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十篇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十篇

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4:35

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篇1

十八大报告当中提到,构建同经济水平相符的社保体系,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是社会制度,同时也是经济制度[1]。从社会制度的角度来看,社会保障制度能够有效消除贫困,推动社会的公平;从经济制度的角度看,社会保障制度对劳动力再生产以及人们生活水平产生直接影响,关系到经济发展。与此同时,经济发展水平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当前社保程度,经济财力已经成为了社保资金的重要来源。总而言之,社保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随着社保制度的不断完善,社保支出金额必然会大幅增加,社保对于经济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会更加的明显。

一、社会保障水平和经济发展的联系

首先,社会保障的进一步完善能够保证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让社会长期处在协调与健康的发展阶段。我国当前GDp总值相对较为客观,可是人均所占的生产总值很低,主要原因在于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相对较大。提升农村消费水平,能够拓展市场内需,缩小贫富之间的差距,从而提升农村整体消费水平,推动经济进一步发展。除此以外,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完善,能够妥善地解决群众看病难、住房难的实际问题,可以有效解决社会矛盾,保证社会实现和谐稳定发展,保持经济的平稳发展。

其次,经济发展为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供物质基础。社会保障制度无法离开社会支持。一些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相对健全,当公民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可以拨打求助电话,短时间就能够获得妥善的解决,这是很多发展中国家所无法企及的高度。一些贫穷落后的地区,因为社会保障的缺失,总会出现小孩因为饥饿而失去生命的情况发生。由此可见,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将会直接决定社会保障制度是否健全,经济基础可以为社会保障提供物质支持。对于我国而言,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实力的提升能够加大社会保障支持力度,从而拉动社会保障水平的进一步提升;社会保障制度在我国是一种再分配的制度,国家借此干预市场要素的分配,从而实现社会公平,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能够有效地拉动地区社会保障水平。

二、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开始放缓,东南沿海经济驱动力日益减弱,中西部逐渐兴起;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存在国富民弱的情况[2]。这种情况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其对于社会保障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近五年?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农村低保、新农合以及新农保农村三大保障制度的建设,使得社会保障的重点逐渐从城市向农村转移。与此同时,城市也在不断扩展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养老保险的转移接续。十八大召开前,国家就已经制定了“适度普惠”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理念,通过构建“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覆盖全民的保障体系。在“十三五”规划中,该理念转变为“共享”来进行表达,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进程中努力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3]。

公共财政以及经济发展情况能够为社会保障体系提供物质基础。比如新农合与新农保,财政补贴成为了确保农民参与其中的主要原因。国家财政的大量投入也为这些保障项目运作提供了现实驱动力与物质基础。可是经济发展放缓使人们对社会保障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质疑,甚至可能会动摇当前国家关注民生发展的政策导向。并且随着经济下行压力持续扩大,质疑会不断增多。

三、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发展适应性问题

第一,社会经济需要与社会保障水平不相适应。社会保障不仅要符合各个国家社会经济转型需要,同时还要与国家的经济相吻合。只有这样,才可以推动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我国当前面临工业化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落差,因此必须要构建质量更高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

第二,社会保障制度约束了经济转型。我国过去所实行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水平较低,覆盖范围相对较窄,针对的通常是一些生活贫困的人群,更多的是一种道德层面的救助。对于发展性保障我国所投入的资金很低,特别是在卫生与教育等方面的投入增长幅度较低,导致的结果是看病贵、上学难。这些问题对于居民生活质量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制约了当前我国经济模式向内需拉动型转变。

第三,社会保障制度无益于缩小城乡差距。我国当前的社会保障制度存在非常明显的城乡差距,无法调节收入,从而增加了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改革开放到现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对象基本都为城镇居民,对于农村所颁布的社保政策存在滞后性,内容也较为简单。因此,当前社会保障制度对于缩小城乡差距并没有体现出其应有的作用。

第四,社会保障制度无法满足老龄化的需求。我国当前已经开始步入老龄化阶段,在经济还没有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时候,老年人口的数量已经达到了世界老年人总数的20%,属于未富先老。因此,我国在医疗与养老等方面的服务存在非常大的市场需求。此外,我国社会保障水平已经无法承担改善老年人医疗待遇与生活水平的重任,因此,现在社会保障制度不能满足人们的期望。

四、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对策

第一,调整社保支出,实现与经济增长相适应。当前社保各个方面的支出增长水平都高于我国国民经济人均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社保支出已经与经济发展不匹配,针对这一情况,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加以解决。其一,严格控制社保各个方面支出的增长速度,特别要掌控医疗保险增长过快,实现和经济增长率相匹配,在人均生产总值不断增长的同时,提升社保各方面的支出,防止出现因为环保支出过多加重经济负担的情况,这对于经济发展非常不利。其二,优化社保支出结构,在社保所有分项中,医疗保险的增长幅度要远远的高于养老与失业保险的支出增长幅度,妥善处理社保各分支的支出比例,防止出现社保支出过快增长。

第二,增加社保支出,提升社保水平。在适应经济增长水平的前提下,增加社保支出,从而提升社保水平。其一,在符合当前经济增长趋势的前提下,增加医疗、养老、工伤、失业等保险的支出数额,维持增长比例,与经济增长匹配。其二,提升财政支出在社保层面的支付力度,提高农村社保水平,加大财政对于个人账户支付力度,防止出?F“空账”的问题。其三,提升社保覆盖面,增加社保基金抗风险能力以及调剂功能,使得经济增长所产生的效果能够具有普惠性。其四,妥善处理社保各相关管理部门的利益,合力应对人口老龄化、收入不公、人口流动所带来的挑战。

第三,打破城乡二元社会保障体系格局。城乡社保制度存在区域性分割的特征,是二元社会保障体系。对于这种状况,国家需要完善相应的政策,妥善解决当前农村劳动力人口涌向城市所带来的社保转移与延续的问题,推动农村劳动力流动,确保流动劳动力社保权利。同时,解决务工人员与流动人口综合社保制度,保障这部分群体的社会权益。将社保制度作为打破城乡二元化的利器,突破地区之间的社保封闭格局,拓展社保覆盖面,维护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所产生的这部分新社保对象的合理权益。

第四,完善社保制度,应对老龄化危机。首先,延长退休年龄。当前男性的退休年龄是60周岁,女性是50周岁,这一规定还是按照20世纪50年代人们的平均寿命来确定的。在人口平均寿命不断延长的背景下,退休员工的数量与在职员工数量之间的比值在不断拉大,如果这种情况长期存在,那么无疑会加大在职员工的生产压力。针对这种情况,我国需要延长人们的退休年龄,降低企业养老保险的缴费率,从而降低企业所面临的收支失衡的压力。其次,筹集养老资金。为了有效筹集养老资金,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展开。一是转让、减持以及变现国有资本,降低在职员工的工资,并将其用于发放养老资金,使用这个方面需要注意对于资本市场所产生的影响,并且要考虑方式方法。二是国家可以通过发放基金与的方式来筹集资金,这个过程需要根据相应部门所指定的规范与条例开展工作。三是加大养老保险基金在证券市场的投入力度,提升基金保值增值,完善投资政策,规避风险。

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篇2

关键词:社会保障经济增长比较启示

经济长期增长中社会保障作用的理论探讨

(一)政治经济学角度的理论分析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水平,反过来社会保障对经济长期增长也具有重大影响,其本质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社会保障在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情况下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和改善社会福利,有利于减少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配置相应的经济资源,并制定相应的社会政策目标,有利于促进经济长期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则将阻碍经济长期增长,损害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乃至国家的整体竞争力。

(二)西方经济学角度的理论分析

社会保障是市场经济体系的组成部分,它通过减少不确定性降低生产和劳动力市场调整进程中的交易成本,并在某种程度上降低劳动报酬的相关风险,改善人力资本投资的条件。同时,缺乏再分配体制的完全竞争市场体系无法保证收入和消费在理性经济人之间的公平分配,通过社会保障再分配机制可以熨平市场机制在公平方面的短板。社会保障如果过度,市场经济效率就会受到因承受过多社会风险的损害。另外,从哈罗德-多马模型来看,积累是影响经济长期增长的最重要的因素,而社会保障可以影响到资本积累,并改变劳动者收入配置、影响社会消费和储蓄,从而对经济长期增长产生促进或阻碍作用。

(三)社会保障促进经济长期增长的机理

一是通过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经济长期增长,促进经济社会调整和结构变革,为经济增长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创造市场机制发挥功能的良好环境,特别在社会危机期间发挥“自动稳定器”的作用。二是通过社会保障收支规模变化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三是通过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发挥宏观调控功能。四是从长期来看社会保障有利于扩大内需,从而有利于发展经济和扩大就业,并起到平抑经济增长周期的作用,形成经济长期增长的良性循环。

德国与希腊经济增长表现的比较分析

(一)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比较

图1显示,新世纪以来德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经历了两个周期,并分别在2003年和2009年达到最低谷,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分别为-0.2%和-5.1%,虽然增长率不高但总体上优于欧元区指标,昔日因为经济增长缓慢而被称为欧洲“病人”的德国反而成为欧洲经济发展的支柱和引擎;同时期的希腊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在2007年之前均保持在4%左右这一相对较高的增长水平上,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一直处于下滑状态,并从2009年起进入负增长区间并深陷其中。希腊国内生产总值在2009年之前均超过德国,但2009年之后这一形势发生逆转,不但远远低于世界整体增长水平,还大幅度低于欧元区增长水平。从波动幅度的比较情况来看,德国除2009年之外基本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率,其稳定性总体上高于欧元区;希腊则整体处于下降趋势,从2004年开始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从2010年开始低于欧元区平均水平且差距较大。

(二)失业率的比较

由表1可知,德国失业率整体波动不大,除在2003-2005年经历经济衰退时高于10%以外,其余各年度失业率均在10%以下,在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背景下,德国失业率不升反降,2011年甚至达到5.9%的最低水平。希腊大部分年度失业率在10%以上,特别2009年爆发债务危机以来失业率更是直线飙升,2012年达到22.6%的高水平,2013年8月更高达27.6%,是欧元区平均失业率的两倍多。比较德国与希腊数据,德国除在经济衰退时期失业率略高于希腊外,大部分年份的就业数据均大大优于希腊。

(三)希腊债务危机基本情况

2009希腊债务危机爆发以来,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希腊进行了大规模援助,迄今希腊已经获得了大约2150亿欧元的信贷援助,第二轮希腊救助计划应于2014年底结束,这是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历史上对一个国家成本最高的财务援助。为了满足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经济援助条件,希腊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紧缩计划,但激进的紧缩政策和经济改革使希腊走到社会瓦解的边缘,希腊在接受救助的同时还发生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债务违约,最后不得不通过债务重组抹去1000亿欧元以上的政府债务。2013年7月统计的希腊政府负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接近180%,经过两轮救助后的希腊财政仍然需要救助贷款才可能勉强维持。前两轮希腊救助计划实行效果欠佳,需要新的经济援助已在国际社会的意料之中。

德国、希腊社会保障与经济长期增长的关系

(一)社会保障与经济长期增长的关系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应是一个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地修正和完善的动态过程,必须随着一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而改革和调整,以消除弊端及其对经济的负面作用,才能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推动力。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是否正相关,取决于社会保障制度设计是否合理与适度,而改革是使社会保障制度趋向合理的惟一途径和发展方向。其中最关键的是“适度”问题,衡量是否符合恰当的“度”的标准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国家福利在实践上是为了更有效调节、调控经济,而不是为了最大限度实现社会福利经济。社会保障改革的合理性,不仅影响社会保障体系的运转,而且还将直接影响到经济的长期发展。

(二)德国社会保障与经济长期增长的关系

随着德国社会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涉及到各个阶层,形成了“从摇篮到坟墓”的全方位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成为一个广保障、高福利的国家。2003年初施罗德政府开始酝酿“2010年议程”的改革计划,并于2004年全面启动该项计划,大幅度地改革德国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措施包括:一是削减社会福利保障,包括对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政策进行改革,构建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在医疗领域引入更多的竞争机制,增强公民个人医疗的自我责任感意识,规定只有领过失业保险津贴者方能领取失业救济金。二是改革僵化的劳动力市场,包括调整解雇保护政策,设立个人服务代办处和职业介绍中心,鼓励自主创业,允许从事“微型”工作、重点关注长期失业者等。此后的默克尔政府基本延续了上述政策,并且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根据形势需要适时推出“短时工作制”,不仅保障了私人消费能力,而且在经济好转、订单重新出现时企业能有足够的高技能工人。

德国上述被称为“经济节制主义”的社会保障改革强调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个人责任,在分配制度上通过政府的干预克服收入和分配上的不公平,改善了劳动力市场,促进了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创造了德国安定的经济建设环境,重新激活了德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潜力。不管是面对全球金融危机还是近年来欧洲债务危机,德国经济始终保持平稳运行态势,经济层面受的消极影响比其他福利国家要小得多。不可否认,德国在经济发展表现逆势而上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主动推进和全方位实施的社会保障改革。

(三)希腊社会保障与经济长期增长的关系

希腊实行的全面福利制度对于维持社会和平和政局相对稳定,为经济长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经济增长放慢和公共税收减少,用于社会保障的资金遇到困难;由于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人口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尤其是养老保险的现收现付筹资模式出现了问题;较高的福利保障影响到劳动创造的积极性,客观上形成“养懒罚勤”的逆向激励效果,主动失业群体也日益庞大,社会保障的高福利性对希腊经济长期增长造成的负面影响越来越突出。但由于社会保障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且希腊没有相对有效的民主制度集中控制社会进程,因此希腊政府推行社会保障改革举步维艰。为了维持超越自身经济承受能力的高福利制度,希腊不得不负债运转,最终导致积重难返,长期积聚的高赤字、高债务风险迅速演变为债务危机。希腊自爆发债务危机以来不断地发生以反对削减社会福利社会保障改革为诉求的全国性大罢工。希腊当前的经济社会形势可以概括为:社会保障隐形债务逐步显性化拖垮经济发展,理应作为“危机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社会保障改革反而成为触发经济社会危机的导火线。

两国实践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从德国、希腊社会保障与经济长期发展关系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是否健康、增长潜力是否强劲,不仅要看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中央和地方财政收支状况等经济发展指标情况,还要分析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及运行情况、社会福利开支及增长趋势等。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社会保障体系大体均衡或总体上平衡,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方有可能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否则发展就缺乏后劲或者说是不可持续的,过度的社会保障反而不利于经济增长。建立与一国的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能够促进经济长期增长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要求。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框架正处于建立完善期,将社会保障框架建立与改革完善一并进行,其目标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因此,要发挥社会保障促进经济长期增长的积极作用。社会保障与个体消费及总体消费、短期经济增长率及长期经济增长率密切相关,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这一社会“稳定器”和“安全网”,从而有效疏通社会保障刺激消费、内需的机制。要加强对提高居民预期未来收入、当期实际收入以及居民消费倾向等方面的社会保障投入,有重点地选择提高预期未来收入保障措施,提高居民总体消费的民生保障支出。要加大对医疗卫生、廉租房、教育、人力资源配置、扶贫开发等的投入,发挥社会保障的消费乘数效应。

处理好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最重要的是保持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社会承受力较差、企业竞争力较弱,社会保障水平不能过高,要在重视社会保障对经济长期增长积极作用的同时,充分考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性,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的关系。社会保障的刚性和不可逆性决定社会保障要慎重,特别要处理好福利水平与经济承受能力之间的关系。现阶段我国更适合走循序渐进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之路,即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实力和政府财政收支状况灵活调整福利支出,积极稳妥提高社会保障标准和水平,在兼顾经济可持续发展前提下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参考文献:

1.张盈华.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研究.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篇3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社会保障;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C91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6604(2013)01―0085―04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表面上看只有一词之差,但内涵不同,意义重大,表明我国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终极目标都有所变化。同志在党的十报告中进一步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涉及经济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但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社会保障的二元化结构、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及对社会保障一体化的要求

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的总称。经济增长方式是生产要素的分配、投入、组合和使用方式,是推动经济增长的生产要素如何分配和使用,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和方法来实现经济增长。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逐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积极的对外开放战略,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和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张。但我国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扩大出口、增加投资、片面追求GDp高速增长的基础之上的,这种发展方式制约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调整结构、扩大内需、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式。

中国社会已经发展到一个全新时期,以科学发展和公平正义为主要特征。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有助于解除城镇居民和农民的后顾之忧,提高他们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扩大内需;有助于改变片面追求GDp的经济增长方式,建立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式;对社会保障自身的建设和发展,以及对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我国城乡二元化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加快工业化进程,我国实行了优先发展城市和工业的战略,建立了城乡二元化经济社会体制,社会保障也呈现城乡二元结构。

(一)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新中国成立不久,国家即着手建立面向城镇企业劳动者的社会保险制度,城镇各项社会保险的经费一般由企业与国家提供,范围覆盖到城镇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职工,以国有企业职工为主体。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从1949年到1957年是初创阶段。这一阶段主要着手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制定一系列发展社会福利、职工福利的政策、方针和建立必要的设施;颁布一系列优抚工作、社会救济工作的政策法规等,使社会保障制度基本正规化、制度化。从1958年到1966年是调整阶段。这一阶段以新中国成立初期创立的各项基本制度为主要依据,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改进管理,修订不合理的待遇标准,等等。从1966年到1976年是遭遇重创阶段。在此期间,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遭遇了浩劫,正在逐步发展起来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同样受到重创。例如“”一开始,工会、劳动部门、内务部等被撤销,社会保险无人监督、执行,社会保险政策、法令在许多地方和单位得不到贯彻执行。第四阶段,从1976年至今是重建和改革阶段。1976年粉碎“”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整个中国进入拨乱反正时期,社会保障制度开始步入恢复与发展改革的阶段。

(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在中国,家庭既是基本的生活单位,又是基本的保障主体。农民依靠耕作土地获得基本的生存保障,而当遇到特殊困难,单个家庭难以提供保障时,家族往往是其求助并能提供帮助的主要对象。在这种传统的保障形式中,土地保障起了巨大的作用,离开了土地,农民的生活就无以为托。新中国成立之初,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就制定了社会救灾救济、劳动保险等相应条款。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把包括农村在内的救灾救济列为一项国家制度,由此应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然而,当时国内外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使这项制度搁浅。城镇建立了以社会保险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而国家对农村劳动者采取的仍然是家庭保障为主、社会保障为辅的保障形式,没有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险制度。

改革开放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完全依存于农村体制。当时制定了六十条,该条例规定基本核算单位的生产队,每年可以从分配的总收入中扣留2%或3%的公益金,作为社会保障和发展集体福利事业的费用,许多公社、大队还相继建成敬老院、福利院,使老有所养、残有所为,较普遍地以生产大队为单位建立了医务所(室),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了农民的身体健康水平。一些经济发达的公社、大队还互助合作建新村,兴办福利事业,实行社员退休养老制度、助学奖学金制度以及统办红、白喜事制度等。半农半医的赤脚医生按大队干部的报酬水准获得工分和现金补贴。药费从各生产队的公益金中抽取,作为药品周转金。社员看病用药的药费按成本收现金。到1965年,农村绝大多数地区的县、公社和生产大队都已建立起医疗卫生机构,其流动资金、人员的费用、设备的投入等都由集体经济提供。

解体后,集体保障消亡,新的社会保障体系又未建立起来,城乡分割的社会保障体制得到了强化。

改革开放以后,包括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社会保险制度,老弱病残、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救助制度,住房公积金制度、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住房保障制度等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城镇普遍建立。在农村进行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试点,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但与城市社会保障相比,农村社会保障层次低下、范围狭小、覆盖失衡、社会化程度不高、保障标准欠科学。

三、城乡二元化社会保障制度的弊端

第一,它不利于农村居民的全面发展,也不符合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而二元化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农民被排斥在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之外,农民仅享有土地保障、家庭保障等,农村没有建立起以社会保险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城镇化过程中,大片农村土地变成工业开发用地,在新的保障制度建立前,农民变成失地农民,无地可种,原来仅有的土地保障也不复存在。

第二,二元化社会保障制度扩大了城乡间已存在的差距。由于在户口、就业、福利设施建设等方面对城乡人口采取了差别对待的制度性安排,工农业产品间存在严重的剪刀差,加之农民有各种税费负担,在我国,城乡劳动者的收入差别一直存在。而社会保障制度从它建立的本意上看,是要通过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消除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我国城乡二元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却扩大了城乡间已存在的差距。

第三,二元化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利于城乡统筹发展。在特定时期,农村集体和家庭相结合的保障形式虽然从最基本的生存意义上保证了农民的需要,但随农村人口的继续增加与土地面积的减少,这种保障方式变得越来越脆弱。按照世界工业化的一般趋势,工业化总是伴随城市人口增加与农村人口减少,最终社会结构在城市化的基础上实现城乡一体化。

进入新世纪,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关键及现阶段的目标,然而在城乡制度安排上,延续了五十多年的社会保障制度及与之相关的户籍制度、农业税收制度、土地制度等,仍然是城乡融合、统筹发展的严重障碍。城乡统筹,就是要求劳动力、资本、土地和技术等要素在城乡之间能够合理流动,促进城乡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但是二元化的社会保障制度首先限制和阻碍了劳动力要素的流动,不利于全国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近年来,尽管国家在社会保障制度、户籍制度等方面作过许多努力,一些政策也有所松动,但力度不大,二元结构依然存在。

第四,城乡二元化社会保障制度不利于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城乡分割的二元化社会保障制度把广大农村居民排除在现代保障制度之外,广大农村居民的消费信心不足,他们必须靠储蓄来养老和以防不测,因此不愿消费、不敢消费,影响了内需的扩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相关问题

第一,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理论应成为我国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理论基础。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是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格局的逐步形成,为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科学发展观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以往所提的经济增长方式虽只有两字之差,但内涵却相差甚远。经济增长方式比较注重量的增长,经济发展方式内涵则更为广泛,不仅包含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而且还从单纯注重数量的扩张转向既重数量扩张又重质量提高;不仅强调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且更加注重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不仅要重视经济发展,而且还要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党的十报告首次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对于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具有深远和重大的意义。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是我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乃至社会保障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第二,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部分,它不是指保障项目和保障标准城乡完全相同,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指城市和农村打破社会保障相互分割的壁垒,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社会保障结构,在制度设计上把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通过相关经济结构、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社会公共服务制度的配套改革,逐步消灭城乡社会保障之间的基本差别,促进社会保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三,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路径选择。(1)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和完善。目前在城市已经基本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而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的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也较低,农村居民的社会福利更是无从谈起。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缩小城乡社会保障项目和水平上的差距。(2)为农民工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民工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却不能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这不利于社会保障一体化建设。对于有稳定工作愿意定居在城市的农民工,要将他们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让他们享受与城镇职工同样的待遇,享有同样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福利等。对于不愿意定居在城市的农民工,要为他们建立社会保障关系的转接机制。(3)为失地农民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曾为农民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失地农民问题越来越多,政府在征用农民土地的时候,要为他们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以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4)建立城乡、地区之间社会保障的衔接机制,为最终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奠定基础。目前在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存在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由于保障的项目、水平各不相同,影响了社会保障关系在不同地区和城乡之间的转移,也影响了劳动力的转移。国家应为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提供支持,通过建立合理的衔接体制实现社会保障跨地区、跨城乡的对接,逐步打破地区、城乡之间的社会保障壁垒,为最终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奠定基础。

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篇4

关键词:社会保障水平;经济水平;适应性关系

一、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经济的持续发展能够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提供物质基础。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离不开经济支撑,经济能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提供一切物质所需要素。比如像日本、美国这些发达国家,他们的社会保障制度十分健全,覆盖比较全面。在美国,居民遇到危机情况可以拨打911呼叫求救,短时间内公民的问题就能得到有效解决,这是其他国家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难以达到的高度。在非洲、印度这些欠发达的国家,他们的社会保障制度就不够健全,总会有小孩因为饥饿失去生命,而政府却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来保障儿童的生命安全。可见,经济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物质基础。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是经济持续发展的保证。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能够使社会始终处于健康、协调发展过程中。中国的GDp总值比较可观,但人均生产总值比较低,根源就在于国人的贫富差距过大,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缩小城乡、贫富差距,提高农村的整体消费水平,扩大市场内需,从而推动经济的增长。此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老百姓住房难、看病难等问题,能够解决社会矛盾,稳定社会。整个社会达到相对和谐的状态,更能拉动经济的平稳增长。

二、我国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关系现状

(一)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水平有差别。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城市的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均高于乡村的生产总值,城市的人均消费总值也高于乡村的人均消费总值,相应的,城市的社会保障水平也普遍高于乡村,比如城市的环境有统一规划,有清洁人员负责城市环境的绿化与整洁。城市有公园,并配备相应的公共设施,为城市居民创造舒适宜人的居住条件;而在农村,农民的垃圾通常是自己随处扔置、无人管理,也没有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对比可以看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社会保障水平高低不同。

(二)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我国的经济发展起步晚,整体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社会保障制度并不健全。比如,人们存在住房难、看病难等问题。一方面虽然公民的平均工资有所增长,但与此同时,物价也不断上涨,特别是房价的飞涨,很多人成了房奴、车奴;计划生育制度的实施,导致现在的80后和90后都要面临两个人赡养4个老人1个小孩的巨大生活压力,国家却没有相对健全的制度来缓解这种社会矛盾。在看病方面,很多公民表示“病不起”,一个轻微的感冒,到医院去做个检查、拿副药就要几百元甚至上千元,更别说什么大病了。这说明我国医疗方面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健全。在就业方面,很多大学生面临“毕业就失业”的尴尬局面,很早以前一则闹得沸沸扬扬的关于“清华大学毕业生当屠夫卖猪肉”的新闻,还有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在家啃老等新闻报道,这都反映了一定的社会问题。也说明了我国在就业方面的保障制度还不够健全。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社会各方面的保障制度还不够健全。

三、在当今经济形势下建立水平适度的社会保障制度

(一)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根据城乡人民的收入状况、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来调整社会保障的待遇水平,让社会保障的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比如,城市居民的收入高,但物价也高,如果看似不断增加的工资只能勉强与不断上涨的物价持平,这样城市居民的生活压力就会加大,并不能过上和谐舒适的生活。根据经济的发展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要求物价部门根据居民收入情况和消费情况对商品价格作出规划,防止因物价过高导致居民生活艰难的局面。

(二)构建城乡多元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是一个庞大的生活群体,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发挥社会财富再次统筹分配的作用,为农村居民和生活没有保障的居民提供相应的社会保障,这样能够缩小城乡的贫富差距,构建社会和谐。比如,现在实施的田地补助保障措施,就是保障农民在自然灾害的意外情况下,尽管没有收入来源,但有政府的补贴来维持生活。又比如农村合作医疗的举措,就是为农村居民看病求医承担一部分费用,为他们的健康提供资金上的保障。

(三)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一方面要使社会保障制度覆盖到农村及边远地区,让每个公民都能享受到这种社会保障福利。比如,山区的孩子上学难,政府应该派相关人员深入基层,详细了解山区的情况,根据当地的情况健全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山区建设学校等,让孩子接受教育。此外,也应该建立相关的教师志愿者保障制度,鼓励城市的年轻教师去山区支教,提高山区的教育教学水平;另一方面社会也应该建立全套的社会保障制度,让居民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享受到社会保障,比如从就业到住房、从医疗到养老等等,使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相协调。

(四)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政府在合理的情况下,应该增加社会保障方面财力的支出。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社会稳定、文明和进步,更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社会保障方面加大财政投入,对社会各个方面的平衡和稳定是极为有利的。比如,现在最紧要的住房难和看病难的问题,政府可以加大这两方面的资金投入,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针对住房问题,可以推出经济适用房这些社会保障措施;针对看病难问题,可以发放医疗卡等社会保障措施。

四、结语

社会保障的水平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这样社会才能稳定发展。政府应该根据经济发展情况,相应的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让更多的公民享受到更多的社会保障福利。

主要参考文献:

[1]李东.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关系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5.3.6.

[2]杨翠迎,何文炯.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关系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04.1.1.

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篇5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和农村改革的发展,如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我国目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农村养老、医疗、就业、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主要内容,它是由原来的集体经济保障形式发展起来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滞后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积极探索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1.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解放农村生产力的需要。

长期以来,农民主要以土地作为基本的生产生活基础,在社会生产中缺乏参与其他环节的就业机会,土地就成为保障农民生、老、病、死的依靠;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建设重点在城镇,农村的社会保障面貌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农民还是离不开土地,这种状况与城镇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形成矛盾,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土地使用办法,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后顾之忧,才能使大批的农村劳动力彻底摆脱对土地的依赖性,参与到社会化大生产的各个环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2.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需要。

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政府运用行政手段,转移了大量农业剩余用于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使城镇和农村社会保障格局差异很大,并且在市场化进程中,这种差异进一步加大,随着经济发展和农民个人积累的增加,农民对社会保障的需求也日渐增强,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必然性凸现。

3.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农村计划生育制度的推行和老龄化加剧及城市化和市场化的纵深发展,“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被动摇,医疗费用增长同农民收入差距增大,土地绝对收益日渐减少,农村就业机会匮乏,农民缺乏必要的安全感,对个人未来没有明确的归宿,当这些不安定因素积累起来,遇到重大自然灾害等诱因就会爆发,影响社会稳定,只有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才能消除隐患,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4.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对小康社会建设非常必要。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小康社会的要求和标志,只有在农村建立养老、医疗、救助、就业、住房、福利等制度,才能保证农民的生老病死等有切实的依靠,才能保证农民劳动和生存的权利,才能推进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好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推动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二、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可行性

1.农村社会保障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生产资料重新分配,过去,依赖国家、集体、家庭的原始社会保障观念转变为依靠社会的力量保障每个人的健康、就业,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社会保障的思想得到了广泛的宣传。最初的农村养老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宣传上的意义超出了这两种保障制度的本来作用,使很多农民找到了除靠家庭储蓄来养老、看病以外的办法,冲击了千百年来小农社会留下的传统观念。

2.经济发展具备了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物质基础。

自农村开始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绝大多数集体和个人有了一定的积累,能够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兼顾农民个人的社会保障。东部沿海不少集体经济发达的农村,村集体对个人的各种保障待遇实行全部负担的办法,同时在就业、福利、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农民享受的保障水平很多超出了国家规定的城镇职工标准。

3.实现了新旧社会保障制度转型。

原来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国家负责、集体包办、板块结构、封闭运行、效率低下的传统社会保障制度已经转换为政府主导、责任分担、开放性、多样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这种转化的原因主要来源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有着明显的被动性,同时也表明这种转化是必需的,合时宜的。

4.开始了社会保障立法和理论探索。

近些年来,社会保障立法逐渐增多,保证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顺利开展,保护了各项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的成果,打下了建立完善农村社保体系的法制基础。有关社会保障理论的探索,起到了总结经验指导工作的作用。

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及前瞻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任重道远,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现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统筹范围小,覆盖面窄,社会化程度低,基金筹集管理不规范,保障能力弱。这种状况的形成具有历史原因,农村集体经济时期,生产落后,仅对灾害救济、五保户进行保障,农民解决温饱、医疗等问题主要以家庭积累为主。改革开放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如农村养老保险,在农村建立起来,但主要以县级统筹为主,参加人数少,基金筹集较少,管理办法滞后,得不到农民认可,这也与农民观念和自身承受力有关。现在农村重点建设的五保户供养制度、特困户救济制度、自然灾害救济制度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等工作,主要解决的是农民面临的一些最迫切的生活问题,远达不到保障的水平。

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篇6

自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社会保障制度也在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社会保障发展制建设和发展,是个社会进步发展标志,更是广大人民群众基本保障的生命线。我国社会转型中社会保障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加强社会保障发展制建设,提高社会保证水平,是建设小康社会根本目标之一。

1计划经济时代单位保障制度研究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我国已经度过了60多年的发展历程,而社会保障制度也随之不断进行转型变迁,其主要发展阶段大概分为以下四个时期:新中国成立之初到1955年,属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初期;从1955―1965年属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时期;1966年之后的十年间,我国进入“文化大革命”时期,在这期间,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没有进一步发展,还略有后退的迹象;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经济体制也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而社会保障制度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1.1单位保障制度建设初期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我国相关产业在国家的扶持下也不断发展,为了保障人们退休、疾病状况下的正常生活,我国开始制定与社会保险相关的法律制度,并积极鼓励社会保险行业的发展,这便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保障制度的雏形――社会保险体系。随着经济的发展,1949年9月,根据《共同纲领》内容,我国对社会保险制度实施统一管理,改善行业不和谐现象,在促进社会保险制度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拓展保险业务,进一步提高了保险待遇,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保障。1951年之初,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工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明确规定必须切实保障劳动人民的切身利益。1953年,我国对其进行修正,进一步完善了条例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国家体制内工作人员退休、病假期间享有社会保险待遇。从1951―1953年,经过3年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工保险条例》不断完善,而随着国家体制内工作人员退休、病假期间享有社会保险待遇政策的实施,彻底表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进入建设初期――社会保险体系正式建立。

1.2单位保障制度主要内容及保障体系

从1953―1956年,我国完成对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我国先后《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和工作年限计算等问题补充通知》,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保障政策。195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起草了《国务院关于工人、职员退职处理暂行规定》,其主要内容是对全国劳动人民及体制在职人员的退休规定和退休待遇进行了详细叙述,不但提高了退休人员的福利待遇,还进一步放宽了退休申请标准。除此之外,我国在《关于把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的报告》中对医疗制度也进行了相应地分析和完善,进一步解决了劳动人民看病难的问题。同时,国家还颁布了相关条令,加强对女性职工的福利待遇和保护政策,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制度下劳动人民的待遇标准。与社会保险体系形成之前相比,我国目前社会保险体系的范围逐步扩大,已经向商业、金融、水产养殖、石油、天然气等领域发展,使得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为更多劳动人民生活提供了保障。

这时期,我国社会保障主要特点是,由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负责职工保障,国家各种社会保障标准、拨付、救济等都以单位为载体落实,无论政府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都成为职工基本养老保障提供者、保障者,所以,我们将这时期保障概括为单位保障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社会保障制度发展中期,我国已经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见下表)。

1.3“文化大革命”――单位保障制度遭到迫害

从1966―1976年,我国进入十年“文化大革命”社会动荡时期。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遭到了严重的影响,大量毕业生被要求下山返乡,国家实施控制劳动力政策,影响了大量劳动人民的就业问题。并且,很多政治界、文化界和社会文人志士被当作“资本主义代表人物”“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受到迫害,严重影响了社会发展的脚步。

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我国许多社会保险政要机构处于停滞状态,与之相关的福利待遇、各种俱乐部都遭遇不同程度的破坏,并且工作人员也都被以各种“反革命”分子的名义遭到迫害,致使中国社会保障制度进入衰退期。根据有关统计显示:“文化大革命”结束的近几年,我国国有企业的劳动保险制度改为企业保险,而且福利机构和相应受到社会保障福利待遇的人数相比于文化大革命之前都下降了一半左右。综上可知,“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导致我国许多福利政策、工作人员、保险体系及劳动人民的退休保障都相应地遭遇破坏,整个社会保障产业几乎处于破产状态,严重阻碍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2市场经济时代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位一体”分担保障制度研究

自1978年我国正式结束“文化大革命”以来,实行改革开放新政策。在改革开放政策的带动下,我国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封闭发展模式,实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全面促进了我国社会的发展,提高了整体经济水平。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相应的经济体制也随之改革,实施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带动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也从经济体制下的“单位保障制”进行转型变迁,发展成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保障制度转型变迁的过程中,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同时,社会保障制度也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2.1加快社会保障法制化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的规定:对我国劳动人民的养老、福利待遇、退休保险等各个方面都提供相应的生活保障,并进一步扩大了社会保障服务范围,我国为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加快了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建设,比如先后制定出台了《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失业保险条例》《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妇女权益保障法》《残疾人权益保障法》等,促进社会保障法制化发展。

2.2建设国家、社会及个人三位一体分担社会保障体系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的福利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新形势下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改善了劳动人民的福利制度,将原有的单位保障改为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位一体”共同保障体系,进一步减轻了国家社会保障欠账,也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趋势。

2.3突出解决国有企业职工社会保障问题

随着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全票通过并进一步确定了社会保障制度的服务对象,其制度体系的主要服务范围包括社会保险、劳动人民退休福利、养老保险等方面。同时,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其服务范围,将医疗保险加入社会制度保障体系,解决劳动人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促进了我国医疗保险事业的发展。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原有的单位保障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由此,我国从1986年开始才真正意义上进入社会保障制度转型新时期,即社会保障制度。根据同年4月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同年7月通过的《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暂行规定》等相关政策的实施,国有企业改革中突出解决了职工、下岗职工及失业者保障问题,顺利完成企业转制改革,促进市场经济发展。

2.4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建设,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我国进一步加快经济结构建设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并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此时,中国社会保障制度进入全范围覆盖建设阶段。由于城乡发展差异,在相应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方面还有待提高,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为了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开始将重点放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保障。200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模式开始进行试点试验,尝试解决农村看病难问题,并且随着《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政策出台,我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也得到了相应地重视和解决。除此之外,我国在2007年对农村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解决孤寡老人的生活问题,为他们的个人生活提供保障。同时,在各种保障制度实施的情况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这一时期,我国通过实施各种政策,不断发展,进一步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目标,并解决了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险以及患者的医疗报销等问题,同时还为农村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保障,但是,在实际转型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还有待继续完善(见图1)。

综上所述,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任务,主要还是为市场经济体系服务,并以扩大自身服务范围为主,加速自身转型变迁的脚步。同时由于相应的制度还没有彻底完善,还存在一些主要问题,例如,很多退休人员不能及时领取自己的养老保险,使得大量的退休人员缺乏生活保障;由于医疗保险制度还处于发展阶段,其体系还存在很多不完善问题,使得实际医疗过程中,很多患者不能报销自己的医疗费用,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在这一现象下,相应产业进入停滞期,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3中国社会保障制度转型突出解决问题研究

综上所述,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随着社会发展的脚步也在不断进行转型变迁,其主要过程是从以计划经济体制为基础的单位保障制度转型为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的社会保障制度。在转型变迁过程中,它对我国经济结构的改变和社会稳定发展起了重大作用。但是,在其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足,通过整体分析,其主要问题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3.1构建城乡统一保障制度的措施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前提是依法实施,由于社会保障制度服务范围广,服务对象之间的管理部门各不相同,使得社会保障制度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存在利益分歧。而且,由于城乡之间的经济差异,使得他们之间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存在分化,严重影响了社会保障制度的转型发展。例如,城市体制人员的社会福利包括养老、失业、生育等各种福利待遇,但是农村相应的最低养老保险还处于推广阶段。

除此之外,很多经济落后的农村还未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农民无法正常享受养老保险,而且由于农村劳动人口数量众多,大量的劳动人民在城市属于流动人口,社会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并没有相应的制度确保他们正常享受相应的社会福利待遇。同时,由于城乡之间的差距,我国的医疗保险还分为城市医疗保险和农村医疗保险,使得不同地区的患者在享受医疗报销时,产生差异。这些问题都是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不完善导致,因此,在社会保障制度转型变迁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完善自身体系,进一步协调各福利之间的统一。

3.2打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保障不失衡性的建议

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初期到改革开放,社会保障制度为计划经济体制服务,以劳动人民退休、医疗及养老等方面为主要对象。由于我国各民族之间存在区域文化差异,并且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也随着进行改革,各个行业间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存在分歧,使得社会保障制度没有从自身发展寻找目标,对自身的不足进行分析,走适合自身发展的转型路线;另外,在计划经济体质下,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单位保障,退休金、养老保险等各种社会福利均由企业承担,而随着社会发展的脚步,以至于企业无法承担所有劳动人民的退休金和养老保险,侧面导致了人们对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不满,抑制了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

3.3在经济下行,财政增长缓慢下,增加保障建设投入的举措

社会保障体系主要是保证各个企业单位对员工合理实施全面的福利待遇,但是,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存在缺陷,使得各个企业对员工实施的福利待遇存在差异。此外,大量的民营和个体企业在社会福利待遇方面还处于空白状态,很多员工不能得到应有的养老、医疗及失业等各种福利待遇。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应该加大财政投入,保障退休人员的正常生活(见图2)。

3.4提高保障服务水平和能力的措施

从最初的计划经济体制到现在的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管理一直处于多责任制,涉及范围广,各个部门之间责任划分混乱,严重影响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全面推广。由于社会保障制度涉及养老、住房、生育及失业等各个部门,因此,在实际社会保障制度管理中由财政部门、保险部门、劳动部和计划生育等众多部门共同管理。在实际社会保障制度实施过程中,由于各部门之间的标准和行业法律存在差异,使得各部门之间的合作无法统一进行管理。因此,相关部门应该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服务水平和业务能力。

4中国社会保障制度转型发展趋势

我们通过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研究和分析,发现了很多缺陷,并且这些缺陷直接影响了市场经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发展。我们为了促进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和发展,提出以下措施。

4.1建立与经济和财政发展相适应国家―社会保障制度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社会保障制度是维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和改革的重要保障。为了进一步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应该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统一的目标。

国家经济及社会发展是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保障水平和能力的根本条件。没有充分发展经济条件,无法建设高层次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应该适时进行社会保障制度结构调整和完善,顺利推进与经济和财政发展相适应的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见图3)。

4.2建立与区域文化习俗相融合的国家―社会保障体系

在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我国已经有了60多年的发展史,在其发展过程中,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进行了全面的发展和转型变迁,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存在的文化习俗差异,因此在实际福利待遇分配方面存在利益分歧和工作分歧,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协调发展。在新的发展模式下,应该着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根据不同区域民族文化和实际需求,进行相关调整和改革,同时国家加大资金投入,弥补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差异,建立与区域文化习俗相融合的国家―社会保障体系。

4.3建立全国统一全覆盖的基本保障机制

为了进一步改善城乡差距,提高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我国在十二五期间不断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完善,在2014年2月,统一了新农保和城居保,颁布了《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为城镇居民的看病问题提供了保障。同时,为了进一步健全保障机制,扩大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范围,在十三五大会上进行了相关叙述。为了更好地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降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社会福利待遇;为了农村劳动人民应得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等福利待遇提供保障,应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立全国统一全覆盖的基本保障机制。

4.4建立全国统一高效便捷保障服务网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人们生活便利,我国应该对相关社保费用进行申请、统一登记、统一缴费、统一管理,实现现代化数据库管理。按照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及生育等相关社保种类进行信息化管理。此外,进一步进行社会保障制度结构调整,将便利留给群众,建立全国统一高效便捷保障服务网,促进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

5结论

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篇7

一、经济新常态与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的逻辑理路

(一)“新常态”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经济新常态作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对时下经济增长状态准确研判而作出的一个重要论断。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来的“新常态”,既意味着经济发展过程中将会面临“新机遇”,也意味着经济发展过程中将要面对“新挑战”。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变化,不可能掩盖依然可观的实际增量;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则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结果;经济发展“动力”的转化,意味着多元驱动发展模式在经济平稳增长条件下已逐步形成。由此而论,经济新常态的呈现,充分反映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的基本特征。这不仅要求我们必须准确认识经济新常态,而且要主动适应并积极引领经济新常态。

(二)深化社会保障体系改革是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客观要求

就目前情况来看,面向全民提供必要物质帮助和社会服务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但是,不可否认,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仍然处于不健全、不完善的起步发展状态。在改革开放以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城镇实行“单位人”保障体系,农村实行以集体经济及家庭保障为依托的保障体系,这在特定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为解决传统社会保障体系的弊端,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为核心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在我国逐步开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迫切要求。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经历了不断调整和改革,基本建立起涵盖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优抚安置、社会福利、住房保障等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为了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风险,确保社会保障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深化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积极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二、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存在与经济发展新常态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

(一)“三元分立”的社会保障体系难以适应日益优化的经济结构

经济新常态下,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带来的劳动力结构和就业结构优化,要求社会保障体系与之相适应。随着我国大批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加快农民工市民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势在必行。多年来,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镇,形成了城镇人口、农村人口和农民工“三元分立”的社会保障体系。尽管经历数十年的努力,我国农民工的“市民化”还是因社会保障“三元”制格局进展缓慢。有关数据显示,安徽省在2013年上半年有比例高达50%的外出农民工没有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有96%的农民工仍然在其户籍所在地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的农民工分别只有1.2%和2.1%。在农民工涌入城镇的整个过程中,他们不但面临着因社会保障制度顶层设计不完善而造成的缴费负担过重难题,而且面临着因缺乏社会救助、就业指导和社会福利等造成的基本公共服务困境。因此,“三元分立”社会保障体系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这些不协调问题,严重阻碍了经济新常态下经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影响创新人才培养和流动。没有统筹推进的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劳动力素质就难以提升,就业结构就难以转换升级,人力资本投入增长也会停滞。

(二)现有社会保障体系的调节功能难以满足新常态下民众对收入分配公平的期许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是防范民众因疾病、失业、年老等因素带来收入水平下降而解决其基本生存问题,而且是非常重要的收入分配调节器。因此,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客观形势,加快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和社会和谐稳定意义重大。近年来,由于党和政府在收入分配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宏观的政策手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但这种差距仍然维持在2.5倍以上,“2014年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635元,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0489元”[2],二者之间相差了2.54倍。除了城乡居民存在较大收入差距以外,当前各行业、各地区、各部门之间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收入差距。这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造成了消极影响。就现阶段的家庭收入差距而言,根据权威数据统计,当前我国家庭收入差距非常明显,“收入最多的20%的家庭和收入最少的20%的家庭相差19倍左右”[3]。面对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类型多样化的持续发展趋势,现行社会保障体系无法调节民众在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的不断扩张需求,使经济新常态下民众对收入分配公平的期许难以落实,这对深化社会保障体系改革提出了迫切要求。

(三)社会保障待遇水平偏低难以刺激新常态下民众消费水平的提高

经济发展新常态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模式正在由“投资驱动型”向“消费驱动型”转变,而面对时下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出口”受限,需要尽快研究解决现阶段促进和增加消费以“扩大内需”的问题。但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如果不持续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就很难实现降低民众储蓄率、提高民众消费水平的目标,也不可能顺利实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经济学认为,民众消费决策及消费水平既取决于当前的收入水平,又很大程度上受未来收入预期和支出预期的影响。而且,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所涉及的民众医疗、养老、住房、失业等一系列问题,都对民众未来的收入和支出水平预期产生影响。换言之,由于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民众社保待遇水平不高,导致他们对未来在医疗、养老、住房、失业等方面缺乏支付信心,从而不得不增加储蓄而不敢消费。有关数据对2014年我国大中城市企业员工福利保障指数的统计显示,虽然我国社会保险的覆盖率已超过了90%,但待遇水平较低、补充保险不足,这导致当前我国大中城市企业员工的福利保障水平仍处于基础水准的中间偏下状况。因此,积极促进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研究探索完善的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制度,持续加大社保投入,提高社保待遇,增强民众对未来支出预期的信心,直接关系到经济新常态下经济社会能否协调发展。

三、经济新常态下深化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的路径选择

不管是从我国现行社会保障的可持续性和公平性来看,还是从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新常态”的大逻辑来看,深化社会保障体系改革都势在必行。然而,要想深化现行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就不能拘泥于制度体系本身可持续性这个目标,也不能期望在方式和手段上都能达到一一对应之效果。就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和目前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现状来看,深化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和加强。

(一)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顶层设计,解决好其“定位”和“衔接”问题

我国现行社会保障体系是由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或政府保障模式发展而来的,其建设和发展状况取决于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由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这决定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顶层设计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逐步加以调整和完善。就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对社会保障提出的新要求来讲,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顶层设计亟需解决好“定位”和“衔接”两大问题。一方面,必须解决好社会保障制度顶层设计的“定位”问题。由于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仍然处于探索性发展阶段,因为受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的限制,因此不管是制度覆盖面与项目设计,还是资金筹措与待遇支付,都存在诸多问题。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将社会保障制度设计定位在“生存保障”基准上,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为了扩大社会保障的全覆盖,又因资金筹措困难而难以满足各方待遇支付需要,而造成民众低水平的保障待遇,这就必然导致社会保障目的和社会保障过程的不搭调问题。当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出现“碎片化”现象,主要还是由于起步阶段为了努力达到“广覆盖”,结果因资金筹措不足而导致待遇水平很低,从而违背了社会保障既定目标的初衷。据此,必须充分考量当前我国不同层次、不同类别民众群体对社会保障的现实需求,明确不同社会保障项目的功能定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安全网”的顶层设计,使其能够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必须解决好社会保障关系的合理“衔接”问题。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的社会保障还存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不同项目的差异性,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出现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必须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关系衔接制度来消除如上差异。当前我国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健全,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等方面还存在不同群体的明显差异性,无论在待遇支付还是在筹资比例上,标准和条件都有不同,这种差异性导致不同民众群体间福利差别的固化。此外,由于民众的基本社会保险关系在不同地区间转移接续困难,导致现阶段我国人力资源流动和配置不畅。因此,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地区间基本社会保险关系衔接制度,加快推进跨地区基本养老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的可转移性,并逐步提升基本养老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的统筹层次。

(二)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建设,努力实现社会公平

由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采取先城镇后农村、分人群渐次推进的方式”[4],加上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和原有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设计的差异性,导致在很长时期内,农村居民难以享受到和城镇居民无差别的社会保障待遇。而且,目前就全国来讲,还有1亿多人口没有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多为农民工和农村居民。同时,就城乡居民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的制度建设而言,同样存在很大差别。因此,必须加快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建设,以适应经济新常态下城乡统筹和协调发展,真正实现社会公平。其一,推进城乡社会救助制度一体化建设。社会救助制度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底线”,其建设和完善对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意义重大。从当前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来看,无论是救助对象和内容,还是救助标准和水平,农村地区远远滞后于城镇地区。为此,必须考量当前实际需要,加快推进城乡社会救助制度、标准及管理等方面的一体化,才能有效破除在社会救助对象、项目、资源等方面的城乡二元分割局面。其二,推进城乡社会保险制度一体化建设。社会保险制度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城乡社会保险制度特别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一体化建设,有利于破解现行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二元格局,缩小地区间、群体间的社会保障差异,促进社会公平,促使劳动力在地区间、行业间自由流动。我国城乡社会保险制度一体化建设,是一个逐步覆盖全民、不断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的过程,这当中需要逐步提高统筹层次、优化激励约束机制。可喜的是,当前我国“已经制定开始实施以养老、医疗保险为重点的全民参保登记计划”[5],当然,要持续推进这一计划还得需要各方付出艰辛努力。其三,推进城乡社会福利制度一体化建设。社会福利制度是针对特殊困难群体而设立的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目前,在我国已经建立起了以国家筹办福利事业为主体、以集体福利事业及社区服务为辅助的社会福利制度体系。但是,就目前我国农村社会福利事业来看,普遍存在着项目和资金不足的问题,导致群众满意度不高,相对突出的问题如“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可持续发展存在困境。另外,就儿童和老年人享受的社会服务来讲,在照料、帮教、康复、娱乐等方面城乡差距甚大,因此,必须通过多元化筹资和政策关照,加快发展农村社会福利事业,促进城乡社会福利公平。

(三)加强和规范社保基金管理,保证社会保障体系的可持续运转

当前,我国各项社会保险基金积累规模已达4万多亿元,这是保证我国社会保险制度乃至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可持续运转的重要基础。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客观形势,当下最主要的任务是,要实现上述积累资金的保值增值,以缓解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的可持续性资金压力。因此,必须根据现实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加强和规范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尤其要尽快制定并完善以养老、医疗为重点的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制度。其一,加紧制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制度,规范社保基金的投资和管理行为。2015年8月,国务院已颁发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养老基金实行集中运营,并采取市场化、多元化、专业化投资运作,在确保资产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养老基金保值增值。该《办法》的如上规定有利于解决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养老基金支付压力日益加大的现实困境。下一步应该在这一基础上及时总结实践经验,尽快制定出《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以更大程度地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将带来的保障压力。其二,按照省级行政区域,各地因地制宜地加强对社保基金投资运行的管理,政府作为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委托人应该充分履行好监管职责。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存在差距,按照省级行政区域统筹推进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和运营,应该说是比较科学的。目前,已经建立起了全国性的社会保险储备基金,往后一段时期要推动各省级政府充分履行好委托人职责,加强对受托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其三,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金运行情况分析和风险预警制度,提高基金的使用效果和效率。社会保障基金作为民众的“保命钱”和“养命钱”,绝对要保证好运行情况的安全性,并对风险防控有积极的预警机制,以维系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可持续运转。

(四)稳步提高全民社会保障水平,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民生

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发展的目标是要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基本实现社会保险的“全覆盖”。有人认为,如果社会保障水平过高,将会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当然,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必须与同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不能超越它赖以依存的经济发展水平,这是正确的。不过,无论是就当前我国社会保障水平总体不高的现实来讲,还是就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完善的目标来讲,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已是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客观要求。其一,持续加大社会保障资金的财政投入。在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必将面临更大的资金压力,加上当前我国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总量不足以及结构失衡,使社会保障资金的分配不能满足民众公平共享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大社会保障资金的财政投入,以利于稳步提高民众的社会保障水平。具体而言,社会保障资金的财政投入,一方面要求各级财政要明确责任,加大资金投入总量;另一方面要求积极调整投入结构和投入方向,以保证重点人群、重点地区、重点项目的资金需求。其二,实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统一,并稳步提高保障水平。一个社会,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否完善,这直接影响到民众社会保障安全程度。现阶段,我国对民众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仍然偏低,特别是在广大农村标准更低,这直接影响到保障效果。当然,城乡间、地区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要统一,并不是说完全要在量上实现统一,因为做到完全量上的统一也不太现实,而是要想法在制度门槛上实现公平。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政府财力日渐壮大,逐步可以考虑设计一个全国性指导办法,用以规范和引导各地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确定。其三,深化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建立民众共享、参与主体多元的社会福利体系。社会福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内容。尽管社会福利服务是针对老、弱、残、幼、妇等特殊人群的,但建立健全的社会福利服务制度无疑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反映。就当前我国社会福利服务的发展状况来讲,主要是实现好“普惠福利”与“多元福利”。“普惠福利”就是社会福利服务要惠及到全体民众,这需要持续推进社会福利基础项目建设;“多元福利”则要求在主体上实现政府主导、民众广泛参与,在内容上应该涵盖民众生活、救助、教育、娱乐等方方面面。只有从以上几个方面稳步提高全体民众的社会保障水平,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民生的目标,适应经济新常态下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作者:谭宗梅单位:广西龙胜县委党校

参考文献:

[1]李文.深刻认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n].人民日报,2015-06-02.

[2]国家统计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

[3]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

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篇8

关键词:黑龙江省;社会保障水平;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24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7-0060-04

引言

社会保障制度[1]是国家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与再分配,对社会成员因年老、疾病、失业、工伤、生育及丧失劳动能力或者有特殊困难时,向其给予基本生活权利的一种社会制度,它的本质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平和稳定进而促进社会发展。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争论一直是社会保障研究的核心问题。穆怀中[2](2001)运用相关性和直接回归方法,证明社会保障支出与人均GDp增长高度正相关;董拥军、邱长溶[3](2007)利用协整分析方法,发现我国1989―2004年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于[4](2007)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1978―1998年的时间序列采用oLS方法得出政府社会保障支出与产出显著负相关;崔大海[5](2008)采用1978―2006年的数据,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和协整分析,认为我国财政社保支出与经济增长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经济增长促进了财政社保支出的增加,而财政社保支出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田美玉、蒋新坤[6](2011)采用1980―2009年的数据,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数据进行分析,认为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支出并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本文针对黑龙江省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经济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其目的在于:一是通过对一个地方政府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深化对相关问题的认识;二是为今后黑龙江省社会保障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建议。

一、黑龙江省社会保障水平现状

要分析社会保障水平,科学的界定社会保障支出的范围是首要任务。社会保障支出总额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实际支出的各种社会保障费用总和。就社会保障水平的内涵而言,可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微观层面从政府角度看,是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占政府财政支出的比重;宏观层面社会保障水平是指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占GDp的比重。

2011年,黑龙江省财政社会保障支出392.05亿元,约是1998年的8.83亿元的44.4倍;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由1998年的3.14%上升到2011年的11.54%,占GDp的比重由1998年的0.32%上升到2011年的3.12%。因此,无论是从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规模来看,还是从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和GDp的比例来看,黑龙江省社会保障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03年前后,我国确定建立以“一个中心,两个确保,三条保障线”为目标的社会保障制度。这段时间以单位为主的保障功能逐渐弱化,社会保障改革刚刚起步,覆盖范围一时难以扩大。从表1和图可以看出,1998―2002年,黑龙江省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总额较小,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总额比例有增有降。

2004年社会保障制度首次明确载入宪法,加快了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的步伐。2003―2007年,社会保障支出大幅度增加。2008年,受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百分比有所下降;2009年经济回暖,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大幅增加,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百分比也大幅度增加。2009年以后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呈现出比较缓慢的增长趋势。

总的来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推进,黑龙江省财政社会保障支出虽然呈波动的趋势,但是整体上还是上涨的。只是在绝对数额不断增长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起步较晚,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其增长速度也相对有限。

二、黑龙江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从理论分析来看,经济增长为社会保障发展提供了财力支持,社会保障对经济增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由表2可以看出2000―2011年,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增长率与GDp增长率都是有增有减,但是整体上呈增长状态,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增长率由2000年的25.14%增长到2011年的28.10%,GDp增长率由2000年的9.95%增长到2011年的21.35%。

由此可见,理论上GDp增长率与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增长率的相关关系是非常密切的:GDp的增长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保障支出的增长水平,经济增长速度影响社会保障支出的水平,并且在我国现阶段对社会保障支出有着正向推动作用。

三、实证分析

1.数据的来源及变量的选取

本文选取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被解释变量,选取财政社会保障支出(SSe)作为解释变量,数据的时间跨度为1998―2011年。由于取自然对数所得的新序列不影响原序列的平稳性,为了消除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和国内生产总值时间序列的异方差,减少数据的波动性,对财政社会保障支出SSe和国内生产总值GDp取自然对数得到LnSSe和LnGDp。(具体见表3)

2.单位根检验

3.协整检验

根据engle和Granger对协整所做的原始定义,对双变量模型进行协整检验要求两个变量具有相同的单整阶数。从上述单位根检验的结果中,我们已经得出LnGDp和LnSSe都是i(1)的结论,因此,本文将运用e-G两步法对其进行协整关系检验。

从第一步得到的回归方程可知,财政社会保障支出SSe对黑龙江省GDp的弹性系数为1.959,即GDp每增加1%,平均来说SSe将增长1.959%。

第二步,对残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

如果残差平稳的,则说明LnSSe和LnGDp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拟合方程中的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反之,变量之间不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回归方程是一个“伪回归”。

在检验残差序列是否平稳时,我们同样采用aDF检验法,aDF检验结果如表5。序列在5%显著水平下不存在单位根,即估计残差序列为平稳序列,表明黑龙江省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具有协整关系。

4.Granger因果检验

协整检验结果说明,黑龙江省社会保障支出SSe和国内生产总值GDp之间存在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但是LnSSe与LnGDp两个变量之间是否构成因果关系还需要进一步验证,因此,需要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来识别时间序列变量之间数量上的因果关系(见表6)。

从上述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对于原假设“GDp的增长不是社会保障支出增长的原因”在滞后期为2的时候拒绝原假设,即GDp的增长是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增长的原因。因此,GDp的增加在长期效应(滞后期为2)上将会刺激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增长。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利用1998―2011年黑龙江省财政社会保障支出SSe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数据,从这个侧面反映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正在逐步提高,社会保障制度也在日趋完善。同时,分析两者之间的长期关系及短期动态因果关系,得出的结论是:经济增长是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增长的原因,其弹性系数为1.959,即GDp每增加1%,财政社会保障支出随之增加1.959%。但是黑龙江省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的增长并没有起到促进作用。董拥军、邱长溶(2007)利用协整分析方法发现我国1989―2004年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其文章认为,全国的社会保障水平为4%左右,但是黑龙江省的社会保障水平平均为2%左右,所以黑龙江省的社会保障支出没有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的作用,说明黑龙江省社会保障制度存在许多方面的问题,包括社会保障支出的数量与结构不够合理、资金来源有限等。因此,加强黑龙江省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十分必要。

1.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逐步提高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比重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又进一步加重了社会保障的负担。财政方面的制约是社会保障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黑龙江省财政投入资金与其他省比较还有一段距离。例如,2008年,辽宁省财政社会保障支出469.97亿元,而黑龙江省仅为228.63亿元。因此,黑龙江省应该逐步提高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更好地发挥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增长、抑制贫富差距的作用。

2.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资金,扩大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发展农村社会保障需要大量的资金。在该省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农民收人增长缓慢的情况下,必须采取多渠道筹集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办法来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当采用国家财政支持为主、社会集资为辅的办法筹集社会保障资金;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如哈尔滨市、大庆市)则应考虑以企业和个人为主的办法筹集社会保障资金。

参考文献:

[1]郑功成.社会保障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2]穆怀中.社会保障水平经济效应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1,(5):33-34.

[3]董拥军,邱长溶.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J].统计与决策,2007,(4):80-82.

[4]于.政府社会保障支出的社会经济效应及其政策含义[J].广州大学学报,2007,(9):12-13.

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篇9

【论文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模式;文献综述

随着现代化的逐步推进,社会转型与体制转轨的深入,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人口特征、家庭功能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效率优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价值观的导向之下,在经济取得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社会建设严重滞后,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国民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在整体落后的情况下,城乡之间又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农村社会保障不管是在覆盖范围还是在保障水平方面都与城市社会保障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不仅体现在政策实践之中,在社会保障理论研究上也表现突出。

笔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教育网)中国电子资源总库中,以“社会保障”为题名作检索词进行跨库检索,查出在1978-2009年之间总共有17713篇专门研究社会保障的文章;在此前提下,笔者又以“农村社会保障”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查出在1978-2009年之间总共有1670篇专门研究社会保障的文章,大约只占到社会保障研究文章的9.4%。这一数据说明与我国整个社会保障领域研究相比,目前有关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理论研究存在着严重的不足。根据进一步检索的数据,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理论量的研究真正取得突破性成果的在2004年,年数首次突破百篇,达到134篇。这一数据说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研究起步晚、规模小。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与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为了对之前有关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模式研究作一个总结,了解所取得的理论成果,笔者才下决心完成此篇关于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研究综述。

一、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现状

大多学者认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是在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以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为主体的制度模式,政府在此承担着很有限的责任;保障模式以社会救助、农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社会优抚、社会福利为主要内容。江瑞平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它在保障广大农民的基本生活,稳定农村并促进其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吴美满(2003)认为受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现阶段的社会保障基本模式是以农民家庭自筹保障为主、国家保障和集体保障为辅,首先把重点放在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的层面上,主要是救灾救济、养老保险和优抚安置、社会福利服务。刘振杰(2005)认为在城乡二元体制之下,农村通过土地改革和集体化,实行家庭与集体相结合并以家庭保障为主的社会保障制度与体系。夏明会、宋光辉(2010)认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是在分类分层管理思想的指导下基于城乡二元结构来设计的。吴云勇、马会(2007)认为1978年以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主要是家庭保障和集体保障,1978年以后,集体保障丧失而蜕变为单一的家庭保障模式张术环(2009)认为自1953年以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1953-1978年,建立起了“集体土地产权+集体”计划经济特征的农村社会保障模式;1978年以后,建立起“集体所有权家庭承包权+家庭”准市场化的农村社会保障模式。李斌宁(2009)认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现阶段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救助,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为主的社会保险,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

二、困境与弊端

随着我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现存的农村社会保障已经不能适应农村社会的发展要求,其弊端凸显,且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困境。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阐释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出现的弊端和面临的困境。刘振杰(2005)认为传统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制面临着三大困境,即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农村社会集体保障功能迅速衰落、农民保障所依赖的土地的作用逐渐弱化和农村家庭保障因家庭规模、结构的变迁与人口流动的频繁而迅速弱化。韦雨欣(2007)在其硕士论文中阐述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五大问题:农村社会保障的范围窄、标准低、社会化程度弱、随意性大:农村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包括发展水平不平衡(东部发达农村地区社会保障水平较高,西部不发达农村地区社会保障水平低下)、农村地区各社会保障项目发展不平衡;农村社会保障资金不足;农村社会保障管理分散;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不健全。吴云勇、马会(2007)强调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确立使我国传统的农村社会保障模式受到挑战: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使独生子女增多,家庭规模缩小,极大地弱化了家庭的保障功能,农村青壮年的非农化及价值观念等的变化又进一步恶化了家庭的保障功能;土地的保障功能不仅没有得到强化,反而不断弱化;现行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因多种原因无法起到真正的“保障”作用。夏明会、宋光辉(2010)认为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村社会保障与城镇社会保障的割裂,二者不能有效对接;同时,使得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不足与缺失。

三、问题产生的原因

关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出现困境与弊端的原因,有的学者从制度本身功能作出了说明,有的着重强调政府责任的缺失,还有的从制度运行的外部环境进行了解释。刘振杰(2005)认为现有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出现参保率低、覆盖面窄和退保现象源于多种原因:农村养老保险达不到基本养老的目的;因缴费未能实现国家、集体与个人责任的合理分担致使农村保障制度缺乏互助互济功能;保富不保贫,人为地加大了贫富差距。韦雨欣(2007)从政府责任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成因,认为政府价值观念的偏差(“效率优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府组织引导不到位、在组织与引导农村社会保障组织、社团建立责任上的缺失,政府政策制度上自上偏向(实行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和城乡有别的社会保障制度,政府财政供应不足),政府管理监督不规范等是导致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模式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李斌宁(2009)认为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影响因素有一般因素和经济因素,一般因素包括政治因素、人口因素、地理因素、社会文化与心理因素和传统保障制度因素;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运行状况、经济理论导向、经济制度和经济结构。

四、社会保障模式的改革与发展

基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不能满足农民的社会保障需求一事实,社会保障研究者们积极主张改革与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并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设路径与建议,以期在未来建立与我国农村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模式。

以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为基础构建多元化的农村社会保障模式。江瑞平认为建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思路要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主要依据,建立多形式、多层次并存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多形式指除了通过土地经营权的合理流转建立社会保障外,还应大力发展以单纯缴费形式建立的社会保障;多层次指根据各地区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等不同情况进行选择)。他主张在客观把握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等因素的基础上,根据各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和各个地区供求关系的差异性推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吴美满(2003)认为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近期必须坚持农民家庭保障为主体,积极稳妥得推进从以家庭保障为主向以社会保障为主的转变。刘振杰(2005)认为我国应该建立以家庭保障为基础、以医疗保障为主体、以农村低保为底线的农村社会保障模式,具体而言即以家庭保障为基础多途径地解决农民“老有所养”问题,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恢复和重建农村合作医疗上来,全面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及认真解决失地农民问题。高新才、汪振江(2007)认为重建土地和家庭保障功能,建立新型的以土地和家庭保障为主的保障模式是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理性选择,结合各个民族地区的实际,构建和完善现阶段民族地区农牧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合作医疗保障制度、自然灾害社会救济制度和养老保障制度。

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分类建设农村社会保障模式。李斌宁(2006)从农村社会保障模式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匹配关系出发,主张分类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即在贫困型农村建立以基本生活保障为内容的救济型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建立社会救济、加强社会扶贫、建立和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在温饱型农村建立基本生活需要型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建立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在富裕型农村建立保险型的社会保障体系,即以农村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为主体,建立较为规范,而且保障水平相对较高的社会保障制度,并且可以适当建立一些社会福利项目。张术环(2009)认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将迎来自助餐式的社会保障模式阶段,它以农民持有完整的土地使用权为前提,以财政投入保障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屏障,以生产力发展水平为依据;从农村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出发、依据不同类型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类设计和分类实施,在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农村居民的分层,力求符合村情、民情。

其他研究。吴云勇、马会(2007)认为克服现有社会保障模式的唯一路径是构建城乡合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夏明会、宋光辉(2010)主张以公民身份和雇佣关系为基础构建农村社会保障模式,在以公民身份确定社会保障获得的前提下,以雇佣关系为路径确定社会保障水平的获得。

五、政府贵任与角色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残缺不全、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政府责任的缺失。在有关农村社会保障模式中政府责任与角色的研究中,大部分学者认同,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中,政府应该承担主体责任与角色,包括加强立法,制度设计与实施,财政支持,监督管理等。罗玉尧(2004)在其硕士论文中指出,政府应该立足于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公平公正、有限承担和各级政府合理分担的原则,承担推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立法进程、确定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组织引导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进程、提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所需的财政资金和监督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运行过程等责任。李迎生(2005)认为国内外经验教训表明,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充当着主导的角色,担负着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构建适宜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的管理体制,兑现国家对农村社会保障的财政责任,确保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殖,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监管机制,推动农村社会保障的立法建设,以及创造适宜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外部环境等重要职责。韦雨欣(2007)认为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应当发挥主导作用;政府灵活应对农村社会保障时势变化的政策选择,根据国情选择适合本国的保障内容与模式,选择与本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并遵守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坚持与社会经济同步发展的原则。王晓庆、黄大薪(2009)认为关于完善政府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中的职责中强调,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各级政府公共服务的意识,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机构的工作效率;搭建信息平台,运用媒介力量进行农村社会保障教育,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信息服务网络。陈萌(2009)鉴于我国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的越位与缺位偏差,认为应该填补政府“缺位”现象,建构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即完善立法,从法律上明确政府是农村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监管力度,履行政府作为责任主体的义务;加大财政投入,树立政府是社会保障最后责任主。金雁(2010)以城乡统筹社会保障建设为视角,认为我国政府因重点负责三大责任:一是制度供给责任,依法建立和实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二是公共财政支撑责任,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建设中必须承担更多的资金供给责任,成为最主要的资金支撑力量;三是制度实施与监督管理责任,立足于城乡统筹的角度,深化社会保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管理体制。

六、研究评述

目前国内的许多学者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现状、保障的不足之处、出现问题的原因、未来改革与发展思路与途径以及政府因该承担的责任等方面做了许多有成效的研究,有利于我们认清、理解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特征与面貌,但是同时也会存在着一些不足。

过多强调农村居民家庭保障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其实一直以来,家庭保障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中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设计与安排从未放弃过家庭责任。而在现阶段以及未来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发展中,一再强调家庭责任容易被认为是国家和社会推卸其应当承担的责任,从而不利于新型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建立,不利于农村社会保障的完善与发展。笔者认为,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中要更多地强调政府的职责。

重建土地保障功能的提法,也许与未来农村社会保障的供给与需求不相符。由于我国土地效益不高,加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人口特征的变化,土地很难再起到保障的功能。我国数额巨大的农民工和新出生的农村人口,他们己经很少依赖土地,故土地保障功能这一提法也就值得商榷。

在筹集方面,现有研究对农民个人与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模式中具体的财政承担比例并没有作出明确的说明。尤其是对政府应当承担的财政责任的模糊,不利于强化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职责、角色与作用。

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篇10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保障支出也呈现出逐步稳定增长态势,社会保障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社会保障作为一种收入再分配的手段,可以对我国的社会需求和收入分配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良好运行的稳定机制和调节机制。

二、文献综述

国内外对社会保障支出与投资的相关性研究却比较少,我国学者较多的对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相关性进行的研究。林治芬(2002)研究表明社会保障支出占各级财政支出的比重较小,并与各地经济实力不相匹配,而这种地区差异是与各地产业结构和经济体制有较高的关联度。董拥军、邱长溶(2007)则通过省际数据分析得出: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是存在负相关关系的,社保支出是通过投资率、人力资本技术和储备水平来影响经济增长的。陈元刚(2007)则通过分析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适应性,社会保障体系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合理性,得出:经济发展水平对社会保障水平会产生制约的作用。吴兴华(2010)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得出人力资本与投资、社会保障与投资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时人力资本和社保支出的提高有助于投资水平的有效提升。孙文基,李建强(2011)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研究了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城乡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得出城乡收入分配、经济增长均对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有显著影响的结论。本文拟通过探索社会保障支出与投资之间的互动关系来找出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切合点,并能够积极调动、利用两者之间的关系,来保持我国投资和社保支出的稳定增长,以推动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社会保障保证了低收入水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有利于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刺激消费需求,增加国民收入,还有利于为投资者提供心理支撑,增加投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投资的增长。社保支出对消费和投资需求有着积极的影响,社保支出的增加会导致投资的增加,同时投资增加所产生的收益,将增加用于社会保障的投入资金,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促进社保支出的稳定增长,只是两者相互作用的程度不同。因此本文提出以下两个假设:

假设1:社会保障与投资互为双向因果关系,呈正相关关系

假设2:在长时期里,社会保障支出对投资的影响较大,呈逐步增强的效应

(二)数据选取及变量定义本文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劳动统计年鉴》,样本区间为1990—2009年,变量选取投资(i)和社会保障支出(s)。投资由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企业投资、居住投资)和存货投资(每年的存货投资大约为GDp的1%左右组成)。社会保障支出主要是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和社会保险基金支出(财政支出中的社会保障支出和社会保险的总和)。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在1990-2009年的近20年间,我国社会保障支出总体呈不断上升趋势,社会保障支出从1990年的206.92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19909.28亿元,每年按25.65%的速度增长,增加了近96倍,可谓发展迅猛。我国的投资水平总体上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尤其从2003年开始增长迅猛,1990年投资总额为4635.97亿元,到2009年为228003.87亿元,增加了49倍。从90年代开始我国社会保障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与投资总额相比较,社会保障支出仍处于非常低的水平。可以看出,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绝对值是不断增长的,但名义社会保障支出与各年的支出适度水平下限相比仍存在着差距,而且是不断加大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实际社保支出水平几乎是没有太大变化的。

(二)平稳性检验(aDF法)对变量的自然对数Lni、LnS进行单位根检验,可以看出序列Lni、LnS存在单位根,是非平稳的序列。序列一阶差分DLni序列不能通过1%显著性水平下的检验,但可以通过10%与5%的检验,而序列DlnS在各置信水平下都是平稳序列。故选取的临界水平为5%,即得到Lni~i(1),LnS~i(1)。

(三)误差修正模型具体为:

(1)协整检验。通过运用协整系统的误差修正机制来进行进一步的解释:社会保障支出与投资两者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Johanson检验结果表明Lni和LnS两个时间序列变量中至少存在一个协整关系且只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协整检验结果则表明: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与投资之间是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的(见表2)。

(2)误差修正模型。根据Granger定理,通过使用eG两步法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eCm)。

建立长期关系模型,即协整方程:

LnS=1.846+0.773*Lni

从长期来看投资水平对社会保障支出有着显著的影响。并可得到误差修正序列:

eCm=LnS-1.846-0.773Ln。

建立短期动态关系,即误差修正模型:

DLnS=0.426-1.140*DLni+0.635*DLni(-1)-0.153*DLni(-2)-0.410*DLni(-3)-0.211*eCm(-1)

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与投资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投资每增加1%,将带来社会保障支出0.773%的增长。在短期里,投资对社会保障的影响具有滞后性,表现在前一期的投资对社会保障支出具有正向拉动作用,每变动1%,社会保障支出将增加0.635%。当期以及滞后二、三期投资都对社会保障支出产生反向作用,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当期的投资,每变动1%,社会保障支出将减少1.140%。说明当期的投资对社会保障支出有制约作用,而前一期的投资却有助于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原因可能在于当期国家用于投资多时,会相应减少对社会保障的投入,相应减少了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二者呈负相关。同时,如果前一期的投资发挥效果,产生较高的收益,则会相应增加对当期社会保障的投入,增加当期的社保支出,二者表现出正相关关系。误差修正项ecm(-1)的系数为负,说明对社会保障支出增长起促进的作用。ecm系数为-0.211,长期均衡趋势误差校正项对投资增长的调整幅度为21.1%,表现出较强的调节作用。

(四)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来进一步验证: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与投资两者之间的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表明序列Lni和LnS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见表3)。

(五)向量自回归模型具体步骤如下:

(1)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建立。利用序列Lni和LnS建立VaR模型,并根据aiC和SC最小准则,确定模型中变量滞后的阶数为一阶到二阶。将作为内生变量的序列Lni和序列LnS滞后1~2期的值,再通过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该模型,可得到如下方程:

LnS=0.708*LnS(-1)+0.149*LnS(-2)-0.008*Lni(-1)+0.114*Lni(-2)+0.324

Lni=0.085*LnS(-1)+0.009*LnS(-2)+1.697*Lni(-1)-0.829*Lni(-2)+0.670

(2)向量自回归模型的稳定性检验。从图2中可以看出所有系数矩阵的特征值的模都小于1且都在单位圆内,表明建立的VaR模型是稳定的。

(六)脉冲响应函数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与投资之间存在长期密切联系。如图3可见,在短期里,社会保障支出对投资前期有一个微调,之后产生一个持续稳定的正响应。从长期来看,社会保障支出对促进投资的正向拉动影响时限更长,更有效益。社会保障支出对投资有较大的影响,对拉动投资有正向作用。从某种角度上来说,社会保障支出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社会公共投资。同时,投资对社会保障支出也会产生持续平稳的正向收敛趋势,表明投资对社会保障支出也具有积极的拉动效应。投资水平的提高将产生较多的收益,从而会增加用于社会保障的投入资金,有利于保证社会保障收入的稳定性增加,社保支出的增长,对提高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七)预测方差分解方差分解描述了冲击在社会保障支出和投资的动态变化中的相对重要性。社会保障支出的波动在第一期只受到自身波动的影响,而投资对社会保障支出的波动冲击(即对预测误差的贡献度)在第二期才显现出来(0.0058%),从第三期开始投资对社会保障支出波动的冲击呈持续上升的趋势,且增长速度较快。然而投资从第一期就开始受到自身波动和社会保障支出冲击的影响,受社会保障支出的影响总体上呈持续下降的稳定趋势,且下降速度较慢。从长期来看,投资对社会保障支出的影响是在逐步减弱的,而社会保障支出对投资的影响是逐步增强的,说明通过加大对社会保障支出的投入可以有效的带动投资,促进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对于我国这种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发展的国家,保证投资的持续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五、结论

社会保障支出与投资之间是呈双向因果关系的,而且两者之间从长期来看表现为正向相关关系。由Lni和LnS时间序列之间的线性组合是平稳的,可得知两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社会保障支出与投资之间是存在长期稳定均衡关系的。通过协整回归方程,可以看出投资每增加1个单位,将会拉动社会保障支出增长0.773个单位。误差修正模型说明了两者的短期动态均衡关系:投资对社会保障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前一期的投资对社会保障支出具有正向拉动效应,即投资每变动1%,社会保障支出将增加0.635%。而当期及滞后二、三期投资对社会保障支出则会产生反向作用,当期的投资每变动1%,社会保障支出将减少1.140%。误差修正系数为负数(-0.221),表明了长期均衡趋势误差校正项对投资的调整幅度为22.1%,能产生较强的调节作用。基于脉冲响应函数曲线和方差分解表明: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与投资之间存在着长期密切的联系。在长期里,社会保障支出对投资有着正向较大的影响;投资对社会保障支出也起到一定的拉动作用,但影响是逐步减弱的,而社会保障支出对投资的影响是逐步增强的,通过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可以有效的带动投资,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居民社保水平,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当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存在着社会保障覆盖面窄、保障程度低、保障功能差、社保资金短缺、社会保险基金不健全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投资水平的进一步持续稳步提高,不利于我国抓住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机遇,保持经济的快速稳步发展。为保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保证未来我国投资的持续稳步增长,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对投资的正向拉动作用,应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加强社会保障的保障功能,保证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的保值增值,加大社会保障支出力度,以带动投资水平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