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十篇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十篇

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5:28

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篇1

关键词:生命教育;大学生;突发事件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3)10-0107-02

高校作为一个特殊的公共组织系统,由于其人员结构的复杂性,生源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紧密相连。象牙塔内学子们的动态是整个社会的晴雨表。自然灾害、社会突发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人为的危机事件在高校校园的出现,从不同的角度威胁学子们的安危,也从不同角度彰显生命教育的缺失与迫切性。

一、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意义

“生命教育”其含义是指学校教育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去了解、体会和践行“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珍爱自己、尊重他人、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有价值的教育活动。高校实施生命教育,可以使学生懂得生命的内涵,学会尊重生命,肯定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同时可以避免自我伤害或自杀行为的发生,最终完成自我实现及关怀人类之目标。生命教育的主旨是在提升学子们生命意义的同时,进一步明确人的知、情、意、行。不仅交给学生们生存手段,而且告知学生们生命的目的、生存的意义。接受和认识生命的意义,强调对人及生命的尊重,使学子们在生命教育视阈下科学应对突发事件、处理个体危机事件,珍视生命,过有意义的人生。

(一)提升大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生命教育的开展对提高大学生应对危机事件的能力有着重大意义。在丰富高校学子们应急知识的同时,增强其危机意识。敲响生命教育的警钟。其终极目的是提高学子们科学预防及应对危机能力,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二)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奠定理论基础

大学生群体是连接社会与每个家庭之间的纽带,高校突发事件以及学子们个体危机事件的发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一事件的出现,不仅是高等教育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因此,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既可以从理论建设角度开展,又可以与工作实践有机结合,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完善理论,有助于丰富与发展我国的生命教育科学,防大于治。将生命教育的“教育和训练”理念贯穿教育体系,也是高等教育目前刻不容缓的内容。

二、大学生应对突发事件以及个体危机现状

突发事件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灾害性事件,个体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性事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反应。这种种反应在心理学中称作心理应激。应激状态下个体的行为反应受多种因素影响,如个体本身的心理素质、人格特质、个性特点、对突发事件预演经验以及灾害经历、应激反应能力、应对突发事件措施方面知识掌握程度等。

(一)大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现状

我国的大学生没有经历过危机预防与应对等方面的教育,面对突发公共危机事件时采取的措施往往是无效的。如某城市一宾馆发生火灾,有些外宾由于安全意识强,防范意识强,入住时就已关注其安全通道的方位,在危机时刻得以安全撤离,而其他宾客由于缺乏经验,慌乱中找不到安全通道,导致人员死伤;唐山地震时北京某高校学生跳楼被摔伤。黄海地震,上海大学生跳楼避难被摔伤。种种例子都说明危急时刻缺乏应急知识、没有生命教育的行动是盲动。因此,在高校开展生命教育,寓危机预防与应对策略于其中尤为重要。减少不必要的生命损耗,科学珍爱生命,构建合理的对生命意义的理解。相比之下,经历过这方面教育的个体面对危机时的处理方式就很迅捷、完整。如2008年四川省汶川地震,北川中学的惨烈,众所周知。时隔五年,该省雅安再次发生地震,在教师的有序组织下,创造零伤亡。我们不能事事都用经历过的直接经验增长知识与技能,这样付出的代价太惨重,而是要在间接经验的引领下,日常开展这方面的教育,增进预防与演练,使个体在面对危机时有备无患,减少损失与伤亡。

(二)大学生面对个体危机事件现状

2007年5月中旬,一周时间内,北京高校相继5名学生跳楼自杀;高校学子面对不如意、人生挫折,采取的行为是轻生,轻轻一跃就了断了“心结”,这种对生命的蔑视令人扼腕叹息。2008年11月中旬的某一天,上海商学院一女生由于使用“热得快”忘记断电,造成宿舍起火,室内4名女生面对逼近的火苗,惊慌失措,慌乱中采取跳楼方式逃生,导致4人全部身亡,而隔壁不远处就是小平台,4名学生平时并没有好好观察一下自己的居住环境,安全标志;不遵守校园安全规定在先,突发事件中慌乱逃生在后,致使年轻的生命瞬间消失,留下人们无尽的遗憾与思索。

三、突发事件对大学生的影响

(一)事件及个体危机事件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无论是自然突发事件还是社会突发事件抑或个体危机事件,都会对大学生个体心理产生影响:我们在四川地震、“甲型H1n1流感”、自杀等事件中做了相应的很多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突发事件以及个体危机事件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表现在:个体面对突发自然与社会危机事件、遭遇目睹危机事件以及耳闻自杀事件时,对其心理因素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多维的。情绪表现为恐惧、悲痛、愤怒、焦虑、忧郁等;植物神经系统有些紊乱,出现心慌、气喘、头晕、头痛、失眠、肌肉抽搐、疲乏等状况[1];感知觉异常,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思考与理解发生困难。

(二)突发事件及个体危机事件中对大学生的行为影响

行为反应中出现一些下意识动作:举止僵硬、坐立不安、拒食或暴饮暴食。男性伴有酗酒、攻击等行为[2];女性强迫现象增多等自伤或精神崩溃、整体感情反应麻木等现象。上述心理与行为表现与反应中还受个体性别、经历、知识和能力、个性特点以及训练水平等因素影响。就性别而言,女性较男性更易产生紧张、焦虑和恐惧,面对突发事件时男性冷静、自制的比例高于女性,女性更易表现出退缩、依附和服从等心理与行为反应。心理素质好的个体十分镇定和自制;灾害知识越丰富,应对能力越强;受过训练的个体在突遇危机事件中更沉着、冷静,处理问题时更灵活不慌乱[3]。个体危机事件更多是源于恋爱处理不当或失恋,学业挫折、求职择业受挫,日常感受学习任务重,生活自理能力受到影响,抑郁情绪加重,导致不善于安排利用时间,远离家人生活不如意等事件。需要专业的危机干预人员开展个人或者团体危机干预,帮助其化解心理冲突、降低心理紧张,使失衡的心理达成平衡、走出危机,恢复正常生活,在危机中获得成长。

学子们在突发事件中调适自己的心理,保持内心的稳定状态以及自身与环境的平衡和协调。从生理、情绪、认知以及行为等方面化解不安、恐惧、混乱、紧张、惊慌等负性情绪反应,将努力逃避的心态转变为积极主动应对。

四、生命教育视阈下大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策略

(一)开展生命教育,转变固有价值取向

从生命教育视阈看,人们的行为受世界观、价值观等因素支配,大学生突发事件中的心理与行为反应往往与人的价值观冲突相关。因此,在高校开展生命教育、死亡教育,改变大学生的固有观念,建构新的以生命成长为价值取向的应对突发事件策略。

(二)分析问题实质,实施有效自我调控策略

分析突发事件过程中的心理反应与行为方式,找出心理危机产生的深层根源。通过传授、引导、重塑其生命意义与生命价值,使其对突发事件具有防御性,并在面对突发事件导致的心理危机问题时,可以有效自我进行控制和调节,在生命教育视阈下彻底解决其心理危机问题。

(三)开展生命教育,树立正确生命观

开展生命教育,科学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积极、健康的人生观,执著的信仰与理想的追求,对父母、社会的使命意识以及崇高的精神境界与独立的人格。

遇到个体不能解决的危机事件时,懂得寻求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人员。将自己的危机传输给心理辅导人员,充分信任专业人士,便于危机干预工作者澄清问题和理解自己当下情绪,从生命教育视阈寻求心理危机的根源,而不是导致危机的表面的诱发事件。

以科学的态度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社会的危害,以积极的措施构建突发事件预警机制以及预防人为突发事件,以健康的心态以及生命教育视阈的理念应对突发事件,以群策群力、通力合作的集体力量共同战斗,众志成城,只有这样才能面对自然与社会危机时临危不乱,科学策略应对。从根源上预防个体危机事件的发生,贯彻危机干预的最终和最重要的目标,最终使公共危机损失最小化,个体危机走出困境,重建生命意义。

参考文献:

[1]樊富珉.“非典”危机反应与危机心理干预[J].清华大学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

[2]谢念湘.心理咨询与治疗实务[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

出版社,2011:146-147.

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篇2

[关键词]大学校园 危机管理 理念 价值

[作者简介]李晓明(1971-),男,江苏睢宁人,常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教育管理、校园安全。(江苏常州 21316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科基金“和谐视阈中的校园危机管理及平安校园创建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0SJB880002)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8-0025-02

一、大学校园危机的新型特征与归因剖析

1.危机与大学校园危机,危机管理学者罗森塔尔(Rosell-thai)认为,危机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作出关键决策的事件。大学校园危机则是大学“在常态运行下,因受外界重大事件影响或大学自身原因,突然爆发的严重干扰正常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秩序,造成学校公共财产或师生人身财产损失,以校园现有的人力与资源,难以立即有效解决的紧急事件”。这些正在威胁学校正常运作或潜伏着风险而尚未爆发的事件,通常包括意外伤害、校园暴力、、管教冲突以及波及校园的流行疫情、社会危机等。大学校园危机的来源主要有人的破坏、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以及可控制的安全隐患,危机的侵害对象主要包括人的身心、财物以及校园公私财产物品和校园秩序。与一般公共危机相比,大学校园危机更具有区域特定性、群体特殊性和高度敏感性等特征,也更能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2.大学校园危机的新型特征。首先,危机的生成机理日益社会化。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变得日益密切,急剧的社会变革使大学面临的外部环境变得日趋复杂,大学自身的内部改革也在不断深化,这给大学的稳定与发展增加了许多不确定因素,尤其是因大学内部建设不足而生成的校园危机、正与日俱增。其次,危机的性质与种类日益复杂化。由于大学内部关系的复杂性,各种问题、矛盾、纠纷出现的概率大大提高,同时各个突发危机又有各自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诱发原因的不同致使校园危机的种类也增多。目前大学校园危机大致分为五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学生罢课、示威或游行等事件;影响校园稳定的治安事件;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事件;学校公共设施损毁。再次,校园突发性危机事件日益上升。随着办学的开放化和后勤服务的社会化,大学校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众多安全隐患,极易发生公共安全事件、冲突暴力事件或校外人员闯入犯罪等情况。最后,异常心理与精神疾病引起的破坏日益见长。我国大学生中出现心理问题、人格障碍、精神疾病的人数逐年攀升,大学生心理健康以及精神疾病已成为影响校园安全稳定的主要因素。

3.大学校园危机引发的归因剖析。首先是社会环境因素。一方面,社会贫富差异的不断加剧,使社会底层成员的行为有所增加,甚至出现社会报复心理和报复行为,一些犯罪分子把注意力放到了容易得手的大学校园。而我国校园安全立法滞后,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缺少制度的刚性、执行的规范性和责任的法定性,公安部门对侵犯校园安全的犯罪分子打击不力。另一方面,社会发展和网络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不断加大以及社会价值认同的改变和传统道德与文化影响力的削弱,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个人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其次是行政管理因素。比如,学校对校园危机管理不够重视,学生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功能未跟上,校园周边综合治理措施不落实,学校内部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安全保障体系和机制不健全,安全教育和训练存在漏洞。最后是学生综合素质因素。大学生自身问题往往是引发校园突发事件的主要原因。比如,大学生从思想品质、知识技能到行为能力都尚未成熟,这导致他们在性格上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大学生法制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淡薄,自我保护和应对危机的能力又较弱,容易遭受各种外来侵害;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相当严重,心理异常或心理障碍未得到及时治疗而导致的校园暴力事件不断上升。

二、校园危机管理是一个系统工作流程,关键在于预防和控制

1.校园危机管理是一个系统工作流程。校园危机管理是通过组建危机管理机构,制定危机管理预案,实施危机预警识别、应对处理、事后恢复等一系列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动态管理过程。“危机来临之前,学校需要建立危机管理组织机构,制定各类危机预案,密切关注校园内各种异常现象,以便危机来临或爆发之际快速地识别危机。危机发生时,危机管理组织能及时启动预案,有效应对,既要尽可能地收集各方信息,把握时机进行决策,又要调动学校部门协同应对和处置危机,将伤害和损失降到最低。危机过后,要尽快恢复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并对校园危机管理体系的整个过程进行评价,发现各阶段的不足与缺陷,不断修复和完善危机管理体系。需要强调的是,在校园危机事件的事前、事中、事后三部分运作过程中,信息沟通与传播始终贯穿其中,它与危机管理的各个阶段一起进行着信息的双向流动,从而形成一个闭环的互动控制系统。”

2.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危机是事物内外部矛盾积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危机管理的过程就是解决危机相关矛盾的过程,也是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过程。”预防就是利用一切有利因素,约束、抑制和消除可能导致危机事件发生的一切消极因素,它是一种主动、积极遏制危机事件发生的对策。在危机事件发生前,管理者应进行问题管理,实施有效的预警和监测,及时识别各种突发性事件的前兆信息,既要在主体上对“人”进行安全教育和演练,又要在预防载体“物”上加强技术防范,构筑安全防控体系。预防的关键步骤是采取科学管理方式,制定灵活的校园应急预案,防患于未然。要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制定出适应校情的、不同类型的安全应急预案,突出师生应对各种危机的系统方法,即指导师生如何识别和评估可能发生的安全紧急情况,如何应对已经发生的危机事件,如何迅速、及时、积极地开展各项处置工作等。应急预案尤其要突出可操作性,不但要用于平时的训练演习,还要通过应急演练,适时对预案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完善,进一步增强预案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3.要建立高效的危机反应机制。尽管危机管理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但事实上,大学校园许多危机事件中的风险源是无法回避也无法转移的,如学生自杀和伤害事故等。校园危机具有不确定性,真实发生的时间、地点往往很难确定,而且越是偏

离正常秩序或人们的心理惯性,危险性越大。再者,危机大多数在短时间内爆发,在发生的关键时刻,就要求管理者和师生必须快速冷静地做出反应,果断进行决策,紧急动员一切可利用的力量,采取有效措施来控制和处理危机。所以,学校必须建立高效的校园危机反应处理机制,进行主动管理。要根据危机的生命周期构建危机预警、应对和恢复管理体系,包括建立危机管理机构,完善部门协调机制,制定出相应的危机预案和策略,采取正确的危机管理流程。这样,校园危机一旦发生,就启动紧急应对系统,在有限的资源和有限的信息下迅速作出决策,在短时间内将事态控制住,将伤害和损失控制在最低程度。

三、大学校园危机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创建没有危机的平安校园

1.校园危机管理的首要任务是维护正常稳定的校园秩序。和谐校园首先应是平安校园,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是保障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也是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高校人数众多,环境相对自由,不安全因素较多,无论是重大疫情、地震、火灾等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危机事件,还是食物中毒、校园暴力、自杀等人为引起的危机事件,都具有突发性、破坏性、传播性等特点,往往会严重干扰高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秩序,而且会引来媒体和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所以,大学校园危机管理的首要任务是维护和保持正常的教学、管理秩序和科研活动,从而确保大学自身的健康发展。

2.消除危机隐患是建设平安校园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大学校园内危机事件频频发生,甚至校园外的事件也对学校教学秩序、生活稳定以及师生财产与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并严重威胁了大学的稳定和发展。校园危机管理的基本功能是促进校园的安全、和谐,终极目标是创建没有危机的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的本质内涵是校园中各类因素、各个环节以及各种机制之间的协调,大学校园危机管理过程一定程度上就是解决矛盾、消除隐患的过程,矛盾解决得好就可以化解危机隐患,解决得不好,就可能进一步激化矛盾,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校园危机隐患主要有来自人的隐患、来自物的隐患和来自环境的隐患,消除隐患包括消除危机风险源,改善危机风险源所处的环境,抑制危机风险源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等。从方式方法上讲,既要通过教育、引导等各种方式消除“人”的隐患,又要通过排查、技防等各种途径清除安全防控上的盲点,特别是对于重点人员、重点环节、重点部位、重点物品,要实行重点保护、重点监控和重点治理。

3.校园危机管理的核心功能是最大限度降低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大学校园危机主要包括对大学成员造成恐慌与伤害、对教学设施造成破坏以及给形象声誉带来损害等的突发事件。从结果上看,校园危机具有危害性和破坏性,大学人员高度密集、人才大量聚集,一旦发生校园危机,易造成不良后果,包括对大学的形象声誉破坏,对个人的身体、心理伤害,甚至危及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校园危机管理是学校为避免校园危机产生或减少产生后的危害而进行预防、处理、恢复、评价等的系统过程,其核心功能是最大限度地降低校园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校园危机管理承担着预防、处理、恢复和评价等基本任务,其中“处理”是校园危机管理的核心任务,简言之,就是通过有效的处理尽可能地减少危机事件中的各种伤害和损失。

四、大学校园危机管理的核心价值是提升人的应急能力,促进人的良好发展

1.校园危机管理的永恒命题:坚持生命第一原则。校园危机管理较有影响的美国,其大学危机管理的核心就是全体师生的健康、安全和幸福,“生命优先”是美国大学校园危机管理的第一原则,也是中心原则。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当危机发生时,不提倡师生“忘我”投入危险场地的做法,而应迅速撤离危险地区,尽量确保师生在危机中处于安全境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想的科学发展观,本质上是关于人的幸福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由此,大学校园危机管理的核心价值也在于促进人的良好发展,而人的良好发展的基本前提是个体生命的存在。校园危机的最大危害是对师生生命和安全的威胁,校园危机管理价值体系中最核心的部分应是保护师生的生命安全,坚持生命高于一切的危机管理原则。从这一点出发,高校在日常教育管理中首先应强化对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和挫折教育,让学生真正理解生命的重要意义,从而珍爱生命、保护生命,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与自己、他人和社会和谐相处。其次,校园危机事件发生和应对处理的过程中,当人的生命与财物的安全同时受到威胁或只能选其一时,要始终坚持生命第一的原则,坚持先救人再救物,绝不能以牺牲师生的生命为代价。

2.校园危机管理的教育诉求:消除人为诱因并提升人的应急能力。从危机的来源分,大学校园危机主要有内源型危机和外源型危机,而内源型危机的大多数诱发因子正是校园中的“人”,“人”往往是校园危机产生的第一道防线。其实,危机虽然是不确定的危险隐患或突景,但常常也是可以加以预防并实施干预的一种介于安全和损失的中间状态。学校若能有效地进行危机管理,通过教育和管理消除人为诱因,就可以有效防止校园危机事件的发生。若危机突破第一道防线不幸爆发,也可以通过第二道控制处理及第三道恢复处理,避免危机的继续扩大或恶化。危机管理是包含预警、应对、恢复、评价的系统过程,某种程度上讲,这个系统过程同时又是持续提高师生应急能力的过程。师生通过应对危机的模拟演习和训练,成为一个有能力处理危机事件的主动者,即使危机发生了,他们也知道在危机情境下如何快速运用处理技巧和求生技能,迅速脱离危险。所以,大学应丰富危机教育和训练的内容,包括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生活教育、两性教育、冲突处理、抗拒诱惑、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的教育和训练。这不仅是校园危机管理的基本要求,也是人的良好发展的内在要求。

3.校园危机管理的人本视角:坚持人性化管理。大学校园危机管理的核心价值在于促进人的良好发展,它与现代教育理念不谋而合,所以,以人为本应贯穿于大学危机管理的全过程。首先,学校管理要体现人本和法治精神,管理理念、管理行为和管理文化都要坚持人文关怀和依法管理相结合,既重视并做好人的管理工作,也突出对学校既定目标的价值认同。其次,以人为本倡导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和爱护人。大学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大学不仅要关注他们的工作、学习和思想,又要关心和保护他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处处体现对人性的尊重和关怀,是大学校园危机管理的基本职能。再次,坚持人性化管理,既要充分尊重师生的主体地位,更要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使师生在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中,成为校园危机干预的主体,积极参与危机管理过程,以成功预防和化解校园危机。最后,在校园危机事件发生后,师生身体和心理上可能会遭受较大的冲击,学校要针对不同个体进行不同的心理辅导和调适,帮助他们恢复到平常的心态和情绪。对伤害严重的要建立追踪辅导机制,随时掌握他们的心理、行为发展动态,以及时发现新的危机苗头。及时处置。

[注释]

①艾枫月.基于危机管理理论的大学校园危机管理研究[DB/oL].省略/knsSo/detail.aspx?QueryiD=17&CurRec=1,2008-07-09.

②耿依娜.校园危机管理体系的建构与完善[J].当代青年研究,2008(3):18-19.

③谢志强.论社会转型期的公共危机管理[J].科学社会主义,2010(3):102.

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篇3

关键词:“男孩危机”;性别角色;现代教育

“男孩危机”指男生在学业、体质、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等各方面都落后于同龄女生的现象。当代儿童生存环境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而发生巨大的变化,本文通过对“男孩危机”现象的探讨,深化对“男孩危机”的反思。

一“男孩危机”现象探析

从近几年的许多高校的推荐生名额中看出,很多中学近几年连续推荐本校成绩优异的女生进入高等学府,是学校没有按照公平的标准选拔,还是现在的男孩真的不如女孩呢?

李文道、赵霞的《男孩危机─一个众多研究数据支撑起的事实》中通过大量的男女孩对比的数据呈现,向我们证明了男孩在学业,体质,心理和社会方面与女孩的显著差异,突出男孩危机客观的事实性,并同时阐明了男孩危机的现象的危害性。课堂的静态读写和应试考核是现代学校的主要教育方式。但在这之下男生的灵活性得不到展现,相反女孩的耐心细致,就显得更有优势,这就显现出男孩危机。

但也有部分学者对这一现象产生了质疑,其中以徐安琪《男孩危机:一个危言耸听的伪命题》最为代表性。她在文中通过多国家男女受教育比例的对比,学校素质教育含量提高,自身努力程度以及父亲角色的积极性与投入性等方面阐述不能因这几个方面过分强调男孩出现危机而忽略了女孩的努力程度,强调男女之间的公平性,反驳了“男孩危机”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这一论断。

对于男孩危机的进一步证据,想必自有学者去提供。我认为当前更为重要的是针对已经出现的这一现象,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反思,我们应如何应对。

二、“男孩危机”的反思

(一)男孩危机与性别角色

“危机”指令人感到危险的时刻,一种产生危险的祸根,或者是严重困难的紧要关头。对于“男孩危机”的探讨,必然涉及到与女孩的比较即性别问题。

《拯救男孩》中指出男孩的危机有学业危机、心理危机、社会危机。在“男孩学业:从大学到小学全线告急”这一部分,著者搜集到众多证据来证明该观点,具体证据包括“大学,女生表现更出色”以奖学金、女生成绩和女生数量为指标;高中,“男生弱势凸显”以高考状元、,会考成绩统计为指标;“初中和小学,男生早掉队了”等等。男孩的心理危机,现在男孩越来越女性化,性别角色认知出现偏差,男孩越来越阴柔,缺乏了我们传统观念里的阳刚之气,例如现在网上热传的“伪娘”现象等等。

由此可见,“男孩危机”的现象越来越突出,是什么导致了这一现象,这就值得社会各界广泛的反思,去关注中国男孩的生存现实。

(二)男孩危机与现代教育

现代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与男孩的变化有莫大的关联。《青少年健康成长需要因性施教》在一文中孙云晓指出,男孩的学业成就、体质、心理以及社会适应所面临的重重危机都与现行教育模式相关。首先,现行教育模式忽视了男孩与女孩不同的学习方式,男孩更倾向于思维跳跃性强灵活性高的学习方式。其次,现行教育模式限制了男孩的成长需要,现在教学更注重的是课堂静态学习,这使得男孩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以上现象显现出“男孩危机”在教育中的严峻性,,其实侧面也反映出现代教育模式的局限性,因此要正视“男孩危机”中的教育危机。

三、正视“男孩危机”

“男孩危机”,不论是客观事实还是伪命题,但男孩在社会变迁中的确发生了变化,抛开对命题的争论,我们应该正视“男孩危机”,正确应对男孩的变化。这里着重强调男孩的“学业危机”和“心理危机”。

(一)在学校教育中,男孩确实存在较为普遍的学业不良和发展困境,逐渐成为教育中的“弱势群体”。这就要求教育一线的研究者要更多的关心他们的成长,为他们提供适合男孩发展要求和特点的机会。

(二)在学校中,教师要通过一些男生可以接受的运动、操作、参与体验的方式培养男孩的阳刚之气;在家庭中,父亲要成为孩子的榜样,为孩子树立良好的男子汉气质,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在社会中,要注重传媒的影响力,减少影视中柔美男子形象对男孩的不良影响,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参考文献:

[1]周松青.前提脆弱的“男孩危机论”[J].中国青年研究,2010,(11)

[2]肖富群.拯救男孩与否:基于社会性别的视角[J].中国青年研究,2010,(11)

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篇4

校园文化广义上讲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在高校危机管理中,建立具有凝聚力量的精神文化使学校上下具备共同的办学信念,从而在危机管理中发挥守望相助的团结合作精神,减低信心危机的冲击,从这点来看,适当的精神文化建立,有助危机的预防和管理。

关键词:高校;精神文化;危机管理

在当前高校危机管理研究中,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包括文化观点、结构观点、人群关系观点、政治观点、学习观点等。文化观点关注学校成员的价值信念和传统取向对学校整体协调和成败的决定性作用,关注危机冲击到原来的学校信念及有关的文化特质。学校可能经历过重大的危机,但是学校的使命及信念并不一定跟随转变,有些学校危机并未涉及文化功能的后果。

一、高校危机管理的概念

高等院校危机管理,是指在学校运行常态下,因受外界重大事件影响或由于学校自身突发原因,突然爆发的、严重干扰正常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秩序,对学校日常工作造成严重干扰或对师生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的事件。对这类事件的处理均属于“高校危机管理”的范畴。[1]总的来说,危机管理的牵涉面应包括了危机的预防、对危机的控制及在危机发生后的善后处理等三方面。

学校危机所造成的危机后果,大致可包括身体健康或生命的危害;师生或学校财物的直接损失,学校的形象及成员的名声的损害等;经历危机后,学校成员间关系恶化,例如校长与教师欠缺互信,教师间不能合作,学生不能安心,家长对学校产生疑惑等。

[2]

所谓“祸兮福所依”,所以高校危机也具有正面意义的情况。包括:由于危机组织成员可能比以前更加团结,组织成员由此培养出忧患意识,成员得到挑战和锻炼的机会,因为克服了危机而建立了自信心;危机出现一并解决了其他潜存已久的问题等。由此看来,若我们能正确管理危机的发展,也会对学校的成长发展具有良性作用的。

二、何谓高校的精神文化

校园文化是以学校为载体,通过历届师生的传承和创造,为大学所积累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广义上讲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学校的精神文化是在学校传统、历史、地域、文化环境影响下,经过长时间积淀形成的,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培育并遵循的理想信念、价值标准、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是校脉传承、发展的精神资源和无形资产。[3]本文涉及到的校园精神文化具体包括大学精神和大学品牌形象、学校归属感、包括安全文化的校园文化等。

大学的精神文化是大学校园这一特定地域上所形成的一种独有的文化形态,大学精神文化又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对莘莘学子产生影响,使他们在教育过程中养成统一的气质及价值判断体系。师生置身于这种特定的文化氛围和环境中,其思维、行为及情感方式以及价值判断等方面都会流露出各自大学所特有的文化特色。

三、加强高校精神文化在危机管理中的作用

适当的文化建立,有助危机的预防和管理。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团结合作精神与集体意识在危机管理中的作用

诺贝尔奖获得者詹姆斯华生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没有合作,就不会产生真正有趣的新事物。一个学校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之中必须互相团结合作,才能发挥更大的效能。在危机管理中,团队精神要求学校上下精诚团结、目标一致、协同共进,在学校危难时刻要发展守望相助,坚守学校信念的精神。

所以首先要培养团队精神与协作观念。俗话说:“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一个巴掌拍不响,万人鼓掌声震天”。如2008年地震时四川音乐学院的几位同学在离开前扶住正在讲课的赵尔寰老教授;2012年5月8日。佳木斯女教师张丽莉在车祸瞬间将学生推出而自己被碾到车下,造成双腿截肢,骨盆粉碎性骨折,救出了两名学生。

二要抓好学校集体意识的培养和舆论建设。积极组织并支持鼓励学生参与活动,让学生通过集体成员的协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遇到困难寻求合作的能力和主动参与意识。

(二)重视安全文化教育

在当前高校危机频发的情况下,高校必须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加强全校师生的安全教育。安全教育的主要方法是班会、安全教育周或月、安全教育课、等相结合。通过集中培训、考核等形式强化法律法规的学习;在寝室、教学楼等开辟宣传专栏、场所进行违纪违规实物、图片展,进行警示教育;可邀请有关专业部门到学校授课,通过主题报告会为学生讲解安全知识,切实加深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互联网中的一些消极因素,也会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产生负面的引导,网络安全与网德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4]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这一载体,广泛传播积极向上的精神正能量,抵御不良影响。

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之中,组织大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的安全实践活动。只有让学生们在社会实践中增加对安全工作的直观认识,才能更快掌握维护安全的知识与技能。例如,有些学校聘请学生当保卫助理,有的学校成立大学生治安纠察队、监察队,并作为勤工助学的一个岗位。有的学校建立独具特色的“大学生治安服务队”、文明监督岗、治保部等学生组织。有的学校与社会联姻、共建精神文明,组织大学生参加社区法制宣传活动、旁听人民法院的审判、参观劳改场所,使学生在接触社会实际中,进一步体会党和国家以及学校保护公民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之艰辛。[5]

(三)在预防危机和危机管理中大学精神的凝聚和激励作用

若学校缺乏一套引领成员努力的价值信念,成员会缺乏方向感,在受到危机冲击时,会信心溃败,无所适从。具体措施包括明列出学校的远景、目标、价值及信念等内容,让所有成员都能透过文字及实际的生活实验,认识到学校的办学精神。

1、大学精神的凝聚作用

大学精神确立的是共同的发展目标和价值追求,凝聚的是共同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大学精神的凝聚作用的发挥,将增进团结,促进和谐,减少高校危机的发生、在危机管理中使师生坚定对学校的信念,避免信念危机和丧失信念的衍生危害。使一所大学成为一个共同体,成为一个由理想、价值、荣誉等凝聚起来的教育机构,使人形成一种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使成员不会缺乏方向感,在受到危机冲击时,不会信心溃败,无所适从。首先要创作好校歌。校歌应是学校育人目标、办学理念、校训、教风、校风所包含内容总体体现。师生唱响校歌,在反复吟唱中让师生牢记学校奋斗目标、校训,以鼓励师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为学校增光添彩,以校歌的感召力凝聚合力,激发创新。其次,要确立符合学校特色和师生特点的办学理念、校训、教风、校风。使师生人人心有戚戚焉,人人牢记。在校园重要的场所和建筑物外墙、刻有办学理念、办学方向的字碑,时刻启迪和教育师生,勿忘自我的人生使命,勿忘母校的教诲之恩,激发开拓进取精神,约束不良风气和行为,从而有效减少发生于校内的校园危机。

2、大学精神的激励作用

大学精神可以满足广大师生的高层次需求,在内心形成强烈的使命感和持久的驱动力,激发师生员工的积极性。

一是要充分发挥校训的训导作用。每一所大学都会在其特殊的发展历程中形成各具特色的校训。如清华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大的“勤奋、严谨、求实、创新”,北师大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哈佛的校训是:让你与柏拉图为友,让你与亚里士多德为友,重要的是让你与真理为友;耶鲁大学的校训是真理和光明;斯坦佛大学的校训是自由之风永远吹拂;哥伦比亚大学的校训是从你的智慧之光我们看到光明等等,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一所学校的精神追求。

二是要充分发挥那些大学者和优秀学子的榜样作用。历届优秀学子的传奇故事令后辈赞叹与敬仰,他们的骄人成绩使他们羡慕。要宣传和学习他们的事迹,增强师生对大师们学术境界的向往之情,从而强化大学精神,形成浓厚的精神家园的氛围。

校园精神文化是无处不在,却又无形的,它对学生的成长能产生潜在而强烈、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具有深沉而强大的教育力量。它需要借助一定的形式作为校园精神文化活动的载体,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生命观及人生观的个性培养,将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渗透到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去,以“润物细无声”之势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独立的人格精神。在校内建立文化长廊或校史长廊,设置名人画像、格言警句、等内容;在教学楼显著位置设置“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等倡导语;在学生宿舍有党员风采以及各种规章制度;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对校园精神文化的认同,感受校园文化氛围。

(四)建立开放的校园文化,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办学

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以学校为主体,以社会为依托,以家庭为配合,努力造就开放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6]。社会的道德理念、理想体系、价值体系、舆论走向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高校的学生。因此,社会要有正确的舆论导向,要弘扬传统美德、弘扬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家庭的德育功能对于已近成年的高校学生不可低估。因此,摸清学生的家庭,理解学生的言行,从而达到了解学生,然后因势利导加以教育。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可以及时反馈给家庭,家庭也可以据此信息适时适地对子女加以教育。若家长能感受到学校所代表的价值信念,相信学校是负责任的,在危机发生时,便容易与学校成员团结一致,共同应付难关。

关于学校教育,第15次中央教育审议会第1次咨询报告中提出,以培养“生存能力”为基本目标。而“生存能力要通过学校、家庭、地域社会全体来培养。”咨询报告还建议建立包含如下内容的学校、家庭、当地社会三者合作体制:

1、为培养能主动适应社会变化的素质和能力,要创造学校、家庭、当地社会三者通力合作的教育环境,强化这种教育力度;

2、努力建立能够克服学校暴力和拒绝上学问题的学校、家庭、当地社会三者协作体制;

3、加强协调和计划,创造条件,充分利用学校周休二日制,开展周末等休息日的校外活动;

4、为振兴终身学习事业,行政、学校、企业、当地社会须加强合作,创造教育文化环境,支援和推进教育、文化、体育等方面的活动。

学校为当地社会作贡献,大体可有如下几种形式:

学校向当地社会的人们开放自己的各种设施供其充分利用;

向当地社会及其居民提供信息服务,介绍学校拥有的各种教育、文化、专门教育的信息;

开设以信息为主体、面向当地居民的公开讲座;

就企业及社会成人教育部门的教育事业计划、活动进行指导并提出建议等。

(五)学校归属感的教育

学校归属感指学生将自己与学校联结起来,感觉自己被学校接受和认可,是学校的一员,是其中的一部分,它综合体现了学生对学校的认同、依恋、寄托与卷入状态,是学生与学校之间关系密切的反映。[7]

学校归属感能激发学生的学校责任感。学校归属感通过唤醒和激发每个学生对学校的深厚感情,把他们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在学校内建立起团结和谐、信任理解的人际关系,并达成对学校目标的共识和追求。[8]因此,要培育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必须增强学校文化对学生的熏陶功能。学校归属感在学生与学校之间建立起紧密的心理联结,学生会认为学校的事情与自己直接相关,从而产生对学校的责任感,并诱发积极的学校投入,这就避免了在危机发生后学生对学校产生信念动摇或者学生内部流言满天飞人心涣散。有了学校归属感的支撑,学校遭遇危机时,学生的态度就会如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根叔”所说:“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可以自己骂八遍,但是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

学校管理中,教师归属感是一个学校赖以发展的动力平台,对教师具有强烈的激励、导向作用,能够极大地促使学校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有效避免教师在危机管理中对学校事务的冷淡。使他们能从学校发展的整体出发,主动参与到危机管理的各个过程中,有“爱校如家”的主人翁态度,以他们积极主动、热情负责的态度感染如惊弓之鸟的学生,鼓舞学生的士气。此外,校方亦应致力提高教师的工作士气及对学校的归属感、投入感及满意度,建立学校负责任的信誉和形象,减少危机可能引起的冲击。

(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弘扬“以人为本”的精神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以“以人为本”为立足点,践行“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充分肯定广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时时注意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应注意经常调研,及时把握师生中的思想动态,针对不同时期师生所关注的焦点、热点和敏感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处处注意依靠学生、组织学生、感召学生、塑造学生,紧紧依靠党团组织,在各级学生干部,尤其是治保干部中建立一支信息员队伍。

1、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珍惜生命

加强高校安全文化教育,从深层次影响学生的安全意识、态度和行为,增强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营造全体师生关心和支持学校安全工作的局面。

2、深化校区“关爱生命”主题教育活动

根据校区特点和学生实际,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关爱生命”主题教育活动,比如对大学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关注生命、珍爱生命之生命的责任与义务”主题教育活动,以及“关注生命、珍爱生命之生命的意义”主题教育活动,“关注生命、珍爱生命之感恩教育”主题活动等,多种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对引导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实践教育,增强学生责任感、使命感

针对造成大学生使命感缺失、责任感淡薄的各方面因素,高校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理想教育、国情教育等融入课堂,展开课堂讨论,使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正视人生、认识人生价值与时代责任,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冷静分析、明辨是非的意识与能力。高校应进一步强化实践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社会、认识社会、了解国情的实践经验,通过社会调研、实践锻炼等方式增强大学生的忧患意识,激发爱国热情与报国志向,培养大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责任使命感。

(七)大学品牌形象与声誉的维护

高校品牌是高校自赋的不同于其他高校的名称、说明、标记、符号形象设计以及它们的组合。如果一所大学拥有良好的品牌,意味着这所学校拥有优质的生源、优良的教师队伍、先进的教学和科研设备、充足的教育资金、与企业的良好互动、良好的校园文化和传统等。所以高校品牌犹如企业的商标,是高校的无形的财富,是高校精神文化的一种,拥有强大的渗透力,并且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建立,可能会需要几代高校工作者为之奋斗和维护。高校作为大学生高度集中的场所,是政府、社会、媒体关注的重要目标。如果高校危机事件得不到有效及时的处理,会造成国内甚至于国际都很恶劣的影响,因此,降低事件影响力对维护高校形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9]。

良好的高校品牌形象能使师生员工在社会活动中拥有荣誉感和自豪感,当高校发生危机时,首先品牌形象较好的高校可以增强政府、新闻界以及高校所在地的社区、高校相关企事业单位、兄弟院校、管理机构、学术界等对高校支持的信心,可以影响社会大众的心理倾向,可以使高校的形象得到社会层面的认可。公众了解学校的主要渠道之一是学生,拥有使学生信服的大学品牌形象,可以激励他们自觉把自身发展与学校发展联系起来,增强高校师生合心力和凝聚力,促使他们自发自觉维护学校声誉。

高校可通过召开新闻会、新闻简报、互联网、电话、传真等形式向公众告知危机发生的具体情况,目前和未来的应对措施等内容,让媒体和社会了解高校对此事的态度和做法,争取公众的支持和理解。[10]尽量减弱或缓冲危机对学校带来的负面影响。其次,要建立完整的危机管理系统。对高校的情况要有全面的了解,定期对高校危机风险进行分析,随时收集公众的反馈信息,一旦出现负面的信息,立刻追踪调查,加以解决,防止信息的扩大化。最后要防止将高校的品牌形象管理等同于危机管理。目前,很多高校还是在危机发生时才把品牌形象维护提到重要日程,临时抱佛脚,这样做当危机袭来时的后果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新闻媒体或社会舆论就成为放大镜,将学校苦心经营数载的品牌形象毁于一旦。特别是涉及到与高校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学生及家长、教职员工形成的关键利益群体,连锁反应是家长失去对学校的信任、招生的生源学生教育素质下降、教育师资大量流失,从而动摇学校的根基。

教育论坛

高校精神文化在危机管理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武宇清,王余丁.高校危机管理预警系统研究初探[J].中国高教研究,2007,(5)

[2]王桂东.学校危机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8

[3]任国友.中美校园安全文化对比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8)

[4]姜怀宇.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析论[J].经济师,2006(7)

[5]朱永生.安全文化是大学生人文与科学教育不可缺少的一课――兼论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C].2002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2002年

[6]武军会.试论建立开放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若干基点[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6(1)

[7]阳泽.论学校归属感的教育意蕴[J].中国教育学刊,2009(07)

[8]王玉清.议如何培养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13)

[9]杨颖.媒体和公关在高校品牌建设中的作用[J].青年记者,2011(2)

[10]华荷锋.高校信誉危机管理:一种系统的处理方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5)

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篇5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教育;积极心理学

1亟需突破:传统意义生命教育的弊端

当今大学生“无时不网、无处不网、无人不网”的生活方式使传统的教育形态发生了改变,为生命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1.1缺失了的生命意义

网络世界的开放性无组织性使得网民可以同时接触到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不同类群的道德伦理文化,因而主流的道德文化很难控制到受教者道德品质的形成。在多元价值文化的冲击下,大学生普遍找不到生存的意义,走进学生宿舍,首先入眼的杂乱无章的物品摆放,而在宿舍的学生,不是躺在床上玩手机,就是在桌前打电子游戏,弥漫着一种思想颓废、不思进取的气息。大学中流传的“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不在大学中恋爱,就在大学中变态”、“Dota穷一生,魔兽毁三代”的俏皮话折射了大学生缺失生命意义,虚度青春年华的现实。

1.2淡薄了的生命意识

打开媒体,大学生校园暴力、自杀和伤害他人等极端恶性事件触目惊心。表现在:①为了个人利益不惜牺牲他人生命为代价,如药家鑫伤人事件中仅仅是因为他主观上认为农村妇女会比较难缠;②对非己其他生命的漠视,如在校园中每到毕业季,校园被遗弃的小猫小狗随处可见,同时采折花枝、践踏草地等行为也比比皆是;③长期沉迷网络游戏,会导致大学生人格异化,严重者甚至分不清楚虚拟与现实的界限,直接把虚拟世界中杀人的游戏复制到现实生活中去造成悲剧。

1.3边缘化的生存技能

现在的大学生连最起码的生活常识都很缺乏,笔者经常接到学生让人哭笑不得的咨询电话,比如电话卡丢了应该怎么办,或者家里寄东西来了应该到哪去收等等。有的学生宿舍被整改,问及原因时,有些学生反映根本不知道如何打扫卫生,折叠床被。日常生活基本技能尚且如此,更别提一些防电防火、保障个人财产、疾病防护、应激状态下的自我保护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了。在大学校园里,违规用电引起火灾、游泳溺亡等危及生命的事件时有发生。以上大学生生命教育中的种种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寻求一种能够从根本上扭转大学生的生命意识,从而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防患于未然,并且能够持续性的发挥效能的新的方法,而积极心理学理论无疑是担当此任的理想工具。

2异曲同工:运用积极心理学开展生命教育的可能性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的,其理论关注点在于个体本身具有的优势与美德、积极能量和积极潜力等人性积极方面,致力于使个体生命更富于意义和获得幸福,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开展可以充分利用其原理,从心理意识层面进行。

2.1两者的目标方向是一致的

大学生生命教育最根本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观、引导学生尊重所有生命形态,继而激发学生探索生命的价值。积极心理学同样重视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强调个体内在积极力量与优秀品质的激发,两者殊路同归,终极目标一致。

2.2两者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

大学生生命教育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其价值取向必须与当今倡导的和谐价值观和科学发展观保持高度一致。而积极心理学提倡积极人性论,要求发掘人性积极本能,两者价值取向都是以人为本,重视个体生命力量的激发。

2.3两者的研究内容是一致的

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分为:认知层面、情意层面、实践层面;积极心理学则将人的心理机构分成三个系统:认知、情感和行为。认知层面意在了解个体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即正确的对生命的认知;情意层面意在引导个体形成正确的生命态度,即对生命的情意层面;实践层面在于掌握生存技巧,提高生命质量,这个与积极心理学中的行为相对应……从上分析可见,积极心理学与生命教育无论是从目标方向、价值取向还是研究内容上都是一致的,因而在积极心理视域下进行生命教育实践探索是完全可行的。

3另辟蹊径: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生命教育培养探索

3.1构建积极的教育环境,优化高校生命教育生态

高校首先要创设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的校园文化,以陶冶大学生情操,构建大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升大学生生命意识。可以利用校园中的花草树木、建筑布局等物质载体,将一些尊师重教、珍爱生命等名言警句或者典型事例融入其中,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于无形中接受感恩他人、珍惜生命等观念的熏陶,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高校应该开展各种生命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积极的情感,提升对生命的理解与认知。如通过组织参观医院里的产科、手术室、太平间等,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诞生,体验生命可能遭遇的喜悦、恐惧和生命的无常,从而懂得敬畏生命;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消防演习、地震逃生演练等活动,体验在一些应激状态下如何判定生命的价值,从而学会热爱生命;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公益和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和承担责任,从而知道增强生命的责任感;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监狱、看守所、戒毒所或防爱滋病展览等,使学生增强法制观念和自我防范意识,从而自觉维护生命的尊严……

3.2培养积极的生命观,掌握心理危机自救技能

大学生要培养生命存在观、独特观、质量观与超越观,要能认识到生命存在的重要性,学会敬畏生命;要理解到每个个体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要懂得努力提高自身生命的质量,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充实生命的内涵;认识到生命是在不断超越自身的过程中体现其真正价值的,要积极发展和完善自我,提升生命存在的价值。生命历程中,难免会遭遇困难与挫折,会给大涉世不深的大学生带来各种各样的心理危机,要教会大学生要掌握基本的心理危机自救技能。大学生应该了解并掌握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认识到无论面临怎样的危机,遭遇多大的挫折,都要首先学会积极的正视现实、正视危机,坚定正确的生存信念。还要学会从逆境中获取积极的意义,认识到正是在不断的克服困难,超越挑战中丰富了生命的意义,提升了生命的价值,学会用积极的认识来调整心态,培养自己积极的人格。

【参考文献】

[1]潘明芸,喻芒清.关于高校生命教育的再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0).

[2]黄培清.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1(11).

[3]周巧红.90后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学工广角,2011(10).

[4]范梦.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新发展[J].学术交流,2013(6).

[5]王佳利.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生命教育探析[J].煤炭高等教育,2013(11).

[6]张晓伟.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生命教育路径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11).

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篇6

近年大学生自杀事件屡屡发生,虽然学校为保护隐私而加强信息封锁,但自杀事件还是时常见诸报端。大学生自杀事件频发已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研究自杀原因及其采取有效策略控制或减少自杀事件发生,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1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原因分析

1.1个人层面的原因

1.1.1心理疾病大学生这个群体具有其特殊性:从父母的羽翼下走出来,对未来充满幻想,对现实的残酷性认识不足,独立生活能力差,缺乏受挫经验,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时没有成熟的机制应对,情绪调节能力不足等。这些因素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偏低。据我国教育部相关调查表明,在我国高校中,大约有21%~27%的大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主要有抑郁、焦虑和疑病[1]。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研究显示,引发自杀的第一诱因是严重的抑郁症。

1.1.2情感困扰大学生性生理基本成熟,内心渴望与异往,但对情感世界的丰富与多变性认识不足。他(她)们涉足情感生活时往往想法单纯,缺乏把握情感发展方向的技巧,心灵脆弱者面对失恋打击时,心生绝望而冲动自杀。

1.1.3性格不良具有孤僻偏执、要挟好强、心胸狭隘、猜忌、嫉妒、刻薄等个性特点者,容易与人发生冲突而遭到群体排斥,导致情绪困扰;自尊水平低下、要求完美者,害怕别人的负面评价,与人相交惶恐不安,但又希望他人关注重视,常常因被忽视而忧伤难过。大学生因性格问题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继而抑郁自杀者并不少见。

1.1.4信仰缺失随着国门的大开,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虚无主义等没落思潮涌入国内,冲撞着大学生的心灵,阻碍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导致大学生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发生偏差,如过份看重名誉、地位和金钱,不能忍受过普通人的生活。一旦看不到希望就觉得活着没意思而自杀。

1.2社会、学校、家庭层面原因

1.2.1社会挤压大学生的生存空间学校原本是一方净土,但现在社会上的重利忘义、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污浊之风刮进了学校,腐蚀了学校的公平竞争。再者社会转型,价值观变迁、多重利益冲突使得大学生无所适从,心灵自由的领域在缩小。同时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社会在无形地歧视或者排斥大学生。许多大学生因此陷入困顿,心理失衡,情绪抑郁寡欢,严重者自觉人生无意义而自杀。

1.2.2学习压力过大进入大学后学习方式转变、学习任务增多,就业形势严峻促使学生考研,家庭困难学生力争奖学金,高考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希望在大学时期取得好成绩等,这些因素均增加了学习压力。如果学习成绩不理想,又没有很好的心理支持系统,就很容易陷入绝望而自杀[2]。

1.2.3教育功利在当今教育体制中,知识本位、技术至上的观念深深影响着人们,使得教育源于生命发展需要的本源性需求被遮蔽,教育从成“人”教育变成了成“材”教育,从而忽略了对学生生命本身的关注和尊重,长此以往就导致了许多大学生漠视生命、无视生命价值的现状。当教育过分关注实用层面的知识、技术、技能等操作性的东西时,必然忽视对学生精神、道德、信仰、人格等生命本身的关爱,从而造成学生认识生命价值的异化。当面临大的心理应激时,就容易出现心理危机,自杀倾向就可能产生了。

1.2.4家庭因素家庭对一个人个性的塑造、人格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成员的关系、家庭教育的模式和家长期望值等都深刻影响着人格的发展。家长认同教育功利化,忽视道德教育、生命教育、挫折教育,父母过高的学业期望,家庭贫困无助等因素均可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并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当压力超过心理承受上限时就可能出现结束生命的行为。

2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对策

2.1重视生命教育,树立正确人生观

通过生命教育,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培养正确的生命态度和生命意识,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校应该更多关注于学生个体生命的感触,在教授的内容上要借鉴中国传统文化领域中有关生命理论教育的积极因素,同时吸收国外有关生命意识教育的先进理论,以激发大学生亲自感悟生活、体验生命。此外,还应加强正确的死亡观念教育。让每个人都认识到人要死得其所;轻生是一种软弱,更是一种对亲人的伤害。学校除了通过课堂教育、请典型人物作报告、学报学刊、举办演讲等形式外,还可以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传播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和死亡观,以加深学生对生命和死亡的思维体验。

2.2建立和完善危机干预系统

2.2.1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每期开学采用心理测评系统对所有学生进行一次心理健康筛查并建档,对有心理疾病的学生特别是有自杀意图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并给予专业心理危机干预。

2.2.2加强心理健康宣教,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高校应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以普及心理卫生知识。通过健康教育,使学生能够自觉应用健康的心理防御方式,识别非理性观念,化解心理压力和调节情绪。同时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方式、应付挫折的方式和积极的人生态度。通过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和和化解危机的能力[3],从而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2.2.3建立学生心理咨询机构学校成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师,除负责学生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工作外,还负责心理健康宣教和相关人员的培训。同时在班级内选出部分认真负责、热情开朗、有爱心、和同学关系比较融洽的学生担任同辈心理辅导员,实现同辈心理自助[4]。

2.3构建健康宽松的生存环境

政府要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制定相关政策,给予公平、公开的就业机会。教育体制要改革创新,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成“材”教育变回成“人”教育。父母要理性看待学业,注重孩子的品格培养,要给予无条件关爱,引导子女与人建立融洽的关系,尽量为孩子提供一个和睦的家庭氛围。社会媒体要注意把握大学生自杀事件的报道角度和方向,避免细节描述,防止模仿行为发生。

参考文献

[1]宋艳.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分析[J].科教导刊,2011,9:205-206.

[2]黄庆江,张亘祥.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广东高校保卫,2006,1:43-46.

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篇7

逻辑的问题可以用非逻辑的思维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的教育即培养出布什总统也培养出本•拉登,这就是我们教育应该反思的问题。人类教育的根本价值是什么?我们应该反思这个问题。大家知道人类社会的活动应该是以人为主体,把资源转化为财富。教育的价值就是要使人成其为人,使人成其为有价值的人,使人成其为幸福的人,所以教育的目的和终极价值就是要教真育爱,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使人类社会最终成为一个幸福的社会。由此看来,整个人类社会的危机是教育危机,这并不危言耸听。这种危机首先表现为教育价值流失;第二表现为人的创造力价值的缺失;第三表现在人的异化。这就是我们国家教育价值流失的具体表现。教育危机是潜在的、隐性的危机,而其他危机是表象的,如经济危机、社会危机等。处理教育危机最根本的就是要重塑教育价值。具体讲我们要针对受教育者、教育者和全体公民进行价值教育。在这些方面云南做了一些探索,通过实施“三生教育”来构建现代教育价值体系,来厘清教育逻辑关系。实施“三生教育”和实施生命教育不同的特点在于把价值教育和教育价值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人类社会的现实价值和理想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个体价值和集体价值有机地统一起来。“三生教育”是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

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通过生命教育,使学生认识人类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认识个体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在与自我、他人、社会、自然建立和谐关系的过程中,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使受教育者不仅认识到生命的渺小也要认识到生命的伟大,通过生命教育把珍爱生命内化为人的品格。这样,因人的行为而导致生命不受珍重的现象就会大大减少。

生存教育是帮助学生在学习生存之时,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的教育。帮助学生建立适合个体的生存追求,学会判断和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学会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正确面对生存挫折,形成一定的劳动能力,能够合法、高效和较好地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

生活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确立正确的生活观,追求个人、家庭、团体、民族、国家和人类的幸福生活的教育。通过生活教育,使学生认识生活的意义,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恩之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生活追求;让学生理解生活是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和家庭生活等组合的复合体。

实施“三生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任务。现代教育是以人为根本,以价值塑造为前提,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社会公平为基础,根植现代社会,引领时代不断进步的教育。

实施“三生教育”要通过认知、体验、实践,促进感悟、领悟、体悟、顿悟,使之内化于心、外显于行为习惯,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实践的循环往复和螺旋上升。

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篇8

一公共危机管理呼唤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创新

所谓公共危机,就是一种社会公共性质的紧急事件或者紧急状态,是指社会遭遇严重天灾、疫情或出现大规模混乱、暴动、武装冲突、战争等,社会秩序遭受严重破坏,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安全遭受直接威胁的非正常状态。公共危机主要包括三类:一是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洪涝、瘟疫、流行病等。二是人为灾难,来自社会管理的失误、技术管理的事故或工业事故。如爆炸纵火、群集对抗、工业污染、辐射泄漏等导致的人员伤亡、财产受损等。三是环境恶化,人类行为或者自然原因导致的环境和生物圈的破坏。如森林大火、生物绝种、资源破坏等。

我国历史上就是一个公共危机多发的国家,当前我国开始进入多种生态和社会危机频繁的阶段,而且情形较为严峻。2004年的“公投”事件、2008年的南方冰灾和拉萨3.14暴力事件以及汶川地震、2009年的新疆7.5事件等等。这些公共危机事件集中表现为以下特点:首先,自然环境灾害较多。如地震灾害发生的几率较高,特大洪水洪灾不断发生,并且受工业发展、人口增加等因素影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其次,我国目前的公共卫生情势较为严峻。艾滋病、乙肝等传染性疫病患者及携带者,随着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流动不断增加。加之我国公共卫生状况不容乐观,一旦出现瘟疫、流行病,如果控制不当极易蔓延,甚至演化为大规模的公共危机。第三,工农业生产和市场流通等领域的危机爆发进入高峰期。目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转轨、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型的关键阶段,各类安全事故、技术事故及产品质量引发的危机事件层出不穷。第四,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许多深层次社会矛盾和民生问题逐渐显现。如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大量进入城市引发就业、治安等方面的新问题;下岗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仍待进一步解决等。这些问题影响巨大,波及面广,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公共危机的严峻态势,客观要求加强公共危机的应对和管理,加强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在应对公共危机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能有效提高人们对公共危机的认知和意识,引导人们树立战胜危机的信念,还能帮助人们坚定战胜危机的意志,激励人们去采取行动化解危机。面对重大的公共危机,迫切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整合社会整体力量、提升全民的应对能力。及时到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沟通情况、交流思想、说服教育,可以缓和矛盾,疏导情绪,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可以鼓舞信心,导引人民群众同心同德战胜危机。在汶川、玉树地震中,广大官兵、党员干部和医务人员在危难关头表现出了崇高的舍己为人、不怕牺牲的高尚精神,以及全国各地出现的众多的志愿者团队、救助义工和社会各界人民群众踊跃捐款赠物支援抗震救灾等等,都是我们平时长期注重思想道德建设、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在应对公共危机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不可忽视的调控功能。它能动员人们在非常情况下顾全大局、积极配合;能抑制各种错误思想倾向,控制群众非理性的冲动,将个人利益与维护社会稳定有机统一起来;能有效地化解讹传,遏制流言蜚语,在全社会形成主流思想导向,及时稳定群众情绪。在公共危机事发后的善后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具有十分重要的人文关怀功能。诸如抚慰公共危机事件导致的社会整体和个体的心理创伤,开展社会公德、法律秩序的恢复活动等,这些都是彻底消除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所必不可少的重要举措。

应对和处理公共危机,最根本的是要建立科学实用的机制,将预防公共危机、应对公共危机、善后处理等公共危机管理事务全部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科学轨道。不仅要建立完善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律制度,还要建立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应对公共危机的相应机制。这种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对于解决公共危机产生的社会根源,从根本上消除社会冲突,具有长效的预防和规避公共危机的作用。现代社会冲突理论认为,社会冲突的原因分为物质性关系和非物质性关系,前者是指权力、地位和资源分配方面的不公,后者是指价值观念和信仰的不一致以及对社会不公的不同认识。而解决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都有赖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2](p136)。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推动法制的健全,加强思想作风和廉政建设,反对和渎职腐败,从而减少社会的物质性冲突因素。同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正确认识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过程,正确对待社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个人利益损失,形成规避矛盾冲突的共识,从而减少导致公共危机的非物质性因素。

二加强危机管理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的着力点

国内外频发的公共危机事件,促使危机管理教育成为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重点。不仅有我国如上所述的大量典例,美国的“9•11”事件、华尔街金融危机和日本的沙林毒气事件等,无不唤醒各国政府对危机管理教育的高度重视。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虽然大多具有不可预知性和突发性,但其对社会正常管理的影响以及人们心灵创伤的严重后果,促使各国政府不得不日益重视危机管理教育。大量的事实说明,有效的危机管理教育完全可以减少公共危机事件对社会的危害。面对不可预测性的自然灾害型危机,经常性进行有关知识的宣传、有效措施的讲解,可以稳定自然灾害发生时人们的情绪,避免在天灾的基础上人祸的增加。加强对突发性调处能力的教育,可以有效控制其危害范围和消极影响,权威信息的及时,核心人员的有效管理,一般人员的强化教育,都是世界各国进行危机管理教育的基本内容。

从理论上看,危机管理教育应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公共危机事件的爆发虽是暂时的,其显性影响是短时的,但却通过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形式,从根本上影响国家对社会的管理,动摇国家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基础。而通过转变思想和价值认同的方式,使人们对国家具有高度的认同感,对社会具有充分的认同度,则是思想政治教育所承载的重要功能。公共危机事件潜在影响的深远性、对国家政权的危害性,一方面要求加强危机管理教育,使人们认识公共危机事件发生的客观性,减少政府公信力的损伤,这就从理论上要求将危机管理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另一方面,公共危机事件从其公共性来说,主要是破坏既存社会秩序和社会存在的稳定状态,影响社会存在的现有平衡,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从思想上维护现有社会存在的同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公共危机事件与思想政治教育就构成了以当下社会为平台的矛盾,成为社会稳定的否定性力量和肯定性力量的矛盾统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度发展的当代中国,社会矛盾突显,公共事件频发,社会利益冲突加剧,这就客观上要求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原理运用于危机事件的处置,将危机管理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国危机管理教育的相对缺失,迫切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创建相应的教育机制。随着对危机事件处理经验的增加和知识的积累,各级政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认识到危机管理教育在危机处置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在突发性事件处理过程的独特功能,但公共危机事件一过,抗险救灾工作取得决定性胜利以后,整个工作就结束了;不少地区平时几乎不搞公共危机预防教育,不进行应急演练,甚至视其为多余。究其根源,主要是缺乏应有的危机管理教育机制。有的相关职能部门甚至根本没有危机管理教育意识,在危机管理方面只注重危机管理体系的建立、危机管理部门能力的提高、危机管理人员业务能力的改善,忽视了危机管理对象和不特定社会人群的危机管理教育。由此导致了危机管理大多处于经验层面,而没有上升到理论层面,危机管理经验只有“点”上的效果,没有“面”上的功能。此外,危机事件的复杂性质要求创建与之相适应的思想教育机制。危机事件是由多因素引发的一种综合性事件,单纯依靠单一职能部门无法实行有效管理,必须实行“多元共治”,多部门协调作战。这种危机管理多元主体的客观现实,要求建立适应危机管理实际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使多元主体在面对同一危机事件时,能够作为一个统一整体实现有效配合,使其更好的发挥整体合力。可见,创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危机教育机制势在必然,既适应21世纪危机事件频繁发生的实际需要,又能更好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当前,在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改革创新中,要着力加强危机管理教育的机制建设。综上所述,危机管理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建危机管理教育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改革创新的题中应有之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优势,可以而且应当在危机管理教育机制创新的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和发挥。这就要求在充分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和本质特征的基础上,把危机管理教育机制的创建提到应有的高度认真研究,尽快落实。首先,要认真研究和把握公共危机管理的科学知识,这是危机管理教育机制创建的前提。“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3](p241)。其次,要认真研究和组织开展经常性的防范模拟训练,这是危机管理教育机制创建的关键。通过经常性危机事件条件下的模拟演习、防范性训练,提升教育对象自我保护和自我救助的能力,形成在危机事件中依法配合政府部门行动的社会承受力。第三,要认真研究和建设好教育平台,恰当选择教育途径和方法,这是危机管理教育机制创建的基础。“危机是一种打断日常生活的因果链而直面人生的突发事件和精神状态”[4](p13)。危机事件具有突发性的内在特点,危机管理教育具有效能发挥高时效性的特点,客观要求必须选择适当的危机管理教育途径与方法。而危机管理教育又是一种“非连续性教育”,因为人的生命过程并非总是连续性的,建立在生命过程基础上的教育也就不该总是连续性的。因此,就特别需要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相应机制,建立健全确保“非连续性教育”效果的公共危机教育长效机制。

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基本思路

(一)强化和谐社会建设等三种理念

1.强化和谐社会建设理念

在公共危机管理的视野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必须注重强化和谐社会建设理念。要注重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的和谐理念,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一直崇尚“仁和中庸”,“仁和”思想有利于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有利于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在应对和处理公共危机的关键时刻,特别需要彰显“仁和”精神,促使人们求同存异,多行包容和理解,实现从“仁和”到“友爱”转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顺应这一需要,建立和完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教育机制,强化和谐社会建设的理念,要求人们在危机关头,应当具有博爱的襟怀和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品质。通过和谐理念的教育和确立,尽量避免各种矛盾激化,致力于舒缓和解决旧的或新出的矛盾,以更加开阔的视野谋求战胜危机的共同意志,妥善化解各种突出矛盾,动员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共同攻坚,共度难关。

2.强化法治规范理念

应对公共危机必须依靠社会主体高度的法治规范意识和主动配合的精神,这种意识和精神的养成,则要靠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来培育。任何一个社会个体的大局意识和法治观念都不是天生的、自发的,而是外部灌输的、潜移默化的,是经过外部的教育和内在的体验逐步形成的。只有建立健全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才能落实社会主体的法治教育,才能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局意识,才能为积极化解公共危机奠定必要的社会法治基础。

3.强化公共危机意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29条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乡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开展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应急演练。”[5]这种“宣传普及”和“应急演练”的机制,就是一种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要建立健全这种机制,促使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贯彻落实相关法律精神,积极开展有关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应急演练;促使新闻媒体大力宣传相关法律精神,积极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教育活动;促使各级各类学校依法加强公共危机的相关法律和知识的教育,将其教育内容纳入教学体系,培养广大青少年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总之,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及其相应手段,大力普及和强化全体社会公民的公共危机意识。

(二)凸显公共危机教育等四项教育内容

1.凸显危机管理教育

危机管理的目的,是人们通过对危机的监测、预警、决策和处理,总结危机发生发展的规律,以期减少和化解危机。危机管理教育是一种对危机处理科学化、系统化的新型管理体系的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是行为的先导,行为是思想的外化。凸显危机管理教育,使全社会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危机管理,是提升全体社会成员应对公共危机意识和能力的基本途径和重要保证,是当前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的首要任务。目前,我国还不够重视危机管理教育工作,没有明晰其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以至于很多人都对危机管理漠不关心,国家层面有关危机教育管理方面的立法也几乎是一片空白。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凸显危机管理教育,构建具有社会化、规范化、效能化、法治化特征的危机管理教育运行机制。

2.凸显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应对公共危机,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统领大局,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人心、鼓舞斗志。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科学发展的共同思想基础,也是应对公共危机的思想基础和力量源泉,是保障全国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和精神上团结一致,战胜危机,克服困难,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武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贯坚持的核心内容,更是我们在公共危机管理教育中应该高度重视的核心内容。特别是在当前,随着经济一体化、信息全球化和我国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进程,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价值取向多向、利益追求多元的现象,有的人甚至将市场经济的原则滥化,在处理公共事务和人际关系中追求个人利益至上。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从根本上教育人、改造人的理论武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指引人们价值取向的基本准则,因此,危机管理教育中必须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建设,将其寓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体制之中。

3.凸显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

应对公共危机,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团结和鼓舞人民群众同舟共济、战胜危机的精神支柱,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贯坚持的重要内容。凸显民族精神教育,就是要在危机意识教育和危机处理过程中,着力加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教育,加强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教育,团结互助的民族友爱精神教育,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教育,让各种力量团结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形成应对危机的强大合力。凸显时代精神教育,就是要用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危机预警和应对工作。要改革创新危机预警的方法载体,改革创新危机处理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危机应对的预案体系。当前,尤其要着重加强抗洪救灾和抗震救灾的精神教育,这些伟大的救灾精神已经成为我们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完整地体现出了时代精神的本质内核。因此,在新时期新阶段,要着力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之中。

4.凸显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应对公共危机,必须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指导人们的行为选择,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础,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实践性。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世风民风的本质要求,是时代精神的集中表达和社会价值导向的基本尺度,对社会主义公民精神的塑造、公民道德的培养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公共危机的发生难以避免,但是人们在危机过程中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却可以选择。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就是要塑造新时期新阶段公民的崭新精神道德风貌,培养富有责任感的社会主体,教育人们在危机应对过程中,选择爱国奉献的行为、选择服务人民的行为、选择团结互助的行为、选择诚实守信的行为、选择遵纪守法的行为,自觉与那些利用危机损人利己、违法乱纪、见利忘义的行为做坚决而不妥协的斗争。只有这样,才能尽量减少人们在危机应对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努力将危机应对过程中的人为破坏因素降到最低,将危机应对的民族合力发挥到最大效用,保持在危机应对中的社会稳定与和谐。

(三)建构预防、抚慰等四个教育机制

1.事前预防教育机制

公共危机管理要立足防范于未然,在公共危机尚未发生前对危机进行预防,比处理危机更为重要。但人们往往无法知晓危机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降临。所以,明智之举是提高防范意识,增强规避危机的能力。这就必须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的预防教育机制,尤其是在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高发区,切实做到“有备无患”,一旦危机真正来临,人们就不会惊慌失措、错失逃生良机。正是因为如此,国家教育部做出决定,要求全国各地学校组织学生和家长收看今年9月1日央视经济频道播出的《开学第一课》———“知识守护生命”节目,要求全国的中小学学生每年每学期都进行应急避险教育。笔者以为,危机预防教育机制所涉及的主要对象,还应包括公务人员、企业员工和人口密集的基层社区人员。

2.事发应急教育机制

应急教育是指通过开展系列宣传普及和教育培训等活动,培养人们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强化对意外伤害应急的技能,全面提升安全应急综合素质的教育活动。应急教育旨在凝聚社会爱心力量,唤起全社会对安全应急教育的关注和重视,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公共危机管理领域中的新拓展。公共危机事件的突发性决定应急教育必须未雨绸缪,纳入全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常规机制。这是根本意义上的“以人为本”的教育,不允许有半点的轻视和懈怠。应急教育需要总体谋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应急实训相结合,“拉网式”的全面教育与“选点式”的重点教育相结合,公务专业人员的教育与普通公民的教育相结合,形成全方位、广覆盖、多层次的应急教育工作体系。3.事中调节教育机制调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疏导教育的基本方法是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引导、帮助人们提高思想认识[6](154)。将其运用到公共危机管理活动之中,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国家的政策法律为依据,以解决危机引发的问题为目的。要充分发挥调节教育手段的功能,通过交流、沟通、疏导、协调等措施,实现使危机关联人员平静面对危机、积极配合处置危机的目的。显然,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应建立起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调节教育机制。要秉承思想政治教育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基本宗旨,遵循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从关联人的实际需要出发,深入一线了解和反映关联人的困惑和诉求,并根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政策及时给予帮扶和补偿,及时疏浚思想、稳定情绪、解决问题。当然,这种调节教育机制要与应对公共危机的领导机制、责任机制、保障机制紧密结合来建设。

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篇9

【关键词】大学生公共危机教育体验式教学

公共危机有别于一般危机,是整个国家或社会普遍发生的意外紧急事件或者紧急状态。它的出现和爆发往往严重影响社会的正常运作和社会稳定,对生命、财产、环境等造成严重威胁和损害,并且超出政府和社会常态的管理能力,要求政府和社会必须采取特殊的措施加以应对。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也进入了公共危机事件的高频率发生期。增强政府在应对公共危机方面的能力,加强对公众的危机教育,也成为当前我国各级政府面临的新挑战。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群体,是未来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协调者、管理者和研究者,在提高自身公共危机应对意识和能力的同时,还肩负传播公共危机应对的相关知识和提高群众公共危机应对技能的重任。对他们在公共危机防范意识和应对管理能力方面的培养变得尤为重要。而在公共危机教育中运用体验式教学理念进行实践与创新,将会取得比传统教学方式更好的效果。

一、公共危机教育

1.相关概念

德国著名的人类学家与教育学家鲍勒诺夫认为:“危机是一种打断日常生活的因果链而直面人生的突发事件和精神状态……每当危机出现时,人将直面自己的处境,并深切地面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无疑,这是教育应该抓紧时机的‘节点’”。公共危机教育正是这样一种教育,它从心理上、意识上强调危机感和危机意识,鼓励人们奋发图强,居安思危,激发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倡导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简单的说,公共危机教育是指通过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人们对个人危机和社会危机保持警觉,正确地施加教育的影响,进而从危机中获得教益。实际上,如果在公共危机到来之前,有意识地运用教育手段,创设相应的刺激环境,展示事物的危机因素,就能促使社会公众危机意识的形成,帮助人们掌握好预防危机、抵御危机、应对危机。

2.公共危机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中国的危机意识形成的思想渊源较早,如《荀子・大略》中就有“事至用虑者谓之后,后则事不举;患至而后虑者谓之困,困则祸不可御”;《易经》:“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国家可保也”。都说明在危机到来之前有所准备是战胜敌人的有效方法和危机预防的重要性。但是,现代意义的危机管理与教育的研究却是在人类通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起源于美国,美国的研究规模和研究水平一直领先全球。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重大事件,不仅事关发起者美国和苏联的安危,而且直接威胁到全人类的命运。一旦处理不慎,人类就可能遭遇灭顶之灾。为此,美国当局极其重视对这场危机的研究与解决,由此催生了一门新的学科――现代危机管理学。随后,以军事灾难和国家自然灾害为主要对象的危机管理研究兴起,随之便开始了针对国家安全、自然灾害等公共危机的教育与传播。1982年,美国著名制药企业强生公司遭遇泰诺胶囊危机事件过后,危机管理研究领域逐渐从政治领域拓展到商业、企业领域,从此危机教育也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如火如荼的开展。而“9・11”事件之后,美国危机管理尤其是公共危机管理的宣传与教育研究更加深入。在美国,专门针对危机教育培训的紧急事务管理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新学科。

二、大学生公共危机教育

(一)大学生公共危机教育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身为未来社会的栋梁,对他们的公共危机教育因而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更深远的历史影响。长期以来公共危机教育的缺失导致大学生对危机的意识和相关知识储备及能力训练极其缺乏。就个体而言,青年大学生敏感且活跃,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容易自觉不自觉地放大外来的冲击。从整体来看,作为高素质高知识群体,他们面对危机的言行受到公众和媒体的普遍关注,这种关注及其产生的结果又反馈给校园,对学生形成压力,进一步使危机放大。而大学生作为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在提高自身公共危机应对意识和能力的同时,还肩负传播公共危机应对的相关知识和提高群众公共危机应对技能的重任。经过系统培训过的大学生群体,可以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在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充分运用他们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参加到公众心理干预、社会服务、协助参加物资发放、社会服务、维稳宣传、公众疏散组织等工作,成为区域稳定的中心骨干和联系纽带,对政府开展突发事件后的社会维稳工作十分有利。特别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大学生还极有可能成为未来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协调者、管理者和研究者。因此,通过体验式教学加强大学生公共危机教育,使其不但能够从容应对危机,还可以利用平时掌握的危机知识救助他人,使危机损害减小到最低限度,更能够成为公共危机应对知识的传播者和行为的示范者。

(二)大学生公共危机教育的内容

公共危机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理论层面的危机知识、危机意识和危机心理以及实践层面的危机能力和危机责任。具体而言,公共危机教育重点包含以下四方面内容:

1.危机意识教育。危机意识是一种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必须保持对危机的高度警惕性和防范性。在危机教育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灌输”危机意识,这是开展危机教育的前提。

2.危机应对的知识和技能教育。危机事件最终能在多大程度上对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除了危机本身的危险性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公众抵御灾难的能力,而抵御灾难能力的高低与公民平时接受的危机知识与危机处理技能息息相关。

3.法律规范教育。在社会稳定受到严重威胁时刻,规范和秩序显得比任何时候都重要。在众多公共危机发生期间,社会各行各业所暴露出来的种种违法违规行为都表明增强公民的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非常重要。法律规范教育是大学生危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维持校园安定和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保证。

4.心理健康与社会公德教育。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特别是提高危机状态下的心理应激能力。另一方面对大学生进行危机教育,强调“自由与责任”,特别要突出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着力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强化道德教育,使学生逐步形成对公民身份的认同,在现代生活中体会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责任。

三、体验式教学

(一)体验式教学的起源与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组织行为学教授大卫・库伯提出体验学习圈,即:活动(体验)发表反思理论应用活动(体验),依次循环。他认为:有效的学习应从体验开始,进而发表看法,然后进行反思,再总结形成理论,最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体验式教学体系的建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杜威放弃实验室的研究方法,而把真实的学校生活作为研究对象。他反对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而主张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活动为中心、经验为中心。他创造性地提出儿童的生长就是积极地学习社会、适应社会的观点,坚持学生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发展的思想,从而为教学研究与实验的整体主义模式奠定了教育学基础。由此,对体验式教学概念的界定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事物,用亲身的经历去感知、理解、感悟、验证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高等教育中的体验式教学

从目前国内高校来看,体验式教育作为近年来教育理念和实践研究的一个崭新领域,已被部分教育者所认知。目前高校引导大学生深化课堂体验社会的形式,主要集中于增加实践课课时和社会实践两种形式。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在引导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略显单薄。许多实践项目渐趋流于形式化,部分大学生往往以完成学校“交代”的任务为目的,学校很难对每个学生进行相关的理论指导,部分学生自身对实践的目的和动机都没有明确的认识和把握,同时对学生的体验结果、实践结果也很少进行总体性的总结和分析。就高校教育而言,体验式教学应该是一种能力本位的教学法。更确切地说是一种方案,以项目或一种合同的形式出现。其指导思想是将一个相对独立的任务项目交予学生独立完成,从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到完成后的评价,都由学生具体负责;教师起到咨询、指导与解答疑难的作用;通过一个个项目的实地进行,要使所有学生能够了解和把握完成项目的每一环节的基本要求与整个过程的重点难点。为了培养这些能力,过去以“结果为导向”的课程和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而应开展以“途径为导向”的“行动导向教学”和“体验式教学”。

四、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公共危机教育中的运用

(一)公共危机教育中运用体验式教学的思路

在公共危机教育方面,学生通过行政管理类理论课程的学习,虽然大都掌握了一定的技能,但单纯依靠理论知识的传授,没有经过实际参与、体验的过程,往往容易遗忘,体会不深。通过体验教学恰恰填补这一不足。具体来说,在公共危机教育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有如下思路:

1.理论结合实践

传统教学方式推崇灌输式理念,上课以教师讲授为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等辅助工具也已被运用于教学当中,但这些媒介更多的是充当灌输知识的载体。体验式教学冲破传统牢笼,将实践教学运用于教学当中,如公共危机处理中的新闻会演练,体验式教学就会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充当政府方代表和扮演新闻记者,让学生模拟会现场进行问答,教师在旁边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在会后请学生代表谈心得体会,总结角色扮演中的难处和困惑,然后大家一起讨论,教师最后总结点评。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并懂得如何运用到实践中。

2.寓教学于模拟演练中

危机发生时的自救与逃生能力对个人至关重要。危机情景模拟演练可以检验日常危机教育的实效性,也可以提高大学生应对危机的能力。如通过消防演练,让大学生掌握逃生的技能。这种演练既可以与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如公安、消防等部门,也可以直接参与社区、企业等社会的模拟演练。

3.针对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不断的调整教学方案,尽可能地选择最恰当的方式。在课堂上,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环节,并按照教师的要求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而且要在学习中充分调动各个器官功能来感知,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发现学生在体验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予以纠正,必要的时候可以亲自示范,这样学生更能准确把握理论的实际意义。

(二)体验式教学在公共危机教育中运用的具体方法

2007年11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明确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应当把应急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应急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与互救能力”。但事实上我国公共危机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仍然处于多元分散的状态,大学生公共危机教育并未取得实质进展。因此,针对当前公共危机教育现状的不尽如人意,应突出解决大学生危机意识教育的缺失与学生当前的需求,传统的教育模式与加强危机教育的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必须通过引入体验式教学理念,积极探索大学生危机教育的改革方向与实践途径,在形式上可以采用课堂教学和实践演练相结合,通过构建书本教材、光盘视频、手机网络、实践基地等多维立体化的公共危机教育机制,让学生在体验式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实现公共危机应对技能训练机制,实现危机教育课程内容的完善和教育模式改革。

1.积极开展大学生公共危机教育,将危机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危机意识,应该开展多种形式的危机教育,可考虑将危机教育纳入学校课程。高校可通过编印书本教材推进公共危机教育,编印专门的书本教材,教材的形式可以由文字、图片、漫画等多种元素组成,尤其是漫画的形式容易被学生接受。教材内容应涵盖所有的危机类型、处置方式和技巧等,同时需要不断的加强研究,将公共危机课程作为一门选修或必修课,具有相应的学分,同时贯穿大学四年,并在不同的年级有重点有针对性的教育,如一、二年级重在危机知识的学习,三、四年级重在应对技能的掌握等。

2.综合运用各类载体,实现危机教育方式的多样化、体验化

除将公共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危机教育方式还应尽可能多样化、体验化。首先,可以通过主题班会、墙报、小广播、电视、校园网等宣传阵地,通过办专栏、开讲座以及演讲、组织生活等多种形式广泛普及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和逃生自救互救知识。

第二,可通过制作视频光盘来强化教育效果。由于传统危机意识教育效果不明显,可以采用视频光盘的形式来强化教育效果,高校可采用视频的形式参插在危机教育当中,视频内容主要分安全篇、防范篇和常识篇,着重阐述国家安全、消防安全、网络安全、防盗防骗等基本知识,建议采用大量的写实图片和校园内真实案例视频制作,在学校公共危机教育中观看放映。

第三,通过搭建手机平台来确保信息通畅。可以通过建立“安全短信群发平台”,确保安全预警信息准确传达,确保危机意识教育快速有效。群发的对象包括保卫、学生、宿管工作线、学生会干部等,群发的内容包括治安、消防预警信息、突发事件信息、心理干预信息等等。手机平台的建立不仅可以确保信息畅通,最为关键的是以这些人员为传播点将安全信息覆盖到整个校园,提高广大学生的危机意识,确保人生、财产的安全。

第四,建立网上危机意识教育论坛。网络生活作为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宣传教育的作用。如把网络法律知识、自救知识,心理健康等知识挂在网上宣传,把典型案例如地震自救等进行重点宣传教育,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制作成视频,提供下载,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了解,营造较好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

3.开展有效的公共危机情景模拟演练,增强大学生危机应对经验与能力

危机情景模拟演练在公共危机教育中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情景模拟可以检验日常危机教育的实效性,也可以提高大学生应对危机的能力,是体验式教学理念在公共危机中最有效的运用。在国外,许多学校每学期都要进行一次防洪、防火、防风演练。高校应建立专用的演习实践基地,以一定的实践课程要求学生学习危机应对技能,实践内容应该包含在发生地震、台风、中毒、洪水等情况的遇险求生急救,面对罪犯临场脱身、擒拿等自身防卫技能。同时危机意识教育的开展还需要合理的师资力量配置、专门危机教育机构等等,危机情景模拟可请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如公安、消防等部门,也可以直接参与社区、企业等社会的模拟演练。在危机情景模拟演练中,需要注意危机情境设计必须能有效加强学生的危机感,有助于检视学生应付危机的反应能力;针对不同类型的危机而制定的具体解决策略、应急程序和行动方案要标准化;演练应有广泛的积极参与,参演人员要认真对待。

高校开展危机教育的方法很多,但最关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公共危机教育更多地应以日常教育的形式出现,充分给予大学生更多的体验机会,借助大学特有的文化生活,以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实施潜移默化的指导。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作用,因此教师要特别重视学生在公共危机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完善和发展学生的自我心理调节机制,调整学生对公共危机的认识结构和情绪状态,并教会学生运用多种手段去应对公共危机,进而形成解决危机的有效应对机制。

【参考文献】

[1]张蓉.体验式教学模式浅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6).

[2]贾学琼,高恩新.应急管理多元参与的动力与协调机制[J].中国行政管理,2011(1).

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篇10

关键词:生命安全教育;体育课堂教学;高职学生;《体育与健康》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存环境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因素也日益增多,主要表现在车祸、火灾、踩踏、暴力、溺水、校园安全事故以及地震、台风、泥石流、洪水等所造成的伤亡损害上,因此,生命安全正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学生时代是学习安全防范技能的最佳时期,学校应该成为生命安全教育的首要场所。如何从生命安全教育角度出发,提升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掌握有关生命安全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学会生存,学会保护生命,提高应对危机、避免灾难的能力,已成为教育专家及学校师生员工共同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试图通过生命安全教育融入体育课堂教学的探究来展开相关问题的讨论,分析目前高职体育课堂教学中实施生命安全教育的现状,阐述高职体育课堂教学渗透生命安全教育的意义与内容,探究两者有机融合的途径,以期能为高职体育课堂介入生命安全教育的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为其他高校生命安全教育的开展提供借鉴,为更多的研究者提供素材。

1国内外对生命安全教育问题的重视

1.1国外对生命安全教育问题的重视

在生命安全教育进入学校体育教学这一问题上,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作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于1968年首次提出了生命安全教育理论思想,著作有《生命教育》。美国中小学开设了一门《健康与幸福》的生命教育必修课。从文献资料分析,美国的安全教育专家对生命安全教育目标的研究,多基于对威胁学生生命安全的因素进行,如提高认识、个人技巧、行为改善等,以其达到认识危险、评估危险、避免危险的能力。俄罗斯学校体育课程分设体育与生命安全基础两门课程,体育课程包含了身体发展、运动技能、卫生、意志、心理的身体调节方法等内容,生命安全基础课程则包括了自然灾难、交通事故、意外伤害等预防与处理等内容,课程的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认识危险的能力,学会在出现危险时进行自救、互救的方法。

1.2国内对生命安全教育问题的重视

我国对生命安全教育研究较早的是江苏省和上海市的学者,但总体情况还是滞后,仍处于缺位和起步状态。我国的生命安全教育内容过于偏重认知教育,缺乏实践锻炼,学者也主要侧重于校园安全制度的建设、生命安全意识的树立、生命安全知识技能传授等方面的研究,结合学科教学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实践不多。国内对于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与生命安全教育如何结合的研究与实践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教学模式,缺乏两者相结合的策略方法。当然,随着生命安全教育受到的关注度逐渐上升,研究成果也逐渐增多。

2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与生命安全教育的关联性

2.1生命安全教育的意义

生命安全教育是指针对遭遇突发性事件、灾害性事件时所表现出来的应急、应变能力的教育,是提高自我保护、安全防卫、法制观念、健康心理和抵御违法犯罪等能力的教育。生命安全教育涉及生活、生命、生存等各个方面,学校的生命安全教育可使学生感悟到生命的有限性、唯一性,从而思考在人生实践中实现其生命价值。

2.2高职体育健康第一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发展学生体育能力为出发点,以增进大学生身心健康为目的,以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学习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的公共体育必修课。

2.3体育与健康和生命安全教育目标一致

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在课程定位与指导思想上和生命安全教育目标是一致的,以身体锻炼为主的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与生命安全教育的结合有其优越性,生命安全教育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是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途径,两者有机融合是大学生获得生命安全基本技能、基础知识、良好习惯的有效方法。

2.4生命安全教育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现实需求

生命安全教育自身的价值迎合了现代教育的发展理念,生命安全教育是学生发展的诉求,体育课程的特殊性能更好地实践生命教育。高职体育课堂教学中实施生命安全教育,拓宽了体育教学功能,对当前和未来的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平安校园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3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渗透生命安全教育的意义

3.1生命安全教育的时代性、紧迫性和创新性

生命安全教育和高职体育课堂教学的结合,紧扣当今社会自然环境日益恶化和不稳定因素逐渐增多的大背景,切合学校的生命安全教育急需完善的现状,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紧迫性和创新性。实施生命安全与体育教学相结合的教育是对学生安全知识、安全技能掌握和安全素养提高的养成教育,是在校大学生走向社会的必要准备。

3.2《体育与健康》课程为生命安全教育搭建平台

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特殊性,能更好地实践生命安全教育。通过搭建生命安全教育与高职体育课堂教学有机融合的平台,使高职体育课程能够更好地和高职学生的职业特点和需要紧密的结合,提高学生的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提升学生岗位迁移能力、应激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3激发学生对生命安全教育的学习兴趣

通过审视生命安全教育的内涵,找到适合生命安全教育的课程内容与相应的载体,把生命安全教育渗透到高职体育课堂教学当中,在现有的教学内容中引入互动性强、形式多样的项目载体,实现生命安全教育在运动中、在项目内容中完成,激发学生对生命安全教育的学习兴趣,提高生命安全的意识和技能,最终实现体育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

4生命安全教育与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融合的途径

4.1融入生命安全教育的高职体育课堂教学内容

4.1.1身体安全教育

在高职体育课堂教学中通过对学生进行运动安全、运动损伤、急救等专业知识的理论和实践培训,使学生理解各种危险的发生原因及防范处置方法,储备身体安全应急避险知识,熟悉自救、互救措施,并将安全知识践行于日常生活之中。

4.1.2公共事件安全教育

通过灾害的逃生技能教育、自救互助教育等,使学生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知识和安全准则,理解采取安全行动的意义,端正敬畏生命、珍惜生命的态度,锻炼对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等伤害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4.1.3心理安全教育

通过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的安全教育、心理疏导与预防教育等主题教育,营造学生相互间信任、尊重、关心的氛围,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掌握调适心理状态的方法,使学生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关心和期望,从而得到心理上的安全感,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4.2生命安全教育与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融合的途径

4.2.1教学目标制定

教学目标应从培养社会安全责任感、学会运动安全技能、了解法律法规常识、掌握心理安全知识、具备自救自护能力、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等几个方面制订。

4.2.2教学内容选择

如选择安全救护、防身术、定向越野、拓展训练等运动项目,擒拿格斗、走跑攀爬等身体素质练习,紧急疏导、灾害自救互助、伤害应急处理等实战演习进行教学。

4.2.3教学形式设计

通过现有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各种选项课,渗透体育运动的安全意识、知识和技能,分阶段、分批进行授课,或者在全校开设大学生集中式生命安全教育课。

4.2.4加大科研力度,提升教师素质

生命安全教育融入高职体育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掌握大量的专项技能以外的知识,很多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掌握,努力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业务素质与科学研究能力,并将获得的知识通过有效的途径传授给学生。

4.2.5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

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注重运动技能的传授,而生命安全教育融入体育课堂教学需要在一定的运动技能课教学中穿插一些安全教育内容,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模式。如果教学内容为遭遇突发事件的逃生练习,教学中可根据不同险情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即应用运动处方教学、团队教学、分层教学等教学方法。如果安全教育内容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过程需融入主题教育,通过学生活动体验、分享回顾、教师引导来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5结论

明确生命安全教育融入体育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使生命安全教育成为体育课程教学的一部分,提升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教书育人的实效。论证生命安全教育的理论基础,充实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安全教育的内容,搭建生命安全教育路径,积累体育课程改革经验,使体育课堂教学成为生命安全教育的载体。培育校园生命安全文化,建立长效机制,开发高职体育课堂教学中实施生命安全教育的教材,发挥两者有机融合的优势。

作者:卓贤迪单位: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曹湘.生命安全教育初探.体育世界.学术[J].2011,(1).

[2]马忠利.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增设生命安全教育方向的思考[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1,(6).

[3]王晓萍.大学生生命安全和生命安全教育现状分析[J].黑河学刊,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