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建设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1:17

语文课程建设方案篇1

跨文化交际课程是应用语言学专业的必修课,在不同学校的外语学院和文学院都有开设。在课程具体名称上可能略有差异,如“文化与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学”等,但在课程内容上是基本相同的。本课程的培养目的是培养学习者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在跨文化语境中得体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华侨大学2016年秋季开始招生的应用语言学专业也开设了跨文化交际的课程,开课学期在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2个学分共36学时。通过对这门课的讲授,笔者有一些对跨文化交际课程改革的思考和建议,总结如下,希望能对以后的课程教学设计提供参考。

二、课程性质改革的问题

汉语国际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跨文化的活动。[1]华侨大学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性质定位于应用语言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其目标指向是培养对外汉语教学的师资。目的是提高对外汉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培养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能力。

其实,跨文化交际可以做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的理解。狭义层面是指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广义层面是指同一国家或民族中,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地域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同一国家或民族内部也广泛存在价值观、行为习惯、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差异。广义的跨文化交际研究与社会语言学研究的诸多方面有交叉的地方,如性别语言的差异、地域语言的差异等。因此,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开设,对于社会语言学的学习和研究也将有直接的促进作用。最容易想到的是,具有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可以避免对某种社会语言现象的过度概括和刻板印象的形成。

众所周知,对外汉语教学和社会语言学都是构成应用语言学专业的支柱性学科,而跨文化交际课程与两个学科都紧密相关,因此,学好跨文化交际课程对于对外汉语教学和社会语言学都有重要意义,可为专业课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所以,我们认为应该修改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学科定位,把它从专业必修课提升到专业基础课的地位更为妥当。

三、课程设置改革的问题

(一)现有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最终需要通过课程设置计划来体现和实施。而且,课程设置可以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因此课程设置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华侨大学跨文化交际课程设置在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新生入学即开始学习这门课程。主要考虑的是本课程在内容上比较浅显,主要是一些文化差异现象的简单介绍。而且内容上比较有趣,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是这样的课程设置也存在问题,比如在内容上线条比较粗疏,受时间所限,介绍的多是宏观层面的差异。如果考虑到社会语言学研究方面,现有课程在细节层面的讲解和练习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需要在课程设置方面进行一定的调整。

(二)课程设置改革方案

首先,要调整理论内容与实践内容在课程中所占的比例,提高实践内容在课程中所占的比重。跨文化交际课程的目的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学生仅学到相关的知识体系是不完整的,还需要大量的实践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实践既有课堂外的实践,也有课堂内的实践。课堂实践内容的增加可以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促进知识向技能的转化。

第二,增加总课时。为达到课程培养目标,必须在课时安排上达到一定的量,才能真正获得良好的效果。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跨文化交际课程都是每周2个学时的课时量,约36学时。减去新生入学军训的时间,大约只剩下30个学时。在如此少的课时内既要让学生学习跨文化交际的理论知识,又要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基本上很难达到预定的目标。[2]所以我们建议最好能在大学三四年级增加开设专题讨论课和案例分析课,既要增加系y性理论的学习,也要进行典型案例分析的练习。这样可以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第三,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课外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运用课堂学到的跨文化交际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只有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思考和学习,才能学以致用相互促进,才能真正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建设的问题

所有的课程其实都在强调教学资源的建设,但是跨文化交际课程有其特殊性,其配套资源建设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一)教材资源建设

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跨文化交际课程研究的对象为始终处于变化之中的文化现象,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实效性,因此我们应该在教材选择上特别注意内容的时效性,选择最新版的教材以讲授最新的理论及概念。与其他学科不同,跨文化交际课程的不同教材在内容上差异很大,固定选用某一种教材的做法是比较偏颇的,应该在综合多种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形成教师的教案,因此,此课程存在教材资源建设的问题。同时,任课老师还必须关注学界最新的研究动态,把最新的研究成果结合到教学当中去,例如多媒体技术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等。[3]

(二)视频库建设

音视频资源在现代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多媒体技术具有载体多样化的关键特征,其利用声、光、图像等功能从多种渠道传递信息,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要求,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习兴趣,进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这也更符合教育心理学的认知规律。特别是在非语言跨文化交际效果的展示上有其无可替代的优势。

因此,跨文化交际课程特别需要音视频库的建设。把音视频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来了解其他文化的习俗、价值观的不同,教学效果要远远好于仅限于书面知识的讲授。音视频资源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以主题分类的片段集合。比如,在讲授刻板印象时,为加深学生的理解,可把不同的美国电影电视中的华人片段集中播放,从中可以看出美国人对华人整体的认知形象是怎样的。另一种是完整版的音视频资源,可供学生在课堂或课后欣赏,如电影《刮痧》、《上帝也疯狂》、《推手》、《暗物质》等。

音视频库的建设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程,需要把音视频资源剪切出来并分门别类,把主题相同的资源整合在一起,这不仅需要教师有耐心还需要有广泛的涉猎,才能从浩如烟海的视频资源中搜集到符合自己需要的片段。

(三)案例库建设

具体案例的分析往往可以以小见大,像解剖麻雀一样展示分析的过程,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很大。所以,跨文化交际课程要重视案例库的建设,而且最好是真实的案例材料。案例教学在国外备受推崇,但在国内尚未普及,教学效果也不太令人满意,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案例库建设的落后。

案例库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由单人开发案例和建设案例库是不可想象的。国际知名的案例库无一不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但是案例开发的主力又应该是一线教师。只有一线教师才能深刻理解案例教学的需要,从而编写出满足要求的案例。因此,必须组织一个教师团队来共同建设案例库。

成熟的案例库可以提供丰富的案例供教师挑选,案例的真实性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时如果能注意相关理论和典型案例相结合,就可能实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从“跨越”到“超越”层面的飞跃。[4]

五、教学方式改革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改革的原因

跨文化交际课初级阶段较多是从认知层面讲授跨文化交际的知识。我们可以将教学过程总结为“知识传授―知识内化―知识输出”的线性模式。这样理所当然会将知识传授视为重中之重,但仅传授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缺乏师生之间必要的互动性和启发性。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学校教育面临着知识生态的深刻变化和职场需求的转变。特别是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和来往的增多,使用基于线性思维的教育模式讲授跨文化交际课程已经无法适应知识技术的革新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在信息爆炸的年代,我们不可能做到把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学生也不可能在学校里学完全部的知识和技能。

因此,跨文化交际的教学过程不能只是教师的讲授,还必须保证一定量的实践课或练习课内容。贾玉新(1997)[5]指出,应该从认知、情感和行为几个方面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通过实践和练习,可以从情感和行为层面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

(二)教学方式改革的选择

虽然“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受学时所限,跨文化交际课程涉及的内容又比较广泛,很容易形成教师一言堂的现象。因此要改革教学方式首先必须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知道在知识爆炸的年代不可能把所有知识都教给学生,而是要结合练习实践把知识转化成能力。同时要不断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和驾驭课堂的能力,鼓励他们开展富于应用性、思辨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活动。促进其由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角色向交际环境营造者、学习指导者和学生潜力挖掘者等多种角色的转变。

另外,还需要在高年级设置专门的案例讨论课,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典型案例,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灵活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案例教学可以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动性和潜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目标。这也对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案例分析属于开放性问题探讨,通过学生的讨论分析,经常可以发现当前理论的不足之处,增强学生的研究兴趣,这也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相应地,我们也需要在考试方式上作出一定的改革。考试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跨文化交际课程的考核应该增加实践内容的成绩占比,减少纯理论知识的占比。

另外,在考试手段上也应该多样化,可利用案例分析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对具体的事例分析总结,然后上升到理论认知的高度。

六、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门课程,跨文化交际的历史是比较短暂的,但是其重要性却是无可取代的。讲好跨文化交际课,不仅有利于对外汉语教学师资的培养,也有利于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提高对跨文化交际课程的重视程度,在课程性质上由专业必修课调整为学科基础课。还需要提高实践内容在课程中的比例,使讲授内容转化为学生的能力。同时,还要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不断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加强配套教学资源的建设,融合实践教学和案例教学于课堂教学之中,使这门课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祖晓梅.跨文化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2]张春燕.关于“跨文化交际学”课程设计的探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5,(4).

[3]何高大.多媒体技术――跨文化交际的革命[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1).

[4]高一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越”与“超越”[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

语文课程建设方案篇2

论文关键词:培养;外语专业;创新型人才

一、制定创新型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

(一)创新型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党的教育方针是与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相一致的,并为党的总任务服务的。因此,教育必须以实现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作为奋斗目标和服务方向。高等学校的外语专业教育也必须为实现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服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培养更多更好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在德智体美劳几方面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外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外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创新型外语人才。

(二)创新型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对外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政治、文化交流不断加强,使我国各行各业对高等学校外语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高等学校培养的外语人才既要有扎实的外语语言知识基本功,又要有一定的行业专业知识。社会各行各业对“多样化”和“专业化”外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现实客观反映。必须深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对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调整和修订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进一步明确创新型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

(三)创新型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有明确的定向

由于社会对“外语+专业”的外语专业人才的要求明显提高,以及对外语专业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已迫使我们不得不改变培养单一外语专业和基础技能型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实行高等学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定向化。所谓定向化,就是在确定创新型外语专业人培养方案的前提下,把外语专业人才再根据社会各行各业对外语人才的知识能力的不同要求区分出不同的具体的培养方案。高等学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明确定向有利于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育有针对性地实施外语教学,有利于教师按照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组织专业外语教学,有利于外语专业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也有利于社会用人单位合理使用外语专业人才。

(四)创新型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应具体化

创新型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将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明确具体化。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指导委员会编发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对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提出的总要求是: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我国高等学校的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在到达总的要求前提下,应尽可能的将各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具体化。如果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不明确或不具体,在外语教育实施过程中就难于检查、评估外语教育和教学工作是否偏离了人才培养方案与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所以,必须结合自身外语专业教学特点,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制定和设计培养外语专业人才的具体目标和规格。例如,可以具体要求培养本科外语专业外事管理人才的目标是:1、掌握外事管理专业比较系统的外语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2、具有较强的外语实践能力,在外事工作中能够熟练运用外语听、说、读、写、译的五会能力;3、系统地掌握外语文法,具有进一步自学深造和提高的能力;4、能够熟练应用中外文进行书写外事文书,包括各类法律文书及各种合同等;5、熟悉我国的对外政策,外交礼仪,世界贸易组织协议,及外事管理条例等;6、了解国际关系知识,具有一定的外事管理知识和处理外事行政事务的能力等等。转贴于

(五)制定创新型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符合外语专业人才的成长规律

1、大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的一般特征,既不同于儿童和少年,也不同于已经成熟的成年人,他(她)们中的绝大多数已具有自我认识与评价、自我监督与控制的能力,其自我意识与智力的发展已基本达到成熟的水平。一方面,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使他(她)们在学习方面对学校的教学安排及教师的授课内容具有更多选择性,且大多数学生还能够根据自身的安排调节学习与生活,对自己不断提出新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另一方面,大学生的情感丰富而强烈,理智感的增强激发了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对情感的调节作用还比较弱,因此,也有部分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稳定,学习热情不高。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告诉我们,要注意在创新型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及整个外语专业教育与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课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给以大学生培养自我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必要指导,以实现创新型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2、制定创新型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要了解和掌握外语专业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和成长规律,了解清楚大学生入学时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外语水平,实事求是地估量大学期间外语专业教学所能达到的最大目标实现程度,合理拟订外语专业学生在毕业时应具备的外语基础知识、外语基本理论和外语基本技能。

3、制定创新型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遵循知识积累和智能发展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原则。切实注意把外语语言知识的传播同外语语言能力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我国行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与自我独立工作的能力训练结合起来。如果没有知识的积累,智能的发展势必将受到很大影响,但知识的发展并不等同于智能的发展。大学生学习知识,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发展智能,为了有聪明的才智和能力去独立地进行工作和发现解决问题。例如:培养外事新闻工作者,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外语在国内外对外国人进行独立采访,并能够独立完成中、外文采访稿件的编写。

二、努力构建培养创新型外语专业人才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

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反映着学校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体现着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基本要求。而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培育人而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过程的方式,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在教学中的运用。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就要实现教育质量观的转变,实现培养目标观的转变,实现课程设置观的转变,实现培养方式观的转变,必然要涉及教育教学改革,特别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因此,要提高外语专业人才的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就必须构建培养创新型外语专业人才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

(一)高等学校外语专业应以培养跨文化专业人才为目标,彻底解决外语教育中课程设置过多、教学内容陈旧、专业知识单一的问题。通过规范、优化、整合,合理设置课程,注重课程之间衔接,减少课程门数和教学重复内容,控制课程课时数,重点突出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的整合,把教学成果融和到人才培养方案之中,提高课程综合化程度,切实做到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精与够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二)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思想观念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培养学生实践运用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能够根据所学专业知识去分析问题、提出问题和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培养创新型外语专业人才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应正确处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注意其理论知识的传授应密切联系学生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基本素质。

(三)构建培养创新型外语专业人才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应体现以课堂教学为主,学生以学为主的基本原则。为了强化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必须注意课内教学与课外学习相结合,将学生在校的全部修业时间纳入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尤其是有关素质教育的教学活动,除适当安排课内教学外,应以课外教学为主,这对于营造素质教育的文化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构建培养创新型外语专业人才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要坚持整体优化的原则。即按照“横向拓宽、纵向理顺、结构优化、课时精简”的原则,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的结构调整和优化组合。优化就是通过不断修订教学计划,对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基本要求进行精心设计,使每一门课程、每一个教学环节围绕培养目标而紧扣教学计划。适度减少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强制性的限制,增加灵活性和弹性,尽可能给学生以较多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能够根据兴趣和爱好,主动选择能够有助于专业能力水平提高的知识学习,使之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五)构建培养创新型外语专业人才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必须注重社会实践调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了解掌握本学科专业在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中的新态势,使其形成鲜明的时代性和具有突出的专业特色。突出专业特色,就是根据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的基本原则,以培养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为重点,紧紧围绕和服务全国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课程体系,革新教学内容,使其专业教育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并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保持优势。

语文课程建设方案篇3

关键词:C语言程序设计;精品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2-0232-02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及计算机相关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兼有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的双重优点,在系统软件和部分应用软件的开发中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因而使其成为高等学校程序设计课程的首选语言,也为进一步学习其他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打下坚实的基础。C语言作为大学新生的首门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课程,却逐渐成为学生普遍认为难学、厌学的课程,主要因为:一是学生初次接触编程语言,没有任何基础,就立刻接触到大量的新名词、新概念、新规则,让学生难以接受;二是传统的授课方式:是先介绍变量定义,再介绍语法规则,最后讲解实例,这样的教学内容组织与呈现形式、教学方式方法令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教学评价形式单一,评价难以起到及时、正面的强化与激励作用;三是只有50多个学时的课时,授课内容繁多,练习时间较短,实训教学的课时少,利用率不高,学生常常旧知识未巩固又要消化新内容,紧张的节奏使学生极易产生厌学心理。所以,教学过程中如何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初步接受并彻底学懂,养成良好编程思维,是《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此,笔者所在学院启动了《C语言程序设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先后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一、《C语言程序设计》精品课程建设

第一阶段:2006~2007年,《C语言程序设计》作为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的重要地位逐步确立,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修改了教学大纲和实训教学体系,充实了几名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的年轻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第二阶段:2007~2009年,建设分层次的立体化全方位教学支撑环境。基本完成多媒体课件、实训指导书、网络课程、教学支撑资源库建设。

第三阶段:2009~2011年,本阶段课程建设的基本目标是继续完善课程教学体系,加大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继续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本课程于2011年11月建成院级精品课程。

课程组通过长期的教学和科研积累以及加强与其他高职院校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交流,引入了先进的教学模式和网络教学系统,大大拓展了教师的视野和教学思路,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基本达到了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精品课程建设实践经验。根据专业岗位对学生能力的需求及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并根据专业岗位群的人才培养目标,邀请企业专家和课程专家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改革试点研究。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课程前期将真实的开发案例简化为易于被学生接受的实例,讲授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夯实基础,熟悉开发工具的使用,课程完全以实际工作要求训练学生。

案例教学。课程摒弃“提出概念,解释概念,举例说明”的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案例作为重要载体组织教学,通过案例“提出问题,介绍解决问题的方法,归纳必要的结论和概念”,从而使学生获取全面的知识。课程的案例教学采用滚动拓展的模式,首先精选出一个典型的但比较简单的案例,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扩展,一次只加一个知识点,逐步形成一个知识链条,使学生在知识的逐步扩展中,慢慢地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结构。课程案例的选取和改造,同时兼顾针对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比如在编程案例中嵌入学生自己关心的名字,加入颜色、图形等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元素等,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课程将整个教学过程分解为若干个任务,学生在环环相扣的任务驱动下完成学习和操作过程。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在实训阶段要求学生独立设计“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让学生既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并配备具体的编程案例帮助学生模仿和学习。在“任务驱动”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的发挥,自主的创新,并在随后的考核中,对学生的创新给以较高的评价和肯定。使学生不再感觉编程是一件深不可测的事情,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理论与实训相结合。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实现了有机结合。从教师的任务角色看,教师既是理论课教师,又是上机实训课教师,使理论课与实训课具有一定的连贯性。从教学内容的组织看,理论讲授后,紧接着是上机实训,使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实际操作技能的提高相互促进。为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我们采用“课内实训+课外实训”相结合的办法,以弥补课内学时的不足。实训教学围绕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从最初的熟悉编程环境,程序设计基本结构,编程思想及函数、数组到指针的运用等,精心设计了一系列上机实训项目。设计了10多个课外开放性创新实训项目,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锻炼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考核方面,改变以往的单一纸质考试为全面综合能力考试,《C语言程序设计》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考核重点应该放在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上,在考核内容上,应做到全面覆盖、合理分布。考核应该既有理论,又有上机编程,还包括平时表现,平时成绩占20%,理论成绩占30%,上机编程成绩占50%。这样才能考核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二、课程建设的启示

通过近几年的建设,该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程的教学和实践内容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优化,建立了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基本上实现了网上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源共享、学生网上作业、网上答疑等;二是教师队伍的素质结构建设得到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保障,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通过教学内容的研究、教学方法的讨论、授课环节的监督,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尤其是青年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通过传、帮、带得以迅速成长,教学态度更加严谨,为他们以后的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C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对学生的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及后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生产实习,以及为走上工作岗位打下理论和实践基础都具有重要作用。为此,该课程通过课程组各位老师长期的教学实践探索与建设,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课程组成员坚持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课程改革,不断完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并综合运用现代教育手段,使教学效果更上一层楼。当然,课程的建设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要将建设的成果应用在实际教学中。

参考文献:

[1]樊明智.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计算机教育,2010,(1).

语文课程建设方案篇4

论文摘要:本文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分析文秘英语教学中应用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六要素的可行性;然后以一次课堂教学作为案例进行分析,探讨教师应实施的具体措施;进而区分传统教学模式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教师角色的差异,以期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为帮助英语专业学生熟悉办公室常见涉外活动,提高涉外文秘交际能力,高等教育在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中专门开设了《文秘英语》。但长期以来,文秘英语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需要有相当距离,而且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拟从教师角度,探讨把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六大要素应用于《文秘英语》教学,探讨教师如何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以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一、文秘英语教学中运用建构主义学习设计的可行性

1.建杩主义学习设计六要素

Gagnon&Cnllay(2001)等系统研究并归纳出建构主义学习设计(CLD=ConstructivistLearningDesign)包含的六大基本要素,即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搭建桥梁、组织协作、展示成果和反思过程等。

2.文秘英语教学与建构主义学习设计的契合

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对课程内容和教学环境的要求有:第一,课程内容建立在真实事件上;第二,教学环境是开放型的,学生可在其中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

文秘英语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办公室常见涉外活动能力以及英语交际水平,内容涵盖办公室工作职责、接待来访、预约安排、会议议程等,每项内容要求以真实事件为原型,师生共同参与体验。因此,它适合以建构主义学习设计中的“创设情境”来完成。而且本课程配有的电化教学设备,可进行人机互动,为刨设情境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因此,运用建构主义学习设计来指导文秘英语教学应该是可行的。

二、课堂例析:建构主义学习设计中的教师角色

本文对makeYouremployeesmore.Creative教学具体分析:教学分两次课进行,第一次课大概用20分钟创设情境并安排下一次课的任务,要求学生在第二次课提出解决方案,并演示出来,准备时间为一周;第二次课2课时(90分钟)用于熟悉课文,并展示成果,最后反思过程,情景框架如下。

1.钓设情境。运用多媒体播放真实事件——“史上最牛女秘书”。

分析:选择这一情境,首先是其真实性和影响力;再就是秘书的回信内容和交流方式在学生问争议较大,同学们有兴趣讨论;最后是因为本案例涉及的内容比较宽泛,可从多个角度探讨,开发思维。

2.提出河题。要求学生回答“whatistherequirementofthexecutive?‘Howtomeethisrequirement?‘ShouldRebeccaloctheofficeafterwork?’“ifyouhadtolocktheofficeafterwork,whawouldyoudoincasethemanagerdidn’thavehisoficekey”“How1oreplytotheexecutive’sletterprofessionally?’’“Howtoworkwitexecutivesofdiferentpersonalities”

分析:教师把中心性问题细化成具体工作要点,从语义角度,引导学生理解上司在邮件中提出的要求;从语用角度,让学生思考上司的心理和他期待的回复;从职业操守角度,引导学生运用书本上的工作原则,做好后续工作。

3.搭建桥梁。本例需搭建已学的办公室工作职责与本例问的桥梁,具体步骤是课前把正面案例发到公共邮箱,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型和线索,激活学生已学知识,并要求他们参考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分析成功的原因。

分析:第一次课安排的任务就是为了激活学生已学的工作原理,搭建已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的桥梁,对比正反案例,找到解决办法。

4.组织协作。教师让学生自由组合为4~5人的学习小组1个班大约5组,小组内部细分为不同的角色,每次案例分析由组员轮流担任组长,组长有权决定学习任务。学生分角色假设上司、秘书和行政管理人员各自的利益诉求。

分析: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这些问题,并在讨论中了解对方的想法,从而能站在对方立场分析问题。各组记录每一个发言人的要点,目的让每位同学感到自己都是平等的参与者,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培养学生协作学习能力。

5.展示成果。各组成员分别扮演秘书、上司和行政管理人员,按照各自认为合适的方式处理这一案例。其他小组在观看时如有疑问或持不同意见,可在表演后提出,由表演小组成员共同回答。

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上司和秘书主观心理态度及客观行为后果,生生之间及师生之间共同探讨,加深从不同角度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在模拟的工作场景中练习,有利于学生逐渐形成对某些工作规范的初步认识,也有利于学生口语能力和仪态仪表表现逐渐提高。6.反恩过程。表演结束,开始小组互评,教师结合有关理论和相关专业人士的意见,采用比较法对每一问题以及表演进行分析,可能会得到不同结果。从而归结出秘书应该如何正确理解上司的要求,如何选择回信的语种,如何使解释更可接受,以及如何最大可能地契合上司的要求,同时尽可能保障自己利益。另外,本课程还可在网上开辟反思空间,归纳学生的意见。

分析:从学生的展示中老师可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了解程度,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工作。鼓励学生进一步深思自己的解决方案,让学生比较归纳合理的答案,而不是追求一个正确的答案,这能促进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积极的意义构建者。另外,在课内外增加了多种途径的师生交流,能促进彼此情感,有利开展教学。

三、传统教学模式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教师角色反思

语文课程建设方案篇5

论文摘要: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入对高等院校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一系列更高的要求。目前高校外语专业教育中存在的专业设置过细、专业知识单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落后等问题使外语人才培养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求。改革高等学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是高等学校外语专业面临的紧迫任务。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外语专业人才,一是要制定全面有效、与时俱进的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二是要努力构建合理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

论文关键词:培养;外语专业;创新型人才

一、制定创新型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

(一)创新型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党的教育方针是与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相一致的,并为党的总任务服务的。因此,教育必须以实现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作为奋斗目标和服务方向。高等学校的外语专业教育也必须为实现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服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培养更多更好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在德智体美劳几方面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外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外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创新型外语人才。

(二)创新型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对外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政治、文化交流不断加强,使我国各行各业对高等学校外语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高等学校培养的外语人才既要有扎实的外语语言知识基本功,又要有一定的行业专业知识。社会各行各业对“多样化”和“专业化”外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现实客观反映。必须深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对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调整和修订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进一步明确创新型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

(三)创新型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有明确的定向

由于社会对“外语+专业”的外语专业人才的要求明显提高,以及对外语专业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已迫使我们不得不改变培养单一外语专业和基础技能型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实行高等学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定向化。所谓定向化,就是在确定创新型外语专业人培养方案的前提下,把外语专业人才再根据社会各行各业对外语人才的知识能力的不同要求区分出不同的具体的培养方案。高等学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明确定向有利于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育有针对性地实施外语教学,有利于教师按照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组织专业外语教学,有利于外语专业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也有利于社会用人单位合理使用外语专业人才。

(四)创新型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应具体化(五)制定创新型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符合外语专业人才的成长规律

1、大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的一般特征,既不同于儿童和少年,也不同于已经成熟的成年人,他(她)们中的绝大多数已具有自我认识与评价、自我监督与控制的能力,其自我意识与智力的发展已基本达到成熟的水平。一方面,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使他(她)们在学习方面对学校的教学安排及教师的授课内容具有更多选择性,且大多数学生还能够根据自身的安排调节学习与生活,对自己不断提出新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另一方面,大学生的情感丰富而强烈,理智感的增强激发了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对情感的调节作用还比较弱,因此,也有部分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稳定,学习热情不高。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告诉我们,要注意在创新型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及整个外语专业教育与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课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给以大学生培养自我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必要指导,以实现创新型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2、制定创新型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要了解和掌握外语专业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和成长规律,了解清楚大学生入学时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外语水平,实事求是地估量大学期间外语专业教学所能达到的最大目标实现程度,合理拟订外语专业学生在毕业时应具备的外语基础知识、外语基本理论和外语基本技能。

3、制定创新型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遵循知识积累和智能发展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原则。切实注意把外语语言知识的传播同外语语言能力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我国行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与自我独立工作的能力训练结合起来。如果没有知识的积累,智能的发展势必将受到很大影响,但知识的发展并不等同于智能的发展。大学生学习知识,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发展智能,为了有聪明的才智和能力去独立地进行工作和发现解决问题。例如:培养外事新闻工作者,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外语在国内外对外国人进行独立采访,并能够独立完成中、外文采访稿件的编写。

二、努力构建培养创新型外语专业人才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

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反映着学校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体现着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基本要求。而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培育人而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过程的方式,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在教学中的运用。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就要实现教育质量观的转变,实现培养目标观的转变,实现课程设置观的转变,实现培养方式观的转变,必然要涉及教育教学改革,特别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因此,要提高外语专业人才的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就必须构建培养创新型外语专业人才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

(一)高等学校外语专业应以培养跨文化专业人才为目标,彻底解决外语教育中课程设置过多、教学内容陈旧、专业知识单一的问题。通过规范、优化、整合,合理设置课程,注重课程之间衔接,减少课程门数和教学重复内容,控制课程课时数,重点突出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的整合,把教学成果融和到人才培养方案之中,提高课程综合化程度,切实做到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精与够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二)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思想观念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培养学生实践运用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能够根据所学专业知识去分析问题、提出问题和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培养创新型外语专业人才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应正确处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注意其理论知识的传授应密切联系学生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基本素质。

(三)构建培养创新型外语专业人才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应体现以课堂教学为主,学生以学为主的基本原则。为了强化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必须注意课内教学与课外学习相结合,将学生在校的全部修业时间纳入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尤其是有关素质教育的教学活动,除适当安排课内教学外,应以课外教学为主,这对于营造素质教育的文化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构建培养创新型外语专业人才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要坚持整体优化的原则。即按照“横向拓宽、纵向理顺、结构优化、课时精简”的原则,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的结构调整和优化组合。优化就是通过不断修订教学计划,对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基本要求进行精心设计,使每一门课程、每一个教学环节围绕培养目标而紧扣教学计划。适度减少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强制性的限制,增加灵活性和弹性,尽可能给学生以较多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能够根据兴趣和爱好,主动选择能够有助于专业能力水平提高的知识学习,使之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五)构建培养创新型外语专业人才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必须注重社会实践调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了解掌握本学科专业在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中的新态势,使其形成鲜明的时代性和具有突出的专业特色。突出专业特色,就是根据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的基本原则,以培养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为重点,紧紧围绕和服务全国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课程体系,革新教学内容,使其专业教育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并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保持优势。

语文课程建设方案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常规建设;现状与思考

新课标的改革推进,使得初中语文教学不再仅仅是基础知识层面的传授,更是对学生们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们语文综合素养、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1]。本次论文结合课改要求以及学生需求,对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高效课堂的内涵

所谓高效课堂,指的就是在最大限度上发挥出课堂教学的作用和功能,在40分钟的课堂时间内,以最大的限度和最完美的状态完成教学的任务,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课堂的时间有限,必须抓住机遇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让课堂教学获得最大的利益,以“高质量,轻负担,向课堂教学要效益”为教学理念,深入贯彻教学改革[2]。

二、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常规建设现状分析

在高效课堂常规建设不断实践的过程当中,初中语文课堂逐步发生了深刻变化。全体一线教师将“以学定教”、“以生为本”、“少教多学”作为教学理念,作为教学过程的行为指南。在备课的过程中,教案被导学案逐步取代,成为全新的教学设计模式,课上环节,填鸭式、注入式的传统模式开始退出历史舞台,自主学习、成果展示以及交流讨论成为教学的常规程序。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过程,教师开始着重于对作业的设计,而非照搬课本习题,重视作业对学生们能力提升的延伸性和拓展性[3]。在对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常规建设现状的探究过程中,我们总结除了以下几点突出问题:

(一)教学设计环节。高效课堂的建设强调的是“以学定教”,教师需要从传统“写教案”的模式中转变,进行“导学案”的设计,备课的重点已经从教师教学转向了学生如何学。通过调研发现,高效课堂建设的备课环节改革并没有实际应用到学校的常规备课管理过程中,导致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部分教师,尤其是年龄较高的教师对于备课方式的改革十分抵触,仍在沿袭一贯的备课方式,把自己多年的教案改头换面,称其为导学案;还有一部分青年教师对改革保持高度的热情,但是缺乏深入的钻研,在备课的过程中,更多教师没有抓住教材的要点,制定的策略不符合学生的实际。

(二)课堂教学环节。高效课堂的建设重点是“多学少教”,教师通过传统注入式、满堂灌方式转变为自主学习、体验学习以及合作学习。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将重点转向了“精讲多练”,转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对学生们的合作学习进行指导,让学生们学会学习,重点培养学生们的独立思考。但是调研发现,高效的课堂建设提出的要求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中,并没有淋漓尽致的体现,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始终没改。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课堂只是为了提问而提问,为了讨论而讨论,为了探究而探究,追求了表面的热闹,没有重视课堂的实效[4]。

(三)课后思考环节。高效的课堂建设重点强调了教学反思环节,教学必须要学会教学思考,形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将它视作快速提升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但是调研中发现,高效课堂的建设过程中,课后反思改革没有具体体现在常规管理中,多数教师把课后反思当作了可有可无的环节。

三、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常规建设策略思考

综上所述,高效课堂的建设不断深化,全面系统总结了近年来高效课堂的实践经验,高效课堂的建设已经将成熟经验转化成了常规教学条例,为高校课堂的发展提供了长效保障机制。

(一)切实加强重建工作。切实地加强高效课堂教学常规重建工作,教育行政部门,尤其是学校领导班子必须充分地认识到高效课堂建设的重要性。切实地开展高效课堂建设,加强对高效课堂重建的顶层设计,按照教学设计、教学活动、教学反思、作业布置的程序环节不断深入,全面系统地对高效课堂的重建进行设计。力求目标明确、计划详实、责任到人。

(二)强化专题研究工作。高效课堂的教学重建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学校必须组织起骨干力量,从问题出发,深入研究课堂重建的背景。在备课、作业、上课、课外辅导等教学常规工作提供有效性的改革策略,提高教学重建的规范性、科学性和专业性。让初中语文的高效课堂建设更具针对性。

(三)制定教学模式重点。针对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实际,我们必须制定具体教学模式,改变教学理念,保证初中语文的高效教学课堂构建。

本次论文对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重建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构建高效课堂必须从课堂氛围的重建、学生情绪的调动和对学生本体的尊重等各个方面展开。让学校提起重视,确保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效果,取得实际的效果,充分满足初中语文现实的需要,促进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罗万忠.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构建高效课堂[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1:108.

[2]刘丽荣.谈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四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1.

语文课程建设方案篇7

[关键词]物证分析双语教学课程体系

双语教学是国内各高校普遍开展的一种教学模式,教育部早在2001年就提出要大力推广双语教学,在高等学校中要有5%-10%的课程用外语进行授课。可见,双语教学是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趋势。物证分析课程是公安院校法化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课程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各类物证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技术,为案件侦查和诉讼提供科学证据。物证分析技术中涉及化学、物理、生物和医药等多学科知识,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法庭科学成果一直以来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可以为物证分析公安实战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通过物证分析双语教学的实施,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不同种类案件物证的理化分析技术,还能够培养学生阅读英文专业书籍和文献、正确理解英文原著的概念与理论含义的能力,强化学生对国际专业前沿的关注,使学生掌握法化学专业英语知识的同时,学会英文学术论文的撰写规范。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教材选编、教案设计、“建构性互动式”教学模式构建等方面探讨了物证分析课程的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建立问题

一、教材编选

选择适合物证分析专业特点和我国公安实战需求的双语教材是保证双语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基础。国外原版教材和英文专业文献既有详尽的专业理论知识,通常还配以各种典型案例,实用性较强,可以作为编选教材的素材。笔者通过查阅大量英文原版教材和英文文献,并考虑与其他课程的衔接性,从中节选知识内容进行编辑和完善,建立物证分析课程的双语教材。本教材主要包括绪论、物证提取技术、炸药物证、射击残留物、聚合物类物证、纤维物证、油漆物证等十章内容。绪论部分主要介绍基本概念、物证种类和物证分析主要技术方法,其它章节将分别针对不同种类物证讲解理化分析的具体技术方法和典型案例。通过物证分析双语教材的使用,既可以有助于学生学习物证分析基本概念和理论,还可以使学生掌握不同种类物证的理化分析技术方法。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公安实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实现应用型公安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实施,需要根据物证分析课程特点和教学目的进行。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物证分析专业词汇、基本概念、理化分析方法和典型案例等。其中,物证分析专业词汇主要由物证名称、常用分析方法名称、常用分析仪器名称、常用法律术语名词和行业术语的缩写等构成。在教学过程中专业词汇、物证分析概念和理论知识等内容需采用英文原文讲授,若学生的英语水平有限,理解上存在困难,可适当结合汉语进行讲解;分析技术方法内容的讲授主要采用以英文为主的讲述方式,使学生掌握各种仪器、化学试剂、计量单位等的准确英文名称,从而培养学生阅读英文专业文献能力,初步掌握撰写外文学术论文的基础知识;典型案例部分可以采用以汉语为主,英文为辅的方式进行讲授。

三、教学模式构建

语文课程建设方案篇8

关键词:C语言;程序设计;建材建设;教学方法;

C语言程序设计是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基础,是计算机专业和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是“数据结构”、“软件工程”等后续专业课的基础课程。由于扩招和社会实际需要,很多高校都加大了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投入,包括教材的编写,课件的开发,实验室建设等。渤海大学是省属二本院校,鉴于生源状况和社会需求,从2003年开始,我们着手“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材建设和教学方法研究。依据多年教学经验,综合考虑了课程内容的多学科、教学对象的多层次、表现形式的多样化、解决问题的多角度等不同层面的要求,综合运用了各种媒体并发挥其各自优势,形成媒体间的互动,强调各种媒体的立体化教学模式,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了C语言程序设计立体化教材体系,提出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五年的教学实践表明,C语言程序设计立体化教材体系的构建和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实施,满足了多样化、个性化和实用化的教与学的需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课程改革中的基础教育提供了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1教材建设与教学方法研究的必要性

传统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材是一种根据培养目标和实际需要,按照教育规律编写的供教学人员使用的知识信息符号载体,教材内容围绕语言自身的语法,很少涉及应用,造成理论与实际脱节,忽略了给予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的机会,忽略了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另外,教材的体系结构、内容深度和例题习题配置上,使大多数学生感到不适应。其主要原因是实例少,例题和习题的配置过于数学化,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教学过程虽使用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学手段进行讲授,但很多课件都是教材内容的复制,讲授的内容还是围绕语言自身的语法,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依据“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特点、生源状况和实际需要,编写有利于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教材,采用灵活有效、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的教学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2教材建设与教学方法研究的指导思想

根据“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确定教材内容;正确处理新理论、新技术与旧内容的关系,坚持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少而精的教材建设原则;以知识结构为主线,以程序设计为中心,融入科学的教学方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3立体化教材建设

立体化教材是指以形成教学能力为目标,以传统纸质教材为基础,以学科课程为中心,以多媒介、多形态、多用途及多层次的教学资源和多种教学服务为内容的结构性配套教学出版物的集合。立体化教材主要包括:主教材、教学参考书、电子教案、试题库、多媒体课件及网络课程等。

3.1主教材建设

在立体化教材建设中,主教材建设通常是重点建设内容。2003年,依据课程特点和生源实际出版了《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对常规的C语言教材体系结构[1-2]进行了适当调整,将指针部分分散到相应的章节中分别进行讲授,增加了C语言图形绘制和C程序与DoS、BioS接口两部分内容。强调学练结合、注重实践,与汇编语言课程形成紧密联系,便于学生掌握低级语言与高级语言的接口。依据同行专家、主讲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修改,2005年,编写了《C语言程序设计》,并由清华大学出版社作为普通高校本科计算机专业特色教材出版。该教材整合了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和数据结构课程的重叠内容,结合经典案例,以设计为主线,以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为中心,在知识结构、内容安排、文字表述和习题配置等方面都根据生源做了反复认真地推敲,达到了教材难度与学生接受能力的最佳平衡[3-4]。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已被多所高校选作教材。

3.2实验指导书建设

依据主教材结构和实际需要,出版了《C语言程序设计习题解答和上机指导》。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实际应用设计了16组具有代表性实验题目。要求学生每周完成一个与当前教学内容有关的实验题目,写出实验报告并演示程序。设计了10个综合性的实验题目,目的是要求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利用,检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书的特点是体现教材的重点的难点,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实际应用,强调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3电子教案建设

依据主教材内容,编写了与纸质教材配套的电子教案。电子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对知识点的把握及明确的教学方法,体现教材内容的精华,也是学生复习的重要指南。

3.4多媒体课件建设

依据主教材内容,设计开发了“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演示系统”,其特点是采用了虚拟现实技术,功能强大、内容丰富完善、互动性好,能显著改善教学效果,对于学生逻辑思维方法的培养和训练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005年由大连理工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已被省内外多所高校使用。

3.5网络资源建设

开发了“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包括课程学习、电子教案、辅导答疑、网上考试、在线讨论、素材检索、重点难点、实验实训、习题与答案等大量功能模块及丰富的教学资源。学生可利用此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评价。C语言程序设计网络资源内容丰富完善,信息量大,特色鲜明,能满足现代教育技术中的交互性、个性化、及时反馈、学习者控制、协作学习等原则,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网络课程先进性、科学性、系统性、多样性的基本要求,为师生创设了一种全新的教学环境,使学生的学习完全突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而变得轻松、灵活,为课程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实施性强、操控性好的教学平台。

3.6试题库建设

为了做到既客观又公平,据教学大纲和实验大纲,建立了试题量大、覆盖面全、难易程度符合生源素质的笔试试题库和上机试题库。试题库按章节进行分类,试题类型以程序设计和分析为主,笔试题型包括单项选择、程序分析、程序填空、程序改错和程序设计,上机题型包括为程序改错、程序填空和程序设计。设计开发了笔试考试系统和上机考试系统,2005年由大连理工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已被多所高校使用。试题的抽取和评卷都由计算机完成,使之科学化、现代化。保证了组卷、评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4多元化教学方法

多元化教学方法是指以设计为主线,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为中心,依据教学内容灵活地使用任务驱动式、案例式、类比式、讨论式、引导式和启发式等教学方法,特别是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组合,并借助网络和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使这些方法得以有效实施[5-9]。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例如,在讲授C语言概述时,通过几个典型案例介绍C语言的特点和功能。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值、学有所用,增强了学生学好C语言的欲望。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已经积累了大量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确保案例教学法的有效实施,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与多媒体演示相结合。依据生源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动态的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例如,将排序过程和函数递归调用过程形象地用课件展示,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为教学过程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

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设计讨论题目,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例如,在讲授函数的参数时,要求学生讨论普通变量和指针变量作为函数的参数的区别。通过学生讨论,印象会更加深刻,理解会更加透彻。

教室课堂与网上课堂相结合。将电子教案、多媒体演示系统和项目案例都放在校园网上,供学生复习和自学。

面对面答疑和网上答疑相结合。规定时间和地点组织学生进行答疑,开发了网络答疑系统,开设了专题BBS,对观点不一致的问题定期进行面对面讨论并讲解。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积极思考,激发了学生的潜能。

5结语

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我们在主教材建设、实验指导书建设、电子教案建设、多媒体课件建设、试题库建设、网络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果。2006年,“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被评为辽宁省精品课程。2004年,“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法研究”获渤海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年,《C语言程序设计》被评为渤海大学精品教材。2008年,“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材建设与教学方法研究”获渤海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年,获辽宁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具有专业特色和适合人才培养的立体化教材体系优化了课程体系,整合了教学内容,反映了当前程序设计的主流技术和发展趋势。强调学练结合、注重实践、可操作性强。教师易教、学生易学。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保证了整个教学活动以程序设计为主线,提高了学生的理论水平、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为中心。立体化教学平台保证了学生进行自主式学习、发现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协作式学习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掌握在信息化社会中的自主学习能力。我校学生的程序设计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程序员考试合格率连续5年均超过了50%。在毕业实习中和毕业以后,大多数学生都能迅速胜任应用软件的设计与开发,学生就业率提高了21%。为其他课程的教材建设和教学方法研究起到了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谭浩强.C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何钦铭.C语言程序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马靖善,秦玉平.C语言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蔡开裕,朱培栋,徐明.国家精品课程“计算机网络”教材建设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8(8):69-70.

[5]林小茶.“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方法思考[J].计算机教育,2009(12):24-25.

[6]王振岩,张玲.探究式教学方法在C语言教学中应用的一些体会[J].计算机教育,2008(6):63-64.

[7]范红,吴怡之.“C语言程序设计”趣味实例教学方法的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9(10):58-59.

[8]王冰.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9(2):142-144.

[9]严悍,衷宜,赵学龙.编程语言教学实践中QDeV方法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8(5):56-58.

teachingmaterialConstructionandteachingmethodResearchonCLanguageprogrammingCourse

QinYu-ping,maJing-shan

(Collegeofinform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BohaiUniversity,Jinzhou121000,China)

语文课程建设方案篇9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法》;课程教学团队;精品课程中图分类号:G62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184-012007年2月,教育部全面启动了本科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不仅成为了高等院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抓手,也成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小学英语教学法》课程于2011年被评为校级和省级精品课程,5年来,本精品课程依托学科建设,通过组建精品课程教学团队,经过教学、科研的积淀和团队建设,逐步形成具有较高质量的示范性课程。

1.《小学英语教学法》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意义

1.1有利于培养师资队伍。通过建立青年导师制度,结合团队建设的实际,落实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在教学与科研实践中优化教学梯队。导师要参与青年教师的听课、辅导、答疑、备课、试讲的全过程。通过共同承担授课任务,可以互相借鉴、取长补短、进行知识交流,且每学年开展团队成员教学比赛活动,通过讲课竞赛、优秀教案评选、优秀多媒体课件评选等措施,加强教学交流,提高各层次教师的学识素养与教学水平。

1.2有利于促进学科专业教学改革。教学团队注重精品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通过凝结团队智慧、整合教学资源,牢牢把握并集中突破改革重点与发展难点,通过定期研讨和集体备课,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相互督促、相互促进,积极进行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革新,不断提升教学团队的整体水平。

1.3有利于学科专业方向的凝练。学科专业发展是教学团队建设的基础,教学团队能够打破长期以来学科专业方向形成的壁垒,将教学资源和科研成果的优势进行互补,在交叉碰撞中,学科专业不仅有望滋生出新的结合点,而且可以形成特色,并充分发挥辐射作用,使相关学科专业也得到发展。

2.《小学英语教学法》课程教学团队的构建与运作

在响应国家和省、校建设精品课程的要求,申报《小学英语教学法》精品课程同时,我们就开始筹划以精品课程为项目平台,组建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在此期间,教学团队建设也经历了从成员间简单合作到现在的密切配合、信息共享,具有较高绩效的正式群体。从团队构成的5p要素以及教学团队的基本特征来看,《小学英语教学法》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已经形成。

本课程组成员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及职称结构合理,是一支素质较高、结构优化的师资队伍。目前,整个团队共有主讲教师5名,其中,江西省学科带头人1人,景德镇学院青年骨干教师1人,"双师"型教师2人,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3人。主要成员都有从事小学英语教学法教学工作的经验,深受学生喜爱,能够较好地将教学、科研与实验紧密结合起来,且能运用现代高科技进行教学的辅助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为推动精品课程的建设,本教学团队共同制定教学大纲、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教师间经常进行研讨,分析学生面临的困难,寻找答案。教学合作小组共同协商教案、教学计划、评估内容及评估方式,协调教学进度。在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小组教师分担任务制作教案、课件,相互听课,分享教学资源等。定期召开例会,讨论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借助集体智慧,通过团结合作,共同寻求有效解决途径。运用行动研究的方法,按照"教学――发现问题――改进教学――再发现问题――再改进"的循环过程开展教改实验。采用贯穿体验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亲临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理解掌握专业知识,并通过说课、上课的形式来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技能,获得更加扎实的实践能力。

《小学英语教学法》课程从2011年入选江西省精品课程至今的5年时间里,团队成员不仅通过课堂教学进行示范,而且不断完善课程的网站建设,实现了课程内容上网,提供了较为丰富教学资源,且能够做到在线答疑和在线测试,使教学相长,师生共同进步。目前,课程网站功能比较齐全,运行良好,基本做到教学资源的有效共享。另外,课程负责人还为精品课程编写了江西省教师教育专业教材(2013年由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教材在教学过程中使用3年来,得到师生的普遍好评,精品课程教学的推广和示范作用得到初步的发挥。

3.《小学英语教学法》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后续工作

3.1形成完整的考核机制,建立健全的反馈体制。实行考教分离制度,保证教学质量,并且定期组织学生座谈,根据教学需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组织座谈会,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并将座谈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任课教师。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每学期开展一次不同主题的教学研讨会,如交流教学经验体会。通过研讨经验共享尽快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的教学质量。

3.2完善监督与激励机制,促进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以科研来培养锤炼教学队伍,以高素质的教学队伍保证优质的教学质量,形成科研与教学良性互动循环的良好态势。建立学生评价制度,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实施有效监督,形成规范的审查评价体系,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定期举行教案比赛和授课比赛,对取得优异成绩教师进行表彰,建立个人档案,在评先晋升时享有优先权,建立一个健康良好科学的竞争机制。

3.3进一步优化网络教学资源。开辟网络学习的新空间,加强师生教与学的互动,满足学生多方式学习的要求;更新《小学英语教学法》案例库,将案例教学融入到已有的教学模式中,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建立和完善学生上机实验和学习的内外部环境,逐步改善和提高实验室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拓宽实践性教学环节思路,增开设计性综合性及研究性实验课程。参考文献:

[1]李昌新,刘国瑜.基于教师教育专业发展的高校教学团队建设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08(6).

语文课程建设方案篇10

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其汉语言类课程设置

相对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下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更注重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与之相衔接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也定位为应用型人才。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专门组织专家制定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以下简称《指导性培养方案》)便将该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明确定为“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所开设的汉语言类课程本应服从于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核心目标,但长期以来语言课程的教学都偏重于语言知识体系的传授,未充分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困难,并因此产生厌学情绪。

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引入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案例教学法(Casemethodsofteaching)就是运用案例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不同于举例和练习)。这是一种在西方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有着广泛应用前景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从广义上讲,案例教学可界定为通过对一个含有问题在内的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一定意义上它是与讲授法相对立的。”

目前部分培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院校虽然开设了案例教学法课程,但其在整个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中所占的比例仍比较低,大多还停留在偶尔使用案例或举例的层面,真正意义上的案例教学尚需深入研究探讨。相对于硕士研究生,本科学生对理论的掌握与理解能力更为欠缺,更需要有鲜活的案例对其引导与启发。因此,笔者主张在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汉语言类课程教学中应大力引入案例教学法,从而让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同学提前了解走上教学岗位后可能面临的现实问题,并促使他们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和反思,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案例教学法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语言类课程中的应用

下面笔者以对外汉语教学课为例来说明在语言类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法的步骤,以期抛砖引玉。

参照哈佛大学商学院琳达教授对新教师利用案例教学的几点忠告,笔者按以下步骤实施教学:

(一)课前(筹备工作)

课前,教师应做以下准备:

1.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教师事先要了解学生,然后考虑将不同性别、性格、学习习惯的学生安排在一组,这样讨论时有助于优势互补,也可以促进不同类型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2.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将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列成表格,然后将与此相符的教学案例及学生讨论的问题附在其后。当然,教案设计要注意留有余地,不能太死板。因为学生的讨论是变化的。

另外,案例涉及的问题要有典型性和启发性。在课堂上让学生讨论的问题不宜列得太多,否则会导致偏离主题,对每个问题的讨论也不够深入。

3.案例选择及教学重点的确定

关于《对外汉语教学法》课中案例的选取,可以采用朱勇编写的《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与分析》一书的案例。这些案例来自世界各地的35位教师的教学日志,是宝贵的一手资料。该书编者按“案例”、“分析”、“思考”、“阅读”的体例排列,不仅可以让人对教学案例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还可以借鉴专家对案例的分析。该书“分析”后设有“思考”,有的思考选自案例本身,有的是对案例的延伸,大多对学习者有启示作用。“阅读”部分其实就是参考文献,旨在提供针对性强的资料,帮助学习者加深对有关问题的认识。

此外,我们还可以选择视频资料作为教学讨论案例,如北京语言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汉语课堂教学示范》就是很好的案例。

选择好案例之后,还要考虑案例哪些部分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克服困难。针对这些困难,可设置过渡性问题,或提供相关背景资料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4.板书、教具或场地的安排

教学过程中有静态板书与动态板书,在案例教学中可以把二者结合起来灵活运用。具体来说,那些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完成的板书可能会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需要提前板书。

此外,教学过程中可能需要有相应的教具辅助学生理解有关理论,又或者为了适应案例的内容需要将学生分组排座(圆桌式或横列式),这些工作都需要在课前做好准备。

(二)课堂实施(案例讨论的组织工作)

1.案例导入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吸引人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兴趣。因此,教师应设计多样化的导入,如可以提前复印案例发给学生,还可以用投影、视频的方式展示出来,还可以让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表演教学(需提前准备)等。

2.案例的讨论

讨论可以是开放式讨论,也可以是封闭式讨论。如教师不提问,给出案例让学生自己从案例中认识问题,这是开放式讨论;也可以事先给出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这是封闭式讨论。前者有利于学生自由发挥,多角度思考问题;后者可以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朝教学目标靠近,有利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可不参与讨论,但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必要的争论与创新思维。

全班学生事先分小组讨论后,每个小组选择代表发表本小组意见。各小组观点可能一致,可能相左,也可能互补,教师适当地进行几次阶段性小结或点评是很有效的教学办法。

3.案例的总结

在课堂结束之前,教师要针对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纠正,或补充又或提出新的问题供大家深入思考,对重点问题要强调。

在案例讨论中,学生通过思考建构自己的认知,通过与他人的交流补充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通过老师的总结,强化、纠正认知。这些知识结构的建立比老师单独讲解要生动、牢固得多。

(三)课后(交流与考核工作)

课后,教师应与学生交流并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与教学行为,为下一次的案例教学做准备。同时,教师还应根据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给予他们评判,以分数的形式呈现。

考核方式可以将小组和个人结合,如:

学生得分=小组集体分(占50%,由教师打分)+个人分(占50%,由小组长打分)

这样小组之间有竞争,小组内部也有竞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讨积极性。另外,讨论结束之后以小组为单位将讨论过程与结论以书面报告的形式上交老师,作为老师评分依据。

四、案例教学法的局限性

与其他教学法一样,案例教学法在应用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语言类课程教学中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一)缺乏汉语课堂教学案例

目前汉语课堂教学案例,尤其是海外汉语课堂教学案例极度缺乏,汉语课堂教学案例库的建设已迫在眉睫。央青从宏观层面的政策支持、案例教学的重要支撑、建设环境、潜在用户群需求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构建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库的必要性。为建设高质量的案例库,广大专家学者和汉语教师,特别赴海外一线教师,应群策群力,通力合作。

(二)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更高

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既要从宏观掌控局势,又要从微观洞察;既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要有老到的实践经验;既要有教学技巧,又要有课堂管理能力;既要有预测能力,又要有应变能力。因此,案例教学法对教师也是一种挑战。教师应首先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最好能得到一些专业的案例教学方法的培训和指导。

(三)课堂学时不足以保障有效的案例教学

目前高校的课程设置对教学学时有严格的规范,而语言类课程学时少、内容多,因此,语言类课程教学运用案例教学法中会存在课堂教学学时不足的情况。此问题的解决,一方面需要我们经济高效地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另一方面需要尽可能开辟第二课堂,将部分讨论放在课外,由学生自主完成。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在语言类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有其独特的优势,也有其局限性,教师对其唯有扬长避短,才能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北省汉语国际推广策略研究”,编号:2012G072;湖北工业大学2012年教研项目“对外汉语专业汉语言类课程建设与创新研究”)

参考文献:

[1]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Z].北京.2007.

[2]郑金洲.案例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7):36-41.

[3]央青.工商管理案例库对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库建设的启示[J].民族教育研究,2013,(5):88-93.

[4]高熏芳.师资培育:案例教学的发展与应用策略[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8-9.

[5]李为民.如何开展案例教学——哈佛大学商学院琳达教授对新教师利用案例教学的几点忠告[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3):38-40.

[6]朱勇.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与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