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传统文化关于孝道的心得十篇传统文化关于孝道的心得十篇

传统文化关于孝道的心得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13:52

传统文化关于孝道的心得篇1

[关键词]传统文化;孝文化;研究;影响;发扬

孝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自古以来就对“忠孝”特别重视。孝文化具有非常顽强的生命力,伴随着我国历史的演进,孝文化不断被继承和发展。现今社会,人们对孝文化等传统文化的研究逐渐增多,通过对传统孝文化的分析和研究,深入发掘孝文化的现代价值,使得传统的孝文化很好地促进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的孝文化

我国一直以来注重“家国同构”,在这种环境之下,孝文化在我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传承。在经济全球化发展和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当代背景下,我国的传统文化再次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也就要求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孝文化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了解和认识。

(一)古代孝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是一种伦理文化,它为我国农耕文明和封建社会处理、调整各种关系提供了相应的规范标准。伴随着孝文化的不断发展,孝文化逐渐的系统化、稳定化,“养亲”“敬亲”“顺亲”“荣亲”“祭亲”“念亲”等逐渐成为孝文化丰富的内涵。从自发阶段到自觉阶段,孝文化在“家国同构”的政治大背景下,逐渐形成了其鲜明的特征。孝文化是建立在血缘情感上的文化,具有血缘原始性;孝文化规定了父子君臣之间的伦理纲常,具有伦理政治性;《孝经》《二十四孝》等对不同的社会阶层所应该履行的行孝义务做了具体的规定,具有普遍义务性;孝文化的普遍性,使得它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传播,发挥着良好的教化功能,具有实践教育性。

(二)历代对孝文化的重视和倡导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经历了先秦时期的雏形、汉代的政治化、魏晋隋唐的弱化、宋明的系统化、新文化运动的反思,总的来看,由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孝文化逐渐的系统化、理论化、愚昧化和绝对化[1]。先秦时期处于孝文化的雏形时期,在这个时期孝文化还没有形成具体的理论,只是儒家思想中包含了“孝”的一些内容而已。汉朝建立之后,统治者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孝治天下”等治国理念,将先秦尚处于雏形阶段的孝道予以实践,孝文化逐渐具有了政治色彩。汉代大一统时期的形成,为孝文化的实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孝文化的教化作用得到了很好的发挥。但是这个时代的孝文化,对后世产生的影响既有积极方面的,也有消极方面的。例如,“父母在,不远游”在很大程度上就对人的自由形成束缚。魏晋隋唐时期的孝文化,从整体来看并未发生太大的变化。此时,佛教的传入、道教的兴盛,对孝文化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但是统治者依旧重视孝文化,到了隋唐时期,一方面由于统治者对佛教的推崇和佛教的广泛流传,另一方面由于唐朝民族大融合的影响,孝文化的地位有所下降。宋明时期,我国的封建社会逐渐走向衰弱,孝文化逐渐的系统化和完备化。由于受到政治思想的影响,孝文化虽然有积极的发展,但消极方面也逐渐加强。例如程朱理学提倡的“三纲五常”,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使得愚忠、愚孝逐渐的普遍化。辛亥革命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为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这一时期人们对传统的思想文化进行大规模的反思,一方面批判孝文化的愚昧性,另一方面批判封建的伦理纲常,这些都为自由平等、民主科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2]。

(三)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孝”

元素殷商时期,卜辞中的“爻”字,是对孝的一种最早的定义,虽然这个时期的孝道并没有系统化,但是人们在观念上已经有了孝的意识。《论语》中有关于孔子对“孝”的见解:“三年无改父之道,可谓孝。”“弟子入则孝,出则悌”是《弟子规》对孝的解释。《孝经》是我国古代对孝文化详细阐述的著作,书中对“孝”深入细致的叙述,为人们理解认识孝文化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准则。“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孟子对孝的观点和见解,在性善论当中,孟子对孝文化有具体的阐述,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孝文化蒙上了一层政治色彩,为后来“以孝治天下”局面的出现奠定了理论基础。传统文化中具有丰富的孝元素,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孝文化也逐渐成型。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文化的作用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它经过历史的积淀成为人们普遍认知的伦理道德和社会精神。不论对于传统社会还是对于现代社会,孝文化都在塑造个人、约束家庭以及引导社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孝文化对社会的引导作用

随着中国的不断强大,西方国家逐渐加强对我国的文化渗透,另一方面为了解决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我们需要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建设,使得人们在正确的意识形态下,用正确的价值观念服务社会,孝文化的弘扬,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等传统的孝文化观念,在现代社会中的使用能够引导养成敬老爱老的习惯,从而促进良好和谐的社会关系的建立,增强社会的稳定性。发挥岳飞以及董永等孝子的榜样作用,引导社会大众向名人学习,使得我国的民族精神能够很好弘扬。自古以来,我国崇尚“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理念,孝文化的核心就是“爱”,利用孝文化能够培养人们热爱自然的意识,帮助人们树立生态和谐的观念,从而促进人与大自然之间矛盾的缓解。

(二)孝文化对家庭的约束作用

伴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孝文化的落实现状令人堪忧。我们知道,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单位,家庭的融洽与和谐对于生产生活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极其重要。孝文化在对家庭的约束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1.在亲子关系方面当今社会关于父母被子女遗弃、子女拒绝赡养老人的现象非常多,同时父母由于各种原因丢弃子女的现象也同样普遍,这种情况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孝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缺失造成的,因为孝文化强调感恩,孝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能够培养人们学会感恩,从而协和亲子关系。[3]2.在夫妻关系方面我们知道,其实夫妻双方之间并没有血缘关系,不过正是这种不具血缘的关系构成了家庭关系的核心内容,孝文化在夫妻关系中能够起到和睦夫妻、增进情感沟通等作用,从而进一步促进和谐融洽的夫妻关系的建立和发展。3.在婆媳关系方面作为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的派生关系,婆媳关系一直以来在家庭关系中备受人们的重视,由于婆媳关系的特殊性,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思想的解放,妇女的地位逐渐提高,婆媳矛盾逐渐升级,我们知道孝文化中的感恩元素对于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孝文化对于婆媳关系的处理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婆婆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嫁过来的媳妇,另一方面媳妇要理解婆婆们的辛苦,爱屋及乌,像对待自己父母那样对待老公的父母,这样婆媳之间的矛盾就会逐渐淡化,从而建立融洽的婆媳关系。孝文化对于家庭的约束作用,很好地体现在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婆媳关系等家庭关系方面,发挥孝文化的重要作用,构建和谐融洽的家庭关系。

(三)孝文化对个人的塑造作用

与西方的社会道德观不同,我国的社会道德与人身心具有紧密的联系,孝文化经历了起源、形成和发展的阶段,逐渐地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的基本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在规范个人行为、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对“孝”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和阐述,“能养”(养活父母)、“弗辱”(不让父母感到耻辱)、“尊亲”(尊重父母)———这是对行孝的三个要求,这三个层面的要求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规范的标准,让人的行为无论是从行为方面,还是从言语情绪方面,都能够达到“和谐”,从而进一步使得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为个人性格的塑造奠定坚实的基础。人们在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当中,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德行以及品行方面,按照社会道德标准对自己进行要求,这就有利于人德行的塑造[4]。人们从性格和德行等方面不断地完善自己,将有利于促进人的身体和心理达到和谐的状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将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发扬光大

(一)以孝敬规范家庭成员行为

孝文化强调感恩,家庭成员具有一定程度的复杂性,它是由具有血缘关系的人和不具有血缘关系的人共同构成,当复杂的多元化的家庭成员共处一室之时,难免会产生矛盾和纠纷,对于这些矛盾和纠纷的处理,我们需要有相应的规定和准则进行约束和规范。传统孝文化中所倡导的“三从四德”,虽然具有一定的规范性,但是这种规范性是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我们应该发挥孝文化中的感恩元素,用符合现代化建设的孝文化对家庭成员的行为进行规范,避免不孝、愚忠以及愚孝等现象的出现。

(二)以孝敬促成良好人际关系

现如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弊端逐渐显现,另外,由于深受西方思想观念的影响,物质至上的现象渐趋普遍化,人与人之间关系渐趋物质化。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提倡互尊互爱,因此,加强孝文化的宣传和学习,为人们的社会人际关系注入新的活力,让人们在人际关系当中感受到爱的存在,促进人与人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这样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利益矛盾等的产生,从而用孝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以孝敬形成社会行为示范作用

当今社会长幼、家庭等矛盾突出,我们可以通过“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活动,引起人们对孝文化的重视和学习,让人们加深对我国孝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促进社会大众正确孝道观念的树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当中,发挥孝文化的教化功能,发挥模范榜样的示范作用,用孝文化对人们的社会行为和道德行为进行规范,从而形成互帮互助、和谐友好的社会氛围[5]。

(四)以孝敬构建和谐社会

利用孝文化促进和谐融洽的亲子关系、夫妻关系以及婆媳关系等家庭关系的建立,利用孝文化对个人进行塑造,利用孝文化对社会进行引导,以达到家庭成员行为的规范、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以及社会行为的示范的效果。发挥传统文化中孝文化的重要作用,用孝敬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从而加强对社会行为和道德的规范,营造和谐友爱、团结互助的氛围,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化解,从而推动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余玉花,张秀红.论孝文化的现代价值[J].伦理学研究,2007,(2).

[2]李翔.试论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历史变迁及其价值[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0,(5).

[3]张洪玲.家庭养老的孝文化透视———试论孝文化与家庭养老的“本原关系”[J].社会工作,2007,(2).

[4]韩文根.中国传统孝文化在青少年德育中的作用———由青少年孝道缺失引发的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11,(6).

传统文化关于孝道的心得篇2

孝道贯百代,上下五千年。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据史料记载,孝道文化萌芽于父系氏族社会,于西周正式形成。《周易•序卦传》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在“三德三行”(至德、敏德、孝德、学孝行、学友行、学顺行)思想的指导下,“孝”成为西周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伦理价值观念。孔子继承了商周的伦理思想,强调“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仁、义、礼、智,孝、悌、忠、信。汉代的朱熹在继承儒家传统思想的基础上,将佛道思想有效的吸收融合,系统地提出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德规范[7]。由此可见,孝道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百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与核心价值观。孝道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养亲敬亲尊亲、生育后代、推恩及人、忠孝两全等思想在孝道文化中得到了集中体现,“爱敬忠顺”是孝道文化的鲜明特征。爱敬之于家庭,忠顺之于社会[8]。“爱敬”强调不仅要让父母老有所依,从物质条件上养活父母,使他们吃穿不愁,还要让他们老有所乐,心情舒畅地度过晚年生活。“忠顺”将孝道扩展到整个社会。从最初孝道的引申含义来讲,“忠顺”突出了弥足珍贵的民主管理思想,然而在封建社会中,“忠顺”逐渐为统治阶级利用,成为其驾驭统治人民的有利工具,精神内涵逐渐发生异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如今“忠顺”倡导的是要善待他人、社会和大自然,促进人、社会和大自然的健康、和谐发展,这对构建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富有参考价值。

二、传统孝道文化对感恩教育的价值

孝道是中华民族尊奉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人伦道德的基础,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大力弘扬传统孝道文化对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具有重要意义。1.传统孝道文化体现了养亲敬亲尊亲的思想,使感恩教育更具有亲和力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生育国策,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许多家庭逐渐形成了“421”结构,家庭结构的小型化造成了一个孩子要负担起两对父母和四对祖父母的格局,年轻人养老负担逐渐加重。基于现实的压力,一些年轻人的孝道观念受到了严峻挑战,越发迫切需要我们重拾孝道。孝道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是感恩的根本体现。曾参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由此可见,用孝道文化来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有其肥沃的文化土壤,更具有亲和力[9]。行孝道除了应满足长辈们的物质需要外,还要更加注重其精神需求,只有这样,年老的长辈们才不会觉得因为衰老而没有生活保障,他们的心灵才不会孤独和空虚,我们的家庭才会和谐。2.传统孝道文化体现了博爱的思想,使感恩教育更富有感召力孝道除包含“养亲敬亲尊亲”外,还强调“推恩”。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其意就是在人与人相处中,应当推恩及人,使孝道得以升华,以求达到博爱的境界[10]。博爱思想所憧憬的是一个高度和谐的理想社会。不同家庭、不同教育背景、不同生活习惯的学生在一起学习和生活,不同阅历、不同角度、不同知识背景的师生在一起接触和交流,发生一些观念冲突或摩擦不可避免,但是只要大家相互理解,相互关心,以博爱求理解,以博爱求支持,哪怕陌生人的一个眼神,一次抬眉,一个点头,都会让我们心中漾满甜蜜;哪怕同事的一个微笑,一句鼓励,一声关怀,都会让我们梦里充满美好。3.传统孝道文化体现了生命教育的思想,使感恩教育更具有说服力在传统孝道文化中虽然没有生命教育的概念,但无论是“孝”字中的意蕴还是孝道教育,无不鼓励着我们要关注人的价值、关怀人的生命[11]。然而当代大学生对生命的漠视现象令人担忧。“富士康”集团的“十连跳”事件,中山大学博士论文未写好跳楼自杀事件,等等,无不震撼着我们的眼睛,触动着我们的心灵。“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是孝子的第一件要事。传统孝道文化激励着大学生要培养自尊自爱精神,明白珍惜生命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顺,这是对大学生最好的感恩教育。

三、大学生感恩教育缺失表现及其原因分析

社会处于变革时期,随着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到来导致大学生主体意识不断膨胀。传统文化所构建的意识世界受到了严峻挑战。大学生忽视周围家人、朋友、师长对自己的关爱,专注于自己的世界中,屡见不鲜[6]。1.大学生感恩教育缺失的表现(1)家庭生活漠视亲情。儿童是祖国未来的花朵,应当精心培养。但是长辈们爱幼的本能,使得一些孩子基本上没有接触艰苦环境的锻炼和熏陶,加之父母的娇宠和溺爱,导致部分大学生从小就不懂得生活的来之不易,许多人形成了把父母长辈的照顾视为理所当然,而不知回报的心理。山西长治上党老区一位“无奈的老农”在痛陈儿子不知感恩时感慨道:“不知在大学里除了学习文化,还能否学到良心?”从近年来媒体对此类新闻的报道来看,这种现象绝非个别。(2)人际交往漠视友情。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人际关系网中,每个人的成长也都离不开人际交往。由于受自我中心思想、自我封闭、社会功利和猜疑妒忌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在与别人沟通时很少在意别人的感受,也不懂得换位思考。在与别人相处时,缺乏理解、宽容和合作,遇事容易斤斤计较,容易发生冲突。从清华大学朱令被舍友投毒,到云南大学马加爵用铁锤敲死舍友,再到最近刚刚发生的复旦大学林某投毒杀死舍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名学生因口角捅死舍友等事件,那一颗颗漠视友情的心,震惊的不仅仅是社会和他们的家人,更是我们每个人的心灵。(3)学校生活漠视恩情。“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给他人提供帮助的人需要的仅仅是精神上的认可与理解,而不是回报。但是如果好心人的一片热心换来的是冷漠,那无疑会令人寒心,从此社会上可能会少一个热心人。在感恩意识缺失的今天,发生在我们身边漠视恩情的案例还少吗?有些学生把尊敬老师当成了达到目的的手段,在学校时对老师尊重有加,一旦毕业跟老师形同陌路;有些学生通过社会资助完成学业,然而当他们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时,再去资助别人的寥寥无几。2.大学生感恩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1)传统孝道文化在历史传承上的脱节[12]。传统孝道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一部分,是一笔巨大的文化遗产。对于这样一笔文化遗产,长期以来历史上是高度重视甚至无限拔高的。如《孝经》把孝确立为“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的最高原则。但是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特别是在十年“”中,片面否定传统文化思想,让沉淀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伦理道德规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践踏和摧残,家庭文化的政治化倾向造成了中国传统家庭由重视孝道向片面否定孝道转变,导致社会人情冷漠、家庭观念不强,社会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家庭文化中的仁爱美德被不断削弱、消失。历来广泛倡导的感恩思想在如此不利环境中无法得到有效继承和发扬,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来说更是如此。(2)社会功利化的驱使。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一方面传统的伦理道德体系讲求知恩图报,修身立德。但现实生活中,由于利益的驱使,造成了部分大学生过分追求物质利益的最大化和自我需求的满足,而忽视了彼此之间的心灵沟通和情感交流,使人与人的交往更多带有庸俗的功利色彩。在这种环境下,大学生难免受到社会功利思想的影响,在个人成长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有些大学生对利益的过分追求,迫使自己丧失了心灵的激荡和升华,感恩更是无从谈起。(3)代际关系的转变和代沟问题的加剧。现代社会打破了传统家庭的稳定性,使得代际关系发生了转变。特别是年轻一代大规模涌向城市,与年老一代城乡分居的现实,加剧了代际之间的冲突,扩大了代沟。在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下,年轻夫妇既要背负事业和自身小家庭的负担,又要以笑脸展示于4位老人面前,如此种种令他们身心疲惫,往往使他们忽视尽孝。而父母养子防老的心态较重,对子女能否“行孝道”有着较高的要求。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就要求子女不仅要在物质上瞻养父母,而且要在精神上尊敬父母。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很大一部分人已经能实现“经济上尽孝”,但也有一部分人出现了尽孝方式上的偏差,认为钱能解决一切,忽视了老人的内心需求。(4)家庭和学校教育的错位。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父母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逐渐养成了孩子养尊处优的习惯;怕孩子吃亏,慢慢培养了孩子自私的心理。学校教育中注重把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而忽略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加之学校缺乏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有效引导,导致大学生感恩意识弱化和湮灭。因此,“造就”了一批以自我为中心的大学生。他们不知国家和社会的培育之恩,不知集体的扶助之恩,更不知父母的养育之恩。

四、以传统孝道文化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途径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精神实质使得其在大学生感恩教育中更具活力,同时大学生感恩教育又是传播传统孝道文化的重要渠道。以传统孝道教育为工作切入点,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新途径,符合大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和感恩意识的形成过程,也真正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1.在传承传统孝道文化精髓中加强感恩教育中国传统孝道文化是一个复合概念,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既有文化理念,又有制度礼仪,既有精华,又有糟粕。为此,当我们以传统孝道为切入点,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时,必须对传统孝道文化进行一些重新解读和有效梳理,提取其中精华,并结合新形势下感恩教育的新要求进行重新诠释,进而在继承中加强感恩教育。一是要注重吸收孝道文化精华,主动接受传统文化熏陶,从感恩认知、感恩情感、感恩行为和感恩习惯4个方面逐步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提升道德修养;二是注重吸收习俗文化中“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光荣传统。例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以及被国内普遍认同的“母亲节、父亲节”等“洋节日”都是优秀习俗文化的体现,社会对这种节日的需求,正体现了我们对“养亲、敬亲、尊亲”“知恩、识恩、感恩”的渴望。2.在拓展传统孝道文化载体中加强感恩教育“五四”新文化运动特别是十年“”中,“孝道文化”被主观地框定在“政治教育”范畴,在德育理论、德育实践中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13]。因此,在崇尚“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今天,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吸取古代德育教育的成功经验,以现代教育管理理念和传统孝道文化为平台,重构学校德育教育新体系,探索校本德育新途径。一是实施“孝道与感恩教育进课堂”计划。在《思想道德理论与法律基础》等必修课和其它选修课课程中开展孝道与感恩教育,实现学校德育教育与孝道教育的对接。二是实施“孝道文化特色校园创建”计划。在学校适当之处建立一些亭台楼阁、雕刻等具有孝道文化特色的“艺术景点”,在图书馆、教学楼楼廊墙壁两侧等地尽可能镶嵌上孝道文化有关的名言警句或绘画等作品,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孝道文化的感染和熏陶。三是实施“五个感恩”计划,即定期围绕孝道和感恩教育主题开展感恩党、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同学系列活动,通过主题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感恩意识,通过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民族传统的真谛。3.在构建传统孝道文化教育长效机制中加强感恩教育德育教育既是一个复合工程,也是一次全民总动员的过程,感恩教育只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一部分,而传统孝道文化教育也仅仅是感恩教育的一个视角。新形势下,如何引导大学生识恩、知恩、报恩,需要不断丰富传统孝道文化载体,着力构建“四位一体”的感恩文化长效机制。一是构建“明德育人”长效机制。要使学生“明德”,家庭、学校、社会各自承担着自身的作用和功能。家庭要以亲情为纽带,注重学生习惯养成和道德的启蒙教育;学校要以改革评价体系为切入点,注重知与行的有机结合;社会则要以给予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为突破口,注重环境育人、氛围育人。二是构建“教书育人”长效机制。要把感恩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着力使之“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让学生亲临其境,感同身受。三是构建“管理育人”长效机制。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各级管理工作者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对学生言传身教,以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以高尚的情操感染学生,以模范的行动带动学生,以出色的工作影响学生,齐心协力推进感恩文化建设。四是构建“服务育人”长效机制。要把握好每一个服务环节,做好每一个服务细节,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学习和生活上的各种困难,营造出浓厚的“怀、大承担、大责任”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享受学校各项服务的过程中感受感恩文化的熏陶,让学生在弘扬优良传统孝道文化的过程中让崇尚感恩之风盛行。

传统文化关于孝道的心得篇3

【关键词】孝文化;现代价值;困境;现代传承

一、传统孝文化的现代价值

传统孝文化是中国儒家伦理道德的基石,是千百年来中国人完善人格修养,维系家庭和睦、社会稳定的重要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近年来,在全球化、信息化、科技化浪潮的影响下,在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的环境中,物质文明、技术主义和享乐主义大行其道,由此所触发的道德衰退和生态破坏直接威胁到家庭的生存与发展。在数千年来始终以行孝美德著称的中华民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加强对传统孝文化现代价值的挖掘和阐发,使其在新时代继续发挥强大的社会功能。笔者认为,传统孝文化的现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提高个人道德修养

《孝经・开宗明义》中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为百善之首,百行之冠。孔子在《孝经》开篇就讲孝在道德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强调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是一切教化的根源,是人们立身行事的至德要道。因为,“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第一》)从古至今,孝文化在提高人们的道德自律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人只有自觉自愿地报答对自己有养育之恩的父母,敬爱自己的兄长,才能做到无论身居何位,身处何方,都严格要求自己立身行事小心谨慎,不逾越法度。

《孝经》第二到六章就分别阐述了对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的孝道要求。作为天子,要“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以亲爱恭敬的心情尽心尽力地侍奉双亲,而将德行教化施之于黎民百姓,使天下百姓遵从效法,这就是天子的孝道!作为诸侯,要“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就是说,诸侯在众人之上要做到不骄傲,生活节俭、慎行法度,这样可以长守富贵。作为卿大夫,要“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即不合乎礼法的话不说,不合乎礼法道德的行为不做。作为士,要“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即要早起晚睡地去做,不要辱及生养你的父母。作为普通百姓,要“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可见,古人对不同层次的人都提出了符合其身份的孝道要求。按照这些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必定大大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现代人虽已没了天子庶人之别,但身份地位、社会角色仍有不同,所以传统孝文化对现代人道德修养的提高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解决养老敬老问题

早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我国就提前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按照世界统一标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尚处于世界中下水平,老龄化程度却己进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呈现了“未富先老”的特征。同时,随着独生子女家庭增多、家庭小型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代际之间的孝道、赡养、照料老人的观念日益淡化,获得子女经济支持的老人比例下降。传统的养老方式和观念向社会养老转变,而当前社会养老和社区服务都还较为薄弱。所以,现今我们仍需大力弘扬传统孝文化,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不仅得到物质上的支持,同时享受到精神上和感情上的慰藉,这是子女对父母、晚辈对长辈应尽的、基本的道德义务和社会责任。因此,大力弘扬孝文化,对于解决目前家庭伦理道德中存在的缺陷问题,解决老龄化社会问题,促进家庭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三)建立良好的社会风尚

孔子的弟子曾子把孝的含义由事亲之孝扩展为五伦之孝,他说:“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灾及于亲,敢不敬乎?”由此可见,传统孝文化不局限于对父母尊长的爱敬,它还要求尽忠报国、爱岗敬业、与人为善、勇敢应战,由家庭推及国家和社会。因此,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如果能够由孝父母、悌兄长扩大到爱他人、爱国家、爱社会,那么,平等友爱、和睦融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风尚就会建立并长期维持下来,整个世界就会少许多冲突和纷争,而多几分团结、和谐与温情。

(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孝经・三才章》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实行孝道是人类从天地运行的自然法则中领悟到的规则。孝不仅是孝敬双亲、效忠社会,还要敬爱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因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没有自然界也就没有人类的有机身体,人类也无处安顿,无法生存。从孝的本质出发,要求人类敬爱给予我们生命、维持我们生存的自然界,否则必将后果自食。

也指出,“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革开放以来,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生态问题日益突出,比如,全国江河水系、地下水污染和饮用水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全国频繁出现大范围长时间的雾霾污染天气,等等。这与我们孝自然观念的欠缺有一定关系。感谢天地君亲师,首先要谢天谢地。我国经济发展到此,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已刻不容缓,必须唤醒人们内心深处对大自然的敬畏、爱惜和保护意识,用实际行动,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实现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

二、传统孝文化的现代困境

传统孝文化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出现过不同程度的失落,尤其在现代中国,孝文化面临着各方面的严峻挑战,传统的孝道观念被严重颠覆,子孙成为“一家之主”,父母、祖辈异化为子孙的“臣民”,孝道意识变得淡漠。深入分析一下,传统孝文化陷入困境的原因主要表现为:

(一)时代变迁对传统孝文化带来巨大冲击

传统孝文化是中国以家庭为核心的农耕生产方式和宗法制度的产物,经由历代哲人的大力阐发和统治阶级的大力倡导,逐渐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与核心,长期处于“封建道德最高原则”的地位。近代以来,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变化,建立在封建秩序基础上的传统孝文化受到巨大冲击。作为维护封建经济和宗法制度的道德规范的“孝”,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但是,作为维系家庭关系和谐与稳定的道德规范的“孝”仍然有其存在的依据。总的来说,传统孝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相冲突又有适应的方面,只有大胆扬弃与创造性改造才能有效应对时代变迁对传统孝文化带来的巨大冲击。

(二)自身消极因素形成一定程度的抑制力

作为维系家庭关系和谐与稳定的道德规范的“孝”虽然仍有其存在的依据,但其自身的消极因素却大大影响了孝文化社会功能的发挥。“作为反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思想文化,只有伴随社会存在的变化不断更新和升级,才能保持其生命活力。”传统孝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缺乏的正是这种文化自觉。自从它登上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宝座后,就逐渐蜕化为统治者阶级统治的工具。它片面强调上对下的权威性与下对上的顺从性,极大地扼杀了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现代社会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民主、平等观念深入人心。这就要求传统孝文化顺应时势,不断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否则将被时代抛弃。

(三)文化变革的矫枉过正

20世纪以来,中国进行了两次大的文化革命,一次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一次是“”。而这两次文化革命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行为失当问题。比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存在良莠不齐、矫枉过正的问题;对中国传统文化几乎是“斩立决”。其后果就是造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孝文化传承的断裂。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这一问题开始进行反思,但还没等人们理清头绪,西方的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文化就如洪水猛兽般侵入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进一步加深了传统孝文化的断裂。人心的天平开始向金钱、物欲倾斜,父母子女、兄弟姐妹间的宝贵亲情异化为冷酷的金钱关系。子孙成为家庭的核心,父母异化为子孙的臣民,真可谓父不父,子不子。这样的人伦关系怎么会让人间充满真情,怎么会培养出懂得感恩,充满爱心和责任感的现代公民?因此,必须重拾传统孝文化的优秀内核,将异化的亲情扭转过来。

三、传统孝文化的现代传承

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今天,在我们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要努力探索传统孝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路径,突破传统孝文化的现代困境,实现传统孝文化的现代传承。

(一)肯定传统孝文化的合理内核

产生和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子的仁学为核心的儒家孝道文化,讲的是“父慈子孝”、“君义臣忠”、“为上不骄、为下不倍”。可见,儒家的孝文化重视人伦,但是并未否定个人的独立人格,也不是只强调单向度的权利和义务,而是在肯定个人独立人格的条件下,要求不同身份地位的人按照人伦关系来行事。由于历朝统治者为了实现自己的统治目的而不断将孝文化神秘化、教条化,这严重违背了孔子的初衷,使得以愚忠愚孝为典型特征的封建礼教恣意横行,窒息了子女们的独立精神和人格的健康发展。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应该正本清源,继承传统孝文化的合理内核,剔除其糟粕,即弘扬中华民族尊敬父母、友爱兄弟、和睦家庭、尊师敬贤、尊长爱幼、同情弱小、扶危济困、文明礼貌、热爱人民、热爱祖国、不畏困难、奋发有为等美德,还传统孝文化以本来面目。

(二)创造性转化传统孝文化

“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传统孝文化的核心内容是要奉养、孝敬父母。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就是说,真正的孝,要同时做到“外安其身”和“内安其心”,否则就和犬马无异。孝的这两点内容在现代社会也是应该做到的,但是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有所变化。

首先,“外安其身”,关心老人的物质生活。在古代,老人一般和孩子一同居住,子女们只需要让老人吃饱穿暖就行了。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已不再满足于温饱,而要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所以,子女还需要在自己享受生活的同时不忘父母,比如说给父母零花钱、做顿饭、买保险、带他们旅游、带子女常回家等。但是,现代社会高品质的生活愿望却造就了一些不孝子,出现了孝道式微的问题。一些青年人,一方面追求自我的实现,另一方面,在经济和家庭生活上又对父母、长辈有很大的依赖性,啃老现象日益增多。而我国的社会养老体系还未完全建立起来,老年人晚年生活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仍取决于孩子的孝顺程度。“子欲养而亲不待”,尽孝不能等。年青人应将个人享受放在孝敬父母之后,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最大限度的满足父母的需求,照顾好父母的衣、食、住、行、医,让其颐享天年。

其次,“内安其心”。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第二》)意思是说,给老人一个好脸色看是最难的孝敬。只有对父母做到和颜悦色才能让父母心情舒畅,这就是“内安其心”。很多子女在“外安其身”上做得不错,但“内安其心”就做得远远不够。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老人与孩子之间的代沟愈加明显,无论是生活方式、知识结构、思想观念都有很大的差异,于是“色难”的问题更加突出。为避免遇到“色难”的问题,一些老年人或年青人有意减少了在一起相处的时间。但这样做只是回避了问题而没有解决问题,不利于和谐温馨家庭的构建。年青人应通过增加与老人的沟通交流来增进彼此的了解,相互融入对方的生活,从而给予老人更多的精神慰藉。比如,与老人聊天,教老人上网,陪老人参加社会活动,一起旅游,等等。通过这些活动,父母能够与子女站在同一个平台上交流,氛围自然和谐不少,父母的心情也自然舒畅了,子女也借此机会缓解了工作压力,享受到了家庭生活的温馨。

总之,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一笔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很大的现代价值。我们要积极突破传统孝文化的现代困境,实现传统孝文化的现代传承。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于咏华.传统孝道文化的社会学审视[J].学习论坛,2010(11).

传统文化关于孝道的心得篇4

关键词:中职生;孝文化;调查研究

一、前言

孝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奇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孝文化,孝老爱亲自古以来都是中华民族最传统的伦理道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问题突现,个人和社会道德的缺失,传统孝教育缺失,当前,不少学生缺乏起码的仁爱之心,对家庭和社会给予的爱认为是理所当然。对他人是弱势群体的漠不关心,不懂得什么是“感恩”和“孝道”。本研究对中职生孝文化文化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产生现状的原因,目的是继承祖国灿烂文化,弘扬民族伦理道德规范,培养高素质人才。

二、中职生孝文化的现状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从学生对孝文化的认知、自己的行孝行为,对孝文化的认同以及如何发扬孝道等几个方面对江西省某中职学校500名中职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男生183人,女生317人。

调查结果发现,中职生的孝道不尽人意。有说过67.29%的学生不知道“二十四孝”的故事,只有23.05%曾主动送过父母生日礼物,有将近30%的学生不知道父亲节和母亲节,34.57%的同学知道父亲和母亲的身高、体重、穿多少码的鞋,50.93%的学生较为了解父母的身体健康状况,当与父母发生冲突时,13.38%对父母让步37.55%的同学冷静下来,与父母沟通;43.12%的同学觉得对待父母做得不够,13.01%的同学觉得愧对父母;只有50.93%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开展与“孝”有关的活动;只有7.06%的同学经常会主动了解和学习中国孝道文化,

在发扬孝道的最佳方法上;40.16%认为,继续按照传统来做,历史流传下来的必是精华,39.03%认为废除传统中一些不能与时俱进的观点,新孝道,9.29%认为完全抛弃传统孝道,重新建立一种孝道的模式,11.52%认为学习西方,将外国的孝道文化引入,中西合璧。

由此可见,中职生的孝道、孝文化不容乐观。职校生存在感恩意识淡薄现象,有少数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接受,不知责任。对孝文化的认识不到位,对孝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观点不一。

三、中职生孝文化现状产生的问题

目前,在职业学校德育教育中,存在对道德教育特别是孝文化教育重视不够的现象。在职业院校中,以就业为导向,存在“重智轻德”的现象。学校担负着学生德育尤其是孝文化教育的功能,而眼下的德育功能却被理论、技能或其他的功利性强的教育所代替,尤其是应试教育。在职业教育中,道德教育也是极其薄弱的环节,孝文化教育则更是被人遗忘。

2.社会孝文化教育氛围不浓厚

“新文化”运动后,传统孝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其文化的普遍意义被忽略,建国后,对孝文化仍然有片面看法,认为孝是父母控制子女剥削的方式,到了“”,传统孝文化遭到毁灭性的批判和否定,影响了国民形成孝意识,导致整个社会孝文化淡漠,使得有深厚文化传统的孝德渐渐疏远民众。改革开放后,传统孝文化才逐渐重视起来并加以研究和利用,但从总体上看,孝文化的传承和所期望实现的时代转化并不是特别令人满意,加上“韩流”等外来文化的冲击,孝文化教育的氛围仍有很多不足。

3.中职生孝文化自我教育意识缺乏

现在的中职生都是“90后”,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思想新潮,乐观、积极,但由于出生环境和教育的原因有一部分学生出现了不孝敬父母,不满足父母对子女的期待、不尊敬父母等行为。不理解父母的苦心,遇到挫折就要死要活的,为了一个苹果手机和父母大大出手,这种事件屡见不鲜,父母痛绝,社会哗然。这些现象的发生,与学生自我孝文化教育意识的缺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四、学校应该成为孝文化教育的“主战场”

要改变中职学生孝文化不容乐观的现状,必须要从中职生的实际出发,通过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多方面努力,采取多种途径,对中职生进行孝文化教育。本文将从学校角度谈谈如何搞好孝文化教育。

1.学校制定具体、可行的行为规范。

学校在制定德育目标时,要有针对性,避免空洞、说教、讲大道理,要贴近学生实际、目标明确、具有可操作性,最基本的行为规范抓起。德育目标的定位准确和是否落到实处,这是孝文化教育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

2.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孝文化建设水平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孝文化教育的素材,比如《弟子规》、《三字经》、《四书》和《五经》等著作。而这些“经典”往往在中小学常被忽视。因此,可以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增加相关的内容;将孝文化教育作为德育的重点,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也可通过选修课、公选课等形式,重新唤起学生崇尚孝道的良好风尚。把孝文化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彰显孝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3.创新教育方法,增强孝文化意识

中职生孝文化教育,应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观出发,着眼于“孝”这个根本,立足于“励志成才”,从身边的小事、最亲的人着手;培养学生道德观念,激发学生内在情感,树立人生理想,形成道德自觉,全面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道德素质,使他们“明目标、有动力、念恩情、勤学习”,最终成才。可以通过算经济账、写家书等方式唤起学生对孝文化的重新认识。我省中职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在校期间读书各项费用,对于一般家庭来说是是一笔很大的开支。让学生通过“算账”来体会父母挣钱的不易和艰辛。通过“家书”来表达对父母的想念之情,感恩之意,把平时说不出口的话写在信中,敢于对父母说爱。

4.通过网络媒介,建设文化阵地

现在的中职生,他们时尚、潮流,接受新鲜事物较快,热衷于网络。玩微信、微博、泡论坛等已成为时尚;通过QQ、贴吧、天涯论坛等媒介与他人交流。学校可通过建立微信平台、贴吧和论坛等方式传播社会主流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微信、论坛上,学生中感恩父母、感恩社会的典型事例;在校园网上建立感恩专栏,颂扬身边的感人事例。

5.加强实践活动,渗透感恩情怀

通过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懂得感恩父母,感谢社会。通过团委和各个社团组织学生走出校园,服务社会,例如,儿童节到儿童福利院服务,重阳节到敬老院看望老人等。通过这样的实践体验,增强学生的感恩情怀,从而更加努力学习。(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卫生学校)

本文系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省级教育教学研究课题:“90后”中职学生传统孝文化教育的新路径――以赣州卫校学生为例,课题编号:JXZJJG-13-044,系列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高中建,张英敏.传统孝文化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的价值探讨[J].中国青年研究,2008(2).

[2]王定功,高爱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Swot分析与“五w”应对之策[J].中国科技博览,2011(2).

[3]刘韵清,梁蓉蓉,孝文化视野下的青少年道德教育[J].船山学刊,2011(3).

传统文化关于孝道的心得篇5

关键词:《论语》;“孝”;现代意义

《论语》是中华文化中不朽的经典之一,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处世方略。南怀瑾说到:“孔子学说与《论语》的价值,无论在什么时代、什么地区,对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解释,就能认识到其具有不可毁的不朽价值,后起之秀笃学之,慎思之,明辨之,融会有得而见之于行事之间,必可得到自证。”[1]《论语》著作中的“孝”的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和中国传统道德的一个基本的、重要的内容,是道德行为的生长点,在调整人和人之间的道德关系、维护社会的稳定、提高人的道德素质方面,有着特殊的意义。[2]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上,“孝”在社会生活中,有着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因此,我们应当采取全面、科学、辩证和分析的态度,对“孝”在中国社会长期发展中的复杂情况,加以提炼、筛选、消化和吸收,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以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一、传统“孝”的内涵

自西周始,“孝”就被确立为宗法道德规范的核心。“孝”的这种地位虽在春秋战国的社会变革中受到冲击,有过动摇,但随着封建家长制――君主专制统治的建立,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的小农家庭成为社会结构的基础,“孝”这一传统的道德规范获得了更为深广的社会基础,因而它的地位和作用也更加突出起来。

什么是“孝”?按照中国古代传统道德的理解,“孝”就是“善事父母”,就是要以善意的思想和行为来对待自己的父母,使他们生前能够过幸福的生活,在他们死后给予很好的安葬。作子女的为什么要“孝顺”自己的父母?从中国传统道德的要求来看,主要是因为父母对子女有三个方面的“恩情”,作子女的长大成人以后,应当进行报答。[3]应当说,“孝”的根据是“报恩”,这是重视血缘关系和宗族纽带的中国社会所形成的道德要求,是带有东方文化和东方道德传统特点的。父母对子女都有哪三方面的“恩情”呢?一是生育之情,二是养育之恩,三是教育之泽,这三个方面结合起来,就是中国传统道德和传统文化中强调“孝”的最根本、最主要的原因。

二、《论语》中“孝”的内涵

(一)孝的本质是“仁”

《论语・学而篇》中讲到: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里讲到:孔子说:“孝敬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敬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从这里可出看出,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根本。《论语・为政篇》中讲到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4]这就是说,人的表情是内心情感的表露,人们难做的事情是对父母和颜悦色、发自内心、由内而外地表达出敬爱之情。可见,孝的根本精神是发自内心的“爱”。而《论语》之“仁”,其实质无不可以用“爱人”即关爱他人来概括。[5]孝的根本含义就是爱自己的父母,爱自己的家人,而父母和家人只是“仁爱他人”中的最基本的范畴,如果连自己的亲人都无法给予爱,那么何谈实施“仁”呢?

(二)孝的核心是“礼”

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在这里孔子将礼和孝联系在了一起。礼是古代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是维护封建社会统治以及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是维系社会稳定和和谐的纽带。孔子说,人们对自己的父母要尽孝道,无论他们在世或去世,但孔子着重讲的是,尽孝时不应违背礼的规定,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孝。可见,孝不是空泛的、随意的,而是必须受礼的约束,依礼而行才是孝。

(三)孝的表现是“诚”

《论语・政篇》中讲到: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只是说能够赡养父母便足够了,然而,就是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没有诚心诚意地去孝敬父母,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在孔子的思想中,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具有思想,在人所形成的社会中具有文化,因为有思想、有文化,所以犬马的饲养和人的赡养肯定有着本质的不同,就是是否有“心”,是否有“诚意”。

(四)“孝”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时刻心系着自己的孩子,所以做子女的也应该想着自己的父母有事外出也应该要告之父母。孔子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处处以身作则,把敬老爱老的美德付诸于实践之中。

“百善孝为先”,在中国社会,“孝”是衡量一个人品德的一个重要方面,无论是交友、选对象还是招贤都会把孝作为首要的参考要素。“孝”已经成为中国人身上一种特色文化,深深影响着后代人的养老和敬老行为。

三、崇尚孝文化的现代意义

(一)以“孝悌”为先的和谐家庭有利于推进创建和谐社会进程。

和谐社会是全民建设的共同目标。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和谐家庭的顺利开展有助于进一步实现和谐社会。和谐家庭应建立在以“孝”为先的理念之上,以“孝悌”为先倡导和谐家庭的建立,能够更好地解决养老问题。和谐家庭的创建对于顺利实现和谐社会的共同目标有很大的意义。

(二)推广孝文化,有利于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危机,更好地开展老年社会工作。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老年人口也是世界之冠。在完善老年社会工作的同时要强化老年社会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教育,发扬“孝悌”文化美德,倡导“孝”道的道德风尚,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把养老工作做好,让老年人在和谐社会中真正体会到幸福安康的晚年生活。

四、结论

中国的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的基础。《论语》的“孝”不仅是一德,而且是众德之本,是百行先,万事纲,我们并不期望仅靠孝来解决一切社会文化问题,但至少,弘扬以孝为起点和核心的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是建设当代社会文明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资源之一。所以我们要弘扬孝文化,同时要加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如此才能更好地解决现代孝缺失的种种现象。

参考文献

[1]阿真,姚迪雷.听大师讲《论语》[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2]罗国杰.“孝”与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J].道德与文明,2003(3):79-80.

[3]肖群忠.孝与友爱:中西亲子关系之差异[J].道德与文明,2001,(1).

传统文化关于孝道的心得篇6

[关键词]伦理规范;社会转型;孝文化;依法治国

[中图分类号]G122;B82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5.06.009

孝作为一种传统文化,长期存在于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被称为“百善之首”,也是中国社会伦理的脊柱。著名思想家梁漱溟先生曾说过:“说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自是没错。”[1]孝文化是家庭关系有序的保障,是调整氏族内部关系的重要工具,千百年来,它极大地巩固了中国独特的血缘宗法体系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地位。同时,血缘宗法关系在中国传统社会的牢固地位,也使孝成为中国道德伦理最重要的内容,并逐渐发展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准则和自我规范。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与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及人们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近百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迁,社会转型促使社会制度、生产关系及社会伦理规范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建基于此的社会思想文化自然也会发生转变,孝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需要重构。1980年以来,孝文化逐渐引起学界及社会的重视,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孝文化进行了研究。总的说来,国内学者从实证角度分析研究孝文化的较多,而从社会转型角度研究孝文化的较少。关于社会转型,学界存在着三种不同理解:一是指体制转型,即从非市场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二是指社会结构变动,是指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包括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三是指社会形态变迁,即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变迁和发展。本文拟从社会结构变动的角度出发,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就社会转型对孝文化自身引发的问题及孝文化历史演变进行厘定,对孝文化进行历时的分析和共时的考量,在此基础上提出重构适应时代需求的孝文化,以期为新时代中国孝文化的建构与发展提供路径参考。

一、孝文化的产生及演变

刘德忠[2]认为,孝观念的产生基于两个条件:一是基于血缘而产生的亲亲关系,这是人类一种古老的感情,氏族社会就是靠它来维系的;二是个体家庭经济的形成,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家庭中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出现。中国封建社会是典型的小农经济社会,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男耕女织是其基本的生产方式,在以家族为中心的社会活动中,社会需要有一套相应的道德规范来约束社会成员的行为,孝文化就是顺应这种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的。

孝文化最初是伴随着父系社会与父子关系的确立而产生的。西周时期,统治者在权力上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孝就是保障这一制度得以实施的伦理法则。《尔雅・释训》对孝的解释是,“善事父母为孝”[3];《说文解字》对孝的解释是,“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4];《辞海》对孝的注释是,“善事父母曰孝,对祖先也称孝”[5]。可见,善事父母、尊老敬老、崇敬祖先、传宗接代是“孝”字最初的含义。

随着封建社会制度的确立,中国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和以血缘宗法的家庭为社会组织个体的国家体制,而家庭和家族的稳定是国家稳定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原本只限于保障家庭内部稳定的孝就被延伸到更为广泛的社会领域。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把孝纳入到了儒家思想之中,认为推行孝道就是“为政”,因为“孝慈则忠”,子孝于父可使臣民忠于国家和君王。这样,“孝”作为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就被融入了社会伦理,融入到以小农家庭为单位的封建社会体系中。到了汉代,封建统治者从实践上把孝的概念政治化,出现了“汉以孝治天下”的情形,孝被纳入封建道德体系中,开始成为封建家长制统治的工具。这一时期最典型的关于孝的代表作就是《孝经》。随后,孝作为一种统治工具不断被强化,并被掺杂入一些统治者的意念而逐渐扭曲。

肖群忠[6]认为,孝文化具有二重性,即人民性和封建性,前者是基于人类血缘关系而产生的对父母的敬爱之情,是人类情感的需求,体现的是一种永恒、广博的价值取向;后者内含于孝文化之中,具有封建时代的历史局限性,封建统治者不断将其极端化、专制化、神秘化和愚昧化,从而使全社会形成愚孝,以利于其统治。在封建专制制度下,孝文化逐渐被异化。在宋朝,程朱理学通过对孔孟孝道观念的阐释将孝的理念与封建政治紧密结合起来,把忠、孝混同起来,并且对孝的含义进行了改造,将“善事父母”改造为父权思想,并将其与忠君思想进行捆绑,提倡把“忠孝”作为人的立身之本。孝文化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逐渐走向极端化、愚昧化,最终形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愚孝思想。

在封建社会,孝文化从最初的产生、发展与完善,到最后为封建统治者所利用而逐渐走向极端化、愚昧化,这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生的“孝”的异化。孝作为宗族社会的伦理规范,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一方面,它满足了维护家族制度稳定、协调家庭成员关系的需要,为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尊老敬老的道德观念,强化了社会成员的家庭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了社会的凝聚力,在稳定社会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另一方面,封建统治者把孝与“忠君”思想捆绑在一起,使之为封建专制统治服务,其愚昧腐朽的部分严重束缚了广大人民的思想,束缚了劳动人民的文化创造力,并由此滋生出许多腐朽的封建糟粕思想与传统,从而窒息了近代中国的发展。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刘梦林:社会转型与孝文化变迁研究二、社会转型对孝文化的影响

随着欧美诸国相继完成产业革命,世界科技获得巨大发展,生产力水平得到飞速提高,中国社会也进入了快速转型时期,这些都促使中国孝文化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在近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社会经历了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三次巨大的社会转型,在这些社会转型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和西方文化相互之间产生了激荡与交融,而长期以来被中国人视为伦理文化支柱的孝文化则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20世纪以来,中国传统孝文化基本上是作为封建文化的糟粕而被批判的,孝作为一种文化,其普遍意义被忽略了。[7]因此,社会转型对中国孝文化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1.辛亥革命至新中国成立前

辛亥革命了封建帝制,资本主义进入中国市场,大量的新兴科技被引入中国,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传统的小农经济生产模式遭到冲击,以传统小农经济为产生基础的孝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孝文化开始缓慢瓦解。一方面,传统的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模式已无法满足家庭成员的需要,更多的家庭成员走出家庭聚居地,走进城市与工厂,孝文化生存的基础单位(家庭)受到资本主义伦理的破坏,传统孝文化对家庭成员亲密关系的约束力被弱化。另一方面,西方文化传入中国,民主、独立、自由的思想观念被奉为拯救中国的精神宝典,传统的旧道德观念受到质疑与批判。特别是以来,有志之士把主要矛头直接指向以儒家“三纲五常”为中心的伦理道德和以宗法制度为核心的封建文化及专制主义,开展了“打倒孔家店”“破四旧”等各种反封建的运动,儒家思想体系被全盘否定,封建社会的宗族制度与孝文化遭到了猛烈的批判。

工人和农民是受封建思想压迫最为严重的阶层,也是孝文化生存最为广阔的土壤,马克思主义在工农阶级中的广泛传播,全面地解放了封建愚昧思想对中国人民的精神束缚。在这一时期,孝文化最根本的尊老敬老的孝道观念虽依然存在,但被封建统治者所异化的愚忠愚孝观念受到了彻底的否定。

2.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后,首先在立法上明确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平等地位,确立了人人平等的社会地位,平等互助的社会交往模式受到提倡,这使得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有了新的定义。其次,经济体系的转变使“父权压迫”失去了可能。新中国成立后,大力推进工业化建设和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力图使我国尽快从一个农业大国转变为一个工业大国,科技的进步促使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而青年人接受新兴科技知识的能力较强,这使得家庭权威向青壮年阶层转移,传统的“父权压迫”失去了存在的可能性,铲除了思想压迫滋生的土壤,但同时也削弱了孝道的约束力。再次,多次文化革命冲击着传统孝文化的思想内涵。新中国成立后,为保证革命的胜利果实不被窃取,国内开展了一系列对旧思想、资本主义思想的批斗,建立了以马列主义、思想为主导的新型思想体系。但是,随着的开展,在“左”倾思想的影响下,思想斗争走向极端化,不仅封建的腐朽思想和资本主义思想受到批判,我国的传统孝文化也在这一过程中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在多重作用力的共同作用下,孝文化的生存空间和作用发挥被再次压缩与替代,传统的孝文化体系在这一时期呈现出加速崩解的态势。

3.改革开放后

1978年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在这一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增长被提到国家发展目标的首位,社会与文化领域的发展被排在了第二序列。这一时期孝文化的发展是危机与机遇并存:一方面,社会转型给孝文化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另一方面,人们在物质需要得到一定满足后,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又给孝文化的重构提供了机遇。制度上,孝文化产生的基础――家庭――随着社会制度的变迁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实施,家庭呈现内部结构单一、规模较小、关系密切、大家庭数量骤减、家庭与家庭之间关系淡化等趋势。而且,家庭内部成员之间关系虽然密切但代沟加大,沟通不畅。尊老、敬老、养老观念的淡化与传统家庭伦理的混乱等现象,使得“啃老”“空巢老人”现象普遍出现。经济上,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公民养老压力开始从国家转移到个人身上。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养老服务的产业化,社会养老成本不断增加,现代养老面临着经济压力加大的困境。文化上,在经过近代社会的疯狂批判与带来的思想冲击之后,传统文化表现出疲软无力的状态,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丰富的物质满足的同时,资本主义的拜金主义在中国社会的精神文化领域悄然兴起,这无异于又给虚弱不堪的传统孝文化狠狠的一击。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特别是随着中国社会逐步迈向老龄化,老年人群日益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处理老年人口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现代社会养老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孝文化由于其文化根源的特殊性,在解决家庭关系与社会情感问题方面具有极强的功效性,因此重构现代孝文化无疑是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重构新型孝文化的路径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的发展有促进的一面,还在精神文化层面影响着社会的风俗、风气,对缓解当前社会矛盾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当前我国转型期的社会现状,孝文化要得到发展,就必须适应历史发展的新情况,与时俱进,实现其现代转换。具体说来,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溯本求源,明确孝的本质内涵

要重建新型孝文化,我们就必须溯本求源去探寻“孝”的本真含义。因为,只有继承传统才能推陈出新,构建起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特征的新型孝文化。新型孝文化提倡尊老爱幼、关爱他人,处理人际关系坚持平等互助、诚信宽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坚持公平和民主原则,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应该是平等的。孝的概念产生于家庭,它在当代社会的发展也必然要回归于家庭。社会是由家庭所构成的,家庭中的伦理道德规范是整个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基础。孝的本质是爱和善,是对父母之爱的回报,是对家庭成员血缘感情的维护。当代社会的发展理念虽更为重视平等与自由,但对父母的尊敬依然是最基本的伦理观念。对待孝文化,我们要抛弃传统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传统的不一定都是腐朽的,也不一定都是无法与现代社会发展相融合的。我们要正确对待传统,理性地分辨传统中的精华与糟粕,取其精华、去之糟粕,真正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2.弘扬孝文化,加大宣传力度

弘扬优秀的孝文化,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孝是形成现代和谐人际关系的价值渊源,是形成和睦社会风尚、保持社会稳定的精神措施之一。孝是爱国心的根源和动力,孝是民族团结、兴旺发达的精神基础,是中华民族精神和凝聚力的核心。”[8]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作用,孝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核心的内容,在当代社会依然有着很重要的功用。政府应加大对孝文化的宣传,通过公益广告、敬老基金、社会表彰等多种途径,在全社会对尊老敬老的淳朴孝道予以褒奖。201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公益活动,每一个孩子的故事都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他们对孝道的不同诠释,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孝的核心内涵是爱,是子女对父母的爱的回报,人们从父母那里学会爱、感受爱、传递爱,从爱的传递中学会承担责任。这种责任一开始是对父母的责任,随着人的社会化过程,这种责任会演化成对家庭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和对国家的责任。应强化青年人的养老意识,强调其责任,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正能量的传播,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3.加强对青少年的孝道教育,通过科学的互动方式传承孝文化

开展孝道教育与优秀道德文化宣传活动,对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学校是青少年获得知识与社会意识的主要渠道,学校教育不仅包括知识教育也包括道德教育。西方社会的“亲子课堂”即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家庭情感建设途径,它通过亲子互动的形式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直接接触,利用团队合作的方法增强家庭成员的凝聚力,因为家庭成员情感的建立不仅存在于言语中的爱与尊重,更存在于实际生活中的互助。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得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越来越浮于言表,情感互动匮乏,这不利于孝道文化的传承。单一的语言教育无法使青少年对于孝道情感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学校可通过有计划的教学与互动,加强青少年与家庭成员之间的正向沟通,引导并帮助青少年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伦理观念。

4.健全法律制度,为孝文化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孝文化具有二重性,它既关乎道德层面,又关乎法律层面。对父母的尊敬孝顺,是孝文化对子女提出的要求;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子女赡养父母义务的执行,则是法律对社会伦理道德与公平的维护。法律赋予人们的权利是平等的,在权利平等的条件下,父母给予子女的是关爱而不是恩情,子女对父母的孝顺是尊敬而不是报恩。互尊互敬,才是和谐社会的家庭相处之道。社会转型带来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如“扶与不扶”“老年人养老”等,这些问题既属于道德问题,也涉及到法律问题,而如何处理这些特殊的社会问题,是新型孝文化发展的关键。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在面对当前社会转型中所出现的问题时,要做到德治与法治相结合,以德为教,以法作保,构建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因此,我们要加快完善法律制度体系,以保证在处理涉及老年人问题时有法可依,以保障老年人在自己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举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四、结语

新型孝文化可唤醒人们对长辈的尊重与敬爱,强化家庭成员间的紧密联系,对解决当前我国社会中存在的养老问题、婚姻家庭问题有积极作用。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阶段,新型孝文化的构建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307.

[2]刘德忠.简论孝的社会功能[J].黑龙江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1(3):88.

[3]尔雅[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86.

[4]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38.

[5]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278.

[6]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37-338.

传统文化关于孝道的心得篇7

论文摘要:孝道被先秦儒家视为“诸德之首”,是先秦儒家人文伦理的基石。本文首先阐述了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接着又对孝道思想进行了辩证的分析,指出孝是一个优弊共存的“杂糅体”,即有其适应时展的合理性因素,又有其阻碍社会发展的局限性,最后指出弘扬先秦儒家孝道思想对于当今社会仍有重要意义。

先秦儒家开创了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所构建的孝道观,则是这一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是儒家人文理论的基石。注重孝道,是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道德传统,是中国人个人道德的根源。它不但对中国古代社会和民众产生了广泛的思想影响,而且对当今中国仍然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作用。

一、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社会,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人际的政治伦理关系都是以氏族、家庭的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因此,中国文化的特点之一便是具有浓厚的血缘宗法成分。一般说来,同一血缘关系的人,为了本氏族的安定和繁荣,需要相互关心、帮助。父母有责任抚养、教育子女,子女应该尊敬、赡养父母。这样,就有了同一血缘关系的孝。

“孝”不是人类社会一开始就有的,而是到了私有财产的出现,一夫一妻制使得父子关系确实可靠,且导致承认并确定子女对其先父财产的独占权利的情况下才开始产生的。“孝”作为一种道德规范,要求子女奉养、尊敬和服从。到西周时期,随着父权家长制的确立,“孝”和以“孝”为主的宗法道德规范最终确立并完善起来。由于周代建立了完备的宗法分封制,建立了以“立子立嫡”的君位传统世袭制为核心的宗法等级制,“孝”的观念及其作用进一步升华,并与政治相结合成为调整和维护政治关系的行为准则。“有孝有德”就成为了西周的“道德纲领”。周代的“孝”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奉养、恭敬父母;第二,祭祀先祖。春秋战国时代诸子之学勃兴,学者们对“孝”有了更深的见解。孔子继承了西周的“孝”观念,并把它系统化,确定为普遍的伦理模式。

在《论语·学而》中,“孝”被作为“仁”之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弟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孔子认为“孝”不仅体现在父母生前,最难的是保持到最终。“父母既没,敬行其身,无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矣”。孟子对孝作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和发挥,认为“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懒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亦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离娄下》)。战国后期的墨家认为:以爱亲利亲为己任,就是孝,孝不必图回报。此外,《韩非子》《吕氏春秋》都有专篇论“孝”,战国时还产生了《孝经》,这些文献表明孝道的框架在先秦已经完成。《孝经》把孝与治理国家的政治手段相结合,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受到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孝的道德观念也就成为中国传统社会最有影响、最富特色的规范之一。

二、对先秦儒家“孝道”的辩证分析

先秦儒家孝道思想有其丰富的内涵,几千年来,它已经成为指导我国人民家庭生活的行为准则。先秦儒家孝道有其合理性因素也有其不合理性因素,对此我们应作辩证分析。值得肯定和提倡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赡养父母。赡养父母的规定表明在以家庭为社会基本单位的状况下,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这种道德义务是人类种族繁衍的需要,也是人生自然规律发展的要求。当子女没有独立的生活能力时,父母有抚养他们的义务;而当父母年老体衰,丧失劳动能力时,子女则应尽赡养扶助的义务。传统孝道中赡养双亲的这一规定符合人类社会延续发展的要求,反映了人生从小到老的自然规律性,是积极合理的内容,应该继承弘扬。

2.爱亲、敬亲。每个人生下来都离不开父母亲人的养育,在这种养育的亲密关系中,必会自然地形成子辈对养育自己的父母亲人的爱戴尊敬之情,但这种感情害怕时间一长,由于受到多种干扰而被丢弃,因而儒家提倡孝这一文化道德规范,以维护人类的这种美好感情。父母是自己生命所由,也是一切人际关系中最自然、最亲密的人际关系。因此很难想像一个人连给予自己的生命的父母或者养育自己的人都不爱不敬,他怎么能生发对他人、社会、国家、民族的爱呢?怎么会有健全的人格结构和良好品质呢?因此,爱敬父母可以说是人类的一种永恒价值。

3.尊老敬老。儒家把孝不仅仅限于父子关系,而且要求尊重家族中的一切老者尊者。根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思想,他们由尊养家庭老者再扩大到尊养社会上所有长者和老人,要求人们不但孝敬自己的父母,而且也要用同样的感情去敬爱别人的父母。尊老的确是中华民族的独特传统,它已经以言语、警句的形式,积淀于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潜意识之中,这也是我们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

另一方面,先秦儒家孝道又有其不合理因素,先秦儒家把“孝”作为仁之本,把“孝”看成“诸德之首”,使“孝”这一伦理范畴,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被强化,其影响是非常大的,其消极作用也十分明显。

1.“无违”之孝道。使家庭伦理表现出浓厚的封建专制色彩,父子之间存在着权利与义务的不平等,产生了权威人格倾向传统孝道讲究“父慈子孝”,但一向讲“子孝”的场合多,讲“父慈”地方少。“子孝”要求儿子对父母尽义务,做到“事父母,能竭其力”,无条件地绝对顺从父母,父亲死后还要尽三年之丧,三年之内“无改于父之道”,这一思想,表现出浓厚的封建社会家长制的意识,父子之间人格上具有明显的隶属关系。这“无违”之孝道,是建立在无条件的服从的基础上,这样的孝道,对维护家庭制度是有功的,却不容易培养出独立的人格。

2.“忠孝合一”的观念,使孝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基本道德力量。“孝亲”本是家庭中的道德规范,最初与忠君并无直接关系。到封建社会,地主阶级以宗法式家庭形式组织社会,建立了以皇帝绝对权威为基础的封建家天下。在这种封建等级制社会里,父亲是一家之长,皇帝是一国之尊。对封建家长的绝对尽孝,扩大到国家就是对君主的绝对尽忠。这样,孝亲与忠君便密切联系起来。地主阶级的思想家也大力宣扬“忠孝合一,移孝忠君”的思想,还提出:孝是忠的前提忠是孝的结果。为了忠,必须讲孝,当忠孝不能两全时,则要求人们“舍孝尽忠”。在当代民主社会,封建皇权统治已不复存在,但对孝具有服务于专制统治特性与历史应保持清晰的理智,防止其流毒影响。还有一些观点,如“父为子隐,子为父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这些封建性糟粕,不管当时还是其后,都应予批判与否定。

三、先秦儒家孝道的现代意义

孝作为家庭伦理规范,有维持家庭稳定的功能和作用。人们用孝来调节家庭关系,使之扎根于家庭、风行于社会,成为人们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在古代,中华民族有着敬老孝亲的良好风气,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弘扬养老敬老的孝道德传统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弘扬孝道思想是解决养老问题的重要保证

我国是世界上人iZl总数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老年人绝对数最大和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面对这种形势,如何安排和解决好亿万老人的养老问题,将是我国21世纪的重大战略任务之一。其实,家庭养老是迄今为止最古老、最基本和最富有生命力的养老方式,而家庭养老赖以存在的思想基础就是传统的孝文化。传统孝文化中养老敬老的规范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即传统伦理的“孝”成为处理亲子关系的规范和最高准则,成为支撑家庭养老功能的文化价值机制。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出现了日益弱化的趋势,突出的表现就是小辈不养老不敬老。有些子女只顾自己和小家庭的利益,拒不赡养甚至虐待自己的父母,迫使一些老人和子女对簿公堂,家庭赡养纠纷日益增多,有的甚至发展成刑事案件。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积极寻求社会采取措施之外,更重要的是呼唤人们的真情良知。因此,弘扬中国传统孝文化,积极倡导尊老、敬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就具有了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弘扬孝道思想有助于解决当前家庭代际矛盾

孝,其基本含义就是家庭亲子关系间的道德规范。孝观念最初是基于对人们家庭生活的维护,以一种家庭伦常的形态而出现的。从现代家庭来看,家庭结构和亲子关系较之古代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家庭这种组织形式依然存在,家庭依然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中长辈与晚辈之间的关系依然需要调节,所以说孝依然具有其存在的现实意义和天然基础。

从现实情况来看,当代人尤其是青年人的尊老、敬老、养老观念在淡化,个人利益观念逐渐增强,许多青年人的伦理道德意识丧失,不孝敬父母、不赡养父母、无视老年人权益,不少老年人不仅得不到子女必要的尊重和理解,甚至自己的合法权益也受到子女的侵犯。一些与儿女同住的老人更是承担了繁重的家务劳动。他们生活上得不到照顾,情感上缺乏关爱,不少的老人倍感孤独与绝望。以上种种不孝的现象反映了现实生活中许多家庭代际关系的困境,说明许多家庭尚未真正树立起尊老养老的观念和赡养老人的责任感。因此,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孝观念就显得非常必要。它不仅能维护和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而且也是维护家庭和睦稳定、建设和谐平等的现代亲子关系所必需的。

(三)弘扬孝道思想是提高当代人道德素质的起点

“孝”是亲情之爱,是生生不息的爱心,是形成个人品德之根源,“道由孝生”,孝乃“德之本”,是“立人之本”、“人伦之本”。先秦儒家强调“百善孝为先”,认为孝是实现一切善行的力量源泉和根本,奉行孝道是追求各种美德的起点。人世间诸多美德,都是以“孝行”为基础衍生出来的。孝行源于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人生之初,最初感知的必是父母之爱,面对的是家庭内成员之间关系,对人的爱心也就首先应该施加于家庭成员的身上,这便是孑L子所倡导的“孝悌”之道,“弟子,人则孝,出则悌”。子女最先从父母那里感受到人间的爱,这种爱必然培养出子女对父母的爱。因此,施爱施敬当从亲始,这是有一定的天然的合理性的。那些提出以家庭道德为起点强化孝道教育,使子女爱父母、爱家庭而逐步发展为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观点,是合乎道德教育规律的,它是培养个人道德素质的起点,是提高当代人道德素质的切人点,它也是当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在对少年儿童进行道德教育时,注重培养他们的孝道,以使他们从小具有爱心,形成社会责任感,这对培养“四有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oo3,(9)

[2]肖群忠.《伦理与传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9)

传统文化关于孝道的心得篇8

[关键词]慈孝仙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大众化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372(2014)03-0027-07

pietycultureofXianju:thepopularrouteofsocialistcorevalueintraditionalculture

CHenHong-lei,panFeng,ZHenGLi-zan

(XianjuCountypartyCommitteeofCpC,Xianju317300,China)

abstract:pietyistheculturalgeneofChinesenationalculture,whichisenduringpopularityandcarryingonfromgenerationtogeneration.Bytheimplementationof“cultureguidance”,“typicalinspiration”,“nationalpractice”and“systemsupervision”,XianjuCounty,Zhejiangprovincerefinesandcondensesthecorevalveofpietyas“kindness,piety,kindheartedandtrustworthiness”,whichcomesdowninonecontinuouslinewithsocialistcorevalue,thatis“abundanceandmighty,democracy,civilization,harmony”,“freedom,equality,justice,ruleoflaw”,“lovingone’scountry,devotiontowork,beingintegratedandfriendly”.Sothisstudyisabeneficialexplorationandsuccessfulsampleontheissueofpopularizationandruralizationofsocialistcorevalue.

Keywords:pietycultureofXianju;thecorevalueofsocialism;traditionalculture;popularization

当前,在进步的道德主流外,社会也呈现出了道德滑坡、诚信缺失、文化混乱、信仰缺失等复杂图景。重塑社会价值共识,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迫在眉睫。党的十报告中首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三个倡导”: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个层面进行了高度的提炼,反映了现阶段全国人民普遍追寻的价值观。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2014年2月也提出“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如何重塑社会价值共识,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融入社会实践,融入社会生活,从而成为广大民众的自觉行动是目前学术界和基层政府亟须解决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从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看,周公制礼,确定了最基本的人伦,其后孔子、孟子、朱熹等儒学大师将“仁爱孝悌”“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文化不断发扬光大,加之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宣扬,“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的传统文化情结在国人心中根深蒂固,也凝结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重要的道德要求和核心价值。仙居县以打造中国慈孝之乡为目标,大力实施慈孝仙居工程,以传承和发展传统慈孝文化为切入点,通过文化挖掘、理念传播、行为践行和机制保障,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有重点地给以提升,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有效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乡土化的实践进程,提炼形成具有当代特色和乡土气息的“慈爱、孝敬、为善、有信”的仙居人共同价值观,摸索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乡土化的仙居样本。

一、慈孝仙居创建的背景和理论依据

(一)创建背景

1.仙居慈孝文化底蕴深厚

仙居历史悠久,慈孝的种子在仙乡大地有厚实的文化土壤。史载“仙居山川清淑,代产伟人”“孝子自爱其亲,悌弟自友其兄”“孝烈之风,求之宇内,未可多得”。王温乐善好施、羽化成仙的故事,演绎出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传奇;“逢人说项”的千古美谈,折射了仙居人向善的内在精神;还有朱熹遣子上学、应大猷仁爱孝悌、陈襄劝学劝俗等这些慈孝典故历代相传,广为传颂。以《光绪仙居县志》为例,共载有“孝友”人物21人、“贤孝”人物11人、“节烈”人物470余人,加之散布于其他章节的诸多孝子,古代仙居慈孝人物可谓是灿若繁星、照耀千古,如吴沆纯孝、张文道宽厚、朱煦孝勇、吴荣璧叔侄孝养、徐张氏婆媳节烈、徐继室贤惠、朱小三球笃孝、朱李氏持家等。他们的孝行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当时社会伦理的模范。

2.当代道德典型不断涌现

近年来,仙居不断完善最美人物的发现和评选工作机制,通过开展“仙乡新风”十佳新人新事、中国好人榜、台州好人榜等评选活动,培树了一大批有高尚道德品质和崇高人格魅力的道德模范和时代楷模,尤其是在孝老爱亲方面的典型人物层出不穷。2009年以来,培树了1名省道德模范、6名市道德模范,12人进入中国好人榜,14人进入台州好人榜。如浙江省道德模范、收养140多名弃婴的“最美母亲”严雪花,台州市首届十大孝贤、长达20年悉心照料久病卧床父母的孝子尹祖礼,台州市道德模范、将自己65%的肝脏捐献给弟弟的“最美兄弟”吴春勇等等。

3.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任重道远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旧的道德体系被打破,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建成,出现了信仰断层;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社会思想多元多变,带来社会主流价值多元化。在广大农村,因为缺少主流文化的引导,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明显滑坡,很多人思想困惑、信仰缺失、道德失范、价值冲突。不赡养父母、婆媳不和、家庭不和睦、邻里吵架时有发生,钱字当头、个人主义、唯利是图比比皆是,封建迷信活动大行其道,黄赌毒丑恶现象屡见不鲜。我们在“除旧迎新”的路上越走越远,歪风邪气、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反而越来越有市场,并逐渐侵蚀和危害着人们的价值观。

4.一老和一小两大难题亟待破解

目前,我国的老龄人口数迅速扩大,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占到了13.3%,按照惯例,60岁以上人口占到10%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仙居是位于浙江东南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农村人口占比高,人口老龄化程度也很高。60岁以上老人达7.2万,占总人口数14.5%,农村外出劳动力达15万,农村空巢老人近1万多人,留守儿童达6000多人,如何实现一老一小两大群体的安居乐业与家庭和谐,对当前和谐社会的构建意义深远。

(二)理论依据

1.传统慈孝文化释义和积极作用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孝通过儒家的阐述以及国家制度的提倡,逐渐成为传统家庭伦理的核心价值。孝的含义有:一是不违背父母的意愿。二是生养死葬。当父母健在的时候,以礼事之,当父母辞世的时候,以礼葬之。三是忠君事君。把家庭的父子关系推到了社会、国家的伦理,认为在家庭中能够尽孝者,在国家中必定能够尽忠。四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不仅关爱自己的父母,而且也应该关爱别人的父母,甚至天下的老人。五是“慎终追远”。如果对于去世者的丧礼能慎重地处理举行,日久之后亦能定期举行祭礼不断追思的话,“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社会风俗道德也一定可以渐渐笃厚起来。

慈是父母对于子女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是父母对子女表示亲爱和关怀。《管子》曰:慈者,父母之高行也,慈是长者应该具有的操行。传统家庭伦理讲求孝道,讲求父慈子孝。

传统慈孝文化是一种美德,其积极作用有:一是修身养性。儒家历来以修身为基础,以孝养德,使人懂得尊重,懂得爱。二是融合家庭。孝的基本含义是善事父母,从家庭上说,实行孝道,可以长幼有序,规范人伦秩序,促进家庭和睦。三是报国敬业。统治阶级宣扬以孝治天下,蕴藏其中的爱国敬业思想至今仍具积极意义。四是凝聚社会。孝道思想可以规范社会行为,建立礼仪的一些制度,调节人际关系,从而凝聚社会,达到天下一统,由乱达治。五是塑造文化。传统慈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有很大的灵活性,它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

虽然传统慈孝文化在许多方面有着广泛的人民性、客观性和进步性,要给予充分肯定,但由于它植根于封建社会、宗法制度和封建家长制,又同中国小农经济落后的生产方式相联系,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有落后性、封建性和愚昧性,我们应辩证分析,认真审视,批判地继承。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比如,中华文化强调“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以德治国、以文化人,强调“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德不孤,必有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扶贫济困”等等。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这些思想和理念,既随着时间推移和时代变迁而不断与时俱进,又有其自身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每个民族有每个民族的精神,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儒家历来强调“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某种角度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我们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因此,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现代文明的基础,是核心价值观的立足之地,唯有认真汲取华夏文明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使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3.慈孝仙居创建的核心价值内涵

慈孝仙居创建是以创建中国慈孝文化之乡和全国道德文明高地为目标,积极倡导当代浙江人的共同价值观。大力弘扬慈孝精神,凝聚道德正能量,努力造就一个大孝大爱的人间仙居。通过长期努力,不断提炼和凝聚“慈爱、孝敬、为善、有信”的核心价值内涵,塑造仙居独特的人文精神。

“慈爱”就是仁慈爱人、凝聚关爱。倡导在家庭做到长辈对晚辈的精心照顾和抚养,使之健康成长;在单位做到领导率先垂范,使单位风清气正;在社会做到人人有爱心,形成仁爱有序的氛围。“孝敬”就是孝顺父母、尊敬亲长。倡导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慈孝文化,在家庭做到尊敬和孝顺长辈;在单位做到竭忠尽智,努力干事;在社会做到友爱互助,从个体的孝扩展到对桑梓和社会的爱。“为善”就是人心向善、从善如流。倡导要激励起人们心中向善的热情,使人们在处理各种关系中自觉履行社会责任,自觉地求善、扬善、行善,使人们在积极的社会参与中感知应有的公民责任,使个人的道德良知升华为集体的人文关怀。“有信”就是要尊重规则、信守承诺。倡导要把诚信作为现代社会文明之基,不仅要弘扬传统的“诚信”美德,更要大力推进以个人为基础、企业为重点、政府为关键的现代“信用体系”建设,使遵规守法、信誉至上、一诺千金等意识成为全社会自觉的行为规则。

4.仙居人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联系

慈孝仙居所倡导的“慈爱、孝敬、为善、有信”其实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的大众化和乡土化。

一是理论逻辑一致。慈孝精神从对公民个人的要求,延伸到社会与国家,从小孝扩展到了大孝,从小爱扩展到了大爱,从个体行孝到集体行孝,从个体和善到家庭和睦到单位和气再到整个社会和谐,从点滴家庭小爱升华成社会大爱,从爱亲人延伸到爱他人、爱单位、爱家乡、爱祖国,实现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有机统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逻辑关系一致。

二是道德标准同一。道德是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重要范畴,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而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当代的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和谐、诚信、友善”是其直观的道德要求和外部表现,而其本质就是善,是对善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慈孝精神最核心、最根本的也就是为善,崇德向善、多行善事、造福乡里,通过传承和扩展人世间最淳朴、最真挚的亲情,努力唤醒人性向善的一面。

三是价值理念相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富强、民主、爱国、敬业”的社会价值理念是建立在爱国精神的基础上。爱国主义是一种深厚的感情,一种对于自己生长的家乡、国土和民族所怀有的深切的依恋之情。这种感情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千百年的凝聚,无数次的激发,最终被整个民族的社会心理所认同,升华为爱国意识。这种意识和情感不会凭空产生,它植根在熟人社会的乡土情结里,流淌在延续千年的民族血脉里,构建在温馨和睦的家庭细胞里。慈孝精神从爱小家到爱大家,最终的落脚点和归宿就在于爱国,因而它是一种道德力量,催生出个人奉献社会、尽忠尽职、爱岗敬业,从而为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的价值追求。

四是法治精神相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法治精神其实是建立在西方社会平等的契约精神之上。西方也讲自由、平等、公正,但与我们的公平公正理念有本质区别。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都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也就是说它要求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程中,必须维护和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使每个人既能参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又能分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实现人人安居乐业、家家其乐融融。慈孝仙居的创建秉承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学说,既“温暖夕阳”,又“关爱朝阳”,解决人处于比较弱势阶段的权益和发展问题,体现根本的社会公平公正精神。

三、慈孝仙居创建的实施模式和主要做法

(一)实施“以文化人”模式,使慈孝理念内化于心

一是发挥理念的引领作用。批判地继承慈孝文化,赋予其与时俱进的时代内容和时代精神。举办慈孝文化建设研讨会、慈孝仙居理论征文比赛、孝行浙江走进仙居、慈孝创建骨干培训班等活动,高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总结和提炼慈孝仙居创建的核心价值和制度安排。邀请国内慈孝方面研究专家、学者开设慈孝大讲堂,并成立由土专家组成的慈孝讲师团在全县机关、企业、学校、农村进行巡回宣讲。

二是发挥文化的塑造作用。注重挖掘、整合本地传统慈孝文化,形成恒久性、有形化的文化成果。搜集整理仙居古代慈孝典型、慈孝文化遗迹遗存、文献资料、民俗习惯等,并汇编成书。创作慈孝主题歌,编写《孝满人间》《大孝无声》等文学作品集和《林氏家训》等族谱家训。把慈孝新人新事创编成三句半、道情、莲花等文艺形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送戏下乡。建设周敦颐后裔故居、朱熹遣子上学的桐江书院等10个慈孝文化教育基地,建设一批慈孝主题公园、慈孝文化街、慈孝文化墙、慈孝文化长廊等。

三是发挥氛围的感染作用。在县城各个主入口、县城主要街道、20个乡镇街道、418个村(居)都精心布置了有关慈孝的公益广告。在仙居电视台、仙居报开设“仙乡新风・慈孝在行动”“寻找身边的感动”“寻找百岁老人”等专题专栏,确保慈孝创建日日有动态、天天有声音。大力应用新媒体,开通慈孝仙居专题网站,开设仙居手机报、微博、微信平台,宣传慈孝文化和行为。制作慈孝宣传环保袋、广告扇、餐巾纸等免费发放给市民,发送慈孝宣传手机短信50万条次,确保创建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二)实施“典型感召”模式,使慈孝人物汇聚成林

注重挖掘、培育、宣传“可亲、可敬、可学”的慈孝典型人物,用身边的人说身边的事,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使“最美盆景”逐渐发展为“最美森林”。

一是注重典型的代表性。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寻找最美仙居人・首届慈孝之星、十佳慈孝家庭、十大孝村、校园十佳小孝星等多个层面的慈孝典型评选表彰活动。通过群众推荐、专家评审、投票公示等程序,公开、公平、公正地评选出了“最美奶奶”金冬梅、“最美妈妈”王雪娟、“最美母亲”严雪花、“最美媳妇”季一婷、“最美女生”朱耀婷、“最美男生”曹贵林、“最美集体”溪港乡中心校四(1)班等各有特色、各具代表的先进人物和群体,共同组成了仙居“新二十四慈孝”人物。

二是注重典型的导向性。在典型的选树过程中,注重发挥典型的荣誉感和先进性,不仅在物质和精神上给予各种奖励和表彰,还在政治待遇和日常生活中给予优待和特殊照顾,形成好人有好报、人人争做好人、好人频出的生动局面。近年来,有1名典型当选为市人大代表,3名典型当选为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党代表,每年两会、党代会邀请慈孝典型作为市民代表参加旁听,县内大型文艺晚会也请慈孝典型作为特邀嘉宾出席,每年还组织慈孝典型赴台州市立医院免费体检,优先安排慈善援助和民政救助家庭比较困难的慈孝典型。

三是注重典型的可学性。加大慈孝典型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类宣传平台,对先进典型进行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宣传,使典型广为传播,深入人心。举办中国好人榜仙居颁奖晚会、“你最美丽”首届仙居县慈孝之星颁奖晚会,县委书记、县长亲自为慈孝之星颁奖,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并通过发文推广、媒体宣传、组织报告会、制作发放晚会光盘和画册等方式,持续不断地跟进推广、集聚、放大慈孝典型的教育引导作用。

(三)实施“全民践行”模式,使慈孝精神身体力行

践行慈孝精神贵在身体力行,针对不同领域、不同对象、不同层次做到有的放矢,有计划、有安排地开展各种主题实践活动,从而使践行慈孝成为人们的行动自觉。

一是突出农村的主战场地位。在工作计划安排、工作精力投入、工作资金保障上都把乡镇和农村作为创建工作的重点。组织开展“让父母住朝南屋”“为老人晒被子、洗衣服”“为老人过生日”等“慈孝日”系列活动。按照自愿原则,充分发挥地方乡贤、社会爱心人士的重要作用,通过各类渠道筹集建立慈孝基金。建立村级志愿义工服务队,通过结对帮扶,让空巢老人有人帮忙照顾,让留守儿童有人关心关爱。整合现有资源,突出慈孝主题,建设农村文化礼堂。按照创建基础条件,全县分示范村、重点村和实施村分批分层签订慈孝协议,将慈孝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开展“星级慈孝文明户”评定,致力于创建慈孝村(居)。

二是突出单位的示范性作用。充分发挥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党员干部的示范表率作用。开展“我为父母献孝心”活动和“我为子女树榜样”活动,让党员干部在家庭和单位都身体力行,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建设慈孝道德讲堂50家,开展仪式流程规范、内容形式丰富的道德巡讲活动,传播和学习身边的道德好人。举办“党群同创”慈孝仙居演讲比赛、“践行慈孝弘扬文明志愿服务”等活动,激励和引导党员干部立足本职岗位、践行志愿、奉献爱心。结合“强基惠民村村帮”工程和“双百结对、共创文明”工作,统筹城乡共建资源,不断提升农村文明程度。目前,全县51个省、市级文明单位同51个村,所有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与418个村(居)结成为期5年的慈孝创建共建对子。

三是突出学校的基础性作用。学校是未成年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慈孝教育需从孩子抓起。深入开展“慈孝育人”工程,在学生、教师、学校三个层面开展“慈孝育生心”“慈孝铸师德”“慈孝凝校魂”系列活动,构筑全方位、立体式的慈孝教育教学模式。举行“慈孝育人”千人签名活动,开展“慈孝心・中国梦”书法、绘画、演讲比赛和“慈孝仙乡・逐梦中国”暑期社会实践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浓厚的慈孝教育氛围。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编写慈孝教育校本教材,已出版发行小学教材3册并纳入日常教学。制定具有科学性、操作性的慈孝文明守则,纳入中小学生守则,规范青少年日常行为。积极开展为父母做饭、洗脚、过生日等慈孝实践活动,探索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的新路径。探索开展中小学生孝德操行评定,并与评先评优、学业成绩相挂钩。

(四)实施“制度督孝”模式,使慈孝行为固化于魂

长效机制是慈孝仙居创建的有力保障,通过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慈孝创建化虚为实,变软为硬,变短期为长期。

一是建立健全正面激励机制。县农村信用联社是慈孝仙居创建的载体银行,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将慈孝行为纳入用户信用的评定考核中,评上县级慈孝之星或慈孝家庭的信用户贷款可享受银行基准利率,乡镇一级的可比其他信用户再优惠5%,同时贷款额度可进一步放大,办理业务可享受绿色通道。推出丰收慈孝aB卡,提倡子女为长辈存孝款,长辈给子女存教育成长基金,凭丰收慈孝卡,在景区旅游、公交出行、医疗服务等日常生活服务方面都享有优待、优惠政策。

二是建立健全反面约束机制。在干部选拔任用和年度考核中,将是否孝敬父母、关爱子女等指标纳入个人德行的考核体系,促使领导干部更加注重官德,以身作则。在农村广泛签订慈孝协议,将慈孝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对村民行慈孝行为进行量化,若违反协议则在宅基地审批、村集体福利享受、入党和党员民主评议等方面采取惩罚性措施。今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县委发文明确把不慈不孝的对象列为不宜参选人员。

三是建立健全组织保障机制。县委专门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抽调骨干力量,制定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制定具体可操作的考核办法,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年度责任制考核。聘请21名离退休老干部成立慈孝督导团,不定期对乡镇部门进行督查考核。

四、慈孝仙居创建的初步成效和绩效评估

(一)慈孝仙居创建寻找到了一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并使之焕发生机和活力的新路子

慈孝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道德记忆。慈孝仙居创建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融入新时期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努力实现了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它倡导和弘扬了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追求,让每一个人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通过两年多的实践,全县上下形成了情谊融融、孝行如潮、善曲高歌的生动局面。

(二)慈孝仙居创建寻找到了一条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在基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路子

慈孝仙居点亮了人们心中的道德明灯,使积善心、行善事、做好人蔚然成风。在浓厚氛围的熏陶和感召下,全县人民的价值理念得到升华,“慈爱、孝敬、为善、有信”的慈孝仙居价值内涵不断凸显,充分激发了仙居人民崇德向善的正能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层有效落地,生根开花,乡风民风明显改善,爱岗敬业、团结互助、诚信经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进一步展现。仙居2013年底被正式命名为中国慈孝文化之乡,荣获第三届浙江孝贤工作特别奖和2013年度台州市党建工作创新奖。

(三)慈孝仙居创建寻找到了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物质精神双赢的新路子

慈孝仙居创建,不仅促进了家庭细胞的和谐,也用制度化手段和社会化途径切实促进了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管护难题。同时乡风文明提升,有效化解了社会许多矛盾冲突,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人与人之间更加和谐,整个社会更加和谐稳定。道德品牌的软实力带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硬效益。全县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招商选资成效显著,三大产业平台建设和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社会民生项目、文明城市建设等扎实推进,仙居县已连续5年在台州市县市区发展目标责任制考核中被评为优秀,仙居正向着“绿色发展、科学跨越”的目标不断迈进。

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土化的思考

群众对理论的理解和接受,来源于对理论的感性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被人民群众所感知、所理解、所接受、所认同,才能成为他们的自觉追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减少其政治性、理论性、空洞性,应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增强现实性、形象性、基础性。应推动理论的通俗化、大众化、乡土化研究,使道德从抽象的概念范畴走向生动丰富的群众现实生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接地气、更有生命力。

(一)植入传统文化

核心价值观一定是在一个国家、民族长期发展中孕育形成的,反映着这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积淀和思想结晶。2013年12月30日,在中央政治局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第12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014年2月24日,在中央政治局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第13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吸收合理成分,结合时代要求加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才能茁壮地孕育发展。

(二)扎根农村基层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3/4,广大农村不仅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战场,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适应中国国情,摸准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生活理念、思维方式,找到先进文化在农村生存的根基和土壤。农民群众不是不愿意接受有价值的先进思想,而是不喜欢接纳言之无物、刻板生硬的说教。这就要求我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通话”转化为“地方话”,将“大主题”转化为“小故事”,将“大社会”转化为“小舞台”,把“大道理”寓于广大群众日常生活的经验和感悟之中。慈孝仙居倡导“对上要孝,对下要慈”,价值观念简单,理论平白无华,容易被农民所接受,因此架起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农民群众之间的双向桥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思想精华顺畅地进入农民群众的话语系统,深受群众欢迎。

(三)建立社会组织

社会治理模式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密不可分。社区和家庭是社会结构的细胞,构建和谐社会,培育先进文化,迫切需要建立一种能够有效完成新任务的基层治理模式。传统守望相助、团结和睦的规则意识和宗族、乡约等民间组织在现代社会仍有一定影响,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注重培育农村社会组织,政府主导和村民自治相结合,提高农村的建设水平、管理水平与农民的思想意识水平,实现官民共治,激发农村的内生动力。慈孝仙居创建就是抓住农村“熟人社会”特点,重塑社区内部的文化价值观念,并培育社会组织,推动村民自我管理的探索。建立村级慈孝基金和理事会,理事会汇集了村里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以及村里的经济文化能人,按照“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原则,筹集设立的慈孝基金在慈孝文化宣传、慈孝典型培树、慈孝行为践行等方面发挥了最大效益,理事会也成了村民信得过、看得起、最有凝聚力的自治群体。修订村规民约和签订慈孝协议,将慈孝理念和传统的民事民治理念通过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成为村民日常生活的行动准则和行为规范,约束和激励村民行慈孝、做善事、遵道德。成立志愿者驿站和村级义工服务队,把志愿服务组织延伸到广阔的乡镇农村,开展一些贴心而实在的志愿服务,在政府管理和服务不到位的情况下担当公益角色。开展信用村、慈孝家庭评比,并实施信用贷款优惠政策,“用慈孝做抵押,用道德做保障”,以低息贷款激励村民行慈孝,又促进了当地老百姓发展生产、积极创业,促进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四)党员率先垂范

党员干部在弘扬先进思想道德上作出表率,见诸行动,是极为重要的导向、示范和很有说服力的教育、引导。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抓好党员干部这个重点,发挥好党员干部的引领带动作用。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严于律己、甘于奉献,带头坚定理想信念,带头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带头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慈孝仙居创建一直强调党委政府全面引导,党员干部率先示范,群众广泛参与。在志愿服务方面,不仅成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而且志愿服务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在慈孝基金捐款方面,党员干部起模范带头作用,捐得多,捐得早;在践行慈孝争当慈孝典型方面,党员干部成为主体,首届慈孝之星党员干部就占40%以上。在创建过程中,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创先争优活动、党风廉政教育等工作密切结合,积极寻找工作结合点,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的示范、引领和带头作用。严把孝德关,把干部践行道德方面作为干部考核评价、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使领导干部更加注重官德,在制度方面有效激励和约束党员干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05-05(2).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3-12-24(1).

张春芳.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土化及其构建途径[J].东南学术,2011(2):117-124.

陈翔宇.浅析孝文化及其现实意义[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1-22.

曲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读本[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4.

传统文化关于孝道的心得篇9

孝,是人们心灵里盛开的鲜花。它比自然界的花朵更为永恒、持久地散发着清香。孝是一种博大。它包容世间万物:世界有多大,孝就有多大。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以孝亲为主题的演讲稿,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以孝亲为主题的演讲稿1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学们:

孝与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元素,是中国人品德形成的基础,是一个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多元文化体系。孝与感恩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传统美德,是政治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的基本元素,是当今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不可忽视的精神支柱和中坚力量。

孝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传统社会十分重要的道德规范,也是中华民族尊奉的传统美德。在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孝道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

如周代将孝道作为人的基本品德,当时提出的“三德”“三行”,成为社会道德教化的核心内容;春秋时期强化礼教,《左传》中有“六顺”: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战国时期,孔子继承了商周的伦理思想,创建了独特的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道德体系,强调“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以“人性本善”为理论基础,提出仁、义、礼、智,孝、悌、忠、信。南宋的朱熹在继承儒家传统思想的基础上,吸收、融合了佛道思想,提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等道德规范。综上可见,孝道已成为了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百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与核心价值观。

“百善孝为先”,“夫孝,德之本也”。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文化,“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又是和谐文化.中国特色文化,理应承继这份道德遗产,发展这份优良传统,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伦理精神与道德规范。

孝道文化,社会文明的力量。孝,狭义上说就是善事父母;广义上说,就是孔子说的“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感恩,狭义上说就是感激父母,广义上说,就是感激自然,感激社会,感激祖国,感激所有帮过自己的人。孝与感恩是以孝敬父母为基础的孝道文化中的基本元素。孝是感恩的前提与基础,是人内在的品质,感恩是孝的体现,是人外在的品行。孝与感恩是思想,是态度,是文化,是行为,是素养,是文明。

几千年前,孔子曾写出一部被誉为“使人高尚和圣洁”、“传之百世而不衰”的不朽名著——《孝经》,千百年来被视作金科玉律,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无不对其推崇备至,产生了人类文明的伟大力量,成为独特的中国孝道文化。

孔子提倡的孝道文化,其内涵可以从如下五方面来理解:敬养父母。这是对双亲而言。敬养父母是人类的天性。孔子认为:“父子之道,天性也。”意思是说,父母培养教育子女,子女奉养父母,这是人类一种天性。又说:“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这是孝敬父母的天性五种表现,只有这五方面全部做到,才称得上是能侍奉双亲的孝子,也才能算是真正体现了人的孝亲的圣洁本性。

战争年代,我们提倡忠孝不是忠于某一个人,孝于某一个人,为国家尽忠,为民族尽孝就是最大的孝。把“不独亲其亲”、“老吾老”的传统美德,熔炼、提升为革命传统美德。在这种思想道德观念指导下,许多革命烈士通过尽“忠”去实现尽“孝”,积极投身革命,解放全中华的父老双亲,使其从根本上改善政治、经济地位,实践了“最大的孝”,体现了最大的忠。新中国成立以后,进一步继承发扬了“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宪法中不仅将赡养父母列为儿女的义务,而且在公共福利事业中,建立、发展、壮大了社会主义的敬老事业,形成了良好的健康的社会道德环境。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将孝道文化精神与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紧密结合起来,以报效祖国和人民,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这是,广大青少年应具备的广义的“孝与感恩”的崇高品德,是传统美德现代化的需要。

感恩教育,传承孝道文化。孝与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自古就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经典名句。孝敬父母是子女的伦理规范与道德责任,是做人的修养与觉悟。新的历史条件下,与时俱进地开展感恩教育是对孝道文化最好的继承。

感恩是人类社会最朴实的情感表达,是社会道德和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提倡诵读《论语》、《孝经》、《礼记》、《弟子规》等传统经典,使人们特别是未成年人从传统文化典籍中汲取思想养分,懂得孝敬和感恩父母。最后,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传承孝道文化的正能量,真正把我国建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

谢谢!

以孝亲为主题的演讲稿2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演讲的题目是“学会感恩,做孝顺儿女”。

世界上有一种宽容的爱,他的名字叫父爱。

世界上有一种琐碎的爱,她的名字叫母爱。

父母的关怀就像一把伞,为我们遮风挡雨

父母的教诲就像-一盏灯,为我们照亮前程。

父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

母爱是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

父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

母爱是一阵和煦的风,吹去朔[shuò]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

一件件生活中的小事蕴藏着亲人们对我们的爱,一句句动人的话语洋溢着父母对我们的情。

我们在无微不致的关怀中成长。父母为了我们失去的太多。父母为了我们付出的太多。但是我们对他们连了解都做不到,更不要说做了什么。

在家中,我们是不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让父母为自己忙前忙后;是不是在不高兴时,对他们冷淡,甚至顶撞他们,使他们失落伤心;在学校里是不是对学习敷衍了事,不努力学习,学习不尽人意,是否违反校规校纪,让父母为此伤心担忧;是不是在社会中言谈不当,行为举止无法做到文雅礼貌而是父母受到非议,作为儿女的我们是不是该反思反思了。

我们已渐渐长大,父母因为我们操劳,慢慢的老去,此时不报更待何时。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做人的最基本道理。今天,我们在这里,表达我们的感恩之心。那么,怎样才能表达我们的感恩之心呢?感恩父母,绝不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赡养,更重要的是给他们精神上的安慰。这体现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体现在点滴小事中,在家中,多为父母分担家务,与父母聊聊天。在学校里,努力学习知识,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为父母增光添彩,这不就是感恩吗?

在社会中,我们举止端庄,言谈高雅,品德高尚,待人接物彬彬有礼。不骄傲自大,目中无人,赢得邻里们的一致好评,我们,为自己代言,也是为父母代言,这不更是感恩吗?感激父母,给了我们宝贵的生命,感激父母,给了我们最无私、最伟大的关爱。

孝敬父母并不是要求我们轰轰烈烈的去为他们做什么大事,而是要求我们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感恩伴我们进步。孝顺让我们成熟。

千言万语一句话:让我们学会感恩,做孝顺儿女吧。感谢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最爱我们的人------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以孝亲为主题的演讲稿3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古人云:“人孰能不老?百善孝为先”,中华民族历来把“孝”字作为伦理道德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而且,把孝敬父母、赡养老人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贤能的人,只有一身倾注着孝与德,才能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孝道演讲稿。我作为当代的一名少先队员,理应把在家孝敬父母、关心长辈;在校尊敬老师、关爱同学;在外提高自身人格,弘扬美德作为我的行为之准则,只有让孝德在心中扎根,才能使孝德伴我行。那么在实际生活中,我是如何做的呢?

在学校,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多次取得优秀的成绩,处处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严格要求自己,连续四年每学期被评为“三好学生”。在学习上,我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专心听讲,勤于思考,积极发言,家庭作业认真完成。从一年级到五年级,一直担任数学课代表的我对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不仅有特色地管理着班级,而且能及时、耐心地帮助班上学习基础较差的同学提高学习成绩。记得那是四年级的下学期,班上一位好友对数学不感兴趣,家庭作业有时不能按时完成。针对这位同学的现状,我主动与这位同学交谈,共同探讨如何学好数学的方法,多次利用双休日时间到他家帮他复习功课,解决数学难题,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位同学的数学成绩提高很快。

我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教育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孝道演讲稿。曾经我在作文中写过《我是妈妈的好帮手》、《等》、《自立》等文章,在日记里也记录到自己所发生的事情:如在车上给老人让座、拾金不昧、维护班集体、与破坏绿化环境的人作斗争、遵守交通规则的心得体会。在学校,我尊敬师长,彬彬有礼,是一个受到老师和同学一致称赞的“开心天使”。

在家里,我孝敬父母,关爱长辈,常常帮父母做及所能及的家务事,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好孩子。

记得在我刚上一年级的'时候,我的妈妈常因上夜班或下乡工作,没有很多时间照顾我,从小养成独立生活能力的我,主动帮助妈妈承担了一些家务事,如洗碗、做卫生、整理衣物等等。我的奶奶生前因骨盆粉碎性骨折长期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乖巧懂事的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主动帮助妈妈细心照料奶奶,放学回家跟奶奶端茶喂饭、倒屎倒尿。有一次,我和妈妈在帮奶奶洗澡时,我亲切地对妈妈说:“妈妈,等你老了的时候,我也会和我的媳妇帮你洗澡。”看到妈妈灿烂的笑容,我也自我陶醉。

传统文化关于孝道的心得篇10

[关键词]孝道;两重性;继承与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无论在其主流思想——儒、释、道的哪一思想体系中,孝都是一个重要范畴。尤其是儒家,不仅十三经中处处皆有谈及孝的义理,而且它还是儒家伦理的基础和核心。两千多年来,“孝”不仅影响着中国历朝历代人们的思想,同时也成为支配人们行动的准则和评判人们德行的标准,成为统治阶级的“御用工具”。对孝道探本溯源,剔除其中的糟粕,可以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对现实生活的消极影响;汲取其中的精华,与时俱进的对传统孝道进行创造性的继承与发展,则有助于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一、孝道的产生及演变

孝的观念源远流长,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而“孝”的造字经历了从图、符号到文字的过程,是一个会意字。《说文》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该书的作者许慎以“孝”的小篆字形为依据,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我国最早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释训》,也将“孝”解释为:“善事父母为孝,善兄弟为友。”因此,“孝”字的注释义应该是子女对父母的善行和美德。一般认为,中国人的孝观念产生于父系氏族社会。康学伟博士在《先秦孝道研究》一书中指出:“孝观念的形成当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基于血缘关系而产生的亲亲之情,二是个体婚制的建立。而这两个条件的成熟,当在原始社会晚期,即父系氏族公社时期。”而且“这时的孝观念只是一种敬亲爱亲的感情,并未超出自然之性,尚不具有阶级性”。正如《诗经·小雅·蓼莪》所云:“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可见,懂得善事父母、报答父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良知本性。这种亲情回报的纯朴情感,也是人类最基本的孝意识。

西周时,“孝”开始被确立为宗法道德规范的核心。春秋战国之际,先秦儒家对孝道作了全面的阐释和发挥,形成了孝为德之本、“无违”之孝道、以孝事君则忠等思想内涵。至《孝经》(约成书于战国末期),由“事亲”推及到“忠君”、“顺时”、“立身”、“法先”等,泛孝化倾向十分明显;对“孝”的地位及其作用的肯定也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孝经》还提出“五等之孝”和“以孝治天下”,将“孝”进一步等级化、政治化、制度化。自西汉时起,经董仲舒改造后的孝道被赋予了二重性。“孝”既包含着先秦诸子敬老养老等人类美好情操的“孝”,又包含着被统治阶级改造为“忠君尊王”御用品的“孝”。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封建社会中央集权日益强化,国家从本质上说就是扩大了的皇帝家庭。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历代帝王一方面极力倡导孝道、孝行,把后辈对长辈的孝道义务片面化、绝对化;另一方面又运用刑罚手段推行孝道,将儒家“孝”的伦理思想渗透于刑律之中并严厉制裁“不孝”行为(从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开始,“不孝”正式被列为“十恶不赦”大罪之列)。传统孝道的浓厚亲情就此湮没于封建统治的纲常法规之中。到了宋明时期,儒家的孝悌观有了进一步发展。张载对孟子推己及人的孝悌观念作了更深层次的引申,提出“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茕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于时保之,子之翼也”。二程对“仁”与“孝”的关系也提出了新见解,认为仁是本,孝是用,不能混为一谈;人不仅要有孝悌观念,而且要有孝的行动。

辛亥革命后,孝道经历了一个由被批判到重建的变革过程。“五四”时期,以《二十四孝图》为代表的传统孝道,受到了陈独秀、胡适、吴虞、鲁迅等激进反传统人士的猛烈批判。从历史的观点看,引起知识分子激烈批判孝道的直接原因是受民国初年帝制运动和孔教运动的反向刺激。此外,“德先生”和“赛先生”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登陆,客观上也激发了这一运动。学者们以批判孝道的残酷性、保守性、虚伪性为突破口,对整个儒家传统进行了全面抨击。如认为孝道是家族本位主义的体现,已经变异为一种吃人的礼教,愚孝行为有悖人道等等。进入20世纪30年代,学者们又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力图为重建国民信心、振兴中华民族提供一份传统的依据。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现代新儒家应运而生。其目标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方面回应“五四”时期对儒家传统的全面批判,另一方面适应时代要求挖掘出儒家传统中具有永恒价值的部分,并按现代的学术标准对儒学体系进行了重建。现代新儒家十分注重对“孝”的研究,其思想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阶段比较重视孝道之意义,代表人物是梁漱溟、马一浮、冯友兰、贺麟;第二阶段(50年代至70年代末),这一时期对孝道观阐发弘扬贡献较大者为徐复观、唐君毅;第三阶段(70年代末至今),杜维明等对孝道精神作出了重要的诠释阐发。

二、孝道的两重性

孝道具有某种永恒的价值,具体表现为:第一,奉养。即孝之物质性赡养。由于“中国和西方的家庭养育模式不同,西方是接力模式,中国是反馈模式。接力模式重视父母养育子女,到成人为止;老人的赡养靠社会和自身,不靠子女。反馈模式既重视养育子女,又重视子女对父母的敬养和回报”。从物质上供养父母即赡养父母,是孝敬父母的最低要求,也是孝道的物质基础。第二,诚敬。孝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只是一个伦理的范畴,而且是一个文化范畴。同时,孝也不只是物质性赡养老人的问题,老人晚年幸福与否还要看他们在精神上是否得到满足。因此,孝道的精髓在于提倡对父母首先要有诚敬之情。诚敬是比奉养更高的一种伦理尺度和道德要求,基于诚敬之心的养亲才是合乎人伦孝道的。正如孟子所说“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万章上》)。第三,立身。《孝经·开宗明义》说:“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这就是说,做子女的要修身立德、建功立业以光宗耀祖,给父母和家族带来好名声,这样才算达到孝的高标准;而终日无所事事,一生碌碌无为,则被视为对父母的不孝。这一思想体现出儒家积极人世的价值观,能激励人们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第四,谏诤。“谏者,证也,以直言正人之非也。诤者,争也,以善言止人之恶也。谏诤者,匡证也。”因此,“父有诤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诤于父”(《孝经·谏诤》)。“事父母几谏。”(《论语·里仁》)“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荀子·子道》)也就是说,在父母有不义的时候,不仅不能顺从,而且应谏诤父母以使其改正不义。这反映出孝道以正义为准绳的民主性、平等性之内涵。第五,祭祀。孔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孝经·纪孝行》也指出:“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由此看来,为人子女者在父母丧亡后能否尽礼致哀,就是孝与非孝的分水岭。而且,不管是对父母的祭祀还是对先祖的祭祀,都应该做到诚敬,以“报本返祖”的心态去对待。因此,祭祀既是孝道的重要内容,又具有道德教化的功能。

诚然,我们在肯定孝道积极一面的同时,也要看到其消极的一面,主要表现在:第一,统治阶级将“事君”纳入“孝”的规范,宣扬“以孝治天下”的思想,使孝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精神基础和基本道德力量,具有一定的愚民性。第二,传统孝道基本上是对上不对下,宣扬长辈的统对权威,极大地压抑和剥夺了子辈的个性自由和独立人格,具有不平等性。第三,统治阶级出于统治需要,宣扬盲目的祖先崇拜,将葬祭亡礼推向极端,具有保守性。三、孝道的继承与发展

在现代社会中如何继承与发展孝道是一个取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对传统的孝道,我们应该学会用敏锐的目光去剖析其利弊,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同时,新孝道的建立和发展,应在继承传统孝道精华的基础上,增添适应划时代社会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和教育环境的新内容。在建设当代社会孝文化的过程中,实现由传统孝道向现代新孝道的创造性转化是至为重要的。具体地讲,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重塑现代的新孝道:

第一,应批判地继承传统孝道观。新的孝道观不是凭空产生出来的,它首先来自于传统孝道观的历史继承。当今,我们应当抛弃那种不论对错“无违于父母”的愚孝。而体现子女晚辈对父母前辈的感恩意识及赡养行动的优秀文化传统则要发扬,要汲取传统孝道善良笃厚的精神,大力倡导孝道所形成的中华民族尊敬老人的伦理观念和老有所养的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