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才培养建议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9:10

青年人才培养建议篇1

为了迎接这个新世纪,许多美好的词汇已被创造出来,21世纪即将到来的一刻已经提前成为一个胜利的象征,人们谈论它,歌唱它,没有人怀疑它到来时的辉煌。因为我们有幸经历了转变中国命运的时代,常常为自己都感到惊讶的社会发展速度而骄傲,面对经过十几年改革而天翻地覆的今天,好象已不用寻找欢呼新世纪到来的理由。

即将跨越世纪的十几年,对于共青团来说,将是一次艰苦的长征。因为,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的两个奋斗目标,是既现实又恢宏的任务,它的实现将是一个努力奋斗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之中,今天的一代青年将从生力变为主力军,现在的少先队、预备队将转变为生力军。这就是说,中国改革事业的成功,实现《建议》为我们规划的宏伟蓝图,将由我们这一代人在其中承担极其重要的历史责任。

这就是共青团工作面对的机遇和挑战。

本世纪末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与共青团的根本任务

五中全会《建议》为我们的国家与民族在下一个世纪的发展做出了战略部署。这一部署直接关系着我们青年一代的命运,可以说,《建议》的宏伟之处,在于它告诉了我们:我们的党将为青年一代创造一个怎样的未来。

但是,一个美好的新世纪绝不可能自然而然地来到我们的面前。这一未来的实现,需要当代青年的奋斗,特别是到下一个世纪,在很大程度上要靠现在这一代青年的奋斗。所以《建议》实际上又告诉我们:这一代青年面对的,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15年,我们的国家在下个世纪中叶能否基本实现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我们这一代青年在这15年中的努力。

而当今世界激烈的竞争,最终体现为人的素质的竞争,也就是人才的竞争。中国要在21世纪在世界上真正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致力于提高青年一代的整体素质,致力于培养跨世纪的优秀人才。所以,《建议》从整体上对青年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是提高青少年整体素质,二是培养跨世纪的优秀人才,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相互关联。

我们知道,共青团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人,共青团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培养人。那么,《建议》为我们提出的奋斗目标和要求,无疑再一次让我们明确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共青团的基本任务——

重中之重:引导和帮助青少年成长成才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有限的物质资源增加了我们发展的难度。但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使人们认识到,人类自身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不竭的动力之源。因此,人力资源的开发,将是我国在跨世纪的宏伟进程中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所在。

认识到了这一点,将会使我们更为明确地看清新时期共青团的基本任务。共青团的工作在于服务大局,服务青年,而这两者重要的、关键的结合部就在于引导和帮助青少年成长与成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将成为共青团工作的重中之重。

《建议》指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这两个关键性的转变将成为青年一代渴望成长成才的压力和动力。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经济的增长越来越明显地依靠科技的进步;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人的素质将成为是否被社会淘汰的决定因素。在城市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农村流动劳动力大量增加的现实面前,一个学习专业技能、渴望成长成才的热潮很有可能在当代青年中再一次出现,因为这是青年一代适应社会迅速发展的必然需求。这种表现与十几年前有所不同,是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关键是我们有没有看到这个基本的需求,能不能掌握这个新的特点,在这个重要时刻,引导和帮助青少年成长与成才。这是我们共青团为完成《建议》提出的奋斗目标而要担负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人才的成长重在培养,而培养人才要下硬功夫。在新的历史时期,所有共青团工作者都应探索的课题是——

努力形成共青团培养人才的独特机制

正在进行的跨世纪文明工程和跨世纪人才工程的全面实施与深化,共青团服务万村脱贫致富奔小康行动的推进,将为共青团在努力提高青年一代的整体素质、培养和造就宏大的青年人才队伍上提供有益的探索。共青团是一个有自己特点的组织,它的优势就在于它可以面向所有的青少年,凡是有青少年的地方,共青团都可以开展工作。

但是,从共青团工作的根本任务上来讲,可以说我们是在做未来的工作。培养人的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扎实的工作。提高青少年的整体素质,培养跨世纪的优秀人才,这一切都要在实践中进行。在实践中培养人,是我们工作的主渠道。但是实践的内涵是什么?如何组织青年去实践?怎样使青年成长成才的培养工作系统化、科学化?怎样才能在青年中形成成长成才的压力和引力?我们必须探索共青团培养人的规律,而且要一点一滴地努力,发挥共青团工作的实践性和社会性这两大优势,形成共青团培养人才的独特机制。

青年人才培养建议篇2

青年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是共青团组织服务党政工作大局、服务企业改革发展全局、服务青年成长成才需求的支柱性工作,是共青团组织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当前,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青年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大,**县面临着青年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良好机遇和巨大挑战。本文力图通过对团组织参与青年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和工作思路,找准新形势下加强青年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切入点,提出深化青年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对策措施,促进青年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

一、**县青年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现状

技能是指正确驾驭某种专业技术的实际本领和熟练水平,是实现人的价值的一种有效形式和人生自我实现的一种积极力量。青年高技能型人才泛指年龄在35岁以下,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的操作性难题的人员,主要包括技术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水平的人员。他们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衡量这类人才群体的主要标准是不惟学历、不惟职称、不惟资历、不惟身份,强调的是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职业不分高低贵贱,只要有一技之长,在所从事的岗位上体现出自身的价值,人人都可以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根据以上对青年高技能人才的界定及对**县青年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调研,目前**县青年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青年高技能人才比例明显偏低

调查资料显示:截止20xx年底,全县人才总量已达到35617人,其中技能人才17595人,占全部人才总量的49.4%,与20xx年相比,增幅达5.97%。按照老、中、青三个年龄段来划分**县高技能人才的数量,则老中青各占1/3,基本合理。但35岁以下的青年高技能人才所占的比例不到10%,明显偏低。

(二)青年技能型从业人员总体素质不高

调查结果表明,青年技术性从业人员的学历在逐步提高,具备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较低,具有中等职业教育学历的人群仍占主体地位。这一群体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较弱,还不能满足高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欠缺成长为青年高技能人才必备的基本知识素养,总体素质不高。

(三)青年高技能人才对政府教育培训政策知晓率较低

对于当前技能培训方面的关键政策,比如如何享受政府培训补贴、具有资质的指定培训机构有哪些,如何选择培训机构及培训内容,被调查者几乎无人能够说清。

(四)青年技术性从业人员参与职业技能培训愿望不够强烈

调查中发现,只有43%的被调查者表现出强烈的技能学习愿望,而持“无所谓,有条件就学”态度的人员比例为28%,而另有17%的人员明确表示“根本不想学”。因为参加技能培训积极性不高,青年技术性从业人员缺乏正确的职业定位和职业发展规划,直接导致了青年技术性从业人员技能等级提升缓慢。

(五)青年技术性从业人员对目前职业培训方式缺乏认同

当前,企业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对目前职业培训持认可态度的只占被调查者的三分之一。在不认可的被调查者中,认为培训方式不适用的占33%,认为培训内容不实用的占42%,认为职业培训对本人提升技能等级帮助不大的占25%。与理论培训相比,被调查者更倾向于通过工作时间拜师求教,通过实践操作来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六)共青团组织在青年高技能人才培养中与职能部门的协同需进一步加强

当前,共青团组织在青年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无论是政策、资金、阵地都还得不到足够的保证,部分企业团组织开展的青年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仍处于团内循环,在纳入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和业绩考核序列等方面,缺乏政策保障和长效机制。共青团组织在青年高技能人才培养中与组织、人事、劳动保障职能部门的协同需进一步加强。

二、准确定位,有效参与,努力提升共青团组织参与青年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一)青年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总体思路

以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复合技能型青年人才为目标,以提高青年高技能人才的技术能力、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意识为重点,以深化“青年技能振兴计划”为载体,以“共青团创业青年夜校”为阵地,以组织技能培训、开展技能竞赛和青年岗位能手评选活动为途径,以机制建设为保障,激发青年技术性从业人员的主体意识、成才意识,造就一支规模较大、结构合理、作用突出的青年高技能人才队伍,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人才基础,提高共青团在**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的贡献率。

(二)共青团组织参与青年高技能人才培养对策建议

1.完善青年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机制

(1)建立组织领导机制。团县委要充分发挥作为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要在“青工技能振兴计划”、“青年岗位能手活动”领导机构的基础上,联合县相关职能部门成立青年高技能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按照《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优秀人才选拔、培养和管理办法》(试行),积极推进青年高技能优秀人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将青年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纳入县各类人才培养的总体规划。各企业要以“青工技能振兴计划”、“青年岗位能手活动”为契机,健全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形成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工作局面。团组织要明确在青年技术性从业人员晋升技术等级中的推优作用,并在培训、竞赛、鉴定的各个环节承担具体的工作职能。

(2)健全政策保障机制。团县委要坚持参政议政,积极向政府提交青年高技能人才培养对策建议的提案,及时反映青年技术性从业人员对当前相关政策的意见和建议。各企业团组织要积极争取党政领导支持,在政策宣传咨询、协调落实和反馈管理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积极组织青年学习了解政策,努力创造有利于青年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环境。

(3)建立动态管理机制。要切实加强活动的人才管理、项目管理、阵地管理和网络管理,推动青年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不断向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建立青年技能人才信息库,及时提供人才供求信息、及时和整合培训、竞赛、鉴定的相关信息。

(4)建立技能鉴定和人才举荐机制。要按照技术等级晋升条件及标准,依托技能鉴定站,面向青年技术工人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活动,激发青年技术工人学技成才的热情。要建立青年技术人才举荐机制,为青年技能人才的就业、创业、发展创造环境,要积极把优秀的青年高技能人才举荐到合适的岗位,为广大青年技能人才创造条件、搭建舞台。

2.抓住青年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

(1)大力实施青工岗位技能培训工程。技能培训是提高青年职工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基础性环节。要大力实施青工岗位技能培训工程,会同相关业务部门,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企业生产岗位规范要求,制定培训计划,不断拓展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健全培训机制,帮助青年职工掌握解决生产技术、工艺方面实际问题的本领;要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思路,开展大规模的职业技能、职业文明培训,切实提高青工技能素质,培养造就一大批一岗多能、一专多能的人才。

(2)全面实施青工岗位技能竞赛活动。要以开展青工技能竞赛和技术岗位技能比武活动为主要载体,开展各个工种、各个行业、各种形式技能练兵、比武活动,引导青年学知识、钻技术、练技能,引导青年进行小改小革,多出改革成果,为青年技能人才脱颖而出搭建舞台;要建立健全技能竞赛和小改小革活动的激励机制,加大岗位技能比武活动奖励力度,对于在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尖子,授予“优秀青年岗位能手”和“技术创新能手”称号,并进行表彰。要对他们的事迹进行广泛的宣传,使他们成为广大青年技术工人学习、成才的榜样。

(3)深入开展青工岗位学技成才活动。要大力开展“青工技能学练赛”活动,引导广大青年职工立足本职岗位,学习业务知识、提高岗位技能,争创一流业绩,从而在广大青工中掀起学技术、钻技术、比技术的高潮。要开展“学习青年岗位能手”活动。激励广大青年职工立足岗位,勤奋学习科学文化和专业技术,钻研本职业务,普遍提高自身素质。要继续深入开展导师带徒、岗位练兵活动,根据职工自身的实际情况,根据“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加强本岗位、本工种应知应会业务理论知识的学习,在满足青工实际需求上下功夫。

3.营造青年高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

(1)加大对青年技术性从业人员职业发展的引导。团组织要大力加强职业规划重要性的宣传,加大对企业青年的思想教育和行为指导,帮助企业的青年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广泛开展“青年职业生涯导航活动”,引导企业青年在不断学习中完善自己的职业技能和知识结构,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正、完善自己的职业规划,使职业规划更具有可操作性,也更符合自身和客观实际。

青年人才培养建议篇3

一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

1.现阶段我国青少年足球队伍建设状况

现阶段,我国足球后备人才的选拔主要依靠“伯乐相马制”。即通过区、县一级的比赛选拔出在比赛中表现突出的运动员进入省、市一级集训队,而后再通过参加省、市一级的比赛进入部级选拔人的视野,从而使得我国的足球后备人才组成各个年龄组梯队。

2.职业化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

职业俱乐部后备队伍是伴随着足球职业俱乐部形成而成立的,是国家足球协会规定各职业俱乐部必须要建立二三线队伍而出现的后备人才训练形式。国家足协做出这个决定,是参照了国外足球运动水平较高的国家的经验,以各职业俱乐部为主培养足球后备人才。然而,我国职业俱乐部在后备人才培养中发挥的作用有限。

目前,我国的职业足球走入一个“怪圈”:一方面,俱乐部因后备人才匮乏,球员奇货可居,只能支付给球员昂贵的、严重偏离其价值的工资奖金;另一方面,俱乐部背上这个沉重的经济包袱后,无心顾及二三线队伍的培养,难以形成少年组梯队,难以形成良好的新陈代谢和竞争氛围,致使一线球员资源更加匮乏。

二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原因浅析

1.社会原因分析

第一,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用于发展体育事业的经贸资源基本是按照计划经济模式由政府来进行配置的。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这种包揽制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改革。但体育职业化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没形成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现行的职业俱乐部是在大财团或大企业供养下运作,企业的经济效益观念致使急功近利成为各俱乐部运作的普遍现象。同时受市场经济思潮的影响,在没有物质资金做铺垫的前提下,很难开展日常训练工作。这使得众多的中小学足球训练竞赛就此销声匿迹。

第二,社会培养人才价值观的影响。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将高知识化,人才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我国大部分家庭的传统观念仍然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体育作为影响文化学习的“罪魁祸首”被绝大多数的父母拒之门外。体育成材的艰辛和高淘汰率,再加上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和考试制度,更没有父母愿意将自己的子女送上足球之路。

2.内部原因分析

第一,重视程度不足。青少年足球的普及和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在较短的时间内很难看到明显的效果。因此,各级领导在主观上对青少年足球的重视程度是很不足的。许多领导都寄希望在自己任职期间能创造辉煌,而对足球的基础建设和长远发展往往重视不够,出现了“关心一线,淡漠后备”“只想摘桃,不愿种树”的思想,而这种思想在足球界是很有市场和影响的。应该看到,这种短视、幼稚的思想必将给足球的长远发展带来惨痛的后果。

第二,指导思想偏差。足球运动改革以来,各地区在比赛成绩的驱使下,在青少年的培养和训练指导思想上,出现了“重竞赛轻训练,重成绩轻培养”的偏差。有的地方把青少年队参加比赛的成绩与管理人员、教练员的晋级、长工资紧密挂钩,从而导致青少年足球训练工作过早专业化、成年化,形成“拔苗助长”的现象,严重地影响了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健康发展。

由于青少年足球运动训练指导思想的偏差,致使各级队伍过分重视比赛成绩,造成大量超龄球员出现在不同级别的青少年足球比赛中。这种不良行为不但压制了有潜质的低龄段球员的成长,对于超龄者也是自毁前程,并且有悖于公平竞赛的精神。以大打小,注重短期效益的行为至今得不到有效控制。

三建议

笔者建议,国家要加大对青少年足球训练的投入,加强各级行政部门的管理力度,加强教练员专业水平,建议向国外青年后备人才的培训体制靠拢,普及青少年足球运动为他们创造好的训练环境,建立从小学、中学、高中到大学的一条龙式科学化的系统训练学校,向一般学校一样实行九年义务教育,配备一流的师资和完善的教育系统。好的球员进职业队,进不了的就毕业找工作。但鉴于中国足球现状,地方仍可在青少年球员转会时支付给培养俱乐部或单位以培养费,使之有利可图。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国足球的百年大计应以青少年为本。

参考文献

青年人才培养建议篇4

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受姜平部长的委托,下面,我代表中国*•青年人才论坛组委会,总结20*中国*•青年人才论坛工作情况,部署20*中国*•青年人才论坛主要工作任务。

一、关于20*中国青年人才论坛的工作情况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20*年1月至7月,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团市委举办了20*中国*•青年人才论坛活动。论坛以“统筹城乡发展,扩大改革开放”为主题,广聚英才,荟萃智慧,研讨发展,取得了圆满成功。与前两届论坛相比,参与范围更广,活动形式更新,活动成果更丰,社会影响更大,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和社会的广泛认同。主要呈现出以下6个特点:

一是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市领导高度重视论坛工作,熙来书记亲自出席主论坛,会见优秀论文作者,并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鸿举市长、光国主任、元席,事忠部长、敬业书记、存根部长、慕冰副市长、小军副市长、月明副市长等市领导出席了主论坛或分论坛活动,指导论坛活动的开展。存根部长作为论坛组委会主任,亲自审定论坛方案,组织研究论坛工作,多次对论坛活动作出重要指示,为论坛的健康发展把关定向。根据论坛工作的需要,为了充分发挥论坛组委会的统筹协调职能,使论坛活动更好服务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增加市发改委、市科委、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为成员单位,充实了论坛组委会力量。57个分论坛也都成立了高规格的领导机构,市纪检监察系统、市工商系统、市金融系统分论坛和团市委海外分论坛的组委会主任均由单位主要领导担任。

二是参与范围大幅拓展。本届论坛共吸引市内外6.3万名青年人才报名参加,收到论文2.63万篇,合理化建议意见3.7万条,活动受众达401万人次。增设了纪检、工商、统计及海外分论坛,报名参加论坛人数、提交论文数和活动受众人数,较前两届有明显增加。特别是海外分论坛,吸引了2174名外籍青年和海外留学生报名参加,收到118篇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等27个国家的外籍青年和海外留学生提交的论文,成为本届论坛的一大亮点,较好地实现了青年人才论坛依托*、面向全国、跨出国门的目标,为促进*大开放大发展凝聚了一大批青年才俊和旺盛人气。

三是舆论宣传广泛深入。论坛组委会办公室编印了3期中英文版《青年人才论坛》,开通了中英文版的中国*•青年人才论坛官方网站,更新了青年人才论坛专题网页,登陆网站和网页的人数达10万余人次;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网、新华网等中央新闻媒体,定期推出深度宣传报道;在*日报、*电视台、*广播电台,开设了论坛活动宣传专栏;在主城区车站、码头,制作了65块户外宣传广告;在解放碑、观音桥、三峡广场等商业步行街,滚动播放论坛活动宣传片。通过全方位、多渠道、立体式的宣传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了关心论坛、支持论坛、参与论坛的浓烈氛围。

四是组织形式丰富多彩。主论坛组织了现场演讲、交流互动、专家点评等活动,增强了活动的互动性和实效性。各分论坛结合本地区和本行业实际,因地制宜举办了网上论坛、征文比赛、现场演讲、人才交流、现场招聘、技能大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比如,江北区把选手现场演讲与观众民主测评相结合,提高了论坛选拔优秀人才的公信度;沙坪坝区开设了“海外人员”子论坛,使青年人才论坛活动实现跨领域、跨系统、跨国界;北碚区开设了“干部大讲坛”、“经济发展论坛”;市工商局开设了局机关、“一圈”、“两翼”3个子论坛等,丰富了论坛活动形式。

五是成果转化力度加大。各分论坛根据《中国*•青年人才论坛评选表彰试行办法》的规定,积极探索论坛成果转化途径。比如,璧山县制定四个“一定”办法,即人才论坛涌现出来的优秀人才在干部选拔任用人员中要占一定比例,在列入后备干部或者重点培养对象人员中要占一定比例,在组织培训或外出考察人员中要占一定比例,在社会团体等组织优先推荐对象人员中要占一定比例;丰都县提出“四个一批”的思路,即利用届中调整推荐提拔一批,利用“三峡之光”和“西部之光”计划选送进修一批,对表现突出的在聘用职称时推荐一批,利用公开选拔、公开招录、公开招聘等机会录(聘)用一批;江津区推出了“四个联动”的举措,即与“51115”人才工程联动,与建立人才工作联系点联动,与优秀人才培训基地联动,与发挥高级专家人才作用联动等。在人才成果转化方面,本届论坛遴选出的优秀人才,被列为结对联系培养对象的867人,被纳入人才库管理的3275人,列为后备干部或重点培养对象的962人,被提拔任用、工作调动和晋级晋职的418人,以其它形式转化的573人。在智力成果转化方面,57个分论坛组委会将收到论文的建议意见进行了梳理,并向本地区的党政领导或本行业相关单位作了反馈;主论坛将分论坛推荐的275篇优秀论文汇编成册,并将优秀论文提出的政策建议报市委、市政府领导参阅,推荐有关部门负责人阅研,扩大了论坛智力成果共享范围。本届论坛征集的37630条意见和建议,到目前,得到各级领导批示的247条,报送主管部门获得反馈意见或得到采纳的524条,被有关单位组织论证或立项的491条,通过其它途径转化的4624条,这些建议和意见有效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六是论坛机制逐步完善。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团市委出台了《中国*•青年人才论坛评选表彰试行办法》,明确提出在公开招录、公开招聘、公开选拔和机关中层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工作中,对论坛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青年人才予以政策倾斜,为论坛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建立了论坛组委会办公室定期议事制度,坚持每月召开1次办公室主任(扩大)会议,推动论坛日常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立了重要建议意见办理回复制度,将论文中提出的重要观点、创新思路和工作建议,通过人大议案、政府建议、政协提案等形式,送交相关单位,推动工作,促进发展。开展了分论坛督导工作,由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团市委分管领导带队,深入各分论坛,就机构设置、工作力量、活动方案、经费保障、成果转化等内容,实地开展督导,确保各分论坛活动稳步推进、健康发展。

20*中国*•青年人才论坛的圆满成功,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组委会各成员单位的密切配合,得益于各分论坛的共同努力,得益于广大青年人才的积极参与。借此机会,我代表论坛组委会,对给予论坛活动大力支持的各有关单位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关于20*中国*•青年人才论坛的主要工作

按照中国*•青年人才论坛组委会的统一安排,20*中国*•青年人才论坛于20*年11月至20*年6月间举行。为谋划好新一届青年人才论坛,今年8月以来,在存根部长的领导下,论坛组委会办公室先后组织开展了中国*•青年人才论坛品牌化问题研究,向全社会广泛征集20*中国*•青年人才论坛的主题和论题,召开了一系列调研座谈会,听取了有关专家和各分论坛组委会负责同志对举办20*中国*•青年人才论坛的建议意见。在此基础上,论坛组委会办公室研究起草了《20*中国*•青年人才论坛方案》,印发了《关于举办20*中国*•青年人才论坛的通知》。各分论坛组委会要按照《通知》要求,结合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精神,结合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抓好落实。

(一)突出论坛主题。20*中国*•青年人才论坛,要认真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围绕“科学发展与内陆开放”这一主题,组织各区县(自治县)、各行业、各单位的优秀青年人才,市外、海外的高层次青年专家,从建设宜居*、畅通*、森林*、平安*、健康*等方面,着重研讨在大开放大发展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问题;完善城市功能,加快统筹发展,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问题;以市场体系建设为依托,加快建设长江上游商贸物流中心问题;完善“两翼”共同发展体制机制问题;打造服务外包软环境,加快建设服务外包示范区问题;统筹全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问题;推进农村新一轮改革与发展问题等等,为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二)明确重点环节。要严格按照论坛活动的时限要求进行精心安排,做到任务明确、进度明确、责任明确,重点抓好组织发动、论文评审、成果转化、舆论宣传等环节的工作。在组织发动阶段,要广泛调研、精心策划活动方案,全面推进筹备工作。同时,广泛宣传,动员广大青年人才积极参与论坛活动。在分论坛举办阶段,要提前向组委会办公室报送举办时间,精心组织实施分论坛活动,以科学有效的方法推荐优秀青年人才参加主论坛活动。在成果转化阶段,要认真总结分论坛工作,切实做好成果统计。需要强调的是,为了便于组委会全面了解论坛活动进展情况,要坚持定期情况报送制度。论坛启动时,要及时将活动方案报论坛组委会办公室;分论坛举办期间,随时报送活动开展情况;分论坛结束后,及时上报总结报告及成果转化情况。

(三)创新活动形式。各分论坛要不断创新论坛举办形式,突出论坛活动特色。在组织方式上,坚持上下联动、左右互动、层层遴选的原则,继续采取“1+X”的形式有序推进。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团市委负责举办主论坛活动。分论坛包括区域性分论坛和行业性分论坛。分论坛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立若干子论坛。40个区域性分论坛由各区县(自治县)党委组织部、政府人事局、团委负责举办。行业性分论坛共设18个,分系统举办,分别由市纪委、市委宣传部、市委政法委、市直机关党工委、市教委、市科委、市交委、市农委、市商委、市卫生局、市国资委、市地税局、市统计局、市工商局、市林业局、市金融办、市工商联、市青联负责组织实施。在活动形式上,在保证庄重、严肃的前提下,提倡丰富多彩,充分展示青年人才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四)促进成果转化。全面贯彻落实《中国*•青年人才论坛评选表彰试行办法》,积极探索青年人才资源开发新机制,不断拓展青年人才工作新空间,大胆开辟青年人才队伍建设新途径。对论坛中涌现出来的青年才俊,要分层次培养和使用,让青年人才展示才华有机会、发展创业有舞台,最终把举办论坛的过程,变成发现、培养、使用优秀人才的过程。要加大论坛优秀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青年人才论坛优秀人才结对联系培养制度,对活动中脱颖而出的优秀青年人才,按照分级管理原则,由各个行业、各个地区的党政领导进行结对联系;要成立获奖人员联谊会,组织优秀人才赴市外开展国情考察或赴国(境)外研修学习。要完善重要政策建议办理回复制度,坚持智力成果和人才成果并重并用,切实将论坛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青年人才培养建议篇5

人潮“挤爆”青年坊

今年7月12日,顺德首批青年坊正式启用,为青年社会组织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为青年营造学习、娱乐、成长的时尚氛围。

青年坊(YouthSquare)是共青团顺德区委借鉴香港先进经验,在社区打造的一种新型服务载体,以青年社会组织、义工队伍为主力军,定期定向开展公益服务、社团建设、创业就业、创意文化等多种青年喜爱的活动。

放假在家的小亮刷起了微博,在查看信息时,他偶然发现了@杏坛青年坊的信息:“你需要有内涵的书籍,我们需要有思想的你。请以心作笔,以情作墨,在这年的夏天,在青春活力的青年坊,留下你最好的读书笔记。8月份逢周五下午2:30~4:00晒好书活动现正接受报名。”

一直有着良好读书习惯的小亮顿时被吸引了,他决定前往青年坊报名。“这样的活动很好,既能学到东西,又能交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小亮说。

不仅是读书活动,在整个8月,由杏坛青年坊与其他单位联合举办的软陶、硬笔书法、简笔画、英语沙龙等兴趣班将利用青年坊场室进行。由杏坛镇宣传文体办、镇团委和雁园社区联合举办“全民健身UcanSwim”杏坛镇第九届青少年游泳比赛也将在杏坛青年坊启动。此外,为增强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创业能力,杏坛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镇团委也将在青年坊联合举办创业培训及创业设计大赛活动。

“已经挤爆了。”一家进驻青年坊的青年社团负责人兴奋地说。杏坛青年坊这个总面积达320平方米的新型青年活动阵地,是一个集辅导、交友、培训、拓展、实践于一体的综合体。在杏坛青年坊中可以看到,U-Bar、U资讯、亲乐园、义工之家、BookBook星、青年nGo培育营等功能场室吸引了不少青少年前来体验。

515万基金培育青年社会组织

广东培育孵化青年社会组织,为青年社会组织的优秀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已收到来自基金会和省青联委员捐赠的首批培育发展基金515万。

广东团省委、省青联启动了建设枢纽型社会组织的部分具体项目:建基地,注册成立“好社会·亲青汇”广东青年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并授牌;建智库,聘请社会各界专家、青年社会组织骨干为“广东青年社会组织发展智库”成员,有“免费午餐”发起人邓飞、香港社工专家、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罗观翠等;建对接,组织省青联各小组与各地市就建设青年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基地签订对接协议,建立“小组基地一对一”帮扶机制;建基金,凝聚省内各基金会和省青联的各界力量,建立“广东青年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基金”,用于支持我省各地青年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的建设;培育孵化青年社会组织,推动其发挥社会服务功能;为青年社会组织的优秀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此外,广东团省委、省青联还开展了“亲青汇训练营”青年社会组织骨干培训,全年举办10期,培训1000名青年社会组织骨干,第一期将于3月23~25日南海桂城举行;举办“亲青创造”青年社会组织“微创益”活动,举办大学生公益创业大赛、青年社团嘉年华、青年社团盛典等青年创新创意行动;举行“亲青议事”青年社会组织“面对面”活动,推出广东青年社会组织领袖沙龙、“青年议事堂”、“领袖午餐会”、“品茗议事会”等活动,搭建对话协商和政策对接平台;推进“亲青汇聚”青年社会组织团建计划等,实施五个“一”团建计划:建立一批青年社会组织团建示范点、编一本青年社会组织团建案例、开展一系列青年社会组织团建调研、编写一本青年社会组织团建工作手册、培训一批青年社会组织团建指导员。

孵化成果破壳而出

深圳市团委打造的深圳市青年社会组织总部及深圳市社会组织孵化基地5月23日举行挂牌仪式,着力服务于数量众多、日渐活跃、影响日盛的青年自组织,助力中小微青年自组织的成长。

据了解,深圳社会组织孵化基地是专门培育、孵化具有创新性的、有发展潜力的社会公益组织,培养社会组织骨干力量。特别是对开始创办、起步的社会组织提供关键性的支持,包括办公场地、办公设备、能力建设、注册协助等。给被孵化组织提供专业的指导,减少他们在后勤、办公方面的困难。积极构建社会组织培育孵化平台,建立完善社会组织培育孵化机制,探索有效的社会组织培育孵化模式,通过对社会组织的培育与社会组织人才的培养,筑牢社会工作体系的组织基础,促进社会组织的“社会化、专业化”发展,充分发挥共青团在政府和青年社会组织之间桥梁、纽带作用。

为广大外来青工“量身定做”的“青工大课堂”活动一直是深圳读书月的传统亮点活动之一,受到了百万青工的追捧与好评。为了实实在在地为青工服务,“青工大课堂”的创始人萌生了成立“深圳市时代青工文化服务中心”的想法。深圳市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主动与其对接,在注册等方面给予指导,并帮助协调民政局等相关部门。

今年2月初,深圳市民政局受理了“青工大课堂”的注册资料。5月11日上午,“青工大课堂”从民政局拿到了“深圳市时代青工文化服务中心”的名称核准通知书,这预示着深圳市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的第一个孵化成果破壳而出。

“研修生模式”培训青年领袖

第三期上海青年社会组织领袖培训班今年9月1日在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开班。上海市青年社会组织领袖、企业社会责任部门负责人、社会领域人士等近百人参加了活动。

上海青年社会组织领袖培训班由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和上海市社会建设青年人才协会共同定期举办,将青年社会组织骨干的培养和发展作为关心和重视社会建设青年人才的重点环节,通过联络、凝聚、培养和举荐工作,不断提升社会建设青年人才的能力。在2011年成功举办两期上海青年社会组织领袖培训班的基础上,本次培训班将主题定位在“企业社会责任(CSR)框架下的社会组织能力建设。

培训班招收的30位学员来源广泛,来自基金会、公益服务中心、志愿者联盟、青年文化社团等不同社会组织类型,同时选取5名在社会组织以及企业社会责任领域有理论、有实践、有热情的青年专家导师,30余家国有、民营、外资企业社会责任部门的负责人,以及来自上海青年公益人才学院的60名大学生公益训练营营员,共同参与了集中授课、沙龙讨论及走访调研等培训环节。

青年人才培养建议篇6

集团公司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要求我们精心组织,认真筹备,开好会议,并作出重要批示:“要不断加强和改善青年工作,注意对青年工人基本素质的培养,立志岗位成才,为公司发展服务。”对集团公司团青工作,对培养青年人才成长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三年来,在集团公司党组的领导下,集团公司团委从抓制度建设入手,积极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积极开展青年双推工作,在服务企业发展、服务青年成才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在各级团青组织的引导和带领下,集团公司4万多名青年员工,已经成为企业的生产骨干,创业的先锋,在企业的各个岗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践表明,集团公司青年员工队伍是一支朝气蓬勃的、可信赖的、特别能战斗的队伍。

同志们,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十六届五中全会更具体地提出了“十一五”发展规划建议。集团公司将在学习领会《建议》的基础上,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写作网更多资料制订和实施“十一五”发展规划。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广大青年和团青组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借此机会,我代表集团公司党组提四点希望。

一、认真学习领会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积极引导青年实现自身价值,成就人生目标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通过的《建议》,站在历史的新高度,从战略全局出发,综合考虑未来五年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发展趋势、发展条件和面临的矛盾与挑战,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发,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凝聚人民意愿的发展目标、指导方针和总体部署,描绘了我国在新世纪第二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动员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纲领性文件。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的奋斗目标,描绘的发展蓝图是令人振奋的,是鼓舞人心的。各级团青组织要积极引导广大青年认真学习领会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抓住这一前所未有的历史契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充实自己,提高自己,锻炼自己,在实现十一五规划的伟大实践中,在建设我们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的劳动中,施展才华,实现自身价值,成就人生目标。

二、紧密围绕集团公司中心工作,在推进实施集团公司“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建功立业

集团公司自成立之初就坚持用十六大精神统揽改革发展全局,三年来,集团公司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到目前为止,集团公司已经在资源、体制、结构、管理、区位、人才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优势,为集团公司今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现在,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精神,集团公司正在制订《集团公司产业发展规划和十一五发展规划》,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揽集团公司发展的大局,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和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实现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目标。

各级团组织和广大青年要发挥优势和作用,着力推进实施集团公司“十一五”发展规划。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以集团公司当前重点工作为载体,广泛开展导师带徒、技术比武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以实际行动统一到集团公司发展战略上来。在推进工作中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要把艰苦创业的精神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企业面临着日趋激烈的竞争压力。只有增强核心竞争力,努力降低成本,努力节能降耗、加强管理,才是出路。青年人一定要做表率,要在建设节约型企业中作出应有贡献。广大青年要认识到,在艰苦创业中,企业的各个岗位都大有可为。团青组织要带头树立艰苦创业精神,引导和带领广大团员青年,立足本职,埋头苦干,奋力拼搏,勇挑重担,努力创造优异成绩。

二是要把锐意创新的思路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创新是一个民族繁荣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当前,我国已经成为经济大国和贸易大国,但一些产业的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大量关键设备依赖进口,科研开发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是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环节。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企业创新是推动国家不断创新的重要动力。我们国有企业的广大青年是创新的生力军。青年人朝气蓬勃,思维敏捷,敢为人先,最少陈旧观念,最具创造活力,是创新的希望所在。各级团青组织要在带领青年建功立业开展五项工程中,把握青年特点,适应企业需要,挖掘青年潜能,因势利导,把青年人的创新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为企业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贡献才智。同时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工作状态和精神状态,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拓宽团青工作新领域、寻求工作新路子。

三是要把培养人才的目标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各级团青组织要自觉担负起促进青年人才健康成长的职责,发挥特色作用,使之成为集团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阵地。要根据企业发展需要推行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开展培养教育工作。要切实落实双推工作意见,拓宽发现和选拔人才的视野,做好铺路、搭桥、穿针、引线工作,营造有利于人才健康成长、有利于施展才干、有利于促进大批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的氛围。

三、注重提高能力,切实加强团青组织的自身建设

在集团公司新的发展时期,团青组织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更为重大,地位和作用更加重要,必须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加强团青组织自身建设,更好地服务企业、服务青年。

要以提高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为保障,切实加强团青基层组织建设。要以提高学习能力为抓手,建设学习型团青组织,不断探索创新企业团青组织建设的新路子。要巩固现有组织体系,创新建团方式,灵活设置团青组织,实现组织体系的优化和完善。要严格落实《集团公司共青团和青年工作条例》,团青工作标准不能降,团青组织结构不能散,干部配备和待遇要到位。

要以提高服务能力为出发点,竭诚服务青年。同志多次强调共青团要把竭诚服务青年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竭诚服务青年,要做到心里装着青年,凡事想着青年,工作依靠青年,一切为了青年。要尊重青年的创造,倾听青年的呼声,反映青年的意愿。要把引导、促进青年成为学习型青年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青年人要自觉接受社会发展中的新思想、新学科、新知识,成为一专多能和“精一门、会两门、懂三门”的复合型人才。

要以推进共青团事业发展为目标,加强团青干部队伍建设。团干部是共青团事业发展的关键,是共青团加强自身建设的永恒主题。同志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座谈时,对团干部提出了忠诚党的事业、热爱团的岗位、竭诚服务青年的要求。广大团青干部一定要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要树立刻苦勤奋的学习风气,坚持学以致用,始终保持清正廉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要珍惜所从事的团青工作岗位,不断磨炼丰富自己,为以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要加大对团青干部的培养力度。对团青干部要实施强化管理,重点培养,从战略高度形成系统的梯次培养结构,多为他们创造成长条件。

要以提高凝聚能力为重点,认真搞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要深入开展团员意识教育和形势任务教育。要贴近时代、贴近企业、贴近生活、贴近青年,把正确地思想灌输和积极地启发引导结合起来,把解决青年的思想问题和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结合起来,不断增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帮助团员青年真正解决好信仰、信念、信心与信任的问题,从而增强对企业改革发展的必胜信心。

四、以开创党建带团建工作新局面为基础,加强对团青工作的领导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企业的支撑。集团公司青年员工占员工总数的55%,是一支建设能源企业集团的生力军。

集团公司党组高度重视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先后下发了一系列文件,规范和指导系统团青工作。集团公司总经理在历次集团公司重要会议上都特别强调了加强团青工作的重要性,要求企业各级党政领导关心青年,大力培养和使用青年人才,并希望广大团员青年在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中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

青年人才培养建议篇7

该工程围绕新疆跨越式发展和创新型新疆建设的迫切需求,重点培养现代农业、能源、矿产资源、先进制造、新材料、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业、生态环境、公共安全等领域的创新型青年科技人才,形成一批创新团队,建设一批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结合本区科技人才队伍现状及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严重匮乏等问题,着眼科技人才的基础性培养和战略性开发,重点培养45岁以下的科技人才,每年将重点支持和培养100名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科技创新骨干人才,选拔100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和紧缺专业优秀大学生进行定向跟踪培养。

该工程包括4个子项目,“新疆杰出青年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入选“国家杰出青年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特支计划”为目标,重点培养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的优秀青年科技创新人才;“优秀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立足服务于自治区优势特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学科建设,以入选“国家特支计划”为目标,培养优秀青年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青年博士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和“基层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以优秀博士毕业生和基层优秀科技人才为培养对象,作为上两个项目后备人选的重要来源。通过政策引导和对培养对象的连续稳定支持,在自治区重点领域形成一批创新团队。同时,选择若干创新环境好、发展势头好、人才聚集度高、整体专业水平高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科技园区、企业等,给予重点倾斜和指导,鼓励其在人才培养政策、模式、体制机制方面积极探索,建设一批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按照培养对象的不同情况和需求,确定了三种培养方式,一是实践锻炼。选派青年科技人员赴国内知名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参加科学研究和工程建设项目、开展合作交流、双向挂(任)职、短期工作、以工代训、专家带培等。二是科研立项。以项目形式支持培养对象开展科技创新创业活动。三是创业扶持。为培养对象开展创业活动提供启动

青年人才培养建议篇8

我作为一名地方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一名深感责任在肩的人大代表,在纪念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五十周年和回首自己24年的人大工作历程之时,的确有千言万语要表达,也的确有对人大文秘工作的深厚感情要表述。这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就是由衷地感慨我国的人大制度在不断地健全和发展,人大的地位在不断地增强和提高,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及其机关的文秘工作人员也在不断地成长和成熟!

这里我所感慨的人大制度在不断地健全和发展,人大的地位在不断地增强和提高,我认为对这方面有一定发言权和感受的,也包括我们这些在地方人大常委会机关多年从事文秘工作的“老”人大工作者。

由于举别人的例子不好说,我想着重以我个人在人大机关从事文秘工作的成长经历来说说这方面的感受和体会。

我是地方人大常委会设立的第三个年头,也就是1982年底作为当时爱写点文章,发表一些作品的所谓"笔杆子"被考察后调入地方人大常委会机关从事文秘工作,并于1988年底又调入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从事文秘工作的。算起来,我的确已在市、县两级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作24年了。其中,从事人大常委会机关文秘工作有15年。

在调人大工作之前,我当过知青、教师、工人,也在工商局、卫生局工作过,还当过一家医院的主办会计。在调人大工作之时,我才二十六、七岁,当时工作条件也不错。于是,许多亲朋好友说我这么年青就到"养老机关去耍,这辈子咋耍得出头";也有人说,人大机关是"清水衙门",年青人到这里去从事文秘工作,只能为老同志服务,没有多大前途。虽然当时听了有些茫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不断地学习、实践,我逐渐认识到:人大机关不是什么"耍机关",而是名符其实的人民的权力机关;人大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是人民和人大代表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选举产生出来的,所以,人大及其常委会把人民的利益看得最重,把为民解忧、为民服务、以民为本看着是人大工作的最终目标。因此,在人大工作中,处处体现了为民依法行权,为民依法履职。所以,人大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也最高。而且,由于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每一项工作都是依法施行的,每一项具体的工作程序也是因法定而基本固定的,因此,人大培养的干部,法律意识较强,守法、执法、护法的自觉性也较高,对宏观政策的把握也比较准确。

此外,由于人大机关从事文秘工作的中青年干部常在老干部、老领导身边工作,老干部、老领导深入调研的工作作风和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对他们能力的培养影响的确很大,这就有利人大机关从事文秘工作的中青年干部深入调研的工作作风和较强组织协调能力的培养。因此,这不能不说是人大机关从事文秘工作的同志的一大优势所在。

另外,我记得不少刚进人大机关从事文秘工作时知识面并不宽,工作能力也一般的中青年人,经过在人大机关多年的锻炼,逐渐成才,成为了人大工作中的骨干。这样的事例可以说不少。

就拿我们市人大机关来说,在人大机关从事文秘工作几年又输送到党政领导岗位工作的同志就有好几个。这些同志经过几年的人大文秘工作岗位的锻炼,再到党政部门领导岗位上去工作,都搞得很出色,至少说在法律意识、宏观政策把握意识上和写作调研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可能比不少部门的同志要强一些。又如,前几年调进人大机关从事文秘工作的同志和这几年考进人大机关工作的不少年青同志,经过这两年在人大机关文秘工作岗位上的锻炼,已经成为人大机关中的文秘工作领导骨干,这的确是令人喜悦的事,说明我们人大机关文秘工作后断有人,欣欣向荣。

要说刚到人大机关从事文秘工作时文化程度并不高,工作能力也并不强的人,可以我为例。24年前我刚调到人大机关工作时,文化程度最多只能算一个初中生,虽然当时也发表了不少文章,爱好写作,但质量也不是很高,特别是工作能力一般,当时连话都说不伸展,发言也是直打啰嗦。但到人大工作后,特别是调到市人大机关工作后,在历届人大老领导的帮助、关心下,我的进步的确不小。而我也充分利用了在人大从事文秘工作的条件和优势,不断加强学习和勤奋工作,使自己获得了很大进步。

首先,我充分利用了在人大机关从事文秘工作比较单纯、学习时间较多的优势,边工作、边自学、边运用,不仅拿到了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专业的文凭,而且还自学完了大学文秘、哲学、法律、政治等多学科课程,在人大工作中逐渐成了一个能胜任工作、能努力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的公务员。

其次,我还充分利用了在人大机关从事文秘工作接触各方面法律、法规多,深入基层调研多和掌握各方面信息多的优势,为不断探索人大文秘工作,不断总结人大文秘工作的经验和为宣传人大文秘工作及宣传民主法律建设作出了积极努力,每年写出的调研、探索性的文章都在50篇以上,而且大部分都在省和全国级报刊发表,使我充分品尝到了在人大从事文秘工作的成功和喜悦。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我为宣传人大文秘工作及宣传民主法律建设作出了积极努力和一定贡献,因而在组织和领导的关怀及人民群众的信赖下,我先后当选为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和省人大代表。此后,我没有辜负组织上对我的培养,没有辜负人大机关文秘工作的老领导对我的关心和期望,在机关同志们的鼓励、支持下,更加注重学习和调研,并充分利用在人大机关多年从事文秘工作所练出来的“写功”,积极反映民意和为本地的发展鼓与呼,仅参加两次省人大会议就撰写代表议案和建议近40个,加上近五年来出席6次市人大会议撰写的代表议案和建议,使我撰写的代表议案和建议总数竟多达近百个。同时,我还以代表议案和建议为素材,写成了百余篇与工作有关的调研报告和探索性、言论性文章。这些文章几乎全部被部级的报刊采用。

正因我有多年在人大机关从事文秘工作练出来的“写功”这一基础,所以我才能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为宣传人大制度、宣传民主法制建设、宣传本地的发展,以及在为人民的意愿鼓与呼方面,尽到自己作为一名人大代表的责任!

从我和机关不少中青年同志的成长经历中,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人大机关从事文秘工作,的确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宝贵、最难忘的经历。随着人大地位的不断提高和人大威信的不断增强,充分利用在人大从事文秘工作的政治优势和良好的工作条件,将会培养出更多有作为的人才!人大文秘工作岗位的确是培养中青年干部的好岗位、好课堂;人大常委会机关的确是特殊的文秘人才培养"大学"。

而人大常委会机关多出人才,也从一个方面证明了人大制度在不断健全和发展,人大地位在不断增强和提高,人大常委会机关的文秘工作人员在不断成长和成熟!

青年人才培养建议篇9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近现代的三次历史性跨越

永葆先进性:中国共产党成功之本

创新校企合作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刍议用工荒时代的职业教育发展战略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改革的探索

高职院校社会职业培训工作探析

浅谈高职校园信息化建设产生的几种效应

汉译英中关键问题的探析

民办高校第二专业培养模式研究

论高校辅导员的网络应用能力建设

新时期高校“问题学生”产生的原因及帮扶对策研究

以药家鑫案为例反思对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教育

从影响力入手培养高素质学生干部队伍

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制度研究

电视剧制作的人性化表达——小议中韩两国电视剧的编剧制作技巧

开架借阅方式下的图书排架探讨

人文素质对大学生成才的影响及对策

司法裁判吸纳民意刍议

学院圆满完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任务

中国在台执政权失而复得的启示

低碳政治与经济发展的利益纷争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办学特色及其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

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在“活”字上做文章

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深层次思考

黄炎培职教思想对我国当代高职教育的启示

高职教育电工基础课程改革探索

构建高职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

高职英语多媒体教学与教师的角色定位

大学英语听说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改进高职英语教学方式的建议

高职旅游职业英语教学改革探讨

非政府组织参与青少年社区矫正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关于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创新

虚实相生梦幻显真——甄士隐梦幻分析

试析《太平广记》豪侠类故事的特色及产生原因

试析美国成长小说的嬗变

灵活多样舒卷自如——散文的基本赏析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我国的实践和创新

当前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公民社会责任培养的重要性

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高职学生养成教育探析

高职学生和谐教育问题的思考

论高校教学秘书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再思考

高职空乘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与实践

试论教学公平的原则与实现策略

高职学生特点及教育管理研究

探究大学英语专业泛读教学

改革开放30年来青年职工思想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于高校青年志愿者社区服务的几点思考

论青年学生和谐人格的培育

当代大学生信贷消费探析

论网络文化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影响因子的评价功能思考

浅析《功夫熊猫》视听元素的文化意义

青年人才培养建议篇10

***

(2005年3月日)

同志们:

在全县上下认真贯彻全市经济工作会和县委全委(扩大)会暨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深入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奋力实现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新突破的关键时刻,我们召开全县共青团工作会议,学习贯彻县委扩大会暨全县经济工作会议和团市委一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05年共青团工作,表彰先进,寻找差距,全面安排部署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共青团工作的主要任务。这是一次团结向上、催人奋进的大会,对于动员全县各级团组织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团员青年,进一步做好共青团工作,积极服务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必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2005年,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总体工作思路和要求,不断解放思想,自我加压,团结拼搏,苦干争先,经济社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两位数增长的良好态势,全面完成了年初确定的主要目标和“十五”计划。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好形势相适应,全县各级共青团组织在县委和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县委和团市委工作部署,继续坚持“服务、务实、创新”的工作思路,大力开发青年人力资源,不断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青年志愿者行动、农村青年创业成才行动、青少年维权服务、保护母亲河行动、少先队体验教育、希望工程、团组织自身建设以及青年中心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全县共青团工作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特别是一些单项工作走在了省、市的前列,一批基层团组织和优秀个人也受到了全国、省、市的表彰奖励,这既为县上争得了荣誉,也充分展示了我县团员青年的精神风貌。对去年的工作,县委是满意的,也是充分肯定的。借此机会,我代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向在座的各位共青团干部并通过你们向奋战在全县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团员青年致以亲切的问候!向今天受到表彰奖励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2006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这也标志着灵台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全县各级团组织一定要认清形势,把握大局,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持共青团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团员青年,以全新的工作思路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实干攻坚抓突破,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加快推进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光添彩。

共青团的工作如何抓,怎样更好地抓出成效?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实践。在这次会议上,重民同志已经讲了很好的意见,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这里,我再强调几点:

一是必须把用科学理论武装广大团员青年作为各级团组织的首要任务

青年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刻,能否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对其一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各级团组织一定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团员青年,对广大青年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使他们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当前,要重点学习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学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帮助广大青年深刻认识我县“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教育引导他们自觉为实现“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工作。要教育广大团员青年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自觉把学习作为终身任务,在学好政治理论的基础上努力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自觉向实践学习,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把自己的人生道路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将政治信念与建设小康灵台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是必须把组织动员全县团员青年积极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作为各级团组织的中心工作

青年一代朝气蓬勃,富有创新精神,最少保守思想,历来是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和突击队。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力打造“产业兴旺、城镇秀美、文化繁荣、民生殷实、社会和谐的新灵台”的伟大实践,为我县广大青年施展才华、建功立业提供了广阔空间,全县各级团组织一定要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主动创造条件、搭建舞台、提供载体,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发挥聪明才智,把蕴藏在他们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积极投身到灵台经济社会发展的洪流中去。在农村,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组织引导团员青年争做脱贫致富的带头人,通过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推广各项适用技术,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搞好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建设,争做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在企业,要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继续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加强青工技能培训,创新培训方式,帮助青年科技工作者提高自主创新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引导他们爱岗敬业、求实奉献、扎实工作、增长才干。在机关,要教育广大青年干部胸怀全局、立足本职,热情为基层搞好服务,使自己的工作自觉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三是必须把在广大团员青年中弘扬文明新风作为共青团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青年素有开风气之先的传统。注重加强道德修养,自觉弘扬文明新风,是现代社会对青年一代的必然要求。各级团组织要自觉适应这一要求,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总体部署,积极组织青少年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以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为载体,教育引导青年加强自身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不仅要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还要完善人格品质,做到明礼诚信、遵纪守法、关爱他人、奉献社会,要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同时,努力培养具有时代特征的道德素养,使广大青年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优秀革命传统的弘扬者、新型人际关系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倡导者、模范遵守道德规范的实践者;要和社会各方面密切配合,制定和完善有关行为规范,把自律与他律、自身修养与外在约束有机结合起来,教育青少年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同时要加强青年文明号建设和志愿者服务活动,增强广大青年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四是必须把竭诚为广大团员青年服务作为各级团组织的基本职责

为青年服务,组织青年为人民服务,是共青团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各级团组织必须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努力为广大团员青年服务,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在工作、学习和生活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真正将其团结在各级团组织周围,使他们更好地服务群众、报效社会。服务青年,一是要必须优化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当前,青少年的成长环境总体上是好的,但也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共青团组织要积极主动地配合有关部门,加大“两法”的宣传和执法力度,扫除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社会丑恶现象。二是要积极主动帮助弱势青年群体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对农村贫困地区的青少年、残疾青少年、失足青少年以及进城务工青年农民、家庭困难的大中专学生等群体,要给予重点关注,满腔热情地为他们办实事、解难题,使他们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以及团组织的关心。三是要为他们创业成才提供条件。要从加强表彰举荐入手,完善“十大杰出青年”“优秀团员”的举荐和表彰机制,为青少年成长成才搭建舞台。大力宣传优秀青年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品德,积极向有关方面推荐优秀青年,努力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氛围,促进更多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鼓励青年创业,支持青年成就事业,使他们成为经济建设的一支生力军。

五是必须把加强各级团组织的自身建设作为搞好共青团工作的关键环节

要坚持“乡村抓整建、非公经济和社区抓组建、机关抓承诺、学校抓发展、全团抓教育”的团组织工作指导思想,按照“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的要求,加强团组织建设。第一,努力扩大团组织的覆盖面。要适应经济和社会结构的新变化,在巩固传统领域共青团基层组织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新的领域,重点抓好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区建立团组织工作。真正做到,有青年的地方就有团的组织,有团组织的地方就能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最大限度地把所有青年都团结在团组织的周围,同心同德地为我们的事业努力奋斗。第二,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团干部队伍。要按照“党放心,青年满意”的总体要求,选拔和培养好各级团干部。所有共青团干部都要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自觉与党保持高度一致,做到政治上强;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清政廉洁,做到作风上实;要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团的岗位,努力提高工作水平,善于总结经验,做到业务上精。第三,积极创新团组织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用活动和创新推动共青团工作。以活动为载体是共青团组织开展工作的一项有效形式。多年来,大家在这方面动了不少脑子,想了不少办法,取得了较好效果,有的还形成了品牌,如农村青年中心建设、青年专业经济合作社和青年文明社区创建等。今后要本着多办实事、避免形式主义的原则,继续搞好这些活动。同时,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积极探索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活动方式和运行机制,逐步做到应时代之需、借政府之台、举社会之力、引各方之资,唱好加快发展这台大戏,使各项活动更具吸引力、生命力和影响力。

六是必须加强党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青年强盛,国将强盛。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担负着团结带领广大青年为党的各项事业建功立业的伟大重任,各级党委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高度,从长远和发展的角度出发,把共青团工作列入党的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倾听青年心声,满足青年诉求,广纳青年贤才,定期研究部署共青团工作,切实地为共青团工作创造好的工作条件和环境。一方面,克服财政困难,加大经费投入,为共青团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创造更广阔的平台,提供更多锻造提高青年队伍整体素质的机会,帮助共青团将自身打造成为党的坚强后备军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生力军。另一方面,要加强共青团干部的教育、培养和选拔。教育引导共青团干部矢志艰苦奋斗,勇于开拓创新,鼓励他们多为青年办实事,多为社会做贡献,支持他们在平凡而光荣的工作岗位成就不平凡的事业。同时,为灵台的建设事业培养储备一批优秀青年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