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教育心理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5:52

高等教育教育心理学篇1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广东肇庆526040)

摘要:在大学期间,学生的心理状况与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息息相关。在大学阶段,既要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体素质的同步发展,又要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与安排中保证心理教学与体育教学的共同提高。在未来高校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发展中,体育教学与心理教育要齐头并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满足当今快节奏发展的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本文对当前高等教育阶段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二者的相互作用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高等教育;体育教学;心理健康教育;高素质人才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4.036

中图分类号:G80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4—0077—02

收稿日期:2014—10—16

作者简介:魏然(1987—),男,湖南湘潭人。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助教,研究方向:运动训练。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学生面临的学习与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高校学生特殊的年龄阶段与大学特殊的群体环境,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的出现频率逐年加大。所以说,在高等教育阶段开展适当的心理辅导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而大学的体育教育作为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却在培养学生健康体格和完善身体素质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与不足。因此,传统高等教育阶段的体育教育也亟待改革。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高校体育教育的课程中去,是为了引导大学生向身心健康的方向发展。将学生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统一起来,对塑造其健康的人格有着巨大的作用。

一、高等教育阶段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学的现状

在现阶段,高校在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还有很大的不足。就大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说,他们正处于身心敏感期,大部分学生都面临着理智与情感、理想与现实等方面的矛盾和冲突。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就可能诱发严重的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这种心因性的矛盾不但会给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带来困难,也有可能给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埋下巨大的隐患。

然而,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的开展时间不长,师资力量、理论基础等方面都还处在发展初期,不能有效地达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同时,本来就相对薄弱的心理健康教学活动往往流于形式,难以起到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和塑造完整人格的作用。随着社会群体压力的不断增大,大学生群体的心理障碍问题也有严重化的趋势,大学生中因为心理原因休学、退学的人数也在逐年递增。因此,在高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变得刻不容缓。另一方面,体育教育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开展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各学校对学生的身体素质都给予了不同程度的重视,体育教育成为承担大学阶段健康教育的主要科目。在当前教育改革工作不断深化与发展的过程中,国家和高校对体育教育的开展也做出了调整,不仅将终身体育的教育理念引入到学科工作的开展中,也逐渐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体育课程结合起来,从而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身心素质,为其将来走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作用

在高等教育阶段,无论是体育教育还是心理健康教育,都应遵从以人为本的原则,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体育教育和心理教育工作是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心理健康对大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是培养大学生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的重要手段。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可以让一个人更加乐于亲近自然,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其他活动中去。体育活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方面,体育活动能够改善学生的情绪,为营造健康的心理环境创造氛围,也能够使紧张的情绪得以放松,同时还能够让学生更加敏感地观察到自身的身体问题,从而自发地选择有针对性的体育锻炼项目。另一方面,体育活动可以协调学生的群体关系,通过体育项目中的良性竞争和自我超越,锻炼学生的意志与品质,完善健康的人格,逐步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竞争优势。

另外,在体育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等教育理念的相继提出开始引导高校体育逐渐走上不同的道路。现阶段大学中的体育课程正在逐步摆脱原本僵化、机械的体能训练模式,而转为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在今后的人生中保持持续的体育锻炼的知识与能力。因此,体育教育不仅致力于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体魄,同时也关注学生是否具有保持长期进行体育锻炼活动的兴趣与健康的心理。只有同时拥有健全的精神与强健的体魄的人才能称得上真正健康的人,这也将成为高校开展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和导向。

三、体育教学与心理教育相融合的发展方向

在高校的健康教学活动中,体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因此,在未来的健康教育发展过程中,将二者结合起来,共同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是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大方向。

(一)加速体育教育改革进程

体育教育改革的深化就是要引导高等教育阶段的体育教学课程逐步由原本的技能训练转变为体能素质训练。在大学体育课堂上,要将单纯的、机械性的体能训练逐步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且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积极作用的体育项目训练。这种变化能够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找到乐趣并逐步提升自我成就感,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同时,终身体育的教育理念也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将体育锻炼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因此,在体育课堂上,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体育学习,也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健康教育理念的顺利实施。

(二)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体育教学课程

在体育课堂中,可以将心理学知识和方法有机地融入进去,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训练的效果,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在体育教学中引入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保证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有效性。体育课堂的教学实践设置要符合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等,更加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体育健康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的积极性,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时,在体育教学与师生的竞技互动中,也容易发现有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的学生。教师可以利用心理学知识,及时帮助有问题的学生。在课堂上,结合体能训练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并尽量用优势教育的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成就感,逐步提高他们的抗压能力。

(三)发挥教师在学生心理塑造上的积极作用在进行体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方面要注意课堂上技能与理论的培养与训练,另一方面还要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教师优良的素质与品德、积极的人生观和生活态度等对学生的培养和教育有着积极的意义。教师的个人魅力在教学活动中影响着学生对人生与自我的认识。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重视教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这是教学工作顺利、有效进行的重要保障。同时,具备丰富、专业的体育及心理健康知识的教师,对培养学生健全的品格、及时发现学生的健康问题并予以纠正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庄静.高校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36).

[2]张雁,阎春喜.现代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S1).

[3]曹绍珍,刁元均,金兆江.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小论[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6(S1).

[4]高丹娜.如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S1).

[5]张志明.浅论高校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J].当代体育科技,2013(2).

高等教育教育心理学篇2

【关键词】档案学;高等教育;教育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5-124-02

档案人才的培养是我国档案事业持续发展的保障,近年对档案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研究,集中在教育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主要从教育机构、教育者的角度提出改进。但教育本身是强调互动、沟通的过程,教育主体及最终成果的物质承担者是受教育人员,因此档案高等教育的重心是学生,把握学生学习心理状况,才能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调动双方积极性,共同推动我国档案事业的良性发展。

本文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对档案学本科生教育过程进行分析。“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其中学生学习的心理学规律是研究的主要方面”①。在教与学的矛盾中,学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本文通过学生专业选择、学习过程具体分析档案专业学生的心理状况。

一、学习动机理论与生源危机②

长期以来档案学被指称为冷门专业,报考第一志愿人数较少,近年在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总体局面下,招生规模开始好转。然数量不代表质量,档案学专业的生源危机依然存在,主要与学生学习动机密切相关。学习动机即是内驱动力。美国教育学家奥苏伯尔将这种内驱力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是学生对知识理解、寻求问题解决的需要,源于人类原始好奇心与求知欲。是较持久的学习动力,具有自主性、自发性。大部分档案专业学生缺乏认知内驱力,原因其一,中国档案基础教育缺失。学生在高等教育前很少接触档案学,中国应试教育将基础学科分类,规定相应考核标准,使学生在四大功课外皆称不务正业,知识面较狭窄;第二,长期以来,档案学科性质被定位成独立学科,不同于文学、政治学、经济学等自然科学,拥有广阔外延,与学生生活多有交集,档案学对学生比较遥远,缺乏了解和基本的认识,很难将其兴趣投射在档案专业。

自我提高内驱力是完成学业以获得地位与威望的需要,不直接与知识相关,是间接需要,具有被动性、诱发性。此动机成为档案学专业吸引生源的主要原因。主要产生于应届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当代背景,法学、经济学等热门专业,市场职位趋于饱和,档案专业因较冷门,市场职位空缺较多,尤其是大型国企,如中石油、中广核,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注重档案基础建设,提供稳定、高薪的工作单位,对于大学生诱惑颇大。但这样的自我提高内驱力极不稳定,当学生发现档案课程设置枯燥,就业面较窄,工作处于辅助地位,并不能发挥其能力,不免对本专业产生失望情绪。

以上两种学习动机共有特征是对档案学内涵本身并不了解,没有相应学科积累,缺乏兴趣,仅跟随社会大流,盲目选择。这样形成的档案学专业学生,缺乏研究热情,应付心态,如果不能及时调节,找准自身定位,将浪费宝贵的时间和大学资源。笔者建议,在基础教育中引入一定比例的档案基础教育及有联系渊源的相关学科:档案基础教育虽然不能动摇主修课程的地位,但可以在活动课程、选修课程中适当加入,尤其可以作为德育环节的辅助。此外,历史学、政治学、现代信息技术等相关学科,也可以作为激发兴趣的基点。如,参观当地档案馆、专门的档案教育基地,接受档案文化、历史文化的熏陶,可以补充应试教育缺乏的道德感染;收集感兴趣的档案材料进行整理汇编,引入孔子编纂《尚书》、司马迁编纂《资治通鉴》的档案编纂事例,以获得相应的理性知识。

二、学习迁移理论与教学设计

“学习的迁移指学习者已获得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对新的学习的影响”③。迁移按影响效果可分为正迁移、负迁移、零迁移,正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效果,负迁移是相互妨碍、阻扰的现象。学习迁移现象可以为档案教学提供方法论意义。

(一)课程设置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Ramp报告中提出档案教育课程,包含基础课,核心专业课,信息专业教育公共课(与情报学、图书馆学共有课程),与其它专业共有公共课,专门研究课和选修课④。共六个类型,共涵盖几十种课程,与我国现有档案教学差距较大,如何系统科学的将档案课程在有限的四年中传授给学生,需要按照学习迁移规律、安排顺序,形成积极有效的正迁移,提高效用。

首先,学习迁移价值较大的核心课程。某些具有管理学院背景的档案学系,在初始阶段(第一学年)制定大量管理类课程及文科生不擅长数学,档案课程只有档案学概论,核心课程尚未形成体系,没有相关课程与之呼应,学习效果打折扣。笔者认为,管理类课程与数学课程固然重要,但不是档案学课程迁移重点,在此阶段应将档案管理学、文书学等迁移价值较大的课程提前,形成档案管理八环节、机关文书处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等档案基本意识。例如,在档案学概论中直接引入前段控制等理论,却没有对文件的相关认识,学生理解比较困难。而在学习文书学等公文课程时,如果没有中国政治制度等相关学科的铺垫,对于行文方向、文种类型的学习也会出现空白区域。

其次,积极向其他相关领域迁移。档案管理课程是档案专业学科大厦的基石,而档案工作与机关单位行政工作关系莫大,信息电子化是档案工作未来趋势,因此机关文秘类、现代信息技术类课程,也是档案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在掌握核心课程同时,积极向相关领域迁移,完成对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的未来档案文件方向适应。

(二)教学手段

档案课程是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综合的学科,实践性较强,教学方式除了知识传授,更需要学生“独立发现”。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支架式教学”为典型代表的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积极自主的“学徒式学习者”,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有挑战性的认知任务和支架⑤。

总之,“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式教学适合档案教学,教师提供平台,学生实践学习,激发其想象力和主动性。但必须注意实践性教学与单纯实习区别,在高年级阶段,一些企事业单位提供的档案实习单位,主要是工程档案叠图、打码、装订、著录等档案基层工作,对于已接受较高层次档案管理教育的本科生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这样的实习不能代替档案教学中的实践课程,只能作为基层工作的体验。而档案本科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应用专业能力的管理人才⑥,这要求学生具备广阔的管理视野,能够宏观掌控档案工作各环节,是理论与实践的复合体。

(三)教师与学生

首先应该明确,高等教育的最终成果应直接体现在培养学生的质量上。我国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大学之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现今高校综合实力博弈的重心更多倾向于科研水平,师资力量与招生规模,而对于教学手段,学生的培养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档案课程的实践性,要求档案学教师必须理论与实践并重,教学与科研同步,在传授相应课业知识同时,更应该以自身高尚师德感染学生,教书更要育人,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深厚人文社科底蕴且具备熟练技能的档案管理人员。

而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消费者,一方面需充分利用自身权力,通过学生言论行为影响高校间的博弈模式,“推动高校内部权力结构在一定程度上的平衡,以形成了新型的内部质量保障模式”⑦。另一方面也必须尽早确定未来方向,从事本职工作或选择转行,继续研究学术或出国深造,自主安排充裕的大学时间,按照性格、兴趣、能力辅修相关课程,为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注释:

①姜智.教育心理学[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3.

②朱玉媛.当前我国高等档案学教育面临的危机与发展策略[J].档案学通讯,2005(1).

③姜智.教育心理学[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127.

④何嘉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档案教育课程简介[J].浙江档案工作,1985(8).

⑤刘迎.支架式教学:概念、手段及模式[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高等教育教育心理学篇3

1心理契约概述

心理契约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施恩正式提出的,是一个主体将自身的奉献和期望置于欲望之间,客体根据主体奉献的能力和针对期望的收获而提供的一种配合。心理契约并非是一种实化或者文字性的物体,但同样会发挥着实化的契约效应。在现代化企业中,管理者用心理契约了解每位员工的需求和发展愿望,并根据员工工作能力尽量予以满足。而员工也会为企业的发展全力奉献,达到企业和个体共赢的局面。一般而言,心理契约包含了7个方面的期望:良好的能力表现环境、任务和欲望取向一致无冲突、安全和归属感、获取的报酬、人生价值的认同度、学习和发展的机会、更高阶的发展。在高等院校学生的教育管理中应用心理契约,除了以上特征外,还需要具备学生自身的一种非功利心。因为在高等院校中,心理契约的主体和客体是学生和教师,是一种无利益牵扯的互动模式。其次,在此过程中还具有一定的政治性,因为心理契约和学生的思政教育相互关联,在教育的过程中会互相渗透,让教育抹上阶级性或组织性色彩。最后是教育性。心理契约是对高等院校的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其教育性质是由高等院校自身的教育性质所决定的。在国内的高等院校中,普遍存在综合专业的高等院校,且面对的学生经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后直接步入社会工作和生活。所以在进行心理契约的教育当中,教师主要的教育教学任务是帮助学生制定适合自身能力的职业规划,避免出现“好高骛远”现象。

2心理契约在高等院校学生的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2.1发挥学生情感激励

按照心理学家的研究,人的需求有五个阶段的变化,形成一个金字塔,从底层开始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价值的实现需求。当某个阶段满足后,就会产生更高阶的需求,并为之努力奋斗,以此类推产生不断进步的动力源。在对心理契约的定义中发现,只有人满足了自身的高级需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才会使人得到最大的满足感,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的工作热情。对于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而言,其高级的需求侧重于精神上的满足和情感的关怀,物质所占据的比例不多。所以在教师进行心理契约教育管理中,是一种情感关系的确定,所以高等院校除了对学生规定对成绩突出的学生进行精神表扬和物质奖励、为学生提供更多体现能力的平台外,还需要从学生的情感角度实施激励措施。在进行心理契约的教育管理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牢记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变化,对其努力和取得的成果予以肯定,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关注和关怀,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增强两者的信任,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综合潜能,从而达到预设的激励作用。

2.2科学的为学生规划职业发展

高等院校不管是在行政政务还是教学,都是对学生的管理,而校园内的学生多种多样,管理较为复杂。如果对其的教育知识专业知识和约束其行为,杜绝违反学校校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只关注学生考试成绩或学习情况,而并非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道德素质的发展和成长,那么学校的教育管理则是不完善的。将心理契约用于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当中,还需要帮助学生科学的规划毕业后的职业发展。当前的大学生的求学,长远而言,就是想拥有一个良好的职业发展机遇。所选择的院校和专业都是为了职业这个目的。在当前就业压力严峻的大环境下,帮助大学生提前做好职业发展规划,不管是对学生还是对高等学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帮助学生进行职业发展规划时,需要从学生对职业的发展角度考虑,将学生具有的潜能充分挖掘出,增强学生不断学习进步的观念,并勇于创新。将学生对职业的发展前景和学校的发展目标相结合,充分发挥心理契约管理的作用,提高学生职业发展质量。

2.3培养学生的自管能力

对于高等院校的学生的教育管理而言,除了日常的教务管理和学生管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大学生作为成年且即将步入社会的群体。在离开学校、教师、家庭和企业的管理后,必须要具有自我的管理和约束能力,才能更好地发展。在进行心理契约的管理当中,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用心理期望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与学校和社会及企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发展方向、生存的基本要求相符合,尽力让自己将个人的行动统一到学校的发展中,不断的提高自己对学校的信任和贡献。心理契约同样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角色转化,更新其思想,有效提升其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并建立完善的自我教育、管理、服务和发展的工作体系,从而有效降低学生对即将工作或工作当中存在的压力,提高就业和岗位工作的效率。

2.4帮助学生合理的调整心理期望值

在高等院校的学生管理中,心理契约的应用不仅仅是在学生的职业规划当中,还要根据不同年级段的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进行。如大一的新生的管理需要侧重于对其角色的转换和学习方式的衔接,还有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对于大二的学生则侧重于全面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大三和大四的学生侧重于职业素质和就业指导。心理契约对学生提前建立企业当中的需求与关系,根据学生不同的时期进行调整。并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求心理的期望在设置时具有可行性,只有将学生的期望值设置在近期的发展区域内,学生可以通过努力达到,才能发挥激励功能。

3结语

高等院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工程,在进行心理契约管理时,教师无法照顾到每位学生,只有针对大部分学生的情况,设定相应的教育管理工作。

作者:李鑫良单位:河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团委

参考文献:

[1]曹威麟,段晓群,郭江平.心理契约对高校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7(04):105~109.

高等教育教育心理学篇4

论文摘要: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保障,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是高等学校所面-临的迫切任务。针对学生个体的自身特点,积极引导教育,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帮助大学生走出各种心理误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已经成为各大高校目前最为关注的问题。

(一)当代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近年来由于失恋、就业受挫等心理问题引发的休学、退学乃至引发的恶性案件里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以及高校稳定的突出因素。主要有三个原因致使这种情况的发生:

一是社会环境的因素。在我国,随着对外开放、科学技术的进步,整个社会的信息量在急剧膨胀,社会生活的节奏在加快,各种思潮的冲击已经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行为。当客观事物与自我身心达不到统一时,就会有心理挫折和挫败感的产生。无法让客观事物的判断与现实相一致是现今社会最主要的心理问题。

二是人际交往的因素。大学时期是自我摸索、自我意识发展的时期,而且必须走入社会独立生活,在其社会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各种人际关系的矛盾需要应付,这时往往容易因为某些原因导致人际交往的失败,于是产生苦闷、自卑,以致影响身心健康。

三是教育模式的因素,一直以来的中国学生都面临招考试决定命运的应试教育,学校家长双方面都只注重学生的成绩而没有过分重视对于其人格的培养,以至于很多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突然到大学独立生活就显得格外不能适应,使之心理生理都无法与周遭环境协调,最终出现各种各样的严重心理问题。

(二)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作用。

1 以教育的手段更容易学生接受健康的观念。中国的学生长期受应试教育的熏陶习惯了填鸭式的教育手段,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开设为课程,与传统的政治,英语等一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接受“正确”的思维方式,避免走入牛角尖,死胡同。全面的健康不仅仅包括智力和身体,心理健康更是重要的方面,所以,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势在必行。

2 提升了高校教学的成效。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学生有个良好的心态来接受,而心理健康教育就可以达到这个目的,它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它使大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正确的进行自我评价,同时,又帮助大学生树立适当的奋斗目标,促进大学生之间的相互交往,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使对思想政治课的人之提升一个档次,将理论内化为个人素质,这是高校教育的最终目的。

3 有利于学生独立自主地对待处理问题。为了应对我国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学生除了学习文化知识没有自己一点独立自主的空间,所有生活上的问题都被父母老师大包大揽,忽略了对自己独立能力的培养,当面对自己独处的时候们就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不适应,无法出师,不善于处理情感与理智的问题,以致不能坚持正确的认识和理智的控制,而成为情感的奴隶,长期受心理问题的困扰。而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求高校的教师掌握心理学以及心理调节方法,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为其服务,将知识和方法传授给大学生,让他们拥有自我独立处世的能力。所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让学生健康顺利的脱离传统束缚,更快更好的发展。

(三)基于现状明确高校心理健康教青工作的开展方向。

1、引起重视,建设优秀的教育队伍是前提。现今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数量上无法满足广大学生的迫切需求。学校应充分重视该项工作的发展,设立一些奖励晋升的优惠条件,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老师从事这项工作,干出成效。学校应经常对教育队伍进行培训,考核,提高质量,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及时的,有效地进行开导教育,使之得以治疗。

2、方法得当,运用和摸索适合广大学生需求的方法。教育部门应建立健全的心理干预机制,设身处地的为了学生着想,把心理咨询辅导落到实处,注重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与之交流情感,及时了解学生在生活,人际交往,学业等值多方便的心理失衡,帮助学生宣泄出不良情绪,并及时提供一些好的建议,促使其在面对困难时勇于克服换位思考,来摆脱心理闯题的困扰。以学生班级为基础,开展宣传“健康心理的重要性”。认真分析学生的个别案例,找出启发他们的心灵之药。

3、坚持不懈,做好持之以恒的长期准备。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久的一项造福大学生,帮助其健康成才的重要举措。教育工作者应做好长期工作,长期提高自身能力的心理准备。只有不断扩展教育的范围,才能适应当今需求日益提高的社会。认清形势,及时总结经验与教训,“以学生的特点进行全方位的关心和教育,使之身心健康”必须长期不断创新地开展下去。

现在的大学生认知能力趋于完善,情绪情感丰富、强烈,意识活动控制力日渐增强,人格逐渐成熟,对于完全大包大揽的干预并不能接受,他们更期待公平、民主、相互尊重的交往方式。心理老师就扮演着这样一个同学们朋友的角色。真诚,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与学生建立一个彼此接纳,彼此信任的沟通环境,以确保疏导的顺利进行。真诚就是要求老师成为学生本人,设身处地的为他考虑,为他提出走出困境的方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更容易被学生所接纳的符合其人格特征的教育方式。从而让学生更积极的面对独立生活,正常的处理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紧张的人际关系问题,情感失衡的心理问题。心理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这样一个宣泄心中苦闷、解开矛盾、改变心理失衡的场所,这样才使高等学校的教育得到了全面发展。

重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等学校教育新形势下很重要的一个文化建设组成成分。心理教育通过心理咨询和辅导的方式更是体现了高校教师充满人性化的教育模式,不仅解决了学生的心理问题,同时也将学校氛围营造了一个平等互相尊重的和谐环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教育文化中不可缺少。

综上所述,在高等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于高校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杨芷英: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j],2007,(11)。

高等教育教育心理学篇5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就业心理;就业压力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地位、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国家大力的倡导下,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完成了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重大改变。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神速”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许多问题,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的问题。通过对陕西师范大学的调查研究,笔者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论证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一、陕师大学生就业心理存在的问题

在对师大1000名不同专业、年级、性别的学生进行调查访问之后,发现师大学生就业心理表现如下:

1、急于就业且就业期望值高

根据调查结果,49.73%的同学表示应先就业再择业,39.24%的同学表示要先择业再就业。由此看出:大部分学生选择先就业,而待业以及考研都只是在不能找到合适工作时的选择。在回答“您认为大学生就业心理存在什么问题”时,居首位的是“就业期望值太高”,占到56.22%。

2、看重工作发展前景、工资及待遇

调查结果显示,43.03%的同学会选择行政事业单位,31.46%的同学则会选择国企,5.73%的同学选择民营企业。由此可见:学生的就业趋向是行政事业单位以及国企,看重的是它们较好的福利待遇和较强的稳定性。

3、就业过程中焦虑心理突出

调查发现,师大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是焦虑,占到45.0%。被调查的学生中68.22%的认为面对就业情形有一定压力,17.08%的人认为面对就业会感觉迷茫或不知所措,仅有11.24%的人会对自己的就业前景很自信。调查显示,有超过调查人数一半的同学表示高等教育大众化是造成自身就业压力增大的重要原因,也是造成他们就业过程中焦虑心理的原因之一。

4、免费师范生的就业心理

相对于非师范的同学,免费师范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有着自己的特点。

(1)在职业的选择上,免费师范生的就业目标比非师范的同学更加的明确,在择业的过程中盲目心理相对较小;

(2)在就业地域的选择方面,免费师范生从哪里来回哪去,跨省有条件的原则下大多数都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这样就业过程中的焦虑心理也会有所缓解;

(3)在薪酬的考虑上,由于职业的确定,免费师范生在就业的过程中考虑更多的是学校各方面环境的好坏,对于薪酬待遇不做太多的考虑,就业期望值明显小于非师范的同学。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因素

1、外部因素

(1)就业形势的影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深化,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多,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一次性就业难度不断加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许多用人单位提高学历录用标准,增加毕业生求职的难度,无形中给毕业生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2)高校师资不健全,课程设置和机构不合理是影响毕业生就业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高校招生的规模扩大了,师资、教学设备就日趋紧张了,全日制高校师生的比例逐渐扩大,专任教师的缺失严重。加上在扩招之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压力也在增强。就业心理指导缺乏系统性、实效性。

2、内部因素

(1)认知能力不同。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或盲目自信或保守怯懦。其二,对就业形势分析的欠缺。不能准确把握机遇。

(2)自我调适能力不同。从调查结果来看,就业心理与个人性格有很大关系。有些毕业生性格外向,遇到问题能及时发泄,得到调整;而另一些则因为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他人交流,心理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调整。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期望值高”、“焦虑”等心态的出现是很正常的,当人们想去做好一件事情的时候,自然而然会出现这样的心理。然而当这些“期望值”和“焦虑”的程度达到一个值的时候,就显得不合适了。这些心理若是等不到及时的调节就会带来长久的负面情绪从而产生不良的影响。

三、师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调适对策

1、自我调适为主

(1)树立正确就业观,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与社会认知,调整就业期望值。

从社会需要出发,把社会的要求内化为自己的主观需要。所谓大学生就业难,是难在找一份理想的同时也跟自己专业有关的工作。大学生要想顺利实现就业,需要从社会需求出发,当前真正需要人才的地方多在中西部地区和一些小单位。要处理好物质需要和精神追求的关系,兼顾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生存只是手段,发展才是目的。

(2)调整自我,保持心绪平衡。遇到工作难找,受挫折的情况,需要大学生接受客观现实,保持心绪平衡,及时调整因就业受挫而引发的心理失衡问题,及时进行自我调适。一方面要冷静对待。要认识到就业形势严峻的普遍性,增强自信,用心理暗示法进行自我调节,尤其要认识到自己的优势、特长;另一方面要适度宣泄。找家人、老师、同学朋友倾诉,宣泄不良情绪,放松自己的心情。

(3)对于免费师范生而言,应该加强自身的教师教育修养。坚定从教的信念和无私奉献的决心。培养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就业心理。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解决的主要途径是要依靠大学生自身调节,这样的情况下,高校所能做的也就是引导了。

2、高校调适为辅

(1)将就业指导、就业心理纳入必修课,实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把就业指导作为年级的必修课程,重点做好职业意识、职业选择、职业发展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做好职业规划。

(2)拓宽心理咨询和指导的渠道。一方面,通过电话、网络心理咨询;另一方面,与学校的校报等其它报刊合作开辟就业心理健康专栏。可以介绍毕业生心理咨询案例并对案例进行分析和点评;也可以邀请辅导员或心理研究人员针对学生当前遇到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说明和排解等。

(3)给予就业指导和心理咨询以必要的支持。学校应该从政策上和师资上对心理咨询和就业指导提供必须的方便,创造有利的客观条件,确保就业指导和心理指导有序、有效地开展。

3、社会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在就业的过程中需要社会给予一些必要的关注。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产生是基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与变革而导致的社会环境的变化。政府应严格执法力度,加强大学生就业市场良好环境的建设,统一当今存在的各种性质的招聘会,提高就业的效率。用人单位要建立与高校合作培养人才的机制。因为高校培养的人才是为用人单位服务的,而这不单纯是高校本身的事,所以用人单位也应成为大学生培养的主体,更多地为大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帮助其提高实际的操作能力,并积累工作经验。

四、结语

现今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凸显并不是由某一个原因引起的,它是随着个人成长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只是其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撇开其他因素不谈,针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加剧,我们应该更加明确高等教育大众化并不是简单的数量扩张,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度发达的物质条件作基础,要有高度完善的高等教育自身体系作保证,更要形成尊重个人,敢于张扬个性,个体平等发展的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高等教育教育心理学篇6

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031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试图用各种方法发现和揭示病人在下意识中存在的问题,这个学派是

a.人本主义心理学

B.认知心理学

C.格式塔心理学

D.精神分析心理学

2.研究心理学的科学方法主要包括系统观察和直接实验,科学方法的标准包括客观性、准确性和

a.可靠性

B.独特性

C.可检验性

D.系统性

3.学生正在教室聚精会神地听讲,突然从教室外闯进来一个人,这时大家不约而同地把视线指向他,这种心理活动称作

a.随意后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有意识注意

D.随意注意

4.意识活动的内容包括对外部事物的觉知、对内部刺激的觉知和

a.对他人的觉知

B.对自身的觉知

C.对过去的觉知

D.对将来的觉知

5.检验感受性大小的基本指标是

a.刺激强度

B.神经冲动

C.感觉阈限

D.最小可觉差

6.“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a.感受性

B.感觉阈限

C.适应现象

D.知觉规律

7.记忆的三存储模型认为记忆是对信息的加工过程,其核心为

a.复述

B.感觉记忆

C.短时记忆

D.长时记忆

8.善于发现特定事物的多种使用方法,体现的创造性思维特征是

a.敏感性

B.灵活性

C.洞察性

D.再定义性

9.3~7岁儿童更多运用的思维种类是

a.直觉动作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发散思维

10.为了发现儿童的潜能,了解其长处和发展倾向,通常采用的心理测验是

a.智力测验

B.性向测验

C.成就测验

D.水平测验

11.一个10岁的儿童通过12岁组的全部项目,他的比率智商是

a.100

B.110

C.120

D.140

12.个体试图超过他以往成就的动机,马斯洛称之为

a.匮乏动机

B.高级动机

C.成长动机

D.成就动机

13.关于情绪的功能,以下陈述不正确的是

a.情绪具有激励作用

B.情绪只影响心理健康,不影响生理健康

C.情绪的外部表现,具有信号传递作用

D.在困难复杂的工作中,低水平的情绪有助于保持操作效果

14.一个人安静稳重、沉默寡言、喜欢沉思,其气质类型属于

a.多血质

B.粘液质

C.胆汁质

D.抑郁质

15.在认知类型中,根据大脑左右半球差异而划分的认知风格类型是

a.冲动型与沉思型

B.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

C.主动型与被动型

D.系列型与同时型

16.支配型的人通常能够与顺从型的人成为好搭档,这反映出人际吸引中

a.接近性原则

B.相似性原则

C.互补性原则

D.熟悉性原则

17.下列哪种需要不属于舒茨提出的三种基本人际需要

a.包容需要

B.支配需要

C.尊重需要

D.情感需要

18.社会学习心理学家多拉德等人认为挫折与攻击的关系是

a.攻击必然是挫折的结果

B.攻击不一定是挫折的结果

C.挫折会引起多种可能的反应

D.挫折与攻击无关

19.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发展公正阶段的年龄是

a.8~12岁

B.12~14岁

C.8~10岁

D.10~12岁

20.人的感知觉发展最早的是

a.听觉

B.视觉

C.嗅觉

D.触觉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1.认知

22.随意注意

23.群体凝聚力

24.自我意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25.简述社会刻板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

26.简述功能固着性对问题解决的影响。

27.简述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28.简述成就动机的特征。

29.简述人际沟通的基本要素。

30.简述中年危机的表现。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32小题任选1题,2题均答者,以前1小题计分,

8分。第33小题必答,10分。共18分)

31.举例说明如何运用复习策略来提高记忆的效果。

高等教育教育心理学篇7

关键词: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互动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3-0302-02

一、高等院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国际交流日趋密切,交流范围日趋广泛,各国文化间的交融也随之展开,由于我国高等教育针对外语专业课程设置的需要,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成为接收国外文化和思想的先行者。受语言环境与中西方双重文化的影响,决定了外语专业学生有着更为丰富的内心情感世界。因此,外语专业学生自身性格特点与其它专业学生相比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由于外语专业学生接触国外思想较多,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容易进行中外对比,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观点,由于大多数学生在大学阶段还没有形成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诠释,因此这些观点和见解往往是比较偏激的。其次,长期受到西方资本主义拜金文化的影响,外语专业学生在道德观、伦理观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容易产生对于价值取向的困惑与误区。此外,随着非外语专业学生学习外语的热情与日俱增,他们的外语交际能力与外语专业学生的差距逐渐缩小,外语专业的大学生不得不在外语方面有明显的特长优势与过人之处。同时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趋向复合型人才发展,因此外语专业大学生承载着巨大的学习与就业压力。而当今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自小在溺爱中成长,面对如此之大的压力,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外语专业学生的隐患,容易形成孤立冷漠的性格,在与人相处以及处理人际关系各方面常常产生挫败感与自卑心理,最终产生心理疾病。

二、高等院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动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

1.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动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院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在基本目标和任务上的德育功能具有一致性。一方面,学生出现思想问题时带有心理问题,出现心理问题时也存在着思想问题,这就需要通过两者的结合来解决学生的思想与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借助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灌输与引导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两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为前提。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表现为良好的意志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乐观豁达的处事方式,这些都是大学生从思想政治教育中获得的。另一方面,良好的心理素质也为思想政政治教育取得优质的效果提供了保证。其次,心理健康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常常以理论灌输的形式进行,而心理健康教育是从学生的特点与内在感受出发,通过与学生的交谈,有助于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有助于增进交流,促进师生情感,有助于把握学生思想动态,更进一步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后,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存在相关性,两者都以理想、信念、品德和意志等为重要内容进行研究,因此两者是相互交叉,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的。总的来说,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以帮助学生处理好心理、思想、行为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塑造和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作为共同目标,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动体系构建的现实意义

当代我国高校外语专业大学生在各种现实因素相互交织的社会环境下,生成了多元化的思想观念、价值意识和行为方式,这些观念、意识及行为方式进而影响了学生在传统社会场景中的角色定位,模糊了不同角色和行为的界限,造成了学生在不同角色的标准和规范的转换中失序,从而引发社会交往和心理冲突的种种弊端,端正和引导外语专业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高校学生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本文针对外语专业学生在多元化思想和行为方式“对冲”中所引发的心理困境:情感、情绪上的失衡(自卑、抑郁、压抑苦闷、学习焦虑等),采取对症下药的方法,构建起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良性互动体系的研究范畴及分析框架,利用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动的理论和方法,创建心理咨询、心理诊断、心理干预等机制。根据学生实际状况对症下药,从而帮助外语专业学生摆脱心理的困扰和自我价值认识的局限性。

三、构建外语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体系的实施方法

1.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目标相结合

在具体教育内容方面,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增进个人的身心健康,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两者有密切的联系,也存在着区别。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如何将两者紧密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首要解决目标。在针对外语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可以将教育理念与外语专业学生的实际心理特征相结合,以实例支持理论,用理论分析实例,使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更能贴近学生的实际。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可以将心理疏导和外语专业学生特点相结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同步发展。

在具体教育目标方面,我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都是积极服务于高校德育工作。对于外语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影响学生个体,思想政治教育则着重从更高的角度指引外语专业学生的群体行为。通过两者有机的结合与渗透,不仅使外语专业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得到了深化,还能使外语专业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得到科学的引导。

2.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途径的结合

两者在方法与途径方面各有不同,应采取科学互补及有机整合的方式,使两者教育理念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对于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应使用“纯理论式”的灌输模式,而应借鉴和吸收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技术,掌握外语专业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性格特征,更加准确把握外语专业学生的心理活动,进而提高教育效果。在应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可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榜样示范、实践教育等方式来普及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培养外语专业学生自我调适能力,促使外语专业学生心理品质得到健康和谐发展。

3.提高外语专业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水平

现今,我国高等院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架主要依靠英语专业教师及辅导员老师完成,而他们大多数缺乏心理学应用知识理论。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良性体系构建受阻。因此,提高教育者综合理论知识,是实现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良性互动体系的基石。因此要求教育者除自身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养,这就需要教育者在教好专业课的同时,还应学习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与方法,并将其有针对性的应用到外语教学中,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并及时给予针对性的帮助。

综上所述,通过构建我国外语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良性互动体系,从而帮助外语专业学生走出思想与心理的误区,使外语专业大学生能够正确诠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将针对外语专业学生互动体系构建的方式及方法应用到其它专业学生中,最终为打造全面和谐社会提供思想理论基石。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江光荣.心理咨询与治疗[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3].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光明日报,2007-10-25.

[4]张心琦.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8,(5):18.

高等教育教育心理学篇8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教育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取得了跨越式发展,高等教育质量稳步提高,高等教育育人功能凸显。与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需求相应,高等教育体系从二维格局到四维格局的变革,强化了“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一、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从二维格局到四维格局的沿革

改革开放初期,高等教育的体系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构成的二维格局,即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按照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专业教育也称“专门教育”,是培养各级各类专业人才的教育。

改革开放推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运而生。20世纪80年代中期,少数高校依托心理学学科的优势自发地成立了心理咨询中心,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990年11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自发的心理健康教育进入有组织的长足发展阶段。1995年国家教委印发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中,第一次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十项“德育内容”中的一项。特别是1998年《高等教育法》颁布之后,高校从1999年开始扩招,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2001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教社政[2001]1号);之后陆续有《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的通知》(教社政[2002]3号)、《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等中央、部委及地方政府的有关文件共同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11年6月,教育部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高校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已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或类似的机构承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职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逐渐突破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框架,取得相对独立的教育地位。

就业指导起源于美、英,以美国最为典型。改革开放之初,在包分配的就业分配体制下,高等教育并不存在就业指导的必要性。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化步伐的加快,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出台,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强调大多数学生将在国家政策方针的指导下,通过人才劳务市场进行自主择业。就业指导教育应运而生。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就业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变化,急需不断深化就业指导。2002年3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公安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2002]19号),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提出了指导意见,标志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就业指导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切实做好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将就业指导纳入教学计划。教育部印发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提出,从2008年起,提倡所有普通高等学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纳入公共课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整个培养过程,由此,就业指导教育进入新的规范化发展阶段。

综上所述,当前在高等教育的系统中主要存在四个维度的教育,即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决定着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包含培养人才的辩证思维能力等,是整个高等教育的统帅与灵魂,为其他三者的基础;专业教育是适应社会分工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培养专业化人才,是高等教育的实体,为其他三者的载体;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左翼,促成学生的心智成熟,形成理性的认知方式、情感方式与意志能力;就业指导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右翼,使学生规划大学乃至未来职业发展与人生规划,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对接,完成高等教育的育人使命。四者相辅相成,兼容并包,共同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二、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体系沿革的启示

(一)高校应坚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立德树人。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把以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育人为本,主要强调学校的职能要在培育人上下工夫,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教会学生做人[1]。因此,高等教育应牢固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当代大学生培育成具备良好的科学人文素养、优秀的综合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笔者认为,关键在于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准确界定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避免大包大揽。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为:思想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政治教育旨在帮助大学生理解掌握党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政治路线、纲领;道德法制教育旨在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与法制意识,做有道德的遵纪守法的社会主义公民。思想政治教育应紧紧围绕这三个方面的教育深入有效地开展,探索增强实效性的路径。二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建设,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党团组织等整个队伍应不断提升教学教育和政治工作水平。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笔者认为应突破传授理论的框架,从根本上帮助学生培养辩证思维能力。三是构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加强阵地建设。四是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教育彼此借鉴,融会贯通,使思想政治教育贴近专业、贴近心理、贴近就业,贴近学生实际,在帮助学生应对学业困难、心理问题、就业挑战的过程中进一步形成辩证的思维方式。

(二)高校应坚持以专业教育为实体夯实学生专业基础。

当下,专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是部分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也有对自己专业感兴趣但认为就业的前景不佳以致不能安心学习。在新生入学教育的过程中,应不断强化学生对专业的情意,强化学生对专业支撑个人未来发展的信心。同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水平,增强专业实习,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而更关键的是,应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更多地结合专业知识的应用、指导学生将专业学习与未来职业发展密切结合,使学生学有所成,学以致用,或者以用治学。

(三)高校应坚持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左翼,促进学生身心和谐。

除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已经日益凸显。其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但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离其目标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笔者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从思想政治教育中分离出来,构建专业化、科学化的教育体系,将心理学科的发展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的专业化水平与实践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培育大学生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杰出专家和学者及一批代表性成果。切实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心理教育理念,构建完善的心理教育工作机制,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和谐与人格健全。

(四)高校应坚持以就业指导教育为右翼,导航学生就业成才。

就业指导教育不仅在于促进大学生就业,更重要的是帮助大学生以既有的成就为基础,确立人生的方向,提供奋斗的策略;准确评价个人特点和优势,评估个人目标与现状的差距,准确定位职业方向,塑造清新充实的自我,增强职业竞争力。

(五)高校应坚持以全程化就业指导为核心,凝聚四维教育的育人之力。

目前,高校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开展全程化就业指导工作。其工作理念的实质是:遵循学生在大学期间每个特殊阶段的思想成长与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从新生入学着手,按照不同年级制定职业指导计划和实施方案,进而引导学生确立每个阶段的成长目标,明确发展的内在要求,激发学生成长成才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在全程化就业指导的过程中,应始终注意整合四维教育的育人之力,不要仅仅突出某一方面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教育。在调研各年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教育四个方面存在的客观需求的基础上,科学设计教育内容,务求教育实效,使四维教育凝聚强大的育人之力。

参考文献:

[1]杨德广.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理念的转变与创新[J].教育理念创新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10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

高等教育教育心理学篇9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资源整合

0引言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受到政府、学校和教师等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有关研究也逐渐增多,但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整合的研究却显单薄。而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资源整合与开发利用的问题,因此,加强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整合的研究,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1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的界定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能够被教育者开发利用,有利于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目的,影响和改变大学生的心理认知、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各种要素的总和。主要包括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活动资源和信息资源等。①物质资源。包括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提供的各种场地、设备和材料等校内、校外资源。如校内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咨询室、心理宣泄室、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场等;校外的专业心理医院、心理服务机构等。物质资源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的物质保障。②人力资源。主要包括课程教师、心理咨询人员、心理辅导员、班主任、辅导员、心理信息员等。人力资源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的核心,其中课程教师又是人力资源的核心。③活动资源。活动资源是围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的和内容,由学生自主参与的有组织的各种校内外心理教育活动和社会心理实践活动。如团体辅导、朋辈心理辅导、心理知识竞赛、心理健康月活动、“心路历程”活动、心理电影赏析、心理剧表演、社区心理服务活动等。活动资源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的关键。④信息资源。主要包括各种心理学书籍、各种心理报刊杂志、心理网络媒体、心理电影电视、心理讲座等。信息资源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的延伸和补充。

2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整合的现状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实践教学资源分散、闲置、浪费等问题,特别是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资源配置的问题尤为突出。

2.1活动资源缺乏,效果不理想

一是实践教学计划方案落实不到位。根据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开设36个课时,其中实践学时18个。但有的地方高校只开设了18个理论学时,而没有制定相应的实践教学计划和方案,或者有计划和方案但由于相应的保障不到位,使得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不够规范,实践教学的计划和方案不能有效落实,实践教学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断层和落空。二是活动开展少,效果不佳。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时比较紧张,加上多合班上课使班级规模过大,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体验课、活动课等往往没办法开展,而各种课外校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不仅开展次数少且多流于形式,整体效果不太理想。

2.2物质资源不足,使用率偏低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的物质资源相对比较缺乏,且条块分割、相互封闭,大量的物质资源或用于单一目的或为单一对象所使用。譬如,校外的心理服务机构、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地等多为社会所有;校内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有的只有几小间用于心理咨询的咨询室,设施简陋,图书音像资料缺乏,心理训练活动场地不足,且大多挂靠在学工处或校团委;学生能力培养基地大多分属于各专业教学单位;校内的各种素质拓展设施也根据工作性质分布得较为零散。加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脱节,活动中往往缺乏统筹和协作,各自为政,资源重叠使原本稀缺的资源更加捉襟见肘,大大限制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功能的发挥。

2.3人力资源分散,利用率不高

一是现有人力资源没有形成合力。目前,各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过程中普遍感觉师资数量不够、质量不高,专职人员少、兼职人员多,且大多来源于德育工作者、行政管理和医务人员,因其缺乏坚实的心理学理论功底使其工作实效受到影响;学校的其他人员如学科教师、各类管理人员、学生群体等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力度不够;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课程教师由于归属在教学院系,除了上课以外,较少参与实践环节的工作;校外心理健康教育有关人力资源利用率不高,联系不密切,即使是已经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之间也缺乏配合与协调。同时,校内以及校内与校外心理健康教育人力资源之间也没有形成合力。二是现有人力资源利用存在误区。如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德育化、医学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化、咨询化、测验化等现象比较严重,这直接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2.4信息资源庞杂,作用有限

一是纸本资源种类有限。学校图书馆、院系图书室等地可供借阅的有关心理学书籍、心理报刊杂志种类相对较少,其中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书籍杂志刊物就更少;二是数字化资源庞杂,作用有限。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拓展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空间和渠道,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但当前网络资源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比较薄弱,网络资源或者没有全覆盖;或者专业学科知识的内容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少;又或者缺乏新意和针对性,效果不理想,对学生的影响十分有限。

2.5开发整合不足,优化程度低

部分地方高校盲目追求高定位而不顾现实基础和条件,重物力资源开发轻人力资源开发,重外部资源争取而不注重内部资源的优化。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存在资源配置问题,究其原因:一是客观上实践教学资源稀缺。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形成具有历史性,但各地方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都不长,自身资源积累有限,供给不足。资源“瓶颈”成为制约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原因。二是主观上资源意识淡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及其资源整合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部分地方高校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大而全”的心理以及“本位主义”的思维方式,影响着高校的管理者和高校的资源配置,致使现有的实践教学资源得不到科学、统一的规划建设和实施利用,这是制约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资源整合的根本原因。

3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的整合路径

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资源整合的基本路径就是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视为一个系统,通过对系统各要素的加工与重组,使之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形成合理的结构,实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整体优化,协调发展,发挥整体最大功能,实现整体最大效益。

3.1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资源观是指人们在长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资源的基本看法和态度。它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方式和利用程度。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的实效不尽人意,固然与实践教学的资源“瓶颈”有关,但更多与人的资源观念有关,与在这种资源观的指导下整合利用了多少资源有关。因此,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资源观是科学鉴别、合理整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的前提和先导。首先,要坚持以心理科学理论为指导,反对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资源娱乐化、商业化、虚无化的倾向。其次,要树立资源效益的观点。资源永远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取得实效不可缺少的条件和支撑,要节约资源,更要善于发现、挖掘、培育和保护资源。最后,要树立“大教育”的观点。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置于学校、社会“大教育”环境之中,共建共享,共同构筑社会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格局,变学校资源、社会资源为课程资源,建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资源体系,实现师生、校地、校社共同成长,一起发展。

3.2整合优化资源结构,充分发挥各种资源的最佳功能

1)加强高校组织、人力资源整合。要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必须整合学校的各种人力资源,充分发挥各级各类人员最大的心理教育功能。一是地方高校应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牵头,统筹宣传部、团委等党委工作部门以及教务处、学生处、院系等教学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整体规划、制度建设、管理监督和控制激励,保证实践教学资源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二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开展过程中,要加强各类人员的协调配合,利用现有条件,发挥整体的最大功效。譬如,利用专职教师的专业优势开展团体辅导;利用专兼职教师资源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讲座;利用大学生群体力量,扶持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社团,积极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利用校外心理健康教育人力资源优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理论研究与学术交流等。通过整合各类人力资源,使其纵横联系形成合力,多渠道、多形式地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活动。

2)加强校园心理文化资源整合。校园心理文化活动是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重要组成部分,对健全学生人格、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有着重大影响。校园心理文化建设要秉承办学理念,以校园各类活动为载体,营造积极、健康的心理文化氛围;要充分发挥校内外各种人力资源的作用,经常性地组织内容丰富的心理讲座,引导学生感知心理文化、领悟心理健康发展规律;举办心理沙龙、心理情景剧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创办心理健康报、手册等,引导学生珍惜生命、热爱人生。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心理教育的作用,鼓励大学生在积极参加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同时,经常关注自我心理状况,丰富积极的心理体验,维护自我心理健康,从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3)加强心理网络资源建设。学校可以在互联网上创办具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色的网站,开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主页,设置领导介绍、师资力量、管理机构、实践基地、活动信息、成果展示等相关模块,统一规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活动资源和信息资源,使其优化整合,实现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高等教育教育心理学篇10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复杂背景下,探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整合,对高校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代社会要求高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有正确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对此,《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都明确指出,要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指导,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意义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导致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多元化;各种各样的大众传媒、精神文化、娱乐方式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不断增强,这也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内心世界,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发生冲突和变化,心理问题也尤为突出。对此,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有效教育机制的构建,有必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整合,运用心理学知识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丰富高校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克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靠理论说教的局限,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为交流式教育,缩短师生双方的心理距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同时,运用心理学知识来分析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见性和主动性,便于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其行为加以控制和引导,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充实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为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创设了良好的心理氛围。

心理健康教育本身是完善人格、发展人格的重要手段,它所实施的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能改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人际关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学生之间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者处于主导地位,对学生进行理论说服教育,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内心想法容易被忽视,两者缺少思想交流,教育效果往往不明显;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咨询者与来咨询者是平等的朋友关系,咨询者不是说教而是开导来咨询者,这两者之间建立平等、协调的人际关系。这种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心理和思想,有利于双方都敞开心扉,显露出真情实意,形成平等融洽的人际关系。这种融洽的人际关系对于思想政治工作者,透视学生的内心世界无疑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使得学生对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观点、看法听得进、记得牢,从而容易改变自己的原来态度和行为方式,这为顺利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创设了良好的心理氛围。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有利于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机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统一体的不同方面。在教育人的问题上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整合,对心理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也十分有益,能更好地联系社会实际,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许多大学生心理不健康,是由于不能正确认识、评价和接受自己而引起的,表现为或高傲自大,或自暴自弃。思想政治教育可帮助大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对自己有一个正确评价,并能坦然接受现实中的自我,从而保持心理健康。另有一些大学生的心理不健康是由于不切实际地把目标定得过高或过低引起的,思想政治教育可帮助学生分析理想实现的可能性与现实性,确定合适的目标,减轻为不切合实际目标的奋斗而遭受挫折的程度,以激发大学生的热情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四)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有利于高校教育功能的优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运用说服教育、榜样示范和实践锻炼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虽然这些不失为重要的方法,但往往过于强调外在力量的作用。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解决学生的政治立场、道德规范和法律意识问题,却往往忽视学生人格方面的特点,如社会适应、应对挫折、情绪调适及人际交往等。而心理健康教育采取柔性化、隐性化、个性化、多样化的形式,善于在双向以至于多向的互动中工作,通过渗透教育、养成教育、示范教育来推进工作,注重依靠学生自己的力量解决他们的心理障碍、病态行为等人格问题,以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本身就是完善人格、发展人格的重要手段,它所实施的内容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有效补偿,心理健康教育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整合,有利于高校教育功能的优化。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途径方式

(一)转变传统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提高认识,转变传统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积极创设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整合的条件和氛围,首先需要教育工作者对此观念有深刻的了解、认识和认同。教育者应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质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其优良的道德品质和坚定的政治信念的心理基础。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整合,将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相关学科的教学和学校的教育、管理活动中,能使二者相互协调、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突破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课只重视心理学知识的传授,思想政治教育只重视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的现状,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与依托,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人格品质和健康心理素质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以心理健康教育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树立现代教育目标观,促进构建起新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达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整合。

(二)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手段的整合。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应互相汲取对方领域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灵活运用,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方法的综合优势。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要发扬

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变被动应对矫治型教育为主动引导发展型教育。采取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等多种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自我调适能力,以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的方法,把心理学中一系列原则和方法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通过心理咨询,可以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予以纠正,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通过心理咨询,可以帮助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调适和平衡,使其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个别教育功能,使学生不断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在较高的层次上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矫正不良人格,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功能。

(三)培养一支具有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双重角色”的教师队伍。

从体制上,把心理教育教师纳入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使之浑然一体,使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倾向问题,而且要全面掌握大学生的主要心理及应对措施,调适、矫正、发展学生心理,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人格,提高心理素质,只有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会有针对性、实效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只有这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目前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得不理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一支具有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双重角色”的教师队伍。改变这种状况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国家在师范院校开设一门兼顾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专门为高校培养一支素质过硬的具有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双重角色”的师资队伍。

(四)以托忱砟钗傅迹旎蛏系男t拔幕瘴А?nbsp;

校园文化氛围直接关系到大学新生的健康成长,特别是随着时代和社会不断的前进发展,随着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阶段的迈进,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显现出我们教育体系中的弊端。对此,我们更要重视校园文化的功能在大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加大校园文化的建设力度,完善和创新校园文化的功能,努力建设一种高等教育大众文化阶段的创新性、先锋性、兼容性、民主性的校园文化氛围。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要以和谐理念为指导,这样才能使全校师生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增强凝聚力;才能营造和谐舆论氛围,塑造积极健康的心态;也才能使高校肩负起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学校应加强指导,努力营造健康高雅、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利用多种渠道和途径,通过组织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把校园文化中的先进的价值观念、文化品位、思想意识、现代文明行为、健康生活方式等传播辐射到广大学生中去,在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中达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

总之,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在这纷繁复杂的环境中感到迷茫,学生的人生问题和心理问题日益增多,道德实践中知与行脱节,多元化的价值观显现。在这种情况下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整合,符合我国现阶段高校学生教育的实际情况,将极大地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对高校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S]。2001.

[2]曹庆宝。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及思想政治工作[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3]谢军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的心里机制研究[J]。理论探索,2004。

[4]衷华。论高校学生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