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康复训练治疗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4:34

儿童康复训练治疗篇1

关键词:仿真马术治疗脑瘫康复训练

Simulationhorse-ridingtreatmenttoberestoredtohealthintrainingapplicationparalysischildresolute

wangShuyi

abstract:thehorse-ridingtreatmentindomesticemergesquietlyasthebrainparalysispatientsnewmethodoftreatment,becausethismethodoftreatmentneedsthemassivemanpowerandthephysicalresourcesupport,stillwas“thearistocrattherapy”difficultywithtopopularize.atpresent,inthemarketconditionappearedthesimulationhorsestowalkwiththemovementhighsimulationelectricallyoperatedridesthehoist,itcouldimitatethehorse-ridingtreatmentenablethebrainparalysischildtoobtaintheprofitwhichthehorse-ridingtreatmentbrought.thisarticlefromaspectsandsoonmovementprinciple,trainingcontent,mattersneedingattentionelaboratedemphaticallythesimulationhorse-ridingtreatmentisrestoredtohealthinthetrainingapplicationinthebrainparalysischild.

Keywords:thesimulationHorse-ridingtreatmentBrainparalysisRecoverytraining

【中图分类号】R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879(2010)12-0033-01

随着马术治疗在国内的开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认识到马术治疗能给脑瘫患儿带来较好的治疗效果,但要想在培智学校开展马术治疗则是难以想象的。电动骑马机的出现,脑瘫儿童的康复就抛开马术治疗的种种困难,让马术治疗的形式在培智学校开展变得简单易行。

1脑瘫及马术治疗的定义

1.1脑瘫又称脑性瘫痪,在港澳地区称脑性麻痹,它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而是一个综合征,作为人为概念,国内(1988年佳木斯小儿脑性瘫痪学术研讨会)把脑瘫定义为在妊娠到新生儿期之间各种原因而致的脑的非进行病变为基础,形成永存的,但可以变化的运动和姿势异常。其症状在2岁前出现。脑瘫最主要的表现是随意肌活动障碍,同时伴有智力低下、感觉、性格及行为异常等现象。

1.2马术治疗,2003年美国马术治疗协会将马术治疗定义为,运用马的运动开展物理、作业或者言语治疗的康复治疗手段。

2仿真马术治疗改善脑瘫肌张力的运动功能原理

脑瘫学生普遍存在肌张力异常,身体的平衡协调能力差,从而影响坐、站、行等功能。由于骑马机能模仿马匹的“8字形动作”,为身体提供不同方向的重心转移,脑瘫学生坐在骑马机上为了不掉下来,就会主动动用身体的各个肌群来维持身体平衡,例如,脑瘫学生为保持上半身平衡避免跌下,便把双腿合拢,这时就可以锻炼大腿内外侧肌肉及腹斜肌,当坐垫向右边移动时,则锻炼左侧腹肌、左边及左背肌肉,在重心的不断转移过程中,肌肉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刺激和锻炼,从而改善学生的异常姿势。

在脑瘫学生仿真马术治疗的过程中,我们常用四种训练模式:第一种是程序模式。骑马机以“8字形动作”为基础,坐垫向前后倾斜摆动,集中刺激了脑瘫学生的腰部和臀部肌肉,从而抑制躯干屈肌痉挛;第二种是腰部模式。机器主要向前倾斜,锻炼腰部,这个模式以坐垫向前倾斜为中心,配合水平及后倾的动作,主要锻炼腹肌,抑制伸肌痉挛;第三种是臀部模式。机器主要向后倾斜,锻炼臀部:这个模式以坐垫向后倾斜为中心,配合水平及前倾的动作,主要锻炼臀部和腹部肌肉,从而抑制髂腰肌和大腿内收肌的痉挛。第四种是运动模式。机器随机组合前三种模式,综合锻炼了学生的臀、腰、腹部三组肌群,提高躯干运动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3仿真马术治疗的训练内容

在康复训练的实践中,仿真马术治疗要注重不同类型脑瘫学生的症状特点,给予不同的训练模式,同时为脑瘫学生创设一种自然和有趣的训练方式,让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

3.1痉挛型脑瘫学生的训练内容。

痉挛型脑瘫学生的肌张力较高,躯干及肢体的运动比较僵硬,欠协调,训练时多数选择“程序模式”菜单,这种模式兼顾腹部、背部肌群的训练,能改善躯干前后肌群的肌力平衡,提高协调性,骑马机的摆动强度可以从弱到强,让痉挛型脑瘫学生有一个适应过程,有利于降低肌张力,训练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

3.2徐动型脑瘫学生的训练内容。

徐动型脑瘫学生的不随意动作比较多,肢体的稳定性控制较差。训练时通常选择骑马机的运动模式菜单,该模式能提供较多方向的重心转移,从而加强了身体稳定性的刺激,有利随意动作的控制。时间控制在15分钟,摆动强度可以调到中等强度,这种短时高强度的刺激方式有利提高训练的有效性。

4仿真马术治疗的注意事项

4.1仿真马术治疗应侧重游戏化。

游戏治疗是以游戏活动为媒介,为儿童创设一个充分自由的环境,让儿童在游戏中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解除各种困扰,使其发展。近年来,随着游戏治疗在特殊教育实践中的运用,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游戏疗法能给特殊儿童创设一种温和及完全的自由环境,让他们主动、积极地活动。因此,训练时要针对不同的脑瘫儿童设计不同的马背游戏内容。年龄较小,肢体功能较差脑瘫儿童设计马背上唱儿歌,在唱儿歌的时候,融入引导式教育的节律性语言,让脑瘫儿童在欢乐的歌声氛围下进行锻;对于年龄大一点,功能程度好一点的脑瘫儿童,则设计马背上的棍棒操、套圈、投篮、抛球游戏,通过游戏提高学生在马背上锻炼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加大训练的强度。

4.2治疗必须是安全的,符合脑瘫儿童身心负荷。

在游戏治疗的过程中,脑瘫儿童所处的环境应该是安全的、自由的,在这个环境中他们不用担心自己摔倒了会怎样。所以,游戏治疗的环境应该在软草地或木地板等较柔软的地面进行。根据运动生理学最大心率的计算公式:HRmax=(220-年龄)+10-12次/分钟,脑瘫儿童的最大心率应该控制在85%的预计最大心率。在治疗的过程,对于年龄小且瘫痪程度较重的学生,必须要有教师在学生身边进行保护,保护时,教师可以站在学生后方,双手握住其腰部,对于身材较小的学生则可以两人同坐骑马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训练室可以配备播放音乐的设备,用轻松舒缓的轻音乐来消除学生的紧张。

对伴有智力障碍的脑瘫学生而言,传统的牵拉和徒手肌力练习难以提高他们的训练兴趣,仿真马术治疗在脑瘫学生康复训练中的应用则可以改善这种状况,使康复训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于兑生,恽晓平.运动疗法与作业疗法.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3-9

[2]陈云英.培智教育课程需求调查,2004年

[3]王辉.国内脑瘫儿童康复研究的现状及趋势.中国特殊教育.2004,2:85-90

[4]李树春.小儿脑性瘫痪.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2

[5]燕铁斌,窦祖林.实用瘫痪康复.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34-251

儿童康复训练治疗篇2

[主题词]孤独病/康复;孤独病/针灸疗法;针刺疗法/方法

儿童孤独症又称儿童自闭症,是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中的一种较为严重的心理发育障碍性疾病,迄今为止,它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尚未清楚。儿童孤独症起病于婴幼儿时期,社交障碍、语言障碍、感知觉障碍及刻板行为和怪异动作是儿童孤独症的主要临床表现,目前对于儿童孤独症的康复治疗,普遍采用行为矫正和特殊教育训练。笔者近年来对部分收入本中心进行康复训练(包括aBa训练、引导式教育和感觉统合训练)的孤独症儿童采用针刺治疗,并与单纯接受康复训练的孤独症患儿进行疗效对比,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作如下报道。

1 临床资料

将2004―2006年期间经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BC)、儿童期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克氏量表及图片词汇测验(ppVt)等测评并结合其临床表现而诊断为“儿童孤独症”后收入本中心进行康复训练的孤独症患儿40例按接受训练及治疗的时间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年龄2.5~8岁,在康复训练和治疗前均行儿童孤独症及相关发育障碍心理教育量表中文修订版(C-pep)e17测评,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和C-pep发展总分上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1)针刺治疗

主穴取神庭、百会、四神聪、脑户、强间、内关、神门、劳宫、足三里、复溜、太溪、语言二区、语言三区、感觉区、精神情感区、视区、晕听区、额五针(前额发际上2cm处,左右大脑外侧裂表面标志之间,由前向后共刺5针,5针间距相等)。配穴:多动加后溪、支沟、列缺、太冲、冲阳、飞扬;喜静而喃喃自语、疏懒加丰隆、太冲;声音嘶哑或声音不扬加鱼际、照海、廉泉、哑门;不寐加照海、申脉。每次治疗时选取主穴,随症选取配穴,针刺每日1次,留针25分钟,间歇5分钟行针1次,每周治疗5次,30次为一疗程,共治2~3个疗程。

(2)康复训练

采用aBa训练、引导式教育和感觉统合训练,每天各1次,每次各训练45分钟,共训练90次。

aBa训练的具体内容是:将行为分解为细小的、可以测量的单元进行系统教授,小到注视别人,大到复杂的互动交往行为及社会交往互动,都被划为若干个步骤。在教授每一个步骤时(通常以一对一的教学开始),都伴随有提示和指令,有时要从手把手开始;教授活动要重复多次,直到患儿达到要求,将患儿已学会或已消失的行为记录下来,在下一阶段的教学中进行巩固性练习,并注意将在课堂上学会的行为技巧转移到日常生活中去应用;教学活动从一对一开始,逐步变成小组上课和集体上课,增强患儿的社会适应能力。

引导式教育的具体内容是:学习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的内容包括体能、智能、语言、性格、社交等;学习的内容是互相关联的,即知识、语言和动作是连在一起的;通过习作分析或称动作分析,将复杂的动作分成简单的步骤,并用节律性的语言(如儿歌游戏)贯穿起来,让儿童容易掌握动作中的每一个小节;采用节律性的语言来增强儿童在时间上的接受能力,让儿童容易记下语言内容,并纳入自己的思想中;实践时间与空间的贯彻性,学习机会可以是每时每刻,而任何空间都可以成为学习的地方。

感觉统合训练的具体内容是:在实施感觉统合治疗前应对患儿进行感觉统合检测,以了解患儿到底存在哪些问题,然后再根据感觉统合检测结果制定出感觉统合训练计划,选择合适的训练器械和训练量进行训练,让孩子们在玩乐中通过各种感觉统合训练器械刺激孩子的前庭、本体、视觉、触觉、听觉系统,使患儿中枢神经系统对各种感觉信息的整合得到改善,由于感觉统合失调而出现的各种情绪、行为、语言发育、学习能力等方面的问题也就会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2.2 对照组

每天行aBa训练、引导式教育和感觉统合训练各1次,训练时间和训练次数同治疗组,不进行针刺治疗。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方法

采用C-pep量表测评:C-pep量表由一套玩具及游戏活动组成,在测试的同时,对患儿的各种反应按一定的评分标准作记录,C-pep之功能发育量表能提供患儿在模仿、知觉、精细动作、粗大动作、手眼协调、认知表现及口语认知等功能领域发展水平的信息,所有接受观察的患儿(包括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和训练前后均进行C-pep量表测评。

3.2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训练和治疗后C-pep发展总分提高≥16分;显著进步:训练和治疗后C-pep发展总分提高8~15分,但仍

3.3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1.5forwindows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

3.4 治疗结果

(1)两组患儿疗效比较见表2。

表2数据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X2=7.03,p

(2)两组患儿在康复训练和治疗前后在C-pep发展总分和其余7个项目上的比较见表3。

由表3可知,对两组患儿在康复训练和治疗前后的发展总分和其余7个项目进行组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尤其是治疗组,其组内训练治疗前后差异性较对照组而言更为显著;将两组患儿在康复训练和治疗前后的差值进行组间比较,在发展总分、模仿、口语认知项目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4 讨论

aBa训练法,也称应用行为分析法,是由美国加州大学心理系伊瓦洛瓦斯教授率先探索、发展和运用的一种专门训练孤独症儿童的方法体系,它以操作制约的原理和方法为核心去矫正儿童的行为,按儿童的学习目标设计情境和选定可影响该目标行

为的增强物,并以他们自发的反应行为,建立新的适应行为,消除或改善因孤独症而引起的不当行为。引导式教育是1945年由匈牙利peto教授所创立的一种教育方法体系,它通过一系列仔细策划的活动,使儿童在运动机能、言语、智能、社交及情绪等各方面得到平衡发展。引导式教育最初只施行于有运动功能障碍者如脑瘫儿,以后逐渐扩展施行于因中枢神经受损而引起多类弱能的成人及儿童。aBa训练和引导式教育一直以来在国际上被普遍认同为训练孤独症儿童的有效方法。感觉统合训练是基于感觉统合理论,针对感觉统合失调而设计的一套通过游戏和各种玩具器械来提高或增强感知运动各器官协调发展的一种训练方法。由于孤独症儿童在视觉、听觉、触觉、本体觉和前庭平衡觉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失调,因而感知觉运动方面的训练也是推动孤独症儿童康复的重要手段之一,感觉统合训练也因此而成为孤独症儿童常用的康复训练方法。

由于儿童孤独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了,迄今为止,儿童孤独症依然是i临床而非实验室诊断。中医对于儿童孤独症的论述散见于“五迟”“痴症”“癫狂症”等病中,认为其病因多属先天胎禀不足,髓海空虚,肝肾亏损,后天失养,气血虚弱所致,与心脾肝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其治疗大法为益肾调督填髓,健脾宁心开窍。近年来针刺治疗儿童孤独症已取得一定的效果。

儿童康复训练治疗篇3

关键词:作业治疗;脑性瘫痪;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Cerebralpalsy,Cp),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这种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脑性瘫痪的运动障碍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和行为障碍,以及癫痫和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1]。本病是儿童期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由于肌张力的异常阻碍了患儿的主动运动,并导致异常姿势的出现并固定化,进一步影响了患儿运动发育,从而阻碍了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iesofdailyliving,aDL)的提高[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入选标准:①诊断标准符合第六届全国儿童康复、第十三届全国小儿脑瘫康复学术会议最新制定的诊断和分型标准[3];②康复治疗时间为3个月;③患儿家长知情同意。

选择2012年2月~2013年8月在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接受康复治疗的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6例年龄9~77个月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33)和实验组(n=33),两组间的性别、年龄、分型及治疗前的aDL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1。

1.2方法对照组采用神经发育疗法、物理因子治疗、中医推拿等康复治疗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作业治疗。康复治疗1次/d,5次/w,作业治疗40min/次,连续治疗3个月。

作业治疗的内容主要包括:上肢功能的训练、手的功能训练、认知与智能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训练、辅助器具应用等[4]。

1.3疗效评定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制定的脑瘫儿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5],内容包括个人卫生动作,进食动作,更衣动作,排便动作,器具使用,认识交流动作,床上动作,移动动作,步行动作九个部分,共50项。

评分标准:按完成的程度每项有2分、1.5分、1分、0.5分、0分共5个评定等级。能独立完成,每项2分;能独立完成,但时间较长,每项1.5分;能完成,但需辅助,每项1分;两项中完成1项或即便辅助也很困难,每项0.5分;不能完成,每项0分。

轻度障碍:75~100分;中度障碍:50~74分;重度障碍:0~49分。

1.4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所得的计量数据以(x±s)表示,采用SpSS13.0版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组内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

2结果

66例脑瘫患儿经过3个月康复治疗后,两组患儿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但实验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2。

3讨论

作业疗法是利用经过选择和设计的作业活动,以治疗躯体或/和精神疾患,使患者在日常生活各个方面的功能和独立性都达到最高水平[6],上世纪70年代末在我国才得以发展,而将作业疗法应用于脑瘫的治疗是本世纪逐渐开始的。以往人们比较重视步行训练,忽视上肢及手精细运动能力训练,而这些训练不仅能改善脑瘫儿童上肢及手的功能障碍,恢复、改善、增强其能力,还会影响身体及其他部位的功能以及生活自理能力。

作业疗法与脑瘫患儿日常生活活动密切相关,介于训练与真实生活之间,有利于脑瘫患儿把新学的技能转移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从而为近一步的生活自理、回归家庭和社会创造积极条件[7]。因此,在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中,采用作业疗法强化上肢及手功能的训练,能有效改善患者上肢的功能,提高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

本研究中,作业疗法师采用主被动结合的模式进行训练,根据患儿障碍程度及认知水平,分为小组训练及个体训练,并适时采用强制性诱导疗法及合适的辅助器具,同时开展亲子训练,指导家长积极开展家庭康复。3个月后发现,经作业治疗后,实验组脑瘫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得到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脑瘫患儿aDL明显提高,可能与作业治疗方案制定及具体操作中采用的方式方法相关:①在作业治疗的实施过程中,治疗师与患儿充分的交流、沟通,取得患儿信任与配合,患儿按照治疗师的要求主动活动,获得最佳效果;②治疗师根据患儿障碍的程度及训练目的,选择合适的作业活动,选择患儿能独立完成80%~85%的作业活动课题,如选择的作业活动难度较大,会使患儿失去信心或被动活动成分过多;③将作业活动融入到游戏中,通过游戏,充分发挥患儿的潜在能力,通过游戏式训练不仅能提高患儿的训练兴趣,长期训练后能显著提高患儿的注意力,延长患儿注意的时间,还能培养患儿独立思考的习惯,促进认知能力的发育;④定期与家长沟通,解释患儿目前障碍情况,不断督促家长配合治疗师进行家庭康复训练,并引导患儿将获得的日常生活活动技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如吃饭、穿衣等需独立完成;⑤桌、椅的高度适中,为患儿设计合适的,治疗用的训练器材要根据训练目的进行改造,如拔木钉训练,患儿取端坐位,桌板与剑突平齐,调节木钉盘离患儿的距离,当训练其抓握及腕关节的运动时,需拉近木钉盘;而训练伸肘位肩关节的前屈及抓握能力时,患儿要与木钉盘保持一定距离;⑥多使用辅助器具,如弹性绷带、胶带等,也可借助适当的家庭生活用品。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脑瘫患儿至关重要,研究表明,作业治疗能有效提高脑瘫患儿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作业治疗以脑瘫患儿自身的主动活动为主,可以充分发挥患儿的主动性,消除对父母及监护人的依赖,增强患儿心理上的独立感,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8]。因此要让更多康复工作者及脑瘫患儿家长认识到作业治疗的重要性,尽早开展脑瘫患儿的作业训练,并注意训练方法,使脑瘫患儿获得动作能力和社会能力,以促进全身心的发育,在身体、精神、社会和经济上达到最大限度的独立,从而为其日后在社会上有效地学习和生活、工作提供条件。

参考文献:

[1]李晓捷,唐久来,马丙祥,等.脑性瘫痪的定义、诊断标准及临床分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4,29(19):1520.

[2]陈庆亮,王小燕,曾丽云,等.“平衡”性疗育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效果[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04:350-352.

[3]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小儿脑性瘫痪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编委会.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2015):第一部分[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7):747-754.

[4]田晶,金研,曲凤媛.作业疗法对脑瘫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疗效(62例病例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6.12(8):710-711.

[5]恽晓平.康复疗法评定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4.

[6]王丽春.对作业治疗专业的一点认识[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9,14(1):32-32.

儿童康复训练治疗篇4

【关键词】低视力;视觉康复训练;儿童;视力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effectofvisualrehabilitationtrainingonvisionoflowvisionchildren.method:atotalof72lowvisionchildrenwererandomlydividedintocontrolgroupandobservationgroupaccordingtorandomnumbertablemethodfromJanuary2015toSeptember2016,36casesineachgroup.thecontrolgroupwastakenwithroutinevisualrehabilitationtraining,theobservationgroupdevelopedindividualizedvisualrehabilitationtrainingplanandimplementedtherelevanttrainingstrategy.thebestcorrectedvisualacuityoftwogroupswerecomparedandthequalityoflifebeforeandaftertrainingwasobserved.Result:afterrehabilitationtraining,thevisualacuityoftheobservationgroupwere0.05-0.09(11.11%)and0.10-0.29(30.56%)significantlylowerthanthecontrolgroupof33.33%and47.22%(p

【Keywords】Lowvision;Visualrehabilitationtraining;Children;Vision

First-author’saddress:RehabilitationHospitalofDongguan,Dongguan523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13.036

低力(lowvision,LV)是一种儿童常见的眼部疾病,该病病因复杂,主要包括先天性眼球震颤合并屈光不正、高度复性近视散光、视神经萎缩中度远视等,此外先天性青光眼术后、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患儿在一段时间内也属于低视力范畴[1-2]。低视力患儿存在明显视觉损失,这对儿童正常生长发育影响较大,因而需尽可能的改善患儿视力。视觉康复训练是低视力治疗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改善患儿视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次研究选择2015年1月-2016年9月期间在本院就诊的72例低视力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视觉康复训练方法和效果进行了分析,旨在总结一套高效的视觉康复训练方法。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1月-2016年9月期间在本院就诊的72例低视力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6例。纳入标准:患儿双眼中好眼的最佳矫正视力≥0.05且

1.2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性视觉康复训练,观察组患儿均编制个体化视觉康复训练计划,并实施相关训练策略如下:

1.2.1设计个体化视觉康复训练计划训练前收集患儿相关病历资料,询问家属患儿视觉活动、日常生活特点和障碍问题,并与患儿交流沟通,了解患儿性格特征,与相关医师共同协商,编制个体化视觉康复训练计划。计划制定后,向患儿家属讲解,及时调整计划,满足家属的相关需求。

1.2.2心理干a和健康教育为提高家属和患儿治疗依从性,应对患儿和家属进行相关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采用一对一模式,向家属介绍患儿的病情、视觉康复训练安排、家庭护理知识与技能等信息,告知家属和患儿坚持视觉康复训练可显著提高患儿视力,有助于改善患儿预后,获得家属和患儿的积极配合;训练前应观察患儿心理状态变化,出现负性情绪反应者,及时进行心理疏导,选择成功案例鼓舞患儿,帮助患儿重塑治疗信心。

1.2.3合理使用助视器严格依据患儿视力,选择合适的光学或非光学助视器,视觉康复训练中要求患儿佩戴助视器;同时,设计配套阅读材料,要求字体从大至小,配合不同训练阶段使用,便于监测患儿视力和阅读能力改善情况[3-4]。

1.2.4视觉定位能力训练选择儿童感兴趣的阅读图册或文字材料,从中选择某个图案、字母或文字,让患儿在材料中找出,训练患儿快速阅读能力和阅读的精准度;指导患儿进行笔画训练,从简单到复杂图案,让患儿沿着线条轨迹描红临摹,锻炼患儿头部运动追踪能力,提高眼部与手部配合的能力。

1.2.5视觉记忆能力训练让患儿先观察房间内陈设,再取走房间内的某个物体,让患儿回到房间,观察移走了哪个物体,并描述物体的颜色、形状和位置,锻炼患儿的视觉记忆能力[5]。

1.2.6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带领儿童在音乐中练习日常生活技能,如刷牙、穿衣服、洗澡、洗手、整理衣物等,积极鼓励患儿自己完成个人卫生清洁等,提高患儿独立意识和日常生活能力。

1.3观察指标两组均行视觉康复训练6个月以上,训练6个月后检查患儿视力情况,记录两组最佳矫正视力并比较。采用中文版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Chinese-versionlowvisionqualityoflife,CLVQoL)评估低视力患儿生活质量情况,评分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性[6]。患儿训练前后分别进行CLVQoL评估,统计远视力、调节能力、阅读和精细工作、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情况,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评分变化。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康复训练前后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康复训练后:观察组视力0.05~0.09和0.10~0.29的比例分别是11.11%和30.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3%和47.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训练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康复训练前,观察组远视力、阅读和精细工作、调节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及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训练后:两组远视力、阅读和精细工作、调节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训练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近年来,我国对于儿童眼部卫生问题关注度逐渐提升,而儿童低视力人群也成为眼部疾病研究的重点。低视力直接影响患儿对社会及环境的正常认知,干扰儿童的各项肢体活动,对于儿童生长发育负性影响较大,随着病程延长危害性逐渐增加,甚至导致儿童终生视力损失。故应尽早开始低视力的治疗尤其应做好视力康复训练,并长期坚持改善患儿预后[7]。

与成人低视力相比,儿童视觉经验较少,缺乏建立起完善视觉记忆,多数患儿意识不到自己存在视觉缺陷,仅使用残余视力,且部分患儿合并其他生理缺陷,视觉康复训练难度较大,要求更多且时间更长[5]。根据儿童低视力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视觉康复训练方式,在训练中遵照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积极改善患儿视觉功能,并注意纠正患儿心理和智力发育障碍[8-9]。本院针对儿童视觉康复训练的特点,充分考虑到每个儿童生长发育的异同,编制了个体化视觉康复训练模式,针对每个儿童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训练方法,为日后康复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次研究对个体化视觉康复训练模式实践效果进行了对比试验,发现康复训练后:观察组视力0.05~0.09(11.11%)和0.10~0.29(30.56%)者显著低于对照组33.33%和47.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儿童视觉康复训练开展起来较为困难,尤其是患病年数长、视觉损失大、性格内向的患儿低视力治疗和康复训练难度更大[10]。在实际视觉康复训练中,应把握儿童低视力的病理特点和心理特点,根据视障儿童视功能和心理状况制定合理的训练方法,不宜刻板的使用标准的视觉康复训练模式和方法[11-13]。家属的积极配合和支持是视觉康复训练成功的基础,眼科医师及护理人员要耐心指导家属配合视觉康复训练,并定期评估患儿视觉功能改善效果,告知患儿和家属已经取得的成果,督促和鼓励患儿及家属更好的坚持康复训练,全面改善视觉功能[14]。本次研究认为个性化视觉康复训练模式较为适用于现代低视力儿童及家庭,家属较容易接受和配合治疗,在训练中应先设计个体化视觉康复训练计划,积极争取家属的意见,同时训练前和训练中应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保证患儿和家属保持良好的视觉康复训练热情。此外应严格依据患儿视力,选择合适的光学或非光学助视器,在视觉康复训练中合理使用助视器及配套阅读材料,使视觉康复训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视觉功能训练方面,视觉定位能力训练和视觉记忆能力训练为主要训练项目,灵活选择儿童喜欢的形式进行训练,提高患儿参与积极性[15-17]。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忽视技能训练,提高患儿独立性,提高其生活能力,促进患儿正常行为发育,并减轻家属照顾负担[18]。

综上所述,低视力儿童视力采取个体化视觉康复训练模式,可有效改善患儿视力,并提高其生活质量,预后良好,值得推广借鉴。

参考文献

[1]胡运涛.康复训练对低视力儿童视觉质量的影响[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8(7):119-120.

[2]胡甸萍,o建初,王剑鉴,等.康复训练对高度远视儿童屈光结构的影响[J].中国康复,2011,5(2):149-151.

[3]肖婷,张黎.儿童低视力康复概况[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15,7(2):45-46.

[4]杨俊芳,陶利娟,漆争艳,等.低视力儿童应用助视器提高视觉质量的效果及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8(10):63-64.

[5]李桂芹.康复训练仪在低视力儿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5,5(24):2897-2898.

[6]胡爱莲,孙葆忱,张旭,等.北京市医疗机构低视力康复服务状况调查[J].眼科,2015,10(5):348-351.

[7]邵锦华.康复训练对儿童低视力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学工程,2016,8(10):113-114.

[8]覃建.不同类型助视器在视力残疾学龄儿童康复中的应用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3.

[9]曾素华.家庭护理干预对低视力患者社会支持、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6.

[10]曾玉.技能训练干预对成人低视力患者自我效能、生活质量影响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3.

[11]曹紫玄,王萌,陆悦美,等.对我国儿童低视力康复的一些思考[J].中国康复,2015,10(2):149-150.

[12]陈章玲,雷方,陈彬川,等.郑州市惠济区3~6岁儿童盲和低视力流行病学调查[J].眼科新进展,2014,12(5):441-444.

[13]杨媛,黄耀忠,张超,等.台州市椒江区幼托机构儿童低视力原因及康复情况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4,10(2):304-305.

[14]蒋春秀,马丽华.柳州市学龄前儿童盲和低视力原因分析[J].华夏医学,2011,5(2):167-169.

[15]朱文珲,周建华,林先轩,等.低视力儿童的屈光状态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5(10):967-969.

[16]邓岳敏.“残―医―教”一体化低视力儿童康复模式的构建[J].绥化学院学报,2016,5(1):119-123.

[17]林穗智,古衍萍,胡运涛.低视力儿童三位一体综合康复干预治疗临床数据分析[J].广州医药,2015,5(1):88-89.

儿童康复训练治疗篇5

社区康复(简称CBR)是指在城乡水平基础上,积极调动社区有关部门及人员,包括残疾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参与,充分发挥社区优势和利用社区资源在医疗、教育、职业、社会四大康复方面,为残疾人在社区和家庭中提供有效、可行、经济的全面康复服务,扩大残疾人的康复受益面。根据本中心实际情况,拟定康复服务计划如下。

基础康复医疗护理服务:组建社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并配备残疾人康复训练器具和无障碍设施,为残疾人提供诊断、功能评定、康复治疗、康复护理、家庭康复病床和转诊服务等。

本中心重点开展视觉康复、肢体残疾、脑瘫儿童和智力残疾儿童的康复训练。

视觉康复:①设立低视力专科门诊及医学配镜中心。②对于先天或后天性眼部疾病,如白内障、沙眼、倒睫、翼状胬肉、斜弱视、高度近视、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眼白化症、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黄斑变性、糖尿病性眼底病等原因都可导致低视力。专业眼科医生在采用手术及药物积极治疗眼部疾病后,配用适合的助视器,同时进行相应的训练。③低视力患者在医院眼科低视力门诊进行助视器验光后,针对低视力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助视器使用训练。④对学龄前及学龄的儿童要进行佩戴助视器后的功能性视力训练。

肢体康复:肢体残疾人康复训练的对象主要为偏瘫、截瘫、截肢、小儿麻痹后遗症、骨关节疾病等运动功能障碍者。针对脑血管病、脑外伤引起的偏瘫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和训练,对颈肩腰腿痛患者、各类慢性病患者进行推拿按摩、理疗、针灸、中药熏蒸等。训练内容包括: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训练等。①对于脑血管病、颅脑外伤、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等任何导致大脑损伤的原因所引起的偏瘫需要进行瘫痪侧面部训练,如训练病人吸气鼓腮,让病人皱鼻子,用冰块或电动牙刷背面刺激病人的口唇和颊部,从侧面向中间运动。②卒中后常见并发症――肩手综合征的预防。其方法有:肢体的摆放,避免过度牵拉,肩吊带的应用及运动疗法和其他辅助疗法。帮助病人练习伸髋屈膝、屈踝及帮助病人进行患腿的负重练习等。③截瘫者康复一般是截肢手术完成后14天拆线后即需进行残肢弹力绷带包扎。为防止残肢水肿及促进残肢成熟,要进行残肢的拍打,使残肢皮肤增厚,提高残肢耐受力,为安装假肢做好准备。再针对性地进行康复训练,训练其生活自理能力。④小儿麻痹后遗症马蹄内翻等通过专业骨科医生手术治疗后进行康复训练。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的对象为14周岁以下,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智力发育低于同龄儿童平均水平,同时伴有明显的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困难的儿童。

对智障儿童的感受能力和活动能力及身心进行协调,并通过增加感知活动和肌肉活动,对大脑刺激频率和大脑本身的分析、综合、调节活动的锻炼,以促进大脑机能的修复。

儿童康复训练治疗篇6

【关键词】脑性瘫痪儿;智力水平;康复治疗效果;相关性研究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6863-02

脑性瘫痪是儿科常见的一种以癫痫、智力低下、言语障碍或行为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目前对于该类综合症的治疗无特效药物,一般也无法治愈,但可以通过对脑瘫患儿进行康复治疗干预的方式,尽量减少患儿残障的程度、恢复其功能,从而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有相关报道研究发现[1],儿童智力的发育和运动的发育两者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笔者推测脑瘫患儿康复干预治疗的疗效情况也与患儿智力水平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本文笔者对脑性瘫痪儿智力水平与康复治疗效果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探究,现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科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拟行康复干预治疗的脑性瘫痪婴幼儿共计70例,其中男性患儿41例,女性患儿29例,平均年龄(14.7±2.4)个月。以上患儿中,痉挛性脑瘫患儿52例,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12例,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6例。所有脑瘫患儿的诊断均符合2006年第2届全国儿童康复、第9届全国小儿脑瘫康复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及临床分型标准[2]。

1.2方法首先,在患儿入院后的第一天对其智力水平进行测评。选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和中国儿童发展中心根据贝利智力量表改编的标准化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CDCC)进行评定[3]。智力发育指数

1.3观察指标评定标准观察并统计不同智力水平组脑性瘫痪患儿经3个月的康复干预治疗后的疗效情况,包括:显效、有效和无效。评价标准:认为患儿语言表达能力、运动能力和智力水平等照入院时明显提高的为显效;认为患儿表达能力、运动能力和智力水平照入院时有所改善的为有效;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的为无效[3]。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0for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

2结果

观察统计不同智力水平组脑性瘫痪患儿经三个月的康复治疗后的疗效情况,比较各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情况(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见表1。

3讨论

据媒体报道[4],我国患脑性瘫痪的儿童已有300-400万,每年新增病例6万例,脑性瘫痪在我国新生儿的发病率约为1.2-2.5‰。脑性瘫痪儿童关乎了每个家庭的幸福和稳定,应成为社会各界关系的对象。目前临床上对于脑性瘫痪的治疗无特效药物,也无法完全治愈脑瘫患者,只能通过物理疗法等康复训练方式,帮助脑瘫患儿尽量恢复其正常生活,减少其残障的程度。相关研究发现[5],婴幼儿的智力发育水平与其运动功能的发育水平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所以本文笔者推测在脑瘫患儿康复治疗的疗效情况中也与他们的智力发育水平有着一定的相关性,因而笔者将我院收治的拟行康复训练治疗的脑瘫患儿根据其智力水平进行分组,研究二者之间的相关性。

入院智力测量结果显示,脑性瘫痪儿的智力水平相比于同龄正常儿童明显偏低。将他们按照智力水平:中等、中下、边缘和低下分组后,经3个月的康复训练治疗显示,智力中等水平组脑瘫患儿的显效率最高,其次是中下水平组、边缘水平组和低下水平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情况是中等组>中下组>边缘组>低下组,说明脑瘫患儿的康复效果与其智力水平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这也印证了笔者之前的猜测。智力水平较高的脑瘫患儿在康复训练的过程中,接受力和理解力较强,配合医护人员的训练,运动能力和认知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综上所述,脑瘫患儿的智力水平是关乎其康复治疗效果的关键,应提高对脑瘫患儿智力发育的关注度,以提高其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冬芝.痉挛性脑性瘫痪患儿智力水平对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11):54-55.

[2]陶维娜,苏红娜,苏红梅.小脑顶核电刺激对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21):66-67.

[3]丁建英,刘振寰.不同康复治疗方法对脑性瘫痪儿童及其家庭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7):2718-2722.

儿童康复训练治疗篇7

方法:将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92例脑瘫儿童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引导式健康教育运用1个月。

结果:观察组脑瘫患儿粗大运动GmFm66项量表分值优于对照组(p

结论:将引导式的健康教育应用于脑瘫儿童的治疗过程中,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儿预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引导式健康教育脑瘫儿童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384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266-01

脑性瘫痪(cerebralpalsy,Cp)俗称脑瘫,系小儿神经内科常见病,对患儿的生长发育及未来生活产生严重影响[1]。引导式的健康教育是一种为中枢神经系统的受损而致活动机能失调者设计的很有效的康复方法。临床调查发现,引导式健康教育在促进脑瘫儿童康复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以92例Cp患者为对象,进行引导式的健康教育和常规护理的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9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Cp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男29例,女17例,年龄2~13岁,平均(3.86±1.12)岁;其中痉挛型24例,混合型9例,手足徐动型7例,肌张力低下型6例。轻度膝反张17例,中度23例,重度6例。对照组:46例,男29例,女17例,年龄2~12岁,平均(4.01±0.92)岁;其中痉挛型24例,混合型9例,手足徐动型7例,肌张力低下型6例。轻度膝反张18例,中度23例,重度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引导式的健康教育,具体护理措施如下:①康复训练:按照正常儿童的运动和发育的规律,从上到下,从低级到高级,自近而远和从简单到复杂进行合理训练。针对各患儿的不同功能障碍,使用引导式的教育体系中所特有的基本模式,在专业护士的指导下,对其进行一些如抬头、坐位和平衡翻身的简单训练,同时进行手部的功能、站立、爬行梯等有助于加强生活自理能力训练[2]。同时训练过程中,专业护士要应用好引导式的教育理论,并借助一些引导式的教育家言论和部分的康复器材帮助儿童实施训练。②改善病房环境:保持患儿病房卫生,环境舒适。并尽可能将患儿病房设计得更加贴近儿童生活,使病房更加居家,患儿的个人物品分类安置,避免病房内放置如剪刀等危险物品。同时为患儿设置宽敞、明亮的活动场所,使患儿处在一个温馨、舒适、整洁的环境中。③加强与家属良好沟通:孩子是家里的希望,是父母心中的宝贝,因而,对于患儿父母来讲,其思想压力更大,负性情绪更多。因而,护士要耐心地向患儿家属讲明脑瘫病情的发展状况和康复状况,积极地争取家属的配合共同做好安全防范的工作,并指导家属多抽出时间来陪孩子,与孩子一同开展一些有益于提高孩子智力,促进孩子康复的活动。

1.3疗效评价。治疗前后采用GmFm66测试量表[3]对两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发育情况进行评价。其中GmFm66评分总百分比提高≥12%为显效;总百分比

瘙12%,但>6%为好转;总百分比提高≤6%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好转)/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以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以p

2结果

2.1两组口儿GmFm66项量表分值比较。治疗前,粗大运动GmFm66项量表分值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GmFm66项量表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

2.2两组患儿疗效分析。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04%,观察组为89.1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Cp是临床上常见的小儿神经内科疾病之一,严重者可并发语言障碍、癫痫或致患儿残疾[9,10]。目前临床上用于Cp的药物较多,且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然而健康教育在Cp患儿治疗中的地位仍无法取代。但目前临床中采用的健康教育方式较多,而引导式的健康教育方式已经成为Cp患儿康复的首选护理方法,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研究表明,Cp患儿在传统常规护理模式下,无法使患儿得到良好的康复护理,易使病情进展,或并发其他并发症,失去最佳的治疗机会[13]。引导式的健康教育是指在传统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医生与患儿、医生与家属沟通,使患儿能够午到有助于个体疾病康复的健康教育和医疗服务,有效保障患儿的治疗疗效和预后。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脑瘫患儿粗大运动GmFm66项量表分值优于对照组(p

本研究表明,将引导式的健康教育应用于脑瘫儿童的治疗过程中,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儿预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儿童康复训练治疗篇8

【abstract】thisarticleintendstoexplorethespecialchildren’smedicaleducationintheinnovationmodeofthedevelopmentoftheintegrationsystemofconstructionandimplementation.throughthedevelopmentofmedicaleducationcombinedwithempiricalresearch,theformationofthepathofdevelopment,strengtheningeducationandmedicinecombinationofthetheoreticalbasis,andfurtherexplorethediversifieddevelopmentmodecombinationofeducationandmedicine.Fullydiscussedthroughtheimprovementofschoolevaluationmechanism,optimizetherehabilitationandspecialteachers,theimplementationofthecombinedfeatureclassestoteachmedicine,andestablishalong-termmechanismtoexploreandpromotetheeffectiveintegrationofmultidisciplinarypenetration;bridgerehabilitationmedicineandspecialeducation.toelaboratewiththedevelopmentofintegrationmodewiththetheoryandpracticeofbasiceducationforchildrenwithspecialmedicine,isfullofnecessityandfeasibility,canpromotethefullrangeofmedicalinstitutions,medicalrehabilitationinchildrenwithspecialeducationandfusiondevelopmentplaysanirreplaceablerole.

【Keywords】Combinationofmedicaleducation;integrationanddevelopment;workingmode;Construction;implementation

First-author’saddress:Ji’nanHospital,Ji’nan250013,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09.040

特殊?和?是指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某一方面或多个方面明显偏离普通儿童发展水平,有特别的学习或适应困难的儿童,他们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和受教育权。特殊儿童教育是为有身心障碍、在学习和生活中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实施的教育,他们的成长需要医学、教育、心理、社会等多学科的共同协作,配套相应政策,采取有效措施,依靠优质的专业资源、先进的设备设施以及社会力量的支持参与,使之得到较好的医疗、康复和教育服务,切实改善孩子们的生命质量,并促进他们的成长与发展。

教育部、发展改革委等七部委共同制定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中明确提出,将“继续开展‘医教结合’实验,探索教育与康复相结合的特殊教育模式”,指出建立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是今后重要的发展途径[1]。

国内外诸多实践证明,早期进行康复及教育干预,能最大限度的培养和提高特殊儿童各方面的能力,最大限度的减轻家庭负担,降低社会成本,对于特殊儿童回归家庭、融入社会,有极其深远的意义。那么医疗康复与特殊教育如何有效结合已成为摆在社会面前的新课题[2]。

2013年济南医院以“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为架构,成功转型成为济南市唯一一所公立二级康复医院,2014年3月成立“历下区特殊儿童康复中心”,致力于拓展医教专业交叉发展,重点在于关爱特殊儿童的康复和教育诊疗,从而全方位地探讨建立特殊儿童身心康复阵地的建设模式。2014年12月成立济南市历下区特殊儿童康复训练培训学校,该学校的建立,填补了山东省特殊儿童医疗康复与教育无交叉专业合作的空白。培训学校利用现代医疗技术和综合康复手段,对学龄前期(0~6岁)的特殊儿童进行评估诊疗,通过特殊教育、综合训练、现代康复相结合手段,减轻功能障碍,弥补功能缺失,运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创设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和康复训练环境,构建和推进“医教结合”融合发展的工作模式。

1创新“医教结合”融合发展的运行机制

构建和推进“医教结合”融合发展的工作模式,就要完善管理制度,创新运行机制。

1.1多种形式发展特殊儿童康复训练服务机构对综合医院的康复中心、社区的康复训练机构、学校的康复训练室进行规范化建设,并与特殊教育深度融合。构建社区、家庭为依托的康复训练体系;对特殊儿童教育学校、幼儿园、儿童福利院等机构,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开办特殊儿童康复特教班;同时,按照新形势下医改方案并参照社会力量办学有关规定,制定卓有成效的激励政策,支持和鼓励团体、个人以及社会各方力量创办特殊儿童康复教育培训机构,以满足特殊儿童发展需求。

1.2建立医教结合融合发展模式,实现医疗机构中特殊儿童特殊教育与康复手段的有机整合发挥医疗机构特殊儿童康复中心对辖区社区康复和家庭康复的指导作用,特教老师、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三位一体”协同合作;医疗机构指派专业医学康复人员,帮助特教学校及培训中心开展康复与医学评估,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教育方案,指导特教老师开展康复工作,并对特教老师和特殊儿童家长开展康复知识技能的培训与咨询。

1.3发挥市级及各区县特殊儿童康复指导中心的作用充分利用社区康复设施设备及技术特长为特殊儿童及其家长、教师及各类残疾人教育与管理机构提供专业化的指导与服务。

2建立“医教结合”融合发展的工作机构

对特殊儿童的康复需要进行医学康复、教育康复、心理康复、社会康复以及职业康复等多重干预,但核心是医学康复和教育康复。教育康复是“教育学(特殊教育学)与康复学结合的产物,是两门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是大康复学的组成部分”[3]。“医教结合”广义上是指由特殊教师、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康复护士、社会工作者、家长及志愿者共同搭建综合康复平台,共同对特殊儿童进行综合康复、智能锻炼、身心多重干预、生活能力培养、潜能开发的教育教学过程。

3完善“?t教结合”融合发展的评估机制

3.1建立适合特殊儿童身心特点的康复教育评价体系医教结合综合评估可以短时间内了解学习障碍儿童的神经心理功能,增强其自信心和环境适应能力,提高综合素质[4]。实践证明,早期对特殊儿童进行评估训练和教育干预,能促使已经发生损伤的大脑结构和神经功能产生代偿性改变。其中,0~3岁是实施早期干预的最佳年龄,4~6岁效果稍差。王雁等[5]的研究表明,早期评估干预可以让身心障碍儿童节省康复时间,减轻对社会的依赖。

3.2建立多学科跨专业的综合评估团队建立由特教教师、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康复护士及社会工作者组成跨专业评估团队,建立评估团队和儿童家长共同参与的特殊教育家校联合会,由特教教师、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康复护士及社会工作者共同参与特殊儿童康复和教学的评估效果,开发并细化学生的各种功能障碍评估量表,客观公正并具有针对性的定期讨论分析评价[6]。专家组对特殊儿童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估,提出个性化教育与康复建议,制定康复训练目标并建立档案,跟踪检查、诊断评估和康复治疗,同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动态调整教学方案和课程设置,兼顾儿童的心理疏导和营养干预,让每位特殊儿童都能得到最优化的身心发展。

3.3制定特殊教育与医学康复相结合的综合康复计划针对每个特殊儿童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学科交叉训练方法,有针对性地制定个性化综合康复培训计划。在训练中,既要注重增强儿童的肌体功能,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补偿身体缺陷,又要重视矫正儿童的行为缺陷,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为将来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奠定基础。

4优化“医教结合”融合发展的师资队伍

现在,特殊教育的研究领域已从听力障碍、视力障碍、智力障碍三类传统专业,逐渐拓展到脑瘫、自闭症、情绪与情感、心理与行为问题等多个领域。这要求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要具备更加专业、更为精深的教育理论和业务技能[7],同时特殊教师的岗位分工趋于越来越精细,合作施教,以便其教学能力和服务特长相互补充,建立相应的不同层次的班级上课的“走班教学”模式或将成为“十三五”特殊教育的潮流[8]。

特殊儿童“医教结合”扎实有效的推进离不开专业的师资队伍。如何做到教中有康、康里融医、医为教用、教需医辅、医教结合融合发展?一是要多途径加强特殊儿童康复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首先要建立教师保障机制。培训学校的教师应为事业单位编制,隶属残联的外聘人员应由残联拨款,应为他们提供公平的考编机会,通过基础理论和实践考核获得事业单位定岗。其次是推进康复医师和特教教师的“轮岗”,期望培养出“双师型”的教师[9]。通过轮岗制度,促使特教教师全面掌握入学评估和个性化康复的知识与技能,康复医师则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流程,充分把握能力和教学的基本规范水平,从而打下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三是进一步加强特教老师的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有计划分阶段、分批分类培训特殊儿童康复专业人才;同时,积极整合各康复培训机构的康复专业人才资源,形成优势互补,加强同行业间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辐射及带动作用。四是引进专家支持,做好带教和人才队伍建设。强调“医”对特殊教育的重要性[10],提高开展筛查、检测、评估、康复指导等相关工作的专业技术能力,并加强日常医学护理的规范指导,从根本上提高为特殊儿童服务的水平。

5实施“医教结合”融合发展的特色课程

“医教结合”融合发展并非“医”与“教”的简单结合与堆砌,如何让“医”与“教”进行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充分有效地服务于特殊儿童的成长发展?

5.1加强特殊儿童教育康复课程建设,实行个性化教育特殊教育的课程改革要以残疾儿童的多元发展需要为基础,重视教育与康复的有机结合,承认儿童间需求存在差异性、多元化,用不同层次、个性化教育服务来满足特殊需要儿童的个性发展,努力提高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11]。开设课堂内外紧密结合的“学科大综合”课程[12],致力于研究开发适合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等不同年龄阶段和盲、聋、弱智、自闭症、脑瘫等不同残疾类型学生发展需求的相关康复课程指南,编排特殊儿童教育与康复课程表,编制相关的教师指导用书,充分发挥专用训练室功能,统筹实施走班制课堂教学和康复训练[13]。

5.2改进科学的教学方法,开发特殊儿童潜能专业人员应针对特殊儿童的不同身心点,制定个性化教育指导方案,科学调整和充分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努力提高特殊儿童教育教学与康复质量,为残疾儿童提供最适宜的教育与康复服务。

5.3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和社团活动,着重培养孩子兴趣和创造力尝试开设不同年龄阶段特殊儿童的社会生活适应性特色课程,以及为儿童量身定制丰富多彩的特色社团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习生存技能、发掘自身潜能,提高社会人际交往能力,培养适应社会的一技之长。

6构建“医教结合”融合发展的共享平台

6.1建立特殊儿童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加强特殊儿童早期诊断,完善筛查、检测、建档、转介、安置网络化的运行机制,建设特殊儿童筛查、首诊报告信息平台,建立特殊儿童健康档案资料库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6.2确定医学诊断定点单位进一步统一规范特殊儿童的检查标准和评估体系,贯穿每个特殊儿童不同教育阶段的全员及全程服务[14]。

6.3建设特殊教育信息通报系统实现教育、卫生、民政、残联等部门信息整合与共享,为各级各类特殊教育学校与康复培训机构、特殊教育教师与相关专业人员、特殊儿童及家长提供教育与康复的专业支持。

7开展“医教结合”融合发展的家校结合

家庭教育是当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的参与作用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及教育培养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5],鼓励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

家长是儿童家庭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对特殊儿童的训练,与其说是在训练儿童,还不如说是在训练父母。这在很大程度上因为家长掌握的特殊教育理论有限与薄弱,得不到专业的、系统的咨询和指导。社区、特殊教育培训学校也很少开展针对家长的专业化培训。促使家长学习科学的特殊教育理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用正确的方式、方法教育自己有残疾的孩子,使更多的残疾儿童能够接受符合其身心特点的家庭教育,能加速儿童认知的发展,促进儿童的社会化以及性格的平衡发展,使缺陷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补偿[16]。

“家校结合”的终极目标,是将家庭与培训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联合起来,共同促进特殊儿童健康成长。家长可以利用各种方式,探讨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创设适合孩子的教育环境,让孩子尽早接受专业的治疗与安排,多方面、多途径、多角度采取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措施。特殊教育培训学校要加大对家长进行专业化培训力度,使家长明确家庭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帮助家长系统学习医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从而用正确的态度和适合的方法对待自己的子女教育,使其能够科学有效的实施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可以定期举办家长见面会、联谊会,定期进行家访,通过有效的家庭教育,使特殊儿童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成为促进特殊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石。

儿童康复训练治疗篇9

【关键词】脑瘫;康复;引导式教育;社区家庭;中医

[abstract]Cerebralpalsyisoneofthemostcommondiseasestomakechildrendisabledintheworldandhashighincidence.nowadays,thetreatmentofcerebralpalsyfollowstheprincipleofearlydetection,earlydiagnosisandearlytreatment.ithastherehabilitationandsurgicaltreatment.withthestudyofrehabilitationmedicine,thenewmethods,suchasconductiveeducation,communityfamilyrehabilitationmodeandtraditionalmedicaltreatment,haveobviouseffect.

[Keywords]cerebralpalsy;rehabilitation;conductiveeducation;communityfamily;chinesetraditionalmedicine

儿童脑性瘫痪简称脑瘫(cerebralpalsy,Cp),是指患儿在出生前、出生时或出生后一个月内,脑组织在其生长发育完成之前受到某种损伤或病变而致大脑发育障碍,以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英国著名学者、整形外科专家李德(willianJohnLittle)医生是发现脑性瘫痪有多方面障碍的第一人,因而脑瘫又称为Little病。

母亲在怀孕期间有严重的糖尿病、高血压、妊娠期疾病等,或新生儿早产、窒息、黄疸、传染性疾病、脑缺氧、脑外伤、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等都有可能导致脑瘫的发生。由于患儿病变在脑,肌肉本身没有瘫痪,故运动和姿势的异常随着患儿的生长发育不断地变化发展,表现形式多样,可有感觉、认知、沟通、感知功能障碍、智力低下、惊厥发作等表现。

1儿童脑瘫康复治疗的迫切性

儿童脑瘫是造成患儿残疾最常见、最令其家长痛心的疾病之一。在先天性疾病中,儿童脑瘫发病率在全球范围都相当高。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在发达国家中,脑瘫的发病率平均为新生儿总数的2‰;我国脑瘫的发病率平均为1.5%~5‰,超过300万患儿,并以每年4.6万的速度递增[1,2]。

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应遵循儿童生长发育学原理及“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由于神经系统的发育0~6岁时是飞跃性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完成了90%左右,故越早对脑瘫患儿进行康复治疗,能在运动功能和智力上产生越大的影响。德国、日本都有儿童脑瘫的康复治疗体系,使婴幼儿尽早与儿童保健站挂钩,将脑瘫的早期发现作为儿童体检筛查内容之一。各地医师组织中设有肢体运动障碍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促进协议会及组织。脑瘫患儿的父母自愿地组成福利会,每年召开一次会议,督促政府各部门,动员社会力量改善脑瘫患儿的治疗、教育、职业培训、劳动就业、福利等各方面待遇。1992年世界康复医学会议以后,各发达国家对脑瘫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已做了非常积极的工作。我国和部分发展中国家虽然成立了专门的儿童康复机构,加强对脑瘫患儿的早期诊断,尽可能早期开始对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但是由于经济相对落后、卫生资源不足、各种康复治疗体系建立不完善等各种因素的限制,整体效果仍不理想[3]。

2儿童脑瘫的康复治疗及进展

2.1手术治疗在脑瘫外科手术中,近年来有一个重大进展,就是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的产生及不断改进。研究证明,痉挛性脑瘫是因为大脑皮质中的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后,失去了对脑干网状结构中抑制区的始动作用,使与抑制区相拮抗的界化区兴奋性增强,致使其所支配的肢体肌张力增高。在参与肢体痉挛的神经环路中,神经后根中的iα纤维起主要作用,是导致痉挛的“祸根”。SpR手术就是密切结合患者肢体痉挛程度,经过仪器测定,寻找出这类“祸根”,然后有选择地将其切断,彻底解除肢体的痉挛状态,降低过高的肌张力[4]。我国郑州大学脑瘫外科治疗中心主任高晓群教授改进了SpR微侵袭术式,减低了手术时间和损伤,但恢复更快。虽然SpR手术有这样明显的效果,但不是对所有脑瘫均有效,它有一定的局限性,有严格的适应证,如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年龄在3岁以上的脑瘫患儿可以考虑进行,而且必须配合术后康复训练才有效果。

儿童康复训练治疗篇10

关键词:教育康复学专业建设课程框架

分类号:G760

2012年,华东师范大学向教育部提出开设教育康复学本科专业的申请,2013年3月28日教育部教高[2013]4号文件,决定在本科专业目录中教育学一级学科下设置教育康复学,即教育康复学作为二级学科与特殊教育学并列。由于教育康复学科属国内首创,本文拟就教育康复学的建设背景、学科界定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区分度、专业建设思路和发展前景四个方面进行叙述,以期为国内其他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1、建设背景

1.1特殊儿童自身对教育与康复的双重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儿童患病的类型也在发生改变,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下降,遗传性疾病、先天畸形、早产、极低体重等儿童的存活率逐渐上升。这些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能暴露出某些障碍或缺陷,甚至产生如脑瘫、智力障碍、孤独症等疾病。由于现有的医学手段尚无法治愈这些疾病,这些特殊儿童需要接受长期的康复治疗。到了受教育的年龄,他们只能带病接受教育。另外,随着特殊教育零拒绝理念的推行,与十多年前相比,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对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特殊儿童障碍程度加重,残障类型增多,多重障碍儿童增多等。面对这些特殊儿童,特殊教育学校原有的教育教学目标及教学计划难以实施,教育康复效果难以提高。针对目前特殊教育对象的现状,要切实提高我国的特殊教育水平,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行改革。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特殊教育改革自然就是要以特殊儿童的需要为本。综上,特殊儿童既有接受教育的需要,又有接受康复服务的需要。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康复治疗服务主要由医院承担,而教育主要由特殊教育学校提供。近年来,人们开始反思这种康复与教育分离的模式。2012年,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教授指出这种相互分离的模式有两个弊端,一是残疾儿童个体很难同时兼顾学习与康复,二是康复治疗与学习完全分离,医生的康复治疗不能有效地为教师的教学服务,因此他认为有必要发展基于学校的康复治疗模式,并将其视为教育过程的一个部分。这一构想明确提出特殊教育学校必须承担起教育与康复的双重任务,而要实现该目标,必须对现有高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机制进行改革,培养大批具有教育与康复双重知识和技能的师资。

1.2社会对教育康复人才的大量需求

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统计公报显示,我国0~14岁的残疾人口为387万人,在校特殊儿童约39.9万人。据统计,2011年我国特殊教育专任教师41311人,师生配比为1:9.65,远低于发达国家特殊教育学校的师生比例。而在特殊教育学校中能为特殊儿童提供相关康复服务的专业人员更为缺乏。统计表明,在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中,能为特殊儿童提供相关康复服务的不足3%。就目前我国学前和学龄特殊儿童数量而言,如以每名专业人员服务40名儿童、每名儿童每周接受1个小时的康复训练来计算,我国共需要9.7万名教育康复专业人员。另外,对于绝大部分特殊儿童而言,每人每周接受1个小时的训练实际上是远远不够的。其次,对于许多存在多重障碍的儿童来说,可能需要多方面的专业人员为其提供综合康复服务。再者,由于特殊儿童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往往需要对其实施个别化的教育和康复。因此,目前我国教育康复人员的需求与实际数量相比,存在巨大缺口。

依据现代康复医学的理念,特殊儿童所需的相关康复服务包括:听觉康复、言语语言康复、心理康复、物理康复、作业康复、艺体康复、康复辅具以及社会康复等。近年来,随着全社会对康复的需求不断增加,我国的康复医学也随之发展,国内的一些医学院校相继设立了相关专业。据本项目组统计,已有72家本科院校、113家高职高专院校开设了康复治疗学、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康复与健康等专业。但这些专业的内容主要以物理治疗为主,培养的康复治疗师尚不能满足目前医院的实际需要,更不用说满足目前特殊教育学校对教育康复人才的急迫需求。另外,从目前国内外康复治疗专业所属学科领域来看,相关康复治疗学既可归属于医学类,也可归属于教育学领域,例如香港大学的教育学院就下设言语听觉科学系。因此,本项目组认为大陆地区高等院校的教育学科必须打破专业壁垒,利用已有的专业基础,大力发展与建设教育康复学专业,培养能在特殊教育学校或康复机构为特殊儿童提供教育与相关康复服务的专业人才。

1.3国家支持增设教育康复类专业

党的“十七大”提出“关心特殊教育”,“十”又提出“支持特殊教育”。近年来,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心与支持特殊教育的政策文件,大力培养特殊教育师资是其中的重要内容。2012年4月,发改委、教育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办公厅了《关于印发特殊教育学校建设二期实施方案暨编制专项建设规划的通知》(发改办社会[2012]896号),其中明确提出:“扩展特殊师范专业范围,研究增设教育康复类专业。”同年9月,教育部等五部委联合《关于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师[2012]12号),在“加大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力度”中提出:“加强特殊教育专业建设,拓宽专业领域,扩大培养规模,满足特殊教育发展需要。改革培养模式,积极支持高等师范院校与医学院校合作,促进学科交叉,培养具有复合型知识技能的特殊教育教师、康复类专业技术人才。”这些政策性文件直接催生了教育康复学这门新学科,也为这一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发展平台。

2、学科界定及其专业区分度

2.1教育康复学的学科界定

对教育康复学可有两种理解:其一,该学科是研究如何以教育的方式与手段对特殊儿童进行康复的一门学科;其二,教育康复学是整合教育、康复的手段和方法,为兼具教育和康复两种需求的人提供服务的一门综合学科,该学科是教育学(包括特殊教育学)与康复治疗学相结合的产物,是两门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简而言之,前者将教育与康复解释为偏正关系;后者将教育与康复解释为并列且交叉融合的关系。这里我们倾向于后者,因为将教育康复学界定为特殊教育学与康复治疗学交叉的边缘学科更符合“医教结合”的内涵,符合目前国内特殊教育新形势下对师资培养的需求,有助于发展基于学校的康复治疗模式。

2.2教育康复学与相关专业的区分

2.2.1教育康复学与特殊教育学

首先,从历史发展来看,特殊教育起源于欧洲,至今大约有两百多年的历史,特殊教育的发展又催生并促进了特殊教育学的发展。而教育康复学则是基于目前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现实需求而设立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有助于落实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的改革方针,有助于建立基于学校的康复训练模式。

第二,从学科定义上看,特殊教育学是研究特殊教育现象及规律、原则和方法的科学,一般以学前和学龄特殊儿童的教育为研究重点,特殊教育是使用一般或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组织形式和设备对特殊儿童(青少年)所进行的达到一般的和特殊的培养目标的教育;教育康复学则是教育学(包括特殊教育学)与康复治疗学相结合的产物,是两门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是大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从培养目标上看,特殊教育学专业主要培养在特殊教育学校从事教育、教学的教师;教育康复学专业主要培养既能从事特殊教育集体教学任务,又能承担各类个别化康复训练的双师型人才。

第四,从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上看,特殊教育学专业主要以教育学为基础,以特殊教育基本原理、特殊教育史、特殊教育政策法规、特殊教育学校教材教法等为主要学习内容;而教育康复学专业主要以现代康复医学与特殊教育学为基础,以特殊儿童各类功能评估与康复训练、特殊儿童教育与教学方法为学习内容。

第五,从培养方式上看,国内目前特殊教育学专业的课程内容偏重理论层面,实验类课程相对较少;而教育康复学专业的课程内容则偏重操作层面,实验课程占有较大的比例。另外,学生除需要在各类特殊教育学校及康复机构见实习外,还需在医院康复科临床实习。

第六,从服务对象上看,特殊教育学以特殊儿童(学前、学龄及青少年)为主;而教育康复学在以特殊儿童为服务主体的基础上,兼顾有障碍的成人。

总之,传统的特殊教育学更多的是从哲学或理论层面去研究特殊教育的现象与规律;而新设的教育康复学则更多的是从实证与操作层面去研究特殊教育的现象与规律。两学科的并列设立,有助于促进各自“上天入地”式的纵深发展。

2.2.2教育康复学与康复治疗学

基于学校的教育康复学与基于医疗系统的康复治疗学有明显的不同,如:从培养方向上讲,康复治疗学目前培养的专业人员大多在医院从事相关工作,而教育康复学培养的专业人员则多数将在康复机构、特教学校、儿童福利院等机构从事相关工作。从手段上讲,康复治疗学以药物、器械等为主要手段;而教育康复学则将康复训练和教育方法结合起来。从课程内容上讲,康复治疗学以物理治疗为主,而教育康复学中的康复涉及言语、听觉、语言、认知、心理、运动等更广泛的领域。从对象上来看,康复治疗学以成人为主,而教育康复学以儿童为主、兼顾成人。

3、专业建设思路

3.1培养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育康复学的界定,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在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资源教室、康复中心与民政福利院等机构,既能从事特殊教育教学任务,又能承担各类康复训练任务的双师型人才。

3.2课程设置

3.2.1课程框架及主要课程

教育康复学本科课程体系将专业课程分为四个板块(不包括学校与学院设置的通识课程),即: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程和实践课程。现介绍依据这四个课程板块设置的专业课程框架及主要课程,如图1所示。

3.2.2课程设置说明

基于上述教育康复学的界定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1)课程板块之间相互联系与融合。从整体而言,课程包括了教育与心理、康复训练两类课程。教育与心理类课程主要有:普通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特殊教育学概论、特殊教育学校课程与教学等课程;康复训练类课程主要有:康复听力学、言语语言障碍的评估与矫治、各类障碍儿童的教育与康复训练等。两类课程及各板块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各课程内容之间有机衔接,呈阶梯式递进,前面课程是后面课程的基础,后面课程是前面课程的延伸与拓展。

(2)理论与实践结合。该原则具体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相关理论课程均有配套的实验课程,如:“言语障碍的评估与矫治”的实验课时约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一;二是加强见、实习环节,包括在各类特殊教育学校、康复机构、医院康复科的见、实习。

(3)先分后总。即遵循综合康复的理念,先按言语、听觉、语言、认知、情绪行为、运动、学习能力七大康复板块no]设立专业核心课程,然后在此基础上,依儿童障碍类型设置拓展型课程,如:脑瘫、智障、自闭症、听障、学习困难等儿童的教育与康复训练。提出先分后总这一课程设置原则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第一,大多数特殊儿童均有一些共同的障碍,如言语障碍、认知障碍等;第二,无论哪一类特殊儿童均会表现出多种障碍,如脑瘫儿童除肢体运动障碍以外,还会有言语、语言、认知、情绪行为、学习能力等方面的障碍;第三,目前有部分高校特教专业课程按特殊儿童障碍类型设置课程,课程内容之间存在大量的交叉与重复。先分后总原则遵循的是先关注与处理各类特殊儿童的共同性问题,再关注与处理各类特殊儿童的特殊性问题,以期减少教学内容的重复,优化课程结构,提高教学效果。

3.3培养形式与途径

沈晓明教授对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提出的建议值得思考。他认为以下几方面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一是倡导师范院校和医学院校合作培养特殊教育专业人才;二是提高特殊教育专业中康复类课程的比例;三是通过双学位、联合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造就一批教育康复的高层次人才。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康复学的设立是目前特殊教育改革的产物,改革的精神与内容必须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以下分本科、硕士两个层次探讨教育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的形式与途径,并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康复学专业规划为例说明。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拟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康复治疗学专业合作,具体说,本科学生必须修满“156+60”个学分的课程,前156个学分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康复学专业承担,后60个学分(包括临床康复实习)由上海中医药大学承担,学生毕业时既可获得教育学(教育康复专业)的学位证书,也可获得上海中医药大学康复治疗学专业证书(相当于二专)。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也可与上海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实施7年一贯制本硕连读的培养模式,如前三年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学习医学与康复治疗学的课程,后四年在教育康复学专业学习心理与特殊教育类课程,硕士论文可由两校教师分别或联合指导。另外,除了让学生获得学位证书外,还将积极支持与鼓励学生获取相应的职业证书(例如,取得助听器验配师、言语康复师资格证等),提升康复技能,为今后的实践奠定坚实基础。

4、专业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