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市场存在的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7:02

建筑市场存在的问题篇1

关键词:建筑工程;招标投标;工程;实际问题;治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K8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24-0079-02

1 当前工程市场存在问题

近些年,随着国家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出台落实,社会发展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国内建筑工程市场也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然而,受西方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建筑工程市场面临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多,加剧了一些原有矛盾和问题存在的严重性,影响了建筑工程企业和建筑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1.1 招标违规占用资金

由于建筑市场“僧多肉少”,竞争十分激烈,加之受资金来源困扰,许多项目资金周转不灵,实际处于停工或半停工状态,市场活路减少,工程建设单位的强势地位明显增强,它们在发放招标文件之前就收取大量投标保证金,且不按期返还,使招投标环节发生按规定应由工程委托方承担的费用,在实际运用中多由机构直接从施工企业交纳的投标保证金中扣除支付。

1.2 工程评标办法不够合理

当前工程建筑市场竞争激烈,现有评标办法重点倾向于选取低报价企业中标,评标时一般对低报价企业实行加分,而对高报价企业一律减分。因而建筑企业为了谋求中标,被迫竞相压价投标,然后在中标工程建设中偷工减料或虚加工程量、要求追加投资等以弥补实际利润损失,影响工程建设规范落实和质量标准。

1.3 招标文件制订不规范

有的机构业务素质不高,盲目满足建设单位的不合理要求,在招标文件中不考虑复杂情况因素,提出压缩合理工期、过高质量标准、高额罚款标准等违背法规或不符合实际的规定。还有的在制定招标文件时将造价一次性包死,将量价风险一并转给施工企业,压缩企业合理利润空间,影响了企业正常发展。

1.4 行业自律信用管理不完善

由于对建筑企业、机构和从业人员的资料收集与评价不统一、不公开,导致不招标、假招标、围标、串标问题时有发生,违反合同规定和职业道德的行为受不到应有的惩戒,妨碍着行业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

2 治理工作总体思路

要认真贯彻国家建筑工程管理建设法规,坚持集中治理与抓好日常监管相结合,着力解决各种突出问题,进一步规范工程招标投标活动,促进招标投标市场健康发展;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确保中介机构运行、从业人员行为更加规范;进一步深化行业有关管理机制制度改革,建立规范运作的工程建设市场体系;进一步夯实工程工期、质量、安全管理机制,促进各方有机协作,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安全。

3 主要治理对策和措施

3.1 加强监督检查,规范招标投标活动

当地城建管理部门要依据国家招投标有关法律法规,以政府投资项目和使用国有资金项目为重点,严格核准招标范围、招标方式和招标组织形式,确保依法应该公开招标的项目全部实行公开招标。要加快工程建设有形市场建设,将本地区房屋及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部纳入招标中心,实行统一进场,集中交易,行业监管,行政监察。尤其要注意加强对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和工程量变更的管理,加强中介组织管理,规范招标行为,建立本地区评标专家管理库,制定统一的评标专家分类标准和专家管理办法,积极推行电子化招标评标和电子监察方式,逐步实现投标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无纸化运作和运用计算机辅助评标,切实提高评标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

3.2 加强施工过程监督管理,提高工程质量

要在建筑工程企业中推行管理、技术骨干基本稳定、职责明确、规范运作的人员管理模式,制定项目管理标准化、精细化和规范化管理制度和考评办法,加强对工程机构的管理,制定完善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行为规范,明确法定职责,促使工程机构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和发挥效能。严格执行质量管理法规制度,明确质量标准和管理目标,加强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落实工程各方领导组织管理责任,严格合同订立和依法履约,禁止违法转包和分包工程,实现工程建设管理权、责、利的明晰和有机统一。

3.3 推行项目信息公开,建立行业诚信管理体系

要以地区工程管理网站为平台,及时公开工程项目建设审批、核准和监管信息,由建设单位负责提供工程项目招标信息、招标过程、施工管理、合同履约、质量检查和竣工验收结果等情况,逐步实现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共建共享。整合有关单位和行业信用信息资源,建立本地区统一的工程企业和从业人员诚信管理系统,完善工程建设领域信誉评价、合同履约、“黑名单”等市场信用制度,健全失信惩戒制度和守信激励制度,完善并落实招标投标违法行为记录公告制度,完善市场准入清出机制,优化工程队伍总体构成和综合素质。

3.4 定期治理整顿,加强违规案件查处

监管部门要主动出击,查找是否存在未按规定公开招标投标或以肢解工程等方式规避招标问题和人为提高投标门槛、设定不合理评分办法等手段排斥潜在投标人问题,是否存在招标机构违规操作、评标不公和投标人以各种非法手段相互勾结违规投标等问题,着力解决规避招标、虚假招标、围标中标、评标不公等问题。查找建筑企业和机构挂靠和租借资质、围标串标、承诺不兑现、不公的问题,着力解决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不健全、工程建设领域信誉缺失等问题。要在报纸、电视上公开举报电话和举报网站,认真受理群众投诉和举报问题;积极查处和通报一批工程建设领域典型案件,对发现的重大案件要快查快结,严肃处理,通过查处案件、开展警示教育宣传、查找管理体制机制制度方面存在的缺陷和漏洞,提出加强行业管理的具体办法和有效措施。

4 结语

建筑市场存在的问题篇2

关键词:建筑市场;整顿;规范

abstract:inrecentyears,withthedevelopmentoftheconstructionindustry,thecountry'sengineeringconstructionbothinthescaleofconstruction,orintheconstructionengineeringqualityandconstructionsafety,havemakeaspurtofprogressofdevelopment.Butthelandofdifferentalsolevelexposessomeproblems,suchascorruption,trigonometrydebt,uncompletedresidentialflats,accidentsandotherissues,stillexistforalongtime,andtosomeextenthinderedthehealthydevelopmentofthebuildingindustry,trigonometrydebtiscalledistheconstructionofcancer,thestubborndisease.thispaperanalyzestheproblemsexistingintheconstructionmarketand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s.

Keywords:ConstructionmarketRectifyStandard

中图分类号:C9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有关各方不能严格执行工程报建审批程序

工程项目报建审批是有严格的法定批准条件的。其中工程项目建设资金已经落实是工程开工后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一些地方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无视国家有关规定和自身的经济实力,在建设资金不落实或资金不足的情况下,盲目上建设项目,强行要求施工企业垫资承包或施工,转嫁投资缺口,造成拖欠工程款的问题难以杜绝,不仅加重了施工企业的生存困难,影响了工程建设的正常进行,也扰乱了建设市场秩序。这样许多烂尾楼工程都是在建设资金不到位的情况下产生的结果。随之而来的是施工企业拖欠工人工资及材料款等,于是很自然地出现“三角债”、“连环债”现象。不要小看这债务,它会导致施工企业低价购进劣质材料,工人施工没有积极性甚至降低施工质量等,安全生产自然没有保障。这样的结果,必然导致劣质工程和用户对工程质量的频繁投诉。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过程,要想克服它必须从源头作起,严格执行工程项目的报建审批程序,条件不具备的一律不予审批。

二、建设单位不能严格执行招投标法

招标投标法实施以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腐败现象的发生。但是在招投标过程中走形势、暗箱操作、以合法的手段掩盖非法的目等现象也时有发生,同时也为施工质量、施工安全埋下隐患。通过非正当手段获取中标的企业,往往是施工能力不足,正常投标凭借自身实力很难中标的企业,他们谋求中标的根本目的就是想在中标后的施工中,收回投标过程中的“高投入”,这样就很难花费“精力”去寻求企业的长足发展,再加上企业自身施工能力有限,在利益的驱动下,必然以牺牲工程质量为代价,对安全设施方面也很难正常地投入。这样势必产生一些劣质工程,安全事故自然也难以避免,同时还滋生一批腐败分子。道理很简单了,要想杜绝这类事件发生,必须严格执行招标投标法,让这些违法乱纪现象失去生存空间。

三、建设单位的不合理要求,也会导致工程质量安全问题发生

长期以来形成的,建设单位(开发商)占主导地位的买方市场,使的建设单位(开发商)与施工、监理企业之间存在着非平等的责任主体关系,建设单位(开发商)凌驾于施工、监理企业之上,总把自己单方面的要求强加给施工、监理企业。如以低于成本价发包工程,压低监理取费,强行要求施工企业垫资施工,随意的压缩工期,拖欠工程款,超出合同以外的其它要求等。施工、监理企业为避免与建设单位争执而带来麻烦勉强答应。但施工企业的生产经营毕竟是为了获得一定的利润,要实现建设单位额外要求必然要增加施工成本,施工企业要想赢利,难免的在施工中做手脚,这样就会导致施工方拖欠或克扣工人工资、使用不合格的材料、降低工程质量、以次充好等。同时监理企业本身就是微利企业,再降低取费标准必然造成服务跟不上,监理不力,甚至会出现监理方和施工企业一伙对付建设单位的现象。这样容易造成工程质量问题,施工安全问题也在所难免,建设单位自然不满意,造成工程进度款不能及时支付,如此恶性循环带来文章开始列述的一系列问题。解决方法就是要求建设、施工、监理方在平等条件下进行协商,双方在完全自愿的基础上签定施工合同,并严格履行合同。

四、监理人员不负责任以及建设行政部门不能严格执法

国家推行工程建设监理制以来,工程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这与监理人员公正、严格的工作态度分不开。但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因为监理行业待遇相对较低,所以监理人员素质普遍不高,特别是近几年监理企业对监理人员的录用标准一再降低,造成部分监理人员对工程质量、安全等不能严格把关,再加上有些施工企业与建设单位的某些特殊关系,个别监理人员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工作态度,使工程质量屡屡受损,施工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

工程质量监督部门作为工程质量的最后把关者,因为他们不是工程质量的责任主体,所以往往放松了对工程质量的严格监督,使最后一些不合格的工程投入使用,当然这里也不排除施工企业事先买通某些监督人员,使最后的验收流于形式。可见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监理队伍自身建设,同时也要严格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执法行为。

建筑市场存在的问题篇3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招投标;问题

【abstract】thisarticlefromtheactualworkofconstructionwasfoundintheimplementationof“constructionprojectofQuantitiespricingnorms”problem,fromseveralaspectsofillustration,andmakerecommendations.wanttostandardizeandimprovethefutureimplementationofstandardscanhelp.

【Keywords】engineeringamountofinventory;pricingnorms;Bidding;problems

自从2003年《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实施以来,使我国建筑市场发展迈入了一个更高更新的台阶,特别是2008《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颁布,这一规范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完善,使造价行业在建筑市场中的地位得以提高,我们坚信这个规范在今后的应用中会更加全面、合理、适用。无论规范的怎样完善和合理,但在实际应用中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或者是执行者领会的不到位,也会出现一些不符合规范要求的现象。下面将在市场应用规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解析仅供探讨和研究。

1.编制工程量清单中存在的问题

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在规范中有严格的要求,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却出现一些欠规范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一些不具备编制清单条件或能力的单位和个人做这项工作,这会给《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实施造成一定的影响。

1.1规范〔条文〕3.1.1规定:工程量清单应由具有编制能力的招标人或受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造价咨询人编制。

例如:有些工程造价机构各专业造价师或造价员设置不齐全,接到业务后临时调用一些非本专业人员,这样从专业工程量清单编制上来说就不能保证清单的准确性。或者未从《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编制要求出发,未认真的按照工程要求去列清单项目,或由其他专业机械的套用固定格式、基价和取费模式进行编制,这样势必造成造价内容与工程实际施工操作出入过大,其结果就会给工程本身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

1.2规范〔条文〕3.1.2规定:采用工程量清单方式招标,工程量清单必须作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其准确性和完整性由招标人负责。

工程量清单作为投标人报价的共同平台,其准确性(数量的准确)和完整性(不缺项漏项),招标人必须负全责。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些招标人(或清单编制人员)为了规避风险,在工程量清单编制说明或招标文件中单独说明一条:“清单中不含但图纸上包含的工程内容,视为该项费用已包括在其他有价款的单价或合价内”,这个做法表面看来好像合理,但是经过推敲这个说法完全违背了规范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只是为开拓自己的责任铺好前路,实属霸王条款,对施工单位的不公平。

1.3规范〔条文〕3.2.3规定: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的项目编码,应采用十二位阿拉伯数字表示。一至九位应按附录的规定设置,十至十二位应根据拟建工程的工程量清单项目名称设置,同一招标工程的项目编码不得有重码。

例如:一个标段(或合同段)的工程量清单中含有三个单位工程,每一个单位工程中都有项目特征相同的项目,比如实心砖墙砌体,工程量清单应以单位工程为编制对象,在工程量清单中应该显示三个不同单位工程的实心砖墙砌体工程量,则第一个单位工程的实心砖墙砌体的项目编码应为010302001001,第二个单位工程的实心砖墙砌体的项目编码应为010302001002,第三个单位工程的实心砖墙砌体的项目编码应为010302001003,并分别列出各单位工程实心砖墙的工程量。而现实中常常出现第一至第三个单位工程的项目编码是相同的,势必造成给人一种重项的感觉。

1.4规范〔条文〕3.2.6规定: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的计量单位应按附录中规定的计量单位确定。

在使用规范的要求中,为了对所有施工单位的公平性,明确说明有几项不能改动的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经常出现违背计量单位的确定原则,随意设置计量单位。例如门窗木贴脸的计量单位规定中的规定以“m2”而改为“m”。

1.5规范〔条文〕3.2.7规定: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项目特征应按附录中规定的项目特征,结合拟建工程项目的实际予以描述。

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的项目特征是确定一个清单项目综合单价的重要依据,在编制工程量清单中必须对其项目特征进行准确和全面的描述,如果描述有误或描述不清势必给投标单位造成组价的难度。例如某工程中,工程项目编码为:“020404004001”,项目名称为:“铝合金电动伸缩门”,项目特征描述“空白”,而计量单位为“樘”,工程数量为“1”,在没有图纸的情况下,又没组织现场勘察,也不提供有关资料或说明,这让施工单位如何报价,即便是投标时报了价,也会引起在施工过程中的更改,引起意见的不一致最后导致结算纠纷。

2.招投标过程存在的问题

2.1在招标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标的价,现在市场流行栏标价,且不说拦标价的设置对与否,单说栏标价的确定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认为作为一项工程的栏标价,首先要做到定价准确,其次还要保证工程成本,工程成本是决定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三要保证费用合理。

例如:某办公楼的外装修工程的施工招标,经多家投标单位认真测算,与给定的投标最高限价出入太大,投标单位要求招标方核实,而招标方给予答复为先中标、进场施工,其他的事情以后再说。这样一来不但给施工过程中的材料采购带来难度,也给施工过程的工艺采用带来难度,更重要的是给工程结算带来不可避免的麻烦。

2.2工程量清单中不按规定列出其他费用项。在工程量清单中最后有一项叫做:其他费用,此项目的是为了保证工程清单的完整性以外,非工程实体项目发生费用的列支项,这项应该如实反映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该发生或必须发生的费用项目。但是现在很多招标方在招标清单中不列出,但在招标文件中却要求有些费用由投标方来承担。

例如:某装修工程施工招标,其清单中没有列明其他项目,但是在招标文件明确要求,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任何公安、消防、市政、城管监察报批费用由投标单位承担。

3.竣工结算中存在的问题

3.1肢解施工合同内容现象严重,装饰装修队伍不能按照合同内容进行施工,却要按照合同内容支付全部配合费。例如:某室内装饰工程施工招标:总价包干的方式,工程计价按完成深化设计后的施工图纸全部工程内容计算,除业主单位认质认价部分及设计变更、工程洽商外,总价一次性包死,且要求工程投标报价中应包含合同价5%的总包配合费与管理费。工程中标后,业主把主要施工项目及部分主要材料拿出,施工单位所施工的部分只占合同价的五分之一,而总包配合费与管理费且按照最初合同价付给总包单位,这样真正签订施工合同的不但没有做到合同总价的施工任务外,还多付总包配合费。

3.2暂定价给定偏差太大,在固定总价合同的要求下,影响清单中其他项目的正常定价。例如:某室内装饰工程施工招标,暂定价材料:矿棉吸音板250元/m2,投标人必须按暂定价计入投标报价中,待实际发生时,调整价差。因为此价格严重与市场脱离,市场龙牌、星牌最高价也不过百十元。如果在投标报价中按照这个价格进入总价,那么在固定总价的合同中势必影响其他项目的正常定价。

4.有关建议

4.1材料价格应该视施工环境、工程标准、工艺要求等因素来确定。即同样一种石材,如果用在一般办公楼的装修与用在星级宾馆的装修中其价格和规格标准是有很大区别的。但是在定价过程中往往查看过去的资料记载,按照材料名称进行对号定价,这样势必影响其材料的真正实用价值,最后也就影响其真正价格。

4.2给出现行定额基价在不同环境下的使用方法,即应有相应的实施细则配套。

例如:1000m2普通办公楼的室内装修工程与1000m2五星级宾馆的室内装修工程,所需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使用费、管理费、利润及相应风险费用承担等各方面的差异系数。

4.3在审核最高限价时严格规范要求。在选择审计机构时,要以审计机构的信誉、质量、审计业绩、资质、管理水平、取费以及拟派审计工程师的阅历、经验、水平等综合因素为依据,不能仅凭资质或某一单一因素作为选择标准。

建筑市场存在的问题篇4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存在问题;提升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上对于建筑方面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要求已经从原本盲目的要求数量上升到了要求更好的质量,因此,建筑工程也应该要满足人们以及社会这种需求上的变化。我国目前在建筑工程的管理方面还是有很多的问题和不足的,对建筑工程的发展来说有很大的制约,因此,一定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建筑工程的管理进行进一步地提升,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

1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1.1行业行为不规范

当前我国的建筑行业中,存在很多不规范的问题,其中承建单位的不规范行为尤为突出。有些承建单位自身的自律性比较差,在工程监理、造价等方面都不够完善,市场中介环节也是比较薄弱。除此之外还存在着拖欠工资、转包、挂靠等情况,导致在建筑工程管理以及运行上都出现很多问题。承建单位的信用不高,在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存在风险。

1.2管理体制出现问题

在我国当前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在建筑市场准入资质许可方面的程序、条件以及标准等方面在实施的时候与行政许可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需要进一步地研究与改进。除此之外,在取消了单位资质年检的政策之后,单位在进行动态监管方面没有提出相应的手段,而对个人的执业资格证方面的管理体系不健全,也导致了执业制度出现问题。

1.3建筑工程管理体制与国际脱轨

在我国当前的经济模式下,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没有能够与国际接轨,管理水平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建筑行业。政府在投资建筑工程的组织实施方面的改革没能够大力推广,和国家的投资政策改革之间还不能够相适应,与之配套的政策以及举措都不能够和当前快速发展的经济相适应。

1.4其他问题

在建筑工程管理方面,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在对拖欠的工程款进行清理以及农民工在工资方面等问题上,对于相关法律方面的内容等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待于完善,当前的现状是大部分依靠着政府部门借助行政手段来解决。还有现在处于经济全球化的时期,我国与国际上的一些承建单位之间也有着非常激烈的竞争和挑战。

2解决建筑工程管理中问题的方法

2.1优化招标、投标制度

当前我国建筑行业中所实行的招标以及投标制度,没有对承建单位进行权利上的限制,因此在进行招标投标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一定的问题,需要进行进一步地加强。在制度的根本上对招标投标的行为进行限制和管理。想要对招标投标的环节进行规范,就要对市场的功能、性质以及其他的工作环节,都要进行规定制度上的明确以及规范。而评标和定标作为招标投标工作的中心环节,要在评标的制度上进行完善,以此来对中标的条件进行判断。对招标投标的市场进行规范化的转变,要根据市场上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对招标投标环节中的统计、考核等进行更加明确的规范。

2.2规范市场竞争

在当前的建筑工程管理中,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是因为市场中的不公平的竞争,所以,相关的检查部门要积极地发挥自己的工作职能,防止犯罪现象。要对承建单位以及其他的建筑单位进行相关法律上的宣传,对已经出现的违法行为进行严格的处理,提高相关部门的执行力,也能够对其他的建筑单位起到警示的作用,带动整个建筑行业的规范化。

2.3理顺市场监管体系

对建筑行业进行监督和管理,除了要有比较合理的组织和结构,还要有力的监督与执法。上下级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都需要相互协调合作,发挥自己的职能。要健全管理体制,监督与执法之间要相互合作,共享资源,相关部门的领导之间,也要对上下级之间的关系进行处理,加强沟通协作,信息共享。部门管理领导之间的沟通非常重要,在对市场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起着主导的作用。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一致,保证建筑行业市场的一致性。

2.4提升建筑行业的管理模式

我国的建筑行业在管理模式上,应该要形成一个政府进行宏观管理、行业内部自身进行微观管理相结合的一个管理模式。这种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是以政府和行业内部之间的管理职能作为基础的,将政府的职能进行转换。我国建筑行业在国际上加入的协议书来看,我国的建筑行业市场进行开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国家的经济体制以及政治体制在改革方面也是需要循序渐进的,所以,建筑行业的管理模式想要适应的话,可以慢慢地分阶段性的进行。

2.5提升建筑市场管理的公共服务职能

建筑市场存在的意义就是更好地为建筑行业中的主体进行服务,以及协调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从最初对建筑信息的、招标投标的进行、企业的管理以及其他部门进行的干预,建筑市场都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建筑市场在发挥公共服务职能的时候,应该要根据实际情况,抛弃原本陈旧的思想,按照建筑市场所需要的内容,结合一些先进的思想和观念,更好地提高和创新公共服务的职能,从而能够更好地保障建筑市场,提高发展潜力。除此之外,还要在保证建筑市场基本秩序的基础上,提高公共服务的职能。只有更好地发挥建筑市场的公共服务职能,提高管理水平和运行能力,才能够将建筑市场的公共服务职能发挥到极致。

2.6依法规定建筑市场中主体的定位

对建筑市场进行管理和规定的目的就是要对市场中的其他主体进行更好的服务,从市场的定位方面来看,不管是在建筑市场中的地位,还是在建筑主体上的经营来看,都应该被清晰的规定。一旦在市场定位方面没能够很好地落实,就会造成企业的职能模糊、市场上的定位出现不清楚等情况,甚至会出现市场分割的严重问题。想要建筑市场能够进行和谐有序的发展,就要在建筑市场的基础之上对市场进行定位,给建筑市场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2.7提高对市场的统一管理

对建筑市场进行统一的管理,能够让建筑行业的工作更加有秩序的开展,提高了管理的水平和力度,提高了管理秩序的有效程度,对建筑行业中存在的一些不良行为进行了限制,形成了一个更具有特色的建筑企业管理秩序。而且在相关的法律规定基础上,建筑行业更应该要对建筑市场进行统一的管理,对建筑行业的入行准则进行完善,对想要进入市场的单位和企业进行严格的审查,符合要求和规定的才能够进入。

2.8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进行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将会直接决定工程的整体进度和质量。因此,可以通过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来进一步优化和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管理部门要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与培训,使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不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管理人员也要坚持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水平,以更好地满足时展需求。

3结束语

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上对于建筑工程在质量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建筑行业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但是就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情况来看,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行业内部以及外部的一些制约因素,都在影响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所以,对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找出适当的解决方法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建筑市场存在的问题篇5

【关键词】建筑工程;监理;问题;对策

一、引言

建筑工程监理对于工程成本与工期的管理控制,工程整体质量的提升等诸多方面的工作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甚至在某种层面上遏制了建筑工程项目中的腐败行为的发生,为我国社会建设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由于工程监理在我国的发展起步相对较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程监理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与不足需要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的摸索改善。

二、当前建筑工程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分析

(一)建筑工程监理市场管理不规范

当前很多建筑工程监理具体实施过程里,除监理人员自身素质不高以及部分监理机构资质不达标之后,还存在较为严重的市场整体不规范的问题,首先是建筑工程监理市场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行业性壁垒问题,对监理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造成了极大的阻碍与制约,再者,相当部分地区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地方保护主义问题,违法违规阻碍外地市场主体的进入,少数地方政府机构通过对政策漏洞的利用,采取各种内部方法和手段对本地企业加以保护,正是上述的区域垄断和行业保护导致很多外地企业和外部行业难以打进其他市场,极大的限制和阻碍了市场的良性竞争,从而无法在更大范围内对建筑监理市场内部的资源配置加以合理及时的优化,进而阻碍了整个监理市场的良性发展。

(二)监理机构资质管理机制不完善

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市场存在着供求关系失衡的问题,过度竞争导致了恶性竞争和不良竞争的出现,直接造成整个建筑市场混乱局面的发生,比如某些地方单位和个人片面看重建筑工程监理带来的各方面丰厚的经济收益,于是想尽办法通过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创建监理单位,但是这种监理单位不管是在技术还是人员素质方面都不具备实施工程监理的资质,少数监理机构甚至不能作为法人实体进行自负盈亏,更有甚者只有在由监理工程任务的时候才临时凑人,从而对监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事业心造成严重影响,此外还有一些监理单位承包监理任务的过程中存在着将监理工程业务违规转包给一些资质较差的单位进行监理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发生都是监理机构资质管理机制不完善的结果。

(三)监理工作队伍整体素质能力不高

当前建筑监理工作存在的种种问题与不足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监理工作队伍成员的整体素质能力较低的原因,人才的欠缺直接导致很多问题无法得到满意的处理,当前绝大部分从事建筑工程监理的人员并不是科班出身的专业监理人才,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从事施工管理和工程设计的工作人员进行兼职监理,这些人往往都是经过简单短期的临时培训便走上监理工作岗位,其对具体监理工作规范认识不够深入全面,对相关监理技能掌握的不够熟练,很多人将工程监理简单的理解成工程质量监督来加以对待,再加上工程监理工作环境恶劣、收入不高,很多高素质人才不愿意主动进入这个行业,久而久之就造成了整个工程监理队伍成员的整体素质偏低,制约了工程监理行业的整体发展。

三、推动建筑监理事业更好发展的建议措施

(一)强化对建筑监理市场的管理规范化

对建筑监理市场的规范化管理应当从法制建设的完善入手,国家在这方面的工作已经做了很多,比如出台落实了《建筑工程监理规范》和《建筑法》等法律法规条例,建设部门还颁布了《工件监理合同范本》,这些制度规范的建设与完善对我国建筑监理市场的管理规范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很多地方还没有能够在这些法律法规的具体执行方面落到实处,因此,政府相关部门还应当进一步加强对各建筑监理市场主体的规范管理力度,如要严格规定所有建筑工程企业在选用监理单位时一定要严格根据《招标投标法》中的明文规定进行公开、公平、公证的严格招标投标,严厉禁止出现地方保护和行业垄断问题,对于部分直接委托项目,建筑单位与监理机构要严格根据法律法规办理相关手续程序,政府监管机构应当进一步强化对有关材料的备案记录和监督,对于不符合程序规定和要求的工程,监管机构一律不予备案验收。

(二)重视建筑监理单位资质准入门槛建设与管理

对于当前建筑工程监理单位存在的资质较差却得不到有效管理的问题,相关职能监管机构应当对相应的监理单位资质与准入门槛问题进行严格的管理,首先,对于有违法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的监理机构行为,要将其列为资质检查管理的重点对象加以检查处理,以有效制约和规范监理单位的行为,保证不发生类似的违法违规行为,再者,监督管理对于出现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理单位,除了要进行重点查处之外,还要给予严厉的处罚,比如吊销监理资质证明,禁止再次进入监理行业市场等重罚手段,通过强有力的惩罚措施来达到以绝后患的管理目的,其次,要对监理单位的市场准入门槛进行严格限制,确保凡是进来的都是优秀的,杜绝资质不合格的监理单位混入到建筑工程监理市场当中,最后,要坚决打击部门分割和地方保护的约束,构建统一、公平、有序的建筑监理市场,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维护行业市场繁荣稳定。

(三)重视对监理工作队伍整体素质能力的提升

建筑工程监理工作对监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如果没有一直高素质、高技能的监理队伍,监理工作的实效性必将大打折扣,因此应当重视对于监理工作队伍整体素质能力的提升,首先,政府主管机构在监理单位和审批和整顿过程中要对其监理队伍加以严格的把关,比如对一些固定专业监理人员低于60%以及人员建制方面不独立的单位,不予批准成立,以保证建筑监理市场整体人员素质处于较高的水准,再者,监理机构自身要重视对现有监理人员队伍的培训和再教育工作,通过专业的培训教育和相关知识技能的宣传推广与实践,让监理人员不但具备传统的工程监理能力,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设计监理技能以及在项目施工前期的咨询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现代工程监理工作对于全过程监理能力的需求,此外,工程监理单位还应当积极配合高校等人才培养机构的人才教育工作,通过提供实践机会以及产学研合作等方法为自身,也是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兼具工程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复合型监理人才,从而提升整个建立市场人才的质量。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工程监理对于任何建筑工程项目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面对当前建筑工程监理行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与不足,我们必须加以认真对待,给予足够的重视,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完善和弥补,以促进我国工程监理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建筑市场存在的问题篇6

【关键词】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效果;措施分析

作为房地产行业,想要加强对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必须运用科学合理的策略。通过对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科学合理使用,把整个项目的建筑工程项目的投资控制在合理的范畴之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逐步建立阶段,在建筑工程造价上引出的新问题有待我们去解决。所以,为了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效果就必须加大力度来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方法。

一、在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

自从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科学技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也是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而工程造价管理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房地产行业在国际全球化发展模式下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对于我国房地产行业来说,建筑工程造价主要涉及到的管理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工程价格进行的管理;二是对工程涉及到的投资费用进行的管理。我国现在对工程造价实行的管理模式是预算定额方式,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工程的投资缺乏科学合理性,使得工程造价很难受到掌控,最后就会出现超出预算的不良现象。在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管理模式下,我国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在进行工程造价过程中会出现对行政干预过多的情况,从而忽视了对价格机制的控制,在进行工程造价管理时忽视了工程造价与市场流通领域价格之间的相互联系问题,现在有些企业还会存在投资主体责任制的缺失问题。所以引得现在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出现缺失,为了保证房地产企业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予以解决。

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上现存在的一些问题

1、工程造价管理系统无法与市场机制相融合

由于建筑工程的兴起,个别政府还存在着地方保护主义的现象,政府的职能没有在根本上进行改变,使得建筑市场不够透明化,市场竞争机制略显不公的情况,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进行了限制。在我国市场上,建筑工程的招标工作都是以价格为前提的,所以使得施工单位的自主报价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

2、工程造价会缺乏一定的时效性

随着科学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我国现在已经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这一点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也是如此。在快速变换的市场经济中,能否及时捕捉到市场价格信息在市场竞争中是占有极大优势的,相对于外国市场来说我国市场缺乏对市场信息的及时估算,相关产业也没有将有效的信息及时出去,所以使得工程造价成本难以控制。

三、如何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效果

1、要做好投资决策,明确市场取向

投资决策对工程造价影响巨大,是保证工程造价的前提条件。想要做好投资决策工作,要深入市场针对现在市场的需求以及市场变化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这其中也包括对国外市场的调研情况,然后根据已经确定的价格来进行平算以及基准参数。在这一过程中作为调研人员一定要注意结合市场变化,只有这样才会减少投资者在进行投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投资风险以及市场回报问题。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要依据市场为导向,遵循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着重建立以市场为依托的管理体制。

2、对工程造价的审计人员进行培养

在对工程造价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审计人员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而就我国当前形势来看,审计人员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已经越来越多,所以对其进行及时的素质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作为一个合格的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因为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将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可以实行岗位责任制,通过对审计人员的职业能力以及职业素养进行相关的教育,强化其责任意识,激励工作人员积极进行学习,这样才能保证我国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3、对工程造价加大管理控制

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加强对工程造价的管理控制,才能保证工程造价的准确性。工程造价的管理主要涉及到项目决策阶段、项目的设计阶段以及施工阶段。在投资决策阶段要实事求是的反应整个建筑设计的内容,要在尊重科学的基础上进行投资计划。设计计划要经过反复的科学论证,优化设计方案,选用一套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对于一个建筑工程来说整个项目最大的投资都在建设施工阶段,所以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要利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加强对工程造价的管理控制,这样不但使资金得到了合理的利用,还从整体上提高了建筑工程造价的准确性。

4、控制材料降低工程造价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会使用到大量的材料,所以控制好材料可以有效降低工程造价。材料在采购过程中要依照公司指定的采购计划,按照相关审批程序。由于市场材料纷繁复杂,所以在进行采购时要选择信誉较高、实力较强的供应商,可以采取批量采购,但是采购时要掌握好度,防止出现材料积压的情况,这样能够从厂商手里获得较高的差价。对于材料的管理要根据其自身特点进行储存,防止因管理不善而引起的材料浪费情况,所以通过对材料的严格把关,最终也会控制整个工程的造价管理效果。

结语

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做好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十分重要。这就需要我们在现有管理制度的前提下,加大管理力度,改善存在的不足,做好市场调研对工程造价进行科学合理的规范。造价管理要在市场竞争的前提下,顺应时代的发展,为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

[1]王振亚,赵永旗,王婷灏.建设工程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风,2009.(17).

[2]于江泳,陈继伟.建设工程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7).

[3]洪迎春,苟一静.关于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分析探讨[J].陕西建筑,2009.(10).

建筑市场存在的问题篇7

关键词:建筑技术管理;问题;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我国的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已经发展了有几十年的历程,也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特色并具有现代管理意义工程技术管理的模型,就我国的建筑发展现状来看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与此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建筑技术的管理是建筑工程的关键所在,对于一个建筑企业来说建筑工程的技术管理是提高一个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有效方法,也是提高一个企业管理水平和综合实力的关键,将直接决定着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

一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水平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当今社会生产经营以及规模都快速扩张的时代,使得现在的资源配置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问题更加突出,另一方面,我国在交通、城市建设、能源等领域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国家也更注重投资重点建设工程,这一系列的项目都给建筑业的发展提供了大好的机遇,在建筑业的大舞台上,活跃着的是国有企业,而不是市场上的企业,国有企业凭借自身具有的人才优势、政策优势以及管理优势在建筑市场上占据着较大的份额,但是与此同时国有建筑企业的缺陷也还是值得关注的,国有的建筑业机构也比较复杂,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比较明显,关键在于它自身的人力及资源配置比较落后,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导致一些资源配置跟不上市场需求前进的步伐,带来很大的影响。使得社会矛盾也逐渐显现出来。

2市场经济体制下需要重新组配施工作业层,无形中加大了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难度。由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为了精简管理人员,改善机械设备等资源有效配置问题,施工企业将原有的队级建制即施工作业层逐步进行取消,目前问题是如何将施工作业层重新组织起来以实现效益最大化。由于这种管理模式中所存在的管理人员比较多,各种施工设备不能有效地得到调配,因此对建筑施工企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有的施工队伍建制逐渐被打破,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为建筑企业的队级建制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建筑市场环境下,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工作可谓举步维艰。

3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措施的落实不到位。从目前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施工单位和工作人员一味地追求工程的进度,从而没有认真按照技术方案的要求进行施工,这会导致工程质量的严重下降;同时,很多的工程技术资料和项目内部技术管理资料都不按照相关规定的要求进行记录和管理,不能保证工程技术资料与工程实体进度的同步性,因此给整个工程技术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二提高建筑工程中的技术管理的应对策略

基于以上对我国建筑工程技术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提高工程技术管理水平,就必须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立健全建筑工程各项技术管理制度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建筑行业更是如此,建立健全相关的法规制度是必不可少的,是提升建筑企业技术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在有关部门的监管下,建筑企业应该对内对外公示自己的相关规定。在具体的工程项目实施之前,将有关的部门集合起来包括设计部门、建设部门、监理部门、以及施工单位等,共同研究探讨工程的各方面准备是否到位,对工程图纸仔细研究,以便在建设过程中遇到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避免耽误工期,与此同时,建立如交底制度以及定期不定期的质量检测制度,发现不合格的地方及时修改。

2建立双赢的工程技术管理模式

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良好的组织设计并不能代替先进的技术设备,因此,在资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加大对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力度。从实践来看,目前国有建筑企业的技术管理体系比较完善,它们拥有大批经验丰富的技术管理人才,而工程项目的分包单位则拥有较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与设备资源。因此,只有将二者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经济利益的分配问题上,应当坚持互利共赢的发展观念。只有建立“双赢”的工程技术管理模式,才能实现真正的利益最大化;只有让每一个分包单位都能获得利益,才能激发他们的技术管理动力,才能实现建筑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3加强对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

建筑工程内部的技术资料管理是整个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属于建筑企业技术档案管理的范畴。作为档案,它具有很大的保存价值,同时也是建筑企业内部档案的组成部分。由于施工人员没有及时收集资料,待工程竣工时,才发现缺少某种材料合格证或试验报告。因此,在承建工程开工之时,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工程技术资料,负责对质保资料逐项跟踪收集,并及时做好分项分部质量评定等原始记录,使资料的整理与工程进度取得同步。

从实践来看,加强对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据此作出重大决策的关键,是建筑施工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重要保障。在现代建筑市场环境下,只有不断加强对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才能真正看清企业的发展现状,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最终提高工程技术管理水平。

4加强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建立一支技能过硬的管理队伍

施工人员的素质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先决条件。施工人员作为施工行为的主体,是保证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基础。说到底,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水平,就要任用专业技术较强的工作人员,并根据技术管理制度的要求明确其责任与权利。因此,加强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建立一支技能过硬的管理队伍是提高工程技术管理水平的基础。

三结束语

总之,建筑施工技术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加强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有利于城市建设的快速、安全发展。如何使建筑施工技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因此,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工作显得越发重要。完善的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将给建筑工程的施工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面对当前建筑工程管理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只有不断地提高企业自身的技术管理水平,才能保证企业在优胜劣汰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建筑市场存在的问题篇8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我国建筑市场的迅猛发展促使了建筑工程建设施工行业的竞争激烈,倘若要在建筑工程施工市场竞争中得到有利优势,就必须通过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来提高自身的工程施工质量,并且对施工成本以及施工安全进行有效的控制,以此优势来赢得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高质量口碑,与此同时也好保证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利润空间。因此只有通过加强建筑工程建设施工管理来进一步规范工程企业的项目运行情况,以致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建筑工程施工行业的持续进步。

一.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意义

首先,设备条件和人员技术基础是建筑工程施工所必备的先行基础,这就必须要求要通过合理的现场管理来分别对设备以及对施工人员进行合理的调度指挥,从而在保证施工安全和提高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体现技术力量的绩效。

其次,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现存诸多问题,如存在交叉作业问题,各部位施工与各阶段的施工技术指标以及施工工艺都不相同,与此同时外界环境对现场施工也有一定的影响,综上可知,建筑工程建设施工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全面影响,如要确保施工安全、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和工程效益,就必须要加强现场施工管理,从而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下,进一步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安全。

最后,施工配套设备技术水平和施工工艺的不断提高,对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所以工程项目管理所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高,规范化的管理是施工质量所必要的基础条件。

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目前建筑工程建设施工管理现存问题主要有质量管理、安全管理以及成本管理三大方面,详细如下:

(1).质量管理方面

首先是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内部所存在的管理问题。如实物质量检测不合格的问题出现和部分工程质量管理上的不合格,资源配置不充分,相关理职责不落实等问题。其次是政府的监管不到位,相关部门竣工验收把关不严格。一些工程有层层转包的现象,承包企业资质审查不严格;还有些工程违反相应法定程序,没有办理好相应的手续就已盲目开工建设施工;还有些工程施工图纸还未经相关部门审查就开始施工,产生边施工边设计的现象,一味的追求工程施工进度,致使留下诸多质量隐患。

(2).安全管理方面

安全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现场施工人员安全管理意识不强,项目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往往只是配备简单安全设备,而缺乏现场安全意识提醒设施以及对应急管理设施的配备,施工现场对规定的安全管理制度贯彻落实没有到位,往往只是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进行事后的弥补,缺乏高瞻远瞩性的安全管理思想和安全隐患的排查;二是现场安全管理制度相对不规范,在施工现场的管理中没有规范的安全统一管理制度,并缺乏安全有效的问责机制,对现场安全隐患的排查没有到位,对安全隐患的监督和整改力度没有到位,使得施工现场长期处于较危险状态。

(3).成本管理方面

成本控制存在于一个项目的每个环节,但是各环节多少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分析如下:

1.投标环节所存在的问题。由于受到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和外部环境的影响的制约,投标环节主要有这两方面的问题:①由于建筑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投标报价风险上升,使工程的造价降低幅度接近预算的成本,甚至达到难以接受的程度,以致于严重地限制了工程项目的效益。②投标费用的产出难以控制。因建筑市场管理目前尚不规范,随处存在找门路、拉关系的现象,投标费用占承包企业管理费的比例相对偏大。

2.施工生产环节所存在的问题。有些企业成本管理形式主义,制度的约束强度不够。例如没有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行施工,随意的变更设计规范的要求,使得计价时导致得不偿失的现象。与此同时,施工管理人员对工程成本控制意识缺乏,领导对成本控制管理的重视不够,在一定程度上轻视成本降低对工程的重要性,成本决策的随意性较强,甚至不惜以高成本的代价来争创名优工程。

三.强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

首先,必须要提高现场安全管理意识。企业内部制定规范化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而且要制定严格安全责任问责制度并执行到位,对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岗前培训等要贯彻到位,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及时进行整改。

其次,必须要强化现场施工质量的管理。一是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监管力度,通过政府有关部门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设计工艺以及验收环节进行有力的监督管理,以保证项目的设计符合规范要求、施工质量符合国家标准、验收环节符合国家规范。

最后,必须要强化施工的成本管理。一是要在招投标环节严格并且合理的控制项目预算,加强项目初期成本的控制;二是在项目实施进程中,建立严格的成本管控制度和物料管理机制,并认真贯彻执行,在不降低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压缩施工所需成本;项目竣工后进行成本管理的总结,对成绩优异人员的进行奖励和表彰,对实行起来不好的制度进行改进和不断的完。

结语:即使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目前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成本控制随意、安全意识低下、质量控制松散等问题,但是随着建筑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以及新工艺、新技术出现后对工程的现场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内的各大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对现场施工管理有了全新的认识,并开始着手创建企业内部的优秀施工管理团队,积极的引进并实行成熟的现场施工管理制度,国家也在法律层面完善建筑行业的规范规章制度。这些都无不在表明我国建筑行业正在逐渐走向成熟和规范化。相信在不久之后,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行业一定能通过成熟的现场管理制度和规范化的管理在建筑市场占据一席地位。

[参考文献]:

[1]李克刚.施工项目精细化管理与施工安全质量管理的探讨田.科技创新导报.201。

[2]尹浩.浅谈如何提高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田.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7)

建筑市场存在的问题篇9

(一)国有建筑经济存在的问题

国有建筑经济的主要问题是一部分建筑企业管理层损公肥私行为严重,阻碍了建筑经济的发展。一些国有建筑企业高层管理者以经济改制为名义,对国有资产进行重组,将新成立的建筑公司的管控权移交给自己或亲属,将利益丰厚的建筑项目交给重组后的新公司来完成,在进行利润分配时,将多数利益分配给自己或亲属,严重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浪费,使国有资产变成私有资产。一些国有建筑企业的项目领导者不顾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经营现象混乱,大肆贪污,牟取私利。

(二)私营建筑经济存在的问题

私营建筑经济主要存在两个问题,缺乏有利的法制环境和经营规模小。我国目前建筑行业经济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私营建筑企业经常受到建筑相关管理部门乱收费、乱罚款等处罚行为,没有得到有效的法律保护;私营建筑企业的发展规模不大,经营形式单一,分布零散,缺乏抵御风险的实力,加上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整体处于发展低迷状态,建筑项目所需资金数额庞大,使得私营建筑企业融资渠道缩小,融资能力相对较弱,追求短期利益,不考虑企业长期发展规划。

(三)建筑经济管理理念薄弱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建筑企业管理者缺乏积极的经济管理意识,管理理念相对比较落后,对建筑经济成本的管理缺乏一定的预见性,没有进行合理、有效的成本预算管理与风险管理,通常是在出现了问题之后才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一些管理者在建筑企业的运营发展过程中,目光比较短浅,仅对现阶段的经营状况进行分析,没有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的开展与发展情况进行动态经济管理,缺乏动态管理意识。缺乏全面性成本管理观念,管理者只对建筑材料、施工人员工资进行成本管理,对因工程质量问题返工、设计发生变化而造成的隐性成本缺乏系统全面的管理。没有建立高素质的建筑经济管理人才队伍,缺乏专业管理知识、自我学习意识,自身的责任心不强,一旦出现了问题,企业管理者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普遍存在,我国现有的建筑经济企业管理者人才队伍还无法及时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建筑经济管理水平相对比较滞后。

(四)技术水平落后,市场开拓能力较差

我国建筑行业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一些建筑企业缺乏专业的建筑设备和技术手段,自动化水平较低。建筑企业往往是劳动密集型的发展规模,将更多的资金成本浪费在人力成本上,缺乏对技术创新的投入,不重视高技术人才的积累和培养,技术创新能力较差,不利于建筑市场的开拓,产品质量、顾客满意度有待提高,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与国际同行业的竞争能力较弱,在对外发展的过程中问题重重,面对严峻挑战的竞争形势应对能力较弱,无法有效地与全球化建筑行业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相融合。

二、加强我国建筑经济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一)深化国有建筑企业改革

我国应深化国有建筑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将产权制度作为国有大中型建筑企业改革的重点,积极探索公有制多元化有效实现形式,把握改革指导思想,推动国有建筑企业产权的多元化形式,大力发展国有、集体、个人等多种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形式。明确国有企业产权,不断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成熟的改革经验,结合我国建筑行业实际情况,组建股份制合作制经济,对国有小型建筑企业进行合作、兼并、股份制等形式,将小企业转变为大企业,不断壮大发展规模,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建筑企业实力。加强对国有建筑经济的监管力度,通过内部监管与外部监管相结合的形式,有效提高工程质量,落实相关建筑经济发展政策,防范国有企业管理者的行为,促使国有建筑企业健康发展,为我国私营建筑经济提供一个有效的发展空间,增强我国国民整体经济发展力量。

(二)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

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私营建筑经济的转变认识,正确处理好我国国有建筑经济与私营建筑经济之间的复杂关系,要深刻了解到国有建筑经济与私营建筑经济之间并非是相互排斥的关系,而是相互补充、共同促进的关系。加强法制建设,通过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保护私营建筑企业的合法权益,为私营建筑企业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提供全面的指导服务,改变单一的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市场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水平。鼓励私营建筑企业的发展规模逐渐向公司化、集团化模式发展,提高经济实力,促使我国建筑经济的发展状况更为稳定、持续。

(三)加强建筑经济管理理念建设

对建筑经济管理要具有前瞻性的意识,采取有效、合理的建筑成本预算管理与风险管理工作,坚持以预防为主的管理理念,对将要出现的问题具有预见性,并及时采取风险预防措施,减少由于风险防范应急预案不足带来的经济损失。定期对建筑工程的初始投建、施工、竣工收尾等全过程进行定期监督、检查,将经济成本的预算管理观念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中,确保经济管理真正落实到工程项目的动态发展中。加强建筑企业各部门之间的配合,优化资源配置水平,把建筑成本控制到最低点。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建筑技术水平

我国建筑企业应加强经济管理人才的引进制度,定期对经济管理人才进行理论知识培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实践管理能力。经常组织参与建筑经济发展讲座活动,与其他企业相互沟通、讨论、学习,借用互联网系统,广泛搜集信息,及时跟踪、掌握我国政府经济政策动态和国内外建筑行业的市场发展形势。与时俱进,根据建筑行业经济变化不断调整经营战略,吸引就有新技术、新材料的国际企业合作,积极发展国际市场,提高建筑技术水平,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不断推动建筑行业走向规模化、国际化,提升建筑经济在国民经济的占有率。

(五)积极发展国际建筑经济市场

我国国内建筑经济行业应积极发展国际市场,调整企业战略结构,扩宽经营渠道,通过工程、贸易、劳务等与境外建筑企业相结合的经营发展模式,提高我国建筑企业的发展规模、资金实力和经营管理水平。国内建筑企业还可以与我国其他行业强强联合,走向全国,利用国内相对低成本的劳动力优势吸引国际企业合作。或者与国际具备先进科学技术、新型材料的知名建筑承包商共同合作,增加相关科技投入量,共同发展国际经济市场,有效的应对市场经济变化莫测的发展趋势,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实力。

三、总结

建筑市场存在的问题篇10

关键词:建筑设计院;经营管理;问题;对策

在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建筑设计行业面临着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其改革也逐渐步入到新的发展阶段,如何加强经营管理、科学调整内部经营策略、快速适应市场的需要,已经成为建筑设计院亟待解决的难问题[1]。当前我国建筑设计院有着不同的规模大小,从事的业务范围有所不同,拥有巨大的技术型人才资源,但是在实际发展中依然受到一定的局限,因此加强经营管理显得极为重要。

一、建筑设计院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建筑设计院经验管理不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缺乏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由于设计市场相对有限,致使设计经营管理的范围缩小,这就需要建筑设计院适当开拓市场。现阶段,有些建筑设计院缺乏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开拓方向和方式较为单一,如做住宅的始终围绕住宅,不会拓宽自身的经营范围;对于国企下属设计院来说,由于内部项目的萎缩,单一完成内部项目已经不能够满足设计院的发展,这时就需要向外部市场开拓,但是与外部市场的脱节,造成了外部市场开拓的艰难;同时有些设计产品较为雷同,要想拓宽市场则需增加市场经费,但是其在物力、财力、人力等方面较为紧缺,这也给市场开拓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二是市场经营管理人才不足。管理人员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外在形象,对企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如果经营管理不当则会导致人才的流失。建筑设计院虽然不缺技术人员,但是经营管理人员较为缺乏,有战略和雄心的企业家也相对缺乏[2]。三是创新精神不强。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与源泉,只有加强技术和设计理念的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在国家大力倡导创新的背景下,建筑设计院愈加关注市场的变化,但是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意识相对薄弱,无法制定系统完善的创新性奖励机制,不能深入研究建筑行业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没有积极引进新成果和新科技,在技术能力、技术手段、设计理念等方面明显落后于国外设计企业。四是运行机制相对滞后。部分建筑设计院为了激发人员的工作创造性和积极性,利用奖金的方式激励员工多做贡献,对短期激励较为关注,这样会影响自身的长期发展。同时考核是以项目监理、勘察、质量等方面的直接结果为依据,强调人员在企业利润中占据的比例,忽视人员付出的努力与投入工作中的比例,过分强关注短期绩效,继而放弃可能带去的长期利益的活动,加剧了设计人才的流失,不利于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二、建筑设计院经营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拓宽业务范围

设计院应该鼓励技术人员积极走向市场,直接推广应用技术成果,继而实现技术成果的商品化,拓宽市场空间;同时设计院可以加快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速度,利用市场经济环境确定分工协作的国际化与社会化,便于经营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3]。当然设计院也应将自身的信誉、技术、人才、资质等优势加以发挥,加强设计创新的力度,准确把握市场环境,利用媒体和网络等资源扩大自身的知名度,进而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业务范围的拓宽奠定基础。

(二)完善人才体系

建筑设计院应该将人才引进作为战略性任务,积极培养和吸收懂管理会经营的人才,尤其是懂得企业管理和战略经营的高级专业,培养出专兼职的经营管理人员,积极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做出正确合理的决策。设计院综合实力的强盛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发展,这就需要设计院高度重视人才,制定合理规范的管理机制,以此吸引与留住人才,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及表现舞台。同时通过建立相应奖励机制,鼓励设计院专业技术人员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取得相应执业证书。针对与国企下属的设计院必须要打破现有的单一性和固定性的用人方式,转变体制的制约,采用专兼职相结合的灵活用人制度,将岗位流动和岗位固定相结合,最大限度发挥出人才市场的作用,确保人才资源配置的社会化与市场化,真正打造出一个没有围墙的设计院。

(三)转变产品理念,增强服务质量

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设计院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优化整合各种资源,利用互动的工作形式为客户提供合理的技术支持与解决方案,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有优势。此外,设计院可以在内部构建与市场规则相符的经营机制,为设计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节,并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对客户服务的内容加以明确,详细规定各项服务内容的职责与权利,提高服务质量。

(四)健全内部激励

建筑设计院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由于经营工作周期较长,工作成果对设计院的影响较为滞后,甚至无法显示出成果,因此要注重职工的长期发展,将长期激励和短期激烈相结合,完善内部激励,而不能以短期利润为依据进行激励和评价[4]。针对突出贡献的经营工作者,可以根据其创造的利润予以相应提成,给予其一定的金额奖励,并从长远角度出发,将设计院的长远利益与其个人利益相挂钩。另外,设计院的职工素质和创造价值都是采用从高到低的顺序,因此可以采用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形式,改变做多做少一样的局面,以实力和绩效拿工资,工资分配按照岗位确定工资基数,通过挂靠产值提升职工工作积极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营管理工作作为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建筑设计院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市场经营管理人才不足、创新精神不强、运行机制相对滞后等,严重影响经营管理的效果。针对这种情况,设计院应该从实际情形出发,对经营管理中的突出矛盾点进行准确把握,拓宽业务范围,完善人才体系,转变产品理念,增强服务质量,健全内部激励,从而在经营机制转换中获得良好的发展,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实现自身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冬娜.建筑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6,13:91.

[2]林纮.浅析建筑设计院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低碳世界,2016,17:132-133.

[3]付维.浅析建筑设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