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的含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8:24

心理健康的含义篇1

为了澄清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首先要对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概念有个明确的界定。综观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是不断扩充变化的。为了正本清源,首先要了解当代心理健康教育的来源。

一、当代心理健康教育的来源

当代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来源于本世纪初在,临床医学中产生的心理健康运动。心理健康运动,在20世纪初,由美国人比尔斯(C.w.Beers)提出。此人原为美国耶鲁大学的一位学生。在读时期,比尔斯由于精神失常而被送进精神病院住院治疗,长达三年之久。由于当时的临床医学对精神病尚缺乏完备的认识,在治疗过程中采取了一些很不恰当的措施。病人在治疗过程中遭受了粗暴、残酷、痛苦的折磨及非人待遇。幸好由于不明的原因,比尔斯的病自然康复了。

比尔斯出院后,为了呼吁社会关注改进此类疾病的治疗,于1908年出版了一本名为《一颗失而复得的心》(又译为《我找回了自己》),揭露了他在治疗过程中遭受到的非人待遇。

比尔斯的书问世后,得到社会各界深深地同情、关怀与重视,强烈要求医务界改进工作。他在各方面的赞助与鼓励下,于1908年5月在康涅狄克州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健康(心理卫生)协会,推动了他所倡导的心理健康运动。该协会的工作目标是:①保护心理健康;②防止心理疾病;③改善精神病患者的待遇;④普及关于心理疾病的正确认识;⑤同有关心理健康的机构合作。这五项目标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正确开展对心理健康疾病的防治。

在比尔斯倡导的第一个心理健康协会的推动下,全美掀起了一个蓬蓬勃勃的心理健康教育运动。1909年成立了“全美心理健康委员会”。1917年,出版了《心理健康》季刊,广泛宣传健康知识,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在随后的20年中,先后在加拿大、法国、比利时、英国、巴西、匈牙利、德国、日本和意大利等国相继成立了心理健康组织。1930年5月,于美国首府华盛顿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心理健康大会。到会代表包括中国在内有53个国家,3042人。

在世界心理健康运动的推动下,我国在1936年于南京成立了中国心理健康协会。因抗日战争于翌年爆发,全民投入了抗日救亡运动,工作被迫停止。1948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建立了全世界心理健康联合会(w.F.m.H)。我国直到1985年9月,由北京安定医院牵头,重新举行了心理健康协会成立大会,并在一些省市地区的卫生部门建立了心理健康组织。1990年11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研讨会。2000年2月在北京成立了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

简单回顾心理健康运动发生、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心理健康问题,最初由改革临床医疗提出,随着这一运动的展开,其工作目标、活动范围、参与人员不断扩大。目前的心理健康工作内涵,不仅限于不同人群中的心理疾病的防治,同时关注到怎样培养健全的个性,以便能很好适应高度复杂而紧张的社会环境的问题。心理健康的内涵,大大扩展

二、心理健康的含义与作用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mentalhealth)词,在我国又叫心理卫生,两者的含义是一致的。从上述心理健康运动的演变,可以看到心理健康的含义是不断变更的。究竟什么叫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是相对于生理健康而提出的,两者均从属于”健康”这一上层概念。要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首先要清楚什么叫健康。健康指的是有机体的一种机能状态,一般指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

所谓机能正常又是什么意思呢?依据生态学观点,指的是生态系统中,有机体与其环境(指与有机体发生物质与能量交换的系统)能保持良好的适应。

所谓适应,指有机体与环境能保持适度的动态平衡。适应作为一种机能状态,具有复杂而多种多样性。从性质上来说,有消极和积极之分;从层次上来说,则有简单和复杂、低级和高级之分。心理健康是人类个体对其生存的社会环境的一种高级适应状态。所谓适应,实质上是有机体对环境影响的调节功能。心理健康则是人类个体对社会影响所作出的一种调节功能。通过以上我们对心理健康的实质分析,心理健康一词的含义是富有弹性的。它可大可小,可宽可窄,这就是心理健康运动不断变化扩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从狭义方面来说,心理健康就是运动初期提出的,指对心理疾病的防治,使心理健康功能得以维护和发挥。从广义方面来说,心理健康泛指个体对社会的良好适应。

(二)心理健康的作用

1.个人作用

心理健康对于个人来说,乃是事业成功之本,幸福之源,是至关重要的大事。因为从心理健康的根本意义上来说,就是主体在面临来自环境的挑战时,能充分利用其心理机制的调节潜能,作出适应性的行为和活动的抉择,才能事业有成。人生在世,面临境遇的挑战,将是不断的。风雨人生路,难得平安程。弱者常悲戚,强者得生存。为人当自强,心理必健康。这乃是处世之道。只有心理上的强者,才能战胜一切困难。事业越大,困难越多,越要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才能凛然不惧,作出良好的适应抉择,完成良好的适应性行动。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心理健康乃人生幸福之源。

2.社会作用

心理健康的含义篇2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较多地关注生命教育或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问题,却很少关注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双方契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成为笔者探讨的主题。

一、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将重点放在道德与社会层面上,强调培养继承既定社会秩序的个体,而是重视个人价值支持个性化理论教育,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成效,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而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意志、性格等方面的素质,同时帮助学生适应环境,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科学的方法,如通过对学生心理的测试总结其德育规律,以系统的科学理论改进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可见,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生命教育的结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按照一定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对学生实施的教育实践活动,其目的是培养符合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生命教育是人们对生命价值的认知和对生存能力的培养,通过生命教育,使人更好地感悟和体验生命的意义,表达对生命情调的追求和对生命状态的关怀,生命教育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营造出生命情感氛围,对于培养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且能有效地推进教育改革的进行。因此,生命教育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成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若能找出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的契合点,将更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点

1.生命教育包含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心理健康教育也包含了生命教育内容,二者相辅相成

生命教育包括了生物与生理两个层面的内容,它不但从生理上和伦理上解决了个人生命与社会、自然及他人的关系,而且也从心理上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可以看出,生命教育对心理方面的重视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此外,心理健康教育同样也包含了生命教育的内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育者运用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医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它是从个体教育的心理机能出发,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发挥个体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中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而且也发挥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体验优势,让学生通过个体的体验来感受生命的真实与活力、人生的快乐与价值,从而积极培养大学生的生命情感。如大学生由于感情、就业、贫困等压力产生对生命的漠视,在这种情况下,既要以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两方面双管齐下,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使学生感悟生命意义,这样的任务同时也是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中同样也有生命教育的内容。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的内容相互包含为它们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契合创造了条件。

2.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强调深层的人文关怀意识

“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和提升人的生命关怀意识。”人文关怀是生命关怀的一个重要方面,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舞台上相遇后因为都强调深层的人文关怀而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人文关怀的实质是理顺人与其他对象的关系、确立人的主体性,从而赋予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关怀,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

首先,人文关怀不仅意味着对个体生命的关注,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健康的生命价值和人生态度,生命教育恰好是运用生命资源来培养人的道德与修养,通过各种教育方式,实现人的生命价值。因此,生命教育中包含着浓厚的人文关怀意识。

其次,人文关怀必然是以尊重生命及个人尊严为起点,遵循个体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最终是以实现个体自由全面的发展为目的,它可以为个体活动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使人的生命活动在健康的心理状态下获得发展。“关怀生命,关注生命发展,提升生命品质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及其社会教育力量的共同任务。”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同样也不例外,它不但注重从心理体验中培养个体的心理素质,更加重视生命的现实关怀与生命的终极关怀,肯定生命存在的价值及其个体生命价值对社会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心理健康教育也包含了人文关怀的意识。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强调深层的人文关怀意识成为他们的一个契合点。

3.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都是以人为本,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主要体现在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性、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实践中。生命教育强调个体存在生命价值、追求人生的意义,从生命的体验中理解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从而更加深刻地握着生命与其他对象之间的关系,使生命个体在实现生命意义的同时提升生命的质量。

心理健康教育同样立足于个体,运用各种技术手段提高个体的心理素质,促进个体生命自由全面发展。从这个意义上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担负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使命。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从学生的教育实际出发,强调个体的发展,培养学生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见在生命教育与健康教育的整个过程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契合的途径

1.在生命教育形式下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心理学、医学等方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此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担负着直接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主要任务。

在生命教育形式下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重视开发学生生命的潜能,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通过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认识,帮助学生消除来自高校生存环境的心理困扰,如学业压力、就业压力、贫困压力、交往压力等,使学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会应对困难和挫折,从而形成对生命的尊重和健康的人格。因此在生命教育形式下应该着力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将生命教育的内容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之中去,从课程内容、课程目标、课程方法等多方面进行创新,如课程内容应该能够解决学生心理需求,课程目标是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课程方法以学生全面发展规律灵活设置。

总之,生命利益是学生的根本利益,生命教育也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设置要以生命教育的理念来指导,构建一种重视生命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发挥生命的巨大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2.以心理素质教育推进生命教育的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是尊重生命、实现生命价值为主要目标的,将生命教育与心理素质教育结合的重要举措即是将生命教育的内容融入到心理素质之中去,通过心理素质教育发挥生命的创造力,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推进生命教育发展。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面临着三大难题,一是蔑视生命,存在自杀现象;二是学习生活中经受不起挫折,自暴自弃,不懂得生命的价值及其意义;三是面临就业、学业、情感这三大压力时,不能充分发挥生命的潜力,激发生命的内在活力,而是一味地颓废。这三大难题不但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心理素质教育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我们要针对学生生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组织专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针对学生的学业与就业压力,开展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专题心理教育活动,针对学生生活经受不起挫折、自暴自弃、蔑视生命等问题,可以组织坚持自信、珍爱生命、感恩父母、回报社会等专题心理教育活动,借用心理教育的技术手段来唤醒生命意识,培养学生珍视生命,了解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加深对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的认识,实现生命教育的发展。

3.用个体生命的自我体验、自我认知方法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创造是人的生命力量,生命个体自我实现的最高表现形态,个体的创造水平的不同,构成了不同的生命意义。”心理健康教育从人的自我发展和本性出发,强调人的创造能使社会不断进步,而在这个进步中才体现生命的意义。

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单一,效果不佳,主要是以教师讲座与辅导的形式进行的说教式的灌输教育,学生很难发挥主观能动性,这种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不但压抑了学生生命成长中的生机与活力,而且也严重束缚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它所造成的另外一个方面的影响则是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排斥,也使学生的生命变得单一、僵化,让生命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搁浅,无法发挥学生生命自身蕴藏着的无限创造潜能,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应该从关注人的生命存在与发展的视角出发,引导学生学会体验生活,体验生命,使他们对自己有全面的认识与把握,通过个体内在的体验、自我认知的方法培养其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自我认识、自我培养、自我发展的意识。如学生在成长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或生命困惑,不能单靠心理教育方式,要充分发挥生命教育的自我体验、自我认知的功能,从心理上进行辅导,并配以行为的训练,让学生真正体验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通过这种方法的体验,使他们回归现实生活。

我们还可以通过加强情境教育,注重现实生活中生命的存在,以生命成长的需要为出发点,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进行整合,充分运用各种方式方法,在进行生命教育的同时,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4.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为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契合创造条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改进教育方法与时俱进,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要实现双方的契合也需要改进教育方法,而实践活动可为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契合创造条件。

首先,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要实现从课堂教学向课外教学的转变。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理论知识,很少关注学生对世界的理解,也缺乏在实践中的体验,因此,学校不但要开设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而且要优化生命教育的课程设计,专门设计生命教育实践课程的单元教育内容与目标,组织实施拓展训练类实践课程。

其次,要创新实践活动的形式。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不但要进行拓展实践类训练,而且也可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类与参观类活动,如引导大学生进入社会服务,关心孤儿、老人,进行扶贫助困活动,还可参观烈士陵园、戒毒所、预防艾滋病的展览等,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引发学生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思考,同时也促进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这样将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同时推向课外,拓展了学生视野,使他们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深刻体验了生命教育的意义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生命教育包含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而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必要环节,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关系决定了他们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契合的可能性,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是从社会与精神层面进一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有效方式,创新双方契合的途径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与质量。

心理健康的含义篇3

【关键词】隐球菌性脑膜炎;颗粒溶素

Doi:10.14163/ki.11-5547/r.2016.02.01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28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作为脑膜炎组,以及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28例作为健康人组,脑膜炎组患者中男12例、女16例,年龄35~67岁,平均年龄(50.6±5.6)岁,健康人组中男14例、女14例,年龄37~65岁,平均年龄(49.3±5.7)岁。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分别在清晨对研究对象抽取静脉血液3ml作为样本,然后注入构椽酸钠抗凝管并加入适量的生理盐水稀释,再进行离心处理,分离出血清后将每个血清样本分成两份(一份进行免疫印迹反应,一份进行反转录反应),按照说明书的规范进行操作。通过定量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反转录反应,分别提取研究者血清中的Rna2?g,进行反转录反应,反应过程中所使用到的设备和反应酶都按照说明书的内容准备;采用定量pCR反应,在定量反应的过程中分别进行pCR扩增和Rt质量控制,然后分别求出两组标本的相对表达量[1]。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法进行分析。p

2结果

2.1两组GnLY蛋白、mRna表达量比较脑膜炎组GnLY蛋白含量(0.62±0.06)mmol/L明显低于健康人组的(1.11±0.12)mmol/L,几乎为健康人组含量的0.56倍左右;脑膜炎组GnLY-mRna的表达量(0.35±0.04)mmol/L低于健康人组的(1.20±0.15)m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免疫指标对比研究发现脑膜炎组血清igG含量明显少于健康人组(p

2.3两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健康人组血清中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Fn-γ、iL-4水平与脑膜炎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小结

本次试验中脑膜炎组28例患者GnLY蛋白及mRna的含量较健康人组明显下降(p

综上所述,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发病与患者GnLY的蛋白含量、mRna含量相关,通过对其含量的测定可给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坚实依据。

参考文献

[1]周晔,邓安梅,谷明莉,等.隐球菌性脑炎患者颗粒酶B、颗粒溶素、穿孔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3(1):64-68.

[2]周晔,邓安梅,奚伟强,等.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颗粒溶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临床军医杂志,2011,37(4):552-553.

心理健康的含义篇4

关键词:体能体质健康范畴关系

1.关于体能、体质、健康的概念及范畴

1.1对“体能”概念及范畴的理解。

现阶段我国学者对“体能”一词的理解争议不大,已形成比较统一的观点:指有机体在运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主要包括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简称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两个方面。身体机能是体能的基础,体能是身体机能的外在表现。身体机能主要包括:运动系统机能,循环系统机能,呼吸系统机能,神经系统机能等。体能的范畴可归纳为:人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走、跑、跳、投、攀爬、悬垂、支撑、搬运、负重、平衡、滚翻等的能力,也是人在日常生活、劳动和运动中不可能缺少的基本能力。身体素质是指人在身体活动中各器官系统表现出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的机体能力。

体育锻炼是人体在承受负荷的情况下参与运动技术的活动。长期参与体育锻炼的人,身体形态匀称,身体姿态优美。

1.2对体质概念及范畴的理解。

1.2.1学术界对“体质”概念的不同理解。

(1)人体的质量。在遗传变异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综合和相对稳定的人体形态、生理功能、心理因素特征。体质所包含的范畴为体格、体能、适应环境和抵抗疾病的能力等。体格:包括生长、发育、体型、姿态;体能:包括身体素质、身体基本活动能力。[1]

(2)人体的质量。它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范畴包括身体的发育水平、身体的功能水平、身体的素质及运动水平、心理的发育水平、适应能力。

身体的功能水平,包括机体的新陈代谢状况和各器官、系统的效能等;身体的素质及运动水平,包括速度、力量、耐力、协同,还有走、跑、跳、投、攀越等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心理的发育水平,包括智力、情感、行为、感知觉、个性、性格、意志等方面;适应能力,包括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各种生活紧张事件的适应能力,对疾病和其他有碍健康的不良应激原的抵抗能力等。[2]

(3)人体的质量。是指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遗传、营养、体育锻炼这三个方面起了重要的影响。

体质的范畴包括人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因素等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身体形态发育水平,即体型、姿势、营养状况、体格及身体成分等;生理功能水平,即机体新陈代谢水平以及各器官、系统的工作能力;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发展水平,即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和耐力、速度、爆发力、平衡、灵敏、协调、反应时等素质,及走、跑、跳、投、攀爬等身体活动能力;心理发育水平,即本体感知能力、个性、意志等;适应能力,即对内外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应激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3]

1.2.2笔者对体质概念及范畴的理解――体质不包括心理因素。

上述对体质不同的理解中,有一个共同点:体质是人体的质量,也就是人体的实质和本质。心理是与身体相对而言的,从现实意义上讲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但两者又是截然不同的。心理是人的大脑就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意识能力,是一种精神活动,体质是不包含心理品质的。

心理对体质有影响,但这种影响只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的,非事物内部的。体质所标志的是整个身体的素质或质量,而心理是人的精神活动,其内容大部分来自外界,小部分反映自身的状态和生理变化。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体质属于物质范畴,心理则属于精神范畴。

从上文可以看出体质范畴里不应包括心理因素。对于适应能力,笔者认为只能是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等,而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不良应激原的抵抗能力等则不应该包括在体质的范畴内,因为对社会的适应不单单是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所能承受的,还有很多社会学因素。

1994年高教版《学校体育学》中,主编金钦昌教授这样表述:“体质”应包括“学生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和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等方面。

笔者对体质概念及范畴的理解与金钦昌教授观点相近,即体质是人体的质量,一般是指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范畴包括:身体的发育水平,身体的功能水平,身体的素质及运动水平,对自然环境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1.3关于“健康”概念――逐步在完善。

人们对健康概念的理解也没有太大的差别,主要以世界卫生组织的几次定义为准: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46年在纽约召开的第一届国际会议上是这样界定的:“健康,并不单纯是指身体没有病、不衰弱,而是肉体的、精神的,以及社会良好状态的总和。”1948年在其中提出了健康的新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保持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1978年在《阿拉木图宣言》中重申了这一观念。

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影响健康的因素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生物学基础,包括机体的生物学和心理学因素;生活方式;保健设施。其范畴概括起来是三维的,即身体、心理、社会适应。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了最新的“健康”概念:“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都健全,才是完全健康的人。”其范畴概括起来是四维的,即身体、心理、社会适应、道德。

随着人们对自身和社会的进一步认识,人们将人的整体健康涵盖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笔者认为这一定义较为合理,较能满足人们对健康的不断追求。

2.三者的联系

2.1体能与体质的关系――体质包含体能。

体质表现出来的现象多种多样,有身体形态的、机能的、运动能力的,尽管其现象的表现与体质密切相关,但现象并不就等于体质。体质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可变性,相对稳定性是由生物的遗传性决定的,相对可变性是由生存环境和身体机能变化等决定的。体质好坏,用一个精确的“标准”是不可能完成的,特别是只注重表面可测量的标准,用直尺和秒表来评价体质的好坏是十分片面的。

体能是生理机能的外在表现,是身体物质所做功的能力,体能的计量指标有速度、力量、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人跑得快与慢是以速度作计量的,只是体能的一个方面。

体质包含体能,是体质的一个主要方面,体能是体质的前提和基础。评价一个人的体能的优劣只能反映出这个人的生理状况,而不能完整反应他的体质状况。

简言之,体质主要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体能、对自然环境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2.2体质与健康的关系――健康包含体质。

体质是一种“特征”,而健康是一种“状态”。体质是身体发展长期的、相对稳定的特征,而健康是表示一个人身心的完美状态,具有流动性、易变性等特点。通常说一个人体质较好,是先天较好的遗传因素加上后天长期的合理运动、平衡膳食和良好的生活方式而形成的结果。也许某天他得了感冒,我们仍然说他的体质较好,但那天他不健康。

从体质与健康的外延来看,健康内在的包含着体质好,体质好只是健康的一个方面;失去了良好的体质,健康就无从谈起。笔者认为:体质是身体健康的基础。

在“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学校体育的五个领域目标: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可简化为三个方面: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如果体质范畴里包括心理,那么健康范畴里包括心理就是多余的。因此,体质不包括心理,这个逻辑和层次至少在学校体育中是正确的。

3.体能、体质、健康之间的层次关系

依据上述对三者关系的定性分析,可以将三者的层次归结如下:

由上图可以看出,体能、体质、健康是三个不同层次的概念,且层次逐一递增,即健康包含体质,体质包含体能。

体能、体质、健康这三个概念的定义、范畴、关系的进一步明确,对人们在日常规范表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体育工作者在实际运用中同样具有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于光远.中国小百科全书[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4:631-692.

[2]陈明达.实用体质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239.

心理健康的含义篇5

“健”字,由“人”、“建”两字组成。简单理解就是“建人”,建构一个完善的人。如何建构一个完善的人呢?我们不妨把“建”字拆开来分析一下。“建”字由“廴”和“聿”两部分组成。廴,同“”(chuò),意思是行走或奔跑。又由“彳”和“止”组成。“止”是足的象形字,“彳”是道路的象形。常听人说,人生就像旅程,人在路上行,总是要停停走走,走走停停。累的时候不妨停下休息,看到美景的时候不妨驻足观赏。积聚力量,才能持久。彳,慢步行走;止,停止。“彳”和“止”,一行一止,一动一静,说明“健”的基础是有动有静,动静结合。对人的身体来说,过度的运动或者过度的安逸都不利于健康,劳逸结合才是正道。

“健”字主要表示人身体的健康。但这仍不是“健”字的全部含义。“健”字除了有足行走,以象征运动强健身体,还有手的灵巧以保证思维的敏捷。“健”字中的“聿”字,表示手握毛笔写字。建,本意是立法。通过文字指导人们行走的道路,以会意通过立法指导人们的行为。同筋骨肌肉的有力一样,健全的大脑功能也是生物机体生命活动和器官的机能,是身体机能的一部分,同属于生理范畴。一般说来,大脑是控制身体各部分机能的器官,锻炼身体各部分机能,也部分地达到了锻炼大脑机能的目的。这如同法律条文指导人们的行为一样。手握毛笔写字,象征手巧之意,是灵巧思维的表现,也就是说,“健”的意义还包括良好的大脑功能,即思维、记忆等能力。

“健”字本身已经十分完整地说明了健康内涵的生理方面的内容。生理的健康,不仅包括筋骨结构,还包括内部器官的功能,尤其是大脑的正常功能。简单说就是:身强体壮,耳聪目明,思维敏捷,记忆良好。而“康”字,则揭示了心理的健康。

“康”字,由“广”和“隶”两个字组成。“广”是屋顶和房屋的象形,本意是大屋顶。在大屋子庇护之下,“隶”字――一只手种植,呵护着如一棵花草一般大小的植物。我们常用园丁比喻老师,而学生则如同花园里的花草,需要老师细心地教授和呵护。可以说,人生活在社会中,如同花草般脆弱,经历风吹雨打,能够健康地成长壮大,实在不易。在恶劣的社会环境中,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黑白相杂,风雨交加,每个人的身心都受到冲击。有人心力交瘁,有人濒临崩溃。心理问题成了危害健康的严重问题,也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人生活在社会里,在种种冲击和压力面前,不仅需要有好的身体――健,还需要有好的心灵――康。康的心灵该如何获得呢?

一方面,健康心理的养成,需要有良好的外在环境,如同“广”字的大屋顶的庇护。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与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关系。我们更愿意生活在安宁祥和的环境里,而不愿意生活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中。我们对安宁有本能的向往,对动荡有本能的排斥,因为我们的心灵最终需要的是宁静。正因为如此,生活在动荡不安环境中的人,是一种不幸,这样的环境是对生命的摧残,远远背离了养生之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有道之士,不仅自身要追求安宁快乐,还要为他人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另一方面,我们自己要修养和呵护自己的内心。亲手呵护心苗――这是“康”中“隶”字的含义。

康,不仅揭示了养成心理健康的内外两种方式,还揭示了心理健康的内容和状态,这就是“康”字的本意:“康宁、平静、安乐。”心境不能平静安定,容易波澜起伏,就是我们常说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强,或者产生偏执,形成心理问题,因此也就谈不上快乐。

如何才能达到“康宁、平静、安乐”的心态呢?我们还是要从“康”字本身去寻找答案。“康”还有一个主要含义是广阔平坦,四通八达。所谓“君子坦荡荡”,心中有“康庄大道”,平坦宽广,就不容易忧愁。要达到内心的豁达宽广,最重要的是要依靠个人的认识和修养。西方宗教主要以外在的力量(如上帝)安抚内心,而中国的传统文化总的说来侧重于内在的修养。儒家以天道为最高权威,内心坚守道德准则,就是坚守天道。因此,儒家的修养方式可说是内外兼备的,其可贵之处在于反映了一种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这种精神的表现。佛家和道家的修养方法则从内在方面来进行。“空观”是佛家的追求,“虚无”是道家的根本。《黄帝内经》亦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康”的另一个含义正是“空”、“虚”。《诗经・小雅》有“酌彼康爵”的句子,意思是往空爵中倒酒。心中虚空,没有什么东西羁绊,不为外物所役,了无牵挂,才能康宁平静。大致说来,佛道两家主张的内心虚空,是来自对万事万物本为虚空的认识。对万事万物本为虚空的看法,是一种智慧,不能简单去理解。既然万物皆为虚空,自然心中了无牵挂。但人却是要面对现实的,不能不管不问,无所事事。道家所谓“无为而无不为”,告诉我们不要过分刻意而为之,就可以无所不为;佛家所谓“有求无执”,是说做事情不要过于贪执。过分刻意,过于贪执,在事情不利的情况下,往往便会产生忧愁和痛苦。在事情顺利的情况下,则会过分惊喜。这都不利于健康。我们常说,“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心里虚空,不正是没有包袱吗?没有包袱,没有思想负担,抛弃是非恩怨,才能自由自在,才能更好地工作和学习,更好地生活。这就是佛家所说的“自在”,道家所说的“自然”,现代人所说的心灵的自由状态,心灵自在,行动自如,心中虚空,才能无拘无束,游刃有余。

因此,“胜不骄,败不馁”,“宠辱不惊”,是很高的精神境界。

心理健康的含义篇6

【关键词】冠心病;mBL;eLiSa;含量

【aBStRaCt】objective:themainpurposeofthisstudyistomeasurethemBLlevelinplasmawithcoronaryheartdiseaseandtrytoanalyzethepossiblemechanismofCHDsdevelopmentfromtheviewofinnateimmune.methods:100bloodsamplesofCHDpatientsand60thatofhealthcontrolswerecollectedandtestedbyeLiSa.Results:theplasmalevelofmBLwere3900μg/L,SD3209incases,while2056μg/L,SD1824incontrols.theplasmalevelofmBLincasesishigherthanthatofcontrols(t=4071,p<001).Conclusion:theplasmalevelofmBLishigherinCHDpatientsthanthatincontrols.

【KeYwoRDS】CHD;mBL;eLiSa;plasmalevel

冠心病(coronaryheartdisease,CHD)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首位,尤其在发达国家更为严重,而在我国也呈逐年上升趋势[1]。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冠心病发病的炎症学说越来越得到重视[2],对一些炎性因子和急性期蛋白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annanbindinglectin,mBL)是一种兼有调理素和直接激活补体功能的免疫分子,参与构成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3]。国外有些学者报道mBL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有关[4~7],但国内尚无报道,因此本研究主要测定冠心病患者血浆中mBL含量,并对其变化进行分析,从天然免疫的角度探讨冠心病的可能致病机制,为其辅助诊断和治疗提供资料。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

主要设备:低温冰柜(thermo,美国);酶标仪(Starfax2100,美国);普通高速离心机(tGL168,上海)

主要试剂:mBLeLiSa试剂盒(北京现代高达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12实验方法

121标本的收集:空腹静脉血标本用eDtaK2抗凝管(2ml)收集。

冠心病(CHD)组:共100例,为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049~200510月住院的冠心病患者,男51例,女49例;年龄45~70岁,平均(6041±9443)岁。病例均经心电图、心肌酶谱和临床症状等综合诊断,符合wHo冠心病诊断标准。

健康对照组:60例,为来院进行健康体检者,男性32例,女28例,年龄43~71岁,平均(6027±7198)岁,病例无冠心病症状、体征,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均正常。冠心病组与健康对照组组间年龄无统计学差异。

122标本的处理

取1ml全血放入15ml离心管中,5000转/min离心5min,分离血浆,-86℃保存,供测定血浆mBL含量。

123血浆中mBL含量测定

按mBLeLiSa试剂盒说明书,基本操作如下:

标本及试剂准备:冠心病、健康对照血浆标本从低温冰柜(-86℃)中取出,溶解并恢复至室温,离心(3500转/min5min)。取上清2μl,用标本稀释液对标本进行200倍稀释(加入398μl标本稀释液[pBS+005%BSa]),混匀。所有实验用试剂均在室温平衡后使用。

操作步骤:

①取100μl稀释标本加入酶标板中,同时做对照,第一孔加100μl稀释液作空白,第二孔向后依次加含mBL不同浓度(0,1,2,5,10,25,50,100ng/ml)的标准液各100μl,标准孔均作复空;

②置37℃水浴1h;

③将板中的液体弃去,每孔加入150μl洗板液进行清洗,室温静置3min,弃去洗板液,反复3遍;

④清洗后,每孔加入100μl酶标记的mBL抗体,37℃1h,使酶标抗体与标本充分结合。

⑤清洗,操作同③;

⑥清洗后,每孔加入底物a、B各50μl,室温避光15min。每孔加入终止液50μl,轻轻混匀20s;

⑦用酶标仪比色测定波长为450nm,参考波长为620nm。在20min内完成。

2结果

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冠心病组、健康对照组血浆mBL含量的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

100例冠心病人血浆mBL含量的平均值为3900μg/L,标准差为3209;60例健康对照组血浆mBL含量的平均值为2056μg/L,标准差为1824。冠心病组血浆mBL含量高于健康对照组,经t检验,t=4071,p<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1冠心病组与对照组mBL含量水平比较

3讨论

人类血清mBL浓度主要受结构基因外显子1密码子点突变的影响和启动子区多态性的调控[8~11]。国外已有一些mBL基因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4~6],但对血浆mBL浓度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很少,只有冰岛的一份前瞻性研究报告[7]:高浓度的血浆mBL者,尤其是糖尿病病人、高血脂、血沉升高人群患心肌梗死的概率较低,提示mBL可能与清除动脉粥样硬化因素有关。雷克雅未克Landspitali大学的瓦尔迪马森(HelgiValdimarsson)和同事分析了当地的研究资料,共纳入了1967年以后的近2万参试者。在对其中987名70岁参试者的横断面研究中,作者发现,mBL水平高(>1000mg/L)与水平低相比,心肌梗塞风险下降36%(p<0001)。为证实此结论,研究者对另一个有1309名中年人的人群进行了前瞻性分析。结果发现mBL水平高和心肌梗塞风险减弱有关联的迹象,但不如前一横断面分析中的那样强烈,对总人群、吸烟者或高血压病人也没达到统计学意义。但这次分析证实,高水平mBL对糖尿病人(p=002)或高胆固醇血症病人(p=0004)与心肌梗塞风险大为减小有关。鉴于上述在糖尿病人中的结论“测量mBL可用于心性风险的辅助评估,也可能帮助评估预防治疗的需要”,本研究发现,100例冠心病人血浆mBL含量的平均值为3900μg/L;60例健康对照组血浆mBL含量的平均值为2056μg/L。经t检验,t=4071,p<001,二者均值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血浆mBL可能参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但具体作用及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杨功焕,王俊芳,万霞,等.影响中国人群疾病死亡因素的定量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12):934938

2GranK.inflammation,atherosclerosis,andCoronaryarteryDiseasen[J].englJmed,2005,352:16851695

3takahashiK,ezekowitzRa.theroleofthemannosebindinglectinininnateimmunity[J].ClininfectDis,2005,41(7):440444

4aittoniemiJ,FanYm,LaaksonenR,etal.theeffectofmannanbindinglectinvariantallelesoncoronaryarteryreactivityinhealthyyoungmen[J].intJCardiol.,2004,97(2):317318

5Roberta,HegeleC.mannosebindingLectinGeneVariationandCardiovascularDiseaseinCanadianinuit[J].ClinChem,1999,45:1283

6Fianeae,Uelandt,SimonsenS,etal.Lowmannosebindinglectinandincreasedcomplementactivationcorrelatetoallograftvasculopathy,ischaemia,andrejectionafterhumanhearttransplantation[J].eurHeartJ,2005,26(16):16601665

7SaedisS,oskaroo,thora,etal.mannanbindinglectinasanadjuncttoriskassessmentformyocardialinfarctioninindividualswithenhancedrisk[J].Jexpmed,2005,201:117125

8贾天军,李萍,张庶民,等.汉、蒙古族人mBL基因exoni54位密码子点突变频率及其血浆含量相关性研究[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4,24(2):115119

心理健康的含义篇7

[关键词]健康教育;疤痕植皮术;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4)12(a)-0172-02

“疤痕”是由于某种损害因素导致皮肤软组织的严重损伤而不能完全自行正常修复,由纤维组织替代修复遗留下的影响外观、功能的局部症状[1]。“疤痕”给患者带来的不仅是巨大的肉体痛苦,还有莫大的精神痛苦,尤其是烫伤、烧伤、严重外伤后遗留的疤痕。疤痕增生期几乎让患者苦不堪言,更甚的是而后的萎缩期可使患者面目全非,功能障碍,造成患者身体和心理双重障碍。因此,临床上对多数疤痕患者进行植皮术处理。由于缺乏植皮术的相关知识,疤痕植皮术者对植皮术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疑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其最主要原因是担心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这些情绪都会影响到患者的术后康复[2-3]。健康教育一般是指通过一定的组织或活动,将有关健康的知识传达给需要的人群,然后改变他们的不良生活习惯,主动采取有利于自身健康的行为。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危险因素和疾病的发病率,大大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4-5]。该研究拟对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80例疤痕植皮术者进行健康教育辅导,观察其术后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疤痕植皮术患者80例,年龄25~74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0例。实验组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40.60±1.7)岁;对照组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41.20±0.9)岁。在烧伤部位,面积等其他一般资料两组患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与实验组均予常规护理,包括监测生命体征,定时换药,指导饮食等,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健康教育,包括入院时的健康教育、植皮术前的健康教育及植皮术后的健康教育。①入院时的健康教育。多数患者不能承受疤痕所带来的精神和心理创伤:创面疼痛,面目全非,功能障碍等往往使患者恐惧、焦虑、忧伤等不良情绪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这些不良心理情绪会降低人体免疫力,影响患者的康复。因此首先要帮助患者度过心理障碍关和疼痛关,主动与患者交流,个体化的予以健康教育辅导,让其接受现实。另外在护理过程中,积极为患者及家属解疑,对愈合畸形的外观不予嘲笑,帮助患者克服自卑心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与信任。部分患者对疤痕植皮术没有全面的认识,对此,护理人员均向患者及家属耐心解释介绍创面的正确处理原则,讲解植皮术的影响,使患者对病情有正确的了解。②植皮术前的健康教育。因术前多数患者会出现担心手术疗效、麻醉意外、术后疼痛、功能障碍以及经济承受能力等不良心理。我们根据获得的资料进行健康教育辅导,详细介绍该院疤痕植皮术的优势,讲解手术、麻醉、护理方面的相关信息。消除患者恐惧、抑郁、焦虑心理,增强其对手术的心理承受能力。我们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植皮术的目的,如植皮可以促进创面早日愈合,减少畸形遗留、改善容貌和促进关节功能。通过健康教育,患者能主动配合术前准备。③植皮术后的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术后24h是疼痛最剧烈的时间,其原因有:手术对组织的损伤,伤口包扎过紧以及不良的心理因素造成。如患者诉疼痛难忍,可鼓励患者多听听音乐、看看小说等方式转移注意力。另外四肢皮片移植术后应尽量制动,抬高患肢,以利于血液回流,防止创面水肿,植皮区注意干燥清洁预防感染,头部及躯干供皮区术后以红外线照射,促进其干燥结痂。通过术后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植皮后的护理知识,增强其自我护理能力。

1.3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患者皮片成活率、住院天数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进行对比。

1.4疗效判定

皮片成活:血运丰富或基本丰富;无感染或无大面积的创面感染;伤口愈合良好;无需再次植皮。护理满意度:出院前1日由患者自己填写满意度调查表,总分为50~100分,50分(含50分)以下为不满意,50分(不含50分)~70分(含70分)为一般,70分(不含70分)以上为满意。统计每位患者调查表的得分情况,评判对护理满意度。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的录入,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及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2组患者皮片成活率与住院天数的对比

实验组的皮片成活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73.40%);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2组患者皮片成活率与住院天数的对比

2.22组住院天数的对比

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住院天数的对比

2.3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2组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3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对比[n(%)]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讨论

疤痕患者受到创伤后,承受着肉体和精神的双重障碍。因此,医务人员要建立新的治疗观念,既要从身体上将病人的痛苦减到最低,同时又要从心理上帮助患者走出阴影,接受创伤现实,对人生观有一个正确的认识[6]。应用健康教育使病人及其家属了解疤痕植皮术的相关医学知识与技能,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其自我护理能力,最大程度减轻伤残的程度,最大可能改善和恢复肢体功能,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同时通过健康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病痛与生活,最终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劳动者[7-8]。可见,健康教育有利于疤痕植皮术者术后的恢复。

该研究通过对80例疤痕植皮术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并进行分析。经研究发现,实验组的皮片成活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73.40%);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对疤痕植皮术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佟玉杰.疤痕的形成、分类和治疗[J].中国化妆品,2012,12(3):168.

[2]常燕,梁艳华.深度烧伤患者60例植皮术后的护理体会[J].中国民康医学,2013,10(22):32-34.

[3]丁建华,何玉霞.健康教育在烧伤植皮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急症,2012,32(7):11-12.

[4]李彦知,杨建宇.浅谈健康教育对患者的重要性[C]//第四届中医药继续教育高峰论坛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换届选举会议论文集.2012.

[5]黄京芳.护理健康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9.

[6]邢洛红,马红云.烧伤病人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需求[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9(3):2-3.

[7]黄儒,葛琳.健康教育在烧伤康复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1,8(12):36.

心理健康的含义篇8

关键词:校园;景观建筑;心理健康教育

前言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需要多途径、多渠道、多方法的进行系统实施。目前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均倾向“生态学”原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进行也应该遵守生态化原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这个分支,处在校园景观建筑和学校教育的大系统之中,无法排除要受到学校教育环境的影响。同时校园景观建筑也是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地,而且也作为隐性课程重要的一部分,它影响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产生着不可估量的潜在影响。正是因为校园景观建筑的这种影响分布在学校教育系统及其各个分支之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才应置于一个“生态化”的校园环境,并且这种“生态化”的校园环境中的景观建筑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到重要的作用。[1]

随着1999年全国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开展,大学校园纷纷改扩建,规模随之扩大。高校改扩建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在实施校园景观建筑的规划、设计时,从校园环境中的行为主体出发,针对个性习惯、行为心理以及人性尺度,把学生的发展目标蕴含在设计之中,通过宜人的景观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要将独特的文化内涵赋于景观建筑,使其富有更为深厚的文化底蕴,以此来彰显校园文化的主流,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心理。因此,从校园景观建筑的隐性心理健康教育的视角探讨校园景观建筑所蕴含的心理教育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一、校园景观建筑的含义及意义

景观建筑早期的含义更多指具有视觉美学方面的意义,即与“风景”一词同义或近义。现在文学艺术界以及绝大多数的园林风景学者所理解的景观也主要是这一层含义。因此,校园景观建筑就是指校园内部的景观,包括建筑景观,景观小品,雕塑,植物景观,水景等等。校园景观建筑的意义在于体现各种人文精神,能最大限度地激励强化教师职工及学生的内在精神特质,潜移默化,感染人的情绪,提高人的艺术修养,道德品质,完善人格,保持学校净美,清新,蓬勃向上的气质。

学生在学校生活学习所处的外界环境即是校园景观建筑。只要学生在学校里,便处于校园环境的影响之中,而且这种影响还会经由学生内化带出校外。它归属于隐性课程的一部分,对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校园物质硬环境和心理软环境都是以暗默的方式对学生心理加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来起到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学校的物质空间不单是教书育人的场所,也潜藏着一定的美感、价值、观念等,对学生的心理品质存在潜在的影响,是塑造和强化心理和行为的关键力量。校园景观建筑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可以概述为: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传递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信息,对学生的认知有导向作用;以学生置身其中的情境氛围,使学生在熏陶、感染之中形成良好的心境,使学生产生感悟人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以良好的外观丰富审美表象,激发学生的美感,促其审美情趣的高尚化,提高鉴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激发学习热情。[1]

二、校园景观建筑对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理论基础

格式塔心理学者一度致力于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研究,从人的知觉特性出发,而得出一系列整体组合的原则,如,接近组合(由物体距离靠近而形成)、相似组合(由物体的相似性而形成)、封闭组合(人与生俱来的将离散的物体进行整体组合的倾向)等等,从这些组合的原则可以显示出对校园整体景观建筑布局设计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同时也反映出校园的整体规划设计应当遵循知觉的规律与知觉的特点,注重物质情境的整体综合心理效应,从而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心理教育效果。[2]

人总是无时无刻不处在某一种环境中,无论精神或物质环境,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是一个双向的互通关系:一方面人类不断的选择并改善其周围的环境,使之匹配人类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是环境本身也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人类的生存状态。学生心理素质水平的体现在于能适应并改造环境,与环境相协调的能力。而良好的校园景观建筑无疑能够给学生心理机能的增强提供强而有力的支持,巩固其他途径产生的效果。

三、校园景观建筑蕴含心理健康教育价值与功能

查尔斯.埃利奥特.诺顿一个世纪以前曾预言那些“有名的校园景观是接触的作品。它们满足了人们的需要,且使我们的民主制生活绚丽多彩”。校园的主体是学生,其每天的各项活动都会受到校园整体环境的制约与激励,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受到传统学习环境的抑制,这除了与学习方法机械、内容陈旧、观念落后以外,学习环境单一导致不利于交流讨论也是重要原因。[3]

景观建筑是一门研究人与自身、人与人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艺术,因此,规划设计的原动力应该是满足人的需要。人类有活动就有行为,其行为特点概括为三个方面:人的智力活动过程、人的情绪的反映、能看得见的各种行动。人的需求被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归结为五个层次,由高到低依次为自我实现需求、尊重需求、社交需求、安全需求和生理需求,这一理论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鉴于此,满足学生需求的校园景观建筑设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到积极作用。[3]

1.提供交往空间,满足交往需要

众多心理学者认为人的天性就有集合群体、觅求伙伴的倾向。人们总是在与他人的交往和联系中发展和生存的。这反映了人心理上的公共性需求。在大学校园这样的学术环境中,公共性的随意交流体现了大学精神的核心。促进交往的校园环境景观设计根据马斯洛的人的需求层次理论可知,人的基本需要之一便是交往需要,它又是满足其他需要的手段和基础。这种需要在校园中体现在师生对交往活动的需求。特别是多数高校都采取全日寄宿制,学生基本远离家庭,若好群行为或社交动机得不到满足,很容易产生孤独感,这不仅阻碍学生互相理解和互通思想情感,而且会对心理素质的形成产生消极影响。因此,有意识地设置各种交往空间,对于学生的健康人格的形成、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2.校园标志性景观建筑促进学生精神发展

校园标志性景观建筑体现了群体共性的学校精神,它是一所学校全体师生的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也是一个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与时代精神的熔炉,是大学发展生生不息的动力和源泉,充分体现了学校的文化、审美意识和价值取向。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校应该让每堵墙说话。校园的标志性景观建筑作为人类的一种以物质形式存在的文化现象和创造物,它独具的个性品格特征,使它具有了自己特有的文化内容。它不但忠实地表现了人类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不同物质文化的特点与成就,而且有效地体现人类在不断追求中所创造的灿烂的精神文明[4]。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前设置的Dna模型,表达了科学探索的主题。西北政法大学校园中少女手持利剑和的天平雕塑,代表着政法人员须具备的无私、公正和威严的品格。大学校园景观建筑具有执着追求的求知热忱,它对学生心灵的陶冶和激发力量是巨大的。

3.改善精神状态,缓解心理压力

行为的动力是情感,人们对美的追求恰恰成为进步的动力。可以说培养完美人格的必经之路是美育。良好的校园景观建筑能使学生感受美,进而提升审美情趣,唤醒创造欲望,并能够改善学生的精神状态。在校学生面临紧张的学习压力,经济压力,找工作难的就业压力和个人的情感问题等诸多压力。这一切都需要学生正确对待,如果得不到有效的缓解,可能会使学生的性格孤僻,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更有甚者可能会危害社会。优美的校园景观建筑可以使学生的心理压力在某定程度上得到缓解和释放,使学生以更饱满的热情迎接挑战,培养出具有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素质的一代新人。

4.化育心灵,陶冶情操

健康、优美的环境会影响和熏陶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心理素质的锻炼乃至知识才能的增长。马克思曾经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人。由此,良好的校园环境在学生的培养方面具有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校园景观建筑产生的隐性教育力是产生吸引力,形成审美力,不仅可使学生在赏心悦目中得到美的享受。而且,润物细无声地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庄重的磁场,其教育魅力于暗默中熏陶和感染着学生,统摄着学生的灵魂,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方式、思想品德与生活方式,在美的思想下潜移默化养成美的性格、美的行为和美的语言。

综上所述,人才培养的目标指向和规格意向是校园在进行建筑设计、绿化、规划以及人文景观的建设时首先要提出的,并且将这种意向变成校园教育环境的规划图,这样人的发展目标就被隐含在校园建设之中;其次是要赋予景观建筑以文化内涵,使之具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并成为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 

参考文献:

[1].李亚真,叶一舵.论心理健康教育在校园环境建设中的渗透[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

[2].沈贵鹏,校园物质情境的心理教育价值——关于物质形态的隐性心理教育课程的思考[J].德育与心理,2002,(1).

心理健康的含义篇9

关键词:体育教学;心理健康;中学生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实现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体育锻炼的各种形式来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能够使学生得到健康的发展。

1.心理健康的涵义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而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心理健康的含义至少包含4个维度:认知维度、情绪维度、人格维度和社会适应维度。

2.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中学生正处在思想逐步走向成熟的青春适应期。众所周知中学阶段是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成长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日趋复杂的影响下,身心健康发展受到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致使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以前更显著和突出。大量的研究和调查表明,当前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青少年学生日益显露出来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对此我们应有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3.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3.1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和思想的健康

身心健康是健康的身体和愉快正常的心态。也就是说既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的繁重工作;又有良好的自我意识,能做到自知自觉,既对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感到欣慰,保持自尊、自信,又不因自己的缺点感到沮丧自暴自弃。学生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得以重视,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青少年学生正处在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使其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塑造优良的道德品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旨在通过对其心理的调节和指导,提高其心理素质,进而完善品德的发展。

3.2有利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场所。所以开展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优化社会心理环境,既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动力。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塑造青少年学生良好的个性,健全品格发展,提高道德水准,净化社会风气。

4.体育锻炼方式的选择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4.1根据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兴趣选择令人愉快和有趣的活动

在体育教学中,让他们从项目中获得乐趣与享受。但是同一种活动与锻炼方法,对有些人的情绪可能起积极作用,对另些人起到消极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的项目进行锻炼,使锻炼能对心理有积极的影响。

4.2选择一些有氧运动的体育项目

许多研究表明有氧练习不仅能够提高身体素质、心肺功能、肌肉耐力促进肌体各组织器官的协调运动,还可以降低焦虑、降低抑郁、调节情绪、增强自信心和心里稳定性。选择一些有氧运动的体育项目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很有必要性的。如健美操和慢跑等运动对改善中学生生活与学习所产生的焦虑和抑郁,对自我观念的增强,对精神压力的耐受力增高都有积极的作用。

4.3尽量回避人际竞争的身体活动

体育锻炼的方式选择回避人际竞争的活动有利于积极健康的情绪。这种锻炼方式之所以能加强身体活动的心理效益理由之一就是,非比赛性的身体活动不会使参与者因失败产生消极情绪,对于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的中学生,失败过多会减损很多有益的情绪,如兴奋、自我效能、自豪感、成就感、胜任感和控制感等。因此,体育教学中要注让学生能通过体育锻炼感受到成功,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的心理能够健康的发展

5.锻炼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5.1体育锻炼兴趣的保持

在体育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在锻炼时兴趣的保持,不要因为长期的从事某种锻炼而抹杀了学生的兴趣,从而损害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导致退出锻炼。

5.2选择中等负荷强度和适宜的锻炼时间

心理健康的含义篇10

[摘要]世界卫生组织(wHo)及相关专家学者对健康的定义其内涵过严,外延过窄,缺乏普遍实践意义和价值。从社会实践及进步发展层面看,绝大多数人拥有普遍意义的健康,他们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从社会进步发展及与人健康密切相关的环境角度,为健康予以新的界定。

[关键词]健康体质社会发展环境

[中图分类号]R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019―[2010)06―28―04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胡锦涛说,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就是“用科学的眼光看发展”,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不断进步。随着社会的进步,从前的一些观念及理论势必会有些不合当前的适宜。以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看,世界卫生组织及相关专家学者对健康的定义,其内涵过严,外延过窄,缺乏普遍实践意义和价值。

1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笔者较详尽地查阅相关文献,对已有的成果进行学习和分析,提出新见解。

2结果与分析讨论

2.1对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定义的质疑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宪章中指出: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而且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首次提出了多维健康观。在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总结研究后,1989年又进一步深化了健康定义,认为健康包括身体的、心理的、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从而赋予了健康概念鲜明的时代特征。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健康的内涵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多维健康观得到了确定,并有所发展。王广虎和喻坚先生对此依据国情也进行了一些增补,颇具代表性。但是仍可看出世界卫生组织权威定义的影响依然存在。可人类社会正朝着文明的大方向继续进步和发展,普遍认为:“健康难以获得”。这不能不使我们怀疑世卫组织对健康的上述界定是否正确,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和实践性?因而,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大胆质疑,实事求是地开拓新思路。

实践和科学证明,人不是生活在真空环境里的,因受内外环境、心理、文化水平、风俗习惯等的影响,人人都有可能带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但绝大多数人在社会中承担着不同角色,都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动力。笔者从微观、从社会发展、从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等层面来阐释人民大众心目中对“健康”的理解,以提炼其具有普遍意义的本质属性(内涵)和外延,以飨读者。

我们认为世卫组织等的定义已把健康概念内涵的认识拔到了绝顶,把外延缩到了极限。在体质实践中,真正达到符合上述健康定义要求的社会人极为罕见,学术界的一些专家学者也提出过抱怨,人吃五谷杂粮,也不是生活在真空,哪有一点小病也不得的,哪有一点也不残的!世卫组织界定的健康,人们可望不可及,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实现不了的空想。依据辞海对病、残等的定义,一个小小的毛囊炎是病,一块皮肤割裂形成的疤痕是残,适应方面的完好又有谁能做得到……如果将上述多维内容再优化组合到一起,所能达到的人,简直是凤毛麟角,就是宇航员的健康也未必能符合上述要求。健康概念是不是被人为地虚化了呢?世界上绝对的东西是不存在的,绝对化了的东西是没有实践性的。就连选拔非常严格寥寥无几的宇航员都难以达到上述的健康要求,更何况平民百姓呢。按道理讲,宇航员是应该符合上述要求的,他们的健康应该是完美无缺的,是多维健康的真正实践者和拥有者,他们可谓世卫组织所界定的健康代表。对健康定义内涵与外延认识的正确与否,不能仅从其内涵的深度和广度上来作评价,必须把它拿到实践当中去检验,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难道宇航员的健康就符合上述要求吗?仅从宏观指标上来看,健康质的指标量,是规范适度的,符合宏观观察要求的表现和反映。如果从微观上讲,生物学医学研究证明,每个人的基因中都含有数百种遗传性疾病的基因,它们只要遇到合适的机会和条件,就会在子代出现遗传病。从这一点讲,我们每个人的基因都不是健康的,都是遗传病基因的携带者。人类生活的环境不断变化着,基因受到有害物质的刺激便有可能会产生突变,形成新的遗传病基因的潜在,遗传病的根基来自亲代的病态基因,随时间的推进病态基因只能增加,不会下降,更不会恢复到正常。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自身的免疫机制不知已消灭了多少种传染病,但这都是在长期的进化中逐渐完成的。而今天,人体也还对多种传染病没有形成自身免疫机制,一旦某种无自身免疫机制的传染病肆虐,便无法抵御,只得束手就擒,好在由于科技的发展,已研究出了多种具有特异性被动免疫方法,使人类摆脱了某些传染病的侵害。因时间短,人体内仍然对多种传染性疾病还没有形成自身免疫机制。环境在不断地变化,新的不明有害物质又接连产生,侵犯袭扰人类,就更无法抵御了,就是科学技术较为发达的今天,研究出有效的具有特异性的对抗机制也得需要一定的时间,何况自身免疫机制的形成不是在短时间内所能完成的,需要几百年,几千年,甚至上万年……2002年的非典爆发,近年的艾滋病的流行,都证明人类体内存在着好多缺陷,这就更不能说我们的体质是绝对健康了。回想上述定义:“……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谁能有这种潜在的功能和心理呢?说明上述定义对内涵的要求过于严格,自然外延也就狭窄了,狭窄到几乎要脱离实践的地步。有人说这个定义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作用,我们则认为时间长了,人们经过再三努力还达不到上述要求,其所谓的积极性与作用也会自消自灭的。所以,其实践价值并不大。那么,人类究竟拥不拥有健康呢?我们认为:肯定是有的。那么,人类的健康存在于哪个层面,又如何表现的呢?健康的内涵和外延又如何予以新的界定呢?

对此,我们从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层面进行深入探讨,进而来寻找正确答案。

2.2对健康内涵与外延的再思考

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其实,就是非健康人一代一代地离去,与此相应的是新的健康生命一代一代地涌现崛起,如此不停循环往复,才使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永续不断。因为人从出生经过婴儿、幼儿、少年、青年、壮年、老年、直至死亡,也就是说从出生到死亡,在这一生的生存期中,婴儿到壮年这一阶段,相对来说健康占据着较长的时间(病、残、弱、死的机遇相对只占少数与时间),这一现象无以雄辩地揭示了人类社会何以能够得到进步和发展,文明又何以能够永续。健康与病、残、弱等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总之,于健康之所求,人概莫能外,有残奋斗,有病治疗,垂死也要挣扎,这才是真正生命意义上的第一需要。联合国称其为人权,可见健康在人的生命、生存中的价值和地位。细分析起来,人类就是在历史的不同时期,依靠自身的能力与智慧从事着各种不同的实践活动,直接或间接地追求着健康效益最大化。换言之,人类所从事的各种实践活动,又都是在为自身提供政治、经济、文化的保障而去实践的。因此,发展的目的就是令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生命、生存的质量,以谋求最大的健康效益。反之,健康的人们又去促进和发展社会和经济,因而健康也就自然成了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形成生产力,并构成社会。试想,人类如果没有健康,不去追求健康,科学发展观也就随之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发展也就变得毫无意义了。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健康是基石。其中自然属性的健康是物质基础,行为和心灵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这就是健康在人的全面发展诸项内容中的逻辑关系与定位。这足以说明,人类社会是健康人的社会,发展是健康人推动的,所以,从这一角度看,历史就是人类健康的发展史。一个种族,一个民族,其体质都各具自己的特征,这是由遗传所决定的,可也在动态发展,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各个不同发展阶段,体质的指标健康量都有相应定位和量的适度规范及优化组合。常人都拥有过或正拥有着健康。从个人的发展角度看,健康在不同时空中所表现出的层次是不一样的,再从整个社会层面看,健康人始终占据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所谓生产力主要指的就是他们。

健康是什么?健康又是怎样展示在社会发展层面的?通过上述分析也就一目了然了。

健康具有多维性,是个多层次的大概念。

前面我们已经谈到了遗传病基因,人人都有,但遗传的几率很低,社会存在、发展并不受其干扰,科技发展还没有达到能根治的水平,这是我们不将其纳入健康的原因,这是其一;前面也谈到了免疫缺陷的问题,人们在某些劣性传染病面前,只能束手就擒,相对来讲这种缺陷也是变相的病态或缺陷。但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我们可对相当一部分传染病做到人工免疫,即使对个别传染病没有特异性免疫方法,也可利用已获得的医药卫生科技手段遏制其传播,将其缩小在最小的范围之内,直至暂时消灭,在现代条件下成不了大气候。更何况科技也在飞速发展,新的预防、诊断、治疗方法和手段在不断得以深化与完善创新。但有一点不能不指出,由于长期进行人工免疫的结果,自身免疫机制则会难以形成,甚至退化,有可能人类永远会失去自身相应免疫机制形成的机会和功能,造成依赖人工免疫方法来保护人类自身的健康。环境的发展与变化,又随时都可能遇到不明新有毒物质对人类袭击的不测,然而,科技的发展总会倾向于保护人类自身的健康,同样,也影响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自身免疫机制的缺陷态也暂不予纳入健康内涵,这是其二。

实践证明,良好的环境有利于人的健康,不良的环境可以致病,环境与健康息息相关。地区性甲状腺肿、氟中毒、大骨节病、放射性污染的环境可造成癌症、白血病等等。非洲的某些国家社会落后与贫穷,使那里的人民骨瘦如柴,疾病盛行。所以环境的健康理应纳入到健康内涵。天人应该合一,健康是天人合一的产物。上述分析,健康概念具有社会性、普遍性,健康人占社会的绝大多数,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唯一动力。

3健康概念的新界定

健康既属于个体,也属于人类社会,因而也就有了个体健康和群体(含人类)健康之分。

健康既有航天员健康、飞行员健康、潜水员健康,又有普通大众健康……形成了层次分明的不同档次。

健康是动态的,成熟期前(含成熟期)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强,成熟期后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弱。我们从社会及社会发展层面及其与生活环境的关系出发,对其作如下定义:健康指人的属性及其相应的生活环境,在常态质量的基础上(含常态)出现变化后,不影响个体和群体生命、生存、生产、生活状态时的体质状态。

此定义适用于个体,也适用于群体、种族乃至人类。这就将健康还给了社会,恢复其在人们心目中的本来面貌。通过健康素质教育并予以实践,是促进健康的有效途径,坚持不懈都能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