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数学知识点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8:17:34

八下数学知识点总结篇1

关键词:八环节;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本文是作者主持的兰州市2013年教育科学规划“个人小课题”“新课改背景下城乡结合部小学数学高校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主要成果之一。

何谓“八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呢?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这是八环节课堂教学的起点,时间控制在3分钟左右。教师可以针对本节课涉及到的旧知识和技能组织学生回顾旧知,以旧引新,为获取新知识牵线搭桥;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积累和经验,通过绘画、幻灯、语言描述、实物展示和多媒体演示等辅助手段创设直观形象的现实场景,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将数学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数学学习信心,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同时,我们要注意在创设的情景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二、确定目标,明确方向

这是八环节课堂教学的定向,目的是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自主学习,时间控制在2分钟左右。教师要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钻研数学教材,根据学情,按照新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维度确定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向。学习目标可以课前预设,写在导学案上,也可以在导入新课后直接展示,还可以通过课堂生成及时调整,让课堂在预设与生成中充满灵动和活力。

三、自主预习,初建模型

这是八环节课堂教学的特色,集中体现了“先学后教”的教学原则,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编制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预习,阅读教材有关章节,整体感知教材内容,解决教材的基本问题、基本概念,自主完成基本知识的建构,初建数学模型。同时,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发现疑难、生成疑难,为合作交流环节提供探究的问题。教师也可以不编写导学案,由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解决问题,发现问题。自主预习可以在课前由学生独立完成,由组长主持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梳理疑难问题,上报数学课代表,再由数学课代表汇总各组提出的疑难问题,上交教师。自主预习也可以在课上进行,小组交流后,由小组长向全班汇报预习情况,并提出预习时生成的疑难问题。自主预习主要强调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对预习中发现的简单问题主要在对组(两人互助组)内讨论解决;对组不能解决的问题,交小组讨论解决;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反馈给课代表或者教师,经过教师梳理后成为下一个环节——“合作探究”的主要问题。

四、合作探究,建立模型

这是八环节课堂教学的关键,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教师根据本节课的学习重点、难点预设小组探究问题,提前书写在导学案上,也可以根据自主预习过程中学生存在的疑难和困惑,梳理出与学习目标密切相关的问题,经过筛选整合,提炼合作探究的问题,然后根据预设和生成的问题或组织小组合作讨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或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将数学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等活动的基础上,让学生亲身经历“经验——模型——符号”的数学化过程,建立数学模型,在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索的精神,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五、展示成果,点评精讲

这是八环节课堂教学的亮点,时间控制在8分钟左右。根据组内成员分工,各小组推荐代表,或者由教师直接点名,学生上台展示本组合作探究的成果,或解答问题,或介绍方法,或分析解题思路,或介绍易混点,或总结解题规律。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做好记录,并进行点评和质疑问难,使问题得到深化和理解。教师可以根据展示情况,针对质疑问难出现的问题,精讲点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展示的方式可以是一人展示,也可以是二人展示,甚至小组全体成员展示。如果二人展示,最初可以由优等生主讲,中等生负责板演,等学生熟练后可以互换角色,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锻炼的机会。展示的形式尽可能丰富多彩,或口头讲解,或书面展示,或肢体表演,或竞争展示。课堂展示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课堂内容,培养表达能力,促进思维发展。

六、拓展延伸,灵活应用

这是八环节课堂教学的提升点,时间控制在7分钟左右。前面经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生已经建立了数学模型,但是还不可能完全掌握知识的灵活应用。教师可以根据学习目标选择课本练习题,或者设计一些延展性、趣味性、思维性较强的习题和情景进行训练,为学生提供应用有关数学知识、方法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进而巩固知识,提升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延伸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七、反馈检测,查漏补缺

这是八环节课堂教学效果的反馈,时间控制在3分钟左右。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精心设计形式多样、富有针对性的反馈检测题,让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掌握的解题规律尝试解决问题。练习设计要紧扣学习目标,要有针对性、层次性;可以分为基础题和提高题。学生自主完成后,如果课堂时间紧张,教师可以课后批阅,再反馈信息;如果课堂时间充裕,教师可以当堂公布答案,学生自批或互批,然后组内交流,由组长向全班汇报本组知识掌握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而查漏补缺。

八、总结归纳,自我评价

这是八环节课堂教学的自评,时间控制在2分钟左右。总结是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归纳和梳理,是帮助学生整合知识的过程。如果课堂教学时间充裕,我们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和全班交流的形式,引导学生建构数学知识树;如果课堂教学时间紧张,可以由教师直接总结归纳,或者课后由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总之,通过课堂归纳总结,要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提升,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八下数学知识点总结篇2

一、坚持认真备课,备课中我不仅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反思。

二、努力增强我的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数学课,就连以前极讨厌数学的学生都乐于上课了。

三、与同事交流,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四、完善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到各大书店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六、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新课改提了的,要以提高学生素质教育为主导思想,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并非只是传授知识,而是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教材挖掘不深入。教法不灵活,不能吸引学生学习,对学生的引导、启发不足。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学习不深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缺乏理论指导.差生末抓在手。由于对学生的了解不够,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能力不太清楚。上课和复习时该讲的都讲了,学生掌握的情况怎样,教师心中无数。导致了教学中的盲目性。教学反思不够。(1)

以下内容与本文【2010—2011年下学期八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相关,可查阅参考:||||||||

查看更多>>

八、今后努力的方向:加强学习,学习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学习新课标,挖掘教材,进一步把握知识点和考点。多听课,学习同科目教师先进的教学方法的教学理念。加强转差培优力度。加强教学反思,加大教学投入。

走进21世纪,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2)

八下数学知识点总结篇3

关键词:八年级数学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特点

《标准(2011年版)》在总目标中指出,学生要“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可以看出标准在情感态度目标中强调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信心、习惯,强调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的培养。可是由于这一目标的隐形性质,以及提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时间还不长,往往不被教师重视。许多教师不善于在教学活动中贯彻这一目标,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往往重知识与能力,轻情感与态度,为了将教案写完整,也是在“三维目标”一栏敷衍了事写上几句空话,实际教学与这一目标是逆向而行。而八年级学生所处的学段有其特殊的认知水平、认知规律及生理发展规律,教师应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实际及教学规律,主动关注这一目标的实现,真正体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

1.八年级学生的整体特点

1.1学习特点。八年级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期,逐渐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由于学习的知识、内容明显加深,因此学生往往会有应接不暇的感觉,这时学生容易顾此失彼,出现偏科。而八年级数学对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建模能力等有较高的要求,优秀的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能力得到培养,可是也有部分学生会产生厌学数学的情绪,甚至放弃。如我所教的班级共有29人,通过第一次月考,相对七年级来说,出现了很严重的两极分化。与后进生交流谈话,得出的结果是:不想学,上课根本听不懂,有点讨厌看到数学老师。

1.2心理特点。青少年学生都有展示自我、渴望赢得肯定和承认的愿望。尤其八年级的学生年龄大都在12~15岁左右,被称为“危机期”或“心理断乳期”。这一时期的学生,从心理上摆脱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忽视自己的独立存在,才产生了叛逆心理,从而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的平等地位。

2.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作用

八年级学生所处的特殊学段,体现出特殊性,适时地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塑造、情感的培养、能力的提高,有利于缓释学生逆反心理的提前出现,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学习数学的兴趣,避免两极分化现象的出现。

2.1长效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对于学生而言,并不仅仅有益于某一段时期的数学学习,而是长期起促进作用的因素,会影响他们一生,无论他们将来从事什么职业。

2.2促进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促进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和可持续发展,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探索。

3.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对于在八年级数学教学中遇到的很多疑惑和困难,往往是“恨铁不成钢”的急切心理占上风,脱离了八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和生理心理特征,实际效果是事倍功半。促进八年级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能力。结合八年级学生的特点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作用,在教学中,要实现这一目标,有如下几种方法。

3.1教师的表率作用不可忽视。育人必先律己,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在学生面前,每位教师都是一个活的教材,是一个生动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方面尤其如此。如此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才能顺利进行。如对八年级(上)学生做全等三角形证明题过程中出现极小的错误,教师不能马虎了事,及时给他面批面改,用自己严谨的治学态度感染学生,学生下次就不会再出现同样的错误,也提高了逻辑思维能力。

3.2教师的激励作用不可缺少。教师在备课和实施教学活动时,应主动地关注这一目标,教师要引导学生亲近数学、感受数学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师生互动中欣赏学生的成功,多表扬,少批评,决不能挖苦和冷笑讽刺,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不要轻易放弃,也不能越俎代庖。把好学生教好,不算好老师,把“差生”教好,才算是好老师,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要积极地采用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自己想办法克服困难,树立信心。如我教过一个女学生,来自单亲家庭,平时很少与人交流,各科学习成绩不理想,对数学这门学科不太感兴趣。在八(上)整式乘法学习过程中,将完全平方式理解为(a±b)■=a■+b■,在测试和作业中出现同样的错误,面批面改,还是“顽固不化”,在章节总结与复习中,偶然有一次让她上黑板板演(1-x)■,她出乎意料地写出了正确结果。当时我给予及时表扬和鼓励,课后及时跟踪辅导。在单元测试中,遇到运用完全平方式类似的计算题,再没有出现开始学习所犯的知识性错误。

3.3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成就感。八年级学生的特点和教学规律可知,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往往是在某一方面做到了“矫枉过正”,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现今,将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运用在数学活动中,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表现的机会,展示自我的学习潜能及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如在第12章轴对称第十一课时后的数学活动:艺术字与轴对称,学生通过做一做、摆一摆、折一折、画一画、拼一拼、量一量、剪一剪、数一数、交流与交流等具体操作活动,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合一,既能巩固运用所学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4现代教育手段的辅助教学不可少。八年级学生的好奇心正处于上升期,在思维特点上又以形象思维为主,其情感的激发更多地要靠直觉、听觉去刺激。因此,在这个阶段的教学中,适时地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使抽象、呆板的数学知识变得鲜活生动起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启发他们去思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为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打下基础。如在第十四章一次函数教学函数图像中,运用几何画板作出图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图像形成的过程,激发了学生积极探求函数性质的欲望。

3.5学法指导不可少。学法的形成是学习动机在学生学习某种内容中产生的需要,八年级学生正处于现实向理想的过渡阶段,这段时期,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明显,原因之一就是,学生没有接受正确的学法指导。正确的学法指导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而且体现在课外延伸上。如遇到熟知的问题或者遇到过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学生出现了焦虑症状,平时作业就是抄袭。故在学习前要求预习、课后复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对学有所长的学生给予特别“待遇”。在实际教学中,我还根据学生的特点将学生分成若干组:优秀学生放在稳定组,中等生放在提高组,后进生放在基础组,有目的地给予指导和帮助。既避免了反复做、反复错的现象,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4.应避免的误区

虽然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做法对实际教学有促进作用,但是也要避免两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为了保持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教师往往过多地使用表扬,特别反复地使用同样的语言表扬不同的学生,或者是不恰当地表扬,甚至对于学生明显的错误也不纠正。其实,只有表扬的措辞恰当,针对性强,才能让受表扬的学生得到真正的“奖励”,体会学习数学知识的成就感,激发学习热情。

第二个误区:为了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不符合实际就随意降低知识技能的广度和难度。其实,“课标”已经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和学习的难度要求,只有难度适宜,才能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不能在课前准备中过分降低难度,否则,便违背了学生这一阶段的认知规律。

总之,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要做到有的放矢,把握教学的尺度,避免走进误区,让学生真正喜欢上数学,进而喜欢学习,达到新课标的总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尚志.课程标准案例式导读与学习内容要点[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6-55.

[2]陈虹.中小学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5:25-93.

八下数学知识点总结篇4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的起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思绪带进特定学习情境中,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电教媒体导入新课,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为一堂课的成功铺下了基石。

一、以旧联新,搭桥铺路

如采用这种“温故而知新”方法,在投影片的设计上要找准旧知识和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并因情况而异采用不同的方式。一种是联想式:如教《环形面积的计算》时,可做一框两幅抽拉投影片。教学时,先出示两半径分别为5厘米和2厘米的圆,让学生先计算出两个圆的面积,然后启发学生想:圆的面积和环形面积有什么联系?能从两个圆的面积得出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最后老师演示抽拉投影片,把两个圆重叠在一起,形成两个同心圆。学生通过形象直观的投影演示,理解了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用大圆的面积减去小圆的面积,从而实现了知识和方法的“迁移”。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轻松扎实。另一种是对比式,如教《有余数的除法》时,先投影显示六个梨、三只盘子,指名学生到投影仪上把六个梨平均分放在三只盘子里,他们很快分完。这时老师在投影仪上又加一个梨,这时继续让学生把七个梨平均分在三只盘子里,结果剩下一个梨无法平均分。趁势让学生思考这两道题: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剩下的数叫什么数?通过观察比较,学生理解了正好分完的叫“整数除法”;不能正好分完的叫“有余数除法”。剩下不能分的数叫“余数”。这样既温习了旧知识又掌握了新知识。同时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这样对知识得掌握也较为深刻。

二、激发兴趣,启动认知

创设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是激发学习兴趣,萌发求知欲望,启动认知的有力措施。如教《循环小数》时,为了在课堂伊始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启动思维;同时也为分散教学难点,一位老师制一框形象逼真、彩色清晰的红绿灯投影片。上课开始时将此片映出后老师让学生观察投影片。并让学生说出日常看到的红绿灯,学生说出了交通岗上的红绿灯,并说出了绿、黄、红灯总是依次的变化。这时老师接着说:“它总是按一定的顺序,不断地重复出现,那么我们就可以说红黄绿灯总是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种现象叫循环现象。日常生活中有这种循环现象。数字运算中也会出现类似的现象。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研究。”这样的教学导入,不但突破概念形成过程中的难点,而且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兴趣。由形象具体的实物表象直接转入认识数字排列规律,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设障立疑,激发思维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思维一般都从问题开始。在导入新课时,可以适当创设“问题意境”,提出疑问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和积极思维。老师在教《长、正方形面积计算》时,先出示两个图形(单位:分米)。让学生想办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有的学生说:用割补法,把两个图形重合起来比较。有的同学说:用一平方分米的单位进行测量。老师在肯定了同学们积极主动精神后,又提出新问题:“要想知道天安门广场的面积、我们国家的土地面积还能用这种方法吗?”同学们领悟到这种方法太麻烦,不实际。“那么,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求图形的面积呢?到底怎么求它的面积呢?疑问萌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同学们跃跃欲试。开始了新知识的探求。

四、利用故事,激发联想

八下数学知识点总结篇5

2017年是“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第107周年,是党的召开之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工会改革创新的攻坚之年。组织好2017年“三八”节庆祝活动,对进一步贯彻好全总、省总和州总的文件要求,增强工会女职工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充分展现女职工的时代风采具有重要意义。xx县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也将结合我县实际和县妇联的统一安排,开展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和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引领全县女职工树立文明新风,不断提升创造能力,在实践中展现女性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在全面建设和谐xx的进程中发挥“半边天”作用。

二、活动内容

(一)女职工知识普及考试。今年是《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以下简称《特别规定》)颁布实施5周年,为进一步加大推动《特别规定》贯彻落实工作力度,加强工会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更好地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着力推动《特别规定》宣传普及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促进用人单位增强守法意识,切实履行法律责任;引导女职工学法、懂法,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女性生育社会价值、保障女职工合法权益的良好环境,根据省总的要求,同时,结合我县三八妇女维权月宣传活动安排,县总工会与县妇联共同组织开展《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妇女权益保护法》和《反家庭暴力法》知识普及考试(试题附后)。请各基层工会自行安排时间认真组织全体职工参加考试,并于2017年3月27日前将考试情况统计上报县总工会办公室。

(二)组织参加书香“三八”读书征文活动。各基层工会女职工组织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战略部署,深入推进全民阅读,促进家庭文化建设,把家教家风文化融入读书活动,推动家庭文明建设,根据本单位实际,积极组织、广泛发动女职工参与以“注重家教家风·培育家国情怀”为主题的第五届“书香三八”读书活动(活动内容详情请登陆书香“三八”活动网页xx;联系人:夏xxQQ:xx)。通过活动,指导女职工读好书、用好书、藏好书,引导女性注重家风、重视家教,做智慧女性,为建设书香家庭、书香社会贡献力量。

(三)组织参加“关爱女性、关注健康”健康知识讲座活动。为进一步保障女职工身心健康水平,提高女职工健康素质宣传教育,县总工会和县妇联将共同组织“关爱女性、关注健康”健康知识讲座,届时将邀请经验丰富的妇科专家深入到各单位开展预防“两癌”、降低妇科病发病率、促进家庭与社会和谐稳定为宗旨的健康知识讲座。3月10日前,请各乡镇和女职工人数在50人以上的基层工会将参加人数和讲座地点报县总工会,女职工人数不足50人的单位,上报参加人数,由县总工会安排地点。讲座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四)开展“情系马路天使共建美丽xx”为环卫女工送健康活动。活动具体内容将另行通知涉及单位。

三、工作要求

请各基层工会积极组织参加好各项活动,并从自身实际出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女职工,精心策划组织开展好本单位独具特色、创意新颖、实效性强、寓教于乐的活动,丰富女职工生活,展示女职工风采,营造良好节日氛围。同时,请各基层工会组织认真做好活动总结工作,并于3月27日前将活动情况总结及图片报送县总工会(总结要求简明扼要、以数据说话,突出活动覆盖面、参与人数和效果)。

八下数学知识点总结篇6

关键词:多媒体;聋生;兴趣;探究;优化教学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聋生的学习兴趣

生活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因此,我在上课的时候,尽可能地将生活中常见的有关数学方面的现象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现在聋生面前,给聋生以形象逼真的感性材料,从而使聋生集中注意力,让聋生很快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

例如,我在教学八年级上册《折扣》这一知识点时,上课前,我到超市用相机摄下“服装超市打折销售”的场景,让聋生观看顾客和售货员讨价还价的过程,并在课件中写下对白“这件服装的标价是多少”“实际售价是多少”“这件服装打了几折”“每件服装的利润是多少”。这样新课一开始,聋生就被一种生活化的内容所吸引,注意力一下就集中到新授内容中,于是后面的新课也就上得得心应手,聋生在愉悦中获得了知识。

运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适时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聋生如身临其境,感受真切,学习兴趣浓厚,教学效果自然非常好。

二、引导聋生自主探究,培养聋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和严密逻辑性的学科,而多媒体教学能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枯燥的数学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认识》中,我在课件中出示了“三线八角”,认识三线八角,并正确给这八组角分类是教学的难点。如何突破难点?我就利用课件,向同学们一一展示了图中的所有角,让聋生分组讨论,用三种方法对这三线八角进行分类,同学们对每一种情况都认真讨论。同学们或演示,或画图,或推理,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聋生真真切切地感受了知识,也接受了知识,难点也就轻松地突破了。在合作学习中他们发现了问题,解决了问题,自身的创造性也得以发挥,积极性完全被调动了起来。

三、巧用多媒体揭示规律,促使聋生总结学习方法

从图像的变化中找规律,这本身就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也是培养聋生探索数学规律的重要手段。利用课件表现动作变化,显示实验结果,预测数学规律。聋生可以在操作中观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究,从而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例如,我在教学七年级《轴对称图形》时,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圆形以及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为了让聋生探索对称的规律,我利用多媒体制作了各种图形,让聋生猜测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什么。在聋生经过小组讨论思考后,我在课件中用动画一一展示。这样一来,我巧用多媒体技术揭示了图形间的规律,使聋生很快地掌握了寻找轴对称图形的规律。

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聋生的数学知识范围

互联网是师生学习的重要平台,它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它的使用在改变教师只教一本书的现象,而让网上资源成为学生的书本。我们现在所教学的内容,只要在互联网上一搜,就会出现成千上万的信息,教师只要认真阅读,精选与教学相关的内容,制成课件,就可以大大拓宽聋生的知识范围。

如在教学《面积单位》一课时,我上网收集了我们南阳市的占地面积,河南省的占地面积,我国陆地的占地面积,用图片和数字一一展示在聋生面前。学生不仅形象直观地感受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还能对南阳市、河南省、中国土地面积进行比较,又体会到数学来自社会与生活,丰富了知识。另外,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小知识”等介绍了一些数学史和数学知识,如“幻方”“计算机帮我们画统计图”“七巧板”等,这些内容都是学生感兴趣的数学问题。我们教师应以这些内容为出发点,善于在网上收集数学资料,开设第二课堂,培养他们运用数学的意识。

五、巧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数学课堂

用多媒体制作课件教学,教师课前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可为课内教学节省大量的时间,充分利用这节省下来的时间,效果就大不一样,课内教师教得轻松、师生配合得融洽、教学效果得以优化,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我在教学《圆面积计算公式》时,掌握面积公式是重点,面积公式的推导是难点,而聋生对于推导过程,特别是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的道理是很难理解的,用多媒体演示就形象多了,动态演示把一个圆先平均分成四份,用不同颜色表示,拼起来不像圆,再把四份平均分成八份,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闪烁显示,然后,再依次进行平均分成十六份、三十二份、六十四份,让学生通过对比,直观地看到平均分的份数越多,越接近长方形。在此基础上再动态演示,使聋生知道半径和圆周长的一半与所拼成长的长方形的长、宽之间的联系,从而推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聋生在充满活力的课堂气氛中,加快了知识传递的速度,调动了聋生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

八下数学知识点总结篇7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难点:1、认识几分之一。2、比较分子都是1的几个分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课件、圆片、长方形纸、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经过了一片桃树林,猪八戒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哇!好大的桃子啊!谗得猪八戒直流口水:“师傅,可以吃桃子吗?”师傅想了想:“吃桃子可以,不过我得先考考你。”猪八戒说:“没问题。”师傅说:“四个桃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个?请写下这个数!”猪八戒说:“这么简单,2个。”师傅又:“二个桃平均分给你们,每人分几个?请写下这个数!”猪八戒说:“没问题,1个”,“不错,那么,一个桃子平均分给你们,每人分得多少?又该怎么写?”,猪八戒快速的抢答:“半个!唔……可是半个怎么写呢?”猪八戒挠着头皮却不知怎么写了.

师:一半还能不能用整数来表示?

生:不能。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种新的数——分数。(板书课题)

二、新授。

(1)认识二分之一。

1初步感知。

师:刚才,我们把一张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半张,通常我们说的半张就能用一个分数二分之一来表示。(板书)

看老师怎么写。(板演)大家用手在桌子写一遍。

师:一块饼的二分之一是怎么来的?一块饼有几个这样的二分之一?

师:现在,你知道猪八戒和悟空分别得到这张饼的多少吗?

如果像这样分,每一块能不能用1/2表示?

2动手操作。

师:你能找到长方形的二分之一吗?请你折一折,用阴影部分表示长方形的二分之一。

师:为什么形状不同,却都能用二分之一来表示?

生:因为我们都能把图形平均分成了2份,每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3辨析内化。

判断下列图形的阴影部分能不能用二分之一来表示?说明理由。

师:正方形的阴影部分能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吗?为什么?

生:可以。英文把正方形平均分成了2份,每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师:这个三角形的阴影部分能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吗?

生:不能!

师(故作疑惑的):这个三角形不是也被分成了2份吗?

生1:(抢答)两份不是一样多!下面的一块比上面的大!

生2:(抢答)没有平均分!

师:说的真好!要得到一个分数,首先可要平均分啊!(平均分下加着重号)

2.认识三分之一。

师:这个圆的阴影部分能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吗?

生1:不能。

师:你认为可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

生1:三分之一。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它的三分之一。

师:说得很有道理,请电脑演示一下。(边说边板书)

师:一个圆的三分之一是怎么得到的?(指名回答)

师:(指着另外两份)这一份是这个圆的几分之几?这一份呢?一个圆有几个这样的三分之一?

3创造几分之一。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二分之一、三分之一,你们还想认识多少?

生1:四分之一。

生2:五分之一。

生3:八分之一。

生4:二十分之一。

生5:一百分之一。

生6:一百分之二十

师:想不想自己来创造感兴趣的分数呢?

师:请组长从信封里拿出活动方案,按步骤进行小组活动。

课件出示活动要求:

1说说你像创造哪个分数,这个分数可以怎样得到。

2请每人选择一个(或两个)图形,用合适的工具、方法来创造分数。

3小组内交流:你是如何得到这个分数的。

学生从材料袋中取出图形进行操作活动,教师巡视、引导。

4小组汇报交流:

生1:我们用圆形创造出四分之一,用六边形创造出六分之一,用长方形创造出八分之一。

师:为什么这一份是六边形的六分之一?(回答略)

师:其他小组呢?

生2:我们用长方形也创造出四分之一,用线段创造出三分之一、六分之一、十二分之一。

师:怎么形状不同,第一、第二小组都能得到图形的四分之一?

生3:因为我们都把图形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就是它的四分之一。

师:说得真好!你们是怎样一下子用线段创造出三分之一、六分之一、十二分之一的呢?有什么巧妙的办法介绍给大家吗?

生2:我们把一条线段先平均分成3份,得到三分之一,再把其中的每份平均分到2份,也就是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了6份,每份就是六分之一,依次类推得到十二分之一。

师:(激动地)同学们,他们的方法妙不妙?

生:(一致认可)妙!

师:对这样三个分数的大小,你想说些什么呢?

生4:三分之一最大,十二分之一最小。(该答案一致通过)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5:我是看出来的。

生6:把一条线段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小。

师:你能有这样的发现,真了不起!还有谁来说?

…….

在黑板上贴出学生创造的多个分数。

师:像这样的分数还有很多很多。(板书略)

1.小结,揭示几分之一。

2.像1/2、1/4、1/100都是分数。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例子的出示,让学生解决,当学生现有的知识已不能解决现在的问题时,学生就有了学习新知的欲望,这时引进能解决问题的“分数”时,正好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又有强烈的好奇心,这样的学习效果是最佳的。

三、自主探索,比较大小

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1.出示例1第一组图1/2和1/4。

(1)猜想:哪个分数大一些?

(2)引导学生讨论并交流讨论信息。

(3)电脑课件演示1/2和1/4比较重叠过程、闪现,让学生直观感受。

2.独立探究、完成例2第二组图片,1/4和1/3的比较,再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

3.让学生讨论合作。通过上面两组数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小结几分之一的分数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设计意图】注重学生自己的动手、创新能力,尊重学生的选择,从具体中抽象出本质的东西,让学生能在观察比较中得到一定的规律,并运用于实际的题目中,培养学生概括的能力。

四、拓展延伸、总结评价。

1、你能总结出比较分数大小关系的规律吗?学生总结。(课件演示:同样的长方形平均分成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小)

2、过度: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认识了分数,让我们到生活中去找一找吧。

八下数学知识点总结篇8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B-0039-01

板书就好像课文的精缩版“名片”,好的板书能够直接呈现教学内容和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在初中历史课堂上,一般教师使用板书的情况如下:(1)课前,使用提纲挈领式板书,板书的脉络清晰、要点明确,上课前书写于黑板上,有助于学生在课始自读课文时迅速把握重难点。(2)课中,使用娓娓道来式板书,教师边讲边板书,与学生共同探索课文内容,变繁杂的课文为简单的提纲,有助于学生直击要点、深入课堂。(3)课即将结束,使用总结式板书,帮助学生从大量的信息中抓住最有效的内容,回归课文本体,掌握主要内容,分清讲授内容的主次。在此,笔者主要结合实例,谈谈如何进行历史课堂板书设计。

一、数字框架式和大括弧式

数字框架式板书主要运用阿拉伯数字、中文数字、罗马数字等,把课文分为大小不等的几个层次,将单个分析与综合总结相结合,适用于内容比较集中、单一且层次比较清晰的课文。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3课《》的板书(见图1),这样的板书对学生理清课文的基本脉络有较大的帮助,在课前预习、课中教学和最后总结时都可运用,是历史课堂中比较常用的板书形式。

数字框架式板书与大括弧式板书有异曲同工之处,两者都是把课文内容层次化,不同之处在于形式的差别。如《》的板书也可以设计成图2的样式。两者相较,大括弧式板书的直观性更强,能更多地体现知识点的迁移和交叉关系。

二、表格式

在历史课堂上,表格式板书的运用相对较少,一般适用于内容较多且杂的课文,利用表格特有的分项特点进行设计,可以化繁为简,由点到面,变凌乱为有条理,有利于学生整体感知知识。例如,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可运用表格式板书(见表1)。

表1

由于初中历史课单位授课内容相对较少,而表格式板书囊括内容较多,所以表格式板书更适用于专题式复习。由于绘制表格所需时间较长,教师一般需要在课前提前准备。此外,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写出美观、清晰的板书,对教师的粉笔书写要求较高。因此,很多教师把表格式板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这样,既能节省时间还可以保证板书效果,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三、线索式

线索式板书最常用的符号是线条和箭头。线索式样板书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利用箭头表现出课文内容的不同层次,是数字框架式板书的变形,但又比数字框架式板书更能够表达出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另一种是利用箭头的形状表达出强烈的推进感,适合层层深入、内在联系比较紧密的课文。例如,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板书形式(见图3)。

四、设计初中历史课堂板书应注意的问题

1.忌画蛇添足,过多过密。板书是课文内容的重现但不是重写,板书起的是纲领性的作用,是课文的“灵魂”而不是课文内容的单纯重复。有的教师所设计的板书事无巨细、洋洋洒洒,反而使得条理不清晰,重难点不突出,这是板书设计的大忌。

八下数学知识点总结篇9

【关键词】计算;兴趣;动机;速度【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3-0174-02

通过我多年在数学教学中的观察、考查、分析、总结,发现学生在计算方面普遍存在速度慢、方法不灵活等因素,从而造成学习质量有较大的参差。因此,我结合当前的教学实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总结得出如下几点做法:

1让数学计算走进生活,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

计算是人们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小学数学新教材常常通过让学生亲身经历,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出发,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中,生活需要数学,也离不开数学。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把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唤起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常使用的方法有:

1.1创设不同生活情景,培养学生对计算的兴趣。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在计算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困难,我在教学中,非常重视把计算生活化,常常创设一些生活情境,玩游戏、制造故事情节、媒体辅助等方式,让学生在他们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学习、掌握知识。例如:在表内乘法教学时,我们创设这样的一种情景:有一天,猪八戒和孙悟空在花果山吃饱了桃子,八戒说:“猴哥。咱们进行比赛计算5+5+5+5+5+5+5+5和9+9+9+9,看谁算得又对双快?”孙悟空笑着说:“八戒,你连这道题都不会算,亏你吃了那么多桃子,它们的得数是40和36。”八戒说:“猴哥,你怎么算得那么快?”孙悟空向八戒解释说出用乘法口决来计算。这时我就介绍乘法的意义,通过创设这种生活中故事情景,同学们兴趣特浓,而且很快掌握了乘法口决。

1.2探索计算的策略,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在计算教学中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借助生活经验去探索计算的策略,往往还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算理常常是我们感到头痛的事情,我们不妨可以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帮助理解。例如教学加减混合计算“46-18+15”时,学生就可以结合平时乘公交车的生活体验来进行思考:原来车上有46人,到站时后门有18人下车,前门有15人上车,这时我们可以先从46人中去掉下车的18人,再加上上车的15人,当然也可以把46人先加上上车的15人,再去掉下车的18人。像这样,抽象的计算获得了经验的支撑,学生不同的生活经验也经过一翻梳理和提炼,上升为不同的计算策略,真正让学生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道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计算兴趣。

2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口算、笔算和简算能力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重要因素,它不仅影响学习的发生,而且还影响到学习的进程和学习的结果。教学实践证明,一个学生对口算、笔算和简算教学有了强烈学习动机是指个人的意图愿望、心理需求或企图达到目标的一种动因内在力的学习动机,他就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习热情高涨,专心致志,同时也有克服困难的坚强毅力,从而使其口算、笔算和简算的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2.1在教学中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口算能力。在教学中根据小学生好玩、好动的这一特点,我把部分练习创设成了游戏,比如:在“小小邮递员”这个小游戏中,把口算题做成一个个“信件”,在黑板上贴出若干个“信箱”,每个“信箱”写上口算题可能得出的结果,然后把“信”发给学生,让学生担任“小小邮递员”,来完成这项投递任务。这时同学们个个都会表现出很高的兴致,跃跃欲试。这个游戏不但有趣、参与性强,而且还可以立即反馈结果,并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口算也跟学习数学实践课一样有趣。此外,我还设计了“夺红旗”、“开火车”等口算比赛,并适当评奖,激发学习动机形成。

2.2在教学中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笔算能力。笔算教学没有生动的情节,比较枯燥乏味,特别是练习课。如果老师仅以单调的形式和简单机械的重复练习,只会让学生感到笔算更加枯燥以至产生厌恶心理,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学中应采取多种练习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在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中,可通过笔算找朋友、抢答等游戏活动以及改错、判断、选择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保持活跃的课堂气氛,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2.3在教学中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简算能力。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给学生营造一个有趣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使学生带着炽热的追求和疑问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我说:昨天老师到市场上买苹果,苹果是每千克9.6元,我买了1.1千克,店主很快就算出了总价,你们知道店主是怎样算出来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就知道其中的秘密.以生活中的问题作为例题,让学生感觉到所学知识的实用,那么学生就愿学、乐学,无形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培养学生的简算能力。

3灵活运用运算定律,优化小学生计算速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简便运算”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一种重要手段,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都占有不可代替的地位,通过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能大幅度地提高计算速度及正确率,使复杂的计算变得简单,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1学会科学思维方法,灵活运用运算定律。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往右依次演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的,然后再算括号外面的。数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帮助学生找规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简算的含义。所以学生通过从日常生活中点滴分析、总结简算题的数字特点,从而悟出这类题解答的规律。

八下数学知识点总结篇10

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三年级上册《年月日》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2)能力目标:记住每个月的天数;初步学会判断平年、闰年;(3)情感目标:学会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和闰年;

教学难点:记住大月、小月,会判断平年、闰年。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不同年的年历卡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1说说自己的生日,…

师:刚才同学们说生日的时候都用到了哪些新的时间单位?

生:年月日(板书课题)

1.2创设情境:芳芳的哥哥,满12岁时,他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认真学习今天的课,看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2.合作尝试,探究新知

2.1感知年月日。尝试探究:学生分小组观察学具(年历片),回答问题。

2.1.1一年有多少个月?

2.1.2每月31天的有哪些?

2.1.3每月30天的有哪些?

2.1.42月有多少天?

学生尝试交流,教师引导归纳:

板书:一年有12个月

一、三、五、七、八、十、十二31天(大月)。

四、六、九、十一30天(小月)。

2.2记忆大月、小月的方法

师:一年中大月、小月怎么记?

学生尝试交流:…

教师总结:a、数拳头记:左拳上凸起的地方表示每个月有31天,凹下去的地方表示每个月有30天,2月除外。

b、编儿歌记:"一三五七八十腊(12月),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11月)三十日"

练习:一年有月?大月是月,小月是月?

2.3平年、闰年的认识。

师:"在观察年历时,你知道2月为什么有28天和29天的区分吗?"

学生交流汇报:

教师小结: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公历年份是整百数时不是闰年,是400的倍数又是闰年。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板书:二月28天(平年)

29天(闰年)

编儿歌记忆:"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把一加"

课件出示练习:(1)判断下面的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

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

(2)2008年的2月有天。

(3)芳芳的哥哥的生日是哪一天?为什么芳芳的哥哥11岁只过了3个生日,你明白了吗?

2.4尝试一年有多天数

师:你们算一算一年有多少天?

学生尝试交流:

板书:(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3.课堂总结

3.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3.2时间非常重要,希望同学们珍惜时间…。

3.3儿歌记忆:"一三五七八十腊(12月),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11月)三十日,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加一把。"

4.课堂练习

4.1填空(略)

4.2判断(略)

4.3拓展练习:

小明在奶奶家连住了两个月,正好62天,这两个月可能是哪两个月。

5.板书设计

年月日

一年有12个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31天(大月)

四、六、九、十一30天(小月)

二月28天(平年)365天

29天(闰年)366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