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简述科学实践观的重要意义十篇简述科学实践观的重要意义十篇

简述科学实践观的重要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38:46

简述科学实践观的重要意义篇1

关键词《文学批评实践教程》简评

由赵炎秋主编,詹志和、简德彬等担任副主编的《文学批评实践教程》以时间顺序为轴向读者详尽、客观地介绍了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它不仅详实介绍了各文学批评流派的基本原理和批评方法,还用该文学批评流派的理论实践分析了具体的文学作品。最后,该书还附上了一些名家、名篇运用该批评流派理论解读文学作品的范例,为读者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研究西方20世纪文学批评理论提供了一条简洁、明晰的途径。

20世纪西方批评理论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各种流派,相互对立,各种观点,互相交锋,但同时又相互吸收,相互补充,呈一派蓬勃发展之势。《文学批评实践教程》选取了23个批评流派向读者作详细介绍,这23个批评流派并不是随意抽出的,都基本是西方20世纪批评理论中重要突出的,对后世有深刻影响,至今我们仍在应用的,被文学批评实践所检验过的真理论。纵向看,该书基本以时间顺序为主线串起了这23个重要的文学批评流派;横向看,该书在介绍各批评流派时追溯了它的起源,详述了它的发生、发展、高潮,直至衰落,还结合了当时的社会历史因素、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来阐述。如20世纪60年代形成气候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就与男权社会对妇女的压抑,西方妇女追求解放运动的发展分不开,也与欧洲工业革命、美国废奴运动以及后来的一系列社会革命运动息息相关。而在介绍意识流、结构主义等批评流派时则阐述了它们对心理学和语言学理论的借鉴。这样一来,就使读者不仅对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的基本框架、先后承继有一个大体清晰的脉络,还对各批评流派的来龙去脉、发生发展有了一个全面、详尽地认识和了解。

我们再来看看《文学批评实践教程》的阐述结构和叙述语言。我们可知该书所介绍的文学理论都是由西方传入中国,西方学者的思维模式、语言习惯、表达方式等都与我们有一定差异,看西方学者的著作便可深刻体会到这一点。而《文学批评实践教程》在介绍各批评流派时基本是用阐述基本原理和批评方法,然后再接上作品解读和解读范例介绍这样一个阐述模式。开头阐述基本理论,以便读者简明扼要地掌握该批评理论典型的、重要的流派特征,抓住实质的东西。同时列出该批评流派的概念术语,让读者把握其核心,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概念术语进行阐释,而且这种阐释是不夹杂个人主观意图的,这样便让读者相对客观和容易地对其作了理解消化。如该书对俄国形式主义所提出的“陌生化”理论的阐述,不仅从作家、接收者和文学自身的发展三方面论述“陌生化”,还从怎样营造“陌生化”效果中带领读者由因到果、由果到因地对“陌生化”进行了透彻理解。其次,《文学批评实践教程》对批评方法的介绍是充分结合其基本理论的,运用的批评方法与基本理论相吻合。如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批评、意识形态批评、性格和心理批评及审美形式批评等方法都与其所探讨的关于文学与社会生活关系问题、艺术与意识形态关系问题和艺术的社会功用问题基本一一对应,充分体现了理论指导实践,理论应用于实践、接受实践检验的科学主义精神。

其实,《文学批评实践教程》还有一大亮点在其花了近一半篇幅叙述的作品解读部分,这也是编撰该书的主要目的之一。编者认为文学理论的意义在它的使用之中,文学理论只有在对于具体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的批评中才能真正彰显它的意义与作用。这一想法和编者们的实际作为——《文学批评实践教程》的出版,都充分显示了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科学主义精神,体现了他们作为学者端正务实的科研态度。我们对一文学理论的理解、领悟不应局限在纯理论上,对批评方法的掌握不应只是纸上谈兵,而应把它们放到具体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中去,用理论解读作品,把批评理论转化为批评实践,从而挖掘文学作品内容上的新意和形式结构上的特色。

在作品解读部分,该书把批评理论运用到具体的作品解读中,不仅能让读者更细致、透彻地理解作品,也能让读者更加熟练、灵活地掌握该批评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其运用之中。如《文学批评实践教程》中王实甫《西厢记》的结构主义解读。它一反我们从社会背景、思想意义的角度分析《西厢记》的常态,而是从文学作品的结构模式、从作品中的人物,也即结构主义所说的结构性元素之间的关系来分析《西厢记》,这不仅赋予了作品一种新意,《西厢记》还可以如此解读,也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还让读者生动、形象地理解了什么是结构主义的“结构”,什么是普罗普的结构主义叙事学。

在解读范例部分,《文学批评实践教程》主要介绍的是各文学流派的知名作家所写的比较重要的批评作品,特别是对具体的文学作品的批评。编者的意图清晰可见,选择这一流派知名作家的重要批评作品来阐述该流派的批评理论显然更具权威性和典型性,能更加精准、到位地向读者展示这一流派的特征。而特别选择对具体文学作品的批评,就更是为了其主要读者群——高校学生而考虑的。选择对具体文学作品的批评范例,一是不会像纯理论那样晦涩难懂、枯燥无味;二是学生如果阅读过其中的文学作品,那么便有可能增强其了解对文学作品进行解读的批评理论的兴致。这样一来,《文学批评实践教程》的解读范例部分不仅有了知性的深度,也不乏生动性和形象性。

《文学批评实践教程》从基本理论、批评方法、作品解读、解读范例介绍等四部分向读者介绍了西方20世纪23个文学批评流派。不仅让读者了解了各批评流派的基本理论和批评方法,还具体到了批评过程和操作过程,知道如何运用这些理论与方法去进行具体的文学解读。同时,它清晰的脉络,全面、详尽地介绍和阐述,加上简约、精炼、通俗的语言使读者对这23个流派的批评理论有一个简练、集中、易于理解的接受过程,不会再陷入西方文学理论繁杂、晦涩、不知所云的苦学煎熬之中。这对意愿成为文学研究者的学生们有着重要的启蒙作用,为他们的文学研究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简述科学实践观的重要意义篇2

(一)科学性

所谓科学性就是要求论文资料详实、内容先进。科学性是医学论文的生命。如果论文失去了科学性,不管文笔多么流畅,辞藻多么华丽,都毫无意义,只能是人力和时间的浪费。

资料详实,指论文内容、材料、结果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能够经得起科学的验证和实践的考验。要对每一个医学概念、数据等准确无误的理解和运用,坚持唯物辨证法的立场,实是求是,保持严肃认真的态度,做到立论客观,论据充分,论证严谨。不能主观意断,更不能为达到“预期目的”而歪曲事实,伪造数据。

内容先进,要求论文理论和实践水平能够代表当今国内外医学发展水平,如果失去了这一点,论文也就失去了价值。

(二)创新性

创新是医学论文的灵魂。能否为促进医学发展作贡献是衡量论文水平的根本标准。医学论文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新创见、新观点。医学论文不同于教科书及综述讲座之类的文章,而是在于学术交流,报到新发现,发表新方法、新理论。因此在内容中必须突出“新”字,对于已为人知的观点不必复述,而应突出阐明自己新的观点。

(三)理论性

医学论文不仅是医学科学研究的总结,而且是一个在创造的过程。它不同于一般的科研记录或实验报告,而应提炼出指导医学科研活动及临床实践的经验教训,发现规律,并上升为理论,反过来指导实践。

(四)简洁性

医学论文要求简洁,这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作品,需要各种修辞手段和华丽的词藻,它要求行文严谨,重点突出,文字语言规范、简明,能用一个字表达清楚的就不用两个字,不滥用同义词和罕见词。文章尽可能简短,材料方法部分应简明扼要,结果部分可用较少的图表说明较多的问题,讨论部分不赘述已公认的东西,不重复已有的讨论。总之,用最短的文字说明要阐述的问题,以减少阅读时间,使读者用较短的时间获得更多的信息。

(五)逻辑性

论文的逻辑性是指论题、论点、论据、论证之间的联系一环扣一环,循序撰写,首尾呼应,顺理成章,并做到资料完整,设计合理,避免牵强附会,虎头蛇尾,空洞无物。

简述科学实践观的重要意义篇3

最近,由理论局组织编写的《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出版发行了,这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上的一件大事和喜事。它为我们深入学习、正确领会、全面贯彻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提供了一本好教材。

《读本》是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和教育人民,进一步统一认识、凝聚力量的需要。它在坚持发扬此前由主持编写《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之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比较全面准确地勾勒和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系统理论。通过对这个《读本》初步阅读学习,我认为,它具有以下一些特点和优点:

第一,《读本》对科学发展观作出了准确的理论定位,彰显了它的重大意义和指导作用,有助于我们增强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读本》肯定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一种准确和科学的理论定位。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探索中提出科学发展观,既是实践发展的现实需要,也符合认识发展的客观逻辑。《读本》基于对科学发展观产生的理论基础、时代背景、历史经验和现实依据的深入分析,阐明了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辩证联系;论证了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科学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因此,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反映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新情况、新趋势和新经验的、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指针。只有坚定不移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第二,《读本》正确地阐发了科学发展观的许多思想、观点和命题的科学含义,有助于我们完整准确地领会和理解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初衷和原意。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对“以人为本”这个重要命题的正确解读。《读本》根据同志的有关论述,认定“以人为本的人,是指人民群众”,强调“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它把以人为本顺理成章地解释为“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这样,就抓住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精髓。从而,它既肯定以人为本与中国古代民本思想有一定的思想继承关系,又强调“以人为本”与中外的民本思想、人本主义有“根本区别”。尤其使人深受启发的是,《读本》还进而揭示以人为本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阐述了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根本观点,强调了把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的社会价值目标。我认为,这样理解和阐述以人为本及其相关原理,忠实于原意,符合唯物史观,有助于我们以科学态度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

简述科学实践观的重要意义篇4

论文摘要:学科建设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品位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依托和基础,教学内容要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师资队伍建设。

学科建设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由于诸多复杂因素的制约,长期以来我们在这一问题上重视和研究不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许多重要问题未能从学科建设的视界加以思考和解决。《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到学科的高度来进行建设。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建设已进人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认真领会《意见》精神,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深人研究和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对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品位要以学科建设为依托和基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为人们所接受,其根本原因是马克思主义本身是科学。众所周知,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主要依靠或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来进行;大学生中许多深层次思想问题和认识问题,都要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去解决;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固然离不开长期的工作与生活实践的磨炼,然而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习又是不可或缺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长期的教学实践也清楚地表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否真正有效,是否真正为青年学生所接受,关键在于教育内容的科学性,以及是否将科学内容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紧密结合。

教育教学是通过学科进行的,学科是教育教学的基础和依托。学科建设,就是把一门学科作为科学来建设,使它立于社会实践和科学最新发展水平之上。为保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科学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并最终落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上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问题,本质上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科学性问题,也就是说,要把马克思主义当做一门科学去进行教育,要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对待马克思主义和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建设面临着许多重要课题。比如,关于在新形势下有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新观念、新思路、新途径、新形式和新方法的深人探索;关于课程设置的改革和新课程设置方案的试点与普遍推行;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的管理、建设和运作;关于重大现实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特别是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和建设,等等,这些课题都亟待深人研究和解决。这些课题不但会直接涉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而且从根本的意义上讲,正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的自身内容和内在要求。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不但要学会善于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去思考和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建设问题,而且要花大工夫、用大力气把学科建设问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带全局性的问题切实抓好。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要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

高质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前提。课程内容是由课程设置决定的。按照、教育部关于“05课程设置方案”(简称“05方案”)的要求,把原有的七门课程整合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称“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简称“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四门必修课程。与此相适应,新疆地区将三门地方课程整合为“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简称“教程”)。“05方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整体性,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各门课程内部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整体性。新课程内容打破了传统学科的界限,努力形成新的课程内容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比如,“原理”课是力求打破三大块的思维定式,力求突出马克思主义的综合性和整体性,从总体上阐述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理和方法;“概论”课是强调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重点,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和党的十六大以来最新的理论成果打通来讲述,力求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基础”课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加以展开,将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教程”课是以马克思主义“五观”和“四个认同”为主题,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理论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以及新疆发展史、民族宗教演变史。其二,各门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整体性。“05方案”从内容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上,突出了通过理论、现实和历史三者的结合来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针对中国的特殊国情而言,“概论”具有特殊的地位,因为它直接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中心内容,科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和理论成果,突出了当代中国的大局和发展大趋势;“原理”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来源中所包含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纲要”主要突出了中国选择马列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的历史根据的内容;“基础”直接帮助大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实际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观念问题;“教程”则主要突出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理论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应用和实践。

新课程方案教学内容的这种综合性和整体性,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为基础,寻求学科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的五个二级学科,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内在逻辑联系进行整体性、综合性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及规律进行研究,以历史的研究再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所形成的、能够反映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新的理论成果进行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对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相关的理论、思潮、流派的发生、演进及其基本思想进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人们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培养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的五个二级学科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为丰富和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提供了理论的和思想的材料,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现思想性、政治性、意识形态性与知识性、学术性的统一提供了学科的思维方式方法,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打下了研究性基础。

三、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或主导,师资队伍建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表明,教育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是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当面对新的综合性、整体性很强的课程时,任课教师如何突破或超越现有专业的门槛,熟练并运用自如地系统讲授一门整体性的课程,这是实施新课程方案面对的新问题。为此,必须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师资队伍建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业务素质。

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牢固确立学科意识、学科建设意识,破除长期以来以单纯的“课程意识”来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长期以来,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过分强调政治意识形态功能,而轻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功能,也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身发展的不够成熟,人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确立起应有的学科意识和学科建设意识,表现在或者怀疑甚至否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性;或者脱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以单纯的“课程意识”来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不注重学科的理论构建,其结果必然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功能的发挥。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地位已经确立,我们不能再以长期以来形成的“课程意识”来估量、定位今天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而要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意识和学科建设意识,以自觉的学科意识审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以自觉的学科建设意识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更高水平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更大进步。

简述科学实践观的重要意义篇5

【关键词】:客观事物理论抽象具体化

任何理论都是一种抽象,而科学的抽象都科学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恩格斯在介绍《资本论》的方法时指出:马克思在编写《资本论》的时候,研究的方法是从实际出发,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个思维行程就是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从复杂到简单。叙述的方法则是根据研究的结果,把它所反映的客观事物从理论上表述过来,因而与上述思维行程正好相反,它是从本质到现象、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在叙述的行程(由里及表)中,“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资本论》的方法不是特殊法,而是一般法。这一方法的转换反映在教学中,要求我们必须完成从教材以叙述为主的方法到教学以研究为主的方法的转换。在教学中,应采取研究的方法,即从实际出发,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个思维行程就是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从复杂到简单。教师切不能将教材的叙述方法机械地移入教学。

教学的认识过程是以现成的科学认识成果为对象的,它同科学认识成果的形成过程并不等同,后人无需也不可能重复科学认识成果形成的全部过程。www.133229.com但是,“对待科学认识成果,必须表现出与科学认识成果中被‘对象化’、具体化了的人类活动相符合的活动”。这就是说,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进行必要的认识成果形成过程的复原。明确这一重要哲理,对于克服目前尚为普遍的从理论到理论或从理论到实践的教学倾向,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首先要重视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就知识的总体来说,无论何种知识都是不能离开直接经验的。任何知识的来源,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觉,否认了这个感觉,否认了直接经验,否认亲自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他就不是唯物论者。作为政治课教学,要使学生掌握大量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不能像物理、化学教学那样借助于实验的手段,让学生直接通过现象的观察来探索物质运动变化的规律。但这绝不意味着对感性经验可以忽视。实践证明,一个感性认识十分贫乏的人,是很难掌握事物的因果关系并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的。三岁孩童会由于给他看病的医生没有头发,就认为没有头发的人都是医生。因此,政治课教学应力争为学生的实践、感知创造条件。

当然,对大量的、更为复杂的理论,不可能完全采取这种简单的方法,但从实际出发、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不变。例如:在讲价值规律时,应让学生到市场上去了解一下价格与供求的关系;讲国际关系,应先叫学生看几份报纸,了解一下国际形势的动态。心理学告诉我们,为了掌握一些复杂的概念,应当采用“直见和词语的正确结合”。词不仅能使直观材料更加鲜明和突出,也可以指引学生在观察中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对概念和理论做出规定和解释。现在,国际上不少学者在其著作中论证了这样一个思想:学生在特殊的对象活动的基础上,应当学会在所掌握的知识资料中区分出基本关系来。在政治课教学中,这种基本关系首先应该是具体与抽象、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讲商品的概念,必须区分物品、劳动产品和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讲民主,必须把民主与法制、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相区别;讲国际关系,必须把国际现象与国际阶级斗争联系起来,如此等等。总之,只有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理论来”。

二、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必须对理论作具体的历史的分析

任何理论都有它赖以产生的历史条件,都有其自身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对于理论,如果我们不把它产生的条件以及它自身发展的历史搞清楚,那就难以达到真正的理解。

民主,首先是一种国家制度,是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对民主的概念,可以分解为如下表式:国家制度一定阶级范围内原则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类别国体政体(权力主体)平等少数服从多数(职能)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专政资产阶级议会制资产阶级只限在资产阶级内部实行只在资产阶级内部实行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广大劳动人民实行在广大人民群众内部实行为广大人民利益服务

三、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最终必须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是为了重现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飞跃,从而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唯物论,克服那种从理论到理论的“唯理论”的教学模式。毛泽东说:“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如果只到理性认识为止,那么还只说到问题的一半。而且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说来,还只说到非十分重要的那一半。”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上,更重要的表现在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飞跃上。这一次飞跃是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的过程,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继续。

简述科学实践观的重要意义篇6

关键词:唯物史观;经典表述;精神实质;实践唯物主义

中图分类号:B0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关于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问题,安启念教授在《哲学研究》发表的《关于唯物史观“经典表述”的两个问题》[1]一文(简称安文1),对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一直使用的《序言》(以下简称《序言》)中的一段话更换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的另一段话,以作为“最接近经典表述”的表述。但在我看来,这种换位不仅没有必要,而且对唯物史观精神实质的理解有失偏颇,因而发表了《在什么基点上领会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就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与安启念教授商榷》[2]一文,与安文1进行了商榷。该文发表后,安启念教授又发表了《关于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问题》一文(简称安文2),[3]不仅对原观点作了补证,而且还提出了一个更离奇的观点:不仅《序言》中的表述“属于唯心主义范畴”,(安文2第6页,以下关于安文的引文只注页码。)而且《形态》中的表述也“难称经典”(安文2第6页),于是,关于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不见了。如果按安文的观点,研究这一问题的平台就被拆除了,从今以后连研究唯物史观的共同基础都成了问题。因此,笔者觉得安文的这些观点已经不再是一个学术观点上的分歧了,预示着另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因而更加值得商榷。

一、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出自哪里

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和工具书在阐述唯物史观时一般都要讲到这个“经典表述”,虽然提法略有出入,但内容却非常一致,指的都是马克思《序言》中的那段警句。诸如,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著作编译局最新版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年6月版)对《序言》的题解说:“这篇序言有巨大的理论意义和独立的科学意义,其中对马克思所发现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实质作了精辟的说明,对历史唯物主义实质本身下了经典性的定义。”[4]王锐生、薛文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说:“1859年,在《序言》中,使已经形成的唯物史观进一步精确化”,[5]“对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及其内在规律和客观性作了精辟的概括”;[6]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编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说:“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第一次提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后来马克思又在《序言》中对这一原理作了精辟的概括”。[7]其中很具代表性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讲到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时也明确指出:“马克思在1859年总结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活动时,明确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变革。’”“这一段话深刻地概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是我们考察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规律的基本理论依据。”[8]这里虽然用的是“基本思想”的提法,但事实上将其作为“经典表述”。

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和工具书将马克思在《序言》中的这段话作为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是一个由来已久的传统。上世纪60、70年代国内出版的艾思奇《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一书使用的就是这一提法。该书在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内容时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序言中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了经典的论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生产中......才会产生。’”[9]国内哲学教科书的这一传统当然与对此问题看法有直接关系。对唯物史观评价性论述较为集中的是《矛盾论》、《新民主主义论》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文,而且在阐发社会矛盾问题时推演的逻辑起点,也是马克思《序言》中的那个“总的结果”。关于这些内容的称谓,后来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有一个明确的提法:“马克思说:‘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而是人们的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是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第一次正确地解决意识和存在关系问题的科学的规定(着重号系引者所加)”。[10]

由于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苏联哲学教科书的关系,所以关于这个问题追问,必然要提到苏联哲学教科书关于这一问题的情况,尤其是绕不过斯大林《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一书。就是在这本书的结尾,斯大林总结性地指出:“以下便是马克思在一八五九年为他那部名著《政治经济学批评》所写的有历史意义的序言中,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质所作的一个天才的表述(着重号系引者所加):‘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才会产生’。”[11]斯大林这个“天才的表述”直接来源于列宁《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人?》一文。在这篇文章中,列宁围绕马克思关于“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的过程”的思想展开了对社会经济形态的论述。他说:“马克思究竟是怎样得出这个基本思想的呢?他做到这一点所用的方法,就是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即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马克思自己曾这样描写过他对这个问题的推论过程:(接下来就是马克思《序言》中的那段表述——引者)”。对此,列宁强调指出:“社会学中这种唯物主义思想本身已经是天才的思想(着重号系引者所加)。”[12]从这里我们看到,斯大林关于这段话“天才的表述”的评价,直接来自于列宁“天才的思想”的表述。

继续追问,列宁这个表述又是来自于恩格斯。恩格斯《卡尔.马克思》(1859年8月3-15日)中有这样一段论述:“下面这个原理,不仅对于经济学,而且对于一切历史科学(凡不是自然科学的科学都是历史科学)都是一个具有革命意义的发现:‘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一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一切理论观点,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应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且从这些物质条件中被引伸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个原理非常简单,它对于没有被唯心主义的欺骗束缚住的人们来说是不言自明的。但是,这个事实不仅对于理论,而且对于实践都是最革命的结论(着重号系引者所加)。”[13]不仅如此,恩格斯还将其提高到“新的世界观”高度:“人们的意识决定于人们的存在而不是相反,这个原理看来很简单,但是仔细考察一下也会立即发现,这个原理的最初结论就是给一切唯心主义,甚至给最隐蔽的唯心主义当头一棒。关于一切历史性的东西的全部传统的和习惯的观点都被这个原理否定了。政治论证的全部传统方式崩溃了;爱国的义勇精神愤慨地起来反对这种无礼的观点。因此,新的世界观(着重号系引者所加)不仅必然遭到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反对,而且也必然遭到一群想靠自由、平等、博爱的符咒来翻转世界的法国社会主义者的反对。这种世界观激起了德国庸俗的民主主义空谈家极大的愤慨。”[13]再后来,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进一步将其称之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由上可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关于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并不是一个很随意的表述,而是一个重大结论,尽管经典作家在提法上有一些出入,恩格斯的提法是“最革命的结论”或者“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列宁的提法是“天才的思想”、斯大林的提法是“天才的表述”、的提法是“科学的规定”,但所指的内容却是非常一致的,都是马克思《序言》中的那段话,由此才产生了教科书“经典表述”的一般性原理。这个事实说明,如果一定要追究唯物史观“经典表述”的由来,不是别的,正是马克思《序言》中那段话所表达的基本精神;如果一定要追问原创者,那么不是别人,正是与马克思一道创立唯物史观的恩格斯本人,或者说直接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两个人也未尝不可。

二、用什么标准判定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

判定经典作家的哪一段论述更接近唯物史观,应该看何者更能表达唯物史观的本真精神,所以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成了怎样理解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

那么,安文怎样理解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呢?按照安文的观点,传统的“经典表述”不是唯物主义的,而是唯心主义的。请看:“‘经典表述’所说的社会历史观是不是唯物主义的?”(安文1第70页)“实际上,这一表述并没有说明社会历史观何以‘唯物’;或者说它并不是一定就是唯物主义理论”(安文1第71页),“这种认识仍然属于历史唯心主义范畴。”(安文1第71页)“为什么这段话不是马克思对哲学唯物史观思想的‘经典表述’呢?”(安文2第4页)“第一,马克思的本意不是要通过这段话全面表述自己的历史观,而是要说明国家和法与市民社会的关系。”(安文2第4页)“第二,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经典表述’不属于哲学,它所说的是关于社会的科学。”(安文2第5页)“第三,为什么‘经典表述’讲的是社会学而不是哲学历史观?因为它对问题的思考还不彻底,在理论逻辑上有缺环。”(安文2第5页)很显然,按安文的理解,由于原表述的那段话是用来说明国家、法与市民社会的关系,是社会学而不是哲学,因而就不是历史观,甚至是唯心主义的,所以当然不能作为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

那么,安文所理解的“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安文1第72页)“马克思的历史思想是一种‘大唯物史观’,这就是他的实践唯物主义。”(安文1第74页)“要对社会历史做出唯物主义的说明,仅仅从生产力出发是不够的,还必须对生产力的发展予以唯物主义的解释。在马克思那里,这一说明就是他的实践唯物主义思想。这正是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的逻辑起点。”(安文1第71页)依此,安文举出了自1995年以来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研究所取得的一些成果,诸如,“马克思哲学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不局限于社会历史领域,而是完整的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石是人的活动”(安文1第73页)等重要观点,以便“把唯物史观推广到自然界,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世界观。”(安文1第73页)看得出来,按照安文的理解,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达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则这句话不是别的,就是“实践唯物主义”。于是,安文就形成了这样一个逻辑推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唯物史观,而唯物史观又是实践唯物主义,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实践唯物主义。这样一来,安文不仅找到了唯物史观的“内涵”,而且还达到了维护学派利益之目的。

然而,问题并不这么简单,且不说安文的上述论点都经不住推敲,有的甚至有明显的错误(诸如,国家、法与市民社会的关系不是历史观的观点;“经典表述”不属于哲学,而是社会学的观点;“经典表述”是“唯心主义历史观”的观点,等等),只是站在自己的学派立场上将实践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这一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阵营中还远没有取得共识。

新时期以来,哲学界要求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呼声很高,逐渐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与“实践唯物主义”两条解释路径。这两条路径虽然在关于实践的问题上达成了原则性共识:都承认实践特征;但究竟将实践提高到什么高度的问题上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前者在原来的基础上作了较大幅度的修订和补充,实践范畴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不仅在认识论中讲实践范畴,而且在本体论中也渗透进了这一范畴,如由陈先达主编的“全国普通高校‘两课’推荐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之后,紧接着就是“人对世界的实践把握”;[14]有的步子迈得更大,直接将实践范畴提高到世界观高度对待,开篇就讲“实践与世界的本质”。[15]但后者的内容却是流派纷争、观点各异,诸如,“实践本体论”、“生存本体论”、“生产关系本体论”、“劳动本体论”等等。这说明,自进入新时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讨论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有力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和发展。这些新观点,对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增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色等方面都是非常有益的;而且随着实践的发展,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些特性,对指导我们当前的物质实践一定能日益发挥出巨大的思想先导作用。但是,不论用上述新观点的哪一种来充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都不能胜任,因为尽管当前体系仍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但至少到目前为止上述新观点还远没有驳倒这个体系。

黑格尔揭示了任何事物的运动发展都有一个“正—反—合”的辩证过程。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自身运动正处在这样一个“正—反—合”的辩证过程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演化中的这个“正”,就是在体系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这个“反”,就是上述两种观点互相对立、互相背离的局面,但并不是两种观点一方吃掉另一方,而是在思想交锋中新老观点“共同发展”的新阶段;所谓“合”,就是两种观点互相依存、相互渗透,最终走向同一的趋势。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演化的这个过程,是其自身内部矛盾由潜在状态到对立状态或尖锐化,再到矛盾的解决、产生新形态这样一个发展趋势。就当前而言,这种趋势已经走完了“正”的阶段,正处在“反”的阶段,即矛盾的潜在状态暴露为现实状态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还远远没有完结。在这种情况下,哲学工作者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就是创造条件,让双方的理由竞相迸放、利弊充分暴露出来,并持续争论下去,一直持续到“合”的条件完全成熟的那一步。但我们坚信,不论这一过程持续多久,未来结局必然会出现,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而且这种未来结局必定不是对原有体系的抛弃,而是扬弃,即用实践的观点和方法来充实、丰富和创新原体系。但目前这种时刻还远没有到来,不论直接用“唯物史观”统领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用“实践唯物主义”等来更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不仅不能达到预想的结果,而且还会引来更多的麻烦。

在这种过程中,尽管我们还没有找到一个确切的言辞来概括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是别的,恰恰就是马克思本人所阐述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6]p61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马克思从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出发,特别是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和实践性出发,有批判地吸收和借鉴了自古希腊以来哲学史上所有有益的思想成果,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基本内核”和“合理内核”,全面总结了关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及其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和范畴,并在经济学领域中进行了运用、验证和发展,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最终回归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承担者即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个落脚点上,从而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锻造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现在无论我们怎样理解、怎样解读,无论在认识上存在怎样的分歧,马克思所阐述的这些唯物史观的本真思想都绝然不能解释掉或者分歧掉。

三、原“经典表述”经典在哪里

当我们对唯物史观精神实质有了上述理解后,再来看上述两段表述中究竟哪一段表述更能刻画唯物史观的本真精神,更能充当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就是一个迎刃而解的问题了。

为了便于对照,本文也将两段文字分录如下,特将其中的关键词着重出来。

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的表述是:

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这种观点表明,......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历史地形成的关系,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由此可见,这种观点表明: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6]p92

马克思在《序言》中的表述是:

我所得到的、并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我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可以简要地表述如下: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依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他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为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16]p32

经过对照,在上述两段文字中,“最接近”唯物史观本真精神的,并非前者,而是后者。从两段表述的文本和提出的时间顺序看,从《形态》(1845秋-1846年5月)到《序言》(1859年),相隔13年,其间夹着《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导言》等重要文献,对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是一个逐步成熟和发展过程;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序言》和《导言》都是《资本论》的前奏,其中已经流露出《资本论》的基本思想;从逻辑关系看,两段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是一个问题从假设到确证的关系,关于这一点,后来列宁作了充分证明;于是,从范畴自身运动来看,两段文中所涵盖的范畴前后连贯、一脉相承,合乎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思想发展规律。在两段文字中,前者贯穿的主要范畴有:物质生产、生产方式、交往形式、市民社会、国家、观念、物质实践、生产力、人、环境等;后者贯穿的主要范畴有: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上层建筑、生产方式、社会存在、意识形式、社会矛盾、社会革命、社会形态、“两个决不会”等。很明显,这两段话,都是关于唯物史观的概括性表述,但前者中诸范畴的逻辑线条还不十分清晰,后者却十分清晰;前者论域较窄,后者则较宽;前者侧重于解决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后者则全方位地解决唯物史观所有问题;前者侧重于从静态看问题,后者则是静态与动态两个角度看问题。就整体来看,前者侧重于对人类社会“是什么”的追问,后者既包含对人类社会“是什么”的追问,又包含了人类社会是“怎样的”两个层面问题的回答;前者隐含着后者,后者涵盖了前者,二者是一个整体,既一脉相承,又继承和发展。所以,从范畴运动看,后者虽然没有“实践”的字样,但逻辑线索更为严密,层次分明,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相统一,并没有缩小唯物史观的理论内涵,而是一个“大写的实践”,大大拓展了唯物史观的理论内涵。

所以,如果要问原表述“经典”在哪里?完全可以这样说,《序言》中的那段话经典就经典在它涵盖了唯物史观一系列基本原理。诸如,关于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原理、关于社会基本结构原理、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原理、关于社会基本形态原理、关于社会革命原理、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原理,以及贯穿始终的物质实践原理,等等。概言之,这段话经典就经典在它涵盖了全部社会生活,而“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6]p56因而表达了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这一表述虽然并不十分完善,但却为我们进一步研究问题奠定了一个共同基础。如果一定要问何者“更接近”唯物史观,肯定了非后者而莫属,因而完全没有必要更换这个内容。

“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16]p112这是马克思教给我们的重要思想方法。运用这一方法看问题,由于人类社会在一刻不停地运动发展着,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所以唯物史观的内涵也在生长着、发展着,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运动发展,渗透在经典作家文本中的思想内涵也会不断地被发掘出来。就当前而言,我们虽然还不能给唯物史观下一个完整的定义,当前哲学教科书也存在非常严重的缺陷,尤其是在对待实践问题上还远没有突破苏联哲学教科书的阴影,但经过新时期以来30年的发展,我们对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阐述上已经取得了许多实质性的突破,从而形成了一个具有广泛共识的学科体系。这就是:关于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原理,关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和实践性原理,关于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的原理,关于社会结构及形态的原理,关于社会矛盾运动及其动力的原理,关于社会革命和改革的原理,关于阶级国家的原理,关于社会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关于人的解放和发展的原理,以及“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原理,等等。这个体系,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和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出发,到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和实践本质,经过上层建筑和社会经济形态,再回到人类社会的物质承担者即人民群众这个落脚点上,显然是对《序言》表述的进一步展开,较好地体现了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

四、以什么态度对待“经典表述”

对待革命导师的经典论述,历来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态度:一是照抄照搬的态度;二是全盘否定的态度;三是继承发展的态度。事实一再证明,在这三种态度中,只有第三种态度才是唯一正确的。但安文在对待唯物史观“经典表述”问题时却没有这样做,采取了全盘否定的态度。这种做法肯定不是建设性的,不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第一,要以历史的态度对待经典著作,不要轻易动摇研究问题的共同根基。安文1主张要更换唯物史观“经典表述”的内容,由《序言》中的表述置换为《形态》中的表述;安文2却又宣称《形态》中的表述“也不经典”,于是,在安文那里,关于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就不见了。这样一来,唯物史观发展和研究了一个多世纪,到现在却什么也没有了,连一个研究问题的平台都被拆除了,这显然不合情理,更不符合事实。

我们知道,在唯物主义发展史上,曾经发生过由“物理学的危机”引起的所谓“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危机”。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莫克利特曾经提出过“原子物质说”,相信物质即原子;但是到了近代,随着微观世界研究中物质结构的新发现,原子被打开了,于是,唯心主义者兴高采烈,指责对方:原子不见了,物质不存在了,唯物主义被彻底驳倒了。但事实上原子并没有消失,只是由原子核和电子这些更小的颗粒组成;而且原子核、电子也都是由质子、中子等更小的微粒组成。现代科学对微观世界的研究,已经发现了强子、轻子、“夸克”等基本粒子;强子对撞机的出现,对物质世界的研究将会发生一场革命性变革,但可以断定,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只能被不断发现和丰富,但永远也不会被颠覆。因此,在科学发现中,我们不能搞虚无主义,采取“鸵鸟战术”,有了一点新发现,就轻易否定前人的经典性认识成果,甚至从根基上动摇人类认识的共同基础。这种做法是不科学、不可取的。

人类的认识并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由少到多、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渐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任何“经典”都是在别人认识成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任何“经典”又都必将被“更经典”的认识推向前进。欧几里德几何公理是经典,但它却挡不住笛卡尔解析几何学的推进;牛顿的经典力学是经典,但也挡不住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推进。然而,我们既不能因为有了笛卡尔就立刻否定欧几里德,也不能因为有了爱因斯坦就立刻否定牛顿。同样,在唯物史观“经典表述”问题上,我们也不能因为对某些支节问题上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就轻易怀疑或否定原有的经典性认识,不能要求“经典表述”完美无缺、穷尽真理。应当认识到,作为人类社会普遍规律的唯物史观,并不是一次性地将人类社会历史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其未来趋势全部涵盖起来,使其成为一个封闭固定物,而是奠定了一个研究问题的共同基础和逻辑起点。作为唯物史观的研究起点,《序言》中的表述隐含着人类社会即将展现出来的一切关系和一切矛盾的胚芽,潜藏着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即将展现出来的全部丰富性。正如我们不能因为马克思当时解剖资本主义社会时没有揭示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规律、没有揭示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如何结合的问题,就断定马克思的《资本论》不经典一样,也不能因为马克思《序言》中的表述中没有写上“实践”二字,没有强调人类社会的实践性,就要推倒重来,另起炉灶。

第二,要以宽容的精神对待经典表述,不要以学派偏见看待问题。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应当以学派利益服从学科建设,不应当为了学派利益而牺牲学科建设。安文之所出现一些很离奇的观点,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以学派的观点甚至偏见看待问题,因而出现了许多很武断的论断:第一,以实践唯物主义为标准来判定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实践唯物主义是新时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出现的一种新观点,虽然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强劲活力,但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其逻辑结构也还很不稳定,许多环节还很不严密,因而用其代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称谓还为时尚早。强调实践唯物主义的观点本身没有错,但截止目前为止,还不能用其代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个形态,不应当用其作为判定唯物史观的标准。第二,关于哲学不是科学的观点。作为一种新观点,主张哲学不是科学当然可以理解,但在当前哲学界却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问题;将这样一个非常有争议的观点作为否定唯物史观“经典表述”论据肯定不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建设。第三,至于说《序言》中的那段表述“不是哲学”的观点则更使人难以接受。我们知道,《序言》中的表述,是马克思用来指导他的剖析资本主义全部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是《资本论》的灵魂;如果它不是哲学,则《资本论》也就没有了灵魂,那么作为《资本论》结论的剩余价值学说也就成了问题,于是,被恩格斯总结的“两大发现的”都不见了,那么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大厦也就没有了支柱,整个马克思主义也就成了问题。安文之所以不断地提出这样一些论点,都是从维护学派利益出发的,甚至是从学派的偏见出发的,这是不可取的。

第三,要以现实的眼光对待经典表述,避免回避现实的空洞研究。如前所述,我们判断马克思的论述是否“经典”的唯一标准,就是要看其是否符合唯物史观的本真精神;而唯物史观的本真精神不是别的什么高深的理论,就是其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然而,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着不同的时代内容。在马克思的时代,资产阶级反封建的革命已经成功,并建立了自己的政治统治;然而资产阶级在建立了政治统治后,并没有与其他阶级共同分享胜利果实,而是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了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所以,当时认识世界的任务,就是运用唯物史观剖析资本主义的深层矛盾,揭露其剥削的秘密和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探索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道路和途径,从而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并将研究成果如实地告诉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使他们认识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改造世界的任务,就是将革命理论付之于实际行动,组织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进行阶级斗争,夺取政权,建立自己的政治统治,从而使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经济、政治上获得翻身解放,最终走上全人类解放和发展的道路。

随着新世纪的步伐,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尽管唯物史观在创立时期的许多内容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观察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也没有发生根本变化。诸如,在出发点和落脚点上,必须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和新要求出发,在物质利益上处理好少数人与大多数人的关系,重点解决好共同富裕问题,从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在社会结构和发展布局上,必须坚持社会有机结构的原理,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以及党的建设诸方面整体推进,协调发展,以回应“发展高速期和矛盾高发期”问题,特别注意解决好由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所带来的许多问题,从而实现社会的平稳转型;在发展动力问题上,必须坚持和发展社会矛盾动力观,顺应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人民内部矛盾的新变化和新特征,完善深化改革发展的动力机制,为新一轮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在社会形态更替和社会革命、改革问题上,正确处理社会转型过程中质变与量变的关系,实现改革重点从外在性向内在性转移,将执政党的自身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自觉拿起实践批判的武器,为新的实践开凿更加先进的思想动力源泉,从而在突破“历史周期率”重围问题上有所作为。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加强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使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了新的时代内涵;及时调整了发展布局,确立了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党的建设“多位一体”和谐建设的总体布置,并将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在了突出地位,使唯物史观社会结构原理更加丰富多彩;继承和发展了社会矛盾理论,提出了最大程度地化解社会矛盾、最大程度地构建社会和谐的新思想,将唯物史观社会矛盾原理推进到了新水平;特别是强调党的建设作为社会和谐建设总体布局的核心和关键,将解放思想提高到了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一大“法宝”的高度,为执政党自觉运用实践批判的武器,通过构建“党内和谐”达到“社会和谐”开凿了新的思想动力源泉。所有这些,既继承了唯物史观的本真精神,又增添了新的时代内涵和国情内涵,使唯物史观的内涵更加丰富多彩,推进到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总之,探索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问题,必然要深入钻研经典作家的原著。但研究原著的目的,并不是直接在经典著作中找现成答案,而是站在时代的高度进一步领会把握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只有把握了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这一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从这个基点出发,本文从经典作家的原著中追溯了唯物史观“经典表述”的原由,强调判定“经典表述”的标准只能是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对人们所使用的马克思的两段话进行了对照分析,取得了本文的结论:《形态》和《序言》两段话都是关于唯物史观的表述,但如果一定要问何者是“更接近”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则后者更为合适,所以完全没有必要更换这个内容。解决这个问题的理论意义,在于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建设服务;现实意义,则在于运用唯物史观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处理现实问题。所以,检验其是否经典,归根结底还要把问题放置在新世纪新阶段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实践中来审视;只有完全符合当前实际、真正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东西,才是真正符合唯物史观精神实质的表述。这样做,不仅能看到唯物史观的历史意义,而且能站在时代的前沿把握到经典表述的现实意义,从而推动唯物史观的科学内涵随着时代的步伐前进。

参考文献:

[1]安启念.关于唯物史观“经典表述”的两个问题[J].哲学研究,2008(9).

[2]赵科天.在什么基点上领会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就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与安启念教授商榷[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5).

[3]安启念.关于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问题[J].社会科学辑刊,2010(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

[5]王锐生、薛文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7]江苏省教育厅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8]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9]艾思奇.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m],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208页。

[10]选集:一卷[m].人民出版社,1964.

[11]斯大林.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m].斯大林选集:第1版.

[12]列宁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

[13]王正萍.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历史唯物主义(中)[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

[14]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5]江苏省教育厅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简述科学实践观的重要意义篇7

中国人一向注重道德的实践而忽视对政治制度?但到了二十世纪,可能由于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的影响,中国人的政治意识增长不少。近几十年来,可能由于西方文化的影响,他们对民主制度的建立极为关切。一向推崇美国文化的台湾中国人,曾经多年被共产党统治的中国大陆人,以及一向超脱政治意识的香港中国人,都觉得民主制度实在可敬可佩,而民主制度的建立,就是中国国运光明的前途。

不过,我们还要考虑许多问题。民主究竟是甚么呢?民主制度的建立,要有甚么条件呢?中国文化的本质能协助民主制度的建立吗?民主制度的实践在西方国家已成功了吗?美国一向实行民主,究竟有甚么效果呢?本文的主要话题,是在检讨中国文化和民主制度互相配合的可能性,我们先要讨论的,是中国文化的特性。随着要研究的,是民主制度的先决要素。在结论中,本文的主要话题也获得答案。但这答案只是作者一家之言,他还渴望读者们提出问题来讨论。我们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中国文化有数千年的历史,而因素方面也非常复杂。我现在对中国文化,只不过是从比较文化的观点来作一个概括性的解说。

(1)从比较文化观点来看精神形态,西方的文化是知性的分析型,而我们的中国文化是感性的直觉型。用普通文化的术语来解说,西方文化具科学性而我们的文化具艺术性。那么,艺术性的文化有甚么特徵呢?要了解文化的艺术性,最好把它和科学性比较。首先要比较的,是它们两者表达方式的差异。

(2)科学知识的表达,非常着重概念的分析和实在性现象的描述,而艺术性的表达,往往是主观性所选择的题材。在科学知识的表达,真实性和准确性是必具的条件,但在艺术性的表达,这些不是必要的了。科学和艺术,除了表达方式不同,而学习方式也大有差异。科学知识的学习,一定要遵从定义,法则、及程序,而艺术的学习,却是摹拟典型作品,自然景象,或自然人物。科学的题材,要合理和契合事实,而艺术的题材,根本没有这个需要。科学可以多人共同合作,在发展过程中,后浪推前浪,愈新愈好。艺术往往是个人的独特创造,发展形态,不采取后浪推前浪的方式。至于评价方式,艺术绝不能以古今新旧作标准。中国文化的艺术特性,在于「艺术生活化和「生活艺术化。中国人的生命情调,是极富艺术意味的。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内容,像写字、烹饪、刺绣、陶瓷、园艺、以至于医师对病人的诊断,都极富艺术情调。医学本身是一门科学,但中医的处方,往往是一首诗歌。

(3)由此看来,在中国文化园地伫,科学也艺术化了。中国文化的特性,除了艺术趣味之外,便是对道德的尊崇,在中国历史伫,哲学家的贡献,往往是推崇道德的理想。就一般的了解,道德是人类精神文化的基本,世界上所有的文化都尊重道德。那么,中国文化的道德又有甚么特性呢?要回答这问题,我们也只好用比较的方式。从比较文化观点来看,西方文化极富科学性,而中国文化却富艺术性。西方的道德,非常注重服从律令。其实,服从律令是科学意识的特性。奇怪的是,西方文化道德根源的宗教,也承受了这种服从律令的精神。希伯来历史有名的「摩西十诫,正是西方道德文化的基础。但我们要是回头来读孔子和孟子,恐怕找不着一诫的律令。艺术性的道德精神,不在服从律令,而在效法先贤。孔孟圣人虽然从不谈诫律,但常常提到历史上的圣贤人物,给我们作行为的榜样。尧、舜、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等等,都是孔孟推崇,可以作为我们道德行为的典范了。孔孟之后,中国文化对道德推崇,仍以效法先贤为理想。直到宋末的时候,以身殉国的烈士文天祥,在狱中作正气歌。歌中列举古代先贤烈士的行为典范,栩栩如生,造成充满浩然之气的道德境界。

(4)西方的道德,唯理是从,中国的道德,情之所锺。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提倡理性来指导行为。十八世纪德国哲人康德(Kant)强调道德的实践是对道德律的理性遵守。二十世纪美国哲人杜威(Dewey)提倡以反省思考来决定`道德行为。这三位西方哲人讲道德,都以理性为本。但我们的孔子,完全不谈理性,但以人情为依归。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仁是一种合乎礼义,发而中节的情感,而它和其它道德观念也很有关系。「孝是子女对父母应有之情。「悌是对兄弟侪辈应有之情。「礼是表达情感应有的方式。而这个「仁字在论语一书竟重覆地出现了一百零五次之多。

(5)上面已经说过,中国文化富于艺术性而缺乏科学性,中国道德却重情而不重法。现在要谈的,是另一文化特色。这一特色是尊崇道德而轻视法律。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法律和道德,在意识上是可以互相沟通的。道德可以作为法律理论的基础,而法律可以作为道德实践的工具。中国的圣人认为我们应以道德为上。

(6)道德实践成功,用不着甚么法律来执行了。但这个观念绝不受西方文化的欢迎,因为西方人一向都尊崇法律而实践法律的了。在西方文化,法律能兴盛发展的原因,可能由于科学性的影响。其实,法律和科学,在思维方式上是互相沟通的。法律和科学,都重视定义和程序。法律和科学,都重视证据的确立。法律和科学的研究和实践,都可以超越个人而采取多人合作的方式。从这一方面看,中国文化对法律忽视的原因,也很显明了。

以上所述,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特性。不过,在这伫,我们还要补充一点。这一点是中国人互相倚赖的特性。在这伫,我们也好用比较的方式。根据我旅美多年的观察,美国人的生活方式,注重个人独立自主,而中国人的方式,是互相依存和互相倚赖。在多年前年幼学生所读的「幼学诗,已谈及这一点互相倚赖性。一个显着的例子便是:「一子受皇恩,全家食天禄。从语文的观点来看,这两句所描述的,是中国社会的过去,现在又怎么呢?我在美国多年,还发现许多中国侨胞的生活方式是互相依存和互相倚赖的。「幼学诗已作废,但对现在不少的中国侨胞,我却可以给他们两句「侨胞诗:「一女嫁移民,全家来美国。这实在不是祝贺,而是对他们作忠实的叙述描写罢了。这伫所述的,也是中国文化特性之一。本文所述,是作者比较文化研究的介绍。要是读者们有问题和意见,也是作者乐意的讨论。

(7)民主最基本的意义是一种政府形式,由全体公民选出代表参与政事。`一切政治上的措施,先采取公开讨论方式,然后由投票多数决定。政府机关的首长,有一定的任期。人民除选举权外,还有弹劾和罢免的权利。民主另外一个意义,是一种社会理想,是一种「民治、「民有、「民享的大同世界。根据现在许多人谈及的基本民主观念,民主似乎是世界性最完美的政治理想。我们对这个民主观念,还有弹劾和批评的余地吗?

我们现在要批评和弹劾的,不是民主的理论内容,而是民主的实践问题。我们要建立民主制度,要实行民主政制的律令,究竟要有甚么先决条件呢?从社会学和政治学的立场来探讨,实行民主的先决条件实在多得很。但从哲学的立场和通观性的体察,我们可以把先决条件或先决要素归纳成下列五大项目:

(一)社区宪法性的条件,(二)知识性和教育性的条件,(三)物质和经济方面的条件,(四)心理性的条件,(五)沟通性的条件。

社区宪法性的条件,当然是必需条件。这实在是民主制度最根本的基础。「宪法这一个名词,对一般人来说,是一个专门制度的术语。但从英国的语文来认识,这个字含有「最基本的意思。所谓宪法,就是最基本法。民主制度的基本法,必须肯定人民最基本的自由权,包括选举权、罢免权、言论自由权、活动自由权、以及出版自由权等等。要是一个滥充民主的政府所制定的宪法,并不给予人民自由的权利,这个民主政府,简直是有名无实的了。

至于知识性和教育性的条件.看来没有像宪法条件那么必需,但也非常重要。知识实在是一般人民参与活劝的有效条件。要是人民对一位候选人没有甚么认识,他们的选举行为简直没有意义。至于用选举方式来立法,选举者如果不知道立法提案的基本观念,选举的行为只是一种「作状方式。这样来实行民主,恐怕还比君主制度困难了。

知识性的条件,实在和教育很有关系。人民获取知识的最重要方式,当然是从教育的道路而来。但教育的功能很大。除了给人民提供知识之外,还可以协助人民对民主制度有更深的了解,协助人民对政治环境有更细心的体察。因此,教育的施行,实在是民主制度极重要的条件了。

物质方面的条件,对民主的实践有很大的帮助。一般来说,这方面的条件,包括地理环境和机械用具。地理环境的项目很多,包括山川、沙漠、森林、河泽、海洋等等。荒芜的沙漠和严寒的冰地,自然对民主实践有障碍。但如果地理环境顺利,便可以协助人民参与民主实践。至于机械用具,所指的是交通工具和沟通性的器具,包括飞机、车辆、船只,以至于电话机、电脑机、打字机、和印刷机等等。这些用具,是民主制度实践的工具。至于经济方面,也是人民生活必需的安排,包括一切货物公司,金融买卖机构,和贷款代表商等等。这自然也是政治制度的一点基础了。

心理性的条件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项目。一般人民的心理,实在是民主制度能成功的重要因素。要是人民实行选举,不外是讨好某些政府官的爱好,而不是把自己的政治兴趣忠实地表达,那么,这是对民主作很大的伤害了。一般人民的心理,一方面要客观,另一方面要有自己的政治意识。他们对当权的官,要能欣赏,亦要能批评。他们对民主的实践,要能了解,亦要能尽心。这一方面的条件,当然和教育很有关系。但当心理的健全建立之后,教育也容易发挥它本身的功能了。

至于沟通性的条件,许多政治家和学者们都忽略。所谓「沟通,是指英文Communication一观念。

(8)「沟通的方式很多,但以语文为主。语文的种类和质素也非常不简单。有`官方的语文,有民间的语文,有文学含束性的语文,有科学分析性的语文,有艺术提示性的语文。在民主制度建立了的国家,人民的互相沟通,是实践民主的必要条件。从互相沟通的道路,人民自然会增进知识和对政治问题增加了解。那么,民主的实践,看来并不会太艰难。不过,沟通性条件绝不简单。每一个国家拥有的语文可能不止一种。让我们把自己的国家拿来讨论吧。中国人的语文交谈,一向都以方言为主。只就一省来说,可能已有十种八种方言。他们对自己的方言眷恋非常,甚至留居于美国的中国人,他们也以自己的方言为本。在美国的中国侨民团体,其中台山(广东省的一县)话是方言的第一把交椅,可惜作者没有本领坐上去。作者在美国的个人经验使他对中国文化极为伤心。文化人的沟通性竟然被方言埋没了。我们要是没有沟通性的统一语言,中国人的民主制度怎样建立呢?

结论

本文主要的目的是从中国文化本质及民主制度要素来探讨在中国文化社会实行民主制度的可能性。问题要是简单化,就是要问:民主制度可以在中国建立而实行吗?作者的简单答案是「可以。但这个答案没有甚么意义。有意义的答案,绝对不是这么简单。我们要实行民主,一定要建立一般人民的参与性(participation)和政府对人民的代表性(representation)。人民的参与,一定要先有教育和知识`。除此之外,他们对政治的见解,要懂得分析,批评,和跟别人讨论,慢慢走向众人智慧性一致的道路。政府对人民的代表性,当然和人民的选举权、罢免权有关。但政治官员,应该为人民福利打算,绝不可以专门顾及自己的职权和利润。我们要达到好好的建立人民参与性和政府的代表性,实在很不容易。从中国的文化质素来看,中国人一向重道德而轻法律,重情而不重理,重互相倚赖而不重自由独立,似乎对民主制度距离很远,为甚么简单的答案还是正面的「可以呢?作者的答案,可以分两方面来解说:逻辑分析和实践推敲。按照逻辑理论,两个对立观念如果不是互相矛盾,对立性可以在实践中有所沟通,甚至两对立者可以合而为一。道德和法律,并无逻辑上的矛盾,当然可以互相协调。情和理也没有矛盾,实在可以互相融洽。「互相倚赖和「自由独立也没有矛盾,而可以各守自己的单位。综合起来说,就是中国文化并没有和民主本质矛盾冲突。换句话说,民主制度在中国文化社会建立,在逻辑上是「可能的。不过,在逻辑上的「可能,并不表示在实践上也同样的「可能。因为实践这一步骤,需要很多条件。实践所需的条件,正是本文叙述那五项民主制度建立的先决条件,包括适当宪法、知识、教育、心理性、和物质性等等项目。对中国文化来说,沟通性一项的条件,是最不容易解决的问题。我们究竟要等待多久才有统一全国的语文呢?不过这一点,也不是不可能的。我们对这一点所需,就是语文教育。这种教育既费时日,而教职员们也要尽心尽力。由此看来,在中国建立民主制度实在很不容易,但不是不可能。

最后,请读者们让作者说几句老实的话。我们研究民主的道路还很多,但我们最好不要以美国的制度来作我们的唯一规范。美国民主政制,只供我们参考吧了。我们要建立民主制度,最适宜的道路是以重建自己的文化作起点。我们要虚心学习,情理沟通,道德和法律并重,艺术和科学相融。民主制度的建立,在于文化重建的成功。

注释

注一:从比较文化观点作概括性解释的学者实在不多。美国的学者,应该以F.S.C.northrop为代表,他的着作是themeetingofeastandwest。中国学者以梁濑溟为代表,他的着作是「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至于用英文写作的中国学者许光,着有americansandChinese,也是比较文化的名着。本文作者很早便受这三本巨着的影响,也写了不少比较文化的文章,在一九七八年和一九七九年,在台北东大图书公司出版了「比较哲学与文化两册。

注二:「表达方式实在是指英文的Communication一定,是「沟通性的?。这伫根据作者的内子谢清平的提示,把这一名词译作「表达方式,语气比「沟通性顺利得多。

注三:中医处方中的诗句例子极多。这伫「补中益气汤来作本文的例子:补中参草求归陈,耆得升柴用更神。劳倦内伤功独擅,阳虚外感亦堪珍。

注四:文天祥的「正气歌内有一段很热烈的推崇前贤及英雄,录取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生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注五:这伫解释孔子仁的理论,是本文作者独有的心得。他已在「情与中国文化一文阐述,在「比较哲学与文化第一卷发表。

注六:中国圣贤一向以道德升说刑名(法律之执行)为末。论语一书,不少论及这一点,例如:「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简述科学实践观的重要意义篇8

摘要: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教学环节,然而当前的实践教学却远远滞后于时展,其根本原因在于作为实践教学几乎完全脱离现实生活世界,遗忘了实践教学自身得以生成的场域。为了改变当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现状,必须根据思想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在现实生活世界里顺理成章地开展实践教学,实现理论与现实、课堂与生活的紧密关联,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生活世界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究竟如何开展实践教学,是一个让许多学者和教师头痛的问题。尽管自2004年中共中央16号文件《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来,社会实践在促进广大青年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1],增强社会责任感方面所具有的意义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实践教学依然处于探索阶段,严重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尽管造成实践教学严重滞后的原因很多,然而,从某种程度上总忽视实践教学本身只能在思想、理论生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在具体的场域,即生活世界中得以开展或实施,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一、对实践教学的理解误区

什么是实践教学呢?实际上这并不一个简单的问题。对实践教学的理解,不仅决定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整体理解和基本的教学思路,而且还决定着究竟如何对待和开展实践教学。完全可以说,对实践教学的理解能够体现一个教育者自己的教学理念。就目前而言,对实践教学我们实际上依然存在着相当多的理解误区,而正是这些理解上的误区,造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和价值。

当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普遍有以下几种态度或观点:

(一)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就是让学生搞实验、参加课外实践、到田间地头、参观实验基地等等。

(二)重点在于说理,只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道理讲透,就能够实现以理服人的目的,对此纯粹的思想理论来说,谈不谈实践意义不是太大,不谈也没有多大妨害。

(三)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19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事情,我们的时代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时代所面对的课题或时代特征都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马克思主义理论所阐释的基本原理和重要概念、范畴已经丧失了时代意义,因此很难在当下的实现生活中找到结合点。

(四)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所阐释的马克思主义原理过于抽象,甚至过于理想化,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与之非常吻合的具体事例。

(五)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受制于学校各种规章制度或客观条件,如经费、安全问题等等,无法具体开展,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实践教学过多流于形式。不言而喻,上述这几种态度或观点,确实看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确有自己的特殊之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特性就在于以理服人,然而它毕竟不是一种脱离人的生活现实的说教,而实践教学则必须以活生生的生活实践为根基,以充分反映和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精神实质的具体事例来诠释和说明,才能营造出具体的感性魅力。尽管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时代与当下时代已经根本不再相同,时代问题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的确与马克思、恩格斯时代不再相同,然而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其基本原理,具有超越时代和地域的永恒意义却一个不争的事实,它自身的体系性、逻辑自洽性,恰恰证明着它是真正的科学理论体系。当然,尽管党中央文件反复强调实践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整体教学中的地位,各高校在贯彻、落实文件精神时并都是那么尽心尽力,在开展实践教学上,无论经费、条件或是政策、制度等,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尽人意之处。结果是,由于这些看似合理实则错误的观点或态度,实践教学往往流于形式,课堂教学依然是单纯的理论灌输。

如果深入分析,会看到,之所以产生这些误区,完全在于既没有真正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特性,也没有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科学精神,而其实质在于没有真正体认到实践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基础性地位,没有理解实践的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众所周知,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实践、思维和真理有着丰富的论述,而目前学术界也已经形成一个普遍的共识,即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核心的致思模式是实践思维,实践思维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是马克思主义者思考和解决具体问题时客观遵循的思维模式,而且只有遵循实践思维,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现实问题的矛盾和关键所在。针对什么是实践思维,笔者曾撰文指出:“所谓实践思维,就是自觉地把人类实践活动本身各种内在要素及其动态关系直接看作思维应当遵循的逻辑理路的思维方式。”[2]完全可以说,实践思维是一种典型的主体性思维、关系型思维和价值型思维,它是对人的生活主体地位的尊重和体现。不言而喻,正是实践思维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决定作用,客观地要求着在课堂上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时,必须以实践的思维方式阐释问题,而对理论的阐释和理解又必须以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的实践和生活事实来佐证。因此,真正说来,对于以阐释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实践教学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而且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的内在要求,相反,忽略了实践教学,不仅是很难阐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内各种概念、范畴之间的内在关系,厘清其发展和演变的脉络,而且必然造成对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误解,体会不到马克思主义的本真意义,从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如果能够科学地理解实践之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意义及实践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那么就完全可以从上述对实践教学理解的误区中走出来。然而,如果想清楚地阐明实践教学何以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却必须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生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来考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内在的思维模式和精神实质。

二、实践教学:还原理论生成的历史过程

实践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奠基性意义决定着实践教学构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然而,问题是,实践教学在教学原理上究竟体现着一种什么作用呢?在当前的实践教学研究中,人们往往注重实践教学开展的方式、途径、客观环境和政策保证等问题,很少有人专门探讨到实践教学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原理上的意义。事实上,确切说来,实践教学之所以特别地重要,就在于它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当初生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的还原,即对马克思、恩格斯当年具体的革命实践和思想创造过程的还原和重新演绎。

毋庸置疑,我们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经过几论家、思想家的千锤百炼,词句的表述已经越来越精确,甚至许多不同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在一些经典的理论结论上,几乎完全一样,而所引用的经典语录也非常地相似。尽管随着课程改革,教材的内容和形式随着时展的要求和学术研究的发现做出了不少的改进,然而把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模式化、教条化进而先验化的阴影还没有真正摆脱掉。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来说,它试图在一本教材中说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因此在更精确、简练地概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同时,不可避免地造成某种程度上的简化、教条化。针对于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人生阅历的大学生来说,这些简化而精炼的马克思主义原理论断就成了脱离丰富的感性的社会现实的先验理论和教条。显然,我们的理论教学,并非让学生培养出一个先验的思维模式,多背一些教条,以求解万能公式那样解决一切具体的矛盾和问题。因此,对于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说,的确存在着一项艰巨的任务,那就是,如何让书本上、课堂上已经近乎僵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还原成在现实的生活实践中呈现着、生成着和发展着的理论。

正是由此,笔者认为,实践教学从根本上来说不是为了单纯让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理论在实践中解决问题以求深入理解和内化为自己的思维方式[3],相反,它本身更在于说明思想理论具体的产生过程,即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境遇、思想文化传承以及创立者本身的主客观条件。不言而喻,处于现时代的我们根本无法完全还原到马克思、恩格斯当年创立自身思想体系的历史环境之去,也不可能再重复经历那些由具体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着的时代问题,然而这并非绝对否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有通过实践教学在某种程度上还原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的可能性。这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所揭示了基本原理,绝对不是局限于时代和具体问题的简单论点,相反,它本身是对自然、社会、历史所作的一种超越时代和地域的深刻阐释,是对世界进行整体理解的哲学世界观,是最根本的方法论。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普遍的科学意义,其真理性绝不局限于特定的时代和地域,它的基本原理永远与现实的生活和世界密切相关,是永远具有生活气息的活生生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这种与生活和现实世界密切关联的特性,客观地说明,只要真正地深入到具体的、感性的生活实践中去,深入到现实生活世界中来,那么,就能够使马克思主义理论重新还原到它自身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活生生的历史境遇之中,而这也正是实践教学的意义所在。总之,真正意义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总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初生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境遇的还原,是从某种程度上重新演绎和建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现实的生活世界之中获得永恒的生活气息和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

当然,任何意义上的还原总是近似的还原。可以说,实践教学所能够还原的最高境界就是与现实的生活实践密切相关联,深入到问题的矛盾深处,把握问题和矛盾的症结,与马克思、恩格斯对具体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时所遵循的致思模式和致思路径相一致。

三、生活世界:实践教学的生成之域

然而,实践教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生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境遇的还原,确切说来就是还原到问题得以生成和深化的现实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才是理论最原初的生成之域,而这也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只能在现实的生活世界里展开,生活世界是实践教学生成和展开之具体场域。

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不乏对世界的理解,然而传统思想政治理论教科书已经受苏联教科书体系思维模式的影响,对活生生的世界作了科学式的理解,把世界视为无所不容的宇宙或自然界,与人的现实的生活实践和生命活动失去了最紧密的联系,所做出的判断和论语几乎都是自然科学上的结论。客观而言,这种意义上的世界概念,完全不是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世界概念,虽然马克思主义从来不违背科学而是尊重科学,然而世界概念却是哲学意义、历史文化意义上的世界,是真切的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就什么是生活世界,笔者曾经指出:“生活世界本身是现实的人通过自己特殊的生命活动方式而创造出来的真正属于自己的天地,即通过自己的自由自觉的生活实践,尤其是物质生产实践,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现实能力等等属于自身的尺度,所建造成的真正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因此,真正说来,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世界本质上是人们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通过主体性的创造活动而建构起来的现实生活世界,是真正的文化世界和价值世界,归根结底是生活实践的世界。完全可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所得以开展的具体生活场域,只能是这种意义上的现实世界。这种世界所具有的感性品格直接地透显着生活气息,人们在这种场域中面对各种复杂的生活问题,所直接运用的思维模式就是实践思维。

针对生活世界何以能够成为实践教学所应当还原最原初的场域,我们可以看一下哈贝马斯对生活世界基本特征的描述。众所周知,哈贝马斯在自己的理论建构中,他之所以引入胡塞尔提出的“生活世界”概念,完全在于他认为这一概念很好地表达了交往理性所赖以生成的理性基础。在他看来,生活世界本身就是一个诸多交往、商谈者共处的背景和场域,是整个交往行为发生的先验场所,是无暴力、无风险地形成共识、实现社会整合的合理化语境。他指出:“如果交往行动不根植于提供大规模背景共识之支持的生活世界的语境之中,这样的风险就会使基于交往行动之社会整合变得完全没有可能。”[5](p26)而生活世界之所以能够提供这种保障作用,就在于,“生活世界同时构成了言语情境的视域和诠释成就的源泉,而它自己也只有通过交往行动才能再生产”[5](p27)。客观而言,哈贝马斯局限于言语的交往和商谈来实现社会的整合,还根本没有直接地理解现实生活世界在人们的物质生产、生活实践以及生命创造等方面的深刻意义,换句话说,他还远远没有在生活实践的意义上全面地理解和把握生活世界。然而,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来说,实践教学对理论生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境遇的还原恰恰就是要还原到最原初的生活世界之中去,还原到感性的具体事例上去。这在于,生活世界是生活问题的派生之处,是一切矛盾真正产生的根源,只有遵循着生活自己的逻辑,才能顺藤摸瓜地理顺矛盾发展和演化的脉络。

总而言之,实践教学并非单纯在于验证理论,相反,它更多地在于还原理论得以生成和发展的具体历史过程和境遇,让理论的学习者切身体会和感受到理论自身生成和发展的具体历史过程,而生活世界则是实践教学得以生成和展开的具体境域。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n].人民日报.2004.11.17

[2]鹿林.论实践思维[J].郑州大学学报,2004.2

[3]刘世华,吴绍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认识局限及对策论析[J].教学与研究.2008.4.

简述科学实践观的重要意义篇9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特征;践行策略

党的十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和总结,既是理论指导,也是实践指导。引导人民群众认知以及认同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将这样一种价值观作为日常生活及工作的指导方针,自觉将核心价值观转换为自己的生活守则,进而团结全民力量,坚定的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努力,这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意义和作用。换句话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最终落脚点以及归宿就是实践。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特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条件下,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时代产物,是今后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以及国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必然举措。从前文论述中,我们已经对其基本内容――即“三个倡导”有了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并且认识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最终归宿需要落实到实践上来的这一实质,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究竟具有哪些特征呢?

(一)科学性与创新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凭空造出来的,它是基于我国国情,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通过实践启发而得出的。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它具有科学性的特征。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说,它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更是核心价值体系创新的部分,“三大倡导”、“12词”箴言,高度浓缩和概括了当下适宜我国国情的价值导向,是时代的发展产物,更是科学的创新之举。

(二)时代性与现实性。除了科学性及创新性特征之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诞生,还具有明显的时代性与现实性。就第一个“倡导”提出的背景来说,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上升的阶段,当务之急应该卯足劲进行经济建设,但是与经济发展速度相对应的是群众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如果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无法跟上经济发展速度的话,必然造成恶性的结果;其次,就第二个“倡导”而言,是基于我国法制建设的现状提出的,它从侧面反映出我国法制建设应该努力的方向,更是从正面总结出了群众关于法制建设的最终理想,即民主法治、自由公平;第三个“倡导”与群众生活联系紧密,它摆脱了大的条条框框,提出了对群众应该具有的美好品质的向往,不仅为今后社会生活的进行提供了美好蓝图,同时也对群众精神的发展方向给予了指引和导向。

(三)先进性与民族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意识形态之上的,集中反映社会主义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客观反映着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和本质,体现着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和根本利益。从这一层面上讲,核心价值观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最为科学、最为进步且最能体现民族特性的价值观及意识形态。

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策略

从前文论述中,我们已经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征,结合其基本特点,其践行有效性的实现,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策略:

(一)注重实际,准确把握价值观意义。从对社会所起的作用上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与核心价值体系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但是二者在实质上却有着明显的差别,不能混为一谈,更不能简简单单的将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意义说成或是理解成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意义,应依据核心价值观提出的具体的与现实紧密联系的内容,有针对性的把握积极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特殊使命及意义。只有从价值、理念层面出发,对其进行哲学拷问、为核心价值体系奠定价值观基础,才能有效完善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作用。

(二)立足实践,增强对价值观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实践,除了需要准确把握其意义之外,还应立足实践,增强对价值观的认同。“三个倡导”的“12词”,通俗易懂,是中共中央基于广泛调研基础之上、吸纳社会各界意见及建议、汇合科学诸多学科理论智慧、从目标层面以及制度层面概括出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核心价值观,同时也是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最新的创新成果,它生动形象的体现出了人类对于社会美好价值的追求,同时也呈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但是,如果理论一直停留在理论阶段,便会失去指导意义和作用,因此,只有在具体的实践中去发现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作用,增强对其价值及意义的认同,才有可能真正实现核心价值观提出的初衷。

(三)积极鼓动群众,提高社会共识。此外,践行核心价值观还应从周边群众入手,积极宣传核心价值观内容,提高人民群众的社会共识。着力于实际的社会实践,应引导人们积极参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中来,促使人们在实践中领悟“三大倡导”的价值理念在指引人民创造幸福生活过程中的支撑作用及推动作用。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对核心价值观的拥护和支持,以正面的行为向群众宣传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作用和意义。

三、结语

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说,它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更是核心价值体系创新的部分,“三大倡导”、“12词”箴言,高度浓缩和概括了当下适宜我国国情的价值导向,是时代的发展产物,更是科学的创新之举。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性、时代性、先进性、现实性、创新性及民族性的特征,建议可以从注重实际、准确把握价值观意义,立足实践、增强对价值观的认同以及积极鼓动群众、提高社会共识等三个方面入手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力争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作出积极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洁.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培育和践行研究[D].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13.

[2]韩春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研究[D].辽宁大学,2013.

[3]刘峥.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中南大学,2012.

简述科学实践观的重要意义篇10

群众路线亦有其深厚的理论根基。它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具体化,而群众史观又深深地扎根于唯物史观及科学实践观之中。我们知道,群众史观是与英雄史观相对的一种观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恰恰是在对英雄史观的批判中阐发其群众史观的。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认为,历史并非个别英雄人物创造的,人民群众乃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性作用。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类社会的全部财富(既包括物质财富,也包括精神财富)归根结底都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说“: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进一步认为,在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中,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起着制约作用。对此,马克思这样说道:“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这些均是马克思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经典性表述。正是因为马克思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入手,着力分析了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与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之间的关系,将人民群众与物质生产过程联系在一起,找到了物质生产的真正主体,进而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并以此为依据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动力,从而创立了唯物史观,恩格斯将其与剩余价值学说一道称作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正如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所说:“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应该说,恩格斯对马克思的上述评价是比较准确、比较公允的。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群众路线是群众史观的具体化,而群众史观又是深深扎根在科学实践观和唯物史观之中的。可见,群众路线的理论根基确实非常深厚。

二、群众路线的历史演进: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一)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相关表述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尽管没有明确使用过“群众路线”这个概念,但都非常重视这一问题,在其经典著作中可以找到很多相关表述。就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旗帜鲜明地这样写道:“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在此基础上,列宁进一步指出“:在人民群众中,我们毕竟是沧海一粟,只有我们正确地表达人民的想法,我们才能管理。否则共产党就不能率领无产阶级,而无产阶级就不能率领群众,整个机器就要散架。”可见,无论是马克思恩格斯还是列宁,都在强调依靠群众的重要性。这无疑为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形成作了重要铺垫。

(二)群众路线的形成:从概念提出到经典表述

群众路线是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概念的提出到经典性表述,这其中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从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群众路线”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1929年9月28日《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1943年6月,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对群众路线作了简明扼要的论断,这样说道:“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做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1945年,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会议———中共七大,在会议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正是在这篇报告中,又进一步阐释了群众路线的内涵,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1945年刘少奇在《论党》一文中也充分论述了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刘少奇这样指出:“同志的群众路线,就是要使我们党和人民群众建立正确关系的路线,就是要使我们党用正确的态度与正确的方法去领导人民群众的路线,就是要使我们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人与被领导的群众建立正确关系的路线。”1981年,召开了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会议通过了著名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对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作了经典性表述,将其核心内涵概括为“四句话”,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决议》还首次将群众路线确定为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方面之一(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方面分别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群众路线的核心内涵尽管言简意赅地表述为简短的“四句话”,其中却蕴含着丰富的意思,大抵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句回答了“为什么人服务”这一问题。曾说“: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一切依靠群众”则鲜明地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立场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第三句和第四句讲的是工作方法问题,将群众路线提升到了方法论的高度。

(三)群众路线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群众路线也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邓小平、、和都对群众路线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邓小平曾经这样强调:“中国共产党员的含义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也指出:“因为我们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所以全党同志的一切工作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都是为了实现好、发展好和维护好人民的利益,任何脱离群众,任何违反群众意愿和危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是不允许的。”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强调群众立场的重要性。例如,指出“:群众立场是决定我们党的性质的根本政治问题。我们党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首先是因为我们党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说话办事,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而不是站在个人、少数人立场上说话办事,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而不是代表某一个人、某一部分人利益,是决定人心向背、事业成败的关键。”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亦谈到:“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党的十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在全党范围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亦有“党的生命线”之谓。认为,“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还指出:“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群众路线作为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都高度重视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将群众路线视为“党的生命线”,从而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