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病人的急救处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3:35

烧伤病人的急救处理篇1

【关键词】

成批烧伤;急诊科;现场处理;检诊分诊;休克期处理

theemergencyandprocessingofbatchbumpatientsinemergencytreatment

XUeYong-le,CHUnYuan-li.DepartmentofSurgery,theGeneralHospitalofChinaGreatwallaluminumCompany,Zhenzhou450041,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summarizethebatchburnpatienttreatmentsmoothlymethodsandimprovethesuccessfulrate.methodsFrombatchburntreatment,detectiondiagnosisfieldFenZhen,shockstageofprocessing,andrescueworkoftheorganization,guidance,thewoundedforwardingtimingetc,summarizedthebatchofburnpatienttreatmentexperienceandunderstanding.Results22batch118casesofpatientsaftertimelydetectiondiagnosis,rescueprocessing,obtainingsatisfactoryeffect,rescuesuccessratewas100%.Conclusionorganizationalmeasuresandtreatmentprocessingmethodisproper,istoimprovethebatchofburnpatienttreatmentsuccessrateofguarantee.

【Keywords】Batchburns;Departmentofemergency;on-sitetreatment;Detectiondiagnosis;Shocktreatment

近些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成批烧伤病员不断增加,10年来,我院急诊科共接收22批,118例烧伤患者,经过科学积极地抢救和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2001年以来,我院急诊科共接收成批烧伤病员22批共计118例,6~10例的14次,10例以上的8次,最多一批达23例。其中男55例,女63例。年龄最大的为72岁,最小的为8岁,平均年龄52岁,根据1970年全国烧伤会议所制定的烧伤伤情分类标准,属于重度和特重伤员29例,中度伤员55例,轻度伤员34例,但他们中有8例合并骨折,5例合并有内脏损伤,7例合并复合性损伤者在到达急诊科时血压已出现明显下降,甚至测不到。合并骨折和内脏损伤患者多为爆炸电击和车祸事件引起,尽管有的患者皮肤伤度不太深,但合并损伤较严重。

1.2现场处理

首先检查可立即危及伤员生命的一些情况,如有大出血、窒息、开放性气胸、严重中毒等,应迅速进行处理与抢救。不论任何原因引起心脏停跳、呼吸停止的患者,应就地立即行胸外心脏按摩和人工呼吸的同时,将患者撤离现场(主要是脱离缺氧环境),待复苏后进行后送。

1.3医护合理搭配、检诊分诊及时

1.3.1碰到成批烧伤病员时,我院急诊科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救治方案。即合理分工,医护新老搭配,分几组及时快速的进行检诊分诊,把烧伤患者按病情轻重进行分类。轻伤员由资质相对浅的医护组进行处理,重伤员交由资质高、经验丰富的医护组进行抢救,这样既保证了重患者的抢救,又不忽视轻伤员的处理。

1.3.2正确的早期分类不仅可节约时间,而且可以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资源。目前,成批烧伤患者的分类依据主要有:①烧伤面积。②有无合并伤(如吸入性损伤、骨折、颅脑外伤等)。③有无特殊原因损伤(如化学烧伤、放射性损伤、电击伤等)等。平时对于单纯烧伤患者可根据伤情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即特重度、重度、中度和轻度烧伤。但遇到有成批烧伤病员时,由于伤员多,病情急,若按上述分类感繁琐,况且有些伤员的准确烧伤面积很难一时做出正确判断,我科将上述四个级别简化为严重烧伤、中度烧伤和轻度烧伤三个级别,即把特重度和重度伤员归为严重烧伤一个级别之内,这样对烧伤的判定简便易行,不影响烧伤休克复苏的急救与治疗。在估计烧伤面积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对复合伤的诊断,如有无颅脑损伤、胸腹损伤、内脏破裂、穿孔、四肢及脊柱骨折等。本组有8组合并四肢长骨骨折,5例内脏破裂损伤,对这些患者在检诊时要特被注意,不单纯考虑烧伤面积,当合并伤一旦被确诊,应按病情轻重缓急,开辟绿色通道,让相关病区提前做好接收病员的准备工作,尽快收住相关病区进一步抢救和处理。

1.4抢救成批烧伤患者的组织与领导、掌握恰当的转运时机

我院急诊科在碰到成批烧伤病员、科室值班人员不足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本科人员进行抢救,并尽快通知医院相关领导,调配和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抢救。积极救治的同时掌握恰当的转运时机,对于复合伤严重的患者,需要暂时留在急诊科进行抢救,同时进一步检查处理一段时间,待伤情基本明确后再转入烧伤病区或其他相关科室给予抢救治疗。

1.5休克期处理

1.5.1尽快建立静脉补液通道:一般认为,凡是成人烧伤面积超过20%体表面积或2度烧伤面积超过10%或小儿烧伤面积超过10%或3度烧伤超过5%体表面积,均可能发生休克,故迅速建立静脉补液通道是急诊科应当做的重要工作之一。如临床医生汇报患者一般情况以电解质液体为主如5%糖盐水或平衡水溶液。在完成静脉补液通道后,常规放置导尿管,记录每小时尿量(成人一般30~50ml/h,小儿每小时每公斤体重1ml)并以尿量多少调整补液速度,并注意有无血红蛋白尿。另外,电解质液、胶体和水应交叉输入。因此,尽快建立静脉补液通道是补充血容量、积极治疗休克、抢救患者的关键。

1.5.2保持呼吸道通畅无论是严重烧伤,还是合并呼吸道烧伤与烧伤复合伤患者,即使患者未出现严重休克,也常伴有低氧血症。因此在患者到达急诊科后,要及时给予氧疗,如患者有严重声嘶、呼吸困难或吸入化学性刺激气体,判定有气道阻塞等情况,单纯吸氧不能达到纠正缺氧状况,应及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进行吸氧治疗。合并co中毒者应移至通风处,配合吸氧,如有必要可行高压氧舱治疗。

1.6注意保护受伤部位

成批烧伤患者常因抢救工作忙乱或抢救人员缺乏烧伤现场处理的基本知识而导致创面污染。我院急诊科处理措施是:发生污染的创面在不影响全身性危重病症的情况下可给予简单冲洗(固体物质烧伤应先拂去干净后再冲洗),再用无菌纱布或干净布类加以保护,或行简单包扎。如创面基本干净,可直接用无菌纱布单加以保护,待病情允许时再做创面处理。值得注意的是在遇到烧伤合并严重复合伤患者时,不仅仅只注意对危险病症处理而忽略了对创面的保护。另外要避免用有色药物涂抹,增加随后深度判定的困难。

1.7其他抢救措施

对于一些严重烧伤病员,在积极治疗的同时要安慰和鼓励病员,让病员情绪稳定,疼痛剧烈难以忍受者可酌情使用地西泮、派替啶等。已有休克者需要用一些抗休克药物,要避免躁动,加重病情。

2结果

22批118例烧伤患者经过在急诊室的检诊、处理和救治取得了满意效果,34例轻度烧伤和55例中度烧伤患者得到积极而恰当的处理,预后良好,29例重度烧伤患者均较稳定的度过休克期,为他们今后的治疗和康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讨论

所谓成批烧伤,是指在一次灾难中有3名以上的特重度烧伤或6名以上的重度烧伤或12名以上的中度烧伤患者。现代生活中成批烧伤多发生于一些意外事件,与散在烧伤病例相比,成批烧伤的特点为:①伤员多、伤情复杂、表现各异、现场混乱;②突然出现的医患比例失调,救治任务加重;③药品器材和敷料需求瞬间膨胀,后勤保障措手不及,难度加大;④伤员大增、救治场地拥挤,甚至缺乏,更加重医患的心理负担。影响成批烧伤患者最终治疗效果的因素众多,烧伤面积的不同、复合伤的有无、年龄的大小、接受治疗的早晚以及规范与否,对患者的转归都有重要的影响。解决以上问题的唯一途径是有条不紊的抢救程序。成批烧伤给社会和经济都带来了巨大损失,要将损失减小到最低就要统筹安排总体的治疗方案。而成批患者在急诊科是否积极进行积极正确的检诊,组织领导抢救方法是否得当,治疗和处理是否正确,转运时机掌握是否恰当,是他们在第一时间得到成功救治的关键。只有在急诊科进行正确的检诊、抢救方法得当、治疗措施合理、转运时机恰当,成批烧伤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成功救治,才能为以后的治疗和康复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詹剑华,张红艳,李国辉,等.成批烧伤的临床分析及早期处理.中华烧伤杂志,2004,20(3):181-182.

[2]吴祖煌,刘敏,占新华.提高成批烧伤救治成功率的临床研究.中国急救医学,2003,23(10):740-741.

烧伤病人的急救处理篇2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122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99例。致伤原因:电石烧伤3批,分别为10例、6例、6例;氢气球爆炸烧伤1批100例。烧伤总面积<10%79例,10%~30%36例,31~50%2例,51~70%2例,71~90%1例,90%以上2例。最大烧伤面积95%,复苏时间平均(4.8±1.7)h。伴有轻、中、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分别为31例、10例、5例,气管切开10例,呼吸机辅助呼吸7例,实施胸部、肢体焦痂切除、微粒皮移植术24例次。

2结果

2.1本组由于氢气球爆炸烧伤的1批100例,轻、中度烧伤居多,治疗难度不大,其中34例烧伤总面积>10%,24例伴有轻度吸入性损伤,1例行双手背浅切痂中厚皮片移植术,其余病例均经面部涂抹磺胺嘧啶银糊剂、双上肢烧伤创面清创后紫草油纱布包扎治疗,全部痊愈出院。住院时间(12.17±7.29)天。本组手部烧伤,经治疗后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其余病例经门诊换药、留观观察,均治愈。

2.23批次电石所致烧伤22例,成活18例,死亡4例。死亡率3.28%。1例于伤后24h死于气管切开术中呼吸骤停(第1批);1例于伤后48h死于aRDS(第1批);1例于伤后35天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第2批);1例于伤后4天突然猝死(第3批)。4批中,住院平均日见表1。

3常见护理问题

3.1收容早期伤员分类工作经验不足:在救治早期,作好伤员分类工作可迅速发现危重患者,对重危伤员赢得最佳的抢救时机。如护士参与伤情分类工作不足,可能延误伤危重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增加其病死率[1]。

3.2组织协调性差:因成批烧伤患者多,现场混乱,危重患者多且病情复杂变化快,专科护士人员少,工作量大,外援护士对烧伤专科业务不熟练,分组搭配不合理,护理人员没有统一安排和指导,则容易使抢救现场混乱,影响最终的救治效果。

3.3护理人员技术不过硬:如穿刺技术、气管插管的配合、除颤器及呼吸机的使用等。病情观察不及时,对较困难的护理操作,如果没有过硬的技术及耐心,不仅延缓治疗,而且可能导致医疗纠纷发生[2]。成批烧伤事件中患者多,具有病情重,病情变化快、工作量大,护士工作忙等特点,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其病情变化,有可能延误治疗。

3.4由于无菌操作不严格,感控工作不到位可能导致患者病情发生变化和发生院内感染。

3.5各项护理文书和记录书写不够及时完善使治疗,护理工作连续性和有效性降低。

3.6由于是意外事件致伤,患者和家属均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情绪不稳定,心理抚慰不足及个别护士因为工作紧张忙乱而言语失当,可能使患者及家属失去信任感,不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3.7物资供应需求急剧增大,保障不得力影响伤员的救治。

4护理对策

4.1完善和建立院前急救流程,建立急诊科急救护理预案,启动应急护理组:成批烧伤患者到达急诊科或急诊科接到通知后,护士立即打电话汇报医务部,通知相关科室医师迅速到达,参与危重患者的抢救。同时通知救治科室作好病室救治准备,根据单位时间内烧伤就诊人数,启动护理应急分队,协助医师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救治,主要由急诊科及外科范围内10名护士组成,护理人员必须在接到通知后15min内赶到急诊室。根据伤员的数量护理人员分预检分诊、抢救治疗组、病情观察组。使患者到达医院时立即检诊、分类、开设急诊绿色通道,评估伤员的伤情,迅速发现重危患者,首先注意伤员的意识状态及烧伤程度,对烧伤面积大且表情冷漠、情绪低落者,有休克、呼吸道梗阻或合并大出血,及时组织抢救;迅速给予畅通气道,建立静脉通道。同时安置一般患者,专人分工负责运送入科,避免忙乱,遗漏患者。

4.2烧伤病房应急预案

4.2.1启动烧伤特别护理组进行专科护理:成批患者具有突发性强、数量多、病情复杂、工作量集中等特点,护士长根据病情将护士分为轻病室临床小组和重病室临床小组[3]以及后勤保障组。临床小组合理搭配,护士力量向危重患者组倾斜,向护理部申请的外援护士可安排在轻病室工作,轻病室组护士负责新入院轻患者和原有患者的治疗护理工作。重病室临床小组负责新入院重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为了便于治疗和护理,减少差错的发生,重病室临床小组组内可再分为2~3组,每组负责重病室内的一部分患者,组长由高年资烧伤专科护士担任。后勤保障组负责液体的配置、各种标本的传送以及药品和血液的领取。在患者抢救期间,分组要相对固定。4.2.2病房准备:病房内将原有患者集中,根据需要准备重症监护室和一般隔离病房:准备床单元(翻身床),铺无菌纱布垫,准备心电监护仪、氧气、负压吸引器、静脉切开包、呼吸机、急救车、特护记录单等抢救物品,备足复苏用的各种液体。一切准备就绪,然后,根据患者伤情,按伤情重者先入,伤情轻者后入的原则,分批次将患者收住入院。在收治氢气球爆炸的100例患者时,由于病室床位的限制,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与协调下,开展临时病区,床位50张,选调经验丰富的专科护士负责病房工作。

4.2.3药品及器材的准备:护士长接到收治命令后,根据伤员的数量、病情准备所需物品、药品、急救器材,保障充足。4.3重视护理技术操作的训练:成批烧伤患者抢救需争分夺秒,对急救过程中常见的较困难护理操作应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如动脉穿刺、深静脉置管、使用呼吸机的配合等。平时练就过硬的技术,对患者实施快、准、细的抢救,运用娴熟的护理技术,迅速并准确地实施各项救命性和有预见性的救护措施,认真执行各项医嘱,细致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有力地配合抢救工作,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

4.4成批烧伤患者培训与演练

4.4.1确保成批大面积烧伤患者救护预案有效地落实:护理部每年两次组织对成批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应急护理小组与烧伤专科特护小组成员进行培训、模拟大面积烧伤事故发生时的现场救护、院内急救[4]。多与医师沟通,征求其意见。

4.4.2定期组织专科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具体讲评每次救护经验与教训,使特护组每位护士均掌握烧伤救护预案与烧伤的专科护理,保证了抢救工作的有序进行,提高护理质量。

4.5密切观察病情:由于兰州地区海拔高度为1500~1600m,属于高海拔地区,增加了烧伤患者的救治难度,血气分析呈低o2、低Co2分压,pH值逐渐增高的特点[5]。对轻、中度烧伤患者常规鼻导管给氧;尤其是中、重度吸吸入性损伤患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明显气道梗阻或缺氧征时及早行气管切开,改善通气,吸入高浓度氧以纠正低氧血症。对于长途转运的危重伤员,保证可靠的静脉通道,快速准确及时的补液是预防和纠正休克的关键。

4.6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烧伤病房布局合理,温湿度适宜,每天定时通风、消毒,消毒液擦拭桌椅、拖地,创面做好保护性隔离。烧伤患者的床垫、被单、敷料须经消毒处理。医护人员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医源性感染。

4.7规范护理文书的记录和书写,准确及时地、高质量地完成各项护理文书的记录和书写,为医师提供治疗依据。4.8心理护理:大多数烧伤患者是由于意外因素致伤,情绪不稳定,给治疗增加了一定难度。家属的低落情绪和过激行为也会对患者造成不良刺激,不利于病情的救治,医护人员应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减轻其和家属的心理压力,提高救治效果.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5小结

根据高海拔地区的具体特点,成批烧伤患者的成功救治,除了全体医师的积极救治外,成功的急救护理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方面,:统一协调指挥、迅速启动应急护理组和烧伤病房应急预案是确保患者及时救治的保证;熟练掌握急救技术、严格的无菌操作、病情的观察有预见性的救护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基础。而护理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批烧伤患者救治成功的重要环节。所以,针对专业科室要根据实际情况,平时备好相应的院内急救预案,做到有备无患,在关键时刻就可以赢得抢救时机,保障救治效果,提高治愈率,减少致残率。

[参考文献]

[1]刘淑琼.成批伤员的抢救护理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8,16(1):79-80.

[2]刘霞,杨晓东.成批烧伤病人护理中常见的问题及措施[J].实用医药杂志,2003,19(1):51.

[3]贺小冬.组织成批烧伤病人的护理管理[J].护理管理杂志,2005,11(5):44-45.

[4]沈伟红,王吉平.风险管理在成批烧伤病人救护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35):54-55.

烧伤病人的急救处理篇3

【关键词】烧伤;急救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433-02

重度烧伤是指烧伤3度烧伤面积>50%或2度烧伤面积>20%[1]重度烧伤的发生具有突发性,伤情复杂性,加强病人入院前的急救和护理,对减少病人痛苦,避免医疗差错事故发生,提高抢救质量,降低病人死亡率有重要意义,我科于2012年3月收住一批8例重度烧伤病人,经过积极抢救和护理,病员恢复顺利,现将急救护理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8例特大重度烧伤病人,均为男性,年龄40~55岁,20012年3月在工作时因锅炉发生爆炸导致烧伤,所有病员受伤后1h内送入我院,Ⅱ度烧伤面积30%以上2例,20%以上的5例,10%以上的1例,5例均行股静脉置管,8例均伴有中度吸入性损伤,其中1例在伤后6h内行气管切开,2例在伤后12h行气管切开,2例在伤后24h内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无因气道梗阻致死,8名患者全部脱离危险,恢复顺利。

2护理措施

2.1启动应急预案,成立抢救小组

接到通知详细了解伤员受伤情况、地点、时间、人数立即通知科室护士长和主任并向上级部门汇报,启动突发事件应急抢救预案,成立应急抢救小组。

2.2伤情分类

由于烧伤病情交复杂,病情进展快,并存在并发症,病员在入院后立即应观察患者的意识、面色、瞳孔,观察患者烧伤的部位、面积和深度,测量生命体征,询问受伤时间及经过等方法,迅速判断病情。注意有无吸入性损伤、复合伤、中毒等。本组有2例病员出现呼吸困难,咳血性痰,立即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

2.3纠正休克补液护理

烧伤后病人整个机体受到损伤,全身组织渗出较多,水肿,出血,免疫功能下降,成人烧伤面积超过20%易发生休克,早期烧伤体液迅速渗出,若不及时抢救或抢救不当,患者自身不能调节而迅速发生体液丧失,循环血量下降,导致血液动力的改变,进而易发生休克。[2]大面积烧伤病员因烧伤后血管通透性显著增高,大量输液、输血又会增加已受损心肺的负担,诱发衰竭,在急救护理中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实施快速补液抗休克。同时,严格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的变化,根据尿量、血压、动脉血气分析值的变化调整输液速度,晶体与胶体采用1:1的比例,心肺功能越差,胶体比例越高,越有利于保护心肺功能和稳定全身情况,在输液过程中应适当调节液体的滴速,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对于轻度烧伤患者可首先给予口服含盐饮液,较大面积烧伤患者应及早给予静脉补液,一般为伤后48―72h,一方面由于烧伤热导致体液流失体液渗出而出现皮肤水肿,另一方面机体由于体液减少而影响内脏的正常功能,如不及时采取救治将会危及生命,因此应做到:①保持安静平卧,密切观察病情变化。②口渴是机体对疾病的正常反应,在一定时间和程度上会持续存在,根据病情的需要,对患者采取一定时间的禁饮食。③保暖烧伤病人由于体液大量流失,血管收缩,应将患者放入空调室,室内温度调至30--32度,若患者任出现畏寒,可以放置烧伤烤灯等。

2.4对于有可能发生呼吸道损伤的病人,

抢救时应注意观察口腔和痰液内是否存在碳颗粒,口腔粘膜是否红肿,声音是否嘶哑,有无呼吸困难,呼吸道受刺激后很快会出现喉头水肿引起窒息,应严密观察,并做好气管切开准备,对呼吸频率快、烦燥不安、血氧饱和度偏低患者,应尽早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早期使用机械性通气治疗是最有效的方法。有些病人因失水和长期卧床原因,导致气管分泌物多而黏稠,病人不能自主排痰或排痰困难,造成通气不畅,我们应教会患者有利的排痰方法,并采取相应措施,(1)做好气道湿化,保持通畅,防止肺部感染,可以选用雾化吸入3次/日,(2)给予24h气管套管内滴入湿化液,并指导病人有效咳嗽,协助病人翻身拍背。

2.5准确记录出入量,尿量的监测,尿量的改变是休克的最为敏感的指标。[3]根据病情特点,护理过程中除给予补液,抗休克,抗感染还应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详细记录出入量。预防其它重要器官损伤,预防并发症,因此要求护士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准确的判断力,确保及时有效地救治病人。

3预防感染

3.1正确处理创面。

3.2使用一次性吸痰管,气管内及口鼻吸痰管、冲洗液应分别使用放置。

3.3由于在抢救过程中,使用各种仪器,如:气管切开,呼吸机,静脉留置针等以及疾病本身增加了感染的机率,在所有操作过程中我们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3.4加强口腔护理。

3.5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应适当给予通风换气,可使用移动式空气消毒机消毒2次/日。

3.6由于创面渗出较多,应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同时体内蛋白质流失过多,应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饮食。

4心理护理

烧伤一般为突况,伤后患者情绪低落,感到自卑。家属心情担忧、焦虑。医护人员应主动亲近病人,热情、主动、细心,尊重患者,操作护理中应准确、熟练,并积极向病人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使其减少心理压力,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参考文献

[1]孙永华、盛志勇、临床诊疗指南、烧伤外科学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2

[2]孙永华、盛志勇、临床诊疗指南、烧伤外科学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2

烧伤病人的急救处理篇4

关键词:重症烧伤患者;急救期;基础护理;心理干预

重度烧伤的患者情况特殊,在临床急救中要面临多种困难[1]。患者在面对急救期治疗时,一方面会产生心理上的恐惧和抵触,一方面会因护理方法的不当导致患者伤口不能如期恢复,这些都会对患者生活工作造成很大影响。本文将从重症烧伤患者急救期的护理方面进行探讨,力求以具体的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为护理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某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期间重症烧伤患者中分别选取110例作为样本,分为实验组和对比组。样本基本情况如下:11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68例,女性患者42例,年龄从17~55岁不等,患者体征均出现红肿与肿胀。

1.2方法

实验组患者实施特别护理,该组患者分别接受了心理干预、基础药物护理和日常生活护理。对比组患者则实施医院日常的基础护理。采集两组患者的身体恢复率、心理康复度以及患者满意度,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数值分析。

1.3统计学方法

通过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基本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其中差异p值>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和对比组具体的数据情况见下表:

由表1可见,对重症烧伤患者实施及时全面的护理措施,能减少患者伤口的并发症、加快患者身体恢复,增进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满意度。

3.讨论

重症烧伤患者伤情重,合并症多[2]。故需要院方在急救过程中谨遵快速、及时、有效的治疗原则。

首先,护理人员应当掌握患者的基本情况,并做好充分的急救准备。这其中包括患者烧伤面积、烧伤部位、烧伤原因以及患者有无疾病历史等基本情况。另一方面,要做好充分的急救准备,如调整病房的温度、湿度,对病房环境进行清洁消毒,将病人需要的医疗用品及药物、医疗器械等整理到位。其次,对患者采取积极的心理干预。重症烧伤的患者在有意识的情况下,面对突如其来的意外往往感到痛苦和绝望,这种心理对病人接受治疗和身体的恢复程度是有负面作用的。护理人员应当耐心听取患者的要求,积极为患者灌输正面信息,使其放下心理负担,主动配合治疗。执行任何操作前,先解释[3]。护理人员语言和行动上的温和耐心,会给患者精神上的紧张带来缓和,使患者看到治愈的希望。第三,基础护理的到位。基础护理涵盖范围较广,其中包括患者的饮食护理、药物使用、冷热敷等各方面。患者的饮食应个别化[4],即护理人员应当严格按照禁食时间和进食计划安排患者饮食。营养护理也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少量的进食能够促进烧伤患者肠胃的蠕动,同时多加多样化的、符合患者饮食习惯的健康食物,能够对患者身体的恢复产生良好效果。基础护理方面,护理人员要随时注意患者体温、血压、呼吸以及其他生命体征的变化,防止因护理不当造成患者术后感染,甚至导致休克。

综上所述,护理人员不仅要从医疗用药的角度对烧伤患者进行护理,还应从心理和日常生活护理的角度对患者加以照顾,从而为患者尽快愈合伤口、恢复身体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静.重症烧伤患者急救期输液及营养路径护理观察[J].大家健康,2012,11(6):57-58.

[2].周俏梅.重症烧伤患者的护理管理及急救流程[J].浙江医学会烧伤外科学术年会,2009,10(23):134-137.

烧伤病人的急救处理篇5

关键词小儿烧伤;救治

1临床资料

2004年1月至2008年3月,笔者单位共收治90例烧伤患儿,其中男60例,女30例;年龄:3天~7岁;烧伤面积:1%~4%tBSa36例、5%~30%56例,浅Ⅱ度~Ⅲ度。受伤到入院时间:10分钟~12天;烧伤原因:开水烫伤56例、酒精烧伤15例,热液烫伤10例,火炉灼伤8例、烟花烧伤1例、合并吸入性损伤者2例;烧伤部位:面颈部22例次;四肢66例次;前后躯24例次;臀会阴20例次。

2治疗方法

2007年前入院的患儿创面皆消毒后外涂湿润烧伤膏(烧伤皮肤再生医疗技术)[1],2007年始入院的患儿浅Ⅱ度-部分深Ⅱ度采用保留疱皮清创包扎法[2];肉芽创面、Ⅲ度创面入院后躯干、四肢即行包扎疗法,头面颈会阴行暴露疗法,视情况行切削痂刃厚皮移植术。休克期补液、抗感染、预防并发症等治疗基本相同。

3结果

本组病例共90例,年龄皆小于12岁,治愈80例,转上级医院8例,死亡2例。

典型病例1:患儿,男,7岁,2007年8月因洒精烧伤面颈前躯双上肢1小时30分入院,受伤时自行用自来水将火扑灭。总面积25%tBSa,深Ⅱ度15%、Ⅲ度10%,合并轻度吸入性损查体:意识清楚,精神差,t35.80C?,p102次/分,R23次/分,Bp120/78mmHg,四肢湿冷,脉搏细弱,鼻毛烧焦。即行清创0.5%碘伏油纱多层棉垫包扎;同时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液并吸氧1.5升/分;导出黄清尿液70ml。伤后第一个24小时补液4500ml,其中晶体液3500ml,胶体液1000ml(血浆300ml、低分子佑旋糖酐-40250ml、小儿氨基酸450ml),尿量维持于30~50ml/h。伤后第4天行双上肢削痂+自体皮移植术,面颈部行暴露疗法,前躯仍行包扎疗法。入院第27天前躯、颈约5%创面未见皮岛,肉芽创面形成,即行肉芽创面自体皮移植术。住院47天痊愈出院。

典型病例2:患儿,男,2.5岁,2006年7月因开水烫伤腰臀部、会、双下肢疼痛20小时,昏迷、抽搐5小时入院,伤后曾用湿润烧伤膏、中草药外敷,有无饮水史不清。总面积30%tBSa,深Ⅱ度,查体:t36.30C,p178次/分,R30次/分,Bp99/62mmHg,Spo298%,表情淡漠,大汗,四肢湿冷,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弱,直径约2.5mm,心肺未闻及杂音。入院后吸氧3L/分,建立静脉通道2小时内补晶体液1000ml;创面0.5%碘伏消毒后外涂湿润烧伤膏。入院后2.5小时自行排淡黄色小便200ml,4小时行持续导尿,13小时时始出现左右肢体交替抽搐/1~2小时,随后高热(39.20C),经镇静,物理、化学降温等处理症状无明显缓解,54小时后行头颅Ct平扫提示右侧大脑半球缺血缺氧性改变(栓塞所致)。伤后79小时呼吸循环衰竭抢救无效死亡。

4体会

小儿全身各器官发育不完全,相对血容量小,对外界环境适应力较成人差,其病理生理方面与成人比较有如下特点: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皮下脂肪层薄,相对体表面积大于成人,易出现体温骤升或骤降;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易发生高热、惊厥和呕吐;心功能代偿能力差,易发生脑水肿和肺水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抗感染能力差;应激能力差,对疼痛、脱水、血容量不足、电解质紊乱等因素所引起的反应较成人重,而且病情变化多且急剧,稍有疏忽,往往发生不良后果[3]。

4.1院前急救

正确的院前急救可大大减轻烧伤的严重程度[4]。鉴于院前急救多由无专业知识的人员实施,笔者认为院前急救最少须达到三个目的:①迅速脱离致热源;②及时有效阻断热力的继续渗透;③有效防止创面再次损伤。由于交通、经济、烧(烫)伤的突发性以及对烧伤知识的缺乏等原因往往很难做到②、③点。故加强广大民众的科普知识教育和烧伤预防知识宣传,重视农村基层医疗队伍培训,是提高烧伤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之一[5]。

4.2休克期补液

危重烧伤患儿入院后抢救重点是迅速纠正低血容量,改善微循环障碍。对于小儿补液必须注意如下几点。

4.2.1建立正确有效的静脉通道

正确有效的静脉通道是小儿烧伤后平稳度过休克期的保证,又不会增加损伤,能最大限度防止医源性感染。笔者的观点是能选用表浅静脉的尽量不选深静脉,至于如何选择则须根据病情轻重、创面情况、本院医疗条件、值班护士水平高低快速准确地作出选择;小儿入院后多不能配合治疗,故静脉通道的妥善固定不能忽视。

4.2.2精确的补液量

烧伤补液的安全范围小,超量与不足均将发生并发症[6],不能在“休克边缘抗休克”又须防止“液体泛滥”。何为适量,则应个体化,目前应用的补液计算公式只能为临床提供参考,具体补液量则必须在严密监测一般生命体征(血压、心率、尿量、意识、末稍循环等)、全身灌流指标(血生化、肾功能、动静脉血氧饱和度)等基础上结合患儿年龄、体重、体质情况酌情补液,原则是在满足抗休克临床指标要求的情况下尽量少给。对于尿量的观测笔者的体会是如果患儿意识清楚、相对安静、无明显口渴、末稍循环好的情况下尿量不一定每小时都要达到[1-2ml/(Kg.h)],可行动态观察。

4.3创面处理

烧伤创面处理的好坏,是关系烧伤预后的重要因素。正确处理创面可有效加速创面修复,缩短疗程,预防内脏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后遗症,提高伤员生存质量。何为正确有效的创面处理,笔者体会是:创面无论深浅防止感染是关键;清洁创面须要细致和“简单”;浅度创面有效保护能速愈;深度创面尽早手术是上策。

4.4有效的营养支持

烧伤后机体发生应激反应使其处于高消耗状态,可持续数日、数周甚至更长。正确有效的营养支持及调理,有利于降低代谢消耗,纠正伤后代谢紊乱,维护脏器功能,增强免疫功能,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促进烧伤愈合。

小儿烧伤后发生的是一系列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由于其解剖、生理心理上的特殊性其伤后需要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周密的治疗方案、耐心细致的呵护和观察、医护与其陪护人员良好的配合方能使患儿得到最好的康复。

参考文献

[1]徐荣祥.烧伤皮肤再生医疗技术临床手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

[2]赵元宏、董梅、郭红霞等.48例小儿烫伤创面的疱皮下愈合治疗。中华烧伤杂志,2007,23(4):107.

[3]杨宗城主编.烧伤救治手册.人民军医出版社.162.

[4]盛志勇、郭振荣主编.危重烧伤治疗与康复学.科学出版社.10-13?.

烧伤病人的急救处理篇6

天然气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与空气混合后温度达到55℃能燃烧。在空气中,天然气的浓度达到5%~15%就会发生爆炸。我院收治因天然气管道发生爆炸而受伤的病人。天然气管道爆炸形成冲击、震荡导致烧伤、摔伤等。由于爆震伤病情复杂,往往合并多发伤、复合伤,病情进展迅速,且存在隐匿伤、迟发伤。医院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多个急救小组,各负其责。全体医务人员迅速回到工作岗位,后勤人员也投身到抢救中。卫生局以及上级各部门及时做出反应,立即成立领导小组,包括医疗救治组、后勤保障组、资料信息组、医疗专家组,做好医疗救治安排及救治物资的准备,并通知各医疗单位积极配合,选派优秀医务人员参与救治工作。

1临床资料

医院共收治受伤病人51例,男20例,女31例;其中烧伤22例,骨折18例,脾破裂伴脑外伤及右股骨骨折1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转院2例(大面积烧伤),其余49例伤员全部康复出院。

2一般治疗与护理

对病人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详细的收集病人的信息。护理人员在做好基础护理的同时仔细观察病员神志、面部表情、面色特征;呼吸频率及强弱,呼吸是否通畅,有无鼾声或痰鸣,有无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皮肤有无肿胀、瘀血,肢体末端血液循环是否良好;检查受伤处有无触痛、骨擦感;测量病人的脉搏,掌握脉搏频率、强弱;询问有无头痛、头晕、呕吐等症状。根据各项辅助检查结果及临床表现,再次分诊,给予抗炎、止血等对症处理。

3危重病人的护理

成立专门的特别护理小组,实行轮流值班,按照分级护理中特级护理的要求,根据病人的病情给予恰当的护理措施:休克病人的护理,严密观察病人意识、表情、皮肤黏膜,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尿量,持续心电监护及中心静脉压的测定;脏器损伤病人的护理,除生命体征的观察外,还需询问有无胸痛、咯血、呼吸困难等症状;如有腹痛,则注意腹痛的性质、疼痛的时间及大小便的观察,还可进行诊断性穿刺;颅脑伤病人的护理,观察神志、瞳孔、头痛、呕吐(呕吐的性质)、肢体肌力的改变、有无大小便失禁;烧伤病人的护理,保持室内清洁、创面干燥,防止交叉感染,根据病人的心肺功能调节补液速度,同时保证补液量。骨折病人的护理,保持床单元平整、舒适和肢体功能位,观察肢体末端皮肤温度、血液循环、感觉是否正常,特别注意有无脂肪栓塞的症状。

4心理护理

由于突发事件造成病人受到伤害,面对事件的经过,角色的转换,甚至有非常危险的经历,使病人处于焦虑、恐惧、悲伤之中,护理人员需关注病人的心理状况,积极做好心理疏导,生活中给予患者无微不至的关怀,操作中态度和蔼、动作轻柔,亲切与病人交谈,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痛苦,让事故引起的恐惧等负性情绪得到充分宣泄,教会病人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尽早从恐惧的阴影中解脱出来,积极配合治疗,达到早日康复。

烧伤病人的急救处理篇7

关键词:烧伤 抢救 护理

       我科从2008年4月起至2010年9月止,4次收治大批烧伤病员,在救治过程中护理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22例,为三批烧伤病员,其中一批达9例,一批7例,一批6例,男性15例,女性7例,年龄16~58岁,烧伤面积在10%~99%之间,创面以深Ⅱ度~Ⅲ度为主。烧伤原因:化学制剂烧伤6例,蒸汽烫伤9例,液化气烧伤7例。伤后1h~6h入院,现场均未进行正规的休克复苏治疗。

       1.2结果 治愈20例,死亡2例,死亡原因为重度吸入性损伤。

       2 护理措施

       2.1急救物品的准备 准备简易呼吸器、吸痰器、监护仪、气管切开包、导尿包、换药物资、抢救药品、不同型号的输液器、注射器、无菌床。

       2.2人力资源的调配 接到通知后立即与相关部门联系,以取得各保障系统的支持,迅速准备好各种抢救物品。护理部紧急在院内抽调一些富有临床工作经验的护士加入到抢救队伍中,由护士长统一指挥。

       2.3迅速安置、妥善处理 患者入院后迅速得到妥善安置,并依据“避轻就重”、“先主后次”的原则进行抢救。

       2.4尽快进行液体复苏,顺利渡过休克期 烧伤后及时的休克复苏和平稳渡过休克期,是烧伤抢救成功的前提。

利用较粗的血管并选择大号留置针进行穿刺,快速建立静脉输液通道,按烧伤补液原则及方法确保各类液体及时补充。由于处理及时得当,除2例患者因重度化学吸入性损伤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均顺利渡过休克期,为后续治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5密切观察病情,做好护理记录 记录每小时、24h尿量、色泽,作好出入量记录。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精神状态。使用特殊药物随时观察,动态记录,注意观察用药效果,对局部有刺激性的药物切忌外渗。

       2.6呼吸道的护理 常规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伴有中重度吸入性损伤者配合医生早期行气管切开,以防止因危重伤员多病情观察不到位而加重窒息。

  2.7严格做好消毒隔离 病室温度控制在28℃~32℃,相对湿度为50%~60%。严格无菌操作,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并做到专人专用。床上布类作灭菌处理,随湿随换。

烧伤病人的急救处理篇8

【关键词】烧烫伤;护理;营养支持;心理辅导;康复治疗

1烧伤的早期以及术后护理

1.1烧伤的早期处理

危重烧伤伤员入院后,由于其伤情重,病情变化快,常使缺乏临床经验的医护人员手忙脚乱,直接影响到预后。医护人员只有保持清醒头脑.紧张而有秩序地救治,才能保证早期处理无误。

(1)迅速使伤员脱离事发现场,如强酸、强碱或化学物品烧伤时,应立即脱去衣服,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创面。如是大面积的烧伤,首先要立即脱掉衣裤,保护创面,用消毒敷料或干净被单包扎覆盖以减小创面污染。

(2)维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给予吸氧,以缓解组织缺氧状态及提高静脉血氧浓度,当有吸入性损伤者,应及时进行气管切开,清除气管内的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为进一步治疗争取时间。

(3)了解伤情.初步诊断:

1)观察精神状况、心率、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

2)了解烧伤原因.致伤环境,伤后处理经过.转送途中处理.去除衣被,检查伤情,做出初步诊断。

3)检查有无吸入性损伤。检查有无复合伤、多发伤。通过对于伤情的了解.判断是否伴有休克或合并伤,以便针对不同伤情采取紧急抢救措施。

(4)询问既往史,有无其他疾病或药物过敏灾。了解体重,以便根据体重及烧伤面积计算输液量。

(5)记好护理记录,将伤员入院时临床表现及检查所见记录在案,并随时记录病情变化和各种处理。

(6)建立输液通道。若表浅静脉充盈不良,可行颈外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留置静脉导管快速输液。若穿刺不成功,不应耽误过多时间,要果断行静脉切开插管补液,最常选用的静脉是内踩前的大隐静脉,此静脉位置较恒定,操作方便,成功率高。

如为大面积烧伤的病人,由于液体的大量渗出,随时都会发生低血容量休克,接诊后必须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做好输液准备,积极的补充循环血量,必须建立2条静脉通路,一路经颈静脉切开,快速输液并监测中心静脉压;另一路经浅表静脉滴入各种需要控制速度的药物,最好能在建立静脉通道后立即静脉推注液体1000-2000m1,以尽快补充血容量[1-2]。液体推注的顺序是电解质溶液500m1,5%葡萄糖溶液500ml,胶体500ml,循环交替输入。入院之初血液制品尚未到位时,先输有旋糖酐或血定安等代血浆作为胶体。但是因是在院外急救用药,医生只下达口头医嘱,护士必须执行三清一核对的用药原则,即:听清、问清、看清,药物的名称、剂量、浓度与医生核对,切忌出现用药差错,用过的空安瓿应暂时保留,以便核对,并需注意药物间的配伍禁忌。

对于合并四肢大出血者应立即用止血带止血,应密切注意观察肢端的血液循环情况。

除此之外,密切关注病情变化,每15~30分钟监测血压、脉搏、呼吸、体温1次。随时观察神智、面色、瞳孔、及药效和相应的副作用。如发现患者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心率加快、血压下降、尿量减少等应及时赧告医生,并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烧伤患者由于病情急、重且致残率高,给患者带来工作、生活的影响,故它的院前急救护理更为重要[3-4]。快速的院前急救可以大大提高我们抢救成功率的。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应争分夺秒进行抢救,遵守先救后治的原则,给病人以基本生命支持,维持呼吸道通畅,快速建立静脉通道,积极抗休克治疗、妥善的创面处理和伤肢固定,安全运送,并辅以心理护理,做到配合默契、分工协作。

1.2烧伤住院期间护理

住院期间的护理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l)休克期护理

大面积烧伤早期液体复苏不仅关系到休克期能否平稳渡过。而且也会影响患者的整个病程及预后。运用床边监护仪,主要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如心率、心律分析、脉搏图型、血压、呼吸、氧饱和度等参数,分析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及液体复苏的反映,为治疗提供第一线指标。大面积烧伤患者留置导尿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可监测在单位时间内尿析出量与液体输人量的动态平衡。观察尿的颜色主要是反映伤情的严重程度,如出现血红蛋白尿,表明有大量红细胞破坏;尿pH值变化反映在复苏过程中体液酸碱动态平衡状态,发现回吸收开始后,尿pH值立即升至7以上;氧饱和度的监测可预测患者复苏过程中有否缺氧和缺氧的严重程度,并可用此判断呼吸机应用的效果。

2)消化道并发症护理

烧伤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达25.7%,因此如何防治和护理是烧伤护理中的一个大课题.有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大面积烧伤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仅低于烧伤感染,并常引起消化道出血、穿孔等严重后果。为此,我们对大面积烧伤患者胃液pH值变化与应激性溃痔的关系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找出了其发生发展的规律,提出了通过一种简易可靠的检测方法,以有效地预测是否发生应激性溃疡。即当大面积烧伤患者的胃液pH低于3.5时,有发生应激性溃疡的可能.胃液pH值控制在6以上则比较安全。并提出了在引起出血的原因中,手术应激为第一位,其次为休克、感染。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台征是严重烧伤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之一。我们曾就该并发症的防治和护理摸索出一套常规方法,从此杜绝了这一并发症的发生。我们还认为:大面积烧伤患者的营养是否能跟上,关系到烧伤治疗是否成功,对此提出的烧伤后尽早进食。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能降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减少肠道感染的机会。

3)呼吸道护理

大面积烧伤患者,或伴有吸入性损伤的患者一般需行气管切开术。这类患者护理不当极易引起肺部感染,甚至死亡。大面积烧伤室内温度要求30~34C,湿度要求40~50,这样干燥高热的环境易使气道纤毛运动停止,分泌物积聚而引起继发感染。这就强调整个护理过程中要注意无菌操作和内套管的定期清洗消毒。

4)消毒隔离

烧伤后由于皮肤粘膜这一天然屏障的破坏和机体处于免疫功能抑制状态,患者的易感性增加,极易导致病原菌入侵,定植于烧伤创面,发生感染和烧伤创面脓毒症烧伤感染仍是烧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烧伤感染的病原菌既可来自患者自身(如肠道等),又可来自外源性感染。如何控制环境及工作人员作为病原菌传播媒体的交叉感染在救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5)创面处理

烧伤创面护理是烧伤护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整个烧伤病程有着直接和重要的影响。机体内环境的紊乱,感染的侵袭等,不仅来自创面,同时又延迟创面愈台。正确地处理创面,利于创面愈合,改善全身情况[5-6]。烧伤后残余创面难愈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护理上也应该从各个方面进行综合性的护理。烧伤后期创面感染多为耐药细菌,抗感染能力低,所以经严格控制病室环境,对患者进行保护性隔离,防止交叉感染.以减少患者受感染的机会。烧伤后期患者营养差。又因为严重烧伤后全身性代谢反应剧烈,机体处于高代谢.营养储备大量消耗,加之摄入、吸收及利用能满足机体需要,患者即可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下降、对感染的易感性增高、创面愈合迟缓,甚至危及生命尽早地进行营养支持.纠正负氮平衡。可促进创面的快速愈合。

烧伤晚期患者创面和皮肤的搔庠是一个很难解决的困难,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我们在护理过程中,应用中国传统医学及经络学知识,结合现代医学神经通路的概念,开发使用腕踝仪。临床应用表明,能较好地缓解或消除患者的搔痒和疼痛。还总结烧伤创面愈合后并发湿疹的6例病例,分析了其发生发展规律,改进了护理措施,降低了发病率。

1.3术后康复治疗

随着医疗水平提高,大面积烧伤临床治愈率提高。但治愈不仅是局限于保住生命,还必须使其生活能够自理,走向社会,参加工作,提高生活质量。加强康复护理现代健康理念认为,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还要有完善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大面积烧伤患者,不仅追求创面的痊愈,更应该重视后期的康复,方能增加其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其生活质量。康复包含功能康复、容貌康复、心理康复、体能康复、职业康复。在康复护理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患者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计划,并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康复护理的认识水平。在实施过程中要正确引导,循序渐进,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帮助患者实现自我护理。

1.3.1康复期护理

康复期的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残余创面护理

烧伤后的残余创面由于多次换药和高档抗生素的使用,使之较难愈合,因此在护理师应注意未愈合的伤口的防感染和受压等。加之营养失衡,创面的愈合会比较缓慢,因此应注意营养的摄入,纠正当前情况。

在护理期间,应注意伤口的变化,勤换药,勤翻身,对于创口应及时消毒,保证创口的干燥,预防感染。

2)身体机能恢复的早期锻炼

烧伤处理之后,一段时间,创面开始愈合,病人的生命指征已经趋于正常。此时,治疗与护理的重点应放在身体机能的恢复,主要包括运动系统的恢复,这样既可以保证生命的救治和伤口的愈合,也为病人恢复正常身体和容貌打下基础,是预防功能障碍的主要手段。

早期康复锻炼应以病人为主,由于创口刚刚愈合,病人会因痛苦而抵触锻炼,对于病人的抵触心理,护理内容包括对病人进行康复治疗教育,提高认识,鼓励并要求病人主动锻炼。随着病情的不断好转,锻炼的范围不断加大,循序渐进,使关节的功能早日恢复。但应注意早期锻炼期间,密切注意病情,关注心跳、血压等身体指标,合理增减锻炼内容,并保护愈合创面,以防再次破裂。

伤口愈合之后,可以利用整容手术恢复患者容貌以及身体功能。而整形手术的成功,完美的术式与医生高超的技能固然是关键,但术前、术后的护理是手术恢复功能的保障。此外使患者了解康复阶段可持续数年,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主动参与康复训练是康复治疗的关键,使患者了解整形手术的目的不仅是要恢复原来的外形,更重要的是恢复功能,因此术后功能锻炼也显得尤为重要。

1.3.2心理辅导

烧伤是在患者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发生的突发性事件,由于受伤后烧伤疼痛的剧烈刺激、害怕死、毁容、残疾、巨额的住院费用以及疾病的痛苦等使患者产生程度不一的心理应激反应,发生率高,主要表现为焦虑和抑郁。因此护理期间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指导十分重要。

首先,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是烧伤病人住院期间的心理辅导的良好开端,由于烧伤病人对于突如其来的伤害的恐惧,以及伤口的疼痛等,会产生紧张、恐惧甚至濒死感,护理的首要任务是给予病人信心、同情、理解,安抚病人,使之配合治疗,安心养病,提高病人的治愈率。

住院期间,应针对不同病人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心理辅导内容,例如:烧伤病人应烧伤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残障和容貌的损伤,尤其是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更为敏感和自卑。因此,护理期间,对于畸形愈合的外观的病人,应该正常对待,不能嘲笑和鄙视,并做好周边病人的工作,对其理解和同情,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除此之外,随着病情的不断好转,对于未来生活和工作的担心,对于身体出现的残障的无助,病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性情急躁或者抵触治疗等。对于病人的此类情绪,应主动与病人解释病人消除忧虑,缓解心理。让病人能安心治疗修养。对于心理过于悲观的患者,要多交流主动关心其心理状况,同时加强安全措施。

病人康复出院之后,由于自身的残障会出现人际交流的困难,无法重新融入社会。此时,应配合其亲属,家人,同事,给予家庭的温暖和社会的帮助,给予其正常生活的精神支柱,使其能再次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通过对烧伤患者康复期采取有效护理干预,尽可能使患者恢复自理,重返社会。烧伤早期护理是给患者生的希望,而康复期护理却是患者预后健康快乐生活的保障。

2烧伤护理经验总结以及前景展望

2.1总结

在当今社会,由于工业的发展,以及电力行业和化工行业的发展,高温,高热以及电,工业原材料造成的烧烫伤,呈逐年上升趋势。虽然烧伤是一种常见的的外伤,但由于其造成的伤口不易愈合以及愈后的疤痕等问题,烧伤会给患者带来严重身体损害以及心理伤害。作为烧伤治疗的重要部分,烧伤护理是烧伤康复以及术后功能恢复的重要手段。

根据烧伤的临床发展规律,可将烧伤病程分为三期,即液体渗出期、感染期、修复期与康复期。根据不同的时期,烧伤护理有着不同的护理内容和目标,以达到各个阶段治疗的目的。前期以维持患者的生命为主要目标,保证患者正常的生命指征,降低感染的风险,提高患者的康复水平,减少残疾和疤痕。后期以功能恢复为主,使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心理状态。

烧伤病人的急救处理篇9

【关键词】烧伤;心理

烧伤是急诊常见的意外损伤之一,患者往往都是急诊入院,表现紧张、急躁、痛苦。而疼痛是患者的第一反应,疼痛的程度与烧伤的深度、病程进展、治疗措施以及患者个体因素有关,如果处理不当,会给烧伤的救治以及患者以后的生活质量带来不良影响,急诊作为接诊病人的一线,此时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1烧伤患者的心理

由于对突发事件无心理准备,瞬间丧失心理应付能力,产生紧张、恐惧心理。当出现严重的病理生理症状时,会产生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表现为躁动不安,痛苦叫喊,全身颤抖,还有部分患者害怕被毁容,影响自己的社交、工作、婚姻、生活,表现出焦虑、怨天尤人等。

2烧伤患者的心理护理

2.1清醒患者向其解释说明运送地点,安抚患者消除紧张情绪,以免加重病情。在治疗过程中有条不紊,紧张有序,给患者以信心和力量,取得患者的配合。

2.2途中监护烧伤初期病人由于烧伤后的剧烈疼痛、水肿会使病人产生烦躁、焦虑、恐惧、绝望等情绪,这些情绪都会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不利于病情恢复,护理人员应诚恳地开导,耐心解释,从信心上给予支持,解除巨大心理压力

2.3加强医护合作,一旦发现烧伤患者有病情变化及情绪波动,应及时有效沟通,并采取有效措施。使病人对医护人员无距离感,陌生感,认真配合治疗护理进在换药过程中应注意动作轻柔、迅速、敏捷、以便减轻疼痛、

2.4保持呼吸道通畅使患者头部后仰,密切注意其头、颈、躯干的肿胀情况,加强呼吸道湿化,给予中流量吸氧,用2―3层生理盐水湿润无菌纱布,覆盖在伤口处,视干燥情况及时湿润。对呼吸道分泌物较多者,及时吸出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

2.5重视非语言沟通的作用,烧伤病人因突然遭遇如此变故,其心理本身已很脆弱,再加上疾病给其带来的躯体上的不适,常常无缘无故地发脾气,情绪很不稳定,责骂医生护士,不配合治疗,这时护士应明确自己的角色及责任,不应对患者产生怨烦情绪,应站在患者一旁表示沉默,让患者将内心的情绪宣泄出来,当患者安静下来后,再以亲切的语言,微笑的面容,安慰和鼓励病人,使病人的情绪转为平静,稳定,当病人疼痛时,可握住病人的手,让他有安全感,从而达到护患之间的默契和配合。

3讨论

急诊烧伤病人往往由于心理压力和烧伤创面感觉神经末梢的暴露和反复受到刺激,构成严重的疼痛,因此对烧伤患者的心理护理显得非常重要,所以护士在接诊患者后,必须及时掌握烧伤患者心里特点,全面系统掌握烧伤急救知识,使患者舒适有效的缓解疼痛,从而使护理质量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韩芳,许雪梅.早期心理干预对重度烧伤患者临床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2,1(12):147

[2]靳杭红,石敏.我院门诊流程改造的做法与成效[J].西南国防医药,2012,7(22):794

[3]艾苗.门诊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患者就诊流程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0,7(23):62

[4]梁红丽.非语言沟通在烧伤患者护理干预中的应用[J].河北医学,2012,6(18):853

烧伤病人的急救处理篇10

具有以下情况可判断为电击伤:①病史:电流通过人体,如触电、闪电。②临床表现:轻者当即发生头晕、心悸、四肢无力、惊慌呆滞、面色苍白及肌肉收缩等。重者出现昏迷、持续抽搐、室颤、心脏停搏和呼吸停止。可见电热灼伤所致的电流入口和出口灼伤。闪电损伤的特点为心跳呼吸立即停止,急性心肌损害,皮肤和血管收缩呈网状图案。使患者脱离电源以避免进一步损伤

操作步骤可选择下列方法。

关闭电掣若电掣在附近,应立即进行。并尽可能关闭总电闸,并派专人守护总电闸,以防忙乱中第三者重新合上电闸而导致其他人触电。

斩断电线适用于远离电掣或野外、下雨不便接近触电者及高压输电线断落可能附近有“跨步电压”的情况,应在20m外因地制宜用利器(绝缘钳子、干燥锄头、铲子、有干燥木柄的刀、斧等)斩断电线。

挑开电源线适用于高处垂落电源触电,远离电掣。可用干燥木棒或竹竿等绝缘材料挑开电源线。并注意挑开的电源线要放置好,避免他人触电。

拉开触电者可用绝缘物挑开触电者与电源接触的肢体。有时触电者晕倒趴在电源线上(例如漏电的电器、机器等),可用干燥的绝缘绳索或布带套在触电者身上,然后将其脱离电源。

闪电损伤者应立即将患者置于干燥、安全的地方。

态度要求电击是一种严重危及生命的紧急状态,应使患者及其家属理解及早脱离电源的重要性。尽可能利用现场附近一切绝缘物(干燥的竹、木棍棒、橡胶、塑料、瓷器、棉麻毛织品、皮革等)挑开、分离电源或电器,切不可用手拉牵,以避免抢救者自身触电。

重要提示①必须严格保持施救者与触电者的绝缘,避免施救者触电;②雨天或野外抢救触电时,一切原先有绝缘性能的器材都因淋湿而失去绝缘性能,更应引起注意;⑧应特别注意高压输电线断落附近可能有“跨步电压”的存在。

监测电击患者生命体征和判断病情以决定是否行心肺复苏术

操作步骤一旦发现被电击患者,应立即判断病情,特别注意是否有心肺复苏术的指征:①意识丧失;②心音、大动脉搏动消失;③呼吸微弱、不规则或停止;④瞳孔散大。

生命体征监测:①监测意识状态:判断意识处于清醒、烦躁、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状态;②测量脉搏:记录次数/分钟;③观察呼吸:记录次数/分钟;④测量血压:记录收缩压和舒张压;⑤测量体温:明确体温高低;⑥检查尿量:每小时尿量,24小时尿量。

详细记录监测结果。

态度要求电击一旦发生,施救者应首先判断是否具有心肺复苏术的指征,并给以积极的相应处理。同时应注意电击局部创面的保护,以防损伤加重或引起感染。要将检查和观察结果清楚准确地记录在病历中。

重要提示①心跳呼吸停止,必须立即进行心肺复苏;②对呼吸微弱或不规则、甚至停止,但心搏尚存在者,应及时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积极建立有效人工气道;③血压

心肺复苏及对症支持治疗以抢救电击伤患者的生命和稳定生命体征

操作步骤心肺复苏;对症支持治疗:①建立静脉通路;②血液动力学不稳定(休克)者:给予补液,多巴胺[10~20μg/(kg・分)】、多巴酚丁胺【10~20μg/(kg・分)】等药物;③严重心律失常者,给予相应抗心律失常药物;④急性肾功能衰竭:应用乳酸林格氏液恢复循环血容量,维持尿量(50~75ml/小时);并可酌情给予5%碳酸氢钠(50~100ml)碱化尿液。

态度要求严重电击伤患者多存在有紧急心肺复苏的指征。这是一项危及患者生命的紧急状态下采取的措施,要因地制宜、果断采取行动。虽然情况危急,但仍然要有条不紊,避免增加不必要的周围组织器官损伤,同时应注意保护局部烧伤创面。对生命体征不稳定者应积极纠正并发症并给予积极处理。必须了解是否具备复苏条件,应注意及时呼救并联系“120”或向上级医院求得支援。医务人员平时应加强心肺复苏的训练。

重要提示①因地制宜进行心肺复苏,若不具备条件,应在尽量维持生命体征稳定的前提下,转上级医院救治;②如无特殊情况,不得终止心肺复苏;③电击所致的呼吸心跳停止,心脏复跳后可能继续无呼吸,应建立有效的呼吸支持手段,如气管插管、简易呼吸器或呼吸机辅助呼吸;④复苏成功后及时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

判断电击局部烧伤程度及处理局部创面以利伤口愈合

操作步骤判断局部电击烧伤程度。

i度烧伤仅伤及表皮。局部呈现红肿,故又称红斑性烧伤;有疼痛和烧灼感,皮温稍增高。3~5天可好转痊愈,脱屑而不留瘢痕。

Ⅱ度烧伤深达真皮,局部出现水泡,又称水疱性烧伤。①浅Ⅱ度烧伤:仅伤及真皮浅层,一部分生发层健存。因渗出较多,水疱较饱满,破裂后创面渗液明显;创面底部肿胀发红;有剧痛和感觉过敏;皮温增高。若无感染等并发症,约2周可愈。愈后不留瘢痕,短期内可有色素沉着,皮肤功能良好。②深Ⅱ度烧伤:伤及真皮深层,尚残留皮肤附件。因变质的表层组织稍厚,水疱较小或扁薄,感觉稍迟钝,皮温也可稍低。去表皮后创面呈浅红或红白相间,或可见网状栓塞血管;表面渗液少,但底部肿胀明显。若无感染等并发症,3~4周可愈。愈后留有瘢痕。

Ⅲ度烧伤伤及皮肤全层,甚至可深达皮下、肌肉、骨等。皮肤坏死、脱水后可形成焦痂,故又称焦痂性烧伤。创面无水疱,蜡白或焦黄,或可见树枝状栓塞血管;触之如皮革;甚至已炭化。感觉消失,皮温低,自然愈合慢。

伤处一般采用暴露疗法,保持创面清洁干燥;伤面周围皮肤用碘酒、酒精处理后,减少污染;皮肤组织坏死者,应进行清创并预防性应用破伤风抗毒素(3000U)。

态度要求电击伤患者多伴有局部烧伤,应及时正确地判断电击局部烧伤程度,并给予处理。检查判断烧伤分度时应注意保护创面,防止感染。安慰和鼓励患者,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特别注意将检查和观察结果清楚准确地记录在病历中。

重要提示浅Ⅱ度与深Ⅱ度烧伤、深Ⅱ度与Ⅲ度烧伤有时不易在伤后即刻识别,应特别注意;如判断不清时,应按重度处理;电烧伤的深部损伤范围常远远超过皮肤局部损伤;因地制宜处理局部创面,不具备处理条件或病情出现变化时应及时转上级医院。

观察电击伤患者症状、生命体征以确认治愈

操作步骤观察患者直至症状消失、生命体征平稳,从而确认患者达到治愈:①患者头晕、心悸、四肢无力、面色苍白及肌肉收缩等症状消失。②所有电击伤患者均应进行连续48小时心电监测,以便发现迟发性心律失常;出现心律失常者应依据心律失常类型使用适当的抗心律失常药物。③局部创面无感染或无明显加重倾向。④检查生命体征稳定。⑤及时准确记录观察结果及处理措施。⑥对i度、浅Ⅱ度烧伤无感染的患者,如达到治愈,可嘱患者回家休息。⑦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如有明显不适,再到医院就诊或请医生专访。

态度要求对所有患者进行连续48小时心电监测,以便发现迟发性心律失常,并给予相应处理。对不熟练的新参加工作人员观察的重要结果或者有疑问的结果,要进行重复检查予以确认。检查局部创面应仔细认真,及时发现合并感染的可能,并给予相应处理。及时记录检查及监测结果。对达到治愈的患者,要建立联系,告知患者回家休息的注意事项,出现问题及时处理。

重要提示①记录一定要及时、准确、清楚;②症状持续存在者,应在积极维持生命体征稳定的前提下,转上级医院继续治疗;③对所有电击患者均应进行连续48小时心电监测,以便发现迟发性心律失常。

帮助电击伤患者转院以获得进一步处理

操作步骤明确转院指征:无条件救治或虽经处理病情无缓解,患者目前生命体征尚可;向家属交代转院的必要性及转院途中可能发生的危险;联系转院车辆,并告知上级医院;准备好转院途中需要的抢救器械及药品,一旦出现并发症应积极救治,在积极对症处理的基础上尽早转院。

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电解质紊乱:①高钾血症:葡萄糖胰岛素可使细胞外钾离子转移至细胞内(10%葡萄糖500ml+普通中性胰岛素12U);如伴随低钙血症,可用葡萄糖酸钙拮抗高钾血症并纠正低钙血症(5%葡萄糖250ml+10%葡萄糖酸钙10~20ml)。②代谢性酸中毒:酌情应用5%碳酸氢钠。

心律失常:给予相应处理,如有室颤可给予电除颤。

脑水肿:低温保护脑组织,可选用甘露醇、速尿、激素等药物。

肾衰:应用乳酸林格氏液恢复循环血容量,维持尿量(50~75ml/小时);并可酌情给予5%碳酸氢钠(50~100ml)碱化尿液,尽早转上级医院行透析治疗。

感染:应用抗生素,可选用青霉素类、头孢类抗生素,用药前应注意患者过敏史。

指定医护人员与患者家属陪同护送,携带病情资料。

态度要求电击伤患者应当在病情允许的前提下安排转院。转院前要向患者家属说明转院的必要性和拟订的转诊医院,征得同意。要对途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有充分的准备和应对措施,一旦出现并发症应积极救治。转院途中应特别注意保护好创面,防止损伤加重和污染,有条件时必须在心电监护条件下转院,以处理可能出现的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