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现代课程改革的总趋势十篇现代课程改革的总趋势十篇

现代课程改革的总趋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2:13

现代课程改革的总趋势篇1

关键词:课程改革新趋势客观表现

语文教育专业课程主要由两部分内容构成,即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和教育学课程。因此,语文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既事关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又涉及到先进教育理念的普及。所以,探讨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及其相关问题,更具实践意义。然而,由于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已进行了多年,为了使语文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够紧跟教学改革的发展步伐,在此有必要对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新趋势问题进行一个详细地说明。因为,对这个问题的了解,既是本专业学生明确语文教学改革发展现状的基础,又是学生端正教育教学观念的关键。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新趋势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因为,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各地院校的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也处于不同的发展状态之中。所以,这里所谓“新趋势”之“新”是一个从时间层面上对其与传统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进行对比分析的结果。但是,读者一定要注意一个这样的问题:即,所谓的“新”与“旧”的区别,只是一种从时间层面上的区分,而不是以地域标准对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一种详细分析。

1、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新趋势之一:专业化与综合化

作为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新趋势之一的“专业与综合”可以从下面几个层面去理解:首先,专业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专业化的客观表现。众所周知,语文教育专业的课程主要由汉语言专业的课程和教育专业的课程构成。在语文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中,它会涉及到以上两方面的内容,既有汉语言专业课程的改革,也有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甚至是两者在课程体系中构成的比率。例如,在某些院校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实践中,出现了“二主八辅”的改革模式。所谓的“二主”是指:二门主干必修课程“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教学原理与方法”、“语文课堂教学技能”[1]。所谓的“八辅”是指:八门语文教育专业方向限选课程“语文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基础教育研究方法与论文撰写”、“中外语文教育比较研究”、“中小学语文学法指导”、“中小学作文教学研究”、“小学语文教例示范及教学训练”、“初中语文教例示范及教学训练”、“高中语文教例示范及教学训练”。[2]在这一段的引述之中,读者可以发现一个这样的事实:语文教育专业具有综合性的性质,从课程构成的层面上分析,它是汉语言文学和教育学专业的有机组合;从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所涉及到的内容层面分析,语文教育专业课程的改革又是非常专业性的课程改革,它既涉及到教育教学所需要的理论内容,又涉及到专业学生的执教能力培养。而无论是教育理论也好,教育能力也罢,它们又有机地融合于汉语言文学的课程中和教育学课程的内容里。因此说,语文教育专业课程的改革具有专业与综合的特点。其次,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专业与综合”特点的第二重表现在培养目标上。作为语文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而言,它必须与其专业的培养目标保持一致。而这一专业的培养目标又体现出专业性的特点和综合性的特点。因为,对于正在学习这些课程的学生而言,语文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构成体现出专业性的特征。这一课程体系的构成,既有不同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又有不同于教育专业的课程,所以说其课程的改革体现着专业性的特点。因为,这一课程体系的构成只适合于这一专业的学生。从另一个层面分析,语文教育专业的课程,既要培养在校生的理论素质,又要培养在校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它又具有综合性的特点。特别是后者,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学生从事教学工作的前提与基础。

2、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新趋势之二:更新与重构

在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之中,课程改革的新趋势还表现为“更新与重构”。众所周知,各院校语文教育专业的设置已出现了好多年,在多年的实践中,各院校的课程早已自成体系。然而,随着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实践的发展,各种新的教育理论参与教学改革实践的发生,各院校必须对这早已成型的课程体系进行必要的改革,以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因此,面对传统的课程体系,就需要管理者采取更新与重构的策略进行相关的改革。所谓的更新是指根据教学的需要,在原有课程体系中增加新的课程;所谓的“重构”是指根据教学改革的发展,在更新课程体系的基础上重构课程体系。但是,读者也一定要注意一个这样的问题,即,这里所谓的“更新”也好,“重构”也罢,并不是抛弃语文教育专业传统的课程体系,而是结合新的教育发展需求,结合学生的就业需要,对传统课程体系进行局部适应性的调整。例如,在语文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构成中,某院校的传统《教育学》课程只有《教育学》这样的基本教育课程。后来随着语文教育研究的深入,又增设了《教育与语文教学发展》,再后来又增设了上边提到的,对语文教学更加实用的课程,如《语文教育学》、《语文教学案例解读》等众多的专业性课程。甚至在某些院校还增设了选修课《语文教学改革研究》等。但是,对于语文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这种重构,并未使其完全抛弃传统的课程构成。例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专业的课程并未退出当代语文教育课程体系。所以说,对于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趋势中的“更新”与“重构”特点不能进行绝对化地理解。它只是一个对传统课程体系的改革过程,正如哲学上“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原理一样。

3、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新趋势之三:模式化与去模式化

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新趋势之三可以概括为“模式化与去模式化”。课程体系的改革与课堂教学的改革一样,都出现了模式化与去模式的特点。所谓的“模式化”是各地各院校的语文教育专业都设置了相同或相似的课程体系。所谓的“去模式化”是各地各院校语文教育专业在其自身专业的发展过程中,它们各自的课程体系都出现了适应学生就业需求与教学改革发展需要的局部性的调整。就如上边提到的“二主八辅”式课程体系的构建一样,它既是一个课程体系的模式化过程,又是一个去除模式化的过程。对于前者而言,之所以说其是对传统语文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过程中,完成了一种新课程体系的模式化。即以“二主八辅”特点的课程体系;对于后者而言,之所以说这种以“二主八辅”特点的课程体系是对传统语文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去模式化,那是因为在这一课程体系之中,它具有与传统课程体系完全不同的构成因素。而且,这种不同,既表现在课程内容的调整上,又表现在主课与辅课的关系上。特别是对于主、辅课的关系而言,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执教能力。总之,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新趋势及其相关问题的探讨是基于时间层面上对课程改革实践的一种理性总结。在时间的层面上,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实践中所谓的“新趋势”主要表现以下三个特点:即,专业化与综合化、更新与重构、模式化和去模式化。

参考文献:

[1][2]张芹.二主八辅:汉语言文学专业语文教育方向课程群建构[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05)

[3]梁玉敏,周晓琳.高师中文专业课程结构改革与中学语文教育对接的思考[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5)

现代课程改革的总趋势篇2

关键词:课程综合化;教师教育;挑战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148-02

一、课程综合化内涵

在20世纪80年代,课程综合化就开始在我国迈出改革的步伐。一些地区在2000年开始试行3加小综合高考制度,并取得阶段性成果,2001年我国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其中规定:小学阶段课程要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课程设置要坚持分科与综合相结合;而综合实践活动课则是从小学至高中的必修课程。在新课程改革试点实验后,新一轮课程改革在2004年开始全面推广,这也为综合课程的发展和课程综合化提供了更肥沃的土壤。课程综合化这个概念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呢?综合课程本身又指的是什么呢?课程综合化一词源于英语“Curriculumintegration”,也可译为“课程一体化”、“课程统合”、“课程整合”等。其思想萌芽最早源于19世纪中期,但是关于课程综合化的内涵,学术界却各执其词。有学者认为课程综合化应当包括课程形态的综合化、课程目标的综合化和课程学习方式的综合化等三个方面;也有学者认为课程综合化就是一种课程设计理念,这种理念下设计出的课程更注重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和融合。而深圳大学高教研究所的许建领研究员认为,课程综合化的内涵应当包括五个方面,这五方面分别是:“第一,它是在高层次上对学科分化和课程分科的超越,以及由此造成的课程三方面分离的纠偏。第二,它是学科分化或专门化与综合化的辩证统一。第三,它不仅是课程结构的综合,也是课程内容的综合;不仅是学生知识结构的综合,也是其思维结构、价值观念结构的综合。第四,它是目标与过程的统一。第五,课程综合化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社会要求与学习者需要的复杂性决定了课程改革的复杂性与艰巨性。”[1]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课程综合化的内涵进行概括,总之,课程综合化是基础教育发展的总趋势,它不仅是各门学科的综合,更注重学科间内在联系和学生思维、价值结构的综合。

二、课程综合的发展原因

1.课程改革需要。首先,我国中小学课程科目种类繁多,内容重复交叉,课程设置只注重单科学习,忽略整体性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给学生造成重负。其次,以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小学是形成完整知识结构的重要阶段,因此在小学阶段进行精细的分科教学,不利于对学生知识完整性的形成,更不利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养成。再次,精细的分科教学,对师资配备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在一些师资不足的农村地区,教师兼任几门课的情况比比皆是,这就给教师教学带来了许多困难,也对学生发展产生不利。近年来,教育界对学科知识的整合,课程设置整体化的呼声越来越强烈。新一轮课改也规定中小学课程设置必须体现课程综合化,尤其是小学阶段要以综合课程为主,综合实践活动也要作为必修科目。由此可见,课程综合化是我国基础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对原有基础教育在此方面缺失的一个补足。

2.社会进步的需求。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学科内部的分化逐渐更加精细,同时,学科之间的交叉联系也不断加强。曾有专家对此作出预测,认为当代科技发展的特征之一就是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而以高度综合为主的整体化趋势,因此,21世纪是不同领域科学技术不断创新融合的新时代。为适应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全球面临的种种社会问题,我们必须重新整合学科知识,加强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如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等,是学校教育亟待加强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在分科课程中却难以综合体现。另外,面对新世纪快速发展的步伐,当今社会需要的人才类型也从对某方面的精、专向综合素质全面提高转变。因此,课程的综合化,是现代社会综合性加强的必然趋势。设置综合课程,适应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也是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对教育提出的新型需求。

三、课程综合化对教师的挑战

课程综合化的实施和发展趋势,给教师带来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本文主要从教师知识广度和综合素质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教师知识广度亟待拓宽。旧有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中的课程设置部分更注重对未来教师单科专业知识的培养,但是面临课程综合化这个必然趋势,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教师已经不能适应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这给综合课程的实施造成了不可逾越的障碍。第一,教师心理上难以适应。综合课程的实施给教师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为在校期间接受的教育基本上是对单科知识的培训,习惯了学科专业知识学习的新教师,在任职后习惯于按照教学大纲、参考书、教科书去上课的理念,缺乏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所以,大部分教师以为课程就是教学,他们只会遵循备课、上课、改作业、考试的教学套路,而从不把教学当做一门科学去研究。综合课程的不断发展给这些教师带来了新的任务:课程设计与开发,并且要抛弃早已烂熟于心的教学模式,因此有大量教师无法承受课程综合化带来的巨大挑战,从而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与恐慌等一系列不良反应。第二,教师难以抛弃已然形成的观念。在实施课程综合化之前,我国基础教育过分注重分科教学,教师教育过程中更是只关注分学科、分专业培养,教师大多只是把课程等同于学科或者是课程进度,对于综合课程的内涵根本无法深刻理解,更没有综合课程实施过程中所要求的课程理念。第三,综合能力有限。教师在就学期间限于单科专业知识的学习,尽管他们牢固地掌握了学科专业基础知识,但这种课程设置模式却限制了他们的知识广度,使他们缺乏学科间关联知识、课程开发以及解决教学中所遇问题的素养,因而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的教师面对综合课程的实施就会心有余而力不足,使课程综合化进程遭遇瓶颈,从而有可能导致综合课程实施走向不正确的道路,甚至失败。

2.教师综合素养有待提高。首先,传统的教师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的教师大部分只能适应分科教学的模式,尽管这些教师拥有较高的专业知识素养,但是其综合素养显然不足以应对课程综合化趋势下的教学模式,因为综合课程的实施不仅要求教师有过高的学科知识素养,同时,也要求教师在课程的开发与设计等方面也可以独当一面,只有教师综合素质提高了,才能应对课程综合化趋势下教师这一职业出现的新要求。其次,大量教师在任职后分科教学的理念已经在其心中根深蒂固,在平时的教学培训过程中,这些教师不仅只顾及自身学科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也灌输单科知识,同时也忽略和放弃了自身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因此,要想保证综合课程的顺利实施,教师综合素养的提高必须作为首要任务去完成。

四、教师教育对挑战的应对

面对课程综合化提出的挑战,教师教育只有积极应对作出相应改变,才能培养出适应课程综合化趋势的新型教师。对此教师教育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改变教育理念。在课程综合化的趋势下,我国的教师教育应该改变原有的教育理念,从注重单科教学的学科专业知识向综合知识的培训过渡。强化专业之间的整合,加强师范类学生从教的适应能力。传统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过于狭窄,从而限制了教师综合素养的发展,导致了教师综合素养的缺失,因此,教师教育必须突出专业与学科的综合以及课程的多元化,密切联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心问题在于怎样拓宽未来教师的知识广度,提高其教学过程中的适应力以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优化课程设置。现阶段,我国的教师教育的课程主要由公共基础课、学科专业课程、教育学类课程三大模块组成。其中学科专业课程占到总学时的70%左右,比例过大。在课程综合化趋势下,课程设置比例的不协调成为制约教师成长和发展的主要障碍。[2]在课程综合化的要求下,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必须改变原有的比例。第一,重组公共课程内部结构,提高教育理论和技能课程在课程设置中的所占比例,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加大综合课程,例如自然知识、人文知识等课程的比重。第二,注重学科知识的联系融合,降低专业知识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所占比例,兼顾学生兴趣和需要,给学生提供在全校范围内选修学分的机会。总之,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要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降低学科专业课程比例。

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课程综合化的进程,教师教育体制和教师本身都要作出相应改变,以期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和发展,为我国培养更多适应课程综合化的新型教师,提高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许建领.高校课程综合化的渊源及实质[J].教育研究,2000,(3):48-53.

[2]梅新林.中国教师教育30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现代课程改革的总趋势篇3

【关键词】教师教育改革趋势路径

随着时代的急剧变迁,世界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日益发展壮大的互联网,将我们的世界逐渐的融合成为一个整体的同时,对我们的教师高校教育的内涵和手段也产生了极其深刻的改变。于是,关于教师高校教育的课程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大。做好课程改革工作,不仅是顺应时展的必然发展趋势,也是本着对全国高校学生负责的必然选择。

一:当代学生现状的分析

当今,高校不断扩招,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向普及教育发展,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对我们职业院校的学生更为严峻。要让学生实现应有的社会价值,并适应就业的严峻形势,需要学校及教师引导他们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逐步提升在校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在校学生正处于由学生向社会角色转变的过渡时期,是一个开始独立自主的过程,往往这个时期的学生对于自我认知仍不全面。他们对未来的职业生活有很高的期待值,但是学生在职业素质上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自我认知不足、规划意识淡薄。很多学生进入大学以后,降低了对自己的学习要求,对所学专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不甚了解,更是无法对未来制定全面客观的规划,以至于毕业时会手忙脚乱,毫无准备。此时学生的心理尚不成熟,不能正确的分析自身的优势与劣势,职业规划意识薄弱,直接导致部分学生盲目择业甚至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就业问题很多变成了凑合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而不是一份可以长期从事的职业。

⑵职业素质不良。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是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所必须的心理品质。很多学生入学后,认为进入高职院校只需要学好技术即可,便忽略了对自身职业素质的提升。并且现在学生对工作的期望值普遍偏高,但是在学校中又没有做好基础工作,难以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现实中不免会受到打击。当自己的期望值与现实状况相差太远就会产生自卑、自怨、迷茫的心理,无法承受挫折和失败。

⑶专业能力较弱。高职学生普遍存在专业技能不足、基础知识薄弱、专业拓展面窄,计算机能力缺乏,与人沟通能力欠缺,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团队精神等问题。

二: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

教师教育改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社会过程,本文针对当代学生的现状做出几点分析:

1.高校教育的课程理念要创新

教师在教育课程理念的创新,教师教育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例如“翻转课堂”等,突出并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乐于学习,积极思考,真正的起到教师授课的目的,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2.高校教师教育理念趋向能力本位,理论、实践相结合

教师应具有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理念,将专业教育和职业工作相结合。做到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统一,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要给学生更多的参与企业的时间,用实践来巩固基础专业知识,并且为今后的工作积累经验教训。

3.高校教师团队的建设趋于教学手段趋向多样化与现代化

随着知识大爆炸的网络时代的来临,旧的教学方式早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各高校在求存求变的同时,纷纷将目光瞄向网络世界。因此,改变过去单调的教学模式,运用多媒体手段,让更新颖的教学方式为我们的学生造福,这已经成为所有大学职业教学的发展趋势。在全球化的发展的今天,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小,各国教育理念得以交流与互补学习。而向西方先进的高等院校学习,正是我国教师高校教育的一个良好发展契机。

三:教师教育改革的路径

1.课程创新。高校课程理念要与时俱进,追求创新。可借鉴“翻转课堂”等先进理念,运用到教学中。基于翻转课堂的参与式教学,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将实体课堂变成学生充分运用知识、加深内容理解、提高应用能力的场所。这种创新性方式改变了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的顺序,突破性地转变了教师与学生在课堂的传统角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效果,但在这种模式下进行的创新性授课方式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教师面对问题与挑战并提升自身教学能力。

2.校企结合。教育部袁贵仁部长在《201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地方高校要转型发展,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高校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发展最密切、最直接的一种教育类型,不仅仅要满足学生全面、终身的职业教育发展需求,还应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

学校应该主动与企业沟通互动,让学生进入企业,将学生在校所学专业知识用到实践中,使其更快的掌握技能,更好的适应社会,适应自己的岗位。并且此举可以帮助企业在生产旺季解决工人不足,生产量达不到的问题。这样不管是对学校、学生还是企业都是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以上方法对学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校管理的灵活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将重点放学校与企业灵活结合上来,才能使职业教育达到其真正的目的。

3.加强教师团队建设。高校教师更要注重内在气质的培养、德育水平和教学专业水平的培养提高。高校教师要注重终身学习,通过多种途径,充实精品课程的资源库。大力使用与推广国家精品课程,实现课程优质资源的共享。教学方法与手段要与时俱进。建立一个长期有效的评估机制,能够保证教师的培养质量。要全力下好“全国一盘棋”,教育行政部门要联好头,建立一个专门针对有关高校的评估机制,通地各项量化的、可操作性的指标,来保证教师培养的质量。全国各地的教育行政机构,要统筹规划,并协调指导,积极地支持和引导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工作。加大教师教育经费投入力度,确保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所需的各项经费。加强同国内外先进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从而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师学习质量和教学水准,从而造福学生。

现代课程改革的总趋势篇4

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时代,它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方面,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新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更为伟大、更为艰巨的任务,迫切需要基础教育加快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为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发挥应有作用和优势;另一方面,基础教育的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进展和成效同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如果不及时地、有效地解决实施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民族素质、培养创新人才,就无从谈起。基于这样的形势和背景,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召开了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指出了新时期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为贯彻《决定》精神,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课程管理、课程评价、教学过程、教材开发与管理、教师培训培养等各方面规定作了定性描述,形成了新时期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策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面向素质教育、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是对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结构、内容等诸方面的一次大力调整和彻底变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建设。其中,教学改革是整个新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它是贯彻《纲要(试行)》精神,达成课改目标,落实课改理念,体现课程功能(课程体现课改理念)的必然途径。

从某种程度上说,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因此,课堂教学变革就成为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一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将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这一切都要求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必须加强课堂教学变革实验与研究,以教学研究和教育科学研究来推动课堂教学变革,以课堂教学变革来推进新课程的实施。这就是我们研究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

为了了解这一研究在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把握发展趋势,我查阅了大量的教育理论专箸、期刊、报纸及网络资料。从中我发现,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在课堂中是否进行有效的学习,如何组织、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的研究。但从总体上看,有效的课堂教学的成功模式还远没有建立起来,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虽然,许多学校和教师接爱了课改新理念,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但教和学的有效性还不高。特别是缺少成功的有效课堂教学的案例研究,而且只有教师自己才适合于做这种研究,当然专业人员的参与不可或缺。也需要提炼总结出有效性教学的一套策略。所谓“策略”,即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解决具体问题的行为方式。

有效性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坚持以人为本,实施有效教学,在探索性、自主性、研究性的学习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研究重要性和意义

新课程主张以人为本,以学促教,教学相长,共同发展,追求教学整体效应和最大价值,课改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我们的教学更加有效。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能让学生在学习活动的主体角色体验中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活动热情,变消极被动为积极主动。通过多层次的师生互动,彻底改变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方式,确立学生的人本地位,通过学生自主能动的学习,使所有学生有效学习,以实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这正是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上最具有意义的地方。

学校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必须要减负增效,这就触及到提高教学有效性这一主题,即教学要有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有一个感知、理解、记忆与迁移的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有效教学,要珍惜学生在教学中的每一分、每一秒,认识浪费学生的宝贵时间是教师最大的失误,让45分钟分分秒秒都产生效益。这要求学校领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掌握最佳的教学方法,选择最佳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真正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因此,进行历史中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的研究,对提高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深化课程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研究过程

(1)加强学习与积累,努力寻求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通道。

研究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它需要在研究过程中积累点点滴滴数据、信息、经验。为此,我们设计了《研究活动记录》,要求研究组成员积极学习有关理论知识,努力开展教学实验活动。在《活动记录》上记下每次学习、活动的内容,并反思自己实验过程中的所作所为,总结归纳有关数据信息,从而为期末撰写教科研论文积累一批翔实、有价值的素材。在这些活动记录中,既有理论学习的记录,又有实践印证,还有各研究组成员的心得体会,它不仅将各成员的思维导入深处,同时也促进了研究工作向更高的台阶迈进。

(2)关注过程,求真务实地上好每一堂实验课。

每学期初的理论学习之余,我们要求每个研究组成员在研究组内推出一堂实验课,并及时落实人员、上课时间。每次上课之前,集体备课,成员准时认真听课。评议中,研究组成员在探讨过程中相互取长补短,探索规律,获得了共同的提高。

现代课程改革的总趋势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思想思想革新

1.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1.1进一步强调小学语文教学在培养合格公民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义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培养合格公民打好基础,语文教学在培养合格公民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主要表现:

1.1.1正确运用中华民族共同语(普通话)进行交际的能力是每位公民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素质之一,这是语文教学必须完成的任务。语言的习得是人发展的基础,语言文字的掌握和运用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公民素质的标准之一。只有每位公民都具有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正常交际的能力,才能保证每位公民在现代社会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1.1.2语文教学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语言不仅是交际工具,而且是思维的工具。语文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任。同时,语文教学能够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和人生,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为他们形成创造性地应付社会的能力,成为自觉、自治和负责的公民奠定基础。

1.2语文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位学生都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作为义务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语文教学理所当然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具有不同身心条件和背景的学生都能够获得接受语文教育的机会,并都能够达到最基本的要求。

1.3语文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体验、积极参与和探究的过程。语文教学要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在学生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他们创造丰富而有序的语言环境,使他们在课堂和自然环境中通过主体参与和体验,获得语言的发展。

语文教学具有实践性特点,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离不开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的兴趣与内在需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觉的、主动的求知和探索的过程。

1.4重视源头活水,加强语文教学和社会生活的紧密结合。语文教学必须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学生对周围事物和客观世界的观察和认识,从而缩短理解语言文字与认识事物本质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对语文内容和意义的理解能力。

语文学科具有综合、开放和实践的特点,学生语文能力的获得需要反复的实践与运用。语文教学要突破仅局限于课堂、学校的狭窄范围,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广泛的社会生活结合起来,扩大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机会和实践领域。

1.5语文教学应该符合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重视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汉语汉字的象形性,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心理特点,凝聚着深厚的民族情感,因此,语文教学要重视汉语文的文化精神,借鉴传统语文教学经验,遵循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1.6信息化社会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信息传播途径多、速度快,现代小学生接触信息的机会多,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阅读书面文字、观看音像材料和日常生活中把握重要信息的能力。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扩大语文教学的视野,开阔语文教学的思路。

2.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趋势

2.1小学语文教学观变革的趋势。小学语文教学从以内容分析为重点转向以语言文字训练为重点;从以教师讲、教师问为中心转向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为中心;从以传授知识为核心转向以发展能力为核心;从以课堂教学为主转向课内与课外教学相结合。总之,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倾向于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

2.2小学语文教学体系建立的趋势。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的性质和任务,建立合理、科学、层次明确的语言教学新体系。

2.3小学语文课程变革的趋势。传统语文教学的课程目标理论,把知识放在首位,其次是能力,最后是情感、态度。然而,现代课程理论目标认为,目标体系应该是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的循环系统,在这个循环系统中,知识是基础,能力是关键,情感与态度渗透在知识与能力之中。

传统语文课程强调内容的思想性、政治倾向性,现代语文课程更强调内容的时代性、广泛性、实用性和生活化,强调课程内容应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学生生存发展所必需的基础内容。

2.4小学语文教学方式、方法变革的趋势。倡导个性化教学,摒弃僵化的教学模式,发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特别是要构建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的教学方式。同时,还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发展新型教学模式。

现代课程改革的总趋势篇6

关键词课改自主学习总结

自20世纪末,一些国家几乎不约而同的启动了面向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母语课程改革成为共同重视的核心问题之一。分析和探讨我国初中语文课程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总结历史经验,正视现实存在的弊端和不足,借鉴国外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和成果,是理解、把握初中语文课程改革及其发展趋势的基础。

一、初中语文课程现状和课改趋势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一直占据着主导的地位,语文课程已明显落后于时代和社会对它的要求。具体表现为:哲学理念落后于现实,教材模式的单一,选择性差,缺乏常态下的语文教学实验;考试改革难以突破,背景环境不佳;仅重视教师作为教导主体的能动作用,而忽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作用。

社会的发展对我国初中语文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变革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显得十分的必要和迫切。在实施中学新课标的背景下,自主学习是时代的要求,因此,彻底改革教育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作用,让教育过程充满生机与活力,便成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使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所必须采取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教育改革措施。

二、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的重要体现形式,它立足于“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独立的学习者”,是伴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相关的领域中的变革产生的教学概念。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是对自己负责的学习,它是与浅谈学习方式相对立的一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对自己的学习活动的事先计划和安排,对自己实际学习活动的监察、评价和反馈,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调节、修正和控制。

在新课改下实行自主学习,是由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决定的,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更对素质教育和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三、初中语文自主学习模式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自主学习模式要顺利实施,必须要结合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l、树立自主观念

学习方式的转变意味着教育观念的变革,强调学习方式的改变不仅体现对学生的尊重,而且实现了教育的价值。自主学习意味着教师“教”的角色进行了转变,教师应当树立“自主”观念,把自主性思想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只有强化自身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更新教育观念,才能为实施自主学习教学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如有些中学的教师在讲课之前先要接受培训,其中一条内容既是“每节课讲授时间不能超过十分钟”,这就是培养教师自主意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强制手段。

2、激发学习动机

自主学习的个重要特征是学习者由内部或自我激发学习动机。由于学习动机的自我激发受设置的目标、自我技能、行为的结果、归因等的影响,因此在呈现学习任务时,教师要提供给学生具体的、能够完成的、近期的学习目标。如让学生知道近期可掌握多少语言知识,听说读写能力可达到何种水平等等,并逐渐教会学生自己来设置合适的目标和子目标。另外,要教会学生对自己的学习通过奖惩实施自我强化,同时增强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结合榜样的示范作用,并让学生在学习中经常体验到自己的进步。对成绩进步有困难的学生,老师可降低其学习目标的标准,并视情况给予鼓励。实践证明老师的信任对他们学习上取得点点进步是非常有用的,及时鼓励是激发这些学生学习动机增强的最有效的手段。

3、发挥引导作用

教育是教学双方共同完成的,学生的自主活动与教师的主导活动是一种教学现象的两个侧面,相辅相成,互动共进,因此自主学习不能没有教师的调控引导。教师提供教学机构制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安排,为学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及进度提供依据,指导学生科学、合理的自我组织规划,按计划学习。例如,为完成写作方面的训练,要督促学生养成记日记或周记的习惯,定期检查反馈。另外,为使学生自主学习能深入下去并学有成效,教师非常必要适时适当的提供一些方法和策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常见的一般性的语文自主学习策略包括复述、情景再现、利用心理表象、总结大意、列提纲、画示意图等。

4、强化学生参与意识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学的重点在“学”而不是在“教”,教师学问的灌输变为师生双向交流。学习状态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他律到自律,从被动到主动,从消极到积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长处,放手发动学生让学生独立思考,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作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就应该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情景类、小说类课文时,可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扮角色演短剧,然后让全班同学观看、评价、总结。既能使学生深刻体会人物内心活动,又能在师生互动中充分挖掘出了学生的潜能,同时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真正使学生主动性的学习发挥到极至。

5、构建多元化监控和评价体系

自我评价的学习效果优于依靠老师监控的学习。因此可以用让学生把学习情况进行自我纪录的方法来进行自我评价。但自主学习的评价,不应仅注重知识的获得,仅仅以考试成绩为参考,更重要的是关注学习过程;具体实施要增加后期改进和强化阶段。由于在自主学习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不断地进行着交流探讨,将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班级评价和教师评价有机结合,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将更有利于对学生的综合评价。

现代课程改革的总趋势篇7

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教材的版本逐渐增多,从“一纲一本”的国定制转变为“一标多本”的审定制,从中可以看出教材研究、编写方面的与时俱进,教材内容则始终坚持以“育人”为使命,同时又注重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注重对教材进行二次加工,通过取舍、增补、调序等方式,实现教材的最优化利用。

本期以“教材的发展与运用研究”为专题,从摘要:文章以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为例,通过对选文的仔细梳理可以发现学者们主要从历史教科书的编撰与比较研究的思路来进行;在研究内容方面则侧重于教科书的编写研究、教科书内容的选取研究以及教科书的比较分析研究这三个角度。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科书;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7—0005-03

历史教科书作为学校历史教育的最主要资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媒介,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今天,仔细梳理和分析相关文献,以掌握历史教科书的改革发展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刻的反思,以期对今后历史教科书的研究有所裨益。

一、历史教科书研究的主要内容

1.研究思路。

(1)寻求借鉴价值的研究思路。我国历史教科书从“一纲一本”的国定制到“一标多本”的审定制,经历了一个相当曲折的过程,回顾和总结它的发展历程,对研究和指导当前的历史新课程具有很强的启示作用,值得学习和借鉴。具有代表性的论文有陈志刚的《试论新课程历史教科书改革发展的方向》、杨弢的《新中国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史的得失及其对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启示》。

(2)研究发展的应然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于全球化的发展,历史教科书的发展应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如余孟孟的《高中历史教科书多样化发展趋势研究》何成刚的《历史教科书建设的几点思考——基于更宽广视野的分析》;二是基于历史教科书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说明在转型过程中本身应具有的特点。具有代表性的论文有朱煜,张连生的《从“教本”到“学本”——论历史教科书的改革和趋势》,杨军、万明钢的《从“化人”到“人化”20世纪课程价值取向演变探析》,王秀茹的《历史课程改革中人文主义价值取向的回归》,马璟芸的《从“教本”到“学本”——论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发展趋向》。

(3)比较研究的思路。在比较研究的思路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比较研究:一是中外历史教科书的比较研究,如:李稚勇的《中、美、日中学历史教科书结构比较研究》、李善梅的《中美历史课程改革之比较研究》;二是国内历史教科书的比较研究,其中包括同一版本历史教科书的比较研究,不同版本历史教科书的比较研究,大陆和香港、台湾的历史教科书的比较研究,如:黎昕的《93年人教版与03年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比较》,赵志明的《对人教版和岳麓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的比较研究》,李稚勇的《借鉴·继承·创新——关于中学历史教科书的比较研究》,张利娟的《当代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地区中学历史教科书结构研究》,李莉的《香港与内地初中中国历史教科书比较研究》。

2.具体研究内容的分层。

(1)我国历史教科书编写的探讨。关于历史教科书编写的探讨,主要是从以下几个视角进行讨论的:

第一,编者从自己的角度对教科书整体的设计思路、内容安排等方面进行阐述。如:张永军的《“细节”还是“体系”——对当前高中历史教科书编写的反思》陈其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介绍》黄牧航的《论中学历史教材的逻辑结构》。

第二,对某一版本或几个版本进行宏观比较研究。如:李虎的《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趋势研究——以人教版新旧版高中历史教课书变化为例》,赵志明的《对人教版和岳麓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的比较研究》。

第三,对具体某一课进行个案比较研究。如:王灵艳的《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历史教科书编写初探——以人教版和岳麓版“戊戌变法”为例》,李莎的《新课程不同版本高中历史实验教科书课文编撰的比较研究——以新文化运动为例》。

第四,从史学理念的角度分析。如:何成刚、高思超的《努力提升历史教科书编写的史学水平——新版高中历史教课书读后的一点感想》。

有的学者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对新体例表现出不同的见解,有的学者从史学的角度对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见解。虽然角度不同,但他们通过对历史教科书编写的反思和总结,指出了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不仅要反映历史学科的逻辑顺序,要依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兴趣,同时还应有利于教师教学的需要。

(2)历史教科书内容选择的探讨。

第一,就教科书内容应具有的特征、影响改革的因素等方面进行探讨,对改革历史教科书提出一些建议。如:冯一下的《试论历史教科书内容的选择与更新》,祁国栋的《浅谈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内容选择》。

第二,通过对教科书的选材、组织方式、呈现方式等方面的比较对教科书的整体内容进行研究。如:仇晓霞的《21世纪初国家课程标准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内容体系研究》,姚锦祥的《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评析》。

一方面,由于教科书内容的选择是一个复杂且多变的范畴,不同研究在方法、内容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他们都强调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熏陶与感染;另一方面,部分研究对新课程的教科书内容的编排形式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这就意味着相关研究还需进行深化与改进。

3.历史教科书教学方面的探讨。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强调教师如何更好地利用教材,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如:王德民的《论教师对历史教材的——再开发》,王映兰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析》,杜小军的《浅谈影响历史学科能力培养的因素——对历史教课书的新认识》,张洁的《关于新课改下历史教科书使用问题》。

从学生学习的视角主要强调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编排课程内容。如:颜智华的《教科书编写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浅议初中世界教材的改编问题》,朱煜、张连生的《从“教本”到“学本”——论历史教科书的改革和趋势》,马璟芸的《从“教本”到“学本”——论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发展趋向》,王德民《历史教材“转型”与课堂教学重建》,等等。

尽管研究者的研究角度和表述方式并不完全一致,但普遍认为历史教科书应该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去研究,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和主体性发展,促使课堂教学实现从“为知识而教学”到“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教学”的转变。

二、对我国历史教科书改革发展的反思

通过对这十年文献资料的认真梳理,不难发现,我国历史教科书的研究呈现出理论研究硕果累累、实践研究百花齐放、比较研究逐渐深入的发展状况。其内在的发展从过分突出工具性价值取向逐渐向人文性价值取向转变,更加注重构建有利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及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教科书。但我们也发现很多不足之处,如: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关注方面、中外历史联系方面、加强与最新史学研究成果的联系方面、历史教材开发和教学实际相联系方面等。这些都是我们在今后历史教科书研究方面需要注意的地方。

参考文献:

[1]陈志刚.试论新课程历史教科书改革发展的方向[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168-171.

[2]杨弢.新中国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史的得失及其对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启示[D].重庆师范大学,2007.

[3]余孟孟.高中历史教科书多样化发展趋势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第22卷(8):64-66.

[4]朱煜,张连生.从“教本”到“学本”论历史教科书的改革和趋势[J].历史教学,2003,(2):22-26.

[5]李智勇.中、美、日中学历史教科书结构比较研究[J].课程教材,2003,(1):53-57.

[6]黄牧航.论中学历史教材的逻辑结构[J].历史教学,2003(3):9-14.

[7]黎昕.93年人教版与03年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比较——以《鸦片战争》一课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2011.

[8]陈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介绍[J].历史教学,2004,(2):50-53.

[9]张永军.“细节”还是“体系”——对当前高中历史教科书编写的反思[J].教育与管理,2008,(28):70-71.

[10]何成刚,高思超.努力提升历史教科书编写的史学水平——新版高中历史教科书读后感的一点感想[J].历史教学,2006,(2):57-58.

[11]冯一下.试论历史教科书内容的选择与更新[J].历史教学,2004,(10):43-45.

[12]祁国栋.浅谈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内容选择[J].新课程研究(上旬),2010,(2):29-30.

现代课程改革的总趋势篇8

关键词:体育教育;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项;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2-0435-02

1.国外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现状

美国共有1400所四年制大学,其中有700所设有体育院(系),在美国没有专门的体育学院。教练员、运动员、体育教师等一系列优秀的体育工作者都是来自于这种综合性的大学。

汪鸽,潘宪民对美国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进行了概括与论述:①重视公共基础课;②自然学科的课程内容的比例大;③重视理论课程。

日本与美国的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与模式十分相像,如,课程数量多,分类细;重视理论的学习与掌握等,不过日本的课程设置基本上局限在体育领域内,与卫生紧密结合。

英国与美国一样都没有单一的体育大学或体育学院,体育方面的人才同样都是综合性的大学培育出来的,并且都是特变重视理论犯贱的学习研究;在学科设置中,还兼顾了边缘学科,并且在课程开设上对儿童和残疾惹你与给予了一定的地位。

2.国内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及田径课程研究现状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研究的深入,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也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

马毅、张绍礼等在对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内容的课程设置上认为,①应加强学生基础理论的教育,基础理论知识稳定,不易随时间发生变化,有助于学生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更好的发展其智能,从而才能在指导实践学习中更加的游刃有余;②建立综合化的课程结构,注重文理渗透、学科交叉,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并且注重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③重视人文学科的课程设置,有助于学生内涵素养的修养,对于建设高素质人才具有重大的意义;④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使课程内容更具科学化,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结构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龚德贵、黄阵等查阅并总结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历次修订教学计划的经验,借鉴国外学者们的研究成果,整理出我国高等体育院系课程体系改革思路:(1)目标的构建,准确定位课程培养目标,并制定与之相符的培养规格,促进学生多方面知识、技能的全面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2)纵观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结构的变化,分析出教学计划在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其总体趋势为:①课程总门数不断增加;②学科与术科比例趋于合理;③选修课时数大幅增加,必修课时数有所下降;④课程的设置情况与培养目标联系日渐密切。同时也提出了课程设置的不足之处:①课程设置单一,公共必修课与专业必修课学时比例不协调,前者偏少,后者过多,容易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的问题;②选修课不足,有碍于学生选修的自由度;③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建设部完善。并提出改革的建议,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师资队伍的水平。

黄汉升、季克异同样也是对我国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总结出课程设置的主要特征:(1)更新观念:①人才的培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②改变单一的培养模式,因材施教。③教学内容方面,突出其健身保健的功能;(2)优化课程结构,合理分配学时,促进必修课与选修课、限选课与任选课、学科与术科比例的协调发展;(3)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区的情况,灵活多样的开设主干课程,使课程设置更具有弹性等。

邢其年、牟艳等对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培养目标和课程的设置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了其存在的问题,与上述问题基本一致,可分为三点:(1)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相脱节;(2)课程设置的学科范围呈现出基础学科覆盖面狭窄的状况;(3)必修课与选修课、理论课与术科的比例不合理。并提出课程设置改革的设想,增加选修课学时,合理设置必修课程,协调学科与术科、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适当的增大选修课与学科的比例,压缩必修课与术科的学时时数。

由此看出,国内外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已形成规模,全国各级体育院校已着手对课程体系进行大刀阔斧的整改,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也逐渐展开,各门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目前国内学者对田径课程改革方面也在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周晓梅、王海在对普通高校田径选修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目前田径课日渐受到冷落,与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教学目标不一致,指出其存在的问题:①教学内容太过乏味,;②教学模式、方法等过于陈旧;③考核方法单一;以上三点都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提出了促进田径选修课发展的建议:(1)建立全新的田径课程体系:①建立以健身为主的田径课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田径教材,增加其趣味性、娱乐性和实效性②使田径课与游戏、球类项目相结合,从而改变田径课枯燥乏味的状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③建立能够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以及对学生学习态度等方面的评价体系,是使考核体系更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和主体性。(2)增强田径专项理论和健身理论的教学力度,突出田径运动的健身功能;(3)增强教师的业务学习能力,更新教师思想观念;(4)促进田径运动的发展,提高学校田径运动的水平。

孙川认为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对目前田径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认为田径不受学生青睐的原因主要有:田径课的组织形式过于单调,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只重视田径运动项目技术动作的教学,突出其竞技性,不能充分发挥其健身价值,田径课程没有活力,无法吸引学生参与田径学习的身心需求。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理论,提出国内田径教学改革的措施,同样也是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入手,通过趣味课堂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兴趣。

现代课程改革的总趋势篇9

[关键词]语文教学新课标教学特点发展趋势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大潮,新课标披着新的世纪的霞光走进我们的生活。新课标的提出无疑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天地吹来了一股清新的春风,给我们的语文教师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新课标的实施给课堂教学改革带来了崭新的变化,但要真正的构建一个自主、合作、探究、开放的课堂,我们必须抛弃那些陈旧的、不合理的、束缚课堂教学手脚的东西,使每个人都有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让课堂教学如沐春风,不断改革教学模式,稳步向前发展。

一、语文教学的改革成果

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任务是通过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教会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形成扎实的基本功,进而内化为学生的良好素质,成为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

新时期语文教学改革可以说是百花齐放,新思维、新教法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钱梦龙的“三为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教学思想,于漪的“三观”(学生观、兴趣观、整体观)教学思想,魏书生的“三系统”(计划系统、检查系统、反馈系统)教学思想及“知识树”教学法等,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某些范围乃至全国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对目前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来说,还是很难摆脱教师难教、学生难学、考试难考、成绩滑坡的瓶颈。

语文教学的整体状况虽不能说完全是多少年一个样,但基本上没有什么新的重大的突破,难教、难学、难考、难提高已经成了目前语文教学的主要制约因素。古人言: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也就是说要打开制约的瓶颈就必须深入了解语文教学的特点才能掌握其发展趋势,才能作用于语文教学。

二、语文教学的特点

1.语文学科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仅“语文”一词的概念,就争论了几十年,究竟是“语言文字”还是“语言文学”、“语言文化”,或是“说出来的是语言,写出来的是文章”?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难以定论,因而直到目前,《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对“语文”的解释还是多义项的。《辞海》竟然没有这个词。由于这个概念本身的不确定性,也就给语文学科的内容和范围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学科的对象不确定,学科的学习教学乃至考核当然也就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现实问题还不在于对中学语文教学要求的界定,而在于语文教学必须瞄准高考、中考,因为招生考试带有选拔性,容不得你仅仅停留在水平合格的基点上。既是选拔,就须高要求,要求一提高就没有个准了。在这种情形下,教与学可以说就是无止境的,师生一门心思都用在应付考试上,欲速不达、煮夹生饭的情况就势所难免,语文的学和教也就愈显得难乎其难。

2.语文学习具有很长的周期性,因而语文教学难有短期效应

数理化等学科体系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具有纵向性,即它们总是具有一个由浅入深、由下而上的鱼贯性、递进性,好像链条似的一环套住一环地向高深发展,缺少其中的一环,往往就不能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因此学习这些学科基本上是采取纵向切割的步骤进行的。语文学科的体系则是属于交叉并列型的,具有密切难分的横向性、平面性,它没有明显的一环套一环的链条,因而语文学习很难采取纵向切割的办法,而只能采取螺旋式,需要有一个相对循环、“潜滋暗长”的进程。语文学习必须靠勤奋、靠积累、靠多读多写,靠“铁杵磨成针”的功夫,才能有所建设。

三、语文教学发展趋势

教学改革作为教育实践的运动形式,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动态过程。根据上文的分析,语文教学的根本出路在于教学改革。无论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来说,还是从人的发展要求来看,作为实现基础教育目的重要途径之一的中学语文教育,必须适应21世纪发展的要求,为培养合格的建设人才服务。那么,面向新世纪,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如何呢?

发展趋势之一:由“应试教育”向全面提高“语文素质教育”转轨。

在巩固“普九”成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全面提高中学生语文素质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研究的主要内容:一是解决推行语文素质教育中的困惑,即“语文的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界定、语文素质教育与课程设置以及课型结构的矛盾、语文素质教育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意向的确定性和教学操作的可调控性的矛盾、语文素质教育中的教学评估和教学效果量化测定间的矛盾”四大困惑;二是确立语文素质教育中的原则,即“面向全体与重视个性发展并重、促进学生全面整体发展、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强调学会学习和语文教育活动应具开放性”五大原则;三是改革现行教材的体系和结构。

发展趋势之二:在语文教学中突出当代意识。

这里所说的当代是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新时期,从发展趋势看,应是世纪之交的新时代,它具有立足当代不同于前代的新质,理由有四:第一,原有的语文教学中不科学的内容,有待用当代意识重新加以辨识。比如中学语文教学中对人物形象分析采用公式化、简单化、标签化的方法及传统语文教育模式采用“一律化”、“齐步走”出现优秀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的现象等。第二,新的科学理论研究成果需要引进到语文教学领域。我们可以引进“接受美学”来研究教材中文学作品的欣赏,借以强化教学中的美学意识。第三,新生代的当代意识要加以建塑。教育面临世纪之交,要培养具有独立性、科学性、开放性和创造性的中华一代新人,必须以建塑他们的当代意识为前提。诸如培养科学意识、民主意识、独立意识、竞争意识等等。

发展趋势之三:语文教学结构的各要素得到科学优化。

语文教学是一个多因素构成的系统,是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多种要素的组合。语文教学改革结构的科学化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十几年来的语文教学改革大多侧重于教学方法的修改,基本属于形式的范畴,观念和教学内容并没有突破性的进展。今后语文教学改革将会突破以往的惯性,实现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的系统优化,研究出新的教学结构模式,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发展趋势之四:对语文教师的素质要求会更高。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在记述教师队伍建设时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这里指出了教师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除了具备教师共性素质之外,还应具有语文学科教师特殊的素质,那就是高超的组织管理水平和自我调控能力以及写一手规范美观的汉字、练就一手漂亮的文章和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并以此熏陶、影响学生,提高学生的素质。

总之,语文课程作为语文教学的基础要素,集中具体地体现了一定的语文教育教学目标。语文课程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反过来,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有利于语文课程的发展,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所以,要改变中学语文教学现状,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是必须通过相关部门领导、广大师生、众多的研究人员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王松泉.谈语文新课标的创新与突破.语文建设,2003,(4).

[2]张伟忠.自主、合作、探索一种全新的语文教学理念.语文建设,2003,(3).

[3]冯军;初中语文教学方式变革浅谈[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17):75.

现代课程改革的总趋势篇10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不仅限定在专业技能上,尤其是初中的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是身体成长、丰富知识,提高适应社会能力,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拓展训练则以学生体验式学习为主,根据体验者的特点精心设计内容,让体验者在解决问题和挑战困难的参与过程中体验其中的道理。这种体验式的运动形式是现代人和现代组织追求的全新的学习方法,是一种新型培训教育模式,它是在传统体育教育的基础上提炼出来补充体育教学的。

关键词拓展训练初中体育教学可行性

拓展训练则以学生体验式学习为主,主要利用自然环境和有效资源,根据体验者的特点精心设计内容,让体验者在解决问题和挑战困难的参与过程中体验其中的道理,让体验者锻炼自己、提高能力,是在传统体育教育的基础上提炼出来补充体育教学的。

一、拓展训练的内涵及基本内容

拓展训练的概念,是由outwardbound意译出来的,还叫“户外体验式培训”等。拓展训练主要是利用自然环境以及有效资源,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精心设计训练项目,在解决问题、挑战困难的过程中,激发个人潜能,增强团队活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从而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训练目的,是现代人和现代组织全新的学习方法,是适应社会发展的一种新型培训教育模式。

拓展训练项目包括:场地、野外和水上三部分。具体为:破冰类项目、沟通类项目、团队协作项目、个人挑战类项目。这些项目主要用于团队刚开始组建期,活跃团队氛围,拉近同学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信任与被信任的感觉,是团队具有良好凝聚力的必要基础;在团队中,角色不能趋同,要各具特点,认同差异的存在。

二、拓展训练的基本流程

拓展训练的一般遵循的流程为:引导、体验、感悟、总结、分享。

引导是教师带领学生进入基本课程的前置部分,可为后面体验感悟奠定基础,训练的进行要以身体活动为基础,这就要求组织者根据将要进行的项目内容设定热身活动,且要注意把握各关节充分舒展,有主有副的原则,带领学员达到某种教学情景。

体验是拓展训练的第二个阶段,此阶段教师是旁观者,纵观全局的人,随时纠正学生的误区,而学生自己亲身体验、感受,从自己的直接经验中得到提高。学生在感受活动的乐趣、新鲜和刺激的同时,挑战预设的各个难题,产生身体、心理、情绪以及精神的各种体验。

感悟是体验结束时教师组织学生总结完成情况,根据挑战项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项目本身体现的功能引导学生回顾。让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要对自己和同伴经历过的事情有所感悟,并时刻监控学生讨论的话题,如果发现偏离、走向负面或起了争执,教师要及时的引导让学生感悟课程带给的震撼,从而从心理上提高自己。

总结是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并及时的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帮助学生从具体体验的肤浅认识上升到理论高度,导出自我管理、团队协作、沟通技巧等理论和原理。要注意多与现实社会结合,以便学生能够将培训中的收获迁移到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凝聚力量。

分享是通过培训师的引导,让学员回顾课程,感悟心得。这一部分在拓展训练教学中是比较重要的因为这是一个由思想转变为行为的过程。

三、初中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的重要性

(一)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和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教育事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体育教育也不断进行改革,以满足建设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教育部颁发新的课程标准仍然把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尊重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突出让学生在快乐中进行体育练习,使学生身心健康良好发展,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因此,学校体育教育应朝着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突出健康的方向发展,注重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加强体育教学手段、方法改革,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注意学生学习中的情感、行为、态度,促进学生终身体育的形成。可见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是符合了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体育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拓展训练是一种现代人们培训的一段方式,把它融入到初中体育教学不仅可以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方法,为体育教学注入新的血液。还顺应了时代的发展需要和人们的兴趣需要。

(二)符合现代课程改革理念,丰富体育课程内容

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虽然体育课程进行了许多改革,但是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仍占有很大比例。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主要是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学习,学生没有自己的自由,虽然喜欢体育运动,但由于体育课限制太多,又缺乏趣味性,导致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现代教育追求素质教育,教师只给予适时的启发和诱导。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拓展训练正符合现代课改理念。拓展训练引进体育教学是现代体育教育向素质教育发展的趋势,迎合了现代体育课改的需要,丰富了体育教学方法、手段,将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有利于体验式教学方式进入校园,将有利于加快传统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改变。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经济发展的全球化,科学技术顶尖化,人才竞争更日趋激烈。我国处在关键阶段,要加强教育事业发展,体育教育更不容忽视。将拓展训练融入学校体育教学符合我国体育教育发展趋势,是符合体育课程改革方向,顺应时代要求的。

参考文献:

[1]田海涛.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开展拓展训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