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8:19:24

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篇1

一、加强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将来学习和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基础,就是读读背背、说说写写。“能说会道”“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不就是对一个人语文水平高的最好评价吗?当前在语文教学中许多老师受教育部门的统考和评价体制的束缚,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小学语文教学较大程度上仍在“讲”、“练”、“考”中兜圈子。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应该回归到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的要义所在。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二、注重学生的阅读背诵

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作诗也能吟”,古圣先贤也早就指出了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古代私塾的教学方式再简单不过了,熟读成诵,积少成多,然后融会贯通,化为已有。一味的读,一味的背,在硬性读背的戒尺下不也培养出了大量儒生?由此可见“读”在学习语文中还是具有相当的作用的。我们看到有些语文教师却对“读”束之高阁,在阅读教学中去搞新花样。教师纯粹“为讲而讲”,学生纯粹“为学而学”,“方法”看似灵活多样,课堂也颇显热闹,可学生学完一段时间后实质却知之甚少,遗忘很快。正如走马观花式的旅游仅是“到此一游”而已。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记忆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础。朱熹曾经说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是多种器官同时参加活动的协同作用。心理学家早有实验结论:多种器官协同作用的效果最好。因此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三、注重学生自悟探究

语文教学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探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悟”便是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径。在“读”的基础上,“悟”出精髓。因“文”悟“道”,因“道”学“文”。当然,学生的自悟探究,绝不能采取放羊式的自我领悟,必须在老师的引导、师生的讨论下进行。自悟探究中要有思维培养,自悟探究中要有语言训练,自悟探究中要有创新的火花。

四、语文生活化,将语文教学由课内拓展到课外。

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篇2

[关键词]高等学校日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新“国标”;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6-0121-02

一、序言

《高等学校日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分委会等机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等文件的精神而制定的。新版《高等学校日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出台,要求日语专业学生应掌握日语语言文化知识、国际形势相关知识,具备坚实的中国语言文化基础,了解相关专业知识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形成跨学科、跨文化知识

结构。因此,解读国家标准的总体框架下的课程体系,建设适合新建本科院校日语专业的课程体系尤为重要。

二、解读《高等学校日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总体框架下的课程体系

新“国标”对日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以及课程体系都有明确的规定。新“国标”的出台,对日语专业具有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解读新“国标”,探讨新形势下的日语专业课程体系的发展趋势愈显其意义的重大和深远。

新“国标”下的日语专业课程体系分为四部分,由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实践环节和毕业论文环节组成。

(一)公共课程

公共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类,包括思想政治理论、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军事理论与训练、人文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第二外语等方面的课程设置。

(二)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包括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专业特色课程三方面。专业核心课程又包括外语技能课程(听、说、读、写、译等)和专业知识课程(语言、文学与文化的基础课程,以及论文写作与基本研究方法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中的技能课程有基础日语、高级日语、日语会话、日语视听说、日语演讲与辩论、日语阅读、日语基础写作、中日笔译理论与实践、中日口译理论与实践等。专业知识课程有语言、文学与文化的基础课程,以及论文写作与基本研究方法课程。有日语语言学概论、日本文学概论、日本概况、跨文化交际、学术写作与研究方法等课程。专业选修课程要拓展学习领域,提高对所学专业的整体把握能力。有中日语言对比、日语词汇学、译文赏析、日本文学选读、日本文学史、比较文学、日本文学研究与实践、日本社会与文化、日本历史、中华文明史、世界文明史等课程。专业特色课程由各高等学校日语专业根据办学优势及特色、师资力量等灵活设置。有商务日语系列、旅游日语系列、科技日语系列、信息日语系列、翻译系列、区域研究系列、管理学日语系列、影视动漫日语系列等课程。

(三)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重视培养学生的日语运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实践环节包括专业见习与实习、课外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国际交流等。

(四)毕业论文环节

毕业论文环节是培养学生研究并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可采用学术论文、翻译作品与翻译实践报告、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可以用日文或中文撰写,使用中文撰写时,字数不少于6000字,同时须有不少于2000字的日文摘要;使用日文撰写时,字数不少于8000字,同时须有不少于800字的中文摘要。

通过新“国标”分析可以发现,日语专业核心课程中要求有论文写作与基本研究方法课程。而专业选修课程突出了中日语言对比、日语词汇学、比较文学、日本历史、中华文明史、世界文明史等课程。实践环节增加了国际交流。毕业论文(设计)形式也更加多样化。

三、新建本科院校日语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日语专业课程体系基本与新“国标”相匹配,但是仍有部分课程体系需要进一步建设和完善。

(一)日语专业核心课程

日语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与新“国标”匹配。分为外语技能课程和专业知识课程。外语技能课程主要通过专业基础课程完成。听的技能由日语视听a(一)~(五)、基础日语a(一)~(四)支撑;说的技能由日语会话a(一)~(三)、基础日语a(一)~(四)支撑;读的技能由日语阅读(一)~(二)、高级日语(一)~(二)、基础日语a(一)~(四)支撑;写的技能由日语写作、日语论文写作、日语语法(一)~(三)支撑;译的技能由日语笔译(一)~(二)、日语口译(一)~(二)、基础日语a(一)~(四)支撑。

(二)专业知识课程

专业知识课程包括语言、文学与文化的课程。主要通过专业方向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的专业选修课程与专业特色课程完成,开设日语语言学概论、日本文学、日本概况、市场营销c、国际商务谈判等。

(三)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由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完成,开设日文录入实践、日语专业行业模拟实践、日语翻译实践等实践课程。

(四)毕业论文环节

目前笔者所在学校的毕业设计要求单一,要求学生用日文写出6000字的毕业论文。

通过与新“国标”的对比可以发现,我校日语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体系与新“国标”匹配。而专业知识课程中的课程名称与新“国标”不完全匹配。例如现开设有日语翻译理论与实践;日汉笔译实务;日汉口译实务课程。但新“国标”中的名称为中日笔译理论与实践、中日口译理论与实践。同时日语专业知识课程中没有设置学术写作与研究方法。另外在选修课程的设置中缺少中日语言对比、日语词汇学、比较文学、日本历史、中华文明史、世界文明史等。

另外,日语专业的特色课程、实践课程和毕业设计的改革创新成为当务之急。只有完善课程体系才能达到新“国标”人才培养的要求,真正实施全人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日语运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结语

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篇3

一、树立课程理念

树立语文学科的课程理念是新课程的语文课的指导思想。

新课程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全新的课程基本理念。课程基本理念是课程标准的基石,反映了该课程服务于时代要求,实现新课程培养目标的课改方向。语文课程基本理念应成为我们实施新课程,进行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提出四点课程基本理念: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经过一段实践,我们觉得语文课一定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素养:即在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内化汉语言的优秀文化成果,最终在学生身上养成一种涵养水平。语文素养的基本要点应包括:热爱祖国语文,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态度,丰富语文的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培养语感,养成良好个性等。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一个宏大的工程。

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即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语文学习的实践性、语言文字的独特性。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特点决定了语文课不能过分地进行理性分析,必须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学生的情感投入,提倡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独创的理解,还必须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语文学习的实践性。语文学习的过程不在于传授系统的语文知识,而在于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以阅读教学为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首先是学生的读书实践。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修订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所以,阅读教学的主要形式应是“以读为主,讨论交流”,一节课大部分时间应是学生的读书交流活动。当然,这种读书活动决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自己去读书。教师应作为读书交流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参与者,要有层次地安排学习过程,进行必要的对话式的指导和讲解,使学生的读书交流活动有序、有质地推进。

语言文字的独特性。汉语言文字在世界语言系统中属汉藏语系的汉泰语族,它的总体特点是以形表义,音、形、义结合。因而语文教育不仅要进行理性分析,更要重视整体感悟。值得注意的是,《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不能从语文学科本身的知识体系出发构建语文课程体系。二是不能从语文学科本身的知识体系出发设计语文教学活动。

二、把握课程目标

把握课程目标,是上好新课程的语文课的关键。

新课程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规定了全面的课程目标,体现了课程功能的转变,其目的是实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程目标是一个整体。三维目标互相联系,融为一体,在教学中统一在同一过程之中。很明显,新课程不是不要“双基”,但是新课程的“知识与技能”与传统教学的“双基”不同。

首先,传统教学老师传授的“双基”是系统的基础知识,而学生主要是接受、储存这种知识。这种“双基”知识的运用就需要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尽管十几年来我们强调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但是这种知识为本的“双基”并未改变。在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今天,学应试的知识、练应试的技能、培养应试的心态成了时尚,“双基”成了升学的敲门砖。

新课程则不然。新课程需要的是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这里,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前面有个定语“适应终身学习”,这就和传统教学的“双基”区别开来了。新的语文课程不再是系统的语文知识的教学内容和单纯的基本功训练。新课程的语文教育提出教学的开放性和生成性,注重学生的兴趣和体验,注重学生的经验,注重学生的实践与探究。这正是终身学习所需要的。

其次,“学习”这个词的本义不仅是对前人经验的继承,更是学习者自己发现、探索的实践活动。

传统教学过分强调接受学习,学习以书本为主、以认知为主、以获得间接经验为主。尽管这种学习保证了人类文明高效率的继承和发展,功不可没,但是这种学习却是以牺牲个体的直接生长体验为代价的。学生在获得“浓缩果汁式”知识的同时,失去了成长过程中所必需的直接经历和体会,失去了人类发展取之不竭的动力——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失去的是生命的丰富性和完整性。这种传统的学习已丧失了学习的基本内涵——实践性。

新课程改革坚持学习的实践性观点,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无论新知识的获得或是现成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学习者的积极参与,离不开认知主体的活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习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因此,本次课程改革使我们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回归“学习”的本义,让我们的学生不仅仅用接受的方式学习,更多地是在发现、探究的实践活动中学习,学习生活的知识,学习生存的技能,学习生命的意义。这也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国际委员会提出的终身学习的内涵: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语文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课程目标,教材内容及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制定出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有定向、激励、调控作用。教师要善于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激起学生对达到预定目标的强烈愿望,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

教学的本质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不只有教师预设的文本,而且有在师生互动、学生互动中生成的文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经验和需求是重要的。新课程不再是“学生适合教师的教学”,而是“教师创造适合学生的教学”。因此,预设的教学目标不应是固定不定的,而应该是开放的、生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的经验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目标。

三、开放语文课程

开放语文课程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新课程的语文课的一个重要标志。

开放性的语文课具有显著的时代性、社会性、全程性、实效性。

开放语文课程,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开放设计;要包括语文学科课程,也包括语文活动课程和语文综合学习课程;要不局限于课本、教室、校园,还应与社会、家庭、学生生活相沟通;要求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交流、互动,强调师生对课程、教材、教法的意义重建;要根植现实,面向未来,还应密切关注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进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新时期的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的、变化的、发展的、有活力的。

四、改变学习方式

改变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新课程的语文课的核心任务。

传统教学主张课堂为中心、课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育,是“大批量”培养规格化人才的教育,强调的是对受教育者的直接塑造和改变。对学生来讲,这种教育采用的是一种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这种教育的教学忽视情感,忽视创新精神的培养,造就了大量“高分低能”的学生,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我们过去的教学改革,尽管也强调学生为主体,但是到了具体教学上,考虑的还是教师怎样教,结果还是教师牵着学生走的所谓“主体学习”。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的自主学习应该是:

爱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

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在教师的帮助下,和同学们一道在自己的学习实践活动中学习。

学语文,就应该是学生自己学习识字写字,自己学习读书,自己去进行口语交际,自己学习写作文。以阅读教学为例,阅读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有层次地读书,由“读通”到“读懂”再到“品读”。正如课程标准提倡的“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得到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在学习过程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无庸置疑,过去我们在学法指导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有两个偏向:一是具体情境下的学法指导多,一般情况下的学法指导少;二是教师教给学生统一的学法多,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法方法少。这两个偏向要注意纠正。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

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来进行合作学习,而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要合作学习。要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这包括合作学习的组织及学习活动。学习任务要明确。小组中每个成员都要积极参与,为完成共同的任务组织活动,积极交流、沟通,互相支持、互相配合,还应有必要的让步。还要学会学习别人、赞赏别人,在共同活动中进行评价。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

探求是人类的本能,求知欲是人类本性中最大的驱动力之一。探究学习正是适应人类的探求本能、发展每个人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传统教学以学生的接受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这次课程改革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让学生在已习惯的接受学习之外学会探究学习。

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尊重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这是探究学习的前提。天底下没有一个不爱求知的孩子。青少年为探究提出的任何问题和答案都是有他们的逻辑和道理的,有价值的,哪怕是“鸡毛蒜皮”的问题。

要鼓励和帮助每一个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答案。

要鼓励和帮助每一个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尝试不同的方法,摸索适合自己获取新知能力的途径。这种“新知”可以是对所有的人都是新的,也可以只是对自己是新的,对别人并不新。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世界上的事物是复杂的,因此学生探究的答案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还可能是错误的。探索的经历和体验对学生的发展是有意义的,错误对学生的学习也是有意义的。我们不以成败论英雄,关键是“我经历了,我努力了”。

当然,探究学习并不是在所有语文学习过程中都是必需的。我们的提法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根据教学的需要,决定是否进行必要的探究学习。

五、关注课程评价

关注课程评价是新课程的语文课的重要内容。

新课程的评价不再仅仅是为了甄别和选拔,不再仅仅是得一个分数。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改进教学。

评价内容应多样化。除关注学业成就外,还要重视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展,尤其是要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评价标准既要体现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也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以及发展的不同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用一句形象的话来说就是:“评价——多了几把尺子。”

评价方法要多样化。评价方式应灵活多样。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使学生成长的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

评价的主体应是多元化的、互动的。要改变单一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况,使评价成为教师、管理者、学生、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

日常评价是与教学活动同步的最经常的评价方式。新课程要做好日常评价的改革。

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是日常评价的评价标准。教师要根据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结合教学实际,制定具有可操作的教学目标,作为日常评价的目标。

语文课的日常评价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学业评价与非学业评价。新课程不是原有的学业评价再加上几项非学业评价项目。二者是一个整体,应统一在同一个过程之中。

2.激励性评价与一味表扬。激励不等于表扬。表扬只是激励的一种方式,恰当的批评也是激励。一味表扬不利于学生成长。发展性评价强调评价过程中评价主体间的互相关怀、互相协商、沟通、理解和让步。激励性评价有利于这种充满人文关怀评价的实施。

3.无错误原则与纠正错误。无错误原则是对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而言的,决不是不纠正错误。问题在于我们用什么态度来纠正错误,用怎样的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方式来纠正。

4.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新课程的评价注重纵向比较,让学生自己和自己比,从而认识自我,体验成功。新课程评价将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成功者,促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选拔性考试则是另外一回事。

5.物质奖励与内部奖励。物质奖励不能滥用。在学习中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感受学习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获得内部奖励。与此同时,适当给予必要的外部奖励,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利于形成爱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6.关注划等与关注反思提高。划等需要,反思更重要。反思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策略,学会反思,终身受益。

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篇4

【关键词】缺乏实效性;扫;清;搬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新课改这几年,全国各地沸沸扬扬,异军突起。表面看来,大家都在改革中做出不小的贡献,若仔细观察思考,能够发现不少问题。就拿语文课来说,新课改后,我们的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的异彩纷呈,多姿多彩;但在其背后,不难看出语文教学的浮躁与迷失,缺乏实效性。

由于许多老师没有真正读懂新课标的内涵,凭借自己的理解,硬是把语文课上成了“满堂灌”的“政治课”,或是“活泼生动”的“劳技课”,甚至还有“优美”的“幻灯片展示课”。课堂表面上热火朝天,而真正的实效性又在何处?因此,我们要思考,真正的语文课应该怎样去上呢?或者换言之,如何上好一节充满语文味的语文课呢?

对于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应该搞清楚何为“语文味”?

对此,我搜罗了一些教育专家的述说,比如广东深圳教研室程少堂副教授认为:“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一种富有教学个性和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1]又如尹疆捷说:“语文味即在富有诗情画意的润泽氛围中,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与指导下,‘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2]

《语文课程标准》提道:“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当然,我们不要讨论谁先谁后的问题,而是要讨论如何使他们和谐发展,如何使我们课堂的“语文味”更浓些。结合新课改的一些理论,对于如何使语文课的“语文味”上的更足一点,我也作了几点思考,简单地用三个字概括:扫、清、搬。

一、“扫”

现在的语文课本,很多讲政治类的内容,比如鲁迅的一些杂文、的诗词等;还有很多讲科技类的,如《花儿为什么那样红》《宇宙里有些什么》等;也有一些讲旅游景点的,如《苏州园林》《巍巍中山陵》等。很多教师,尤其年轻教师在这样的课文讲解时,也许都会不自觉地上成“非语文”的课,这就与我们的新课标理念背道而驰了,长此以往,对学生有害而无一利。

因此,我们要扫除课堂“非语文”的内容。那什么才是语文呢?这个问题说起来比较复杂,因为涵盖的内容很多。《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发展。”所谓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3]

二、“清”

(一)弄清“朗读”的实质

《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堂,要特别强调读书,在读中悟,悟中读,方能体会其中的情感。可见,新课标实实在在强调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所以语文课堂,各种形式的朗读肯定是缺少不了的,而现在的课堂,很多老师为了朗读而朗读,没有目标意识,出现许多没有实在意义的朗读,这样是不可取的。我们在设置每次朗读环节的时候,需要提出相应的要求,甚至制定相应的目标,让学生在读完之后,或是能够疏通文意,或是能够读懂文章所蕴含的真正情感。

如教学《想北平》中第二段“可是,我真爱北平……我爱北平也近乎这个。”时,可设置两个目标:一是整体读出深沉的语调;二是读出对北平如母亲般的爱。通过这样的朗读指导,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那种对北平爱的深沉的情思,有了这种体会,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这种意境,更深刻地体会出老舍对北平不一样的感情了。

(二)理清每篇文章的“三个问题”

语文课,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搞清楚三个问题,而且要时刻记在心中,那就是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只有时刻铭记在心,才能对教学有个整体的把握,做到胸有成竹。许多教师在备课时,往往缺失这三个步骤,最终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没有能抓住重难点,可想而知,一节课效果甚微。

如教师在备课张洁的《我的四季》时,首先需要弄清楚文中讲的是人生的四季(写的什么);接着是通过描写四季中“我”的行为和态度,来揭示作者执着追求的人生态度(怎么写的);最后要了解文中是通过自然界的四季来写人生的四个时期,更显得有新意、独特、不同凡响(为什么这么写)。

(三)分清“合作讨论”和“问题串”、“茶话会”的区别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识,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很多老师在课堂上设计各种问题,变成一个个“问题串”,放手让学生去讨论,以至于把语文课堂变成了“茶话会”,表面看上去很活跃,互动多,实际上,学生真正学到的东西寥寥无几。究其原因,有的老师只会让学生去讨论,流于形式,却缺少了学生潜心会文的环节。

如教学《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中,教师若设置以下问题:①问:写“梦”,上阕是写梦吗?是否可以删除?②问:“十年生死两茫茫。”平心而论,十年不短,也不算太长。对作者来说长不长?为什么?③问:“茫茫”看不清楚?为何看不清?接下来就是学生合作探究,寻找答案。确实,从表面来看,无论教学进度还是课堂活跃程度都达到目标,但是实质上,学生真正的体味潜泳,并没有落到实处。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体味文本,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品读,或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教科书是选出比较出色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是值得我们学生去细细品味学习的。因此,语文教学一定要重视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学习,要让学生“虚心潜泳,切己体察”,在反复咀嚼、品味语言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体验情感,升华认识。

三、“搬”

语文课程强调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写,那也就是写作了。这几年语文课程特别注重写作教学,由于平时的作文课比较少,一周也就两节课,很多老师对于写作教学研究得也不是很透彻,导致学生作文也不得要领。只是短短的两节作文课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这也许就需要我们把作文课搬到平时的语文课堂了,如在学习一些散文的时候,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可以让学生学习《春》的春雨写作手法,让学生仿写夏秋冬的雨,这样不仅具有针对性,而且具有实践性。或是教学布丰的《松鼠》时,也可以给学生讲讲如何去写小动物,让学生借鉴文中写松鼠的手法,写写自己喜爱的小动物。我想,这样循序渐进地去做,久而久之,一定会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改革语文课堂,也许路还很漫长,需要大家的共同探讨,但是我坚信,只要我们不懈努力,一定可以还语文课一个本真的课堂,让语文味回到我们的课堂,还给我们的学生,真正地把语文课带“回家”。

参考文献

[1]程少堂.“语文味”究竟是什么?[J].语文月刊(学术综合版),2009(5).

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篇5

如何看待开放型的语文课堂教学,从当前一些农村学校的语文教学和我自己的教学经历看,首先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语文课堂的开放实质,走出下列误区:

1、开放型教学模式不能提高学生成绩。因为在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片面追求高分数,束缚了人的思维方式,也扭曲了学校的对教学的管理和评价。每年的职称评定和工资福利发放等,无不以教师实绩(学生统考成绩或名次)为根本标准。教师呢?放不开手脚,担心把社会生活中的事情或现象放进课堂,会影响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考试又不会考那些的”是语文教师普遍存在的想法,“学生考砸了,我怎么办?”事实上,只要我们不改变这种思维方式,不改变原有的教育考核评价制度,不但不能推动素质教育前进,甚至会重返填鸭式教学老路的危险。语文的本身的性质告诉我们,只要学生的听说读写训练得到真正的落实,只要学生的潜能和创新品质得到有效的发挥或挖掘,就会为他奠定了坚实的认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基础,靠一时的记忆或许能让学生取得较好的分数,但却不能保证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路上“一路顺风”。从较长的学习时段来考查,只有坚持开放式教学,学生的语文技能和学习品质发展了、提高了,才能真正地持久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2、开放式语文教学就是加大课堂内容量。一些老师片面地认为,开放教学就是把教学内容以外的文章或是练习大量拿进来,增大学生的训练量或作业量就行了。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开放型教学在本质上是要让课堂学习活动更贴近学生对生活的感知,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不是仅仅对老师提供的答案的机械性地记忆和重复。实际上,开放式语文课堂并不是也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它要求语文教师不拘泥于课本的束缚,重新组合教学内容,虽加进了一些书上没有的内容,但是却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对教材的优化重组,而是质量更高的教学资料。重组的最优化教学资源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开放开语文课堂不但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相反还能减轻学生对机械知识的学习、重复记忆的压力,始终精神饱满地追求学习的乐趣。

3、开放型教学就是把课堂一分为二。少数教师认为,只要一节课用一半的时间来教授新课,一半的时间用来讨论发言,谈谈实际生活中的事情或现象就是开放教学了。开放式语文教学并不是时间的除法,它更注重的是课内、课外的有机结合,强调的是课内课外对学生的技能和品质的最优化训练。事实上,在新课程标准中,教材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化的知识结构,而作为教学内容的课文呢?并不是固定的和唯一的,要求语文教师结合当前的现实情况和学生实际,合理地取舍增减。“只有教学内容的优化才能让学生的技能和品质锻炼得到最优化。”所以机械地按时间的多少来评判课堂是否是开放的,是十分可笑的笨拙的开放。因为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无论是引入新课、巩固练习、新授、小结、作业等每一个环节,只要能和当节课的训练目标有最紧密的联系,都可以作为语文教学的开放切入点。把时间一分为二仅仅是形式主义在教学上的体现,不会也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4、没用多媒体手段的语文课就不是开放型教学。这其实是一种非常有害的错误认识,语文课堂的开放,主要是从观念、内容、授课技巧、教与学的过程、教与学的情感体验等方面展开的。有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当然好,但没有使用多媒体的课堂只要能认真贯彻开放授课的原则,同样是开放式教学,开放型授课不是看你的教学设备设施有多么多么现代化,而是看你在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指导中是否尊重他的自主意识,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火花,是否真正使学生的人际交往顺利,是否让学生从课堂中得到深刻的情感体验------所以“没有使有多媒体的课堂,一定不是开放式教学课堂”、“使用多媒体的课堂,一定是开放式的教学课堂”,这些说法是多么荒谬可笑啊,完全没有任何科学的理论依据。作为农村学校的语文教师,我们只要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握多门学科知识,一样能让学生在课堂中得到最有效的综合训练,让学生素质得到完善和发展,不也是开放的课堂吗?

澄清了对开放授课的模糊认识,是否够了?非也!怎样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做到语文开放上课呢?

首先,要牢固树立新课程标准理念。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自始自终视它为一种交际工具,其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和谐。开放教学,说到底就是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标准,作为人际交往工具的语文,是人们思想感情的载体。因此,让学生学好语文,就是让他们能正确运用这一工具恰当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并在这一过程中使人际交流交往的能力得到锻炼,使其从中受到心灵的碰撞,向往并乐于追求人世间的一切美好。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树立新课程标准理念,至少应包括几方面:⑴、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言积累、词句组织、表达技巧、语文习惯及阅读、写作及人文因素的提升等)。⑵、大语文观。语文是人类一切文化的基础和载体,渗透和涵盖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和各行各业,政治、军事、经济、科研及工、农、商------无不是语文知识的沃土。⑶、语文是习得的,不是学得的。作为交际工具,不通过交际实践仅仅是单纯的学教是绝对脆弱的,因此要十分重视语文实践(包涵其他内容的实践,而非单纯的语文)。⑷、语文教学中贵在语文品质的培养,语文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技能和学习方式等是支撑学生持续认识主客观世界的动力。只有树立新课程理念,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教学资源才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只有彻底与旧的、落后的、粗放的语文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决裂,才能让我们的语文教学焕发青春与活力。

其次,精心选择和组织课堂上的开放授课的内容。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应停留在教本上,要看到课程改革的前沿,不但要时时关注本门学科的发展变化,也要关注其他学科的改革发展,从新课程理念要求出发,精心选择、组合、优化教学内容。看我们选择组合的语文材料是否符合下列要求:(一)、是否有利于对学生的人格教育,发展学生健全人格;(二)、是否做到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整合;(三)是否让语文教学与现代科学特别是信息技术的紧密结合;(四)、是否有利于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五)、是否与语文学科的教学特点相一致;(六)、是否有利于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高;(七)、是否做到了教学材料的最新化,是否贴近学生生活现实。比如,我在教学小语第六册《飞机遇险的时候》一课时,选取了最近我国民航发生的两次空难事件来引入新课,目的就是想从关心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角度,让学生全会加深对周恩来同志临危不惧、舍己救人崇高品德的认同感。最后又选取了学校前一天发生的一起安全事故来引发学生讨论:我们该怎样向周恩来同志学习?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基本不主动给学生下肯定性的结论。在组合这些材料时,强调语文技能训练与人文素质的有机结合,我先是让学生用“首先------然后------最后------”来用自己的话叙述飞机遇到的危险,又让学生用“因为------所以-------”来谈谈小扬眉哭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通过学生的多种形式的表情朗读及表演来引发学生对周恩来同志的讨论。新课结束后又启发学生为课文改标题并让他们大胆写在黑板上。实践证明,这样选择、组织优化教学资源是比较成功的。“自始自终服务于学生人格的完善、学习能力的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自信心的增强、学习品质的养成。”是我对优化教学资源的最大的收获和体会。

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篇6

当新课程标准在教改领域并结合新教材在我省我市开展得正如火如荼之时,语文教师又该如何将新课标理念贯彻并实施在语文教育教学之中呢?在此,我根据自己的实践体会,并结合我校语文教研组一些做法,就语文教育教学该如何贯彻落实新课标的理念,谈一点自己的一得之见。

第一、改变教学观念,把“舞台”让给学生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转变角色,转变功能,变语文教师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做一个教育上的组织者、设计者和指导者,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和以活动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根本上来讲,语言的掌握不是老师教会的、讲会的,而是学生通过练习,形成语言技巧,并经过大量反复地在实际的情景中或模拟的情景中使用才能真正掌握的。因此,课堂的“主角”应该是学生。

高明的教师应该教学生“学会学习”,只有学会学习,才能应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进而构建新的知识。在学习活动的安排上,应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探究发现能力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曾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正如中国的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方法之所以有价值就是因为它能够反映事物的特点和发现规律,能够打开人们思维的闸门,给想象插上腾飞的翅膀。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关键在于让他们掌握关于方法的知识,以便于他们将来能独立学习与发展。

第二,对话式也是新课标的一个创新与突破

它要求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要求教师不但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权益,还要认真研究学生的语文学习心理和语文学习规律,促进学生以积极的情感和浓厚的兴趣主动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主动探究和合作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在对话中,指导学生的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帮助学生养成终身受用的学习习惯。

要知道,课程学习不再是特定的知识载体,而是老师和学生的平等对话,共同探讨的平台。我们老师是该放下“师”的架子了。

第三、从新认识语文教师的主导功能

艾利奥特说“课程改革是人的改革”“课程发展是人的发展”“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所以,要成功地实施语文课程教育教学的改革,必然要依靠语文教师。那么,语文教师在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贯彻和落实新课标的理念呢?

(一)、转换语文教师的角色。从《课标》提出的基本理论来看,现代语文教师角色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韩愈所说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更为重要的是,语文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与学生彼此平等的沟通对象。语文教育教学过程的中心不是单纯的教师,也不是单纯的学生,教师和学生都是教育教学的中心人物。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通过教育教学的意图、策略等影响学生,使得学生成为学习的行动者,让学生享有独特体验、持续发展的权利。

(二)、明确语文教师的基本功能。语文教师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激发者、引导者、指导者。所谓激发,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所谓引导,就是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所谓指导,就是指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逐步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表达、研究等能力,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创造与发挥语文教师的特有功能。语文教师自己应该具有一套适合学生的“主导”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用诸如设置情景、示范朗读、讲相关故事、制作课件、多媒体演示、让学生谈自己与文本对话的心得等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与兴趣。许多语文教师有课前让学生进行3分钟左右讲演的好习惯,有的语文教师不但自己提供话题,还积极发动学生定期提供热门话题,让学生将讲演与话题写作有机结合起来,并对优秀讲稿进行张贴、展览和收集、装订,这样取得的效果可能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自然就比仅仅让学生上台讲一番话,锻炼一下胆量和说话能力要好的多。

总之语文课本的教学应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一样鲜活、生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生为本,以学为主,要有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注重对学生创新力的培养,要让我们的语文课本“活”起来。

在教学中,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语文课的学习规律,讲究激发和引导的艺术,学会鼓励和赞美,让学生敢问、善问,让学生学会、更要会学。要树立“得法于课内,增益于课外”的开放性教学观,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接触面和知识面。

语文课堂教学要能抓住契机,激活思维,变直为曲,引人入胜;要能突出亮点,营造亮点;要让学生能真正切切地体验到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篇7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语文;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7-211-01

在落实新课改之前,特别是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我们语文课堂大多过分地强调了知识的本位价值,因此把教学目标局限在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上,导致在课堂教学中“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模式的出现,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语文教学实效不高。众所周知,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的双边活动。如果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缺乏对学生思想的沟通与互动,师生间就会有代沟,课堂交流就会变得很困难,课堂教学效果就难以提高。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落实深化,不少语文教师都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模式进行了探索,而主旋律都以唤起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目标,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为皈依。

一、以趣促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多结合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寻找学生的感兴趣的着落点,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寓教于乐。可见,新课标下,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学语文的浓厚兴趣,唤起学生的探究欲和迫切的求知欲也是非常关键的。为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通过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使学生学好语文,以实现教学的目标。

如,我在教《祝福》这篇小说时,为了让学生全面理解祥林嫂的悲剧产生的根源,我没有照本宣科,而是来个曲折迂回的兴趣促学:先引导学生用第一人称把祥林嫂的故事有条理地说出来,学生很快得出了祥林嫂遭遇可悲的结论。正当学生认为这是故事发展必然的结果时,我把教学程序为之一折,突然提问:祥林嫂的悲剧真的是必然的吗?从另一角度引导学生得出祥林嫂的可悲就可悲在想做奴隶而不可得的地位。正当学生认为这次一定是标准答案时,我又趁热打铁抛出:真的没有其他原因了吗?又引导学生得出了祥林嫂可悲就可悲在她一心要维护的封建礼教反而害死了她,虽然被害死了却不知凶手是谁的结论。这样一会儿“山重水复疑无路”,一会儿“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教学设计自然激起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必修课程要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和均衡性,选修课程也应该体现基础性,但更应该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被老师所重视。语文教学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推行的教学模式自然也是以学生为主体个性化教学。因此,在新课标下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让学生当学习的主人。特别是如何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促使他们主动参与教学,并进一步获得主体精神的发展,是语文课堂成功与否的关键。

例如,教学《雷雨》这篇课文时,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不同的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在分析周朴园的人物形象时,我创设了“我眼中的周朴园”这个个性化的讨论环节,由于教学设计虽然基于课文但却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学生自然有很大的发挥空间,自然出现了诸多个性化的答案。如,有学生会指出周朴园他作为资本家所固有的凶残本性。但剧中有些细节,如周朴园仍保存着侍萍的照片以及保留着客厅的原貌,对此,有些学生认为这是周朴园的虚伪,也有些学生则认为周朴园内心深处还存有一丝真诚。事实证明,“在语文教学中,越是不统一的越是有意义的,越是个性化的越说明学生与语文之间发生着深刻、流畅、全面的内在交流。”由此可见,个性化是语文教学成功与否的标志之一,也是成功的语文教学的必然表现。在实践中,也只有能触动学生个性的语文教学才能打动学生的心灵,才能启发学生的智慧,才能真正完成语文教学的任务。

三、提升魅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可以说,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学生如果喜欢你这个老师,他(她)就会喜欢你所教的这门课。因此,新课标下教师在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同时,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还应该注重提升自身的个人魅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爱护与信任,以及教学中要多些互动与合作,方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作文批改方面,我采取面对面交流的方式,先问他写作的思路是什么,然后跟他们交流自己的见解,然后拿出好的文章让他自己比较,从中既可了解他的想法,也可以帮助他改进作文。同时,我还把周几当做彼此交流的桥梁,通过周记达到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学生感觉到老师真诚的帮助,作为老师,也感觉到学生对老师真诚的欢迎。甚至后来上公开课,执教《陈情表》,想让学生尝试“如何委婉拒绝别人”片段写作的时候,笔者问“如果有朋友从外面回来,你家里又有特殊原因走不开,你怎么学习作者进行委婉拒绝”,可能公开课紧张,教室里没了声音,一时陷入尴尬。这时一个平时比较腼腆的学生站起来,“我来说说,抛砖引玉吧”。她说的很好,更好的是她适时的一句“抛砖引玉”,我并非想让公开课就多么“热闹”,让我自己不“出丑”,公开课也是“课”,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学生着想,所以我没想刻意让这堂课有多出色。但是,就她的这句话,还是让我感受到了她对老师的支持,也有一种老师的欣慰。她的发言引来了班上更多精彩发言,学生的思路也就活跃起来了。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行,新课标下要想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课堂实效,我们高中语文教师不仅要认真领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关键要敢于跳出传统,根据现行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通过:提升个人魅力、以学生为主体、以趣促学等方面来保证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以最大的热情投入高中语文学习之中,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实效。

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篇8

一、发挥主动性,培养创造思维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一种互动、和谐、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自信地想、大胆地说,赋予他们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创造的自由,给他们一片自由翱翔的蓝天,彻底把以往的填鸭式教学转变成为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为中心,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活”起来,把过去以教师为主的“一言堂”变为学生积极参与的“多言堂”。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精神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而教师则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正如杜威所言:“教师,一个引导者,他撑船,学生们用力地用桨把船划向前。”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努力转变自身的角色,努力为学生创造宽松、自主、和谐的学习空间和氛围,在学生与文本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中进行心灵深处的碰撞,实现情感的交融,在自主与互动之间敢于想己之所想,言己之所言,在自主感悟、主动探究的基础上迸发出创造的火花,从而塑造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现师生的共同创造、共同进步。

二、寻求开放性,培养综合能力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沟通课堂内外”,“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这就需要教师实现教学观念的开放,采取开放性的教学形式。语文是一门极其生活化的学科,语文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初中生正处于开始关注和思考生活的心理年龄阶段,对一切充满好奇和热情。语文教学应该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缩短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使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例如:教师在完成一节课的基础上,可以举一反三地溶入课外知识――日常生活中的事例、电影、电视及文学作品中的某些情节、人物等。除此之外,还要鼓励学生走出狭窄的课室,让学生在与大自然、社会、家庭的接触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知识是教不尽的,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接触中具有了一定的语文能力,便可以自学知识、再生知识,自觉提高语文综合素质。这样,就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标。

三、注重过程性,培养探究精神

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篇9

    一、树立课程理念

    树立语文学科的课程理念是新课程的语文课的指导思想。

    新课程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全新的课程基本理念。课程基本理念是课程标准的基石,反映了该课程服务于时代要求,实现新课程培养目标的课改方向。语文课程基本理念应成为我们实施新课程,进行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提出四点课程基本理念: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经过一段实践,我们觉得语文课一定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素养:即在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内化汉语言的优秀文化成果,最终在学生身上养成一种涵养水平。语文素养的基本要点应包括:热爱祖国语文,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态度,丰富语文的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培养语感,养成良好个性等。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一个宏大的工程。

    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即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语文学习的实践性、语言文字的独特性。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特点决定了语文课不能过分地进行理性分析,必须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学生的情感投入,提倡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独创的理解,还必须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语文学习的实践性。语文学习的过程不在于传授系统的语文知识,而在于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以阅读教学为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首先是学生的读书实践。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修订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所以,阅读教学的主要形式应是“以读为主,讨论交流”,一节课大部分时间应是学生的读书交流活动。当然,这种读书活动决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自己去读书。教师应作为读书交流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参与者,要有层次地安排学习过程,进行必要的对话式的指导和讲解,使学生的读书交流活动有序、有质地推进。

    语言文字的独特性。汉语言文字在世界语言系统中属汉藏语系的汉泰语族,它的总体特点是以形表义,音、形、义结合。因而语文教育不仅要进行理性分析,更要重视整体感悟。值得注意的是,《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不能从语文学科本身的知识体系出发构建语文课程体系。二是不能从语文学科本身的知识体系出发设计语文教学活动。

    二、把握课程目标

    把握课程目标,是上好新课程的语文课的关键。

    新课程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规定了全面的课程目标,体现了课程功能的转变,其目的是实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程目标是一个整体。三维目标互相联系,融为一体,在教学中统一在同一过程之中。很明显,新课程不是不要“双基”,但是新课程的“知识与技能”与传统教学的“双基”不同。

    首先,传统教学老师传授的“双基”是系统的基础知识,而学生主要是接受、储存这种知识。这种“双基”知识的运用就需要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尽管十几年来我们强调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但是这种知识为本的“双基”并未改变。在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今天,学应试的知识、练应试的技能、培养应试的心态成了时尚,“双基”成了升学的敲门砖。

    新课程则不然。新课程需要的是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这里,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前面有个定语“适应终身学习”,这就和传统教学的“双基”区别开来了。新的语文课程不再是系统的语文知识的教学内容和单纯的基本功训练。新课程的语文教育提出教学的开放性和生成性,注重学生的兴趣和体验,注重学生的经验,注重学生的实践与探究。这正是终身学习所需要的。

    其次,“学习”这个词的本义不仅是对前人经验的继承,更是学习者自己发现、探索的实践活动。

    传统教学过分强调接受学习,学习以书本为主、以认知为主、以获得间接经验为主。尽管这种学习保证了人类文明高效率的继承和发展,功不可没,但是这种学习却是以牺牲个体的直接生长体验为代价的。学生在获得“浓缩果汁式”知识的同时,失去了成长过程中所必需的直接经历和体会,失去了人类发展取之不竭的动力——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失去的是生命的丰富性和完整性。这种传统的学习已丧失了学习的基本内涵——实践性。

    新课程改革坚持学习的实践性观点,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无论新知识的获得或是现成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学习者的积极参与,离不开认知主体的活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习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因此,本次课程改革使我们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回归“学习”的本义,让我们的学生不仅仅用接受的方式学习,更多地是在发现、探究的实践活动中学习,学习生活的知识,学习生存的技能,学习生命的意义。这也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国际委员会提出的终身学习的内涵: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语文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课程目标,教材内容及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制定出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有定向、激励、调控作用。教师要善于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激起学生对达到预定目标的强烈愿望,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

    教学的本质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不只有教师预设的文本,而且有在师生互动、学生互动中生成的文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经验和需求是重要的。新课程不再是“学生适合教师的教学”,而是“教师创造适合学生的教学”。因此,预设的教学目标不应是固定不定的,而应该是开放的、生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的经验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目标。

    三、开放语文课程

    开放语文课程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新课程的语文课的一个重要标志。

    开放性的语文课具有显著的时代性、社会性、全程性、实效性。

    开放语文课程,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开放设计;要包括语文学科课程,也包括语文活动课程和语文综合学习课程;要不局限于课本、教室、校园,还应与社会、家庭、学生生活相沟通;要求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交流、互动,强调师生对课程、教材、教法的意义重建;要根植现实,面向未来,还应密切关注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进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新时期的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的、变化的、发展的、有活力的。

    四、改变学习方式

    改变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新课程的语文课的核心任务。

    传统教学主张课堂为中心、课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育,是“大批量”培养规格化人才的教育,强调的是对受教育者的直接塑造和改变。对学生来讲,这种教育采用的是一种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这种教育的教学忽视情感,忽视创新精神的培养,造就了大量“高分低能”的学生,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我们过去的教学改革,尽管也强调学生为主体,但是到了具体教学上,考虑的还是教师怎样教,结果还是教师牵着学生走的所谓“主体学习”。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的自主学习应该是:

    爱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

    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在教师的帮助下,和同学们一道在自己的学习实践活动中学习。

    学语文,就应该是学生自己学习识字写字,自己学习读书,自己去进行口语交际,自己学习写作文。以阅读教学为例,阅读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有层次地读书,由“读通”到“读懂”再到“品读”。正如课程标准提倡的“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得到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在学习过程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无庸置疑,过去我们在学法指导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有两个偏向:一是具体情境下的学法指导多,一般情况下的学法指导少;二是教师教给学生统一的学法多,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法方法少。这两个偏向要注意纠正。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篇10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策略

新课程改革已经十多年了,然而还有许多老师,观念未改,方法不当,教学效果不佳,主要原因有三:首先老师们在备课时对新课程标准研究不够,对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研究不够,主要重视的就是如何传授好知识,很少考虑学生的能力培养,和良好学习习惯养成;其次,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只重视老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第三考虑学生实际不够,特别是小学生涉世较浅,经验不足,综合素质、综合能力较差,所以老师的课堂教学一定要考虑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知己知彼才会百战不殆。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出了一些做法,现叙述如下,仅供各位同仁参考。

一、新课程标准下语文老师要心中有课

我认为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必须要有很强的驾驭教材的能力,深入钻研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材分析要到位,一定要了解小学语文教学课题的出处、内容和编者的意图;设计理念要新颖,要突出本课语文教学运用的新观念、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设计思路要流畅,语文教学过程结构宏观;教学流程要详细,体现语文教学课堂活动的立体结构;课后反思要有效,能有效指导以后的教学。备好课才能让预设有效生成,只有深入钻研教材,把握课文的整体结构,才有可能从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的辩证关系出发,把知识、能力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确定一个质与量统一的整体性的教学目的;才有可能设计出恰当的提问,启发学生思考,推进教学过程,使语文教学大纲的精神落实到每篇教材的教学中,教材才真正地发挥“媒介”作用。教师只有拥有驾驭教材的本领,才会有“一览众山小”的气势,在语文课的教学过程中才能信心百倍,胸有成竹。教师用这种气势才能更好地影响学生,促使学生学习好语文课,从而提高语文课的教学质量。例如:我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提前做了大量的准备,不仅自己查阅资料,而且和同年级老师共同探讨,真正做到了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被环境,做到心中有课,所以教学效果特别好,通过年级组推荐,我还在全校上了公开课。

二、新课程标准下语文老师要有过硬的基本功

有的人说一名好的语文教师应该是书法家,应该是绘画家,应该是播音员,应该是作家,应该是演员,应该是慈母严父。当然这话说得有些太严重,但是我想其实这就是让所有的语文教师要有过硬的基本功。好的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具备磁性的声音,才能吸引学生,教师再用适当的动作姿势助说话,使语言形象生动、高低抑扬有致、增强感染力。有时巧用修辞,典故、古诗名句,语言幽默风趣,就会更加吸引学生。教师教态自然亲切,富有表情、感情,语言循循善诱,处处体现亲和力,学生才不会感到压抑,才会给你敞开心扉。三笔字工整规范,简笔画画得自如,对教材熟悉,运用多媒体设备娴熟自如,得心应手,学生会更加钦佩你,进而和你一起学习。当然对于学生学习中的错误、问题一定要象严父一样严格要求,帮助其改正。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基本功”我坚持做到“不放过任何机会和时间锻炼自己”。在我的建议下学校还开展了“教师基本功大赛”大面积提高了全校教师的能力。

三、新课程标准下语文老师要担当新的角色

营造民主氛围,创设质疑平台。只有民主的氛围才会有平等的对话,只有善于思考的学生才会有灵活的课堂。这是上好课的必备条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统治者和权威者,而是作为学生的指导者、交流者和合作者,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启发学生,与学生一道寻求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倾听学生的心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来使每一节课都显得生机勃勃。这样的教学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好的语文课堂,是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给学生,真正实现平等、民主、和谐交流的过程。一堂课如果仅仅是老师在忙碌,而学生很少参与,老师的水平再高,对学生自身而言也没有得到发展,这样的课就不能称之为好课。

四、新课程标准下语文老师要创设好的学习环境

教师是教学环境的设计者,应使良好的教学环境为教学目标服务,使课堂与环境达到动态平衡,使课堂变成一个动态的、生长的生态环境,并不断的推陈出新,以此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此外,教师每一节课都要给学生一张笑脸,不管心中有多么不快,都要把烦恼丢开,出现在学生的面前你就是以乐观的人,让学生喜欢你,而不是讨厌你,否则再好的语言,再好的声音,学生会惧之,也调动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前再辛苦的备课,课后再辛苦的努力,也会付诸东流。

五、新课程标准下语文老师要努力激发学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