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语文课堂论文十篇语文课堂论文十篇

语文课堂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0:28:22

语文课堂论文篇1

教学原则是进行科学的语文教学的依据,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80年代以来,我国已出版的40多本有关语文教学的专著以及许多文章,对此都进行了一定的理论探讨和阐述,提出了许多教学原则。但比较、总结这些教学原则,我们发现有些表述不同,但内容实质相同,如“知识、能力、智力兼顾原则”、“语文双基并重与开发智力相结合的原则”、“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相结合原则”等,其实都是一个意思,即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而这一原则又与另一教学原则“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的原则”,在内容上是交叉关系。“语言训练”应该包含在上一原则“语文双基训练”之内,“思维训练”也应包含在上一原则“开发智力”之中,因思维是智力中主要的因素。所以这两条原则应归并为一个原则。如此内容重复交叉的原则还有许多。同时,许多教学原则不能反映语文教学的特殊性,把语文教学的原则混同为一般教学原则,即也可以成为指导其他学科的教学原则。如“双基并重的原则”、“精讲多练的原则”、“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原则”等。对语文教学原则的讨论,到了90年代有人开始进行总结,将前述讨论的各种观点用语文教学原则体系的特点,即必须能揭示语文教学过程的主要的最基本的规律,能反映语文教学特殊性,有一定的概括性的要求,进行检测衡量,认为最重要的有五条,即“教是为了指导学生学的原则”、“文道统一的原则”、“听说读写相辅相成的原则”、“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相结合的原则”、“语文教学课内外结合的原则”等。但对此所进行的理论探讨并没有也不可能就此结束,还在继续深入。

二、语文学科性质的理论探讨

这是进行课堂教学必须解决的一个观念问题,如果对语文学科的性质不明确,语文教学就漫无方向,左右摇摆,飘忽不定。在这方面,我们深有教训。但目前,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讨论仍然众说纷纭。“工具性”是语文教学研究人员的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它是语文课最基本的属性,围绕这一属性和这一观点,经过多年讨论,引申出了许多其他属性和其他观点。如“工具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在这两性之后,又有人提出“基础性”也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之一。有人又认为除此外还有“实践性”和“综合性”。一直发展到它是多重性质构成的综合体。即工具性与思想性、知识性与技能性、艺术性与科学性等等。本质属性之外,还有从属性质:文学性、知识性、社会性。这些认识基本都是建立在教材内容和教学实践的依据上。即教材有什么内容,它就有什么性质,如文学性与知识性就是如此,教学实践强调什么就有什么性质,如思想性与技能性就是如此。随着讨论的不断深入,人们同样意识到以上所认为的语文学科的属性并不仅仅是语文学科所独具的,其他学科同样具有,如工具性、思想性、实践性、基础性,知识性等,不是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本质属性。刘国盈先生在《应用的广泛性和层次、等级的模糊性——语文学科特点辨析》一文中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观点,认为“语文是一门应用的广泛性和层次、等级的模糊性相结合的学科”,所谓“应用的广泛性”,就是“不管是国家领导干部、专家、学者、教授,还是一般的老百姓,没有不使用语文的。这是就人而言。就事而言,军事、政治、外交、工业、农业、商业、文化、教育、卫生……也都离不开语文”。所谓“层次、等级的模糊性”,如“鲁迅先生的《祝福》,既可以作大学中文系学生的教材,也可以作高中、初中的教材……”,语文“谁说得清楚何谓基础语文,何谓初级语文,何谓高级语文”。至于听说读写能力,也很难划清层次和等级。这种层次、等级模糊性的观点,确实新颖独特,但语文学科的性质,人们之所以对它进行讨论,而且非常重视,是因为它直接指导着语文课堂教学和课后训练。如果认为它具有工具性,那么就要侧重语言训练,如果认为它具有文学性,那么就要突出文学教育,如果认为它具有实践性,那么就要加强包括语言、写作在内的各种训练。而刘国盈先生的这一观点,特别是“层次、等级的模糊性”在指导课堂教学上又具有新的模糊性,他自己也说:“语文科的特点——应用的广泛性和层次、等级的模糊性是造成语文教学的任意性、摇摆性的重要原因。如何针对这样的一个特点,提出一整套办法,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由此可见,这一特点是语文学科的一大病灶,语文教学就是要想尽办法来医治这个病灶,解决这个问题。况且广泛的应用性,也是其他学科所具有的特性,如数学,应该说除了傻子不能用外,其余人都要用。

李维鼎在《越出雷池,轻装前进》一文中,认为语文科除了具有广泛的社会应用性之外,还有深刻的移情性和全面的基础性。他说这两点才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如“全面的基础性”,是说语文学科所培养的能力是规范的、基础的,“就是这种能力的规范性和基础性,使之成为自身向高层发展的基础,也成为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能力,更是走向社会生活的基础能力。这样,中学语文科要培养的语文能力便成为个体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完全意义上的‘基础’”。对这一解释作深刻的思考就会发现它确有独到之处,即,语文科培养的能力不仅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能力,也是走向社会生活的基础能力,更主要的是自身向高层次发展有了基础能力。目前语文教学提出素质教育的观点应该说是与李维鼎这个观点相吻合的。

三、课堂教学

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具体的教学原则对教学结构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十几年来,形成较大影响,有代表性的教学结构模式有上海育才中学的“八字教学法”结构模式,钱梦龙老师的“三主四式导读法”课堂教学结构模式,黎世法副教授的“六课型单元教学法”结构模式,魏书生老师的“课堂教学六步法”的结构模式。

对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讨论,集中在科学性与艺术性上。有人主张教学的科学性要削弱艺术性,认为“学习是科学,教学是艺术”,较多的人认为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我们认为无论是哪种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它首先要具有科学性,就是要有一定的程序或规格,要有相对稳定的形态,要有明确判断完成目标的标准。要有程序,这个程序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有利于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所以从一堂课整体结构上看,层次清楚,周到严密未必是科学的,因为它的结构过程未必符合认识论。育才中学的“八字教学法”,之所以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效果显著,就因为它是认识论指导下的科学程序。首先是“读”,了解教材,发现问题,然后通过“议”,理解教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下一步是“练”,运用知识,巩固知识,“讲”是教师的点拨和解惑。这种按照学生认知结构安排的程序,自然是科学的,合理的。钱梦龙老师根据他的语文导读的“三主”原则,设计的四种基本课型,其理论基础也是认识论。其核心是“自读”,由此分解成的四种能力:认识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析能力,是阅读能力由低到高的纵向分解,是一个具有科学序列的训练过程。

以上我们说的是课堂教学结构的一个要求,即科学性。它还有另一个要求,即艺术性。我们说课堂教学结构要有相对稳定的动态,不稳定就不会成为一种模式,但过分稳定,又是一种刻板、僵死的模式,所以它只能相对稳定,在稳定中求变化,这个变化就是课堂教学艺术性的表现。课堂教学的艺术也是新时期语文教学理论研究广泛探讨的课题,对它的本质认识有众多见解:有的人认为教学艺术是娴熟的教学技术,有的人认为教学艺术的本质在于规律性与个性的统一,有的人认为教学艺术首先是爱的艺术、鼓励的艺术、影响人的艺术,有的人认为教学艺术具有创造性、表演性、审美性等特点,有的人认为语文教学艺术的特征是“活、情、疑、趣、变”。(钱威《关于“教学艺术”的争鸣》)但无论怎样众说纷纭,课堂教学艺术归结为一点就是“乐教乐学”。所以强调课堂教学结构科学性的同时,也必须强调它的艺术性,它的艺术性就是因文、因人、因时而异,不拘一格,善于应变。

课堂教学结构作为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必须进一步上升到理论高度进行探讨。于余的《系列化网络化多样化——现代语文课课堂教学结构探索》一文对此作了比较深入的理论概括。系列化就是要重视认识过程的完整性,按照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去组织教学。网络化,就是重视组成部分的综合性。他以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为课堂教学结构纵向发展的“主轴”,以五个方面为“横向”的组成部分:①摆正教师、学生、课本三者的关系;②将知识、能力、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③畅通“反馈”渠道,变教师信息的单向“输出”为师生共同的多层次、全方位的信息传递;④注意课内外的结合,即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从课外“引进”知识或让学生的视野向课外扩展;⑤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围绕“主轴”将这五个组成部分有机地“搭配”和“排列”在一起,就有可能形成有主有辅、纵横交错的“立体”的“网络”。他将语文课课堂教学结构归结为三种基本类型,一“承接型”,二“螺旋型”,三“辐射型”。他说:“这也只是大致的格局,在使用时,它们往往是互相结合,互相渗透的。”这实际就是稳定中的变化,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要体现的一定的艺术性。

论述语文课堂教学结构,必然涉及到语文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结构和课堂教学方法是同一概念,还是不同概念,也是近年来语文教学理论不断探索深化的问题。从已发表的文章看,对此一直模糊不清,似乎教学结构也是教学方法,如前述育才中学的“八字教学法”,钱梦龙的“三主四式教学法”等,说是教学法却在探讨课堂教学结构的文章中评说。如倪文锦《课堂教学结构的理论和实践》一文就是如此。但从陈明祥、罗树华、钱中立主编的《语文教法词典》上看,专设了“课堂教学结构”的词条,共18条,即18种课堂教学结构,而把钱梦龙、黎世法、魏书生等人创立的教学方法归在“语文通用教学”的词条内。尽管作了这样的区分,但课堂教学结构仍属教法词典中的内容,所以从整体上看结构仍属方法。上海教育学院教科所朱荣康在《目标教学与教学模式》一文中对这两个概念作了进一步探讨与区分,他认为教学结构就是教学模式,而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教学模式“包含有一定的教学思想以及在此教学思想的指导下的课程设计、教学原则、师生活动结构、方式、手段等,所以在一种教学模式中可以集中多种教学方法”。而教学方法“仅指在完成某种教学任务时,师生在共同活动中采用的方法,任何一种教学方法中都不能包容教学模式”。朱荣康先生的观点可以说是我国近年来语文教学理论研究领域中对以上两个概念进行探讨的发展。近年来对教学模式的概说有“它是根据客观的教学规律和一定的教学指导思想而形成的,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比较稳定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的观点,还有“它是在教学实践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整套组织、设计和调控教学活动的方法论体系”的观点。对教学方法都认为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师生在共同活动中采用的手段,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总之,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和课堂教学方法是只能从理论上区分而在实践上极难区分的两个概念。无论怎样讲,结构还是一种方法,它必须在方法论的指导下去结构,如果教学法不存在,教学结构也即解体。目前的语文教学,人们抱怨越来越多,主要认为是“越教越不会教”,“越教越没有办法教”,应该说是对原有的教学方法的动摇。认为它们都已不适应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方法不适应了,原有教学结构也不会继续适用。语文教育工作者开始了又一轮反思,目的是要用新的教学方法来结构新的课堂教学。

语文课堂论文篇2

情境教学法是能够实现高效教学的一条有效途径,它已成为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并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喜爱。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如何在课堂的有限时间内调动起小学生的注意力,使之高效率的掌握本节课的知识。教师就必须创设学生熟悉,喜欢的教学情境,结合学生实际。教师可以在上课期间准备几个动物头饰,让学生扮演相应的角色或者通过儿歌、口诀朗朗上口的意蕴来提髙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便高效课堂的实现。

二、合理评价,评价要“就题论题,就话论话”,不能一概而论

语文评价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语言形式的,一种是书面形式的,也就是笔头的。很多语文教师的语言评价在课堂上频繁使用,但是评价语言十分单一,如,“你真棒”“你说的太对了”“你真是个好孩子”等等。书面作业或是作文上的评价也很单一。这样的评价并不是真的有效果。评价要合理,如果学生回答对了一个老师提出的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如果老师单单只说一句:“你说得真好。”学生们会云里雾里,不知道该生回答的到底好在哪里。因此,教师要跟上学生的思考思路,从学生回答问题的角度、回答问题的想法、回答问题的导向和主观意识方面去评价。这样其他学生也就明白了,大家会恍然大悟,原来这种问题,要这样考虑、要这样着手、要这样完成才可以^因此评价,不只是评价一个学生,而是通过评价一个学生回答的一个问题能给所有的学生一个学习的方向和指引,一个全班性的鼓励和牵引。这就是就题论题,就话论话,这就是合理评价。

三、利用多媒体,把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莲锊说:“如果不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就会给学生带来疲倦,学生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小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因此,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始广泛应用于小学语文的教学舞台上"^卩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集声音、图形、文字、动画等于一身,可以将枯燥、死板的语言文字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从而为学生创设一种直观的教学情境,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整节课都能保持髙度的注意力,大大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为高效语文课堂的实现提供了保障。

四、设计有效问题,根据小学语文的教材特点

把题目设计的有效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插图来设计问题。教材中的插图,大都贴近生活,富有情趣,与课文内容紧密结合。在图文对照的教学中,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这些问题转化为具体的任务,要让学生通过文本来感悟。教师要设计有整体性的问题。作为实现语文教学整体目标手段之一的课堂提问应该能使学生激起情趣,理解内容,发展智力,受到教育。问题设计要从整体目标出发,考虑到语文教学的整体效应。学生阅读课文时,往往感到一读就懂,但又不能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中心思想和结构线索,因而对课文的理解是含混不清的。教师应紧扣教材内容,围绕教学目标,从全篇的主要内容入手,精心设计提问,让提出的问题能起到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呈现文章全貌及文章的内在联系,有效地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要面向全体设计梯度问题。俗话说“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学生知识层次参差不齐,语文基础有好有差,智力有高有低,语文的能力有强有弱,如何让学生乐于高举手臂,重要的一环在于教师的提问艺术。课堂提问要以学生为本,兼顾全体学生,体现难易和梯度性,要注意让“尖子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适当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有回答问题的机会。

语文课堂论文篇3

现代中职生思想活跃,求新、求异、求变的意识和欲望强烈。鉴于此,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改变传统的课文教学方式,变讲读课文为学生自己演绎课文,努力实现课堂教学形式的新颖多样,以课堂教学充盈的情致和韵味激发教学情感,增强学生心理投入,发展学生积极学习语文的情感态度。在教学《古希腊的石头》时,我选择了合适的音乐配音,指导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后,把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即时扩写和仿写训练。而对于《祝福》一课,我则在初读课文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改编课文为小剧目,让学生分角色尽情发挥,用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等方式展示课文内容,表达内心情感。这种对课文的演绎过程不仅增添了语文学习的新意和趣味,给学生一种轻松、畅快的心理感受,更有利于学生领会课文的内涵,感受课文在意境、语言和立意方面的独到之处。

二、引导问题合作探究,深化学生独立学习语文的情感投入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是现代教育理念倡导的新型学习方式,是突出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行为诠释。中职语文教师要树立与时展相适应的教学观和学习观,把“改变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水平”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以恰如其分的“问题”作导向,引导学生开展教学问题的小组合作讨论、操作、交流等系列合作探究活动,用探究打破学生内心的“平静”,激起学生思维活动的“波澜”,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深化学生独立学习语文的情感投入。如教学选读课文《等待散场》时,我就在引导学生自读后,设置了如下的探究问题:

(1)这篇课文以什么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

(2)剧场里演出的《天鹅湖》对文章有什么特殊寓意?彰显了什么主题?

(3)这篇文章有哪几个场面描写?(找出相应的句子加以标注)

(4)文章哪些地方描写了让“我”久久不得释怀的情感。

(5)小伙子和妙龄女郎到底遭遇了什么?

(6)文章如何通过“我”的“晚点”而去“感受爱情”。组织学生对这些教学问题展开合作探究。有问题做导向,学生学有目标、议有方向,学习自然地由被动转为主动,课堂自然变得精彩而灵动。

三、建立科学的评价方式,愉悦学生自信学习语文的情感体验

语文课堂论文篇4

1.我国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教育手段过于单一,主要是教学生识字和朗读,具体做法就是让学生反复地读和写,是一种机械的灌输式的教育,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所学知识也与学生实际成长过程中的所需相去甚远。枯燥的课本知识在这时很难引起学生对于知识的追求和向往,导致教学任务很难完成,效果无法提高。从客观的角度来讲,传统的考试制度,扼制了学生对与语文创作的发挥力。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依然停留在应试教育体系的基础之上,这样的教育理念就导致了当今语文教育模式的约束性与滞后性。针对考试所要考的内容,如何考以及如何应对,许多学校都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教学方法,从而形成了语文课堂当中模式化教学的泛滥。

2.求同教学的扭曲对于教育来说,能在极不相似的对象中求“同”,有着重要的意义。求同思维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思维方式。应试教育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求同”,因为在应试教育环境下,追求的统一的答案,为了顺利通过考试,教师和学生都尽力向考试靠近,从而形成了从教学方法到学生的思维方式都无限趋同现象。但是这种求同无疑是一种病态的“求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求同思维,但是却在更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智力的开发,其负面作用远远大于其积极贡献。

二、“同中有异,异中求同”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实施

1.宏观措施首先,突破应试教育的藩篱。目前小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根源于应试教育,因此,逐渐打破传统的评价方式,探索多元的检测手段,扭转当前以分数论英雄的局面,才是解决问题的治本之策。其次,突破思维定式。思维定势是困扰思维创新的痼疾,要在思维过程中突破“定势”的困扰,就要学会多维度思考问题,不拘于思维常规。教师应该勤于思考,不要拘泥于教参或以往的结论,积极探索新的观点,实现教学内容的创新。再次,构建民主、开放的课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能仅限于将现成的结论灌输给学生,应该把学位生当做学习的主体,尊重他们学习的自。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以往的应试教育的模式,实行多样化的教学,上课不要搞“一言堂”,要多以启发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学习。

2.微观措施首先,单元教学同中求异。我国语文教材一般都是由许多文章组成的,这些文章按照相同的体裁编为一个单元。因此,同一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有不少相同之处,如果讲解平铺直叙,难免枯燥,因此,需要同中求异,找到每篇文章的特色,并在教学中有意识突出它。这样,学生学的虽然是相同体裁的文章,但是每篇都与众不同,从而也就提高了学习兴趣。其次,整体教学异中求同。与单元教学求异的取向不同,整体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往往是相似的。就语文教学来说,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识字、朗读、阅读、思考、讨论、背诵、写作和口语交际等。并通过对优秀作品的学习,使他们掌握丰富的语言,传承精神遗产。因此,从整体上把握小学语文教育,就必须学会异中求同。

语文课堂论文篇5

人文情怀是一种精神品格。大学语文要通过大量的经典作品,对学生进行人文情怀的情感渗透和道德培养。也就是说,人文情怀的培养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要经常化、体系化、多元化。从先秦至中国当代文学,从中国到外国,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教学中,人文情怀的精神维度构建应是一条粗大的红线。从文学中汲取“人学”价值,对生命多一重敬畏,这是人文情怀培养的一个途径。如《礼记•大学》被认为“初学入德之门”,教学中就要抓住契机,因势利导,因时制宜地懂得“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三纲八目”中明确“修身”的重要;在《国语叔向贺贫》中领略传统士大夫“不患货之不足,而忧德之不建”的高贵精神品格;在古诗十九首“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的文字里生发出生之艰难和情之永长;在《短歌行》悲凉的吟唱中,体会到曹操因渴求贤才而“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急切、焦虑心情;在李密的《陈情表》中深切地理解孝文化的人文精神要义。通过大学语文的教学,要将人文情怀内化为学生的一种气质。最终摆脱语文学习停留在“我注六经”状态,使大学语文学习从侧重于工具性学习,转变为“六经注我”的人文性学习。在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反复渲染中,不知不觉地建构生情怀。

二、历史意识

我们要敬畏历史,但历史值得沉思。培养现代、开放、多元的历史观,在大学人文教育中显得尤为必要。在大学语文课堂,历史存留在文本中,是经过了文学化的,并且在长期的筛选中一并经典化。因此,大学语文教材中的历史都具有某种诗学性质,是历史的诗学和诗学的历史的交融。正如历史学家布克哈特所说,“诗可以实现更多有关人性的知识……而历史则是因受惠于诗才深刻洞悉了整个人类本性”,“历史在诗中不仅发现了自己最重要的东西,而且找到了自己最纯粹、最精美的源泉”。172如学习郭沫若的《天狗》,全诗178字,其中“我”字便有38字,且每句诗都由“我”打头。在课堂教学时,文本细读的方式显然不适用,而应以该诗的历史文化背景作为诗歌分析突破口。由此切入,天狗形象才会显现出深刻的象征意义来,才会让学生认识到天狗形象是几千年以来人的主体性的发现、自我力量的扩张和自我精神解放的雄奇造型。通过此诗教学,要让学生在诗性书写中洞悉历史。同类型的诗歌还有顾城的《一代人》、艾青的《礁石》、北岛的《回答》、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亦可作如是观。“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在课堂上,要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对历史进行发现和“填补”,在“历史的空白处”体验其丰富性和生动性。甚至通过对历史的想象和“还原”,查明真相、洞察历史,培养辩证的历史观。如教学鲁迅的《狂人日记》时,“我翻看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是文章的核心句子,也是我们进行文本思想分析的重点句子。但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文本显然是不够的,正如有学者早就认识到的,“他们始终在这个庞大而统一的、系统的历史联系中处理文学问题。”[5]1即“是用美学的语言在表达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普遍原理”241。因此,从“美学的、历史的有机统一”中,我们才能真正触及到文本的思想内核。历史是深刻的,同时也是多面的。在教学中,还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一些无法在课堂中讲授的经典文本,如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凌力的《少年天子》、岳南的《南渡北归》、莫言的《红高粱》、实的《白鹿原》、苏童的《我的帝王生涯》等,让学生在课余的阅读中感受历史。教师可安排课堂讨论会和读书会对这些作品表现出来的历史观和历史意识进行研讨式的学习。

三、生命思索

“历史如同生命”287,需要我们在思索中去发现、体验、评价。那些历史人物都已远离我们,但他们的精神肖像却鲜活在文本里,成为宝贵的思想资源。学学语文的目的,便是通过触摸一个个的虽然逝去然而仍然鲜活的生命体,来把握人生,探索生命的历程,叩问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生存之难和生命之痛是经典文学作品表现的精神价值核体。也就是说,伟大文学作品总是在关怀着人类生存的困境,通过表现人类生存的困境,来提供面对困境的精神力量。因此,大学语文课堂要在“与经典对话”中,来完成对“心灵的探寻”、对生命的思索。如在“时代的苦闷”中,许多文人墨客在各自具体的现实历史形态中共同面对着一些共通共在的人生命题,如人格尊严与世俗生存、集体意识与个体追求、传统美德与因袭重负、灵与肉冲突、物质与精神的对峙等。这些两难选择或人生困境都是作家与大众共同面临的精神难题。经典作家对生命的思索应该成为大学语文课堂精神维度构建的一个强音。如讲述《史记》选文时,司马迁在惨重的人生遭遇中,从“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中汲取精神力量,终于创造出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这种不甘于“没世无闻”而发愤著书的生命选择应该成为激励大学生人生追求的生命强音。而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中“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君不见裴尚书,土坟三尺蒿棘居!”让我们感悟到黑暗现实中那个傲岸心灵在现实中呐喊挣扎的痛苦愤懑。杜甫的《曲江二首》中“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中看似要及时行乐,细想却忧愤深广的情感意蕴;阮籍的《咏怀诗》“悲愤哀怨,隐晦曲折”、“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那样一种痛苦无奈的人生悲哀;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商隐的《流莺》、李煜的《破阵子》、柳永的《八声甘州》、李清照的《凤凰台上忆吹箫》等篇目流露出的那种浓重的人世怅惘、无奈、苦痛与眷恋,都是我们对生命进行多方体验、感悟与思索的极好文本。也许,在人生道路上遇到挫折时,苏轼“超然于物外,无往而不乐,”可以为我们提供某种精神慰藉。文学的本质是“性命之学”,每一位经典作家都是一张厚重的精神名片。鲁迅在“无地彷徨”中“反抗绝望”的战斗韧性;张爱玲“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的人生苍凉;史铁生“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中终于在《我的地坛》中思索到“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的生命沉思;路遥“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的“人生”告诫;海明威“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的铿锵誓言;马尔克斯“如果上帝赏我一段生命,我会简单装束,伏在阳光下,坦露的不仅是身体,还有我的魂灵”的生命眷恋……大学语文课堂面对古今中外这些厚重而宝贵的生命资源,完全能够也绝对应该为大学生进行生命思索打开阔大的空间。

四、审美愉悦

“在将来的岁月里,文明的这个领域将会有崭新的,也许想象不到的伟大发展,人类将更加像上帝。但是,在我们的探索中,我们不会忘记现代人在他的上帝般的特性中并没有感到幸福。”34时代在发展,岁月在推移,但文学生生不息。然而,在物质文明日益丰富的今天,人们面临日益增多的诱惑,功利性的精神需求,快餐式、影像化的精神消遣,强势瓦解着人们亲近文学经典的意愿。人们对文学的感受力越来越迟钝,在阅读中缺乏“静候”的精神姿态和耐心,越来越难以在文学中找寻到愉悦。这是这个时代的巨大现实。大学语文课堂要营造精神阵地、建构精神高地,抗拒日益严重的阅读危机,重新造就那种具备赏阅文学美质的素养。“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大学语文课堂要有利于营造校园文化空间和文学氛围,使学生能在课堂之外,在茶余饭后、寝室熄灯后的“卧谈会”上、课余、聚会时间,有共同、经久的“文学话题”。如能这样,大学语文才真正实现其“大”的身份特质,有效地扩充了课堂,延伸了语文,提升了语文教学的质量,也造就了当代大学生生动活泼的大学生活,使大学生活与文学生活、诗意生活、精神生活取得了实实在在的关联。

五、现实关怀

要建立大学语文教学与当前人类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的精神关联。经典文学之所以能跨越时空为各个时代各个国度的人们所接受,正因它能在不同的时空结构中产生艺术共鸣和精神回响。中国文学具有丰沛的现实关怀精神。在现实困境中,我们完全可以从人类创造的文学经典中吸取精神养分、获得精神药方。现实是复杂的,昨天的历史在某个意义上其实就是今天的现实。在文学艺术的精神回响中,大学语文课堂应该创造条件,让师生倾听到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将家国之情与英雄失落之悲深入融合而抒发的深怀报国理想而又怀才不遇文人的千年长叹。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的凄苦吟唱中,理解“孤独者”的无奈和艰辛。从辛弃疾“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的悲壮呼喊中升腾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豪情壮志。从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集腋成裘,妄续幽明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的创作特征中把握强烈的现实批判精神。从鲁迅的作品中挖掘出丑陋的“国民性”是如何阻碍民族发展的,从而清醒地认同现代知识分子不遗余力地通过批判来重塑民族灵魂的创作追求,但也必须认识到,这种追求仍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

语文课堂论文篇6

首先,提问目标要有明确性。课堂提问必须以教学目的为指南,以落实教学任务为宗旨。它包括诊断学情的摸底性提问、知识理解的启发式提问以及触类旁通的发散性提问、温故知新的复习性提问等。譬如,茅盾《白杨礼赞》一文的教学目的是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意图,联想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军民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和团结向上的精神。如此,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①为什么要对白杨树赞美呢?②为什么不直接赞美北方抗日军民呢?③为什么要选择白杨树这个象征体呢?问题一出,学生联系时代背景,积极思考,踊跃回答,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其次,提问层次要有清晰性。教师应紧扣重点、难点,分析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和学生已有的知识与能力,所提问题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环环相扣,体现出知识结构的条理性。譬如,我教《愚公移山》时提了这样几个问题:①为什么先写太行、王屋两山的广度、高度和坐落位置?②写愚公移山的决心有哪些情节?③从智叟和愚公的对话怎样判断“智”、“愚”?以引导学生从抱负、信心、毅力上认识愚公。

此外,提问内容要有针对性。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针对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认识的模糊区来设计启发性问题。譬如,诗歌教学,学生常无法把握诗歌中景物描写与作者思想感情的联系。于是,我选了教材中的几首诗歌设计了几个问题:①《送元二使安西》、《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同是送别诗,但开篇写景有何不同?分别体现作者什么样的心情?从而让学生明白哀景写哀,乐景写乐。②《观沧海》、《沁园春·雪》这两首诗写景有何共同点?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胸襟和抱负?从而让学生明白气势磅礴境界、恢宏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抱负。

另外,提问对象要有广泛性、激励性。教师提出问题后,宜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然后学生解答,这样有利于全班学生积极参与。不要先点名、后提问,更不要只向几位尖子生发问,应将答问的机会向后进生倾斜。在学生回答时,教师必须谅解学生的幼稚无知,给予适时的鼓励。情况往往是这样,如果一个学生发表见解后,受到老师的赞许,那么,其他学生便会踊跃发言。相反,倘若因为学生的见解是片面的、错误的或是荒唐的,老师便不予以鼓励,而加以斥责,那么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连他们的学习激情也被挫伤了。

二、提问要讲求迂回战术,以达到曲径通幽,引人入胜的目的

马卡连柯说:“教育学是最辨证的最灵活的一种科学,也是最复杂,最多样化的一种艺术。”课堂提问作为教育艺术中的一种手段、技巧,当然也是灵活复杂而多样的,具体地说,课堂提问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投石式。用提问的“石子”激发学生进行积极地思考,以引起学生的疑问,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2.逆向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故意提出与课文观点不一致的问题,造成矛盾,促使学生思维进行正反碰撞,以达到“去伪存真”的目的。这样通过有激烈争论的提问,可以锻炼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创造性。

3.选择式。教师将一个问题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答案告诉学生,让他们在比较分析中选择优劣,找出最佳答案,这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

4.层层递进式。各个问题上下相连,环环相扣,前一个问题是解决后一个问题的基础,两个或几个问题在知识上是层层递进的。这种方式便于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触及文章的内蕴,培养学生深层次的思维能力

凡此种种,说明语文课堂的提问方式并非只有一种固定模式。有位教育家说得好:“要把知识的果实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得着的位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如果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就能促使学生开动脑筋,让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

三、语文课堂的提问,还应注意拓宽思路,达到发展学生发散思维的目的

有位教育家曾说过:“中小学教师若不熟谙发问艺术,他的教学是不易成功的。”又说:“阅读教学完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引导学生作答。”语文课堂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学记》中说过:“善问者入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我们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让他们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方法,既拓宽了他们思维的空间,又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通过问,让学生想得“深”,想得“广”,并把“问”与阅读、写作、做人联系起来,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纵向和横向的发展。如此,课堂提问应做到以下几点。

1.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敢问”。第一,教师变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为教学相长的朋友关系,从感情上缩短与学生的距离。第二,教师要有“学生无错”、“言者无罪”的意识,鼓励学生大胆提问。第三,教师利用学生比较关注的难点问题,激发他们提出问题的欲望。第四,教师在学生提问时,尽量做到神情专注,态度和蔼,对他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哪怕是十分幼稚和肤浅的问题,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防止从言行上伤害他们的自尊,挫伤其积极性。

2.传授方法,让学生“会问”。在教学中,教师注意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一是巧借教材设置的课后练习题,如“理解·分析”、“揣摩·运用”、“积累·联想”。二是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课前精心设计一些疑难问题,在课堂上向学生演示,以便学生模仿和学习。

3.正确引导和启发,让学生“释问”。一般来说,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后都有一种急于知道答案的心理。对此,教师要采用“欲擒故纵”的方式,运用点拨的方法,启发学生如何正确分析,知道学生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实现“乐学”、“乐问”、“乐思”。

只有教师正确提问,学生踊跃答问,学生勤思好问,教师耐心答问,语文课堂才能真正成为师生双边活动的场所,传统的师生关系才能转变为新型的教学相长的朋友关系。

总之,语文课堂的提问是老师的基本功之一,适时适度、富于技巧性的提问,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叶圣陶说:“可否自始即不多讲,而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自己独特的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风格,努力追求“投石击破水中天”的教学境界。

语文课堂论文篇7

由于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大部分教师还在沿用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导致小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接受学习中,同时由于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又增加了教学课堂的枯燥无味感,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导致小型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迟迟得不到提高。

2.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

2.1.语文教学内容生活化

要想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做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做到理论教学与小学生的生活互为印证。具体来讲就是通过寻找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生活的契合点,来使教学内容与生活进行有效融合,这样可以大幅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小学语文课有这样一个课文《小马过河》,讲述的是一匹小马要渡过一条小河,但是却不知道河水的深浅,于是就问松鼠和老牛河水有多深,结果两个截然相反的结论使得小马陷入了两难的选择之中,没办法就去问自己的母亲,母亲告诉它要想知道河水的深浅,必须自己去尝试。语文教师在讲授这一节课的时候,就可以给学生布置一项生活化的任务,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亲身体会小马所悟出的道理,从而使得语文的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2.2.语文教学手段多元化趋势

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小学生天生好奇,种特性我们不应该抹杀,而是要善于引导和利用,通过对小学生的引导来让他们可以进入学习状态。课堂中我们除了简单的板书外,使用图片、表格、影音都是非常好的教学方式,要增加对他们的感官刺激,让信息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他们的头脑中。

2.3.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

在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常常出现唱读的现象,这不仅破坏了原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同时也影响了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课文朗读教学过于随意性,且教师还不能及时予以学生更正。所要,我们教师一定要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问题重视起来,同时教师在进行课文阅读教学中要给学生进行范读,让学生从中发现自身阅读时与教师范读时存在的不同,并从中找出差距,同时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中注意向学生传授阅读方法、阅读技巧,来使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得到升华,同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结语

语文课堂论文篇8

一、语言要有艺术性

美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对它的潜移默化可使学生由“苦学”变为“乐学”,在愉悦的环境中增长知识,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即用诗的语言烘托画的意境。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导语,可先放一段舒缓悲凉的音乐;如《回家》,可和着音乐范读课文,让学生满怀凄凉地进入故都的秋景,并品味秋韵。又如马致远的《秋思》导语:“叶落归根游子思乡,人之常情,谁能用自己的生动的语言描述自己想家的心情?”可吟诵:“萧瑟的西风卷着片片黄页,太阳渐渐西沉。只留下一抹血一样的红。漫长的古道伸向很远的地方。道旁,那历尽沧桑的老榆树已失去往日的风采,斑驳的躯干上缠绕着失去力量的枯藤。秃顶的虬枝伸向凌烈的天空,仿佛是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小桥下溪水淙淙地流淌,人家屋顶上已升起袅袅的青烟,尘土飞扬的古道上,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迎着飒飒西风陪着徐徐下沉的夕阳欢欢赶路。暮霭已笼上旷野,马背上的人一声长叹:‘哪儿是我的家?’归巢的乌鸦似乎在回答:‘天涯,天涯!’凄凉的叫声掠过小桥,穿过茅屋,传向天涯。”声情并茂,境界毕现,再板书内容,此文不讲而旨自明。充分体现了语文语言的艺术美,能激起课堂上的第一朵浪花。

二、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要改变一“讲”一“听”的“注入式”,搞好课堂提问。让学生在“听”老师的“讲”之外,还要多“思”多“答”。课堂提问是语文“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手段。它的意义在于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生动活波主动积极地学习语文知识,并通过对老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的认真回答,把课本知识转化为实际运用的能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才能主动积极地把认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学习的对象。钱梦龙说:“问题提得好,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教师上课如果能恰当运用提问,把不同程度的学生引导到“积极思维的王国”中去,教学定会达到最佳境界。

例如,在指导学生阅读孙犁的《荷花淀》一文时,课堂上学生注意力普遍不集中,学生浏览一遍课文后,我及时采取措施,提问:“谁能在最短时间内给小说的情节拟几个清新的小标题?”学生精神为之一振,并积极开始思考,有的很快便拟出了题目,有的还谈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其思维之敏捷,概括之精炼,令人佩服。这时课堂气氛很活跃,议论纷纷,有一学生站起来讲:“八个字概括情节够简练,但还够不上惜墨如金,应是送―寻―遇―学四字概括全文。”另一同学马上反对:“我们不能只求精炼,还要点出那时白洋淀妇女的抗战精神和时代气息。”然后他又在前两个同学拟定的小标题基础上略作添改,写为“送郎参军―寻郎遇险―助郎歼敌―学郎作战。”此时,教室里爆发出阵阵笑声、掌声、称赞声。

三、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教学的主人,是主题教学的要义之一。

依据教学目标,教师设计一个科学的、情感与思维训练兼顾的活动过程,以一组相互关联的逻辑化的问题为引导,组织学生去分析、体验、探索作品的人物、事件、观点所蕴含的思想、意境、神韵、美感,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协调,重在点播、引导,整个教学活动过程由学生完成。重要的是,学生要反复阅读文章,对问题有自己的探索性思考,经过较为深入的讨论交流,由感性的体验,得出理性的结论,教师给予学生思辨的空间,指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思维方向前进,并引导学生充分联想想象,是上好这类课的关键。

就课型而言,可以有多种类型。如学生主讲型、师生共同参与的讨论交流型、作文教学的诵读评价型、发文评点型、领悟体会型等。不论什么类型的课,都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从活生生的生活实例中,从真实可感的文学作品中,也从理性文章中,去探索、感悟、体验,而不是让他们死板地去记抽象的结论、枯燥的条文。

语文课堂论文篇9

实际上,“第二课堂”并不是一个新的课题,它是一种综合理念,是相对于课堂教学而言的。如果说以教材和教学新课标为中心,在规定的教学时间里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称之为第一课堂的话,那么第二课堂就是指在第一课堂外的时间进行的与第一课堂相关的教学活动。“第二课堂”实质上是一种全新的工作方式和沟通机制,实现教与学的交流互动、教与学的共同参与。那么,“第二课堂”又该如何开展呢?我谨从以下三个大的方面来加以论述。

一、走出课堂,走向自然

俗话说:“世事洞名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一次春游,可使学生领略山河的壮美,感受同学间的真挚友情,升华心中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悟生命存在的价值,激发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珍惜光阴、努力学习的激情。一次参观,可以让学生对课本上的文字介绍有身临其境的体悟:参观路线的选择、立足点的交换,都会让学生更加充分理解、巩固课堂所学,自然将课堂所学融入生活之中。

二、多多开展社会活动

教师可以精心组织一些社会现象调查、新农村建设调查之类的社会活动,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设计主题。比如:让学生上街道去寻找、发现现实生活中错别字存在的现象。到农村去,用他们纯真的心灵、真诚的情感去感受农村生活、了解农村变化。这样,创新精神的芽苞也会随之潜滋暗长。

三、多多利用校园条件开展课外活动

语文课堂论文篇10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学调控;教学交往;注意力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2-0084-02

立足课堂,善教激趣,减负增效,构建一个高效的课堂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追求。语文教师既是高效语文课堂的设计师,也是具体调控员,语文教师通过高效地教,启迪和引领学生高效地学。笔者认为,要构建一堂高效的语文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整合有效的教学知识

教师要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并结合学生实际筛选出有效知识进行“定向”,强化目标意识,帮助学生优化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实现高效学习。

二、实施有效的教学调控

实现有效教学关键在于教师建立能够达到预期教育成果的学习经验的能力,即通过有效的教学调控实现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都获得发展的目标。教学调控措施如下:

1.调控课堂教学速度。我们可以从学生的整体接受水平来确定恰当的教学速度。

2.提高课堂教学密度。课堂教学需要传授的新知识多,教学密度就大。如果一堂课结构松散,思维密度设计不当,就不可能实现高效地学的目标。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学生思维肤浅,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弱化,智能得不到应有的发展。要提高思维密度就要求我们提高学生课堂的有意注意时间,启迪学生主动地开展思维活动。实验研究表明,课堂教学中运用学生表演、问题研讨、激励表扬等方法,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和动笔动口进行学习,使他们的各种感官受到刺激,激发大脑的兴奋点,大脑再对各种感官的信息进行综合研判,形成概念,达到高效课堂必须的思维密度。

3.把握课堂教学难度。过于难,多数学生不理解,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就是浪费。过于易,不但降低教学要求,还不利于思维的发展,同样是浪费。

4.筹划课堂教学时间。对教学时间缺乏精打细算的教师,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然存在问题。为了减少时间的浪费,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课前准备充分,准时上课,课堂教学语言精练得当,板书精简规范,提问精彩而引人入胜,充分发挥教师的课堂设计师作用。

三、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的标准无定论,只要能引发学生主动思考的,就是有效的方法。比如,孔子的举一反三式、《学记》中所提倡的“道而弗牵”的自行发现式、苏格拉底的问答式、布鲁纳的通过思考而学习的发现式、巴勒士的问题解决式等,都是启迪学生创新思维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强调的启发式教学,就是一种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启发式教学首先要求教师能创设一种问题情境,让学生会产生疑问,主动思考问题。教师可以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动脑,动手,动口,勇于探索问题,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这样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开拓他们的思路,帮助他们形成敏锐的观察、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假设、严密的论证等良好的智力品质。不过启发式并非“问答式”,启发式的方法众多,如问题启发、目的启发、比较启发、形象启发等,最终实现最优的启发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要在学生有限的知识基础上,运用丰富的教学经验,借助典型实例,实现举一反三的功效。此外,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和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以便构建有特色的教学方案。

四、进行有效的教学交往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与学相互影响和交织。教学活动的高效与否取决于这一对复合主体中双边的关系,即能否开展有效的教学交往,有效的教学交往策略如下:

1.提高注意力。

(1)提高无意注意力:①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如把教室布置整洁。②教师要穿着得体,语言文雅。③教师视线要环视学生,目光中饱含关切,要善于观察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④教师要通过得体的穿着、饱满的精神、文雅的语言、幽默的谈吐、丰富的表情、恰当的动作等来增加课堂的渲染力度,吸引学生主动、高效地学习。⑤教师可借助于动作、姿态、表情等非语言因素组成的符号系统达到高效沟通的目的。心理研究表明:信息传递的总效果=7%的言语信息+38%的声音信息+55%的面部表情。由此可见,非语言信息在传播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形象的动作示范往往超过了口头讲解。教学中非语言沟通的主要手段包括:目光沟通、体态沟通、距离沟通、辅语言的沟通等。