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辅导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7:25

数学教学辅导方法篇1

关键词: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方法;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327-01

人类己进入信息时代,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设教学的文体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举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数学教师应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来帮助自己的教学,把计算机技术融入小学学科教学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

一、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创设学习情景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巧妙成功的开头,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并能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扭转中学到知识。

如,我在讲一年级上册“分类”一课时,采用故事引入,生动形象的画面,伴以美妙的音乐,很快让学生进入教学过程。(课件展示)

像这样,播放一段录像,倾听一段歌曲来引入课题,就会使整个课堂顿时活跃,不仅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醒学生有意注意,而且使学生的心一直被教师引导着,教学紧凑,过渡自然,使教学过程顺利进行,还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运用多媒体讲解重难点时,可以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例如,在讲解“圆柱的面积”一课时,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圆柱侧面积计算的方法这一重点,我先在电脑上画好一个圆柱,接着把这个圆柱慢慢展开,最后形成一个长方形。反复演示几遍,让学生自己感觉并最后体会到圆柱的侧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是完全相等的。再问学生还发现了什么,这个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的什么有关?从而导出求圆柱侧面积的公式,使得这课的重点轻易地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运用多媒体练习,可以增加训练密度,提高教学效果

在练习巩固中,由于运用多媒体教学,省去了板书和擦拭的时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高大量的习题,练习容量大大增加。比如在讲一年级“认识钟表”一课时,有许多图示的练习,如连线、画时、分针等等,如果教师一个一个画,比较麻烦,这样练习的密度就明显减少,而如果把这些预先拟好的题目运用电脑设置多种题型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渐进的突出重难点。当学生出错后(电脑录音)耐心地劝他不要灰心,好好想想再来一次,这符合小学生争强好胜的过程,再一次复习巩固知识。

四、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运用多媒体,可以调整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兴趣

根据心理学规律和小学学习特点,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加之课堂思维活动比较紧张,时间一长,学生极易感到疲倦,就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等,这时适当地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方式来刺激学生,吸引学生,创设新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思维动力,以使学生继续保持最佳学习状态。

五、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让数学走进小学生生活

当今世界上最鲜活的、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数学学科教学素材和教学内容,由于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的限制,很难在教材中反映出来。华罗庚曾经说过,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然而现实的生活材料,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生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因此,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应十分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实效性。

数学教学辅导方法篇2

文章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自学辅导教学法与讲解法的差异;内容有:㈠在教学特点上的差异;㈡所使用教材的差异;㈢在教学环节上的差异。第二部分:使用自学辅导教学法的效果。第三部分:使用自学辅导教学法的几点思考。内容有:㈠自学辅导教学法对高中数学内容的适用性;㈡自学辅导教学法的局限性;㈢不同的性格特征对自学辅导教学法的适应性。

普通高中教学中普遍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学生起点低、学生之间的差距较大,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解法,不容易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为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在课堂上得到最大的满足,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我校于1998年始,首次在高中数学课使用自学辅导教材。下面,本文就来谈谈对自学辅导教学法进行的一些初步探讨。

一、自学辅导教学法与讲解法的差异

㈠在教学特点上的差异

讲解法是当前中学数学教学中应用较多的一种主要教学方法,它的主要特点是较突出地体现了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其优点是能保持教师讲授知识的主动性、流畅性和连贯性,时间易被老师控制,但亦有其不足的一面----忽视了学生基础条件和认识条件上的差异,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和个性发展。

自学辅导教学法源于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斯金纳于本世纪50年代根据控制论原理首创的程序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最突出的特点是: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导为辅,较突出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便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分层指导,较好地反映出在数学教学中巩固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因材施教的原则和反馈调控的原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记忆力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㈡所使用教材的差异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统编教材一般较适合于采用讲解法进行教学。此套教材在课文内容、例题、习题的选择上力求精简、有代表性,故每篇课文的编写都较短小精悍。与自学辅导教学法相应的自学辅导教材由课本、练习册、测验本组成。为了让学生的自学过程能相对顺利,自辅教材的编写有以下特点:第一,选择的例题数目比统编教材多。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见多时广,帮助学生多见“典型”,培养学生学习的模仿力;第二,注意对例题的解题思路进行详细的分析,引导学生正确思考问题,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因此,自辅教材每节课文的内容均比统编教材的篇幅长;第三,注意对一些典型问题和规律性的东西及时进行归纳和小结,帮助学生系统整理知识;第四,注意结合小步子原则,在每节课文适当的位置插入练习提示,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册中相应的练习并自行核对答案,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第五,配套的练习册提供了比统编教材更充足的练习题,能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相应的习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及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总的来说,自辅教材的编写比较着重于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按照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进行编写。

㈢在教学环节上的差异

讲解法一般分为新课引入、教师讲解新课、学生练习巩固、教师小结等若干个教学环节。其中“教师讲解新课”是讲解法教学的核心环节。于学生而言,听讲解法的课,能连续地、流畅地获取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较自如地越过自己的知识盲点,因此也是一个相对轻松的学习过程。但这种教学方式往往由于教师一人独占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而导致学生由于课堂上练习机会少而出现这样一个现象----听得懂但当独立完成作业时却觉得困难。

自学辅导教学法其课堂教学活动主要分为回忆(3~5分钟)、学生自学教师辅导(约30分钟)、教师讲解(约10分钟)等几个环节。易见,在自辅教学活动中,正确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主动地获取新知识是教学的关键环节。这种授课方式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思考余地和想象空间,有更多的时间去独立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虽然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最后却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知识,因此对知识的印象也会较为深刻、对知识的掌握也较牢固。同时,这种教学方式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解题速度、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意志品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获得满足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帮助。

㈣讲解法教学与自辅法教学在备课上的差异

备讲解法课型的课与备自辅法课型的课,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两者的着眼点不同----前者的着眼点在于怎样让学生听得懂,而后者则着眼于怎样让学生能读得懂,这就导致两者在备课时考虑的方向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备讲解法的课,教师考虑最多的是如何将教师本人对定理推导、例题解答过程的分析理解、例题引申出来的新变化等转换成一个个有条有理的步骤告诉学生,让他们在能听得懂的基础上获得知识。这种做法,往往是将教师本人的思维过程反映在课堂教学上,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是相对顺利的。

备自学辅导教学法的课,必须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更多地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心理活动角度出发来设计教案,且这一指导思想必须贯穿自学辅导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例如,回忆这一环节虽只有短短的3~5分钟,却对一节课的成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此环节的备课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读”的愿望,因为此时学生刚由课间休息状态回复到上课状态,注意力不集中、思想状态较松弛。因此,课题的引入就必须简洁明了、开门见山,宜采用看图说话、问题悬念、直观投影、以旧引新、实验操作、课前检测等多种手段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而在备自学辅导这一环时,要注意考虑好以下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怎样引导学生自学?要正确引导学生,首先就必须正确把握课文的重点、难点,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熟悉课文内容;其次,要充分考虑学生在个性特征、智力水平、阅读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可能出现的思维障碍等作出恰当的估计,并依此编写好适当的阅读提纲。为避免学生因阅读量大而产生厌烦情绪,阅读提纲的数量不宜太多,题目不宜过长,力求能突出重点内容、层次感鲜明、符合大部分同学的思考习惯、体现常规方法和常规思路、能帮助同学们深入浅出地理解问题。此外,在阅读提纲中还应对整节课的阅读范围、练习内容等作出明确的指引,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第二,怎样辅导学生?这主要包括指导优生、辅导差生两部分内容。而要特别注意的是如何作好差生的辅导工作,因为他们大部分都存有畏师畏难的心理。故在备课时要注意对这部分学生进行特别照顾----在学习内容上对他们降低要求,让他们也能战胜困难,获得愉悦感;预计在课堂上,他们会产生哪些心理活动、哪些题目会让他们产生厌学情绪、应该怎样去引导帮助他们、这节课主要帮助哪几个同学等,这些都应在备课时有所考虑。在备讲解这一环时,除了要熟悉课文外,还必须认真完成配套练习册中相应的每一道练习。只有这样,才能正确估计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在讲解时做到语言准确、精炼,达到帮助学生释疑的目的。

由上可见,在备自辅教材的课时,除了要反映教师本人的思维过程外,更多的要考虑学生的心理活动状态和个体之间的差异,以便更好地进行分类指引。另外,备这种课型,对教师的概括能力、归纳总结能力、表达能力、解题能力及课堂上的应变能力等综合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还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并能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去,这就促使任课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素养,提高综合素质。

二、使用自学辅导教学法的效果

使用自学辅导教学法一年来,实验班在各次大考中各科的对比成绩如下:经过一年的学习,两个实验班的数学成绩均有所提高,这表明自学辅导教学法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而从表二,可以看出,使用自辅教材的两个班的其它科的成绩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说明,在自辅教学法中所用到的一些学习方法,如:写读书笔记、划重点、做眉批等,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学习的注意力、记忆力等有较大的帮助,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好学习方法,并对其它科的学习产生了正迁移的作用。

三、使用自学辅导教学法的几点思考

在使用自辅教材初有成效之时,亦给我带来以下一些思考:

第一,自学辅导教学法适用于高中数学的每一个内容吗?对一些较深、较难、较抽象的内容,如映射的概念、函数、反函数的概念,学生在自学时往往会感到较为吃力,用讲解法的效果似乎更佳。又如,当学生刚接触立体几何课程时,若整节课的大部分时间只是学生自己看书自己想象,对学生空间概念的形成似乎不太有利。

第二,自学辅导教学法的局限性何在?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既有优点又有缺点,自辅法亦不例外,也有其局限性。事实上,自辅法主要通过模仿和记忆行为获得解决数学常规问题的基本能力,这对于学生掌握基本的运算能力和常规的解题能力确实有帮助。然而,大量的模仿性练习,似乎会使学生较易墨守成规,对非常规的求异思维、对未知领域的较深程度的探索能力显得较弱。

第三,自学辅导教学法对不同个性的同学有何影响?由表一可见,两个实验班的成绩亦有所差异。实验(6)班与实验(7)班的同学有着两种迥然不同的性格特征----前者性格开朗、活泼外向、喜欢向老师提出问题、对老师的倚赖性较强;后者个性沉稳、不喜言语、喜独立思考问题、不太倚赖老师、有自己的见解。实验(6)班的个性,导致在课堂上同学间的相互议论多,依赖老师点明重点的同学多,但这却减少了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降低了解题速度和学习效率,不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相比之下,实验(7)班的性格特征似乎更适合于使用自学辅导教学法。我想,如果对不同性格特征的同学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是否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呢?

实践表明,自学辅导教学法是一种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较好的教学方法。然而,我们也应注意到教学方法是由许多具体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所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自学辅导教学法亦然。在使用自辅教学法的时候,也应有一个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最佳组合,这就要求老师们在实验的过程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总结、不断地改进。

[参考资料]:

1.王兴华,《自学辅导教学实验论文集》

2.林国泰,“读练辅导教学法”课题实验初探,《中学数学研究》(1999.6)

3.陈德崇、吴汉明,《中学数学教学论》

4.章士藻,《中学数学教育学》

数学教学辅导方法篇3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强国必先强教,教育事业不断在探索新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育也在不断的改革,教育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和自主化,但是从学生自身来说,学生的课外学习越来越趋于多样化。由于中小学生的自制力不是很强,在学校的多样式课外活动使得学生在学习上的精力减少,当个性化和自主化的学习不能够满足升学的需求时,学生的家长就会用课外的时间来弥补,因此课外辅导越来越得到学生的重视。

哪些因素能够使学生对辅导老师的综合评价影响较显著,这对提高辅导老师的综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辅导老师的分为:在校大学生、在校研究生,在校博士,辅导机构的小班或一对一的教学,还有在职的教师。通过考虑,我们设定以下八个学生对辅导老师综合评价的影响因素:课外辅导对成绩的提高、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对学习方法的帮助、对学习习惯的改善、学习兴趣的培养、课后交流、辅导老师薪水。将这些每一个可能影响到学生对辅导老师综合评价的影响因素间接地设置成选择题。同样地,再设置对辅导老师综合评价一问,选项均为1分、2分,3分,4分,5分。以问卷调查的形式,通过对昆明市部分有课外辅导老师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这八个因素中哪些因素的分值和学生对课外辅导老师综合评价所得分值具有显著的关系。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昆明市中心的几所中学以及辅导机构做了调查,对课外辅导教学评价进行调查分析。

一、课外辅导问卷调查方案

本次调查的是哪些因素对辅导老师的评价影响较显著,我们设定对辅导老师的综合评价是因变量,成绩提高、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的改善、学习习惯的改善、学习兴趣的培养、课后交流、辅导老师薪水等作为自变量。在以上所有因素中,其中有些因素可能对因变量的影响不是很大,而且自变量之间可能不完全相互独立,可能有互作关系,因此我们采用逐步回归的思想进行分析,分析哪几个因素对学生关于辅导老师的综合评价影响较显著。逐步回归分析法思路如下:

设变量:

综合评价――Y成绩提高为――X1

教学内容为――X2教学方法为――X3

学习方法的改善为――X4学习习惯的改善为――X5

学习兴趣的培养为――X6,课后交流为――X7

辅导老师薪水为――X8

在考虑以上所有变量时中按其对Y的作用大小,由大到小地逐个引入回归方程。

再对总的方程及每一个自变量进行假设检验,当总的方程不显著时,表面该多元回归方程线性关系不成立;而当某一个自变量对Y影响不显著时,应该把它剔除,重新建立不包含该因子的多元回归方程。这个分析过程我们采用R语言实现,并引用summary函数。自变量X与Y的关系通过aiC值体现出来。每次减去一个变量,看哪个变量减去后aiC减小,那就取这个模型,一直继续下去直到不论减掉哪个变量后aiC都比原来的大,就停止。

二、课外辅导教学评价的问卷调查

1.问卷调查的介绍

本次调查对象为昆明市中心正在请课外辅导老师的中学生,这些中学生基本上都有过课外辅导的经验,大致知道自己在课外辅导方面是否成功,问卷调查采用不记名方式作答,共有21题,发放80份问卷,收回80份,其中78份有效。

三、问卷调查的分析与结论

经过逐步回归的分析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兴趣的培养这三个因素,能够很大的影响学生对辅导老师的评价,结论Y=0.34564X2+0.18700X3+0.14956X6中,系数越大的说明影响越大,从结论中得出影响最大的是X2即教学内容,其次是X3即教学方法,最后的是X6即学习兴趣。

1.教学内容

2014年《上海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蓝皮书》中指出,教育和技术两者之间相互渗透,正呈现8大结构性特征,其中一个结构性的特征为教学的个性化,个性化学习是指以反映学生个性差异为基础,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的学习范式,学生这种课后辅导的形式也符合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在课外学习的过程中,辅导老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来制定教学目标,并且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要求来调整教学内容的详细程度以及难易程度,甚至有的学生基础比较好,不满足于书本上的知识,此时辅导老师就可以以书本上的内容为依据,对知识点进行适当的扩展,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根据本次调查的数据统计,有73.1%的学生喜欢辅导老师的对自己制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这一因素是对辅导老师的教学评价影响最大,因此说明辅导老师在辅导的过程中最应该注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目标。

2.教学方法

根据问卷调查的统计,在请辅导老师的学生中,有80.8%的学生比较认可自己辅导老师的教学方法,在调查的过程中,课外辅导的教学方法大部分是以讲授法为主,包括一对一讲解和小班的教学,小班的教学环境也是不超过20人,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在一对一的教学过程中,有不少的辅导老师采用谈话的方法来与学生交流,缩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一个很轻松的环境中学习知识。不同的学科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数学,物理等理科性质的学科,辅导老师多以演示图片,公式或解题步骤为主,而像文科性质的学习,辅导老师则多以讲解的教学方法来解释知识中的前后因果。学生对教师辅导的教学方法认可,说明学生能够从教师的教学方法中得到自己想学的知识,因此教学方法这一因素对辅导教师的教学评价也是不可忽视的。

3.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我认为学生对某个学科感兴趣,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自己本身对某种学科感兴趣,另一种是学生喜欢教师,从而喜欢教师教授的课程,因此辅导老师要学会投其所好,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努力做学生喜欢的老师。经过调查,很多辅导老师都能够通过适当的语言如肢体语言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根据我们的调查,有84.6%的学生,通过辅导老师的指导,对所辅导的学科有较大的学习兴趣。因此辅导老师要学会找到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对该学科产生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学习,学生对辅导老师的教学评价自然是有明显提高的。

数学教学辅导方法篇4

关键词:讲解法、讲练结合法、谈话法、自学辅导法

引言:教学方法是师生为达到教学目标而相互联系的活动方式,它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和教师起主导作用的教组成相互作用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学方法包括了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以及两者的有机结合。

一、数学教学方法概念

数学教学方法是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由此可知,教学方法是师生共同进行的认知活动,既要研究教的活动,又要研究学的活动。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有格但不惟格。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一般来说,构成教学方法的基本要素是:读、议、讲、练、看、想、问。读是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议是让学生讨论问题,发表自己见解;讲就是教师进行启发诱导,或学生回答问题;练就是让学生主动、独立地练习;看就是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就是让学生独立猜想、思考问题;问就是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揭露矛盾。根据教学中运用读、议、讲、练、看、想、问的侧点不同,而形成不同风格的教学方法。以讲为主的教学方法称为讲授式教学方法;以读为主的教学方法称为自学辅导式教学方法;以思考(想)、议论(议)为主的教学方法称为研究式教学方法;以尝试(练)、观察(看)、思考(想)为主的教学方法称为发现式教学方法;以问、议为主的教学方法称为谈话式教学方法。

二、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

1、讲解法

讲解法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以一定和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即教师对所授教材作重点、系统的讲述与分析,提出问题,启迪学生的思维,揭示方法,演示技巧,使学生领会、掌握知识的过程。

所以可将这个活动方案概括为教师讲授和演示,学生集中注意力倾听、记笔记,同时辅以一定课堂练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新单元的开始,新概念的引入,新命题的得出和数学技能的传授,新知识的归纳总结,常常使用这种教学方法。运用讲解法,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富有启发性,用语要清晰、准确,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还要善于运用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类比等科学方法,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和,针对学生情况,因材施教。

讲解法适用于高中年级教学,其优点是易于保持教师的主导地位,有利于教学活动的控制,教学过程连贯、流畅,又便于掌握时间,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较少,如果运用不当,容易变成"注入法"使学生外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之中,不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讲解法要取得成效的关键是要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讲解时要十分注意对学生学习情绪的观察,尤其要重视学习数学比较吃力的学生的情绪,应采用启发式讲解,防止教与学的分离。

2、讲练结合法

讲练结合法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活动的一种教学方式,即在教师的调控下,采用讲、练结合方式,使学生获得新知识,巩固旧知识,培养基本能力的过程。讲和练的结合,可以以讲为主,适当地练;也可以以练为主,适当地讲解;还可以讲讲练练,讲练交叉。讲和练在教学过程中本来是紧密联系的,讲是练的基础,练是讲的继续和发展,它们是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的。因此,将讲和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有利于教和学双边活动的发挥,又有利于开拓学生思路,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扎实。运用讲练结合法,讲解必须详略得当,主次分明,富有启发性;练习必须紧扣双基,形式多样,有针对性;讲和练要密切配合,目的明确计划周全。

讲练结合法的优点是:师生的双向活动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既动脑,又动手,有利于发现问题,反馈信息,便于及时调整教学节奏。所以,它是目前中学数学教学中最为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特别是侧重于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能力培养的课题,在教学时宜采用讲练结合法。一般说来,初中阶段练多于讲,而高中阶段应讲多于练。

3、谈话法

谈话法是师生通过"对话"形式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即教师将教学见容编制成若若干个密切相关逐步深入的系列问题,在课堂上由教师逐一提出,让学生经过思考后回答,再由师生共同进行分析、判断、评价,对错误的答案应分析其中错误的原因,并找出其中合理的成分,对正确的答案,引导学生找出其中的数学规律或数学思想方法,使问题逐步引向深入,同时根据课堂谈话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

谈话法取得成效的关键在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理解和教师对课堂的调控能力,课前应有周密的计划,要使所提问题彼此衔接,具有逻辑性、系统性,使学生都外于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应讲究谈话的艺术,语言要清晰明确,条理清楚,所提问题难易恰当,并给学生留有充裕的思考时间。在教学时要注意学生思维发展的苗头,因势利导,要十分重视调动学生数学比较吃力的学生参与谈话,要防止只在少数学生中进行,也应防止教师代答的情形,切忌形式主的谈话。

谈话法适用于单元小结或侧重于数学方法课题的教学,其优点是有利于在课堂上开展双向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胡利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和语言表达的训练。

4、自学辅导法

自学辅导法是以学生活动为主,辅以教师的适当指导的教学方法,即教师不是直接去讲解教材,而是引导学生自己阅读教材或辅导材料,研究命题,认证定理或公式,独立完成必要巩固练习,并从中总结规律,从而掌握数学知识的技能的过程。

自学辅导法取得成效的关键是应配备一定数量的辅导资料供学生阅读,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与此同时,教师要高度重视对自学的辅导,必要时要为学生编制自学提纲,教师对学生自学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应做好释疑,并要求学生做好读书笔记。采用这种方法要防止学生只读不想,只求一知半解的不良现象。所以,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学习笔记的检查与督促,特别要重视对学习数学比较吃力的学生的辅导与检查。自学辅导法的优点是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和独立思考、探究能力的培养。

以上介绍了四种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利有弊,纵观任何一个课堂教学,我们不难发现,绝不可能是单一地、独立地使用一种方法于始终,而是以某种方法为主,穿插着运用其他的方法,学生才有学习的激情,教学才会成功。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综合考虑自身的能力、学生的思维水平、学习环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当时的教学实际来选择、确定恰当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赵威等,中学数学教材教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张景斌,连四清等中学数学教学教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数学教学辅导方法篇5

[关键词]经济数学基础;开放教育;效率

在远程开放教育模式中,面授教学是课程教学辅导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开放教育的课程存在着课程教学内容多与面授时间少之间的矛盾,要处理好这个矛盾,需要教师体现远程开放教育的基本理念,通过创新模式,提高教学效率。跟据本人的研究和实践,在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提高面授教学效率的基本做法应该是: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理念这一前提之下,依托于计算机技术基础和教学资源基础,做好面授教学环节中的“三课”,即导学入门课、重点助学课和复习迎考课。以下就结合经济数学基础课程的面授辅导教学,来探究关于提高远程开放教育面授教学效率的方法。

一、期初导学入门课

在开学阶段上好第一堂课,主要是给学生介绍开放教育的学习理念,说明开放教育与普通高校教学的不同点。介绍开放教育面授课时量比较少的原因及如何进行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课程的性质、内容、学习意义,学习的要求和方法,学习资源的利用方法,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方法,最终成绩的合成方法,指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等。这样就使学生从一开始就明确课程学习方法,为系统主动地学好课程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通过上好期初导学入门课,使学生掌握科学而有效的学习方法,,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掌握学习技能,以及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动力等。这是做好课程教学辅导工作的前提。这一环节在经济数学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通过第一次集中辅导课来实施的。在辅导过程中,首先是对学生进行学习动力教育,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学习信心,决心认真学好课程;其次是帮助学生了解课程性质、内容结构,以及该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的关系、对学生工作实践有和帮助,对进一步升学、考级的影响等;第三是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如坚持自主学习、把握学习重点、充分利用资源等;第四是介绍教学安排,包括教学总体安排、集中学习安排和自主学习安排等;此外,介绍有关学习、复习、考试等具体方法。给学生演示如何登陆国家开放大学教学平台及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教学平台,如何在平台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哪里有文本辅导资源,哪里有视频或课件资源,哪些资源是重点学习内容,哪些资源与考试相关等等。但通常情况下,在刚开学时,学生的学号还没有下发,无法登陆教学平台,如何找到平台上不需登陆就可以学习的资源呢?这也是教师应该对学生加以引导的内容。比如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在线平台中部级网络资源共享课———《经济数学基础》(网址media.openedu.com.cn/media_file/netcourse/jingpin/jjsx/index1.html)。就是一个不需登陆就可以学习的资源,学生可以点播不同章节自主学习,还可以向老师在线提问进行交流。即使落下一两节课,通过网上学习,也可以进行弥补。另外应该给学生留下老师电话,建立《经济数学基础》学习讨论QQ群,方便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讨论。通过本人多年教学经验,上好第一堂导学入门课非常重要。这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使师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关系融洽,交流顺畅。使学生放下对课程的畏惧感,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其学习的信心。

二、期中重点助学课

在期中阶段若干次面授辅导课中,包括课程重点内容辅导、答疑解惑、组织讨论活动、作业讲评等,主要是按照“两纲”(即课程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要求,将课程中的重点内容对学生进行系统辅导,指导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学习的重点难点,解答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同时布置必要的课后练习,以及对作业进行必要的讲评指导。“两纲”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依据,也是考试的依据。教师的面授辅导,要紧扣“两纲”,突出针对性,而且要善于把握“两纲”中的精华部分,将之渗透落实到面授辅导全过程各个环节之中,使教师的“教”和学生“学”在“两纲”之上得以高度统一。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活动,也是面授教学的重要形式。学生之间就有关重点难点问题展开充分讨论,教师利用讨论活动对学生进行释疑解惑,使学生掌握课程的重点难点。此外,还要结合教材辅导内容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作业指导讲评。期中重点助学课,是面授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远程开放教育模式要突出学生自主性、个性化学习,不能采用全日制教学方式安排教学时间;同时实行教考分离,这客观上又给教师的面授辅导课在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方面增添了难度。因此教师的课程面授辅导,必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要立足于学生实际,着力解决课程学习的重点难点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以顺利地通过学习质量检测,提高学生专业课程考试成绩水平。开放大学经济数学基础课程明确地规定了学习的目的任务,以及复习考试重点范围,课程辅导的各个环节,都要高度重视辅导内容的重点问题。这样,远程开放教育中的课程面授课辅导在质量和效率上的要求就显得更高了。教师要根据平常与学生的交流接触及学生的素质能力基础,精心设计有限但精炼、高效率的面授课。先要了解学生原来所学专业、现从事的职业、入学测试水平等等,在掌握学生的素质能力基础上,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自主学习意识入手,使用多媒体技术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内容上主要精讲重点难点,演示解题思路及其实际应用,着眼于培养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及思辩方法,也可介绍一些课程的相关背景知识等,做到逻辑严密,体系清楚,理论联系实际。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的学习,就是基于资源的学习法。网络教育信息资源是一种以电子网络为录存载体和传输媒介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具有传递迅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非凡特性,被形象地誉为“学习超市”。学生可以随时获取更新、更有效、更实用的知识,量力而学,量需所求。网络资源能针对不同职业、不同专业、不同知识层次的受教育者的不同学习需求,提供多种形式的生动有趣的助学服务;具有文、图、声、像并茂,形象直观的教学特点,能化难为易,化深为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学习效率。向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服务,不仅是远程开放教育模式的基本特色和基本要求,同时也是教师开展有效的面授辅导的基础。因此,通过网络动态助学信息资源,就成了辅导教师向学生提供资源服务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重难点辅导、学习方法指导、单元自检自测题、案例或相关参考资料等。丰富的网上信息资源共享,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学生的知识接触面,便于学生对所需知识的获取、联系和综合,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同时还有助于拓宽面授辅导课的知识面,加深理解面授辅导课的内容,从而大大地提高了面授课教学的效率。因此,对于所要辅导的课程,教师应建立教学辅导资源库,包括导学资源、练习资源、复习资源、考试资源等,并以网络课程形式或利用“电大在线”,向学生提供系统的资源服务。在课前,学生可以利用网上资源进行更具针对性的预习;在课内,教师可以随时利用网上资源对学生进行面授辅导;在课后,学生可以利用网上资源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有效的巩固深化、复习提高。这样,教师的面授辅导,通过网络技术和教学资源的延伸,与学生的自主学习构成了有机联系的整体,并相辅相成,大大地节约了教学时间,从而大大地提高了面授辅导课效率。

三、期末复习指导课

复习迎考指导也是面授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各门课程在考核内容和考核方法等方面有不同的考核要求。在学期结束阶段,要以《期末复习指导》为依据,安排一定时间对学生进行复习内容、复习方法、考试方法等方面的具体指导,以助于学生顺利地通过课程考试。指导学生理解掌握考核说明、复习方法、考试方法等,同时利用资源进行有效地复习。要向学生推荐科学的复习方法。例如关于如何复习经济数学基础课程,应该是:一是提纲挈领,以大纲为指导,认真研读教材,全面掌握课程基本内容;二是点面结合,在全面系统学习基础上弄懂重点和难点问题;三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点公式,正确处理理解和记忆的关系;四是要重视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这些复习方法,是很值得学生认真借鉴运用的。另外在复习过程中,分析往年考题也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环节,通过试做近两三年的考试真题,让学生了解考试常考的考点、考题难易程度、题型、题量等,做到心中有数,考试不慌!综上所述,教师只有在完全熟悉开放大学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教学模式,上好初期导学入门课、期中重点助学课和期末复习指导课,面授教学才能真正体现远程开放教育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理念,才能切实有效地服务于学生自主化学习过程,才能高效优质地实现面授教学的目的要求。实践证明,这一做法是可行的、有效的,是深受学生普遍欢迎的。

[参考文献]

[1]陈江鸿.开放大学的“学导结合”教学模式与实践探索[J].远程教育杂志,2012(6):58-62.

[2]吴和生.《经济数学基础》教学模式探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2):60.

[3]陈小莲.电大开放教育面授辅导课教学设计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9(1):57-59.

[4]吴和生.开放教育数学面授辅导课质量评价———从教师视角[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4):37-41.

[5]龙宝新.走向核心知识教学:高效课堂教学的时代意蕴[J].全球教育展望,2012(3).

[6]齐营营,刘先志.“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解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2(5):121.

数学教学辅导方法篇6

[关键词]高校 辅导员执行力 可行性分析

[作者简介]邱杰(1974-),女,山东诸城人,桂林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校党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广西 桂林 54100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职业倦怠视角下地方高校辅导员执行力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9JDSZ3081)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6-0078-02

当前,学术理论界对于高校辅导员执行力的普遍解释是:高校辅导员执行力是指高校辅导员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中,能够准确理解并有效执行有关部门的教育管理政策、方针和决议的综合素质以及能力体系。执行力在一个团队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团队竞争力的核心,是把战略意图和各项规划转化为效益和成果的关键。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执行力是一个能力体系,包括理解力、洞察力、控制力、协调力、实施力、创新力等。本文将从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现状和背景、高校辅导员执行力弱化的因素两个方面,对高校辅导员执行力研究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一、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现状和背景

1 生师比扩大,高校辅导员工作超负荷。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各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剧增。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校普遍存在辅导员数量不足的问题。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在扩招之前按120:1的比例配备学生辅导员,后来调整为150:1。然而,实际上目前大部分高校的辅导员平均一个人带200~300名学生,相当于一个小型企业的员工数量。从企业的经营管理角度来分析。高校辅导员就相当于这个“企业”的负责人,如果没有一套科学的企业规章制度,企业负责人没有执行力或者执行力弱化的话,那么这个“企业”将无法正常运行,更谈不上效益的产出。当前,高校辅导员身兼数职,其工作内容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奖助学勤贷、班级建设、团委工作、心理教育、党建工作、毕业生就业工作等,凡是与学生相关的事情他们都得去抓去管,常常陷于纷繁复杂的事务性工作中,工作难以深入。所以,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可以引进一些企业管理或行政管理理念,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成效。众所周知,企业的制度、决策、指标和任务,都是要通过执行来完成的,推而论之,辅导员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和引导等各项工作的落实同样需要“执行”,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高速度、高精确度和高满意度。现在,高校学生工作的很多理念和思路是正确的、方法是可行的,但是实施的结果却是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就是辅导员的执行力问题。因此,辅导员要把工作执行力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能力去加以锻炼和提升。

2 价值取向多元化和网络媒介迅速发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一方面给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这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难度和挑战。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各类信息的传播日趋方便和快捷,大学生通过各种网络媒介在第一时间获取信息的机会不断增多,这有利于帮助他们了解更多的未知领域,对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互联网在给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大大地增强了他们的自我反思意识,这无疑会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和复杂的影响。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一方面导致辅导员所掌握的信息的数量和速度可能还不及学生,另一方面导致辅导员掌握的信息量和速度远远不及互联网的更新速度。这些都必然将会对辅导员的威信、掌控力等提出挑战,而这也正是属于高校辅导员执行力研究的范畴。换言之,在价值取向多元化和网络媒介迅速发展的今天,如果辅导员不努力掌握较为全面的信息,其执行力就必然下降,直接后果就是不能给处在多元化环境中的大学生以有效的引导。

3 教育产业化发展。教育产业化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育产业化进程中,大学生开始缴费上学和自主择业,这其实就说明了当前学校与学生之间具有某种程度的民事法律关系。这就要求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模式要由原来的包办型、管理型向服务型、指导型转变。这种转变必然会对辅导员工作提出新的要求,要求他们在日常工作中着重思考如何为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更多的服务,从而更有效地指导大学生成长成才。而指导的能力、协调的能力、服务的能力等都是属于高校辅导员执行力的能力体系范围。

上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和背景,要求我们深入研究高校辅导员的执行力,因为它不仅是贯彻学校战略意图,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的保障,而且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得以有序运行和持续发展的推动力,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有力保障。高校辅导员的执行力直接关系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然而,随着高校扩招和学生规模、数量的剧增,高校辅导员的执行力普遍出现了日渐弱化的情况,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的需要。分析导致高校辅导员执行力弱化的因素,将有利于进一步探索提升辅导员执行力的对策。

二、高校辅导员执行力弱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1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心理因素。调查表明,当前有相当一部分高校辅导员出现了“职业倦怠”的问题,这是辅导员执行力弱化的集中体现。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辅导员自身产生了情感枯竭,缺乏活力,冷漠,悲观。二是辅导员自身觉得工作力不从心,效率低下,思想消极,无法专心工作,常有早日调离辅导员岗位的想法;在执行上级布置的工作时采取消极的态度,应付了事,缺乏创新;甚至还会对学生抱以冷漠和疏远的态度。三是辅导员才智和能力枯竭,无法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其他相关管理工作,觉得从事辅导员工作毫无意义,更有甚者还出现了缺勤、离岗等职业退缩的行为。造成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原因有多种,其中有社会因素,例如,激烈的社会竞争、工作超负荷、社会对高校辅导员的高期望等;还有个人因素,例如,个人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人格特征、人际关系等。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会对辅导员自身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可能会出现失眠、头晕、疲倦等亚健康状态,从而使辅导员投入到学生工作中的时间和精力明显减少,弱化了辅导员的执行力,直接影响到辅导员的工作效率和事业发展,阻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影响了高校人才培

养的质量。

2 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空间狭窄――教育因素,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辅导员职业发展的空间较小,其原因有以下两点:第一,由于高校历来都十分重视教学和科研,因此在评职称、评优,岗位晋升等方面没有考虑到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辅导员的发展方向存在着“非职业化”的问题,这就导致辅导员看不到奋斗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辅导员普遍感觉前途无望,对工作的热情逐渐消退,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渐减弱,从而最终导致了辅导员执行力弱化的问题。

第二,高校对辅导员往往使用多,培训少。虽然高校领导普遍认可辅导员是高校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不少高校对辅导员的进修或培训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多数辅导员工作数年都没有学习进修的机会。加之高校辅导员要处理大量繁杂的事务性工作,长期处于强度较大的工作压力之中,因而辅导员平时投入学习的时间和精力是无法保证的。培训、进修缺乏制度保障,自身主动学习的时间和精力有限,这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辅导员思想水平和专业素养的提高,进而对其执行力产生消极影响,造成辅导员执行力的弱化。

3 高校辅导员队伍稳定性弱――组织因素。近年来,一方面,高校辅导员队伍存在大量的不稳定因素,人员流失现象比较严重,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辅导员工作负荷高、强度大,而待遇却普遍偏低;辅导员在社会和学校中的地位不高,职业化发展路径不明确,存在多重角色冲突,发展空间受限。高校辅导员的频繁流失,造成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不连贯,出现了培养一批走一批的局面,导致高校资深辅导员的缺乏,辅导员工作的连续性不强,只能在低水平的工作阶段上不断重复,更谈不上创新性地开展工作,这就无疑导致了高校辅导员执行力弱化。

数学教学辅导方法篇7

关键词:辅导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8-0112-02

一、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总体形势是好的,但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和问题仍然大量存在。加之各种思潮的涌入,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社会思潮的影响和冲击。社会上还有极少数不法分子利用大学生社会阅历少、思想不够成熟、易冲动的特点,打着各种幌子煽动学生闹事,企图破坏社会稳定。认真研究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对大学生加强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道德、法制纪律和安全教育,规范大学生的思想和言行,适时采取应对措施,化解和抵御负面影响,既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更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分析

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和骨干力量。辅导员工作在高校学生工作第一线,承担大量日常管理事务,跟大学生接触最直接、最频繁,更容易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更善于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辅导员利用这种优势,主动开展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帮助大学生形成勤奋努力、积极进取、诚实守信、敢于创新的良好风气,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有效抵制各种有害文化、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高校安全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影响辅导员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因素分析

近年来,辅导员队伍建设有了长足发展,但从总体情况来看,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还明显滞后,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辅导员数量不足,工作任务繁重,缺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保证

辅导员日常工作繁杂,内容涉及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与学生有关的一切事务都需要辅导员的组织和参与。按照教育部对专职辅导员与学生1:200的配备标准要求,许多高校都还达不到这个比例,有的学校按照1:400的比例配备,有的甚至比例更低。辅导员数量不足,但是工作任务繁重,使得辅导员每日陷入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之中,无暇顾及其他。没有足够的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不能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更没有时间深入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这严重影响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优势的有效发挥。

2.辅导员年龄和专业结构不合理,缺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能力

高校辅导员绝大多数从应届硕士毕业生中选拔,年龄较轻,缺乏必要的人生阅历,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容易产生威信不高,遇到问题不容易说服学生,较难提供有效指导的困难,严重挫伤辅导员自信心,使之不能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辅导员的专业背景多样,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很少,很多辅导员根本没有相关学科的知识背景,也很难得到及时的培训,导致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缺乏系统理论的指导,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3.辅导员专业学习和工作交流不足,缺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业务技能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作,高校辅导员只有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娴熟的工作技巧,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和实效。近年来,教育部门和各高校确实开展了许多辅导员培训,但培训的数量和质量还远远不能满足要求。主要问题是培训大多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依旧停留在讲座、报告等传统方法上,缺少交流和创新的环节。而且由于名额或经费有限,有机会参加培训的辅导员始终是少数。长此以往,导致辅导员知识结构单薄,科研能力薄弱,缺乏对工作中所遇到问题进行系统、科学研究的能力,不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4.辅导员待遇不高、发展空间不足,缺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

辅导员所承担的重大责任和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完全不亚于专业教师,但在工资待遇、科研立项、职称评定、培训进修等方面与专业教师却存在较大差距。近些年,国家非常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相继出台多个文件,把高校辅导员定位为具有教师与管理干部双重身份,这使得辅导员既可以参加职称晋升,也可以竞聘行政职务。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高校辅导员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事务性工作中,无暇进行科研,很难达到职称评定的科研要求。而且学校行政职位少,竞争激烈,竞聘难度大。不少辅导员对自身发展感到担忧,对现状产生不满,不能安心开展工作,也导致辅导员队伍人才流失情况较为严重。许多辅导员在工作几年之后,选择离开辅导员队伍,转岗到其他岗位,这不仅无法保证辅导员的数量,而且严重影响辅导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影响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四、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作用的途径

要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优势,就需要不断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创新工作方法,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渗透到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切实增强实效性。

1.增加辅导员数量,明确岗位职责,为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基本保障

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配备辅导员,进一步明确辅导员岗位职责,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尽可能地把辅导员从繁杂的工作事务中解脱出来,有利于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用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接触学生,了解学生情况,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增强方向性和有效性,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

2.完善专业和年龄结构,为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辅导员自身综合素质是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因素。各高校在选聘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把德才兼备、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高等人才选聘到队伍中来。还应当进一步强调对其专业背景的要求,尽可能聘用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专业的应聘者。对于已聘用的其他专业背景的辅导员,应加强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培训和教育。为保证队伍的稳定性,优化队伍结构,要进一步提高辅导员待遇,明确发展路径,减少人才流失,形成以老带新,新老结合的辅导员队伍,这是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保障。

3.加强培训和科研,为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技能支持

作为工作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线的辅导员,其业务水平的高低,科研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创新。教育部门和各高校要建立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各种形式的岗前培训和专项培训,为辅导员搭建学习和交流平台。各高校还要加大对辅导员的科研投入,组织辅导员积极申报课题,分析、解决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方法。通过强化学习、交流和科研,有利于提高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4.完善辅导员考核体系,为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方向和依据

设定科学的考核指标,制定规范的考核细则,探索一套合理的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辅导员考评体系十分必要。在考核中,要坚持将工作业绩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还可以采取新形式、贴近辅导员工作实际的考核方式,如举办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知识问答等方式,以赛代考,将考核切实落到实处。

视辅导员考核结果的不同,应当给予不同对待。对于考评为优秀的辅导员,应给予表彰和奖励,并在岗位聘用、干部选拔、培养进修等方面予以优先推荐。还要树立先进典型,发挥优秀辅导员的榜样和示范作用,增强辅导员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对于不够优秀或不称职的辅导员,要制定方案,采取措施帮助其成长,使其努力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家靠拢。

5.提高辅导员待遇,完善发展路径,为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生活保障

要改善辅导员的待遇和工作条件,解决辅导员的实际工作和生活困难,进一步完善辅导员的职业发展路径。高校要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和鼓励一部分有志于长期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导员在职攻读思想政治教育或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提升他们的学位层次和理论水平。还要通过多种方式提高辅导员的科研能力,科研能力提高了,职称也就上去了,有了发展事业的平台,辅导员就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同时,也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到辅导员工作队伍中来,稳定高校辅导员队伍。还应把辅导员作为高校后备干部选拔和培养的重要来源,根据辅导员的能力和表现大胆进行提拔,建立从专职辅导员中选拔管理干部的长效机制。提高待遇,完善发展路径,能够全面提升辅导员对其工作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更好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6.鼓励辅导员创新工作方法,为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拓展渠道

辅导员要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注重运用各种新的工作载体,特别是网络等新的科学技术和手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积极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新阵地,实现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有效引导,是新时代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更是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工作中还要定期开展相关问题的调查和研究,总结经验,努力拓展工作途径,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各高校要高度重视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加强对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把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再兴.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理论与实践[m].人民出版社,2010.

[2]董慧彬.浅谈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思想政治专业工作发展的路径[J].教育科学,2012,(10).

数学教学辅导方法篇8

关键词:辅导员人力资源结构特征

1.研究目的

高校辅导员是在高校中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的人员,是学生在校期间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导师,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任务是在校系党组织的领导下,根据培养目标和学生思想发展规律,组织、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因此,辅导员人力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学习、生活等诸多方面,辅导员人力资源结构的优化与完善将对学生的指导和教育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浙江省高校辅导员人力资源结构特征的分析,反映出高校现有人力资源结构存在的问题,并为改善和提高辅导员人力资源结构提供参考。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浙江省普通高校的专职辅导员。选取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宁波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财经学院、温州大学、湖州师范学院、浙江万里学院等十所高校的200名专职辅导员作为研究的样本。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分析法。通过网络检索的方式查阅了相关文献,主要涉及高校辅导员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相关研究。

2.2.2问卷调查法。自编关于浙江省高校辅导员人力资源结构的问卷,问卷的效度和信度分别是87.1%与92.6%。对浙江省八所高校本科生发放问卷23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有效回收率86.9%。符合统计学的基本要求。

2.2.3数理统计法。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3.结果分析

根据人力资源理论,本研究构建了辅导员人力资源结构的指标体系,即辅导员人力资源由“数量”和“质量”两部分构成,数量包含了人口数量和劳动时间两个纬度;而质量包含了体力特征、智力特征、劳动态度、专业(职业)劳动水平四个方面。

3.1浙江省高校辅导员人力资源的数量特征

3.1.1浙江省高校辅导员人力资源的数量分析

3.1.1.1性别。调查结果显示,男性辅导员79名,女性辅导员121名,各占到了辅导员总人数的39.5%和60.5%,从全省高校来看,女性辅导员的数量要大于男性辅导员。虽然目前高校在招聘和选拔辅导员过程中,也已经考虑到性别这一因素,但这与辅导员这个职业的性质有着一定的关系,且与高校中学生本身的性别比例有着直接的密切关系,如在调查中的一些文科院校(浙江工商大学、浙江财经学院),女性辅导员的数量要大大超过男性辅导员。

3.1.1.2年龄。从年龄结构上看,30岁以下的辅导员占到89名,31到35岁之间占到62名,36到40岁之间占到39名,41岁以上占到10名。可以看出,35岁以下辅导员占到了75.5%,而41岁以上的辅导员只占到了5%,大部分辅导员都十分年轻,这一年轻化趋势对于辅导员事业日后的发展是有利因素,但辅导员的年龄分布也出现了“断层”现象,经验丰富的辅导员比例较少,且这些辅导员多数已经不在一线岗位,对于辅导员队伍的传帮带而言,起到一定的负面影响。

3.1.1.3带班数量。结果显示,浙江省高校辅导员平均带班人数多达265人,辅导员带班最多人数多达471人,带班最少的人数为54人,带班人数超过200人的辅导员比例为74%。根据浙江省教育厅的规定,辅导员和学生的师生比为1:200。可以看出,浙江省辅导员中绝大部分人带班数量都超过了200人,处于超负荷工作的状态,而个别辅导员带班人数较少,主要是由于这些辅导员的主要职责不是带班,而是其他职责,如指导就业工作,社团、学生会工作,“奖、助、贷”等方面的工作,他们的工作并不比其他辅导员轻松。这样大量的超负荷工作,一方面给辅导员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另一方面,对学生而言,工作的满意度和效率都有可能打折扣。

3.1.2浙江省高校辅导员人力资源的劳动时间分析与描述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辅导员平均每周与学生沟通、辅导的次数为13.5次,最多的次数为24次,最少的为4次。而从每次沟通、指导的时间来看,最长的时间为2.1小时,最短的时间为0.03小时。调查发现,不同类别的辅导时间(每周辅导的次数乘以每次辅导的时间)上存在的差异非常显著(t=5.67,p=0.002

这应该与辅导员工作的性质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辅导员在工作时间上很多时候并不是由自己所能决定的,辅导员要随时待命,做好本职的工作,要做到及时处理一些突发事件,因此,在不同类别辅导的工作时间上,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性。

表1不同类别的辅导在周辅导次数和每次辅导时间情况的比较

注:p

3.2浙江省高校辅导员人力资源的质量特征

3.2.1浙江省高校辅导员人力资源的体力特征分析

现有辅导员大多数都是30岁左右的青年辅导员,且大部分是从高校毕业不久,他们精力旺盛,体力比较充沛,40%的辅导员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良好。另外,有接近26%的辅导员认为自己长期待在办公室,健康状态有所下降,这一点应该引起重视。34%的辅导员认为自己的健康一般。

3.2.2浙江省高校辅导员人力资源的智力特征分析

据调查,现有辅导员本科学历达60%,硕士学历达27%,博士学历达3%,本科以下学历达10%。其中29%的辅导员本科或是硕士阶段就读于“985”高校或“211”工程高校。现有辅导员的学历基本上都在本科以上,大部分辅导员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知识体系较为完备,结构较为合理,智力较高,但与此同时,现有辅导员本身受到的专业教育与辅导员工作没有必然的联系,拥有教育学或是心理学方面专业知识的辅导员比例不高,这对辅导员工作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3.2.3浙江省高校辅导员人力资源的劳动态度特征分析

辅导员认为自身工作态度较好和非常好的比例占65%,一般以上占87%,可以看出,辅导员认为自己工作态度一般或较好,这对教育和指导学生非常重要,只有全身心投入到辅导员的职责中去,才能更好地教育和辅导学生。但同时,也有17%的辅导员的工作态度不好。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目前高校对辅导员的认可程度以及各种激励机制有待加强,二是部分辅导员自身对待这项工作的认识有待提高。

4.结语

4.1浙江省高校辅导员人力资源主要由辅导员的数量资源和质量资源两部分构成。

数学教学辅导方法篇9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保障机制建设评聘机制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中央和地方、社会各界对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关注和重视,辅导员这个群体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以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简称16号文)的颁发为标志,辅导员队伍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然而,当前在倡导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的同时,对辅导员自身保障机制的建设还亟须加强。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当前辅导员队伍建设中最受关注的问题依次是:辅导员队伍的发展问题、加强培训机会提高政治业务素质问题、明确岗位职责问题、提高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问题等。①本文就构建高校辅导员保障机制的问题进行一些思考。

一、高校辅导员保障机制建设的现状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缺少相应的保障机制。对高校辅导员这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力量队伍的建设,在体制机制、政策支持、人才选拔、管理培养等方面,保障机制有待健全,规范管理有待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如下。

1.辅导员队伍稳定性差。辅导员在高校里的更迭频率很快,一批批辅导员大多干三至四年就转岗。他们更看重的是高校稳定而有前景的环境,大多数辅导员的共同打算是先就业再择业,因此缺乏持久精神,导致高校学生工作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2.辅导员职业精神和创新意识有待提高。一部分年轻辅导员的工作素养和综合能力不尽如人意,缺乏责任心和使命感,学历层次、知识结构、理论素养与高校改革和发展需要不相适应。也有部分辅导员心灵脆弱,逃避现实,工作不够深入,习惯于按部就班地被动应付工作,缺乏创新意识。

3.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保障措施尚待落实。长期以来,辅导员在待遇、提升、培养方面无较大发展空间,使大多数人只是将辅导员作为自己职业生涯的短暂过渡。由于培训体制和终身学习机构方面存在的问题,知识上的耗尽感、职业的倦怠感在辅导员群体中体现得更为明显。

以上种种主、客观因素导致部分辅导员在工作中主动性不高,无法真正走入学生的世界,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方法,缺乏责任心和创新意识,对自己的职业没有归属感和使命感。辅导员队伍“如何加强”、“怎样建设”已成为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开创符合本学校实际的学生工作模式

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应该提供有力的组织管理保障,充分调动辅导员的积极性、主动性,让辅导员有自己的“码头”,确立属于自己的学生工作理念。国外的一些经验对我们不是没有启迪的。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虽然国情不同,但某些管理模式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如在国外一些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是以法律为基础的,大学的校规校纪必须以此为依据。以美国为例,在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领域,一个基本前提是:成年大学生是独立的法律实体,具有法律规定的自主行为权力,也承担与之相应的后果。同时,《高等教育法案》等法律也明确规定了高校的权利和义务。②因此,在美国从事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边界十分清晰,权、责、利对等,除了教育以外的一切事务管理行为都有法可依,既有利于避免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者在执行过程中的顾忌和盲目性,又保障了管理者自身的安全,同时在规范高校学生自我管理过程中起到了监督作用。这方面很值得国内高校借鉴。诚然,我国在加快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法制化的进程中,还要根据国情,处理好道德诉求与法规之间的关系。学生事务管理的法律要明确学校的责、权、利,使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有法可依;使全员育人制度化,明晰专业课教师队伍的育人职责,专业教师与辅导员的育人目标应该一致。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包含一个庞大的体系,涵盖的内容很广,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因此,加快学生事务管理队伍人才的专业化和多样化建设,提高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尤为重要。以美国为例,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内容包括校园安全、职业指导、学习困难学生指导、学生经济资助、学费管理、注册管理、团队建设、领袖培养、校外生服务、残疾学生服务、新生服务、志愿者服务、国际学生事务、志愿者服务、学生惩戒、性问题及相关的校友会、家校联系、健康教育。③每个领域皆配备了一定比例的专业人士,组成集学生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的庞大的学生事务管理机构。目前中国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主要还是由一线辅导员队伍承担,使得辅导员的工作繁杂而琐碎、缺乏重点,加上人员、专业性配备不合理,导致很多方面的服务还未形成体系。高校最好制定一些规章制度明确每个领域的具体服务范围,明晰分工,使学生事务管理者的工作更有方向和依据,也有利于保障辅导员自身的利益,明确权责,切实帮助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二、构建高校辅导员岗位发展保障机制

构建高校辅导员保障机制,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诸多方面。而高校辅导员岗位发展保障机制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层面。

数学教学辅导方法篇10

七年级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经历了小学六年的学习,随着数学难度的增加使不少同学逐渐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如果要使他们习惯自学方法,除认真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外,先要做好“领读工作”,通过示范性的领读,要逐渐教会学生按“三读”(即粗读、细读、精读)的要求去阅读、理解、掌握教材。弄懂教材上的基本内容,做好读书笔记。记笔记时先要求学生简要地把所学内容概括起来,写出要点,逐渐对阅读教材中自己容易出错的地方,应注意的问题,自己的新发现、新想法、收获、体会等都要有所反映。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起初时课堂上耽误时间较多,不少课堂完不成教学任务。通过给出适当的阅读提纲。如在教数轴这一堂时,给学生拟订以下的阅读提纲:

1.什么叫数轴?怎样画一条数轴?

2.请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数轴”。

3.表示正有理数的点在数轴的什么位置?

4.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左边的大,还在右边的大?

学生就会根据教师拟订的阅读提纲的要求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理解教材,就能明确一堂课的重点及关键所在,从而把握住一堂课的内容。这样指导可培养学生优良的学习习惯和品质。

帮助学生设计问题时除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吃透教材外,还要深入了解学生。“自学辅导教学法”按学生思维类型的二个方面敏捷和踏实,将学生分成敏捷而踏实,敏捷而不踏实,不敏捷而踏实,不敏捷而不踏实四种类型的学生,了解学生就是要全面掌握学生的各方面情况,特别要了解学生属于哪一种学习类型。当然学生类型有它稳定的一面,但也要考虑到学生通过学习会有变化,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拟定课堂上辅导方案,使课堂教学中的辅导有针对性,避免盲目性,提高实效。在了解学生中还要注意了解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智力水平和个性心理品质,考虑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因素,并研究相应对策。把教材和学生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确定课堂上要讲的主要内容,并拟定指导读书的读书提纲。

在学生根据学习提纲逐渐学会自己去列出提纲,体会学习内容。除此之外数学最大的特点是“练”,在教会学会学习的基础上还应做一定量的练习。要求学生做的练习既可以是书本上现成的练习,也可以是教师自己编制的题目。教师可以编写一些学生容易出错的练习,在学生做错后教师分析,指导他们如何不犯类似的错误。学生做练习时间的多少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教学要求灵活掌握。在“练”这一环节中,教师可边巡视边批改,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并补充练习题,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我在具体的教学中结合与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分组编题并指定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练习,达到合作、互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