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基本原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06:10

课程思政基本原理篇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来课程改革的契合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学生的进步和其自身发展的根本要求。因此,该课程改革的人学环境具有学生主体意识唤醒、教育教学工作创新和自身发展的特点。

(一)学生主体意识的唤醒渴盼人学发展

在过去,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改革重在政治性、工具性和知识性,这是当时的环境决定了的,这种改革模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因此,原有的马克思基本原理课程改革的模式就越来越凸显出不足的方面。特别是在当前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被唤醒的时代里,他们要求自身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性发展,渴望个体得到更多的尊重和人文关怀。

(二)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的创新互换人学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来课程改革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工作要想创新需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的创新,这就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改革提出了创新的要求。过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改革模式基本上都是在突出政治性、工具性和知识性的基础上进行的,很少涉及到人学视角的创新改革。在这种情况下,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指导下,在坚持原有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改革模式的基础上,实现向人学视角的倾斜,就可以实现原有模式和人学视角的优势互补。人学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改革必将课程改革与思想政治课的创新紧密的结合起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站在理性、全局性的角度来观察思想政治课程体系建设,最终达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创新的目的。

课程改革的人学构建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是研究人是生存和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理论,它的目的在于使人类通过实践正确的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的发展等各方面的关系。根据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改革要遵循科学指导,促进该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提高大学生的总体素质,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

结合当前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改革方式方面,“社会哲学”模式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改革以显性为主,而人学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改革模式则侧重于隐性教育;在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方面,前者重视在党的领导下,巩固党的地位,维护高校的稳定与发展,倡导把国家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而后者强调在前者的基础上,重视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自由发挥,重视在课程改革的引导下,达到大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改革主体方面,前者有特定的改革主体,改革主体一般是学校领导和专业教师,具有明显的单一性特点,而后者的改革主体较为多元化,大学生也可以参与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改革中去。

(一)把握时代脉络,抓住改革契机

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改革的方式、途径、内容等方面十分全面,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有些突出的时代问题被忽略了。比如,建国初期和改革开放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时代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来课程改革的方向不得不按照“社会哲学”式的要求发展,在这种时代环境下,其政治性的特点尤为突出,但是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和人学理性研究的不断深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改革原有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新的时代呼唤对原有课程改革的模式进行拓展,这就需要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指导,准确的把握住时代主题,在大力弘扬时代精神的主旋律下,实现马克思主基本原理的课程新模式的创新,实现教育目标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新要求。

(二)抓住问题意识,打牢改革基础

首先,人学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改革工作应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回归到问题实质上去。也只有是改革的过程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中存在的真实问题,才能对症下药,进一步优化课程模式,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其次,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改革中,还要具有世界眼光,虽然资本主义社会下的高校没有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一课程,但是同样的,资本主义社会也开设了其他具有意识形态渗透的课程,对此,可以借鉴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高校意识形态课程建设、改革的先进经验,为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改革提供有益的经验。最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改革要抓好“群众基础”,走好“群众路线”,这就要求课程改革的目的要始终以大学生这一群众主体为出发点,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真正了解大学生所需、所急、所想,做好大学生的信息提炼工作,找到课程改革与大学生之间的共同话题,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方式去构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体系。

拓宽原有改革模式,做好体系构建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方法、模式只用应用于实际中去,才能真正体现出其理论的优良品质,从而理论也能够得到更深层次的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改革中,首先要树立问题意识,发现原有的改革模式存在的问题,在人学理论的指导下,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科学解释,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理论基础上,突出人学指导,在解决方法上,突出问题生活性的、可操作性强、实践性强的改革模式。

这种改革模式的构建是在原有的“社会哲学”式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在改革的过程中要注意原有模式与人学视角的区别与结合,区别上要注意人学理论的指导地位,联系上要注意二者体系上的逻辑自洽,要避免在改革的过程中出现原有模式与人学视角的互相冲突,混淆改革中的原有模式和人学理论,最终削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改革的效果。

课程思政基本原理篇2

目前,国内有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研究,大多围绕教学目的、教学规划进行,鲜少有研究集中在课程性质和教学设计层面。由陈晓江主编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导学(第2版)》一书,是一本基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理论研究著作,被称作“最有理论价值的实践参考书籍”,受到思政青年教师的推崇和喜爱。该书共分为六章,除第一章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了历史沿革角度、本质剖析角度和实践分析角度的简单探论外,其他五个章节分别立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式与政策》五本教材,对具体的课程性质与地位、课程内容与结构、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与手段、成绩考核、考研点拨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分析。该书第一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概说”第一节“历史沿革”指出,中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最初是以静态的经典宣讲为主,即基于中国在思想政治方面的突出成果进行宣讲,以达到广泛认同的目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家发展实际需要,这种形态逐渐变革为鲜活的理论应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始从现实角度出发,聚焦现实问题,对公民的疑惑进行解答。同时,公民意识和法律意识教育逐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体系中,助力人们完成对僵化思想的摒弃。该书强调,在这一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现了从工具属性到主动性的转变。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我党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途径,还是满足人们全面发展实际需要的重要培养手段。该书在论证过程中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当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该在传递经典思想、解答现实问题的同时,帮助人们实现自我认知和自我发展,对待学生亦是如此。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设的关键时期,互联网上的一些不良思想极易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不良影响。基于此,思政教师一定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答疑解惑和自我建设的作用。要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必须对不同课程体系的目标、内容有清晰的认知,才能充分利用不同课程内容,发挥课程在思想引导方面的优势作用,实现对大学生“三观”的合理引导和培养。

该书在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导学”中指出,该课程的主要价值就是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现实问题进行认知和分析。该书理论性比较突出,学生自主阅读很难透彻理解其中的原理,建议思政教师尽量结合实际生活进行理论解读。也就是说,要以生活化事例切入,先让学生明确现实生活中一些事件的原理,再将事件原理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对照,进而让学生明晰马克思主义就是社会逻辑的“解码”书。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弱化理论传递的枯燥性,还可以利用现实案例有效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熟练程度。第三章“《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导学”指出,该课程主要讲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目的在于进一步夯实学生利用马克思主义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该书表示,应进一步沿用实例对照理论的讲述方法,可活用项目教学法,给予学生自主探究和自主认知的空间,具体可以安排理论教学72学时、实践教学36学时,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在第四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导学”中,该书表示要采用活泼生动的教学语言,为学生传授有关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并针对学生性格、行为特征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在第五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导学”中,该书认为应尽可能利用影视素材和文学素材,沿着时间线帮助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工作进行认知。在第六章“《形势与政策》导学”中,该书认为应尽可能应用时事政治素材,提升学生政治敏锐度,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政治意识和甄别能力。

课程思政基本原理篇3

[关键词]思想政治;改革;轨迹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这一课程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政治教育、法制和纪律教育、道德教育、思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宗教教育、人格教育等等,涉及思想意识、文化心理和行为模式等各个层面。在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课程,曾使用过“公共必修课”、“政治理论课”、“共同政治理论课”、“马列主义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公共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等名称,但绝大部分时间采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名称。本文就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课程与教材历史轨迹作简要梳理。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新中国成立伊始,党和国家就对思想政治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1949年底,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在总结报告中指出:“新区学校安顿后的主要工作,是进行政治与思想教育。”当时确定的课程是“社会发展史”、“新民主主义论”和“政治经济学”。1951年,“社会发展史”一课改为“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再加上原来的“新民主主义论”和“政治经济学”,着重于讲授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1950年,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指示,在大学开设以“新民主主义论”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该课程以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为教材(1953年该课程被改称为“中国革命史”,1961年改为“中共党史”)。此时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主要有两本:《马恩列斯语录》(编)和《苏联政治经济学习》。由于苏联色彩浓厚,毛泽东提出要从中国国情出发,编写我们自己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一年后,该教材出版。

1957年,“大鸣大放”开始,高校政治课除“社会主义教育”外全部停止。课程以毛泽东著作为指导,根据《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12个“小题目”逐章展开学习。

1961年,教育部《改进高等学校共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意见》,分析了当时高校思想理论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明确当时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还规定了课程设置和学习时间,布置了编写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和培训师资力量等任务。

1964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高教部党组、教育部临时党组了《关于改进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当时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青年,向他们进行无产阶级的阶级教育,培养坚强的革命接班人;配合学校中各项思想政治工作,反对修正主义,同资产阶级争夺青年一代。围绕新的任务,教育部对课程进行了新的调整,并提出了编写新教材的原则和要求。

1966年,高等学校停止招生,所有课程停开。1971年,高校复课后,政治课以讲解包括《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在内的4本马列著作和毛泽东著作为主,教学成了政治运动的附属物,直到“文革”结束。1980年,改革开放后,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的联合通知,高校普遍开设“马列主义理论课”。

值得一提的是,1963年8月,教育部试行《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政治理论课的规定(草案)》,对研究生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学习时间、阅读书目、考试方式等作出明确规定。根据教育部规定,研究生的政治理论课主要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报告”两门课程。

二、不断深化改革到“98”方案的实施

1978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见(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对建国以来28年全国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课取得的成绩作了充分肯定,对“四人帮”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对高校马列主义理论课的破坏进行了批判,重新明确了马列主义理论课的目的和任务。

从1978年至1984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主要是纠正“文革”期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教学内容。1980年7月,教育部印发《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地位和任务,明确了马列主义课的教学方针,确定了马列主义课的课程、学时、大纲和教材,并对高校马列主义课的教学制度、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建设、领导管理体制等作了明确规定。1982年党的十二大之后,根据党的十二大关于加强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精神,教育部决定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1984年9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高等学校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若干规定》,确定在高等学校新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从此开始,马列主义理论课与思想品德课简称为“两课”,思想政治教育正式作为高等院校的学科和专业进行建设。这一阶段思想政治课在课程的设置上主要是突出有关爱国主义教育、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想教育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方面的内容,形成了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四门课为主的课程体系。

从1985年到1997年是“两课”形成时期。1985年,三中全会后第一次高校马列主义理论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中央要求增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基本问题”(后改称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这一课程,复旦大学成为首个试点。不久,由牵头集体编写了一本《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教材。此次调整中还把“中共党史”又改称为“中国革命史”。时任总书记的胡耀邦还提出,要开设“世界政治和国际关系”课程,后来这一课程演变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1986年到1988年间,各地高校组织编写出版多个教材版本。在改革逐步展开的过程中,课程设置由原来的老四门变为新四门,即“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后不久,国家教委印发《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提出“两课”教学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要“编成教材,进入课堂”。复旦大学首先开设了“邓小平理论”课程。同时,为了加强对毛泽东思想的学习,中国革命史课也相应调整为毛泽东思想概论。这次的课程调整方案又被称为“98方案”,即1998年经报请党中央同意的方案。根据这一方案,高校本科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理科分别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文科开设)、“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等课程,另有“形势与政策”课。

“98”方案的一个特点是注重思想政治课的学科建设,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点学科加以建设,把“两课”作为学校的重点课程加以建设。把课程建设和教学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作为重要课题,列入国家教育科学研究规划和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把“两课”教育工作的状况作为评估学校工作和领导班子实绩的重要条件,作为学校办学水平的标准之一。1997年12月,国家教委成立了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指导委员会。这是新形势下加强“两课”教学和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从1998年到2004年是“两课”的发展时期。1998年4月23日,党中央批准了“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文科开设)、“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八门课程,并于同年秋季实施。随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指导地位的确立,“邓小平理论概论”课于2003年调整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三、“05”方案的实施:高校思想政治课全面务实的改革

根据新世纪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2004年中共中央以16号文件的形式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根据中央16号文件的精神,和教育部于同年12月联合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革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05年1月批准了这个《意见》。《意见》将“两课”更名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并对具体的课程内容作了新的调整,确定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具体课程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当代世界经济和政治”、“形势与政策”。本方案从2006年秋季开始实施,简称“05方案”。

此次调整之后,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变为四门。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整合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称“原理”),其中还补充了科学社会主义内容;原“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整合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原“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则整合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调整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增开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此外,“形势与政策”课以必修课的方式延续了下来。硕士生、博士生的课程设置,暂仍按照“98方案”开设相关课程。当前,研究生层次(包括硕士生、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方案正在抓紧研究制定。

“05”方案提出要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持。

课程思政基本原理篇4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219-02

一、“原理”课教师缘何需要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既是党和国家对“思政课”教师的高层次总体要求,也是对“原理”课教师的具体要求;更是“原理”课本身所需要的重要教学方法。首先,“原理”课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是落实中央文件精神的必然要求。“05方案”明确指出,高等学校的“思政课”“要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器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等。切实解决“思政课”的实效性问题,就要加强“思政课”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增强“思政课”教师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其次,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是“原理”课教师实现教学期望的关键。“原理”课作为“思政课”四门必修课中基础性、学理性最强的一门课程,对教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就更高,因为,“原理”课既不像“纲要”课和“概论”课那样以史实和现实的形态呈现,又不像“基础”课简单易懂、案例丰富。这就要求“原理”课教师既要有渊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又要勤奋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关心的实际问题,更要有高超的教学方法和艺术,这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原理”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的教学总期望。最后,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原理”课的根本方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针对这样一门产生于实践、发展于实践、以实践为理论品质和基本原则的课程来说,最好的学习方法只能是理论联系实际。为此“原理”课教材中明确指出,“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要很好地运用这一方法,关键在于提高“原理”课教师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二、“原理”课教师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要想切实提高“原理”课教师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必须首先厘清理论联系实际的真意。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定义:“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联系国际国内的大局,联系社会实际,去观察和分析问题。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最大的社会实际是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也是我们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认识和解决社会问题的现实基础……所以我们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要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地读马克思主义的书;另一方面要学以致用,有的放矢。”从定义本身来看,理论联系实际好像只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读马克思主义的书”,即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另一方面是“学以致用,有的放矢”,即联系国际国内的大局,联系社会实际,去观察和分析问题。如果不进一步分析,必然会导致对这一定义的误读。许多人没有深入分析和理解“学以致用,有的放矢”,仅仅停留在表面,把理论和实际看成是两个静止的方面,它们所谓的“联系”就是将理论直接与实际照面,在“原理”课教学中就是将“现成的理论”即原理、规律转达给学生。这不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真实要求。深刻理解理论联系实际,重点是关照“联系”这一中间环节,即阐明联系的中介作用。其实,马克思、列宁、等思想家在分析“理论联系实际”时,也都对联系——这一中介做了表述,是指事物与事物之间、事物内部的要素之间等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这一角度来理解“理论联系实际”,就是理论和实际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这种联系作为相互作用,必然包含两条理路,一条理路是用理论去联系、解释实际,满足实际需要;另一条理路是实际对理论的校正或确认。不论是哪一条理路都要求实施者必须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能力,《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以此为基础来理解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就是具备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观条件。在“原理”课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必然包括“教”和“学”两方面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从教的方面来说,就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从学的方面来说,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这是两种不同的能力,在此,我们着重分析“原理”课教师在教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过程中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因为这是进行教学设计、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原理”课教师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即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观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原理”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这一点是做好理论联系实际的前提和基础。要想用理论去指导实际,或者用实际诠释确证理论,首先必要对理论深刻透彻地掌握和理解。今天的“原理”课甚至整个“思政课”没有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的理论水平普遍不高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05方案”规定了“原理”课要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明确了“原理”课教学要把握“一个主题”,贯穿“一条主线”,突出“一个重点”。这一内容实质上对“原理”课教师的理论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即要求“原理”课教师既要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三个组成部分有较为深刻的了解和研究,又要融会贯通从整体上、从有机统一上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但是,现实却是“原理”课教师尽管能够从整体上来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但是就某一方面、某一部分而言不如专业课老师掌握得深刻。“原理”课教师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的理论水平普遍不如哲学专业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和教学的教师水平高;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面的理论水平普遍不如政治经济学专业教师的水平高,等等。加上历史原因,有许多学哲学的“05方案”后开始通讲“原理”课,对于哲学部分还可以拓展,但到了“政治经济学”部分就只能照本宣科,机械地向学生转达原理和规律,更不用说“学以致用”联系实际了。马克思早就说过“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这里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不彻底,而是教师的理论功底不过硬,所以不能做到以理服人,更难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第二,“原理”课教师了解实际的水平,即了解国际国内大局、社会实际、学生思想实际等水平。实际就是“有的放矢”的“的”、目标、靶子,如果“原理”课教师只知道或掌握自己的“矢”和理论,而不了解实际,没有目标和靶子,这样“原理”课只能在由教师自己铸就的理论的空中楼阁中独自徜徉、自我陶醉。不了解学生的需要、不解决现实问题,“原理”课必然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更不能打动和改变学生,不使学生改变就是没有作用,就是无效。第三,“原理”课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拥有理论、把握实际还不够,还要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这里的“联系”能力既不是简单地用现成的理论去直接套用实际,也不是用实际去机械地证明理论,而是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或从实际中提升理论。这种能力是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以后,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在分析实际问题时彰显出来的主观条件。“原理”课教师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就是在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全面了解国内外大局、社会现实和学生思想实际的基础上,如何从实际案例中抽出原理和如何运用理论分析、说明、解释实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努力建设一支“让党放心,让学生满意”的高素质教师队伍[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2):7.

[2]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6)[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14.

[3]莫放春.“05方案”贯彻落实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具体要求[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7)5.

[4]周济.努力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07,(7).

[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文集[m].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l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9]列宁.列宁全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0].选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2].整顿党的作风[m].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课程思政基本原理篇5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转化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1-0079-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与其他三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比,更抽象,更难以让学生理解和接受。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观点深入浅出地阐释清楚,让学生彻底消化和接受,在无意识中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使这门课程成为让学生满意和终身受益的精品课程,关键在于实现其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体系是指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设置而配套使用的各种教材系统,包括教科书、教学参考用书、学习参考用书等,它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指南、基础和依据。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体系则是指以本课程教材内容、教学手段为基础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组成的有机统一体,是一个师生教学互动并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实践过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体系逻辑严密、理论抽象;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体系的形成则与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程度、对学生特点的把握程度和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知识结构、人生阅历等息息相关,这使得教学体系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不同的教师会形成不同的教学体系。尽管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存在差异,但二者又是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体系是其教学体系的基础和前提,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体系又是其教材体系的目的和归宿。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学生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才能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要实现这一有效转化,必须做到“四化”,即坚持具体化、生活化、形象化和思想化的四项基本原则。

一、具体化

所谓具体化,就是要化抽象为具体,要把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具体实例结合起来,与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结合起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向学生阐释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一项根本原则,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也不是理论说教,而是要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进行深层次的解读,对其进行再次创造和加工。而社会热点问题,就是那些受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新闻或信息,比如个人收入分配改革、医疗改革、教育改革、房价调控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问题。比如在讲商品经济的价值规律时,首先,必须跟学生讲清楚价值规律的内容、起作用的形式、积极作用和因其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所导致的消极后果;其次,教师可以向学生呈现我国奶农倒奶事件的实际案例或我国房价涨跌、房价调控的案例和相关视频,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最后,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分析这些现象,让学生明白商品经济价值规律是一根“无形的指挥棒”指挥着生产者的生产,又犹如一根“鞭子”鞭策着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还如一个“筛子”,把许多不合格的生产者淘汰出局,优胜劣汰,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价值规律的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所导致的垄断、两极分化和资源浪费等消极后果。因此,仅靠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生产是不够的,还必须借助国家的宏观调控以弥补市场经济的缺陷。

二、生活化

所谓生活化,是指要让高校教师所讲解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贴近大学生生活,能用辩证唯物主义理论解决大学生存在的困惑以及他们在生活、学习、情感和就业等方面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以让学生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不是“假大空”的泛泛而谈的抽象理论,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真切的行动指南。比如在讲解辩证法中对立统一规律时,教师可以把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一原理与大学生如何应对生活上、情感上、就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挫折结合起来让学生明白“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否极泰来”、挫折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一笔巨大财富等道理,让学生懂得凡事应辩证地看待,不能钻牛角尖。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同样要善于运用辩证法,既要看到人与人之间的对立与差异,要懂得包容别人与自身的不同,善于求同存异,而不是一味地强求别人与自己完全一致,同时又要看到人与人之间的统一,人们共处于同一个社会中,彼此相互依赖,相互联系,要善于寻找彼此利益的共同点,相互合作,实现共赢。当与别人发生矛盾时,要善于运用辩证的“肥皂水”哲学,在彼此对立的基础上,以退为进,寻找彼此利益的共同点,实现双赢。在讲解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之间的关系时,教师可以以大学生的学业与爱情这一对矛盾为例,并列举具体正反方面的实例,让学生明白,作为大学生,学习是第一要务,应把学业当做矛盾的主要方面来抓,虽然爱情也是人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它始终是处于第二位的,没有好的学业、好的事业做基础,爱情就会丧失物质基础,就不会长久,而且爱情应是青年大学生奋进的动力,而不能为了所谓浪漫的爱情而荒废学业。在讲质量互变规律时,教师可以把这一原理与大学生考研、英语过级等学习方面的问题结合起来,告诉学生,要想实现自己的目标,出现质的飞跃,必须要艰苦努力,要经历长期而艰辛的量的积累过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此外,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以此告诫学生,即使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一定要有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一定会有好的结果,千万不要功亏一篑,中途畏难而退。

总之,教师必须把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只有这样,这门课程才能真正让学生受益,让学生成长,才能把大学生培育成人格健全的人。

三、形象化

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除了要有与社会热点、学生生活有关的丰富生动、具体鲜活的实例来充实教学内容,晓之以理,增强教学效果外,还必须在形式上下功夫,以各种各样的新颖的形式吸引学生的眼球,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形象、更有趣。而这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在课件的制作上下功夫。课件中不能只有单一的文字,这往往会让学生产生视觉疲劳和觉得枯燥乏味,因而教师在课件中应适当添加一些为丰富内容服务的图片、图表、音频和影像资料等,以刺激学生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积极性。其次,要有适当的肢体语言。最后,教师应以更幽默、风趣、诙谐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增加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效果。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晓之以理外,还应动之以情,这样才能收到加倍的教学效果。

四、思想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既具有理论性、政治性,又具有思想性。首先,它是一门抽象而深刻的理论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等一般规律的认识与概括,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科学知识,是关于客观事物本质、规律的正确认识。因而,高校教师在传授这些理论知识时,必须在一定的理论高度上向学生阐释各个原理与基本观点,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而不只是简单传授一些常识性的知识。其次,它又是一门政治课,具有政治性,也就是说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意识形态色彩。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科[2005]5号)中已经明确指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政治性:“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也必然是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之一,也是全国人民应坚守的主流意识形态,这些理论都是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始终为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服务的,其政治性要求高校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遵守党纪,对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应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方法和立场进行辩证分析和具体分析,并加以理性引导。然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政治性只是前提,理论性是中介,其最终目标在于思想性。因而,高校教师在教授该课程时,除了宣传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传授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知识之外,关键目标在于要让学生形成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必须把理论知识传授、意识形态宣传和价值观培育有机统一起来,要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大学生的头脑,让他们最终能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来思考、分析和解决他们所面临的社会问题与他们成长过程中存在的困惑,让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他们的行动指南。

总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要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就必须坚持“四化”原则,即“具体化”“生活化”“形象化”和“思想化”,而这四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具体化”“生活化”和“形象化”是“思想化”的手段,是为“思想化”服务的,而“思想化”是前三者的目的,也是学习这门课程的关键所在。然而,高校教师要真正贯彻好这“四化”原则,还需要从提高自身素养入手,必须努力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一是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备好每一堂课,并必须以重点和难点为突破口,向学生阐述清楚每一个观点。二是努力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提高自身理论修养,为教学奠定理论基础,增加课堂教学理论深度。总之,要达到教研相长的效果。三是高校教师必须广泛阅读各方面的书籍以扩大知识面,并要多关注国内外新闻以扩大自身的信息量,以此为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储备资料。四是高校教师务必掌握多媒体技术,以便能制作出精美新颖的课件,从而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郭正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6).

[2]徐永军.“六个吃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前提[J].现代教育科学,2012,(1).

课程思政基本原理篇6

关键词:翻转课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改革;实用性

近年来,现代信息科技越来越渗透到教育行业中,教育领域出现的“翻转课堂”这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正是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运用而产生的。翻转课堂这种教学于2011年模式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州的林地公园高中,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说是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次教育变革,近年来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中发生了重大影响。

一、概念界定

(一)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最早于2007年在美国高中开始流行[1],被称为“翻转课堂(theFlippedClassroom)”的创新教学模式[2]。具体开展形式是,由教师制作简短的新知识教学视频,学生先在课外通过观看新知识教学视频中教师的知识解析进行学习,然后,在课堂学习时学生与老师进行互动交流学习的一种教学形式,其特点是学习的决定权不再由教师把握,而是转移给学生,由学生把把握学习的决定权。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学生听讲,教师主讲完然后布置作业,学生课后练习。“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区别主要在于,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时间不再是集中课堂,而是在课前;而在课堂上,不再由老师重新讲授新知识,而是由教师进行答疑解惑、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在这种教学形式下,教师占用的时间变少了,学生能更好的利用视频、电子书、网络和课后时间进行交流学习,由此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增强教育的时效性。

总体来说,“翻转课堂”是一种创新性较强,且趣味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的新型教学模式,对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有较大的帮助[3]。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中,可以成功将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模式转化为以“学”为中心的新兴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角。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下文简称“原理”),是一门“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内在逻辑联系的,具有整体性的理论进行概述[4],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进行教学的课程”。这门课程的具有意识形态教育功能,同时,它也是、教育部规定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新课程之一[5]。原理课的理论性和实用性很强,但是也很抽象难懂。因此,学生在学习的就非常容易感到枯燥乏味,甚至产生倦怠、抵触心理。因此,我们必须在科学解读其整体性内在诉求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教学实践创新。

二、“翻转课堂”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启示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增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针对性、互动性和时效性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习惯运用文件话语、权力话语成为其教学话语,因此,课堂容易出现教师课堂讲授总是缺少人文关怀,而且以宣讲和说教居多,从而出现话语强势、指令化的误区,容易形成说教式的政治话语教学模式,反而逐渐丧失了哲学知识原本的理性价值和语言感化魅力[6]。学生在长期说教式教育的压抑下就显得被动的站到了教育的对立面,久而久之,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逆反心理和抗拒心理,因此,其课堂教学缺乏针对性、互动性和时效性的缺陷就日益凸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基于学科的特殊性,其理论知识是相对抽象的,并且对大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塑造有着重要影响,因此,要有效开展教学工作,必须要坚持结合实际,以大学生的成长发展需要为基础,充分发挥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及时调整课程教学内容,将理论知识观点的教学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使其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

以往的学者们一般把“翻转课堂”的教学流程划分为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和师生课堂中互动两个部分。首先,由教师制作简短的新知识教学视频,其次,先在课外通过观看新知识教学视频中教师的知识解析进行学习,然后,在课堂上学生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学习。其操作形式可简单归纳为:观看视频、做练习、问题反馈、讨论交流、答疑解惑,纠正错误,反思总结等。这样的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一些错误观点并给予纠正,也增加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使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理解当前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领域的现状,激发其懂得理性思考。

简言之,“翻转课堂”这类新的教学模式正好补充了以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的枯燥性,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能量和活力,大大提升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针对性、时效性。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增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吸引性和内化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范畴,思想政治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更好的推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事业的发展,才能更好的解决当下我国的主要社会问题,才能更好的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进程。现今社会科技更新加快,互联网+时代使我们学习和生活越来越显得变化迅猛,由此形成价值观日益多元化,大学生的特性更鲜明,他们个性鲜明、兴趣爱好广,思想活跃,普遍存在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想。而对于他们来说处处体现着说教式教育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就显得毫无实用性,甚至被认为很多观点显得“假大空”,也因此,许多学生表现得不重视,甚至还有些学生表现出厌烦、抵触的态度。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吸引学生对课堂和教学内容的关注,更别谈使其将知识内化为个人思想。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打破了传统模式,充分结合了学生的兴趣,利用和发挥了计算机网络的优势,激发学生不在依赖老师,引导学生自主的去思考、去学习,老师不再是长篇大论的说教者,变身成为同学的学习指导者和帮助者。“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课前、课中、课后”的模式开展,在课前,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查找资料来进行自主学习,并记录相关问题,带着问题进入下一环节---课中,这样大大激发了他们求知欲,增强了课堂的吸引力;课中,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已掌握部分知识,通过汇报、讨论和交流,加强师生互动,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学生问题并及时答疑解惑,对重要知识点和难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运用;课后,学生带着已学知识又接着开始新知识的学生,有着知识的积累和自己认真的思考,就慢慢更能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理解和认同中奖一些关键的知识观点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懂得用所学知识去看待这个世界,去解释或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育的吸引力就在于其社会现实性和生活化。我们应该明白,这门课程不是单纯的说教,而是应该将学生的人格教育和培养放在首要位置,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帮助学生更好的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真正内化自身的观点,并用于指导自身的现实生活。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质在于逆向思维和换位思考,是随着教学任务的需求而新兴的一种创新体验,对我国学校教育产生了不可无视的重要影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其理论性强,观点抽象,且传统教学模式说教式特点很强,容易使学生产生抗拒心理,因此,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迫在眉睫,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改革则首当其冲。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更具有优势,其对于课程改革的实用性主要体现在能够有效的提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针对性、互动性、时效性、吸引性和内化性,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的决定权,有利于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养,这对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时效性也起到了不可无忽视的促进作用。因此,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来说,合理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丁玫.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成人会计教学模式改革--以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5(41):125-127

[2]李喜英.翻转课堂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以课为例的一个尝试[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2):99-104

[3]杨彤.翻转课堂之微课下的财政学教学的启示[J].长沙大学学报,2014.11(6)

[4]周文翠.“原理”课的教学优化与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培育――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02.16(4)

课程思政基本原理篇7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块化;研究;银川能源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1-0207-02

根据中发[2004]16号,教社政[2005]5号和教社政[2008]5号文件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指导精神,经过多年探索,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制度得以确立,理念得以树立,实践教学积极开展起来,思政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行相辅业已成为共识。各个高校根据校本实际探索了实践教学的不同实现形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形成了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模式。但是,仍然在教学过程中存在随意性较强,形式大于内容,学生参与程度不足与低效问题。因此,构建实践教学内涵精准、形式合理,实效性强的实践教学模式成为思政课教育者理性思考的现实问题。

一、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块化的含义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在思政课教师为主导的组织下,根据既定的教育目标和教学计划,在思政课理论教学基础上,通过具体实践途径,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吸收、内化基本理论、原理,从而进一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种教学模式。”[1]首先,实践教学是基于课程形态的教学。思政课的实践教学要体现课程形态,纳入课程体系,是课程体系中与章节内容教学等量齐观的教学内容和形式。第二,实践教学是基于理论形态的教学。思政课在未确立实践教学制度前其最直观的感受是理论课。在引入实践教学之后,则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实践起到了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中介桥梁作用,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实践教学不是也不能脱离理论教学,也不是泛理论的实践活动,它的任何实现形式必然以理论的精髓渗透于内,实践的形势表现于外。第三,实践教学是基于课程组织的教学。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既然是课程形态的,就得有配套学分、相应学时、一定场所,并且还要有严密的组织过程。即是说,实践教学要纳入教学计划、要有指导性的教学大纲,要有组织者、实施者、要有科学合理的反馈和评价机制。

那么,什么是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块化的内涵呢?从以上关于思政课实践教学内涵的探讨可以得出实践教学模块化的基本含义。所谓实践教学模块化是指思政课实践教学相对于思政课理论教学的类型化、模块化、实践化、应用化,它是与理论教学模式的并行相辅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学生对于理论的应用性特点。首先,它是思政课的类型化、模块化。在五门思政课中,广义上看都可以实现实践教学的模块化教学。因为每一门思政课都具有自身特点的教材体系、知识内容、理论侧重,每一门思政课都是一个类型,都可以设计为一个大模块。正是由于每一门思政课都有其特殊性,据此可以进一步设计出几个不等的实践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小模块。第二,它体现了知识的应用化,理论的实践化。实践教学模块化不仅可以更好地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学原则,而且可以贯彻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原则,是不断提高思政课吸引力、感染力、感召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实践教学模块化表象上是方法层面的创新,本质上是一种教学模式。

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块化的特点

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块化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教学的有效模式,这种实践教学模式从范围上要覆盖所有思政课,覆盖到全体学生中(本、专科学生)。但囿于每个高校思政课的校本实际,这种模块化的实践教学则可在较为成熟的思政课中先改先试,总结经验,逐渐推广到所有思政课中。因此,从这个角度讲,实践教学模块化要有一个通盘、总体的考量。首先,教育者要通盘考虑各门课程的理论侧重,针对各门课程自身的不同特点形成模块化设计的基础。其次,要总体考虑单独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知识体系,据此确定具体的模块内容与操作形式,既要突出本模块实践化、应用化的特点,又要体现本模块知识、理论侧重上的特色。最后,不论是大模块,还是小模块,实践教学的终极目的是知识的深入挖掘,理论的潜移默化,情感的凝聚升华。

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块化要体现校本实际,创造校本模式。各个高校的思政课基本上都形成了一定的教学传统,甚至是在教学和管理上形成了某种范式。因此,在实践教学模块化的设计上要体现出校本实际。一是要结合自然而然形成的教学传统,适当处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因地制宜制定实践教学大纲和计划,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和模块划分。二是在实践教学模块的的划分、内容难易程度上的确定要结合高校学生层次及水平,低估或者高估学生实际而盲目制定实践教学内容及形式的做法都是理论与实际相分离的错误表现。在尊重校本实际的基础上,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块化的探索要勇于创造校本模式。所谓校本模式,即“在当今信息时代,高校立足于校园,立足于课堂,让小课堂浓缩大社会,在学校设计和教师组织下,通过课堂实践、科研实践或虚拟社会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亲身感知社会实践问题,并运用所学理论分析、探讨、回答和解决实践问题,帮助学生深化认识、磨炼意志,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从而感悟思想理论、增进政治认同。”[2]校本模式立足于学校教学与管理传统、学校环境和资源,因此实践教学模块化的设计要挖掘学校本身的教学潜力,内化这些元素。校本模式要求实践教学模块化的设计突出教师的主导、指导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强的作用。这就排斥了“放羊”式的实践教学活动,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利用程序化的规范管理充分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保证了参与性。

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块化要体现出静态的模块特征和动态的知识、理论更新的教学运行于管理特点。所谓实践教学静态的模块特征是指模块设计的固化,这体现对实践教学理念的尊重和教学设计规范的执行,是指在较长时期内不断往复的可资总结与提升的模块形式。所谓动态的知识、理论更新是指随着课程教材知识体系的变动和重组以及指导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具体理论的创新而不断更新各个实践教学小模块的教学内容。譬如,2013年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教育部社科司和理论局的相关要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材编写组都对各门课程进行了修订。因此,要及时修订实践教学大纲,涉及具体的实践教学模块要更新实践教学内容。

三、银川能源学院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块化的设计与实践

银川能源学院是民办高职本科院校,完整地开设了五门思政课。结合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规律与特点以及学生自身特点,根据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学校正努力探索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改革。目前,在其中三门课程上先改先试,初步形成了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块化的基本形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侧重于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观念教育。它的实践教学模块化设计突出书本知识应用化的特点,以“道德法庭”和“模拟法庭”两个小模块进行。“道德法庭”模块,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选取与课程紧密结合、社会关注度高的热点道德教学案例,提炼出辩题,划分出正反方,把学生分出若干组,每组都有正反方,教师对学生进行资料收集、观点凝练、辩论技巧的指导;把“道德法庭”移入教室,进行辩论,教师联系课程进行“画龙点睛”式的最后点评,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模拟法庭”模块,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选取与课程紧密结合、具有普法性质的焦点型刑事案例,将学生分为审判组、公诉组、辩护组、被告组及证人组,各组分别选出担任法官、公诉人、犯罪嫌疑人、辩护人、证人、书记官、警官相应角色;把刑事法庭移入教室,庭审结束,教室进行点评,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素养。学生通过全过程参与性体验,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侧重于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教育,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它的实践教学模块化设计突出理论内化性的特点,以“影视教育”和“社会调查”两个小模块进行。“影视教育”模块,是指在教师主导下,精选以爱国主义为题材的影视资料,选择合适时间、合适地点组织学生观看。观看后要求每位学生写出观后感或者心得体会报告并发言讨论,教师认真批阅,按水平高低分别打分,进行全面点评,从而提升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和国情意识。“社会调查”模块,是指教师结合课程知识与党和国家最新方针政策,设计调查主题,在校内外不同环境下分组围绕主题进行社会调查。个人写出调查心得,小组写出调查报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交流,从而增进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的理解,增强学生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把握。通过理论内化,加强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能力,自觉树立“三个自信”的理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侧重于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的实践教学模块化设计突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回味式学习特点,以“读书悟人生”和“慧眼看事物”两个小模块进行。“读书悟人生”模块,是指在教师主导下选择马克思经典作家以及指导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思想的相关篇目推荐给学生,指导学生阅读、讨论并写出心得体会文章,提高学生阅读原著的能力,提升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认识水平;“慧眼看事物”模块,是指根据课程章节内容,教师精心选择经典案例,指导学生阅读、分析,提高学生以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看事物的能力,通过具体案例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观点。

校实践教学模块化的设计、实践在指导思想上严格贯彻、教育部的文件精神,在课程教学组织上因地制宜,切合自身实际。首先,每个大模块的实践教学都撰写教学大纲,编入教学计划,这体现了对实践教学制度的尊重。第二,每个大模块的实践教学都划分学分,给予学时保障。譬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模块无论本专均划给1个学分,都给予16个学时。“道德法庭”小模块配以6个学时,“模拟法庭”小模块则配以10个学时;“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模块无论本专科都划给2个学分,给予16个学时。“影视教育”配以6个学时,而“社会调查”配以10个学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模块划给1个学分,给予16个学时。“读书悟人生”小模块配以10个学时,而“慧眼看事物”校模块则配以6个学时。第三,所有类型化的实践教学模块均按照小模块的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可操作性设计了实践教学指导书(实践教学教材)和具有规范文本格式、可评价考核的实践报告。第四,所有实践教学小模块的评价考核均设定了分层级成绩考核标准,既体现了对知识、理论目标的考核,又体现了对情感目标的价值评价。

参考文献:

课程思政基本原理篇8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程设置;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举措。山西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从20世纪80年代初创建以来,与时俱进,改革创新,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从理论上回答了大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在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启迪和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教育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实现高校培养目标的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始终坚持与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结合课程教育教学特点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势特点,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不断发展完善。笔者通过对改革开放30年来山西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历史沿革以及改革发展的梳理,可以将山西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程设置沿革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初步发展阶段(1978—1984年)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经历了曲折的过程。总体来说,始终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对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www.133229.com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我国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1980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的通知,通知指出:“根据实践经验和现有条件,在目前全国高校本科开设中共党史、政治经济学、哲学。文科专业加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也可试开科学社会主义。”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解决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1984年9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院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规定》,要求从1984年起着手准备在全国高等院校增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基本问题”课程。按照教育部对于课程设置的相关要求,山西省各高校积极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工作,在教学中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彻底清除林彪、“四人帮”的瘤毒,拨乱反正,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教育学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山西大学、太原机械学院等高校开设了“中共党史99、66政治经济学”、“哲学”、“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基本问题”等必修课程,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不断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不断完善阶段(1985—1997年)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现代科学技术和政治经济以及新时期大学生思想、心理的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教学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面临着一系列改革。1985年8月,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指出,在新的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必须对大学生进行以中国革命史为中心的历史教育,使大学生能了解历史、认识历史;必须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使大学生能用正确的理论分析鉴别各种社会思潮和观点,对错误的思想观点进行进行分析批判;必须进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理论实践的教育,使大学生能深刻体会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任。

1986年3月,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在高等学校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中指出,从1986年起,要用三至五年的时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进行改革,逐步开设“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9966马克思主义原理99%66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这四门课程。从1985年以后,山西省教委和各院校组织广大教师对政治理论课积极进行改革,建立了新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得到了不断修改和充实,真正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山西省还利用一年多的时间,本着先易后难、由点到面的原则,坚定、积极、稳妥、有计划、有步骤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进行了改革,到1986年暑假后,山西省各高校开始开设“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等必修课程,将“马克思主义原理”课分成“哲学”、“政治经济学”等几门课程,并增加了历史唯物主义、当代资本主义的内容。

1988年7月,山西省教育委员会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开设“法律基础”课程和召开法律基础课研讨会的通知》,将“法律基础”课列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必修课,为此,从1988年新学年开始,山西省各高校普遍开设“法律基础”课。从1991年起,山西省各高校在“中国革命史”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程中增加了近、现代史和国情教育的内容。1993年8月,山西省教育委员会印发了《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改革意见》,高校的“大学生思想修养”和“人生哲理”两门课调整为“思想道德修养”一门课,作为必修课从1994年秋季开学实施。“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仍为必修课,其中“形势与政策”针对学生的思想认识,采取报告或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每学期集中进行五次左右。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健康发展阶段(1998—2004年)

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这给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高校必须下大力气使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以武装大学生的头脑。1998年5月,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教育委员会了《关于我省普通高等学校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通知》,从1998年秋季开学,山西省各普通高校都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程为基础,开设了“邓小平概论”课程。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程设置必须着眼于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要理论联系实际,全面反映我国实际和时代特点。1998年6月1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至此马克思主义理论课“98方案”形成。按照上述要求,山西省各高校进一步推动“两课”学科建设,充分发挥“两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重要阵地作用,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华北工学院等高校把“两课”列为重点课程,加强了课程的建设。由此,山西省各高校“两课”课程设置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2003年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的通知》,要求把“邓小平理论概论”课调整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山西省各高校从2003年秋季开始开设这一课程,并重新编写了这一课程的教材,从总体上贯彻了十六大精神。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科学发展阶段(2005年至今)

课程思政基本原理篇9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性质、特点决定了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这门课教学中的基本原则,它贯穿于这门课的整个教学过程,决定着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方向和质量,其他教学原则都是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补充和具体化。因此,依据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从整体来看,应该分为以下两大步骤:

第一步:是指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知识。在思想政治课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知识是通过一系列的概念、原理来表达的,这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在政治课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没有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掌握,就谈不上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然而这些基本概念、基本又大多比较抽象、难懂,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启发,为了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接受,适当的举例是我们政治课教学中常用的也是比较主要的一种教学方法。第二步,是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到提高认识能力和思想政治觉悟的目的。这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最重要的阶段和最后的归宿。

举例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举例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举例还是一项教学艺术,为了更好地发挥举例在教学过程的作用,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真实性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探求真理的学科,来不得半点虚假。所谓真实,就是说事例材料本身不论是国事、家事、大事、小事都必须是确有其人,确有此事。只有真实的材料,才具有说服力。所以,举例一定要真实无误,决不可胡编乱造、道听途说或者是经不起推敲,否则就有背于思想政治课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二、接近性

所谓接近性有二层含义:一是指空间上的接近,要求尽量做到就地取材,离学生生活、学习环境近一些,离他们的心理近一些,最好是能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经历、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举例,这样学生感到可亲可信。二是指时间上的接近性,就是说所举例一定要新鲜,过于陈旧的材料学生是不感兴趣的,最好是近期发生的,且含有一定的新知识、新信息的,贴近时代的材料,这样才能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三、精典性

在教学中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知识内容可以用多个材料、事例加以例证、说明,但课堂教学的时间又是有限的,怎么办|我们只能精心选材,力求少而精,使用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材料,以起以画龙点睛之功效,因为典型的事例能集中地反映同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它既能使学生较为全面清晰地感知事物的形象和基本属性,又便于学生确切地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实质。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质量,就必须做到举例少而精,决不能抓住一些相关事例一古脑儿搬到课堂,将政治课变成了故事会,这样做势必会造成喧宾夺主,本末倒至。

四、结合性

课程思政基本原理篇10

“两课”承载着对大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任。但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初衷却与教育的结果出现巨大偏离,表现为:许多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兴趣低,认为课程本身枯燥无味,理论只是高调的说教,难以让人信服。固然这与当代大学生更注重知识的实效性相联系,同时也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存在的问题密切相关。传统“两课”最主要的特点是注重课程本身的知识性,因而使得各门课程往往过于强调知识的逻辑一贯性,而忽视和弱化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性和整体性,这种情况在我国以往“两课”的历史沿革中就有明显体现。

“两课”改革的第一阶段,从1978至1984年,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恢复期。这一时期开设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四门课程。其中“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两门课侧重的是对本学科基本原理的概述,而另外两门课“中共党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则属于“史”学内容。可以说,这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主要是纠正“”期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教学内容,力图尽可能多地教授给学生客观的知识。因而这一阶段课程主要注重原理性的知识。

“两课”改革的第二阶段,从1985年到1997年,是“两课”形成时期。随着改革的逐步展开,课程原来的老四门变为新四门,即“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原理”“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此时“两课”课程设置,一方面保留原有的客观知识部分,如“史”和“原理”的内容;另一方面,逐步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共产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教育如开设“中国革命史”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此外,还意识到应当使大学生关注中国所处的国际大环境,开设了“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这样,“两课”逐步从注重基础理论转向对共产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功能的倾斜。

“两课”改革的第三阶段,从1998年到2004年,是“两课”的全面发展时期。1998年4月23日,党中央批准了“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即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后来该课程调整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文科开设)“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八门课程。此时高校“两课”的课程体系逐步纵深发展,课程不断得以细化,“两课”的知识传授功能进一步得到强化。应当说,“98方案”在知识体系的传播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由于在课时未增的前提下,过于侧重知识性,使得其德育教育功能被冲淡。因而在这种背景下,“两课”的进一步深化整合就成为情理之中的事。

二、新“两课”课程体系的整体性特征

其实,早在2004年1月中共中央就下发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决定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以“工程”的方式进行大规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作。与此相适应,为了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将其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2005年初中共中央又召开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部联合在全国范围内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进行了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调研,并于2005年2月7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简称《意见》),旨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教育功能,而不单单是它的知识传授功能。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的“两课”课改就是根据《意见》确定的,可以说《意见》的标志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进入了崭新的阶段。我们称其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深化整合时期,这就是“两课”改革的第四阶段。

根据新方案,从2006年秋季入学的“大一”新生开始,中国高校本科生的思想政治课程科目将由原来的八门减少到四门:即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和最初的科学社会主义三者整合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简称“原理”,占3学分;原“思想概论”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整合为“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简称“概论”,占6学分;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整合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简称“基础”,占3学分;此外,还增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简称“纲要”,占2学分。而对于专科学生,只开设“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占4学分)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占3学分)。可以说,这是“两课”历史上课程整合最多、最为充分的一次。

但是,这次课改也引发了一系列争论,针对“两课”课程被压缩的传言,教育部社科司负责人指出:“这是一次整合的过程,不是简单的压缩。”他说,“课程数目虽然减少了,但覆盖内容更广了,大学生应具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的基本素养都包含在其中。调整是希望提高教学的效果,明显改善教学状况,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而不是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可以说,通过整合实现各个相互关联理论的一体化,即突出每门课程的“整体性”是此次课改最显著的特征。

三、整体性观念在新“两课”中的核心地位与作用

在此次“两课”课程培训过程中,教材编写组的专家们一再强调“整体性”观念在课改中的核心地位与作用。针对马克思主义原理课,专家逄锦聚强调:“科学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关键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严谨的理论体系,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而不是人为地把马克思主义划分为几个似乎互不联系的部分。”参与新教材编写的另外几位专家华东师大教授陈锡喜、同济大学教授顾钰民,上海理工大学教授陈大文也都强调,“整合,不是‘拼盘’。”如“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不是将三大理论“分割”开来讲,而是将其与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发展成果结合为一个整体,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更好融合,反映其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