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化学工艺人才培养方案十篇化学工艺人才培养方案十篇

化学工艺人才培养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4:55

化学工艺人才培养方案篇1

【关键词】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平台-模块”课程体系

随着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高新技术与新兴工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竞争的日益激烈,都需要不断创新化工技术,而创新的基础就是人才。因此,21世纪需要大量德才兼备的、具备扎实专业基础知识的、具有较强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化工专业技术人才[1,2]。为适应国家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对各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要,落实《东南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我院不断进行本科生培养方案的研究修订工作,制定了科学合理的研究型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指导思想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为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复合型与创新型高级人才,我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研究型、复合型、多样化”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2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的制定原则

2.1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从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和科学研究等工作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2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原则

课程设置方面: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协调发展、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协调发展、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协调发展,体现“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的特色,形成理、工、文、管结合的、符合研究型大学办学特色的课程体系。

课程内容方面:优化知识结构,重整内容体系,减少重复交叉,注重传统课程与前沿知识的结合,拓展专业方向。使学生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工程技术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良好的人文、艺术修养和社会科学基础。

实践教学环节方面:打破原来各自独立的课程实验和实践体系,按照能力培养要求构造四年完整的实验和实践环节培养体系,做到英语、计算机、实践环节四年不断线。

学时安排方面:压缩理论教学课时,使学生具有主动学习、创新意识培养的空间。

3科学合理的“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构建

3.1“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组成

为了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通过构建“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由通识教育基础、学科基础、专业基础、专业选修、集中实践等5个平台组成,且每个平台均包括多个具有特色的模块。

3.2“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特色

通识教育基础平台由数理素质系列课程、外语、计算机系列课程、思想政治系列课程、人文社科类课程、环境和经济系列课程、体能素质课程6个模块组成,主要包括比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体育和工具技能性课程(数学、外语、物理、计算机等),涵盖了本科教育中主要的公共课和基础课,体现“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协调发展”的育人理念,突出“厚基础”特色。

学科基础平台主要包括大类学科基础课、大类学科实验系列课、电子与机械等相关学科课程等3个模块组成。它的设置体现了“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协调发展”的育人理念,突出了“厚基础、重实践”特色。专业基础平台分为专业主干课程、专业实验系列课程2个模块。它的特点是“打通公共基础、拓宽学科平台、凝练专业主干课程”,充分体现了“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协调发展”的育人理念,突出了“宽口径、重实践”特色。

专业方向课程以模块形式进行组合,形成了适应不同培养方向的、有特色的柔性专业选修平台。本专业设立精细化工和高分子材料化工2个方向,共同开设了化学化工进展(研讨)和精细有机合成2门专业必修课。此外精细化工方向设置了4门选修课程。专业选修平台课程设置的特点是“增加选修比重,注重个性培养、符合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以课程模块的多样化组合满足学生个性的多元化发展,给学生更大的自由选课空间,实现不同专业方向的人才分流培养,有利于缩短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距离,从而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充分体现专业教育和个性教育人才培养的专业特征和个性要求的结合。

集中实践平台主要包括实践教学环节和创新实践2个模块。实践教学环节模块打破原来各自独立的课程实验和实践体系,按照能力培养要求构造四年完整的实验和实践环节的培养体系,主要包括:英语强化训练——化学化工文献、计算机综合课程设计——工程数学及计算机实践、认识实习——化工工艺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既充实了短学期实践训练内容,又增强了相关课程教学的实践训练,真正提高学生工程训练的效果。创新模块包括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和综合素质教育需要而设置的课程(社会实践、文化素质教育实践)以及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而获得的课外研学学分,满足个性化教育的要求。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我院配备专门教师开设化学实验竞赛培训课程,64~80学时(2~2.5学分),在本专业大学二年级选拔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学生集中培训化学实验理论及技能,为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打基础;配备专门教师开设化工原理大奖赛培训课程,32~48学时(1~1.5学分),选拔学有余力、动手及创新能力强的学生集中培训,为每年华东理工大学主办的化工原理大奖赛选拔参赛学生。开设化学化工实验竞赛培训课程,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综合能力,检验各方面综合教学的成果;另一方面对获奖学生给予相应学分的认定及一定的奖励,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其今后继续深造或就业打下良好基础。集中实践平台课程的设置充分体现了“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协调发展”的育人理念,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突出“重实践、强能力”特色。

4结语

为了培养“高层次、研究型、复合型、多样化”高素质创新人才,围绕“四个协调发展”的育人理念,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的原则,确立了“打牢专业基础、协调主干课程、拓展方向训练、丰富实践环节”的课程体系建设目标,构建了主要由通识教育基础、学科基础、专业基础、专业选修、集中实践5个不同层次、但又相互联系、逐层递进的“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研制了科学合理的研究型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化学工艺人才培养方案篇2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动态机制;环境艺术设计;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需要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作出准确定位,从教学方面着手,各大高校通过人才培养机制强化基础,重视个性培养以及实践能力,适应社会对于专业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对其在高校教学教育中的目标、原则作出全新定位,探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动态机制。

一、遵守高等教育教学规律,科学把握人才培养方案原则

人才培养方案作为人才培养的参考依据,应该严格遵守高等教育教学规律,重视社会发展中对人才的需求。针对普通高等院校实际情况,规范人才培养方案,满足市场经济对于多样化人才的需要。确立落实人才培养方案目标需要严格掌握教学内在规律,将专业设计与教学规律、专业要求以及培养机制相结合,这也是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指导思想。从教学教育管理角度看待实际问题,深入落实既定原则,促进人才培养动态机制的发展,保证教学工作顺利展开。

二、建立健全课程评价系统

健全课程评价系统是课程体系优化的重要手段,也是贯彻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必要环节。针对专业教学考核,可以采取教师评分制度,客观、公正的评价学生作品,防止评价结果片面性。教师将每学期学生作业制成光盘,留作课程备查资料。学生主要通过评教系统反馈课程,在查取成绩过程中,需要在完成教师评价以后获取结果。教学管理部分在教师晋升、评优中需参照学生评教系统反馈信息,保证课程体系质量。在课程设置中,需要重视科技素质以及文化素质培养,课程质量评价需遵守公正公平原则,这也是人才培养方案重要组成部分。

三、构建科学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专业应用型人才

(一)增加实践教学比例

充分结合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和校内实践教学资源,并对社会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完善实践教学。综合教育实践主要是通过自选活动、文体活动对学生文化素质以及综合素质进行综合培养。专业教育实践可通过毕业实习、考察、写生等活动拓展学生视野,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提升学习效率。在2、3、4年级教学中,重视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通识教育实践可于假期分两次进行,根据三个教学周期,将其纳入实践教学课程。实践教学能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实践环节中延伸理论课内同,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二)建立实习基地,保证实践教学质量

在实践教学中,建立稳定实习基地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传统教学活动中主要以校内教学模式与教师教学模式为主,这无法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所以,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注重社会实践,将长期、有效社会实践作为实践与理论学习相结合的途径。与有关艺术机构、企业、公司建立长期稳定联系,聘请实践经验丰富技术人员,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给予学生专业指导,培养符合社会、企业需求的专业应用型人才。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人的因素十分重要,这不仅是指学生,也包含作为教学操作者,即教师。最近几年以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快速发展,不断出现新的专业技能、技术以及知识,这对师资队伍建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建立高水平、高素质教学队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可以引进专业人才,加强师资力量;其次重视培养青年教师,加强教师专业能力,培养业务骨干。除此之外,可以聘请有关专家或者是行业精英进行讲座、教学等,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环境艺术专业发展趋势。

五、结论

未来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不可逆转,这会促进文化艺术产业化快速发展,引起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管理、人才培养变革,使得教育管理者需要不断提高自身认识,培养创新精神,创造性运用教育教学规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加强对教育规律研究,深入探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培养满足社会、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蕊,雷搏.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的教学改革的思考———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J].艺术科技,2016(05).

[2]王万山,黄建军,彭清宁.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及教学方法改革研究[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

[3]吕耀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改革设置———培养高技能应用型设计人才[J].上海艺术家,2010(01).

化学工艺人才培养方案篇3

关键词:植物保护;农艺师;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6-0086-03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2012年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决定启动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并联合农业部印发《关于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大力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结合培养高素质农林人才。“卓越农艺师的培养”作为“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力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及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具有深远意义。

围绕着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东北农业大学作为省部共建的211学校,率先把培养卓越农艺师及建立符合黑龙江省地域特色的农业卓越人才培养体系,作为植物生产类专业“十二五”本科教育的重点任务。植物保护专业卓越农艺师主要从事植物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识别诊断、预测预报、综合防治、植物检疫以及从事与植物保护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项工作。植物保护专业是植物生产类的主干专业,要实现这样的培养目标,就必须从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及实践实训着手,积极探索出符合新时代农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一、植物保护专业卓越农艺师培养面临的问题

东北农业大学自1948年建校以来,目前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农科为优势,集农、工、理、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植物保护专业作为省重点建设一级学科,多年来为植物保护领域的各个部门输送了一批批的专业技术人才。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进步,植物保护工作者的使命和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原有的培养模式已很难满足对新时代卓越农艺师的要求,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师资队伍素质有待提升

目前东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共有专业教师23人,其中20人具有博士学位,每年植物保护专业的学生人数大约有300人左右,生师比基本符合教育部规定的14:1-18:1的要求范围。尽管师资队伍具有较高的学历结构,但是目前不同价值取向的制度安排及对教师的考评体系大多重科研轻教学,导致教师对教学工作积极性不高、投入不足。

教师对本科教学工作不够重视,具体表现为:一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陈旧,照本宣科的填鸭式教学依然是当前教师授课的主要方式,对学生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不利于创新式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二是教学改革功利化、形式化,教师进行教材立项、教育课题及精品课建设等大多是出于对评职晋级的要求,缺少踏踏实实的研究,难以真正提高教学效果。此外,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相对薄弱,也是制约卓越农艺师培养的一个要素。植物保护专业多数课程的讲授必须紧密结合农业生产过程,而多数青年老师没有经过严格的实践技能培训,参加生产实践的机会和时间也比较少,所以缺乏实践经验,授课内容通常不能与生产实际有效结合,满足不了卓越农业人才培养的需要。而在实践课程方面,由于授课内容烦琐、教师待遇低等原因使得目前承担本科实验实践教学工作的绝大多数都是青年教师。

(二)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不合理

1.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和教学计划不能协调统一。植物保护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毕业生要具备植物保护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他相关部门从事植物保护工作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这就要求毕业生要能胜任与植物保护专业相关的四个方面的工作,这四个方面也可以说代表了四种类型的能力。但学生由于个体之间的差异和不同的个性,很少有人在四个方面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和学习重点。而实际上同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计划则导致学生共性较多,没有个性,缺乏对相关专业的了解,知识面狭窄,缺乏学科交叉知识。培养规格与教学计划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形成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和教学计划不相一致甚至背离的情况,致使制订的教学计划不合理、不科学,不能起到培养本专业合格人才的目的,这一切导致这一复合型多层次多类型的培养目标难以实现。

2.植物保护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问题。东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本科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包括四方面内容:(1)校级公共课、基础课;(2)专业课;(3)选修课;(4)实践性教学环节。其中校级公共课、基础课及专业课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很难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缺乏灵活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公共课和基础课占了相当学分,使得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比例被压缩得越来越小。选修课的设置理论上是弥补公共课的不足,通过给学生提供多学科综合性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启迪学生思维,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但是在真正操作时,由于师资及教室等硬件设施的不足,导致学生主观自愿想学习的课程选不上,很多时候只能被动地接受别人挑选剩下的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在实践内容和时间上也表现出弱化现象,由于实践实习经费不足及缺乏对实践教学有效的管理和评价体系,教学过程、内容及结果评价基本由承担实践教学的教师确定,缺乏各个层面的有效管理和评价,导致实践教学内容不充实、过程简化、教学效果不佳。制订教学计划时由于条件限制和人为因素,实践教学所占学时比例较少,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不能涵盖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全部实践能力培养范围,达不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的目的。

(三)实践教学内容滞后,基地建设薄弱

实践教学内容落后跟不上当代农业的发展,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薄弱,植物保护专业在校内没有教学实习基地。农业科学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如果学生缺乏专业实践技能的培训和训练,将会失去自身存在的价值,就更没办法实现卓越农艺师的培养。

1.实验室条件落后。经费不足是很多学校实验教学面临的具体问题,造成人均仪器设备拥有量较低,更新速度较慢或多年没有更新,仪器设备老化且不能满足实验教学分组的要求,只能通过演示实验来完成教学过程,导致实验内容无法更新,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少,创新性实验匮乏,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差。

2.实习基地偏少偏小,实习经费不足。校内实习基地面积小,投入不足,配套设施不完备,配套服务不健全,根本不能展示现代农业的整体状况,学生实习效果差;校外实习基地少,或者档次水平低,不能满足实习学生人数和质量的需求;实习经费不足,实习费用还是执行多年前的标准,导致实习内容和实习时间不得不压缩。

二、植物保护专业卓越农艺师培养模式的设想及途径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本科教学绩效考核,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

制。学校和上一级教育管理部门通过加强教学工作在绩效考核中的比重,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下大力气提高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扭转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局面。在全校范围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优胜劣汰的师资动态管理体制,形成教学、科研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目前东北农业大学正在逐步通过提高教师为本科授课待遇、提高教学工作在教师晋级中所占比重等方法,使从事卓越农业人才培养的教师不断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投身到卓越农业人才培养的实践工作中。

2.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全面历练和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目前国家大力提倡创新型及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其相应的课程、教材建设及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必须深入探索。为了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教育事业核心要素的教师就必须积极投入到课程、教材及教法的改革实践中,结合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和需求,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与时俱进,加强历练。通过集体备课、定期研讨等方式,进行优势互补,全面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打造优秀的教学团队。

3.注重培养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除了通过各种方式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和提高外,在培养卓越农业人才的特殊要求下,必须着重培养青年教师生产实践能力。给予青年教师更多参加生产实践工作的机会;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引导、鼓励青年教师参加生产实践过程;建立学校与农业生产单位在科研、人才培养方面的联合培养机制,选派青年教师到生产一线参加生产实践工作。目前东北农业大学已经派出多名植物生产类专业青年教师到黑龙江省的多个县、乡镇挂职锻炼,极大地提高了这些教师的生产实践能力。

(二)优化卓越农艺师人才培养方案

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就曾指出:“高等学校要贯彻教育方针,按照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总体要求,逐步构建起注重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富有时代特征的多样性的人才培养模式。”[1]本科人才培养的方案,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实践化,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中心环节。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要培养卓越农艺师,就必须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科学合理地确定植物保护专业公共课、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比例,搭建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的基础课、公共课平台。结合植物保护专业及农业发展特点及趋势,设置符合实际需要,具有特色的专业课程。具体方法如下。

1.卓越农艺师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主体的确定。在人才培养方案具体制订时需要专业教师集体讨论决定,同时征求包括用人单位、同行专家、毕业生等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合理地把这些意见和建议融入卓越农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东北农业大学在启动卓越农业人才培养计划时,进一步完善已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主体,明确了制订主体的任务内容。

2.人才培养方案的比较与分析。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前,东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通过各种方法搜集国内外现有的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历史和现状对这些培养方案进行横向、纵向、国内、国外比较与分析,总结出现阶段、符合国内外本专业卓越农业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和符合本地区域特点和卓越人才的具体要求,形成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继而形成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教学计划。

3.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基本程序。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应遵循以下几个程序:由系主任、专业负责人组成的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本专业全体教师讨论、修改征求用人单位、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其他院校同行专家、毕业生意见和建议方案修改、完善提交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审议方案修改、完善提交学校审批方案执行。在卓越农业人才培养方案启动时,东北农业大学已在学校、学院和各个专业层面统一明确方案制订的基本程序,为科学、合理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4.建立系统的卓越农艺师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

系。卓越计划要求学生有较扎实的实践能力[2],因此强化实践教学是卓越农艺师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分两个部分:一是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二是实践教学内容体系。针对卓越农艺师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植物保护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应向农业基层、农业生产一线进一步靠拢,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在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中设置三个具体的目标,即知识获得目标、技能训练目标、素质培养目标,从知识、技能和素质三个方面来把握实践教学体系的总体教学目标。在知识获得目标体系中应了解国情、省情、农情,熟悉农业、农村、农民,熟练运用农业生产技术;在技能训练目标中培养实践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协同能力、创新能力;在素质培养目标体系中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整个实践教学体系的重点,应包括以实验课为主的实验教学系列;以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为主的实习系列;以专业劳动为主的劳动课系列;以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为主的社会实践系列。在实验教学系列中,实验课的设置要充分体现植物保护专业的教学特点,体现目标体系的各个要点,并紧密与科学研究和生产实际相结合;在内容的表现形式上要多样化,把传统的验证性实验与综合、设计性实验、创新性实验相结合。在实习系列中着重设置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环节,让学生充分了解农业生产的现状,培养学生面对生产实际、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素质和能力。社会实践系列让学生通过系统的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进一步了解社会对专业的需求内容,为确立人生目标和工作目标奠定基础[3]。

(三)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建立完善的农科教结合的实践教学基地

根据实现卓越人才实践创新能力的意识、知识与训练的培养思路,必须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实践平台,从课内到课外、校内到校外等多角度、多方位和多视野为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制度、条件的保障[4]。

一方面积极改善实验教学条件,整合校内实验室资源,加强公共实验中心的建设,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增加实验经费的投入,物价上涨,适当提高原有学生实验经费标准。此外,建设完善的农科教结合实践教学基地是多元化实践教学平台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卓越农业人才培养的最关键环节。鼓励学校、学院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把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利用这些单位的良好条件完成学生的实践教学任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卓越农艺师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高等农业院校植物保护专业在进行卓越农艺师人才培养时面临着很多的问题,需要国家、社会和学校根据农业经济的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需求来不断地加以调整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钟秉林等.世纪之交的中国高等教育――大学本科教学改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贡福海,范守信.论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与素质教育的契合[J].中国农业教育,2011,(6).

[3]赵奎军等.植物保护专业规范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4]周骥平等.基于卓越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实践平台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2,(29).

收稿日期:2013-10-31

化学工艺人才培养方案篇4

关键词:高师艺术专业大艺术培养方案

高师艺术专业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普及全社会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对全面提升素质教育水平,尤其是对中小学生素质教育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高师艺术专业教育理念的确立和培养方案的实施,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就目前情况来看,高师在总体框架上,对艺术专业培养方案虽有整体设计但还不够全面。笔者通过多年实践探索认为,完善和实施高师艺术专业培养方案,必须结合当前实际和专业特点,进行培养方案创新,建构切实可行且有别于继承性教育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培养体系。

一、目前高师艺术专业的整体状况

(一)培养目标方面

近年来,一些高师艺术专业仍存在“专业化”教学模式,盲目突出一个“专”字,普遍认为只要专业学好了,就万事无忧了。其实专业中并没有明确培养目标中讲台与舞台、画室与教室的关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窄,一专而不多能。虽然自己能唱好歌,却不能教好一首歌,能演奏好器乐作品却不能进行一般伴奏,能画好一幅画,却讲不出道理,虽然在专业上获过很多奖,但在工作岗位上却不能胜任。一言以蔽之,综合素质偏低、创新能力欠缺。在教学工作中只会照本宣科,很难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二)学生状况方面

艺术专业的大学生是大学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这个群体除了具有一般大学生所具有的一些共性外,更具有他们自己的特殊性。

1.思想作风有待规范

高师艺术专业学生中有一部分学生对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有的甚至连课也不上,常有考试不及格现象。在对沿海某省5所高校艺术专业的97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座谈发现,一些同学对政治理论学习不感兴趣,把马列课、德育课列入最不感兴趣课程之列。他们认为自己在政治觉悟、思想品德方面已经达到或基本达到中学艺术教师要求的占97%,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他们在政治思想上还不够成熟。一些学生对专业以外的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漠然处之,较少关心公益活动,纪律作风比较散漫,行为规范与学生身份不太相称。

2.文化素质整体偏低

随着艺术专业多年扩招,加之高考艺术专业录取文化分偏低,学生的基本素质整体比较低。究其缘由,许多学生在中学阶段就已对艺术投入了极大的兴趣,而减少对基础文化的学习热情。有些学生还视学习基础文化知识是为了应付考试,这种思维定势也或多或少地带进了高校,部分学生入学后对文化基础课和理论课的学习感到较吃力。

3.学习倾向趋于失衡

基于旧的思想观念,一些学生认为,只要把专业知识学好,不愁找不到工作。他们没有认识到文化素质决定着一个人的整体素质,它会直接制约艺术表现、艺术审美、艺术创造等能力的培养。在对待专业课程的学习上,无论课内课外,专业技能训练基本是学生的兴奋点,他们比较重视专业技能的学习,而忽视专业理论的学习。部分学生还在为考试而学习理论课,而且理论与技能脱节。

4.片面注重个性发展

在某省5所高校艺术专业学生调查中还发现,有42%的学生认为“在学习方法上要努力突出个性”,有64%的学生认为“在自己的创作过程中要努力突出个性”等。突出个性无可厚非,但由于缺少理论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对个性的认识不全面,更多的是在日常生活上表现个性,很难在艺术上有所突破。毕业创作的作品缺少一定的思想性和社会性。

(三)招生就业方面

随着逐年扩招,国家已培养了大批艺术人才,人才市场已有供过于求之势,理想“对口”工作岗位十分紧张,纯艺术人才趋于饱和。与此相反,其他领域对艺术人才的需求还未能满足,就业状况的空间和对人才素质要求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转变。

二、艺术专业培养方案的探索

艺术专业培养方案是高师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具体化,是艺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是培养艺术专业学生素质和提升专业水平的总体蓝图,是艺术专业进行教学和管理的主要依据。我们必须根据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及本校的实际,重新审视我们原有的培养方案,进行科学地调整与修订,以适应社会的需要,这也是高师艺术教育改革的重点。

(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为导向

健康的人生价值取向,成熟的政治头脑,是高素质、创造性的人才应当具备的首要素质。因此,人才培养方案应当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放在艺术专业学生教育的首位。培养方案要以邓小平教育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高等教育法》为指导,全面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精神,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主动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科技、文化、教育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型专门人才。针对艺术专业学生思想政治薄弱,人才培养方案要特别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制定有力的措施,切实改进思想政治课、德育课教学,要充分发挥教师队伍的教书育人作用。世纪之交,教育部适时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下发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修订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等文件。根据这些指导性文件,不少高校已进行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制定与实施,一些高校已取得可喜成果。但是,应当看到,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深度、广度、科学性、适用性、实效性等方面,特别是对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取向与实际措施方面,各学校进展还很不平衡。以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为导向,就是把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作为高等教育最基本的培养目标,就要依据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知识、素质、能力结构设计课程体系,依据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要求,从而进一步革新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

转贴于

(二)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与综合提高

艺术专业的培养方案,要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与综合提高。针对我国当前一些高校艺术专业学生普遍存在文化和专业素质偏低等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从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与综合提高的原则设计教学目标;二是从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与综合提高的原则革新课程体系;三是从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与综合提高的原则革新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在优化知识的学习方面,要提倡基于研究的教学和以探索为本的学习,引导学生在研究和开发中学习。在素质的培养方面,要坚持全方位、立体化培养。在能力的培养方面,要强调全面性和综合性,把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在培养过程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增强学生人文素质和现代科学普及知识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

(三)坚持专业教育、师范教育和通识教育的统一

雄厚的知识基础,充分的知识储备,复合或综合的知识结构,宽广的视野是21世纪人才的重要特征。要打破培养艺术家的英才教学模式,构建“师范性”教学模式,把握其基本特征,就是培养他们的教学能力。我们可以减少过去培养方案中过多的艺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必修课,有些课程可改为选修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学习。上世纪20年代美国就曾提出“通才教育”,强调培养“百科全书式”人才。这种教育模式对发展教育,培养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曾对1131位科学家进行调查,发现这些人很少是只精通一门专业的人才。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一般既是某门学科的“专”才,又是能进行综合性研究的“通”才。从中外优秀的音乐家、画家的情况也可以证实。我国著名词作家田汉,既是戏曲家又是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燮,既是画家又是文学家。世界著名画家达·芬奇,既是画家又是科学家等。同时应当看到,高等教育毕竟是培养专门人才的,不能片面强调通识教育而忽视专业教育、师范教育,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应坚持专业教育、师范教育和通识教育的统一。针对目前高师过分强调专业教育的现状,当前应着力加强通识教育、师范教育,拓展专业基础,拓宽专业口径,着力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要树立“大艺术”观念,克服狭隘的专业教育、专业对口思想。培养方案要体现高等教育的基础性和阶段性。要采取具体措施,努力拓展专业基础,拓宽专业口径,给学生构建起能够适应终身教育和社会发展变化需要的知识、能力结构。要求学生跨学科选课,学校应开出大量的选修课供学生学习,同时让学生学习与专业相关的其他课程。这样既满足了加强基础通才教育的要求,使学生有较宽的知识面,又使学生的专业教育有了保证。具体措施:一是拓宽基础学科范围,按一级学科设置主要学科基础课,加强基础性教学。二是减掉重复设置的课程,合并分割过细的、知识面过窄的、太专的课程。三是加强课程的综合性,体现学科交叉融合。如笔者所在院校艺术学院本次修订培养方案就去掉了个别在必修课中和选修课中重复设置的课程,减少了必修课学分,增加了选修课学分。

(四)坚持办学特色,因材施教,促进个性发展

培养方案要坚持办学特色,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才能恰如其分地分析和把握艺术专业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行为特点,才能有的放矢加强教育,才能准确地发现和扶持学生的积极因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施展才华。要避免共性制约过强、抑制学生个性发展的倾向。如何做到这一点?一是在课程的设置、修读、教学环节的设计、要求等方面,要注意共性与个性、统一性与灵活性的结合,充分考虑学生在基础、兴趣、特长、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对教学的不同要求;构建多通道、多规格、模块化的培养框架;开展分层次、分类型教学。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都可设置不同档次的课程,以方便各类学生的学习。二是要适度减少必修课比重,扩大选修课的种类与数量,增加学生选修课学习的自由度,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知识、能力结构多样化,在全面发展的同时充分发展其个性。

同时,我们还可以开设具有地方性和灵活性的特色课程作为补充,高等教育应对民族优秀文化起到传承作用。比如,少数民族地区,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歌种、乐种、剧种,构成了少数民族灿烂的文化。高师艺术专业在开设专业课的同时,应加强民族特色课程的学习,将这些地方特色深入研究,主动融进“大艺术”中。笔者所在院校艺术学院根据地处闽南的特点,设计开办了南音专业和南音文化的相关课程,及时抓住了南音这个“中国古代音乐活化石”,使其融进了大艺术视野的国民音乐教育,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艺术思路,在素质教育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设置特色课程的重要目的,是要加强艺术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弹性以及与地方音乐文化的切合性。笔者认为,与艺术专业的其他课程相比,特色课程更能促进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结合,使学生进一步增加创造自由选择的可能。

总之,高校艺术专业培养方案,特别要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塑造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所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创造性和交叉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吴守良.艺术专业学生个性特质调查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

化学工艺人才培养方案篇5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是首个开设灯具设计与工艺专业的高职院校,我院在2010年把贵专业上报教育部并获得批准。该专业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主要尚未形成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及专业课程体系。虽然中山具有得天独厚的灯饰产业优势,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较好地与行业企业的设计师职业岗位的标准要求对接,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不能胜任灯具设计师岗位,专业就业对口率较低,甚至出现高职灯具专业的毕业生与中专生抢就业岗位(灯具绘图员)的现象,显然我院高职灯具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导致教育教学偏离了方向。针对上述原因,我们特申报了“对应区域产业发展的高职灯具设计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研究”的课题,经过分析论证,并提出了“1+2”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想,此模式能够促进灯具设计与工艺专业的专业建设,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能为中山的灯饰企业培养合格的灯具设计人才,缓解灯饰企业灯具设计人才紧缺的现状,促进中山灯饰行业的发展进程,达到为地方经济服务的目的。

二、教学方法研究

在灯具设计人才培养教育中,准确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合理的课程设置能够从源头上解决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的应用对接问题。但是,这并不代表专业定位准确,课程设置合理就能解决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的对接的问题。事实上教育教学方法与前者有着密切的关系。人才培养的方法也直接影响着人才的培养质量,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够使课程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不重视教学环节,专业的发展同样会受到制约,专业特色也会难以建立,更谈不上形成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专业特色的建立还需开展教学方法的改革,如何针对灯具设计与工艺专业的特点和“1+2”人才培养教育模式来进行课程教学的改革是保证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只有将它们有机的融为一体,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优秀灯具设计人才。为此课题组成员围绕“1+2”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在该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考虑的是教学方法必须与“1+2”人才培养模式相对应,其次是体现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特色,再次是推行课程教学的教、学、做一体化。一是在“1+2”人才培养模式中,充分体现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思路,构建了工学结合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利用校内多类型工作室、实训室以及校外学生实习实训基地(灯饰企业)的资源优势,通过校企两个育人环境来实现人才的培养。二是灯具设计与工艺专业属于艺术设计的范畴,艺术设计教育归根结底是学生设计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必然有别于其它专业的教育教学方式,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逻辑能力思维普遍不强,大都习惯于形象思维。因此,在知识培养上应注重知识的综合化、系统化,使学生具有较宽的专业知识结构和较深的专业研究能力。在专业教学中,做到理论知识够用为度和教学做一体化。通过实践性教学突破学生的思维禁锢和培养创造能力。运用什么方法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学生如何发挥在设计创新中的表现力,以及如何探索出独特的艺术设计语言,这是如何培养出优秀灯具设计人才重要因素。三是课程教学的教、学、做一体化。即将课程的理论讲授与示范操作和练习指导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一体化的教学。改变教学方法,重组教学内容,将理论知识的传播和实践能力的训练结合起来。这里的“实践能力”包含了学生的社会能力和将来在工作中所必定用到的知识技能。所谓知识技能就是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的知识与技术能力。知识技能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来源,一种是在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这部分知识就是工作经验;另一种是学科知识在工作过程中应用的结果。应用过程可能产生新的知识,也可能会继续保留原来的内容。但无论是那种类型的知识技能,其存在的形式都与以学科知识完全不同,它是依附于工作过程的,与活动紧密联系的,是情境式的。因此,要开展情境式的课程教学。课题组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和灯饰企业调研,一致认为在高职灯具设计与工艺专业课程教育教学中主要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头脑风暴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示范教学法。灯具设计与工艺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示意图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教学中可以根据课程的需要选择对应的教学方法,往往在一门课程的教学中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穿行,教学方法运用得当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意潜能,较好地实现专业教学目标。下面我们来阐述这些教学法的内涵,以及分析什么课程适合哪些教学方法。

1.项目教学法

艺术设计专业与其它专业的特点有着本质的区别,设计类专业强调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就必须以项目为载体,让学生进行企业真实项目的设计制作,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掌握和消化相关理论和技能知识。在灯具设计与工艺专业课程中,灯具改良设计、灯具开发设计、设计表达、灯具装配等课程就可以引进灯饰企业的真实项目来贯穿教学的全过程。

2.案例教学法

要求专任教师在教学中收集各种相关的设计案例,使教学的组织与安排实现从枯燥的“理论讲解为中心”的教学到以生动的“案例分析为中心”。通过设计案例把枯燥费解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讲解,能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分析、评价、审美和应用能力。在教学环节和手段的设置上,应该采取“理论讲解——案例分析——项目设计”三个环节并重的原则,运用多种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灯具设计与工艺专业适合此种教学方法的课程主要有灯具改良设计、灯具开发设计、灯具材料与工艺、艺术实践、形态设计等课程。

3.头脑风暴教学法

目的在于产生新观念或激发创新设想。这种教学法比较适合于艺术设计教学,因为该专业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专业课程的最终目的是设计出具有创意和美感的艺术设计方案或作品,要使设计方案具有创新性和个性特点,“头脑风暴”是比较好的方法。所以“头脑风暴”是一种激发群体智慧的方法。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将设计方案进行多次集体交流的机会,可以让每个学生针对每个设计方案阐述自己的观点,并提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可以相互激发设计灵感,在不同思维的交叉和碰撞中产生创造性的构思。灯具设计专业课程中的灯具改良设计、灯具开发设计、毕业综合实训等课程比较适合于这种教学方法。

4.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这种教学方法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艺术设计教学可以打破传统封闭式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出校门,到市场和企业广泛开展实践活动,在真实的场景中感受这种氛围,使学生轻松、愉快的进行设计创作。灯具设计与工艺专业的灯具电工与光学原理、灯具材料与工艺、灯具改良设计、灯具开发设计、灯博会艺术实践、灯配展艺术实践等课程,就应该把课堂设在市场、设在灯饰企业,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悟设计。比如:灯具材料与工艺课程就应该让灯饰企业的设计师或者工程师来承担教学任务,把学生带到灯饰企业进行现场教学,学生不但能耳闻目睹地了解、认识灯具材料的功能作用,而且能了解灯具生产的工艺流程,情境教学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5.示范教学法

示范教学一方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激发艺术表现力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能促进与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与水平的手段。许多学科专业教学都需要教师进行示范的,在灯具设计专业的艺术实践和设计表达课程就必须进行示范教学。艺术实践课程主要是到户外进行写生,绘画技法不是看理论和不断练习是就能学会的,教师示范可以避免学生走弯路,使学生尽快掌握绘画的技巧和提高造型能力。设计表达是一门产品效果图表现的课程,效果图表现涉及到许多表现方法,如果教师不给学生示范,靠学生自己去摸索是很难达到课程教学目的的。因此,通过示范教学环节不但可以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也能确保教学的质量与水平。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除了创新教学方法以外,首先,在课程教学将岗位的素质要求结合到课程的教学内容当中也非常重要,如岗位的道德要求、责任要求、纪律意识、安全意识、成本意识、市场意识等,这些恰恰是企业所看重的而课程没涉及的。因此,要求授课教师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还应注重对学生的岗位相关素质、道德的培养,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其次要充分利用区域产业的优势来服务教学,区域产业是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基础,也是开展专业人才培养的依据。前面提到了中山古镇是我国灯饰生产的聚集地之一,为灯具设计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利条件,多元化的校企合作形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同时,加强区域产业合作推进产、学、研的联动也是专业特色建立的有效手段,是解决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的应用对接问题的有效办法。

三、结语

化学工艺人才培养方案篇6

【关键词】交通环境艺术设计艺术与技术艺术与工程教育模式

一、交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

交通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以“交通”为特色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它依托于大环境艺术设计,是山东交通学院的特色专业和主打专业,主要应用于交通行业,具有唯一性、独特性、前瞻性三个特点。交通环境艺术设计是指在汽车站、火车站、航运码头和航空港等交通场站,以及道路、桥梁、涵洞等交通建设及其辅助设施和周遍环境的设计与施工中,根据实用功能和审美原则,涵盖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城市规划、园林设计和公共艺术的综合设计艺术。其核心课程有交通场站环境设计、公共空间设计、景观设计、城乡交通环境综合设计、园林规划与设计。

目前,教育部为了提高高等院校教育质量,提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改革的指导方针,鼓励教育模式等方面的综合革新,促进对科技技术人才的培养。作为本科专业的交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其学科性质是什么,如何定位人才培养方案,如何保证为受教育者所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实施,是当下具有环境艺术专业的高等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际上,根据新市场需求和设计学科交叉特点,一些国家对设计教育已迅速做出了调整与改革。例如,近年来,日本神户艺术工科大学从本科至博士,都授予艺术工学学位,特色十分鲜明,艺术工学化与工程艺术化交叉渗透。在西方国家,设计教育课程体系新方法和技术型一体化特征也非常明显。

在这种背景之下,交通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理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将艺术设计与工程技术相互结合,相互补充。这种体系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有较好的促进作用,通过这种教育方式努力实现就业“零适应期”,并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二、交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艺”与“工”结合的特色教育模式发展的必要性

交通环境艺术设计涉及建筑学、艺术学、园林景观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应用型是其特征之一。在培养计划、教学内容、实践能力培养、实训基地建设等各个环节都应紧密地围绕这一特征进行,而“艺”与“工”结合就是坚持“艺工结合,以艺为主”的主导思想,依托“整合学校资源、突出办学特色,追踪市场发展趋势、增强综合竞争实力”的思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为依据,体现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满足学生生涯发展”的原则,采取“纵向压缩、横向拓宽、突出特色、重在实用”的措施,以教学为中心,形成“厚基础、宽专业”课程体系。

交通环境艺术设计对专业方向设置、课程体系建设和培养目标实现途径等方面在“艺”与“工”结合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发挥实践教学连接课堂与市场的功能,建立了课程设计与实际设计、工程项目实训结合的机制,探索建设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并具有较高市场敏感度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就业“零适应期”的新型交通环境艺术设计工作者,达到省内有影响,同行有特色的教育效果。

三、“艺”与“工”结合的教育模式

(一)建立“艺”与“工”结合的特色教育模式

“艺”与“工”结合是交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特色办学模式,强调艺术与技术、设计与工程相结合,艺术工程化、工程艺术化,学校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学科互动合作,其课程具有“艺术技术一体化”“理论实践一体化”的特点。实施“艺”与“工”结合、文科与理科交叉的培养模式。

这种教育模式从办学理念凝练、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方案构建等各层面着力完善。与纯艺术类专业注重学生艺术自由、感性,偏形象思维不同,山东交通学院的交通环境艺术专业更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主要培养交通环境景观设计所需要的执行标准化操作的设计与工程技术人员,对学生的培养侧重于逻辑思维,偏理性且重技能。为此,学校将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交通环境艺术设计”特色专业,建立实际设计项目实训机制,这样既把握了行业发展趋势,分享新兴朝阳产业的发展成果,满足了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又突出学校教育资源和办学特色,这将促进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质量和办学效应。按照山东区域发展、经济建设、产业结构等需求,结合学科背景优势,进一步完善“艺”与“工”结合的办学模式,突出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应用特色,增强人才培养的行业针对性,将服务区域经济作为切入点,培育特色专业。

(二)建立教学体系组合方式一:协作组合

协作组合是在专题训练的教学中,由于艺工结合的教学模式是一种综合化的教学,知识背景单一的专业教师无法胜任,因此需要将不同专业的教师进行课题组合,由此来打破传统的专业教师配置。具体方法是:工科技术教师和环境艺术设计教师共同教学,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工程实践能力和思维创造能力,将相关课程进行重新组合,按课题需要进行穿插,制定组合式授课计划和教案。如在环境综合设计教学模块中,景观设计教师与材料工艺教师合作授课,以专业内容为依据,寻找最佳契合点,通过这种协作关系将与该项目相关的学科内容组合进来,这种教学方式能有效地促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三)建立教学体系组合方式二:项目组合

项目组合是将完成该项目策划、设计、制作、后期4个阶段进行整合,在这一个模块中,方案授课教师和工程实施教师等联合教学,为完成该项目将所需的课程进行组合和衔接。实行导师负责制,项目化实践教学。通过此课题教学,将方案设计和工程技术系统地传递给学生,在课题的推进过程中学习项目制作的流程,加强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建立教学体系组合方式三:企校组合

企校组合是企业或者设计院资深设计、技术人员和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的组合。(转第页)

化学工艺人才培养方案篇7

一、市场即“战场”,教学就是生产力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经济日益繁荣,教育产业不断发展,从国情出发,一个地域庞大,人口众多的大国,只有学术型和科研型人才是不够的,奋斗在第一线的生产工人、建筑施工员、企业技工和各行各业的“蓝领”才是是这个国家生产力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室内设计行业为例,在近几年,我国的室内装潢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因为市场的不断的扩大,相应的对从事室内设计应届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使得高职院校室内设计的教学模式不断调整。中国需要更多技术精湛并且就有创新能力的实践型和技术型人才来从事这个行业,高职院校正好能履行好这个职责,可以培养出一批具有“实战”的技术人才。高职院校对人才的培养目标要区别于本科院校,做到立足实战,讲究实践,这对传统的环艺教学模式将是一个冲击。

中国的高职院校是我国的技术型专业人才的“摇篮”,高职专业区别于本科院校的培养模式,注重实际能力的培养,本次研究对象是针对高职院校环境艺术专业,是以“实践”为核心教学的一次探索。本文将探讨一下大专院校的环艺设计教学模式。例如:高职院校有校企结合和多校联合的培养模式。这要求在教学的模式上要不断的推行新的教学方法,要突出教学的实际的内容。

二、高职院校中环境艺术设计的本质

首先,理论方面:要求让学生明白环艺设计的本质是设计空间,理解“设计与人”,“空间与人”的关系;环艺设计的本质是人与空间的和谐相处,所以其中包含了很多的社会与人文的内容,环艺设计是集大成的学科。其次在教学本上,要让学生快速的从普通的高中生转换为具有生产力的高级劳动者,所以环艺专业的设计不能停留在课本知识的灌输,要教学中用模型和效果图的实例展现出来,让枯燥的教学内容成为生动的实际案例。当然最好的培养模式:就是校企合作,通过教学与实践的灌输,让学生快速的成长。

三、生产力转换的重要性

现代社会的发展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发展,信息时代充斥着世界的各个角落,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必然也会对建筑领域带来一场革命性的变革。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也是建筑教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对于环艺系的学生来说,认识到环艺设计与人和自然的关系十分重要。环境艺术设计的课程也是一门逐渐递进的课程。在该课程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拥有扎实的基础。高职院校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快速的成长为有技术专长的人才,学生转换成有精湛技术的人才是高职院校培养的目的。所以高职的教育要立足学生能力培养。让学生掌握职业能力。

四、市场为先,校企为师

市场经济发展需要长远的蓝图,高职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改革,也要紧跟市场的变革,也要做教学的实践规划。身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来说,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不能够仅依赖于经验和常识,更应该以企业中案例为教学参照对象,强化“校企”合作的模式,以教学力转换成生产力为目标,学会教与学的合理的发展。

五、“实战型”能力的培养

市场是检验真理与能力的最好战场。一个事物是否有价值在于它对市场的贡献有多少,与市场相结合的教学才是未来专业人才培养的最好出路。环艺设计行业从来都是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要让设计产生出火花,需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感性意识。环境艺术设计也非常注重开放式教学模块的搭建。培养学生的自足学习能力是环境艺术教学的重要的方面,这样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空间的结构,还要让学生从案例中去扑捉知识。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以案例教学的方式,突出感性与理性思维的碰撞。只有结合好这两个方面才能将课程上的更具有感染力。环境设计的所要掌握资料需要非常的丰富,这要求高职院校的学生不仅要在学校掌握专业知识,也要进入企业学习。高职学生与本科人才的培养不同在于:高职的学生更加注重技能的学习与养成。“下放”到企业是非常好的锻炼方式。放眼中国2008年奥运会,大量的奥运场馆都是由外国设计师设计的,这里虽然有中国建筑工人的汗水,但很多专业设计都是外国技术人员实施的。实事告诉我们技术型人才在生产中的重要性,国家这几年一直在讲创新其实也是鼓励技术型人才的发展,实现中国创造就需要更多的技术型人才。市场竞争的激烈使得高职院校在教学中一定联系实践,让学生与市场接轨,不能做“无米之炊”的模式化设计。在课堂上除了要灌输给学生最新的技术知识,也要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感性生动去表达设计构想。培养学生的客观理性的分析建筑施工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对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解,同时也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把控能力。

六、初探高职院校环艺设计教学改革模式

1.模式一:实践为主,经验为王

1.1确立实践为主的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新的开放的模式的主体是以学生为主,它要求学生独立的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中强调自我学习,自我锻炼,自我教育,从而锻炼学生的创造力与实践能力。

1.2建立开放教学概念,走实践化道路,深化“校企”合作模式的道路。

1.3让学生了解人与室内空间的关系,了解室内设计的意义与建筑,培养学的兴趣和动力。这个环节可以依托高职院校的一些与公司单位的合作的优势,让学生走入到实际的建筑设计环节,下工地,进公司。培养学习的工作热情。

1.4掌握简单案例的流程。培养自主学习,主观的认识,学会发现设计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到团队的重要性,学会团队合作的能力。

1.5重中之重,让学生将前期所学的知识运用的到实践当中去。(从调研,考察,设计构思,方案设计,材料构成,成果)一系列步奏,让学生养成自我独立思考,并且增强设计能力,让学生养成扩散思维。

2.模式二:模拟互动,创新教学

这种培养模式是让学生加强专业知识的实践。比如分摊课题和模拟甲方招标、方案的制定。让学生们以小组模式进行强化的训练,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操作当中去,真正感受知行合一。

在教学方面首先让学生自对环境艺术设计已经有一个初步正确的认识,让学生明白设计的意义和为什么要学习环境艺术设计。让学生初步掌握环境艺术设计的知识框架。全面协调专业主干设计课与相关理论课的关系,让学生在设计方案时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同时又要解决相关的专业问题,钻研相应的技术知识。

化学工艺人才培养方案篇8

关键词:闽台合作;数字艺术教育;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

数字艺术,指在创作过程中全面或者部分使用了数字技术手段,用计算机处理或制作出和艺术有关的设计、影音、动画或其他艺术作品。我国近年来颁布的多项政策极大地促进了数字艺术产业的发展,加大了专业人才需求。而闽台合作教育是福建省教育厅提出闽台高校合作计划重要内容,利用独特的人文地理优势,通过福建与台湾联合培养人才,探索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福建高校的数字艺术专业教育在适应产业需求的前提下,作为不断发展的新兴行业和先行合作办学的专业之一,理应探索构建更加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推进数字艺术专业教学。数字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目标不仅仅体现在数字技术、艺术两者有机结合上,优秀的数字艺术人才在掌握基本的艺术创作能力和计算机技术应用之外,还必须拥有良好的设计与沟通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团队精神。这样的人才才能够推动数字艺术产业的进步。

1福建高校数字艺术设计专业设置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福建省高校数字艺术专业设置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艺术院校和综合大学的艺术学院开办的数字艺术设计专业;另一类是拥有其他专业基础的高校,如理工学院和农林大学等,结合自身资源开办此专业。学生层次主要分为大专、本科、专升本以及硕士研究生。研究生的办学方向有数字艺术创作和理论、多媒体运用等方向。本科和大专办学方向一般则设有动画创造、电脑动画、游戏等。各院校数字艺术专业课程设置有以下三种类型:一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如素描、色彩、设计构成等;二是根据各个院校师资情况和教学资源开设的理论类课程:数字媒体概论、艺术概论、电影,动画,设计史等;三是软件操作类课程,如三维动画制作软件和影视剪辑、后期合成软件的学习。教材通常选用国外数字艺术经典教材的中文版、软件教程以及国内艺术院校推出的示范性教材。

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福建省高校数字艺术专业教学发展总体的发展态势是良好的,不断根据产业发展调整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但是,目前距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还有一定差距。首先,数字艺术设计学科交叉广泛,加大了各校在课程设置上的随意性。大多数院校受限于自身师资状况和办学条件,“因师设课”,培养目标定位模糊。数字艺术产业的人才需求主要包含两个层次:一是最初级的软件技术制作和艺术创作人才;二是同时具备创意思维、项目管理能力、设计沟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目前,福建省内大多数高校数字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停留在技术底层,以教授软件、器材、设计技术为主,缺少相关的人文哲学课程。这样的培养方案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导致学生作品缺乏创造力、相互抄袭的现象普遍出现。其次,缺乏拥有高级职称的学科带头人。目前,福建省内高校数字艺术专业正高级职称的师资不多,即使有也大多数是从相关专业改行而来,如绘画、艺术设计或者软件开发专业。数字艺术学科的发展最需要的是既具有深厚艺术修养和理论知识,又拥有创作经验或实际项目操作经历的老师,教师结构队伍不合理影响了高等教育的质量。再次,学科发展缺乏专业理论研究支持。研究型教师队伍的建立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但从第一所高校开设数字设计相关专业至今,来自福建高校的数字设计的研究论文在专业刊物和大学的学报并不多见,也缺乏福建省高校自编的数字设计教材,学术研究与理论建设方面相对滞后。

2台湾高校数字艺术设计教育优势

台湾与大陆的设计教育起源不同。台湾的现代设计教育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以现代工业产品设计为起点,随着经济产业的发展,逐步发展其他领域的设计专业。台湾的设计教育思想是与欧洲包豪斯设计教育吻合的,来源于产业,强调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正是因为台湾的设计教育一开始就与经济市场密切联系在一起,所以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方面以满足产业需求,促进产业发展为目的,体现应用型设计人才培养宗旨。同时,由于台湾高等院校办学方式多元,其中由企业或民间投资兴办的私立大学超过半数,充分拥有自主办学权力,又根据各院校所依赖的产业背景,设计科系培养目标明确,在专业教学和办学模式上各有特点。

通过比较研究,针对福建省高校数字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台湾高校的数字艺术教育拥有以下优势:

2.1课程体系学分制模块化,注重实践教学

台湾大多数院校的数字设计专业都实行的是学分制模块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课程,修满学分,成绩符合要求即可毕业。台湾的艺术设计教育全面学习了国际设计教育经验,以技术教育体系为基础,以模块化设计专业课程,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而大量选修专业课的设置也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在包豪斯设计教育的框架下设置台湾设计人才的培养方案,必然强调实践教学。从大学一年级到硕士研究生课程安排中都离不开企业化的实践教学。开设了数字艺术专业各个院校与业界联系紧密,如电视台、电影后制公司、三维动画公司等,除了学校聘请业界专家授课,设置“双师”辅导体系,还提供低年级的学生参访业界的机会,而高年级通常以实习的方式直接参与企业项目制作开展实践教学。

2.2重视传统文化和人文哲学与设计理念的融合

在具体的课程设置方面,台湾高校的数字艺术教育在重视艺术与技术融合的同时,也不忽视人文哲学类课程。例如,台湾艺术大学数字媒体设计系的“设计资源研究”课程教授是如何以世界性、国际性设计风格为导向,结合本土文化,树立自我设计风格,而“造型意象研究”的教学目的是以台湾的地域和民族性为基础去探求文化对数字媒体设计中造型设计的影响。台湾高校的学生之所以能在大学期间就创作出许多弘扬传统文化的优秀设计作品,正是因为台湾设计院校重视人文与设计理念的融合。

2.3设计教育与国际接轨

在继承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台湾的设计教育体系也一直与国际接轨。台湾教师在设计理念上,善于引入最前沿的新思路新思维,倡导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因为大部分教师都有海外留学背景或经历。台湾院校的数字艺术科系的学科建设、课程设置、教材和教学方法都与欧美先进设计类院校一致。例如,授课中教师围绕设计方案构想,采用讨论、沟通、引导学生的方法非常普遍。

3福建高校数字艺术教育发展的思路

3.1根据产业流程设置不同高校的培养目标,形成教育体系阶梯化

数字艺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导致分工的细化,要求高等设计教育要进一步保持人才结构的合理性,明确培养目标。例如,通过研究生教育培养来完成创作与产业人才的培养任务,而高职院校用于培养初级技术人才,形成数字艺术教育体系阶梯化。为了满足产业开发和研究各个层面的需要就要培养出结构完整合理的创作梯队。

3,2课程整合,学分制模块化

数字艺术是综合交叉的学科,是影视、美术、设计、传媒、数字等多种学科与艺术的综合体。数字艺术与其他课程教学的整合,正在成为当前我国数字艺术教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从理论上讲,课程整合意味着要用整体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来认识、研究教育过程中各种教育因素之间的关系。课程整合的艺术教育内容,指艺术教育的内容源自相关学科对于人的诠释与所涉知能,艺术人文学科是相通的,设置共同性的课程是必要的。通过课程整合,让学生所受的艺术设计教育更加完整,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

数字艺术教育的发展需要有科学合理的策略,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依据产业分工,设置更多可选择的专业选修课。例如,为将来就业方向为游戏美术设计的学生,设置游戏原画设计、游戏界面设计以及适应产业快速发展趋势的移动平台游戏制作等课程,而希望从事动画制作的学生可以不选择游戏制作类的课程,而选择三维模型制作、动作调试等。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不分具体学科方向,而是将专业课程整合,再分类提供给学生自主、灵活选择。首先通过课程整合,使学生在比较全面完整的学习完艺术设计以及人文类基础课程之后,再通过学分模块化,根据个人的职业规划选择不同的专业课程,进一步强化学习的专业性。

3.3加大实践课程的内容,鼓励建立导师工作室模式,与相关企业建立联系

数字艺术教育要和产业的发展相联系,以产业需求为导向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实际参与制作项目,与业界公司建立合作渠道,聘请业界专家执教,引入业界的实战经验和创作理念,共同建设数字艺术产学科平台。同时,鼓励建立导师工作室模式。高校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帮助鼓励数字艺术教师以产业为导向开办工作室,从而带动学生更好地适应产业。

3.4加强闽台高校教师的学术交流合作

通过进一步交流和资源共享,学习台湾先进教育理念,加强与台籍教师的学术交流,发展福建省数字艺术学术研究。例如,闽台合作办学的院校组织优秀教师共同编写专业教材或共同申报课题,对创作与教学中存在问题的作深入的理论研究,深化合作。

化学工艺人才培养方案篇9

服饰图案是人类精神和物质的载体,展现民族审美意识,具有寓意象征及深远的内涵。我国的服饰图案经历了千百年的发展历程,有着悠久的历史。服饰图案自1996年被北京服装学院列为十大重点建设教材以来,正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和魅力越来越受到服装界的关注。全国各高等服装院校及相关专业都相继开设了服饰图案课程,以便让学生掌握服装设计技能,为其练就一套与专业相适应的图案设计与装饰的本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服饰图案的教学特点

服饰图案设计是服装设计中审美和造型设计的基础,也是服装设计师区分于普通裁缝的必要修养内容,直接作用于服装,起到美化服装、修饰人体的作用。服饰图案的教学也许不能像素描、色彩课程那样去追求精、专、细,而是需要向广、博、深的方向努力,需要探索图案的文化背景和蕴涵的特征,还要研究表现图案的材料和工艺制作。传统的图案设计课程主要以平面的装饰图案为研究和学习的内容,一味地让学生研究图案的本身而不将图案同面料、流行、消费者以及服装本身的整体造型结合起来,这显然不适应现代服装设计专业的教流。服饰图案不再只是一朵花、一只动物、一种风景那样简单,更没有一层不变的纹样。因此教学中只有在相应的服装上设计图案,在图案工艺制作上研究图案的设计,这才是市场化的设计,这样的教学才能跟上创新时代。

化学工艺人才培养方案篇10

工科高校设计与艺术专业人才培养应加强思想引导,加强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国际合作,促进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

关键词:

工科高校;设计艺术人才;培养模式

一、工科设计艺术人才培养的背景和现状

(一)设计艺术人才培养背景

艺术与设计有着实用、经济与审美相结合的特点,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艺术设计教育在理念上从“工艺美术”教育转型为“设计”教育,从“艺术设计”教育转型为“设计艺术”教育。近年来一些工科高校依靠自身学科优势和丰富的校内资源开始招收艺术生,成为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重要基地。目前关于设计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侧重于人才培养理念革新,强调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但对人才培养模式没有系统的研究,只是倡导某一种模式”。[1]

(二)工科高校设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能完全切合。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没有紧密结合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一方面是设计人才的匮乏,另一方面是设计专业的学生难就业,毕业生难以完全满足企业和市场的需求。

2.人才培养的模式缺少个性和特色。没有充分考虑办学基础、办学条件、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的不同及生源之间的差异,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计划雷同。

3.有些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沿用纯美院式的培养模式,缺乏自己的特色。课程内容和培养计划也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多媒体等现代化设备不足,不能适应教学、科研的需要。

二、工科背景下设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构建

在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可以充分利用工科背景优势,建立以课程类别模块和课程特色模块为基础的系统化科学化的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引入工作室教育、引企入校、人才定单等方式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生教育管理层面,加强思想引领。积极构建工科背景下的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同步的国际化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构建上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手段:通过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和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以及加强校企合作和国内外合作培养来实现培养目标。

(一)思想教育引导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指导思想部分,必须强化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引领,而高校的思想引领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为首要任务。建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在新形势下,尤其是针对走在前沿的设计艺术学生,更要加强新媒体的平台建设,将学生政治思想教育落到实处。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通过社研会、报告会、讨论会、调研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同时还可以创新党、团日活动形式,将理论学习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提高思想教育的成效。

2.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掌握指导人生发展的科学方法。职业生涯教育有利于设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有利于个性全面发展的设计艺术人才的成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学生个体来说,还可以促使学生把在校的学习和人生的发展联系起来,把专业的学习和职业发展联系起来,把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联系起来。要引导学生尽早确立个人的职业发展目标和大学阶段的学习目标,合理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使学生在未来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本土市场的需求和国际化潮流的要求。

(二)课程设置

1.课程体系模块化: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应用技能、实习基地(包括工作室)。[2]

2.课程内容动态更新:通过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评价体系,根据第三方评估,校友和企业的调查反馈,根据社会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及时更新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动态修订教学计划。

(三)实践、实习与应用

设计艺术类专业是既要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又要注重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知识积淀的专业。只有这样,设计出的作品才能符合新时代消费者的需求。可以实施校企合作,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新形式。校企合作的形式可以根据学校和专业的实际情况实现多样化,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1)工作室化教学:教师工作室、企业工作室;(2)项目教学;(3)引企入校,建立校企联合工作室:企业的设计师定期或不定期来到学校,带来企业的真实商业案例,教师引导学生提出思路和方案,由师生企三方共同确定方案并设计作品,以客户反馈的意见分析评价设计的优劣。这种方式比较适合本科院校,既能培养学生在真实商业环境中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协作和沟通能力;(4)“订单式”人才培养:学校根据企业的计划和要求,制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学生在完成学校的专业基础课、理论课和技能课的教学和训练后,直接到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3]

(四)探索国际化合作培养的多种方式

可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联合培养和学术交流等合作方式。

1.合作开展实践教学。比如,workshop是一种短期实践形式,每年与国外高校商定设计主题,互派师生交流,在短期内围绕设计主题进行双方的学术交流、参观调研和设计实践。[4]通过workshop合作,可以收获大量的实践经验,学习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提升教学水平。

2.与国外大学开展艺术设计本科人才的联合培养。在融合两校艺术设计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将国内、外两个学习阶段有机结合起来,学分互认,培养同时具有中国学士学位和国外资格认证的国际性艺术设计人才。

3.加强外语教学。外语一直是艺术设计类学生的薄弱环节,而较高的外语水平是国际型设计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进行国际合作,能够使学生在国际合作的氛围中增强国际竞争的紧迫感,提高学习外语的积极性、主动性。

4.加强学术交流。邀请外国著名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举办介绍国外最新艺术设计成果的学术展览来向学生介绍国外的最新动态;派出教学骨干人员到国外研修,提高专业教学的新水平。

参考文献:

[1]吴利锋.近十年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文献综述[J].大众文艺,2012(20):273-274.

[2]邹蕾蓉,徐姝.工科艺术设计专业知识框架体系的研究[J].九江学院学报,2007(6):122-125.

[3]王荣明.加强校企合作培养技能型人才[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11(5):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