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入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11:01

考古学入门篇1

自从我考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之后,已经被无数好奇宝宝的奇葩问题围攻――“考古就是盗墓吧?”“你又要去哪挖墓啊?”“你挖出来的宝贝是不是可以卖很多钱呢?”……一般遇到这些问题,我先是在心里翻过无数个白眼,然后恨不得马上以自己亲身的体验来告诉大家考古学这个专业到底是个啥。当然,让我官方地介绍这个专业的学术渊源、学科背景,可能会有点无聊,不如让我来谈谈我们的考古学术生活吧,相信这样可以让你更加真切地了解这个专业。

这个专业都学些啥?

北京大学是国内最早成立考古学教学科研机构的高等学府,最早可以追溯到1922年设立的国学门考古学研究室。1952年,北京大学历史系下设考古学专业,1983年将其单独划分出来,成为考古学系,在2002年更名为考古文博学院。可以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是中国考古学发展的一个缩影。

虽然考古学专业招文科生,但是该专业实际上是一个文理交叉,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专业。在本科阶段,考古学专业的培养方式主要是通识教育,学校不会让学生只进行一个历史阶段或者一个专门领域的考古学习,而是让学生对考古学(主要是中国考古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且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入门式的学习。总之,本科阶段的考古学专业最终培养出来的是能够进行考古学初步研究的专门人才。

让人“脑洞大开”的期末考试

记得我当年《动物考古学》的期末考试题目是辨别动物骨骼,即随便给你一块残缺的动物骨骼(因为考古发掘到的动物骨骼多为残损),你要辨别出这是什么动物(主要包括牛、羊、马、猪、鹿、狗、鱼等)的什么部位。在刚接触这门课程时,我们连续几个星期待在标本室里,天天对着一桌子的骨骼,分辨羊和鹿的胫骨,分辨牛、羊、马、狗的牙齿,几乎要崩溃。不过,真正掌握这门课程以后,在考古发掘的实际运用中,我们基本是可以一看到一块残缺的动物骨骼,就能立即判别出它是什么动物的骨骼了。《人体骨骼学》也是一样的,期末考试的题目有可能是给你一个带有几颗牙齿的人的下颌骨,让你对照牙齿磨耗表,判断这个人的年龄。这听起来貌似很难、很变态,但是当你能真正掌握到相关知识的时候,会有种幸福感油然而生。当然,如果你因为学习了某个领域的课程而喜欢上了此领域的考古研究,那就更好了!我就是这样,在大三的时候学习了我导师教授的《丝绸之路考古》之后,便决定在研究生阶段继续学习此领域的知识。

专业实习:无田野,不考古

考古学专业的实践性非常强,如果只是纸上谈兵,就永远不会理解考古学的本质,可谓是“无田野,不考古”。当你有了足够多的田野考古训练,你才有可能熟悉考古发掘、整理、、研究的全过程,你才能看懂考古报告(这是考古发掘结束后,将发现的文物以及发掘过程公之于众的一种形式,也是学者进行考古学研究的重要材料)。所以,北京大学、西北大学等学校都为考古学专业的学生安排了较长时间的考古实习,让学生了解到最为真实的考古现场。我读本科的时候,曾经在山东龙山东平陵古城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考古实习。我和同班的小伙伴们在那个小农村一起考古,同吃同住,从最初的清理玉米地杂草到打探铲、布方、发掘、整理、绘图、写报告,体会了田野考古的整个过程。

一些高校也会派考古学专业的学生参加国外的田野考古发掘,像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就与英国牛津大学、英国利物浦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波兰华沙大学等学校保持合作关系。

曾有人编了一个段子调侃考古人的状态:“文能提笔写报告,武能拿锹收稀泥。单手可以打探铲,双眼能够断水平……进可墓里清尸骨,退能室内修复齐。风餐露宿家常饭,野外方便不稀奇。”

毕业去向

考古学是一个学术性很强的专业,大部分学生最后会走上学术的道路。本科生毕业就直接参加工作的人很少,即便参加工作,其工作内容也基本上与考古学专业无关。

考古学入门篇2

因为辽史记载简单,蒙元以来,祖陵的具置已不详。清代学者张穆在《蒙古游牧记》锁定辽上京城址后,祖陵的位置也逐渐浮出水面。清代学者李慎儒在《辽代地理志考》中指出祖陵“在巴林境内。〈一统志〉曰:案自明以来皆于广宁中安堡望祭,指为辽陵所在,非也”⑤。根据史料的记载,学者们大体锁定了辽祖陵和祖州城的位置。根据清代学者考证提供的线索,一些外国人率先对祖陵等进行了考察。法国人闵宣化(J.mullie)依据《辽史》记载,较早对祖陵进行了实地调查和考证⑥。“祖州之西门既名液山门,其对西门之山当然为液山,西门外之泉水,当然为液泉,沙河应为注入巴颜河之大河”。“祖山在城之西,其形如盆。惟一入山之口,距祖州不远。史云,州西五里,盖指自州城至山中之三建筑物之距离而言也”。“此山口为两岩所挟持,岩石甚高,东一峰上矗云霄。山口昔有建筑物,今尚于荆棘中见砖瓦,更有残物堆积,似为昔日山口建门之废迹。此应为昔之龙门,其中山谷应为黎谷也”。“入山口后,谷中泰半荆棘,有时发现屋基,正对山口山腹之上,尚有残砖断瓦,将荒原中古代之遗迹,留示于人”。“山后山谷草中尚卧有若干翁仲,然辽代之碑已无存矣。但据郭比耳(Gaubil)神甫所记,此碑康熙时尚存”。日本人三宅俊成⑦也曾考察过祖陵,认识没有超过闵宣化的记述。日本人岛田正郎等在发掘祖州城时,也对祖陵给予了关注⑧。并计划对辽祖陵进行发掘,因日本战败而未果。

汪宇平先生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考察辽祖陵的考古学者,但发表的资料过于简单⑨。贾洲杰先生于二十世纪60年代初对祖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踏查,获得了一批重要的资料⑩。他实地调查了陵园门外的龟趺山基址等遗迹和山谷四周山岭上的部分石墙,描述了北面涧沟中的一个石人,现仅露出上半身,头部及左臂已残失。石人身穿箭袖窄袍,束腰带挽出双结,左手握右腕,背脊拖一条长辫。对陵园内祖陵的穴位进行了推测。他发现陵园内有两个被盗掘的圆坑,认为都是墓葬。第二处圆坑的南坡和东端顶坡都有护山石堤。其后部山势突然高耸,在山脊上筑有高大的尖顶高墙。他认为辽太祖陵就葬在这个山坡上。这是二十世纪关于祖陵最为重要的资料,多为学术界所引用。但是,从发表的示意图和对祖陵的描述看,贾洲杰先生将现“南岭”的建筑基址当成了埋葬辽太祖的陵宫正穴。这无疑将祖陵玄宫的位置弄错了。贾洲杰提及“《窃愤录》中记陵前有石羊、狻猊、麒麟之类”,实为《窃愤续录》的记载。其内容很难认定是记载辽祖陵的石像生辑讹辊。此外,项春松先生也曾论及祖陵,误将《胡峤陷北记》中葬太宗耶律德光于怀陵的记载当成祭祀祖陵的资料輰讹辊。曹建华先生等地方专家结合《辽史》记载对祖陵进行了大胆考证輱讹辊。其推定的殿堂址的正确与否姑且不论,单就其提供了遗迹现象而言,有些资料是以前所没有涉及的,无疑是较有学术价值的。主要有:“山门两峰相距百余米(笔者注:贾文为60~70米,实际为80余米),当中有土筑横墙连接,似有门址者二处,一处居中,一处偏左,上布残砖断瓦,当为楼橹之迹。龙门外右侧前方高阜上有一建筑址,遗有方形础石一块”。龙门左侧山足有一峦头,与祖州城相对,上有建筑址二,遗有石雕龟趺一具,其侧多次出土契丹大字和汉字残碑块(现收藏于巴林左旗博物馆)。自龙门进入祖山,北行约二、三里位居黎谷中央的开阔地上有一座大殿遗址,琉璃瓦残片较多(笔者注:没有发现琉璃瓦,都是普通的灰瓦),其间遗存大、小柱础各二方。殿址前右侧的两方为大,其座1.2米见方,柱口径0.53米,上出圆形柱并雕有牡丹花纹,较为精美。殿址后左侧的二方为小,柱托直径0.43米,无花纹,凿有装置回栏之槽臼,是为回廊转角之柱础。黎谷深处有类似陵墓宝顶者二处:其一位于东北隅,沟门左侧山足下有一土丘,前右方有殿址二。其二位于黎谷后部西北隅。在石人沟东侧有一大山,山前有一巨大土丘,其土质与谷中地表明显不同,呈红黄色,似为从地下掘出。当地人称此丘为“大券坟”。疑此山即祖陵。土丘西侧有一无首断臂石人,似列于陵前的翁仲。此殿南岭山坡上有一处建筑址。曹建华等先生的考证有些明显的讹误,但对贾洲杰的调查有所补充,是我们对祖陵进行再考察和研究的参考。以上可知,辽祖陵的考古工作基础十分薄弱。

考古调查的新发现和认识,增进了我们对辽祖陵陵园遗址重要价值的认识。因此,为配合辽代祖陵陵园的大遗址保护规划的制定,更好地保护辽祖陵遗址,同时推进对辽代陵寝制度的深入研究,我们认为对辽祖陵进行目标明确的考古发掘势在必行。从2005年起,笔者便开始积极争取辽祖陵陵园遗址考古发掘的立项工作。在国家文物局和内蒙古有关领导和专家的大力支持下,2007年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祖陵考古队,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巍所长和时任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塔拉所长同任队长,董新林任发掘领队,开始对辽代祖陵陵园遗址进行抢救性的考古发掘。2007年,清理了辽代祖陵内一号陪葬墓(pm1)(图版五,2)和陵园外东侧的龟趺山建筑基址(图版五,3);2008年对甲组建筑基址做抢救性发掘(图版六,2);2009年试掘了太祖陵前封土堆和二、三、四号重要建筑基址等遗迹(图版六,3),并清理东北沟遗存等;2010年发掘了黑龙门址和四号建筑基址(图版六,1)。这些考古工作都获得了较为重要的发现辏讹辊。关于辽代陵寝制度的文献记载较少,所以考古学调查和发掘资料成为我们研究这方面内容的最重要手段。我们根据这些年的考古调查和发掘资料,对辽祖陵陵寝制度提出了如下的新认识輴讹辊。1.祖陵陵园的东南部设有奉陵邑祖州城。陵园黑龙门外东、西、南侧,有“太祖纪功碑楼”一类诸多祭祀建筑。陵园东、西、南侧周围山谷内还有诸多陪葬墓。2.陵园选址讲究堪舆术。祖陵坐落于一个口袋形山谷中,四面环山,仅在临近祖州的东南方向,有一狭窄的黑龙门。黑龙门为一门三道的门楼式建筑。陵园南面有漫岐嘎山和沙力河。四周山脊豁口均砌有石墙,不仅是陵域界标,而且与堪舆制度有关(图版五,1)。3.祖陵陵园大体可以分内、外陵区。即北部为太祖阿保机帝陵的内陵区,南部为陪葬墓的外陵区。根据考古资料可知,东西向的“南岭”石墙与岭上建筑基址相联,再衔接东部的“甲组建筑基址”,形成一道东西屏障,构成了南北两个陵区的分割线。4.太祖陵玄宫凿山为藏,大于内陵区的中央。玄宫附近置有石像生。“甲组建筑基址”位于太祖玄宫之东南,它与“之”字形登山路和南岭上建筑基址形成有机的整体,是祭祀太祖陵最为重要的陵寝建筑之一。其他已确认的陵墓(如一号陪葬墓等)东南部,也都有一处献殿性质的建筑基址。上述认识与《辽史?地理志》所载“太祖陵凿山为殿,曰明殿。殿南岭有膳堂,以备时祭。门曰黑龙。东偏有圣踪殿,立碑述太祖游猎之事。殿东有楼,立碑以纪太祖创业之功。”基本相合。同时,也反证《辽史?地理志》所述史实是准确可信的。通过调查和发掘,我们基本厘清了《辽史》中所载祖陵诸遗存的大体方位,而且极大地丰富了祖陵陵园的实物资料。同时,认识到辽祖陵陵园布局承袭了汉唐陵寝制度的部分精髓,也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这种陵园布局为辽代怀陵輵讹辊所承继,代表了辽代早期陵园布局的模式。辽代陵寝制度应在中国古代陵寝制度研究中占有较为重要的一席之地。

考古学入门篇3

Janus是天宫的守门人,每天早晨把天宫的门打开,让阳光照耀大地;晚上把门关上,让夜幕降临。古罗马人在每年的第一天和每天清晨都要向他祈祷,以求事事顺利。被称为双面人的Janus模样奇特,他长着正反两个头与两张面孔,有的时候甚至有四张脸,他被奉为伊特鲁里亚之神(etruscandeity1)。

Janus-faced表示“脸朝两面的;虚伪的,口是心非的”。

janitor2n.守门人

janitressn.女性的守卫,女性的门警

战神与门神亚努斯(Janus)在罗马神话里代表各种门与出入口,开始与结束。古罗马国王弩玛为其做为战神象征而建造的亚努斯神殿前后有两扇门,名为亚努斯之门,此两扇门在战争时期打开,在和平时期关闭。因而January(n.一月)作为衔接新旧两年的月份就以他命名。

arch的由来:

古人用手(臂arm)劳作和制造工具。而人类的早期武器是弓(arc)和箭(arrow),因为它可以远距离攻击。

archer3n.射手,[天]人马星座。

而箭术最佳者自然就成为统治者,所以词根“arch”表示“为首的;最重要的;首领”意思;这里“arch”原为“arc”。由于英语受到法语的影响+h或h脱落其含义不变,主要是因为法语中h不送气也就是不发音;例如hard可以转变成arduous依然表示努力的意思。

monarch5君主,anarchy6无政府状态,anarchist无政府主义者等都是来源于此词根含义。

大家可以通字母“C”形象的想到弓的形状,手臂上拿着弓(arm+carc)所以arc表示弓型的、弧形的;同时游牧民族的屋顶也是弧形的,所以arc又有了“屋顶”的含意。

从arch“首领,统治者”这个意义,我们又可以发现“archaic8古代”的含意,因为只有古代帝王和统治者才被记入历史史册,真正创造历史的人民群众却淹没于历史的洪流之中,所以archive表示“档案”,考查历史就成了“考古学”archaeology9.

新词回顾:

janus-faced脸朝两面的;虚伪的,口是心非的

janitor[5dVanite]n.看门人

例:Heisaschooljanitor他是学校的门卫。

janitress[`dVanitris]n.女性的守卫,女性的门警

arch[B:tF]n.拱门,拱形v.(使)弯成弓形adj.主要

例:anarchbridge拱桥

thecatarchesitsbackwhenitseesthedog.猫看到狗,便把背拱起。

archer[5B:tFe]n.射手,[天]人马星座

例:thearcherwhowonthegameisveryyoung。获得冠军的那个弓箭手很年轻。

arduous4[5B:djues]adj.费劲的,辛勤的,险峻的

例:negotiatingareductioninnucleararmsisalongandarduousundertaking10.

有关削减核武器的谈判是一项漫长而艰苦的工作。

monarch[5mCnek]n.君主

例:amonarchhastheprerogative11ofmercyforcriminals

君主享有对罪犯的赦免权。

助记:mon[单一]+arch[统治]

anarchy[5aneki]n.无政府状态

助记:an[无]+arch[统治]+y

archaic[B:5keiik]adj.古老的,古代的,陈旧的

例:anarchaicbronzestatuette.一种相当古老的青铜小雕像。

archive[`B:kaiv]vt.存档n.档案文件

例:oldlanddeedsinthemunicipalarchives市政档案馆中的旧土地契约。

archaeology[7B:ki5CledVi]n.考古学

例:Geologyherepassesoverthecontinuationofthehistoryofmantoarchaeology.

地质学在此把人类历史的延续移交给考古学。

archaeologist[7B:ki5CledVist]n.考古学家

例:thearchaeologistresearchedintothetombsofmanyofengland'sliterarygreat.

这位考古学家对许多英国文坛宗师的坟墓进行了研究。

练练吧:

请根据句意填入适当的单词:

1.thedancersalternately____andhunched12theirbacks.

2.therevolutionoverthrew13the____.

3.theoverthrow14oftheregimewasfollowedbyaperiodof____.

4.themuseum'sCivilwar____arevaluable.(编辑:敖霞)

参考答案:

1.arched舞蹈者交替地将背向后弯和弓起。

2.monarch这场革命推翻了君主。

考古学入门篇4

《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一门传统核心课程,在多年教学中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模式。但近几年来随着社会形势和人才需求的变化以及学科的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太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以问卷调查分析为基础,深入分析了《古代文学》教学过程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为了深入了解《古代文学》教学的具体情况以及学生对待《古代文学》课程的态度和要求,笔者在2012年9月针对本校文学院2011级汉语言文学专业两个班的60名学生就《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开展了问卷调查。共派发问卷60份,回收60份,其中有效问卷56份。现将调查结果汇总如下。

(一)关于课程重要性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和思想上的重视是学好一门课程的前提和基础。本次调查首先了解了学生对《古代文学》在中文专业学习中重要性的认识情况。在这个问题上,56名学生中,有22人选择了重要,占比为39%,而32人选择了一般,占比为57%,还有2人选择了不是很重要,占比为4%。61%的同学认为《古代文学》课程对于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来说一般或者不重要,这比例明显低于以往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调查结果表明现在学生对《古代文学》课程的认同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当今社会时代背景下,《古代文学》与时代的疏离使得学生课程意识边缘化,这是非常值得任课教师关注和思考的一个问题。

(二)关于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要达到的要求和标准。在我们有关“您认为的古代文学最根本的教学目标是什么”的问题中,有19人选择了“了解中国古代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环境、文学特点以及发展概况”,占比34%;有19人选择了“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古代文学的优良文学传统,光扬古代文化”,占比34%;还有13人选择了“提高文学修养”,占比23%;有4人选择了“了解古代仁人志士的优秀道德品质,更好地为自己修身养性”,占比7%,还有1人选择了“增强民族自豪感”,占比2%。

从问卷结果来看,有三分之一学生(19人,占比34%)将自己的选择集中在了“了解中国古代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环境、文学特点以及发展概况”这个选项上。事实上学生的选择是符合《古代文学》这门课“授业”基本目的的,但是对知识简单、功利地对待从另一方面反映出现在学生对古代文学和文化丧失了以往学生拥有的热情,在这门课程中多属于被动接受。这种认识和心态必然会影响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动力。因此教师在教授这门课程时,应不只囿于传授课本知识,而从弘扬古代文化、提高自身修养等方面提升学习《古代文学》课程的意义。

(三)关于教学方法

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学生学好一门课程的基础。对《古代文学》教学方法的调查,我们主要从授课形式、授课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在授课形式上,有22人选择了“老师出示议题,学生准备材料,课堂讨论”,占比39%,18人选择了“学生自学为主,老师点拨、答疑”,占比32%;只有12个人选择了“以教师授课为主”,占比为22%。结果表明71%的同学不喜欢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上课形式,更喜欢师生互动,共同完成授课。在师生互动学习的过程中,课堂讨论方式更受学生喜欢。另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是否应该使用多媒体呢?有45人选择使用多媒体教学,这其中13人选择了非常希望使用,32人选择了希望使用。这两部分占比达到了80%,这表明绝大多数学生还是希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这正是时代对教学提出的新需求。

在授课内容上,有28人希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根据教师爱好对教材重新取舍,并讲授自己研究成果,占比达到了50%;也有14个学生在教学中喜好考据、训诂,占比25%。而只有7个人希望按照教材体系完成教学,占比仅为13%。这表明,绝大多数同学不喜欢教师按照传统方法,根据教材体系按计划完成教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根据自己的专长,对教材内容有所取舍。

(四)关于考核

对于考核,主要集中在是否该有考核以及具体形式等问题。针对是否喜欢闭卷考试这个问题,36人选择了不喜欢,占比64%,而20人选择了喜欢,占比36%。这表明很多学生不喜欢闭卷考试这种形式,这种选择也许因为闭卷考试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另一角度也表明《古代文学》的考核形式相对较为单一,可以作更多形式的尝试。

对于考试内容,50人选择了基础知识和能力分析相结合,占比89%。这说明在学习古代文学的过程中,绝大多数学生愿意理论与应用相结合,在打好理论基础的同时提高自身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上述问卷分析,我们发现,《古代文学》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意识的边缘化

在当今市场经济体制的就业压力和功利思想影响下,许多学生都对古代文学课程持学习无用论。上述调查分析中,有61%的学生认为古代文学课程作为一门文学专业的基础课,其重要程度仅仅是一般甚至是不重要的。这说明,在文学日益边缘化的今天,古代文学已经不再是强势课程,它的重要性最多只停留在中文专业的教学大纲或教师苦口婆心的教育上。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古代文学》的课程意识大大地边缘化。

(二)教学目标过于功利

在上述分析中,我们还发现,学生对古代文学的教学目标并不明确。大多数同学认为古代文学的教学目标仅仅是为了了解中国古代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环境、文学特点以及发展概况。这种认识较为狭隘,或者过于功利。抱着这个目的去学习古代文学,学习积极性必然不高。另一方面这也说明了古代文学的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忽略了向学生阐述教学目标,或者在阐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并没有将教学目标高度化,而仅仅停留在向学生简单传输知识的基础上。这对学生学习古代文学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三)教学方法因循守旧

古代文学教学一直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使现在引进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但仍以灌输式的培养模式为主。教学过分强调单方面的传授和知识的完整性,学生一直是被动地接收呆板、固化的知识。教学也很少注重古代文学与现代社会的关联,以及古代文学知识的现代转化等问题。在对学生的调查中,71%的同学不喜欢这种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上课形式,更喜欢师生互动,共同完成授课。因循守旧的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主动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方面确实存在很大的不足和缺陷。而且由于教学思维模式的固定化,大多数教师未意识到这一点,教学理念趋于保守,大多不能与时俱进。

(四)考核评价机制单一

古代文学作为中文专业的一门核心课,一般都在期末以闭卷考试的方式来评定学生成绩,现在虽然引入了平时作业等其它式样的考核方式,但多流于形式。考核评价机制过于单一,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或者真正起到考察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目的。过分单一的闭卷考核方式只会导致学生为应付考试对所学知识只是死记硬背。更麻烦的是,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在考试的内容选取上主要是以基础知识的识记为主,缺乏对学生分析能力的考核,不利于学生自主创造性的提高。

三、建议与对策

(一)更新教学理念

《古代文学》课程历史长、基础厚、学术氛围相对凝固。新时期的《古代文学》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把教学立足于当代的人才培养要求,并树立起新的师生观。除知识传授外,《古代文学》教学还应交给学生什么,这应成为教师上课前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笔者认为,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树立文学作品的典范意识,明白文学经典的意义,并强调博古通今、古为今用的意识,这样就破解了“古代文学无用论”的观点。其次从古代优秀作品和人物所体现出的高尚品德对学生进行德行教育,让学生明白古代文学正是中国文化血脉所在的意义。教学中教师还应建立起实践观念,让已远去的文学形式重新散发出鲜活的时代魅力,学生的模拟和创作可以去掉学生与古代文学之间的隔膜,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二)改变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

《古代文学》博大精深,讲授时间跨度长达三至四个学期,涉及知识面广,领域宽。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首先向学生讲授清楚《古代文学》的教学目标。我们认为,之所以很多学生对《古代文学》的教学目标不明确,与《古代文学》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关系。传统《古代文学》最好的教学方式是“线”“点”“面”结合的视野和思路。这种教学方式最大可能地实现了几千年庞杂知识的梳理和传授,但是却存在一个最大弊病,即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和时代的需求,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了错误的想法,认为《古代文学》的教学目的仅就是了解、接受几千年来的文学知识,而这种接受是非常机械、固化的。

因此,为了明确《古代文学》的教学目标,应该对《古代文学》的传统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教学过程中转变以往以史讲授为主的方式,而将教学重点放在具体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认知和把握上。因为作品才是构成文学史最真实、最本始的东西,以作品为主的教学内容也是对文学史本来面目的还原。而对作品的直接拥抱,可以增强学生对文学史的直观和感性认识,转向素质教育。即在不同朝代、不同题材选择合适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在作品解析中,折射概括出朝代文学特点及文体特征,以感性的理解代替空泛的史的知识。或者以文体流变为主线,贯穿时代讲解知识,这样更容易让学生形成文学史的认识。这些教学方式也更有利于古代文学知识的现代性转化。

(三)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

在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形成古代文学新的教学方法。

1.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调查结果表明,68%的同学希望一节课应该由教师的教授与学生讨论组合而成。因此,应该改变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意识。课前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针对教学具体内容,在课前布置相关思考题目,或将教学内容解析成一个一个的问题,让学生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课堂小组讨论,在观点争鸣中得出他们自己的结论和看法。或者让学生一起解析作品,自己梳理文学史知识。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深化学习内容,而且可以拓展学生思路,增强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但这要求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引导和监督。

2.作品学习与人文修养相结合。作品的学习不仅是掌握古代文学的教学知识点,更应该将古代文学作品的表达经验和基本的人文精神挖掘和传达出来。教师有责任教会学生如何欣赏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真正体味到经大浪淘沙后留存下来的古代文学精典之美。如研究诗歌的教师,在学习诗歌时,教学重点更在于与学生一起体会蕴含于诗中的情之美、文之美等。传授的教学知识是生硬的,但教师教学是灵活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文学与艺术的表达方式结合起来,如古诗的演唱、吟诵,作品的书法演绎,人物及作品的戏剧、小品演出,作品的改编,乐器的演奏等等。文学艺术本来相通,这些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与几千年前的作者和作品形成理解并产生共鸣,让生硬的知识变成生动的再现。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对老师提出了极大的考验,或参与表演,不能参于表演的老师也要有着艺术的感知和对学生的有效引导。

3.知识传授与学术培养相结合。在对学生的调查中,笔者发现,50%的同学希望教师在教授课程的过程中,结合教师的研究成果,将教师的研究成果与知识学习结合在一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与教师加强了解和交流,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当代最新的学术成果和学术动向,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学术意识,让学生学会带着问题去学习,深化所学知识。

(四)完善评价考核机制,实现考核多元化

考核机制单一化一直是古代文学课程的一大弊端,这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不高的一个原因。因此,完善评价考核机制,实现考核多元化是古代文学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

1.调整闭卷考试内容。传统的古代文学考试主要以死记硬背的基础知识为主,基础知识固然重要,但是这种考试内容比较单一。因此应该将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能力分析的考核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对理论知识进行应用的能力,如增加材料分析题、作品解析题、观点辨析题等考试内容。

2.丰富考试模式。可以将创新表演记入期末成绩的考核要点之一,完善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创作动力和学习兴趣。甚至可以将学生模拟古代文学形式创作的古典诗文词曲等作品作为学生通过文学史考试的标准。建议成立一个由专业教师组成的考核小组,对学生提交的自创作品进行评估。当然考试形式的改革不是一个任课老师所能做到的,它更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如教务处、学院领导的肯定和支持。

《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传统核心课程,在当今社会,任课教师应该结合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以及课程赋予自身传承中国文化传统的使命,怀着改革的勇气,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进行课程改革,这样这门传统课程才能不脱离于朝代而日久弥新。

(本论文是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成果。项目名称:当今时代背景下古代文学教师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2261;当代文化情境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新思路,项目编号:2011243)

参考文献:

[1]潘殊闲.西华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文学教学改革问卷调查报告[J].高等教育研究,2008,(9).

[2]陈桂成.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调查问卷汇总分析[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6,(27).

[3]詹福瑞.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内容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河北大学学报,2000,(04).

[4]孙小力.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设想[J].中国大学教学,2007,(06).

考古学入门篇5

一、为教师解决备课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参考资料

许多中学语文、历史教师在备课时,经常会遇到各种疑难问题,此时,如能善加利用古籍数字化产品,许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例如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一中便有取材于《史记》的鸿门宴一文。在这一课的备课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诸如:项羽为什么要设鸿门宴款待刘邦?项羽为什么没有在鸿门宴杀掉刘邦?回答这些问题就要在当时的历史大背景下来看。这跟项羽本人的性格有着极大的关系。而探究项羽的性格则需要了解更多的关于项羽的原始资料。利用文渊阁《四库全书》数字化产品,输入“项羽”一词即可以搜索出2579条相关条目,输入“项籍”一词可搜索出1223条相关条目,输入“西楚霸王”一词也可搜索出150条相关条目。老师们凭借着快捷地查询方式和浩如烟海的数字化资料,既有助于全面了解项羽这个历史人物以及对《鸿门宴》一课的理解也对接下来的课堂教学起到了巨大的辅助作用。

二、为课堂教学提供一手的教学资料

在中学语文和历史教学中,经常会使用材料来进行教学,起到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材料分析能力等作用。在文言文或中国古代史教学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之一便是原始史料难以寻找,以致使用的多为转述的二手材料或反复使用没有新意的材料,如能利用古籍数字化产品庞大的古籍数据内容,则这一问题将得到很好的解决。

例如中学历史老师在讲授大象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一书的王安石变法一章中,需要拿出大量的材料来说明说明王安石变法的内容、过程与效果。没有详实的史料是不能让学生们更好的了解王安石变法,而探讨王安石变法是成功还是失败,是正确还是错误更是建立在深入研究史料的基础之上。通过数字化产品提供的大量第一手教学资料,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也加深了学生们对知识点的理解。

三、为出考试出题提供材料

无论是中学语文还是历史科目的教学不可避免要进行考试,出题就成为了中学语文和历史教师面临的一个难题。古籍数字化产品中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料,从而为出好语文试卷中的文言文试题以及历史试卷中的中国古代史方面的试题提供了重要的帮助。例如2016年高考全国卷语文(iii)文言文阅读一题中的文言文便节选自《明史?傅??传》。题型包括对文中内容的概况与分析以及翻译等,来考察当代中学生的古代汉语阅读与理解能力。又如2012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文综(历史篇)其中一选择题中引用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去农。”据此可知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B.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这道题涉及中国古代经济史的知识点,解题关键在于读懂史料。如此种种,史料在中学语文和历史试卷中的运用不胜枚举。这些史料大多取自中国古籍,而数字化时代,老师们对古籍方便快捷地利用,更是提高了出题效率。

考古学入门篇6

关键词:古代建筑;《群经宫室图》;礼制

焦循所著《群经宫室图》,总体感觉它是对古代建筑在儒家礼制方面的运用和集成,颇受启发。焦循的这部书专论明堂制度,上卷分城、宫、门、屋四类;下卷分社稷、宗庙、明堂、坛、学五类,从大量的史学典籍中广征博引,进行考证。明堂制度为儒家所重视,是读《礼》书之关键,但由于史料记载简单,争论甚多。历代关于宫室建造的礼制学说百家争鸣,各有各的特色和看法,但是他们均忽略了考证上面的工作,以至于无法成为宫室城墙建造的有力证据。清代学者认为这本书不完全遵循旧的观点和看法,从实际中出发,没有凭空臆断空谈的弊端,确实是学习《礼》的重要参考文献,为历代论宫室制度诸书中比较重要的作品。本人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简单阐述这本书对我的感受和启发:

第一、《群经宫室图》的第一部分就是重点阐述“城”这方面的建设理论。它用了七个篇幅来进行描述“城图”的设计。现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浅析:其一,通过引用《考工记》和《尚书大传》中有关“城”的设计方案,从整体上对“城”的规划提出了比较好的看法,如《群经宫室图·右城图一》中记载“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以开方计之径九里围三十六里积八十一里也”“尚书大传云古者百里之国九里之城”,从这两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代“城”的建设方案是这座城的四周各九里,总体面积是八十一里,周围三十六里。其二,在《群经宫室图·右城图三》中,主要阐述了“城”的三个方面的设置,即闉、闍和隅。其中闉是指瓮城的门,相关记载如“闉毛诗传谓之曲城郑笺云国外曲城之中”;而闍是指城墙上面的城楼台子,它与闉是相对应的,如《群经宫室图·右城图三》中记载“闍尔雅释宫云闍谓之台”;隅是指城墙四角的部位,如记载中描述的“城隅者考工记云宫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其三,在《群经宫室图·右城图五》中,主要阐述的是城内平均规划的原理,即所谓的“九经九纬”,它对于我国古代社会城市规划的建设起到了模板的作用。如《群经宫室图·右城图五》中提到“考工记云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注云国中城内也经纬谓涂也经纬之涂皆容方九轨”,以上即是在《考工记》中关于“九经九纬”的简单概念。

第二、《群经宫室图》中的第二部分是重点阐述“宫”这方面的建设理论。它从十个方面进行解释“宫”的设计。在这里我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其一,在《群经宫室图·右宫图一》中,主要表达了“宫”内建筑物在礼制方面的规则。“宫”呈四边形状,王宫各边方九百步,四角有宫隅,进入皋门后是左祖右社,中间排列三朝以及六宫六寝,其最后是三个市,其平行排列,四隅四中为宿卫次舍,“宫”距“城”三里。如《群经宫室图·右宫图一》中记载“考工记云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其二,在《群经宫室图·右宫图二》中,主要表达了(不同级别的)诸侯在进入“宫”不同的建筑物时,其建筑名称也各异。具体解释为皋门诸侯谓之库门,应门诸侯谓之雉门。进入“宫”首先经过的是皋门,皋门内称为外朝,再往里经过应门,应门内称为治朝,再往里经过路门,其内称为燕朝。每朝方百步,朝距城三里。其三,在《群经宫室图·右宫图七》中,主要记载了燕朝与路寝之间的建筑方位关系,具体描述为在“宫”内,在进入路门两边是塾,在路门通往路寝这段距离称为燕朝,路寝南北三十五步,东西四十五步。在《群经宫室图·右宫图七》中有这样一段话“凡朝皆廷也其堂为路寝其廷为燕朝”,由此表达出路寝和燕朝的地理方位和不同的作用。

第三、《群经宫室图》的第三部分是重点阐述“门”这方面的建筑理论。它从三个方面解释“门”的设计方案。在这里,我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其一,在《群经宫室图·右门图一》中,主要阐述了古代建筑中“门”的组成部分。“门”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中门、左右皋、左右屏、左右枨、阿门、雷门、檐组成。其二,在《群经宫室图·右门图二》中,主要介绍了“门”不同部分的不同作用,使我们去更加清楚的理解建筑上的“门”。如《群经宫室图·右门图一》中记载“门曰阖曰椳户曰屏曰枢又用木曰阖用竹苇曰扇”,以上是对“门”各部分的称呼。

第四、《群经宫室图》的第四部分是重点阐述“屋”这方面的建筑理论。它从十一个方面解释“屋”的设计方案。我通过阅读本部分,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谈一下我的感受。其一,在《群经宫室图·右屋图二》中,主要表述的是“屋”在平面图的情况下各个部分的名称,从上往下依次为重屋、阿、檐、梲、梁、台。其二,在《群经宫室图·右屋图三》中,我通过读这部分内容,对其中的蔡氏通天屋颇感兴趣。蔡氏通天屋是由两圆两方环环镶嵌而筑成。外部圆径一千一丈六尺,外部正方形称为堂,径十四丈四尺,再往里又是一个通天屋,圆径九丈,再其内有正方形体建筑称为大屋,径六丈。这种环环相套的建筑规格在实际的应用中更具特色。其三,在《群经宫室图·右屋图九》中,主要阐述的是屋与屋之间的建筑结构和方位分布的名称,这对于我们去进一步研究古代屋的构成有着借鉴的意义。这种构局可以具体分为两个部分来看,第一部分是该建筑模式是将一间屋分割成四个屋,屋顶四边称为四阿,四屋分别为明堂屋、总章屋、元堂屋、青阳屋;第二部分是由一个太室屋组成,四边为四檐。这两种布局对于“屋”的构造起到基础设计的作用。如《群经宫室图·右屋图九》中提到“周以四阿之屋易九室为八个其中中央重屋当下太室”。

第五、《群经宫室图》的第五部分是重点阐述“社稷”这方面的理论。在《群经宫室图·右社稷图一》中,主要表达了在应门与治朝之间的“社稷”的相关建筑原理,它的建设也是严格按照中国古代中的“礼”完成的。白虎通言社木引,尚书云大社惟松。坛北乡位于正中间,呈正方体状,方广五丈,其由其他建筑结构组成。总之这种建筑是古代天子、诸侯祭祀社稷二神所修建的具有礼制特色的建筑类型。

考古学入门篇7

1.及时性。档案的可靠性取决于其结构的完整程度以及其形成过程的控制程度。在考古工作中,每个环节都会产生一些相关的原始档案,对这些考古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归档管理,必须要进行严格的控制,最重要的就是与考古工作进展在时间上保持同步、在范围上保持一致,即对考古工作的每一阶段、每个工作环节所产生和形成的档案材料,都要及时进行系统收集、规范整理和归档管理,使其与相关的考古工作相辅相成,构成完整系统的档案记录。比如,在发掘中对浮选土样进行取样工作时,必须及时的做好取样的标签,记录下所取土样的容量、在探方中的位置、所属单位、采集者和采集日期等信息,并在每天的探方日记中做详细描述,这些工作都与取样工作同时进行,不可滞后。

2.更新性。考古工作中的档案管理是一个不断更新的系统工程。从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到之后的实验分析和文物保管等过程中,虽然《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规定严禁改动任何原始记录,但是当有新的数据时,对档案资料必须随时更新和补充。所以,要随时跟踪管理,做好考古档案的收集整理与保管,形成完整的资料档案,并统一按照规定的顺序整理建档,形成资料库或电子数据库,便于统一管理、检索、查询、数据的扩充和数据库的升级。

3.多样性。由于考古遗址的不可再生性,且限于科技水平等限制,考古工作总是不能尽如人意,总会或多或少地忽略掉一些当时尚未认知的信息。一定程度上来说,这种破坏是在所难免的,考古工作者为了将破坏降低到最小,最大限度地获得各种资料,越来越多地采取了多学科、多手段的研究方法,动物考古、植物考古、环境考古、石器分析、GiS地理信息系统等科技考古手段应运而生。这也就决定了考古档案的形式具有多样性,有文字记录、图纸、照片、拓片、录像、电影胶片等等。考古档案的多样性,决定了档案管理工作具有较大的难度。

二、考古档案管理的对策和方法

如何对田野考古档案资料进行规范化的管理,使其能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笔者认为主要有赖于档案管理队伍建设,以及资料的获取、移交到管理各个环节的规范化。

1.加强考古档案管理队伍建设。要实现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档案管理人员构成不能都是考古学专业,应有理工科或档案管理专业,首先必须具备专门的档案管理技勤人员,由具备档案管理专业知识背景的人员来负责档案的点收、立案、编目、典藏、清理、转移、销毁及应用等作业执行。实现考古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的途径,一方面可以从高校引进档案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在人才招聘上提高档案、计算机等方面专业人才的占有比例;二是加强内部档案工作者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应在保证内部档案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开展的基础上,鼓励档案工作人员参加各种业务培训和会议,如每年举办的档案计算机管理培训等,让内部档案人员拓宽专业基础知识。在考古工作结束的一段规定时间内,由档案管理的专门人员对所有考古档案进行集中归档整理。

2.加强考古档案管理方法的科学化。要加强考古档案管理方法的科学化,首先要指定系统的管理制度,要在考古工作开展之前,对资料进行规范统一要求,如记录本的规范统一、图纸规格的统一、摄录像及照片的统一等都应有科学规范的要求,只有如此才能为规范管理提供保证。其次,为避免档案移交拖欠现象,除建立严格的档案移交制度外,应把考古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各部门的年度工作目标,这样才能有效地督促各考古部门及时将考古发掘材料和勘探材料移交到档案室。所有移交资料进行复印,移交2份为宜,分别为主件、副件,主件应统一装订成册入档案室收藏,副件可分类保管,以供借阅。再次,档案人员对考古档案资料进行归档分类。一般来讲,专业—课题、课题—年度、年度—项目等三种分类法都比较适合。第一种适合于考古学文化体系比较完整、研究比较深入、具有宏观性质的档案管理;第二种是第一种的简化模式,它适合于研究不太深入、具有微观性质的档案管理,一旦研究深化,体系完整时,可以很容易转化为前者;第三种分类法最为简单、方便,一年一归,但查找、利用时稍显复杂,若能采用计算机档案软件进行管理,则此类方法较为合适。最后,要维护各种形式档案的实体安全和内容安全。对于传统的纸质载体等考古档案资料,要及时对纸质文书档案、照片、图纸等逐步实施数字化处理,对文书档案实行电子录入,对原有的绘图、摄影等考古资料可使用专业的图像扫描设备进行保存,从而避免彩色显像染料等信息载体的物理衰变,以便进行档案数字化管理,且防止纸质档案因时间关系造成信息流失。对于电子考古档案资料,要依靠科技手段等实现档案资料的管理,需要注意电子考古档案的安全问题,做好电子考古档案的防磁、防机械损伤、防写等物理防护措施,建立电子考古档案的备份系统,并对电子考古档案实行访问权限控制,保证电子考古档案在内的网络资源不被非法访问和非法使用。与此同时,在考古工作中逐步推广考古记录的数字化、规范化软件的使用,比如田野考古中的考古绘图已经越来越多的采用全站仪绘图。

考古学入门篇8

1、学生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

从古代文学自身来说,入门并不容易,古代文学作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有着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魅力,但因年代久远、语言文化环境的变迁,对于很多初入大学、古代汉语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有一定的困难。程度稍好的学生,之前接触过的古代文学作品多是近代白话小说或是流传广泛的诗词,距今越是久远的作品对于他们而言就越为隔膜。古代文学课程起始部分即是先秦文学,对于初入门径的学生来说,兴趣的培养又是极为重要的,有的学生因为读不懂、读不通,而又缺乏耐心和定力去理解和感悟,因而始终徘徊在古代文学的门外。另一方面,新的时代环境对学校的学习氛围和学生心态影响很大,高校连年扩招,生源质量参差不齐,也使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面临严峻的考验。学生在面对专业、课程的时候,更为关注的是“这个专业好不好就业?”“这门课程有什么用?”这样一种功利思想使很多学生心态浮躁,缺乏坐冷板凳、扎实学习、深入探究的精神。

2、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它要求人才既要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又要求具有各种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实践需要。古代文学课程是一门传统的课程,要与新的时代要求接轨,必须将课堂教学从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为人才培养服务。本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具有扎实的语言文化基础理论知识,有较强的文字功底,具备实战策划操作能力和综合工作能力,同时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的专门人才。围绕这个培养目标,古代文学课程改革应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人文素质两个方面。

二、古代文学课程改革探究

1、加强专业技能和人文素质的培养

(1)培养探究意识,增强学习兴趣。

探究意识是一种主动发现问题并进行思考的学习能力,它可以从某一门课程的学习中养成,并在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应用到各个领域,终身受益。因此,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是任何一门课程的重要任务。在古代文学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十分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问题的发现,善于利用知识点调动学生思考的兴趣。例如,古今词义的差别和诗歌平仄格律限制等因素决定古代诗歌常会出现生僻难解的字,如《关雎》:“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左右采之”、“左右芼之”中的“流”、“采”和“芼”的释义,对于缺乏预习习惯和疏懒于查阅工具书的学生,大多根据诗句复沓的章法,统一将三个字理解为“采摘”。这时便要引导学生根据诗情的前后变化体会比兴手法的作用,“寤寐求之”、“求之不得”是写实,“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想象,因为“琴瑟”往往象征夫妻,“钟鼓”是在重大仪式中使用的乐器,这里可以推知为婚礼,这些都是主人公想象中求娶的场面。因此,荇菜作为比兴意象,它之后的三个动词也是富有情节感的,统一理解为“采摘”是不合适的。在学生思考讨论之后,各自提出自己的理解。在此基础上,作者为学生提供了姚际恒《诗经通论》对“流”字的解读:“此处正以荇菜喻其左右无方,随水而流,未即得也。”查阅工具书,“流”可通“摎”,因此,将“流”字理解为求取是比较合适的。

(2)通过三个环节培养口语表达和书面写作能力等应用性技能。

一是课前演讲环节。口语表达能力相对于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技能,但是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是缺乏表达的愿望和勇气,或是条理不甚清晰,或是平日没有思考所得。课前演讲环节要求演讲内容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可以是对学习或阅读中产生的一个问题的思考,可以利用ppt做辅助,脱稿演讲。实践证明,课前演讲是卓有成效的,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进步,站在讲台上和众人面前说话的体验是难得的,机会是可贵的,任何口语表达的缺陷都被他们充分的自我感知,并且为了准备演讲,他们有意识地思考问题。还有些学生精心准备演讲素材,设计演讲环节,最后呈现出的俨然是精彩的一段课。二是课上讨论环节。作者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适当通过古代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赏析评论的训练,为学生创设思考和发言的机会,鼓励他们主动回答问题,并适时对学生进行积极评价,调动他们参与的热情,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体现岑参边塞诗艺术特点的代表作,我首先提出的问题是让学生分析一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好处,学生经过思考得出这句诗以春花春风比冬雪冬风,除了描绘出边塞风物中天降大雪之状很形象,还将一种温暖之感替代了苍凉之感,冬雪和梨花的共性除了都是白色,还有梨花让人联想到高洁胸臆和故园之思,以梨花喻雪为雪灌注了情感和生气。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总结出岑诗擅写边关风物,擅用想象的手法,并且想象具有绮丽的特点。课堂讨论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思考习惯也为他们提供了语言表达的机会。三是布置课后书面作业。课后的书面作业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和补充,通常是作品鉴赏和小论文两种形式。在几项基本的应用技能中,中文专业的学生是长于写作的,但是他们的评论文和研究论文的写作水平却并不高,主要原因是他们缺少对问题的思考,缺少写作实践训练,没有掌握论文的写作思维方式和方法。日常教学中,论文的写作训练是督促他们深入学习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书面表达能力和理性思维的重要途径,为他们日后的毕业论文写作做积累和铺垫。书面作业一个月不少于一次,教师应仔细批改做批语,并在课堂上讲评,从选题到写作思路、研究方法等方面逐一总结,务使学生都能够认真对待并有所获益。

(3)挖掘古代文学对现实人生的启示与审美教育。

中国古代文学中包含哲学、历史、人生等重要的人文资源,应当充分利用这种特质在古代文学教学中潜移默化渗透审美与人格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做人做事的态度,使之成为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古代文学作品中蕴涵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如儒家之德强调的君子气节、礼仪之道、孝悌之义、爱国主义精神等,正是当今大学生需要培养的修养品质,应在教学中充分挖掘这些内涵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素质教育。古代文学作家中多有人格操守的典范,应成为后世崇效的榜样,对于现代人的人生都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例如陶渊明的隐逸就是在对人生真义的自我思辨中完成了对人生价值的选择,学习陶渊明不是效仿他的人生范式,而是学习他对人生真义的追寻和人格情操的坚守。通过教材上古代作家的生平介绍,学生可以对作家的简历做一个了解,但教师更应引导学生在可信的文献资料基础上,认识诗人的某种特质和品格,让学生从这样的特质中感受其人格魅力,进而内化为自身的涵养,用以指导现实人生。古代文学作品还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其中不乏山川风物的自然之美,还有诗词的韵律之美,这些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极好素材。

2、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

(1)调整课程及内容设置。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专业的课程设置有了新的变化,缩减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时数,增加了一定的专业方向课。古代文学课程作为一门主干基础课,必须将课程与本校、本专业的实际情况结合,首要解决的是教学容量与教学时数的矛盾。首先,要处理好作品选和文学史的关系。作品选与文学史的开课时数比例应作调整,减少作品选的开课时数,必要的时候,作品选可以不作为单独开设的课程,融合在文学史的教学中。其次,在文学史的课程内容设置上,在传统的以史为线、梳理知识、面面俱到的教学内容设置的基础上突出主题线索,例如,某一文学样式的发展脉络、某一风格流派的形成壮大,或纵向或横向,在新旧知识的讲授与复习过程中通过史的主线贯穿起来,这样既可以在有限的学时内达到有效教学,也可以培养学生专题研究的能力。同时在授课方法上做到重点突出,每次课的讲授围绕两到三个问题展开,讲授之前,先向学生介绍本次课的重点问题,使学生明确教学思路和学习目标,使课堂教学条理清晰。第三,将选修课与必修课有机结合。在专业课教学时数紧张的现状下,开设选修课仍是十分必要的。选修课主要是进行专题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专题研究能力,是在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基础之上的提升。选修课的开设应避免与文学史的授课内容存在重复的现象,如开设了《唐宋词研究》的专题,在文学史的讲授中可以只就唐宋词的发展脉络做一纵向梳理,节省了文学史的授课时数,同时在专题课进行更为深入的学习。

(2)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方法。

首先,要变教师主体为学生主体。传统课堂教学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知识内容由教师决定,讲授方式是教师从头到尾一言堂,学生不预习,很少有思考,是名副其实的“填鸭”,最后只有为了应付考试临时记忆的知识,内在的学习能力没有得到提升。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不仅仅是形式上增加一些学生活动,其本质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预习、课上讨论、教师答疑等环节,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培养学生的思考探究能力。第二,要丰富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增加课程的趣味性,扩充课程的容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其中多媒体是课堂教学必备的手段,有些内容比如诗人的作品集,用一张嘴一支粉笔介绍,远不如将书籍版本的图片展示于大屏幕上形象,更令学生产生阅读兴趣。有的内容则是靠一张嘴一支粉笔难以完成的,尤其是古代文学涉及很多史传或前人批评等文献资料,多是文言,在黑板上手写要浪费大量时间。在讲评作业的时候,将需要举例的学生作业拍成图片,用多媒体展示,方便直观,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大大提高讲评的效率。第三,要改革课程评价体系。改变传统单一的期末闭卷考试为多元评价体系,考评分为平时和期末两大块,分别占30%和70%,平时成绩包括演讲、作业和课堂讨论三个部分,各占10%,期末采用闭卷的形式,均为主观题。这个测评体系将平时课堂教学的各项要求与最后的成绩紧密关联,强化课程改革内容,丰富评价指标,融入素质教育理念。

三、总结

考古学入门篇9

《中国法制史》是法学14门必修课中教学难度较大的课程之一。从纵向看,其包括奴隶制时期、封建时期、近现代等四千多年的法律知识;从横向看,其囊括了刑法、民法、商法、行政法、司法制度等内容。因此,要学好这门课程,除了必须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储备,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历史、文言文基础。

一、《中国法制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手段单一。

作为理论学科,《中国法制史》一直以讲授为主,形成了教师说、学生听的填鸭模式,这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求知的欲望。同时,因为教师自身条件的有限性,如部分教师缺乏历史学的基础或者实践性经验,因此讲授的内容主要局限于枯燥的教材,但法学毕竟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尽管法制史属法学基础理论课,但它依旧具有实践意义。倘能联系实践中的案例,或者利用多媒体课堂播放具有代表性的社会新闻类的视频,增强师生间的互动,即兴引导学生了解法制史各种制度延续的意义,如“回避”制度自古有之,在今天的民事、刑事诉讼中依旧具有重要地位;引导学生思考制度演变的原因,如古代普遍存在“亲亲本文由收集整理相为隐”制度,但今天却不允许,刑法为此规定了“窝藏、包庇罪”,其适用对象即包括亲属。一言以蔽之,《中国法制史》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并且系统地将古今联系起来。

(二)学生学习被动。

《中国法制史》课程的理论性特征使得学生学起来显得较为被动。以笔者所在的高校为例,《中国法制史》在大一上学期开设,此时学生没有任何的法律知识储备,也尚未从对高中老师的依赖中走出,因此普遍存在着缺乏问题意识、学习上极其被动的现象,学生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问什么、怎么问;其次,学生对该门课程存在着错误的定位,认为法制史不过是一门历史学科,是简单的史学材料的机械堆积,相比于民法、刑法等部门法,法制史没有多大实际用处,这种功利性的定位使得学生学习法制史纯粹是应付考试;再次,作为一门具有历史特征且时间跨越较大的学科,该课程不可避免地需要一定的文言文基础,譬如《唐律疏议》、《宋刑统》等古代律法,没有一定的古文基础,很难读懂;最后,该门课程生僻字多,如古代各种刑罚“劓”、“刖”、“醢”等,学生学起来容易产生挫败感,同时专有名词也多,如“官当”“重罪十条”“八议”等,需要重复记忆,而大学盛行自学为主的学风,学生容易懈怠,恶性循环的后果便是愈发排斥这门学科,没有学习热情。

二、《中国法制史》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转变教学理念。

所谓转变教学理念,即须引导学生从被动转为主动,改变“赶鸭子上架”的教学模式。首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可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熟悉的地方入手,激发其求知欲,譬如讲解商朝的刑罚如“醢”“脯”时,笔者会引入众所周知的小说《封神榜》;讲解西周的婚姻制度时笔者则引入文言文《氓》,比照古诗告诉学生“六礼”是什么。同时针对学生对司法考试的需求,在讲课过程中穿插该学科在司法考试中的要点和热点。其次,引导学生阅读适当的通俗易懂的史类书籍,如《万历十五年》等,“攻读法律的学生如果对其本国的历史很陌生,那么他就不可能理解该国法律制度的演变

以及该国法律制度机构对其周围的历史条件的依赖关系。” 再次,辅助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学习方法,学习《中国法制史》必须了解各朝代的法律思想、了解各朝代的立法概况、掌握各朝代的刑事立法与原则、掌握各朝代的刑罚方法、掌握各朝代的司法制度,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分析比较、融会贯通,比如隋唐两个朝代各自的法律思想、各自的刑罚政策,其有何异同,唐代从隋代继承了什么,创设了什么,又有什么新的发展。最后,指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法制史》的地位,其作为一门学科,尽管其没有诉讼法、民法等具有强烈的实践意义,但可从历史角度为现代法学研究提供借鉴,同时其在司法考试中也占有相应的分值。

考古学入门篇10

海底捞宝不等于水下考古

水下考古和海底捞宝两者有本质不同。水下考古是科学的考察行为,目的不是获取文物,而是探索历史文化。而很多海底捞宝都是为了巨大的商业利益,像20世纪八九十年代英国人迈克尔·哈彻到我国盗取了大量沉船宝物到国外拍卖,获得了巨额利润,震惊了整个中国考古界。在这件事发生两年后,我国水下考古协调小组宣告成立。从某种意义上讲,海底打捞催生了水下考古的诞生。被不法分子打捞过的水下遗址常常会被严重破坏,保护水下遗址是水下考古的主要目的,这是一种历史的责任。

第三期水下考古队员培训日志摘抄(2005年4月——6月)

第三期训练班的学员全部大专以上学历,最高学历为考古学博士。训练班自2005年4月30日开始,6月12日结束。

潜水课程包括:开放式水域潜水、深潜、高氧潜水、搜寻与寻回、救援、设备维修等。潜水472人次,1051小时,最大深度25米。

水下考古理论学习18课时,课程包括:水下考古理论、中国考古发生和发展、海洋考古学、水下考古实践、福建古代外销瓷器、世界水下考古发展史。

游泳训练,是潜水训练的第一门课程,初期潜水是在水深5米的游泳池中进行。500米长泳、踩水、水上救援、拖带遇难者上升、人工呼吸、包扎、水下指北针导航、潜水设备维修,是第一阶段培训的主要内容。

5月26日

上课,《救援潜水员》。练习救援受伤潜水员技能,睡眠拖船浮力装置、水下解除配重、水下搜寻受伤潜水员。

5月27日

上课,《紧急第一反应》。练习人工呼吸法和心脏复苏法。

5月28日

出南海鹏岛潜水。

第一次练习深潜技术,入水底游览观察地貌,利用水底地貌导航。

第二次练习水上救援技能,带回水下受伤潜水员。

5月31日

出海大角湾潜水。两次潜水、练习水下救援技能,水底搜寻及拖带遇难者上升水面,并建立正浮力,做人工呼吸。

学员陈明忠身体不适,水面呕吐不止,终止训练,退出训练班。

6月7日

出海潜水大角湾。练习圆形搜索、救援和救援水下受伤潜水员、上升水面,着重建立正浮力、拖带、运送上岸,检查呼吸和脉搏,实施基本生命救护援助。

这段水下考古队员的培训日志,读起来会让人觉得枯燥无味。但是,从中也不难看出,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水下考古工作者,是必须具备专业的知识与相应的技能的,其难度可见一斑。我国的水下考古事业发展至今不过二十余年,在不断学习世界先进水下考古技术的同时,也开展了诸多的国际合作项目。

水下遗产的保护,有待更多的专业工作者的加入。在广阔无际的海洋下,也还将写出关于水下考古工作者们更多的故事。

水下考古潜水的装备

压缩空气瓶、面镜、气瓶、呼吸管、呼吸器、潜水仪表、脚璞、压铅和潜水服等,同时携带水下考古专用器材,如水下用照相机、测量工具等。潜水页在开放水域潜水时,还会携带潜水刀、水下手电乃至鱼枪等必要的辅助装备。

面镜由强化的安全玻璃镜片、贴合脸型的橡胶或硅胶群边及可固定位置的调整头带组成。强化的安全玻璃镜片可以防止玻璃破碎。有些面镜设有排水阀,是个单向活门用来排除面镜内的积水。面镜由于是特制的,对于视力需要帮助的水下考古队员来说,特制的面镜子可配装可矫正视力的镜片。

气瓶、呼吸管、呼吸器是水下考古队员用来进行水下呼吸的重要装备。其中气瓶内并非很多人认为的是氧气,而是压缩空气。在潜水过程中,呼吸压缩空气可以使身体在水压力环境下,肺部基本如同在陆地呼吸,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个问题:当下潜的深度达到一定数值时,水下压力增大,当潜水员完成工作上浮时,越接近水面,环境压力就越小,可吸入肺部的压缩空气的压力相对还是更大的,停留在肺部就会因为压力减小而膨胀,导致肺部的损害,因此在上浮过程中,上浮的速度不仅要慢,而且有时还需要在中途减压,使肺部压力较大的空气排出体外,以保护潜水员的人身安全。

为了帮助潜水员了解在水下工作时间和压力变化等情况,一般一只多功能的潜水表就可担当了。压铅系在潜水员腰部,根据个人的情况选择重量,用以克服水的浮力。潜水服的重要作用是保持水下考古队员的体温。

“南海i号”考古大事记

1987年8月,广州救捞局与英国海洋探测公司在阳江海域寻找东印度公司沉船时,意外在一艘宋代商船中打捞出200多件瓷器。考古界认为可能与海上丝路有关,引起世界瞩目,该船被命名为“南海一号”。

1989年,考古部门对“南海Ⅰ号”正式展开调查。

2001年4月,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联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的水下考古专业队员共12人,搜寻和定位沉船遗址。

2002年3月至5月间,水下考古队再度下水,对海底沉船进行细挖掘、细打捞,打捞出文物4000多件。

2002年下半年,《“南海Ⅰ号”整体打捞及保护方案》开始制订。

2003年10月,广东省文化厅召开《“南海Ⅰ号”整体打捞方案》专家论证会。

2003年11月,广东省副省长雷于蓝主持召开会议,规划、立项“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建设项目。

2004年3月,广东省发改委同意筹措资金,在阳江市海陵岛十里银滩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2005年12月28日,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开工兴建。

2006年6月17日,国家文物局原则通过了《“南海Ⅰ号”整体打捞及保护方案》,该方案由广东省文化厅负责组织实施。

2007年1月,广东省专门成立了“南海Ⅰ号”整体打捞指挥部,由副省长雷于蓝任总指挥。

2007年1月,考古队前往沉船海域开展打捞前最后一次海底勘查。

2007年4月8日,“南海Ⅰ号”整体打捞工程正式启动。

2007年12月22日举行“南海一号”出水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