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3:53

网络传播的意义篇1

挑战:网络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冲击

网络媒体打破传统新闻传播格局的同时,对传统的意识形态传播方式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对我们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网络传播力量的不均衡加剧了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冲击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说过:“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①东欧各国剧变,在一定程度上正是由于东欧各国逐步放弃了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和主导权,以致最终在全球意识形态的竞争中败下阵来。相对而言,美国政党能够在当时保持稳定的重要原因,就是美国能够始终保持主流意识形态的一致性,诚如美国政治学家罗伯特・达尔坦言:“美利坚是一个高度重视意识形态的民族,只是作为个人,他们通常不注意他们的意识性格特征,因为他们都赞同同样的意识形态,其一致程度令人吃惊。”②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一个社会处于支配地位的思想取决于社会形态的性质和处于统治地位的所有制关系。由于我们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与西方国家完全不同,这就决定了我们同西方国家在意识形态上的斗争和较量是不可调和的,同时这种斗争和较量也是长期的、复杂的,甚至是尖锐的。

网络媒体作为当今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载体,网络传播力量发展的不均衡,在一定程度上了加剧了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和影响。西方国家凭借其在媒体技术、资本等方面的绝对优势,以及在国际互联网上的主导地位,竭力传播宣扬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文化扩张。

2.网络舆论多元的信息空间,加速了社会价值观多元化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兴起,冲击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指导地位

美国传播学家施拉姆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曾预言:现行的点对面的大众传播体制将会被一种新的点对点的传播体制所取代,信息时代的一个趋势是更多地注重点对点而不是点对面的传播,将是个人越来越多地使用媒介而不是为媒介所利用。他的预言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正在逐渐变成现实。网络打破了传统新闻传播格局,对新闻传播的社会分工和传播特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互联网打破了传统的“舆论一律”的信息空间,凭借“信息完全开放”和“信息获取快捷便利”的特点,提供了舆论多元的信息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打破了国家对社会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垄断封锁和控制性筛选。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日趋多元,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不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人们的思想观念更加多样,反映到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领域,是各种思潮并起和交锋,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引导和舆论控制能力,给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带来了一定困难,影响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契机:网络时代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机遇

互联网是一柄“双刃剑”,有挑战必然有机遇。我们要善于抓住互联网发展带来的契机,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营造的开放自由的舆论环境,让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进入网络舆论阵地,改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方式和手段,克服过去相对公式化、概念化、说教化的宣传方式,进一步扩大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充分发挥引导和整合作用。

1.网络传播的交互性搭建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受众沟通的桥梁,促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化

媒体“无所不及、无所不在、无所不知。自由报刊是观念的世界,它不断地从现实世界中涌出,又作为越来越丰富的精神唤起新的生机,流回现实世界”。③要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和观念真正为人民群众接受并且内化为处事规则和行为习惯,就要依靠媒体广泛的传播,通过媒体在理论和群众之间建立良性畅通的沟通机制和交流机制。“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历史学家认为,前苏联的解体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意识形态的宣传鼓动和它所面对的现实之间存在着鸿沟。

网络时代是追求个性的时代,作为一个以实现“非歧视性的互联互通”为原则的应用程序的操作平台,网民不仅能够在网络上浏览信息,还能够针对各种问题发表意见,通过网络进行点对点、点对面、面对面的快捷传播,从而形成相对一致的信念和态度。这种交互性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媒体单向的灌输式的传播方式,加强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构建了相对平等的对话关系,拉近了受众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距离,促进了受众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

2.网络传播的即时性提高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受众沟通的时效性,促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化

网络媒体相比传统媒体而言,在即时性方面占尽优势,快捷的信息传递速度,使某地发生的事情瞬间就传遍世界各地。一旦有重大事件发生,受众总是能够在网络上第一时间获得新闻信息,从而大大缩短信息传播的时空距离。在网络传播环境中,受众不仅仅可以快捷便利地获悉别人的意见和评论,还可以针对感兴趣的问题即时发表看法。网络传播的即时性有助于我们“全时”掌握舆论态势,根据舆论态势及时疏导人民群众的情绪,回应人民群众的现实思想反应,提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时效性。同时,网络传播的即时性也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应对舆论危机,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例如2011年北京王府井的“茉莉花闹剧”,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居然出现在“2・20”事件的现场,并被我国网民用手机等录下了视频。事后,一个叫做“四月青年”的网站及时披露了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在现场的视频和照片。这些照片被海内外媒体广泛转载,洪博培和美国政府只得不断解释和“掩饰”。

对策:网络时代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着力点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说:“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将拥有这个世界。”意识形态虽无形,但承载和传播的媒体有形,需要通过管理来规范其传播行为,把握正确的方向,切实维护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

1.加强网络力量建设,打破网络传播力量的不均衡

信息时代,传播能力依然是抢占舆论引导先机、争夺话语权、创造有利的舆论环境的关键因素。首先,加强网络媒体自身的建设。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在《中国网络新闻事业发展现状和趋势》一文中提出:“我国应集中力量建立一批重点网站。它们的信息量要大,覆盖面要广,服务功能要强,知名度要高,其中包括以外文为主的网站,为外国访问者寻找我国所有新闻单位的网页提供搜索引擎,给予导航服务,还要为驻外使领馆提供信息资源。要加强对我们新闻域名的自我宣传,扩大我新闻宣传网站的知名度。”其次,进一步推进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深度融合。虽然在互联网上有许多信息丰富、访问量大、知名度高的商业网站、专业网站,但是当有重大新闻事件或者突发新闻事件发生时,人们仍然倾向于传统媒体的网站,这是由于传统媒体长期以来形成的品牌效应,所以要加强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深度融合,切实提高网络传播能力。第三,加强网络人才队伍建设。网络传播是一个全新的领域,需要复合型的人才,也需要更加专业化的人才,我们必须培育多层次的社会化力量和网络“意见领袖”,让他们成为国内互联网治理和国际互联网博弈的强大生力军。

2.培育先进网络文化,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

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的物质财富的凝结和精神财富的积累,作为意识形态的基础,一定的社会文化形态产生一定的意识形态;一定的意识形态与一定的社会文化相适应。先进文化是涵养人民群众的精神沃土。在信息全球化的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必然会受到来自全球文化的影响。恰如汤林森在《文化帝国主义》中提到的,全球化的效果势将削弱“所有民族国家的文化向心力,即使经济上的强势国家亦不能幸免于此”。网络媒体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传播人类优秀的精神文化,使互联网真正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当然,还要注重传播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3.完善网络立法,健全网络管理的法律法规

依法管理是当前互联网管理的国际通行惯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但也并非完全的自由地带。依法治理网络乱象,澄净网络空间,事关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要确保主流意识形态牢牢占领网络意识形态的主阵地。一方面,我国大力推进互联网立法,并且初步建立了互联网法律制度。我国已经制定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30多部针对互联网的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和部门规章,基本形成了专门立法和其他立法相结合、涵盖不同法律层级、覆盖互联网管理主要领域和主要环节的互联网法律制度。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全球性决定了仅仅某个国家的立法是不能完全解决网络传播国际性问题的,我国在加强网络立法的同时,还要呼吁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公正公平的互联网秩序,呼吁在全球范围内制定统一的法律框架,共同遵守,联合行动,确保互联网的健康发展和安全畅通。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9页

②黄传新等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学习出版社,2012年版,第18页

网络传播的意义篇2

【摘要】目前,中国大陆地区关于星座及基于其内涵之上的文化衍生产品层出不穷,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目光。本文从符号学的角度对星座文化进行分析,试图解读这一现象背后的文化意义,及其盛行于国内的原因。

关键词星座符号群体认同商业化

目前,中国内地关于星座的文章随处可见,随手翻开一份时尚杂志或者报纸的娱乐版,几乎都可以看到有关星座的内容。除此之外,和星座有关的书籍以及衍生出来的文化产品,例如星座服饰、饰品等,更比比皆是。星座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侵入了人们的生活。根据新浪网的一项调查显示:47.5%的人经常关注星座,29.7%的人觉得星座有意思,只有1.48%的人对星座“不太感兴趣”。①星座小王子、星座宝典等占星师不仅成为微博认证用户,而且粉丝数量均超过百万。不仅如此,当今国内的四大门户网站——新浪,腾讯,搜狐和网易等门户网站均开通了专门的星座频道,为用户介绍各种星座知识和提供星座运势预测服务。

一、星座文化——源自西方的非舶来品

1、中西结合的文化创造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在中国盛行的十二星座的概念,在西方找不到相对应的直接引进的原版,中国的星座文化本身并不算是舶来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星座就是中国人自己的发明创造。通过浏览翻阅西方星象占卜学说,发现西方文化中的“十二宫”概念和星座的概念十分类似。

由于古代的科学技术不发达,古人将对自然力量的崇拜往往集中于对太阳的崇拜,古巴比伦人很早就确定了一年中群星运行的轨道,即黄道。古人认为,太阳每个月出现在一个星座中,于是就有了12个黄道星座,进而尊之为“黄道十二宫”。②

古代西方的星占术就是通过观测日、月、星辰的位置变化,来解释和预测占卜人间事物的一种方法。在星占学家眼中,天体的运行与地上的四大元素——水、气、火、土的生灭有着某种特殊的联系,因此他们通过观察天上星象以及星象的各种变化来对人间的祸福进行预测。

中国当今流行的星座文化实际上是引用了西方星象学中的“十二宫”的概念,并从其复杂的学说中抽取了太阳星座的概念,以此学说为基础,将人类原本复杂的性格特征简单化,并直接划分为十二个具有某种典型性格的星座,不同的星座之间具有不同的人格特质、兴趣喜好等,而相同星座的人们则具有类似的人格特质和兴趣喜好。因此可以说,星座概念的源头即是“十二宫”。

2、神话与浪漫——符号化的星座文化星座本身作为一种唯心主义思想,在倡导唯物主义思想的中国大陆地区,其可信度本应受到质疑,传播的力量也应该受到多重阻碍和约束,但事实并非如此。星座披上了娱乐的外衣,以一种文化的形式在年轻人群体中迅速的传播扩散开来。

同样是按照时间来划分所属符号的文化,生肖是按照中国传统的农历年份来划分,一个生肖符号代表农历一年。但是现在中国通用的公历记日方法主要依据西方的格里高利历,这给使用农历来记事的符号文化在传播上带来了不便。星座则适用于中国内地目前现行通用的历法,而且主要以月份为划分的依据,这种历法使用的便利使得星座在传播上比生肖更为通用。

另一方面,代表生肖属相的符号大多数为农畜动物,生肖文化主要源自农业文明时代,古人对为农畜业有着重要影响和贡献的禽畜动物的一种祭祀与纪念,原本披着的那层神秘面纱早已被科学揭下。特别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历经文革洗礼之后,旧学几乎无残存,占星看相命理等具迷信色彩的知识遭到禁止。如今以生肖为代表的文化符号,其意义更多只是作为一种纪念和娱乐,这为从西方引进星座学说提供了生存空间。

3、商业化的奇迹

1978年以后,中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除了大量吸收国外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占星术这种对中国人来说既十分新鲜又与传统的阴阳八卦学说类似的方术也侵入中国。不过不同于西方原本复杂的占星术,在大众媒体的创造性地传播和商业利润的刺激下,占星术变得更加的平民化和大众化,这就是现今的星座文化。因此,中国的星座文化并不是从西方星象学直接嫁接过来,而是大众媒介加工之后的结果,其中附带上了商业元素。

二、星座将社会关系符号化

星座学说在本质上和心理学与社会学息息相关,它是人类心理共识的一种反映。西方的星象学说与中国传统的金、木、水、火、土的五行学说有共通之处,只是观测与推算的方法有所不同。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这段时期,不少人的生活可能会发生一些巨大的改变,他们对自己的所属阶层与人生归向产生怀疑,特别是当他们遭遇挫折或失败的时候,“星座文化”正好为他们提供了寻求心理慰藉的这种心理需求。

1、星座是人类对自我属性的认识与归类

齐美尔在研究人的个性时,区分了两种个人主义:量的个人主义和质的个人主义。量的个人主义是由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的,也是就说,作为社会学的个性是由社会角色的总和决定的。质的个人主义,是从人类学的角度来解释个性的产生。作为社会学的先验,个人从未完全融化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个人的唯一性的残余总是必然依旧留在社会之外,它不受社会因素的制约。③

根据齐美尔关于量的个人主义的论述,人类在社会中的交往行为实际上就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寻找到某种社会社会群体认同。齐美尔关于质的个人主义的阐释,实际上也可以用来分析人类是如何确定自我归属感的。

星座学说是根据出生日期对人类的性格进行归类,人类的个性是按照出生时间来进行规范的,那些相信星座学说的人可能会在日常的生活和行为中,自觉或不自觉的受到自己所归属的星座所阐述内容的影响,可能会在潜移默化中加深或者放大被阐述的星座性格特征,从而验证了这种星座学说的可靠性,进一步被吸引到星座学说当中。

2、星座文化是人类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自我安慰

尽管18世纪的伟大思想家、法国大作家伏尔泰早就指出:迷信是傻子遇到了骗子的结果。④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自己未来的命运的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人们特别需要从外界得到安慰和鼓励。这时候,星座就变成了心理安慰的药膏,但这种做法从本质来看,根本就是无异于“问道于盲”。

所有那些应验了的占卜预言,要么本身就是模棱两可的,本来就可以作多重解释,要么就是有人在其中做了某些“手脚”,还有的一些则是本该如此,因为概率决定了事件的发生与否。通过对星座学说中对人类性格的描述做话语分析,相对于动词和名词,星座文化中用到的更多的是形容词,例如:双子座能言善辩,射手座活泼,狮子座骄傲等等。形容词有一个度的问题,这正是其最难把握的一点,也是星座学说利用的一点,很难确定究竟是哪一种对某个形容词的解释才是最准确符合其原来意义的。星座实际上挑战的和利用的也就是人类心理的这种不确定性。

三、星座文化已经演变成一种生活方式

根据2010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到2010年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达到了3.27%,目前我国公民科学素养水平相当于日本(1991年3%)、加拿大(1989年4%)和欧盟(1992年5%)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⑤通过上述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科普的基础还比较薄弱,公民受教育水平比较低。伴随着星座文化在商业化传播活动中不断发展,星座文化已经成为了社会生活的热门话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讨论。虽然在当今的星座文化传播活动中,商业色彩逐渐占据主流,传统的封建迷信占卜色彩逐渐弱化,在这样的过程中,星座文化将随着其商业化传播形成一次又一次的星座文化热潮,而星座文化中占卜、转运、相克等狭隘的非科学思想将不可避免地对其重度迷恋者形成相当严重的心理暗示和负面影响。

这样的结果,一方面将阻碍人们科学素养的提高,另一方面当人们对星座文化产生认同的时候,对健康文化和知识的感知与认同将逐渐淡化。当星座文化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大工业式的高强度传播活动将影响人们对健康文化的接受。为了避免非科学的文化对健康文化冲击的局面,当今的星座文化传播将更多的集中在对其娱乐性的强调。

结语

除了对星座本身感兴趣之外,伴随产生的各种文化附属产品,例如各种星座图案的服饰和装饰品也几乎是随处可见。在网络的星座频道里,星座与性格和命运息息相关,某些星座是智慧的,某些星座经常是冲动的。无论星占术发展到何种地步,无论星座学说看上去多么完备可信,究其本质来看,仍然只是人类的自娱自乐而已。从另一方面来说,星座学说又体现出人类对太空的向往,对未知的神秘宇宙探测的好奇心,以及与生俱来的、隐藏在体内浪漫的人文情怀。笔者认为,人们需要尊重星座学说,因为它有着自身运行的一套复杂系统。当人们谈到或者讨论起星座的时候,不应仅仅把它视为一种无聊的游戏或者迷信学说,而应将其视为类似神话文学的艺术创造品,或者视为一种已经嵌入到生活中的一种娱乐方式,这就是当下以及将来星座文化可能的发展路径。

【基金项目:安徽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研究项目】

参考文献

①黄琼、李正良,《从创新扩散理论看“星座文化”的传播》[J].《新闻爱好者》,2011(10)

②④张明昌:《天机》[m].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28-73

③齐美尔:《社会是如何可能的》[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⑤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cast.org.cn/n35081/n35473/n35518/12451858.html.2010.

网络传播的意义篇3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媒体传播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即是指运用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的语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宣传教育,便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掌握。当今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网络媒体已不再是简单的交流工具,它已经成为满足人们物质与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平台;成为真实反映社会思潮和公众诉求的场所;成为公众信息传递与意识形态碰撞的阵地。借助网络媒体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就是积极借助新媒体信息技术用生动的多媒体语言,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人心。

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面对新时期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实现网络传播媒体在传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作用、实现马克思主义思想大众化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面临的一项重要的时代课题。

网络媒体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联系

一直以来,传播媒体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动中功勋卓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离不开传播媒体的宣传推动。正是因为传播媒体的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富有感染力与吸引力,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回顾我国历年来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历程,我国的传播媒体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工作。辛亥革命时期,媒体就充分利用自身宣传优势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初步介绍;时期,《时事新闻》、《新青年》、《每周评论》等传播媒体发表了大量宣传和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中共建党时期,《共产党宣言》、《马克思资本论入门》、《新青年》等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的公开宣传及与反马克思主义的公开论战。①很显然,传统传播媒体对意识形态的控制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当今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随着网络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网络传媒的功能也显现出强大的操控力,其影响力远远超过了传统的大众媒体。网络媒体不仅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也快速地改变着人们接受新理论新知识的方式。据统计:“截至2012年1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网络媒体普及率较2011年提升了4个百分点,达到38.3%;同时,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同比增长17.5%,网络媒体大众化的趋势日益显现。”②可以说,网络媒体传播的大众化趋势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增添了新平台,网络媒体传播的多样性、复杂性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当然,随着网络技术的向前发展,它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人们的生活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对网络媒体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系的研究成为当今一个非常必要而且紧迫的课题,它不仅关系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更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大众生活事业的稳定。一方面,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必须要有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标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进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法宝,是网络媒体阵营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只有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宣传与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另一方面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传播,需要借助于网络媒体这一崭新的平台。在当今信息泛滥、知识爆炸的生态环境下,谁掌握了媒体话语权,谁就掌握说话的主动权,只有充分利用网络这一新形式、新空间、新载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得到真正实现。

网络媒体的传播有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

利用网络媒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一支高水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专业团队。当今时代,单打独斗、个人英雄主义已经越来越不被社会所接受,讲究团队分工协作,多元化的交流模式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培养一支拥有较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又能够熟悉掌握网络技术的专业宣传团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的关键。这支专业团队中的人员,借助网络媒体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日常社会生活实际结合进行系统宣传,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内涵又能够在民众中留下良好的口碑。例如,专业团队工作人员可以开通网络工作电话跟民众进行网络聊天,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生活实例结合起来进行讲解与宣传,并邀请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群众来到现场现身说法,使得理论与实际完美结合,观点鲜明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同时,又能够拉近民众之间的距离,一举两得。同时,专业团队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媒体新闻报道,挖掘社会生活实际中民众自觉履行马克思理论精神的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将这些素材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起来精心制作宣传短片在网络上进行播放,达到宣传的目的。

利用网络媒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一批制作精良的专业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网站。当今时代,网络日益成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人们思想观念的形成往往依附于网络媒体。马克思主义思想宣传团队必须依靠网络,建立一批有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网站,在网站上对马克思主义著作、音像制品、杂志、期刊等等进行合理地宣传,通过生动形象的网络语言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浅出地加以阐释,在民众心目中留下良好的口碑。马克思主义专业网站不等同于普通网站,考虑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阅读过程中有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网站的建设者在建设过程中综合各种因素,进行精心设计,努力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变得生动有趣,寓教于乐,在快乐中学习。

利用网络媒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一套完备有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体系。网站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宣传应该建立一套完备有效的机制,加强网络媒体的建设、应用和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网络媒体传播优势,合力将网络媒体开辟成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管道、新平台,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的社会影响力。

第一,网络媒体传播的时效性。“快速、及时”是新闻传媒的显著特点。传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方式主要通过相关图书、期刊、报纸的出版发行、影视剧的播放来实现,这样的传播方式具有传播的信息量小、速度慢、时效性差等缺点。传统的传播方式脱离人民群众需要,站在领导者的角度对政策进行宣讲,使大众与理论建设者之间缺乏必要的信任,沟通与交流没有得到加强,导致民众主体意识没有被激发与调动起来,传播效果非常不理想。当前应该意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与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特点具有一致性,都要求在第一时间以最快的速度向人民大众进行传播,让民众能快速、详尽地了解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崭新成果,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时效性。目前,网络传媒通常采用网上直播的方式,将各种信息、理念在第一时间向全球网民进行同步播放,缩短了传播的时间又能够增强信息的可信度,大大方便了人们了解并掌握新知识、新理念。

第二,网络媒体传播的亲民性。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成功经验告诉我们,革命的成功来自于人民。同样,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只有依靠人民、贴近人民,才能在实践中获得深入的发展。长期以来,由于认识上的差异,理论决策者没有正视群众教育水平方面的差异,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仅仅依靠专家学者研究来进行,事实证明这样的做法不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如今,理论决策者只有深入实践,在充分了解群众思想状况的基础上,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转换网络思维,用通俗的网络语言文字,生动活泼的声音、图像、动画甚至影视作品,更好地回答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解答群众的疑惑。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给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传播手段、方法带来全新的变化,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激起民众学习的热情,提高广大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实际的觉悟。只有当人民群众接收、认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才会取得更大的胜利。

第三,网络媒体传播的批判性。网络媒体的开放性决定了网络传媒的意识形态的决定性作用,网络传媒、网络舆论要坚持做好正面导向性的宣传工作,重视网络媒体传播的批判性,完善法律规章制度,加强对网站的监督和管理,建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传播的新渠道和新模式。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正确指导思想是净化网络空气的窗户,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网络道德建设,传播积极、进步的道德价值观,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意识,网络媒体才能真正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传播的一方净土。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为网络传播指明方向

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确保积极健康的进步思想在网络媒体文化中的发展。在网络媒体发展的冲击下,民众社会思想文化空前活跃,价值观念日趋多样,人们的思想意识、精神世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前网络传播逐渐走“下里巴人”之路,而“阳春白雪”曲高和寡推崇的人越来越少。随着网络大众化的普及,网络不再是为传统精英、白领服务,日益走向生活、走向实际,因此就出现了追求感性享受而轻视理性诉求、追求世俗化而反对精英化、追求现实反对精深的文化趋向。

面对网络世界去中心理论、去权威化思想以及当今网络文化“后现代”的人文倾向,如何对网络媒体进行建设与管理,这不仅关系到国家经济的繁荣和稳定,更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确保网络媒体在我国的健康发展,只有将马克思主义思想大众化作为网络媒介的指导思想,让马克思主义思想占领网络空间并发挥引领社会思潮的作用,才能真正实现网络文化的“干净化”。

面对网络媒体中出现的色情、暴力、恐怖、剽窃、欺诈、诽谤、盗窃信息,颠覆国家政权、损害国家荣誉和人民利益的信息,破坏民族团结、宣扬的不良信息,广大民众应该自觉行动起来,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武装自己头脑,坚决加以抵制和举报,用法律条例及时控制和制止,还网络媒体一个纯净的空间。只有将马克思主义思想大众化作为网络媒体的指导思想,通过网络媒体平台,积极培养人民敏锐分辨是非曲直的能力、坚守社会主义思想政治信念、完善社会主义的品德修养,网络传媒空间才能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网络文化传播才能积极健康地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网络媒体中的传播。党的十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长期以来,网络媒体一直是社会意识形态斗争的最高统帅,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如何跟上时展和科技进步的步伐,加强网络媒体上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工作,用丰富的理论教育形式满足人民大众的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社会思潮,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紧迫任务。”③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通过网络媒体向中国民众宣扬资本主义价值观念,彰显资本主义生活的优越性。妄图粉碎共产主义思想在中国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瓦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理想。事实证明,群众的眼镜是雪亮的。中国的网络传媒必须要擦亮自己的眼睛,懂得将网络媒体与中国国情相统一,建设中国特色的网络传媒阵地,为中国人服务。中国的网络传媒不应该照搬资产阶级的思想,弘扬资产阶级理论,而是有的放矢,借助网络传媒的优势,建设成面向人民大众传播马克思主义、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代载体,坚持在网络传媒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百年不动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是中国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基,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网络媒体中的传播,它关系到人民大众对党的政治路线的认同,关系社会主义事业的稳定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确保科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媒体中的形成。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促进了社会的文明进步,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构建了新时代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崭新平台,满足了不同层次人们的物质文化、精神生活的需要。但是,网络传媒的迅速发展与当前我国相对落后的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碰撞,使社会发展形式变得严峻。

“马克思主义思想大众化”要求借助网络平台,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武装网络传媒,倡导科学品性、政治意义、文化品格的和谐网络思想文化,完成网络传媒自身弘扬先进、推崇高尚的历史使命。长期以来,网络媒体传播一直在寻求一种客观、公平的大众传播模式,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这种新型传播模式的建立在不久将会成为可能。新型大众网络传媒以探索平等交流、合作对话、民主协商为特征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主要传播平台,打破人与人之间交流传播的隔阂,倡导自由健康发展的新境界。

利用网络媒体传播确保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原则。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的主体地位不动摇,鼓励“百花争艳、百家争鸣”的文化思想大交流、大融合,中国科学社会主义才能取得长足进步。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只有通过网络媒体传播的方式来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才能实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新风尚。

(作者为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注释】

①王磊,王仕勇:“新闻传媒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新闻界》,2010年第10期。

②宗成峰:“网络媒体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探讨》,2012年第5期。

网络传播的意义篇4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传播路径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8-0025-04

网络化正改变与重塑着人的存在方式、思维方式与价值理念。已成为支配现代人类生活世界与精神世界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这也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从传播学的视角全面地分析网络化给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的挑战,正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网络传播方面存在的问题,探寻网络化视野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机制和规律,积极构建适应网络化发展要求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策略,是深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迫切需要。

一、网络化背景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挑战

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冲击着传统的思想观念和思想方式,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网络化给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和挑战。

(一)网络化导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意识形态环境更加复杂

信息网络化加剧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争夺,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变得更为艰巨。在当今网络化背景中,资本主义在全球网络信息化中居于强势地位。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对全球网络信息的控制来维护其根本的政治经济利益。正如美国学者丹·希勒在研究因特网发展史时指出,互联网决不是一个脱离真实世界之外而建立的新王国。相反,互联网空间与现实世界是不可分割的部分。互联网的实质是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的最美好工具。互联网的发展由强大的政治和经济力量所驱动,而不是人类新建的一个更自由、更美好、更民主的另类天地。无处不在的计算机网络与现存的资本主义相结合,大大拓展了市场的有效范围,“网络事实上是资本全球化的先锋。”信息网络发源于美国,从一开始就使英语处于强势地位并不断巩固,并排斥其它语种。目前,全世界互联网上的英文信息占到80%以上,中文信息不到5%。尽管世界大约有2万种语言,但是微软的软件只有64种语言。话语霸权使西方新闻媒体的焦点占压倒性优势。面对西方在网络社会中的话语霸权。要求我们必须要在网络信息化进程中努力争取话语权利和增强话语影响力。阿尔温·托夫勒在《权力的转移》中指出:“世界已经离开了暴力和金钱控制的时代,而未来世界的魔方将控制在拥有信息强权人的手里,他们会使用手中掌握的网络控制权、信息权,利用英语这种强大的文化语言优势,达到暴力、金钱无法征服的目的。”

网络社会已经成为不同社会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进行交锋和竞争的重要场所。正如有学者指出:“文化成了一个舞台,各种政治的、意识形态的力量都在这个舞台上较量。文化不但不是一个文雅平静的领地,它甚至可以成为一个战场。”“资本主义卖的不再仅仅是商品和货物。它还卖标示、声音、图像、软件和联系。这不仅仅将房间塞满,而且还统治着想象领域,占据着交流。”网络上每个网站的开放性,传播信息的快捷性、隐蔽性等特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常在网络上借“民主问题”、“自由问题”、“人权问题”等故意攻击、诋毁社会主义中国,裸地展现出“文化殖民主义”和“网络帝国主义”的强大意识形态攻势。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积极凭借网络手段采用更加隐蔽的方式向我国渗透资本主义的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企图搞乱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思想基础,引起社会全面动荡。这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

(二)网络化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方法和手段提出了挑战

网络信息社会的来临,给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和宣传造成了严重冲击。“数字化新闻”、“网络化报刊”、“网络新闻”等正在成为广大网民乐于接受的传播方式。信息传播领域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技术变革。“大众传播的发展大大扩大了意识形态在现代社会中的运作范围,因为它使象征形式能传输到时间与空间上分散的、广大的潜在受众。”南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方面就是要让马克思主义更为广泛地传播,最大程度地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和认同。而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主要采取讲授、谈话、广播、电视、报刊等形式来进行。这种单向的理论宣传教育方式,缺乏大众化客体的主动参与和及时反馈,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众化的有效实现。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社会大众获取知识的方式和途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网络化具有独特的虚拟性、参与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因而深受广大网民的喜爱。在网络化背景下,传统的那种无视大众情感,不重视大众参与的“填鸭式”灌输方式,已经难以起到实质性的传播效果。因此,这就需要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手段和方法创新,以适应网络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但是,与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相比,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对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是明显滞后的。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网络传播问题透视

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过程中,我党积累了大量宝贵的意识形态传播的有效经验。但是,面对信息传播技术的快速变革,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在诸多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信息网络化发展的新要求,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网络传播的意义篇5

[论文摘要]:网络是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媒介,它是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而言的一种新型信息传播载体,网络传播信息更加自由,便捷,快速,成本也更为低廉,从当前网络信息传播的现状展开分析,对网络传播的优势与不足进行探讨。

网络是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媒介,网络信息传播手段的诞生,打破了以往信息传播媒介易受时间和空间制约的局限性,网络信息传播以一种超常的魅力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此背景下对网络信息传播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指导意义。

一、网络传播

了解网络传播之前,我们需要对传播进行科学的定义。郭庆光教授在《传播学教程》一书中对传播的定义为:“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网络传播就是指以多媒体、网络化、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国际互联网络为媒介进行的信息传播,它是现代信息革命的产物(《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6期第49页)。中国现代媒体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诗兰给网络传播下的定义是:以全球海量信息为背景、以海量参与者为对象,参与者同时又是信息接收与者并随时可以对信息做出反馈,它的文本形成与阅读是在各种文本之间随意链接、并以文化程度不同而形成各种意义的超文本中完成的(《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6期第49页)。根据笔者的研究和和总结,我们倾向于这样定义网络传播:所谓网络传播其实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在网络传播中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贮在光、磁等存贮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www.133229.Com网络传播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的目的。网络传播具有三个基本的特点:①全球性,网络传播的全球性是伴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而不断发展的。成熟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低廉的网络运行成本为网络传播的全球性提供了软硬件保障;网络操作的简便化和大量网民的存在又为网络信息浏览提供了人才支持;②交互性,交互性是网络传播相对于其它媒介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网络传播的互动性更强,信息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可以进行良好的、实时的、畅通的交流。③超文本链接方式。这是网络传播的独有特征,网络上的信息传播是以网络地址的形式存在,进行信息传播和接受就是反复切换不同的超文本链接。网络信息传播实现了信息传播媒介的多元化,实现了传播手段的创新。

二、网络信息传播现状分析

网络自诞生以来便被迅速地运用于信息传播,网络传播媒介的诞生丰富了信息传播的媒介,当前网络传播媒介体现出以下的一些特征:

(一)网络传播的优势分析

网络媒介相对于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而言,其在信息传播方面具有即时性(网上进行信息不需要烦琐的制作程序,简单、运行快速,从而保证了信息的即时性)、便捷性(在网络上进行信息,不需要掌握高深的技术,不需要特定的空间和时间,只需要一台运行正常的电脑和联通的网线)、低成本性(网络传播的低成本性是由于其对设备、技术的要求简单)、高参与性(网络传播的高参与性是与便捷性、低成本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高互动性(高互动性是网络传播的一大特征,网络传播转变了信息接受主体的被动地位,使其由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信息获取者,可以在网络的信息库里任意索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网络传播媒介的这些优势使得网络媒介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社会主流媒介并得到了良好的应用。

(二)网络传播的不足分析

事物总是辨证的,网络传播也不例外。网络传播在体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我们在今后加以克服。

1.加强信息管理,营造和谐良好的网络信息环境

网络传播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而言具有便捷性、即时性、低成本性、高参与性和高互动性的特征,这同时会导致网络传播监管的复杂性。事实上,一台电脑、一根网线就能实现的网络传播目前日益表现出其监管的难度。当前网络上存在着大量的虚假信息(如诈骗信息等等)、违法信息(如黄、赌、毒信息和其他法律、法规进行的信息等)这些信息的存在一方面破坏了和谐良好的网络信息环境,给网络用户造成了不便,另一方面,对信息接受着传递不良信息,危害了和谐社会的建设。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严厉打击网上黄赌毒信息就是网络监管难的反映。因而必须加强对网络传播的监管力度,加快制订网络信息传播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相关监管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严厉打击不良网上信息传播行为。

2.加强网络技术安全保护研究,提高网络信息传播的安全性

安全性是进行信息传播的重要要求。当前由于大量黑客、计算机病毒等的存在网络信息传递的安全性不强。信息者的信息可能会在信息传输过程中丢失,甚至被篡改,从而难以实现信息的初始目的;源信息和保存下来的信息储存在电脑中也可能会由于木马、病毒、黑客的攻击而造成损坏无法使用。因而必须加强电脑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提高防火墙、杀毒软件等在网络安全保障中的性能。

网络媒体目前由于其良好的应用优势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其存在的不足,我们相信将会随着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完善而被克服。

参考文献:

[1]毕耕著,《网络传播学新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2]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主办,《网络传播》,网络传播杂志社2004年.

[3]程洁,张健著,《网络传播学》,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

[4]王军编著,《网络传播法律问题研究》,群众出版社2006年.

网络传播的意义篇6

作者:王文霞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语言张力的最大释放是每个网民都可以在网络平等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语言张力的全民性应该体现为每个网民在明了具体语句的外延意义后,根据社会经验、具体语境与自己的价值观念,在网络传播中自由地运用语言,表达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传统的媒介传播方式中,主流意识形态赋予语言特定的含义,语言的张力是固定的,受众成为听众或观众,若有所评论,只能是朋友同事间的谈论,其话语的影响力是有限的。这样的传播途径明显不符合后现代化精神下当代草根网民摒弃主流与中心,主张多元、差异与世俗化的心理需求。数字化时代的网络传播为后现代精神影响下的草根网民实现自我提供了条件。网络的隐匿性给了网民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空间,他们创造了多种直接发表自己意见的网络形式,博客、微博、播客、论坛、即时通讯这些为个体提供信息生产、积累、共享,传播内容兼具私密性和公开性的自媒体信息传播方式为普通个体发表自己的语言提供了可能性。在这样的平台上,网络中草根网民多种声音的表达,对语言的独具特色的理解与运用,使得语言在21世纪的当下全民性的特点更加彰显。网络传播开放的平台为民众了解新闻、发表自己的意见、评论他人的意见提供了便捷,语言的存在在最大限度上实现了其言语的权利,这既是网络传播的结果,也是网络传播本身价值所在。思想渐渐“去中心化”的独立民众个体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的便利条件,不断挖掘新的表现方式,不断发现常见语言的新的张力所在。语言在交流中张力得到实现,张力在网民的语言循环中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个体性日益彰显的网民在网络传播中语言的权利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障,他们之间的互动使得语言的张力日益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视,网络传播交互性的传播方式使后现代精神影响下的普通网民更深更广地参与到了社会事务中。“从自媒体诞生、发展、成熟的过程来看,它与报纸、电台、电视、新闻网站几大媒体从点到面的传播方式截然不同,自主交叉互播的特点形成了它独有的传播理念、传播价值、传播渠道、传播时效等,从传播向互播转变,这是自媒体时代的显著特征。”[3]自媒体平等的传播理念给予草根网民自己的语言平台,从传播到互播的语言交流形式的改变使语言的言者与听者的角色不断转换,每一次转换都因为网民的参与而增强了语言本身的信息量与张力,这种由自媒体导致的语言话语权的大众化、去中心化与去行政化,使语言在最大限度上发挥了其张力,实现了语言全民性的交际功能。语言的张力不仅体现在听者与言者交流过程中双方对语言所指对象“内涵”的心领神会,更体现为语言对社会事务的影响力度。正是由于网络传播的交互性,自媒体的平等性,语言张力日益向普通个体民众所期望的影响社会,使社会向更加公平公正方向发展,这是语言张力的最大体现,草根的语言在更大意义上得到了重视。

由上文所述可知,网络传播媒介在更深程度上实现了语言的全民性,网民语言的整体张力得到增强,他们在表述意见、参与社会事务过程中所使用的具体语言也随着网络传播媒体这个特殊的媒介而对规范的社会用语有所改变,正是这种改变,从语言的内部改变了语言的张力,形成了一种极富韵味的网络用语。这种网络语言相较于普通语言而言,更有张力与表现力,这是新的经济发展条件下的语言的发展。从本质上来讲,语言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前进。语言作为一种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符号体系,在发展过程中,它的语音、词汇与语法的发展并不是同步的,词汇感应时代最灵敏,而语言的张力更大程度上指的是词汇在具体语境下的运用所达到的效果。语言的表达方式与张力方式也受时代思潮的影响,而网络传播中的语言新的张力的出现也与当下后现代思潮有着很深的关系,正是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蔑视主流意识形态文化,主张摒弃中心,倡导个人化思潮的影响,所以在语言的运用上,就出现了求新、求怪、彰显自我的现象,对语言的现有规范有意或无意地违反。因此,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传播在语言学意义上对语言张力的增强更多地表现于词汇方面。互联网时代不长,但网络传播对于语言词汇张力的改变却是巨大的,甚而在语言学研究方面已将网络传播媒介中的语言称之为“网络语言”,进而从各个角度去观察研究“网络语言”。网络传播过程中,网民为更方便更快捷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从各个方面对语言词汇进行了改变,这种改变或从不同侧面挖掘出了我们习以为常的语言的内在张力;或创造新词语,使词语在外形上与社会通用语言有相似之处,但内涵又是网络传播所特有的;或突破汉语规范,寻找并使用最能代表自己某种情绪的表达形式。前两种可通称为旧词新义类,在网络传播中指的是使用语言中已存在的一个词语,但在网络传播中赋予其新的含义,这种新义或与基本义有联系,是词语基本义在网络传播殊的引申或隐喻,这种现象在语言学上称之为一词多义。另外一种和基本义已没什么关系,是一个同音词。前者如“潜水”一词,在网络传播中,“潜水”被隐喻指只是浏览网页,但是不发表自己看法的网民的行动。“潜水”的这种新的隐喻意义即是网络传播赋予具体语言的新的张力。同音词如由“粉丝”引发的“乙醚”(易中天的粉丝)、“蜂蜜”(谢霆锋迷)、“潜艇”(钱文忠的粉丝)等,这类词的网络含义虽和基本义不同,但因其采用的是原有词形,仍然使原有词语添加了新内蕴。构造比较稳定的熟语一般是在人民长期生活过程中逐渐浓缩而形成的,但在网络传播上因新闻事件与旧词的结合,也会将普通词语发酵成熟语,形成一种特有的语言张力。网络除了通过上述两种旧词新义类的方式从内部增加现代汉语语言张力外,对原有的规范进行突破也是增加语言张力的一个重要途径。网络语言中突破语言语法规范的现象大量存在,并在日益增多,主要是由网络传播特有的表现形式决定的。常规交流的语言方式为口语与书面语,而网络传播是以书面的形式要达成口语的效果。在网络中,网民之间的交流虽然是形之于文字,但网民想追求的效果是即时的回应与尽情的表达,为达到此效果就必须找到经济与达意的方式,于是,出现了大量的不符合现在语言规范的词语现象。另外,中英文语法的交互使用、数字的引入、字的拆解,甚至于火星文的创造,都体现了网络传播对于汉语语言张力所能达到的限度的探索。在网络中,某个词语的新内涵的诞生、某个新的表现形式的出现,并不能确切地追溯到原创,但一经产生,因此语言极具张力,借助网络传播的即时性、普适性与全球性,会迅速风靡网络,甚或越出网络,走向社会生活,这充分体现了网络词语的渗透力逐渐加强,渐渐成为现代汉语新词语的来源,这是网络传播对于现代汉语发展的一个贡献。

网络词语是当下时代的产物,它的发展前景有着多种可能,或被大众接受,或自然消亡,而不管这些在网络传播过程中产生的对现代汉语语言张力增强的网络词语最终是否能成为现代汉语词汇的稳定成员,在它们使用的过程中,后现代精神影响下草根网民追求个性、标举自我、反对中心的情绪在网络传播赋予的语言张力中得到了释放,他们对社会事务干预的热情得到了网络词语新的语言张力的支持。而正是由于网络传播对现代汉语语言张力的影响,既不断更新着现代汉语词汇,从多个角度增强着现代汉语语言的张力,同时也扩大了网络的传播范围,使得网络传播较之于其他传播媒介更能表达受众的思想感情,他们对于网络传播媒介参与的积极性更高,网络传播媒介对于社会的影响日益加深。因此,网络传播媒介在当代传播媒介中越来越成为更加普及与重要的媒介方式,与网络传播中语言张力的增强具有极大的关联,换言之,网络传播增强了现代汉语语言的张力,而网络词语的颇具张力又促使网络传播更快地发展,现代汉语张力在受到网络传播影响的同时也反作用于网络传播,他们交互作用,共同实现了后现代精神影响下普通民众表达思想感情、参与社会事务的愿望。

网络传播的意义篇7

一、网络政治信息的内涵及特点

网络政治信息是指“通过互联网传输和传播有关国家政治制度和个人政治生活的各种内容,并对社会和个人产生广泛影响的媒介。”网络作为新兴的信息传播载体,各种信息通过网络进行传播,但网络政治信息的传播并非具有经济性、娱乐性,在更大程度上它具有战略性和政治性,这个特性也决定了网络政治信息的复杂性,具体表现为:

第一,网络政治信息内容的丰富性和多元性。网络政治信息中有国家意志的表达,即国家政治制度、法律法规、党的方针政策等规范人们的行为,传播着国家意志的导向;有个人政治意见的诉求,即表达个人对国家政治行为的意见和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在这其中就包含着积极和消极、正确和错误的思想;还有别有用心的政治阴谋,即一些颠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借助网络散布歪曲和丑化共产党形象的言论,肢解党的伟大领导及模范人物的形象来误导社会人民大众,从而达到涣散人心、离散民族的凝聚力。

第二,网络政治信息传播主体的层次差异性。网络政治信息传播主体中有官方性质的和非官方性质的,官方性质的指各级政府职能部分中的宣传部以及政府领导下处于半独立地位的官方媒体,比如新华网、人民网等;非官方性质的指各种团体、利益集团、组织及个人,如一些社区论坛、各种贴吧等。传播主体不同,其在政治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角色和使命就不同,其传播的信息就有差别。一般官方性质的网站传播的信息政治性较强,力求以自己的政治主张去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其信息有较强的政策性、政治性及导向性。非官方组织则可以根据自己的政治喜好政治信息,表达政治主张,其内容不受党派党性的限制。因此,网络政治信息的传播主体具有层次差异性。

二、网络政治信息传播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负面影响

网络政治信息传播的复杂性给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1、网络政治信息传播使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环境变得异常复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政治制度建设还不太完善。而西方势力凭借着自己的经济实力,借助网络大肆宣传本国的民族、宗教、人权,对我国实现西化的政治图谋;同时民族分裂分子借助网络的虚拟性,散布反对谣言,大搞民族分裂活动,这些都使我们意识形态教育环境变得异常的复杂。

2、网络政治信息传播使大学生政治信仰出现迷茫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政治信息传播主体的差异性,一些别有用心的政治个体或政治组织借助网络大肆宣扬中国现阶段暂时凸显的问题,散布与主流政治意识相反的政治言论。这使得还缺乏理性社会认知的大学生,很容易受到这些言论的影响,从而使他们丧失对共产党领导的信任,质疑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产生政治信仰的迷茫。

3、网络政治信息传播使大学生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减弱网络政治信息的传播和获得具有虚拟性和隐匿性,随着web2.0时代信息传播手段从互联网、论坛、贴吧拓展至微博、微信等手机终端交流平台,大学生借助这便捷的信息交流工具,瞬间传达着自己的政治倾向和观念。尤其现在微博、微信平台常就社会的热门话题而发起讨论,一些网民对信息断章取义而言辞过于轻浮,信息评论的无数次转载使其影响在无形中扩散。这一过程无论是作为信息的转播者还是受影响者的大学生都在无形中淡化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使他们对自己的言行少了些道德制约,少了些责任承担。

三、网络政治信息传播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负面影响的对策

网络政治信息传播在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中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我们要采取措施,趋利避害,使网络政治信息传播有利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

1、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网络化阵地建设,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整个世界。”在全球化和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出现价值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分化已成为事实,仅靠学校教育的力量,很难完成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任务。我们要抢占网络阵地,丰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形式,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首先,丰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内容灌输的形式,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网络政治信息的传播和交流,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其次,官方网站的政治信息应该内容丰富一些,形式多样一些,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网站。再次,学校的校园网络应该增强互动性,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关于热点政治话题的讨论,相关教育者进行及时有效地引导。

2、加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队伍建设,统筹协调教师队伍的合力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主要是高校辅导员、班主任、思政理论课老师。但是,在现实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辅导员的工作繁杂,通常一个老师要负责一个年级的学生工作,很容易导致辅导员忽视学生思想动态的变化;而班主任和思政理论课老师由于科研压力和教学任务及自身素质,导致部分教师教学内容机械化、教学形式敷衍化、教学效果间歇化;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网络政治信息更替快捷,如果教师没有及时地对网络政治热点信息进行正确的解读和引导,很容易使学生对信息理解的片面性和肢解性。因此,对大学生意识形态的教育,应减少辅导员日常工作量,使辅导员有精力真正地深入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班主任和思想理论课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改善自身教学方式,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同时,要提高其他任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政治敏感度,使能及时地对网络政治热点信息进行引导,保证对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可持续性。

网络传播的意义篇8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有效性

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当前社会进程中的时代任务和战略工程。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化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拓展了新空间,提供了新载体,同时,也提出了新挑战。为确保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的有效对策显得极为重要。

一、创新传播内容是提高网络传播有效性的前提

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成果的网络传播,必须做到把教育群众和服务群众统一起来。理论宣传要体现和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不断获得人民群众的接受和认同,才能使其理论本身更具有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只有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真正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价值。(1)利用网络语言,进行话语转换,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感染力。语言文字是理论的载体,理论只有通过语言文字才能表达和传播。“我们是革命党,是为群众办事的,如果也不学群众的语言,那就办不好”。这就要求我们教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说老百姓的话,同样在网络条件下,要让马克思主义说“网络话语”。网络语言是网民在互联网上进行信息交流和信息处理时所使用的语言。网络语言充满智慧,是网民创造性地自由表达。将理论语言转换为符合大众思维的大众语言,把理论转化为民众理解和接受的朴素真理。只有充分重视网络语言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紧密关联,参与网络语言的塑造和使用,同时,用大众常用的语言、熟悉的典故事例,把深奥抽象的内容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进行表达,并把网络语言和民族语言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做到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马克思主义。(2)整合网络资源,在借鉴吸收各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中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吸引力。网络的开放性促使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进一步相互渗透,我们要以更广阔的胸怀和更开放的心态汲取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注重扩大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互联网环境中的优势地位,进一步培育中国文化的特色,充分发挥其凝聚功能、整合功能,以提高人民应对挑战的能力。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和文化,闭关自守,固步自封是愚蠢的。”因此,为了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吸引力,我们必须坚持文化的开放性,主动参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吸收各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

二、加强对传播受众的研究是提高网络传播有效性的基础

网络传播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事业带进了一个新的高速发展时期,其传播媒介的触角已深入到人类的日常生活,要及时关注网络传播受众心理呈现的新变化。(1)对抗式的逆反心理。受众对媒介提供的信息做出了反向解读或“对抗式解读”。在网络传播中由于网民主体性的增强,当受众感觉传播的内容不可信或与他们的兴趣不相干时,自然就会在态度、情绪和行为上表现出一系列的逆反特征。网民以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年轻人为主体,他们的眼界更开阔,见识更广博,因而具备更强的分析能力和质疑精神。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形式化、单一化、说教化的过度宣传,只能激发人们的逆反心理。(2)平等参与的平衡心理。首先,在网络传播中由于网络媒介的即时性、交互性,使传播权力得到普及。受众既能在网上自由选取自己所需要的、感兴趣的信息,又能与信息者直接交流反馈,还能直接参与到信息的生产和传播的活动中去。其次,在网络面前每个人都有一个平等的虚拟身份,不论彼此在现实生活中的经济能力、政治地位、文化水平有何差异,但在网络传播的活动中,却都是匿名的受众,同时享受着传、受的平等自由。(3)自我实现的心理。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的基本需要由低到高划分为不同的需要层次,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要满足之后,才会出现较高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促使自己的潜能得以实现的趋势。这种趋势是希望自己越来越成为所期望的人物,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针对网民的自我实现心里,网站应提供尽可能多的创造性平台和激励机制的表现舞台,充分发挥网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比如引导网民为政府献计献策,利用网络舆论的力量推动社会发展。

三、转变传播方式是提高网络传播有效性的关键

传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比传播内容更能决定其吸引力和凝聚力。要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方式的转变,必须做到传播的即时性、形象性和互动性。(1)利用网络传播的即时性,“抢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网络阵地,构建即时快捷、影响范围广泛的网络宣传阵地。建立以部级综合网站为塔尖,专题学术型网站为塔中,各单位、部门的教育网站为塔底的“金字塔”式的网站体系。通过即时性播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供人们随时查阅、了解和分析,这样就会在无形中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最终达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的“时”与“效”的结合。(2)利用网络传播的形象性,将文字报道、图片、音频和视频的优势有机整合起来,引起人们的心理共鸣,激活提高人们的参与意识,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与大众在网络与现实生活的融合。比如在“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网络事件中,通过制作一系列感人至深的漫画和图像来激活提高人们的公共参与意识,最终将人们都动员到这个社会活动中来了。(3)利用网络传播的互动性,强化社会精英在BBS论坛、个人博客、微博、在线评论中的意见领袖作用,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成果的大众化传播。尤其是博客,他们不仅起着舆论风向标的作用,还是行动者和社会事件的推动者。如很多名人的微博粉丝数达数百万之众,这一数字完全可以媲美一个全国发行报纸的影响力。因此,在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时,应该用好博客、论坛,发挥他们的话语威力和群体动员能力。

四、健全传播体制是提高网络传播有效性的保障

(1)建立和完善网络传播的法律和法规,加强自律性道德规范和网络知识的教育,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营造良好的网络法制环境。由于社会的进步和网络的发展,目前的法律法规还存在一些问题。(2)健全良性监控机制,确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目标顺利实现。由于网络具有虚拟性、广容性的特点,引发了一些危害社会主义安全的信息散布、无良社会思潮的蔓延等问题。而良性的监控机制,可以对不利于社会稳定的舆论进行及时引导和迅速反应,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成果进行科学、准确地宣传。(3)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整合评价资源,完善评价指标体系,优化评价程序,及时反馈和推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优秀经验和做法。首先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进行评价。先对传播内容进行评价,如内容的科学性、全面性、深刻性和形式的多样性、特色性等等;再对传播过程进行评价,如语言的清晰准确性、讲座技巧的新颖性、对受众的吸引力以及实效性等等。其次是听取受众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的评价。把受众的反馈意见搜集整理出来,进行分门别类的分析与研究,以便有针对性地整改。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我们在传播过程中要根据受众的需要、特征和认知水平选择具体的传播方式,确定恰当的传播内容,争取受众最大化地参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才能最终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真正为群众所掌握,实现加强意识形态安全、巩固党执政地位的愿景。

参考文献

[1]《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18

[2]《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37

网络传播的意义篇9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法治文化;传播;微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0-0255-02

法治文化的建设水平和传播渗透程度是一个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标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高校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高地,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土壤,也是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武汉市的高校云集,在校大学生多达118万人,居全球第一。如今互联网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在高校师生群体中构建法律心理、传播法律常识和法治精神提供了条件。如何充分合理地开发互联网平台,挖掘微博、微信等新型媒体的传播效用,优化高校法治教育的网络环境、提高法治文化传播的实效,是实现互联网时代依法治校的根本要求和必然趋势。

一、互联网的负面影响反射加强高校网络法治文化传播的必要性

1.网络的开放性导致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受到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严重侵蚀。由于网络传播的开放性、自由性等特点,高校师生尤其是大学生群体在查阅、浏览、接受各种网络信息的过程中容易受到享乐主义、功利主义、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的渗透,使得个人私欲膨胀、自我中心主义泛滥、爱国主义情感淡薄等。这些不良的现象越来越消融着大学生的精神信仰,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使大学生时常感到迷茫和焦虑,心理压力日益增加。利用互联网平台,引领青年学生正确的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涵,树立有利于国家稳定、学校建设和个人职业发展的核心精神信仰,这是真正实现高校法治化治理的前提。

2.网络行为失范折射的网络道德危机。根据2015年第35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数据表明,目前中国网民已多达6.49亿,互联网的普及率已达到47.9%。其中,年龄在20~29岁的群体上网比例高达31.5%,其中学生占到23.8%。网上购物、网上信息搜索、网上娱乐、网上聊天交友、网上课堂等都使得高校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与网络密不可分。网上操作的匿名性与隐蔽性以及言论的过于自由,使得部分道德责任意识淡薄、自律性不强的大学生甚至是教师恶意传播垃圾信息、虚假信息,浏览,扩散网络病毒;在科研过程中知识产权侵权问题严重;高知识分子利用网络技术实施攻击、窃取、破坏、损害和占有他人物质或精神财产的网络犯罪现象也日益增多。这些网络失范行为如果得不到改善就会造成对社会的极大危害,因此需要及时通过加强网络法制宣传和监督进行引导和管制。

3.高校目前的网络法制教育相对落后,依法治校缺少环境保障。目前我国高校的法制教育形式都比较单一,多以《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为最主要的法律知识基础课程。校园网络的法律知识宣传也缺乏针对性和吸引力,高校师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目的性和主动性不强,加上缺少必要的监管机制,导致师生网络法律意识普遍淡薄。另一方面,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独立的、完整的网络法律体系;网络法制教育内容缺少创新;传播法治文化的专业师资力量薄弱,传播方式单一,也缺乏网络监管。高校需要重视网络的相关立法与校园各项规章的制定,让法治传播“有法可依”,同时要建立良好的校园网络法治机制,推动强化法制教育的社会责任感,遵循法制教育的规律性,注重网络法制教育的实效性,努力把高校的法制教育功能落到实处。

二、互联网时代高校法治文化的内容体系构建

在高校法治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利用网络优势培养大学师生的法治理念,促使其树立法治信仰,了解和掌握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常识,正确地执行法治权利。

1.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校园文化精神为核心树立法治理念。利用网站、网页、论坛随时渗透社会主义24字核心价值观内涵,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明确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强化价值观导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些导向与校园文化的内核有着相融相通之处,是构成社会主义法治意识的精神动力。

2.以传播网络法规、高校章程制度为核心增强自律意识规范网络言论。高校的制度建设是法治文化的重要体现。加紧高校章程的制定、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学生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常态化的网络法制教育机制和监督机制。依托网络传播,让师生更全面、更及时地了解相关网络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接触各类网上普法讲座,通过更加开放的民主参与、民主监督和网络监管制度来提高自律意识,规范自身的网络言论。

3.以网络正面舆论引导师生参与和实现民利,净化网络法治环境。网络舆论为高校师生提供了发表思想观点、态度意见的平台,强化良性舆论导向,传播正面能量是网络法治文化传播的重要内容。高校迫切需要打造网络宣传重地,培养网络意见领袖,对社会热点问题、师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引导性讨论,主动鼓励参与表达,帮助摆脱思想上的迷茫、精神上的枷锁,这都将有利于法治化秩序的建立,形成健康净化的网络法治环境。

4.加强与高校师生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教育。高校法制知识普及传播,应该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要构建与师生专业相关、生活相关、职业相关的基本的法律知识体系。第一个层面是互联网管理及安全维护的相关基本法律内容,例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等;第二个层面是与高校法治文化建设有关的法律法规,例如《高等教育法》、《教育网站和网校暂行管理办法》;第三个层面是与学生就业、教师科研、网络购物、网上创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例如《劳动合同法》、《经济法》、《著作权法》、《电子商务法》等。

三、提升高校法治文化传播效率的“微”路径

1.增设网络“微”传播渠道,实现法治理念传播的碎片化、生活化。高校法治文化的建设和传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仅仅依靠传统的几堂法律课、法律知识讲座、法治网站主题宣传很难真正达到引导高校师生树立法治意识的目的。包括微博、微信、短信、QQ、mSn等在内的诸多“微”传播渠道,具有去中心化、碎片化传播信息的特点,能够实现链式自我传播的广泛关系网。这使得师生可以随时随地更高频率、更便利的获取法律信息,接触法律常识。这种非灌输性、耗时短的信息传播方式,可以延伸到传统法律课堂之外,充实到高校师生的日常生活之中。通过“微”渠道,在与师生交流和沟通时不仅更容易建立平等、信任的关系,渗入正确的法律观点,引导纠正网络行为意识的偏差,而且便于搜集师生的思想信息,掌握其思想动态,催化法治意识的形成。

2.打造“微”平台品牌,增加网络法制宣传的粘性。“微”平台具有分享信息、评论信息、自传播的功能,其信息形式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等,有利于将法治宣传的内容多样化展现、便利性参与。以学校官方微信平台为载体,整合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者、专业导师、高校党支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积极展开法律热点问题的讨论、法律专题辩论、专业法律问题咨询、错误认知的纠正、网络舆论的监督,努力聚焦师生的注意力,增加法制传播的凝聚力。让校园法制微平台成为彰显法治文化精神和活力的窗口,让微信在法制传播中有规制、有维护、有服务、有形象。这对高校打造法治文化传播品牌影响力有着积极意义。

3.培养“微”言领袖,增强网络法治舆论引导力。高校往往有着高素质的专业教师,法治文化的建设离不开他们的作用和贡献。鼓励法律专业教师开设实名制微博,将教学内容延伸到微博平台,同时定时更新维护,教学心得、教学反思、法律案例,对学生进行辅导答疑,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治学精神对推动学生学习法律知识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从思想活跃、有一定党性修养、善于沟通的学生微博粉丝中培养“意见领袖”。他们要在转发法制新闻、法治专题、展开法治讨论、实施法治调查的过程中带头发表自己的合理观点、表达政治诉求,彰显理性精神,制止过度言论,引导健康向上的风气。

四、结语

发挥网络媒体、新兴媒介的功能,探索贴近高校师生生活方式的信息传播途径,以引导、体验、互动和渗透等形式来开展高校法治文化传播,将有助于实现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和谐统一,推动高校师生的法治信仰和法治行为习惯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刘和福.论高校法治文化建设[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4):70-72.

[2]李希聪,吴文平.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高校法治文化建设[J].民族论坛,2015,363(1):48-51.

[3]高鸿飞.增强网络法制教育实效的对策分析[J].法治与社会,2013,(4)上.

网络传播的意义篇10

一、网络音乐产品创意的符号学分析

符号是人类活动和社会文明的基本单位。当代符号学研究的权威恩斯卡西尔认为:在人类世界中我们发现了一个看来是人类生命特殊标志的新特征(与动物的功能圈)。人的功能圈在量上有所扩大,而且经历了一个质的变化。在使自己适应于环境方面,人仿佛已经发现了一种新的方法。除了在一切动物种属中都可看到的感受器系统和效应器系统以外,在人那里还可以发现可称之为符号系统的第三环节,它存在于这两个系统之间。这个新的获得物改变了整个人类的生活。与其他动物相比,人不仅生活在更为宽广的实在之中,而且可以说,他还生活在三维中。由此,我们可以把符号理解为使用者赋予意义或价值的事物。也就是说,世界上一切的物体、颜色、声音、气味、表情等都可以以符号来理解。因此,网络音乐产品创意的符号也是有多义性的,音乐网站中的歌曲、乐曲、文字,甚至是网站中的歌手图片都可以认为是符号的一种泛指。只是它们具有每个符号所具有的能指和所指的意义。

按照现代语言学创始人索绪尔的观点,每个符号由能指如声音、文字或者意想所指则是指概念的组成。符号包含能指和所指的辩证关系。索绪尔认为,所指与能指的关系是任意的,所指與能指的结合,不是物与名称的结合。[1]如桌子这个语言符号,它的能指是音符固定的,汉语是Zhuozi,英语是table,能指联系所指,即义符也是有范围的,指上面平面,下有支柱,在上面可置放东西的家具。但这个音符与义符结合在一起所代表的事物都是后天的,是人们约定俗成的。能指本身是空洞的,仅仅是一定顺序的语言排列,其功能全在于指代与自身形式毫无关系的外在世界。但所指与能指结合,就使得听觉、视觉与思维一并写在一起,变成有一定感性的图像,这个图像全在于人们自己的创造,并受制于我们的文化。由此,我们应该看到索绪尔的研究强调的是语言系统本身,而对符号与使用者的文化和个人经验的相互作用的方式缺乏深入的探讨。

例如,在一个音乐网站中,网站本身就是一个虚拟的存在,因此,受众所看到的网站中的各种文字、歌手图片、歌曲和网站分布等内容,由于每个受众不同的解码思维,而所理解和接受的信息会有所不同。并且,在网络音乐产品的视觉图像中,能指和所指之间存在着一种自然的关系。能指是相对所指的外表描述而言,这种关系是所指在能指中被重新展现的程度。能指所贴近复制我们的共同经验和由文化制约的主观性,那么网络音乐产品的一切看上去也就愈真实。而对所指形成约束力的是我们的文化形式,这种文化形式束缚、归纳和构建了人们对它的看法。另外,所指在图像符号中可以对能指的形成起到影响和束缚作用,这种影响同样来自于以社会为基础的传统习俗。由此可见,能指与所指的关系完全由传统规定所决定,由使用者对这一符号的认同所决定。

网络音乐产品的符号大致包含三层意义:第一层是索绪尔所研究的语言层次,它涉及的是能指和符号中的所指,以及它们涉及的外在现实的关系,这是符号显而易见的表层意义。网络中的音乐产品的能指是网络中一切可见到的虚拟事物,包括各种音乐网站、各种网络音乐产品应用中的文字、图片、歌曲等。

如在网络音乐中上传的歌手图片或者音乐的mV视频等都是具体可感的,但摄像者在拍摄中采用的角度、光线、景别的不同,以及后期编辑时的编辑意图的差异,就会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这就涉及网络音乐产品符号的第二层意义,即符号传播的特定内涵。如优酷视频中的音乐mV通过声画并茂的符号形式向受众传播不同风格(如摇滚的、说唱的、朋克的等)的音乐mV时,当下的观众会受一定文化观念的影响,对网络音乐mV的乐曲或叙事符号进行不同方式的解读。

同时,各种网络音乐产品创意的特有表现手法又引导观众去解读特定的符号信息,帮助人们认识生存时代的音乐文化及其审美特征。网络利用图像传播,用大体接近于真实的符号世界去复制我们所看到的客观世界,从而将观众的主观体验纳入传播过程中,这就挖掘出网络音乐产品符号的第三层意义。即由符号引发受众的主观感受的介入,它是以建立在共同文化基础之上的,为同一文化区域的全民所共有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标准。它限制和影响着每个受众对网络音乐产品的认知。

通过对网络音乐产品符号三层意义的分析,我们发现,网络音乐产品创意的传播将社会生活中不断涌现的音乐信息的原始资料转化成一种有意义的图像、文字和声音,以表象的形式把抽象概念呈现出来。

每天网络源源不断地把各种音乐信息传播给成千上万的受众,观众把这种视听媒介作为生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自愿地投入其中,享受和理解网络音乐产品带来的乐趣。麦克卢汉关于热媒介和冷媒介的认识对我们分析网络音乐传播与文化的关联是十分有益的。他在《理解媒介》中提到有一个基本原则可以区别开热媒介如收音机,与冷媒介如电话,或者热媒介如电影,与冷媒介如电视。热媒介是从布满数据状态的高清晰度方面把单一的感受扩展开来的。从视觉上看,一幅绘画作品是高清晰度的;一幅漫画作品则是低清晰度的,因为后者只能提供很少的视觉信息[2]。从另一方面讲,热媒介提供的信息不需要受众的补充或者完成,因此,热媒介要求的参与性低,冷媒介要求的参与性高或者需要受众的大量参与。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只有当网络音乐产品传播的信息与观众本身所具有的文化意识相互作用时才有意义。

从网络音乐产品传播的表象层面看,我们感受的是音乐网站中歌手视觉图像的表面,他们的服饰,生存环境,行为方式,讲话的语言风格、语气、语调、表情,以及演唱的表达方式等,都是由操纵网络技术手段而获得的。而在组成这种特有的网络描述方式的过程中,摄像机、灯光、编辑、音乐、效果等构成网络音乐传播符号的特定的传播规律。受一定思想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左右的网络音乐产品传播符号的运用又具有深层的文化内涵。这是由图像世界到图像世界的展示,再到与社会文化交融的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每个受众都以自己的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来理解和判断网络音乐产品所传达的音乐信息。一个人有限的文化资源限定着他的理解和认知能力。当网络音乐传播者的文化价值观念和认知水平与受众一致时,对网络音乐传播产品符号的理解才能顺畅进行。但当一方根据一种规则和经验进行网络音乐产品传播编码,而另一方面根据不同的经验来解释时,其结果可能就事与愿违了。由此可见,网络音乐产品传播的外显符号虽然是直观可视的,但由于对其构成符号的深层意义的理解差异,同样也会影响网络音乐产品的传播初衷。

二、网络音乐产品创意的符号构成

美国著名传播学家施拉姆说过:符号是人类传播的要素,单独存在于传播关系参加者之间这些要素在一方思想中代表某个意思,如果被另一方接受,也就在另一方的思想中代表这个意思。有些学者称之为记号或有意义的记号,不管叫什么,它们都是传播中可以还原成意思的要素。[3]由此可见,符号过程中只是一种意思转达的媒介,由于各自的媒介平台不一样,因此,呈现出的表现形态也不一致。网络音乐产品的传播声画并茂,不仅依靠语言符号传播信息,而且也通过图像中的非语言符号传播音乐信息,可以说网络拥有着最丰富的符号传播体系。因此,全面分析网络音乐传播中的符号现象,认识网络音乐创意产品传播的规律,有助于提高网络音乐产品传播的音乐信息和传播质量。

网络传播是迄今为止最具大众化特质的媒介。它几乎兼容了人类一切文化艺术的成就,吸收了各种传播媒介的因素,最为社会大众所接受。由于网络的这种最强的易受性,使其成为目前门槛最低的文化交流系统,调节了观众对文化职能系统中所有渠道的具体行动。它的确吸引了最多的人参与到这种交流中来,原因就在于其传播符号体系由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大部分构成。

(一)语言符号

語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沟通工具,一切非语言符号都是以语言符号为基础的,其特色表现为:(1)语言符号的时间、空间限制性小,像手势这种非语言符号一离开特定的时空环境,功能就将全部消失。(2)语言符号具有一般等价物的功能。可以用来替换任何非语言符号表达的意思。(3)语言是思维的线性表现,是思维的轨迹、工具、成果。(4)语言符号具有自我解释功能。[4]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是语言的两种具体形式,这两种语言形式相辅相成、相互渗透。文字以口语为基础而形成,文字比口语更精确化、条理化,有利于信息的长久储存。口语的优势是传播灵活、速度快、反馈快、沟通的吸引力大,但易受时空条件的制约。

网络音乐产品传播的音乐符号表现为歌词语言、乐曲语言、屏幕文字、图片及其画内文字等,前两者主要以口语的形式出现,后两者以文字的形式呈现。作为人类符号创造中最伟大的产物,语言符号对人的思维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语言学家曾经提出过一种假定:语言是社会现状的指引,也就是说,语言具有支配我们思考社会问题及过程的能力。大多数传播中的语言符号受一定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影响,能够及时反馈社会发展变化的信息,从而赋予传播以时代气息。

因此,在网络音乐产品符号的传播过程中,受众正是根据网络音乐产品的语言符号的传播形式,才看到或者听到各种各样的有关音乐的文字信息、图片信息,欣赏并解码网络mV中所表达的音乐风格与内涵,同时,根据网络音乐产品的语言符号系统,及时对音乐信息进行互动与交流。

(二)非语言符号

然而,人类传播几乎大部分不靠语言符号,一个手势、一个表情、一种装束都会传达出不同的意义。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赫拉别恩总结了人际交往的信息量,他认为人际交往的信息量中只有7%依靠语言。人们习惯于从对方口语传意时的动作、表情等来揣摩语言符号背后的意思。因此,非语言符号具有以下特征:1.所用的通道是多方面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同时行动;2.信息传递是连续性的,不能像语言符号那样分离;3.人对非语言符号的操纵大都是无意的。[5]因此,这种信息的可信度大,在自然状态下,人的表情、动作等非语言符号更能真实地表露内心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