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十篇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十篇

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0:19

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篇1

【关键词】科技创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可持续发展是人们对传统发展模式和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发展观和新的发展模式,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种主张,是人类走出生态危机的一种理性选择。布伦塔兰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定义是:“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概括起来有三条:(1)改变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传统发展模式;(2)由资源型经济过渡到知识技术型经济,综合考虑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效益;(3)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与合理布局,开发应用高新技术,实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提高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减少废物排放等措施,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使社会经济的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影响后代人的需要,最终达到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的持续稳定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鼓励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经济发展是我们办一切事情的物质基础,也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保证。无论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是资源和环境的利用及保护都有赖于经济的发展。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意味着经济增长不能只依靠扩大生产要素的投入来取得,而必须是通过提高总要素生产率,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道路。

可持续发展要以保护自然为基础,要求经济发展能与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经济发展除了要求经济增长以及经济结构的转变之外,还要求人口、资源和环境三方面的协调发展,也就是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不仅影响到我们这一代人,而且是一种会影响到子孙后代的大事,是跨越几代人利益的选择。

可持续发展既要求经济上的持续发展,也要求取得社会持续和生态持续。生态持续是发展的基础,经济持续是发展的条件,而社会持续是发展的目的。可持续发展是能够使人类长期利益最大化的道路,是在强调经济发展的目的时,也要保持经济、社会、生态的良好发展和建设。

二、科技创新是确保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

(一)科技创新在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作用

1.科技创新可以增加已发现资源的储量。伴随着科技创新,技术进步,人类对资源的勘探水平不断提高,资源的后备储量也在不断的增加。以石油资源的预测量来说,20世纪40年代预测的石油资源量为500亿吨。1983年在伦敦召开的第十一届世界石油大会上估算的全国石油的资源量为2460亿吨,2000年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召开的第十六届世界石油大会上估算的石油资源量为4138亿吨。如果技术不提高成为资源勘探的限制条件,那么资源的储备量就很难再有所增加,技术达不到,又如何能勘察出新的资源储量呢?只有不断科技创新,促使技术进步,才能不断增加已发现资源的储量,解决资源耗费带来的短缺问题。

2.科技创新可以降低资源的使用成本。从世界范围看,很多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尽管早就已经被人类所认同,但是由于技术的限制却得不到大量的开发和使用。例如金属铝所具有的优良特性虽然在很早以前就被人类所认识,但是就是由于当时冶炼技术的限制而不能被大量开发和利用,直到电解法的发明才使得金属铝的大规模使用得以实现,而且使用成本也大幅度降低。

3.科技创新能够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通过技术创新产生的新工艺、新方法,可以大大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资源的生产工艺方面来看,新技术的应用既能够降低能源的消耗,又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从资源的回收利用上来看,技术的提高可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延长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时限。资源的短缺将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其解决途径不能过度依赖于国外资源,只能是从节约资源的角度,利用科技创新在资源的利用效率上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的产出效益,缓解资源短缺带来的经济增长约束。

(二)科技创新是经济持续增长的保障

1.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臂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人类的贡献是以技术创新为桥梁而实现的,技术创新既能将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商品化,又能通过技术创新的扩散使其产业化,从而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在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现代社会,以发达国家为中心的科技创新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势头不减,方兴未艾,许多国家都纷纷建立了国家创新体系,而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即科技创新又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科技创新能使名不见经传的企业成为行业巨头,甚至能使濒临破产的企业起死回生。如果忽视科技创新,即使是原本有着较强的竞争力的企业也会坐失良机。

2.科技创新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发动机。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因为科技创新可以推动主导产业的更新换代,从而可以使经济结构的关键要素——产业结构得到发展。纵观工业经济时代,历次产业结构的调整、历次先导产业的出现及其更换,都无疑归功于科技创新的结果。科学革命推动技术革命,而技术革命最终推动着产业革命的到来。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的主体仍属于工业经济,更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来优化其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增长,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参考文献

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篇2

关键词:茶业;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

自20世纪开始,世界茶园面积开始锐减,造成茶叶产量持续降低,1950-1910年增长率仅为54.00%,平均年增长率仅为1.20%。而到了20世纪以后,茶叶产量开始有所增长,平均增长比重为6.18%。而在20世纪末,平均年增长率已经为9.60%左右,这种增长速度与当时的科技发展密切相关,是科技进步带动了茶产量的增长。由此可见,茶产业的发展和茶产量的提高与科技创新有密切联系。

1我国与世界主要产茶国发展存在的差异

1.1单产量较低,夏秋茶资源利用率

较低一直以来,我国茶叶总产量都居世界首位,但茶单产量依然非常低,仅占世界茶叶总单产量的30.00%,单产量仅为1205.00kg/hm2,在世界平均产量上也占较少比重,仅为56.00%。由此可见,科技、种植手段等较为落后,造成我国夏秋时节茶产量非常低,在未来将有35.00%~40.00%夏秋茶会停止生产。

1.2无性系种植比例非常低

即使我国近年来茶园种植业得到了显著发展,我国是茶叶种植大国,但要想大面积进行茶叶改造有一定难度,截止到当前,无性系茶园面积占茶园总面积的38.90%左右。无性系茶品种的产生与发展极大改变了当前茶叶种植格局,推动了我国茶园建设,提高无性系种植比例显得尤为必要[1]。

1.3茶厂加工规模小、装备老旧、生产效率低

当前,我国大型的茶厂仅为5.9万家左右,每年这些茶厂的平均生产量约为14t左右,并且大部分生产所需的设备、工艺条件非常老旧,生产年限已经超过了15a以上,而与印度相比,印度只有不到1200家茶厂,平均却能够生产出800~1000t茶叶,相差非常多。

1.4茶叶生产的规范化程度低

虽然我国的茶产品种类非常多,但是生产的规范化与规模化较低。英国某中高档茶叶销售量占世界总销售量的15.00%以上,其生产特点是滋味清新、香味独特,其产量高是因为在生产中遵循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从我国当前的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程度上看,只有提高出口率,加强生产上的规范化管理,才能在国际竞争中获取优势。

1.5人均消费量低据相关组织统计

显示,我国茶叶消费量年平均增长率仅为1.50%,而进口茶消费量年增长则为3.80%。本国茶叶年消费量仅为0.76kg,而国外茶叶年消费量则为5.50kg。由此可见,只有进一步提高茶叶消费水平,才能推动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进步[2]。

2未来我国茶产业科技创新的方法

科技是推动生产进步的发动机,而创新则是科技生产的原动力,21世纪的中国只有通过创新茶产业,增强科技实力,才能使茶产业得到可持续发展。

2.1生物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的结合,使育种速度得以提升

现代化生物技术是推动茶产量不断增长的前提,近年来我国大力支持自然科学研究的开展,不断鼓励自然科学试验研究,进而在生物领域取得的成果非常丰硕,而茶叶科学作为现代化生物技术的一种,在未来发展上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研究:1)使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茶的全基因进行排序,能够及时发现茶的遗传基因,减少生产与演化上的盲从性,提高配种概率;2)使用生物技术对茶基因组进行深入研究,及时将茶的性状与茶型研究清楚,并做好辅助育种,进而提高育种的生产效率;3)使用生物技术来增强抗逆性、抗倒伏性、抗虫性,可以将茶素基因转入到茶树中,改良传统的茶树基因,提高茶树育种效率[3];4)使用生物技术构建出优良的茶树细胞株,利用生物工厂对茶叶中各种有效的轻基衍生物、茶氨基酸、tF、tFz、tF3等进行组合,能够增强茶叶功能性效果,提高人工生产效率。

2.2将环境科学、生态科学引入到茶

种植中使用化肥、农药开展的负荷型茶叶生产在引入了环境科学、生态科学以后将不再出现。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茶生产基本上以绿色、环保为主,日本研究出了一种高产、高成本、高环境负荷的茶产业,即使能够提高产量,却使环境遭到了污染,农药残留过于严重,影响到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土壤恶化是造成茶叶污染的重要表现,造成茶叶的铅含量过高,也会造成水、土壤污染,由此要加强环境负荷型茶叶生产模式的转变,积极引入环境保护型生态发展模式,开展友好型的茶叶生产模式[4]。大气污染、汽车尾气等都会造成茶叶中的铅物质过高,引起了研究者的高度重视,由此要控制茶园中污染物的排放量,减少气体排放,将防治工作提上日程。当前茶园中使用的肥料非常多,并且施剂量在不断增加。因此,要使用缓释剂对过去共用型的模型进行改造,将粗放型改为环保型施肥是未来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3结语

该文主要对我国茶业生产与国外相比存在的差异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通过茶叶科技创新带动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由此可见,通过科技创新是彻底改变过去单一型、粗放型茶叶生产模式,提高茶叶产量的重要手段。

作者:冯景玺张德静单位:贵州省印江自治县茶产业发展中心茶业局

参考文献

[1]何学菊.基于茶叶深加工的信阳茶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及对策.河南农业科学,2014,43(8):146-148.

[2]潘志伟,陆志明.浅谈普洱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视角.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3,34(5):111-114.

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篇3

[关键词]创新型企业;创新;发展战略

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大背景下,我国将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期。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科学分析国际竞争形势和国内发展阶段的基础上提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把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的实现,依赖着创新型城市和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只有拥有足够数量与质量的创新型企业,才能形成创新型国家的基础。

一、创新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创新型企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创新型企业在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技术创新、经济全球化和商品化、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以及管理现代化的基础之上来考虑其长远发展。在追求持续发展过程中,不仅要考虑近期的利润增加和市场份额的扩大,考虑持续的长远的利润增长,而且还要考虑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社会、技术、人力的协调发展。一方面创新能力成为新核心竞争力和企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创新型企业可持续发展要求不断增强研究与开发能力,提高产品质量、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能源消耗和成本、考虑用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收益。另一方面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同时也要考虑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证将来的持续发展。

二、影响创新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创新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可持续发展又依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麦多斯(d.l.meadows)认为,影响经济增长有五大因素,即人口增长、粮食供应、资本投资、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创新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创新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受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另一方面也会推动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是技术和管理创新的动力和基础,也是创新型企业创新发展的前提和根本保证,建立企业自主创新与创新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有利于从体制上、机制上打破和消除影响企业创新发展的各种障碍。有利于形成规范和有激励作用的委托关系以及内在的有助于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动力机制。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管理制度,企业也就失去创新的动力,企业的持续发展就不能得到保证。

(三)创新人才。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企业生存与发展基本条件,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取决于企业的创新人才。创新人才不仅是创新型企业创新的基础,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创新型企业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如果创新型企业没有一个好的有效的激励机制,不能有效地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就会失去竞争力。没有大批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那么,要建设一个创新型国家,只是一句空话。

(四)持续创新。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最主要取决于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培育核心竞争力主要是持续创新和掌握核心技术,它是创新型企业持续发展动力源泉和前提保证。创新型企业的活力是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的来源,而其自身活力又来源于创新型企业的创新机制以及对科学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创新型企业若不能进行持续创新,它就没有核心竞争力,就不可能实现其持续发展。

持续创新发展战略是以实现持续创新发展为核心的核心发展战略,是增强创新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举措。全面实施持续创新发展战略,必须有效地整合创新资源,形成动态的战略竞争力,以适应竞争环境的变化和保持战略竞争的优势。

(五)企业文化。创新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依靠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来自于核心技术,核心技术来自于管理,而管理靠的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影响是各个方面的,它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动力。它对创新型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拥有凝聚、激励、协调、约束和塑造形象的作用。根据调查表明,我国的中兴、联想、华为、迈瑞等大批优秀的创新型企业的飞跃发展,都是因为拥有自身独特的创新企业文化,从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六)知识产权。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拥有量成了衡量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准。然而,我国的一些企业普遍缺乏对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创造、保护、运用和管理的重视,知识产权意识和知识产权战略意识薄弱,因而严重影响了企业在国际市场、参与全球市场的竞争。建立自主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强对自主知识产权保护,营造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制环境,有助于提升自主知识产权开发、创造、管理、运用、保护和发展的能力,有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助于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实现企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创新型企业持续发展战略

(一)实施持续创新发展战略,推进创新型企业的建设。随着新经济的成长和发展,创新型企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企业模式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出现。世界上那些谋求长期持续发展、追求卓越的公司无不投巨资和人力从事持续创新。当今,企业不断地创新,在这种创新浪潮中已经涌现了一批创新型企业。

创新型企业正处于新经济时代,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要使创新型企业具有核心竞争力、保持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全面实施持续创新发展战略。

持续创新发展战略是以实现持续创新发展为核心的核心发展战略,是增强创新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举措。全面实施持续创新发展战略,必须有效地整合创新资源,形成动态的战略竞争力,以适应竞争环境的变化和保持战略竞争的优势。

(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战略,不断增强创新发展动力。企业自主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将科学知识和科技发明用于工业化生产,实现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并在市场上实现其价值,以获得最大商业利润的一系列活动,包括采用新的管理方式、新技术、新工艺等一切创新活动的总和。

自主创新能力是创新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实现企业创新发展的持久动力。我们只有把技术、创新、资源和人才的优势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自主创新和长期竞争优势。必须从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更多的关键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在战略领域、支柱产业和关键环节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形成长期竞争优势,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要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必须大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依靠自主创新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增强自主创新活动的主体意识,营造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强化创新激励机制,才能引进自主创新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大力促进深化科技体制和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巩固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创新型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的引领作用,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增强创新发展的动力。

(三)有效实施创新人才战略,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潜能。创新型企业是知识和技术密集的企业,它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创新人才是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的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创新型企业必须具有强大的知识和技术创新能力,而具备这种创新能力的唯一资源是高素质的人才。创新型企业竞争的真正源泉不仅在于大批优秀人才的集聚,更重要的是促使优秀人才的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因此,创新型企业的成功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激励,有效地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实施创新人才战略,就是要造就出大批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家和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创造良好的创新人才与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的环境,让更多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和领军科技人才脱颖而出。要充分尊重人才,实现其自我价值的追求,创造条件鼓励其实现奋斗目标,使他们价值的实现与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建立一整套有利于创新人才和领军人才成长的制度体系,制定出有关人才发现、培养、选拔、任用的规范化的制度和程序方法,营造出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环境,形成激励创新人才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潜能和作用的有效措施。

(四)实施企业文化创新战略,建设创新企业文化平台。企业文化属于意识形态部分,是企业的价值观,是一种看不见的资源,是企业的润滑剂。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和物质的表现,每个成功的企业都有其自身特有的、不同于其他企业的文化。它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包括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以及物质文化环境等。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一个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也肯定是拥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已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

创新型企业文化是指创新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创新理念已得到员工的普遍认同,人们坚信只有创新,企业才能生存,才能发展。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影响是各个方面的,它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动力。创新型企业的企业文化的培育首先要提高企业的内聚力以及对企业价值观和管理经营方式的认可。其次是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团队精神是员工之间的配合、协调、互补和协作的完成工作的精神。实施企业文化创新战略,必须把企业文化创新纳入企业发展的规划和企业总体发展战略中,融合到企业创新发展的各个环节中。必须在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创新思想指导下,致力于企业持续创新文化基础管理机制的建设,培育出有利于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企业文化。

(五)实施企业制度创新战略,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制度创新是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动力和基础,也是创新型企业创新发展的前提和根本保证。实施深化企业制度创新战略,建立企业自主创新与创新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有利于从体制上、机制上打破和消除影响企业创新发展的各种障碍。只有进行现代企业制度创新,形成规范和有激励作用的委托关系,形成内在的有助于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动力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委托人和人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

实施制度创新战略,必须优化产权结构,建立和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增强创新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实现企业持续发展。

(六)实施持续技术创新战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活动已经成为参与全球化科技竞争的重要优势。持续技术创新是提高创新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本保证。

实施持续技术创新战略,必须持续进行技术创新,不断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获取全球化竞争优势,推动可持续发展。创新型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要充分依托科技、人才、信息等资源优势,实施持续的技术创新,才能推动产品和产业结构升级,实现技术创新发展的跨越,取得市场竞争优势和企业长远发展的动力。

(七)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打造自主知识产权高地。企业作为知识产权创造和应用的主体更迫切的需要加强知识产权工作。但是,目前国内企业普遍存在对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创造、保护、运用和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缺乏知识产权意识和知识产权战略意识。企业对于知识产权的忽视,极大地阻碍和影响了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步伐。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是创新型企业的一个重要标志。创新型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其核心是建立自主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强对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只有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灵活运用知识产权,营造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制环境,提升自主知识产权开发、创造、管理、运用、保护和发展的能力,才能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有更多份额,实现可持续发展。

大力实施的知识产权战略,政府要建立以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等为主要内容的知识产权体系。支持企业创造、使用、保护知识产权,支持建立以行业协会为主导的国际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有效保护企业的创新权益。完善知识产权地方法规政策体系,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激励创新、保护创新的作用,打造自主知识产权高地。

(八)加快实施品牌创新战略,打造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企业间的竞争已经跨越了产品竞争阶段,进入了品牌竞争时代。必须面对全球化的国际市场竞争和国际品牌竞争带来的强烈冲击和巨大挑战,必须认识到没有自己的国际品牌企业就无法参与全球品牌竞争。品牌创新是创新型企业应对经济全球化、参与全球品牌竞争亟待解决的战略性问题。实施品牌创新战略是获取品牌竞争优势,推进企业国际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为此,必须加快实施品牌创新战略,树立品牌创新理念,建立品牌创新战略和机制,加大科技投入和研发力度,学习和借鉴国内外成功的品牌创新制度及品牌管理经验,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建立和打造自己的国际品牌,提高创新型企业在国际品牌竞争中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宋光华.建设创新型企业[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2]张金水,张志彤.创新型企业衡量标准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10).

[3]王一鸣,王君.关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几个问题[j].中国软科学,2005,(7).

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篇4

关键词: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新经济。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场新的科技革命正悄然兴起。

伴随着一系列高新科技的产业化,经济社会日渐出现一些有别于传统经济的特征。知识产业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的传播速度加快,知识在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科学技术开始成为第一生产力。对于这样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新的经济形态,专家们有着不同的命名。直到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终于提出了“知识经济”的说法,明确了这种新型经济的性质。

1996年,以发达国家为主要成员国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明确定义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KnowledgeBasedeconomy),第一次提出了这种新经济的指标体系和测度[1]。1996年,美国《商业周刊》提出以全球信息化和市场全球化为基础的“新经济”,指出一种新型经济已经形成。

在众多的对知识经济概念的各种提法中,经合组织的提法为国际所普遍接受。在经合组织发表的报告中界定了“知识经济”(Knowledgeeconomy)是以知识为基础,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这里所说的知识,是包括人类迄今为止所创造、积累的全部知识,其中最重要部分是科学技术、管理和行为科学的知识,强调智力资源和知识的占有、配置、生产和消费。

目前,知识经济在发达国家已经或正在形成。国际经济学界普遍认为,美国已经率先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在我国,知识经济也已初显苗头。我国的经济学家把知识经济解释为知识产品生产和脑力劳动在整个社会生产系统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新型经济。所谓知识经济,其实质是高新技术、高文化经济、高智力经济,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新型经济。也就是在整个生产系统中,知识产品的生产渐渐取代了物质产品生产的主导地位,脑力劳动成为人类劳动的重要形式。

一、知识经济的特征。

与以往经济形态相比,知识经济的产生,直接得益于工业经济发展的成果之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产业也成为当今最有代表性的知识经济产业。因此,知识经济的最大不同在于,它的发展不是直接取决于资源、资本的数量、规模和增量,而是直接依赖于知识或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利用,注重知识资本的积累和应用。就其核心而言,知识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内在的核心因素,表明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

除了以上的根本特征外,知识经济还具有以下的几个特征:

(1)知识经济直接体现为以知识为基础的智力经济。知识经济主要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应用为主体,它的发展主要靠知识和智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商品价值不再是劳动者体力的简单转移,而更多的是劳动者脑力的对象化,所以知识经济也叫智力经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的增长和网络的普及,知识经济中融入了知识、信息、网络等元素,这就需要不断地增加智力资本,逐渐形成以智力资源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为支柱的经济。

(2)知识经济是无形化和虚拟化的经济。这主要表现为资产投入的无形和虚拟。传动的工业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原材料、固定资产的投入,而知识经济除了需要基本的资金外,主要依靠投入的知识、智力、网络、信息等无形资产起关键性的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投入的多少、好坏,决定了经济的发展前途。另外,虚拟的网络的出现和发展,实现了人们对虚拟市场的操作,扩大了经济的空间。

(3)人力资源成为知识经济中的重要资源。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F.List)在其《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指出,生产力概念既包括“物质资本”,也包括“精神资本”,即人类知识积累所创造的生产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知识与掌握知识的人密不可分。因此,到了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成为社会的第一资源。

(4)知识经济是具有全球化的经济。从知识经济出现和发展的时间可知,知识经济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经济。知识是没有国界之分的,国与国之间需要知识的相互补充、相互合作,以知识经济中知识、信息等主要资源的流动势必会加快经济全球化的速度。

二、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一)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第二次大战后世界经济高速持续增长,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受到严重破坏,人类在对自己行为反思和对传统工业化道路重新认识的基础上,提出可持续发展。一般认为,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也就是说,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人类对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关系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它包括四个方面的要素: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的问题、人口问题、科技进步解决环境的问题、生活质量提高与环境保护的问题。简而言之,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多维的复合体,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条件,社会持续是目的,以人为本是核心,科技进步是有效途径,政府作用和公众参与是重要推动力。

(二)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知识经济本身就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它以高科技产业为第一支柱产业,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以实现人与自然高度协调发展的可持续经济。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知识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可持续性。

知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它可以通过教育、学习等方式得以传播,是可再生的资源。因此,作为经济资源的知识遵循效益递增规律,即在提高资源效率方面投资越多,获取的边际效益越多。另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决定着知识的生产、传播及应用的能力和效率。知识的生产是无穷无尽的,通过知识、信息和技术的投入,带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使高新技术产业无可非议地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下的第一支柱产业,从而改变了工业经济时代下经济发展从萧条、复苏、繁荣到衰退的周期性,使经济可持续增长成为可能。第二,由于研究和开发活动积极活跃,科技进步速度加快,使得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而作为知识产品具有广泛的共享性和传播性,也是可持续利用的。第三,人是知识的载体。人可以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专业水平和业务知识。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培训的投资不断增加。由于教育的发展,不仅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高科技人才,而且提高了全体劳动者的素质,使知识的生产、分配和应用具有可靠的人力资源保证。因此人是动态的载体。人类的长期存在决定了知识经济的可持续性。第四,知识经济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合理、综合、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同时开发尚未利用的自然资源来取代已近耗竭的稀缺自然资源。所以它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第五,知识经济符合边际收益递增的规律,可以很好地克服工业经济遵循的收益递减规律和经济增长服从增长函数的矛盾。科学技术进步导致知识经济社会出现,扩大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实践的有效途径。

三、在知识经济时代实现可持续发展。

根据我国的国情和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知识经济,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应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1·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技教育是根本出路。这首先要求义务教育的实施,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如中、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民办教育等,建立一整套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机制。知识经济主要以信息技术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作为其支撑,反映了人对自然界和社会科学方面的高度认识,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和教育是发展知识经济的基础,是社会事业发展的最重要内容,其水平高低直接反映社会进步的程度。21世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水平。要促进经济快速、平稳的发展,关键是把科学技术搞上去。设想如果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而要振兴科技,就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因此,在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必须重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使科教与经济相结合,体现科教事业在社会事业发展中的主体性,发挥科教事业对经济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目前,我国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就是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开始。

2·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环节。我国的人口基数大,增长压力重,人口素质普遍不高,是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要提高人口素质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国之路。人力资本作为最重要的知识资本,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也是知识资本国际竞争制胜的必要条件。国外许多高技术企业都是在有了高技术人才和看到潜在的人才之后才逐步发展起来的。美国政府对研究与教育一贯重视。美国拥有世界上最雄厚的科研实力,但长期以来美国联邦政府仍重视对人才培养的财政支持。我党中央也指出“要把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切实抓好,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3·提倡要有创新精神,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知识,知识的核心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核心是创新。

创新是我国发展知识经济和走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十分需要的因素。知识经济的创新特点注定创新成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中央《公报》中提到“推动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必须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同时指出:“科技进步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要继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积极推进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技术研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知识经济时代有别于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其技术、产品和生产方式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知识经济的微观基础就是把创新纳入每个企业的一切活动中,挖掘全社会每个个体(包括企业和个人)的潜力,使各个个体的能力能够尽情的发挥出来,并且能在激烈的国内、国际竞争中不断积累经验、调整生存和发展的战略、加强自身的能力。

就企业的创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科技创新。目前,许多国家正在致力于建立科技创新体制,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引导和扶植,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美国特别重视投资新技术,进行高技术培训,尤其是大力支持信息产业的发展并使其居于世界的支配地位。美国最先认识到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对这些方面的投资占全世界计算机业总投资的40%。我国的企业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加大创新力度,不断推出新技术、新产品。其次是产品本身的创新,包括在产品的内涵、包装、推广等方面加入新的元素。我国企业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适应产品创新的发展趋势,不断迎合消费者的需求。最后,管理模式的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生产组织与管理模式不同于工业经济时代,融入了许多与科技相关的内容。

此外,还必须努力建设国家创新系统。国家创新系统是指由与知识和科学技术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所构成的网络系统,其中中心部分是企业(大型企业集团和高科技企业为主)、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等;广义的国家创新体系还包括政府部门、中介机构和起支撑作用的基础设施等。在知识经济时代,各个国家的政府都在努力调整国家战略,建立本国的创新系统,以推进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

4·加大对知识和科学技术的投资力度,注重知识产业的培养。知识产业就是以知识资本为基础的产业,包括教育、研究开发、信息与通讯技术、金融服务等。未来的社会是一个知识和信息的社会。知识产业的多少将决定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大小。因此,各国都十分重视培养知识产业。

许多发达国家已于上个世纪末就开始不断发展知识产业。但必须指出,发展知识经济不等于就是发展高科技和高科技产业。诚然,美国今日的成功应当归功于发展高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大量投资及信息产业的大力培养。但是仅仅高科技的投资并不能改变一个国家整体的产业发展水平。实际上所有的领域都增加了知识的含量,而其中大部分并非高科技。所以,加大知识和知识产业的投资力度不光指高科技产业,还指其他的产业,尤其是基础产业。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发达国家,应当通过引进新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不一定是高科技,不要一味地与发达国家比技术的高低,主要引进对我们适用的技术和方式,注重基础产业的培养,注重全部行业的知识投入,争取提高知识在国民经济增长率中所占的比重。

5·不断发挥政府在知识经济时代对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积极作用。我们要重视政府的干预作用,重视这只“看不见的手”,让政府对国家发展知识经济和本国可持续发展贡献巨大的力量。这主要表现于一方面,在推动知识经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企业和个人无力或不愿冒风险进行的活动,政府要视具体的情况决定是否采取投入资金或加大扶植力度等方法,创造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宽松、和谐、公平、公正、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从美国等已率先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发达国家来看,政府在知识经济中所起的作用不是越来越小,而是越来越大。如美国政府实施了著名的“曼哈顿”计划、“阿波罗”计划。“曼哈顿”计划前后历时六年,共动员组织了15万人参加;“阿波罗”计划历时十年,共动员120所大学、两万余家企业共400万人参加。还有,日本的“振兴科技政策大纲”,西欧的“尤里卡”计划等都是由政府进行组织的。就我国来说,应该认真总结和借鉴发达国家政府在推进知识经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的积极作用的经验和教训,除了对传统的行业和部门的引导,还应在知识经济起重要作用的部门进行适当的干预和调整。另一方面,知识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规模报酬递增,这要求政府干预经济的行为要有新的变化。西方国家在发展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中的做法对我国有着一定的启示。我国政府应注意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健全,充分发挥经济主体的优势,保证以发展知识促进本国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时代;知识经济不仅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我们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手段。知识经济是一种包含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知识资源等新的资源变迁的结果。它的出现,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它与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统一,将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参考文献

[1]刘炳瑛。知识资本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50.

[2][德]李斯特(FriedrichList)·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陈万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120-130.

[3]汤子琼。知识经济简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78-220.

[4]国家报告编写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DB/oL].2002.

[5]刘黎。我国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中的几个问题[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16-119.

[6]龚晓莺,王昆。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13-15.

[7]郑示峨。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F].北方经济,2005,(5):43-46.

[8]梁彤伟。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F].地域研究与开发,1999,(9):32-35. 摘 要: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全人类跨世纪的共同行动纲领,而知识经济则是21世纪的主导型经济,知识经济的发展将使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因此,探讨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及相互作用,以及如何在知识经济时代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新经济。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场新的科技革命正悄然兴起。

伴随着一系列高新科技的产业化,经济社会日渐出现一些有别于传统经济的特征。知识产业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的传播速度加快,知识在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科学技术开始成为第一生产力。对于这样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新的经济形态,专家们有着不同的命名。直到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终于提出了“知识经济”的说法,明确了这种新型经济的性质。

1996年,以发达国家为主要成员国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明确定义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KnowledgeBasedeconomy),第一次提出了这种新经济的指标体系和测度[1]。1996年,美国《商业周刊》提出以全球信息化和市场全球化为基础的“新经济”,指出一种新型经济已经形成。

在众多的对知识经济概念的各种提法中,经合组织的提法为国际所普遍接受。在经合组织发表的报告中界定了“知识经济”(Knowledgeeconomy)是以知识为基础,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这里所说的知识,是包括人类迄今为止所创造、积累的全部知识,其中最重要部分是科学技术、管理和行为科学的知识,强调智力资源和知识的占有、配置、生产和消费。

目前,知识经济在发达国家已经或正在形成。国际经济学界普遍认为,美国已经率先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在我国,知识经济也已初显苗头。我国的经济学家把知识经济解释为知识产品生产和脑力劳动在整个社会生产系统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新型经济。所谓知识经济,其实质是高新技术、高文化经济、高智力经济,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新型经济。也就是在整个生产系统中,知识产品的生产渐渐取代了物质产品生产的主导地位,脑力劳动成为人类劳动的重要形式。

一、知识经济的特征。

与以往经济形态相比,知识经济的产生,直接得益于工业经济发展的成果之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产业也成为当今最有代表性的知识经济产业。因此,知识经济的最大不同在于,它的发展不是直接取决于资源、资本的数量、规模和增量,而是直接依赖于知识或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利用,注重知识资本的积累和应用。就其核心而言,知识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内在的核心因素,表明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

除了以上的根本特征外,知识经济还具有以下的几个特征:

(1)知识经济直接体现为以知识为基础的智力经济。知识经济主要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应用为主体,它的发展主要靠知识和智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商品价值不再是劳动者体力的简单转移,而更多的是劳动者脑力的对象化,所以知识经济也叫智力经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的增长和网络的普及,知识经济中融入了知识、信息、网络等元素,这就需要不断地增加智力资本,逐渐形成以智力资源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为支柱的经济。

(2)知识经济是无形化和虚拟化的经济。这主要表现为资产投入的无形和虚拟。传动的工业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原材料、固定资产的投入,而知识经济除了需要基本的资金外,主要依靠投入的知识、智力、网络、信息等无形资产起关键性的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投入的多少、好坏,决定了经济的发展前途。另外,虚拟的网络的出现和发展,实现了人们对虚拟市场的操作,扩大了经济的空间。

(3)人力资源成为知识经济中的重要资源。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F.List)在其《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指出,生产力概念既包括“物质资本”,也包括“精神资本”,即人类知识积累所创造的生产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知识与掌握知识的人密不可分。因此,到了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成为社会的第一资源。

(4)知识经济是具有全球化的经济。从知识经济出现和发展的时间可知,知识经济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经济。知识是没有国界之分的,国与国之间需要知识的相互补充、相互合作,以知识经济中知识、信息等主要资源的流动势必会加快经济全球化的速度。

二、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一)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第二次大战后世界经济高速持续增长,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受到严重破坏,人类在对自己行为反思和对传统工业化道路重新认识的基础上,提出可持续发展。一般认为,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也就是说,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人类对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关系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它包括四个方面的要素: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的问题、人口问题、科技进步解决环境的问题、生活质量提高与环境保护的问题。简而言之,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多维的复合体,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条件,社会持续是目的,以人为本是核心,科技进步是有效途径,政府作用和公众参与是重要推动力。

(二)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知识经济本身就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它以高科技产业为第一支柱产业,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以实现人与自然高度协调发展的可持续经济。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知识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可持续性。

知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它可以通过教育、学习等方式得以传播,是可再生的资源。因此,作为经济资源的知识遵循效益递增规律,即在提高资源效率方面投资越多,获取的边际效益越多。另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决定着知识的生产、传播及应用的能力和效率。知识的生产是无穷无尽的,通过知识、信息和技术的投入,带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使高新技术产业无可非议地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下的第一支柱产业,从而改变了工业经济时代下经济发展从萧条、复苏、繁荣到衰退的周期性,使经济可持续增长成为可能。第二,由于研究和开发活动积极活跃,科技进步速度加快,使得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而作为知识产品具有广泛的共享性和传播性,也是可持续利用的。第三,人是知识的载体。人可以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专业水平和业务知识。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培训的投资不断增加。由于教育的发展,不仅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高科技人才,而且提高了全体劳动者的素质,使知识的生产、分配和应用具有可靠的人力资源保证。因此人是动态的载体。人类的长期存在决定了知识经济的可持续性。第四,知识经济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合理、综合、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同时开发尚未利用的自然资源来取代已近耗竭的稀缺自然资源。所以它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第五,知识经济符合边际收益递增的规律,可以很好地克服工业经济遵循的收益递减规律和经济增长服从增长函数的矛盾。科学技术进步导致知识经济社会出现,扩大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实践的有效途径。

三、在知识经济时代实现可持续发展。

根据我国的国情和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知识经济,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应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1·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技教育是根本出路。这首先要求义务教育的实施,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如中、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民办教育等,建立一整套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机制。知识经济主要以信息技术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作为其支撑,反映了人对自然界和社会科学方面的高度认识,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和教育是发展知识经济的基础,是社会事业发展的最重要内容,其水平高低直接反映社会进步的程度。21世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水平。要促进经济快速、平稳的发展,关键是把科学技术搞上去。设想如果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而要振兴科技,就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因此,在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必须重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使科教与经济相结合,体现科教事业在社会事业发展中的主体性,发挥科教事业对经济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目前,我国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就是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开始。

2·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环节。我国的人口基数大,增长压力重,人口素质普遍不高,是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要提高人口素质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国之路。人力资本作为最重要的知识资本,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也是知识资本国际竞争制胜的必要条件。国外许多高技术企业都是在有了高技术人才和看到潜在的人才之后才逐步发展起来的。美国政府对研究与教育一贯重视。美国拥有世界上最雄厚的科研实力,但长期以来美国联邦政府仍重视对人才培养的财政支持。我党中央也指出“要把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切实抓好,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3·提倡要有创新精神,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知识,知识的核心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核心是创新。

创新是我国发展知识经济和走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十分需要的因素。知识经济的创新特点注定创新成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中央《公报》中提到“推动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必须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同时指出:“科技进步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要继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积极推进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技术研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知识经济时代有别于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其技术、产品和生产方式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知识经济的微观基础就是把创新纳入每个企业的一切活动中,挖掘全社会每个个体(包括企业和个人)的潜力,使各个个体的能力能够尽情的发挥出来,并且能在激烈的国内、国际竞争中不断积累经验、调整生存和发展的战略、加强自身的能力。

就企业的创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科技创新。目前,许多国家正在致力于建立科技创新体制,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引导和扶植,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美国特别重视投资新技术,进行高技术培训,尤其是大力支持信息产业的发展并使其居于世界的支配地位。美国最先认识到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对这些方面的投资占全世界计算机业总投资的40%。我国的企业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加大创新力度,不断推出新技术、新产品。其次是产品本身的创新,包括在产品的内涵、包装、推广等方面加入新的元素。我国企业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适应产品创新的发展趋势,不断迎合消费者的需求。最后,管理模式的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生产组织与管理模式不同于工业经济时代,融入了许多与科技相关的内容。

此外,还必须努力建设国家创新系统。国家创新系统是指由与知识和科学技术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所构成的网络系统,其中中心部分是企业(大型企业集团和高科技企业为主)、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等;广义的国家创新体系还包括政府部门、中介机构和起支撑作用的基础设施等。在知识经济时代,各个国家的政府都在努力调整国家战略,建立本国的创新系统,以推进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

4·加大对知识和科学技术的投资力度,注重知识产业的培养。知识产业就是以知识资本为基础的产业,包括教育、研究开发、信息与通讯技术、金融服务等。未来的社会是一个知识和信息的社会。知识产业的多少将决定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大小。因此,各国都十分重视培养知识产业。

许多发达国家已于上个世纪末就开始不断发展知识产业。但必须指出,发展知识经济不等于就是发展高科技和高科技产业。诚然,美国今日的成功应当归功于发展高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大量投资及信息产业的大力培养。但是仅仅高科技的投资并不能改变一个国家整体的产业发展水平。实际上所有的领域都增加了知识的含量,而其中大部分并非高科技。所以,加大知识和知识产业的投资力度不光指高科技产业,还指其他的产业,尤其是基础产业。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发达国家,应当通过引进新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不一定是高科技,不要一味地与发达国家比技术的高低,主要引进对我们适用的技术和方式,注重基础产业的培养,注重全部行业的知识投入,争取提高知识在国民经济增长率中所占的比重。

5·不断发挥政府在知识经济时代对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积极作用。我们要重视政府的干预作用,重视这只“看不见的手”,让政府对国家发展知识经济和本国可持续发展贡献巨大的力量。这主要表现于一方面,在推动知识经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企业和个人无力或不愿冒风险进行的活动,政府要视具体的情况决定是否采取投入资金或加大扶植力度等方法,创造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宽松、和谐、公平、公正、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从美国等已率先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发达国家来看,政府在知识经济中所起的作用不是越来越小,而是越来越大。如美国政府实施了著名的“曼哈顿”计划、“阿波罗”计划。“曼哈顿”计划前后历时六年,共动员组织了15万人参加;“阿波罗”计划历时十年,共动员120所大学、两万余家企业共400万人参加。还有,日本的“振兴科技政策大纲”,西欧的“尤里卡”计划等都是由政府进行组织的。就我国来说,应该认真总结和借鉴发达国家政府在推进知识经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的积极作用的经验和教训,除了对传统的行业和部门的引导,还应在知识经济起重要作用的部门进行适当的干预和调整。另一方面,知识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规模报酬递增,这要求政府干预经济的行为要有新的变化。西方国家在发展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中的做法对我国有着一定的启示。我国政府应注意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健全,充分发挥经济主体的优势,保证以发展知识促进本国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时代;知识经济不仅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我们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手段。知识经济是一种包含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知识资源等新的资源变迁的结果。它的出现,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它与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统一,将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参考文献

[1]刘炳瑛。知识资本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50.

[2][德]李斯特(FriedrichList)·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陈万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120-130.

[3]汤子琼。知识经济简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78-220.

[4]国家报告编写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DB/oL].2002.

[5]刘黎。我国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中的几个问题[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16-119.

[6]龚晓莺,王昆。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13-15.

[7]郑示峨。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F].北方经济,2005,(5):43-46.

[8]梁彤伟。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F].地域研究与开发,1999,(9):32-35. 摘 要: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全人类跨世纪的共同行动纲领,而知识经济则是21世纪的主导型经济,知识经济的发展将使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因此,探讨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及相互作用,以及如何在知识经济时代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新经济。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场新的科技革命正悄然兴起。

伴随着一系列高新科技的产业化,经济社会日渐出现一些有别于传统经济的特征。知识产业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的传播速度加快,知识在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科学技术开始成为第一生产力。对于这样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新的经济形态,专家们有着不同的命名。直到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终于提出了“知识经济”的说法,明确了这种新型经济的性质。

1996年,以发达国家为主要成员国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明确定义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KnowledgeBasedeconomy),第一次提出了这种新经济的指标体系和测度[1]。1996年,美国《商业周刊》提出以全球信息化和市场全球化为基础的“新经济”,指出一种新型经济已经形成。

在众多的对知识经济概念的各种提法中,经合组织的提法为国际所普遍接受。在经合组织发表的报告中界定了“知识经济”(Knowledgeeconomy)是以知识为基础,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这里所说的知识,是包括人类迄今为止所创造、积累的全部知识,其中最重要部分是科学技术、管理和行为科学的知识,强调智力资源和知识的占有、配置、生产和消费。

目前,知识经济在发达国家已经或正在形成。国际经济学界普遍认为,美国已经率先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在我国,知识经济也已初显苗头。我国的经济学家把知识经济解释为知识产品生产和脑力劳动在整个社会生产系统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新型经济。所谓知识经济,其实质是高新技术、高文化经济、高智力经济,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新型经济。也就是在整个生产系统中,知识产品的生产渐渐取代了物质产品生产的主导地位,脑力劳动成为人类劳动的重要形式。

一、知识经济的特征。

与以往经济形态相比,知识经济的产生,直接得益于工业经济发展的成果之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产业也成为当今最有代表性的知识经济产业。因此,知识经济的最大不同在于,它的发展不是直接取决于资源、资本的数量、规模和增量,而是直接依赖于知识或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利用,注重知识资本的积累和应用。就其核心而言,知识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内在的核心因素,表明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

除了以上的根本特征外,知识经济还具有以下的几个特征:

(1)知识经济直接体现为以知识为基础的智力经济。知识经济主要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应用为主体,它的发展主要靠知识和智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商品价值不再是劳动者体力的简单转移,而更多的是劳动者脑力的对象化,所以知识经济也叫智力经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的增长和网络的普及,知识经济中融入了知识、信息、网络等元素,这就需要不断地增加智力资本,逐渐形成以智力资源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为支柱的经济。

(2)知识经济是无形化和虚拟化的经济。这主要表现为资产投入的无形和虚拟。传动的工业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原材料、固定资产的投入,而知识经济除了需要基本的资金外,主要依靠投入的知识、智力、网络、信息等无形资产起关键性的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投入的多少、好坏,决定了经济的发展前途。另外,虚拟的网络的出现和发展,实现了人们对虚拟市场的操作,扩大了经济的空间。

(3)人力资源成为知识经济中的重要资源。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F.List)在其《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指出,生产力概念既包括“物质资本”,也包括“精神资本”,即人类知识积累所创造的生产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知识与掌握知识的人密不可分。因此,到了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成为社会的第一资源。

(4)知识经济是具有全球化的经济。从知识经济出现和发展的时间可知,知识经济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经济。知识是没有国界之分的,国与国之间需要知识的相互补充、相互合作,以知识经济中知识、信息等主要资源的流动势必会加快经济全球化的速度。

二、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一)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第二次大战后世界经济高速持续增长,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受到严重破坏,人类在对自己行为反思和对传统工业化道路重新认识的基础上,提出可持续发展。一般认为,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也就是说,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人类对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关系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它包括四个方面的要素: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的问题、人口问题、科技进步解决环境的问题、生活质量提高与环境保护的问题。简而言之,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多维的复合体,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条件,社会持续是目的,以人为本是核心,科技进步是有效途径,政府作用和公众参与是重要推动力。

(二)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知识经济本身就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它以高科技产业为第一支柱产业,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以实现人与自然高度协调发展的可持续经济。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知识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可持续性。

知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它可以通过教育、学习等方式得以传播,是可再生的资源。因此,作为经济资源的知识遵循效益递增规律,即在提高资源效率方面投资越多,获取的边际效益越多。另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决定着知识的生产、传播及应用的能力和效率。知识的生产是无穷无尽的,通过知识、信息和技术的投入,带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使高新技术产业无可非议地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下的第一支柱产业,从而改变了工业经济时代下经济发展从萧条、复苏、繁荣到衰退的周期性,使经济可持续增长成为可能。第二,由于研究和开发活动积极活跃,科技进步速度加快,使得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而作为知识产品具有广泛的共享性和传播性,也是可持续利用的。第三,人是知识的载体。人可以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专业水平和业务知识。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培训的投资不断增加。由于教育的发展,不仅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高科技人才,而且提高了全体劳动者的素质,使知识的生产、分配和应用具有可靠的人力资源保证。因此人是动态的载体。人类的长期存在决定了知识经济的可持续性。第四,知识经济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合理、综合、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同时开发尚未利用的自然资源来取代已近耗竭的稀缺自然资源。所以它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第五,知识经济符合边际收益递增的规律,可以很好地克服工业经济遵循的收益递减规律和经济增长服从增长函数的矛盾。科学技术进步导致知识经济社会出现,扩大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实践的有效途径。

三、在知识经济时代实现可持续发展。

根据我国的国情和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知识经济,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应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1·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技教育是根本出路。这首先要求义务教育的实施,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如中、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民办教育等,建立一整套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机制。知识经济主要以信息技术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作为其支撑,反映了人对自然界和社会科学方面的高度认识,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和教育是发展知识经济的基础,是社会事业发展的最重要内容,其水平高低直接反映社会进步的程度。21世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水平。要促进经济快速、平稳的发展,关键是把科学技术搞上去。设想如果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而要振兴科技,就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因此,在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必须重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使科教与经济相结合,体现科教事业在社会事业发展中的主体性,发挥科教事业对经济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目前,我国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就是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开始。

2·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环节。我国的人口基数大,增长压力重,人口素质普遍不高,是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要提高人口素质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国之路。人力资本作为最重要的知识资本,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也是知识资本国际竞争制胜的必要条件。国外许多高技术企业都是在有了高技术人才和看到潜在的人才之后才逐步发展起来的。美国政府对研究与教育一贯重视。美国拥有世界上最雄厚的科研实力,但长期以来美国联邦政府仍重视对人才培养的财政支持。我党中央也指出“要把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切实抓好,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3·提倡要有创新精神,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知识,知识的核心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核心是创新。

创新是我国发展知识经济和走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十分需要的因素。知识经济的创新特点注定创新成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中央《公报》中提到“推动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必须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同时指出:“科技进步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要继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积极推进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技术研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知识经济时代有别于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其技术、产品和生产方式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知识经济的微观基础就是把创新纳入每个企业的一切活动中,挖掘全社会每个个体(包括企业和个人)的潜力,使各个个体的能力能够尽情的发挥出来,并且能在激烈的国内、国际竞争中不断积累经验、调整生存和发展的战略、加强自身的能力。

就企业的创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科技创新。目前,许多国家正在致力于建立科技创新体制,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引导和扶植,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美国特别重视投资新技术,进行高技术培训,尤其是大力支持信息产业的发展并使其居于世界的支配地位。美国最先认识到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对这些方面的投资占全世界计算机业总投资的40%。我国的企业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加大创新力度,不断推出新技术、新产品。其次是产品本身的创新,包括在产品的内涵、包装、推广等方面加入新的元素。我国企业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适应产品创新的发展趋势,不断迎合消费者的需求。最后,管理模式的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生产组织与管理模式不同于工业经济时代,融入了许多与科技相关的内容。

此外,还必须努力建设国家创新系统。国家创新系统是指由与知识和科学技术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所构成的网络系统,其中中心部分是企业(大型企业集团和高科技企业为主)、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等;广义的国家创新体系还包括政府部门、中介机构和起支撑作用的基础设施等。在知识经济时代,各个国家的政府都在努力调整国家战略,建立本国的创新系统,以推进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

4·加大对知识和科学技术的投资力度,注重知识产业的培养。知识产业就是以知识资本为基础的产业,包括教育、研究开发、信息与通讯技术、金融服务等。未来的社会是一个知识和信息的社会。知识产业的多少将决定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大小。因此,各国都十分重视培养知识产业。

许多发达国家已于上个世纪末就开始不断发展知识产业。但必须指出,发展知识经济不等于就是发展高科技和高科技产业。诚然,美国今日的成功应当归功于发展高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大量投资及信息产业的大力培养。但是仅仅高科技的投资并不能改变一个国家整体的产业发展水平。实际上所有的领域都增加了知识的含量,而其中大部分并非高科技。所以,加大知识和知识产业的投资力度不光指高科技产业,还指其他的产业,尤其是基础产业。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发达国家,应当通过引进新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不一定是高科技,不要一味地与发达国家比技术的高低,主要引进对我们适用的技术和方式,注重基础产业的培养,注重全部行业的知识投入,争取提高知识在国民经济增长率中所占的比重。

5·不断发挥政府在知识经济时代对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积极作用。我们要重视政府的干预作用,重视这只“看不见的手”,让政府对国家发展知识经济和本国可持续发展贡献巨大的力量。这主要表现于一方面,在推动知识经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企业和个人无力或不愿冒风险进行的活动,政府要视具体的情况决定是否采取投入资金或加大扶植力度等方法,创造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宽松、和谐、公平、公正、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从美国等已率先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发达国家来看,政府在知识经济中所起的作用不是越来越小,而是越来越大。如美国政府实施了著名的“曼哈顿”计划、“阿波罗”计划。“曼哈顿”计划前后历时六年,共动员组织了15万人参加;“阿波罗”计划历时十年,共动员120所大学、两万余家企业共400万人参加。还有,日本的“振兴科技政策大纲”,西欧的“尤里卡”计划等都是由政府进行组织的。就我国来说,应该认真总结和借鉴发达国家政府在推进知识经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的积极作用的经验和教训,除了对传统的行业和部门的引导,还应在知识经济起重要作用的部门进行适当的干预和调整。另一方面,知识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规模报酬递增,这要求政府干预经济的行为要有新的变化。西方国家在发展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中的做法对我国有着一定的启示。我国政府应注意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健全,充分发挥经济主体的优势,保证以发展知识促进本国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时代;知识经济不仅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我们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手段。知识经济是一种包含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知识资源等新的资源变迁的结果。它的出现,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它与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统一,将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参考文献

[1]刘炳瑛。知识资本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50.

[2][德]李斯特(FriedrichList)·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陈万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120-130.

[3]汤子琼。知识经济简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78-220.

[4]国家报告编写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DB/oL].2002.

[5]刘黎。我国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中的几个问题[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16-119.

[6]龚晓莺,王昆。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13-15.

[7]郑示峨。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F].北方经济,2005,(5):43-46.

[8]梁彤伟。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F].地域研究与开发,1999,(9):32-35. 摘 要: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全人类跨世纪的共同行动纲领,而知识经济则是21世纪的主导型经济,知识经济的发展将使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因此,探讨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及相互作用,以及如何在知识经济时代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新经济。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场新的科技革命正悄然兴起。

伴随着一系列高新科技的产业化,经济社会日渐出现一些有别于传统经济的特征。知识产业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的传播速度加快,知识在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科学技术开始成为第一生产力。对于这样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新的经济形态,专家们有着不同的命名。直到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终于提出了“知识经济”的说法,明确了这种新型经济的性质。

1996年,以发达国家为主要成员国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明确定义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KnowledgeBasedeconomy),第一次提出了这种新经济的指标体系和测度[1]。1996年,美国《商业周刊》提出以全球信息化和市场全球化为基础的“新经济”,指出一种新型经济已经形成。

在众多的对知识经济概念的各种提法中,经合组织的提法为国际所普遍接受。在经合组织发表的报告中界定了“知识经济”(Knowledgeeconomy)是以知识为基础,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这里所说的知识,是包括人类迄今为止所创造、积累的全部知识,其中最重要部分是科学技术、管理和行为科学的知识,强调智力资源和知识的占有、配置、生产和消费。

目前,知识经济在发达国家已经或正在形成。国际经济学界普遍认为,美国已经率先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在我国,知识经济也已初显苗头。我国的经济学家把知识经济解释为知识产品生产和脑力劳动在整个社会生产系统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新型经济。所谓知识经济,其实质是高新技术、高文化经济、高智力经济,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新型经济。也就是在整个生产系统中,知识产品的生产渐渐取代了物质产品生产的主导地位,脑力劳动成为人类劳动的重要形式。

一、知识经济的特征。

与以往经济形态相比,知识经济的产生,直接得益于工业经济发展的成果之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产业也成为当今最有代表性的知识经济产业。因此,知识经济的最大不同在于,它的发展不是直接取决于资源、资本的数量、规模和增量,而是直接依赖于知识或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利用,注重知识资本的积累和应用。就其核心而言,知识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内在的核心因素,表明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

除了以上的根本特征外,知识经济还具有以下的几个特征:

(1)知识经济直接体现为以知识为基础的智力经济。知识经济主要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应用为主体,它的发展主要靠知识和智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商品价值不再是劳动者体力的简单转移,而更多的是劳动者脑力的对象化,所以知识经济也叫智力经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的增长和网络的普及,知识经济中融入了知识、信息、网络等元素,这就需要不断地增加智力资本,逐渐形成以智力资源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为支柱的经济。

(2)知识经济是无形化和虚拟化的经济。这主要表现为资产投入的无形和虚拟。传动的工业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原材料、固定资产的投入,而知识经济除了需要基本的资金外,主要依靠投入的知识、智力、网络、信息等无形资产起关键性的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投入的多少、好坏,决定了经济的发展前途。另外,虚拟的网络的出现和发展,实现了人们对虚拟市场的操作,扩大了经济的空间。

(3)人力资源成为知识经济中的重要资源。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F.List)在其《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指出,生产力概念既包括“物质资本”,也包括“精神资本”,即人类知识积累所创造的生产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知识与掌握知识的人密不可分。因此,到了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成为社会的第一资源。

(4)知识经济是具有全球化的经济。从知识经济出现和发展的时间可知,知识经济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经济。知识是没有国界之分的,国与国之间需要知识的相互补充、相互合作,以知识经济中知识、信息等主要资源的流动势必会加快经济全球化的速度。

二、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一)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第二次大战后世界经济高速持续增长,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受到严重破坏,人类在对自己行为反思和对传统工业化道路重新认识的基础上,提出可持续发展。一般认为,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也就是说,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人类对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关系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它包括四个方面的要素: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的问题、人口问题、科技进步解决环境的问题、生活质量提高与环境保护的问题。简而言之,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多维的复合体,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条件,社会持续是目的,以人为本是核心,科技进步是有效途径,政府作用和公众参与是重要推动力。

(二)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知识经济本身就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它以高科技产业为第一支柱产业,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以实现人与自然高度协调发展的可持续经济。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知识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可持续性。

知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它可以通过教育、学习等方式得以传播,是可再生的资源。因此,作为经济资源的知识遵循效益递增规律,即在提高资源效率方面投资越多,获取的边际效益越多。另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决定着知识的生产、传播及应用的能力和效率。知识的生产是无穷无尽的,通过知识、信息和技术的投入,带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使高新技术产业无可非议地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下的第一支柱产业,从而改变了工业经济时代下经济发展从萧条、复苏、繁荣到衰退的周期性,使经济可持续增长成为可能。第二,由于研究和开发活动积极活跃,科技进步速度加快,使得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而作为知识产品具有广泛的共享性和传播性,也是可持续利用的。第三,人是知识的载体。人可以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专业水平和业务知识。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培训的投资不断增加。由于教育的发展,不仅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高科技人才,而且提高了全体劳动者的素质,使知识的生产、分配和应用具有可靠的人力资源保证。因此人是动态的载体。人类的长期存在决定了知识经济的可持续性。第四,知识经济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合理、综合、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同时开发尚未利用的自然资源来取代已近耗竭的稀缺自然资源。所以它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第五,知识经济符合边际收益递增的规律,可以很好地克服工业经济遵循的收益递减规律和经济增长服从增长函数的矛盾。科学技术进步导致知识经济社会出现,扩大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实践的有效途径。

三、在知识经济时代实现可持续发展。

根据我国的国情和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知识经济,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应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1·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技教育是根本出路。这首先要求义务教育的实施,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如中、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民办教育等,建立一整套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机制。知识经济主要以信息技术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作为其支撑,反映了人对自然界和社会科学方面的高度认识,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和教育是发展知识经济的基础,是社会事业发展的最重要内容,其水平高低直接反映社会进步的程度。21世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水平。要促进经济快速、平稳的发展,关键是把科学技术搞上去。设想如果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而要振兴科技,就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因此,在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必须重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使科教与经济相结合,体现科教事业在社会事业发展中的主体性,发挥科教事业对经济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目前,我国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就是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开始。

2·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环节。我国的人口基数大,增长压力重,人口素质普遍不高,是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要提高人口素质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国之路。人力资本作为最重要的知识资本,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也是知识资本国际竞争制胜的必要条件。国外许多高技术企业都是在有了高技术人才和看到潜在的人才之后才逐步发展起来的。美国政府对研究与教育一贯重视。美国拥有世界上最雄厚的科研实力,但长期以来美国联邦政府仍重视对人才培养的财政支持。我党中央也指出“要把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切实抓好,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3·提倡要有创新精神,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知识,知识的核心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核心是创新。

创新是我国发展知识经济和走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十分需要的因素。知识经济的创新特点注定创新成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中央《公报》中提到“推动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必须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同时指出:“科技进步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要继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积极推进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技术研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知识经济时代有别于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其技术、产品和生产方式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知识经济的微观基础就是把创新纳入每个企业的一切活动中,挖掘全社会每个个体(包括企业和个人)的潜力,使各个个体的能力能够尽情的发挥出来,并且能在激烈的国内、国际竞争中不断积累经验、调整生存和发展的战略、加强自身的能力。

就企业的创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科技创新。目前,许多国家正在致力于建立科技创新体制,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引导和扶植,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美国特别重视投资新技术,进行高技术培训,尤其是大力支持信息产业的发展并使其居于世界的支配地位。美国最先认识到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对这些方面的投资占全世界计算机业总投资的40%。我国的企业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加大创新力度,不断推出新技术、新产品。其次是产品本身的创新,包括在产品的内涵、包装、推广等方面加入新的元素。我国企业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适应产品创新的发展趋势,不断迎合消费者的需求。最后,管理模式的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生产组织与管理模式不同于工业经济时代,融入了许多与科技相关的内容。

此外,还必须努力建设国家创新系统。国家创新系统是指由与知识和科学技术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所构成的网络系统,其中中心部分是企业(大型企业集团和高科技企业为主)、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等;广义的国家创新体系还包括政府部门、中介机构和起支撑作用的基础设施等。在知识经济时代,各个国家的政府都在努力调整国家战略,建立本国的创新系统,以推进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

4·加大对知识和科学技术的投资力度,注重知识产业的培养。知识产业就是以知识资本为基础的产业,包括教育、研究开发、信息与通讯技术、金融服务等。未来的社会是一个知识和信息的社会。知识产业的多少将决定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大小。因此,各国都十分重视培养知识产业。

许多发达国家已于上个世纪末就开始不断发展知识产业。但必须指出,发展知识经济不等于就是发展高科技和高科技产业。诚然,美国今日的成功应当归功于发展高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大量投资及信息产业的大力培养。但是仅仅高科技的投资并不能改变一个国家整体的产业发展水平。实际上所有的领域都增加了知识的含量,而其中大部分并非高科技。所以,加大知识和知识产业的投资力度不光指高科技产业,还指其他的产业,尤其是基础产业。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发达国家,应当通过引进新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不一定是高科技,不要一味地与发达国家比技术的高低,主要引进对我们适用的技术和方式,注重基础产业的培养,注重全部行业的知识投入,争取提高知识在国民经济增长率中所占的比重。

5·不断发挥政府在知识经济时代对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积极作用。我们要重视政府的干预作用,重视这只“看不见的手”,让政府对国家发展知识经济和本国可持续发展贡献巨大的力量。这主要表现于一方面,在推动知识经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企业和个人无力或不愿冒风险进行的活动,政府要视具体的情况决定是否采取投入资金或加大扶植力度等方法,创造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宽松、和谐、公平、公正、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从美国等已率先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发达国家来看,政府在知识经济中所起的作用不是越来越小,而是越来越大。如美国政府实施了著名的“曼哈顿”计划、“阿波罗”计划。“曼哈顿”计划前后历时六年,共动员组织了15万人参加;“阿波罗”计划历时十年,共动员120所大学、两万余家企业共400万人参加。还有,日本的“振兴科技政策大纲”,西欧的“尤里卡”计划等都是由政府进行组织的。就我国来说,应该认真总结和借鉴发达国家政府在推进知识经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的积极作用的经验和教训,除了对传统的行业和部门的引导,还应在知识经济起重要作用的部门进行适当的干预和调整。另一方面,知识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规模报酬递增,这要求政府干预经济的行为要有新的变化。西方国家在发展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中的做法对我国有着一定的启示。我国政府应注意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健全,充分发挥经济主体的优势,保证以发展知识促进本国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时代;知识经济不仅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我们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手段。知识经济是一种包含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知识资源等新的资源变迁的结果。它的出现,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它与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统一,将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参考文献

[1]刘炳瑛。知识资本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50.

[2][德]李斯特(FriedrichList)·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陈万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120-130.

[3]汤子琼。知识经济简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78-220.

[4]国家报告编写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DB/oL].2002.

[5]刘黎。我国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中的几个问题[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16-119.

[6]龚晓莺,王昆。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13-15.

[7]郑示峨。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F].北方经济,2005,(5):43-46.

[8]梁彤伟。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F].地域研究与开发,1999,(9):32-35. 摘 要: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全人类跨世纪的共同行动纲领,而知识经济则是21世纪的主导型经济,知识经济的发展将使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因此,探讨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及相互作用,以及如何在知识经济时代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新经济。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场新的科技革命正悄然兴起。

伴随着一系列高新科技的产业化,经济社会日渐出现一些有别于传统经济的特征。知识产业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的传播速度加快,知识在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科学技术开始成为第一生产力。对于这样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新的经济形态,专家们有着不同的命名。直到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终于提出了“知识经济”的说法,明确了这种新型经济的性质。

1996年,以发达国家为主要成员国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明确定义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KnowledgeBasedeconomy),第一次提出了这种新经济的指标体系和测度[1]。1996年,美国《商业周刊》提出以全球信息化和市场全球化为基础的“新经济”,指出一种新型经济已经形成。

在众多的对知识经济概念的各种提法中,经合组织的提法为国际所普遍接受。在经合组织发表的报告中界定了“知识经济”(Knowledgeeconomy)是以知识为基础,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这里所说的知识,是包括人类迄今为止所创造、积累的全部知识,其中最重要部分是科学技术、管理和行为科学的知识,强调智力资源和知识的占有、配置、生产和消费。

目前,知识经济在发达国家已经或正在形成。国际经济学界普遍认为,美国已经率先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在我国,知识经济也已初显苗头。我国的经济学家把知识经济解释为知识产品生产和脑力劳动在整个社会生产系统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新型经济。所谓知识经济,其实质是高新技术、高文化经济、高智力经济,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新型经济。也就是在整个生产系统中,知识产品的生产渐渐取代了物质产品生产的主导地位,脑力劳动成为人类劳动的重要形式。

一、知识经济的特征。

与以往经济形态相比,知识经济的产生,直接得益于工业经济发展的成果之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产业也成为当今最有代表性的知识经济产业。因此,知识经济的最大不同在于,它的发展不是直接取决于资源、资本的数量、规模和增量,而是直接依赖于知识或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利用,注重知识资本的积累和应用。就其核心而言,知识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内在的核心因素,表明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

除了以上的根本特征外,知识经济还具有以下的几个特征:

(1)知识经济直接体现为以知识为基础的智力经济。知识经济主要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应用为主体,它的发展主要靠知识和智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商品价值不再是劳动者体力的简单转移,而更多的是劳动者脑力的对象化,所以知识经济也叫智力经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的增长和网络的普及,知识经济中融入了知识、信息、网络等元素,这就需要不断地增加智力资本,逐渐形成以智力资源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为支柱的经济。

(2)知识经济是无形化和虚拟化的经济。这主要表现为资产投入的无形和虚拟。传动的工业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原材料、固定资产的投入,而知识经济除了需要基本的资金外,主要依靠投入的知识、智力、网络、信息等无形资产起关键性的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投入的多少、好坏,决定了经济的发展前途。另外,虚拟的网络的出现和发展,实现了人们对虚拟市场的操作,扩大了经济的空间。

(3)人力资源成为知识经济中的重要资源。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F.List)在其《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指出,生产力概念既包括“物质资本”,也包括“精神资本”,即人类知识积累所创造的生产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知识与掌握知识的人密不可分。因此,到了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成为社会的第一资源。

(4)知识经济是具有全球化的经济。从知识经济出现和发展的时间可知,知识经济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经济。知识是没有国界之分的,国与国之间需要知识的相互补充、相互合作,以知识经济中知识、信息等主要资源的流动势必会加快经济全球化的速度。

二、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一)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第二次大战后世界经济高速持续增长,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受到严重破坏,人类在对自己行为反思和对传统工业化道路重新认识的基础上,提出可持续发展。一般认为,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也就是说,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人类对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关系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它包括四个方面的要素: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的问题、人口问题、科技进步解决环境的问题、生活质量提高与环境保护的问题。简而言之,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多维的复合体,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条件,社会持续是目的,以人为本是核心,科技进步是有效途径,政府作用和公众参与是重要推动力。

(二)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知识经济本身就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它以高科技产业为第一支柱产业,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以实现人与自然高度协调发展的可持续经济。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知识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可持续性。

知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它可以通过教育、学习等方式得以传播,是可再生的资源。因此,作为经济资源的知识遵循效益递增规律,即在提高资源效率方面投资越多,获取的边际效益越多。另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决定着知识的生产、传播及应用的能力和效率。知识的生产是无穷无尽的,通过知识、信息和技术的投入,带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使高新技术产业无可非议地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下的第一支柱产业,从而改变了工业经济时代下经济发展从萧条、复苏、繁荣到衰退的周期性,使经济可持续增长成为可能。第二,由于研究和开发活动积极活跃,科技进步速度加快,使得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而作为知识产品具有广泛的共享性和传播性,也是可持续利用的。第三,人是知识的载体。人可以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专业水平和业务知识。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培训的投资不断增加。由于教育的发展,不仅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高科技人才,而且提高了全体劳动者的素质,使知识的生产、分配和应用具有可靠的人力资源保证。因此人是动态的载体。人类的长期存在决定了知识经济的可持续性。第四,知识经济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合理、综合、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同时开发尚未利用的自然资源来取代已近耗竭的稀缺自然资源。所以它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第五,知识经济符合边际收益递增的规律,可以很好地克服工业经济遵循的收益递减规律和经济增长服从增长函数的矛盾。科学技术进步导致知识经济社会出现,扩大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实践的有效途径。

三、在知识经济时代实现可持续发展。

根据我国的国情和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知识经济,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应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1·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技教育是根本出路。这首先要求义务教育的实施,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如中、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民办教育等,建立一整套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机制。知识经济主要以信息技术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作为其支撑,反映了人对自然界和社会科学方面的高度认识,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和教育是发展知识经济的基础,是社会事业发展的最重要内容,其水平高低直接反映社会进步的程度。21世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水平。要促进经济快速、平稳的发展,关键是把科学技术搞上去。设想如果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而要振兴科技,就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因此,在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必须重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使科教与经济相结合,体现科教事业在社会事业发展中的主体性,发挥科教事业对经济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目前,我国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就是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开始。

2·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环节。我国的人口基数大,增长压力重,人口素质普遍不高,是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要提高人口素质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国之路。人力资本作为最重要的知识资本,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也是知识资本国际竞争制胜的必要条件。国外许多高技术企业都是在有了高技术人才和看到潜在的人才之后才逐步发展起来的。美国政府对研究与教育一贯重视。美国拥有世界上最雄厚的科研实力,但长期以来美国联邦政府仍重视对人才培养的财政支持。我党中央也指出“要把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切实抓好,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3·提倡要有创新精神,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知识,知识的核心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核心是创新。

创新是我国发展知识经济和走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十分需要的因素。知识经济的创新特点注定创新成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中央《公报》中提到“推动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必须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同时指出:“科技进步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要继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积极推进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技术研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知识经济时代有别于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其技术、产品和生产方式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知识经济的微观基础就是把创新纳入每个企业的一切活动中,挖掘全社会每个个体(包括企业和个人)的潜力,使各个个体的能力能够尽情的发挥出来,并且能在激烈的国内、国际竞争中不断积累经验、调整生存和发展的战略、加强自身的能力。

就企业的创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科技创新。目前,许多国家正在致力于建立科技创新体制,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引导和扶植,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美国特别重视投资新技术,进行高技术培训,尤其是大力支持信息产业的发展并使其居于世界的支配地位。美国最先认识到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对这些方面的投资占全世界计算机业总投资的40%。我国的企业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加大创新力度,不断推出新技术、新产品。其次是产品本身的创新,包括在产品的内涵、包装、推广等方面加入新的元素。我国企业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适应产品创新的发展趋势,不断迎合消费者的需求。最后,管理模式的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生产组织与管理模式不同于工业经济时代,融入了许多与科技相关的内容。

此外,还必须努力建设国家创新系统。国家创新系统是指由与知识和科学技术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所构成的网络系统,其中中心部分是企业(大型企业集团和高科技企业为主)、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等;广义的国家创新体系还包括政府部门、中介机构和起支撑作用的基础设施等。在知识经济时代,各个国家的政府都在努力调整国家战略,建立本国的创新系统,以推进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

4·加大对知识和科学技术的投资力度,注重知识产业的培养。知识产业就是以知识资本为基础的产业,包括教育、研究开发、信息与通讯技术、金融服务等。未来的社会是一个知识和信息的社会。知识产业的多少将决定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大小。因此,各国都十分重视培养知识产业。

许多发达国家已于上个世纪末就开始不断发展知识产业。但必须指出,发展知识经济不等于就是发展高科技和高科技产业。诚然,美国今日的成功应当归功于发展高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大量投资及信息产业的大力培养。但是仅仅高科技的投资并不能改变一个国家整体的产业发展水平。实际上所有的领域都增加了知识的含量,而其中大部分并非高科技。所以,加大知识和知识产业的投资力度不光指高科技产业,还指其他的产业,尤其是基础产业。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发达国家,应当通过引进新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不一定是高科技,不要一味地与发达国家比技术的高低,主要引进对我们适用的技术和方式,注重基础产业的培养,注重全部行业的知识投入,争取提高知识在国民经济增长率中所占的比重。

5·不断发挥政府在知识经济时代对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积极作用。我们要重视政府的干预作用,重视这只“看不见的手”,让政府对国家发展知识经济和本国可持续发展贡献巨大的力量。这主要表现于一方面,在推动知识经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企业和个人无力或不愿冒风险进行的活动,政府要视具体的情况决定是否采取投入资金或加大扶植力度等方法,创造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宽松、和谐、公平、公正、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从美国等已率先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发达国家来看,政府在知识经济中所起的作用不是越来越小,而是越来越大。如美国政府实施了著名的“曼哈顿”计划、“阿波罗”计划。“曼哈顿”计划前后历时六年,共动员组织了15万人参加;“阿波罗”计划历时十年,共动员120所大学、两万余家企业共400万人参加。还有,日本的“振兴科技政策大纲”,西欧的“尤里卡”计划等都是由政府进行组织的。就我国来说,应该认真总结和借鉴发达国家政府在推进知识经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的积极作用的经验和教训,除了对传统的行业和部门的引导,还应在知识经济起重要作用的部门进行适当的干预和调整。另一方面,知识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规模报酬递增,这要求政府干预经济的行为要有新的变化。西方国家在发展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中的做法对我国有着一定的启示。我国政府应注意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健全,充分发挥经济主体的优势,保证以发展知识促进本国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时代;知识经济不仅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我们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手段。知识经济是一种包含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知识资源等新的资源变迁的结果。它的出现,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它与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统一,将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参考文献

[1]刘炳瑛。知识资本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50.

[2][德]李斯特(FriedrichList)·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陈万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120-130.

[3]汤子琼。知识经济简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78-220.

[4]国家报告编写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DB/oL].2002.

[5]刘黎。我国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中的几个问题[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16-119.

[6]龚晓莺,王昆。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13-15.

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篇5

摘要技术创新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对技术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企业和政府的重视。本文对生态创新技术和可持续发展各自做了详细阐述,并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进行生态技术创新的途径。

关键词生态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

当代西方发展理论经历了单纯经济增长发展观、以人为中心的整体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三个阶段。单纯经济增长发展观由于忽视了社会体制、政治制度、文化等因素,造成发展的困境;以人为中心的整体发展观则忽视了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可持续发展观则代表了当前人类对发展问题最深入的思考,属于发展的生态观,突出人类与自然、前人发展和后人发展之间的协调,而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则。

随着全球性资源、人口、环境问题的凸现和加剧,企业要谋求生存和持续发展,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而生态技术创新则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1生态技术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主题,这一概念的明确提出源于1987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上的《我们共同的未来》这一著名报告。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念和模式,不是指单纯的经济发展,而是生态、经济、社会三种可持续性相互联系、共同组成的一个可持续发展系统整体,是“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统的运行轨迹与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核心是:当今的经济增长不能破坏后人生存与发展的环境,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一群人)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其它国家(或其它地区、其他人)的利益为代价。它强调的是人类必须在“利他”的前提下谋求“自利”,以确保代际的公平和代内的公平。从这个意义上讲,把“利他”作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共产主义思想是相通的

企业的竞争力来自于创新,作为现代经济微观基础的企业能否持续发展,实际上取决于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和社会可持续相互适应相互作用的结果,需要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子系统的协调发展。而融生态与技术创新于一体的生态技术创新,则是将经济活动和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从“生态——经济——社会”系统整体上来考虑的技术创新。在企业可持续发展系统整体中,生态技术创新以生态可持续性为基础,以经济可持续性为主导,以社会可持续性为动力与保证。它主张以“可持续性”作为其基本准则,并取代“经济人假设”,不仅有效地弥补了传统技术创新中过分强调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忽视资源保护和污染治理的缺陷,而且突破了传统技术创新“高投入、高消耗”的传统发展模式框架,它注重优化利用资源,保护环境,追求的是自然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下的经济持续增长,即生态综合效益最大化,从而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源泉。

2技术创新新观念:生态技术创新

“创新”概念最早是在1912年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首次使用的一词。熊彼特认为,所谓创新,是指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新组合包括引入新产品、引入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新的供应来源、以及实现工业新的组织等内容。后来,索罗提出了技术创新成立的两个条件,即新思想根源和后阶段发展,这种“两步论”被认为是技术创新研究上的一个里程碑。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西方经济学家进一步探讨了技术创新的内涵、过程、动力机制和运作模式等等,从而使创新理论形成了两大分支。一支是新熊彼特主义,即技术创新学派;另一支是制度创新理论,即新制度学派。

生态技术创新是生态学向传统技术创新渗透的一种新型的创新系统,是在建立新的企业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中,在技术创新的各个阶段中引入生态观念,从而引导技术创新朝着有利于资源、环境保护及其与经济、社会、环境系统之间的良性循环的方向协调发展。生态技术创新在内涵上,实际上是融合了新熊彼特主义、制度创新理论和生态学的观点。它以生态保护为中心,在企业生产系统中引入生态观念,追求的是生态经济综合效益,即经济效益最佳、生态效益最好、社会效益最优的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从而确保了包括微观单元企业在内的经济及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技术创新是一个动态的两层次创新系统,涉及技术层生态技术创新和管理层生态技术创新两个层次。技术层生态技术创新是指所有节约资源。避免或减少环境污染的技术创新,包括资源的生态创新、产品的生态创新和工艺的生态创新,其核心思想就是如何将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减少到最小。管理层生态技术创新就是建立一种生态与经济相协调的管理模式,促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其实质是生态学思想向企业管理全方位整体意义上的渗透。管理层生态技术创新的内容不仅包括如何合理组织经济生产力和生态生产力,维护经济生产关系和生态生产关系,而且还包括研究采取什么样的组织方式和技术,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现有资源组织最优生产,保证生态经济生产力和生态经济生产关系相互协调。

技术层生态技术创新和管理层生态技术创新这两个层次相互支持、相互依赖。技术层生态技术创新是管理层生态技术创新的基础,管理层生态技术创新体现在技术层生态技术创新中。两个层次运用不同的方法和途径实现相同的目标,且无论哪个层次目标的实现都需要另一个层次的支持。由于生态技术创新的两个层次分别代表着创新理论的两个大分支,即技术层生态技术创新对应于熊彼特主义,管理层生态技术创新则对应于制度创新理论,从而成为技术创新的全新观念。

3进行生态技术创新,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3.1要树立“生态观”、“可持续发展观”

长期以来,企业“重经济、轻生态”的观念根深蒂固,传统的以资源高投入和环境污染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是不可取的和不可持续的,这一发展模式已为历史所否定。企业开展生态技术创新,首先要树立“生态观”、“可持续发展观”。围绕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在技术创新的全过程引入生态观念,遵循生态规律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可持续利用与保护,促进经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协调发展,使企业的发展适应环境承载力。

3.2营造良好的生态技术创新环境

企业生态技术创新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新的环境。企业生态技术创新环境分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主要涉及政策、科技、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等因素;内部环境主要是指企业目标、科技力量、管理方式、组织结构等。从宏观上讲,国家应在政策导向上向“生态化”倾斜,运用财政、金融和税收等手段,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展生态技术创新,为其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从微观上讲,企业应把握对生态创新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注意外部环境因素在企业生态创新过程的变化趋势,将生态创新思想纳入企业目标,加强组织管理,强化科技实力,为其进行生态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3.3建立生态技术创新动态的两层次创新系统

为保证生态技术创新的开展,企业应建立“技术——管理”两层面创新系统。在技术层面上,企业应建立“资源——产品——工艺”生态创新子系统,大力引进和开发绿色产品,广泛应用环境无害化技术,如清洁工艺、生态工艺、共生技术,进行无公害生产,实现企业生产活动全过程“生态化”控制。在管理层面上,企业应针对所处的生态环境,根据市场需求,制订生态技术创新战略,形成良好的以生态技术创新组织体系、产品开发过程管理体系和生态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为内容的生态技术创新机制。

4.生态技术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面对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和挑战,必须采取能推动经济进步的技术创新措施,具体如下。

4.1产品创新

这既包括节能环保型、机动车辆、家电、取暖设备等消费品的创新,同时也包括再生材料的创新。

4.2工艺创新

工艺创新的最大特点是在减少工序、减少原材料使用量等。采用了这样技术创新的企业不仅在增大了自己的市场份额,提升了利润空间,也在客观上保护了环境。在这个层面上,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是一致的。我国面临的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挑战是长期以来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所导致的,既以消化大量资源和环境恶化为代价,只注重经济数量的增长不忽视了经济质量的提高。我国大多数企业,特别是很多中小企业,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显而易见,如果不用先进的技术设备更替陈旧落后的设备,不断实施包括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技术创新工程,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那么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将很难实现。科学技术作为推动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必须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政策,切实做好科技在创新活动中的作用。

4.3制度创新

在技术创新活动中,政府必须在其中扮演好其角色,具体说来,就是通过制定技术标准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企业行为进行管制,使企业的技术创新目标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相一致,并对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做必要的补充。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但是从政策角度出发,它却是一个最能代表政府意图并最具有可控的主体,因此应加大对环保、节能技术创新的投资力度。毕竟,国内的技术创新能力跟国外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政府还必须提升引进制度,在结合国内企业生产能力的条件下,进行“二次技术创新”,从而缩少与先进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差距,提高我们的竞争力。

5.结束语

落实可持续发展,一项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所以,必须把环境忧患意识转换为环境参与意识,把索取意识转换为奉献意识。技术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然而现有的生态技术创新还远远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要积累起引发生态革命的技术储备,生态技术自身必须升级。政府的经济扶持要瞄准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生态技术的研究工作,而不是急于推广不成熟的生态技术;技术创新要以“自利”为切入点,实现“自利”和“利他”的统一,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⑴钱兆华、李锐锋等主编:《自然辩证法教程》,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⑵陈敏豪:《生态文化与文明前景》,武汉出版社,1995。

⑶郑积源主编:《自然辩证法概论新编》,东北大学出版社。

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篇6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科技创新科教兴国

abstract:thispaperfocusesonthescientificoutlookondevelopmentinthefieldofscienceandtechnologyistheimportantguidingsignificanceintheinnovationofscienceandtechnology,howtoimplementthescientificoutlookondevelopment,and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progressandinnovationofthescientificoutlookondevelopmentsupportfunction.

Keywords:Scientificoutlookondevelopment;technologicalinnovation;rejuvenatingthecountrythroughscienceand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255.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科技领域,首先应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明确科学发展观与科技创新的关系。

1.科学发展观是科技创新的指导方针

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不仅要进一步明确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而且要从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各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等方面来确定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

1.1科技创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和保障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依靠人才,尊重人才,发展人才,最终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就科技创新来说,以人为本就是要树立科技创新为了人、服务人、依靠人的观念:为了人,就是科学研究的内容、手段、方法、目的要以努力满足公众的基本需求为目标;服务人,就是要努力使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公平地分享科技进步的成果;依靠人,就是要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建立起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激励机制,构建有助于科技人员实现潜能并且生产知识的制度和文化环境。

1.2科技创新必须坚持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内在地要求科技创新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这种相互协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方面,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另一方面,强调科技创新必须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目标,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的科技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内部也存在着不少不协调甚至是矛盾的问题,诸如科技资源配置不合理、科研机构设置不合理、科技评价体系不完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我们应该辩证地分析,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探索建立和完善以科研团队和课题组为核心的内部组织管理模式和合作模式,解决科技事业内部存在的不协调,实现我国科技事业的健康良好发展,真正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

协调发展还要协调好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自主创新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加强原始性创新,努力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二是加强集成创新,使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三是要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积极地促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坚持自主创新,决不是排斥技术引进,而是把在技术引进基础上的学习和再创新作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1.3科技创新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发展理念,它要求建立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统一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

科技创新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确立可持续的科技创新观。首先要按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建立一种新的科技模式,综合考虑技术对环境和社会、生态带来的正负效应;其次,要明确进一步科技创新的方向和领域;第三,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针对许多科技发展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问题,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体系。

科技创新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就要求科技的发展既要满足于当前需要,更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要形成具有可持续性的科研发展能力和发展后劲,促进科技工作健康、稳定地发展。科技创新是一个厚积薄发和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实现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建立和培育一种能够促进学术自主发展的学术传统,并建立起能够传承和发展这一传统的制度框架,才能形成一种具有可持续性的学术能力和发展后劲。

1.4科技创新必须坚持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新科技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因此,科技创新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同步共进,互相促进的:一方面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科技产业,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和基本保证;另一方面发展科技事业要依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需要确定自身的发展目标,要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制定、确立和调整科技发展的规划、目标和措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科技支撑。

科技创新必须要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全面发展,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正如“学”与“术”的关系,对这两个方面不能偏废任何一方;必须把自然科学同社会科学作为一个统一整体通盘考虑、统筹运作,必须注意自然科学同社会科学之间的相互匹配和协调,保持科学大系统的整体优化与综合平衡。

2.科技创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支撑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坚定不移地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来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1科技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人类之所以需要科技创新,从根本上说,就是科技可以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

首先,科技创新有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我国秦汉时代由于农业技术领先,促进农业经济大发展;而瓦特发明的蒸汽机这一科技创新的成果改变了整个世界;爱迪生的发明,在美国兴起了一场电力技术革命,也使美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因此科技创新在人类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文明和经济的发展。

其次,科技创新有助于开拓和利用资源。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根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每创造l美元的Gnp.其能耗相当于德国的4.97倍,日本的4.43倍,美国的2.1倍,印度的1.65倍。党的十七大提出:要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因此,我们要大力加强能源领域的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建立节约型社会提供技术保证。

第三,科技创新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人类所创造的各种文明都搭上了生态环境的烙印,离不开生态环境的支持。科技创新可以为人类协调与环境的关系,提供战略思想和技术条件等方面的保障。因此,我们要大力加强生态、环境领域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循环经济,为经济的增长提供有力的支撑。

2.2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关键

与经济相结合、服务经济建设是我国科技发展的中心任务。这一任务的完成应当带动起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首先,科技创新能够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好地解决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为解决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问题起先导及带动作用,带动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其次,科技创新能够兼顾生产领域和社会公共领域,促进社会民众生活质量的提高。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社会公共事业发展不能总落后于经济产业的发展水平。

第三,科技创新能够兼顾区域科技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经济发展状况相对应,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的科技发展也存在较大差异,在今后的科技发展中,要体现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扬长避短的原则,从而推动三大区域经济取得协调发展。

第四,科技创新能够促进精神文明加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普及能够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质量;科技应用范围的扩大和效能的增加能够促进新的道德规范的形成。

第五,科技创新能够保障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在涉及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因此我们必须具备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才能在急剧变幻的世界竞争格局中把握机遇,掌握战略主动权。

2.3科技创新是落实以人为本的重要举措

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我国科技事业,必须强调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服务于人民;同时,大力发展科技事业,可以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要,提高人们的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是落实以人为本的重要举措。

首先,科技创新改善智力结构,提高人的创造思维能力,引起社会劳动方式的科学化,促进人的劳动技能发展。现代科技知识的深度、广度和新度的三维加速扩张必然使人的思维方式从过去的封闭、静止、单向、滞后迅速变为开放、动态、多向和超前,其智力技能的创造性必然随之日益增强。

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篇7

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是指推动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所必需的动力的产生机理,以及维持和改善这种作用机理的各种动力要素所构成的组合系统。按照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动力的来源和作用方式,可将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构成要素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微观主体要素、动力要素和宏观环境要素。

1.1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微观主体要素

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的微观主体包括农业科研机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介机构、农业企业(农户)等。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组织、开展和实施,要求创新主体必须具备一定的激发创新活动开展的内在动力,这种内在动力主要来自于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主体的利益目标、创新能力和所拥有的创新权力,从而构成了相应的微观主体要素,即:利益要素、能力要素和权力要素[2]。①利益要素指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主体在创新过程中追求的利益目标。创新利益是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主体追求的重要目标。任何一项创新活动都有其明确的利益目标,创新利益是驱使创新主体不断创新的源动力。创新利益的大小具有诱导和激励创新主体从事技术创新的双重功能。比如农业科研机构在选择一项创新活动时,首先可能考虑的是创新成果的预期收益,创新成功后,创新的利益会激励农业科研机构继续创新,其他创新主体在创新利益的驱动下也会加入创新行列。②能力要素指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主体在创新过程中,整合各种资源获得创新收益的实力和能力。在创新目标和创新利益确定后,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它决定创新主体的目标能否实现。没有创新能力,再好的创新要求只能是美好幻想,具备创新能力的创新要求才具有现实性。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新决策能力、创新技术能力、信息能力和资金能力。其中资金能力是创新活动得以实现的关键。③权力要素指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主体拥有的创新自力。创新自力是有效组织创新活动,充分调动创新主体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获得较好创新收益的基本要求,没有创新自力,创新活动就无法实现。从现实状况看,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将所有权与经营权有效地分离,是落实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主体创新权力的关键所在。

1.2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动力要素

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活动实质上包括新技术的研发、新技术推广应用和新技术的市场实现三个主要过程。在整个创新过程中,需求拉引力、技术推动力、各级政府推动力这三个基本力量因素作用于创新主体并与其内在创新需求结合,成为影响创新行为产生的现实力量。①需求拉引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就技术需求主体而言,农业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不断变化的社会和市场需求本身对其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这种要求迫使微观主体产生对技术创新的强烈需求,从而成为拉动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的力量;二是就技术供给主体而言,表现为技术需求对技术供给的诱导力。对于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活动来说,需求拉引力发源于农业企业(农户)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通过市场竞争后,为了确保不断发展壮大而表现出对新技术的强烈需求。②技术推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科学技术发展本身推动着将技术发明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二是技术成果产生后,技术供给本身会导致技术需求的推动力。技术推动力发源于农业科研机构,农业科研机构通过研究将技术发明转化为农业技术成果,从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只是技术推动力的一面。另外,农业技术成果产生后,会促进技术需求的产生,这是技术供给导致技术需求的推动力。③各级政府推动力。虽然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是技术创新动力要素的主要方面,但政府推动力在其中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对社会、科技、产业和区域发展的规划,以及制定关于科技规划、产业规划及促进其快速发展的政策和法律法规,都可能成为启动技术创新的有效手段。实践证明,技术推动力、需求拉引力以及政府推动力三者共同作用是导致成功的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因素。

1.3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宏观环境要素

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宏观环境要素是指在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所处的环境中,促使创新动力形成和增强并影响创新动力相互作用的各种外部环境。主要包括:经济环境要素、社会方面环境要素和人文环境要素。从经济学角度看,主要包括制度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与法制环境[3]。

2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分析模型构建

2.1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分析模型

从技术创新主体和创新过程的角度来看,构成技术创新动力系统中三个最基本的动力要素是:各级政府推动力、技术推动力和需求拉引力,动力来源分别为各级政府、研究开发机构和农业企业(农户),三种动力之间相互作用决定了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的合力状态、行为特征和创新速率与效果。从理论上讲,各级政府具有雄厚的财政资金和强大的组织宏观调控能力,可以为技术创新提供良好资金保障、政策环境和坚强的各级政府策动力,承担一定的技术创新风险;研究开发机构在人才资源、技术设备和技术开发能力上具有较强的优势,可以形成促进技术创新的强大推动力;农业企业(农户)依据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要求,则具有较强的创新需求和愿望,能切身感受到市场需求的拉引力。各级政府、研究开发机构和农业企业(农户)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农业科研基础是由各级政府与研究开发机构相互合作相互作用产生的;研究开发部门与农业企业(农户)密切合作,通过技术成果应用于农业企业(农户)形成了新的生产力,给农业企业(农户)带来较好的效益;各级政府主要通过制定相关创新政策和创造宽松的环境,激励创新主体的供给与需求。以上三者的协同作用域就是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技术创新实现域,实际体现了技术创新的过程本质上是必须同时满足技术、经济、社会效益的三项集优过程。另外,技术创新动力要素与环境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决定了技术创新系统的动态性和发展性[4]。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分析模型。

2.2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模型分析

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是个有机整体,各动力要素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其中任何一个动力要素的“缺元”,都会对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动力造成影响。总体而言,动力“缺元”情况主要有以下3种。①农业企业(农户)动力“缺元”。即形成“各级政府—研发机构”的二元动力系统,系统动力来源于各级政府的策动和研发机构的推动,图2-(1)中的图形GRoS表示了动力大小。它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农业企业(农户)的弱小,如技术资金少,创新能力弱等,相比而言各级政府的创新能力强大。我国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就处于这种二元创新动力结构。技术创新市场机制还没有形成,市场拉动不足、供需脱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和农业企业(农户)对技术需求不足,缺乏创新激情是其主要弊端。②研发机构“缺元”。即“各级政府—农业企业(农户)”的二元动力系统,各级政府策动和农业企业(农户)需求的拉动是动力系统的主要动力来源,图2-(2)中的图形GeoS表示了动力大小。这种技术创新实际上不能产生现实生产力,原因是研发机构缺元,无提供技术创新成果的主体,这种技术创新是不可能实现的。其主要特征是农业企业(农户)靠简单追加劳动资本促进农业发展,而无先进的技术支撑,农业经济只能呈现粗放外延式增长。现实情况下这种技术创新动力系统不可能存在。③各级政府“缺元”。即“研发机构—农业企业(农户)”二元动力系统,系统动力主要依靠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图2-(3)中图形ReoS表示动力大小。这种动力系统在我国一般不可能存在。其特征为过度重视经济效益最大化,忽视社会效益,易导致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市场秩序混乱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等社会问题。

2.3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三元协同动力机制模型的建立

从系统学理论的角度看,以上3种二元动力系统都属于远离平衡态的不稳定系统结构。因此,为寻求系统的平衡,技术创新主体系统会通过自组织,使系统内部要素逐步趋于平衡状态,从而形成稳定的三元动力结构系统。图1-(2)中的图形GReoS表示了三元动力结构的动力大小,可以看出三元动力结构是在各级政府策动的情况下,由技术推动和市场拉动协同而形成的。各级政府、研发机构和农业企业(农户)三元动力协同作用下的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过程。实际上,在三元动力系统中,内部系统要素的充分协同作用可以协调各方的矛盾,求得系统整体的同一性,从而调动系统要素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使其产生互补效应,最终减少对外界环境的依赖性,降低外界环境资源的消耗,增大技术创新实现的可能性和优势。就技术创新的实践来看,创新系统各动力要素的协同已成为一种趋势,协同在某种形态下实际上表现为创新主体系统及动力要素之间的整合。20世纪20年代以来,独立研发机构和独立发明者不断减少,研发机构与企业合作共建重点试验室不断增多,这一现象验证了技术创新动力要素协同和整合的趋势。此外各级政府与企业、各级政府与R&D机构之间的不同形态的协同趋势也在不断加强。

3我国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主导模式选择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理论分析状态下,我国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应该是三元协同的动力机制模式。本文认为,在充分考虑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特征和我国农业目前的实际情况,我国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尚不具备实现向三元协同动力机制模式转变的条件,建立计划—市场复合的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模式是我国现阶段的合理选择。计划—市场复合的动力机制模式充分考虑市场引导的作用,更强调各级政府应通过适当的行政手段加大对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的投入和引导,不断增加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的能力。计划—市场复合的动力机制模式不再是单纯的行政推进,而是在充分考虑我国可持续农业技术市场需求(拉力)和技术发展机会(推力)情况下,由科技计划部门来确定重点创新计划。农业科研机构也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确定重大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计划,通过向科技主管部门申请,列入国家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计划项目重点资助。

3.1各级政府依然要发挥其在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中不可替代的主导动力作用

一是由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特殊性决定的。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我国农业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是可持续农业科技成果研发的前提,而以上两种研究是一种公益性的研究活动,我国各级政府理当进行资助和管理;另外,由于我国农业生产的分散性和农业本身自然再生产的特点决定了不可能对可持续农业科技成果进行产权保护,从制度安排上就难以解决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中的“免费搭车”问题,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和扩散活动完全市场化的可能性目前还难以实现。二是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农业有较快发展,但与其他产业相比,外部经济和风险性特征仍然比较明显。目前来看,我国发展农业的社会效益比经济效益更加明显,从长远看,我国农业企业(农户)的边际收入低于非农就业工资的状况仍然难有实质性改变。因此,通过我国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使农业收入还较低的大多数农业企业(农户),以较低的成本和风险分享技术进步的好处就显得十分必要。基于以上原因,在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活动中,其主导动力理当主要来源于我国各级政府。

3.2完全由市场机制决定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和成果扩散的条件尚不具备

一是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功能还不十分完善,市场机制的完善及其作用的充分发挥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完全由市场机制来决定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的整个过程还不完全具备现实条件;二是在现有我国农业基本经营制度下,主要农产品(粮食和棉花)仍然没有摆脱统购的方式,在农产品价格和农业生产要素的价格还不能完全正确反映资源稀缺性的情况下,发展技术市场的基础条件还不十分完善,市场对技术资源起配置作用的过程仍需时日。以上两方面原因,导致研发机构技术创新动力不足,造成了我国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和成果供给不足。这就决定了通过运用行政手段来诱导技术创新扩散,实现农业持续、快速增长仍然十分必要[5]。运用行政手段产生的行政推动力主要来源于我国各级政府实施。

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篇8

其一要理解全球问题,必须参与其中。在全球事务领域中,新的世界大国、新兴国家和非国家参与者、全球社会经济转型以及跨境危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它们重塑了这一领域,带来了新的软实力与硬实力组合。要想成为这些方面富有成果的问题解决者和创新者,人们不仅必须要研究问题本身,还要深度参与其中,并抢在下一个全球挑战浮现之前采取行动。在这方面,亚洲正走在正确的轨道上。

其二颠覆性科技的数量在增加,带来组合创新和轻创新。各种零部件唾手可得,每种零部件都在发展变化,而且以不同方式组合成新产品和服务。基本上所有技术都是数字化的,不论是软件,还是利用了云或开源开发工具等强大低成本资源的软硬件结合。传统的产品开发周期通过“轻创新”过程得到压缩。轻创新的产品原型开发更快,产品和更新换代迅速。

学习和教育是创新、创造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亚洲国家已经认识到学习的核心重要性,学习可以帮助城市和社会增强创新力,在全世界的文化集群中分享知识和最佳实践,构建本地优势,训练本地艺术和文化机构的业务能力,通过交流知识和经验、形成专业合作伙伴关系以及增强全球和地区联网来培育创新。

可持续发展必须以这样的教育为起点:用新的价值观和行为武装人类,帮助他们找到当前和未来挑战的解决方案,并培养他们新的相关技能。可持续发展教育(eSD)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所有相关学科的内在组成部分来教授,这些学科与“可持续管理”和参与社会事务紧密相关,是通往绿色经济、绿色社会、生态城市和绿色就业的途径。融入可持续发展教育意味着调整课程,在教学中融入气候变化等关键的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挑战,并采纳新的教学方法。

科学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珍贵公共品

除教育外,科学对于帮助全球应对消除贫困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也至关重要,因为科学为发现、明确和应对未来全球挑战的新方法和技术奠定了基础。必须加强科学教育和科研能力的建立,来最大限度发挥科学的革新力量。在这方面,亚洲再次成为潮流引领者,许多亚洲大学都在致力于科学和技术研究。

科学、技术和创新(Sti)可能成为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状况的“格局改变者”。这些国家越来越重视知识、创新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亚洲中等收入国家,它们正在促进大学和产业合作,提供有竞争力的研究资金。

要想创新成功,就必须采取整体策略,使得创新生态系统中的所有元素都相互加强,实现一种新型“知识生态系统”。在以环境和经济上可持续、文化上适宜的方式来管理自然资源的政策和项目中,各国越来越认识到,将本土和本地知识与科学相结合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有必要支持新的全球科研架构,来加强和组织跨学科合作,有效协调庞大的数据库、填补数据空白、改善知识管理,从而促进科学、政策、社会间互动和创新。

文化、创造力和创新的驱动力

在定义福祉、尊严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构成要素时,文化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文化与科学被认为是一国软实力的两大支柱。

2013年的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UneconomicandSocialCouncil)部长级宣言,强调了“文化多样性作为人类丰富多彩的源泉和当地社区、各族人民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量所具有的至关重要性”,并进一步指出,“文化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人和社区特征、创新和创造力的源泉,也是构建社会包容和消除贫穷的重要因素,为经济增长和发展进程自提供了保障”。

城市扮演了重要角色,因为在城市里,不同甚至有时相互矛盾的发展维度却恰到好处地交织衔接,在城市,传统与现代交汇,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可持续维度紧密交织在一起。

在城市变成可持续发展创新中心的同时,城市化成为全球的主导趋势。城市人口正以每周100万的速度增长,到2030年,预计全球近六成人口居住在大城市区域。

城市由建筑物、道路和基础设施构成,但支撑这些的是人类的智慧、共同价值观的力量、新的期望,以及群体相互联系和融合的能力。

文化产业和创造力本身已变成软实力的来源,变成战略途径和创新、生产、传播、创收及减贫的手段。

必须确保尊重所有人的文化权利,以促进包容性的社会发展。为一座城市做出可持续和创造性的选择,本质上是一个社会过程,而不是技术官僚或普通官僚行使职权就能完成的。

前进之路

创新向来是一种复杂的、整个公司层面的努力,必须有一套跨领域的实践和流程来安排、组织和鼓励创新。仅仅确立量化的创新抱负还不够,因为任何创新目标值都必须分摊到相关企业的所有者身上,并逐级向下体现为业绩目标和时间表。

新鲜、有创意的见解是无价的,但许多公司遇到困难不是因为缺乏新创意,而是因为难以决定支持和扩大发展哪些创意。商业模式创新能够改变经济学中的价值链,让利润流多元化,并且/或者改变交付模式,因此对于实现出色的创新成果一直至关重要。

对于促进协作、学习和试验,组织变革可能是必要的。公司必须帮助员工自由分享创意和知识,可能的方法包括,把从事不同类型创新的团队集合到同一个地方,并善用社交网络。

必须对教育、科学、技术和创新(Sti)及工程能力的发展、创新生态系统、文化及艺术进行战略投资。加强所有层次的科学教育,包括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创业教育以及教师培训,尤其是注意让教育对男男女女产生吸引力,对促进创新至关重要。高等教育及研究机构必须得到加强,以生产能渗透于政策的知识,并促使适应本地情况的技术方案得以实施。大学与产业、技术与企业以及与社会机构之间的联系必须建立、扩大和养护。

获取知识的开放渠道以及信息的自由流动必须得到扩大,从而让科学家发挥最大的潜能弥合社会内部和社会之间的知识鸿沟,促进经济增长、社会团结和良治。

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篇9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治黄理念的转变,治黄事业必须与时俱进、克服因循守旧的思想,强化创新意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强化对科技治黄信息工作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科技创新,改革传统的科技信息管理理念,探索一套切实可行的治黄科技信息管理模式。努力实现治黄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传统治黄向现代治黄的转变。坚定不移地走依靠科技创新,实现治黄事业可持续发展之路,真正实现“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污染不超标、河床不抬高”的治河目标。

一、建设一批高素质的优秀科技治黄人才队伍

治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科技。科技发展离不开科技人才队伍,当今世界正走向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谁拥有了优秀的人才,谁就能在这场不见硝烟的经济战中立于不败之地。科技与经济、文化的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地区间、行业间的竞争越来越呈现出科技竞争的特点。当然,黄河治理开发同样离不开科技的支撑,要实现在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的治水理念,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坚持不懈地坚持科学治水,通过治黄现代化实践力度的不断加大,通过加大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治黄科技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促进治黄科技进步与发展。使科技进步成为由传统治黄向现代治黄转变的发动机,为治黄事业和沿黄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因此,必须创新人才资源建设,培养造就一批综合素质强、知识结构合理的治黄科技信息人才队伍。一是完善继续教育机制。有计划地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加强计算机、数据库和网络等相关知识以及外语水平的普及和提高。二是加大骨干人才的培养力度。抓住机遇,创造条件,使这些骨干能够尽可能多地掌握新知识、新技能。造就能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服务技术和方法,新型的、具有多元化知识体系的、外向型的、高素质的治黄科技信息人才,使整个治黄科技信息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更趋合理。三是制定合理的人才政策。通过激励机制,良好的待遇和环境,留住现有人才,吸引外流人才,鼓励科技信息人才为促进科技治黄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管理创新。

(一)进入21世纪,伴随着“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治黄新理念的确立,黄委党组相继实施了全河水量统一调度、调水调沙、小北干流放淤、标准化堤防建设、“三条黄河”建设等重大创新举措,取得了显著效果,不仅让更多的人进一步了解了黄河,还为人民治理黄河事业创造和积累了新的经验。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伴随着水管体制改革后水管单位、养护企业、供水单位、其他企业并存格局的形成,新格局下的治黄现代化进程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尽快认清改革形成的新格局,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管理体制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黄河治理开发的关键。新的管理体制就是要求各主体根据自身职能所在,明晰自身责任,搞好工作落实;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与管理创新促进治黄事业健康和谐发展。

(二)自主创新的根本在人才。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治黄现代化,就必须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把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作为实现治黄现代化的战略举措,更加关爱、厚爱、偏爱科技工作者,支持他们的工作,关心他们的生活,全力打造黄河科技创新人才高地,切实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三)实现“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终极目标离不开先进的科学技术。大力加强具有黄河特色的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治黄科技事业和文化教育的快速发展,努力缩短在治水方面的科学技术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通过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实现黄河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科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依靠科技治黄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推进治黄现代化,实现治黄事业可持续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现代科技治黄事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激发广大治黄科技人员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能,强化科技创新意识,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动力,通过治黄现代化的实践,向着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三、完善科技推广体系促进科技治黄技术的推广应用

黄河治理开发与治黄经济建设离不开科技的支撑,要实现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完善科技推广体系,坚持科技治河和人与自然和谐的治水理念,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促进科技治黄技术的推广应用,通过治黄现代化实践力度的不断加大,让科技进步成为由传统治黄向现代治黄转变的发动机,为治黄事业和沿黄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同时,努力在自身优势领域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创新,通过以自主创新为先导的产学研紧密结合和施工项目精细化管理,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以科学发展带动全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重视科技在治黄工作中的开发和利用;强化“数字黄河”在治黄管理工作中的应用。采取积极有效的“调水调沙、截支强干,工程导流,疏浚破门”等综合措施,对黄河口进行了疏浚治理试验;积极推广引黄淤背加固堤防的新方法,成功实施了长距离输沙实验,实现了以河治河的突破性进展;工程建设中推广应用了垂直混凝土浇筑、垂直铺塑截渗和混凝土模袋沉排、核子密度仪检测等施工新技术,提高了治黄科技含量;计算机网络、大屏幕演示系统的建成,微波通信技术的普及,提高了办公效率,加快了汛情信息、数字化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技术资料的处理和传输,为各级领导全面了解汛情、果断准确决策提供了依据,把黄河防凌防汛真正带入了现代防汛的新时期。可以说,黄河岁岁安澜,治黄科技进步功不可没。

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篇10

[关键词]勘察设计企业持续技术创新激励机制

一、引言

勘察设计企业是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以往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往往着眼于某一时点的技术创新,较少从长期和动态的角度,即企业如何实现持续技术创新的角度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然而,处于激烈市场竞争中的企业惟有依靠不断的技术创新,才能长期生存与发展,这就要求企业具有持续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持续技术创新是在一定的机制引导下实现的。这些机制主要包括激励机制、决策机制、运行机制、调节机制、扩散机制等。其中激励机制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催化剂,在企业整个创新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决定创新速度快慢、创新规模大小、创新质量高低的关键,是技术创新的动力源泉。因此,如何构建勘察设计企业的激励机制,使企业持续技术创新内化为企业本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勘察设计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特点

为了使构建的激励机制更加科学合理,达到勘察设计企业实现持续技术创新的目标,我们有必要对勘察设计企业人力资源的特点,勘察设计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特征及运行机理有充分的了解和认知。

1.勘察设计企业人力资源的特点

勘察设计企业是各类勘察设计院(室)的通称,是指依法取得资格从事工程勘察、工程设计活动的单位。勘察设计企业属于知识密集型的企业,知识型员工占比较大。以某设计公司为例,现有干部职工801人,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员工602人,占公司总人数的75%,同时具有一大批优秀的中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其中教授级高工11人,高、中级建筑师和工程师341人,享受国务院及政府津贴专家14人,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共80人,其他注册执业资格58人。勘察设计企业所拥有的知识型员工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之源,也是企业开展持续技术创新活动的基础。知识型员工一般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和专业特长,创造性和自主性都很高,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比较强烈,个性突出,尊重知识,信奉科学。

2.勘察设计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特征

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只能来源于持续创新,持续创新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学者们在持续技术创新以及勘察设计企业的持续技术创新上做了大量有意义的研究。陈仲伯(2003)在研究了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内涵后,认为持续技术创新活动具有系统性、阶段性、周期性、风险性、开放性、市场性、更迭性的特点。向刚(2005)认为企业持续创新除了具有时间持续性,效益增长持续性和企业发展持续性三个基本特性外,还具有十分重要的综合特性,即企业持续创新过程的多种创新类型、多个创新项目的集群动态系统集成特性。王文亮和冯军政(2006)从创新理论、能力理论综合的角度研究企业持续创新能力,认为企业持续创新能力是对新的竞争环境下创新理论、能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作为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惟一来源。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动态性、积累性和变革性。应松宝(2010)等人更是对勘察设计企业的持续技术创新的特征做了归纳。在他们看来,勘察设计企业持续技术创新通常应具有的特征包括:(1)最主要的特点是持续创新;(2)勘察设计类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投入力度通常非常大;(3)重视建立健全自主技术创新机构;(4)强调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的完善;(5)注重完善技术转让、技术转移机制;(6)注重培育高素质创新人才队伍;(7)勘察设计类企业技术更新速度较快,往往在运行机制方面投入力度较大,以保证技术创新进程适应市场需求。

综合以上学者对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特征的讨论,我们可以发现,虽然不同学者对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特征的研究存在差别,但也存在相通的地方。而且,我们还可以发现,导致这种差别源自不同学者对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特征研究角度的不同。陈仲伯研究的角度是企业持续技术创新活动;向刚是从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过程的角度分析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特征;王文亮和冯军政研究的是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的特征;应松宝等人讨论的勘察设计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特征则是勘察设计企业持续技术创新体系所包含的要素。本文比较倾向向刚的分析角度,将从过程性的角度去探究勘察设计企业的持续技术创新特征,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认为勘察设计企业的持续技术创新具有如下特征:

(1)系统性。勘察设计企业持续技术创新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某一种单项活动或某一个环节,是一个由持续不断的多种创新类型(一般包括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原材料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等类型)、多个创新项目或创新项目集群组合形成的创新项目集群系统集成的复杂非线性过程。

(2)阶段性。勘察设计企业持续技术创新是分阶段的链式过程,主要包括技术创新项目的产生与选择、技术创新的投入与研发、技术创新的产出与推广和技术再创新四个阶段。四个阶段依次接力,不断推动技术创新。

(3)时间持续性。勘察设计企业持续技术创新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具有时间持续性,伴随项目的完成、继起,进入下个项目,螺旋式提升企业技术。

(4)动态性。勘察设计企业要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信息交换,了解外部需求变化,行业发展趋势,学习借鉴竞争者的优势,使企业的技术优势保持动态性,而不是坐等被模仿、被追赶,需要不断调整、完善自身已拥有的技术。通过持续技术创新发现新技术,保持企业活力、竞争力。

(5)风险性。创新是有风险的,企业技术创新活动要容忍失败,要大力鼓励、扶持。因此,要加强过程管理,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

3.勘察设计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运行机理

勘察设计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运行机理包括“两种创新,三个机制,四个阶段”。“两种创新”指动态技术创新和常态技术创新。动态技术创新是对原有技术的更替,包括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是一种突破式技术创新;常态技术创新是指对原有的创新技术成果或引进技术成果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技术创新成果吸收再创新往往比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投入成本更低,同时创新周期较短。二者相辅相成,构成勘察设计企业持续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

同时,勘察设计企业持续技术创新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的运行过程,主要包括技术创新项目的产生与选择、技术创新的投入与研发、技术创新的产出与推广和技术再创新四个阶段。前三个阶段属于动态技术创新活动,最后一个阶段属于常态技术创新活动。两种创新活动或者四个阶段在创新动力机制、创新激励机制、创新支撑机制的协同作用下完成勘察设计企业的持续技术创新。创新动力机制来源于5项企业内部的动力要素:企业家持续创新意识、企业家持续创新精神、企业家及员工持续创新的物质利益驱动、企业持续创新文化和企业团队精神。而处于企业外部的科学技术变化、市场需求及市场机制,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生态环境和政治制度的变化和发展,也将彼此相互作用,并为企业持续创新的5项内部动力要素的形成、发展与相互耦合,最终形成企业持续创新强大而持久的系统动力,提供基础条件和机遇。创新激励机制是企业对职工工作动机、工作潜能的激发与强化,使之对企业的服务能力得到最大发挥。激励机制的建立可以促进职工更加努力实现企业持续技术创新。创新支撑机制则包括培育高素质创新人才队伍,建立健全自主技术创新机构,完善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等。

三、管理学激励理论

管理学激励理论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和综合型激励理论。由于本文激励机制的设计将参考过程型激励理论(processtheories)中的洛克目标设置理论(e.a.Locke’sCoalSettingtheory),对此,我们将对过程型激励理论以及其中的目标设置理论作较为详细的介绍。

过程型激励理论代表理论有:亚当斯的公平理论(J.Staceyadmas’sequitytheory)、维克多・弗洛姆的期望理论(V.H.Vroom’sexpectancytheory)、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e.a.Locke’sCoalSettingtheory)、菲德勒的权变模型(Fieldler’sContinggencymodel)、斯金纳的强化理论(B.F.skinner’sReinforcementtheory)。主要是分析人类行为的开始、引发、持续、修正和停止的历程,不仅和引起行为的因素有关,同时也与行为的过程、方向与选择的因素有关。此过程型激励理论试图发现用于解释激励行为的普遍过程。由于这类理论聚焦于过程而非具体的激励内容,因此较之内容型激励理论而言,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目标设置理论是爱德温・洛克(e・a・Locke)于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的,强调目标在行为中的作用。他认为在决定个体的行为方面起直接作用的是个人本身为自己设定的具体目标。目标的最基本作用就是引导个体行为的方向,使个体的思想和行为沿着特定的轨道进行。它使人们知道他们要完成什么任务以及付出多大的努力才能完成。根据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在实际的管理活动中,管理者应注意以下三点:第一,及时了解员工的目标设置状况,知道他们重视什么或期望得到什么,作为管理者制定激励措施的依据;第二,管理者应采取一定的措施引导员工的目标设置,将他们的行为统一到一个方向上,以此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第三,在组织管理过程中应明确各阶段的目标,而不是简单地告诉员工“尽你最大的努力去做”,同时应将目标的实现过程及时反馈给员工。因此,勘察设计企业应根据企业持续技术创新所在的阶段,明确各阶段员工应做什么,使员工的个体目标与技术创新项目的阶段性目标保持一致。

四、勘察设计企业持续技术创新下的激励机制构建

前面已经分析了勘察设计企业人力资源的特征、勘察设计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特征以及运行机理。结合这些特征,我们将运用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来构建勘察设计企业持续技术创新各阶段的激励机制。

1.技术创新项目产生与选择阶段的激励机制构建

技术创新项目的产生与选择源自于企业的创新动力。因此,该阶段的激励机制应有助于强化企业的创新动力。在前面提到的5项内部创新动力要素中,我们应重视决策者的持续创新意识、持续创新精神的激发和强化,使决策者明确技术创新项目是什么,达到的总目标是什么,各阶段目标又是什么。该阶段的激励对象主要针对决策者,可采用股权激励或股票期权激励,以使决策者利益与企业利益保存一致。

2.技术创新项目投入与研发阶段的激励机制构建

勘察设计企业持续技术创新具有系统性,技术创新项目可能包含若干环节,多个小项目。决策者和技术研发人员应该明确该阶段的目标是什么,即应做哪些科技攻关,要达到的效果是怎样的。因此,技术创新项目投入阶段的励机制的主要目的是提升技术研发人员的科技攻关能力、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以便更有效的实现科技攻关。为此,一套有效激励机制必须能够:(l)为技术研发人员进行技术创新工作提供相应的软硬件支持;(2)对科技攻关取得的新进展和已经取得突破的技术研发人员,依据其贡献大小和努力程度给予必要的物质奖励,同时对所在的团队给予物质奖励;(3)依据其特殊的精神需要,提供有针对性的精神奖励。该阶段的激励对象主要针对教授级高工,高、中级建筑师和工程师等技术研发人员。可采用项目攻关奖金激励、教育培训激励以及学术荣誉激励等激励方式,不但能够激发技术研发人员的工作热情,还可以提高其技术技能水平,以使技术创新研发能够得以顺利实施。

3.技术创新项目产出与推广阶段的激励机制构建

在技术创新项目的产出与推广阶段,技术创新项目已经能够产生经济效益,主要任务是成果的推广使用和市场价值实现,所以应当对生产、营销人员进行有效激励。对企业的生产及营销人员,其激励目标主要是促进新技术的广泛使用和经济效益的实现。由于生产、营销人员的工作性质不同,因此对这两种人员所设计的激励机制所体现的原则也有所不同。对于生产人员的激励要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而对营销人员的激励则可以采用与业绩挂钩的原则。对两种人员主要采取薪酬奖金激励和职业发展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方式。

4.技术再创新阶段的激励机制构建

技术再创新阶段实际上就是常态技术创新,是对前三阶段创新技术成果或引进技术成果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技术再创新阶段是技术创新项目产生与选择阶段的准备阶段。因此,激励目标是为决策者提供尽可能多的可供参选的技术创新项目。勘察设计企业应建立技术创新信息反馈激励机制,针对的对象是全体员工。技术研发人员要主动收集一线员工的有关技术方面的反馈信息,建立反馈信息库,通过加工总结再反馈给决策者。决策者对可利用信息的提供者,给予物质奖励,且这种奖励是自上而下的,研发人员和一线员工都应获得相应份额的奖励。

由于勘察设计企业的持续技术创新具有时间持续性及动态性,四个阶段的激励是循环往复,有时可能还是交叉跨越的。因此,在进行激励时应明确激励的事实根据,做到公平公正。

参考文献:

[1]黄泽峰.浅议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的构建[J].商场现代化,2007,(01):44-45

[2]李嘉.谈勘察设计企业的人性化管理[J].建筑设计管理,2009,26(12):6-10

[3]陈仲伯.试论企业持续创新的内涵及特征[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4):500-504

[4]向刚.企业持续创新:理论研究基础、定义、特性和基本类型[J].科学学研究,2005,23(01):134-138

[5]王文亮,冯军政.企业持续创新能力内涵与特征分析[J].技术经济,2006,25(11):70-73

[6]应松宝,郭强,李良.勘察设计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软科学,2010,24(09):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