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理财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00:05

投资理财的意义篇1

根据财政部的最新要求,财政投资评审工作是财政预算管理的必经环节,在公共财政体制下强化财政支出管理,提供预算决策的参考依据,监督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和项目完成进度。它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政策性,重在规范财政投资行为和项目投资管理。因此,较为科学的财政投资评审定义应为:财政投资评审是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财政部门专职评审机构,组织专业技术力量,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对财政性投资和专项支出的必要性、可行性、合理性、绩效性等进行统一评价与审查的技术性管理活动。

二、完善我国财政投资评审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完善财政投资评审管理是现代公共财政管理的必然要求

从公共财政管理和公共财政投资的特点看,公共财政领域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容易诱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公共财政资金是稀缺资源,不可能满足所有部门的资金需求,存在强烈的竞争性。在这种情况下,财政部门和财政资金的需求方会形成博弈,双方会尽可能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财政部门要实现公共财政资金分配的公平、合理和资金使用的透明、合规、有效,而财政资金的需求方有更多的信息优势,更加熟悉项目的造价和实际资金需求,其基于自身利益会申请超过实际需求的财政资金。在信息不对称的博弈中,结果极有可能有利于资金需求方。财政投资评审环节中的事前评审就是要在财政投资项目动工前,借助专业技术手段,全方位多视角地了解财政投资项目的实际情况,帮助财政部门掌握更多一手信息资料,减少信息不对称,防范“逆向选择”的出现,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通过事中和事后评审,监控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和实际进展状况,并对支出绩效做出评价,则可以抑制“道德风险”的发生。最终,财政投资评审机构可以通过积累的经验和数据,获得大量反映投资需求和投资供给的基础性信息,通过专家的研究分析,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和政策性建议。

在公共财政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历史背景下,公共财政由原来的基本建设投资型逐步转变为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投资型,财政投资评审工作也面临新的财政形势和社会需求,且重要性与日俱增。因此,其职能定位和工作重心亦应做适当转变,并大力改进和完善管理机制,使其真正成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有效保障。

(二)完善财政投资评审管理是改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必然要求

自我国建立现代公共财政制度以来,政府投资正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向三农、医疗、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科研、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倾斜,财政支出和投资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社会公共事业支出的快速增长,既意味着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也对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改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摆脱过去财政投资评审主要针对和侧重于基本建设投资项目的习惯的影响,适应评审项目向非竞争、非盈利的公共服务型投资项目扩展和公共服务型投资项目种类多元、特点各异的现实情况,大力丰富和创新投资评审方式,并相应改进和完善投资评审管理,才能切实据以提高公共财政资金的保障水平,促进财政资金的合理配置,优化财政支出和公共服务投入结构,保证资金的节约和高效使用,使有限的财政投资在增进城乡居民的公共福利水平方面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

(三)完善财政投资评审管理是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必然要求

财政管理工作在实际执行中常常遇到预算编制高估冒算、预算约束不力、项目资金被挪用、截留、“三超”浪费严重等现象。对此,不少地方财政部门往往习惯于依据工作经验和往年该单位申报预算额度,采取“拦腰一刀切”的办法,这种粗放式管理方式直接影响着财政职能的发挥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因此,完善财政投资评审,更可靠地藉此发现问题,找准症结,对提高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意义重大。同时,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也是在当前全国在经济结构转型、产业升级、经济新常态的经济形势下解决好财政收入下降与支出刚性增长的矛盾的着力点和建立现代预算管理制度的突破口。完善财政投资评审管理,能够为财政投资项目提供可靠的参考意见,保证准确无误地核减或核增财政资金投入额,倒逼各财政资金使用方合理编制预算,合规使用资金,减少资金分配的偏差,杜绝“权力寻租”和“道德风险”的发生。

三、完善财政投资评审管理的基本依据

财政投资评审职能是财政投资评审运作的核心和基本指向。2014年9月,财政部党组在将投资评审中心更名为财政部预算评审中心的同时,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充分发挥预算评审职能的总体思路:一是建立项目预算审核机制;二是建立规范统一的项目支出标准;三是建立政府预算项目绩效评价制度。这一思路,指出了财政投资评审职能转型的方向,也为完善财政投资评审管理提供了基本依据。

(一)财政投资评审要为建立项目预算审核机制服务

公共财政投资规模庞大,项目主管单位和建设单位出于自身利益,经常发生“三超”浪费、先申报预算再设计方案、高估项目资金、预算编制不合理的现象,不利于国家宏观调控战略的实施和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能不能管好政府的“钱袋子”,把好项目投资关,根本在预算。只有通过对项目预算评审,及时发现和剔除项目预算中不合理因素,纠正项目设计和资金安排方面的存在的缺陷和漏洞,才能有效保证财政资金的合理科学配置。之前的财政投资评审工作虽强调事前评审、事中评审和事后评审全过程跟进,但受到经济转轨前工作惯性的影响,各地都把事后评审当做重点,发现问题时项目已建成或资金已被使用浪费。唯有从源头上严格控制部门预算的真实性、合理性和准确性,使预算评审实质性嵌入预算编制环节,才能提高预算编制的质量和效率,避免财政资金的浪费,才能为预算执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财政投资评审要为建立项目支出标准体系服务

因为基本建设项目缺少投资支出标准,有的建设单位申请财政资金时漫天要价,财政部门由于没有可供参考的支出定额标准,要么根据经验判断是否合理,要么在建设资金上“一刀切”,且基本建设项目往往投资规模庞大,有效的财政监管长期以来严重“缺位”。当前和今后的焦点工作就是要利用财政预算基础信息数据库,征求各行业专家意见作为确定定额标准的参照依据。同时,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的技术手段充分发挥信息整理、数据分析的技术优势,收集整理各地项目支出标准体系建设的先进经验,据此建立全国项目支出定额标准,为预算评审提供定量基础。

投资理财的意义篇2

关键词:控制控制权职业判断

政部于2014年7月1日修订并执行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以下简称CaS33(2014))对控制做出了修正性的定义,并通过CaS33(2014)应用指南提供了控制实务判断标准上的指引。修订后的控制定义及其职业判断在逻辑上与2006年颁布的合并财务报表准则(以下简称CaS33(2006))相比有较大出入,笔者通过对CaS33(2014)和应用指南的学习,结合自己的理解,对控制的职业判断进行了逻辑上的梳理。

一、控制的定义及特征

(一)CaS33(2014)中控制的定义及特征。我国CaS33(2014)对控制进行了如下定义:控制是指投资方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通过参与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而享有可变回报,并且有能力运用对被投资方的权力影响其回报金额。从该定义能够看出控制具有两个特征:首先,控制具有权力、可变回报、权力和回报之间的关联三个要素,缺一不可。其次,该定义中三要素内部之间具有一定关联,控制定义首次强调了权力和回报之间的联系。三要素对控制定义的诠释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见图1。最后,控制的界定本质上是根据实质重于形式而不是形式上的控制。

图1三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

(二)CaS33(2006)中控制的定义及特征。CaS33(2014)对控制的修订是基于CaS33(2006)中控制相关内容的基础之上的,出于篇幅限制,笔者不再继续向前追溯。CaS33(2006)规定:“控制,是指一个企业能够决定另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另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权力”。从该阶段下的定义可以看出:首先,控制是投资企业的一种权力,其能利用该权力在被投资单位的经营管理中进行获利形式的经济活动。其次,该阶段下我国对控制的界定是以实质性控制作为依据,其控制范围涵盖了被控制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

(三)CaS33(2014)对控制修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国际上的外在压力。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于2011年5月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合并财务报表》(以下简称iFRS10)对《国际会计准则第27号――合并财务报表和单独财务》(以下简称iaS27,我国CaS33(2006)中控制的定义趋同于iaS27)中控制的定义进行了修订,创新性地提出了控制定义的三要素。此次修订不仅解决了iaS27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常设解释委员会(SiC)解释公告12号(以下简称SiC12)关于控制的分歧,还完善了iaS27中控制的范围局限、权力和回报没有建立关系等不足。对于国际会计准则的修订,我国财政部早在2010年的《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中明确表示,我国会计准则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保持持续趋同。持续趋同的规定为我国CaS33的修订提供了动力。

2.我国的内在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已经由追求“量”的发展过渡到“调整经济结构”阶段,我国的财富和投融资较以往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多的企业集团奉行“走出去”政策,在国际上广泛建立子公司。这就要求会计核算要适应经济的发展,不断完善控制的相关理论,在权力和回报之间建立起关系,为我国跨国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和财富的积累提供理论支持。

二、控制定义及其职业判断的变化

(一)控制定义的变化。相比于CaS33(2006)中控制的定义,变化主要有三点:

1.表述上逻辑更加清晰、层次分明,有条理地明确提出三个要素,并突出了要素相互之间的联系。

2.相关用词更加精准,例如:用“可变回报”代替之前的“利益”。“回报”的范围更加广泛,除“利益”外,还涵盖了资金流动性、声誉、知识资本等。同时显示了回报是可变的这一特点,凸显了回报可变是由于权力的运用;再如:用“参与被投资企业的相关活动”代替了之前的“决定被投资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在涵盖范围上突破了财务和经营政策的限制。相关活动是指对被投资方的回报产生重大影响的活动。通常,相关活动与财务和经营政策并无差异,但是涉及到特殊目的实体时,用财务和经营政策不利于控制的判断。

3.明确规定了权力和可变回报两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更加切合控制的实际情况,对控制的职业判断能起到很强的指导作用。同时,这一关联很好地诠释了基于委托理论下的控制理论。相比于委托人,人拥有的权力并不能使其享有相应的可变回报,该可变回报被委托人享有。因而,实质意义上的控制方是委托人而不是人。总之,控制定义的变化更加注重“实质性控制”、更加符合市场总的实际情况,对合并事务中会计处理的影响也随之加大。

(二)控制职业判断的变化。我国CaS33(2006)和应用指南没有对控制的职业判断进行详细规定,仅提供了实务操作中控制的两种具体情形:(1)投资企业直接或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50%以上的表决权。(2)投资企业虽然拥有50%以下的表决权,但是有其他情形能够表明投资企业实质上仍然控制被投资企业。这一规定体现了我国对控制的职业判断是从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进行的。其数量维度主要体现在职业判断依据是出于表决权这一数量特征来考虑的;其质量维度主要体现在准则还规定了表决权不足时的其他种种实质上属于控制的情形。相比于CaS33(2006),修订后的准则内容在职业判断上的主要变化有:(1)控制的判断不再仅仅局限于表决权,而是根据控制的三要素依次进行判断,形成了逻辑清晰的职业判断流程;(2)委托关系下控制判断的新规定,弥补了CaS33(2006)的空白。该种情况在实务中较为常见,人代表委托方行使对被控制方的权力,此时,人对被控制方的约束并不是出于自己的意愿,本质上是委托人的意愿。因此,委托人授予人的控制权应视为委托人自身享有。

三、控制的会计职业判断逻辑梳理

CaS33(2014)应用指南中明确提出,在对控制做出职业判断时,要综合考虑所有的有关情形和事实,依据控制定义中的三要素做出职业判断。笔者对准则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整理与分析,认为控制的职业判断应该依据图2所示的逻辑来进行。需要注意的是,控制的职业判断是持续的而非一次性的,应该贯穿于企业的各个经营期间,根据变化的环境和情形,重新按照该流程图评估投资方是否依然享有对被投资单位的控制权,流程图中任何一项的改变或缺失都代表控制不再存在。

图2控制的职业判断逻辑图

(一)评估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是否拥有权力。在识别被投资单位的基础上,控制的职业判断的第一步是要确定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是否拥有权力,权力方面的评估结果直接关系到企业是否有能力主导被投资单位。对权力的评估主要关注以下三方面的事实和情况是否发生变化:

1.被投资方的设立目的和设计。权力因素的评估需要结合被投资方的设立目的和设计。对被投资方这两方面的评估有利于确定被投资单位的哪些活动可以称之为相关活动,相关活动是如何决策的,投资企业参与了哪些相关活动,所有投资方中谁才是真正的能够享有可变回报的主导者。这些问题的识别和评估是后续控制的职业判断的基础。

2.识别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及其决策机制。相关活动是指在所有经济活动当中能够对被投资单位的回报(包括经济回报和其他形式的回报)产生重大影响的活动。相关活动的识别是为了判断投资方是否对被投资方拥有权力。主要内容包括:产品与劳务的购进和出售、企业研发活动、投资与筹资、各类资产的购进管理与处置等。权力要素的评估不仅与相关活动有关系,还需要考虑这些相关活动的决策机制。决策机制应该考虑两个问题:相关活动是权力机构决策还是其他合同约定的方式来决策?该决策机制如何运行、如何决策?

3.确定投资方拥有的与被投资方相关的权力。被投资单位从事的相关活动及其决策机制将使投资方拥有“权力”。如果投资方单独现时享有主导被投资方的权力,此时投资方拥有权力,强调的是现时权力,而不论其是否真正实施该权力;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投资方分别现时享有主导被投资方的权力,则能够对被投资单位的回报起到主导决策作用的一方拥有权力。在评估权力时需注意:应该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只考虑与被投资单位相关的实质性权力而不是保护性权力。实质性权力的两个构成要件是:权力持有人对该权力“有实际的行使能力”、该权力是可执行的。

(二)评估投资方是否享有可变回报。投资方通过参与被投资单位相关活动而享有的回报会随着被投资单位业绩的变动而变动,因而称这种回报为可变回报,其数量上可能是正的,也可能是负的,可变回报的最普遍表现形式是股利。除此之外,可变回报还有以下表现形式:因向被投资方提供服务而获取的报酬、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投资的投资价值增减变动,以及其他形式。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回报的可变性进行评价时,应当基于合同安排的实质而不是法律形式。例如,投资方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的交易性债券,虽然该利率是固定不变的,但该利率是基于可变的债券的信用及违约风险而决定的,因而,此时固定利率决定的回报本质上也是可变回报。

(三)评估投资方拥有的权力与享有的回报是否有联系。前文论述了控制职业判断的权力和可变回报两个要素,只有同时满足两个要素且两要素有一定关联――投资方有能力运用其权力影响可变回报,才能最终评估为“控制”。为了判断两要素之间是否有此种联系,首先需要评估投资方如何参与被投资单位的决策,是作为主要责任人对决策起主导作用,还是作为人参与其中。委托模式下,人所行使的决策权只是代替委托人实施,决策权本质意义上仍然属于委托人。

四、结语

CaS33(2014)更加强调控制的实质,为控制的判断提供了更详细的指导,初步形成了控制职业判断的流程体系,弱化了财务人员或企业管理人员判断时的主观性,利于增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同时也应该注意到,修订后的控制概念在某种程度上会导致企业合并范围的扩大,但是这能够更好地契合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更加实际地反映主体的控制权益。修订后的会计准则的良好践行需要财务人员根据准则和指南的要求,结合控制的三要素进行职业判断。S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应用指南[S].财会[2014]18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6.

投资理财的意义篇3

企业财务战略的特征

(一)财务战略的“战略”共性

1、全局性。财务战略是以整个企业的筹资、投资和收益分配的全局性工作为对象,根据企业长远发展需要而制定的。它是从财务:的角度对企业总体发展战略所作的描述,是企业未来财务活动的行动纲领和蓝图,对企业的各项具体财务工作、计划等起着普遍的和权威的指导作用。

2、长期性。制定财务战略不是为了解决企业的眼前问题,而是为了谋求企业未来的长远发展。因此,财务战略一经制定就会对企业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的财务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3、导向性。财务战略规定了企业未来较长时期内财务活动的发展方向、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基本途径和策略,它是企业一切财务战术决策的指南,企业的一切财务活动都应该紧紧围绕其实施和开展;

4、风险性。由于企业的理财环境总是在不断变化,因此,任何企业的财务战略都伴随着风险。财务战略风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财务决策者的知识、经验和判断能力。科学合理的财务战略一旦实现,会给整个企业带来勃勃生机和活力,使企业得到迅速发展;反之,则会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甚至破产。

5、适应性。现代企业经营的实质,就是在复杂多变的内外环境中,解决企业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和经营目标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问题。财务战略把企业与外部环境融为一体,注重观察、分析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其给企业财务管理可能带来的机会和威胁,因而大大增强了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

6、动态性。战略是环境分析的结果,环境的变化必然引起战略的变化。一般来说,当理财环境变化不大时,一切财务活动都必须按原定财务战略行事,充分体现财务战略对财务活动的指导性;当理财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财务战略就应作适当的调整,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二)财务战略的“财务”个性

1、财务战略在企业战略体系中的相对独立性。企业战略具有多元化结构的特征,它不仅包括企业整体意义上的战略,而且包括职能层次上的战略。财务战略作为企业职能战略之一,其相对独立性主要取决于以下两个基本事实: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不再只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附属职能,而是有其特定的相对独立的内容;②财务活动并非总是企业的“局部”活动,而是有着许多对企业整体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内容。

2、财务战略地位的从属性。财务战略作为企业战略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尽管它有其自身的特色、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它必须服从和反映企业战略的总体要求,应该与企业战略协调一致,并为企业战略的顺利实施和圆满完成提供资金支持。

3、财务战略谋划对象的特殊性。财务战略是对企业财务活动的一种谋划,其目标是谋求企业资金运动最优化。财务战略要解决风险与收益的矛盾、收益性与成长性的矛盾、偿债能力与盈利能力的矛盾、生产经营与资本经营的矛盾等,这一系列矛盾都是由财务战略谋划对象的特殊性引发的。

4、财务战略实施主体的全员性。从纵向看,财务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应是企业经营者、财务职能部门经理、基层财务部门三位一体的管理过程;从横向看,财务战略必须与企业其他战略相配合,渗透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方面,并最终由经营者负责协调。因此,财务战略管理实际上是以经营者经营战略为主导、以财务职能部门战略管理为核心、以其他部门的协调为依托而进行的全员管理。

通过以上分析,财务战略应定义为:为了谋求企业的长远发展,根据企业战略要求和资金运动规律,在分析企业内外环境因素的变化趋势及其对财务活动影响的基础上,对企业未来财务活动的发展方向、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基本途径和策略所作的全局性、长远性、系统性和决定性的谋划。

企业财务战略的意义

1.通过对企业内外环境分析并结合企业整体战略的要求,它提高了企业财务的能力,即提高了企业财务系统对环境的适应性;

2.财务战略注重系统性分析,这提高了企业整体协调性,从而提高了企业的协同效应;

3.财务战略着眼于长远利益与整体绩效,有助于创造并维持企业的财务优势,进而创造并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企业财务战略的内容

1.筹资战略

筹资战略就是根据企业的内外环境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适应企业整体战略与投资战略的要求,对企业的筹资目标、原则、结构、渠道与方式等重大问题进行长期的、系统的谋划。筹资目标是企业在一定的战略期间内所要完成的筹资总任务,是筹资工作的行动指南,它既涵盖了筹资数量的要求,更关注筹资质量,即既要筹集企业维持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及发展所需资金,又要保证稳定的资金来源,增强筹资灵活性,努力降低资金成本与筹资风险,不断增强筹资竞争力。筹资原则是企业筹资应遵循的基本要求,包括低成本原则、稳定性原则、可得性原则、提高竞争力原则等。此外,企业还应根据战略需求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对筹资进行合理搭配,采用不同的筹资方式进行最佳组合,以构筑既体现战略要求又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筹资战略。

2.投资战略

投资战略主要解决战略期间内投资的目标、原则、规模、方式等重大问题。它把资金投放与企业整体战略紧密结合,并要求企业的资金投放要很好地理解和执行企业战略。一是投资目标,包括:收益性目标,这是企业生存的根本保证;发展性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企业投资战略的直接目标;公益性目标,这一目标是多数企业所不愿的,但投资成功,亦利于企业长远发展。二是投资原则,主要有:集中性原则,即把有限资金集中投放,这是资金投放的首要原则;准确性原则,即投资要适时适量;权变性原则,即投资要灵活,要随着环境的变化对投资战略作相应的调整,做到主动适应变化,而不可刻板投资;协同性原则,即按合理的比例将资金配置于不同的生产要素上,以获得整体上的收益。在投资战略中还要对投资规模和投资方式做出恰当的安排。

3.收益分配战略

本来企业的收益应在其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分配,包括债权人、企业员工、国家与股东。然而前三者对收益的分配大都比较固定,只有股东对收益的分配富有弹性,所以股利战略也就成为收益分配战略的重点。股利战略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确定股利战略目标、是否发放股利、发放多少股利以及何时发放股利等重大问题。从战略角度考虑,股利战略目标为:促进公司长远发展;保障股东权益;稳定股价,保证公司股价在较长时期内基本稳定。公司应根据股利战略目标的要求,通过制定恰当的股利政策来确定其是否发放股利、发放多少股利以及何时发放股利等重大方针政策问题。

 

企业财务战略的特征和意义相关文章:

1.企业财务战略有什么意义

2.财务战略有什么意义

3.影响企业财务战略的因素有哪些

4.财务战略环境的内容和特点

投资理财的意义篇4

关键词:财政审核意义中介机构机制

1.财政审核及其意义概述

所谓财政审核,就是指财政投资评审。对于财政投资评审的内涵,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从狭义上说,财政投资评审是指财政部门对财政投资的各个项目的概预算、结算等进行审核的过程,从而加强对财政支出的管理和监督,提高资金利用的效率。就该方面来说,近年来,随着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财政评审工作的重点由事后监督向着事前监督转变,评审工作也不仅仅局限于预结算审核等,已经扩大至各种财政专项支持的审核,评审范围逐渐地扩大。自此,财政投资的内涵更新和扩大,成为财政预算管理的饿重要内容。从广义上说,财政投资评审是专业的财政评审机构在国家政策及规章制度的指导下,运用各种专业的技术及手段,对各种财政支出项目的全过程进行审核,从而对财政投资的效果和财政的资源配置质量作出相应的评价,为后续资金的合理利用和财政资源的高效配置奠定良好的基础。总之,作为财政部门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评审涉及到多项工作内容,包括财政部门对各种财政性资金投资项目进行的工程预概算、竣工结算和对各种包括国土资源调查在内的财政性资金项目情况进行的各种专项的检查行为。一般来说,财政投资评审工作是由财政部门专门委托的财政投资评审机构来进行,对过程的要求相当严格。

做好财政审核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合理的财政审核工作有利于提高政府的投资效益。在财政审核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通过多方面的测算及审核,对各个财政项目的事前、事中以及事后财政问题进行全过程跟踪,从而强化了财政的预算约束作用,加强了政府对各项投资行为的监督和管理,有利于保证各项资金利用的合理性,节省了大量的资金。其次,财政审核极大地强化了财政投资的预算管理职能。工作人员通过对财政投资项目的概算编制的审核,优化设计方案,提高了方案的合理性,有利于从源头上把握好项目的投资关卡,避免各种盲目投资行为,规范财政投资管理行为。

2.财政投资审核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

尽管财政投资审核意义重大,但就实际情况来看,很多人对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并不重视,不了解财政投资审核的准确内涵,影响了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顺利开展。要保证才成投资审核工作顺利开展,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把握和处理好以下关系:

第一,处理好财政投资评审与政府审计之间的关系。投资评审是财政部门的工作,而政府审计隶属审计部门,两个部门分工协作,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开展工作。前者侧重于对财政投资项目的预概算投资和竣工计算的准确性进行审核,评价项目支出的合理性。而后者则更侧重于对被审单位的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性进行监督,是站在审计的角度上进行的。两者范畴不同,不能互相替代。

第二,重视财政投资评审和部门预算管理之间的关系。作为财政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财政投资评审主要是对项目支出的合理性、执行的有效性以及实施的可行性等方面金鑫审核,从而为预算管理工作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撑与服务,侧重于专业技术管理手段的应用。而部门的预算管理机构则主要侧重于制度和各种政策管理手段的应用。

第三,处理好财政投资评审和社会中介之间的关系。作为独立的法人,社会中介是以营利为根本目标的,力求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是,财政投资评审机构是财政部门的内设机构,代表着政府和人民的利益,行使的是政府的管理职能。而财政投资评审与社会中介之间是一种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后者为前者服务。当财政投资评审机构的力量不足时,可以聘请专业的中介机构,协助自己进行各项评审工作。该种评价模式有利于提高评审的效率,减轻财政投资评审机构的负担。随着社会的发展,在财政审核中引入中介机构机制的现象也愈来愈多,成效显著。

3.关于引入财政审核引入中介机构机制的探讨

作为深化财税改革的重要环节,财政投资评审体制的改革是必然趋势。政府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选择实力较强的社会中介机构参与财政投资项目的审核是有效地缓解财政部门审核任务、解决当前审核发展困境的重要决策。下面,笔者将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对引人财政审核引入中介机构机制的相关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

首先,要重视在财政社会中引入中介机构机制,推进财政改革的深入发展。各个地区领导要明确改革方向,从当前财政审核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准当前财政工作中的困境及问题。要充分考察引入中介机构机制的合理性,是否适应当前本地区财政工作具体情况,论证改革的科学合理性。

其次,要创新思路,以投标的方式引进中介机构。为了保证所选聘的中介机构更为得当,确保选聘行为的公开透明性,财政部门应该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最合理的中介机构。在竞标之前,财政部门综合各方的意见,精心组织,做好招标准备工作,还要对所有的投标机构进行深入了解,包括其工作效率、资质、信誉等,从而保证中标单位符合工作需要。除此之外,还要邀请相关的部门对中介机构的招投标进行全过程监督,保证所有行为都“暴露在阳光下”。

再次,要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工作程序。为了保证“在政审核引入中介机构机制”这一创新举动的顺利实施,财政部门必须完善相应管理制度,制定“委托财政投资基本项目预结算管理办法”等,除此之外,还要制定“财政投资基本项目预结算委托中介机构审核”的相关法规,规范工作程序,建设各种人为因素的干扰。另外,为了保证中介机构评审工作的规范化,财政部门应该制定中介机构财政审核项目服务质量的考核评价制度等,对其评审工作进行评价,以避免各种不正当交易行为的发生。

最后,要加强监督,保证创新行为的全面落实。为了保证委托中介评审工作的公平公正性,财政部门应该按照相应的制度规范,对委托评审人员进行监督,考核中介机构的审核人员是否严格要求自己,廉洁自律。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所有工作人员的教育及培训,在提高其专业技能的同时,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廉政纪律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促进工作人员的全面发展。还要积极完善举报制度,通过广大人民的力量尽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财政投资项目委托中介审核工作的顺利开展。

4.总结

引入财政审核引入中介机构机制是新形势下财政审核工作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有效地解决了当前财政部门工作负担过重的问题,提高了财政审核的工作效率,是财政审核工作的创新。就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财政审核过程中引入中介机构机制的地区还相对较少,该种创新模式的应用率还相对较低。未来,各个地区的财政部门要转变态度,认识该种创新模式的积极意义,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在财政审核工作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赫英侯,史玉成.基于竣工结算的财政投资评审方法探析[J].北方经贸.2014(01)

[2]王桥兵.浅谈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政投资评审体制机制[J].山西建筑.2010(06)

[3]张国合,谢孟利,翟娅娟,王石岩.地理信息系统在财政投资项目监管中的应用[J].地理信息世界.2013(05)

投资理财的意义篇5

关键词:投资风险控制;企业财务管理;市场经济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1

任何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扩大生产都要展开投资这一经济活动,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不确定性,企业在投资时总会遇到各种风险,需要企业进一步优化措施来强化投资风险控制,所以对投资风险控制和企业财务管理进行研究有着很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下文将首先对企业投资风险进行概述。

一、企业投资风险概述

由于市场经济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企业要对未来一段时期的经营做出预先判断,但是这种预先判断往往缺乏精确性,导致在实际运行中经常发生预想不到的后果,特别是出现经济滑坡等现象,这样就会严重阻碍企业的经销效益提升,给企业造成了很大风险,这就是企业投资风险的具体表现之一[1]。

企业投资风险主要包括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是市场中全部的资产收益率因为市场收益率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而非系统风险主要是指特定的资产收益率因为某种特殊原因而受到威胁,虽然二者属于不同程度的投资风险,但是都会对企业的投资收益造成很大的影响。

二、企业投资风险控制方式

由于企业投资是预先判断,所以每个企业在进行投资时都面临着各种风险,企业为了降低自身的投资风险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对投资风险进行控制,主要控制方法为:

1.对投资环境的全面分析

投资环境是促使企业在投资中出现风险的主要客观因素,所以企业在对投资方案进行编制时要深入了解分析投资环境,并根据分析的投资环境结果来判断可能出现的风险,然后根据这种风险作出一定的处理决策,达到有效控制投资风险的目的。

针对投资风险对企业的重要性,很多企业已经将投资风险控制纳入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之中,成为企业例行解决的主要任务,所以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要指派专业人员对外在的投资环境进行分析,对市场中的经济动态信息进行把握,并对经济动态信息的变化总结相关规律,根据这些规律做出具体有效的投资方案,保证企业不至于因为市场的不断变化而导致投资风险的上升。

2.强化财务工作者的风险意识

强化企业财务工作者的风险意识主要途径包括:第一,对提升投资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除了上文分析的外在客观投资环境的不可预测性,投资人员的主观意识也是影响企业投资风险的重要因素,所以企业在人才培养上要对投资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进行培养,保证他们在日常工作中拥有谨慎投资的心,对企业投资中潜在的风险可以做出判断,并且可以根据投资环境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保证企业不会因为投资环境的改变而产生风险。

第二,企业财务工作人员要有很高的风险意识,因为只有企业的每位员工共同提高风险意识才能确保企业真正控制住投资风险,所以提高风险意识不仅仅是企业投资管理人员的义务,也是企业每位财务工作人员的义务[2]。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就是保证他们在工作过程中能对投资环节中的潜在风险进行进一步挖掘,从细节上找出企业可能面临的投资风险。所以企业应该在投资前对财务工作人员加强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保证在工作中提高自身的风险意识。

3.健全预警机制

健全预警制度是从制度上对企业投资风险进行控制,在健全预警制度时要从企业的财务管理角度出发,对各项管理制度进行建立健全,并将制度落实到具体的经营活动中,实现企业对市场中潜在风险的及时监控[3]。另外一方面,企业经营者应该根据预警机制对企业投资方案中的不合理因素进行调整,保证投资风险在每一环节上的有效控制。

三、强化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措施

面对新的经济形势,企业不仅在投资风险上应该加强控制,而且在财务管理上也要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做出相应的调整,保证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同时,随着新会计准则、新财务工作方法的实施,企业财务管理应该根据这些新的政策做出相应调整,主要措施包括:

1.树立新的管理观念

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我国部分企业在财务管理上出现了与时代脱节的现象,特别是与发达国家的大企业相比,这样就导致企业无法健康持续发展,所以为了解决这种现状,企业必须树立新的财务管理理念,认识到财务管理在企业运行中的重要作用。

2.构建自动化信息系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在日常经营中也应该大力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在企业财务管理方面企业构建自动化信息系统就是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关键。在现代企业办公中越来越倾向于自动化办公,为了配合这种要求,在财务管理时要利用信息系统对企业的有效信息进行整理、分析,保证企业财务部门工作效率的提高,缩短在实际工作中的时间,同时利用自动化办公也是进一步实现财务管理更加透明的主要手段。

3.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

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高低与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有着很大关系,所以为了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必须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加以提高。首先要对企业现有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其次企业要大力引进优秀的财务管理人员,提高整个企业财务管理队伍建设的素质。

4.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

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水平主要是针对目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而设立的,在这种改革潮流中,政府应该为企业提供指导性的服务,而企业也要根据相关政策做出加强内部管理的措施,加强企业的融资、提高自身经验,实现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改革。

四、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企业投资风险对投资环境的全面分析、强化财务工作者的风险意识、健全预警机制等,而强化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措施可以从树立新的管理观念、构建自动化信息系统、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入手,只有这样才能对企业投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保证企业财务管理的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吴利群.刍议投资风险控制与企业财务管理[J].商业时代,2012,01(09):83-84.

投资理财的意义篇6

关键词:家族信托;家族信托受托人义务;忠实义务;审慎义务

中图分类号:D922.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16)05-0130-04

家族信托(“Familytrust”)这一名词最早出现于十九世纪末的美国,是资本家保护个人财产、实现家族资产传承的一种方式。严格来说,“家族信托”并非一个法律概念,而是出于商业目的刨设的一个信托种类,虽然各国对这一制度称呼不同,但在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也已经形成了较为统一的定义。即家族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以家族财富的管理、传承和保护为目的。将财产转移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照委托人的意思对财产进行管理的制度。

为了保证受托人能够顺利履行受托职责,保障财产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和运行。很多国家均给予了受托人更高、更大的权利。但权利是与义务相对应的,只有通过义务约束的方式,才能保障权利的行使始终处于合法合理的边界内。因此,如何合理设定受托人的义务及寻求权利与义务的平衡进而充分实现信托目的,一直以来都是家族信托制度研究的焦点。

一、英美法系家族信托受托人义务的立法实践――以英国为例

家族信托起源于英国家族财富的管理,凭借其灵活的权利义务安排以及无可比拟的财富管理功能在全世界迅速得到推广与运用。英国在家族信托受托人义务的立法实践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对英美法系各国相关立法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传统的财富观念注重对土地等“物”的持有、传承和利用。因此在最初的家族信托中。受托人的作用是消极和不作为的。大部分的权利由受益人享有。随着家族信托实践的推进。信托财产的主要形态开始从土地向金融资产转换。信托财产的管理理念发生了显著变化,委托人在设立信托时更看重受托人的专门知识和技能,要求受托人积极作为,承担起管理、运用和处分信托财产的职责。期望借助受托入的专业化管理使信托财产的价值保值增值。

英国《1925年受托人法》是最早一部对受托人的权利义务进行规范的法律。其授予受托人的权利包括委托他人的权利、预先将信托资本支付给受益人的权利、要求信托财产补偿其在管理信托事务的过程中实际支付费用的权利、保险的权利等;受托人的义务包括管理信托财产的义务、投资的义务等。对于受托人的投资义务。1925年立法是以制定清单的办法加以规定的。即只能投资于法律列明的投资目录清单中的项目,这一制度严重限制了受托人的自由裁量权。引发了极高的修法呼声。

1961年,英国议会制定了《1961年受托人投资法》,该法专门对受托人的投资行为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规定,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受托人的投资范围。此法虽然仍以清单形式列举了可投资的资产,但明确规定可以通过信托文件或遗嘱等书面约定的方式授权受托人不受该法的限制。进而保障了对家族信托财产管理的自由。2000年初,在英国法律委员会的提案下,议会审议通过了《2000年受托人法》,该法主要在五方面作出了重要改革。是目前英国信托法律体系中最核心的一部制定法。第一。明确了受托人的审慎义务,强调了与专业化和特殊知识相匹配的审慎义务;第二,授予受托人广泛的投资权,允许受托人像绝对地拥有信托财产那样以信托财产从事任何投资;第三,确立了受托人行使投资权时应当遵守的投资准则。即投资的适宜性和投资的多样化;第四,要求受托人在作出投资决策时必须征求并考虑专业人士的意见;第五,要求受托人在进行投资行为时必须公平地对待不同的收益人。

英国对受托人法的改革体现了针对信托受托人义务“有放有收”的原则,“放”的是受托人在投资领域的自由决策权,这保证了受托人对信托财产的所有权,强化了信托财产的独立性;“收”的是受托人的职责与义务,这对受托人的审慎义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对受托人作出投资判断的方式提出了专业化的要求。

二、英美法系家族信托受托人义务的核心内容

根据信托理论的探索以及各国信托实践,家族信托受托人的义务主要包括忠实义务和审慎义务两大项。其中,忠实义务要求受托人必须避免可能使自己处于与受益人及受益人的利益相冲突的地位,也就是所谓的“不与其他个人利益相冲突”。而受托人的审慎义务是指受托人在管理信托财产时所应当具有的技能和谨慎程度。

1.忠实义务(dutyofloyalty)

“忠实义务是信托法上最为严格的一种义务,是受托人对受益人所负的最根本性质的义务,受托人必须仅为受益人的利益而管理信托。”基于家族信托较长的时间跨度、受益人的不确定性以及较大的资产管理规模等特点,法律也应对受托人的忠实义务提出更高的要求。Keechv,Sandlord(1762)案首次将禁止受托人利益冲突作为受托人忠实义务的内容,该案例的判决中明确要求受托人不能将自己的个人利益置于可能与受托人地位发生冲突的位置。这一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信托制度的形成,为英、美等国制定信托相关法律,规范受托人行为提供了重要依据。

英国《2000年受托人法》从四个方面规定了受托人的忠实义务。第一,除非得到适格受益人同意、信托文件允许或法院授权,受托人不得利用其受托人地位获利或从信托财产中获利;第二,除非信托文件允许、依据法律规定或受益人明确同意,否则受托人不能因履行管理信托财产的职责获取报酬;第三,禁止受托人自我交易。即使受托人支付了公允价格,受益人仍然有权行使撤销权,将该自我交易行为归于无效;第四,受托人的竞业禁止,即受托人不能设立一个与既有信托业务存在竞争关系的机构或实体。

美国《统一信托法典》第1.1.8章专门对受托人的职责与权利作了规定。其中第一条即约定了受托人的忠实义务,要求一旦信托关系成立、受托人地位形成,受托人就应该背负起忠实义务,严格遵守信托目的,不从事任何违背信托日的的行为。《统一信托法典》规定,信托文件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信托文件中对于受托人义务约定了不同于法律规定的内容,则应当遵循信托文件,但信托文件不能排除受托人对信托财产的管理义务。这一立法明确了受托人在管理,处分信托财产时,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凌驾于信托目的之上,受托人负有使个人行为不与信托目的相冲突的义务。具体而言,《统一信托法典》主要从以下五个方向规定了受托人的忠实义务:其一,受托人的思想不得与信托的目的相冲突;其二,受托人不能直接从信托财产中获取任何利益;其三,受托人原则上不能与信托财产发生关联交易;其四,受托人原则上不能与受益人发生直接的交易;其五,受托人不能从管理信托财产的行为中获取任何秘密利益。

依上所述,英美法系国家在对受托人忠实义务的履行及衡量上,侧重于对受托人“获利”的考量,受托人应当忠实不二地、单一地(solely)只为受益人的利益进行考量。任何可能从管理信托事务中获利的情况都可能对受托人形成一种“引诱”,因此,同业竞争、关联交易、自我交易等行为都必须明文禁止或协议特许。

2.审慎义务(dutyofcare)

如果说忠实义务是要求受托人对受益人的利益抱有怎样的态度。那么审慎义务就是为受托人如何管理受益人的利益提供指引和规范。针对受托人审慎义务的探讨主要集中在审慎标准的界定上。基于经济发展水平和信托制度的发展程度,英美法系国家采取了不同的界定标准

(1)英国――审慎商人标准。英国信托受托人的审慎义务标准源于Speightv.Gaunt(1883)一案的判决。该判例认为,作为一般规则,受托人处理信托事务应该像审慎的普通商人处理自己的事务那样行事,只要受托人满足了这一要求,即使其作出了错误判断也无需承担法律责任。基于这一判例,英国《2000年受托人法》明确了受托人的“审慎商人标准”。判断受托人是否违反审慎商人标准主要从两方面进行考量:一是受托人是否充分发挥了其为公众所明知的。或者是在设立信托时所明确展现的,其所具有的技能和经验;二是受托人是否达到一般受益人或社会公众对其合理期望应当具备的一些技能和经验。

(2)美国――审慎投资人标准。美国《统一信托法典》第九章即《统一审慎投资人法》为受托人遵循审慎义务提供了指引。其要求受托人应当像审慎投资人一样投资和管理信托资产,充分考虑信托目的、信托条款、分配要求和其他信托情况,应当给予信托事务合理的注意(care)、技能(skill)和谨慎(caution)。具体而言,审慎投资人应当做到采取组合投资的策略(portfoliostrategy),信托财产投资的分散化(diversification),同时在进行投资时应当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影响信托收益的内外部情况,包括国家当时的经济状况。国家可能采取的金融、货币和税收政策等对投资收益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投资组合中单个投资产品对整个信托收益可能造成的不利因素等。可以看出。美国受托人审慎义务的标准相较于英国而言又有所提高。其根本原因在于美国的金融制度、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十分发达。若仅仅以普通商人的标准来约束受托人的行为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委托人和受益人的需求。

三、我国针对家族信托受托人义务的法律规定

1.受托人的忠实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以下简称《信托法》)关于受托人忠诚义务的规定主要体现在第4章第2节第26至29条的规定中。《信托法》第26条要求受托人不得利用信托财产为自已谋取利益;第27条要求受托人将固有财产与信托财产分离;第28条禁止受托人进行自我交易。但在信托文件授权或委托人、受益人同意的情况下。可以公平价格进行交易;第29条要求受托人对信托财产进行分类管理、分别记账。可以看出。我国信托制度下受托人的忠实义务同样贯彻了禁止利益冲突的原则,但相比英美法系国家的规定略显单薄,且可操作性较差。

家族信托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单一信托业务,在我国当前信托实务中,单一信托业务并未受到监管部门的规制,除单一房地产信托业务外。其余单一信托业务的信托资金投向、用途等均无需向监管部门报备,因此,通过单一信托业务模式进行关联交易,滥用信托财产,进而侵害受益人利益的情况比比皆是。且愈演愈烈。例如,信托公司向其股东关联的房地产企业发放信托贷款、与其股东关联的金融机构进行银信合作业务等。鉴于单一信托业务的薄弱监管基础以及混乱实践现状。非常有必要尽快从立法层面,对受托人的忠实义务进行细化。否则势必会累计大量侵害受益人利益的潜在风险,并进而阻碍家族信托在我国的实践与推广。

2.受托人的审慎义务

大陆法系国家在界定受托人审慎义务标准时通常采用“善良管理人标准”。日本《信托法》第20条规定:“受托者须按信托宗旨。以善良管理者应有的谨慎处理信托事务。”我国台湾地区的“信托法”第22条规定:“受托人应以信托本旨,以善良管理人之注意,处理信托事务。”善良管理人的审慎义务本质是侵权行为中的一种轻过失标准。与英美法系的审慎商人标准及审慎投资人标准相比。大陆法系国家在审慎义务的标准制定上采取了退而求其次的态度,标准的精度相对较为宽松。

基于大陆法系立法习惯的影响,在审慎义务方面,我国的《信托法》通篇并无专门规定,而仅仅是在第25条提到:“受托人应当遵守信托文件的规定,为受益人的最大利益处理信托事务。受托人管理信托财产,必须恪尽职守,履行诚实、信用、谨慎、有效管理的义务。”家族信托在其设立之初一般不会对信托财产的运作方式加以限定。目的就在于给予受托人充分的投资管理自由,这就对受托人的审慎义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显然在我国当前信托法律体系下,受托人审慎义务的界定和约束都存在较大的制度空白和漏洞。

四、完善我国家族信托受托人义务法律规定的建议

完善家族信托受托人义务的相关法律规定,可以强化信托制度的基本原则为核心,从细化义务内容和强化外部监督内外两个层次进行展开,即强化信托财产的独立性、细化受托人忠实义务及审慎义务和完善信托监察人制度。

1.强化信托财产的独立性

信托财产的独立性是信托制度赖以发展的核心。信托法律关系―经设立,信托财产便获得了独立地位,不但独立于委托人未纳入信托法律关系的其他财产、独立于受托人的原本持有的固有财产,而且独立于受益人的固有财产。信托财产的所有权从外观形式上来看应当完整地属于受托人。受托人只要在依委托人之意愿及为受益人之利益的框架内。便可以对信托财产自由管理。信托财产的独立性是信托制度得以存在数百年并深受财富管理实践欢迎的基础,但由于其存在与大陆法系物权法定原则的理论冲突,因此大陆法系国家在进行制度移植时都相对较为保守。然而正是这种保守,往往在实践中会扭曲信托法律关系,影响信托目的的实现和制度价值的发挥。

我国《信托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委托给受托人。”据此可见。立法将信托设立时的倩托财产移转定义为了“委托”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委托行为是基于委托人与受托人两者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基于双方约定,受托人负责处置委托人所委托的事务,委托不涉及到委托人财产所有权的转移。《信托法》第22条规定:“受托人违反信托目的处分信托财产或者因违背管理职责、处理信托事务不当致使信托财产受到损失的,委托人有权申请人民法院撤销该处分行为,并有权要求受托人恢复信托财产的原状或者予以赔偿。”同时,第29条进一步规定:“受托人必须……将不同委托人的信托财产分别管理、分别记账。”显然,立法非常明确地规定委托人享有信托财产的所有权。而且较为宽泛地赋予了委托人申请撤销受托人处分行为,进而干预信托事务的法定权利。

《信托法》的上述规定明显与信托财产独立性原则相违背,不仅造成了理论上的混乱,而且也必将使得受托人在管理信托财产时面临制度困境,很容易沦落为委托人的人,进而影响信托目的的实现,阻碍信托制度功能的发挥。因此,笔者建议,还原信托财产独立性的本质,在《信托法》中应删除关于委托的描述,明确将信托财产定义为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而转移给受托人的财产。同时将委托人的撤销权限定为委托人根据信托合同在例外情况下所享有的特殊权利。

2.细化受托人忠实义务及审慎义务

由于我国《信托法》对于受托人忠实义务的规定较为笼统,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在实务中却欠缺可操作性。我们认为,在对受托人义务进行具体约束时应当突出“利益冲突”这一核心,将竞业禁止和关联交易的条款完善起来,从行为本身对受托人的忠实义务加以规制。对于家族信托而言,在较长的信托存续期间,受托人难免会面对竞业禁止和关联交易的情况。因此借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成熟规定,从上述两个角度出发,细化忠实义务的内容,不但町以快速解决当前立法的模糊性,而且也更易为实践操作、司法审判所理解和接受,具备较高的可操作性。具体而言,应明确禁止受托人在信托财产管理、运营及处置中的下列行为:第一。将信托财产与其固有财产相混同;第二,将该委托人的信托财产与其所管理的其他信托法律关系中的信托财产相混淆;第三,发生自我交易行为。包括作为第三人的人而进行的信托财产的交易行为;第四,基于自身固有财产的利益,在信托财产上设定担保;第五,其他任何与受益人利益相冲突的行为。

我国《信托法》对于受托人的审慎义务并无专门规定,在金融产品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在混业经营成为必然趋势的大背景下,如不尽快对信托受托人的审慎义务提出明确的标准和细化的要求。无论对于信托业本身的发展还是对受益人的保护都是极其不利的。应积极借鉴大陆法系国家法律体系中有关“善良管理人”的标准,对信托法中关于受托人审慎义务的相关规定进行明确细化。虽然“善良管理人”标准较英美法系国家的“审慎投资人”标准和“审慎商人”标准而言相对宽松,但是考虑到家族信托在我国的接受程度、信托业在我国的发展状况以及信托公司本身的能力水平。善良管理人标准更为贴合我国实际情况,也更容易被市场所接受和采用。

3.完善信托监察人制度

投资理财的意义篇7

一、财政支农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审时度势,在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指针。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要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推进新农村建设,并从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等五个方面明确了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课题,它的提出及付诸实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它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环节,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

另一个方面我们应该看到,新农村建设问题不是农村和农民自身能解决的,更多地需要获得农村以外的扶持与帮助。财政支农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手段,对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近年来,国家财政越来越多地向农村地区倾斜,农民享受公共财政服务的状况有所改善,农村建设取得不少成绩。然而,由于农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依然偏低,中央和各地方政府支农所运用的财政政策和财政资金力度与所获得的成效相比较不成正比,城乡发展差距并没有缩小,反而有所加大。

二、现行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每年国家对“三农”的投入都有增加,但县乡政府财政支农资金运行情况总是差强人意。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表现在:

1、财政支农政策出现偏差,农业投入比例失调。农业法第42条规定“国家逐步提高农业投入的总体水平。国家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国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财政支农政策出现偏差,农业投入不足且比例失调,达不到规定的增长幅度。一些地方行政事业费用支出高于支援农业生产支出,用于农业基础设施支出为空白点,农业项目的配套资金不能到位,不能按照农业项目计划规定配足配套资金。农村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农村道路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理应由政府财政投入,由于财政投入缺位,导致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改善不明显。

2、县乡财政财力有限,支农资金有较大不稳定性。农村税费改革后,中央明确规定取消农村教育集资等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收费、政府性基金和集资,取消现行的按农民上年人均纯收入一定比例征收的乡统筹费,“村提留”中的公积金被剔除出去,由村民按“一事一议”的办法筹资。农村税费改革有效地堵住了“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的源头,也导致乡镇财政预算外收入及自筹资金大幅度减少。除少数发达地区外,多数县乡财政支农的实际能力极其虚弱,财政支农主要依赖中央和省市级财政。特别是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和粮食主产区,县乡财政困难的问题日益普遍和严重化,这不仅妨碍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还严重制约着农业和农村的稳定运行。许多调查表明,与县乡财政收入的增长相比,财政支农资金的增长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

3、财政支农资金项目管理方式落后,资金安排不科学。目前,支农项目投资的随意性和被动性很强,投资也不科学、不合理。这种投资方式不能给农民以稳定的心态从事农业生产,造成很大投机心理,缺少长期和长远的心理准备。目前,支农资金项目管理基本上是延续计划经济时期高度集中的模式,即投资、建设、管理、使用四位一体的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的弊端是使行政权力直接介入工程项目的实施,缺乏有效的监督,易产生腐败现象,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造成资源极大浪费。

4、支农项目资金监管水平低下。首先是监管职能缺位,我国支农资金接受财政、审计、纪检等部门的监管,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多头监管、责权划分不明确、部门配合不协调、责任落实不到位的现象。支农资金透明度低,缺乏完善的举报系统,社会公众舆论没有发挥应有的监管作用。其次是事前监管严重缺乏,主要表现为:对项目立项过程监管、工程开工前执行“招投标、监理、合同管理、项目法人制”情况的监管、项目开工前对法人代表及项目单位财务人员上岗资质及业务情况的管理等工作淡化,甚至缺位。有些支农项目没有按照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实行“四制”管理,以致出现挤占、挪用项目资金、工程不能按计划通过验收等问题。

三、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方式改革

从财政支农资金的运行模式来看,问题主要是出现在三个方面:中央的财政支农政策和力度、支农资金的支付及监督、基层政府的资金管理使用。因此,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1、完善支农资金投入体系。目前,农业投入资金的来源仍是以中央、省、市下达的专项基金、财政支农资金和筹集的农发资金为主。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往往依赖于上级财政“输血”方式的无偿支持,而排斥具有“造血”功能项目的有偿支持,导致部分地区农业发展对政府财政支持的过度依赖、农业资金来源渠道比较单一、有效资金投入不足。鉴于此,应不断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完善资金投入体系。一是积极落实财政预算内资金,严格按照“财政预算内支农支出计划安排和实际执行数增长幅度要高于财政总支出计划和实际执行数的增长幅度,财政支农总投入的增长幅度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的要求落实支农资金。二是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扩大税收优惠、补助、补贴等范围,引导农民和集体增加农业投入,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各方面投资农业,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信贷投入为依靠、农民和集体投入为主体、社会资金和外资投入为重要来源的多元化的稳定增长的投入体系。

2、实行集中直接支付方式。目前,财政涉农补助资金由各部门发放,往往存在着相互掣肘、推诿扯皮的现象。由于资金管理程序不到位、补助对象审查不严密,虚报、冒领等问题常有发生,给少数人以可乘之机。实行财政涉农补助资金发放方式改革,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只能对省级进行,要堵住以各种名目出现直通车式的中央财政直接对县或乡村的资金转移。省级对下一级的转移支付,也严格按照此原则进行。转移资金要严格按照预算规则,进行分级分解,将彻底改变过去部门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局面,较好地解决财政“看不见、管不着”的问题。财政涉农资金发放方式改革的思路是:凡是财政安排、直接发给农民的补助资金,都采取直接集中支付的方式,以减少资金的中间运行环节。通过金融机构作为支付的桥梁,形成财政―金融―农民的“一条线”资金运行轨迹。目前,挤占、挪用国家财政支农资金的,90%以上发生在县乡两级,而集中直接支付则能克服账户多、资金分散、运行环节复杂的弊端,特别是在县乡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可以有效避免县乡政府和职能部门截留、挤占、挪用支农资金的现象。

3、调整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方向。当前,农民最需要公共财政支持的是:教育、医疗、道路和水利等基础设施、现代农业建设及社会保障等。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更多地照耀到农村,让各种公共服务更多地惠及农民,需要解决好以下问题:

(1)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央已经明确,“十一五”时期的头两年就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在强调实行免费农村义务教育的同时,还要重视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逐步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看病难、医疗费用高、医疗保障程度低是当前农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大病户的医疗负担。大多数大病医疗费的补偿比例在20~60%之间,这样的补偿比例意味着病人自付费比例仍然很高,保障水平还很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在注重大病医疗保障的同时,应该考虑满足大多数农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在强调改善县乡卫生条件的同时,应该考虑对村级诊所和乡村医生给予补助和支持。

(3)切实加强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同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直接相关的农村道路、水利、能源等中小型基础设施,过去主要依赖农民的集资和投工、投劳。在取消农业税以后,多数地区还难以将其纳入各级政府基本建设投资的范畴。今后,要把国家基本建设的重点转向农村,特别是要大幅度增加以改善农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的农村中小型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4)逐步建立适合农村实际情况的社会救助和保障体系。完善农村“五保户”和重病重残人群的供养、救助制度,逐步提高供养、救助标准,完善救助方式。在具备条件的地区,要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养老保障方面,在有条件的地区,将家庭养老、土地保障和社会养老保险结合起来,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5)支持现代农业建设。要支持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为重点的农业科技、新技术推广、市场信息服务等农业支撑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完善农产品出口支持政策。大幅度增加农村劳动力培训等人力资本开发方面的投入,加大国家对农业机械的投入力度,加快农业机械化的步伐。

投资理财的意义篇8

2007年5月,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了《中央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办法》,对中央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规范。本文试图结合中央企业目前的财务管理体制,从投资者财务的角度,认识财务预算管理手段的含义,探讨运用这一管理手段实现投资者财务预算管理目标时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些问题。

一、投资者财务预算的重要内涵

财政部于2007年的《企业财务通则》提出了“投资者财务”和“经营者财务”的概念,其中第十二条和十三条对投资者和经营者的财务管理职责进行了明确界定。《通则》对两者的财务管理职责的划分非常清楚,明确界定了资产委托方与受托方的财务管理责任。从《通则》相关条款的字面来理解,经营者和投资者分别负责“编预算”和“批预算”的工作,但结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和企业实际运作来看,就不是那么简单了。从投资者的角度出发,财务预算具有三个重要含义,以下分别予以论述。

(一)财务预算是投资者和经营者双方认同的资产经营契约

对于投资者而言,财务预算是对其所出资的预期回报;对于经营者而言,财务预算是对其经营管理业绩以及取得报酬的预设目标。由于两者的目的截然不同,所以必须要有一个能够将两者目标结合和平衡,并能够量化记录和后评价的载体。应该进一步说,对于集团企业的母公司而言,子公司财务预算的首要意义就是母公司(或其产权代表)和子公司经营层签署的年度资产经营合同。

(二)财务预算是投资者控制资产安全风险的重要工具

对于投资者而言,资产安全永远是最重要的,而现实中,资产损失从来都是事后出现的。抛开法人治理结构及经理人道德风险等因素外,财务会计报告的滞后性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在多级次集团企业中,分支机构的财会信息滞后成为制约总机构或高级次公司经营者进行经营决策的重大障碍,而对于投资者而言,这一点更加明显。因为相比经营者,投资者不但要忍受会计报告信息的时间滞后,还要忍受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空间滞后。而借助于财务预算这一管理手段,投资者可以在经营期对涉及资产安全的事项进行事前约束,比如投资范围和总量、委托理财等高风险业务、金融工具使用以及担保规模等。对于集团企业而言,母公司对子公司有关资产营运的授权限制是保证资产安全的底线,而财务预算则是保证这一底线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有效工具。

(三)财务预算能够贯彻投资者的特定管理意图

在这一点上,中央企业很具典型性。国资委依照国务院授权对央企的国有资产行使出资人权利,而按目前央企的治理结构,母公司受国资委的委托,对子公司(包括上市公司)进行监管。国资委与经其授权的央企母公司不但具有广泛意义上的股东身份,同时也是贯彻国家各项特定政策的代表。比如,在国资委对中央企业2008年财务预算报告的编制要求中,明确将企业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科技投入三项特定指标列入了预算报告的范围。

二、投资者财务预算的管理目标

对投资者而言,财务预算管理的根本目标是保证资产保值增值。同时,由于资产委托关系,投资者必须要关注经营者是否能够切实履行资产受托经营责任。所以,投资者财务预算管理的管理目标有两个:一是经营绩效评价,二是优化资源配置。两者当中,前者偏重于“管人”,后者偏重于“管资产”。

(一)以目标管理为手段,对经营绩效进行监控管理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母公司的定位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以获取投资收益为主要目的的投资控股公司,另一种是以战略经营为主要目的的实业管理型公司。从我国央企的现状看,大多数属于后者,即母公司既是子公司的投资者,又是集团战略的制订者和组织实施者,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生存和发展负有直接责任,而不仅是财务账目上的投资关系。基于这样的现状,作为投资者的母公司必须发挥对子公司经营绩效的监控和评价职能。

通过财务预算手段进行经营绩效管理,必须借助于全过程财务预算管理才能切实实现,其中的管理核心是事中控制。投资者财务预算控制可分为目标设定,过程控制、结果评价三个步骤。

1 通过认可财务预算计划的方法,确立资产经营目标

经营者编制的财务预算方案必须得到投资者的同意才能实施,这就意味着,投资者为经营者提出了特定期间(通常为一年)的资产经营目标。央企内部普遍推行的资产经营责任书签订制度正是起到了这个作用。

2 通过定期取得财务报告和经营者专项汇报等方式,了解财务预算的执行进度,掌握预算执行的差异及成因,对经营行为提出意见

从预算控制的角度看,事中控制最重要,对于经营行为是否认可并提出意见,是事中控制的核心。前已述及,由于央企母公司属于战略经营型,而非财务投资型,所以,必须行使事中控制职能,否则财务预算管理将流于形式。需要指出,事中控制不应该被认为是干涉企业的经营行为,从保证资产保值增值的角度看,这是投资者必须履行的作为。

3 通过预算执行的结果分析考核,对资产经营情况做出评价

预算期完成后,经营者应当向投资者报告资产的经营情况,包括公司业绩和管理层履职情况,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披露的管理层对生产经营有关分析和讨论就是向其所有股东提供的经营业绩报告。需要指出的是,投资者应该对经营者的业绩做出评价,但资产经营责任分析、考核和评价要区分主、客观因素,而不能一味“以数据论成败”,对于经营者不可控的客观因素要进行量化分析,还原后对照设定目标,才能得到客观的评价结论。

从现实情况看,不论是国资委对中央企业集团的业绩考核,还是中央企业集团公司对所属子公司的经营责任考核,都体现了不同级次的投资者通过财务预算管理实施绩效管理的思路,成为投资者实现“管人、管账”目标的有力工具。

(二)通过财务预算手段,优化资源配置

投资者财务预算管理的另一目标是优化集团的资源配置。投资者和经营者的财务预算管理目标存在差异,经营者财务预算的管理目标是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益,而投资者财务预算的管理目标是优化资源配置。对于经营者来说,所关注的是投资者委托经营资产的经营效益如何;对于投资者来说,则应当把所拥有的资源优化配置,以达到保值增值的最佳效果。

三、避免走入两个误区

作为中央企业,要顺利开展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发挥财务预算的管理作用,必须在管理角色上对投资者和经营

者进行区分。母公司要对自己的管理目标有清楚的认识,正确应用投资者财务预算管理手段,防止出现两个倾向:一是把投资者财务预算管理工具与经营者预算混为一谈,用子企业经营预算作为投资者预算;二是投资者财务预算管理只管宏观,“只问结果、不管过程”,看似与经营者财务预算清楚分离,但实际上极容易出现过程失控。

(一)经营者财务预算与投资者财务预算不能合二为一

前已述及,经营者和投资者财务预算在管理目标,管理方法上都存在着本质的不同。从某种意义上讲,经营者财务预算是投资者财务预算的基础,两者之间是递进、衔接的关系。

从目前央企的实际情况看,经营者和投资者财务预算重合程度很高,投资者财务预算思路还有待探讨和明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央企的主营业务基本固定,央企自身不具有自主选择的可能。但根本原因是央企对集团化财务预算管理的认识还有待深化。一个企业集团一般情况下必然涉及多个行业,即使只涉及一个行业,也一定涉及这个行业中的多个子行业,否则就不能称之为企业集团了。因此,央企母公司必须准确认识自己在集团整体组织架构内的角色,突出投资者地位,用投资者的眼光审视资源配置效果,运用投资者财务预算管理手段驾驭经营行为,优化存量资源,实现资产保值增值,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

(二)投资者财务预算管理不能“只问结果、不管过程”

投资理财的意义篇9

关键词:私营企业;法律形态;价值理念;基本原则

一、引言

2004年《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了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其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并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2005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积极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繁荣城乡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扩大社会就业、改善人民生活,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推进公平准入、破除体制障碍,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这就为我国私营企业今后的发展消除了思想上的障碍。我国私营企业的发展历经风雨,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影响了私营企业权利的享受和义务的承担。就我国私营企业的发展过程看,一方面,在现行法律制度内难以获得潜在利益的私营企业存在着推动法律制度调整、以获得发展空间的欲求;另一方面,为适应私营企业发展要求所做的法律调整又会进一步保障私营企业的发展。因此,完善私营企业的法律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应该在完善私营企业法律形态的过程中,树立财产权利的自由、平等实现与私法自治的价值理念;贯彻鼓励投资、保护私人财产权的原则,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原则和保持国家适度干预原则。

二、财产权利自由平等实现和私法自治的价值理念

(一)财产权利的自由、平等实现理论

权利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是私法的核心概念,是对法律生活多样性的最后抽象。在西方,“权利”起点于古希腊古罗马人的权利。古希腊人提供了权利观念,古罗马人最先实践了一种权利制度。在罗马人那里,权利就是市民商业活动的一种契约关系。主张权利源于法律,认为权利只是私人间的一种确定的契约关系。至近代,权利是一种“自然权利”,重视个人的财产权利和自由契约权利。20世纪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财产权利和契约自由权利受到了限制,出现了国家干预与权利平等发展的状况。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权利的历史是人类自身需要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冲突和协调的历史。

我国古代社会对私权十分陌生,是一个以“礼”为根本道德规范的“家”社会。私权受到了来自方方面面的严格限制。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权利发展走过了不平坦的历程。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公民个人基本上无权占有生产资料,个人的财产基本上限于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生活资料部分。公民个人难以通过财产进入生产领域进行投资获取财产的收益。与之相应的是,公民个人的财产权利较为贫乏。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公民个人的财产状况发生了变化。截至2000年底,全国资本总额为38.5万亿元,其中国内居民个人拥有资本22万亿元,占资本总额的57%,若不包括居民私有的住房资产,居民拥有的资本仍达到12.3亿元,占资本总额的43%。2002年底居民个人私有的_资本总量进一步增加,至少在28万亿元以上。不仅财产的数量增加了,财产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了,而且个人财产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增大,个人的财产除了用来消费,还用于投资。相应地,个人财产所有权的客体扩大了,涉及一定的生产资料。公民拥有从事交易活动和投资活动的权利在不断张扬,公民要求保护财产权利的愿望愈来愈强烈。

从私营企业的发展状况看,私营企业对财产权利的保护已不仅仅限于法律上抽象的肯定,更为注重的是财产权利实现方式的具体肯定。追求的是对财产交易安全和投资安全的有效保护,以及财产权利自由、平等的实现。因此,应该将财产权利的自由、平等实现作为完善私营企业法律形态的价值理念之一。

实质上,财产权利的意义主要在于实现,无法实现的权利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权利。而实现的充分性首先在于实现的自主性。只有在实现财产权利时享有了不损害他人利益前提下的合法的充分的自由,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才能获得充分的发挥,因为“财产的法律概念就是一组所有者自由行使并且其行使不受他人干涉的关于资源的权力”。

1、财产权利的自由实现。财产权利的自由实现至少包括交易自由和投资自由的实现。交易自由首先要求私营企业成为市场活动中的独立主体,其次是私营企业自主决定交易的内容、方式、对象。就我国目前的法律制度而言,交易自由并未从行为规范转换为一种秩序,行政性垄断、强制易等现象还一定程度地存在着,而投资自由受到的限制就更为明显了。

投资自由是私营企业必须享有的权利,因为投资意味着风险和预期收益的相伴而行。投资自由首先是决定投资或不投资的自由,即是否投资应完全是自愿的,投资与否不应由义务来决定。而目前含有外部强制性因素被迫投资的现象在私营企业中还个别存在,如某些地方政府要求私营企业订阅报刊杂志、要求私营企业收购效益不好的集体企业等。这种强制性的投资活动实际上是把私营企业的投资权利视为投资义务,是让私营企业在不完全自愿的情况下承担投资风险,是对投资自由的侵犯。

投资自由是选择如何投资的自由,亦即私营企业对投资形式和投资领域等进行选择的范围多大。从私营企业法律形态的探讨中发现,私营企业的投资形式选择度有限,如法律尚未对隐名合伙进行规定等。不仅如此,私营企业在选择投资形式时还受行政审批的约束。在审批阶段,私营企业的设立受行政审批的约束,审批机关的行政意志和非法定条件在决定批准与否时起了较大的、甚或主要的作用。此外,私营企业投资范围的选择自由相对较小,对私营企业投资范围的限制存在着广泛和不确定的特点。就目前而言,不允许私营企业投资的领域限于“有关国计民生”的产业,但何为“有关国计民生”并无明确具体的法律规定,范围极为广泛。有时国家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的变化也会引起其范围的变化,甚至在有些行业还会出现这时或那时、这里或那里属于“有关国计民生”的现象。

但是,这种对私营企业投资自由限制过严存在着不现实性,如实际生活中出现的“红帽子”企业,它们之所以戴“红帽子”,主要动机是为了规避投资限制,实现在许多不允许私营企业投资的领域进行实质上的投资,达到投资扩大化的目的。不仅如此,对

私营企业投资自由的限制也会导致投资结构的不合理,以致社会经济结构比例失衡。因此,需要保障投资自由。应该指出的是,这种投资自由是不能背离社会主义方向的投资自由,这种投资自由不仅要受到法律的规制,同时也要受到国家经济政策的宏观调控和指导,只不过法律的规制应是在充分保证财产权利的自由实现和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基础上,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所作的一种限制。所以,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明确私营企业投资的合法性、正当性和财产的不可侵犯性,营造私营企业投资的自由环境,树立财产权利自由实现的价值取向,使私营企业的投资经营活动具有长期性和计划性,从而促进我国私营企业的发展。

2、财产权利的平等实现。“自由而无平等,名义上好听,结果却悲惨可怜”,可见平等的重要性。市场经济平等交易、公平竞争的内在要求是市场主体的法律地位平等,这种平等表现为财产权利平等,即财产权利得到法律同等效力的确认和保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以平等的方式对财产权利进行保护,才能真正实现财产权利。

市场经济中,市场主体的地位平等和适用同一市场规则的结果是市场行为的正当性,这种正当性体现为市场行为的合法性。所以,从法律上讲只要是根据我国法律以合法的方式获得的财产,都应该得到同等的尊重和保护。

从我国私营企业财产权利在社会资源分配体系中实现的情况看,我国私营企业的某些财产权利欠缺或受到了过度的限制,如私营企业的组织形式选择权不完善等。这些限制无形中提高了私营企业的投资成本,致使私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不平等的地位。实质上,私营企业行使投资权利,目的在于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由于财产权利总是处于复杂的经济利益圈中,而社会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合理的配置和利用,才能充分发挥效益,实现社会经济利益的均衡。这种合理的配置和利用的前提是市场主体的财产权利平等。因此,只有使私营企业财产权利平等实现,才能使经济利益的分配结果获得合理性。而且法律范畴中的财产关系是一定主体间的财产关系,这种财产关系应该不存在高低优劣之分,否则,财产权利将处于先天不足的状态。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市场规则成为人们从事经济活动、形成财产关系的行为准则时,在财产安全之外,财产权利自由、平等的实现必然成为私营企业财产权利要求的新内容。自由、平等这些符合市场经济内在要求和权利要求的价值取向,也必然成为私营企业财产权利保护机制的价值取向。

(二)私法自治理念

一般认为,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市场经济的自由本性和固有弊端迫使社会要求使用法律的手段对市场进行一定的制约和引导。作为市场活动主体的企业,其活动就只能依据法律提供的规则和原则进行。因此,必须树立法律的权威,形成信仰法律的氛围,“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为僵死的教条”。

法律作为适应市场经济的生产、交换和分配行为,反映社会经济活动规律的“游戏规则”,其主要功能是确立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具体而言:首先,法律是社会各利益关系的调整机制。它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对利益进行分配,影响主体的动机和行为,进而影响社会关系。其次,它规定市场活动主体活动的目的和目标。市场活动主体从事交易行为时必须明确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以获取预期利益。再次,法律能够有效防止市场交易的无序性和盲目性,对违反市场交易规则的主体实施制裁。所以,从应然的角度讲,法律具有最高的权威。

法律的权威可以说是法律的一种影响力,包括外在影响力和内在影响力。外在影响力主要通过国家性、责任性和强制性三个要素建立和维护。法律的外在影响力是法律效力意义上的权威。法律的内在影响力表现为法律自身内容与施行方式的优良品质。法律的这种内在影响力主要靠法律的习惯性、利导性和程序性三要素树立和维持,即法律来源于人们生活与生产的行为习惯、法律以人们的利益为导向和法律的执行符合人们对公正的信任心理。法律的内在影响力对法律权威的树立影响较大,只有法律的内在影响力与外在影响力相结合,法律才具有实效意义上的权威。也“只有当构成社会的人――无论是官员还是多数私人公民――的实际行为与宪法规定、制定法规定或判例法所指定或认可的标准相一致时,这些规定才在该社会中具有实效”。而这种实效意义上的法律权威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在我国私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法律对私营企业发展影响的作用,同时也注意到,在私营企业相关法律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法律规范不被遵守的状况。此时法律内在影响力作用的发挥与否,特别是法律规定的权利义务是否提供了自行调节的机制,亦即私法自治功能是否得到发挥,的确是值得反思的因素之一。

“私法自治并不是脱离法律的自由和个人欲望的无限满足,而是赋予社会成员在法律制度的范围内按自己的意愿形成相互之间关系的权力”。私法自治是民商法的根基,它是指民商事法律关系的缔结与终止,皆依平等之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以自己的意思自主决定,任何政府机关、组织或个人不得非法干预。私法自治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私法的自行调节方式。这种调节方式的特点是自由,实现的条件是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义务在民商事主体间形成一定的法律关系,在这种关系中,通过权利对权利的自行性制约,达到法律对社会关系调整的目的。私法的这种自行调节方式在市场经济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为作为商品交换关系总和的“市场”,其主要发挥着调节经济利益、传递信息、激励市场活动等功能,这种自发性和有效的发挥依赖于权利与权利之间的自行调节,因而市场对法律产生的最基本、最本能的要求便是保障自由、平等和权利的实现。同时,市场对自由、平等和权利的要求总是积极的,对权力的介入和干预本能地排斥。因此,只有发挥私法的自治功能,使私法与市场的自行调节相适应,才能保证市场主体的权利、自由和平等,从而产生法律实效意义上的权威。

可见,私法自治是一种社会的、经济的规则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个人根据自己的意愿形成相互间的经济关系和其他关系,符合实际、公平的观念。但现实社会中,受人的天性使然,人们一般会认为自己的利益比他人更为重要。私法自治并不意味着,自由可以脱离法律而存在,个人可以毫无顾忌地追求个人利益。私法自治只是赋予每一个社会成员在一般法律制度的范围内对自己的事务自行决策并自行承担责任的权力。如果私法自治的利益均衡功能因一方当事人的单方优势而不能正常发挥作用,那么法律就有责任进行干预。因此,建立在私法自治之上的市场经济的明智之处就在于,它一方面承认了这种现实,另一方面又将追求盈利的个体有机地融入一个为公众谋利益的体系之中。通过适度的干预,达到更加符合实际需要,激发行为人的积极性,同时又不放弃社会公平的基本观念。

所以,我们在强调私法自治的同时,并不排斥国家的适度干预,因为完全依靠传统私法自治的自行性调节已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利益最大化”所产生的弊端使国家干预成为必要。但从我国私营企业发展的现状看,干预应依法进行,并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除了因为法律的干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法律本身被作为经济的宏观调控手段和法律被作为行政权力干预的依据外,还因为这种干预是否必然合理有效,还得考察法律的优良程度。就我国法律的现状而言,我国现行法律与市场经济并不完全协调,处于调整、变更,走向适应的过程。因此,我国的干预更应依法进行。

三、私营企业法律形态完善的基本原则

(一)鼓励投资、保护私人财产权的原则

首先,企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一国经济运行的主要载体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从企业的历史看,它是投资的一种方式,其投资收益的实质就是获得资本的增值。

其次,从权利本身的功能看,权利具有能动性和利导性。通过它能够影响参加者的意识活动,从而调整社会关系。权利的这种特殊社会价值不在于其自身在法律上所具有的形式确定性,而在于权利保证了社会关系主体的创造性活动和自由的调整。所以,赋予私营企业所享有的权利能够使私营企业以权利、利益为导向进行行为的自行调节,将有利于私营企业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承担相应的义务。

再次,私营企业是市场活动的主体,其自治、自主的地位和自治、自主的权利是它们存续、发展的基础。因此,只有明确私营企业作为财产所有者的权利范围,才能保证商品交换关系的正常进行,才能使财产所有者在最大限度增进自身利益的同时合理使用资源。此外,从维护社会财产秩序(包括财产的占有秩序和交换秩序)出发,占有秩序首先要求界定财产权利,交换秩序则要求在交易活动中各个主体的所有权要平等地获得保护。

更次,保护私人财产权将有助于私营企业产生积极维护自己信誉的动力,从而解决信用危机。

最后,企业作为实现投资目的的渠道之一,正是由于有了投资者的选择与运用,才显示出无比的生命力。可以说,满足投资者投资愿望、实现其投资是企业形成和发展的原动力。因此,在完善私营企业具体法律形态时贯彻鼓励投资、保护私人财产权的原则,是指在设置具体企业形态时,必须考虑满足投资者对于企业的控制权力,投资者的意愿应在企业设立、经营、终止的整个过程中得到体现,投资者正当的利益请求与分配之权力必须为法律所尊重,法律不应以任何过高的门槛限制投资者权益的实现。任何不正当的限制投资者获取投资回报的法律规定,都与此原则格格不入。

(二)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原则

当投资者选择以设立企业的方式作为实现其投资愿望的渠道时,也就意味着选择了以企业的方式与其他市场主体发生交易的法律关系。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相应的债权债务关系。从古至今的法律理念,对于这些正当交易过程中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必须加以维护,这是社会秩序的根本所在。企业作为市场活动的主体,必须保证在与其他市场主体交易过程中诚实守信。企业不能成为法律维护下的损害债权人利益的主体。因此,在完善私营企业具体法律形态时,应将责任承担的方式与设立自由、经营自由、终止自由结合考虑。如选择设立、经营、终止自由为主,则需要承担相对应的责任,以体现民商法权利义务一致、风险与利益相一致的精髓。同时在不同企业具体法律形态的设计中还要考虑到当投资者借助企业之壳侵害债权人利益时,应赋予债权人相应的干预权利,以获得法律救济。唯有此,才能真正保护债权人的利益,才能维护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保持国家适度干预原则

投资理财的意义篇10

【关键词】财产性收入;收入分配;投资

一、财产性收入概念界定及其特征

1、财产性收入的内涵

所谓“财产性收入”,按照国家统计局的解释,是指金融资产或有形非生产性资产的所有者向其他机构单位提供资金或将有形非生产性资产供其支配,作为回报而从中获得的收入。“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保险、基金、股票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设备、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首先,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其次,财产性收入还涉及到各种投资,除了实业投资外,还包括投资金融产品,涵盖了储蓄、债券、保险和股票等。“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意味着国家不仅要着力于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还将创造条件增加百姓的多元化收入渠道,让更多群众增加财富,使更多人脱离中低收入。同时,人们对财产性收入的追求,也必然为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增添社会活力和创造力,提供重要的动力源。

2、财产性收入概念的现实意义

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充分体现了我党和政府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以发展为第一要务,调节、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的理念,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首先,在理论层面上,这是坚持解放思想、发展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沦的新成果。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的理论,只有按劳分配,基本排斥按三产要素(劳动、技术等除外)分配,尤其排斥凭借财产获得收入。党的十五大坚持解放思想,从我国现阶段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需耍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等实际情况出发,提出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中包括财产性收入。这就发展了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理论。党的十六大继续解放思想,提出“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这就把法律保护范围从合法的劳动收入扩大到了合法的一切非劳动收入,其中就包括了合法的财产性收入,这又发展了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党的十七大认为,我国现在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继续坚持解放思想,提出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一决策的新含义至少有下列两点:一是要让拥有财产性收入变成多数群众的事情,而不再是少数人的事情;二是党和政府要创造条件使之变成现实,而不是由其自发的发展。这是解放思想,发展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新成果,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贡献。

其次,在现实层面上,有利于扩大内需,实现科学发展。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众多的大国,经济发展主要应当依靠国内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来拉动。当前的状况是内需不足,特别是国内消费需求不足。这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很不利的。要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就要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尤其是要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因为高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比较低,而中低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则比较高。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获得财产性收入,势必促进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的提高,进而促进国内消费需求的扩大。而且,更多群众为了获得更多的财产性收入,又可能将部分收入用于投资,直接拉动投资需求的增长。随着国内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双双扩大,必将逐步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促进整个旧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3、财产性收入的特殊性

财产性收入具有与其他收入不同的特点:⑴与转移性收入不同,拥有财产是获得财产性收入的前提,财产与财产性收入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没有财产,自然没有财产性收入;有了财产性收入,不仅能进一步增加财产额度,而且还能对其本身予以促进;⑵与工资性收入不同,财产性收入是财产所有人通过行使对自己财产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等权能,而获得的相应收益。因此,要获得财产性收入,财产所有权人必须具有可以自由支配其财产的权利,即具有私有财产所有权;⑶财产性收入与经营性收入不同,它来源于非生产经营所得,是财产的衍生物。由于财产增值的特点,它不需要获得者花费全部的工作时间和精力,却往往能以几何级数的规模增长。

二、辽宁省居民财产性收入现状分析

1、辽宁省居民财产性收入持续高速增长

近年来,由于各级政府切实落实各项增收措施,我省居民收入呈快速增长趋势,2007年辽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00元,同比增加1930元,增长18.6%,2007年全省城镇居民拥有了更多的财产性收入,全年人均财产性收入264元,比上年净增117元,同比增长80%。2008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加2093元,达14393元,增长17.0%,收入比也由2004年的85:100上升到2008年的91.2:100,也就是说,如果2004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0,辽宁当时为85;而到2008年辽宁则增加到91.2(资料来源:中国统计网)。由此可见,城乡居民已积累了越来越多的个人财富。今后几年,人均财产性收入的同比增幅也有望进一步提高。近年来,有些地方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速度已经跑赢以工资收入为主的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个别居民平均每月所获的财产性收入甚至是其工资的几倍几十倍。这说明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潜力还是很大的,正在进入快速增长通道。

2、辽宁省居民财产性收入来源日益多元化

我省居民传统财产性收入的结构非常单一,主要靠存款利息及红利收入为主,而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投资渠道的增多,居民获取财产性收入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财产性收入的来源已经扩展至利息收入、股息与红利收入、保险收益、其他投资收入、出租房屋收入、知识产权收入和其他财产性收入。以沈阳城镇居民家庭财产性收入构成为例,2003年沈阳市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构成主要有四项:利息收入、保险收益、出租房屋收入以及其他财产性收入。而2009年沈阳市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构成已趋向多元化,较之增加了两项:股息与红利收入及其他投资性收入(房屋买卖增值、投资保险等收入)。从存款保值到投资生财,老百姓腰包里的收入来源在政府的鼓励和努力下趋向更加多元化。

三、辽宁省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瓶颈

1、居民财产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比重偏低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居民家庭人均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其它非义务性支出以及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家庭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它是家庭总收入扣除交纳的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费以及调查户的记账补贴后的收入。近几年来,我省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速较快,但收入量仍然较小,在总收入中所占比例偏低。工薪收入是城乡居民最大的收入来源,历年都达到支配总收入的74%以上,而财产性收入所占比重是最低的。2007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为264元,仅占人均可支配性收入12300元的2.1%,开户数加上基金投资账户数只占到全省总人口的10%。而浙江50%以上的公民拥有股票、基金等有价证券,居民财产性收入占可支配性收入的比重高达40%(资料来源:中国统计网)。这说明辽宁省居民理财是刚刚起步,资本市场尚不发达,和发达省份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同时也说明我省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潜力很大。

2、居民投资意识普遍匮乏

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需要“创造条件”,其中拓宽民众的投资渠道,丰富民众的理财方式是最主要的。我省居民的财产积累的增多和金融体制改革深化,居民的理财意识和投资意识逐渐被唤醒。但居民在理财过程中存在不理智行为,我省目前居民财产性收入水平之所以还处于很低的水平,除了居民的实际收入较低以外,其重要原因就是投资渠道太窄。首先,这几年我省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主要是通过出租房屋收入所得、股息和红利收入所得,投资相对集中,资本市场可供选择的理财品种相对有限。其次,理财产品结构也不尽合理,比如,股市异常火爆,而债市的发展则相对滞后,其内部结构也很不均衡,国债的发行数量少,几乎每次国债的发行都会出现脱销的现象。其他投资市场对居民财产性收入的贡献也不大,如邮票、古董等收藏品,但由于技术含量及投资门槛高且数量有限,吸引的投资者并不多。再次,由于部分居民理财、投资知识的匮乏,对证券产品缺乏了解,在投资过程中的不理智行为,盲目投资行为普遍存在。近年来由于房地产行业的暴涨,导致一些居民不顾自己的收入能力和生命周期特点而盲目的炒楼,而非法集资现象也屡禁不止,上当受骗者多为拥有一定财富积累且急于获取财产性收入而又缺乏投资理财知识的普通百姓。

3、财产性收入地区差异较大

目前我省城市间财产性收入的地区差异较大,就大连市和朝阳市为例。大连作为辽宁省的一个重要沿海港口城市,省内第二大城市,是东北主要的对外门户,也是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近年来经济飞速发展。大连百姓人均财产性收入发生了飞跃性增长,2002年,大连百姓人均财产性收入为76.54元;而2006年人均财产性收入为209元,同比上升了213%,可以说发生了飞跃增长(资料来源:中国统计网)。受国内大环境的影响,国内证券、投资市场活跃,激发了大连市居民投资热潮,加大了投入,使全市城市居民其它投资性收入、股息与红利收入增加。同时,随着居民房产的增加,出租房屋收入也随之增加。朝阳市位于辽宁省西部,农用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66.8%,形成以耕地、林地为主、耕地主要分布在西北部低山区及大小凌河两岸的阶地,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70%。全市总人口340.2万人。农业人口247.1万人,非农业93.1万人。因此朝阳市居民收入大多数靠耕地获得。朝阳市2006年和2007年居民财产性性收入仅分别是153.42元、167.73元,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资料来源: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由此可见,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及财产性收入的增长速度都有着很大的差距。我省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和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都趋于增长趋势,但是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速度要快于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增长速度。

四、增加辽宁省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可行措施

1、保持区域内物价长期稳定

为居民投资理财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又好又快地发展经济是增加居民财产和财产性收入的基础。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提高财产性收入在居民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首要任务必须明确根本途径在于大力发展经济,通过经济的增长来带动群众收入的增长,通过收入的增长来累积更多的社会财富。财产性收入能否持续增长,最根本在于经济的稳定与持续发展以及其他相关配套政策的协调作用,让人们确确实实看到发展的希望,增强居民的生活信心和财富增长预期。

稳定物价相应的必须避免出现通货膨胀,所谓的通货膨胀是一个到处扩散其影响的经济过程,每一个公民和经济中的其他经济单位都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它的影响。首先,通货膨胀对于以固定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很不利。对该阶层如领取救济金、养老金的人,工薪阶层、公务员以及靠福利和其他转移支付维持生活的人来说,在收入固定不变的情况下,物价的上升会使其实际收入水平降低,购买力下降,则他们的生活水平必然相应降低。其次,通货膨胀对储蓄者也相当不利。随着价格上涨,存款的实际价值或购买力就会降低。像现金、存款、保险金以及其他固定价值的证券财产等,其实际价值也会在通货膨胀中下降。如果通货膨胀率继续走高,直接后果是股票价格下降,导致股市收益率走低。金融资产在名义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通货膨胀的出现会导致居民财产贬值。为了控制严重通货膨胀对财产性收入的影响,不让居民拥有的财产贬值就必须制约流动性泛滥,稳定居民预期,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和拓宽投资渠道,使资产价格与实体经济之间保持适当关联性。强调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的政策组合,采取有力措施抑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以利于人们生活水平的稳定和社会的稳定。

为了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稳定物价水平是基础,辽宁省政府要下大力气,加大宏观调控力度,要把防止通货膨胀作为重点,使老百姓的收入长期保持增值,努力保持物价的长期稳定,特别要保持住房和生活必需品价格的相对稳定,使广大群众的私有财产保值增值,为切实增加财产性收人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2、培养加强居民投资意识

首先,创新金融产品。除了银行存款,目前占主导地位的居民财产收入类型只有股票、基金和房租等,理财产品种类过于单一化。要实现居民财产收益的最大化,政府应当积极创造条件为居民提供多种投资选择。随着金融消费意识的逐步成熟,居民在很多方面都有潜在的金融需求。因此,政府应当主动深入了解居民需求,适时适当的增加一些群众真正期待的理财产品,包括多种不同风格类型的基金、更多优质的上市资源,也包括海外的优质资产,从封闭的本土理财观转变为开放的全球理财观。着重设计一些低风险的金融产品让那些钱不多又初次接触金融产品的人来购买。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需要,开发引进一些既利于高收入者又利于中低收入者的投资理财工具和产品。

其次,创造条件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进一步推进证券市场的法制建设,加强证券市场的监管力度,增强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真实性,依法严惩各类证券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并建立风险预警制度,确保居民财产性收入稳步增长。居民只有在良好的环境中才敢于放心大胆的投资。

再次,加强理财知识教育。由于我省理财市场刚刚起步,广大群众投资理财知识匮乏,作为从事个人理财服务的金融机构应扩大宣传力度,增强服务意识,将服务深化,细化。比如,可以透过各种媒体举办各种公益性的理财知识讲座,办一些投资理财培训班等。充分调动全民的投资热情,提高全民的理财知识,促使居民从理财意识转化为理财行动。

3、逐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在全省就业形势严峻、保障工作难度增大和劳动关系中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加大社会保障支出力度日益重要。主要包括:增加社保财政投入,提高其财政支出比重,逐步形成财政资金投入机制和激励机制;加大各级财政对社会保障工作的资金支持力度,对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予以财税、信贷优惠;提高对弱势群体和低收入家庭的保障力度,如提高基本养老金、优抚对象补助和城市低保标准等。拥有财产所有权是居民获取财产性收入的前提,因而对居民财产所有权应予以法律保护,即对财产的征用、没收等行为活动要严格依法办事,严厉打击侵害公民财产权的行为。主要措施包括:加强全省农村低收人家庭财产的保护;严格规范房地产和土地租赁市场,遏制炒房、炒地等各种非法行为,降低居民购房价格;建立征地补偿机制,进一步完善城市房屋拆迁补偿估价管理办法,确保居民获得合法的土地、房屋租赁收入和补偿收入;加强以获取股息和红利等为主的无形资产的法律保护,利用《物权法》等法律规范来保护财产所有者的利益。

当前形势下,虽然城乡居民的收人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广大群众特别是广大低收人群众还背着沉重的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负担,因此,各级政府要增加公共支出规模,尽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保障制度给予适当的福利救济,解除低收入群众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拥有更多可供投资的财产,从而获取更多的财产性收人。在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结构上要更加偏重对公共基础教育、公共基本医疗及就业公共服务等对公民基本能力和素质有重要影响领域的投入,为在初次分配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协调创造基本条件。政府只有最大程度地给予居民增加财产的权利,才能不断增进居民财产性收入,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文琼.试论“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重人泣义二[J].中国集体经济,2008(4),189.

[2]曹冬子.“财产性收入’,的民商法解读[J].法制,社会,2008(6):81,189.

[3]彭升.我国收入差距与公一平问题研究[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393.

[4]秦交锋.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存在的问题仁[J].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8(2),124.

[5]魏众.目的是使财产性收入者占多数[J].社会主义经济理论[J].实践,2008(2),117.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41-443.

[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3.

[8]钱世明,童源轼.公平分配―理论和战略[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

[9]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4版[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2007,622.

[10]YuanB.winnersandlosers:thepoliticaleconomyofChineseurbanhousing.

Reform:[dissertation].Chicago:UniversityChicago,2002,2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