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文化交流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8:06

对外文化交流总结篇1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学;实证研究;外语教学;中国

一、引言

跨文化交际学兴起于上世纪50年代末的美国。上世纪80年代初,外语教学界将跨文化交际引入国内,研究侧重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差异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其中理论研究占据主导位置,量化研究文章匮乏。据胡文仲统计,至2002年,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基于数据统计的文章只占总数的5.6%。然而十年后据我们尝试性统计,实证研究文章的比例有所改变。本文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查阅了1990-2012年“哲学与人文科学”及“社会科学Ⅱ辑”分类下的涉及跨文化的文章,并以发表在外语核心期刊上的文章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国内跨文化交际的主流情况进行分析,就其数量、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展示其研究现状、取得成果及存在的问题。

二、国内跨文化交际实证研究的数量

跨文化交际是一门边缘学科,具有多学科的特点,因而研究方法多变,并具有很强的实证性。然而自其引进国内以来,研究方法更偏于论述与思辨,研究成果带有显著的“内省”特点,而缺乏尤其以数据为支持的实证性研究。1999-2002年间,胡文仲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文史哲、教育和社科项下,共查到涉及跨文化交际的文章1066篇,其中基于数据统计的文章只有6篇,占总数的5.6%。

然而时隔十年,其数量已有较为可观的改变。据本文尝试性统计,1990-2012年“哲学与人文科学”及“社会科学Ⅱ辑”分类下的涉及跨文化的文章共13668篇,其中实证类研究1150篇,约占总数的8%。1990-2012年期间在外语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涉及跨文化的文章共157篇,实证类研究的文章共25篇,约占总数的16%。其中,约3/4的实证文章发表于2002年以后。由此可见,新世纪以来,跨文化交际的实证性研究逐渐被国内主流期刊认可。

在实证研究中,可以使用定量研究的方法,也可以使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对于那些内涵复杂的、还没有或鲜有被研究的研究对象适合采用定性实证研究的方法”。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中国,跨文化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实证研究的数量,尤其是量化研究的数量确实难以提高。随着跨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方法也自然趋于多样化。

三、国内跨文化交际实证研究的方法

正如上文讨论,跨文化交际这一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证性。因此,国际主流研究者主要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因为量化研究的结果更易于通过复制研究得到验证。彭世勇曾总结国际主流学者在跨文化研究中常用的统计方法,多变量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和因子分析。

首先,从理论视角上讲,研究者们最广为采用语用学和外语教学的理论来进行研究。而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社会语言学理论也为国内的跨文化交际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框架。而其它理论如社会文化理论、翻译理论和词汇学等也被一些学者所采用。

其次,在我国的跨文化实证研究中,尤其是新世纪以来,定量方法逐步被主流期刊所认可,而问卷调查则占国内研究方法的最大比例。测试试卷(胡超,2005)、语篇补全测试(DCt)问卷调查(陈彦会,2011)、问卷调查(李媛、范捷平,2007)都是问卷调查研究的实例。其它方法如对比教学(王玉萍、秦建华,2011)、及语料库检索(纪玉华、吴建平,2008)等也被运用到跨文化交际的量化研究中。

最后,主流研究者更多地将大学生设为被试对象。然而近年来一些研究者选择混合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来增大研究的适用范围。而这种尝试则需要更科学的研究设计和复杂的理论指导。

四、国内跨文化交际实证研究的内容

跨文化交际学在兴起的30年以来,研究内容变化迅速,这与其相邻学科的发展有关。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人类学、社会(语言)学、社会心理a学、传播学、文化学、哲学及民族交际学等。其研究内容也是多样化的。在实证研究方面,美国的跨文化研究涵盖文化比较、文化适应与跨文化训练、诸多专题如以色列的多元文化、海军中纪律处分是否平等、白人学生种族主义态度的结构、香港回归后香港人的身份认同等。

我国的跨文化研究与国际主流研究既有重合之处,也有不同侧重。总体来讲,我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更偏重于外语教学。这可能是因为国内跨文化研究的任务主要由外语教学研究学者承担。然而,就本文所获得的数据而言,在实证研究中,外语教学已不是唯一热点。与跨文化能力培养相关的研究近年来也被国内主流刊物所关注和认可。就近30年在外语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跨文化实证类文章讲,其内容大致可分八类。跨文化能力培养、外语教学与语用研究均为近年来研究热点。而话语分析、定型、翻译和非言语行为也被跨文化研究者所关注。

而国内的跨文化研究跨语言,尤其是英汉之间的研究占绝大多数。近30年在外语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跨文化实证类文章中,仅有两篇涉及德语文化研究,其余均为英汉对比研究。由此可见,国内对多语种及我国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化的研究仍有待发掘。

五、结语

本文通过对1990-201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上有关跨文化交际的文章整理,发现我国跨文化交际实证研究具有以下特点:从数量上来讲,论述与思辨类文章仍占据国内主流研究的大部分,然而实证性文章所占比例在新世纪后逐步提高。在研究方法上,问卷调查、对比教学、语料库检索等量化研究方法占据主流,新世纪以来逐渐与国际接轨。关于研究内容,跨文化能力培养与外语教学是目前的实证研究热点,而语用、话语分析、定型、非言语行为、翻译及其它内容也被主流学者们所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本文没有对所有国内期刊中涉及跨文化交际的文章逐个进行调查,不能说对文中所涉及文章的调查完全代表国内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情况,但是,从国内人文社科类学术刊物的总体情况来看,本文所得结论基本成立。因此,应该说这一调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参考文献】

[1]李炯英.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研究20年述评[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25.6.86-90.

[2]胡文仲.论跨文化交际的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2.323-327.

[3]Heinze,thomas.2001.QualitativeSozialforschung:einführung,methodologieundForschungspraxis[m].muenchen:oldenbourg.

[4]彭世勇.国际跨文化交际主流研究与实证方法[J].中国外语,2008.5.96-103.

[5]胡超.大学生跨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报告[J].中国外语,2005.3.60-64.

[6]陈彦会.跨文化冲突语境下的面子协商行为的定量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5.35-38.

[7]李媛,范捷平.跨文化交际中的模式固见发展变化动态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2.123-127.

对外文化交流总结篇2

关键词:文化外交战略软实力国际交流员项目

中图分类号:D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812(2013)05-0058-64

文化外交是日本外交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和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其内容日趋丰富和多元化。日本对华国际交流员项目是其文化外交战略的一个体现,对提升日本文化软实力发挥了重要作用。该项目是日本“招募国外青年进行外语教学指导项目”(theJapanexchangeandteachingprogramme,简称Jet项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87年,作为日本文化软实力输出、文化外交的一个重要举措,为充实日本的外语教育,促进地方国际化的发展,在日本总务省、外务省和文部科学省的联合推动下开始实施Jet项目。26年来,该项目招募的各国青年活跃在日本47个都道府县、20个政令指定城市、市町村。成立当初,参加者只有来自4个国家的848人,现在则已发展到了62个参与国,规模总计超过了55000人,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国际交流项目之一,在国际上享有极高声誉。该项目由外语指导助手、体育国际交流员和国际交流员三个职种构成,与其他两个职种相比,国际交流员一职有着独特之处,要求必须具有良好的日语沟通能力,他们主要供职于日本各县厅和市役所等地方政府行政部门,在Jet项目中发挥着独树一帜的作用。

一、日本对华国际交流员项目的性质

(一)产生的社会背景

第一,国际化的需求。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日本的国际化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日本一跃成为世界债权大国、投资大国、金融大国,企业界率先步入国际化进程。大量日本企业进驻亚洲、美国及欧洲等国,日本式的经营方式和理念在受到肯定的同时,也受到了不少的质疑和反感,一种谋求相互理解和合作的愿望越发得到重视。其次,日本面临着实现“共生”和“共存”的社会问题。在国内,一方面,外国劳动力和留学生等外国人口大量涌入;另一方面,日本国内不仅存在着极少数的阿依努族和琉球族,还有很多战后被强制移居日本的朝鲜人和韩国人,面临着需要消除等级差异这一社会问题。在国际上,由于日本国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去国外旅行的人数猛增。提升国际形象,增进日本国民对异国文化理解等现实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最后,日本的地方自治体和民间团体积极开展国际民间交流活动。以中日关系为例,自中日两国恢复邦交正常化以来,上世纪80年代中日民间交流频繁。1984年9月至10月期间,3000名日本青年到中国进行友好访问;1985年,500名中国青年乘坐“中日友好之船”访问日本,这些举措也从一个侧面促使日本加快迈向国际化的步伐。

第二,“回归亚洲”的经济战略需求。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经济泡沫的破裂,日本进入了经济成长低迷期。为了振兴经济,实现政治大国的战略意图,日本逐渐将战略中心从欧美转移至亚洲。日本经济新闻社1991年第四季度的调查表明,2000年前,日本企业在亚洲最主要的投资国家中,中国位居第二。这一时期的亚洲地区经济蓬勃发展,巨大的市场有助于日本经济的振兴。在这样的背景下,中日地方间经济交流成为必然趋势。

第三,改善中日两国国民友好关系,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需求。中日两国分别作为亚洲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有着许多利益共同点。众所周知,中国是日本的最大贸易国,良好的国家关系对于实现共同的战略利益和维护各自的国家利益意义重大。良好国家关系的基础往往在民间,它离不开两国国民间感情上的和解和融洽。因此,推动民间交流可以有效缓解两国间的历史积怨和感情隔阂。

第四,实现文化软实力输出的文化外交战略的需求。“软实力”是由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等体现出来的实力,是“一国通过吸引和说服别国服从本国的目标,从而使本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能力”,它能通过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的吸引力而非威逼或利诱达到目的。20世纪80年代,日本在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经济第二大国后,越发认识到提升本国软实力对于增强国际竞争力及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话语权的重要性,并积极从软实力的角度思考、规划国家战略。

日本前首相中曾根任职期间(1982年-1987年)曾提出:“日本要积极参与创造新的世界文明,充分挖掘日本传统文化,使其成为科学体系,并向世界各国宣传,使日本真正成为一个国际性国家”。从中足以看出日本欲从文化吸收型大国转为文化传播型大国这一软实力文化输出的战略雄心。日本欲通过其软实力输出的文化外交战略,推行日本的价值观,以减轻国际上的文化摩擦,增强国际社会对日本价值观的认同感和亲近感,为其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加分。为了减少中日两国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冲突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日本政府认为有必要利用各种途径培养一批外国人成为知日派和亲日派,通过他们使日本文化得到积极宣传和输出,最终实现其文化外交战略。

(二)实施概况

据调查统计,与其他国家相比,日本Jet项目在中国推行的国际交流员项目有着明显不同的特点。Jet项目成立之初,招募范围仅限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四个英语国家,1989年扩展到德国和法国,2005年扩展到全世界。最初招募人数只有848人,到2000年扩大至6000人,成为日本战后最大的国际交流组织。从表1可以看出,日本Jet项目的实施重心最初在欧美。从二战后至上世纪80年代,日本一直将欧美作为实现自己各种战略利益的重心,日本Jet项目也自然顺从了这一重心原则。

进入上世纪90年代,日本逐渐将重心转移至亚洲地区。据财团法人日本自治体国际化协会北京事务所的统计,截至2010年,已有986名中国青年通过Jet项目成为国际交流员,占日本对华Jet项目总人数的90%以上,是日本对华Jet项目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和主力军。以2012年-2013年任期的国际交流员为例,日本Jet项目对各国的招募人数中,最多的是美国,有2334人;其次是加拿大,有477人;第三为英国,有432人;而中国仅为78人;近邻的韩国为64人。其中招募国际交流员人数最多的三个国家分别是美国(102人)、中国(69人)和韩国(55人),而加拿大国际交流员人数仅19人,英国国际交流员人数仅12人。

通过图1可以看出,就各国Jet项目的总人数而言,中国要远远低于美国、加拿大和英国,但是中国国际交流员在Jet项目总人数中所占比率则远远超过这些国家。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的国际交流员从事的都是外语指导助手工作,没有一人担当体育国际交流员。从这点可以看出,与以美国、加拿大和英国为首的欧美国家相比,日本Jet项目主要是出于提高本国中小学生和国民的外语水平的目的,语言教育交流要多于国际交流的目的。而由于历史、地缘等关系,以及与近邻中国在各个方面的交流频繁,其国际交流需求胜于语言教育交流需求,这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在日本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地位。

通过对28名原中国国际交流员的问卷调查,发现他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学历高,其中本科学历占42.9%,研究生学历占53.6%。二是绝大多数毕业于大中专院校日语专业,所占比例为92.9%。这既满足了语言需求,也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文化适应的障碍。其中,认为非常胜任国际交流员的占53.6%,比较胜任国际交流员的占46.4%;认为能适应日本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环境的占96%,不难融入日本社会的占75%。三是职业背景较为单一,多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占总人数的78.6%。其中,公务员占27.3%,高校教师占72.7%。四是任期短,按规定,最高任期可达5年,但是中国国际交流员的任期绝大多数为1年,这与其他国家的国际交流员相比,任期明显要短,这与绝大多数中国国际交流员都属于在职公派,不适合长期留任有一定关系。由于中国国际交流员在专业素质、职业背景和任期期限等方面的招募要求限制,导致日本对华国际交流员项目在中国的知名度、影响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三)以“草根民间交流”为手段的文化外交战略

国际交流员的主要职责是协助地方公共团体开展国际交流事务、协助开展各种交流活动,以增强当地居民对跨文化的理解等。国际交流员的工作涉及行政事务和民间交流两个方面,不仅承担着促进两国地方政府间合作交流和民间友好的职责,还是宣传母国文化、展示母国形象的“活广告”,因此被誉为“草根外交官”。总之,国际交流员从事的工作是非官方的、不涉及政治层面的民间友好交流活动,属于“草根”性质。国际交流员项目也被称作“连接日本地方和世界的草根交流项目”,被定位为“草根民间交流”项目。

日本对华国际交流员项目通过让中国国际交流员进入日本地方政府部门,从事中日两国地区间的文化、经济等方面的交流或辅工作,增强中国国际交流员对日本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和好感,培养一批亲日派和知日派。该项目是日本提升自身文化软实力,输出日本文化,改善国际形象,实现其文化外交的一个重要手段和工具,完全被纳入在其文化外交战略框架内。

二、日本对华国际交流员项目的实施特点及成绩

(一)实施特点

日本对华国际交流员项目影响之广泛,与其先进的理念和完善的体制密不可分。该项目的实施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实现输出文化软实力的文化外交战略目标。日本对华国际交流员项目不同于“走出去”的传统国际交流模式,而是以独特的“请进来”的国际交流模式让中国国际交流员们直接进入日本地方政府行政部门工作,直接与日本国民接触,亲身感受日本文化。这样的举措使得日本的国际交流模式更加层次化和立体化,文化软实力的渗透性也因此更强。

第二,体现地方国际化的先进理念和极高的社会参与度。在当今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各个角落的年代,致力于地方国际化的理念更具深远意义。全球化是一种以经济为先导、以价值观为核心、以政治为辅成、以广义的文化为主体的全球社会合理化与一体化浪潮,可以说该项目的性质和特点正迎合了全球化的内涵和需求。据财团法人自治体国际化协会的统计,2012年度,该项目涉及了日本38个县市级的相关部门,具有参与面广、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特点。

第三,具备科学完善的结构体系保障。这主要体现在:(1)多层次的组织保障体系。日本对华国际交流员项目直接由财团法人自治体国际化协会执行管理,同时又得到总务省、外务省、文部科学省等三个中央部门的协助和支持,有效确保了国际交流员项目的顺利进行。日本在中国设立财团法人日本自治体国际化协会北京事务所,确保日本对华国际交流员项目各个环节的顺利运作。(2)完善的业务培训和咨询体系。中国国际交流员在正式赴任前,分别由日本驻华大使馆和财团法人日本自治体国际化协会组织赴任前研修,在任期中组织业务能力相关的研修,开设日语学习讲座。除此之外,还专设电话热线和邮箱,解决国际交流员工作和生活烦恼。(3)原国际交流员资源的有效利用。在包括日本在内的17个国家和地区,成立了52个名为Jetaa的民间组织,2006年时达到了21000人的规模。此外,还创办了一份名为《JetStreams》邮件刊物,成为加强国际交流员项目与原国际交流员们联系、交流的信息平台。

(二)积极作用

第一,该项目加深了中日两国国民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促进了民间友好。问卷调查显示,所有原中国国际交流员都认为国际交流员的经历加深了自己对日本以及日本文化的理解,认为对日本增加了好感的占到了82.1%,回国后与当时任国际交流员的地方机构有工作往来联系的占到了85.7%。

第二,促进地方间的交流合作。近年来,中日两国间经贸往来关系密切,商务考察活动频繁。迄今为止,日本已有388个市、町与中国建立了友好关系,中国国际交流员在其中起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中国国际交流员通过接待来自中国国内的访问考察团,参与中日双方会谈的筹备工作,在拓宽日本商品在中国的市场、吸引中国游客、协调沟通商业谈判、举办中日双方物产展销会等方面都发挥了促进作用。

第三,提升了中日两国人民对于彼此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同感,促进了两国文化软实力的碰撞和互动。中国国际交流员们不仅在工作中积极展示、提升中国的正面形象,充当起民间外交家,而且还在学校、市民馆、国际交流协会开设国际文化理解讲座、国际交流活动和汉语讲座,与当地普通国民面对面交流,有效地展示并输出了中国文化的软实力。两国文化软实力也因此在草根层面真正互动起来。此外,中国国际交流员们还协助编辑杂志刊物,定期在官网上发表文章介绍中国文化和感想,拓宽了两国国民间思想交流的渠道。据长崎县县厅官网统计,从2004年7月-2012年8月,已有14名中国国际交流员在官网上发表了30余篇介绍中国文化的相关文章,提高了日本国民对于中国文化的认知度。

(三)不足之处

对华国际交流员项目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该项目所发挥的现实作用和预想之间产生一定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选拔对象受限制,在中国国内知名度不高。日本对于中国国际交流员的招收方式明显不同于其他国家,其他国家的国际交流员一般通过社会招考的方式来招募,而中国国际交流员的招募更注重职业背景。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通过单位直接选派的占25%;通过省、市政府外事办公室选拔的占64.3%;通过社会招考的仅占10.7%。选拔对象绝大多数来自于政府机构、事业单位或高校。由于招募范围的局限性,造成该项目在中国的知名度不高,社会影响力和关注度都很有限。

第二,现实作用的局限性。其原因主要为:(1)文化差异导致的鸿沟。中日两国分别属于大陆文化和岛国文化,不同的文化差异极其容易造成文化阻隔感,在相互理解上产生困难,甚至是误解。国际交流员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感受着这种文化阻隔感,也会在这种文化阻隔中深陷茫然。据调查,85.7%的中国国际交流员认为工作中的最大障碍来自于工作方式和文化的差异,这种差异直接影响了国际交流员作用的充分发挥。(2)受到中日国民间的好感度恶化的负面影响。两国国民间的好感度与国际交流员项目所发挥的现实作用密切相关,导致两国国民间好感度恶化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日本国内的错误舆论导向致使日本国民厌华、嫌华情绪严重。至今为止,日本右翼保守势力和暧昧的战争观和历史观仍然在作祟,模糊的战争史观使一部分政客和民众的战争加害意识淡薄,对于邻国带有厌烦感情和抵触情绪。2010年,中国的GDp总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面对中国的崛起和强大,日本一股政治势力别有用心地鼓吹“中国”,加剧了日本国民对中国的排斥情绪,民众感情更加恶化。另一方面,中日政治关系的恶化加剧两国国民间的厌恶情绪。小泉纯一郎首相任职期间(2001年-2006年),中日关系冷淡。2004年10月,日本内阁府《有关外交的舆论调查》表明,对中国“没好感或不太有好感”的人达58.2%,比前次调查上升10.2%,调查结果都创下至2004年为止的新高。同年9、10月间,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进行的舆论调查也显示,中国民众对日本感到“很不亲近”和“不亲近”的人占53.6%,比2002年的调查上升了10.3%。自2010年中日撞船事件发生以来,日本政府和一小撮右翼分子肆意歪曲历史,蒙骗日本民众,导致中日关系急剧恶化。据2013年8月日本非营利活动法人“言论npo”公布的第9次“中日联合舆论调查”结果显示,中日两国国民对对方国家持负面印象的比例均超九成,创2005年首次调查以来的新低。中国受访者中对日本持“不好的印象”的比例高达92.8%,日本受访者中对中国持“不好的印象”的比例也高达90.1%。

第三,新形势下面临的问题。历经20多年后,日本对华国际交流员项目本身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包括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国国际交流员的工作能力、扩大其工作领域和工作内容;如何扩大选拔对象范围;如何扩大该项目的后续效应等等。

三、日本对华国际交流员项目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对华国际交流员项目是日本实现其文化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外交战略机制以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我们认为其对中国的启示可以归纳如下几方面。

第一,积极推动并建立“草根民间交流”模式,探索更多自下而上的国际交流新途径。民间交流是构筑两国友好关系的基础所在,日本对华国际交流员项目之所以能取得瞩目成绩,在于它20多年来始终着眼于民间交流,积极为民间交流提供平台,促进了国民间的感情沟通、相互理解和认可度,从而直接和间接地促进了中日两国地方政府间的友好交流。

第二,“草根民间交流”组织运营的科学先进理念不可或缺,提升社会参与度和社会影响力是关键。文化传播离不开各种组织运营形式的载体,作为民间组织运营的日本对华国际交流员项目,其成功离不开政府、地方和民众三位一体的参与。文化隔阂的消除,文化使者能力的提升,参与度的提升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各个层面的力量都是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我们可以借鉴日本对华国际交流员项目运营模式中的先进管理理念,最大限度地克服其局限性,扬长避短。

第三,在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同时,也可以积极推行外国文化“请进来”模式。日本对华国际交流员项目的成功还在于它的远见卓识和开放的姿态,让中国国际交流员直接进入地方政府行政部门与日本政府工作人员一起共事,为“请进来”的民间大使发挥文化外交作用提供舞台,在潜移默化中将其文化理念、价值观等传播开去,达到了提升其文化软实力的目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加快文化“走出去”模式的步伐,以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党的十报告又将“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之一,进一步强调了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在整个文化要求中的总领性地位,突出了它的战略性地位。因此,对于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途径应该有多方位和更深入地探索。推行外国文化“请进来”的文化外交战略,可以提升中国国民对外国文化的理解,促进相互交流,不断扩大民间友好的基础;同时还能表明中国宽阔的胸襟,最终提升中国的正面形象与国际公信度。

结语

相比上世纪80年代的国际关系,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更加密不可分,更加需要加强民间的交流和合作。虽然日本对华国际交流员项目仍然具有一定局限性,但是其在对提升日本文化软实力方面发挥了切实可行的作用。因此可以预测,日本对华国际交流员项目未来不会轻易废止,尤其不会减少对中国国际交流员的招募。在国家关系层面上,中日两国政府共同面临问题等敏感问题,民间交流也因此严重受挫。那么,在政府外交很难有起色的情况下,民间交流关系的修复才显得更加急需和紧迫。日本对华国际交流员项目的成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民间交流模式的参考。

对外文化交流总结篇3

论文摘要:外语人才是中国外交“大众化”和大力开展人文外交的重要支撑,也是扩大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强有力保障,加强对外语专业学生外交学理论与实践教育,培养大批高素质的从事外语外事工作的人才,成为摆在外语院校面前的重要任务。

一、人文外交是中国外交未来的新亮点

2008年10月,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在中央党校就“奥运后的国际形势与外交工作”做了专题报告,指出今后我国“要大力开展人文外交,加深人与人之间、民众与民众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相互沟通和友好情谊。”这是中国领导人第一次正式提出“人文外交”概念。“人文外交”是一种凸显人的价值,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的对外交流方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具体来说,人文外交具有如下特征:其一,在外交主体上,强调非官方的社会和民间力量的参与,注重发挥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潜力。其二,在外交方式上,强调将外交渗透到文化、体育、旅游等与普通民众生活直接相关的领域。其三,在外交理念上,强调世界各种文化的共生并存、对等交流、求同存异。其四,在外交目的上,强调传播优秀中华文化,促使“和谐世界”的构建。

2009年7月20日,主席在出席第十一次驻外使节会议的讲话中指出:“要加强公共外交和人文外交,开展各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扎实传播中华优秀文化。”这表明,在新的形势下,人文外交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人文外交是中国外交未来的新亮点,是中国实现未来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

二、外语人才肩负着开展人文外交的重要使命

外语人才是中国外交多层次化和“大众化”的重要支撑,实实在在地担当着外交、外贸和对外文化交流的任务,直接构成对外交流的窗口,代表着国家的形象。我国高校外语专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现有的千余所普通高校中,除了体育、艺术类院校、部分中医院校外,其它院校均设有外语专业,共讲授53种外国语言,为我国各行各业培养了涉外性大批人才。然而,目前国内的外语教学和语言学习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与大力开展人文外交对外语人才的需求还有很大的距离,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知识结构单一

建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外语专业一直被定位于文学学科门类中的“外国语言文学类”,被当做具有基础学科性质的专业教育,肩负的使命则是“教授外国语言、文学、文化等课程,直接导致了我国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单科教育模式。正如有学者指出的,“缺少文化底蕴的单向度外语人才难以适应社会要求。”

(二)实践和创新能力缺乏

外语专业学生在工作中表现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主要指能够从事不同文化间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交际能力、协作能力、适应工作的能力、独立提出建议和讨论问题的能力、组织能力、知人处事的能力、灵活应变的能力等等。目前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制度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课外”的倾向,这种状况远远不能满足开展人文外交的对大批外语人才的需求。

三、适应人文外交需要,加强外语院校外交学理论与实践教育

人文外交的性质决定了发挥公民个人力量的重要性,因而积极培育广大民众的外交观念,促使其掌握国际和外交知识,积极关注和热情参与中国外交事业的建设,共同维护和增进国家利益,也就成为中国外交的当务之急了。为中国日益发展的“大外交”、“总体外交”服务,成为摆在外语院校面前的重要任务。

(一)加强外交理论、外交实务等课程学习

总理的“大外交”思想(外交人员不但要有外交外语知识,还应有哲学、政治、法律、经济、中外历史、地理文化以及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认为,从事外交工作的人员仅有外语知识远远不够,“一定要学习驻在国的语言,尊重驻在国的文化,向他们学习。”李岚清同志也曾经指出,“不能只靠外语,要加大内容,增加外交、外贸等方面的知识,要培养复合型的人才。”

第一,加强外交学理论的学习。可以增加外语类院校公共必修课,增加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内容;第二,开设交流学课程。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总结到,在几十年的外交工作中,通过观察对比,发现交流学是一门当前中国十分紧缺的学问。很多中国人不懂得交流,结果在对外交往中效果就大大地打了折扣。第三,加强对外礼仪等外交实务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外交工作中的具体知识。注重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第四,各高校外语院系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课程体系设置上积极探索、敢于创新。外语专业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学、历史文化等通识教育课程的同时,可根据社会需求及个人兴趣跨学院,跨专业选修课程,以拓展其知识面,培养其综合能力。

(二)加强外交实践教育

外交是一门交流性、实践性很强的学问,它应该紧密结合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如果缺少实用性,就会变成空中楼阁。培养学生具备外交外事工作所需的“五种基本素质”(政治、专业、语言、交流、信息技术)和“五种能力”(调研能力、办案能力、礼宾能力、谈判能力、创新能力),是摆在外语院校面前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的外交实践能力可从以下两个环节着手:

第一,增加课堂实验教学环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多采用案例式、讨论式、启发式教学外,还可尝试增设与外交一线工作相关的模拟课。还可以聘请专业人士对各种礼仪等方面知识进行专门介绍示范。第二,增加课外实践活动。各外语院校要创造条件多举办模拟联合国、外交外事礼仪大赛、模拟外交谈判、模拟新闻发言人等一系列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此外,学校还应鼓励并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参加诸如国际会议的翻译服务工作、模拟联合国、以及一系列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增强外语实际应用能力。还应加强校外联系,建立校外教学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高校高素质外交人才的培养,教师是关键。没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高素质外交人才的培养就有如空中楼阁。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我国外交人才培养的师资力量还面临着巨大挑战:一方面,政府依托的专门从事外交培养的教学科研机构数量较少;另一方面,很多外语院校的师资队伍自身外交外事理论知识储备不足,更缺乏外交实践经验,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对高素质教师的要求。要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办法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一是要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培训和提高,包括加强他们与外交一线工作的交流。二是高校要为教师建立激励机制,提供到国外进修、学习的机会,挂职参加外交实践,借以提高教师政治和业务素质。加大教师海外研修的力度,优化知识结构,并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增加教师对外交流交际工作的能力。三是高校应积极引进具有外交外事工作背景的专业人员做专职或兼职教师,以加快外交外事人才培养的步伐。

参考文献:

[1]杨洁篪:“奥运后的中国外交”,《学习时报》,2008年10月6日。

“2009两会杨洁篪记者招待会中英文实录”,

[2]新华网:“第十一次驻外使节会议在京召开,发表重要讲话”,/ldhd/2009-07/20/content_1370171.htm

对外文化交流总结篇4

20世纪80年代末,以上海地铁1号线、北京地铁复八线、北京地铁1号线改造、广州地铁1号线建设为标志,我国真正开始了以解决城市交通拥堵为目的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经历1995年至1998年3年调整阶段后,随着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设备国产化,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步入蓬勃发展阶段。截至2014年底,我国已有38个城市经国家批准建设轨道交通,规划总里程超过6880km[1],其中22座城市的95条线路已经开通运营,总里程达2933km。轨道交通工程的设计涉及到20多个专业40多个子系统,专业跨度大,接口多而且复杂,同时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周期长、技术复杂难度高、涉及面广泛。因此,轨道交通项目设计通常由十多家单位共同承担,目前国内相关城市轨道交通设计管理通常采用总体总包模式。轨道交通项目设计管理体系包括与工程项目相关的所有设计活动以及政府、业主、设计、咨询等相关各方主体及其相互关系。各方主体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设计管理中的角色各不相同:政府是主要的投资人,履行立法、设计审批、跨部门协调和监管等职能;业主是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单位,负责项目策划、外部协调以及设计与建设目标控制、报批等工作;设计单位作为专业服务机构,提供合同与法律、法规规定的设计成果及相关服务,并对所承担的设计工作进行全面管理;咨询机构受业主委托对设计单位的设计活动与成果进行咨询、监督和审查,为政府的审批、业主的建设管理和设计单位的设计管理工作提供专业支持。目前轨道交通项目设计管理体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轨道交通项目涉及不同层级不同体系的职能管理部门,稳定外部设计条件的沟通、协调工作量非常巨大;(2)轨道交通项目专业多、接口复杂,设计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协同和沟通,设计冲突和反复较多,设计效率不高;(3)在总体总包设计模式中,由于业主与所有设计单位之间存在合同关系,总体总包设计单位协同力量不足,业主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对项目技术、质量和进度进行管理,包括设计单位之间的协调管理;(4)总体总包设计管理缺乏主动性和前瞻性,业主明确的设计目标和要求很难得到全面深入的贯彻,项目设计与现场实施矛盾冲突较多。因此,在城市轨道交通设计方面,应当突出精细化设计管理。本文结合苏州市轨道交通1、2号线项目设计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实践,对轨道交通项目前期和设计工作的精细化设计管理体系进行探讨。

2精细化设计管理的策略

精细化设计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是随着社会分工、技术进步和服务质量不断深入细化背景下设计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一种建立在常规设计管理的基础上,并将设计管理引向深入的设计思想和管理手段。轨道交通精细化设计管理体系是一个涉及轨道交通所有专业、参与项目的所有设计单位、业主技术质量管理团队的体系[3-4]。“标准化、信息化、网络化、可持续化”是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主要方向,面对轨道交通多元化发展、交通出行绿色、生态和人性化以及交通出行者对城市交通品质和要求的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越来越注重线路与车站建筑的一体化衔接、车站用地规模的集约化利用以及相关专业的技术设计与管理服务等统筹协调,轨道交通全过程精细化设计与管理已是轨道交通行业大势所趋。苏州轨道交通集团在精细化设计管理体系建设中,按照精细化管理要求,把轨道交通建设发展方向和交通出行者的需求作为设计目标,通过有效的目标分解和细化,按照不同设计阶段有效落实到各个专业设计过程中,达到提高设计效率、落实设计目标、打造精品工程的目的。通过多年实践和优化,精细化设计管理逐步体现出以下优越性:(1)可以清晰明确设计目标,并通过目标分解落实到具体设计环节,有效保证目标的实现;(2)可以通过规范的设计技术和流程管理,优化技术管理体系,及时调整设计过程中的偏差,减少返工,提高设计效率;(3)始终关注设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重大问题,通过专家咨询和技术评审,提高设计质量;(4)将设计管理按照阶段和专业进行管理,优化机构设置,减少管理层次,界定工作职责和接口,避免体系不清,职责不明等问题。本文重点以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综合设计为例,从技术质量和进度管理角度,研究如何建立站点精细化设计管理目标,并落实到具体管理的各个环节。

3精细化设计管理体系

3.1精细化设计管理体系构成

精细化设计管理体系由技术层面和管理与服务层面组成,其中技术管理层面主要涉及线路、建筑、结构、通风空调、给排水、强电、弱电等几乎所有专业,负责制定各自部分的精细化设计管理目标、主要内容、执行流程、管理考核与成果总结等。管理与服务层面主要包括信息资料、会务考核、计划合同、报规报建、外部接口协调等内容,负责日常与规划、公安、市政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与沟通。精细化设计管理体系主要由业主单位技术资料管理部门负责制定精细化设计管理的总目标,并负责对体系各模块进行指导与考核。

3.2精细化设计管理目标

车站是轨道交通的关键节点,是轨道交通客流聚集和疏散的关键场所,轨道交通车站的设计通常包括公共区、设备用房和管理用房等,同时也包括商务和其他功能开发的发展区。轨道交通车站的建设和结构设计,是总体设计的核心组成和关键节点,车站设计体系见图3。目前车站综合设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车站的建筑形式单一,设计布局功能结构大同小异;忽略车站的可持续发展,在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到轨道交通站点今后的发展,导致换乘通道过长或者换乘不合理的情况;忽略车站细部与平面功能的综合设计,总体设计与各相关专业设计接口衔接粗糙[5]。苏州轨道交通明确地铁车站设计以节约型、人文型、发展型、环保型、安全型车站为理念进行精细化设计,其相应的设计目标如下:(1)节约型车站,其内涵并不是要通过压缩车站规模、降低乘客舒适性达到降低土建投资为目的,而是通过“标准化、模块化、精细化”设计,优化配线布置,方便使用和管理,达到控制车站规模,减少投资。(2)人文型车站(图4),车站设计体现人文关怀,使用方便,集散安全,创造舒适宜人的乘车环境,并在设计中切合城市文脉。车站应秉承“设计为建设服务、建设为运营服务、运营为乘客服务”的理念,所有的设计、建设最终落脚点都是乘客。车站是旅客乘坐轨道交通的重要场所,车站设计应以“以人为本”,为乘客提供尽可能好的服务作为指导思想,为乘客创造舒适便捷的候车环境、明确清晰的导向指引。(3)发展型车站,满足不同交通方式的“无缝换乘”和城市过街功能,依托轨道交通建设优化地下空间布局,并为未来开发预留条件。(4)环保型车站,把对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达到车站与自然共生,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实现轨道交通与城市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共赢发展。(5)安全型车站,采用的标准、技术方案要确保施工安全、设备安全和运营安全。

4精细化设计管理主要内容

以车站精细化设计管理为例,精细化设计内容主要包括:总图专项精细化设计、通用图深化设计、车站标准化设计、车站相关专题研究等。

4.1总图专项精细化设计

4.1.1内容构成及设计流程

总图专项精细化设计主要包括加强前期总图设计的深度与广度,紧紧围绕城市设计、交通一体化设计、综合开发设想、施工期间交通组织、管线迁改、出地面四小件设计以及风险评估等内容,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沟通。总图阶段精细化设计目标要尽可能地稳定外部条件,为后续协调与设计打下坚实基础。

4.1.2分阶段控制目标

(1)总体设计阶段本阶段主要根据城市设计成果,重点研究站位与周边建筑物、构筑物、城市设计、现有交通设施规划、交通站点及周边客流分布等的关系,实现站位布置能够兼顾客流吸引、综合开发、交通一体化建设要求;初步满足出入口、风井、冷却塔等出地面条件;初步评估风险最小化;满足拆迁最小化;初步评估施工期间交通组织、管线迁改的易行性;基本满足各职能部门要求。(2)初步设计阶段在总体设计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相关勘察和调研资料,对地下管线、车站埋深、施工期间交通组织、管线迁改、工程筹划等进行深入研究,实现总图设计阶段所确定的地铁出地面部分均能落到实处,满足施工期间交通组织、管线迁改、报规报建等要求,确保无施工风险。(3)施工图设计阶段本阶段重点在于规划设计落地,应重点核实前期结果的准确性,必须做到坐标无偏差,控制性因素考虑全面且无影响,施工顺利实施。(4)景观、装修设计阶段本阶段重点在于综合考虑土建、景观、广场设计、导向、装修等,形成综合性总图,指导后续施工。

4.2通用图深化设计

对各专业总图进行深化研究,对通用图进行认真的修订,满足建设精品地铁的要求,实现车站建筑标准化设计(如设备房大小、站台宽度、站台长度、楼扶梯、出入口形式、低矮风亭、冷却塔形式、出地面残疾人电梯、地铁车站指示标志等等)[6]。

4.3车站标准化设计

(1)车站站台宽度研究,在对车站客流特征分析基础上,结合国内外车站站台宽度实例研究,从投资、系统设置、服务水平、房间布置等不同层面,分析研究不同站台宽度及其适用条件。(2)车站柱网布置研究,车站柱网布置主要涉及车站跨度、柱距,应重点从结构合理性、楼扶梯及房间布置、公共区空间效果、与屏蔽门关系等不同层面进行研究,确定不同站台宽度下柱网布置形式。(3)车站楼扶梯数量与分布研究,针对车站客流特征,从日常服务水平、紧急情况下疏散要求、站厅公共区综合利用、投资规模、扶梯故障下运营要求等不同层面,分析研究不同客流条件下适宜的楼扶梯数量、宽度与空间分布。(4)车站公共区布置研究,车站公共区布置是车站设计的核心区域,要求从车站客流特征出发,结合国内外车站公共区布置特征,从客流流线、过街功能、与周边地块综合开发联系,分析研究车站公共区布置方式,提出公共区功能、面积等方面的量化指标要求。(5)车站设备管理区模块化研究,车站设备管理区根据其使用功能一般可分为供电模块、弱电模块、通风空调模块、给排水模块、管理用房模块。模块化研究应遵从功能优先,坚持集约化布置和便于管理的原则,对同类设备管理用房进行整合布置,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节约运营管理费用,有效控制车站规模。(6)车站净高研究,合理控制车站净高有助于控制车站规模,提高车站品质,车站净高研究应针对不同站台宽度、柱网布置方式、通风空调设计,对车站净高提出建设性意见,供业主决策参考。

4.4车站相关专题研究

(1)换乘站专题研究换乘车站是轨道交通网络重要的客流转换节点,其设计合理与否,对整个轨道交通网络运营质量有着重大影响。根据轨道线路走向不同,一般可分为平行式和相交式2种换乘方式。应根据当地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对重要换乘节点进行逐一分析研究,初步明确其换乘形式,为后续轨道交通网络调整与优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2)资源共享专题研究轨道资源共享是实现轨道资源优化利用,有效控制建设投资的重要手段,一般包括换乘站资源共享、车辆段资源共享、主变电站资源共享、控制中心资源共享、机电设备系统资源共享等。应遵循“功能第一、节约优先”理念,从网络角度对资源共享的内容、方式、实施条件、控制手段等提出全方位建议,并针对轨道交通网络特点开展车辆段共享、换乘车站和主变资源共享研究。(3)综合开发专题研究结合轨道交通站点进行综合开发,将车站、地下步行道与地面重要高层建筑相互连接,共同形成地下公共空间网络,有利于推动城市地下空间一体开发,形成以地铁站点为核心的地下综合体。综合开发专题应通过综合开发模式、综合开发规划管理、开发投融资模式、开发设计管理、实施技术措施等方面的研究,提出轨道交通综合开发的适用模式及技术导则。(4)车站导向与装修专题研究车站导向与装修是提升车站品质与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车站人性化的重要措施,主要包括视觉形象、装修、导向、设施、广告、环境艺术等方面,涉及出入口、通道、站厅、站台、车厢、街区等“六大区域”和内容、空间、材质、色彩、造型、灯光等“六大要素”。(5)无障碍及人性化专题研究车站无障碍设计与人性化设计是近几年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是衡量车站人性化程度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志。应从地面到站厅、站厅到站台无障碍设施空间位置关系,无障碍设施选择,盲道与电梯关系、盲道与室外盲道关系、车站内部信息化程度等方面对无障碍及人性化进行研究,并提出合理化建议。(6)地下站出地面“四小件”专题研究地下车站出地面“四小件”一般指出入口、风井、冷却塔、电梯等,其对车站客流组织及对周边环境都有重要影响,应根据轨道交通不同区域特征,提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四小件”设计导则。

5精细化设计成果管理

5.1成果控制

精细化设计成果控制主要由业主单位技术质量管理部门牵头管理,由总体总包设计单位负责整个流程的技术控制,最终成果经过审查后,形成成果文件,由总包设计单位下发实施。工点设计单位根据下发文件,予以执行,总体和咨询审图均应遵循下发的成果文件要求进行总体审核与把关。

5.2时间控制

精细化设计成果作为指导设计和管理的文件,其时间必须紧扣设计管理的不同阶段,层层推进,确保各阶段设计、管理工作均能在精细化设计管理体系的指导下进行。

6结语

对外文化交流总结篇5

关键词:城市流;安徽;城市规模等级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0-0049-03

城市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以第二和第三产业活动为主的居民点。城市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一定的区域内很多不同规模,不同职能的城市以物流、信息流、人流、商品流、资金流等方式发生经济联系,构成一定的城市体系。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其以商品和服务为交流对象,以现代化的交通和通讯设施为媒介,以企业为单位进行经济的交流,最终完成城市间的经济活动。城市发展的前途和动力就是能为别的区域或城市提品和服务。

本文以安徽省为例,依据区位商原理和城市经济基础理论,运用城市流分析方法,对城市联系和相互作用进行定量分析,与城市质量做对比分析,并根据结果进行城市综合实力的等级划分,以此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促进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空间联系加强的政策实施提供基础,促进各种经济要素的充分、合理流动,实现区域整体协调发展。

1城市流内涵和分析模型

1.1城市流

城市流是指在城市间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等空间流在城市密集区所发生的频繁、双向或多向的流动现象。

城市具有复杂的功能,总的来说分为外向功能和内向功能。我们主要研究其对外功能性,即辐射功能。外向功能是城市在与外界联系中所产生的经济活动,我们用城市流的相关指标对其外向功能进行测度,从而得出结果,进行比较。

F=n・e(1)

式中F为城市流强度,n为城市功能效益,即各城市间单位外向功能量所产生的实际影响,可以通过从业人员的人均GDp等指标来衡量。e为城市外向功能量,也就是城市各部门外向服务能力的大小,可以通过城市各部门外向服务人员数量等指标来衡量。

城市流强度说明了城市与外界(城市或农村)联系的数量指标,反映了区域内城市的经济影响力强度。城市流强度高的城市对区域的经济影响力大,城市等级高;城市流强度低的城市对区域的经济影响力小,城市等级低。因此,城市流强度大小也就成为区域城市规模等级划分的标准。

1.2城市流强度模型

考虑到指标选取的容易性以及代表性,选择城市市区从业人员为城市功能量指标,则城市是否具有外向功能量e,因为全省大部分城市的服务功能局限于本身,所以选取表示i市的所有部门人口,G来表示全省j部门的从业人口,G来表示全省的从业人口。因此,i城市j部门的外向功能e:

(6)式中K为i城市外向总功能量占总功能量的比例,反映了i城市总功能量的外向程度,称之为城市流倾向度。

2分析过程及其结果分析

2.1指标选取

考虑到综合评价一个城市的规模等级,本文选择交通仓储邮电通信业、批发零售、金融业、房地产、住宿餐饮、租赁商业服务业、科研技术地质勘察、教育、文化体育娱乐、制造业和采掘业等反映商贸业、基础设施、服务业、科教、工业等的所有18个部门的城市从业人员指标。

2.2城市流倾向度与城市流强度分析

利用上述公式(2)(3)(4)(5)计算,求出安徽省各中心城市外向功能总量、城市流倾向度、强度(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城市的外向功能量与城市流强度相关度很大,其中淮南、淮北的对外功能量最大,主要是由于采矿业的外向功能量大和强劲拉动作用造成的。合肥、芜湖、马鞍山的外向功能量主要是制造业,科研技术等组成的。其中,制造业是能够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城市资源整合,信息交流,要素合理配置的主要部门之一。说明三市在安徽经济发展联系中的突出地位。其余很多城市的外向功能量小于2.0,甚至小于1.0,表明对外功能不强,在整个城市体系中发挥的作用比较小。

从表中看出,城市流强度与城市的市区国民生产总值基本上呈明显的正比关系,表明城市规模高度地依赖经济数量;而城市流强度与城市流倾向度的比例关系不明显,说明城市质量与城市的经济发展质量关联度不高。总的来说,城市的对外功能服务整体上比较弱,很大程度上说明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正处在工业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的过渡阶段,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进程中。

从表中可以看出,合肥的城市流强度远远大于其他城市(>160),是城市的第一等级。马鞍山、芜湖、淮南、淮北城市流强度比较大(80―120),为城市的第二等级。铜陵、蚌埠、安庆、宿州城市流强度比较小(25―80),为城市的第三等级。宣城,巢湖、黄山、滁州、亳州、阜阳、滁州、六安等城市流强度更小(

3.城市发展对策

在整个安徽省城市体系中,应该继续加强以合肥为发展核心,以皖江城市带为发展轴线,构成整个区域发展的点轴式空间结构。同时,加强合肥与淮南、淮北两城市间的经济合作,带动皖北地区经济发展。在皖江经济带中,芜湖、马鞍山一方面与合肥构成整个区域的发展三角,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种经济社会联系,促进区域间要素流动,企业合作,资源共享,以安徽为长三角腹地,加快与长三角的经济交流。

由于安徽省各城市间城市流倾向度相差不大,所以,城市规模等级高的城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重提高城市流倾向度。合肥、芜湖、马鞍山等要进一步完善其综合服务能力,大力发展批发零售、金融业、保险业等,进一步增强对外经济的联系;淮南、淮北可以发展煤炭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同时进行工业旅游。

城市规模等级较低的城市,在提高城市流倾向度的同时,要着重提高城市经济实力。铜陵、蚌埠、安庆、宿州等要调整产业结构,并进行结构优化升级,同时逐步转移部分传统产业到其他地区,利用外资,大力发展科技价值高、附加值高、带动作用强的产业。黄山等城市利用品牌效应,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延长服务产业链。第四等级的城市要提高整体经济实力,加快经济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强同其他等级别城市的合作与交流,并进行合理分工,提高其外向经济发展能力。

总之,安徽省要建立一个产业结构优化、部门分工合理、经济充满活力、网络化经济联系的城市体系,使其能够很好地发挥城市体系内各个城市的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李小建,李国平,曾刚,等.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84-188.

[2]朱英明,于念文.沪宁杭城市密集区城市流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2,(1):31-33.

[3]雷菁,郑林,陈晨.利用城市流强度划分中心城市规模等级体系――以江西省为例[J].城市问题,2006,(1):11-15.

[4]陶修华,曹荣林,刘兆德.基于城市流分析的城市联系强度探讨――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J].河南科学,2007,(1):152-156.

对外文化交流总结篇6

[关键词]新课程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

一、跨文化意识的科学内涵

要搞清楚什么是跨文化意识,首先我们要深刻的理解什么是文化意识。根据英国学者泰勒的理解,文化意识就是人们对于文化的一种自觉的能动的认识活动,是人们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同时领悟文化的内涵和接受文化的熏陶,并潜移默化地内化为一种追求文化的情感。

跨文化意识是指跨文化交际中参与者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认识,即对异同文化与共同文化的异同的敏感度和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跨文化意识主要是对文化差异的意识,加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是进行有效跨文化交际的前提。而且根据我国《英语课程标准》及其解读,跨文化意识不仅指对异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异同的敏感度,还包括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

跨文化意识是英语教学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学习的重要内容和影响因素。作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必须不断探索新的策略和途径,不断加强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意义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消除因文化差异而带来的语言文化学习中的屏障,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正确的运用英语,使学生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对目标语(英语)文化的了解与理解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本国文化的认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提高人文素养;同时有利于了解世界文化,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还能增强不同文化的认同感和包容性,从而更好地促进语言和文化的发展,以及不同语言、文化间的交流和沟通,社会发展也必将使跨越不同文化的人类交流愈加频繁。

三、培养跨文化意识的策略与途径

培养文化意识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使他们能主动地、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

首先,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坚持和体现交际教学法的理念。交际教学法(Communicativeapproach),就是以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英语语言的交际活动为手段,以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的交际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方法。交际法旨在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其特点是将语言的结构与功能结合起来进行交际教学。这样中学英语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习得过程,学生在交际中不断地掌握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及其背景文化的特点。简单地说,交际教学法就是使学生在交际活动中学会语言,学会交际的方法。

其次,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应当逐步改进,更多的将跨文化交际的教学活动引入到日常的英语教学中,从而提高学生跨文化的意识。英语教材中有许多内容蕴含着丰富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教师可在课文讲解过程中将这些文化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归纳总结形成几个跨文化交际专题进行练习体验。比如人教版高中英语BookⅡUnit19themerchantofVenice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以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渗透跨文化交际的内容,学生在主动参与表演的过程中加深对英语文化的体会与理解,更能通过对比本国文化发现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引导他们加强对跨文化交际的认识和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注重对语言材料的教学和训练,而忽视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渗透,就会造成英语工具性和文化性的分离,难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再次,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资源。学校教学的网络资源都基本已配备齐全,可经常组织学生观看以文化冲突为主题的电影和教学短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观看内容进行讨论,从而总结出个人在跨文化焦急过程中应当注意哪些方面。比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英语BooKⅡUnit16theUnitedStatesofamerica,我们可以充分结合时事,利用多媒体播放Barackobama总统的就职演说,以及华裔能源部长朱棣文(StevenChu)相关演讲,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对其历史文化国情等有直观的视觉和听力的接触和了解,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无声的德育、价值观、上进心,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渗透。

另外,通过充分利用外教资源。加强外籍教师与中国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从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意识;随着科技的发展,通过英特网与外国人交朋友聊天等都是现实的了。可以鼓励学生以信件,email,QQ等形式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运用英语来交流了解普通的最真实的英语国家人民生活习俗等等。

总之,我们应该认识到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不是空泛的,而是必要的和可操作的。通过加强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在外语教学中培养高素质、有着较深厚文化修养的外语人才。首先需要我们的教师自身学习有效的教学理念,具备丰富的英语文化知识,并且与时具进加强自身文化修养,其次,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具体的实践方式却是动态的和不确定的,需要我们每位教师在实践中作出有弹性的设计,组成开放的结构,并在实施过程中采取灵活的策略。

参考文献

对外文化交流总结篇7

赵国红对辽宁省去年的外事侨务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过去的一年,是全省外事侨务部门和广大外事侨务干部团结一心,共同走过的极其不平凡的一年。全省外事侨务部门和广大外侨干部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外侨办的带领下,服从服务于国家总体外交大局,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外事侨务部门的独特优势,扎扎实实地工作,为全省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她指出,全省外事侨务部门去年配合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大局取得了新成绩,对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新作用,外事侨务事业发展取得了新突破,服务和管理水平得到了新提高。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全省外事侨务部门广大干部职工辛勤劳动、不懈努力的结果,更是省外侨办党组团结一心、开拓进取的结果。辽宁省政府对省外侨办和全省外事侨务部门的工作是满意的。

赵国红强调,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谋划“十二五”长远发展、加速辽宁全面振兴的关键一年,更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民生任务更加繁重艰巨的一年。外事侨务部门站在对外开放的最前沿,是招商引资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更是辽宁实现对外开放的重要生力军,担负着服务国家外交大局,增进对外了解和交流,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的重要职责。希望全省外事侨务部门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好中求快、快中求好、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要求,以服务经济发展、服务对外开放为中心,坚持抓交流、促友谊,抓项目、促合作,以超常的思维、超常的举措、超常的力度和踏实的工作作风,全面提高外事侨务工作水平,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

一是实施多层次对外交流合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外事侨务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服务辽宁全面振兴的大局观念,强化沿海意识和开放意识,紧紧抓住东北振兴和沿海开放双重机遇,把外事侨务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外事工作对扩大开放的推动作用,更多地把外事资源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结合省委、省政府“以增量调结构,在调整中扩增量”的要求,为发展新兴产业的战略决策服务。要发挥外事部门的信息优势和渠道优势,增进与辽宁资源、产业相近或互补的国家和地区的友好交往,推进与国际知名企业和集团的战略合作。围绕调整经济结构培育优势产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特别是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参与辽宁省特色产业和重点行业的结构调整与优化。

二是要加强对外交流、扩大辽宁的国际知名度。

要切实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加快推进人才、科技和教育的国际化进程,不断提升辽宁的软实力。以推动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对外合作为重点,开展多种形式、多层面的教育合作交流,加快培育高层次人才,吸引更多海外优秀人才来辽工作。创新对外文化交流方式,搭建各种形式的合作平台,把文化展示和高层访问、经贸合作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改进对外宣传工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向世人全面展示辽宁改革开放和发展振兴的巨大潜力与优势,让世界了解辽宁。

三要增进睦邻友好关系、扩大区域交流与合作。

外事侨务部门要利用辽宁毗邻东北亚国家的地缘优势,努力增进与辽宁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

四要突出重点,全面提升辽宁对外开放再上新水平。

外事侨务部门要发挥优势、突出重点,积极扩大对外交往,进一步提升辽宁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对外文化交流总结篇8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整合

研究背景:

四川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是四川大学所设立的专门从事国际教育的直属学院。学院从上一个世纪的八十年代中期(当时叫汉教中心)就开始了来华留学生的招收和专业教育,留学生规模之大与留学生学习层次之高在我国西部地区的高校中在当时及现在都是首屈一指。2001年正式成立海外教育学院。近年来,四川大学来华留学生越来越多,随着留学生的多样化,各国留学生背景不同,文化差异各异,以及性别年龄个性化和行为模式不同,为研究在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提供了研究的场所和对象,在华留学生是否能习惯在中国的生活,在跨文化的适应问题上抱有怎样的问题,在西部地区的调查相对较少。

研究目的:

ward认为跨文化适应可以划分为两个难度:个人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心理适应以情感反应为基础,包括跨文化接触中的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度。去到异国他乡,没有或较少产生抑郁、焦虑、孤独、失望、想家等等负面情绪,就算达到了心理适应。社会适应指的是适应当地社会文化环境的能力,是否可以和当地人进行积极的接触。通常情况下,一般认为留学生在国外留学期间主要面临来自4个方面的问题:教育满意度的适应、生活满意度的适应、文化满意度、和个人心理满意度四个方面。笔者也参考各种资料,以上述4点为依据,制作了“在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调查问卷”。

约翰.贝里(John.Berry)1992提出”文化适应双唯独模型”又称”Berry的理论框架”,着重提出“保持传统文化和身份的倾向性”与“和其他文化群体交流的倾向性”两者相互独立,对某种文化的高度认同度并不意味着对其他文化的认同度会低,当个体既重视保持传统文化与身份,也注重与其他群体交流时,他们采用的就是“整合”策略;当个体不愿意保持自己原来的文化与身份,却与其他群体交流频繁,非常认同主流文化时,他们采用的就是“同化”策略;当个体重视自己原有的文化,但却不愿意与其他群体交流时,采取的就是”分离策略;最后,当这些个体既没有保持自己原有的文化,又对其他群体交流没有兴趣时,就会使用“边缘元”策略。最好的状态就是“整合”,“整合”和“同化”都是对跨文化适应时正面积极的态度,而“分离”“边缘化”则表示心理不适应以及和精神方面的问题有关联。贝利的理论模型给人的启示是,跨文化交际能否顺利开展,一方面取决于人们在多大程度上愿意改变自己,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人们与异质文化如何互动与异质文化如何互动与共处,以达到最终的融合。

综合以上,本论文的目的是调查明确四川大学的在华留学生们过着怎样的留学生活,把握一个留学生“群像”,在此基础上加深理解,找到相应的对策有利于留学生的管理,预防不适应症状的产生,明确留学生是和异质文化如何互动共处,以达到更好的文化适应。

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为四川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的留学生,根据汉语水平分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共发放问卷80份,收回有效问卷68份,有效回收率为85%。其中男生32份,女生36份。被试平均年龄为25岁。问卷使用中文和英文。

考察和结果:

教育满意度:包括用中文进行交流的困难,对四川大学教育体制的是否陌生和不适应,是否用有效的学习方法以取得良好的成绩。调查显示,来华前后学习过中文的外国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性总体水平均高于中文水平不好的外国留学生。中文好的学生“语言和知识”占有优势;一小部分学生认为学业繁重,学习时间过长;对比日韩学生,欧美学生的汉语读写能力明显处于劣势。总体来说大部分学生都能适应四川大学的学习生活,平均满意度为60%。

生活满意度:包括对居住环境、食物、交通、气候、医疗卫生、经济情况方面的问题。大部分留学生是自费生,在成都一个月的基本花费在1000元左右;少数学生在校外打工,从事的工作大部分为外语教学,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的融入中国社会;大部分学生居住在校内宿舍,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去找房租房对外国人来说是一件艰辛又困难的事;说到生活满意度方面,绝大部分学生都不太适应,比如空气污染、雾霾、噪音、糟糕的交通状况、不能使用FaCeBooK、以及中国人的不文明行为:上身、大声喧哗、随地吐痰等等。客观来说,生活满意度平均分为50%。

文化满意度:指的是是否适应四川当地社会环境的能力、是否能与当地人进行有效积极的接触,是否产生文化休克、跨文化精神疲倦、对新的社会文化习俗、规范、角色的适应情况。调查显示,来华前后结交过中国朋友的外国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性总体水平均高于没有中国朋友的外国留学生。“交往能力”占有优势;来华后有中国朋友的外国留学生的“异文化亲和力”优于没有中国朋友的外国留学生。但大部分留学生也直言不讳的感觉四川人大多不说普通话,也让他们感到非常困扰。大多数研究表明,留学生一般都喜欢从同胞处寻求帮助,产生抱团现象,自给自足不和当地人交往,对跨文化适应来说是不利因素。采访中来自日本的大原小姐告诉我,她不选择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而选择来成都留学的理由,就是成都日本留学生少,可以避免大部分时间和日本人呆在一起,多和当地人以及其他国家的留学生交往,这个可以更好的适应中国的环境,学习中国的文化,她课余时间参与打工,假期就和朋友一起去中国旅行,在中国的留学生活非常愉快。大原小姐留学目的很明确,并采取了积极主动的措施,所以她的跨文化适应没有什么困难,个人满意度也很高。综合平均满意度为70%.

个人心理满意度:包括在国外是否产生了思乡、孤独、抑郁、封闭、挫折、缺乏自我价值和社会认同感。调查中,绝大部分学生都非常认可自身木文化,觉得是最好的最优秀的,同时,绝大多数留学生选择来中国留学也是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积极主动来到中国的,所以,对异质文化的认可度也是很高的,来到中国之后,必然在生理心理上都会产生迷惑苦恼,在生活和文化适应过程中也必然会产生种种不适,因为非主流群体所采取的适应策略会明显受到主流群体的影响,当主流社会实行多元化主义时,非主流群体更倾向于采取“整合”策略,当前中国社会秉持更加开放、多元、包容的态度来与留学生碰撞时,后者才能成功地融入主流社会,最终达成社会的和谐状态。综合平均满意度为70%.

综合结论:在华留学生在中国的留学阶段的跨文化适应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个体的差异和留学期间所处的外部环境的影响。总体来说,四川大学的在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情况调查结果喜人:90%留学生选择的答案是:非常满意和满意。只有不到10%极个别学生选择的答案是:一般。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来华外国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的研究,在相关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帮组他们更加顺利的适应新的环境,让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在中国度过有意义的留学生活。(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对外文化交流总结篇9

【摘要】

目的对从老鹰茶中提取总皂苷的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以齐墩果酸为对照品,香草醛-高氯酸法显色,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550nm处测定总皂苷含量。采用L9(34)正交设计,以老鹰茶总皂苷含量为考察指标,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时间、乙醇用量、提取次数4个因素对提取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80%乙醇,12倍量,回流提取3次,1h/次。结论该工艺经实验重复性好,对进一步的工艺开发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老鹰茶总皂苷正交实验紫外分光光度法

老鹰茶系樟科木姜子属毛豺皮樟LitseacoreanaLeve的叶,俗称“白茶”,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安徽等地。民间饮用表明老鹰茶具有解毒消肿、明目益思、生津止渴、解表防暑等功效,且无毒副作用,为药食同源植物[1],长期饮用有益于健康。老鹰茶中含有黄酮、皂苷、有机酸、香豆素和鞣质等成分,其中皂苷类成分含量丰富[2]。研究老鹰茶的化学成分,对研究天然产物化学多样性,以及寻找新的药用成分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有效开发和利用资源,本文采用正交实验对老鹰茶总皂苷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

1仪器与试药

1.1仪器722S分光光度计;845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agilent);电子天平Bp211D(Sartorius);GSY-8电热恒温水浴锅;eK-S5aB电热真空干燥箱。

1.2试药齐墩果酸标准品,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老鹰茶,2006-05购自安徽省宁国县茶农,阴干备用,经植物学鉴定为樟科木姜子属毛豺皮樟LitseacoreanaLeve的叶。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双蒸馏水。

2方法与结果

2.1标准曲线的制作[3]精密称取经120℃干燥至恒重的齐墩果酸标准品5.0mg,置于25ml容量瓶中,甲醇定容,摇匀,即得对照品溶液(每毫升含齐墩果酸标准品0.2mg)。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0.0,0.2,0.4,0.6,0.8,1.0ml于10ml试管中,抽干甲醇,加0.2ml5%香草醛,0.8ml高氯酸,摇匀于60℃水浴中加热15min,冷却,加冰醋酸5ml,摇匀。以相应试剂做空白,在845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进行全波长扫描,最大吸收波长为(λmax)550nm。按分光光度法在55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值(Y)为纵坐标,对照品浓度(X)为横坐标绘图,得回归线性方程Y=53.666X-0.0674,r=0.9999,线性范围:6.6667~33.3333mg·L-1。

2.2提取溶剂的选择

2.2.1水提取法精密称取老鹰茶5g,加水50ml,在水浴上加热回流提取1h,趁热过滤,共提取2次,洗涤残渣,合并滤液和洗涤液,蒸干溶剂。固体水溶后,正丁醇萃取,萃取液过氧化铝柱,收集流出液,定容至200ml容量瓶中,摇匀,待用。

2.2.2乙醇提取法精密称取老鹰茶5g,加80%乙醇50ml,在水浴上加热回流提取1h,趁热过滤,共提取2次,洗涤残渣,合并滤液和洗涤液,蒸干溶剂。固体水溶后,正丁醇萃取,萃取液过氧化铝柱,收集流出液,定容至200ml容量瓶中,摇匀,待用。

转贴于

2.2.3样品中总皂苷的含量测定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0.3ml,按标准曲线方法进行操作,测定吸光度值,由回归方程计算样品中总皂苷的含量。结果见表1。

表1提取溶剂与含量的关系(略)

2.3正交实验设计与结果根据药材性质和生产实际要求,拟定影响浸出效果的4个主要因素,即a为乙醇浓度(%),B为乙醇用量(倍体积),C为提取时间(h/次),D为提取次数,每个因素选择3个水平,编制因素水平表见表2。

表2因素水平(略)

称取适量老鹰茶干燥粗粉9份,按正交实验设计的工艺进行提取,以老鹰茶提取物中总皂苷含量为考核指标,对正交实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见表3~4。

表3正交试验(L934)直观分析(略)

表4方差分析(略)

根据分析结果可知,各个因素对老鹰茶总皂苷提取效果的影响程度依次为a(乙醇浓度)>D(提取次数)>C(提取时间)>B(乙醇用量),且对提取效果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是因素a(乙醇浓度)。综合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的结果,老鹰茶总皂苷理想的提取工艺方案是a3B3C1D3,即用12倍量的80%乙醇,回流提取3次,1h/次。

2.4提取工艺的验证实验为进一步考察上述最佳工艺的稳定性和合理性,按该工艺条件进行重复性实验3次,分别测定老鹰茶总皂苷的含量。结果见表5。测定的结果均等于或优于正交实验表中的任何一组,重复性好,RSD=0.934%(n=3)。说明该工艺稳定可行。

表5最佳工艺的验证实验(略)

3讨论

香草醛-高氯酸法显色体系最大吸收波长在550nm处,该显色体系呈色稳定,但由于老鹰茶粗提物中有色物质的干扰,粗提物须经过氧化铝脱色。样品脱色后显色在近550nm处有最大吸收,因此该显色体系可用于老鹰茶总皂苷含量测定。

由正交实验的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可知,从总皂苷这一指标来看,因素a(乙醇浓度)的影响最大,差异性最为显著;老鹰茶总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为12倍量的80%乙醇,回流提取3次,1h/次。本实验优选出的工艺简单,操作容易,稳定性好。

参考文献

[1]李延松.老鹰茶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J].贵州茶叶,1995,4:10.

对外文化交流总结篇10

论文摘要:时效性是口语翻译的最突出的特点。外事翻译工作是一项需要较高综合素质的工作。外事翻译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外语基本知识,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才能胜任此项工作。

在二十一世纪即将到来的今天,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国际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联系日益加强,国家与国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和交流空前频繁。由于“地球村”的成员们在政治、经济逐渐相互渗透和影响,因此,作为交流媒体的语言文字必然率先有所发展。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语言产生的最根本原因就是为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由于历史沿革、种族差别及地域环境等各种因素的作用,世界各国、各民族风俗各异,都有着自己本民族的特点和语言文化。彼此语言不通的人们,在相互交际的过程中,始终离不开一种媒介,这种即不缩小又不扩大交流双方原意的媒介,就是翻译。

语言文字不仅是信息的载体,亦是文化的载体。翻译工作即是一种跨越民族语言文化的信息交流活动,也是符合逻辑的文化信息传递。通过翻译人员周密、严谨的运作,能够将一种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出来。

由此可见,翻译行为不只是简单的语言转换和纯技能方面的表现,而是翻译人员主观综合运用语言文化知识,实现不同语言文化系统转换能力的具体体现。

从翻译工作的范畴来看,一种是现场口语翻译,另一种是文字语言书面翻译。尽管两种翻译工作有许多共同点,但因为工作环境及要求的不同,所以也有各自的特点,现仅就口语翻译的工作特点及要求试做简单的论述。

一、口语翻译的主要特点

工作性质的特殊属性,决定口语翻译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1.时效性 口语翻译的最突出特点是当场立即收效。由于时间的限制、交流双方所处场合的限制、不容口语翻译人员对措词进行斟酌、推敲,要求在特定的时间内,必须将双方所表述的语言理解透彻,头脑里反映出的信息,即刻要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这就要求口语翻译人员应思维敏捷,具有瞬间记忆的能力,善于在短促的时间里,熟练运用两种语言的表述方式,把握两种不同语言的反复转换。

2.口语翻译的标准 翻译的标准是根据其工作性质、特点决定的。我国现代翻译家严复先生曾提出文学作品的翻译标准为“信、达、雅”。现时期口语翻译的标准,可归纳为“准确、顺畅、快捷”六个字,体现为现场口译质量与速度的统一性。就一般的翻译要求来讲,口译最基本的要求是应该做到立即把双方交谈的事情和讨论的问题表达清楚,而不是慢慢腾腾,词不达意。口语翻译的过程,总是围绕固定的程序运作。即“听懂—记住—构思—表达”的过程。这个程序就是口语翻译自身的内在规律。

成功的口语翻译,不仅能够促进沟通与交流时的信息传递,并且能够协调、平衡洽谈双方的关系。在交谈过程中,可以使得双方不觉得他们之间的思想、观点乃至情感的交流由于通过中间媒介而受到很大影响或是阻碍。而是经过翻译人员的沟通,双方觉得近乎于直接对话。友好交谈时,双方都感到诚挚欣慰,情真意切;思想交锋时,则是各自的观点清晰,实质无误,重点突出,有利于最终解决问题。

由于工作特点的不同,对口语翻译除了最基本的要求外,更重要的是语言感受能力要强。也就是说,经过长时期的、大量的语言实践训练,培养出一种能力,能正确理解双方的原意,找到思路,找对感觉,达到与交流双方的思维同步,与现场气氛相适应的意境。口语翻译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a.语言造诣和言语的表达能力

b.较强的逻辑思维和良好的记忆力

c.快捷的反应和应变能力

d.知识面要宽

综上所述,口语翻译人员应掌握口语工作的特点及其内在规律,充分运用语言基础,熟悉口语翻译的基本要点,设法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两种语言翻译技巧、专业知识和语言文化知识,提高随机应变能力,发挥口语翻译的适度再创造,及时、严谨、简炼地传递双方信息。

二、外事工作对口语翻译的要求

改革开放继续深化发展,知识领域不断更新的新形势,对外事翻译人员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尤其是口语翻译人员,更要顺应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要求,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在现场即席翻译工作中,场合重要,时间性强,从翻译过程到其结果,是对翻译人员综合素质的检验。没有相当丰厚的文化修养内涵,没有比较丰富的阅历和广博的知识,是难以胜任的。

总理生前对外事人员提出“三过硬”的要求,即思想政治过硬、外语业务过硬、一般知识过硬。

外事口语翻译人员,要在各种不同的场合直接参与对外交往,无论是出国访问还是接待外宾来访,都离不开翻译的工作。因此,对口语翻译人员有较为严格的规范的要求。

1.基本要求 由于工作性质的需要,外事口语翻译人员必须观察敏锐、思想深刻、头脑快捷。对所面临的事物要有一定的分析能力、良好的判断能力。同时要善于结合实际工作的特点,根据人物身份、活动内容和现场气氛的不同,在掌握翻译内容的思想性质基础上,充分调动自己的智力,恰当地运用翻译技巧,促进中外双方的沟通与交流。

2.综合素质的要求 外语翻译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学科。外事工作要求翻译人员外语基本功扎实,中文写作流畅通达,熟悉外交礼仪,这仅仅是最基本的要求。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当今时代,需要外事口语翻译人员熟知国家的对外交往大政方针,既要懂政治,又懂经济、懂科学技术、文化艺术;既具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还要略知自然科学知识。

只有具备扎实的外语基本知识,又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才能胜任所担负的翻译工作。

翻译不同于创作,但具有创作的性质。原文是翻译的基础,是前提。翻译人员有认真反映原文的义务,而没有改动原文的权力。但各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因此,翻译允许有一定的灵活性。在口语翻译过程中,要重视翻译技巧的运用,不应当机械地照搬原话,过多地拘泥于逐字逐句的“死译”,应当抓住语言的基本思想和逻辑关系,找出恰如其分的表达方式,才能使翻译的语言—文字流畅、意义准确,在对外交往工作中得心应手。

在日常的口语翻译工作实践中,要熟练掌握、灵活运用翻译的规律和技巧,将工作上的严肃性、认真性和翻译手法上的灵活性、创造性很好地结合起来,通过认识不断指导实践,不断总结、求新,达到全面而准确地理解,正确而恰当的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