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文物保护与修复的问题十篇文物保护与修复的问题十篇

文物保护与修复的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25:26

文物保护与修复的问题篇1

关键词:石质文物保护;遗产监测;病害肌理;环境研究;保护材料

近年来,世界各地的石质文物保护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如何科学有效的保护石质文物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石质文物的保护是包括文物现状调查、病害机理研究、环境监测分析、保护材料研制、保护修复操作、保护档案建设、美学价值讨论等内容的系统工作,是一个由考古、艺术、物理、化学,生物、环境、地质等多学科分工与合作的过程。多年来,中国在石质文物保护与修复方面做了大量的保护研究工作,同时也与国外建立了广泛联系,并组织国内外专家针对石质文物的保护联合开展了多项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

2015年6月13~14日,2015中国石质文物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大足隆重举行。旨在展示石质文物保护领域最新研究进展与成果,也为与会专家学者提供一个探讨和交流石质文物保护研究的平台。本次会议的研讨范围包括:石质文物保护原则、理念的探讨,遗产监测与保护策略,诊断分析方法在石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在石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保护材料、技术、方法应用研究等。会议共收到论文53篇,来自我国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石窟保护研究机构以及意大利、英国、日本、叙利亚、以色列等国家、地区的69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38人在大会做了专题发言。研讨会期间,与会的各位专家、代表多角度、深层次对石质文物的研究、保护和利用进行了深入探讨,对石质文物保护技术研究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与利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坚守保护理念,积极探讨遗产监测问题

在我国文物保护事业从文物保护逐渐转变为文化遗产保护后,对保护理念的认识日益深化,文化价值的保护得到更多关注,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原则得到进一步的实践。基于文化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指向,与我国类型多样的文化遗产实际更加适合。对于石质文物的价值多样性和病害复杂性,如何理解其真实性,如何权衡、体现其价值,如何兼顾历史价值和修复干预的稳定性,如何平衡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宗教价值,皆是石质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中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次会议的发言和讨论也体现了这些特点。

詹长法以《现代文物修复的思考--以千手观音造像保护修复为例》为题从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保护修复工程的实际情况出发,指出现代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与传统艺术品修缮在理念和方式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但同时在实践中两者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就意大利文物保护修复理论家布兰迪认为修复首先是对对象的价值的认识和判断,并让其得以传承的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和思考。孙华的《摩崖石刻保护建筑设计理念初探》总结了文化遗产保护学界先前在石窟寺及石刻保护性建筑设计和实践的得失,从地表防渗、通风防潮、遮阳避雨、崖壁减负、建筑形体、环境协调,以及保护性建筑的可逆性等方面对摩崖石刻保护性建筑的设计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奚三彩的《杭州龚隹育墓石刻文物抢救性保护工作的几点思考》对早期文物本体上的水泥填补和使用铁钉的铆接等取舍问题进行思考,并指出在不对环境风貌有较大扰动的情况下,在摩崖石刻外部修建保护性建筑及设施是保护石刻的有效方式。张晓彤的《修者其责观者其权决定石质文物保护修复效果因素的探讨》就石质文物保护修复效果影响因素进行了阐述。同时又从一个修复者的角度和一个普通观者的角度,探讨开展专业修复活动时自身的困惑与反思,浅析“舆情”差异的原因和背景。

目前,在文化遗产本体和关联环境要素类型多、范围广、影响因素复杂的条件下,遗产监测要体现更好的针对性、适用性和有效性,需要在认清突出普遍价值和遗产保护管理中的关键问题,梳理监测指标、明确工作重点等方面开展细致的工作,以便更好的服务于遗产保护,实现监测的意义。同时使遗产监测有助于对世界遗产本身及相关的保护政策与技术的认识不断深化,不断完善。

在本次学术交流中,意大利Heleniporfyriou(海伦尼・博尔菲里昂)以《世界遗产地和历史中心的监测――意大利的贡献》为题介绍了欧洲最初从有形的角度保护历史遗址到后来的监测保护措施和政策,基于意大利在遗产城市进行的监测实践和经历,一是评估世界遗产地的监控情况和世界遗产的现状;二是iCVBC制定了“保护地”方案来评估游客对历史中心造成的影响。郭璇的《世界遗产监测指标体系建构初探以大足石刻为例》介绍了大足石刻世界遗产监测指标体系研究的部分成果,尝试构建大足石刻世界遗产地的监测指标体系,探讨了这一指标体系对于石窟类遗产地的适用性和地域特殊性。叙利亚mayaHassan(玛雅・哈桑)的《沿海石质遗产地气候变化的保护策略》指出在其绝大多数文化遗址中,古叙利亚文明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对石质材料的运用;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石质遗产正面临气候变化的威胁,需建立一个可持续、有成长和扩展空间的防线,从而制定一个针对叙利亚海岸考古学区域的保护策略。

二、加强病害机理研究,促进检测分析水平提高

多学科结合研究与现代科技手段的介入,已在文物保护的方案制定、操作实施、研究评估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微观分析与表观现象的结合研究、劣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关联性研究、干预手段与材料的评估方法和综合体系的完善,对文物本体保护至关重要。参加本次会议学者在会上交流了各自在这些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

意大利FabioFratini(法比欧・弗拉蒂尼)以《建筑石材的损坏》为题指出物理蚀变的过程会导致石材分裂成不同大小的碎片,但其化学和矿物学成分不会发生改变;化学蚀变会给石材带来巨大的改变,使矿物在溶剂中完全溶解,氧化元素发生颜色上的改变进而生成氢氧化物,元素溶液化形成黏土矿物和不溶残渣等,为此,关注石质艺术品材料的损坏过程尤为重要,有助于选择最恰当的修复手段来延缓石材损坏现象。李黎的《承德凝灰岩文物的劣化机理及保护材料筛选研究》以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的凝灰岩质文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凝灰岩的微观分析认为,凝灰岩岩样中伊利石/蒙脱石混层(i/S)是凝灰岩劣化的物质基础,流纹构造和微节理是凝灰岩劣化的结构基础;通过劣化模拟试验证实了水和结晶膨胀性盐是凝灰岩发生风化破坏的外界条件。根据病害类型及成因筛选出了修复保护材料,为承德凝灰岩质文物的保护工作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同时也可作为我国凝灰岩质文物的保护加固参考。

意大利LoredanaLuvidi(罗娜丹娜・拉维迪)以《大型不可移动文物的可持续诊断方法通过快速和更为先进的技术进行比较》为题针对文物本体受损原因,强调如何将制定保护计划的可持续诊断方法应用于大型不可移动文物。张兵峰的《梵天寺经幢岩石病害分析检测研究》通过对经幢石灰岩岩性特征鉴定、岩石吸水性能实验、化学成份分析及其几种主要病害样品分析检验出发,分析其岩石劣化机理和表层风化病害产生的原因,为经幢文物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意大利mariaperlaColombini(玛利亚・佩尔拉・科隆比尼)的《高等亚洲古代造像彩绘和工艺修复仪器分析》,通过多项分析技术得出的有关颜料和粘结剂的数据,呈现累积的样本,讨论古代亚洲画家使用的彩绘技艺,首次对古代亚洲雕塑的彩绘材料和技艺提出独到的见解。严绍军的《宜昌三游洞渗水病害机理分析和防治对策研究》指出为研究三游洞渗水病害机理,进行了三游洞水文地质勘察和岩溶调查,采取岩、土、水样进行室内试验,分析了岩石的物质成分和微观结构,查明了三游洞景区的地下水类型和埋藏条件,研究了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的规律,建立了水文地质模型,评价了地下水对摩崖题刻的危害,提出了渗水病害防治对策。

三、重视环境质量研究,扩大信息技术应用

本次会议中的环境研究交流内容均不局限于单纯气候因素的分析评价,而是体现了文物本体病害与环境影响对应关系的探讨。研究方法和动态监测数据分析的重要性,以及环境研究结果为预防性保护策略的制定提供有效支撑等趋势,在代表的发言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三维扫描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及文物信息精确留存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在会议中得到了广泛关注。

清华大学张彭义以《环境因素对千手观音造像保护的影响研究》为题从大足千手观音所处的气象和空气质量的监测,大气颗粒物、雨/雾水成分分析,造像表面成分分析等研究表明,千手观音造像所在的微环境高湿度、凝结水多发且酸性颗粒物污染严重,需要及早对千手观音造像开展预防性保护。黄继忠的《石窟岩体水分循环研究》根据石窟山体的宏观环境和包气带空隙特征,从水分循环的角度研究了大气降水、空气中的水汽在气候因子驱动下的循环转化规律。说明云冈石窟所在山体含有一定量的空气,确实与外界存在密切的水汽交换关系。

吴育华以《三维之下觐观音――三维扫描在大足石刻千手观音保护修复中的应用》为题指出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因雕凿结构复杂且存在多种病害,使得其空间形态异常复杂,如何准确获取其空间信息并应用于保护修复工作具有一定挑战性。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因精度高、安全性高和效率高被应用于千手观音保护修复工程,应用实践表明,三维扫描成果为现场实际形态修复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持,且在千手观音的科技考古、形态监测与数字展示等方面应用具有广阔前景。日本tanimotoChikaosa(谷本亲伯)的《石质文物保护中电阻率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介绍了电阻率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及其在石质文物保护中应用的必要性,与传统的文物保护系统相比,该系统具有易于扩充,测量准确等特点。刁常宇的《融合激光三维扫描与多图像三维重建技术的石质文物数字化方法》总结出激光三维扫描和多图像三维重建的优势可以结合应用,实现最高精度形状细节和最高精度纹理细节的文物数字化。

四、研发保护材料应用,增强文物安全因素

本次研讨会中,国内外的学者们也带来了在保护材料应用领域新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到材料应用更加注重对文物本体的最小影响,对材料自身的稳定性以及特定环境下的耐候性的考虑也是本次学术会议的亮点。学术交流中,学者们对具体实例讲解让大家看到修复的实施和专项技术的应用更加规范、系统,文物保护科学是一门实践性科学,文物保护修复的过程即是研究的过程,同时也是修复和研究同步的课题,这对促进石质文物保护修复技术体系的完善具有更高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西安交大和玲的《透气性poSS基聚合物保护砂岩的研究》以poSS为起点,分别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甲基丙烯酸酯异丁基聚倍半硅氧烷(ma-poSS)为单体,获得用于保护岩石的poSS封端共聚物(简称p1)和刚柔兼具的共聚物(简称p2);分别研究了这两种材料在溶液中的组装胶束、膜表面动态吸水性与热机械性能等,并在此基础上对两种不同孔隙度的砂岩进行保护效果评估;结果表明:p1和p2有望作为有效的砂岩保护材料。戴仕炳的《石质建成遗产表皮材料学监测技术体系研究》结合我国及德国最新的研究成果,提出我国石质文化遗产表皮材料学检测技术体系,为石质建成遗产日常维护及保护修复提供依据。蒋德强的《潮湿环境下风化砂岩加固材料的研制》采用改性醋酸纤维素材料为主要黏结剂,并结合能够与基体中残留的水分发生化学反应的有机硅单体,制备出了一种能够在潮湿环境下正常挥发干燥,不用去除基体中的水分,同时具有一定透气透水性的溶剂型风化砂岩加固材料,有效地解决了潮湿环境下风化砂岩的加固问题。所研制的潮湿环境下风化砂岩加固材料,已成功地应用于大足千手观音造像的砂岩加固。

文物保护与修复的问题篇2

目前面临土壤修复要建立、完善覆盖国土、农业、环境等各领域的土壤污染监测体系和管理体制,实施土壤污染的行政问责制度,谋求在全国范围治理土壤污染的治本之策。

建议11

法治的硬杠杠

默默无闻的土壤已经成为我们经济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一个制约因素,并且这个制约因素正快速地加强它的负面影响,再不采取有效对策,它影响的不仅是经济发展,土壤生态的恶化将重创我们最根本的生存环境。

以法治“壤”

制止污染的继续恶化,修复已经造成的损害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怎么解决,空喊重视无济于事,行政干预缺少整治力度,依法治国,同样也要依法治污,法律是最强有力的武器。但是,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没有一部专门针对土壤保护、治理的法律,与土壤相关的法律法规散见于《土地复垦规定》《土地管理法》《水土保持法》等法规中,这些法规仅从保护的视角以及宏观调控的视角规定了一些制度,甚至没有建立最起码的民事诉讼机制,在实践中处理土壤污染的情况很不理想,面对目前迫切而具体的土壤问题基本是隔靴搔痒。

随着人们生活富裕,对生活品质需求越来越高,生态环境以及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人们最关心的话题,人们的诉求和持续发展的需要使国家开始重视生态安全对建设富国强国的重要,国家领导人也在各种场合多次提出对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具体到被污染土壤的治理修复也需要相关法律加以规范,在此氛围下,土壤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开始加紧制定。

2015年1月1日,新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正式生效,在这次修订中,明解了生态保护红线,将生态红线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同时对污染物总量控制、环境与健康监测及影响评价、跨行政区域联合防治等环境保护基本制度进行了完善,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法律制裁更加严格,同时也提高法律的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新《环保法》对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止污染都将起到重要作用,是给环境污染的制造者戴上了紧箍咒。

新《环境保护法》实施的同时,一部专门针对土壤的法律,《土壤污染防治法》已列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规划,按立法规划要求,在本届内将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人称“土十条”近日已由环保部提交至国务院,预计在2015年下半年或2016年正式出台。这两部法规对土壤治理、修复都做了详尽规定,有人甚至预测,“土十条”将带来土壤修复业的“黄金时代”。至此,在土壤问题上,国家连出法治重拳,击中土壤污染问题要害,为土壤的保护与恢复治理建立了强有力的保障。

治污要打“组合拳”

然而,土壤的保护与治理只靠重拳是不够的,有效解决土壤问题需要一套“组合拳”。第一,强化有法必依。法律法规再完备,如果执行不力,有法不依,法律也只不过是一纸空文。在有法可依的同时,有法必依是保障,加强法律监督,对违法严格按律惩罚,是保障土壤安全的重要一环,也是制止土壤修复中存在的各种混乱现象的有力武器;第二,制度落实到人。专人负责,违规问责是保证政策规定有效执行的手段。第三,完善行政规定,土壤保护与恢复仅依靠法律是不行的,不需要有政策、行政等多层次的约束或鼓励。与法律相比,行政手段应用范围更广泛,手段也更多,它不但可以制止、处罚,也可以是支持鼓励。行政与法律并重,可以多层次、多手段地解决土壤的保护、治理、修复问题。

建议2

建立土壤防治体系

不了解土壤就谈不到保护土壤,多年对土壤认识的缺失,是导使土壤受污染严重的原因之一,加大土壤污染的科普力度势在必行。人与土壤的关系,也是鱼与水的关系,水可以没有鱼,但鱼离不开水,人类的生存、发展、都建立在土壤的安全之上,土壤不安全了,什么都谈不到。

加强科普,树立风险理念

归根结底,土壤的污染都是人为原因引起的,是人造成了土壤污染和破坏,保护土壤、防止污染还是要靠人们自身觉悟和行动。目前我们的土壤保护意识远没有深入人心,加强土壤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觉悟是土壤保护的工作之一。逐步增强国民的土壤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树立自觉保护土壤环境的责任感,同时也要建立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把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提倡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让人们树立一种危机意识,建立起土壤安全的风险理念。不要等到食品受到毒害,生命健康受到威胁才想起土壤的重要。

完善土壤信息数据

土壤的保护和治理离不开数据支持,只有对土壤污染状况有详细了解,对土壤危害心中有数,找出原因并提出对策,才能在土壤保护和治理上做到有的放矢。法国现在已经建立“土壤污染档案”,对本国土壤污染情况均有资料可查。中国目前土壤数据库还不完备,现有的土壤数据库中缺少可量化的土壤污染数据。

2005年4月至2013年12月,环境保护部会同国土资源部开展了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首次对我国的土壤状况进行了一次摸底。范围涉及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东北平原,沿海经济带,西部地区等六大区域近300万平方公里国土,调查由国家拨款10亿元,这次的调查结果引起了国家对土壤状况的关注,开始将土壤问题提到关系国家未来发展的高度,也加快了各项政策法规的确立。

我国土地面积广阔,土壤情况差异较大,污染情况十分复杂,宏观的调查数据并不能详尽反映全部的土壤问题,具体到各地区又有不同的情况,因此完善更加全面、系统、详细的土壤数据库,建立专门的土壤污染档案是必须的。在国家数据库的基础上,各地方也需建立健全本地区的土壤情况数据库,归类土壤污染类型,确定污染程度和形成污染原因,评估土壤污染风险,对构建地区土壤污染防治法规,提升土壤监管能力将十分重要。

完善监控体系

监控体系掌握土壤情况变化的第一手材料,健全的监控体系是确保土壤保护政策正常实施运转的机制。

设立红线管控制度。生态红线管控是不能触碰的底线,红线制度将经济活动限制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是一个资源消耗的最低限,是为遏制生态土壤退化趋势的质量底线。为土壤安全设置底线,就是要在红线划定的区域里施行严格管控,保证不越雷池一步。强化监管手段。建立土壤科学污染监测网,污染地区定期采样或定点安置自动监测仪器,进行土壤环境质量的测定,观察污染状况的定期变化规律,确定污染物质排放量,充分利用先进科学的技术手段,强化对土壤情况的监测对土壤保护与治理都十分重要。目前在发改委、财政部支持下搭建的生态管控平台,将实现“天地一体化”,就是运用卫星监测污染情况,哪里有污染情况一清二楚。加强政策、行政监管。提倡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污染企业整顿等有可能对土壤造成污染的监管,同时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改革工艺和设备,把污染消除在生产过程中。严格责任,奖罚分明。各级政府,无论是省市还是县乡,都要有相应的管控责任要求,并与政绩考核挂勾,增加资源、环境、生态等指标的考核权重。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于造成资源环境生态严重破坏的干部,要终身追责。

建议3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其实,生态补偿在我国已悄悄试行多年,地方也有一系列探索,形成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补偿政策。但是由于生态补偿实行起来很复杂,牵涉面多,国家层面生态补偿立法目前还处于缺失状态,因此各地生态补偿实践普遍存在法律依据不充分问题。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也离不开法律的支持。

实行“谁污染谁治理”原则,建立土壤生态补偿制度。让损害生态者赔偿、生态受益者付费、受损失者,生态保护者得到补偿。生态补偿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加大对生态区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要引导生态受益地区与保护地区之间通过多种方式实施补偿。

补偿机制就是找出“青山绿水”的保护者与“金山银山”的受益者之间的利益协调的办法,使生态保护者肯出力,才守得住“绿水青山”。

建议4

技术攻关亟需加大力度

土壤污染修复本身是一个全方位的学科,涉及农学、植物学、环境科学、土壤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我国土壤污染具有多样性和地域性的特点,需要有针对不同类型,研究和运用修复技术,增加了土壤修复的复杂性和难度,因此我国的土壤修复技术还有相当多的难题要攻克。

国外的土壤修复已经开展多年,中国开展的时间尚短,从环保部牵头制定《全国土壤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起,才开始对于土壤修复日益重视。总体上来看,我国的土壤修复仍然处于试验阶段和市场培育期,修复技术方面的研发水平和应用经验都与美、英、德等发达国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从目前的情况看,由于土壤修复周期长,效果慢,耗资巨大,尤其是土壤修复技术水平有限,有些地方所谓的土壤修复就是火烧或挖走填埋,污染土壤焚烧法被很多地方使用,土壤焚烧后,有害物质没有了,但土壤也遭到破坏,很难与土壤修复联系起来。近年来,虽然也引进了很多国外的先进技术,但国外技术需要解决本土化的问题,否则有可能造成“水土不服”,在实践上能否应用还尚待时日。

文物保护与修复的问题篇3

中国现有43处世界遗产,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0处,稳居世界前列。从1987年中国第一次有了世界遗产到今天,20余年过去了,社会对世界遗产的认知在不断的深化,世界遗产地的保护和管理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北京明清故宫 持续扩大开放区域

2012年,《故宫保护总体规劃》编制工作正式启动。规劃以2004年《故宫保护总体规劃大纲(2002~2020)》为基础,将解决故宫112公顷土地上每一平方米用地的性质和每一平方米建筑的合理利用问题。目前,故宫博物院正努力呼吁国家相关部门抓紧制定《故宫保护条例》,以实现对故宫文物本体及周边环境的有效控制。

近些年来故宫博物院通过有序开展古建筑全面修缮工程,持续扩大开放区域,使开放参观面积由目前的45%扩大到76%。经过精心整修的皇极殿已向观众开放。未来,还将开放慈宁宫、寿康宫、慈宁花园等组成的西部区域;端门城楼、大高玄殿将作为数字博物馆对外开放;南部将形成以午门城楼及东西雁翅楼、武英殿和文华殿为主体的大型博物馆展览设施群。为解决院内一些部门占用古建筑办公而对古建筑造成损害、古建筑亟需腾退整修的问题,故宫博物院正在建设西河沿文物保护综合业务用房,力争在2016年实现红墙内无办公科研场所。

故宫博物院为期7年的藏品清理工作已经顺利完成,确定馆藏文物总量为180万7558件。为解决古建保护与展厅现代化要求的矛盾,故宫博物院建设了完全达到博物馆温度、湿度、安全控制标准的现代化展厅一午门展厅。

目前,故宫博物院正着手对所有展厅中的展柜、台座等进行全面排查,逐步更新,以实现对展厅内文物的全面抗震防护。对地下文物库房进行升级改造,争取根据不同质地文物藏品的保藏条件要求,实现温度、湿度的调控功能分区。同时,建设第三期地下文物库房,配套复建内务府建筑,增加文物储藏保管功能,逐步减少并最终弃用地面文物库房,整体提升文物藏品保存条件。针对大量院藏文物濒临腐蚀、锈蚀等严重自然损坏状况,将建立大型综合文物修复中心,根据文物藏品性质设置各类保护修复室。

2011年12月,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建立“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信息化平台”,对文物建筑、室外陈设、植物动物、环境质量、游客动态、安全防范、基础设施、馆藏文物、非古建筑、监测保障等进行监测。针对游客动态,故宫博物院提前制定节假日观众接待预案,以加强值守力量、设置缓冲区域、畅通出入口和通道、调整开放通道作为应对措施,未来将根据监控,对超大客流进行分解疏导和科学控制。

故宫博物院正在规劃包括地库风冷系统改造、报警联动处置系统建设、消防设施改造、高压管网建设、午门安检前移、建立故宫应急指挥中心、采用物联网技术加强安全防范、彩钢房拆除、灭火救援能力建设等内容的安全防范新系统。通过技防、人防、物防的有机结合,全面提升安全防范工作水平。

莫高窟 在保护的前提下开放,在开放中加强保护

2003年甘肃省政府颁布实施《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这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几个专项文物保护法规之一。2011年出台了《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劃(2006~2025)》。敦煌研究院据此制订了相应的保护管理措施,劃定了2万余公顷的遗产区,10万余公顷的缓冲区。

为保护莫高窟的突出普遍价值及其真实性、完整性不受破坏,敦煌研究院配备了先进的实验设施条件,通过承担国家重要科研课题,系统分析威胁莫高窟文物保存的各种风险因素和产生机理,解决保护中的关键问题;与多家国内外保护科研机构合作,积极引进、吸收先进的保护技术和理念。采取科学的工艺对本体的壁画和崖体等实施保护,并形成了保护技术规范。共修复壁画约3100平方米,加固崖体长1700米。对影响环境保护的风沙危害,采取固沙、阻沙综合治理措施使得窟区积沙量减少70%以上。敦煌研究院还在壁画和塑像、洞窟内环境、窟区气象和地质环境、风沙、游客、安全防范等方面利用先进技术开展实时监测工作,对有可能造成破坏的潜在因素进行预控并及时采取保护措施。

敦煌研究院始终坚持在保护的前提下开放,在开放中加强保护。开展莫高窟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进行游客承载量研究,召开“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总结研究成果,根据洞窟壁画的内容和年代、保存现状、洞窟容积、位置,以及游客量变化等,制定游客预约制并及时调整洞窟开放策略,确保石窟处于科学、有效的保护和开放管理状态。近年来,敦煌研究院在面对游客逐年增加的挑战时,为有效减缓洞窟开放压力,保护洞窟,充分展示遗产价值,尝试采用数字化虚拟洞窟的展陈方式。

长城:21196.18千米总长度的调查与认定

长期以来,长城保护是中国文物保护的一项重点工作。国务院先后将山海关、嘉峪关、八达岭等多处长城重点段落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各地人民政府也将长城相关遗迹分别公布为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不可移动文物。2003年,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等九个部委联合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长城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2006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了《长城保护条例》,为加强长城保护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法规保障。

为应对长城保护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消除自然和人为因素对长城的威胁,国家文物局制定《“长城保护工程(2005—2014年)”总体工作方案》,开展资源调查和建立记录档案、编制保护规劃、建立法规制度、理顺管理体系、开展宣传教育、加强科学研究、实施抢救维修、依法加强监管、加大经费投入等九项工作。“十一五”期间在大遗址保护专项经费中安排5亿多元用于长城保护工程,确保了长城资源调查、重要段落保护维修等工作的顺利完成。国家文物局支持和指导各地实施了山海关等一批长城重点段落的抢救性保护维修工程,消除了一批重大文物安全隐患,为长城等大型文化遗址的抢救维修创造了新鲜经验。

2007年至2010年,国家文物局联合国家测绘局组织开展全国性的长城资源调查工作。长城资源调查分为明长城资源调查和秦汉及其他时代长城资源调查两个阶段开展。长城资源调查由文物部门通过田野调查确定并记录长城本体、附属设施、相关遗存等的保存状况、保存环境及保护管理状况;在此基础上由测绘部门测定长城资源的长度、位置等测量数据,并建立长城信息系统。通过长城资源调查,全面、准确地掌握了长城的规模、分布、构成、走向、自然与人文环境、保护与管理现状等基础资料,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新发现。

在长城资源调查成果的基础上,国家文物局于2011年6月份启动长城认定工作。通过长城认定,将进一步明确各类长城相关遗迹作为长城遗产的重要属性,解决“什么是长城”这一关键问题,并将各类长城遗产纳入《长城保护条例》的保护范围。同时,各级地方政府根据国家文物局的认定意见,将能够准确掌握辖区内的长城资源情况,依法落实《文物保护法》和《长城保护条例》确定的长城“属地管理”原则,进一步明确每一处长城遗产的保护管理责任,解决“谁来管理”的问题。

2012年5月,国家文物局完成长城认定的批复工作,共认定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03个县域内分布的春秋战国、秦汉、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西夏、辽、金、明等历代长城墙体10053段,壕堑1762段,单体建筑29507座,关堡2210座,相关设施189处,共计43721处长城遗产。调查认定的长城总长度21196.18千米。

苏州古典园林: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试点

在中国现有的30处世界文化遗产中,苏州古典园林的监测工作一直走在前列。经过多年探索和努力,建立起了一个体系较完善、功能科学的监测体系。建立了一套三级管理的分级管理体系。从苏州市世界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到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再到园林局下属古典园林保护监管中心、各古典园林管理处,形成了苏州市域范围内上下联动及时、协作处置有效管理体系。

为保障监测工作的有效实施,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于2008年出台了《苏州古典园林监测管理工作则(试行)》,并于2011年修订成为苏州市规范性文件,明确了各级各部门在遗产监测管理工作中的信息报送、预警处理等相应职责,确保监测工作有章可循。同时,通过数年的摸索,研究制定了《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物、植物、陈设、游客量监测工作规程》和《预警指标值与预警(草案)》,以及相应的考核办法、监测工作例会制度、培训制度等切合实际需要的配套内容。制定了苏州古典园林监测工作总体方案,确定了监测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三个全方位”,即:全方位数据采集、全方位实时记录、全方位监测预警,围绕这个目标,制定了遗产监测远中期规劃和近期分步实施计劃。

在对苏州古典园林进行监测的过程中,注重科技提升。一是与有关大专院校合作,研究多种手段对遗产实施监测的方法,研究三维扫描仪在古典园林保护中的运用。二是与信息科技公司紧密合作,利用现代技术和先进的设计理念,自主开发世界遗产监测预警系统软件,研究出一套符合苏州古典园林特点的监测软件和监测指标、监测预警标准,力求监测手段科技化,监测数据科学化,监测结果时效化,为逐步实现从传统到数字化和现代化的转变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从确保世界遗产原真性的目的出发,以“原法式、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为标准,结合遗产维修工程的实践,摸索苏州古典园林维修工程的监测方法,2007年编制《世界遗产维修课题大纲》,2008年实施耦园案例的“维修工程监测研究”;2010年完成以留园曲溪楼维修工程监测工作。四是加强对国际文件和动态的研究,2009年完成了国家文物局下达《世界遗产苏州古典园林定期报告(2003~2008)》试点研究课题的任务,得到国家文物局充分肯定,认为具有在全国遗产地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2011年被确定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试点单位。

遗产监测工作的核心内容是监测信息,苏州古典园林保护监管中心承担着信息维护及的信息中枢职能,一方面通过网络平台实时采集与信息,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定期与不定期的人工监测巡视、巡视报告、编辑监测预警信息专刊等工作弥补网络平台信息的不足;除此之外,还结合信息科技的发展,积极研究平台功能的提升,架构科学高效的信息化网络,并对采集的信息数据进行科学分类研究,走出一条从全方位信息采集到以遗产价值影响因素重点梳理、从摸家底到抓关键,从图文并茂到三维测量的信息化建设之路,在实现遗产价值的全方位监测的同时也为各级各部门的管理评估工作提供了详实的信息;还为传统技艺流失、保护修复专业人才流失的可预见影响因素做好了必要的信息储备。

大足石刻:石质文物保护的示范工程

大足石刻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典范。长期以来,大足石刻研究院先后完成各类文物保护项目20余项,在一定程度上使石刻病害得到有效遏制。在保护修复中,坚持技术创新、工艺创新、材质创新。如在大足宝顶山石刻观经变龛危岩抢险加固、地狱变相龛及合利塔防风化保护、九龙浴太子龛渗水治理等多项保护工程中所采用的一些技术措施均处于国内石质文物保护的领先水平。尤其是正在开展的全国石质文物保护一号工程——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更是提高了大足石刻乃至全国石质文物保护的科研水平。

千手观音造像开凿于南宋淳熙至淳祐(1174~1252年)年间,造像集雕刻、贴金、彩绘等多种工艺手段于一身,病害极其复杂,多达34种,是一项集保护修复与研究于一体的大型文物保护工程,项目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在国内外文物保护工程中罕见。

文物保护与修复的问题篇4

一、古建筑的修复措施

(一)屋面渗漏及瓦件残损

对于屋面出现大范围的下陷或者是某些部位出现坍塌等问题,需要确定是否进行某些位置或者是全部再次进行揭墁,然后明确挑顶问题。如果大木结构的损坏情况比较严重,需要明确是否需要对局部的构建进行替换或者加固,不能轻易就落架,这些可以利用“偷梁换柱”进行解决[1]。补漏是屋面、大木等结构没有太多的问题,只是屋面的瓦件出现损坏,加之草木丛生而导致的危险。修缮过程中,只要对局部的揭瓦进行处理就可以。当前修缮工作中,全部挑顶和揭瓦是比较常见的,但是有些古建筑并不需要大范围的翻修,这样会使得文物的价值受到不必要的损失。

(二)风化残损

当前的古建筑中,其石、砖等风化现象比较严重,尤其是汉白玉、砂岩类的石件。随着文物保护费用的不断增加,文物保护力度逐渐增强,并加强对化学保护方面的研究,在文物保护中,化学保护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有效的保护方式。要保证施工方案设计的科学合理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对于不同石件、不同位置的残损情况,需要使用不同的材料配比等,并且随时进行调整,避免全部由施工单位决定,导致失控。此外,不管保护石、还是砖,都需要先对病害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明确原因所在,再找到合适的办法进行解决,认真负责。

(三)大木结构糟朽变形

古建筑中,大木结构是主要的结构材料,维修工程的性质是由大木结构的损坏情况决定的。对于古建筑的险情而进行的一些临时的、增加支撑等附加构筑物进行的安全措施就是抢险加固工程。维护保养就是在日常工作中进行保养型的维护处理,比如对屋面的草进行处理,室内的油饰、粉刷等[2]。工程的维修主要有一般性和重点维修之分,一般性的维修主要是对屋面的局部进行揭瓦、修补墙体、地面修补、化学保护以及大木的修补等。重点的维修工程主要有加附加梁、柱和挑顶打牮拨正等。大木维修就是要对加附加梁柱、柱子墩接等,需要严格按照木结构的加固标准以及要求进行,通过修缮的手段使古建筑文物的结构安全得以保证,同时需要注意到加固后的外观与整体建筑相适应,最大限度地维护古建筑的原有结构、样子,保证其完整性。

二、古建筑的保护措施

(一)加强城市规划

保护古建筑需要先做好城市的规划,如果城市规划出现问题将对古建筑造成无法预估的损失。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得很多大型的古建筑遭到破坏,像上海、北京、南京以及洛阳等地的古建筑保护情况并不理想,很多古建筑在现代化的发展中受到严重的损坏。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加强古建筑保护是当前人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应积极借鉴国内外古建筑保护的实例,市政府应努力加强古建筑的保护力度,对城市规划进行科学的调整,政府是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首要责任人,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政府需要将古建筑保护作为首要的任务。

(二)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强古建筑的保护

要对古建筑进行保护就是要对古建筑的原状进行保护,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得以继续传承。在古建筑修复工作中需要明确其特殊性,在修复以及保护过程中不能对古建筑的历史、特点等进行改变。古建筑保护中的每一项工作都需要有正确的理论作为指导,对于史料、考古研究、勘测、记录、分析,实现多学科间的合作与配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对古建筑进行修复和保护。当前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可以使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古建筑进行修复与保护,使保护措施更加科学。可以使用三维激光扫描测量、虚拟现实、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等技术手段对古建筑进行保护[3],虽然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其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技术手段,因此需要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对古建筑进行科学、高效的保护。

文物保护与修复的问题篇5

关键词:古建筑保护化学修复技术应用研究效果解读

中图分类号:te42文献标识码:a

古建筑修缮不同于建设工程,它是对古建筑实施修复的实践活动。古建筑修复措施的合理与否,对古建筑的安全与价值保护至关重要。目前造成古建筑修复效果不好的因素,主要有勘察不到位、工作不细、凭经验生搬硬套、照猫画虎、随意改变原建筑做法、提高建筑做法等级,改变了文物原状。如何才能做好呢?首先前提条件,要求从事文物修复的工作者要具有强烈的文物保护意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包括对传承古文明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做好各个环节上的调查研究,力求有针对性的选择科学的设计并运用合理的古建筑修复措施。最后是严谨细致的现场施工管理。

本文对较为典型的砖、石件风化及残损,大木结构糟朽变形,地基基础沉降问题等三大类现象的修复技术做分类应用研究与效果解读。

一砖、石件风化及残损修复

1.砖体的风化及残损

目前,砖体风化较之石构件风化更严重,只不过由于其更换成本较低,很多较严重的,都采取重新拆砌等办法解决。随着修缮规模不断扩大,加强砖体酥碱修复更加迫切,特别是对于价值较高的文物的修复,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故宫在这方面做了多年的试验,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砖砌体修复,目前采取的方法主要还是传统的抹面和剔补等物理修复措施,这种做法使文物外观在修缮后可得到一定改善,但对文物本身会产生一定损坏。对于砖体酥碱面积较大,一般运用新材料按原状重新拆砌,这种做法对原文物历史价值损害很大,不过解决了安全和外观美学问题。

建设单位在安排和选择上述砖体酥碱墙面修缮措施时,除了考虑保护理念与修复效果,主要受到经费影响。经费少就用灰抹后画缝;经费宽裕可剔凿挖补,也有提出重新按原状建。前者简单,省钱外观得到改善,但不延年;“剔凿挖补”则可使“外观改善”且较前者延年,但对风化深度仅几公分的墙体来说,全部剔掉、整治修补,一是费工费料,文物价值本身损失也大。二是因补砌严实难度很大,易在结构安全上形成一些新的隐患,大面积实施也会使墙体的文物价值大打折扣。重砌的做法应该严格控制,这是对文物价值损坏最大。虽然外观新了,但与文物历史价值的减少相比有些得不偿失,这种做法只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近些年,北京从故宫围墙修缮开始对酥碱严重的墙体修复措施做了一些探索,逐步改变过去一概采用传统意义上的“剔凿挖补”,只要求去除酥碱等病害部分,然后根据缺失部分尺寸,用同材质材料进行局部镶嵌补齐,减少因剔凿给古建筑带来新的扰动。修复后墙体外观同样可以得到改善,如使用色调相似的旧砖修补效果会更好,这种做法消除了整块剔补,给墙体可能带来的新的隐患,使墙体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2.石件风化

目前古建筑中砖、石风化现象较为普遍,在汉白玉、砂岩类石件中较为突出。在国内,石件的化学修复虽已实施多年,由于种种原因,至今连业内人士仍有不同意见。因此,长期以来石件修复研究工作难以取得大的突破。

近年来,随着文物修复经费投入加大,许多单位的科技部门和专业设计单位都在加强化学修复方面的探索和研究。北京在化学修复方面十几年来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实践表明化学修复在文物修复的措施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当前石件修复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文物建筑科学修复将是文物修复工作的发展方向。鉴于各方面条件所限,目前大面积实施还应十分慎重,对于已不可能带病延年非实施不可的项目,实施前应进行可行性研究,要对实施效果的利弊进行充分的分析,经专家论证后再做出决定。

二大木结构糟朽变形修复

大木结构为古建筑的主要结构材料,其损坏程度往往决定了维修工程的性质。抢险加固工程,是针对古建筑险情所采取的、临时性的、加支撑等附加构筑物应急的安全措施;维护保养工程,主要是指以日常保养性的工作为主的维护工程。如屋面除草、零星的小修小补、室内油饰、粉刷以及零星的补配等;维修工程,又可分为一般性维修和重点维修工程。一般性维修包括:少量的大木修补和墩接、屋面局部揭瓦、墙体修补、局部择砌、地面修补局部挖补、油饰彩画以及化学修复等;重点修缮工程包括挑顶打牮拨正,局部及全部大木落架及墙体大面积重新拆砌等。

目前,大木维修主要是柱子墩接、加附加梁、柱或其它附加支撑等。在修复措施的选择上应该十分慎重,特别是在大木更换等问题上,应严格遵守木结构加固规范的要求,通过修缮不仅要保证文物建筑的结构安全,也要保证其加固后外观与建筑的协调,同时要最大限度的修复文物原结构的完整性和文物建筑原有的结构、工艺和做法。做到这一点,对现状损坏程度分析判断的准确性来说至关重要。

大木结构文物应以修为主,大木加固是修缮中需要考虑的第一要素。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忽视技术规范中强调的损坏程度超过规范应优先考虑加固的这一环节,只注意强调“超过规范必须更换”,使文物建筑在维修中木件更换量过大的现象屡见不鲜。我们知道,年久失修的古建筑经过大修甚至一般维修,文物原构件及价值损失量就已很大,如果再增加一些不必要的更换量,就有可能使修缮后的古建筑的文物价值降低很多。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其理由不外乎就是“安全要求”、“发挥文物使用价值”、“外形美观”等三点。

三地基基础沉降问题修复

地基基础沉降是目前古建筑出现险情的重要方面,表现有墙体开裂、大木架走闪、局部柱顶石下沉等,其形成原因不外乎地震、大木糟朽、院落积水或地下工程等造成的。

修缮首先要查明确切病因,同时也要查明病害的出现时间,近期的发展趋势。要从现象上注意去分析,修缮中发现不少裂缝是地震瞬间造成的,地震过后长期处于较稳定的状态,这种情况从外观看多集中在内侧有柱的外侧墙面上,裂缝上下缝宽度差距不大,除个别山区外,沉降不明显,如仅此而已,这种情况应继续观察,不必大动,修补即可;由大木糟朽造成的下沉,轻者可以维持现状继续观察,一般情况可适当卸载、支顶加固和墩接柱子等处理即可,对于比较严重的,可在论证的基础上,采取更换等措施解决。

对于地基基础的下沉,要认真分析原因,如果是早期就已形成的,现状结构似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可以考虑现状修复,定期观察。但对于具有发展趋势的问题,应针对起因采取必要的措施,根据不同的情况可分别采取疏通排水,保证上下水、暖气管道等不出现渗漏,对地基基础进行打桩、锚杆等方法进行加固,防止险情进一步扩大,对于危及结构安全的,可在专家论证的基础上考虑落架,重新修复基础,特殊情况也可适当考虑打桩,运用增加地梁等新技术,处理地基基础。当然这些需要有勘察报告、计算等比较科学的数据分析的支持。总之,还是以最小干预为原则,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力争把因加固对文物造成的损坏降低到最小限度。

四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重点总结了古建筑修复影响因子,主要包括强烈的文物保护意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合理的古建筑修复措施,严谨细致的施工管理,旨在保存和展示古迹的美学与历史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洲潘可馨,中国古建筑保护的发展与对策浅析,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8期(37)

2刘乃涛,试论中国古建筑保护理念,文物春秋,2008年06期(46)

文物保护与修复的问题篇6

abstract:thispaperilluminatestheeffectsandsignificancesofnewtechniques,newmaterialsandnewprocesseswhichusedintherestorationprojectofancientbuildings,byintroducingseveralinnovatedtechnologiesappliedintherestorationprojectofnanhaiCaoFamily'sancestraltemple.

关键词:文物建筑;修复;技术创新;应用

Keywords:groutingmethod;ancientbuildings;foundationreinforcement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7-0084-02

0引言

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期,随着人们对历史文化和历史建筑及其内涵认识的日趋成熟,随着国家文物法的修订颁布,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日益得到了社会各界前所未有的广泛关注和一致重视。

中国古建筑以其物质的建筑材料,特定的然环境和多民族的历史文化所形成的独特风格独立于世界之林,被称之为木结构体系的东方建筑(包括日本、韩国、朝鲜、越南等)的代表,有着鲜明的特色。它的保护与维修,也必然是要根据它本身的特色来进行。[1]

修缮古建筑的目的,既要以科学技术的方法防止其损毁,延长其寿命,更必须最大限度地保存其历史、艺术、科学的价值。而后者尤为重要。如果因为修缮工作而损害了它原有的价值的话,那么这一维修工程就毫无意义。[2]

文物建筑保护修缮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准则》、《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简称威尼斯)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保养、迁移,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修旧如旧”的原则。《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准则》在充分吸收国外先进理念的基础上显示出自己的鲜明特点,对文物建筑的修复程序做了细致的规定。《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第十条规定:当传统技术被证明为不适用时,可采用任何经科学数据和经验证明为有效的现代建筑及保护技术来加固古迹。第十二条规定:缺失部分的修补必须与整体保持和谐,但同时须区别于原作,以使修复不歪曲其艺术或历史见证,即“可识别性”原则。

1工程概况

曹氏大宗祠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的曹边村窖北坊1巷6号,曹氏大宗祠又称为南雄祖祠,始建于明初,明末崇祯九年(1636年)重建,至今370多年历史;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重修,基本保存原建筑物风格(见图1)。

该宗祠占地484平方米,通高7.76米、宽12.7米、深38.4米。宗祠坐南向北,面阔三间、深三进,灰塑龙船脊,硬山顶建筑。宗祠装饰古朴典雅,对研究珠江三角洲宗祠建筑具有重要价值。宗祠内至今保存的“永代流传”碑,对研究当地曹姓族人自南雄珠玑巷南迁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曹氏大宗祠1994年被南海市人民政府列为南海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粤府列为广东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现存的曹氏大宗祠结构基本保存完整,但台基部分错位、下沉,柱部分歪闪、劈裂、虫蛀,瓦屋顶存在不同程度漏水,檐墙、隔断墙、封檐墙、山墙墙体出现不同程度倾斜、闪裂。为保护这一历史古迹,省、市、区政府及曹边村、曹氏宗亲共同出资对宗祠进行维修。

2创新技术与应用

曹氏大宗祠修复工程中的技术创新是在总结文物建筑保护修缮工程经验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现场试验和实体应用相结合的方法,针对文物建筑保护修缮中的关键技术以及共性问题,包括古建筑屋脊保护技术、大面积变形墙体修复技术、古建筑大木构件原位除虫防腐新技术、古建筑旧青砖回弹测强曲线应用技术等,进行了研究和工程应用。

2.1古建筑屋脊保护技术文物古建筑屋面经常要进行揭顶维修、更换檩椽。屋脊上有各种材料、各种形态、各种图案、各种色彩的艺术装饰,极具文物价值,需要进行重点保护。

目前屋面修缮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对屋脊脊饰全部拆除后重新制作安装;二是对屋脊进行分割拆卸处理,待屋面其它环节修复完成后再进行重新拼装。上述两种方法均未能满足文物保护工程“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

为达到古建筑屋脊“完整保护”目标,通过对各类型屋盖体系受力机理进行分析,采取了屋脊整体吊升的方法对屋脊进行整体保护。当屋脊吊升后,屋面与屋脊处于分离状态,屋面修复完成后,屋脊下降复位,而不会对脊饰造成损伤(见图2)。

2.2组合钢管矫正墙体技术当文物古建筑墙体大面积出现倾斜、歪闪、扭曲、鼓涨等变形的情况,通常的做法是拆除墙体编号重砌。由于古建筑墙体经常有砖雕、彩画和灰塑等艺术构件,加上墙体本身也属于保护对象,因此对古建筑拆除墙体重砌,对文物古建筑文物价值造成很大损害。

本工程通过分析和试验,提出和应用了组合钢管矫正墙体技术,在墙体一侧设置组合钢管垂直限位支撑系统,用以确立墙体的垂直基准面,控制墙体的水平位移;在墙体的另一侧搭设组合钢管支顶系统,通过支顶系统对墙体施加作用力,使墙体产生水平位移,在不拆除墙体的前提下,对变形墙体进行了矫正(见图3)。

2.3古建筑大木构件原位除虫防腐技术在文物古建筑的维修过程中,大木构件中部被蛀空,但外部还完整时,可采用不饱和聚脂树脂灌浆加固方法,按《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GB50165―92)进行加固。在灌浆加固前,必须对虫蛀构件进行除虫防腐处理,目前的做法:维修时若是落架的,可采用浸渍法、加压注入法防虫进行处理,若是不落架,只能采用涂刷法或喷雾法进行防虫处理。但刷涂法及喷雾法效果很差,为木构件留下安全隐患。本工程应用了古建筑大木构件原位防虫的新方法,在不落架的情况下,向木构件内部灌满水溶性药剂杀蛀剂进行浸渍;同时在外表面采用刷涂法及喷雾法处理,防腐质量效果良好。

2.4古建筑旧青砖回弹测强曲线应用技术文物古建筑修缮的设计施工都需要对建筑物本体的建筑材料进行检测、鉴定作为依据,课题组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回弹仪评定烧结普通砖强度等级的方法》(JC/t796-1999)中对回弹仪评定烧结普通砖强度等级的仪器设备、试样、试验步骤、结果计算与评定等规定。对珠三角地区古建筑旧青砖进行检测、计算与评定,建立了该地区古建筑旧青砖回弹测强曲线。

在本工程结构现场无损检测中,应用了古建筑旧青砖回弹测强曲线,为古建筑保护修缮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科学的参考数据。

3工程效果

本工程通过应用多项修复创新技术,有效消除了古建筑存在的安全隐患,维修中既减少了对建筑不必要的扰动,又保持了该建筑完整和健康的状态,恢复宗祠完好、古朴的历史建筑原貌,使宗祠具有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都得到全面完整的保护。工程竣工被评定为广东省文物修缮优秀工程和全国建筑装饰行业古建筑修缮科技示范工程(见图4)。

4结语

“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是中国长期文物建筑保护理论与实践的总结,文物古建筑的价值在于历史原貌。其保护修缮目的是使文物建筑延年益寿,修缮过程中要坚持“四个保存”的原则,即保存原来的建筑形制、保存原来的建筑结构、保存原来的建筑材料和保存原来的工艺技术。

文物建筑保护是一门科学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学问。一方面,必须尊重历史,充分运用传统技术、材料、工艺对古建筑进行保护修缮,严格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文物建筑保护技术也应与时俱进。要充分吸收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合理地采用适合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来解决文物建筑保护方面的疑难问题,真正实现文物建筑达到永久保存、永续利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罗哲文.古建维修和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6(04):55-59.

[2]罗哲文.古建筑的维修原则及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问题――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亚洲太平洋地区历史文物保护会议上的学术报告[J].古建园林技术,1990,(03):26-30.

[3]罗哲文.关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文物建筑保护维修与合理利用理论与实践科学体系的意见[J].古建园林技术,2006,(01):5-13.

文物保护与修复的问题篇7

关键词:修复保护;书画;发展;现状

1引言

书画艺术作为一种适用在二维画面上的临摹自然的手工艺术方式,也是传统艺术中起源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随着近年来艺术品投资市场的繁盛,对书画作品的收藏也投资也非常火热,对艺术品的品相标准、质量标准、价值标准、鉴定标准,也日益为投资者所认可好评。因此艺术品的流通及方式也变得非常活跃和多样。绘画作品长期流传,收藏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不同程度上的病害,而作品本生的材质和装裱材料,也决定不可能一劳永逸。书画修复对于书画作品来说如果一旦出现损伤,基本上都是单向的、不可逆转的;即使能得到专业、及时、高质量和有效的治理与修复,也无法恢复到原有的状态。本文主要以对书画的装裱及修复为主介绍书画文物的保护的问题,对于当前,文化遗产保护观念如火如荼,从古至今书画作品一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笔财富,它是一个独特的方式来记录古代历史的绘画风格,随着时代的变迁,历史的变化,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特征,是一种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

2中国书画文物保护起源及保护观念的形成

我国不乏一些出色的书画修复大师,如我们熟悉的书哈名家张彦远,米芾等。他们不仅收藏丰富,在书画的保护及修复方面的造诣也颇深,其中的一些见解对于现在的书画的保护适用度也很高;书画文物的保护经过了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早已经形成了书画保护的观念。书画作品从古至今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结晶,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和古代艺术的珍贵文献,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但是如果保护管理不得当也会造成严重的损失,不仅是历史的遗憾,也会造成大多数收藏者、投资者的损失。对于绘画作品的保护不仅是对艺术品的保护,也是对作者的敬仰;是对国家文化的保护;是对世界文化遗产的贡献;更是对历史的尊重。

2.1书画修复的起源及发展

我国的书画修复及保护工作随着绘画的历史而产生,而且早在2000以前修复技术就已经出现,对于具体的修复技术也有明确的文字记载。书画藏品因为长期流传,收藏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不同程度上的病害,而作品本生的材质和装裱用料,也决定不可能一劳永逸。如今发现的最早的修复技术处于秦汉时代,1972-1974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中个出土的一件“t”锦画,它属于西汉初期。在东汉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后,纸张逐渐取代了昂贵的丝锦。魏晋时期技艺虽尚未达到完全成熟,但也开始逐渐形成对书画保护的观念。我国书画装裱修复技艺起源于秦汉时期,汉末到两晋北朝的初创阶段,对于书画作品保护的各个方面都在不断完善。隋唐五代时期,是一个大发展,到了两宋时期的飞跃,明清时期的整个大完善,形成了如今基本的装裱样式及基本的修复方法。

2.2书画的保护与保养

对于书画的保护可分为两个层次:修复和保养。虽然修复和保养都能起到保护书画作品的作用,但是他们的侧重点并不相同,保养更侧重于对于日常状态下的保护,而修复侧重于如何使材料纤薄的书画或已经遭到自然或者人为破坏的书画得到恰当的保护与救治。唐代张彦远有提到:“非好事者,不可妄传书画。近火烛不可观书画,向风日、正怪饮、睡泣、不洗手,并不可观书画。”由此可见张彦远对于书画作品的酷爱,对于书画的保护非常细致入微。

3中国书画作品的保护现状分析

3.1保护不当的书画作品反面案例及原因分析

书画作品在流传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发黄霉变、粉化脆断、糟朽破碎、污迹满面。此时,如果通过恰当的修复措施对其实施拯救,珍贵的文化遗产不仅得到保护,还能恢复古书画原有的风貌和神采。下面就一些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和归纳:

首先,大家所熟知的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女史箴图》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现收藏于Britishmuseum也就是大英博物馆,因为年代久远,现存《女史箴图》也仅剩9段,为绢本,设色,当时创作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讽谏晋惠帝贾皇后,规劝后宫的妃子们遵守道德礼教。他所采用的游丝描手法,使得画面典雅、宁静又不失明丽、活泼;画面中的线条循环婉转,均匀优美,人物衣带飘洒,形象生动,女史们下摆宽大的衣裙修长飘逸,每款都配以形态各异、颜色艳丽的飘带,显现出飘飘欲仙、雍容华贵的气派。由于历时久远英国方面知识欠缺,保管不善,并出现了掉渣现象,急需修复拯救。于是,《女史箴图》前些年被送到日本实施修复,但是,非常惋惜的是,由于但日本人不精通国画的修复技术,修复后画卷无法再卷上,只能摊平展览,西方盛行的日本装裱却给中国书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女史箴图》不仅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反而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经过日本的修复使作品生硬厚重,无法舒卷,将画心截下来,单独裱在一块木板上,而后面的历代题跋就很画心分家了,变成了两截。

3.2成功保护书画作品案例及原因分析

书画修复技艺保护技术也逐渐走进博物馆。虽然有许多失败的案例,但其中也不乏有许多成功的例子,也有很多修复专家他们参照古法,在所有技法上有所创新,成功拯救大量具有较高文物价值的书画遗迹。这样的实例真是数不胜数,同时他们也为文物保护事业做出了杰出成就。

就如北京故宫博物院修复《五牛图》(如图5)是一次较成功的案例。此画卷于1977年1月28日送原文物修复厂,由孙承枝主持修复。此时,《五牛图》多处破损,伤痕较多,而且色泽深浅不一,经过对破损情况的研究,定制修复方案,经过揭裱等工序,该画恢复了原有的完整统一的效果。该画于1977年9月28日修复完成,经专家组验收,认为该画各个地方的修复毫不露痕迹,与原画保持了统一,裱工精良、完美,达到了装裱修复的绝佳水平。

4加强传统技术继承、改良并与现代技术相结合

在文化遗产日益受保护的今天,对于绘画作品的保护愈加重视。由于使用方法不当,对社会也造成许多负面影响。这也是个十分严肃的问题,必须认真对待。所以在对待传统技术,现代研究成果以及高科技手段三者的关系中,要在继承传统技术的同时,还要不断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不断开拓创新对绘画作品保护的新思路,新材料,新手法。在实践中多积累,多总结,多交流,最终推动绘画保护发展的新革命。

5结语

本文以中国书画文物的保护为中心,整体分三个部分来讨论该问题。第一部分主要谈到书画文物保护的起源及保护观念的形成。结合古人对书画保护的例子,说明的我国书画保护的起源以及在不断探索中的发展。分析的书画作品的保护与保养;如何对待书画作品保护与修复的关系。第二部分主要讲中国书画作品的保护的现状。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说明了书画作品的保护成功和失败的例子。从而分析了现在我们对书画作品的保护认识和发展情况。第三部分主要讨论针对现今书画作品的保护及发展方向。在保存和修复的原则下提出了加强传统技术继承,改良并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观念。所以必须认清它的适用范围,不可盲目使用。只有本着事实求是的态度,才能在书画保护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曹娜.书画修复中的“揭裱”技艺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3

[2]金波鸣.书画装裱的美学魅力[D].吉林艺术学院2011

[3]季慧.书画装裱材料对装裱质量及耐久性的影响[D].南京林业大学2010

[4]田婷婷.继承传统技艺,融合现代科技[D].中央美术学院2009

文物保护与修复的问题篇8

关键词:滦平县;潮河;生态治理

随着城市经济的蓬勃发展,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用水需求,人们积极进行河道治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由于治理方式不符合自然规律,导致河流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因此需对河流进行生态修复。文章主要以滦平县域内潮河为例,探讨河流生态治理修复的问题和具体方法,保证城市居民安全用水。

1河道现状与问题

潮河发源于丰宁县上黄旗哈拉海沟,在古北口入北京市密云区后注入密云水库。滦平县域内河长64.1km,是北京的重要水源地。目前,潮河水域内并没有颇具规模的水利工程。现存的干砌石河堤由当地百姓自发修筑,缺乏一定的稳定性,而且面临年久失修的问题,一旦发生洪水,就会对本地村庄、耕地造成较大的威胁,还会影响水库的水质,导致水库中的泥沙增加[1]。目前,我国河道水体整体呈现出日益恶化的局面,许多城镇的河道水体质量较低。由于河道的水体流动性比较差,导致面临污染的河道无法得到有效的循环,部分中小河流也缺乏有效监管。随着城镇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居民越来越多,但是并未设置更加完善的排水管网,导致污水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收集,许多污水在未经处理的情况下就直接排入河道中,影响河流的水质。此外,许多河流与农田的距离比较近,如果河流面临污染,就会对农业生产造成威胁,甚至会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由于人们长期从事各种生产活动,许多行为已经对自然河道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从而影响了河流景观的多样性。在河流中包含多种水生动植物,其对温度、有机物浓度的要求不同,若一味地设置硬质护岸,不仅会影响水生动植物的正常生长,还会导致水流速度下降,使得环境日益恶化[2]。尽管自然河道具有一定的自我净化能力,但若长期面临污染,水体就会处于缺氧或者厌氧状态,影响好氧微生物的生存,从而降低河道的自我净化能力。此外,人们大量地修建护坡工程已对河道周边的天然湿地造成破坏,会进一步降低河流的自我净化能力。由于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人们积极在城市土地中兴建各种建筑,导致城市用地愈发紧张,也使得许多中小河流面积不断缩小,数量急剧下滑。由于河流日益萎缩,生物多样性面临破坏,天然河道景观不复存在,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此外,正是由于行洪断面不断下降,才会导致洪涝灾害频繁发生[3]。

2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原则

2.1生态治理

在进行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时,需遵循生态治理这一原则。由于人们长期从事各种生产和经营活动,对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导致自然环境日益恶化,河道生态系统面临严重的破坏,因此,在进行河道治理时,要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的生态系统,避免对其造成破坏。此外,要及时对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如在河岸种植合适的植物[4]。

2.2远近结合

要积极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将河道治理视作长期的事业。制订合理的规划方案,分阶段展开治理。结合地形特征与城市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治理措施,明确治理时间,使治理工作更有针对性。

2.3与区域规划保持一致

进行河道治理时,要认真分析城市的情况,重视细节,了解生态环境现状,充分做到以人为本。一旦人与自然发生冲突,需仔细权衡,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避免环境继续恶化。要将河道治理与城市规划相结合,明确治理目标和治理计划,这样才能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环境。

3河流生态修复的意义

3.1改善河流生态

进行河道治理时,技术人员会利用河流与河道的规律,结合实际情况对水流的位置进行调整,使河流的条件得到改善。为了进一步满足灌溉与航运的需求,技术人员会采用相应的措施,使河道得到有效治理。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虽然能够实现对河道的治理,但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河流生态面临不同程度的破坏[5]。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就会影响河流内部水生动植物的正常生长,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构建;频繁发生洪涝灾害,也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用水;同时,河流沿岸的气候发生变化,当地植被被破坏,水土流失,会影响河道景观的完善,甚至导致景观消失。因此,进行河道治理时,技术人员应采用恰当的生态恢复措施,以保证河流恢复活力,改善河流生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近些年,人们愈发重视河流生态保护,认真分析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采取了有效的修复措施。对潮河生态进行治理时,要严格遵循国家的要求,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重视生态修复。通过改善河流生态,可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优化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使社会更加稳定,更好地对当地民俗文化进行保护,实现对潮河生态文化的弘扬。

3.2进一步发挥河流功能

滦平县位于北京市和河北省承德市的交界处,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因此要高度重视滦平县潮河生态保护与修复。潮河是首都重要的饮用水源地,其生态功能定位是京冀地区的生态屏障与水源涵养区。滦平县区域内的植被、地质、水文条件将直接影响京津地区的生态安全。因此,对滦平潮河的生态环境进行治理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同时对促进京津冀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开展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可以进一步发挥出河流的作用。河流的功能主要有航运、防洪、灌溉、供水等,制订合理的治理方案,可以使河流实现上述功能。但若要保证其功能维持较长的时间,就要开展生态修复工作。比如,修复河流生态,有利于灌溉。从防洪角度来看,河流生态得到了进一步保障,则会进一步提高植被的覆盖率,使植被能够发挥出自身的调节作用,降低洪涝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4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

4.1水质调整

要对水库进行合理调度,改变水质,及时恢复河流的生态功能,保证生态平衡,保护自然径流。此外,也可对水利设施进行调控,在下游污染比较严重的区域引入上流水体,改善水质。我国著名的南水北调工程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在改善水质时,人们经常会将生态和生物相结合,也会使用化学法、物理法。其中,生态与生物相结合这一方法比较常见,应用范围最为广泛,常见的技术有以下三种。第一,生物膜技术。生物膜技术主要是对河床中的生物进行过滤。通过载体填充或者填料,确保细菌生长,由此形成生物膜[6]。由于载体和滤料的表面积较大,微生物数量繁多,因此可确保河流拥有良好的自我净化能力。第二,生物浮岛技术。该技术主要采用生态工学原理,对水中的磷和氮等物质进行降解处理,从而有效改善水质,还起到抑制藻类生长的效果。该技术能够发挥出植物根系的功效,可吸收大量的富营养化物质,将水中的营养转移,提高河流水体的自循环能力。第三,人工湿地建设。进行湿地培育时,主要是通过人工培育湿地的方式达到修复的目的。在具体操作中,需发挥出微生物、水生植物的作用,及时对河流中的污染物质进行降解与吸附,确保河流生态尽快得到恢复[7]。利用这一技术可对污水进行有效的处理。在特定的洼池中,将填料和土壤进行混合处理,形成填料床,保证污水在床体表面自由流动,可在床体表面种植寿命长、适应能力强的水生植物。

4.2河道曝气

一旦河道产生突发性污染,就可采用河道曝气这一手段。如果河水水质下降或者遭到严重的污染,将会消耗水质中的有机物,导致有机物出现分解现象,呈现无氧状态,还会产生许多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味道较重,会对水质造成严重的影响。采用河道曝气这一手段,向河水中注入空气,能够加速水体中有机物的分解,有效改善水质,提高河流的自我调节能力。

4.3植物维护

进行河流生态修复时,要发挥出水生植物的维护作用。植物维护成本较低,不会造成较大的能源消耗,而且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许多河流污染区域,人们使用这种方式进行生态修复,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采用水生植物进行维护时,可及时吸附水体中的重金属等污染物质。同时,在光合作用下,植物产生的氧气能够提高溶解氧的含量。

4.4堤防建设

加强堤防建设,建设生态护岸,可减少水土流失的现象发生。在堤岸建设中,主要是通过种植植被及设置木材、石材等方式达到护岸的目的。开展堤防建设时,需将其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以此实现生态平衡,预防水土流失,提高当地经济效益。

5生态修复技术的主要应用方向

5.1在抗洪方面的应用

在抗洪方面,河流生态修复技术主要用于洪水后退工程。在尚未实施该项技术之前,河流流向均遵循自然规律,一旦发生暴雨,就会造成河流中的水溢出,从而形成洪涝灾害。实施洪水后退生态修复技术可确保溢出的河水得到有效治理,使河流恢复到原有的状态。进行河道设计时,要避免河床有淤泥堆积,这样才能确保河流得到真正的恢复。洪水后退技术具有一定的使用要求,需确保河流区域尚未进行河堤建设。

5.2在堤防建设中的应用

在堤防建设中使用河流生态修复技术,要维持河道的多样化形态,这样才能达到控制自然灾害的目的。需将恢复工程放在重要的位置,重视绿化植被种植,使植物可以正常生长,提高河流的自我净化能力。

5.3两级河道建设

将河流生态修复技术与两级河道相结合,主要是将两级河道作为主要的河道形式。上部分河道可发挥出泄洪功能,另一个河道可用来预防淤泥堆积,使河流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为了进一步提高两级河道的社会效益,可将上部分河道设置成娱乐休闲场所,满足人们的休憩需求。在设置另一个枯流河道时,要保证其拥有自然流向[8]。

6生态治理修复在潮河治理中的应用措施

6.1对河床断面与护岸进行修复

要重视河床表面的清淤疏浚与整治,确保清理工作具有针对性。在具体操作中,需对营盘村和后湾村的潮河干流进行清理。选择开阔的河段,在河道两侧种植睡莲、荷花等植物,建造完善的景观河道,提高河道景观的美观性。进行护坡建设时,要种植比较低矮的灌木,选择合适的花草,提高河道的绿化效果。同时,要重视对年久失修的护岸的修复,对其进行加固处理;还可采用干砌石等材料设置透水坝,避免使用混凝土等不透水的材料,完善护岸的性能,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修复。

6.2对河道形态进行修复

在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工作中,要将河道形态的修复放在重要位置,可在河流中设置辅助水道,确保河道连续。为了不影响河道的行洪功能,提高生态环境的安全性,需根据河段防洪的标准建设河道护岸,及时对各类淤积物进行清理。为了确保水体正常流动,要将石头放入河堤中,或者修建生态石笼跌水坝。

6.3重视河岸绿化与湿地建设

要重新构建灌草植被过滤带,结合河流的水位情况保留常水位以上的区域,保证植被完整,还要补充种植灌木与花草,凸显出植物的层次感,营造良好的植物空间环境。可选择迎春、景天、金叶女贞等灌木,还可选择芦苇、水生鸢尾等水生植物,适当扩大绿化规模,增强河岸的绿化效果。在河岸两侧种植植物时,主要选择连翘、丁香等灌木,撒播合适的草籽,如白三叶、无芒雀麦。要考虑到河边公路的绿化,在沿岸公路栽植国槐、旱柳等比较高大的乔木。通过合理增加植被,加强人工湿地建设,不仅可以起到有效的缓冲作用,还能提高河流的自我净化能力,避免出现水土流失,及时修复生态环境。

6.4护岸生态修复

进行河道护岸修复时,要加强对叠石护岸的改造,或者新建生态坝结构式护岸,确保河道形态得到有效的恢复。对护岸进行加宽处理,使河道具有良好的排涝与泄洪功效。

6.5河道生态生物膜处理

对潮河支流的河道进行治理时,可选择生物膜处理技术,确保河流中的污染物及时降解,提高水质,使河道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修复。如果河道面临的污染比较严重或者河流水体中包含的有机物较多,可采用生物膜技术进行处理,确保水体中的污染物在第一时间内得到处理。

7河道生态修复技术展望

7.1制定完善的技术规范

为了进一步发挥出河流生态修复技术的作用,要制定完善的技术体系和相应的规章制度。现阶段,该项工作缺乏明确的参考标准和依据,这样会增加河流的修复难度。因此,要考虑到每一个修复环节,重视细节,对各项制度和标准进行调整和改进,从而确保河流生态系统得到进一步发展,维持生态平衡。

7.2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

河流生态修复是一项持久、复杂的工程,在较短的时间内并不能看到成效。部分河流面临的污染比较严重,需经过一段时间方可看到治理成效。为了进一步验证最终的修复效果,需制定完善的评价标准,定期对修复情况进行监测。

7.3重视综合性修复

随着河流的迅速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改变,河道治理工作愈发复杂。若采用某种单一的生态修复技术,则很难保证治理与修复达到预期效果。因此,要进一步完善修复技术,综合多个学科知识,采用完善的河流生态修复理论,确保河流生态得到有效的修复。7.4对水生植物进行合理配置为了进一步提高河流的自我净化能力,要选择恰当的水生植物。首先,需对水生植物的抗性进行分析。然后,对水生植物进行合理分类,进一步发挥出植物的功效,降低治理成本,提高净化效果。

8结束语

河流的情况比较复杂,在进行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时,需考虑生态系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治理与恢复技术,确保河流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参考文献

[1]任涵璐,李永庆.基于满足度分析的永定河生态水量及修复策略[J].吉林水利,2021(7):30-36.

[2]刘丹.中小河流生态修复与治理策略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20,48(1):57-59.

[3]尹铭.河湖生态治理理念与措施研究[C]//辽宁省水利学会.辽宁省水利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沈阳:辽宁省水利学会,2020:265-268.

[4]生农,辛琨,廖宝文,等.海口市美舍河生态修复工程[J].湿地科学与管理,2021,17(2):47-49.

[5]郭锋,张舰.山西实施十大工程修复汾河生态[J].华北自然资源,2020(5):137.

[6]马军.城市河道生态修复及景观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20.

[7]吴一帆,张璇,李冲,等.生态修复措施对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提升:以潮河流域为例[J].生态学报,2020,40(15):5168-5178.

文物保护与修复的问题篇9

关键词:油画作品保护、修复、预防性保护;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J2-3?摇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2-0095-03

一、引言

预防性保护是与抢救性保护修复相对应的保护措施。预防性保护的提出,是近几十年来在全世界范围内对文化遗产保护提倡的新理念。传统的抢救性保护修复是被动的、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而预防性保护是主动的、积极的,是良性维护作品的最佳选择。“预防性保护”这一概念最初于1930年在意大利罗马召开的关于艺术品保护国际研讨会上提出,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iCCRom)逐渐在全球范围内推广预防,至今已经成为国际文化遗产科学保护的共识和发展方向。油画作品预防性保护的原则紧密扣合这一宗旨,其核心为:对保存环境实施有效的管理、监测和控制;抑制各种环境因素对文物的危害作用,使作品处于一个“稳定、洁净”的安全生存环境;尽可能阻止或延缓作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改变乃至最终劣化,达到长久保护和保存油画作品的目的。有关油画作品预防性保护研究的文章在我国目前较为少见,这方面的专家与学者就更是廖然无几。

油画是用透明的植物油调和颜料,在制作过基底的布、纸、木板等材料上进行制作的一种绘画形式。它于15世纪起源并发展于欧洲,到近代成为世界性的重要画种。油性材料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和丰富的技法效果,可以说几乎包容了所有其他材料和画种的技法特点。随着油画的传播与发展,不同地区、国家的画家依据自己生活的社会背景、民族气质,在油画语言上进行了不同的纵向探索,形成了各国、各地区的学派。

二、保护的契机

油画在中国已经历了百年发展并活跃在中国艺术市场,目前的油画创作在绝对数量上完全称得上是世界油画超级大国。这势必引发我们对油画做另一个角度的思考,即,我们在“消费”和享受油画艺术带给我们的审美愉悦和得到一定经济利益的同时,是否研究过,或者说是否尝试着如何去科学地管理这些油画艺术作品。

油画作品的艺术价值、商业价值和收藏价值的三重因素使其在人类文化遗产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如中国20世纪60年代创作的一批油画作品,无论从艺术思潮的角度还是社会意识形态的角度,它们的历史价值与意义都是无法复制、无法重生的。因每一个历史期间都有其独特性,所以艺术作品除了它们固有的审美价值外,在人类文化及文明的演进过程中,它所承受的意义极具说服力。油画保护所要研究的与油画艺术的风格、流派、样式、题材等艺术史学的角度不同,它侧重对油画艺术的艺术价值与物质性进行探究与分析,这一角度是极具挑战性的。这种观点来源于欧美一些艺术理论家和作家,他们从不同的二个方面对油画作品进行了长期的研究,一方面是其物质性(物理特性);另一方面是决定作品之所以是艺术品的认同性(审美)。如,伦勃朗(荷兰,1606-1669)创作的一幅油画作品要有一个实体存在:画布油画(oilpaintingoncanvas),它是与一件杰作的艺术作品或艺术家的代表作这种身份相分离的。

油画作品的商业价值与收藏价值,与所有艺术品的商业价值一样,指的是金融而非审美关注,是以投资和融资为目的,是物质财产估值的一部分。通过近几年来的艺术市场成交状况便可窥视商业价值一二。2010年中国艺术市场全年成交总额是573亿人民币,较之2009年的225亿人民币超过了150%的增幅,远远高于其他经济门类增幅和涨势。“2010年秋拍,中国书画、瓷器杂项、油画及当代艺术三大主力品种总成交额突破339.68亿元人民币”。

虽然油画作品还无法与中国书画相比,但2010年春拍与2000年的0幅成交数量、0元成交额相比,已经达到成交数量4055幅、成交额23.2亿元人民币的程度,显示出强劲的蓄势待发之力。

油画作品收藏,有诸多因素决定。博物馆、美术馆、高校、画廊、企业、个人等收藏目的不尽相同。对于中国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画廊与高校等诸多收藏与展示、研究的艺术机构来说,油画保护这一领域的研究有着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简单地说,一幅有污垢或破损的油画,不仅影响了我们的视觉审美,其经济价值也会大打折扣;一幅有重要意义及价值的油画作品,我们视其为人类文化遗产而要留传后世。

二、预防性保护的涵义

每一件油画作品在艺术家完成后脱离出手,就意味着它进入了保护的状态中。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领域内,油画的保护与修复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但对中国艺术界和收藏界而言,则是异常的新和日益的迫切。保护与修复是两个紧密相关的因果。修复是针对各种不利因素对油画作品已经造成的损伤,利用技术和设备进行必要的修理与挽救,如油画作品中材料的自然老化、人们管理的疏忽、人为损坏和收藏环境的恶劣等起因。修复并非是我们选择养护油画这一艺术品的最佳途径,在不得不采取的这一干预行为(修复行为)之前,更为妥善和积极的方法是我们提前消除隐患因素,确保提供一个有利保存作品的环境,预防性保护的核心意义也正在于此。

20世纪60年代,意大利学者切萨莱·布兰迪(CesareBrandi)在他的《修复理论(Restorationtheory)》(1963年出版)一书中首次提出,文化遗产保护最重要和优先的原则应该是,对艺术品采取预防性保护措施,其效果极大地优于在紧急情况下的“临终”抢救性修复。此处,他还将预防性保护定义为:所有致力于消除危害以及确保有利条件的保护措施的统一行动,由此强调了预防性保护与修复的必要性,其目的在于阻止极端紧急状态下的修复行为,因为这样的修复很难达到对艺术品的全面拯救,并且最终总会对艺术品造成二次创伤性损害。对于修复,他认为,要有把作品留传给未来的意识,通过对艺术作品的物理性实体与美学性、历史性两极性认知的方法来实现。并强调,艺术品即使有欠缺、损伤,也还是艺术品,就这样保持原状不修复也不会失去其历史性、美学价值,仍会继续作为艺术品而存在下去。根据对修复程度的认识,布兰迪提出了修复原则:最小干预性原则、兼容性原则、可逆性原则和可辨识原则。

1987年国际《艺术品和文物保护及修复章程》再次申明了预防性保护“即是对所要保护的艺术品及其周边环境条件的共同行为”。这个定义再次结合了布兰迪所阐述的理念,可以认为:预防性保护乃是对任何一种文化遗产所采取的保护和维护操作的共同行为,对所有旨在保护文物本身的干预规划的制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关注维护和保护性操作,不应该仅仅针对艺术制成品,同时也应该针对艺术制成品的保存环境。

目前我国对油画作品的保护,主要是对修复技术和材料的关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和北京的中央美术学院分别建有油画修复工作室,及一些从法国、俄罗斯、美国留学归来的个人工作室。他们对国内大批早期油画作品的修复干预的确挽救了不少珍贵的油画作品。如抢救性修复我国著名旅法女画家潘玉良众多的油画,历时近一年,对108幅油画进行修复;与法国专家联手历时5年修复徐悲鸿的22件油画作品;与日本群马大学富泽秀文教授合作对刘海粟的部分油画作品进行了临时性的保护措施;再如对李铁夫(1862-1952)、余本(1905-1995)、胡一川(1910-2000)等早期油画家作品的修复。修复性保护对损伤已迫在眉睫的油画作品确实起到了缓解、延长作品寿命的作用,但修复带来的诸多后果及修复本身在内的诸因素都要承担着极大的风险。可以说,任何修复活动都有可能构成一种对艺术品原状或原意的把握与干预,有可能纠正或复原相关的感知与理悟,但是,也有可能因为热情过头的修复而形成“破坏性的保护”的事实,或者酿成千古遗恨,使得艺术品面目全非,或者是严重地偏离原作的气象,貌合而神离。

在国内,油画修复的负面影响极少公开披露,故没有确凿的实例来进行参照研究,但不公开并不代表没有,毕竟我国对油画作品的保护研究才刚刚起步。欧美此类的例子也是专业圈子里的人们不愿公布和正视的事实,如19世纪末雷诺阿的《游艇聚会的午宴》(收藏于美国菲利普藏画馆)的修复宛如一场不可回首的悲剧;而17世纪伦勃朗的一些杰作经过修复也成了这个行业内不想多说的话题。无论是皮耶罗·德拉·弗兰切斯卡、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提香,还是维米尔、夏尔丹、莫奈或梵·高等,都似乎有不幸的修复经历。这些已成为了博物馆等收藏机构不敢公示授人话柄的痛处。

三、油画材料(媒材)及作品结构研究

油画材料与技法体系从开始形成迄今已近六百余年。油画是用油性媒介材料和矿物、植物或动物颜料、蛋彩颜料或直接使用化学合成颜料,在制作过基底的布、纸、木板、金属版等材料上进行创作的一种绘画形式。它起源并发展于欧洲,到近代成为世界性的重要画种。油画材料(媒材)可分为基底材料、油画颜料和媒介剂材料三大类。基底材料指承载绘画颜料层的依托材料和底子涂料;油画颜料是绘制时直接表达绘画的色彩和肌理效果的主要材料;媒介剂材料则是用于调整颜料性状并使其和基底材料结合在一起的各种稀释剂、结合剂和上光剂等。油画作品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将油画材料及作品结构研究纳入本学科的教学体系,主要依据以下几点:第一、油画材料(媒材)及作品结构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它们是油画作品形成所依赖的物质基础。

第二、掌握油画材料知识和了解作品的结构,是维护好油画作品最基本的条件,是实施预防性保护的必要前提。典藏建库、展示陈列、收藏空间、包装运输及温湿度日照变化、气候变化等,油画作品的材料材质都会对此发生反应。

第三、在维护与修复时,油画材料知识的掌握还决策着手段与技术的实施原则,关系到作品最后重新呈现的原创性与视觉审美的品质。艺术家们所使用的媒材从油画颜料到蛋彩颜料,一直到现代的合成颜料,每一层——从第一层的表面涂层,保护画面的清漆(上光油)至中间的颜料层、再到最底层的基底层——之间的互相影响极为复杂。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材料教学与研究,在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加入油画技法绘画课,提高学生的认知力是很有必要的,同时还有开设实用化学与艺术作品分析等课程。

四、油画的修复与教学研究

油画的修复研究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修复史的研究,这是从史学的角度对已发生的事实做一个归纳性的描述。欧洲在文化遗产保护中,艺术作品的传统加固和修理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在一段时期内主要是私人对艺术品的修复。19世纪,科学和艺术这两个领域变得越来越紧密相关,英国科学家们开始研究环境对艺术品的破坏性影响,法国化学生物学家在这段时期对颜料的研究中还使用了科学分析法。但保护或保管、保存(Conservation),作为一门专门的研究领域,最终在德国初步完成,1888年,以弗里德利希·拉特根,一位化学家被应聘到柏林皇家博物馆工作为标志的。之后各国先后成立了文物与艺术品保护的组织,英国和美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迅速发展。英国1950年成立了国际上第一个保护组织——“保护历史和艺术作品国际研究协会(iiC)”,是“一个常设机构,旨在规划和提高保护、维护各类珍贵遗产所需要的知识、方法和工作规范”。二是修复技术的研究。虽然修复并非是我们选择养护油画这一艺术品的最佳途径,但要承认的是,油画修复是一项专业性、科学性和实际操作性极强的工作,同时对修复人员的学术基础和艺术鉴别能力也有比较高的要求。因日前受教学空间与修复设备等条件的局限,学生们的实际修复操作大多是在离开学校后进行,所以在校期间系统性地加大理论学习的份量与强度,包括技术原理的学习,是一个良性的开端和进入专业知识层面的开始。这种模式有相当的益处,一是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学术基础,提升艺术修养;二是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提高,日后可厚积而薄发。

从真正意义上来说,对于损坏的油画作品是无法修复到与原创时的样子丝毫不差的,修复最好的结果是消除导致已损坏、腐烂和破损的因素;作好防护,避免状况进一步的恶化。根据国际上目前最科学的修复理念,油画修复是以保护和延续其存在为主要目的,修复措施首先考虑保持油画原物质结构的完整性,坚持最少量干预的原则。在必须进行干预的情况下,选择对原作现状最少影响、对原作的化学和物理状态最少改变的手段。修复者必需了解各种材料的性质,了解各种处理措施的长远效果,了解在必要时能够使被修复油画安全回复至修复前状态的可能性。每一幅需要修复的作品都有不同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经过十分谨慎而周密的实验和论证,从而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所以,不论是修复的前期准备工作,修复过程中,还是后期的检验环节,每一个步骤都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合理并高质量地解决问题,使作品最终得到理想的修复。

修复的技术过程与手段主要包括:

第一步?摇观察,观察是修复前必备的工作,艺术素养与鉴赏能力、专业知识在第一步的环节中起决定作用。

第二步?摇画作扫描、拍摄,有条件的话可以将画作转换为数字信息。

第三步?摇综述画作情况。

第四步?摇将画作已经出现的状况详细描述。

第五步?摇详细记录损伤区域状况。

第六步?摇利用仪器对画作进行逐步分析,如X光、紫外线或红外线检测等。

第七步?摇对画作整体分析、评估(从画框、内框、画布、画作基底、画面品质等入手)。

第八步?摇设定、论证处理步骤。

第九步?摇准备修复材料。

油画保护与修复的理论教育培养是构成该学科体系的重要基础部分,也是该学科四年本科基础必修课程中的主干课程,对学生的艺术素养及专业知识结构的建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结合具体技术操作的掌握与实际应用能力,其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一名具有极好的学术基础和艺术鉴别能力的专业人才。

因为理论部分主要涉及五个方面,所以在本科四年的教学计划中,它们可分别在一、二年级中的各个学期中完成。每个学期安排60左右学时来学习这些专业理论知识。

结语

目前我国对艺术品保护的研究更多的是针对具有历史和人文价值的文物,包括传统书画、青铜器皿等,而较少涉及中国当代艺术中重要的艺术形式:油画。这也许只是个时间问题,随着油画艺术在中国本土化民族化的过程中,被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为我所用;国内艺术院校油画专业仍强烈地吸引一批批热爱它的学生们,油画保护与修复的意义和重要性一定会受到有关人士的关注、重视。当然“油画保护与修复”教学与研究的发展一定要在学校、科研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完善,涉及到基础理论研究、建立工作室和实验室、培养师资、制订教学计划、编写和出版教材、配备物质设施和投入经费等多方面。这需要我们同心协力,一同改变目前我国的现状。

作者简介:吴晓欧(1968-),女,汉,本科,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美术馆学研究、藏品管理;张辉(1971-),男,汉,本科,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当代影像艺术。

注释:

①陈克伦,2010全国文物保护科技工作会议ppt文件。

②《雅昌2010秋·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调查报告》pDF版,22页。

③《书籍遗产领域的预防性保护措施》,萨尔瓦托莱·罗鲁索著;马艺蓉编译,《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6年02期p83-89。

④同上。

文物保护与修复的问题篇10

山海关长城保护

做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文物修复单体工程,河北省文物局对山海关古城墙修复所付出的努力是空前的。通过对古城墙的详细勘察,他们发现自己面临着一种非常严峻的状况:关城4600延长米的古城墙有3300米都需要修复;古墙内侧全部或部分坍塌的已达50%;西南北三座城楼,东南、东北角楼均已损毁;瓮城除东门外,其余三座也均损毁;一些平房院墙歪歪斜斜地倚靠在城墙上,拆迁任务繁重。

所以工程自2006年5月开始实施以来,就成了一次名副其实的文物保护大会战。

针对山海关关城和东罗城保存现状及文物主体的特点,凭借过去设计修复布达拉宫、萨迦寺等文物工程所积累的丰富经验,河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编制完成了《山海关关城及东罗城城墙保护维修工程方案》,并得到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

成立山海关古城墙保护工程办公室,工程、财务、协调三个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山海关长城修复项目的实施。

组成山海关长城保护工程专家咨询组,指导解决工程技术难题。

从全省抽调25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山海关古城墙保护工程现场项目部,负责施工现场的技术服务、施工管理和后勤保障等工作。

邀请北京市文物建筑质量监督站对山海关古城墙保护工程进行质量监督,定期质量巡检,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通过严格招标,确定来自北京、山西、山东、福建、辽宁等全国六个省市的十余支国家文物局认定的文物一级施工单位参与工程的设计、施工、质量监督和监理工作。

……

大量的城砖从河北及附近省份运抵山海关。城墙内外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取土、运输、检测、勘测、清理、夯土、砌条石、剔砖、新砖切割、补砖、勾缝……在工程建设的关键阶段,来自全国各地的4000多名古建施工人员会战山海关,补砌剥落墙体,新砌墙体,铺海墁,补夯土,换填加固护坡、马道、基础,加固桩基,砌筑垛口墙及宇墙……修复工作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如此大规模的工程使河北省文物局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河北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方对此却充满信心。“山海关长城保护工程是国家长城保护工程的第一站,意义重大。河北省的文物保护,从技术和人员上有一些项目经验,所以敢于承担这个任务。虽然我们有着修复古建筑物的经验,但山海关古城墙体修复是个复杂的过程,设计施工期间,我们得到了国家文物局领导和专家的大力支持,罗哲文、张之平等知名专家总是有求必应,多次亲临现场解决问题,让我们非常感动。”

“这项工程,不仅规模大、投资大,采用的模式也是前所未有的。”河北省文物局副局长谢飞也是这次山海关整体修缮工程的办公室主任,他告诉我们,过去古建维修的有关工作,省文物部门只是做一些指导性的工作,“但这一次,却是整个拿过来,由我们自己做,这体现了国家对这项工作的重视,以及对省文物局能力和实力的信任”。

现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多方面的,包括设计、材料、前期进入时地方的拆迁等都是经常遇到并需要化解的问题。无论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下一个环节。往往,现场要先拆迁清理,才能设计方案,然后再进行施工。有许多问题是需要各个部门共同探讨、现场解决的。河北省文物局文物处处长刘智敏告诉我们:这次长城保护工程,对土质要求很高,专家们经过反复考察比对,最后决定选用辽宁的粉质黏土。但这种土黏性特别强,遇上雨水便成一锅粥,天晴干燥后又坚硬如石。最后请来地质专家、岩土专家和文保专家会商,在这种黏土中添加了其他材料,同时改进夯筑方法,终于提高了质量,加快了夯土速度。

由于山海关城墙保留了各个时期的维修信息,记录了不同时期山海关长城的特点,具有重要的研究和保护价值,所以此次文物修缮严格遵守了“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要求,把现状维护和保护放在首位,采用的主要是传统的工艺手段,包括砌筑、灌浆、勾缝等都使用原先的方法和材料,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城墙的历史原貌和历史信息。河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所长郭瑞海回忆说:“我们在砌补风蚀脱落的城墙时,只要能‘单砖替补’,加固保存,就绝不成片更换,为的是让饱经沧桑的长城传达更多的文化信息。”

城墙上多种形制的长城砖向我们展示了不同时期山海关长城的状况。这次保护工程,共有山西、天津及河北定州、抚宁等地10多家古砖生产厂家,严格按照省文物局的技术要求,提供了800多万块各种规格的长城砖。凹凸不平的青砖古墙,带着历史的印记,在人来车往的忙碌中逐渐恢复到原来的模样。而有着京东地区最荣耀历史的山海关,有着秦汉时期文化底蕴的山海关,也因在重建过程中保留了尽可能多的人文内涵,而成为具有历史脉络和文化符号意义的“历史文化栖息地”。

2008年7月12日,国家长城保护工程试点工程――山海关长城保护工程如期竣工。河北省政府和国家文物局在秦皇岛山海关天下第一关广场举行了古城墙修复工程竣工庆典。山海关6000米古城墙,一改往日的百孔千疮和体无完肤,变得整齐、端庄、肃穆,毁于战乱的城门楼,巍峨高耸,山海关长城如大病初愈的巨龙,精神重抖。

修复后的山海关古城为长城保护历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在北京奥运期间向世界展示了独特的魅力,让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共享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

一道雄关,在山海之间重新伫立,连接起中国历史以及文化的根脉。许多人、许多个日夜,许多心血和汗水浇铸起来的新古城,终于给了所有关心长城文化的人们一个负责任的交代。

山海关长城修复工程大事记

2006年4月10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视察山海关古城,并对山海关古城的维修保护作了重要指示:山海关长城整体保护修复工程由国家实施,把山海关长城保护修复工程抓紧立项并列入国家财政专项,力争到2008年奥运会前整体修复好。

2006年4月28日上午,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财政部部长助理张少春、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宣教局局长李晓军、国家发改委副司长王威,带领、文化部、财政部、发改委、文物局五部委有关司处负责同志莅临山海关,实地视察山海关长城保护情况。

4月28日下午,为贯彻落实李长春同志关于山海关长城保护修缮工作的指示精神,协调落实山海关长城保护修缮工程有关事项,国家文物局在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召开会议,国家文物局单霁翔局长到会并讲话。会议认为,山海关长城是保存较完好的长城段落,城墙基本完整,城内布局规整,是长城建筑遗产中珍贵的组成部分。文物系统要在保护修缮工程中高标准、严要求,坚持维护文物真实性、完整性的原则,充分运用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和成功经验,力争将山海关长城修缮工程做成具有国际水准的文物保护工程,成为全国长城保护修缮工程的典范。

5月12日上午,郭庚茂、孙士彬副省长主持召开省政府专题会议,研究山海关长城修复项目,并成立了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建设厅、省文物局、省旅游局等部门组成山海关长城修复项目工作协调推进小组,协调处理总体修复方案审批、专项资金落实等具体工作。会议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和分工搞好工作和配合,打一场漂亮仗,以实际行动向中央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展现我省良好的工作风貌。

2006年6月22日,长城修复项目首段工程开标。

2006年7月11日,山海关6000米长城修复总体方案论证会召开。

2006年8月10日,山海关长城修复项目开工庆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