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宏观经济政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23:55

简述宏观经济政策篇1

【关键词】宏观调控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形势变化特征及主要宏观调控

1978年以前,我国实行的是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政府对宏观经济的管理和调控主要依赖行政和计划手段实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市场取向”的改革模式建立以来,政府对宏观经济的管理越来越多地采用经济手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978到1991年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经历了1978到1981年、1982到1986年和1987到1991年三次经济波动,相继采取了1980到1981年的调整、1986年的“软着陆”,以及1989到1990年的“治理整顿”和“双紧”政策。

1992到2008年为第二阶段。期间经历了1993到1996年的通货膨胀,1997到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1999到2002年的通货紧缩,2003到2004年的局部过热,以及2005年至2008年的结构性通货膨胀、经济运行偏热,相继采取了1993到1997年的紧缩和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1998到2003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2004到2007年的稳健财政、货币政策,以及2007年12月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的稳健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1、1978到1983年经济形势变化特征及主要宏观调控简述

1978到1983年,我国处于短缺的经济状态,随着计划控制的放松和价格改革的推进,这一时期所隐藏的隐性通货膨胀压力逐渐释放出来,此时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治理通货膨胀,主要采用行政和计划的方法。

这一时期由于基本建设的投资力度增长迅速,致使经济大起大落。1978年,基本建设投资比上年增长37%,GDp增长11.7%,成为1978到1981年经济波动的波峰。而在1981年,基本建设投资比上年降低20.6%,GDp增长率为5.2%,且零售物价指数(Rpi)回落到2.4%,成为这次经济波动的波谷。但为了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1982到1983年实施“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在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的同时,国民经济稳定增长。

在此六年期间,宏观调控大目标都是防止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财政、货币政策。经济、法律等间接手段没有形成,整顿手段都是单一的行政手段。

2、1984到1986年经济形势变化特征及主要宏观调控简述

1984到1986年,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治理通货膨胀,并从80年代中期开始引进财政、货币政策的概念和做法。

1984年中央提出了“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最快的15.3%的经济增长率,基本建设投资同比增长23.8%。这一年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比较大,市场物价上升,但新成立的央行了《信贷资金管理试行办法》,造成了年底以后的信用膨胀和货币发行失控,这直接导致了1985年的零售物价指数(Rpi)和消费物价指数(Cpi)分别高达8.8%和9.3%,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物价上涨的第二个高峰。1985年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增大,基本建设投资同比增长42.8%。1985年实行了货币、信贷“双紧”政策,这在抑制总需求的同时,也导致了经济增长速度的下滑。1986年,固定政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了初步的控制,同比仅增长16.7%,GDp增长率也随之降到8.8%,成为这一时期的波谷。

1984到1986年的宏观调控依然处于短缺时代,大量运用行政手段,缺乏经济、法律等间接手段。另外,政策调整过于频繁,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致使经济波动较大。

3、1987到1991年经济形势变化特征及主要宏观调控简述

1987到1988年的通货膨胀比较严重。1987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1986年进一步放缓,同比增长仅为16.5%,但由于生产持续稳定的发展,GDp的增长仍旧高达11.6%,构成新的经济波动的波峰。在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的情况下,物价水平重新上涨。1988年的Rpi和Cpi分别高达18.5%和18.8%,形成了80年代的最高水平和改革开放以来物价上涨的第三个高峰。

1989到1991年,经济呈现下滑趋势。从1988年的10月份起,中国开始实行从严的“治理整顿”,价格增速迅速下降。1989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减少11%,Rpi同比上涨17.8%,GDp仅增长4.1%。1989年经济增长率仅为4.2%,1990年为3.8%,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最慢的增长率。为防止经济进一步下滑,货币政策有所松动,从1991年开始,固定政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回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6%,GDp增长率达到9.2%。

1987到1991年是我国第一次有意识地、自觉地进行现代意义上的财政、货币政策的搭配使用。一方面改变了原来单一的行政性办法,开创了财政货币政策搭配使用的历史。另一方面,由于经验比较缺乏,采用了各国一般不轻易使用的财政、货币“双紧”政策组合,导致经济增长急剧减速。

4、1993到1997年经济形势变化特征及主要宏观调控简述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后,我国开始全面推进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初步勾勒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这一年各地的经济发展再次加速,经济增长率达到14.2%,1993到1994年的GDp增长速度分别保持在13.5%和12.6%。到1993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1.8%,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13.2%,而到1994年,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就达到21.7%,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

与前几次相比,这五年间的宏观调控就稍显成熟。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不再单纯依靠行政手段,而是注重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二是注重不同政策间的相互配合;三是对付经济过热没有实行“双紧”,而是“适度从紧”;四是在贯彻实施方案后,注重了政策使用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但在受到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的外部意外冲击影响时,就显得缺乏应变性、灵活性。

5、1998到2003年经济形势变化特征及主要宏观调控简述

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从1998年开始出现了经济增长减速、物价下降等现象,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通货紧缩。一直持续到2002到2003年,才逐步改变了经济减速和物价负增长的局面。

从1997年10月开始,我国物价总水平开始下滑,到1998年,全国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上涨率出现负增长,为-2.1%;1999年进一步下降到-3%。而在1998年的上半年,中国供不应求的商品为零,供过于求的商品达25.8%,供求平衡的商品占74.2%。到1999年,社会供需总量已经明显不平衡。为了应对此次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影响,我国从1998年开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启动国内需求。

这六年期间的宏观调控有以下突出特点:一是针对具体经济形势,灵活调整既定政策;二是注重运用各种手段,形成合力;三是政策间搭配出现矛盾,减弱了合力。另外,自1998年以来,我国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侧重于增发国债与增加支出,在税收方面执行的实际上是一种增税政策,对经济具有潜在的长期慢性紧缩影响,与扩大内需的目标相互矛盾。

6、2004到2007年经济形势变化特征及主要宏观调控简述

十六大以来的五年,在全球化推动下,国民经济进入周期性上升期,创下近半个世纪以来繁荣时间最长的记录,极大地增加了国民财富。2003年以来,在国内外各种因素的推动下,我国经济走出了通货紧缩的困扰,在四月份消费价格指数(Cpi)首次达到1%,2004年开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步入两位数以上的快速增长阶段。

在2004到2007年间,我国的宏观调控主要为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2004到2006年之间适当增加了中央预算基本建设资金,分别增加50亿元、100亿元、100亿元,2007年拟增加250亿元。在稳健的货币政策中,连续10次调整基准利率,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调至7.47%,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调至4.14%。15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累计上调7.5个百分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4.5%。

2004到2007年的宏观调控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深化了财政税收和相关体制改革,注重发挥税收政策调节作用;二是注重财政政策与区域政策协同配合,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构建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中的带动作用;三是财政政策主动配合产业政策,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四是注意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和协同效应;五是密切关注并适度影响资产价格变化;六是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调控的基本经验

1、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宏观调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也在逐步尝试运用现代经济学意义上的宏观调控。但总体来看,过去的调控对短期总量失衡和通货膨胀等问题考虑比较多,属于比较单纯的宏观调控。进入新世纪以来,尤其是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与此同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也逐步凸显出来。这种情形下,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我国的宏观调控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和新的方法理论。

2、加强形势研究分析和预测,完善宏观调控的决策机制

我国宏观调控的显著特点是认真进行跟踪分析研究,进行科学预测,及时把握经济形势走向和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动向,密切跟踪观察并分析宏观经济形势的最新情况,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的局部性问题并及早加以防范,适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控,提高了宏观调控的预见性、准确性和前瞻性。可以说,科学预测形势,及早发现问题,并及时果断处理,实行预防性调控,是近年来宏观调控的一条重要成功经验。

3、科学把握宏观调控的目标排序和政策重心

在宏观调控目标上,我国既注重经济发展,又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社会和谐,既注重内部均衡,又注重对外均衡。这尤其适应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的背景。

在宏观调控的着力点上,注重最终目标与中间目标兼顾,既注重总量调节,又注重结构优化。我国作为发展中和转轨中国家,不仅存在总量矛盾,同时也存在结构和体制矛盾,有必要将结构和体制因素作为实现总量目标的中间目标。

在宏观调控的重点上,我国注重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并重,短期措施与中长期措施相搭配,需求政策与供给政策相结合,标本兼治,提高了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4、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调控工具和手段组合,不断改进调控方式

我国虽然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体制转轨尚未完成,市场发育并不充分,因此,我国在继续协调搭配运用财政、货币政策的同时,注意了财政、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贸易政策的相互结合。在充分运用财政、货币政策等常规经济手段的同时,也注意到了适当运用行政和法律等必要的辅助手段,并注重宏观调控与微观规制、深化改革相结合,探索实现三者的良性互动。

在保持政策稳定性、连续性的前提下,适时适度进行了渐进式的“微调”、“预调”,提高调控政策的灵活性、应变性,努力做到连续性、稳定性和灵活性、应变性的有机结合。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调控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虽然近年来的宏观调控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基本实现了预期的目标,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经济从偏快向过热转变的压力仍然比较大。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不足,需要经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来促进宏观调控措施效果的发挥,而且现行财政体制导致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大,推动投资的意愿强,不利于宏观调控措施的贯彻执行。

由于地方政府转型不到位,其发展理念、行为方式与中央宏观调控的方针不一致,很多地方政府依然将GDp增长、增加投资等作为工作的重心,造成了投资过度、无需竞争等问题,致使中央宏观调控在地方政府这一环节无法顺利地传导。

此外,现阶段的中国仍然面临着十分艰巨的市场化改革任务,我国市场化改革还远未到位,且行政手段的使用对加快市场化改革、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因此,要进一步努力减少不必要的行政性措施,尽量降低宏观调控对推进市场化改革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陈东琪、宋立:我国历次宏观调控的经验和启示[J].宏观经济管理,2007(2).

[2]陈东琪、宋立:党的十六大以来宏观经济调控的经验和启示[J].宏观经济管理,2007(11).

简述宏观经济政策篇2

[关键词]联立方程宏观经济iS―Lm曲线

一、引言

上个世纪,宏观经济学随着凯恩斯理论的提出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在此之后,很多的学者致力于完善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学说,其中希克斯(Hicks,1937)和汉森(Hansen,1949)以iS-Lm模型来解释宏观经济的运作方式,大大加强了凯恩斯理论的解释力。虽然iS-Lm模型也受到了很多经济学家的批评,但是直至今日其依然是一个有着较为完善逻辑体系的宏观经济模型,并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型。宏观经济理论在我国所产生的影响也愈来愈大。本文试图以凯恩斯理论以及iS-Lm模型为理论基础,并吸取其他相关理论的理念,尝试构建能够描述我国宏观经济运作情况的简易模型,并利用我国历年相关实证数据,通过联立方程模型的估计,来获得一个能够描述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实证模型。

二、文献综述

通过建立联立方程模型来描述一国的宏观经济情况,在这方面已有很多的学者做出了相关的研究。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克莱因联立方程系统。克莱因(LawrenceRobertKlein1950)以美国1920年~1941年的年度数据为样本建立了旨在分析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经济发展的小型宏观计量经济模型。该模型所采用的变量数相对不多,但在宏观计量经济模型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学者刘玉红、高铁梅、陶艺(2006)在《中国转轨时期宏观经济政策传导机制及政策效应的模拟分析》一文中借鉴了新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和其他经济理论,并结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建立了适应中国经济特点的宏观经济联立方程模型,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分析我国经济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效应大小。认为我国的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性较弱。宁晓青、谢静在《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与经济波动的实证研究》一文中选取l985―2003年的年度统计数据,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联立方程模型的分析方法,建立了我国宏观经济的模型。并认为影响我国经济波动的关键政策并不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而是消费政策、投资政策和外贸政策。

三、宏观经济理论基础

1.消费理论

一个国家的居民消费由什么来决定?凯恩斯提出了绝对收入假说(absoluteincomeHypothesis),其观点有别于古典经济学对于消费的认识,认为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不是利率,而是收入。之后杜森贝里(Duesenberry1951)提出了相对收入假说(RelativeincomeHypothesis),认为居民消费存在“示范作用”和“棘轮作用”。“示范作用”使得人们收入提高时,平均消费倾向并不一定会下降,而“棘轮作用”使得消费的变动相对于收入的变动要稳定。在此之后莫迪利安尼和弗里德曼分别提出了生命周期假说和永久收入假说。这两个理论强调人们会从整个人生的角度来衡量自己的收入,从而来决定当期的消费。不过无论何种理论,都认为居民对于未来收入状况的预期很大程度上受到其本期的收入状况的影响。

2.投资理论和货币需求理论

长期以来,克拉克(Clark,1917)的加速原理和凯恩斯的投资函数一直是分析投资的核心理论。古典经济理论认为,作为资本需求的投资和作为资本供给的储蓄在资本市场上通过利率的调节达到平衡,因此投资被认为是利率的函数。凯恩斯基本接受了这一思想,认为是否要对新的实物资本进行投资,取决于这些新投资的预期利润率与为购买这些资产而必须借进的款项所要求的利率的比较。因此,在决定投资的因素中,利率是首要因素。这里利率是指是实际利率。由克拉克提出并经萨缪尔森(Samuelson,1939)等人发展的加速原理(accelerationprinciple)率先对古典投资理论发起了挑战。加速原理认为投资不是利率的函数,而主要是由产出的变化所决定。其函数表达式如下:

(3.1)

式3.1中δ,θ为常数,δ代表资本折旧率,it代表投资,Yt和Yt-1分别代表当其和前期产出。

在货币需求理论上凯恩斯认为对于货币的总需求是人们对货币的交易需求,预防需求和投机需求的总和。其中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决定于收入,而货币的投机需求决定于利率。因此对于货币的总需求函数可描述为:

(3.2)

式3.2中,等式左边代表了真实货币供应量,k,h为常数,Y代表收入,R代表利率。

四、计量模型假设与数据收集

本文所采用的宏观计量模型是以iS-Lm模型为基础,并对其中的投资函数作了一些改进,吸收了克拉克的加速原理的思想。假设模型具体如下:

方程中的α,β,d,λ,k,h为系数项,Y,C,i,R,m,p,G,nX,为变量。其中各个变量的定义如下表:

在投资函数4.1.2式中,加入了收入变动的因素。凯恩斯与克拉克分别强调利率和收入因素是决定投资的唯一主要因素。而本文将利率和收入因素同时放入投资函数。笔者认为在我国,投资同时受到利率和收入状况的影响,其中一部分的投资来自于一些专门的金融机构以及一些私人的投资机构,这些资金对于利率较为敏感,利率降低将会释放出较多的投资。另一部分的投资来自于一般的企业,企业投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商品生产的能力,这样的投资往往受到该企业收入(利润)状况的影响,收入越多,企业对于未来的预期会更高,同时也更有能力进行投资。同时由于企业当年的投资计划往往在前一年就已制定计划,所以在投资策划时前一期的收入变动情况(θ・Yt-1-λ・Yt-2)会更多的影响到本期的企业投资。

根据iS-Lm模型中的相关变量,本文收集了中国1992年到2005年的相关数据。所选变量为:国内生产总值(Y),消费支出(C),政府支出(G),投资(i),进出口(nX)的相关数据来自于按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构成,货币供应量为年底余额,包括货币和准货币。本文所采用的利率为历年一年期贷款利率,各年的利率以年底利率计算。

由于原始数据没有排除通货膨胀的因素,因此本文以历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指数换算出历年的通过膨胀率。并以此计算出排除通胀因素的各变量的数值。处理后的数据是以1978年的人民币价值为基数计算的。

五、模型检验和联立方程模型的估计

本文首先对联立方程模型进行识别,认为方程为过度识别。之后对排除通胀后的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采用扩充迪基-富勒(augmentedDickey-Fuller)检验来判断数据的平稳性。采用的分析工具为eviews5.0。经过aDF检验。各变量在1%5%和10%的显著水平下,都接受原假设,即认为各个变量数据存在单位根,是不平稳的。然后采用扩充恩格尔-葛兰杰检验来判断各方程的变量是否存在协整关系。结果显示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模型中的四个方程式都通过了扩充恩格尔-葛兰杰检验,即各方程内的变量具有协整关系。

本文采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来估计联立模型结构参数。得到如下参数估计结果:

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到,系数а,β,d,θ,λ,k,h都通过了假设检验。消费,投资和货币需求函数的R2分别达到了0.97,0.98和0.99。可见方程的拟合结果是比较理想的。由此可以得到如下的我国宏观经济简易联立方程模型。

通过对模型中内生变量进行模拟从而获得的模拟值,并与各内生变量真实值进行对比也可以看到,模型的拟合度较好。篇幅关系下文仅列出收入变量的拟合值与真实值的比较。值得注意的是模拟值依然是以1978年的人民币价值计算的。

六、结论

本文以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为基础,以iS-Lm模型为基本框架,采用联立方程的方法计算了一个能简要反映我国宏观经济运作状况的模型。

其中式5.1.1代表我国的消费函数,经过分析,可以看到收入确实对消费有影响。我国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45。式5.1.2为我国的投资函数,模型假设我国的投资不仅受到利率的影响,也受到收入的影响。经过分析,发现利率和收入对投资都有影响。利率与投资负相关,收入增长与投资正相关。从投资方程中可以看到收入的变动对投资有放大的效应。即收入每增加一单位,投资将增加2.15个单位,反之亦然。式5.1.3为我国的货币需求函数。函数表明我国的货币需求既受到收入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利率的影响,收入与货币需求正相关,与利率负相关。将估算的宏观经济模型进行转化,可求得财政政策乘数和货币政策乘数分别为1.43和0.12。

由此可见,从对我国1992年~2005年的数据分析,可以认为对于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财政政策较之于货币政策更为有效,政府支出每增加一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将增加1.43个单位。而货币供给增加一个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将增加0.12个单位。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在我国利率对于货币需求的影响要远大于其对于投资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美)达莫达尔・n・古亚拉提:计量经济学(第三版).中文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石良平:中级宏观经济学.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4]戴思锐:计量经济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5]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6]潘省初周凌瑶:计量经济分析软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7]丁俊君戴生泉: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动态模拟与预测.经济观测,2004

简述宏观经济政策篇3

论文关键词中国经济周期宏观调控灵活性

经济周期实质上反映的是一国的经济体系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反复出现的对其均衡状态偏离与调整的过程。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经济发展方式一直都是不断变化的;经济在沿着其总体发展趋势运行和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经济活动的上下波动,表现出周期性的特点。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有时发展地很繁荣,有时又会出现低迷现象,经济在其总体发展趋势中,呈现出周期性波动的特征。

一、经济周期的简要解释

1825年,英国发生了世界上第一次生产过剩危机,此后经济学家们开始注重对经济周期这一问题的研究,他们给经济周期下了此定义:“经济活动水平的一种波动,它形成一种规律性模式,即先是经济活动的扩展,随后是收缩,接着是进一步扩张。这类周期随着产量的长期趋势进程而出现。”从经济学家们的描述中,可以这样简单地理解经济周期:经济活动繁荣与萧条的交替出现并不断重复的现象就是经济周期。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周期运行阶段与历次宏观调控措施回顾

关于中国经济周期的阶段划分存在着争议。一般根据经济增长率的“谷—谷”划分法,可以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运行的阶段划分为:1978-1981年、1982-1986年、1987-1990年、1991-1999年、2000-2009年、2010-至今。

(一)1978-1981年间的经济波动与宏观调控措施

1978年,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宏观经济运行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经济运行速度猛增、财政赤字较为严重、外贸赤字出现及外汇储备接近于零,此即第一轮经济过热。

针对以上问题,政府主要采取了以下调控措施:搞好整体平衡;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之间的关系;抽紧银根,大力减少货币投放和各项贷款;加强物价管理,严格控制物价上涨。

(二)1982-1986年间的经济波动与宏观调控措施

经过1982-1984年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我国的经济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投资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能源、交通、通信和各种原材料的供应出现短缺和价格的快速上涨。因而,1982-1986年宏观调控面对的形势是宏观经济出现了过热现象。针对这一时期的经济情况,政府采取了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措施:控制基本建设投资规模、控制银行借贷规模、控制自筹投资、加强对新开工项目的管理等;同时,政府还采取了管理和监督检查物价、对信贷进行全面检查等措施。这一时期,中国人民银行开始行使央行职能。

(三)1987-1990年间的经济波动和宏观调控措施

1987年为上个经济周期的恢复期。1988年我国实行的价格改革引起了建国以来最大的一场抢购热潮。伴随抢购风潮的是银行存款挤兑风潮,从1988年9月到1991年年底,我国进行了为时三年的“治理整顿、深化改革”,对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调控主要集中在1988年和1989年,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主要是:加强调控物价;加强控制信贷规模,提高银行存款利率,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缩小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调整投资结构。

(四)1991-1999年间的经济波动和宏观调控措施

1991年中国经济增长走出低谷后,我国经济开始迅速启动起来,步入高速增长时期。从1993年开始,我国经济开始出现经济过热现象,金融秩序混乱。

从1992年下半年开始,政府注意到信贷和投资过快扩张这一问题,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1992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规模进行宏观调控的通知》,提出了有关调控措施。1993年6月,国务院提出了适度紧缩的货币政策。央行于1993年5月、7月分两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1993年12月,通过金融体制改革,确立了中国人民银行作为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体系,实行商业银行与政策性银行分离的金融组织体系。自1994年开始,财政出现赤字后向银行透支不再被允许;1995年1月、7月两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1995年、1996年继续实行双紧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这次调控的最大特点是政府综合运用各项调控措施有步骤、分阶段地逐步推进,特别是通过充分运用利率政策调控经济取得了很好的调控效果。财政方面结合分税制改革,进一步强化了增值税、消费税的调控作用,通过发行国债来引导社会资金的流向。这一时期是政府配合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手段调控宏观经济运行机制的形成阶段。

从1998年开始,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加之国内供求关系逐渐向买方市场转变,通货紧缩与有效需求不足成为我国经济的主要问题。对此,宏观调控措施由适度从紧、稳中求进转向扩大内需、稳健的货币政策。

(五)2000-2009年间的经济波动和宏观调控措施

2001年开始,我国经济周期进入上升阶段。到2003年,随着世界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的全面复苏,我国经济走出了通货紧缩。但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局部过热的迹象和一些不健康、不稳定的因素。为了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较快增长,国家加强了宏观调控的决策和安排。此次宏观调控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货币政策特别是公开市场操作在调控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004年,固定资产投资依然呈现出过快增长的特点,一部分行业出现了投资过剩,经济出现局部过热,通货膨胀日渐加大。针对出现的新问题,政府于2004年年底将宏观调控措施由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向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转变,以此避免投资和资产价格的过度攀升。

2006年,全球各类资产大幅度上涨,导致国内资产价格也随之上涨,流动性过剩成为我国经济的首要问题。此外,旺盛的消费需求也为新一轮通货膨胀埋下隐患。另外,由于持续扩大的贸易顺差和强劲的出口势头,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加强。2007年和2008年我国经济再次受到通货膨胀的困扰,因此,反通胀成为这一时期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同时,2007年在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于次年蔓延至全球范围,形成了全球性金融危机。在世界经济面临衰退的情况下,我国外部需求显著收缩,国内失业比例增加,加上全球通胀压力开始缓解,通缩风险同步增加,我国经济面临着刚刚“降温”又急需“升温”的境况。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和可能面临的经济下行趋势与通货紧缩,2008年11月,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确定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货币政策由“从紧”到“适度宽松”,显示出在多种的调控目标面前,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的变化更具有灵活性。

到2009年,我国各项经济数据全面下降,经济增长和世界经济一起下降,并且降至了近十年来的一个相对低点。但在积极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下,2009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开始有所起色。而2010年,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中国经济在其带动下也开始了新一轮的增长。

三、宏观调控法的灵活性分析

“法律必须是稳定的,但不可一成不变。”美国20世纪最负盛名的法学家之一罗斯科·庞德的这则名言揭示出了这样一个真理:法律应当并且必须具有稳定性,但其稳定性是一种相对稳定性,而不是绝对的,法律不能固步自封,墨守成规,而是应该根据社会政治、经济、人们的价值取向等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化,唯有这样,法律才是有价值的法,才是“活”法,才是“良法”。笔者将此界定为法律的动态性,即法律的灵活性。经济法的灵活性在一国每轮经济周期发生之后表现得尤为明显,作为经济法法律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宏观调控法,则更能充分体现经济法的这一灵活性。

(一)宏观调控法的灵活性界定

如前所述,宏观调控法的灵活性即:宏观调控法作为经济法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必须随着社会经济形势和市场的变化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此来实现国家对社会经济的干预的职能。

(二)宏观调控法的灵活性在经济周期中体现的特征

1.变动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次经济周期阶段发生的背景既有“市场失灵”问题,亦有市场虽处于正常状态,但市场经济形势却发生了变化。

就前一种情况而言,在我国市场经济出现缺陷时,国家当然要伸出“国家之手”,调整相关的宏观调控法规和政策,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使市场恢复正常和健康状态,此时,宏观调控法便相应地呈现出了变动的特征。

另外,“市场失灵”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国家针对每次经济周期产生的背景“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对策”对其进行干预,使市场恢复正常,这也体现出了宏观调控法的变动性的特征。

此外,即使市场处于正常状态,但这一时期的市场仍然处于运动变化发展之中。此时,国家不需也不应时时刻刻对某种具体经济关系进行干预,国家的宏观调控法应该以市场经济的需要为前提,若市场经济形势发生了改变,则国家的宏观调控法也应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化。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宏观调控法又呈现出变动的特点。

2.扩张性和回复性

一方面,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经济之法,是国家运用公权对私权的一种干预。政府权力如果不受制约,极易走向专制,从而就成为了破坏市场的“利维坦”。因此,作为经济法法律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宏观调控法律,其必然也具有潜在的扩张性的特征,这种扩张性会给市场经济秩序造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在市场出现“失灵”现象,经济出现波动时,需要国家公权的扩张,对那些在市场经济形势正常时不应干预的经济关系进行干预,此时宏观调控法律应对经济周期的“扩张”是为弥补市场缺陷而“扩张”,是为了使经济波动趋向平稳和正常化。

对于所述第一方面的宏观调控法律的“扩张”一定要加以控制,使其回复到“原貌”。这时,宏观调控法就呈现出了回复性的特征。而对于上述第二方面的宏观调控法律的“扩张”,其实也并不是没有限制,也需要对其加强控制,这是因为国家干预也同样存在着“政府失灵”的风险。如果对国家干预不加以控制,任由政府无限制地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就会导致出现新的市场缺陷,使市场再度失灵”。所以,对第二方面的宏观调控法律的“扩张”也同样需要控制,使其回复到干预前的“原状”,因而从这个层面讲,宏观调控法呈现出了回复性的特点。

3.相对稳定性

虽然每一经济周期运行阶段所呈现的特点和暴露的问题不尽相同,与此相对应的所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也不相同,但并不能就此否定宏观调控法的稳定性。宏观调控法在具有动态性特点的同时,也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征。站在长远的角度来看,宏观调控法具有动态性,但从细微处具体来看,正是一个个具体的相对稳定的宏观调控法律才促使宏观调控法持续、稳定地发展。

简述宏观经济政策篇4

关键词:财经院校 宏观经济学 案例教学 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F0

*姚德文:南京审计学院经济学院,经济学博士后,讲师. 现主要讲授课程: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产业经济,电子邮件:. 本文受到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编号:2012SJB790033). 及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资助。

西方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也是财经类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经济管理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的必考科目,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对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传统模式进行改革创新,从大一或大二开始,引起学生的兴趣,并逐步加深对宏观经济理论的理解和运用,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一、财经类院校《宏观经济学》案例教学方法研究的相关文献

案例教学法于1829年在英国的法学界开始使用,1908年,哈佛商学院正式成立,到1919年,哈佛商学院将其引入商科教育的发展,从而推动了案例教学在mBa(即工商管理硕士)或emBa(高级工商管理硕士)中的采用。由于应用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密切关系,经济学的教学也开始采用案例教学,比如:《产业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

对财经类院校《宏观经济学》案例教学方法的研究方面,刘松竹(2009)对广西财经院校的学生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实行网上交流,改革考试方式,等建议。任方旭(2010)对河南省普通本科院校管理学科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企业与学校共同编写案例,加强案例本土化等建议。曹凤鸣等(2007)对江西高校的案例教学法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案例教学的课堂组织模式和组织编写案例库等建议。李梅华(2012)对案例教学进行了调查分析,分析了学生参与性不足,老师要精选案例等建议。从国外的文献来看,威廉.埃利特(2011)认为,案例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大量使用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与讨论,来提升学生的实际管理水平和能力,它是不同于传统管理教育的新型管理教学方式。

从现有的财经类普通本科院校案例教学方法的研究来看,表明,案例教学是国内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方向之一,但主要还是根据各个学校的特色与经验性研究,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主,对相关的案例分析、讨论和报告的原理没有充分挖掘,同时,没有考虑到《宏观经济学》课程本身的特点。所以,本文在对南京审计学院部分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调查的基础上,指出案例教学的过程,提出相关的建议。

二、调查设计与分析

南京审计学院文科生偏多,且女生比重大,约占1/3;经济学院所有专业都是一本招生,审计专业归属国际审计学院,会计专业归属会计学院,金融专业归属金融学院,金审物流管理专业归属金审学院(独立学院)。从2011年的招生指标来看,审计专业面向全国31个省市招生,除了在江苏的指标比较多外,其它每个省都是4名,而且文理各半,审计、会计与金融均为一本招生。由于文科生较多,而且女生偏多,思维偏向于感性认识和形象思维;学生对社会和企业了解较少,由于《宏观经济学》应用性较强,比较多地运用数学知识,还有就是宏观经济学较多地涉及了财政学,金融学、国际经济学和经济增长理论的知识,使得《宏观经济学》比《微观经济学》看起来要难。所以,案例教学急需要被引入《西方经济学》的课程教学改革,用简单的例子来理解简单的经济规律,而不是将简单的经济规律引入复杂的宏观理论中去。

南京审计学院的西方经济学分两个学期开设,大一下学期是微观经济学,大二上学期是宏观经济学,现有的《宏观经济学》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由经济学院负责开设,面向全校22个专业,55个行政班,除了国际贸易(3)班是2010级,其它均为2011级,学习时长是1-18周,采用高鸿业第五版 《宏观经济学》(2011)教材。我们借鉴了李梅华老师设计的调查问卷,并增加了部分选项,设计成14个问题,调查的时间是在课程进行的16周进行,选择两个班级(合班),三个专业,分别为普本2011级审计7班,会计学(Cpa)1班和金融企业管理班,金审物流管理(1)和(2)班,都是偏应用的管理类专业,共217人,通过学校的教学平台(毕博平台),输入到调查栏目里,返回结果186人次,完成率为85%,我们统计出如下结果(以下的比例基数以186人作为总体数):

1. 学生中有56%是文科生,44%是理科生。

2. 对《宏观经济学》的认识上,42%感兴趣,38%一般,17%非常感兴趣。3.2%不感兴趣。

3. 对"什么是案例教学",64%了解一点,16%了解,20%不了解。

4. 对"觉得老师讲宏观经济学运用案例是否多",59%认为一般,22%认为多,18%认为少。

5. 对"老师的案例教学引起对《宏观经济学》感兴趣的程度上",50%的人回答有"50%到60%的程度",27%的人回答有"50%以下"的程度,18%的人回答有"60%以上"的程度。有0.5%的人没有回答。

6. 对"一堂课40分钟,你觉得老师运用多长时间进行案例教学比较合适?"的回答是:15-20分钟的占53%,10-15分钟的占32%,20分钟以上的占11%,10分钟以下占3.2%.

7. 对"在课堂上你是习惯于老师按传统授课方式,一个人在上面讲,还是比较喜欢老师运用案",习惯于传统授课的占6.4%,比较喜欢案例教学的人占16%,而认为两者均结合的占77%.

8. 对"如果老师采用互动方式进行案例教学,你会积极参与吗?"的回答是:55%的同学是"自己内心愿意,但要老师鼓励。"35%的同学是"肯定会"。2.1%的是不愿意。"无所谓"的是7.5%.

9. 对于"老师上课中提到的案例,你会在课后去查相关资料或上网搜集相关信息做进一步了解吗?"64%的人说"有时会",16%的人说"会",19%的人说"一般不会"。"绝对不会"的占0.5%.

10. 对"自己平时会有意用经济学相关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经济现象吗?""偶尔会"的占67%,"一般不会"的占20%,"经常会"的占12%,"没有"的占1%.

11. 对"认为老师讲课中运用哪种类型的案例更能吸引你?"86%的同学说"贴近我们生活中的经济现象",10%的人说"诸如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等经济史大事件",2%的人说"诸如经济学家个人生平知识",1.6%的人说"官方数据"。

12. 对"喜欢老师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案例","播放视频"占52%,"老师讲故事型的口头表述"占31%,"幻灯片放映"占13%,"发放书面材料,学生自己阅读"占3%.

13. 对"认为案例教学有助于你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吗?"回答"有很大帮助"占86%,"有帮助但不大"占13%,"没多大帮助"占0.5%.

14. 对"你不愿意参与课堂讨论的原因",40%的人认为"你的课堂讨论经验很少,所以希望其他同学发言或者由老师讲解案例。"37%的人认为"必须发言必须非常精彩而见解深刻",11%的人认为"害怕在同学或老师面前说错话",11%的人"感觉当众发表意见很不自在"。

三、采用案例教学时的建议

1.充分认识案例教学的本质、内涵和类型。现有的文献往往把案例简单理解为举例、课堂讨论或课后的调查报告。从调查结果看,学生对于"案例教学"了解一点的人占64%。案例教学的本质是开放式、启发式教学,是思维视角和思维方式的创新,类似于头脑风暴法的实施过程。它包括问题型(problems)、决策型(decision)、评估型(evaluation)和法则型(rule)四种案例形式。它不同于讲座式教学,讲座式教学强调教师的权威、强调知识的灌输。通过学习哈佛案例教学,我们认为,它的知识来源基于交往教学理论,由教师、同学和自我三种知识构成,学习内容来源于信息加工理论,包括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学习效果来自于学习迁移理论,由非程序化决策与程序化决策组成。我们认为:成功的案例教学要具备三种技能:第一,能够分析案例。对问题型案例,从各种未知和已知的因素中,分析出与经济事实相符的结论;对决策型案例,根据经济背景做出相应的政策决策;对评估型案例,要处于微观主体的角度,对国家的宏观政策加以评价;对于法则型案例,学会依据会计财务等准则做出定量分析。第二,能够将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即课堂中的案例讨论。这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关键。在这里,学生学会及早发言,学会准备,有对经济问题的直觉并会一定的计算,还会倾听,有耐心,还会幽默、学会自嘲,这样,慢慢建立一种自信,自己显得轻松,才会有精彩的发言。课堂上做些笔记,这些笔记将会成为自己今后管理工作的"圣经"。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的发言特别需要老师和同学的鼓励。第三,学会写案例报告。在案例报告中,不是感想与体会,也不是原文的复述,而是要回答三个方面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先直截了当地交待立场,然后以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加以论述,最后提出有效的行动计划。

2.宏观经济学案例教学的讲授和讨论要重点结合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它的背景是经济萧条,目标是刺激总需求。现有教材在第14、15、16章反复讲解了iS-Lm框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实施。基本的政策风向有两种,扩张与紧缩。案例讨论中,就要多讨论扩张政策。比如我们一位教师讲授了一次公开课,内容是第16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的第一节经济政策目标。采用是案例教学法,案例为:从1992年的邓小平南巡讲话,经济开始发热,直到1998年的金融危机。这里涉及到了两个背景,前面是通货膨胀,后者是经济衰退。该老师讲授了15分钟,但是有10分钟在讲怎么治理过热。我们认为,应重点放在怎么治理衰退上。例子是本土化的,时间的安排也得当,如果能与凯恩斯的理论相呼应就更好些。

3.要组织编写好《宏观经济学》的案例库。现有的文献研究强调本土化的案例编写。高老师的教材基本上偏重理论的描述与介绍,案例比较少,本土化的案例更少。从调查结果来看,我们认为,除了本土化案例编写外,案例形式要多样化,第一是编写有视频、音频的案例,学生特别爱看有视频的案例。第二是贴近生活的案例。因为宏观经济学偏重于政府角度,作为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尤其是审计、会计、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将来更多地进入企业工作,所以对于政府的政策,他们一来学得抽象,二来觉得与企业没有多大关系。所以选择贴近生活的案例,将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比如在讲解货币市场可以找一些利率影响消费与投资的例子,就便于理解金融方面的常识。第三是发动学生找些网络报刊上的例子,与教师共同挖掘宏观经济学的案例。

参考文献

[1]威廉.埃利特 著.刘刚,钱成译. 案例学习指南[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9

[2]曹凤鸣. "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浅析.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J].2007.6

[3]李梅华. 《宏观经济学》案例教学效果的调查与分析.科技创业月刊[J].2012.3

简述宏观经济政策篇5

宏观调控,即宏观经济调控,指的是政府为实现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之间的平衡,并且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的增长,而运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对社会经济运行调节和控制。宏观调控法包括宏观调控职权和程序法定、维护国家宏观经济利益、宏观调控主体分工和协调三项基本原则。宏观调控法的原则是调控主体参加宏观调控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在房地产领域也不例外。

从宏观调控的三个基本原则立足,可以看出调控的主体是政府,政府的调控行为是抽象行政行为。故要评价抽象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我们必须从这三个方面分析:主体合法,即调控的主体是否为具有宏观调控权的政府机构;内容合法,即政府是否在授权的范围内实施调控行为;程序合法,即政府所实施的调控行为是否符合程序方面的要求。

但在我国,实际情况却是土地财政的存在促使政府违法批地现象严重;调控政策、调控措施本身缺乏合法性,尤其是调控政策的出台,缺乏法律程序,各部委之间缺乏协调性,政策内容更是相互冲突,缺乏应有的统一,丧失了政策文件的权威性。宏观调控的法治化是完善宏观调控的必然要求,法律应当明确规定宏观调控的主体及其权限,同样应该确定相应的宏观调控决策程序。

一、调控主体合法性分析

依据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决定,我国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的组成主要包括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宏观调控涉及经济运行的重大方面,对一国经济的影响甚大,其总体目标是保持国民经济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基本平衡,宏观调控的具体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维护币值稳定和外汇收支平衡。因此,只有中央国家机关才有权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调控,只有中央政府才是宏观调控的主体,而地方政府仅仅是辖区内经济调控的主体。如果地方政府,甚至是行政监察部都有权调控如此重大的事项,那么最终必将导致权力的分散和责任无法追究。

但是,从2005年5月9日国务院转发文件的发文政府部门看,调控的主体包括建设部、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银监会、财政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国土资源部七个部门。而从2006年5月24日国务院转发文件的发文部门看,除了上述的七个部门以外,还多了监察部和国家统计局;此外,从文件的内容看,调控的主体还包括各地政府。

二、调控程序合法性分析

宏观调控的法律程序包括:决策制定、颁布流程,建立救济制度和建立监督机制。其中,决策制定、颁布流程包括:提议程序、论证程序、建立评估机制和预警机制。以上这些法律程序不仅能够保证宏观调控的民主和科学,又能对公民的合法权利进行保护,从而保障宏观调控的正当性和合理性,符合法治社会的要求。反观此次调控,如"国十条"对于首套房首付比例,要求对购买首套住房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的,贷款首付比例不得低于30%,然而还没有达到充分的验证政策执行效果的观察期,时隔半年不到又调整为不分首付大小,一律要求首套贷款首付要30%及以上。反映出一些随意的朝令夕改,连起码的公众和地方政府听证会都没有,缺乏严肃性。同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显然,这次房地产宏观调控并没有遵循任何程序的要求,因此其程序合法性是值得商榷的。

三、调控内容合法性分析

宏观调控只是政府对市场存在缺陷的一种干预,是对在市场机制下不能发挥作用的一种补充方式。宏观调控在任何情况下,都无法也不应代替市场机制,更不应直接干预企业的自主经营或管理活动。如果要从宏观调控偏重于政策性这个观点看,宏观调控更应该是间接的、抽象的和具有导向性的,因此,宏观调控无论如何不应当直接指挥市场主体的经营活动。

从这次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措施来看,我们会发现政府干预太过的现象,有些甚至是违反相关法律的。如《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第三条规定:"商品住房价格过高、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地区,商业银行可暂停发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或第六条,"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70%,并优于保证供应。"上述提到的这些市场主体的行为,是属于企业自主经营和营业自由的范围,没有违反任何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政府对企业的营业自由做出干预是没有基本依据的。这样的调控已破坏了市场机制的作用,是不可取的。

简述宏观经济政策篇6

关键词:宏观经济因素;营运资本管理;中小企业;影响机理

一、引言

营运资本是企业日常周转经营的流动资金,是企业短期财务决策的重要内容。企业管理者应当考虑企业的微观状况,据此作出合理的营运资本管理决策。因此,企业的营运资本管理会受到其自身财务状况的影响,这也是大量的营运资本管理研究所考虑的重点。另一方面,宏观经济因素也会对企业产生影响。对于单个的企业而言,它只能顺应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并做出适当的调整,而不能反过来左右宏观经济状况。因此,深入研究宏观经济因素对企业营运资本管理的影响就十分有必要。但就目前国内外研究状况来看,该方面的问题往往被忽视了。

在如今的后危机时代,企业仍然面临着较大的宏观风险。我国尚处在逐步的改革过程之中,宏观经济和政策环境变动较为频繁,因此我国的政策制定者和企业管理者更是需要了解宏观经济因素对营运资本管理的影响。特别地,相对于而言中小企业在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市场地位等方面较为低下,对外部冲击的缓冲能力弱,因而对宏观经济因素的波动会更加敏感。所以,本文将针对我国的中小企业,研究宏观经济因素对企业营运资本管理的影响机理。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管理者提供一些支持。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关于营运资本管理的研究,国外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开始,而国内相关方面的研究则开始较晚。

marcDeloof(2003)对比利时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应收账款周转期、存货周转期与经营毛利负相关。eljelly(2004)则用沙特的公司样本研究了现金周期、流动比率对企业盈利的影响,结果发现前者的影响更大。F.Samiloglu和K.Demirgunes(2008)的研究考虑了行业因素,发现了行业与现金周期对企业盈利能力的交互影响作用。在模型方面,m.a.zariyawati(2009)使用了pooledoLS和固定效应模型,结果仍然发现现金周期与总资产营业利润率显著负相关。azhagaiahRamachandran,muralidharanJanakiraman(2009)、melitaStephanouCharitou,Cyprusmariaelfanietc.(2010)分别以印度和塞浦路斯的样本进行了研究,也发现营运资本的管理效率与盈利能力正相关,只是二者采用了不同的指标衡量盈利能力。

在我国的研究人员中,毛付根(1995)指出:应从流动负债与流动资产之间的关系着手,从总体上制定合理的营运资本政策。王竹泉、马广林(2005)认为营运资本的管理目标是追求周转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陈国欣、张梅玉(2009)采用了3个行业的样本数据,研究发现营运资本政策在行业间有显著差异。白净、王冬梅(2009)的实证研究发现,扣除行业均值之后营运资本周转期与企业绩效之间依旧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孔宁宁、张新民、吕娟(2009)采用平衡面板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也有类似的结果。

以上国内外的这些研究,以不同国别和地区的样本从不同的侧面得出高度一致的结论:企业的的营运资本管理效率越高,绩效越好。但几乎所有的研究都是立足于微观的企业特征,有少数研究者考虑了行业的差异,而考虑宏观经济因素影响的则十分罕见。这些为数甚少的研究包括RakeshDuggal,michaelC.Budden(2012)对非金融类标普500家公司的研究,他发现在经济萧条时期企业采取的营运资本政策会偏向于保守。江龙、刘笑松(2011)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公司在经济衰退时期有更高的现金积累倾向,导致营业资本政策保守化。以上二者的研究均为一般的相关性研究,并未进一步深入分析宏观经济因素对企业营运资本管理影响的微观传导机理。据此,本文将针对一家中小企业进行案例分析,重点研究宏观经济因素对企业营运资本管理的影响,并深入分析这一影响在微观层面如何传导,并最终影响企业的经营绩效。

三、霞客环保的案例分析

本文案例分析的对象为一家普通的中小板上市公司:江苏霞客环保色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霞客环保),其主要产品包括有色聚酯纤维、半消光切片、色纺纱线等。

杜邦模型将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分解为三个比率的乘积: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净利润率和权益乘数。一个往往被忽视的问题是:宏观经济因素是否会影响企业的资产周转效率、利润率和财务杠杆,从而最终影响净资产的收益状况呢?本文将使用2004年~2011年间霞客环保的财务数据和宏观经济数据对该问题进行分析。

1.GDp对营运资本周转效率的影响。国内生产总值(GDp)总体上反映了国家的宏观经济状况,GDp增速是整个市场繁荣程度的表征。在经济繁荣期企业会面临扩大的市场,从而其营业收入会得到增长;相反,在经济低迷期企业会面临收缩的市场。图1基本证实了这一点:除了2008年以外,霞客环保营业收入的变动趋势与实际GDp增速保持一致。2008年为何会出现一个奇异点呢?原因是2008年6月霞客环保合并了滁州安兴环保彩纤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滁州安兴),这使得2008年的营业收入和2007年不具有可比性。滁州安兴纳入合并报表后,对合并报表2008年营业收入的影响额约为2.22亿元。将该部分营业收入剔除修正后的情况如图2,该图显示了霞客环保的营业收入受宏观经济状况的影响十分显著。

企业的营业收入如此明显地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如果理性的企业管理者能及时地对营运资本各项目进行调整以适应这一影响,那么营运资本的周转效率将保持基本的稳定。比如,如果管理者能及时地调整存货、应收账款的存量,使两者与营业收入的变动保持一致,那么该企业的营运资本周转期将是基本不变的。图3没有显示出霞客环保管理者的及时调整行为,却似乎显示出管理者的超前调整行为:管理者能准确地预期下一年的经济形势,并超前做出决策。当管理者预测到下一年宏观形势向好时则扩大生产和放宽对外的信用政策,使得存货和应收账款存量超前一年增加,并且这一增加的幅度超过当年的营业收入增加幅度,这将最终导致营运资本周转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超前一年变长;当预期下一年形势恶化时,则相反地操作,使得营运资本周转期超前一年变短。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图3显示出霞客环保的管理者至少在2004年~2010年期间的7年中每次都能准确地预测未来。

霞客环保的管理者真有如此神通吗?这需要考察霞客环保的存货及应收账款的变化情况是否真的超前1年。由于霞客环保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基本在10天~25天之间,对营运资本周转期的影响较小,营运资本周转期曲线的形状基本上由存货周转期决定,因此此处重点考察存货的变化情况。图4将霞客环保的存货增长率曲线右移了一年,如果管理者真的具有准确预测宏观经济形势的能力,那么右移后的存货增长率曲线形状应该与GDp曲线基本一致,但图4否定了这一假设,两曲线的关系显得杂乱无章。其实,按常理,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管理者更可能的是滞后于宏观经济做出反应。图5将存货增长率曲线左移了两年,结果发现其与GDp曲线变动一致。按图4、图5的数据可以推测,霞客环保管理者的营运资本决策不是超前一年,而是滞后宏观经济1年~2年。营运资本周转期曲线显示出的超前现象,实际上是存货曲线的特殊形状引起的假象。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宏观经济状况(GDp)一方面从外部影响企业的市场,从而影响企业的营业收入规模;另一方面,宏观经济影响企业管理者,从内部影响企业的生产决策等,只不过企业管理者的决策通常是滞后于宏观经济状况。GDp对企业收入和存货等营运资本项目的综合影响就表现为对企业营运资本周转期的影响。按照杜邦分析法的逻辑,企业的总资产收益率受到销售净利润率和资产周转率的影响。因此,宏观经济对企业营运资本周转期的影响会传导到对总资产收益率的影响上,图6显示了宏观经济影响传导的结果。很明显,总资产收益率与营运资本周转期反方向变动,二者显著负相关,仅仅是在2008年出现了奇异点。出现奇异点是因为总资产收益率除了受到资产周转效率的影响外,还受到销售收入产生利润的能力的影响。如表1,在2008年营运资本周转期明显下降,但是总资产收益率却没有因此上升,这是因为2008年霞客环保的营业利润率迅速下滑,其对总资产收益率的负向影响超过了营运资本周转期的正向影响。2008年霞客环保的营业利润率为何如此猛烈地下滑呢?一般情况下,企业的营业利润率取决于它的毛利率,而毛利率一方面取决于企业产品的议价能力,另一方面取决于成本的控制。由图7可以看到,霞客环保的营业利润率与世界原油价格呈现十分明显的逆向变动关系,这是因为霞客环保的原材料与原油密切相关。由于2008年国际原油价格的迅速攀升导致了营业成本的超常增加,所以公司的营业利润率迅速下降。由此可以看到,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进程,一个企业除了受到本国宏观经济状况的影响外,还很可能受到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

由以上对霞客环保的分析可知,宏观经济因素可以影响企业的营运资本周转期以及营业利润率,进而传导到对总资产收益率的影响。

2.m2/GDp对企业营运资本政策等的影响。营运资本管理涉及三大问题:营运资本管理效率、营运资本管理绩效和营运资本政策。前述的分析发现,宏观经济因素会通过影响企业的营运资本管理效率来影响绩效。那么,宏观经济因素会不会影响企业的营运资本政策呢?

企业的营运资本政策类型可以通过净营运资本需求量((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资产总额)来区别:净营运资本量较大是保守型政策,量较小是激进型政策,介于两者之间的则是中庸型政策。企业采取何种政策类型是权衡收益和风险的结果:激进型政策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长期资产,以图获得更高的收益,但同时会面临流动性不足而带来的偿债风险;保守型政策的效果则相反。

如果国家发行了更多的货币,那么该国的企业将更容易通过债务融资,企业的偿债压力会较小,这时容易鼓励企业采用更激进的财务决策:减少净营运资本、提高资产负债率。一国的货币发行量可以用广义货币除以国内生产总值(m2/GDp)来衡量,它体现相对于整体经济规模而言,一国货币发行规模的大小。因此,如果企业对货币政策是敏感的,那么,当m2/GDp增加时企业的净营运资本会减少、资产负债率会增加;反之,净营运资本会增加、资产负债率会降低。另一方面,从货币供需决定的资金成本角度来看,当货币供给相对于货币需求增加时,融资成本会降低,因此企业负债的综合利率(财务费用/负债总额)会降低;反之,综合利率会升高。

图8显示,m2/GDp与净营运资本需求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很显著。该图说明企业的营运资本政策显著地受到国家宏观货币政策的影响:在货币政策宽松时期,企业会持有更少的净营运资本,营运资本政策趋向于激进;在货币政策收紧时期,企业则需要持有更多的净营运资本来降低财务风险,从而导致营运资本政策保守化。

同样的道理,货币政策的变化应该会影响到企业总体的负债水平,从而影响企业的财务杠杆。图9是霞客环保的资产负债率与m2/GDp曲线的对比,但该图并没有显示出两者之间明显的相关关系。需要注意的是,有两类非日常经营活动会影响资产负债率:投资者新投入或撤出资本、企业合并。这些偶然的活动会使得资产负债率不具有稳定性,前后年度的可比性较差。在2004年~2011年期间,霞客环保发生这两类活动且对资产负债率造成显著影响的事项包括2008年合并滁州安兴、2009年增发股票。前一事项使资产负债率较高的子公司加入了合并范围,以至于2008年合并报表的资产负债率大幅抬高;后一事项则是增加了所有者权益,使得2009年资产负债率突然降低。将这两个事项造成的影响剔除后的结果如图10所示,该图证实了企业的总体负债水平也受宏观货币政策的显著影响。

如前文所述,货币政策还会影响企业的综合利率,正如图11所示。综合利率与m2/GDp负相关关系十分明显:货币供给增加时综合利率下降,供给减少时综合利率上升,霞客环保对货币政策的反应很明显。

综合本小节的分析可知,宏观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影响企业的营运资本政策、负债的综合利率以及财务杠杆,最终能影响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

四、结论

综合本文的分析可以发现,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国际经济形势以及宏观货币政策这些宏观因素对霞客环保的营运资本管理效率和营运资本管理政策等有明显的影响作用,这些影响通过企业财务层面的微观传导后最终影响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具体地:第一,国内宏观经济形势(本文以GDp增速度量)影响了公司的收入状况和生产决策等,从而影响了公司的营运资本周转效率。第二,国际经济形势(本文以国际原油价格度量)主要影响到了霞客环保的成本,从而影响了其营业利润率。营运资本周转效率和营业利润率共同影响了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第三,宏观货币政策影响了公司负债的综合利率、财务杠杆。总资产收益率、综合利率和财务杠杆最终决定了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最后,货币政策还影响了企业的财务风险-收益权衡行为,具体体现在资产负债率和和营运资本政策两个方面。

参考文献:

1.孔宁宁,张新民,吕娟.营运资本管理效率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南开管理评论,2009,12(6):121-126.

2.eljelly.Liquidity-profitabilitytradeoff:anempiricalinvestigationinanemergingmarket.internationalJournalofCommerenceandmanagement,2004,14(2):48-61.

3.江龙,刘笑松.经济周期波动与上市公司现金持有行为研究.会计研究,2011,(9):40-46.

4.毛付根.简论营运资本的结构性管理原理.财会月刊,1995,(3):21-22.

5.王竹泉,马广林.分销渠道控制:跨区分销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重心.会计研究,2005,(6):28-33.

6.陈国欣,张梅玉.营运资本管理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现代会计与审计,2009,5(3):1-11.

简述宏观经济政策篇7

关键词宏观调控政府安排制度基础政策效应政策边界

与20年来的市场化改革进程相伴随,中国的宏观调控也先后经历了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背景下的抑制需求型和总需求小于总供给背景下的扩大需求型两个阶段。如果说1997年以前,面对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情形还能通过强制的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压制总需求来实现宏观经济总量均衡的话,那么,1997年以后,面对在市场机制作用不断扩大基础上形成的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的宏观总量非均衡情形,尽管政府实施了更为市场经济意义上的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但三年来的宏观调控政策效应与预期结果仍相距甚远。对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实证分析和政策的规范研究业已引发出大量的研究成果。然而,目前学术界大多数关于宏观调控的研究往往因暗含宏观调控政策能完全解决经济衰退的假定前提以及由此演绎的逻辑推论而陷入了宏观调控认识的误区。本文基于宏观调控政策也是一种制度安排的观点,依据现代宏观经济学理论,在对市场经济宏观调控政策有效性的制度基础与边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试图构建一个解释中国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理论框架。

一、作为一种制度安排的宏观调控政策:内生与外生的绩效

当新制度经济学家们摒弃制度是外生或中性的新古典假设从而将经济运行分析由“无摩擦”的新古典框架转向“新制度”的框架下进行时,市场被描绘成一种为降低交易成本而选择的制度安排(Coase,1937,1960;north,1981,1990)。在将制度分析引入新古典的生产和交换理论并更深入地分析现实世界的制度问题中,新制度经济学家同样给出了各种非市场形式的制度安排理由,这就是,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的客观存在使对市场的使用存在成本,因而,为把有限理性的约束作用降到最小,同时保护交易免于机会主义风险的影响,经济主体必然会寻求诸如政府安排的制度(williamson,1975)。任何特定制度的安排与创新无非是特定条件下人们选择的结果,而有效的制度安排无疑是经济增长(绩效)的必要条件。正是通过对产权、交易成本、路径依赖等问题的强调,使新制度经济学得以将经济增长问题纳入制度变迁的框架中作出深刻的解释。由于制度安排的范围相当宽泛,这里,笔者并不打算涉及所有正规和非正规的制度问题,而只是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某些术语(这些术语可能并不一定具有相同的内涵),在阐述宏观调控政策也是一种典型的政府制度安排的基础上,就它相对市场基础而言是内生还是外生的角度来解释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问题。

简述宏观经济政策篇8

股票是现代经济社会中的一种重要资产表现形式,股市是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学者对股市宏观调控的内涵、股市宏观调控的必要性、股市宏观调控的工具以及股市宏观调控的效果等进行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在宏观调控的内涵方面,清晰界定了股市宏观调控与股市监管(沈小平,2004);在股市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方面,基本上肯定了股市特别是我国股市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在股市宏观调控的工具方面,提出了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手段,绝大多数主张把政府对股市的干预转变为通过财政、货币和股市政策杠杆进行间接干预。在股市宏观调控的效果方面,主要研究集中在货币政策对股市调控的效果上,对此研究的意见很不一致。有学者认为货币政策对股市的调控是有效的,而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货币政策对股市的调控效果不明显。潘明霞、周莉凡(2006)的研究则表明,货币政策尽管对股市会产生影响,但相对于频繁的股市波动来说则显得微不足道,货币政策还不是解释我国股市波动的有效变量,也并非是应对股市“泡沫”和低迷的最佳工具;但当央行意图影响股市时,经验表明,选择利率工具要好于货币数量工具。货币政策对股市不具备可控性。国外的研究也表明,货币政策不能有效影响资本市场,货币政策工具也不能独立地解决资产价格的破坏效应(伯南克,2006);另外,有学者认为,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运行发挥作用的时滞较长,但其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却是非常迅速的(高湘一,2002)。加之货币政策的决策时滞较短,因而是调节股市的理想政策工具;同时认为,政府的各项财政政策亦会对股市产生一定影响,其中尤以证券交易税和资本利得税对股市影响更甚。从财政政策的角度对股市经济调控的论述相对来说要少得多。杨新松、龙革生(2006)的研究表明,货币供应量与股票价格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双向正向关系,而利率对股票价格有明显的反向影响。但由于股票市场会影响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使用货币供应量调控股票市场时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难度增大,因而对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能力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所以与货币供应量相比,中央银行利用利率调控股票市场更有效。论述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对股市的影响,提出财政政策是股市的自动稳定器;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调整社会总需求与经济结构而对股价的运行产生影响(夏宇、陈达,2002)。

从以上可以看出,目前对股市进行宏观调控的讨论主要集中在调控的有效性和调控的手段与工具上。尽管对宏观调控股市的效果有分歧,但在主流上认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股市进行宏观调控的效果是有限的。

二、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对股市调控的有效性的最新检验

传统调控股市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有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从货币政策对股市调控的特点来看,首先,实施货币政策的依据在于对基本经济面的判断而非基于对股市的判断。货币政策是全局性和整体性的政策,一旦运用,必然会对经济全局产生影响,而不仅仅只限于股票市场本身,尤其是当股票市场调控的方向与基本经济面调控的方向相背离时,货币政策调控股市的窘境则显而易见。因此,货币政策对股市调控的效果最多只能算作货币政策调控基本经济面的一个副产品,而不能为了专门调控股市而对基本经济面产生不利影响。其次,货币政策往往需要经过一系列的传导才能作用于股票市场。因此,货币政策对股市的调控是间接的,其效果取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当前大量的研究表明,货币政策对股市调控的效果并不明显。

财政政策对股市的调控既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直接调控主要是对股市交易行为进行税率的调整,不管税率如何,其结果必然提高股市交易成本,弱化股市活跃程度,同时减少股市资金的净流入量和直接从股市汲取交易资金。从这个方面来讲,这种调控方式显然是一种漏损型调控,从长期来说,不利于股市的发展。因此,这种调控方式大多数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已经弃之不用。间接调控和货币政策一样,其效果也要取决于财政政策对股市调控的传导机制。目前,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股市调控的传导的内在机理与环节基本一致。因此,货币政策间接调控股市的效果与财政政策间接调控股市的效果具有同一性,在此,以货币政策调控股市的效果为例来说明传统宏观经济政策对股市调控的有效性。

我国货币政策作用于股市的机制与西方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西方国家一般运用货币政策调控经济目标的手段(即通常所说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和法定准备金率),通过两种渠道(即通常所说中介目标:利率和货币供应量)来对股市施加影响。由于我国目前利率基本上是官方利率,因而货币政策工具体现出利率水平的调节和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分而治之的特色,央行可通过如下两方面来对股市施加影响。一是调节货币供应量。主要运用通行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由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影响进入股市的资金总量,进而影响股市。二是利率变动,通过改变货币市场和股市上各种金融工具的机会成本,以及作为政策信号改变投资者的未来预期来影响股市。因此,结合我国的实际,选取市场利率(三个月定期存款利率i)和法定准备金率(Qi)以及货币供应量(m1和m2)作为货币政策变量,以股价指数(上证指数SZ)作为反映股市变化的变量。样本区间为1996年1月至2007年6月,数据均来自CCeR经济金融数据库,考虑到季节因素,所有变量都经X-12季节调整,并取对数以消除异方差性。

由于影响股市的因素很多,许多宏观经济变量多少都会对股市造成影响,因此,很难脱离这些经济变量单纯地考察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影响。基于这种考虑,则将股市与货币政策变量的关系放在一个经济系统中考虑,Sims(1980)提出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以及脉冲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计量工具为进一步分析提供了可能(高铁梅,2006)。VaR由于将所有变量都看成是内生的,不对变量施以任何先验的约束,显然,用此来衡量经济变量间的动态关系是相当适用的。此外,VaR还可借由脉冲反应来解释变量如何对各种冲击做出反应,以及对解释变量的方差进行分解,提供在每一解释变量的方差中其他解释变量所能解释的比例。

理论上VaR中各方程式的残差必须符合白噪声过程,因此,进行VaR参数估计需选取合适的滞后期,根据aiC&SC信息量最小的准则确定最佳滞后期为2;对VaR模型中股价指数为因变量的回归模型参数估计,结果如下:

从结果分析来看,VaR模型估计效果是较好的,表明股价主要受到其自身惯性SZ(-1)的影响(系数为1.21),同时短期股价指数与利率存在失衡现象,并不遵循严格的负相关(如滞后1期的利率与股价正相关);短期货币供应量和存款准备金率对股价指数既有正的影响,也有负的影响;说明我国“股经背离”现象的存在;从参数的显著性来看,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对股价指数的影响都不显著,说明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各滞后期不能解释股价指数变化,在以股价指数为因变量的回归模型中,滞后2期m1和m2对股价指数估计系数有显著性影响,但这种关系很弱。

通过脉冲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来分析不同货币政策变量一个标准差信息对股价指数变化的动态影响(如图-1至图-4)。

以上4个图显示,不同货币政策指标对股价指数的影响几乎都是不显著的。相对来说,股价对货币供应量反应比对其他货币政策变量的反应要强烈些。而且股价指数对货币供应量m2的单位冲击的反应在调整后第2个季度为最大,随后影响力逐渐下降,股价指数对货币供应量m1的单位冲击的反应在调整后第1个季度为最大,过后便迅速减少,说明货币供应量对股市的影响主要是短期性的。脉冲反应过程清楚地显示,股市的货币供应量变动效应表现得比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效应明显。为了解各变量信息对股价指数的相对重要性,对股价指数进行了方差分解(见表-1)。

结果表明在影响股价指数波动的因素中,占绝对优势的因素是股票市场自身,一个年度内,贡献达90%左右。即货币政策的工具变量(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对股市的影响力度极为有限,一年内对股市波动的贡献度仅为6%左右,货币供应量对股价波动的贡献度也很低,仅为4%左右。此外,工具变量和货币供应量对股市的影响都极其短暂,而货币市场对股市的作用是持续的,表明货币市场是股市资金的一个重要、稳定的来源,且长期中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对股市影响程度弱于货币供应量,其对股市波动的解释力度约为货币供应量的三分之一。

综上所述,货币政策对股市宏观调控的效果目前仍然不理想,财政政策对股市间接调控的效果也一样。同时根据实践方面的经验可以发现,目前对股市的调控主要是间接调控而非直接调控,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一般要通过作用于实体经济而后才能作用于股市,才能对股市产生间接的调控作用。事实上,目前对股市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很有限。因此,宏观调控股市的思路要有新突破,宏观调控股市的方法要有新途径。简而言之,必须对股市宏观调控的机制进行创新。

三、股市宏观调控机制创新

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的股市间接调控政策的调控效果不显著或不理想。因此,完善股市调控政策,创新股市调控机制,是中国股市宏观调控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当务之急,完善和创新中国股市调控机制,必须建立对股市直接进行调控的机制与政策,把直接调控与间接调控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对股市的调控,提高股市调控的绩效,促进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

1.建立专司股票调控的国家股票调控委员会。股市监管与股市调控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职能差别和操作差别,应该建立一个直属于国务院的股市调控委员会,以别于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的权能,专司股市调控之职,以确保中国股市的平稳、健康发展。国家股市调控委员应该把握股市运行的周期性特征,建立股市稳定运行机制,并进行相应的调控操作,以熨平市场的周期波动或减小短期波动幅度。

2.建立直接调控股市供需关系的机制。建立股市直接调控政策体系,非常重要的一条是建立对股市供需进行直接调控的机制与手段,通过控制股市的供求来直接调控股市。国内有学者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研究。如吴晓求在1995年提出,建立股市调控基金,通过国有股的吞吐来调控股市。这是一条先有基金后有股票的方案。童士清(1999)提出用国家股调节股市的观点。他们的观点和建议都是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前提出的,所以在直接调控股市上均以对国有股吞吐的调控为基调,局限于对国有股的调控上。笔者的构想是:任何上市公司都有维护股市稳定的责任和义务,而不仅仅限于国有上市公司。因此,只要是上市公司,在上市时,均应根据其发行溢价情况划拨给国家一定份额的股票,这些股票可以以相当于股票溢价发行的税收的名义划拨。因此,无偿划拨股票给国家股票调控委员会没有法律上的障碍。已经上市的公司应该补交这笔溢价税,原则上应该以股票的形式上缴。划拨给委员会的股票即为国家重要战略储备资产,是国家的股票储备,在股市过热或某只股票价格明显超过股票的内在价值时,该委员会可以卖出股票,平抑股价;当股市过冷或某只股票价格明显低于股票的内在价值时,该委员可以买进股票,稳定股市。即国家可以通过这个专门的委员会进行股票的买卖来调控股市。

3.赋予国家股票调控委员创造新的调控股市的证券衍生产品的职能。证券衍生产品在我国的股票市场出现还是一个新事物。目前,我国证券衍生产品的创设不规范和不合理。国家应赋予该委员会创造新的调控股市的证券衍生产品的职能。证券衍生产品的创设,可以由专业投资公司、证券公司提出,但必须经国家股票调控委员会批准设立,但专业投资公司、证券公司创设的衍生证券产品在一级市场上所获的收益必须同国家证券委员会分享。国家证券调控委员当然也可以直接创设证券衍生产品,通过创设证券衍生产品,一方面,可以通过对证券衍生产品的吞吐来调节各类专业投资基金与证券公司的资金余缺,利用投资公司和证券公司自身的市场化行为调节股市;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证券衍生产品的创设来筹集股市调节基金,使股市调控委员即使在股市过热且手中没有股票时,也可以通过高买低卖的方式来调节股市。这样既克服了漏损型调控造成的股市失血,又建立了一条经常性的股市调控融资渠道,真正体现取之于股用之于股。

[论文关键词]股市宏观调控机制创新

[论文摘要]文章对股市宏观调控研究作了简要回顾,运用VaR模型对货币政策调控股市的有效性进行了最新检验,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对股市调控的效果不显著;同时,现有的财政政策调控属于漏损型调控,不利于股市的长期发展。因此,必须创新股市宏观调控机制。

[参考文献]

[1]沈小平.我国股市宏观调控观点述评[J].经济研究参考,2004,(87):4-10.

[2]潘明霞,周莉凡.我国货币政策对股市的调控能力[J].西南金融,2006,(7):18-20.

[3]伯南克.金融学文献通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4).

[4]高湘一.论宏观调控与股市自发机制的相关关系[J].财贸经济,2002,(7):23-25+53.

[5]杨新松,龙革生.货币政策是否影响股票市场:基于中国股市的实证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3):39-44.

[6]夏宇,陈达.浅析积极的财政政策对股市的影响[J].吉林财税,2002,(1):49-50.

[7]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

简述宏观经济政策篇9

关键词商品市场模型货币市场模型鲁棒调节法

中图分类号:F822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文献[1]单纯的从数学描述的角度来设计货币财政和财政政策以达到宏观经济调节的目的,这是一种硬性着陆的方法,需要很强的控制力度,而本文从经济控制论角度出发,运用鲁棒调节法自动跟踪给定目标,以实现宏观经济平稳有序发展。文献[5]主要从极点配置的理论着手,并列举了动态投入产出系统,提出跟踪目标变量的变化特征难的问题。本文从一个封闭的iS-Lm动态经济系统出发,在商品市场中引入时滞,Yt=et-1,即上一期的计划支出决定了这一期的实际产出,再此我们不考虑物价指数。

二、封闭的宏观动态经济模型

(一)商品市场模型。

总需求方程:et=it+Ct+,Gt,其中,:et为计划支出,它由计划投资支出it、计划消费支出Ct和计划政府购买Git组成,在此不考虑净出口需求。

消费函数:Ct=a+nYdt,a>0,0

可支配收入方程:Ytd=,Yt-tt,tt其中,t为期税收。

税收方程:tt=Yt0

投资函数:it=c-dit,c>0,d>0其中,i0为自发投资水平,it为t期的名义利率,te为t期的预期通货膨胀率。

总供给调节方程:由于商品市场有时滞,故Yt=et-1即上一期的计划支出决定了这一期的实际支出。

(二)货币市场模型。

货币总需求函数:Lt=Ltt+LSt,其中,Lt为t期的货币总需求,Ltt为t期的货币交易需求,LSt为t期的货币投资需求。

货币交易需求方程:Ltt=e+gYtg>0,其中,e、g为常数。

货币投机需求方程:LSt=h-litl>0,其中,h、l为常数。

利率调节方程:it+1=it+k(Lt-mt)k>0,其中,mt为t期的货币供给量,k为调节系数。当货币需求Lt大于货币供给mt时,利率it+1上升;反之,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导致下一期的利率下降。

以上构成一个简单的宏观动态iS-Lm经济模型,把有关方程罗列如下:

其控制框图如下:

图1封闭宏观经济模型框图

给出系统模型后,首先分析系统的目标变量Yt,本系统中目标变量为的变化与名义利率it变化。一般名义利率等于实际利率加上通货膨胀率,实际利率与一个国家的实际Gnp增长率有关。由于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实际Gnp增长率变动不大,而且我们也不希望有太高的通货膨胀率,因此我们的控制目的是使名义利率it为某一给定的常数,它约等于通货膨胀率加上实际Gnp增长率。另一目标变量为产出Yt,Gnp名义增长率等于实际Gnp增长率加上通货膨胀率。综上所述,系统的控制目的可设置为:

其中i*,Y*为给定的常数,等于1+给定的经济增长率。

系统中的控制输入为政府购买Gt和货币供给量mt,这两个控制策略变量分别称为财政政策变量和货币政策变量。

三、鲁棒调节经济策略

经过整理可得如下的系统状态方程,写成矩阵形式:

现在通过鲁棒控制策略设计补偿器:

及控制策略:

反馈矩阵K1、K2、K3共12个元素待定,由于受控系统(1)有2个内部状态,2个控制输入,补偿器有4个内部状态变量,那么反馈阵共有2+4)=12个待定元素。式(1)与式(2)构成如下受控系统与补偿器共同组成的系统:

其中

代入并整理得:

记这是一个6拷拙卣蟆H粢瓜低尘】毂平勘曛担敲纯闪个特征根全为0.

特征方程如下:

则系统运动全过程计算整理可得:

这是宏观动态经济封闭系统模型,此模型没有代入具体数值,故具有一般性,决策者可以根据具体经济情况,运用计量经济学知识估计出系统中的相关参数,代入即可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目标。

当研究经济系统的某一变量跟踪另一变量时,采用鲁棒调节是比较合适的。本文应用控制论中的鲁棒调节器,能在短时间内实现宏观经济平稳有序的增长,实现软着陆。鲁棒调节器的优点在于可以使系统的性能变得很好,即使参数变化,也能自动跟踪给定的目标。要使系统过渡更平稳,可以选择适当的极点配置也可以采用最优控制方法。当然,如何选择极点配置使得系统过渡过程和反应速度两者兼有好的品质,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经济数学学院)

参考文献:

[1]邱冠英.从政策变量到目标变量的数学描述及相应政策设计[J].泰山学报,2003,2-2.

[2]罗纳德.肖恩.动态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64-266.

[3]n.格里高利.曼昆.宏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47-263.

简述宏观经济政策篇10

中图分类号:F8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18)03-0032-04

BiS报告对新兴市场经济体调查显示:约有三分之二的中央银行有金融稳定职权,中央银行拥有多种宏观审慎工具,大多数中央银行投入大量资源来促进金融稳定。通常认为宏观审慎框架应该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清晰的目标和可用的政策工具;二是相关机构如央行有使用相关政策工具的权利并实施;三是金融稳定的各个机构与其他政策目标之间有明确的关系;四是避免偏离使命,使宏观审慎政策不会从确保金融稳定转向管理经济周期等其他目标;五是当风险累积时,及时处置,确保宏观审慎政策不受政治因素干涉。

一、各国实施宏观审慎政策的经验与实践

(一)宏观审慎政策要迅速采取行动才能化解风险

BiS报告指出,宏观审慎政策要切实化解系统性风险,就需要相关部门迅速采取行动。与货币政策相比,不同国家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差异很大,影响了实施效果。如一个职责权利较大的中央银行在宏观审慎的框架下可能会更快、果断地采取有效行动。因政府希望保持对宏观审慎工具的控制,不愿赋予央行更大的权力,避免央行权力过大。

(二)宏观审慎政策能对金融周期产生实质影响

BiS报告提及香港金融管理局的一项研究显示,贷款价值比率①(LtVs)虽然对房价影响有限,但能强化银行对房地产冲击的抵御能力。这意味着宏观审慎政策能对金融周期产生实际影响,但其有效性取决于经济繁荣的内在属性。当房价和信贷的暴涨是源于强劲的内需和投机活动,那么相对上调印花税和提高供给等方式来说,信贷政策抑制经济过热的效果将十分有限。

(三)宏观审慎政策抑制过度繁荣的效果更佳

BiS报告指出,宏观审慎政策在抑制经济过热方面能起到更好的效果,而在应对衰退方面,效果欠佳。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政策目标是为了降低信贷组合风险,这个问题便不会产生。

(四)宏观??慎政策在解决区域性差异问题上的有效性仍待考验

BiS报告指出,宏观审慎工具针对特定部门、地区、机构和资本流动量身定制。一些国家(如韩国、中国、匈牙利)根据国内各地区房地产市场发展情况设置了不同的贷款价值比率(LtV标准),但可行性仍待进一步检验。限制贷款比率常用于遏制房地产市场风险,限制家庭过多借贷,增强银行缓冲,提高资产质量。一些中央银行(如香港金管局、中国人民银行和泰国银行)细分住房市场或高风险的借款人,采取不同的贷款比率。

(五)宏观审慎监管措施的一个潜在意外后果可能是限制最需要资金的市场参与者资获取金的机会

BiS报告援引ayyagari等人(2017)的发现,宏观审慎监管措施往往会减少中小企业融资的机会,但政府可能会因为更严格的宏观审慎立场而放宽其它政策。如2008年以后,宏观审慎监管措施大幅收紧的国家,财政政策更为宽松,这可能会降低宏观审慎监管措施的总体有效性。

(六)当前缺乏衡量如何实现宏观审慎政策目标的方法

BiS报告指出,尽管宏观审慎框架旨在增强金融稳定性、减轻系统性风险,但目前还没有可靠的较为直接的方法衡量目标如何实现。除了泰国外,没有一个国家直接监测系统性风险,理由是缺乏可靠的指标。如在制定宏观审慎框架政策的中间目标方面,尚未有固定的中间目标。压力测试虽具有前瞻性,但金融危机前进行的宏观压力测试并没有指出银行业存在任何重大风险。

二、当前我国执行宏观审慎政策面临的问题

(一)宏观审慎政策沟通有待加强

一是我国的宏观审慎政策报告内容较为复杂,不利于与公众沟通效率提高。如自2005年开始,人民银行金融稳定报告的内容较为专业,使用的分析方法也较为复杂,社会公众在某种程度上难以理解,不利于市场主体尤其是个人准确及时判断风险。部分政策措施的出台之前也与社会公众沟通尚待加强,部分政策较为突然,导致互联网上对一些政策的曲解信息层出不穷,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宏观审慎政策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二是宏观审慎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诸如mpa(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对银行业机构信贷规模合理控制的目标和地方政府、行业管理部门、行业监管部门扩大信贷投放的考核目标存在一定冲突,在缺乏充分沟通的情况下,极易使其曲解人民银行宏观审慎政策意图和政策效应,对人民银行实施宏观审慎政策产生不解、怀疑,甚至是误读。

(二)宏观审慎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误伤”部分有迫切资金需求的中小微企业

BiS报告指出,宏观审慎监管措施的一个潜在意外后果可能是限制最需要资金的市场参与者资获取金的机会。当前,人民银行在执行宏观审慎政策过程中,也存在BiS报告中提及的,受信贷调控影响,部分迫切渴望信贷资金支持的实体经济获得资金难度较大。这是由于一些中小金融机构在之前过度追求利润、过度增加杠杆,导致资产扩张速度远超其资本承受能力,因此感觉受到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尤其是mpa约束较多。例如,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中,2017年3月末贷款增速超过25%(约为全国水平的两倍)的分别有35家(占25.9%)、157家(占14.2%)和154家(占14.5%),其中贷款增速超过35%的有182家,占三类机构总数的7.9%。有的资产规模超过5000亿元的城商行2017年贷款增长目标甚至高达60~70%①。同时,一些中小金融机构的资产扩张也超过其稳定负债的能力,不得不过度依赖同业负债,隐藏的风险不容小觑。若这些机构延续资产过快扩张势头,维持高杠杆或过度加杠杆等不审慎行为,会受到宏观审慎政策制约更为明显,为满足宏观审慎政策管理要求,这部分金融机构会较大规模的减少贷款投放,这难免会“误伤”部分确实需要信贷支持的中小微企业。

(三)执行宏观审慎政策与当前宏观经济发展现状之间存在矛盾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经步入新常态,整体宏观经济呈现出稳健发展态势,不存在整体宏观经济过热问题,仅在局部领域如房地产领域存在过热现象。根据BiS报告阐述的,宏观审慎政策解决区域性差异问题上有效性仍待考验,即使当前我国在执行宏观审慎政策上,对房地产等行业实施了差别化的规定,但从当前效果来看,仅依靠宏观审慎政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房地产市场顽疾。同时,BiS报告指出,宏观审慎政策在抑制经济过热方面能起到更好的效果,而在应对衰退方面,效果欠佳。2018年,我国将继续加快推进企业去杠杆,imF等国际组织下调2018、2019中国经济预期,在执行宏观审慎政策时,应充分考虑上述因素,进一步明确宏观审慎政策是维护金融稳定的政策措施,是减轻反周期货币政策带来金融风险的有益补充,而不能依赖宏观审慎政策加大信贷投放、促进经济发展。

(四)宏观审慎政策目标设定多元化

BiS报告指出,宏观审慎政策目标要避免偏离使命,使宏观审慎政策不会从维护金融稳定目标转向管理经济周期等其他目标。报告提出,2018年及今后要着重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但目前可能会引发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因素尚未明确,当前我国宏观审慎政策目标设定也不仅仅是维护金融稳定目标,承担多元化的使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当前中国宏观审慎政策的核心指标是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在具体设定方法上,中国具体考察信贷偏离程度,更重视信贷增长要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的合理需要,即宏观审慎政策将信贷增长与资本水平、经济发展需求紧密挂钩,既是宏观审慎政策工具,也具有货币政策工具的性质。政策目标设定多元化,干扰了宏观审慎政策维护金融稳定的初衷,也不利于宏观审慎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之间的相互配合。

三、BiS报告对我国实施宏观审慎政策的启示

(一)建立明确的目标制

宏观审慎政策的主要目标是缓解金融稳定压力,而不是等问题出现了才开始着手处理。当前,我国宏观审慎政策主要在抑泡沫、去杠杆、防风险等方面发挥作用,本质是控制金融风险。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对部分高杠杆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造成冲击,资金面偏紧状况时有发生,各界又希望以“钱荒”为噱头,给监管机构施压,希望人民银行放宽货币政策,干扰宏观审慎政策实施。因此,建立明确的目标制对我国施行宏观审慎框架而言具有重要意义。要进一步明确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相互补充强化,进一步明确宏观审慎政策目标是防范系统性风险、营造合适的金融环境,创造条件把更多金融活动和商业银行资产扩张行为纳入宏观审慎管理,促进金融机构更为审慎经营,使人民银行切实承担起维护金融稳定的责任,确保金融稳定政策覆盖整个金融市场与货币政策主要目标不能混淆。

(二)加强宏观审慎政策沟通

BiS报告指出,清晰高效的沟通能确保政策工具得到市场的正确理解,从而产生其预期效果,有效沟通是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关键要素。内容和时间是沟通中最关键的方面。在金融周期的早期阶段,风险预警可能是最有益的,但缺乏有形风险意味着它们最有可能被忽视、质疑或批评。到了金融周期后期,特别是在经济危机前夕,过度沟通会给金融脆弱性继续造成冲击。因此,清晰简洁易被社会公众理解的宏观审慎政策措施沟通至关重要。作为我国宏观审慎政策的执行部门,人民银行应高度重视沟通问题,抓准风险预警的时机。可以借鉴印度储备银行(RBi)经验,对于牵涉面广且与公众密切相关的法规,精简的新闻,以简化的方式解释法规,使得金融知识有限的公众可以理解,而政策背后的理由则以更加详细的技术性解释则通过出版物进行补充。也可以通过举办媒体研讨会,解释不同监管决定背后的原因。

(三)对宏观审慎政策溢出效应要加强国际合作

全球金融体系的深层跨国联系使其业务范围往往超越国家监管机构的监管范围,宏观审慎监管风险和工具将更加本土化,这也表明需要在巴塞尔银行监督委员会的监管之下确立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要选择与关键合作伙伴开展双边合作,也需要依靠国际组织来达成协议。根据BiS最近对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央行的调查,发现宏观审慎措施的影响可通过不同渠道扩展到其他国家,因此实施宏观审慎措施国际合作是十分必要的。政策的溢出效应对各国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性提出了要求,由于溢出效应本身的复杂性,建立区域间政策协调机制存在巨大阻碍。

(四)注重宏观审慎监管措施的影响,加强其与反周期货币政策以及财政政策的相互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