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的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5:56

国土空间规划的内涵篇1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高速发展时期,发展建设必然导致用地数量增长,其中包括占用一部分耕地。这属于经济发展正常情况,但问题是一些地方用地观念落后,一味扩大用地面积,占用资源禀赋较好的土地,粗放利用,对土地资源造成极大浪费。而本身我国土地资源非常短缺,进一步加剧了发展建设和土地面积有限之间的矛盾。因此对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成为土地利用领域里面的热点问题。

一、土地集约的内涵

笔者认为土地集约利用内涵包含以下几方面:(1)土地集约利用是指在土地合理利用的前提下,通过增加尚未充分利用的存量土地的投入、转变利用方式和空间布局,通过改善经营管理,充分发挥土地使用潜力,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目标,不断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和利用效益,使土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统一促进城乡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和功能提升的动态过程与状态。(2)土地集约利用就是增加土地投入来获得更多产出的一种土地开发经营模式。(3)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前提是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土地的投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开发模式,要充分挖掘土地利用潜力,节约土地资源。(4)集约利用的内涵之一包括节约利用。(5)对于农村土地集约重点是要对耕地的利用,保护好基本农田,加大土地整治力度,使土地利用过程中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达到最优。

二、我国土地集约分类

按照土地集约利用方式来对土地集约进行分类,分为平面型集约利用、空间型集约利用、时间优化型集约利用,多附加型集约利用和综合型集约利用。平面集约利用是指在同一利用空间下,加大对土地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投入,提高土地生产率。空间型集约利用是在同一面积土地不仅利用地面还利用几个处于不同生产空间的生产项目。仅是在农业上利用层次性差异,来提高农业产出,也在其他行业中立体的利用土地资源。时间优化型集约利用在同意土地上安排不同时间的生产项目,充分利用生产项目的衔接时间。多附加型集约利用是指不仅对土地产品追加更多的劳动投入,实现土地增值,而且通过对土地上的政策附加,基础条件改善等各种附加条件,提升土地的区位条件,经济条件等以达到集约利用的目的。综合型土地集约是指综合运用以上措施,即追加每一利用层次的生产项目劳动投入和产品产出,同时又增加利用层次的优化前后生产项目的衔接时间,使其更为紧凑,另外还对各种农产品沿食物链及物质、能量、价值循环方向增加饲养、加工等环节、增加产值。

三、当前我国土地集约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开发区违规建设造成城区土地闲置浪费严重

近年开发区建设呈上升趋势,且各开发区普遍存在开而不发,先圈地后立项等土地闲置现象。这种土地粗放利用的严重情况,一方面导致土地过量供应却开发能力不足,造成大量土地闲置荒废。另一方面导致政府手中存量土地匮乏,新来投资者所需用地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公用设施,绿化用地难以得到保证,降低政府运用土地供求杠杆调控经济发展的能力。

2、土地集约利用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

目前我国土地利用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在农业中土地投入比例逐渐缩小,土地供地中生态用地所占比例很小。居住中普通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其他保障性住房用地比例偏小,造成一种失衡状态。

3、城市外延式扩张造成城中村等现象出现

长期以来,多数城市管理者把片面地理解为城市占地面积的扩大和城市人口的增加为城市化,却忽略了其内涵和实质,即“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功能的完善”以此思想为指导,许多地方政府“摊大饼”式地进行城市化。在城市化外延式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城中村”和“城市化空置现象”。

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存在缺陷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存在的缺陷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体制上的缺陷。虽然我国已经逐渐从计划经济制向市场经济转变,但由于制约因素复杂,使目前的规划体制仍有着明显的计划经济痕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能够相适应。

(2)调控手段和编制的缺陷。在城市发展中单纯追求规模扩大,在规划中盲目扩大建设用地范围,不重视资的约束,使得规划缺乏可持续性,不能够对土地利用进行合理调控。

(3)规划的监管不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以后,对规划重要性认识不足,法制观念淡薄。只重视规划而忽视实施。规划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缺乏沟通协作,存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其他规划产生矛盾。

四、我国实施土地集约利用的措施建议

1、推进开发区土地的合理利用

借鉴国外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经验,推广总结国内开发区已有的土地集约利用的经验,对于未来推动开发区土地进一步的集约化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强化政府开发区土地的管制,指标控制引导开发区土地高效利用,税费政策调整加快发发去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三种手段来推进开发区土地的合理利用。

2、优化土地结构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优化用地结构目的在于通过合理安排不同土地用途,实现资源共享,使各种经济活动联系在一起,实现用地功能组合,提高综合效率。大幅缩减工业用地比例。通过城市用地置换,提高城市中土地的利用效益。提高生态用地规模,保证保障性住房的用地需求。

3、控制城市外延发展,划定城市发展边界

对新增建设用地进行严格的审批,控制城市外延发展,充分挖掘存量建设用地的潜力。严格按照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来执行,对不符合工地条件的用地坚决不予审批。推进土地整治盘活存量,通过对闲置和低效利用土地的整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生活质量。

4、完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

从改进规划编制的内容和方法,严格监督规划实施两个方面来完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改善土地空间结构以及在土地使用中反映的社会经济关系。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完善,对现有的土地进行再开发和挖潜。

5、加强农村土地集约利用

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清理,建立耕地地力保养和环境保护制度;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流转制度改革;加强农村土地整治力度;以科学技术为依靠,提高土地产出,为农村增收;严格耕地保护,禁止违法违规出让耕地,改变耕地用途;优化农业结构,使农业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达到最大化;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税改革。

参考文献:

[1]董秀茹,石水莲,王秋兵.土地集约利用问题研究综述[J].党政干部学刊,2009,6:27.

[2]董秀茹,石水莲,王秋兵.土地集约利用问题研究综述[J].党政干部学刊,2009,6:28.

国土空间规划的内涵篇2

关键字:平原区;高速公路;路基填土高度

中图分类号:U412文献标识码:a

一、新疆平原地区划分依据

新疆土地总面积约166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新疆境内地形成三山夹两盆特点,山脉与盆地相间排列,盆地被高山环抱。北为阿尔泰山,南为昆仑山,天山横亘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半,南部是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位于天山与昆仑山中间,面积约53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盆地中部,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区内山脉融雪形成众多河流,绿洲分布于盆地边缘和河流流域,绿洲总面积约占全区面积的5%,具有典型的绿洲生态特点。平原区面积约占新疆国土总面积的65%,主要包括塔里木盆地、塔克干沙漠以及其与天山、昆仑山和阿尔泰山的戈壁沙漠、草场和绿洲区。

平原区高速公路与山区高速公路存在较大差别:平原区高速公路路基大部分为填方路基,填土方量是影响工程规模、占地数量、后期运营、环境保护和公路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控制路基填土高度显得尤为重要。

二、新疆平原地区区域划分

新疆地广人稀,经济发展极不均衡,为体现运用灵活性设计思想,体现全寿命设计理念,建立符合平原区特色的高速公路建设中路基填土高度控制的控制体系,按照平原内的人口分布特点及数量、自然地域地理环境、各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和区域地质概况等综合因素考虑,可将平原区概略划分为人口稠密的农田绿洲区、沙漠戈壁与草场区。农田绿洲区可细分为农耕发达区、农耕欠发达区和城镇建设规划区三个亚区。

三、新疆平原区区域特点

(1)农田绿洲区

①农耕发达区

路网、水网稠密,村镇较为密集,被交路的上跨下穿受制于村庄分布、相邻道路网格间距,横、纵向灌溉系统的影响。

农田呈方格状规律分布,排灌设施完备。

灌溉以漫灌为主,通道下挖后积水处理困难。

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对通行净空要求高。

②农耕欠发达区

距土地的开发和改良尚在进行中。

牧场、农田交错分布,排灌系统不完善,灌渠均位于地势最高处。

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对通行净空要求高。

③城镇建设规划区

规划区内路网密集,道路断面较宽,局部道路纵坡较大,改路受纵坡限制和道路两侧厂区村庄分布影响较大。

(2)沙漠戈壁与草场区

以戈壁草场为主,沿线人烟稀少,通行要求较低。

局部位于冲洪积扇中前部,地表冲沟发育,沟壑纵横,汛期和融雪期易造成漫流和水毁。

四、新疆平原区高速公路路基填土高度控制措施

(1)农田绿洲区

①农耕发达区

平面设计:采用桥兼通道、通道兼涵洞、设置辅道、改移渠道、废弃部分田间小路等措施,对农田区的路网、水网进行合理的调整归并,从而降低路基填土高度。通道具体留设间距及净宽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应详细调查当地农业活动的交通特征,并应充分听取当地群众及地方政府的建议及意见。

原则上应保证农耕区每公里设置1处机耕通道,1处人行通道,3公里内设置1处大型收割机械通道的合理密度。必要时应增加辅道保证农业耕作的人员和机械通行。

纵面设计:

Ⅰ.结合被交路的自然纵坡情况、方格状农田的路网间距,以及横向排灌系统的要求,合理确定被交路和主线的交叉方式。对于地面横坡较大的路段,在不受横向灌溉系统的影响下,通道采取适当下挖,从而降低填土高度;地面横坡较缓的路段,对控制路线纵面的通道采取适当下挖,凹型竖曲线的最低点设置在主线路基范围以外,同时选择远离村庄、不受横向灌溉系统影响的道路上跨主线。

Ⅱ.被交路下穿主线时,结合被交路自然纵坡,合理确定下挖深度和长度,控制主线的填土高度。

Ⅲ.控制路线纵面标高的涵洞应尽量采用明涵,以降低路基高度。

不同地面横坡时被交路上跨或下穿对比图

②农耕欠发达区

平面设计:

Ⅰ.对农田区的路网、水网进行合理的调整归并。

Ⅱ.保证大型机耕通道及其他机耕通道的合理密度。

Ⅲ.增加辅道保证农业耕作的人员和机械通行。

纵面设计:

Ⅰ.结合被交路的自然纵坡情况、方格状农田的路网间距,以及横向排灌系统的要求,合理确定被交路和主线的交叉方式。比如地面横坡较大的路段,在不受横向灌溉系统的影响下,通道采取适当下挖,从而降低填土高度。地面横坡较缓的路段,对控制路线纵面的通道采取适当下挖,凹型竖曲线的最低点设置在主线路基范围以外。选择远离村庄、不受横向灌溉系统影响的道路上跨主线。对于地势相对平缓的路段,被交路的自然纵坡较小,通道下挖积水严重且改线长度长,工程量大,被交路尽量以上跨为主。

Ⅱ.控制路线纵面标高的涵洞应尽量采用明涵,以降低路基高度。

③城镇建设规划区

平面设计:

Ⅰ.结合规划路的设置位置,适当将现有道路或者机耕道路归并到规划道路上,桥梁通道和灌渠适当合并。

纵面设计:

Ⅰ.结合规划区道路的横断面布置情况、现有道路和规划道路的分布情况、被交路有下挖条件与否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对比被交路上跨下穿的优缺点,确定合理的跨越方式。

Ⅱ.地面纵坡不大,有条件下挖的路段尽量下挖,从而降低主线设计标高。

Ⅲ.考虑增大跨线桥两侧纵坡,从而降低主线填土高度。

(2)沙漠戈壁与草场区

a.平面设计:

尽量逢沟设置桥涵构造物,满足泄洪要求。

结合流量、间距对个别沟渠进行适当归并。

增加导流等调制物的设置。

b.纵面设计:

被交路尽量结合地形特点采用被交路下挖或上跨主线,以保证主线尽量采用低路堤。

路线通过移动速度较快的低矮新月型沙丘或沙地分布地段,其路堤高度以高出沙丘平均高度0~50cm为宜。

路线通过强度和稳定性差的淤土平地或盐渍化平地地段,不能使用就地土,应填筑风积沙,路堤平均高度以大于80cm为宜。

路线通过胡杨林地及其他植物生长地段,路堤不宜太高,应尽量维护各种植物的生存条件,集中取土,利用附近的风积沙丘。

对于局部地形起伏地段,特别是所经冲洪积扇体的路段,洪水夹带泥砂淤积,而使地面逐年增高。高速公路路基宽、涵洞长,净空过低难于清淤。因此,路基填土高度不宜过低。

不同地面横坡时路基典型横断面图

对于冲洪积扇前斜坡区的地质状况,考虑河道、沟渠沟底纵坡情况,采取“设置导流坝、下挖沟渠、疏浚河道、取料填筑路基”的综合措施,在保证桥涵构造物净空、提高其泄洪能力的同时,有效降低路基填土高度。

国土空间规划的内涵篇3

[关键词]村庄整治规划内涵协调措施探析

[中图分类号]tU98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3)05-0011-01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再次被提出,以新的理念指导又一次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改革是我国当前的重要任务。村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村庄的状况反映了三农的发展状况,想要有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对村庄进行良好的整治,做好根本规划和建设。村庄整治规划已经成为了推进我国新农村建设,解决我国新农村问题,促进我国新农村发展十分重要的途径。村庄整治规划就是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是农村的村容村貌和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它的内涵十分丰富,主要包括村庄土地利用规划、村庄建设规划以及村庄发展规划等等诸多方面的思想和内容,是结合多个规划的综合体。当前我国的村庄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配套、道路设计、建筑规划、用地布局以及产业发展等等多个方面,产生问题的根源就在于缺少一定的村庄政治规划工作。虽然我国的村庄建设规划、村庄土地利用规划以及村庄发展规划自身所具有的独立性很强,但纵观我国整体的村庄整治规划,这三者是一个统一体,相互联系并且相互依存、相互协调。下面,笔者就探析村庄整治规划的内涵与协调。

一、村庄整治规划的内涵

村庄的整治规划必须要强调人本的思想,借助当前新材料、新观念以及新科技,创造出一系列立体化空间以及联系空间,对各个阶层人以及各个年龄人的需求进行考虑,提供不同趣味以及不同性质活动空间的场所,为人们创造出一个休闲和舒适的家园。从村庄整治规划思想出发,这是更高层次上的规划,这一思想不仅仅体现出了村庄发展的思想,又将建设规划以及土地利用规划融入到其中,包含了村庄建设规划、村庄土地利用规划以及村庄发展规划。具体来说也就是结合村庄自身的自然条件,实施整体功能布局、环境面貌整治、建筑形体特色整理以及基础设施配套等等设计。村庄整治规划必须要为村庄近期整治以及村庄远期发展提供实施策略以及方向,进而形成近期建设、规划布局以及构思策划三位一体的规划体系,使得农村规划更加具有可行性以及连续性。与此同时,还要很好的体现出城乡互动的思想,城乡互动、统筹城乡、以城带乡三者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实现城乡挂钩。村庄整治不仅仅是整治的规划,更多的是治理。治理必须要从问题的角度出发,发现问题,进而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对问题进行解决,实施规划的整治工作。新农村发展的村庄整治规划又可以分为发展规划和建设规划,二者缺一不可。

1.村庄整治的发展规划

村庄整治的发展规划就是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村庄整治的过程中,要明确村庄发展的主要方向。村庄整治规划的最终目的就是为村中的居民提供一个有良好的居住环境、良好的经济来源及良好的教学条件,按照他们的所需来规划发展。不同村庄由于地理位置、自然风景的不同,有着独特的人文风俗和独特的乡土特色,人们的生活习惯不一样,所需自然也不尽相同,根据村庄的具体情况确定发展方向是十分必要的。一些乡土特色突出的地方,对其发展进行规划时可以针对它的特色进行规划引导,如保护古村的建筑文化发展旅游业、发扬特色手工业和土特产等;在适宜种植业的地区大力发展合适的农作物种植,在适宜养殖业的地区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等,利用现有的资源,因地制宜进行建设发展。有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在规划具体项目时就要根据发展所需进行规划,使之有目标、有规则地进行。

2.村庄整治的建设规划

村庄整治的建设规划就是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村庄整治的过程中,要明确怎样建设、建设怎样的适合时展的新型农村。对村庄进行整治建设必定会涉及到对村庄各种格局的重新规划问题,交通道路、活动场所、排水灌溉等都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农村普遍存在道路设施差、绿化面积少、垃圾杂物乱堆乱放等问题,建设新型农村需要我们对这些进行新的规划。根据村庄的交通运输需要,开设新的道路,清理整治脏、乱、损坏的路面;在耕地范围外,植树造林防沙防尘,屋旁路边种植花草树木使生活环境清新美丽;管理杂物、废弃物的对方,合理处理无用垃圾,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空间,这些都是村庄进行建设规划时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

二、村庄整治规划协调措施

整治村庄的过程中,无论是发展规划还是建设规划都离不开土地。土地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基础,耕地作为土地中的优先资源是农村生产的基本,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是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在村庄的整治规划中,既要做好发展建设又要保证合理的土地资源利用,就需要这二者相互结合、相互协调,对规划进行全方面的整体协调。

1.村庄发展规划要和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

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土地利用规划的用地布局必须要围绕着村庄规划具体的要求以及目标来实施,主要体现在为了实现农村环境保护以及大力发展养殖业的目标,在土地利用规划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将养殖用地及时安排,养殖用地必须要做到合理选址,避免对于空气以及生活用水产生污染,在必要的时候,要对原有养殖场所实施拆除,这从本质上体现出了农村发展规划目标用地。除此之外,要发展村庄企业,村庄企业的不断发展已经关系到了村庄经济的发展,企业存在于村庄的生活区之内,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也受到了一定限制,需要将企业规模扩展,产业的用地也有所欠缺,从本质上会导致村庄土地利用规划和村庄产业发展之间存在矛盾。所以,在村庄土地利用规划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生活区和村庄生产区之间分离的原则,将生活区和生产区进行单独规划,使新农村建设既能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又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产所需。

2.村庄建设规划要和村庄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

村庄的土地利用规划和村庄自身的建设规划之间是相互协调以及相互影响的,主要针对村庄建设用地而言,村庄建设将村庄建设的规划作为一定的参考,那些缺少建设规划的村庄不仅仅布局混乱,影响到了村庄中的景观,更加影响到了村庄规模经营以及土地集约利用,所以,村庄的建设规划必须要和土地利用规划相互协调,土地的利用规划自身必须要结合土地规划区域之中自然的条件,对村庄土地利用适宜性进行分析,实施更多建设规划必须要在细节方面来实施调整,和规划目标相互结合,对规划用地范围里面已有风景资源进行调整,使得村庄的景观能够融入到其中,由此可见,合理土地利用规划能够引导村庄建设的规划,村庄建设必须要将土地利用规划作为控制,并且要严格按照村庄发展规划需求实施渐进式开发以及合理开发,严禁出现大规模建设。

三、结语

本文中,笔者首先对村庄整治规划的内涵进行了阐述,接着又从村庄发展规划要和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以及村庄建设规划要和村庄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这两个方面对村庄整治规划协调措施进行了探讨。村庄整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目的是使农村的村容村貌和村民的生活水平在短时间内达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在整治规划过程中,我们必须统筹村庄发展的客观要求,根据村庄具体的地理位置、土地资源、人文风俗等情况,进行合理的发展规划和建设规划;做好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作,将村庄整治规划与村庄土地资源的利用相互结合和协调是我们促进农村全面、长期发展的关键之所在。

参考文献

[1]黄爱朋,牟胜举,黄凯.精明增长理论对村庄规划编制的启示.以广州市萝岗区九龙镇麦村村庄规划为例[J].规划师,2008,(11)B40-42.

[2]何晓芳,王莉红,邱栩文,等.生态村建设规划研究初探.以安吉县禹山坞村为例[J].农机化研究,2006,(4)B9-11.

[3]邵爱云,方明,李霞.村庄整治项目的确定及相关措施.以北京市平谷区甘营村村庄整治规划为例[J].建筑学报,2006,(5)B8-11.

国土空间规划的内涵篇4

【关键词】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技术;创新

1引言

在我国全面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对于提升生态质量、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当前我国很多区域中的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因此,要利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技术来彻底改善这种环境。本文以“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为出发点,真正地了解其规划定位与内涵,对于当前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创新提供有利的支持。

2规划定位与内涵概述

“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主要明确规定了自然资源管理者职责、用途与修复工作要领等,从而给我国山水林天草湖整体修复提供了有利的支持,按照具体情况做出有效的修复,并且可以达到综合治理的效果。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就是实现国土空间格局的优化、遏制,更好地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使生态环境得到修复,促进环境质量的提升。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过程中,需要以“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思想为出发点,对于我国的部分地区开发过度、生态功能损失等情况进行修复处理,利用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同时选择更加合适的生物与化学修复处理措施,全面提升生态环境修复工作水平【1】。

3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技术创新面临的问题

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技术创新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该项工作开展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理论方法与技术研究亟待加强

目前的生态修复理论研究比较滞后,无法顺应时代的发展,对各个地区所开展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等大型项目实际情况分析可以发现,各个地区并没有认识到生态修复的重要性,对于各项重点工程项目的分项目落实缺乏严格执行,使生态系统关系和作用规律的掌握比较有限,最终的生态修复质量难以提升。

3.2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技术体系和相关标准亟待建立

目前,在我国各个地区生态修复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技术协调不合理、衔接不顺畅或出现矛盾的情况。国土空间修复技术对于很多行业和学科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也有着比较严重的跨区域、跨领域的问题,考虑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顺利进行,还需要指导相应的部门和机构全面开展国土空间修复技术的研究,逐步进行各项功能的规划和评价,研发先进的修复技术,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3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新材料、新装备的研发亟待推进

从长期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最大程度上需要全面地应用土地、矿产、水等自然资源,在生态修复项目的规划设计环节,没有综合分析生物的习性特点,对于生物栖息、通道等方面的分析也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一些大型基础项目在建设施工环节应用大量的机械设备和混凝土施工材料,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使生物体系缺乏连续性,生物多样性持续减少、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变得更差。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以及生态材料及新装备的应用有着直接的关系【2】。

3.4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技术创新科研平台亟待搭建

从多年的实践经验分析,生态修复技术是施工单位开展修复的基础,这些技术很多都是施工单位所提供的,在该项目结束之后,很难再次承接类似的工程项目,导致出现“封存”的现象,技术交流和创新严重不足。从国家层面来分析,没有相应的机构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技术的研发,国家也没有形成社会开放技术创新平台,导致国土空间修复技术依然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技术设备与材料的创新研究严重不足,导致了最终的生态修复技术无法满足实际需要。

4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技术的创新对策

深入研究和推广国土空间修复工程技术,要充分掌握各个地区国土空间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以及规律性,确定国土空间修复环节中的工作重点与未来发展方向,分析新技术、新设备与新工艺的应用情况,给国家的生态修复研究技术提供重要的支持,全面提升技术研发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形成更加合理有效的生态修复技术体系,推动整个国土空间修复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4.1建立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体系与标准

根据目前所实施的“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要对国土空间生态系统进行全面性、整体性的管理与维护,要实现区域生态环境修复的综合性治理,就需要对国土空间修复工程类型进行总结和分析,建立更加完善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技术标准和系统,从而可以更好地发挥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技术的优势,促进生态环境尽快恢复,给人们的生活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3】。

4.2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技术创新平台建设

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需要,建立完善的整治中心、土地创新技术中心,要考虑到山水林田湖草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充分发挥出国家相关部门的组织、引领、服务与桥梁等纽带作用,通过搭建技术创新平台,可以更好地实现技术创新和发展,形成更加协调与融合的创新局面。同时,还应该建设完善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技术中心,实现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创新企业的建设,达到创新技术的合理研发和应用,最终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促进我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顺利进行,全面改善生态环境的质量水平,以促进我国生态效益的全面提升。

4.3加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技术成果转化应用

在不断地实现科技创新的技术上,需要尽量缩短技术创新的周期,同时,还需要结合各个区域内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总结和分析,经过深入的筛查和选择,建立具备创新思路的生态修复体系,达到全面的技术提升,建立更加高效的生态修复技术体系,形成更具创新性的技术成果,以推动生态修复领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实现综合水平的切实提升。4.4开展生态修复领域的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学习国际上先进的生态修复技术,了解技术的发展形势,从而可以把握国际上新技术的创新动态,给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技术的创新提供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整体发展思路的基础上,深化当前我国各个地区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积极进行技术的交流和创新,全面提升生态修复技术水平,顺应时代的发展和进步。

5结语

国土空间规划的内涵篇5

关键词:建筑规划设计;重庆天地人和国际学校;校园选址

1现代学校建筑规划设计

1.1校园选址

(1)校园选址必须满足安全性的要求。①对目标区进行地质勘察,尽可能地避开不存在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多发的地区,山洪和山体滑坡等常发地;同时,目标区域的地基承载力应较好,若是存在土质松软等问题,则需采取相应的加固处理措施。②对土壤中有害气体进行检测,避免其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

(2)校园选址必须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在进行校园选址的过程中,应优先选择废旧用地,禁止占用大量的农田、森林等资源;其次,不得破坏当地的历史文物建筑、自然水系以及风景名胜区等等。

(3)校园选址还须满足出行方便、快捷的要求。小学校园应处于居住区内或是靠近居住区地段。

1.2校园场地设计

(1)校园内部具有价值的建筑、水塘和树木等均需保留,并可对其进行相应的改造。

(2)利用基地原本的地形地貌,合理地调整场地竖向标高设计。

(3)对校园各功能建筑进行合理布置,例如:教学楼、办公楼等应布置在校园较为安静的角落。校园内应建设绿化隔声带,从而减少场地周边噪声对教学产生的不利影响。

(4)合理组织校园内人流、车流。在进行校园场地规划设计时,应重视交通线路的规划,教师车辆以及接送学生的车辆应在学校入口就可以直接进入地下车库(也可设置校外停车场),从而防止校园内出现流线交叉的问题。

(5)严格按照场地地形高差关系,组织好场地的排水。①优先考虑绿地浅沟、渗水地面,尽量将场地内水渗透到土壤中。②若是降水量较大,可结合饮用混凝土排水沟系统,使得校园内的雨水迅速排放至市政管网或校园蓄水池中。

(6)做好校园绿化规划设计,通过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方式,提高学校的绿化率,降低热岛效应。

1.3校园单体建筑设计

1.3.1平面分区

(1)主次有别。在进行校园建筑规划设计时,应做好平面分区工作,可将主要功能房间,例如:教室、学生活动室、教师办公室等住址在采光通风优良、安静舒适的一侧;将储藏室、厕所、楼梯间等布置在采光差、热舒适质量差一侧,例如:建筑的东西两侧。

(2)建筑进深设计。房间进深设计越深,则房间的采光效果就越差,对此必须合理控制好房间进深。单侧采光房间进深应是窗户顶端高度1.5倍,从而使得室内可获得足够的自然光;针对教室等房间,还要控制好开间的大小,开间越大,则坐在后排的学生看黑板困难,因此教室开间宜处于8-10m之间。

1.3.2建筑体型设计

小学教室作为一个人员集中、环境安静的学习场所,需要通过自然通风,以达到室内通风换气、除菌去尘的目的,因此,可以适当地提高教学楼建筑体形系数;而学生宿舍、教职工宿舍,办公楼等建筑,因单一空间内人数不是很多,可以选择控制建筑体形系数,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1.3.3建筑立面设计

(1)学校建筑是区域建筑的一部分,在选择建筑墙面色彩时,应结合学校既有教学楼颜色、周边建筑色彩以及整个城市色彩进行设计。(2)在颜色选择上,还要考虑日照影响。结合当地日照条件,合理选择建筑色彩。

2工程实例--以重庆天地人和国际学校为例

2.1工程概况

重庆天地人和国际学校位于化龙桥旧城改造区的西端,北邻红岩纪念馆,其东北面为新建的化龙桥片区消防特勤战。B20-3地块面积约1.98公顷,呈不规则的长条形。

2.2工程定位

重庆天地人和国际学校包括5层的主教学楼和7层的宿舍楼组成。人和街小学包括200米室外跑道,36班教学楼和配套设施。利用地形高差,设计为高度4-5层的板式建筑,包括主教学区、辅助教学区、室外运动区、后勤部分、宿舍等。

2.3校园总体规划设计

2.3.1分区

本地块较为狭长、曲折。只有东北面一条短边和规划道路相接。本方案为尊重红岩纪念广场,将地块紧邻红岩广场的东北部分作为开场的操场,尽量留出远离广场的地块深处空间作为建筑用地。根据现状,地块内有涵洞在东南侧通过。建筑不能进入涵洞保护线,利用这一区域,设置车行流线和室外停车区域。

2.3.2空间序列

在国际学校的前区广场设置大门,作为整个前区广场空间的控制点,同时形成了整个项目的入口和"指向标"。沿着指向标向用地深处,经过操场就是人和街小学的主楼。面对操场最近的市行政楼。再往里面走,就是整个教学楼的主入口。教学楼尽端,布置学校后勤用房--食堂和宿舍,作为整个空间序列的结尾。

2.3.3竖向和交通

本地块地形复杂,边界参差,高差较大,加上涵洞等因素,限制条件较多。本设计力求尊重现有的周边建筑和广场,尊重现有地形并有效降低土石方开挖强度和护坡、保坎的工程量。合理利用现有地形高差和不能占用的涵洞保护线,清晰地设计了人车分流的线路。

学校建筑内部,利用各个连廊、开放空间、楼梯间等公共区域,将各个部分连接起来,形成便捷的步行交通体系,满足疏散要求。

2.4单体建筑设计

2.4.1平面设计

本方案为多层公共建筑,主体高5-7层。(1)将教学楼划分为主教学楼、辅助教学楼。鉴于用地紧张,本设计利用高差,将小礼堂和食堂、餐厅等设置在一层部分。这些人流较多的大空间设置在一层,有利于疏散,而且主体建筑的体量被大大缩小。行政楼主题设置在靠近操场的位置,利于学校形象的展示,也把较为安静的地方留给了教学楼。教学楼通过两层通高的架空层形成自然的入口形象。架空门厅和人流密集的小礼堂结合紧密,通过门厅,可沿台阶步行进入教学楼的庭院。通过这里,联系各个教学区域。(2)在西南端将厨房、餐厅、宿舍设置在一起,处于地块的最深处,减少了后勤用房对于学校整体形象的干扰。(3)厨房处于低处,正好处于车行流线的尽端,餐厨流线互不干扰,厨房废渣的处理也不影响整个校区的其他部分。

2.4.2立面设计

本地块紧邻红岩纪念馆旁边,位置比较敏感。为配合整个项目的教育氛围和周边建筑的风格,本设计考虑采用青砖为主的外立面形式,青砖是中国传统的建筑外墙材料,符合国际学校的文化属性。在此基础上,精工细刻,反映中国的传统元素。

2.5景观设计

本工程充分利用红线内不可修建部分布置实土绿地,同时结合本地块的特色,设置主体广场,在广场上充分利用垂直绿化,提高整个用地绿地覆盖率,并创造和建筑和谐统一的整体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现代校园建筑规划设计时,应重视以下几点:(1)合理使用土地资源,校园选址应便于出行;(2)重视校园绿化、生态保护,充分利用原有地形进行规划布置;(3)建筑设计上,应做好合理的平面分区设计,确保立面形式美观。在上述实例中,建筑设计效果良好,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盛同辉,王卓君.学校建筑的规划及设计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9):56-57.

国土空间规划的内涵篇6

关键词城市空间扩展可持续性toD大运量快速公共交通

1.城市空间扩展的定义与可持续性内涵

城市空间扩展是城市在发展内外动力作用下的一种空间推进,包括城市平面区域的扩大以及垂直方向上向空中和地下的延伸(朱才斌和陈勇,1997)。由此可已看出,城市空间扩展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平面方式的对外扩展,为外延式的对外扩展;另一种是以立体方式的上下扩展,为内涵式的对外扩展(洪世键和张京祥,2009)。

城市空间扩展的可持续性是指城市空间的扩展要满足城市长远发展的利益,一方面体现在用尽量少的城市建设用地拓展面积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城市空间扩展要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这种城市空间结构能够有利于城市各项功能的正常运行,并能将运行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2.我国城市空间扩展的特点与问题

2.1经济利益驱动下的粗放式用地扩张,导致土地使用的低效。我国目前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城市用地及空间扩展迅速,而这种过快的用地扩展又多表现为粗放的、外延式为主的土地利用模式,主要表现是在以各类“开发区”建设为主的郊区,非城市建设用地迅速转变为城市建设用地。伴随着开发区的建设,从1999年下半年开始,国内各城市又兴起一股建设大学城的浪潮,而且发展迅速。

2.2道路扩张引导的城市空间扩展,导致城市的圈层式蔓延。我国城市除了表现出粗放的、外延扩展为主的空间扩展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城市空间扩展体现出强烈的道路设施为先导的特点。一方面小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主要的需求压力,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明确有效的规划干预,增加道路设施的供给量仍然是引导城市空间增长的首选策略。根据土地使用价值和可达性的关联效应,道路扩张必然带来沿道路两侧的土地利用,在缺乏公共交通的前提下,必须通过修建更多的道路满足不断增加的交通需求,而新增加的道路又会引发两侧新的开发,从而形成循环,最终导致开敞空间被城市用地填满。这种道路扩张引导的城市空间扩展使城市发展演进为圈层式的蔓延,而城市蔓延会带来诸多不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根据西方国家城市蔓延的经验可以概括为5个方面:无节制的土地消耗;市政基础设施投入的增加;居高不下的车行公里数(Vehiclemilestraveled,Vmt);不佳的土地利用形态;就业岗位和人口空间分布的不匹配以及由此而来的社会问题。

3.toD:一种可持续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

3.1toD的定义与内涵。toD即是指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其中的公共交通主要是指大运量快速公共交通,包括高速铁路、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及快速公共汽车交通(BusRapidtraffic)。toD地区以公共交通站点为中心,以400~800m(5~10min步行路程)为半径建立中心广场或城市中心,其特点在于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等为一身的“混和用途”。一个典型的toD主要由以下几种用地功能组成:公交站点、核心商业区、办公就业区、住宅区、次级区和公共开放空间等(图1)。

3.2toD的规划原则和思路。toD有四项公认为最基本的规划和设计原则,它们是较高密度、土地混合利用、适宜的步行环境以及高质量的公交服务(张明和刘菁,2007)。

3.2.1较高密度。较高密度是toD最基本的特征。toD的目标原则之一就是通过提高密度来增加土地使用效率,从而遏制蔓延。一定程度的居住和就业密度可为公共交通提供所必需的客流量,同时它也是支持toD地区内商业零售以及其他活动所需的消费市场基础。

p.Calthorpe建议toD居住区的最小密度是25户/hm2,假设每户为3人,那么相应的人口密度就是7500人/km2。他建议的toD居住区平均密度为13500人/km2,这仅是净居住密度,如果一个toD地区有60%为居住用地,那么所建议的最小和平均人口毛密度就是4500人/km2和8100人/km2。

3.2.2土地混合利用。toD的另外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土地混合利用。其目标是多重的,如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平衡居住就业从而减少汽车出行,增加社区活力等。除居住用地使用外,一定数量的公建和商业用地对形成toD地区是必需的。p.Calthorpe为toD规划提供了一套各类型用地比例(表1)。同时,他倡导建筑物的竖向混合功能设计,例如底层部分零售业和商业,中间层办公,顶层为公寓住宅。

土地利用类型社区型toD城市型toD

公建10%―15%5%―15%

商业中心10%―40%30%―70%

居住50%―80%20%―60%

3.2.3宜人的步行环境。由于toD街区的空间尺度是基于步行距离(在美国,常用的是400m或5~10min的步行距离)来界定的。因此良好的步行环境是toD街区成功的关键。空间组织、街道和交叉口几何设计等都应优先考虑步行的安全、便捷和舒适。其它模式如自行车、小汽车、出租车以及接驳公交应以步行为核心很好地衔接整合。

3.2.4高质量的公交服务。公共交通是toD的核心要素。在美国,toD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增加目前占居民总出行不到2%的公交使用。成功的toD也有赖于公交服务的吸引力,土地开发和公交运营是相辅相成的。Dittmar详述了一系列公交运营所需的技术与服务频率来支持相应的toD类型,然而公交服务质量所涵盖的内容远不止发车频率。公交停靠站和枢纽建筑的设计,标牌指示和相关信息提示,各类公交方式的换乘时间都影响着服务的质量,影响着对乘客的吸引力。因此,综合高质量的公交服务是建设成功的toD的关键。

从上述四条基本策略,我们可以演绎出toD模式的基本发展思路(图2)。

3.3toD在城市空间扩展中的作用。toD使快速公共交通成为城市用地及空间扩展的先导,城市空间沿主要的公共交通线路向外轴向扩展,沿公交线路或公交网络节点进行土地开发,以合理的步行距离为尺度,并用地可达性的强弱来合理分布开发建设的密度,从而实现所扩展城市用地的高效利用。同时,公共交通引导的轴向空间拓展模式,一方面使原有城市用地得到更有效的开发利用,即实现城市内涵式的空间扩展,如通过toD模式进行旧城更新;另一方面,也使得城市的外延式扩展呈现为沿主要公交路线紧凑型的用地布局,避免了沿道路扩张所带来的城市用地圈层式蔓延。

4.国外以toD模式引导城市空间扩展的经验借鉴

4.1东京――轨道交通引导城市空间扩展

轨道交通具有高速、舒适、准时和大容量的特点,同时因为具有固定的线路,相对于道路交通的而言,其受到干扰而造成的时耗大大减少。轨道交通建设可以改变城市用地的可达性,使得居住和就业人口更趋向于沿着轨道交通路线分布,并使沿线特别是轨道交通枢纽周围的土地价值得到提升,激发起多中心城市形态的形成,避免单中心城市圈层式扩展带来的交通和环境压力(黄建中,2006)。国际上许多城市都将发展轨道交通视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和拓展城市空间的重要手段。东京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东京是一个国际性大都市,仅距城市中心半径20km的范围内就聚居着820万人口。高密度发展的城市形态使城市内部交通量高速集中。由于土地缺乏以及石油全部依赖进口,日本一直以来采取鼓励公共交通的政策。东京的铁路(包括地面和地下铁路)是这个城市最主要的公共交通方式,也几乎是世界上唯一能够赢利的城市铁路系统。

与其他国际性大城市不同,包围着东京中心高密度发展地区的城市环路不是大容量快速汽车道路,而是一条环形铁路――山手环线。如同其他城市环路一样,山手环线起着减轻城市中心区交通压力的作用,同时也将大量的职工和购物者带到城市中心。由山手环线向外放射的郊区铁路沿线存在一系列典型的公共交通社区。大型社中心围绕车站布局置,有景观良好的步行系统从中心通往附近的居住区,居民步行和乘公共汽车到铁路车站都很方便(RobertCervero,2007)。通过“环线+放射线”的轨道交通网合理得引导东京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

同时,东京还通过支持大型企业集团建设轨道交通线路来引导新城镇的建设,例如多摩新城和筑波新城。在轨道支持下的东京新城镇建设有效地促进了东京中心城区人口和产业的外迁,使得东京都市区内的人口和产业空间分布逐渐均衡,形成了一种可持续的区域发展模式。

4.2库里蒂巴――快速公共汽车交通(BRt)引导城市空间扩展

巴西的库里蒂巴市则是采用快速公共汽车交通(BRt)来构建快速公交走廊,该城市也是将土地使用、道路和交通进行综合安排的典范。同时,也提供了一种灵活、有效、低费用的交通解决方案。

20世纪60年代以前库里蒂巴一直采用单中心圈层式的发展模式。在1964年举行的城市总体规划设计竞赛中,巴西建筑师H.williams提出了新的规划方案一举中选,方案一改过去城市围绕旧城中心呈环形放射状发展的模式,而是以快速公共汽车交通形成城市结构轴线引导城市空间扩展。

整个城市共有5条结构轴线,每条轴线都含有一个由三条平行道路组成的三元结构。中间一条为中心轴,中央一条为中心轴,中央是7.0~7.5m宽的公共汽车专用车道,两侧是地区车辆的服务性车道;中心轴两面相隔一条街是两条平行的单向交通快速道路,一条从市中心向外,另一条从外面向市中心。公共汽车专用车道设置公共汽车快线,上面行驶快速车。快线每3站停一次,站距为3km,以保持较短的上下客时间。由于站点停靠次数很少,线路运行速度可以达到30km/h,几乎和轻轨相当,加上行车间隔密,公共汽车容量大,可以运送大量乘客,几乎相当于一条轨道交通线。除了公交快线外,根据不同道路性质与土地使用所产生的交通需求分别设置了直达线、区间线和支线共同构成公交网络系统(图3)。在土地利用方面,以结构轴线为主体形成不同的密度等级,最高的居住和商业密度区分布在轴线沿线,距离轴线越远密度越低。

库里蒂巴市的快速公交系统成功地推动了城市空间的扩展,20世纪50年代市区人口仅为14万,至1999年市区人口已180万。小汽车拥有率为3000辆/万人,是巴西小汽车拥有量最高的城市,但是城市内公交出行比例达到68%,小汽车为22%。

5.toD模式引导中国城市空间扩展的策略探讨

国外通过toD模式来合理引导城市空间扩展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我们一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另一方面还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策略。

5.1根据城市经济实力选择快速公共交通的方式。以轨道交通作为快速公交走廊拓展城市空间无疑是十分理想的,但是轨道交通具有投资规模巨大、建设周期长等问题。目前,在我国仅有北京、上海、广州等少数几个城市拥有轨道交通,而且还尚未形成完善的轨道交通网络体系。经济条件决定了我国大部分城市目前还不可能采用轨道交通方式拓展城市空间。对于这些城市来说,可以采用库里蒂巴的相对低廉的快速公共汽车系统(BRt),或是采用轨道交通与快速公共汽车交通相结合的方式。

5.2树立空间扩展与交通建设一体化的理念。城市交通与土地使用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与作用过程,两者共同决定着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形态,因此,不应将土地利用规划和交通规划割裂开来。实践证明,被动适应土地使用产生的交通需求的交通设施建设并不能解决城市的交通问题。并且在没有交通规划指导下的土地使用会导致城市空间扩展的无序和低效。所以,要树立同步考虑空间扩展和交通建设的理念,建设快速交通系统不仅仅是为了被动得解决城市的交通问题,而是通过形成快速交通走廊形成城市发展轴线,引导城市的空间拓展。

5.3控制大运量快速公交沿线土地的开发类型和强度。快速公共交通引导城市空间扩展,从交通和土地一体化的角度考虑,为了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以及保证大运量公交的客源,可沿快速公共交通走廊两侧设置城市发展区,将城市新开发建设限定在该区域内,严格限制非发展区的新开发建设。同时,在快速公共交通走廊两侧实行较高强度的开放方式,而在一般地区限制高强度开发,以优化城市密度分区。要形成这一模式必须有强有力的土地使用作为保证。

5.4在中心城区与郊区之间建立大运量快速公交。目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城市人口迅速增长、产业高度密集使得城市空间必须向外扩展,要避免以道路扩张为导向的扩展方式所形成的城市圈层式蔓延,就要通过城市沿快速公交通道的轴向扩展和在建设新的组团中心的方式来接纳新的人口以及疏解中心城区的人口,使城市人口的空间趋于平衡。实践证明,只有与中心城区交通联系便捷的新组团或新城才能起到疏解中心城区人口的作用(张艳,2004),因此在城市新城或大型郊区居住区的建设以前,应当建立从市中心到新城或居住区的大容量快速公共交通线路。

参考文献

[1]朱才斌,陈勇.试析土地有偿使用与城市空间扩展[J].人文地理,1997(3):43-46.

[2]洪世键,张京祥.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背景下中国城市空间扩展[J].城市规划学刊,2009(3):89-94.

[3]张明,刘菁.适合中国城市特征的toD规划设计原则[J].城市规划学刊,2007(1):91-96.

[4]黄建中.特大城市用地发展与客运交通模式[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5]罗伯特•瑟夫洛.公交都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6]马强.近年来北美关于“toD”的研究进展[J].国外城市规划,2003(5):45-50.

[7]管驰明,崔功豪.公共交通导向的中国大都市空间结构模式探析[J].城市规划,2003(10):39-43.

国土空间规划的内涵篇7

关键词:生态清洁型小流域;重要生态功能;生态敏感性;时空优化;渔洞水库

1概述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江河湖泊水体污染、生态系统不断退化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对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影响。近年来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理念充分体现了流域系统性治理特点,其提倡以水源保护为核心,以流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坚持“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治污与生态修复相结合,通过调整人类活动和布局,建立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流域生态系统,使流域内水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1]。基于这一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全新的治理理念,进一步开展流域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及脆弱区的评价识别,并结合污染源构成及分布特征调查,提出“分区、分期、分级”的时空优化对策,将对流域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工程的优化布设和实施时序提供技术参考。

2研究方法

本研究基于昭通渔洞水库径流区环境状况的系统调查,通过开展流域生态系统敏感性、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价,运用GiS技术将重要的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重点污染分布区进行空间叠加分析,以流域水环境保护为核心,结合渔洞水库径流区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需要,提出渔洞水库径流区“分区、分期、分级”的时空优化策略。

3研究内容

3.1研究区概况

渔洞水库径流区位于昭通市昭阳区西北部,径流区面积709.06km2。受喜马拉雅山运动强烈影响,径流区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在地质上地层发育较全,从古生代到新生代均有出露。地质以玄武岩分布最广,库区内有少量石灰岩出露,受水系发育影响,河谷深切,沟壑纵横交错,受河流、冲沟的切割,径流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面积分别占流域总面积的28.1%、26.0%、22.1%、17.0%。径流区属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立体气候特征十分明显,降水集中在5~10月,多年平均最大一日降水量50~75mm。受山脉不规则分布影响,据现场踏勘统计,有小松树河、瓜寨河、黑鲁河、铁厂河等30余条大小河流汇入径流区。径流区植物区系属“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中的“滇中高原小区”,区内有种子植物98科,299属、约521种,现存植被以人工植被为主,占流域总面积的54.52%,自然植被则以暖温性针叶林、暖性落叶阔叶林、暖温性灌丛灌草丛为主。渔洞水库径流区水土流失面积为410.46km2,占流域面积的57.89%,主要以中度侵蚀和轻度侵蚀为主。

从行政区划看,渔洞水库径流区涉及昭通市昭阳区、鲁甸县、永善县的9个乡镇、33个行政村,主要以农业人口为主,径流区土地利用类型51.35%为耕地,约30.18%为有林地,径流区林业用地面积过少,与水源保护区基本要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2013年渔洞水库水质类别为Ⅳ类。对比渔洞水库保护目标(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主要超标因子是总氮和总磷,水库在运行初期为Ⅱ类水质,1999年水质类别为Ⅳ类,2000年后趋于稳定,近十年来,水质在Ⅲ-Ⅳ类水质之间波动。[2]

3.2研究区重要生态保护区识别

3.2.1渔洞水库径流区重要生态功能区识别

针对渔洞水库径流区生态环境状况分析,其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价因子包括包括土壤保持功能、水源涵养功能。

(1)土壤保持功能重要性评价

评价方法:采用通用水土流失方程(USLe)的模型法,开展土壤保持功能评价。

模型结构:ac=ap-ar=R×K×L×S×(1-C)[3]

式中:ac为土壤保持量,ap为潜在土壤侵蚀量,ar为实际土壤侵蚀量,R为降水因子,K为土壤侵蚀因子,LS为地形因子,C为植被覆盖因子。

根据土壤流失通用方程,求出R、K、LS、C、p因子的栅格图层,然后在aRCGiS平台下通过图像乘积运算得到土壤保持量栅格图层,采用GiS软件Quantile(分位数)功能进行分类(Classified),共分为四级,即极为重要、较重要、一般重要、不重要,并赋予分类属性值,得出渔洞水库径流区土壤保持重要性评价空间分布矢量图。

通过GiS空间分析,渔洞水库径流区土壤保持功能重要性极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鲁甸县龙树镇、新街镇及水磨镇东部山区,涉及木瓜冲、梨园沙沟、沈家沟、公家沟、瓦窑沙沟、黑噜小河流域。土壤保持功能重要性极高的区域主要呈现植被覆盖率较低、坡度较陡,土壤侵蚀性强的特点,是径流区产生水土流失污染较大的区域,这些区域是流域重要的水土保持强化区,生态空间管控中应根据重要性程度采取分类分级的保护策略。

(2)水源涵养功能重要性评价

评价方法:降水和蒸散的水量分解模型法:

wY=p-et

式中:wY为地表总产水量,作为水源涵养服务能力的代用指标;p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et为蒸散量,pet为多年平均潜在蒸发量;ω为下垫面(土地覆盖)影响系数,依据土地利用类型取值(表1)。该方法采用了高度概化的地表覆盖因子,因此,需要对评价结果做不确定性分析和参数敏感性分析,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基于降水和蒸散的水量分解模型法求出p多年平均年降水量、et蒸散量,栅格图层,然后在aRCGiS平台下通过图像乘积运算得到地表产水量的栅格图层,采用GiS软件Quantile(分位数)功能进行分类(Classified),共分为四级,即极为重要、较重要、一般重要、不重要,并赋予分类属性值后,得出水源涵养功能重要性评价空间分布矢量图。

通过GiS空间分析,渔洞水库径流区水源涵养功能重要性极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昭阳区苏甲乡,涉及瓜寨村、布初村等;鲁甸县新街镇的转山包、新街村、酒房村;龙树镇的照壁、新乐;水磨镇的新棚村、铁厂村等。水源涵养功能重要性较高的区域土壤条件好,植被覆盖度高,坡度较为平缓,具有较强的水源涵养功能,但由于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张与生产生活的干扰,对水源涵养功能产生影响。

(3)生态功能重要性综合评价。本研究生态功能重要性是土壤保持功能、水源涵养功能单要素评价的综合函数,采用加权求和的方法,计算最终湖泊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综合评价指数,运用GiSQuantile(分位数)功能进行分级,并赋予分类属性值后,得出渔洞水库径流区土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价分区空间分布矢量图。经统计分析,渔洞水库径流区重要生态功能区面积为129.39km2,其中较重要的区域面积为116.36km2,主要分布在大山包乡、水磨镇、新街乡;极为重要的区域面积为13.03km2,主要分布在龙树乡、苏甲乡。综合评价结果为极高和较高等级的区域即为生态清洁型小流域优先和重点防控的区域。

3.2.2渔洞水库径流区生态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

评价方法:选取降水侵蚀力、土壤可蚀性、坡度坡长和地表植被覆盖等评价指标,并根据径流区的实际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对分级评价标准作相应的调整。将反映各因素对水土流失敏感性的单因子分布图,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乘积运算,公式如下:

式中:SSi为i空间单元水土流失敏感性指数,评价因子包括降雨侵蚀力(Ri)、土壤可蚀性(Ki)、坡长坡度(LSi)、地表植被覆盖(Ci)。不同评价因子对应的敏感性等级值见表2。

根据水土敏感性评价模型计算,评价结果按表2进行分级并通过GiS进行空间分析赋值,得到渔洞水库径流区水土流失敏感性分布图。

渔洞水库径流区土壤敏感性总体水平较高,统计结果具体为:土壤侵蚀不敏感性面积占总面积的42.11%,一般敏感面积占18.59%,较敏感面积占30.81%,高度敏感面积占8.49%。

3.2.3渔洞水库径流区污染分布

根据污染源调查,渔洞水库整个径流经济区以种植业为主,农业农村面源是径流区的主要污染类型。从各个污染物来看:CoD的主要来源是人畜粪便、水土流失和生活垃圾,主要分布在龙树镇,占入库总量的26%,其次是水磨镇;tn的主要来源是农田化肥流失、人畜粪便、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水磨镇、占入库总量的24%;tp的主要来源是人畜粪便、水土流失、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主要分布在龙树镇和水磨镇,均占入库总量的24%;氨氮的主要来源是人畜粪便、农田固废和生活垃圾,主要分布在龙树镇,占入库总量的25%。总体来看,径流区上游的龙树镇、水磨镇和新街镇产生的污染负荷是整个径流区主要污染分布区域。

3.2.4重要生态保护区和污染防控区综合分析

渔洞水库径流区重要生态保护分区将基于重要生态功能区及生态敏感区的识别,采用综合函数进行评价,即生态保护重要性用V表示:

其中:V1为生态功能重要性,V2为生态脆弱及敏感性。

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等级划分分级标准见表3。

根据公式(1)及生态保护重要性评级等级划分标准,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将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结果落实到渔洞水库径流区空间地块。

经统计分析,渔洞水库径流区重要的生态保护区面积为168.31km2,其中较重要的区域面积为148.67km2,占径流区面积的20.94%,极重要的区域面积为19.64km2,占径流区面积的2.77%。从空间布局来看,径流区重要的生态保护区主要分布在龙树乡、新街乡、水磨镇、大山包乡、苏甲乡。结合径流区污染分布情况,龙树乡、水磨镇、新街乡、苏甲乡同时是径流区主要污染源分布区。通过综合评价,渔洞径流区内的龙树镇、新街镇、水磨镇、苏甲乡是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的重点优先建设区,此外基于单要素评价中的土壤保持、水源涵养、水土流失敏感的重点分布区将是集中进行专项水土流失治理、生态涵养建设的针对性区域。(详见图1和表4)

3.3研究区生态建设时空优化对策

渔洞水库径流区生态功能重要性、生态敏感性以及生态保护重要性综合评价等级的划分与分布结果为径流区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进行时空优化布置提供了技术支撑,本研究依据渔洞水库径流区具体到地块的重要性和敏感性评价结果,以径流区小流域为单元,提出“分期、分区、分级”的综合治理策略,分为两期生态建设时空策略建议:

(1)i期

建设区域:i期生态建设主要针对评价等级为极重要或极敏感,同时为径流区重要污染源分布区。根据识别,布设i期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工程的区域为龙树乡塘房、照壁、新乐村村区域内的木瓜冲小流域、石龙河小流域、梨园沙沟小流域、沈家沟小流域、公家沟小流域;水磨镇水磨村、黑噜村的瓦窑沙沟小流域、黑噜小河小流域;新街镇的李家河、母猪溪小流域;苏甲乡坪地营大木桥河流域;大山包镇车路村、大寨子雨霏村坡耕地区域;水库枢纽工程和水库正常蓄水位(黄海高程1985米)沿地表外延100米库滨敏感区。

环境问题:农业生产生活较集中,人为活动频繁,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问题突出,由于缺乏整体系统性规划,已有治理工程布局分散,治理效果不显著。

治理策略:以水土流失治理为重点,强化河道整治与水源涵养,采取水利工程与生态修复相结合的治理方案,通过拦沙坝建设工程、河道清淤清杂工程、河堤加固生态建设工程、谷坊建设工程布设改善河道的水力侵蚀影响,进一步减少泥沙入库量。经测算60.27km2水土流失高度敏感区中分布有基本农田、坡耕地、荒山区、灌木林新幼林区,通过实施中低产田改造、退耕还林及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生态修复措施的实施,将有效减少小流域的水土流失面积,进一步改善水土流失状况,其中位于水土流失敏感区的基本农田应加强治水、培肥综合改造,通过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保水保肥保土能力,进一步减少农田面源污染。其中大山包车路村、大寨子根据当地的生态条件,实施退耕还草工程。在水库100米库滨敏感区修建物理和生物隔离设施,形成以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合理配植的方式构成一道复合型的生态屏障,防止人畜活动对水源保护和管理的干扰,拦截污染物直接进入水体,保障饮水安全。

(2)ii期

建设区域:ii期生态建设主要针对评价等级为较重要或较敏感,同时为径流区主要污染源分布区。根据识别,布设ii期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工程的区域为苏甲乡瓜寨河流域、居乐河流域、布初河流域、鱼坝河流域;新街镇新街小河流域、酒房小河流域;水磨镇关山小河流域、铁厂小河流域、纳黑租流域。

环境问题:土地利用以林地和耕地为主,坡耕地广泛分布,农业生产生活集中,人为活动频繁,流域生态环境脆弱,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问题突出。

治理策略:以水源涵养林生态维护与建设为主,强化水土流失治理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污染防治。水源涵养林生态维护与建设主要通过因地制宜、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宜林荒山的绿化造林、退耕还林还草以及全面禁封、适地造树、低质林改造等,提高径流区森林覆盖率,增强径流区水源涵养能力,减少径流区水土流失面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布局,改变现有农业广种薄收模式,通过推广科学施肥,实现减污不减收;进一步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采用水利工程与生态修复相结合的治理方案,通过实施水土保持、河道综合整治与河口湿地建设等系列工程,全面控制流域内中强度侵蚀区水土流失、减少入湖河道泥沙含量、削减污染物入库量。

4结束语

(1)本研究中重要生态保护区的识别,主要基于重要生态功能评价和生态敏感性评价,采用简单综合函数模型进行综合判别,模型函数权重的确定主要根据专家经验判断,存在主观认识的偏差。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区域多年历史数据为样本,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灰色系统理论等数理统计方法,辅以专家经验判断确定模型函数,进一步减小研究量化结果与现实世界的偏差。

(2)本研究评价标准分级主要采用GiS软件Quantile(分位数)功能进行简单分类分级,其目的主要为初步识别分区分级的差异性,其客观性与科学性需要在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甄别确定。

(3)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基于GiS技术的生态系统评估模型快速发展,例如inVest模型、aRieS模型、mimeS模型等,这些模型采用多层级设计,可以对生态系统进行多尺度、多情境的综合评价,在今后研究中方法学上可进一步扩充和深入,提高评估的精准性,为区域生态建设规划提供更为精细的技术参考。

参考文献

[1]祁生林,韩富贵,杨军,等.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理论与技术措施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10(3):18-20.

国土空间规划的内涵篇8

关键词:城市绿道;规划;体系;城市互动

中图分类号:tU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我国快速的经济发展带动了城镇化的发展,但是由于忽略城乡绿地和城市绿道网络全面一致的发展,造成城市互动的城市绿道规划相对落后,绿色空间破碎、零散、没有联系,自然资源没有得到应用,而且破坏严重。与郊野地区相比较,绿道在城市空间体系中与市民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而且由于城市土地的无节制开发以及土地紧缺,造成绿道所在的环境异常脆弱,极易造成城市生态环境的破碎,可见城市互动的城市绿道规划对交通拥挤、生态环境的恶化等方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城市互动的城市绿道规划的意义

第一对生态的修复和对生态的保护意义。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人类以利益为中心的活动,孤立了城市中的山体、河流、自然区等,隔离了开放的自然空间,城市所在的生态系统格局遭到破坏。而互动的城市绿道的规划建设,可以使在城市中遭受破坏的生态系统格局通过生态修复慢慢恢复,阻止城市中山体、河流、自然区的孤立,并为其提过迁徙通道和繁衍空间,最为重要的是互动的城市绿道规划建设还可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并预防自然灾害。

第二对城市空间和生态的流通和连接有重要意义。连接即将生态板块和不同的空间相互连接,形成自然生态和建筑区域的缓冲地带,而且可以将城市不同的建筑设施例如学校、居民楼、交通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连为一体,不仅可以提高上述设施的舒适度,而且可以让市民近距离接触自然生态系统。流通即使城市的不同元素如信息、能量、物质、风、生态以及交通等,在城市绿道中安全便利地随意流通,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娱乐带来舒适人性化的开放空间,形成独特的城市生态风景通道。

2城市互动的城市绿道规划的途径

(1)规划编制的一体化体系。城市互动的绿道规划和城市的现行规划框架相互作用和影响构成一体化的体系。首先城市互动的绿道规划需要控制城市现行规划对土地的利用,其次城市互动的绿道规划本事为城市现行规划的一部分或者作为城市现行规划的内容,这种关系使得城市互动的绿地规划既作为指导思想指导城市的现行规划,又作为内容,左右城市的现行规划,两者相互作用又无法取代。具体来说,城市互动的绿道规划可以分为宏观总体规划、中观分区以及微观具体场所的建设三个方面来规划,宏观总体规划作为城市规划的总框架,在大局观上保持城市的健康和安全,为城市指导综合工作;中观分区可以指导控制详细的区域和地段建设。在城市规划的总框内,可以从微型具体场所到中观分区再到总体的方式建设。

(2)技术方法目标化体系。城市互动的绿道是与城市另外的系统如生态系统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所以城市互动绿道若要与城市空间融为一体,需要城市互动的绿道规划在方法和内容上体现综合性和多目标。坚持可持续发展是城市互动绿道多目标规划的中心思想,调查城市互动绿道建设的经济状况、基础生态环境、人文条件和城市基本建设情况,对调查所得的内容进行综合评估,建立城市互动的城市绿道目标体系,将城市空间体系和功能融合到互动的城市绿道目标体系,建立城市互动的城市绿道的综合网络结构,研究城市有关功能和空间布局然后对城市绿道布局有重要影响的河流、山体、道路、公共空间等,运用多因子互相叠加的方法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对整体分析后结果的综合评估选出最好的规划。

(3)保障体系的制度化。城市互动绿道的规划在实施中会出现因交通、环保、住房、林业、城市水利等各方面的障碍,城市互动绿道规划的实施需要保障体系的制度化。第一,需要协作制度的明确化,以人民政府为主体,建立城市互动绿道工作会议联席制度,主持指导、检查督促以及城市互动绿道建设的考核工作,设立专门的负责小组或者单位,制定工作方案、建设规划和实施的年度计划,提前解决资金和土地的供给等详细问题,形成上下部门互动的协作机制,齐心协力推动城市互动的绿道建设;第二,配套政策的完善,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国土资源的上下部门应制定宽松的土地扶持办法,工商管理部门应对城市互动绿道建设的参与者制定减免或者优惠税收的政策,集各部门的力量为城市建设建立完善的配套办法,使城市互动绿道的建设顺利、高效的完成。

3城市互动的城市绿道规划的内容

(1)建立城市和谐的开放空间。城市互动的绿道建设连通分散的空间,将城市不同的建筑设施例如学校、居民楼、交通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连为一体,阻止城市中山体、河流、自然区的孤立,并为其提过迁徙通道和繁衍空间,最为重要的是互动的城市绿道规划建设还可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并预防自然灾害。

(2)遵守土地的管制要求。没有建设的区域或者限制建设的区域应重点保护,在不破坏保护原则的条件下调整,保护和维护当前的生态环境;对于新建设区域的城市互动绿道应该严格控制规划布局,符合科学的建立相邻区域的生态通道,与核心重要的生态环境相连接,指导城市建设的方向;已经建立的城市互动绿道应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优化改善城市环境,利用改造旧城的机会,修复遭到破坏的土地以及整个生态环境。

(3)契合城市发展形态与开放空间。城市互动的绿道有不同的生态部落构成,生物具有多样性以及自然性,其规划布局应与城市的发展要求一致,将自然生态和城市融为一体,将城市不同的区域相互连接,将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相互联系,引导和控制城市规划建设,建立符合城市开放空间的城市互动的绿道,推动城市的发展并提到城市环境质量,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机结合。

(4)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城市互动的绿道建设是建立在土地资源之上的,土地资源的规划质量直接影响着城市互动绿道的功能和构成,所以应将土地资源的利用与城市的总规划相乎结合,引导优化边缘土地的利用效率,并延伸到城市腹地,将传统的线形利用方式优化为斑块状和带状,完善和提高城市互动绿道的功能和构成。

4总结

综上所述,城市互动的城市绿道规划直接影响着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城市的经济发展,通过规划编制的一体化体系及保障实施的制度化,推进城市互动的城市绿道规划对城市生态的保护和修复以及对城市空间和生态的流通和连接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招林,何昉.试论与城市互动的城市绿道规划[J].城市规划.2012,08(10):34-39.

国土空间规划的内涵篇9

关键词:土地规划;城市规划;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一、两种规划的关系

1.1土地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是为了合理开发、利用、整治、保护土地采取经济、技术、工程等综合措施而进行长期土地组织的布局与配置。它由各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本任务是从国家全局和长远利用出发,在保护耕地的前提下,协调各类用地需求,统筹安排各类用地规模和布局,合理安排土地开发和整理,以促进土地资源的充分、高效利用,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指城市人民政府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所作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城市规划的任务是:根据国家城市发展和建设方针、经济技术政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计划、区域规划,以及城市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和建设条件,布置城市体系;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布局;统一规划、合理利用城市土地;综合部署城市经济、文化、基础设施等各项建设,保证城市有秩序地、协调地发展,使城市的发展建设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城市规划的根本作用是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保证城市合理地进行建设和城市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及正常经营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综合手段。

1.3两者的关系

由规划范围来看,两者的关系是整体与局部,面与点的关系。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整个区域的规划,城市规划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二、两种规划协调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两种规划的规划思路不同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时,没有自上下达的规划控制指标,重在从需要出发,着眼于发展,在对城市的社会、经济、历史、地理、资源、产业政策、人文背景等多因素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城市发展目标和发展规模的设想,很少考虑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问题。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属于有控制规划,而城市规划属无控制规划。由此导致,地方政府热衷于城市总体规划,都期望把自己城市做强做大,而任意扩大城市规模的倾向,规划部门为迎合政府意图,加上自身利益观念的驱使,也喜好大规划,对与土地规划的衔接造成很大的困难。

2.2两种规划参数的统计口径不一致

2.2.1人口。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人口包括居住在(规划)建成区内的非农业户籍人口、农业户籍人口和一年以上的暂住人口。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城镇人口仅为城市和建制镇建成区范围内常住人口的总和(含常住的非农业户人口、农业户人口和集体户人口),不包括流动人口。不难看出,前者所称人口的范畴显然要比后者大。

2.2.2用地指标。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的选取依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一90)的规定,不考虑规划期年耕地水平和规划目标年耕地保有量。

土地利用规划中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分为城镇居民点用地指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指标,编制过程中为保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建设用地总量与均量都要受到耕地保有指标的限制。

2.3两种规划采用的土地分类体系各异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号)中最新规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采用的土地现状分类,其用地类型为3个一级类、10个二级类和33个三级类。

城市总体规划中采用的是《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l37―90),其用地类型分别为10个大类,46个中类,73个小类。

两种规划对地类存在名称一致而内涵不相一致的问题,两者既有交叉,又有重复,另外还有内涵一致而土地利用类型名称不一致的问题。如《城市用地分类》中城市建设用地包括采矿用地,而国土资厅发〔2009〕51号文的规定为:城镇附近的采矿用地并入城市、建制镇用地,城镇范围以外的区分为独立建设用地和采矿用地。

三、加强两种规划协调的对策

3.1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两种规划的根本指导理论

既要寻求发展,又要保护环境和资源。在城市规划中应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的资源与环境问题,预测在不同决策方案下城市系统的潜在发展水平在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约束下,提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规划建议。拓宽城市规划的内涵和领域,形成可持续观指导下的城市规划的新思路。

3.2建立完善的规划体系

区域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深化,是二者在空间布局和物质基础上的落实,为城市规划和其它规划提供了宏观和区域范围的经济技术依据。城市规划必须以区域规划为依据。

国土规划是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总的战略方向和目标以及规划区的自然、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条件,对国土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进行全面的规划。土地规划的编制是以国土规划为依据。

因此要加强城市规划与土地规划的协调,就要尽快地开展区域规划或国土规划的编制工作,以便在区域层次上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规模,城镇体系规划,尤其是城镇规模与布局,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土地利用与工业化、城市化之间相互关系进行协调和安排。建议开展城市用地合理规模问题的科学研究。

3.3统一各项参数

城市用地统计应当以城镇地籍调查数据为准。城市用地分类、建筑密度和建筑容积率的调查等方面应当考虑城市规划和建设部门的需求。城市总体规划要充分利用城镇地籍调查资料和城市土地定级估价资料。各级城镇体系规划应当精确确定城镇数量、规模和布局,为编制相应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3.4统一用地分类标准

建议城市规划区内仍然可以采用城市用地分类,为了适应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可对其做适当的调整与修正,而在规划区外可采用全国土地利用分类,这样既可以避免用地分类标准上的相互冲突,也为城市规划与土地规划的衔接提供了有利条件。

3.5从法律角度加强良种规划的协调

目前,我国还没有真正的一部针对土地规划的法律,导致土地规划缺乏法律依据,这也是造成土地规划与城市规划脱节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应尽快筹备起草和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和《土地规划法》,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城乡土地和各部门、各产业用地统一管理,规范城乡土地利用规划行为,对城乡土地实行用途管制,协调土地利用规划与相关规划之间的关系,在土地利用层次上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规划体系。

参考文献:

[1]王万茂,土地利用规划学[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0.

国土空间规划的内涵篇10

关键词: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聚类;江西省

土地开发整理通过采取工程、生物等措施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与生态环境[1],是我国实现国土资源保护和优化利用的基本途径,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重要手段。自1997年,中央11号文件将“土地整理”提上议程,近十多年来,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得到飞跃发展。随着我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如火如荼地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尤其是土地开发整理工程规划设计依据不足,区域针对性不强,严重影响土地开发整理的质量和效益。因此,对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进行划分,因地制宜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对提高项目实施的科学性和综合效益有重要意义。

1工程类型区划分的内涵与意义

1.1工程类型区划分的内涵

土地整理工程类型区是对一定辖区范围内的地域,按照自然、经济社会、生态等条件的差异,将区域划分为土地开发整理类型与方向相对一致的若干子区域,是土地开发整理地域差异和工程相组合的单元,是按照土地开发整理建设目标、地域特征、工程内容、工程组合一致性原则所划定的空间。

1.2工程类型区划分的意义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划分是从空间上对土地开发整理活动进行合理布局,从而分区分类指导各子区域的土地开发整理活动,保障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意义体现在:一是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开展可行性研究、立项评估、规划设计及工程概预算等前期前期工作提供方法、操作步骤以及程序等的分区分类指导标准;二是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组织实施、监理、竣工验收、后期管护以及效益评估提供规范化的标准和方法;三是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分区、分类型数据逐级汇总统计奠定基础。

2工程类型区划分的原则

土地开发整理的工程类型区划分涉及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和技术环境等因素,为使划分结果既满足当地实际又具有操作性,在进行工程类型区划分过程中必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2.1相似性与差异性原则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划分要遵循“归纳相似性,区分差异性”的总原则,使划分出的工程类型区内部各单元在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土地利用及土地整理工程模式具有一致性,而工程类型区间的差异要最大化。

2.2主导因素与综合分析原则

工程类型区是自然环境要素与社会经济要素综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综合体,因此在进行整理类型区划分时必须从区域整体性出发,综合考虑。另一方面,工程类型区的主导因素,是划分工程类型区的主要依据,决定和影响其他因素的存在和发展,其他因素只起调节、修正或协同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区域划分时,要遵循主导因素与综合分析相结合的原则,使不同类型的工程区既能反映整体特征,又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具有鲜明的特色

2.3行政区完整性原则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一般按行政单元进行管理,为保证工程类型分区对工程建设指导性,分区须保持一定空间连续性,把基础资料和图斑进行适当简化与合并,不过分强调细节界线。在充分反映地域分异规划的前提下,尽量保持乡镇行政区界完整性。

3工程类型区划分的模型

3.1工程类型区划分的方法

土地开发整理的工程类型区划分方法包括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两种划分方法,两种方法互为补充。采用自上而下进行工程类型区划分适用于大范围的划分工作,而自下而上则适用于小范围尺度的划分,两者形成有机的层次系统,即二级类型区。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划分的具体方法包括综合分析法、主导因素法、空间叠置法以及聚类法等,其中综合分析法和空间叠置法是在定性分析基础上,提取量化的指标信息,并将其作为边界特征值,以该特征值的等值线或连接线来作为分区的界线,划分工程类型区;而主导因素法和聚类法是将区划的总区域按一定原则分割,形成划分的空间样本,再按一定的指标体系,进行空间样本的相关性计算,得到判别值,从而对工程类型进行划分,属于数学分区方法。各分区方法具体情况见表1,本文采用的是聚类法。

3.2工程类型区划分的指标体系构建

工程类型区划分的指标体系包括自然环境指标、土地利用指标和社会经济指标,土地开发整理的工程类型区划分的指标

体系如图1所示[3-4]。

3.3工程类型区划分的模型构建

由于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分区的影响因素具有显著地域性,因此,在进行聚类分析前,需要对指标进行数据处理:一是对指标权重进行赋值,明确主要影响指标;二是对指标进行降维处理,提取公因子,消除指标的共线性。工程类型区划分的模型构建如图2所示。

4江西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研究

4.1一级工程类型区划分

江西省共有99个县(市、区),以这99个县(市、区)为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划分样本,依据样本的地貌、土壤、气候等因子对土地利用影响等级进行赋值,通过分析归类初步将江西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分为三个一级类:鄱阳湖平原岗丘类型区、赣中丘陵盆地类型区和赣周边丘陵山地类型区。

(1)鄱阳湖平原岗丘类型区,鄱阳湖平原岗丘类型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江西省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湿热气候,平原以冲击性土壤为主,丘陵岗地以红壤为主,地势低平,河湖密布。主要包括南昌县、九江县、万年县等34个县(市、区)。

(2)赣中丘陵盆地类型区,赣中丘陵盆地类型区位于江西省中部,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盆地以水稻土为主,丘陵以红壤为主,是山地与平原的过渡地带。主要包括渝水区、永丰县、广昌县等24个县(市、区)。

4.2二级工程类型区划分

基于江西省土地开发整理一级工程类型区划分的基础上,结合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措施特征、综合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整理限制因素,将江西省土地开发整理划分为六个二级工程类型区。

5结语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的划分,对于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体系和分区域措施的确定以及科学制定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通过明确不同工程类型区的限制因素和土地开发整理目标,对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实施具有指导意义;二是工程类型区划分成果利于提高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三是工程类型区的划分利于统筹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与管理,可协调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