控制中探索发现行之有效的好办法,不断完善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与更新,使生物化学实验课程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作者:倪明刘春辉潘继承侯建军陈珍单位:湖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化学研究篇7

一、有效性教学的标准和内涵

有效性教学是指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维目标获得协调发展,让学生获得进步和发展.可见,进步和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的根本标准.有效性教学并不是指教师是否完成教学任务,或者教师的教学态度是否认真,而是指学生是否学得好,以及学到了什么.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而无获,未得到应有的发展,则可视为无效教学.

对于化学学科来说,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获得如下方面的进步和发展:第一,学生掌握了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学生学会了化学问题的探究过程,掌握了化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第三,学生已有的化学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或获得了新的能力;第四,学生喜欢上化学课,并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能主动学习,养成了喜动手、爱探究、善交流、能勇敢面对化学学习困难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化学教学的不足与原因分析

课堂教学是现代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对于初中化学教学来说,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

首先,有些教师抱怨教学任务重,在规定的教学课时内无法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因而对于教材和教法研究不够,缺少课改的教学理念.

其次,有些教师缺少对教学活动的精心设计,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致使学生对化学学习兴趣不高,缺少主动性,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

最后,有些教师把很大一部分教学时间花在讲题上,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缺少有效的激发和引导,对学生的学习特点缺少研究与关注.

之所以会存在这些现象,究其原因,是因为有些初中化学教师的教学方法仍以讲授为主,教学过程中大多是灌输验证、包办限制、指责压抑,不能做到“授人以渔”.另外,教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缺乏正确的认识,不能做到因材施教,致使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自主性不够,久而久之,不能养成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差,学习质量自然不高.学生学习质量不高,也就使得教师教得无味,长期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教师应关注和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密切相关的课堂教学,实施有效性的化学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促使新课程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现阶段,开展有效性的课堂教学研究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要务.

三、提高化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与源泉.实践表明,开展成功教学的首要工作,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化学教学同样适用.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对于化学教师来讲,一定要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使化学教学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选择和设计探究性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探究性习题的设计和选择,合理的练习,有助于学生探究性思维的训练和发展.特别是探究性实验有时会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并且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而探究性习题则可以远离这些困扰,学生只要结合已有的化学知识,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在脑海里分析探究步骤和方法,思考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3.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技术的引入促进了教学技术的直观化、立体化.在化学教学中,教师把所讲授的内容通过文字、视频、声音、图像等方式展示给学生,可以丰富学生的化学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二氧化碳的性质”时,教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出示一组地球“温室效应”的图画以及“二氧化碳作为肥料”的视频,让学生认识到发挥二氧化碳的益处,它可以成为人类的朋友,利用不好,也可能成为人类的敌人.要让二氧化碳更好地为我们服务,减少对我们的危害,必须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

4.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是重点

化学研究篇8

关键词:化学实验研究性学习有效策略

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法,研究性学来被很多化学教师广泛应用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研究性学习一改传统教学中过分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放在教学首位,它通过研究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研究、思考与创造的空间与机会,它的实践性与创造性与化学实验的特性不谋而合。应该说,化学实验本身就是一个通过学生亲自参与实践,从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创新过程,在化学实验中蕴含着丰富的可供学生对化学展开研究性学习的素材,将化学实验与研究性学习进行有机结合,对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探索化学规律、理解化学概念、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就如何在化学实验中持久、深入、有效地开展化学研究性学习进行了详细阐述。

一、化学实验与研究性学习相关性探究

当前初中化学课堂实验一般具有两种模式,其一是在已知课题结论的前提下,以验证结论准确性或认知已知事物作用过程为最终目的的课堂实验模式,例如《自然界中的水》一课,其中关于水的用途,对于中学生而言,人类生活离不开水,这是基本常识,然而水究竟是怎样作用于人类的?还需通过实验来验证;其二是在未知课题结论的前提下,以实验来获取课题结论的课堂实验模式。例如《什么是有机化合物》一课,有机化合物的定义是什么?其由哪些元素构成?对于学生而言,这是未知的,因此也需要课堂实验来验证。两种实验模式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然而却也有其共通的一面,即都是需要通过研究才能得出最终结论。因此,严格来说化学实验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关于这一结论,不仅适用于学生,同时也适用于化学教师,乃至专家学者。

二、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的实践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以实验来培养学生参与研究的意识,需首先使学生建立起对实验活动的兴趣。其次,学生有意识的开展研究性学习并不代表将所有主动权都交付于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教师要想更好的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就必须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培养策略。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充满兴趣与探究意识的课堂无疑是成功的。而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有多种,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教师都必须要能够把握中学生的心理,即:求知愿望、表现欲强,以及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理。

例如《奇妙的二氧化碳》一课,笔者曾尝试以两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其一,牢牢把握住学生的好奇心理,以先入为主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可用问题来引导学生,如笔者设计的问题:在自然界中有一样事物,科学家说它是植物的粮食,消防员将它称为灭火的先锋,而环境学家则指责它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猜一猜它是什么?

其二,从与课题相关的大自然中引入,迅速提炼知识点,并以多媒体形式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如图片展示桂林芦笛岩的岩洞,并结合相关问题:同学们,这样的美景是出自人力,还是大自然的杰作?人类中有这样的能工巧匠吗?事实上,这正是二氧化碳所造就的美景。那么,二氧化碳是怎样创造岩洞的呢?下面我们来共同探究。

2、转化实验内涵,变验证为探究

在传统的化学课堂上,实验的根本目的是为验证某一结论,实验本身无可厚非,而错误的,是实验的性质。即便是以验证结论为目标的实验,事实上也能转化内涵,将验证性化为探究性,而关键则在于教师的引导。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分辨学生的已知和未知,以已知作为切入点,以未知作为探究的动因,如此也能够实现以实验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最终目的。

例如《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一课,空气是由多种类型的气体组成,这是为学生的已知,而所谓“多种气体”究竟有哪些?应该怎样辨别它们?这对学生而言是未知。因此在这一课所开展的实验中教师可由学生的已知导入实验,并以未知引导学生参与研究,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则实验更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提升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的被动性学习是构成低效教学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更多的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其首先能够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其次可使学生更深入的了解课题,并激发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

例如《性质活泼的氧气》一课,本课首次涉及了与木炭相关的基础化学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木炭司空见惯,然而对于木炭的形成,相信大多数学生都不能了解。对此,笔者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课后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自制木炭实验,让学生自主选材,自主设计实验过程;又如在《奇妙的二氧化碳》一课后让学生通过简单器材制造二氧化碳,并利用二氧化碳合成汽水,等等。

【结语】综上所述,可见化学实验与化学研究性学习息息相关。对于教师而言,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意识与能力,能够更好的构建有效课堂,而对于学生来说,在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的化学实验中能够更直观的感受知识发生过程,也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何惠彬.研究性学习与高中化学实验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

化学研究篇9

【关键词】素质教育化学教学研究性学习

基础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基本目标是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培养具有主动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能适应未来时展要求的新人。高中化学教学要有效地贯彻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教学方法就必须有所创新、有所突破。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贯彻素质教育的一个切实可行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它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而且也能够推动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1.正确认识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的决定。"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提交的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中指出:"教育要从外部的'教'转向内在的'学',教育的使命是使人学会学习,借以充分发掘每个学生的所有潜力和才能。"同时,报告还指出:"个人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对于一个人进入职业界和融入社会及文化环境都将是个决定性因素"。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时展的要求。

现在使用的高中化学教材的内容具有接近社会、接近生活、接近学生实际的特点,同时,当今学生具有"自我意识"、独立探索性、自我表现感强的特点。这两方面的特点决定了高中化学教学不能采用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而必须采用新的、适应素质教育要求和当今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开展"研究性学习"是适应这种需要的,它能够调动学生上好化学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发展学生的潜力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素质。

2.正确认识"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内涵

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习者通过对学习对象的探索、体验、分析、提炼、总结来获得知识,并在获取知识过程中开发个体各种潜力和技能的一种学习。"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选择探究的问题和探究的手段,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发生过程,因而具有研究性;它从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到结论的得出,均由学生来做,因而具有自主创新性;它一般通过调查、实验、专题讨论、社会实践等方式进行学习,因而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学习活动不再局限于学校课堂和已有教材,而是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开展社会调查、现象观察,广泛收集信息,去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与答案。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十分丰富,它包括与学生现在的学习有关的内容;学生所感兴趣的某个概念或原理的再研究;对某一个事件的分析或思考;针对某个社会热点进行调查、分析;设计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制作一个节目;等等。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研究性学习"和研究是有区别的,它仍然是一种学习,只不过是一种用类似科学研究方法进行的学习,形是"研究",实是学习,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这中学习更多的强调过程,而真正的研究则更强调的是对未知世界的探询,更注重的是结果,后者套比前者更难操作。

3.高中化学教学中展开"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引导学生重走"创建"概念、原理之路。在教授高中化学教材中某个概念或原理时,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铺垫,提供一些资料,并让学生自己挖掘有针对性的素材,引导他们沿着自己的认识过程,重走"创建"这个概念或原理的过程,自己探索和"再建"概念和原理。

引导学生针对某个化学热点问题开展社会调查、引导学生收集、分析化学研究中新发展的资料。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获取答案。现在的学生思想十分活跃,在教学中,他们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在认真筛选,确定带有普遍性、学生通过自己努力能够解决的问题后,引导学生作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广泛去收集材料、分析材料、从中获得正确的答案。

化学研究篇10

【论文关键词】:无机化学;研究前沿;研究进展

【论文摘要】:无机化学是化学学科里其它各分支学科的基础学科,在近年来取得较突出的进展,主要表现在固体材料化学、配位化学等方面。未来无机化学的发展特点是各学科交叉纵横相互渗透,用以解决工业生产与人民生活的实际问题。文章就当代无机化学研究的前沿与未来发展趋势做了简要阐述。

当前无机化学的发展趋向主要是新型的无机化合物的合成和应用,以及新的研究领域的开辟和建立。因此21世纪理论与计算方法的运用将大大加强理论和实验更加紧密的结合。同时各学科间的深入发展和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形成许多学科的新的研究领域。例如,生物无机化学就是无机化学与生物学结合的边缘学科;固体无机化学是十分活跃的新兴学科;作为边沿学科的配位化学日益与其它相关学科相互渗透与交叉。

根据国际上最新进展和我国的具体情况,文章就“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研究进展”和“我国无机化学最新研究进展”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研究进展

无机合成与制备在固体化学和材料化学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化学和材料科学的基础学科。发展现代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不断地推出新的合成反应和路线或改进和绿化现有的陈旧合成方法,不断地创造与开发新的物种,将为研究材料结构、性能(或功能)与反应间的关系、揭示新规律与原理提供基础。近年来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研究的新进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极端条件合成

在现代合成中愈来愈广泛地应用极端条件下的合成方法与技术来实现通常条件下无法进行的合成,并在这些极端条件下开拓多种多样的一般条件下无法得到的新化合物、新物相与物态。超临界流体反应之一的超临界水热合成就是无机合成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二)软化学合成

与极端条件下的合成化学相对应的是在温和条件下功能无机材料的合成与晶化,即温和条件下的合成或软化学合成。由于苛刻条件对实验设备的依赖与技术上的不易控制性,减弱了材料合成的定向程度。而温和条件下的合成化学——即“软化学合成”,正是具有对实验设备要求简单和化学上的易控性和可操作性特点,因而在无机材料合成化学的研究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

(三)缺陷与价态控制

缺陷与特定价态的控制是固体化学和固体物理重要的研究对象,也是决定和优化材料性能的主要因素。材料的许多性质如发光、导电、催化等都和缺陷与价态有关。晶体生长行为和材料的反应性与缺陷关系密切,因此,缺陷与价态在合成中的控制显然成为重要的科学题。缺陷与特定价态的生成和变化与材料最初生成条件有关,因此,可通过控制材料生成条件来控制材料中的缺陷和元素的价态。

(四)计算机辅助合成

计算机辅助合成是在对反应机理有了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理论模拟过程。国际上一般为建立与完善合成反应与结构的原始数据库,再在系统研究其合成反应与机理的基础上,应用神经网络系统并结合基因算法、退火、monte2Carlo优化计算等建立有关的合成反应数学模型与能量分布模型,并进一步建立定向合成的专家决策系统。

(五)组合化学

组合化学是利用组合论的思想和理论,将构建单元通过有机/无机合成或化学法修饰,产生分子多样性的群体(库),并进行优化选择的科学。组合化学用于合成肽组合库,也称组合合成、组合库和自动合成法。组合方法同时用n个单元与另外一组n′个单元反应,得到所有组合的混合物,即n+n′个构建单元产生n×n′批产物。

(六)理想合成

理想合成是从易得的起始物开始,经过一步简单、安全、环境友好、反应快速、100%产率获得目标产物。趋近理想合成策略之一是开发一步合成反应,如富勒烯及相关高级结构的合成,从易得的石墨出发,只需一步反应即得到目标产物,产率44%。趋近理想合成策略之二为单元操作。相对复杂的分子,如药物、天然产物的合成,需要多步反应完成。在自然界里,生物采取多级合成的策略,在众多酶的作用下,用前一步催化反应的产物作为后续反应的起始物,直至目的产物的生成。

(七)仿生合成

仿生合成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应用上都将具有非常诱人的前景。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在生物矿化、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无机分子向生物分子转化等研究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用一般常规方法难于进行的非常复杂的合成如何利用生物合成将其变为高效、有序、自动进行的合成。例如生物体对血红素的合成可以从最简单的酪氨酸经过一系列酶的作用很容易地合成出结构极为复杂的血红素。因此,仿生合成将成为21世纪合成化学中的前沿领域。

二、我国无机化学研究最新进展

近几年我国无机化学基础研究取得突出进展,成果累累,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1)中科大钱逸泰、谢毅研究小组在水热合成工作的基础上,在有机体系中设计和实现了新的无机化学反应,在相对低的温度下制备了一序列非氧化物纳米材料。溶剂热合成原理与水热合成类似,以有机溶剂代替水,在密封体系中实现化学反应。他们在苯中280度下将GaCl3和Li3n反应制得纳米Gan的工作发表在Science上。

(2)吉林大学冯守华、徐如人研究组应用水热合成技术,从简单的反应原料出发成功地合成出具有螺旋结构的无机-有机纳米复合材料,m(4,4''''-bipy)2(Vo2)2(Hpo4)4(m=Co;ni)。在这两个化合物中,po4四面体和Vo4三角双锥通过共用氧原子交替排列形成新颖的V/p/o无机螺旋链。

(3)南京大学熊仁根、游效曾等在光学活性类沸石的组装及其手性拆分功能研究方面设计和合成具有手性与催化功能的无机有机杂化多维结构,他们改性了光学活性的天然有机药物(奎宁),以它作为配体同金属离子自组装构成了一个能进行光学拆分消旋2-丁醇和3-甲基-2-丁醇,拆分率达98﹪以上的三维多孔类沸石。

(4)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洪茂椿,吴新涛等在纳米材料和无机聚合物方面的工作引起国内外同行的广泛重视。他们成功地合成纳米金属分子笼(nanometer-sizedmetallomolecularcage),还成功的构筑了一个新型的具有纳米级孔洞的类分子筛[{Zn4(oH)2(bdc)3}.4(dmso)2H2o]n,其中孔洞的大小近一纳米。在金属纳米线和金属-有机纳米板的合成和结构的研究成果斐然。设计合成了一些金属纳米线,金属-非金属纳米线和金属有机纳米板。

(5)北京大学高松研究小组在磁分子材料的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在水溶液中以1:1:1的摩尔比缓慢扩散K3[m(Cn)6](m=Fe3+,Co3+),bpym(2,2''''-bipyrimidine)和nd(no3)3,合成了第一例氰根桥联的4f-3d二维配位高分子[ndm(bpym)(H2o)4(Cn)6]。3H2o,24个原子形成的二维拓扑结构。

(6)清华大学李亚栋研究组在新型一维纳米结构的制备、组装方面取得了突出的进展。李亚栋课题组首次发现了由具有准层状结构特性的金属铋形成的一种新型的单晶多壁金属纳米管,有关研究成果在美国化学会志上(J.am.Chem.Soc.123(40),9904-9905,2001)报道。这是国际上首例由金属形成的单晶纳米管,铋纳米管的发现为无机纳米管的形成机理和应用研究提供了新的对象和课题。

面对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等其他学科迅速发展的挑战和人类对认识和改造自然提出的新要求,化学在不断地创造出新的物质和品种来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造福国家,造福人类。当前,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环境保护与治理、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口与健康和人类安全、高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等向我国的科学工作者提出一系列重大的挑战性难题,迫切需要化学家在更高层次上进行化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发现和创造出新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并从学科自身发展和为国家目标服务两个方面不断提出新的思路和战略设想,以适应21世纪科学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徐如人,庞文琴.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冯守华,徐如人.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研究进展[J].化学进展,20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