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离婚协议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6:17:40

电视剧离婚协议篇1

除了覆盖范围广的法律咨询平台,最近热播完的电视剧《离婚律师》也在杭州论坛上掀起了一阵律师热潮,很多剧中的案例被拿来剖析。不过,有专业人士认为,剧中一些情节可能误导观众,建议具体的法律事务还是要咨询专业律师。

“出轨就净身出户”没道理

本报在5月份的情事版面中介绍过读者欣然和她老公的情感故事,其中提到老公为了挽回欣然,再三强调自己可以签“再出轨就净身出户”的协议。恰巧在《离婚律师》中,也有提到这一做法,但记者咨询了12348杭州市法律援助中心的律师后,却得知,这一约定缺乏法律约束力。

《离婚律师》讲述了由吴秀波饰演的池海东和姚晨饰演的罗鹂两位离婚律师间的故事,直击“小三、离婚、出轨”等时下敏感话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电视剧终归还是以娱乐为主,法律案例还是要看具体内容。

《离婚律师》中,出现过多个男主人公以保证书、微信等形式多次提出“如果出轨,就净身出户”情节。如果一方真的出轨,另一方可以凭这样的口头承诺或者书面的保证书,要求出轨的人净身出户吗?

法律援助中心的律师高翔给出的答案是,如果双方协议离婚,一方愿意遵照自己当初的承诺净身出户,那当然是可以的。如果不愿意,并为此要打离婚官司,那只能说,这样的约定是不生效的,对双方都没有法律约束力。“有法律约束力的,是离婚协议的。”

高翔解释道,以婚姻为前提的财产处分,需要到离婚登记的时候才生效,所以双方的离婚协议才是财产分割的重要依据。“就算是签了字的离婚协议,只要没办离婚手续,也还是可以变的,办了离婚手续之后,他们的离婚协议才生效。法律上也很少有‘净身出户’的裁定。”

净身出户,其实也是基于自愿原则。

“夫妻分居多年自动离婚”不靠谱

《离婚律师》中,郑天涯和夏芳草这对夫妻十年前签订了离婚协议,但没有办理手续。分开的十年间,郑天涯跟另外一个女人同居并生了一个孩子,他的公司也负债累累。而夏芳草生意越做越好,赚钱买了别墅。郑天涯为了避免戴上重婚的帽子,想先跟夏芳草离婚,分了财产再娶同居女人,夏芳草不服,就闹到了法庭。

“如果十年前就办好了离婚登记手续,夏芳草就不会有这么多麻烦。”杭州市上城区法律援助中心的当班律师刘伟涛对这个案例的看法是,双方签好协议后,要到民政局做好离婚登记才算是办好了手续。“可以说,剧中夏芳草和郑天涯签署的那份离婚协议就是一份活生生的教材。每一对夫妻经历的状况都是不同的,财产变化也是每天都不一样,夫妻在签协议的时候,一定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这样可以更加确保手续和内容。”

要注意的是,双方签订的离婚协议如果因为没有办好手续或者其他内容不当,而被判定无效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会作废。这一份以前签订过的协议对以后的诉讼会有一定的影响,某些约定的内容也可能依据协议得以保留。因而,在面对孩子抚养权等事项时,还是根据自身的情况具体咨询专业律师为好。

刘伟涛还特意提醒,夫妻分居只是法院考量夫妻是否感情破裂的标准之一,没有“夫妻分居多少年就自动离婚”的说法,所以手续是很重要的。

签订协议的手续、内容、规定不只适用于离婚协议,对于婚前协议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电视剧离婚协议篇2

痴迷“出轨剧”打工陷入“情感恐惧症”

今年26岁的曾秀玲是重庆永川人,父母都是普通的中学教师。从小,曾秀玲都备受父母宠爱,长大后,她颇有些偏执和自恋。2001年,曾秀玲中专毕业后,在重庆一家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打工。两年后,她和相恋多年的男友王春结婚。王春是四川泸州人,在重庆一家外企打工。

2005年初,由于业绩突出,王春被升为部门主管,工作繁忙起来。他每天都要处理许多客户投诉,经常加班到凌晨。曾秀玲希望丈夫能够随时陪在她身边,给她说情话,然而这样的事情渐渐地变成了一种“奢求”。精神极度空虚的她将自己的注意力都放到电视上。

当年10月,韩剧《加油!金顺》在中央电视台热播。曾秀玲每天晚上都守在电视旁,她被剧中男主角――在熙的帅气、霸道以及对金顺的执着所感动。她天天晚上都陪着金顺流泪,感叹命运对她的不公。有时,王春看到抽泣的曾秀玲,觉得无法理解,便问:“难道电视真的那么让你感动吗?”曾秀玲白了王春一眼,生气地说:“你是冷血动物,当然不懂爱!你一点都不浪漫!”王春摇摇头,无奈地笑笑。

但此后,曾春玲要求王春每天出门的时候对她说一声“我爱你”,到家后见到她也要道一声“我爱你”;此外,曾秀玲还要求王春每天晚上抱着她睡觉,不能分开,分开了就表明王春不爱她。对此,王春都一一照做。

2006年初,曾秀玲看了一部叫《出轨》的电视剧,她把自己的爱恨情仇都交织在这部电视剧里。看了这部电视剧后,曾秀玲的内心开始强烈地不安,她怕自己的丈夫也背着自己出轨。所以,每次于春回家时,曾秀玲都狐疑地看着王春,再跑到王春身边去闻闻,看有没有其他女人的香水味……

起初,王春觉得曾秀玲这样做是爱他的一种方式,但很快,王春就受不了了,觉得自己就像坏人一样被曾秀玲监控了起来。

后来,两人经常为一些生活琐事吵架,两颗心似乎也越走越远。曾秀玲也因此陷入了更大的恐慌中,时刻担心丈夫背叛自己,离开自己……

王春由于工作繁忙,没时间照顾曾秀玲,再者觉得他们已过了谈情说爱的那个年龄。于是,两人之间的对话越来越少,出去散步、郊游的机会更是微乎其微……曾秀玲觉得王春不在乎她了。

2006年4月底,说好了王春“五一”长假带曾秀玲到海南去旅游。然而,在4月31号那天,王春的领导通知王春,安排他“五一”期间值班。无奈,王春只得取消外出计划。曾秀玲听到这个消息后,心顿时沉到了谷底。尽管王春再三解释,但她坚持认为这是他的故意推托,并为此哭得一塌糊涂……

疯狂胁迫离婚,婚姻岂能承载“出轨”之痛

“五一”长假,曾秀玲呆在家里看电视来打发无聊的时间。5月7日,曾秀玲将《茉莉花开》租回家来打发时光,《茉莉花开》讲述的是上个世纪三代女人的爱恨情仇故事。当曾秀玲看到茉被情人抛弃,一个人带着莉艰辛地生活时,她哭了。她既痛恨茉曾做过情人,破坏他人的家庭幸福,也同情茉是一个孩子的母亲,承受着爱情给她带来的重负……

曾秀玲沉浸在剧情里无法自拔,直到王春从单位回来,她仍没有回过神来,呆呆地想:如果有一天,王春也在外有了情人,还有个孩子,那她该怎么办呢?她不禁呜呜哭了起来。刚回到家的王春了解原委后,紧紧搂住她,安慰道:“亲爱的,那只是电视剧,你怎么能当真呢?”

曾秀玲恨恨地说:“艺术来源于生活。我好害怕,有一天你也会抛弃我,离开我!”

王春哭笑不得地说:“你说的哪跟哪儿啊。这么可能呢?”曾秀玲看了王春老半天,突然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离婚”!

王春笑着说:“谁要和你离婚啊,我要爱你一辈子啊!”“不,我不要。我要离婚,等着被你抛弃,还不如我先抛弃你,这样我的痛苦也少些!”曾秀玲突然歇斯底里地叫了起来。

王春惊呆了,他用陌生的眼光看着一直啼哭的曾秀玲,两人一直呆坐到天亮。

第二天一早,红肿着双眼的王春边洗漱边想着妻子反常的心态,他心里难过极了。想着自己最近一年对妻子的不关心,他决定好好爱妻子。

可不管王春怎么照顾曾秀玲的情绪,曾秀玲都坚决要离婚,并走向了极端。2006年5月10日晚8时许,曾秀玲右手拿着一把长7厘米的西瓜刀,架在自己的左手上,威胁丈夫王春:“离婚吧!我实在忍受不了哪一天你出轨,跟其他女人在一起!”王春看着妻子,又心疼又气愤地说:“把刀放下!我不会背叛你,我今生只爱你!”“答应我,离婚!要不我就……”说着,曾秀玲就在自己左手腕上划了一道血口子,血一滴一滴地往下流。

王春傻了,红肿着双眼连忙答应她,然后慢慢地靠向她,曾秀玲却突然疯狂地尖叫道:“不要过来,在离婚协议书上签字吧!”

泪水喷涌而出,王春不知道妻子究竟怎么了,曾经的幸福历历在目,可眼前那鲜红的血,刺激着切割着他的心!僵持中,他发现曾秀玲脸色苍白,全身颤抖着。他只得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了字。曾秀玲看到王春的签字后,凄凄地笑了,宛如一朵凋零的百合花颓然倒下……

王春急忙把曾秀玲送到重庆市和平医院,经过抢救,曾秀玲苏醒过来,她憔悴地对王春说:“我们离婚后,你还要住在家里,要像哥哥一样关心我,照顾我。不准再婚!”王春心里很不是滋味:这算什么呢?离婚还在一起。可他又是那么爱她,又怎会拒绝呢?王春噙着眼泪连连答应着曾秀玲。

几天后,看曾秀玲的情绪趋于稳定,王春说带她去看心理医生,可曾秀玲死活不愿意。

5月13日,曾秀玲催着王春到婚姻登记中心办离婚手续。王春推托说有事,改天再去。曾秀玲生气地问:“是不是后悔离婚了?”说着,她拿起客厅的花瓶就砸了,王春紧张极了,恐慌地问:“亲爱的,你要干什么?难道你真要和我离婚吗?”曾秀玲一听,连忙把花瓶碎片拾起,放在自己的左颈动脉上。王春万分不解地望着深爱着的妻子,哽咽着说:“为什么这么极端呢?难道我们爱的路上就一定要布满血腥吗?我答应离婚,后天就去!”

2006年5月15日,曾秀玲和王春走进重庆市江北区民政局婚姻登记中心办理了离婚手续。

爱是一生的承诺,大义丈夫真情唤得爱妻归

2006年5月16日,王春来到重庆仁格心理咨询所,找到心理专家赵庆所长。在了解了曾秀玲的情况后,赵庆确诊曾秀玲的情形属于典型的“情感恐惧依赖症”,她对婚姻有恐惧感,但又不愿失去前夫。赵庆建议王春采用“情景加情趣”疗法,要爱她所爱,痛她所痛,想她所想!多给一些情感的关怀,不妨“借题发挥”,尝试像初

恋一样再追求她一回。

在赵庆的指导下,王春租了一些正面的有励志作用的电视剧,如《大长今》、《阿信》等。他每天晚上都陪着曾秀玲看,看完后他又把曾秀玲送回卧室,再在她额头上轻吻后,才回到书房睡觉。

此后的一个凌晨,王春被曾秀玲的尖叫声惊醒,冲进曾秀玲的卧室,只见她紧咬着被单,双手死死地抓着被单的边角,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直流。见王春冲了进来,曾秀玲狠狠地盯着他,惊恐地说:“你的情人要杀我,她说我死了,你们就可以在一起了!”

王春又气又心疼,他轻搂曾秀玲的肩膀,温柔地说:“亲爱的,睡吧,明天什么都不会发生。还记得我们牵手去看夕阳吗?那金灿灿的余辉下,你的笑脸好美丽,让我至今难忘啊!还记得我们一起去郊外踏青吗?那翠绿的山野,那黄灿灿的油菜花里,彩蝶飞舞,而你是那彩蝶中最美的仙子……”渐渐地,曾秀玲在王春的诉说中睡去。

看着曾秀玲安睡的样子,王春感到深深的内疚,他后悔自己对妻子的关心和照顾太少了。随着职位的不断提升,他挣的钱越来越多,可爱却越走越远……

第二天上午,王春去花市买了一盆兰草,打电话给曾秀玲,兴奋地说:“玲,我买了你最爱的兰草,来吧,亲爱的,我们一起把它养好。”电话那头,久久没有声音,但王春能感觉到曾秀玲在幸福地低泣。

几分钟后,王春又建议:“晚上,我们一起到沙坪坝的平顶山数星星,好吗?”曾秀玲兴奋地说:“是吗?那你晚上带我去吃西餐,可以吗?”“行,没问题。下班,我就来接你!”

那晚,他们在“上岛咖啡”吃了西餐,幽幽的蓝色灯光下,王春目不转睛地看着曾秀玲的眼睛,深情地说:“玲,我爱你!”曾秀玲害羞地低下了头,小声地说:“小心被人听见。”可她脸上却荡漾着幸福。

随后,两人又来到平顶山的一块平地。王春轻轻拉起曾秀玲的手,放在自己胸口问:“感受到我的心跳了吗?我的心是为你跳动的,今生只爱你!”当恋爱中才能听到的动情话语,在耳旁真切地响起时,曾秀玲感到非常吃惊,她睁大眼打量着王春,猛地扑进王春怀里,痛哭起来,那是幸福的眼泪!

随着曾秀玲的情绪慢慢稳定,王春也明白了婚姻需要两人共同经营。每个傍晚,两人都会像以前一样,相依相伴来到北滨路,骑双人自行车。曾秀玲幸福地坐在王春后面,任王春带着她驰骋在滨江路上。一路飘过泥土的芬芳,耳畔响着江水细微的拍岸声,是那样让人陶醉……

5月20日晚,王春和曾秀玲回家后,赶紧打来冷水,用抹布给兰草清理污垢。曾秀玲小心地用抹布擦着一片一片叶子。在幽暗的灯光下,曾秀玲的脸被衬托得更加妩媚。王春看得入迷,他轻轻走到曾秀玲身后,搂着她的腰,吻着她的耳垂,由心而起,两人终于紧紧拥抱在一起,体验到了久违而完美的灵肉交融,泪珠撒满了曾秀玲的脸颊……

2006年5月23日,王春兴奋地给赵所长打来感谢电话,他说他和曾秀玲慢慢找回了初恋时的感觉,而曾秀玲也不再在半夜惊醒了。2006年6月6日,结婚两周年后,两人又到民政部门办理了复婚手续。

点评

一项调查研究表明,约有60%的女性或多或少都患有与曾秀玲类似的“情感恐惧症”或“情感依赖症”。

曾秀玲对婚姻的期望值太过理想化,由此造成对婚姻审美发生偏执。电视剧只是给她的这种偏执提供了一个平台,剧情成了她对爱情的评判标准。剧中的理想爱情,让她比较出现实婚姻中的不足和差距;剧中的悲剧爱情,让她对现实婚姻产生恐惧和忧虑。前者,滋生对丈夫的失望;后者,产生婚姻的危机感。双管齐下,患者就会出现情绪焦虑消沉、惊恐多疑,行为多妄想、哭泣等现象。然后在错误思想的指引下,离婚成了她们防止丈夫出轨的惟一抉择,以为借此可以避免伤害。实际上,这种恐惧有点“杯弓蛇影”的味道。

和一般“情感恐惧抑郁症”不同的是,曾秀玲的潜意识中,认为前夫还是她最理想的男人。因此,她离婚后要求前夫既不要分居也不要再婚,今后要像大哥哥一样关心她、爱她。她无非想通过“距离产生美”再去寻找往日的感觉和情调,以获得心理补偿。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做法。

其实,对婚姻需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既不要期望太高,也不要太过极端。婚姻其实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的,需要双方共同来经营和呵护,绝不能走极端。(重庆仁格心理咨询所所长、心理学专家 赵庆)

电视剧离婚协议篇3

何音曾与黄志忠有13年婚姻生活

何音(47岁)是上世纪90年代公认的娱乐圈大美女,她参演了《青青河边草》、《鬼丈夫》等琼瑶剧,因温柔贤惠的荧屏形象被观众赞美为“最美琼瑶女星”。

她与第一任老公黄志忠1998年结婚,两人的婚恋史曾被传为一段佳话。可是13年后,两人却低调离婚了,有传黄志忠移情别恋,“小三”是柯蓝。离婚后的何音,参演了许多影视作品,知名的作品有拿过“飞天奖”的《家常菜》、电影《赤壁》,今年播出的新剧《步步惊情》里也有她的身影。近日有媒体爆出何音低调再婚的消息,但新任老公身份不明。

“御用花旦”岳翎为爱退出娱乐圈

岳翎曾是琼瑶力捧花旦,参演了《青青河边草》、《鬼丈夫》等。她曾和演员谢祖武因《哑巴新娘》结缘,是公认的一对璧人。但小谢和别人结婚时,岳翎却不知新娘是谁。2002年,她又坠入一场越洋姐弟恋中,这位斯坦福大学硕士男友,还是岳翎出道前度介绍认识的,但很快就结束了。2006年8月她接受媒体电话采访时透露已有稳定的恋情,现在定居国外,并退出演艺圈。

刘雪华现任老公坠楼身亡

刘雪华(55岁)接拍了“六个梦”里最苦情的三部戏《三朵花》、《哑妻》、《雪珂》,女神的情路也跟戏中人一样,溢满了泪水。有恋父情结的她,因拍琼瑶剧先后跟张佩华、刘德凯交往。前者只交往了几个月,分手后仍是好友;后者却伤她最深,两人当时是大众眼中的“官配”、金童玉女,交往6年一度论及婚嫁,不料刘德凯去了趟法国之后,刘雪华惨遭劈腿导致流产,最后分手。后因麻将结缘,她嫁给比她大13岁的编剧邓育昆。2011年7月邓育昆坠楼身亡,曾传是两人吵架失和所致,后来警方调查后称是意外。

电视剧离婚协议篇4

乐基儿近日受访时自爆与黎明的离婚细节。对于被指收下游艇、车及楼,乐基儿坦言杂志报导得不尽不实。至于离婚过程中,她坦言只有一个“很少的Settlement”(财产分割),绝对没有分黎明两亿身家,千万也谈不上。不离不奔是缘分,好聚好散也是功德。

“接地气从来就不是我的风格,一部作品我期望它有一定的引领作用。”

近日电视剧《圣天门口》播出后引发争议,导演张黎对自己的这部剧作出评价。张黎作品品质一流,但不讨好大众也是意料之中。

“(萧亚轩的素颜)各长得不一样,一个比较清秀,一个有霸气。”

柯震东近日面对小S的追问,承认自己喜欢撒娇,也看过萧亚轩的素颜。

这话配上联想出来的画面还是蛮惊悚的。

“我觉得烂片不是演员的问题,当然也不在导演。”《神探亨特张》导演高群书近日接受采访,他表示电影烂不烂要针对不同的观众来说。他还表示,如果没有电影审查制度,就去拍。

好,都怪我对好了吧。

“像前一阵有传闻说我男朋友是煤老板,我就借一次采访回应了,那是彻底的假新闻,我觉得特别可笑。”

关于景甜有背景的猜忌,关于她被山西煤老板包养的传闻一直没断过,对此,景甜出乎意料地淡定。

那你倒是说个不可笑的啊。

采访时产生的“恶趣味”

最近某台湾当红演员在大陆军旅剧中饰演英勇无敌的八路军战士一枚,加上前一阵矢野浩二君饰演了中共特工,令人感叹国产电视剧还是很有娱乐精神的。不久有机会采访该台湾演员,忽然恶趣味上身,问他想不想演,该演员想了想回答:“目前还没有制片人找我演哎,但是作为演员还蛮想尝试不同角色的,嗯。”——关于这个回答,呃,我只能说,大哥,你真的不知道当时很想解放哪儿哪儿来着么……

——驻京记营曾明辉

经纪人,你可以再抠门一点

打去台湾的手机话费为1.5元/分钟,短信费1元/条,但相信为了工作,花1元回复一条工作短信明显属于可承受范围。近日采访一位台湾演员,先联络经纪人,确定采访意向及采访时间,再在约定的时间致电采访。提前一星期微博、短信双保险与其沟通,该经纪人三天后方在微博给予回复,日“某日致电至一台湾手机号,并附加声明需要采访提纲”。采访前几日,提纲发去对方邮箱并短信告知对方查收,并询问确切采访时间,无回复,等至采访当日,再发短信2条询问,皆无回复。下午3点致电该台湾经纪人再度询问采访时间,对方接起电话却并不给予答复,日“十五分钟后再打来。”“时间若定敬请现在告知或短信发我”,对方仍旧坚持:“叫你十五分钟后打来”。十五分钟后短信对方要求以短信形式回复我采访时间和手机号码,以免出错。对方再次无回复。晚6点,再次致电,对方接,日:“在开会,一会通知你”,后终于收到唯一一条回复短信。晚8点,致电该演员顺利完成采访,后需要再次联络该大经纪人要该明星宣专照,依旧不见回复,相继发送3条后,对方杳无音讯。即便是再牛的演员搭上如此怠业抠门的经纪人,前途可知也。

——驻京港记者小虫

电视剧离婚协议篇5

[关键词]人物人物关系冲突类型情节设置

家庭剧顾名思义就是以表现家庭生活为主要内容的影视剧,在中国由于家庭剧通常涉及到伦理问题,因此家庭剧还被称为家庭伦理剧。家庭伦理剧在中国影视剧史上还是有一定历史的,中国第一部长篇电影《孤儿救祖记》(1923年)就是一部“教孝”、“惩恶”、“劝学”的家庭,电影创作者将伦理精神和家族文化深深地镌刻进影片创作之中。电影史上几部票房最好的影片如《姊妹花》、《一江春水向东流》、《喜盈门》等也都是家庭题材。当电视机走入百姓生活后,电视媒介的特点(如屏幕小不适合大场面,家庭成员共同观看等特点)使得家庭题材更适合电视播放。后电视剧恢复制作的第一部作品《三家亲》便是一部家庭剧,随后不时推出家庭剧,《渴望》、《过把瘾》、《牵手》、《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也都先后掀起了收视高潮。随着《空镜子》、《结婚十年》、《中国式离婚》的热播,家庭剧在观众心中奠定下坚实的基础,逐渐成为中国电视剧的主导类型之一。就其具体表现内容家庭剧还有历史和现实之分,有些电视剧表现的是历史中的家庭,如《四世同堂》、《橘子红了》、《激情燃烧的岁月》等。本文所讨论的家庭剧表现的主要是当代都市家庭生活,或从历史讲到当代的电视剧,如《牵手》、《结婚十年》、《中国式离婚》、《金婚》等。

近几年家庭剧以其收视群庞大、制作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得到更多制片人和编剧的青睐。但家庭剧中的人物设计、矛盾冲突的类型以及情节设置也出现了模式化倾向。

一、人物:不完美的主人公

当代家庭剧中所塑造的男女主人公从小人物到有点小毛病的小人物,从性格有些缺陷到极端变态,愈演愈烈。剧中的女性主人公不再是单纯的贤妻良母,她们身上往往缺少了中国传统女性的美德。中国传媒大学的倪学礼教授曾在《光明日报》上这样评论《中国式离婚》“在电视剧《中国式离婚》中,私人话语空间和私人化的疼痛与焦灼占据了观众大部分视野,剧中伪中国式的婚姻状况和家庭危机并没有道出大多数中国人对情感的理解和传统道德观与后现代价值观念的碰撞,女主人公被无限放大定格的猜忌、怀疑、癫狂,绝不能代表在传统伦理道德中浸濡并拥有起码理性的文化阶层中年妇女面对情感危机的态度,因此很难得到认同。”《金婚》中有洁癖的妻子文丽对丈夫也是不断的猜忌和挤兑。女性往往被描写成爱猜忌、爱吃醋、不宽容的形象。男性主人公也一改传统的威严慈父的形象,《结婚十年》中的成长,事业几翻波折,没有能力抚养幼子而交给自己的母亲,甚至和别的女人同居;《中国式离婚》中的宋建平对妻子的身心被判;《金婚》中佟志也一度感情出轨。成长、宋建平和佟志,演绎了青年、中年直到老年的家庭男性主人公,但令观众对“丈夫”“父亲”的职责产生深深的担忧,家庭的不稳定他们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当然《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中的暴力丈夫更是个极端的例子。

二、人物关系:难以超越的三角形

家庭的故事一般说来都是围绕一个家庭来展开,塑造的人物关系多从人伦关系角度入手,表现夫妻、父子、母子、兄弟、姊妹之间的情感。如《结婚十年》、《中国式离婚》中的夫妻关系;《空镜子》、《大姐》、《亲兄热弟》、《我的兄弟姐妹》中的兄弟姐妹关系;《浪漫的事》、《金婚》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婆婆》、《双面胶》中的婆媳关系等。但在人物关系的编织上创作者往往难以超越三角形关系的设定。

《空镜子》中妹妹孙燕喜欢上原来的姐夫张波,姐妹俩先后与马黎明、张波产生情感纠葛,构成了两个小三角;《婆婆》中婆婆与方大叔和庆林家的构成了三角关系,大儿子与妻子超然及超然儿时的好友关昕构成三角关系;《最浪漫的事》中三妹妹的男朋友黄显维原来追求过大姐,《结婚十年》中成长也和两个女人纠缠不清;《金婚》中的佟志也一度对李天骄情感摇摆不定。这使得家庭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典型的一对二的人物关系,主人公要在二者必择其一的十字路口上独自做出抉择,独自承担后果。他们面临的矛盾与斗争,几乎全发生在内心世界里。这就有了成长的左右为难、宋建平的尴尬和无奈、佟志内心的苦苦挣扎。三角形人物关系成为家庭剧的主要人物关系,这不仅奠定了主要冲突类型同时也将家庭剧本该全方位、深度探讨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引向了单纯的夫妻和第三者之间的冲突。

三、冲突类型:从第三者到假想敌

夫妻冲突成为家庭剧的主要冲突类型,而第三者又成为夫妻冲突的主要导火索。《牵手》可以说是首部深入探讨第三者问题的家庭剧,该剧并没有单纯的将第三者推到被批判的被告席,而是由此引到启发思考当代婚姻家庭的质量问题上。因为第三者很容易诱发夫妻冲突,创作者屡试不爽,于是家庭剧中的第三者问题有些泛滥。《结婚十年》中成长抛开妻子和王菁同居;《金婚》中由于佟志对身边李天骄的暧昧态度也使得妻子文丽大为不满。如果这些所谓的第三者引发的夫妻间的冲突还算合理的话,那么另一些因误会而虚构出来的第三者就显得相当牵强了。这里第三者往往成了妻子的假想敌,成了单纯引发冲突的工具。如《空镜子》中的孙家姐妹的父亲因与当年支援边疆时认识的女人有来往而与孙母闹起矛盾,其实今日孙父与其根本没有男女之情,子虚乌有的假想敌构筑了孙家父母的矛盾焦点。《婆婆》中三儿子因对女同学百般照顾,引起妻子不满而被一并赶出。《中国式离婚》中本来夫妻间没有任何问题的,只因赋闲在家的林小枫不断地猜忌,子虚乌有的将对门单身的女医生卷入进来,为丈夫制造了个第三者,由此引发夫妻深度矛盾。因为是假想敌,创作者不得不利用误会使夫妻矛盾越来越深,大量使用的误会、巧合也令家庭剧的冲突设计越发简单化。

当然除了主要的夫妻;中突外,家庭剧中还少不了婆媳冲突。《结婚十年》中双方老人对照看孩子的矛盾;《金婚》中婆媳之间的矛盾。而这些矛盾又简单的停留在两代人不同的生活习惯上。对比韩国家庭剧,如《爱情是什么》、《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在大的情节框架上以及局部细节上都做到生活化、日常化,没有那么多的离婚或婚外情。两代人的矛盾也引申到更深层的价值观、生活理念等值得探讨的问题上。

四、情节设置:模式化

进入21世纪,家庭剧的产量逐渐增大,但家庭剧的情节也逐渐呈现出模式化倾向。

对生活中负面问题的直接表现。在中国的家庭伦理剧中,虽然整体上的基调是反映生活中的真善美,但是不少作品中总是会出现一些反面角色,对生活中的丑恶的现象不加掩饰的直接表现。《空镜子》中孙燕的第一个丈夫是个非常狭隘、自私的人;《最浪漫的事》中那个古玩店老板。如果说在这些剧中仅仅设置了一些配角性负面人物,并且以各种方式最终使其受到惩罚,电视剧总体上还是美大于丑的话,那么《中国式离婚》、《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金婚》却是将家庭生活中丑陋的一面,大量的毫无掩饰的直接展现出来。《中国式离婚》中原本一对相爱的夫妻,逐渐转变为互相猜忌,心理上互相折磨,甚至出现丈夫请朋友在网上勾引妻子,妻子跟踪、偷拍丈夫等令人痛苦的情节。《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中对家庭暴力的表现更让观众不寒而栗。

离婚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当代都市家庭剧中离婚成为男女主人公必经环节,至少是考虑过的主要问题。《空镜子》两姐妹从结婚到离婚;《结婚十年》中两人协议离婚,因结婚证有问题而被推迟,甚至为了争夺儿子的抚养权差点上了法院;《中国式离婚》更是将离婚作为主线,贯穿了整个剧情,并以此冠名;《金婚》中两人去办离婚,却因婆婆藏起了户口本而未能顺利办成。通过上述梳理,观众看到了一个以“家”为轴心的伦理性很强的时序结构,当出现问题时,它不是想方设法解决问题,而是简单的以夫妻吵闹,以“家”的“毁灭”作为手段。

电视剧离婚协议篇6

7月2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办的热播都市情感电视剧《守婚如玉》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研讨会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传司副司长、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彦全程主持,文艺界资深评论家李准、仲呈祥、俞虹、尹鸿、戴清等专家们各抒己见,对《守婚如玉》在都市剧中标新立异,囊括婚姻、爱情,心理战和法制悬疑等多种元素,开启观众强烈共鸣的婚姻剧新格局现象展开了深入研讨。

主创咖司高配置打造都市情感剧新标杆

《守婚如玉》由大唐辉煌出品,薛晓路、王越、张高兴编剧,刘飚执导,蒋雯丽、许亚军、蒋欣、王耀庆领衔主演,讲述婚姻受到重创、感情如同“碎玉”的夫妻,在这段不美好的往事中互相拯救以及自我救赎,得到了脱胎换骨的成长,带着更深刻的理解携手经营重新弥合的家庭和人生。该剧单是微博相关话题讨论阅读量就已过亿条。不少网友表示第三者插足的强话题,甚至赶超韩剧的情节和画面美感。

曾创作《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和你在一起》等多部电视剧,执导《北京遇上西雅图》的薛晓路,作为该剧编剧提出了“婚姻如玉”的主题,并以丝丝入扣的解读赢得了蒋雯丽、许亚军、蒋欣、王耀庆等实力演员的加盟。导演刘飚早先是非常著名的影视摄影指导,运用灯光、镜头运动、景别景深、构图来参与叙事,尤其是在情感上描摹补充人物内心状态、情感关系的拍摄方式,更是在剧中无处不在,剧中小三华莎虽然让人厌恶至极,但还是有很多网友评价“画面美到对华莎恨不起来”。

专家热议《守婚如玉》开辟新格局

研讨会现场,行业内领袖级人物纷纷对《守婚如玉》的热播,从剧情到人物、从社会价值到人性的思索发表了各自的意见。《守婚如玉》制片人茅熠表示:“我们要勾勒的是一个大都市职业女性和男性的婚姻谜题和外在有人步步紧逼的情感危机,由此该剧明确定位为情节情感剧。《守婚如玉》的核心词还是情感生活,因此选择的情节虽然极致,但并不悬浮,很多桥段都来源于周边亲朋身上的真实故事,我们深信真实的情节让情感话题剧更有感染力和现实意义。”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博导尹鸿说:“《守婚如玉》编剧将人物的心理动机、行为把握得很准确,在人性关怀和关照现实方面甚至超越《致命诱惑》,与以往的都市情感剧不同,《守婚如玉》没有太偏重社会性、大环境、大背景。这个作品更有原型感,更偏心理元素,所以把情感的危机变得更有普遍性。另外,这个剧还有一个亮点就是没有任何人把他们写成是坏人,这也是小康时代的人物塑造方式,我们不再用好人和坏人去理解一个人,而是理解每一个人在自己的生活境遇当中可能会做出不合适的事情,但不是说因为他的某些动机合理就不受到惩罚。”

《文艺报》艺术部主任高小立说,“《守婚如玉》采用了生活流的风格,演员的表演非常自然细腻、生活化,就像生活中别人家发生的故事,强烈引发观众的共鸣。这部剧守是核心,是跌宕起伏的故事的主线,让大家感受到婚姻比爱情更脆弱。整部剧环环相扣的叙事节奏,让一个家庭婚姻题材拍出了刑侦剧的感觉,编剧编故事的能力很强、很缜密。”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李准说:“我觉得《守婚如玉》就是要像守玉一样来守婚,不是要把婚姻守得像玉,剧名非常富有哲理性。该守是怎么个守法,我觉得这个问题的提出,实际上给所有的观众都出了一道题目,要真正讨论这个有各种各样的东西,我觉得这个戏很成功。”

还有专家认为,“《守婚如玉》虽然揭示了很多现实的残酷面,但出发点源于内心的温暖,引领观众积极克服情感问题,寻找到释然的方法和观点。”

观众代表何莹莹则表示,“电视剧里讲述的每个人的故事,对每个角色的展现都特别到位。人物的创新很吸引人,让每个人看到出路,得到心灵成长、心灵救赎。”也有观众留言:“看到苏然得知丈夫出轨真相后用力地洗手,我哭得稀里哗啦,因为我曾是外科医生,前段婚姻几乎也是这样,很大程度上蒋雯丽演的苏然像是自己的影子,湿纸巾、免洗剂到现在也都是我包包里的必备品。”

关于《守婚如玉》所引发的对都市情感剧的思索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博导俞虹表示,“《守婚如玉》尽管已经有非常丰富的剧情、严谨的人物构架和故事情节,但是如果能再丰富一下人物和线索,会让整个故事丰满许多。也特别想借着这个作品探讨一下中国电视剧剧长的问题,动辄50集80集,这个中国特色是体现什么呢?这个学期,我让学生做了英国迷你剧的研究,十几二十分钟,每天一集。希望我们以后也能有这样一部分导向引导,做短剧也可以被提倡。”

此外,也有专家从剧中的法律部分切入看剧,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易凯说:“我把这个电视剧认真看完以后,觉得这个剧挺耐看,尤其从第23集以后,真的挺好看的。许多剧涉及到法律往往成为硬伤,而《守婚如玉》以罪为开头,倒叙讲述故事,对每个环节表现细致,华莎‘判二缓三’,按说不该离开本地去到雪山,但是她在缓刑期间佩戴手环,去到雪山支援不可能危害社会,得到执行部门的允许是可以的。但也有两点缺憾。在庭审的那两集,被害人华莎和公诉人平起平坐坐在一块儿,是不合适的,因为公诉人旁边应该坐书记员。被害人的出席其实是没必要的,绝大部分公诉案件不需要被害人出席。”

大唐辉煌坚守现代题材情感剧是招牌

电视剧离婚协议篇7

影视江湖行,青春一直在追梦的路上

许军本1975年11月出生于山东省夏津县双庙乡。1990年,只上到初中二年级的许军本辍学后外出打工。1994年他辗转来到了天津一家宾馆当保安。在艰苦生活的磨砺中,许军本已逐渐长成身高1.75米的英俊小伙子。

为谋求一技之长,业余时间许军本到天津市第三京剧团去练功,认识了几个在这里练功的武生,这几个练功的武生是替身演员。1995年初,他们接到一个剧组的邀请,临走的时候他们问许军本愿不愿意一起去。许军本一听是去北京,想都没想就答应下来。

于是,许军本跟着几个替身演员来到了北京,开始了他影视行业的江湖之行。从1995年开始,许军本成功当上了替身演员。由于许军本为人真诚、踏实肯干,还干上了摄影助理、灯光助理等工作。

1997年8月,《还珠格格》开拍,许军本此时已经在演艺圈里摸爬滚打了两年多,机会终于降临到他的头上,他被选为侍卫高达的扮演者,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配角,但足以使许军本兴奋不已了。《还珠格格》播出后在国内外引起巨大轰动,人们在记住小燕子的同时,也顺便记住了那个勇武的侍卫高达,许军本从此在演艺圈崭露头角。此后,许军本又在电视剧《玄奘西行》中饰演男一号玄奘法师,至此,许军本达到了他影视事业的巅峰。

相识婚介所,情路几多坎坷

像许军本这样连三流都算不上的北漂演员,在圈内根本没有什么地位,表面上风光无限,内心却很孤独。1999年,许军本决定给自己找个老婆,他很现实地到婚姻介绍所登记征婚。

不久,在婚介所的安排下,许军本和李玉玲见面了。李玉玲是位东北女孩,性格很直爽,两人彼此感觉不错,很快就同居了。两人如胶似漆地在北京度过了一段日子,但为了生计,不得不暂时分居两地,李玉玲到银川工作,许军本仍留在北京。

2002年许军本在外地拍完戏后,决定到银川去看李玉玲。在百无聊赖的旅途中,许军本和同一车厢的一个女孩相谈甚欢。就在两人在站台上依依惜别之时,来到站台的李玉玲将眼前的暧昧尽收眼底。

李玉玲觉得自己很委屈,两人为此大吵了一架。第二天李玉玲上班后,许军本翻出了她的日记,里面记录了李玉玲的孤单之感和对他的思念之情。许军本很感动,他陡然觉得自己还是很爱李玉玲,为了证明自己对李玉玲的爱,许军本决定自杀明志。

心潮澎湃的许军本在厨房里找了一把菜刀,随后咬着牙狠心在自己的手腕上割了一刀,鲜血顿时冒了出来。当李玉玲推门进来时,她被眼前的一幕吓傻了。许军本因抢救及时捡回了一条命。当李玉玲得知许军本自杀只是想表明他是爱自己的,她既感动不已又哭笑不得。

不久,李玉玲怀孕了。这时许军本开始转向做与影视有关的生意,在北京市昌平区开办了一家影视器材公司,主要提供灯具和摄影器材。凭着他在影视圈的多年打拼和积累下来的人脉,公司虽算不上很红火,倒也接到了不少活。

2003年李玉玲带着女儿来到了北京,终于和许军本生活在了一起,两人共同经营着影视器材公司。2006年,李玉玲又生了一个女儿。因为许军本和李玉玲一直没有登记结婚,因此两个孩子都没有户口。直到2006年底,为了给两个女儿上户口,两人才到许军本的山东老家登记结了婚。

许军本和李玉玲的性格都很要强,在共同生活中互不相让矛盾不断,吵架成了家常便饭。感情似乎也在日积月累的矛盾中淡去。2007年2月两人协议离婚,许军本把公司给了李玉玲,包括影视圈的人脉关系的电话等联系方式和100多万元的设备。

偏执情种,为情屡屡自杀

事实上,许军本之所以要跟妻子离婚,是因为他又认识了另外一个女人。2002年底的一天,许军本在北京遇到一个问路的女孩赵欣颖,她是一个刚到北京打工的广西人。两人相识后很快同居了。

许军本背着李玉玲和赵欣颖交往几年后,周旋在两个女人之间,许军本自己也觉得累,但他又舍不得放弃任何一个。许军本为情所困,总是想去自杀。

2006年6月,许军本在赵欣颖那里留下了一封遗书,打算到国贸跳楼自杀。当他来到国贸旁边一座尚未完工的30多层的楼房时,被一个工人赶了出来。随后许军本就接到了赵欣颖和李玉玲的电话,原来是赵欣颖发现遗书后,顾不上忌讳便联系上了李玉玲。

许军本和赵欣颖的婚外情浮出了水面,李玉玲大怒,两人为此争吵不休。许军本和李玉玲的关系更是雪上加霜。不久,许军本参演了电视剧《生死搭档》。一次完工后,许军本独自一人走在北京电影制片厂东面北太平庄的过街天桥上,望着桥下的车水马龙和熙熙攘攘的人群,深受感情困扰的许军本觉得自己这么活着真没意思,不如死了一了百了。

正在许军本伸展双臂要跳下去时,被恰好路过的著名演员斯琴高娃和另一个圈里的朋友救下。在两位热心朋友的劝说下,许军本总算好受了一点。

2007年2月,许军本和李玉玲正式离婚,然而,让李玉玲没想到的是,2007年4月,许军本就背着她和赵欣颖结婚了。婚后不久,赵欣颖回到了广西,许军本却仍在北京和李玉玲生活在一起。

2007年7月,当李玉玲得知许军本和赵欣颖已结婚后非常生气,许军本怕李玉玲一气之下真的和自己一刀两断,便伪造了一个离婚证给李玉玲看,并说自己是为了要一个男孩才和赵欣颖结婚的。谁知第二天李玉玲就查到这个离婚证是假的,两人之间再次爆发战争。

最后许军本和李玉玲签了一份协议,表明自己两年后就和赵欣颖离婚,与李玉玲复婚。这期间,许军本算是给李玉玲打工,挣的钱全部上交给李玉玲,李玉玲每月给许军本1万元钱。

与李玉玲离婚后,许军本又成立了一个影视器材公司,缺货时经常从李玉玲那里拿。李玉玲嫌他拿多了设备不给钱,便经常与他争争吵吵,两人之间的矛盾又加上了经济纠纷,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调和。

电视剧离婚协议篇8

出品国:美国

出品年:1999

出品公司:SonY

类型:喜剧片

导演:悉尼・波拉克

主要演员:哈里森・福特、斯科特・托马斯

这是迪士尼公司的一部以经典幻想故事为基础的充满想象的电影。这部神奇的影片讲述了九岁的詹姆斯――一个有着人的身体的孤独的昆虫和他的朋友大桃子之间的故事。这部影片将以其不可思议的动画效果和复杂的特殊技术吸引住观众所有的视线。其精彩的音乐是由《玩具总动员》的作者以及奥斯卡获奖者苏珊・萨伦顿和里查德共同完成。(孙信理)

2003年2月11日21∶45电影频道播出。

《救救我的孩子》

出品国:美国

出品年:1994

出品公司:aBC

类型:情节片

编剧:辛迪・麦耶尔斯

导演:约翰・鲍尔

主要演员:丽莎・哈特曼、布来克・布鲁斯・戴维斯、露依斯・弗莱切尔

伊莎贝拉为了到丈夫加里身边生孩子来到曼嘎拉谷,开始她感到不适应这里的一切。不久,她新结识的女友珠奈尔对她说,这里是个充满邪恶是非的地方,你要早日逃离这个地方,否则他们将要夺走你的孩子。起初,她对这些话半信半疑,但后来她经历的很多事情,很快证实了他丈夫的全家就是一个具有巫术特征的乌托邦世代家族。影片描述了她为了拯救自己的孩子,如何冒着生命危险救出孩子并逃离这个恶魔般家族的故事。(孙信理)

2003年2月18日21∶45电影频道播出。

《胆战心惊》

出品国:美国

出品年:1999

出品公司:SonY

类型:喜剧片

导演:悉尼・波拉克

主要演员:哈里森・福特、斯科特・托马斯

范登布罗克是华盛顿特区的一名警官,他的妻子与女国会议员凯・钱德勒的丈夫早有私情,直到两人乘飞机去度情人周末死于空难时,布罗克和凯才知道事情真相。生性耿直,清心寡欲,颇有敬业精神的布罗克这时开始疯狂地寻找妻子不忠的线索,妻子为什么要背叛自己?他想从凯那儿去寻求答案……由此引发了和凯关于他们各自的感情、婚姻经历的交流。在抑郁的情绪中他们之间也萌发了爱情。(孙信理)

2003年2月12日21∶45电影频道播出。

《永远不会晚》

出品国:西班牙

出品年:2001

出品公司:奥鲁姆电影制片公司

类型:喜剧片

编剧:马努埃尔・伊达尔戈、费利佩・维加

导演:费利佩・维加

主要演员:安德斯・巴哈雷斯、罗莎・玛利亚・萨尔塔、阿莱克斯・安古罗

安东尼奥和安娜是一对已步入中年的夫妻,尽管他们已经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但他们彼此之间仍然是每时每刻都在为各种问题争吵不休。于是在庆祝了他们结婚20周年纪念之后,便正式办理了离婚。

分手后的安东尼奥和安娜都各自有了新的恋人和家庭。但因为孩子的问题他们总是需要见面,尽管还是会争吵,但却是朋友之间的。这时安东尼奥意识到安娜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因为无论他遇到好事还是坏事,第一个想告诉的就是安娜。当他得知安娜即将与他的好友蒙乔结婚时,安东尼奥为了阻止他们结婚,采取了一系列滑稽可笑的手段,甚至不惜求救于自己的前岳母。安娜终于还是和蒙乔结婚了。安东尼奥很失落,圣诞节前夜凌晨5点他就来到了以前的家中,想和家人一起过节,弄得安娜和蒙乔哭笑不得。女儿和儿子的事情经常牵动他们的心。

安娜和蒙乔离婚了,安东尼奥和安娜想复婚,但两个人似乎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婚礼没有举办成,但对他们来说,在一起生活永远有机会,永远不会晚。(孙信理)

2003年2月21日21∶45电影频道播出。

《一如既往》

出品国:美国

出品年:2000

出品公司:试金石

类型:言情片

导演:爱德华・诺顿

主要演员:爱德华・诺顿

他俩自小就是好朋友,一个信奉天主教,一个信奉犹太教。这一天,当他们儿时的女伴重新出现在他俩面前时,一切都改变了――他们都爱上了她。更糟糕的事情还不仅仅于此,他们还不得不面对自己的信仰,天主教徒不能违背自己做过的不结婚的誓言,犹太教徒也不能和这个女孩结婚,因为她不是犹太教徒。在爱情和信仰之间的正确选择,终使有情人安娜和杰克成为眷属。(孙信理)

2003年2月14日21∶45电影频道播出。

《花之秘语》

出品国:韩国

出品年:1999

出品公司:韩国新影像公司、国民技术金融

类型:情节片

导演:宋海成

主要演员:宋承宪、金喜善、金贤珠、崔哲浩

金善宇是一家大公司的职员,近来他每天在办公室都会收到一束美丽的马蹄莲。不久他发现在公司附近的一家花店,温柔美丽的店主姜智姬便是暗中给自己送花的人。于是,善宇鼓足勇气约姜智姬圣诞前夜在汉城大饭店的咖啡厅见面,可是当善宇赶到时,智姬已被毒贩劫持,混乱中智姬与毒贩一起坠楼身亡。

痛苦的善宇在心里祈祷如果能回到从前,早与智姬表明心意,早赶到约会地点,悲剧就不会发生了。突然善宇被某种神奇的力量带到了尚未发生这一切的过去,于是,善宇就不顾一切地为拯救智姬和毒贩展开了对抗,然而所有的努力换来的却是同样的结果,智姬还是死去了。不过他以前并不知道,智姬竟然和那个毒贩是认识的,而毒贩是失手而造成两人死亡的。

正当善宇陷入困惑之中时,他突然发现每天给他送花的人却是花店的另一个叫尹秀珍的女孩子……(孙信理)

2003年2月19日21∶45电影频道播出。

《战火中的青春》

影片《战火中的青春》拍摄于1959年,是长春电影制片厂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而拍摄的献礼片。影片取材于陆柱国的长篇小说《踏平东海万倾浪》中的一个章节,描写了解放战争期间,女民兵高山女扮男装参加了野战军,并被派往尖刀排任副排长。该排排长雷振林看不起身材瘦小的高山,高山不甘示弱,每次都出色地完成战斗任务,赢得了全排战士的敬重。在一次突击敌营的战斗中,排长雷振林不听高山的劝阻,犯了盲目冒进的错误,被敌人诱入重围。在危急时刻,高山冒死相救,身负重伤。雷振林负疚地前往医院探视,这时方知高山竟然是女性。一对朝夕相处生死与共的亲密战友,进而萌生了纯真的爱情。在开始进军南疆时,雷振林与高山依依惜别。

该片题材虽带有浓厚的传奇性,但却是改编于真实的故事。影片编剧陆柱国在海军体验生活时从一个舰艇艇长那里得知了这个故事。导演王炎从小就参加了革命军队,对部队的生活有着深厚和真挚的感情,特别是革命部队里的那种兄弟般的同志情,更是王炎难以忘怀的。当王炎一看到小说《战火中的青春》,就被书中对部队生活的真实描写所吸引,他和小说的作者陆柱国共同将小说改编成电影,并说服了厂领导启用当时的年轻演员庞学勤和王苏娅担任男女主要角色。而庞学勤更是一改生活中文静、矜持的性情,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粗犷勇猛、大大咧咧、有点个人英雄主义的排长的形象。影片一上映,就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本期《流金岁月》中影片《战火中的青春》的主创人员,回顾了这部优秀影片的诞生过程,并讲述了许多有趣的不为观众知道的拍摄花絮和幕后故事。(杨开)

2003年2月24日19∶45电影频道播出影片,之后是《流金岁月》栏目。

《自有后来人》

1963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自有后来人》,讲的是李玉和李奶奶与其孙女铁梅一家祖孙三代人的故事。这一家三口并不同姓,但他们为了和敌人作斗争,同命相连而成了一家人。这个故事曾广为人们熟知。但它的幕后故事,您知道吗?这是曾创作过《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等电影文学剧本的电影剧作家沈默君,根据一个真实的东北抗联故事结合传统戏《赵氏孤儿》的启发创作的。而后的京剧《红灯记》就是根据它改编的。

本期《流金岁月》嘉宾,当年“李奶奶”的饰演者,现在已是82岁高龄的车毅老人,会带我们去重温那段不曾逝去的记忆!出演“铁梅”时19岁的小姑娘,而今已是花甲之年的齐桂荣,会跟我们说起一段当年和老总在视察长影时,她与之间的趣事。一直以演正面人物著称的印质明,在《自有后来人》中第一次饰反角,他也会道出其中的原由。岁月无声,流金有情。聊起赵联,三位老演员更是无限感怀。(赵凯)

2003年2月17日19∶45电影频道播出影片,之后是《流金岁月》栏目。

《一声叹息》

编剧:王溯

电演:冯小刚

主要演员:张国立、徐帆、刘蓓、傅彪

北影、华谊兄弟广告有限公司、冯小刚工作室2000年摄制

制片人刘大为为了让编剧梁亚洲尽快写出剧本,已经把他一个人关在海南的一座临海小楼里整整两个月了,并且从北京给他派来了女助手李小丹,负责照顾饮食起居,协助他按时交出剧本。然而事与愿违,李小丹的到来非但没有使梁亚洲的创作进度加快,反而令他心猿意马,两个人竟不知不觉相爱了。

然而纸包不住火,当事情被妻子宋晓英知道后,第一句话就是:“咱们离婚吧!”宋晓英委屈得泣不成声,女儿含泪的目光使梁亚洲无法作出离婚的决定,他和妻子分居了。

如果不是宋晓英的意外摔伤,梁亚洲恐怕永远也解决不了这种三角关系。

自从宋晓英摔伤后,梁亚洲一直住在家里服侍妻子,接送女儿上下学,买菜做饭,从早忙到晚,他承担了妻子过去一直承担的所有家务,从中体会了她的不容易。这期间梁亚洲一直没有和李小丹见面,也没有通电话,这个局面使梁亚洲以为婚外情只是一首伤心的歌,当李小丹突然出现在梁亚洲家门口时,他才意识到这首歌并没有渐渐走远。

当宋晓英平静地对李小丹讲起多年前她和梁亚洲的故事时,李小丹突然感到了局促不安,当她喝了月月给她倒的放了许多盐的饮料后,她的心颤抖了,悄悄离开了这个看上去舒适、平静的家……

梁亚洲一家的生活恢复平静,笑容也回到了妻子和女儿的脸上。

沙滩上,梁亚洲看着妻子和女儿在水中玩耍,突然,他接到了一个电话,紧接着我们看到他回头张望,脸上露出惊慌的表情……(孙信理)

2003年2月16日13∶00电影频道播出。

《决不妥协》

编剧:章小龙、杨葵

主要演员:王志文

电影频道2001年出版

2003年2月23日影人1+1栏目播出王志文主演的电视电影

电视剧离婚协议篇9

关键词:女性媒介形象;本土剧;文化霸权;媒介建构

中图分类号:G206.2;C913.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283(2012)06-0021-09

收稿日期:2012-02-2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07JC86005);陕西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115ZYB30)

作者简介:许加彪,男,安徽庐江人,新闻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女性曾是人类的主宰而备受尊崇,但父系氏族代替母系氏族成为主导性的社会结构后,那些荣耀的历史碾轧于男权文化的意识形态车轮之下,化作无声的叹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女性在男权文化的洗脑渗透下越来越远离那个真实完整的自然我,向文化强权勾勒出的臆想女子步步逼近,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二性”。她们理所当然地躺在男权文化精心布置的标准化制造流水线上,将自己装配成讨人喜爱的精致玩偶,既丧失了对形体自由的追求,还不可避免陷入自我的迷失。诚如波伏娃所言,女人并非是生就,而是逐渐形成的,决定这种介于男性与阉人之间所谓具有女性气质的人,是整个文明。男性作为文明话语的主导者与决策者,会基于自身利益需要,对女性提出更多符合自我利益的期盼并设法将其渗透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借以潜移默化整个社会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电视剧人物形象与特定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息息相关,成为直接或间接反映社会现实的一个缩影,所塑造的女性形象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对女性角色的隐性诠释。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确立,社会体制转型,贫富分化加剧,商业资本逻辑在政治威权的挟裹下扭曲发展,社会思潮呈现异彩纷呈的复杂状况,大众文化勃然兴起。因此,电视剧作为一种普罗大众的精神文化消费品,洞悉这一时期的荧幕女性形象对揭示男权文化霸权下的女性生存状态与困境极具表征意义。

一、选择性在场:女性形象的类型化塑造

在场与缺席成为考量话语权的一个重要指标,总体而言,女性在电视媒介建构现实中的地位并不重要,甚至存在“符号灭绝”的危机。塔奇曼认为,美国电视上的女性被符号化为像孩子似的需要保护的装饰物或被摒弃到家庭的保护性限制中,女性遭到符号灭绝。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电视剧制作技术的发展和电视频道数量的增加,在市场竞争的驱动下,中国电视剧产量逐年上升,可是良莠不齐。加之社会变迁加剧,国内女性意识渐渐苏醒,媒体从业者敏锐地捕捉到女性受众人群的市场价值,这一切都加速了电视荧幕上女性形象的增长,为女性题材剧的勃兴助力。实际上,电视本身的媒介特质也为女性剧提供了契机。正如阿伯克龙比认为,电视主要是关于性别的,这种对性别的强调主要依据是电视乃一种家用媒体。即使女性在电视上频频出场,但角色地位、内容设计、情感抒发、价值导向等方面存在很强的偏向性,换句话说,是一种选择性在场,而且这种选择权握在男性手中。依据标题的识别性、题材的偏向性、人物的重要性、受众的参与度、社会的反响度等多元指标,对1990年到2011年期间热播女性剧中的主要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力求从中探寻一些女性荧幕形象发展演进的内在逻辑。

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大潮涌动沸腾,全球化不断加深,外来文化持续激荡,传统文化热闹纷呈,各种思潮碰撞形成的复合语境使电视剧呈现内容上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因此,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视剧中的女性形象,既没有完全抛弃传统意义上的女性本相,又开始转而关注自身主体的表达与个性的张扬,于是传统意义上合声赞颂的贤德女性与现代文明呼唤的独立女性在荧幕上交织演绎,从甘于奉献的家庭主妇到勇闯天涯的职场强人。再到寻求放纵的“后现代幽灵”,她们之间有摩擦,有碰撞,有融合。在角色表现上,母亲、妻子多相貌平庸、不苟言笑,情人则光彩靓丽、情趣斐然,或围绕家庭、或围绕情感予以展开。总体而言,热播剧女性形象围绕几个核心类型进行逻辑叙述与精心打造的。

第一种类型,传统观念映射下贤妻良母式的女性形象。这类形象通常被表现为温柔体贴,宽厚无私,善解人意,甘于奉献,完全符合国人对女性的需求品鉴。其生活视角也大多围绕家庭、丈夫、孩子展开,鲜有对自身的观照。《渴望》中的刘慧芳,善良无私却频繁遭受命运的捉弄,宽容隐忍却从未得到理解,但她依旧无怨无悔,独自默默承受一切。《新白娘子传奇》中的白素贞,虽为千年蛇妖,但善良侠义,堪比活菩萨。传统这枚硬币的另一面则是墨守成规与因循守旧,多集中在老一辈人物的身上,她们充当的都是男权文化的维护者。《经营婚姻》中的罗青鸟是一个娇生惯养、倔强自我、不会家务的80后女孩,小鱼的母亲高淑贞则是一个任劳任怨、唯夫命是从的典型旧式家庭妇女。高淑贞时常教育青鸟要安心侍夫,做个贤能的妻子,照顾家庭;同时告诫儿子不能纵容娇惯媳妇,男人就该有个男人的样子。《双面胶》中胡丽娟的婆婆与上海成长起来的丽娟生活方式格格不入,试图用自己的标准改造媳妇,让其变得归顺、懂事、忘我。

第二种类型,现代观影响下自我解放的女性形象。改革开放的号角,不仅唤醒了沉睡的中国经济,还带动女性开始积极探索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她们已不再满足于固守家庭阵地,做乖巧顺从的小女人,而将目光转向更广阔的大千世界,向主宰自我的大女人进发。《公关小姐》中的周颖,只身从香港来到广州,立志改造内地散漫的公关行业。她自信豁达、时尚干练,成为时代风潮下的新型女性代表。《外来妹》中的赵小云满怀憧憬步入繁华都市打工,面对外企的激烈竞争,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一路摸爬滚打,成为佼佼者。再如《我的青春谁做主》中的赵青楚,《回家的诱惑》中的林品如,《夫妻那些事》中的林君,《男才女貌》中的苏拉,《婚姻保卫战》中的兰心等等,她们都是自己人生的掌舵手,向着绚烂多彩的人生目标和更加独立出众的自我实现扬帆远航。但女性如果追求过度的商品消费与自我欲望满足,则会变为物欲至上的拜金形象,产生了现代女性的道德危机。《北京爱情故事》中的杨紫曦对前男友吴狄念念不忘但因其无财力而放弃,对现任男友andy虽无感情但因其丰厚的财力而选择。再者,如《蜗居》中的海藻,《家的n次方》中的赵雯,《牵挂》中的金梦瑶,《奋斗》中的露露,《大女当家》中的姜小云,《成长》中的小苏,《天堂凹》中的金红,《裸婚时代》中的陈娇娇,《空镜子》中的孙丽等等,她们都热衷于物质享乐带来的,却又企图不劳而获,甚至为了达到目的而出卖自己。

第三种类型,传统性与现代织下多元矛盾的女性形象,折射出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紧张关系。女性在获得一定程度的自我解放后,在职场叱咤风云,背后却都有着各自无以言说的孤寂。一部《大明宫词》,武后在通往权力的道路上颠覆了传统,集权力、荣耀、财富于一身的她却丢失了骨肉亲情,留下的只有冰冷的猜忌、背叛与仇恨,终难守得完满。《律政佳人》则将目光聚焦在四位才貌双全、事业有成的年轻女律师身上,她们迟迟难获爱情,繁华的都市生活给予了她们光鲜亮丽的外表与优渥的生活,却无法消解她们内心孤独。

在电影中,女人与摄像机和视觉规则的关系,大大不同于男人与摄像机和视觉规则的关系,女人的美丽和男人对她的渴望都变成了一些造像活动(即舞台框架、舞台灯光、摄像机运动、拍摄角度等)的功能,这个被建构的三维空间注定是由男人来占据和控制的。其实,电视也是如此。电视剧中女性身体被极大限度的视像符号化,作为性感撩人的魅惑形象来呈现。她们妆缀着自己,亦妆缀着男性的梦。她们通常穿着暴露,举止间风情万种,或因太过耀眼而成为众多男性竞相追逐的猎物,也由此常常被描述为红颜祸水。如《粉红女郎》中的万玲,《温柔的谎言》中的娜娜、安然、杨桃,《好想好想谈恋爱》中的毛纳,《温柔的背后》中的安琪、卓然,《回家的诱惑》中的艾莉等。掌握文化霸权的男性,用自己心目中美的刻刀雕塑了这些大同小异的美人群,不得志、被边缘的往往外化为其貌不扬的“丑小鸭”,而春风得意、众星捧月的往往外化为惊为天人的“公主”。如《粉红女郎》中的方小萍,善良淳朴,做梦都希望能够嫁为人妇,然而,因其外表男性第一眼便将其“打入冷宫”,甚至被嘲为“结婚狂”,但她将龅牙整形完毕后蜂拥而至的追求者在其门前围堵得水泄不通。

电视剧在展现婚姻家庭生活中的女性时,热衷于描述她们角色转变的过程,其模式为丧失本真自我一遭遇不幸一后知后觉一重返正道,在矛盾冲突中剧情推进与价值预设。这类女性或为日常琐事喋喋不休,一改乖巧灵动,变得尖酸刻薄;或为家庭成员鞠躬尽瘁,一改青春靓丽,变得黯然失色;或为花边谣言不依不饶,一改体贴温柔,变得不可理喻……而恰恰是这样不经意的改变,使女性历经坎坷,接受成长洗礼的蜕变,呈现了男性主导的价值引导。《过把瘾》将婚姻生活中的磕磕绊绊、吵吵闹闹以一种歇斯底里的方式全方位展现出来。杜梅明明深爱方言,却用不断升级化的争执去诠释。《牵手》的女主人公夏晓雪,婚前青春靓丽、聪慧迷人。婚后为了支持丈夫的事业,她选择放下自己,全心全意照顾家庭。然而,婚姻并未因她的牺牲而获得预想的完满,反而带来的是下岗失业、丈夫出轨的双重打击。《金婚》中妻子文丽起初也是活泼开朗、爱撒娇的小姑娘,在婚姻的打磨中逐渐失去了昔日的风采,在丈夫眼中,除了会大吵大闹与挑三拣四外,毫无情趣可言。当危机一次次出现,摇摇欲坠的婚姻使文丽在反思中走向成熟,她开始一反常态平静地处理事情,反换得佟志回归家庭。

这些形态各异的女性形象,作为推动故事发展进程的重要符号,被不断类型化与脸谱化,其最终归宿依然遵循着主流意识形态的规训,按照社会主导价值观定位下的叙事方式归其位,得其所。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中,一遍遍重申着社会道德行为准则,让人们在潜意识内自觉深化,最终形成“刻板印象”的巨大合力。

二、霸权的建构:社会存在框架下的女性生存景观

男性作为占据支配地位的社会统治者,长期以来掌握着文化霸权的主导力量。凯尔纳认为,霸权包括某种预制概念、假设、观念和信仰的社会传递,从而在特定社会的特定团体中建构世界观,电视试图策划现有秩序的协调,引导人们遵从现有的生活方式和信仰与行为模式。男性不断建构、扩张这一话语体系,使之成为权力体制的一部分。由此建构出的社会性别,区别于人的生理性别,是以社会性的方式构建出来的社会身份和期待。女性在此后天架构的作用下遭受着男权文化的“”,成为男性审美创造下的相似性产物,久而久之,这种符号同质化现象就会潜移默化中消解女性的个性,进而在受众中形成对女性的定型化认识。

在女性的社会存在与生活中,婚恋、家庭、工作、物质四个指标是其主要的方面,也最能展现女性主义态度的参考量表。在这里,依据历史题材剧、现实题材剧、女权题材剧三种主要分类形态,通过剧中的女性主角面对婚恋、家庭、工作、物质四个指标的态度与行为进行考察。其实,三类电视剧、四项社会存在指标的分类体系并不完全科学,它们之间有些许的交叉与重叠,但是能够完整而清晰地说明男性文化霸权下的女性媒介景观,故采纳之。

第一类,历史题材剧中的女性。历史剧往往能够遁人历史的表象关照现实生活,用历史叙事包裹现实欲望,此类剧集中的女性受传统文化浸透最深,表现出弱势、卑贱、依附、从属的被支配特性。

首先,从婚恋角度来讲,历史剧尤其是历史正剧中的女性多无婚恋自。爱情的悸动对于她们而言羞于启齿,或是偷偷传递。如《西施》中作为政治牺牲品,而无法同范蠡相守的间谍西施。《步步惊心》中若兰本不情愿与八阿哥成婚,但难于违抗皇命。这类女性在传统观念的禁锢下竭力压制着自己的欲求,顺从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即使面对拥有三妻四妾的丈夫,也要守规矩,想办法讨其欢心,免遭休弃。女性对自身的称呼有妾身、奴家等,男性对外则称其为贱内等,这一点同样彰显出女性的弱势地位。

其次,从家庭角度来讲,她们虽对家庭贡献巨大,地位却最低。能否操持好家务成为衡量一个女人生命价值、意义的准则,贤德宽厚是对她们的最大赞誉。为保证家庭和谐,她们需时时忍让,态度要谦卑,礼数要周全。《向东是大海》中的董芝莲奉父命嫁于周汉良,却始终得不到丈夫的重视和关爱,若得休弃她只能以死谢之。周汉良很少回家,她常常独自在家照顾老小,她知道丈夫心里只有自己的姐姐董芝霞,却宁做牺牲品勉强维持。

再次,从事业角度来讲,历史题材剧中的女性多数完全依靠父家、夫家过活,没有自己的社会职业,缺乏自我实现的精神愿望,也许只有武则天是例外。如《金粉世家》中的几位太太,每天的事情就是打牌、购物、唠家常,全职在家等候丈夫差遣。

最后,从物质角度来讲,历史剧在这一点上的刻画并不显著。也许这些女性本身具有极强的依附性,只有在丈夫放权或去世后才有可能走到前台,因此历史剧为女性创造财富与占有财富提供的舞台极其有限。

第二类,现实题材剧中的女性。反映当下的现实题材剧,往往能够借助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折射当代中国社会,表现时代精神。此类剧集中的女性能够正视自我真实情感与需求,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意义和价值,但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仍未完全摒弃,因此,她们集现代性与传统性于一身,多呈现出一种悖论状态。

首先,从婚恋角度来讲,现实题材剧中的女性受现代思潮影响,倡导婚恋自由,她们有权选择自己的对象、配偶,但又无法完全摆脱父母家庭的羁绊,渴求获得来自各方的祝福。如《裸婚时代》中的童佳倩和刘易阳,童佳倩的母亲一直对两人持否定态度,常常需要地下行动。在童得知自己怀孕后,只有让刘千方百计先说服她的母亲同意结婚。女性在这一时期有了更多的自主性选择权,能够大胆追求幸福,甚至以摧毁婚姻为代价。如《裸婚时代》中主动追求刘易阳的孙晓娆,《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中因无法忍受家庭暴力而选择离婚的梅湘南等。

其次,从家庭角度来讲,现实题材剧中的女性不再被限定为单纯的家庭主妇,而是和家人共同分担家务责任,但女性并未因此减轻负担。女性在该时期的主要社会性别依然被圈定为好妻子、好妈妈、好媳妇、好女儿,女性可以是好员工但不需要是好领导。如在表现现代性媳妇与传统性婆婆这两代人相处时,她们通常不能获得彼此理解,需要男性从中调停。如《裸婚时代》中的童佳倩依照心中所愿,坚决抗争,遭遇失望后亦果断结束,但婚后对丈夫及其家人非常迁就。

再次,从事业角度来讲,现实题材剧中的女性需同男性一样打拼,共同维持家庭生计,实现人生理想,但她们中大多数所从事的职业依然是服务行业,远离社会的政治权力运行中心。在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时,女性通常表现为向男性求助,有时也会通过抱怨等方式隐性传达女性的生理弱势。女强人突破了自己的身体性格弱势,常被描述为中性化,在周遭人们眼中显得铁血无趣,女人们嗤之以鼻,男人们敬而远之,反沦为孤家寡人。

最后,从物质角度来讲,现实题材剧的创作由于受到外来文化和消费文化的冲击,充斥着大量欲望、享乐等不安定因素,因此,这一时期的女性形象往往显示出两个极端,一种单纯追求精神满足,一种强烈追捧物质享受。如《北京爱情故事》中的林夏和杨紫曦,《空镜子》中的孙燕和孙丽,《奋斗》中的瑶瑶和露露等。

第三类,女权题材剧。女权题材剧作为女性意识萌发作用下依托历史、现实题材创作灵感的交集产物,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受现代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影响最为直接、强烈。由于其间蕴含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威最能传达出女性自我认同,反映了女性追求自由、平等、解放的呼声,对女性现存权利地位及生存状况有所革新与呐喊,因而此类剧集中的女性形象具有特别的代表性意义和探讨价值。

首先,从婚恋角度来讲,女权题材剧中的女性往往拥有更多自由选择权,会在众多男性之间不断细心挑选,崇尚新鲜刺激,不羞于将内心欲望公开化。她们没有来自家庭方面的政治强压,充分掌握着择偶的主动权,不在乎传统门当户对、男长女幼等条件的制约。她们或许会经常更换男友,或是潇洒离婚再婚,旧时从一而终的思想已化为昨日黄花。但不变的是她们依然会为了获取男性关注度而健身、美容,将自己按照流行时尚打扮的一丝不苟;也依然会将爱情婚姻视为自己生活的重心。这些情节隐性传达着再刚强优秀的女性也需获得男性温暖怀抱的庇护,女性无形中又化身为特定男性的臣服者。如《好想好想谈恋爱》中的四个女人,她们专心工作的镜头并不多见,更多的是展现她们同男性的频繁约会和聚首后在一起喋喋不休的议论。又如《律政佳人》中的四个律师,她们表面是理性强硬的,内心却是空虚柔弱的,她们会在情感失意的时候放声哭泣,也会沉浸迷失在男人的花言巧语中。

其次,从家庭角度来讲,女权题材剧中生活在现代背景下的女性多单身居住或同他人合租,强调个人生活空间,不过多涉及家庭问题。也许,在女权主义者看来,年轻时爱情不可少,但家庭绝对是一个羁绊。

再次,从事业角度来讲,她们往往对自己的工作游刃有余,能够独当一面,薪水颇丰,能力出众,甚至压盖男性。但她们依然不触及一些社会真正权力机构的关键领域,而往往从事着男性权力体系下点缀性的工作。如《粉红女郎》中的百货公司销售员万玲,《好想好想谈恋爱》中的时尚造型师毛纳等。在工作遇到困难时,她们往往会要求自己像男人一样坚强,但却从未有人说自己要像女人一样坚强。

最后,从物质角度来讲,她们往往更崇尚物质的消费享乐,只是无需依附他人,能够自给自足,男性亦心甘情愿为其投入。如《律政佳人》中的四个靓丽女性,工作之余常常化身性感美女,出入各种时尚场所,认识不同的高富帅。值得注意的是,她们潇洒生活的前提是建立在物质丰裕基础之上的,若根本没有条件去追逐潮流时尚,这些带有小资倾向的女性主义思想很难在为生存而奔走的旅途中实现。

总之,电视剧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理所当然地被其体制化、观念化,传递一种似乎是常识性的东西。正如有学者言,常识又是通过得来的知识维系着,它是通过一整套的象征符号以及象征符号的形成得以表意和获得支持的。在一个男权主导的符号框架下,对女性的社会性别叙述依然围绕审美景观性、私有财产性、家庭工具性的逻辑来展开,维护了男性的核心利益,但随着女性的觉醒与人类的进步,这些利益准则不断受到挑战,呈现了既斗争又妥协的螺旋式上升局面。

三、妥协的场域:叙述机制与策略翻新

按照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处于主导地位的文化群体,通过非正规权力机构所产生的控制力量,特别是控制文化内容和建立重要习俗以统一意见来达到支配目的。该理论认为,在通俗文化领域里的斗争,不是一场意识形态上势不两立的零和游戏,而是彼此影响与渗透的妥协过程,当然在这个场域里处于主导地位的依然是统治阶级。社会性别是一种再现与建构,通过各种各样的社会性别机制和诸种制度性话语进行着,和权力一道控制社会意义领域,并由此产生、促进和“植播”社会性别的再现,当然,进行另外一种社会性别建构的条件也存在着,存在着霸权话语的边缘。美国学者菲斯克说,女性类别电视表现的是在主流意识形态中得不到利益的一个性别的呼声,因此,这种类别要想赢得观众,就必须具备开放性,以容纳各种反抗性(至少是带有抵制性)的解读。所以,男性主导并不意味着男性就是一切,社会表达机制中仍为女性留下了一些空间和舞台,成为妥协的场域。

家庭换位伦理剧中推行女主外、男主内的新型家庭模式,两性关系互动的天秤似乎倾向女方。过去电视剧中的女性对男友或丈夫从一而终,而近些年来的电视剧将其颠覆过来,或表现单身贵族女性在众多男性中往复徘徊,或展现女性真实的内心诉求,遵循内心渴望等。菲斯克相信,女性类别电视在争取一个能产生并传播女性意义领域的过程中,不断对男权提出质疑,使女性价值观念合法化,从而使那些依靠自身价值生活的女性有了自尊。《经营婚姻》中的罗青鸟是家中的享乐女皇,但即便如此,叙事隐线还是围绕男性铺陈开来,在小鱼母亲和青鸟之间的婆媳纷争中,两人都将小鱼作为定夺地位高低与胜负荣辱的公证人,把自己一次次推向男性裁决的审判席。《婚姻保卫战》中的三位女性,起初也在同男性争夺自我的斗争中表现得义无反顾,但转一大圈后,矛盾的解决依然是通过双方的妥协退让达成的,女性依然需要回归自己的本色地位——好妻子,好母亲。《温柔的诱惑》中面对无能丈夫不得不担当家庭的安然,为了能让家人过上好日子,变成了妖媚的交际花,无言的结局是:痛失女儿,家庭破碎,事业崩溃……

电视剧中也有一些敢于正视内心的女性,在背离自我意愿的婚姻中她们宁可选择离婚,也不愿委曲求全,但离婚后的生存状态堪忧。《裸婚时代》《婆婆遇上妈》两部剧中的女主角,离婚后孩子皆由自己抚养,但单亲妈妈带着孩子生存压力很大,还易遭致社会的非议与歧视。适龄还未有合适对象的女性也会被社会另眼相看,长此以往自身也会充满焦虑,如《粉红女郎》中一心投身工作的茹男反被视为“男人婆”。

在女性形象中,牵绊其左右的性规训准绳依然是男性文化霸权最硬的关键领域。纵观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视剧中女性形象的辗转变化,这些重拾自我、获得独立人格的女性终究还是无法挣脱主流意识形态的枷锁,成为叙事者手中被缚的风筝,收放自如。从情节设置、结局收尾等因素上来讲,20多年来电视剧中的女性中有众多崇尚自由、萌发女性意识的角色形象,特别是90年代后期以来电视剧更加注重关注女性的个体感观与欲望释放。她们是自由、奔放、热情的群体,让人无法抗拒且懂得享受。但这些光芒万丈的女人却往往在剧中逃脱不了初时得意、末时惆怅的宿命,由一个“有欲望的主体变成一个被欲望对象解构的主体”。男人的出轨可以有众多不得已而为之的理由,或因妻子了无情趣,或因诱惑来得猛烈,或因无法摆脱纠缠,总之自己最是无辜,错全在女人。而女人的出轨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放浪形骸,不自重,不知羞耻。《温柔的谎言》中年轻的全职主妇杨桃,婚后为丈夫放弃了原本功成名就的模特事业,安分守己呆在家中,后来面对丈夫的不忠,她选择了宽容原谅。在失望和恍惚中她被摄影师杜雨占有,这使她深感愧疚,唯有以离婚告终。《蜗居》中郭海藻的男友小贝在发现她与宋思明之前,对其百般呵护宠爱,为她付出所有,但当小贝明晰事实之后,他们的角色便倒置过来,海藻变得小心翼翼,温顺有愧。而同样的事被宋思明妻子知道后,宋并没有因心虚惭愧而改变,反倒成了他妻子的心病。

近几年有的热映电视剧还增添了一个新的元素——男声旁白,在推动连接叙事过程中,这个男声旁白犹如神明般全知全能叙事,并夹杂抒发一番自己的感慨,使受众无形中跟随他的指引去理解剧情,体悟主题,充当了男权意志的传声筒。作为男性神话的象征,电视剧中男声旁白的全知全能角色成为意识形态的有力工具。《蜗居》中男声旁白似乎比角色本身更了解他们自己,在第10集中有这样一段旁白:“小贝的生活是有肉就高兴了,这却不是海藻的目标。快乐的人生应该是‘一亩土地两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可首先你得有土地有牛,然后才能招来老婆才能生孩子。”第11集中,男声旁白又化身宋思明的代言讲到:“海藻果然是自己心中的小女孩,纯洁美丽。昨天夜里他干了一件正确的错误,或者说错误的正确,把那张白纸上画下自己的印记。海藻是我的,她是第一个属于我的女人,完全、彻底。”宋思明对于海藻的,明明是一件十分卑劣不齿的事,但经旁白的描述,反倒让人觉得他是对的,是爱海藻的。对海藻的肯定和赞美,一方面表达出男性对于女性贞洁纯净的期待,一方面又传达出只有这样被纯粹占有,属于男性独自享有的女性才值得被珍惜拥有。如《温柔的谎言》中对女性的批判式男声旁白,《温柔的背后》中将男性出轨和不得善终都归结为女性的贪婪、邪恶,片面强调女性的黑暗和可怕。

电视的传播效果毋庸置疑,正如普雷斯认为,电视是一种复杂的媒介,它以特有的阶级方式和性别方式支持父权的霸权地位,电视娱乐节目可以被看作培育了一种双刃剑的信仰和实践霸权,为社会的统治阶级和性别利益服务。但如果策略不当,会极大地消解媒体的议程设置与引导效果。汤普森认为,大众传播传输的信息是以各种不同方式构建成的产品,展示了一种复杂的关联结构象征体,不能脱离传媒信息的生产一传输和接收一占用等方面。如果男权文化总是不断重复规训女性应该如何,那么他们精心构建传达出的意识形态反而会失去其本身的意义价值和感染力。因此,男权文化在设定他们所期望的女性形象时总是将这种意图巧妙地隐藏在不同处境、特征的人物身上,以求得受众在叙事引导作用下达成预先设计好的共识性认知。在新的媒介生态与社会语境下,女性叙事并没有固守旧例,反而不断进行机制与策略创新,这种翻新变化主要变现在:

第一,人性展现多元化。20世纪90年代前期的荧幕女性形象,人物性格多简单鲜明,极富理想色彩。即使是《牵手》中以“小三”形象出现的王纯,也是一个一心为爱、执著无悔的傻姑娘。而后来的女性形象则呈现出更多人性的复杂面、真实面,她们能够在不同场合、不同人群中娴熟地转换不同的自己,或温柔娇弱、楚楚惹人怜爱,或刚毅不屈、咄咄令人敬畏。如《蜗居》中在小贝面前乖巧可人,在宋思明面前妩媚诱惑的郭海藻;《回家的诱惑》中溺水前唯唯诺诺、温柔善良,重生后敢作敢为、工于心计的林品如;《温柔的谎言》中在家人面前体贴奉献、贤惠能干,在利益面前妖娆放荡的安然等。

第二,角色塑造立体化。电视剧所描绘女性图景的扩大,展示了更多的社会阶层与形形的女性群象:从朴实无华的农村妇女到时髦另类的新兴潮人;从生活在底层,为生计而艰难奔波的小人物到呼风唤雨,却无缘平常幸福的女强人;从外表光鲜、内心孤苦的都市白领到欲望驱使,走向不归的失足者……20世纪90年代初期人物形象大多被简单标注为妻子、母亲、情人、雇员中的一种身份。而其后的女性荧幕形象则层次更为丰富,她们往往兼数任于一身,在家要兼顾好妻子、母亲、女儿、媳妇等身份,在外要平衡上司、下属、合作者等关系。她们不但与家人、同事接触密切,还有更为庞大的私人空间。如《粉红女郎》中的万玲,《北京爱情故事》中的伍媚,《双城生活》中的郝京妮等。

第三,性别色彩张扬化。外在流露出的是女性自我修饰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早中期电视剧中的女性大多衣衫重裹,封闭保守,且在言语举止上循规蹈矩。而以后电视剧中的女性不但追求服饰的大胆时尚,身体特质的凸显也愈发鲜明,语言举止争同男性对等。内在涌动的是女望诉求的具体化,20世纪90年代早中期电视剧很少涉及甚至规避女性的性诉求,她们大多被描绘成被动的、矜持的或无性的女人。而后来有些电视剧中的女性,则大胆表达、承认自己的性诉求,她们是积极主动的,并将之视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矛盾困境复杂化。20世纪90年代早中期电视剧中的女性,面临的矛盾困境主要来自家庭,尤以夫妻、子女问题为主,其次来自工作岗位,尤以上下级、同事间的问题为主。而在此之后电视剧中的女性则需直面更多来自各方的挑战,如在婚姻家庭中,婆媳、丈婿关系,妻子与第三者,成为2000年以来荧幕收视的两大卖点。前者的代表有《双面胶》《婆婆遇上妈》《媳妇的美好时代》《麻辣婆媳》等,后者的代表有《婚前婚后》《回家的诱惑》《温柔的背叛》等。还有很多电视剧将目光聚焦在社会生活的种种现实困境,如表现买房难和物欲膨胀的《蜗居》;反映梦想与现实背离,生存竞争下人格迷失的《北京爱情故事》;表现大城市年轻群体婚姻尬尴处境,呼唤真爱的《裸婚时代》;反映就业压力,偏远地区求学难的《毕业时刻》;表现当代中学生成长困惑的《十八岁的天空》;反映邻里琐事的《闲人马大姐》等。

四、辩证的效果:开放文本中女性的解读与满足

电视上女性角色的存在是必然,但并不表示就能与男性平分天下,实际上,女性在电视建构中还是处于配角的地位,只是比历史有所进步。有学者发现,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美国电视的黄金时段,男女出现的次数比为3:1,在所有的肥皂剧、连续剧和戏剧节目中妇女仅占角色的26%,对妇女的描叙并不准确,媒介中的妇女形象也没有反映出现实中妇女的状况和她们在现代社会中的角色。就讯息系统分析而言,到了20世纪90年代,尽管现实世界中女性角色发生了巨变,但电视中的男性仍占据了总人数的60%到75%,当然,电视中对女性的这种抑制性表现意味着女性的角色与活动范围是相当偏狭的(进而是更加模式化的)。美国是如此,中国的情况略有改观,但并无本质上的差异,所以社会对女性在电视剧上的比重与地位不要悲观绝望,但也不要显得盲目乐观。

电视作为一个家庭媒体,遥控器不仅仅是电视机的附属品,而实际上是电视收视权力的象征,谁掌握遥控器谁便在家庭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成为行使家庭权力的一个表征。有学者统计发现,北京青年女性掌握电视遥控器15岁到19岁最高,比例为72.5%,在25岁到29岁之间孩子掌握遥控器的比例增大,30岁以后遥控器慢慢由丈夫掌握。英国学者莫利也发现,在出现选择的冲突时,很多家庭的例子都表明,男性权力是最终的仲裁力量。当然,如果夫妻双方能够放弃流光溢彩的都市夜生活而居家享受同看电视,也许,在遥控器的掌控权上就呈现一种微妙的状态,家庭结构中处于弱势的女方会自愿放弃权力的争夺。随着中国社会的变迁与阶层的分化,女性创造财富的能力增强,社会地位上升,可支配的闲暇时间增多;加之存在一定数量的家庭主妇,无须求职,依靠夫家生活,消费娱乐成为她们主要的生活方式,而收看电视能够有效地填补大量的空白时间。女性作为电视剧忠诚度高的收视群体,在收视率和广告市场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很多导演都将注意力转移到曾一度被冷落的女性身上,致力于描绘她们的生活图景,挖掘她们的精神世界。因此,以家庭伦理为核心的电视剧受到了观众的热捧,而这里面女性剧以其鲜明的特色引起社会的焦点关注,对女性剧的受众研究成为学界感兴趣的话题。

实际上,效果研究在传播学中一直处于中心地位,成果丰硕,产生的理论也精彩纷呈,但传播效果的确认并非就如发送问卷那样可以精准测量,反而是一个云环雾罩的状况,就像冰山一样隐藏的远多于显露的。在莫利关于家庭收视行为的调查中,男性受访者回答说自己收看事实性节目,女性受访者回答说自己收看虚构性节目,但实际上他们重叠收看,调查对象对研究者彻底掩饰了自己的行为,也许正是社会建构的性别模式影响。这是从方法论上对效果研究提出了挑战,而效果内涵的复杂性也超出人们的想象。美国社会学家默顿针对社会科学研究中把自觉动机与客观功能混淆的状况,提出了显功能与潜功能的体系,前者指有助于系统调试、为系统参与方期望和认可的预期客观后果,后者指无助于系统调试、为系统参与方不期望也不认可的未预料客观后果。更进一步讲,针对电视剧文本的多义性与开放性,传播信息的意义获取是一个传者与受者参与的双向循环过程,发球权并不总是在传者那一方,受者并不总是像魔弹论描述的那样处于被动挨打的状况,反而是选择性的认知与过滤,甚至可能产生颠覆性的力量。霍尔认为,编码与解码不是必然的一致,回归受众的自主性,存在三种解码方式的假设:霸权式、协商式、对抗式。同样的剧情与桥段,不同的受者有不同的选择性理解,如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美国电视剧《达拉斯》中,研究者针对观众设计了“为什么所有的麻烦都是关于孩子的?”的问题,统计发现阿拉伯人和摩洛哥人提出的观点中仅仅只有10%是批评式的,美国人30%是批评式的。

由于社会系统的复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电视剧的传播效果并非传者所掌控的一厢情愿式诉求,而是极富争议性的辩证传播效果。电视就像是一个潘多拉的盒子,打开后鱼龙混杂;也像是一把双刃剑,所产生的传播效果可能是正功能也可能是负功能。美国有学者从涵化理论出发,研究发现,某城犯罪率很低,但电视上的暴力镜头很多,调查者因大量收看电视,对现实持有某种受害的恐惧。但还存在一种可能,受众如果暴力镜头看多了,对社会上真正的暴力会产生“脱敏”的效果,漠视受害者的痛苦。有学者指出,攻击暗示和启动的概念构成了媒介暴力研究的重要方面,攻击暗示指媒介的描述会使得观众认为妇女是暴力可能的或合适的目标,启动指媒介对妇女施暴力受害者的呈现增加了观众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妇女时对她们产生类似想法的可能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中的梅湘南婚前受到犯、婚后受到丈夫的虐待,是一个受害者的形象,也许对某些男性观众而言,并没有激起同情心,反而认为梅湘南命该如此。其实,电视娱乐节目从某种意义上讲还是一种精神麻醉品,因为受众获取荧屏世界的虚幻满足感后,如果沉湎于其中而不能自拔,就会拉大自己与实践世界的距离,或者说,脱离了现实世界。纵观中国女性剧对女性受众的传播效果也免不了这种辩证性、双面性、悖论性。

第一,标签化的荧幕形象:自我反观的一面魔镜。热播剧中的女性形象身上潜藏着共同标签,诸如事业家庭双收,外表内涵俱佳等。“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的社会、心理需求引发人们对大众传媒的需求,女性大多习惯在电视剧中排遣寂寞,寻求精神的转移。女性受众在观剧时常有一个共性特点:往往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置身其中,与角色进行对比转换。她们常常会不自觉地将自己想象成剧中的某个人物并且特别关注那些与自己有着相似经历的角色,并拿这些虚幻的形象与真实的自己进行比较,收获感悟,汲取力量。

第二,符号化的完美神话:自我改造的速效毒药。卢德斯阐释道,关键视像勾勒出视像大众交流的轮廓:专业化制作者非常清楚传统的与创新的呈现/再现之间的互补性,创新通常预示了未来的习惯性阐释框架,涉及这些文化霸权的矛盾对任何媒体化的自我观与世界观都具有建构意义,关键视像被受众激活后成为集体记忆的一部分。电视剧中那些光鲜漂亮的女性角色往往能够获得更多关注,在事业、爱情、生活中拥有比常人更多的机会,这些现象可能给女性受众造成了认知误导。于是她们开始自发地对照剧中人物的样子化妆、整容、塑形,忙得不亦乐乎,甚至将未来幸福、成功作为赌注,视其为人生增添砝码的重要一步。西尔弗斯通指出,媒介有能力调动起神圣的力量,有能力创造出人类学家称为“共同体”的东西,经验是共享的,然而在共同体内部的经验,却是破碎的、暂时的以及虚拟的。

第三,缺失化的性别表达:自我批判的误导教材。塔奇曼悲伤地指出,看电视后,对女性角色的认知是,女性在美国社会中并不重要,也许除了在家中,但即使在家中,男性也是明智的,做女人就意味着过受限制的生活。热播剧中的女性形象,往往桎梏于文化赋予女性性别特征的怪圈内,得不到全面客观的描绘,构成了片面映像。热播剧往往热衷于展示女性的情感生活、外在修饰,而忽略其在社会生活中的真实状态、内在修为。受众在毫无防备、想当然的观影感受中,以此缺失化的性别表达为坐标,陷入对两种极端化生活方式的博弈探讨与自我比照之中,进而涉入误区。

第四,麻醉性的虚幻:自我沉沦的精神鸦片。有些观众在电视剧中寻求对现实生活困境的暂时性逃避,她们或在虚构的美好中重拾苦尽甘来的希望,或在更加惨烈的情景中知足于眼前所拥有的一切。巴纳德认为,视觉文化必须被当作无意识表达的产物而受到考察,必须研究分析艺术作品和设计作品究竟表达和满足了哪些无意识欲望,同样视觉文化的消费者和生产者将会得到他们在生产和消费视觉文化的过程中所没有意识到的愉悦。美国有学者研究电视剧《我爱露西》和《乔治·伯恩斯与格雷西》,认为对其观众来说,幽默成了女性的武器和生存的策略,使人的头脑保持正常,使自我得到胜利,她们用幽默来排遣不快的情感,或是在露西做出滑稽动作或处于滑稽境地时哈哈大笑,从中获得。这些精神鸦片给受众提供了暂时逃避苦难现实的,但现实毕竟是现实,永远缠绕在身边。正如有学者认为,好莱坞灾难类型电影也给观众提供了“式”的消费体验,这种审美是一种身份认同和主体的建构过程,是一种虚幻的满足。

电视剧离婚协议篇10

这位"新"秀就是在《穆霍兰道》中有上乘演出、生于英国、长在澳大利亚、已在影艺圈闯荡了十五年的纳欧米・瓦茨。绝大多数影评人们给她的表演予很高的评价,还有人说如果有足够多的影艺学院会员看《穆霍兰道》,瓦茨就能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

"一夜成名"的瓦茨1968年9月28日出生于英国肯特郡的索伦罕,父亲彼德・瓦茨是著名摇滚乐队"平克・弗洛伊德"的音响技师,母亲是不太成功的演员。因为父亲总随乐队在外演出,童年时代的瓦茨很少见到父亲。三岁时父母离异,没有稳定收入的母亲带着她和弟弟先后在外祖父和姨妈家寄住,其间又随母亲的男友搬过几次家,就在父母商议复婚的可能时父亲突然去世,使九岁的瓦茨一直未能摆脱被"遗弃"的感觉,总在寻求被接纳。在北威尔士和外祖父母住了一段后,母亲又带着姐弟迁到澳大利亚,并把对表演有浓厚兴趣的瓦茨送进了戏剧表演学习班。瓦茨从中学时起兼任模特,并到日本等地登台,但不久即对模特工作失去兴趣,在悉尼一家时装杂志当了助理编辑,主要为大百货商场制作时装广告,同时也参加小制作电影和电视剧演出。

一位当年戏剧表演学习班的同学的建议改变了瓦茨的生活。这位同学一再邀她参加戏剧爱好者组织的工作坊,瓦茨参加后立刻被深深吸引,马上辞去工作。巧的是两周后见到了以发现妮可尔・基德曼等一大批优秀演员而闻名的青年导演约翰・杜耿,后者邀她为自己筹拍的《Flirting》一片试镜,结果她入选了,在片中饰一个女中学生,同在片中演出的基德曼和谭迪・纽顿、诺尔・泰勒,后来都成了知名国际影星。

虽然瓦茨1986年就在山姆・内尔(著名澳大利亚演员,《侏罗纪公园》《钢琴课》《马语者》等片的主要演员)主演的描述三十年代一个爱情故事的电影《仅仅为爱》和表现新南威尔士地区一个沿海小城夏湾居民悲欢离合的电视连续剧《Homeandaway》中担任过角色,但《Flirting》上映后才真正引人注目。有两部电视剧邀她加盟,但这时她的眼光已转向好莱坞,在和杜耿合作了《不平静的河加索海》后,她飞到了洛杉矶。

但好莱坞使她大失所望,在澳大利亚称赞她"极具潜力"的导演们对这位新人并不热心,瓦茨只能在一些烂片子里担任不入流的龙套。觉得受了侮辱的她回到澳大利亚,之后又拍了五六部上映后几乎没有反应的片子。导演杜耿认为澳大利亚毕竟机会不多,鼓励她再到好莱坞试试,但1995年参演的科幻动作片《tankGirl》票房惨败。就在她对自己也产生了怀疑的时候,大导演大卫・林奇见到了她,交谈之后对她的"聪明、风趣"和"不寻常的美"非常欣赏,便约她参加自己为aBC电视网筹拍的《穆霍兰道》连续剧试集试镜。

瓦茨成了女主角,虽然对角色不太满意。不料试集出来后被aBC决策主管"枪毙"了。瓦茨只得继续不停地试镜,参加一些二三流小片的演出。但一年后林奇得到了法国方面的资助,决定把试集改成电影,大幅度增加瓦茨所饰角色的戏,这一来改变了她的命运。

在《穆霍兰道》中,瓦茨扮演一个从小地方出来,对好莱坞充满幻想的单纯少女贝蒂・艾恩斯和影星卡蜜拉的情人黛安。贝蒂到了好莱坞姨妈的住处后,发现姨妈外出,却有个自称瑞塔,但声称想不起自己真名的女子在浴室里。瑞塔的手提包里有不少现钞和一把蓝色钥匙。贝蒂自告奋勇协助她,但她可以想起的只有一个人名:黛安・赛尔文。贝蒂找到了黛安的住址,陪瑞塔前去见她,在这之前到一家制片厂试了镜。贝蒂给导演留下子深刻印象,但未被选中。她和瑞塔发现了黛安的尸首,并在一家名为"沉默"的电影院里找到了一个蓝色盒子,用瑞塔的蓝钥匙打开盒子后,贝蒂发现自己过的其实是黛安的生活,而黛安的情人,影星卡蜜拉就是瑞塔……黛安因卡蜜拉与一位导演订婚,雇了杀手去杀以前的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