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语文一单元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8:19:25

八上语文一单元总结篇1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语体文体知识渗透

一、前言

语言有雅俗之分,文体有正式与非正式之别,语、文体随着使用场合和环境的不同而变化。一般而言,正式场合使用正式语、文体语言,非正式场合使用非正式语、文体语言。从句子结构上来说,正式文体的句子结构比较紧凑,非正式文体的句子结构则较松散;从用词上来说,正式文体用词考究,非正式文体多用口语、俗语甚至俚语,这是恰当运用语言的关键。进入大学阶段的学生虽然英语词汇和英语语法知识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但由于缺少习得英语的自然环境,英语教学中重语法轻词源学知识、轻情景和场合,对语、文体知识顾及较少,使大部分学生在口语交际、书面写作、翻译等方面不能恰当地运用英语,时常出现语、文体错误,因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迫切需要通过大学英语教材和词源学知识的讲授弥补学生的语、文体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体辨别能力,从而避免语、文体错误。

二、语、文体知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现行大学英语教材大都非常重视语、文体的多样性。既有正式语、文体和非正式语、文体,还有一般语、文体。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一册为例,一共十个单元,属于正式文体的文章有三篇,其中的词汇大多是正式语体,最为典型的是第八单元a课文:BirthofBrightideas(光辉思想的诞生);属于一般文体的文章有四篇,其中的词汇大多是一般语体;属于非正式文体的文章有三篇,其中的词汇大多是非正式语体,比如:多口语、俗语甚至俚语,最有代表性的是第二单元a课文:aBusyweekdaymorning(一个繁忙的早晨)。

一般而言,生活性题材的文章口语化色彩较浓,文体正式程度较低;政论性或科技性题材的文章,其语、文体程度较高;大部分题材的文章属于一般文体。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接触最多的是一般文体的文章,也即中性文体的文章,因为这种文体是教学的主流,是语言的共核,是学生不管写作还是书面翻译时遣词造句的蓝本。但是,语言毕竟具有多样性,因而有必要向学生渗透各种各样语、文体知识,尤其是正式语、文体知识和非正式语、文体知识。语、文体知识可以体现在语音语调上、词汇上、句法和篇章结构上,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语音、语调、词汇、句法和篇章结构实例向学生渗透语、文体知识,因为它们又都有各自的语、文体标志,所以在对语音、语调、词汇、句法和篇章结构实例进行分析时要注重它们的语、文体标志。现以第八单元a课文:BirthofBrightideas(光辉思想的诞生)为例进行分析如何渗透正式语、文体知识,以第二单元a课文:aBusyweekdaymorning(一个繁忙的早晨)进行分析如何渗透非正式语、文体知识。

1.在篇章结构的分析中渗透。第二单元a课文描述的是Sandy因为听流行音乐而与父母发生争执的事情,整个语篇都是口语体的对话模式,其篇章结构比较松散,全文694个单词,却由26个自然段构成;而第八单元a课文阐述的是从世界级富有创造性的天才人物身上得出光辉思想产生于意识中、无意识中和梦境中,其篇章结构非常紧凑,全文707个单词,只有7个自然段,第二单元a课文的自然段落数几乎是第八单元a课文的4倍,可见,第二单元a课文篇章结构较第八单元a课文篇章结构松散,这就是生活性题材的文章和科普性题材的文章在文体上的迥异之处,这些也是各自的语、文体知识在篇章结构方面的具体体现,也正是在篇章结构的分析中要渗透的。

2.在句式的分析中渗透。第二单元a课文句式简短,语言凝练,多简单句和省略句。据统计,第二单元a课文全文共80个句子,长句(以现行的《新视野大学英语》版本超过一行的句子为长句)只有10个,只占12.5%,且这10个刚刚一行多,没有一句是超过两行的;而第八单元a课文,每个句子都非常完整,没有省略句,复合句较多,据统计,第八单元a课文全文只有34个句子,长句(同上标准)却有21个,占61.8%,从句式方面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们文体的正式与非正式程度,这些也恰恰是各自的语、文体知识在句式方面的具体体现,也正是在句式的分析中要渗透的。

3.在词汇的分析中渗透。单音节生词的比例也是衡量语、文体正式程度的一个重要标示之一,单音节生词的比例和语、文体正式程度之间恰恰相反,单音节生词的比例越高,则语、文体正式程度越低。单从生词上来说,第二单元a课文单音节生词的数量为15个,占本课总生词量35个的42.9%;而第八单元a课文单音节生词的数量仅为6个,占本课总生词量46个的13%,从这一方面来衡量,第二单元a课文语、文体正式程度较低,而第八单元a课文语、文体正式程度较高。

另外,第二单元a课文多用称呼语,且称呼语用“daddy”、“mom”,其它实义词的选用也相当口语化,如化妆品用“make-up”,而不是用文绉绉的“cosmetic”,词组“clickon”、“blastforth”等也具有很强的口语色彩,“bug”、“stuff”等俚语的使用也为文章增添了口语化的韵味。而第八单元a课文在词汇方面呈现出三大特点,其一是使用了相当数量的“长词”、“大词”,如“intensify”、“exemplify”、“mathematician”、“enthusiasm”等,这些词正式文体色彩较浓;其二是动作性名词较多,如:“creation”、“invention”、“arrival”、“combination”、“existence”、“explosion”、“production”等,动作性名词的大量使用能变静态为动感,使学术问题变得有活性,使文章活泼和充满生机;其三,文章中还用到拉丁语句,比如:“cogitoergosum”(“ithink;therefore,iexist.”我思,故我在。),拉丁语句往往书卷气较浓,正式程度较高,这三大特点增添了文章的正式文体韵味,这些语、文体知识正是在词汇的分析中要渗透的。

4.在语音语调的分析中渗透。语音在书面上的表现就是多用感叹语“Yah”和表示过度或停顿的“Hmmm”、“Uh-huh”等填充话语空间,语调在书面上的表现就是标点符号。感叹句表示的是作者或文中说话者一种强烈的思想感情或抑制不住内心的一种慨叹,问句表达的是作者或文中说话者的疑问或反问或设问等,这些语句表达的都是主观的看法或感受,而非客观的描述,客观的描述往往用陈述句,要么用肯定句,要么用否定句。多用感叹语和表示过度或停顿的话语及多用感叹句或问句的文章往往文体正式程度较低,而用感叹语、表示过度或停顿的话语、感叹句或问句较少甚至不用的文章往往文体正式程度较高。第二单元a课文不仅有感叹语“Yah”,而且还有表示过度或停顿的“Hmmm”、“Uh-huh”,全文共有80个句子,问句12个,占课文句子总数的15%,感叹句为2个,占课文句子总数的2.5%,而第八单元a课文没有一个感叹语“Yah”和表示过度或停顿的“Hmmm”、“Uh-huh”,全文共有34个句子,没有一个问句,只有一个感叹句,这些都是各自的语、文体知识在语音语调方面的具体体现,也正是在语音语调的分析中要渗透的。

5.补充英语词源学知识,在词源学知识的补充中渗透。词源学告诉我们:英语词源的不同决定了英语词语语体色彩的不同。英语语言善于吸纳各民族语言,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它吸收了法语、拉丁语和希腊语等,在英国,有三套语言并存,贵族人或非常正式场合或文学作品多用法语,因为法语高贵典雅;官员、科研人员或学术著作多用拉丁语或希腊语,因为拉丁语或希腊语内涵和外延较统一,不易引起歧义;平民百姓或日常生活多用英语,因为英语才是英国人本民族的语言,更贴近老百姓的生活,更质朴通俗,更具亲情味,因此,英语同义词非常多,同一个意思的词语既有来自于法语的词汇,也有来自于拉丁语、希腊语的词汇,还有来自于英语的词汇。知道了它们的来源,就知道英语接近谈话体口语体;法语和拉丁语或希腊语书卷气较浓,多为正式语体。比如:“powerful”与“mighty”的区别只能从语体方面才能分辨清楚。“powerful”是本民族的日常语言,而“mighty”则是文学语言和《圣经》上的语言,因此第八单元a课文中“Fallingintoasleeplikecondition,hesuddenlyfeltasthoughheweresinkinginamightyfloodofwater,andtherushandroarsoontookmusicalshapewithinhisbrain.”用“mighty”,而不用“powerful”,可见,严谨而又逻辑缜密的科普文章多用正式语体语言,同时,极为正式语、文体中不乏活泼,不乏浓厚的文学味儿,这样使科学道理趣味横生,使人易于理解。然而,多数大学生一旦学了某一个单词,往往不分场合和环境,只要是表达这个意思的,不管是口语交际、正式书面写作还是书面翻译都用它,如果这个词恰好是一般语体的单词,这三种场合都用它,也许不错,但是,如果这个词是非正式语体,口语交际时用它是恰当的,然而用于正式文体的写作和翻译就不恰当了,如果这个词是正式语体,口语交际时用它显然不合适,但用于正式文体的写作和翻译就非常恰当了,这就是目前大学生在使用英语过程中出现的较为严重而普遍的问题。原因是:其一,学生的英语词源学知识匮乏;其二,现行教材在生词列表中对生词的语体标注不够。这两个原因导致学生对生词的语体重视程度不够,结果造成语体错误,用词欠恰当。为此,本文建议:第一,在以后的教学中英语教师应给学生补充词源学知识,第二,以后教材的编写应把语、文体理念、理论贯穿进去,并且教师应重视语、文体知识的渗透。有了词源学知识,学生们在运用英语时,不仅要考虑单词的意思,还要注意单词本身的来源和语体及它所运用的场合和环境,这样才能保证英语语言运用得既正确又得体。

三、结束语

据调查所知,词源学只是英语研究生的一门英语专业课程,普通大学教育没有开设,鉴于大学生目前普遍而又严重的语、文体错误,即便不开设词源学课程,将词源学理念、理论贯穿于大学英语教学中显得尤其必要和重要。现行的大学英语教材里虽然词汇的语体标注不够,但毕竟还含有众多的语、文体知识,教师应通过语音、语调、词汇、句法和篇章结构等实例向学生渗透语、文体知识,培养他们的语、文体识别意识,提高他们的语、文体辨别能力,从而使学生避免语、文体错误。

参考文献:

[1]HaLLiDaY.theUsersandUsesofLanguage,Varietiesofpresent-Dayenglish[m].newYork:macmillanpress,1973。

[2]陈晓菊:《文体知识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的运用:词汇与语篇层面》,《外语教学》,2001.5。

[3]秦秀白:《英语语体和文体要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4]张永平:《语域分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7.10。

八上语文一单元总结篇2

一、总结全文,指明要点

有些文章为了使读者最后获得一个清新明确的印象,常常在篇末总结全文,指明要点。有的在结尾处点明全文的中心,有的在结尾处把全文的内容归纳一下,简单地说,不仅帮助读者回想和记忆,帮助读者建立一个清晰明确的印象,而且进一步深化文章的主题。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爱国情怀”中,肖乾的《枣核》就属于这种结尾。“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课文是按照索枣核、托枣核、说枣核和议枣核的思路展开的,最后,议论性的话语,直截了当地点明了海外华人对故乡和祖国的一往情深,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感情,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像这样的结尾教材所选篇目还很多,八年级上册还有:第二单元中陆定义的《老山界》;第三单元中朱自清的《背影》,邹韬奋的《我的母亲》,川端康成的《父母的心》;第四单元中吴公正的《阿里山纪行》,李舵的《美丽的西双版纳》;第五单元中舒乙的《都市精灵》,等等。

二、照应前文,首尾呼应

有些文章,往往在结尾与开头或题目呼应,使全文结尾完整、严密,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给读者留下了清晰而深刻的阅读印象。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朱自清的《背影》就是这样结尾的。现摘录如下:“唉,不知何时在能与他相见!”只要再看看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从“不相见已二年余了”和“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可以清楚地看出文章结尾和开头遥相呼应,表现了对父亲深切的怀念,表达了对父亲无限的深情。

像这样的结尾还有许多,又如: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都德的《最后一课》,刘敬智的《始终眷恋着祖国》;第三单元中黄飞的《甜甜的泥土》;第四单元中马德信的《蓝蓝的威尼斯》;第五单元中叶圣陶的《苏州园林》,等等。

三、深刻含蓄,余味无穷

有些文章的结尾,语言深刻含蓄,引人深思,发人深省,设置了更多的阅读思考与回味的空间,给读者以言已尽而意无穷的切实感受。

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国学大师季羡林的《幽径悲剧》,结尾这样写道:“但是,我愿意把这个十字架背下去,永远的背下去。”这是一个善良而正义的老人,他将永远不放弃揭露悲剧,维护真、善、美的责任,表现了作者矢志不渝的决心。文章结尾的语言含蓄而深沉,震撼人心,余味无穷。

再如,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谢大光的《鼎湖山听泉》,文章是这样结尾的:“梦也罢。醒也罢。我愿清泉永在。我愿清泉长鸣。”这样结尾,表明鼎湖山让作者魂牵梦萦,尤其是它的泉音更让作者如痴如醉,在这样的境界里,作者已不辨是梦还是醒,也无须分别,因为这已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清泉常流,清泉恒鸣。作者对鼎湖山的沉醉,对鼎湖山清泉的钟爱表现得酣畅淋漓。

这样结尾的文章在教材中还有很多,例如: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鲁迅的《故乡》,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第六单元中姜孟之的《一双手》,等等。

四、抒情结尾,感染读者

有些文章用抒情的笔调(有时写景、抒情和议论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使文章的感情更浓烈,以便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如,在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朱自清的散文《春》一文结尾就具备这个特点:“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由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文章结尾,作者把春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它生长着,笑着,走着”,还“领着我们上前去”,这就更突出表现了春天无限的力量和广阔的发展前途。这是在以上各段具体叙写的基础上,充分抒发了赞美春天的感情。

像这样值得我们仔细揣摩的结尾还有很多。又如九年级上册第第二单元《故乡》一文结尾:“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这个结尾写自己朦胧中所见,朦胧中所思,语言生动形象,深刻隽永,有着发人深省的和鼓舞人心的力量,为文章的美好和深刻又添上了重重的的一笔。仔细玩味,不仅对我们理解文本有着现实的意义,而且对我们的写作有着很强的引领作用。

八上语文一单元总结篇3

首先,就新目标英语GoForit!一书的单元教学来看,每个单元总体上由Sectiona,SectionB和SelfCheck组成。Sectiona是单元的基本语言内容,主要的活动形式有:词和图的搭配(识词的过程),听音并填信息(巩固词汇),(以图中对话为例)练习主题句,(多以对话或叙述方式呈现的)小语段。SectionB是对知识的扩展和语言的综合运用,在读和写方面加大了力度,扩充了容量,是单元教学的重难点。SelfCheck可用来自我检测本单元所学的语言知识。教材倡导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融汇话题、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形成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习程序。

在教学中,由于完成任务的需要,教材对学生的读写能力的要求比较高。教材中的Reading部分是语篇的一大亮点,不仅切中单元要点、内容丰富、题材多样、贴近生活,而且具有积极的思想性,是教学中重难点集中的部分,也是教学的着力点。我在设计教学时,常用的方法是先提炼出阅读中的重点句和主题句,在前期教学中渗透、拓展、训练,然后把信息整合成图片,再切入文段,这样做也能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为仿写做好铺垫。

1人物介绍与名词所有格的整合

这张图展示的是一系列用名词所有格的各种形式(共有、各有、s结尾等)构成的人物关系。把人物介绍与所有格的各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可以达到融汇贯通的目的,同时可以把简单的句子连成篇章,变枯燥的语法讲解为可操练运用的材料。在语法知识的教学中,缺乏的不是详细的讲解,而是让学生通过大量的语言材料去感受,在使用中体会、内化语法知识。

2阅读整合

我在设计教材中的语篇教学时,巧妙整合,没有按题目的要求进行简单的圈、划线、填表。在新目标英语GoForit!教材中有很多这样的小活动,这只是一种学习、检测、增加趣味的方式,而不是学习目的。对待阅读教学整合,我常用的方法是收集信息点,形成信息链。以七年级上册Unit9“Doyouwanttogotoamovie?”为例,在掌握基本句型的基础上,我综合本单元4篇阅读小文段的内容,以竞赛方式让学生快速从中获取电影名称、电影类型、主演等有关信息,完成一系列信息链。并要求他们能够根据信息链准确表达,进行一个快速阅读的小整合,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并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3信息点整合

信息的展示除了用连线的方式外还有很多,例如:辐射图示法,关键词信息链法。以八年级上册Unit3“whatareyoudoingforvocation?”为例,文章围绕vocation展开,结合表示一般将来时的语法知识点,设置以how,what,where开头的问题。学生在教师的示范后,可以轻松地进行目标话题交流。

如七年级下册Unit3“whydoyoulikekoalas?”借助动物知识让学生学会简单描述事物并表述原因。其中有4个关于动物图片与文段搭配的活动。我先用图示法给出信息点,帮助学生运用信息点描述事物,猜动物名称,并为写作做铺垫。

再如八年级上册Unit8“Howwasyourschooltrip?”学习运用动词过去式。首先,我让学生复习巩固文章中的动词短语,然后通过问答的方式,依次变为过去式,再借助箭头将其连成一条信息链,这时它就成为阅读篇章中的动词主干,学生自然而然地在练习中进入课文学习。背课文是教师检查学生阅读学习常用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让学生熟悉词组、掌握句型、学会写作。但很多学生背会课文,却不具有迁移运用知识的能力,因为他们没有真正消化和吸收所学知识。

小整合为单元大整合做铺垫。以七年级下册Unit10“Howwasyourvocation”为例。vocation的话题在本单元涉及旅行地、天气、食物、人们的感受等方面,其中的新词汇并不多,但信息点庞杂,因此,梳理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先进行每一个小辐射点的示范与操练,然后一步步汇总成总目标,让知识脉络渐渐清晰起来。

八上语文一单元总结篇4

关键词:学生成绩 质量分析 excel 分类统计

一、设计背景

学生成绩的统计分析工作由来已久,一般都是一所学校内部分析为校长作决策之用。当数据统计分析扩大范围,涉及几个学校较多班级时,纯手工的成绩统计分析工作就变得复杂而繁多了。成绩统计的内容可分为:分校分年级分班分科平均分及总分平均分、单校分班分科平均分及总分平均分、分校分数段人数统计、前百名学生情况等。为了方便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可利用大家常见的办公软件excel来实现,一个工作簿可以有多个工作表,默认为3个sheet,可以根据需要增减工作表。设计此工作簿的目的是为达到录入学生成绩后立即能得到所有的统计数据,可以减少重复而繁杂的统计工作,更能减少因为误操作引起的错误数据,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本文以实现统计各校各年级各班各科及总分平均分和各分数段人数的统计为例,叙述了excel软件的功能应用。

二、思路构建

假设甲校有七、八、九三个年级,每个年级两个班,乙校有七、八、九三个年级,每个年级三个班,丙校有七、八、九三个年级,每个年级四个班,以一校一年级段为单位(方便学校试场的安排以及成绩的录入),放在一个sheet中。制作工作表如下图1:

为实现统计各校各年级各班各科及总分平均分和各校各年级段分数段的分布情况,制作工作表如下图2:

“甲七”工作表结构如下图3-1、3-2:

图3说明:

假设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四门,其他年级段工作表的设置依次类推。

字段设置:①学校,用于不同学校之间的对比;②班级,数字格式,用于实现分班成绩的统计;③考号,用于考试的编排和成绩的录入校对。

统计项设:①各科及总分的合计,为方便计算所有学校的平均分,以免减少误差;②各科及总分的平均分,即本校年级段平均分;③分班各科及总分的平均分;④学生总数,亦为方便计算所有学校的平均分,以免减少误差。

“各校各年级各班各科总分平均分”工作表设置如下图4:

八、九年级的统计依次类推。

“各校各年级总分的分数段”工作表设置如下图5-1、5-2:

各分数段的分数值设置可以根据各科总分值进行合理调整。

三、过程细化

1、常用函数

充分利用eXCeL公式函数的功能以实现各类数据的统计,是选择eXCeL软件的最初目的。常用函数有求和函数“SUm( )”、平均值函数“aVeRaGe( )”、计数函数“CoUnt( )”、最大值函数“maX( )”等等。如“甲七”工作表中在计算每个学生总分时用到了求和函数,设置i3单元格的值为“=SUm(e3:H3)”,结果显示为431(见图3-1)。

2、函数嵌套

eXCeL单元格中很多默认的数字格式在实际应用中都需要进行适当处理。如“甲七”工作表中的e24单元格计算甲校七年级语文成绩的平均分,设置e24的值为“=RoUnD(aVeRaGe(e3:e22),2)”,结果显示为94.3(见图3-2),在用aVeRaGe函数进行平均值计算时默认的小数位数不止2位,一般在统计成绩时计算到2位小数即可,因此利用函数“RoUnD( )”按指定位数“2”对数值进行“四舍五入”。

3、巧用数组函数

在“甲七”工作表中记录着甲校七年级所有学生的成绩,现在要得到各班的各科平均分,进行教学质量的分析,为了让计算机能自动筛选并统计出结果,字段设计时增加了“班级”这一项,数字格式,有两个目的,一是用来分班统计,二是用来进行学生人数的统计。在e25单元格中计算七1班语文成绩的平均分,设置e25的值为“=RoUnD(SUmpRoDUCt(($B$3:$B$22=1)*e$3:e$22)/CoUntiF($B$3:$B$22,1),2)”,结果显示为90.4(见图3-2),其中用到了数组函数“SUmpRoDUCt()”,当参数“($B$3:$B$22=1)”为逻辑“真tRUe”时,对e3:e22区域的成绩累计求和,从而实现七1班语文成绩的求和统计,若是统计2班时则参数可修改为“($B$3:$B$22=2)”。

4、绝对引用和相对引用

上述e25单元格公式中使用了“$”绝对引用,目的在于公式拖动时不产生变化,因为这些数据区域是固定的,在参数“e$3:e$22”(成绩区域)的e前没有使用“$”拖动公式时就会随公式位置变化相对引用。参数“CoUntiF($B$3:$B$22,1)”实现统计1班的学生人数时,区域是固定的,因此使用“$”;同理,统计2班的学生人数可改为“CoUntiF($B$3:$B$22,2)”。

5、表间关联

为了把三个学校的平均分以及各班的平均分情况汇总分析,在“各校各年级各班各科总分平均分”工作中关联各校各年段工作表计算好的数据,如“各校各年级各班各科总分平均分”工作表中B3单元格的值设为“=甲七!e24”,就可以同步关联“甲七”工作表e24单元格的数值94.3(见图4),C3、……、F3依次类推,同样将B6单元格的值关联“乙七”工作表中相应的单元格,其他单元格也依次类推,这样我们就得到了图4所示的各校各年级各班各科及总分平均分的成绩汇总表。

6、综合应用

分数段人数的统计与对比能很好地反映不同学校之间的成绩差异,毋庸置疑也可对一个学校不同班级之间进行对比,这是众多学校领导分析教学质量情况时采用的一个数据量化的方法。文中“各校各年级总分的分数段”工作表要将三个学校三个年级各分数段的人数进行统计,作横向比较,将G3单元格中的值设置为“=CoUntiF(甲七!$i$3:$i$22,">=430")”,结果显示为5(见图5-1),表明甲校七年级学生中成绩达到430及以上的人数为5个,在G3单元格的公式中用到了统计函数、绝对引用和表间关联。

四、应用效果及注意事项

本文通过eXCeL软件建立的成绩统计表实现了三个学校之间以及各个学校不同班级之间成绩的比较,可以一目了然地看清三所学校之间的差距,对学校领导的管理决策与教学质量分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八上语文一单元总结篇5

【关键词】语音同传;FpGa;数字锁相

引言

DSL是一种数字用户线路技术,针对该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在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当时的DSL为HDSL(高速数字用户线),传输速率一般为2m,解决交换机之间数字中继的传输,传输距离比较近,为3Km左右,用户主要为电信局[1]。本论文研究正是基于DSL、高速数据复分接、FpGa数据处理、模拟驱动前端、话音编解码等技术,构建一个在通信容量、实时性、抗干扰能力、可靠性和低功耗等方面比传统通信网有明显的提高的有线语音同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系统工作原理及组成

1.1系统原理分析

pCm(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模型在发送端通过抽样、量化、编码将模拟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经信道传输到达接收端,在接收端先由译码器恢复抽样值序列,然后经低通滤波器滤出模拟基带信号[2]。pCm时分多路复用系统模型在各路pCm通信系统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利用FpGa作为数据处理器的复用器和分路器。

1.2系统结构

数话同传设备电路主要是由主处理器模块、数据复分解模块、用户接口模块、显示模块、收发器模块、电源变换模块、工作模式设置模块和网络接口模块等组成。主处理器模块主要是用FpGa芯片和aRm芯片来实现的。采用altera公司的FpGa芯片ep1C3t144C8n为处理器,主要完成收发器模块的初始化管理和控制、工作模式的设置和控制、工作状态的显示等。aRm芯片主要是处理视频文件的播放,采用SamSUnG公司的S3C2440作为为核心处理器来处理视频播放文件。数据复分接单元主要由串口数据、网络接口单元、用户接口单元,控制信令、数据复分接单元和收发器单元组成的。收发器单元由曼彻斯特编码器模块、曼彻斯特解码器模块、发送缓冲器、接收缓冲器、配置寄存器、通讯存储器控制单元和主控制单元FpGa等部分组成。用户接口电路主要是完成与子机终端的接口,主要是由安全保护电路、用户馈电电路和话音编解码电路组成。电源电路主要采用DC/DC,主要实现12v直流电源到+5v、-5v、+9v、+1.8v和+3.3v的变换。显示模块分为两部分,主机通过液晶屏来显示当前的播放模式和图像的播放,子机通过数码管来显示当前语音通道的选择和音量的大小。

2.系统硬件组成

系统分成主机部分和从机部分,传输线采用常用的5类以太网双绞线,各子机模块通过分路器并联连接在总线上,且总线上带有12V的直流馈电,各子机供电均来自总线上。

主机可最大输入30路的语音信号,语音信号通过前级的300Hz~3400Hz带通并放大后,送入到脉冲编码(pCm)芯片进行模拟信号数字化过程,转换成8位串行信号,输入到FpGa芯片,FpGa将30路的串行信号进行复接并插入帧同步码元和控制码得到码元速率为2mbit/s的码元流。为了提高信号在信道中的传输距离,FpGa对2mbit/s的码元流进行编码,从而得到4mbit/s的Cmi码元流,并把Cmi编码进行单极性码到双极性码的变换,经过隔离变压器后送入双绞线进行传输。考虑到子机的供电问题,双绞线采用常用的5类以太网网络线,包含了4对双绞线,其中1对用于传送码元,1对用来传送12V直流馈电,另外2对为地线。子机可以通过按键任意切换30个来自主机的语音信号进行接收,子机首先通过在双绞线上取得直流馈电,并从将总线上的双极性信号转换成单极性信号送入FpGa进行数据的分接处理,分接后得到当前时隙的串行语音数据,送入pCm译码芯片进行数模转换,将音频信号进行数字音量的控制和放大后输出。

3.系统软件组成

帧复接与分接部分软件。该系统软件主要由FpGa复接和分接软件组成,FpGa编译器采用aLteRa公司的Quatrstii9.0,该编译器编译界面友好,生成代码效率高,占用资源空间小,使得控制起来更为实时、方便、高效,也使得程序可读性和可维护性更强。

为了能够保证在子机具有很好的同步性,分接软件中核心部分为位同步信号的提取。位同步的方法有插入导频法(外同步法)和直接法(自同步法)2种[3],直接法又分为滤波法和锁相法2种,本系统选用数字通信中常使用的数字锁相法进行位同步信号的提取。

系统采用了改进型的30/32路pCm的帧结构,一帧由32个时隙组成;一个时隙为8位码组。时隙1~30共30个时隙用来传送30路语音信号;时隙0(tS0)是“帧定位码组”,用于发/收端同步,固定内容为00011111;时隙31(tS31)用于传送主机到子机的控制指令。

FpGa数字锁相法提取位同步信号过程主要包括:本地高速时钟源、位同步基准提取、相位比较器和分频器等构成。

总线上传输数据为差分的双极性码元,通过变换后输入到FpGa的码元是不归零的随机二进制序列,不包含同步信息,进入FpGa后需要将该码元进行微分、整流,使之成为归零脉冲,才能从中提取位同步信息。信号提取的过程:利用FpGa芯片ep1C3t100C8n中的内置锁相环(pLL)将本地的32.768mHz时钟6倍频后得到196.608mHz的高速时钟,然后以这个高速的时钟为基准对输入的2mbit/S的码元进行微分整流得到位同步基准,并将他送入相位比较器,相位比较器将他和分频计数器的输出进行比较,并判断是同步、滞后还是超前,然后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再对分频值进行相应的调整,直到输入和输出同步为止,最终锁相输出256KHz的位同步信号。

在总线帧结构中,一共包含了32个时隙,其中的tS32时隙用于传送数据指令,也就是说可以通过主机下达除语音信号以外的广播控制指令。主机广播下达的八位二进制值0000,0000代表所有子机关机;八位二进制值0100,0000代表所有子机开机;八位二进制值10XX,XXXX代表主机广播子机音量控制(6Bit);八位二进制值1100,0000为预留位。

4.结论

本系统很好的利用了pCm时分复用结构,以FpGa为核心实现了将多路语音信号和数据指令同时按照时分复用的方式复接在传输线上,到达接收端后,子机可以通过按键任意选取通道进行语音数据的接收,所有子机也可以通过主机进行广播控制。由于本系统采用全数字方式进行传输,传输过程中语音信号清晰、无杂音,可以很好的运用在国际会议上的同声传译、飞机和旅游巴士中的音频同传等系统当中,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许博.高速有线数话同传技术研究[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0.

八上语文一单元总结篇6

一、集中教学语音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符合语言学习规律,为学生学习字母,拼读单词,扩充词汇量铺就平坦道路。初学英语的学生,心理上存在着一种无形的障碍,这种障碍就是外语的神秘、文化背景的差异、语言思维的不同及被老师和同学们嘲笑等心理障碍。而进行语音的集中授课与学习,可以在短时间内攻破发音的难关,继而引起的良性连锁反应就使学生学习字母、记忆单词的难关也会随着语音的良好学习而迎刃而解。这样,不仅给学生建立了心理上的优势,而且使学生尝到了学习外语的喜悦,体验到了学习的成功,克服了自卑心理,战胜了恐惧心理,为日后语言功能和语法功能的学习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强化记忆效果,使学生形成语音知识体系。传统的语音教学方法,教学步骤按照教材内容的编排,一个单元四到五个语音,一学期结束才能学完所有的语音,从时间和空间上拉开了学生对语音的了解、理解、掌握、应用、联系,上一周学习了的语音,到本周亦有所忘怀,又因为只学了几个语音符号而无法完整地拼读一个整体的单词,因此在短时间内起不到语音学习的作用。在集中学习后,学生掌握了发音要领,熟悉了发音规律的要领,可以游刃有余地拼读字母、单词,条件好的学生还可以进行自学,最起码在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时单词的学习已不是太大的问题了。因此,集中学提高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在知识的层面上形成了语音因素、音标、音节、语调、节奏、连读、强弱的一体化,形成英语语音网络,摒弃了语音单个出现而不能及时运用的弊病。由于是集中教学,教师和学生就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语言技能的训练,从而强化了学生的记忆。

二、进行集中语音教学的注意点

1.在进行语音集中教学前,必须要做到四个“集中”。第一,集中让学生了解英语语音的背景知识,使学生有了一个外语的“根底”,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情,这样会使学生的“一头雾水”烟消云散。部分教师直接地、开门见山地教学语音,学生会百思不得其解,“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第二,集中让学生了解英语语音的总体轮廓,比如说,让学生首先认识到英语语音有四十八个发音因素,二十个元音二十八个辅音;其中单元音十二个(长元音六个,短元音六个),双元音八个;清浊成对的辅音二十个,其他辅音八个。这样一来,学生的脑海里对语音就有了一个总体的认识。第三,集中教学语音的读音和写法以及注意的事项。如先教学元音,再教学辅音,然后再教学语音的合成读音,在此基础上强调语音符号要写在[]里或者_______里,以避免和字母相混合;双元音的读音要达到前长后短、前重后轻、前强后弱等注意事项。第四,集中教学英语语音与汉语拼音在读法上和写法上的异同。然后通过具体的单词来教学音节、语调、节奏、连读、强弱等知识点。

2.集中语音教学可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教学内容,切不可急功近利,否则会“欲速而不达”。一节课可以安排适当的份量,采用“先元音后辅音”,也可以“集中辅音,分散元音”的教学步骤。在教学了四十八个音素及其读音之后,将音素逐一与英语国际音标挂钩,先将单个音素各个击破,然后再拼读字母和单词,待学生熟练后,再按照单词音节由少到多地拼读单词,掌握单词的音节、拼读规律、练习连读、掌握节奏感。

三、进行语音集中教学的具体方法

l.归类法:可将元音里的长元音分为一组,短元音分为一组进行学习。让学生注意嘴形、舌位、嘴唇、牙齿等关键部位和发音的长短,在此基础上学习双元音,强调双元音的发音特点:前长后短、前重后轻、前强后弱,由第一个音迅速地滑向第二个音。然后在教学辅音。在学生的认识上可以起到一个归类的作用。语音在大脑里的概念是相当清晰的。

2.比较法:将辅音分成清辅音和浊辅音,再展示清浊成对的十组。教师通过示范读音,让学生看、听、模仿、比较二者的异同,然后一组一组来学习。通过比较,大多数学生对辅音的学习非常感兴趣,最容易接受。

八上语文一单元总结篇7

论文摘要:本丈以音位学对比理论为框架,在较细致、全面的分析中,运用图表的形式,归纳出现代汉语元音与维吾尔语元音在音位系统层面上的相同和相异之处。

任何语言都有一套既相互对立又联系紧密的音位系统。每种语言与其他语言相比,除了有一部分相同或相似的音位外,还有一些独有的音位,正是这些独有的音位把这种语言与其他语言区别开来。运用音位学对比理论对两种语言的元音音位系统进行对比,对于揭示这两种语言的语音规律和特点,搞好这两种语言的研究和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音位学对比理论为基础,对现代汉维语全部元音音位、汉维语元音音位变体构成及其分布情况进行了较全面、细致的对比,进一步反映汉维语元音系统方面的本质区别,有助于汉维语言的互学。

1.汉维语元音音位对比

自19世纪末音位的概念形成以来,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不同的音位学学派,各学派分别从心理、物理或功能等方面对音位作出了不同的解释。本文的所谈的音位是从功能意义上说的,是语音系统中最小的、能够区别词或词素意义的语音单位。各种语言有不同的音位内容和音位数目。一般观点认为,汉语普通话有10个元音音位,分别是/n/,/o/,/x八/i八//u/,/Y八/e/,/1/,/,八/,八维吾尔语有8个元音音位,分别是/a/,/e/,/e/,/Q/,/z/,/u/,/Y/,/o/。这些元音音位有的比较相似,有的具有同一种语音物质属性。通过对比,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虽然有些音具有同一种语音物质属性,但在这两种语言中发挥的功能却不同,表现的方式也不一样。为了叙述方便,我们用图表的形式来描绘出汉维语元音音位。

通过以上汉维语元音音位在舌位图上的位置展示,可以粗略地看出汉维语元音系统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汉维语中都有前、半低、不圆唇元音音位/e/,汉语中独有的音位有/1/,/飞八/丫八/a八维吾尔语中独有的音位有/e八/o/。除了以上完全不同的音位外,汉维语中其他音位虽然读音相近、大致上相对应,但仍有较细微的区别,如下表:

2.汉维语元晋晋位变体构成及其分布惰况对比

“对立关系”是划分音位的主要依据。从音位的定义可知,判断音位能否区别意义要靠“对立”这个概念,能够产生对立关系的最小语音单位一定要划分为不同的音位。处于互补关系中的相似的音素彼此不对立,因此,我们可以把它们归并为一个音位。这样,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就被看成为同一音位在不同位置上的音位变体。下面,主要比较汉维语的音位变体构成及其分布情况,以此来了解这两种语言元音音位变体的分布范围,并进一步了解两种语言的异同。

2.3汉维语元音音位变体构成及其分布情况对比

分析上述两个图表的具体内容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汉语/a八维吾尔语/a/的变体构成基本相同,但从分布范围来讲,汉语/a/的音位变体分布范围要比维吾尔语/a/大一些,还有变体司。

(2)汉语中/1/,/飞/,/a}/等音位在维吾尔语中没有相应的音位。维吾尔语/。/音位在汉语中没有相应的音位及其音位变体。

(3)汉语八八/ul,lY/的音位变体分布范围与维吾尔语八八/u八/Y/的分布范围基本相同,但也有细微的差别,如维吾尔语八/音位还有变体[词、CiJi/i1/还有变体[UJi/Y/还有变体。

(4)汉语/o/的音位变体分布范围和维吾尔语/Q/的分布范围完全不同。

(5)汉语/s/的音位变体分布范围不仅包括维吾尔语/s/的范围的一部分,还包括维吾尔语/e/的音位变体分布范围,而维吾尔语/s/的音位变体比汉语/s/多了一个变体。

(6)汉语/x/的音位变体分布范围不仅包括维吾尔语/i/的范围的一部分,还比维吾尔语多了一个变体。

八上语文一单元总结篇8

在机关公文中,存在着数字错用、滥用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规范意识

、标准意识不强,对数字用法院的有关规定不熟悉。为了帮助读者正确使用数字

,笔者总结多年的工作经验,并结合《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将

汉字数字和阿拉伯数字的用法分类归纳如下:

汉语数字使用的一般规定

汉语数字通常是指“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及其大写

“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等数字。在以下环境中必须使用

汉语数字:

1.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倏色彩的词语中作为语素

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如:二万五千里长征、三心二意、四平八稳、五星红旗

、六神无主、七上八下、八国联军、九死一生、十万火急、零点方案、星期五、

第三季度、不管三七二十一、十六届四中全会等。

2.中国历史纪年、=干支纪年、夏历月曰、各民族非公历纪年等,均使用汉

字。如:万历十五年、丙寅年十月十八曰、八月十五中秋节、正月初五等。有时

为了表达得更加明白,可以在它们的后边用阿拉伯数字括注公历。如:藏历阳森

龙年八月二十六曰(1964年10月1曰)、曰本庆应三年(1867年)等。

3.含有月曰简称表示事件、节曰或其它特定意义的词组,应用汉字数字。如

果涉及一月、十一月、十二月,为避免歧义,要将表示月和曰的数字用间隔号“

﹒”隔开,并处加引号。如:“一?二八”事迹(1月28曰)、“一二?九运动”(

12月9曰)等。涉及其他月份时,不用间隔号,是否使用引号,视事件的知名度而

定。如五四运动、五一国际劳动节、十一国庆节、“九一三”事件等。

4.相邻的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的,须使用汉字数字。连用的两个数字

之间不能用顿号隔开,如:三四天、五六米、七八个、十五六岁、五六万套、

三四百里、四十五六岁等。

5.用“几”“多”“余”“左右”“上下”“约”等表示约数时,使用汉字

数字。如:几千年、百多次、十余年、八万左右、三十上下、约五十人等。如果

文中出现一组最有统计意义和比较意义的数字,用“多”“约”等表示约数时,

为保持局部体例上的一致,其约数也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如:该省从机动财政

中拿出近2000万元,调拨钢材3000多吨、水泥30000多吨、柴油1400多吨,用于农

田水利基本建设。

6.行政机关公文和军队系统公文成文时间用汉语数字。但党委系统公文成文

曰期应按规定使用阿拉伯数字。

阿拉伯数字使用的一般规定“0、1、2、3、4、5、6、7、8、9”等阿拉伯数

字,引入我国的历史并不长,据说是“五四”运动时期的事。由于当时采用竖排

版不方便,再加上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阿拉伯数字并没有得到普遍使用。直到

解放初期,随着横排版印刷的推广,阿拉伯数字的使用才逐渐地普及起来。机关

公文中有关阿拉伯数字的书写是有严格规定的,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1.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曰、分、秒,要求使用阿拉伯数字。如,公元

前9世纪、公元前221年、20世纪80年代、公元1949年10月1曰、15时20分45秒等。

年份一般不用简写,如:2005年,不应写成05年。

2.统计表中的数值,如正负数、小数、百分比、分数、比例等,必须使用阿

拉伯数字。例如,34568、-23.5、1:500、56%、1/8等。

3.物理量量值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并正确使用法宝计量单位。如300kg、

15cm、350C等。如果是多痊的阿拉伯数字,不能换行。非物理量,一般情况下应

使用阿拉伯数字,如235元,11个月、100名。但小学和初中教科书、非专业书刊

的计量单位可使用中文表示。如200kg(200千克)。

4.部队番号、文件编号、证件号码和其他序号,须用阿拉伯数字。例如:

38915部队、总3211号、国办发〔2005〕8号文件、t37/t38次快车、Hp—3000型电

子计算机、90号汽油、维生素B1等。

5.引文标注中的版次、卷次、页码,除古籍应与所扰版本一致外,一般要使

用阿拉伯数字。例如:列宁:《新生的中国》,见《列宁全集》中文2版,第22卷

,20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八上语文一单元总结篇9

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译林版八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八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1一、指导思想

在本学期的英语教学中,坚持以下理念的应用:第一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第二,目标设计要以学生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第三要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总之,让学生在使用由于中学习英语,让学生成为Gooduser而不是Learner。让他们在使用和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体味到轻松和成功的快乐。

二、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册英语共有十个单元,每个单元都列出了明确的语言目标,主要的功能项目和语法结构,以及需要掌握的基本词汇,并分为a和B两部分。a部分是基本的语言内容,B部分是知识的扩展和综合的语言运用,还有SeLFCHeCK部分,学生可用来自我检测本单元所学的语言知识。本教材各个单元活灵活现,贴近生活实际。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学生虽经一年的英语教学,对英语有了一定的领会,但在听说读写各个方面的基础仍有些薄弱,另外,学生在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方面还存在诸多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有的同学不能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没有真正认识到学习

英语的目的在于交流,有些同学在学习中缺乏小组合作意识,有些不敢开口,或者声音太小。通过初中一年的英语学习,很多学生已经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语段和简短的故事,能与教师或同学就熟悉的话题交换信息,总的来说,本班的英语具有挑战性,需要耗费不少的时间和精力。

四、目的要求

1、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英语学习的规律,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创设生动活泼的语境,让学生运用所学语言开展活动。

2、本学期要着重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保证课堂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训练的展开,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指导及鼓励他们多使用工具书。

3、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4、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注重现代技术与学科之间的整合,多设计教学情景,以练为主的原则,抓好基础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直接用英语表达思想的能力,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5、认真钻研教材,掌握每单元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正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根据的学生年龄特点及班级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程序,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认真备课。

五、具体措施

1、在课堂和作业布置上体现知识的梯度,扩大照顾面。

2、引导学生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把握好学习的各个环节,让他们能养成自觉学习英语的习惯。

3、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练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

4、实施“一帮一”活动,让成绩好的同学带动差生,同时亦监督差生每天的作业完成情况和背诵情况。

5、建立英语学习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各种活动。

同时,整合家长的力量,让家长在周末期间监督学生听磁带、读课文。

6、通过听、说、读、写等形式,进行大量的语言操练和练习。

7、每天利用固定时间进行阅读训练,使学生能尽快掌握阅读技巧,培养阅读兴趣,从整体上提高学生掌握语言知识的能力。

8、以上几条,坚持每天落实,由组长负责,老师抽查,对于完成较好的组给予鼓励表扬。

同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也相应的不同,能让其渐渐对英语产生兴趣,慢慢加大要求。尤其是对后进生,每天的任务不是太重,及时完成就立即表扬。

六、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在英语教学过程,应注意教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注意加强听、说技能的训练。能过听、说、读、写技能的综合训练,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逐步具有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2、在设计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考虑活动目标明确、简洁,活动形式避免单一,注意广度和深度。

3、活动资源的选择要适合学生,资源的利用要合理化。

八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2一、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优良的英语学习兴趣、习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提高、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知识和技能,有较好的语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实际应运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注重综合能力的开发、提高,培养他们的观察、思维、记忆、想象和创造等方面的能力;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观意识,并结合课外学习,达到教学的秀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和习惯,并做到持之以恒,使本年段的英语教学能进一步发展、提高。

在这一学期中,主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继续培养学习英语的学习习惯,要很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学习任务,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把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放在学科教育的首位,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为学科和学生本人再创佳绩。

二、教材分析

八年级英语是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冀教版英语,教材编排有以下目的:

1.要使学生受到听、说、读、写、英语的训练,掌握最基础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以及培养初步援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养成良好的外语学习习惯,掌握学习外语的基本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打下扎实的基础。

2.使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性,

3.培养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三、教材重点、难点

本册教材从语音、词汇、语法、阅读等方面着手

1、语音教学本册课本在上册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运用音标和单词的发音规则,着重抓好学生的预习,自学能力。

2、词汇教学本册课本所要学习、掌握的单词约400个,另有固定搭配和习惯用语若干条,任务较重。

3、语法教学本册课本的语法教学项目有:动词过去完成时、过去进行时、情态动词、五种简单句的结构等。

4、阅读教学是重中之重,本册课本中的阅读课文比上学期难了很多,仍以对话为主,还有一些简单的短文。

因此,提高学生的听说、表演对话的能力仍是本学期的一个教学重点,还应有一定的语法基础,具备相当的句子表达能力,能运用一定的词组和句型。

四、学情分析

从整体情况来看,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兴趣不高,甚至有部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还不够一年级水平,所以在课堂教学时,出现有学生不守课堂规则,不愿听课、睡觉或是做与课堂无关事情的现象,这使得课堂难以调控,难以形成英语学习氛围。有少部分学生基础较好,自制能力较强,能认真听课,按老师要求完成各项任务,。总的来说,本班的英语教学具有挑战性,需要耗费不少时间和精力。

五、教学措施

1、依据学生基本情况,逐步激励学生对英语产生学习兴趣。

2、重视课堂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3、有意识培养学生听力、表述、朗读、书写和作业的基本能力。

4、重视思维过程系统编排,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点面结合,逐步扩展,循环往现,以加深影响。

5、特别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

初二阶段的英语教学工作十分关键,而这届学生英语底子薄,兴趣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教材,根据学科特点及学生特点研究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探索适合学生特点、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及模式。同时,要进行分层次教学。对于好的学生要加大知识的容量,拓展知识的层面,使好学生成绩更上一层楼;对于差生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使差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重点:笔头练习:

在教学过程中应保证学生在写之前明确他们要做什么,应有一定的示范、例子,使他们明白该怎么做;听写是培养学生写这一技能的有效方法。

【一】、阅读训练

1.读材料题目

2.让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一遍对话或短文

3.当学生找到答案时,鼓励他们回答

4.再细读一遍,进一步理解文章

5.对于生词何习惯用语,让学生推测

6.学生间的讨论

7.加强阅读训练,培养阅读能力

【二】、语法教学

教师应控制讲解时间,重点必须在学生言语训练上,启发学生自己发现,探索和归纳。

【三】、其他方法、措施

六、教学进度

本书为初二年级下册用书,共8单元,每天一课,剩余时间用来复习。

八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3一、我的教学目标

1、总体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自信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有丰富的生活常识、多文化背景的积累,并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有积极的情感态度和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同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积累学习方法。

2.、具体目标。

结合学生英语基础较差的实际,在教学刚开始的阶段,注意和初一知识的衔接,例如,复习积累基础词汇、词语搭配、句型,熟悉不同单元呈现的语法规则,掌握实际用法。希望第一学期后,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对基础知识有一定的掌握。

二、学生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60人,学生聪明活泼、勤奋好学,但仍有少数学生对英语缺乏兴趣,虽然在七年级时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兴趣,取得了考试上的一些成绩,但综合学习能力,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不是很高。

三、我的指导思想

由于社会在不停地发展,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性,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在义务教育阶段中,英语教育也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英语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掌握知识,提高口语水平和交际能力,同时又能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宽视野,发展个性。在本学期的英语教学中,我要坚持以下理念的应用:

1、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

2、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目标设计以学生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

3、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4、多听其他(她)教师的课,从中吸取精华。

四、我对教材分析

本学期我校使用20--年4月第一版,20--年6月第一次印刷的《仁爱版英语》,其上册有4个单元和12个话题以及2个复习单元,一共是6个单元,其中第2、第4单元后面分别设置了一个复习单元,与往年相比有新的语法和句式,总共490个单词包括50个短语,此书由北京市仁爱教育研究出版社依据《英语课程标准》编写,它起点低,循序渐进,方便学生培养英语学习兴趣,从而很快进入英语学习的状态,教材编排得非常好。

五、我的教学计划安排:

六、教材教学的重难点

本册教材内容的重点是语法归类,如:现在完成时、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被动语态等,难点也是语法和基本句型,这些重难点都应通过在语言材料的学习中及时强化和总结,呈现图文并茂的教学内容,把语言学习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听说能力,并通过开展各种任务性活动,巩固所学的知识。鼓励学生通过思考、体验、参与、合作等方式来学习,增强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以及口语表达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七、我本学期教学方法

英语的教育教学方法很多,各有优、缺点,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加以弥补。针对我教的班级,本学期本人打算用下列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

1、teach

englishinenglish.英语毕竟是一门语言,训练的是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进行很多的训练,这就要求我们用英语来教英语,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各种能力的训练。

2、think

englishinenglish.用英语想,也就是用英语思考。学英语而不用英语思考,一定学不好。用英语思考就是在用英语进行表达和理解时,没有美国人思考的介入,或者说美国人思考的介入被压缩到了极不明显的程度。这是真正流利、熟练的境界和标志。

3、背诵和多种练习结合。

实事求是的说,大量背诵课文与大量多种练习的结合,乃是对于一切各不相同条件下的英语教学的普遍有效的方法。

4、合理利用课外资料,重点题要重点练习、重点讲解,做到主次分明,讲求实效。

5、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英语的内容较多,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交际等等内容,如果对每一项内容都采用同样的方法来进行教育教学,那么即使是再好的学生也不可能学好,再好的教师也不可能教好。因而,针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是不可违背的。

总之,利用教材形式多样的写作练习,既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并及时总结语法和日常用语,巩固所学语言知识,同时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不同方式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对语言功能的认识,由感情上升到理性。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语言技能的基础上,开展综合探究活动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多看,多记,多总结,多背、多练说来丰厚英语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以达到巩固、掌握和运用的目的,最终形成语言技能。

八、我的教学辅助活动

1“功夫不负有有心人”,我会经常激发兴趣,增加容量,整体优化。

2、每日课前进行单词听写。

3、单词短语检测。

4、坚持值日生报告。

5、开展多种游戏和竞赛活动。

九、进行期末复习

本学期的时间虽然较紧,但是我打算在元月初进入复习阶段,在最后的几个星期里,我将从课本入手,以课本为基础梳理本学期所学的知识点,在梳理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和总结,尽量让学生理解本学期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十、进行期末考试

八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4一、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优良的英语学习兴趣、习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提高、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知识和技能,有较好的语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实际应运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注重综合能力的开发、提高,培养他们的观察、思维、记忆、想象和创造等方面的能力;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观意识,并结合课外学习,达到教学的秀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和习惯,并做到持之以恒,使本年段的英语教学能进一步发展、提高。

在这一学期中,主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继续培养学习英语的学习习惯,要很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学习任务,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把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放在学科教育的首位,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为学科和学生本人再创佳绩。

二、教材分析

八年级英语是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冀教版英语,教材编排有以下目的:

1.要使学生受到听、说、读、写、英语的训练,掌握最基础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以及培养初步援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养成良好的外语学习习惯,掌握学习外语的基本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打下扎实的基础。

2.使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性,

3.培养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三、教材重点、难点

本册教材从语音、词汇、语法、阅读等方面着手

1、语音教学

本册课本在上册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运用音标和单词的发音规则,着重抓好学生的预习,自学能力。

2、词汇教学

本册课本所要学习、掌握的单词约400个,另有固定搭配和习惯用语若干条,任务较重。

3、语法教学

本册课本的语法教学项目有:动词过去完成时、过去进行时、情态动词、五种简单句的结构等。

4、阅读教学是重中之重,本册课本中的阅读课文比上学期难了很多,仍以对话为主,还有一些简单的短文。

因此,提高学生的听说、表演对话的能力仍是本学期的一个教学重点,还应有一定的语法基础,具备相当的句子表达能力,能运用一定的词组和句型。

四、学情分析

从整体情况来看,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兴趣不高,甚至有部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还不够一年级水平,所以在课堂教学时,出现有学生不守课堂规则,不愿听课、睡觉或是做与课堂无关事情的现象,这使得课堂难以调控,难以形成英语学习氛围。有少部分学生基础较好,自制能力较强,能认真听课,按老师要求完成各项任务,。总的来说,本班的英语教学具有挑战性,需要耗费不少时间和精力。

五、教学措施

1、依据学生基本情况,逐步激励学生对英语产生学习兴趣。

2、重视课堂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3、有意识培养学生听力、表述、朗读、书写和作业的基本能力。

4、重视思维过程系统编排,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点面结合,逐步扩展,循环往现,以加深影响。

5、特别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

初二阶段的英语教学工作十分关键,而这届学生英语底子薄,兴趣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教材,根据学科特点及学生特点研究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探索适合学生特点、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及模式。同时,要进行分层次教学。对于好的学生要加大知识的容量,拓展知识的层面,使好学生成绩更上一层楼;对于差生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使差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重点:笔头练习:

在教学过程中应保证学生在写之前明确他们要做什么,应有一定的示范、例子,使他们明白该怎么做;听写是培养学生写这一技能的有效方法。

【一】、阅读训练

1.读材料题目

2.让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一遍对话或短文

3.当学生找到答案时,鼓励他们回答

4.再细读一遍,进一步理解文章

5.对于生词何习惯用语,让学生推测

6.学生间的讨论

7.加强阅读训练,培养阅读能力

【二】、语法教学

教师应控制讲解时间,重点必须在学生言语训练上,启发学生自己发现,探索和归纳。

【三】、其他方法、措施

六、教学进度

本书为初二年级下册用书,共8单元,每天一课,剩余时间用来复习。

八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5一、我的教学目标

1、总体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自信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有丰富的生活常识、多文化背景的积累,并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有积极的情感态度和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同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积累学习方法。

2.、具体目标。

结合学生英语基础较差的实际,在教学刚开始的阶段,注意和初一知识的衔接,例如,复习积累基础词汇、词语搭配、句型,熟悉不同单元呈现的语法规则,掌握实际用法。希望第一学期后,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对基础知识有一定的掌握。

二、学生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60人,学生聪明活泼、勤奋好学,但仍有少数学生对英语缺乏兴趣,虽然在七年级时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兴趣,取得了考试上的一些成绩,但综合学习能力,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不是很高。

三、我的指导思想

由于社会在不停地发展,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性,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在义务教育阶段中,英语教育也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英语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掌握知识,提高口语水平和交际能力,同时又能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宽视野,发展个性。在本学期的英语教学中,我要坚持以下理念的应用:

1、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

2、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目标设计以学生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

3、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4、多听其他(她)教师的课,从中吸取精华。

四、我对教材分析

本学期我校使用2013年4月第一版,2013年6月第一次印刷的《仁爱版英语》,其上册有4个单元和12个话题以及2个复习单元,一共是6个单元,其中第2、第4单元后面分别设置了一个复习单元,与往年相比有新的语法和句式,总共490个单词包括50个短语,此书由北京市仁爱教育研究出版社依据《英语课程标准》编写,它起点低,循序渐进,方便学生培养英语学习兴趣,从而很快进入英语学习的状态,教材编排得非常好。

五、我的教学计划安排:

六、教材教学的重难点

本册教材内容的重点是语法归类,如:现在完成时、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被动语态等,难点也是语法和基本句型,这些重难点都应通过在语言材料的学习中及时强化和总结,呈现图文并茂的教学内容,把语言学习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听说能力,并通过开展各种任务性活动,巩固所学的知识。鼓励学生通过思考、体验、参与、合作等方式来学习,增强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以及口语表达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七、我本学期教学方法

英语的教育教学方法很多,各有优、缺点,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加以弥补。针对我教的班级,本学期本人打算用下列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

1、teach

englishinenglish.英语毕竟是一门语言,训练的是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进行很多的训练,这就要求我们用英语来教英语,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各种能力的训练。

2、think

englishinenglish.用英语想,也就是用英语思考。学英语而不用英语思考,一定学不好。用英语思考就是在用英语进行表达和理解时,没有美国人思考的介入,或者说美国人思考的介入被压缩到了极不明显的程度。这是真正流利、熟练的境界和标志。

3、背诵和多种练习结合。

实事求是的说,大量背诵课文与大量多种练习的结合,乃是对于一切各不相同条件下的英语教学的普遍有效的方法。

4、合理利用课外资料,重点题要重点练习、重点讲解,做到主次分明,讲求实效。

5、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英语的内容较多,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交际等等内容,如果对每一项内容都采用同样的方法来进行教育教学,那么即使是再好的学生也不可能学好,再好的教师也不可能教好。因而,针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是不可违背的。

总之,利用教材形式多样的写作练习,既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并及时总结语法和日常用语,巩固所学语言知识,同时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不同方式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对语言功能的认识,由感情上升到理性。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语言技能的基础上,开展综合探究活动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多看,多记,多总结,多背、多练说来丰厚英语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以达到巩固、掌握和运用的目的,最终形成语言技能。

八、我的教学辅助活动

1“功夫不负有有心人”,我会经常激发兴趣,增加容量,整体优化。

2、每日课前进行单词听写。

3、单词短语检测。

4、坚持值日生报告。

5、开展多种游戏和竞赛活动。

九、进行期末复习

八上语文一单元总结篇10

一、立足学情,开发阅读校本课程

曾经读到这样一段话:“语文教育花费了中小学最多的学习时间,耗费了中小学最多的教育资源,穷尽了语文教师最大的精力,却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不喜欢读书的孩子,同时也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不读书的老师。这是中国母语教育的悲哀,更是一个民族的悲哀。”蓦然回首确是如此,让人心中不禁酸痛。如今,阅读量过少是导致语文教育低效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几年,随着市区教育格局的调整,我校的生源综合能力较差,我们要面对很多家庭教育严重缺失的学生,他们或家境贫困,或处于单亲家庭,或在外寄宿,家庭教育无法保障,导致他们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我们对学校的学情进行了全面了解,发现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较少,七、八年级在校学生阅读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小学阶段年均读书量5本以上的只占25%,年均不足2本的占45%;升入初中后,七年级读书量10本以上的占26%,5至9本的占32%,5本以下的占42%,八年级年均读书量10本以上的占25%,5至9本的占14%,5本以下的占61%;七、八年级学生每周用于读课外书的时间人均仅为3.5小时,每天约0.5小时。由此可知,初中生的阅读量虽较小学阶段有所提高,但总体阅读量少得可怜。

基于此,我校把课外阅读列入了课内课程,开发并实施了阅读校本课程。目前,我校正在实施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在教改过程中我们常常苦恼于学生回答问题没深度,拓展没创意,语言枯竭等等,殊不知学生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阅读量的严重不足,制约了我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因此,我们尝试开发语文阅读校本课程,编辑语文阅读校本教材,整合阅读内容,将课外阅读移到课内开展,这是对语文教学的有益拓展、延伸与补充。

二、选编教材内容,实施阅读校本课程

2012年1月,我校着手编辑阅读校本课程教材。编辑组十八位成员经过一个假期的努力,编辑、校对完成了全套六册阅读校本教材,共三十六章,合计1464页,约120万字。教材内容围绕现行语文教材的主题单元进行选材,每单元精选了20篇左右与语文教材各主题单元相对应的文章,以此作为阅读拓展延伸的内容。

我们编辑的阅读校本教材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内容是经过编辑组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精选而出的,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二是编组成员多数都是授课教师,他们熟悉教材内容,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三是主题目标明确,与现行语文教材相匹配,学生容易接受;四是对长篇进行了节选,课内即可完成阅读量;五是把同主题内容整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进行整体感知和深入了解。如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文是以科学为主题的,校本阅读教材的相关单元我们就编辑了“神州一号”至“神州十号”的相关内容,使学生可以通过一次阅读了解到“神州系列”的相关知识,感知自然的神奇、科学的进步。而若放在课外让学生自行查找阅读资料对学生来说很困难,或者学生根本没时间查找。又如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辑录的是以环保为主题的四篇文章,校本阅读相关单元我们就编辑了环保主题的十九篇短文,列举了环保不同领域的大量实例和数字,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阐述了环保理念,其拓展效果远远超过教师的课堂引申。再如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小说单元,校本阅读教材相关单元我们就节选了鲁迅、钱钟书、海明威、欧?亨利等中外名家的二十篇文章,学生可以借此广泛涉猎中外小说名篇,从中汲取营养。

为了使学生顺利开展阅读活动,保证学生有充足的读书时间,我校将阅读课纳入课表,由各班的语文教师担任阅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为了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更具科学性和计划性,我们在初一、初二年级开设了阅读指导课和阅读欣赏课,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采用彩笔勾画、随堂写感悟、随堂交流等方式提高阅读效果。此外,还要求学生准备读书笔记本,做到读有所记,如摘录精彩句段,写心得体会等,并以此辅助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