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十篇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十篇

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6:25

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篇1

关键词国际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HighereducationDevelopmenttrendsatHome

andabroadinCurrentStage

CHenXiang

(GuangzhoumoderninformationengineeringCollege,Guangzhou,Guangdong510663)

abstractUnderthebackgroundofeconomicglobalization、informationsocietyandknowledgeeconomy,theworldiswitnessingprofoundchangesinhighereducationtoadapttothetimesdemand.inthispaper,thedevelopmentofhighereducationathomeandabroadatpresenttrendsisexpounded.

Keywordsinternational;China;highereducation;developmenttendency

1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当前,国际高等教育呈现出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可以从两个角度促使高等教育发展的外因和内因加以叙述和分析:从外因即满足时代需求的角度看,高等教育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这三大背景,相应的呈现出国际化、信息化、与社会和市场联系更加紧密三大趋势;从内因即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求的角度看,高等教育呈现出多元化、大众化和终身化等趋势。当然,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需求和时代需求是密不可分的,这里之所以将二者分开叙述,是为了突出在各趋势中内、外二因何者占据主导地位,以便更加清晰地叙述和分析这些发展趋势。

1.1时代需求所带来的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1)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带动下,各国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其特征为国际通用性、开放性和交流性,具体表现为国际间学术交流和项目合作日益频繁、高校学生结构国际化、高校课程国际化等,加之信息社会的到来,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变得更加简单,很多发达国家高校已将“全球化大学”作为其面向未来的一个基本目标。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势头仍在迅猛发展,国际化仍将是高等教育未来的一个主要发展趋势,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举措。(2)高等教育的信息化。随着全球互联网的普及,信息革命已经深刻地影响并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知识的传播方式亦被彻底改变。高等教育必须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方式上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同时,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也要求高校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与合作。当前,社会信息化程度仍在不断加深,信息化将是高等教育未来的另一主要发展趋势,是适应信息时代的必然举措。(3)高等教育与社会、市场的联系日趋紧密。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这种新型的充满生命力的经济形态将逐步超越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成为全球经济的主体,知识也将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经济与社会、市场密不可分,因此,高等教育与社会、市场的联系将日趋紧密。高等教育将从社会的边缘走向中心,其社会化功能将愈加突出,市场化将成为高校建设自身、快速发展的一条重要渠道。这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于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

1.2自身发展需求所带来的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1)高等教育的多元化。一种方式无法解决所有问题,同样,一种教育也无法满足所有的需求。高等教育的多元化,不仅仅是其面对时代需求所需做出的改变,更是维护其自身发展的根本动力,不过是时代将多元化这一需求反映得更加明显。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具体表现为:教育结构的多元化、学生结构的多元化、办学体制的多元化、人才培养规格的多元化以及经费筹措渠道的多元化等。(2)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终身化。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知识将逐步成为创造财富的主要来源,普通大众对于知识的需求将会迅速增加,以往所谓的精英教育将会一去不返。同时,为了培养具有知识和高素质的人才,高等教育必然需要面对越来越多的普通大众,普通大众反过来也将会为高等教育带来生命和活力。因此,高校若要维护自身的健康发展,大众化势在必行。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人类知识的更新速度和传播速度迅猛增加,这意味着,学生在高校学习到的知识,很可能已经老化、过时,传统的大学毕业即是受教育终结的观念将成为历史,每个人必须时时至少是定期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以适应现代社会。这对高等教育提出新的要求:高等教育必须满足人们知识快速更新的需求。而只有做到终身化,高等教育才可能达到人们的要求,才可能正常发展,因此,终身化亦是高等教育的一大趋势。

2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2.1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

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在我国始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到今天总共不过一百多年。我国高等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概括而言,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是成就与问题并存。就其规模而言,目前已居世界第一。就其层次结构而言,目前已形成了专科、本科、研究生这一较为完善的多层次教育结构。就其科类结构而言,目前已形成类别明晰、内容全面的学科结构。然而,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在近十几年来快速扩张,同时带来不少问题。

2.2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办学模式过于单一、较为封闭,同质化现象严重;公办学校占主体,高校资金供给渠道较为单一,基本靠政府予以支持;高等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比较落后,管理理念混乱;人才培养的素质较低,难于与社会需求相符合。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我国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使得高等教育与市场脱离,国家对高校的管理条条框框太多,管得过紧;二是只顾规模的迅速扩张,而忽视了教育观念、教育体制的更新;三是高校自身没有空间,也没有意愿来探索自主办学思路,对高等教育缺乏热情。

3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高等教育的改革也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我国高等教育依然面对着不少问题,这在上文已有述及。面对这些问题,有必要借助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探索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之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除了遵循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外,针对我国高等教育的问题,还有其独自的发展趋势:

高等教育观念向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转变;完善高等教育体制特别是管理体制以适应时代需求;构建国家、市场、高校一同参与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和高校办学体制;加强高等职业教育,逐步建立创业教育的新模式。

4结论

21世纪,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高等教育的重要性正不断凸显。中国高等教育起步较晚,经验上相对发达国家有所欠缺,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吸取他国经验,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高等教育发展路径,把握其发展趋势。唯有如此,高等教育才能为中国培养出合格人才,中国的崛起才会有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崔晟.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探析[J].科教论坛报,2008(10).

[2]王莉芬.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借鉴[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9(5).

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篇2

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路径高等教育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教务管理,教务管理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高等学校的办学质量,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教务管理改革创新一直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教务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的教学管理需求,新形势下引入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教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将是必然趋势。通过教务管理信息化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校园网络的实用价值,促进教育教学信息资源的共享,促进教务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为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1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的主要特征分析高校教务管理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高校教务管理需要切实依照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采取科学严格的管理程序来保障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为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活动创造条件。推动高校教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将是推动教务管理改革、创新高校教务管理方式、提高教务管理质量的必然阶段,是适应新形势下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其未来的实践空间以及使用价值将有明显体现。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下,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务管理面临许多新的挑战,规范化、信息化、网络化是高校教务管理改革的必然选择。回顾当前许多高校的教务管理工作,部分学校在教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方面开展了相应的实践,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的学生和教师的一直认可。然而,从事物发展的另一面来说,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也要面临着一些困难,比如限于现有教务管理信息处理系统的复杂性和及时性等特征,高校教学管理的传统方式与现代化要求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冲突,需要有关的人员素质和理念等方面进行相应的准备。总之,高校教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教学管理发展的重要趋势,对于未来的教务管理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来说都是很大的促进。

2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路径分析2.1积极树立现代化的教务管理理念对于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的改革来说,需要教务管理者首先改变对教务管理信息化的认识,转变传统的教务管理理念,同时也要认识到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必然会面临的问题和遇到的阻力,认识到教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需要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更要认识到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价值和未来改革的基本趋势。各级高校教务管理者要根据学校的特点统一规划、指导和协调,按照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探索新的教学管理模式,促进教学管理的现代化。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涵盖面广、涉及面宽,且数据在不断地更新,各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应明确职责,指定专人负责,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转。总而言之,高校教务管理改革的主要对象是学校的广大师生,改革的阻力一部分也是广大师生的理解不到位和认识不足,所以就要求教务管理人员加大宣传力度,采取有效方式进行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宣传,提高师生对于教务管理的基本认识,增加共识,创造改革创新的良好舆论环境和群众基础。2.2切实加强教务管理信息化软硬件设施构建进行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改革,需要从教务信息化建设的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同时入手,既要改进网络设施、计算机配套等硬件问题,也要解决教务人员的信息化观念、计算机应用等理念。一是要改善有线网络设施,要想实现教务管理信息化,电脑和网络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要想加快教务管理信息化的进程,就必须升级和改造学校基础网络设施,建立高性能、高安全、高稳定、易管理、多业务、灵活多方式接入的一体化信息服务网络。改良硬件设备软件需要与性能优良的硬件搭配使用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二是要认识到教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特征,认识到教务管理工作的复杂和精细,其对计算机、网络设备、服务器、防火墙等设备都有较高要求,需要相对先进的硬件配套设备。办公电脑的更换不能完全套用一般实验用仪器设备的报废制度,建议根据实际情况,每隔一定年限就更换办公电脑。建设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的发要遵循统一的标准,以便信息的共享和利用。2.3构建教务管理长远规划,增加资金投入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并非一朝就能实现,需要在学校总体改革进行中不断推进,这就需要首先进行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系统规划,规划好各个阶段的主要内容和完成要求,明确相关的目标。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建立适合学校自身特点的长远规划,并着眼于全局,从宏观上对各部门的信息化建设给以指导和协调,有目的有计划地投入资金,避免重复建设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同时,各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构建需要建设学校实际,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本土化改进,提高其在本校的适应性,降低因信息化手段使用不当产生的师生抵触情绪等。此外,在做系统规划时,不仅要研究国内高校的成果,还要借鉴国外高校的成功经验。既要考虑其当前的实用性,又要考虑其高教改革发展的未来趋势。高校在教务管理系统的初始运行阶段,需要针对本校的管理特点不断探索和完善,必要时给予相应的投入。最后,要注重提高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方便特征,针对教师和学生的基本需求,开发出比较便捷、操作方便、实用性强的教务管理系统。

3结语对于普通高校来说,构建教务管理信息化系统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重点关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理念引领、制度保障和软硬件资源支持等内容,不断完善,创造条件。各个高校教务管理部门要结合本校教务管理工作实际,因地制宜,创建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切实打造本校教务管理的信息化品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贺玲.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研究

[D].湘潭大学,2011.

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篇3

关键词:绿色建筑;职校;土建类专业;改革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专门技术人才的摇篮,在绿色建筑发展的趋势下,其土建类专业的教学势必要进行改革。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于高职院校在绿色建筑趋势下如何进行土建类专业建设改革进行研究。

一、绿色建筑发展的影响分析1绿色建筑的定义

我们通常所说的绿色建筑是一种概念,一种象征,主要是指该类建筑对环境没有害处,同时还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对环境构成破坏的情况下而建造的一种建筑,所以它又被人们称作可持续发展建筑或者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等。它是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1]。

2绿色建筑发展的影响分析

绿色建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从经济角度看:绿色节能建筑具有节能性和低碳性,冷天可以减少供暖成本,热天可以减少制冷的成本,更重要的是人们住在这样房子里,也会使得疾病减少许多,从而减少自身在医疗方面的投入,因此总体来说还是物有所值的。②从健康角度看:绿色建筑的自然通风良好,绿化率高,日照时间多,住在这样的房子里,舒适度提高,心情得到放松,对居住者的健康十分有益。③从环境角度看:绿色建筑能够提高水的使用效率,以及其他能源的使用效率,诸如化工能源、材料,换句话来说,绿色建筑能够使得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减少到最低。

二、绿色建筑趋势下职校土建类专业建设改革措施(1)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当前在我国的高职院校当中,基本上都是在遵循“教学企业”的思维,坚持进行对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依照各类企业的企业岗位的真实过程以及该岗位的任职要求来进行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建设,进一步改革课程内容,使得职业岗位的形成规律能够得到遵循,从而创造出实施性的专业人才培养办法。与此同时要模拟“教学企业”,在学校内建立起有规模、较高仿真性的实验研究实训基地,从而做到“教学做”的一体化教学,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2)对土建类专业的课程与体系进行创新。在各种实践教学当中,诸如工种操作训练、综合岗位实训以及岗位实践等等,要强化信息技术以及绿色建筑施工的模拟项目的培训,从而提高学生的有关绿色建筑构造图识的能力,同时学生的CaD绘图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3)进一步丰富学校的教学资源库。为了适应当前绿色建筑发展趋势的需要,学校可以重点建设那些体现绿色建筑理念的实践教学,从而使得学校的教学资源可以更为丰富。另外,学校可以重点建设那些群共性的实践教学设施,通过模拟“教学企业”的方式在学校建设一批有规模、较高仿真性的实验研究实训中心基地,做到学以致用;重点去强化改革那些信息技术与绿色建筑施工模拟项目实践。

(4)单独制定技能训练计划。为使绿色建筑理念教学实践性教学的各个环节落到实处,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培训学生的专业技能,在教学计划中应单独制定技能训练计划,确定出学生毕业时应达到的技能训练目标、专业技能标准[2]。另外,还应有阶段性的实践性教学安排,内容包括各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各个阶段在整体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训练内容、考核标准等。

总之,笔者认为要想促进土建类专业学生的教育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改革,比如,人才培养创新、课程与体系创新、丰富教学资源以及制定单独技能训练计划等,笔者希望在这一系列改革之下,高职生能够满足当前绿色建筑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篇4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未来发展 规划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近年来,我国教育部与财政部门联合实施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不仅促进我国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教学技术和教育改革的发展,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还使普通高职院校的改革及发展得以借鉴,为我国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示范进行时间比较短,有些高职院校的教育理论及实践经验不足,导致该建设计划工作没有真正落实到位。因此,我国高职院校还需要在一定高度上科学、合理地为未来发展做好定位,以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育的质量,并提高其在教育领域的竞争地位。

1我国高职院校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很多都是采取中专合并或者以其他高职院校合并建立而成的,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其教育规模也得以飞速发展,数目不断增加,同时各高职院校也不断扩大招生,使在校生达到900万人,我国各高职院校的发展,对高等教育迈入现代化阶段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高职院校在不断壮大的过程中,虽然学校规模扩大,但在教育教学上以及学生素质水平都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虽然学校数量是不断增加,但在建设上却并没有自身独特的方法;各高职院校毕业生数量不断上升,但全国的就业率却在不断地下降;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相对于本科院校就普遍低下,但对于国家正大力支持的中职院校又有其优势。国家为了加强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完善高职院校教育理念的政策,进而逐渐、普遍实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免费制度。①一旦此制度在国内实行,必会增加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吸引力,对于高职院校的招生势必形成压力。另一方面,我国高中毕业生人数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换句话说就是高职院校招到的学生会有所减少,而且由于有些家庭经济收入比较高,有不少高中学生放弃高考而选择到国外留学,而且有不断增加的趋势;本科院校根据高考人数的波动,也会通过降低录取分数线的方法来进行招生。照这种情况下去,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体系的地位将会下降,若不及早进行教育改革或制定未来发展方案,高职院校面临的将是生源危机。加上近几年来由于我国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变化,有大量内地劳动力从沿海地区往内陆地区陆续迁居,导致沿海地区一带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有些高职院校是附属国内公立高校的独立教育机构,其扩张意图及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在国内还形成一种招生新潮流,其力量不可忽视,和其他普通的高职院校是不可比的,只会让更多高职院校陷入生源危机当中;还有就是我国高职院校招生制度或者方法让人无法预料,如有些高职院校就已经从“政策主导计划”转变成“学生自主”的形式,这样又给那些没有及时采取招生计划的院校当头一棒,加剧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②

2高职院校未来的发展之路

2.1教育管理职能改革

国家教育机关管理部门,特别是省市级的教育部门应加快对教育的改革开放,给我国普通高职院校特别是民营的高职院校实行放宽政策。使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能够自由发展,并贯彻落实邓小平提出的“改革有风险”“摸石头过河”的政策,进行开拓创新的思想。各省市也要根据其所在的环境不同、地理位置不同、经济发展不同、市场需求不同、以及所需人才的不同,制定符合该地区高职院校发展的规划,使该省市高职院校依据本身具有的特色、地区经济发展的趋势,而明确自身发展方向,还应选择对市场化的方法对高职院校进行设立学科和专业,人才引进、教学模式改革等也可采取此方法。

2.2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在办学时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用来实现我国高职院校未来又好又快发展目的。高职院校主要的任务就是育人,故要把人作为根本。高职院校如从学生角色出发,就应明确教育的目的是要实现人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是高职院校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发展的承载者;如从教师角色出发,教师是高职院校教授知识,进行教育改革最主要的资源,同时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体以及主要支柱。不仅要关心学校教师的身体健康状况,更要让教师在教学中感到愉悦、开心,高职院校还应注重提高教师专业水平,进而加强学校师德建设,建设一支高质量、高内涵的师资队伍;另外,高职院校还要关心学生,主要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还重点关注学生心理需求,在就业指导方面高职院校要主动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就业信息服务,努力做到把职业教育并入产业链。

2.3健全高职院校教育研究机构

高职院校的教育研究机构应进行完善以及加大力度达到好又快的发展,为我国高职院校提供所有有关教育及毕业生就业服务。如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形势、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科学技术水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方向、各高职院校发展实践经验以及其发展趋势,为我国各高职院校未来发展指明前进的方向。

2.4建设有自身特色校园文化

开设学校的主要目的就是把我国传统文化及外国先进文化以及知识传授给学生。因此,构建一个富有文化气息的校园是势在必行的,校园文化是我国高职院校精神思想、教学理念、学生管理及软实力的集中体现。各高职院校在构建校园文化时一定要有自身所特有的优势,应用“文化育人、文化兴校”作为办学目标,在学习学院久远历史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根据“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系统规划”的办学原则,加快对校园物质文化的构建,还应在物质文化基础上表现出“职业性”特点,使得高职院校学生拥有更多的体验职业环境生活的机会;规范与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积极激励作用,提高对学生的“创优、创新、创业”文化教育水平;并引进及借鉴外国及知名企业文化元素,强化对学生的职业定向教育和职业性格塑造,③进而实现我国高职院校未来发展的目标。

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篇5

当前,世界教育发展显现十大趋势。

趋势之一:终身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知识更新的速度也在空前加快。“贯穿终身的学习已经成了丰富人生经验、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护社会和谐所必不可少的因素。”拒绝终身学习的人,必然沦为新时代的落伍者。

趋势之二:多元化

教育的多元化趋势主要体现为教育主体多元化、教育对象多元化、教育方式的多元化等。教育主体的多元化包括: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教育行为主体多元化。政府、企业、社区、家庭共办教育的多元化模式应运而生,传统意义上的全日制学校正规教育所占比重逐步降低。教育对象也从以青少年在校学生为主,演变为各种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学习目标的学生并存的多元化新格局。教育方式的多元化表现为:除了传统的课堂教育,还出现了职业教育、在岗教育、特种教育等教育,国内教育同国际教育相互渗透,从而彻底打破了以往传统型官办学校教育一统天下的局面。

趋势之三:分权化

为追求教育产出的最大化,发展中国家积极开展教育分权化改革;政府组织和非政府民间组织共同承担各类教师的培训;在推行教师管理和教育活动分权化的同时,应维持适当的法律与规范的集中控制。

教育分权化使私立和国立大学的办学自将得到进一步扩大,民办教育的比重将持续增加,政府对教育部门的直接管理和干预将大幅度减少。

趋势之四:远程化和多媒体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国际互联网的普及,如今在发达国家已经出现了教育远程化和多媒体化趋势。远程化和多媒体化的信息将在未来教育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加快相应技术设施的建设,提高教师驾驭现代信息工具的技能,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大意义。

趋势之五:个性化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实现由工业经济时代的同质教育模式,转化为因材施教和以培养创造力为核心目标的个性化教育模式。在人们可以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跨越时空的交互式自由学习的条件下,教育的个性化更容易实现。

趋势之六:产业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产业化特征将日益突出。教育产业化趋势集中体现在教育运行方式的变革当中,产业化最终使教育资源走向预算约束的轨道,使教育成本缩减,“投入―产出”结构得到优化,成果和效率得以提高。高等学校与企业合作规模的扩大、教学活动越来越以产业活动的需要为导向、企业与高校联办的科技园区的兴起,都是教育产业化趋势的重要标志。

趋势之七:市场化

如今发达国家在扩大对教育财政支出的同时,更多地运用市场化手段来筹措教育经费,加速高等学校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各类教育机构也开始通过向“人才市场”和“科技成果市场”提供优质“产品”来获得市场的对等回报。教育机构业绩的评价尺度也越来越依赖于市场。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因为积极开拓国际教育市场,如今已经开始步人“教育致富”的轨道。

趋势之八:大众化

这一趋势主要表现为受教育机会的大众化(尤其是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教育大众化是以经济高度发达为物质基础的。

大众化是各发达国家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发展中国家距离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仍然有相当差距,但实现职业教育的大众化仍然是大有潜力的。

趋势之九:竞争普遍化

教育的远程化、产业化、市场化必然使教育机构和教育从业人员暴露在日益广泛的竞争对手面前,从而必然带来教育竞争的普遍化。竞争的普遍化必然带来教育产业的优胜劣汰和业绩改善,也使教育的不断改革和持续创新成为必要。

趋势之十:国际化

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篇6

关键词:健康中国;阳光体育;中央7号文件;10周年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410(2017)05-0009-0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以下简称中央7号文件)的颁布,在中国学校体育历史上,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随着“文件”的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学校体育发生了影响深远的巨变。

一、贯彻中央7号文件,学校体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据中央7号文件颁发后5年的调查,在一个时期,业界乃至全社会对体育的认知水平普遍提高,人们的体育意识得到强化,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显著增加;体育课程受重视程度有所提升,体育教师的工作受到尊重、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强化;小学、初中体育总课时增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锻炼时间延长;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得到切实改善,生均体育场地面积、可使用体育设施占比显著提高;初中体育考试得到社会高度认同,考试制度得以巩固……学校体育工作呈现出生机勃勃大发展的态势,其实效也是有目共睹的。有专家认为,围绕贯彻“中央7号文件”的所有努力,在中国教育和体育发展的历史上,对社会、对青少年影响之大,可以与之相提并论的,只有建国初期为体育总会题写“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号令以及紧随其后的“劳卫制”运动。

贯彻中央7号文件,成效实实在在。调研数据显示,贯彻中央7号文件后的第3年,即2010年,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改善取得成效。据“2010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从1985年到2010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在身体形态发展方面持续提升,但是,在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两个方面,呈现出两个不同特点的发展趋势,一是1985年至2005年,身体机能、身体素质总体上出现持续下降趋势,并且,下降速度呈现加速态势;二是从2005年到2010年,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发展首次出现“止跌”趋势或出现“上升拐点”倾向。如学生肺活量,从1985年到2005年,在持续下降20年后,从2005年到2010年,大中小学生肺活量出现上升趋势。中小学学生的身体素质,在2005年降至低点后,爆发力、柔韧性、力量、耐力等指标出现下降速度减缓、部分指标水平提高的情况。与2005年相比,小学、初中、高中男、女学生,三个学段四组样本12个群体的耐力素质,多数群体出现水平提高趋势,少部分群体保持与2005年相同水平;与2005年相比,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男、女学生的爆发力、柔韧素质、力量素质,除城市男生的坐位体前屈(柔韧性)、乡村女生的立定跳远(爆发力)成绩保持与2005年相同水平外,其他群体均呈现水平提高的结果。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初中升学体育考试制度的巩固,初二、初三、高一年级学生的身w机能和身体素质,保持在全部年龄组(7~22岁)的最高水平或较高水平。

二、贯彻中央7号文件,体育观念深入人心,阳光体育蓬勃发展

随着中央7号文件的贯彻实施,一些新的理论、新的概念也在实践中逐渐积淀形成、总结提升。从2007年开始,通过大家的努力实践,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重要概念被创生、被业界和社会普遍认知,这个概念就是“阳光体育运动”。尽管“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提法出自2006年教育部等三部委的文件,此文件比中央7号文件得更早,但是,不可否认,正是全面贯彻中央7号文件的力度,才使得“阳光体育运动”真正成为推进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理念和具体举措。

“阳光体育运动”的内涵非常丰富,它不仅仅是对青少年体育活动的一个号召,更包括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各项制度规定、具体措施、发展目标以及保障与监督机制,堪称是一项全方位、立体的“系统工程”。其具体内容包括: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时间规定,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目标与措施,规范体育教学、开足开齐体育课的办学规定等,涉及课内外、校内外各个方面,从认识层面,到具体的实施办法,是一个“四通八达、顶天立地”的行动计划。

“阳光体育运动”的理念与实践,丰富了体育学科的知识体系,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将作为一个标志的里程碑,在学校体育的发展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迹。

三、中央7号文件颁布10年,政策效应逐步衰减,学生体质健康“调头向下”

然而,中央7号文件颁布10年后的今天,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特别是教育环境的变化,不得不承认,此项行之有效的政策正在被淡忘,人们对此项政策的认知日趋窄化,政策的正向效应也逐步出现衰减倾向。

有调查显示,与10年前相比,被调查的老师、学生,已经很少有人能够完整阐述“中央7号文件”的主体内容,在他们脑海里留下来的,仅仅是作为一个普通概念的“阳光体育”。对“阳光体育”的理解,也由一个完整的“学校体育系统工程”认知,逐步窄化为“到阳光下运动”“每天一小时体育运动”的运动理念。

更令人担忧的是,全面实施中央7号文件最重要的目标,即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这一根本目标,似乎也正被大家遗忘,与此同时,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呈现出不尽如人意的结果。“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与2010年相比,中国青少年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的多项指标,出现了“调头向下”的趋势,如爆发力水平,出现较大降幅;力量素质男生13~18岁引体向上成绩下降率有所增加;耐力素质尽管下降幅度减少,但是下降趋势没有改变,乡村男女青少年耐力素质好于城市青少年的优势在逐步减小。

四、国家发展新战略,呼唤重温中央7号文件,期待阳光体育归去来兮

政策红利的逐步衰减,是一个正常现象,但是,增强学生体质,夯实人力资源强国的基础,是一个不容有失的永恒的课题。如何改变这种局面?需要每个学校体育工作者为之付出思考和努力。

当前,中国健康发展正遭遇“疾病谱的变化及其与老龄化、城镇化的叠加影响”。其中,慢性病的发展趋势触目惊心。研究显示,为了治疗各种因运动不足引发的非传染性疾病和精神疾病,各国政府必须支付巨额的医疗经费。2008年,中国因缺少运动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达到200亿美元,约等于当年中国医疗总预算的1/3。预计到203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675亿美元,超过全国医疗预算。因此,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得解决,中国的现代化将遭遇严重威胁。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如何解决这些严重的问题,靠医疗经费的投入吗?显然,中国的经济发展还远远不能满足全民医疗投入的需要。为此,基于中国的现状,健康中国战略确定了新的发展理念和新的发展方式,即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从以患病人群为主体延伸到健康人群,从疾病治疗为中心转向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为中心,从医疗体系为主转向个人、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为主。

认真分析健康中国的发展理念和方式,基于青少年人口的特点,健康中国对于青少年而言,最重要的手段是健康促进。具体而言,一是为青少年提供完善的健康监测、健康教育与疾病预防服务;二是为青少年提供有效的健身服务以及良好的环境和安全的食品。

总之,健康中国战略在教育领域的实施,再续中央7号文件情缘,有充分的理由。

五、健康中国建设,阳光体育必须重整旗鼓

回顾中央7号文件的实施成效,以及近年来学校体育的改革困境,我们似乎应当静下心来,基于健康中国新的理念,认真总结反思学校体育改革中的种种问题,清除制度障碍,努力处理好发展理念与路径选择的辩证关系。

首先,进一步宣传动员全社会重视学校体育,持续用力,再掀贯彻中央7号文件,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高潮。

党的十报告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将“健康中国”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然而,现实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的经济发展,并没有有效改变青少年一代的“文弱之风”。因此,重文轻武、急功近利、片面追求升学率等观念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10年前贯彻中央7号文件的大张旗鼓,与今天面对的是完全不同的受教育者群体。因此,强化教育、强化学习始终是重要手段。学习改变观念,观念决定行为。对“阳光体育”的认知,决不能仅仅停留在概念,必须在每个人头脑中建构基于健康中国建设的系统思维。

其次,推进体制改革、强化制度建设是关键问题所在。

“中央7号文件”是改革开放以来最重要、最高规格的文件,一段时期内,在顶层政策设计层面,几乎已经是不可超越的。关于学校体育的定位,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到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明确定位,在理念层面,也几乎达到了完善的建构。

因此,突破学生体育改革发展的瓶颈,关键在于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制度安排。事实上,中央7号文件本身确定的改革措施,还远远没有得到充分、全面地贯彻落实。如“推行在高中阶段学校毕业学业考试中增加体育考试的做法”、把学校体育“作为评价地方和学校工作的重要依据”“对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实行合格性评估和评优评先一票否决”“中央设立专项资金,实施‘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器材支持项目”等要求,在许多地方,目前都仍然只是停留在文件的文本之上。因此,在我们当下的工作中,应当时时重申并谨记“全面贯彻中央7号文件”的具体要求,将各项制度建设进行到底。其中,最重要的是:将学生体质健康纳入一个地区社会发展水平以及政府政绩考核的指标,建立必要的“问责”机制,这是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最重要的手段和制度突破方向。

第三,推进学校体育改革,不能有功利、追风思想,需要有一股持续恒久定力。要拿出功夫,认真厘清发展理念、政策导向与实施路径的关系,不要让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扰乱既有的正确方向。

一个时期以来,尤其是2014年以来,校园足球的发展蓬蓬勃勃、轰轰烈烈,其发展态势引起了许多人的迷惑和彷徨。更有甚者,以校园足球替代“阳光体育”的想法和做法,业已大行其道。其实,这是被表象迷惑导致的认识错误。事实上,校园足球与贯彻中央7号文件、实施“阳光体育”并不矛盾。“阳光体育”是推进学校体育改革的发展理念和制度保障,校园足球是学校体育改革的先锋,是具体的实施路径之一。对当前校园足球快速发展的趋势,要有理性的判断和更深层的认识。在当下,由于有利的政策空间和经费支持,校园足球的改革发展,将为学校体育的发展开辟出新的发展领域和模式。作为学校体育工作者,主油贫、研究、指导校园足球的改革和发展,并不会也不应该影响学校体育根本的改革方向。推进校园足球带来的师资强化、基础改善等等,将会给其他项目的改革创造条件。实际上,据了解,继校园足球之后,教育管理部门已经有计划、分阶段推出包括校园篮球、排球、田径、体操、武术等项目学校体育整体改革方案。

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篇7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张廷凯,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研究室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教材经历了20年的改革和发展,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造就成千上万的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处于转型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给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课程教材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旋涡的中心,目前所受到的关注日益突出,批评和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目前教育界内外乃至整个社会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提出了许多尖锐的批评意见,那么,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这些批评意见对未来课程教材改革的走向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如何评价20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是一件复杂的工作。它不是靠贴标签或靠信手拈来的几个例证或事件就可以作出结论的,需要进行大量的调查和统计分析,需要对基础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做数量模型的经济学研究。此外,由于基础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成长发现作用的滞后效应,现在就要对基础教育做出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还为时尚早,也许再过十年才是恰当的时机。因此,在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或其某一方面做出批判和否定的评价时就要慎之又慎,盲目轻率的否定于改革无补,而针对现实的具体问题提出建构性的意见才是正确的态度。当前,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决定以及高考制度和方式的改革等教育领域的重大改革措施,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更明确的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光明的前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审视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心,更新课程观念,改革其中落后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方面是当务之急。但是,任何改革的过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如何估计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复杂性和困难性?这是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必须对改革可能出现的偏差和误区有所预见,作好认真的准备。从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不对课程改革的复杂性、困难性有充分的准备,改革可能最终成为纸上谈兵,或走弯路乃至最终失败。由于课程改革是一项涉及到人的培养和发展的事业,是牵涉到基础教育整体和各个局部的关键领域,是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科研机构、中小学校和广大教师共同完成的任务,这就规定了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广泛性、艰巨性和持久性。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和最终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那种过于依赖行政力量的干预的作法,将使课程改革可能再次出现政策和实践相互脱节的空壳化的情形,从而难以走出那种急进的、急躁的、急于求成的改革误区。国内外的课程改革实践证明,企图通过一次改革解决所有问题的做法是注定要失败的。课程改革从来都是一个渐进的、继承和革新并存的过程,是一个波浪式前进的过程。简单地把当前和未来的课程按改良或改革来作观念和现实上的区分是不恰当的,只能引起人们对课程改革认识的混乱和误解。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和思考来分析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也许会使我们能够有更清楚的认识,并从中寻找答案。我们试图从以下7个方面来把握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一、课程改革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的课程。把课程改革建立在脑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学研究基础上,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终极目标,使课程领域重新出现了科学化和心理学化的潮流。国际教育界早在70年代就提出了要纠正片面强调智能发展的倾向,转向使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尽管我国在注重学生能力发展方面与国际进程有一定距离,但我们可以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把个性发展和能力发展同时纳入课程改革的中心视线,采取措施,使之并行不悖。个性、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潜能等等,成为目前课程领域的主流词汇,这对我们纠正长期以来的知识、技能偏向,树立现代的、科学的课程观是极大的推动。二、强化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知识的趋势80年代以来,一些课程权力相对分散的国家如英国和美国,通过立法和其他手段,逐步确立了每个学生都必须要学习的国家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并组织力量编制了各科课程的国家标准,强调要坚持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知识的教学。这与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长期形成的坚持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双基”论形成不谋而合之势。但值得注意的是,对“基础”的理解有了新的变化。根据不同的时代要求和知识发展的特点,学校课程的“基础”在不断发展变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我国过去长期在学校的课程和教学中坚持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双基”教学,为学生的继续学习和从事生产劳动打下坚实基础,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中的一大鲜明特色。事实证明,坚持“双基”为保证基础教育的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但仅仅坚持“双基”的教学是不够的,现代社会对公民和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要求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能力,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给我们带来的挑战。此外,飞速发展的经济和社会还要求学校养成未来公民基本的观念和态度。所以,学校课程的基础实际上已经由“双基”发展为“三基”和“四基”。由于我国理论界和广大教师对“双基”的重视,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和方法,教师比较熟悉“双基”教学的操作程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可以得到很好的落实。我们欠缺的是对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进行理论和实际操作程序相结合的研究和实践,如果不对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的指标和实施方式进行认真的探索,教学实践很可能仍然会停留在抓“双基”实、抓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培养虚的层面。同时,必须充分认识我国在“双基”教学上多年形成的理论和经验价值,防止出现一强调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就忽视甚至否定“双基”教学的偏向。三、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倾向道德情操的养成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养成道德在历史上一度是教育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至今也仍然是学校教育肩负的重任。从古至今人们对此做了大量的探索。观念、态度和价值体系的传递在教育和社会教化中的极端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当今全球化、网络化

发展迅速的情况下,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难度都加大加重了。我国社会的进一步改革开放和经济市场化的过程,给学校德育带来了新的特殊的难题。在此情形下,道德教育如何才能在学校课程中更好的体现并融为一体,产生有效的德育效应和氛围,是教育研究和实践面临的迫切任务。但我国道德教育长期存在花时多、作用小的情形得以改善的前景不容乐观。学校、社会和家庭之间在道德教育上相互脱节,进而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本“教科书”的局面。这种情形不是靠行政命令或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必须在发现和尊重德育的规律方面做巨大的努力。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不确定性与人文精神的永恒追求在当今社会已经形成为一对尖锐的矛盾。众所周知,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于人类也可能给我们带来难以预料的灾难。靠什么来控制科学技术这匹狂奔的野马呢?专家学者把目光投向了传统人文学科的教育。他们认为,科技发展需要人文精神的牵引,人们需要人文精神来指引和确定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国际上近年出现的加大人文学科课程份量的趋势就是这种看法的反映。我国学校教育中数理学科比例较大、人文学科份量偏低的情况值得我们注意。四、课程综合化的趋势和问题综合课程的提出和发展缘于对分科教育缺陷的批判。长期以来,课程整合的理想和学科割裂的现实困扰着中小学教育教学。世界不可能按照一个整体来进行传授、学习或探索,对世界进行分解和分化加以认识是必然的选择。但是各种分门别类的教育需要在一个学生身上最终发生整合的作用。如何解决这样一个矛盾?我们认为,分析和综合是认识世界的两种不同的方式,没有孰优孰劣之分。与此相对应,学校教育中的分科和综合都有其自身存在的理由。综合和分科各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状况和不同阶段学校教育的目标,不同阶段的课程综合具有不同的意义。一般来说,年级越低,综合的程度可以越高一些。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综合化的程度应该高些,特别是科学教育科目应该适当加以综合。但高中阶段,分科深化的课程随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体现出的教育上的巨大价值早已为人们所认识,世界各国在高中阶段都比较重视分科的教学,综合课程成为分科课程的有效补充。我们必须注意克服教育中常常出现的那种以偏纠偏的思维定势,防止以综合的优点来反对分科的长处。防止要改掉的恰恰的是要继承和发扬的情形出现。那种动辄以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代表不同的教育价值观为借口,不顾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我国教育教学的实际,片面强调综合或分科的优点,以便取代对方的做法是不足取的。可以预料,在我国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综合化将给学校课程带来巨大的变化和新的面貌,但学校教育将要产生和遭遇的问题、难题也是空前的。解决问题的关键不是靠制定一个政策,而是需要我们认真探索行之有效的综合的模式和方法;而是需要我们如何能排除干扰,在课程开发和教学中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真正把握好分科和综合的界限并使它们能够相互渗透和补充。该综合的坚决综合,该分科的坚持分科,综合中有分化,分科中有综合。五、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实用化的趋势中小学学术科目在追求学科体系结构完整性和纯洁性方面的误区,使我国课程总体上脱离生活和实践的倾向仍然很严重。特别是表现在中学的一些逻辑性较强的学科上,这种情形更为明显。这种误区的出现首先是对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为公民基本素质教育的这一本质特点认识不足,学科课程专家把出发点放在为学科后备人才的培养打基础上造成的;其次,它与课程编制者没有切实认识到实践和生活的教育价值,没有把实践和生活当作学生认知发展的活水来看待有关。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实际之间的联系,使它们更有效的融合起来,并不是要使课程脱离学术的轨道,而是给已经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而充分学术化了的课程增添时代的特征和新的活力。把中小学的通识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适度融合起来,通盘考虑,是许多国家通常采用的做法。我国20多年来也一直在这一领域探索,但始终没有形成真正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在这一方面,职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结合“适度”是最难把握的,50年的历史证明,我们总是围绕这个“适度”或左或右来回徘徊折腾,甚至滑向严重干扰教学秩序的方向。过于强调职业教育或通识教育对学校教育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危害,我们应该有充分的认识。六、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课程个性化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因材施教的问题。在班级授课制的情形下,教师面对众多的不同资质、不同特点的学生,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即使最大限度地采取各种措施,也难以获得理想的效果。几百年来,人们在课程教材和教学领域不断地探讨,企求有所突破。因材施教作为课程编制和教学过程的主要原则,可以说在大部分的时间和情形之中仍然停留在理论原则上。目前的课程改革,个性化依然是我们要坚持追求的目标。但是,应该注意到,实施个性化的课程和教学的条件正在发生变化。信息技术手段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在学校中应用范围的日益扩大,给课程个性化和教学过程的因材施教带来了新的机遇,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课程个性化的时代内涵就是要利用新技术带来的的可能和机遇,为各种不同特色的学校和特点鲜明的学生开发和提供相适应的课程和教材,以促进教学过程的因材施教。课程多样化是我国各地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客观要求,也是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竞争促精品的现实需要。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教材采用“一纲多本”和“多纲多本”的政策,全国范围内有多套义务教育教材正在使用。总结义务教育教材多样化所走过的道路,我们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的改革必须坚持走多样化的道路,这是确定无疑的正确方针。但是,坚持课程教材的多样化具有三个必要的条件:首先多样化是一个数量增加的概念,就是要发展多种多样的课程教材;其次,数量的增加必须和课程教材的差异性结合在一起,即多种多样的课程教材必须是各具特色的,相互之间的编写的风格和适应的对象上都应该具有明显的区分,各自显示出独特性的特征;第三,仅有数量的增加和差异性的存在,还不足以真正构成多样化的本质特征,它还必须和课程教材的可选择性结合起来,使不同特色的学校甚至不同特点的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情况和特点,独立地、自由地、不受干扰地对各种课程教材作出合理的选择。只有这三方面的条件具备了,课程的多样化才可能得到真正的实现。七、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发展的趋势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日益向学校教育领域渗透的局面,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也使学校教育再次面临严峻的挑战。现行学校教育方式在未来社会继续生存还是消亡?信息科技的发展最终会为教育方式带来什么样的变革?这在今天还是一件难以预料的事。但我们应该清楚,现行教育方式或课堂教学方式并不是天经地义的东西,它本身也是通过变革和发展而确立的,它适应的是以纸张为载体的印刷时代的要求。今天正在变化的信息网络时代会把我们带到什么样的方向?值得我们深思。学习方式的变革可能是这个时代教育将要发生的变化中最突出的特征。是仍然像现在一样基于课本进行学习?还是基于信息资源进行学习?显然把教科书作为圣经一样来进行解读是陈旧的、过时的学习方式。如何为教师和学生准备方便易查的学习资源是课程编制面临的新的巨大的课题。在教学资源的选取上,课程研究中古老的问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被赋予了新的答案。那些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和创造的资源在新的教育知识价值观的引导下,会逐步占据主要地位。由此,课程的概念将会增加新的内涵。

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篇8

一、对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在我国文化教育发展史上,主要是以古代儒学为主线,贯穿于不同发展时期的各个文化教育领域。古代儒学经过不同历史时期各个统治阶级的改造和利用,在教育上总体表现为“重文轻武”,学校教育中排斥了体育。因此,学校体育在我国教育的历史上没有能够形成地位,也没有形成理论和体系,古代的一些体育形式也没有在学校体育中得到延续和发展,没有出现比较严肃的学校体育教育实践过程。因此可以说,经历了长期的封建社会的我国学校体育也只有上下50年的历史。以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为标志,开启了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先河,奠定了我国学校近现代体育发展的基本模式。

从内容上看,主要是早期的军操、美国的体育项目;新中国初期的苏联模式体育;以劳动、军事代替体育;现在以健康、休闲、娱乐为主的现代体育教学内容。从来源上看,体育进入我国学校教育课程,经过“土洋体育之争”之后,学校体育是在全盘引入、模仿西方体育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我国学校体育不是本民族体育文化自身发展的产物,是西方体育的舶来品。从学校体育指导思想上看,一直是以尚武强国、保家卫国、增强体质等为目的的军国主义体育思想为指导,这一思想长期占据着我国学校体育的思想领域,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学校体育始终强调强身健体。从开展途径看,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经历了从教会学堂,城市学校到农村学校这样一个逐步扩大的道路。体育首先是从体育课程开始实施,对全体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然后才进入到课外体育活动领域,并逐步向社会扩展。从开展学校体育的场地器材上看,长期以来学校体育发展的物质制约性因素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开展学校体育的必要条件得不到保证。

我国学校体育在100年的发展中,初步建立起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学校体育框架。表现在:学校体育课向规范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指导思想逐步明确;教学目标体系更加完善;体育课程的改革走在了学校体育整体改革的前列;体育教师队伍壮大,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学校体育的地位在不断提高,建立起一条龙的业余训练体系,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活跃。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学校体育教育体系,是世界上对青少年进行奥林匹克体育运动教育贡献最大的学校体育。

二、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

现代学校体育出现较大的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趋势:学校体育目标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这也受到学校大教育目标多元化的影响;向具有中国特色方向发展;学校体育向追求长远效益考虑,出现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等体育思想;体育课程向趣味性和科学性方向发展,竞技体育教材化;体育教育向大众化方向发展;学校体育向适应主体方向发展。体育教学是有极限的,存在着学习内容的极限性,对学生教学效果也存在着滞后性,教学之后很长时间才能反映出来教学的效果。体育教学的整个过程的效果只能很长时期后才能在学生身上显现出来。因此,现代体育教学的长远效果和学生主体的适应情况成为教学组织中一个特别需要考虑的问题。

三、我国学校体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1.学校体育与体育教学的关系问题

学校体育与体育教学关系问题的讨论,在学校体育教学理论中产生了较大的分歧。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比较混乱,到现在还没有一个科学公认的界定。其区别主要集中在分类方法上。体育教学是从课程类型上进行分类,突出学科的体系,而学校体育是从教育的对象上进行分类的,是从社会整体组成上进行的。比如与之同类的有社会体育、农村体育等。事实上,体育教学存在于各种类型的体育之中,我们不能说工厂企业体育就不存在体育教学问题。因此,对于体育教学的理解要从更加广泛的意义上来认识。

2.体育的功能和实际效果之间的差距问题

当前,学校体育存在有两个方面突出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一是学生对体育课不欢迎,但很喜欢体育活动,学校的体育课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二是青少年的体质状况与社会健康发展水平形成很大的反差。我们与日本学校学生的体质发展情况进行类比,存在明显的差距。学生健康状况的各项指标均呈现下降趋势。我们的学校体育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在哪里?这是学校体育学面临的重要问题。

3.体育教学论研究的对象和范围的问题

体育教学概念的表述各不相同。所研究的对象、教学的本质、过程、方法和手段、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教学模式等等,每一个问题都是一个涉及广泛的学科体系。体育教学收起来很小,放出去很大。因此,体育教学是一个发展的问题,也是一个复杂和困难的问题,在理论和实际上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体育教学论研究影响体育教学过程的各种因素变化的相互关系问题,其研究的范围广泛而又复杂。这些因素可以大致归纳为大教学观的七个问题:教师、学生、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教学目标、教学环境等。因此,体育教学论研究的对象和范围也是在不断变化着,它是一个开放和广泛发展的体系。

我们从以上学校体育面临的问题可以看出,学校体育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势在必行,而且改革应该是全方位的。

四、学校体育改革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学校的教学改革是学校永恒的主题。人和社会的发展之间的中介是教育,我们把握了这一点就把握了学校教育的核心问题。社会发展的起点是人,只要人发展了,社会才能发展,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发动机。因此,学校教学改革必须要以人为本,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社会是教学改革必须依托的基础。

中国教育首先面临着体制和思想上的问题。体制上表现为滞后或影响社会发展。思想上落后,往往运用行政手段来推行学术活动的发展,产生严重后果。整体的学校教学改革要实现五个转变:从以继承为主的教学,转变为创新为主;单一学科转变为整体知识;智力转变为与非智力协调发展;以做事转变为做人做事做道德之人;由数量到质量。我们的学校体育改革也必须要置身于学校教学的大改革之中。

我们在讨论学校体育改革发展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克服中国传统文化中轻视体育的影响,加强体育人文思想的宣传。

(2)克服体育概念和理论上的混乱与认识问题上的偏差带来的影响,努力着眼于体育教学实践。

(3)体育理论没有达到一个高的层次,体育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影响体育改革深入发展,对此我们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4)体育师资素质普遍低。

(5)中国学校体育国际化程度低。

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篇9

随着我国教师教育专业政策的改革,导致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生存空间受到挤压。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探索在有条件的综合性高等学校中试办师范学院。”这一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使得地方高等师范院校丧失了的固有的优势,国家给予师范院校的优惠政策越来越少,而综合性高等学校借助于自身的办学实力、学科优势、区域中心地位参与师资的培养,其优势更加明显,吸引了不少生源,同时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高等师范教育长期处于单一、封闭的状态,游离于市场经济的多样性和多元化之外,缺乏核心竞争力,使得师范院校毕业生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境况下面临更大压力,这一切都给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带来了巨大压力与挑战,其生存与发展空间受到了很大的挤压。

二、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专业面临的困境

(一)非师范专业的发展侵占了教师教育的资源。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教师综合化最直接的体现是大力发展热门的非师范专业,导致有限的教学资源配置缺乏优化。随着综合化的发展,地方高等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设置逐步增加,根据不完成统计,各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的非师范专业占学校全部专业的比例已经达到60%到70%,非师范专业的在校学生也已经超过50%。这两大指标表明,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的发展实际上已经进入综合化的发展阶段。非师范专业的个数和在校生人数的增加,对应着教师教育专业在校生的减少,势必削弱教师教育人才的培养。同时,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基础教育的师资队伍已从“数量扩张型”转向“质量优化型”[3]。过去的教师教育主要是为了满足基础教育对中小学教师数量的要求,现在则转向了对高学历、高素质的质量要求。在未来一段时间,基础教育需要的高质量毕业生在数量上仍然满足不了需求。另外,非师范专业数和在校生数的增加,势必分占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原本就不足的教学资源。由于历史原因,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学资源要比地方综合性大学少,在图书资料、教学仪器设备、计算机、教学行政用房等办学条件方面存在明显差距。同时,在师资力量方面也得分散相当部分的教师用于非师范专业的教学。非师范专业的发展使教师教育专业的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

(二)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专业生源减少,就业困难。随着国家出台“调整师范学校的层次和布局,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探索在有条件的综合性高等学校中试办师范学院”的政策[4],许多综合性大学纷纷设置教育学院,参与中小学师资的培养工作。据统计,2010年我国共有341所高等院校培养本科师范生,其中师范院校112所,占培养本科师范生院校总数的32.8%,其他院校占67.2%[5]。虽然地方高等师范院校仍然是教师教育的主体,但综合性院校办教师教育无疑在学科优势、人才优势、综合优势、教师培养层次定位和学校声誉等方面对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影响较大。最直接的影响是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的生源逐渐减少,许多院校出现了招生不足,甚至出现降分录取仍招不到生源的窘境。基础教育改革的高速发展与教师教育专业改革相对滞后的矛盾,直接导致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新中国成立到新世纪初始,由于中小学师资极度短缺,教师教育工作的重点是尽快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合格的教师。于是,教师教育领域特别是在中等师范教育领域,培养大量的小学教师成为当时工作的重点。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扩大招生规模,大学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教师资格制度全面实施等政策后,教师供给从数量来看,出现供给大于需求的状况,相应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广大的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以本专科师范毕业生数量计算,1998年全国本专科师范毕业生人数为19.68万人[6],2008年全国本专科师范毕业生人数为58.16万人[7],而且还有17.1万非师范毕业生通过认证获得教师资格证书,而当年基础教育学校录用的新教师只有25万[8]。总之,在国家教师教育体系开放的情况下,就业市场充满激烈竞争,非师范院校毕业生也可通过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制度获取教师资格加入中小学教师队伍,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独享中小学校就业机会的时期已成为历史。在就业市场上,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和其他综合性高校毕业生站在了同一竞争的起点,从而进一步加大了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招生和就业的难度。

(三)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专业本身的薄弱环节。长期以来,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专业本身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如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课程内容空乏、课程结构不合理、教学方式单一、教育实践环节薄弱等等[9]。目前,各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的教育基本上是以学科知识为主,不论是从科目的设置,还是各门课程的内容,都过分注重专业学科的知识体系,偏重于按学科专业模式来培养教师;单纯强调学生对所任学科领域知识的系统掌握,忽视学生作为未来教师的专业素养的培养;只注重了“教什么”的问题,对“怎么教”的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从课程内容上来看,无论是学科专业课程还是教育类课程,都是理论课程过多,相对缺少可操作性实践课程,且内容繁杂;理论和实践相脱离,学生所掌握的只是一些抽象、呆板的概念和原则。多数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由通识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三个模块构成。虽然在课程中也有选修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但份额配比在主体结构中极为有限。加之教育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学科专业课程三个板块之间缺乏统一整合,致使学生对课程的价值取向失衡,学生重视的只是学科专业课程。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专业基本还是采取以书本知识为本位、以教师为中心和以传授灌输为主的培养方式,学生处在极其被动的位置。由于教学方式呆板、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对于新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缺少了解和体验,也缺少尝试。当前的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教育实习存在着实习时间短、实习指导不力、实习过程流于形式、实习管理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教育实习难以有效帮助学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更难以有效地提高未来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三、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专业摆脱困境的出路

(一)教师教育专业应平衡“师范性”和“学术性”的矛盾。面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地方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及区域发展不平衡等趋势,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专业需要在发展过程中平衡“师范性”和“学术性”的矛盾,进一步凸显“师范性”。面对日益严峻的招生与就业压力,同时为了提升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地方高等师范院校一般采用大量增设非师范专业、突出师范特色之外的学术性与应用性等手段进行缓解。这也是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综合化转型的必然趋势。在这过程中,“综合化”发展的理念和措施对大力发展教师教育思想有着现实的利益冲突。要突出“学术”势必采用增加非师范专业、减少师范专业招生量、偏重学科的“学术性”而削弱其“师范性”等“去师范”的手段。在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日渐趋于综合化的宏观背景下,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师范生与非师范生的界限逐渐淡化,专业设置趋于多元化,专业方向也在不断拓展,鉴于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类别定位于“教学型”大学的现状,以及与综合性大学相比办学实力不强、缺乏竞争优势的现实,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在适度提升“学术性”的同时,必须坚持以优势师范专业为依托,面向社会、面向地方、面向市场,实现综合发展,不断拓展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因此,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必须坚守教师教育的主阵地,凸显师范教育的优势,因为“师范性”最能体现师范院校与其他院校之间“类”的区别,也是区别于其他院校的本质属性,是师范类院校社会存在价值的最好体现。

(二)教师教育专业应直面基础教育,培养优质师资。教师教育体系的基本任务就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优质师资,因此,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必须直接面向基础教育,满足基础教育对教师教育的需要,适应基础教育的一切变化,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近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的改革全面深入,使得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教材体系、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对中小学校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基础教育所需要的不再仅仅是学历达标的合格教师,而是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创造教育能力、勇于开拓课程资源、敢于创新教学方法、善于使用现代教学手段的高素质新型教师。因此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必须研究新型中小学教师的素质结构,优化培养目标,使培养目标由培养“合格教师”向培养“高素质的新型教师”转变。要针对中小学课程对教师的需求,及时调整相关专业的培养方式,改变教师教育体系的课程结构,正确处理通识教育、学科教育、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创新教师教育课程的内容与方法,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理论修养,培养学生先进的教育理念。同时加强教师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强化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取向,实施大学与中学合作的教师教育模式,建立开放、动态的教师教育体系,改变教育实习方式,使学生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通过自我反思获得专业成长。

(三)教师教育专业需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教师教育专业改革的核心和关键是课程体系的改革,即改革教师教育的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式、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传统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弊病,在于偏重按学科专业教学的模式培养师资,忽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导致培养口径过窄、知识结构单一;忽视选修课程和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比重过低,不能体现教师教育专业的要求;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不能反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变化;教学实践环节薄弱,教育实践课时偏少,形式单调,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培养模式和师范教育课程体系改革,要以教育类课程改革为重点,调整教育学科理论、教师教育技能和教师教育实践的学时比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对学生强调综合化、宽口径、厚基础的同时,强化教师专业理念教育,形成通识教育、学科专业教育和教师专业教育相融合、文理渗透、学科渗透,选修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师专业课程、综合实践课程比例合理、融为一体的课程体系。

四、结语

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篇10

关键词:体育管理学普通高校公共体育组织结构

以麦克卢汉“地球村”概念提出为标志,经济全球化盛行连带政治、文化、科技、教育全球化的必然趋势,世界话语权悄然变移。坚定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一方面使我们迈入全球化行列以追赶世界的脚步,另一方面对全球化知识话语的摹仿使我们远离民族身份认同的文化传统和精神禀赋。教育产业化、教育国际化、教育区域化等概念赋予与时俱进的意义提出,颠覆和塑型当下的、未来的全球教育体制。身体教育作为人类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可避免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大学赋有开拓创新、引领时代的文化传统,大学公共体育机构将如何选择和价值实现?从天真无瑕的发问、余暇时间的思索、切合实际的审视开始――振作精神、面对挑战、敢于创新。[1]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保持相对稳定的内部和外部发展环境(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的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稳步复兴的内部发展环境、世界和平局势和社会安定和谐的外部发展环境),具有稳定性、模式化、制度化等特点,这样的管理沿革与未来创新战略选择参照西方学者关于开放式战略和封闭式战略的分类内容,属典型的封闭式战略。它主张组织不断进行改组,权衡取舍是必要的,这种更加严格、封闭的战略,不仅要求在每一阶段都要清楚、精确,而且一旦发现组织结构设计存在缺陷时,拥有快速变革的适应能力。全球化盛行与世界话语权变移的外部发展环境迫切要求教育体制创新,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社会主义领导阶层自然禀赋表达人民改革创新求发展的意愿诉求,以体育部领导班子为核心对高校体育外部发展环境的关注和绩效差距的敏感将诱导管理意识变革,进而打破现有体制,建立更完善、更高效、更贴合时代的组织系统。《体育管理学》认为:“促进学校体育管理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的首要工作是建立健全学校体育管理组织系统,明确各自的职权范围”,《学校体育学》同时认为:“学校体育的管理机构是否健全合理,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水平高低对实现学校体育管理目标具有决定性作用”。高校体育部组织结构合理性与否,为促进高校体育事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相反,组织结构模浑或与管理内容不相匹配必然导致机构各单元间遇事推诿扯皮、工作计划实施缓慢等情况出现,最终影响绩效的实现。组织设计是管理者作出明确的组织选择的过程,明确组织选择能促使一个特殊组织结构的建立,从学理上探讨组织结构创新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对于理论结合实践最终创新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高校体育工作部组织结构作为体育教育实施问题范畴,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处于理论与实践结合、转换、共同促进的核心,一方面它秉承高校体育战略规划、工作部署、理念创新、体制创新等理论层面,另一方面衔接具体目标实施的实践层面。我国历来未对教育实施问题引起必要的重视,教育理论与实践脱离情况严重,近年来教育界对教育实施问题日益关注,将研究方向转向操作层面。高教体育理论发展滞后于教育理论创新步伐,高教体育教育实施问题引发学界关注的强度和广度还不够,处于起步阶段,与之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亦是凤毛麟角,全国体育院校教材《体育管理学》简略探讨了学校体育组织结构的概念、价值、模式,具体选择依据、流程机制、创新路径并未深刻阐述,在我国第一大网络数据库《中国知网》中以各种成果形式(专著、论文、报纸、会议、学位论文)未搜集到专题研究成果,国外研究现状由于当前我国研究现状水平及组织结构本土化和区域化的适用问题,尚未做出考察和系列工作,课题立项后将由课题组负责人牵头组织调研《国外高校公共体育工作部组织结构研究进展》专题,重在考虑国际形势和理论前沿对中国特色高校体育组织结构问题的影响。

组织结构的四个主要决定因素是外部环境、战略、技术和人力资源,将其架构于高校体育管理场域同样具有适用性,随着教育产业化、国际化、区域化趋势加剧,中国高等教育事业跨越式大发展,外部环境干预高教发展的强度逐渐升级,变革创新的驱动模式由侧重“内部自省”向侧重“外部超越”转型,外部环境的改变无疑是决定组织结构创新的重要因素。外部环境变移趋势在时间和空间上呈现三大特点(社会化、国际化、趋势化),一是面向社会,教育本土化和区域化趋势带来的影响;二是面向世界,教育产业化和国际化引发的变化;三是面向未来,未来教育趋势化的预先判断和抢占先机。影响高校体育组织结构的因素随之转变。它的功能转型日益显现三大趋势:专业化日趋突出与党政组织功能弱化,高校体育产业化趋势突显,高校体育对外交流日益密切。[2]

参考文献:

[1]刘汉生.农村体育健身工程之法律视角解读[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7(6):15-17.

[2]姚宏茂.高校弱势群体学生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4:88-9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