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才的培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6:23

对人才的培养篇1

关键词:人力资源企业人才企业管理

一、企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人才理念落后,难以培养员工的忠诚度由于企业管理人员理念比较落后,对人才的培养和管理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对自己员工的培养缺乏长远规划,同时没有合适的职业生涯规划。多数企业把对员工进行的培训当作福利或者是支出而不是投资,进而不愿为员工培训“买单”,最终降低了对培训的投入。很多企业包括一些较大的知名企业也仅仅是为了表现尊重吸引员工而制定了“完善”的培训制度却在执行方面大幅缩水。由于以上种种原因,致使企业很难对员工进行认真培训,从而造成了员工的技能不能得到及时更新,缺乏发展空间与安全感,员工的忠诚度降低。

(二)企业培训形式单一,培训内容脱离培训对象当前,企业在对新员工的岗位引导培训方面做的比较到位,新员工能根据培训适应企业的需要。但企业对员工未来的提升与发展方面的培训则很少涉及,在培训的方式上,很多企业就是组织员工观看培训光碟、临时参加市场上相关主题的公开课,或者通过熟人介绍培训师到企业讲讲课。由于没有很好地对培训进行设计和规划,培训的形式单一、内容枯燥。长此以往,形成了员工对培训的抵触,甚至反感,难以适应培训对象的需要。

(三)企业缺乏培训的评价体系企业培训是一个系统的工作,需要明确培训的目的、培训目标、培训反馈等多方面的内容。然而不少企业为了培训而培训,没有将培训与员工技能和效率的提高结合起来,进而和员工的待遇结合起来,有时还会造成培训后员工待遇不变而员工离职的现象,这就从另一方面抑制了企业进行培训的积极性。

二、对企业人才培养问题的看法

(一)企业要塑造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改变人才培养理念人力资源管理的对象是人,管理的核心问题是人的问题,只有按照人的身心特点去实施管理,才能使人“活”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管理做到以人为本,应该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不是简单地“管人”,更重要的是关怀人和重视人。因此,企业应该改变用人理念,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实行人性化管理,通过服务员工来换取员工的忠诚服务。只有这样才能让员工对管理者信服,才能留人。而留人关键是留心,实行人性化管理是留心的关键。

(二)企业在人才培养中要考虑“双赢”,激发员工的动力在对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上,组织的首要任务是动态地创造职业发展空间,以空间激发员工自我发展的动力,以机制促进组织与员工和谐发展,以培训作为员工发展的阶梯。对于员工的发展,在企业中除了晋升之外,也可以采用工作轮换等其他职业发展方式。毫无疑问,通过培训晋升是职业发展中对员工最有效的激励方式。但事实上职业发展还包括工作轮换、赋予更多责任等其他多种职业发展方式。工作轮换可以有效增加员工的接触面,使员工达到学习新岗位知识的目的,是一种变相的培训,同样可以对员工起到激励作用。另外,对员工进行职业发展规划时,除以个人工作业绩为基础外,还应综合考虑员工的技能和职业道德水平。仅以工作业绩作为晋升的惟一依据,很可能做出不恰当的晋升决定。

(三)企业要明确培训的流程,企业的每个岗位都有明确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要求,应该根据岗位的要求,明确什么样的培训是企业需要的。同时一定要明确培训对象的选择标准,企业培训对象主要包括新进员工、转换工作员工、不符合工作要求员工和有潜质的员工。投资于每种类型员工对企业带来的流失风险是不一样的,应当针对不同类型的员工,在企业中制定选择标准,对每位员工一视同仁,避免培训对象选择的随意性;对于有自发要求培训的员工,提供选择性培训项目。培训虽然存在员工流失风险,但是同时也是吸引高素质员工的一种手段。向自发要求培训的员工,提供选择性的培训,可以提高企业对高素质员工的吸引力。但是,对这部分培训,企业应适当与员工共同承担费用,或者由员工承担费用,培训后给受训者以加薪、晋升作为回报,培训中应全程控制。

三、未来企业人才培养设想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不同时期对人才的要求和认可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如改革开放时期,人们面对一夜之问涌来的新生事物,既好奇又害怕,后来的事实证明接受新生事物总要有个过程,庆幸的是人们开始萌动,对人才开始重视,一时间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人们开始认真梳理不同专业对人才的不同要求,社会上涌现出一批各行各业的带头人;进入二十一世纪,计算机、网络、电子等对人类的冲击在某种程度上迫使人们对人才的看法发生了更大的转变,知识更新是现代社会最为激进和迫切的发展需求,各行各业对培训才真正重视起来,企业管理者才意识到人才、知识、培训的重要性,于是乎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林立满山;近年来,通过社会、行业等的促进,现代管理者总结出人才的新定义,由于处于知识大爆炸年代,人才不仅限于某一种专业,应涉及面更广,未来人才应该是复合型人才,就像军队要求海、陆、空多兵种的指挥官一样,做到行业内外融会贯通,但又在某一方面做到出色无比。

对人才的培养篇2

1“三明治”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三明治”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设置“三明治”课程,采用“三明治”教学计划即所谓的“从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理论学习与实践工作交替进行的教学计划。就是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社会领域与课堂讲学有机整合。学生在校期间有很长一段时间要到企业去参加实际工作,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进入工作岗位。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得到印证。在工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再回到学校找到理论的支持。实行这种“三明治”教学计划可以使拓宽学生的实践领域,帮助其找到与自己的职业兴趣相符的岗位,并明晰岗位要求。

“三明治”教学计划是把课程设计、理论研究、实习与教学融为一体,使学生在所选择的典型工作环境中学习,给学生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机会,又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造力。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期间,通过直接接触一线工作深入了解专业所学与岗位要求之间的差距。毕业后不仅能得到学历认可,而且在应对社会工作方面有一定的经验,这对毕业后的就业也是至关重要的。这些工作经历会使学生们更好的掌握工作技能,使学生变得成熟、自信。让学生轻松应对择业与就业大难题,完成职业生涯规划。顶岗实习后学生对于社会和职业有了直观的认识,从思维上得到转变,这也是很宝贵的经验积累。

2实施“三明治”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

2.1实施“三明治”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在社会分工日益精细的今天,政府工作报告把“加快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再次提起,这恰恰也强调了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实际上,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不但要有政府的政策支持,学校更应先了解社会所需,洞悉企业所需,才能对症下药。职业教育不妨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解决就业为目的,合理地构建有特色的应用型专业,并通过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互动,让企业的高尖人才也投入到职业教育的指导中才能让职业教育现代化。

“三明治”教学突出特征之一是工作为导向;采用学校授课和企业实习相互轮替的教学方式;企业全程参与教学,与学校共同培养人才;强调“工学结合、学做合一”。因此,“三明治”教学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三明治”人才培养模式符合高职教育本质,适应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实施“三明治”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

2.2实施“三明治”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三明治”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设计是以各专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分析为出发点,对不同的岗位工作所需要的能力和相关知识进行详细分解,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适应这些岗位的工作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运用能力。这种课程设计是与我们教学改革的思路相一致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应该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校企“四合作”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新途径、新方法,突破传统人才培养方式,形成与企业需求直接对接的全新教育教学模式,打造高职教育特色品牌,实现“三层对接”,即学校对接地方产业、专业对接行业企业和教师对接职业岗位,实现地方、产业、行业、企业和学校多方共赢。同时,应该紧紧依托职业教育集团,以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子项目――集团化办学改革项目为契机,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资源,探索出“厂校一体化模式”、“职教集团模式”、“订单培养模式”、“柔性顶岗实习模式”、“工学交替模式”、“实习就业一体化模式”、“科研攻关模式”、“合作培养模式”、“联合共建模式”、“项目主导模式”等校企合作10种模式,有效解决“三明治”人才培养模式下“合多做少”、“短期效应”、“一头热”等共性问题,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3实施“三明治”人才培养模式是改变现有课程体系设置与职业教育目标不相适应现状的需要

目前国内高职教育的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和实践课程模块。其中,专业基础课程模块的课程设置以够用为原则,多强调应用性,具有明显的应用性指向。专业课程模块主要是强调实用性。实践模块主要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这种课程体系多是将学科理论以课堂讲学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注重专业教材的逻辑组织和知识的传授,课业内容也倾向于理论性,而鲜少涉及学科理论的实际应用。以致讲学内容缺乏针对性,与现行的职业教育目标相互脱节,因此很难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实施“三明治”人才培养模式将会有效改变上述现状:课程设置从工作任务实际需求出发;课程内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础,与用人单位紧密合作,根据行业领域专家的指导来调整灵活调整学习内容。“三明治”人才培养模式是立足职业教育目标,从校企共建项目工作室、现代学徒制入手,进一步加大校企合作的深度、广度,让学校借助企业的资源和优势,培养出企业对口的、需要的人才,真正把专业理论教学与学生实习实训融为一体,在为学生做好就业准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与创造力。

对人才的培养篇3

关键词:新时期;外军;人才培养;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5)-01-0060-02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发达国家对于军队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与优化也越来越快。同时我国也强调,要加紧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切实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军队研究生作为军队高素质人才的代表,将在打赢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各国军队研究生教育的特征,对于我国军队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改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通过借鉴欧美及俄国等主要发达国家的军队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先进经验,探讨其借鉴意义。

一、外军研究生教育主要特色

目前,世界多数国家的军队通过科学进步实现战斗力增长的比例不足10%,但这个比例在发达国家已达到60%以上。在未来战争中,对高技术知识的掌握程度将成为决定军事斗争胜败的决定因素。而高技术知识是以人为载体的,谁首先抢占到军事人才的“高地”,谁就能在未来高技术战场上拥有更多制胜的把握。而随着军事的变革,外军研究生教育逐步形成了多渠道军地资源共享培养高技术军事人才、突出教育的年轻化和精英化模式、超前意识与实用主义结合和大力倡导创新性人才培养机制等特征,值得我军进行研究生教育改革时借鉴和参考。

(一)多渠道军地资源共享培养高技术军事人才

军队研究生培养数量多、专业细、难度大、费用高,单靠有限几个军队院校难以完成,所以多数国家采取军队院校培养、在职学习、委托地方院校培养等多种形式培养。如美军与许多地方著名大学签订有现役军官研究生培训合同,其陆军军事学院与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要求军队相关专业学员在原校继续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同时,外军也通过鼓励军官积极参加在职自学、业务进修、参加函授教育等方法扩大研究生教育数量。

(二)突出研究生教育的年轻化和精英化

外军院校对于军队研究生的培养侧重于具有部队实践经验、年龄较轻的人才。对于军队研究生,韩国军事科学研究生院只招收少校以下的现役军官、军事机关职员、国防部所属研究机构职员、国防工业企业职员。尽管美国的高等教育已经相当普及,但美军对研究生的培养始终坚持“量少而精”的政策。通过建立严密地考核选拔标准体系,只有在军中表现良好,具备优秀的学术背景并符合相应的选拔条件的军官才可由各军种推荐在军内外接受研究生教育。

(三)指挥型与技术型专业、超前意识与实用主义结合

外军在高层次军事人才的培养要求上强调指挥管理与工程技术相结合。随着军事专业之间的横向联系越来越密切,指挥管理与工程技术专业之间的渗透和影响更加广泛。美军提出了指挥军官“第二专业职务”的构想,指挥军官要获此称号,必须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学习专业技术与管理等方面的课程。

外军在高层次军事人才的培养方向上强调超前型与现实型相结合。美军研究生教育十分注重根据国际战略形势、国家安全战略、军事战略、军事技术、军队建设重点、未来作战样式变化等适时调整研究生培训内容。俄军高层次军事人才的培训机制上强调计划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答辩可在就读期间完成,也可在毕业后边工作边准备论文答辩。

二、对我军研究生教育启示

(一)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实行“开放式”教育

军队研究生教育利用地方高校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优势进行研究生培养,可以解决我军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作战急需大量高素质人才需求。目前,我军虽然通过实施“强军计划”把一小部分研究生教育任务交由经审核的地方校培养,但大部分研究生教育任务仍由军队院校承担,“封闭式”教育模式并没得到根本改变。地方院校活跃、浓厚的学术氛围更有利于培养军官的质疑精神和创新意识,需要要加大委托地方院校培养研究生教育力度。实行地方大学与军队院校联合教学计划,军事课程的培训教学交给军队院校负责,而在地方具有资源优势的社会科学类课程则由地方院校来负责。同时,在不泄露军事秘密的基础上,军队院校要敢于加大教育开放力度,借助地方教学人才师资力量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

(二)不同于本科的“大众教育”,对研究生教育应更注重“精英教育”

我军研究生教育要把培养的基点瞄准基层单位,重点选拔具有基层任职经历的中高级军官进行深造,同时注重完善各类机制,确保专业素质突出,具有培养潜力的军官接受研究生教育。培养中兼顾军队建设长远和当前需要,既要让军官接受广泛的理论基础、思维与能力方面的教育,又要结合各学科特点进行技术能力与知识方面的训练。完善研究生使用机制,尽可能安排与其专业相关的岗位,让其发挥特长,发挥潜能。

(三)优化课程设置,实现研究生教育由突出专业性向实现跨学科教育转变

现代战争态势纷繁复杂,仅仅靠某一门学科是不可能解决战场中遇到的所有问题,需要着力培养研究生的跨学科意识,夯实多学科知识基础。在研究生教育中要注重领导能力培养,为后续发展夯实基础。大力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优化教学内容。及时吸收先进科技成果,提高专业课起点,开办适应现代战争需要、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专业,不适应作战需要的专业则应合并调整。

(四)全方位改进研究生人才引进机制

人力资源学表明:培养人才,成本最高;引进人才,成本居中;留住人才,成本最低。所以,军队人才生长应抓住三个环节。对军官攻读高级学位,在政策上给予优惠。经调查发现,现役军官攻读高级学位,不仅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科技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平,满足军队建设和发展的需要,而且有利于稳定军官的服役思想,还有利于吸引有才华的青年入伍。对优秀的军内科研工作者,应该采取优惠政策,为高层次科技人员设立特殊津贴,重视改善军队高层次人才的工作环境,鼓励高学历者超期服役。在美、英、法、德等国,军方对高层次科研人员的投入大大超过了对一般科研人员的投入。

三、结语

培养具有战略眼光能大胜仗的军事人才,对我国军队提高战斗力,增强国防力量,起着至关重要的重用。各国军队研究生在不同背景下形成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有着各自国家的特色和优势。借鉴发达国家军队研究生教育的成功经验,对推动我国军队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军队研究生培养有着特定的社会基础和历史继承性,不同的文化背景、时代特征将形成不同的的培养模式。因此,我军可以在参照外军研究生的培养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与现代世界军事变革潮流相符的军事研究生培养机制。

参考文献:

[1]范玉芳,李谚武.美军研究生教育之借鉴意义[J].中国军事教育,2009.

[2]戚超英,宋乃平.美军创新人才培养的启示[m].理论界,2008.

[3]柴宇球.转型中的军事教育与训练[m].北京:出版社,2004.

[4]马燕,郑红.美军研究生教育研究及启示[J].外军炮兵防空兵研究,2009.

[5]车先明,刘邦奇.军事创新教育论[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4.

[6]刘义,刘凤翔.美军研究生教育主要特色及其对我军军事学研究生教育启示[J].科技资讯,2012.

[7]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收稿日期:2015-1-12

作者简介:安宝航,理工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军事教育理论研究。

郭洪铭,理工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军事教育理论研究。

对人才的培养篇4

关键词:激励;人才;开发;作用

一、事例经过

在今年六月份全国第十个安全生产月的活动中,我公司积极参与了由国家电监会主办的全国电力安全生产网络知识竞赛这项活动。安监部与人力资源部积极探讨研究了如何调动广大职工积极参与、认真学习安全知识的实施办法。经讨论研究,最终推出了两层奖励机制的办法。即首先奖励那些积极注册参与并认真答题至一定基础分的员工,此项奖励的目的是广泛调动全体员工积极参与,提高单位人数的参与率。其次是对坚持参加答题竞赛并取得一定名次的员工予以更加丰厚的物质奖励,并进行精神支持和鼓励,鼓励他们努力发挥才能,争取好的名次,为公司争光,为个人添彩。

该奖励机制在公司内部推行之后,立即得到广大干部员工的积极相应,参与人数与日俱增,名次靠前参与者的分数节节攀升,公司内部员工形成了你追我赶的竞争局面,激励的效果十分明显。最终公司在时间紧,人员少,工作量大的不利局面下,在全国电力企业中的综合排名上升到了高的名次,取得这样的成绩是让人欣慰的。就此项活动推行的激励机制实施非常成功。

二、结果评价

结合这件亲身经历的事情,让我看到了激励机制的巨大能量和作用,在此通过认真分析这个事例的经过和结果,可以首先用四个“确实”来概括总结和评价激励机制带来的效果。

1.激励确实充分调动了员工的参与积极性,使得参与者在答题的同时学到了很多安全方面的知识,实现了教培部门激励员工学习知识,提高管理水平的基本目的。

2.激励确实让员工为企业争得了荣誉,在一定程度上也实现了员工个人的自我价值,在精神上对他们也是一种鼓励和支持,让他们的才华得到了发挥和肯定。

3.激励确实让我们的广大员工在相对宽松的竞赛时间里,学到了更加全面的知识点,丰富了自己安全知识面,提高了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整体推动了公司安全管理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4.激励确实也让我们的参与员工得到了实惠。在这次活动的推行中,奖励的力度是公司内部较大的一次。之所以投入较大的物质奖励,一方面是鼓励大家学习知识,积极参与,另一方面是提升企业知名度,扩大企业影响力。因此按照我们事先制定好的奖励办法,参与的员工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物质奖励,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得到了鼓励和实惠,让他们体会到了付出就有回报的基本道理,在得到物质激励的同时也满足了他们极大的精神需要,很大程度上发挥他们的潜能,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他们的自身价值。

三、激励机制对人才开发和培养的作用

通过以上这个小小的激励案例说明,激励的确能够有效增强企业的自身凝聚力,让员工能够认同和追求组织的共同目标,让组织成员把组织目标当作共同的信念,进而提升为动力,激励全体员工为此而努力。因此,在企业中大力推行激励机制是非常必要的,激励机制对开发人才和培养人才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导向作用

激励机制的大力推行能够让员工依照企业的规划的人才培养和开发目标去努力,让企业的培训工作更加有效。员工在激励机制的影响下能够对培训方向更加了解,利于规范组织成员的各项行为,让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达成一致,进而能够为组织出更多力量。激励员工参加竞赛活动就是很好的发挥激励的导向作用,指明了竞赛的目的和方向,引导员工朝目标去奋斗和努力。

(二)动力作用

每位员工都有自己追求的目标,要实现目标,必须有一种动力。正如马斯洛理论中讲述的需求理论,员工职工都有自我实现与被人尊重的需求,而激励机制正是建立在这项心理需求基础之上的,让员工从自身心理建立起组织目标的概念,进而推动目标的实现。在职工受到激发的时候又能够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创新能力。每一个人都具备十分强大的潜力,但能否被充分发挥出来,直接受到激励机制的影响。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充分挖掘员工的各项潜能,让员工的潜力得以最大限度发挥。

(三)优化作用

激励机制对企业人才结构具有有效的优化作用。“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基础。要想实现企业发展,实现科技进步,最为关键的地方都在于人才。”员工是企业发展的主体,怎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出人才队伍的作用,关键是要在培养过程中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运用符合员工心理规律的各种培养方式来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进而提升企业培养人才和开发人才的水平。

(四)提升作用

运用激励机制能够提升企业人才技能发展水平,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坚持以培养员工素质为主体,以激励为主导,是企业建设、发展人才的重要基础。激励会给职工的学习和实践带来巨大的动力,从而会促使职工素质的不断提高。对坚持不懈、忠于职守、业务熟练、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职工进行大力的表彰和奖励,无疑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风气,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有助于提高职工的知识素养和业务素质。

(五)凝聚作用

对人才的培养篇5

关键词:创新教育;创新型人才;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7-0182-02

创新教育已成为一个永久的话题,它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所谓创新人才,是既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品质),又具有创新能力(创新感知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想象能力)的人才。实施创新教育就是要从培养创新精神入手,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自主构建和协调发展。创新教育的过程,不是受教育者消极被动的被塑造的过程,而是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主动性,使教学过程成为受教育者不断认识、追求探索和完善自身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如何施行创新教育这一伟大任务摆在各教育者面前,不同的学习阶段有着不同的培养方式,创新教育不仅体现在教育者方面,而且体现在受教育者方面,但是首先是教育者的任务,只有教育者懂得如何去对受教育者进行创新教育,教育者才能表现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创新精神,构建创新能力。

一、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创新精神的培养

1.教育者教育观念的改变。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和前提,教师观念不改变就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首先,充分认识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和作用,教与学的有机关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的主要作用是传道、授业与解惑。在教学地位和作用上,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应是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评价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探索者、合作者。教师的目的是培养更多的人才,教师的知识体系在一定的时间内变化不会很大,只靠老师的知识去填充学生的大脑或知识结构是远远不够的。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情感、意志等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学习效果才是决定性的。

2.教育者知识体系的不断丰富。现代社会,知识重量的增长及更新换代加速、新学科的涌现,促进了教学内容的更新和课程改革,呼唤着教育终身化,不断学习成为现代人的必然要求。教师成为知识的传授者,更要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作为教师,除了要掌握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掌握心理学、教育学知识,更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这有这样才能适应现展的需要,才能更好地当好先生从而教好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一方面要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掌握相关知识领域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向受教育者展示创新知识带来的巨大成就,引领受教育者向着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培养的方向前进。另一方面,教育者在教育的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勇于对前人的知识提出质疑,有批判地学习精神,这样也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地继承科技知识的精华,推动知识的螺旋式发展。

3.教育者培养方法与手段的不断创新。在教学方法上,教育者要不断地通过不同的方式、手段去启发、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为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开拓思维。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处理所获得的信息,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增加创新意识,体现自我价值。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当前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也得到了巨大提高。一方面体现在教学材料的丰富,物质资源的极大丰富使教学材料得到了不断的扩展。另一方面体现在教学手段的改进,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电视教学等,不断丰富了教学的手段。同时,教育者也尝试着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鼓励式教学、形象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教师要善于调控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学习,鼓励质疑、交流与协作,为学生提供一个锻炼创新能力的舞台。

4.教学内容的不断改善。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以及教材往往滞后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尤其在大学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在普通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添加相关教学的前沿性知识,这非常重要。网络的发展使我们获得最先进的前沿性知识更加便利和及时,极大地丰富了知识的来源。

二、受教育者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自我培养

1.不断地学习基本理论和掌握基本技能。创新不是无根之源,创新都是起源于一定的基本知识水平,是基于前人积累的基础上的创新。因此,受教育者首先要打好自己的基础,这也就是为什么任何国家都非常注重基础知识学习的原因。同时,在基本知识的培养过程中不能放弃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打好了基础,才能更合理地创造更好的东西。学生要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新信息,为创新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这样才能运筹帷幄,驾驭科学发展的潮流,才能使创新能力结出丰硕的成果。

2.不断地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了适合不同时代的发展,在不同的时期,创新教育不仅是包含教育方法的改革和教育内容的增减,而且也包含了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创新教育是全局性、结构性的教育革新和教育发展,是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发展的方向。创新教育一方面需要教师的不断改革,另一方面,创新教育最终面对是受教育者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不断自我培养和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要善于分析问题,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充分发挥想象力和想象思维。创新教育在科学研究上一定要注重掌握最佳研究方法,提高实践能力,因此学生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要勇于进行探索式实践研究。可以在老师提供的背景材料和实验用品的基础上,自己设计实验方案;也可以根据自己相关的兴趣爱好,自己查阅文献资料,自己拟定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准备材料,组织并实施实验。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协作精神和创作能力,提高实践能力和兴趣。

三、创新教育的发展方向

1.继承传统教育的精华,开创创新教育。在注重系统知识传授的基础上,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牢固快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创新教育,应该尽量利用比传统教育更短的时间、采用更科学的方法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基本知识,为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个问题上,创新教育不是对内容的创新,而是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创新,使学生获得基本知识的过程更有效、更完善。否则,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创新教育也就成了空中楼阁。

2.课堂教学和课外教育相结合。创新教育依然要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相结合,继承传统教育的这种组织形式,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方式及方法要朝着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方向发展。课外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课外活动,它应该是全社会发展起来的教育,学生不再仅仅理解为某父母的孩子,而是全社会的孩子,人人有义务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教育。当然,对这种组织形式的继承并不是全盘继承,而应该进行革新,使之更好地为实现创新教育的目标服务,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创造自己的内容、方法和艺术。

3.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动性相结合。首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其次,发扬学生的主动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因此一定要倡导学生学思结合,建立独立思考和交流讨论的学习方法,只有注重训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习惯,才能培养出具有独创性的“创新型”人才。

4.坚持因材施教,坚持理论学习和科学实践相统一。创新能力,因各人创新思维的方向、水平而有所不同。创新教育必须坚持“因材施教”,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特长,采取不同的方法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另外,在教学中也一定要注重理论知识和科学实践相结合,提高认识与实际锻炼相结合。当前,创新教育在高等学校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核心,通过积极的管理和有效的教学更新学生的创新观念和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归结为一点就是“为创新而教”。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更新教育观念,提倡师生平等,鼓励学生质疑教师的权威,提出富有创新意义的观点,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是一个不断改革、不断发展的过程,当前的一些方法、手段和观念都会随着时间的进展而不断演变;创新教育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前进的过程;创新教育也不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其实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处于主导地位的教育者,还是受教育的学生主体,已经有意和无意地融入了许多创新思想,只是近些年来对创新概念进行了凝练和升华。

实施创新教育是一项复杂和庞大的社会工程,在创新教育理念的实施和运作过程中,势必会遇到各种新问题。然而作为创新教育最后的重要阵地,高等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一定要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最高目标,全面实施创新教育。开展教育创新必将会大大推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朱长军,翟学军,张国青,等.“光电子技术”双鱼课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10):130-131.

对人才的培养篇6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C961;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1-0008-02

在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我国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和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确立国家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人才基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要“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可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成为新时期国家推动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新举措。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很快,人才培养取得了显著成绩。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在不断更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因此作为担负培养人才重任的高等教育来说,如何适应新的要求,实施创新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一个重要课题。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

“人才培养模式”是近年来教育实践领域频繁使用的词语,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办学条件下,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选择或构思的教育、教学式样。这是刘明浚等人在《大学教育环境论要》中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界定,同时他还论及了人才培养模式所应涉及的诸要素,包括:“课程体系、教育途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手段”等。其中“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而其他要素则是为了保证课程体系正确而有效的安排和施教,从而使培养目标得以落到实处。

国内很多学者对于创新人才培养都进行了研究。李虹和韩广彬在《论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一文中提出了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四要素:培养学生创新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直觉和洞察力以及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刘尧在《创新人才培养需要转变的教学观念》一文中指出首先要转变以知识为本的大学教学观,其次要转变以教学为本的大学教师观,再次转变被动的学生观,接着是转变以本为本的教学内容观和注入式的教学方法观,最后是转变僵化的教学情景观。

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是21世纪人才培养的重点,并日益成为当今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技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所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建立在素质教育和学生个性发展基础上,采取各种教育手段,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提高创新能力和水平,最终以培养适应21世纪需求的创新性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教育模式。高校培养人才应该从市场需求来分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使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更具有针对性,要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优秀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坚持“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理念,加强学生的通识教育。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结构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具体化、实践化形式,它集中体现了一所高校的育人思想和办学理念,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总体实施蓝图和根本性的指导文件。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及修订过程中,必须把握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和总体特点,使人才培养方案符合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必须结合地方和行业经济、科技发展的特点,形成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的施工蓝图,才能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因此,我们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应把握以下几点:(1)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综合提高的原则。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要培养学生既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又有为社会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基本本领,还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2)坚持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原则。科学确立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知识结构,对课程体系进行科学优化,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更新。(3)坚持加强实践环节,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则。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对能力的要求,并将其分解落实到各实践环节,同时,要做好各实践环节的有机联系,进行整体结构的优化,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4)落实将第二课堂纳入人才培养体系的原则。将一部分重要的课外科技、社会实践等活动列入培养方案内,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激励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设计创作的兴趣,加强学生创业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5)继续实施有特色的专业教育。在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增强适应性的基础上,实施有特色的专业教育。通过相互渗透、交叉融合、拓展外延,满足经济发展的多元化需求。

2.改革教学模式,完善教学目标

宽松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自由寻觅新的知识,在丰富的社会实践中自主地进行新的创造,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训练和增强创新的能力。因此,我们必须改革现行高校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1)开放式教学;(2)操作式教学;(3)激发式教学;(4)鼓励式教学;(5)引导式教学。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把培养目标中对能力结构的总体要求分解为子目标,落实到各具体的实践教学环节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加强实践教学,丰富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环节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教学环节包括理论教育和实验教育,理论是实验的指导,实验既是对理论的验证,又是创新的源泉。实践教学环节主要由实验、实习、上机、设计、军训、公益劳动、社会实践和学年论文等构成。要把各实践教学环节作为整体进行考虑,做好各实践环节的有机联系,积极推进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分层次设计实践教学内容,以实现实践能力的分层次培养;实验教学可以按照验证性实验、综合与设计性实验、研究性实验三个层次设计实验内容,其他实践环节也应该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分层次设置,并穿插安排在培养的各个阶段;鼓励实践环节单独设课,实验学时较多的一些课程可将实验单独设课,对于内容相关度较大、散落于部分课程中的实验,可以进行整合并单独设课;鼓励各专业实行“实践能力”等级证书制,尽可能为学生创造条件,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充分发挥学校的资源优势,尽可能地为学生开设实践项目,充分利用部级、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优势资源,注重资源共享。

4.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创新发展

在大学本科教育改革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确立一种新的学习观――以研究为基础的学习。应该安排那些既能传授知识,又能发现、创造、应用知识的教师指导学生的学习;要把将学生视为知识的接受者的教育文化转变为一种把学生视为知识探究者的学习文化。在美国,让本科生参与研究与创新活动已经成为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导向。很多大学建立了直接负责本科生研究活动的“指导中心”,还有一些大学在院系层次建立了本科生研究指导机构。这些机构为本科生的研究与创新活动提供经费与政策支持,寻找合作研究机构,并对其成就进行奖励。

按照“以学生为中心”办学理念开设的课程面广、量大,学生选择的余地很大并不必按某一固定模式塑造自己。给学生以充分学习自由的学分制,集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同时研究性教学方式要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理论课程教学是研究性思维训练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是研究性技能培养的重要途径。研究性教学深入自主发展和研究创新平台:科研训练本科生是自主创新的重要途径;科技竞赛和课外学术活动是自我研究兴趣发展的重要途径。完善研究性学习的激励与保障机制:设立教改项目,激励教师更广泛地开展研究性教学;加大投入,为研究性学习的深入开展提供条件保障。创新能力在本质上体现了人自身的一种主观心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必将对21世纪的高等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及保障措施

1.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培养

创新型人才需要通过选拔、教育、激励等一系列手段实行,其重要途径是开办创新人才实验班。开办本科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不仅是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也是学校“综合性、多科性、研究型”发展战略的要求。

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目标可概括为:宽厚的科学素养、较强的人文素养、良好的工程(经管)素养、创新型人才。一方面,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一些优秀的学生按照一种能够使之潜能得到发挥的培养模式进行培养;同时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为创新人才培养起到推动和示范作用。具体做法是可以在本科阶段,将人才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类,在初始阶段实行导师制,对不同的人才因材施教。

2.创新型人才培养保障系统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双师型”保障系统。为促进教师个体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工程能力的提高,应该做到:用好人才,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育好人才,加大培训力度,培养高层次的学科、学术带头人;广揽社会人才;努力建设有特色的教师队伍。

(2)建立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当建立科学的制度和机制,以保证工程的顺利推进。具体做法一是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只有建立科学完整的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并用以指导教学实践,才能确保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二是建立定期的检查制度。科学周全的创新教学指标,必须认真执行,切实兑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实现。三是实行严格的奖惩办法。奖优罚劣,并不断完善机制,定期进行总结和分析,推广成功经验,学习先进典型,使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在高等教育中顺利推进,使高等教育能够更加贴近实践,贴近社会。

(3)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科学化程度,构建动态指令控制系统。教学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教学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高校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高校教学管理是一个营造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学环境的过程,包括学校的教学管理观念、现实的教学管理活动等。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要转变观念,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和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逐步从管理型向研究型、教育型、服务型转变。

(4)树立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根本目标的管理理念。高校教学管理包括保证教学运行的教务管理和关于教学过程与质量提升的教学建设。作为高校教学管理者,要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思考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要奉行的管理理念,并通过组织各项教学活动,将培养创新能力的理念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

(5)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品位,构建大学人文环境系统。重视校园文化的物态环境建设;重点抓好校园文化的人文环境建设;加强校园文化的制度环境建设。

(6)强化有利于创新实践的高校创新平台建设。主要包括科学实验室、实验基地、创新团队和学生自发组织的各种活动舞台等。

四、结语

本文针对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构建和保障实施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联系实际情况提出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最终达到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李亚萍,金佩华.我国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研究综述[J].江苏高教,2003(05).

对人才的培养篇7

关键词适应行业需要物流人才思考

国务院在《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明确提出:要以“加快物流人才培养”作为调整和振兴物流业的保障措施之一。可见,人才是影响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已成为大家的共识。随着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和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但当前物流人才供需上却出现了:一方面物流企业因物流人力资源短缺而制约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高校培养的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难或选择了其他行业,导致毕业生就业对口率低的现象。担负人才培养职责的高等学校在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中,应该认真思考如何“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问题,有针对性地培养出适应行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本文就如何培养适应物流行业需要的人才问题开展探讨。

一、现代物流人才的特征及素质

现代物流是利用信息化高科技手段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物流的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的新兴产业,因而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它涉及到管理学、运输学、经济学、社会学、工程技术、计算机科学等学科。按国家统计口径,所谓物流业人才主要是指具有大学专科学历(学位)或中级职称及以上的物流业从业人员。现代物流人才是能将物品的信息、规划、生产、库存、包装、运输等整个流动过程综合起来的集成式的管理人才,并以一体化管理手段在物料生产或商品流动中,实现优化资源、降低成本、提供优质服务的专门人才。因此,为了培养既能完整、系统了解和掌握专业学科知识,又能将其应用于物流实践的应用型人才,高等院校应该对所开设的物流专业开展教育教学改革,认真研究如何培养适应行业实际需要的各类物流人才,助推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健康发展。

物流人才是多类型、多层人才的综合体。根据物流企业岗位的需要,我们主要将物流人才划分成基层操作人员、基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者和高层决策规划人才等四个层次。基层操作人员主要是指物流作业一线的操作人员,他们从事具体的物流作业和营运,如货物的出入库存、装卸搬运、堆垛、打包、分拣、配送等工作,这类人员具有专业技能或较好的体能,在企业中人数最多;其次是基层管理人员,他们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主要岗位是库房管理员、车辆调度员、物流客户服务人员、采购员等,这部分人员数量也较多;再次是中层管理者,这部分人员的主要岗位是企业的物流业务经理、运输经理、采购经理等,他们与基层管理者的区别是熟悉并掌握部分物流流程,并能对其中某个环节或某个结点进行计划、组织、决策等管理活动,人数相对较少,通常是企业或部门的业务骨干;高层决策规划人才是企业物流系统的设计、掌控者,人数凤毛麟角。物流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金字塔”形状,中、高层管理人才位于人才需求金字塔的顶部,总的需求量不大,但对企业的发展影响重大,是企业的灵魂。物流企业需要的是大量高素质的中下层管理人才和基层的操作应用人员,有资料统计这类人员占到企业人员总数的75%左右。

物流人才素质具有综合性。物流产业的综合性决定了所涉及的领域的广泛性和掌握技术的先进性,现代物流业不仅要求其管理人员要掌握企业内部物流管理以及外延的供应链管理的综合知识,而且要精通现代信息技术和熟悉生产的工艺流程。随着现代物流以及供应链管理的发展,物流专业人才不仅要熟悉物流的具体运作,还要求具有一定的管理、经济、法律、信息技术等相关知识背景和工作能力,才能适应现代物流工作需要。

物流人才培养途径的多样性。物流产业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复合产业,同时它又是具有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物流业的这些特性决定了物流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即物流业既需要高层的决策、规划管理人才,也需要大量工作在第一线的基层管理及操作人员。只有实现了对物流人才培养途径的多元化,才能满足物流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要。

二、建立和完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科学有效地开展人才培养工作

发达国家物流业得以快速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高度重视对物流人才的培养,其物流教育随着物流业的兴起而快速发展,并形成规模和体系,物流教育的发展反过来促进和保障了物流业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目前,欧美和日本都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物流人才教育培训体系,他们首先是在大学内建立了从专科、本科、研究生系列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再者就是企业及物流协会和学会大力开展物流职业岗位培训,广泛提高行业职工知识业务能力[3]。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这些成功经验,我们在物流人才培养上同样要抓好学历与非学历两方面的教育工作,使之互为补充,通过完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为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充分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1.大力发展学历教育,完善物流人才的学历教育体系。物流人才培养一方面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政府对基础设施和经费的投入;另一方面高校也要牢固树立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行业发展服务的思想,为满足物流业发展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专业人才的需要,建立和完善层次结构合理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

物流人才分为学术型、技术应用型和操作技能型三类,其中后二种类型人才的共同特征是强调“应用”能力。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多层次、多类型物流人才的任务,大多数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后二类人才(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更是以培养操作应用型人才为其目标)。针对当前物流企业需要大量工作在第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实际,因此要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对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中,要注意人才的层次结构,以产学研结合培养作为切入点,把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作为推进产学研结合的一个有效载体,通过把人才培养放到企业创新的主战场,从而有效地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政府相关部门要鼓励和支持从事物流科研和教育工作的专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社会有关方面可在高校设立相应的奖学金以鼓励师生从事物流学习和研究。高等院校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帮助企业解决在生产和管理中的问题,对促进物流业的发展发挥作用。

教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条件和根本保障,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要采取措施造就一大批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是选派教师到物流公司挂职培养、锻炼,加强校企间的联系;二是选送教师到国内外院校进修培训,学习国内外物流的先进理论和教学经验;三是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物流科研,在科研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四是选聘物流专家担任高校兼职教师和教学顾问。

2.加强开展非学历教育培训,形成多渠道培养人才的社会环境。加强对物流从业人员开展非学历的培训工作,积极开展以提高在职员工理论知识和岗位能力为主要内容的短期培训是培养物流人才的有效途径。企业可根据现有职工情况,分层次、分工作性质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开展培训,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等形式,培养行业急需的物流人才。此外,积极开展物流职业资格的认证培训,完善职业资格准入制度,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开展物流人才培养工作,以满足物流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据调查了解,重庆市现有物流企业大都是由传统的运输、仓储、货代等企业发展而来,而在这些行业的从业人员特别是一线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对现代物流业服务理念的理解和现代物流技术的掌握都不能适应要求,不能在思想上和工作中体现出现代物流业与传统物流业的区别和优势,这也是重庆市的部分物流企业为什么不能很好地提供物流服务,导致企业竞争力不强的一个主要原因。要解决这一矛盾的最佳途径就是加强对在职职工的培训教育,通过提高职工的素质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整合社会物流人才培训资源,加强产学研结合教育,建立由企业、高校、社会培训机构相互沟通联系,形成规范有序的物流人才培训体系。高等院校要在搞好学历教育的同时,大力开展对企业物流人员的在职培训;支持和引导社会培训机构开展物流人才的培训,不断提高培训质量;物流企业要重视对职工的培训与提高,把职工培训纳入企业的发展规划,分期分批有计划地安排职工参加培训;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各类培训和认证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加强培训的规范要求和质量标准,使培训工作真正对提高物流人才素质能力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三、明确物流人才的知识能力要求,创新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物流人才中包含物流工程技术人才和物流管理人才,本文主要讨论物流管理人才。我们通过开展大量的调研分析,认为满足企业需要的物流人才应具备的知识基础和专业核心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知识基础

1.管理类知识。管理学的知识体系是进行物流管理不可或缺的。物流管理涉及企业的经营管理、项目实施、物流系统运行等企业管理问题,此外,物流管理人员还应了解物流费用、成本核算等相关财务管理知识。

2.法律、法规知识。物流活动都是以合同方式进行承诺,物流服务的合同通常是以书面形式对供需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明确的法律文书,受到国家法律保护和约束。物流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了解国家有关涉及物流的法律法规,才能在签定合同时灵活准确地运用这些知识,如经济法、海关法、合同法、公司法以及国际法等。

3.数学相关知识。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和工具。物流业务涉及市场及企业内部的物流数据,要对其市场预测与决策、数据的计算处理等都需要用到概率论、统计学、高等代数学等数学知识;面对物流复杂系统的建模与分析离不开运筹学、系统分析等数学建模知识工具。

4.信息技术相关知识。信息技术为现代物流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平台。已进入网络时代的今天,大量的信息都是通过网络来传输和处理的,因此学习和了解与计算机网络相关知识,是现代物流人才的基本知识能力。

5.物流管理专业知识。物流管理的基础知识能力的学习与掌握,主要是通过对物流管理学、供应链管理、仓储管理、采购与供应、运输与配送、国际贸易和通关知识、物流技术与装备、物流中心设计与运作等专业课程的教学来实现的。

(二)专业核心能力

1.完成物流业务的基本操作能力。熟悉并掌握采购、运输、仓储、加工、配送等主要物流业务环节,了解物流一般设备的性能及控制方法,并能够进行实际操作。具备开展物流作业需要的团队合作和奉献精神,才能协调一致开展工作。

2.具备物流规划及设计能力。要成为物流高级管理人才,应具备对物流系统改造、物流园区规划、配送中心规划设计、物流信息系统设计及物流系统综合评价等方面的能力。因此,不但要有比较全面的综合知识基础,还要有严谨的思维模式。

3.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信息化已成为现代物流的灵魂,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体现。物流过程中也存在信息流,在物流运作过程中供需双方发出的信息,货物在途、出入库情况、物流运行状态等,需要物流企业能及时准确地处理各种信息并提供相应的信息服务。

4.财务分析管理能力。物流流程既要涉及企业内部的成本,也要涉及企业外部的各种费用,要分析判断发生这些费用的合理性,对物流成本进行分析和核算,才能对有限资金进行优化配置,也才能做到对物流成本进行控制。

5.物流项目组织与管理能力。物流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开展物流项目的组织与管理能力,解决和处理突偶发事件的应急能力,此外,较强的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也是搞好工作的基础。

由于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市场对物流服务要求的期望将会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各级物流管理人员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增强新能力,处理和解决新问题,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

(三)创新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培养适应行业需要的物流人才,我们在探索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过程中,提出了包括对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

1.建立符合物流人才培养需要的课程体系。我们确立了符合市场需求的物流专业人才的“基本素质加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根据企业对物流人才的知识能力及素质要求来设置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形成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实施以课内课外结合开展教育培养,为学生的综合发展创造条件。

2.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课程教学大纲。在教学实践和研究中,我们创新教学方法,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和完善课程教学大纲,以开展教改项目、精品课程建设为依托,积极开展教学改革。

3.加强实践环节,完善实践教学条件。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物流实践、实训环境条件,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认真开展对适应行业需要的物流人才培养的探索,加强对物流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研究,对于促进物流产业提档升级,保障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物流发展与人才需求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7,6~7.

对人才的培养篇8

关键词: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现状分析建议与思考

高等职业教育简称高职教育,属于职业教育的高等阶段,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速,到2009年,全国高职(专科)院校共有1215所,全国高职院校在校生数达964.8万人,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撑起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不得不看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是在理论发展、政策、规章,以及师资、设备、教材、教学文件等条件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我国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当前,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对我国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质量的挑战将促使我们必须改革现行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保障教学质量,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实现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和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是什么呢?国内外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是怎样呢?我国高职教育应采取何种人才培养模式呢?

1.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某种类型教育中,依据不同条件和需要形成的具有不同特点的教育实践形式,是有关学校不同特点的具体教育实践总结。1998年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的主文件《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周远清(1998)认为,所谓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成中梅(2008)在对现有研究进行综合的基础上,认为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指一定教育机构或教育工作者群体普遍认同和遵从的关于人才培养活动的实践规范和基本样式,它以教育目的为导向、以教育内容为依托、以教育方法为具体实现形式,是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身心的教育活动全要素的总和和全过程的总和,它反映位于教育模式之下,具体教学方法之上这样一个区间的教育现象。她认为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与培养评价[1]。

综合上述观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以直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职业能力为主要内容,以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为主要途径和手段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确定的具体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培养方式和保障机制的总和。它具体包括办学定位、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育方法和师资队伍等构成要素。

2.我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

我国现代化职业教育发展时间不长,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缺乏成熟理论的指导。原国家教委职教司刘来泉司长认为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在于研究其培养目标和教育教学模式,使其真正具有职业教育的特色。近年来,一些学者对我国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王前新认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应以市场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学练并重、产学研结合[2]。徐挺和张碧辉认为高职人才培养中要注重人才培养的目的性、主体多元化、内涵层次性、模式的实践性[3]。陈家颐则对高职人才进行了分类,认为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不同的[4]。

2006年,为促进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国家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在这些示范性高职院校中,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提出了“校内综合实验室实现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合一、校内产学实训基础实现实训教学与学工结合全一,校外实习与就基地实现实习教学与顶岗工作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提出了“学工交替”、“订单式培养”、“项目化教学”等工学结合育人模式[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职业教育应“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6]。

总体来说,我国高职教育的规模、水平、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目前还不能适市场经济的需要,行业和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制度还不完善,积极性不高,高职教育的培养模式跟不上经济和时展的步伐。

3.我国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议与思考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应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指导下,参考国外发达国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对之加以消化、吸收和改造,结合我国各地区具体情况,创造性地构建适合我国高职教育和高职院校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来说,我提出以下建议和思考。

3.1紧密结合当地经济,围绕地方产业设置职教专业。

职业教育作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结合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高职教育的区域性,体现在办学的服务面向上,要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一方面,高职院校往往是区域性高校,由地方政府主办,其办学定位首先必须考虑所在区域的人才需求和经济发展,才能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因此,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是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另一方面,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服务于生产第一线的应用性人才,这类人才与一定区域的市场、职业、产业、行业等有着更直接、更密切的关系,这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地方特色。因此,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应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在人才培养的模式上,要求高职教育对接产业、依托行业、合作企业,人才培养必须适应生产一线新技术应用的需要,必须深入行业企业,了解行业企业的困难和需求,开放办学,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之路,通过对本地区产业结构的调研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相应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且专业设置应该随着地方产业的升级而不断调整。

3.2创新办学机制,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离开了企业的职业教育,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既体现了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与行业企业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鲜明特色,又是当前改革创新职业教育办培养模式的关键环节,更是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重要途径。德国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在职业学校学理论占30%,而在企业接受培训的时间占学业学习时间的70%[7]。而我国目前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的现状并不乐观,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在调研中发现,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企业的利益没有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体现。因此,在市场经济中,要促使企业积极参与校企业合作,为高职院校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实训机会,就必须建立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关系,既保障高校实现育人的目的,又保证企业的利益,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的合作积极性,使双方结成利益共同体。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高职院校应从企业的利益需求出发,建设一支能够为企业提供技术攻关、员工培训等服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出能够适应企业生产、服务一线要求并具有专业技能发展潜力的人才,使企业因合作而带来经济效益的提高。

在校企合作方面,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做法主要是通过企业直接参与职业教育和政府财政投入来推动职业院校适应企业的需求,但上述两种做法并不适合我国国情。浙江省金华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创新办学机制,开启了校企合作的新局面,值得国内其他高职院校借鉴与学习。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基地、招生、教学、科研、就业”紧密结合、系统化运行的“五位一体”办学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他们把紧密型“基地”作为校企联姻的基础,把“招生”环节作为校企互动的起点,把“教学”环节作为校企合作的核心,把“科研”环节作为校企融合的提升,而校企双赢的硕果则体现在“就业”环节。五个环节环环紧扣,构成一个有机整体,通过校企双方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深度结合,解决校企合作“一头冷一头热”、企业缺乏动力的难题,弥补了目前校企合作制度环境的不足,有效提高了校企合作的积极性[8]。

3.3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优秀教师团队。

教师作为高职教育工作的主导,担负着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任,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进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高职教育水平还很低,教师的学历水平、知识结构、实践技能等方面都不能满足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高职高专教师大多来源于高校毕业生,基本属于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从事专业实践的技能和经验,知识结构不合理,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实践性教学比例偏低,形成“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局面,无法适应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的目标要求;其次,学历与职称结构不合理。以江苏省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为例,取得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为1.27%,取得硕士学位教师比例为8.14%,具有正高级职称的教师极少,专业带头人特别是一些新兴学科的学科技术带头人更是严重不足,知识结构不合理[9]。

针对我国高职教师的现状,深化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强化职业院校“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高职院校应建立和完善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让理论知识较系统的在校教师分期分批到企业顶岗实习,在实践中提升专业技能;支持职业院校面向社会聘请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建立和完善高等职业学校教师评审、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将“双师型”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标准和目标要求,促进教师从理论型向“双师型”转变,从而打造优秀的高职教师团队。

3.4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加大课程改革力度。

课程是教育教学的核心,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具体内容要求。现行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普遍存在内容上重基础知识、基础理论,轻专业能力的现象。在高职专业课程中,涉及动手实验、技能训练、实践能力锻炼、就业心理训练等方面的课程内容不够丰富,实训场所、设施设备满足不了教学需要。因此,不断加大职教课程改革力度,优化课程体系是提升职业教育竞争力的核心所在。

当前,我国职教课改的基本思路应以企业调查为前提,加强专业建设;以岗位目标为基础,找准人才培养定位;以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确定教学内容;以工作项目和任务为载体,开发“学做结合”的新课程;以技能为核心,整合对应知识;并在职业情境中把“学会做事”的工作标准落实为“把事做好”的教育标准。在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中,要充分发挥行业、企业、教育科研,以及职业院校的积极性,共同筛选、制定出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的改革套路;并通过课程评价对课程改革进行检验与监控,在课程规划、课程设计及课程实施阶段,通过“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随时诊断课程设计和实施中的问题,及时调整和修正课程,从而保证职教课程改革顺利进行。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兴起到发展,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当前,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和新型工业化为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也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在数量、质量及层次结构等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只有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等职业教育才能在二十一世纪的人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成中梅.学习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

[2]王前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3,(10):20-22.

[3]徐挺,张碧辉.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再探[J].职业技术教育,2003,(22):32-35.

[4]贺修炎.当议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中的特色创建[J].江苏高教,2007,(4):127-129.

[5]陈家颐.高等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思考[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4,(1):61-69.

[6]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

[7]袁新文.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校企合作如何真正“水融”[n].人民日报,2010-5-14.

[8]马树超.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的实践与思考[J].求是,2010,(5):48-50.

对人才的培养篇9

关键词茶叶人才;创新;措施;广西

中图分类号S5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4)08-0288-02

近年来,茶叶产业受到了政府的重视,广西的茶产业也得到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在国内外茶叶竞争的双重压力下,茶叶产业普遍存在茶叶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的问题,制约了茶叶产业进一步做精、做强。对茶叶专业人才进行培养并保持茶叶专业人才队伍的稳定,是茶叶产业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并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要在制定人才培养政策方面,加大对茶叶人才培养的扶持力度,培养出更为优秀的本土茶叶专业管理技术人才,促进茶叶产业良好发展[1-2]。

随着国家对茶产业的重视和支持力度加大,各省市的茶叶产业顺势扩大,茶业发展也更快,对茶叶专业人才的需求随之增大。而茶叶专业属于农业,茶学为国家控制布点专业,目前全国开设茶学专业的本科高校有浙江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西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信阳师范学院、云南农业大学、长江大学、华中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农业大学、武夷学院等。一些团体和组织也开办有茶叶技能方面的培训学校。在培养茶叶人才方面,不但要求茶叶人才有扎实的基本理论功底,还必须有实际的操作经验,需要通过长期的不懈学习努力、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磨练,能吃苦耐劳,坚持刻苦用心钻研茶叶技术才能真正逐渐成长为有一定资质的茶叶专业人士。

1培养人才的必要性

1.1人才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

人才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具有了大批专业人才,国家和社会才能够进步,产业才能够发展、壮大。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重视品德、知识、能力的培养,将其作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采取多种措施,运用多种手段,培养和选拔优秀的人才。对于茶叶产业发展来说,人才是促进产业发展的基础,只有培养大批基础知识过硬、操作能力强的人才充实到茶叶产业队伍中,才能够促进产业发展,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3]。

1.2人才是发展的主体和关键

世界发展的历史一再证明:人才兴则民族兴,人才强则国家强。在知识和技术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的今天,人才资源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和动力源泉。因此,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既要满足人才自身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到社会实际,综合考虑,统筹安排,真正做到人尽其才。

1.3人才培养工作政策性、政治性、原则性和创造性强

人才培养工作的政策性、政治性、原则性和创造性强要求我们要紧密结合新时期人才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加强茶叶人才自身建设,拓宽思路,在牢固掌握茶叶专业基本知识的前提下勇于大胆创新,不断把广西区茶业的发展工作推向前进[4-5]。

2创新型茶叶人才培养

作为从事茶叶行业的人员来说,拥有茶叶专业人才队伍是行业发展的必需要求,而拥有创新型茶叶人才更是形势所迫。

2.1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特征

创新型人才适应时代潮流的要求,掌握时代所要求的特性、智能,能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所训练的技能,从事创造性的工作,推动本单位、本行业以至于整个社会、整个国家、整个人类的事业走向新高度。总体来看,创新型人才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善于学习,刻苦努力,能够在总结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从事创新工作。二是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坚持自己的意见。对于创新型人才来说,不迷信已有的权威和经验,不盲从,一切从实际出发,敢于求发展。三是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四是不怕失败,具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

2.2茶叶人才培养的状况

总体来看,我国人才培养发展良好。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才辈出,各行业均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是,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由于事业发展太快,人才在许多方面也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茶叶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出现了如缺乏个性、墨守成规、不敢标新立异、人云亦云者多,独立开展工作能力不强等问题,这就使茶业竞争力、创造力不高,制约了茶产业的发展。

2.3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适当的机制

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合理的激励机制。在当前发展的情况下,茶叶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机制要符合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一是能够为茶叶人才提供向上流动和发展的渠道,使得优秀的茶叶人才能够获得较高的职位。二是建立合理的分配机制,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真正能够使知识转化为经济收入。三是动态平衡的系统。人才激励机制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系统,能够根据社会的变化和外在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培养方式,使之更能够契合人才培养的需求。

3广西茶叶人才培养的措施

3.1推动教育改革

我国历来的教育突出的是升学和考试,课程的设置和内容的安排,偏重于理性知识,在思维训练和实践训练方面相当缺乏,已跟不上瞬息万变的经济形势和知识更新的要求,没能在更大程度上调动和激发广大师生发挥特长、强化个性、打造品牌的积极性、主动性。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尽管目前不少学校和教育机构也在应用一些灵活的教学方式,也产生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总体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应从教育机制进行改革,借鉴国外的成功教育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形成具有符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形成卓有成效的办学系统,让每个人的特长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

3.2做好用人制度的配套调整

在学校培养和单位用人制度方面我们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一些学校培养目标理念缺失,完成教学任务后,却有一些毕业生找不着工作;二是对用人单位来说,招聘的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却缺乏实际的操作能力,不能够立即投入到生产中。要解决“找不着”、“用不上”的问题,必须从教育制度和用人制度的衔接、协调发展上找出路,要提倡用人单位和相应的学校、培训机构建立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主动为学生、受训生提供实践、实习机会,为人才的成长提供过程或阶段性的支持,要提倡用人单位变传统的、单一的选拔、招聘、使用模式为多方式、多渠道的模式。

3.3尊重、重用现有茶叶专业人才

随着广西茶产业的迅速发展,对专业茶叶人才迫切需要,我们呼吁培养茶叶人才的同时,更要对现有资深茶叶专业人才重视和重用,他们是通过长期茶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茶叶技术经验,并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一定的业绩的茶叶专业人员,茶叶发展需要他们,新一代的茶叶人才也需要他们的引领、指导和帮助。因此,要尊重现有茶叶专业人才,更新分配观念,体现知识的价值,使人才的贡献得到相应的物质回报,使人才充分享有实现自身价值的满足感,贡献社会的成就感,得到社会承认和尊重的荣誉感[6-8]。

3.4掌握传统制茶技术,力求创新

从事茶叶工作的人员要有对茶叶事业执著追求的顽强意志和毅力,经受住挫折和失败,才能在不断地砺练中逐渐成长、成熟起来。通过“传、帮、带”的方式,使茶叶技能得到传承,要在熟练掌握基本茶叶技术的同时,参加对外学习培训和实践操作,扩增技能和提高技术业务水平,还要善于发现、发明、创新,才能真正成为专业的茶叶人才。

4小结

对茶叶专业人才的培养是茶行业的刚性需求,是茶业发展的一项战略投资。我们必须首先转变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才才会重视人才,理解人才才会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建立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制度,规范制度与流程,全员参与,方可起到效果。在技术攻关创新方面,形成团队优势,实施重点攻关、重点突破。要把茶叶创新成果、绝技绝活、具有特色的生产操作法及时总结和推广。整合茶叶高技能人才资源。广西茶产业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和提高,转变发展模式,学习新技术、新经验,运用自身的优势举办和参与行业性、区域性茶叶加工(手工制茶)及相关的技术技能交流活动以利于相互提高。相信在未来,通过对茶叶人才培养、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广西区茶产业将会放开脚步,大步向前以一种更加欣欣向荣的姿态向世界展示它的光彩。

5参考文献

[1]刘玉芳,林朝赐,陈春芬.广西优势特色产业――茶叶发展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8(8):321-326.

[2]楼策英,魏瑚,陈令梅.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茶学人才[J].茶叶,2006,31(4):254-255.

[3]丁兆堂.山东省茶产业人才需求状况及培养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10,8(8):68-70.

[4]林朝赐,张文文,刘玉芳,等.茶文化旅游与茶业经济发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2):385-388.

[5]林朝赐,刘玉芳,陈春芬.发挥区位优势开拓创新做强做大广西茶产业[J].广西农学报,2010,25(4):94-97.

[6]田景涛,罗静.铜仁地区生态茶产业建设人才培养战略初探[J].贵州茶叶,2009,37(3):20-22.

对人才的培养篇10

【关键词】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特色

一、改革的背景

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语言作为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代表一个国家的文化实力。我国针对目前形势确立了加快汉语走向世界的新战略,实现了从单纯的对外汉语教学向汉语国际推广的转变,汉语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成为世界与中国交往的重要工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价值和实用价值。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2300多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截止到2009年,我国有209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对外汉语专业,但是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严重紧缺。对外汉语人才的培养不仅要重量,更要重质,要明确对外汉语专业的培养目标,要体现国家的总体规划,满足现阶段社会的需求,还要考虑学生的自身发展。对外汉语专业注重双语教学,培养目标是要对中国文学、文化及中外文化有全面的了解;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熟悉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和教学法;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健康的心理及体魄的人才。但在对外汉语专业的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如何体现专业特色,如何科学合理的设置本专业教学人才的培养模式,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完成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变等一系列问题,都急需解决。

二、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对外汉语人才培养现状与新形势下国家对人才培养需求的确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

1.培养目标不明确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标准和要求,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核心,对人才的培养活动具有调控、规范、导向作用。对外汉语专业是为了适应日益频繁的国际交流和响应汉语国际推广战略而设置的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师资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具有基础性、应用性、专业性和复合型的专门人才。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到2000年,许多高校及地方院校设立了该专业,但是由于地方高校在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管理方案等诸多方面都不完善,在设置对外汉语专业时,把人才培养目标仅仅定位为双语人才的培养。这样的人才培养定位,与外语专业很相近,就长远来说,很可能会在培养本专业的人才质量上留下问题。尤其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不足,很大一部分高校在对外汉语专业人才的素质上没有足够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导致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缺乏专业特色,这是对外汉语人才培养中一个较大的问题。

2.专业特色不明显

根据国家教育部对本专业提出的业务培养要求来看,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语言学和第二语言教育的基本理论,要能够掌握扎实的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要受到中西比较文化的基本训练,还要熟练的掌握英语,最终目标是要具备从事语言或文化研究的基本能力。现在本科毕业生主要是被派往东南亚国家的中小学,而这些国家的学生群体的汉语是零起点汉语,面对这样的用人市场,就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要具有较强的沟通和表达能力,了解和熟悉非汉语国家的文化、风俗等。但是从目前许多高校的培养方案来看,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存在很大问题。首先,在汉语类课程与外语类课程的比例分配存在偏外语的现象;其次,普遍存在文学文化类课程所占比例偏小的现象。在对外汉语的专业教学中,汉语教学应居于本体地位,但是很多高校的对外汉语教学计划中英语教学所占的时间多过汉语教学。最后,没有开设系统的跨文化交际课程,学生只是简单的了解一点跨文化交际的理论知识,远远不能达到对外汉语教学对专业人才的要求。

3.实践场所不固定

对外汉语是一门侧重于传授知识、强调具体操作性的学科,本专业的教学对象是中国学生,教学目的主要是为对外汉语教学师资培养人才,因此,最重要的是要重视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中外文化对比、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基本知识的传授能力,注重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教学技能的训练,做到知识、理论、能力三者的相互统一。但是目前为止,大多数开设此专业的院校都不具备给学生提供稳定的实践条件,很多学生在毕业实习阶段都没有实地的实践机会,导致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不过关,严重影响学生今后的就业。

4.就业渠道不通畅

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对外汉语这一专业,本专业本科层次超常规模大批量的培养计划导致该专业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以湖北工业大学为例,2009届对外汉语毕业生一共73人,真正被学校推荐,由国家汉办派遣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只有15人,占总人数的20%,其他的毕业生进入各种行业工作或者选择读研。另一方面,在对外汉语人才的培养上,很多学校把对外汉语单纯的看为是给外国人教汉语,导致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在毕业后不能很好的顺应社会需求。就业面过窄导致对外汉语人才的极大浪费,这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

三、对外汉语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设计

1.确定培养目标,提高人才质量

首先我们需要认清学界对“对外汉语”的认识,“对外汉语”原本是“中国语言文学”这个二级学科下设置的专业,后来出现问题是在专业的名称认识含混及由此带来的专业定性不清楚、层次不明确和目标失准等因素上。笔者认为,“对外汉语”这一专业的定性应为:以师范为主,对外交流或其他为辅;培养定位为本科;培养目标是着重培养对外汉语教学师资,兼或培养相应的对外交流及翻译人才。所以,在培养方案上要有针对性,首先,必须开设第二外语,特别是小语种。其次,在学习方面,除了学习口语技能,也要加强中英翻译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学习能力、交际能力、组织能力、适应能力等方面着手,根据就业需求改进培养方案,实行宽基础、重应用能力的培养。

2.突出办学特色,优化课程体系

对外汉语教学主要是针对汉语国际推广战略来培养人才的,很多地方院校没有足够的实力来与重点高校竞争,那就要依照自身条件突出办学特色,根据各自的特点来进行对外汉语专业课程设置,准确定位,特色办学,避免盲目跟风。本专业的课程优化应以培养对外汉语教学师资为目标来开展设计,在专业课程中加入教育学、对外汉语教学法;增开中外文化概论、跨文化交际、外事工作概论等。根据学校面对的市场需求,学校应开设目的语国家的语言及文化课程,除了学习本专业必学的基础理论课之外,还应增设相关的文化知识课程,比如中国民间文化、风土人情以及外国文化常识和风俗习惯。除了懂得语言教育、语言学习之外,要更熟悉我国及所教学生国家的政治、历史、文化、民俗、国情等情况。还建议学校开设文艺课程,鼓励学生学习一门甚至多门具有中国民间特色的艺术,像剪纸、葫芦丝、二胡、民族舞等,这样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将起到非常大的推动力。

3.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创新能力

近年来,很多高校陆续招收外国留学生,为对外汉语专业提供了实践机会,针对本专业来说,需要建立长期稳定的实践平台。学校要根据自身条件建立文化交流平台,组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既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也传播了中国文化。除了学校自身组织安排的活动以外,要开发学生自己的创新能力,例如开设“文化沙龙”“我学汉语”的语言角,便于和外国留学生交流。总之,一定要创建多种形式的实践,以便提升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

4.拓宽就业渠道,重视后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