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力的本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35:07

想象力的本质篇1

关键词:幼儿;绘本课堂;想象力;创造力;素质教育

当前,国家提倡素质教育工程应从幼儿抓起。诚然,对幼儿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关乎儿童的未来与国家的前途。本文立足于幼儿教学的现状,通过生动的案例论述培养幼儿课堂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策略。

一、素质教学背景下,幼儿绘本课堂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必要性

1.绘本课堂想象力的培养有助于加快幼儿思维潜能的开发进程

幼儿正处于认识世界、感知世界的阶段,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尤为重要,让幼儿养成健全的生活制度,教师带领儿童读绘本,幼儿通过看图学表达、听教师讲故事等课堂活动,不仅能快速地增加知识、丰富人生阅历,而且也能推动思维的开发。

借助于绘本课堂的教学实践活动,幼儿能掌握各种不同的教学概念,徜徉于生动有趣的童话情境中,并把平日在幼儿园所学到的其他门类知识灵活地运用到绘本教学之中,这无形之中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潜质,想象力的培养有利于大家对问题的自主探索和独立思考。

2.绘本教学中培养创造力会使幼儿提高认知事物的能力和水平

绘本阅读中,教师根据生动直观的“绘本语言”,寓教于乐,在唤起幼儿求知欲、激活创造力的同时,更能提升大家的阅读兴致,诙谐幽默的绘本教材在满足学生求新求知需求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引领儿童走向未知世界开展深入研讨和探索,这样一来,大家便能用好教学培养的创造力,进而更好地认识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3.绘本课堂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有助于德育教育的顺利实施

众所周知,素质教学形势下,学生在阅读绘本时,心绪总会随着故事情节的变化而“迁移”,这也少不了情感世界的外露。事实上,素质教育也更倾向于培养儿童、青少年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绘本教学中的故事题材健康向上、活泼生动,与德育教育的理念正好相吻合。幼儿接触这些绘本故事,不单单被故事情节触动心灵,同样也能以此分辨出美与丑、是与非、真与假。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更能激励幼儿向绘本故事中的正面角色学习,激活思维、丰富情感、健全人格。

二、幼儿绘本课堂教学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方法

上文重点论述绘本教学中培养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意义,下面立足于教学实际重点谈谈培养对策。

1.运用多媒体创设鲜活的教学情境,拓宽幼儿学生的想象空间

现阶段,多媒体因其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优势特征,正逐步成为不可或缺的幼儿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众所周知,幼儿的智力发育程度尚不成熟,语言表达能力为充分的开发,要表达个人的情感、发挥想象力,就离不开多媒体这样的媒介。

例如,在阅读《你很快就会长高》这一绘本时,幼儿教师可提前制作好幻灯片,通过极其有趣的童话场面,引领幼儿自主阅读,在了解故事大意的基础上,反而更能升华个人感情,拓展想象的余地和空间。

幼儿通过欣赏绘本插图,知道了故事情节:主人公阿力因不满足自己的矮个子而整天闷闷不乐,周围每个人均劝他能很快长高,阿力自己仍迫不及待地想长高。孩子们明确绘本故事内容后,会集中注意力投入到想象中,尤其是看完结尾后,大家会想象到,阿力是否有其他长高的方式或者谁能帮助他迅速长高,这些合理、直观的想象是完全符合绘本故事阅读理念的。

由此证明,运用多媒体作为绘本教学手段,通过幼儿的自主探索、学习,更能有效地激发想象力,使每一位幼儿均能对绘本故事展开一定的想象。

2.教师要“因材施教”,选择最为恰当的绘本实施教学

绘本常因可爱的形象、鲜艳的色彩和易懂的故事,令孩子爱不释手,诚然,每一本精致的绘本均对孩子们有启迪和教育功能,而且还蕴藏着无尽的教学资源。教师的重要任务便是经由幼儿们自身的心理、性格表现选择最为恰当的绘本故事,以便于尽快地实现课堂目标、推进想象力、激发创造活力。

例如,绘本《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讲述了白雪公主因被后母迫害而流放在外,幸好得到七个小矮人的帮助,才能逃脱一个又一个的波折,后母则自食恶果坠入悬崖。绘本少不了对白雪公主“历险记”的描绘,作为举世闻名的卡通故事,教师在绘本课堂上可穿插一些动漫片段,引导儿童通过美妙动听的配乐、华丽的色彩和鲜明的故事构思,努力用心去挖掘新意,鼓励大家通过多视角的思维感知,针对白雪公主所经历的磨难做出精妙的想象:“白雪公主在路途中所经历的这些挫折,是怎么得来的?”

大家提出问题后,试图创造性地回答:“七个小矮人会不会是上帝派来拯救善良的白雪公主的呢……”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但都以自身生活经验为依据,依靠绘本故事做出各种大胆想象,这也远远超越绘本自身所要表现的精神内涵。

3.积极鼓励幼儿自编绘本,千方百计提高想象力

幼儿在平日绘本教学中,学会编写对于开发想象力是至关重要的,编写绘本故事犹如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双“翅膀”,能让孩子们的想象力得以腾飞、纵横驰骋于天地之间。在绘本课堂上,当孩子们打开惟妙惟肖的绘本故事图片时,在产生浓浓阅读兴趣的同时,教师可同时遮盖一些图片,激发孩子们编写绘本的热情,把绘本画面中的人物、情节等作为“未知话题”,以此给孩子们设置悬念,合理发挥大家已有的经验,加以适度的思考和想象,建构绘本故事前后的关联;在读完绘本故事后,教师可紧抓故事中的关键点,让儿童“创造”其中的故事情节。

例如,绘本故事《母鸡萝丝去散步》的封面,显示有一只正悠闲散步的母鸡被饥饿的狐狸所盯上。这时,教师可把下面的图片遮盖住,请幼儿推断并猜测会发生什么。孩子们会静下心来思考,并立足于个人生活点滴,同时也会把自己对绘本故事的美好期待融入其中。为数不少的儿童会“换位去思考”,把自己想象成为那只母鸡,在遇到狡猾的、饥饿的狐狸跟踪时,自己会如何应对。大家会创造性地想到:“狐狸被钉耙扎住了,疼得直叫,导致捕捉母鸡的计划失利”“母鸡事先已发现狐狸,但假装没看见,仍泰然自若,只是跟狐狸玩起了‘捉迷藏’,将其甩掉了”。可见,请幼儿编写绘本让大家的想象力更加宽泛,构筑绘本故事前后之间的重大关联,推进绘本课堂的实效性。

4.开展“绘本表演”活动,为课堂增添创造性元素

幼儿心思细腻、活泼爱动,教师要充分借助孩子们的这些心理特点,在课堂上开展绘本表演活动,教师可选取学生非常熟悉的绘本,请大家依照绘本故事的进展,科学、合理地设置必要的角色,并将设计的内容要点通过绘本表演淋漓尽致地表演出来。这样一来,大家会亲自走近故事角色,不仅能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在表演时也能适度地“抛弃”教材中的绘本情节,自我发挥、想象出新的故事情节,创造能力的培养可见一斑。

在素质教学的情形之下,幼儿绘本课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教师应采用若干行之有效的策略,努力促使儿童在绘本教学中实现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周燕.看绘本,学数学[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2(Z1).

[2]心怡.绘本向我们迎面走来[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8(05).

[3]朱兰珍.绘本在大班幼儿数学活动中的有效运用:例谈《公主驾到》绘本教学的指导策略[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2(10).

想象力的本质篇2

关键词:社会主义;现象;本质

现象与本质是唯物辩证法的一对范畴,二者既对立又统一,有本质,必有现象。遵循这一思路,我在学习、研究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时候,常常想到社会主义现象这个问题。但社会主义现象该如何概括,它与社会主义本质又有什么样的关系,这类研究成果目前尚不多见,本文试就这一问题作些探讨。

一、社会主义现象

现象是事物的外在特征和外部联系,是事物的本质在各方面的表现。依据这一唯物辩证法原理,我们可以认定:社会主义现象是社会主义的外在特征和外部联系,是社会主义本质在各方面的表现。

如何概括社会主义现象?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设想,我们大致可以从社会生活和社会制度两个方面来把握社会主义现象。

从社会生活方面说,马克思、恩格斯为我们描述了这样美妙的情景:人人都受到良好的德、智、体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等方面的教育,具有高度的思想觉悟,能自觉地掌握和运用客观规律,在政治、经济、思想和个性方面都得到彻底解放,成为社会、自然和自己的真正主人;劳动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灭了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整个社会变成了“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①

从社会制度方面说,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列宁称之为社会主义阶段)消灭了私有制,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消灭了商品货币关系,有计划地进行生产,实行产品经济;国家失去政治职能,不再具有政治压迫性质,只有社会管理职能;等等。

上述社会主义现象是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很长的时间里基本上都是按照这个样式去建设社会主义的。它寄托着人们追求美好社会的理想,是激励人们努力奋斗的目标。

或许有人会问,这些社会主义的现象中国有吗?中国正在搞社会主义,与之相比,够格吗?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后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理所当然地要高于资本主义,这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因而看待社会主义,应当从共产主义的高度着眼,不能因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过重大波折以及现有社会主义国家的状况而降低社会主义的水准。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一些社会主义现象以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为依托,是合格的社会主义(相对于不够格的社会主义而言)应有的外在特征和外部联系。

当然,应该承认,中国目前搞的社会主义远未达到马克思、恩斯斯所设想的程度,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1987年4月,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必须摆脱贫穷》的谈话中说:“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只有到了下世纪中叶,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也就是不够格阶段,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和最大的实际,必须实事求是,充分看到这一点。

然而,尽管不发达、不够格,中国毕竟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那么,中国社会主义又有哪些现象呢?我们仍然可以从社会生活和社会制度两方面来概括。

从社会生活方面说,物质文明上表现为奔小康、求富裕的极大努力,精神文明上表现为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极大努力,社会风气上表现为弘扬正气、扬善抑恶的极大努力。

从社会制度方面说,经济上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制度。政治上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此外,与社会生活、社会制度密切相关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方针以及国家的政令、法律、法规等等也都是社会主义现象。

以上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现象的不完全概括。之所以与合格的社会主义的现象相差甚远,是因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十分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础之上,而不是象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那样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之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政治制度、思想意识、经济制度等方面建构了一定的社会主义现象,跨越了“卡夫丁峡谷”,是中国历史上的巨大进步,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但是,发展生产力的峡谷是不能跨越的。目前中国社会主义现象比合格的社会主义现象相差甚远,与缺乏来自生产力方面的强有力的支持密切相关。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难从中国社会主义现象中看出合格社会主义的雏型,不难听到向合格社会主义前进的坚实的脚步声。

二、社会主义本质

邓小平同志说我们以往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不是说我们以往对社会主义问题一无所知,而是指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以及社会主义现象的个性特征。应该说,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现象的描述是最有水平和最具普遍性的,后人无出其右者。邓小平同志坚决主张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这对于人们认识社会主义现象的个性特征以深刻的启迪。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最权威、最科学的概括,则是邓小平同志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最为了不起的贡献。

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用毋庸置疑的语气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③ 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如此清晰、准确的概括,这在国际共运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一概括把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第一,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具有普遍性。有人认为邓小平同志概括的社会主义本质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的本质。这种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邓小平同志是最讲究实事求是的,中国社会主义处在什么阶段,他最清楚。他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时理所当然地要以中国的国情为基础,符合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要求。然而,邓小平同志又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战略家。他在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时又是放眼整个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的。他没有使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本质”,而是直接用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其用意是很清楚的。因而,我们学习、研究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时,要以忠于原意为出发点。再者,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事物内部最深刻、最稳定、最高层次的东西,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毫无疑问,社会主义本质一经科学地概括出来,也就是贯穿于社会主义全过程的东西了。因此,无论是合格的社会主义或不够格的社会主义,还是中国的社会主义或外国的社会主义,本质都是邓小平同志概括的五句话,区别只是在于对不够格的社会主义是将来时(即五句话并未实现,还有待于去努力),对合格的社会主义是现在进行时或过去时(即五句话正在实现或已经实现)。

第二,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突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是论证出来的,不是自我标榜出来的,也不是对资本主义或其它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进行批驳、谩骂中体现出来的,而是要在实践中实干出来的。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本质论中,前两句突出了生产力的首要地位,体现出强烈的实干精神,从而克服了长期以来忽视生产力发展的错误倾向。社会主义能够比资本主义以及其它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形态更好地发展生产力,这在理论上早已得到了证明。邓小平同志也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④ 没有生产力的大发展,说到底就无任何社会主义优越性可言。邓小平同志抓住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社会主义的根本特性,也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法宝。后三句话揭示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突出了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成果归谁享有的问题。“共同富裕”是千百年来人类社会所追求的共同理想,历史上任何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都不能做到这一点,只有社会主义能够做到这点。邓小平同志反复阐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⑤“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也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⑥ 前两句与后三句互相联系,兼顾了效率与公平,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因而具备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邓小平同志指出:“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⑦ 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本身就是解放思想的结果,一方面指出了带有普遍意义的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另一方面又在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上给人们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质的规定性,不能动摇,但对于如何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则可以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勇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新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也是质的规定性,不能动摇,但对何时或用何种方式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则可以因时因地有别。中国目前在一定程度上暂时保留了私有制、剥削和差别,是为了以后更好地消灭私有制、剥削和差别。总之,一切有利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事都可以大胆地去做,一切有利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事都可以放开地去做。将社会主义的原则性与建设方式、方法上的灵活性充分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的实事求是精神。

第四,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充分体现了对人的关怀。有人认为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如果加进去对人的关怀就更好了,言外之意是邓小平同志忽视了对人的关怀。这实际上是一种片面、直观的看法。众所周知,邓小平同志毕生所从事的一切事业都是为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恰恰充分体现了对人的关怀。首先是对全体人民的普遍关怀,表现为对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追求。资产阶级也曾标榜“平等”、“公平”,但事实上做不到。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中的后三句话实际上就是对资本主义的不公平在生产关系层面上的否定。其次是尊重人的个性,表现为为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而,允许和鼓励先富又不是为了搞两极分化,目的在于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种关怀既博大又具体,充分体现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同志的宽阔胸怀。

第五,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表明社会主义本质的全面展现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我们不要认为社会主义的理论一经创立和传播,社会主义的本质就会自然显露出来;也不要认为一些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一经建立,社会主义的本质就会自然显露出来。邓小平同志总结历史经验,纠正历史偏差,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概括出社会主义的本质。但是,他使用的是动态的描述方式,表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永无止境的,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也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因此,我们既不能为此动摇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也不能为此急于求成,盲目冒进。

三、社会主义现象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

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运用唯物辩证法原理,对社会主义现象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可作如下的分析。

第一,两者是对立的。社会主义现象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外在特征,是可以被人们所感知的,有些(如社会生活)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社会主义本质存在于社会主义内部,不能被感官所直接感知,只能用抽象的思维方式才能把握。社会主义现象是丰富的、生动的、易变的(比如,社会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制度体制是可以创新的、政策法规是可以修订的,等等);社会主义本质则是深沉的、单纯的、贯彻始终的(但有个逐步展现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现象,尤其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现象因国、因时而异,是个别的、具体的,从而也是片面的(例如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会产生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社会主义本质则是一般的、共同的东西。

第二,两者是统一的。两者互为存在的前提,不可分割。没有脱离社会主义本质的社会主义现象,社会主义本质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发育的程度,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现象的样式。社会主义现象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外露和表现,其样式的不同又反映着社会主义本质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发育的状况。

第三,弄清两者辩证关系的重要指导意义。由于社会主义现象与社会主义本质是对立的,就不能把社会主义现象当成社会主义的本质。比如,公有制、按劳分配、无产阶级专政、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都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它们在实现形式上的变化或暂时中止(这里单指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的暂时中止)都不会动摇社会主义的本质。弄清这点,有利于人们更加进一步地解放思想,澄清各种疑惑,脚踏实地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由于两者具有统一性,在建设社会主义(哪怕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的征程中,就不能不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就不能不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制度,就不能不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乃至重大的方针政策。如果这些东西都不坚持,社会主义的本质也就无从体现,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就会动摇。

因此,在实践中,我们既要透过社会主义的现象抓住社会主义的本质,从而加深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同时还要大力营造、充分利用社会主义的现象,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调整,让人民群众从切身感受中更加拥护社会主义。

――――――――――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新版第一卷,第294页。

想象力的本质篇3

关键词:社会主义;现象;本质

现象与本质是唯物辩证法的一对范畴,二者既对立又统一,有本质,必有现象。遵循这一思路,我在学习、研究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时候,常常想到社会主义现象这个问题。但社会主义现象该如何概括,它与社会主义本质又有什么样的关系,这类研究成果目前尚不多见,本文试就这一问题作些探讨。

一、社会主义现象

现象是事物的外在特征和外部联系,是事物的本质在各方面的表现。依据这一唯物辩证法原理,我们可以认定:社会主义现象是社会主义的外在特征和外部联系,是社会主义本质在各方面的表现。

如何概括社会主义现象?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设想,我们大致可以从社会生活和社会制度两个方面来把握社会主义现象。

从社会生活方面说,马克思、恩格斯为我们描述了这样美妙的情景:人人都受到良好的德、智、体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等方面的教育,具有高度的思想觉悟,能自觉地掌握和运用客观规律,在政治、经济、思想和个性方面都得到彻底解放,成为社会、自然和自己的真正主人;劳动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灭了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整个社会变成了“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①

从社会制度方面说,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列宁称之为社会主义阶段)消灭了私有制,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消灭了商品货币关系,有计划地进行生产,实行产品经济;国家失去政治职能,不再具有政治压迫性质,只有社会管理职能;等等。

上述社会主义现象是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很长的时间里基本上都是按照这个样式去建设社会主义的。它寄托着人们追求美好社会的理想,是激励人们努力奋斗的目标。

或许有人会问,这些社会主义的现象中国有吗?中国正在搞社会主义,与之相比,够格吗?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后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理所当然地要高于资本主义,这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因而看待社会主义,应当从共产主义的高度着眼,不能因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过重大波折以及现有社会主义国家的状况而降低社会主义的水准。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一些社会主义现象以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为依托,是合格的社会主义(相对于不够格的社会主义而言)应有的外在特征和外部联系。

当然,应该承认,中国目前搞的社会主义远未达到马克思、恩斯斯所设想的程度,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1987年4月,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必须摆脱贫穷》的谈话中说:“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只有到了下世纪中叶,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也就是不够格阶段,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和最大的实际,必须实事求是,充分看到这一点。

然而,尽管不发达、不够格,中国毕竟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那么,中国社会主义又有哪些现象呢?我们仍然可以从社会生活和社会制度两方面来概括。

从社会生活方面说,物质文明上表现为奔小康、求富裕的极大努力,精神文明上表现为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极大努力,社会风气上表现为弘扬正气、扬善抑恶的极大努力。

从社会制度方面说,经济上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制度。政治上坚持人民民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此外,与社会生活、社会制度密切相关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方针以及国家的政令、法律、法规等等也都是社会主义现象。

以上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现象的不完全概括。之所以与合格的社会主义的现象相差甚远,是因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十分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础之上,而不是象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那样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之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政治制度、思想意识、经济制度等方面建构了一定的社会主义现象,跨越了“卡夫丁峡谷”,是中国历史上的巨大进步,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但是,发展生产力的峡谷是不能跨越的。目前中国社会主义现象比合格的社会主义现象相差甚远,与缺乏来自生产力方面的强有力的支持密切相关。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难从中国社会主义现象中看出合格社会主义的雏型,不难听到向合格社会主义前进的坚实的脚步声。

二、社会主义本质

邓小平同志说我们以往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不是说我们以往对社会主义问题一无所知,而是指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以及社会主义现象的个性特征。应该说,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现象的描述是最有水平和最具普遍性的,后人无出其右者。邓小平同志坚决主张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这对于人们认识社会主义现象的个性特征以深刻的启迪。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最权威、最科学的概括,则是邓小平同志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最为了不起的贡献。

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用毋庸置疑的语气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③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如此清晰、准确的概括,这在国际共运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一概括把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第一,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具有普遍性。有人认为邓小平同志概括的社会主义本质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的本质。这种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邓小平同志是最讲究实事求是的,中国社会主义处在什么阶段,他最清楚。他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时理所当然地要以中国的国情为基础,符合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要求。然而,邓小平同志又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战略家。他在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时又是放眼整个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的。他没有使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本质”,而是直接用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其用意是很清楚的。因而,我们学习、研究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时,要以忠于原意为出发点。再者,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事物内部最深刻、最稳定、最高层次的东西,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毫无疑问,社会主义本质一经科学地概括出来,也就是贯穿于社会主义全过程的东西了。因此,无论是合格的社会主义或不够格的社会主义,还是中国的社会主义或外国的社会主义,本质都是邓小平同志概括的五句话,区别只是在于对不够格的社会主义是将来时(即五句话并未实现,还有待于去努力),对合格的社会主义是现在进行时或过去时(即五句话正在实现或已经实现)。

第二,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突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是论证出来的,不是自我标榜出来的,也不是对资本主义或其它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进行批驳、谩骂中体现出来的,而是要在实践中实干出来的。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本质论中,前两句突出了生产力的首要地位,体现出强烈的实干精神,从而克服了长期以来忽视生产力发展的错误倾向。社会主义能够比资本主义以及其它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形态更好地发展生产力,这在理论上早已得到了证明。邓小平同志也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④没有生产力的大发展,说到底就无任何社会主义优越性可言。邓小平同志抓住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社会主义的根本特性,也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法宝。后三句话揭示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突出了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成果归谁享有的问题。“共同富裕”是千百年来人类社会所追求的共同理想,历史上任何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都不能做到这一点,只有社会主义能够做到这点。邓小平同志反复阐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⑤“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也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⑥前两句与后三句互相联系,兼顾了效率与公平,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因而具备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邓小平同志指出:“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⑦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本身就是解放思想的结果,一方面指出了带有普遍意义的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另一方面又在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上给人们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质的规定性,不能动摇,但对于如何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则可以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勇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新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也是质的规定性,不能动摇,但对何时或用何种方式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则可以因时因地有别。中国目前在一定程度上暂时保留了私有制、剥削和差别,是为了以后更好地消灭私有制、剥削和差别。总之,一切有利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事都可以大胆地去做,一切有利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事都可以放开地去做。将社会主义的原则性与建设方式、方法上的灵活性充分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的实事求是精神。

第四,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充分体现了对人的关怀。有人认为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如果加进去对人的关怀就更好了,言外之意是邓小平同志忽视了对人的关怀。这实际上是一种片面、直观的看法。众所周知,邓小平同志毕生所从事的一切事业都是为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恰恰充分体现了对人的关怀。首先是对全体人民的普遍关怀,表现为对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追求。资产阶级也曾标榜“平等”、“公平”,但事实上做不到。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中的后三句话实际上就是对资本主义的不公平在生产关系层面上的否定。其次是尊重人的个性,表现为为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而,允许和鼓励先富又不是为了搞两极分化,目的在于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种关怀既博大又具体,充分体现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同志的宽阔胸怀。

第五,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表明社会主义本质的全面展现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我们不要认为社会主义的理论一经创立和传播,社会主义的本质就会自然显露出来;也不要认为一些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一经建立,社会主义的本质就会自然显露出来。邓小平同志总结历史经验,纠正历史偏差,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概括出社会主义的本质。但是,他使用的是动态的描述方式,表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永无止境的,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也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因此,我们既不能为此动摇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也不能为此急于求成,盲目冒进。

三、社会主义现象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

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运用唯物辩证法原理,对社会主义现象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可作如下的分析。

第一,两者是对立的。社会主义现象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外在特征,是可以被人们所感知的,有些(如社会生活)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社会主义本质存在于社会主义内部,不能被感官所直接感知,只能用抽象的思维方式才能把握。社会主义现象是丰富的、生动的、易变的(比如,社会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制度体制是可以创新的、政策法规是可以修订的,等等);社会主义本质则是深沉的、单纯的、贯彻始终的(但有个逐步展现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现象,尤其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现象因国、因时而异,是个别的、具体的,从而也是片面的(例如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会产生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社会主义本质则是一般的、共同的东西。

第二,两者是统一的。两者互为存在的前提,不可分割。没有脱离社会主义本质的社会主义现象,社会主义本质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发育的程度,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现象的样式。社会主义现象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外露和表现,其样式的不同又反映着社会主义本质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发育的状况。

第三,弄清两者辩证关系的重要指导意义。由于社会主义现象与社会主义本质是对立的,就不能把社会主义现象当成社会主义的本质。比如,公有制、按劳分配、无产阶级、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都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它们在实现形式上的变化或暂时中止(这里单指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的暂时中止)都不会动摇社会主义的本质。弄清这点,有利于人们更加进一步地解放思想,澄清各种疑惑,脚踏实地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由于两者具有统一性,在建设社会主义(哪怕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的征程中,就不能不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就不能不坚持人民民主(实质是无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就不能不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乃至重大的方针政策。如果这些东西都不坚持,社会主义的本质也就无从体现,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就会动摇。

因此,在实践中,我们既要透过社会主义的现象抓住社会主义的本质,从而加深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同时还要大力营造、充分利用社会主义的现象,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调整,让人民群众从切身感受中更加拥护社会主义。

——————————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新版第一卷,第294页。

②③④⑤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25页,第373页,第63页,第123页,第364页。

想象力的本质篇4

关键词:音乐人才心理素注意记忆创造

良好的音乐素质是音乐人才从事音乐工作的基本前提,音乐素质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它涉及到与音乐活动有关的各种能力的潜在因素。从音乐素质的构成体系来看,主要是由音乐方面的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两大部分组成的。其中,心理素质又是音乐人才的重要素质,因为了解和掌握心理素质的规律,对从事音乐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一、感觉与知觉

感觉是人的感觉器官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心理现象,但它却是一切心理现象的基础。感觉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平衡觉、运动觉等,这些感觉是人们认识外部世界开端。在人的心理活动中,总是以感觉为基础,以知觉为反映形式的,所以人们常用“感知”这一概念来表达这一完整的心理过程。

对音乐人才来说,音乐感觉和音乐知觉是最重要的心理素质,基本的音乐感觉是指通过听觉器官辨别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等方面的物理属性,进而产生相应的音高感、音强感、音长感及音色感。音乐知觉主要是指在音乐感觉的基础上,对各种音乐基本要素的感知能力,如旋律感、节奏感、和声感、力度感与速度感。

由于音乐感觉和音乐知觉不仅在实践活动中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且又都是通过听觉途径进行的,因此人们常以“音乐听觉”的概念来综合表述这两个概念。作为一种心理素质,音乐听觉具有一定的天赋性,另一方面,人的音乐听觉还可以通过训练而逐步得到提高。大量音乐教学实践的成果充分证实了音乐听觉这种心理素质的可塑性。

二、注意与记忆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选择和指向,是机体在观察一定事物时的活动。记忆是通过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的心理过程,对以往经验的一种反映。这两种心理素质在音乐活动中,都有非常重要的参与价值。

注意是一种具有智力性质的心理因素,它对音乐能力的形成,对音乐工作的效率,都有直接影响。注意可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两大类,在音乐活动中都是存在的,但最有意义和价值的是有意注意,因为有意注意有明确的预定目的,有时还需要付出一定的意志努力,才能保持注意对象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所以,不论是作曲、理论研究,还是演奏、演唱,都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确立“必须注意”的意识,以提高音乐工作的效率和成果的艺术水平。注意力集中是可贵的心理品质,不过对音乐家来说,有时注意力也需要分散。例如钢琴家演奏钢琴时,就常将注意力分配到视谱、左手、右手、左脚、右脚、听琴等几个部分。

音乐记忆的生理基础来自大脑的机能。从心理过程来看,音乐记忆力是音乐听觉功能的延伸,其心理过程是通过对音乐的聆听、识记,形成听觉记忆表象,与此同时还具备了保持和再现的能力。对音乐家来说,记忆力是一种重要的智力心理因素,对音乐的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是从事各种音乐工作必不可少的能力。就作曲家而言,必须要通过记忆存储大量的音乐信息,如各种音乐素材、音乐主题发展手法、曲式结构法则等,才能在创作时运筹帷幄,借鉴出新。因此,音乐院校作曲专业就有要求学生熟背几百首民歌的规定。至于音乐演奏家、歌唱家更需要熟背旋律和歌词,才能在表演时尽情发挥,挥洒自如。

三、想象与创造

想象是对表象材料的一种加工和改造,是发生在大脑中的一种表象运动。从文学艺术方面来看,根据想象内容在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上的不同,想象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两大类。创造想象是根据创造目的,不依靠任何描述,独立地创造出新想象的过程。创造音乐时的想象,就属于创造想象。

想象力的本质篇5

一、原始问题概念界定

所谓原始问题是指自然界及社会生活、生产中客观存在未被抽象加工的,能够反映科学概念、规律本质的典型现象,它来自真实的生活。原始问题不只局限于物理教材,问题更加注重于日常生活、最新科技动态及科技知识的有机结合,拓宽学生的视野,缩小所学知识与真实生活的差别。学生在解决原始问题时的最大困难在于原始问题的物理模型的构建。北京大学赵凯华教授在1983年就指出:“在我们的教学中,同一问题,既可以把原始的物理问题提交给学生,也可以由教师把物理问题分解或抽象成一定的数学模型后再提交给学生。习惯于解后一类问题的学生,在遇到前一类问题时,往往会不知所措。”

二、物理模型的概念

物理学在对每一个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时所要考虑和分析的实际问题往往很复杂,为了能更为高效分析与研究,物理学中常常采用“简化”,对实际问题进行科学抽象处理的方法,用一种能反映原物本质特性的理想物质(过程)或假想结构,去描述实际的事物(过程)。这种理想物质(过程)或假想结构称之为“物理模型”。

1.物理模型的特性。

物理模型的特性归结起来有以下四种。(1)物理模型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它舍弃次要因素把握主要因素、化复杂为简单,完成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反映的是原始问题本质特征的――理想物质(过程)或假想结构,是对原型客体物质形式或思维形式的本质关系的再现,是科学思维对物理世界的抽象的反映。(2)物理模型具有形象性,物理模型往往是采用简约化的手法用理想化的物质(过程)或假想结构来代替复杂、具体的客体研究对象,是一种简化的直观的心理构想,反映物理具体的研究对象,因此物理模型又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3)物理模型具有科学性,它以先前获得的科学知识为依据,经过判断、推理等一系列逻辑上的严格论证,深刻地反映原客体的本质特性,同时可以被实验证实,因此物理模型又具有科学性。(4)物理模型具有假定性,物理模型是通过科学抽象对实际问题进行的心理构想,是人们以科学思维对物理世界的抽象描述,因此物理模型来源于客观现实,但又高于客观现实,是抽象的思维结果,是被实验证实的科学假想,是实际客体忽略次要因素的假想反映,因此物理模型又具有假定性。

2.物理模型的分类。

对于物理模型的分类,标准不同,看法就不同,但也算异曲同工。我认为模型可分为对象模型、条件模型和过程模型。

对象模型:用来代替研究对象实体的理想化模型,高中有的对象模型,例如:质点、轻绳、点电荷、理想电表、理想变压器等。条件模型:把研究对象所处的外部条件理想化建立的模型为条件模型。

三、原始物理问题解决与建立物理模型的关系

物理模型是对生活实际问题(也即原始问题)的科学抽象和近似,是物理思维的产物。建立物理模型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根据所研究对象和问题的特点,撇开个别的、非本质的因素,抽出主要的、本质的因素加以考察研究,并将同一类物理事物共同的、本质的属性联合起来,由此建立起一个轮廓清晰、主题突出、易于研究的新概念或新过程。要得到正确的物理模型,需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以实验为基础,以事实为依据。二是正确抽象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就好像质点、点电荷、轻绳、稳恒电流等都是理想模型,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建立的一种理想客体,它忽略了非本质的、次要的因素,突出了研究客体的主要矛盾,使这个理想模型更加能集中反映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便于我们对自然物理规律的科学认识。

许多原始物理问题并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从不同的角度和需要来评价就可能有不同的答案。思维水平知识水平不同的学生,通过努力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而且,学生在面对一个信息庞杂、客观真实的原始问题,很难找到可以直接应用的物理模型,在解决原始问题时必然需要对生活现象关注,它的解决过程必然是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在原始物理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原始问题把每个物理量镶嵌在真实的物理现象中而不是直接给出。这样在远离了熟悉的物理习题后,学生的思维将脱离线性的平衡态而进入非线性的非平衡态,进行综合考虑问题,深化、活化物理概念、规律等,学生根据面临的情境,通过假设、估计等手段获得所需的物理量,再构造出理想的物理模型,经过一层层的“剥开”过程,最终使结论“破茧而出”。

四、基于原始问题解决的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的课堂模式

首先,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又富有时代气息的实际生活情境问题,这些中包含一些相关数据,以便降低难度。这类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例如展示实物或图片,实验、视频资料,等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其次,探究建模,让学生对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仔细思考,进行分析,分小组进行讨论,教师引导,继而建立相应的模型。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尽量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模型的建立过程。让学生在探究建模的过程中深刻理解建模的条件,以便真正理解所建立的物理模型,深刻掌握物理模型的建立方法。

再次,模型的应用,利用模型形成概念和规律、应用物理模型解决问题。

最后,变式训练,教师提供新的类似的问题情境,考查学生应用物理模型解决新的问题情况,既可达到巩固建立的模型的目的和培养学生的模型迁移能力,又可以了解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整个过程中教师都必须要注意及时采集到学生建模方面的信息,一旦发现思维偏差,就要及时给予点拨,同时根据学生的反映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

我相信,通过一定数量的原始物理问题训练,当学生在解决实际物理问题时,各种各样解决问题的策略就能够迅速地检索得出,而不是单纯地生搬硬套。学生对原始物理问题的创造性解决,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创造欲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信心,促使学生不断去创新,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于克明.原始问题与能力培养[J].大学物理,1997.5,44.

[2]邢红军,陈清梅.论原始物理问题的教育价值及其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05,(1).

想象力的本质篇6

   联想是与表象的相似因素有关,由某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的形象,或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形成有关事物的形象。前者是创造性想象,后者是再造性想象。联想和想象都是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人脑运用形象(表象)进行的思维。表象是形象思维的元素,形象思维本质上就是表象的运动变化和改造。表象的运动变化和改造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分解、组合。它是表象活动的开始,是形象思维的基本形式。如教学义务教材第一册拼组图形,让学生从所给的图形中,剪出基本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再把这些基本图形拼成教材上的蝴蝶、帆船、汽车、小人图。这里“剪”是表象的分解,“拼”是表象的组合。我们可借助分解与组合的方法,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而表象的丰富性,分解、组合的多样性,正是形象思维丰富和灵活的基础。

   第二个层次:类比、联想。它是形象思维展开的形式,和表象的分解组合紧密相联。自然界的事物在其形态结构、运动方式诸方面存在着大量的相似之处。而类比就是运用事物的相似性比较其异同,抓住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属性的思维方法。联想是类比的发展。如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后,通过联想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可以看成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而正方形又是特殊的长方形。联想时,学生在头脑中要找出上述几种图形的联系与区别,这实质上就是先利用表象进行分解,然后再利用表象的组合,把分解出来的异同点进行综合,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和本质属性。

   联想一般可分为类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三种。类似联想是因事物的外部特征或性质类似,由一事物而想起另一事物。接近联想是由一事物想起空间上或时间上与之相接近的事物。对比联想是由某一事物的感知或回忆引起和它具有相反特点的事物。

   第三个层次:想象。它是形象思维的高级形式,是思维的一种升华。想象综合了分解、组合、类比、联想等思维方法,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

   二、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培养

   (一)联想能力的培养

   联想是发散式的思维,运用联想可以增强记忆,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与灵活性。

   1.引发类似联想,促进知识的迁移。旧知往往是学习新知的原型和基础,我们可以抓住契机引发类似联想,促进知识的迁移。如教学现行教材六年制第十册分数的基本性质时,通过图形的直观感知,得出:3/4=6/8=9/12,再观察分子、分母的变化情况,学生逐步归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但往往把“0除外”丢了。这时可以及时启发学生从分数与除法关系的原型中展开联想,发现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分数的分子、分母同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必须补上“0除外”,否则这一性质不能成立,从而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了分数的基本性质。

   2.诱导接近联想,提供解决问题的途径。如义务教材五年制第八册梯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学会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可以引导学生联想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把梯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来计算它的面积,总结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3.培养对比联想,训练逆向思维。有些教材内容本身具有可逆性质,如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的相互关系等。教学时分析知识的可逆结构,实际上就是为学生进行对比联想打基础。

   如教学乘法分配律,当学生掌握了(5+3)×4=5×4+3×4时,不仅让学生练习(5+3)×4=_×_+_×_;9×(4+6)=_×_+9×_。还可让学生填下面的方框。

   5×4+3×4=(5+3)×;

   5×4+3×4=×(+)或者设计趣味练习:

   ×(+)=_×_+_×_;×+×=(_+_)×_。

   思维的灵活性与可逆联想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掌握了知识的可逆性,再经过训练,思考问题时,不仅能正向思维,而且会逆向思维。但必须注意,有的知识逆推后,答案不止一个,有的知识不可以逆推,即不存在可逆性。

   (二)想象能力的培养

   思维过程有了想象的参与,智力才能得到发展。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离开想象不可能取得成效。正如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1.在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在认识直线时,先让学生认识线段,形成线段的概念,建立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是有限长的表象;然后把线段的两端向相反方向延长,引导学生用“直”的表象和延长的动态表象,去想象这条直线穿越空间,没有尽头,帮助学生建立直线没有端点、是无限长的表象,形成直线的概念。

   2.在知识的发展、应用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想象力。有位教师教学分数意义时,在学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后,要学生在下面的正方形中画出表示分数3/4的阴影部分,并标出它的分数单位,学生画出了如下七种图形:

   (附图{图})

   画图过程中学生应用分数、正方形概念的同时,也加深了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发挥了想象力。

   3.在探索解题思路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美国数学家斯蒂恩说:“如果一个特定的问题可以被转化为一个图形,那么,思想就整体地把握了问题,并且能创造性地思索问题的解法。”当学生解题思路受阻时,我们引导学生用图解法寻求解题途径,这实际上就是让学生运用再造想象,创造性地探索问题的解法。

想象力的本质篇7

1.美术教育的空间直感教育特性美术教育的空间直感教育性是由美术自身具有的二维或三维空间性与视觉直观性决定的。在美术教育过程中,除了实践教育的一般育人特性之外,首要的是向美术学习者说明其接受有效捕获美术灵感、加强对美术形态的直观感受与造型感觉能力培养与训练的重要性与意义。无论是专业美术教育,还是非专业美术教育,对学生关于美术的空间直感意识与能力教育,都是重要的。英国艺术评论家赫伯特·里德在1937年著的《艺术与社会》一书中讲:“我们认为,某些天生素质对艺术家来说十分重要,只有拥有这种素质的儿童才有可能成为艺术家。”接着里德又说,那么“采用什么方式才能成功呢?……教育问题已经显而易见了”。所以美术教育首先必须努力引导、发掘学习者自身内在潜藏的或被外界因素所压抑了的美术资禀(即美术天赋)。也就是说,美术教育者要积极引发学生个体内在的力量,激励学生对其生存环境发生积极的感受、体验与反映,促成学生以美术特有的思维和艺术认识论去积累对自我与外在客体的经验,并积极地选择自我的生存理由与方式,以获得进取的自信心和美术创造的力量。

其次,要有效引导、训练学生对美术形态的感性认识,强化对学生的美术造型感觉的培养训练。如要求学生用素描表现手法描绘“在风中的动人旋律”、“一个正毛骨悚然的胆小无赖”等。“造型感觉,指的是将人们对形状、形式和色彩所形成的直觉传输给岩石、陶土和颜料(也包括词汇和音符)等印象性材料的能力。”在美术教育行为中,空间直感教育性是美术教育的首要本质。它也是一般教育的育人性本质的升华和具体化。无论是美术教育者,还是美术学习者,都应充分认识此特性。进而才能找到各自深入学习、研究、欣赏美术的有效切入点。

2.美术教育的启迪诱创教育性美术教育的启迪诱创教育特性,是由美术本体的追求大审美价值的视觉实现特质所决定的。美术作为艺术大家族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它的特殊本质之一,就是在极度想象活动中追求美的视觉实现。罗宾·乔治·科林伍德曾在其《艺术哲学新论》中讲:“艺术是想象,但想象是活动。想象不应简单地让连续的意象闲散地漂过心灵,它应努力去想象和从事想象。象一个人可以想象其它任何东西一样,他也可以随意想象;因此,虽然一个完全可以毫不费力地想象,但他为了努力更好地想象就要从整体和从长远的观点上来更好地想象。”在美术教育中,怎样在激发起了学生丰富的为美术所需的想象之后,再“更好地想”呢?重要的一点,就是美术教育者应及时有效地启迪引导学生去努力探索出将其丰富想象予以外化表达的教育方法。换句话说,美术教育者应着力去启迪、诱发学生将个体独有的美术灵感、特有体悟的内在心灵和美术情感予以有效地宣泄、展示,并激励学生在不断的美术创造实践中,把最具魅力的美表现出来。关于此,连极力贬低艺术的柏拉图也认为:“艺术是对情感和我们本质中不受约束部分的表现。”虽然有艺术家说,艺术是不可教的。实践证明,真正的艺术不是教出来的。但,这并不是意味着美术教育者在美术学习者面前毫无办法或无能为力。只表明,其要求美术教育者要能探索寻求出独特的、易于启示、引发学生创造力的科学、艺术、实效的教育方法。要成为一位真正永远拥有良好美术教育方法的美术教育者,是艰辛不易的。

想象力的本质篇8

关键词:物理理想化理想模型理想实验

理想化方法,它是根据科学抽象的理想纯化作用,人们有意识地突出研究对象的主要因素,借助逻辑思想和想像力,在思维中完全排除次要因素和无关因素的干扰,在头脑中构建成理想化的研究客体。

在研究物理过程中,往往由于过程的影响因素比较多,要发现过程中的本质及规律是不容易的,或者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需要对整个过程或过程中的某一部分进行假设而建立过程简单化的理想模型,目的是抓住问题的主要的、本质的因素,舍弃其次要的、非本质的因素,变复杂条件的实际过程为简单的理想化过程。这样,我们就可以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比较容易地发现事物的本质及变化规律。物理学中的许多物理概念和物理定理、定律就是通过这样的方法建立起来的。所以,理想化方法是物理研究中广泛采用的理论思维方法之一。

理想化的方法在自然科学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两个方法,即建立理想模型、设计理想实验。

一、理想模型

所谓“理想模型”,就是为了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作为科学抽象的结果,“理想模型”也是一种科学概念。但是,这不同于一般的科学概念。

理想化模型具有行之有效和应用的广泛性,他是将复杂的物理过程、物理现象中最本质具有共性的东西抽象出来,将其理想化、模型化,略去其次要因素和条件,抓住主要因素,即将其理想化,找出他们在理想状况下所遵循的基本规律,并构建出相应的物理模型。这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思想方法。

中学物理理想化模型归纳:

一是将物质形态自身理想化,如质点、系统、理想气体、点电荷、匀强电场、匀强磁场等。二是将所处的条件理想化,如光滑、绝热等;三是将结构理想化,如分子电流、原子模式结构、磁力线、电力线。三是将运动变化过程理想化,如匀速圆周运动、等压过程等温、等容、等压过程;匀速、匀变速直线运动;抛体运动;简谐振动;稳恒电流等

用理想化方法建立起来的物理模型,是对物理原型在理想化状况下所遵循的基本规律的反映,而在现实的物理问题中,这些相应的理想状况并不存在,但这并不影响理想物理模型在实际物理问题中的应用,因为有很多实际的物理现象在一定的条件下,或在一定的范围内近似于理想状况,由相应的理想物理模型所得到的结论也是非常准确的。

二、设计理想实验

在自然科学中,为了便于进行理论研究,除了建立“理想模型”以外,还常常设计“理想实验”。所谓“理想实验”又叫做“假想实验”“抽象实验”或“思想上实验”,它是人们在思想中塑造的理想过程,理想实验是以实践为基础的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对实际过程作出更深入一层的抽象分析,它可以使人们对实际的科学实验有更深刻的理解,可以进一步揭示出客观现象和过程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并由此得出重要结论。包括将实验条件理想化、实验器材理想化等。例如,作为经典力学基础的惯性定律,就是理想实验的一个重要结论。这个结论是不能直接从实验中得出的。他打破了自亚里士多德以来一千多年关于受力运动的物体,为近代力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再如,自由落体运动和抛体运动,单摆,理想气体实验定律也是属于理想实验。

理想实验总要以一定的科学事实作根据,但是,它比具体实验更抽象、更概括、更深刻。一般来说,理想实验很难立刻物化实施。随着实验手段和工具的提高,某些理想实验可以转化为具体的实验,如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中关于时间膨胀的结论,也是一个理想实验,直到1971年美国科学家才具体实施了这个实验。但是,也有一些理想实验无法实施,或者在遥远的将来都无法看到实施的可能,例如,关于惯性的理想实验。

想象力的本质篇9

关键词:法国哲学;想象;反思;相异性;生活

《梦想的权利》论文集,收录了二十世纪法国杰出的科学哲学家、法国认识论奠基人加斯东·巴什拉(GastonBachelard,1884—1962)生前于1942年至1962年间所写的有关艺术思想的多篇理论文章。编者在出版者说明中指出,这些文章之所以集合于“梦想的权利”名下,出于一个标准,那就是在这部书中,巴什拉无论谈绘画(莫奈、夏加尔、梵高、布拉克等)、雕塑(弗洛贡、奇利达等),还是谈文学(巴尔扎克、瓦莱里、埃德加·坡、奈瓦尔等)抑或诗歌(波德莱尔、马拉美、埃吕雅、兰波等),或者描述大海、岩石、贝壳或绳结,都遵循着梦想和思考、或者说想象和反思的联结和交叉的原则。“巴什拉在书中显示出来的不是一个努力工作的哲学家,而更多地是一个梦想者,或不如说一位被赋予梦想权利的思想家。”巴什拉依据这个原则对诸多艺术家及其作品进行解析,不断揭示想象和反思综合的困难和必要,他认为唯有二者的综合可以从文学、艺术家作品中找到梦想的价值。巴什拉认为,人的实现取决于两级的互动:“人类通过梦境世界同时在“呼吸”和“灵魂”两种模式下生活……诗学通过意志和静息将两种生活状态与世界协调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讲,想象的创造性比科学更能满足灵魂的需要……”这部著作堪称巴什拉理论事业的总结,或者说是回归家园——艺术精神家园——之作。阅读这部著作,就是去参与巴什拉的想象和反思的活动,就是随着他,随着他的“看”和“思”,回归“变得复杂之前的激荡世界”,回归哲学的“孩童绘画”。

一、想象与反思

巴什拉的哲学思想丰富多彩。其中最吸引读者的是他始终如一的欲望:理解人类,理解人世间的万物万象——对“多形”的欲望,起点就是他构建的严格而又有活力的认识论思想。这依靠他的自然科学方面的扎实的知识基础。

想象和反思(或者说想象和理性)是我们阅读、理解巴什拉作品的导线。(正如人们会说具有科学哲学家和诗人双重头衔的巴什拉一样),《梦想的权利》把这两头集中、有机地沟通起来。不过,无论如何,巴什拉首先是一位哲学家。巴什拉是从作为“历史认识论”的科学哲学思想出发,以一种精神(心灵)的动力观念把想象和反思贯穿起来,精神从来就不是僵化的,它运动不已,充满力量。而理性就是其力量之一,它的动力即认识的进步;想象是另一种力量,推动和发展精神的运动。

巴什拉科学哲学的认识论的断裂思想要说明的是,理性和想象最初遭遇的是力量的对立。科学家要抵抗语言想象以严格确立科学的各种概念;而诗人要避免单纯的逻辑的语言结构以制造闻所未闻的隐喻。科学理性和诗意的想象共同震撼精神(心灵),不相信最初的明证性,也不凭借习惯和常识来划定世间事物。二者共同对最初的直观进行修正,这也就是进行巴什拉认识论所谓的“induction”(使感应、归纳、诱使等)。巴什拉指出,在科学中,数学的归纳价值是能够根据物理事实的经验进行推理,而文学、艺术则用词语、画面、雕刻等作品诱发读者或观者心灵中的想象力。可以看出,科学归纳和诗学感应是可类比的,尽管结果不同。

巴什拉的思考显然获益于现代科学的进步成果。比如现代物理学不可逆转地远离天真实在论的最初直观。数理逻辑启发精神,让人们从“真实是由‘诸物’构成的”信念中解放出来,不再推理现象的真实,而是从多样的公式出发。从数学上可思考的东西出发可以推论出物理上可能的东西。“真实世界和它意味着的动力规定论要求不同的直观,就这些活跃的直观而言,必须使用一套新的哲学词汇。如果induction还没有那么多的意义,我建议把它用于这些活跃的直观。”

二、展现“看”的想象现象学

巴什拉在《梦想的权利》中谈的其实都是异于哲学和科学的思想(文学、绘画、雕刻、小说、音乐等等)的事情,但读过之后,你会感到,他不正是在说哲学,在说科学吗?很多时候,一件事往往只有通过和它相异的事才能表达和解释得更加清楚、更加确切。

《梦想的权利》的第一部分,关注的是艺术家的创作:那些绘画、雕塑、铜版画……展现的是画家、雕塑家所“看”见的。巴什拉在此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美是“看”出来的,也是世界、世间之物和人的注视互动的结果。“世界要被看见:在‘看’的眼睛存在之前,水的眼睛,静水的大眼睛已在观看花朵怒放。正是在这反射——表现的反面的反射——中,世界获得对自己的美丽的最初意识。”比如,“看”莫奈的《睡莲》,其实是“看”莫奈“看”睡莲。莫奈画睡莲,展现的是他“看到”的睡莲之美,而莫奈画睡莲的目的是让观画者“看”他画中体现的睡莲之美。莫奈的绘画,展现的是他看出来的自然之美,并让观画者领会到他心中的睡莲之美,他一方面激励世间一切趋向美的事物,另一方面则用其全部生命发展他看到的一切美。再比如,把《圣经》展现为“图像之书”的俄裔法国画家夏加尔,他的画面上的飞翔的人物和飞鸟,各种闪光的形象,天空中“鸣响”的钟,还有那奇异的色彩,显示了沉迷于“看”的画家的生命力量。他懂得看世界,懂得爱世界,在他眼里,天堂就是一幅美丽的画。他的画面就是用颜色表现的语言,正在说话的图像,观画者面对他创作的《圣经》画,用注视抚爱画中人物,去“聆听”他们的故事,无论是画面上的夏娃、亚当,还是但以理、伯沙撒、乔纳、约珥,他们都在夏加尔的画笔下成为“精神性的存在”,观画者都会从画面上的人物获得强大的推动力,经历一种“永恒的历史”。所以巴什拉说:“夏加尔的眼中有这么多的形象,在他看来,过去保留着丰满的色彩,保存着渊源的光亮,它所阅读的一切,他全看在眼里。他所思考的一切,他把它描绘出来,把它刻划出来,把它记录在物质材料里,使之光彩夺目,闪耀真实光辉。”

德国现象学对法国二十世纪哲学的影响难以估量,带给巴什拉的启迪和教益亦难以估量。巴什拉和法国当代许多哲学家一样,都是从德国哲学那里(现象学、德国浪漫派)获益,并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带入更加新鲜的创造。但我们要说,法国几代哲学家对现象学的贡献也是难以估量的,特别是在美学、艺术理论方面,为现象学注入了生命活力、身体的朝气和感官的愉悦。

巴什拉“看”画,“看”雕塑,“看”小说……那远不止是视觉的“看”,而是成为感知活动、思想活动的“看”。也就是说,“看”的开始就意味着“思”的开始。思的目的在巴什拉看来是要追寻画面上的不可见,即那肉眼看不见的“空白”,说到底,就是那抽象的美之所在。因为“画家本人注视的是他没有看见的东西。画家莫奈、夏加尔、西蒙·塞加尔、布拉克等,雕刻家瓦洛基耶、马科西斯、弗洛贡等,这些艺术家的成功就在于能够提供一个空间,展现一个经过“思”的艺术对象,能够最大限度让观者“看”到眼睛没有或无法看到的东西。另外,巴什拉认识论的重要思想就是科学的对象不是直接的,画作从根本上讲,是看艺术家所描绘的真实场景或人物。很可能是我们熟悉画家笔下描绘的真实场景和人物,比如那片金黄的葵花,那些跳动的青年,那江南烟雨风光……而画家在我们面前展现出这一切,我们在“看”的时候就会对之有一认识的升华。因为它会赋予画家之所画以本质和活力。科学家通过间接手段处理科学对象,即被理性加工了的对象(比如说电,比如说光的测量,等等),间接提供关于对象的知识,画家则用画面为观者提供对于外界和他人的知识,画面成为观者和认识之间的中介。这是“看”艺术作品和“看”艺术作品中表现的自然真实的人、物、场景的根本区别,唯有前者方能让观者达到“审美”的层次,即思想的最高层次,也只有在想象和反思艺术作品时,自然世界中的景观、人物才能成为审美维度上的认识对象。巴什拉要告诉我们,艺术家在“看”和“思”——想象和反思——的活动中,用艺术作品呼唤哲学回到简单的童年图像,回到思想的源头,引导观画者去认识在哲学解释之前“已经变得复杂和激荡的世界”,也就是那在“成为真实之前就是美的世界”,“在得到证明之前就已经被欣赏的世界”。

三、物质与想象

巴什拉的想象非常重视物质,他在科学经验中发现了“幼稚”经验的痕迹,所以,艺术作品的产生和欣赏,都需要想象。他依次对火(《火的精神分析》,1938年)、水(《水与梦》,1942年)、空气(《空气和梦想——论运动的想象》,1943年)、土(《土地和静息的遐想》,1948年)四种元素进行精神分析,由此论证了建立在理性心理学基础上的诗学现象理论。诗的批评理论就是要在每个诗人那里揭示物质的四重想象。在《梦想的权利》中,巴什拉把对绘画的思考扩展到了文学、诗歌等诸多领域,但仍然沿循的是他建立在对想象的深入探索和研究的基础上的诗学理论原则。他通过对文学艺术作品的赏析论证了建立在理性心理学基础上的诗学现象理论:“感知的现象学本身应该让位于创造性想象的现象学。”∞在巴什拉看来,物质想象先于静观,人在静观之前梦想。四种元素是想象力的“荷尔蒙”。我们自身的存在基础也是遵循针对这四种物质的想象法则。而文学批评的功能不是为了使文学理性化,而是对激情和理智的表达进行研究,两者缺一不可。这是美学应该特别关注、研究的问题。

绘画作品的完成和欣赏亦如此。巴什拉对夏加尔的《圣经》画系列进行赏析。他把夏加尔视作一位伟大的通灵者,他注视着最伟大的过去,用画面指明最初生命的存在。夏加尔的画是他梦想《圣经》文本的结果,《圣经》文本是需要我们阅读的语言,而夏加尔是用画面表现文字叙事的一切,从这个意义上讲,他所采用的颜色变成了陈述,绘画成为语言的来源、诗歌的来源。他用颜色告诉我们天堂所在,天堂首先是一幅画。从一幅画到另一幅画,从空间的画到阳光的画,画家实现了物质材料的转化变动,把色彩植入到物质材料中去。对弗洛贡等众多雕塑艺术家的作品的分析,更加突出了物质想象在审美活动中的重要意义。前面谈到的莫奈的《睡莲》组画也同样,莫奈对水之华的梦想和沉思使之产生创作的灵感和激情,才可能把他心中的美丽展现给我们。巴什拉认为,用眼睛的视线凝视一滩水并不足以感受到水的生命力,只有长久地梦想,才能理解何谓宁静的水、暴怒的水……莫奈的《鲁节大教堂》在巴什拉那里是对画的形态、色彩植入、物质材料想象的范例,没有物质元素,就无法美妙地思考天地万物,就会使想象的含量残缺不全。物质元素成为艺术创造的原则。正如巴什拉所说:“没有什么艺术比绘画更直接地具有创造力……画家基于原始想象的宿命,总是更新对宇宙的伟大梦想,这些想象把人与土、火、水、空气以及大地万物的神奇物质性维系在一起。”画家在对火、水、空气和土诸元素进行想象时,开始获得创作的天生萌芽。

巴什拉还通过对多个著名作家、诗人作品的分析,特别阐明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一样,其作者都是在传递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作者笔下的形象、故事、环境都是在表达一种生命的体验。他把这些奉献给读者,一如波德莱尔在物质的诗意想象中发生“感应”(通灵),一如巴尔扎克的《赛拉菲达》描述的富有活力的经历。批评家要引导读者明白,这样的作品立足、关心物质世界,为社会的复杂而痛苦纠结,但读者更应明白,这样的作品最懂得把人的命运和超越行动结合在一起,接受道德与诗之间的结合;再比如埃德加·坡的《戈登·比姆历险记》这部不太起眼的作品,它非常具体地体现了物质想象的巨大震撼力量:水之想象、土地之想象等等。埃德加·坡的想象把人之恶与天地之恶整合起来,向读者传递梦想的萌芽。所以,这就要求读者在阅读此类作品时遵循两条线:一是遵循事件这条线;二是遵循梦想这条线,后者则更为重要和根本。“人更多地是由自己的梦想而不是自己的经历连接起来的……我们无法否认寻求表面意义下的深层梦想意义的双重阅读的价值。”“读者在这样的阅读中会发现一个新的天地,这个天地就是人的心灵……”同样的分析也用于诗人(兰波、马拉美、艾吕雅等)的作品。诗歌的语言从根本上讲,如兰波所说,概括了一切:香气、声音、色彩,通过思想的碰撞发出光芒。诗歌是诗人物质想象的结果,而读者的阅读同样也需要想象,这是因为“诗的梦想给予我们的是诸多世界的世界。诗的梦想是宇宙的梦想。它打开一个美的世界”。读诗和看画一样,都需要随着作者的梦想去追寻和发现画面和诗歌后面没有显现和说出的东西,即诗歌所表现的画面、形象、声音等后面的美。比如兰波的富于声音美感的诗意象征在他的诗作(《彩图集》、《醉舟》等)的各种主题中不断出现,体现了最古老的梦想的原型,他的诗“就像一场被控制的梦,向我们解释超越童年的可能性”。兰波的诗向读者传递着语言的力量,激发着读者的物质想象,正如巴什拉在《“火的诗学”残篇》中所说:“文学的形象是真正超出说的语言、超出献身服务意义的语言的真正起伏。起伏?毋宁说它是巩固各种超越基础的诗学价值,这些超越只显现为奇念喷射。”再比如读者在保尔·艾吕雅诗作中,看到了巴什拉所说的萌芽和理性这不朽的两极,他的诗用这两极教读者去看,去直面世界,去理解世界。巴什拉指出,艾吕雅的诗(比如《凤凰》)展现通过炽热而清醒的目光看到的世界,让我们在阅读中发现心中的生命萌芽,让我们去接受他的启迪:热爱诸物,热爱生命,热爱人。所以,诗歌说到底,是生命激情与理性合作产生的语言形象,“诗歌是一种即时的形而上学……应该同时展现宇宙的视野和灵魂的秘密,展现生命的存在和世界诸物”。诗人如凤凰,“……即使在死亡中依然确信自己的生命,把自己的彼世展现在作品中,把自己的新生托付给读其作品的人类”。

想象是纯粹精神性的活动,但却不是凭空的。没有物质元素,就无法美妙地思考天地万物,就会使想象的含量残缺不全。物质元素成为艺术创造的原则。艺术家在对火、水、空气和土诸元素进行想象时,就开始获得创作的天生萌芽。

四、诗意的梦想

艺术家要构建的空间并非功利贪欲的空间,而是绝非虚幻的梦想城堡,也就是巴什拉多次提到的“壳”——心灵的安静、孤独的梦想城堡。

《梦想的权利》篇幅不大,却堪称精品之作,可说是巴什拉认识论理论事业的总结,或者说是回归家园——艺术精神家园——之作。

特别要指出的是,巴什拉的想象现象学从根本上讲,是研究形象(image)的哲学:科学的认识活动应该把想象同认识、知识和现象统一起来,即把认识的命运和想象的命运有机地结合起来,亦即把白天的人和黑夜的人、认识的人和想象的人结合起来。人不可能永远生活在白天或黑夜,不但要想象还要反思,缺一不可。艺术家和作家心中的真实,就是要求看者“看到”的真实。只有在“夜”里看见的,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真实的东西。其象征意义不但是“叔本华的‘夜是我的孤独,夜是我的孤独和意志’”,而且是“夜也是表象和意志”。梦想,就是在黑夜中寻找精神光明。黑夜和白天二元论述的象征意义还在于,它揭示了人类思想中互补的两个方面:想象与反思(理性)。结合二者的活动就是认识,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理解人类的精神生活。巴什拉告诉我们,想象和理性来自同一源头,面对同一深渊。在自然世界中生活,人依靠的就是这两极:即通过梦想同时在“呼吸”和“灵魂”两种模式中生活。换言之,人类生活对个人能力的要求是两方面的:具体和抽象、图像和概念、诗歌和科学。梦想构建诗的真谛,想象最终超越理性;梦想把两种生活状态协调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讲,想象的创造力比科学更能满足灵魂的渴望和需求,科学仅对实在的知识感兴趣,而梦想却同时包涵了存在的两个方面。

巴什拉关于想象与物质的思考,让我们想到想象其实是对经验、对艺术对象认识的一种纯化,这是许多人没有注意但又极其关键的问题。因为科学的立场认为重要的不是获得经验性的文化,而是要改变经验性的知识。巴什拉还说到:教育首先是要教授给学生想象的能力,这不仅仅限于艺术教育。普遍的教育理念是传授打着权威烙印的知识,全然不教授对谬误修正的能力,早已剥夺了人们的精神上的新鲜感和知性的生命力。而真正培养有用之人的教育在巴什拉看来是教会学生创造,赋予他们这样的信念:他们本应具有发现和创造的能力。也就是说,教育要让学生懂得:面对梦想,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梦想是我们每个人去理性和审美地生活的保证。追求这样的生活,就是行使梦想的权利。

五、法国哲学的魅力

巴什拉的《梦想的诗学》让我们感受到法国哲学的魅力。

首先,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如阿铎(p.Hadot)在《何为古代哲学?》中指出的,在古希腊,哲学归根结底是对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一种对世界的看法,也就是说决定要和这个世界以及这个世界上的其他人一起生活的选择。法国哲学,特别是当代哲学特别承继了这个传统。这种对哲学的解释,就是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存在着这样一种生活方式,它的改变依靠我们的思想方式的改变,思想的问题一定要通过思想来解决。这种哲学的最主要目的,就是要人们好好地、理性地活着;并且热爱诸物,热爱生命,热爱人。

其次,视个体生命至上的哲学。斯宾诺莎说过:“没有一个人有要求快乐、良好生活和良好行为的欲望,而不同时要求生命、行为和生活,即要求真实存在的欲望。”法国哲学创造性地承继古希腊传统,把个体“生存”或“存在”放在第一位。在法国当代哲学中,生命的价值被提升到最高位置,没有任何东西——哪怕是披着最绚丽、最道德、最高尚色彩的外衣下的追求和真理——比鲜活的生命,比个体的生命,比“活着”更重要了。无论是“绵延”,还是“存在先于本质”,无论是“新科学精神”,还是“生命现象学”等等,无一不是在高扬生命至上,讴歌生命的无上力量。把生命作为第一重要事情,非同小可,对那些经历过把所谓原则、虚无缥缈的所谓理想和信仰视为第一需要,甚至为此不惜牺牲千百万人的宝贵生命而无动于衷的悲剧的人们,这种表述确实具有非常深刻的启迪意义和无穷的精神魅力。

再次,善解相异性的哲学。对个人生命的尊重,必定尊重个人之间的差异。相异性的研究在当代法国哲学中地位重要,别具风格,故引人入胜。法国当代大多数哲学家都非常关注“相异性”的问题,特别时值二十世纪下半叶。比如:在巴什拉、梅洛一庞蒂(merleau—ponty)之后,福柯(m.Foucault)、德里达(J.Derrida)、德勒兹(G.Deleuze)等等。关注“相异性”,说到底就是关注“个体性”,法国人文传统的启蒙理性的根本就是绝对尊重人的个体。法国二十世纪的知识界,对这个问题的探讨成果非凡。最近十多年来,于连(FrancoisJullian)的工作促进并深化对“相异性”问题的反思。他从福柯的“异域”(hétoropie)理论出发,提出对不同文化思想进行差异比较的方法。这也涉及对“他人”问题的思考。从萨特“存在与存在”基础上的平等关系到勒维纳斯“为他人”的我与他人的伦理关系,都极具现实的启发性。

这种“相异性”有别于传统思辨哲学中的对立一统一的单一模式,注重个体之间的差异。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差异性并非注定对立,解除冲突的途径并非要消除差异,保留差异和理解差异反而会缓和冲突,促成“和谐”。所以,在复杂多变、急躁混乱、缺失理解的当今世界,善待相异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尊重“相异性”,即真正尊重“人权”。大到每个国家,小到每个个体,相异性在被构建的过程中,树立起每个人的人格,保护了“人权”。用“人权”肯定每个人的价值,就是肯定每个国家、每个个体的文化相异性。唯如此,才可能达到所谓的“普世价值”,才可能有“和平”——世间的和心灵的。

想象力的本质篇10

【关键词】智力培养;科教兴国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3-0089-02

党中央确立科教兴国战略,提出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国上下重教兴教,教育战线出现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成了教育改革的方向,也形成了共识,并取得一定成效。科研促教育,教育要科研已势在必行。为了配合省教厅的《学科教学与素质教育》的总课题的实验,大良镇教办组织了镇各科中心教研组,制定相应的科研课题,美术中心教研组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制定了《素质教育与美术教学中智力的培养》这一科研课题。围绕“发展学生的智力”这一教学重点,开展美术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实验研究。

在《素质教育与美术教学中智力的培养》这总课题的基础上,再分几个子课题,如《注意力、观察力的培养》、《发挥想象力、诱发创造思维》、《记忆力、写生力的培养》、《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等。用三年的时间分层次、不同形式地开展美术素质教育。

1指导思想

(1)《美术教学大纲》明确了美术教学的目的、性质、任务,并要把美术教学的重点放在提高全体学生的美术素质、审美修养和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上。在教学中利用本学科的特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学习基础知识进行简单训练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美术欣赏、艺术原理、美学知识的教学,变单一的知识技能为多元的知识结构,使美术教学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2)美术教育的定义是将人类在视觉艺术方面创造的理论,技法及成果,按照教育规律再创造成适合不同对象的教学材料,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公民对美的认识、判断、创造能力的教育活动。可见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公民的素质,也是立足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层次,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上。

(3)美术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也就是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有着特殊意义。把艺术教育由专门传授技法技能转为培养素质这是美术教学的革新。符合现代教育思想与规律,在基础教育中,学生应具备的基础素质主要是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素质等,学生的素质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忽略和缺少哪一方面都不健全。

(4)结合美术科特点,发挥其特殊优势,发展学生的智力,学生的素质如何,与其本身智力有着莫大的关系。智力,包括了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几方面,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艺术教育对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创造力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著名的教育家对美术教育的功能有着共识,他们认为美术教育直接的目的是寻找种种机会,用种种方法训练儿童身心和各种感官,使他们的各种感官及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及道德情感等本能渐渐地自由生长发育。

2实验和策略

2.1遵循四大原则,开展教学实验:美术教学除了遵循教育学提出的教学原则外,根据美术学科特点以及目的任务和教学规律,还提出四项原则:

(1)审美原则,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区别美与丑的能力,通过参与学习逐步提高审美能力,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思想品德,这是发展学生智力的基本保证。

(2)直观性原则,重视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直接观察对象,认识对象,运用现代先进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掌握知识,马蒂斯曾说过:“创造始于观看,而看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需要一种努力。”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深入观察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进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3)实践性原则,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掌握美术双基,通过参与实践,大胆表达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眼的观察力、脑的思维力、手的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眼、脑、手的协调运用。

(4)创造性原则,创造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核心,艺术教育贵在创造,艺术学科要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才能,促进学生其他方面的综合性的有造才能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注意营造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襄括世界。”从形象思维入手激发丰富的联想,提倡独创精神,加强创新意识,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并促进抽象思维的发展。突出创造力的培养。

2.2大胆改革课程内容,适当增加乡土教材。开展第二课堂,依“纲”还需靠“本”,教材内容较为丰富,体现了美、新、活三大特点,有利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在课程内容安排时,我们作了一些调整,根据本地本校实际,适当增加乡土教材及有地方特色的教材,使学生对家乡增进了解,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并使他们学会结合生活,联系实际,有条件的学校,还增设了陶艺、电脑美术等课程。各校还开展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学生的艺术素质和美术技能往往是在活动使学生的艺术潜能得到发掘,综合素质也在活动中不断提高。

2.3实行开放性美术教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革课堂教学,营造民主、自由、平等、和谐的教育氛围,师生平等,尊重个性,有效地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发挥其各自的专长。课堂教学力求“教”与“学”的优化,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使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想方设法激活学生的原动力,最大限度地把他们的智力潜能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