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牙齿护理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7:26

老年人牙齿护理知识篇1

幼儿园爱牙日活动策划书一

一、爱牙日目的:

1、9月20日将是我国第25个全国爱牙日,活动主题为健康口腔,幸福家庭。旨在发挥家庭的优势和作用,提高家庭成员口腔保健意识及对孩子口腔健康的关注程度和能力。

2、班级老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在幼儿牙齿的构成,牙齿的保健等方面给与幼儿知识上的拓展。让幼儿从小养成爱护牙齿、保护牙齿的意识。

二、爱牙日的时间:

20xx年9月22日

三、爱牙日组织形式:

1、保健老师通过网站、橱窗、大屏幕向家长宣传爱牙日。

2、各班级根据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对幼儿进行爱牙日的教育活动。(有详细的活动教案)

3、大班:拥有健康口腔,笑容和谐美丽主题绘画(后期展示)

4、保健老师向家长发放宣传手册。(下午离园时)

四、爱牙日的准备:

1、爱牙日ppt

2、其它:

如:班级老师活动教案、宣传手册

五、爱牙日内容与程序:

1、各班级老师进行关于爱牙日的教育活动。

2、下午部分大班幼儿进行大班:拥有健康口腔,笑容和谐美丽主题绘画

六、各类人员的分工及具体安排:

1、保键老师负责向家长宣传

2、各班老师负责爱牙日教育活动

3、各班活动照片、活动内容整理

4、各班内容汇总

七、总结、整理归档

爱牙日方案各班级活动方案及照片总结

幼儿园爱牙日活动方案3

一、活动目的

1、邀请保健医生讲解爱牙、护牙知识。结合形象的牙齿模型让孩子懂得要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2、保健医生为孩子检查牙齿。

3、给孩子的家长反馈孩子牙齿的情况。

二、活动流程:

1)主持人介绍爱牙日的来历、知识、宣传爱牙日的意义

2)通过观看爱护牙齿的宣传片,以及怎样保护牙齿的短片,进行牙知识问答赛,邀请各班的个别孩子代表回答。让幼儿初步了解牙齿的基本构造,懂得保护牙齿的重要作用。

3)观看故事《没有牙齿的大老虎》并结合故事内容进行问答。

4)主持人带领全体幼儿一起朗诵爱护牙齿的儿歌结束活动。

温馨提示:

1、各班在活动当天注意照片的收集,并及时将教育采集发到班级网站上。

爱护牙齿、身体健康,更是我们每个人应该身体力行的,人人拥有一副健康的牙齿,以灿烂的笑容面对生活的每一天。

活动方案2

9月20日是全国爱牙日,为了增强孩子保护牙齿的意识,让孩子懂得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在

活动目标:

1、了解爱护牙齿、保护牙齿的知识。

2、学习保护牙齿的方法,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并乐意坚持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活动内容:

各个班级,开展相关活动

1、爱护牙齿(综合)501班

2、白白的牙齿(健康)502班

3、我的牙(用绘画的方式画出自己牙齿或同伴牙齿的主要特征)(美术)503班

4、牙齿的秘密(社会)504班

5、我换牙了(科学)505班

附儿歌:《爱护牙齿》

小小牙齿用处大,

吃饭说话都用它,

吃过食物漱漱口,

早晚记住把牙刷,

天天用它要爱护,

少生病来健康佳。

50组集体活动:

9月20日下午3:00统一集中共享空间进行以下活动。

牙知识问答赛

幼儿园爱牙日活动策划书二

一、活动目标

1.幼儿了解自己的牙齿并知道换牙、防止蛀牙的基本知识。

2.幼儿养成爱护牙齿的良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1.教师带领孩子们布置爱牙日主题环境,让幼儿了解爱牙日的来历。

2.请家长接送孩子时和孩子一起通过看板报了解爱牙日的相关信息,为孩子准备好牙具,写上姓名,带来幼儿园。

3.幼儿知道故事《小熊拔牙》和《没有牙齿的大老虎》。

三、活动程序

介绍牙齿的作用牙医指导怎样保护牙齿活动讨论与活动总结。

四、活动形式

讨论交流、操作体验活动。

五、活动过程

一)活动前讨论:

1.你知道牙齿的作用吗?

2.小朋友的牙齿为什么会掉下来?

3.在换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二)请专业牙科医生为小朋友上课。

1.牙齿的作用:

1)咀嚼。

2)帮助发音。

3)保持面部的协调美观。

4)有利于恒牙的萌出及恒牙列的形成。

2.不好的习惯:吃手指、咬异物、经常吃甜、糯、软、粘的东西。

3.换牙期要注意什么:

1)多咬硬物。

2)少吃甜食,多吃谷物、蔬菜、水果、奶类、鱼、瘦肉以及纤维性食物。

3)吃东西时做到双侧咀嚼。

4)改掉不良的习惯(如:舌习惯、唇习惯、口呼吸)。

5)白天不可过渡疯玩,这样容易导致紧张,引起夜磨牙、深覆合。

4.保护牙齿

1)牙刷的使用用短毛牙刷,尽量不要用电动牙刷。由于细菌会在牙刷上滋生,所以建议牙刷要1个月换一次。

2)牙膏的使用使用儿童牙膏,不可以用美白牙膏,在刷牙过程中不能吞咽牙膏。

3)刷牙的方法:

①刷牙顺序是先刷外面,再刷咬合面,最后刷里面。②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先外后里,按着顺序里里外外刷干净。

③每个部位要重复刷8~10次,全口牙刷干净需3分钟。

4)漱口的方法把水含在口中通力鼓动腮帮子(示范正确漱口方法

5)定期去医院检查。

三)幼儿跟着牙医一起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1)利用牙齿模型示范讲解正确的刷牙的顺序及方法

2)学念儿歌《我会刷牙》

3)幼儿手拿牙刷,边念儿歌,边练习刷牙。

四)课后请牙医为每位孩子检查牙齿。

六、活动结束

一)教师和孩子交流总结牙医讲课后的感受,并复习爱牙、护牙知识。

二)与孩子分享爱牙活动所收获的快乐。

七、活动总结

活动采用了讨论交流、实物观察、亲身体验、了解原因、表述总结等方式,让幼儿多方面地了解保护牙齿的重要性。通过这次爱牙日的活动,孩子们了解了自己的牙齿,认识了龋齿形成的原因和危害并知道换牙、防止蛀牙的基本常识,从而主动地去保护牙齿,养成爱护牙齿的良好习惯,使所学知识内化为幼儿的主动行为。

八、活动延伸

一)教师请家长监督幼儿在家刷牙、护牙,和幼儿交流有关保护牙齿的知识,引导幼儿向家人讲解所了解的爱牙知识;请孩子为家长简单复述所学故事;请孩子表演学习到的儿歌,引导幼儿介绍刷牙的正确方法。

二)生活中利用一周左右的时间组织幼儿在早点、午饭和晚饭后正确漱口刷牙,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老年人牙齿护理知识篇2

【关键词】离退休老年人;口腔健康;调查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1079-01

学校离退休老年人生理性老化及免疫机能减退,使口腔黏膜开始变薄和弹性不足,切忌刺激口腔局部,如过于尖锐的牙尖、牙齿残冠残根、不良修复体等,均可诱发口腔黏膜病,少数严重者甚至在黏膜上出现癌前病变。因此老年人应重视定期的口腔检查,减少对口腔局部的刺激,戒烟酒,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增强黏膜抗病能力[1]。可以这样说,一个正常、健康的真牙比什么样的假牙都要珍贵。有条件的老年人应定期到口腔科检查一次,一方面可以早期得到治疗,另一方面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口腔保健。本文以某高校为例,首先收集了2011年8月――2013年8月离退休老年人2年的口腔健康调查数据,现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研究对象收集了2011年8月――2013年8月120例离退休老年人的口腔健康调查数据,其中男76例,女64例,均在60岁以上。平均年龄68.7岁。其中60-69岁49例,占40.8%;70-79岁62例,占51.6%;80岁以上9例,占7.5%。

1.2研究方法通过对学校离退休老年人的口腔保健认知程度情况,主要包括牙齿美观的认知、不良习惯导致牙病的认知、牙病导致其他疾病的认知,对每个患者进行详细调查与记录,针对口腔保健正确方法,包括牙刷正确选择、正确刷牙方法、牙签和牙线正确使用,做了同样的调查分析。针对患者的口腔疾病,包括龋病、楔状缺损、牙周炎和其他相关疾病进行了详细诊断、治疗和记录。

1.3统计学方法采用数理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学校离退休老年人的口腔健康调查数据的搜集、整理与统计分析,进行卡方检验,p

2调查结果

2.1口腔保健认知程度调查结果分析如表1所示,表1的数据表明,60-69岁患者的牙齿美观认知程度(75.5%),明显高于70-79岁和80岁以上离退休老年人,p

3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中老年人比例逐渐增高,老年口腔病的比例也逐渐增加,开展老年口腔疾病防治已成为口腔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人的主要口腔疾患是缺牙、龋病与牙周病,据有关调查资料报告,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的牙齿缺失发生率高达90.66%,留存牙患龋率占78.93%,然而我国口腔科医生少,治疗与修复能力很低,远远不能满足口腔病防治的需要[2]。

老年人的牙齿一般会变得颜色暗黄,缺乏光泽,磨耗严重而且易碎易裂。这是和人体老化以及牙齿的解剖组织特点密切相关的。如同人到老年骨骼会变得脆弱,一旦出现损伤自然修复机能也下降一样,人的牙齿也会出现老化,牙体硬组织中的有机物质和水分逐渐减少,质地变脆,颜色变暗,失去光泽,而且在长年的咀嚼运动中牙齿必然会出现磨耗。当较硬的牙釉质被完全磨耗后,牙齿的机械强度会大大降低,加之口内酸性物质的作用,磨耗进展的速度会很快。磨耗形成的尖陡的牙尖、锐利的边缘,也很容易在外力的作用下折断劈裂或形成隐裂并导致牙髓病[3]。由于牙齿表面的牙釉质到牙颈部就逐渐变薄甚至完全没有,牙颈部的抗磨能力是较差的,长期的不正确的刷牙方法很容易在牙颈部形成牙体硬组织的楔状缺损,严重者可以导致牙髓炎,甚至牙折断。牙齿邻接面的磨耗还会使牙齿彼此的接触关系变差,容易发生食物嵌塞,这不但使患者感觉很不舒服,而且也是导致和加重龋病、牙周病的重要因素之一[4]。

开展老年人口腔疾病的防治应科学地进行老年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掌握精确的资料,有计划地组织防治工作,在防治工作中更要深入地研究老年人的生理与心理特点,根据他们的心理变化,及时地给予正确的诱导,对每位老年患者都应结合个体的全身健康状况与口腔条件热情、细心地给予恰当的治疗。这样不仅可以取得患者的合作与良好的疗效,更有利于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5]。有关资料还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刷牙的人数也逐渐增加,他们认为残留少数牙齿,不刷牙也无所谓,不少老人牙面上有大量菌斑、软垢与牙石堆积,口臭明显,因此对老年人群的口腔卫生指导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利用各种形式对他们进行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口腔健康水平。

老年口腔卫生保健的具体内容:①提高自我口腔保健能力,综合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开展各种健康教育,消除一些不正确的旧观念,如“人老要掉牙”,指导老年人学会正确的刷牙方法,适当补充氟化物,定期做口腔检查,注意饮食与营养、早诊断早治疗等。②改善膳食营养状态。大多数专家认为,老年人需要的热量、蛋白质比青少年少,但对钙、铁等矿物质及维生素需要量则随着年龄增长而应增加。因此,要严格限制各种甜食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与水果,合理安排膳食,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③定期口腔健康检查有条件的最好每3个月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④修复口腔基本功能,由专业人员帮助完成牙周洁治、龋齿治疗,对缺失牙及时修复,减轻余留牙的咀嚼负担,恢复口腔的基本功能。本组资料显示,年龄稍小的学校离退休老年人在口腔保健认知上高于年龄稍长的学校离退休老年人,学校离退休老年人男性在口腔疾病(包括牙周炎、龋病、楔状缺损及其他)方面与女性相比,没有明显差异,因此以健康教育的手段把口腔卫生科学知识普及到广大老年群众之中,唤起老年人对维护自我口腔卫生的自觉意识。

参考文献

[1]徐洪权,赵文峰,陈增力,等.816名离休干部口腔健康调查初步报告[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09,7(3):154.

[2]林丽婷,古文珍,冯荣梅,等.口腔专业护士在口腔健康调查中的护理配合[J].护士进修杂志,2009(19):1804-1805.

[3]段志斌,马敏,董文亮,等.宁夏城市中老年人群牙体健康状况的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1,36(10):1249-1252.

老年人牙齿护理知识篇3

狮王牙膏可以去烟渍吗任何品牌的牙膏对于去除烟渍都是没有作用的。想要去除烟渍,最好的办法是到医院进行洗牙,通过超声波洁牙机的高频震荡,能够将牙齿表面的色素沉积去除。建议患者,根据口腔情况定期到医院进行洗牙。洗牙不仅能够去除牙结石,以及色素沉积。而且洗牙的过程中会对口腔进行全面的检查,如果有龋齿可以尽早进行补牙,能够起到预防口腔疾病的作用。

狮王牙膏的优势狮王牙膏主要针对人们最常出现的牙齿污浊、口气不清新、口腔疾病等一系列问题研制而成,有针对儿童牙齿护理的专款,采取的是无氟配方,不仅能有效的帮助儿童清洁牙膏,而且能改善儿童的口气。使用之后,牙膏分子能对牙齿起到长效的保护作用。

现在市场上针对中老年而专门研制的牙膏并不是很多,而狮王牙膏可谓是中老年的必备品,其原料的主要成分有磨擦剂、洁净剂、湿润剂、胶粘剂和芳香剂,不仅清洁护理牙齿的效果非常显着,而且还有助于强健中老年的牙齿。

狮王牙膏任何有害成分,消费者可放心使用,其具有淡淡清香,用它刷牙之后,会让我们的口腔更加清新舒畅。尽管这个品牌知道的人不多,但在市场上的销量和好评都很不错,希望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到这款产品。

狮王牙膏保质期多久日本狮王牙膏尾管上的数字是生产日期,没有注明保质期,一般可以用三年。

这个牙膏摩擦剂含量低,低发泡,低香,针对容易龋齿的人群设计,配合成人护牙素使用防蛀效果更佳。

正畸人群建议使用。这款牙膏一直在用,首先味道闻着很清新,用起来也非常舒服.而且能够清新口气,防龈抑菌,

最重要的是可以去除牙垢.让美白的牙齿带你开启每一天的精彩.

狮王牙膏和花王牙膏哪个好狮王牙膏比较好。

狮王牙膏有针对儿童牙齿护理、美白、超凉口感的类型。主要适合牙齿污浊、口气不清新、口腔有疾病,都可以使用,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儿童都有专款。

老年人牙齿护理知识篇4

【关键词】小学生;龋齿;口腔健康知识

1调查对象及其一般情况

重庆市涪陵区实验小学四年级150名学生,其中男生76名,女生74名

2调查内容

先行联系好重庆市涪陵区实验小学四年级老师,随机抽取一部分学生填写第一次调查问卷,第一次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龋齿知晓率。向这一部分已填写好调查问卷的学生讲解龋齿相关知识。课程讲解完毕后7天,将准备好的调查问卷发放给之前听课龋齿课的学生。第二次问卷内容包括儿童的一般情况(包括性别、龋齿情况)、认为的龋齿发生的原因、口腔卫生知识和习惯(刷牙)、日常的饮食习惯、家长对学生自己龋齿发生的认识以及采取的措施等。

3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法

4调查时间

2019年5月6日~2019年5月15日

5调查结果

5.1第一次调查

了解龋齿产生原因的学生不到20%,并且78%的学生不了解专门的口腔卫生护理,认为口腔卫生不重要。

5.2第二次调查

(1)患有龋齿的学生占据85.3%,患病率较高,男女总患龋率没有显著差别,男生换龋率略低于女生。在调查的四年级学生中因处于换牙过程末期,大多数牙齿都是才换不久的新牙,因此大多学生都有1~2颗龋齿。(2)通过之前的专门为调查的这一部分学生开展的龋齿的课程讲解,大多数学生了解到龋齿发生的原因主要有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唾液多少、牙齿磨损和时间这几个方面,但占有62.3%的学生未能完整的将产生的原因选择出来。相比女生,男生未能选择出完整的龋齿产生原因更多。总体未选的选项集中在唾液过少和时间。(3)在口腔卫生知识了解方面,94.7%的学生已经了解到刷牙应该上下刷,100%了解应该早晚均刷一次牙,并且每次刷牙时间需要持续三分钟。76.4%的学生认为应该使用温水进行刷牙,89.2%学生认为应该两个月更换一次牙刷,69.4%学生在听讲解的龋齿课程之后严格按照老师所讲解的内容改正自己的刷牙习惯。

老年人牙齿护理知识篇5

[关键词]全口义齿修复;宣教;口腔修复

[中图分类号]R246.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3-109-0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寿命的普遍延长,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的人群,大多数老年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压列缺损或缺失,因此口腔修复成为老年人经常面对的医疗手段[1-2]。在口腔的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全口修复的患者修复失败的情况。对此,我们对2008年6月-2009年6月需进行全口义齿修复治疗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取得患者理解和配合,使全口义齿修复的成功率得到提高。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需进行全口义齿修复无牙颌老年患者120例,男68例,女52例,中位年龄68岁。将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

1.2治疗方法对对照组60例患者进行常规的全口义齿修复,不进行任何宣教。治疗组60例患者在修复前后全口义齿修复的同时,均在全口义齿修复前、后向患者进行了相关知识的宣传。具体方法如下:

1.2.1修复前对治疗组老年患者进行常规口腔检查,详细介绍了全口义齿的相关特点、固位原理、日常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无牙颌的危害及镶复义齿的必要性,使患者对义齿的不适应及初戴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1.2.2初戴对义齿进行调磨,检查边缘封闭区、平衡颌以及两侧颌力。再次强调全口义齿特点,教患者利用口周肌肉肌力协助固位,利用唇颊舌肌与义齿间建立适应关系,学会利用唇颊舌肌控制义齿。

1.2.3复诊经初戴后,部分患者可能会感觉不适而复诊,在临床处理的同时,与患者交流,鼓励其坚持配戴,最后总能达到一个很好的修复效果。

1.3评价标准优:固位稳定良好,患者能够很快适应,咀嚼功能良好,基本无异物感,不影响发音。良:固位稳定良好,患者适应较慢,咀嚼功能良好,明显有异物感。一般:固位稳定良好,但义齿时取时戴,很难适应。差:基本不戴,丢弃不用。

2结果见表1

从上表可以看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p

3讨论

目前我国老年人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有占到相当高的比率,不同程度的影响了老年人的咀嚼,消化,语言,表情等功能。口腔修复对于老年人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在以往的工作中,只重视医生的设计合理,精确的制作对于义齿修复的重要性,而忽视对患者口腔修复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在临床上,广大老年患者因缺乏配戴义齿的相关知识,对义齿修复的效果期望过高,认为应该像真牙的效果一样。会出现实际效果与期望值相差甚远的情况,因患者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从而造成患者对义齿修复形成心理上的排斥,造成修复失败[3-5]。

在口腔修复的临床工作中,要加强医患沟通增进医患感情及信任度,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是义齿修复成功的重要因素。医生在日常的工作中,应通过语言,表情,态度行为等体现出对患者的关心、体贴和爱护,给患者以鼓励,取得患者的信任。同时我们在工作过程中,还要结合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义齿设计要符合老年人的生理及生物学原理,同时要考虑老年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身体健康状况,收入,消费观念,对于老年患者,普通材料修复是其首选。在口腔修复的同时,还要做好老年人的心理辅导。做好宣教工作,让老年人了解口腔疾病的危害,了解义齿的结构,作用和维护。耐心向老年患者解释口腔修复后的预期效果以及可能带来的不适感。使其对义齿的异物感及初戴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从本研究的结果看,通过对老年人的口腔修复知识的宣教,显著的提高了其口腔修复的优良率。因此,加强对老年人口腔修复相关知识的宣教,对于其口腔修复的成功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王华凤.武汉市785例老年人缺牙及修复情况分析[J].口腔医学纵横,2000.16:179.

[2]刘洪臣。老年口腔医学进展[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03,1(1):4.

[3]徐君伍.现代口腔修复学[m].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45.

[4]郭天文.临床全口义齿学[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社,1999.91.

老年人牙齿护理知识篇6

一、活动形式:

围绕主题,通过悬挂条幅、发放宣传资料、设立咨询点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口腔疾病防治知识,促进广大群众对口腔疾病认识和关注,推动全社会关注老年人口腔卫生。

二、活动内容:

老年人牙齿护理知识篇7

【摘要】口腔是人体健康的门户,老年人口腔疾病的防治对老年人的健康尤为重要。本文针对老年人口腔疾病的特点,意在探讨一套适合老年人口腔保健的方法。

【关键词】老年人;口腔保健;方法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科学和保健事业的发展,人们寿命普遍延长,如今,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我国已经进入老年型国家,这种老龄化现象在高等学校中尤为突出,“牙痛不是病”的观念长期以来已深入我国民众的潜意识中,不仅导致了普通国民对口腔保健知识、口腔保健正确方法的认知缺失,就连知识分子集中的高校对这些知识也是知道不多我国从未看过牙医的人超过60%,只有不到2%的居民有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清洁的习惯,而在美国有64%的人每年至少进行两次口腔检查。

2老年人口腔常见病

老年人口腔病中牙周炎患病率占首位,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和存留牙齿的增加,牙周炎的患病率也在增加,老年牙周炎的病情一般较重,但增龄不是牙周炎的主要原因,牙周炎是一生中疾病及致病因素积累的结果,是一个多因素的疾病,但主要原因还是长期口腔卫生不良,牙面上形成了菌斑,牙石软垢等不良刺激物,这些因素是牙龈发炎,粘膜下毛细血管增生,扩张充血,牙龈由正常淡粉色变为深红色,外形肿胀,质地松软,表面光亮,故外力刺激时牙龈易出血,最终导致牙周支持的破坏,致使牙齿松动和被拔除,牙周炎是我国成年人丧失牙齿的主要原因。

龋病患病率位于第二,调查发现老年教职工的龋病多为根面龋,这是因为老年人牙龈萎缩,牙间隙增宽,食物易嵌塞于牙缝内,根面自洁作用较差造成的,楔状缺损在老年口腔病中也占一定比例,该病是牙唇,颊侧颈部硬组织发生缓慢消耗所致的缺损,其原因是牙颈部釉牙骨质界处的结构比较薄弱,易被磨去,有利于缺损的发生,刷牙方法不正确是楔状缺损的主要原因,特别是用力横刷法刷牙的人。

患有严重牙周炎的人等于在口腔内有一个20cm长的慢性伤口,一些细菌毒素经伤口进入血液,会促使人体产生一种作用类似于血小板的胶状蛋白质,它能促使血液凝固,形成血栓,阻塞血管,导致心脏病和中风,专家还指出有许多全身性疾病,例如营养不良、糖尿病、血液病等,还有某些传染病像艾滋病等等,都会在口腔里产生某些变化或者功能改变,同时,也有些疾病原发于口腔,比如由牙病引起的炎症感染蜂窝组织炎,甚至可以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口腔癌也可以转移到全身其它部位;病灶牙也可以引起肾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

3老年人口腔保健、保持口腔卫生

(a)每顿饭后都要刷牙,每次三分钟,刷牙是清除食物残渣,软垢及菌斑的有效方法,老年人唾液分泌量减少,口腔自洁作用差,刷牙对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是非常重要的。

(b)选择保健牙刷和适宜的牙膏,对老年人非常重要,牙刷刷头大小适宜,要在口腔内便于转动,可以进入口腔内各个部位,能清洁每颗牙齿的每个牙面,含氟牙膏对于老年人的根面龋也有预防作用。

(c)要应用正确的刷牙方法,刷牙方法不正确,不但达不到刷牙清洁牙齿的主要目的,反而会造成牙齿和牙周组织的一定损害如牙龈萎缩,牙颈部楔状缺损等,因为刷牙方法的不正确致使老年人的楔状缺损尤为普遍尤为严重,很多人习惯用自然形成的横刷法刷牙,即左右拉锯式刷牙,这样刷牙不但不能将牙缝中的软垢刷洗干净,时间长了,还会损伤牙龈和损坏牙齿,目前,大多数牙科医生认为比较合理的刷牙方法是水平颤动法,洗刷牙齿唇舌面时,刷毛与牙面呈45度角,刷毛头指向牙龈方向,使刷毛进入龈沟和邻间区,部分刷毛压于龈缘上原地颤动,全口牙齿应按一定顺序刷,每次移动牙刷时应有适当的重叠以免遗漏牙面,这种方法能将牙齿缝隙和邻间区的软垢清除掉,还可以起到按摩牙龈的作用。

(d)一般的刷牙方法只能清除菌斑的70%左右,在牙齿的邻面常余留菌斑,需要用牙线牙签来辅助清除,老年人要适当应用牙签和牙线,老年人由于牙齿磨损,牙齿松动,牙齿间隙更容易嵌塞食物残渣,适当应用牙签和牙线可以清除这些部位残留的软垢和食物残渣,牙签适用于牙龈萎缩和牙间存在空隙的情况下,清除邻面菌斑和根分叉区,如果牙龈未萎缩,则选用牙线清洁牙齿邻面,每清除一个区域的菌斑后,以清水漱口,以漱净被刮下的菌斑,使用牙线时注意牙线应顺着牙缝的方向进入牙齿的邻面,用力不要过猛以免损伤牙龈组织,应用牙签和牙线辅助刷牙以达到彻底清除软垢和牙菌斑的目的。

(e)定期进行口腔检查:龋病和牙周病等多数口腔疾病的早期没有什么症状,只有经过医生检查才会发现早期的病损,进行及时治疗可以起到预防疾病的进展,控制疾病的目的,如果等到有了自觉症状例如疼痛才去就诊,多数疾病已经到了严重阶段,为此,患者除了承受疾病之苦,还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因此,医生建议每半年或一年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争取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达到预防口腔疾病发生的目的。

另外,建议老年人每半年洁牙一次,即彻底清除菌斑、牙石等病原微生物、针对已患牙周病的患者,健康教育始终贯穿于治疗的全过程,让患者充分理解清除菌斑牙石的重要性,并定期复查配合医生进行维护期的支持疗法。

重视老年人口腔保健工作,为他们提供便利优质的口腔卫生服务,是每个口腔科医生工作者的责任,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是老年人拥有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杨艳丽,俞雪芳,吴良燕,等.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护理[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06,4(3)

[2]曹才方.牙周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56

老年人牙齿护理知识篇8

活动现场,社区医生为大家讲解了龋齿的形成、发展、危害和日常保护牙齿使用含氟牙膏、含氟防龋用品和窝沟封闭等日常保护牙齿的健康知识,同时,向大家发放了宣传单。口腔疾病如龋病、牙周疾病等会破坏牙齿硬组织和牙齿周围支持组织,除了影响咀嚼、说话等功能和美观外,还会导致社会交往困难和心理障碍。口腔炎症,尤其是牙周炎等可导致或加剧某些全身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等,危害全身健康,影响生命质量。失牙是老年人常见的口腔问题。牙齿缺失易发生咀嚼困难、食物嵌塞、对颌牙伸长、邻牙倾斜等。因此,不论失牙多少,都应及时进行义齿修复,修复一般在拔牙2-3个月后进行。修复前应治疗余留牙的疾病,必要时对牙槽骨和软组织进行修整,保证修复质量。

通过此次活动,积极地向广大社区居民宣传牙齿保健知识,牙病防治知识的普及教育,帮助公众建立口腔保健的习惯,从而提高全民族的口腔健康水平。

老年人牙齿护理知识篇9

所有问卷均采用面对面发放的形式,保证了问卷的回收率。课题小组成员均经过统一培训,保证了本研究的同质性。

1.2.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描述采用频数、构成比、x?sx?统计推断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检验水准:入=0.05,出=0.10,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一般资料(表1)

调查的284名老年患者中,235(82.7%)名来自神经内科,年龄阶段主要为60~80岁(84.8%),职业主要为农民(45.1%),文化程度偏低,小学及以下占到了44.4%;牙齿数量:20颗为80人(28.2%),20颗为118人(41.5%),10颗为86人(30.3%);aDL:100(完全自理)40人(14.1%),61~99(轻度功能障碍)129人(45.4%),41~60(中度功能障碍)77人(27.1%),40(重度功能障碍)38人(13.4%);有16个患者为全口可活动义齿,义齿佩戴率为43.6%。

2.2老年患者口腔健康信念、行为、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及角色转换得分

老年非插管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总分为(3.521.64)分,其中口腔疼痛、口腔干燥2个条目的得分最低,分别为:0.280.45、0.320.47,具体见表2。

表2老年患者口腔健康信念、行为、角色转换及口腔健康生活质量得分口腔健康行为10.995.93

2.3老年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与各变量相关性及各变量之间两两相关的分析结果

老年患者入院后角色转换不良与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相关(r=-0.280,p老年患者角色转换与口腔健康行为、口腔健康信念相关(r=-0.217,p0.05)、(r=-0.133,p口腔健康信念与口腔健康行为相关(r=0.341,p0.05),具体见表3。

表3老年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与各变量的相关性及各变量之间两两相关分析

注:*p0.05

2.4老年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以口腔健康生活质量为因变量,以一般资料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和相关分析中有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牙齿数量、aDL和老年患者入院后的角色转换是口腔健康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结果见表4。

3、讨论

3.1非插管老年患者口腔健康生活质量有待改善

本研究结果显示,非插管老年患者口腔健康生活质量维度得分为(3.521.64)分,处于中等水平,表明本地区非插管老年患者的口腔健康生活质量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间。这与Gibney等[7]对194名老年人横断面调查研究结果一致,老年人实际口腔健康及口腔健康生活质量都较差,提出老年人口腔护理需纳入国家卫生服务体系以提高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生活质量。而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低易导致老年人生理、心理及社会多方面的问题[8],其中口腔疼痛和口腔干燥已成为影响住院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分别占到了72.2%和67.8%,远高于国外的比例9.85%、36.4%[5,9],可能与本次样本中农民、文化程度低的人数比例高,导致整体的结果偏高有关。口腔疼痛可以进一步影响咀嚼功能,从而影响老年患者全身营养状态[10,11]。口腔干燥多由于住院老年患者多病共存且服用多种药物,从而影响唾液分泌,严重时影响老年患者的睡眠质量,有效监测口腔干燥对于降低龋齿风险非常重要。提示老年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改善需要专业的护理人员接受相关的教育,明确目前的现状和识别相关风险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

表4老年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多元回归分析

3.2牙齿缺失对老年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

本研究显示,老年患者剩余牙齿数量越少,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越差。韩国的一项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显示牙齿缺失在8~28颗的人群,其生活质量在各个维度都低于牙齿缺失不足8颗的人群[12]。巴西的一项长达4年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现,老年人群牙齿脱落的发生率更高[13]。牙齿腐烂和牙周状况不佳是老年患者牙齿脱落的主要原因,而牙齿腐烂和牙周状态与患者的生活饮食习惯、卫生习惯紧密相关[14],易引起老年患者咀嚼、消化不良,造成整体生活质量的下降。而本次研究显示,老年患者牙齿缺失大于8颗的患者达到了71.8%,而义齿佩戴率为43.6%,说明仍有一部人患者牙齿缺失而没有采取相应的医疗措施。因此,在医院的健康教育工作中,应帮助老年患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饮食和卫生习惯,帮助其建立牙齿缺失与全身营养状况密切相关的信念。

3.3aDL对老年患者口腔健康生活质量的影响

老年患者aDL与口腔健康生活质量相关,aDL越低,其生活质量越低。分析原因:(1)aDL不足导致患者清洁口腔的效率降低,尤其是上肢功能减弱的老年患者。有研究显示,卒中后一年有遗留功能障碍的患者,自诉口腔清洁难度增加,37%自觉刷牙困难,主要问题是患侧手功能下降,无法单手抓握或完全不能使用[15]。(2)aDL不足的老年患者往往病情更重,免疫力低下,抵御细菌的能力降低,服用多种药物,影响唾液分泌,导致口腔微生态失衡,从而导致一系列口腔疾病[16],进而影响患者全身健康。(3)aDL不足的非插管老年患者的口腔健康尚未引起医护人员的广泛关注且其相关知识缺乏。国外研究显示,几乎很少的护理人员了解口腔细菌与非插管老年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关系[17]。本研究为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的老年患者,以上特点共存。因此,医院管理者应加强对护理人员口腔健康知识的培训,了解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的关系;护理人员应加强对aDL不足的老年患者及其家属的口腔健康教育,同时,有效的评估和筛查其口腔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改善。

3.4住院老年患者角色转变对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影响

老年住院患者角色转变与其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口腔健康信念、口腔健康行为均相关,角色转换不良会导致入院后相应的信念、行为和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老年患者入院后出现角色强化,其自理能力在不影响生活自理的情况下,常忽略基本的个人卫生,依赖性增强,自主性受到影响和削弱。部分老年患者入院后大多以疾病康复为首位,存在口腔清洁不重要的错误认知,同时老年患者表示,入院后生理上的不适和心理上的压力,使其对家属以及医护依赖感增强,降低生活自主能力。且生理功能越差、病情越重的老年患者,影响程度越大。这与奥瑞姆自理理论的出发点背道而驰。奥瑞姆自理理论的核心是不断激励病人的主体意识,使得病人自理能力增强[18]。因此,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生理、心理功能,有效识别其角色转换现状,纠正其错误的口腔健康信念,有目的的鼓励患者,改善其口腔健康行为,提高其自理能力,从而改善其整体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本地区三甲综合医院非插管老年患者口腔健康生活质量处于中等水平,有待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口腔健康生活质量受到牙齿剩余数量、aDL和入院后角色转变的影响。护理人员积极响应目前的大健康政策,增强对非插管老年患者口腔健康的关注和风险因素的识别,制定改善此现状的口腔健康方案,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起到预防为主,最终改善其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彩均,丁福.老年住院患者口腔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4):485-487.

[2]mllerF.oralhygienereducesthemortalityfromaspirationpneumoniainfrailelders[J].JDentRes,2015,94(3):14S-16S.

[3]刘文静,牛芳桥,胡轶,等.牙周炎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J].口腔医学研究,2016,32(6):627-630.

[4]DaiR,LamoL,LoeC,etal.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ofclinical,microbiological,andbehaviouralaspectsoforalhealthamongpatientswithstroke[J].JDent,2015,43(2):171-180.

[5]alBakeram,alBaqamiFF,alHarbitm,etal.oralhealthstatusandoralhealth-relatedqualityoflifeamonghospitalizedandnonhospitalizedgeriatricpatients[J].JContempDentpract,2017,18(3):228-234.

[6]worldHealthorganization.oralhealthsurveys:basicmethods-5thedition[m].Brazil:SchoolofDentistry,UniversityofS?opaulo,2013.

[7]GibneyJm,wrightC,Sharmaa,etal.theoralhealthstatusofolderpatientsinacutecareonadmissionandDay7intwoaustralianhospitals[J].ageageing,2017,46(5):852-856.

[8]LeepH,mcgrathCp,KongaY,etal.Self-reportedoralhealthandqualityoflife:alatentgrowthcurveanalysis[J].intJBehavmed,2014,21(2):358-363.

[9]mozafaripm,amirchaghmaghim,moeintaghavia,etal.oralhealthrelatedqualityoflifeinagroupofgeriatrics[J].JClinDiagnRes,2015,9(11):ZC52-ZC55.

[10]Fvaro-moreiranC,Krausch-HofmannS,matthysC,etal.Riskfactorsformalnutritioninolderadults:asystematicreviewoftheliteraturebasedonlongitudinaldata[J].advnutr,2016,7(3):507-522.

[11]poissonp,Laffondt,CamposS,etal.Relationshipsbetweenoralhealth,dysphagiaandundernutritioninhospitalisedelderlypatients[J].Gerodontology,2016,33(2):161-168

[12]YangSe,parkYG,HanK,etal.associationbetweendentalpainandtoothlosswithhealth-relatedqualityoflife:theKoreanationalhealthandnutritionexaminationsurvey:apopulation-basedcohortstudy[J].medicine,2016,95(35):e4707.

[13]Silva-JuniormF,BatistamJ,deSousamDLR.incidenceoftoothlossinadults:a4-yearpopulation-basedprospectivecohortstudy[J].intJDent,2017,2017:1-7.

[14]JaleelBF,nagarajappaR,mohapatraaK,etal.Riskindicatorsassociatedwithtoothlossamongindianadults[J].oralHealthDentmanag,2014,13(2):170-178.

[15]KwokC,mcintyrea,JanzenS,etal.oralcarepoststroke:ascopingreview[J].JoralRehabil,2015,42(1):65-74.

[16]史彦,李成杰,张明正,等.龋齿及牙周病患者与健康人群口腔微生态的比较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16,32(12):1265-1268.

[17]QuinnB,BakerDL.Comprehensiveoralcarehelpspreventhospitalacquirednonventilatorpneumonia[J].americannusetoday,2015,10(3):18-23.

老年人牙齿护理知识篇10

摘要目的:探讨牙列游离缺损可摘局部义齿佩戴疼痛的原因。方法:通过患者主诉及临床检查,对82例牙列游离缺损患者佩戴可摘局部义齿出现疼痛的部位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牙列游离缺损患者的口腔解剖特点和心理因素,可摘局部义齿义齿设计或制作缺陷都会引起佩戴疼痛。结论:在修复牙列游离缺损时,要重视每一个环节,才能减轻或避免佩戴可摘局部义齿后出现疼痛。

关键词游离端可摘局部义齿疼痛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02.121

牙列末端游离缺损是临床最常见的缺牙方式,如不及时修复,对患者的咀嚼、生活和全身健康会造成不同程度负面影响。由于全身状况、余留牙的健康和经济状况等因素,可摘局部义齿(RpD)目前仍是主要的修复手段。此类义齿临床常出现远中基牙或牙槽嵴黏膜压痛,严重影响了义齿的使用。本文统计82例游离端RpD使用中出现疼痛的部位特点,分析原因,指导临床工作,提高修复质量。

资料与方法

2009年收治牙列末端游离缺失患者82例,初诊要求修复治疗的53例,旧义齿因疼痛无法继续使用的29例。其中男37例,女45例,上颌34例,下颌48例。年龄61~83岁,平均69岁。缺失牙数2~15颗,平均缺失9颗(第3磨牙除外)。肯氏Ⅰ类49例,肯氏Ⅱ类33例。全部患者身体健康情况良好,与医生交流顺利。

检查方法:试戴义齿,检查并记录口腔出现疼痛的部位。针对不同原因分别调改后,使义齿达到良好的固位、稳定,患者感觉舒适,自然,能正常进食。嘱患者1周后复诊,如出现不良情况及时来诊。

结果

旧义齿出现疼痛的情况:在29例因旧义齿出现疼痛而无法继续使用的老年患者中,弯制卡环、塑料基托义齿25例,铸造支架RpD4例。检查疼痛发生的部位,见表1。

试戴及使用新义齿过程中出现疼痛的情况:试戴53例游离端RpD,其中38例在试戴过程中出现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疼痛。经过对义齿调磨、缓冲和调颌,疼痛现象全部消失。平均复诊1.8次检查,解决相关问题,见表2。

表1旧义齿出现疼痛的情况

表2试戴及使用新义齿过程中出现疼痛的情况

注:副义齿戴用时会出现处以上的疼痛。

讨论

戴用游离端RpD出现疼痛原因众多。一方面由患者口腔组织解剖特点引起。如缺牙区牙槽嵴有尖锐的骨尖、骨突;口内存在过突的上颌结节、下颌舌隆突或过高的上颌硬区;牙槽嵴吸收低平,承托区黏膜萎缩变薄弱,戴用义齿后均会出现疼痛。部分患者还会出现颊黏膜松弛,突向口腔,义齿戴入后易被咬伤引起疼痛。另一方面由义齿设计或制作缺陷引起疼痛。义齿设计时垂直距离过高;咬颌力过大;颌位关系不正确,或颌位关系正确但个别牙有早接触;固位、支持、稳定不良分别会导致患者颊部肌肉酸痛、牙槽嵴区疼痛或颌力作用时基托下沉,压迫软组织,卡环臂压伤牙龈造成疼痛。义齿制作过程中印模、模型不准,基托变形与黏膜不密合;模型上软硬组织倒凹区充填不足,造成过长过锐的基托边缘进入组织倒凹区;义齿的基托组织面有塑料小瘤或存在残余的石膏未清理干净,都会导致义齿戴入后黏膜压痛。戴用义齿后出现基牙疼痛多是因为口腔卫生差引起基牙龋坏或卡环、基托与基牙接触过紧,义齿翘动、摆动,咬颌过高、颌力过大导致咬颌创伤。此外,患者心理因素也可导致戴用义齿时感觉不适和疼痛,常出现在首次使用RpD的患者。因此医生在修复之前,应和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充分解释Rp的特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对患者进行诊疗前心理干预,提高其义齿修复的满意度【sup】[1]【/sup】。

牙列游离缺失,由于基牙条件差及不利的杠杆作用修复困难。在修复中应尽量利用所有余留牙联合作基牙,使颌力分散。有条件可使用纯钛支架【sup】[2]【/sup】,采用附着体作位固位体【sup】[3]【/sup】,在游离端行种植手术增加基牙,提高义齿修复效果,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

参考文献

1乔纪兰,刘曼,曲娟,等.心理干预对老年患者佩戴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满意度的影响.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09,7(6):348.

2李荣,王凌成,宋宏杰.纯钛铸造支架可摘局部义齿在肯氏Ⅰ类牙列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08,6(3):153.

3牟雁东,张红梅,杨小民.游离端附着体义齿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后患者主观评价的调查研究论.四川医学,2009,30(6):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