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高中生物学习方法技巧十篇高中生物学习方法技巧十篇

高中生物学习方法技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8:34

高中生物学习方法技巧篇1

一、首先讲讲归纳

知识归纳将帮助我们系统的整理知识和思路,很有效的提高了复习效率,达到比较好的复习效果。我认为生物知识归纳包括基本知识的归纳、习题归纳和特殊知识点归纳。

基本知识的归纳就是把书本上的所有知识点有条理的罗列出来,解释各个术语的含义,列出它包含的的种类或分支的方向,并清晰地标明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种知识归纳能帮助你准确的理解并牢固的掌握课本上的知识。做这个归纳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参考一些参考书上的归纳,大家可以以之为基本框架,再把更具体的东西,尤其是书上的例子补充进去。

做这种归纳的最重要意义是什么呢?最重要的意义是帮助你读透课本。这种基本知识归纳只不过是把书上的要点和例子抄在一起,但这个过程你要翻书,几本书一起翻,就可以对同一个知识点不同的表述做比较,这可以帮助你更透彻的了解这个知识点;而想做一个比较完整、美观的知识归纳,就必须知道什么知识点放什么位置,这就要弄清楚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个过程又帮助你更好的掌握这些知识点,理清思路。最后再抄写一次,印象就很深刻了。所以做知识归纳最大的用处是在做的过程中帮助你熟悉课本、掌握知识点,其次才是做好了以后看。

习题归纳就是把做过的错题、好题、经典的题目归在一起,然后写出每道题目的关键,如某个知识点或某种方法或技巧。如果是错题则写出出错的原因,尤其是要写明是哪个知识点的缺漏造成的。如果时间比较充裕,可以把题目抄在本子上,但如果觉得自己没那么多时间,可以在那道题目旁边做个记号,并写上我刚刚提到的“题目的关键”。考试前认真查看就可以了。

二、做题

练习题的选择:主要做好老师发的卷子,自己再有一两本就可以了(根据自己能力,难度可稍大)。

多做、精做高考题、实验设计题、经典实验题。简答题要认真对答案,能背下更好,主要是练表述和实验设计注意事项。归纳做过的题目要有印象,不要做了跟没做一样。

课上课下多和同学老师讨论,听课时要记一些特殊的例子,是自己预习时没有留意到的和不明白的。讲卷子时不管做没做对都要留心,主要记下一些技巧性东西和每道题的考点。

三、及时提问

高中生物学习方法技巧篇2

关键词:习题课   教学方法   注意问题   解题能力

        习题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深化物理基础知识的通道,是联系概念、规律的纽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必由之路。它不仅可以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加深和扩展物理知识。

习题课是习题教学的主要形式,是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常用的课型。那么,怎样才能上好习题课呢?为此,笔者进行了专题研究与分析,总结出习题教学的基本方法,现具体介绍如下:

一、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在习题课教学中,通过对典型问题的分析与讨论及学生自己的练习,使学生加深了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总结归纳出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与技巧,从而达到开阔学生眼界、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在习题课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一)讲—练结合法

“讲—练结合法”是习题课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通过教师对典型例题的详细分析和讲解,总结归纳出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与技巧;在此基础上结合新的问题让学生练习,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练习,总结解题的方法与技巧,从而提高解题能力。

(二)分析—讨论法

“分析—讨论法”就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对某一具体的物理问题,边分析、边讨论,最后得出正确结论。这种方法贯彻了启发式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并能发现学生分析问题的错误思路、方法,及时予以纠正,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讨论—归纳法

“讨论—归纳法”就是选择一些学生容易出错的典型问题,先让学生讨论,通过讨论,暴露出各种错误思路、结论。然后教师针对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得出正确结论。

(四)板演—评议法

这种方法就是选择典型问题,让学生在黑板上进行板演,板演的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把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暴露在全班同学面前。教师针对学生的分析思路和方法进行评议,充分肯定其正确的分析方法与解题技巧,找出其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修改方法,指出努力的方向。这种方法,通过板演能检查出板演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评议,能提高全班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可以采用学生板演——学生评议——教师再评议的方法。这种方法可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二、习题课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习题课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实际,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但是,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精选习题

习题课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精选习题。精选的习题要符合以下几个原则:

1、习题要具有典型性、代表性

习题课中所选的习题,应该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要通过对这些题的分析,使学生掌握分析和解决同类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能举一反三。

2、习题要难易适度

习题课中所选的习题,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难易适度。太简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太难,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习题要具有启发性

习题课中所选的习题要具有启发性,要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阐述物理概念的定义、物理规律的涵义等,防止学生死背公式等形式主义的偏向。

(二)要注意总结解题的方法与技巧

习题课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总结解题的方法与技巧,常用的解题方法与技巧有很多。如:比较和鉴别的方法、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归纳和演绎的方法、等效方法、理想化方法以、极限思维法、图象法、假设法、隔离法、整体法、临界条件法和矢量三角形法等。这些方法与技巧,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实际演练,才能逐步掌握。

(三)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习题课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通过对典型问题的分析与研究,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解题能力主要是指:

1、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

分析能力是指能够独立地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弄清所给物理问题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景,找出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因素和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个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并灵活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给的问题。

2、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在习题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主要是指以下两个方面。

(1)把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在物理解题中,首先要对物理现象和过程进行分析,经过概括、抽象,再根据物理规律和公式列方程,将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因此,在习题课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把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2)运用数学知识对物理问题进行分析计算的能力

        物理解题中,常常运用数学方法对物理问题进行分析、推理和讨论。运用数学知识对有关物理问题进行计算是学生最感困惑的难题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有关的物理概念、定律理解不透,思想方法不对,思路不清,数学运算的技巧不熟练等等。由此引起乱套公式,或按曾经做过的形式上类似的题目依样画葫芦等毛病。因此,在习题课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总结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与技巧,达到提高解题能力的目的。

高中生物学习方法技巧篇3

关键词:合理巧妙处理教材设置悬念课堂活动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生物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新课程背景下教材资源丰富,对教师知识面要求更高,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显得更加迫切。有效教学(effectiveteaching)一词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课堂教学有效性指在教学活动中,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采用各种模式和手段的策略,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生物课堂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运用在生物教学中发挥很大的作用。生物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实践过程中表明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学知识、培养了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从而提高了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以下从合理巧妙处理教材、设置悬念、巧设学生课堂活动的三个环节初步探讨了生物有效课堂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合理巧妙处理教材,进行生物有效课堂教学

巧妙的处理生物教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科学史的渗透课堂教学模式、概念图的课堂教学模式、归纳法课堂教学模式等来巧妙的处理生物教材,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行生物的有效教学。在生物课堂中科学史的渗透就是一个很精湛的组织教学过程,生物科学史是以生物科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为轮廓,生动地描述他们进行科学探索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有利于学生理解生物学基础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同时能引导学生对生物技术发展涉及的社会伦理道德的关注,培养了学生科学素养、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和价值观。浙科版的高二生物必修1如:前言即生物学的发展、细胞学说、酶的发现、光合作用的过程等各个环节都渗透了科学史的教学。高二生物必修2如孟德尔定律、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生物的进化等都强调科学史。科学史的渗透教学模式在生物实际的课堂的教学很有意义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过程的学习,引导学生分析孟德尔所运用的科学研究的方法:实验设计(理论认识)―进行实验(观察分析,提出问题)―解释实验(提出假说)―实验验证(验证假说)―对照分析(验证结论)―分析归纳(总结规律),从而领悟孟德尔在杂交实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逻辑思维过程(这种逻辑思维方法叫做假说―演绎法)。归纳法课堂教学模式如:经典实验设计的一般解题步骤为:问题设置实验材料选择、实验方法和步骤、结果和结论、自变量和因变量、是怎么观察或检测因变量、续写补充法、假设反问法、释疑解惑法、拓展延伸。

二、设置悬念,进行生物有效课堂教学

好的悬念设置能诱发学生的求知兴趣,能激发学生思维想象的浪花,能使学生产生急于知道下文的迫切心理。如新课的引入和结尾的探究活动都是至关重要,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造成悬念,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的兴趣。如课堂教学中能设置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如:生殖克隆、体外受精、疾病(艾滋病、癌症、禽流感、非典病毒)、牛奶三聚氰胺、脑科学、试管婴儿、食品健康转基因食品、能源问题、生态环境(作业和考试生活)、饮用水问题调查研究、环境污染、人口问题、饮食与健康(病从口入)等这些都是我们生活实际中面临的问题,同时也与新课程下的研究性学习很大的挂钩,很的程度上促进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三、巧设学生课堂活动,进行生物有效课堂教学

课堂活动和教学手段应用是课堂教学技巧的重要环节,有意义的活动能启发学生思维,顺应新课程的理念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如游戏教学技巧方法、直观教具的使用技巧方法。在游戏教学技巧方法: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把一组同学看成一条多肽链的,每位同学当作一个氨基酸分子找出规律;线粒体能量(吸能与放能反应)好玩的实验,今天和大家分享,具体操作如下:同桌同学相邻的手臂自然下垂,然后与同桌同学手背靠着手背,随后用力向外推,维持平衡50秒,接下来让手臂自然下垂,放松,仔细体验该手臂的自动上举。如在细胞器概念比较多的课题里我们可以采用巩固实验即一个同学用相应的语言或动作来描述一个概念另一个同学进行“有奖竞猜”。直观教具的使用技巧方法:利用现有生物模型教具,帮助学生了解微观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和巩固所学的科学知识和所学的科学知识。可演示实验室中现有的模型教具:细胞膜的结构模型,各种细胞器的亚显微结构模型,真核细胞的模型,如用橡皮泥制作细胞模型等。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将所要求掌握的知识复习了一遍,这样的学习形式,充分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广泛参与的热情,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能使抽象深奥的知识变得直观简单,易于理解。独特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是课堂教学效益的保鲜剂。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因而我们更应该注重学科教学技巧的归纳和方法的应用以提高生物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杨文霞.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坐标曲线图的运用.生物学教学.2008.(33卷)第10期.22-23

2.游隆信,陆建身.回归生活的生物学教学需要理清的几个问题.生物学教学.2008.(33卷)第11期.5-6

3.李绣兰.应用生物史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生物学教学.2008.(33卷)第10期.33-34

高中生物学习方法技巧篇4

一“庖丁解牛”及其三阶段

《庄子•养生主》一文,其中心思想是:反对人为,顺其自然。在第二部分“庖丁解牛”中,以厨师庖丁解牛的例子说明处世、生活都要顺其自然,避开是非和矛盾的纠缠,才能够将技术发挥得淋漓尽致。在道家看来,技艺与道相结合,“技艺合道”的思想境界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当人们的技艺相当熟练的时候,就会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技巧动作更加自然,身心与道合二为一。庖丁解牛分为三个阶段:在最初分解牛体时,庖丁只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即一头整牛;几年之后,全牛消失,能够感觉到牛体的各部分结构;最后达到只用心神去接触而不用眼睛去观察,依照经验顺着牛体自然生理结构的地方去解剖,遇到筋腱、骨节交错的地方,谨慎专注,动作轻微迟缓,避免“割肉”或“砍骨”。当牛体全部分解完,就像是一堆泥土放在地上。相比普通厨师一个月更换一把刀而言,庖丁的刀用了十几年还像刚磨过的一样锋利,形象的反映出庄子“反对人为,顺其自然”的养生之道及其重要性。庖丁解牛的技术充分表明摸索事物规律的重要性。其典故适用于任何技能,对于演奏艺术方面更加受益匪浅。当演奏技能形成时即开始入门为第一阶段,这是演奏艺术道路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个阶段。由于技巧简单,通常此阶段演奏进步较快,就像庖丁解牛中,看到全牛的初级阶段一样。笔者认为,第一阶段对于演奏技能的提高,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放松和兴趣,由此来唤起初学者对音乐的热爱并激励其继续学习。这两个因素要辩证来看:一方面,在强调心理放松的同时,进一步指导其练习技巧的方法。无论学习什么技能,都要有一个消化的过程。实践表明,在特定环境内限时完成学习内容,设置必要的学习压力,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初学者的学习潜能。如同学习汽车驾驶一样,在不断学习新动作、巩固老动作的过程之中,可以逐渐提升学琴者的兴趣与练习热情。另一方面,在消除生理和心理紧张状态的前提下,才能够提高演奏兴趣,将琴看作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全神贯注于自己的演奏。生理紧张因素主要是由于技能技巧没过关而产生的;心理紧张因素则是由于思想压力、环境压力等影响而导致的。前者只需提高技能技巧即可解决,而后者则需通过对思维、意志和情感等方面的控制来协调解决。第二个阶段为中级阶段,在技术技巧基本定型之后,演奏者进步的速度通常会放慢下来,这就需要通过逐步练习,将影响技巧发挥的多余部分去掉。只要方法正确,经过数次重复,使有关脑细胞形成暂时联系,起到条件反射的作用,剩下真正的几个闪光点,这个阶段是“全牛消失的阶段”。艺术创造需要技术支撑,精湛的技术可以外化为艺术的显现。演奏者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反复的实践能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阶段。在此过程中,技巧是贯穿始终的重要环节,技术技巧是解读音乐作品的方法,没有高超的技巧就不会有高水平的演奏。技巧就像放在柜子里的工具,仅仅拥有这些工具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当演奏家正确的运用这些工具,它才能发挥出真正的价值。那么,如何使技术技巧过关呢?首先要保证科学、足够的训练。演奏者要长期坚持规范性的训练,使思维和动作的联合活动建立起大脑皮质的“动力定型”,将肌肉动作简单化、自动化和精确化。在练习中冷静地布局、细心地设计,并在实际练习中去检验和调整。通过练习———听辨———练习———判断———再练习……以此循环的方法达到演奏技术动作的连贯性和完整性。有意识、有目的地反复训练,能够极大的提高高难度技巧的把握性和稳定性,使演奏技能进入潜意识之中。此时,演奏者真正拥有了表达音乐的技术保障。另外,分析、研究作品的技术技巧,提炼技巧的难点、重点,细致到每一个音如何处理,有助于理解作品内涵,真正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第三个阶段是高级阶段。“庖丁解牛”之道恰如其分地体现了庄子“顺应自然、忘却情感”的哲学思想,更体现出演奏艺术所追求的“得知弦外”的重要性。在任何乐器演奏的练习之中,遇到技术难点时,与庖丁解牛如出一辙,需要演奏者慢练、细练、用心体会。音乐是感情的载体,感情是音乐的被载体,在演奏艺术中,二者是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当练习积累起来的动作意识与音乐感情进一步整合、完善,演奏就会更加协调,以情带音,以音抒情。练习中对于情绪的宏观控制,正如庖丁解牛所看到的不是一头整牛,而心里却是宏观上的一头整牛的辩证观念一样,理智必须与情感很好的配合,才能使演奏者的情绪与作品的客观要求相统一。演奏者心里永远要有全局,就像一张地图一样牢记在心,随时进行宏观调控,这就是理智。当演奏一首作品时,技术技巧解决之后,演奏者应该在一种有控制的状态下进行演奏。其中包括对高难度技巧的控制和对情感体验的控制。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建立心中的“感情图示”。即能做到“未成曲调先有情”,又可以将作品的高潮部分控制在理性范围之内。只有这样,演奏者才能达到超功力、超自我、物我两忘的演奏最高阶段。

二解牛之道的“最高境界”对演奏艺术的启示

任何一种艺术门类,技艺进步的本质与现象,都不可能永远一致。通常情况下,进步不容易被察觉。因此,在技术达到一定高度时,会出现所谓的“高原现象”。“高原现象”作为心理学的一个范畴,是指演奏者在练习过程中,由于心理变化和练习方法等方面的原因,而出现的停滞不前的现象。“高原”即“障碍”。在练习过程中,演奏技能形成和完善的过程不可或缺。一旦出现“高原现象”就势必会阻碍演奏技能达到预期的高度。只有克服这种现象,才能达到一切演奏艺术所追求的“意境创造”的最高境界。首先,技巧是达到“道”之境界的前提和基础。在庄子的故事中,若没有庖丁多年的技巧探索,是无法想象他在后来解牛过程中所获得的那种无比轻松自由的精神享受,技巧的锤炼是所有艺术家都无法回避的过程。一切器乐演奏的训练过程都是由硬到软,由重到轻,最后达到游刃有余、空无所有的状态,即从丢掉大力、硬力到学会用最合理的力来表达音乐的过程,以此来达到以小力胜大力,以巧力胜拙力的目的,这一点也是道家音乐思想的集中体现。具体到练习过程中,首先要学会调节演奏中的肢体放松,尤其是手臂放松,在放松的状态下更容易找到力量的支撑点,逐渐运用由内到外、具有用力和放松两种状态的用力方法,才会使演奏更加轻松、灵巧。例如,在弓弦乐器演奏技法中,右手握弓姿势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发音的质量。正确的运弓方法在演奏中会更省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科学的握弓姿势违背了人体活动的自然规律,必然使演奏处于紧张状态。演奏者要建立全身放松和协调的整体观念,灵敏准确地捕捉力源,才能够将运弓的刚柔、急缓、轻重、藏露、提按等特点充分表达,以此来达到强而不躁、弱而不虚、抑扬顿挫、收放自如的目的。总之,科学的用力,即对力量的使用“惜墨如金”,该用处尽力而为,不该用处点滴计较,这样才能够做到真正的放松、省力,避免出现“高原现象”。其次,从美学角度来说,演奏者在充满情感与想象、感性与理融的气氛中进行表演,才能够全身心投入,来更好地诠释作品内涵。演奏艺术包括演奏技术和表演艺术两个方面。这就需要演奏者在掌握演奏技术的同时,重视音乐修养的培养。器乐表演中最复杂、最困难的问题是,演奏者技术展现与如何处理演奏者感知作品,并客观展现艺术的关系上,笔者在多年的演奏与教学中,深感有无数个内在与外在的矛盾,需要理论的分析和指导。表演艺术与其它艺术相比较,在方式上有很大差异。如绘画艺术,作品常常是直接呈现在欣赏者面前,绘画作品直接作用于人们的视觉器官而发挥它的艺术魅力。画家完成一幅作品,通过展出就可以供人们欣赏。文学作品也一样,一部小说或一首诗歌,一旦完成就可以直接和读者见面,无需任何中间环节。音乐不同于绘画,因为音乐是抽象艺术。记录音乐的乐谱并不能直接作用于人们的听觉,即使是专门的音乐家,也只能通过看谱了解其中的部分内容,而非全部。音乐之所以不同于文学,是因为记录音乐的符号具有非语义性;而文字却具有一种约定性的语义。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字都有特定的涵义。音乐表演的特殊性决定了音乐实践的重要性。一个优秀的演奏家,他的演奏技巧与艺术表现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没有演奏技巧无法谈及艺术上的表现;反之,脱离了艺术表现,演奏的技巧也将失去它自身应有的艺术价值。二者的统一,是演奏艺术中重要的美学原则。

高中生物学习方法技巧篇5

一、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把物理总复习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以章、节为单元进行单元复习练习,时间上约从高三上学期到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前,即头年九月到第二年三月初,大约需要六个月,这一阶段主要针对各单元知识点及相关知识点进行分析、归纳、复习的重点在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因此,在这一阶段里,要求同学们把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

第二阶段:

按知识块(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物理实验)进行小综合复习练习,时间上第二年三月到四月,大约需要二个月,这个阶段主要针对物理学中的几个分支(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进行小综合复习,复习的重点是在本知识块内进行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与理解,基本规律在小综合运用。因此,在这一阶段要求同学们能正确辨析各知识内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总结小范围内综合问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初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阶段:

进行大综合(包括理科综合和学科内综合)复习练习,时间为第二年五月至六月,这一阶段主要针对物理学科各个知识点间和理、化、生各学科之间知识点进行大综合复习练习,复习的重点是进行重要概念及相互关系的辨析、重要规律的应用,因此,在这一阶段里,要求同学们进一步总结解题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分析和解决综合、复杂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方法

在制定好复习计划后,就要选定科学的、适合本人具体情况的复习方法,而且要根据不同的复习阶段确定不同的复习方法:

第一阶段:

以章或相关章节为单元复习时,首先要求同学们自己分析、归纳本单元知识结构网络,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充实、完整、使之系统化。其次,要对本单元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辨析,对本单元的典型问题及其分析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与归纳,并着重总结解题方法与技巧,然后对本章知识点进行针对性练习,但练习题不宜过多,应精选练习题,不能搞题海战术,最后要根据练习中和考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小结。

第二阶段:

本阶段可根据各知识块的特点,将有关内容分为几个专题,进行专题复习,着重进行思维方法与解题技巧的练习。

第三阶段:

本阶段主要是练习知识的大综合,较为复杂问题的分析方法,并将整个物理知识分为几个重要大专题,着重练习某些重要规律的应用,或某些重要的解题方法。如:动能定理及其在解题中的应用、变力做功问题的分析方法、极值问题的分析方法、临界问题的分析方法、假设法解题技巧等等。

本阶段要突出练习同学们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具体方法有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等方法,在本阶段要进行大综合模拟考的套题练习,试题要求在难度、覆盖面上均接近高考或达到高考的要求。

三、处理好几个关系

高考物理总复习中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考纲”与“教纲”的关系

“考纲”即“考试说明”,它是高考复习的纲领;而“教纲”即“教学大纲”,它是中学物理教学的纲领,两者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在高考总复习备考时,应以“考纲”为准。

(二)课本与复习资料的关系

目前,各种高考复习资料很多,往往会造成你以复习资料代替课本的现象,这是大错特错的,将会直接影响复习效果,因此,在复习备考时,应以课本为本,充分发挥课本的主导作用,并选择适合本人具体情况的复习料辅复习,有利于提高复习效果。

(三)点与面的关系

在高考复习备考时,既要抓住本学科的重要知识点,也要全面、系统、完整地复习所有必考的知识点,要做到重点突出、覆盖面广。只有这样做,才能达到复习的效果。

(四)基础与能力的关系

在高考总复习中,要处理好与能力的关系,非凡是在第一阶段的复习过程中,重点是复习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等基础知识,只有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假如忽视基础知识,专门做难题、怪题,是达不到培养能力的目的的。

四、要培养的几种能力

(一)加强信息迁移问题的练习,提高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信息迁移问题一般都是给出一段文字或图片信息,要求通过阅读该信息去回答或解决一些物理问题,信息迁移问题着重考查学生临场阅读,提取信息和进行信息加工、处理,以及灵活运动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给出有关磁悬浮列车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去回答和分析有关磁悬浮列车的问题。

(二)加强科技应用问题的练习,提高运用物理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科技应用问题一般都是运用物理科学知识、原理和方法去解决生活、生产科学技术中的实际问题,如:用物理科学技术原理去分析和解决我国在实施的“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几大重点工程中有关问题。

(三)加强实验技能练习,提高实验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技能的练习是高考物理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练习可以提高实验技能:

1、对基本仪器使用的练习

物理实验要通过各种基本仪器来完成,因此,只有熟练把握各种基本仪器的构造原理、使用方法和注重事项,才能做好各种实验,并提高实验技能。

如:要把握各种电表、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弹簧秤等仪器的原理、使用方法和注重事项。

2、注重联系实际进行操作的练习

物理实验中的实验操作技能是很重要的实验技能,加强这方面的练习,有助于提高实验技能。

3、加强物理实验思想、原理、方法与技巧的练习

物理实验思维、原理、方法与技巧是衡量学生实验能力的核心,如: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对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滑动变阻器的接法)、实验误差的控制方法(电流表的内、外接)、作图时对个别点的舍弃、图线的“曲化直“(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时画图象)等等,只有加强这方面的练习,才能提高实验能力。

4、加强设计

性实验的练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物理设计性实验,是要求学生根据给出的实验仪器,按要求设计出实验的原理、方法、步骤,最后得出实验结论:或只给出实验课题,由学生自选仪器、自己设计实验原理、方法与步骤,得出实验结论,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及实验技能与技巧。

如:在电学实验中,要求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自己设计方案,自选器材进行实验,看谁设计的方案多(有十几种方案),哪种方案最佳?通过这样的练习,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四)加强创新思维练习,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题是近几年高考物理试题或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中考查学生能否寻求独特而新奇的,并具备社会价值的思维方法解决尚无先例的问题的能力,这些题大多数属于开放性的实际应用题,创新思维的主要成份是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所谓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尽可能多种多样的答案的思维,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的特点;而集中性思维则是依据已有的信息和各种设想,朝着问题解决的方向求得最佳方案和结果的思维操作过程,发散性思维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为主,而集中性思维则在这些可能的途径中选择和比较出最优的解决方案,两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1、类比推导法

将已知或新给出的原理、知识或方法横向类推到类似的新情境中去,以解决新问题或得出新知识,即已知(或新知a)类推新知(或新知b),其要害在找好横向类比迁移的“参照点“。

2、逆向思维法

物理学中有些问题按常规正向思维分析不方便,此时可改变思维方向,由正向思维改为逆向思维,就能使问题迎刃而解,如光学中的光路可逆原理,匀减速运动倒过来考虑就变为匀加速运动等。

3、等效思维法

物理学中的问题,有时直接分析有困难,此时,可用效果相同的模型来等效代换,使问题便于分析解决,如: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力的分解与合成等。

(五)加强学科渗透练习,提高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高中生物学习方法技巧篇6

关键词:高中物理;交变电流;学习技巧

一、高中物理交变电流的疑难问题

在高中物理交变电流的学习过程中,一直有几个较为复杂的知识点困扰着学生:第一是线圈在匀强磁场运动中所产生的交流点与线圈形状和轴没有直接关系,由于在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都是采用口述的方法将这个知识难点传授给学生,因此很容易使学生进入思维误区,无法理解线圈在磁场运动中的过程;第二是交变电流的表达式随着计时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而对于此特点,学生在进行物理交变电流的解题时总是会忘记,很容易导致最终的结果错误。

除了以上两个疑难问题以外、有效值的计算也是一个知识难点,在进行非正弦交流电的运算时,学生也常常会使用特定的公式进行计算,从而违反了特定公式只符合正弦交流电的基本原则,导致公式滥用的现象。为了避免这些现象的发生,教师应注重教会学生物理交变电流的学习技巧,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点,提升对知识内容的理解。

同时,学生在理解交变电流与恒定电流阻碍作用的不同时也会受到阻碍。因为学生对影响二者运动的过程不熟悉,因此无法想象在相同的环境下,为何二者所受的阻碍不同。

二、高中物理交变电流学习中的基本训练

1.运用已掌握的物理概念分析实际问题。在高中物理电学的学习过程中,会涉及许多实验环节。因此,学生要掌握好物理的基本概念,从而在实验的过程中,能将自己所掌握的运用到实际当中,进而顺利地完成实验任务,同时通过不断的训练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同时在学习物理交变电流的知识时,还应合理运用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以后遇到类似的习题时可以顺着之前的思路有效解决。举一反三的学习技巧也是在学生掌握好物理概念的情况下运用的,因此为了更好地解决物理交变电流中的疑难问题,应先掌握好基本概念。

2.例题训练。学生在课下要做大量与高中物理交变电流相关的例题,通过对大量例题的解答,拓宽自身的思维能力。并且在例题训练过程中不断进行总结,从而在遇到其他物理难题时,可以发散思维,运用已掌握的推理方法进行推理。经过大量的例题训练,学生面对物理考试时,就会很自然地联想到之前自己解过的例题,从而有效提高物理学习成绩,并进一步加强对物理的学习。

三、高中物理交变电流的学习技巧

1.交变电流的“四值”。高中物理交变电流的“四值”包括瞬时值、最大值、平均值和有效值。在高中物理电学的学习过程中要牢牢记住这四值的概念,因为在物理交变电流的计算中有很多问题都涉及它们。因此,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应提高对四值的重视程度,避免在运算过程中出现理解上的误差,从而导致最终结果出现偏差。

2.运用交变电流的四值方法。高中物理交变电流的学习技巧之一,就是明晰交变电流四值概念之后,合理运用交变电流的四值方法。其方法有如下四种:第一,由于电容器上标明的电压值是它所能承受的最大值,若超过最大时电容器就会被击穿。因此在研究电容器是否能被击穿的实验中,应选择使用最大值,以便提高实验效率,减少实验的时间;第二,应注意在研究交变电流的功率时,只有采用有效值才能保证功率的准确性。若在非有效值的状态下计算功率和产生的热量,必然会出现误差;第三,交变电流四值的瞬时值应被用在计算瞬时磁力炬;第四,在计算电量时,要运用平均值。学生在学习物理电学的过程中,要有效掌握交变电流的四值方法,只有熟悉掌握了四值方法,才能确保相关的电流计算结果准确无误。

3.计算非正弦交流电有效值的方法。计算非正弦交流电有效值有两个方法:第一,要谨记电流中的某些特定值随着时间的变化其值是不变的,在计算相关的试题时,要根据数值不变的特点找到固定的值,从而简化计算的过程;第二,在计算非正弦交流电时,要找出电流按正弦规律变化的周期,然后再进行计算。通过查找周期性的方法,可以大大降低计算的难度,并缩短计算的时间。

总之,物理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是一个永恒的难题。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将知识的学习技巧传授给同学,便于学生在再次遇到物理难题时可以自我解决。同时,学生在物理交变电流的学习过程也应通过大量的例题来进行自我训练,并同时掌握好物理电学的基本概念,从而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在物理电学的学习过程中,要改变原有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运用“四值”等知识点进行解题,从而降低解题的难度,提高学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高中生物学习方法技巧篇7

关键词:高中物理力学;三大解题技巧;构建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3-024-001

在高中物理中,力学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也是高考必考题型之一,要想获得物理学科的高分数,还需从解题方面着手。高中力学的掌握需从基础知识巩固开始,这样才能一步一步扎实功底,通过相应的习题练习加深学习印象,除此之外,高中力学知识还必须掌握相应的解题技巧,这样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主要阐述了当前物理力学知识学习的具体步骤,重点论述了力学解题三大技巧,为之后的学习提供理论参考。

一、高中物理力学解题程序分析

物理学科作为高中学习不可或缺的内容,这其中以物理力学知识学习最为关键,从目前情况分析,物理力学解题一般步骤如下:第一,明确研究对象,在进行解题之前,必须要了解本题中的研究对象,然后对其进行运动分析,同时对研究对象的受力分析;还需对研究对象进行物理分析,按照物理特点实施分段,进一步确定解题思路。第二,在确定研究对象的解题思路之后,则需选择对应的力学规律,对于不同阶段的力学实施正确解答,列出相应的方程式。第三,寻找关键性的问题,挖掘潜在条件,同时要做到根据问题的特点进行有效分析,构建辅方程式。

二、物理力学三大解题技巧剖析

物理力学是整个学科学习的重点所在,对其解题技巧进行深入探讨分析是切实可行的举措,本段将详细分析物理力学三大解题技巧,为高考复习提供较为实用的参考。

(一)受力图分析

高中物理力学题目中,我们首先要考虑研究对象的受力,在力学关系中,需要分析对象受到哪些“外力”,还需考虑其“原始力”,不能一边分析力,一边处理力。以受力图为例,可以从中发掘解题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例1:如图一所示,一个长5米的绳子,将其系在间距为4米的两根杆的顶端,分别是a和B点,在绳子上悬挂挂钩,而且该挂钩是光滑且轻质的,在挂钩上还需悬挂一个12n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绳中张力t值是多少?

解题思路分析:在本题中,涉及到的是三力平衡,它的解题思路如下:首先,需要确定受力对象,对物体所受力进行分析;然后通过画受力图,以此列出方程式,对于力的平衡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已知条件,可选用的解题方法有多种,比如正交分解法、相似三角形法等等,就其中一种解法进行具体阐述。

在本题中,将挂钩作为研究对象,受力图如图1所示:

图一受力图分析

细绳和水平之间有夹角,我们可以将其设为α,根据平衡条件得出如下结论:2tsinα=F,其中F=12。将绳子延长,从图中几何条件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公式:sinα=3/5,代入上式得:t=10n。

(二)分析法解题

这种解题技巧与上述方式存在一定的区别性,需要从未知量着手,联系题中已经给出的已知条件,然后列出相对应的方程式,对于其中的未知量进行详细的分析,直到获取未知量信息。对于这种解题技巧而言,具有极强的目的性,掌握起来相对较快。

例2:如图二所示,有一个质量为1kg的物体,将其置于固定斜面,在平行斜面上,对该物体实施向上拉力F,1s过后,撤去拉力,物体运动u-t图像如图三,求拉力F值。

解题思路分析:首先,需列出本题给出的已知条件,而解题的关键是在图上,能够获得下列知识a1=12m/s2,a2=-6m/s2,通过牛顿定律可得:解:在0-1s内,由u-t图像可以得出以下结论:a1=12m/s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得出:F-?滋mgcosθ-mgsinθ=ma1(1),在0-2s内,由u-t图像可知:a2=-6m/s2,对于该物体来说,其具备向上的初速度,因此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出如下结论:-?滋mgcosθ-mgsinθ=ma2(2),因此将(2)带入(1)可得出F=18n。

图二物体平面受力图图三物体运动u-t图像

(三)培养逻辑思维,学会举一反三

在物理力学的学习中,逻辑思维的形成至关重要,这对于物理力学解题帮助非常大。针对物理力学学习而言,基础知识的掌握非常关键,只有具备完善的知识储备,才能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力学知识,在习题的练习中逐步形成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物理力学解题的重要推动力。在解题过程中,对于非常复杂的受力,可以实施有效划分,形成整体界限,对于整体性的思想来说,有利于简化做题。例如:两个纠缠在一起的物体,对于彼此之间的作用力,几乎很难划分,如果单独对其中一种力实施划分,在某种程度上对于整体解题是非常不利的,增加解题难度,但是假设将两者视为一体,可以有效解决两者难以区分的受力,于某种意义而言,降低解题难度。除此之外,对于物理力学解题还需掌握一个技巧,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举一反三”。在解题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遇到比较相似的题目,它们彼此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对于这类题型,需要总结解题规律,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一种学习能力,“举一反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增加学习效率,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做题正确率也可得到提升,增强学习自信心。

总之,高中物理力学知识作为学习的重点以及难点需要辅以相应的解题技巧方可获得较好的效果,提升解题效率与准确率,树立学习自信心。文中阐述了物理力学三大解题技巧,希望可以对日后的物理力学学习提供良好的参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在高考中获得好成绩。

参考文献:

[1]王宇华.论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4(S2)

高中生物学习方法技巧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写作技巧练笔实践

作文教学是语文学科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笔者认为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既要提倡学生自由表达,写出个性鲜明的文章,又要讲究方法、技巧的训练。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习作中自觉尝试运用不同的写作方法,加大学生练笔实践的力度,切实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一、帮助学生习得基本的写作方法与语言技巧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性质。写作这种自我倾诉的活动,虽然离不开灵感的迸发,离不开生活的感悟,但要将灵感与感悟诉诸文字,就不能不依赖一定的写作技巧。再好的感悟与思想,倘若离开了好的语言载体及恰当的表达形式,内容就会大为逊色。

据笔者调查了解,对于多数学生来说,写作时不是“无话可说”,而是“茶壶里煮饺子――有货道(倒)不出”,之所以“倒不出”,是因为缺少技巧的支撑。学生要想写得出来,首先要过语言关,如少写或不写错别字;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表情达意清楚,不存在语病;语句通顺、生动,能准确描摹事物、表达观点,等等。同样的道理,初学写作的学生没有掌握如何开头结尾、如何布局谋篇等写作基本功,也会产生想表达但找不到合适的方式、方法这样的困惑。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获得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前提。因此,教师可以在写作前讲授一些写作知识和方法,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理论系统,用以指导写作。我们可以采用这样的做法:首先,教师向学生讲清作文要素,如记叙文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六要素;议论文要有论点、论据、论证;诗歌要注重语言的含蓄、凝练及意境的创设,等等。其次,要根据每一单元习作训练的文体要求,有针对性地传授相关写作知识,以便学生对该次习作在方法上有清楚的认识。面对话题作文,教师要从审题、立意、选材、组材、谋篇、布局等方面加以点化。另外,关于场面描写,怎样做到点面结合,记叙文如何开头能够引人入胜,如何巧妙地穿针引线过渡,如何画龙点睛地写好结尾,等等,这些写作的方法、技巧,都可以借助一些经典范文的阅读生动讲述。当然,在作文教学中,应克服避免单纯地传授写作知识的做法,密切联系具体的文本,向学生讲解相关写作技巧,这样可以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使学生便于理解,容易接受。

二、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借鉴写作方法,并尝试运用于作文实践中

写作方法的知识容易获得,关键在于学会运用。学生了解写作方法最主要的途径是阅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讲的就是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关系。学生从书本或老师那里获得的写作方法,总是要一次次地在具体的文本里验证,才能融会贯通,再把它一次次地运用于写作实践,才能内化为熟练的技巧,进而形成写作能力。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特别重视和阅读教学结合起来,学生由阅读进入写作,在语言技巧和方法运用上通常感觉驾轻就熟,写起来容易得多。阅读借鉴的对象多种多样,可以是教材,也可以是课外读物、报纸杂志,甚至是同学的佳作。笔者常常指导学生运用“仿写”的方法,帮助学生自觉运用写作方法和技巧。还着重向学生指出仿写应体现一定的创新性,跟抄袭是绝对不能画等号的。抄袭是机械地剽窃别人的文章,而仿写是阅读、借鉴别人的语言文字,可以模仿文章的结构形式,也可以模仿作者的写作思路;可以模仿修辞手法,也可以模仿语言风格;可以模仿作者的观察方法,也可以模仿作者的抒情、议论的技巧……总之,值得模仿的东西很多。世界文坛上很多作家都是从模仿开始,步入文学创作之旅并取得丰硕成就的。由此可见,学生作文离不开模仿,也必须走模仿之路。这种做法目的就在于解决从阅读到写作之间的衔接问题,引导学生在作文训练中自觉地运用学到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应该说是一个提高作文能力的好办法。

三、督促学生多积累、勤练笔,将写作方法及技巧内化为写作能力

技能技巧的习得离不开亲身实践,诚如陆游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写作方法与技巧的获得亦是如此。叶圣陶在《写作漫谈》中强调:“要把写作的手腕训练到熟练,必须常常去写,规规矩矩去写。”可见,懂得再多再好的方法,不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和练习,就不能形成和巩固技能,只能等于零。因此,教师要注重督促学生多积累素材,多动动笔杆子,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感而发,不无病。只要学生乐意写、天天写,就会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就会不断取得进步。此外,学生在生活、学习过程中每当看到一些美文佳句,就要及时摘录,丰富积累,借以提高写作技巧。教师要鼓励学生坚持写日记、写周记。有的学生读的书不少,但还是感觉不会写、写不好,问题在于实践次数太少。就好像学骑自行车,光记住骑车的技术要领不行,光看别人骑车也不行,必须自己骑上去,经过多次摔打,才能学会。学习写作文,何尝不是这样呢?

此外,作文实践要培养学生的纯真感情,教师要选择恰当的训练方式,使学生作文不受约束,自由抒发真情实感。在训练方式上应该体现多样化,克服单一性,追求五花八门的写作内容和不拘一格的训练项目。片段练习、观察日记、看图作文、读书笔记、观后感、演讲稿、生活随笔,等等,都可以穿插练习。作文批阅活动要提倡真诚的交流,如学生写作,教师面批,生生互评,就是一个真诚的交流与对话的过程。如果仅仅是教师独自坐在办公室桌前写上“内容充实,语言流畅”之类的缺少情感的套话,如何要求学生写作时说真话、吐真情呢?

总之,只有教师引导学生自觉运用写作方法,不循规蹈矩,勇于创新,沿着由读到练再到写的路径一路前行,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高中生物学习方法技巧篇9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2.123

生物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学好生物学科,不仅对学生的升学考试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学生正确的认识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也具有重要意义。实验作为生物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这个关键的时期学好实验,对学生以后更加有效的开展实验活动,及通过实验有效进行创新,都具有重要意义。而目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还存在一些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本文在分析影响实验有效性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影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通过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生物理论知识点有更加深入的认识;通过实验能够使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通过实验能够使学生有效的进行创新。实验如此重要,然而在实际的实验教学中,还存在一些影响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因素。为了引导初中学生更加有效的进行实验学习,本人首先对目前影响初中学生有效进行实验学习的因素进行分析:

(一)实验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目前影响初中学生有效进行实验学习的任务之一,就是实验教学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就教师的实验教学而言,虽然随着现代教学的发展,教师能够有效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受考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师依然存在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点教学的情况。从学生的角度来讲,虽然学生也能够认识到在初中阶段学好生物实验的重要性,但是在教师及考试等的影响下,学生愿意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运用到其他生物知识板块的学习中去。目前教师与学生对生物实验的重视程度不够的情况,进而影响了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二)实验室难以满足学生做实验的需要

较之于生物其他知识板块的学习,学生想要进行实验,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器材,这样实验活动才能正常开展,而生物实验室无疑对学生的生物实验产生重要的影响。而就目前初中生物实验室建设而言,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难以满足学生有效进行生物实验的要求,进而影响了学生实验能力的提升。导致生物实验难以满足学生实际操作要求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源自于实验器材短缺的因素,也有源自于没有对现有的实验器材进行合理运用的因素,因而,要求教师引起高度重视。

(三)不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技巧

实验对初中学生而言,是一项极具挑战的学习活动。在实验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对学习的理论知识点进行灵活应用,同时还要求学生能对实验器材进行灵活应用,还要求学生能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因此,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为了有效帮助学生开展实验活动,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技巧。然而目前初中生物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技巧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学生的实验学习方法性、技巧性不足,进而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四)难以将生物实验拓展到实际生活中去

生物是一门与实际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学科,因此,教师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依然沿袭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师应该顺应现代实验教学的潮流,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实验教学活动。目前影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因素之一,就是教师仅仅组织学生就教材上的实验进行操作,而在引导学生将实验拓展到实际生活方面却存在一定的不足。难以将实验与实际生活有效结合起来,既影响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同时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二、解决影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针对目前存在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问题,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及时加以解决。教师首先要对个人的教学进行审视,及时发现不足,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上文对目前影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本人提出如下几种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对实验引起重视

这对目前初中生物教师及学生对实验的重视程度不够的情况,要求教师在新时期的教学中,对实验教学引起重视,学生在实验学习的过程中,也要能够对实验引起重视。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实验学习理念,在此基础上有效对学生开展实验教学,并且教师要积极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实验学习理念,因此学生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进行实验学习。只有教师与学生对生物实验引起了重视,生物实验教学质量才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学生在初中阶段才能打好实验基础。

(二)加强实验室建设

针对目前初中生物实验室难以满足学生实验需要的情况,要求相关方面对加强实验室建设引起重视。一方面,结合学生实验的要求,学校相关方面要积极的购置新的实验器材,在数量上保障学生能够顺利的开展实验活动。同时,还要对生物实验室现有的实验器材进行合理配置,进而达到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器材的目的,进而为学生创造更多进行实验的机会。

(三)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技巧

针对目前初中生物教师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对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技巧没有引起重视的情况,新时期的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对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技巧引起重视。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主要通过以下两个途径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技巧:一方面,在对学生进行实验演示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技巧,使学生在思想上对该如何更加有效的开展实验活动有一定的认识;另一方面,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技巧。

(四)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有效进行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学习方法技巧篇10

[关键词]科学性思想品德教育实践性

生产实习课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全面掌握生产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技巧,发展学生的能力和体力,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因此,就生产实习教学的特点及应注意的问题,谈一点自己的观点。

一、科学性强

生产实习教学是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为指导,以教育学、心理学为科学依据,遵循生产实习教学的基本规律,以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以技能技巧形成的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实现理论知识向操作技能的转化,因此,生产实习教学的特点之一是科学性强。

根据生产实习教学科学性强这一特点,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教学内容。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必须熟练地掌握《生产实习教学大纲》教材和每个生产实习课题的教学内容,严格按照大纲所规定的课题体系、顺序和要求,全面、系统、正确无误地传授本专业工种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基本技术知识。同时要结合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等多方面的成果,使教学内容与科技发展同步。

(2)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在确定了教学目的,有了相应的教学内容以后,就必须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否则要实现教学目的就只是一句空话。在实际教学中,必须把各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不同方法的运用,能为学生操作技能的掌握和认识能力的须利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3)教学手段。在生产实习教学过程中,应依据课题教学内容特点和学校的教学条件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教学技术手段的选择,与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的选择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实际教学中,采用模象直观手段(各种教具、教学模型、图片、图表、挂图等)或实物直观手段,都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电化教学可以使学生形象直观地感知操作方法、工艺过程、以及生产设备的构造与性能等。从而形成表象和概念。这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具体感知和抽象思维的结合,顺利地学会操作技能,而且也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生产实习课的教学质量。对此,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应有计划地加以运用。

(4)教学组织形式。由于生产实习教学实践性的特点决定了生产实习教学形式必须从教学要求的实际出发。一般地讲,生产实习采用课堂化的形式是有利于遵循技能技巧形成的规律,进行技能技巧训练的。如机械类的生产实习教学的基本功训练阶段,纯消耗性基本功训练是最有利于教学组织和训练的。

二、较全面的思想品德教育

生产实习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工种的专业技术知识,形成实际操作的技能技巧,而且在生产实习教学过程中也要受到比较全面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到企业生产现场实习(毕业实习)期间,学生直接在工人编制的岗位上工作。企业中工人的劳动传统、劳动技能、劳动中同志式的相互帮助,提合理化建议和创造发明活动也时刻教育着学生。学生成了车间或小组的一员,他们要严格服从工厂、车间的一切规则,参与社会产品的生产,参加工人集体的一切活动,遵守本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所以,在生产实习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受到工人阶级优良传统,专业思想,劳动观点,职业道德,安全文明生产,爱护公共财物等较全面的思想品德教育。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体质等各方面也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实践性强

生产实习教学是实践性教学活动,其基本内容主要是进行某工种的操作训练,以提高动作技能、技巧,获得一定水平的技术为主。因此,对操作训练中的各种项目都要反复练习,才能熟中生巧。达到一定的技术等级。因此,实践练习是生产实习教学的核心。它对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克服困难的意志和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都有很大的作用。

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必须明确训练的目的,提出具体的技术要求,规定练习的数量,按照严格的须序和按难度递增的次序分配练习的时间,根据实习工件质量与操作技能技巧状态反馈的信息,对技能技巧形成的过程进行科学的控制,以达到训练的目标要求。

四、与生产相结合

根据这一特点,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应该做到:

教会学生操作本专业工种所用的设备,介绍先进的工艺过程和组织劳动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教会他们以合理的方式完成所要掌握的职业技能的各种操作和工艺,从而使这些技能发展成技巧,同时又要遵守现代工艺和生产组织的一切要求;教会学生完成定额并主动地、创造性地去做工作;教会学生正确地利用工艺文件、施工图和其他文件;教学会学生遵守安全技术、生产保健和安全规则;教会学生遵守劳动文明,正确地组织和安排工作地点;培养学生自觉地、积极地为提高劳动生产率,为集体的荣誉、为优质地完成工作,为遵守劳动和生产纪律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示范要求高

为了提高示范操作的效果,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在进行示范操作时应遵循以下几点要求:

(1)生产操作技能的形成,一般要经过掌握局部动作阶段,动作交替阶段,动作协调和完善阶段。在示范操作过程中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必须遵循课题的逻辑顺序,(下转第50页)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局部到整体,由慢速到快速地进行示范,使学生便于观察、理解、记忆、复现、模仿、循序渐进地掌握本专业工种的操作技能。

(2)步骤清晰,动作准确是规范操作的根本要求。因此,在示范操作过程中,生产实习指导教师的操作动作一定要准确规范,要掌握好示范操作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操作速度和自动化程度。切忌有非规范的习惯动作或多余动作。经过模仿将给学生留下一个难以改正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