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9:53

城市绿地管理篇1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城市公共绿地(以下称公共绿地),是指城市规划区内向公众开放的、以游憩为主要功能的公园、绿地广场、街旁游园等绿化用地。

第三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公共绿地的保护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本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公共绿地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各县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公共绿地的保护和管理工作。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等管理的绿化工作,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五条绿地系统专业规划由同级人民政府组织规划、园林绿化等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城市总体规划,按照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和高起点、高水平的要求编制,并提请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下称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由同级人民政府公布实施。

第六条规划、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绿地系统专业规划,充分考虑公共绿地的建设布局和用地需要,编制公共绿地的详细规划,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同级人大常委会备案。

第七条对已建成的、在建的和规划中确定的公共绿地,由同级人民政府定期组织园林绿化、城市规划等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检查,提出需要实施永久性保护的公共绿地项目,报同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后向社会公布。

经公布实施永久性保护的公共绿地,未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并报同级人大常委会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破坏、擅自改变用途,或者建设与公共绿地无关的项目。

第八条因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确需占用实施永久性保护的公共绿地的,在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并报同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后,建设单位必须相应补偿经济损失,由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统筹安排公共绿地建设项目。对规划中确定的公共绿地用地性质需要变更的,按照原审批程序办理。

第九条园林绿化、城市规划和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各自的法定职责,划定公共绿地及其建设用地的四界,登记建档,设置保护标志,健全保护责任制,落实管理责任人。

第十条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绿地管理机构,应当依据有关部门确定的管理范围,负责公共绿地的保护和管理,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一)对公共绿地范围内的花、草、树木进行养护,保护古树名木;

(二)维护环境卫生,保持容貌整洁和水体清洁;

(三)维持游憩秩序,劝阻、制止违规行为;

(四)依照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的委托,处理违反园林绿化管理法规的行为。

第十一条公共绿地管理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做好防风、防汛、防火和安全用电等工作,及时处理枯枝危树,配备完好适用的消防和抢救器材,定期检修有关设施。

第十二条公共绿地管理机构需要对亭、廊、榭、阁等非营业性园林建筑进行改建、补建时,须经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报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三条在实施永久性保护的公共绿地保护范围内,从严控制商业设施和文化娱乐设施的设置;确需设置配套服务设施的,须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并报同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在公共绿地内设置的配套服务项目,应当符合公共绿地的规划布局,与公共绿地的功能、规模、景观相协调,不得损害公共绿地的绿化和环境。禁止无证或不按公共绿地管理规定摆摊设点,从事经营服务活动。

第十四条禁止在公共绿地保护范围内实施下列行为:

(一)向公共绿地排放污水、烟尘、有害气体,倾倒、焚烧废弃物;

(二)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及其它危险品;

(三)捕捉、伤害动物;

(四)在树木、雕塑及其它设施上涂写、刻划、张贴;

(五)损毁草坪、花卉和树木;

(六)在禁止游泳的水域游泳;

(七)擅自营火、钓鱼、宿营;

(八)擅自驾驶车辆进入或不按规定行驶;

(九)扰乱游览、休憩秩序;

(十)其他损害公共绿地及设施的行为。

第十五条违反本办法第七条第二款规定的,由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退还、恢复原状,并处罚款;造成损失的,责令赔偿损失。其中,属违法建设活动或擅自改变建筑物使用性质的,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拆除或没收违法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

第十六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擅自设置商业、文化娱乐设施或摆摊设点的,由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或由其委托的绿地管理机构责令限期迁出或者拆除,并处罚款;造成损失的,责令赔偿损失。

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不遵守绿地管理规定的,由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或由其委托的绿地管理机构给予警告、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取消其设点申请批准文件,并提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第十七条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的,由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采取补救措施,并处以10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经由环境保护部门报有决定权的人民政府依法责令限期治理、停业、关闭。

第十八条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第(二)项至第(十)项规定的,由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或由其委托的绿地管理机构责令改正或采取补救措施,并处以2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九条违反本办法规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应当给予治安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触犯刑律的,提请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等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向人民法院提讼。

第二十一条园林绿化、城市规划等行政主管部门及绿地管理机构工作人员、、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触犯刑律的,提请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城市绿地管理篇2

[关键词]城市公园;园林绿地;养护管理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逐渐加快,绿色环保理念与生态价值观已经深入到越来越多现代人的心中,也开始成为现代城市建设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关注绿色、生态已经属于现代城市建设规划的主要趋势。城市公园园林绿地的养护管理属于公园绿地工程的重要工作内容,因此我们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养护管理工作,才能够确保城市公园绿地充分发挥出其生态价值。

1.城市公园园林绿地技术管理

1.1植物配置

植物配置一般来说在城市公园园林绿地的设计过程中应用,首先必须要充分把握公园园林绿地项目位置的实际环境气候,从而能够对此地区植物的立地条件和通性有一个全面性的掌握,依靠科学的配置和群落的构建,创设出更加优美的景观环境,坚持在设计过程中以当地本土植物适应性作为基本原则,另外还应当积极应用已有素材,借助于艺术思维的融合,进一步发挥出植物特色、形体线条和色彩元素,⒅参锏淖匀幻栏谐浞痔逑殖隼础K以在城市公园园林绿地的设计过程中应当尽可能选择本土植物,之后再充分考虑其多样性。

1.2灌溉技术

灌溉技术直接关系到城市公园园林绿地植物的健康生长,灌溉管理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的问题是,浇水必须浇透,并在此前提下采取科学的节水措施,避免存在水资源的浪费现象。应用现代化的节水设备减少管理工作中的用水成本。同时还能够借助于辅使用保水剂或者降低草坪修剪次数的方式来减少灌溉次数,进而在保证植物能够正常健康生长的基础上实施有效的灌溉。另外还应当对植物春季返青灌溉予以管理,秋季植物灌溉需要提前做好控水工作。

1.3病虫害防治

在城市公园园林绿地中包含了各种类型的不同树种,这也给病虫害创造了生长空间,因此在养护管理过程中我们必须要重视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一方面应当在设计阶段从植物多样性出发来防治病虫害;另一方面是做好水肥管理工作,从栽培技术着手不断提升各种植被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

1.4常规管理

在城市公园园林绿地养护管理工作中,绿地的肥力问题常常被人们所忽略,通常来说,绿地的肥料应当是以植物脱落的叶片和死亡植被为主,但为了景观的美感,一般我们都会将这些衰落的植物进行清理,从而导致公园绿地的土壤肥力逐渐降低。在养护管理工作中应当定期实施追肥,借助于对土壤土质的优化,提升土壤透气性与透水性,确保植被拥有充足的肥料。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植被返青前应当追肥,同时做好晚秋施肥作业。肥料选择应当尽量使用有机肥,也可采取复合肥实施追肥,如果实际需要可使用旱地龙或尿素施加叶面肥。

1.5防冻管理

在很多地区,冬季时城市公园绿地中的植被会受到很大影响,同时还有部分越冬存在困难的植被容易在冬天寒冷的气候下死亡,所以应当采取科学有效的对策来增强植被的抗冻性。比如说可进行树干涂白、对水分合理控制、使用干草绳缠绕树干等,也可采取防风手段实现公园园林绿地植被的保护,提升其越冬成活率。

2.城市园林绿地的养护工作

首先要提升城市居民的护绿意识。城市公园园林绿地养护管理工作仅凭借政府部门以及养护管理人员是完全不够的,公园绿地属于为城市居民服务的,所以也必须要所有城市居民的支持与配合。应借助于设置保护标识牌,扩大宣传工作力度来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态意识。通过组织绿色旅游、种植活动等方式提升城市居民关爱绿色环境的积极性,调动城市居民参与城市生态建设的积极性。通过广播、电视或互联网等渠道进行宣传,激发城市居民对公园绿地养护管理工作的关注意识,真正主动参与到美化城市环境工作中来;其次是必须要进一步健全城市公园绿地养护管理的政策法规和配套制度建设,为依法实施养护管理工作提供条件。贯彻落实国家《城市绿化条例》以及配套的《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健全相关技术标准;做好公园园林绿地企业资质管理,完善城市公园园林绿地养护管理监督机制,健全相关政策法规,促进城市公园绿地养护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促进公园绿地养护管理工作朝着规范化与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最后是应当强化城市公园绿地养护管理工作力度,这是确保养护管理工作朝着更加法治化规范化方向发展的保证。要尽快组织建立一直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较高的养护管理队伍,真正确保能够实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城市公园绿地养护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针对存在的违法违规现象予以严格处置,真正下大力气打击治理任意迁移、修建、挤占绿地的现象。

城市绿地管理篇3

关键词:城市绿地;管理;养护

1引言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内部空间不断重组、城市外部空间不断扩展。尽管城市区域占整个地球面积的比例不大,然而快速的城市扩展与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将影响人类世界和自然世界的转换,带来严重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要解决目前自然和人类的不和谐发展问题,需构建一个满足城市居民和城市生态环境需求的、可持续的绿地系统。构建人和其他生物都宜居的城市,使人与自然在城市中和谐共存,是新时期人类所面临的共同任务,也为城市绿地的建设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时代要求。城市绿地是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和重要的城市生命保障系统,是反映一个城市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对保障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和维护居民身心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绿化树种的选择及配置

(1)树种的组成,要抓好树种的选择和控制。这方面有许多经验值得借鉴。目前,控制树种组成已成为城市绝对化-个尖锐的中心问题。如五家渠市以乡土树种香梨树为主,地面进行花灌木草坪相互搭配,采用树种为红宝石、水蜡、朝鲜黄杨、美人梅等。这就是采取树种多样化,增加基因库的基因数量,以提高城市街道绿地系统对自然灾害的缓冲能力,系统基因越复杂,这个系统就越稳定的生态学原理,每一个树种的数量最好不要超过树种组成总量10%~15%。这样就算其中一个树种受到自然灾害严重为害时,也不至于造成太大的损失。

(2)控制树种组成最直接方法是建成城市街道绿地的总体规划。在树种平衡考虑种植场地和社会因素的基础上,制订出长期的总体种植规划。然后,按计划进行种植施工,不得偏废。要求苗木生产基地慎重对待,摸准行情共同配合,生产出多种多样、符合标准的绿化用苗。

(3)树种的选择要结合市区街道绿地的规划设计,先要“识地识树”才能“适地适树”。在城市绿地建设中所考虑采用的植树种类和设计的种植位置,都是采用最少妨碍城市有关部门的活动,最大限度地满足植物生长所需的环境条件。而在城市的繁华地带要进行相应的绿地种植存在较多的困难,植物赖于生存的环境条件,如生长空间和土壤是非常严酷的,人为的踩踏、汽车尾气的排放等,都直接影响树木的生长,所以,该区域采用耐干旱抗性强的树种,如圆冠榆、山楂、刺柏等乔木以及榆叶梅、美人梅等花灌木进行穿插搭配种植。植物就会适应这区域的恶劣环境。

(4)在繁华区城行道树的种植要综合平衡,定点种植时,要考虑周围的环境。商店主要入口或陈列橱窗前面不宜种植。人流密度大的区段,如公共汽车站、停车路段,行道树带内的地表宜作建筑材料铺装,必须种植覆盖植物或灌木。而有地下障碍物、不宜挖穴种植的地方,可使用容器或堆砌种植床进行绿化。在有限的土壤空间种植的主要问题是加强灌溉,铺设覆盖物,地段要设计合理,落实保养措施,容器和种植床也可培养出形态优美的植物。

3街道绿地建设管理的重点

(1)增强与限制树木的生长已构成了矛盾。既要保持植物的茁壮又要限制生长,使这矛盾得以统一,是值得科技工作者研究解决的问题。然而,如何控制植物不受损害,更是绿地建设管理急需解决的管理问题。控制树木不受损害包括采用防治和休整措施。修剪以防止许多损害发生是必要的。目前,对树木的修剪尚未造成过大的损害,但对伤口末已于处理。随树木的生长,修剪的枝条伤口创面越来越大。如不做处理,将会影响伤口愈合,一旦受到病毒的感染,势必引起树干腐烂,降低抵抗其他自然灾害的能力。因此,在修剪的时候,除掌握正确的修剪方法外,应采用封闭剂封闭伤口,可以减少因修剪所造成的水分蒸发、伤口感染等损害。损害的防治害包括减少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2)新疆街道绿地仍然受到干旱的困扰。新疆地区气候干旱,街道部分绿化带较窄,雨水少,只有加强浇水是抗旱最有效的方法。但是全面迅速铺开才能见效,同时,还要掌握好浇水量和浇水时间。其中,较为先进的方法是采用自动喷灌或滴灌;主要是在较短时间内保持限定的水量,容易控制,又可以增加喷水景观,减少管理人员。从长远的经济效果和景观效果来看,采用这种方法才能与现代化城市建设相适应。

(3)在控制街道绿地不受损害的过程中,还可以结合修剪防止树木大小的分化。通过修剪整形,处理树干洞穴、破损和伤口,这对于古树名木的保护尤为重要。损害的控制必须与管理,包括树木合理种植、合适的修剪、保护树木的健康成长和病虫害的防治等工作结合起来才能发挥作用。

4绿地建设管理要科学化、规范化

4.1为绿地养护立法

我国现行法规、条例对绿化建设和配套建设有了具体的规定,对侵占绿地、破坏绿地、砍伐树木的行为也有了处置的规定。但是,对“失养、失管”慢性摧残绿地的现象却没有调控措施。应该建立面向全社会绿化养护的规定。《城市绿化条例》应建立相配套的可操作的细则。一切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不但要依法建设绿地,种植树木,而且要按照一定的质量标准,负责把各自辖区内的绿地、树木养护好、管理好,以强化绿地保护。应依法进行检查督促。表扬鼓励那些绿地养护好的单位和个人,督促和处置那些养护达不到养护质量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4.2统一绿地养护标准,科学调整绿化带配置结构

(1)针对绿地品种单一、规格单调、拥挤不堪、病虫害发生较多等情况,按照分期实施,逐步调整的原则,调整绿地结构、品种、树种。丰富植物品种,可形成疏密有致、层次丰富、物种多样的自然景观。按生物的自然规律调节生长,使绿地内的生物和环境和谐统一,达到良性循环。修剪的枝叶、草茎经粉碎后撒入绿化带内,即覆盖了地表,减少了蒸发,防止土壤泛碱,又节约了成本,增加了土壤内的有机质含量。

(2)园林绿地规划建设和养护需要一定资历的园林企业去操作。不管在立法中还是领导阶层都应得到重视。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绿地“三分种,七分养”。

(3)制定绿化养护经费定额。绿化养护经费定额,是实现绿化养护质量标准的资金保障条件.是核定养护成本、核拨绿化经费的依据。养护经费定额,要与养护质量标准相对应。也要按照不同的绿化类型和养护等级分别制订。

4.3扶持绿化养护企业

面临绿化面积大量增加的趋势,应该改变那种各家各户分散经营。类似“小农经济”的操作方式。要建立绿化养护服务企业,使常规抚育、病虫害防治、树木调整花卉布置等项目,都进行社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为此,为提高城市绿化质量,应扶持兴办绿地养护企业。

4.4提高绿地养护的科技含量

目前绿地养护手段落后.操作技艺大都采用传统的方式。沉重的体力劳动在养护操作中占很大比重。养护质量的评定无标准和等级,只凭主管人员的判断,缺少科学的检测。提高绿化养护质量的关键,是要提高科学技术水平。绿化的发展需要研究绿化养护的科学技术,进行土、肥、水、种植、保护技术的创新,要舍得投资更新养护技术装备,要重视对养护技术人员的培养。尤其要提高一线养护工人的技术水平,改善待遇,稳定队伍。

参考文献:

城市绿地管理篇4

关键词:海绵城市;绿地系统;雨水管理

1引言

城市作为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近年来却频频出现“看海”的窘况,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城市排水系统建设的广泛关注。而在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中,城市绿地系统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是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美化城市环境、净化空气、平衡城市生态系统、为城市居民提供休憩游乐场所等作用,同时,在减轻城市内涝及雨水灾害也有较明显的作用[1]。在此背景下,海绵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这是我国继园林城市、森林城市、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等一系列政策引导的城市理念后出现的新概念[2]。因此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绿地对降低城市径流污染,减轻城市内涝,保持城市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基于海绵城市的概念及内涵,提出了新型城市绿地雨水管理与传统城市绿地系统相结合的城市雨水管理模式。

2海绵城市概念的提出及演进历程

2.1海绵城市概念提出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地表不透水面积不断增加,雨水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加之城市市政排水系统不完备,使得城市内涝现象越发严重。近年来,国内许多大中型城市屡遭暴雨而频现内涝灾害,如广州“5・7”暴雨,南京“7・18”暴雨,2016年夏,武汉、北京、重庆等多地再次遭遇暴雨袭击,重启“看海”模式。内城“看海”的景象所付出的代价却是众多遇难的生命和惨重的经济损失,雨洪问题已被推到了城市中生活的每一个人面前。

我国传统的城市建设却不能较好的解决城市内涝和洪水问题,其主要问题在于传统的管道排水设施、防洪设施、排水工程落后以及对雨水资源利用意识的缺乏。管道排水是我国传统的城市排水的主要方式,这种全人力的排水模式依然体现了人定胜天的思维模式。然而,随着人地观念更新,这种滞后的排水系统不能改善城市水生态服务功能,而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逐渐被专业领域的学者提出并推广,成为了国家和地方政府解决城市雨洪综合管理的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

2.2海绵城市概念及内涵

海绵城市顾名思义就是让城市具备像海绵一样的吸水能力,其概念的产生与发展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杨阳等人综合国内关于海绵城市的研究和讨论,将海绵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归纳为概念雏形、实践探索、概念发展和概念形成四个阶段[2]。2013年12月,在召开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时强调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2014年12月住建部、财政部、水利部便联合印发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建城函[2014]275号),明确提出了海绵城市的概念及建设路径[6]。此后,仇保兴[7]在《海绵城市(LiD)的内涵、途径与展望》中指出海绵城市即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最佳管理措施(Bmps)、低影响开发(LiD)和绿色基础设施(Gi)是海绵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为构建“海绵城市”提供了战略指导和技术支撑[8]。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主要包括:保护原有生态系统、恢复被破坏的水循环及生态特征以及推行低影响开发[7]。

3城市绿地系统与城市绿地雨水管理的发展

3.1城市绿地系统的产生与发展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之一,伴随着城市的产生而产生,其出现便是为了调和人类改造自然建设城市的实际需要和作为自然产物对自然的依赖与保护心理之间的矛盾。对于城市绿地系统的定义,目前尚没有统一概念。李素英综合不同领域对城市绿地系统的定义得出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绿色空间中以植被为主体,以土壤为基质,以自然和人为因素干扰为特征,在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协同作用下所形成的有序整体[9]。此外,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对此的释义为城市中由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园林绿地组成的生态系统,用以改善城市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游憩境域[10]。

城市绿地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而不断发展。早期社会生产力水平底下,经济水平落后,城市规模较小,这一时期的绿地主要出现在达官贵人的宅院之内,其主要功能为满足人们的观赏与休憩,主要以点状的形式分布于城市的各个区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到近代工业革命时期,工业企业不断增加,人口集聚现象日趋明显,为城市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城市的快速增长,城市环境问题日渐凸显。于是,在英、法、美等国率先掀起了“城市公园运动”及“田园城市”理念,大量修建城市公@,使得城市绿地逐渐形成规模[11]。城市绿地系统理论也初现于这一阶段。随着信息产业革命的进行,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对于城市建设城市绿化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因此,这一阶段的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更多的是根据城市规划要求结合城市特色,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绿地系统[12]。

3.2传统城市绿地系统的不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传统的城市绿地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一是现有城市绿地系统雨水管理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研究表明城市绿地系统有美化环境、休憩娱乐、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水土保持、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9]。但传统城市绿地系统依然被作为休憩娱乐和环境美化等方面,其在雨水管理上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传统的城市雨水管理多依赖市政雨水管网系统,注重雨水的收集与快速排放。但随着城市雨水管理观念的转变,雨水已不再是无用之物而是被视作一种资源而加以利用,因此传统的城市绿地系统并没有充分发挥其蓄水、排水和补充地下水的功能。二是传统城市绿地系统要素空间形态单一,金云峰等[13]在对国外的城市绿地系统结构中发现城市绿地系统要素空间形态主要呈现点、线、面3种形态。然而在我国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中,只是对点状要素进行了明确的规范和要求,因此说明我国当前的城市绿地系统要素主要为点状要素。要素单一且要素之间相互隔离使得城市绿地并没有成为一个整体系统,系统功能也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4城市雨水管理c城市绿地系统的发展趋势

在当前建设海绵城市的背景下,将传统的城市雨水管理系统与现有城市绿地系统整合为城市绿地雨水管理系统是城市绿地与城市雨水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原因如下。

(1)城市雨水管理系统与城市绿地系统的整合能够保证和促进各自功能的正常发挥,两者在功能上并不矛盾,而是相互促进的。传统城市雨水管理系统由于其蓄水的局限性往往不能及时将短时大量雨水输送出去,因此传统城市雨水管理系统输水功能结合城市绿地系统蓄水功能可实现其各自功能的最大化,因此两者满足实现整合的前提。

(2)两者的整合有助于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实现城市空间的高效可持续利用。无论是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和城市雨水管理系统建设都将占用大量的城市空间,而如果将两者进行空间整合,建立立体的城市可持续绿地雨水管理系统,将大大节约城市空间,提高城市空间利用率。同时,城市绿地系统的线状和面状布局本身也可实现更多的城市生态与社会服务功能,实际上,两者整合之后大幅度提高了城市空间的利用效率。

尽管现有的城市绿地系统与城市雨水管理系统可以实现空间整合,形成城市绿地雨水管理系统,但这种系统依然存在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的地方。首先,现有城市绿地系统,其本身的功能与结构尚不够完善,因此整合后的城市绿地雨水管理系统的整体性和连续性也有待进一步提高,这样才能保证其城市雨水管理功能的最大化。其次,现有的城市雨水管理规划与城市绿地建设规划的连接性不强,缺乏统一的城市绿地雨水管理规划,因为城市雨水问题不仅仅是城市排水系统或者城市绿地雨水管理系统的问题,应协调各个系统各个方面的整体功能,才能确保最大程度上解决城市雨水问题。因此,在海绵城市概念下的城市绿地雨水管理系统除了保证系统内部的有序性以外,还应保证其与其他系统的连续性。

5结语

在建设海绵城市的理念下,现有城市雨水管理系统应当在空间上完成和城市绿地系统的整合,形成城市绿地雨水管理系统。不断完善城市绿地系统自身功能与结构并实现与城市雨水管理系统的良好对接,同时协调与城市其他系统的关系,实现雨水在复杂城市系统内的有序流动,只有这样,城市绿地雨水管理绿地系统才能整合城市间其他系统来共同解决城市的综合雨水问题。

参考文献:

[1]包志毅,陈波.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与城市减灾防灾[J].自然灾害学报,2004,13(2):155~160.

[2]杨阳,林广思.海绵城市概念与思想[J].南方建筑,2015(3):59~64.

[3]车伍,马震,王思思,等.中国城市规划体系中的雨洪控制利用专项规划[J].中国给水排水,2013,29(2):8~12.

[4]刘应宗,李明,金宇澄.城市排水规划中雨水资源化问题探讨[J].中国给水排水,2003,19(12):97~98.

[5]宋云,俞孔坚.构建城市雨洪管理系统的景观规划途径:以威海市为例[J].城市问题,2007(8):64~70.

[6]住房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S].北京:住房城乡建设部,2014:4~7.

[7]仇保兴.海绵城市(LiD)的内涵、途径与展望[J].建设科技,2015(1):11~18.

[8]车生泉,谢长坤,陈丹,等.海绵城市理论与技术发展沿革及构建途径[J].中国园林,2015(6):11~15

[9]李素英,王计平,任慧君,城市绿地系统结构与功能研究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3):377~384.

[10]胡乔木.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

[11]马建梅.现代城市绿地系统结构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5.

[12]卢艳.结合地方特色的城市绿地系统研究:以保定市为例[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07.

[13]金云峰,周聪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要素组织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3(3):86~92.

StudyonRainwaterUtilizationofUrbanGreenLand

SystemBasedontheSpongeCityperspective

Zhouwei,ZhangKai,ZhangLijuan

(ChengduHuaxingZhongzhiengineeringConsultingCo.,Ltd.,Chengdu,Sichuan610047,China)

城市绿地管理篇5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管理

最近几年,城市园林绿化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城市的绿化水平成为衡量文明城市的重要指标。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在城市管理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城市园林绿化也遇到了许多新问题。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城市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各种绿地的开发建设、园林事业管理等。主要由政府组织管理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政府利用自身职权对公共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

一、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现状

1.规划设计缺乏长远性与科学性

因为目前的城市绿化工作缺乏可以学习的样板,用于自身发展的案例很少,园林绿化管理工作没有长远性和科学性的规划。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对城市环境水平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城市绿化质量决定于城市建设中的主体规划。利用合理的规划,使园林绿化在城市工作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城市绿化主要有:道路绿化带、居民小区绿化和公园绿地等,使城市绿化规划做到科学性和长远性,使广大居民能有一个安静、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一直是城市绿化工作追求的目标。

2.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监督功能有待提高

在我国范围内,很多城市的绿化管理部门还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机制,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也没有进入城市主要领导的业绩考核内容,有的还没有形成政府工作报告,虽然也实行了政务公开,但在具体落实中,还没有完全公开信息。因为城市的管理部门没有落实监督责任,所以不能有效开展城市园林绿化的管理工作。

3.城市园林绿化意识有待提高

由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紧张状况,有些政府部门为了充分发挥土地的作用,利用减少城市绿化面积的方法,没有认识到城市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所以致使城市绿化大大低于城市发展的规划水平。为了减少绿化投资,城市基本上没有高质量和高标准的景观,只是采用大量的草坪来补充,使绿化面积增大,没有注意到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

二、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水平的对策

1.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

要依据城市发展的特征和城市规划要求,科学管理城市的园林绿化工作。园林绿化工作受当地城市的气候条件、土壤情况、水利条件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还有城市规模、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等也会对园林绿化产生一定的影响,全面考虑城市特点,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切实做好城市的绿化管理工作。

2.统筹考虑,全面安排

城市绿化管理要在现有绿地的基础上,根据城市工业布局、人口居住情况、商业区、道路规划等情况,综合研究城市的园林绿化。

3.平衡分布,完善园林绿地系统

城市园林绿化工作重视景观的布局,要求美观实用。在进行绿化设计时,要全面注意绿化景观的大、小配合,合理分布,大小穿插,以小为主,大小结合,表现景观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充分发挥园林绿化的效果。

4.实现长期目标与近期目标的有机结合

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所以,在设计城市园林时,要兼顾近期建设情况和做到长远规划,可以形成市内小型绿化体系、市内绿化网、市外绿化网三种系统综合发展的局面,在城市的不断发展中,逐步落实城市园林绿化目标,在进行城市规划时,要考虑园林绿化的设计,防止由于缺少绿地而形成的被动局面,确保城市的全面发展。

5.遵循生态原理

为了提高城市的生态效果,必须建设高质量的城市园林绿化带,所以在规划绿地建设时要重视生态学原理,全面兼顾城市的各种因素,园林绿化不但要求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需要,还要满足城市生产、工业发展、艺术风貌的要求。

6.应用科学规范的园林绿化管理方法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综合性很强,具有形式多样的管理方法,具有较强的目标性、主观性的特点,要想做好城市的园林绿化管理,就一定要运用合理的工作方法。现在,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有两种:德尔菲法和多阶段决策法。

7.科学规划,严格控制绿化建设用地及配套建设

进行城市的园林绿化管理,一定要依据当地城市的地理情况,具有切合实际情况的绿地用地指标,确定用地范围,才能着手进行城市的整体园林绿化建设,做到科学合理的原则。详细来讲,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时,要全面考虑下面因素:

(1)根据城市当地的实际情况,依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水利和地形等条件,还有城市发展情况、城市规模人口等情况,全面考虑城市绿化的发展和制订工作。

(2)全面考虑、统一协调,在保证现有绿地面积不变的前提下,进一步推动城市的绿化工作,全面协调规划和建设单位,稳步推进城市绿化建设和工业布局、人口居住小区和公共设施的分布工作。

(3)城市园林绿化管理要严格按照城市规划进行,主要内容有:规划出公共绿化带、防护林区、绿化覆盖率等;根据城市的未来发展情况计算出需要增加的绿地面积;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制订合理的绿化规划;根据城市的现有状况,展望城市的未来发展,从城市建设的角度制作城市园林绿化图,近期绿化发展规划图,远期绿化发展规划图等。

8.发动群众,实现园林绿化管理的全民化

园林建设机构要利用多种方法,广泛宣传园林绿化的有关法律法规。使广大市民爱护城市的绿地成果,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争取全员参加城市的园林绿化工作,使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得到广大市民的支持与拥护,可以有效保障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结语

总之,要想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水平,必须运用现代化的思维方式,根据市场发展情况,对城市园林绿化工作进行科学管理,形成科学先进的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模式,使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规范化发展,实现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和城市化进程的有效结合。

参考文献:

[1]刘莎莎.生态城市与园林绿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8).

城市绿地管理篇6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园林绿地的管理,改善城市生态条件,创造优美整洁的生产、生活环境,根据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和《辽宁省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城市规划区的园林绿化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中所称城市园林绿地是指:

(一)公园、动物园、植物园、陵园、游园、广场绿地及道路、河流两侧的公共绿地;

(二)居民区和机关、团体、厂矿、部队、学校、企事业单位的专用绿地;

(三)改善城市自然条件和安全、卫生条件的防护绿地;

(四)为城市绿化培育各种苗木、花草及其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的生产绿地;

(五)风景名胜区绿地。

第四条*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主管全市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县(市)、区人民政府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的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建制镇人民政府负责建制镇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机构具体负责本辖区的城市园林绿化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

实行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体制的城市,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建设和管理与行政处罚相分离,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实施处罚,由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实施。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加强园林绿化管理和科学研究工作,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城市绿化的覆盖率和绿化水平。

第六条城市内各单位和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应当按国家有关规定履行植树造林或者其他绿化城市的义务。

鼓励和提倡社会捐助、绿地认养、街路和游园题名等多元化绿化方式。

第二章规划与建设

第七条城市绿化系统专业规划由市、县两级政府组织规划和城市园林绿化等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报上级政府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必须根据经批准的城市绿化规划有计划地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规划或占用规划确定的绿地,因调整城市规划确需变动时,须经原规划审批机关批准。

第八条城市新建区绿地面积应不少于总用地面积的30%;城市改造区绿地面积应不少于总用地面积的25%。城市绿地由有土地使用权的单位负责绿化。新建改建道路、立交桥和沿河两侧应适当预留绿地,其中新建干道预留绿地的宽度不得少于道路总宽度的25%。

第九条建设项目与其附属绿化项目应当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建设项目的附属绿化工程设计方案,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审批时,必须有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参加审查,加盖“城市绿化规划审批专用章”,未办理建设工程绿化规划手续的,不予办理施工图审查、招投标,不得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项目附属绿化工程完成绿化的时间,不得迟于主体工程投入使用后的第二个年度绿化季节。绿化工程竣工后,由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验收。验收不合格和逾期未能完成绿化任务的,由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机构代为绿化,绿化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第十条城市开发建设中,新建、扩建工程的建设单位必须按规划标准预留绿地,少留或不留的,低于标准部分应按当地绿地建设平均费用标准,向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一次纳绿化建设费用。收费标准由物价、财政、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测算确定,报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十一条年度内分配给各单位的义务植树任务,均应在规定期限内按标准完成,确保成活率。对未完成植树任务或未经批准不履行植树义务的单位,按《辽宁省全民义务植树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处理,由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收缴以资代劳费,用于城区绿化。

第十二条城市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须将绿化工程列入基建规划,其基本建设投资中必须包括其附属绿化工程的建设投资,投资比例为土建工程总造价的4%—6%,建设单位应在开工前一次性将绿化工程建设资金存入银行专户,由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监督使用。

第十三条新建公园必须按基本建设程序规定进行。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园,其设计方案应报*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园,其设计方案应报省城市建设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四条城市绿化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应当委托持有相应资格证书的设计和施工单位承担。园林绿地建设以植物造景为主、建筑造景为辅,适当配置泉、石、雕塑等景物。公共绿地绿化面积不得少于绿地总面积的70%。

第十五条城市区域内的机关、团体、驻军、企业和事业单位附属绿地的绿化由其自行负责,但应符合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监督检查,并给予技术指导。

第十六条城市苗圃、草圃、花圃应培育适于当地生长的优良植物品种,保证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需要。圃地面积应占建成区总面积的2%以上。

第三章保护和管理

第十七条城市公共绿地、风景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行道树、干道绿化带内的树木、花草属于全民所有;机关、团体、驻军、企业、事业单位和居民区专用绿地内种植的树木、花草属于有土地使用权的单位所有;居民在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庭院内种植的树木、花草属于个人所有。

第十八条城市绿地管理单位应当健全日常管护、防火等管理制度,确保城市绿化植物的成活率、保存率和绿化设施完好。

第十九条城市园林绿化,按下列分工实施保护和管理。

(一)公园、动物园、植物园、游园、广场绿地、风景林地、防护绿地、行道树、干道绿化带及花坛由园林管理机构负责;

(二)住宅小区绿地由房产物业机构负责管理;

(三)机关、团体、驻军、学校、厂矿及其他企事业单位(含自管职工宿舍区)区域内的绿地由本单位负责;

(四)河道、公路、铁路两侧的绿地由各主管部门负责;

(五)城市苗圃、草圃和花圃等,由其经营单位管理。

第二十条城市内一切树木(不论权属),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任意砍伐、移植。确因建筑施工、枯死危险、换代更新等需要砍伐、移植的,必须经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建制镇一次性砍伐、移植30株以上的,报所在县(市)、区城市建设管理部门备案;市区、县级市、所在地的镇一次性砍伐、移植50株以上的,报市城市建设管理部门备案;一次性砍伐、移植100株以上的,由市报省城市建设管理部门备案。

凡因建设工程、管线工程和开设商业服务网点等原因,经批准砍伐、移植、修剪城市树木的,应按规定交纳城市树木砍伐补偿费。

第二十一条规划确定的绿地和现有绿地,未经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和改作他用。占用的城市绿化用地,应当限期归还。

第二十二条经批准调整城市规划、改变绿地用途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由用地单位给予经济补偿。

第二十三条因建设或者其他特殊需要临时占用城市绿化用地的,须经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按照规定交纳临时占用绿地补偿费,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临时用地手续。

第二十四条在城市公共绿地内开设商业服务网点的,必须征得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并在指定地点从事经营活动。

第二十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在园林绿地内损毁树木、花草、绿化设施,严禁挖砂、采石、取土、毁林、捕杀动物、堆积物质、排放污物等。

第二十六条百年以上树龄的树木,稀有、珍贵树木,具有历史价值或者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均属古树名木。

对古树名木实行统一管理、分别养护。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古树名木的档案和标志,划定保护范围,加强养护管理。在单位管界内或者私人庭院内的古树名木,由该单位或者居民负责养护,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和技术指导。

第二十七条为保证建筑物、构筑物及管线安全需要修剪树木时,必须经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按照兼顾管线安全使用和树木正常生长的原则进行修剪。修剪费用的承担,由双方协商确定。

因不可抗力致使树木倾斜危及建筑物、构筑物及管线安全时,管理单位可以先行修剪、扶正或者砍伐树木,但应及时报告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和绿地管理单位。

第二十八条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做好园林绿地植物病虫害的预防、预报和防治工作。对引进或调出的苗木、花卉、种子,必须按《辽宁省森林植物检疫实施办法》、《辽宁省农业植物检疫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检疫。未经检疫的苗木、花卉、种子不准引进或调出。

第二十九条城市内一切单位和个人均有参加园林绿化建设的义务和保护园林绿化的责任。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部门或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应与沿街路和沿绿化带的单位、商业门点业主建立园林绿化保护责任制。

第四章奖励与处罚

第三十条对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政府和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表扬或奖励。

第三十一条擅自砍伐城市树木、损坏城市树木花草的,由城市园林绿化行政执法部门责令停止侵害、赔偿损失,并可处砍伐或损坏树木花草价值的20%—50%的罚款,最高不超过3万元。

第三十二条砍伐、擅自迁移古树名木或者因养护不善致使古树名木受到损伤或者死亡的,由城市园林绿化行政执法部门责令停止侵害,并处树木价值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最高不超过3万元。

第三十三条损坏城市绿化设施的,由城市园林绿化行政执法部门责令停止侵害、赔偿损失,对公民并处20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对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四条未经同意擅自占用城市绿化用地的,由城市园林绿化行政执法部门责令恢复原状、赔偿损失,并可按照占用绿地面积每平方米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最高不超过3万元。

第三十五条未经同意擅自在城市公共绿地内开设商业、服务摊点的,由城市园林绿化行政执法部门责令限期迁出或拆除,并可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六条在公共绿地内开设的商业、服务摊点不服从管理的,由城市园林绿化行政执法部门予以警告,并可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取消其设点申请批准文件,并可以提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第三十七条违法占用城市绿地、损害城市树木花草和园林设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提请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城市绿地管理篇7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2-0300-01

一、何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是什么?它主要指政府作为公共部门,通过公共权力的行使对城市园林绿化进行有效管理,以达到全民共享,并将生态环境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内容,综合考虑城市园林绿化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终实现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研究什么?其研究范围主要包括园林绿化的效益,如城市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城市园林绿地的规划、功能以及园林绿化和园林事业的管理理论等。

二、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缺乏长远性与科学性

从目前我国城市的规划来看,尽管大部分城市编制了城市绿地规划,总体上在规划过程中还是缺乏稳定性、长远性及科学的理论指导。许多城市在编制规划时没有超前意识,没有留有余地,绿地系统规划在突飞猛进的城市扩建改建过程中才发现存在局限性。如一些城市规划的道路绿地刚建好几年,由于家庭小汽车猛增出现交通的堵塞只能拆绿让道,规划绿地面积严重萎缩,影响城市整体环境改善,以致出现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的编制与规划实施的脱节。

在城市绿化建设的其它方面,像绿化植被的选择、搭配,植被与环境生态之间的关系分析等,需要投入大量的科研分析和技术应用指导,而目前我国城市绿化大部分还停留在主观和概括描述的阶段,容易造成决策失误。在此情况下,我们必须尽快编制、调整城市园林绿化规划,优化城市园林绿化布局,充分发挥每一片绿地的效益。

2、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制尚不健全

许多地方园林规划、建设、管理,各自为政,未能充分发挥城市园林绿化职能部门的综合协调作用,具体表现为有关部门的城市园林绿化管理自成体系,在管理上缺乏全局性、系统性和规范性,使得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宏观层面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即使制定了规划也将成为表面文章,与实际实施脱节。

同时,监督机制作为管理体制中的重要环节,在城市园林绿化管理过程中仍显薄弱。使得侵占城市园林绿地事件发生后,城市整体绿化环境遭到了人为破坏,而无法追究责任。

3、城市园林绿化的意识尚未普及

实践证明,城市园林绿化对一个城市的建设和经济发展都将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国城市建设发展起步较晚,较多城市政府对园林绿化在城市经济发展的地位与作用还没有充分地认识,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一些沿海城市的各类工业园区,在开发建设的过程中,对园林绿化在城市环境保护与管理中的战略地位与功能认识不足,如工业园区作为城市经济总量扩张载体,在新城拔地而起的同时,忽略园林绿地对园区环境保护作用,绿地预留面积的比例相对不足,绿化景观的面积不够大、质量不够高,园区在绿化建设过程中过多重视景观效益,忽视了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如树种选择遗弃宜栽宜活生长快的本土经济苗木,偏重外来娇生惯养且价格昂贵的花色树形,喜好大面积的草坪种植,忽视其他抗空气污染的乔灌木种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区域的经济。同时,由于城市园林绿化不是像其他企业产品一样可以在短期内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因此,它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也很少有人真正认识。

三、对城市园林绿化的一些思考

1、加强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管理

城市园林绿化规划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又是一项引导城市园林绿化的政府行为,还是一种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的社会运动,它具有综合性、权威性、前瞻性、阶段性、区域性等特征。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应当在大量科研分析和相应技术的基础上,由政府依据国家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方针、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及城市的实际条件等来组织编制。一个科学、合理的城市绿地规划系统能够充分反映一个城市的园林绿化发展和建设的实际情况,一个系统合理的规划将成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的基石,使得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能进一步具体化,从而便于实施操作。如在规划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园林在城市中的分布和均衡的比例,尤其在现有城市用地紧张、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谨慎、科学的决策和实施在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中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系统性的城市绿地规划和合理的植被种类配置,用有限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进一步完善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制

一个完善、规范的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制是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部门需适当转变职能:在体制上进一步完善分级分权管理,以实现管理重心下移,重新调整职能配置;在运行机制上建立相应的管理策略,以突击整治为源头管理,建立相应的变应管理、跟踪管理、事后管理等;建立以法律法规约束和经济手段调节为主的法治化管理。同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城市园林管理中的作用,强化政企联系,通过市场经济手段来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扩大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力度。

3、强化城市园林绿化的意识

政府相关部门要努力营造全民参与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氛围,按照在“教育中培养、参与中塑造、管理中强化”的方针,以社会公德意识教育为重点,以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以科学管理和制度建设为保障,提高全民对城市园林绿化的认识,尤其是加强对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的认识,充分有效地调动全民参与到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积极性,努力做到城市园林绿化人人有责,要树立全民绿化的意识。

随着城市建设的深入开展,大部分城市都已着手探索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一个规范的、合理的、现代化的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系都将对加强我国城市建设工作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将进一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焘.浅议城市绿化管理趋向[J].中国园林,2002,(6):11-13.

城市绿地管理篇8

出了强化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问题,如何解决

前言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园林绿化工作在全国各地得到广泛的普及和应用。在这种背景下,如何科学高效地组织政府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经济投入与投资管理,推动城市园林绿化管理趋向科学化、规范化,使来之不易的绿化成果得到巩固和完善,最终形成“城在林中、林在城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园林城市理想模式,是当前园林绿化工作所需要着力解决的重要课题。

1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管理的不到位

通常而言,城市环境质量的高低在相当程度上是由园林绿化质量好坏决定的,而城市园林绿化的科学布局即规划设计则成为二者质量控制的源头所在。现阶段,尽管我国多数城市均已编制了园林绿化规划,但由于缺乏宏观建设的长远性、科学性的理论指导,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在规划编制与实施上往往出现脱节的现象。譬如,城市绿化格局规划应严格遵循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原则,从气候、地质、水文及绿地格局做多方面解析计算,结合整体用地性质加以确定。

1.2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制的落后

现阶段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制仍沿袭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方式,园林绿化规划、建设与管理仍表现为各自为政,缺位或错位的情况时有发生。部门联动、协调管理的机制尚未得到有效调整。且《城市绿化条例》、《园林绿化技术规程》缺乏地方性配套绿化法规,而使园林绿化管理部门难以做到依法治“绿”,出现扩大绿地无计划、绿地不落实的现象。由此带来园林绿化管理工作在部门权威与监督管理方面难以切实履行其公共管理职能,工作后劲不足。

1.3园林绿化管理理念和实践落后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众多政府部门在口头上宣讲生态环境是“生存之本,重中之重”,但实际上并未对园林绿化管理在生态型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及作用形成准确认识。草坪建设与乔木栽植不相匹配,人造景观建设破坏绿色植被,绿化的综合生态效益让位于景观效益,一些景区把原有的林木植被伐掉、来投资硬质景观,建景观亭廊,甚至庙宇等等,结果是投资翻倍,绿化综合生态效益却下降了。

1.4园林绿化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升

园林绿化事业长期以来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处于弱势地位,兼具园林常识与管理技能的专才极为匮乏;园林机械设备落伍;此外,在行政执法方面,管理人员因长期沿用以罚代管、以罚代教的“懒政”行政处理手段,未尽到园林部门应尽的督促教育职责。

2加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基本途径

2.1理顺管理体制,推进园林绿化管理体制建设

首先,在运行机制层面,要将园林绿化工作由应急管理、突击整治转变为长效跟踪管理,使相关法律法规在园林绿地管理中得到有效落实,最终实现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扩展城市园林绿地管理的张力。其次,建立统一协调的绿化规划建设管理体制。园林绿化管理工作涉及面广、任务量大,是需要众多职能部门同力协作的一项社会性工作。逐步完善分级分权管理,重心下移,使之职能配置与绩效评估挂钩,建构起统一、高效的管理机制。

2.2依法治“绿”,规范园林绿化管理执法

依法治“绿”是城市园林绿化管理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的最终保证。同时,最大限度地克服权力干扰、人为因素等非法律规范的影响,坚决遏制对绿化工程项目资源的非法占用或侵吞。要达到以上要求可以从下面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扭转“以罚代法”、“以罚代教”的人治思想,逐步转向法治轨道;另一方面转变“绿化工作是技术问题”的思想,对国家法令赋予的公共管理职能要坚决予以执行,使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做到管理有方、监督有力。

2.3科学规划,从严控制绿化建设用地及配套建设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过程必须根据城市的地理环境特征,制定出详细的绿地用地指标,选定用地范围,进而安排建立起城市的整体园林绿化系统,用于指导城市绿化建设管理。具体来说,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在规划层面应考虑以下因素:

(1)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按照地域气候、土壤、水文、地形等生态条件及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规模等条件,综合考虑城市绿化的发展方向与步骤;

(2)综合考虑,统筹安排,在维护现有绿地基础上推动城市普遍绿化,与规划、建设部门相协调,使绿化建设与工业布局、居住区规划及公共建筑分布等城建工作有条不紊地稳步推进;

(3)均衡分布,建设完整的园林绿地系统。公共绿地分布要符合点、面结合的特征。以面为主、点线穿插,使各类绿地组合为完整的系统,使园林绿地的生态效益与景观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4)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应当严格执行城市规划设计程序,包括:初步设计出含有人均公共绿地、防护林带、绿化覆盖率等在内的城市园林绿化系统;立足当前,放眼未来,从城市建设的宏观视角科学绘制出城市园林绿化现状图,近、远期园林绿化规划图与设想图。

2.4以人为本,提升园林绿化管理水平

人本思想体现在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中,不仅包括为市民创建和谐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也表现为园林工作需要高素质园林绿化管理和维护的专业队伍建设。继续加强园林技术骨干、植被养护人员的培养,专项管理人员要适时组织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简言之,就是要培养和建设一支专业化的园林绿化管理维护队伍,为生态城市建设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2.5依靠群众,园林绿化管理全民化

园林部门要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向社会各界群众宣传讲授园林绿化的相关法律法规。使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深入人心,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促进绿化工作的进一步展开。

城市绿地管理篇9

1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管理不到位

1.1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缺乏长远性与科学性

城市环境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林绿化的质量,而园林绿化的质量又取决于城市园林绿化进行科学的布局即规划设计。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城市虽已编制了城市园林绿

化规划,但由于缺乏长远和科学的理论指导,导致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与城市现代化进程不协调,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和居民对城市绿地的生态保护和游憩休闲等方面的要求。比如对城市绿化格局的规划,就需要按照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原则,对于城市的气候、水文、地质及绿地格局进行认真分析,依据景观生态格局分析的方法进行计算,同时结合整体用地性质确定。

1.2还有一些城市至今仍未形成完整的城市园林绿化规划

由于没有较为稳定、长久的规划系统来指导绿化规划,在进行城市园林管理时没有可靠依据,导致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的编制与规划实施的脱节。常常出现规划绿地经常受到一些单位和个人的侵占和吞噬,各类绿地数量严重不足,大大滞后于城市化建设发展的要求及市民游憩出行和生态环境防护的要求。

2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制不健全

2.1园林绿化管理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体制

目前,许多地方园林绿化规划、建设、管理,各自为政,如:各开发区、各开发商及企事业单位等有关部门的园林绿化管理,自成体系,缺乏全局性、系统性、规范性的管理体制。由于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制不健全,职能部门的综合协调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使得侵占城市园林绿地事件时有发生,随意伐木毁绿事件更是屡屡发生。有些城市由于管理力度不强城市整体绿化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

2.2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监督机制薄弱

尽管已实行政务公开制度,但监督制度本身具有缺陷和信息不完全透明是客观事实。在我国,很多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部门都未建立监督、考核机制,没有把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纳入各级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进行监督和考核,甚至未列入政府的重要工作议程之中。一些城市的园林绿化管理工作,在政府工作议程上排不上号,造成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后劲不足。

3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法制不完备

有法不依,管理者法制观念不强,在执法上存在着执法不严或某种程度的谋私问题;在管理方式上存在着以罚代管和以罚代法的倾向。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对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认识不够,管理不力。因此,必须提高各级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部门领导对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认识。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尤其是许多地方性的园林绿化法律法规、行业标准、技术规程亟待健全。五届四次会议“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精神、1992年6月国务院颁发的《城市绿化条例》等,但许多城市未能根据中央和国务院有关城市绿化工作的方针、政策,相应制定一些地方性配套的绿化法规,因而,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部门,显得力不从心,根本无法进行依法行政管理。甚至一些城市的绿化工作出现玄虚现象,造成城市的绿化目标不明确,扩绿无计划,绿地不落实。尤其是城市绿化设计、施工混乱,无证照设计、施工十分普遍,《园林绿化技术规程》根本无法实施,造成不正当竞争,质量低下,形成恶性循环。由于城市园林绿化执法不严,社会绿化问题较多,单位附属绿地、小区绿地,都达不到国家规定要求。城市绿化制度不健全,法规不配套,政策不落实,未走上依法治绿的良性轨道。因此,只有尽快建立健全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法规体系和执法体系,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才能走上法治化的轨道。

4城市园林绿化意识普遍不高

我国城市建设发展起步较晚,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和城市园林绿化发展迟缓的严峻局面。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许多城市政府对园林绿化在城市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尤其是在城市环境保护与管理中的战略地位与功能认识不足。

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与城市总体建设不协调。城市在规划建设中,绿地预留面积比例不足,大面积、大手笔、高质量、高标准的绿化景观很少;城市园林绿化过分强调草坪,缺乏高大乔木。应提倡建造乔、灌相结合的复层群落。树种选择偏重花色树形,忽视其他抗空气污染的树种。开展各项经济活动,口头上讲生态环境是“生存之本,重中之重”,可在实施中,却片面追求眼前利益、暂时利益。由于城市园林绿化不能像其他产品一样短期内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它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也很少有人真正关心、认识。城市绿化在人们心目中,几乎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只有当洪灾、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真正造成危害的时候,人们才可能想到绿化的重要性。

5鉴于以上在我国城市绿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解决建议:

5.1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一般程序

5.1.1初步设计出城市园林绿化系统

在调查与预测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园林绿化指标,初步设计、形成本城市的园林绿化系统。包括:人均公共绿地、绿化覆盖率、绿地的结构组成、相应的防护林带、生产绿地及专用绿地。

5.1.2计算各类绿地的新增面积

各项绿地指标是依据城市环境目标确定的,按照指标要求逐项计算新增绿地面积。

5.1.3编制绿化规划

根据前面计算的新增绿地面积和新增公共绿地面积,汇同园林部门制定具体措施,并制定相应的目标实施措施即绿化规划对策。

5.1.4绘制绿化规划图和绿化设想图

根据绿化现状和绿化对策,分别绘制城市园林绿化现状图,近期园林绿化规划图和远期园林绿化设想图。

上面所述四点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一般程序,但实际操作中,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程序是复杂多变的,因此,必须灵活把握。只有充分理解和把握园林绿化管理的原则与程序,才能有效地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水平。

5.2要遵循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基本原则

在城市园林绿化管理过程中,应根据城市不同的特点,制定城市各类绿地的用地指标,并选定各项主要绿化的用地范围,合理安排整个城市的园林绿化系统,作为指导城市的各项绿化建设和管理的依据。城市园林绿化的管理应考虑以下因素:

5.2.1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

不同的城市对园林绿化系统的规划要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园林绿化的规划布局应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水文、地形等方面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城市性质、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等条件,综合考虑,因地制宜。如:北方城市应多考虑防风带的建设,南方的城市要以遮阳降温为主等。

5.2.2综合考虑,全面安排

要在充分利用现有绿地的基础上搞好城市的普遍绿化,要与工业布局、居住区详细规划、公共建筑分布、道路系统规划密切结合。

5.2.3均衡分布,形成完整的园林绿地系统

不同的绿化具有不同的功能,在进行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布置时,应注意将公共绿地均匀分布,做到点、面相结合,以面为主,点线穿插,以小为主,中小结合,使各类绿地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以充分发挥园林绿地的最大功效。

5.2.4远景目标与近期安排相结合

近年来,国外一些大城市在园林绿化规划布局方面都很强调形成理想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并且有的城市建立了三级绿化系统,即市内小型绿化系统、市内环绿化网、市外环绿化网。将城市三级绿化系统与城市规划的远景目标相结合,城市规划应给城市园林绿化留下充足的空间和发展余地,从而减少城市园林绿化过程中出现的某些漏洞,不影响城市的总体发展。最终,城市园林绿化系统的布局要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从而达到:一是满足城市居民游览休息的需要;二是满足城市生产、生活及活动安全的需要;三是满足城市工业生产防护的需要;四是满足城市艺术风貌体现的需要。

城市绿地管理篇10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平顶山

1平顶山市城市绿化养护管理的现状

1998年底以来,平顶山市区先后组织实施了湛河治理、建东迎宾大道、建西快速通道、姚电大道、鹰城广场、河滨广场及市内主干道绿化改造等绿化重点工程。2004年以来,随着新城区的开发步伐,强力推进高标准的城市绿化规划和建设,绿化档次和品位不断提升。同时,平顶山市大力开展“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活动,又重点实施了生态园、鹰城广场扩建、河滨公园扩建、青年公园改造、新城区绿化等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新增148处游园。截至2008年底,建成园林绿地总面积达2005.77hm2,绿地率达到32.5%,绿化覆盖率37.6%。其中,公园绿地面积645.44hm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8.9m2。这些数据表明,平顶山市各项绿化主要指标均接近或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并在2010年5月顺利通过“国家园林城市”的验收。同时,在绿化设计方面,突出了地方特点,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从而发挥出了较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随着绿化建设的发展,平顶山市在绿化养护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大。截止2011年10月,城市绿化养护人员2000余人。初步建立了城市绿化养护管理机制,市民爱绿护绿的意识进一步提高,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但是,和大多数城市一样,平顶山市在开展大规模城市绿化建设的进程中,在绿化养护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始逐步凸显。问题存在与产生的根本原因主要集中在思想理念、管理机制、管理人员技术不均衡和基础设施不健全等几个方面。

1.1思想认识问题

1.1.1普遍存在重建轻管的问题。整个社会轻视甚至忽视对城市绿地的养护管理,导致了养护管理难度增大,养护管理资金不足,城市绿地质量参差不齐,绿地保有率、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

1.1.2公共单位和部分市民参与意识不强,随意毁坏绿地、侵占绿地现象时有发生。人们对一些毁绿损绿的行为已是司空见惯,公园广场绿地上随意践踏绿地行为时有发生;门店前的行道树上被铁钉扯上绳子晾晒衣物、拖把,私扯横幅宣传标语现象随此可见;花坛内、人行道上时常可见被折断的树枝;随意占用、毁坏绿地的行为时有发生等。

1.1.3部分公共单位对绿地管养工作不重视。大多数人认为,城市绿地的养护管理是附属工作,是专业园林部门的工作,绿地管理的好坏不会影响整体工作和效益;绿地养护管理工作是简单的体力工作,不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而是分配给老弱病残的人来做;对绿地养护管理资金的投入则是抱着越少越好最好没有的态度;在绿地养护管理中普遍存在歧视管理工作,以及养护管理人员待遇普遍较低的现象。

1.2管理机制问题

市、区(县市)园林绿化部门是市、区(县市)政府城市绿化的主管部门,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诸如相关绿化规范不完善;与其它相关部门职责不明,权责不清,职能分散;没有引入绿化养护的市场竞争机制等等,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平顶山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

1.2.1绿化规范笼统,操作难度较大。虽然河南省政府于1998年3月20日了《河南省城市绿化实施办法》,平顶山市政府也在2009月27日了《平顶山市城市绿化养护管理办法》。但该办法处罚和奖励规定较笼统,操作性不是很强。平顶山市园林管理主管部门在出现毁绿、占绿和其他违反绿化条例的事件时,执法标准很难界定,绿地保护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

1.2.2与城市相关部门的职责、权责不够明确。在城区园林树木变更用途方面,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部门与相关管理部门的职责不够明晰,城市绿化树木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管理职责不清,政出多门现象。如:城区树木在改变用途时,园林主管部门和林业部门都可以发放许可证。

1.2.3市场竞争机制还不完善。目前,平顶山市城市绿地养护管理产业化、市场化发育还有很大差距,大多数绿化区域仍由绿化建设单位负责管理,缺乏竞争力,制约着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建立合理的养护管理的社会化市场化的机制,开拓养护管理的多种形式势在必行。

1.3园林绿地养护人员技术水平不均衡,基础设施落后或不健全

1.3.1养护管理资金不足,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由于绿地属地和对绿地质量要求的差异,绿地的养护管理资金普遍缺乏,导致技术人员分布不平衡,例如:绿化管理部门的技术人员技术水平较强,其管理水平较高,而规模较小的物业管理公司、绿化养护公司或其它单位,由于养护管理技术人员极度缺乏,其养护管理水平就比较低,管理能力也相对较差。

1.3.2绿化管养配套设施不够健全。随着城区绿化面积的增多,对绿化养护设施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现有大部分绿地配套的养护设施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在水源供给设施方面严重缺乏。对于大面积绿地的养护来说,如单靠水车供应可以说是杯水车薪。因此,健全绿地内的配套管养设施,为做好城市绿化养护管理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基础保证,迫在眉睫。

2对平顶山市城市绿化养护管理的建议

平顶山市是快速发展的煤炭工业城市,原有资源已接近枯竭,由资源型城市向生态型城市的转型势在必行。在做好园林绿化建设的同时,必须做好绿化养护管理工作,才能顺利实现转型的目标。因此,在城市绿化养护方面,提出如下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