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综合体经营风险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15:07

商业综合体经营风险篇1

关键词: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风险管理一、背景

随着金融市场化不断推进、金融创新层出不穷,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正在发生改变,多元化、综合化经营成为新的发展方向。在2011年出台的“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同时强调,要积极引导条件充足的金融机构,在充分防范个体风险和系统性风险的前提下,尝试开展综合经营试点,提高我国金融机构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截止2014年底,我国已有12家商业银行设立或参股金融租赁公司,10家投资设立基金管理公司,7家商业银行参股保险公司,5家商业银行参股信托公司。其中,几家大型商业银行,如工行、中行、建行等已基本实现全牌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平安、中信、光大已实现全牌照,其他中小银行综合化经营的步伐也在加快。

传统投资组合理论认为,分散化、多元化投资可以降低主体风险,但委托理论认为,经营业务多元化、管理层级复杂化会增加成本,从而增加风险管理的难度。国外发达金融市场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的演化历程,也在提醒我国金融机构和监管当局综合化经营风险问题的重要性。2015年7月1日,新版《商业银行并表管理与监管指引》正式实施,对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提出了新的监管要求。日前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里,特别提出金融风险的防控,要求加强相应的金融风险防控的制度建设,强调监管的统筹协调,完善相应的金融监管框架,健全适应我国实际、同时符合国际监管要求的监管规则,完成对金融机构和金融风险监管的全覆盖。在解读“十三五规划建议”别指出,“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发展明显加快……综合经营趋势明显……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坚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监管的重视为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风险管理提供规范和指引,但商业银行不断加快综合化经营步伐,快速进入新的业务领域,新的经营模式带来的风险管理方面的挑战更应引起商业银行自身的重视。二、综合化经营风险

商业银行从事综合化经营,进入非银业务领域,首先将面对新业务其自身的个体风险,与传统银行业务不同,部分非银金融业务信息传递、市场反应更加迅速,风险暴露速度更加快,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带来挑战。同时,开展综合化经营,业务之间的交叉风险也不可避免,如何降低交叉风险,实现综合化经营带来的范围经济,是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风险管理的需解决的难题。

1.个体风险。商业银行进入新的业务领域,不可避免的要面对新业务领域自身的经营风险。新的业务或经营主体面临的个体风险已业务主体特有风险为主,最主要的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几个方面。以下本文就从这几个方面分析商业银行从事综合化经营面临的个体风险。

(1)信用风险。传统意义来讲,信用风险被认为是发生违约后产生损失的风险,故而,信用风险又被称为违约风险。然而,随着现代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的变化以及风险管理技术的发展,这一定义已经难以充分反映现代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的信用风险,以及信用风险管理的性质与特点。融资租赁、信托、保险甚至证券、基金等业务均会面临信用风险,但与商业银行传统信贷等资产面临的违约风险带来直接损失不同,现代金融市场对信用风险更为敏感,信用风险、履约能力的变动会直接影响标的资产价格的变动,进而影响金融产品的估值。另外,商业银行长期从事信用业务,对信用风险尤为敏感,特别是附属机构的信用风险极易对商业银行造成较大影响,所以,商业银行金融非银领域,信用风险仍是最需引起重视的风险因素。

(2)市场风险。《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中将市场风险定义为,由于资金、货币、股票以及大宗商品等的市场价格发生不利变动,从而使银行表内或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根据不同因素带来的风险差别,我们将市场风险划分为利率市场风险、股票市场风险、外汇市场风险和商品市场风险,分别代表不同来源的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随着利率市场化逐步推进,我国金融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金融产品逐步实现风险定价和市场定价,金融机构对产品定价以及对金融产品价格的预测难度加大。随着杠杆产品的不断推广,意外冲击引发金融市场的影响更加难以判断,对市场风险的预测和防范提出更高要求。

(3)操作风险。《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指引》中将操作风险定义为,由于不完善或存在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操作以及内部信息系统,包括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其中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相对于我国银行业日益严苛的操作风险管理要求,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特别是证券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等机构,监管机构对其操作风险的监管要求较之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则略为宽松。在2013年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中,因光大证券的程序设计缺陷,引起上证综指、沪深300等大盘指数和多只权重股在短时间出现大幅波动;同样也是在2013年,美国高盛集团因技术故障,向纳斯达克、芝加哥等期权交易所发送了大批错误订单,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交易,对高盛及其交易对手都造成了巨额的财务损失。由此可见,金融机构操作风险不仅会对其自身带来损失,对金融市场也会造成冲击,对操作风险的管理和控制需引起重视并强化。

2.交叉风险。商业银行集团开展综合化经营,将逐步进入证券、基金和保险等非银领域,加之之前主营的银行业务,在同一个主体的运营过程中,不同业务之间必然存在交叉,业务交叉不可避免的会带来交叉风险,即形成混合金融风险。特别是商业银行成立金融控股公司,将会增加集团内部结构的复杂性,增加成本,导致集团内信息传递的难度加大,进而引发内部交易、利益冲突等内部治理方面的风险。

(1)内部交易。1999年12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iS)、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ioSC)和保险监管国际防会(iaiS)联合了《集团内部交易和风险控制原则》(intra-Grouptransactionsandexposuresprinciple's),这一文件列举了十类金融企业集团内部交易的形式。内部交易在我国《商业银行并表管理与监管指引》中的定义如下,商业银行下属机构之间,以及商业银行与其下属机构的信用类业务(贷款、同业、贴现、担保等)、交叉持股、金融市场交易和衍生交易、理财安排、资产转让、管理和服务安排、再保险安排、服务收费以及交易等。商业银行内部交易,实际上能够通过协同效应体现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的优势,但是内部交易所带来的协同效应也相应增加风险的传染性。金融集团内部交易容易产生不当利益输送、风险延迟暴露、监管套利、风险传染和其他对银行集团稳健经营的负面影响。

(2)利益冲突。由于委托问题的存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利益相关者存在委托关系式时,容易形成利益冲突。由于委托关系的不同,利益冲突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主要是由于本机构与外部主体,包括客户、投资者以及监管部门之间存在委托问题,从而导致的外部利益冲突;另一类存在于机构的内部,由于内部部门、职员以及业务之间存在委托问题,从而形成内部利益冲突。外部利益冲突多以捆绑销售、误导销售、滥用客户信息甚至违背信托义务向客户抛售债券敞口等形式存在。内部利益冲突包括内部上下级之间,平行部门、以及分支机构之间的利益冲突。一般来讲,集团总部会根据集团战略为子公司配置资源和布置任务目标,有限的资源和总部的战略目标并不一定能与每个子公司业务部门相匹配,此时,银行集团与附属机构之间可能会存在利益冲突。除此之外,附属机构之间、平行的业务部门之间,业务也会存在一定的同质性,从而成为竞争对手,竞争的结果可能会使集团整体利益受损。比如,银行信贷部门与租赁类子公司可能会为信贷类客户发生利益冲突。

(3)杠杆风险。商业银行通过综合化经营形成集团公司后,一方面,在资产负债表的右侧形成很强的杠杆效应,扩大负债能力,这种杠杆的扩大,可以通过控股的形式使银行集团的规模日益庞大,以较少的资本支撑更大的资产规模,形成较高的财务杠杆,另一方面也会产生集团内部资本的重复计算问题,从而导致实际资本充足率不足,对集团经营造成威胁。财务杠杆主要通过举债注资、抵押投资以及担保投资等形式实现。但是,资本金的重复计算,可以通过集团公司向附属机构拨付资本金,或者附属机构之间相互持股实现。银行集团的这种高杠杆经营,虽然能够对其资本规模、资本效率起到积极作用,但同时也令控股母公司面临更大的风险,降低风险抵御能力。杠杆经营是商业银行经营的显著特征,杠杆经营的风险也是金融机构的特点,综合化经营在原有杠杆基础上继续增加杠杆比例,风险进一步扩大,银行集团杠杆经营需更加谨慎。

(4)风险传递。由于财务上的关联,集团内一个主体发生风险或危机可能会传递给其他主体,甚至影响整个集团。风险的传递可能会使风险从集团内不受监管的主体转移到受监管的主体,或出现在集团内不同金融业务部门间的相互转移,这一过程就是风险传递(RiskContagion)。在金融市场上,银行集团的附属机构代表银行集团从事相关业务,分支机构出现风险或者危机,可能导致市场对整个集团失去信心,或引发声誉风险。由于在风险传递过程中,集团内部的各种金融业务风险具有叠加性,风险传递会大幅增加集团特别是银行面临的风险,甚至会对整个金融市场造成冲击。所以,风险传递是银行综合经营而带来的最显著问题之一。

集团内风险传递一般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内部资金来往。银行集团内部附属机构之间不可避免的存在各类资金往来,当某一附属机构或业务主体收到冲击,发生流动性等资金问题,则有可能将风险传递到其他业务运转正常的主体,从而引发集团整体风险。二是共同客户。控股集团各主体可能拥有共同的客户对象,一旦此类客户发生违约等风险,相应风险将不可避免的在各个主体之间传染。三是担保或承诺。银行集团的附属机构或其他主体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互担保的关系,这种担保的规模和复杂城都影响风险在各机构之间的传递,进而影响集团整体风险。三、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措施

商业银行从事综合化经营可以通过范围经济实现收入多元化,金融服务以及产品的综合化发展,有助于分散经营风险,从而降低银行集团的经营风险。然而,由于委托等问题的存在,综合化经营进入新的业务领域不可避免的带来新的风险点,而不同业务以及业务主体之间的相互交叉所带来的交叉风险,也是综合化经营带来的风险因素,特别是商业银行集团进入资本、衍生产品等市场后,高杠杆率、高风险的经营模式,为从事稳健运营商业银行增加经营风险。面对新的经营方式以及监管要求,商业银行从事综合化经营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1.公司治理。首先,商业银行集团从事综合化经营,应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架构,该公司治理架构应覆盖集团母体以及各附属机构,并符合集团整体规模的要求,与业务发展相适应,同时,该公司治理架构应明晰组织架构,明确相关责任,理清报告路线,从而实现较高的透明度;其次,完善的公司治理要求建立集团内部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明确银行集团风险管理主要负责人,负责整个银行集团的全面风险管理实施。制定银行集团层面的风险偏好和以风险偏好为核心的全面风险管理政策,而集团所有附属机构和业务部门都应涵盖在本集团的风险偏好政策以及全面风险管理政策内;最后,确保分支机构的决策自主性,银行集团甚至股东都存在可能存在短期逐利的驱动,干涉附属机构的正常业务,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依靠完善的公司治理和决策机制来避免这种随意性,保证分支机构的经营决策独立性,在明确责任中心的基础上保护其独立性。

2.内控制度。从事综合化经营的银行集团存在潜在的利益冲突和内部交易的风险,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正是为了将此类风向降到最低。银行集团的内控制度,应对整个银行集团负责,而非针对母公司商业银行,或银行集团的附属机构。内控制度能够将风险在集团内部传递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并要求集团附属机构独立稳健运营。建立和完善内控制度,要求银行集团及其附属机构都应提出针对自身的原则性要求,并形成相对应的工作流程和制度,特别是具有针对性的授权责任结构、业务流程和操作制度,而以上要求都有相应的监管部门的规定和要求。同时,以此为依托,保护子公司可以作为独立法人行使职能。

针对内部交易,银行集团和附属机构相应的关联交易应符合监管要求,内控制度应制定相应关联交易政策,明确风险敞口计算方法以及范围。银行集团关联企业的相应交易中,有可能存在为银行集团第三方交易提供担保支持,此类交易同样应当体现在其对关联企业的风险敞口内。内控制度要求将商业银行集团视为一个整体,必须控制整个集团的风险集中度,另外,相应的风险集中度必须有一定的内部限制,其中,信用风险的集中度尤为重要。

3.防火墙。设置内部防火墙的目的一方面是隔断不同业务之间的风险传递,另一方面是避免不同业务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银行集团内部各附属机构应具备独立的内部控制、财务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和风险管理等综合管理体系,以保证相应的决策和管理岗位的独立性,从而实现各机构的独立管理和独立经营,同时,内部防火墙要求各附属机构之间建立清晰的风险责任边界,完善集团内部资金流动的限额以及调整程序。银行集团包括其附属机构,应建立完善机制,以保证在业务环节中实现责任分离,避免出现前、中、后台等业务环节中出现利益冲突。业务操作中应将自营业务和业务严格区分,明确责任主体,并保证客户对相关责任主体清晰明了,从而减轻传递的风险另外,为保护客户信息,银行集团应建立起相应的信息防火墙,确保客户信息的安全,合理使用管理客户信息,避免信息泄露或移作他用。同时,信息防火墙的建立,有助于银行集团的附属机构建立独立的信息处理系统,提高其综合利用集团信息的能力。

最后,综合化经营下的风险管理要求集团附属机构保持高度的自主性,从而避免利益冲突和风险传递。然而,假如集团内部各个分支机构完全独立,相互隔绝信息传递,那么银行集团的综合化经营无法体现协同效应,从而难以实现范围经济,能够获取的只有纯粹的财务投资收益。因此,银行集团内部不同业务之间的信息和资金流动是必要的,银行集团应建立业务协同机制,综合配置集团内部资源,在避免利益冲突、将内部交易的风险降到最低的基础上,在集团内部和集团附属机构之间,开展产品的交叉营销,共享信息系统开发、产品研发等知识密集业务,在明确责任主体的前提下,加强集团内部的合作,通过有效的风险控制实现综合化经营的范围经济。

参考文献:

[1]丁慧.我国银行集团内部交叉风险及其监管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学位论文,2013.

[2]刘浩.金融控股公司发展模式及风险管理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学位论文,2010.

[3]刘孟飞,张晓岚,张超.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多元化,经营绩效与风险相关性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2,(8):59-69.

[4]宋翰乙,刘明坤,周颖.综合化经营国际银行的公司治理架构[J].金融论坛,2014,(9):005.

商业综合体经营风险篇2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综合化经营的情况

商业银行综合经营在我国经历了一段较为曲折的历程。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银行业就进行了多元化经营的尝试。1993年,针对国内金融秩序混乱、金融体系出现严重风险的局面,出现了金融机构治理的浪潮,并形成了银行业、信托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实行分业经营的局面。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经济金融领域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银行业综合化经营的诉求日益增强;银行业各项改革不断推进,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进一步优化,经营状况总体好转,资产质量明显改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建设有了较大进步,抗风险能力不断加强,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微观基础不断改善,同时监管标准不断提高,综合化经营的监管保障正在夯实。2007年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不断开发金融新产品、新业务,积极稳步推进综合经营试点”。截至目前,国家开发银行、五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部分股份制银行以及规模较大的城市商业银行正在进行综合化经营试点。从机构数目来看,截至2011年底,一是五家国有大型银行占据主导位置,平均每家设立机构约20家,共计涉及七类机构,而且均设立了基金公司、保险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村镇银行等,并初步探索出参与证券业务的多种方式。二是开展综合经营的股份制银行平均每家投资入股或发起设立机构数约为11家,共计涉及七类机构,并均设立了金融租赁公司、村镇银行等,其中民生银行、浦发银行设立村镇银行数较多,分别为12家、22家;中信银行、光大银行设立机构数量较少,主要集中于村镇银行、金融租赁公司等,在其同一集团控制的关联方中均有证券、实业公司等机构。三是在规模较大的城市商业银行中,北京银行投资入股或发起设立的机构数为6家,涉及保险、消费金融等四类机构。从业务合作来看,商业银行与其发起设立或投资入股的金融机构主要涵盖以下业务:一是授信与贷款业务,对发起设立或投资入股的金融机构,如金融租赁公司等的授信,主要用于资金类业务中的同业拆借、同业借款、同业存放、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以及贸易融资类业务中的同业代付、同业担保类业务;对同一集团控制下的关联方机构,授信主要用于满足其融资业务往来。二是交叉销售业务,发起设立或投资入股的金融机构以商业银行为平台,以客户为依托,联动营销保险、基金、信托等金融产品。三是业务合作,各商业银行向发起设立或投资入股的金融机构及关联方推介客户,提供综合,如商业银行与其发起设立、投资入股或同一集团控制下的关联方公司如房地产公司、信托公司等,签署相关协议,共同拓展业务合作范围,补充和完善增值服务,并在客户资源、营销渠道和风险信息方面进行共享,合作推荐业务客户。从实际效果来看,综合经营试点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银行业和相关产业的合作联动,提升了信息共享程度,部分实现了业务优势互补,对部分投资目标行业形成了一定的带动效应。一是发起设立或投资入股的机构充分依托银行业金融机构现有的渠道、管理、人才、客户、科技资源,加强关联公司联动,降低经营成本,提升利润贡献。二是依托发起设立或投资入股机构的特有功能和产品创新,探索了联合营销和综合化服务模式,尝试改变商业银行高度依赖存贷款的业务结构、资产与盈利结构单一的状况,以期提高收入和利润的稳定性和质量。三是综合化经营试点协同效应为试点机构提供了必要的资源支持,推动母子公司或总分行之间与试点机构在产品创新、市场营销、风险管理等方面协作机制的发展。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综合化经营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在综合化经营试点正面效应的诱导下,无论是大型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还是资产管理公司、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都有“做大做强”、进行综合化经营的诉求。实际上,多数机构整体实力有限,尚不具备综合化经营的基础条件,或者应借鉴国外中小型银行的发展策略,立足当地,以传统商业银行业务服务于特定区域的中小型企业和个人客户,与当地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或者深耕细作,重点专注于一项或少数几项业务领域,形成专业优势,走专业化银行之路;少数资产规模大、整体实力强的大型商业银行即使具备综合化经营的部分基础条件,也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需要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前提上,结合自身情况,选取若干业务领域重点发展,既有业务特色,又能发挥综合化经营的整体优势,而不应片面追求业务种类和经营地区的“大而全”,并根据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业务范围、重点业务领域、业务发展策略等,而不应固步自封、墨守成规。目前,国内大型商业银行在综合化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如下:(一)战略管理能力不高,缺乏清晰的战略发展规划。国内商业银行基本以短期内规模扩张、提升各项业务市场份额为主要经营指导思想,缺乏明确的战略定位及长期战略构想。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国内银行业务规模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膨胀,规模扩张速度惊人,但相互之间在市场、客户、业务功能、产品服务等方面同质化倾向严重,主要体现为部分试点银行跨业投资存在盲目性,求大求全冲动强烈,与自身主业战略协调性不强。(二)风险管理体系和能力不能满足跨市场、跨领域发展要求。综合化经营的商业银行面临着更多样和复杂的风险,需要一个能够有效反映和控制风险的管理体系。即商业银行除了面临常规的金融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外,还会遇到综合化经营所带来的关联交易风险、财务杠杆风险、利益冲突风险等。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技术手段不一定能够对新的风险分布和特质进行及时反映和控制。因此,如何建立一个有效反映和控制整体风险的管理体系,较为迫切。国内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起步较晚,主要从事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管理,缺乏适应综合化经营的风险管理理念和文化以及风险管理手段,在风险识别、度量、监测等方面缺少量化分析经验积累,科学性不够,风险管理能力及体系尚不能满足综合化的风险管理要求。平安投资富通集团与中信泰富的巨亏就是集团风险识别与控制能力不足的案例。(三)文化整合能力与激励约束机制不能适应综合化经营的要求。从国际银行业的经验看,综合化经营通常涉及不同的市场和行业,无法避免不同文化理念、价值判断、管理模式之间的碰撞和冲突。理论上,综合化经营的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存在一定限度,当金融集团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不同业务领域之间的管理协同成本、人力资源与企业文化整合成本会不断攀升,如果不能有效控制,综合化经营优势就会被损耗殆尽,这样的案例在国际金融业发展史上屡见不鲜。对于国内商业银行而言,由于不同行业之间文化差异很大,开展综合化经营同样面临企业文化整合问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综合化经营基本上还处于初步的业务合作及部分股权合作阶段或获得多个金融许可牌照上,对于行业间文化整合还鲜有涉及,即使在个别股权合作的案例中出现,也尚未形成行之有效的系统方法。同样,不同行业间的激励约束机制也存在较大差异,如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激励方式和幅度就有显著区别,如果集团内部不同业务板块不能安排合理的激励方式,就可能引起较大的管理冲突。(四)尚未建立符合综合化经营要求的统一信息系统平台。综合化经营是银行与证券、保险、基金、信托业等金融业务之间的更广泛、更实质的协同,协同的基础是构建起统一、立体、实时的,能够适应综合化经营要求的业务处理系统、客户服务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等平台。目前,国内银行的信息系统平台设计和建设与综合化经营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一是国内银行it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信息系统承载能力建设落后于业务增长速度,尚不能满足综合化经营数据集中管理和处理的要求。二是现有的信息系统都是在分业经营框架下建立起来的,业务系统、风险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系统无法满足多元化业务需求和风险控制的要求。三是多数银行缺乏综合化经营所需要的各行业(子公司)信息系统的整合能力。信息系统如不能实现整合,则银行与其他金融业务板块之间就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无法实现信息数据的实时共享,交叉销售和业务协同难以实现,对于银行及其他业务板块的整体掌握和协同管理无从谈起。(五)公司治理缺陷可能放大了综合化经营风险。1、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综合经营试点,特别是国有大型银行主要采取自上而下的推进模式,综合经营的母行或集团对附属机构的控制力和影响力较大,附属机构对母行或集团的依赖程度较高,在管理方面,附属机构的大部分董事和高管由母行或集团委派,且派至附属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以及业务人员部分未与商业银行脱离薪资和劳动合同关系,存在相互兼职的情况。2、在经营决策方面,附属机构重大经营和投资事项一般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上报母行或集团进行决策或审批,重大决策往往与集团短期目标或利益挂钩,该种组织架构和运作模式导致了关联交易复杂、内部控制失效、公司治理难度加大。3、部分产融结合型集团控股模式的潜在风险主要产生于同一集团控制下关联方之间或集团对子公司的授信贷款、相互担保、投融资业务等关联交易,原因在于集团内部股权结构较为复杂、关联方较多、业务往来频繁、透明度低、管理难度大导致的公司治理较为困难。关联方之间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控制,风险隔离机制不够完善,增加了实业风险和金融风险传递的可能性,存在规避国家宏观调控和行业监管违规行为的隐患。

商业综合体经营风险篇3

一、金融企业经营风险的特征和评判指标设置原则

所谓金融企业经营风险,是指金融企业产生经营危机的可能性。具体讲,是指造成金融企业资金呆滞损失,债务支付困难,挤兑存款,财务压力沉重,造成严重资不抵债而危及生存的可能性。经营风险与经营危机之间是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关系,如果经营风险不能予以有效防范和化解,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产生经营危机。作为一个经济范畴,金融企业经营风险及其运动变化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整体性。它是对金融企业经营管理活动风险状况的总体性评价。二是层次性。它是由多层次构成的,既包括贷款经营风险,也包括投资经营风险,还包括存款经营风险、中间业务经营风险等。三是共振性。金融企业风险具有较明显的共振特性,金融企业某些分支机构经营风险的恶化,往往会引致整个金融企业经营风险的增大或恶化;一个金融企业经营风险的恶化,又会引起其他金融企业经营风险的增大或恶化,因而金融界将金融风险称之为“爱滋病”。四是动态性。它是运动变化的,即随着金融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时空、政策、措施变化而发生变化,既有可能变大而恶化,也有可能变小而良化。

金融企业经营风险通过统计指标来反映,而统计指标的设置又必须服从于金融企业经营风险及其运动变化的特殊性。我认为,设置综合评判金融企业经营风险程度的统计指标体系,应当遵循以下四项原则:一是完备性原则。从整体性和层次性出发,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地反映金融企业的经营风险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在空间上要成为一个系统,包括金融企业经营风险的各个主要方面;在时间上要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不仅要从各个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反映出金融企业经营风险的现状,更要反映出该系统动态变化的经营风险态势。二是定量为主原则。应具有清晰的层次结构,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并以定量分析为主,由定性到定量,由局部到整体,由复杂到简明,在分析和定量的基础上,最终形成对金融企业经营风险程度的直观结论。三是可比性。评价指标既要便于进行纵向比较,也要便于进行横向比较;既要可用以进行时序比较分析,也要可用来进行金融企业之间、同一金融企业的分行(支行)之间的比较分析。四是可行性。金融企业经营风险指标体系应该简单明了,所要求的数据资料能够及时、完整、准确地取得,计量评价上要简便易行。

二、金融企业经营风险程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金融企业经营风险的特殊规律性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综合评判金融企业经营风险程度的指标体系应包括五个层次共12项指标。

第一层次,主要从金融企业在存款人和债权人的资产遭受危险之间所能承担资产价值损失的能力角度来考察和反映经营风险程度。可以用资本风险率指标来表现和反映:

p1=e1/m1×100%

p1表示资本风险率,e1表示资本总额,m1表示风险权重资产总额。p1的数值越大,表明该金融企业所能够直接承担其风险权重资产价值损失的能力就越大,经营风险程度也就相对越低。

第二层次,主要从金融企业及时支付债务的能力角度来考察和反映经营风险程度。可以用3个指标来表现和评价。

(1)备付金率。其计算公式为:

(2)p2=e2/m2×100%

p2表示备付金率;e2表示备付金,包括存放央行款项与库存现金,分支行的备付金中还应包括存放在系统内的非约期上存资金;m2表示各项存款余额。p2的数值越大,表示金融企业的支付能力越强,支付风险程度相对越低。

(2)速动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p3=e3/m3×100%

p3表示速动比率;e3表示速动资产余额,包括存放央行款项、库存现金、可以随时变现的有价证券、可以用来再贴现而未贴现的未到期商业票据,分支行的速动资产中还应包括存放系统内的非约期上存资金;e3表示流动负债。p3的数值越大,表明金融企业的资产速动能力越强,对集中性支付和突发性巨额支付的承受能力和应付能力也越强,支付风险程度也相对越低。

(3)备付息率。其计算公式为:

p4=e4/m4×100%

p4表示备付息率,e4表示定期存款应付息结余数,m4表示各种定期存款从存入日到统计日应计提的应付利息合计数。p4的数值越大,表明金融企业支付利息的后备能力越强,支付风险程度也就相对越低。

第三层次,主要从金融企业的信用风险即贷款和投资不能收回本息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角度来考察和反映经营风险程度。可以用3个指标来表现和评价。

(1)贷款风险度。其计算公式为:

(2)p5=e5/m5×100%

p5表示贷款风险度,e5表示风险权重贷款额,m5表示全部贷款余额。p5的数值越大,表明金融企业贷款资产风险越大,经营风险程度也就相对越高;反之,则相对越低。

(2)投资风险度。其计算公式为:

p6=e6/m6×100%

p6表示投资风险度,e6表示风险权重投资额,m6表示全部投资余额。p6的数值越大,表明金融企业投资资产风险越大,经营风险程度也就相对越高;反之,则相对越低。

(3)本息拖欠率。其计算公式为:

p7=e7/m7×100%

p7表示贷款本息拖欠率,e7表示不能按期收回的贷款本金和利息余额,m7表示全部贷款本金和被拖欠的贷款利息余额。p7的数值越大,表明金融企业贷款本息被拖欠越严重,经营风险程度也就相对越高;反之,则相对越低。

第四层次,主要从金融企业的金融资产配置结构风险角度来考察和反映经营风险程度。可以用4个指标来表现和评价。

(1)贷款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p8=e8/m8×100%

p8表示贷款比率,e8表示全部贷款余额,m8表示全部资产余额。p8的数值越大,表明金融企业资产配置越集中于贷款,经营风险也就相对越集中;反之,则相对越分散。

(2)拆出资金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p9=e9/m8×100%

p9表示拆出资金比率,e9表示拆出资金余额。p9的数值越大,表明金融企业的金融资产配置于拆出资金相对越多,经营风险也就相对越集中;反之,则相对越分散。

(3)投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p10=e10/m8×100%

p10表示投资比率,e10表示投资余额。p10的数值越大,表明金融企业的金融资产配置于投资相对越多,经营风险也就相对越集中;反之,则相对越分散。

(4)存贷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p11=e11/m9×100%

p11表示存贷比率,e11表示全部贷款余额,m9表示全部存款余额。p11的数值越大,表明金融企业的信贷资金自给能力相对越低,或存款资金用于贷款相对越多,经营风险程度相对越高;反之,则相对越低。

第五层次,从资产负债配置的利率风险角度来考察和反映经营风险程度。可以用利率风险度来表现和评价:

p12=e12/m10×100%

p12表示利率风险度,e12表示利率敏感性资产余额,m10表示利率敏感性负债余额。p12的数值越大,表明利率风险度越高,经营风险也就相对越大;反之,则相对越小。三、经营风险程度的综合评判

从上述金融企业经营风险程度合评价的指标体系中可以看出,它属于一种多指标的综合统计评价;上述这些评价金融企业经营风险程度和指标既有一定的层次性,又有一定的互补性。同时,评价经营风险的实质性意义,在于及时正确把握其运动变化的态势特征,以便适时采取切实有效的化解措施。因此,在综合评价上不宜单纯采用加权综合系数进行静态的方法,应当采用加权综合系数进行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1、金融企业经营风险程度大小的综合评价方法。将与经营风险程度相关的五个层次12项指标的报告期指标值与设定的比较标准值进行比较得出指数,继而采用公式经营风险综合指数(公式略)。

2、金融企业经营风险程度运动变化特征的评价方法。可以通过经营风险程度差异率来反映。

四、金融企业经营风险运行态势的统计预警机制

建立金融企业经营风险运行态势的统计预警机制,对于提高防范和化解金融企业经营风险的及时性与有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金融企业经营风险运行态势的统计预警机制应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例):

1、制定金融企业经营风险运行态势的统计、评制、反映制度,并将这些职能落实到有关调统部门。

2、金融企业如国有商业银行的支行统计部门依据经营风险程度的评判指标体系和办法,对有关指标进行统计和综合评价,判明经营风险程度及运行态势特征,进行运行变化成因分析,整理编制成经营风险运行态势的统计报表和统计报告,及时报市地分行和央行县级支行及本行有关行长。国有商业银行地、省分行编制全辖经营风险运行态势的统计报表和统计报告,及时上报上级行和同级央行及本行行长,央行各级分行编制本区域金融企业经营风险运行态势的统计报表和统计报告,按时报送上级行及本行行长,国有商业银行总行编制全行经营风险运行态势的统计报表和统计报告,及时报送央行总行及本行行长。从而,为金融企业各级组织及时提供经营风险运行态势信息,适时采取相应对策和措施。

3、实行经营风险稽核检查制度。金融企业各级组织的统调部门和稽核部门要切实做好对下级组织经营风险的统计检查与稽核工作,确保经营风险统计预警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央行及其分支行的调统部门和稽核部门也要加强对各金融机构经营风险的统计检查与稽核工作,以进一步增强金融风险监管的及时性、普遍性和有效性。

4、施行经营风险的数据统计、评价和反映的分级首长负责制和责任制,确保经营风险运行态势统计预警信息产生与传递的正常化和规范化。

五、几个相关的补充说明

1、适用范围。本统计预警方法适用于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总行及其分支行、信用社的经营风险程度的综合评判和预警,也适用于商业银行总行及其分支行、信用社对经营风险运行态势的自我评价和预警。

2、比较标准。对商业银行总行、信用社的经营风险评价指标的比较标准,要由中央银行总行规定,信用社的比较标准应高于商业银行,因信用社规模小而抗风险能力差;对商业银行分支行的经营风险评价指标的比较标准,应由商业银行总行规定。

商业综合体经营风险篇4

综合化经营是国内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必然之路

国内外银行实践表明,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商业银行通过经营多领域金融业务,可以实现资本节约、收入多元化和差异化竞争的要求。

综合化经营是国际银行业发展的主流模式

20世纪70年代之后,西方国家金融自由化、市场竞争加剧,客户需求的个性化、多样化,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在金融业的广泛应用推动了金融创新和金融业综合经营的迅速发展。不同种类金融机构之间加速相互渗透,金融机构业务界限逐渐模糊。1999年11月,美国国会通过《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推动银行、保险、证券等业务的综合经营,促进了美国乃至世界其他地区综合化经营的发展,除中国之外的全球主要经济体全面进入金融综合经营阶段。从国际银行业的经验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过程来看,综合化经营不仅提高了服务效率,降低了经营成本,还有效地分散和降低了经营风险,并最终增加了盈利。

综合化经营是国内商业银行应对新挑战的必然要求

金融市场的多元化对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国内多元化金融市场的发展使融资“脱媒”趋势更加明显,大量优质产业、优质企业融资从商业银行信贷转向债券、上市ipo和配股等方式,商业银行传统客户基础面临日益明显的分流压力。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盈利结构的直接影响就是银行净利息收入占比不断下降:主要股份制商业银行信贷类净利息收入占比的均值目前已降至65%左右。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加速推进,长期同质化经营的国内商业银行竞争更加激烈,市场风险越来越大,银行息差空间进一步收窄,银行作为融资中介的生存空间不断受到挤压。

企业和居民客户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要求商业银行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随着我国经济和金融的转型,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不断深化,企业越来越需要银行为其提供资金管理、投资、管理咨询、融资顾问等多方面的服务;企业并购、重组活动的增多需要商业银行为其提供各种相关的并购贷款、方案设计、中介等服务;同时,随着国家利民、惠民政策的不断实施,居民收入快速增长,财富积累和中高收入阶层的壮大需要商业银行为其提供多样化的财富管理、私人银行、消费信贷、信用卡等服务。

综合化经营是商业银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要求。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不断深化改革,加快战略转型,优化客户定位,创新产品和服务,调整经营管理组织体系,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但是,随着中国经济下行趋势日趋明显,来自外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第三方支付竞争更加激烈,国内银行面临的竞争压力日益增加。商业银行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深化战略转型,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特色的综合化经营之路。

综合化经营是重塑发展模式的重要途径

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盈利模式是利差主导型盈利模式,商业银行利润增长主要依靠三个方面:一是以信贷为主的生息资产规模显著增长;二是存贷款利差基本稳定;三是不良贷款水平保持较低。但是,未来经营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利率市场化导致的银行息差收窄,要求银行更加重视风险、资本、市值三大核心问题,解决这三大问题都离不开综合化经营。

综合化经营有助于商业银行强化风险控制。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从过去过于依靠投资和进出口拉动高速增长向以内需拉动为主的平缓增长的过渡期,过去传统经济增长模式所积累的各种风险和问题在加速暴露。面对日益复杂的经营环境,商业银行通过介入证券、投资、保险等业务,可以降低信贷业务比重,优化资产结构,有效降低信用风险;通过开展适度的表外金融产品业务,可以降低市场风险等。

综合化经营有助于商业银行适应资本约束的要求。全球金融危机暴露了国际金融风险监管的脆弱性,采取更为全面、更加严格的监管措施已成为全球共识。“巴塞尔协议Ⅲ”提高了资本监管标准,设置了逆周期缓冲资本和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要求,引入了动态拨备和杠杆率等指标,严格限制银行表内外业务的增长。美国出台《多德-弗兰克法案》强化金融消费者保护,限制银行自营交易。欧盟和英国也制定了更严格的监管措施。我国2013年1月1日实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特点就是:监管标准更高、监管资本更严、监管指标更广、监管口径更紧。预计新办法实施后,我国大中型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将普遍下降1~1.5个百分点,意味着银行将面临两难的境地,要么增加更多资本补充,要么相对减少信贷投放。但是,增加资本与现在资本市场的低迷形成冲突,而减少信贷投放又与“稳增长”的要求相背离。应对这种挑战,商业银行一方面可以通过全方位开展收费型业务,以较少的资本投入,实现尽可能多的资本回报;另一方面,通过大力拓展低风险、低资本消耗的业务,提高非利息收入比重,科学调控风险加权资产总量,满足监管资本的硬性要求。

综合化经营有助于商业银行实现市值的稳定增长。国际上通常把净收入作为银行的短期目标,把市值的稳定增长作为银行的长期目标。市值的稳定增长是衡量一家银行经营绩效的根本评价标准,是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稳定增长的市值目标的实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银行自身的条件看,包括经济资源的持续投入、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业务结构的合理布局,特别是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等。商业银行通过介入证券、投资、保险、基金、信托等非银行金融业务领域,并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业务结构,不仅可以实现从单一的利差收入向收入多元化的转变,而且有助于建立长期的持续稳定的利润增长机制,提升银行的市值水平。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国内商业银行在客户资源、结算网络、社会信誉等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已成为各类金融产品销售的良好平台;在资产质量、风险控制、产品创新等方面都有了很好的基础,具备了开展综合化经营的基本条件。

国内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现状和特征

在现实的实践中,我国目前已经涌现出多种类型的综合化经营,主要有以下几类:第一类是由非银行金融机构投资形成的控股公司;第二类是产业资本投资形成的控股公司;第三类是一些地方政府整合当地金融机构组建的综合化经营机构;第四类是由商业银行搭建的综合化经营平台。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金融业务相互交叉融合的时代正在到来。其中对中国金融业转型影响最大的是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发展潮流。

国内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现状

目前,10家银行设立或者投资入股金融租赁公司,3家银行投资入股信托公司,6家银行投资入股保险公司。工行、建行、中行、农行、交行都已成立证券、保险、租赁、基金类公司。工行、中行、交行已拥有股权投资基金公司;中行、交行则拥有资产管理公司;建行、交行拥有信托公司;农行、交行拥有财务公司;中行还拥有投资公司及消费金融公司。浦发银行拥有租赁、基金管理公司;兴业有证券、租赁、信托公司。通过打造综合经营平台,一些商业银行正在加速从传统单一的商业银行向综合经营的银行控股集团转变,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和经营战略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

向基金业渗透。截至2013年3月,累计共有工行、建行、交行、中行、农行、招行、浦发、民生、兴业、北京银行等10家银行投资设立或参股10家基金管理公司。到去年底,银行系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已达到5000亿元,占基金公司总规模的17.88%,但数量占比只有11.42%。(如表1所示)

向保险业渗透。2008年国务院批准银监会和保监会《关于商业银行投资保险公司股权问题的请示》文件,同意商业银行入股保险公司后,商业银行进军保险业务的步伐明显加快,银行系保险公司的数量进一步增多。到目前为止,已经先后有工行、建行、交行、北京银行四家银行入股保险公司的申请获得银监会批准,四家银行通过收购方式先后将金盛人寿、太平洋安泰、中保康联、首创安泰纳入旗下。(如表1所示)

向租赁业务渗透。近年来,我国融资租赁规模余额已经从2007年的240亿元增长到目前的1万亿元以上,租赁公司已经达到300多家。自2007年银监会颁布《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以来,已经有工行、建行、交行、招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等大中型银行成立了金融租赁公司。目前,作为中国银行业第三集团军的城市商业银行也在加紧涉水金融租赁业务。金融租赁业务的重点开展包括飞机、船舶、工程机械设备、工业设备等的租赁业务。(如表1所示)

向信托业渗透。自2007年监管机构批准交行通过收购湖北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组建交银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以来,先后有建行以67%的股权比例控股合肥兴泰信托(更名为建信信托)、兴业银行控制73%的兴业信托股权。2011年1月,兴业银行收购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南方希望实业有限公司、福建华投投资有限公司等三家公司合计持有的联华国际信托有限公司51.18%的股权,并更名为兴业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公司。之后,兴业银行又收购永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所持兴业国际信托4.9%的股权,持股比例增加至56.08%。(如表1所示)

国内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特征

银行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资金支持力度在加大。许多商业银行对旗下非银行子公司通过增资扩股等方式,增强子公司在相关业务领域的影响力。一些银行控股的子公司在母公司的支持下经营实力进一步增强,比如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的规模已经占据了金融租赁行业的半壁江山。

充分发挥母子公司的协同效应。开展综合化经营的商业银行一方面借助集团的优势,支持非银行金融子公司做大做强,另一方面也在充分利用子公司对银行集团业务的补充作用,实现银行利润的稳步健康发展。

重视全球范围内搭建综合经营平台。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利用海外附属公司,开展投资银行、基金管理、信托投资、保险服务等非银行金融业务,加速打造境内外一体化的金融服务平台。

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方向和策略

综合化经营大势所趋,商业银行必须制订和实施科学的综合化经营发展战略,强化综合化经营的体制机制建设,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实现综合化经营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原则

要合法遵规。综合经营必须接受“一行三会”的监督、指导;银行集团内各金融子公司要接受所在行业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在各金融子公司之间共享客户资源应符合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的要求。

要保证整体利益最大化与市场化相结合。银行集团内各金融子公司应在利益的分配、客户资源和渠道资源的共享以及成本投入等方面顾全大局,力求集团金融业整体利益最大化。要结合市场化原则,努力实现金融子公司之间的互惠互利。

收益与风险平衡原则。银行集团内各金融子公司在开展综合经营工作时,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应高度重视风险防范工作。

银行集团各子公司自有品牌与综合经营统一品牌相结合原则。金融子公司在开展综合经营工作中,在充分发挥自有品牌优势同时,应逐步导入综合经营统一品牌的宣传和运用。通过综合经营统一品牌的优势充分发挥金融业的协同效应。

选择可行的综合化经营模式

在分业监管体制下,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是通过合作开发交叉产品和销售开展浅层次的业务合作;二是通过组建大型企业集团组建控股公司,实现集团化经营;三是通过与外资合作合资模式开展综合化经营;四是通过境外机构并购开展综合经营;五是通过设立专业性公司如基金公司开展非银行金融业务。以银行为母体的金融控股公司具有如下优势:以银行为母体的控股公司通过发挥资本控股权,可提高整个金融集团的综合竞争力;控股公司可利用不同子公司的合并纳税及交叉销售降低成本;整个金融集团整合在同一品牌之下,通过为客户提供全面,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实现收入来源多样化;集团内部不同金融机构之间通过业务平台共享可以产生多方面的协同效应,提高整体经营效率;符合分业监管的政策。

强化不同种类金融业务之间的交叉互动

对公业务合作的发展方向

一是大力在投资银行领域展开合作。目前一些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单位都设有投资银行部门,业务内容上存在一定交叉,需要在现有法律法规的框架下,充分考虑金融公司不同的业务特点和优势,结合国内外同业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经验,认真研究并制订金融综合经营中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规划,对不同投行产品的风险承担及相应的收益分配机制进行统一的指导和规划,重点突破,形成规模。重点在短期融资券、资产证券化、企业年金、财务顾问、企业中长期融资等业务方面,加强与控股平台下其他金融子公司的交流与合作,及时地获取各种最新的业务资讯及产品信息,完成对重要客户需求的深度开发和全面服务。

二是在中小企业金融和融资租赁业务方面开展合作。中小企业是未来银行重要的客户群体,在现有的法律法规框架下,应考虑为中小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以切合目前银行金融服务方面的战略定位,使中小企业金融获得综合经营支持。同时应组织和探讨银行金融子公司积极开展金融租赁业务方面的可行性及合作机会,实现银行、信托、租赁公司等在行业、技术、人力等资源上的全面共享。商业银行要按照银监部门申报新业务所需提供的业务定义及范围、组织架构(操作层面、人员配备)、市场分析、盈利分析、岗位职责、操作流程、会计核算、风险控制等方面的要求编写业务可行性报告。当金融租赁需要资产证券化时,就需要联合证券、信托公司、资产管理公司,把已形成的租赁资产打包、销售、监管等,合作前景广泛。

三是深化与各子公司的托管业务合作。商业银行要继续为证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提供优质的托管服务,加大企业年金托管行资格的争取力度,以期同各金融子公司一道开拓企业年金市场。另外,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基金、QDii等产品的托管人不能与管理人存在关联关系,市场一般采用资源互换的方式,银行集团内部要将资源统一调配,以实现资源互换,达到共赢。

对私业务合作的发展方向

一是强化在产品销售中的关系。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强化银行和证券、基金、保险等控股子公司的关系,继续利用自身颇具规模的分支网络为各控股子公司产品销售提供更多的服务,同时各非银行子公司提供的产品更具有市场竞争性,发挥各子公司联动优势,提高银行集团在对私市场的影响力。

二是完善创新协作机制。商业银行要继续注重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围绕理财这个市场热点,积极把握市场机会,完善和发挥各金融子公司的协作创新机制,加强跨金融市场间产品的研发和交叉销售,持续推进理财产品的创新和营销。通过为客户提供不断创新的综合化金融产品,来提升金融各子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三是在私人银行领域展开有效的合作。私人银行是专门为高资产净值客户提供的财富管理和财富保障服务,包括理财规划、资产管理业务,信托和不动产业务,托管业务,信贷业务等等,是一项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并且,私人银行客户一般拥有自己的企业,私人银行除了提供个人的财务规划,还要协助客户的企业寻找融资和投资渠道,甚至是企业托管、并购、出售的财务方案,私人银行服务因此要对自然人和法人进行一体化服务,是综合化经营的重要业务领域。私人银行是零售银行业务“金字塔”的顶端,是利润回报最为丰厚的业务领域,对银行的品牌和形象有很大的烘托作用,将是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未来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因此,需要在控股公司的协调下,各金融子公司通力协作,办好私人银行业务。

强化综合化经营信息技术平台建设

目前,商业银行现有的信息系统基本上是在分业经营框架下建立起来的,一些现有的业务系统、风险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系统无法满足综合经营的要求,必须尽快更新或升级现有的信息技术系统,建立起多元化的业务管理和风险控制系统、复合型产品创新和销售的信息技术平台,以及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加强银行综合化经营激励机制的建设

建立有效的客户资源及信息共享机制。银行集团内各金融子公司的客户资源既存在着交集,也有各自的客户群体。对于共享的客户群体,各子公司要密切配合,突出综合化金融服务。对于各自的客户群体,要建立有效的客户资源及信息共享机制,强化营销互动,促进各子公司业务的相互渗透,扩大银行金融品牌的市场影响力。

明确综合化经营的利益分配机制。由于各金融子公司是独立的法人,具有各自的经济利益,需要一套公平合理的机制对收益进行分配,以利益为纽带促进综合化经营合作,提高各子公司综合经营的积极性。在建立利益分配机制过程中,要侧重确立银行整体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协调。必要时在控股层面上设立一个统一协调的机构,比如协同管理部,推动各金融子公司的有效互动,实现银行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

商业综合体经营风险篇5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指商业银行通过风险分析、风险预测、风险控制等方法,预测、回避、排除或者转移经营中的风险,从而减少或避免损失,保证经营资金乃至金融体系的安全。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外资纷纷抢滩登陆,我国金融业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和残酷。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在竞争中举足轻重,经营管理的核心是风险管理,作为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股份制改造的商业银行,如何从根本上防范和化解经营管理风险,建立一个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银行风险管理体系,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关键。

一、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面临的主要风险

目前的国内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还没有形成一个全面整体的风险管理系统,仅在个别业务部门有所体现,缺乏统一管理,全行业风险管理零散,各自为战,从决策层面到基层机构缺乏整体的、系统的风险评估、识别、预警和反映机制,特别是风险管理的理念还没有根植于银行从业人员思想中去。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普遍实行“行长负责制基础上的分级授权职能分离”的审批制度,具有信贷审批权限的银行的决策程序简单概括为:贷前、贷时审查和贷后检查。

在上述决策程序中,当客户提出信贷时,首先由信贷经营机构客户经理开展贷前调查,收集客户的各项资料,并进行初步审查。若受理申请,则在收集到客户的完整资料后,交给贷前风险管理部门,由其运用有关方法对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主要包括评定客户资信等级、评估项目风险以及设定客户信用限额等,然后将有关资料提交信贷审批机构。再由信贷审批机构按照有关的信贷政策和客户的信贷限额对具体的信贷项目进行审批,作出是否发放信贷的决策。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审批一般包括审查和批准两个子环节,即首先由信贷审查机构对信贷项目进行审查,然后再由银行行长进行确认批准,作出最后决策。信贷发放后,由信贷经营部门客户经理负责对信贷的各种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并到期收回信贷。若信贷项目发生风险,则由资产保全部门负责采取措施进行资产保全。

根据金融风险管理基本流程,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的信贷决策程序整体尚欠完整,仅涵盖了信用风险识别与度量、防范与控制等两个步骤,风险战略及管理评价等两个环节相对薄弱,有的银行甚至没有明确的信用风险管理战略,也未对一定时期的风险管理效果进行系统地评价和反馈,同时各银行在决策环节中也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为:

1.理念上的认识还和现代风险管理存在着差距。商业银行是高风险的行业。在我国由于资本市场极不发达,企业需求主要是通过间接融资来进行,这就使得银行的资产运作空间十分狭窄,加上我国银行业产业集中度较高,产值多集中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银行风险一触即发。但是我国商业银行对风险认识极不充分,主要表现为:一是过分看重商业银行经营规模,而对利润、资产质量等质的提高认识不足。由于商业化改革的加强,竞争压力的加大,以及考核评价体系的偏差,商业银行特别是商业银行分、支行仍把“存款立行”作为思想,以存款论英雄;而对“质量立行”则停留在口号上,只求规模越来越大,不求银行质量最好。二是对现代银行的长短期经营目标认识不足,这在资产质量的提高上表现得更为明显。三是商业银行对资本覆盖的风险认识不充分。一方面,错误地把风险管理摆在业务发展的对立面上,认为风险管理是为难业务人员,没有把控制风险和创造利润看作是同等重要的事情,未能把风险和利润紧密地联系起来。另一方面,不能把风险控制与市场、市场拓展有机结合起来,部分风险管理人员简单地认为控制风险就是少发展业务,通过否定业务逃避承担风险的责任,使很多该发展的业务发展不了,反而降低了银行的整体抗风险能力。

2.在风险上还存在着差距。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一般都是按照严格的程序组建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它们产权清晰、制度完善、运作规范、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健全有效,特别是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这些体制优势使国外商业银行具有较高的风险控制和管理能力。我国商业银行由于产权归属缺位,致使委托—关系(1)流于形式,政府以干预等非市场化、非透明的方式影响银行经营行为十分方便,加上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欠缺,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极不健全。商业银行即使设有风险管理委员会,也由于其独立性、权威性不够,以及风险承担主体的不明确,而无力对金融风险实现有效的控制;风险管理也只能停留在以盈利为目的的业务决策服务的层次上,而不能上升到银行发展的战略高度。另外,我国商业银行都是实行以分行为核算主体的横向管理体制,这种体制不利于董事会的控制,极易受外界因素干扰,使银行在风险的评估、控制、监管等方面存在事后性。

3.风险管理机制上的差距。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诸因素的密切配合,才能真正达到有效降低银行风险的目的。国外商业银行之所以风险管理比较到位,很重要的一点是具有健全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具体包括:风险甄别机制,用于分析风险来源及成因,区分风险类别及危害性程度;风险预警机制,主要进行风险预警、传递风险信息并建立风险资料库;风险决策机制,确立、行使风险管理原则,制定风险指标以及避险策略等;风险避险机制,具体实施风险规避行为,对风险进行再分配和转移,并作出风险管理评估报告。我国商业银行则普遍存在风险管理机制缺失问题,具体表现在风险管理的体系不完善,制度落实不到位,监控机制不健全等方面。

4.风险管理技术上的差距。首先是风险管理专业化程度不高。商业银行的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各种不同类别的风险,其管理方法有所差异,特别是对于市场风险的管理要求较高。但是,我们由于缺乏科学的定价信用,难以实现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分离,难以实行独立的专险管理。其次是风险量化管理技术比较落后。目前,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大致停留在资产负债指标管理和头寸管理的水平上,风险管理的内容大多还只是简单的比例管理,采用一些静态的数据计算一些比例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方法也主要是账面价值分析法,而较少使用市场价值分析法。对于当今国际上流行的分析量化和管理方法,只停留在理论介绍和引入阶段,尚未在实践中具体运用。

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对策

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是一个识别和管理所有潜在重大风险的过程,它应该运行于银行的所有结构层次、经营过程和活动中,是为防范银行业务风险、保障业务正常开展所制定的相互补充、相互制约、协调运作的行为规范和监督机制。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系统应该是根植于经营管理过程中的,而不是依附于经营管理之上。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目的是实现机构的总体目标,具体包括:财务和经营信息的可靠性和完整性;经营的有效性和效率性;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遵循法律、制度和。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着比国内市场更大的金融风险和经营风险。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创新风险管理制度,其目标模式是建立面向未来的综合风险管理制度,即改善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再造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构建风险管理制度基础设施,实现对所有风险准确和及时地度量、分析、防范和化解。

1.改善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随着国内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作为全面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控制环节——决策层和高级管理层,应着力推进全面风险管理,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之间的权力划分和权力制衡的有效机制迫在眉睫。董事会设下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总揽全行全面风险控制,负责制定、执行内部控制程序,从整体上对全行经营管理风险的控制和管理,构建以风险管理委员会为核心的全行经营风险管理体系,有助于对全行经营风险实行有序、规范的动态管理,完善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风险防范环节的权限控制、整体运作和信息支持。作为风险管理委员会决策的组织执行部门——风险管理部,负责对全行经营中的风险因素进行实时的识别、分析、预测和评价,负责机构业务平行部门的风险管理的沟通和协调工作,及时报告风险管理委员会,提出风险防范和化解方案,各业务部门在风险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条线风险管理职能,从而形成在风险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纵横交错、层次分明、相互配合、齐防共管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董事会下设委员会,负责全面风险管理的监督、评价和监督内部审计工作,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合理性和遵循性,督促管理层纠正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按照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准则独立性要求,内部审计部门实行垂直管理,职能上向董事会报告工作,行政上向总行行长报告工作,排除了总审计室、审计办事处的行政经费、组织人事受制于一级分行的干扰,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得到了保障。

2.再造风险管理组织体系。西方发达国家大多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组织体系都采用矩阵式结构(2),这种组织结构是将银行的部门分为两类:一类是业务部门,按经营产品的不同种类进行分类,如信托部、基金部、个人业务部;另一类是职能部门,包括风险管理部、市场营销部和财务部。这种矩阵型结构可以促进部门之间相互合作与相互制约,同时又能保证银行有效率、低风险地运作。借鉴西方商业银行组织结构体系方面的经验,结合中国实际,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应采用矩阵型结构,将业务与管理按照部门分工的不同,划分为三类,即职能部门、业务部门和分行部门。银行的风险由总行进行统一管理,在总行专门设立综合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全行的风险管理政策,确定重大客户的信贷限额、行业限额,监督业务部门风险限额的制定,汇总衡量全行整体风险。综合风险管理委员会直接受行长领导,对行长负责。在总行相关业务部门,如零售业务处、计划处设立风险管理岗位,负责定期向综合风险管理委员会报告本部门风险情况。总行下设各分行原则上只设立与销售有关的部门,各分行面向客户的部门可以包括零售业务中心、企业服务中心、贷款审批中心和贷款清收中心。其中零售服务中心和企业服务中心主要负责开拓市场、寻找黄金客户、规定利率和办理经审批后的贷款发放;贷款审批中心主要负责贷款人的调查,贷款的审批,其内部应设立风险管理岗位,负责监测贷款风险度并直接受总行风险管理委员会垂直领导,贷款清收中心主要负责贷款本息的清收。这样便实现了贷款审批、贷款发放、贷后检查、贷款催收的四分离。

3.构建风险管理制度的基础设施。为了实现综合的风险管理,应在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构建综合风险管理制度的基础设施,包括支持综合风险管理程序的庞大数据库。综合风险管理制度的基础结构须依托金融机构自身的计算机系统和网络技术。综合风险管理制度的基础架构应当能够将信息技术、定量模型和复杂的金融业务操作和流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综合风险管理制度的基础架构中,人们首先要对金融机构所面临的主要风险进行量化度量,这包括一系列各种各样的复杂算法和程序。在综合风险管理制度的基础架构中,还应当包括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其中包括有关客户的数据,如客户的信用等级、风险偏好、产品构成、内部组织框架、财务状况,还应包括金融机构本身对客户选择的限制性规定,包括行业、国家、客户竞争力以及风险状况等。

注释:

参考文献:

〔2〕尤玲玲.试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策略〔J〕.中国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4,(5).

〔3〕黄宪,金鹏.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及其在我国的构成〔J〕.中国软科学,2004,(11).

〔4〕徐朝科.全面风险管理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战略〔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5,(8).

〔5〕王少锋.浅析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1).

商业综合体经营风险篇6

 

关键词:商业银行 风险 预警系统 对策建议

1研究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系统的意义

i.i从商业银行自身来看,商业银行以信用为经营基础,银行的资金筹集和运用已经开始市场化,商业银行的资本金极易受到侵蚀,甚至造成商业银行的倒闭,由于商业银行在整个社会经济活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商业银行的经营异常将会给国民经济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商业银行风险预警体系可以有效的预测控制一部分风险,可以把风险的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从而稳定金融秩序,从而使我国经济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

1.2随着我国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化,在经济体制发生根本性变革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调整的过程中,银行经营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必然增加,这将导致银行风险的加剧。为了缓和这些波动,必须建立新行的风险管理体系。

1.3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是我国商业银行与国际商业银行接轨并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今年的经济危机使好多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面临倒闭,银行业的国际化要求我国商业银行要迅速适应环境,建立风险监测系统并提出风险管理方案,从而将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降到最低。

2我国商业银行现有风险预警系统及相关学者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采取的风险预警体系是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对商业银行的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包括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两部分,定量指标由资本充足度、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经营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5项分类指标组成,共22个指标。同时,定性指标包括六项分类指标,分别为管理层评价、经营环境、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与内控、信息披露和重大危机事件。同时,风险预警体系根据金融风险的历史数据和银行监管经验,确定各指标的预警阀值和权重系数,对每个定量指标设置了蓝色预警值和红色预警值。银行监管部门通过对单个商业银行的各项预警指标进行连续观测,并将数据导入模型,计算其综合风险分值,并获取相应的预警信号。在此基础上,按照一定的风险转换矩阵,综合判断商业银行的风险预警等级,分别给出正常、蓝色预警、橙色预警和红色预警信号。目前,银监会已开发出相关工具软件,实现了风险预警的自动化操作。另外,贺晓波、张宇红通过构造输入模块、计算模块、输出模块,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的聚类分析法、熵值法、层次分析法构造了一个较为完善的风险预警系统,即宏观经济预警中的信号灯显示法。通过对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分析,建立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测定各个指标的警限和警度,判断银行经营风险落入的灯号区问并亮出相应的指示灯。

张美恋、王秀珍研究了径向基神经网络(RBF)在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系统中的应用。根据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系统的特点选择12个指标,构建了风险预警系统的RBF模型,基于该模型进行了示范性仿真实验。

牛源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基于人工神经网络能很好地对时变信息进行处理将ann与es结合起来,建立基于ann与es组合的金融风险预警系统,提出的基于es和Bp神经网络的风险判定与预警模型,实现对银行风险状态的判定,不需要主观定性地判断银行风险状态,因而能够更加合理地确定银行的风险状态。但实际应用中由于Bp算法的缺陷容易导致收敛速度慢和陷入局部极小,从而影响了网络的预测精度。

高峰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对银行风险做出综合评价,根据量化得分情况对银行面临的风险状况进行评级,从而建立起一套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系统。

3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系统及相关研究所存在的缺陷

3.1我国金融机构监管的法规不少,但问题一是不够细化和明确化;二是执行力不够。我国金融业CameL评级系统的五个指标除流动性比率外均大大低于国际标准。如:资本充足率的标准次级资本的概念尚未引入不良贷款率(按同际标准)的标准,五级贷款分类和信用评级制度尚未严格实施,会计和审计制度仍未向国际标准看齐,市场风险和运行风险控制系统尚未成熟,现代化的合规(Compliance)概念尚未建立,对金融机构控股股东的资格要求基本缺乏。这些问题都极大增加了银行业的风险,因此,建立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系统更加刻不容缓。

3.2相关研究中,风险预警指标太多,差异性分析不明显,指标权重不合理。

3.3在一些定量和定性分析上,对其中一些指标分析多采用数学模型,没能采取模糊性判断,对银行风险预警能力较差。

3.4一些研究人员往往把风险管理摆在业务发展的对立面上,认为风险管理是阻碍业务发展的;部分风险管理人员不能研究业务,研究市场,研究效率。通过否定业务逃避承担风险。使该发展的业务发展不了,反而降低了银行的整体抗风险能力。

3.5我国商业银行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还未形成。风险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很少通过沟通去消除文化上的差距,矛盾往往被动解决,换位思考不够。由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起步比较晚,风险管理人员在风险管理理念方面还不能满足业务快速发展,风险管理日益变化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比较重视定性分析,如信用风险管理中,重视贷款投向的政策性,合法性,贷款运行的安全性等。

4中越直接投资存在问题应对对策分析

4.1吸收描述性指标的分析能力:考察实际问题需要的不仅仅是数据,还包括以文字表述的信息。如果系统能够处理描述性指标,就可更全面更充分地利用历史信息,更全面的描述监测对象,并与参照对象相比较。

4.2不断“学习”的系统能力:商业银行与宏观经济环境都在不断变化,如果开发的系统模型不能适时吸收新的信息,则经过一段时期,它就可能失去对新问题的反应能力。因此,理想的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应能够将外部出现的新知识不断加入到自己的“知识库”中,以保证系统模型的时效性。

4.3引入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商业综合体经营风险篇7

关键词:综合化经营;商业银行;风险

一、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不规范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二是个别商业银行在香港借助国际金融市场开展综合经营业务阶段(2005年前);三是稳步推进综合经营试点阶段(2005年至今)。

(一)不规范快速发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后期,受欧美发达国家混业经营浪潮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开始尝试混业经营,在银行内部设立证券、信托等部门。后来,随着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的发展壮大,出现了银行、证券、保险、信贷业务交叉、混合经营的局面。综合经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创新发展,但非银行金融机构渗入银行业务的同时也带了一系列风险。到20世纪90年代初,银行大量资金被用来炒股、炒房地产、办实业,终于引发了证券业和房地产泡沫。国务院于1993年12月出台了《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各金融机构由全能制经营转向分业经营,混业经营的脚步戛然而止。

(二)个别银行在香港开展综合经营业务阶段

在此期间,国内商业银行主要采取借助香港国际金融市场、通过并购或设立附属公司等途径开展综合经营,涉足领域包括投资银行、保险、信托、汽车金融公司等。比较成功的案例为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1998年,工商银行及东亚银行通过收购西敏证券亚洲业务,创办工商东亚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及附属公司(工商东亚),开展内地和香港的投资银行业务。不久,工商银行又并购了香港友联银行,成立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有限公司——工银亚洲。2004年,工银亚洲正式收购华比富通银行,并以此接手富通集团持有的太平人寿25%的股份,开始了保险业务的经营。

中国银行:1979年,中国银行在香港成立中国建设财务(香港)有限公司,涉足资本市场业务。以此为基础,1998年在英国注册中国银行国际控股公司(中银国际),后迁至香港。中银国际是中国银行在海外设立的全资附属的全功能投资银行,可经营全部证券业务。1999年,中国银行与英国保诚集团合资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和信托公司,开拓香港的公积金市场。另外,中国银行也通过成立海外保险公司成功接轨保险业。目前,中银集团保险公司拥有6家分公司、1家全资附属寿险公司和1家在内地成立的全资附属财险公司,服务网点遍布中国内地和港九新界。2005年,中国银行通过其设在香港的全资子公司——中银集团保险公司作为主要出资人,与法国标致雪铁龙融资银行有限公司和神龙汽车公司共同筹建了东风标致雪铁龙汽车金融公司。

(三)稳步妥善推进综合经营阶段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经济和金融市场有了长足发展,金融监管政策进一步完善,我国综合化经营又被提到了日程。商业银行纷纷开展综合化经营试点工作,截止2011年底,在上市银行中,共有8家商业银行投资设立基金管理公司,6家商业银行投资入股保险公司,9家商业银行设立或投资入股金融租赁公司,3家商业银行投资入股信托公司,6家商业银行设立投资银行机构。其中,交通银行和建设银行参与了投资银行、基金、金融租赁、保险、信托五项业务。

二、商业银行开展综合化经营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一)综合化经营受监管政策推动的效果明显

商业银行开展综合化经营,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监管政策的制约。2005年,国内商业银行获批发起设立合资基金管理公司,2007年,银监会修订《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允许符合资质要求的商业银行设立或参股金融租赁公司。2008年,银监会和保监会签署了加强银保深层次合作和跨业监管的合作谅解备忘录。同年年底,银监会又颁布了《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允许有条件的商业银行开展并购贷款业务,这为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带来了新机遇。在政策推动下,国内商业银行逐渐建立起囊括基金、投资银行、保险、信托等多种业务领域的综合型经营平台。

(二)综合化经营的领域进一步拓宽

从涉足的领域看,在金融租赁方面,随着银行新设金融租赁公司政策的放开,截止到2010年底,共有9家商业银行设立金融租赁公司;在投行业务方面,各家商业银行通过业务创新,业务经营范围不断得到扩张,比如有的银行推出了与pe等机构的合作新模式,将原有基本限于常规性托管业务的合作关系深入到财务顾问、客户推荐等层面,部分银行甚至已经获准通过旗下子公司开展境内直接投资业务。此外,在部门银行涉足信托、保险等领域的示范效应下,不少银行都在积极推进相关领域的综合化经营。

(三)部分银行意欲打造金融控股公司的架构

2008年,随着更多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设立,部分大型商业银行的金融控股公司雏形更见完善。以交通银行为例,通过2008年的运作,建立了以银行为主体,包括交银保险、交银国际、交银信托、交银施罗德基金、交银租赁等机构在内的综合性金融集团的架构,“大金融”特点十分明显。事实上,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也基本上形成了金融控股集团的雏形。除了大型银行,一些金融控股基础较好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通过资源整合,也逐步做实金融控股集团。例如光大金融控股集团的筹备工作就已基本就绪,集团所属企业包括中国光大银行、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光大永明人寿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和中国光大实业(集团)公司等,并在香港拥有光大控股和光大国际两家上市公司。

商业综合体经营风险篇8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以及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和社会生活深度影响的逐步显现,面对中国政府、理论界、实务界对金融体制、监管体制、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体制的反思,中国的商业银行既承担着支持经济振兴、结构调整、扩大内需的任务,同时,也承担着对行业自身检讨、改革和发展的重任。

经营模式趋于多样化

经过金融危机的检讨,尽管中国的商业银行综合经营仍然面临缺乏精通银行运作模式,还没有建立适应综合经营的人才使用和管理机制,也没有与银行综合化经营发展相适应的激励机制和收入分配机制,内控体系还不尽严密,风险控制能力相对较弱,但通过综合经营实现经营模式战略转型仍然是中国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世界性金融危机不会否定或延缓中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步伐,2009年也将是中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加快推进的一年,但商业银行的综合经营模式将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除了传统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以外,商业银行的全能银行模式也将成为一种探索和探讨的模式,而在两种传统的综合经营模式之外,部分综合经营也将不断出现。

商业银行综合经营模式的多样化选择,不仅仅是对商业银行自身经营管理的巨大挑战,同时也是对监管体制的重大挑战:一是风险控制监控和监管“防火墙”的建立。如何在进行综合化经营过程中,提高商业银行自身的内控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如何在商业银行与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租赁等母子公司及子公司之间建立“防火墙”制度、有效隔离风险的积聚和放大,是监管体制设计的最大挑战和要素。二是综合性产品的监管挑战。随着银行、证券、保险、租赁信托等业务的兼容和融合,对各业务内部和各产品之间构建独立、权威性的风险监督、评价管理体系要有足够清醒的认识和健全的监管手段和方式。三是监管的协调性挑战。各监管部门之间如何构建有效的沟通渠道和明确的责任划分,以实现对风险的有效监管。

金融创新重归理性

创新一直被认为是商业银行发展的持续和原始动力。这次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是以美国为首的金融机构创新过度所致。中国一直被认为创新不足。事实上,中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一直存在着过度和不足并存的问题。

整体而言表现为行业创新不足,但在具体商业银行和部分业务也存在着创新过度的问题,表现为表外业务规模持续扩张中的业务创新风险累积,一些业务以创新的名义和方式牟取高利或是绕过相关规定,伴随信贷规模控制导致的信贷资源稀缺,商业银行通过与资产业务高度相关的贷款承诺、财务顾问等实现中间业务收入增长迅速。

有的银行将贷款承诺、财务顾问等业务作为发放贷款的先决条件,变相提高贷款利率;有的银行将信贷资产转让、信贷资产信托化和委托贷款作为腾挪和逃避贷款规模的手段,有的理财产品是变相让利,有的理财产品片面夸大收益而淡化风险。有的银行创新概念化,善于营造一些谁也不明白甚至也说不清楚的概念,有的热衷于借用国外一些银行的概念,而缺乏对概念的理解。

通过反思金融危机,2009年中国商业银行的创新可能会回归理性,即所有的金融创新包括体制创新、制度创新、业务创新、产品创新和流程创新都以风险的有效控制为前提,充分提示和揭示风险,慎重地制定业务风险政策,使风险程度处于可控的状态。特别是会更加注重资本充足率风险,拓展和完善资本有效补充机制,使资本充足率逐步提高,并根据不同银行的风险取向确定不同的资本充足率;提高风险的识别能力,建立完整、科学的风险测量方法,应用完整科学的风险监控工具,科学制定风险控制参数。

修正单纯利润最大化目标

利润最大化一直是西方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目标,中国商业银行特别是上市银行也越来越注重利润的最大化。这次金融危机让我们看到,利润最大化确定的以短期利润为主的激励机制和以高杠杆率牟取暴利的经营模式为这次金融危机埋下了祸根,其病态的盈利创新与恶性竞争造成了系统性风险,在金融机构内部出现的精英至上主义,只追求业务量和高利润而不顾风险都直接或间接导致了这次金融危机。而利润最大化在中国的商业银行中也同样或多或少存在,有的银行一味强调贷款利率的上浮比率,以得到较高的盈利能力,忽视贷款对象的质量和贷款质量;有的银行将存贷比运用到极致,从而有可能导致流动性困难。

今后商业银行将需要重新评价对利润的追逐,重新认识商业银行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的统一,实现四大战略性转变:

一是经营管理战略由突出利润转变为利润和风险对立统一转变,要更加注重长期生存和发展能力。把风险与收益统一考虑,同时设置一些中间性指标,如资本量目标、风险指标、安全性度量、流动性考虑等。二是增加资本的战略更加全方位,要更注重整体资本实力和经营效益的提高。三是要更加关注商业银行的安全性,商业银行要始终将安全性放在第一位,并实现银行业务发展向银行的业务综合化、多功能化与专业化业务体系并存转变。四是银行的战略向更加注意银行综合经济实力的提高与银行发展中的对立统一转变,提高银行的综合实力与对外信誉,增大无形资产,实现银行的理性经营。

对外投资提速且慎重

由于资本、资金实力的增强,特别是创新冲动下代客外汇交易、代客外汇理财、以及进入国际市场的渴望,中国商业银行加大了对外投资的步伐,无论数量还是频率都大大加强。目前,中国银行业在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29个国家和地区设立60家分支机构,海外机构的总资产2674亿美元。同时还有相当数量的对外债券投资,据报道,中国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外证券投资总额为近1600亿美元。

而我们对国外金融机构股权投资增加的幅度更快。在对外投资过程中,大小银行都有对外投资的冲动,招商银行收购香港永隆银行、民生银行投资美国联合银行控股公司等;并且对外投资过于相信四大评级机构的评级,而四大评级机构对美国及相关国家评级偏高,这是值得警惕的。目前风险程度较高的非政府类债券、资产证券化品种比重过大,过于相信西方大金融机构的信誉、实力和风险控制能力。而对欧美金融机构所做的金融衍生产品缺乏风险认识,有可能因交易对手破产或违约而引发风险,也有可能因欧美金融机构构造的陷阱造成损失。

2009年,面对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的金融危机,中国银行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对外投资机会,因此,不少商业银行也许会抓住这一时机加快对外投资步伐,包括对国外银行的投资和其它金融机构的投资。但同时,由于金融危机给我们海外投资的教训和损失,中国商业银行对外投资也将更加审慎,特别是对外债券投资的选择需要更加注重低风险。

并购重组进一步加剧

商业银行对企业并购业务的信贷支持力度将加大。根据国家对扩大内需政策的要求,银监会先后出台了《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开展并购贷款业务,加大对小企业金融支持力度及涉农信贷投入力度,鼓励企业实施贷款重组,支持信贷资产转让。

商业综合体经营风险篇9

【关键词】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一种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的动态机制。银行只要存在经营活动,就需要内部控制。内部控制贯穿于银行活动的全过程,是银行经营和管理活动不可分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银行加强内部管理和实现经营目标的有效手段。随着我国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农村商业银行的盈利空间不断缩小,各种风险不断扩大,内部控制对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人民银行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规定:“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价的动态过程和机制。”其目的是确保国家法律规定和商业银行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确保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全面实施和充分实现,确保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确保业务记录、财务信息和其他管理信息的及时、完整和真实。农村商业银行是以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以及办理转账结算为主要经营业务的金融服务机构。与其他专业银行相比,农村商业银行存在经济实力薄弱、业务范围狭窄、经营品种较少、抗风险能力较差等问题,但是,其面向广阔农村,具有地缘优势,且网点众多,经营方式灵活。搞好农村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必须根据其自身特点,体现经营特色,坚持“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市民百姓”的市场定位,秉承“客户至上、服务第一”的经营理念,及时满足城乡中小企业和广大客户的存贷款需求,运用差异化战略,扬长避短,立足本地发展,完善服务机制,把业务发展的主体放在满足城乡中小企业和居民的不同服务需求上,使之成为最方便的银行,不断扩大业务品种,研发更多的金融产品,通过优质服务体系和广泛的服务渠道,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群体的需求。完善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必须明确职责和权限,强化内部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营与管理效率,防范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的整体实力,提升市场竞争力,从而保证各项业务活动和管理活动的有效进行,最终实现银行经营目标。

一、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是银行的一种自律行为,是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基础,是防止金融风险的关键。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确保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合规合法,以合理规避各种风险,保护其自身的财产安全和客户的存款安全,达到资金安全性和流动性的经营目标,实现经营效益的稳步增长。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应当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要求,遵循全面性、审慎性、有效性和独立性的原则,制定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及业务操作规程,把强化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抓,简化不必要的工作程序,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内部控制应当与商业银行的经营规模、业务范围和风险特点相适应,充分考虑农村商业银行工作量大、业务繁多以及人员数量较少的特点,以防范风险、审慎经营为出发点,渗透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覆盖所有部门和工作岗位,并由全体人员参与,做到以业务流程为中心,明确岗位职责,加强岗位与岗位之间的互动性和配合性,完善内部牵制制度和授权审批制度,提高制度的执行效率与可操作性,及时反馈和纠正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根据金融环境和经营情况变化,加以调整、修正和完善,促进商业银行业务有序开展。建立健全风险防范制度和风险预警制度,明确风险控制范围和控制方法,建立风险评估制度和危机突发应急制度,建立公正合理的奖惩制度,将是否遵守银行的规章制度作为经营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调动银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二、重视风险控制与管理

银行是以营利为目的的金融服务企业,属于高收益、高风险行业,在经营活动中经营收入与经营风险同时并存,为了保证资本安全,实现盈利目标,必须加强银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农村商业银行经济环境日趋复杂,面临多样化的风险,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存在于银行经营活动的全过程,风险管理成为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加强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必须建立授权控制和职责分离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加强对商业银行各个业务过程和操作环节的内部控制,降低和消除银行风险,增强全员风险防范意识,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建立全面性、系统性和动态性的风险约束机制,把内控机制贯穿银行各个部门和各项业务环节,分清主次要害,采取系统化、分层次的风险监控体系,根据各项业务的性质特点和经营状况的变化做出适当调整。适应复杂多变的金融环境,建立能覆盖银行所有业务的风险监控和评价预警系统,构建风险评估和预警模型,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估计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注重风险预测分析,及时准确地进行风险估计和识别。做到事前监督制定有效的风险预警体系,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考虑到对商业银行盈利目标的影响程度,事中监督监控农村商业银行日常经营情况,及时发现经营风险,建立风险应急预案,事后监督银行经营情况,提高风险识别与防范能力,及时发现风险隐患,提出改进措施,尽可能以较小的风险实现较大的收益,实现农村商业银行稳健经营与健康发展,提升银行抵抗风险能力与市场竞争力。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可以为农村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提供有效的信息沟通平台与技术支持,是保证农村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科学化与高效性的重要手段,能够提高银行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增强金融市场竞争力。随着金融电子化的快速发展,银行对计算机的依赖与日俱增,计算机信息系统广泛地运用于银行各项业务中,银行电子化的应用提高了信息处理的质量和速度,保证了银行业务处理及时准确。农村商业银行必须加强金融信息化建设,银行管理的工作量较大且较为复杂,手工做账耗时费力,迫切需要既懂经营管理又懂现代信息化技术的专业性人才,为银行发展与竞争注入新的活力。根据农村商业银行自身的发展特点,把现代化信息技术运用于经营管理活动的全过程,覆盖银行业务活动的所有领域,利用信息技术把规范的业务流程和内部控制措施嵌入到会计信息系统中,做到信息能完整地、准确地被获取和传达,使得企业内部控制时间提前,内部控制的时间向事前防范、事中监督的方向移动,实现内部控制途径由人工控制向程序控制转变,内部控制方式由手工操作向自动化控制转变。充分发挥信息科技技术的优势,整合银行资源,提高信息传达的效率,实现银行内部各部门之间信息流与资金流的集成和数据交流与共享,向银行各级管理部门提供迅速、高效、准确的有效信息,制定操作程序及岗位职责、计算机管理制度、资料管理制度、密码管理制度等,应充分体现明确分工和职责分离的内部控制和相互牵制的要求,防范计算机信息系统使用操作过程中可能形成的风险,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建立预警系统,制定针对关键部门、关键岗位和关键环节的风险防控预案,加强对内外部信息预测、评估、判断以及对风险过程的监控,提高内部控制效率与效果。

四、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各项内控制度最终要由人去执行。提高农村商业银行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是加强内部控制的基础,也是提高银行竞争力的可靠保障。必须重视对银行工作人员的选用,严把选人、进人和用人关,银行从业人员应当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与实际运用知识的专业技能,必须选聘工作责任心强、业务技能熟练的人员从事银行经营管理工作。应当全面推行考试考核、竞聘上岗的用人机制,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择优选拔人才,明确其岗位责任,做到不相容职务相分离,严格按照内控制度处理日常业务,明确内部控制各岗位的责权利关系,将经营目标落实到人,实行重要岗位和重要人员的定期轮换制度,加强业绩考核评价,按照奖优惩劣的原则,实行工作业绩与薪酬挂钩,有效地防范内部控制风险,做到违章必究,究而必严,保证内部控制有力执行,提高内部控制的权威性与有效性。重视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综合素质不仅包括业务能力与专业能力的提高,也包含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培养,银行工作人员应当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爱岗敬业,工作勤奋,乐于奉献,清正廉洁。银行业的知识更新较快,要求银行从业人员要不断学习,及时掌握新知识,根据农村商业银行的工作特点和不同业务要求进行卓有成效的岗前培训,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内容包括业务知识、工作技巧、职业道德、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必要的体能锻炼,全面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是现代银行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农村商业银行经营的基础,是农村商业银行加强内部管理的有效手段,内部控制水平的高低将是衡量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内部控制为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经营目标的充分实现提供保证,为商业银行实现风险管理目标提供有效保障。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是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客观要求,对于服务城乡中小企业和广大客户、提升农村金融工作水平、建立农村金融体系以及有力推进农村经济与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农村商业银行必须适应金融市场的变化,树立为“三农”服务的宗旨,加强银行内部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不断拓展经营业务,提高经营与管理效率,保护银行资产安全与完整,增强控制风险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静:农村商业银行支行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3(24).

[2]李惠英: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J].会计之友,2013(9).

[3]朱青: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相关建议[J].商业会计,2013(12).

商业综合体经营风险篇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前后经历了“混业、分业、混业”三次演变。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在以經济建设为中心的国策号召下,商业银行遵循混业经营发展思路,纷纷涉足证券、保险、租赁等非银领域。但由于法律制度不完善,金融无序发展,信贷过度扩张、资金挪用严重、部分机构经营不善等风险问题突出。监管层被迫从1993年底开始陆续出台《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等法律法规,逐步确定了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市场制度。但自1996年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开始以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入,金融机构对于混业经营的需求日益强烈,机构之间开始沿着一些边缘业务开展合作。同期,在利率市场化、金融自由化浪潮下,发达国家商业银行逐步建立起囊括全金融牌照的金融控股公司,商业银行综合经营已成为历史必然选择。2002年中信、光大和平安试点成立综合金融控股集团,成为我国金融机构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的标志性事件。2005年监管当局正式提出“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商业银行获得开展综合经营的政策空间,纷纷开始涉足信托、基金、租赁等非银领域,逐步发展为银行母公司模式的大型金融集团。截止2013年,大型商业银行通过申设、并购非银子公司,基本完成了起步阶段的牌照获取与规模扩张,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金融牌照体系。

2013年以来,商业银行告别资产高速增长,银行与非银金融行业经营效益整体维持此消彼长态势,非银金融资产回报率稳步提升,非银子公司业务逐步成为银行集团业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自2015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监管政策加速出台,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入,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从峰值开始逐步下降。保险新规、资管新规、信托新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新规等监管政策陆续出台,对银行业务与非银业务的合作机制产生较大影响。在内外部经济金融新形势下,商业银行综合经营逐步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截止2017年底,国内五大国有银行的综合经营子公司资产规模和利润在集团中的占比平均为2.2%和3.75%。但与欧美国家商业银行(如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瑞银集团等)相比,国内商业银行的综合经营水平仍比较低。国外大型商业银行自本世纪初就已经普遍完成金融控股公司模式转型,组织管理模式也逐步实现了从直接经营型、战略控制型向战略指导型、财务控制型等成熟模式转变,逐步赋予子公司更多决策权,有效释放子公司经营活力。新时期、新形势下,我国大型商业银行需进一步发挥全牌照资源优势,深化挖掘综合经营协同效益,提升子公司对集团获客、活客、黏客的拉动作用,使综合经营真正成为银行集团提质增效的战略抓手,推动综合经营逐步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打造与国际领先同业并肩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

二、综合经营起步阶段“牌照扩张”

在综合经营起步阶段,商业银行的战略目标主要是获取金融牌照,申设、并购主要非银金融牌照,拓展业务范围,子公司非银业务作为银行业务的有效补充,为客户提供全金融服务产品,初步建立全方位金融服务体系。该战略目标的实施有助于商业银行扩大服务范围,实现业务经营多元化,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分散经营风险。

金融行业需持牌经营的属性决定了在综合经营起步阶段各商业银行多元化发展策略的核心能力是对资源的占有,即金融牌照的全面获取。在该阶段,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战略手段偏重于拿牌照和扩张规模,主要表现为不断申设、并购非银子公司,持续对非银子公司增资。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坚持“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各银行普遍采用银行子公司模式,以银行为主导,由母行持有非银子公司股权,各子公司持相关业务牌照开展独立法人经营,实行“银行主导、子公司分业经营”。经过多年发展,国内商业银行业已普遍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金融牌照体系,截止2017年4月,我国已有15家银行设立金融租赁公司,12家设立基金管理公司,7家设立保险公司,5家设立消费金融公司,4家设立信托公司。另外,截止2019年2月,已有20多家银行拟设立理财子公司。

该阶段,综合经营效果主要表现为交叉销售与后台共享,实现客户互荐、运营成本共享,突出母行渠道优势和客户资源对于子公司的营销支持,子公司业务产品作为母行金融服务的有效补充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非银子公司产品利用母行广泛的经营网点、客户经理等资源将业务触角快速扩展至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广大客户群体,子公司业务则利用其差异化为母行吸引到更多客户,帮助分行巩固促进银企关系,增加分行存款,为分行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子公司利用其专业特色和业务创新能力,丰富了集团产品线,为母行推荐增量客户的同时也有效帮助母行维护了存量客户关系。

在起步阶段,从集团、业务层面来看,商业银行综合经营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各子公司与母行之间业务互补性的本质差异,导致子公司与母行协同效应存在明显差异。从业务互补性来看,租赁业务属于类信贷业务,其与银行业务存在较强的互补性,可以拓展银行服务范围;信托子公司主要对标高端理财,可以实现银行与信托之间高净值客户的互荐,此外信托通道是银行资产出表、规避监管的重要途径;基金子公司是除银行理财之外大众理财的首选,其与银行理财、保险资管、信托资管构成了银行大资管金融服务体系;保险子公司可以充分利用母行营业网点多、客户基数大的优势,但由于银行系保险子公司普遍成立时间较短,资本实力不足,人才储备不足,产品业务仍主要局限于行内客户,对外拓展不足。总体而言,银行通过信托、金融租赁业务来与信贷业务对接更加突出,而在保险、基金、证券方面对客户资源与渠道优势的整合仍不够成熟。非银子公司与母行的管理协同、财务协同与业务协同的水平还比较低,集团管理仍显粗放。

二是非银子公司资产规模、净利润在集团中的占比较小。截止2017年底,非银子公司规模占比最高的交通银行为3.01%,最低的中国农业银行仅为0.75%;非银子公司利润占比最高的交通银行为6.44%,最低的中国农业银行仅为0.83%。而且非银子公司由于发展时间、资本实力、业务能力等方面原因,其盈利能力普遍低于细分行业平均水平。目前,国有五大行在综合经营方面仍以银行业务为主体,非银子公司在集团中仍比较弱势,集团发展战略和资源配置对于非银子公司的重视程度仍显不足,非银子公司对集团整体竞争力的拉动作用也略显不足。未来,随着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直接融资市场扩大,非银子公司具备极大的发展空间,将成为集团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推动力。

三是子公司经营活力不足,市场化、专业化水平较低。从目前来看,银行系基金、保险、租赁、信托等子公司,在母行销售渠道、信贷政策、资产配置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拥有成本、销售等诸多便利条件,但由于过分依赖母行、受母行审慎经营风格影响较深,在业务范围、业务创新、激励机制、人员构成等方面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母行政策,经营活力相对不足,在细分行业排名偏后,市场竞争力不强。

四是大型商业银行综合经营优势显著,但中小银行综合经营优势不足。目前,大型商业银行已经基本覆盖主要的非银金融牌照,传统金融牌照资源不再是制约综合经营效益提升的关键因素。而中小银行由于资本实力、业务能力等问题,并未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非银牌照体系,非银牌照的价值依然凸显。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消费金融、直销银行等新金融业态的涌现,新金融牌照的申设、并购已成为中小银行打造综合经营差异化优势的着力点,有利于中小银行实现弯道超车。

三、综合经营新阶段“提质增效”

自2013年至今,我国大型商业银行综合经营已经逐步从规模至上的粗放式发展向注重质效的精细化运营转型。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以来,伴随着监管靴子加速落地,牌照布局进入新阶段,综合经营战略作为集团统筹银行业务与非银业务协同发展的抓手,亟需赋予新的内涵。

1.新阶段的战略目标及核心能力。新阶段,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战略目标将更加突出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突出非银子公司的市场化、专业化水平,通过提升跨境、跨业、跨市场、跨界、跨条线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实现集团获客、活客、黏客的目标。在综合经营新阶段,各银行集团采取集约化发展策略,该战略的核心能力是对资源的利用能力,即通过整合内外资源能力,优化投入产出效率,提高各金融牌照的价值创造,着力提升集团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打造以自身为核心的综合金融生态圈,以打造更为强大的跨界、跨条线金融服务能力。借助外部资源与能力,更好地满足客户情境化、场景化的多样性金融需求。例如,德意志银行自2002年至今已经基于丰富的全球化金融业务链条,由规模扩张向提质增效的精细化管理方向转型,业务深度融合与互补,实现了更高水平的协同效应。

围绕综合金融生态圈建设,保持闭环与开放性兼得。闭环是构建起核心能力的壁垒,而保持开放性则是保持对外部资源和能力的吸收能力,建立战略联盟,形成与产业资本、科技企业的互动,保持对前沿业务、模式、理念的学习、吸收能力。在核心化发展策略上,核心能力注重对资源和能力的整合;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公司管理倾向于扁平化,矩阵式交叉管理,有利于实现高效的跨部门合作;在风险管理体系方面,审慎的集团风险管理,全面完善的地区和行业风险管理,多样化的业务线条实现风险的有效隔离。

基于业务和服务的关联逻辑,借助科技实现综合一体化,业务协同、管理协同、财务协同,主要侧重解决服务碎片化,培育差异化的核心能力。从宽度拓展转向深度融合,进行价值延伸,围绕客户需求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和产品,围绕客户需求打造闭环服务体系,通过与外部组织,特别是与拥有场景入口的非银行机构开展大量合作,建立战略合作联盟,将银行集团的平台功能融入各类客户需求场景。系统持续保持开放性,合作创新,构建基于核心能力的闭环服务体系和基于创新能力的开放合作机制。

2.科技赋能综合经营。金融科技已成为银行集团实现战略转型的利器。目前,各大商业银行普遍设立了金融科技实验室发展创新业务和颠覆性金融技术,建立合作开放式敏捷开发机制,通过科技驱动战略转型,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机器学习等金融科技改造传统业务,优化各业务板块、条线的协同平台与流程,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例如,摩根士丹利自2013年以来借助金融科技基本实现了从“交易中心”到“财富管理”中心的轉型,持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业务的变革、引领和融合,其财富管理客户的资产每年以5.6%的速度增长,远高于市场领军同业,实现了弯道超车。2017年,中国建设银行上线“新一代核心系统”,新系统涵盖业务转型、技术转型和实施转型,通过全行“一个模型”实现海内外和母子公司的企业级平台,支持全球和集团一体化发展,为广大客户提供“全渠道、普惠、智慧”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此外,平安集团通过由平安科技、平安数据科技、平安财富通和平安渠道等发展组建了以金融科技为支撑的集团共享平台,通过金融一账通平台将各板块、条线、业务进行整合,解决线下服务碎片化的痛点。

紧贴银行集团数字化发展战略。随着商业银行综合经营战略边界逐渐模糊,商业银行综合经营投资布局也应侧重于新兴金融业态及金融科技等方向,助力集团搭建统一数字平台,提升资源配置效率,革新金融服务模式。各业务板块、各子公司可以基于集团统一的资源配置平台,共享战略规划、品牌管理、信息系统、销售渠道等资源,优化协同机制,联合开发跨市场、跨部门的产品与服务,渠道深度融合,实现一站式、一体化综合金融服务。此外,基于集团统一数字平台将子公司在执行集团发展战略和风险控制管理方面的表现快速、及时地向集团管理决策层呈现,创新风险控制模式和手段,便于集团实施更为有效的内部控制和稽核制度,防范综合经营风险。

四、综合经营新阶段的管理启示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发展的矛盾在于客户日益变化的综合金融需求与商业银行综合经营水平不足。结合国内外银行集团的发展经验,基于综合经营目前面临的新形势,我国商业银行亟待从以下三个方面探索、赋予综合经营战略新的发展内涵,做大做强非银子公司,优化集团内协同效应,突出“一个客户,一个集团”的综合经营战略合力,为客户提供高水平的综合金融服务。

1.持续优化集团组织管理模式。银行集团组织管理模式需持续演变,保持与动态环境的适配性,进而构建高效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随着银行母公司模式下独立子公司数量不断增加,我国商业银行集团组织管理模式应逐步从直接经营型、战略控制型向战略指导型、财务控制型转变,突出集团总部的战略引领和战略布局,提高子公司市场化、专业化水平。特别是针对业务发展较成熟、治理及风控较为完善的子公司,应赋予子公司更多决策权,增强其经营灵活性,实现管控模式与子公司成熟度的适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