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36:52

国民经济现状篇1

【关键词】民营经济现状制度对策

一、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

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由于中国市场环境的变化,对企业能力的要求有所不同,企业成功的原因也有很大区别。

1、20世纪80年代改革的初期

这个时期一般被称为“寻租”阶段。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10年,短缺经济使市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了卖方市场的状态。

2、20世纪90年代初期

这个时期称为“一招鲜”阶段,中国从短缺经济走向了过剩经济。在一些最先开放的行业,例如家电行业,卖方市场逐渐向买方市场过渡。消费者开始享有选择权,也就是对产品有了差异化的要求。

3、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

这个时期企业进入“全面竞争”阶段,市场真正从“过剩经济”快速走向“饱和经济”。“饱和经济”最典型的特征就是产能过剩。中国绝大部分的行业都有产能过剩的问题,产能严重过剩的结果就是价格战。在这个阶段,企业想保持领先地位,需要高层次的创新能力、系统的管理能力和组织架构的搭建能力。只有在这个阶段,企业家才会真正关心如何建立“基业长青”的企业,也只有在这个阶段之后,才会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好企业”。

从我国企业发展的总趋势来说,系统的管理能力对企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会越来越大,这与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这要求我国民营企业在新的环境下必须做好相应的转变。

二、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1、向自然垄断行业拓展,涌现出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大企业

过去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在行业分布上主要以轻工纺织、普通机械、建筑运输、商贸服务等领域为主,而现在已经开始向重化工业、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拓展。在冶金、汽车、电力等行业,已经出现投资规模为几亿、几十亿甚至上百亿元的私营企业。在道路桥梁建设、城市环保、公共交通等领域,不少私营企业成为了大型项目的中标者。

据全国工商联2002年对会员民营企业统计,我国前500家大企业大集团的平均资产规模为12.9亿元,销售收入14.1亿元。《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第三卷(2005-2006)》预测,未来五年,民营企业的规模将继续明显扩大,私营企业平均注册资金规模可能增长50%以上,户均资金规模可达250万元左右;规模私营企业的户均资产和销售收入规模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长。

从行业分布看,2006年度“民营企业500家”主要集中在市场竞争比较充分、具有比较优势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中,黑色、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63家企业入围,占12.6%,数量位居第一;其次是建筑业有58家。而在2004、2005年度曾连续两年位居行业第一的纺织化学纤维制造业则只有50家,位居第三;其后是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有45家;另外批发零售业42家、综合36家。

2、向多元投资主体的公司制企业发展

在组织形式上,非公有制经济从以个人、家族企业为主,逐渐向多元投资主体的公司制企业发展。过去非公有制企业大都是个人、家族制企业,企业组织形式主要是个人独资。近年来,股份多元化的私营公司发展迅速,民营企业已开始自觉实现股权结构和管理模式的改变,向现代企业制度靠拢,治理水平逐渐提高,并积极利用资本运作实现跳跃式发展。2002年,在全国私营企业中有限责任公司已达到174万家,企业数量、从业人员、实收资本、营业收入已分别占到私营企业总数的46%、50%、68%和64%。2005年全国已有200多家私人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占全部上市公司的20%左右。随着企业组织形式的改变,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全国工商联调查表明,超过1/3的民营企业设立了股东大会,超过1/2的民营企业设立了董事会,超过1/4的民营企业设立了监事会。

3、整体发展较快,但地区发展不平衡

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沿海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一直比较快,现在仍保持着良好势头。2003-2005年,上规模的民营企业的地区分布集中度较高,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而中、部地区的比重较低。3年来东部地区上规模民营企业的数量分别是1770家、1674家和2172家;中部地区则分别为337家、302家和358家;西部地区分别为161家、143家和158家。

4、逐步向国际市场进军

过去,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基本以国内市场为主。随着国家近年来逐渐放开私营企业进出口经营权,一大批私营企业的业务纷纷转向国际贸易。私营经济进出口业务发展非常迅猛,速度不仅高于全国,还高于外商投资企业。2003年,私营企业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152%和157%;2004年1月-10月,分别增长101.8%和76.6%。浙江民营经济出口已占全省出口的约40%,超过国有及外商投资企业,成为浙江省出口第一军团。

5、民营科技企业引领民营经济新方向

目前国内已有500多家民营科技企业与50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在民营经济大省浙江,区域龙头企业大都是民营科技企业,在全省850多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了95%以上。在广东省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民营科技企业占总企业数的80%以上,全省民营科技企业数量从去年底的4740家增加到目前的5015家,其中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从190家增至262家,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的一半以上。

三、我国民营经济发展中的制度问题及对策

1、转换政府职能

在民营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在执行政府职能时经常会出现“越位”、“缺位”或“错位”现象。新形势下,要避免出现这种混乱现象,实现政企关系合理化,政府职能必须实现两个转变:即政府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由“管制政府”向“服务政府”转变,进而逐步改变政府对资源的配置权力过大和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过多的局面。政府应该坚持依法行政原则,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完善相应的法规和制度,做好执法和监督,维护正常的经济环境,强化服务意识,积极构建完善高效的服务体系,为民营企业创业、经营和发展提供全程的优质服务,充分发挥政府在开拓市场中的组织和推动作用,提升服务水平。同时,按照“精简高效、行为规范”的要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最大限度地减少审批手续、审批环节和规范审批程序,为民营企业提供方便、优质、低成本的服务。

2、打破行业垄断、地方保护,保证公平竞争

市场竞争规则是保证市场主体能够在平等的基础上充分竞争的行为准则。就民营经济发展而言,改善竞争的体制环境首先必须清除市场准入方面的障碍。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医疗、民航、通信、住房、水电、煤气等公共服务领域的产品或服务质低价高的问题相当突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其供给的相对不足(不排除垄断提价因素)。而这些恰恰都是行政性垄断极强的部门,整个社会都在为行政性垄断无奈地支付过高的“成本”。内需不足、过度竞争、供给短缺、结构升级等一系列经济问题都与此有关。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技术进步、社会筹融资体系发达以及成本收益的变化,许多传统上只有政府才介入的领域都在转由民间资本介入。而且,引入民营经济对于提高经营效率、缓解财政压力具有积极作用。2005年2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号,以下简称《意见》),为民营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和领域扫除了制度障碍。但是,我国大部分传统基础领域依然维持着较强的行政性垄断,对民营企业的进入障碍还没有从根本上消除。

发展民营经济,重在给予民营企业同等的国民待遇,放宽市场准入的限制,按照市场原则向民间资本开放包括现代服务业在内的所有可能领域,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有序竞争,促进整个社会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充分调动民营经济发展的积极性。要致力于建立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强化市场监管和行业自律,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要维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坚决取缔无照经营,打击走私贩私、假冒伪劣、偷税漏税和欺行霸市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引导民营企业规范经营和守法经营,逐步规范市场运行以及各项经济活动,维护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秩序。要切实贯彻落实国务院《意见》的精神,继续推动在基础领域引入民营经济的实践,并逐步扩大到金融、电力、电信、铁路、民航、石油等垄断行业和领域。

3、完善民营经济产权保护制度体系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组织形式一直以个人、家族企业为主,而这种家族式的企业管理模式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民营企业的成长。近年来,股份多元化的私营公司开始迅速发展。在我国民营企业开始向现代企业制度靠拢的时候,产权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

完备而规范的产权保护制度体系是现代市场经济成功的精髓。(1)政府在贯彻执行宪法有关规定的基础上,要突出强调对公民财产权利的保护,维护各市场主体的平等、合法权利。在立法原则上应由过于偏重管制转向注重权利与责任、义务对称、重视权利的授予和保护,重视产权保护对于构造现代市场经济信用关系的基础作用。只有保证各类性质的不同产权在市场交易中的平等权利,良好的信用关系才能得以确立,公平竞争和市场秩序才能真正形成。(2)细化有关产权保护的法律。有效的产权保护,必须有一系列相关法律对财产权利、责任以及遭受侵害后的诉讼、法律适用等内容进行明确、具体的规定。如果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或者虽有规定但过于简单,很难实现对产权的有效保护。因此,政府应针对现实经济关系变化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有重点、有步骤地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使产权保护切实得到贯彻和实施。

4、改善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

资金匮乏是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从外部环境看,虽然中央已经出台相关政策,同意银行向民营企业增加贷款,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银行还是更多地向大企业投放贷款,而没有向规模不大的民营企业放开代款业务。从内部情况来看,民营企业一般都是从自身的积累起步发展的,资本的原始积累往往靠自身积累或者是从亲朋中借款,所以民营企业普遍存在本钱小、底子薄的问题,缺少银行贷款所必需的担保品,导致从银行渠道贷款融资的空间就非常小。

在直接融资方面,企业内部职工集资和社会集资曾是民营企业筹资的一条重要渠道。经过近年来的金融整顿,民营企业原有的融资渠道关闭了,与中小企业发展相配套的融资体系又没有相应地建立起来。在资本市场上融资也很困难,尽管目前股票发行实行核准制,企业上市不再由政府推荐,预示着将有更多的民营背景的公司能够上市融资,但对于大多数规模很小的企业来说,其企业现状根本不具备上主板的条件,而创业板的退出还在讨论中。因此民营企业从股市直接融资仍然很困难,债券市场的情况则更明显。

由此可见,政府应进一步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融资便利,大力推进民间融资。除了在政策上对民营企业的融资采取更为灵活的措施之外,最根本的还是发展民间融资,本着“民资民用,民用民资”的原则,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向非公有经济投资。同时,国有银行应改变对民营企业的“惜贷”心理。

要拓宽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1)应加快民营企业信用制度建设,逐步建立民营企业信息征集与评价体系,实现民营企业信用查询、交流和共享的社会化。以企业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依法纳税为重点,推进民营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合理的企业信用评估和管理体系以及企业信用信息依法披露制度。(2)应进一步推进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加快建立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为分散和化解担保风险创造条件,积极推动商业性担保机构和互助担保机构的建立,也可以由政府成立第三方的担保公司或担保机构,为民营企业提供担保服务。(3)允许私人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加快发展与民营企业相适应的各类非国有商业银行和非银行商业机构。

(基金项目:北京市属市管高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51070038。)

【参考文献】

[1]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第三卷(2005-2006)。

[2]2006年度中国民营企业调研报告。

[3]陈永杰:非公经济面临十大突出问题.北京中心企业网。

[4]2005年度全国工商联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报告。

[5]民营经济高歌猛进民营企业出口促进网[DB/oL],2004。

[6]吴晓磊: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11)。

国民经济现状篇2

【关键词】汇率波动;汇率制度;经济发展

一、引言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告,为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经国务院批准,将人民币交易价格从l美元兑8.2765元人民币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即升值2%。自此,中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从而形成了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当前国际金融形势日益复杂,汇率波动频繁,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正稳步推进,并向市场化发展,人民币汇率波动也已成常态。

二、汇率波动理论概述

1.汇率的概念

汇率是指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由于世界各国货币的名称不同,币值不一,所以一国货币对其他国家的货币要规定一个兑换率,即汇率。在浮动汇率制度下,由于各国的经济状况不同,各国货币的需求状况也不同,汇率经常变动。再者,虽然名义汇率不变由于各国物价指数不同实际汇率也会发生变动。

2.有效汇率的基本内涵

有效汇率是一种加权平均汇率,通常以对外贸易比重为权数。有效汇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指标,通常被用于度量一个国家贸易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也可以被用于研究货币危机的预警指标,还可以被用于研究一个国家相对于另一个国家居民生活水平的高低。

在具体的实证过程中,通常将有效汇率区分为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一国的名义有效汇率等于其货币与所有贸易伙伴国货币双边名义汇率的加权平均数,如果剔除通货膨胀对各国货币购买力的影响,就可以得到实际有效汇率。实际有效汇率不仅考虑了所有双边名义汇率的相对变动情况,而且还剔除了通货膨胀对货币本身价值变动的影响,能够综合地反映本国货币的对外价值和相对购买力。

三、导致汇率波动的因素

一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这是影响汇率波动的最基本的因素。根据凯恩斯学派的宏观经济理论,国民总产值的增长会引起国民收入和支出的增长。收入增加会导致进口产品的需求扩张,继而扩大对外汇的需求,推动本币贬值。而支出的增长意味着社会投资和消费的增加,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刺激出口增加外汇供给。所以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会引起本币升值。由此看来,经济增长对汇率的影响是复杂的。但如果考虑到货币保值的作用,汇兑心理学有另一种解释。即货币的价值取决于外汇供需双方对货币所作的主观评价,这种主观评价的对比就是汇率。而一国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则主观评价相对就高,该国货币坚挺。

国际收支平衡的情况。这是影响汇率的最直接的一个因素。关于国际收支对汇率的作用早在19世纪60年代,英国人葛逊就作出了详细的阐述,之后,资产组合说也有所提及。所谓国际收支,就是商品、劳务的进出口以及资本的输入和输出。国际收支中如果出口大于进口,资金流入,意味着国际市场对该国货币的需求增加,则本币会上升。反之,若进口大于出口,资金流出,则国际市场对该国货币的需求下降,本币会贬值。

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水平的差异。在纸币制度下,汇率从根本上来说是由货币所代表的实际价值所决定的。按照购买力评价说,货币购买力的比价即货币汇率。如果一国的物价水平高,通货膨胀率高,说明本币的购买力下降,会促使本币贬值。反之,就趋于升值。

利率水平的差异。所有货币学派的理论对利率在汇率波动中的作用都有论及。但是阐述的最为明确的是70年代后兴起的利率评价说。该理论从中短期的角度很好的解释了汇率的变动。利率对汇率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套利资本流动的影响来实现的。温和的通货膨胀下,较高利率会吸引外国资金的流入,同时抑制国内需求,进口减少,使得本币升高。但在严重通货膨胀下,利率就与汇率成负相关的关系。

人们的心理预期。这一因素在目前的国际金融市场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汇兑心理学认为外汇汇率是外汇供求双方对货币主观心理评价的集中体现。评价高,信心强,则货币升值。这一理论在解释短线或极短线的汇率波动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除此之外,影响汇率波动的因素还包括政府的货币和汇率政策、突发事件、国际投机的冲击、经济数据的公布甚至政府要员的言论等。这些因素之间也会相互加强或相互抵消。

四、我国不同汇率制度下的汇率波动情况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先后经历了多次演变。

1981年,外汇体制改革迈步,尝试双重汇率制度,即复合汇率制度。官方汇率仍沿用一篮子货币加权计算,保持1美元兑1.50元人民币;对外贸易内部结算汇率按1:2.80元人民币的水平结算,实行外汇留成制度。人民币汇率制度由固定汇率制转向较有弹性的汇率制度,但幅度很小。此时,我国的汇率制度仍属于固定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基本固定。

1985年,实行单一汇率,取消了内部贸易结算价,将官方汇率调为1美元兑2.80元人民币,之后连续多次下调。这期间名义上实行单一汇率,实际上是双重汇率制度,即官方汇率和外汇调剂价格并存。1991年,宣布实行浮动汇率制。由于中央银行对官方汇率部分直接控制,对调剂价进行管理,因此,人民币实际是进入到了管理浮动汇率制。但此时人民币汇率并未市场化,国家对汇率控制严格,汇率波动的空间很小。

1994年,汇率制度改革力度加大,确立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建立了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外汇交易中心,将外汇调剂价和官方汇率牌价并轨,人民币大幅度贬值为1美元兑8.70元人民币。取消外汇留成制度,实行统一银行结售汇制度,实行在经常项目下的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制度,取消外汇收支的指令性计划,国家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实现对外汇和国际收支的调控。人民币对美元保持固定比价,尤其是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人民币汇率一直保持稳定,实际上是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

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这个被视为BBC(band,basket,crawling;浮动区间+篮子货币+爬行盯住)的规则,确定了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不超过千分之三,但中心汇率(央行外汇市场干预的目标汇率)不公布,给中央银行留下了缓冲余地。事实证明,此次汇率制度改革和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决策完全正确。2007年4月3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7.73:1,人民币累计升值约5.9%。此后,人民币汇率波动成为常态,但由于国家仍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汇率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五、人民币汇率波动对经济的影响分析

汇率波动的经济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汇率波动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对相对物价水平的变动。理论上,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在需求弹性较高的情况下,货币贬值可以提高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降低出口产品的国外价格。通过这种相对价格的变化,进口可以减少,从而使生产进口替代品的国内产业得以扩张,出口得以增加,从而使生产出口商品的产业得以扩张。因此,汇率波动导致的货币贬值,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在不产生对国内物价上涨压力的情况下,带动国内产量和就业的增长。

第二,汇率波动对一国外汇储备的影响。汇率波动对外汇短缺的具体影响机制体现在货币供应-预期机制,劳动生产率-经济结构机制。

第三,汇率波动与进出口贸易收支。汇率波动对贸易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三个因素:一是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二是国内总供给的数量和结构;三是闲置资源的存在与否。

第四,汇率波动对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结构的影响。例如,货币的过度贬值,鼓励了那些以高成本低效益生产出口产品进口替代品的企业。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社会资源的配置得到优化。同时,货币的过度贬值使得本该进口的商品,无法以一个合理成本进入国内,不利于经济结构改组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第五,汇率波动对就业的影响。我国大部分新增就业机会主要集中在沿海一带的出口导向型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而受人民币升值影响最大的“重灾区”恰恰就是这两类企业。人民币升值对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的影响最终体现为就业人数的减少,而人民币的贬值会刺激外商投资和民营企业盈利的增加,扩大就业。

六、结论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深化,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日益频繁,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暴露出的汇率波动风险也在加剧。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相关的机构在制定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到人民币汇率波动的事实,采取相关措施来适应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最大限度的降低汇率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第三版)[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9.

[2]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8版)[m].财政与金融出版社,2003,7.

[3]王自锋,邱立成.人民币汇率水平与波动程度对我国出口的影响[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9(4).

[4]吉玉萍.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国内物价的传递效应研究[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9,24(4).

国民经济现状篇3

关键词:金融海啸 民营施工企业 经济发展 对策

一、金融海啸下我国民营施工企业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1、企业市场需求的萎靡

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惊骇世界,并对各国实体经济形成巨大的冲击。对全球众多企业来说,应对危机,求得生存成为当务之急。民营中小施工企业,重要的是要找到当前危机下的生存之道,制定针对危机的应对之策,核心思路是以变应变,在不确定性中重建企业根基。本次经济危机主要影响了施工企业的市场需求,对民营施工企业的影响主要是资金收入方面,业务量以及原材料的波动给民营施工企业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

2、企业资金周转困难

首先是资产负债率过高。由于许多民营施工企业的财政实力都比较薄弱。企业为了扩大发展规模,在金融机构以及民间融资越来越多,在银根紧缩利率不断飙升的环境下,在银行债务越来越多,巨额的债务和利息增加了企业的资金周转成本。其次是垫资施工严重,导致资金短缺。因为银根紧缩,导致建设单位资金不足。基于民营施工企业急于承揽业务的心里,建设企业将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转嫁给施工企业,让民营施工企业按比例垫资。工程款拖欠现象是施工行业普遍存在的,目前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国家需要拉动内需的环境下。银根和利率有所放松和下降,但是许多民营施工企业的资金短缺仍然将是企业发展的瓶颈。

3、行业组织建设滞后

行业组织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按经济规律健康、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组织形式。我国的行业组织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产生的。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由于政府职能改革不到位,施工行业组织的建设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致使施工行业协会没有法律地位和明确的职能和定位。大部分施工行业协会人力资源素质不高,仍沿用计划经济的观念指导工作。因此,也就不可能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真正发挥施工行业协会的应有作用。

4、缺乏市场监管主体和手段

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时期,有些政府职能正逐步从市场中撤出。但由于具有市场经济特色的市场公共监管体系没有形成,使得政府职能撤出领域的市场监管主体缺位,对有法不依的市场参与主体缺乏应有的惩戒手段,给路桥施工市场造成了谁都管、谁也管不了的混乱局面。

二、金融海啸我国民营施工企业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

1、推动民营企业转型的良好时机

中央财政及税收政策倾向中小企业。为拓宽中小企业市场空间,有效利用政府采购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财政部还将于近期出台《中小企业政府采购管理办法》,以推动各级政府将政府采购资金向中小企业倾斜。同时,实施优惠的税收政策。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减轻中小企业负担,有力地支持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另外,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工程迎来了新的一轮黄金发展周期。由于公路、铁路、轨道交通建设对经济的拉动直接作用明显,国家在今后二年的4万亿元计划投资中,公路、铁路、电网投资高达1.8万亿元,公路与铁路市场,将出现3至5年的快速发展期。

2、信贷政策放宽

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总体部署,中央财政持续大力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开展小额担保信贷业务。去年8月,央行通过窗口指导,对全国性商业银行在原有信贷规模基础上调增5%,对地方性商业银行调增10%,并要求这部分额度必须用于中小企业、农业或地震灾区。同时央行放宽中小企业贷款额度,对个人小额担保贷款的最高额度从2万元提高到5万元:对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小额担保贷款的最高额度从100万元提高到200万元。地方政府为中小企业发展搭建融资平台。针对融资难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状况,各地政府也积极采取措施,完善担保体系,建立担保风险补偿机制,搭建中小企业融资平台。这就为民营施工企业进行融资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

3、面临的市场空间是广阔的

首先是道路建设市场广阔,2008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核准了包括铁路、公路、机场、核电站、抽水蓄能电站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截至2008年底,国务院批复的铁路投资额已经达到2万亿元,其中在建项目的投资规模超过了1.2万亿元。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新建约4万公里铁路,铁路建设投资总规模将,突破5万亿元。其次是灾后重建市场广阔,据测算,四川灾后恢复重建投资规模将达到1.67万亿元资金。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路桥建设商机。最后是农村建设前景看好,近期,中央为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措施,为施工企业“上山下乡”开辟新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三、金融海啸下我国民营施工企业经济发展的应对措施

1、民营施工企业要合理的科学转型

首先,因企制宜,把握转型方向。民营施工企业制定转型奋斗目标既要根据本企业发展的现实状况,要注重长期性与阶段性相结合,注重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在确定转型方向后,还必须制定出更加具体、更具操作性的阶段性目标,来确保年度目标和总体目标的实现。企业决策层确定的转型发展的方向是一种思路和计划,要把目标变成现实,关键要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企业上下形成齐抓共管、争做贡献的氛围。其次,集思广益,防止转型失误。民营施工企业实施战略转型是对企业决策层综合素质最为直接的检验。企业领导必须认真而又慎重地决策。企业领导不仅要运用本行业、本领域的专业科技知识,以及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而且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广泛听取专家学者以及方方面面的意见,注重发挥智囊团的作用,把决策纳入制度化、程序化轨道,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保证决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推进实施。

2、合理修正企业原有的战略预期

对于民营施工企业而言,修正原有的战略预期,就是进行理性的产业价值链定位,及时“瘦身”,从扩张走向收缩,从激进走向稳健,同时要密切关注国家的产业政策。民营施工企业必须要借此次危机改变过去那种高成长、高负债、高风险、低效益的粗放型、速度型发展模式,从数量扩张走向质量扩张,先做强再做大。在战略转型方面,一个重要思路是走向高价值客户,紧抓企业中能带来80%业务的20%的客户。提升和保持高价值客户,民营施工企业在危机转型要注意客户的延伸需求,这可能会成为一个新的增长点。

3、提升管理层次,提高人才竞争力

在当前形势下,企业要提升管理层次,打造发展的制度基础,裁人不是最优的解决办法,提高人的竞争力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不可否认,有一部分民营施工企业在管理水平没有跟上的情况下,只是着重于对机会的把握,头脑发热、盲目投资、非理性扩张(部分企业确实实现了高速成长),这些企业在此次危机中受到很大影响。

参与市场竞争,争取市场份额,与企业资质密不可分。企业转型与升级的关键是企业资质的转型与升级。民营施工企业要进行企业资质的转型与升级,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进各类优秀专业人才,培养一支懂技术会管理的人才队伍。通过相关专业知识培训,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使其学习并掌握第二专业甚至第三专业的知识,并通过考核取证获得相关专业的上岗资格。

同时,民营施工企业应积极建立完整的绩效管理系统。包括绩效计划、绩效沟通、绩效考评和绩效反馈四个环节。民营施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依据企业内不同的工作岗位制定不同的绩效考核目标,实施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戴晓燕,《民营施工企业人才激励探讨》,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2)

[2]韩风光,马金荣,《民营施工企业如何加强合同管理》,山西建筑,2008(11)

国民经济现状篇4

 

 

一、前言

 

从我国的经济构成来看,工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经济的发展质量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基于这一认识,在经济发展中,我们应正确分析工业经济的发展规律,并结合工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工业经济的特点,并认识到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产生的促进作用,准确预测工业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提高工业经济的发展质量,使工业经济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全面提升工业经济的发展水平,满足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二、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及特点分析

 

今年以来,工业经济总体形势呈现增速放缓的趋势,其中消费品工业运行态势平稳,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工业呈现出明显调整特征,电子制造业受外需萎缩影响波动较大,部分行业下行压力加大,企业效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其中工业经济运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业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但下行压力加大。从目前国内工业生产的总体形势来看,由于国内工业产品需求波动较小,因此工业生产的总体形势也呈现较为稳定的状态,但是受到出口贸易的影响,下行压力增大。

 

2.企业运行状况良好,业绩稳中有升。国内工业企业在产品生产制造、销售流通环节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工业企业的运行状况良好,其业绩处于稳中有升的局面,对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工业产品价格呈现逐步回落的态势。由于国内工业企业竞争日益激烈,许多工业企业为了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工业产品价格下降成为了竞争的手段,工业产品价格逐步回落成为了必然的发展态势。

 

4.工业品出口增速保持稳定状态。虽然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贸易的增速有所放缓,但是考虑到我国工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工业产品出口增速目前保持了较为稳定的状态。

 

三、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分析

 

考虑到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多,目前工业经济的发展对国民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工业经济繁荣,则会带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工业经济低迷,则会拖累国民经济发展。目前来看,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业经济提升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从目前工业经济所占比重来看,工业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例越来越高,工业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水平对国民经济产生的影响日益强烈。从工业经济所占GDp总额来看,工业经济对提升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工业经济带动了周边行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工业经济的发展不只是某个行业的发展,而是与工业周边多个行业的发展,工业经济的繁荣,必将给国民经济提供有力的支撑,将会对实体经济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从目前工业经济的增长来看,对周边行业的带动是非常明显的。

 

3.工业经济发展为国民经济提供了手段保证。工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发展经验,工业经济属于实体经济的一种,对国民经济形成了有力的支撑,保证了国民经济能够减少泡沫,提高整体发展质量。所以,工业经济发展为国民经济提供了手段保证,提升了国民经济发展质量。

 

四、工业经济的未来走势预测及分析

 

考虑到工业经济的发展现状以及对国民经济的促进及其现实特点,随着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工业经济在未来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快速发展:

 

1.工业经济将成为实体经济的主要发展形式。由于工业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经济在实体经济领域所产生的效益日益增加,在这种局面下,工业经济势必成为实体经济的重要发展形式,并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未来工业经济将会演变成实体经济的主要发展形式。

 

2.工业经济所占的比重将逐步加大。从目前工业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来看,工业经济已经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对国民经济的作用日益突出。基于这一发展现状,在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趋势下,工业经济占据国民经济的比重将进一步加大,其主体地位将更加突出。

 

3.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将会越来越强。考虑到工业经济的现实发展特点以及产业优势,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是比较明显的。基于这一认识,在未来的发展中,只要工业经济不发生较大的波动,国民经济结构不发生较大的变化和调整,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将会越来越强。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当前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工业经济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经济将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提高国民经济的发展品质。

国民经济现状篇5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国际经济

所谓汇率,即不同种类兑换货币之间所要遵守的比率。当前国际经济环境发展状况,中国作为全球重要的贸易国家之一其汇率的变化不仅仅与中国自身的经济发展有关,更加与国际经济环境格局密切联系。并且进一步考虑到当前国际环境中经济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衡量依据,其重要地位甚至于与国际之间的政治环境都保持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更加需要展开对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关注。

一、人民币汇率的国际影响因素分析

汇率的调整,从根本上看,其根源仍然在于国家之间的利益纠葛。就人民币的汇率调整影响因素而言,美国是当前影响环境中的重要环节,对应的基于两国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等多方面问题,也均与汇率有着一定联系。

经济危机的背景之下,以美国为首的诸多国家亟待经济复苏。而在国际贸易领域中,这种经济复苏的具体需求落实成为对于本国产品出口竞争能力的提升,以及对外贸易逆差的扭转,而反映在美国等国家的国内社会环境中,则是刺激本国产品的消费,以及推动本国生产的发展,进一步解决低就业率的问题,西式国家债务,最终实现转移国内实现,平稳度过经济危机。

就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贸易环境而言,中国作为美国最大的进口国,长期保持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美国国内生产制造行业的发展,对于其国内的经济恢复存在一定的不利影响。于此同时,欧洲等地同样存在类似的国际环境,中国出口大国的地位成为很多国家经济发展的心腹之患。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美国必然首先选择中国作为调整贸易逆差改善经济发展状况的手柄,而首选必然是人民币汇率。

实际上,就当前的国际贸易环境而言,汇率问题通常都作为国家之间贸易平衡相关政策的调整对象。以中美之间的贸易状态为例,就是美国希望借人民币的升值来实现对目前中美之间贸易格局失衡的缓解,从人民币的角度帮助分担美国经济调整,以及美元贬值的成本。综合经济复苏期间美国相对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可以发现同样因为美元疲软状态而承担升值压力的包括日元、澳元以及新加坡元等。而从人民币的角度看,除美国以外,欧洲等存在中国贸易逆差的国家都在推动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其本质都是希望通过汇率调节来实现面向中国转嫁自身货币的风险,并且实现对应的经济成长。

然而从我国自身发展的角度看,人民币快速大幅升值,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而言,弊大于利。中国的经济环境一直都在相关政策的保护之下,虽然当前市场环境保持相对的开放状态,但是就当前的综合环境而言,中国目前的产业结构、经济背景、金融市场均无法承担人民币快速、大幅度升值带来的负面影响。虽然之前的广场协议也给日本带来了经济层面长期的健康发展,但是其代价依然沉重。就目前的状况看,我国经济从各个方面都承担不起这样的变革。与此同时,对于美国经济的深入分析,其社会环境中的经济问题,并不是单纯人民币汇率调节可以改善的,虽然可以发挥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是收效有限。

虽然现状如此,但是美国对中国的汇率压力以及影响仍然存在,这种状况同样也不排除美国基于经济或者其他因素考虑的政治目的,因此综合来说,中国在人民币汇率方面的决策,仍然应当以中国经济实际发展的需要和步伐作为基本依据而展开。

二、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与发展

纵观我国当前在国际经济环境中日益重要的地位,以及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总体状态,人民币汇率的调整必然是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不能忽视也无法避免的重要任务和环节。回顾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以及发展过程中人民币汇率的调整,可以发现比较突出的汇率调整一共有三次。

从2005年我国启动人民币对美元的浮动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之后,在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的汇率问题一共有三次。其一是在2008年12月,当时国际金融危机横行导致金融市场激烈震荡,于是在会议上提出“引导和改善市场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进一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努力保持出口稳定增长。”其二则是在2010年12月,当时欧洲债务危机成为国际经济环境中的重点,带动欧元和美元汇率波动较为显著,当时提出“努力保持出口稳定增长……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要增创外贸竞争新优势,继续稳定和拓展外需。”而第三次,则是在2011年12月,主要是考虑到外贸环境的险峻形式,因此对应提出的思想为“要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保持出口平稳增长。”

从三次对于汇率的发展方向的提出上可以看出,对于汇率的调整和控制,一直都是以稳定作为突出重点和依据来展开工作的,并且虽然国际环境对于中国的贸易顺差存在抵制趋势,但是中国作为比较大的外贸出口国,外贸出口占据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因此一直以来,对于汇率的调整仍然是以支持出口为主的思路。

这样的三次调整,分别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例如第一次调整,虽然高举稳定旗号,但是其实在这个阶段中人民币有较大幅度的升值。这主要是因为2008年美元因为避险因此不断升值,而当时的人民币执行的汇率政策,其稳定本身是相对于美元的稳定,因此出现了跟随美元一同升值的状况。因此当时的名义有效汇率上升达到了12.8%,而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则达到了13.6%。

进一步以第一次的“稳定”为例分析我国经济政策,这种对美元的稳定,带动了有效汇率的显著升值。在2008年上半年,人民币兑美元同比升值幅度小于大部分新兴经济体,但是随后金融危机加剧,其他新兴经济体货币开始对美元贬值,而人民币却依然保持升值状态。此种状况一直保持到2009年9月,美元汇率再次走软,而其他新兴经济货币对美元开始升值,但人民币对美元则保持相对稳定。整个调整过程中,我国的出口增速出现了急剧下滑,虽然人民币对美元保持稳定,但是鉴于美元走强,人民币被动提升,使得我国出口受到抑制。这种货币政策虽然表面上看使得我国经济没有正面遭受经济危机的影响,但是一直到2003年,我国相关部门才确认经济走出通缩,相对于其他正面受到冲击的新兴经济体的复苏而言,我国的经济晚了大约三年。当时与中国的货币状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汇率方面表现更为灵活的印度。2009年第一季度我国的经济仍然处于触底阶段,但是其经济已经开始回暖。从这一次的经济危机的恢复状况看,除俄罗斯,其他新兴经济体虽然均出现类似于我国的经济下滑,但是他们在并没有大规模财政刺激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与我国恢复速度持平或者更优的表现。

整个过程中,对于汇率机制灵活的国家而言,其本币的贬值并没有给这些国家带来多沉重的危害,反而推动了他们经济的快速恢复。相关数据以及事实表明,我国当时的货币政策,即保持对于美元的稳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国遭受了更为严重的经济打击。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经验考虑,在面对欧洲债务危机的时候,我国进一步深化汇率机制改革,并且在这一个阶段内保持了名义有效汇率以及实际有效汇率两个方面的基本稳定。

第二个阶段的环境中,美联储被迫推出了宽松政策,国际环境异常恶劣,对于我国经济环境的影响也同样十分不利。但是纵观整个过程,我国出口并没有收到十分显著的不利影响,甚至呈现出一定程度的超预期增长。由此可以判断,国际环境虽然是影响到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但是也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而已。当前我国经济环境的发展无疑更加需要一个灵活的汇率政策,帮助实现保护中国的经济发展,缓冲国际经济环境带来的不利冲击。

三、推动实现人民币汇率协调工作的优化

人民币汇率的确定,从根本上看仍然是一种以国际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及该环境之下诸多经济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确定彼此之间货币政策,并且进一步影响到汇率和相关经济发展状态的整个过程。基于这样的考虑,想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汇率政策,必须在加强汇率的国际环境协调的背景之下展开,唯有如此才是在一种国家均衡利益都能够接收的环境下,实现基于国际环境的汇率政策的合理选择。与此同时,这也是调节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家之间的利益分配,解决国家利益矛盾,实现协调国家整体利益趋于最大化的必由之路。

具体而言,展开有效的汇率国际协调,确定人民币汇率政策,需要切实加强如下几个方面的协调工作:

(一)提升国际信息流动效率

首先经济发展是整个国际环境共同关注的焦点所在,而不同的经济体都会有其对于自身发展的考虑和对于综合环境的判断,因此构成了整个国际环境中的博弈格局。而博弈本身,只有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之上才有可能实现结果的最优,虽然这种沟通对于国际环境而言,其透明程度仍然难以实现并且基本可以认为无法达到,但是尽量的深入调查和信息沟通,对于实现汇率政策制定的优化必然存在毋庸置疑的积极价值。在这一方面,中国应当加强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沟通,尤其是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保持信息的透明化程度,增进国家之间的相互了解,建立战略信任,不断提升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水平,从而为解决人民币汇率问题奠定一个良好的协调基础。

(二)加深对于国内经济发展状态的理解和解读

中国对于人民币以及汇率问题,一直都采取了相对保守的态度,这种态度源于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期阶段的现实环境,但同时也是源于我国在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仍然不够成熟。汇率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政策,是直接影响到中国综合国力成熟状况的首要依据,因此只有在深入了解和加深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的认识的情况之下,才能针对人民币汇率问题作出准确的政策支持决策,也才能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三)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进程

虽然我国一直以来都十分注重市场环境的建设,但是计划的成分在当前我国的经济环境中仍然存在,并且在某些领域战局着重要的地位。但是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在提醒着人们人民币汇率回归市场,是其发展的必然。这种发展状态对于实现国家经济结构体系的优化与调整,增强货币政策独立性特征,以及改善贸易条件、缓解贸易失衡等方面的状态等方面,均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整个市场化的进程中,伴随着其程度的深入,必然呈现出利于逐步增强利率与汇率之间的联动效应,推动汇率的市场化改革。将来要继续金融机构的改革,不断扩大金融机构的利率定价自,推动利率的市场化,进而促进汇率市场化的形成机制。

四、结束语

人民币的汇率问题,是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同时考虑到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格局中重要的影响因素的这一实际情况,人民币的汇率同样也在世界经济环境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阶段,对于经济发展规律把握的不深入,和对于国际经济形势认知的不足,都是影响到我国汇率政策难以完善的重要因素。因此唯有加深对于自身发展规律的理解,加强国际间的沟通,才能推动我国建立起良好的汇率机制,推动经济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晓雁.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难题与对策[J].生产力研究,2008;3

国民经济现状篇6

私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转型背景下,保护公民财产权是社会的发展趋势和时代潮流。因此,分析保护公民财产权对社会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等各个方面的价值功能,旨在维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权。

【关键词】财产;公民财产权;法律保障

一、公民财产权与民主政治

1、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现状

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快速发展并不断完善。但我国是一个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还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是在生产力十分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起点上建立起来的,而且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决定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实际状况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要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2、公民财产权与民主政治的关系

公民财产权是民主政治产生的基础。公民财产权导致民主政治的产生。要想真正实现民主政治,那么民主政治社会的主体必须具有独立的政治人格。而独立的政治人格必须建立于独立的经济人格之上。只有社会成员有自己的财产,实现具体的个人占有,才能使所有的社会成员都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

3、公民财产权的发展对民主政治的影响和作用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展顺利,但政治体制改革却步履维艰。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民主政治,一方面依靠政府的自觉行动,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公民财产权的发展会进一步促进民主政治的实现。公民财产权为民主政治提供了最为牢固的基础,遏制了专制。公民财产权的确立分散了社会中的经济权力,因而避免了政治经济权力的高度集中,为民主创造了必要的经济条件。

二、公民财产权与市场经济

1、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但我国是一个缺乏市场传统,又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法治不完备,市场经济体制也很不完善。不仅存在市场经济的固有缺陷,即自身的缺陷,还存在先天性缺陷,这是我国没有经过发达资本主义阶段和在商品经济不发达基础上建立市场经济的结果。

2、公民财产权与市场经济的相互关系

私有经济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私有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独立和平等主体的合法权益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在很多方面难以取得与公有制经济平等的地位。私有经济的发展缺乏强有力的法律法规保护,其财产权与收益权受侵害现象时有发生。没有公民财产权的发展就不可能在中国建立真正的市场经济体制。

3、公民财产权的发展对市场经济的影响和作用

公民财产权发展能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政府机构改革,建立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即以经济和法律手段间接管理为主、以行政手段直接管理为辅。公民财产权的发展壮大,要求政府规范其行为,并对政府依法行使职权、致力于保护公民财产形成压力,从而减少政府机构改革的阻力,促进我国体一完备的市场体系的建立。

三、公民财产权与社会文化

1、我国社会文化建设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但经济体制与经济文化的变化极其不同步。趋利性经济文化了奉献型经济文化而在社会上影响日益增大,社会文化暴露出许多问题,如:道德秩序的混乱,公平观与效率观的扭曲,经济科学文化的落后,法律意识淡薄等。

2、公民财产权与社会文化的相互关系

社会文化由个人的行为方式所组成。经济是基础,有了经济自由,才能有个人自由。在公民财产权发展的基础上,个人的独立人格才能充分发展,个人的文化意识才能充分觉醒,文化才能在多样性发展基础上进行选择,所以在微观层面上,公民财产权的发展也是文化发展的基石。先进文化促进公民素质的提高,从而促进公民财产权的发展。

3、公民财产权的发展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和作用

公民财产权的发展将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促进我国文化的进步和繁荣。公民财产权的发展有利于人们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有利于人们开阔眼界、活跃思想、增长才干、开拓创新。促进全民族精神生活、行为方式和精神状态的更新与改变。

四、公民财产权与法治社会

1、我国法治社会建设的现状

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形成,已经从人治社会逐步过渡到了法治社会,但中国的现实离法治社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法律体系还不尽完善,还存在权大于法、以权代法的现象。

2、公民财产权与法治社会的相互关系

公民财产权是人权的基本内容,公民财产权与法治社会建设有着密切联系。公民财产权对我国法治社会的建立和完善起着决定作用。法治社会的建立和完善对公民财产权的起着推进和保障作用。只有加强法治建设,划定权利界限,从宪法上稳定保障公民财产权的法律制度,才能使公民财产权有可靠的发展环境。

3、公民财产权的发展对法治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法治建设以市场经济为基础,而公民财产权的发展为市场经济奠定了微观基础,促进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最终产生了建立法治社会的要求。公民财产权激活和诱发了广大人民群众潜在的权利要求,为我国法治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并为之注入了丰富的内容。

五、公民财产权与和谐社会

1、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现状

由于整个社会结构面临整体转型,我国社会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如政治不和谐、经济不和谐、社会不公正,还表现为诚信缺失、自然资源问题等。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要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必须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

2、公民财产权与和谐社会的相互关系

公民财产权为和谐社会构建奠定基石,保护公民财产才能激发人们创造财富的激情,壮大公民财产权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和谐社会构建状况制约着公民财产权的发展,和谐社会构建可为公民财产权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公民财产权的发展对和谐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的丰富以及社会成员的富裕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我国公民财产权的发展将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公民财产权促进我国政治和谐、经济和谐、社会安定,解决贫富差距,缓解资源压力等方面都有着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谭红.从角度看我国宪法中财产权的完善[J].法学论坛,2009,03

[2]蒋北辰,王东东.宪法意义上的公民财产权保障[J].兰州学刊,2011,07

国民经济现状篇7

关键词:区域经济;生态环境;改革开放

中图分类号:F06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2-0043-02

环境状况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使我国经济的发展规律呈阶梯状变化趋势。便利的交通、发达的工业基础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我国沿海地区却拥有近70%的工业基础,内陆地区只有30%的工业基础。和内陆地区相比,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状况要好得多。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环境状况是引起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西部地区土地沙化问题严重、水资源短缺、经济增长效益低,这些问题是导致西部地区贫困的主要因素。想要促进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就应该采取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战略,要建立生态补偿制度。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一)各地区经济生产总值的不平衡现状

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够平衡,主要表现在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人均GDp产值的不平衡。我国的东部地区主要指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这10个省市。而西部地区则包括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川、重庆、广西、云南、贵州这12个省市。以1995年、2000年、2005年这三年为例,东部人均GDp分别为8638元、14309元、25973元。而西部地区人均GDp则分别为2691元、4252元、8717元。由此可见,西部地区人均GDp远远低于东部地区人均GDp产值,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非常严重。

(二)各地区人均收入的不平衡现状

在1995年、2000年、2005年这三年中,我国东部城镇居民的人均年收入分别为5700元、8342元、13621元,东部农村居民的人均年收入分别为2531元、3618元、5258元。而我国西部城镇居民在这三年的人均年收入分别为4053元、5704元、8782元,西部农村人口的人均年收入分别为1145元、1606元、2277元。

通过上述数据我们不难发现,我国西部地区居民的人均年收入和东部地区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是由于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形式主要以农业为主,而东部地区的经济形式则以发达的工业为主。东西部地区经济生产总值与人均年收入现状存在着不平衡,这个问题必须尽快解决,否则将会使我国贫富差距问题不断恶化。

.

二、我国环境资源的总体概况与东西部地区的环境状况

(一)我国环境资源的总体概况

我国的资源不足且分布区域不平衡,很多地区自然资源丰富,而其他地区则严重缺乏自然资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很多地区的人民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却忽略了保护当地环境,最终引起了各种严重的环境问题。我国很多地区都有严重的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大气污染问题,这些环节污染问题不仅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对当地居民的健康状况产生了威胁。

根据我国土地调查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的土地面积为1.21亿公顷,而全国的2800个区县中,竟然有六百多个区县的人均耕地不足0.05公顷,这一数据远远低于联合国粮食农业组织规定的农民人均耕地标准。我国的水资源也同样紧缺,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200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四分之一。我国很多地区的河流断流、湖泊干涸、湿地面积减少,导致我国每年缺水量达到400亿立方米。

(二)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环境状况

我国东部地区的水利资源充足,有很多河流、湖泊以及水库设施,当地农民能够很好地发展农业、渔业。东部地区地势平坦,便于实现机械化农业生产,这将会大大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我国东部地区的环境状况要好于西部地区。东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雨水充沛、而西部地区的环境问题则比较恶劣。

我国西部地区有大量的沙漠,这些荒漠的面积几乎占国土面积的34.6%,仅西北五省和内蒙古地区的荒漠面积就占国土面积的27.3%。当地居民难以在荒漠环境中进行农业生产,这是导致西部地区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而且这些荒漠的面积还在持续增加,甚至会引起更加严重的沙尘暴。

由于西部地区存在着大面积的沙漠,这将会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水土流失问题不仅使西部地区的农业生产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而且还使西部地区的水资源严重欠缺。很多地方不断出现河流断流、草木枯死、土地沙化等严重的生态问题。西部地区的水污染问题也很严重,很多企业不注重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反而还向黄河中排泄大量的污水,致使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兰、环境因素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

(一)生态环境的恶化是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

贫困、人口、生态环境这三种因素互相影响,会使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陷入到一个恶性循环中。随着西部地区人口的增加,相应的人均耕地面积就会减少,当农业耕地无法负担众多的人口时,就会出现贫困问题。为了解决贫困问题,西部地区的村民就会不择手段地乱砍树木,村民这种靠山吃山的观念会严重损害当地自然环境。

西部居民为了能生产更多的粮食,就会将很多林地变成农耕用地,破坏了当地的林地环境。由于失去了林地植被的保护作用,就会出现水土流失问题,导致当地风沙、旱灾、沙尘暴等恶劣环境问题的不断发生。这些恶劣的环境问题将会使西部地区出现大面积干旱,干旱气候的风蚀作用会不断地侵袭农耕土地,使粮食产量迅速下降。土地的不断荒漠化将使村民逐渐丧失仅有的农业耕地,最终陷入极端贫困的生存绝境。

(二)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效益较低

西部地区蕴含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为我国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能源。然而由于对煤炭、石油等资源的过度开采,西部地区的能源将不可避免地要面临着枯竭的危险。在我国很多草原地区,牧民是通过饲养大量牲畜来达到致富的目的,牧区草地已经难以供养更多的牲畜。由于风沙的侵袭,很多草原地区不断出现土地沙化问题,这对于依靠放牧为生的牧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灾难。

(三)恶劣的环境状况危害着当地居民的健康

西部地区蕴含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在对这些资源进行开采的过程中,一些企业只注重追求经济利益,对生态环境则疏于治理。我国西部地区对工业废弃物的处理能力很低,然而西部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硫含量却严重超标,将会严重危害当地居民的健康状况。

我国黄河流域的内蒙古乌海地区废水污染问题严重,渭河、湟水河、北洛河等河流中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废水污染问题。陕西、内蒙古、四川、甘肃等地的很多企业在对矿山的开采过程中,不注意保护当地环境,致使矿山废石、废水随意排放,严重地污染了生态环境。如果将这些废弃物排泄到河流中去,就会严重影响到当地居民的农业生产,给居民健康带来巨大的威胁。

四、促进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的改善,西部地区在发展经济的时候要注重保护环境,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是解决人民基本生存问题的有效手段,然而生态环境则是经济发展的大前提,是人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为了促进东西部经济的协调发展,应该在西部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计划。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不损害子孙后代利益的情况下,将经济增长和自然环境的保护相互协调。西部地区应该继续实行退耕还林政策,要让沙漠地区出现更多的青山绿水。西部地区还要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确保水资源能够合理地利用。当地居民也要有良好的环保意识,不能滥砍滥伐,要保护林地植被,使水土流失问题不再发生。

(二)转变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方式

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以粗放型为主,这种生产方式具有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等缺点。某些西部的经济形式还是以农牧业为主,然而农牧业对当地经济的促进作用则非常缓慢。为了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就必须改变传统的经济形式,要依靠市场信息和科学技术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我国应该加快生态技术的革新,促进环保生产技术的研发和创新,要在西部农村推广农业灌溉技术、土壤改良技术、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应该对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尽量减少废弃物的排放,要将有害废弃物的排放量降到大自然自净能力之内。西部地区要逐步改变过去粗放型生产模式,要形成低投入、低消耗、高产出的集约型经济增长形式。

(三)西部地区应该建立生态补偿制度

生态补偿的概念主要有两方面内容,当企业在损害生态环境的时候,就应该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罚。如果企业对生态系统进行了保护,那么就应该对其进行利益补助。生态补偿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让受益者支付生态保护费用,使受益者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态保护意识。

根据生态补偿制度中“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当污染企业在破坏生态环境的时候,还应该支付相应的环保资金。比如,一些化工企业会往河流中排泄污水,这将严重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当地的生态管理部门就可以根据规定,让化工企业缴纳排污费,再利用这笔排污费来治理河道污染问题。

(四)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法规

生态环境的保护离不开法律法规,法律法规能对污染企业进行有力的约束。然而,我国和环境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却不够完善,很多生态保护方面还存在着大量的空白。正因为如此,许多企业才利用法律的漏洞,大肆污染生态环境。为了有效治理我国的西部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我国应该制定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要明确各化工、石油、煤炭企业的环保责任。政府部门也要加强对污染企业的监管,如果发现污染环境的问题发生,就应该对污染企业进行严格的处罚。

(五)加强政府部门的生态管理责任

政府部门应该承担环保技术开发、环境质量、污染问题清除等责任,要认真落实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内容与精神。我国政府部门应该加强生态管理责任,要最大限度地平衡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政府部门要转变过去提供环保物资、直接投资环境治理工作的职能特点,政府部门应该鼓励外资、私人企业、社会资金多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来。

政府部门还应该对各种企业加强生态监督,要促使企业进行绿色化生产,应该注重开发再生资源。政府部门还应该加强环保宣传,要让公众都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要多发动群众来共同预防环境污染问题。为了更加有效地改善西部地区的环境状况,政府部门可以多引入社会力量的作用,让各种环境保护公益组织都加入到保护西部环境的行动中来。

国民经济现状篇8

【关键词】民营经济浙江现象块状经济

浙江民营企业经过3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亮点之一,成为全国的典范,其无论是在资源配置、增加供给、吸纳就业,还是在增加政府税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民营经济撑起了浙江经济的大半河山,2007年税收收入系数比例偏高,占全省税收收入的44.7%,同年浙江民营全年增加值突破万亿大关,达到12500亿元,占地区GDp比重接近于70%,比重高于增加值列全国第一的广东省近27个百分点,表明浙江民营经济对地区经济的推动力位于全国首位。民营企业的发展也成为增加就业的重要渠道,浙江私营企业户均吸纳就业人数指数16.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浙江民营企业具备超强的生命力,据浙江省工商局统计,全国企业的平均存续时间为2.7年,而浙江民营企业的平均存续时间是7年。浙江省民营经济迸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呈现平稳快速的发展态势,“浙江现象”、“浙商精神”、以及“温州模式”引起了全国各地政府与企业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浙江经济发展历程与现状的分析,探寻其快速发展的原因,以期对于中国的民营经济建设有所裨益。

一、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民营经济已从“拾遗补缺”步入“必要的补充”,进而从“经济的有效组成部分”成长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第一家个体工商户的注册至浙江民营经济出于全国领先水平,其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78年至90年代初,是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与个体私营组织开始萌芽的阶段。当时,城镇和乡村集体工业为主要特征的集体经济成为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个体经济开始出现,浙江各地出现了“第一个吃螃蟹”的农民企业家与民营企业。但由于国家对于私营经济的观望态度,私营业主出于自身合法地位的考虑将私营企业扣上集体所有制的红帽子。于是私营经济一直发展缓慢,到1990年,个体私营经济占GDp的比重仅为15.7%。

第二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中后期,是个体私营经济大发展的阶段。南巡讲话与《公司法》的出台为浙江的民营企业带来了第一次飞跃。敏锐的浙江民营企业抓住了机遇,掀起了私营企业创建的高潮,各类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据统计,经浙江工商局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和个体户和由1991年的1.1万和100.3万增至1997年的9.2万户和153.2万户。全省的私营经济由1990年的141亿元增至1997年的1564亿元,占全省GDp比重由90年的15.7%上升至97年的33.7%。此时的浙江民营经济已初具规模,并有相当一部分的民营企业完成了原始的资本累计,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第三阶段为90年代中后期至今,民营企业又获得了新一轮的发展。党的十五大及宪法的修改,进一步确立了民营经济的政治合法性,浙江民营企业有了一个更为宽松的政治政策与社会舆论环境。个体、私营、外资以及产权多元化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全面发展。大批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和一些经过若干年积累的个体私营企业的联合、并购与重组,产生了大批混合所有制的民营企业。

二、浙江民营企业发展现状与原因探讨

民营企业是浙江社会和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最具活力的生产力。浙江的民营经济重要集中在以纺织,服装等轻工业为代表的制造业。这些行业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但往往以众多中小民营企业聚集在一起,生产同一种或者同一类产品,形成产业集聚地。著名的经济学家钟朋荣把它形象的称为“小狗经济”――聚集区内加工精密,通过专业的市场密切联系,既有适宜市场的灵活性又有规模效应,从而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根据2006年全国工商联公布营业收入在2亿元人民币以上的民营企业调研结果,浙江省有31家民营企业进入全国100强,203家民企进入全国500强,23家进入中国制造民营企业品牌竞争力50强。民营经济之所以能在浙江快速的发展与壮大,原因有如下方面。

1、强烈脱贫的欲望

浙江的民营经济的发展是无路可选的结果。浙江发展民营经济之初,并非是对民营经济有清晰深刻的认识,而是一种被迫的无奈的选择。浙江省自然资源相对贫瘠,是一个资源小省,人均耕地仅为0.62亩,低于国家平均水平。交通落后,没有铁路,没有航空。国家投资少国营经济与集体经济十分薄弱。浙江地处海防前线,出于战备考虑,国家在浙江的投资相对于内陆省市要少。在浙南一些地方,例如温州简直就是国有经济空白区,唯一的国营经济就是城中的国有银行与国有百货商店。据统计,改革开放前,浙江工业总产值占全省的61.34%,比全国工业总产值低16.29%。面对匮乏的自然资源与薄弱的工业基础,浙江人有了迫切改变贫穷的欲望。这种计划体制的忽视和资源上的恶劣成了驱使浙江人迈向市场化的动力,成为浙江民营发展的动力。浙江人认识到要尽快摆脱贫困落后,必须主动寻找适合浙江的生产力发展的生产模式。而历来崇尚“百工之技”的浙江人认为“利义并存”“工商皆本”,只要政策稍有松动,大量浙江人便会另辟致富路,外出经商或者创业办厂(或者手工小作坊)。强烈的脱贫的欲望,让浙江人坚忍不拔,他们自比为“野草”―善于从石缝中求生存。党的十一界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政策让浙江人找到了脱贫致富的捷径,千家万户创办家庭工业,千军万马跑市场营销,如20世纪80年代初,浙江人离乡背井,肩挑背扛各种商品出现在全国各地,于是浙江民营经济如星星之火,几年间燃遍浙江各地。

2、活跃的民间融资基础

资金是民营企业的创始之初与发展过程的重要基础。民营企业的创始之初,是在“自愿组合,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四自愿则下开始创业历程。其一般模式为:一两个领头人与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自愿筹资生产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所以,是否可以筹集需要的创业资金,成为民营企业是否可以发展的首要基础条件。

民营经济的横纵向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但是融资困难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最大问题。而浙江省活跃的民间融资活动可以减轻民营企业因融资难而承担的压力。企业的融资渠道可以分为两种方式,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所谓内源融资是指企业自身的积累和储蓄,暂时闲置的可用来周转的资金;外源融资有两部分组成,一种为直接融资即通过发行债券和股票集资,另一种为间接融资即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申请贷款。

我国的《公司法》规定,拟上市的公司股本总额不得少于5000万元的规定,在相当的程度上限制了民营企业的直接融资,虽然在中小板市场的上市打破了上述的局限,但企业规模问题仍对民营企业的直接融资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大多数的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主要依靠内源融资,银行的间接融资以及一些非正常渠道的外部融资来获得所需资金。但国内外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银行对于民营企业的贷款与银行规模之间存在着很强的负相关。即银行规模越大,对民营企业提供的贷款积极性越低。因为,一方面,银行认为民营企业的贷款平均坏账风险更高;另一方面,国有企业或者大企业愿意与大银行保持长期的业务关系,因为大银行能够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帮助大企业节约交易成本。自1999年以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新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不断出现,老的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不断改革,但从利润出发,基本将目光投向了竞争力强风险较小的大企业。由于正式的金融体系无法满足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需求,绝大多数的民营企业不得不从非正式的金融市场寻找融资渠道。

在浙江,民间借贷异常活跃,民间融资与银行融资旗鼓相当。这些民间融资机构具有许多符合市场经济的特点与优势,如组织成本低、效率较高、对企业比较了解。这些金融机构的出现为民营企业的创办与再次发展提供结实的基础。而浙江民营企业在民间的融资也颇有创新。例如在温州,当企业需要资金周转或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时,往往采用出面“邀会”形式获得资金,分为“干会”与“活会”两种形式。前者指,亲朋好友的出面,出于友情赞助提供借款,不需要利息偿付,完全是一种互助;后者以会员形式进行资金的筹集:不同个体以不同目的加入“活会”,以招标方式确定当月、季、年谁拿回入会款和有关利息,至到所有会员拿回自己的本息。这种独特的民间融资方式把一个个温州人推向老板的位置,构筑了企业生存的融资网络。民间融资在企业的发展阶段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解决了民营经济的资本缺量问题。

3、政府的支持

回顾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其成长与壮大的全过程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改革开放之初,许多人对于发展民营经济尚存疑虑,将个体户视为投机倒把分子。而浙江省政府对于民营经济始终给予肯定与支持,采取默许甚至“合谋”的方式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为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消除了疑虑,奠定了发展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打击经济犯罪席卷全国,浙江省省委三次调整温州领导班子意图发展集体经济或者国有经济,但在温州真正有活力的是民营经济,于是温州市政府明里暗里支持民营经济。比如,温州在1982年底召开了表彰优秀个体经济重点户、专业户的千人表彰大会,并于1984年为“王”重大经济犯罪案,宣布其8人为发展商品经济的能人,极大的鼓舞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80年代,温州财政收入的85%来源于民营经济。民营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当地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浙江省民营经济的发展与政府的支持形成了良好的互动。

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的发展与生产社会化程度逐步的提高,浙江民营经济发展迅速。但竞争的重点渐渐由价格竞争为重点转向质量竞争,品牌与价格竞争并重。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强势品牌是制约浙江省“品牌大省”建设的重要因素。浙江省有些企业虽然在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但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名牌尚未出现。

根据以上情况,浙江省政府积极引导浙江经济模式转型,浙江成为全国首批实施名牌战略的省份。1992年省政府提出了宣传和发展名牌产品的战略部署,名牌战略围绕重塑浙江产品质量新形象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基本目标,坚持突出重点,扶优扶强,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服务业发展指导目录的品牌产品,从财税、信贷、土地和价格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促进品牌建设的政策体系;加强对重点服务业行业内龙头服务企业的服务品牌培育支持力度,在财税方面给与一定优惠;调整城市用地结构,对省级及以上的服务业品牌企业的建设项目,在供地安排上给与倾斜;政府财政预算安排的专项引导资金,对服务业品牌企业的建设项目原则上可优先予以支持。对认定为“中国名牌产品”、“驰名商标”和全国性商业老字号的服务企业,由省政府给与奖励;对认定为“浙江名牌产品”、“知名商号”、“著名商标”和地方性商业老字号的服务企业,由当地政府给与奖励。浙江政府不断加大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力度,从发展经济转向发展“品牌建设”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鼓励民营经济,为浙江的民营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4、活跃的块状经济

“块状经济”是浙江优势产业和区域经济的主要支撑。所谓“块状经济”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聚集形成特色产业优势十分明显的专业化产销基地,并由其带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组织形式。这种经济发展形式在浙江20年的快速发展中始终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一乡一品,一县一业”的块状经济已成为浙江的一大特色。其产业涵盖面甚广,渗透到绝大部分制造业。在31个统计大类的制造业中,除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烟草制品业和武器弹药制造业等3个外,均有“块状经济”存在。据统计局数据,2005年浙江30个制造业(不含武器弹药制造业)中,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均占全国同行10%以上的产业共有17个,表明这部分产业的地理集中度和区域分工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活跃的块状经济进一步促进了浙江民营企业的发展。浙江的“块状经济”具有独特的动力机制,形成了不易为其他地区所模仿的核心竞争力。

一是有效竞争效应。企业在同一产业领域和同一地理空间高度集中,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有效竞争的结果,促进企业建立市场快速反映机制和营销策略,推动技术进步和管理进步。二是互动式学习效应。同类企业和相关产业高度集聚,有利于相互学习和激励创新,形成知识溢出、技术扩散和整合优势的内在机制,进而形成竞争优势并向增值环节的上端攀升。三是生产专业化效应。中小企业是浙江块状经济的主体,以数十万之众集聚于“块状经济”的中小民营企业虽然没有进入大工业体系,但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产品与特色服务。比如宁波电气机械、宁波金属制品、宁波塑料制品、宁波通用设备、宁波服装、温州鞋革、绍兴织造、宁波纺织、宁波工艺品、温州服装、温州乐清电器、嘉兴纺织、绍兴印染业等区域已具备“无形大工厂”式的区域规模优势。他们采用弹性专精(指专业化加灵活性)的生产方式,形成基于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地方网络,产生较强的集体效益,比垂直一体化的大企业更具灵活性,明显降低了制造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了运营效率和竞争能力。其中不少民营企业做深专化,成为“专精特新”的“小型巨人”企业。四是外部经济效应。镶嵌于产业集群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地方网络,获得单个企业不易获取的生产经营条件,并可组合成区域产业规模,享受与大企业同样的规模经济。块状经济又或产业集群可以促使各种生产要素与相关社会资源的集聚,企业可以以最低的成本搜寻所需的生产资源与专业人才,同时企业获得了更便利的物流,高效的融资与外部的技术支援等。

综上所述,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处于全国的领先位置,究其原因,一是浙江民营有进入市场的创业动力与创业环境,二是政府的大力扶持为发展民营经济采取了适当的技术手段。其核心在于民营经济为适应市场需求而积极改变发展方向,产生了较高的生产效率与极强的竞争优势,从而促进了浙江经济的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传双: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J].管理科学文摘,2007(5).

国民经济现状篇9

可以看出,我国对外贸易产生的双顺差现象导致国际经济出现收支不平衡的问题很严重,同时产生宏观经济的外部失衡问题。所以要解决当前的问题,我国政府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首先必须对我国的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进行改革,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依靠扩大内需来带动我国经济增长,达到进出口贸易的和谐、平衡发展。此方法的具体实施必须依靠国家相关政策来支持,政府必须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来解决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从我国当前的实际状况来看,外汇盈余情况明显且在不断增加,持续增长的外汇导致我国的物价一直不稳定,从控制通货膨胀的角度来分析,我国当前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来扩大内需的力度远远不够。所以为解决和纠正外部经济失衡的状态,减轻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采取积极相关的财政政策和积极的税收政策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国宏观经济失衡的内在因素是深刻的,失衡的矛盾也在不断加大,从内在因素分析要解决此种矛盾仅仅依靠一些财政措施是很难实现的,如当前的金融体制效率低下、不健全等,一些地方官员的相关考核体系不完善、政绩考核不科学等。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宏观经济外部失衡的问题、缓解矛盾,必须把财政和税收政策同时利用起来。

一、提升公共消费的能力,通过扩大内需实现经济

发展

首先,拉动内需的主要动力之一就是政府消费,所以政府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内需从实现形式上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依靠投资来扩大内需,另一种依靠消费来扩大内需。二者只要有一个方面扩大需求,都会对经济发展起到带动作用。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以往通过投资方式带动经济发展可以起到很明显的效果。从当前状态看政府消费是集中式的,我国居民消费比较分散、很难起到明显效果,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沉淀。从我国居民实际消费状况来分析,居民的消费能力主要取决于收入,居民的收入可以分为短期收入和长远预期收入二种。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我国的收入分配体制一直不健全、不完善,导致我国当前的收入差距拉大,反映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4的水平,此状况导致我国很有消费愿望的人没有能力消费,购买能力、消费能力相对很弱,此部分在我国人口比例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我国依靠居民消费来带动经济发展的压力是巨大的,当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居民的未来收入很难保证,因此其消费愿望更加难以实现。所以从带动经济增长的因素来看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要好于消费,但由于我国的钢铁、房地产、水泥最近几年投资增长速度过快,导致原材料供不应求,因此原材料价格上涨过快,导致煤、电、油等出现紧张的局面。因此,从我国经济的发展状况来看,实现当前经济发展,必须把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从投资转移到消费。从消费的形式来分析,消费主要有二种,一种是居民消费,另一种是政府消费,从我国的实际国情来看居民消费的效果不是很明显,自然把消费的问题落在政府身上。从长远角度来分析整个社会消费能力的提升必须依赖国家好的公共财政政策。所以,政府在整个消费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扮演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

当前我国的居民消费之所以如此难以启动,主要原因是我国居民未来的一些消费是必须的、具有刚性的特征。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没有完善,居民的未来收入具有很大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所以当前要想扩大居民消费支出,必须从政府入手,政府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建立完善的公共财政保障机制,消除广大的居民的担心,解决他们的未来若干问题,如此状态下居民可以放心消费、大胆消费、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

二、完善外资税收政策,提高外资利用效率

我国当前的外资导向不合理,主要体现为对区域导向比较明显而对产业的导向比较弱。对我国的沿海地区投放力度比较大,而内地的关照程度较低。从经济特区到经济开发区再到经济引导区逐渐递减投放,从我国的东部到西部投放也是依次降低。此种不均衡发展状态导致我国的外资税收政策具有很强的不合理性,我国的东部税收政策优惠比较明显,中西部很难享受到更好的优惠政策。我国外资利用的区域不平衡状态导致其产业导向较弱,我国外资税收优惠政策导向不平衡,从高新技术产业到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优惠政策大都体现在沿海地区,中西部落后地区基本享受不到。外资的投放具有很强的不合理性,部分外资还流入投机性较强的股票、房地产等行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起到拉动作用的行业和一些基础设施领域很难享受到好的待遇。我国的外资正在以很快的速度向保险、银行、电信、证券等领域流入,而这些领域对国民经济发展一般起到操控的作用。

我国加入wto已经很多年了,但是流入我国的外资依然在享受超国民的税收优惠政策,如此状况在国外是很少见的,也给内资本带来了很大的不公平性,因此出现内资通过国外注册公司,最后把资金通过国外转入国内,形成所谓加外资现象。我国的外资税收优惠政策和国际社会倡导的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的局面是不一致的,给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带上了一个无形的枷锁。外资税收优惠政策给我国产业发展和升级带来了很多问题,产业无法转型,外资优惠政策不一致导致国际收支失衡,因此我国当前必须积极调整外资优惠政策,达到有效利用外资的目的,提升外资利用水平,减轻资本贸易顺差给我国人民币造成的升值压力,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根据我国经济的发展状况来看,产业发展的不平衡为经济发展带来了若干问题,为提升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调整产业发展方式。对于一些具备优势但又缺少资金的产业,要通过政府积极的财政政策重点扶持,防止所谓假外资现象的产生。对于高污染、高消耗的产业进行逐步淘汰,促进整个社会的产业升级。

三、对出口退税政策进行优化调整,保证进口贸易

和出口贸易协调发展

国民经济现状篇10

关键词: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倒U型假设

收入分配问题是经济学中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课题,同时又是一个现实的经济学研究课题,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在研究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理论中,最有名的就是Kuznets的“倒U型假设”理论。早在1955年,Kuznets根据收入分配的回归和人均Gnp,在经济发展早期,发现收入差距会扩大,在经济发展后期,收入差距将会缩小,也就是收入不平等将随人均Gnp增长呈现倒U型关系。Kuznets的“倒U型假设”理论认为,在经济增长的早期阶段,居民的长期收入不平等会扩大,随后会转入一个稳定状态,达到工业文明时期这种不平等趋势会缩小。Barro(1990)认为政府采用适度的再分配的方法来缩小收入差距,这样就会促进经济增长,而过度的再分配对经济增长是不利的。Galor和Zeira(1993)利用假设的方法,就是在信贷市场不完善假设下,论证了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方法就是恰当地设计再分配政策。基于Barro的分析框架,alesina和Rodrik(1994)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是过度的收入差距,这是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论证的。

在现代经济学研究的角度中,经济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正是由于经济系统的复杂性导致了经济主体行为的有限理性,所以经济主体的适应性导致了经济系统的进化性。tesfatsion(2001)认为复杂适应系统的经济学体现是基于主体计算经济学,不但可以有效地分析宏观经济动态对不同微观个体行为的分配效应,也可以有效地分析微观个体行为对宏观经济动态的增长效应。Bruun(2001)认为有效地分析经济增长和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关联性的方法是应用基于主体的经济模型,这是因为这类模型不仅可以处理不平等而且可以产生不平等。epstein和axtell(1996)为了研究经济增长对收入差距的影响,采用了主体的经济模拟方法,发现经济的增长会逐渐扩大收入差距。Brunn和Luna(2000)采用基于主体的经济模拟方法研究了经济增长和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因果关系,发现收入不平等是由于短期内经济增长导致了。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一)宏观视角研究

林毅夫(1998)认为,某个国家、地区其所采用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社会政策会影响收入分配的变化。库兹涅茨倒U假设在发展中国家是可以避免的,它不是一种规律。赵人伟、李实和a.L.卡恩(1999)根据中国各省数据对实际收入关系和收入分配差距进行检验实证分析,发现这些数据并不支持“倒U型假设”,并得出影响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三个因素:经济增长、经济体制变迁以及政府政策。喻平(2003)研究分析了经济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的关系,得出经济发展与扩大内需因农民收入增长的推动明显强于城镇居民收入的结论。胡兵(2005)仅研究了经济增长与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的关系,得出经济增长的减贫成效会因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拉大而抵消。

汪同三,蔡跃洲(2006)研究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发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导致投资结构中重工业比重增大,经济增长速度提高。司志宾(2007),李楠等(2008)认为在确保农村居民整体收入水平提高的前提下,适当的拉开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会对经济增长有促进的作用。陈安平(2009)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人均国民收入的协整关系进行oLS估计的结论支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有利于经济增长”的判断,而这与研究预期是不符的。他转而使用估计效果更好的动态最小二乘法DoLS后的结果支持了“收入差距扩大不利经济增长”的判断。储德银(2011),吕炜认为经济增长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会随着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性。王铁军,官爱兰(2012)通过对1978-2010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有抑制作用,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且都存在长期协整关系。韩建雨(2013)运用面板协整模型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进行考察发现:从总体上看,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影响,但自2001年起,居民收入差距已经开始有碍于经济增长,并且这种负向影响呈逐年上升态势。

(二)分省视角研究

李金昌等(2005)对浙江省的实证研究分析表明浙江省的收入分配差异与经济增长(基尼系数)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稳定关系,且为正相关。张效莉等(2006)研究了新疆经济增长与当地城乡居民收入之间的关系,认为初始阶段时经济增长受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强于城镇居民,后期则是经济增长受城镇居民收入的影响更大。王伟化等(2009)对内蒙古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格兰杰检验实证,发现收入差距扩大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而经济增长是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

而宋丽婷(2010)对河北省经济增长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结果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短期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人均GDp变化方向相同;长期来看,协整关系式能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乐小兵(2011)选取广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环比经济增长率3项指标进行分析发现,库兹涅茨的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关系的理论不适于解释广西出现的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冯利英,石海燕(2012)通过内蒙古1978-2010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内蒙古经济增长是引起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格兰杰原因,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是引起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卢冠中,易文德(2013)基于重庆全市和“一圈两翼”的空间划分,探究了重庆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是影响重庆市经济增长的原因之一,且两者呈正相关。

三、文献评述

上述文献中,Kuznets的“倒U型假设”理论可以说是在这方面最著名也是影响力最大的理论,对后来众多学者的研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这个假设,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证。早期,国外学者主要研究政府的再分配对收入差距、经济增长的影响。近年来,基于主体的经济模型逐渐开始流行,众多国外学者通过对无数个微观个体状态的积累自然得出宏观经济总量的研究来论证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国内的学者则主要研究Kuznets的“倒U型假设”理论是否符合我国国情,他们多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切入点,研究全国、地区、省市的相关数据,论证方法各异,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陆铭,陈钊,万广华.因患寡,而患不均――中国的收入差距、投资、教育和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J].经济研究.2005(12)

[2]胡兵,胡宝娣,赖景生.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对农村贫困变动的影响[J].财经研究.2005(08)

[3]李楠,胡建兰.改革开放30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变动及经济影响[J].求索.2008(12)

[4]吕炜,储德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